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演講廳收錄科技部補助演講錄影

講者姓名 服務機構 演講時間 演講題目 摘要 連結網址
61011413 鄭運鴻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創意中心研究員 2009-06-05 日本機器人王國的建立 日本一向有機器人王國的美名。根據調查,日本擁有世界上約58%的機器人,其中包括了汽車廠機械生產線,對於一個小島國而言,這樣的成績著實驚人。其次,現在全世界機器人的總數量,大概有17萬台,包括娛樂性與工具用的機器人,其中日本製造的就占了50%,就數據而言,機器人王國的美稱當之無愧。但日本與歐美其他國家所專注研發的方向中,不同之處在哪?答案是兩腳步行。為什麼機器人要用兩腳走路?不論使用輪子、履帶或是多足行走,穩定性都要比用兩隻腳來得高,為什麼日本人卻寧願花這麼多心思在此方面研發?而美國著重的是人工智慧、意識以及模擬情緒等方面,他們對於AI的概念多於對機體運動所下的功夫,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是文化觀點上的迥異,而影響到機器人發展的傾向嗎?以整體趨勢來看,是否會殊途同歸?本次講座邀請工研院創意中心鄭運鴻研究員主講,面對這些問題鄭運鴻老師將以文化及科技觀點剖析,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同參與!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23.htm
61011414 林憲德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2012-05-11 我愛綠建築 綠建築(green building)是建築設計結合環境保育的新趨勢,然綠色建築並不等於高科技建築,這也是林憲德教授所要說明與強調的。「媒體錯誤的資訊報導,使大眾對綠色建築充滿高科技的妄想,期待高科技將拯救人類於破壞殆盡的生活環境解脫。」對科技的高度期許,如同於茫茫大海溺水之際所見浮木,林教授說這是「人類不願意面對的真相」。<br /> <br /> 在溫室效應加劇下,許多島國面臨海平面上升即將淹沒、北極熊溺斃等環境問題迫在眉睫。根據歐洲建築師聯盟統計,建築是一個高污染的產業,目前全球建築的相關產業,共消耗了地球能源的50%、水資源的50%、原材料的40%,同時產生50%的空氣汙染、42%的溫室氣體、50%的水汙染、48%的固體廢棄物、50%的氟氯化合物、40%的垃圾總量,顯然是地球環境汙染的最大來源。這就是綠色建築所要嚴肅面對的。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24.htm
61011415 謝豐舟 臺灣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前)教授/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2012-10-12 腦,演化,環境(The Green Brain) 生物在所謂「適存舞台」(fitness landscape)中,一路向上。然而,生物在「適存舞台」前進的同時,固然因突變及天擇而演化,但生物也會改變此一舞台上的環境,而被改變的舞台環境會再透過突變與天擇,影響該生物在適存舞台的前進路線。這種情形在人類尤其嚴重。由此,我們可知生物在適存舞台上的表現,應該是一種非線性的動態關係(nonlinear dynamics)。<br /> <br /> 要了解人,必須了解生物性及腦。生物性就是自我保守(self-preservation),無論如何要活下去,以傳宗接代。而活下去的方法就是「貪(greed)」 ,「貪」就是盡量佔有生存必需的資源。人因為有精密的腦,所以「貪」的方式無所不用其極,這也就是造就今日環境問題的癥結。<br /> <br /> 人腦的新皮質(neocortex)是人類心智所在,也是演化的最高產物。新皮質的演化雖然可以上溯到石炭紀的爬蟲類,但典型的新皮質具有層狀構造,其神經元呈柱狀排列,却是在三疊紀(Triassic period)及侏儸紀之間發生的小型哺乳類才正式出現。迄今發現的原始人類化石,我們只能看到空的頭骨,無法觀察其腦部組織,因此只能採用所謂「Evo-Devo(evolution-development,演化-發育)」的方法來探討人腦的演化,也就是從不同哺乳動物腦部發育的過程來了解人腦的演化。過去對腦部發育的研究多半是描述性的(descriptive),現在却有微陣列晶片等工具來研究發育過程中基因表現的變化。<br /> <br /> 演化。讓人產生了精密的腦,人因為有精密的腦,讓生物「貪」的本性發揮的淋漓盡致,「貪」的方式無所不用其極,導致人類對地球環境的大肆破壞 ,因此人類必須開始思考Green Brain的重要性。<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25.htm
61011416 馬國鳳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系暨地球物理研究所教授 2011-03-13 動盪的地球 『921、車籠埔斷層』記得這個曾經令人膽戰心驚的關鍵字嗎?沒錯這就是12年前對臺灣造成重大傷害的大地震,那時馬國鳳教授已從事地震研究多年,可是經過這猛然的一搖,卻搖出了馬教授對自己的懷疑,那時她在想著『地震學家對地震的了解到底有多少?而地震學家又可以做些什麼?』為了解開心中的疑惑,她全心投入研究,並參與『車籠埔深鑽計畫』,也因為此研究計畫,提供國際上許多與地震相關的訊息,而也將研究報告貢獻給全世界。現在已經可以在地震發生後一分鐘內訂出震源;五分鐘內畫出全臺震度圖,這對消防救災與減低災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馬教授也在今年『臺灣傑出女科學家』中脫穎而出。<br /> <br /> 想知道如何在動盪的地球上保有平穩的生活嗎?想要排除對地震的恐懼嗎?請聽馬國鳳教授的精闢演講,讓我們一起面對地震、了解地震、解除地震!<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27.htm
61011417 蔡錦玲 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教授 2007-02-25 海洋生物的美與科技 「物競天擇」,以生物族群延續來說,演化只會讓生物越來越美,形貌不堪難以擇偶的生物,最終將被淘汰。自然界的定律,雖然殘酷,卻是演化過程不變的法則。生命現象所表達的,不僅是美,美中還孕育著科技,美與科技的關聯十分密切。本次的演講將藉由觀察生物之美,去探討仿生學與科技。如飛機如何應用海洋生物之美,以流線造型來設計機身,去達成減少飛行阻力?這是典型海洋生物之美的應用。只要能發掘出生物之美,將能創造出更多應用的可能性,這也就是所謂「美與科技的領悟」。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28.htm
61011418 蕭飛賓 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2006-12-03 仿生與航太科技 人是好奇的動物,往往會被未知的事物深深吸引;人是貪心的動物,往往為了滿足無止盡的欲望而絞盡腦汁。其實很多想不到的答案就在我們生活的周遭,只是人們每天為了很多的事情耗盡心思,對於周遭存在的事物總是匆匆一瞥,無暇注意自然帶給我們的暗示;這個「早知道」的現象,天天環繞在你我周圍,並時時刻刻展現其演化成果。<br /> <br /> 人因為想跟鳥一樣飛行所以發明了飛機,人因為看到蜂鳥能夠原地飛行而發明了直升機;然而人們對於飛機也有許多問題:為什麼早期的飛機是雙翼機?飛機該如何減少阻力才能飛的更快?許多困擾人們許久的問題,一直到現在才發現,原來答案就在我們身邊…。<br /> <br /> 本次講座邀請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蕭飛賓特聘教授主講,歡迎您一同來體驗這奇妙的航太之旅。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29.htm
61011419 陳楚驤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量測中心顧問 2006-11-05 仿生與日常生活及科技 人是習慣的奴隸,每天習慣於日月星辰、山水風雲、蟲鳴鳥叫,每天有著很多的事情耗盡心思,對於週遭存在事物總是匆匆一瞥,無暇注意自然帶給我們的暗示;這個「早知道」的現象,天天環繞在你我周圍,並時時刻刻展現其演化成果。壁虎具黏性的腳為何不會髒?蜘蛛的絲真的是用吐的嗎?響尾蛇飛彈跟蛇有什麼關係?光合作用是植物的專利嗎?魚在水中的反應為何如此靈敏?螢火蟲的光又是怎麼來的?身體裡的分子怎麼變成蛋白質?<br /> <br /> 許許多多的習以為常的事物,直到今日我們才突然間驚鴻一瞥、靈光一閃,注意到這大太陽底下存在許久的新鮮事…。仿生同時也是文化藝術的重要源起,象形文字、武術拳法、天鵝湖,歷史上的木牛流馬,個個都是生活中值得探討的有趣題材。本次講座邀請工研院量測中心陳楚驤顧問主講,歡迎您一同來探討。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30.htm
61011420 黃英忠 高雄大學校長 2006-04-23 如何創造自我的競爭優勢 如何能從眾人之中脫穎而出?如何能夠得到企業界的青睞?什麼是三大必備競爭優勢?而該如何創造自我的核心價值呢?本次講座邀請國立高雄大學黃英忠校長主講,暢談「如何創造自我的競爭優勢」。黃英忠校長曾任於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管理學院院長、教務長等職務。此次黃校長將帶引著大家,發掘出自我的無限潛能,並且挑戰自我的新極限。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31.htm
