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演講廳收錄科技部補助演講錄影

講者姓名 服務機構 演講時間 演講題目 摘要 連結網址
61011563 許晃雄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4-09-26 與氣候共舞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2007年發布第四份氣候變遷評估報告,以十分肯定的語氣發布警訊:「過去半世紀的暖化現象極可能是人造溫室氣體所造成的」,並推測到21世紀末,全球平均溫度會再上升攝氏1.1度到6.4度。2013/14年,IPCC發布第五份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更加確定人為的影響,且呼籲加速節能減碳,否則遏止不了脫韁的全球暖化趨勢。如同逐漸熱化的大氣層與消逝中的北極海海冰,人為全球暖化(或氣候變遷)的議題並未時過境遷,為人淡忘,反而深入人心,「全人類的共同危機」的共識逐漸形成。<br /> <br /> 面對未來全球暖化帶來的可能衝擊,通常不是過分悲觀,就是嗤之以鼻。前者給人末世的感覺,後者則漠不關心,不思作為。兩種反應都過分被動。所幸,化危機為轉機的正面思考,已逐漸成形。全球暖化的危機,就是人類的中年危機。在人類歷史中,從未像現在如此的富裕、科技如此發達,但也從未面臨如此全球化的環境危機。<br /> <br /> 綠色科技與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抒解全球暖化的壓力,也可以形成新的產業與經濟發展趨勢,同時解決環境與經濟問題。更好的是,還可以解決石油枯竭的問題。換句話說,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可以共存。如何在保有最佳的環境與生態情況下,經濟仍可以適度的發展,已經是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面對此一挑戰,不僅是綠色科技革命,新的思維與生活形態也勢必形成。能夠因應此一浪潮的個人、企業與國家,極可能是全球暖化趨勢下的最大獲益者。<br /> <br /> 一直以來,臺灣人好像是一群汲汲於經濟發展的工蟻,要緊的是把食物搬回窩內,在哪裡築窩無所謂。環境問題從來不是臺灣的優先選項之一,經濟發展才是重中之重,環境保護只是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我們渾然不覺,一個全新的「全球化」綠色思維,隱然形成。臺灣已然成為全球暖化浪潮中的「中流砥柱」,稍微不慎將成為化外之國。站在「全球暖化」的十字路口,臺灣何處去?面對新的挑戰,我們可曾認真想過?準確的掌握氣候變遷帶來的契機,說不定是臺灣脫胎換骨的機會。<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2.htm
61011564 張元翰 中央大學物理學系系主任 2004-10-15 探索反物質的世界 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所率領的「國際太空反物質探索計畫(AMS)」,預計二○○七年將AMSⅡ放上國際太空站,以三年時間用超導磁鐵蒐集宇宙射線,若能蒐集到反碳或反氧原子,就可證明宇宙中的確存在由反物質形成的「反行星」。一般認為在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後,反物質與正物質應該一樣多,可以組成與正物質相對稱的「反星球」、「反銀河」,甚至還有「反人」存在,但在人類目前所知的宇宙中,仍找不到任何反物質世界存在的跡象,這個問題讓物理學家百思不得其解。因此有人提出宇宙是被區分為好幾個正反物質的區塊,而地球正好處於正物質的區塊中,所以無法發現反物質,但還未獲證實。<br /> <br /> 丁肇中正率領十六國科學家進行AMS計畫,一九九八年第一階段AMSⅠ計畫,在太空中運行十天未發現反物質,現在正進行第二階段AMSⅡ計畫,預計二○○七年起繞行地球三年,偵測所有飛過圓筒中間的粒子中,有無經宇宙射線帶來的反物質,解開宇宙之謎。<br /> <br /> 本演講錄影蒙公共電視臺謝啟明導播概允提供,謹此致謝。<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3.htm
61011565 蔡駿 清華大學天文研究所助理教授 2004-10-29 認識黑洞 黑洞是個耳熟能詳的天文話題,但科學家至今尚未真正觀測到黑洞,但藉由太空望遠鏡觀測與引力波測量,已逐漸有證據可證實黑洞的確存在,未來還可能進一步發現可作為時光機器的「蟲洞」,解開太空之謎。當一顆質量相當大的星體之核能耗盡後,沒有輻射壓力去抵抗重力,平衡狀態不再存在,將使這個星體全面塌縮成為中子星,若質量仍大於三個太陽質量時,會連中子簡併氣體壓力,也無法平衡重力,星體將繼續塌縮到它的重力半徑範圍內,這時的引力會大到足以讓包括光子在內的一切粒子,都被引回星體本身,而跑不出來,也就形成「黑洞」。當黑洞形成後,所有物質都會向中心場塌縮成一個非常細小的質點,稱為「奇異點」,任何物質要從「奇異點」跑出黑洞,逃離的速度必須大於光速,但根據狹義相對論,光速是速度的極限;換言之,所有物質被吸入「奇異點」後,就永遠都逃不出來。<br /> <br /> 科幻小說家常在小說裡描寫蟲洞,認為可以穿越時空,根據理論是可能的,若能做出一個穩定的蟲洞,就可做出跨越時空的時光機器;但若真的做出這個時光機器,歷史學家辛苦幾十年的研究心血,可能會被頑皮的物理學家一瞬間改寫,而氣得找物理學家打架。<br /> <br /> 本演講錄影蒙公共電視臺謝啟明導播概允提供,謹此致謝。<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4.htm
61011566 陳文屏 中央大學物理學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2004-12-03 突破時空的障礙–談外星世界 全球科學家在探索宇宙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外星人是否存在?」學者說,宇宙中絕大多數物質仍屬未知範圍,且以目前手指識字實驗發現,確實有「意識體」能與地球上人類溝通,外星人應該存在,只是不知身在何方,仍待進一步探究。地球是目前太陽系中,唯一已知有高智慧生命的天體,雖然人類已推論出宇宙年齡有限、大小有限,打破宇宙無窮大、歲月無限長的迷思,但宇宙中仍有許多現象超出人類已知科學範圍,換言之,外星人存在與否,現今科學知識很難證明「真的不存在」。以人類現有科技,無法進一步做外星人實驗,因此短期內無法證實外星人存在與否,但以手指識字五年來的實驗結果,「隱密世界」似乎已提供人類突破時空障礙,探索外星世界的管道,希望有朝一日,人類能夠真正解開外星人之謎。<br /> <br /> 本演講錄影蒙公共電視臺謝啟明導播概允提供,謹此致謝。<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5.htm
61011567 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教育部前部長 2004-12-12 人類心靈的奧秘:迷思與科學 「迷思」是似是而非,但人們卻信以為真的想法或作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許多迷思,對社會大眾造成許多人身、財產、甚至生命的損傷,例如減肥的迷思、自殺的迷思、婚姻的迷思、天然災害的迷思等,而影響我們日常生活極為關鍵的科學應用與發展,與迷思又有怎樣的關係呢?本次講座邀請教育部前部長黃榮村教授主講-「人類心靈的奧秘:科學與迷思」,以活潑有趣的解說與互動,帶領現場聽眾進入科學領域,探索人類心靈的奧秘。<br /> <br /> 演講一開場黃榮村教授即以:「科學之所以會一直不斷的被研發,是因為人有眼睛,透過所見的事物轉而思考與質疑現況的存在理由為何。」點破整場演講的重點。以「眼睛」為探討起點,黃榮村教授表示,眼睛常常會發生錯覺,但眼睛有時卻是也很精準的,他特別舉例說明,例如:兩條一樣長的直線,我們往往感覺垂直線比水平線長,這就是因為眼睛的自動修飾效果造成的視覺錯覺。為讓聽眾能輕易了解何謂垂直水平錯覺,黃教授藉由投影片中圖片問答方式,讓聽眾親自體驗原來透過視線原理、利用人的錯覺,視網膜投影會將前方的物體視為是體積較大或較長的物體。<br /> <br /> 黃榮村教授提出柏拉圖及莎士比亞兩位西方文人所發表的看法,佐證所有科學皆源於眼睛所見事物的說法。柏拉圖解釋人之所以可以看見東西,是因為眼睛本身會發光可照明眼前的事物;就心理層面而言,莎士比亞則以眼睛能傳達豐富的訊息說明靈魂之窗的意義。由此,即可知古今中外,「眼睛」是充滿了科學與心理的想像。<br /> <br /> 在演講活動中,黃榮村教授透過何謂眼睛的垂直水平錯覺、人的行為是否是線性、人的行為是否被基因所決定及人的最早記憶可以回溯到什麼時候等,歸納列出十個問題與現場聽眾研討,用來說明眼睛、心理與科學三者間的微妙關係。透過台上、台下互動的方式,黃教授將艱深難懂的專有名詞變的淺顯易懂,同時也成功的抓住了現場聽眾們的全部注意力。<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6.htm
