文化資產

case_id case_name assets_type_code building_brief building_actual_state register_date official_doc_no belong_city_name belong_address land_scope register_reason laws_reference page_url longitude latitude tca_id pic96_url
88970697 AA10003000008 迪化街一段96號店屋 歷史建築 本建築創建於西元1860~1875年間。比較當時建築形式與材料普遍為「閩南式」傳統街屋。在日治時期(1914~1915年)大稻埕地區實施市區改正,改建為二層的「巴洛克式」牌樓厝,故於大正14年(1922年)地籍資料登記為「瓦葺煉瓦造貳階壹棟」。在昭和七年(1932年)將第一進改建為三層加強磚造建築。民國48年(1945年)增建第二進三層。 住商合一街屋,一樓作為商店使用二樓以上做為住家使用。 2011-02-23 北市文化二字第10030273200號 臺北市 大同區 迪化街一段96號 台北市大同段迪化段三小段62-1、62-2、63地號(面積約164平方公尺) 1、本建物建於日治時期,雖歷經多次改建,惟立面泥塑、洗石子、第一進、天井等保存尚佳,第二進立面尚保有「謙則吉」門額,具有建物保存價值。 2、本建物歷任屋主均以布業經營為主,臨永樂市場,可以反應當時迪化街布業的重要性。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003000008&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09826194564 25.0561810322963 AA10003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003000008/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698 AA10005000034 一號糧倉 歷史建築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北區分署於民國35年3月4日奉准接管、登記日期為40年6月4日,主要建材為磚造,原作為存放稻米之統制倉庫。另建物旁壹棟未登記建物(八德路2段346巷3弄4號),原提供做為員工宿舍使用。˙經二次大戰空襲,建物外牆上留有炮彈孔洞 本建物已納入「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目前民間團隊規劃再利用準備中。 2011-04-28 北市文化二字第10030270900號 臺北市 松山區 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二段346巷3弄2號 臺北市松山區敦化段三小段396地號土地 1.建物為二戰末期至光復初期臺灣糧食局公布之「統制倉」類型,其特色為檜木桁架,屋頂大跨距之大木結構,多層牆體,可防濕、隔熱之效。2.對於早期糧倉使用方式之詮釋,有其意義,並具稀少性之價值。3.一號糧倉毗鄰建物為戰後糧倉之主要負責人宿舍,與糧倉有密切關係,共同見證臺灣糧食文化之歷史且有利歷史建築活化再利用。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005000034&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45057 25.047459 AA10005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005000034/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699 AA10007000002 延平北路二段56、58號店屋 歷史建築 位於街角之三層建物,兩棟建物鄰延平北路側之立面分別為4柱3窗形式,立面使用洗石子與面磚為主要之材料。因時代變遷,曾做為陳進發商店、孔雀咖啡店、進來旅社、住宅等空間使用。 尚屬良好 2011-06-21 北市文化二字第10030332500 號 臺北市 大同區 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56、58號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段二小段246、247、247-1、248、248-1、249地號。 1、本建物正立面保有日本昭和時期之建築特色,四柱三窗、立面紋飾等建築元素形塑出延平北路的風格特色。2、建築立面保存良好,且為延平北路沿街道景觀,與鄰近之歷史建築多有風格呼應。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007000002&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11444 25.059250 AA10007000008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007000002/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00 AA10009000009 明石元二郎鳥居及鎌田正威鳥居 歷史建築 大、小鳥居為「神明鳥居之形式」,日治時期原有鳥居三座,90年代僅有二座,大鳥居為第七任總督明石元二郎墳墓所屬,建於1919年。小鳥居經考證應為秘書官鎌田正威墳墓所屬,建於1935年(昭和10年)。明石元二郎在台灣總督任內時間雖不長,頗有政績。明石元二郎亦是唯一葬於台灣之日本總督,深具歷史意義。 二座鳥居目前現況尚屬保存完整與良好 2011-08-30 北市文化二字第10030366400號 臺北市 中山區 臺北市中山區林森公園內 臺北市中山區林森公園內 1.日治時期三板橋墓地的二座鳥居,民國86年因公園拆遷整建而暫移至二二八公園,民國99年底移置回原所在區域,見證城市歷史發展。2.大鳥居為日治時期唯一埋葬於臺灣之第七任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墓塚所屬,小鳥居經各項資料推測應為明石總督秘書官鎌田正威墓塚所屬,具歷史文化意義。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009000009&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33554 25.064455 AA10009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009000009/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01 AA10012000020 福州街11號日式宿舍 古蹟 一、本棟建物為日本殖民時期總督府技師尾辻國吉以其熱帶氣候家屋構造的專業知識,考量臺北地方氣候及基地條件所營造之自宅,具建築史上之意義。二、為臺北市少見的二樓日式住宅,具有獨特的建築形式。三、入口門柱型式特殊精緻。四、也曾作為師範大學劉真校長之宿舍使用。備註:本建物曾刊載於臺灣建築會誌住宅號第2輯第3號。 室內作為辦公使用。 2011-11-24 北市文化二字第10030399900號 臺北市 中正區 福州街11號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段三小段439及442地號土地 1、本棟建物為日本殖民時期總督府技師尾辻國吉以其熱帶氣候家屋構造的專業知識,考量臺北地方氣候及基地條件所營造之自宅,具建築史上之意義。2、為臺北市少見的二樓日式住宅,具有獨特的建築形式。3、入口門柱型式特殊精緻。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012000020&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1/ 121.519794 25.029538 AA10102000001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012000020/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02 AA10101000017 明星咖啡館 歷史建築 1.本棟建物約建於二次大戰後期,設計風格屬於簡約之街屋形式,目前做為明星咖啡館使用。2.早期許多臺灣文學作家曾在此駐足創作或編輯文學刊物(如黃春明、林懷民、季季、陳若曦…等),具有文學歷史意義。 明星咖啡館使用 2012-01-09 北市文化二字第10130269900號 臺北市 中正區 武昌街一段5、7號 臺北市中正區武昌街一段5、7號 1.建物約建於二次大戰後期,設計風格屬於簡約之街屋形式,目前做為明星西點咖啡館使用,為臺北城內知名之老店家。2.早期許多臺灣文學作家曾在此駐足創作,《現代文學》、《文學季刊》也曾在此編輯討論,為臺北重要的文學地標,深具歷史文化意義。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101000017&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12783 25.044216 AA10102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101000017/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03 AA10103000000 前南菜園日式宿舍 古蹟 本區為南菜園日人宿舍區之一部分,住宅多以南北向規劃,前後有庭院,植栽茂盛、環境優美,保存日據時期公務員宿舍群之特色,建築規模呈現出不同等級之宿舍,乃臺北市發展歷史上,作為日本殖民統治者居住區的重要證據。建築型式與構造顯示出適合臺灣氣候之作法,包括紅磚砌通氣孔、門廊、簷廊、高天花等,建築構造與內裝保存原有精緻作工,包括天花、「欄間」、「床之間」、「雨戶袋」等。庭園空間、紅磚圍牆與大門,顯現出當時宿舍建築的環境景觀特色。 臺灣銀行規劃修復中 2006-07-25 府文化二字第09530277300號 臺北市 中正區 牯嶺街81巷4號、南昌路2段2巷2、4號 中正區南海段2小段468(部分)及468-4地號、中正區南海段2小段471部分地號 1.日據時期透過都市計畫設置公務員宿舍,提供當時日本人來臺之政經文教人員居住,本區為南菜園日人宿舍區之一部分,住宅多以南北向規劃,有單棟與雙併式,前後有庭院,植栽茂盛、環境優美,保存日據時期公務員宿舍群之特色,建築規模呈現出不同等級之宿舍,乃臺北市發展歷史上,作為日本殖民統治者居住區的重要證據。2.