61011421 洪敏雄 大葉大學校長 2006-04-09 潔淨能源 人類社會的文明建立在能源的運用上,一旦能源匱乏,現代社會的生活與發展將馬上受到嚴重的影響,想想大家都曾有過的停電、缺水、油價飆漲等經驗,可見一般。然而,由於過去至今,人類主要利用的能源來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造成環境與生態的嚴重問題,潔淨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什麼是潔淨能源?其開發與利用的情形如何?影響與問題等,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br /> <br /> 本次講座邀請大葉大學校長洪敏雄教授演講「潔淨能源」,洪敏雄教授研究領域有陶瓷材料、生醫材料、光學材料、金屬材料…等。洪教授認為人類的文明是建立在能源上的,但是現今的主力能源使用後大多對地球有害,唯有使用潔淨能源才能挽救已經生病的地球,人類必須多使用潔淨能源,而洪教授將帶領著我們一窺潔淨能源的世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32.htm
61011422 陳建仁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院士 2006-02-19 病毒與癌症 你知道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病毒可以幫助人類嗎?在SARS風暴中,病毒又是如何傳開的呢?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將傷害減到最低呢?癌症跟息息相關的病毒要如何進行預防?本次講座邀請畢業於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系博士的台大流行病學研究陳建仁院士,陳建仁院士現職於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流行病學研究所。在本次演講中,將就陳院士對於病毒是如何傳染,有哪些感染的標記,用感染的標記來預測感染的風險,有這些風險的人應該要如何避免產生癌症。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33.htm
61011423 李太楓 中央研究院院士/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05-12-18 太陽系邊疆的新貌 太陽系有幾顆行星?9顆嗎?這個教科書上的答案隨著天文科技的發展與新發現將可能會被改寫。隨著人類在太空探測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可以觀測宇宙的範圍越來越遠、越大,第九行星外的神秘世界將逐漸被揭開,而未來冥王星之外會不會有更多的太陽系行星被發現呢?這些行星的運行有沒有可能會相撞呢?本次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李太楓院士主講,將針對「太陽系邊疆的新貌」進行講演,增進大家對於天文探究的歷史、科技、與新發現等方面的瞭解。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34.htm
61011424 賀端華 中央研究院院士/植物暨微生物研究所所長 2005-11-13 農業生物科技的未來 生物科技的基因改良技術已運用在小麥、大豆、玉米、棉花、木瓜、稻米、馬鈴薯、甘蔗、南瓜、洋蔥、甜菜等等農作物的培育與栽種,越來越多的食物將會是農業生物科技的成果,我們的日常飲食已與這些農業生活科技息息相關。雖然農業生活科技有助於糧食的生產,但基因改良食品是否具有安全性的問題,例如是否產生新的過敏原、基因改良過程是否會產生毒素、是否含有抗營養分子等問題與因應,是值得大家關心與瞭解的議題。本次講座邀請中研院賀端華院士主講,賀端華院士現職於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其對於植物的研究相當深入,也盡力於農業的改革,所以在本次演講中,賀院士將改變我們對於傳統農業的看法,而更進一步的讓我們知道生物科技在醫學、環保、工業…等的貢獻。增進民眾對於生物科技應用在農業、醫學、環保等領域的瞭解。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35.htm
61011425 黃吉川 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2005-04-10 學問之環–快樂的學習之旅 您或許已經感受到這個世界的變化越來越快,督促著我們需要不斷的學習來適應,當然,學習不只在教室發生,看電影、閱讀書報、聽演講、甚至是與親朋好友聊天…,我們處處可學習、時時可學習、人人可學習、事事可學習,然而,除了學習的內容很重要之外,學習如何學習可能是我們一生中更重要的功課。本次講座邀請國立成功大學黃吉川特聘教授主講,黃教授將與大家分享他獨到的學習經驗「學問之環-快樂的學習之旅」。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36.htm
61011426 洪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2005-03-13 科學向內看–透視腦與惱 人類具有比其他動物更為發達的腦部構造與功能,然而人類的腦是如何的運作,以管控我們的思想與行為呢?更詳細的說,人的知覺、記憶、閱讀、注意力,以及人的情緒、社會行為、人類發展、精神醫學等又與人類的腦有什麼樣的關係,這些疑惑一直是腦科學研究想解開的謎題。本次講座邀請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洪蘭教授主講「科學向內看-透視腦與惱」,為您解開腦部的分子生物活動、神經元細胞間的整合、腦可塑性,以及腦和行為之間的關係。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37.htm
61011427 王駿發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館長 2005-12-11 二十一世紀科技教育展望 全民公敵、關鍵報告、不可能的任務、星際戰艦…許許多多電影預告的科技逐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科技發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已到了無所不在的境地,面對變化飛快深遠的科技,教育上應如何因應;科技博物館又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br /> <br /> 你知道為什麼要有科技教育的出現嗎?你相信只要在家連上網路就能夠學習知識嗎?你是否會因為上課抄筆記,而漏掉老師上課的內容呢?這些問題即將迎刃而解。本次能夠邀請到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王駿發館長來此演講「二十一世紀科技教育展望」,曾任教於美國史帝芬司理工學院電機/計算機系的王館長非常希望能夠將學習數位化,進而讓每一個人都能夠輕鬆的學習到知識,吸收更快,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所以在本次王館長的演講中,他將帶著我們走進科技教育的領空,用他深入淺出的言語,幫我們上一堂科技教育的先修課程,增進民眾對於科技、科技博物館與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瞭解。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38.htm
61011428 蔡明祺 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2007-03-04 馬達科技探索 科技的發展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為了讓人們過更舒適便利的生活,也因此有「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經典名言。當我們逐漸習慣生活中充斥著科技產品,但是如果對這些人類智慧的結晶,所包含的知識和原理卻不瞭解,豈不是相當可惜的一件事情?從家電用品冷氣、電扇、吹風機,到各式交通工具,馬達幾乎無處不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當大家都瞭解到馬達很重要,那馬達為什麼會轉動呢?馬達所使用的原理又為何?馬達為什麼又是機械控制領域最重要的科技之一呢?您或許不知道,一輛汽車中最少會使用到60顆以上的馬達!電腦中小小的一台光碟機,也包含了至少四顆馬達!本次講座邀請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蔡明祺教授主講,帶領我們認識許多生活中的機械,歡迎您一同來體驗。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39.htm
61011429 林聖賢 中央研究院院士/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05-02-27 自然界之超快現象 「自然界重要超快過程」之一是光合作用之初步電子轉移。這個過程發生在2~4 皮秒(pico second)之間(一皮秒是10的負12次方秒),呈現反溫度效應,即是電子轉移速度隨溫度增高而減慢,跟一般的現象並不太一樣。<br /> <br /> 本次講座邀請林聖賢院士,在本演講解釋此超快電子轉移之重要性、它的微觀機制、及如何量測此種超快過程,也將討論吸收光譜及發光光譜所扮演之角色。林聖賢院士現職於中研院特聘研究員,曾任中研院原子分子研究所所長。其研究領域有化學與生物界之超快現象之理論、分子的非線性型光學理論、固體表面吸附分子之光譜及其動力學、有機分子之光分解反應、光化學之單元光物理過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40.htm
61011430 馬哲儒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所)講座及名譽教授 2005-02-20 有趣的界面現象 你知道為什麼有些小昆蟲能在水面上行走如輕功水上飄一般嗎?為什麼人類不行呢?你還記得電影「小蟻雄兵」的小工蟻-Z嗎?為什麼一顆小小的水滴能將它困住呢?你知道酒爬上杯壁的「掛杯」現象(西方人稱「酒淚」)嗎?有人說好酒才會掛杯,真的是如此嗎?想知道這些作用到底是怎麼回事,那就得先了解界面。如果我們把人所組成的團體或族群看成不同的相,其間的互動也多發生在界面上,與物理和化學的作用很相似的。<br /> <br /> 本次講座邀請國立成功大學馬哲儒前校長。馬校長將和社會大眾談談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有趣的界面現象。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界面現象,馬校長將在這場演講中一一告訴你。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41.htm
