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rieved from http://opendata.epa.gov.tw/ws/Data/EAMPMicrobe/?&format=json on Fri Mar 06 2015 22:52:54 GMT+0800 (CST) ; 分類 : 其他 ; 分類及編號 : E00生活安全及品質 ; 資料集名稱 : 環境用藥微生物製劑常見菌種特性資料 ; 資料集描述 : 提供1058種微生物之特性,包括形態、菌體大小等資料 ; 主要欄位說明 : 屬名(NomemGenericum)、種名(NomenSpecificum)、類別(Assortment)、中文名(Chinesename)、分類地位(Assortmentacy)、風險等級(RiskID)、商業價值(BusinessValue)、標的生物毒性(TargetableToxicity)、非標的生物毒性(NonTargetableToxicity)、特性(Attribute)、其他相關資料(Memo)、列管狀態(Control) ; 資料集提供單位 : 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 ; 資料量 : 約 1058 筆 ; 更新頻率 : 不定期更新 ; 授權說明網址 : http://data.gov.tw/opendata/principle ; 計費方式 : undefined ; 集提供機關聯絡人姓名 : undefined ; 資料集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 : 02-21916066#2876 ; 資料集提供機關聯絡人電子郵件 : yachchang@epa.gov.tw ; detail : http://opendata.epa.gov.tw/Data/Details/EAMPMicrobe/?$skip=0&$top=1000&format=json

NomemGenericum NomenSpecificum Assortment Chinesename Assortmentacy RiskID BusinessValue TargetableToxicity NonTargetableToxicity Attribute Memo Control
32141335 Enterovirus Coxsackie Virus(病毒) 克沙奇腸病毒;科沙其病毒 Picornaviridae科 RiskGroup2 人類感染症狀為手足口病、疹性咽峽炎或流行性肋肌炎;嬰兒可能引起急性心肌炎,成人則可能引起心包膜炎、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無菌性腦膜炎或腦炎。 【形態】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腸病毒之一種,為最小之病毒科;直徑為20~30微公釐,其蛋白質外套呈20面立方體型總共約由32個圓形蛋白小體所構成,沒有包膜; 【生理生化特性】(+) ssRNA 病毒;病毒顆粒於酸性環境(pH 3~5)下可維持活性1~3小時,因此可經由腸胃道感染;對乙醚具有抗性;但50℃敏感;氯化銫中浮力係數約為1.30~1.34 g/cm3。 【生態】常流行於夏季,尤其是夏末秋初;於動物腸道中繁殖,可引起動物之脊髓灰質炎, 傷害肌肉組織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36 Ebola-like viruses Ebola Virus(病毒) 伊波拉病毒 Mononegavirales目 Filoviridae科 RiskGroup4 依波拉出血熱為病毒出血熱疾病中最致命的,初期有發熱和肌肉疼痛,之後可能惡化至呼吸問題、嚴重出血、腎臟病及休克。 【形態】病毒顆粒具包膜,蛋白質外套呈絲狀或多形有分枝,直徑約80nm;表面突起為頂球形、平均分佈於表面;核酸殼蛋白體為螺旋對稱,直徑約50nm。 【生理生化特性】 (-)ssRNA病毒;病毒分子量約382 x 106;於氯化銫中浮力係數1.32 g cm–3;沉降係數約為 1.4S;失活溫度約60°C 30分鐘;病毒顆粒在15°C 到 20°C 都相當穩定,對pH <5 或 pH >8 敏感;對於脂質溶劑、酚、甲醛敏感;曝露於輻射後感染性降低。 【生態】直接接觸到感染者之血液、分泌物、器官或精液遭受感染。 澳洲集團生物病原體核心清單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37 Deltavirus Hepatitis D (Delta) virus (b) Virus(病毒) D型肝炎病毒 RiskGroup2 帶原性(有);肝硬化相關性(有);猛爆性肝炎相關性(密切);肝癌相關性(無); 【形態】核心為對稱多面體,病毒直徑約36nm;病毒顆粒具包膜,蛋白質外套呈多形至球形(直徑約36nm)。 【生理生化特性】不完全RNA病毒(為缺陷型病毒),單股環狀;包膜來自 B 型肝炎病毒,需要同時感染或覆加感染;核心具D抗原。 【生態】經血液與性交方式感染;感染宿主為脊椎動物,以人類為主。