為大型雙併日式宿舍,保存日式宿舍之群體格局特色,呈現出日據時期階級分明之居住概念與當時金融單位宿舍之優越性。3.建築型式與構造顯示出適合臺灣氣候之作法,包括紅磚砌通氣孔、門廊、簷廊、高天花等,建築構造與內裝保存原有精緻作工,包括天花、「欄間」、「床之間」、「雨戶袋」等。庭園空間、紅磚圍牆與大門,顯現出當時宿舍建築的環境景觀特色。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103000000&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1/ 121.518575 25.027954 AA09705000034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103000000/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04 AA10103000049 迪化街一段248號 歷史建築 1、立面型式及構造符合大稻埕迪化街區風貌,立面為國防色面磚,開窗極簡潔,為現代主義影響之設計。2、天井與鄰棟建物有一口共用井,於臺北附近頗為罕見,本建物為迪化街整體景觀重要組成的一部分。 修復後續再利用 2012-03-01 北市文化二字第10130287000 號 臺北市 大同區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48號 臺北市大同區延平段二小段915、916、916-1、916-2地號 1、立面型式及構造符合大稻埕迪化街區風貌,立面為國防色面磚,開窗極簡潔,為現代主義影響之設計。2、天井與鄰棟建物有一口共用井,於臺北附近頗為罕見,本建物為迪化街整體景觀重要組成的一部分。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103000049&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09284503276 25.0601254341967 AA10103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103000049/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05 AA10106000001 迪化街一段308號店屋(明善堂) 歷史建築 清末時期創建,原為一坎一落一過水之格局,作為店舖之用;日治昭和年間至戰後初期,閣樓下方改為神龕,是迪化街上少數以店屋形式設立的宗教空間。屋頂為閩南紅瓦兩坡頂,鄰馬路側有亭仔腳。明善堂為宣講「勸善」為主所設立的宗教場域,具有豐富的人文脈絡,反映出其所在之大稻埕地區民間信仰的多元與混合特色。 建物有部分損壞現象。 2012-05-08 北市文化二字第 10130320000 號 臺北市 大同區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308號 面積約80.37平方公尺 1.明善堂原為店鋪,之後轉變為鸞堂,並保有一坎一落一過水之格局,是迪化街上少數以店屋形式設立的宗教空間。2.明善堂為宣講「勸善」為主所設立的宗教場域,具有豐富的人文脈絡,反映出其所在之大稻埕地區民間信仰的多元與混合特色。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106000001&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09156 25.0616 AA10106000001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106000001/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06 AA10106000002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 歷史建築 推測建於日據時期,牆面有三井物產株式會社標誌,初步判斷曾為三井物產株式會社所使用,建物為兩層樓磚造建築,戰後移交省政府交通處鐵路管理局,即現今之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屋頂已損壞,需做緊急處理 2012-05-07 北市文化二字第10130318500號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265號 515.394平方公尺 1.建物曾為三井物產株式會社使用,該商業財團具有國際的視野,對日本在東亞洲的崛起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三井物產株式會社於20世紀初期在臺灣經營茶葉、樟腦及木材業,對臺灣對外貿易發展影響甚鉅,本建物可以做為日治時期殖民經濟的歷史見證。2.建物位於北門旁,鄰近有臺北郵局、鐡道部及撫臺街洋樓等幾處古蹟,本建物之留存可與該等文化資產互相輝映。3.建物構造為二層磚木混合構造,正面有三個連續拱圈,面寬三坎,正面及背面尚存有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商標,在臺灣屬少見。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106000002&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12146 25.047758 AA10106000002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106000002/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07 AA10106000009 蔣渭水墓園 歷史建築 蔣渭水先生於日治時期為臺灣民主運動先驅,曾組織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喚起臺灣人民族及民權意識,對臺灣民主運動影響深遠;1931年逝世後原安葬於大直山公墓,1942年因設置要塞被迫遷移,1952年經友人募款遷葬現址,立碑紀念,碑上有前副總統兼行政院長陳誠提「革命先烈之墓」,下錄刻蔣氏遺囑。 保存尚屬良好 2012-06-01 北市文化二字第10130329600號 臺北市 信義區 臺北市信義區六張犁崇德街底大安第六公墓 臺北市信義區六張犁崇德街底大安第六公墓 1.蔣渭水先生於日治時期為臺灣民主運動先驅,曾組織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喚起臺灣人民族及民權意識,對臺灣民主運動影響深遠,是臺灣重要歷史人物。2.蔣先生1931年逝世後原安葬於大直山公墓,1942年因設置要塞被迫遷移,1952年經友人募款遷葬現址,立碑紀念,碑上有前副總統兼行政院長陳誠提「革命先烈之墓」,下錄刻蔣氏遺囑。3.現址墓園雖非原葬地,惟歷史人物事件載體,意義不減;蔣先生學醫行醫,關懷人文社會,深具歷史人物文化資產價值。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106000009&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59600 25.022559 AA10106000003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106000009/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08 AA10107000001 日新國民小學(原日新公學校)紅樓 歷史建築 日新國民小學紅樓為日治時期至今義務教育發展史的代表場域之ㄧ。紅樓建物前後設有圓拱長廊,為雙走廊之校舍形式,砌磚及細部作法反映當代工程精緻的一面。 現狀做為教室空間使用,保存良好。 2012-06-12 北市文化二字第10130335800號 臺北市 大同區 臺北市大同區太原路151號 建築物為大同區圓環段三小段1355建號之西側紅樓(面積約1511.45平方公尺)。(實際保存面積須以保存範圍實測數據為準) 1、日新國民小學紅樓為日治時期至今義務教育發展史的代表場域之ㄧ。紅樓建物前後設有圓拱長廊,為雙走廊之校舍形式,砌磚及細部作法反映當代工程精緻的一面。2、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3、4款評定基準。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107000001&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16473 25.054445 AA10108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107000001/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09 AA10109000006 南京西路255號店屋 歷史建築 原舊貌為一坎二層樓,後方天井兩過水之空間格局,外觀立面主要為洗石子及泥塑;原為板橋林家在六館街尾事業之一部份,突顯六館街在臺北市都市發展不同階段的重要意義及維持了大稻埕歷史街區文化景觀,見證了當時臺北市舊產業的歷史。 現狀良好 2012-08-08 北市文化二字第10130361200 號 臺北市 大同區 南京西路255號 約106平方公尺 1、原為板橋林家在六館街尾事業之一部份,突顯六館街在臺北市都市發展不同階段的重要意義及維持了大稻埕歷史街區文化景觀,見證了當時臺北市舊產業的歷史。2、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4款評定基準。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109000006&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09959 25.053380 AA10109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109000006/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10 AA10109000018 延平北路二段45號店屋 歷史建築 1910年代延平北路開闢時第一期建物,為典型四柱三間立面之店舖街屋,依口述歷史訪談記載,建物於日治時期曾提供租賃為照相館,光復後亦曾租賃作為裁縫機販售店家。 現狀良好。 2012-08-17 北市文化二字第 10130366200 號 臺北市 大同區 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45號 面積約56平方公尺 1.