61011568 周泰立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2014-10-05 大腦與語言:演化及發展 人類的語言與動物的語言有何差異?這些差異與大腦的結構有何關連?這場演講將由人類的大腦演化出發,說明我們是如何由牙牙學語發展為成人的口若懸河。在單語,雙語,或多語的環境中,人類的語言發展又會呈現何種不同的風貌。本次演講中,周教授以臺灣及其他國家的研究,介紹遺傳及環境如何共同塑造我們所使用的語言。最後,周教授以實例說明閱讀障礙,自閉症,及精神分裂症等語言缺損,這些患者的神經機制的運作,與一般讀者的神經機制的差異。<br /> <br /> <span style="color: #696969"><b>註</b>:本次演講的圖像資料,部分涉及出版社的版權,為免爭議並維持演講的完整性,僅將圖像縮小處理,若造成閱讀不便,謹此致歉。</span><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7.htm
61011569 陳明德 臺灣海洋大學應用地球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2014-10-17 認識與面對極端氣候 人為活動與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已改變我們地球自然的氣候狀態,而在本世紀末前人類社會勢將面臨氣候大幅變化帶來的環境衝擊。極端氣候是否會隨全球暖化的加遽而成為未來氣候的常態?過去的氣候變化史是否可以提供我們追尋這問題解答的線索?讓我們將一起來認識自然氣候變化速率與幅度,從而了解人類面對本世紀末前極端氣候可能帶來的危機與轉機,並深入探討在面對極端氣候變化應有的作為與準備。<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8.htm
61011570 陳裕文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教授 2014-10-15 小蜜蜂大學問 蜜蜂是一種奇妙的昆蟲,共產國家以她做為人民勞動的典範,科學家以她做為最佳的研究材料,許多園藝作物需要蜜蜂幫助授粉,社會大眾則享用蜜蜂送給人們的禮物—蜂蜜、花粉、蜂王乳、蜂膠等蜂產品。昆蟲學家中榮獲諾貝爾獎的von Frisch是一位蜜蜂學家,他以研究蜜蜂跳舞的行為而獲獎!<br /> <br /> 地球上目前已被命名的昆蟲已經超過100萬種,蜜蜂以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又具有高度的生態與經濟重要性,吸引眾多科學家深入研究,目前已發表的昆蟲類科學論文數量,蜜蜂居第二名,僅次於果蠅!本演講介紹蜜蜂生物學知識、有趣的生態現象與行為,並說明蜜蜂對地球生態的重要地位。目前全世界的蜜蜂面臨神秘消失的危機,可能引起地球的生態危機,人類必須停止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才能永續生存。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9.htm
61011571 林楚軒 東華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2014-10-04 太陽電池的點點滴滴 近年來,能源議題漸受注目,傳統石化能源會造成溫室效應,核能發電又有一定的風險存在,太陽能發電為替代能源中最受注目的領域。本演講從不同面相切入太陽電池,使得背景不同的人,都可以有簡單的了解,並有能力及興趣在各面相自行深入研究。首先介紹太陽電池的原理,利用簡單的半導體觀念切入,傳授基本的運作物理機制。接著介紹不同材料種類的太陽電池,讓大家在報章雜誌中見到各種類太陽電池時,可以知道其優勢與缺點何在。緊接著介紹太陽電池的系統,了解一個太陽電池系統需具備的設備裝置,以及不同系統形式分別合適在哪方面的應用,最後介紹台灣太陽能產業的概況與架設注意事項,以求更貼近聽眾的生活。<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0.htm
61011572 柯金源 導演/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 2014-10-17 海洋目擊現場–臺灣海洋環境變遷二十年影像全紀錄 <p> 你愛臺灣、愛海洋,那你如何關心海洋環境?你又如何描述或書寫跟海洋的關係?<br /> <br /> 「人定勝天」是海岸工程界早期經常掛在嘴邊的豪語。但是近二十年來,不得不慢慢修正,因為被一粒粒小小的沙子打敗了?因此,我們以影像紀錄了這小沙礫的力量。只要以人為方式干擾了沿岸流與波浪的自然律動,人類反而是自找麻煩?我們也以二十年來的紀錄影像,證明了這個簡單的推理。<br /> <br /> 在平靜或波濤洶湧的海水面之下,是人類無法盡窺全貌的瀛海水晶宮,但也因為未知、神秘,我們潛入海底下以鏡頭傳遞生態資訊。譬如;海水溫度過低,魚類大量死亡?溫度過高,珊瑚群聚白化?一群人以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尺度,在海陸地帶,日夜詳實記載著環境的變遷與海洋角落的美麗與哀愁?<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p>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1.htm
61011573 吳俊傑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兼理學院副院長 2014-10-24 當Ms.颱風遇到Mr.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與颱風的關連乃是大氣科學界近年最熱門的焦點議題:什麼是控制颱風生成及強度演變的關鍵因子?颱風的發生頻率是否在增加?颱風的強度是否在增強?而這些颱風活動的改變是否與所謂人為引起的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有關?這項議題之所以受到極大的重視,有雙重原因,一是在科學層面上,因其科學複雜性及學界看法的分歧;另一則為社會及政治層面上,其影響較具聳動性,就如同「明天過後」的電影情節是否會發生的問題一般,容易引起大眾與新聞媒體的矚目。這個演講將特別探討以下幾個議題: <ul> <li> 人類活動與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關連?</li> <li> 颱風形成與發展的因緣際會?</li> <li> 「全球暖化」會(及如何)造成更多、更強的颱風或豪雨嗎?</li> <li> 颱風只甘於扮演地球氣候系統單向控制的被動角色嗎?颱風如何反饋?</li> <li> 對防災的啟思?</li> </ul>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2.htm
61011574 王金燦 宜蘭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2014-10-08 環境能源 由於人類文明快速發展,需要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以利工業使用,但長期、過量使用下,造成生態環境異常與汙染,因此,尋找新興的環境處理技術與潔淨的能源變得十分迫切。微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新興的環境處理與產能技術,除可利用微生物清除污水中的有機、無機物廢棄物外,更可將有機、無機物代謝轉為有價能源(產生電能),形成不同於其他綠色能源,僅以不造成廢棄物汙染為目的之新興技術。<br /> <br /> 近年來此技術已越來越受重視,各先進國家如美、日、韓國甚至中國大陸皆已相繼投入此技術之研發。此外,此技術還可以提供解決人類未來五十年將面臨的十大問題中的前四項問題:能源、水、食物、環境,並可達成一般能源技術所不能兼顧的三大面向–能源、環境處理與經濟的永續發展,因此除前瞻性與創新性外,其重要性亦清楚可知。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3.htm
61011575 王豐寓 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4-10-24 以管窺天–海洋生物如何看世界? 你知道魚兒也會以管窺天嗎?你知道魚也有色盲嗎?你知道深海魚類看世界的方式比較blue嗎?視覺是海洋生物最重要的感覺系統之一,舉凡吃飯、追女友、躲敵人,視覺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多變的海洋形塑了光環境的多樣性,有繽紛清澈的珊瑚礁水域、混濁的近岸河口水域以及一片漆黑的深海等等,生物因而演化出各式各樣不同的視覺能力在海洋中討生活。視覺的產生主要是因為眼睛裡的感光細胞透過視蛋白吸收光線後轉換成電訊號傳至大腦,而視覺基因便是能夠轉譯出視蛋白的基因。我的研究主要是探討魚類的視覺基因如何因應不同的海洋光環境而做出改變,研究發現魚類會透過不同的機制來調整感光細胞的感光範圍,進而改變視覺能力適應不同的棲地環境;此外,也發現許多魚類小時候與長大後擁有不同的視覺能力。透過這些研究,除了能夠了解海洋生物如何演化出不同的視覺能力以適應多變的環境,更希望對於海洋的保育與資源管理有所幫助。<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4.htm
61011576 丁照隸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2014-11-02 果蠅的學習與記憶 在過去的人類演化歷程中發生了哪些遺傳變異讓我們「與眾不同」?生物學家從研究種間的遺傳差異中,漸漸了解種間遺傳差異演化的特性。人類與其他親緣物種全基因組的定序,讓我們可以探究人類支系在過去累積的遺傳變異。但是,到底是哪些差異使我們成為獨特的一支?本講座第四場講演於103年11月02日舉辦,特別邀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丁照棣副教授,帶領大家探索「果蠅的學習與記憶」,從種間遺傳差異的研究談起,一起探究人類演化的分子痕跡。<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5.htm
