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演講廳收錄科技部補助演講錄影

講者姓名 服務機構 演講時間 演講題目 摘要 連結網址
61011463 謝豐舟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婦產部 2013-11-22 揭開胎兒醫學的面紗–如何讓你的下一代有個健康的開始 謝醫師說,我們對於下一代,從嬰兒開始照顧得無微不至,從營養的添加、預防針的注射、音樂、美術、體育的學習,無非要讓下一代有健全的身心。實際上這樣的努力還要再往前延展到在娘胎裡的時候。一個新生命在子宮裡從一個細胞生長到一個完整的人類,其中牽涉到極其複雜的過程,稍有差錯則生出來的就不是我們期待的健康寶寶。而我們所處的環境有許多負面因素,呼吸的空氣裡有汽車的廢氣、工廠的黑煙;所吃的食物中有毒玉米、餿水油、抗生素、農藥,即使大家最害怕的幅射線,大自然本來就有所謂的「背景幅射」。這一切再加上可能接觸到的X光、藥物、德國麻疹、愛死病等等,能夠影響胎兒的因素太多了,但是大多數的嬰兒出生時竟然沒有走樣,不得不令人讚嘆造物的神奇!當然,我們也可看到德國麻疹引起的先天性畸形,撒利多邁止吐藥引起的沒手的胎兒,還有原因尚不清楚的蒙古症、無腦兒等,所以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還是要在人類形成的關鍵時刻儘量的注意,好讓我們的下一代有個「最好」的開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4.htm
61011464 余光中 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榮譽退休教授 2013-11-19 談文學的翻譯 <b>余光中教授學經歷</b><br /> <br /> 一九二八年生,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歷任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大學、政治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中間並赴美講學四年,民國七十四年起定居高雄西子灣,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及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現任榮譽退休教授。四○年代與覃子豪、鍾鼎文、夏菁、鄧禹平等共創「藍星詩社」,先後主編多種文學刊物,以現代詩和散文享有盛譽,並寫評論、從事翻譯。半世紀文學生涯,成為當代華文世界經典作家之一。二○○五年一月,與學者、文化界人士組成「搶救國文教育聯盟」,發起全國連署,搶救下一代的中文能力。<br /> <br /> <b>演講大綱</b> <ol> <li> 談曾建綱中譯鄧約翰之《哀歌集》</li> <li> 談中英文翻譯之差距以及其他經典譯注之中譯</li> <li> 《哀歌集》共收約20首各式情詩,屬鄧約翰少作,大多成於「林肯法學院」時期(1590年代)。本集風格多變,從戲謔怒罵的〈臂鐲〉,到憤恨難消的〈天生的憨呆〉,再進入情色不羈的〈床戰〉、〈勸女寬衣〉,及〈愛的巡航〉,令人目不暇給。</li> </ol>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5.htm
61011465 邱博舜 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 2013-11-29 東風西漸中的智巧與浪漫:《東方造園論》 <div> <span style="font-size: 14px">主講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x">邱博舜教授解釋當時的歐陸人雖熱中於中國園林藝術,但很大程度上只將眼光局限在透過瓷器藝品上的圖案來理解中國的藝林設計,較難真實融合中國建築的格局而激盪出新的元素,結果不少仿中國風的浮誇建築藝術作品蔚然成風,錢伯斯的《東方造園論》陳明中國園林建築的理念,可謂匡正極其盛行一時、華而不實的仿中國藝術風。</span><br /> <br />  </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span style="font-size: 14px">從翻譯建築理論中欣賞〈東風西漸中的智巧與浪漫〉<br /> 在臺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學年度國科會經典譯注系列講座第二場講座</span></b><br />  </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         102年度國科會經典譯注系列講座的第二場於11月27日晚上七點在臺大博雅教學館舉行,首先由臺大外文系張淑英教授為大家揭開序幕,張教授提到「沒有景觀者就沒有風景,沒有譯者就沒有譯著」,點出了此次講座與經典譯注計畫的重要性,優秀的譯注需要呈現給大眾共同細味,才能產生更多豐富的共鳴。<br /> <br />         講座主持人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黃麗玲所長為大家介紹講座的主題《東方造園論》,黃所長讚揚邱教授精心挑選譯注《東方造園論》一書,使讀者有機會認識18世紀時西方人如何看待東方的建築文化,亦可欣賞作者威廉‧錢伯斯如何在著作中處理主體的多重呈現。<br /> <br />         主講人為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所所長邱博舜副教授,他從建築專業的角度討論翻譯這本《東方造園論》的過程,亦詳細地介紹當時原著的寫作背景,讓讀者得以完整了解當時中國建築風格在18世紀的歐陸風貌。一張張園林美景照片與設計圖陳列展示在聽眾的跟前,讓人耳目為之一新、目不暇給。邱博舜教授解釋當時的歐陸人雖熱中於中國園林藝術,但很大程度上只將眼光局限在透過瓷器藝品上的圖案來理解中國的藝林設計,較難真實融合中國建築的格局而激盪出新的元素,結果不少仿中國風的浮誇建築藝術作品蔚然成風,錢伯斯的《東方造園論》陳明中國園林建築的理念,可謂匡正極其盛行一時、華而不實的仿中國藝術風。<br /> <br />         討論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陳國棟教授從歷史考證的角度,帶領讀者穿梭18世紀的歐洲時空,察看中國的藝術風格在歐陸發展的狀況,印證在邱教授的譯注中,錢伯斯出版他的著作時所處的文化氛圍與歷史背景:如Chinoiserie與Sharawadgi即為一證,此乃當時英國人盛行的論述中式藝術的方式。<br /> <br />         兩位嘉賓的演講完畢後,黃所長表示這次譯注的主題讓她聯想到現在台大校園的建築設計,也是東西方建築揉合之體現,如文學院與校史館的建築是參考了西方修道院的設計,為此加深她的感觸。此外,黃所長亦在場預告台大的傅園即將會進行新的規劃設計,歡迎聽眾在得到演講的啟發後,能慷慨回饋給予臺大校園寶貴的建議。<br /> <br />         本次講座吸引百餘聽眾參與,演講後各界人士紛紛在問答時間踴躍發問,結束的時間甚至再延長半個小時之久。各界對於西風東漸涉及的時代與地理版圖十分感到興趣,講者與聽眾雙方都享受熱絡不絕的討論。有些聽眾仍在演講結束後、教授們簽名留影時繼續在會場與教授們討論,耳猶未盡。<br /> <br />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臺大翻譯碩士學程筆譯組碩一    李海琳</div> <br /> <br /> <br /> <br /> <a href="http://knowledge.colife.org.tw/speech_output/nschum/nschum_s_20131129/nschum_s_20131129.mp4"><b>東風西漸中的智巧與浪漫:《東方造園論》</b>(mp4版)</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6.htm
61011466 蔡新聲 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講座教授 2013-12-08 生命的影印機–美麗是可以複製的 西遊記是大家最喜歡的古典名著之一,其中以孫悟空為了保護唐三藏可以拔一根猴毛變出上百上千個孫悟空來和敵人交戰最為膾炙人口,雖然幾百年前的名著只是作者吳承恩憑空杜撰而成,但利用現代的尖端科技確實已能做到,最近幾年報章雜誌報導的複製羊、複製牛與複製豬,都已經成為稀鬆平常之事了。<br /> <br /> 二十餘年前一株達摩蘭花售價動輒高達一百萬以上,讓許多喜愛蘭花的蘭友趨之若鶩,但不過短短一、二十年,達摩的售價已由百萬銳減為一株百元,是甚麼樣子的科技能讓這種名貴的蘭花變得雅俗共賞,那就是本演講所要介紹的組織培養科技,演講者可算是國內植物組織培養的先驅,演講內容將介紹走入植物組織培養研究領域的心路歷程及目前國內植物組織培養科技的應用概況,包括將瀕臨絕種的臺灣名貴中草藥藥王–臺灣金線連及保護眼睛的中國名貴中草藥–霍山石斛,利用組織培養科技大量繁殖開發成為保健產品成功的案例,也將介紹演講人利用組織培養科技遠赴30餘國講學及進行科技外交之心路歷程與成果。<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7.htm
61011467 蔡振家 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 2013-12-06 音樂學習與大腦發展–從運動到情緒 音樂有許多有趣的特質,它能夠驅使聽眾律動身體,也能引發聽眾的深刻情緒。隨著音樂的拍子點頭踏步,在人類嬰兒與動物身上也都能夠觀察得到,該能力可能跟腦中整合聽覺與運動訊息的神經迴路有關。臺灣的流行歌曲經常以情傷為主題,從這個現象,我們可以思考悲傷情緒的溝通與發展,還有情緒的動態特質。抗議與叛逆的歌曲中經常表達憤怒情緒,為何這些歌曲裡面經常有吼叫式歌聲與電吉他破音?這個問題可以從攻擊行為的身體準備來探討–From motion to 'e'motion,音樂的科學之旅就此展開。<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8.htm
61011468 曾茂川 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副教授 2013-12-04 西班牙戲劇:預言╱夢境幾分真?《人生如夢》 <div> <span style="font-size: 12px">《人生如夢》是十七世紀西班牙作家卡爾德隆的經典詩劇。內容描述塞孟多王子因為被預言將會謀反,一出生即遭囚於孤塔之中,過著半人半獸的生活。後來國王於心不忍,將其下藥迷昏後送入宮中,並告知身世,卻又因塞孟多粗野的行徑,再次將其迷昏關回塔中。最後百姓不滿國王的迷信心態,救出王子,擁立為王。塞孟多以為自己仍身在夢中,一切經歷如真似幻。</span><br />  </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 /> <b><span style="font-size: 14px">譯夢譯醒譯人生  〈西班牙戲劇:預言/夢境幾分真?《人生如夢》〉<br /> 臺灣翻譯世界 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年度國科會經典譯注系列第三場講座</span></b></div> <br /> <br />         102年度國科會經典譯注系列講座第三場於12月4日在臺大博雅教學館舉行,全場爆滿,座無虛席。主講人淡江大學西語系曾茂川副教授費時五年翻譯西班牙戲劇經典《人生如夢》,深入淺出的介紹並分析本劇,也與觀眾分享翻譯過程的苦與樂,並與臺大外文系張淑英教授和政大歐語系楊瓊瑩教授對話交流。<br /> <br />         《人生如夢》是十七世紀西班牙作家卡爾德隆的經典詩劇。內容描述塞孟多王子因為被預言將會謀反,一出生即遭囚於孤塔之中,過著半人半獸的生活。後來國王於心不忍,將其下藥迷昏後送入宮中,並告知身世,卻又因塞孟多粗野的行徑,再次將其迷昏關回塔中。最後百姓不滿國王的迷信心態,救出王子,擁立為王。塞孟多以為自己仍身在夢中,一切經歷如真似幻。<br /> <br />         本場講座主持人張淑英教授十分推崇曾茂川教授在西班牙文學文化及語言教學上的努力,期待他接下來的譯作能引介更多西班牙黃金世紀的經典。<br /> <br />         曾教授首先介紹卡爾德隆其人其事,點出十七世紀初的西班牙雖是內憂外患不斷,人口銳減且經濟積弱乏振,然而因為文學界人才輩出,堪稱西班牙文學的黃金時代。當時劇場藝術蓬勃發展,《人生如夢》是其中的顛峰之作。簡介劇情和人物之後,曾教授進入預言和夢境虛實的主題, 使用多段引文闡述劇中亦夢亦醒、亦真亦假的情境,也呈現作者對於命運和生命的思考,強調人要把握當下生命,因為「慎重會擊敗命運」。<br /> <br />         在翻譯《人生如夢》的過程中,曾教授以余光中、英若誠和楊絳等先進為榜樣,不斷提醒自己要為讀者、觀眾和演員而譯,求準確傳達原意,「生怕漏掉一個字」,譯稿也是一改再改,每次重讀仍覺有不足之處。他強調潤稿的重要,另舉例說明面對西文雙關語、一字多義等問題時的處理策略。曾教授認為原文最重要也最難翻譯的是弦外之音、意境及作者風格氣勢,這些內涵難以捉摸,譯者費盡心思也未必能準確傳達。最後曾教授感謝國科會給予譯者充裕的時間,也感謝審委嚴格要求,促使他持續精進譯文的同時,又花費一年時間研究西班牙戲劇,寫出一百多頁的中文導讀。<br /> <br />         討論人楊瓊瑩教授自己在政大教授西班牙文學,《人生如夢》是必讀作品,但難教也難學。她首先整理曾教授的中文導讀,向觀眾介紹黃金時期文學,進而分析本劇的文學主題,包括命運與自由意志的拉扯、追尋身分認同和政治權力角逐等,並且闡明本劇承襲西班牙文學傳統、創造戲劇巔峰的經典地位。楊教授認為《人生如夢》新譯本有譯有注,對教學頗有助益,也能產生推廣效果。<br /> <br />         講座最後開放問答,觀眾好奇是什麼動力促使曾教授願意投入五年的時間翻譯《人生如夢》。曾教授除強調取得國科會計畫是種榮譽感,也描述翻譯志業是「願者上鉤」、「翻上了後就會上癮」。另外在翻譯過程中一直發現更好的版本,讓他真是「不修正就睡不著」。他也感謝臺大圖書館,收藏許多不易尋得的珍貴版本,他無需遠求即可取得多方版本交互補充。<br /> <br />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臺大翻譯碩士學程筆譯組碩一 陳心冕</div>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9.htm
61011469 王安琪 東吳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授 2013-12-13 馬克吐溫禁書變經典的歷程《赫克歷險記》 馬克吐溫(Mark Twain, 1835-1910),原名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生於密蘇里州的密西西比河畔小鎮,從小看著河上風光和蒸汽輪船,長大後終於取得領航員執照,筆名「馬克吐溫」即是領航員術語,水深兩噚輪船可以安全通過。12歲喪父輟學打工協助家計,憑一枝筆打拚天下,成為美國首位本土作家及世界級幽默大師,晚年獲英國牛津大學頒贈榮譽博士學位。一生饒富傳奇色彩,浪跡天涯閱歷豐富,嬉笑怒罵剖析人性,妙言雋語傳承久遠,隨處點出人生哲理。<br /> <br /> 「最深沉而博大的美國人」馬克吐溫之代表作品《赫克歷險記》是第一部以美國本土文化及方言為背景的美式幽默傑作,開創嶄新的敘事策略與文字風格,展現幽默大師馬克吐溫處處戲謔的效果。 《赫克歷險記》是描述赫克逃離文明社會的羈束,夥同逃離奴隸制度的黑奴吉姆,聯袂撐著木筏順流而下密西西比河尋求自由。表面上是一個無家可歸叛逆男孩離鄉背井四處流浪的故事,實際上是深入美國社會各階層文化的「意識型態批判」,以南北戰爭前沿岸鄉鎮村莊為縮影。從一個半文盲十四歲男孩的另類角度,旁觀成人的世故世界,運用「反諷」手法間接暴露其價值觀的荒謬虛偽,對人性的剖析諷刺尤其深入。<br /> <br /> 《赫克歷險記》當年是「禁書」,如今已成「世界文學經典」,今非昔比,見證「典律轉移」現象,更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賞,所謂「深者讀其深,淺者讀其淺」:兒童讀者讀取其捉弄大人自得其樂的趣味;成年讀者享受其重溫舊夢與創意想像;社會民眾附議其顛覆體制與影射時局;研究學者則鑽研其主題結構與技巧典故。<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0.htm
61011470 佐竹健治 日本國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教授 2013-11-22 Lessons learnt from the Tohoku earthquake/tsunami and preparation for future hazard The 2011 Tohoku earthquake (Magnitude  9.0) was the largest  earthquake in Japanese history.  It caused nearly  20,000 casualties,  mostly  from devastating  tsunamis, and serious damage  to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station (NPS).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2011 Tohoku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isaster include importance of geophysical observations, improvement of long-term forecast of earthquakes, effective tsunami warning, assessment for future tsunami hazard, and preparedness and education for infrequent hazards.<br /> <br /> 本演講獲「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從車籠埔斷層看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地震』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意轉載,謹此致謝。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1.htm