32141338 Deltaretrovirus 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es (HTLV) Virus(病毒) 人類嗜 T 細胞淋巴腺病毒 (HTLV) Retroviridae科 RiskGroup3 成人 T 細胞白血病 (ATL)、神經性疾病(HAM/TSP)。 【形態】反轉錄病毒科(Retroviridae)之一種;具包膜,約直徑80~100nm;蛋白質外套呈球形。 【生理生化特性】ssRNA病毒,分二節段;約8~11kb;RNA之5'端有甲基,而3'端則有poly A;於感染宿主細胞後直接就被當作mRNA直接被轉錄出蛋白質的RNA,必須經由反轉錄成DNA後才能進行合成他們自己本身需要的蛋白質。 【生態】傳染方式︰餵食母乳、性接觸、器械傳染、輸血。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39 Cytomegalovirus Cytomegalovirus (CMV) Virus(病毒) 巨胞病毒 Herpesviridae科 RiskGroup2 感染症狀有發熱、冷顫、疲倦、頭痛不適、脾腫大。 【形態】&#30129;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ds)之一種;二十面體;病毒顆粒具包膜,表面均勻分布顆粒凸起;蛋白質外套呈球形至多形,直徑約 120~200 nm;包膜;常有缺乏包膜之缺陷病毒。 【生理生化特性】dsDNA病毒,130~230kb;氯化銫溶液中浮力係數約 1.22~1.28 g/cm3。於乾燥及低pH 環境下不穩定。感染力會被脂質溶液或清潔劑破壞。 【生態】巨型細胞病毒, 可引起病毒性&#30129;疹,由人和人接觸體液傳染。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40 Coronavirus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conrnaviruses) Virus(病毒) 冠狀病毒 Nidovirales目 Coronaviridae科 RiskGroup2 可引發動物性肺炎(SARS-asociate) 【形態】冠狀病毒科(coronoviridae)之一種;具有包膜;於電子顯微鏡下可見此病毒外圍帶有冠狀的邊飾, 因此稱為冠狀病毒;此冠狀病毒家族病毒包括了12種不同的病毒;病毒結構為不規則型,直徑約為70~160nm。 【生理生化特性】(+)ssRNA 病毒,27~31 kb,為所有RNA病毒中最長者;此RNA之5'端有甲基,而3'端則有poly A,其作用如mRNA一般可持續不斷地轉譯出蛋白質;此病毒很不穩定,若存在pH值在7.2~7.7之外的溶液時就會失去活性。 【生態】脊椎動物病毒
32141341 Bunyavirus Oropouche virus Virus(病毒) 節足動物媒病毒 Bunyaviridae科 RiskGroup3 【形態】布尼安病毒科(bunyaviridae)之一種;蛋白質外套呈球形或多形,直徑約 80~110 nm;病毒顆粒具包膜;表面有棘。 【生理生化特性】(-)ssRNA病毒,分三個片段(L、M與S);病毒顆粒分子量約 300~400*106,沉降係數約 350~500S。浮力係數在蔗糖中約1.16~1.181g/cm3,在氯化銫中約 1.20~1.21 g/cm3。病毒顆粒對熱、脂質容劑、清潔劑和甲醛敏感。 【生態】由昆蟲傳染給人,造成類登革熱症狀。 澳洲集團生物病原體警告清單
32141342 Bunyavirus California encephalitis (Bunyamwera virus) Virus(病毒) 加州腦炎病毒 Bunyaviridae科 RiskGroup2 【形態】布尼安病毒科(bunyaviridae)之一種;蛋白質外套呈球形或多形,直徑約 80~110 nm;病毒顆粒具包膜;表面有棘。 【生理生化特性】(-)ssRNA病毒,分三個片段(L、M與S);病毒顆粒分子量約 300~400*106,沉降係數約 350~500S。浮力係數在蔗糖中約1.16~1.181g/cm3,在氯化銫中約 1.20~1.21 g/cm3。病毒顆粒對熱、脂質容劑、清潔劑和甲醛敏感。 【生態】一種急性而溫和之病毒性腦炎,主要感染15歲以下,由蚊子傳染。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43 Bunyavirus Bunyamwera virus Virus(病毒) 本揚威拉病毒;崩芽病毒 Bunyaviridae科 RiskGroup2 【形態】布尼安病毒科(bunyaviridae)之一種;蛋白質外套呈球形或多形,直徑約 80~110 nm;病毒顆粒具包膜;表面有棘。 【生理生化特性】(-)ssRNA病毒,分三個片段(L、M與S);病毒顆粒分子量約 300~400*106,沉降係數約 350~500S。浮力係數在蔗糖中約1.16~1.181g/cm3,在氯化銫中約 1.20~1.21 g/cm3。病毒顆粒對熱、脂質容劑、清潔劑和甲醛敏感。 【生態】由蚊子傳染。
32141344 Asfivirus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Type species) Virus(病毒) 非洲豬熱 Asfarviridae科 感染家豬、野豬和疣豬。由蝨咬傳染,家豬可因直接接觸、或吃入污染肉類或蒼蠅而感染。 【形態】病毒顆粒有一核酸蛋白質核心,約70~100nm 直徑,蛋白質外套呈二十面體,外圍直徑約170~190nm;最外層另包覆一層包膜。 【生理生化特性】dsDNA病毒,分子量100*106。病毒顆粒在氯化銫中浮力係數約1.19~1.24 g/cm3;沉降係數約 3500S。對乙醚、氯仿敏感;於60℃ 30可去活化,但是在4℃~20℃可存活數年。 【生態】由蝨傳播
32141345 Arenaviruses Guanarito (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Virus(病毒) Guanarito 病毒 Arenaviridae科 RiskGroup4 委內瑞拉出血熱,症狀包括高燒、頭痛、喉嚨痛、虛弱、無食慾、噁心、嘔吐、鼻腔及牙齦出血。死亡率30-40%。 【形態】砂狀病毒科(Arenaviridae)之一種,蛋白質外套呈外形如砂狀;病毒顆粒為球形至多形,大小約110~130nm,有緻密脂質包膜覆有葡萄狀突起。 【生理生化特性】分二節段之(-)ssRNA病毒,病毒顆粒沉降係數約為325-500S;浮力係數在蔗糖溶液中為1.17~1.17g/cm3、在氯化銫中為 1.19~1.20 g/cm3。於試管中病毒不穩定,pH低於5.5 或高於8.5可抑制病毒活性;以56℃熱、有機溶劑處理或曝露於UV或γ射線可以抑制病毒的感染性。 【生態】病毒藉鼠類繁殖寄生,可以垂直或水平傳布於鼠類之間。人類感染來自於接觸污染之鼠類分泌物或受污染的食物。