61011431 鄭天佐 中央研究院院士/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04-12-05 奈米科學與技術:小就是美 工業產品逐年縮小,其中以資訊業最為顯著,半導體元件內結構現在已經小到90奈米左右,按以往趨勢縮小,再過十年,現用的物理原理和製造方法都會失效。例如電晶體氧化層薄至奈米左右便會失去絕緣性而喪失功能。如果我們不及時發現新製程和運作原理,那我們「綠色矽島」的美夢可能將破碎。現今科學家已經能用掃描隧道顯微鏡來搬動表面原子,把它排列成不同的字樣和形狀,從此奈米科技不再僅是科學家的幻想,又因這種研究刻不容緩,它很快成為各國競爭的熱門研究領域。既然我們都已經能搬動單原子,那為何不發展原子科技而只談奈米科技呢?<br /> <br /> 本次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鄭天佐院士主講,鄭院士將從奈米材料結構的新物理性質來加以解釋,並介紹最近奈米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方向。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42.htm
61011432 朱國瑞 中央研究院院士/清華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2004-11-07 微波及微波的應用 本次講座邀請朱國瑞院士。朱國瑞院士現職於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其專長為電磁波輻射機制。朱院士從事離子體物理及相對電子學研究已經三十多年對電磁學有深入的見解,近年來更獲頒國際電子電機工程學會的「離子體科學與應用獎」和英國物理學會的「K J Button Medal and Prize」的兩項殊榮,使得臺灣成為國際上在相關學術研究的重鎮。<br /> <br /> 朱國瑞院士此次將與社會大眾深入淺出談論「微波及微波的應用」,從電磁波的基本物理及其寬廣的頻譜作一簡介,然後從光波談到微波。微波的波長介於1毫米和1米之間,它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電視、電話、手機、微波烤箱等),是許多科學研究的基本工具(加速器的動力來源、天文觀測、核融合加熱等),也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技術(雷達偵測、飛彈導航等)。朱國瑞院士將以實例說明以上的種種應用,並略談國內高功率微波的動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43.htm
61011433 林榮耀 中央研究院院士 2003-11-02 21世紀生物技術的遠景 本次講座邀請林榮耀院士來為各位演講二十一世紀生物技術的遠景,林院士現職於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生化研究所教授,擅長生物化學、生物技術學、分子生物學。目前最被人們看好具發展潛力的領域中,生物科技可說是一顆相當亮眼的新星,PCR技術的不斷進步,更讓人們對未來充滿希望,也具有更大的控制力,而其中的生物物質更被人們認為將取代資訊科技,成為二十一世紀的經濟新生力軍。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44.htm
61011434 徐遐生 中央研究院院士/清華大學校長/物理學系教授 2003-11-30 Big Bang 宇宙大爆炸 本次講座邀請徐遐生院士為各位演講Big Bang 宇宙大爆炸,徐院士現職於國立清華大學校長,擅長天體物理。當代人類科學和理論物理學中的一個難題就是關於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一個比較大眾化的理論是大爆炸理論─即宇宙在時間為零前,是一個相當高密度且極熱極小的能量團。在時間為零時,突然爆炸。其主要證據之一是宇宙中所有星系及星球都在繼續向外擴張,移動 (紅移現象)。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45.htm
61011435 王惠鈞 中央研究院院士/生物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2003-12-14 生物科技的奧妙與反思 本次講座邀請王惠鈞院士來為各位演講生物科技的奧妙與反思,王院士現職於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擅長結構化學、生物物理、生物化學。現今生物科技可說是一日千里,一些技術的突破,如PCR的發明,人類已開始和上帝爭權,生物科技的為人類帶來福祉,但也帶來社會、經濟、和道德問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46.htm
61011436 吳茂昆 中央研究院院士/物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2004-01-04 現代核舟記–漫談奈米科技 本次講座邀請吳茂昆院士來為各位演講現代核舟記─漫談奈米科技,吳院士現職於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擅長低溫物理、超導物理。奈米技術的影響是長遠的,它可以衍生全新的應用可行性,匯集各種領域與專長的新式科技技術,應用層面非常廣泛,故而「第四次革命」之名是有其道理,甚至商業計畫、企業營運、生活平台都將因此而有所不同。亦可以模仿自然界已然存在的能力,如鳥類的視覺神經等,透過奈米的超微技術,人工組合神經網絡,深入了解動物的生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47.htm
61011437 彭旭明 中央研究院院士/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合聘)/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兼副校長, 2004-03-14 原子、分子與奈米科技 本次講座邀請彭旭明院士來為各位演講原子、分子與奈米科技,彭院士現職於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教授兼副校長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合聘),擅長無機化學、結晶學。奈米技術的影響是長遠的,它可以衍生全新的應用可行性,匯集各種領域與專長的新式科技技術,應用層面非常廣泛,故而「第四次革命」之名是有其道理,甚至商 業計畫、企業營運、生活平台都將因此而有所不同。亦可以模仿自然界已然存在的能力,如鳥類的視覺神經等,透過奈米的超微技術,人工組合神經網絡,深入了解 動物的生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48.htm
61011438 周昌弘 中央研究院院士/屏東科技大學校長 2004-04-11 生物科學 生物科學所講究的並不只限於如何讓生物之間的生態平衡跟研究生物的成長歷程跟特性在現今科技中他也是生物技術的基礎。生物技術是利用生物程序、生物細胞或其代謝物質來製造產品,改進傳統生產程序及提升生活素質之科學技術。它不但是一應用領域仍不斷擴張的跨學門整合性科學,更已是生命科學研究的基本工具。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49.htm
61011439 陳建德 中央研究院院士/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 2004-04-25 現代科學神燈–同步輻射光源 大家或許都知道中東童話故事裡那盞奇妙的阿拉丁神燈,裡面住著一個使命必達的精靈,他為少年實現許多願望,照亮他的人生。但,您知道嗎?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內也有兩盞「神燈」,一大一小的雙環裡藏著光的精靈,點亮台灣的科技能見度,驚豔全球。<br /> <br /> 光,是人們觀察及研究大自然最重要的工具,在人類文明史中,每當有新光源出現,就會產生革命性的進展,從電燈、X光、雷射的使用到LED的發展,都驗證了新光源能為科學研究開創新局,而同步輻射加速器產生的光,是人類目前找到的最強光源,一樣具有改寫歷史的動能。<br /> <br /> 同步加速器是一科學實驗設施,其產生的高能量、高亮度光源光束,可讓科學家看見物質的細部結構。早期在大學及科研機構裡進行的研究,常因實驗光源的亮度或解析度不足而影響觀察結果,運用同步輻射光源可克服這個難題,但沒有此項設備的國家則相對缺乏優勢。<br /> <br /> 有鑑於此,台灣第一座同步加速器「台灣光源」(Taiwan Light Source, TLS)於1993年10月16日完工出光,以滿足基礎與應用科學實驗所需。自啟用以來,已產出為數可觀的頂尖研究成果,蜚聲國際。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50.htm
61011440 郭乃瑋 臺灣拜耳股份有限公司作物科學事業群事業發展部代表 2013-06-16 保留植物之美–標本製作DIY教學 2013北市圖『科學到民間』系列演講,第7場次是由臺灣拜耳股份有限公司作物科學事業群事業發展部代表郭乃瑋老師帶來的植物保存科學專輯:「保留植物之美–標本製作DIY教學」 。<br /> <br /> 本場次演講,郭老師將以自身在科博館學習的植物標本保存技術,帶領大眾一窺植物標本保存之奧妙,敬邀對植物之美充滿­好奇心的大朋友小朋友一同來參與!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51.htm