61011577 黃興倬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研究員 2014-10-31 生命的難題不只一種解法–那些海洋生物教我的事 當自然學者身在野外,總是用他們的感官去探知自然萬物的脈動,然後思考其中的含意。有時他們會從萬物的角度,來反省人性的正當性與道德的必要性;直到人與萬物之間的界線漸漸模糊,他們反而更能用超然的態度,去愛與欣賞地球上的所有生靈。<br /> <br /> 居住在被劇毒籠罩的環境,要如何維持生計與生存?被強敵環伺卻又瘦小體弱,要如何在生存舞台保有一席之地?拋棄可靠的保護,又要怎麼找尋出路,開枝散葉?這些生命的難題逆境,在廣大無垠又變幻莫測的海洋裡,幾乎無時不刻在上演。然而經過億萬年的適應天擇,總是有一些生物克服這些困境,得以綿延繁衍。這些海洋生物雖然無語,透過第一手的觀察記錄,以及研究人員的辯證思索,傳達不同生命對生存難題的應對方式,某種程度上也顛覆了人們對這些生命的既定形象。<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6.htm
61011578 龔國慶 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化學與生態研究所特聘教授 2014-11-07 海洋–全球暖化的愛心樹 「愛心樹 (The Giving Tree)」繪本,是美國知名作家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在1964年出版的作品,內容是描述一棵蘋果樹奉獻給一位男孩從小到老予取予求的過程,甚至最後被已垂老的男孩砍到只剩下老樹根,仍然快樂地提供給他休息。海洋,大地之母,蘊涵著豐富的生物與非生物資源,她就像是這一棵愛心樹,讓人類享受其美侖美奐的珊瑚礁美景、美味可口的生猛海鮮、文明發展需要的資源與能源等等。然而,在人類不當的開發與利用下,海洋生態系統的運轉已受到嚴重的擾動,諸如漁業資源的過度捕撈、海洋污染或是海洋景觀的過度開發等等;除此之外,更創造出「全球暖化」這隻大怪獸來擾動整個地球系統。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海洋這棵愛心樹除了供人類予取予求外,每年還默默地為我們吸收近了25%人為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可以想見如果沒有海洋這棵愛心樹,全球暖化對地球的現象將會比現在更加嚴重。<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7.htm
61011579 林一平 科技部政務次長/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2014-10-22 Converging ICT Toward Smart Life Latest 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資訊與通信科技,簡稱ICT)convergence technology have been utilized to develop a smart life, which will enable machines to talk to machines, cutting us out of the communication chain entirely at this level, with smart grids, smart transport, smart solutions managing our lives in ever-smarter cities. <br /> <br /> In this speech, Dr. Lin uses three examples to show how ICT promotes smart life: The solar house, cloud computing for animation, and virtual clone.  The solar house is a project conducted in NCTU, which won several major awards in Solar Decathlon Europe 2014. The special effect of the movie “Life of Pi” was created through the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of Chunghwa Telecom.  A virtual human or digital clone is the creation or re-creation of a human being in image and voice using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and sound, which is often in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real actor.  Two examples of virtual actresses were given in this speech.<br /> <br /> <b>註:</b>本講演全程以<b>中文</b>發表<br /> <br /> <b>TANET2014–TANET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專題演講</b><br /> 教育部主辦(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承辦,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協辦)<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8.htm
61011580 鍾才元 臺北市立大學 2014-10-23 社群網路成癮程度與人格特質、線上人際關係、及線上社會支持之關聯性 大學生乃社群網路之主要使用族群,透過社群網路可與朋友保持聯繫與擴充人脈。然而,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為數不少的大學生沉溺於社群網路,甚至有成癮之現象。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大學生臉書使用者之社群網路成癮程度與人格特質、線上人際關係及線上社會支持之關聯性。樣本為臺灣北部與中部八所大學之在校生共 942 人(男 328 人、女 614 人)。<br /> <br /> 研究資料以紙本與網路問卷方式收集,內容涵蓋臉書使用經驗調查表、臉書成癮量表、五大人格特質量表、臉書人際互動量表與線上社會支持量表。<br /> <br /> 主要發現有:一、大學生中有臉書成癮現象之比例不高(24 人;2.5%);二、臉書成癮者在人格特質方面之親和性、正直自律性及情緒穩定性顯著低於正常使用者;三、臉書成癮者之線上人際互動顯著高於正常使用者;四、相較於正常使用者,臉書成癮者所知覺之線上社會支持顯著較高。<br /> <br /> 根據這些發現,研究者提出大學生輔導諮商工作方面的建議,並對社群網路成癮之後續研究指出若干方向。<br /> <br /> <b>註</b>:本短講演為研討會論文發表<br /> <br /> <b>TANET2014–TANET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b><br /> 教育部主辦(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承辦,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協辦)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9.htm
61011581 陳文山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2014-11-14 末次冰期以來的臺灣古環境變遷 末次冰期以來,因全球氣候的變暖導致海水面急劇上升,臺灣的造山運動以及來自山脈的大量沉積物堆積,造成臺灣周圍海岸環境產生急劇的變化。末次冰期以來海岸變遷,對於史前動物遷移以及史前人類的生活型態產生重大的影響。<br /> <br /> 27,000至18,000年前,地球正處於寒冷的冰河期,全球海面較今日低約140-120公尺,現今的淺海陸棚大都曝露出海面成為陸地(陸橋);臺灣海峽同樣也成為連接亞洲大陸的陸地。在這寒冷的冰河期,地處亞熱帶的臺灣島,在海拔3,500公尺以上的高山也被冰河覆蓋,形成高山冰河。<br /> <br /> 18,000年前之後,全球氣候逐漸升高,進入了溫暖的間冰期,海面也逐漸上升,海岸線朝陸地前進。原本連接亞洲大陸的陸橋逐漸被海水淹沒;約10,000年前,終究回復現今的海峽地形。此時高山上的冰河也已消失,只遺留下冰河的遺跡。約至5,000年前,氣候才逐漸穩定下來,海面達到最高點,現今臺灣島周圍海岸平原都已被海水淹沒,海岸線位在現今山麓與丘陵地的前緣。5,000年前之後,海面不再上升,但是河流搬運大量沉積物堆積在海岸,並逐漸地擴大成為西部海岸平原。<br /> <br /> 臺灣自27,000年前至今,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海岸環境歷經了海進與海退的巨大變動,同時也造成人類與生物的遷移。從27,000至11,000年前,生活在亞洲大陸北方的冰河哺乳動物以及舊石器時代的史前人類(八仙洞遺址長濱文化,27,000至15,000年前)都曾經遷移到臺灣島。<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0.htm