32141346 Cypovirus spp. Virus(病毒) Reoviridae科 微生物殺蟲劑(生物防治) 昆蟲 【形態】呼吸道腸道病毒科(Reoviridae)之一種;病毒顆粒無包膜;蛋白質外套呈二十面體排列,大小約60~80nm;表面平滑,有棘;缺陷病毒為缺乏缺乏核酸殼蛋白。 【生理生化特性】ssRNA病毒,分10~12節段;此病毒相當安定,56℃下用乙醚處理2小時或用1%過氧化氫、10石炭酸、3%甲醛在60℃下3小時或在20%來蘇水中在室溫下處理一小時仍然具有致病力。在70%酒精處理過後就會迅速的失去活性。本病毒的多數種病毒株都可以凝集人類的O型紅血球,包括第一型、第二型的全部病毒株。 【生態】輪狀病毒(人類),呼吸道腸道病毒
32141347 Densovirus spp. Virus(病毒) Parvoviridae科 微生物殺蟲劑(生物防治) 昆蟲 【形態】細小病毒科(parvoviridae)之一種;蛋白質外套呈二十面體;大小約18~26nm;不具包膜; 【生理生化特性】ssDNA病毒, 【生態】
32141348 Nucleopolyhedrovirus spp. Virus(病毒) 核多角體病毒 Baculoviridae科 微生物殺蟲劑(生物防治) 昆蟲 【形態】桿狀病毒科之一種;蛋白質外套呈螺旋對稱桿狀,大小約40~60nm;具包膜; 【生理生化特性】dsDNA病毒; 【生態】
32141349 Entompoxvirus spp. Virus(病毒) Poxviridae科 微生物殺蟲劑(生物防治) 昆蟲 【形態】痘病毒科(Poxviridae)科之一種;170~260nm,為所有病毒中最大且構造最複雜之病毒;蛋白質外套呈磚形,是唯一不呈二十面體之DNA病毒;核酸殼蛋白體由一核心膜包覆,連同側邊胞體在外覆一層表面膜;最外有包膜,表面佈滿絲狀或管狀物。 【生理生化特性】dsDNA病毒;與其他DNA病毒最大不同點是在寄主細胞質中繁殖,形成嗜伊紅性包涵體(guarnieri bodies); 【生態】
32141350 Iridovirus spp. Virus(病毒) Iridoviridae科 微生物殺蟲劑(生物防治) 昆蟲 【形態】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之一種;大小約125~300nm;蛋白質外套呈二十面體;不具外包膜; 【生理生化特性】dsDNA病毒; 【生態】
32141351 Sigmavirus spp. Virus(病毒) Rhabdoviridae科 微生物殺蟲劑(生物防治) 昆蟲 【形態】彈狀病毒科(Rhabdoviridae)之一種;蛋白質外套呈砲彈型,直徑 50~90 * 130~380 nm;病毒顆粒具包膜有棘,均勻分佈於表面。 【生理生化特性】未分節之(-)RNA病毒,約11kb;相當安定。 【生態】
32141352 Arenavirus Tacaribe complex Virus(病毒) 塔卡力病毒 Arenaviridae科 RiskGroup2 【形態】砂狀病毒科(Arenaviridae)之一種,蛋白質外套呈外形如砂狀;病毒顆粒為球形至多形,大小約110~130nm,有緻密脂質包膜覆有葡萄狀突起。 【生理生化特性】分二節段之(-)ssRNA病毒,病毒顆粒沉降係數約為325-500S;浮力係數在蔗糖溶液中為1.17~1.17g/cm3、在氯化銫中為 1.19~1.20 g/cm3。於試管中病毒不穩定,pH低於5.5 或高於8.5可抑制病毒活性;以56℃熱、有機溶劑處理或曝露於UV或γ射線可以抑制病毒的感染性。 【生態】病毒藉鼠類繁殖寄生,可以垂直或水平傳布於鼠類之間。人類感染來自於接觸污染之鼠類分泌物或受污染的食物。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53 Arenavirus Mopeia virus (and other Tacaribe viruses) Virus(病毒) 摩比亞病毒 Arenaviridae科 RiskGroup3 淋巴性脈絡叢腦膜炎 【形態】砂狀病毒科(Arenaviridae)之一種,蛋白質外套呈外形如砂狀;病毒顆粒為球形至多形,大小約110~130nm,有緻密脂質包膜覆有葡萄狀突起。 【生理生化特性】分二節段之(-)ssRNA病毒,病毒顆粒沉降係數約為325~500S;浮力係數在蔗糖溶液中為1.17~1.17g/cm3、在氯化銫中為 1.19~1.20 g/cm3。於試管中病毒不穩定,pH低於5.5 或高於8.5可抑制病毒活性;以56℃熱、有機溶劑處理或曝露於UV或γ射線可以抑制病毒的感染性。 【生態】病毒藉鼠類繁殖寄生,可以垂直或水平傳布於鼠類之間。人類感染來自於接觸污染之鼠類分泌物或受污染的食物。
32141354 Arenavirus Machupo virus Virus(病毒) 馬塞堡病毒;馬朱波病毒; Arenaviridae科 RiskGroup4 玻利維亞出血熱,初期症狀有發熱、頭痛、疲勞、肌肉痛、關節痛;後期(七天內)開始有出血現象,包括口腔、鼻腔黏膜、支氣管、腸道及泌尿道出血。 【形態】砂狀病毒科(Arenaviridae)之一種,外形如砂狀;病毒顆粒為球形至多形,大小約110~130nm,有緻密脂質包膜覆有葡萄狀突起。 【生理生化特性】分二節段之(-)ssRNA病毒,病毒顆粒沉降係數約為325~500S;浮力係數在蔗糖溶液中為1.17~1.17g/cm3、在氯化銫中為 1.19~1.20 g/cm3。於試管中病毒不穩定,pH低於5.5 或高於8.5可抑制病毒活性;以56℃熱、有機溶劑處理或曝露於UV或γ射線可以抑制病毒的感染性。 【生態】 病毒藉鼠類繁殖寄生,可以垂直或水平傳布於鼠類之間。人類感染來自於接觸污染之鼠類分泌物或受污染的食物。此病毒亦可在人與人間傳染。 