61011441 王文竹 淡江大學化學系 2013-06-29 美食中的化學 2013 北市圖『科學到民間』系列演講,第8場次的演講是由淡江大學化學系王文竹教授帶來的食品與衛生化學講題『美食中的化學』。<br /> <br /> 處於高科技發展的現代人,科技的進展可說是日新月異,現代化的食品製成,也總是能推陳­出新許多新的美食產品,然而對於忙碌工作的現代人,是否也真的得到了更舒適健康的飲食­呢?有些食物的香味如水果般新鮮自然,有些必須加熱氧化(如炒、烤、炸)後才有香味,­但這些香味的成份,有哪些是天然物萃取,又有多少是可以合成的呢?。<br /> <br /> 此外,你知道食物腐敗的毒性威脅遠超過防腐劑所可能帶來的危險嗎?防腐劑是一種深受誤­解的食品添加物,沒有防腐處理的食物很難安全食用嗎?本次演講王文竹 老師以自身化學教學之經驗,帶領大眾一窺美食中的化學奧妙,敬邀對美食以及食物衛生安全充滿好奇心的大朋友小朋友一同來參與!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52.htm
61011442 謝隆欽 中山大學附屬國光高級中學老師 2013-07-07 地震教我們的事 2013 北市圖『科學到民間』系列演講,第9場次的是由國立中山大學附屬國光高級中學謝隆欽老師帶來的地球科學講題:『地震教我們的事』。<br /> <br /> 處於高科技發展的現代人,科技的進展可說是日新月異,現代化的高樓住所,也總是以高樓­層數提高容積率為建設目標,然而面對總是存在的天災地震,現代人的住所是否也真的得到­了更舒適的保障呢? 面對生活中隨時可能發生的大小地震,我們大眾又應如何應對呢?<br /> <br /> 若能從昔日地震發生的經驗,認識其相關的成因與科學知識,應更能在未來遭遇地震前做好­妥善應對。本場次演講謝隆欽老師將以自身地球科學教學之經驗,帶領大眾一窺地震的科學知識,敬邀對關心自然災害以及對地球科學充滿好奇心的大朋友小朋友一同來參­與!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53.htm
61011443 陳藹然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副理 2013-07-20 生活中的科學教育 2013 北市圖『科學到民間』系列演講,第10場次為本系列演講最後一場,是由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陳藹然老師帶來的科學教育講題 : 『生活中的科學教育』。<br /> <br />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議題與故事,背後都是有對應的科學原理,若能認識其相關的成因與知識­,將能在未來的相關議題活化與應用。本場次演講陳藹然老師 將以自身科學教學 之經驗,帶領大眾一窺 生活中的科學知識,敬邀對科學教育以及科普學習充滿好奇心的大朋友小朋友一同來參與!<br /> <br /> 如此豐富的演講主題,敬邀對科學感興趣的大­朋友與小朋友,一同來到闔家參與!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54.htm
61011444 曾憲雄 亞洲大學多媒體應用學系教授兼資訊學院院長/TWNIC董事長 2013-10-11 網際網路的攻防 臺灣的網際網路活動在國際上,可以透過 .tw 的Domain name 查詢量看出端倪,在全球各個國家裡面我們排名第二十九名, IPV4 與 IPV6 排名十四、十三名,可以看臺灣雖然不大但網路活力相當旺盛。網路的發展的特性,是無中央操控,政府無法完全掌控,個人用戶更因為手機上網的方便與電子化政府等的推行,讓公共用途大量增加。但也造就電腦網路上的異常行為威脅性增加。<br /> <br /> 常見的網路異常行為如網路入侵、網路詐財、網路毀謗、恐嚇、侵犯隱私、殭屍網路等等。早期的駭客只是炫耀技術,現在的駭客團體已經是一個專業化的產業。在臺北市2011年網路詐騙有4647件,首度高過電話詐騙,而殭屍網路的排名,臺灣去年有 100萬臺排名第五。網路攻擊的趨勢,DDOS攻擊手法雖舊但不好抵擋,未來仍是主流,行動裝置缺少防禦意識也是被攻擊的新目標。要討論資通安全問題,需包含:安全,成本,效能。面臨的外部威脅有攻擊形勢變化快,跨國犯罪偵察不易,內部有通報意願低。所以網路安全更應從網際網路安全素養教育著手,網路安全要有事前防範也要考慮事後補救,要有平時即戰時,系統要有容錯的觀念,即使被攻擊也要能快速recover回來,除了自己安全,也要顧慮週遭親朋好友的網路也都要安全,才能與網路威脅相抗衡。<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55.htm
61011445 余嚴尊 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 2013-10-02 食品選擇與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不但道出了食品係為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支柱之一,而其重中之重又繫於食品的安全與否。然為確保食品安全的責任有賴於政府、食品業者與消費者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方能竟功。因此,做為消費者的我們而言,為實現擁有健康的身體,確需即早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與知能。為此,本講堂先透過清楚剖析食品的營養、嗜好、文化及生理調節功能性;論述食品製作時的潛在利益與安全風險之原委所在,再藉解說我國食品衛生安全法規對食品包裝標示的強制規範與常見非強制性食品標章的意涵,表述對食品選擇與安全的正確應有認知。更期以學後自能不斷地身體力行實踐聰明選擇食物,幫助自己或親人享受既健康又美好的豐富飲食人生!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56.htm
61011446 石正人 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 2013-10-20 蝴蝶生態面面觀 泅泳海底世界後,愛麗絲進入到茂密的樹林中,在林中漫遊時,發現有朵巨大的蘑菇,上頭有隻藍色毛毛蟲。愛麗絲詢問毛毛蟲為何一路上都沒看到蝴蝶?毛毛蟲也正擔心這問題,並且指引愛麗絲到前方不遠的小屋,找尋昆蟲大師–石正人教授或許便能解開蝴蝶消失的神祕事件。<br /> <br /> 地球上約有56%的物種是昆蟲,占了全部生物一半以上,而臺灣更有蝴蝶王國的美譽,這些昆蟲分布範圍之廣,從家裡到街道、公園、農田、溪流以及森林中,都有牠們的蹤跡。昆蟲是優勢物種,適應能力強、有外骨骼保護並使水份不易流失而且還會變態,孤獨的毛毛蟲在經過一系列的試煉後,才能轉化成一隻美麗的蝴蝶。而現在蝴蝶世界發生什麼事件呢?本屆第四場於102年10月20日邀請到臺灣大學昆蟲學系石正人教授,解開蝴蝶的生態世界秘密。<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57.htm
61011447 林楚軒 東華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2013-09-28 太陽電池的點點滴滴 近年來,能源議題漸受注目,傳統石化能源會造成溫室效應,核能發電又有一定的風險存在,太陽能發電為替代能源中最受注目的領域。本演講從不同面相切入太陽電池,使得背景不同的人,都可以有簡單的了解,並有能力及興趣在各面相自行深入研究。首先介紹太陽電池的原理,利用簡單的半導體觀念切入,傳授基本的運作物理機制。接著介紹不同材料種類的太陽電池,讓大家在報章雜誌中見到各種類太陽電池時,可以知道其優勢與缺點何在。緊接著介紹太陽電池的系統,了解一個太陽電池系統需具備的設備裝置,以及不同系統形式分別合適在哪方面的應用,最後介紹台灣太陽能產業的概況與架設注意事項,以求更貼近聽眾的生活。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58.htm
61011448 魏崢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 2013-10-11 心有千千「劫」–心臟疾病細說從頭 2013年秋季系列的首場演講由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魏崢主任擔綱,主題是「心有千千「劫」–心臟疾病細說從頭」。魏主任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心血管疾病和心臟移植的專家,長年累積的成功經驗使他被媒體稱為臺灣最「開心」的醫師!魏主任除了手術、門診,和醫學研究之外,也常常接受媒體專訪、參與科普教學,和一般大眾分享醫學的新知和他自身的多年臨床經驗。在這場演講中,魏主任將告訴我們「一顆心到底能用多久」?<br /> <br /> 很多建築過了一定歲月之後就列入古蹟,需要用心保養,我們當然也應該用同樣的心情來維護身體的重要器官。魏主任說,人的一生中細胞隨時都在替換,所以今天的你跟昨天的你是不同的人;而心臟更為辛苦,一年到頭不斷地把血液打出去,沒有放假週休。魏主任說我們應該佩服心臟,因為一顆心臟一天打出去的血大概有7.2公噸(70c.c.的血液乘上每分鐘72次心跳乘上60分鐘再乘上24小時),以此換算,心臟一輩子所作的工(再乘以365天再乘上壽命)還真的很不得了!<br /> <br /> 心臟的疾病有很多種,其中以動脈硬化最為常見,這是每個人必經的老化過程,任誰也逃不過。動脈硬化的毛病有些人開始的比較早,大概三十歲就有了,有些人可能到了七八十歲才出現,所以我們從年輕的時候就要開始正視老化的問題。動脈硬化到底原因為何?大部分跟體質和來自父母的遺傳有關係,也可能和飲食有關。有些人在飲食上非常注意養生保健,但往往不到四五十歲就出問題,血管阻塞了,會讓這些人覺得非常冤枉;而另外有些人大吃大喝,根本不在意,卻都沒事,讓人感覺不甚公平,但實際上父母的遺傳決定了我們大部分的健康情況。隨著動脈硬化而來的疾病包含了高血壓、冠心病,和周邊血管阻塞等,魏主任希望能一一討論,他也將會提到心律不整,以及心臟瓣膜和主動脈及冠狀動脈的疾病,若時間允許,魏主任也會談到心臟移植的相關議題。<br /> <br /> 魏崢醫師給了我們一場有關心臟醫療新知的演講,同時也解答了許多我們日常信以為真的迷思!他說:「心有千千劫」,對心臟要好好的愛護,千萬不要和自己過不去。