61011471 Kenji Satake Earthquake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2013-11-22 Lessons learnt from the Tohoku earthquake/tsunami and preparation for future hazard The 2011 Tohoku earthquake (Magnitude  9.0) was the largest  earthquake in Japanese history.  It caused nearly  20,000 casualties,  mostly  from devastating  tsunamis, and serious damage  to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station (NPS).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2011 Tohoku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isaster include importance of geophysical observations, improvement of long-term forecast of earthquakes, effective tsunami warning, assessment for future tsunami hazard, and preparedness and education for infrequent hazards.<br /> <br /> <b>Acknowledgement</b><br /> <br /> For this lecture being shared on this site, we owe gratitudes for permission given by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e Sciences.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1.htm
61011472 林萍章 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外科醫師 2013-10-18 長生不老的第一步–從心臟病的治療到人工心臟 心臟生病了怎麼辦?這是一般民眾在得知自己罹患心臟病後第一時間的想法,除了手足無措外,該怎麼做才能夠醫治這「心頭」大患呢?首先撇開您的緊張不安,先從了解心臟病的成因和治療方法著手,一旦對心臟疾病擁有基礎知識後,不僅可從自身開始防治,且更能了解醫師的診斷結果並商討治療方式。<br /> <br /> 我們需要知道,心臟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二名。近年來隨著生活品質和物質條件越豐厚,身體所隱含的危險因子逐漸升高,如高血糖、高血壓,和高血脂,也就是俗稱的「三高」,正是造成心臟病的主要原因。而治療方法依照疾病的程度,可以分為三種層級,輕微症狀可使用藥物治療或裝設支架,重症者則須接受開刀手術矯正,甚至進行心臟移植。然而是否有一勞永逸的辦法呢?<br /> <br /> 在這場演講中,林醫師將為大家介紹心臟的構造、心臟病檢查方式、心臟病種類,及相關的藥物治療,最後林醫師會介紹心臟病的終極手術:心臟移植和人工心臟;若有時間,我們也將請林醫師談一談各種醫療和法律的問題。<br /> <br /> 在10月18日的展望演講中,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外科的林萍章教授主講:「長生不老的第一步:從心臟病的治療到人工心臟」。<br /> <br /> 林萍章教授,這位研究極端傑出的醫師,也是長庚大學醫學系的教授,曾於1998年獲得財團法人王民寧紀念基金會醫療特殊貢獻獎,這個獎當時號稱是全臺灣的諾貝爾醫學獎。然而林教授的人生充滿曲折,他在1991年就接到法院的第一張傳票,臺灣急重症醫師的黑暗時期就此展開。林教授有鑑於醫療糾紛層出不窮,開始奮起進修,成為臺灣以教授層級回去從頭開始修習法律課程的醫師。<br /> <br /> 在林醫師的眼中,臺灣的醫療糾紛比率高得實在可怕,每38天就有一個醫生被判刑,他問:「黑道大哥被判刑的頻率有多高?」在2010年就有10位醫師被判刑,這麼高的比率,讓醫界變成全國最大的「黑道犯罪集團」!難怪有的醫生感嘆:「醫人不如醫狗,救命不如救醜」。林教授說在美國醫療糾紛是以民事為主,但是臺灣卻是以刑事起訴。臺灣變成世界第一,每三個月有一位醫師遭到法院定罪!林教授也<br /> 兼任東吳大學法學院醫事法的講座,司法院法官學院講座,醫事法律學會常務理事,他致力於「醫療刑責的合理化」。雖然他「不務正業」的副業業務非常多,但是他仍然是心臟急重症的醫師,每週仍然有在醫院開刀看門診。<br /> <br /> 回到今天的主題,林醫師問:我們要如何才可以「長生不老」?當然就是要心臟持續的跳下去,才是第一要務。林醫師認為在未來的醫學裡,癌症恐怕不會再是最重要的問題,因為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癌症相關的機轉已經逐漸明朗,但是動脈硬化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卻不會減少,而仍然會是民眾揮之不去的夢魘。動脈硬化的醫學名詞叫做「粥狀動脈栓塞」。事實上,我們身體上只要有「血管」的地方,都可能會造成「硬化」。<br /> <br /> 林老師與現場的觀眾進行互動,問了觀眾自我檢查的幾則問題:膽固醇有無大於兩百四十(膽固醇高)?有無抽煙?有無高血壓(血壓高)?有無糖尿病(血糖高)?有沒有長運動?女性同胞有沒有吃避孕藥?家裡長輩有沒有心臟病的病史?以上這些項目都是動脈硬化相當重要的原因。如果有上述兩到三個因素以上的人,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要做好控制和定期的健康檢查。林醫師點出,其實很多的問題都可以「控制」,事在人為,有的可以靠藥物降,有的是和我們的生活習慣有關,只要控制得宜,就能夠有效降低動脈硬化的機會。<br /> <br /> 林教授講到瓣膜性心臟病的治療,現在的人工瓣膜大多是鈦金屬做的。鈦金屬不是我們身體的東西,可能會產生血栓,因而需要吃抗凝血劑。對於老人家相當的不好,老人家會容易有出血的問題。因而現在醫學上改用「生物性瓣膜」。而冠狀動脈疾病的治療,幾乎所有人都先選「放支架」,支架是內科醫師放置的,先用氣球撐開血管,再放入支架,但是費用還是相當高昂。但是支架只有在少數幾條血管出問題時可以使用,若是三條以上的血管有問題,就必須要使用「繞道手術」。冠狀動脈的繞道手術最常見的是拿大腿的靜脈來使用,也可以使用左內足動脈,那是身體內最不會硬化的動脈,十年的暢通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堪稱外科醫師的王牌手段!不管內科醫師使用什麼先進的塗藥,外科醫師的這條「動脈」永遠會贏內科醫師!<br /> <br /> 林教授接著介紹「主動脈手術」,他說:1955年4月13日,有一位七十六歲的男性病患的腹部感到一陣陣劇痛,醫生診斷是主動脈瘤並建議他動手術,但是老先生不願意,結果在數天內辭世,這位老先生就是愛因斯坦。<br /> <br /> 現在的心臟外科已經走入了高科技的領域,例如心臟幫浦,可以輔助心臟的功能。如著名的葉克膜,是現在醫院的必備品,但是葉克膜也只能輔助二個禮拜。當然還有「心室輔助器」,幫浦位於身體之外,輔助心臟「打血」的功能,病人可以推著機器到處跑,也可以使用好幾個月。但是輔助心臟也不能長期使用,而且從肚皮穿出容易感染。因此最新的心室輔助器,只拉「電線」出來,幫浦裝在身體當中,只要背著電池即可。今天的科技將幫浦愈做愈小,病人的感受就不會那麼難過,還可以遊山玩水,但不能真的碰水。<br /> <br /> 林醫師說:我們外科醫師和病人之間沒有障礙,醫學中心的核心價值和「醫美」不同,就是「救命」!希望以後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快樂的台灣醫師」,希望不要「用刑罰鞭策醫師」,讓醫師和人民都能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br /> <br /> <a href="http://knowledge.colife.org.tw/speech_output/foresight/foresight_20131018/foresight_20131018.mp4"><b>長生不老的第一步–從心臟病的治療到人工心臟</b></a>(mp4版)<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2.htm
61011473 陳倩瑜 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2013-12-20 機器學習與生命科學交會之際 機器學習是一門設計與開發演算法的學科,目的是讓電腦可以根據所蒐集的龐大資料進行學習,過程中整合專家的意見,逐步提升智慧型裝置自動判讀各種情境的準確率。近年來,拜新穎生物科技發展之賜,生命科學領域終日累積大量的基因序列與生物系統量測資料,這使得機器學習與生命科學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重要研究領域,開始發生不可思議的交互作用,此跨領域研究為基礎生命科學和各種生物、醫學以及農業等重要應用帶來了契機與全新的樣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3.htm
61011474 李承龍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警察科助理教授 2013-12-22 愛麗絲夢遊CSI奇境探索犯罪現場的迷思 上回離開的匆忙,這次回到花園就是為了抓到偷走餡餅的犯人,救出被冤枉的紅心武士。愛麗絲請求紅心國王重新審問此案,並且願意擔任檢察官的職務,替紅心武士聲張公理正義。愛麗絲有如此自信乃因之前拜訪過刑事警察科李承龍教授,請教些辦案方法,相信可以拿出科學鑑識證據,讓紅心皇后心服口服,無法濫殺無辜。本屆第八場於102年12月22日邀請到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警察科李承龍教授,傳授愛麗絲一些辦案技巧,就讓我們歡迎李承龍教授的到來。<br /> <br /> <b>演講大綱</b><br /> <br /> 人證與物證何者重要?眼見為真是真的嗎?案發一瞬間,會不會看錯、記錯、可不可能說謊?目擊證人指證歷歷,錯誤的比例有多高?真實世界的犯罪現場勘察工作,不如「CSI」影集裡的緊湊、精采,但科技的運用,卻也相差不遠,如何善用 DNA、指紋、槍彈、血跡等跡證,可以讓重大案件水落石出,甚至讓含冤者得以沉冤昭雪是科學辦案的精神。<br /> <br /> 利用科學的方法,從事犯罪現場調查、蒐集犯罪證據的目的,決不僅在偵破案件、緝獲真凶;最重要的是要學習經驗,防範類似的犯罪再次發生。講者近二十年來從事第一線犯罪現場調查工作,處理案件時發現國人,對「犯罪」的基本觀念普遍不足、毫無危機意識,不幸受騙或遇害,才怨天尤人,不知所措。每件刑案偵查的背後,都是被害人血淋淋的教訓,甚至付出寶貴生命的代價,希望藉由案例的分享,教導聽眾如何面對社會常見的犯罪類型,如何事前防範、面對危機如何應變、如何蒐證、保護自己,懂得學習「別人慘痛的經驗」,不要等自己遇害才想學習的「聰明人」,本講座將帶給聽眾對犯罪現場有全新的體驗,更期待全民擁有正確的安全觀念。<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4.htm
61011475 張天鳴 易碩網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3-12-12 網路新時代的創意與創業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網路新時代的創意與品牌行銷</b><br /> 張天鳴<br /> 易碩網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br /> <br /> <b>演講摘要</b></div> <br /> 網路行銷是以網際網路網絡為基礎,利用數位化的訊息和網路媒體的互動性來達到一定行銷目的新興市場行銷方式。網路行銷是一種利用線上媒體發展並宣傳企業的過程,其本身和網際網路的創意與技術層面息息相關,包括設計、開發、廣告、與銷售。網路行銷包括社群行銷(病毒行銷、口碑行銷、部落格行銷、品牌粉絲團行銷等)、故事行銷、公益行銷、感性行銷等多種方式。<br /> <br /> 網路行銷策略包括線上行銷產品、服務與網站的各個層面,也包括市場調查、電子郵件行銷與直銷。行銷不僅僅是一種商業行為模式,更是最直接、有效地影響消費者的決策與行為。如何透過正面思考做行銷,來創造更有價值的品牌或企業形象,將是成為成功與否的關鍵。<br /> <br /> <br />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微型創業的網路行銷術</b><br /> 陳勝騰<br /> 金匯鑽數位媒體有線公司執行長<br /> <br /> <b>演講摘要</b></div> <br /> 在網路快速、高度發展得網路時帶,網路創業可以說是成本最低、入手門檻最低、成功機率相對高的致富方式。網路創業除了傳統的行業別或商業行為模式,還出現、創造了不少新興行業,如資源網站的興起、線上遊戲、網路貿易、特殊專業與技術等。<br /> <br /> 如何藉由網路達到更大的效益和有效的運用,如何藉由網路服務來製造更多的賺錢機會,網路行銷成為重要的關鍵。網路創業成功與獲利的關鍵有網頁曝光率、論壇行銷、品牌代言、聯盟行銷、部落格行銷、網誌行銷、郵件行銷、模特兒代言、專業企劃、網路公關等。唯有掌握獲利關鍵,即使是小型或小額的網路創業,也能創造大商機。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5.htm
61011476 吳騰彥 微程式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3-12-12 新一代智慧網路生活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YOU BIKE的智慧網路生活應用</b><br /> 吳騰彥<br /> 微程式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br /> <br /> <b>演講摘要</b></div> <br /> 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服務(簡稱為YOU BIKE微笑單車)主要是藉由自行車道路往搭配自行車租賃服務,鼓勵民眾使用低汙染、低耗能的公共自行車作為短承接駁運具,剪少級儀轉絲人機動車輛得持有及使用,以達到改善都市道路擁擠、環境汙染及能源耗損目的,並提升都市生活文化、響應全球節能減碳。<br /> <br /> YOU BIKE微笑單車使用電子無人自動化管理與智慧服務監控系統,提供自行車甲租乙還的租賃服務,透過晶片控制及相關辨識系統將資料上傳至雲端運算,以完成租借與交易。YOU BIKE不但保留多種電子票證讀取功能,更是建立捷運與公車轉乘優惠,建全大眾運輸的無縫接軌,落實i化、智慧化生活的機能與運用。<br /> <br />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有線電視雲端數位發展趨勢</b><br /> 陳振珉<br /> 臺灣寬頻通訊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br /> <br /> <b>演講摘要</b></div> <br /> 有別於傳統的類比有線電視,數位有線電視是將節目內容予以數位化,透過有線電視的HFC光纖同軸混合網路傳送到用戶家中,用戶使用數位機上盒(Digital Set Top Box)以及智慧卡(Smart Card)將加密過的節目訊號解密後,即可收視數位節目。數位機上盒的訊號傳送方式,能夠完全符合新型電視的設計,並具備資料回傳的能力,使得用戶可以使用雙向互動的服務與功能。<br /> <br /> 藉由數位化,將使得有線電視的傳輸頻寬更有效率,用戶的選擇也更多。數位化的節目除了可以提供高畫質的節目外,也可以同時提供電視郵件、各種加值應用服務等全新的功能,讓電視成為數位家庭及置生活智慧化生活的入口,輕輕一按遙控器,即可盡情體驗數位化帶給我們生活的享受與便利。<br /> <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6.htm
