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07秒, 共找到 740 筆資料,顯示第 301 到 4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講者姓名 服務機構 演講時間 演講題目 摘要 連結網址
丁照棣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2013-11-01 果蠅的學習與記憶 果蠅是生物學非常重要的模式生物,個體非常小,眼睛偏黃深黑,是屬野生型的完全變態昆蟲,平時依偎在露水處,跟大部分生物一樣喜歡生活在潮濕地,不太會被關注。更不會聯想到果蠅可以跟學習記憶扯上關係。在科學研究裡果蠅也是非常不起眼的生物,然果蠅在整個遺傳學研究史上卻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br /> <br /> 2013年秋季「週末Let's go! 分享大師視野」系列講座,本季主軸為「腦與心理學」,11月1日邀請到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丁照棣,以「果蠅的學習與記憶」為題,講述不起眼的幾隻小果蠅,被喻為二十世紀生命科學的英雄,科學家在二十世紀初以果蠅為模式生物奠定了遺傳學的基礎。丁副教授以多張圖片解說果蠅在學習與記憶研究領域對遺傳學的貢獻,並從演化的觀點延伸討論人類複雜的學習、記憶與語言表達。<br /> <br /> 20世紀初時對發育生物學非常有興趣的科學家摩根(Thomas Hunt Morgan)在研究室裡養育許多生物,他發現白眼突變造就了果蠅為模式生物。丁副教授說,百年前在研究室裡養育果蠅,跟現今在研究室裡養果蠅的方法不大有差異,一百年來從果蠅身上所學習到的遺傳學知識,與如何在果蠅體內做的遺傳研究操作,都對現代研究提供了非常多的工具與發展以利探討。<br /> <br /> 丁副教授說會有人問為什麼要研究果蠅,她表示最終在生命科學或是基礎科學,都有可能延伸到脊椎動物、小鼠甚至人的層面上,利用果蠅所做的遺傳學研究,方能更進一步認識基因的功能,延伸到行為。他更進一步指出,多位生物、心理學家其實都不甚了解基因跟行為有何關係,直到第一次提出此論述的高登(Francis Galton)想到遺傳、人、行為、個性跟表現上的關係。自此一百多年中果蠅的研究遍及生命科學的各大領域,八零年代以來基因轉殖技術的建立、二十世紀末全基因的定序完成更新,使得果蠅成為不可缺席的實驗動物。<br /> <br /> 丁副教授最後指出人的先天跟後天性行為,從莎士比亞的作品跟早期關於人類行為研究上都可以看出,人的表現上有少部份是遺傳控制,大部份是後天影響。她說人的可塑性非常高,跟所處的環境及教育等外在因素有著相當大關係。她更表示在歷來的研究,果蠅具有學習的功能並能夠記住,這樣的學習與記憶模式可類比像人一樣的哺乳動物。人出生自然賦予著基本學習能力,每個人的差異並不大,但對於有學習障礙的族群或年長者的記憶衰退現象,透過在果蠅上所發現的基因功能,可將這些分子機制運用在哺乳動物身上,藉此進而改善語言、行為、健康等各領域,讓生活更有品質。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0.htm
郭鴻基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講座教授 2013-11-03 蝴蝶展翅帶來臺灣雨不停? 走出森林後來到一處寬敞的地方,突然一陣狂風暴雨,愛麗絲加快腳步奔跑至前方不遠的房子,原來是公爵夫人的家。進去後房裡瀰漫著煙味及胡椒粉的味道,公爵夫人及手中的嬰兒不斷的打噴嚏,壁爐邊還有一隻不斷露齒而笑的赤郡貓。愛麗絲感到很困惑,為何外面的天氣如此詭異,一下子天晴,一下子下雨?赤郡貓告訴愛麗絲,這一切都是嬰兒不斷的打噴嚏造成的,並告訴她什麼是「蝴蝶效應」。<br /> <br /> 在過去52年(1960 ~ 2010)內,造成臺灣地區最大降雨量的10個西行颱風(納莉2001、莫拉克2009、辛樂克2008、海棠2005、賀伯1996、莎拉1989、雪莉1960、柯羅莎2007、敏督利2004、卡枚基2008)裡,就有7個發生在2001年之後。為何過去十年臺灣颱風雨下不停?我們過去數年探討此颱風氣候變化的科學,依據過去50年資料,我們研究發現臺灣地區颱風雨量多寡和颱風強度沒有明顯關係,雨量和颱風停留臺灣的時間成正比,走得慢的颱風,雨下的多。過去50年內西行颱風在臺灣造成的極端降雨(前5%)與颱風強度之間並沒有明顯關聯,反而與颱風的移行速度有關,而且最近十年侵臺颱風強度並無變強,也和全球暖化颱風變強推論不符。本屆第五場於102年11月03日邀請到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郭鴻基教授,講解為何蝴蝶展翅帶來臺灣雨不停。<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1.htm
翁素貞 經濟部能源局綜合企劃組組長 2012-06-22 永續能源政策與綠能產業發展 隨著地球人口遽增,土地污染日益嚴重,可用之耕地正逐漸減少;再加上水資源之嚴重短缺,使得在陸地耕種糧食或能源作物已日益困難。因此,未來人類的糧食、能源與民生化學品可能需要來自海洋;『海洋農場』的概念已經不再是一個夢想,而是即將實現的趨勢。在眾多的海洋資源中,微藻類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微藻是許多海洋生物的食物,且其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遠大於陸生植物,因此在全球二氧化碳之固定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微藻吸收二氧化碳後,可產生大量的微藻生質體;這些生質體中蘊含了各種有用的成分,如多糖體、蛋白質、油脂以及色素等,可將其轉化應用為能源、飼料、健康食品、醫藥或其他化學品等,有極高的應用價值。<br /> <br /> 因此,藻類被譽為第三代生質燃料之料原,且是具有高度潛力的生物精煉材料。開發微藻產業需要建立大量的藻種資源,而臺灣的地理環境正是適合微藻生長的條件,且具有豐富的微藻生物多樣性。因此,臺灣在開發微藻生技與應用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應該要努力推動微藻相關產業之技術升級與商業化應用。本講題將深入淺出地介紹微藻的種類,微藻之成分,微藻分離篩選的方法,微藻之培養系統與光生物反應器,微藻固碳技術以及其他開發微藻產業相關的技術與議題,並舉例說明目前本研究團隊正進行的微藻研究課題以及一些產業應用之實例(如生質燃料、魚飼料、藥粧品與健康食品等)。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3.htm
孫維仁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麻醉部疼痛科醫師 2013-11-01 戰或逃?–從神經訊號到疼痛反應與麻醉機制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西方醫學在疼痛相關研究上呈現了多元的面貌,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聚焦於「傷害」的構成,以及傷痛相關訊號傳遞的完整分析。主流的疼痛治療選擇,就建立在這樣的理論架構和思維邏輯的因果論上。其中深植於臨床醫學作業的教條是:「疼痛」是疾病的警訊,代表著傷害的表癥,醫者應善用「疼痛」的訊息,以致力於尋找疾病的原因,而不應以消極的「止痛」為滿足。然而事實上,先進的止痛藥物在臨床上所產生的效果,都是從削弱疼痛訊號傳遞的興奮性開始的。在這場演講中,孫醫師將討論如何從神經訊號到疼痛反應,與麻醉機制。<br /> <br /> 在11月1日的展望演講中,由臺大醫院麻醉部疼痛科的孫維仁醫師主講「戰或逃?從神經訊號到疼痛反應與麻醉機制」,和我們分享這個神祕學科「麻醉科」,給了現場聽眾一個不一樣的夜晚。孫醫師剛畢業時從事外科,後來因緣際會碰到一位研究疼痛的大師,為之驚艷,而在聽聞麻醉與疼痛息息相關之後,就此進入了麻醉的領域當中,他希望醫師不是只有「治病」,也能「治痛」。<br /> <br /> 大家都知道沒有好好睡覺,會對人體產生很大影響,從心情的起伏到帶狀性皰疹等,都是缺乏睡眠的後果。我們可以一天兩天不吃,但無法一天不睡,睡眠、催眠、昏迷、腦死,都有著不同的意義,在意識的表現上有極大差異。什麼是「意識」?人對世間的活動,有正常的反應,這就是「意識」。意識涵蓋「情緒、認知、記憶」。舉例來說,「失智」不一定會忘掉東西,但是失智在認知的部分會產生缺損,部分失智的人,記憶力甚至比一般人還要好。記憶的目的,在於執行,而不單只是為了儲存,人透過和環境的互動產生認知,再經過學習產生記憶。另外我們身為人和機器是不一樣的,我們有情緒反應。萬物之靈就是建立在三者完整的結構之下,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這個人就不再是我們認識的人。<br /> <br /> 有關麻醉的本質,孫醫師說,麻醉並不等於睡眠,麻醉沒有任何的意識存在,從失去意識到清醒過來,是一段「完全被剪掉的片段」。孫老師從麻醉的歷史開始談起。西元120年,關公刮骨療傷,華佗利用「麻沸散」來麻醉病患,順利完成對病患的手術,但可惜的是這些醫療技術都沒有留傳下來。<br /> <br /> 麻醉的方式有很多種,麻醉醫師也會被動物園請去幫忙,孫老師就是協助團團、圓圓人工授精的的麻醉醫師。他問大家:「什麼動物是最難麻醉的?不論怎麼樣都「麻」不倒?」。答案是烏龜,因為烏龜碰到不好聞的空氣,就會「憋氣」!麻醉氣體相當刺鼻,當周圍的工作人員都已經暈眩,烏龜仍然非常堅毅的四處亂爬,因此烏龜只能使用「靜脈麻醉」的方式達成麻醉的目的。<br /> <br /> 為什麼做內視鏡檢查要麻醉?因為正常人吞檢查管進去就會想吐,這就是「反射」,因此我們在進行手術時,就必須要麻醉掉「反射」的自我保護,但這時進行手術就相當危險,因為人的自我保護機制已經叫停。所以在動手術時,需要有專業的麻醉醫師在一旁保護病患。<br /> <br /> 2,500年前的「心經」上有一段話:「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意識界」,孫醫師說「無意識界」可以說就是「全身麻醉」!演講主持人孫教授談起全身麻醉的經驗,麻醉藥開始時,還希望能觀察自己逐漸「失去意識」的過程,沒想到自己完全無法認知「意識」消失的那一剎那,眼睛好像才剛閉上,再睜開時,醫療行為就已經完成。孫維仁醫師在自身進行手術的過程中,也有類似的經驗。當時臺大最年輕的主任,就是麻醉部的孫維仁醫師,在治療膽結石的過程中需要全身麻醉,他還記得,在麻醉要開始時,他聽到旁邊的人說:「他是不是睡著了?我們要開始插管了。」孫醫師聽到大驚,正要和對方說自己還沒睡著,突然之間有一股「熱浪」從後腦衝上來,竟然就坐了起來,大聲說「不要插管!」不過,這時手術早已經完成了!孫醫師覺得很好笑,因為一句話竟然分兩段說,分別是在麻醉之前和之後!他說:「我的生命之中就少掉了這兩個小時,完全沒有任何意識。」<br /> <br /> 麻醉不僅僅是去除意識,更要讓我們沒有反射,因為反射會讓手術無法正常進行,所以麻醉的結果就是完全「癱瘓」。只有在「癱瘓」的情形下才能夠讓醫師做非常細膩的手術。要做到完全「癱瘓」,又要保持核心功能的「安全」,這其實非常困難,有許多要考量的因素,像是吸入性或靜脈麻醉、是否使用嗎啡類止痛藥、麻醉深度要多深、是否使用肌肉鬆弛的麻醉藥等。麻醉的風險高低,隨著病患的身體狀況而不同,例如肌肉鬆弛劑就會讓我們徹底癱瘓,沒有反射。因此,麻醉科醫師擔當病患安全的守門人,要保持相當的「警覺心」,我們將一個人帶入這個境界,就要有能力將人帶回來。<br /> <br /> 完整的照護,包含了手術前好好的評估、手術中好好的監測,和手術後好好的照顧,尤其在手術之後,疼痛、噁心、嘔吐、神智狀況變差、失血等,都必須要細心考量。我們隨著年齡漸增,多少都會接受手術,像是攝護腺、白內障、乳房等,如果有專業的醫師能夠提供良好照顧,就不用過於擔心。<br /> <br /> 孫醫師提醒我們,不要講「麻醉師」,要說「麻醉醫師」,你如果講「麻醉師」,會被專業的人批評。但是孫醫師的專業不只麻醉,還有「疼痛」。他說,疼痛的信號傳送,是從周邊一路往神經系統傳入腦幹和大腦。但是疼痛的另外一個軌道,是從周邊進入到脊髓。人在受傷時會產生一些化學信號,去誘導神經訊號往上傳,到大腦皮層,然後做出反應,就好比「中央處理器」會告訴我們身體該如何反應,才能把這些疼痛訊號做一些調節。但一路往上走的這條路會不斷的把訊號放大。把雜訊過濾掉,啟動身體中的反向機制,選擇不好的訊號調控下來,誘導釋放體內的「內鴉片(內腦啡)」和「腎上腺素」。舉例來說,大部分的動物死亡,都是死於非命,都是被另一個動物很殘暴必奪走生命。這時候這個生物身體裡會釋放一些物質:如嗎啡、腎上腺素、血清素,讓這個動物沒有太多的痛苦,這也就是一種「藥物過量」的表現,儲存在腦幹裡一輩子,在快要死亡前,一次還給你!所以說死亡的過程也是受到調控的。<br /> <br /> 睡眠不單對身體的恢復有幫助,對身心靈的影響都非常的大。我們身體有一個「恆定」的睡眠狀態,從早上一起來,就開始累積睡眠債務,愈運動就會累積愈多睡眠債務,直到訊號達到最大時,就會有擋不住的睡意,這是清醒和睡意的交戰,是彼此之間的競爭過程。但是麻醉不是「睡著了」。麻醉是外在施加,睡眠是自己形成的。麻醉不受環境影響,只要到麻醉醫師手上病人就會睡著。所以日夜週期的影響,對睡眠是有影響,但是對麻醉就沒有限制。睡眠受到長度的限制,不論怎麼會睡,一段時間就會醒過來。但是麻醉則不同,要多長有多長。麻醉是由深度決定,睡眠則是依照週期決定。<br /> <br /> 孫醫師提醒我們:清醒,就是欠債的過程,愈清醒欠得債就愈多,直到清醒的訊號衰退,睡眠就是一個還債的過程。睡覺不是有睡就好,更要「睡得好」,有「修復性睡眠」,要進入沈睡,才叫做「修復性睡眠」。沒有睡好覺的感覺非常糟糕,而修復性睡眠是「慢波」,還睡眠債主要靠大腦產生的「慢波」。還完就可以醒過來。如果從頭到尾都沒有「慢波」,就是白睡了,稱為「睡眠剝奪」。很多安眠藥反而會壓制「慢波」,因此雖然睡很長,但是沒有真正休息到。所以睡眠則是要靠我們身體的恆定作用,自己要養生,不能靠藥物。不要到了晚上睡不著去喝酒,打propofol,這些東西用久了會干擾我們身體自然的陰陽五行。這番話語重心長,希望大家都能擁有高品質的「修復性睡眠」!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4.htm
呂聖元 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學研究所籌備處助研究員 2008-11-21 星光大道首部曲–從星際的分子雲氣到恆星的誕生  當我們抬頭仰望夜空,(如果運氣好的話),舉目可見的是點點的繁星。架起望遠鏡,遙望深邃的外星系,可見的也是星光。恆星,可說是宇宙中的基本「粒子」。它們是從哪兒來的?是什麼樣的過程讓它們發光發熱,最終登上「星光大道」?天文學家們目前了解恆星是由瀰漫於星際間的分子雲中孕育誕生。由於受到雲氣的遮蔽,我們很難直接利用肉眼,或是可見光的觀測來研究恆星形成的過程。今天,讓我們一同與天文學家透過毫米波、次毫米波,與紅外線波段的觀測,窺探埋藏在雲氣之中,恆星誕生的種種有趣現象。<br /> <br /> 每天照耀地球的太陽是怎麼生出來的?宇宙中那裡有恆星形成?中央研究院助研究員呂聖元說,哈伯望遠鏡觀測到一些扁平盤狀的陰影,有點像吃的貝果,光從中間的洞透出來,代表中心有恆星正在形成,正在上演星光大道首部曲。<br /> <br /> 由國科會主辦,2008秋季展望演講第六場由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籌備處助研究員呂聖元主講「星光大道首部曲─從星際的分子雲氣到恆星的誕生」,帶領聽眾找尋天空中恆星形成的線索。<br /> <br /> 呂聖元說,恆星是組成宇宙的砌塊,可說是宇宙中的基本粒子,組成宇宙的元素。恆星誕生之前的事又是如何呢?呂聖元說,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軌道都在一個平面上,且和太陽轉動方向一致,代表著大家可能都是在同一過程中產生出來的。<br /> <br /> <b>星雲假說推測</b><br /> <br /> 因此十八世紀末,康德─拉普拉斯的「星雲假說」,指出由太陽系的現況推測太陽及伴隨的行星形成時的初始條件。星雲假說是指:灼熱且旋轉的雲氣,因重力的牽引與冷卻的作用,而逐漸凝聚成扁平狀,最終形成中央的恆星與環繞其周圍的行星系統。也就是說,一團氣體一點點轉動,透過重力及冷卻,中間的氣體形成太陽,旁邊的氣體就繞著中間轉。<br /> <br /> 呂聖元說,如果這個推想是對的話,即恆星是在雲氣產生的,我們應當可以尋找雲氣以及其中恆星誕生的跡象。他指出,根據黑體輻射的原理來說,因為不同溫度的物體,發出的光的顏色或波長不一樣。雲氣比較冷,所發出的光線主要落於波長比較長的紅外線與毫米次毫米波段。<br /> 從雲氣裡產生<br /> <br /> 以M51渦狀星系為例,呂聖元說,若恆星是從雲氣裡出生來了,剛蹦出來的嬰兒,應該不會離媽媽太遠,所以若能找到年輕的恆星,應當能在附近找到雲氣。呂聖元說,雲氣裡不只有氣體,還有塵埃,會遮蔽星光,分布在渦狀星系旋臂上,暗暗的地方應就是氣體的所在。<br /> <br /> 呂聖元說,1970年代,無線電波望遠鏡可以偵測雲氣裡各式各樣的氣體分子分布。毫米波和次毫米波觀測到的分子譜線,就像指紋一樣,讓我們能夠認定觀測到的分子種類。對氣體分布畫出像等高線,能看出一氧化碳的分布,就是氫分子氣體的分布,正是對應著星系中黑暗的部分。<br /> <br /> 再用解析度很好的毫米波或次毫米波望遠鏡觀測巨型分子雲,發現雲氣的分布不是很均勻,有一團團密度較高,稱為分子雲核的結構。先前認為,恆星形成時,雲氣靠重力拉在一起。如果僅僅是重力作用,重力可以很快把雲氣拉在一起,雲氣應該很快都不見才對;但現在雲氣還很多,所以雲氣應該有抵擋重力吸引的方法。呂聖元說,「雲氣靠著熱能、轉動、擾流與磁場的支撐,與重力的塌陷交戰。」<br /> <br /> <b>測量驗證想像</b><br /> <br /> 他說,雲氣中磁場會給予一個斥力,讓坍縮的速度變慢;如果磁場力量不夠大,就會被拉進去。但這是理論的想像。我們可不可以測量雲氣的磁場,來驗證這樣的想像呢?<br /> <br /> 呂聖元說,星際塵埃在有磁場時,會有特定的排列。透過觀測塵埃,發現磁場的排列,與理論相符。呂聖元說,恆星形成前的分子雲核,尺度大小以大約為3 × 10<sup>18</sup>公分為例,形成的恆星大小,約為7 × 10<sup>10</sup>,就是從很大變很小。因為角動量守恆的原理,雲氣應該會隨著縮小而愈轉愈快,想像縮小了10的8次方,最終的恆星轉的速度會變得很快很快,但實際觀測的情況卻不是如此。<br /> <br /> 他指出,雲氣旋轉時離心力的作用,使得雲氣自然變得比較扁平,透過哈伯望遠鏡觀測,找到不少扁平狀的原恆星盤。<br /> <br /> <b>孕育行星系統</b><br /> <br /> 逐漸形成的恆星與原恆星盤的磁場產生連結,鎖在一起,恆星帶著盤子轉,兩者會互相牽制,中間的星星就會被帶著減速,產生煞車的效果。<br /> <br /> 而原恆星盤除了解決角動量的問題外,也將孕育行星系統。在觀察恆星形成的過程中,還看到噴流和雙極分子外流。呂聖元說,透過次毫米陣列望遠鏡看一氧化矽分子譜線,還看到外流氣體旋出來的跡象。把轉得很快的東西帶出來,幫助解決角動量的問題。他說,「透過噴流和原恆星盤的作用,大自然很巧妙地解決了角動能的問題。」<br /> <br /> 呂聖元說,透過觀測,天文學家勾勒出現代版的恆星形成理論。我們更加了解一些物理的機制可以幫助恆星的形成,但又不會讓它形成得太快。在這個圖像中,一團雲氣慢慢坍縮和凝聚,逐漸形成一個扁平的盤子。<br /> <br /> 再藉著原恆星盤作用、噴流或分子外流帶走角動量,讓盤子中心的氣體,慢慢掉到中央最密的地方,當裡面質量和密度大到一定程度時,點火,產生核融合,恆星就形成了。而盤子最後會孕育出行星系統,太陽誕生後,行星就做出來了。<br /> <br /> 【2008-11-24/聯合報/文教(C4)版/2008 展望秋季系列演講】<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2.htm
顏聖紘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2015-03-08 逛寵物店也能看見的科學 大家都喜歡小動物,也有很多人愛養寵物,接觸動物是認識其它生命與地球萬物的一種方法。但是您知道養寵物、逛寵物店也能獲得意想不到的知識嗎?你認為寵物店是什麼樣的場所?一個販賣動物與周邊商品的場所?一個動物美容的場所?還是一個除了野外及動物園以外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方?<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20.htm
黃朝曦 宜蘭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2013-10-02 物理很酷! 在英國,連續第五年唸A-level物理的學生人數增加,根據物理學會統計,唸A-level物理人數增加了6.1%,從2010年30,976增加至2011年32,860,物理科系申請也增加了17%,天文學增加了40%。增加的原因是學生認為這有利未來就業,但也可能是物理又變得很酷。物理屬於基礎科學,是高科技產業如光電、LED、奈米等的基礎及必備知識,物理的思考訓練被受業界重視。希望透過演講者個人學習物理的經驗、讀書方法、思考模式,多元學習和自行開發學習模式,帶給同學們對一個物理學習的新方式,並透過「物理很酷!」的演講,能幫助提升同學們對於物理學門的學習熱情和主動學習的精神。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5.htm
林育安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副教授 2013-10-18 探索生殖世界的奧秘 生殖科學是一門很神秘且又很有趣的一門學科,從國中至高中雖然教科書有簡略介紹有關生殖方面的知識。但物種仍以人為主體,而很少再涉掠到其他物種的生殖之探討,往往亦讓學生誤以為自然界中生物的生殖系統之組成和我們人類是一樣的。本講座的內容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聽者進入生殖世界的領域,一同探索生殖世界的奧秘和一起揭開生殖世界的神秘面紗。<br /> <br /> 科技日新愈益,生殖科技亦不例外,本單元將初步介紹讓聽者了解生殖科技的發展過程,以往男女若有一方有繁殖障礙的問題,現今生殖科技將能為您解決此一問題。另外,會以各不同物種為例子,讓聽者了解生殖的方式有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動物其生殖器官都一樣嗎?為何有些動物有陰莖骨,有些動物則無呢?精子和卵子是分別如何形成的,精子和卵子相遇結合後會迸出怎樣的火花呢?自然界中生雄性或雌性一定是由雄性的精子決定嗎?發育中的胎兒初始都具有雄性和雌性的性腺,之後為何會發育為雄性或雌性的生殖器官呢?種種生殖方面的為什麼?將在此單元為您揭開謎題,解除您心中的疑惑。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6.htm
趙涵捷 宜蘭大學校長 2013-10-31 未來物聯網及其應用 今天要講future internet of things,Internet Of Things (IOT) 基本上不是future ,那更重要的當然是他怎麼樣去跟IPV6結合在一起,我們現在的internet usage and population,Penetration Rates當然是看地區而言,但是我們不要看這個Penetration Rates 的好或壞,其實重點是要看他的growth。現在對internet這個需求已經到了無遠弗屆了,以這個任何equipment就要reach internet。所以How to support more & more users? Setup up more servers? What would be the future internet? IPv6 address?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s, objects? 我們從這裡頭去省思出來的一大堆問號出來。那IoT Architecture 根據學理而言,這就是類似人類的類神經網路,那這樣子的一個體系下來架構我們的IOT ,然後大家可以把他串接起來變成一個Social Organization Framework。追求的是要把三個世界整合在一起: 數位世界、虛擬的Cyber world 還有非常真實的物理世界,都要靠各式各樣的技術架構把他整合起來進行Things Integration or Knowledge Integration。許多Smart Agriculture如Smart Metering、Smart Water、Smart Environment 等農業工業上的問題,都可以透過資訊技術來提供未來新的Smart Home、Smart City與Smart World 的服務。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8.htm
張繼森 臺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主任 2013-11-08 胃健康、腸不老–水果是餐前還是餐後吃才對? 健康的胃腸是養生繫命的根本,人體養分有賴胃腸道的消化供給,然而多數人只在意吃得好不好,不在意吃下肚後對健康有沒有益處。胃腸時時操勞,加上國人習慣於「病了才看醫生、痛了才找藥吃」,使得罹患代謝症候群的人數逐年攀升。代謝症候群是肥胖、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四種疾病的統稱,和飲食結構脫不了關係:過度攝取動物性食品、脂肪、鹽、糖,再加上五穀雜糧和蔬菜水果攝取不足,都是重要關鍵。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握「三低一高」:低油脂、低糖、低鹽,及高纖維,除了少吃精緻食物,多運動、多吃蔬果,和控制體重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0.htm
曾憲雄 亞洲大學多媒體應用學系教授兼資訊學院院長/TWNIC董事長 2013-11-15 線上科學探究適性評量與診斷 今天主要探討科學探究的線上學習、線上適性評量與診斷。<br /> <br /> 教學生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在各種教學方法中,效果最好的還是一對一教學。所以現今重要的翻轉式教學的理念,翻轉式教學的特點是把單調的上課內容影片讓學生在家裡自己看,把以往的家庭作業習題放到課堂上,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在解問題時能有個別化的指導。依此理念建置線上科學探究的學習環境,就更重視學習的評量,重視科學概念與科學探究能力的學習,才能真正訓練到解決問題的能力。<br /> <br /> 現今許多問題可以透過搜尋引擎找到答案,但這只能解決簡單的問題,遇到新的問題或困難的問題,就會需要科學探究的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很多時候是在實驗室中訓練,但為了能有學習診斷並提供更適性化的學習,因此擬真式實驗系統就是重要的工具,讓學生容易融入情境,強調透過操作與嘗試錯誤來學習事物背後的道理,過程中記錄學習歷程並進行多元評量,可以分析學生正常或異常的學習模式,讓老師依此提供學生個別化的學習內容。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2.htm
曾茂川 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副教授 2013-12-04 西班牙戲劇:預言╱夢境幾分真?《人生如夢》 <div> <span style="font-size: 12px">《人生如夢》是十七世紀西班牙作家卡爾德隆的經典詩劇。內容描述塞孟多王子因為被預言將會謀反,一出生即遭囚於孤塔之中,過著半人半獸的生活。後來國王於心不忍,將其下藥迷昏後送入宮中,並告知身世,卻又因塞孟多粗野的行徑,再次將其迷昏關回塔中。最後百姓不滿國王的迷信心態,救出王子,擁立為王。塞孟多以為自己仍身在夢中,一切經歷如真似幻。</span><br />  </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 /> <b><span style="font-size: 14px">譯夢譯醒譯人生  〈西班牙戲劇:預言/夢境幾分真?《人生如夢》〉<br /> 臺灣翻譯世界 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年度國科會經典譯注系列第三場講座</span></b></div> <br /> <br />         102年度國科會經典譯注系列講座第三場於12月4日在臺大博雅教學館舉行,全場爆滿,座無虛席。主講人淡江大學西語系曾茂川副教授費時五年翻譯西班牙戲劇經典《人生如夢》,深入淺出的介紹並分析本劇,也與觀眾分享翻譯過程的苦與樂,並與臺大外文系張淑英教授和政大歐語系楊瓊瑩教授對話交流。<br /> <br />         《人生如夢》是十七世紀西班牙作家卡爾德隆的經典詩劇。內容描述塞孟多王子因為被預言將會謀反,一出生即遭囚於孤塔之中,過著半人半獸的生活。後來國王於心不忍,將其下藥迷昏後送入宮中,並告知身世,卻又因塞孟多粗野的行徑,再次將其迷昏關回塔中。最後百姓不滿國王的迷信心態,救出王子,擁立為王。塞孟多以為自己仍身在夢中,一切經歷如真似幻。<br /> <br />         本場講座主持人張淑英教授十分推崇曾茂川教授在西班牙文學文化及語言教學上的努力,期待他接下來的譯作能引介更多西班牙黃金世紀的經典。<br /> <br />         曾教授首先介紹卡爾德隆其人其事,點出十七世紀初的西班牙雖是內憂外患不斷,人口銳減且經濟積弱乏振,然而因為文學界人才輩出,堪稱西班牙文學的黃金時代。當時劇場藝術蓬勃發展,《人生如夢》是其中的顛峰之作。簡介劇情和人物之後,曾教授進入預言和夢境虛實的主題, 使用多段引文闡述劇中亦夢亦醒、亦真亦假的情境,也呈現作者對於命運和生命的思考,強調人要把握當下生命,因為「慎重會擊敗命運」。<br /> <br />         在翻譯《人生如夢》的過程中,曾教授以余光中、英若誠和楊絳等先進為榜樣,不斷提醒自己要為讀者、觀眾和演員而譯,求準確傳達原意,「生怕漏掉一個字」,譯稿也是一改再改,每次重讀仍覺有不足之處。他強調潤稿的重要,另舉例說明面對西文雙關語、一字多義等問題時的處理策略。曾教授認為原文最重要也最難翻譯的是弦外之音、意境及作者風格氣勢,這些內涵難以捉摸,譯者費盡心思也未必能準確傳達。最後曾教授感謝國科會給予譯者充裕的時間,也感謝審委嚴格要求,促使他持續精進譯文的同時,又花費一年時間研究西班牙戲劇,寫出一百多頁的中文導讀。<br /> <br />         討論人楊瓊瑩教授自己在政大教授西班牙文學,《人生如夢》是必讀作品,但難教也難學。她首先整理曾教授的中文導讀,向觀眾介紹黃金時期文學,進而分析本劇的文學主題,包括命運與自由意志的拉扯、追尋身分認同和政治權力角逐等,並且闡明本劇承襲西班牙文學傳統、創造戲劇巔峰的經典地位。楊教授認為《人生如夢》新譯本有譯有注,對教學頗有助益,也能產生推廣效果。<br /> <br />         講座最後開放問答,觀眾好奇是什麼動力促使曾教授願意投入五年的時間翻譯《人生如夢》。曾教授除強調取得國科會計畫是種榮譽感,也描述翻譯志業是「願者上鉤」、「翻上了後就會上癮」。另外在翻譯過程中一直發現更好的版本,讓他真是「不修正就睡不著」。他也感謝臺大圖書館,收藏許多不易尋得的珍貴版本,他無需遠求即可取得多方版本交互補充。<br /> <br />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臺大翻譯碩士學程筆譯組碩一 陳心冕</div>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9.htm