<br /> <br /> 心臟就是一個「幫浦」,主要功能就是將血液送往全身,大略的計算可知,每天心臟要打出去7.2噸的血液,還真是非常辛苦的一個器官!心臟是全身血液循環的原動力,我們的身體組織需要氧氣,產生的廢物需要排除,所以需要血液循環,而人體中的器官「腦」是最不能忍受缺氧的器官,只要三分鐘的缺氧,腦子就完了。<br /> <br /> 魏崢醫師幫我們簡單複習了心臟的基本結構和運作原理:心臟可以分為心房、心室、瓣膜、肺動脈、主動脈,和冠狀動脈。心室比心房有力,左半邊的心臟因為需要用力打出血液,所以多半比右半邊的心臟大。我們摸摸看自己的脈搏,會跳的是動脈。收縮的壓力讓脈搏跳動,而靜脈血是回流心臟的,不會有壓力,回到心臟後從右心房出發,進入右心室、肺動脈、肺臟、左心房、左心室,再送往全身。<br /> <br /> 魏醫師說:常見的心臟病有「先天性結構異常」、「瓣膜損壞」、「冠狀動脈堵塞性疾病」、「心律不整」、「高血壓」、「二尖瓣膜脫垂」、「主動脈剝離(夾層瘤)」,和「心臟衰竭」等。高血壓造成的心臟問題,很多時候難以預期,可能會因為溫度變化或睡眠不足,造成血壓升高。所以就心血管疾病而言,比較危險的時候是在長途旅行又到冷的地方去的時候,天冷血壓高,一不注意就會出問題。<br /> <br /> 大家都知道「三高」容易引發心臟病,但令人有點沮喪的,是有些人吃喝玩樂不做限制,但也無事,有些人規規矩矩地養生保健,但仍然在早期就出現疾病。魏醫師說,基因的好壞還是影響人體疾病的最大關鍵。魏醫師也說明了常見的冠狀動脈疾病和繞道手術,手術方式可以依照心臟是否要「停跳」來決定,若讓心臟停跳就是使用體外循環,優點是血管縫合較精準,缺點是血球會被破壞,比較容易出血。繞道手術是利用大腿上的靜脈,也就是常常會出現曲張的腿上的靜脈血管。魏醫師說,腿上這條靜脈沒有多大用處,可能是上帝專門為心臟繞道手術預備的!<br /> <br /> 冠狀動脈疾病的預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規範:控制三高、適度運動,並適當調配工作壓力。面對這方面的疾病最大的原則是「治療重於預防」,就如剛才所說,父母遺傳的基因很重要,所以「預防」的效果有限,也因此我們最好在進入中年時做一次運動心電圖,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因為這類疾病有時沒有感覺,但是只要發病就會有嚴重的後果。<br /> <br /> 魏醫師說了一個在年輕女性中普遍出現的疾病:二尖瓣膜脫垂,有15%到20%的年輕女性會出現這種疾病,尤其是瘦而高的女性,徵狀出現的時候會有刺痛感,所以當年的「西子捧心」,大概就是典型二尖瓣膜脫垂的徵狀。不過魏醫師說這種疾病不會太嚴重,多半不需要積極治療,等到年紀大一些,長胖一些,心臟左右拉寬一些就好了。這樣說來,唐朝的女性大概很少出現這種病例!<br /> <br /> 實驗上顯示,豬心只要給它血液供應,可以在體外跳兩天,所以心臟是可以離開體外持續跳動的,因此人類可以做心臟移植手術。但心臟移植最大的問題就是「排斥」和「感染」,所以需要把抵抗力壓下來,魏醫師從1988年開始作換心手術,很多患者存活都已經超過了20年,成功率在全世界平均之上!魏醫師除了深入討論心臟的問題,也提到了大家耳熟能詳的CPR,但是魏醫師指出一個問題,按照現在的方式去做仰式CPR,是有許多危險的,首先一般人很難辨別心臟停止與其他原因昏迷的差別,像是低血壓休克、歇斯底里、中風,或其他神經性休克。如果真是心臟和呼吸停止,急救的目的就是在恢復並維持患者的呼吸和循環,所以要灌氣和按壓心臟,但是仰式CPR很容易造成呼吸管道阻塞導致吸入性肺炎,用力在前胸按壓也可能會將肋骨壓斷插入心臟,所以魏醫師說,他要在胸前掛個牌子,萬一他自己昏倒千萬不要對他使用CPR,早些送醫院還比較有救回來的可能!<br /> <br /> 魏醫師展示了一則新聞剪報,斗大的標題寫著:「CPR用力壓、快快壓,別考慮胸骨會不會斷,壓下去就對了!」魏醫師說這簡直是胡說八道。那倒底怎麼才是較好的急救方式?魏醫師建議使用趴伏式的CPR:讓患者趴伏在堅硬的床上或地面,頭轉向任何一邊,規律地從後方按壓背部,一樣可以按到心臟,但是沒有呼吸道阻塞的危險。優點是一人即可急救,用腳踩背也可以,這種方式可以保證「循環」與「呼吸」同時受迫進行,這時候喉嚨呼吸道是通暢的,不會造成吸入性肺炎,肋骨以不會斷,也不會造成心臟的傷害,而且不必使用自動電擊器。仰式CPR有這麼多問題,為何大家還不願意改?因為這個收費課程已經是一個大企業了。<br /> <br /> 另外大家常聽到的自動電擊器「AED」也是如此,魏醫師很驚訝發現公務機關需要安裝AED已經成為法律!但他說臨床經驗可知,絕大多數患者都是休克或其他因素昏倒,並不需要心臟電擊;而真正要用時60%的時候都拿不到機器,不是因為已經下班了,找不到鑰匙,就是因為要用時大多無法使用,因為都沒電了。想想要出現正確的機會來使用這台機器的機率有多少?可是這個機器每兩年要檢驗,壞了就要換,全臺灣都要裝,這要花多少錢?而我們的法律竟然規定所有公共場所都要放AED,但到目前統計,正確用到的機率極低,讓人不禁要問,這是為了病人還是為了廠商?魏醫師這些苦口婆心的話語,真的會讓我們深思!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59.htm
61011449 丁照棣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2013-11-01 果蠅的學習與記憶 果蠅是生物學非常重要的模式生物,個體非常小,眼睛偏黃深黑,是屬野生型的完全變態昆蟲,平時依偎在露水處,跟大部分生物一樣喜歡生活在潮濕地,不太會被關注。更不會聯想到果蠅可以跟學習記憶扯上關係。在科學研究裡果蠅也是非常不起眼的生物,然果蠅在整個遺傳學研究史上卻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br /> <br /> 2013年秋季「週末Let's go! 分享大師視野」系列講座,本季主軸為「腦與心理學」,11月1日邀請到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丁照棣,以「果蠅的學習與記憶」為題,講述不起眼的幾隻小果蠅,被喻為二十世紀生命科學的英雄,科學家在二十世紀初以果蠅為模式生物奠定了遺傳學的基礎。丁副教授以多張圖片解說果蠅在學習與記憶研究領域對遺傳學的貢獻,並從演化的觀點延伸討論人類複雜的學習、記憶與語言表達。<br /> <br /> 20世紀初時對發育生物學非常有興趣的科學家摩根(Thomas Hunt Morgan)在研究室裡養育許多生物,他發現白眼突變造就了果蠅為模式生物。丁副教授說,百年前在研究室裡養育果蠅,跟現今在研究室裡養果蠅的方法不大有差異,一百年來從果蠅身上所學習到的遺傳學知識,與如何在果蠅體內做的遺傳研究操作,都對現代研究提供了非常多的工具與發展以利探討。<br /> <br /> 丁副教授說會有人問為什麼要研究果蠅,她表示最終在生命科學或是基礎科學,都有可能延伸到脊椎動物、小鼠甚至人的層面上,利用果蠅所做的遺傳學研究,方能更進一步認識基因的功能,延伸到行為。他更進一步指出,多位生物、心理學家其實都不甚了解基因跟行為有何關係,直到第一次提出此論述的高登(Francis Galton)想到遺傳、人、行為、個性跟表現上的關係。自此一百多年中果蠅的研究遍及生命科學的各大領域,八零年代以來基因轉殖技術的建立、二十世紀末全基因的定序完成更新,使得果蠅成為不可缺席的實驗動物。<br /> <br /> 丁副教授最後指出人的先天跟後天性行為,從莎士比亞的作品跟早期關於人類行為研究上都可以看出,人的表現上有少部份是遺傳控制,大部份是後天影響。她說人的可塑性非常高,跟所處的環境及教育等外在因素有著相當大關係。她更表示在歷來的研究,果蠅具有學習的功能並能夠記住,這樣的學習與記憶模式可類比像人一樣的哺乳動物。人出生自然賦予著基本學習能力,每個人的差異並不大,但對於有學習障礙的族群或年長者的記憶衰退現象,透過在果蠅上所發現的基因功能,可將這些分子機制運用在哺乳動物身上,藉此進而改善語言、行為、健康等各領域,讓生活更有品質。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0.htm
61011450 郭鴻基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講座教授 2013-11-03 蝴蝶展翅帶來臺灣雨不停? 走出森林後來到一處寬敞的地方,突然一陣狂風暴雨,愛麗絲加快腳步奔跑至前方不遠的房子,原來是公爵夫人的家。進去後房裡瀰漫著煙味及胡椒粉的味道,公爵夫人及手中的嬰兒不斷的打噴嚏,壁爐邊還有一隻不斷露齒而笑的赤郡貓。愛麗絲感到很困惑,為何外面的天氣如此詭異,一下子天晴,一下子下雨?赤郡貓告訴愛麗絲,這一切都是嬰兒不斷的打噴嚏造成的,並告訴她什麼是「蝴蝶效應」。<br /> <br /> 在過去52年(1960 ~ 2010)內,造成臺灣地區最大降雨量的10個西行颱風(納莉2001、莫拉克2009、辛樂克2008、海棠2005、賀伯1996、莎拉1989、雪莉1960、柯羅莎2007、敏督利2004、卡枚基2008)裡,就有7個發生在2001年之後。為何過去十年臺灣颱風雨下不停?我們過去數年探討此颱風氣候變化的科學,依據過去50年資料,我們研究發現臺灣地區颱風雨量多寡和颱風強度沒有明顯關係,雨量和颱風停留臺灣的時間成正比,走得慢的颱風,雨下的多。過去50年內西行颱風在臺灣造成的極端降雨(前5%)與颱風強度之間並沒有明顯關聯,反而與颱風的移行速度有關,而且最近十年侵臺颱風強度並無變強,也和全球暖化颱風變強推論不符。本屆第五場於102年11月03日邀請到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郭鴻基教授,講解為何蝴蝶展翅帶來臺灣雨不停。<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1.htm
