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05秒, 共找到 102 筆資料,顯示第 1 到 1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編號 名稱 內容 日期 新聞來源單位 資料網址
1 詩意的抽象來自伊斯坦堡──Devrim Erbil油畫展 拿破崙曾說:「如果世界是一個國家,那它的首都一定是伊斯坦堡。」為了讓國人了解這座偉大的城市,國立歷史博物館和土耳其駐台貿易辦事處特別邀請藝術家戴夫林.艾畢爾(Devrim Erbil)教授以伊斯坦堡為題,將他心中的家園,呈現在觀眾面前。 伊斯坦堡(?stanbul)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和港口,也是土耳其的文化、經濟和金融中心,歷史上稱之為拜占庭和君士坦丁堡。這座偉大的城市,隨著不同的時代,接受不同文化、語言、宗教的洗禮,飽含著歷史感,又蘊含多元的美感,因此希望藉由藝術家充滿熱情的眼睛去觀看這個多樣且富勝景的城市,捕捉自然的真實,再以詩意的方式表達,浪漫地將歷史沉澱的記憶,轉換成繪畫旋律。 艾畢爾教授1937年生於烏沙克(U?ak)。1955年進入伊斯坦堡國家美術學院的繪畫系就讀。畢業之後,留在學院內擔任助教。1965年獲得西班牙政府的藝術獎學金,開始在馬德里與巴塞隆納學習,之後並於巴黎與倫敦繼續學習。曾獲選為土耳其「年度青年藝術家」、代表阿根廷參加國際知名的威尼斯雙年展,並受土耳其國家肯定獲頒「國家藝術家」(State Artist)頭銜,作品於世界各地展出,並獲多座博物館典藏。 本次展覽自2013年8月16日起至10月2日止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四樓出,並於9月6日14:00時舉行開幕典禮暨記者會,由館長張譽騰主持,土耳其駐台代表艾瑞康等重要貴賓將共同出席與會。 102/9/6 國立歷史博物館
2 誰與爭鋒——陳天陽刀劍創作紀念展 「風從虎,雲從龍」,刀劍是最能和武道狂相應的武器。國立歷史博物館為發揚刀劍傳統民族工藝與藝術人文精神,特別策劃「誰與爭鋒——陳天陽刀劍創作紀念展」,精選40組件作品,輔以劍史、劍術、劍訣等文獻資料,期望帶領觀眾藉由精湛的傳統工藝,體會先人的劍爐歲月。   陳天陽(1940-2011),臺中沙鹿人,師承少林嶺南派鑄劍宗師了圓大師、北漸派吳修海禪師,研習武術與鑄劍技藝。他認為:「不懂劍法,就不可能懂得鑄劍」,鑄造刀劍的精神講究人劍合一,重視習武修身,著重歷史考證,順應天時節氣,作品屢獲民族工藝獎及文建會傳統工藝獎鑄劍金工類獎項之肯定,深富藝術與歷史價值。   刀劍乃一門結合科技、人文,悠遠源長的藝術,不僅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更是民族情感、任俠敦厚與文武合一精神的絕佳代言。「刀,到也」,又稱「百兵之膽」;「劍者,檢也」,又稱「百刃之君」,以檢點己身之行為,明是非,知禮儀。刀劍除卻形而下的直接意義外,更有著形而上的超廣度意涵。   此次展出的名品,包括陳天陽歷屆民族工藝獎得獎刀劍作品,如1994年「伏魔七星劍」、1996年「戚家刀」;中華民國首屆民選總統紀念劍;1995年首創的百壽劍及各式長短刀等,件件都表現獨具一格的刀劍創作之美。   本展覽自2013年9月18日起至11月17日止在國立歷史博物館二樓展出,並於9月18日14:30時舉行開幕典禮暨記者會,相信觀眾在穿越刀光劍影的歷史長廊中,將沉浸在風雲變幻的中國刀劍史。 102/9/18 國立歷史博物館
3 光華可賞-寄暢園藏螺鈿漆器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為發揚螺鈿漆器工藝之美,特別策劃「光華可賞-寄暢園藏螺鈿漆器展」,精選50組件作品,透過工藝、材料、地域風格等多面向的角度,期望帶領觀眾藉由精湛的傳統工藝,體會先人的文化美學意涵。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國家,7000年前的河姆渡就有了漆器。螺鈿,又稱螺甸、螺填、鈿嵌,是一種在漆器或木器上鑲嵌貝殼或螺螄殼的裝飾工藝,也用於金屬和其他表面的裝飾,一般可分為厚螺鈿(硬螺鈿)和薄螺鈿(軟螺鈿)兩類。 自從西漢盛行彩繪和嵌金箔、銀箔漆器後,便促進了螺鈿漆器的發展。唐代開始興盛,相繼出現了金銀平脫工藝、鑲嵌螺鈿漆器工藝、戧金工藝等,並從中國東傳至朝鮮以及日本,影響東亞漆器工藝的發展。 14世紀前後,隨著海上貿易往來,螺鈿漆器的技藝也傳至琉球以及東南亞各地,影響當地的工藝與生活文化。在明、清兩代,鑲嵌螺鈿漆器又飾以金銀箔和金銀屑,使之更為絢麗,此時髹飾工藝創新並結合多種傳統技法,經常兼柔兩種以上的技法作結合,不同的文飾在不同的素地上更換,開創螺鈿漆器工藝發展之高峰。   為了讓觀眾能更深入了解螺鈿漆器工藝的製作技法及裝飾文樣,本展特別邀請學者專家共同策劃,參與展品的研究,讓這些珍貴文化資產的面貌得以完整呈顯。展覽自2013年10月10日起至11月24日止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四樓展出,並於10月11日上午11:00時舉行開幕典禮暨記者會,由館長張譽騰主持。 102/10/11 國立歷史博物館
4 花鄉逐夢—2013中華插花藝術展 為推廣花藝之人文精神,國立歷史博物館自民國73年起,便持續與中華婦女蘭藝社、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合作辦理大型花藝主題展,2013年將以「花鄉逐夢」為題,詳細演繹並闡發「無花器與有花器的花藝創作」之內涵與精神,讓觀眾彷彿置身在花鄉,追逐如夢般的自由與浪漫。 在中華花藝傳統中,花器與花藝創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花器不僅是花材續命的「根本」,亦是花藝家創作表現的基石,在花藝表現上,花器猶如專家所言,係象徵花木的「金屋」、「精舍」、「大地」、「池沼」、「性體」、「舞台」、「大宇宙」…等等。花器在形制、材質或功能上,亦隨著時代更迭而與時俱進,發展為具有深厚人文意涵與獨特審美價值之「寶器」文化。 然而花器並非花藝創作的必要條件,如何拋開花器的束縛,逕以花材賦予作品新的生命與意義,即為花藝家從事「無花器」的花藝創作時必須面臨的重大挑戰。所謂「無花器」,即在作品中花器被省略或被隱藏,如何為使捨棄花器的花材延長作品壽命,將是花藝家們在技術上必須克服的難題。   今年展覽場地將區分為:有花器區及無花器區的創作表現。花器區主要強調花器為迎奉賓客的「金屋」、「精舍」。無花器區則讓花枝隨緣自在生發,用意在褪去固有的傳統框架,透過這兩區的競賽和對話將提供台灣民眾更多元化的花藝饗宴。 本次展覽自2013年10月4日起至10月27日止在國立歷史博物館一樓展出,並於10月4日上午10:30時舉行開幕典禮暨記者會,館長張譽騰將廣邀各方花藝好手在史博大玩花樣。 102/10/4 國立歷史博物館
5 陶都風.寶島情-宜興紫砂藝術台北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秉持藝術文化之推廣,特與江蘇省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共同舉辦「陶都風.寶島情-宜興紫砂藝術台北展」,精選出二百六十組件紫砂名壺,讓國內廣大的茶友藉此親近茶藝生活,並窺見歷代匠師如何運用紫砂泥的絕佳塑性,將個人的藝術修為融於砂器之中。   宜興很早就是中國的重要茶葉產區,由於茶文化的浸淫,派生成為聞名的「陶都」。這個「都」不是誰封的,而是由豐富的陶土資源,漫長的製陶歷史,傑出的陶藝人才,燦爛的陶文化所形成的。宜興紫砂器在茶、陶文化的交融中,傳承有序,其製作技藝經歷千載的孕育和發展,造就了紫砂的傳奇和東方的神話,提煉出「世間茶具稱為首」的讚語,更是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紫砂已成了宜興城市的金色名片。 從明代起,喝茶方式逐漸改變,人們開始用沸水沖泡茶葉、芽茶,從而讓茶壺應運而生,在眾多材質的茶壺中,人們又發現了用紫砂茶壺泡茶最佳。史學家連橫先生在《雅堂文集‧ 茗談》中記載臺灣的茶法:「台人品茶,與漳、泉、潮相同……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可見臺灣茶文化之講究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因飲茶風尚而掀起的「紫砂熱」風靡全島,1992年,宜興紫砂工藝二廠的徐漢棠、徐秀棠兄弟作為紫砂藝人首先踏上寶島臺灣。緊接著的1993年,宜興紫砂的壺藝泰斗,一代宗師顧景舟,應邀赴臺灣,掀起了紫砂熱潮。為了讓臺灣的「紫砂迷」重?大師風采,本館繼1995年「歷代紫砂瑰寶展」後,首次與陶都宜興合作,以「陶都風.寶島情-宜興紫砂藝術台北展」,共同推廣帶動紫砂藝術風尚。 本展覽自2013年10月5日起至10月20日止在國立歷史博物館二樓展出,並於10月8日14:00時舉行開幕典禮暨記者會,典禮結束後於本館遵彭廳另有「親近紫砂大師 唱響陶都宜興」之座談會,誠摯地邀請國人一同品茗宜興陶都的壺中天地。 102/10/8 國立歷史博物館