61011477 謝明哲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講座教授 2013-12-20 人乃為生而食,為食而生–您吃對了嗎? 在食品安全不斷出問題的今天,這場演講尤其重要。謝教授說:健康並不僅僅泛指身體沒有生病或身體無異樣,我們應該持續增進健康。他提出「三養醫學」來追求健康,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養身生活─營養、保身生活─保養,和修身生活─修養。營養為三養之首,如果營養失衡就會造成免疫系統失調,使老化加快,造成疾病的關鍵。因此,日常飲食要均衡,食物多種類、富變化,人要從飲食中攝取食物獲得營養素維持生命並延長壽命,因為營養素在身體提供不同功能,能維持身體細胞的活動及身體組織的建造和修補生理機能的調節。如果飲食不均衡,營養素就攝取不均衡,會造成體內生化代謝異常,出現臨床症狀,包括許多文明病產生,例如: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症、痛風等。<br /> <br /> 而現在大家最關心的,是食品的衛生和安全,飲食食物處理不當,會影響食品衛生與安全食品中之營養素,使其無法發揮生理功能;食品中存在之毒素、污染物、不當添加物、使用及不當加工調理等,都可能導致不良影響進而傷害人體、產生疾病、死亡。 例如:食鹽、醬油、醃漬物、味精使用過量,增加鈉和氯的攝取量,導致血壓的上升。食品營養的功能表現,是建立在衛生安全的基礎上,重視飲食營養,要先重視食品的衛生和安全,有衛生有安全的食品,才能有適當的營養功能。<br /> <br /> 在12月20日的2013秋季「展望」第七場演講中, 謝教授說,只有身體健康,才能享受一輩子的精采人生,一旦得病,治療只能夠阻止病情惡化。我們應該將重心放在預防。每個人都要主動、正確去追求健康。走在人生漫長的道路上,我們需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是「健康靠自己」,雖然15%來自遺傳、10%來自社會條件、氣候、地理條件佔7%、8%來自醫藥,但是另外60%,是來自適當的營養、保養,和修養,也就是說,另外60%的健康,是靠自己照顧得來。<br /> <br /> 謝教授的演講主軸,是在「吃的營養科學觀」,一開始風趣地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讓老公早死的十大信條〉,也就是討論「不當的健康照顧」的內容,這些不當照顧,包含如下的行為: <p style="margin-left: 40px"> <b>因為老公愛吃油炸,就拼命炸給他吃;把老公養得胖胖的、讓老公想喝酒就喝酒、讓老公多喝含糖飲料、讓他吃油膩的食物、讓他吃重口味、讓他一直坐著、給他抽煙、讓他熬夜到三更半夜、不讓他休假旅行,最後是一直抱怨。</b></p> 這些行為,將導致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生活壓力等。<br /> <br /> 什麼是健康?我們不能只看表面,看身體有無生病或異樣來決定。健康乃指「身體、精神、智慧、社會相處」各方面都能處於良好的狀態。健康,也代表我們能夠適應環境,參加各類活動,到哪裡都能存活,過得很好,也可以隨時應付壓力和危機。謝老師提到在老人中心上課時,有幾位90來歲的長輩,獨自生活,並不斷自我增進。無需仰賴看護或孩子,活得健康、活得快樂,像這樣的延年益壽,才具有意義。謝老師以輕鬆幽默的方式,來說明如何以均衡的飲食提供我們深愛的家人。他說:「沒有長生之術,只有養生之道。」追求健康,要以生活做平台。日常生活中的養身生活、保身生活、修養生活。「三養醫學」當中,營養為三養之首。<br /> <br /> 謝老師說,我們的早餐時常是營養失衡。因為牛肉麵、或稀飯醬瓜等,因為種類過少,所以讓我們處於營養失衡的狀態,長期下來,會造成身體的免疫系統失調,使老化加快,漸漸失去活力、體力,及精力。所以當我們生病時不要馬上吃藥,而要先問自己是不是營養失衡。<br /> <br /> 謝老師說,盡量吃十榖米、肉、豆蛋類、低脂食品類,其實沒有好或壞的食物,只有多種類都吃,才能吃得均衡。完全素食者,可能會造成營養不均衡,所以需要補充綜合維他命,來彌補礦物質和維生素的不足。若是鈣和維生素D攝取不足,再加上運動不足的話,將造成女性停經過早。適量補充營養補充食品和機能性食品,可以彌補飲食不均衡所欠缺的營養素,如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2、<br /> 鐵、鈣等營養素,當然我們也因為特殊生理狀態,而會增加對某些營養素的需求。在衛生福利部的網站上,提供國民許多食物種類和量化的概念,讓我們對飲食均衡有基礎的認識。<br /> <br /> 要少吃油炸食品,但是不能夠不吃油。另外身體如果經常處於過氧化環境,會加速身體產生自由基。另外污染水源、污染空氣、紫外光、輻射線、運動過量、二手菸、抽煙、藥物、化學物質、酗酒等,都會對我們細胞膜產生障礙,就像家中的門壞掉一般。 <p style="margin-left: 40px"> <b>長期服用藥物的,要增加維生素B群。運動者要服用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E。飲酒者要多服用維生素B群和鈣。壓力大者,多吃維生素C和維生素B群。面對空氣污染,可以加強維生素C、維生素E和beta胡蘿蔔素。改善疲勞,可以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B群來幫助。過敏者,可以嘗試服用維生素C和魚油。貧血者,鐵、蛋白質、維生素C是不二法門。高血壓則靠維生素C和鈣等食品幫助。調整腸胃道,則可以靠蛋白質、纖維質、乳酸菌來幫忙。防癌,維生素C、纖維素、大蒜。免疫力調整:蛋白質、beta胡蘿蔔素、維生素E、大蒜。體重控制,低熱量營養均衡帶餐、纖維質。</b><br /> <br /> <br /> <a href="http://knowledge.colife.org.tw/speech_output/foresight/foresight_20131220/foresight_20131220.mp4"><b>人乃為生而食,為食而生–您吃對了嗎?</b>(mp4版)</a></p>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7.htm
61011478 陳肇隆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院長 2013-12-13 透過醫療專業落實社會關懷與責任 秋季系列的第六場演講,我們邀請到了一位醫界重量級的醫師來為我們開講,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的陳肇隆院長來為我們介紹,如何「透過醫療專業,落實社會關懷與責任」。陳院長是國內外的換肝權威,在他手下重獲新生的病人不知有多少,今天他來展望系列演講,雖然陳院長仍會從肝臟移植之路開始談起,但是他將演講主題訂在更高的層次,也就是如何通過醫療專業,來落實社會關懷。<br /> <br /> 陳院長從1976年一個備取的住院醫師,設定目標、鍥而不捨、努力不懈,1984年成為亞洲換肝手術成功的第一人,而在2012年,他完成了第1,000例肝臟移植手術,享譽國際,也被星雲大師譽為「換肝之父」!陳院長?何選擇肝臟移植為志業?因為他在住院醫師時期,幫林天祐教授畫肝臟手術插圖,以此機緣,便以肝臟移植為畢生志業。而在那個如何認定死亡仍有爭議的年代,陳院長率先採用「腦死亡」定義,促成腦死亡觀念的社會共識與立法。<br /> <br /> 陳院長努力培育追求完美的肝臟移植團隊,以「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不以善小而不為」做為團隊的精神。而他的手術技術獲日本教授譽為「人類的極限」,並成為日本漫畫和暢銷百萬冊小說的題材,更改編成勵志電影「孤高的手術刀」。從醫援國際到卓越的醫療外交家,陳院長認為「醫療是救人的學問,不應該有藏私的觀念。臺灣的醫療能有今天,也是因為過去我們有機會到美國、歐洲、日本去學習,今天我們有可以讓別人來學習的,就更應該毫無保留地回饋國際社會。」<br /> <br /> 陳院長也是一位愛種樹的醫師,他努力讓醫院公園化,誰說醫院就該是冷冰冰的白色巨塔?他透過培育樹苗、移植樹木,陸續於醫院周邊種植樹木近六千棵,讓醫療環境更貼近自然。他認為要讓國內外醫師成為種子,把愛傳遞出去:「從救人活命的使命感和成就感,得到最大快樂和滿足。」陳院長的從醫之路,除了在肝臟移植與肝臟外科領域不斷突破與精進,盡心盡力地服務病人,也的確能善盡社會影響,精進社會關懷與社會責任。<br /> <br /> 在12月13日,第六場的展望演講中,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的陳肇隆院長給了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精采演講,講題是「透過醫療專業,落實社會關懷與責任」,內容從陳院長踏入肝臟醫學治療開始,說明這些年來高雄長庚醫院在肝臟移植的領域中,所創下的世界紀錄和所發生的感人事蹟,整個晚上的演講,可以說是一場「感動之旅」!<br /> <br /> 肝臟捐贈來自兩種途徑,一個是活體捐贈,主要是親人配偶之間的捐贈,這方面亞洲的成績亮眼;另一個則是大愛肝的捐贈,也就是身後遺愛人間的器官捐贈,這方面亞洲的紀錄就非常有限,可以說是全球最低的,在臺灣也相當低,這需要大家做觀念上的改變。<br /> <br /> 我們衛生福利部和健保局的官員,在國內外演講中最自豪的一點,是比較美國和臺灣在醫療上的費用和品質:美國在醫療上花的錢是我們的2.7倍,但是臺灣的醫療品質可以媲美美國!有許多領域都接近美國的水準,像是大腸癌治療和心臟移植等,但是唯一一項超越美國的,就是肝臟移植!這一領域的主要醫院就是高雄長庚,肝臟移植的各項存活率指標都優於美國、歐洲,和日本。雖然臺灣不擅長做廣告行銷,但因為資訊發達,所以存活率世界第一的消息不脛而走。陳院長舉了2009年美國病人選擇來臺換肝的首例,這是從UCLA這種世界級的大醫院來的案例,因為這個病人的兒子上網查詢,看到臺灣換肝的存活率比他們高,因此千里迢迢的找到高雄長庚進行手術,現在這位病患已經在美國健康快樂地含飴弄孫了。<br /> <br /> 海外來臺就醫,必須要遵守臺灣的法律。臺灣法律規定的非常嚴謹,配偶捐贈規定要兩人結婚登記兩年之後才能進行,有一對夫婦來陳院長的門診,先生是肝癌,太太願意捐肝,但是兩人雖然一起生活了十幾年,就是沒有辦理結婚登記。若是在日本只要大學倫理委員會通過就可以,但是臺灣不行,所以接下來陳院長想盡辦法維持先生的健康狀況長達兩年,滿兩年的第二天就進行捐肝手術,順利完成。<br /> <br /> 陳院長舉了許多案例,其中有越南的大醫師和菲律賓的民眾,也和聽眾分享了一段國家地理雜誌的影片,描述海外病患來臺就診進行換肝手術,也就因為造福了如此多的病人,所以有一次在亞洲肝臟移植的高峰會中,大會還特別辦了一個病人到高雄長庚換肝的聚會,在陳院長的照片中看到許多病人及家人齊聚一堂,大家精神健旺,臉上滿溢幸福微笑,就覺得很感動。<br /> <br /> 陳院長此時轉回到自己年輕時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在高雄醫學院的大學時期,因為擔任班代表,辦了許多活動,以一個愛心,再帶上一點少年維特的憧憬,鼓勵大家努力於三個方向:知識、愛情,和同情。醫學院的生活過得非常豐富,學校的最後一個暑假是在山上過的,到屏東霧臺鄉參加兩個月的山地醫療。當時上山沒有車子可以走的路,全部都是山間小徑。也就因為這一次的活動,對陳院長一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時陳院長一心一意想做外科,可是臺灣幾乎找不到可以得到訓練的地方,又因為不是出身臺大或榮總,這兩家大醫院是進不去的。當時沒有網路,沒有電腦,只能在報紙上慢慢看。民國六十五年,終於等到機會,長庚醫院徵住院醫師,陳院長花了106元,搭平快夜車到臺北,在應徵的200人中僅錄取6名,不像現在,想做外科只要報名就會上。三個禮拜之後,陳院長接到通知:「臺端經評定為『備取』。」不過備取總比沒有好,後來有一位住院醫師沒有來,陳院長就遞補上去。一個備取的住院醫師,經過27年之後,可以成為這家醫院的院長,足以證明這家醫院是一所制度健全的機構。<br /> <br /> 回到醫學路上,陳院長非常感恩的,是臺灣第一位站上國際舞臺的外科醫師,也就是臺大的林天祐教授,林教授是臺灣肝臟外科的先驅,曾創下幾項創紀錄的開刀手術,並發明「手指切肝法」,克服當時對於肝臟手術的困境,揚名國際。陳院長特別說明了「手指切肝法」的創立原因,因為肝臟有非常綿密的血管,而且人體的凝血因子都在肝臟合成。加上門脈高壓又有很多薄壁血管,一不小心就會大量出血,因此在手術過程中這些血管都要結紮,可是要一一找到這些血管十分不容易,林教授當年勇敢踏出第一步,直接用手將肝臟捏碎,血管就可以清楚浮現。<br /> <br /> 當時因緣際會,由陳院長幫忙林教授繪製肝臟治療的醫學插圖,陳院長就找了許多相關資料做研究,還讀了林教授所有的論文。陳院長說,任何領域都一樣,只要下了功夫就會產生興趣。在繪圖的過程中,陳院長就感覺肝臟醫療未來的遠景可期,所以從此走上肝臟醫學之路。陳院長當年手繪了許多圖,今天還在被使用,他說,近年英國劍橋大學肝臟醫學專家Roy Y. Calne教授編寫了《肝臟外科手術》(<i>Liver Surgery</i>)一書,書商的廣告還特別強調,書中有超過240幅精美的圖片,他一看,有幾幅圖就是當年他自己畫的,但有趣的是,原先自己畫中小小的簽名,竟然被塗掉了,陳院長也想不透為什麼需要把他的簽名通通塗掉。<br /> <br /> 另一項陳院長努力推動的重大變革,是「腦死」的認定和有效性,這和器官移植有很大的關係,當年1984年還是萬年國會的年代,資深的國會立法委員,都已經八、九十歲,很難期待國會可以訂定前瞻性的法律。陳院長只好自己努力,當年才33歲的老師,面對許多醫界、法界的大老,力爭「腦死」判定的有效性,連當時的首席檢察官陳涵也來函關切,在這麼沈重的壓力下,陳院長推動的觀念還是逐漸獲得社會各界的認同,雖然臺灣採用比美國和歐洲更嚴格的腦死判定基準,但順利通過,就可以讓器官移植有更大的空間和更好的成功率。<br /> <br /> 陳院長另外一項讓人印象深刻的作法,是他完全不藏私!無論是對日本、大陸,或是東南亞周邊國家,高雄長庚的團隊都是劍及履及,前往當地幫助該國的器官移植團隊進行重大手術,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將技術及經驗輸出,讓這些國家都能提升自己在器官移植上的能力,完全不會擔心別人學了自己的看家本領,會超越自己,而是希望這些有效的技術和經驗能廣為擴散,在更多國家救更多人!這種廣闊的胸襟氣度,值得敬佩,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無私地幫助別人,會產生兩個明顯結果:一個是別人的水準提高,飲水思源,永遠會記得自己的成就是拜誰之賜;另一個是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自己也會成長,眼界更為開闊,經驗更為豐富!<br /> <br /> 也就因為陳院長透過高雄長庚,在國際上協助從亞洲的大陸、日本,到中南美洲瓜地馬拉等許多國家,成功推動醫療國民外交,所以獲得了無數獎項,演講中播放了兩回總統親自頒獎表揚的畫面,同時更有趣的,是上了日本的影視媒體,成為卡通、小說,和電影的主角!因為陳院長親自操刀,完成手術的病人是今天在日本存活最久的換肝人,所以成為日本媒體非常關注的話題,系列小說「光輝的手術刀」就是描述陳院長的事蹟。當時老師在基隆長庚醫院擔任外科主任,漫畫中就有當時的外科主任辦公室,人物造型還多了一幅眼鏡,當然也有比較誇張的地方,比如說主角的汽車是賓士牌,陳院長搖搖頭說當時沒有這麼好的車,因為漫畫畫得好,又改編成小說,小說中所有人物都是假名,只有陳院長一個人是真名。小說暢銷100萬部,所以又改編成電影,電影故事中的主角挑戰鄉下小醫院的禁忌,救回了寶貴的生命,陳院長說,聽說演出的都是日本A咖演員,後來也得到日本大阪電影節的大獎。<br /> <br /> 陳院長也首開亞洲先例,進行分割肝移植。因為很多病人在遙遙無期的等待中,抱憾而去。所以如果可以把捐贈出來的肝臟,一分為二,就能造福更多人。因此在1997年,老師在高雄完成亞洲第一次一肝兩用的移植,後來只要有可以分割的肝臟,都毫不遲疑地分成兩邊,如果本院沒有合適的病人,也毫不遲疑送給臺大或其他醫院。1999年,一次手術中問遍臺灣沒有合適的病人,剛好香港大學有病人需要,因此左邊的肝臟給臺灣的小寶寶,右邊送到香港。當時的小寶寶現在已經是高中學生,而香港的受贈人是一位計程車司機,目前大家情況都很好。這個故事還有後續,11年後,香港把高雄長庚的肝臟冰盒還回來,作為當初精彩合作的紀念!大家會想說你怎麼知道這個冰盒是11年前送過去的?陳院長說,那時候沒有高鐵,搭的都是遠航,冰盒上有當年的標誌,所以是如假包換當年的冰盒。<br /> <br /> 陳院長特別強調,親屬之間捐贈的活肝移植,醫師的壓力很大,因為捐肝者的安全,對外科醫師是最大的責任,因為平常是沒有健康的正常人需要開刀的,而且這個健康的人開刀是為了別人,所以這個手術一定要做到盡善盡美,不能讓捐肝人出任何差錯。這些年來高雄長庚已經立下口碑,也幫助了周邊許多國家,是少數臺灣領先歐美的手術。陳院長更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實,世界上有5個中心在器官移植上是領先的,仔細分析可以看出一個特色,剛好這五個中心都使用漢字,除了受到中華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響之外,陳院長還分析,這可能是因為使用筷子的民族,比使用刀叉的雙手更厲害,所以複雜的器官移植反而成為亞洲民族的強項。<br /> <br /> 整場演講沒有冷場,聽眾自始至終都沈浸在陳院長和高雄長庚的傑出成就上,聽到許許多多精彩的國民外交過程,大家都同感光榮!陳院長強調,臺灣的醫療成就能有今天,是因為我們有機會到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地學習,所以我們今天有經驗和技術讓大家來學習,就更要無私分享、回饋社會。演講最後,陳院長也介紹了「植樹的重要」。他說:植樹最好的第一個時間點是20年前,因為若20年前已經植樹,今天早已長成大樹,但是次好的時間,就是「今天」!這段話發人深省,只要開始就不遲!<br /> <br /> <a href="http://knowledge.colife.org.tw/speech_output/foresight/foresight_20131213/foresight_20131213.mp4"><b>透過醫療專業落實社會關懷與責任</b> (mp4版)</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8.htm
61011479 鄭玲宜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實務教師 2013-12-27 學習的發展障礙 「學習」是指建立新的以及修改或強化既有的知識、行為、技能、價值、偏好;涉及整合不同類型的訊息。許多科學家對學習的研究和看法,讓我們得以窺見學習的基本歷程。知覺、認知、語言、動作和社會適應是人類重要的學習領域,也都與腦部的發育特化息息相關。兒童在上述領域的發展從無到有、由簡至繁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先天能力和後天經驗的影響一樣重要。發展呈現「順序」以及「一定的時程」之特性稱為發展里程。當孩子落後於發展里程即是發展遲緩。這次講題內容將介紹:(一) 學習與學習曲線;(二) 學習基本原理;(三)重要學習領域的發展任務;(四)正常發展/發展里程的概念;(五)影響學習發展的危險因子;以及(六)發展困難類型及如何早期辨識。<br /> <br /> <a href="http://knowledge.colife.org.tw/speech_output/share/share_20131227/share_20131227.mp4"><b>學習的發展障礙</b>(mp4版)</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9.htm