為1910年代延平北路開闢時第一期建物,為典型四柱三間立面之店舖街屋,對臺北市街屋發展史有見證作用。。2.早期的功能為照相館,針車行,反應早年臺北人婚嫁習俗中所需之嫁妝,顯示其歷史習慣。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109000018&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11819 25.055131 AA10109000001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109000018/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11 AA10111000205 原辰馬商會本町店鋪(彰化銀行臺北分行) 歷史建築 建物於民國18年(昭和4年)由日人河東富次興建並保存登記完成,具有現代主義的建築風格、立面結構樣式;後於民國24年移轉予株式會社辰馬商會。臺灣光復後,228事件發生當時,本建築曾遭民眾包圍抗爭,是見證重大歷史事件之場所。民國40年移轉為國有,管理機關為臺灣省公產管理處,民國57年3月1日移轉予第一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同年5月17日移轉為彰化銀行臺北分行使用。 外觀經過整建,內部改裝為辦公空間使用 2012-10-29 北市文化二字第10130396200號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25、27號 臺北市中正區公園段二小段609、610地號(870.04平方公尺) 1.本建物為原辰馬商會本町店鋪,該建物曾被刊載於臺灣建築會誌,建物具有價值及特色,建物歷年雖經不同程度之整修,惟尚保存大致形式,可依設計圖面復舊。2.1947年228事件發生當時,本建築為專賣局管理,曾遭民眾包圍抗爭,是見證重大歷史事件之場所。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111000205&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13401 25.045613 AA10111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111000205/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12 AA10111000213 林安泰古厝 歷史建築 一、林安泰古厝原位於臺北市大安區四維路141號,係清朝福建安溪林姓移民所建,取原鄉泉州安溪的「安」及所經營商號榮泰行之「泰」而得名。古厝正身興建於乾隆48-50年、左右護龍則於道光年間興建完成,為臺北市現存配置完整古宅之一。二、原古厝座落基地於67年6月因拓寬敦化南路而面臨拆除,後經專家學者建議及規劃,先行拆解並易地復建。建物遷建後僅存兩落內外雙護龍之合院形式,大木、木雕、石雕及工法具有一定水準,為本市閩南傳統建築典型代表作之一。三、古厝的遷建日後加速文化資產保存法立法,有見證文化資產保存的時代意義。 保存良好,作為民俗文物館使用。 2012-10-31 北市文化二字第10130397800號 臺北市 中山區 臺北市中山區濱江街5號 古厝672平方公尺,書房52平方公尺 1.建物遷建後僅存兩落內外雙護龍之合院形式,大木、木雕、石雕及工法具有一定水準,為本市閩南傳統建築典型代表作之一。2.古厝原位於四維路,民國60年因敦化南路計畫道路拓寬未能原地保存而拆除,在多方人士與媒體報導的壓力下,市府遂易地重組。古厝的遷建日後加速文化資產保存法立法,有見證文化資產保存的時代意義。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111000213&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32124 25.074504 AA10112000001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111000213/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13 AA10111000215 臺灣大學公共宿舍 歷史建築 臺灣大學公共宿舍曾為日據時期的「海軍招待所」,由臺灣總督府官房會計課創建於昭和6年(西元1931年),負責的營造商為本鄉會會長塜本與之助。公共宿舍建物四周庭院大樹環繞,基地面積近1300坪之廣,並由中央棟及南北側十二個住宿單元組成,主體建物中央棟為磚造牆身及洋式鑄鐵屋架,另有大廚房、大餐廳及衛浴空間,由木造廊道連接住宿空間。建物外觀極為素樸,除腰壁有簡潔的溝面磚線角收邊外,幾乎沒有任何的紋樣裝飾。臺灣光復後,臺大接收作為單身宿舍,並提供校內單身教職員居住使用。 2013年2月遭祝融,目前刻由國立臺灣大學辦理修復中。 2012-11-01 北市文化二字第10130398400號 臺北市 大安區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248巷8號、10號 約4,480平方公尺 1.臺灣大學公共宿舍曾為日治時期的「海軍招待所」,由臺灣總督府官房會計課創建於昭和6年(西元1931年),負責的營造商為本鄉會會長塜本與之助。臺灣光復後,臺大接收作為單身宿舍,並提供校內單身教職員居住使用,曾有多達十餘戶入住的盛況出現。2.公共宿舍建物四周庭院大樹環繞,基地面積近1300坪之廣,並由中央棟及南北側十二個住宿單元組成,完整的建築群落,為臺北地區少見的大型招待所。3.主體建物中央棟為磚造牆身及洋式鑄鐵屋架,除入口玄關外,另有大廚房、大餐廳及衛浴空間,可由木造廊道連通其他住宿空間。建物外觀極為素樸,除腰壁有簡潔的溝面磚線角收邊外,幾乎沒有任何的紋樣裝飾,為日治中後期招待所建築代表案例。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111000215&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32638 25.024427 AA10112000002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111000215/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14 AA10201000192 白榕蔭堂墓園(白崇禧將軍墓) 古蹟 白崇禧將軍為民國時期重要的軍事家,以足智多謀聞名,素有「小諸葛」之稱,從北伐、抗日戰爭到國共內戰都建立重大戰功,並曾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國防部長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期間,白崇禧將軍受蔣介石總統之命以國防部長身份來臺宣慰,揭示二二八事件善後處理原則,包含從寬處理、禁止濫殺、公開審判、不得逮捕學生、緊急撫恤公教人員及人民等,多人因此得保全性命,減低二二八事件造成之傷害。白崇禧將軍信奉回教,民國52年,白夫人馬佩璋女士過世,白崇禧將軍於回教公墓內闢建「白榕蔭堂墓園」,為白將軍留學美國學建築之兒子所設計、大陸工程公司興建,墓園內建築採諸多回教文化元素,為臺灣少見且具規模的回教墓園,代表多元文化的融合。牌坊及追思石碑內有蔣介石、陳誠、何應欽、于右任等人題刻詞句,深具歷史見證及文化價值。 保存尚稱良好 2012-12-13 北市文化二字第10130423700號 臺北市 信義區 六張犁回教公墓 臺北市信義區犂和段一小段85、267地號(部分),面積約1797平方公尺(實際保存面積須以保存範圍實測數據為準) 1.白崇禧將軍為民國時期重要的軍事家,以足智多謀聞名,素有「小諸葛」之稱,從北伐、抗日戰爭到國共內戰都建立重大戰功,並曾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國防部長。民國38年白將軍隨國民政府撤退來臺。2.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期間,白崇禧將軍受蔣介石總統之命以國防部長身份來臺宣慰,揭示二二八事件善後處理原則,包含從寬處理、禁止濫殺、公開審判、不得逮捕學生、緊急撫恤公教人員及人民等,多人因此得保全性命,減低二二八事件造成之傷害。3.白崇禧將軍信奉回教,其墓園內建築採諸多回教文化元素,為臺灣少見且具規模的回教墓園,代表多元文化的融合。牌坊及追思石碑內有蔣介石、陳誠、何應欽、于右任等人題刻詞句,深具歷史見證及文化價值。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201000192&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1/ 121.565277 25.018888 AA10201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201000192/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15 AA10201000421 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分所長宿舍 歷史建築 土地最早登記者為出口すみ及吳氏地主所有,昭和12年(1937)以後全部轉為日人所有,昭和15年(1940)進一步出現官方倡議設立的社會教化團體:「財團法人臺北州教化聯合會」。臺灣光復以後,建物土地由臺灣省公產管理處接收,並轉由臺灣省政府財政廳管理使用,初期登記使用機能為辦公室,後變更為士林園藝試驗所所長馮汶波宿舍使用。建物址原為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林業試驗所轄管廳舍,為市府工務局公園處第一任處長馮汶波任職省府時期所分配居住之眷舍,後因1971年馮汶波轉任臺北市府公園處服務,眷舍遂移轉公園處管理,2002年4月26日,因馮汶波過世,馮家眷屬遷出後閒置一段時間,2009年為因應擴大內需方案,由觀光傳播局編列預算,並委由工務局公園處辦理中繼驛站整修工程,並於2009年6月13日完工,並由公園處代為管理,提供市府各機關舉辦藝文活動或配合花季、花展等活動開放使用。一層和洋併置建築,南端為洋式前廳,北端由四個主要客間組成,洋式前廳在原有形貌的保存上較為良好,為寄棟造屋頂之磚造建築,建物由西側入口玄關進入,入口空間寬廣,內部空間分成兩個部份,南端為洋式前廳,北端由四個主要客間組成,由南向L行通廊串接,東側則是廚房與便所。主建物東側庭園內另有多棟附屬建築,如儲藏室、庫房、客廳。 尚屬良好 2012-11-07 北市文化二字第10130398600號 臺北市 士林區 格致路70號 臺北市士林區華岡段一小段588、591、600地號 1.