張真誠 逢甲大學資訊工程系講座教授 2013-11-19 如何造密碼? 什麼叫做數據保密技術?在古代有一種隱藏術就是我們透過一些化學的方法,把消息隱藏起來那隱藏術也是一種保密的技術,例如在中古時代歐洲他們有一種叫隱形墨水,用那個鵝毛筆沾了隱形墨水寫在紙上,等到他乾了以後 那張紙只是空白一片,只有我們透過另外一種方式,譬如說灑上另外一種藥劑那個字才會浮現。那在我們網路時代的保密透過一個所謂的金匙叫做KEY,把訊息透過一個重新的計算,之後訊息就會變成亂碼然後我們就把這個亂碼透過網路來傳送,別人萬一看到也不知道訊息原來的內容是什麼,這個就可以達到保密的目的。<br /> <br /> 有兩個名詞,一個叫明語一個叫密語,明語是什麼 就是一般人能夠聽得懂的一些消息,有時候我們到大賣場拿一個罐頭有一個圓圈圈寫一個5然後寫C05那一般人不知道是什麼,其實這個是製造工廠他們內部的人他們看得懂的,5可能是代表1985年,C代表3月,05是5號,也就是說這一盒餅乾是1985年3月5號出產,你看不懂得話對你就是密語,那看得懂得人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把他解密出來了。今天的演講大略的分成幾個要項,一個是數據保密技術,然後接著我會談密碼與日常的關係,還有古代傳統的加密是怎麼做的,然後有一個凡是聽過密碼演講的人都應該要聽過的就叫公開金鑰加密系統,那再來從密碼學所發展出來的一個學問叫做偽裝學,接著我還會講秘密分享以及視覺密碼學,最後再跟各位談到電腦的門神。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3.htm
謝豐舟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婦產部 2013-11-22 揭開胎兒醫學的面紗–如何讓你的下一代有個健康的開始 謝醫師說,我們對於下一代,從嬰兒開始照顧得無微不至,從營養的添加、預防針的注射、音樂、美術、體育的學習,無非要讓下一代有健全的身心。實際上這樣的努力還要再往前延展到在娘胎裡的時候。一個新生命在子宮裡從一個細胞生長到一個完整的人類,其中牽涉到極其複雜的過程,稍有差錯則生出來的就不是我們期待的健康寶寶。而我們所處的環境有許多負面因素,呼吸的空氣裡有汽車的廢氣、工廠的黑煙;所吃的食物中有毒玉米、餿水油、抗生素、農藥,即使大家最害怕的幅射線,大自然本來就有所謂的「背景幅射」。這一切再加上可能接觸到的X光、藥物、德國麻疹、愛死病等等,能夠影響胎兒的因素太多了,但是大多數的嬰兒出生時竟然沒有走樣,不得不令人讚嘆造物的神奇!當然,我們也可看到德國麻疹引起的先天性畸形,撒利多邁止吐藥引起的沒手的胎兒,還有原因尚不清楚的蒙古症、無腦兒等,所以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還是要在人類形成的關鍵時刻儘量的注意,好讓我們的下一代有個「最好」的開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4.htm
邱博舜 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 2013-11-29 東風西漸中的智巧與浪漫:《東方造園論》 <div> <span style="font-size: 14px">主講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x">邱博舜教授解釋當時的歐陸人雖熱中於中國園林藝術,但很大程度上只將眼光局限在透過瓷器藝品上的圖案來理解中國的藝林設計,較難真實融合中國建築的格局而激盪出新的元素,結果不少仿中國風的浮誇建築藝術作品蔚然成風,錢伯斯的《東方造園論》陳明中國園林建築的理念,可謂匡正極其盛行一時、華而不實的仿中國藝術風。</span><br /> <br />  </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span style="font-size: 14px">從翻譯建築理論中欣賞〈東風西漸中的智巧與浪漫〉<br /> 在臺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學年度國科會經典譯注系列講座第二場講座</span></b><br />  </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         102年度國科會經典譯注系列講座的第二場於11月27日晚上七點在臺大博雅教學館舉行,首先由臺大外文系張淑英教授為大家揭開序幕,張教授提到「沒有景觀者就沒有風景,沒有譯者就沒有譯著」,點出了此次講座與經典譯注計畫的重要性,優秀的譯注需要呈現給大眾共同細味,才能產生更多豐富的共鳴。<br /> <br />         講座主持人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黃麗玲所長為大家介紹講座的主題《東方造園論》,黃所長讚揚邱教授精心挑選譯注《東方造園論》一書,使讀者有機會認識18世紀時西方人如何看待東方的建築文化,亦可欣賞作者威廉‧錢伯斯如何在著作中處理主體的多重呈現。<br /> <br />         主講人為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所所長邱博舜副教授,他從建築專業的角度討論翻譯這本《東方造園論》的過程,亦詳細地介紹當時原著的寫作背景,讓讀者得以完整了解當時中國建築風格在18世紀的歐陸風貌。一張張園林美景照片與設計圖陳列展示在聽眾的跟前,讓人耳目為之一新、目不暇給。邱博舜教授解釋當時的歐陸人雖熱中於中國園林藝術,但很大程度上只將眼光局限在透過瓷器藝品上的圖案來理解中國的藝林設計,較難真實融合中國建築的格局而激盪出新的元素,結果不少仿中國風的浮誇建築藝術作品蔚然成風,錢伯斯的《東方造園論》陳明中國園林建築的理念,可謂匡正極其盛行一時、華而不實的仿中國藝術風。<br /> <br />         討論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陳國棟教授從歷史考證的角度,帶領讀者穿梭18世紀的歐洲時空,察看中國的藝術風格在歐陸發展的狀況,印證在邱教授的譯注中,錢伯斯出版他的著作時所處的文化氛圍與歷史背景:如Chinoiserie與Sharawadgi即為一證,此乃當時英國人盛行的論述中式藝術的方式。<br /> <br />         兩位嘉賓的演講完畢後,黃所長表示這次譯注的主題讓她聯想到現在台大校園的建築設計,也是東西方建築揉合之體現,如文學院與校史館的建築是參考了西方修道院的設計,為此加深她的感觸。此外,黃所長亦在場預告台大的傅園即將會進行新的規劃設計,歡迎聽眾在得到演講的啟發後,能慷慨回饋給予臺大校園寶貴的建議。<br /> <br />         本次講座吸引百餘聽眾參與,演講後各界人士紛紛在問答時間踴躍發問,結束的時間甚至再延長半個小時之久。各界對於西風東漸涉及的時代與地理版圖十分感到興趣,講者與聽眾雙方都享受熱絡不絕的討論。有些聽眾仍在演講結束後、教授們簽名留影時繼續在會場與教授們討論,耳猶未盡。<br /> <br />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臺大翻譯碩士學程筆譯組碩一    李海琳</div> <br /> <br /> <br /> <br /> <a href="http://knowledge.colife.org.tw/speech_output/nschum/nschum_s_20131129/nschum_s_20131129.mp4"><b>東風西漸中的智巧與浪漫:《東方造園論》</b>(mp4版)</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6.htm
佐竹健治 日本國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教授 2013-11-22 Lessons learnt from the Tohoku earthquake/tsunami and preparation for future hazard The 2011 Tohoku earthquake (Magnitude  9.0) was the largest  earthquake in Japanese history.  It caused nearly  20,000 casualties,  mostly  from devastating  tsunamis, and serious damage  to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station (NPS).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2011 Tohoku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isaster include importance of geophysical observations, improvement of long-term forecast of earthquakes, effective tsunami warning, assessment for future tsunami hazard, and preparedness and education for infrequent hazards.<br /> <br /> 本演講獲「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從車籠埔斷層看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地震』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意轉載,謹此致謝。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1.htm
Kenji Satake Earthquake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2013-11-22 Lessons learnt from the Tohoku earthquake/tsunami and preparation for future hazard The 2011 Tohoku earthquake (Magnitude  9.0) was the largest  earthquake in Japanese history.  It caused nearly  20,000 casualties,  mostly  from devastating  tsunamis, and serious damage  to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station (NPS).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2011 Tohoku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isaster include importance of geophysical observations, improvement of long-term forecast of earthquakes, effective tsunami warning, assessment for future tsunami hazard, and preparedness and education for infrequent hazards.<br /> <br /> <b>Acknowledgement</b><br /> <br /> For this lecture being shared on this site, we owe gratitudes for permission given by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e Sciences.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1.htm
林萍章 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外科醫師 2013-10-18 長生不老的第一步–從心臟病的治療到人工心臟 心臟生病了怎麼辦?這是一般民眾在得知自己罹患心臟病後第一時間的想法,除了手足無措外,該怎麼做才能夠醫治這「心頭」大患呢?首先撇開您的緊張不安,先從了解心臟病的成因和治療方法著手,一旦對心臟疾病擁有基礎知識後,不僅可從自身開始防治,且更能了解醫師的診斷結果並商討治療方式。<br /> <br /> 我們需要知道,心臟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二名。近年來隨著生活品質和物質條件越豐厚,身體所隱含的危險因子逐漸升高,如高血糖、高血壓,和高血脂,也就是俗稱的「三高」,正是造成心臟病的主要原因。而治療方法依照疾病的程度,可以分為三種層級,輕微症狀可使用藥物治療或裝設支架,重症者則須接受開刀手術矯正,甚至進行心臟移植。然而是否有一勞永逸的辦法呢?<br /> <br /> 在這場演講中,林醫師將為大家介紹心臟的構造、心臟病檢查方式、心臟病種類,及相關的藥物治療,最後林醫師會介紹心臟病的終極手術:心臟移植和人工心臟;若有時間,我們也將請林醫師談一談各種醫療和法律的問題。<br /> <br /> 在10月18日的展望演講中,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外科的林萍章教授主講:「長生不老的第一步:從心臟病的治療到人工心臟」。<br /> <br /> 林萍章教授,這位研究極端傑出的醫師,也是長庚大學醫學系的教授,曾於1998年獲得財團法人王民寧紀念基金會醫療特殊貢獻獎,這個獎當時號稱是全臺灣的諾貝爾醫學獎。然而林教授的人生充滿曲折,他在1991年就接到法院的第一張傳票,臺灣急重症醫師的黑暗時期就此展開。林教授有鑑於醫療糾紛層出不窮,開始奮起進修,成為臺灣以教授層級回去從頭開始修習法律課程的醫師。<br /> <br /> 在林醫師的眼中,臺灣的醫療糾紛比率高得實在可怕,每38天就有一個醫生被判刑,他問:「黑道大哥被判刑的頻率有多高?」在2010年就有10位醫師被判刑,這麼高的比率,讓醫界變成全國最大的「黑道犯罪集團」!難怪有的醫生感嘆:「醫人不如醫狗,救命不如救醜」。林教授說在美國醫療糾紛是以民事為主,但是臺灣卻是以刑事起訴。臺灣變成世界第一,每三個月有一位醫師遭到法院定罪!林教授也<br /> 兼任東吳大學法學院醫事法的講座,司法院法官學院講座,醫事法律學會常務理事,他致力於「醫療刑責的合理化」。雖然他「不務正業」的副業業務非常多,但是他仍然是心臟急重症的醫師,每週仍然有在醫院開刀看門診。<br /> <br /> 回到今天的主題,林醫師問:我們要如何才可以「長生不老」?當然就是要心臟持續的跳下去,才是第一要務。林醫師認為在未來的醫學裡,癌症恐怕不會再是最重要的問題,因為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癌症相關的機轉已經逐漸明朗,但是動脈硬化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卻不會減少,而仍然會是民眾揮之不去的夢魘。動脈硬化的醫學名詞叫做「粥狀動脈栓塞」。事實上,我們身體上只要有「血管」的地方,都可能會造成「硬化」。<br /> <br /> 林老師與現場的觀眾進行互動,問了觀眾自我檢查的幾則問題:膽固醇有無大於兩百四十(膽固醇高)?有無抽煙?有無高血壓(血壓高)?有無糖尿病(血糖高)?有沒有長運動?女性同胞有沒有吃避孕藥?家裡長輩有沒有心臟病的病史?以上這些項目都是動脈硬化相當重要的原因。如果有上述兩到三個因素以上的人,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要做好控制和定期的健康檢查。林醫師點出,其實很多的問題都可以「控制」,事在人為,有的可以靠藥物降,有的是和我們的生活習慣有關,只要控制得宜,就能夠有效降低動脈硬化的機會。<br /> <br /> 林教授講到瓣膜性心臟病的治療,現在的人工瓣膜大多是鈦金屬做的。鈦金屬不是我們身體的東西,可能會產生血栓,因而需要吃抗凝血劑。對於老人家相當的不好,老人家會容易有出血的問題。因而現在醫學上改用「生物性瓣膜」。而冠狀動脈疾病的治療,幾乎所有人都先選「放支架」,支架是內科醫師放置的,先用氣球撐開血管,再放入支架,但是費用還是相當高昂。但是支架只有在少數幾條血管出問題時可以使用,若是三條以上的血管有問題,就必須要使用「繞道手術」。冠狀動脈的繞道手術最常見的是拿大腿的靜脈來使用,也可以使用左內足動脈,那是身體內最不會硬化的動脈,十年的暢通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堪稱外科醫師的王牌手段!不管內科醫師使用什麼先進的塗藥,外科醫師的這條「動脈」永遠會贏內科醫師!<br /> <br /> 林教授接著介紹「主動脈手術」,他說:1955年4月13日,有一位七十六歲的男性病患的腹部感到一陣陣劇痛,醫生診斷是主動脈瘤並建議他動手術,但是老先生不願意,結果在數天內辭世,這位老先生就是愛因斯坦。<br /> <br /> 現在的心臟外科已經走入了高科技的領域,例如心臟幫浦,可以輔助心臟的功能。如著名的葉克膜,是現在醫院的必備品,但是葉克膜也只能輔助二個禮拜。當然還有「心室輔助器」,幫浦位於身體之外,輔助心臟「打血」的功能,病人可以推著機器到處跑,也可以使用好幾個月。但是輔助心臟也不能長期使用,而且從肚皮穿出容易感染。因此最新的心室輔助器,只拉「電線」出來,幫浦裝在身體當中,只要背著電池即可。今天的科技將幫浦愈做愈小,病人的感受就不會那麼難過,還可以遊山玩水,但不能真的碰水。<br /> <br /> 林醫師說:我們外科醫師和病人之間沒有障礙,醫學中心的核心價值和「醫美」不同,就是「救命」!希望以後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快樂的台灣醫師」,希望不要「用刑罰鞭策醫師」,讓醫師和人民都能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br /> <br /> <a href="http://knowledge.colife.org.tw/speech_output/foresight/foresight_20131018/foresight_20131018.mp4"><b>長生不老的第一步–從心臟病的治療到人工心臟</b></a>(mp4版)<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2.htm
謝明哲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講座教授 2013-12-20 人乃為生而食,為食而生–您吃對了嗎? 在食品安全不斷出問題的今天,這場演講尤其重要。謝教授說:健康並不僅僅泛指身體沒有生病或身體無異樣,我們應該持續增進健康。他提出「三養醫學」來追求健康,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養身生活─營養、保身生活─保養,和修身生活─修養。營養為三養之首,如果營養失衡就會造成免疫系統失調,使老化加快,造成疾病的關鍵。因此,日常飲食要均衡,食物多種類、富變化,人要從飲食中攝取食物獲得營養素維持生命並延長壽命,因為營養素在身體提供不同功能,能維持身體細胞的活動及身體組織的建造和修補生理機能的調節。如果飲食不均衡,營養素就攝取不均衡,會造成體內生化代謝異常,出現臨床症狀,包括許多文明病產生,例如: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症、痛風等。<br /> <br /> 而現在大家最關心的,是食品的衛生和安全,飲食食物處理不當,會影響食品衛生與安全食品中之營養素,使其無法發揮生理功能;食品中存在之毒素、污染物、不當添加物、使用及不當加工調理等,都可能導致不良影響進而傷害人體、產生疾病、死亡。 例如:食鹽、醬油、醃漬物、味精使用過量,增加鈉和氯的攝取量,導致血壓的上升。食品營養的功能表現,是建立在衛生安全的基礎上,重視飲食營養,要先重視食品的衛生和安全,有衛生有安全的食品,才能有適當的營養功能。<br /> <br /> 在12月20日的2013秋季「展望」第七場演講中, 謝教授說,只有身體健康,才能享受一輩子的精采人生,一旦得病,治療只能夠阻止病情惡化。我們應該將重心放在預防。每個人都要主動、正確去追求健康。走在人生漫長的道路上,我們需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是「健康靠自己」,雖然15%來自遺傳、10%來自社會條件、氣候、地理條件佔7%、8%來自醫藥,但是另外60%,是來自適當的營養、保養,和修養,也就是說,另外60%的健康,是靠自己照顧得來。<br /> <br /> 謝教授的演講主軸,是在「吃的營養科學觀」,一開始風趣地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讓老公早死的十大信條〉,也就是討論「不當的健康照顧」的內容,這些不當照顧,包含如下的行為: <p style="margin-left: 40px"> <b>因為老公愛吃油炸,就拼命炸給他吃;把老公養得胖胖的、讓老公想喝酒就喝酒、讓老公多喝含糖飲料、讓他吃油膩的食物、讓他吃重口味、讓他一直坐著、給他抽煙、讓他熬夜到三更半夜、不讓他休假旅行,最後是一直抱怨。</b></p> 這些行為,將導致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生活壓力等。<br /> <br /> 什麼是健康?我們不能只看表面,看身體有無生病或異樣來決定。健康乃指「身體、精神、智慧、社會相處」各方面都能處於良好的狀態。健康,也代表我們能夠適應環境,參加各類活動,到哪裡都能存活,過得很好,也可以隨時應付壓力和危機。謝老師提到在老人中心上課時,有幾位90來歲的長輩,獨自生活,並不斷自我增進。無需仰賴看護或孩子,活得健康、活得快樂,像這樣的延年益壽,才具有意義。謝老師以輕鬆幽默的方式,來說明如何以均衡的飲食提供我們深愛的家人。他說:「沒有長生之術,只有養生之道。」追求健康,要以生活做平台。日常生活中的養身生活、保身生活、修養生活。「三養醫學」當中,營養為三養之首。<br /> <br /> 謝老師說,我們的早餐時常是營養失衡。因為牛肉麵、或稀飯醬瓜等,因為種類過少,所以讓我們處於營養失衡的狀態,長期下來,會造成身體的免疫系統失調,使老化加快,漸漸失去活力、體力,及精力。所以當我們生病時不要馬上吃藥,而要先問自己是不是營養失衡。<br /> <br /> 謝老師說,盡量吃十榖米、肉、豆蛋類、低脂食品類,其實沒有好或壞的食物,只有多種類都吃,才能吃得均衡。完全素食者,可能會造成營養不均衡,所以需要補充綜合維他命,來彌補礦物質和維生素的不足。若是鈣和維生素D攝取不足,再加上運動不足的話,將造成女性停經過早。適量補充營養補充食品和機能性食品,可以彌補飲食不均衡所欠缺的營養素,如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2、<br /> 鐵、鈣等營養素,當然我們也因為特殊生理狀態,而會增加對某些營養素的需求。在衛生福利部的網站上,提供國民許多食物種類和量化的概念,讓我們對飲食均衡有基礎的認識。<br /> <br /> 要少吃油炸食品,但是不能夠不吃油。另外身體如果經常處於過氧化環境,會加速身體產生自由基。另外污染水源、污染空氣、紫外光、輻射線、運動過量、二手菸、抽煙、藥物、化學物質、酗酒等,都會對我們細胞膜產生障礙,就像家中的門壞掉一般。 <p style="margin-left: 40px"> <b>長期服用藥物的,要增加維生素B群。運動者要服用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E。飲酒者要多服用維生素B群和鈣。壓力大者,多吃維生素C和維生素B群。面對空氣污染,可以加強維生素C、維生素E和beta胡蘿蔔素。改善疲勞,可以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B群來幫助。過敏者,可以嘗試服用維生素C和魚油。貧血者,鐵、蛋白質、維生素C是不二法門。高血壓則靠維生素C和鈣等食品幫助。調整腸胃道,則可以靠蛋白質、纖維質、乳酸菌來幫忙。防癌,維生素C、纖維素、大蒜。免疫力調整:蛋白質、beta胡蘿蔔素、維生素E、大蒜。體重控制,低熱量營養均衡帶餐、纖維質。</b><br /> <br /> <br /> <a href="http://knowledge.colife.org.tw/speech_output/foresight/foresight_20131220/foresight_20131220.mp4"><b>人乃為生而食,為食而生–您吃對了嗎?</b>(mp4版)</a></p>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7.htm
陳肇隆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院長 2013-12-13 透過醫療專業落實社會關懷與責任 秋季系列的第六場演講,我們邀請到了一位醫界重量級的醫師來為我們開講,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的陳肇隆院長來為我們介紹,如何「透過醫療專業,落實社會關懷與責任」。陳院長是國內外的換肝權威,在他手下重獲新生的病人不知有多少,今天他來展望系列演講,雖然陳院長仍會從肝臟移植之路開始談起,但是他將演講主題訂在更高的層次,也就是如何通過醫療專業,來落實社會關懷。<br /> <br /> 陳院長從1976年一個備取的住院醫師,設定目標、鍥而不捨、努力不懈,1984年成為亞洲換肝手術成功的第一人,而在2012年,他完成了第1,000例肝臟移植手術,享譽國際,也被星雲大師譽為「換肝之父」!陳院長?何選擇肝臟移植為志業?因為他在住院醫師時期,幫林天祐教授畫肝臟手術插圖,以此機緣,便以肝臟移植為畢生志業。而在那個如何認定死亡仍有爭議的年代,陳院長率先採用「腦死亡」定義,促成腦死亡觀念的社會共識與立法。<br /> <br /> 陳院長努力培育追求完美的肝臟移植團隊,以「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不以善小而不為」做為團隊的精神。而他的手術技術獲日本教授譽為「人類的極限」,並成為日本漫畫和暢銷百萬冊小說的題材,更改編成勵志電影「孤高的手術刀」。從醫援國際到卓越的醫療外交家,陳院長認為「醫療是救人的學問,不應該有藏私的觀念。臺灣的醫療能有今天,也是因為過去我們有機會到美國、歐洲、日本去學習,今天我們有可以讓別人來學習的,就更應該毫無保留地回饋國際社會。」<br /> <br /> 陳院長也是一位愛種樹的醫師,他努力讓醫院公園化,誰說醫院就該是冷冰冰的白色巨塔?他透過培育樹苗、移植樹木,陸續於醫院周邊種植樹木近六千棵,讓醫療環境更貼近自然。他認為要讓國內外醫師成為種子,把愛傳遞出去:「從救人活命的使命感和成就感,得到最大快樂和滿足。」陳院長的從醫之路,除了在肝臟移植與肝臟外科領域不斷突破與精進,盡心盡力地服務病人,也的確能善盡社會影響,精進社會關懷與社會責任。<br /> <br /> 在12月13日,第六場的展望演講中,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的陳肇隆院長給了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精采演講,講題是「透過醫療專業,落實社會關懷與責任」,內容從陳院長踏入肝臟醫學治療開始,說明這些年來高雄長庚醫院在肝臟移植的領域中,所創下的世界紀錄和所發生的感人事蹟,整個晚上的演講,可以說是一場「感動之旅」!<br /> <br /> 肝臟捐贈來自兩種途徑,一個是活體捐贈,主要是親人配偶之間的捐贈,這方面亞洲的成績亮眼;另一個則是大愛肝的捐贈,也就是身後遺愛人間的器官捐贈,這方面亞洲的紀錄就非常有限,可以說是全球最低的,在臺灣也相當低,這需要大家做觀念上的改變。<br /> <br /> 我們衛生福利部和健保局的官員,在國內外演講中最自豪的一點,是比較美國和臺灣在醫療上的費用和品質:美國在醫療上花的錢是我們的2.7倍,但是臺灣的醫療品質可以媲美美國!有許多領域都接近美國的水準,像是大腸癌治療和心臟移植等,但是唯一一項超越美國的,就是肝臟移植!這一領域的主要醫院就是高雄長庚,肝臟移植的各項存活率指標都優於美國、歐洲,和日本。雖然臺灣不擅長做廣告行銷,但因為資訊發達,所以存活率世界第一的消息不脛而走。陳院長舉了2009年美國病人選擇來臺換肝的首例,這是從UCLA這種世界級的大醫院來的案例,因為這個病人的兒子上網查詢,看到臺灣換肝的存活率比他們高,因此千里迢迢的找到高雄長庚進行手術,現在這位病患已經在美國健康快樂地含飴弄孫了。<br /> <br /> 海外來臺就醫,必須要遵守臺灣的法律。臺灣法律規定的非常嚴謹,配偶捐贈規定要兩人結婚登記兩年之後才能進行,有一對夫婦來陳院長的門診,先生是肝癌,太太願意捐肝,但是兩人雖然一起生活了十幾年,就是沒有辦理結婚登記。若是在日本只要大學倫理委員會通過就可以,但是臺灣不行,所以接下來陳院長想盡辦法維持先生的健康狀況長達兩年,滿兩年的第二天就進行捐肝手術,順利完成。<br /> <br /> 陳院長舉了許多案例,其中有越南的大醫師和菲律賓的民眾,也和聽眾分享了一段國家地理雜誌的影片,描述海外病患來臺就診進行換肝手術,也就因為造福了如此多的病人,所以有一次在亞洲肝臟移植的高峰會中,大會還特別辦了一個病人到高雄長庚換肝的聚會,在陳院長的照片中看到許多病人及家人齊聚一堂,大家精神健旺,臉上滿溢幸福微笑,就覺得很感動。<br /> <br /> 陳院長此時轉回到自己年輕時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在高雄醫學院的大學時期,因為擔任班代表,辦了許多活動,以一個愛心,再帶上一點少年維特的憧憬,鼓勵大家努力於三個方向:知識、愛情,和同情。醫學院的生活過得非常豐富,學校的最後一個暑假是在山上過的,到屏東霧臺鄉參加兩個月的山地醫療。當時上山沒有車子可以走的路,全部都是山間小徑。也就因為這一次的活動,對陳院長一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時陳院長一心一意想做外科,可是臺灣幾乎找不到可以得到訓練的地方,又因為不是出身臺大或榮總,這兩家大醫院是進不去的。當時沒有網路,沒有電腦,只能在報紙上慢慢看。民國六十五年,終於等到機會,長庚醫院徵住院醫師,陳院長花了106元,搭平快夜車到臺北,在應徵的200人中僅錄取6名,不像現在,想做外科只要報名就會上。三個禮拜之後,陳院長接到通知:「臺端經評定為『備取』。」不過備取總比沒有好,後來有一位住院醫師沒有來,陳院長就遞補上去。一個備取的住院醫師,經過27年之後,可以成為這家醫院的院長,足以證明這家醫院是一所制度健全的機構。<br /> <br /> 回到醫學路上,陳院長非常感恩的,是臺灣第一位站上國際舞臺的外科醫師,也就是臺大的林天祐教授,林教授是臺灣肝臟外科的先驅,曾創下幾項創紀錄的開刀手術,並發明「手指切肝法」,克服當時對於肝臟手術的困境,揚名國際。陳院長特別說明了「手指切肝法」的創立原因,因為肝臟有非常綿密的血管,而且人體的凝血因子都在肝臟合成。加上門脈高壓又有很多薄壁血管,一不小心就會大量出血,因此在手術過程中這些血管都要結紮,可是要一一找到這些血管十分不容易,林教授當年勇敢踏出第一步,直接用手將肝臟捏碎,血管就可以清楚浮現。<br /> <br /> 當時因緣際會,由陳院長幫忙林教授繪製肝臟治療的醫學插圖,陳院長就找了許多相關資料做研究,還讀了林教授所有的論文。陳院長說,任何領域都一樣,只要下了功夫就會產生興趣。在繪圖的過程中,陳院長就感覺肝臟醫療未來的遠景可期,所以從此走上肝臟醫學之路。陳院長當年手繪了許多圖,今天還在被使用,他說,近年英國劍橋大學肝臟醫學專家Roy Y. Calne教授編寫了《肝臟外科手術》(<i>Liver Surgery</i>)一書,書商的廣告還特別強調,書中有超過240幅精美的圖片,他一看,有幾幅圖就是當年他自己畫的,但有趣的是,原先自己畫中小小的簽名,竟然被塗掉了,陳院長也想不透為什麼需要把他的簽名通通塗掉。<br /> <br /> 另一項陳院長努力推動的重大變革,是「腦死」的認定和有效性,這和器官移植有很大的關係,當年1984年還是萬年國會的年代,資深的國會立法委員,都已經八、九十歲,很難期待國會可以訂定前瞻性的法律。陳院長只好自己努力,當年才33歲的老師,面對許多醫界、法界的大老,力爭「腦死」判定的有效性,連當時的首席檢察官陳涵也來函關切,在這麼沈重的壓力下,陳院長推動的觀念還是逐漸獲得社會各界的認同,雖然臺灣採用比美國和歐洲更嚴格的腦死判定基準,但順利通過,就可以讓器官移植有更大的空間和更好的成功率。<br /> <br /> 陳院長另外一項讓人印象深刻的作法,是他完全不藏私!無論是對日本、大陸,或是東南亞周邊國家,高雄長庚的團隊都是劍及履及,前往當地幫助該國的器官移植團隊進行重大手術,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將技術及經驗輸出,讓這些國家都能提升自己在器官移植上的能力,完全不會擔心別人學了自己的看家本領,會超越自己,而是希望這些有效的技術和經驗能廣為擴散,在更多國家救更多人!這種廣闊的胸襟氣度,值得敬佩,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無私地幫助別人,會產生兩個明顯結果:一個是別人的水準提高,飲水思源,永遠會記得自己的成就是拜誰之賜;另一個是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自己也會成長,眼界更為開闊,經驗更為豐富!<br /> <br /> 也就因為陳院長透過高雄長庚,在國際上協助從亞洲的大陸、日本,到中南美洲瓜地馬拉等許多國家,成功推動醫療國民外交,所以獲得了無數獎項,演講中播放了兩回總統親自頒獎表揚的畫面,同時更有趣的,是上了日本的影視媒體,成為卡通、小說,和電影的主角!因為陳院長親自操刀,完成手術的病人是今天在日本存活最久的換肝人,所以成為日本媒體非常關注的話題,系列小說「光輝的手術刀」就是描述陳院長的事蹟。當時老師在基隆長庚醫院擔任外科主任,漫畫中就有當時的外科主任辦公室,人物造型還多了一幅眼鏡,當然也有比較誇張的地方,比如說主角的汽車是賓士牌,陳院長搖搖頭說當時沒有這麼好的車,因為漫畫畫得好,又改編成小說,小說中所有人物都是假名,只有陳院長一個人是真名。小說暢銷100萬部,所以又改編成電影,電影故事中的主角挑戰鄉下小醫院的禁忌,救回了寶貴的生命,陳院長說,聽說演出的都是日本A咖演員,後來也得到日本大阪電影節的大獎。<br /> <br /> 陳院長也首開亞洲先例,進行分割肝移植。因為很多病人在遙遙無期的等待中,抱憾而去。所以如果可以把捐贈出來的肝臟,一分為二,就能造福更多人。因此在1997年,老師在高雄完成亞洲第一次一肝兩用的移植,後來只要有可以分割的肝臟,都毫不遲疑地分成兩邊,如果本院沒有合適的病人,也毫不遲疑送給臺大或其他醫院。1999年,一次手術中問遍臺灣沒有合適的病人,剛好香港大學有病人需要,因此左邊的肝臟給臺灣的小寶寶,右邊送到香港。當時的小寶寶現在已經是高中學生,而香港的受贈人是一位計程車司機,目前大家情況都很好。這個故事還有後續,11年後,香港把高雄長庚的肝臟冰盒還回來,作為當初精彩合作的紀念!大家會想說你怎麼知道這個冰盒是11年前送過去的?陳院長說,那時候沒有高鐵,搭的都是遠航,冰盒上有當年的標誌,所以是如假包換當年的冰盒。<br /> <br /> 陳院長特別強調,親屬之間捐贈的活肝移植,醫師的壓力很大,因為捐肝者的安全,對外科醫師是最大的責任,因為平常是沒有健康的正常人需要開刀的,而且這個健康的人開刀是為了別人,所以這個手術一定要做到盡善盡美,不能讓捐肝人出任何差錯。這些年來高雄長庚已經立下口碑,也幫助了周邊許多國家,是少數臺灣領先歐美的手術。陳院長更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實,世界上有5個中心在器官移植上是領先的,仔細分析可以看出一個特色,剛好這五個中心都使用漢字,除了受到中華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響之外,陳院長還分析,這可能是因為使用筷子的民族,比使用刀叉的雙手更厲害,所以複雜的器官移植反而成為亞洲民族的強項。<br /> <br /> 整場演講沒有冷場,聽眾自始至終都沈浸在陳院長和高雄長庚的傑出成就上,聽到許許多多精彩的國民外交過程,大家都同感光榮!陳院長強調,臺灣的醫療成就能有今天,是因為我們有機會到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地學習,所以我們今天有經驗和技術讓大家來學習,就更要無私分享、回饋社會。演講最後,陳院長也介紹了「植樹的重要」。他說:植樹最好的第一個時間點是20年前,因為若20年前已經植樹,今天早已長成大樹,但是次好的時間,就是「今天」!這段話發人深省,只要開始就不遲!<br /> <br /> <a href="http://knowledge.colife.org.tw/speech_output/foresight/foresight_20131213/foresight_20131213.mp4"><b>透過醫療專業落實社會關懷與責任</b> (mp4版)</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8.htm