澳洲集團生物病原體核心清單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55 Arenavirus 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Virus(病毒) 淋巴細胞性脈絡叢 腦膜炎病毒,嗜神經性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毒株 Arenaviridae科 RiskGroup3 有兩種熱病引起之不適,或者像流行性感冒,或者引起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炎。病期短、無慢性感染;死亡率低,大部份可痊癒。 【形態】病毒顆粒為球形至多形,大小約110~130nm,有緻密脂質包膜覆有葡萄狀突起。 【生理生化特性】分二節段之(-)ssRNA病毒,病毒顆粒沉降係數約為325~500S;浮力係數在蔗糖溶液中為1.17~1.17g/cm3、在氯化銫中為 1.19~1.20 g/cm3。於試管中病毒不穩定,pH低於5.5 或高於8.5可抑制病毒活性;以56℃熱、有機溶劑處理或曝露於UV或γ射線可以抑制病毒的感染性。 【生態】病毒藉鼠類繁殖寄生,可以垂直或水平傳布於鼠類之間。人類感染來自於接觸污染之鼠類分泌物或受污染的食物。 澳洲集團生物病原體核心清單
32141356 Arenavirus Lassa fever virus Virus(病毒) 拉薩熱病毒 Arenaviridae科 RiskGroup4 拉薩熱,症狀包括發熱、腹瀉、肌肉痛、疲憊、噁心、嘔吐及喉嚨痛。或有出寫現象,常常致命。 【形態】砂狀病毒科(Arenaviridae)之一種,蛋白質外套呈外形如砂狀;病毒顆粒為球形至多形,大小約110~130nm,有緻密脂質包膜覆有葡萄狀突起。 【生理生化特性】分二節段之(-)ssRNA病毒,病毒顆粒沉降係數約為325~500S;浮力係數在蔗糖溶液中為1.17~1.17g/cm3、在氯化銫中為 1.19~1.20 g/cm3。於試管中病毒不穩定,pH低於5.5 或高於8.5可抑制病毒活性;以56℃熱、有機溶劑處理或曝露於UV或γ射線可以抑制病毒的感染性。 【生態】主要發生於西非,具毒力及高傳染性之沙狀病毒。病毒藉鼠類繁殖寄生,可以垂直或水平傳布於鼠類之間。人類感染來自於接觸污染之鼠類分泌物或受污染的食物。此病毒亦可在人與人間傳染。 澳洲集團生物病原體核心清單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57 Arenavirus Junin virus Virus(病毒) 呼寧病毒;丘尼病毒; Arenaviridae科 RiskGroup4 阿根廷出血熱,症狀有發熱不適、頭痛、肌肉痛;鼻腔、牙齦及腸胃出血,嚴重者休克。 【形態】砂狀病毒科(Arenaviridae)之一種,蛋白質外套呈外形如砂狀;病毒顆粒為球形至多形,大小約50~300nm,有緻密脂質包膜覆有葡萄狀突起。 【生理生化特性】分二節段之(-)ssRNA病毒,病毒顆粒沉降係數約為325~500S;浮力係數在蔗糖溶液中為1.17~1.17g/cm3、在氯化銫中為 1.19~1.20 g/cm3。於試管中病毒不穩定,pH低於5.5 或高於8.5可抑制病毒活性;以56℃熱、有機溶劑處理或曝露於UV或γ射線可以抑制病毒的感染性。 【生態】病毒藉鼠類繁殖寄生,可以垂直或水平傳布於鼠類之間。人類感染來自於接觸污染之鼠類分泌物或受污染的食物。 澳洲集團生物病原體核心清單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58 Alphavirus Western equine encephalomyelitis Virus(病毒) 西方馬腦炎病毒 Togaviridae科 RiskGroup3 可引起馬及人腦脊髓炎。由蚊子叮咬感染,於嬰兒及幼童造成嚴重永久腦部損害或死亡。症狀包括輕微的發熱、頭痛到腦炎、神經錯亂、喪失方向感甚至昏迷。 【形態】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之一種;病毒顆粒為脂質包膜包覆;蛋白質外套呈多形或球形,直徑約40~70nm;核酸殼蛋白等大小,直徑約40nm,對稱排列成二十面體。 【生理生化特性】(+) ssRNA病毒;長度約11~12 kb; 【生態】於脊椎動物間藉著蚊子及其他節肢動物傳染(A群節足動物病毒)。 澳洲集團生物病原體核心清單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59 Alphavirus V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omyelitis Virus(病毒) 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 委內瑞拉馬腦脊髓炎病毒 Togaviridae科 RiskGroup3 對人可引起發熱劇烈疼痛,有時震顫、複視及麻木型之中樞神經疾病 【形態】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之一種;病毒顆粒為脂質包膜包覆;蛋白質外套呈多形或球形,直徑約40~70nm;核酸殼蛋白等大小,直徑約40nm,對稱排列成二十面體。 【生理生化特性】(+) ss RNA 病毒;長度約11~12 kb; 【生態】於脊椎動物間藉著蚊子及其他節肢動物傳染(A群節足動物病毒)。 澳洲集團生物病原體核心清單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60 Alphavirus Tonate virus Virus(病毒) Togaviridae科 RiskGroup3 【形態】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之一種;病毒顆粒為脂質包膜包覆;蛋白質外套呈多形或球形,直徑約40~70nm;核酸殼蛋白等大小,直徑約40nm,對稱排列成二十面體。 【生理生化特性】(+) ss RNA 病毒;長度約11~12 kb; 【生態】於脊椎動物間藉著蚊子及其他節肢動物傳染。