61011582 鄭玲宜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臨床心理師 2014-11-16 學習的發展障礙 「學習」是指建立新的以及修改或強化既有的知識、行為、技能、價值、偏好;涉及整合不同類型的訊息。許多科學家對學習的研究和看法,讓我們得以窺見學習的 基本歷程。知覺、認知、語言、動作和社會適應是人類重要的學習領域,也都與腦部的發育特化息息相關。兒童在上述領域的發展從無到有、由簡至繁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先天能力和後天經驗的影響一樣重要。發展呈現「順序」以及「一定的時程」之特性稱為發展里程。第五場講座於103年11月16日邀請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鄭玲宜臨床心理師,與大家討論「學習的發展障礙」。<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1.htm
61011583 吳祚任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所長 2014-11-14 洪流中的希望–談海嘯與臺灣 二00四年南亞大海嘯造成近29萬人死亡,二0一一年東日本311大海嘯造成核電廠輻射外洩。接連兩次重大海嘯事件,使臺灣民眾開始關注這印象中不曾發生過的天然事件。是否要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去防範這虛無的但又令人驚恐的天災呢?臺灣的能源發展是否要慎重考慮海嘯威脅?臺灣與日本相鄰,是否也會遭受重大海嘯攻擊?本演講除探索海嘯背後的科學,也將探討以上令人困惑的疑問,並且從近四百年的<br /> 歷史,深入討論海嘯對臺灣之影響。本演講最後將探討如何正確面對臺灣潛在之海嘯威脅,以及針對臺灣地形與建築物之特點,討論臺灣民眾如何在海嘯中求生。<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2.htm
61011584 蔡振家 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 2014-11-23 音樂學習與大腦發展:從運動到情緒 音樂具有一些獨特的力量,它能夠驅使聽眾律動身體,也能引發聽眾的深刻情緒。隨著音樂的拍子點頭踏步,在人類嬰兒與動物身上也都能夠觀察得到,該能力可能跟腦中整合聽覺與運動訊息的神經迴路有關。臺灣的流行歌曲經常以情傷為主題,從這個現象,我們可以思考悲傷情緒的溝通與發展,還有情緒的動態特質。抗議與叛逆的歌曲中經常表達憤怒情緒,抒情歌曲則使人進入內省,撫今追昔,音樂的科學之旅就此展開。103年11月23日舉辦的第六場講座,邀請到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蔡振家副教授,引領大家探索「音樂學習與大腦發展:從運動到情緒」。<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3.htm
61011585 邱美虹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科技部科普活動計畫規劃案主持人 2014-06-18 大眾科普教育 本演講主要是介紹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所進行的國際科學素養PISA計畫、公民素養、媒體報導分析、以及科技部科普活動計劃,透過此演講內容來探討如何促進全民科學的素養。<br /> <br /> 臺灣在2006年第一次參加PISA,成績名列前茅,但是研究結果顯示,我們的學生屬於高成就,但是卻是對科學低興趣,且自我概念也低,同時校際與校內之間的差異性大,這樣的研究結果無異是一項學校科學教育的警訊。除了這樣一個以15歲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科學素養計畫外,此報告還針對公民素養做了一個資料探勘的分析以說明學校科學教育與生活中的科學報導之間的關係,根據關鍵詞分析結果顯示,學校科學課程所教授的科學概念,有些關鍵概念在生活上應用的較少,反之,生活中常被提及的科學概念,有些卻在學校教育中並未強調或提及,因此如何縮短兩者之間的鴻溝,使學生可以學以致用,應是未來科學教育中應該更加重視的議題。<br /> <br /> 最後,本演講對科技部目前補助的各種科普活動計畫做一簡介,除藉此宣導科技部科教發展與國際合作司在科普教育上的努力成果外,也同時希望鼓勵更多人共襄盛舉,一起來推動科普,使其成為全民運動!<br /> <br /> <b>註</b>: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月會演講,感謝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同意本園收錄。<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4.htm
61011586 徐 泓 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 2014-10-02 明、清五百多年社會結構與階層流動《明清社會史論》 《明清社會史論》已被譽為明清史專家、中央研究院何炳棣院士最重要的經典鉅著! 二十世紀五、六〇年代,何炳棣致力於明、清兩朝帝制中國的人口問題、社會結構及階層間的上下流動,《明清社會史論》即是他探索明、清五百多年間中國社會組成及階層流動的歷史鉅作。<br /> <br /> 作者何炳棣是第一位大量運用近百種明清兩代的進士登科錄,進士三代履歷,進士同年齒錄和晚清若干舉人和特種貢生的三代履歷等鮮為人注意的科舉史料的學者。這批量化的統計資料構成了《明清社會史論》的經線,有系統地呈現明清兩代間,初階、中階和高階舉業所造成的社會流動。何炳棣分析了進士及舉貢共約四萬個案例,發現這些人祖上三代為布衣出身的比例很高,甚至高達百分之四十以上,因此他認為明清時期中國具有高度的社會流動性,遠遠超過英國十八世紀的情形。<br /> <br /> 另一方面,何炳棣在《明清社會史論》一書裡運用大量的史料,如政府律令、方志、傳記、家譜、社會小說和觀察當代社會與家庭事務的著作等,構成了本書研究的緯線。《明清社會史論》探討了個人與家庭的地位轉移、社會流動的制度化和非制度化因素,以及某些社會概念與迷思。除了從明清科舉觀察社會流動外,何炳棣也討論了清代晚期所廣泛施行的捐納制度,如何使富與貴緊密結合,且影響力量趨強;造成平民向上流動機會大減。同時,何炳棣在書中不但處理向上流動,也討論向下流動及其導因,《明清社會史論》亦有專章討論士農工商、軍民匠灶的橫向水平流動,並論及社會流動的地域差異。 《明清社會史論》討論明清社會流動,根據的樣本數量極多,被譽為討論科舉與社會流動最全面的一部經典鉅著。<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5.htm
61011587 陳敦源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2014-10-23 多人賽局理論與政治科學研究《政治聯盟理論》 《政治聯盟理論》一直在政治學界擁有非常特別的地位,除了是政治學形式理論最早期的重要著作之一,更重要的是它觸及了政治生活的核心,亦即對政治聯盟的發展,有非常完整且精闢的論述,在政治學界享有非常高的評價。這不但是政治學形式理論研究的重要啟蒙著作,更是激勵許多政治學研究者大膽朝向科學研究理想邁進的典範。本書應用現存的一般聯盟理論(多人賽局理論),建構出有助於政治科學研究的聯盟理論。它確立了數學模型與真實世界政治行動之間,的確存在重要的關聯性;除了在理論上,完整闡述政治聯盟的分合邏輯外,對於現實政治現象的解釋力與洞察力,亦鮮有其他論著能與之匹敵。讀者可看見二十世紀政治學理性選擇理論的開山祖師,如何用他的觀點重新詮釋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6.htm
61011588 楊敏英 聯合大學工業設計系系主任 2014-10-30 責任設計與消費主義《為社會而設計》 當「設計」與消費文化及生活品味結合,刺激消費成了最高指導原則。設計產品不再是「必需品」,而是突顯品味的「裝飾品」,成為一種用來獨佔、區隔社會地位的武器。「設計」原應是為消費者服務,滿足其需求並解決問題,但在消費主義的發展下,設計師在刺激銷量外,已逐漸遺忘其社會責任–為第三世界、環境保護、身心障礙者、醫療設備、實驗研究,及突破性的概念而設計。透過對資本主義下「消費者導向設計」發展的分析,以及因相關問題衍生而來的「綠色設計」、「責任設計與倫理消費」、「性別觀點」等議題的探討,檢視設計對社會的意義,以及對社會意識與價值觀的影響,藉此重新檢視設計的作用與定位。設計師視野的盡頭不應該只有產品及銷量,而應是社會與人。<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7.htm