鄭玲宜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實務教師 2013-12-27 學習的發展障礙 「學習」是指建立新的以及修改或強化既有的知識、行為、技能、價值、偏好;涉及整合不同類型的訊息。許多科學家對學習的研究和看法,讓我們得以窺見學習的基本歷程。知覺、認知、語言、動作和社會適應是人類重要的學習領域,也都與腦部的發育特化息息相關。兒童在上述領域的發展從無到有、由簡至繁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先天能力和後天經驗的影響一樣重要。發展呈現「順序」以及「一定的時程」之特性稱為發展里程。當孩子落後於發展里程即是發展遲緩。這次講題內容將介紹:(一) 學習與學習曲線;(二) 學習基本原理;(三)重要學習領域的發展任務;(四)正常發展/發展里程的概念;(五)影響學習發展的危險因子;以及(六)發展困難類型及如何早期辨識。<br /> <br /> <a href="http://knowledge.colife.org.tw/speech_output/share/share_20131227/share_20131227.mp4"><b>學習的發展障礙</b>(mp4版)</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9.htm
柯慧貞 亞洲大學心理系講座教授兼副校長/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2013-12-19 聰明上網,有感人生,幸福未來 網路科技產品如3C等是學習的利器,但也可能綁架學生,使學生成為科技的奴隸,而沉迷網路有害性格發展、學業與身心健康、社會適應,甚至產生身心疾病、社會與犯罪問題。過去十年來,柯慧貞教授長期觀察網路成癮所帶來的危害;因此,投入調查網路成癮的成因與後果,並且致力於研發治療與預防策略。<br /> <br /> 去年,亞洲大學也成立網路成癮防治中心,並與中國醫藥大學、成功大學合作,持續推動網路成癮前因後果與防治方案之創新研發、人才培訓、三級預防服務以及立法政策之社會倡導。目前,在國健局計畫的補助下,研發「聰明用四電」方案,有效提升國小學生克制上網的效能與平日、假日均能節制上網時數的比例。另在國科會補助下研發預防方案,由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補助服務學習課程的學生服務工作,對國中生實施「聰明上網我不宅」方案,預防國中生網路成癮,結果有效提升國中生拒網自我效能,並降低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也由蔡長海教育基金會捐贈「聰明上網我不宅,網路學習我的愛」宣導車, 配合行動學習的推動,同時宣導「聰明上網」,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與3Q(EQ、AQ、SQ)智能。<br /> <br /> 在本演講中,柯教授以個案實例說明網路成癮的現象,以及所帶來的影響,並且,剖析網路成癮的三個階段:同儕邀引入門、享好處變習慣、不該愛卻迷戀。接著,柯教授將分享走出迷惘的八招,並且,擁有這八招,將能享受「聰明上網、有感人生、幸福未來」。<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0.htm
滕傑林 臺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 2013-12-27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淺談骨髓移植在血液病的應用 「哪裡壞了修哪裡」,似乎是很有道理的一件事。所以當造血的組織骨髓發生了問題,導致眾多血液疾病時,何不考慮換個骨髓呢?這樣的概念早在五十年前,就由美國的醫師Edward Donnall Thomas所提出,並成功的應用在血癌、淋巴瘤,以及再生不良性貧血上。Dr. Thomas 也因此在1990年得到了諾貝爾醫學獎。<br /> <br /> 然而,合適的捐贈者一直是需要被克服的難題。近年來隨著免疫藥物的發展,傳統上只能以兄弟姐妹來當捐贈者的限制,逐漸被打破。目前非親屬間的骨髓捐贈越來越普遍。另外近年來造血幹細胞已能成功且安全的從捐贈者的週邊血液取得。傳統的骨髓移植亦被正名為週邊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然而週邊造血幹細胞移植並非萬無一失。其常見的副作用包含了感染,移植物對抗宿主疾病,以及次發性惡性腫瘤等。如何在疾病治療效果與副作用間取得平衡往往考驗了醫師與病患。<br /> <br /> 什麼是骨髓?骨髓中充滿許多豐厚的油脂。骨頭湯上面都有一層浮游物質,那就是造骨的細胞。一個骨髓就像國家,有各式各樣的人和想法。一個國家只有一種思維時,國家就失去希望。當骨髓中只有一個細胞時,這個骨髓就生病了。國人對血癌的關心,往往是隨著名人染病而炒作。<br /> <br /> 如何做骨髓檢查?只需要二十分鐘的局部麻醉。<br /> <br /> 骨髓就像一個空房子。在骨髓中的人,就是造血細胞、骨髓細胞。也有許多的介質傳遞訊息。我們家中裡頭有許多幫助我們的家具,其他的細胞支持我們的生長。骨髓中有許多的成份,就像我們的家一樣。骨髓中的造血細胞,血液細胞。骨髓中的細胞,從最初等到最完整的血液細胞。幹細胞,非常熱門。幹細胞,必須要具備:可以增生、分化、自我更新。<br /> <br /> 造血幹細胞。壞哪裡,換哪裡。醫生就像修車師父一樣,換過有沒有比原來好?怎麼樣都不是原來的車和人。換做完骨髓移植的病人,會比較差。因為是不合乎自然的事情,所以會受到影響。<br /> <br /> 湯瑪士,2012年過世。骨髓移植之父。五十年前的血癌,來一個死一個。當時科學家就想,既然殺不死癌細胞。不如就把骨髓換掉吧。他證明一個觀念「concept proof」把某一個生物的骨髓,換到另一個生物上。五十年前,大家可以想像有這件事情嗎?他用老鼠做實驗,蛇鼠一窩,受精卵會分裂變成很多。他把一隻老鼠的骨髓清空,把另一支的移植過來。我們證明,原來我們可以移轉一個生物的骨髓。他怎麼讓老鼠的骨髓清空?給老鼠放射線治療,照很強的放射線,讓老鼠的骨髓清空。1959年,湯瑪士先生就做出「第一例成功案例」。就薄薄的一張紙。<br /> <br /> 同卵雙胞胎的姊妹。姐姐捐骨髓,成功挽回妹妹的生命。同卵雙胞胎一樣,骨髓應該是一樣?同卵雙胞胎的機率是生產的百分之一。只有一百個病人當中碰到一個。<br /> <br /> 骨髓移植=周邊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一個洞只能抽5c.c.。因此,我們要在屁股上打五十個洞。從民國這十年,都是做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疾病、捐贈者、病人本身條件。醫生在這裡面,是協助這三方的工作。<br /> <br /> 骨髓移植的適應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及杏林吧性白血病、再生不良性貧血、多發性骨髓瘤、惡性淋巴瘤、海洋性貧血、免疫性疾病。醫學上,沒辦法靠任何的治療來消滅疾病。<br /> <br /> 骨髓移植可以分為幾種?依種類可以分成:自體或異體。來源可分為:骨髓、周邊血液幹細胞、臍帶血。<br /> <br /> 自體或異體。取決於何種疾病、有無適當的捐贈者、病患當時的身體狀況。<br /> <br /> 周邊血,是打十幾根針,將骨髓沖到周邊血。<br /> <br /> 慈濟是全臺灣最大的骨髓庫,他要幫病人,更保護捐贈者。他在以前不允許捐贈者捐周邊血幹細胞。捐贈者不會讓血癌機率增高。百分之九十五,都是選周邊血。選誰當捐贈者呢?配對吻合的兄弟姊妹、配對吻合的善心人士(慈濟骨髓庫)、男性、體重較大、血型相同。隨著順序的下降,排斥會上升。因此,我們選擇的依據,以排斥小為優先。<br /> <br /> 當你有時六個兄弟姊妹的時候,幾乎百分百都可以完成配對。大約配到的機率是四分之一。配對到拿到骨髓,大約是三個月。如何遇到善心人士呢?大約是二十五萬分之一。醫療決定,取決於利弊得失?而利弊得失,是看所有病人的風險,不是單一病人。對於病人本身,永遠是?和一的差別。最重要的是病人的意願和期待。如何評估風險呢?一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和這件事情發生所造成的傷害,就是風險。為什麼買樂透?因為買樂透可以中十六億。風險是什麼?就是五十元。<br /> <br /> 以美國孩童死亡。美國人家中自己的游泳池死亡的機率,大約是一萬分之一。美國每年有一百七十五人死於槍斃,每一支槍有機會造成一百萬分之一個人死亡。誰該做骨髓移植?病人分為三種,很好、中等、不好的癒後。很好癒後的病人,平均可以活七點六年。骨髓移植的死亡率就是三成。死三成做化學治療也死三成。那為什麼要去做?<br /> <br /> 從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九五年之間,移植成功的機會大幅上升。我們技術上沒有進步多少,但是抗生素等配備卻大幅增進。移植過程可以分成幾個部分:高劑量化療、電療,幹細胞成功植入、感染、移植物<br /> 抗宿主反應、主要疾病。骨髓移植是「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br /> <br /> 移植物反腫瘤效應。<br /> <br /> 清除癌細胞,長幹血細胞,不要傷害我們既有的細胞。迷你移植是這十年在臺灣推廣的事情。過去都是找年輕力壯者來做,而迷你移植,是可實施於年紀大的病人,可實施於體力較差的病人,可以降低移植物反宿主疾病發生的機會,較低的移植相關死亡機率。因為統計上的機率問題,所以親屬之間的捐贈好上許多。<br /> <br /> 什麼是排斥?移植物反宿主疾病。皮膚、消化管、肝臟,是最容易復發的位置。如何去治療排斥?預防勝於治療,選擇合適的捐贈者、免疫抑制劑。骨髓移植相關感染。黴菌,會入侵抵抗力甚低的病人。黴菌的菌絲充滿病人的肺部。黴菌其實很難培養,醫學上不容易培養。美國臨床病理學雜誌,autopasy和biopsy。autopasy samples當中,二十三個死亡的樣本,去進行培養,只有一半的病人,在培<br /> 養上會長。如果是活人,去做切片確認後沒養,只有百分之三十會長黴菌。幾乎都無法培養。<br /> <br /> 巨細胞病毒感染。移植病人,因為免疫藥劑很高,所以病毒就會活化。QPCR精密檢查,只有一到兩個移植前得過。可是病人做完後,卻有三成染病。<br /> <br /> 免疫系統重建需要一段時間,為了未來的二十年,要二年的時間重建。我們的研究著手於如何增加病人的好處,先做骨髓移植,加上標把治療,希望病人不要復發。可是有的病人,是髓外復發。雖然標把治療可以治療血液中的癌細胞,但是細胞可能蔓延到其他細胞。骨髓移植未來的發展,因為一胎化,會往「半相合的捐贈者」。孩子的媽媽,是靠擴散的方式將營養傳給孩子。媽媽懷孩子的時候,卻沒有排斥。因為雙方會形成容忍,利用如此的方式,把媽媽的幹細胞給孩子。<br /> <br /> 完美的骨髓移植,是只有治病,沒有排斥。這是我們未來最完美的移植。雖然人類這一世代可能沒辦法走到。但是有夢最美,希望相隨。<br /> <br /> <a href="http://knowledge.colife.org.tw/speech_output/foresight/foresight_20131227/foresight_20131227.mp4"><b>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淺談骨髓移植在血液病的應用</b>(mp4版)</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1.htm
陳怡伶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副教授 2013-10-30 如何從自然飲食達到預防癌症之功效 天山雪蓮富含黃酮類,黃酮類(flavonid)為天然植物中被廣泛討論的抗氧化成分。其存在多種蔬菜、豆類、水果及穀類中,已有證據顯示雪蓮花在抗風濕、消炎鎮痛、擴張血管、平喘、降壓、防止心血管疾病、增強免疫延緩衰老、抗癌、清除自由基及抗疲勞等之藥理作用研究已有所進展,開發應用潛力很大。本實驗室長年合作中國醫藥大學魏宗德老師實驗室發現,利用雪蓮乙酸乙酯層萃取物 (SI),可使攝護腺癌細胞之細胞周期停留在 G1 期,以達到細胞生長抑制效果,此外,雪蓮乙酸乙酯層萃取物也由透過抑制 EGFR 訊息路徑,使攝護腺癌細胞走向細胞凋亡,實驗結果顯示雪蓮乙酸乙酯層萃取物具有良好的體內與體外抑癌效果,有關雪蓮乙酸乙酯層萃取物的實驗結果已經在著名的國際期刊發表(Way <i>et. al</i>., 2010)。天山雪蓮為傳統藥用植物,其乙酸乙酯層萃取物(SI)中有一活性成分─澤蘭黃酮(Hispidulin,40,5,7-trihydroxy-6-methoxyflavone),為一種類黃酮分子,類黃酮分子已被證實具有抗發炎、抗氧化及抗癌的能力。此外,我們和魏老師實驗室也發現 Hispidulin 透過活化 AMPK (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TOR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pathway 及抑制 fatty acid synthase (FASN) 與 acetyl-CoA carboxylases (ACC) 兩種方式抑制多形惡性神經膠質瘤細胞生長(Lin <i>et al</i>., 2010);另外,已有其他研究團隊的實驗結果發現 Hispidulin 亦能藉由活化 AMPK-mTOR pathway 並提高 TRAIL (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誘導細胞凋亡的能力,進而抑制卵巢癌細胞生長(Yang <i>et al</i>., 2010)。此外,利用移植胰臟癌腫瘤裸鼠進行實驗,發現 Hispidulin 能顯著的抑制人類胰臟癌生長。這些結果顯示 Hispidulin 具有發展成為癌症治療藥物的潛力。<br /> <br /> <img alt="澤蘭黃酮的結構式" src="/MultiMedia/CKUpload/Hispidulin.jpg"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6.htm
蔡怡佳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2014-03-14 宗教多元論對超越的探索《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 約翰‧希克被認為是當代西方宗教學研究中極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他轉化了康德及維根斯坦的哲學概念,認為神學需要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重新反思基督宗教的本質。他帶領讀者拋棄單一信仰體系的舊觀點,並能以淺顯易懂的語言闡述宗教多元論。約翰‧希克的宗教多元論為基督教及其它宗教的傳統保守教派帶來挑戰;因此,無論是贊成或反對者,皆以此為基礎,深入探討西方神學背後的理性。<br /> <br /> 《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被許多宗教學者視為希克最重要的經典鉅著,也是希克宗教多元論的集大成之作。希克的學說離開以上帝為中心的圖像,改以「實體」為中心,作為各宗教之間共同的匯聚。希克企圖提出一個宗教詮釋,既是不同於自然主義者全然視宗教為人類現象的觀點,也不同於宗教內部的宗派理解。他認為,宗教並不虛妄,而是人類對於絕對實在的種種回應。各個宗教傳統雖是從各自之文化與歷史的詮釋範疇,對「實體」所做出的不同回應,但都展現了共同的本體基礎和相同的救贖論結構。因此,雖然各宗教的宗教經驗、文化表現、詮釋框架、倫理實踐是多元的,這些多元的回應卻都具有信念上的平等性,都可能是至善的表達,也同時有為惡的可能。<br /> <br /> 本書由五部分構成,包括(1)宗教的現象學理解;(2)宇宙的含混性(ambiguity);(3)認識論的討論;(4)宗教多元論的問題;(5)以靈性與倫理做為檢視宗教的判準。另外亦收錄了希克於2004年針對各種評論,長達26頁的回應文章。其中包括實體的概念、實體的性質、實體的人格與非人格狀態、女性主義的批判等,是他對宗教多元論主張所作的進一步闡述。希克著作甚多,本書則是最有系統地展現其宗教多元論的作品。<br /> <br />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在臺灣翻譯世界 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年度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第六場講座<br /> <span style="color: #0000cd">宗教多元論對宗教的探求 《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span></b></div> <br />         102年度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講座第六場於3月12日在臺大博雅教學館舉行,由計畫共同主持人張嘉倩教授致詞,張教授提到經典譯注計畫的目標在於讓台灣讀者能更加親近世界經典,目前成果豐碩,已由聯經出版社出版五十餘本譯作。<br /> <br />         主持人苑舉正教授為台大哲學系主任,長年致力於推廣哲學教育,苑教授 在引言時指出哲學與宗教間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今日的主題「人對超越的回應」, 其中的「超越」便是哲學中最難的課題。苑教授將宗教定義為「集體意識成長的感覺」,然而台灣社會急躁,缺乏超越的依靠,因此透過今日的演講,定能帶給聽眾更深入的反思。<br /> <br />         主講人蔡怡佳教授專長為宗教研究,翻譯《宗教之詮釋》一書的動機是因為即使中國大陸已有譯本,但礙於兩岸用字差別,蔡教授希望能讓台灣讀者能更流暢的閱讀本書,因此投入翻譯。蔡教授也與聽眾分享自己對於翻譯此書的態度,她認為譯者應該要進入原作者的精神,仿效他、成為他、再將其所想傳達的意義帶出來呈現給讀者。<br /> <br />         蔡教授首先介紹本書作者約翰.希克(John Hicks)的生平,指出希克的個人經歷與其提出的宗教多元論是有所呼應的。希克在求學上由法律轉向哲學,在信仰上則由自我中心的基督教徒,轉向深入接觸、認識其他宗教,這是其個人的「第二次宗教皈依」,也就是達成人稱宗教界的「哥白尼革命」。<br /> <br />         蔡教授接著詳細介紹《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一書的內容。書中的中心思想在於,人對經驗的詮釋有三個層次:自然、倫理與美學、宗教,宗教經驗是發生在人的實體與心靈之間,一種整體的經驗,信仰是個人認知的自由運作,也是認知世界的濾鏡。各宗教的神話,其實背後都是某種真理,對人生的三個奧秘、無法尋求正確答案的問題:我們從何而來?為何在此?往哪裡去?各宗教有自己的詮釋,並以神話作為回應,而所有的差異都只是表達層次上的不同。<br /> <br />         儘管希克的論點也遭受諸多批判,例如學者認為其過於強調一致性且忽略不可化約之差異等等,希克仍然對後世有巨大的影響與貢獻。在西方一神論思想主導的年代,希克讓宗教多元論成為哲學議題,提出「多元論應是所有宗教自身的內在要求」,使得世人對宗教有更多思考空間。<br /> <br />         蔡教授為本場演講所下的標題,「宗教多元論對宗教的探求」,是為了呼應希克所言,宗教是一種回應,而讀者在重讀宗教多元論,便是一種更積極的探求。最後蔡教授以自己對於台灣宗教環境的觀察作結,多元宗教對我們來說很自然,看似已在生活中實踐許多希克的想法;然而,蔡教授認為這種情況反而比較接近互不相干的共存,因此我們仍需要對這樣的理論基礎進行更多討論,各宗教應該要加入討論各種社會議題,並提出各自的回應,例如該如何對苦難的他者關懷等等。<br /> <br />         本場講座接近尾聲,由討論人孫效智教授對蔡教授的演講進行評論與反饋,孫教授的經歷與希克有許多類似之處,孫教授雖然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卻不排斥與其他宗教接觸,更與其他宗教團體合作長期投入推廣生命教育,造福莘莘學子。以自身經驗為例,孫教授認為宗教之間不但應該尊重,更應該互相欣賞,實實在在地呼應了本場演講的核心議題。最後由現場聽眾發問,與現場三位教授激盪出一段特殊並引人深思的問與答,成為本場講座令人印象深刻的結尾。<br /> <br />         接下來「春季講座」還有更多精彩譯注等待各位讀者,包括3月19日〈形上學有未來嗎?康德的《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3月26日〈西田哲學與現象學《西田幾多郎哲學邏輯》〉,以及4月9日〈性、暴力、死亡交織:巴代伊的神聖情色變奏《情色論》〉。歡迎各位讀者踴躍參加,詳情請見活動網站:http://homepage.ntu.edu.tw/~b00901119/。<br />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br /> 臺大翻譯所碩一    廖亭雲<br />  </div> <div> 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div>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02.htm
曾建綱 文藻外語大學英國語文系助理教授 2013-11-20 十七世紀的MTV:談英國詩人鄧約翰的戲劇詩《哀歌集》 《哀歌集》共收約 20 首情詩屬於鄧約翰少作,大多成於「林肯法學院」時期 (1590 年代)。本集風格多變,從戲謔怒罵的 <臂鐲>,到憤恨難消的 <天生的憨呆>,再到情色不羈的 <床戰>、<勸女寬衣>,以及 <愛的巡航> 令人目不暇給。此外,集中亦有成熟嫵媚的 <秋顏>,搞怪胡閙的 <變臉> 和 <香水>,真情感人的 <別離> 與 <臨別贈像>,也有同性愛憐的 <薩孚致情人菲蘭妮絲>,亦可見社會批判的 <不從> 和 <倫敦市民與其妻>。《哀歌集》是一窺鄧詩多樣的萬花筒,開啟鄧詩廟堂的叩門磚。嚴厲如姜森 (Johnson),也把 <臂鐲> 牢記在心,前吟後詠,並稱鄧氏在 25 歲前已寫下傳世之作,足堪世界級的大師大之作。<br />  <br />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臺大文學院院長揭開首場序幕   詩歌文學翻譯愛好者的書香饗宴<br /> 在臺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學年度國科會經典譯注系列講座</b></div> <br />   「在臺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學年度國科會經典譯注系列講座」 第一場於11月20日由台大文學院陳弱水院長揭開序幕,展開接連九場的經典人文饗宴。陳院長首先感謝教務長與教務處同仁協助,繼而談到這些外文經典性著作代表著豐富文化資產,透過中文譯注讓更廣大的讀者群得以接觸這些作品,能幫助我們與世界其他文化接軌,這正也呼應系列講座「在台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的主旨。<br /> <br />         「經典譯注計畫成果發表」是國科會「經典譯注計畫」最重要的活動之一,今年已經是第五度的譯注成果發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度系列講座的北部場次由國科會、聯經出版社、聯合副刊與臺灣大學文學院合作舉辦。而本校文學院一直致力提升臺灣跨語文跨文化的翻譯教育,並著手建立了嶄新的翻譯碩士學位學程,以及中英翻譯學程和歐洲暨歐盟研究學程,也漸漸培養一批擁有語言文化敏感度的學子,因此自2006年之後今年再度由文學院承辦「國科會經典譯注系列講座」,時機點再合適不過,也格外具意義。<br /> <br />         本年度系列講座的第一場於11月20日晚上七點起在臺大博雅教學館舉行,由文學院陳弱水院長主持,文藻大學英國語文系曾建綱教授主講,介紹他所翻譯之英國十七世紀詩人鄧約翰之戲劇詩《哀歌集》,並由淡江大學英文學系的涂銘宏教授擔任評論人,透過這樣子由譯注者評論與解析該作品的內涵、時代背景、翻譯筆觸,讓原本沒有接觸過這些文學作品的讀者,能夠踏進經典的殿堂。<br /> <br />         雖然鄧約翰是英美文學較冷門的人物,但首場講座卻吸引了將近150位愛好詩歌文學翻譯的讀者,在秋日晚上大家共聚一堂,一同瞭解為何曾教授將鄧約翰的戲劇詩形容為十七世紀的MTV。曾教授非常具震撼力地以1980年代挪威樂團a-ha所拍攝之經典MTV “Take on Me”作為開場,並說明其MTV與鄧約翰戲劇獨白之關聯,他更親自朗讀譯注的作品,讓所有觀眾得以直接領略鄧詩的深層內涵。為了讓讀者們可以用更多元豐富的視角瞭解鄧約翰及其作品,曾教授帶來了鄧約翰相關之畫作、雕像和照片,更費心地介紹鄧約翰相關「周邊商品」,包括電影《心靈病房》,(Wit,2001,改編自舞臺劇),電影女主角藉由朗誦鄧約翰作品面對癌症化療和生死難關,另外還有挪威現代鋼琴家和作曲家凱特爾‧畢揚斯達(Ketil Bjørnstad)的音樂作品,其作品將鄧詩譜成曲,或以鄧詩作為音樂創作靈感來源,曾教授更直接播放專輯讓觀眾們得以透過現代音樂聆聽鄧約翰的詩韻,在音樂中融合今昔古往。<br /> <br />         首場講座的現場讀者參與非常熱烈,提出許多問題,顯示大家對於曾教授譯注作品背後的歷程深感興趣,也有讀者進一步探討鄧約翰生平和創作間的關係。曾教授分享20年前他學生時代翻譯鄧詩,余光中老師所給予的嚴厲期待,而20年後余光中老師為《哀歌集》中文譯注本寫下序言。而且四年譯注過程中,曾教授全心投入,「上山下海」只為尋找那合適的600個韻腳。對譯詩有興趣的同學們,他也分享三點建議,包括用心理解原文、透過閱讀經典譯注作品提升中文能力,並善加利用中英辭典。<br /> <br />         講座接近尾聲的摸彩抽獎活動,曾建綱教授提供了音樂作品專輯,臺大文學院也提供了五本聯經出版之《哀歌集》譯注本送給幸運觀眾,而且為獎勵讀者們分享閱讀心得,活動結束後也將「送書到府」贈送該場譯注作品給前五名寄送參加活動心得的觀眾。活動最後與會學者與現場讀者合影,曾教授不但幫大家簽名留念,還精心製作非常珍貴的鄧約翰親筆簽名貼紙,送給所有與會讀者,為這場書香饗宴註上完美的句點。<br /> <br />         接下來秋季講座還有更多精彩譯注等著各位讀者,包括11月27日〈東風西漸中的智巧與浪漫:《東方造園論》〉、12月4日的〈西班牙戲劇: 預言/夢境幾分真?《人生如夢》〉、以及12月11日〈馬克吐溫禁書變經典的歷程:《赫克歷險記》〉。<br /> <br />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臺大翻譯碩士學程口譯組碩二    林依瑩<br />  </div>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3.htm