32141361 Alphavirus Semliki Forest virus Virus(病毒) 西姆利克森林病毒, 聖利基森林病毒 Togaviridae科 RiskGroup3 本毒對人類無致病性, 可導致老鼠流產或畸形 【形態】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之一種;病毒顆粒為脂質包膜包覆;蛋白質外套呈多形或球形,直徑約40~70nm;核酸殼蛋白等大小,直徑約40nm,對稱排列成二十面體。 【生理生化特性】(+) ss RNA 病毒;長度約11~12 kb; 【生態】於脊椎動物間藉著蚊子及其他節肢動物傳染(A群節足動物病毒)。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62 Alphavirus Ross River virus Virus(病毒) 羅斯河病毒 Togaviridae科 RiskGroup2 會造成人類關節炎、關節發炎、 疲勞和肌肉疼痛 【形態】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之一種;病毒顆粒為脂質包膜包覆;蛋白質外套呈多形或球形,直徑約40~70nm;核酸殼蛋白等大小,直徑約40nm,對稱排列成二十面體。 【生理生化特性】(+) ss RNA 病毒;長度約11~12 kb; 【生態】於脊椎動物間藉著蚊子及其他節肢動物傳染。
32141363 Alphavirus O'Nyong-Nyong virus Virus(病毒) 歐尼翁尼翁病毒 Togaviridae科 RiskGroup2 【形態】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之一種;病毒顆粒為脂質包膜包覆;蛋白質外套呈多形或球形,直徑約40~70nm;核酸殼蛋白等大小,直徑約40nm,對稱排列成二十面體。 【生理生化特性】(+) ss RNA 病毒;長度約11–12 kb; 【生態】於脊椎動物間藉著蚊子及其他節肢動物傳染。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64 Alphavirus Ndumu virus Virus(病毒) Togaviridae科 RiskGroup3 【形態】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之一種;病毒顆粒為脂質包膜包覆;蛋白質外套呈多形或球形,直徑約40~70nm;核酸殼蛋白等大小,直徑約40nm,對稱排列成二十面體。 【生理生化特性】(+) ss RNA 病毒;長度約11–12 kb; 【生態】於脊椎動物間藉著蚊子及其他節肢動物傳染。
32141365 Alphavirus Murray Valley encephalitis (Australia encephalitis) Virus(病毒) 墨累谷腦炎病毒 Togaviridae科 RiskGroup3 【形態】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之一種;病毒顆粒為脂質包膜包覆;蛋白質外套呈多形或球形,直徑約40~70nm;核酸殼蛋白等大小,直徑約40nm,對稱排列成二十面體。 【生理生化特性】(+) ss RNA 病毒;長度約11~12 kb; 【生態】於脊椎動物間藉著蚊子及其他節肢動物傳染。 澳洲集團生物病原體警告清單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66 Alphavirus Mucambo virus Virus(病毒) Mucambo 發燒 Togaviridae科 RiskGroup3 【形態】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之一種;病毒顆粒為脂質包膜包覆;蛋白質外套呈多形或球形,直徑約40~70nm;核酸殼蛋白等大小,直徑約40nm,對稱排列成二十面體。 【生理生化特性】(+) ssRNA 病毒;長度約11~12 kb; 【生態】於脊椎動物間藉著蚊子及其他節肢動物傳染。
32141367 Alphavirus Mayaro virus Virus(病毒) 馬耶洛熱病毒 Togaviridae科 RiskGroup3 【形態】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之一種;病毒顆粒為脂質包膜包覆;蛋白質外套呈多形或球形,直徑約40~70nm;核酸殼蛋白等大小,直徑約40nm,對稱排列成二十面體。 【生理生化特性】(+) ssRNA 病毒;長度約11~12 kb; 【生態】於脊椎動物間藉著蚊子及其他節肢動物傳染。
32141368 Zymomonas spp. Bacteria(細菌) &#37238;單孢菌屬 Phylum BXII. Proteobacteria phy. nov. Alphaproteobacteria綱 Sphingomonadales目 Sphingomonadaceae科 【形態】桿狀且二端鈍圓;大小約1.0~1.4 * 2.0~6.0μ;不具運動能力但部份菌株具1~4端鞭毛可運動;於glucose yeast培養基上培養二天(30℃)後菌落大小約1~2mm。 【生理生化特性】G(-);絕對厭氧或兼性好氧性;Catalase(+);Oxidase(-);化學異營性(chemoorganotrophic);最適生長溫度25~30℃;許多菌株可於pH4以下之環境生長;對乙醇具耐受性(最高可達5%);人工培養時需外加biotin與pantothenate;無法還原nitrate;G+C content (mol %)約為47~49%。 【生態】存在於腐敗之酒精發酵物中