6 山外山—周瑛紀念展 周瑛(1922-2011)除了是一位名重藝林的版畫家,更是一位傑出的美術教育家。綜觀其一生,投身美術教育與現代版畫藝術創作播種耕耘,作育英才無數,影響台灣當代藝術之發展甚鉅。為了讓觀眾認識這位藝界典範,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別舉辦「山外山—周瑛紀念展」,約莫展出其150件不同時期的作品。   周瑛為福建省長汀縣人,畢業於福建師專藝術專科學校。1948-1988年受聘任教於國立台北師範專科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1957年起,他陸續參加多次國際及國內的重要展覽活動,獲得各界一致的肯定與好評。在版畫創作上,他以「石」為主題的作品,將「石材」的各種面相,透過獨特技巧,將那冰冷的自然原造物,賦予人文性的溫潤與興味,傳達了「石」的美感生命,至今仍常為版畫界讚頌不已。後來,因為從事教職所需,周瑛對於現代藝術表現之內涵與形式,亦獨有見地並富有實驗精神,曾廣泛地浸淫在水彩、油畫、壓克力等各種不同媒材之創作方式,不懈於嘗試新的綜合媒材與風格。   本次展出除了「石之頌」、「木之讚」等版畫系列,也將展出他未曾發表過的綜合媒材創作及一批首度曝光的速寫。這批1938-1949年間的手稿,係因當年政局丕變,其弟為避禍端,埋藏於大陸家鄉。從這些珍貴的習作中,可以洞窺周瑛對於追求藝術的嚴謹態度與過人的才情,藉此追溯藝術家一生完整之創作脈絡與風貌。若將這批恬淡寫實的鄉野速寫小品,對照其後期之抽象造型創作,也可以反映出藝術家的內在心象與轉變。他長久深遠的創作過程中,猶如在群山峻嶺間游移穿梭,代表著對天地有情與造境的禮讚。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山外永遠有大山。」周瑛畫旅道盡了他一生對藝術永遠的癡情堅持,也映照出一條藝術家挑戰自我藝術高峰的征途。展覽自2013年10月26日起至12月15日止在國立歷史博物館二樓展出,並於11月1日下午14:30時舉行開幕典禮暨記者會,由張譽騰館長主持,期望藉此次展覽推介其畫藝,並緬懷一位藝界典範。 102/11/1 國立歷史博物館
7 以愛,為一生的腳印—白冷會在台東六十年暨紀念錫質平神父寫真記事展 經過南迴公路線上大武鄉南興路段時,在路旁墓地雜草堆中迎面會看到一個明顯的十字架,或許許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台東技職教育先軀」錫質平神父最後安息之地。文化部所屬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辦理的巡迴展「以愛,為一生的腳印—白冷會在台東六十年寫真記事展」,11月26日至12月2日將在尚武活動中心展出,同時也藉以紀念這位還深烙在台東人腦海中熟悉身影的錫質平神父。 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館長李吉崇表示,提到錫神父我們馬上聯想到海岸山脈教育傳奇的臺東公東高工,錫神父除了是白冷會在台的創立人,也是公東高工的創建者。前陣子公東高工學生在2013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榮獲1金 3銀 2銅的亮麗成績,獲總統馬英九接見褒揚的照片博得了報紙極大的版面,可見錫神父他們當時的高瞻遠矚揮汗耕耘,如今已歡笑收割了。在那種艱苦歲月的年代,錫質平神父深知唯有透過優勢的技職教育,才能幫助花東青年脫貧解困改變現狀。他引進德語系行之有年的「二元教育系統」,以他瑞士家鄉的人脈及機械、工藝優勢,一口氣邀請21位有專業證照的技術師資遠從德國、瑞士和奧地利到台東,教導孩子們水電、木工、技工等,為青年學子找到自信與生存的關鍵技術。 1982年,錫質平神父在瑞士奔走募款時發現罹患腎臟癌,估計只剩六個月的生命,錫神父卻還一心掛記東部以及他一手創辦的學校,要求讓他「死也要死在自己的故鄉台東」。說到錫神父的告別式1985年的4月13日,那是個沒有陽光冬寒的日子,公東的操場擠滿了來送錫神父最後一程的人,有達官貴人、商賈顯要,更有無數平民百姓及身揹幼兒的原住民婦女,場面哀悽而感人,從該校畢業年過半百的陳先生回憶起來,語氣中仍充滿哽咽與不捨。 在公東高工畢業校友口中,錫質平神父的故事還栩栩如生的流傳著,都認為錫神父有著「嚴父的外表與慈母的心腸」,錫神父當年騎著重型機車,跑遍台東縣境內的每一角落,去幫助那些繳不起學費而失學或青春叛逆迷途的孩子們。學生們總會笑著說,神父騎著他那臺BMW500CC的重型機車,要有多瀟灑就有多瀟灑。而許多住校的學生猶記得在晚間熄燈後,錫神父會親自一一查舖,雖說是查舖,其實是來看孩子們有沒有蓋被,有些調皮的孩子一聽到神父進來的動靜,就故意踢掉被子,等著享受神父來為他貼心溫暖的蓋被。而最讓公東高工學生引以為傲的是學校的禮儀隊,一身亮麗由錫神父從瑞士募來的禮服,在當時偏僻的後山,出色的令人驚豔。 大武生活美學協會理事長林朝水及總幹事張秀珍在一張泛黃的照片中,他們驚喜的認出錫質平神父以及當時的大武鄉長陳登科、鄉民代表會主席吳記一同視察大鳥村堤防的災情,直呼彷彿又重回當時的歷史現場,那是一種艱苦卻無限美好的集體記憶,也可見證白冷會愛的腳印遍佈台東的每一角落。「以愛,為一生的腳印—白冷會在台東六十年暨紀念錫質平神父寫真記事展」,11月26日(星期二)上午10點在尚武活動中心舉行開幕式,歡迎鄉親共襄盛舉蒞臨參與,一起來尋找照片中熟悉身影的故事,及感受白冷會在台東永不熄滅的愛。 102/11/22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8 品嚐林正盛導演「世界第一麥方(ㄆㄤˋ)」生活美學講堂邀花蓮民眾免費看電影 柏林影展最佳導演林正盛應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邀請,擔任102年度生活美學講堂大使,帶著今年暑假才推出的國片作品「世界第一麥方(ㄆㄤˋ)」,舉辦「TEA TIME~品嚐林正盛導演「世界第一麥方(ㄆㄤˋ)」生活美學講堂活動,上周六前進關山、成功兩地,獲得臺東民眾熱烈迴響,11月23日(本周六)、24日(本周日)下午14時將在花蓮鐵道文化館一館中山堂、壽豐鄉數位學習中心,與花蓮民眾一同欣賞電影、品嚐點心,分享電影拍攝秘辛。 《世界第一麥方》是一部勵志國片,敘述台灣之光吳寶春師傅努力不懈,成為世界第一麵包師傅的個人真實故事。吳寶春師傅2010年代表台灣參加法國巴黎舉行的首屆世界盃麵包大師賽,拿下歐式麵包組世界冠軍。而在光榮的背後,有著勵志的奮鬥過程,展現出最純粹樸實台灣精神,感動並鼓舞了許多人。林正盛導演表示之所以拍攝這樣的題材,是因為自己在成為導演前,也曾是麵包師傅,導演自己出生台東東河,吳寶春師傅來自屏東大武山下,兩個鄉下孩子都為了自己的夢想,奮力向前。導演本次接受臺東生活美學館的邀請,來到花東地區,就是想藉由這樣的故事鼓勵大家,東部小孩密切的與大自然接觸,充滿能量,表現並不會比他人差,只要多點文化刺激,就能有更出色的表現。也期望透過電影的觀賞與自身經驗的分享,鼓勵現場參與的民眾,為自己的夢想努力邁進,如若能夠吸引熱愛電影的朋友,投入電影相關工作,對國片未來的發展也將有所助益。 活動報名相關訊息請上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網站或洄瀾生活美學協會、壽豐鄉生活美學協會洽詢。 102/11/21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9 土耳其風情展 臺東之旅 臺東鄉親不須遠渡重洋,也可以近距離的欣賞充滿夢幻神秘色彩的土耳其之美了。11月23日至12月4日在文化部所屬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將舉辦「土耳其風情展」,廣泛介紹土耳其的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古今藝術及名產美食。希望搭建友誼的橋樑,讓臺東地區各界民眾能夠更進一步認識中東文化,相信是一場「天涯若比鄰」的文化饗宴。 此項展覽的促成是由財團法人花蓮縣天步文化藝術基金會特別邀請土耳其在臺的安那托利亞福爾摩沙協會(Anatolia Formosa Association, 簡稱AFA)。天步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於民國100年,以研究自然,弘揚人文精神,加強國際文化交流為目的。基金會成立時間雖然不長,但已於民國100年獲頒花蓮縣年度推展文化藝術有功團體,又於101年參加義大利巴隆納的國際童書展,及舉辦本年度的土耳其風情系列展。安那托利亞福爾摩沙協會則成立於民國95年,是由一群土耳其在臺青商成立內政部登記的社團法人組織,多年來在臺舉辦過許多演講、展覽、表演,並有經常性的出版書刊和中東語文教學活動,對於推動我國對土耳其及中東的經貿文化學術交流,是不可或缺的溝通平臺。 此次展出的內容除了有靜態的攝影、音樂、美術等展覽外,還有多媒體的介紹,11月23日上午10點開幕當天將邀請土耳其朋友現場作咖啡及茶道的表演,並邀請都蘭劇團希巨蘇飛與陳珊珊共同演出都蘭部落古調,與臺東地區民眾們面對面一起分享不同文化的知識和經驗。 102/11/20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10 村落文化發展補助案成果發表暨臺東海端國小「開心樂團」與鋼琴家陳冠宇的音樂對話 由文化部委託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主辦102年「村落文化發展補助計畫」成果活動陸續於11月底展開,其中,臺東縣關山鎮生活美學協會執行的「生活美學在關山,打造里?文化新地標計畫」訂於102年11月21日〈星期四〉晚上七點三十分假關山基督長老教會舉辦成果發表暨鋼琴家陳冠宇演奏會,當天演出團體有千歲鑼鼓陣、海端國小開心樂團、烏克麗麗初中級班,展現藝文扎根的學習成果與地方活力。 臺東縣海端國小大部分的學生是布農族的原住民,這群孩子近年來因為學校推動陶笛吹奏,而有機會接觸到音樂世界的美好,也憑藉布農族人與生俱來對音樂的敏感度更有享譽世界的「八部合音」,孩子們宛若是南橫山脈的「音樂小精靈」。 