61011589 白亦方 東華大學教務長 2014-11-06 透過教育改造社會《學校敢勇於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嗎?》 喬治‧科奧茲是美國教育發展上近五十年以來最的重要人物之一。《學校敢勇於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嗎?》即其代表作,由三篇演講稿:〈進步主義教育敢勇於進步嗎?〉、〈透過灌輸的教育〉,以及〈自由、文化、社會計畫與領導〉修改、編錄而成。科奧茲認為人性善惡相混,其為善為惡,實係後天教化的作用。為使兒童導向為善,科奧茲主張教育應確立社會福利理論作為引導,並鼓勵教育工作者應共同發展社會理論或哲學,做為引導教育工作的方針。科奧茲主張的社會哲學是民主集體主義,乃將美國的民主傳統,與某些社會主義極力倡導的集體主義加以結合。科奧茲的「透過教育改造社會」的觀點,從教育史的脈絡來看,堪稱開風氣之先,不但引起人們的廣大迴響,更引領了進步主義教育改革風潮,堪稱危機時代下的經典之作。<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8.htm
61011590 林玉華 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2014-10-16 精神分析理論發展及辯思《佛洛伊德─克萊恩論戰,1941-1945》 這本舉足輕重的史書,是精神分析理論發展的重要產物,記載了一九四○年代英國精神分析發展史裡,一段極具震撼並富創意的事件。在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霾裡,轟炸機來回穿梭倫敦的天空,英國精神分析師們和移民至英國的維也納精神分析師們挑燈夜戰,針對精神分析本質之爭議產生激烈對談,這些血淋淋的對話與辯論,以錄音的方式逐字轉譯為文字。書中完整實錄了精神分析師們在倫敦所舉行的三次年會、五場行政會議和十場系列學術討論會中,為了澄清何謂佛洛伊德所傳遞的精神分析概念,所展開的激烈言語辯論,包括嬰兒期的性幻想、潛意識幻想的本質與功能、原欲發展理論與退化的定義、本能衝突論、死之本能的內涵、超我的形成、早期自我的功能與早期超我、心理病理之爭議、焦慮與罪疚感的來源、精神分析技巧及精神分析師的訓練等議題。<br /> <br /> <b>註</b>:本講演主講人計有二人,第二主講人為<b>蔡榮裕醫師</b>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9.htm
61011591 鄭世楠 健行科技大學空間資訊與防災研究中心主任 2014-11-28 地牛翻身話地震:歷史地震對臺灣社會文化的衝擊與影響 臺灣位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西側,自古以來常發生破壞性地震,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與財物損失,臺灣的地震史其實是一部災害血淚史。由歷史災害地震的統計分析顯示:臺灣地區平均間隔約30-40年發生一次或一群大規模災害地震(死亡超過百人),故地震災害是臺灣所必須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重大災害地震對於人類生命與財產、生理與心理、社會與自然環境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於整體社會而言,在一瞬間突然出現了上千名的死者,與上萬的災民,衝擊了我們生活的環境與社會。包括自然生活環境的變遷、居住環境的改變、社會生活文化的衝擊與影響等。希望藉由這些先民以鮮血與淚水所換取的慘痛震災經驗與教訓,能夠適當的傳承下來,並做為日後地震災害防救的參考資料。<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0.htm
61011592 曾志朗 中央研究院院士/《科學人》雜誌榮譽社長 2012-12-18 2012公民素養大未來-科學素養,創新的原動力 《科學人》雜誌榮譽社長曾志朗院士曾說:「科技專業知識在現代的社會系統中,越來越佔主導的地位,能有效提升和擴散這些知識的社會,就有改善人民生活的機會;無法提供有效科技教育的社會,就會被邊緣化。」提升國民的核心能力將是構築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關鍵,也是《科學人》雜誌團隊期許下一個十年要努力的重點和方向。為此,《科學人》雜誌舉辦【2012公民素養大未來-科學素養,創新的原動力】座談會,期以行動引發更多的共鳴和行動。以不同面向探討科學素養這個重要議題,了解科學素養如何養成,以及進一步認知科學素養的價值和重要性。<br /> <br /> 講者:曾志朗院士、孫維新館長、徐明達教授、李國偉教授、李世光教授(依講演順序)<br /> <br /> 註:本座談會錄影感謝<span id="L_intro">《科學人》雜誌社同意轉載,與</span>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的慷慨提供影片。<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1.htm
61011593 邱求三 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 2014-10-29 神奇的催化劑 催化劑又稱為觸媒、酶及酵素,其主要作用原理為改變化學反應的活化能,進而改變其反應速率。催化劑除了使用於石油化學或特用化學品等工業製程中,目前並已廣泛地應用在人類居家生活環境上,有效地改善人類居住環境品質。本次演講分別介紹光觸媒、光合作用、身體的酵素作用及汽車廢氣的觸媒轉換器等日常生活中常見催化反應,讓學生能初步瞭解這些催化劑的作用原理及其可能失效的原因,並瞭解催化劑的可能應用範圍,進而引發學生對催化劑的興趣,以創造出未來各種可行的催化劑,進一步改善人類生活。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2.htm
61011594 邱求三 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 2014-10-29 環境保護與低碳生活 近年來全球極端氣候的出現頻率較往年增加,可能原因為地球均溫有上升的現象,所以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便需加以管制,而溫室效應氣體以燃燒煤、石油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為大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由工業革命前之280 ppm升高至現今的380 ppm。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降低可從減少排放及回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兩方面著手。在減少排放方面,除由民眾力行節能減碳生活外,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推廣亦為可行的方式。核融合的發電除可減碳外,亦為一可穩定提供能源的方式。回收空氣中二氧化碳,以植物進行的光合作用為最有效的方式,但植物其進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不高,且目前樹木面積亦有大量減少的趨勢,故以人為的方式進行光合作用,以回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頗具經濟效益。核融合及光合作用,目前人類還無法有效操作,故尚待年輕學子再接再厲,藉由科學的研發來突破光合作用及核融合的技術瓶頸,讓人類與地球的生態能永續經營。<br /> <br /> 本講演於臺東體育中學舉辦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3.htm
61011595 劉家瑄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 2014-11-28 海底拓荒史-探測海底的奧祕與寶藏 秋季系列的第五場場演講邀請了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的劉家瑄教授擔綱,演講主題是「海底拓荒史—探測海底的奧祕與寶藏」。劉教授說:相較於人類對海洋久遠的探索歷史,我們對海底的了解還是最近的事,五、六十年前才知道深海中有巨大的山脈與深邃的海溝,而海底形貌的完整呈現,提供了「板塊構造學說」的重要依據。海床上的沉積物記錄了演化的歷史,協助我們了解古氣候的變遷。1960年人類第一次抵達馬里亞納海溝底部,寫下歷史;1977年載人研究艇在東太平洋脊的海底,發現了熱泉與特殊生物族群,打開了嶄新的研究領域。近年來水下機器人與無人潛艇,大幅提高了對海床的探索能力,而海底所蘊藏的礦產與能源也開始受到重視。臺灣周邊的海底充滿奧秘與寶藏,演講中將逐一介紹。<br /> <br /> 上週五(11/28)晚間的第五場秋季展望演講,由劉家瑄教授擔綱。劉家瑄教授於大學時代就讀於物理系地球科學組,在讀了一本描寫深海鑽探船的書以後,決定投身於深海鑽探計畫的研究基地-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開始海洋研究的一生。然而,學生時代的劉教授從未登上深海鑽探船,親身登上該船已是數十年之後。<br />   <br /> 演講一開始,劉教授以地球表面地形圖讓觀眾一窺海底的形貌。再以NASA的火星表面地形圖對照,透過兩圖在解析度上的差異,說明人類對於地球海底地形的了解,仍不比對於火星表面來得透徹。為何人類對於探索海洋的歷史淵遠流長,卻比不上發展不到一個世紀的太空科學?劉教授說,主要原因是因為海水的阻隔,令研究海底形貌需要很多技術突破才能精進。接下來,劉教授便開始介紹人類探索海洋的歷史。<br />   <br /> 近代以前,人類為了經商、生存、拓疆等理由在海洋冒險。十六世紀以後,由於技術漸漸發達和科學開始發展,人類開始以觀察記錄為由探索海洋。英國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是此領域的先驅者。