32141369 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Bacteria(細菌) 假結核耶爾辛氏桿菌 Phylum BXII. Proteobacteria phy.nov. Gammaproteobacteria綱 Enterobacteriales目 Enterobacteriaceae科 RiskGroup2 人畜共通病菌,可引起腸炎。 【形態】桿菌;最長達6μ;培養於22~30℃時具有運動能力,但於37℃培時則無運動性;適溫下於SS瓊脂培養基上之菌落呈灰白色、扁平圓形,24~30小時培養後直徑約2~3mm。 【生理生化特性】G(-);兼性厭氧性;Oxidase(-);可使葡萄糖及麥芽糖醱酵後產酸。可將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不能產生凝固&#37238;;G+C content (mol %)約為46~50%。 【生態】分佈於許多動物之腸道;可引起人類闌尾炎、腸炎與局部淋巴腺炎 Shigella pseudotuberculosis;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 ;Pasteurella pseudotuberculosis ;Bacillus pseudotuberkulosis ;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70 Yersinia pestis Bacteria(細菌) 鼠疫耶爾辛氏桿菌; 鼠疫桿菌; Phylum BXII. Proteobacteria phy.nov. Gammaproteobacteria綱 Enterobacteriales目 Enterobacteriaceae科 RiskGroup3 人畜共通病菌,可引起小孩腸胃炎。 【形態】桿菌,最長可達2μ;具有雙極染色的特性;培養於22~30℃時具有運動能力,但於37℃培時則無運動性;適溫下於SS瓊脂培養基上之菌落呈灰白色、扁平圓形,24~30小時培養後直徑約0.1mm。 【生理生化特性】G(-);兼性厭氧性;Oxidase(-);最適生長溫度28℃;不可使葡萄糖產酸。可將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21554;&#21722;與檸檬酸鹽試驗均呈陰性;可產生作用於家兔血漿之凝固&#37238;;G+C content (mol %)約為46~48%; 【生態】鼠疫病原菌,人畜共通病原菌,具高度侵襲力。 Pestisella pestis ;Pasteurella pestis ;Bacillus pestis ;Bacterium pestis ;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subsp. pestis ;Yersinia pestis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71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Bacteria(細菌) 腸炎耶爾辛氏桿菌; 小腸結腸耶爾辛氏菌 Phylum BXII. Proteobacteria phy.nov. Gammaproteobacteria綱 Enterobacteriales目 Enterobacteriaceae科 RiskGroup2 人畜共通病菌,可引發腸炎與食物中毒。 【形態】短桿菌,大小約0.5~0.8 * 1~3μ;無莢膜與 內孢子;具周鞭毛,培養於22~30℃時具有運動能力,但於37℃培時則無運動性;適溫下於SS瓊脂培養基上之菌落呈灰白色、扁平圓形,24~30小時培養後直徑約2~3mm。 【生理生化特性】G(-);兼性厭氧性;適溫20~30℃Oxidase(-);不可使葡萄糖及麥芽糖醱酵後產酸。可將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G+C content (mol %)約為46~50%。 【生態】分佈於許多動物之腸道;可引起腸膜炎或肝膿瘍 Bacterium enterocoliticum;Yersinia enterocolitica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72 Xanthomonas spp. Bacteria(細菌) 黃色單胞菌屬 Phylum BXII. Proteobacteria phy.nov. Gammaproteobacteria綱 Xanthomonadales目 Xanthomonadaceae科 應用於工業上之食品安定劑 植物重要病原菌,可致斑點病(spots)、斑紋病(streaks)、癌腫病(canker)、枯萎與軟腐病(rots)。 【形態】直桿狀,大小約0.4~1.0 * 0.7~1.8μ;可產生水溶性黃色色素,且部份菌株會產生細胞外多醣體粘質層(polysaccharide slimes);單生鞭毛;於培養基上多呈黃色菌落;生長緩慢通常約需一星期後才可看到菌落。 【生理生化特性】G(-);絕對好氧菌;行化學異營性;Catalase(+);Oxidase(-);適溫25~30℃;不能還原硝酸鹽;可產生胞外粘質多醣體(xanthan gums),可應用於工業上之食品安定劑;人工培養時需外加glutamic acid與methionine;可產生多種胞外酵素包括:carboxymethylcellulases、mannanases、pectin酵素與xylanase等,因此易對植物造成危害;無法利用nitrate;G+C content (mol %)約為63~71%。 【生態】部份菌株可造成植物腐敗、斑點病(spots)、斑紋病(streaks)、癌腫病(canker)、枯萎與軟腐病(rots)。