張旺山 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2014-03-07 韋伯方法論研究的意義《韋伯方法論文集》 本書對於瞭解韋伯在「哲學」與「宗教社會學」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一書的概念,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其中,韋伯對社會科學的方法論與邏輯學的反省,值得關心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領域中哲學概念的讀者費心細讀。更重要的是,韋伯探討的主題不侷限於一般所說的「方法論」問題,而是擴展到了知識理論與邏輯學的分析、乃至更根本的「知識」或「科學」的意義問題。<br /> <br /> 在〈羅謝與肯尼士和歷史的國民經濟學之邏輯問題〉一文中,韋伯使用直白易懂的文字,透過實例探討許多相關連的「基本的邏輯-方法學的問題」。〈社會科學的與社會政策的知識之“客觀性”〉則討論「理想典型式的概念建構」及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的知識之「客觀性」。對於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所探討的主體:「資本主義的“精神”」,是如何被建構及研究的議題,可自〈「文化科學的邏輯」這個領域的一些批判性的研究〉一文中一窺端倪。。對於如何掌握「歷史學的對象是什麼」及「歷史學之邏輯上的本質」這類與研究工作息息相關的問題,韋伯也在本書中作了詳細討論。<br /> <br /> 本書另外收錄韋伯對當時新康德主義法哲學家史坦樂(Rudolf Stammler, 1856-1938)及德國國民經濟學家布倫塔諾(Lujo Brentano, 1844-1931)著作的評論。其中論及韋伯的方法論思想中最重要的側面,包括如何在文化研究中對「經驗上的詮釋」或「釋義學上的詮釋」這二條進路做出區分、「事實」與「價值」的區別、「價值關連」學說、研究客體之建構,以及「理想典型」的概念等。<br /> <br /> 最後,在〈社會學與經濟學的諸科學之“價值中立”的意義〉一文中,韋伯提出對於「價值中立」這個概念提出最深入、細膩、且完整的分析與論述。韋伯認為知性、倫理與心的判斷各有其必須遵守的法則,不能以知性的認知結果去譴責心的感受或倫理判斷。心和倫理判斷是不受指揮、也不能被指揮的,也由此可知,知性的法則的侷限。這種「知、情、意」三分而各有其「固有法則性」的想法,可以說是韋伯的思想的「人學基礎」。<br /> <br />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在臺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年度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第五場講座<br /> <span style="color: #0000ff">韋伯方法論研究意義──《韋伯方法論文集》</span></b></div> <br />         102年度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春季講座」—第五場於3月5日晚上七點在臺大博雅教學館102教室舉行,由臺大外文系張淑英教授開場致詞,感謝聽眾支持系列演講,並介紹本場講座主持人莊榮輝教授、主講人張旺山教授,以及討論人孫中興教授。<br /> <br />         講座主持人臺大教務長莊榮輝教授將自身專業與演講主題連結,表示「方法論」雖屬人文社會學科範疇,對自然科學亦極重要。比起機械式操作,自然科學研究更重邏輯思考,而社會科學優良的研究方法,值得自然科學借鏡。<br /> <br />         主講人清華大學哲學所張旺山教授,與聽眾分享科技部計畫工作心得,並討論韋伯方法論的意義。多數臺灣學生皆無法閱讀德文哲學原典,張教授接下翻譯工作的初衷,便是盼能奉獻一己之力,讓國內讀者能以中文談論哲學。張教授同時也分享了翻譯工作的苦樂,表示閱讀可似懂非懂,翻譯卻不容馬虎,極為辛苦,但蒐集資料的過程卻也讓他受益良多。<br /> <br />         韋伯生於一個動盪不安、瞬息萬變的時代,自幼即聰慧敏銳,是全才型的小神童,往後更成為一位全方位極難定位的學者。韋伯進入海德堡大學就讀時主修法學,期間多方面涉獵不同學科。後因於經濟學領域表現優異,赴弗萊堡大學任「國民經濟與財政學」教授,在其後的教職生涯中,也多是教授該科。1903年,韋伯因病辭去教職,與同事創辦《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文庫》期刊,發表多篇鉅著。無法教書的這段期間,卻也是他最多產的時期。<br /> <br />         張教授強調,韋伯之所以難以定位,不僅因為他的偉大,更由於他的思想早已超越學科界線,且至今在各領域都仍有跡可循。韋伯曾說:「國民經濟學是『人』的科學」。韋伯關心的始終是「人」,以及人類在歷史過程中,如何演變成今日的樣態。社會科學研究人類命運,繼而影響人類命運;韋伯的研究,影響了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也證明價值中立的科學,能夠領導整個時代的觀點。現今學界一窩蜂追求量化研究方法,韋伯的方法論應能引起深刻反思。<br /> <br />         討論人臺大社會學系孫中興教授評論張教授的譯作,稱讚內容相當完整、使用最新的資料、導讀豐富充實、譯注詳盡,且忠於原著,不任意增添。他亦針對排版、漏字、贅字等問題提出改善建議,並且從作者、譯者、讀者三種角度剖析文本,說明作者本身(韋伯)也可能犯錯,以致於譯者難翻,讀者難懂。孫教授最後強調,翻譯是一門重要的學問;經典著作翻譯難度高,譯文難免艱澀拗口,臺灣中譯品質優良,應列入「台灣精品」系列,政策應支持學者參與翻譯工作。<br /> <br />         講座進入尾聲之際,聽眾亦熱烈參與討論,不只針對韋伯的思想及張教授的譯著提問,更進一步提供看法與建議。張教授回應時提到,要讀懂哲學經典,除了優質譯本,讀者的知識基礎也是關鍵。哲學和很多學科密切相連,臺灣教育體系分科太早,希望未來能增加跨領域交流。他也補充道,自己原本想以韋伯發表於期刊上的論文原始版本作為翻譯母本,卻因在其中發現不少錯誤,而選定後人編的全集作為翻譯原文。張教授最後說,方法論是對研究方法的反省,對象廣泛,無法一言以蔽之,期待未來能有專門的研討會,提供學者交流互動的平臺。<br /> <br />         講座結束前,由主辦單位請張教授抽出五名幸運聽眾,贈送張教授的譯作《韋伯方法論文集》一本。本場講座以全體大合照作結,在溫馨的氣氛中畫上完美句點。<br /> <br />         接下來「春季講座」還有更多精彩譯注等待各位讀者,包括3月12日〈宗教多元論對超越的探求《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3月19日〈形上學有未來嗎?康德的《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3月26日〈西田哲學與現象學《西田幾多郎哲學邏輯》〉,以及4月9日〈性、暴力、死亡交織:巴代伊的神聖情色變奏《情色論》〉。歡迎各位讀者踴躍參加,詳情請見活動網站:<a href="http://homepage.ntu.edu.tw/~b00901119/">http://homepage.ntu.edu.tw/~b00901119/</a><br />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br /> 臺大翻譯所碩二    許雋安<br />  </div>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03.htm
張詒銘 臺北市數位行銷經營協會常務理事•行動行銷召集人/D2C日商帝禧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總經理 2014-03-20 我國行動網路社群發展趨勢 「網路社群」乃是一群有著共同興趣或者同一種身分的人們,透過網際網路的使用與互動後,所產生的一種社會群體。社群網站藉由人與人間的互動、情感維繫以及得到更多資訊的需求,提供一個虛擬空間,讓關心相同議題的使用者群聚在一起並且分享資訊。隨著各種行動載具的普及化,網路社群大大地改變了人類原有的生活面貌及商業模式。網路社群的概念也逐漸延伸到到不同類型的網站。換言之,有愈來愈多的網站將社群的概念加進網站的經營要素中,將客戶服務延伸下去。此舉無形中增加了該項產品的價值與知名度,尤其對新產品更有助益。此外,這種社群化網站還能藉此維繫良好的顧客關係,並得到最直接的客戶反映。本演講將透過網路社群概念的介紹,進而舉例說明網路社群的行銷案例及影響力。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07.htm
李明輝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2014-03-21 形上學有未來嗎?–康德的《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 要了解康德撰寫此《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以下簡稱《序論》)一書的動機,就得先談到《純粹理性批判》(以下簡稱《批判》),因此李教授耐心闡明兩書之間的關聯。康德醞釀《批判》十年,但實際完成這本鉅作的時間只有五個月,筆記難免矛盾不清,正是該書難懂的原因之一。<br /> <br />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在臺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年度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第七場講座<br /> <b>形上學有未來嗎?-康德的《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b></div> <br />         形上學有未來嗎?這是一個在康德的年代,以及在今天,同樣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這也正是第七場102年度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春季講座的主題,透過李明輝教授的譯注,帶領讀者進一步瞭解康德、形上學、及其兩本重要著作-《純粹理性批判》與《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該場講座於3月19日晚上七點在臺大博雅教學館102教室舉行,由臺大外文系張淑英教授開場致詞,感謝聽眾支持系列演講,並介紹本場講座主持人汪文聖教授、主講人李明輝教授,以及討論人張旺山教授。<br /> <br />         講座主持人政治大學哲學系汪文聖教授介紹了形上學的歷史脈絡以及不同派別,並談及在康德之前形上學發展的侷限,以及對理性主義的批評是如何激發康德進一步釐清形上學的諸多關鍵問題,並激發康德日後的論述。<br /> <br />         主講人李明輝教授,擔任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也是多校合聘之教授。雖然形上學是一門艱難的學問,但李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透過分享譯注的心得和過程,帶領現場觀眾踏入康德哲學的殿堂。<br /> <br />         要了解康德撰寫此《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以下簡稱《序論》)一書的動機,就得先談到《純粹理性批判》(以下簡稱《批判》),因此李教授耐心闡明兩書之間的關聯。康德醞釀《批判》十年,但實際完成這本鉅作的時間只有五個月,筆記難免矛盾不清,正是該書難懂的原因之一。該書出版後,德國學術界毫無反應,讓康德備感挫折,為了使之通俗易懂,才在兩年後發表《序論》。有趣的是,一般建築師會先有藍圖才蓋建築物,但是康德卻先有《批判》,才有其作為藍圖的《序論》。<br /> <br />         關於譯注的過程,李教授也舉例讓觀眾瞭解翻譯詞彙的選擇,例如原書名中,德文“Wissenschaft” 翻成英文是“Science”,但中文若翻成“科學”太過狹義。李教授更進一步闡述康德對於形上學歷史上的檢討,讓觀眾瞭解為何要翻成“學問”而非“科學”。<br /> <br />         討論人張旺山教授則是非常推崇李教授在譯注工作的持之以恆,雖然李教授工作非常忙碌,但本著“翻譯要每天作”的精神,譯注了康德的四本著作。張教授也提出一些翻譯上的意見與李教授討論,也不諱言兩人翻譯原則上的歧見。例如“Wissenschaft”一詞,雖然李教授翻作“學問”,張教授卻認為“科學”之翻譯符合德文語言的脈絡。張教授認為讀者需要從原文思考,才能讓語言的實用更為豐富。<br /> <br />         張教授也討論到,此書讀者是否僅限對哲學有興趣的人?其實不然。這是一部塑造學問、文化、科學傳統的經典著作,從系統性的知識來看,哲學是重要根基,若要專研學術的深層含義,有必要閱讀康德這部跨時代的鉅著。<br /> <br />         講座全場座無虛席,現場互動熱烈。結束前,主辦單位還請張教授抽出五名幸運聽眾,贈送李教授譯書一本,為活動畫上完美句點。<br /> <br /> 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09.htm
賴詩萍 清華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 2014-04-11 行星寶寶的超音波照片–以無線電波透視孕育行星的環境 從去(2013)年的下半年開始,科研學者和天文愛好者就充滿期待,希望「艾桑」(ISON)彗星能夠照耀天際,成為一顆「世紀大彗星」!甚至有人將這顆彗星改名「愛上」,希望經由這顆彗星的近距離造訪,帶動大家愛上觀星、愛上天文。但是「艾桑」彗星的近日點是如此不知死活地近,僅僅距離太陽表面110萬公里(太陽直徑不過140萬公里),也就是幾乎貼著太陽的鼻尖擦過,在太陽絲毫不具同情心的強大光熱燻灼下,高速繞經太陽的「艾桑」彗星瞬間灰飛湮滅、化為宇宙中一抹輕塵!反而成為了天文同好口中的「哀傷」彗星。<br /> <br /> 當然,彗星的故事尚未結束,就在此刻,十年前由歐洲發射的「羅賽塔」號太空船,已經追上CG彗星,即將在往後幾個月進入繞行彗星的公轉軌道,而於今年11月間放出登陸小艇,降落在彗星表面。這是除了好萊塢電影之外,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將人造物體放上彗星表面!眼見「世界末日」電影中的情節逐步成真,想來今年下半年天文熱潮又將再一次席捲大眾。<br /> <br /> 南極的宇宙觀測方興未艾,智利高原上的電波陣列也已經投入運作,在這些觀測利器不斷出鞘的迅速發展下,天文新知快速累積,也促使我們再一次以「天文」為主軸,規劃這一系列的演講:「宇宙大探索—從光明到黑暗!」,從光明的內容:「行星」、「彗星」、「恆星」、「星系」,到現今最熱門的宇宙「黑暗面」,包含「暗物質」和「暗能量」,以及高能微中子,發展出八個方向的演講:從行星寶寶和認識太陽系的小天體開始,到彗星探索,再到恆星黑洞、星系形成和活躍星系核、宇宙微中子、暗物質,直到暗能量和宇宙的本來面貌,希望能由近到遠,讓我們重新認識這些宇宙天體的起源、本質,和未來,更希望能藉由年輕一代優秀臺灣天文學的演講,讓大家瞭解臺灣在國際天文研究上所扮演的角色!<br /> <br /> 春季系列的首場演講由國立清華大學大學物理系賴詩萍教授擔綱,主題是「行星寶寶的超音波照片—以無線電波透視孕育行星的環境」。圍繞在「原始恆星」周圍的「原始行星盤」是行星形成的場所,然而「原始行星盤」在何時形成以及如何形成,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謎。我們最近使用了智利高原上全世界最大的次毫米波陣列ALMA 望遠鏡,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年輕的「原始行星盤」,而且它的年齡比大多數的理論預測還年輕!在這場演講中,賴教授將會介紹恆星與行星形成的理論和目前最新的觀測結果,同時說明智利高原上的ALMA 陣列將會帶給這類研究何種革命性的影響!<br /> <br /> 上週五(4月11日)的晚間,在台大應力所的演講廰中,開始了2014年的春季「展望」系列,如預料之中的,天文太空宇宙的主題永遠會吸引滿場的聽眾!當晚由清華大學的賴詩萍教授擔綱,以「行星寶寶的超音波照片」為題,帶領我們進入這一場從「光明」走向「黑暗」的星際之旅!今年春季的演講系列如同往年,也是8場,從4月11日開始,中間5月9日和5月16日暫停,到6月13日結束。<br /> <br /> 演講開始,賴老師講起她是怎麼一路走來,進入了電波天文觀測領域的。她說年輕時曾在圓山天文臺觀測哈雷彗星、也參加過清華大學的天文社,和中央大學的地科營;特別有趣的,是她曾經參加過中央大學天文所在大雪山鞍馬山莊舉辦的天文營。當時學生分組,和她同組的包括王祥宇副所長(就是中研院天文所的副所長,也是本週五演講的講座!),和郭兆林博士(就是上個月的國際重大新聞:在南極偵測到宇宙暴漲所留下重力波印痕的團隊主角之一!),而當時大雪山天文營的主辦人,就是展望演講的主持人孫維新教授。有時想想,老師們辛苦一些,幫學生安排各式教育和體驗活動,在學生心中埋下了種子,不知何時這些種子就會發芽茁壯,對學生的生涯成就產生正面而長遠的影響!<br /> <br /> 賴老師在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得到博士學位,博士後在加州理工學院和馬里蘭大學進行研究,隨後回到了清華大學。這一路參加了幾個重要的天文觀測計畫,才讓她今天能作出相當精采的科研成果來!賴老師以當紅議題為引子:「BICEP2得到宇宙暴漲及重力波的證據」,說明雖然浩瀚的宇宙是我們無法飛躍的空間,但是科學家可以用電腦後製的方式,以真實的數據,製作出穿越宇宙的影片!<br /> <br /> 我們從遙遠的宇宙深處逐步回歸,回到仍然非常大的銀河系,我們的銀河系直徑有10萬光年大小,包含將近四千億顆的恆星,其中許多恆星旁邊已經證實有行星存在。這是人類一直關心的課題:會不會有一顆「星星」旁邊的行星上也擁有生命?但是好萊塢電影卻給了錯誤的示範!茱蒂佛斯特在1997年的電影「接觸未來」中,頭上戴著耳機,專心聆聽來自宇宙深處的外星生命藉由無線電波波段傳遞的聲音訊息。這個畫面給賴老師帶來了不少困擾,當時她正就讀博士班,常要在學校負責運營的大型電波天線站值班,對來訪民眾說明設備的原理和運作方式,可是不少民眾一來就要求要戴上耳機,傾聽來自太空的聲音,這讓賴老師與同事們相當的困擾:「因為真的沒聲音啊!」<br /> <br /> 搜尋系外行星,需要許多人力和電腦時間,所以會有Citizen Science公民參與科學研究計畫的出現。賴老師鼓勵大家,共同來分析宇宙觀測的資料,解決研究人員在時間和人力上有限的問題。賴老師也鼓勵民眾上ZOONIVERSE以及PLANETHUNTER兩處網站,這些網站提供了許多恆星光度變化的曲線,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協助判斷圖表資料,判斷是否有「行星掩星」的現象,這種結合趣味、公益,與科學的作法,可以讓科學研究的效率大幅提昇。<br /> <br /> 賴老師演講的主題,是想瞭解「孕育行星寶寶的環境」!賴老師說:「我很想知道這些行星是怎麼生出來的?」一開始一定從某個環境當中慢慢演化出來的。賴老師給我們看一幅本銀河系的圖像,「大部分人都會注重顏色鮮豔的地方。」可是行星不是從這些高溫地區生出來,事實上照片上面黑黑的黑暗星雲才是重點,也就是「分子雲」的所在處。賴老師拿「公車放黑煙」做比方,如果氣體密度較高,像是有星際灰塵的分子雲,就是生成恆星和行星的地方。<br /> <br /> 原始行星盤在何時生成的?又是如何生成的?我們用電波望遠鏡去觀察原始行星盤最早期的狀態,瞭解恆星與行星系統誕生的過程,從Class 0的重力塌縮開始,到Class I原恆星並有原始行星盤及噴流的階段,接著進入Class II,行星在原始行星盤中形成,最後進入Class III也就是我們目前太陽系的階段,恆星周遭呈現比較乾淨的狀況,不是原始行星盤物質密佈比較複雜的狀況。原始行星盤在Class I和Class II都看得到,但是到底Class 0有沒有?賴老師就想知道這個答案!<br /> <br /> 為了要能穿透黑雲,同時也能用極高解析度來觀察恆星及行星生成的環境,天文學家並不會把觀測波段侷限在「可見光」或「紅外線」,而佔據一般星系電磁光譜總能量40%的「微波」(毫米/次毫米波,也就是波長較短的無線電波),才是這個領域的重點。我們需要「電波望遠鏡」以及「陣列」,因為越大的電波望遠鏡,可以看到越暗的東西,觀察效果也越好。美國就做出100公尺x110公尺,贏得了世界之最,但這在技術上,也已經發展到了極限。要如何突破?科學家就想到「將很多的望遠鏡組合起來」,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位在新墨西哥州的「極大天線陣列」(Very Large Array),共有27個直徑25公尺的天線,兩兩之間最長的基線可以達到36公里,讓我們得以獲得有極高解析度的影像。<br /> <br /> 在智利高原上剛落成不久的毫米/次毫米波陣列ALMA,是到現在為止國際最大的天文合作計畫,北美、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都是參與國,臺灣非常幸運,抓住探索太空的機會,由中研院代表,2005年通過日本加入ALMA,2007年透過美國增加投資。在這場國際天文合作計畫的總資本中,台灣佔有3%的投資席位,透過此項計畫,也讓我們的國旗在當地飄揚!<br /> <br /> 這個由66個天線組成的陣列真的很壯觀,如果將這些電波望遠鏡鋪在南臺灣,就會蓋滿整個恆春半島!也就因為面積相當大,ALMA的解析度可以達到0.01個角秒,是哈柏伯望遠鏡的10倍。這個角度所代表的意義,相當於可以從高雄看到台北的一元硬幣,相當的驚人!<br /> <br /> 在ALMA第一次徵求計畫書時,收到了900多件,但只有100多件獲得觀測時間,台灣就佔有8件,比例相當的高,拿到的時間佔6%,比我們所花的費用3%還要多,可以說相當值得,也展現出台灣天文科研在國際上的高水準表現,8件中的1件,就是賴老師的計畫!也就是使用這種層級的大型望遠鏡,賴老師的團隊在Class 0的環境中竟然找到4個最年輕的原始行星盤!證明了行星的形成在極早期的時候就開始了。這是非常精彩的研究成果,也讓台灣第一次登上了ALMA網頁的頭版頭條,很高興看到我們台灣的女科學家在國際上作出一流成果來!<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1.htm
陳振川 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 2014-04-20 大災害重建及防救災之策略及經驗 在一個風和日麗、蟲鳴鳥叫,陽光灑落閨房一隅的清晨,正當林黛玉梳妝整扮,一切打理好準備去花園賞賞花、玩玩蝴蝶,聽聽風聲時,天空如然風雲變色,先是一陣疾風往林黛玉身上猛吹,頓時間林黛玉一個不穩便倒落在房間的地毯上,不知為何如然一陣天旋地轉,房子開始劇烈搖動,吊燈、壁畫開始往下掉,好巧不巧砸中了倒落在地上的林黛玉,簡直是生死一瞬間,後來飽讀詩書的薛寶釵看了看牆壁上的裂痕和天花板上的裂縫,開始分析裂縫的形成與擴展,並針對房屋構造做檢查。本屆第13場於103年04月20日邀請到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陳振川 教授,一起與林黛玉聆聽防救災之策略和經驗。<br /> <br /> <span style="color: #696969">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2.htm
戴明鳳 清華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2013-12-17 善用基礎科學,你也可以是魔術和科學達人 <b>光學篇—浮光掠影</b>:<br /> <ol> <li> 全反射其實無所不在:可使錢幣消失後,又再現喔!愛在心裡口難開,怎麼辦?可利用簡單的光學折射再加全反射現象,以科學方法創意表達,既有學問、又創意喔!也玩變裝遊戲喔,讓原本漂亮美麗的公主變尼姑、美麗俏佳人變帥哥喔!張開的大眼睛變閉眼...等等。</li> <li> 實用光學教學行動盒:內含偏振片、塑材之Fresnel放大鏡片、條紋式驗鈔卡、不同密度的1D和2D光柵片、塑材條紋之立體照片和Flip-Flop多層影像演示照片。</li> <li> 千變萬化的LED光電應用展示:閃頻器的應用、混光、分光、等等。</li> <li> 如何知道光是橫波?光偏振現象:利用便宜偏光片,便可以用來認識光各種性質,還可以在透明物體上創造各種炫麗色彩唷!偏光片在工業科技與生活中常有各種妙用,您知道多少呢?探討偏光片的特性與妙用:於演講過程中,自行操作與體驗可見光被偏振後各種奇妙現象和下列應用。</li> </ol> <div style="margin-left: 40px"> (1)在日常生活中的妙用<br /> (2)在彩繪玻璃上的應用<br /> (3)在透明塑材上的非破壞光彈性檢測應用<br /> (4)在生物檢測與天文觀測上的重要應用<br /> (5)如何用偏光片製作3D影像和錄製3D電影<br />  </div> <span style="color: #696969"><b>備註</b></span>:本演講由於講師多以教具演示,考量子母畫面將難以清楚呈現講師演示過程,故本演講以單一畫面呈現。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6.htm
賴守正 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2014-04-11 性、暴力、死亡所交織的神聖情色變奏–巴代伊《情色論》 <div> 賴守正教授是臺灣目前研究情色文學的重要學者,譯作從《西洋情色文學史》到《情色論》,著力甚深。他指出巴代伊早年想當修士,爾後卻稱「妓院是我真正的教堂,唯一提供我真正滿足之場所」,認為宗教的熱情與情色激情其實「系出同門」,從貝尼尼的雕像作品──《大德蘭修女的狂喜》中大德蘭修女的神情即可觀察到端倪。巴代伊從人類進化角度切入,建構他的情色觀......<br /> <br /> 法國哲學家喬治.巴代伊從人類進化角度切入,建構他的情色觀。文明的發展需要人們努力工作生產,因此阻撓工作的死亡和不事生產的性狂歡成了人類特有的兩大禁忌。巴代伊認為禁忌預設了合法且儀式性的踰越,例如洞房花燭夜和狂歡節,透過踰越禁忌人們達到快感,因此情色和禁忌相互依存,「踰越不是對禁忌的否定,而是對禁忌的超越與成全」。<br /> <br /> 性、死亡和暴力的關係錯綜複雜。巴代伊點明情色的暴力本質,情色場域就是暴力和侵犯的場域,死亡又是最極致的暴力。他認為「真正的喜悅唯有來自瀕臨死亡的快感」,但死亡又會扼殺喜悅,因此性正是再現死亡的方式,正如法文稱高潮為「小死」(la petite mort),中文則說是「欲仙欲死」。「死亡之舞」是中古世紀延續下來的藝術主題,當初強調的是所有人都難逃一死,但後來相關作品也都是將死亡與情色連結。</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 /> 在臺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年度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第九場講座<br /> <b><span style="color: #0000ff">性、暴力、死亡所交織的神聖情色變奏–巴代伊《情色論》</span></b></div> <br /> <br />         「在情色世界中,性、暴力、死亡息息相關,三位一體。」科技部102年度經典譯注系列最後一場講座於4月9日壓軸登場,臺師大賴守正教授和宜蘭大學賴軍維教授就《情色論》一書,暢談法國哲學家喬治.巴代伊的情色觀,深入淺出且圖文並茂的講解帶領全場穿梭禁忌領域,台下觀眾更是踴躍提問、欲罷不能。<br /> <br />         臺大外文系張淑英教授首先開場致詞,說明科技部經典譯注計畫十八年來補助、出版與舉辦講座的歷程,並向台大教務處、文學院、以及全體工作小組致謝。之後介紹本場講座主持人吳錫德教授、並將主持棒交給吳錫德教授。吳教授讚賞賴守正教授的譯作文字之精彩,實屬上乘之作,並用著名德國哲學家華特.班雅明和巴代伊的一段軼事點出巴代伊在文壇的重要地位,而《情色論》一書正是其一生思想的縮影。<br /> <br />         賴守正教授是台灣目前研究情色文學的重要學者,譯作從《西洋情色文學史》到《情色論》,著力甚深。他指出巴代伊早年想當修士,爾後卻稱「妓院是我真正的教堂,唯一提供我真正滿足之場所」,認為宗教的熱情與情色激情其實「系出同門」,從貝尼尼的雕像作品──《大德蘭修女的狂喜》中大德蘭修女的神情即可觀察到端倪。<br /> <br />         巴代伊從人類進化角度切入,建構他的情色觀。文明的發展需要人們努力工作生產,因此阻撓工作的死亡和不事生產的性狂歡成了人類特有的兩大禁忌。巴代伊認為禁忌預設了合法且儀式性的踰越,例如洞房花燭夜和狂歡節,透過踰越禁忌人們達到快感,因此情色和禁忌相互依存,「踰越不是對禁忌的否定,而是對禁忌的超越與成全」。<br /> <br />         性、死亡和暴力的關係錯綜複雜。巴代伊點明情色的暴力本質,情色場域就是暴力和侵犯的場域,死亡又是最極致的暴力。他認為「真正的喜悅唯有來自瀕臨死亡的快感」,但死亡又會扼殺喜悅,因此性正是再現死亡的方式,正如法文稱高潮為「小死」(la petite mort),中文則說是「欲仙欲死」。「死亡之舞」是中古世紀延續下來的藝術主題,當初強調的是所有人都難逃一死,但後來相關作品也都是將死亡與情色連結。<br /> <br />         賴守正教授表示巴代伊的想法確實難以常理判斷,但這也正是其思想的有趣之處,更重要的是他將情色當作生命最核心的議題,認為情色是對生命「至死方休」的探索和肯定,正視人類自身欲望。他笑說自己是「被文明所閹割的人們」,只好透過讀薩德和巴代伊來體會那種「有為者亦若是」之感。賴教授也很喜歡巴代伊對於死亡的看法,他認為死亡是生命的連貫,死後反而可以跨越隔閡,與其他生命連結。賴教授又笑說,情色是自己年輕時的研究重點,近來對死亡越發產生興趣,常去歐洲逛墓園。<br /> <br />         討論人賴軍維教授是薩德專家,對於巴代伊斯想也涉略頗深。他認為巴代伊的情色觀是建立在神聖概念之上,讓神聖不再限於宗教觀念,是巴代伊情色論最大的貢獻和創意。所謂神聖的情色主要表現於對禁忌的踰越,例如嘉年華和酒神祭典,這種超越理性的激情是種非生產性的耗費,人們卻從虛耗之中獲得快感。<br /> <br />         講座最後開放問答,觀眾反應熱烈,提問不斷。有人質疑巴代伊情色論是否宣揚暴力,對此賴守正教授回應巴代伊並非在宣揚而是在正視問題。另外也有觀眾不解巴代伊論述的邏輯,賴軍維教授則表示自己早有心理準備遇到類似問題,因為巴代伊的思想複雜,有時甚至自相矛盾,使用的法文也非常困難,要當他的代言人著實不易,但兩位賴教授仍盡力回答了所有觀眾提問。<br /> <br />         102年度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講作告一段落,主辦單位除了感謝所有觀眾的參與與支持,也鼓勵更多人投入經典翻譯的行列。 <div> <br /> 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 </div>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4.htm