建物曾作為「臺北州教化聯合會會館」及「阿部伊三郎別墅」。為和洋併置保有洋式書齋及和式起居、臥室等格局,具有特色,部分精緻之欄間格板保存良好。2.戶外日式庭園、竹林等景觀優美,且位於陽明山山仔后交通中心之旁,區位條件佳。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201000421&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46571 25.137898 AA10201000001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201000421/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16 AA10202000135 臺北機廠-總辦公室 歷史建築 臺北機廠-總辦公室原興建於1935年,為一層樓之鋼筋混凝土建築,後因行政工作增加,於1966年進行二樓加建工程即為目前建築樣貌。為臺北機廠之行政中心,建築形式為洗石子立面,線角裝飾,一樓拱廊具建築特色,周邊日式庭園植栽等襯托建物之主體性。 保存尚稱良好,修復再利用計畫辦理中。 2013-01-18 北市文化二字第10230286900號 臺北市 信義區 臺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五段48號 臺北市信義區逸仙段二小段33地號(部分) 總辦公室為臺北機廠之行政中心,原為一層樓後因使用需求增建為2樓;建築形式為洗石子立面,線角裝飾,一樓拱廊具建築特色,周邊日式庭園植栽等襯托建物之主體性。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202000135&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63215 25.047085 AA10202000001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202000135/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17 AA10202000141 臺北機廠-客車工場 歷史建築 客車工場於1933年興建,主要業務為客車車體之製修,位在臺北機廠的中央軸帶,位置具特殊性,於1959年因不敷使用於客車工場旁加建新車工場,進行車輛製造工作。建築本體採用大面積之側窗。北側車件工場側窗,保有日治時期之鐵製鑲嵌式玻璃窗,獨具特色。 保存尚稱良好,修復再利用計畫辦理中。 2013-01-18 北市文化二字第10230286900號 臺北市 信義區 臺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五段48號 臺北市信義區逸仙段二小段33地號(部分) 客車工場位在臺北機廠的中央軸帶,位置具特殊性;建物兩側有大面積開窗,大跨距屋頂,含工業建築特色,具空間意象有保存價值。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202000141&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63143 25.047006 AA10202000002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202000141/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18 AA10202000146 臺北機廠-柴電工場 歷史建築 臺北機廠配合動力柴油化的技術發展,因原有工場不敷使用,於1959年建立柴油電力機車維修中心。柴電工場屬於二次大戰後所建之大跨距RC構造建物,兩側開窗及太子樓等建築設計元素,具有鮮明的入口意象。 保存尚稱良好,修復再利用計畫辦理中。 2013-01-18 北市文化二字第10230286900號 臺北市 信義區 臺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五段48號 臺北市信義區逸仙段二小段33地號(部分) 柴電工場屬於二次大戰後所建之大跨距RC構造建物,兩側開窗及太子樓等建築設計元素,具有鮮明的入口意象。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202000146&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63143 25.047006 AA10202000003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202000146/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19 AA10203000417 觀音禪堂 古蹟 1、東和禪寺原為「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其中觀音禪堂為日本寺院內專門建造供臺灣人禮佛的禪堂,建築形式為中軸線對稱的閩南式三合院,日本佛寺建築與閩南式宗教建築併存,深具文化歷史意義。2、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是日治時期臺灣佛教主要據點,影響深遠,觀音禪堂延續曹洞宗大本山佛教精神至今,有歷史見證價值。 保存良好 2013-02-26 北市文化二字第10230301300號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21之33號 面積為471.62平方公尺(實際保存面積需以保存範圍實測數據為準) 1、東和禪寺原為「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其中觀音禪堂為日本寺院內專門建造供臺灣人禮佛的禪堂,建築形式為中軸線對稱的閩南式三合院,日本佛寺建築與閩南式宗教建築併存,深具文化歷史意義。2、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是日治時期臺灣佛教主要據點,影響深遠,觀音禪堂延續曹洞宗大本山佛教精神至今,有歷史見證價值。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203000417&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1/ 121.531111 25.044092 AA10203000001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203000417/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20 AA10204000014 西寧北路65、67號店屋 歷史建築 西寧北路65、67號建物前方曾緊鄰通往淡水河之小運河「港仔溝」,該運河為清末至日治初期茶葉運輸河道,西寧北路65、67號位於河道流經之彎曲處,建物也因此形成退縮,見證臺北茶港之歷史。建物為鋼筋混凝土造三層樓建築,外牆為洗石子,室內為一進、一過水之格局,並有天井空間。 現狀良好 2013-03-26 北市文化二字第10230309100號 臺北市 大同區 臺北市大同區西寧北路65、67號 西寧北路65號面積約為235.82平方公尺、西寧北路67號面積約為195.06平方公尺(實際保存面積需以保存範圍實測數據為準) 1.西寧北路65、67號建物配置、退縮立面及前方退縮地,反映出迪化街西邊原有一河溝運河,該河溝運河連通淡水河,為清末至日治初期重要茶業運輸河道,見證臺北茶港之歷史。2.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4款評定基準。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204000014&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08863 25.054784 AA10204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204000014/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21 AA10205000006 峰圃茶莊 歷史建築 峰圃茶莊於光復後(民國34年後)從太平町(大稻埕)江山樓食堂(今歸綏街)搬來重慶南路一段35號,為臺北市著名之茶行,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立面裝飾材料以磚及水泥為主,柱子尚有精美的石雕紋路,窗楣線與窗台線中間有以洗石子為主要材料的橫帶型水泥裝飾為特色,設計為一樓店鋪裝置招牌使用,另一特色為開口成長條形窗,刻有精美線腳,木製窗框。 保存尚可 2012-10-29 北市文化二字第10130396100號 臺北市 中正區 重慶南路一段35號 面積約為96平方公尺(實際保存面積須以保存範圍實測數據為準) 1.建物位於臺北舊城區本町(今重慶南路)範圍,建物立面於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計畫而成為目前樣式,形緻精美,具有保存價值。 2.峰圃茶莊為臺北市著名之茶行,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205000006&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13398 25.045338 AA10112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205000006/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22 AA10207000061 國立中央圖書館舊址 歷史建築 建築周圍曲徑迴廊搭配植物園區內長期經營維護的多樣植栽花卉、以及原有的前庭荷花池塘,複製出文人古風生活情境,頗有江南古典園林意境,半世紀以來吸引無數騷人墨客來此,也是台北人最具文教記憶的場所空間。建築暨相關週邊園區將配合南海園區整體規劃,凸顯文化特色及兼顧大眾需求。 良好 2013-06-11 北市文化二字第10230334500號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3號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段五小段65地號(部份)土地 1、本建築物為南海學園的一部分,且為國民政府遷臺後,最早的中央級文化性建築,其主要建築空間架構仍為日治時期「建功神社」之延續。