32141373 Xanthomonas oryzae Bacteria(細菌) 稻瘟黃色單胞菌; 水稻白葉枯病; Phylum BXII. Proteobacteria phy.nov. Gammaproteobacteria綱 Xanthomonadales目 Xanthomonadaceae科 可引起水稻白葉枯病 【【形態】直桿狀,大小約0.5~0.8 * 1.0~2.0μ;可產生黃色色素;1~2根端生鞭毛;於牛肉汁培養基上多呈圓形、平滑且具光澤、臘黃色菌落。 【生理生化特性】G(-);絕對好氧菌;行化學異營性;Catalase(+);Oxidase(-);生長適溫25~30℃,致死溫度53℃;不能還原硝酸鹽;可產生硫化氫;可分解葡萄糖、乳糖與蔗糖形成酸但不產氣;人工培養時需外加glutamic acid與methionine;G+C content (mol %)約為63~71%。 【生態】可於病組織與雜草上過冬,成為第一次傳染源;可由植株水孔或傷口侵入;土壤含水量40%以下且溫度10℃以下時可於土壤中殘存3個月以上。
32141374 Xanthomonas campestris Bacteria(細菌) 十字花科黑腐病 Phylum BXII. Proteobacteria phy.nov. Gammaproteobacteria綱 Xanthomonadales目 Xanthomonadaceae科 重要植物病原菌 【【形態】桿狀,單極生鞭毛,大小約0.4~0.5 * 0.7~3.0μ;於牛肉培養基上菌落呈灰黃色,逐漸變為深色;可產生黃色色素;單生鞭毛;於培養基上多呈黃色菌落。 【生理生化特性】G(-);絕對好氧菌;行化學異營性;Catalase(+);Oxidase(-);生長適溫31~32℃,5℃以下與39℃以上無法生長;致死溫度51℃,10分鐘;不能還原硝酸鹽;於弱鹼(pH7.4)下生長良好;對乾燥之抵抗力很強,乾燥狀態下可存活12個月;通常由葉片邊緣之水孔侵入,因此形成V形病斑,主脈與網狀脈皆呈黑色;人工培養時需外加glutamic acid與methionine;G+C content (mol %)約為63~71%。 【生態】本病普遍發生於冬季,主要宿主為十字花科。
32141375 Xanthomonas albilineans Bacteria(細菌) Phylum BXII. Proteobacteria phy.nov. Gammaproteobacteria綱 Xanthomonadales目 Xanthomonadaceae科 甘蔗白條病 , Sugarcane leaf scald &#160; &#160; 【形態】直桿狀,大小約0.25~0.3 × 0.6~1.0μ;桿菌;單獨或成鎖串;端多鞭毛;可產生黃色色素;於培養基上多呈黃色菌落。 【生理生化特性】G(-);絕對好氧菌;行化學異營性;Catalase(+);Oxidase(-);生長適溫約25℃,生長最高溫度37℃;不能還原硝酸鹽;不形成硫化氫、引&#21722;、氨;在糖類培養液中生長良好,但不發酵;對NaCl耐受性低(0.5%);人工培養時需外加glutamic acid與methionine;G+C content (mol %)約為63~71%。 【生態】主要寄主為禾本科(gramineae)植物
32141376 Xanthobacter spp. Bacteria(細菌) 黃菌屬 Phylum BXII. Proteobacteria phy.nov. Alphaproteobacteria綱 Rhizobiales目 Hyphomicrobiaceae科 降低BOD/COD 【形態】桿狀、彎曲或多形性,依碳源之不同而有差異,大小約0.4~1.0 * 0.8~6.0μ;無鞭毛或具周鞭毛;,菌落呈黃色;於碳水化合物培養基中菌體外圍可產生大量polysaccharide粘質層。 【生理生化特性】G(+/-),好氧菌桿菌;Catalase (+);最適生長溫為25~30℃,最適pH為5.8~9.0;含類葫蘿蔔色素,所有菌株可藉礦物盡及氫、氧與二氧化碳行化學無機自營生長,或利用甲醇、乙醇、正丙醇或有機酸及糖類,行異營生長;G+C content (mol %)約60~62。 【生態】存在於土壤及水中。
32141377 Xanthobacter autotrophicus Bacteria(細菌) Phylum BXII. Proteobacteria phy.nov. Alphaproteobacteria綱 Rhizobiales目 Hyphomicrobiaceae科 污泥/廢棄物減量 (含廚餘堆肥) 【形態】桿狀,無鞭毛,菌落呈黃色。 【生理生化特性】G(+/-),好氧菌桿菌;Catalase (+);最適生長溫為25~30℃;最適pH為5.8~9.0;含類葫蘿蔔色素,所有菌株可藉礦物盡及氫、氧與二氧化碳行化學無機自營生長,或利用甲醇、乙醇、正丙醇或有機酸及糖類,行異營生長;G+C content (mol %)約60~62。 【生態】存在於土壤及水中。 Corynebacterium autotrophicum;Xanthobacter autotrophicus
32141378 Xanthobacter autotrophicum Bacteria(細菌) 固氮細菌 Phylum BXII. Proteobacteria phy. nov. Alphaproteobacteria綱 Rhizobiales目 Hyphomicrobiaceae科 固氮 【形態】桿狀,無鞭毛,菌落呈黃色。 【生理生化特性】G(+/-),好氧菌桿菌;Catalase (+);最適生長溫為25~30℃;最適pH為5.8~9.0;含類葫蘿蔔色素,所有菌株可藉礦物盡及氫、氧與二氧化碳行化學無機自營生長,或利用甲醇、乙醇、正丙醇或有機酸及糖類,行異營生長;最適生長溫為25~30℃,最適pH為5.8~9.0;G+C content (mol %)約60~62。 【生態】存在於土壤及水中。