他於1768年至1779年間,多次探訪太平洋海域、由白令海峽航入北極海,記載這些海域的自然生態與風土民情。十九世紀時,英國挑戰者號(HMS Challenger)以海洋調查為名進行為期約四年的遠<br /> 征,調查結束後出版共50集的報告書,對於海洋研究功不可沒且影響深遠。<br />   <br /> 然而,一直要到1925年德國人發明聲納以後,人類才有能力探索深海。透過深海調查的證據,海底地形始為眾人所知,亦證實海床擴張與板塊構造學說。1951年,挑戰者二號測量到地球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隨著測深系統的改進,利用多音束測深儀,海床測繪得以進行。劉教授以臺灣海域的海床地形圖為例,說明海床測繪的重要性以及臺灣海床西淺東深、南縱北橫的特性。<br />   <br /> 自1968年開始的深海鑽探計畫(DSDP)是歷時最久、成果最豐富的海洋研究計畫。該計畫的重要成就包括:證實海洋擴張論、透過詳細岩心記錄得知生物地層的演進、帶動古海洋學發展等。載人深海潛水器Alvin也是一項重要發明,它的主要成就有探索鐵達尼號殘骸及發現不同於以光合作用為基礎的生態系-深海熱泉生態系統。<br />   <br /> 由於載人器具成本高昂,近年無人水下探測機器開始興起,例如臺日合作使用ROV尋找南海甲烷水合物、利用型態似魚雷的AUV貼近海床進行測繪等計畫。另外,透過衛星遙測技術,海洋研究者可以觀察海面起伏進而推測海底地形。也能利用海水溫分布研究洋流或透過暖渦旋地點得知颱風強度會增強之區域。<br /> <br /> 演講最後,劉教授以海上的日子有苦有樂,並以自己參與德國北極研究船的難忘經驗說明海洋研究的樂趣,鼓勵有興趣者一齊投入海洋研究。<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8c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4.htm
61011596 陳倩瑜 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2014-12-21 機器學習與生命科學交會之際 機器學習是一門設計與開發演算法的學科,目的是讓電腦可以根據所蒐集的龐大資料進行學習,過程中整合專家的意見,逐步提升智慧型裝置自動判讀各種情境的準確率。近年來,拜新穎生物科技發展之賜,生命科學領域終日累積大量的基因序列與生物系統量測資料,這使得機器學習與生命科學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重要研究領域,開始發生不可思議的交互作用,此跨領域研究為基礎生命科學和各種生物、醫學以及農業等重要應用帶來了契機與全新的樣貌。第六場講座於103年12月21日邀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 陳倩瑜 教授,與我們分享「機器學習與生命科學交會之際」。<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5.htm
61011597 劉益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2014-12-19 環境、聚落選擇與災變 二○○九年八月上旬發生因莫拉克颱風引起嚴重水災,導致聚落沖毀、人命傷亡慘重,促使筆者思考環境、聚落選擇與災變之間關連的議題,並且放在更長遠的時間架構考慮,從考古遺址所顯示的聚落分布談起。<br /> <br /> 臺灣史前時代人群,大致在距今4200年前開始移居山區,其分布高度與當代原住民聚落相近,而平原地區亦隨著環境變化而擴張分布領域。山區人群經過長期的適應與演化,逐漸建立其與山地區域自然環境相處所需之各類生態技能與工具套,製造出大量適宜山田燒墾的打製石斧、石鋤等工具。進入新石器時代晚期以及金石並用時代長期定居之狀態。距今約一千年前後或稍晚之原史時代,由於海域貿易與交換系統逐步擴大,因而輸入不少外來器物,逐漸影響居住於山區人群之生活,但並未改變其生活型態,人群仍以高位河階做為聚落所在之選擇,而以鄰近山坡地及低位河階做為耕作地和生活資源採集所需之地,此種選擇當有其環境意涵。在尚未遷入山區之前,臺灣史前人群主要居住在海岸平原,主要選擇依賴海岸溪畔具有重要資源的區域,尤其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期,人群主要受到資源選擇的因素影響,但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以來,臺灣史前文化人群之間可能已有小型戰爭行為,因此聚落選擇除了考慮自然資源的因素之外,同時亦考慮安全因素。就安全因素而言,包括人群之間爭戰,也包括自然環境所構成的安全因素,由其是人群遷移到山區以後,受到臺灣自然環境強烈制約,史前時代人群對於聚落選擇,就聚落型遺址分布而言,自有其一套思維體系。<br /> <br /> 一八九五年日據以來,國家勢力的強力統治,以及所謂的現代化、聚落遷移,造成了生業型態重大的改變。原本完全融入自然環境的原住民族,開始進入鄉民社會或國家經濟體系。當國家體系完全統治臺灣本島,當然就可以進入原本屬於原住民所生存的山林、海岸。由於國家經濟體系所帶來的生產方式,和原本原住民的生活型態差異甚大,大規模的砍伐林木、修築道路,改變了原有山區的土地利用型態。以楠梓仙溪流域甲仙以上區域為例,考古遺址顯示的史前聚落、原住民在政策遷移前聚落以及當代聚落分布與選擇。指出此次發生嚴重災害的小林、民族、民權、民生一村等聚落,災損所在區位均屬於谷口,以及較低位的河階。原住民在一九二○年代政策性遷移前,聚落均位於比高較大的高位河階,至於居住型態的史前聚落,都位於高位河階,部分耕作型態遺址則位於較低位河階,透過比較說明聚落位置選擇在當代氣候變遷的條件下,必須更謹慎考量其所在位置。如何從史前到當代原住民所留下的觀念,汲取當今所需的生活智慧,是各個不同學科研究必須共同思考的課題。<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6.htm
61011598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4-12-19 不願面對的海洋真相-談魚類的消失及復育 全球漁業資源的枯竭及魚種多樣性的減少已是不得不去面對的真相,但究竟是過度捕撈、棲地破壞、污染、入侵種,抑或是氣候變遷才是元凶,則是另一個大家心知肚明但卻不願去承認的事實。至於要如何復育漁源,當然應先加強科學的調查研究,建置長期可信及開放的資料庫,了解資源變遷的原因,方能制訂正確有效的漁業管理措施。但目前看來已是緩不濟急,時不我予。決策者通常不會採納「預防原則」,而改採「開放捕撈,但嚴加管理」的高風險政策,到最後仍會因為濫捕失控而使資源完全枯竭。「限漁」或劃設「海洋保護區」應是最簡單、經濟、有效的方法,但卻因怕影響漁民的生計而不易推動。此外,民眾海洋保育觀念的落後、守法精神不足、不當的補貼政策、以及未能確實取締違法捕撈,均會使漁民對政府失去信心,也不願意去配合守法,這些應都是目前臺灣漁業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看來只有呼籲由消費者自己覺醒,共同來推動「海鮮指南」,大家從日常生活中去買對魚、吃對魚,才能年年有魚。<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7.htm
61011599 楊燦堯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2014-12-26 地球工程–好點子?餿主意?創意狂想,幫地球降溫 「如果一個想法在一開始不是荒謬的,那它就是沒有希望的;我認為只有大膽的臆測,而不是事實的積累,才能引領我們往前邁進。」-愛因斯坦。<br /> <br /> 地球的總面積為五億一千萬平方公里,大約相當於14萬多個臺灣。如果今天有人提出,要設計一場史上最大的地球工程,用人的力量改變全球氣候、減緩地球暖化,你是否覺得難以置信?<br /> <br /> 全球氣溫不斷上升,環保組織極力要求各國降低二氧化碳生產量,然而在國際政治的角力下爭議不斷且動作緩慢;而消極的減少碳產量,是否足夠挽回氣溫暖化的現象也讓人存疑。於是科學家們發揮創意,利用各種方法幫地球降溫,這些點子聽起來多半有些瘋狂,但說不定正是類拯救氣候變遷的絕妙處方。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8.htm