高大成 中山醫學大學法醫學科教授暨科主任 2014-04-18 法與醫 一個人是怎麼死的,究竟誰說了才算數,答案就是法醫!不論是自然病死,或是意外、命案讓人往生,死因往往是最重要也最需要小心謹慎才能釐清。收入比起一般醫師低的法醫,面對一具接著一具的遺體,必須一邊壓抑情緒,一邊將正確答案找出來,鮮少與活人接觸的他們,在大眾眼中是個神祕的行業。<br /> <br /> 知名法醫高大成教授擁有日本京都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目前為中山醫學大學法醫學科教授暨科主任,擔任法醫三十餘年,參與解剖遺體上萬具、親自操刀逾四千具,曾參與食人魔陳金火殺女保險員案以及今年洪仲丘案解剖,因敢言而被視為正義使者,有著「名探法醫」的稱呼。<br /> <br /> 高教授以「法與醫」為主題,主講內容包括法律與醫學、認識基本的法醫學、法醫師的解剖條件等等,因為擔心聽眾覺得議題太生硬,他語帶詼諧幽默,還不時穿插一些「趣味梗」,讓台下觀眾哈哈大笑,也因此讓現場座無虛席,觀眾反應相當熱烈。高教授在演講中公開許多過去的命案解剖個案照片,講述一個又一個的他殺案例,鉅細靡遺地描述如何從死亡現場判斷是他殺還是自殺,讓觀眾清楚的了解,法醫在命案現場是如何觀察以及蒐證。透過本科普教育講座,希望讓全民對法醫這陌生的行業能有基本的認識,進而了解從現場及遺體如何找出有用的線索來判斷死因。<br /> <br /> <b><span style="color: #ff0000">【警告】本影片含有醫學大體解剖畫面,不耐手術畫面、屍體、肉體切割、器官剝離或膽小者,請斟酌觀看!</span></b><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5.htm
王祥宇 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副所長 2014-04-18 你所不知道的太陽系– 探索太陽系的邊緣 太陽系的組成以及它的歷史一直是人類想要了解的問題。長期以來人類對於太陽系內的行星進行了許多的觀測與探測,獲取詳細的資料。但是對於在太陽系外圍的冰冷天體卻受限於觀測能力而所知有限。在太陽系外圍的這些陰暗天體,有些從太陽系形成早期就很穩定的在目前的軌道運行、有些卻有可能從太陽系內部被行星的引力拋到太陽系的外圍,有些甚至有可能是由其他的星體捕捉而來。這些冰冷的天體就像一本太陽系的史書,等著人類去探索與了解。<br /> <br /> <b>講演內容綱要</b><br /> <br /> 四月18日晚間,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的王祥宇副所長向我們介紹了「你所不知道的太陽系」,深入淺出地說明了科學家在「探索太陽系邊緣」這個課題上的新發展,和我們分享了近年來天文學家在離太陽比較遠的地方,所作出令人驚訝的發現。在過去這段時間中,天文學家發現了非常多的太陽系小天體,也因為這些天體的存在,讓我們顛覆了以往對太陽系行星的傳統認知,也才知道為什麼只剩下八個行星,以及為什麼會有「矮行星」。<br /> <br /> 今(2014)年3月底,天文學家宣布太陽系發現新的矮行星,可能會再次顛覆天文學長久以來的傳統學說。小時候的教科書告訴我們,太陽系有「九大行星」,而近年來天文學家替太陽系下了新的定義,要成為行星的條件,必須要繞著恆星轉,而且要有足夠的質量。像是一些橢圓形狀的小行星,就不會被稱為行星。除此之外行星也需要有能力去清除軌道附近的天體,就是因為這個條件,我們才將圓的冥王星剔除在行星層級之外!因為科學家發現更多和冥王星類似的天體在同一個區域,所以現在已經離開「九大」的時代,而成為「八大行星」。(不過孫教授上課,都用「八個」,而不是「八大」,因為這八個行星大小的確差很多!)<br /> <br /> 研究太陽系的各個天體,一開始都是為了瞭解太陽系的組成。但是彗星從哪裡來?三、四百年來天文學家觀測夜空的時候,偶而會看到一些比較明亮的彗星。經過計算,這些彗星的軌道,通常都距離太陽非常遠。譬如大家熟知的哈雷彗星,遠日點延伸到海王星軌道以外,到達冥王星軌道附近。另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百武彗星,軌道非常橢圓,離海王星幾乎有四倍以上的距離。<br /> <br /> 因為這些彗星的存在,科學家就產生疑惑,是不是有類似彗星的天體,存在於太陽系外圍的區域?這些區域應該非常的寒冷。王祥宇老師提供科學家的想像畫面,假若我們從冥王星的角度來看太陽系,我們看到的畫面,會非常讓人震驚,因為大部分的類地行星好像全部糊在一起,距離非常近。<br /> <br /> 我們要如何偵測小天體呢?我們對著一片漆黑的天空觀測,第一天看、第二天也看同樣的地方,連續觀測,我們利用電腦程式將兩幅影像相減,觀察哪些天體會動,並量度其位置的變化。我們對這些天體進行數據分析,去量測古柏帶的結構,利用橢圓率來探討它們和其他行星的差異。以「類冥天體」(plutinos)為例,就是像冥王星會和海王星產生「共振」軌道的天體,如冥王星繞太陽公轉兩圈,海王星就剛好轉三圈。這個共振的效果,確保兩者不會相撞。除三比二共振外,還有二比一共振,這些天體的公轉方式,和海王星的公轉週期有密切的關係。此外還有「散射盤」天體,距離太陽愈近,橢圓率越小。距離太陽系越遠,橢圓率就變得非常大,這些天體的近日點分布,通常在30到40個天文單位之間。<br /> <br /> 天文學家計算得知,冥王星和海王星的公轉週期如果不是整數比例,兩者可能會相撞消失。而在散射盤中不同的天體的橢圓率也不相同,天文學家覺得很奇怪,怎麼會從本來類似其他行星的圓形軌道,變成越來越多的橢圓形軌道?原因是什麼?<br /> <br /> 一般相信太陽系起源於一團雲氣,中心的太陽形成之後,殘餘的盤狀雲氣繞著中心的太陽繼續旋轉,在其中逐漸形成行星。照理說這些天體會以近似於圓形的軌道運行。在整個系統當中,有很大的質量在中間,而在旋轉的過程中,行星慢慢會把它附近的石頭和灰塵吸進來,自己愈來愈大,照理說不應該會出現橢圓形的軌道。<br /> <br /> 透過理論模擬的方式,天文學家相信在早期太陽系的形成過程中,曾經有過很大的變動,這個學說稱為「尼斯」模型:在太陽系早期形成的時候,四大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距離太陽較近,形成之後,由於它們距離太近,因為引力的作用,讓軌道變得不穩定,這讓木星往裡面移動,而在裡面的其他大行星往外移動,讓原來附近沒有行星的小天體,被大行星撞開,軌道從圓形變成橢圓,也順便將原來靠近太陽的天體清理乾淨,轉移到外圍來。<br /> <br /> 我們如果嘗試把軌道繪製得比較清楚,我們會發現,這些小天體分布的範圍其實擴展得非常外面,可以到離太陽最遠1,000個天文單位的地方,達到「歐特雲」的地方。什麼是歐特雲呢?「歐特雲」是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都還不瞭解的東西,現在推斷,歐特雲在外面是均勻的球狀分布,在裡面則是盤狀的結構。這些天體被認為是從很早期太陽系形成的時候,不斷從內部被驅趕到外面的小天體,到幾萬個天文單位的地方。原先圓形的軌道變成橢圓形,需要是外力的影響,而外力的來源,可能有一個X行星在外面,如果真有一個距離我們100天文單位的行星,它就有可能去干擾附近的天體,形成像是Sedna這些大橢圓軌道的天體,這些天體有相似的近日點,距離太陽100個天文單位左右。<br /> <br /> 但也有別的可能,如果有另外一顆恆星通過附近,也會把天體往外面拉;另一個可能性,則是太陽系形成的初期,可能是誕生在一個星團之中,一開始有許多恆星在附近,當太陽形成的時候這些恆星會慢慢離開太陽系,但是在初期的時候這些恆星會產生很多重力影響,把一些小天體的軌道變成距離太陽比較遠的軌道。還有另一個可能,這些小天體是從星際裡面去捕捉來的,本來小天體隸屬於另一個行星系統,當被拉過來後,它還是維持傾斜的軌道方向。<br /> <br /> 如果我們去看歐特雲和我們古柏帶的大小,我們會發現真的有可能在早期形成的時候,太陽旁邊曾有很多天體。而這些天體的重力,會使得太陽系外圍天體產生軌道的變化,變成像是Sedna以大橢圓軌道繞行太陽系外圍的形式。而理論計算的結果,我們會發現有些推斷蠻符合觀測到的現象。但我們需要去探索更多類似Sedna的天體,來確認到底太陽系形成過程中,外圍發生過什麼狀況。<br /> <br /> 中研院天文所在2009年1月開始進行海王星外自動掩星普查計畫(TAOS-2),並於2012年的8月開始進行相機感測晶片的設計,在今(2014)年10月完成望遠鏡安裝,在明(2015)年12月完成高速相機,而可以在2016年開始科學觀測,到2020年整體計畫完成。科學探索是無止境的,永遠都可能有新的發現改寫我們的教科書。<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9.htm
江國興 清華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 2014-04-25 窺探黑暗中的秘密–如何觀測黑洞? 江教授說:「黑洞一片漆黑,是宇宙中最神祕的天體,又因為擁有強大的引力,連光都無法輕易通過。那我們到底要如何觀察黑洞呢?我們又是怎麼知道宇宙中有黑洞?竟然還他們幫他們進行分類!」天文學家普遍相信,宇宙中存在兩種黑洞,分別是由恆星塌縮而成的黑洞,以及隱藏在星系中心超大質量的黑洞。而近年來天文學家更推估,認為還有「中型黑洞」存在,介於這兩個分類之間。我們將在這一場的天文饗宴當中,和諸位介紹如何利用不同的觀測方法去研究和尋找黑洞。<br /> <br /> <b>講演內容綱要</b><br /> <br /> 在四月25日的展望演講中,清華大學天文研究所的江國興教授介紹了一個無論老少都很有興趣的講題:「窺探黑暗中的秘密–如何觀測黑洞」,江教授告訴我們,天文學家如何使用不同的觀測方式和波段,去尋找和研究黑洞。<br /> <br /> 江教授不僅是天文專業學者,也是一位長久的業餘天文愛好者,白天工作,晚上天氣好就去觀星。江教授說:「放假的時候,我會去很偏僻的地方看星星,我只是覺得星空很美麗!」江老師追過月全食,看到整個月亮都是紅色的。「我對天文景象深深著迷,就開始閱讀很多書籍。」其實只要天氣好,江教授就會跑到外面看星星,不一定需要望遠鏡才能做天文學家,只要用「肉眼」其實就可以看到很多東西。<br /> <br /> 老師自己有一臺小望遠鏡,他帶著到世界各地,「和研究沒有關係。」老師到埃及追月全食,看非常漂亮的天文現象。「事實上,很多業餘觀星者,都不懂天文。」可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老師表示,自己也有過一段瘋狂求知的過程。<br /> <br /> 江教授從小在香港長大,香港給人的印象,是沒有地方可以看星星。但其實有一些地方很不錯,唸中學和大學的時期,江教授就和朋友背著很重的儀器,到戶外看星星。「我知道天文是美麗的,我只想多學一點東西。」那時候的老師,對科學的各領域都有興趣,老師廣泛涉略科學知識,也透過天文,培養與加強自己的知識。「我很小的時候,從沒想過要做天文學家。大部分的業餘愛好者,不一定會成為天文學家。」事實上這是一種純粹的愛好,在香港唸書的江老師,表示香港其實不重視天文,來到臺灣能找到天文學家的工作,江教授很高興。可是專業的天文學家,和許多行業一樣,每天坐在辦公桌前面對電腦。「只有業餘天文學家,可以每天晚上看星星。」很多大學其實沒有自己的天文臺,專業人員每一年可以去天文臺的次數,只有一兩次。<br /> <br /> 黑洞是非常非常小的東西,早在18世紀,英國天文學家J. Michell和法國數學家Laplace就提出黑洞的概念。他們計算「脫離速度」,如果你想把東西射到外太空去,可以根據星球的質量,來計算脫離的速度。中子星的體積小、質量大,脫離速度需要很高。如果天體越來越大,連光子都沒辦法離開這個天體的時候,這個天體就不發光,成為「黑洞」。但如果這樣的天體真實存在,會是什麼樣子? Michell提到一個想法,雖然天體不發光。所有光都跑不出來。可是我們可以透過這個天體附近別的天體的運動,推估到這個神秘天體的存在。這想法也就是今天用的方法,黑洞確實是「黑」的。可是我們可以透過研究黑洞對附近環境的影響,知道它的存在。<br /> <br /> 我們如何定義黑洞的大小?我們利用「奇點(Singularity)」為中心,定義出「史瓦茲半徑(Schwarzschild radius)」,只要在這個範圍內,物質就無法逃離。這範圍就是「黑洞」的大小,從外面看,它和地球以太陽為中心運動的模式,沒有差別。太陽若變成一個黑洞,它的史瓦茲半徑只有「3公里」,邊緣就是「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進去了就出不來。<br /> <br /> 黑洞在吸收物質進入的時候,會在外圍產生一個「吸積盤」(Accretion Disk),物質經由吸積盤逐漸落入黑洞之中。為什麼我們會知道有黑洞存在?如果黑洞附近有另外一顆星,以黑洞為中心旋轉,就形成一個雙星系統,我們可以透過研究黑洞附近的另一顆星的運動,得知黑洞的存在。而黑洞南北兩軸會有「噴流(Jet)」射出,詳細的原因我們仍然不知道。<br /> <br /> 大部份我們所看到的黑洞,都是恆星層級的黑洞,大概是10個太陽質量的大小。但另有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有超過100萬個太陽質量的黑洞位在星系中間。而中質量等級的黑洞,大概是落在100到10,000個太陽質量的等級。因為觀測很困難,我們不知道它們是不是存在。可是中質量的黑洞存在對這種天體的演化有巨大的影響。為什麼會有這些東西出現?怎麼跑出來的呢?一堆天體聚集在一起,最後如何聚集成超大質量的黑洞?在後幾場的展望講座中,林彥廷博士將為我們做進一步的說明。<br /> <br /> 恆星在出生時我們就知道它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對那些質量比較小,和太陽差不多一樣的恆星,最後會演化成「白矮星」,而大一點的恆星,演化的途徑中會經過一個「超新星爆發」的過程,爆發後剩下的東西才是重點,會出現不同的天體,如果剩下的東西比太陽大,像是3個太陽質量大小的天體,就可能會變成「中子星」,大於3個太陽質量的天體,就變成我們今天的主題:「黑洞」。<br /> <br /> 「我們最終希望可以拍到黑洞的照片!」可是黑洞實在非常的小,用我們現在最先進的儀器還沒辦法看到,現在是藉由黑洞周邊的「光」去探討黑洞的存在和性質。一般而言,可見光和紅外線是我們探討行星和恆星的波段;X光、紅外線,和無線電波,是我們用來看「噴流」的波段;而「吸積盤」的觀察,則在X光、紫外線,和可見光。透過不同波段的光線所攜帶的資訊,可以讓我們研究黑洞的系統,所以我們現在是用「多波段的望遠鏡來進行觀測」。<br /> <br /> 銀河系中心雖然有個400萬太陽質量的黑洞,但是因為它距離我們很遠,有26,000多光年,銀河系中又有非常多其他的恆星,所以觀測難度不小。未來當我們用更大的望遠鏡去看銀河系的中心,會發現什麼?我們會看到很多星在旁邊環繞中心運轉,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恆星各有不同的軌道。而通過研究這些軌道,我們就可以研究黑洞周遭的相對論效應。當然解析度很重要,因為黑洞真的很小,從地球看過去,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大小就好像從台灣看美國東岸一顆鹽巴一樣!真的看得到嗎?當望遠鏡越做越大,尤其是在無線電波的波段,發展了「干涉儀」之後,就可以獲得很高解析度的影像。<br /> <br /> 地球的直徑是12,800 km,我們要如何作出真正的大望遠鏡呢?我們透過全球「特長基線干涉儀」(The Global VLBI)提高我們的解析度。而目前成熟的干涉技術,只侷限在毫米至釐米波段,但會越來越好!江教授最後鼓勵年輕學生,儀器設備都會不斷進步,下一代的大望遠鏡將更有威力地揭開黑洞的奧秘!<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8c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20.htm
林榮耀 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大學醫學院生化暨分生所名譽教授 2011-09-30 近代我國生物技術對醫藥發展之貢獻 自美國Watson博士及英國Crick博士於1953年發現細胞之遺傳物質DNA後,產生「分子生物學」之新學門。第一家生技公司1982年於美國成立,利用人工合成人類生長激素,治療侏儒症及胰島素治療糖尿病。至目前為止,美國約有6仟家生技公司,我國則有200多家。<br /> <br /> 2002年美國生技公司Celera完成人類基因圖譜,同年我國成立國家型基因體計畫。中研院生醫所陳垣崇教授基因篩檢防藥物過敏研究,成果被美國食品藥物局承認,目前已有DNA晶片。其他研究如臺大醫學院江清泉教授完成之軟骨細胞、工研院生醫中心曾錙翎博士完成肝纖維化生物標記、臺大醫學院許博欽教授與林世明教授完成微靈敏蛋白晶片測定乳突病毒等,顯示我國生物技術已在世界上「生物技術」發展佔有一席之地位。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22.htm
孫維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2014-05-02 走出千年迷霧–探索彗星的美麗與哀愁 2013年是名副其實的「彗星年」!秋冬之際四顆彗星閃耀天際,其中的艾桑彗星本來有望成為世紀大彗星,但卻在通過近日點時,在太陽的光熱中粉身碎骨、煙消雲散,給天文愛好者留下無盡的嗟嘆!然而今年的夜空也不寂寞,歐盟在2004年發射的「羅賽塔號」太空船,將在5月份接近CG彗星,然後放下無人登陸艇降落表面,創造太空探索的里程碑!千萬年前,彗星對地球的無情撞擊,敲響了大型爬蟲類告別世間的喪鐘。而千年來的彗星出現,更給先民帶來無盡困擾。到底這種奇特天體的本質為何?老家在哪?又是誰解答了這個千古之謎?在這場演講中我們將為各位一一道來。<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23.htm
陳年興 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2014-05-15 Global Perspectives of a Cyber Citizen 本演講所用語言為中文。網際網路就猶如將全球所有的電腦串連起來的超級大網路,提供了一種新的、開放的、快速的資訊交流與溝通模式。而隨著網際網路不斷地發展,網路應用的多樣化,以及軟硬體設施的快速發展,網際網路的影響,將更為深遠與複雜。網際網路所帶給全世界所需面臨的幾個問題:網際網路使世界變得更多元化還是單一化?網際網路使世界變得更競爭還是更不競爭?網際網路製造出更多的工作還是更少的工作?網際網路創造出更多的安全性或是更少的安全性?網際網路讓人們更快樂或是更不快樂?等,都值得人們深刻地認知與省思,並提出適切的因應之道。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29.htm
洪榮昭 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教授 2014-06-13 教育遊戲設計與發展 網際網路的發展為學習拓展了一條新的路徑,讓學習不再侷限於課堂,而是能隨時隨地的發生。有鑑於數位學習日益風行,為了能提供更多元的學習環境給學生,臺灣師範大學數位學習實驗室團隊於幾年前開始著手製作數位學習遊戲,包括能夠自編教材的「作業Tip on」、「語文聯想」、「大江南北任我行」、「就就我」、「心臟病」、「掌握Taiwan」等,透過結合學習素材與遊戲,去創造一個能提高學習動機與樂趣的數位學習空間。<br /> <br /> 在多款教育遊戲中,學生都可進行遊戲前的自我評估。根據這些自我評估,可以作為學習校正的指標。而老師在編寫題目時,亦可依學生程度調整過關標準,進而調整老師教學內容,提高學生有效的學習力。甚至在編寫遊戲程式時,遊戲程式可根據作答人們的database去分析,進而調整遊戲難易程度,以達到適性學習的效果。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3.htm
林珊如 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2014-06-04 重度使用網路的年輕世代:習慣與功能的重建 根據行政院的推估,臺灣已有超過1,510萬上網人口,家戶連網率更高達84%以上,網購、臉書、部落格、線上遊戲等已成為現代人主要的生活模式與形態。「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不僅有逐漸加重的趨勢,其年齡層亦每年下降中。<br /> <br /> 「網路成癮症」最初是由葛爾•柏格醫生(Ivan Goldberg, M.D.)在1995年所提出的一種精神錯亂,比照在心理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四版(<i>DSM</i>-IV)上對病態賭博的定義來比照,定立了有關病態上網的理論。「網路成癮症」乃泛指各種對電腦的過度使用導致影響正常作息的情況。不過,目前「網路成癮症」的理論尚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因此,目前尚未被醫學界證實或廣泛採用。<br /> <br /> 「網路成癮症」雖然尚未被醫學界正式承認,但過度使用網路對青少年及社會所造成的影響卻是不容忽視的。面對重度使用網路的年輕世代,並非消極地戒除上網、排斥網路世界,而是應該積極地協助正確使用網路、有效的時間控管,進而平衡網路世界與現實世界,以重建正常的生活習慣與功能。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1.htm
林彥廷 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助研究員 2014-05-23 揭穿宇宙深處巨獸的真面目–談超巨大黑洞與星系的共生關係 星系是構成宇宙中結構的基本單位,因而目前天文研究的一個重點便在於了解星系的起源與演化。近年來天文界的一個關鍵發現,便是理解到每個大星系中心都有個超高質量的黑洞,而這些黑洞在星系的演化中,很可能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在這場演講中,林博士簡單解釋天文學家如何偵測這些超巨大質量黑洞的存在,再介紹這些黑洞在吞噬周遭物質時,會引起的絢爛天文景觀,以及這些黑洞如何左右它們宿主星系的命運。<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8c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31.htm
南智祐 臺灣大學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2014-05-30 在酷寒之地的酷物理–在南極找尋極高能宇宙微中子 Neutrinos are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particles in cosmic rays because they are bringing the most accur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origin without interaction and deflection before they arrive in Earth. However, neutrinos, especially with ultra high energy E > 10<sup>18</sup> eV are the most difficult particle to detect due to their rarity and low detection efficiency. Searching for those neutrinos, Astro-particle physicist have built the world largest neutrino telescope, IceCube using South Pole Ice, and recently reported the first neutrinos from outside of our Galaxy. Our group i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as been working for new neutrino telescopes in Antarctica searching for radio pulses produced by neutrinos when they collide with matter inside Ice. This approach will enlarge detection capability of neutrino over existing telescopes and will unveil the mystery of cosmogenic neutrinos. In this lecture, I will introduce scientists' journey to astrophysics in Antarctica. Scientific motivation, experimental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will be discussed. Taiwanese activity and future prospect also I will be discussed.<br /> <br /> 宇宙微中子是宇宙射線中最有趣的一員,因為它在抵達地球的一路上不與其他物質反應,也不受偏折,攜帶著關於它們源頭最準確的資訊。但是由於數量稀少且偵測效率低,很難以掌握,尤其是能量超過10<sup>18</sup> 電子伏特的極高能宇宙微中子。為了搜尋它們,科學家利用南極的冰層,建造了世界最大的微中子望遠鏡「冰立方」(Icecube),並在最近偵測到來自銀河系外的訊號。臺大的團隊正在南極打造新一代的微中子望遠鏡,來搜尋微中子與冰層中的物質碰撞後產生的電波脈衝。演講中,南教授介紹了前往南極搜索宇宙微中子的旅程,並探討科學動機和實驗技術,以及未來的展望。<br /> <br /> <b>註:本演講所用語言為英文。</b><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8c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32.htm
Jiwoo Nam Distinguished Assistant Fellow, NTU LeCosPA, ROC 2014-05-30 Cool Physics in the Harsh Land -- Detection of Ultra High Energy Cosmic Neutrinos in Antarctica Neutrinos are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particles in cosmic rays because they are bringing the most accur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origin without interaction and deflection before they arrive in Earth. However, neutrinos, especially with ultra high energy E > 10<sup>18</sup> eV are the most difficult particle to detect due to their rarity and low detection efficiency. Searching for those neutrinos, Astro-particle physicist have built the world largest neutrino telescope, IceCube using South Pole Ice, and recently reported the first neutrinos from outside of our Galaxy. Our group i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as been working for new neutrino telescopes in Antarctica searching for radio pulses produced by neutrinos when they collide with matter inside Ice. This approach will enlarge detection capability of neutrino over existing telescopes and will unveil the mystery of cosmogenic neutrinos. In this lecture, I will introduce scientists’ journey to astrophysics in Antarctica. Scientific motivation, experimental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will be discussed. Taiwanese activity and future prospect also I will be discussed.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32.htm
曹峰銘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2011-10-15 嬰兒如何解讀語言密碼 當我們初聽一種陌生的語言,雖然可以明確聽到每一個音節,卻無法意會聲音構成的涵義。嬰兒剛剛來到這個世界,面臨各式各樣的聲響,就像我們身處異國,難以和週遭溝通,究竟嬰兒如何做到區辨出語音差異,從而習得語言、融入環境呢?臺大心理學系副教授曹峰銘累積多年語言發展研究經驗,為聽眾講解嬰兒破解語言密碼的秘密。<br /> <br /> 他指出,剛出生的嬰兒可說是語言界的「世界公民」,可以區辨所有種類的語音,隨著成長過程接觸母語的機會增多,在六個月左右,才逐漸強化母語的辨識能力,並造成陌生語音的區辨力減弱。成人對外語的敏感度因而受母語經驗影響,例如,日本人較難以區辨英文中的「r」和「l」兩個子音,因在日語中並沒有這兩種語音差異存在。另外,研究結果也顯示,因為中文具有「四聲」的音韻變化,臺灣小孩對聲調的敏感度發展顯著優於在美國成長的小孩。科學家發現,初出生的嬰兒,在聽母語時的吸吮強度大於外語,說明胎兒在母親子宮內,便已對母語有日漸熟悉。<br /> <br /> 當人類日漸熟悉一種語言,便可以經由語音差異辨別出哪些字音較常組合成一個詞彙,例如,聽到「ㄉㄚㄔㄜ」,我們馬上能理解是「搭車」,但若聽到「ㄊㄚㄔㄜ」這樣陌生的組合,便難以解讀。因此,嬰兒也是年幼的「機率專家」,在環境裡的種種刺激中歸納出語言的規律,學習判斷與理解,並加以運用。<br /> <br /> 許多父母最關切的是:哪些因素會影響語言發展?該如何增強小孩學習語言的效果呢?社會互動對於學習語言非常重要,研究顯示,嬰兒在語言學習關鍵期,若曾面對面聽大人說一則外語的故事,一段時間以後,對外語仍具有敏感度,但是,如果採取播放DVD的方式,缺乏雙向互動,則無法達到相同效果。另外,大人和小孩說話時,常不自覺提高音調、誇張語氣,稱為「嬰兒導向式語言(infant-directed speech)」或稱之為「慈母式語言」、媽媽語,這種說話方式有助於嬰兒知覺語音,影響日後的語言學習。因此,玩遊戲或親子共讀等方式,都能從生活做起,增加親子互動,提供孩子更多溝通的平臺,建立使用語言的規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34.htm