今年文化部所屬臺東生活美學館補助臺東縣關山鎮生活美學協會推動「村落文化發展補助計畫」,引進多元藝術活動,提升居民藝文參與進而讓藝術更接近生活,打造關山藝文特色,也協助海端國小成立了兒童樂隊和兒童開心樂團,並邀請臺東大學音樂系師生利用假日指導,練習時,還將臉盆鍋具改造成另類的創意打擊;老師們為了鼓勵孩子並讓他們努力獲得肯定,特別邀請到鋼琴王子陳冠宇共同參加成果發表活動,與孩子進行一場音樂零距離的交流。鋼琴王子陳冠宇將於11月21日上午到學校先來瞧瞧這群「音樂小精靈」;小朋友表示,會拿出這段日子勤練的曲目來PK鋼琴王子陳冠宇。 11月 21日當天海端國小為了要迎接陳冠宇的造訪,上午八點半將由吊車先將二樓的鋼琴吊到地面,再由全校師生、社區民眾和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李吉崇館長等合力將琴抬到校園的百年茄苳樹下,在大樹、綠地上進行晚上演奏會的暖身表演,活動精彩可期;文化部希望藉由本計畫推動與成果展演,讓在地的音樂文化發芽與擴散,更歡迎大家前來欣賞一場別具意義的音樂饗宴。 102/11/19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11 臺史博帶您穿越時空,看到臺灣百年來農業記錄 一望無際的綠色稻浪是臺灣寶島鮮明的地理景觀,揮汗種稻的農夫身影更是臺灣熟悉的人文景致,臺史博將帶領觀眾穿越時空,看臺灣百年來農業記錄。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劃「臺灣農夫‧穿越時空的農業記錄」館藏特展,自102年10月15日起在臺史博展示教育大樓1樓大廳正式展出,展覽中展出臺史博農業相關館藏文物,如農具施肥筒、秧盆、秧刀、農業雜誌、書籍等,以及科學農夫陸季盈先生的務農筆記、農村生活風貌物品等;透過這些臺灣農業歷史裡的相關見證物,帶領觀眾穿越時空,看到臺灣農業百年來的發展、記錄與變遷。展覽至103年4月20日止。 臺史博表示,農業最早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食」的需求而來,早期農業是農夫揮汗手持石杵、推動田犛、牽引牛隻,與大自然合謀吟唱出綠色的協奏曲;但是當農食人口、耕種土地等農業需求,必須因應人口與經濟規模擴大、轉型,致力提高務農生產就成為科學農業時代的目標,自此以後,替代人力勞動的農機、化肥、機械自動化生產線等等相繼應孕出現,使得農夫的務農觀念、技術朝向變革,發展到現在,在盤商經銷、物流運輸拉開我們與食物原初生產地距離的今天,因此臺史博特別籌劃此展,看見農業的變遷。 一波波在稻海裡隨風微擺的農作物,供給我們生活最基本的需求。這些來自於農產土地的食物,透過農夫的手種植出來,而我們從超市的生鮮架上採買回家,再來到每一戶人家餐桌上,這一趟食物到餐桌的旅行,同時也是臺灣農業的歷史之旅。誠摯邀請您一同來回顧臺灣農業百年記錄。 102/10/15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http://www.nmth.gov.tw/page7/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42&Itemid=47&list=1&class=B
12 「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開幕 回顧臺灣百年棒球熱潮 棒球在臺灣,是許多人的生命經驗與共同記憶。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主辦之「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今(12)正式開幕,現場嘉賓雲集,包括臺南市長賴清德、美國亞利桑那州州長布魯爾(Janice Brewer)、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市長吉姆連(Jim Lane)、陳亭妃立委服務處主任張文雄、許添財立委服務處發言人邱文明、臺南市議長賴美惠、議員郭國文、蔡玉枝、林宜瑾、王錦德、蔡旺詮、林美燕議員服務處助理蔡鑅澤;文化部長官、圓夢計畫贊助者臺灣高鐵公司專員、郭倍宏博士夫婦;臺灣棒球博物館遠雄巨蛋經理李柏熹、中華棒球隊選手洪太山、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校長林華韋、臺南在地職棒球團統一獅領隊蘇泰安、球員張泰山、電影《KANO》監製魏德聖及各借展單位代表都到場支持。 臺史博表示,此次特展描繪百年來棒球熱潮如何傳播到臺灣,逐漸發展。透過嘉農建立了屬於臺灣人的棒球成就,藉由軟式棒球的普及開展了棒球的社會基礎,最終在一場場的國際賽中,凝聚臺灣人的認同與自信,終而打造了棒球的「國球」地位。從日本時代的嘉農到1968年紅葉少棒,臺灣棒球都是在資源匱乏與不被看好的逆境中擊敗對手創造佳績。這種永不放棄、逆轉勝的熱情與拼戰毅力,正是臺灣棒球精神的最佳寫照。 館長呂理政表示,棒球是臺灣最為普及的大眾文化之一,對於臺灣棒球的研究與展示,正足以說明臺史博對於大眾歷史的關注。本展展出許多珍貴文物與豐富的歷史照片,從早期球具、中華隊出現、到三冠王世代傲人的錦旗與獎座,以及臺灣之光-旅外球員的傑出表現,也透過一幕幕經典球賽影片,回顧臺灣在國際賽的精彩畫面和中職25年來的點點滴滴,並帶大家一同思考臺灣棒球的未來。 「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展覽自即日起至103年5月18日止,目前也正 進行「棒球與我」照片徵集上傳臉書宣傳活動,將送出簽名球、展覽周邊商品等多項好禮,詳細參加辦法及活動地點請至臺史博臉書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NMTH100) 102/11/12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http://www.nmth.gov.tw/page7/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42&Itemid=47&list=1&class=B
13 「世界中的臺灣」 從海外史料看見臺灣 幾百年來臺灣歷史經歷荷蘭、西班牙、美國及日本等異文化間的接觸交流歷程,留下許多不同語言的文獻資料散佚海外各處,現在臺史博的海外調查、蒐集下陸續典藏及出版。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今(14)辦理「世界中的臺灣:海外臺灣史料調查蒐藏新書發表會」,包括3本外文史料翻譯的出版,分別是1875年的《李仙得臺灣紀行》、1884-1885年間《北圻回憶錄——清法戰爭與福爾摩沙》,以及1795年在荷蘭出版的《福爾摩沙圍城悲劇》。臺史博表示,這3本書都是首次披露的珍貴臺灣史料,呈現18、19世紀西方人觀察記錄臺灣社會的樣貌。 《李仙得臺灣紀行》是19世紀末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英文手稿的翻譯出版,原件收藏美國國會圖書館;臺史博與美國的費德廉教授、東海大學的蘇約翰二位教授合作,將手稿重新抄錄、打字,先於2012年出版英文原文版,今年完成中譯本的出版。另外兩本書,則是臺史博將館藏進行中譯整理出版,《北圻回憶錄》是臺史博館藏1884-1885年清法戰爭期間法軍隨軍醫務人員何內‧科邦(Rene Coppin)的日記、書信集手稿,從法國人的角度,記錄了他對清法戰爭的實際體驗與觀察;《福爾摩沙圍城悲劇》則是館藏的荷蘭文《福爾摩沙圍城悲劇》,是1795年荷蘭人寫的劇本,內容是鄭成功與荷蘭人交戰期間1位荷蘭牧師的故事。 館長呂理政表示,這三本外文翻譯新書的出版,只是臺史博這十幾年來海外臺灣資料蒐藏整理過程中的其中一項成果;海外臺灣資料的蒐藏整理是臺史博一項不會停止的長期計畫與工作。自2002年時期開始,臺史博就逐步擬出「臺灣涉外關係」、「臺灣族群互動」、「臺灣現代化」這三大研究主題。為推動「臺灣涉外關係」、「族群互動」這二大核心主題,臺史博擬定海外臺灣資料的蒐藏整理是一項重點推展的方向。 臺史博出版品皆已在館內學習中心及圖書室上架,其他出版品及購買訊息,可至臺史博官網查詢(http://www.nmth.gov.tw)。 102/11/14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http://www.nmth.gov.tw/page7/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42&Itemid=47&list=1&class=B