61011480 柯慧貞 亞洲大學心理系講座教授兼副校長/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2013-12-19 聰明上網,有感人生,幸福未來 網路科技產品如3C等是學習的利器,但也可能綁架學生,使學生成為科技的奴隸,而沉迷網路有害性格發展、學業與身心健康、社會適應,甚至產生身心疾病、社會與犯罪問題。過去十年來,柯慧貞教授長期觀察網路成癮所帶來的危害;因此,投入調查網路成癮的成因與後果,並且致力於研發治療與預防策略。<br /> <br /> 去年,亞洲大學也成立網路成癮防治中心,並與中國醫藥大學、成功大學合作,持續推動網路成癮前因後果與防治方案之創新研發、人才培訓、三級預防服務以及立法政策之社會倡導。目前,在國健局計畫的補助下,研發「聰明用四電」方案,有效提升國小學生克制上網的效能與平日、假日均能節制上網時數的比例。另在國科會補助下研發預防方案,由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補助服務學習課程的學生服務工作,對國中生實施「聰明上網我不宅」方案,預防國中生網路成癮,結果有效提升國中生拒網自我效能,並降低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也由蔡長海教育基金會捐贈「聰明上網我不宅,網路學習我的愛」宣導車, 配合行動學習的推動,同時宣導「聰明上網」,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與3Q(EQ、AQ、SQ)智能。<br /> <br /> 在本演講中,柯教授以個案實例說明網路成癮的現象,以及所帶來的影響,並且,剖析網路成癮的三個階段:同儕邀引入門、享好處變習慣、不該愛卻迷戀。接著,柯教授將分享走出迷惘的八招,並且,擁有這八招,將能享受「聰明上網、有感人生、幸福未來」。<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0.htm
61011481 滕傑林 臺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 2013-12-27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淺談骨髓移植在血液病的應用 「哪裡壞了修哪裡」,似乎是很有道理的一件事。所以當造血的組織骨髓發生了問題,導致眾多血液疾病時,何不考慮換個骨髓呢?這樣的概念早在五十年前,就由美國的醫師Edward Donnall Thomas所提出,並成功的應用在血癌、淋巴瘤,以及再生不良性貧血上。Dr. Thomas 也因此在1990年得到了諾貝爾醫學獎。<br /> <br /> 然而,合適的捐贈者一直是需要被克服的難題。近年來隨著免疫藥物的發展,傳統上只能以兄弟姐妹來當捐贈者的限制,逐漸被打破。目前非親屬間的骨髓捐贈越來越普遍。另外近年來造血幹細胞已能成功且安全的從捐贈者的週邊血液取得。傳統的骨髓移植亦被正名為週邊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然而週邊造血幹細胞移植並非萬無一失。其常見的副作用包含了感染,移植物對抗宿主疾病,以及次發性惡性腫瘤等。如何在疾病治療效果與副作用間取得平衡往往考驗了醫師與病患。<br /> <br /> 什麼是骨髓?骨髓中充滿許多豐厚的油脂。骨頭湯上面都有一層浮游物質,那就是造骨的細胞。一個骨髓就像國家,有各式各樣的人和想法。一個國家只有一種思維時,國家就失去希望。當骨髓中只有一個細胞時,這個骨髓就生病了。國人對血癌的關心,往往是隨著名人染病而炒作。<br /> <br /> 如何做骨髓檢查?只需要二十分鐘的局部麻醉。<br /> <br /> 骨髓就像一個空房子。在骨髓中的人,就是造血細胞、骨髓細胞。也有許多的介質傳遞訊息。我們家中裡頭有許多幫助我們的家具,其他的細胞支持我們的生長。骨髓中有許多的成份,就像我們的家一樣。骨髓中的造血細胞,血液細胞。骨髓中的細胞,從最初等到最完整的血液細胞。幹細胞,非常熱門。幹細胞,必須要具備:可以增生、分化、自我更新。<br /> <br /> 造血幹細胞。壞哪裡,換哪裡。醫生就像修車師父一樣,換過有沒有比原來好?怎麼樣都不是原來的車和人。換做完骨髓移植的病人,會比較差。因為是不合乎自然的事情,所以會受到影響。<br /> <br /> 湯瑪士,2012年過世。骨髓移植之父。五十年前的血癌,來一個死一個。當時科學家就想,既然殺不死癌細胞。不如就把骨髓換掉吧。他證明一個觀念「concept proof」把某一個生物的骨髓,換到另一個生物上。五十年前,大家可以想像有這件事情嗎?他用老鼠做實驗,蛇鼠一窩,受精卵會分裂變成很多。他把一隻老鼠的骨髓清空,把另一支的移植過來。我們證明,原來我們可以移轉一個生物的骨髓。他怎麼讓老鼠的骨髓清空?給老鼠放射線治療,照很強的放射線,讓老鼠的骨髓清空。1959年,湯瑪士先生就做出「第一例成功案例」。就薄薄的一張紙。<br /> <br /> 同卵雙胞胎的姊妹。姐姐捐骨髓,成功挽回妹妹的生命。同卵雙胞胎一樣,骨髓應該是一樣?同卵雙胞胎的機率是生產的百分之一。只有一百個病人當中碰到一個。<br /> <br /> 骨髓移植=周邊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一個洞只能抽5c.c.。因此,我們要在屁股上打五十個洞。從民國這十年,都是做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疾病、捐贈者、病人本身條件。醫生在這裡面,是協助這三方的工作。<br /> <br /> 骨髓移植的適應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及杏林吧性白血病、再生不良性貧血、多發性骨髓瘤、惡性淋巴瘤、海洋性貧血、免疫性疾病。醫學上,沒辦法靠任何的治療來消滅疾病。<br /> <br /> 骨髓移植可以分為幾種?依種類可以分成:自體或異體。來源可分為:骨髓、周邊血液幹細胞、臍帶血。<br /> <br /> 自體或異體。取決於何種疾病、有無適當的捐贈者、病患當時的身體狀況。<br /> <br /> 周邊血,是打十幾根針,將骨髓沖到周邊血。<br /> <br /> 慈濟是全臺灣最大的骨髓庫,他要幫病人,更保護捐贈者。他在以前不允許捐贈者捐周邊血幹細胞。捐贈者不會讓血癌機率增高。百分之九十五,都是選周邊血。選誰當捐贈者呢?配對吻合的兄弟姊妹、配對吻合的善心人士(慈濟骨髓庫)、男性、體重較大、血型相同。隨著順序的下降,排斥會上升。因此,我們選擇的依據,以排斥小為優先。<br /> <br /> 當你有時六個兄弟姊妹的時候,幾乎百分百都可以完成配對。大約配到的機率是四分之一。配對到拿到骨髓,大約是三個月。如何遇到善心人士呢?大約是二十五萬分之一。醫療決定,取決於利弊得失?而利弊得失,是看所有病人的風險,不是單一病人。對於病人本身,永遠是?和一的差別。最重要的是病人的意願和期待。如何評估風險呢?一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和這件事情發生所造成的傷害,就是風險。為什麼買樂透?因為買樂透可以中十六億。風險是什麼?就是五十元。<br /> <br /> 以美國孩童死亡。美國人家中自己的游泳池死亡的機率,大約是一萬分之一。美國每年有一百七十五人死於槍斃,每一支槍有機會造成一百萬分之一個人死亡。誰該做骨髓移植?病人分為三種,很好、中等、不好的癒後。很好癒後的病人,平均可以活七點六年。骨髓移植的死亡率就是三成。死三成做化學治療也死三成。那為什麼要去做?<br /> <br /> 從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九五年之間,移植成功的機會大幅上升。我們技術上沒有進步多少,但是抗生素等配備卻大幅增進。移植過程可以分成幾個部分:高劑量化療、電療,幹細胞成功植入、感染、移植物<br /> 抗宿主反應、主要疾病。骨髓移植是「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br /> <br /> 移植物反腫瘤效應。<br /> <br /> 清除癌細胞,長幹血細胞,不要傷害我們既有的細胞。迷你移植是這十年在臺灣推廣的事情。過去都是找年輕力壯者來做,而迷你移植,是可實施於年紀大的病人,可實施於體力較差的病人,可以降低移植物反宿主疾病發生的機會,較低的移植相關死亡機率。因為統計上的機率問題,所以親屬之間的捐贈好上許多。<br /> <br /> 什麼是排斥?移植物反宿主疾病。皮膚、消化管、肝臟,是最容易復發的位置。如何去治療排斥?預防勝於治療,選擇合適的捐贈者、免疫抑制劑。骨髓移植相關感染。黴菌,會入侵抵抗力甚低的病人。黴菌的菌絲充滿病人的肺部。黴菌其實很難培養,醫學上不容易培養。美國臨床病理學雜誌,autopasy和biopsy。autopasy samples當中,二十三個死亡的樣本,去進行培養,只有一半的病人,在培<br /> 養上會長。如果是活人,去做切片確認後沒養,只有百分之三十會長黴菌。幾乎都無法培養。<br /> <br /> 巨細胞病毒感染。移植病人,因為免疫藥劑很高,所以病毒就會活化。QPCR精密檢查,只有一到兩個移植前得過。可是病人做完後,卻有三成染病。<br /> <br /> 免疫系統重建需要一段時間,為了未來的二十年,要二年的時間重建。我們的研究著手於如何增加病人的好處,先做骨髓移植,加上標把治療,希望病人不要復發。可是有的病人,是髓外復發。雖然標把治療可以治療血液中的癌細胞,但是細胞可能蔓延到其他細胞。骨髓移植未來的發展,因為一胎化,會往「半相合的捐贈者」。孩子的媽媽,是靠擴散的方式將營養傳給孩子。媽媽懷孩子的時候,卻沒有排斥。因為雙方會形成容忍,利用如此的方式,把媽媽的幹細胞給孩子。<br /> <br /> 完美的骨髓移植,是只有治病,沒有排斥。這是我們未來最完美的移植。雖然人類這一世代可能沒辦法走到。但是有夢最美,希望相隨。<br /> <br /> <a href="http://knowledge.colife.org.tw/speech_output/foresight/foresight_20131227/foresight_20131227.mp4"><b>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淺談骨髓移植在血液病的應用</b>(mp4版)</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1.htm
61011482 張淑英 臺灣大學國際事務處國際事務長 2013-12-06 西班牙戲劇:預言╱夢境幾分真?《人生如夢》 西班牙戲劇:預言/夢境幾分真?《人生如夢》是十七世紀西班牙作家卡爾德隆的經典詩劇。內容描述塞孟多王子因為被預言將會謀反,一出生即遭囚於孤塔之中,過著半人半獸的生活。後來國王於心不忍,將其下藥迷昏後送入宮中,並告知身世,卻又因塞孟多粗野的行徑,再次將其迷昏關回塔中。最後百姓不滿國王的迷信心態,救出王子,擁立為王。塞孟多以為自己仍身在夢中,一切經歷如真似幻。<br /> <br /> 張淑英處長首先介紹曾教授,並代教授向聽眾致歉,由於教授身體違和,不便前來成功大學進行演講,本場講座由張處長代為宣讀。<br /> <br /> <人生如夢>不乏成為比較文學的材料,例如:莎士比亞-王子復仇記、中國-牡丹亭,都有相關論文討論兩個文本之間的相同與相異。本演講從卡爾德隆其人其事、本劇劇情/人物、預言/夢境的虛實、翻譯:自得其樂四個方面進行解說。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2.htm
61011483 曾建綱 文藻外語大學英國語文系助理教授 2013-11-20 十七世紀的MTV:談英國詩人鄧約翰的戲劇詩《哀歌集》 《哀歌集》共收約 20 首情詩屬於鄧約翰少作,大多成於「林肯法學院」時期 (1590 年代)。本集風格多變,從戲謔怒罵的 <臂鐲>,到憤恨難消的 <天生的憨呆>,再到情色不羈的 <床戰>、<勸女寬衣>,以及 <愛的巡航> 令人目不暇給。此外,集中亦有成熟嫵媚的 <秋顏>,搞怪胡閙的 <變臉> 和 <香水>,真情感人的 <別離> 與 <臨別贈像>,也有同性愛憐的 <薩孚致情人菲蘭妮絲>,亦可見社會批判的 <不從> 和 <倫敦市民與其妻>。《哀歌集》是一窺鄧詩多樣的萬花筒,開啟鄧詩廟堂的叩門磚。嚴厲如姜森 (Johnson),也把 <臂鐲> 牢記在心,前吟後詠,並稱鄧氏在 25 歲前已寫下傳世之作,足堪世界級的大師大之作。<br />  <br />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臺大文學院院長揭開首場序幕   詩歌文學翻譯愛好者的書香饗宴<br /> 在臺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學年度國科會經典譯注系列講座</b></div> <br />   「在臺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學年度國科會經典譯注系列講座」 第一場於11月20日由台大文學院陳弱水院長揭開序幕,展開接連九場的經典人文饗宴。陳院長首先感謝教務長與教務處同仁協助,繼而談到這些外文經典性著作代表著豐富文化資產,透過中文譯注讓更廣大的讀者群得以接觸這些作品,能幫助我們與世界其他文化接軌,這正也呼應系列講座「在台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的主旨。<br /> <br />         「經典譯注計畫成果發表」是國科會「經典譯注計畫」最重要的活動之一,今年已經是第五度的譯注成果發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度系列講座的北部場次由國科會、聯經出版社、聯合副刊與臺灣大學文學院合作舉辦。而本校文學院一直致力提升臺灣跨語文跨文化的翻譯教育,並著手建立了嶄新的翻譯碩士學位學程,以及中英翻譯學程和歐洲暨歐盟研究學程,也漸漸培養一批擁有語言文化敏感度的學子,因此自2006年之後今年再度由文學院承辦「國科會經典譯注系列講座」,時機點再合適不過,也格外具意義。<br /> <br />         本年度系列講座的第一場於11月20日晚上七點起在臺大博雅教學館舉行,由文學院陳弱水院長主持,文藻大學英國語文系曾建綱教授主講,介紹他所翻譯之英國十七世紀詩人鄧約翰之戲劇詩《哀歌集》,並由淡江大學英文學系的涂銘宏教授擔任評論人,透過這樣子由譯注者評論與解析該作品的內涵、時代背景、翻譯筆觸,讓原本沒有接觸過這些文學作品的讀者,能夠踏進經典的殿堂。<br /> <br />         雖然鄧約翰是英美文學較冷門的人物,但首場講座卻吸引了將近150位愛好詩歌文學翻譯的讀者,在秋日晚上大家共聚一堂,一同瞭解為何曾教授將鄧約翰的戲劇詩形容為十七世紀的MTV。曾教授非常具震撼力地以1980年代挪威樂團a-ha所拍攝之經典MTV “Take on Me”作為開場,並說明其MTV與鄧約翰戲劇獨白之關聯,他更親自朗讀譯注的作品,讓所有觀眾得以直接領略鄧詩的深層內涵。為了讓讀者們可以用更多元豐富的視角瞭解鄧約翰及其作品,曾教授帶來了鄧約翰相關之畫作、雕像和照片,更費心地介紹鄧約翰相關「周邊商品」,包括電影《心靈病房》,(Wit,2001,改編自舞臺劇),電影女主角藉由朗誦鄧約翰作品面對癌症化療和生死難關,另外還有挪威現代鋼琴家和作曲家凱特爾‧畢揚斯達(Ketil Bjørnstad)的音樂作品,其作品將鄧詩譜成曲,或以鄧詩作為音樂創作靈感來源,曾教授更直接播放專輯讓觀眾們得以透過現代音樂聆聽鄧約翰的詩韻,在音樂中融合今昔古往。<br /> <br />         首場講座的現場讀者參與非常熱烈,提出許多問題,顯示大家對於曾教授譯注作品背後的歷程深感興趣,也有讀者進一步探討鄧約翰生平和創作間的關係。曾教授分享20年前他學生時代翻譯鄧詩,余光中老師所給予的嚴厲期待,而20年後余光中老師為《哀歌集》中文譯注本寫下序言。而且四年譯注過程中,曾教授全心投入,「上山下海」只為尋找那合適的600個韻腳。對譯詩有興趣的同學們,他也分享三點建議,包括用心理解原文、透過閱讀經典譯注作品提升中文能力,並善加利用中英辭典。<br /> <br />         講座接近尾聲的摸彩抽獎活動,曾建綱教授提供了音樂作品專輯,臺大文學院也提供了五本聯經出版之《哀歌集》譯注本送給幸運觀眾,而且為獎勵讀者們分享閱讀心得,活動結束後也將「送書到府」贈送該場譯注作品給前五名寄送參加活動心得的觀眾。活動最後與會學者與現場讀者合影,曾教授不但幫大家簽名留念,還精心製作非常珍貴的鄧約翰親筆簽名貼紙,送給所有與會讀者,為這場書香饗宴註上完美的句點。<br /> <br />         接下來秋季講座還有更多精彩譯注等著各位讀者,包括11月27日〈東風西漸中的智巧與浪漫:《東方造園論》〉、12月4日的〈西班牙戲劇: 預言/夢境幾分真?《人生如夢》〉、以及12月11日〈馬克吐溫禁書變經典的歷程:《赫克歷險記》〉。<br /> <br />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臺大翻譯碩士學程口譯組碩二    林依瑩<br />  </div>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3.htm
61011484 邱求三 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 2013-11-20 環境保護與低碳生活 近年來全球極端氣候的出現頻率較往年增加,可能原因為地球均溫有上升的現象,所以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便需加以管制,而溫室效應氣體以燃燒煤、石油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為大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由工業革命前之280 ppm升高至現今的380 ppm。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降低可從減少排放及回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兩方面著手。在減少排放方面,除由民眾力行節能減碳生活外,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推廣亦為可行的方式。核融合的發電除可減碳外,亦為一可穩定提供能源的方式。回收空氣中二氧化碳,以植物進行的光合作用為最有效的方式,但植物其進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不高,且目前樹木面積亦有大量減少的趨勢,故以人為的方式進行光合作用,以回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頗具經濟效益。核融合及光合作用,目前人類還無法有效操作,故尚待年輕學子再接再厲,藉由科學的研發來突破光合作用及核融合的技術瓶頸,讓人類與地球的生態能永續經營。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4.htm