吳建昌 臺灣大學醫學院社會醫學科教授 2012-03-17 道德、法律與大腦 和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臺灣刑法中規定,若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違法,可減輕或免除刑責。如何判斷當事人是否應該負責,成為一個重大而複雜的議題。當神經科學與腦造影技術越來越發達,是不是將有助道德判斷呢?擁有精神醫學、法律及衛生政策研究背景的吳建昌教授指出,腦科學所提供的客觀證據或許可以協助法律判定嫌犯的精神狀態,區分「壞人」和「生病的人」,使判決更接近正義。<br /> <br /> 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按照自己的規劃生活,很少感受到法律或國家權力的存在。當有人昏倒在路邊、干擾他人生活、甚至企圖自傷或傷害他人,影響社會秩序與安全,這時候,警察、消防人員或其他來自國家系統的力量就會介入,評估如何適切地處置當事人。<br /> <br /> 法律評斷當事人是否因精神障礙而失去負責能力,主要根據「認知」和「控制」能力兩大標準,即他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是否能分辨對錯?他能否控制自己的行為?當然,如果是自己闖下了禍,例如酒醉後打人,即便事發當時失去了判斷能力,「飲酒過量」仍是當事人的選擇,必須為此付出代價。<br /> <br /> 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部分腦區的功能與道德法律行為有關。最著名的事例之一,當屬19世紀的美國鐵路工人Phineas Gage。在一次意外中,他的腦部遭鐵棍穿刺後奇蹟般地存活下來,前額葉的損傷卻使他性格大變,變得暴躁、冷漠、反社會,朋友都稱他「不再是以前的那個他」。這讓人們深入思考,究竟「身」或「心」可以代表一個人的存在?若一個犯人聲稱「是我的大腦讓我作出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就毋需負責?<br /> <br /> 哲學家對於「道德」與「責任」的探討由來已久,終極問題之一,在於人是否擁有「自由意志」?如果人的行為完全由客觀因素決定,則沒有人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若具備自由意志,人們就必須為後果承擔責任。為了探究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科學家Benjamin Libet曾進行實驗,請受試者紀錄想動手指的時間,同時偵測腦電活動,發現神經系統的電位訊號,比受試者的意念更快顯現。換言之,大腦在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想法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這個結果震驚了世界,也引起不同觀點的詮釋與爭論。從這個角度來看,臺灣的法律站在「軟性的決定論」立場–相信某些外在因素可以影響人的行為,因此判決時參考司法鑑定的證據,另一方面,認為人也有自由決定與行動的空間,必須探究責任歸屬。<br /> <br /> 也有些人提出,具有犯罪的「意圖」,或能夠判斷對錯,卻仍選擇犯罪,才需要接受懲罰。研究結果顯示,部份腦區功能與這些心智運作歷程相應。例如,腦部額葉內側部分區塊與行為動機相關、道德情感和大腦的內腹側前額葉相關,而瞭解和猜測他人想法的能力,則與右側顳葉及頂葉交界處功能相關。電影中的冷血殺人狂,看起來完全感受不到他人的情緒、甚至以他人的痛苦為樂,沒有是非對錯的觀念。透過腦科學,或許我們更能進一步了解他們與一般人的差異。<br /> <br /> 目前為止,極少法律判決以神經科學資料作為證據,不過,腦科學帶來的新發現已引發學界討論。有些學者猜測,當人們不斷接受腦科學知識,長遠以後,人們可能將對刑事責任的歸屬有不同的看法。說不定,未來有一天,記者播報犯罪新聞時,將會參考腦科學證據,供觀眾判斷解讀。<br /> <br /> 事實上,科學研究的界限本身就是一個倫理議題。當科學家以實驗探索腦內世界,必須考量,這些知識是否必要而有價值,試驗所造成後果是否可以回復?科學家不可能為了暸解腦區功能而切除受試者的大腦部位,也不能隨意在腦中植入機械,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br /> <br /> 腦造影及其他神經科學證據顯示出大腦與人類行為的某些關聯,並不代表因果關係。吳教授強調,任何科學研究結果都要經過審慎評估,不能輕易濫用。但同時我們也能保有希望、懷抱信心,相信知識的累積,將對人類福祉有所貢獻。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3.htm
顧哲安 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4-06-06 人之異於禽獸–看!人類多渺小,宇宙多浩瀚,而我們竟追尋著他的奧秘! <span style="font-size: 16px"><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style="font-family: 標楷體"><b>人之異於禽獸,幾希?<br /> 科學求真、道德求善、藝術求美。<br /> 尤有甚者,竟追求宇宙之究極真理,<br /> 無視宇宙之浩瀚、人類之渺小。<br /> 如夸父追日,偉哉?蠢哉?<br /> 成敗毋論,人類盡展「異於禽獸」。<br /> 更且,人類成果豐碩,對宇宙之瞭解今非昔比,含括:<br /> 宇宙起源、組成成份,宇宙膨脹、冷卻、形成結構,提供生命之源。<br /> 豈料膨脹日快(暗能?反重力!),竟有失控之勢,宇宙命運難料!<br /> 欲知天命,根本之道在參透宇宙創造之法。<br /> 尤其,對描述「時空」及此中「萬物」之物理定律,需一以貫之。<br /> 此道不昭,英雄折腰;屢敗屢戰宛若夢,求真求實遠禽獸。<br /> 壯哉!美哉!聽我娓娓道來……。</b></span></span></span><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0.htm
陳丕燊 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2014-06-13 從光明到黑暗–穿越時空談宇宙 經過 20 世紀物理學的兩大革命:量子論使人類對微觀世界物質的基本構成有了革命性的了解,而相對論則澈底改變了人類對時空及巨觀世界宇宙演化的概念。然而到了世紀末科學家才發現所有已知的物質,只佔宇宙總成份不到 5%,其餘 95%是由所謂暗物質與暗能量所提供,而我們對它們的本質卻所知甚少。這些新發現一方面從基本上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但同時也引發了新的問題。除了結構成份,我們知道宇宙是由大霹靂誕生的,但是大霹靂又是怎麼來的?宇宙的前世今生是什麼?宇宙的未來會是一片黑暗死寂嗎?宇宙的發展是一條從光明到黑暗的不歸路嗎?讓我們在這個講座裡,穿越時空談宇宙。<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2.htm
柯金源 導演/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 2014-10-17 海洋目擊現場–臺灣海洋環境變遷二十年影像全紀錄 <p> 你愛臺灣、愛海洋,那你如何關心海洋環境?你又如何描述或書寫跟海洋的關係?<br /> <br /> 「人定勝天」是海岸工程界早期經常掛在嘴邊的豪語。但是近二十年來,不得不慢慢修正,因為被一粒粒小小的沙子打敗了?因此,我們以影像紀錄了這小沙礫的力量。只要以人為方式干擾了沿岸流與波浪的自然律動,人類反而是自找麻煩?我們也以二十年來的紀錄影像,證明了這個簡單的推理。<br /> <br /> 在平靜或波濤洶湧的海水面之下,是人類無法盡窺全貌的瀛海水晶宮,但也因為未知、神秘,我們潛入海底下以鏡頭傳遞生態資訊。譬如;海水溫度過低,魚類大量死亡?溫度過高,珊瑚群聚白化?一群人以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尺度,在海陸地帶,日夜詳實記載著環境的變遷與海洋角落的美麗與哀愁?<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p>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1.htm
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教育部前部長 2004-12-12 人類心靈的奧秘:迷思與科學 「迷思」是似是而非,但人們卻信以為真的想法或作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許多迷思,對社會大眾造成許多人身、財產、甚至生命的損傷,例如減肥的迷思、自殺的迷思、婚姻的迷思、天然災害的迷思等,而影響我們日常生活極為關鍵的科學應用與發展,與迷思又有怎樣的關係呢?本次講座邀請教育部前部長黃榮村教授主講-「人類心靈的奧秘:科學與迷思」,以活潑有趣的解說與互動,帶領現場聽眾進入科學領域,探索人類心靈的奧秘。<br /> <br /> 演講一開場黃榮村教授即以:「科學之所以會一直不斷的被研發,是因為人有眼睛,透過所見的事物轉而思考與質疑現況的存在理由為何。」點破整場演講的重點。以「眼睛」為探討起點,黃榮村教授表示,眼睛常常會發生錯覺,但眼睛有時卻是也很精準的,他特別舉例說明,例如:兩條一樣長的直線,我們往往感覺垂直線比水平線長,這就是因為眼睛的自動修飾效果造成的視覺錯覺。為讓聽眾能輕易了解何謂垂直水平錯覺,黃教授藉由投影片中圖片問答方式,讓聽眾親自體驗原來透過視線原理、利用人的錯覺,視網膜投影會將前方的物體視為是體積較大或較長的物體。<br /> <br /> 黃榮村教授提出柏拉圖及莎士比亞兩位西方文人所發表的看法,佐證所有科學皆源於眼睛所見事物的說法。柏拉圖解釋人之所以可以看見東西,是因為眼睛本身會發光可照明眼前的事物;就心理層面而言,莎士比亞則以眼睛能傳達豐富的訊息說明靈魂之窗的意義。由此,即可知古今中外,「眼睛」是充滿了科學與心理的想像。<br /> <br /> 在演講活動中,黃榮村教授透過何謂眼睛的垂直水平錯覺、人的行為是否是線性、人的行為是否被基因所決定及人的最早記憶可以回溯到什麼時候等,歸納列出十個問題與現場聽眾研討,用來說明眼睛、心理與科學三者間的微妙關係。透過台上、台下互動的方式,黃教授將艱深難懂的專有名詞變的淺顯易懂,同時也成功的抓住了現場聽眾們的全部注意力。<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6.htm
王豐寓 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4-10-24 以管窺天–海洋生物如何看世界? 你知道魚兒也會以管窺天嗎?你知道魚也有色盲嗎?你知道深海魚類看世界的方式比較blue嗎?視覺是海洋生物最重要的感覺系統之一,舉凡吃飯、追女友、躲敵人,視覺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多變的海洋形塑了光環境的多樣性,有繽紛清澈的珊瑚礁水域、混濁的近岸河口水域以及一片漆黑的深海等等,生物因而演化出各式各樣不同的視覺能力在海洋中討生活。視覺的產生主要是因為眼睛裡的感光細胞透過視蛋白吸收光線後轉換成電訊號傳至大腦,而視覺基因便是能夠轉譯出視蛋白的基因。我的研究主要是探討魚類的視覺基因如何因應不同的海洋光環境而做出改變,研究發現魚類會透過不同的機制來調整感光細胞的感光範圍,進而改變視覺能力適應不同的棲地環境;此外,也發現許多魚類小時候與長大後擁有不同的視覺能力。透過這些研究,除了能夠了解海洋生物如何演化出不同的視覺能力以適應多變的環境,更希望對於海洋的保育與資源管理有所幫助。<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4.htm
黃興倬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研究員 2014-10-31 生命的難題不只一種解法–那些海洋生物教我的事 當自然學者身在野外,總是用他們的感官去探知自然萬物的脈動,然後思考其中的含意。有時他們會從萬物的角度,來反省人性的正當性與道德的必要性;直到人與萬物之間的界線漸漸模糊,他們反而更能用超然的態度,去愛與欣賞地球上的所有生靈。<br /> <br /> 居住在被劇毒籠罩的環境,要如何維持生計與生存?被強敵環伺卻又瘦小體弱,要如何在生存舞台保有一席之地?拋棄可靠的保護,又要怎麼找尋出路,開枝散葉?這些生命的難題逆境,在廣大無垠又變幻莫測的海洋裡,幾乎無時不刻在上演。然而經過億萬年的適應天擇,總是有一些生物克服這些困境,得以綿延繁衍。這些海洋生物雖然無語,透過第一手的觀察記錄,以及研究人員的辯證思索,傳達不同生命對生存難題的應對方式,某種程度上也顛覆了人們對這些生命的既定形象。<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6.htm
吳祚任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所長 2014-11-14 洪流中的希望–談海嘯與臺灣 二00四年南亞大海嘯造成近29萬人死亡,二0一一年東日本311大海嘯造成核電廠輻射外洩。接連兩次重大海嘯事件,使臺灣民眾開始關注這印象中不曾發生過的天然事件。是否要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去防範這虛無的但又令人驚恐的天災呢?臺灣的能源發展是否要慎重考慮海嘯威脅?臺灣與日本相鄰,是否也會遭受重大海嘯攻擊?本演講除探索海嘯背後的科學,也將探討以上令人困惑的疑問,並且從近四百年的<br /> 歷史,深入討論海嘯對臺灣之影響。本演講最後將探討如何正確面對臺灣潛在之海嘯威脅,以及針對臺灣地形與建築物之特點,討論臺灣民眾如何在海嘯中求生。<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2.htm
陳淑貞 蘭嶼高中主任 2015-05-03 蘭嶼啓示錄:雅美自然文化的啓發(一)自然農法的最高藝術 蘭嶼最早的名稱為達悟語「Ponso no Tao」意思是「人之島」。蘭嶼在臺灣本島的東南方,對於這小島有什麼印象呢?拼板舟、飛魚季、還有深具海洋文化內涵的達悟(雅美)族人。除了這些還有關於雅美的文化呢?現今的蘭嶼自然生態究竟造成什麼樣的改變及衝擊?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37.htm
劉家瑄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 2014-11-28 海底拓荒史-探測海底的奧祕與寶藏 秋季系列的第五場場演講邀請了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的劉家瑄教授擔綱,演講主題是「海底拓荒史—探測海底的奧祕與寶藏」。劉教授說:相較於人類對海洋久遠的探索歷史,我們對海底的了解還是最近的事,五、六十年前才知道深海中有巨大的山脈與深邃的海溝,而海底形貌的完整呈現,提供了「板塊構造學說」的重要依據。海床上的沉積物記錄了演化的歷史,協助我們了解古氣候的變遷。1960年人類第一次抵達馬里亞納海溝底部,寫下歷史;1977年載人研究艇在東太平洋脊的海底,發現了熱泉與特殊生物族群,打開了嶄新的研究領域。近年來水下機器人與無人潛艇,大幅提高了對海床的探索能力,而海底所蘊藏的礦產與能源也開始受到重視。臺灣周邊的海底充滿奧秘與寶藏,演講中將逐一介紹。<br /> <br /> 上週五(11/28)晚間的第五場秋季展望演講,由劉家瑄教授擔綱。劉家瑄教授於大學時代就讀於物理系地球科學組,在讀了一本描寫深海鑽探船的書以後,決定投身於深海鑽探計畫的研究基地-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開始海洋研究的一生。然而,學生時代的劉教授從未登上深海鑽探船,親身登上該船已是數十年之後。<br />   <br /> 演講一開始,劉教授以地球表面地形圖讓觀眾一窺海底的形貌。再以NASA的火星表面地形圖對照,透過兩圖在解析度上的差異,說明人類對於地球海底地形的了解,仍不比對於火星表面來得透徹。為何人類對於探索海洋的歷史淵遠流長,卻比不上發展不到一個世紀的太空科學?劉教授說,主要原因是因為海水的阻隔,令研究海底形貌需要很多技術突破才能精進。接下來,劉教授便開始介紹人類探索海洋的歷史。<br />   <br /> 近代以前,人類為了經商、生存、拓疆等理由在海洋冒險。十六世紀以後,由於技術漸漸發達和科學開始發展,人類開始以觀察記錄為由探索海洋。英國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是此領域的先驅者。他於1768年至1779年間,多次探訪太平洋海域、由白令海峽航入北極海,記載這些海域的自然生態與風土民情。十九世紀時,英國挑戰者號(HMS Challenger)以海洋調查為名進行為期約四年的遠<br /> 征,調查結束後出版共50集的報告書,對於海洋研究功不可沒且影響深遠。<br />   <br /> 然而,一直要到1925年德國人發明聲納以後,人類才有能力探索深海。透過深海調查的證據,海底地形始為眾人所知,亦證實海床擴張與板塊構造學說。1951年,挑戰者二號測量到地球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隨著測深系統的改進,利用多音束測深儀,海床測繪得以進行。劉教授以臺灣海域的海床地形圖為例,說明海床測繪的重要性以及臺灣海床西淺東深、南縱北橫的特性。<br />   <br /> 自1968年開始的深海鑽探計畫(DSDP)是歷時最久、成果最豐富的海洋研究計畫。該計畫的重要成就包括:證實海洋擴張論、透過詳細岩心記錄得知生物地層的演進、帶動古海洋學發展等。載人深海潛水器Alvin也是一項重要發明,它的主要成就有探索鐵達尼號殘骸及發現不同於以光合作用為基礎的生態系-深海熱泉生態系統。<br />   <br /> 由於載人器具成本高昂,近年無人水下探測機器開始興起,例如臺日合作使用ROV尋找南海甲烷水合物、利用型態似魚雷的AUV貼近海床進行測繪等計畫。另外,透過衛星遙測技術,海洋研究者可以觀察海面起伏進而推測海底地形。也能利用海水溫分布研究洋流或透過暖渦旋地點得知颱風強度會增強之區域。<br /> <br /> 演講最後,劉教授以海上的日子有苦有樂,並以自己參與德國北極研究船的難忘經驗說明海洋研究的樂趣,鼓勵有興趣者一齊投入海洋研究。<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8c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4.htm
周建和 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2010-04-11 站上比薩斜塔的頂端 站上比薩斜塔做了自由落體實驗,是偉大科學家伽利略最著名的實驗之一,但是您可知道此實驗的真實性?在伽利略之前,還有人做過此實驗?伽利略在科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還有哪些著名的發明與實驗呢?本次講演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系周建和教授主講,並帶領其「科學行者」團隊在現場與大家一起做實驗,重現伽利略的偉大實驗,並詳細介紹其原理。<br /> <br /> <b><a href="http://www.nstm.gov.tw/exhibition2010/scisea/index.htm">星燦高雄「仰觀蒼穹四百年」特展</a>專題演講第六場</b>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33.htm
陳凱風 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2015-04-17 大大實驗室裡的小小神之粒子 ─ 談搜尋希格斯粒子的最新進展 2015年春季系列的首場演講由臺灣大學物理學系的陳凱風教授擔綱,講題是「大大實驗室裡的小小神之粒子-談搜尋希格斯粒子的最新進展」。<br /> <br /> 陳教授是臺大物理系的年輕教授,他在早期的成長就學和研究過程中就已經嶄露頭角,極為傑出。近年來陳教授在歐洲粒子物理的聖殿CERN參與國際團隊的尖端研究,目標之一就是搜尋理論學家預測的希格斯粒子存在的證據,這個粒子若是證明存在,基本粒子的標準模型以及物質為何會有質量的終極困擾就會得到印證和解答,也是為什麼春季展望將以陳教授參與國際重要計畫的精彩過程作為開季第一場演講。<br /> <br /> 陳教授是如何描述這個領域最近的精彩進展的?他說:2013諾貝爾物理獎由希格斯與恩勒特兩人共同獲得,因為他們正確推論了被稱為「神之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來自世界各國、包括臺灣的研究團隊,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齊聚一堂,利用大強子對撞機LHC觀察並證實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標準模型」理論中關鍵之一的希格斯玻色子,只有使用大強子對撞機才發現了直接的證據。<br /> <br /> 究竟什麼是希格斯玻色子?科學家們到底在大強子對撞機作什麼事?會不會如電影所說製造出危險物質或是做出吞噬地球的黑洞?在這個演講中,陳教授將為聽眾介紹大強子對撞機與相關實驗,同時解釋希格斯玻色子的物理概念,與來自LHC最新的實驗成果!<br /> <br /> <b>講演內容摘述</b><br /> <br /> 本季的第一場演講,由臺灣大學物理學系的陳凱風教授擔綱,陳教授以輕鬆幽默的方式讓大眾了解何謂「希格斯粒子」,以及大強子對撞機(LHC)最新的研究成果。<br /> <br /> 陳教授說,比起希格斯玻色子,或許更多人聽過「神之粒子」(The God Particle)。最先使用這個詞的是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利昂·萊德曼,他原來想將自己的科普書命名為《被詛咒的粒子》(<i>The Goddamn Particle</i>),出版社覺得不應該在書名中說髒話,所以後來改成《上帝粒子:如果宇宙是答案,那問題是什麼!》<br /> <br /> 希格斯玻色子到底是什麼?目前科學界視它為「被標準模型預言的最後一個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是一種不可再分割且沒有結構的粒子,假若宇宙形成初期的大爆炸沒有希格斯粒子的存在,所有物質便會以光速離開,屆時宇宙將會混沌無序,失去現在美好的日月星晨。<br /> <br /> 近年來為了證實希格斯機制,科學家們費盡心思地尋找希格斯粒子的蹤跡。但希格斯粒子不易觀察,就像空氣一樣,除非移動產生風,否則我們無法得知空氣的存在。為了讓希格斯粒子現形,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在瑞士日內瓦地下建造了一座圓周27公里的大強子對撞機(LHC)。<br /> <br /> 陳教授將尋找希格斯粒子比喻為躺在沙灘上拍稀有的鳥類。輻射很強的LHC好比美麗且炎熱的沙灘、粒子偵測器好比拍鳥的攝影器材,而攝影師則是3,100多位各國的科學家、工程師,與800多位研究生。要運作一次大強子加速器質子束需要7 TeV(10<sup>12</sup>電子伏特),這電力相當於4.7兆顆三號電池串連或是12億臺高壓電源供應器,換句話說,要7,000萬隻皮卡丘一起發出10萬伏特才能讓質子束產生有如高鐵行駛時速150公里的動能。不過,光就LHC質子束的能量與超導磁鐵裡的能量,就想創造黑洞毀滅地球,甚至想穿越時空回到未來,能量似乎有點太少了!<br /> <br /> 陳教授說,整個大強子加速器最重要的兩個粒子偵測器CMS與ATLAS,臺灣都有參與建造,他播放了臺灣大學與中央大學參與建造的CMS縮時攝影,也感性地說到這高五層樓、全世界最大的粒子偵測器,是一個令人歎為觀止的手工藝品。<br /> <br /> 在建造大強子加速器的過程中,科學家也發展出許多改變人類生活的科技。像是史上第一個web browser,當初就是由NeXT工作站設計給LHC科學家來快速交換大量數據資料的。現在每年LHC所產生的資料多達26 PB,為了儲存這些資料並供分享,他們把數據送往全世界,像是中研院就是亞洲唯一的Tier 1中心,是亞洲第一手的數據接收站。<br /> <br /> 2012年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公布研究團隊發現新的玻色子,並在2013年3月14日確認這個沒有自旋的新玻色子應該就是希格斯玻色子,這個關鍵結果也讓希格斯和恩格勒共同獲得2013年的諾貝爾物理獎。<br /> <br /> 陳教授說,雖然證實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但科學家們並不滿足。從今天開始,約一個多月後,他們將把LHC的能量提高1.6倍,再次撞擊質子束,希望能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其他的親人,並確認粒子是否具有超對稱性。藉此也許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新現象,讓我們一起祈禱吧!陳教授在演講最後,以星艦迷航記Star Trek的一段話作為尾聲:宇宙,最後的邊疆。這是星艦企業號的旅程。她繼續的任務,是去探索這未知的新世界,找尋新的生命和新文明,勇敢進入前人未知之境!整晚演講就在這兼具理性和感性的話語中結束。<br /> <br /> <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34.htm
吳信志 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 2015-04-24 如何讓臺灣亮起來? ─ 從動物生殖科技談幹細胞與再生醫學 在臺灣各行業之創新突破進展都有機會受國際媒體關注,讓臺灣躍上國際舞臺及提高能見度-使臺灣亮起來。如何從動物生殖科技研究成果衍生至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之研究領域?如何在過程中創造高衝擊性之創新研究成果?是該領域工作者隨時面對的挑戰。<br /> <br /> 生物技術已成為邁向二十一世紀全球重點發展科技,動物生殖科技為生物技術之一環,尤其以人類醫學最密切相關之動物基因轉殖技術之研發,已成為現階段全球矚目之科技領域,基因轉殖技術之興起,已為動物之遺傳改進提供一項嶄新可行之方法。<br /> <br /> 幹細胞乃指一群尚未完全分化的細胞,同時具有可分化成特定細胞或組織之能力,發育生物學將其歸屬於較原始期階段之細胞。再生醫學是利用健康的細胞進行修復或取代已受損或壞死的細胞、組織或器官,其所涉及的領域以幹細胞、組織工程及細胞治療為主軸。然而在幹細胞治療之研究過程中,常遭遇幹細胞經移植治療後,不易取得明確證據來證實新生組織確實由外源移植之幹細胞分化而成。因此,如何克服此瓶頸?即成為領域研究之亮點,亦為本次展望主題討論之重點。<br /> <br /> <b>講演內容綱要</b><br /> <br /> 吳教授的演講以豐富且新穎的研究成果,讓我們開了眼界,初步瞭解了何謂「幹細胞」,以及臺灣在「再生醫學」上的突破性成就。<br /> <br /> 2005年在臺灣大學年終記者會上,「螢光豬」-一種經過基因轉殖,全身細胞會散發紅色或綠色螢光的小豬,讓現場的記者驚艷!它的光芒不只在現場人員的眼中閃爍,也讓臺灣在生物科技的國際舞臺上光芒萬丈!  <br /> <br /> 吳教授說:「會從複製動物的領域轉戰動物基因轉殖研究,一開始是想幫研究幹細胞的朋友解決基因標記的問題。」2000年時,再生醫學的研究剛起步,許多科學家發現幹細胞與疾病的治療有密切的關聯,但往往是看到了療效卻找不到證據,足以證明幹細胞真的能使細胞再生。因此吳教授就想,如果能將能呈現螢光的基因轉入動物體內,或許就能觀察到幹細胞在體內的運作過程。為了驗證這個猜測,他先將水母體內的螢光蛋白移入世代交替時間短、養育經費便宜的白老鼠上實驗,成功地獲得全身散發螢光紅與螢光綠的「螢光鼠」。帶著成功的經驗,研究團隊再接再厲,將螢光蛋白轉殖到豬隻體內,經過性狀的篩選,找到能呈現螢光紅與螢光綠的小豬,再藉由人工授精的方式,成功地生產出有螢光表現的豬隻!<br /> <br /> 因為成功找到可以觀察幹細胞的螢光細胞,許多幹細胞的研究就有充分的證據。對於幹細胞的印象,一般人常把它想像成一種能治百病的「萬能細胞」,但吳教授說,幹細胞其實只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同時可分化成特定細胞、組織功能」的細胞統稱,而動物體內其實有很多種幹細胞,像是有全能性的胎盤幹細胞、單能性的皮膚幹細胞等。目前全世界找不到一種幹細胞能治百病,但吳教授覺得,在未來應該可以根據不同的疾病找到對應的幹細胞來進行治療。 <br /> <br /> 螢光豬的核心技術在「基因轉殖」,對於這個大家聞之色變的科學名詞,吳教授說,其實每個人都是基因轉殖的個體,因為根據「基因轉殖」的定義-以人為方式將外源基因嵌入生物體或將生物體之內源基因移除,當我們父母親精卵結合時,就是一種「基因轉殖」的表現。近年來拜基因轉殖所賜,動物基因演進的時間因此縮短許多,也讓再生醫學的研究能突飛猛進。如果能將基因轉殖的目的與想法攤開來討論清楚,讓社會大眾瞭解並接受,技術方面一定能有更多的突破。 <br /> <br /> 演講中吳教授也舉了羊水幹細胞應用在基因治療上的例子:科學家在老鼠懷孕初期,將綠螢光鼠的羊水幹細胞注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紅螢光鼠胎兒腹腔中,由於幼鼠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成,所以對外來的幹細胞沒有排斥性,能在身體的其他部位發現,並改善有基因缺陷的細胞。運用此種基因治療的方式,國外已有成功治療「玻璃娃娃」的案例。不過在國內,礙於法規限制,基因轉殖實驗還是無法在人體上進行。除了先天基因缺陷的改善,羊水幹細胞這種成體幹細胞,在老鼠實驗上也發現具有可以緩和細胞纖維化,及修復心肌梗塞的冠狀動脈等療效。 <br /> <br /> 螢光豬對幹細胞的研究功不可沒,吳教授認為未來還可以運用在更多的面向,像是增強動物對疾病與天氣變化的抵抗力、生產醫療用蛋白、培育出環保豬(減少糞便中的磷含量)等。但教授也語重心長地說,希望政府能將生物技術研究的規範開放,也希望一般民眾能用更科學、更開闊的心胸來看待轉基因動物。就像很多人覺得被嵌入了人類基因的轉殖豬必須銷毀不得食用,因為有些人認為,如果吃了轉基因的豬就好像吃了自己的基因一樣,是很不人道的。但教授打趣地說,其實我們每天都在吃自己的基因,因為脆弱的口腔上皮細胞不斷地在口中剝落,只要吞一口口水,每個人都會吃到了自己的基因。演講最後,吳教授鼓勵年輕人有想法就要想法去落實,藉由創新的想法與國際觀,臺灣一定能在世界舞臺上亮起來!<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35.htm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4-12-19 不願面對的海洋真相-談魚類的消失及復育 全球漁業資源的枯竭及魚種多樣性的減少已是不得不去面對的真相,但究竟是過度捕撈、棲地破壞、污染、入侵種,抑或是氣候變遷才是元凶,則是另一個大家心知肚明但卻不願去承認的事實。至於要如何復育漁源,當然應先加強科學的調查研究,建置長期可信及開放的資料庫,了解資源變遷的原因,方能制訂正確有效的漁業管理措施。但目前看來已是緩不濟急,時不我予。決策者通常不會採納「預防原則」,而改採「開放捕撈,但嚴加管理」的高風險政策,到最後仍會因為濫捕失控而使資源完全枯竭。「限漁」或劃設「海洋保護區」應是最簡單、經濟、有效的方法,但卻因怕影響漁民的生計而不易推動。此外,民眾海洋保育觀念的落後、守法精神不足、不當的補貼政策、以及未能確實取締違法捕撈,均會使漁民對政府失去信心,也不願意去配合守法,這些應都是目前臺灣漁業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看來只有呼籲由消費者自己覺醒,共同來推動「海鮮指南」,大家從日常生活中去買對魚、吃對魚,才能年年有魚。<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7.htm