32141379 Vibrio vulnificus Bacteria(細菌) 海洋性創傷弧菌 Phylum BXII. Proteobacteria phy.nov. Gammaproteobacteria綱 Vibrionales目 Vibrionaceae科 RiskGroup2 可引起組織發炎壞死,侵襲破壞力強。 【形態】彎曲或直桿狀,常成逗點形,大小約0.5 * 1.5~3.1μ;可以端鞭毛運動; 【生理生化特性】G(-);兼性厭氣;Oxidase(+);適溫為18~37℃;可存活於pH9之鹼性環境,所以臨床上可以高鹼度(pH8.6)之選擇性培養基(如TCBS)加以分離;具嗜鹽性;G+C content (mol %)約60~62。 【生態】為一般分佈於海水中,造成人類感染主要因為傷口或食入受污染之海鮮。 Beneckea vulnifica;Vibrio vulnificus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80 Vibrio spp. Bacteria(細菌) 弧狀菌屬 Phylum BXII. Proteobacteria phy.nov. Gammaproteobacteria綱 Vibrionales目 Vibrionaceae科 RiskGroup2 部份菌株為人體病原菌,可引起腸炎。 【形態】彎曲或直桿狀,常成逗點形,大小約0.5 * 1.5~3.1μ;可以端鞭毛運動; 【生理生化特性G(-);兼性厭氣;Oxidase(+);適溫為18~37℃;pH值範圍6.0~9.0;最適NaCl通常為3.0%;可存活於pH9之鹼性環境,所以臨床上可以高鹼度(pH8.6)之選擇性培養基(如TCBS)加以分離;G+C content (mol %)約60~62; 【生態】分佈於淡水與海水中;多數為無傷害性的腐生菌,但有些為致病菌,如霍亂弧菌V. cholerae及V. comma;腸炎弧菌V. parahemolyticus;鰻魚弧菌V. anguillarum。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81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Bacteria(細菌) 腸炎弧菌 Phylum BXII. Proteobacteria phy.nov. Gammaproteobacteria綱 Vibrionales目 Vibrionaceae科 RiskGroup2 可導致腸炎弧菌性食物中毒 【形態】彎曲或直桿狀,常成逗點形,大小約0.5 * 1.5~3.1μ;可以端鞭毛運動; 【生理生化特性】G(-);兼性厭氣;Oxidase(+);適溫為30~37℃;pH值範圍6.0~9.0;最適NaCl通常為3.0%;可存活於pH9之鹼性環境,所以臨床上可以高鹼度(pH8.6)之選擇性培養基(如TCBS)加以分離;具嗜鹼性,需於高鹽度(3~8%)環境才能生長;於適宜條件下,本菌之世代時間僅10~20分鐘,其增殖速度為大腸桿菌與志賀菌的2倍;可分泌耐熱性溶血毒素引起腸炎;G+C content (mol %)約60~62。 【生態】為一種海洋微生物,主要存在海產食品中。 Beneckea parahaemolytica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Oceanomonas parahaemolytica ;Pasteurella parahaemolytica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82 Vibrio mimicus Bacteria(細菌) Phylum BXII. Proteobacteria phy.nov. Gammaproteobacteria綱 Vibrionales目 Vibrionaceae科 【形態】彎曲或直桿狀,常成逗點形,大小約0.5 * 1.5~3.1μ;可以端鞭毛運動; 【生理生化特性】G(-);兼性厭氣;Oxidase(+);適溫為18~37℃;pH值範圍6.0~9.0;最適NaCl通常為3.0%;可存活於pH9之鹼性環境,所以臨床上可以高鹼度(pH8.6)之選擇性培養基(如TCBS)加以分離;G+C content (mol %)約60~62; 【生態】廣泛分佈於淡水與海水環境中,亦見於人體與其他動物之消化道。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32141383 Vibrio fluvialis Bacteria(細菌) Phylum BXII. Proteobacteria phy.nov. Gammaproteobacteria綱 Vibrionales目 Vibrionaceae科 【形態】彎曲或直桿狀,常成逗點形,大小約0.5 * 1.5~3.1μ;可以端鞭毛運動; 【生理生化特性】G(-);兼性厭氣;Oxidase(+);適溫為18~37℃;pH值範圍6.0~9.0;最適NaCl通常為3.0%;可存活於pH9之鹼性環境,所以臨床上可以高鹼度(pH8.6)之選擇性培養基(如TCBS)加以分離;G+C content (mol %)約60~62; 【生態】廣泛分佈於淡水與海水環境中,亦見於人體與其他動物之消化道。
32141384 Vibrio dechloraticans Cuznesove Bacteria(細菌) Phylum BXII. Proteobacteria phy.nov. Gammaproteobacteria綱 Vibrionales目 Vibrionaceae科 降低BOD/COD 【形態】彎曲或直桿狀,常成逗點形,大小約0.5 * 1.5~3.1μ;可以端鞭毛運動; 【生理生化特性】G(-);兼性厭氣;Oxidase(+);適溫為18~37℃;pH值範圍6.0~9.0;最適NaCl通常為3.0%;可存活於pH9之鹼性環境,所以臨床上可以高鹼度(pH8.6)之選擇性培養基(如TCBS)加以分離;G+C content (mol %)約60~62; 【生態】廣泛分佈於淡水與海水環境中,亦見於人體與其他動物之消化道。
總共 1058 筆,顯示第 251 到第 30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