61011600 梁庚辰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2014-12-28 學習與記憶的大腦-從哲學到科學 人類的智慧從何而來?有些人認為智慧是天生的,但英國經驗主義學者認為智慧乃後天習得。心理學者承襲這樣的思惟,­強調「後天經驗可以形塑人類的智慧,宛如在空白泥版上刻畫出痕跡」。後天學習如何改變人類的神經系統,而在腦中留下記憶的痕跡呢?本講座第八場講演於103年12月28日,邀請到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梁庚辰 教授,與我們分享「學習與記憶的大腦─從哲學到科學」。<br /> <br /> <b>講演大綱</b><br /> <br /> 「人類的智慧由何而來?」自古就是個引人入勝的問題。有些人認為智慧是天生的,但是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主張人類智慧來自「經驗」:人初生時心智宛如一塊空白泥版,學習的經驗在這塊泥版下刻畫出痕跡。經驗的痕跡彼此聯結形成人類的智慧,而造成聯結最主要的因素是兩個事件在時間上相繼發生。時間的連續性(temporal contiguity)成為經驗主義哲學中形成聯結學習(associative learning)的關鍵法則。二十世紀初,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發現古典條件學習,顯示狗每次聽到鈴聲後有食物,鈴聲就會引起流口水的反應。美國心理學家桑戴克發現工具條件學習,貓若作了某一動作後獲得獎賞,則貓就傾向重複這一動作。鈴聲與食物間或動作與獎賞間都需要時間緊密相聯才會有效,這證實了經驗主義哲學家的想法。但是何以刺激或意念在時間上相近就能形成聯結一直是個未解之謎。<br /> <br /> 二十世紀初現代神經解剖學鼻祖西班牙的卡赫認為學習聯結改變了突觸(神經與神經聯繫的結構)強度。1949年加拿大生理心理學家海伯在「行為建構」一書中指出,神經突觸強度的改變源於突觸前神經與突觸後神經同時興奮的活動:如果每次突觸前有輸入,突觸後神經就一定有反應,則兩者間的聯繫就會加強。這個「活動偶合(activity coincidence)」促成改變的想法,在1973年由英國學者布理斯與挪威學者羅穆發現海馬長效增益作用(hippocampal long-term potentiation,LTP)而得到支持。長效增益作用的輸入專一性(input specificity)、協同性(cooperativity)、與聯結性(associativity)使得這個生理現象備受矚目,有證據顯示它是正常學習的神經基礎。LTP三個特性的產生繫於神經細胞膜的一個分子—NMDA受體,它的興奮會開放細胞鈣離子管道,啟動細胞內一連串的變化,使得神經突觸的聯結增強,造成某些學習的效果。抑制NMDA受體的興奮不但阻斷LTP,也會阻斷學習與記憶。值得注意的是,NMDA受體要在突觸前興奮在時間上緊聯突觸後活動才會產生。上述有關學習記憶的研究發展,使我們瞭解到,從英國經驗主義哲學開始,歷經心理學行為主義的學習研究,生理心理學理論以及神經科學研究,人類智慧的形成是可以由分子機制一直追溯到哲學理念的。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9.htm
61011601 嚴宏洋 中央研究院臨海研究站研究員 2014-12-05 南海明珠–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秘幸 東沙群島位置約在北緯20度,東經116度;座落於高雄市西南方約440公里的南海中,總面積約為3,535平方公里(約是臺灣本島的十分之一)。除了約1.74平方公里的東沙島常年裸露外,其餘地區大多數時間都隱沒於海下。鑑於它獨特的珊瑚礁特性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2007年設立了「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環礁的形成大致要經歷裙礁、堡礁,最後才會形成環礁。東沙環礁約在距今12,000年前的第四紀冰河期後逐漸形成,自清雍正以來即被納入中國版圖,有漁民暫時居住,也曾被英國及日本人佔領。本演講介紹東沙環礁形成的機制、人文風貌、陸上動植物的分布,以及環礁海底的生物,並將以其保育實例,討論如何保育臺灣沿岸海域日益惡化的環境。<br /> <br /> <b>講演大綱</b><br /> <br /> 在12月5日的展望演講中,由嚴宏洋教授為我們主講,主題為「南海明珠—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秘辛與啟示」。嚴教授一開始就以自身的經驗告訴大家東沙環礁治癒人心的神奇能力,佐以大量碧海藍天的照片與影片,導領大家進入這塊一週僅一班飛機前往,少有機會接觸的淨土。<br /> <br /> 東沙環礁的面積約臺灣的十分之一,島上包括駐守的國軍等約有一百多人,居民的活動區域僅約1.74平方公里左右。其環礁的形成始於隆起出海面的火山被珊瑚蟲聚集圍起,形成裙礁;在裙礁與火山之間出現潟湖後,形成堡礁;而後火山消失後的地形,即稱環礁。當地的地理條件貧乏,土壤無法保水而不能種植,使得食物限量;蔣公銅像附近也有蓄水庫處理海水淡化,不過淡化成本高,僅能淡化到一定程度仍有鹹味,飲用水還是由臺灣本島供應。此外,島上沒有網路,也有限電措施,在都市人無事可做、冷氣不能開的夜晚,卻抬頭就能看到閃爍的滿天星斗,而如此美麗的夜空在孫維新教授的輔助講解下,感覺與我們更加親近。<br /> <br /> 陸地上多為馬鞍藤、林投,及日據時期帶來的白水木等,耐鹽分並可在沙地生長的植物。這裡也經常是候鳥的中繼站,往南方避寒的戴勝鳥就經常在此稍作歇息。而海域內的營養鹽少、基礎生長率低,使得藻類不易生長,海水大多偏藍。水面下的物種非常豐富,不論是魚類、甲殼類、珊瑚的類別相比於東沙環礁區域的面積有著驚人的數量,其中的大理石芋螺,更是身上帶有全世界第一個由海洋生物提煉的天然止痛劑(zinconotide),可供給無法使用嗎啡的癌末病人。<br /> <br /> 在介紹東沙環礁的影片中,分為北探外與東探外環礁兩個地形不同的區域。北探外多軟珊瑚,為往北緩降的珊瑚礁斜坡,以雀鯛科魚類為主,也有裸胸鯙及清潔蝦在洞穴附近,上方水層則多群游性魚類,如金梭魚。東探外則營養鹽較為貧瘠,珊瑚與軟珊瑚交疊生長,珊瑚覆蓋率高達95%,有多種與不同珊瑚礁共生的魚類在其中。此處外側為垂直岩壁,海流強勁,使海扇珊瑚可捕捉順流經過的蜉蝣生物,也還有海岬、藍洞等特殊地形。此外,嚴教授也播放了關於陸蟹往返洞穴、展現領域性的短片,介紹目前正要著手的其中一項研究,即是探討凶狠圓軸蟹、四角招潮蟹等當地不同品種陸蟹的生活習性。<br /> <br /> 最後嚴教授針對南海的經濟問題稍作講解。由於南海地區目前發現不少蘊藏的石油、天然氣、甲烷、水生生物等自然資源,臨近國家都想從每年5.3兆的經濟總值分一杯羹,也就有中國甚至不惜大幅增加國防支出設置人工島的狀況,而臺灣在整個南海中僅有三個島區,該如何守住資源、在國際上維護主權,將會是一門長遠而嚴肅的課題。<br /> <br /> <span style="color: #ffa500"><b>小技巧報你知:若以FireFox觀賞本演講影片(mp4版),請暫時關掉附加元件中的Shockwave Flash(請至「工具」,打開「附加元件」,找到「Shockwave Flash」後改成「永不啟用」),可縮短等待播出時間。</b></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0.htm
61011602 邱郁文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展示組研究員 2014-12-12 由湧泉、陸蟹,到海岸林-談森里海的保育觀 邱研究員說:森里海的保育觀點,重新整合教科書的保育概念,將涵養水源的森林,人居住的鄉里,以及賴以維生的海洋之間緊密不可分的關係,以生物多樣性的觀點連結。海洋生態系的健康要從緊鄰的陸地環境談起,注入海域的河川集水區的水土保持及流域土地利用,影響河川的生產力,而河川注入海洋是營養鹽或污染物,將影響海域的漁業資源和生產力。墾丁國家公園的海岸林蘊含豐沛的地下水源,水源湧出後在海岸形成湧泉滋潤土地,陽光提供能量讓河岸林產生的食物送到河口,豐厚沿岸生態系,供養人間。後灣陸蟹的棲地,像是一個縮影,說明了森里海保育觀的精髓。<br /> <br /> <b>講演綱要</b><br /> <br /> 在12月12日,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邱郁文博士擔綱,主題是「由湧泉、陸蟹,到海岸林—談森里海的保育觀」的展望演講中,邱博士說:屏東縣後灣,是大家熟悉的海生館所在地,有美麗的裙礁、海岸林、湧泉,以及為數眾多的陸蟹。每年農曆五月到九月的大潮過後三、四天,陸蟹媽媽們會從海岸林出來,準備到海邊孵化蚤狀幼生,而直到蚤狀幼生們長成幼蟹,會自己再爬回海岸林。孵化過程的特殊行為稱為「釋幼」,陸蟹媽媽到海邊後會抓著石頭,等待浪打上來時身體收縮,將幼苗隨著體內的水擠出,瞬間釋入海中。不過整個流程需經過車輛橫行的馬路和約陸蟹身高二十倍高的堤防,除了躲避不被碾過,還需有足夠的力氣翻過堤防甚至要能夠承受翻過後就摔下的風險,人類的方便,卻使得陸蟹釋幼困難重重。<br /> <br /> 另一方面,寄居蟹面臨的問題則是濫捕,獵人會在林投林下用米糠等食物製作陷阱,初一十五大潮時,甚至一次可多達四十多個,使六千多隻寄居蟹同時被捉走。被抓走的寄居蟹往往會被敲破原生殼,住進人工的彩繪殼中,而原本的殼在寄居蟹死亡後應要留在海邊循環利用供下一隻入住,若被帶走會使得可使用的殼越來越少,造成搶殼、入住人工物品的現象。而人工物不如原生殼,無法完整覆蓋腹部與卵,並維持良好濕度,反而會因塑化劑造成無法抱卵的情形。因此除了社區居民幫忙巡守海岸外,也有「輕鬆成家方案」募集大家帶回去卻又不需要的殼,再次供給寄居蟹們使用。此外海灘上垃圾多,淨灘在已經造成破壞的現在顯得非常重要,如塑膠杯裝的珍珠奶茶若斜放在沙灘上,會使得寄居蟹們滑入杯口吃珍珠但無法爬出,直到隔天中午沙灘與海水溫度達到60℃高溫下死亡。<br /> <br /> 邱博士說,有了房子就要有好社區,接下來要解決棲地的問題。棲地在二十年的光陰已長成大片的海岸林,內部湧泉處處,只是已被集團買下打算作為飯店的預定地。除了告知集團陸蟹的進食習性會將有機質拖入達地下水層的洞穴中,使得孑孓滋生可能造成公共衛生問題外,同時邱博士也開始在海生館外的空地種樹、製作人工湧泉,試圖開闢一片新的樂園給陸蟹。而令人驚喜的是,在人工湧泉做好後,原本在土裡的種子開始發芽、白鷺鷥進駐,連野生的鹿和鰻線都來了,成為一個嶄新良好的棲地指日可待。<br /> <br /> 最後邱博士提到,若想要有好的環境就必須有健康的集水區,也就是上游的河流必須有完整的河岸林供給養分、降低水溫,並減少流入其中的民宿清潔劑與農田農藥等污染,使得水資源能繼續有乾淨完整的循環。過去的保育觀念常把人與要保護的自然環境區隔,現在則是要推動人的活動區域與自然環境鑲嵌的概念,不僅是讓人們學習如何與自然共存,更是回歸自然、尊重自然的展現。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1.htm