14 2013年臺北國際禮品暨文具展-臺灣優良工藝品特展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自2003年開始舉行的「臺灣優良工藝品」(Taiwan Good Crafts,簡稱C-Mark)評鑑計畫,在近年的深耕與推廣下,已形成為工藝圈內共同品牌的趨勢,每屆評審皆經過審慎評鑑,遴選出有創新思維且具產業潛力的工藝作品-良品美器。通過評鑑的產品,由工藝中心協助行銷推廣,以形塑品牌、提昇產品知名度。 「C-Mark」的取得,必先參與評鑑,參與評鑑的產品除須具備於臺灣設計及製造之要件,並須符合使用機能、視覺美感、材美工巧、市場通路等評鑑基準;在評審的嚴格把關下,歷經各項審查程序,始能通過評鑑,獲頒「臺灣優良工藝品」證書,並得簽訂臺灣優良工藝品C-MARK標章之使用契約書,取得標章應用權利。 本計畫係為加強臺灣工藝之行銷推廣,產品均需為在臺灣設計、製造之優良工藝品,前已辦理七屆,績效良好。C-Mark認證已是業界努力爭取的標章,亦成為民眾選購工藝產品的指標,整體執行見成效,共計徵選164家廠商、349組件足堪膺任C-Mark殊榮的產品。 工藝中心在行銷推廣方面通路規劃:參與國內外展覽及交流,製作編印年度推薦評鑑入選認證產品專輯、型錄發送各政府機關、民間團體及公司行號,規劃辦理行銷推廣課程等,七屆總產值推估達707,084仟元,促進就業人口估達1,714人(平均年產值101,012千元,年促進就業人口245人),生產之產品品牌價值至少提升40%以上,產值至少提升20%以上。 工藝中心許耿修主任表示此次展覽,工藝中心爭取臺灣優良工藝品(良品美器)入選產品露出及媒合機會,共計徵集2010~2012年認證廠商28家、76組件產品參展,讓參觀者看到臺灣豐富多元的技藝橫跨染織、玻璃、陶瓷、石材、漆器等良品美器之物件。除展覽之外,另於4月24日~27日四天辦理產品發表會,現場進行產品解說,並與民眾互動辦理有獎徵答活動,提供平台讓廠商能藉此介紹產品,傳達工藝創作者的決心與意圖,並創造合作之商機。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衷心期待「臺灣製」的優良工藝品能獲大眾支持,透過此次展覽,傳達具臺灣特色之時尚禮品,提升國內外產官學界送禮之質感,帶動一般社會大眾選購精緻設計禮品的新潮流。提供業者絕佳的機會行銷,並可與國際知名品牌合作發展其授權商品,提高銷售成效,將臺灣市場與品牌推向國際。 102/04/18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http://www.ntcri.gov.tw
15 來坐-臺灣木工藝家具展 「來坐!」這一句簡單的招呼語,卻有著濃濃的人情味。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之「來坐—臺灣木工藝家具展」於今(14)日上午溫暖開幕,誠摯邀請關心臺灣工藝的各界朋友到工藝園區來坐坐。該展展期自即日起至102年10月27日止於生活工藝館4樓展出。 古人說「行、住、坐、臥」皆學問,一張「椅子」其實不單單只是椅子,它不僅是我們每日接觸使用最多、也最依賴的一種生活道具,一張「椅子」其實更是生活文化發展的縮影,其中亦承載著豐富多采的技藝、智慧與常民故事。 工藝中心許耿修主任表示「來坐—臺灣木工藝家具展」在推廣「綠工藝」的概念下,強調自然與人文的榫合,並以木工藝家具中之坐具-「椅」為主題元素,輔以其他代表性家具,將「椅子」這個物件,從古今中外、從明清家具到早期臺灣生活文化記憶,不論是代表身分地位的交椅、散發文人雅緻的圈椅,或是滿溢慈愛的乳母椅、兒童椅,件件都是極具代表性的椅子。而總統府會客椅及歐巴馬所坐的椅款,更增添了椅子本身的故事性。 本次展出的72件作品中,尚有難得一見的多功能兒童椅,有著「19世紀的家具版變形金剛」的封號,為純手工打造,包括輪子均為木製,整座以「榫卯工法」輔以五金配件運用於轉折之處的設計,可以是散步用的嬰兒推車,也兼具寶寶餐椅的功能,是行進與座椅兩用的實用家具。另外,早期盛行於臺灣南部而現今幾已失傳的木工藝特色表現—茄冬入石柳太師椅,亦在收藏家的共襄盛舉之下,來到工藝中心與民眾見面,其雕工之精美,令人讚嘆。 除上述精彩坐具之外,更匯集中外家具界的大師級作品,加上別出心裁的創作概念椅,相信「來坐—臺灣木工藝家具展」將帶領大家進入與眾不同的感官世界,為大眾創造嶄新的木工藝記憶!竭誠歡迎各界共同參與這場木椅的饗宴。 展覽期間於假日另安排有十場木工藝體驗及講座,並於七夕及中秋節前夕安排節慶特別活動,展覽相關活動訊息請至工藝中心網站(www.ntcri.gov.tw)查詢。 102/6/14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http://www.ntcri.gov.tw
16 102年校園生活工藝種子教師培育全國發燒 校園工藝列車啟動,創藝晶片植入全台! 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亞洲大學承辦,協同創意設計學院與迎光社共同執行的「OSOC-One School One Craft一校一工藝」計畫, 6/20日正式於亞洲大學羅丹廣場舉行啟動典禮。 這是文化部深耕國中工藝教育的第一步,期許「OSOC一校一工藝」能讓工藝種子在全台校園開花結果。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許耿修表示:「臺灣工藝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文化與技藝傳承非常迫切,我們要讓工藝之水繼續流,OSOC一校一工藝就是一顆強力的加壓馬達。」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也說:「亞洲大學專注於創意與創造,在國際創意競賽中屢屢獲獎,OSOC一校一工藝活動除了教育與傳承的功能之外,還有傳統與創意激盪的過程,校園與工藝是一個很精采的結合!」而啟動典禮在「創藝晶片植入儀式」達到氣氛最高潮,由十二位來自全國各大工藝領域、身經百戰的工藝師,將存有思想與技藝的「創藝晶片」灌注至學員身上,期許透過「OSOC一校一工藝」能讓百年工藝文化與功力傳承至下一代,同時也象徵為期四個月的活動即將串聯全國北中南東,掀起一場校園的工藝創意新革命。 工藝與大眾的生活密不可分,無論是傳統技藝的創新、在地特色工藝產業化或是公共空間的介入活化,臺灣工藝發展面貌正迅速以全新姿態蛻變中。為了因應工藝創意新浪潮,「OSOC一校一工藝」將透過初階與進階的兩階段課程安排,串聯全國北中南東四所大專院校、十二位工藝師進駐、舉辦超過五十場的工藝體驗研習活動,讓工藝種子深入校園,向下紮根。「OSOC一校一工藝」北中南東四區,將以在地工藝形塑各區特色;北區的臺灣師範大學展現北台灣的深厚工藝文化,以陶藝、玻璃、藍染工藝為主軸,揉合傳統與未來;中區的亞洲大學將發揮創新與活力的優勢,以竹藝、漆藝、植物染,展現創意風華;南區的東方設計學院延續南台灣的活力與熱情,以金工、木工、交趾陶工藝,打造獨樹一格的南台灣風情;而東區的台東專科學校將昇華原住民工藝文化,將原住民工藝、石雕、木雕與刺繡,以傳統融合國際視野,灌注東部源源不絕的工藝教育活力。十二位來自全國各地,各大工藝領域的工藝師正摩拳擦掌,準備大展身手,漆藝工藝師陳永興說:「我已經等不及要把畢生所學灌注在學生身上了!」 「OSOC一校一工藝」活動時間從六月下旬開始至十月止,首先將展開「工藝DIY」學習課程,讓各地的國中師生以四區大專院校為中心,以啟發興趣、在地觀察、動手實作的方式參與,接著進行「工藝研習」,將以更進階的方式讓學員進一步創作,並且將層次提昇至「在地發展、創藝深植」。「OSOC一校一工藝」使校園成為工藝種子的擴散中心,強化工藝學習環境,持續提供在地工藝產業的發展與未來創新之所需能量。 「OSOC一校一工藝」融合在地產業、工藝技藝與創新的黃金三角,創新與傳統兼容並蓄,期望能引導學生親近工藝、了解工藝,並讓工藝文化的活水,在年輕的浪潮下持續攪動,也讓在地化工藝特色,發光發熱,成為下一世代臺灣的活力泉源。 102/6/20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http://www.ntcri.gov.tw
17 感官新震撼,表演藝術創「藝」感受-工藝絲竹藝術季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南投縣政府文化局、草屯鎮公所共同主辦的「工藝絲竹藝術季」,將於10月起正式開鑼,連續三個月於台灣工藝文化園區舉辦,這是工藝中心與在地藝文界協力,將藝術表演與工藝結合的創意活動,期許體驗工藝、聆聽絲竹、舞動生命、戲夢人生,在台灣工藝文化園區譜出奇幻樂章。 工藝中心主任許耿修表示,工藝不僅是工藝品創作,他還肩負各項感官的體驗任務。工藝的手作體驗及作品欣賞如何透過五感中最靈敏的聽覺來感受工藝精微細緻之功力,則是工藝發展階段的重要課題,有很多樂器都是精良的工藝創作,製作時從選材、加工、膠合、上漆等工序都須按部就班,有著頂真的工藝精神,方可製作出一件造型、聲音優美的經典之作。而工藝絲竹藝術季,就是工藝將藝術表演融合的最關鍵活動,在本季的表演活動中,其中有來自南投縣親愛國小【高山上的小提琴】,就充分結合工藝與音樂的元素,山上的小朋友在老師的指導下,由鋸木頭開始,親手製作屬於自己的小提琴,老師還讓學生們運用木雕工藝在小提琴上雕刻原住民圖騰及彩繪,創造出世界上少有的圖騰小提琴。 「工藝絲竹藝術季」系列,是一項定時、定點、做固定事情的推廣藝文活動,自10月5日至12月28日止,於每週六晚上五點半開始至七點,共舉辦十三場不間斷的演出。由來自全國各大藝術表演領域、演出精湛的藝術團體,將表演藝術與工藝融合的新能量烙印至參觀民眾心中。其中包含五洲園掌中劇團【科幻金光神怪戲】、Cicada(蟬)樂團【邊境消逝】、極至體能舞蹈團【背包客】、世雯民俗舞蹈團【舞動奇蹟】、樂興之時管絃樂團【秋樂、聲歌】、南投縣親愛國小【高山上的小提琴】、草屯國中音樂班【秋天的聲音-聆聽生命的樂章】、亞太胡琴樂團【樂自心中來】、台灣豫劇團【錢要搬家了】、國立台灣交響樂團【銅管五重奏】、台灣國樂團【NCO絲竹隨想樂飄揚】、心靈歌王曾大展【台灣歌謠之夜】等。 活動中更結合許多工藝樂器的體驗活動,包含陶笛、雨聲器及竹口笛的DIY研習,讓您除了欣賞藝術演出外,也可以動手製作屬於您自己的樂器。其中「竹口笛」是由鄭瑞賢老師於2012年至紐西蘭進行文化交流時,為了向友邦呈現出屬於台灣在地的代表性樂器所研發而成的超迷你管樂器。其材料是由南投竹山所產的三年生剛竹製作而成。運用手指,透過八公分、五孔的竹管就可以吹奏出十一度音,是一個方便隨身攜帶且可以自行手做的工藝樂器。只要來到台灣工藝文化園區,就有機會體驗製作這項集工藝與創意於一身的靈巧樂器喔! 除了上述精彩的活動之外,第二屆【秋韻】紅豆盃流行音樂大賽即將於11月23日展開。【秋韻】流行音樂大賽激發出各種不同元素與工藝間的合作樣貌,其中「最佳工藝樂器演奏」及「最佳工藝美學造型」兩項團體獎,將音樂比賽導入原住民音樂及傳統工藝樂器等與工藝相關的表演元素,以增廣音樂比賽的工藝特色及文化內涵,希望各界趕快組團報名共襄盛舉。 「工藝絲竹藝術季」融合台灣創新工藝、藝術表演、在地文化的黃金三角,讓創意與傳統兼容並蓄,期待能引導喜愛不同族群的藝術愛好者,親近工藝,了解工藝,進而將工藝元素融合進各項文化之中。讓工藝的活水,透過「工藝絲竹藝術季」流向台灣各個文化角落,讓工藝的種子在各地發芽茁壯,成為下一代台灣創新的活力泉源。 活動詳情資訊請上網查詢 https://www.facebook.com/ntcrdi 102/9/27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http://www.ntcri.gov.tw