嚴宏洋 中央研究院臨海研究站研究員 2014-12-05 南海明珠–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秘幸 東沙群島位置約在北緯20度,東經116度;座落於高雄市西南方約440公里的南海中,總面積約為3,535平方公里(約是臺灣本島的十分之一)。除了約1.74平方公里的東沙島常年裸露外,其餘地區大多數時間都隱沒於海下。鑑於它獨特的珊瑚礁特性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2007年設立了「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環礁的形成大致要經歷裙礁、堡礁,最後才會形成環礁。東沙環礁約在距今12,000年前的第四紀冰河期後逐漸形成,自清雍正以來即被納入中國版圖,有漁民暫時居住,也曾被英國及日本人佔領。本演講介紹東沙環礁形成的機制、人文風貌、陸上動植物的分布,以及環礁海底的生物,並將以其保育實例,討論如何保育臺灣沿岸海域日益惡化的環境。<br /> <br /> <b>講演大綱</b><br /> <br /> 在12月5日的展望演講中,由嚴宏洋教授為我們主講,主題為「南海明珠—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秘辛與啟示」。嚴教授一開始就以自身的經驗告訴大家東沙環礁治癒人心的神奇能力,佐以大量碧海藍天的照片與影片,導領大家進入這塊一週僅一班飛機前往,少有機會接觸的淨土。<br /> <br /> 東沙環礁的面積約臺灣的十分之一,島上包括駐守的國軍等約有一百多人,居民的活動區域僅約1.74平方公里左右。其環礁的形成始於隆起出海面的火山被珊瑚蟲聚集圍起,形成裙礁;在裙礁與火山之間出現潟湖後,形成堡礁;而後火山消失後的地形,即稱環礁。當地的地理條件貧乏,土壤無法保水而不能種植,使得食物限量;蔣公銅像附近也有蓄水庫處理海水淡化,不過淡化成本高,僅能淡化到一定程度仍有鹹味,飲用水還是由臺灣本島供應。此外,島上沒有網路,也有限電措施,在都市人無事可做、冷氣不能開的夜晚,卻抬頭就能看到閃爍的滿天星斗,而如此美麗的夜空在孫維新教授的輔助講解下,感覺與我們更加親近。<br /> <br /> 陸地上多為馬鞍藤、林投,及日據時期帶來的白水木等,耐鹽分並可在沙地生長的植物。這裡也經常是候鳥的中繼站,往南方避寒的戴勝鳥就經常在此稍作歇息。而海域內的營養鹽少、基礎生長率低,使得藻類不易生長,海水大多偏藍。水面下的物種非常豐富,不論是魚類、甲殼類、珊瑚的類別相比於東沙環礁區域的面積有著驚人的數量,其中的大理石芋螺,更是身上帶有全世界第一個由海洋生物提煉的天然止痛劑(zinconotide),可供給無法使用嗎啡的癌末病人。<br /> <br /> 在介紹東沙環礁的影片中,分為北探外與東探外環礁兩個地形不同的區域。北探外多軟珊瑚,為往北緩降的珊瑚礁斜坡,以雀鯛科魚類為主,也有裸胸鯙及清潔蝦在洞穴附近,上方水層則多群游性魚類,如金梭魚。東探外則營養鹽較為貧瘠,珊瑚與軟珊瑚交疊生長,珊瑚覆蓋率高達95%,有多種與不同珊瑚礁共生的魚類在其中。此處外側為垂直岩壁,海流強勁,使海扇珊瑚可捕捉順流經過的蜉蝣生物,也還有海岬、藍洞等特殊地形。此外,嚴教授也播放了關於陸蟹往返洞穴、展現領域性的短片,介紹目前正要著手的其中一項研究,即是探討凶狠圓軸蟹、四角招潮蟹等當地不同品種陸蟹的生活習性。<br /> <br /> 最後嚴教授針對南海的經濟問題稍作講解。由於南海地區目前發現不少蘊藏的石油、天然氣、甲烷、水生生物等自然資源,臨近國家都想從每年5.3兆的經濟總值分一杯羹,也就有中國甚至不惜大幅增加國防支出設置人工島的狀況,而臺灣在整個南海中僅有三個島區,該如何守住資源、在國際上維護主權,將會是一門長遠而嚴肅的課題。<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0.htm
邱郁文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展示組研究員 2014-12-12 由湧泉、陸蟹,到海岸林-談森里海的保育觀 邱研究員說:森里海的保育觀點,重新整合教科書的保育概念,將涵養水源的森林,人居住的鄉里,以及賴以維生的海洋之間緊密不可分的關係,以生物多樣性的觀點連結。海洋生態系的健康要從緊鄰的陸地環境談起,注入海域的河川集水區的水土保持及流域土地利用,影響河川的生產力,而河川注入海洋是營養鹽或污染物,將影響海域的漁業資源和生產力。墾丁國家公園的海岸林蘊含豐沛的地下水源,水源湧出後在海岸形成湧泉滋潤土地,陽光提供能量讓河岸林產生的食物送到河口,豐厚沿岸生態系,供養人間。後灣陸蟹的棲地,像是一個縮影,說明了森里海保育觀的精髓。<br /> <br /> <b>講演綱要</b><br /> <br /> 在12月12日,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邱郁文博士擔綱,主題是「由湧泉、陸蟹,到海岸林—談森里海的保育觀」的展望演講中,邱博士說:屏東縣後灣,是大家熟悉的海生館所在地,有美麗的裙礁、海岸林、湧泉,以及為數眾多的陸蟹。每年農曆五月到九月的大潮過後三、四天,陸蟹媽媽們會從海岸林出來,準備到海邊孵化蚤狀幼生,而直到蚤狀幼生們長成幼蟹,會自己再爬回海岸林。孵化過程的特殊行為稱為「釋幼」,陸蟹媽媽到海邊後會抓著石頭,等待浪打上來時身體收縮,將幼苗隨著體內的水擠出,瞬間釋入海中。不過整個流程需經過車輛橫行的馬路和約陸蟹身高二十倍高的堤防,除了躲避不被碾過,還需有足夠的力氣翻過堤防甚至要能夠承受翻過後就摔下的風險,人類的方便,卻使得陸蟹釋幼困難重重。<br /> <br /> 另一方面,寄居蟹面臨的問題則是濫捕,獵人會在林投林下用米糠等食物製作陷阱,初一十五大潮時,甚至一次可多達四十多個,使六千多隻寄居蟹同時被捉走。被抓走的寄居蟹往往會被敲破原生殼,住進人工的彩繪殼中,而原本的殼在寄居蟹死亡後應要留在海邊循環利用供下一隻入住,若被帶走會使得可使用的殼越來越少,造成搶殼、入住人工物品的現象。而人工物不如原生殼,無法完整覆蓋腹部與卵,並維持良好濕度,反而會因塑化劑造成無法抱卵的情形。因此除了社區居民幫忙巡守海岸外,也有「輕鬆成家方案」募集大家帶回去卻又不需要的殼,再次供給寄居蟹們使用。此外海灘上垃圾多,淨灘在已經造成破壞的現在顯得非常重要,如塑膠杯裝的珍珠奶茶若斜放在沙灘上,會使得寄居蟹們滑入杯口吃珍珠但無法爬出,直到隔天中午沙灘與海水溫度達到60℃高溫下死亡。<br /> <br /> 邱博士說,有了房子就要有好社區,接下來要解決棲地的問題。棲地在二十年的光陰已長成大片的海岸林,內部湧泉處處,只是已被集團買下打算作為飯店的預定地。除了告知集團陸蟹的進食習性會將有機質拖入達地下水層的洞穴中,使得孑孓滋生可能造成公共衛生問題外,同時邱博士也開始在海生館外的空地種樹、製作人工湧泉,試圖開闢一片新的樂園給陸蟹。而令人驚喜的是,在人工湧泉做好後,原本在土裡的種子開始發芽、白鷺鷥進駐,連野生的鹿和鰻線都來了,成為一個嶄新良好的棲地指日可待。<br /> <br /> 最後邱博士提到,若想要有好的環境就必須有健康的集水區,也就是上游的河流必須有完整的河岸林供給養分、降低水溫,並減少流入其中的民宿清潔劑與農田農藥等污染,使得水資源能繼續有乾淨完整的循環。過去的保育觀念常把人與要保護的自然環境區隔,現在則是要推動人的活動區域與自然環境鑲嵌的概念,不僅是讓人們學習如何與自然共存,更是回歸自然、尊重自然的展現。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1.htm
蔡文達 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2015-04-12 材料的生、老、病、死與輪迴(一):材料的生 材料與人一樣,也有生老病死、有輪迴。冶煉是材料製作的開始,可以說是材料的「生」。產品的生產是一連串材料的製造過程,舉凡日常生活的用品、半導體、生醫與能源等科技工業到太空科技,也都與材料「生」息息相關。為妥善利用有限的資源,我們更應思考如何將材料再生與再利用,使即將廢棄的材料能再妥善利用。本講演邀請蔡文達特聘教授與您一同來認識材料與注意材料的保健。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26.htm
劉益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2014-12-19 環境、聚落選擇與災變 二○○九年八月上旬發生因莫拉克颱風引起嚴重水災,導致聚落沖毀、人命傷亡慘重,促使筆者思考環境、聚落選擇與災變之間關連的議題,並且放在更長遠的時間架構考慮,從考古遺址所顯示的聚落分布談起。<br /> <br /> 臺灣史前時代人群,大致在距今4200年前開始移居山區,其分布高度與當代原住民聚落相近,而平原地區亦隨著環境變化而擴張分布領域。山區人群經過長期的適應與演化,逐漸建立其與山地區域自然環境相處所需之各類生態技能與工具套,製造出大量適宜山田燒墾的打製石斧、石鋤等工具。進入新石器時代晚期以及金石並用時代長期定居之狀態。距今約一千年前後或稍晚之原史時代,由於海域貿易與交換系統逐步擴大,因而輸入不少外來器物,逐漸影響居住於山區人群之生活,但並未改變其生活型態,人群仍以高位河階做為聚落所在之選擇,而以鄰近山坡地及低位河階做為耕作地和生活資源採集所需之地,此種選擇當有其環境意涵。在尚未遷入山區之前,臺灣史前人群主要居住在海岸平原,主要選擇依賴海岸溪畔具有重要資源的區域,尤其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期,人群主要受到資源選擇的因素影響,但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以來,臺灣史前文化人群之間可能已有小型戰爭行為,因此聚落選擇除了考慮自然資源的因素之外,同時亦考慮安全因素。就安全因素而言,包括人群之間爭戰,也包括自然環境所構成的安全因素,由其是人群遷移到山區以後,受到臺灣自然環境強烈制約,史前時代人群對於聚落選擇,就聚落型遺址分布而言,自有其一套思維體系。<br /> <br /> 一八九五年日據以來,國家勢力的強力統治,以及所謂的現代化、聚落遷移,造成了生業型態重大的改變。原本完全融入自然環境的原住民族,開始進入鄉民社會或國家經濟體系。當國家體系完全統治臺灣本島,當然就可以進入原本屬於原住民所生存的山林、海岸。由於國家經濟體系所帶來的生產方式,和原本原住民的生活型態差異甚大,大規模的砍伐林木、修築道路,改變了原有山區的土地利用型態。以楠梓仙溪流域甲仙以上區域為例,考古遺址顯示的史前聚落、原住民在政策遷移前聚落以及當代聚落分布與選擇。指出此次發生嚴重災害的小林、民族、民權、民生一村等聚落,災損所在區位均屬於谷口,以及較低位的河階。原住民在一九二○年代政策性遷移前,聚落均位於比高較大的高位河階,至於居住型態的史前聚落,都位於高位河階,部分耕作型態遺址則位於較低位河階,透過比較說明聚落位置選擇在當代氣候變遷的條件下,必須更謹慎考量其所在位置。如何從史前到當代原住民所留下的觀念,汲取當今所需的生活智慧,是各個不同學科研究必須共同思考的課題。<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6.htm
梁庚辰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2014-12-28 學習與記憶的大腦-從哲學到科學 人類的智慧從何而來?有些人認為智慧是天生的,但英國經驗主義學者認為智慧乃後天習得。心理學者承襲這樣的思惟,­強調「後天經驗可以形塑人類的智慧,宛如在空白泥版上刻畫出痕跡」。後天學習如何改變人類的神經系統,而在腦中留下記憶的痕跡呢?本講座第八場講演於103年12月28日,邀請到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梁庚辰 教授,與我們分享「學習與記憶的大腦─從哲學到科學」。<br /> <br /> <b>講演大綱</b><br /> <br /> 「人類的智慧由何而來?」自古就是個引人入勝的問題。有些人認為智慧是天生的,但是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主張人類智慧來自「經驗」:人初生時心智宛如一塊空白泥版,學習的經驗在這塊泥版下刻畫出痕跡。經驗的痕跡彼此聯結形成人類的智慧,而造成聯結最主要的因素是兩個事件在時間上相繼發生。時間的連續性(temporal contiguity)成為經驗主義哲學中形成聯結學習(associative learning)的關鍵法則。二十世紀初,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發現古典條件學習,顯示狗每次聽到鈴聲後有食物,鈴聲就會引起流口水的反應。美國心理學家桑戴克發現工具條件學習,貓若作了某一動作後獲得獎賞,則貓就傾向重複這一動作。鈴聲與食物間或動作與獎賞間都需要時間緊密相聯才會有效,這證實了經驗主義哲學家的想法。但是何以刺激或意念在時間上相近就能形成聯結一直是個未解之謎。<br /> <br /> 二十世紀初現代神經解剖學鼻祖西班牙的卡赫認為學習聯結改變了突觸(神經與神經聯繫的結構)強度。1949年加拿大生理心理學家海伯在「行為建構」一書中指出,神經突觸強度的改變源於突觸前神經與突觸後神經同時興奮的活動:如果每次突觸前有輸入,突觸後神經就一定有反應,則兩者間的聯繫就會加強。這個「活動偶合(activity coincidence)」促成改變的想法,在1973年由英國學者布理斯與挪威學者羅穆發現海馬長效增益作用(hippocampal long-term potentiation,LTP)而得到支持。長效增益作用的輸入專一性(input specificity)、協同性(cooperativity)、與聯結性(associativity)使得這個生理現象備受矚目,有證據顯示它是正常學習的神經基礎。LTP三個特性的產生繫於神經細胞膜的一個分子—NMDA受體,它的興奮會開放細胞鈣離子管道,啟動細胞內一連串的變化,使得神經突觸的聯結增強,造成某些學習的效果。抑制NMDA受體的興奮不但阻斷LTP,也會阻斷學習與記憶。值得注意的是,NMDA受體要在突觸前興奮在時間上緊聯突觸後活動才會產生。上述有關學習記憶的研究發展,使我們瞭解到,從英國經驗主義哲學開始,歷經心理學行為主義的學習研究,生理心理學理論以及神經科學研究,人類智慧的形成是可以由分子機制一直追溯到哲學理念的。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9.htm
蔡文達 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2015-04-12 材料的生、老、病、死與輪迴(二):材料的老、病、死與輪迴 材料與人一樣,也有生老病死、有輪迴。冶金是材料製作的開始,可說是材料的「生」;防蝕是預防工件的退化,則是要防止材料的「老、病」,甚至「死亡」。從高雄氣爆事件的發生,管線的鏽蝕與保養的不確實,政府及民眾開始意識到材料的議題。本次演講,邀請到成功大學材料系的蔡文達特聘教授,與您一同來認識材料與注意材料的保健。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27.htm
鍾俊元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4-11-17 2015產業重要技術趨勢展望 2014年全球經濟景氣多空互見。美國經濟持續回溫但升息聲浪不斷,歐洲經濟觸底反彈卻動能偏弱,安倍政府面臨維持財政健全及經濟成長之兩難困境,中國大陸及東協等亞洲新興國家則經濟成長力道趨緩,而近期油價不斷走跌,卻又為全球景氣埋下變數。另一方面,除了勁敵韓國積極布局雙邊貿易自由化,中國廠商串起的「紅色供應鏈」,正快舉進攻、威脅台灣完整的電子產業供應鏈優勢。環顧各國產業競爭,從關稅壁壘,擴大至專利攻防與企業併購,競賽愈趨白熱化。<br /> <br /> 眺望2015,各界進行產業布局,已不能只思考技術能力如何精進,尚需具備更宏觀的全球科技趨勢、掌握總體經濟脈動、建立發掘新興產業特有樣貌之工具與能力,並且洞見人才版圖與布局的策略。有鑑於此,工研院產經中心(IEK)於本「眺望2015產業發展趨勢開幕式-宏觀趨勢篇」講演中,預測2015年全球科技產業發展十大趨勢,同時發表IEK-CQM台灣整體製造業及金屬機電、資訊電子、化學、民生等四大業別2015年景氣展望,並以cluster mapping指標,提出2015年台灣擘劃城市產業發展機會的新路徑。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22.htm
陳淑貞 蘭嶼高中主任 2015-05-03 蘭嶼啓示錄:雅美自然文化的啓發(二)尊敬,才能永恆 蘭嶼最早的名稱為達悟語「Ponso no Tao」意思是「人之島」。蘭嶼在臺灣本島的東南方,對於這小島有什麼印象呢?拼板舟、飛魚季、還有深具海洋文化內涵的達悟(雅美)族人。除了這些還有關於雅美的文化呢?現今的蘭嶼自然生態究竟造成什麼樣的改變及衝擊?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38.htm
鍾邦柱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15-03-27 化學在生物的應用-從我的親身經歷談起 我從臺灣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因為喜愛生物化學,在博士班期間進入美國賓夕法尼大學的生化系就讀。當時躬逢分子生物萌芽、生物科技起飛的階段,一頭鑽進生物科技的研究,至今也已30年了。中間曾有人問我為何轉行,但我從來不覺得我曾經轉行。這是一種很普通的生涯選擇,化學系許多畢業生都走與我相同的路。在這強調跨領域研究的時代,化學知識是一種基礎,化學家可以從事任何行業。而美國哈佛大學的化學系的正式名稱已經是「化學與化學生物系」,更強調化學生物是化學系的一個重要方向。在此演講中,我將說明生物科技的未來走向、與化學家在生物科技的發展中扮演的角色。<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23.htm
余建勳 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技正 2015-03-29 龍貓森林裡的臺灣石虎 石虎的英文名是「leopard cat」,所以又稱「豹貓」,身上有類似錢幣大小的斑點花紋,也被俗稱為「錢貓」。老一輩臺灣人習慣稱石虎為「山貓」,是僅次於雲豹,臺灣最美麗、最威風的貓科動物。發現石虎的存在,對臺灣生態系來說無非是一件重要大事,因為有石虎出沒的地方,代表當地的土地與生態系是自然且健康的。在臺灣雲豹消失的今天,更顯出僅存500隻石虎的珍貴;宣導與保育石虎的工作也更具時代性與在地性的意義。<br /> <br /> <b>註</b>:本講演由個別獨立的三段短演講所組成,係屬實驗性質。若僅要觀看個別的短講演,請至下方「延伸學習」點選收看。<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24.htm
林質修 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15-04-10 化學是什麼?化學在哪裡?小心啊!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呢! 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人類歷史中難以否認的事實。<br /> 您也許沒有想過,人類幾乎是天生的化學家呢!<br /> 或者我們可以說,人類與化學是一對天生的佳偶。<br /> 這段難解的情緣,從最初的憧憬與熱戀,走到海誓山盟,如膠似漆。<br /> 在過去幾百年,化學伴隨著人類走過工業革命,進入民主體制,開創資訊時代;<br /> 但不可諱言的,化學也帶給我們環境汙染、黑心食品、以及毀滅性的武器。<br /> 人類與化學是否由誤會結合,卻因了解而面臨分手呢?<br /> 在新時代裡,人類面對空前的挑戰,<br /> 破敗的大自然、失控的人口、資源的短缺、不公義的分配體制。<br /> 「化學」這位忠實的伴侶能繼續為人類貢獻力量嗎?<br /> 它是否會被冷落在歷史與記憶的角落,成為少數學者專家的玩物?<br /> 或許它只能像年老珠黃的怨婦,偶爾為夫君排憂解悶,但郎心卻已別有所屬。 <br /> <br /> 在這場科普演講中,講員是一位說書人,<br /> 要為大家好好重溫這段有血有肉有笑有淚的歷史劇。<br /> 但講員更期許自己是個媒人,<br /> 讓化學與人類這對歡喜冤家盡釋前嫌,雙方再續前緣, <br /> 讓忠心服務人類的化學能重返榮耀,而人類之未來也因化學再創新局。<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25.htm
孫維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臺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2015-03-06 精彩瑰麗的星空.難以置信的宇宙 你認識自己所居所存的這個宇宙嗎?舉頭就可望見的蒼茫星空,距離我們如此遙遠、卻又如此貼近,其中涵藏著多少已知的美麗、未知的奧秘?渺小如人類,又是如何透過科學之眼,探索億萬光年以外的廣袤時空?從太陽系內到宇宙深處,從科學萌芽之初到最新的科技進展,本演講由孫維新教授帶你一起,仰觀蒼穹,認識星空!<br /> <br /> <b>2015茂迪關懷系列科普講座<br /> 《哇!科學跟你想的不一樣!》</b><br /> 主辦:茂迪文化藝術基金會<br /> 攝錄: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知識大講堂<br /> <br /> 《哇!科學跟你想的不一樣!》科普講座臉書頁:<a href="https://zh-tw.facebook.com/events/1438032996419159/">https://zh-tw.facebook.com/events/1438032996419159/</a>,歡迎參觀。<br /> <br /> ★本講演全程錄影感謝茂迪文化藝術基金會慨允,知識大講堂提供,謹此致謝。<br /> <br /> <br /> <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28.htm
張泰迪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 2015-04-19 海洋垃圾大軍 全世界超過一半的黑背信天翁住在中途島,夏威夷旁的小島。源源不斷的海漂垃圾隨潮水日以繼夜攻擊著小島,每年有大量的鳥因誤食塑膠垃圾而死亡。比戰爭、炸彈還可怕的是,污染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垃圾大軍的數量會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有許多專家學者進行海洋垃圾的研究;有許多企業製造更友善環境的產品;有許多消費者選擇購買環保商品來關心地球,且從如何減少垃圾及資源回收做起。<br /> <br /> 垃圾減量、資源回收、不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自己帶餐具水壺,諸如此類的陳腔濫調,當要真正落實時,是無比艱辛與困難。蘭嶼、綠島因垃圾量不足,設置焚化爐不敷成本,目前委外處理,透過船運、陸運,送到200公里外的高雄市焚化爐處理。當我們想到垃圾鋪滿原本美麗的沙灘、海洋的垃圾渦流日漸增大,全都是一件一件累積而來的。就讓我們負起守護環境、守護海洋、守護後代子孫的責任,別讓悲劇一再重演。本週(104年04月19日)邀請到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張泰迪 董事與您一同來守護海洋、珍惜地球。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29.htm
林惠珊 屏東科技大學鳥類生態研究室研究助理 2015-04-17 老鷹想飛–人與鷹的故事 老鷹,學術界稱為「黑鳶」,曾是臺灣普遍可見的鳥類,也經常出現在童謠吟唱中,更是童年遊戲「老鷹抓小雞」裡耳熟能詳的主角。但是,現在你看得到黑鳶嗎?你知道猛禽黑鳶屬於生態鏈的頂端掠食者,一旦掠食者消失,生態系將徹底失衡?失衡的生態對農作物或環境,將造成什麼衝擊和影響?<br /> <br /> 「老鷹想飛–人與鷹的故事」,將帶領大家認識這群瀕危的動物,在農藥、毒藥、棲地消失等多重打擊下,掙扎求生的故事;省思人類如何學習與自然和諧共存,也從老鷹的生存問題思考目前引發高度關切的食安議題。當天的講師林慧珊任職於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高中時就非常愛鳥,尤其深受兼具力與美的猛禽所吸引。當她讀到「老鷹的故事」書中紀錄老鷹面臨棲地破壞與生存困境時,忍不住落淚。因緣際會,由於這本書的牽引,建立起她和黑鳶的一連串奇妙緣分。<br /> <br /> <b>2015茂迪關懷系列科普講座<br /> 《哇!科學跟你想的不一樣!》</b><br /> 主辦:茂迪文化藝術基金會<br /> 攝錄: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知識大講堂<br /> <br /> 《哇!科學跟你想的不一樣!》科普講座臉書頁:<a href="https://zh-tw.facebook.com/events/1438032996419159/">https://zh-tw.facebook.com/events/1438032996419159/</a>,歡迎參觀。<br /> <br /> ★本講演全程錄影感謝茂迪文化藝術基金會慨允,知識大講堂提供,謹此致謝。<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31.htm
孫維新 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2010-01-23 宇宙中的寂寞心靈 在宇宙中數萬顆星星裡,那寂寞的心在哪裡?自古以來,科學家埋首於研究,大多是孤獨的。在天文科學數百年來的研究發展上,天文科學家對於宇宙的發現有什麼無法訴說的秘密?為何引領時代進步的科學卻成了一種異端學說?當科學家即將推翻過去的理論時,卻要背負著沉重的罪名?對於整個社會制度造成了何種影響,科學的進展導致社會改變,而引領科學進展的科學家,在個性和生活態度上有何共通特質?本講座將以四位歷史上的天文學家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克卜勒為例,藉著他們成長的歷史,瞭解科學研究的本質和發展過程。從巨石陣、人面獅身、早期希臘天文學的宇宙觀開始談起,透過臺灣大學孫維新教授風趣的解說,將帶領我們進入天文學的殿堂。<br /> <br /> <b><a href="http://www.nstm.gov.tw/exhibition2010/scisea/">星燦高雄「仰觀蒼穹四百年」特展</a>專題講座第一場</b><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32.htm
陳竹亭 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 2015-05-01 煉金術的前世今生 <span style="font-size: 16px"><span style="font-family: 標楷體">哈利波特的魔法石其道何難測,踪跡何難尋?<br /> 賽凱爾蘇士是鍊金術士中的狂徒還是騙子?<br /> 牛頓和波以耳竟也踟躕於隱晦的霍格華茲?<br /> <br /> 誰能數落亞里斯多德天縱英明中的錯誤和荒誕?<br /> 瞎子領瞎子?又是誰將蘇菲亞引入闇黑的淵藪?<br /> 誰又能否定先賢的睿智,卻是在哲學還是玄學?<br /> <br /> 柏拉圖、伽利略、文藝復興和物理,<br /> 科學一旦離開了數學與理性的根基,<br /> 是否注定要迷失在真理國度的邊際?<br /> <br /> 拉瓦節用雙手揭開了大自然神祕多姿的帷幔,<br /> 終得一親蓋婭外衣的芳澤?<br /> 亦是邂逅了雅典娜兼具知識及智慧的靈魂?<br /> <br /> 科學、人文、數學、慈愛,<br /> 何者是地球人的文明精髓?<br /> 何者才是上帝的終極語?</span></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36.htm
吳宗信 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主任 2015-05-01 進入太空的鑰匙-火箭,臺灣可以嗎? 吳主任是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的教授,以及ARRC的HTTP火箭計畫中主要的領導人。此計畫由30位以上的教授、研究人員與碩博士生組成,希望能集結全臺各地的學校和研究單位,共同打造臺灣的自製火箭,並期待有朝一日更上層樓,實現商業太空飛行、承載小型衛星,以及氣象數據觀測等目標。吳主任在演講中將會介紹這個領域的最近進展。他說:我們將針對現今全球太空的發展做初步簡介,包括衛星的使用與具備發射衛星能力的國家,進而對臺灣是否應該發展太空工業,載送衛星進入軌道提出看法;同時介紹國際上應用衛星的最新發展,尤其是極低地球軌道(Very Low Earth Orbit, VLEO)與低地球軌道(Low Earth Orbit, LEO)衛星的未來趨勢,與可能帶給臺灣的機會。我們也將介紹火箭引擎發展的歷史,並解釋為何ARRC會研發混合式火箭引擎,及其未來在太空發展中可以扮演的角色。在演講中,我們將提出未來五年ARRC 的願景,鼓勵大家共同努力,來完成臺灣人進入太空的夢想!<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39.htm
胡宇光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2015-03-13 絕不「膚淺」的X光-How deep can we see in nanoworld? 百年前X光的發現無疑是物理學與醫學影像第一次的重要交流,也擦出了燦爛的火花。人類驚奇的發現,利用這些肉眼看不見的電磁波,複雜而奇妙的生物體及人體內部,可以在不需要破壞組織的狀況下,直接觀察。這不但是醫學影像的濫觴,也促進了近代醫學的發展。二十世紀末蓬勃發展的奈米科技,除了在延續了半導體與光電科技的研究與產業,另一重要的方向就是希望奈米元件及奈米微粒技術可以對人類健康與醫療,帶來無可取代的效果。<br /> <br /> 但是距離X光成像發明一百二十年後,當X光成像技術已經大幅應用在日常的醫療行為時,奈米科技可以對這些高度成熟的技術提供何種的前景?主講人將以其個人研究經驗,說明奈米科技可以對X光成像所帶來正面的衝擊。而這些新的成像技術,包括奈米複合材料對比顯像劑、更高解析度、更快速、更低劑量利用奈米技術製造的成像裝置,將不會只侷限實驗室,而是在半導體、材料醫療機構,進行高端的成像及分析及更準確的診斷。<br /> <br /> 基於醫療設備即使在所有的學理及動物實驗皆已完備後,仍需的長時間發展與認證,這些新的奈米科技所帶來的新成像方法,已經在轉譯醫學上產生了重大及正面的影響。在動物成像上,高解析度、高品質的影像對疾病的成因及治療策略之形成,可以帶來決定性的衝擊。主講人也將針對此方向及基礎科學研究,包括物理及生命科學、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予以說明。<br /> <br /> 另一方面,奈米解析度的X光顯微技術也拓展了我們的視野。沒有任何成像技術可以像X光成像可以穿透如人體的厚度但同時可以達到次微米的解析度。這樣的成像能力在目前因為X光輻射劑量的限制的無法應用於人體,但是對材料及元件的成像仍然具有極大的功用。隨著同步輻射及其他X光光源的進展,我們也期待X光在貢獻人類保健一百年後,能以其卓越的穿透及解析能力對奈米科技產生突破性的貢獻。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40.htm
李茂榮 中興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兼理學院院長 2015-05-08 化出生活,學新知–化學對生活的影響 化學是探討物質的科學,也是基礎科學之一,雖然一般人感覺化學的理論深奧,但實際生活周遭充斥著無數的化學物質,無論是吃的、喝的、用的,甚至連我們所呼吸的空氣,也都跟化學有關,由此可見化學與人類生活食衣住行是息息相關的。看著電視上有關化學的新聞,總是以負面的居多,例如從三聚氰胺開始,直到最近茶葉中含有殘留農藥的食品安全新聞,或是某處的排水溝出現特殊的顏色,也都與化學脫離不了關係。奈米建材、奈米衣料、奈米化粧品、奈米塗料,這些現今廣為人們所使用的新一代奈米產品,也是化學的產物。而網路上流傳與化學相關的文章,大部分也都似是而非。化學雖然是一門科學,但又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要了解生活周遭的化學,對於化學對生活的影響有更進一步的認知,亦即如何利用化學的優點,提升生活品質與避免其不當使用所造成的傷害。因此讓我們一起來「化」出生活,「學」新知。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41.htm