改建成宮殿式中央圖書館後,仍保留原水池,並成為兩進式中國四合院建築,其迴廊門窗、門廳等格局尚稱完整,加上門前通橋及兩側荷花池等,具歷史文化價值。2、本建築與鄰近之原科學教育館、獻堂館、教育廣播電台、臺灣藝術教育館及歷史博物館構築南海學園內獨特建築群落,具都市景觀價值。 文化資產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207000061&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12002 25.032791 AA10206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207000061/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23 AA10211000008 民樂街4、6、8號、永昌街1號暨民生西路362巷33號店屋 歷史建築 永昌街1號、民樂街4、6、8號增建室內樓梯,民樂街4號增設天井,民生西路362巷33號於94年增建3樓仍為住家使用。光復後民國43年本案建物完工使用,由於屬於角地,且前後臨路,規劃一樓4間店面及華南旅社使用,後因民國67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經濟不景氣等因素,而結束五金生意及旅社經營,店面改為分層出租或住家使用。 現狀良好,目前作為店面、住家使用。 2013-10-18 北市文化二字第10230408500號 臺北市 大同區 臺北市大同區民樂街4、6、8號、永昌街1號暨民生西路362巷33號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段二小段111、111-2、111-5、112-1、114、114-3、114-4、119地號,面積:307平方公尺 1、建物位居街角重要景觀位置,具迪化街周邊大稻埕特定區之空間整體性之價值,其建築外觀之柱頭、柱腳造型富有古典改良特色。2、建物鄰近永樂市場,商業活動頻繁,其發展過程見證迪化街商圈興盛歷史。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4款評定基準。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211000008&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10795 25.055708 AA10211000001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211000008/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24 AA10212000014 青邨國建館 歷史建築 1.國建館位處中山樓前方牌樓前端階梯入口,採U字型合院配置,建築風格與中山樓相近,皆以中國宮殿式建築藝術為藍本,外觀宏偉,為政府提倡復興中華文化之代表性建築。2.國建館曾作為國防部陽明山莊圖書館,為總政戰部青邨幹部訓練班及中國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之重要建築群之一,為光復後黨國政治體制之歷史見證。3.院中有一巨型楓香老樹,樹形完美,古木參天。館舍與周邊的中山樓、圓講堂、松柏村、青邨幹部訓練班等建物,同為陽明山莊重要建築群落之一,並與鄰近山形地貌形成一和諧文化景觀,未來再利用的價值及潛力極高。 閒置中 2013-11-20 北市文化二字第10230424204號 臺北市 北投區 臺北市北投區陽明路2段15號 北投區湖山段一小段115、119-3、120、120-2地號 1.國建館位處中山樓前方牌樓前端階梯入口,採U字型合院配置,建築風格與中山樓相近,皆以中國宮殿式建築藝術為藍本,外觀宏偉,為政府提倡復興中華文化之代表性建築。2.國建館曾作為國防部陽明山莊圖書館,為總政戰部青邨幹部訓練班及中國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之重要建築群之一,為光復後黨國政治體制之歷史見證。3.院中有一巨型楓香老樹,樹形完美,古木參天。館舍與周邊的中山樓、圓講堂、松柏村、青邨幹部訓練班等建物,同為陽明山莊重要建築群落之一,並與鄰近山形地貌形成一和諧文化景觀,未來再利用的價值及潛力極高。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評定基準。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212000014&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52713 25.156375 AA10212000001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212000014/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25 AA10212000015 青邨圓講堂 歷史建築 1.圓講堂位處中山樓中軸線前方不遠處,南朝紗帽山,為一具環狀迴廊之二層圓形講堂建築。外貌風格與中山樓、國建館相似,皆以中國宮殿式建築藝術為藍本,與中山樓、國建館同為政府提倡復興中華文化之代表性建築。2.圓講堂曾作為國防部陽明山莊視聽教室使用,為總政戰部青邨幹部訓練班及中國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之重要建築群之一,亦為光復後黨國政治體制之歷史見證。3.館舍與周邊的中山樓、國建館、松柏村、青邨幹部訓練班等建物,同為陽明山莊重要建築群落之一,並與鄰近山形地貌形成一和諧文化景觀,未來再利用的價值及潛力極高。 閒置中 2013-11-20 北市文化二字第10230424204號 臺北市 北投區 北投區陽明路2段15號 北投區湖山段一小段56-2地號 1.圓講堂位處中山樓中軸線前方不遠處,南朝紗帽山,為一具環狀迴廊之二層圓形講堂建築。外貌風格與中山樓、國建館相似,皆以中國宮殿式建築藝術為藍本,與中山樓、國建館同為政府提倡復興中華文化之代表性建築。2.圓講堂曾作為國防部陽明山莊視聽教室使用,為總政戰部青邨幹部訓練班及中國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之重要建築群之一,亦為光復後黨國政治體制之歷史見證。3.館舍與周邊的中山樓、國建館、松柏村、青邨幹部訓練班等建物,同為陽明山莊重要建築群落之一,並與鄰近山形地貌形成一和諧文化景觀,未來再利用的價值及潛力極高。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評定基準。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212000015&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52713 25.156375 AA10212000002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212000015/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26 AA10212000070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 歷史建築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為1950-60年代駐台美軍及其眷屬社區的重要社交活動空間,也是有排斥性的公共空間,表現了冷戰時期的歷史意義,曾做為太平洋聯誼社使用。 閒置 2013-11-27 北市文化二字第10230428600號 臺北市 士林區 凱旋路49號 建築物定著土地為臺北市士林區華岡段二小段528、529、660、661、662-1、590等6筆地號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為1950-60年代駐台美軍及其眷屬社區的重要社交活動空間,也是有排斥性的公共空間,表現了冷戰時期的歷史意義,後做為太平洋聯誼社。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212000070&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43688 25.135764 AA10302000006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212000070/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27 AA10212000073 陽明山美軍福利社 歷史建築 陽明山美軍福利社,為1950-60年代駐台美軍及其眷屬社區的重要商業性消費空間,也是有排斥性的公共服務設施,表現了冷戰時期的歷史意義。 尚屬良好 2013-11-27 北市文化二字第10230428600號 臺北市 士林區 長春街4巷275號 臺北市士林區華岡段二小段503地號之部份土地 陽明山美軍福利社,為1950-60年代駐台美軍及其眷屬社區的重要商業性消費空間,也是有排斥性的公共服務設施,表現了冷戰時期的歷史意義。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212000073&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43715 25.137510 AA10302000007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212000073/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28 AA10305000062 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牯嶺街小劇場) 歷史建築 建物建於1954年,1959年增建第三樓層,曾為警察局第七分局、古亭分局、中正第二分局所使用。街角之兩向立面呈現Art Deco(裝飾藝術)風格形式,內部留置室(拘留室)仍舊維持原狀,保存當時警察局建築之特色。中正二分局搬遷後,經藝文界人士爭取,做為小劇場展演空間,為當時國內唯一定位為前衛劇場表演場所,見證閒置空間再利用及小劇場歷史的發展。 良好 2014-04-08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330351900 臺北市 中正區 牯嶺街5巷2號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段四小段434、435、436地號土地 1、建物建於1954年,1959年增建第三樓層,曾為警察局第七分局、古亭分局、中正第二分局所使用。