18 「流轉書頁生典律-臺灣文學出版特展」10/6日起將於紀州庵文學森林展出! 由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承辦之「流轉書頁生典律-臺灣文學出版特展」,即將於10月6日開始自台南移師至台北紀州庵文學森林展出。展覽內容包括「從作者到讀者的通路」與「臺灣文學出版主題特寫」兩大主題,分別介紹一本書從出生到面世的背後故事,以及台灣文學出版歷史脈絡。現場除了能一睹知名文學作品不同時期的珍貴典藏原本,亦展出難得一見的鉛版打樣機,可讓民眾親自體驗印製明信片帶回家! 「流轉書頁生典律-臺灣文學出版特展」由國立臺灣文學館策畫,曾於2012年在國立臺灣文學館展出,為擴大臺灣文學在全臺的能見度,也呈顯臺灣文學館的研究成果,並深化臺北地區文學展示與推廣效益,因此國立臺灣文學館推動臺北移地展示計畫,委託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執行製作,於紀州庵文學森林展出。 「流轉書頁生典律-臺灣文學出版特展」展期從10月6日至11月24日,開幕時間為10月6日下午兩點。期間將舉辦「認識出版小旅行」、「你有一張不同的臉;書籍版本的變遷」、紀錄片「鑄字人」放映及導演講座、「小本的」出版創作計畫發表及「一本書的完成:做一本好看又好命的文學書」等教育推廣活動,邀請線上出版人、文學創作者及藏書家,為大家解密文學作品及出版產業的「眉眉角角」。詳細活動時間與報名方式請上紀州庵部落格:http://kishuan.pixnet.net/blog。 102/10/6 紀州庵文學森林
19 《永是有情人-琦君捐贈展》 國立台灣文學館10月9日起以《永是有情人》為題,推出散文大家琦君捐贈展,內容包括琦君歷來著作、藏書、信札及照片,以及首次公開展出的琦君隨身物品,衣服、髮簪及結婚證書,生動呈現琦君的一生及文學成就。這是今年台文館徵集文物數量最多的一次,再加上琦君在文壇上的重要地位,捐贈展的推出意義重大。 琦君本名潘希珍,1917年出生浙江永嘉,後遷居杭州,畢業於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1949年來臺,在司法界任職20年,退休後任教於中央大學、文化大學中文系。1983年隨丈夫李唐基僑居美國,2004年回臺灣定居淡水,2006年逝於台北。 琦君自1954年自費出版第一本作品《琴心》開始,便在小說與散文創作中大放異彩,作品風格溫柔敦厚,平實易讀,多篇文章選編至國內外教科書,傳頌里巷,她於72歲時發表的作品〈橘子紅了〉,曾改編為電視劇,膾炙人口。 台文館館長李瑞騰曾談及琦君的文學成就,稱其「文字漂亮,景致與情緒混然天成」,並說琦君作品從人與情出發,並擴大到對土地的熱愛,也有對台灣社會、生活環境的描繪,值得深入研究。琦君作品備受推崇,夏志清曾讚譽琦君:「第一流的散文家,一定有超人的記憶力,把過去的真情實景記得清清楚楚。」 本展以「永是有情人」為題,除了《永是有情人》一書為其自陳真實身世的著作,有其重要轉折意義外,琦君重「情」,這樣的心態多少透露在她的書名中,不只是懷舊之情,琦君旅美、居臺,每到一處,都與當地友人保持深摯淳厚的情感,並化為詩文與信札,字裡行間可見其真性情。 為替作家文物覓得妥善的保存機構,琦君兒子李一楠、媳婦陳麗娜自2010年起與國立台灣文學館聯繫,洽談捐贈事宜,內容包括1400餘本藏書、1600餘封信札、7000張相片以及資歷證件正本等,為今年入館文物數量最多者,歷經多時終於完成徵集程序並舉行捐贈展。除入館文物外,琦君結婚證書、常穿衣物及贈媳的髮簪、剪斷的金戒指亦一併展出,呈現琦君以一女性之姿而成散文巨擘的風采。 「琦君捐贈展」展場位於台灣文學館2樓展覽室,共分為四個主題展區,第一區「萬水千山師友情」,主要呈現琦君作品對老師的回憶與讀者及親友的信札。第二區為「三更有夢書當枕」,其中「著作目錄與版本」為琦君著作一覽表,並列舉其中重要著作。「琦君用書」可見其專業及興趣,約可分為詞學專業養成之論著、文友贈書以及其他讀物。「琦君接受史」主要從琦君作品被收入臺灣及國外教科書、散文選集部分,及以琦君為研究對象之學位論文角度切入,觀察讀者如何對琦君作品產生認同,並進一步在學院中進行研究與討論的過程。 第三區為「千里懷人月在峰」,琦君筆下的親人描寫以母親最多,外公次之,父親、兄長及故鄉其他長輩也屢屢出現篇章中,懷人兼懷鄉,形成綿密的情感網絡。來臺後,由於臺灣是她的第二故鄉,對於另一半李唐基先生、兒子李一楠也多有描述,旅美之後,臺灣的風土民情也常出現在作品中。第四區「留予他年說夢痕」, 以琦君重要資歷證件及隨身物品為展示重點,紀錄琦君一生重要經歷。 總計琦君居臺時間35年,在美20年。夫婿李唐基先生細心為琦君收存一切資歷證件、早年相片,為本展得以呈現不可不提的重要功臣。 102/10/7 國立臺灣文學館
20 台文館南管音樂會 王心心與余光中共譜新藝 國立台灣文學館10週年館慶系列活動已陸續展開, 10月18日將登場的「南管音樂會」由心心南管樂坊擔綱演出,樂坊創辦人王心心以南管曲牌譜寫詩人余光中的作品《洛陽橋》,是古老南管與現代詩結合的首次公開,老樂靈魂與現代文學碰撞出全新的火花,值得期待。 王心心是當代華人最重要的南管音樂家之一,四歲開始學習南管,2003年創立「心心南管管樂坊」,以保存與推廣南管音樂為志業,知名編舞家林懷民曾如此形容王心心,「她尚未出場,我們靜默等候;她一開口,我們便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了。」王心心將於音樂會中登場主唱由她親自譜曲的余光中詩作〈洛陽橋〉及〈鄉愁〉二曲。 南管是台灣所保存中華傳統音樂裡最古老的音樂,發源於中原,蓬勃於泉州,是仕紳人家廳堂的休閒雅樂,其樂曲包括「指」、「曲」、「譜」三種形式,演奏程序分為「奏指」、「唱曲」、「宿譜」三部分。《洛陽橋》以「中滾」這個曲牌譜寫,曲調強烈、高亢,原來內斂的詩變得情感奔放,已親自聆賞個中奧妙的台文館館長李瑞騰為之動容,強烈推薦民眾一定要來享受這個難得的演出。 王心心受台灣文學館之邀,以南管為現代詩譜曲,實現她多年來的想法。她表示,在創作的過程當中,深深感受到現代詩的感情深度完全不亞於古典詩詞;而南管與現代詩的結合,為南管藝術憑添更多現代感,一定能讓觀眾產生共鳴。 為讓民眾深入南管藝術之美,音樂會將先由樂師王新源以《記相逢》中的〈霏霏颯颯〉及〈月色〉「導聆」解說南管、樂器及排場,接著由八位樂師演出〈鄉愁〉、〈梅花操〉、〈洛陽橋〉及〈百鳥歸巢〉等曲。 「台灣民間文學曲藝─南管音樂會」由文化部指導,國立台灣文學主辦,是10週年館慶系列活動「文學匯演」四場活動之一,另外三場活動分別為「追魂組曲Ⅲ音樂會」、「陳達儒紀念音樂會」及「一桿稱仔─精典文學劇場」。本場次為免費索票入場,歡迎喜愛藝文的朋友踴躍參與,歡迎民眾踴躍參加。詳情請洽台灣文學館網站:http://aas.nmtl.gov.tw/。 102/10/11 國立臺灣文學館 http://www.nmtl.gov.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857&Itemid=15
21 十年慶成 台灣文學館發表三書 國立台灣文學館10月17日歡渡十週年館慶,館長李瑞騰正式向外界公開介紹「館慶三書」,回顧台文館開館十年來在館務、出版及展覽所累積的成績,同時描繪下一個黃金十年的文學藍圖。慶祝活動中最溫馨的場面是從開館至今的歷屆館長回娘家,四位館長同心打鼓,在隆隆鼓聲中,敲擊出對文學館十歲生日的祝福。 國立台灣文學館為我國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2003年10月17日正式開館營運,今年剛好十週年。集全館之力,台文館在10歲生日當天,出版《觀瀾索源:館務十年》、《競秀爭流:展覽十年》、《明珠翠羽:出版十年》,讓人們從展覽、館務及出版三方面,全面性的深入文學館內涵。 原訂要親自出席館慶活動的文化部長龍應台,也致電李館長向台南的民眾致意;她在寫給館慶三書序言中提到她對文學館的期許,她說,文學是社會靈魂所在,而台文館是所有作家、文學愛好者的心靈歸宿;文學館在跨世紀的十年,懇切素樸一路走來,累計了10萬餘件文物典藏、500餘冊的圖書出版及200檔次的展覽,對於拓展台灣文學的閱讀版圖、深化文化國力的根基,台文館將發揮更關鍵的支柱角色。她祝福台文館下一個精彩十年,帶給華文世界文學更大的豐美與幸福。 館慶典禮於下午二時展開,從台南揚名國際的十鼓擊樂團演出精彩,隆隆鼓音震撼人心,林瑞明、陳昌明、鄭邦鎮及李瑞騰歷任及現任館長共同擊鼓,為館慶揭開序幕。現場氣氛熱鬧,貴賓雲集,包括台南市副市長顏純左、陳萬益教授、中央大學副校長李光華等人上台致詞,祝賀文學館十年有成。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呂理政、台南生活美學館館長林案倱、奇美博物館館長郭玲玲、衛武營主任陳善報,巴代、版畫家潘元石等文友作家也都親自出席。 館慶的重頭戲之一是致贈感謝狀給文學文物捐贈者,台灣文學館每年均收到大批的捐贈物品,有作家手稿、器物、書籍、剪報等,至今超過10萬件,所有捐贈物品都是對台灣文學擁有深情人士的奉獻,因此每年館慶都會特別予以表彰感謝。今年的出席館慶的捐贈者有楊逵的公子楊健、李潼的公子賴以寬、作家林武憲,以及楊明憲等人。 館慶最後表揚在文學館服務年資達10年的資深志工,包括方霜雲、王淑珍、卓麗香、楊美月、鄧福榮、黃中興、葉惠珠、蔡秋娥、潘昭男、謝金福等人;從開館即到館工作的資深館員丁千惠、黃雪雅、陳建銘;績優館員林佩蓉、黃敏琪等人,也都在館慶當天獲得公開表揚。 文學館10週年館慶的系列活動,於9月中即陸續展開,包括慶典、文學匯演、文學特展、套書發表、文學講座,另外還有臨時郵局、明信片免費寄送、出版品7折、雪芙瑞文學咖啡飲品9折及集點送贈品活動。 配合館慶推出的臨時郵局,在文學館前廣場設置攤位,現場有十週年紀念郵票、紀念封、明信片等吸引不少郵迷前往。10月10日至31日,文學館免費提供免費明信片寄送服務,每日100張,索取請洽服務台。 102/10/17 國立臺灣文學館