61011451 呂聖元 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學研究所籌備處助研究員 2008-11-21 星光大道首部曲–從星際的分子雲氣到恆星的誕生  當我們抬頭仰望夜空,(如果運氣好的話),舉目可見的是點點的繁星。架起望遠鏡,遙望深邃的外星系,可見的也是星光。恆星,可說是宇宙中的基本「粒子」。它們是從哪兒來的?是什麼樣的過程讓它們發光發熱,最終登上「星光大道」?天文學家們目前了解恆星是由瀰漫於星際間的分子雲中孕育誕生。由於受到雲氣的遮蔽,我們很難直接利用肉眼,或是可見光的觀測來研究恆星形成的過程。今天,讓我們一同與天文學家透過毫米波、次毫米波,與紅外線波段的觀測,窺探埋藏在雲氣之中,恆星誕生的種種有趣現象。<br /> <br /> 每天照耀地球的太陽是怎麼生出來的?宇宙中那裡有恆星形成?中央研究院助研究員呂聖元說,哈伯望遠鏡觀測到一些扁平盤狀的陰影,有點像吃的貝果,光從中間的洞透出來,代表中心有恆星正在形成,正在上演星光大道首部曲。<br /> <br /> 由國科會主辦,2008秋季展望演講第六場由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籌備處助研究員呂聖元主講「星光大道首部曲─從星際的分子雲氣到恆星的誕生」,帶領聽眾找尋天空中恆星形成的線索。<br /> <br /> 呂聖元說,恆星是組成宇宙的砌塊,可說是宇宙中的基本粒子,組成宇宙的元素。恆星誕生之前的事又是如何呢?呂聖元說,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軌道都在一個平面上,且和太陽轉動方向一致,代表著大家可能都是在同一過程中產生出來的。<br /> <br /> <b>星雲假說推測</b><br /> <br /> 因此十八世紀末,康德─拉普拉斯的「星雲假說」,指出由太陽系的現況推測太陽及伴隨的行星形成時的初始條件。星雲假說是指:灼熱且旋轉的雲氣,因重力的牽引與冷卻的作用,而逐漸凝聚成扁平狀,最終形成中央的恆星與環繞其周圍的行星系統。也就是說,一團氣體一點點轉動,透過重力及冷卻,中間的氣體形成太陽,旁邊的氣體就繞著中間轉。<br /> <br /> 呂聖元說,如果這個推想是對的話,即恆星是在雲氣產生的,我們應當可以尋找雲氣以及其中恆星誕生的跡象。他指出,根據黑體輻射的原理來說,因為不同溫度的物體,發出的光的顏色或波長不一樣。雲氣比較冷,所發出的光線主要落於波長比較長的紅外線與毫米次毫米波段。<br /> 從雲氣裡產生<br /> <br /> 以M51渦狀星系為例,呂聖元說,若恆星是從雲氣裡出生來了,剛蹦出來的嬰兒,應該不會離媽媽太遠,所以若能找到年輕的恆星,應當能在附近找到雲氣。呂聖元說,雲氣裡不只有氣體,還有塵埃,會遮蔽星光,分布在渦狀星系旋臂上,暗暗的地方應就是氣體的所在。<br /> <br /> 呂聖元說,1970年代,無線電波望遠鏡可以偵測雲氣裡各式各樣的氣體分子分布。毫米波和次毫米波觀測到的分子譜線,就像指紋一樣,讓我們能夠認定觀測到的分子種類。對氣體分布畫出像等高線,能看出一氧化碳的分布,就是氫分子氣體的分布,正是對應著星系中黑暗的部分。<br /> <br /> 再用解析度很好的毫米波或次毫米波望遠鏡觀測巨型分子雲,發現雲氣的分布不是很均勻,有一團團密度較高,稱為分子雲核的結構。先前認為,恆星形成時,雲氣靠重力拉在一起。如果僅僅是重力作用,重力可以很快把雲氣拉在一起,雲氣應該很快都不見才對;但現在雲氣還很多,所以雲氣應該有抵擋重力吸引的方法。呂聖元說,「雲氣靠著熱能、轉動、擾流與磁場的支撐,與重力的塌陷交戰。」<br /> <br /> <b>測量驗證想像</b><br /> <br /> 他說,雲氣中磁場會給予一個斥力,讓坍縮的速度變慢;如果磁場力量不夠大,就會被拉進去。但這是理論的想像。我們可不可以測量雲氣的磁場,來驗證這樣的想像呢?<br /> <br /> 呂聖元說,星際塵埃在有磁場時,會有特定的排列。透過觀測塵埃,發現磁場的排列,與理論相符。呂聖元說,恆星形成前的分子雲核,尺度大小以大約為3 × 10<sup>18</sup>公分為例,形成的恆星大小,約為7 × 10<sup>10</sup>,就是從很大變很小。因為角動量守恆的原理,雲氣應該會隨著縮小而愈轉愈快,想像縮小了10的8次方,最終的恆星轉的速度會變得很快很快,但實際觀測的情況卻不是如此。<br /> <br /> 他指出,雲氣旋轉時離心力的作用,使得雲氣自然變得比較扁平,透過哈伯望遠鏡觀測,找到不少扁平狀的原恆星盤。<br /> <br /> <b>孕育行星系統</b><br /> <br /> 逐漸形成的恆星與原恆星盤的磁場產生連結,鎖在一起,恆星帶著盤子轉,兩者會互相牽制,中間的星星就會被帶著減速,產生煞車的效果。<br /> <br /> 而原恆星盤除了解決角動量的問題外,也將孕育行星系統。在觀察恆星形成的過程中,還看到噴流和雙極分子外流。呂聖元說,透過次毫米陣列望遠鏡看一氧化矽分子譜線,還看到外流氣體旋出來的跡象。把轉得很快的東西帶出來,幫助解決角動量的問題。他說,「透過噴流和原恆星盤的作用,大自然很巧妙地解決了角動能的問題。」<br /> <br /> 呂聖元說,透過觀測,天文學家勾勒出現代版的恆星形成理論。我們更加了解一些物理的機制可以幫助恆星的形成,但又不會讓它形成得太快。在這個圖像中,一團雲氣慢慢坍縮和凝聚,逐漸形成一個扁平的盤子。<br /> <br /> 再藉著原恆星盤作用、噴流或分子外流帶走角動量,讓盤子中心的氣體,慢慢掉到中央最密的地方,當裡面質量和密度大到一定程度時,點火,產生核融合,恆星就形成了。而盤子最後會孕育出行星系統,太陽誕生後,行星就做出來了。<br /> <br /> 【2008-11-24/聯合報/文教(C4)版/2008 展望秋季系列演講】<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2.htm
61011452 翁素貞 經濟部能源局綜合企劃組組長 2012-06-22 永續能源政策與綠能產業發展 隨著地球人口遽增,土地污染日益嚴重,可用之耕地正逐漸減少;再加上水資源之嚴重短缺,使得在陸地耕種糧食或能源作物已日益困難。因此,未來人類的糧食、能源與民生化學品可能需要來自海洋;『海洋農場』的概念已經不再是一個夢想,而是即將實現的趨勢。在眾多的海洋資源中,微藻類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微藻是許多海洋生物的食物,且其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遠大於陸生植物,因此在全球二氧化碳之固定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微藻吸收二氧化碳後,可產生大量的微藻生質體;這些生質體中蘊含了各種有用的成分,如多糖體、蛋白質、油脂以及色素等,可將其轉化應用為能源、飼料、健康食品、醫藥或其他化學品等,有極高的應用價值。<br /> <br /> 因此,藻類被譽為第三代生質燃料之料原,且是具有高度潛力的生物精煉材料。開發微藻產業需要建立大量的藻種資源,而臺灣的地理環境正是適合微藻生長的條件,且具有豐富的微藻生物多樣性。因此,臺灣在開發微藻生技與應用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應該要努力推動微藻相關產業之技術升級與商業化應用。本講題將深入淺出地介紹微藻的種類,微藻之成分,微藻分離篩選的方法,微藻之培養系統與光生物反應器,微藻固碳技術以及其他開發微藻產業相關的技術與議題,並舉例說明目前本研究團隊正進行的微藻研究課題以及一些產業應用之實例(如生質燃料、魚飼料、藥粧品與健康食品等)。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3.htm
61011453 孫維仁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麻醉部疼痛科醫師 2013-11-01 戰或逃?–從神經訊號到疼痛反應與麻醉機制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西方醫學在疼痛相關研究上呈現了多元的面貌,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聚焦於「傷害」的構成,以及傷痛相關訊號傳遞的完整分析。主流的疼痛治療選擇,就建立在這樣的理論架構和思維邏輯的因果論上。其中深植於臨床醫學作業的教條是:「疼痛」是疾病的警訊,代表著傷害的表癥,醫者應善用「疼痛」的訊息,以致力於尋找疾病的原因,而不應以消極的「止痛」為滿足。然而事實上,先進的止痛藥物在臨床上所產生的效果,都是從削弱疼痛訊號傳遞的興奮性開始的。在這場演講中,孫醫師將討論如何從神經訊號到疼痛反應,與麻醉機制。<br /> <br /> 在11月1日的展望演講中,由臺大醫院麻醉部疼痛科的孫維仁醫師主講「戰或逃?從神經訊號到疼痛反應與麻醉機制」,和我們分享這個神祕學科「麻醉科」,給了現場聽眾一個不一樣的夜晚。孫醫師剛畢業時從事外科,後來因緣際會碰到一位研究疼痛的大師,為之驚艷,而在聽聞麻醉與疼痛息息相關之後,就此進入了麻醉的領域當中,他希望醫師不是只有「治病」,也能「治痛」。<br /> <br /> 大家都知道沒有好好睡覺,會對人體產生很大影響,從心情的起伏到帶狀性皰疹等,都是缺乏睡眠的後果。我們可以一天兩天不吃,但無法一天不睡,睡眠、催眠、昏迷、腦死,都有著不同的意義,在意識的表現上有極大差異。什麼是「意識」?人對世間的活動,有正常的反應,這就是「意識」。意識涵蓋「情緒、認知、記憶」。舉例來說,「失智」不一定會忘掉東西,但是失智在認知的部分會產生缺損,部分失智的人,記憶力甚至比一般人還要好。記憶的目的,在於執行,而不單只是為了儲存,人透過和環境的互動產生認知,再經過學習產生記憶。另外我們身為人和機器是不一樣的,我們有情緒反應。萬物之靈就是建立在三者完整的結構之下,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這個人就不再是我們認識的人。<br /> <br /> 有關麻醉的本質,孫醫師說,麻醉並不等於睡眠,麻醉沒有任何的意識存在,從失去意識到清醒過來,是一段「完全被剪掉的片段」。孫老師從麻醉的歷史開始談起。西元120年,關公刮骨療傷,華佗利用「麻沸散」來麻醉病患,順利完成對病患的手術,但可惜的是這些醫療技術都沒有留傳下來。<br /> <br /> 麻醉的方式有很多種,麻醉醫師也會被動物園請去幫忙,孫老師就是協助團團、圓圓人工授精的的麻醉醫師。他問大家:「什麼動物是最難麻醉的?不論怎麼樣都「麻」不倒?」。答案是烏龜,因為烏龜碰到不好聞的空氣,就會「憋氣」!麻醉氣體相當刺鼻,當周圍的工作人員都已經暈眩,烏龜仍然非常堅毅的四處亂爬,因此烏龜只能使用「靜脈麻醉」的方式達成麻醉的目的。<br /> <br /> 為什麼做內視鏡檢查要麻醉?因為正常人吞檢查管進去就會想吐,這就是「反射」,因此我們在進行手術時,就必須要麻醉掉「反射」的自我保護,但這時進行手術就相當危險,因為人的自我保護機制已經叫停。所以在動手術時,需要有專業的麻醉醫師在一旁保護病患。<br /> <br /> 2,500年前的「心經」上有一段話:「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意識界」,孫醫師說「無意識界」可以說就是「全身麻醉」!