街角之兩向立面呈現Art Deco(裝飾藝術)風格形式,內部留置室(拘留室)仍舊維持原狀,保存當時警察局建築之特色。 2、中正二分局搬遷後,經藝文界人士爭取,做為小劇場展演空間,為當時國內唯一定位為前衛劇場表演場所,見證閒置空間再利用及小劇場歷史的發展。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05000062&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15327 25.031727 AA10305000002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05000062/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29 AA10305000063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大安區瑞安街264巷16、18號 歷史建築 1937年間由營造商千歲町建築信用購買利用組合興建後,分由日人下津浦廾、塩谷巖三購買取得,臺灣光復後再經公產管理處接管並轉交臺灣大學管理使用。此地舊作龍安坡,日據末期許多民間營造商曾於附近地區營建不少日式住宅群及營團住宅,二棟建物即是附近地區少數留存的日人住宅建築案例,見證地區發展特色。16號住宅光復後由臺大農學院森林系教授黃希周入住,其一生致力於農林教育及水土保持研究,為傑出之森林學專家;18號住宅由臺大化學系張苕旭教授入住,亦為著名分析化學領域學者。 為日式宿舍,現狀良好。 2014-04-21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330376600 號 臺北市 大安區 瑞安街264巷16、18號 臺北市大安區瑞安段三小段547、548地號 1、瑞安街264巷16、18號建物,為1937年間由營造商千歲町建築信用購買利用組合興建後,分由日人下津浦廾、塩谷巖三購買取得,臺灣光復後再經公產管理處接管並轉交臺灣大學管理使用。此地舊作龍安坡,日據末期許多民間營造商曾於附近地區營建不少日式住宅群及營團住宅,二棟建物即是附近地區少數留存的日人住宅建築案例,見證地區發展特色。2、二座建物皆爲和洋折衷格局及裝修形式,包括洋式應接室、日式座敷、次間及茶之間等,基地規模雖小,卻以極優之設計手法,呈現出良好之空間品質。其中18號玄關入口置中、朝東,留下北側庭院景觀,特色明顯。尤其,建物各部欄間、違棚、附書院窗、圓窗、出窗、屏欄等細部裝修,作工精緻,且多爲原件、留存完好,具建築價值。3、16號住宅光復後由臺大農學院森林系教授黃希周入住,其一生致力於農林教育及水土保持研究,為傑出之森林學專家;18號住宅由臺大化學系張苕旭教授入住,亦為著名分析化學領域學者。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款評定基準。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05000063&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3877 25.026677 AA10305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05000063/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30 AA10306000001 延平北路2段241號店屋 歷史建築 建物位置為延平北路二段與涼州街交叉口東北側,南與太平國小為鄰,地區為昔日太平通(太平町6丁目),亦是地區通往大龍峒及三重之重要通道。由於地區為昔日醫師聚集開業之區域,包括醫學博士葉貓貓、張時聰、林維新等人相繼於該地開業,同時本處亦是西元1935年日據時期「始政四十週年紀念臺灣博覽會」大稻埕分場所在,見證過去超過一甲子以來大稻埕太平通之興衰,極具歷史保存價值。 現狀良好,屋主自用。 2014-04-28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330377900號 臺北市 大同區 延平北路2段241號 臺北市大同區延平段1小段88、89地號,106平方公尺 1、 本建物坐落於臺北大橋與太平、永樂國小及仁安醫院附近,為日據時期大橋町聚集人氣興旺之證據,且具有說明大稻埕特專區北段歷史之重要性。2、 本建築始建於昭和9年(1934) ,為加強磚造三樓之店仔厝,民國38年(1949)由林維新醫師全家居住並經營耳鼻喉科診所,一樓為診間、消毒室及手術室使用,至今仍留有當時診所掛號及看診之設備。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款評定基準。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06000001&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11380 25.062095 AA10305000001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06000001/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31 AA10307000000 原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 古蹟 - 後期本建物增建為4層樓,外牆改為黃褐色磁磚,頂樓塔樓現已不存 2014-05-26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330395500號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市忠孝西路一段70號 臺北市中正區公園段2小段341、342地號 1.大阪商船株式會社成立於1884年,於1896年獲臺灣總督府補助,受命經營日本至臺灣間及臺灣各城市間往來船運,對於臺灣近代海運影響極大,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在臺灣,除臺北外,在基隆、臺南及高雄亦設支店。光復後,臺灣航業公司及交通部公路總局(前身為臺灣省公路局)均曾設址於此,具有交通史之價值。 2.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興建於1937年,由日本知名建築師渡邊節設計,為二次大戰戰爭總動員前的最後一批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為興亞式建築風格,具建築史之價值。 文化資產保存法14條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07000000&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1/ 121.514346 25.046821 AA10306000001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07000000/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32 AA10307000006 延平北路2段171號店屋(廬山軒) 歷史建築 建物位處昔日大稻埕太平町北段,1955年由來自福州的廬山軒陳誠祿(祿官司)買下,經改建後經營家族佛具塑像店鋪迄今,後再經1967年增建而成現貌。 現狀良好,1樓做為佛具店店面,2、3樓為住宅使用 2014-06-06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330396900號 臺北市 大同區 延平北路2段171號 臺北市大同區延平段1小段526、527地號,82平方公尺 1、 延平北路2段171號建物,位處昔日大稻埕太平町北段,建物最早登記於大正12年(1923),為三幢合建的二層樓紅瓦磚造店鋪之一。1955年,建物由來自福州的廬山軒陳誠祿(祿官司)買下,經改建後經營家族佛具塑像店鋪迄今,後再經1967年增建而成現貌。2、 廬山軒為清代福州陳清彪所創(子陳元齡),為福州、南洋地區活耀妝佛司傅,日據時期曾在台短暫發展,光復後第三代傳人陳誠祿再度來台經營,以承接木雕或廟宇神像製作、修復工作為主。本建物為廬山軒妝佛工藝司傅工作及生活的空間場域,其粧佛雕刻藝術之延續,足為大稻埕地區傳統佛具行業匠藝傳承的歷史見證。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款評定基準。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07000006&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11570 25.058541 AA10306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07000006/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33 AA10308000004 革命實踐研究院司令臺 歷史建築 保存良好。 2014-06-19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330396400號 臺北市 文山區 臺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一段321號 臺北市文山區華興段一小段168-5地號土地(部分) 一、革命實踐研究院為當初中國國民黨黨務改造、革新,及訓練黨籍幹部所設,為當年黨政高階人員講習教育之重要機構,對臺灣當代與後來的歷史、政治、軍事、黨務等都有深遠的影響;「革命實踐研究院司令臺」為當年先總統蔣公向來院受訓幹部講話之司令臺,具文化資產價值。二、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款評定基準。 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款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08000004&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65814 24.982696 AA10308000004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08000004/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34 AA10308000005 延平北路2段54號店屋 歷史建築 本案建物在昭和7年(1932)第一次登記,當時是現在的延平北路2段52、54、56、58號同時建造,1樓作為店面使用,2樓作為孔雀咖啡店使用,3樓退縮露臺全棟做為住家使用。