61011485 須文宏 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 2013-11-13 從食品安全談對食品的認知 食品安全一直是現代社會人們關心的問題,除了從保麗龍對環境和人體可能造成的影響談起,描述了免洗筷、油炸食物、塑化劑、塑膠碗盤、抗生素殘留、農藥殘留、基改食品、代糖、果寡糖、泡沫紅茶、高膽固醇、高普林、垃圾食物、色素香料、病死豬、毒奶粉、油切等現代食品問題,也從正面角度演繹科技在【食】上的重要變革,長途運輸技術、工業革命之大量生產、冷凍冷藏技術、新的烹調方法,如悶燒鍋、微波爐、電磁爐等的影響作陳述。當然,政府輔導管理方式的理解十分重要,演講中也簡述了臺灣食品管理的法規,以及相關的標章與規範的意義,同時也將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依為害程度大小將食品安全問題的分類做了描述,包含產毒及病原性微生物、營養不良、環境污染物、天然毒性成分、農藥殘留、食品添加物等。演講最後,以如何辦認安全的食品作結,從食品標示:日期、生產地、價格與添加物;知名廠商: 生產廠商、販售地點;和認證規範: GMP、HACCP、ISO、有機認證等,期待帶領聽眾理解現代食品環境下的飲食選擇依據與原則。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5.htm
61011486 陳怡伶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副教授 2013-10-30 如何從自然飲食達到預防癌症之功效 天山雪蓮富含黃酮類,黃酮類(flavonid)為天然植物中被廣泛討論的抗氧化成分。其存在多種蔬菜、豆類、水果及穀類中,已有證據顯示雪蓮花在抗風濕、消炎鎮痛、擴張血管、平喘、降壓、防止心血管疾病、增強免疫延緩衰老、抗癌、清除自由基及抗疲勞等之藥理作用研究已有所進展,開發應用潛力很大。本實驗室長年合作中國醫藥大學魏宗德老師實驗室發現,利用雪蓮乙酸乙酯層萃取物 (SI),可使攝護腺癌細胞之細胞周期停留在 G1 期,以達到細胞生長抑制效果,此外,雪蓮乙酸乙酯層萃取物也由透過抑制 EGFR 訊息路徑,使攝護腺癌細胞走向細胞凋亡,實驗結果顯示雪蓮乙酸乙酯層萃取物具有良好的體內與體外抑癌效果,有關雪蓮乙酸乙酯層萃取物的實驗結果已經在著名的國際期刊發表(Way <i>et. al</i>., 2010)。天山雪蓮為傳統藥用植物,其乙酸乙酯層萃取物(SI)中有一活性成分─澤蘭黃酮(Hispidulin,40,5,7-trihydroxy-6-methoxyflavone),為一種類黃酮分子,類黃酮分子已被證實具有抗發炎、抗氧化及抗癌的能力。此外,我們和魏老師實驗室也發現 Hispidulin 透過活化 AMPK (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TOR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pathway 及抑制 fatty acid synthase (FASN) 與 acetyl-CoA carboxylases (ACC) 兩種方式抑制多形惡性神經膠質瘤細胞生長(Lin <i>et al</i>., 2010);另外,已有其他研究團隊的實驗結果發現 Hispidulin 亦能藉由活化 AMPK-mTOR pathway 並提高 TRAIL (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誘導細胞凋亡的能力,進而抑制卵巢癌細胞生長(Yang <i>et al</i>., 2010)。此外,利用移植胰臟癌腫瘤裸鼠進行實驗,發現 Hispidulin 能顯著的抑制人類胰臟癌生長。這些結果顯示 Hispidulin 具有發展成為癌症治療藥物的潛力。<br /> <br /> <img alt="澤蘭黃酮的結構式" src="/MultiMedia/CKUpload/Hispidulin.jpg"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6.htm
61011487 黃朝曦 宜蘭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2014-03-07 看電影談物理 自然界中仍有許多我們至今還沒有能力觀測或理解的東西,而電影是充滿想像力的,電影情節經常就是陳述一些光怪陸離的事情(如此才會吸引觀眾),所以不必一定要以目前我們僅有的物理模型來解釋電影中的情節。看著電影來談一談物理也未嘗不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有趣方法。希望藉由「看電影談物理」的演講,能幫助提升同學們對於物理學門的學習熱情。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7.htm
61011488 蔡定平 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2013-11-15 奈米光學新(視)世界 物體在在奈米尺度下,會產生與一般狀態下不同的物理、化學或生物特性,《哈利波特》小說或電影中的「隱形斗篷」將拜高科技之賜成真!所謂的隱形斗篷,是斗篷的「材質」會讓人看不見斗篷,簡單說,改變光的路徑,使光繞圈圈或者使光轉彎,就成了隱形斗篷。此外奈米光學的研究也使光碟市場出現革命性變化,1片光碟將可容納20部電影、容量高達100 GB以上,是傳統光碟片的150倍。<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8.htm
61011489 孟憲輝 中央警察大學鑑識科學學系教授兼警察科技學院院長 2014-03-07 霹靂火:槍彈鑑識經驗分享 槍彈雖有其合法用途,但也常淪為犯罪工具,嚴重危害社會治安。我國嚴格管制槍彈,違反管制法律,最重者可處無期徒刑。大部分涉案槍彈依賴鑑定結果作為審判依據,因此槍彈鑑識是維護司法正義的堅實後盾。<br /> <br /> 槍枝和子彈辨識是槍彈鑑識專家必備的基本知能,經由目視觀察、簡單工具和手動操作即能獲取槍彈的基本鑑識特徵。非列舉式管制槍彈,尚須進行殺傷力鑑定。分析彈頭、火藥和底火成分則可提供射擊殘跡鑑定和終端彈道重建所需資訊。<br /> <br /> 槍管射出之彈頭表面留有來復線痕跡,其分類特徵可用來縮小涉案槍枝範圍;條碼狀個別特徵,經顯微比對鑑定,可確認涉案槍枝。射擊時彈殼與槍枝各部位相互作用,留下多種痕跡,經鑑定後可用以鎖定或確認涉案槍枝。國內鑑識機關使用自動化彈頭彈殼比對系統執行快速初步鑑定,再由專家進行確認鑑定。<br /> <br /> 擊發槍枝時,來自彈頭、火藥、底火和槍管的殘留物排出槍外,沈積到槍枝附近人物的表面,其鑑定結果可用來研判射擊距離、確認彈孔、研判曾否接觸槍枝或曾在擊發槍枝附近及重建彈道。<br /> <br /> 根據現場勘查所得資料,相關物證鑑定結果,並應用外彈道和終端彈道知識技術,可進行槍擊現場重建,釐清案情並證明犯罪事實。<br /> <br /> 槍彈犯罪為全球性問題,我國槍彈鑑識機關設備精良、方法先進、人才濟濟,是維護治安及偵審品質的關鍵性角色。<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9.htm
61011490 王道還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助理研究員 2014-02-26 微型點子對撞機(M.I.C. XIX):文明 本演講係由國網中心「科普資源整合計畫」主辦,「微型點子對撞機(M.I.C. XIX)」的第一場演講。今日的人類要做「明日成敗興亡的抉擇」,看似「忘了進步」的傳統部落是否藏著人類生存之道的關鍵?M.I.C. 19-文明,中研院生物人類學家王道還和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李宜澤助理教授共同開講,看看有別於西方工業社會的傳統社群,以演化角度看人類文明,了解現代人類面臨的肥胖問題、慢性病、戰爭、高齡化議題。<br /> <br /> 指導單位:科技部<br /> 主辦單位: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br /> 執行單位:泛科學<br /> <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00.htm
61011491 王偉勇 成功大學文學院院長 2014-03-16 文學中的科學資料 天晴朗,豐兒帶著劉姥姥和板兒進到了大觀園,賈母領著劉姥姥四處參觀,沿途不只奢華,也帶有書香氣息,在這充滿文學氣息的大觀園中,大夥在這吟詩作對,看到了賈母領著劉姥姥的到來,鳳姐和鴛鴦都想看看劉姥姥這窮苦人家的文學知識,來到瀟湘館前就以詩詞讚揚著瀟湘館,姥姥知道文學遠遠不及這些達官貴人,就說了;「你們能說跟我說在這些詩詞文學中,有什麼科學資訊可以讓我知道這瀟湘館好呢?」就在眾人皆鴉雀無聲時,賈母說:「大家別再欺負姥姥了,就讓我們來聽聽王偉勇老師告訴我們文學中有那些科學資料吧…….」<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01.htm
61011492 蔡怡佳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2014-03-14 宗教多元論對超越的探索《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 約翰‧希克被認為是當代西方宗教學研究中極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他轉化了康德及維根斯坦的哲學概念,認為神學需要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重新反思基督宗教的本質。他帶領讀者拋棄單一信仰體系的舊觀點,並能以淺顯易懂的語言闡述宗教多元論。約翰‧希克的宗教多元論為基督教及其它宗教的傳統保守教派帶來挑戰;因此,無論是贊成或反對者,皆以此為基礎,深入探討西方神學背後的理性。<br /> <br /> 《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被許多宗教學者視為希克最重要的經典鉅著,也是希克宗教多元論的集大成之作。希克的學說離開以上帝為中心的圖像,改以「實體」為中心,作為各宗教之間共同的匯聚。希克企圖提出一個宗教詮釋,既是不同於自然主義者全然視宗教為人類現象的觀點,也不同於宗教內部的宗派理解。他認為,宗教並不虛妄,而是人類對於絕對實在的種種回應。各個宗教傳統雖是從各自之文化與歷史的詮釋範疇,對「實體」所做出的不同回應,但都展現了共同的本體基礎和相同的救贖論結構。因此,雖然各宗教的宗教經驗、文化表現、詮釋框架、倫理實踐是多元的,這些多元的回應卻都具有信念上的平等性,都可能是至善的表達,也同時有為惡的可能。<br /> <br /> 本書由五部分構成,包括(1)宗教的現象學理解;(2)宇宙的含混性(ambiguity);(3)認識論的討論;(4)宗教多元論的問題;(5)以靈性與倫理做為檢視宗教的判準。另外亦收錄了希克於2004年針對各種評論,長達26頁的回應文章。其中包括實體的概念、實體的性質、實體的人格與非人格狀態、女性主義的批判等,是他對宗教多元論主張所作的進一步闡述。希克著作甚多,本書則是最有系統地展現其宗教多元論的作品。<br /> <br />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在臺灣翻譯世界 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年度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第六場講座<br /> <span style="color: #0000cd">宗教多元論對宗教的探求 《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span></b></div> <br />         102年度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講座第六場於3月12日在臺大博雅教學館舉行,由計畫共同主持人張嘉倩教授致詞,張教授提到經典譯注計畫的目標在於讓台灣讀者能更加親近世界經典,目前成果豐碩,已由聯經出版社出版五十餘本譯作。<br /> <br />         主持人苑舉正教授為台大哲學系主任,長年致力於推廣哲學教育,苑教授 在引言時指出哲學與宗教間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今日的主題「人對超越的回應」, 其中的「超越」便是哲學中最難的課題。苑教授將宗教定義為「集體意識成長的感覺」,然而台灣社會急躁,缺乏超越的依靠,因此透過今日的演講,定能帶給聽眾更深入的反思。<br /> <br />         主講人蔡怡佳教授專長為宗教研究,翻譯《宗教之詮釋》一書的動機是因為即使中國大陸已有譯本,但礙於兩岸用字差別,蔡教授希望能讓台灣讀者能更流暢的閱讀本書,因此投入翻譯。蔡教授也與聽眾分享自己對於翻譯此書的態度,她認為譯者應該要進入原作者的精神,仿效他、成為他、再將其所想傳達的意義帶出來呈現給讀者。<br /> <br />         蔡教授首先介紹本書作者約翰.希克(John Hicks)的生平,指出希克的個人經歷與其提出的宗教多元論是有所呼應的。希克在求學上由法律轉向哲學,在信仰上則由自我中心的基督教徒,轉向深入接觸、認識其他宗教,這是其個人的「第二次宗教皈依」,也就是達成人稱宗教界的「哥白尼革命」。<br /> <br />         蔡教授接著詳細介紹《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一書的內容。書中的中心思想在於,人對經驗的詮釋有三個層次:自然、倫理與美學、宗教,宗教經驗是發生在人的實體與心靈之間,一種整體的經驗,信仰是個人認知的自由運作,也是認知世界的濾鏡。各宗教的神話,其實背後都是某種真理,對人生的三個奧秘、無法尋求正確答案的問題:我們從何而來?為何在此?往哪裡去?各宗教有自己的詮釋,並以神話作為回應,而所有的差異都只是表達層次上的不同。<br /> <br />         儘管希克的論點也遭受諸多批判,例如學者認為其過於強調一致性且忽略不可化約之差異等等,希克仍然對後世有巨大的影響與貢獻。在西方一神論思想主導的年代,希克讓宗教多元論成為哲學議題,提出「多元論應是所有宗教自身的內在要求」,使得世人對宗教有更多思考空間。<br /> <br />         蔡教授為本場演講所下的標題,「宗教多元論對宗教的探求」,是為了呼應希克所言,宗教是一種回應,而讀者在重讀宗教多元論,便是一種更積極的探求。最後蔡教授以自己對於台灣宗教環境的觀察作結,多元宗教對我們來說很自然,看似已在生活中實踐許多希克的想法;然而,蔡教授認為這種情況反而比較接近互不相干的共存,因此我們仍需要對這樣的理論基礎進行更多討論,各宗教應該要加入討論各種社會議題,並提出各自的回應,例如該如何對苦難的他者關懷等等。<br /> <br />         本場講座接近尾聲,由討論人孫效智教授對蔡教授的演講進行評論與反饋,孫教授的經歷與希克有許多類似之處,孫教授雖然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卻不排斥與其他宗教接觸,更與其他宗教團體合作長期投入推廣生命教育,造福莘莘學子。以自身經驗為例,孫教授認為宗教之間不但應該尊重,更應該互相欣賞,實實在在地呼應了本場演講的核心議題。最後由現場聽眾發問,與現場三位教授激盪出一段特殊並引人深思的問與答,成為本場講座令人印象深刻的結尾。<br /> <br />         接下來「春季講座」還有更多精彩譯注等待各位讀者,包括3月19日〈形上學有未來嗎?康德的《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3月26日〈西田哲學與現象學《西田幾多郎哲學邏輯》〉,以及4月9日〈性、暴力、死亡交織:巴代伊的神聖情色變奏《情色論》〉。歡迎各位讀者踴躍參加,詳情請見活動網站:http://homepage.ntu.edu.tw/~b00901119/。<br />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br /> 臺大翻譯所碩一    廖亭雲<br />  </div> <div> 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div>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02.htm