22 余光中聆聽王心心 南管與現代詩的美麗相遇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南管音樂大師王心心,首次以南管譜曲現代詩,10月18日晚間於國立台灣文學館首演,取材同是泉州人余光中的作品〈鄉愁〉,曲音百折千迴,打動現場近四百名聽眾的心,有人聽得眼眶泛淚不能自已,終場紛紛起立,報以熱情的掌聲回應。這也是國內首次成功將南管古樂與現代文學結合的完美演出。 國立台灣文學館10週年館慶系列活動之一「文學匯演」,邀請心心南管樂坊演出,除了傳統南管樂曲,此次還將這項古老的民間曲藝創新,由創辦人王心心首次嘗試結合現代詩入南管,她說,將現代詩譜上南管的想法,擺在心裡已經很久,這次藉由台灣文學館的提議,讓夢想實現,她很感謝,尤其在演唱鄉愁一曲時自己幾乎哽咽,情感上有很大的波動。 王心心古典扮相優美,一出場即虜獲全場目光, 她手撫二弦靜默, 眾人屏息以待,接著一種近乎來自天籟的聲音,緩慢的流洩而出,聽眾陶醉其中,彷彿進入不可名狀的時空,直至樂音停止才清醒過來,意猶未竟的品味之前耳聽眼見的美好。 王心心會後表示,她希望有機會可以辦一場全部都是余光中老師作品的南管音樂會,而除了余光中,席慕容是她特別傾慕的詩人。 余光中18日帶著妻子范我存共同出席這場音樂會,聽完王心心的演唱,他上台表示,南管的優美不下於崑曲,他的〈洛陽橋〉,如今譜上南管曲牌,由王心心唱來,讓他有一種「心心相印」的感動。 南管為台灣所保存的傳統音樂裡最古老的樂種,發源於中原,在泉州發揚光大,王心心就是泉州人,四歲起學習南管,精習指、譜大曲及各項樂器,尤以歌唱著稱,至今卓然成家,是南管界少見的音樂全才。 音樂會共演出6首曲目,先由樂師王新源向觀眾介紹南管音樂做「導聆」,讓第一次聆聽者也能輕鬆進入南管,享受東方古典音樂的美好。前2首作品是傳統南管樂曲《記相逢》之〈月色〉〈霏霏颯颯〉二節,《記相逢》為南管古樂較完整的指套之一,內容為元雜劇《玉簪記》裡小尼陳妙常對書生潘必正的相思之情;接著是以現代詩入曲的《鄉愁》及《洛陽橋》,都是詩人余光中的作品;〈梅花操〉為南管四大名譜之一,最後以熱鬧優美的〈百鳥歸巢〉作結,全曲模仿百鳥啼鳴飛翔,旋律明亮活潑,變化萬千。 音樂會後聽眾紛紛湧上台前,要求與王心心合影、並請余光中簽名,還有從大陸來台求學的女大生關雨然,第一次聽南管及余光中的詩,直呼好聽,紅著眼眶要求王心心幫她簽名,氣氛熱烈感人。台灣文學館館長李瑞騰則表示,文學館很高興幫南管與現代詩作媒,此次跨界合作,成功的讓老藝術注入新生命,也帶起10週年館慶活動的高潮。 102/10/22 國立臺灣文學館
23 台灣文學館經典文學劇場 演出賴和作品《一桿稱仔》 國立台灣文學館10週年館慶「文學匯演」系列活動於10月27日舉辦《一桿稱仔》經典文學劇場,由台南「影響?新劇場」改編賴和小說《一桿稱仔》。另外為讓民眾前來體驗不一樣的賴和, 10月25日由影響新劇場舉辦《遇見秦得參》互動劇場體驗活動。活動免費,歡迎前往。 賴和是台灣重要文學家,《一桿稱仔》是其最知名的作品之一,並已收錄在高中生國文教材中。故事敘述日治時期台灣民眾受到壓迫的苦難,批判殖民時代的律法完全由殖民者隨性操控,被殖民者只能任由擺佈。小說主角秦得參賣菜時所使用的「稱仔」其實就是社會公平的象徵,卻被巡警惡意毀壞,以此帶出小說主題的重心。 「影響‧新劇場」為文化部分級獎助藝文團隊,今年獲選102年度文化部媒合演藝團隊進駐台灣文學館,該團隊致力為年輕觀眾製作好戲,並以戲劇進行人文藝術教育等推廣活動,《一桿稱仔》的演出也是此項合作計畫之一。 《遇見秦得參》互動劇場體驗活動,運用教習劇場互動式戲劇技巧坐針氈(Hot seating)的方式,在引領者(Joker)的帶領下,演員將以演教員(Actor-Teacher)的身分扮演《一桿稱仔》劇中的秦得參,以角色入戲的方式,讓參與活動的青少年親自和劇中的角色對話。讓觀眾在和演員互動問答的過程中,勾勒出劇情及理解角色自身的困境,進而思考《一桿稱仔》故事背後的文化、時代意涵,以及與現今社會議題做更深刻的連結與反思。活動時間約1小時, 10月25日下午7:00、10月27日下午4:30共2場活動,額滿為止,報名請洽劇團網站www.nvnvtheatre.com。 配合國立台灣文學館十周年館慶演出的經典文學劇場《一桿稱仔》,10月27日下午2點30分在台灣文學館演講廳登場,由擅長處理文學作品之呂毅新編導,資深劇場演員陳怡彤、林禹緒、李佶霖,透過戲劇表演的方式,重新詮釋這篇小說的精神與意義。並聘請台灣文學專家呂興昌教授為文學顧問,以向作家作品致敬為目標,保留小說家原汁原味的文字意涵,以結合劇場、文學與音樂跨界合作的模式,重新賦予《一桿稱仔》創新的生命力。相關活動請上國立台灣文學館網站nmtl.gov.tw 102/10/23 國立臺灣文學館
24 行動博物館環島巡迴 10月31日移師台東池上鄉萬安國小 「台灣文學行動博物館」從花蓮市文創園區移師台東,10月31 日上午9:00在台東池上鄉萬安國小正式展出,台文館竭誠歡迎民眾踴躍參觀,近距離體驗台灣文學之美。 台灣文學行動博物館自2010年起巡迴全台,今年推出第二期行動博物館「音以律文─台灣文學聲情演繹」,強調文學的聲音之美,7月整裝從台南出發前往東部,陸續在宜蘭、花蓮及台東展覽。2013年度巡迴展最終站的展出地點在台東池上鄉萬安國小,展期自10月31日起至11月20日止。 展出內容由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出發,擴展至母語之美、誦讀韻味,展現文學化身為戲劇、歌曲的魅力,以及有形的文字結合無形的聲音,分為「常民之聲」、「媽媽的話」、「為你朗讀」、「文字演歌」、「聲歷其境」等五大展區,採取互動式、藝術性的展覽手法,透過多媒體設計,結合時下最夯的APP、QR code、VR等多樣化資訊技術,豐富展覽內涵及多變性,讓文學除了閱讀,也透過樂曲、戲曲、詩詞朗誦、文學電影等各種方式,讓大家「聽」出文學的感動。 除了常態展出之外,主辦單位特地蒐集多位台東地區作家出版品,在博物館內提供觀眾閱讀,讓民眾透過本次展覽了解台灣文學聲音之美、也更認識台東在地的文學作品。 開展首周末11月2日上午10點30分,辦理「說學逗唱的肢體文學」活動,邀請台東縣關山鎮德高國小的「哈客劇團」,透過活潑逗趣的內容,讓參與的民眾可從戲劇表演中聽見客家的語言、看見客家的故事;表演活動後,由在地母語老師更深入的為大家介紹客家文學及文化。歡迎各位有興趣的大小朋友們一同前往現場參與活動。 2013年度台灣文學行動博物館「音以律文」巡迴展,將在台東縣池上鄉畫下句點,有興趣的朋友們千萬別錯過。 102/10/29 國立臺灣文學館 http://www.nmtl.gov.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865&Itemid=15
25 返常—2013亞洲藝術雙年展 國美館於102年10月5日舉辦「2013亞洲藝術雙年展」,本屆亞雙展策展人黃舒屏以「返常」作為核心概念,關注存在於我們生活周遭經驗的種種日常狀態,除了回歸日常之物的美學趨勢外,「返常」的另一個涵義,也希望從生活的根本結構,去檢視與省思那些浮現反常的社會常規與體制,重新找回忠於自我價值和社會關照的生活本質。展覽中來自二十個亞洲國家及地區的藝術家以結合塗鴉、裝置、影像、劇場、表演等多種不同樣貌和方式,呈現精采的亞洲生活與文化。 102/10/5 國立臺灣美術館 http://www.asianartbiennial.org/2013/
26 硬地校園巡迴 10/1啟動你的ROCK魂 36組硬地樂團 X 30天從南到北 X 10 所知名大學,硬地音樂三度入侵校園,將在今年十月掀起夏天結束後首波搖滾浪潮,點燃一整學期的熱血狂躁。兩年前,我們開始把獨立音樂界最豐富最精華的果實帶進校園,在全國大專院校間投下震撼彈,在校園中引起廣大的回響與支持,硬地音樂校園巡演也變成每年學生們最期待的開學盛宴。 102/09/30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aspx?id=a8bd9ee7-9296-4147-ac49-ae0f1aef384c
27 臺灣”亮”起來 國片《郊遊》揚威國際獲頒獎金250萬 文化部二日下午舉辦「臺灣"亮"起來」國片《郊遊》授獎儀式,邀請甫從法國馬賽返臺的導演蔡明亮出席,與演員李康生、陳湘琪等暢談廿年來電影理想的追尋和堅持。部長龍應台親自頒發獎金250萬予電影出品公司,表揚《郊遊》榮獲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的國際肯定。導演蔡明亮特別感謝臺灣與法國給他自由的創作環境,也謝謝觀眾跟著他的電影一起成熟,「在沒有劇情的電影中,獲得生命最深層的感動!」 102/10/02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aspx?id=b7ed1de2-05f7-41e5-9e44-e676686a94ab