演講主持人孫教授談起全身麻醉的經驗,麻醉藥開始時,還希望能觀察自己逐漸「失去意識」的過程,沒想到自己完全無法認知「意識」消失的那一剎那,眼睛好像才剛閉上,再睜開時,醫療行為就已經完成。孫維仁醫師在自身進行手術的過程中,也有類似的經驗。當時臺大最年輕的主任,就是麻醉部的孫維仁醫師,在治療膽結石的過程中需要全身麻醉,他還記得,在麻醉要開始時,他聽到旁邊的人說:「他是不是睡著了?我們要開始插管了。」孫醫師聽到大驚,正要和對方說自己還沒睡著,突然之間有一股「熱浪」從後腦衝上來,竟然就坐了起來,大聲說「不要插管!」不過,這時手術早已經完成了!孫醫師覺得很好笑,因為一句話竟然分兩段說,分別是在麻醉之前和之後!他說:「我的生命之中就少掉了這兩個小時,完全沒有任何意識。」<br /> <br /> 麻醉不僅僅是去除意識,更要讓我們沒有反射,因為反射會讓手術無法正常進行,所以麻醉的結果就是完全「癱瘓」。只有在「癱瘓」的情形下才能夠讓醫師做非常細膩的手術。要做到完全「癱瘓」,又要保持核心功能的「安全」,這其實非常困難,有許多要考量的因素,像是吸入性或靜脈麻醉、是否使用嗎啡類止痛藥、麻醉深度要多深、是否使用肌肉鬆弛的麻醉藥等。麻醉的風險高低,隨著病患的身體狀況而不同,例如肌肉鬆弛劑就會讓我們徹底癱瘓,沒有反射。因此,麻醉科醫師擔當病患安全的守門人,要保持相當的「警覺心」,我們將一個人帶入這個境界,就要有能力將人帶回來。<br /> <br /> 完整的照護,包含了手術前好好的評估、手術中好好的監測,和手術後好好的照顧,尤其在手術之後,疼痛、噁心、嘔吐、神智狀況變差、失血等,都必須要細心考量。我們隨著年齡漸增,多少都會接受手術,像是攝護腺、白內障、乳房等,如果有專業的醫師能夠提供良好照顧,就不用過於擔心。<br /> <br /> 孫醫師提醒我們,不要講「麻醉師」,要說「麻醉醫師」,你如果講「麻醉師」,會被專業的人批評。但是孫醫師的專業不只麻醉,還有「疼痛」。他說,疼痛的信號傳送,是從周邊一路往神經系統傳入腦幹和大腦。但是疼痛的另外一個軌道,是從周邊進入到脊髓。人在受傷時會產生一些化學信號,去誘導神經訊號往上傳,到大腦皮層,然後做出反應,就好比「中央處理器」會告訴我們身體該如何反應,才能把這些疼痛訊號做一些調節。但一路往上走的這條路會不斷的把訊號放大。把雜訊過濾掉,啟動身體中的反向機制,選擇不好的訊號調控下來,誘導釋放體內的「內鴉片(內腦啡)」和「腎上腺素」。舉例來說,大部分的動物死亡,都是死於非命,都是被另一個動物很殘暴必奪走生命。這時候這個生物身體裡會釋放一些物質:如嗎啡、腎上腺素、血清素,讓這個動物沒有太多的痛苦,這也就是一種「藥物過量」的表現,儲存在腦幹裡一輩子,在快要死亡前,一次還給你!所以說死亡的過程也是受到調控的。<br /> <br /> 睡眠不單對身體的恢復有幫助,對身心靈的影響都非常的大。我們身體有一個「恆定」的睡眠狀態,從早上一起來,就開始累積睡眠債務,愈運動就會累積愈多睡眠債務,直到訊號達到最大時,就會有擋不住的睡意,這是清醒和睡意的交戰,是彼此之間的競爭過程。但是麻醉不是「睡著了」。麻醉是外在施加,睡眠是自己形成的。麻醉不受環境影響,只要到麻醉醫師手上病人就會睡著。所以日夜週期的影響,對睡眠是有影響,但是對麻醉就沒有限制。睡眠受到長度的限制,不論怎麼會睡,一段時間就會醒過來。但是麻醉則不同,要多長有多長。麻醉是由深度決定,睡眠則是依照週期決定。<br /> <br /> 孫醫師提醒我們:清醒,就是欠債的過程,愈清醒欠得債就愈多,直到清醒的訊號衰退,睡眠就是一個還債的過程。睡覺不是有睡就好,更要「睡得好」,有「修復性睡眠」,要進入沈睡,才叫做「修復性睡眠」。沒有睡好覺的感覺非常糟糕,而修復性睡眠是「慢波」,還睡眠債主要靠大腦產生的「慢波」。還完就可以醒過來。如果從頭到尾都沒有「慢波」,就是白睡了,稱為「睡眠剝奪」。很多安眠藥反而會壓制「慢波」,因此雖然睡很長,但是沒有真正休息到。所以睡眠則是要靠我們身體的恆定作用,自己要養生,不能靠藥物。不要到了晚上睡不著去喝酒,打propofol,這些東西用久了會干擾我們身體自然的陰陽五行。這番話語重心長,希望大家都能擁有高品質的「修復性睡眠」!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4.htm
61011454 黃朝曦 宜蘭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2013-10-02 物理很酷! 在英國,連續第五年唸A-level物理的學生人數增加,根據物理學會統計,唸A-level物理人數增加了6.1%,從2010年30,976增加至2011年32,860,物理科系申請也增加了17%,天文學增加了40%。增加的原因是學生認為這有利未來就業,但也可能是物理又變得很酷。物理屬於基礎科學,是高科技產業如光電、LED、奈米等的基礎及必備知識,物理的思考訓練被受業界重視。希望透過演講者個人學習物理的經驗、讀書方法、思考模式,多元學習和自行開發學習模式,帶給同學們對一個物理學習的新方式,並透過「物理很酷!」的演講,能幫助提升同學們對於物理學門的學習熱情和主動學習的精神。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5.htm
61011455 林育安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副教授 2013-10-18 探索生殖世界的奧秘 生殖科學是一門很神秘且又很有趣的一門學科,從國中至高中雖然教科書有簡略介紹有關生殖方面的知識。但物種仍以人為主體,而很少再涉掠到其他物種的生殖之探討,往往亦讓學生誤以為自然界中生物的生殖系統之組成和我們人類是一樣的。本講座的內容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聽者進入生殖世界的領域,一同探索生殖世界的奧秘和一起揭開生殖世界的神秘面紗。<br /> <br /> 科技日新愈益,生殖科技亦不例外,本單元將初步介紹讓聽者了解生殖科技的發展過程,以往男女若有一方有繁殖障礙的問題,現今生殖科技將能為您解決此一問題。另外,會以各不同物種為例子,讓聽者了解生殖的方式有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動物其生殖器官都一樣嗎?為何有些動物有陰莖骨,有些動物則無呢?精子和卵子是分別如何形成的,精子和卵子相遇結合後會迸出怎樣的火花呢?自然界中生雄性或雌性一定是由雄性的精子決定嗎?發育中的胎兒初始都具有雄性和雌性的性腺,之後為何會發育為雄性或雌性的生殖器官呢?種種生殖方面的為什麼?將在此單元為您揭開謎題,解除您心中的疑惑。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6.htm
61011456 胡志偉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2013-10-18 箱子裡的過去–簡談人類的記憶系統 你是否曾經把一件往事的點滴妥善整理後,裝箱保存在某個角落,等待某一天再打開來回味?對您而言,那可能是習慣、品味與珍惜,但對於罹患健忘症的傑諾米來說,卻是證明他生存的證據與對生活的記憶。人類的大腦遠比一個「大箱子」複雜許多,在本場演講裡,專長研究認知心理學的胡教授將從幾個與記憶有關的疾病案例談起,帶我們探索人類如何將記憶分別儲存在不同的系統中,這些系統所負擔的功能為何,而系統之間的訊息又是如何流動與傳遞。<br /> <br /> <b>解構百年心理學史  揭開記憶的神秘面紗</b><br /> <br /> 心理學誕生於1879年,正式由哲學進入科學領域,由馮特(Wundt)領軍發展解構心理學,開啟心理學百家爭鳴的時代,有杜威(Dewey)的功能學派、佛洛伊德(Freud)的精神分析學派、艾賓浩斯(Ebbinghaus)的連結學派、以及盤據心理學50的行為學派,由華生(John B. Watson)發起,巴夫洛夫(Pavlov)發揚光大。直到1960年開始,認知心理學、連結論取向、神經心理學,才逐漸浮上檯面,讓心理學踏入另一個新里程碑。<br /> <br /> 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辦,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共同籌劃2013秋季「週末Let’s go!分享大師視野」大眾科學教育系列講座,本季講座主軸為「腦與心理學」,於10月18日舉行第三場次,邀請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胡志偉,以「箱子裡的過去:簡談人類的記憶系統」為題,暢談心理學發展百年史及解析人類記憶系統。<br /> <br /> 演講一開始胡教授撥放了兩部影片,一部描述人類與黑猩猩感官記憶的比較,第二部則是描述英國劍橋大學法律系高材生Jerome因意外腦部受損,成了沒有短期記憶的人,如果不把每一天的生活記下來,他將會一直重複,胡教授藉著兩部影片將聽眾帶入心理學的世界。<br /> <br /> 胡教授表示,感官記憶是記憶系統的第一站,是環境訊息進入長、短期記憶的中間站,任何一種經過感官系統進入的訊息都會被收錄到相對應的感官記憶中,大部分的心理學研究都在探討和視覺有關的視覺感官記憶以及和聽覺有關的迴聲記憶。<br /> <br /> 演講中胡教授提出許多科學家的研究案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向聽眾說明。胡教授強調,大部份人都認為心理學就是談人的性格、社會行為等等,但事實上心理學是很複雜的科學,要用各種不一的研究方法反覆驗證,才能得出新的理論。<br /> <br /> 胡教授說,科學一定有規律性,為了解釋這現象,科學家們會建立理論,並從中尋找實證資料,而這些理論就是暫時的真理,而且必須公開提供給其他科學家檢視和驗證,這就是科學的特質。<br /> <br /> 文/蔡筱柔<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7.htm