民國40年陳進來家族分家,陳家保留56、58號產權於2樓設立進來旅社,本案54號於民國43年由林家取得產權,開設文具行(鴻明行)。民國76年至98年經營委託行(美吉行),民國98年結束營業,全部作為自用住宅。 現狀良好,為住宅使用 2014-07-14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330414000號 臺北市 大同區 延平北路2段54號 42平方公尺 本建物創建於昭和7年(1932),為日據時期的太平町店屋,與鄰幢延平北路二段52、56、58號為同時期興建之四連棟建築,見證昔時太平町商業街歷史與經濟發展之歷程。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款評定基準。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08000005&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11558 25.05531 AA10308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08000005/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35 AA10308000006 菁山路72巷20弄6號(巫雲山莊) 歷史建築 1940年至1978年為屋主自家使用,1978年至2009年出租為學生宿舍,並曾為1994年文化大學美術系事件的重要基地及歷史見證,亦孕育出多位知名藝術家。建物現況為照顧農作物之農舍。 農舍使用 2014-07-14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330414100號 臺北市 士林區 菁山路72巷20弄6號 698.63平方公尺 1、巫雲山莊位於山仔后地區,為1940年建造之磚石構造建築。此建物自1978年起長期出租予文化大學美術系學生作為宿舍使用,並孕育出多位知名藝術家,成為藝術創作的集散地。2、1994年引發各界關注的文化大學美術系事件,以居住於巫雲山莊的學生為主要成員,故此建物亦為文化大學美術系事件的重要基地及歷史見證。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款評定基準。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08000006&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50847 25.138724 AA10308000001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08000006/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36 AA10310000021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 古蹟 其址在清末劉銘傳主政時期即為機器局,製造機械及修理火車。日據初年才改為鐵道部用地,於大正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建成鐵道部大樓,臺灣光復之後,改為鐵路局。 96年5月25日指定「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廳舍、八角樓男廁、戰時指揮中心、工務室、電源室、食堂)」為國定古蹟,故於99年12月21日修正市定古蹟公告範圍為「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 整體規劃中 2010-09-30 北市文化二字第09932873100號 臺北市 大同區 延平北路1段2號 臺北市大同區玉泉段2小段366、366-4地號 臺北門外鄭州路、延平北路、忠孝 西路、西寧北路所圍合之區域,於清末是接官亭及臺灣巡撫劉銘傳設立機器局所在地,是清末重要建設所在地,深具歷史意義。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10000021&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1/ 121.511384 25.06213 AA10211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10000021/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37 AA10310000022 臺北機廠(組立工場、鍛冶工場、原動室、澡堂) 古蹟 臺灣的鐵路建設始於清末劉銘傳治台時期,至日據初年繼續延長縱貫線至高雄與屏東,完成西部鐵路網。臺北機廠由臺北總督府鐵道部速水和彥技師負責設計,工程造價為475萬日圓,前後費時四年,於1935年10月30日完工落成,當年號稱是東洋最大的鐵路工場遷建計畫。基地略呈梯形,面積約16.86公頃,現存北廠的各項設施,大致分為4大工區12個工場,目前被指定為古蹟的有澡堂、原動室、鍛冶工場、組立工場,另登錄為歷史建築的包含總辦公室、柴電工場、客車工場等。 保存尚稱良好,修復再利用計畫辦理中。 2013-01-23 北市文化二字第10230287700號 臺北市 信義區 市民大道五段48號 臺北市信義區逸仙段二小段33地號(部分) 1. 因應臺灣早期鐵路之蓬勃發展,原位於北門外之鐵路修理場已不敷使用,1930年代於臺北機廠現址進行廠區新建計畫,廠內建築除修製工場外,亦包含辦公室、澡堂、教習所等設施,為臺灣鐵路發展的重要場域。2.建築構造內部採挑高、大跨距鋼構、預鑄式屋頂、大面積開窗等工廠建築特色,組立工場為全區主要修復工場,鍛冶工場負責零件製造,並保有全臺北機廠最久遠的機械設備(蒸汽錘),原動室為全區動力中心,澡堂屬於員工福利設施代表。3.臺北機廠為日據時期具代表性工廠建築型態,為工廠建築之先驅指標,具有工廠建築之代表性及稀少性。 文化資產保存法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10000022&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1/ 121.563143 25.047006 AA10210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10000022/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38 AA10310000031 迪化街一段90號店屋 歷史建築 本建物產權於光復前、後數度移轉,其空間曾用來經營藥行及貿易公司,與大稻埕地區之產業發展關聯甚密。 尚可 2013-08-30 北市文化二字第10230387900號 臺北市 大同區 迪化街一段90號 大同區迪化段三小段68、69、69-1、69-2地號,249平方公尺 1、本建物為一坎二落二過水之店仔厝,前二層樓後三層樓,格局完整且空間具變化性,為迪化街店仔厝典範之一。2、建物曾經營醫藥與貿易產業,見證迪化街地方特色產業的歷史。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4款評定基準。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10000031&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09831 25.056061 AA10301000001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10000031/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39 AA10310000032 原臺北刑務所官舍 歷史建築 本案所留存之官舍為『原臺北刑務所』周邊配置相關獄政管理宿舍,屬同時期建物,具有『原臺北刑務所』獄政空間歷史之見證作用。 建物部分損壞。 2013-12-03 北市文化二字第10230434804 號 臺北市 大安區 金華街135號等19戶門牌地址及愛國東路3號 臺北市大安區金華段三小段146地號(部分)及金華段三小段564地號(部分) 1、「原臺北刑務所」為日人在臺殖民時期所興建的現代化監獄之一,其規模為全臺最大,光復後做為「臺北監獄」使用,近代史上曾有著名政治犯於此遭受拘禁、槍殺或喪失生命,為臺灣獄政歷史及人物事件之重要場域。2、其原始建築平面為長方形,主入口設在西側,北邊三角形圍牆為刑場及運屍門,建物現已遭拆除並改建。3、至南側所留存之官舍為『原臺北刑務所』周邊配置相關獄政管理宿舍,屬同時期建物,具有『原臺北刑務所』獄政空間歷史之見證作用。4、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4款評定基準。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4款評定基準。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10000032&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24660 25.030649 AA10302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10000032/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40 AA10310000033 圓山坑道 歷史建築 「圓山坑道」係中央政府因應二次戰後戰備、軍事、防空與避難之需,挖鑿圓山北側山麓岩石興建而成,長度約115 公尺,施作工法細膩精緻。建築內襯為鋼筋及混凝土灌注,呈圓拱形與馬蹄形之樣式,結構堅固,可抗拒爆震。坑道內部留存許多早期戰備構件,如:雙層防爆門、PASS BOX(傳遞箱)、排水溝、吊床掛勾等,具戰備文化之歷史意義,有歷史見證價值。 臺北市戰時指揮所 2014-04-15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330365200號 臺北市 中山區 中山北路三段66號 座落於臺北市中山區德惠段一小段160-4地號土地(部分土地) 1、「圓山坑道」係中央政府因應二次戰後戰備、軍事、防空與避難之需,挖鑿圓山北側山麓岩石興建而成,長度約115 公尺,施作工法細膩精緻。