61011493 張旺山 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2014-03-07 韋伯方法論研究的意義《韋伯方法論文集》 本書對於瞭解韋伯在「哲學」與「宗教社會學」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一書的概念,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其中,韋伯對社會科學的方法論與邏輯學的反省,值得關心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領域中哲學概念的讀者費心細讀。更重要的是,韋伯探討的主題不侷限於一般所說的「方法論」問題,而是擴展到了知識理論與邏輯學的分析、乃至更根本的「知識」或「科學」的意義問題。<br /> <br /> 在〈羅謝與肯尼士和歷史的國民經濟學之邏輯問題〉一文中,韋伯使用直白易懂的文字,透過實例探討許多相關連的「基本的邏輯-方法學的問題」。〈社會科學的與社會政策的知識之“客觀性”〉則討論「理想典型式的概念建構」及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的知識之「客觀性」。對於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所探討的主體:「資本主義的“精神”」,是如何被建構及研究的議題,可自〈「文化科學的邏輯」這個領域的一些批判性的研究〉一文中一窺端倪。。對於如何掌握「歷史學的對象是什麼」及「歷史學之邏輯上的本質」這類與研究工作息息相關的問題,韋伯也在本書中作了詳細討論。<br /> <br /> 本書另外收錄韋伯對當時新康德主義法哲學家史坦樂(Rudolf Stammler, 1856-1938)及德國國民經濟學家布倫塔諾(Lujo Brentano, 1844-1931)著作的評論。其中論及韋伯的方法論思想中最重要的側面,包括如何在文化研究中對「經驗上的詮釋」或「釋義學上的詮釋」這二條進路做出區分、「事實」與「價值」的區別、「價值關連」學說、研究客體之建構,以及「理想典型」的概念等。<br /> <br /> 最後,在〈社會學與經濟學的諸科學之“價值中立”的意義〉一文中,韋伯提出對於「價值中立」這個概念提出最深入、細膩、且完整的分析與論述。韋伯認為知性、倫理與心的判斷各有其必須遵守的法則,不能以知性的認知結果去譴責心的感受或倫理判斷。心和倫理判斷是不受指揮、也不能被指揮的,也由此可知,知性的法則的侷限。這種「知、情、意」三分而各有其「固有法則性」的想法,可以說是韋伯的思想的「人學基礎」。<br /> <br />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在臺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年度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第五場講座<br /> <span style="color: #0000ff">韋伯方法論研究意義──《韋伯方法論文集》</span></b></div> <br />         102年度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春季講座」—第五場於3月5日晚上七點在臺大博雅教學館102教室舉行,由臺大外文系張淑英教授開場致詞,感謝聽眾支持系列演講,並介紹本場講座主持人莊榮輝教授、主講人張旺山教授,以及討論人孫中興教授。<br /> <br />         講座主持人臺大教務長莊榮輝教授將自身專業與演講主題連結,表示「方法論」雖屬人文社會學科範疇,對自然科學亦極重要。比起機械式操作,自然科學研究更重邏輯思考,而社會科學優良的研究方法,值得自然科學借鏡。<br /> <br />         主講人清華大學哲學所張旺山教授,與聽眾分享科技部計畫工作心得,並討論韋伯方法論的意義。多數臺灣學生皆無法閱讀德文哲學原典,張教授接下翻譯工作的初衷,便是盼能奉獻一己之力,讓國內讀者能以中文談論哲學。張教授同時也分享了翻譯工作的苦樂,表示閱讀可似懂非懂,翻譯卻不容馬虎,極為辛苦,但蒐集資料的過程卻也讓他受益良多。<br /> <br />         韋伯生於一個動盪不安、瞬息萬變的時代,自幼即聰慧敏銳,是全才型的小神童,往後更成為一位全方位極難定位的學者。韋伯進入海德堡大學就讀時主修法學,期間多方面涉獵不同學科。後因於經濟學領域表現優異,赴弗萊堡大學任「國民經濟與財政學」教授,在其後的教職生涯中,也多是教授該科。1903年,韋伯因病辭去教職,與同事創辦《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文庫》期刊,發表多篇鉅著。無法教書的這段期間,卻也是他最多產的時期。<br /> <br />         張教授強調,韋伯之所以難以定位,不僅因為他的偉大,更由於他的思想早已超越學科界線,且至今在各領域都仍有跡可循。韋伯曾說:「國民經濟學是『人』的科學」。韋伯關心的始終是「人」,以及人類在歷史過程中,如何演變成今日的樣態。社會科學研究人類命運,繼而影響人類命運;韋伯的研究,影響了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也證明價值中立的科學,能夠領導整個時代的觀點。現今學界一窩蜂追求量化研究方法,韋伯的方法論應能引起深刻反思。<br /> <br />         討論人臺大社會學系孫中興教授評論張教授的譯作,稱讚內容相當完整、使用最新的資料、導讀豐富充實、譯注詳盡,且忠於原著,不任意增添。他亦針對排版、漏字、贅字等問題提出改善建議,並且從作者、譯者、讀者三種角度剖析文本,說明作者本身(韋伯)也可能犯錯,以致於譯者難翻,讀者難懂。孫教授最後強調,翻譯是一門重要的學問;經典著作翻譯難度高,譯文難免艱澀拗口,臺灣中譯品質優良,應列入「台灣精品」系列,政策應支持學者參與翻譯工作。<br /> <br />         講座進入尾聲之際,聽眾亦熱烈參與討論,不只針對韋伯的思想及張教授的譯著提問,更進一步提供看法與建議。張教授回應時提到,要讀懂哲學經典,除了優質譯本,讀者的知識基礎也是關鍵。哲學和很多學科密切相連,臺灣教育體系分科太早,希望未來能增加跨領域交流。他也補充道,自己原本想以韋伯發表於期刊上的論文原始版本作為翻譯母本,卻因在其中發現不少錯誤,而選定後人編的全集作為翻譯原文。張教授最後說,方法論是對研究方法的反省,對象廣泛,無法一言以蔽之,期待未來能有專門的研討會,提供學者交流互動的平臺。<br /> <br />         講座結束前,由主辦單位請張教授抽出五名幸運聽眾,贈送張教授的譯作《韋伯方法論文集》一本。本場講座以全體大合照作結,在溫馨的氣氛中畫上完美句點。<br /> <br />         接下來「春季講座」還有更多精彩譯注等待各位讀者,包括3月12日〈宗教多元論對超越的探求《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3月19日〈形上學有未來嗎?康德的《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3月26日〈西田哲學與現象學《西田幾多郎哲學邏輯》〉,以及4月9日〈性、暴力、死亡交織:巴代伊的神聖情色變奏《情色論》〉。歡迎各位讀者踴躍參加,詳情請見活動網站:<a href="http://homepage.ntu.edu.tw/~b00901119/">http://homepage.ntu.edu.tw/~b00901119/</a><br />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br /> 臺大翻譯所碩二    許雋安<br />  </div>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03.htm
61011494 李承龍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警察科教授 2014-03-28 探索CSI鑑識科技–揭開犯罪現場的迷思 本演講從介紹跨領域、科技整合之鑑識科學的運用,一開頭以實際案例,揭開眾人對犯罪現場的迷思,從現場不起眼的各項物證、現場蒐證等問題來破解傳統迷思,推翻一般人先入為主的成見。再者討論人證與物證的迷思問題,「眼見為真」可信嗎?案發一瞬間,會不會看錯、記錯、更可能說謊?目擊證人指證歷歷,錯誤的比例有多高?藉由現場聽眾的雙眼,讓您親自體驗人證親眼目睹的回憶結果,真的不可靠,讓您更確信物證科學的重要性。<br /> <br /> 利用科學的方法,從事犯罪現場調查、蒐集犯罪證據的目的,決不僅在偵破案件、緝獲真凶;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經驗,防範類似的危害再次發生。講者近二十年來從事犯罪現場調查工作,處理案件時發現民眾對「安全」的基本觀念普遍不足、毫無危機意識,不幸受騙或遇害時,才怨天尤人,不知所措。案例的背後,都是被害人血淋淋的教訓,甚至付出寶貴生命的代價。希望藉由身旁的新聞或案例引發大眾對『科學辦案』的興趣,培養正確的蒐證觀念,學習如何事前防範、面對危機如何應變、事後如何蒐證、保護自己幫助他人,懂得學習「別人慘痛的經驗」,不要等自己遇害才懂學習的「聰明人」,本講座將帶給聽眾對犯罪現場有全新的體驗,更期待全民擁有正確的安全觀念,這也是講求全人教育,最不可或缺的科普教育活動。<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04.htm
61011495 高甫仁 陽明大學生醫光電研究所教授 2013-10-25 光學顯「奈」鏡-構思未來的光學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在探索奈米的世界時是一種通用且無侵入性的光學儀器,但是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是有極限的。透過光學顯微鏡,我們可以觀察1000倍左右放大倍率的物體,透過口徑的變大,放大倍率可以增大。但受到繞射的影響,解析力卻會下降,在兩相權衡(trade off)下,光學顯微鏡只能放大到1600倍左右,若想再放大更高的倍率,就必須藉由電子顯微鏡。最近發展的光學顯微技術已突破這個繞射屏障,顯微術已然推進至顯「奈」術。<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05.htm
61011496 叢培侃 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組長 2014-03-20 行動安全防護與偵查實務探討 本場演講主要是著重於目前行動安全之安全議題。隨著雲端服務的盛行,民眾上網載具亦趨多元,舉凡辦公室設備、智慧型家電、穿戴式設備、平板及智慧型手機等皆可方便連網,甚至比電腦更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在使用便利及普及之條件下,一些安全性議題也慢慢浮現出,本場演講將介紹有關之網路通訊安全、使用者隱私保護、APP惡意程式感染及網路內容安全等,並討論目前MDM管理上所面臨之挑戰及因應之道。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06.htm
61011497 張詒銘 臺北市數位行銷經營協會常務理事•行動行銷召集人/D2C日商帝禧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總經理 2014-03-20 我國行動網路社群發展趨勢 「網路社群」乃是一群有著共同興趣或者同一種身分的人們,透過網際網路的使用與互動後,所產生的一種社會群體。社群網站藉由人與人間的互動、情感維繫以及得到更多資訊的需求,提供一個虛擬空間,讓關心相同議題的使用者群聚在一起並且分享資訊。隨著各種行動載具的普及化,網路社群大大地改變了人類原有的生活面貌及商業模式。網路社群的概念也逐漸延伸到到不同類型的網站。換言之,有愈來愈多的網站將社群的概念加進網站的經營要素中,將客戶服務延伸下去。此舉無形中增加了該項產品的價值與知名度,尤其對新產品更有助益。此外,這種社群化網站還能藉此維繫良好的顧客關係,並得到最直接的客戶反映。本演講將透過網路社群概念的介紹,進而舉例說明網路社群的行銷案例及影響力。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07.htm
61011498 黃國禎 臺灣科技大學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 2014-03-21 無所不在的學習改造與企業人才培育 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代表了二個方面的教學情境:使用行動載具來進行學習的一種方式;學習者可以在移動的過程中進行學習。無所不在學習(Ubiquitous Learning, U-learning)則強調學習是無所不在的,亦即學習可以不受到時間及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近年來,由於感應技術的進步,開始有人嘗試將這些技術應用在移動與無所不在學習的環境中或是產業中。本演講先由科技時代人際關係的改變切入,再透過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學習定義、行動學習的發展背景及趨勢、行動科技在產業及學校應用模式與案例、行動/無所不在學習的優勢、無縫的學習、情境式的學習等介紹,再帶入組織創新理念的基礎知識管理的概念,來探討企業人才的培育與管理。最後,以結合雲端與行動/無所不在學習帶來的知識管理優勢作為總結。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08.htm
61011499 李明輝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2014-03-21 形上學有未來嗎?–康德的《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 要了解康德撰寫此《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以下簡稱《序論》)一書的動機,就得先談到《純粹理性批判》(以下簡稱《批判》),因此李教授耐心闡明兩書之間的關聯。康德醞釀《批判》十年,但實際完成這本鉅作的時間只有五個月,筆記難免矛盾不清,正是該書難懂的原因之一。<br /> <br />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在臺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年度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第七場講座<br /> <b>形上學有未來嗎?-康德的《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b></div> <br />         形上學有未來嗎?這是一個在康德的年代,以及在今天,同樣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這也正是第七場102年度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春季講座的主題,透過李明輝教授的譯注,帶領讀者進一步瞭解康德、形上學、及其兩本重要著作-《純粹理性批判》與《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該場講座於3月19日晚上七點在臺大博雅教學館102教室舉行,由臺大外文系張淑英教授開場致詞,感謝聽眾支持系列演講,並介紹本場講座主持人汪文聖教授、主講人李明輝教授,以及討論人張旺山教授。<br /> <br />         講座主持人政治大學哲學系汪文聖教授介紹了形上學的歷史脈絡以及不同派別,並談及在康德之前形上學發展的侷限,以及對理性主義的批評是如何激發康德進一步釐清形上學的諸多關鍵問題,並激發康德日後的論述。<br /> <br />         主講人李明輝教授,擔任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也是多校合聘之教授。雖然形上學是一門艱難的學問,但李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透過分享譯注的心得和過程,帶領現場觀眾踏入康德哲學的殿堂。<br /> <br />         要了解康德撰寫此《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以下簡稱《序論》)一書的動機,就得先談到《純粹理性批判》(以下簡稱《批判》),因此李教授耐心闡明兩書之間的關聯。康德醞釀《批判》十年,但實際完成這本鉅作的時間只有五個月,筆記難免矛盾不清,正是該書難懂的原因之一。該書出版後,德國學術界毫無反應,讓康德備感挫折,為了使之通俗易懂,才在兩年後發表《序論》。有趣的是,一般建築師會先有藍圖才蓋建築物,但是康德卻先有《批判》,才有其作為藍圖的《序論》。<br /> <br />         關於譯注的過程,李教授也舉例讓觀眾瞭解翻譯詞彙的選擇,例如原書名中,德文“Wissenschaft” 翻成英文是“Science”,但中文若翻成“科學”太過狹義。李教授更進一步闡述康德對於形上學歷史上的檢討,讓觀眾瞭解為何要翻成“學問”而非“科學”。<br /> <br />         討論人張旺山教授則是非常推崇李教授在譯注工作的持之以恆,雖然李教授工作非常忙碌,但本著“翻譯要每天作”的精神,譯注了康德的四本著作。張教授也提出一些翻譯上的意見與李教授討論,也不諱言兩人翻譯原則上的歧見。例如“Wissenschaft”一詞,雖然李教授翻作“學問”,張教授卻認為“科學”之翻譯符合德文語言的脈絡。張教授認為讀者需要從原文思考,才能讓語言的實用更為豐富。<br /> <br />         張教授也討論到,此書讀者是否僅限對哲學有興趣的人?其實不然。這是一部塑造學問、文化、科學傳統的經典著作,從系統性的知識來看,哲學是重要根基,若要專研學術的深層含義,有必要閱讀康德這部跨時代的鉅著。<br /> <br />         講座全場座無虛席,現場互動熱烈。結束前,主辦單位還請張教授抽出五名幸運聽眾,贈送李教授譯書一本,為活動畫上完美句點。<br /> <br /> 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09.htm
61011500 劉正千 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特聘教授 2014-04-13 看見地球的吶喊–遙測衛星所揭露全球暖化的警訊 今(2014)年的冬天到了,賈寶玉期待著一年一度能去中國東北的黑龍江地帶賞雪,想藉著遍地雪花的靈感來創作題詩,另一方面也想與黛玉共享這份喜悅。但是當兩人到達黑龍江時,卻不見以往那樣的冰天雪地,而是帶著一點微涼而已。這令寶玉非常好奇發生什麼事,於是寶玉想到可以利用目前衛星遙測的技術來知道整個東北部發生了什麼事,而就在觀看衛星圖的過程中,他也警覺到全球有暖化的跡象...本屆第12場於103年04月13日邀請到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 劉正千 特聘教授,帶領我們了解遙測衛星的技術。<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0.htm