鄭明典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 2012-03-11 北海小英雄的氣候難題 常說:「天有不測風雲,真的是這樣嗎!」近來常出現有關全球氣候異常的報導,以前常下雨的地方出現了乾旱,不下雪的地方降下了世紀大雪,各地陸續又創下歷史高溫。這些怪異的天氣隱約透露出一些端倪,告訴大家地球生病了。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注,人們開始探究這些天氣的成因,姑且不論這些怪異天氣是如 何形成的,讓我們先來探討為什麼會有天氣變化呢?為什麼天氣預報無法百分之百準確呢?維持地球穩定的平衡被破壞又會導致什麼後果呢?<br /> <br /> 北海小英雄來自在北海活動的「維京人」。他也是紀錄上帶領第一批歐洲移民定居格陵蘭的領袖人物,可惜在「小冰期」的嚴苛考驗下,格陵蘭被冰封,讓北海英雄 也遇到了氣候難題。而全世界最大的島—格陵蘭,其境內的冰層變化就成了觀察地球暖化重要的指標。被稱為綠色大地的格陵蘭(Greenland),今日雖然 常年被冰雪覆蓋,但根據史料記載曾有歐洲移民到此發展,總人口一度高達5,000人,到了中世紀卻完全消蹤匿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是遭逢了氣候自然難 題,還是人類自己的行為招致惡果?請與中央氣象局鄭明典主任一起來了解「北海小英雄的氣候難題」。<br /> <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htm
陳竹亭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2012-05-25 能源與永續文明 為什麼世界上古今及各地的文明有不同的命運與發展?為什麼許多文明會從絢爛歸向滅亡?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人是鐵飯是鋼,所有生物的存活都需要攝取食物。更嚴格的來說,是要攝取能量。自然環境中生態區塊的形成就是生命競爭能源的結果;社會環境中經濟文化的發展,也正是人類開發、競爭能源之所致。<br /> <br /> 生命固然是能量的表徵,宇宙從大霹靂而出,物質可說是「能」的「實體表象」。核能與化學能造就了不同的物質,我們的宇宙就形成了一個原子、分子的世界。太陽能歷經五十億年,孕育了大自然,生命才有機會在地球上生生不息。經過逾三十億年的生物演化,智人從一萬五千年前的冰河期勝出。人類經歷過冰河時期嚴酷的生存考驗,在距今約一萬年發展出了農業與牧業,終於創造了與其他生物截然有別的文明生活。<br /> <br /> 人類的生活從起初取之大自然,到現在繼而創造了獨特的生活方式。近兩百年間歐洲文明創造了近代科學。所引生的工業革命將人類帶入了人口劇增、與能源資源分配嚴重不均的時代。人類創造了生命與環境嶄新的互動模式,也造成了能源與環境危機嚴重威脅永續文明。人類是否終能創造出新能源,以浴火鳳凰的姿態走出困境呢?<br /> <br /> 本次演講陳竹亭教授將與來賓分享自身的學思歷程,並帶領演講者認識能源與文明發展的精彩故事。演講將透過化學家的眼光,帶領我們由生活週遭的環境與能源議題,進而一同深入探討人類永續文明發展的曙光。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htm
賴明詔 中央研究院院士/成功大學校長 2011-05-13 認識病毒:病毒與人類的拉鋸戰 自從愛滋病,SARS 的爆發大流行以來,大眾可以感受到病毒對人類健康及社會秩序繼續不斷的挑戰。我們一直以為傳染病以可以被克服,因為傳染病(包括病毒及細菌)可以用疫苗及藥物控制,例如人類曾經藉著疫苗,成功地讓天花病毒完全消失。但新興與舊的病毒卻層出不窮的繼續挑釁,例如近年來流行性感冒的威脅,以及登革熱、腸病毒的肆虐,證明病毒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病毒在人間存在已有幾千年歷史,在這期間病毒與人類兩者之間不斷地有拉鋸戰,人類可勝一時,卻無法永遠勝利,即使在一個人體內,病毒的威力和 身體的防禦系統也是彼此攻防,互有斬獲。<br /> <br /> 人體對抗病毒通常有幾道防線,包括天生非特異性的細胞素及針對各種病毒的特異免疫系統,有些病毒卻能對這些防禦系統設計出奇妙的攻破的方法,所以一旦病毒入侵人體,病毒與人體的防禦部隊就像是街頭巷戰,短兵相接。病毒贏了,就讓人生病,人體守住防線,擊退病毒,病就好了。這場戰爭之激烈以及戰略的複雜和實際的戰爭毫無兩樣。如何讓人體增強防禦力以戰勝病毒,就是醫師及科學家的挑戰,就讓我們從人類宏觀及人體器官與細胞微觀的角度來看看人類與病毒之間的拉鋸戰吧!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4.htm
蔡篤堅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教授 2011-05-27 邁向新紀元–生物醫學科技與人文對話 今天,工業革命以來的政治、經濟與文化道德全球化的趨勢進入了全新的里程碑。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意味過去重工業到精密資通訊工業的基礎,揭開了打造全新世界的序幕,繼人定勝天之後,人為萬物主宰的生物革命新紀元已然展開。工業革命帶給專業人士財富、地位與影響力,醫學為主要代表,賣藝為生的古希臘醫生與被主流文化排除的東方醫者,包括西波克拉提斯與華陀,曾幾何時醫生成為跨越自由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現代社會轉型的關鍵,而在生命倫理訴求取代傳統醫學倫理的當下,巨大的渴望與不安如影隨形。做為世界東北亞與東南亞、漢民族與南島語族、中國大陸內陸霸權與歐美海洋文化交流樞紐的台灣,由伴隨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大航海時代開始,就是經貿、政治、文化交流與科技思想傳譯的關鍵。而在多元文化與現代醫學傳承交錯的現代化脈絡中,我國如何以瘧疾根除、家庭計畫、專業社群奠立、移植醫學興起與癌症醫學研究等五大傲視世界的醫藥衛生領航運動為基礎,創造符合全球公平正義的生技產業佈局,以專業為媒介的社區與社群營造為核心的新亞洲經驗,豐富生命倫理學實踐與促進國際交流,使我國雄踞引領歐、美、澳洲與中國、東南亞以及大洋洲,科技民主與文化經貿共榮的關鍵地位。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6.htm
蕭百忍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2011-03-04 遺傳和環境,孰重要? 全球科學家於西元2000年完成決定整個人類基因體的序列,它總共有三十億個鹼基,包含著二萬五千個製造蛋白質的基因,以及上萬個調控基因表現的顯微RNA。分析這些序列使得科學家們可以一窺生命圖譜的奧秘。一個人大部份的特徵,如髮色,身高,長相,體質,都是由他的基因來決定,而這些基因來自他的父母。當他父母的配子在形成過程中發生差錯,就會導致不同的遺傳疾病。這些新的突變可能傳到下一代,從此代代相傳,造成許多不可避免的家族悲劇。藉著我們近年來對遺傳疾病的新知,現代孕婦可以在產前進行胎兒基因測試,然後對帶有遺傳缺陷的胎兒選擇墮胎。許多新進國家普遍對初生兒篩檢某些遺傳疾病,以便提早治療,而某些帶有癌症基因的家族成員,也可在發病前進行切除手術。但很多遺傳疾病,尤其是那些影響腦細胞的,至今尚未有任何有效的治療方法。基因雖然很重要,但並不決定一切。孕婦在懷孕期間若接觸到某些不良藥物或化合物,或受病毒感染,產生畸形兒的機率就會增加。而一個人的生活飲食習性,會影響他的健康狀況以及得病的可能性。雖然我們的基因是與生俱來不能隨意改變的,但我們可以由控制環境來改變這些基因的表現,使自己活得更健康快樂。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7.htm
鄭登貴 東海大學動物畜產與生物技術學系講座教授 2011-09-23 動物的生殖科技 近二、三十年來,由於若干新興之動物生殖技術、基因轉殖與複製科技之推出,已為動物之遺傳改進,提供一項嶄新、精準、快速且可行之方法。禽畜之被應用傳統選拔方法進行育種,歷經數十年甚或百年以上之嚴格選拔後,其能獲得之遺傳改進量,往往可因經由結合基因轉殖、複製與生殖技術等之巧妙運用,在短短單一世代中,達成與之相同的改進效果。<br /> <br /> 前述新興科技之成功研發,除可以直接用以改善禽畜之生產性能,顯著提升動物性糧食之產出,從而免除全球人口持續增加導致之糧食恐慌問題外,在人類疾病醫療方面亦甚具應用潛力。例如動物生殖科技(體外受精技術)之成功開發,有效催生人類試管嬰兒之問世;未來吾人亦能可藉由基因轉殖家畜,生產具有生物活性且經濟價值高昂之藥用蛋白,俾供特定疾病醫療之使用;透過動物複製技術平台之應用,甚或可望經由種間核移植技術嘗試產製人類胚幹細胞,從而進行人類之細胞工程、組織工程、甚或器官工程等,俾提供進行特定細胞、組織,或器官移植等醫療之使用。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9.htm
簡正鼎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2011-11-04 神經細胞的誕生:一場公平或不公平的競爭? 胚胎發育過程中一片渾沌,哪些細胞注定要形成神經細胞?進程又是如何?科學家的研究指出,神經細胞的誕生,可說是「不經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細胞內的基因體,就像算命師一般,早就預告了它的命運;核內的轉錄因子,扮演了命運的執行者,啓動發育的程式,走向不可逆的分化過程。<br /> <br /> 命運不全然是天註定的,鄰近細胞間的競爭是白熱化的,競爭的過程靠的是壓抑別人,些微的差異,會造成巨大的後果。細胞的不對稱分裂,造成細胞間的兄弟鬩牆;祖產的分配竟可以如此不公,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細胞的排列井然有序,原來它們也要看齊,向右及向左旋轉,動作整齊劃一!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1.htm
Dan Shechtman Professor of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ifa, ISRAEL 2012-05-07 Quasi-Periodic Materials Modern crystallography since 1912 defines that “crystals” were ordered and periodic. It required the crystals to bear only 1, 2, 3, 4, and 6. 5-fold rotational symmetry as well as any other symmetry beyond 6 is forbidden in periodic structures.<br /> <br /> In 1982, 70 years after the study of crystallography, quasi-periodic crystals were discovered. Prof. Dan Shechtman first observed an icosahedral phase in Al6Mn and identified a 5-fold diffraction pattern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br /> <br /> Prof. Shechtman underwent detailed experiments to confirm the relation of the 2-, 3-, and 5-fold rotational symmetry axes using TEM. He and his colleagues also demonstrated the quasi-periodicity of such materials using Fibonacci series.<br /> <br /> However, his claims were rejected by the community of crystallographers in the years between 1982 and 1987. In 1987, X-ray transmission Laue photograph on a large quasi-periodic crystal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the 5-fold symmetry and the crystallographers. The 1954 Nobel Chemistry Laureate, Prof. Linus Pauling (1901-1994), remained the only prominent opponent to quasiperiodicty in crystals during the last decade of his life.<br /> <br /> In 1992, International Union of Crystallography redefines the crystals as "any solid having an essentially discrete diffraction diagram, and by periodic crystal we mean any crystal in which three dimensional lattice periodicity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absent."<br /> <br /> The main reasons why quasi-periodic crystals were not discovered prior 1982 according to Prof. Shechtman include: the availability of TEM, professionalism, tenacity, belief in self, and courage. He encourages the students to become experts in the fields they like, and they will have great futures.<br /> <br /> <span style="color: #8b4513">This video is adopted from Prof. Dan Shechtman's speech given to 1,700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on May 7, 2012 at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pei, TAIWAN, ROC. [100 years after the commencement of modern crystallography and 30 years after the discovery of quasi-periodic crystals.]</span><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2.htm
陳肇隆 高雄長庚醫院院長 2012-02-12 新肝情願 人體最大的器官非肝臟莫屬,而且對人體相當重要,飲食中的各種營養物質的新陳代謝都是在肝臟中合成、轉化,也也負責解毒、排泄及儲存(調整代謝)的功能 。可是,肝臟是個神經大條的器官,每天心「肝」情願為我們工作,肝苦誰人知?「肝若是好的,人生是彩色的;肝若是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這是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廣告台詞,卻也說明了肝臟重要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全世界約有三億五千萬的B型肝炎帶原者,以及約一億七千萬的C型肝炎帶原者。其中B型肝炎帶原者主要集中在亞太地區,約有二億五千萬人。在台灣地區,有三百萬的B型肝炎帶原者及三十萬的C型肝炎帶原者,盛行率之高不容視。<br /> <br /> 在台灣,談起肝臟移植手術,高雄長庚醫院院長陳肇隆可是大多數患者心中的第一人選,早在一九八四年,陳肇隆於林口長庚醫院任職期間,就完成我國首例肝臟移植手術,這也是亞洲首例成功的肝臟移植手術。我們請到高雄長庚醫院陳肇隆院長,在此為我們講解肝臟的辛酸史,如此「新肝情願」為我們賣命。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3.htm
馬徹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2011-12-16 結構生物在新藥開發的應用 膜蛋白存在於細胞的表面,是可以直接接觸藥物的重要藥物設計標的物,其存在比例占所有的蛋白質約為20 ~ 30%。本次演講是結合蛋白質結構生物學及化學生物學之應用,包含二個有關於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主題。其中第一項研究,為了對抗具抗藥性細菌的感染,我們生產可用來研發抗生素的酵素,細菌轉醣酶膜蛋白(membrane-bound bacterial transglycosylase),並利用此酵素來進行結構與功能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為使用X光繞射的方法解析出轉醣酶與其抑制物(富樂黴素,moenomycin)和轉醣酶與其受質類似物(lipid II analog)的結構,並且藉由此結構來研究細菌細胞壁合成的機制。除此之外,我們也使用此膜蛋白來發展高速藥物篩選方法,以期望可以找出有效對抗細菌的抗生素。其中第二項研究,我們對於流感病毒表面主要的醣化膜蛋白(紅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之表面醣化性質進行研究,針對紅血球凝集素的醣化作用在細胞受體結合與細胞免疫反應上的角色進行研究,目前已經針對其醣化性質發展出新策略來進行分子疫苗的設計。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5.htm
陳秋榮 成功大學電漿與太空科學中心主任/國家太空中心首席科學家 2009-11-22 太空科學之發展 「太空科學」是研究關於地球、太陽和星際之間的太空環境中所發生之一切自然及人為的現象,包含高層大氣、電離層、磁層、行星際空間、太陽物理與動力以及行星科學、太空電漿物理模擬、雷達氣象與衛星遙測等等議題。「太空科學」目前的研究進展如何?又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何關聯呢?本次講座邀請曾任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科學研究計畫主持人、我國國家太空中心首席科學家的成功大學電漿與太空科學中心主任,陳秋榮講座教授與大家共同來探討太空科學之發展。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13.htm
陳錦生 長榮大學校長 2011-10-23 蚊蟲面面觀 相信絕大多數人看到「蚊蟲」二字,對牠們的印象都是厭惡的,尤其在颱風或大雨過後,最擔心的莫過於積水所引發的蚊蟲滋生問題!有臺灣研究病媒蚊先驅之稱的陳校長指出,全世界的蚊子有三千多種,可是會叮人的蚊子卻只有20多種,在臺灣會傳染疾病的蚊子也只有4種而已!而其中3種主要病媒蚊都棲息在嘉義以南,但是只要配合有效的預防措施,將不會帶給我們生命上的威脅!<br /> <br /> 陳校長,以「蚊」為師,從不抱怨蚊子來騷擾他,反而從蚊子身上得到許多知識,他藉著訪談、調查、比較的科學精神對蚊蟲進行分析、研究,發現人體如果沒有病毒,蚊子又怎會傳播疾病呢?甚至發現蚊子對我們人類來說是相輔相成的,若是能善加利用,有一天蚊子會成為我們的救星喔!<br /> <br />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讓我們藉由瞭解形成眾多環境害蟲的原因,由根本來預防及戰勝蚊蟲所帶來的問題!請跟長榮大學的陳校長一同了解蚊蟲的生態,並找出一勞永逸的方法,進而達到環境衛生吧!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2.htm
孫安迪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口腔內科 2009-06-12 免疫力和抗氧化力兼談抗老防癌 我們的環境,充滿了各種感染因子,它們有著不同的形狀、大小、成分和損傷特點。假如我們自身沒有形成一系列相當靈活且有效的防禦系統,那麼這些感染因子就會在人體寄生,並且利用人體的營養或材料,大量繁殖,並又傳播出去,這將是人類的大災禍。正是這種防禦機制,建立起一種免疫狀態來對抗感染。本次講座邀請台大醫院口腔內科孫安迪醫師主講,並同時進一步說明情緒、營養、飲食及維生素等各類因素和免疫間的緊密關係。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0.htm
張嘉修 成功大學生物科技中心副主任 2010-12-24 「生質能」是否可在未來能源結構中扮演關鍵角色?–探討生質能源對建構未來低碳社會之衝擊 在本場演講中,張副主任將告訴我們目前生質能研究的最新狀況,這個領域的蓬勃發展,還是來自地球環境的迅速惡化。他說:自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使用化石能源,造成溫室效應與環境污染。近年來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問題日益嚴重,而且油價持續飆漲,使得人類不得不正視使用低碳排放且可再生的能源之必要性與迫切性。在眾多替代能源的選項中,生質能源一直頗受重視但也頗有爭議。這種宣稱是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能源是怎麼來的?它真的可以有效解決全球暖化的問題嗎?它在世界未來的能源結構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呢?在這場演講中,張副主任將介紹什麼是生質能,產生生質能的方式,以及生質能的各項優缺點,他希望能夠以各種不同的角度來討論生質能在未來能源發展的地位與契機。<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2.htm
楊正澤 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所)教授 2011-01-09 我愛蟋蟀–「究竟」問題在哪裡? 生物系統分類學是生物科學的基礎,更是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根本,是自然生態環境永續,地球人類永續的基礎研究。由地球上生物數十億年的古老自然史反應人類700萬年演化過程的適應情形,面對近來全球氣候變遷的衝擊提出因應策略。<br /> <br /> 楊教授以聲音行為特徵為基礎針對蟋蟀生物系統分類研究,此主題曾於2008年國家地理頻道(NGC)與行政院新聞局合作之綻放真臺灣(II)將臺灣鬥蟋蟀文化以標題「黑龍過江」拍成影片。除影片中楊教授擔任科學顧問及參與演出獲頒「興大之光」。以蟋蟀研究為例,由小眾科學出發達到大眾科學之目標。<br /> <br /> 想知道「蟋蟀」與生物多樣性保育有著多大的關連性嗎?「蟋蟀」的學術發展如何成為一門學科呢?楊教授將帶領你一起進入蟋蟀的奇幻世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3.htm
李文雄 中央研究院院士/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 2010-12-26 生物科技與生質能源 石油是我們生活上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可是我們一定也常聽到「明天油價要漲了」。沒錯,石油供需失衡與能源危機的問題已嚴重影響生活與經濟,以往的石油輸出國都慢慢變為輸入國了,我們是不是有其他的替代方案呢?台灣人口只佔全世界的0.35%,可是溫室氣體的排放卻佔有1%,這完全是因為我們太依賴的石油、煤炭的後果,它們被使用後除了提供我們所需的能源外,還會附帶出「二氧化碳」,我們要是能利用「替代能源」取代石油、煤炭,這不僅能讓能源持續不中斷,也可以減少大量的溫室氣體的排放,這也是李院士提出的『生質能』應用,當前可作為生質能的原料有玉米、大豆、甘蔗…等,可是這些原料也是我們的糧食,若是無止境的大量使用也是會引起糧食不足,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或是須外找尋成本低的原料或資源!<br /> <br /> 想知道作為糧食的生質能原料是怎麼變成我們日常所需的能源嗎?就由李文雄院士帶領你一起進入能源轉換的奇妙旅程吧!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4.htm
周建和 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副教授 2010-12-12 科學行者出沒注意–我家也有實驗室 「阿達實驗室」是周建和教授所成立實驗室的暱稱,他們會藉著生活中常用到的物品,設計成有趣味性的科學動手做實驗,並且這些實驗會隨著活動的次數不斷地翻新、調整,然後規劃出最好的操作方式,讓一般的民眾可以親手操作,並保證能在10分鐘內達到80%的成功率。而且實驗素材也經過精心挑選,讓成本盡可能降到最低,所以只要參與過,人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材料,自己DIY。<br /> <br /> 周教授將自己的實驗室打造成移動性高並且內容豐富,加上配合科學教育的改革;周教授更用不同的方式創新教學,最後讓物理融入了日常生活的實際應用,更得到【街頭物理師】的稱號!想在街頭看物理秀嗎?想知道日常生活中藏有多少科學秘密嗎?請聽周教授的演講!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7.htm
李家維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教授 2008-04-19 打造新的諾亞方舟–為熱帶植物建個庇護所 全國首座熱帶植物保種中心─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目前已網羅四千六百個國內外熱帶植物物種,目標十年內活體保存一萬五千種,廿年後有三萬多種植物在園內生長,成為全世界主要植物保種中心之一。與一般兼負遊憩功能的植物園不同,這也是全球首座專門以熱帶植物為對象的保種研究基地。至本世紀末,全球卅萬種熱帶植物將有三分之二遭到滅絕,植物喪失多樣性。熱帶植物不像溫帶植物可用乾燥或脫水保存,最好在原棲地保種,但因熱帶雨林被大量砍伐,「異地保種」是目前可行方式。這艘植物界的「諾亞方舟」,讓台泥辜家和李家維教授,都圓了多年的夢。本次講座邀請清大生命科學所李家維教授與我們一同分享與介紹「熱帶植物的諾亞方舟」。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8.htm
李連滋 工業技術研究院生技與醫藥研究所 2008-06-13 誰知瓶中「藥」,粒粒皆辛苦 比起國外規模動輒數千,然則近萬的生物技術公司而言,國內一家僅廿多人組成的團隊以「抗生素」及「骨髓幹細胞驅動藥」的研發躍上國際舞台,無疑振奮了所有在此領域打拼的同行同業。此外,陽明大學研究團隊在肝癌研究上也大有斬獲。他們不但發現肝癌的發生與一種命名為GNMT的基因有關,且女性GNMT基因表現量為男性的八倍,正好可解釋男性肝癌發生率比女性多三到八倍的現象。這項研究成果可應用在肝癌藥物篩檢試驗、基因治療和研發預防肝癌藥物上。本次講座邀請兩位生技公司經理談談何謂生技藥品,創立生技公司心路歷程及生物技術產業人才培育等問題。兩位經理暢談業界研發抗「煞」消毒劑及肥胖藥的實務經驗,延續此一領域,遇見科學講座很榮幸邀請到兩位在國內研究機構從事生技醫藥方面的研究員更深入探討。精通中、西藥的李連滋副所長,近年來在B、C肝炎的藥物研究上時有突破;被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評選為2007十大潛力人物的徐祖安研究員,在抗病毒藥物合成及研發上亦有多項專利認證。竭誠邀請您一覽病毒的祕密檔案,透過兩位研究員的分享一窺國內生技醫藥研究的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br /> <br /> 附記:本次演講講員為李連滋副所長及徐祖安研究員兩人,由李連滋副所長主講。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9.htm
徐仁修 荒野保護協會 2008-06-14 臺灣自然生態之旅 身為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徐仁修先生為了保留台灣大自然的一線生機,二十年來,經常上山下海,以紙筆、相機來記錄美麗豐饒的福爾摩沙,為了讓兒童有機會與能力接觸大自然,也花好多時間去為孩子們演講,並帶領他們到荒野自然去進行觀察與體驗。徐先生這種播種與紮根的工作是真正保護台灣大自然生機的最佳辦法,而且效果顯著,這些孩子們都懂得從一個更宏觀更長遠的眼光來反省生活與面對自然。為了台灣的自然生機,為了孩子們,徐仁修先生在一九九五年創立了「荒野保護協會」。旨在匯聚更多理念相同,真正愛大自然、愛台灣、愛孩子的有心人士,一起來推動這個觀念。本次講座邀請徐仁修先生與大家分享二十年來在台灣山野所作的自然觀察與體驗。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1.htm
劉正千 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 2010-09-17 看見地球的吶喊–衛星遙測所揭露全球暖化的警訊 號稱萬物之靈的人類對於上帝所創造並託付管理的這個世界認識其實非常有限。無視於科學家們還不能完全瞭解並掌握這個複雜的「地球動態系統」的現實,人類幾近貪婪地大量使用石化燃料,追求生活的享受,不僅只是造成環境污染,更破壞了全球環境與氣候均衡。究竟這個系統會如何回應人類所加諸的負荷?上帝所創造的帄衡是否終會因人類的所作所為而傾覆破壞?<br /> <br /> 衛星遙測科技正是人類監控「地球動態系統」並探討這些問題的有利工具之一。筆者有幸與國家太空中心合作,協助處理並推廣臺灣自主控制的福爾摩沙二號衛星遙測影像應用,也參與了幾項關於「地球動態系統」劇烈變化和異常現象的研究。<br /> <br /> 本演講首先藉由目前衛星遙測科技從太空中所蒐集的資訊,說明這個由上帝所創造美麗又奇妙的「地球動態系統」所具有的一些重要特性。再從人類對於石化燃料的有限認識與揮霍情形,討論「地球動態系統」所受到的影響與可能的反應。最後用三個實例來報導福衛二號遙測影像所揭露全球暖化的警訊。期能震聾發聵,幫助世人「看見」這些從地球所發出的吶喊,進而採取合一有效的行動,感恩惜福,共同愛護珍惜這個上帝為世人所創造,獨一無二的「地球」。<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9.htm
蘇益仁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 2010-03-12 如何與病毒共舞–由孫子兵法談起 病毒與人間的戰爭一直是人類醫學史上的大事,我們應採取何種防疫對策,是科學家及政府官員必須面對的課題。本次演講擬針對病毒(以流感病毒為例)與人體間的攻防戰,進而如何引起疾病以及病毒存活的現代免疫學觀念,進而思考及應用孫子兵法的一些原理。此外,將針對此次H1N1流感疫情的演變及疫苗施打所產生的一些不良反應及社會事件予以分析,期能提供聽眾一些科學思考與理性辯論的空間。<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