28 從舞台到講台 流行音樂教育思維前進校園 為了鼓勵流行音樂的人才培育,建立業界與學界聯繫與相互交流的管道,並了解國內外流行音樂產業的發展需求,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推動流行音樂專案辦公室」今(9)日下午於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辦「音樂新思維-流行音樂人才培育交流論壇」,邀請五月天樂團的怪獸及瑪莎、今年金曲獎評審團總召倪重華、大大樹音樂創辦人鍾適芳,及寫下《青年的四個大夢》一書影響許多年輕人的吳靜吉教授與談,300個座位在開放時半小時內即索取一空,並開放第二現場實況轉播,現場反應熱烈。 102/10/09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aspx?id=21ddf228-448a-49a0-bcdd-1e47354a3512
29 臺灣影業蓄積能量 東京國際影展再度發光 第26屆東京國際影展將再度聚焦臺灣!代表臺灣角逐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失魂」、票房亮眼的喜劇片「總舖師」、世界麵包冠軍得主吳寶春師傅生命故事改編而成的「世界第一麥方」、隋棠主演的愛情片「甜秘密」、臺日韓國際合創電影「打狗舞」及候孝賢導演經典電影「兒子的大玩偶」數位修復版將齊聚東京,演繹臺灣風情,釋放影業蓄積的能量。 102/10/16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aspx?id=2f32e5a4-4677-4f1d-87b2-d8e0d12e1df8
30 CMJ台灣之夜 葛仲珊、王若琳聯手發聲 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大京藝術創新有限公司承辦之「2013年美國紐約CMJ音樂節」,在美國時間10月15日於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舉行國際媒體記者會。現場除聚集來自全球各地的媒體、音樂品牌廠商外,也邀請到CMJ音樂節執行長Alex d’Amencourt、演藝足跡橫跨歐美各大城市的美國紐約嘻哈歌手及流行音樂教育家Rabbi Darkside等重量級嘉賓到場,與這次代表台灣赴紐約演出之三組藝人王若琳、葛仲珊(Miss Ko)和DJ Noodles等,共同宣告此次CMJ以台灣新「女聲」為特色的演出展示,以及未來國際演出的合作計劃。 102/10/17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aspx?id=a82bb7c1-2d4b-4e18-b3cb-0f2dbff81b79
31 第48屆廣播金鐘獎得獎名單揭曉 第48屆廣播金鐘獎18日揭曉,央廣與教育電台各自奪下6獎同成最大贏家,余光則獲頒最佳貢獻獎。102年度(第48屆)廣播金鐘獎報名件數創新高,計有1049件作品角逐29個獎項。 102/10/21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aspx?id=45d6db24-8bd7-4957-bd14-f717d1d45211
32 只聽音樂不過癮 音樂講唱進校園 —文化部邀林俊傑、黃韻玲、戴佩妮等創作歌手「唱」所欲言 校園演唱風行多年,但是與學生的交流多只停留在一場又一場精彩的台前演出。為了讓華語流行音樂向下紮根,拉進舞台與講台的距離,並且建構校園流行音樂產業育成機制,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將前進校園,於10月至11月分別在成大、中山、世新、政大辦理4場音樂講唱會。 102/10/21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aspx?id=42099edc-6e56-4d9a-9884-2916dba72895
33 從舞台到講台 流行音樂教育思維前進校園 為了鼓勵流行音樂的人才培育,建立業界與學界聯繫與相互交流的管道,並了解國內外流行音樂產業的發展需求,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推動流行音樂專案辦公室」今(9)日下午於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辦「音樂新思維-流行音樂人才培育交流論壇」,邀請五月天樂團的怪獸及瑪莎、今年金曲獎評審團總召倪重華、大大樹音樂創辦人鍾適芳,及寫下《青年的四個大夢》一書影響許多年輕人的吳靜吉教授與談,300個座位在開放時半小時內即索取一空,並開放第二現場實況轉播,現場反應熱烈。 102/10/09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aspx?id=21ddf228-448a-49a0-bcdd-1e47354a3512
34 臺灣影業蓄積能量 東京國際影展再度發光 第26屆東京國際影展將再度聚焦臺灣!代表臺灣角逐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失魂」、票房亮眼的喜劇片「總舖師」、世界麵包冠軍得主吳寶春師傅生命故事改編而成的「世界第一麥方」、隋棠主演的愛情片「甜秘密」、臺日韓國際合創電影「打狗舞」及候孝賢導演經典電影「兒子的大玩偶」數位修復版將齊聚東京,演繹臺灣風情,釋放影業蓄積的能量。 102/10/16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aspx?id=2f32e5a4-4677-4f1d-87b2-d8e0d12e1df8
35 CMJ台灣之夜 葛仲珊、王若琳聯手發聲 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大京藝術創新有限公司承辦之「2013年美國紐約CMJ音樂節」,在美國時間10月15日於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舉行國際媒體記者會。現場除聚集來自全球各地的媒體、音樂品牌廠商外,也邀請到CMJ音樂節執行長Alex d’Amencourt、演藝足跡橫跨歐美各大城市的美國紐約嘻哈歌手及流行音樂教育家Rabbi Darkside等重量級嘉賓到場,與這次代表台灣赴紐約演出之三組藝人王若琳、葛仲珊(Miss Ko)和DJ Noodles等,共同宣告此次CMJ以台灣新「女聲」為特色的演出展示,以及未來國際演出的合作計劃。 102/10/17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aspx?id=a82bb7c1-2d4b-4e18-b3cb-0f2dbff81b79
36 第48屆廣播金鐘獎得獎名單揭曉 第48屆廣播金鐘獎18日揭曉,央廣與教育電台各自奪下6獎同成最大贏家,余光則獲頒最佳貢獻獎。102年度(第48屆)廣播金鐘獎報名件數創新高,計有1049件作品角逐29個獎項。 102/10/21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aspx?id=45d6db24-8bd7-4957-bd14-f717d1d45211
37 只聽音樂不過癮 音樂講唱進校園 —文化部邀林俊傑、黃韻玲、戴佩妮等創作歌手「唱」所欲言 校園演唱風行多年,但是與學生的交流多只停留在一場又一場精彩的台前演出。為了讓華語流行音樂向下紮根,拉進舞台與講台的距離,並且建構校園流行音樂產業育成機制,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將前進校園,於10月至11月分別在成大、中山、世新、政大辦理4場音樂講唱會。 102/10/21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aspx?id=42099edc-6e56-4d9a-9884-2916dba72895
38 世界影音遺產日 文化部邀林青霞出任守護大使 搶救臺灣老電影 文化部24日上午啟動搶救臺灣老電影行動,邀請導演李行、影星石雋以及專程自港返臺的林青霞出任「守護大使」,號召企業與全民一起參與,搶救瀕於酸化毀損的臺灣老電影。龍應台表示,老電影是臺灣人的共同資產,影像聲音保存了珍貴歷史,「老電影就是國民記憶的博物館」,不搶救就會灰飛煙滅,她呼籲大中小型的企業都加入搶救行列。《龍門客棧》出品公司聯邦影業、戲院業者秀泰影城率先響應文化部搶救行動,各捐出50萬元拋磚引玉,表達業界支持國片的熱情。 102/10/24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aspx?id=518dbdb2-e02b-4148-97da-9aee0d90526d
39 第48屆電視金鐘獎得獎名單揭曉 第48屆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10月25日於國父紀念館舉行,本屆電視金鐘獎計有141家公司、1,940件作品報名角逐35個獎項,比起去年增加254件,競爭極為激烈。 102/10/26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aspx?id=60862f08-e2ad-4a91-ae06-d0df47c2a16a
40 第四屆金音創作獎得獎名單揭曉 第四屆金音創作獎得獎名單 102/10/26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aspx?id=c5a4c12c-0455-40d3-9365-cca6946574cb
41 【掌聲響起後 幕後英雄站出來】揭開12道影視音工作者的幕後光芒 為了讓社會大眾一窺電影、電視以及流行音樂工作者的創作歷程,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與公共電視聯手打造「掌聲響起後─幕後英雄站出來」系列節目,以棚內對談節目「幕後的一千零一夜故事」及紀錄片節目「聲影中的故事」,為觀眾揭露這看似熟悉、卻又鮮為人知的「幕後內幕」。 102/10/30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aspx?id=d776600c-8bde-424a-b29b-a84ab67272b2