61011457 趙涵捷 宜蘭大學校長 2013-10-31 未來物聯網及其應用 今天要講future internet of things,Internet Of Things (IOT) 基本上不是future ,那更重要的當然是他怎麼樣去跟IPV6結合在一起,我們現在的internet usage and population,Penetration Rates當然是看地區而言,但是我們不要看這個Penetration Rates 的好或壞,其實重點是要看他的growth。現在對internet這個需求已經到了無遠弗屆了,以這個任何equipment就要reach internet。所以How to support more & more users? Setup up more servers? What would be the future internet? IPv6 address?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s, objects? 我們從這裡頭去省思出來的一大堆問號出來。那IoT Architecture 根據學理而言,這就是類似人類的類神經網路,那這樣子的一個體系下來架構我們的IOT ,然後大家可以把他串接起來變成一個Social Organization Framework。追求的是要把三個世界整合在一起: 數位世界、虛擬的Cyber world 還有非常真實的物理世界,都要靠各式各樣的技術架構把他整合起來進行Things Integration or Knowledge Integration。許多Smart Agriculture如Smart Metering、Smart Water、Smart Environment 等農業工業上的問題,都可以透過資訊技術來提供未來新的Smart Home、Smart City與Smart World 的服務。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8.htm
61011458 梁庚辰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2013-11-08 學習與記憶的大腦–從哲學到科學 「人類的智慧由何而來?」自古就是個引人入勝的問題。有些人認為智慧是天生的,但是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主張人類智慧來自經驗:人初生時心智宛如一塊空白泥版,學習的經驗在這塊泥版下刻畫出痕跡。經驗的痕跡彼此聯結形成人類的智慧;造成聯結最主要的因素是兩個事件在時間上相繼發生。時間的連續性(temporal contiguity)成為經驗主義哲學中形成聯結學習(associative learning)的關鍵法則。二十世紀初,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發現古典條件學習,顯示狗每次聽到鈴聲後有食物,鈴聲就會引起流口水的反應。美國心理學家桑戴克發現工具條件學習,貓若作了某一動作後獲得獎賞,則貓就傾向重複這一動作。鈴聲與食物間或動作與獎賞間都需要時間緊密相聯才會有效,這證實了經驗主義哲學家的想法。但是何以刺激或意念在時間上相近就能形成聯結一直是個未解之謎。二十世紀初現代神經解剖學鼻祖西班牙的卡赫認為學習聯結改變了突觸(神經與神經聯繫的結構)強度。1949年加拿大生理心理學家海伯在「行為建構」一書中指出,神經突觸強度的改變源於突觸前神經與突觸後神經同時興奮的活動:如果每次突觸前有輸入,突觸後神經就一定有反應,則兩者間的聯繫就會加強。這個「活動偶合」(activity coincidence)促成改變的想法,在1973年由英國學者布理斯與挪威學者羅穆發現海馬長效增益作用(hippocampal long-term potentiation,LTP)而得到支持。長效增益作用的輸入專一性(input specificity)、協同性(cooperativity)、與聯結性(associativity)使得這個生理現象備受矚目,有證據顯示它是正常學習的神經基礎。LTP三個特性的產生繫於神經細胞膜的一個分子—NMDA受體,它的興奮會開放細胞鈣離子管道,啟動細胞內一連串的變化,使得神經突觸的聯結增強,造成某些學習的效果。抑制NMDA受體的興奮不但阻斷LTP,也會阻斷學習與記憶。值得注意的是,NMDA受體要在突觸前興奮在時間上緊聯突觸後活動才會產生。上述有關學習記憶的研究發展,使我們瞭解到,從英國經驗主義哲學開始,歷經心理學行為主義的學習研究,生理心理學理論以及神經科學研究,人類智慧的形成是可以由分子機制一直追溯到哲學理念的。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9.htm
61011459 張繼森 臺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主任 2013-11-08 胃健康、腸不老–水果是餐前還是餐後吃才對? 健康的胃腸是養生繫命的根本,人體養分有賴胃腸道的消化供給,然而多數人只在意吃得好不好,不在意吃下肚後對健康有沒有益處。胃腸時時操勞,加上國人習慣於「病了才看醫生、痛了才找藥吃」,使得罹患代謝症候群的人數逐年攀升。代謝症候群是肥胖、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四種疾病的統稱,和飲食結構脫不了關係:過度攝取動物性食品、脂肪、鹽、糖,再加上五穀雜糧和蔬菜水果攝取不足,都是重要關鍵。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握「三低一高」:低油脂、低糖、低鹽,及高纖維,除了少吃精緻食物,多運動、多吃蔬果,和控制體重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0.htm
61011460 李國偉 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2013-11-17 從數學文化的脈絡觀看愛麗絲的創生 離開公爵夫人家之後,愛麗絲就往赤郡貓的指示往三月兔住的地方走去。愛麗絲看見三月兔的房子,屋前的樹下擺設著餐桌,三月兔跟帽匠一如往常地在桌旁喝著下午茶。帽匠發現愛麗絲走過來,便趕緊拉她到座上一起加入話題。一聊才知道,原來是因為音樂會上演唱的事情使得帽匠與「時間」吵架了,幾個人嘰嘰喳喳地商討起最重要的事情─如何才能與「時間」和好?帽匠滔滔不絕地說一大堆和好的方式,始終拿不定主意。聽聞「時間」最喜愛「數學」,於是愛麗絲跟著大家拜見理哲學大師–李國偉教授,透過大師指點迷津,瞭解了「時間」的喜好。<br /> <br /> 路易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創作了膾炙人口的《愛麗絲夢遊仙境》(<i>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i>)與《愛麗絲鏡中奇遇》(<i>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and What Alice Found There</i>),他的本名是查爾斯.道奇森(Charles L. Dodgson)。道奇森不僅是英國著名的作家,他原本是數學家與邏輯學家,同時也是早期的攝影藝術家。本次演講介紹道奇森所曾感興趣的數學題材,例如幾何、代數、邏輯、選舉的數學,以及這些主題的一些後續發展。嘗試從這種與文化脈絡交織的觀看中,認識創生愛麗斯的智識背景。本屆第六場於102年11月17日,邀請到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李國偉研究員,講解從數學文化的脈絡觀看愛麗斯的創生。<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1.htm
61011461 曾憲雄 亞洲大學多媒體應用學系教授兼資訊學院院長/TWNIC董事長 2013-11-15 線上科學探究適性評量與診斷 今天主要探討科學探究的線上學習、線上適性評量與診斷。<br /> <br /> 教學生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在各種教學方法中,效果最好的還是一對一教學。所以現今重要的翻轉式教學的理念,翻轉式教學的特點是把單調的上課內容影片讓學生在家裡自己看,把以往的家庭作業習題放到課堂上,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在解問題時能有個別化的指導。依此理念建置線上科學探究的學習環境,就更重視學習的評量,重視科學概念與科學探究能力的學習,才能真正訓練到解決問題的能力。<br /> <br /> 現今許多問題可以透過搜尋引擎找到答案,但這只能解決簡單的問題,遇到新的問題或困難的問題,就會需要科學探究的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很多時候是在實驗室中訓練,但為了能有學習診斷並提供更適性化的學習,因此擬真式實驗系統就是重要的工具,讓學生容易融入情境,強調透過操作與嘗試錯誤來學習事物背後的道理,過程中記錄學習歷程並進行多元評量,可以分析學生正常或異常的學習模式,讓老師依此提供學生個別化的學習內容。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2.htm
61011462 張真誠 逢甲大學資訊工程系講座教授 2013-11-19 如何造密碼? 什麼叫做數據保密技術?在古代有一種隱藏術就是我們透過一些化學的方法,把消息隱藏起來那隱藏術也是一種保密的技術,例如在中古時代歐洲他們有一種叫隱形墨水,用那個鵝毛筆沾了隱形墨水寫在紙上,等到他乾了以後 那張紙只是空白一片,只有我們透過另外一種方式,譬如說灑上另外一種藥劑那個字才會浮現。那在我們網路時代的保密透過一個所謂的金匙叫做KEY,把訊息透過一個重新的計算,之後訊息就會變成亂碼然後我們就把這個亂碼透過網路來傳送,別人萬一看到也不知道訊息原來的內容是什麼,這個就可以達到保密的目的。<br /> <br /> 有兩個名詞,一個叫明語一個叫密語,明語是什麼 就是一般人能夠聽得懂的一些消息,有時候我們到大賣場拿一個罐頭有一個圓圈圈寫一個5然後寫C05那一般人不知道是什麼,其實這個是製造工廠他們內部的人他們看得懂的,5可能是代表1985年,C代表3月,05是5號,也就是說這一盒餅乾是1985年3月5號出產,你看不懂得話對你就是密語,那看得懂得人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把他解密出來了。今天的演講大略的分成幾個要項,一個是數據保密技術,然後接著我會談密碼與日常的關係,還有古代傳統的加密是怎麼做的,然後有一個凡是聽過密碼演講的人都應該要聽過的就叫公開金鑰加密系統,那再來從密碼學所發展出來的一個學問叫做偽裝學,接著我還會講秘密分享以及視覺密碼學,最後再跟各位談到電腦的門神。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3.htm
總共 740 筆,顯示第 501 到第 55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