61011501 賴詩萍 清華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 2014-04-11 行星寶寶的超音波照片–以無線電波透視孕育行星的環境 從去(2013)年的下半年開始,科研學者和天文愛好者就充滿期待,希望「艾桑」(ISON)彗星能夠照耀天際,成為一顆「世紀大彗星」!甚至有人將這顆彗星改名「愛上」,希望經由這顆彗星的近距離造訪,帶動大家愛上觀星、愛上天文。但是「艾桑」彗星的近日點是如此不知死活地近,僅僅距離太陽表面110萬公里(太陽直徑不過140萬公里),也就是幾乎貼著太陽的鼻尖擦過,在太陽絲毫不具同情心的強大光熱燻灼下,高速繞經太陽的「艾桑」彗星瞬間灰飛湮滅、化為宇宙中一抹輕塵!反而成為了天文同好口中的「哀傷」彗星。<br /> <br /> 當然,彗星的故事尚未結束,就在此刻,十年前由歐洲發射的「羅賽塔」號太空船,已經追上CG彗星,即將在往後幾個月進入繞行彗星的公轉軌道,而於今年11月間放出登陸小艇,降落在彗星表面。這是除了好萊塢電影之外,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將人造物體放上彗星表面!眼見「世界末日」電影中的情節逐步成真,想來今年下半年天文熱潮又將再一次席捲大眾。<br /> <br /> 南極的宇宙觀測方興未艾,智利高原上的電波陣列也已經投入運作,在這些觀測利器不斷出鞘的迅速發展下,天文新知快速累積,也促使我們再一次以「天文」為主軸,規劃這一系列的演講:「宇宙大探索—從光明到黑暗!」,從光明的內容:「行星」、「彗星」、「恆星」、「星系」,到現今最熱門的宇宙「黑暗面」,包含「暗物質」和「暗能量」,以及高能微中子,發展出八個方向的演講:從行星寶寶和認識太陽系的小天體開始,到彗星探索,再到恆星黑洞、星系形成和活躍星系核、宇宙微中子、暗物質,直到暗能量和宇宙的本來面貌,希望能由近到遠,讓我們重新認識這些宇宙天體的起源、本質,和未來,更希望能藉由年輕一代優秀臺灣天文學的演講,讓大家瞭解臺灣在國際天文研究上所扮演的角色!<br /> <br /> 春季系列的首場演講由國立清華大學大學物理系賴詩萍教授擔綱,主題是「行星寶寶的超音波照片—以無線電波透視孕育行星的環境」。圍繞在「原始恆星」周圍的「原始行星盤」是行星形成的場所,然而「原始行星盤」在何時形成以及如何形成,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謎。我們最近使用了智利高原上全世界最大的次毫米波陣列ALMA 望遠鏡,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年輕的「原始行星盤」,而且它的年齡比大多數的理論預測還年輕!在這場演講中,賴教授將會介紹恆星與行星形成的理論和目前最新的觀測結果,同時說明智利高原上的ALMA 陣列將會帶給這類研究何種革命性的影響!<br /> <br /> 上週五(4月11日)的晚間,在台大應力所的演講廰中,開始了2014年的春季「展望」系列,如預料之中的,天文太空宇宙的主題永遠會吸引滿場的聽眾!當晚由清華大學的賴詩萍教授擔綱,以「行星寶寶的超音波照片」為題,帶領我們進入這一場從「光明」走向「黑暗」的星際之旅!今年春季的演講系列如同往年,也是8場,從4月11日開始,中間5月9日和5月16日暫停,到6月13日結束。<br /> <br /> 演講開始,賴老師講起她是怎麼一路走來,進入了電波天文觀測領域的。她說年輕時曾在圓山天文臺觀測哈雷彗星、也參加過清華大學的天文社,和中央大學的地科營;特別有趣的,是她曾經參加過中央大學天文所在大雪山鞍馬山莊舉辦的天文營。當時學生分組,和她同組的包括王祥宇副所長(就是中研院天文所的副所長,也是本週五演講的講座!),和郭兆林博士(就是上個月的國際重大新聞:在南極偵測到宇宙暴漲所留下重力波印痕的團隊主角之一!),而當時大雪山天文營的主辦人,就是展望演講的主持人孫維新教授。有時想想,老師們辛苦一些,幫學生安排各式教育和體驗活動,在學生心中埋下了種子,不知何時這些種子就會發芽茁壯,對學生的生涯成就產生正面而長遠的影響!<br /> <br /> 賴老師在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得到博士學位,博士後在加州理工學院和馬里蘭大學進行研究,隨後回到了清華大學。這一路參加了幾個重要的天文觀測計畫,才讓她今天能作出相當精采的科研成果來!賴老師以當紅議題為引子:「BICEP2得到宇宙暴漲及重力波的證據」,說明雖然浩瀚的宇宙是我們無法飛躍的空間,但是科學家可以用電腦後製的方式,以真實的數據,製作出穿越宇宙的影片!<br /> <br /> 我們從遙遠的宇宙深處逐步回歸,回到仍然非常大的銀河系,我們的銀河系直徑有10萬光年大小,包含將近四千億顆的恆星,其中許多恆星旁邊已經證實有行星存在。這是人類一直關心的課題:會不會有一顆「星星」旁邊的行星上也擁有生命?但是好萊塢電影卻給了錯誤的示範!茱蒂佛斯特在1997年的電影「接觸未來」中,頭上戴著耳機,專心聆聽來自宇宙深處的外星生命藉由無線電波波段傳遞的聲音訊息。這個畫面給賴老師帶來了不少困擾,當時她正就讀博士班,常要在學校負責運營的大型電波天線站值班,對來訪民眾說明設備的原理和運作方式,可是不少民眾一來就要求要戴上耳機,傾聽來自太空的聲音,這讓賴老師與同事們相當的困擾:「因為真的沒聲音啊!」<br /> <br /> 搜尋系外行星,需要許多人力和電腦時間,所以會有Citizen Science公民參與科學研究計畫的出現。賴老師鼓勵大家,共同來分析宇宙觀測的資料,解決研究人員在時間和人力上有限的問題。賴老師也鼓勵民眾上ZOONIVERSE以及PLANETHUNTER兩處網站,這些網站提供了許多恆星光度變化的曲線,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協助判斷圖表資料,判斷是否有「行星掩星」的現象,這種結合趣味、公益,與科學的作法,可以讓科學研究的效率大幅提昇。<br /> <br /> 賴老師演講的主題,是想瞭解「孕育行星寶寶的環境」!賴老師說:「我很想知道這些行星是怎麼生出來的?」一開始一定從某個環境當中慢慢演化出來的。賴老師給我們看一幅本銀河系的圖像,「大部分人都會注重顏色鮮豔的地方。」可是行星不是從這些高溫地區生出來,事實上照片上面黑黑的黑暗星雲才是重點,也就是「分子雲」的所在處。賴老師拿「公車放黑煙」做比方,如果氣體密度較高,像是有星際灰塵的分子雲,就是生成恆星和行星的地方。<br /> <br /> 原始行星盤在何時生成的?又是如何生成的?我們用電波望遠鏡去觀察原始行星盤最早期的狀態,瞭解恆星與行星系統誕生的過程,從Class 0的重力塌縮開始,到Class I原恆星並有原始行星盤及噴流的階段,接著進入Class II,行星在原始行星盤中形成,最後進入Class III也就是我們目前太陽系的階段,恆星周遭呈現比較乾淨的狀況,不是原始行星盤物質密佈比較複雜的狀況。原始行星盤在Class I和Class II都看得到,但是到底Class 0有沒有?賴老師就想知道這個答案!<br /> <br /> 為了要能穿透黑雲,同時也能用極高解析度來觀察恆星及行星生成的環境,天文學家並不會把觀測波段侷限在「可見光」或「紅外線」,而佔據一般星系電磁光譜總能量40%的「微波」(毫米/次毫米波,也就是波長較短的無線電波),才是這個領域的重點。我們需要「電波望遠鏡」以及「陣列」,因為越大的電波望遠鏡,可以看到越暗的東西,觀察效果也越好。美國就做出100公尺x110公尺,贏得了世界之最,但這在技術上,也已經發展到了極限。要如何突破?科學家就想到「將很多的望遠鏡組合起來」,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位在新墨西哥州的「極大天線陣列」(Very Large Array),共有27個直徑25公尺的天線,兩兩之間最長的基線可以達到36公里,讓我們得以獲得有極高解析度的影像。<br /> <br /> 在智利高原上剛落成不久的毫米/次毫米波陣列ALMA,是到現在為止國際最大的天文合作計畫,北美、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都是參與國,臺灣非常幸運,抓住探索太空的機會,由中研院代表,2005年通過日本加入ALMA,2007年透過美國增加投資。在這場國際天文合作計畫的總資本中,台灣佔有3%的投資席位,透過此項計畫,也讓我們的國旗在當地飄揚!<br /> <br /> 這個由66個天線組成的陣列真的很壯觀,如果將這些電波望遠鏡鋪在南臺灣,就會蓋滿整個恆春半島!也就因為面積相當大,ALMA的解析度可以達到0.01個角秒,是哈柏伯望遠鏡的10倍。這個角度所代表的意義,相當於可以從高雄看到台北的一元硬幣,相當的驚人!<br /> <br /> 在ALMA第一次徵求計畫書時,收到了900多件,但只有100多件獲得觀測時間,台灣就佔有8件,比例相當的高,拿到的時間佔6%,比我們所花的費用3%還要多,可以說相當值得,也展現出台灣天文科研在國際上的高水準表現,8件中的1件,就是賴老師的計畫!也就是使用這種層級的大型望遠鏡,賴老師的團隊在Class 0的環境中竟然找到4個最年輕的原始行星盤!證明了行星的形成在極早期的時候就開始了。這是非常精彩的研究成果,也讓台灣第一次登上了ALMA網頁的頭版頭條,很高興看到我們台灣的女科學家在國際上作出一流成果來!<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1.htm
61011502 陳振川 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 2014-04-20 大災害重建及防救災之策略及經驗 在一個風和日麗、蟲鳴鳥叫,陽光灑落閨房一隅的清晨,正當林黛玉梳妝整扮,一切打理好準備去花園賞賞花、玩玩蝴蝶,聽聽風聲時,天空如然風雲變色,先是一陣疾風往林黛玉身上猛吹,頓時間林黛玉一個不穩便倒落在房間的地毯上,不知為何如然一陣天旋地轉,房子開始劇烈搖動,吊燈、壁畫開始往下掉,好巧不巧砸中了倒落在地上的林黛玉,簡直是生死一瞬間,後來飽讀詩書的薛寶釵看了看牆壁上的裂痕和天花板上的裂縫,開始分析裂縫的形成與擴展,並針對房屋構造做檢查。本屆第13場於103年04月20日邀請到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陳振川 教授,一起與林黛玉聆聽防救災之策略和經驗。<br /> <br /> <span style="color: #696969">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2.htm
61011503 陳裕文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學系教授 2014-03-26 小蜜蜂大學問 蜜蜂是一種奇妙的昆蟲,共產國家以她做為人民勞動的典範,科學家以她做為最佳的研究材料,許多園藝作物需要蜜蜂幫助授粉,社會大眾則享用蜜蜂送給人們的禮物—蜂蜜、花粉、蜂王乳、蜂膠等蜂產品。昆蟲學家中榮獲諾貝爾獎的von Frisch是一位蜜蜂學家,他以研究蜜蜂跳舞的行為而獲獎!<br /> <br /> 地球上目前已被命名的昆蟲已經超過100萬種,蜜蜂以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又具有高度的生態與經濟重要性,吸引眾多科學家深入研究,目前已發表的昆蟲類科學論文數量,蜜蜂居第二名,僅次於果蠅!<br /> <br /> 本演講介紹蜜蜂生物學知識、有趣的生態現象與行為,並說明蜜蜂對地球生態的重要地位,目前全世界的蜜蜂面臨神秘消失的危機,可能引起地球的生態危機,人類必須停止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才能永續生存。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3.htm
61011504 賴守正 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2014-04-11 性、暴力、死亡所交織的神聖情色變奏–巴代伊《情色論》 <div> 賴守正教授是臺灣目前研究情色文學的重要學者,譯作從《西洋情色文學史》到《情色論》,著力甚深。他指出巴代伊早年想當修士,爾後卻稱「妓院是我真正的教堂,唯一提供我真正滿足之場所」,認為宗教的熱情與情色激情其實「系出同門」,從貝尼尼的雕像作品──《大德蘭修女的狂喜》中大德蘭修女的神情即可觀察到端倪。巴代伊從人類進化角度切入,建構他的情色觀......<br /> <br /> 法國哲學家喬治.巴代伊從人類進化角度切入,建構他的情色觀。文明的發展需要人們努力工作生產,因此阻撓工作的死亡和不事生產的性狂歡成了人類特有的兩大禁忌。巴代伊認為禁忌預設了合法且儀式性的踰越,例如洞房花燭夜和狂歡節,透過踰越禁忌人們達到快感,因此情色和禁忌相互依存,「踰越不是對禁忌的否定,而是對禁忌的超越與成全」。<br /> <br /> 性、死亡和暴力的關係錯綜複雜。巴代伊點明情色的暴力本質,情色場域就是暴力和侵犯的場域,死亡又是最極致的暴力。他認為「真正的喜悅唯有來自瀕臨死亡的快感」,但死亡又會扼殺喜悅,因此性正是再現死亡的方式,正如法文稱高潮為「小死」(la petite mort),中文則說是「欲仙欲死」。「死亡之舞」是中古世紀延續下來的藝術主題,當初強調的是所有人都難逃一死,但後來相關作品也都是將死亡與情色連結。</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 /> 在臺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年度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第九場講座<br /> <b><span style="color: #0000ff">性、暴力、死亡所交織的神聖情色變奏–巴代伊《情色論》</span></b></div> <br /> <br />         「在情色世界中,性、暴力、死亡息息相關,三位一體。」科技部102年度經典譯注系列最後一場講座於4月9日壓軸登場,臺師大賴守正教授和宜蘭大學賴軍維教授就《情色論》一書,暢談法國哲學家喬治.巴代伊的情色觀,深入淺出且圖文並茂的講解帶領全場穿梭禁忌領域,台下觀眾更是踴躍提問、欲罷不能。<br /> <br />         臺大外文系張淑英教授首先開場致詞,說明科技部經典譯注計畫十八年來補助、出版與舉辦講座的歷程,並向台大教務處、文學院、以及全體工作小組致謝。之後介紹本場講座主持人吳錫德教授、並將主持棒交給吳錫德教授。吳教授讚賞賴守正教授的譯作文字之精彩,實屬上乘之作,並用著名德國哲學家華特.班雅明和巴代伊的一段軼事點出巴代伊在文壇的重要地位,而《情色論》一書正是其一生思想的縮影。<br /> <br />         賴守正教授是台灣目前研究情色文學的重要學者,譯作從《西洋情色文學史》到《情色論》,著力甚深。他指出巴代伊早年想當修士,爾後卻稱「妓院是我真正的教堂,唯一提供我真正滿足之場所」,認為宗教的熱情與情色激情其實「系出同門」,從貝尼尼的雕像作品──《大德蘭修女的狂喜》中大德蘭修女的神情即可觀察到端倪。<br /> <br />         巴代伊從人類進化角度切入,建構他的情色觀。文明的發展需要人們努力工作生產,因此阻撓工作的死亡和不事生產的性狂歡成了人類特有的兩大禁忌。巴代伊認為禁忌預設了合法且儀式性的踰越,例如洞房花燭夜和狂歡節,透過踰越禁忌人們達到快感,因此情色和禁忌相互依存,「踰越不是對禁忌的否定,而是對禁忌的超越與成全」。<br /> <br />         性、死亡和暴力的關係錯綜複雜。巴代伊點明情色的暴力本質,情色場域就是暴力和侵犯的場域,死亡又是最極致的暴力。他認為「真正的喜悅唯有來自瀕臨死亡的快感」,但死亡又會扼殺喜悅,因此性正是再現死亡的方式,正如法文稱高潮為「小死」(la petite mort),中文則說是「欲仙欲死」。「死亡之舞」是中古世紀延續下來的藝術主題,當初強調的是所有人都難逃一死,但後來相關作品也都是將死亡與情色連結。<br /> <br />         賴守正教授表示巴代伊的想法確實難以常理判斷,但這也正是其思想的有趣之處,更重要的是他將情色當作生命最核心的議題,認為情色是對生命「至死方休」的探索和肯定,正視人類自身欲望。他笑說自己是「被文明所閹割的人們」,只好透過讀薩德和巴代伊來體會那種「有為者亦若是」之感。賴教授也很喜歡巴代伊對於死亡的看法,他認為死亡是生命的連貫,死後反而可以跨越隔閡,與其他生命連結。賴教授又笑說,情色是自己年輕時的研究重點,近來對死亡越發產生興趣,常去歐洲逛墓園。<br /> <br />         討論人賴軍維教授是薩德專家,對於巴代伊斯想也涉略頗深。他認為巴代伊的情色觀是建立在神聖概念之上,讓神聖不再限於宗教觀念,是巴代伊情色論最大的貢獻和創意。所謂神聖的情色主要表現於對禁忌的踰越,例如嘉年華和酒神祭典,這種超越理性的激情是種非生產性的耗費,人們卻從虛耗之中獲得快感。<br /> <br />         講座最後開放問答,觀眾反應熱烈,提問不斷。有人質疑巴代伊情色論是否宣揚暴力,對此賴守正教授回應巴代伊並非在宣揚而是在正視問題。另外也有觀眾不解巴代伊論述的邏輯,賴軍維教授則表示自己早有心理準備遇到類似問題,因為巴代伊的思想複雜,有時甚至自相矛盾,使用的法文也非常困難,要當他的代言人著實不易,但兩位賴教授仍盡力回答了所有觀眾提問。<br /> <br />         102年度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講作告一段落,主辦單位除了感謝所有觀眾的參與與支持,也鼓勵更多人投入經典翻譯的行列。 <div> <br /> 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 </div>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4.htm
61011505 高大成 中山醫學大學法醫學科教授暨科主任 2014-04-18 法與醫 一個人是怎麼死的,究竟誰說了才算數,答案就是法醫!不論是自然病死,或是意外、命案讓人往生,死因往往是最重要也最需要小心謹慎才能釐清。收入比起一般醫師低的法醫,面對一具接著一具的遺體,必須一邊壓抑情緒,一邊將正確答案找出來,鮮少與活人接觸的他們,在大眾眼中是個神祕的行業。<br /> <br /> 知名法醫高大成教授擁有日本京都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目前為中山醫學大學法醫學科教授暨科主任,擔任法醫三十餘年,參與解剖遺體上萬具、親自操刀逾四千具,曾參與食人魔陳金火殺女保險員案以及今年洪仲丘案解剖,因敢言而被視為正義使者,有著「名探法醫」的稱呼。<br /> <br /> 高教授以「法與醫」為主題,主講內容包括法律與醫學、認識基本的法醫學、法醫師的解剖條件等等,因為擔心聽眾覺得議題太生硬,他語帶詼諧幽默,還不時穿插一些「趣味梗」,讓台下觀眾哈哈大笑,也因此讓現場座無虛席,觀眾反應相當熱烈。高教授在演講中公開許多過去的命案解剖個案照片,講述一個又一個的他殺案例,鉅細靡遺地描述如何從死亡現場判斷是他殺還是自殺,讓觀眾清楚的了解,法醫在命案現場是如何觀察以及蒐證。透過本科普教育講座,希望讓全民對法醫這陌生的行業能有基本的認識,進而了解從現場及遺體如何找出有用的線索來判斷死因。<br /> <br /> <b><span style="color: #ff0000">【警告】本影片含有醫學大體解剖畫面,不耐手術畫面、屍體、肉體切割、器官剝離或膽小者,請斟酌觀看!</span></b><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5.htm
61011506 戴明鳳 清華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2013-12-17 善用基礎科學,你也可以是魔術和科學達人 <b>光學篇—浮光掠影</b>:<br /> <ol> <li> 全反射其實無所不在:可使錢幣消失後,又再現喔!愛在心裡口難開,怎麼辦?可利用簡單的光學折射再加全反射現象,以科學方法創意表達,既有學問、又創意喔!也玩變裝遊戲喔,讓原本漂亮美麗的公主變尼姑、美麗俏佳人變帥哥喔!張開的大眼睛變閉眼...等等。</li> <li> 實用光學教學行動盒:內含偏振片、塑材之Fresnel放大鏡片、條紋式驗鈔卡、不同密度的1D和2D光柵片、塑材條紋之立體照片和Flip-Flop多層影像演示照片。</li> <li> 千變萬化的LED光電應用展示:閃頻器的應用、混光、分光、等等。</li> <li> 如何知道光是橫波?光偏振現象:利用便宜偏光片,便可以用來認識光各種性質,還可以在透明物體上創造各種炫麗色彩唷!偏光片在工業科技與生活中常有各種妙用,您知道多少呢?探討偏光片的特性與妙用:於演講過程中,自行操作與體驗可見光被偏振後各種奇妙現象和下列應用。</li> </ol> <div style="margin-left: 40px"> (1)在日常生活中的妙用<br /> (2)在彩繪玻璃上的應用<br /> (3)在透明塑材上的非破壞光彈性檢測應用<br /> (4)在生物檢測與天文觀測上的重要應用<br /> (5)如何用偏光片製作3D影像和錄製3D電影<br />  </div> <span style="color: #696969"><b>備註</b></span>:本演講由於講師多以教具演示,考量子母畫面將難以清楚呈現講師演示過程,故本演講以單一畫面呈現。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6.htm