2、「圓山坑道」建築內襯為鋼筋及混凝土灌注,呈圓拱形與馬蹄形之樣式,結構堅固,可抗拒爆震。坑道內部留存許多早期戰備構件,如:雙層防爆門、PASS BOX(傳遞箱)、排水溝、吊床掛勾等,具戰備文化之歷史意義,有歷史見證價值。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暨臺北市歷史建築登錄及廢止審查作業要點等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10000033&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23174 25.073929 AA10308000003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10000033/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41 AA10310000040 王寵惠墓園 古蹟 王寵惠先生出生於1881年,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外交總長(1912)、國民政府司法院院長(1928-1931)、國民政府外交部長(1937-1941)、中華民國司法院院長(1948-1958),為中國近代史上代表人物之一,1958年過世,由總統府應東吳大學所請權葬於該校校園內,墓園由其子王大閎先生設計。 建造物外觀保存良好 2014-09-23 北市文化文資10330465500號 臺北市 士林區 臺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 實際保存面積需以保存範圍實測數據為準 1.王寵惠先生為近代史上重要人物,歷任革命黨、同盟會、北洋政府及國民政府等要職,來臺後,為行憲後首任司法院院長,於任內過世,後由總統府應東吳大學所請權葬於此。2.墓園設計者為其子名建築師王大閎,墓園設計採簡約式樣,表現王大閎一貫嚴謹風格;墓道碑為總統蔣中正題署,並由秘書長張羣表述其生平,具建築史與文化歷史之價值。 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5款指定基準。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10000040&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1/ 121.545748 25.094415 AA10310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10000040/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42 AA10311000000 迪化街1段142號店屋 歷史建築 修復中 2014-10-17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330454000號 臺北市 大同區 迪化街1段142號 254平方公尺 1、本建物創建於日據大正8年(1919),為兩進兩過水街屋格局,現今仍保存許多原有建築結構及形貌,含地下排溝、斗砌牆、石牆、土角磚牆及地坪卵石層等構造特色,甚具建築學之價值。2、日據時期由張文鉁醫師經營永樂小兒科醫院,光復後轉手予郭氏家族開設長和貿易公司,經營南北貨販售,並曾代理當時著名的日本菊花奶粉,反映昔時大稻埕迪化街繁榮的批發貿易產業。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款評定基準。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11000000&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09699 25.057441 AA1031100000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11000000/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43 AA10311000018 迪化街1段235、237號店屋 歷史建築 現況閒置 2014-11-06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330475400號 臺北市 大同區 迪化街1段235、237號 573平方公尺 1、本建物為迪化街典型的長條形連棟式店舖,曾經營米穀、雜糧、漆類等買賣,為迪化街北街重要產業市街的一環。2、兩屋仍保有店仔厝的原始形制及構材,構造有石材、土墼、磚牆不同材料之組合,亦保有騎樓磚拱、火庫起、屋頂馬背式等歷史風貌,見證歷史沿革及建材的使用歷史。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3、4款評定基準。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11000018&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09485 25.060130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11000018/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44 AA10311000020 青雲閣 歷史建築 建物已拆除 2014-11-06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330473100號 臺北市 萬華區 臺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5巷6弄20號 71平方公尺 1、建物所在位處萬華街市邊緣,與東側華西街一帶同為日治時期風化區「艋舺遊廓」之所在,區內青樓、酒館林立,因有寶斗里稱呼出現,見證都市庶民生活及地方發展歷史。2、青雲閣舊存的三層樓建物,為艋舺遊廓少數留存的建築之一。街角立面勳章飾、水平花飾線腳,不對稱的洗石子立面,長短變化不一的立柱分割,表現出獨特的街屋形式風格。尤其,裝飾有貝殼、洋蔥形式窗緣的外凸窗台,異國風味十足,為其他地區少見之作法。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款評定基準。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11000020&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497864 25.038974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11000020/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45 AA10312000000 原建成區公所廳舍 歷史建築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建成派出所 2014-11-12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330478500號 臺北市 大同區 承德路1段80號 臺北市大同區市府段2小段62地號,265平方公尺 1、本建物始建於民國39年(1950),原為臺北市建成區公所辦公廳舍,後期因行政區重劃,建成、延平、大同三區合併,改為建成派出所使用迄今,與地方社區關係密切。2、建物立面以洗石子及瓷磚貼覆,為3層樓之平頂建築,具有戰後初期公家機關之形式典範,並位居街廓角地,具都市景觀價值。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款評定基準。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12000000&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17341 25.052724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12000000/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88970746 AA10312000005 龍口町「塵芥燒却場」 歷史建築 1、龍口町「塵芥燒却場」(垃圾焚化廠)為臺北市役所於1932-1933年規劃興建完成三處大型垃圾焚化廠中,目前僅存之一處。2、這三處「塵芥燒却場」解決原有垃圾焚燒爐的問題,可以不受天候影響,達成全市垃圾處理量之需求,是當時臺北市公共衛生建設之重要指標。3、焚化爐採用當時之專利─「岩本式燒卻爐」,共有四爐,以耐火磚砌成拱形,後方連結共同煙道與煙囪。爐前設有鋼筋混凝土造垃圾傾倒台,連接斜坡車道,垃圾可直接載運至上方傾倒口。建築整體可作為當時焚化技術與建築材料構造之見證,具有建築史與技術史上之重要價值。 部分毀損。 2014-08-22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330429500號 臺北市 中正區 和平西路二段104巷內 臺北市中正區永昌段6小段136、136-4、136-5、136-7、136-8地號土地 1、龍口町「塵芥燒却場」(垃圾焚化廠)為臺北市役所於1932-1933年規劃興建完成三處大型垃圾焚化廠中,目前僅存之一處。2、這三處「塵芥燒却場」解決原有垃圾焚燒爐的問題,可以不受天候影響,達成全市垃圾處理量之需求,是當時臺北市公共衛生建設之重要指標。3、焚化爐採用當時之專利─「岩本式燒卻爐」,共有四爐,以耐火磚砌成拱形,後方連結共同煙道與煙囪。爐前設有鋼筋混凝土造垃圾傾倒台,連接斜坡車道,垃圾可直接載運至上方傾倒口。建築整體可作為當時焚化技術與建築材料構造之見證,具有建築史與技術史上之重要價值。 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3、4款。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10312000005&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121.507817 25.030948 http://www.culture.gov.tw/d_upload_tca_pro/case/AA10312000005/representImage%5F96%2396.JPG
總共 356 筆,顯示第 301 到第 35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