61011603 孫維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臺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2014-12-21 開fun教室-創新教學一起來 科學素養是現代公民面對新世紀、新挑戰的核心能力,培養科學素養的過程與目的,則是希望建立獨立思考的習慣。過往教育方式總是「給予知識」,被動學習常抹煞學習興趣,近來提倡的「翻轉教育」能否改善這個情況,讓自主學習在學生心中生根?<br /> <br /> 拜資訊科技之賜,許多自然科學老師把教室翻了過來:科學的「觀察、假設、實驗」歷程可以落實到教學中,引導學生思考、探索、活用學習。這種創新教學方法該如何設計,才能兼顧學習科學的樂趣,又不失嚴謹與正確?<br /> <br /> 推廣科學、提升全民科學素養,是《科學人》雜誌與《科學少年》雜誌的共同使命;對於教育的創新,向來也是廣達文教基金會所關注。2014年末,讓我們邀請關心教育的老師、家長,以及熱心科學教育的朋友一起創新翻轉、分享經驗、拋出問題,共同為科學教育尋找更好的未來!<br /> <br /> 本講演講者為孫維新館長等五人共同參與,承蒙《科學人》雜誌社同意轉載,謹此致謝。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2.htm
61011604 陳厚全 衛生署立臺中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2009-07-17 蝴蝶效應?愛滋病,登革熱及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與疾病有何關聯?由於全球一體,部分國家對地球造成的環境破壞深深地影響了全球其他國家。氣候變遷造成了環境的改變,也導致在非洲國家的人民百姓的健康正遭受危害。陳醫師過去在非洲行醫,看到了非洲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國家的發展程度與醫療衛生的關係。演講中陳醫師分享他在非洲行醫的經驗,並讓我們體認生活在臺灣的我們是多麼幸福。<br /> <br /> <b>2009十傑下鄉說科學</b><br /> 科技部補助舉辦<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3.htm
61011605 麥富德 臺北醫學大學生物化學暨細胞分子生物學科教授 2014-03-14 奈米之健康危害與保護 奈米科技發展至今,已廣泛應用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各個領域,然而近年來奈米微粒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開始引發公衛學者、各國管制單位,及環保與消費者團體的關注。由動物實驗結果顯示奈米微粒可以引起急性肺部發炎,甚至引發血栓以及肺部纖維化反應。我們在研究發展奈米科技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到奈米科技可能為人體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而提出改善防護措施。<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4.htm
61011606 李峻霣 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電子工程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2014-05-02 「量」「力」而為:奈米電子的未來-量子電子? 電子科技產品已經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行動科技無所不在,讓我們隨時隨地可以使用科技產品,關鍵就在於資訊科技的發展,從真空管的時代發展到電晶體時代,近年來電晶體已發展至奈米尺度。然而奈米電子學以微縮到5~7奈米為極限,因此發展新的電晶體為目前科技努力的方向,奈米電子未來的發展朝向量子穿隧效應的應用,發展量子電晶體以解決傳統電晶體的限制。<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5.htm
61011607 袁俊傑 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2014-10-03 奈米生物的發展及其應用 生物細胞是由奈米大小的生物分子所組成,所謂奈米生物是結合生物科技與奈米技術的應用科學,本演講介紹奈米生物如何應用生物分子或生物分子片段,或模擬生物分子於奈米結構、奈米元件、奈米材料、奈米機械之製作及應用,以及未來奈米生物之發展遠景。<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6.htm
61011608 黃朝曦 宜蘭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2014-11-12 看電影談物理 自然界中仍有許多我們至今還沒有能力觀測或理解的東西,而電影是充滿想像力的,電影情節經常就是陳述一些光怪陸離的事情(如此才會吸引觀眾),所以不必一定要以目前我們僅有的物理模型來解釋電影中的情節。看著電影來談一談物理也未嘗不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有趣方法。希望藉由「看電影談物理」的演講,能幫助提升同學們對於物理學門的學習熱情。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7.htm
61011609 黃朝曦 宜蘭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2014-11-19 物理很酷! 在英國,連續第五年唸A-level物理的學生人數增加,根據物理學會統計,唸A-level物理人數增加了6.1%,從2010年30,976增加至2011年32,860,物理科系申請也增加了17%,天文學增加了40%。增加的原因是學生認為這有利未來就業,但也可能是物理又變得很酷。物理屬於基礎科學,是高科技產業如光電、LED、奈米等的基礎及必備知識,物理的思考訓練被受業界重視。希望透過演講者個人學習物理的經驗、讀書方法、思考模式,多元學習和自行開發學習模式,帶給同學們對一個物理學習的新方式,並透過「物理很酷!」的演講,能幫助提升同學們對於物理學門的學習熱情和主動學習的精神。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8.htm
61011610 須文宏 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 2014-11-28 從食品安全談對食品的認知 食品安全一直是現代社會人們關心的問題,除了從保麗龍對環境和人體可能造成的影響談起,描述了免洗筷、油炸食物、塑化劑、塑膠碗盤、抗生素殘留、農藥殘留、基改食品、代糖、果寡糖、泡沫紅茶、高膽固醇、高普林、垃圾食物、色素香料、病死豬、毒奶粉、油切等現代食品問題,也從正面角度演繹科技在【食】上的重要變革,長途運輸技術、工業革命之大量生產、冷凍冷藏技術、新的烹調方法,如悶燒鍋、微波爐、電磁爐等的影響作陳述。當然,政府輔導管理方式的理解十分重要,演講中也簡述了臺灣食品管理的法規,以及相關的標章與規範的意義,同時也將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依為害程度大小將食品安全問題的分類做了描述,包含產毒及病原性微生物、營養不良、環境污染物、天然毒性成分、農藥殘留、食品添加物等。演講最後,以如何辦認安全的食品作結,從食品標示: 日期、生產地、價格與添加物;知名廠商: 生產廠商、販售地點;和認證規範: GMP、HACCP、ISO、有機認證等,期待帶領聽眾理解現代食品環境下的飲食選擇依據與原則。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9.htm
61011611 顏聖紘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2015-03-08 逛寵物店也能看見的科學 大家都喜歡小動物,也有很多人愛養寵物,接觸動物是認識其它生命與地球萬物的一種方法。但是您知道養寵物、逛寵物店也能獲得意想不到的知識嗎?你認為寵物店是什麼樣的場所?一個販賣動物與周邊商品的場所?一個動物美容的場所?還是一個除了野外及動物園以外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方?<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20.htm
61011612 盧虎生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2010-11-12 無聲的海嘯-全球暖化下的糧食危機 世界糧食問題因近年來全球暖化議題受到重視,人類的糧食供應正因全球暖化埋下了不可忽視的危機,人與氣候、農作物的共生關係,正面臨著嚴重考驗。糧食生產的產量狀況,隨著氣候的異常而逐漸改變,以中國歷史糧食供應情況為例,若未來地球中高緯度雨水量增加、低緯度旱災況情持續嚴重下去,糧食供應將會由過去的『南糧北運』轉變成『北糧南運』的情形。<br /> <br /> 環境變遷是一個無可避免的趨勢,糧食生產是越來越顯珍貴,我們更需要珍惜糧食生產的不易,對糧食需要有一個更敬畏、更尊重的心情。<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21.htm
總共 740 筆,顯示第 651 到第 70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