61011507 李俊億 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科技研究所教授 2014-04-25 DNA鑑定的迷人與迷思 為什麼世上除了同卵雙胞胎外,不會有第二個人有相同的DNA型?同卵雙胞胎的DNA型一定相同嗎?DNA鑑定可以研判人種嗎?可以研判頭髮顏色嗎?可以研判瞳孔顏色嗎?可以研判皮膚顏色嗎?可以研判長相嗎?可以研判年齡嗎?可以研判個性嗎?……。在人類基因體DNA序列中諸多的疑問都有答案,但也有許多我們仍未知的訊息。DNA鑑定是目前美國科學院認定最可靠的科學證據,但為什麼DNA鑑定還會造成冤獄?由近30年DNA鑑定應用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沒有深入了解DNA鑑定的內容,將無法分辨其中可能的陷阱。<br /> <br /> 本報告將介紹利用DNA訊息在司法鑑定之原理與最新發展,並介紹迷人的DNA鑑定可以揭開懸案迷團、伸張正義,及提醒對DNA鑑定的迷思卻也可能產生冤獄,必須謹慎。<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7.htm
61011508 邱求三 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 2014-03-28 神奇的催化劑 催化劑又稱為觸媒、酶及酵素,其主要作用原理為改變化學反應的活化能,進而改變其反應速率。催化劑除了使用於石油化學或特用化學品等工業製程中,目前並已廣泛地應用在人類居家生活環境上,有效地改善人類居住環境品質。本次演講分別介紹光觸媒、光合作用、身體的酵素作用及汽車廢氣的觸媒轉換器等日常生活中常見催化反應,讓學生能初步瞭解這些催化劑的作用原理及其可能失效的原因,並瞭解催化劑的可能應用範圍,進而引發學生對催化劑的興趣,以創造出未來各種可行的催化劑,進一步改善人類生活。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8.htm
61011509 王祥宇 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副所長 2014-04-18 你所不知道的太陽系– 探索太陽系的邊緣 太陽系的組成以及它的歷史一直是人類想要了解的問題。長期以來人類對於太陽系內的行星進行了許多的觀測與探測,獲取詳細的資料。但是對於在太陽系外圍的冰冷天體卻受限於觀測能力而所知有限。在太陽系外圍的這些陰暗天體,有些從太陽系形成早期就很穩定的在目前的軌道運行、有些卻有可能從太陽系內部被行星的引力拋到太陽系的外圍,有些甚至有可能是由其他的星體捕捉而來。這些冰冷的天體就像一本太陽系的史書,等著人類去探索與了解。<br /> <br /> <b>講演內容綱要</b><br /> <br /> 四月18日晚間,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的王祥宇副所長向我們介紹了「你所不知道的太陽系」,深入淺出地說明了科學家在「探索太陽系邊緣」這個課題上的新發展,和我們分享了近年來天文學家在離太陽比較遠的地方,所作出令人驚訝的發現。在過去這段時間中,天文學家發現了非常多的太陽系小天體,也因為這些天體的存在,讓我們顛覆了以往對太陽系行星的傳統認知,也才知道為什麼只剩下八個行星,以及為什麼會有「矮行星」。<br /> <br /> 今(2014)年3月底,天文學家宣布太陽系發現新的矮行星,可能會再次顛覆天文學長久以來的傳統學說。小時候的教科書告訴我們,太陽系有「九大行星」,而近年來天文學家替太陽系下了新的定義,要成為行星的條件,必須要繞著恆星轉,而且要有足夠的質量。像是一些橢圓形狀的小行星,就不會被稱為行星。除此之外行星也需要有能力去清除軌道附近的天體,就是因為這個條件,我們才將圓的冥王星剔除在行星層級之外!因為科學家發現更多和冥王星類似的天體在同一個區域,所以現在已經離開「九大」的時代,而成為「八大行星」。(不過孫教授上課,都用「八個」,而不是「八大」,因為這八個行星大小的確差很多!)<br /> <br /> 研究太陽系的各個天體,一開始都是為了瞭解太陽系的組成。但是彗星從哪裡來?三、四百年來天文學家觀測夜空的時候,偶而會看到一些比較明亮的彗星。經過計算,這些彗星的軌道,通常都距離太陽非常遠。譬如大家熟知的哈雷彗星,遠日點延伸到海王星軌道以外,到達冥王星軌道附近。另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百武彗星,軌道非常橢圓,離海王星幾乎有四倍以上的距離。<br /> <br /> 因為這些彗星的存在,科學家就產生疑惑,是不是有類似彗星的天體,存在於太陽系外圍的區域?這些區域應該非常的寒冷。王祥宇老師提供科學家的想像畫面,假若我們從冥王星的角度來看太陽系,我們看到的畫面,會非常讓人震驚,因為大部分的類地行星好像全部糊在一起,距離非常近。<br /> <br /> 我們要如何偵測小天體呢?我們對著一片漆黑的天空觀測,第一天看、第二天也看同樣的地方,連續觀測,我們利用電腦程式將兩幅影像相減,觀察哪些天體會動,並量度其位置的變化。我們對這些天體進行數據分析,去量測古柏帶的結構,利用橢圓率來探討它們和其他行星的差異。以「類冥天體」(plutinos)為例,就是像冥王星會和海王星產生「共振」軌道的天體,如冥王星繞太陽公轉兩圈,海王星就剛好轉三圈。這個共振的效果,確保兩者不會相撞。除三比二共振外,還有二比一共振,這些天體的公轉方式,和海王星的公轉週期有密切的關係。此外還有「散射盤」天體,距離太陽愈近,橢圓率越小。距離太陽系越遠,橢圓率就變得非常大,這些天體的近日點分布,通常在30到40個天文單位之間。<br /> <br /> 天文學家計算得知,冥王星和海王星的公轉週期如果不是整數比例,兩者可能會相撞消失。而在散射盤中不同的天體的橢圓率也不相同,天文學家覺得很奇怪,怎麼會從本來類似其他行星的圓形軌道,變成越來越多的橢圓形軌道?原因是什麼?<br /> <br /> 一般相信太陽系起源於一團雲氣,中心的太陽形成之後,殘餘的盤狀雲氣繞著中心的太陽繼續旋轉,在其中逐漸形成行星。照理說這些天體會以近似於圓形的軌道運行。在整個系統當中,有很大的質量在中間,而在旋轉的過程中,行星慢慢會把它附近的石頭和灰塵吸進來,自己愈來愈大,照理說不應該會出現橢圓形的軌道。<br /> <br /> 透過理論模擬的方式,天文學家相信在早期太陽系的形成過程中,曾經有過很大的變動,這個學說稱為「尼斯」模型:在太陽系早期形成的時候,四大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距離太陽較近,形成之後,由於它們距離太近,因為引力的作用,讓軌道變得不穩定,這讓木星往裡面移動,而在裡面的其他大行星往外移動,讓原來附近沒有行星的小天體,被大行星撞開,軌道從圓形變成橢圓,也順便將原來靠近太陽的天體清理乾淨,轉移到外圍來。<br /> <br /> 我們如果嘗試把軌道繪製得比較清楚,我們會發現,這些小天體分布的範圍其實擴展得非常外面,可以到離太陽最遠1,000個天文單位的地方,達到「歐特雲」的地方。什麼是歐特雲呢?「歐特雲」是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都還不瞭解的東西,現在推斷,歐特雲在外面是均勻的球狀分布,在裡面則是盤狀的結構。這些天體被認為是從很早期太陽系形成的時候,不斷從內部被驅趕到外面的小天體,到幾萬個天文單位的地方。原先圓形的軌道變成橢圓形,需要是外力的影響,而外力的來源,可能有一個X行星在外面,如果真有一個距離我們100天文單位的行星,它就有可能去干擾附近的天體,形成像是Sedna這些大橢圓軌道的天體,這些天體有相似的近日點,距離太陽100個天文單位左右。<br /> <br /> 但也有別的可能,如果有另外一顆恆星通過附近,也會把天體往外面拉;另一個可能性,則是太陽系形成的初期,可能是誕生在一個星團之中,一開始有許多恆星在附近,當太陽形成的時候這些恆星會慢慢離開太陽系,但是在初期的時候這些恆星會產生很多重力影響,把一些小天體的軌道變成距離太陽比較遠的軌道。還有另一個可能,這些小天體是從星際裡面去捕捉來的,本來小天體隸屬於另一個行星系統,當被拉過來後,它還是維持傾斜的軌道方向。<br /> <br /> 如果我們去看歐特雲和我們古柏帶的大小,我們會發現真的有可能在早期形成的時候,太陽旁邊曾有很多天體。而這些天體的重力,會使得太陽系外圍天體產生軌道的變化,變成像是Sedna以大橢圓軌道繞行太陽系外圍的形式。而理論計算的結果,我們會發現有些推斷蠻符合觀測到的現象。但我們需要去探索更多類似Sedna的天體,來確認到底太陽系形成過程中,外圍發生過什麼狀況。<br /> <br /> 中研院天文所在2009年1月開始進行海王星外自動掩星普查計畫(TAOS-2),並於2012年的8月開始進行相機感測晶片的設計,在今(2014)年10月完成望遠鏡安裝,在明(2015)年12月完成高速相機,而可以在2016年開始科學觀測,到2020年整體計畫完成。科學探索是無止境的,永遠都可能有新的發現改寫我們的教科書。<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9.htm
61011510 江國興 清華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 2014-04-25 窺探黑暗中的秘密–如何觀測黑洞? 江教授說:「黑洞一片漆黑,是宇宙中最神祕的天體,又因為擁有強大的引力,連光都無法輕易通過。那我們到底要如何觀察黑洞呢?我們又是怎麼知道宇宙中有黑洞?竟然還他們幫他們進行分類!」天文學家普遍相信,宇宙中存在兩種黑洞,分別是由恆星塌縮而成的黑洞,以及隱藏在星系中心超大質量的黑洞。而近年來天文學家更推估,認為還有「中型黑洞」存在,介於這兩個分類之間。我們將在這一場的天文饗宴當中,和諸位介紹如何利用不同的觀測方法去研究和尋找黑洞。<br /> <br /> <b>講演內容綱要</b><br /> <br /> 在四月25日的展望演講中,清華大學天文研究所的江國興教授介紹了一個無論老少都很有興趣的講題:「窺探黑暗中的秘密–如何觀測黑洞」,江教授告訴我們,天文學家如何使用不同的觀測方式和波段,去尋找和研究黑洞。<br /> <br /> 江教授不僅是天文專業學者,也是一位長久的業餘天文愛好者,白天工作,晚上天氣好就去觀星。江教授說:「放假的時候,我會去很偏僻的地方看星星,我只是覺得星空很美麗!」江老師追過月全食,看到整個月亮都是紅色的。「我對天文景象深深著迷,就開始閱讀很多書籍。」其實只要天氣好,江教授就會跑到外面看星星,不一定需要望遠鏡才能做天文學家,只要用「肉眼」其實就可以看到很多東西。<br /> <br /> 老師自己有一臺小望遠鏡,他帶著到世界各地,「和研究沒有關係。」老師到埃及追月全食,看非常漂亮的天文現象。「事實上,很多業餘觀星者,都不懂天文。」可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老師表示,自己也有過一段瘋狂求知的過程。<br /> <br /> 江教授從小在香港長大,香港給人的印象,是沒有地方可以看星星。但其實有一些地方很不錯,唸中學和大學的時期,江教授就和朋友背著很重的儀器,到戶外看星星。「我知道天文是美麗的,我只想多學一點東西。」那時候的老師,對科學的各領域都有興趣,老師廣泛涉略科學知識,也透過天文,培養與加強自己的知識。「我很小的時候,從沒想過要做天文學家。大部分的業餘愛好者,不一定會成為天文學家。」事實上這是一種純粹的愛好,在香港唸書的江老師,表示香港其實不重視天文,來到臺灣能找到天文學家的工作,江教授很高興。可是專業的天文學家,和許多行業一樣,每天坐在辦公桌前面對電腦。「只有業餘天文學家,可以每天晚上看星星。」很多大學其實沒有自己的天文臺,專業人員每一年可以去天文臺的次數,只有一兩次。<br /> <br /> 黑洞是非常非常小的東西,早在18世紀,英國天文學家J. Michell和法國數學家Laplace就提出黑洞的概念。他們計算「脫離速度」,如果你想把東西射到外太空去,可以根據星球的質量,來計算脫離的速度。中子星的體積小、質量大,脫離速度需要很高。如果天體越來越大,連光子都沒辦法離開這個天體的時候,這個天體就不發光,成為「黑洞」。但如果這樣的天體真實存在,會是什麼樣子? Michell提到一個想法,雖然天體不發光。所有光都跑不出來。可是我們可以透過這個天體附近別的天體的運動,推估到這個神秘天體的存在。這想法也就是今天用的方法,黑洞確實是「黑」的。可是我們可以透過研究黑洞對附近環境的影響,知道它的存在。<br /> <br /> 我們如何定義黑洞的大小?我們利用「奇點(Singularity)」為中心,定義出「史瓦茲半徑(Schwarzschild radius)」,只要在這個範圍內,物質就無法逃離。這範圍就是「黑洞」的大小,從外面看,它和地球以太陽為中心運動的模式,沒有差別。太陽若變成一個黑洞,它的史瓦茲半徑只有「3公里」,邊緣就是「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進去了就出不來。<br /> <br /> 黑洞在吸收物質進入的時候,會在外圍產生一個「吸積盤」(Accretion Disk),物質經由吸積盤逐漸落入黑洞之中。為什麼我們會知道有黑洞存在?如果黑洞附近有另外一顆星,以黑洞為中心旋轉,就形成一個雙星系統,我們可以透過研究黑洞附近的另一顆星的運動,得知黑洞的存在。而黑洞南北兩軸會有「噴流(Jet)」射出,詳細的原因我們仍然不知道。<br /> <br /> 大部份我們所看到的黑洞,都是恆星層級的黑洞,大概是10個太陽質量的大小。但另有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有超過100萬個太陽質量的黑洞位在星系中間。而中質量等級的黑洞,大概是落在100到10,000個太陽質量的等級。因為觀測很困難,我們不知道它們是不是存在。可是中質量的黑洞存在對這種天體的演化有巨大的影響。為什麼會有這些東西出現?怎麼跑出來的呢?一堆天體聚集在一起,最後如何聚集成超大質量的黑洞?在後幾場的展望講座中,林彥廷博士將為我們做進一步的說明。<br /> <br /> 恆星在出生時我們就知道它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對那些質量比較小,和太陽差不多一樣的恆星,最後會演化成「白矮星」,而大一點的恆星,演化的途徑中會經過一個「超新星爆發」的過程,爆發後剩下的東西才是重點,會出現不同的天體,如果剩下的東西比太陽大,像是3個太陽質量大小的天體,就可能會變成「中子星」,大於3個太陽質量的天體,就變成我們今天的主題:「黑洞」。<br /> <br /> 「我們最終希望可以拍到黑洞的照片!」可是黑洞實在非常的小,用我們現在最先進的儀器還沒辦法看到,現在是藉由黑洞周邊的「光」去探討黑洞的存在和性質。一般而言,可見光和紅外線是我們探討行星和恆星的波段;X光、紅外線,和無線電波,是我們用來看「噴流」的波段;而「吸積盤」的觀察,則在X光、紫外線,和可見光。透過不同波段的光線所攜帶的資訊,可以讓我們研究黑洞的系統,所以我們現在是用「多波段的望遠鏡來進行觀測」。<br /> <br /> 銀河系中心雖然有個400萬太陽質量的黑洞,但是因為它距離我們很遠,有26,000多光年,銀河系中又有非常多其他的恆星,所以觀測難度不小。未來當我們用更大的望遠鏡去看銀河系的中心,會發現什麼?我們會看到很多星在旁邊環繞中心運轉,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恆星各有不同的軌道。而通過研究這些軌道,我們就可以研究黑洞周遭的相對論效應。當然解析度很重要,因為黑洞真的很小,從地球看過去,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大小就好像從台灣看美國東岸一顆鹽巴一樣!真的看得到嗎?當望遠鏡越做越大,尤其是在無線電波的波段,發展了「干涉儀」之後,就可以獲得很高解析度的影像。<br /> <br /> 地球的直徑是12,800 km,我們要如何作出真正的大望遠鏡呢?我們透過全球「特長基線干涉儀」(The Global VLBI)提高我們的解析度。而目前成熟的干涉技術,只侷限在毫米至釐米波段,但會越來越好!江教授最後鼓勵年輕學生,儀器設備都會不斷進步,下一代的大望遠鏡將更有威力地揭開黑洞的奧秘!<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8c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20.htm
61011511 楊恩誠 臺灣大學昆蟲學系系主任 2014-05-04 昆蟲眼中的世界 花,是所有植物中最能表達情緒的部位,以其色、香、味來吸引昆蟲,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在大宅中,並非單單只有植物種類的花朵,亦盛開著一朵朵嬌豔的女人花,如同芙蓉花的林黛玉、牡丹花的薛寶釵,各形各色的花卉可說是構成這幅大宅風景的主角,身為主角的花卉們,卻單單只能受到命運的枷鎖擺佈,而在紅樓夢這季節變換的碩大景色中,唯一能跳脫,並以旁觀的角度來觀察人生百態的,就只有不停地穿梭于花叢景緻中的昆蟲們了。本屆第15場於103年05月04日邀請到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楊恩誠主任,帶領我們了解昆蟲眼中的世界。<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21.htm
61011512 林榮耀 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大學醫學院生化暨分生所名譽教授 2011-09-30 近代我國生物技術對醫藥發展之貢獻 自美國Watson博士及英國Crick博士於1953年發現細胞之遺傳物質DNA後,產生「分子生物學」之新學門。第一家生技公司1982年於美國成立,利用人工合成人類生長激素,治療侏儒症及胰島素治療糖尿病。至目前為止,美國約有6仟家生技公司,我國則有200多家。<br /> <br /> 2002年美國生技公司Celera完成人類基因圖譜,同年我國成立國家型基因體計畫。中研院生醫所陳垣崇教授基因篩檢防藥物過敏研究,成果被美國食品藥物局承認,目前已有DNA晶片。其他研究如臺大醫學院江清泉教授完成之軟骨細胞、工研院生醫中心曾錙翎博士完成肝纖維化生物標記、臺大醫學院許博欽教授與林世明教授完成微靈敏蛋白晶片測定乳突病毒等,顯示我國生物技術已在世界上「生物技術」發展佔有一席之地位。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22.htm
總共 740 筆,顯示第 551 到第 60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