42 2013台灣樂團潮成果發表會 11/2~11/3花博公園熱力開唱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以下簡稱文化部影視局)10/30日於花博公園TRIANGLE音樂展演空間舉行「2013臺灣樂團潮成果發表」記者會,宣告本年度最重要的獨立音樂盛事, 32組獲得補助的樂團,即將集結成潮發行新作,並於本週末(11月2日、3日)在花博公園演出,展現臺灣樂團創作實力。 102/10/31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aspx?id=5835000b-d143-49d5-ba44-2e5d6c5f51d8
43 文化部扮橋樑 媒合資金與創意 第一梯次「文創加值達人賽成果發表暨媒合會」 102/10/24 文化部 http://www.moc.gov.tw/news.do?method=list&sn=1
44 2013台灣文博會系列活動|採購好文創 邀您一同逛好點‧買好物‧享優惠 台灣文創產業近年大規模成長,各式各樣商品蜂湧而出,豐富了生活品味。由文化部主辦,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承辦之2013台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已於10月1日由「採購好文創」正式啟動展會周邊活動。文化部為了增加通路的曝光,29日特別由文創發展司長徐宜君安排媒體探訪CDPiazza華山旗艦店、寶號與AU.DOT元華等三家好點。 102/10/29 文化部 http://www.moc.gov.tw/artnews.do?method=findById&id=1222852535412
45 2013臺南創意生活節—創意無限,浩角翔起v.s臺南創意生活節 「2013臺南創意生活節」9月6日於臺南園區進行特展開幕記者會,主辦單位文化部文創發展司司長徐宜君及活動代言人浩角翔起皆親臨會場。現場並開啟象徵「2013臺南創意生活節」的祕密寶盒,透過「OPEN」的概念,為府城古都帶來「Open City-城市尋寶樂」、「Open House-老屋新生命」、「Open Mind十大設計明星特展&藝術沙龍」以及「Open Live-周末狂歡夜」等四大活動。 102/9/6 文化部
46 「2013原聲音樂節」─聲呼吸?賞音樂 「2013原聲音樂節」於9月11日於文化部藝文空間進行啟動儀式記者會,為即將於花蓮舉辦的音樂節活動揭開序幕。主辦單位文化部文創發展司副司長高明秀及活動代言人歐開合唱團皆親臨會場,並一同轉動舞臺中央的音樂盒軸心,以示「2013原聲音樂節」音樂展演、主題特展、主題講堂、創意市集、旅行推廣等活動即將開跑。 102/9/11 文化部
47 「2013傳統藝術創新節」 「2013傳統藝術創新節」於9月28日熱鬧登場,為期9天在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行,活動內容包含傳統藝術創新展、酒文化動靜態展、知名音樂創作人荒山亮、電音三太子等團體的傳統藝術創新表演、文創種子培育工作坊、藝企交流會及創意市集等,讓大家一起顛覆傳統、搖滾嘉義。期望透過2013傳統藝術創新節活動,能提供南部區域文化創意產業之創作、扶植育成、經紀媒合、展演銷售等服務,促成文化創意產業聚落的發展。 102/9/28 文化部 http://2013fita.moc.gov.tw/active1.html
48 嘉義園區第3次招商公告 「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公開徵求文化創意事業參與經營 102/11/8 文化部 http://www.investinchiayiccp.org.tw/
49 「古蹟醫生對症下藥 彩繪壁畫再現風華」 文化部文資局以行動力展現國際修復水準 臺灣古蹟與歷史建築中的彩繪與壁畫除了保護建築構件與裝飾的功能外,更發展成為民俗教化及生活藝術的殿堂,但因經常面臨香火與油煙污損,以及鹽害、黴害、白蟻蟲害,和人為不當修復等破壞,許多珍貴的大師級作品不是隨著建築整修翻新中逐漸消失,就是在歲月與環境侵蝕中殘破缺損,直到近年來,藉由文資法修法,才讓彩繪與壁畫的保存從建築本體中被獨立出來而受到應有的重視。文化部為了因應各地方政府保護文化資產的迫切需要,除了積極提供諮詢與技術協助外,必要時,往往還要親自投入搶救與修復的工作,希望藉著實務累積的技術與經驗,能逐步建立相關的規範,讓臺灣的文化資產保存邁入標準化時代並與國際同步接軌。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今年4月剛完成歷史建築高雄代天宮潘麗水巨幅山水壁畫的修復,而以長達3年時間「從古蹟現場到實驗室」所修復的已故人間國寶陳壽彝12扇彩繪門神作品,也即將運回安置於國定古蹟北港朝天宮原址,這些成果都是以行動力展現國際修復水準之具體實踐。 102/10/2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ms/newsDetailViewAction.do?method=doViewNewsDetail&contentId=5386&isAddHitRate=true&relationPk=5386&tableName=content&iscancel=true&menuId=3401
50 「第五屆海峽兩岸有形文化資產論壇」 兩岸考古學家齊聚一堂,激盪遺址管理新思惟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11月4日(一)及5日(二),在所屬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國際會議廳,舉行「第五屆海峽兩岸有形文化資產論壇」,本屆論壇主題為「考古與遺產地管理」,會中除邀請兩岸考古領域的臧振華、劉益昌、杜金鵬、王煒林、余杰等12名學者專家發表專題論文外,也與百餘名學員共同座談,相信定可激盪出新的火花。 文化資產局施國隆局長在論壇開幕式中,除歡迎大陸及臺灣學者此番共襄盛舉外,也分享了臺灣過去對於遺址保護的經驗。他認為,遺址保護必須納入整體環境影響評估,使其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 本屆論壇,聚焦於考古遺址與其定著空間的規劃與管理。過去關於「有形文化資產」議題的討論,重點往往僅在古蹟、歷史建築等地上建物,原因在於遺址多埋藏於地下,年代更久遠、其涵蓋空間範圍難以清楚界定。在臺灣,過去較少舉辦以遺址保護為主題的專題論壇,也因為這緣故,本次的交流特別顯得具有開創的意義。論壇的議題規劃,兼及學術研究與實務政策,包含史前文化遺址的發掘技術、考古博物館管理、遺址教育展示、遺址觀光規劃、兩岸政策比較等議題,對於激盪出遺址管理的新思維,有其深遠影響。 102/11/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ms/newsDetailViewAction.do?method=doViewNewsDetail&contentId=5395&isAddHitRate=true&relationPk=5395&tableName=content&iscancel=true&menuId=3401
51 2013「臺灣眷村文化與保存—檢討與展望」研討會 廣泛聽取各方意見,找出最佳共識 為了探討全國眷村文化保存推動情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防部政治作戰局及台灣研究基金會11月8日(五)及9日(六)在臺灣大學物理凝態館國際會議廳舉辦「臺灣眷村文化與保存—檢討與展望」研討會,會中並播放《南瀛眷村文化》及《眷村眷春》兩部眷村保存紀實影片,希望透過各縣市政府行政人員、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交流討論,提供專業建議,同時讓民眾參與、了解眷村文化保存的現階段執行狀況。 這場為期兩天的研討會,由國防部部長嚴明、文化部次長洪孟啟及台灣研究基金會創辦人監察委員黃煌雄等貴賓致詞揭開序幕,接著便正式進入研討議程,就眷村的歷史形成、空間特色、隔離與流動、藝術文化表現等議題展開討論,並針對眷村保存工作及國防部遴選出來的11個眷村文化園區規劃與實踐,作一總的回顧與檢討,最後再提出未來的突破與展望目標。 102/11/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ms/newsDetailViewAction.do?method=doViewNewsDetail&contentId=5400&isAddHitRate=true&relationPk=5400&tableName=content&iscancel=true&menuId=3401
52 「蕭長正雕塑展」國父紀念館二樓生活美學空間隆重推出 頻繁往來於兩岸的雕塑家蕭長正,將於10月5日至12月22日在文化部所屬之國立國父紀念館二樓生活美學空間舉辦「蕭長正雕塑展」。始終抱持創作熱情與活力的蕭長正說:「回想自己過往的每一段歲月與作為,能發揮的空間越來越寬廣,能揮灑的領域越來越多元。無論面對如何的困境,順勢而為一直就是我的人生態度,更是創作時自然而然的理念。」 在創作上蕭長正採取了極簡手法,以單純的三角型、方型、圓型的組合、變化,詮釋心中的自然山林。蕭長正認為,簡單的造型與線條,刻意保留了木材的紋路肌理是最自然最美的,就是「以線條切開來,把空間引進去」的概念。在單一作品上,他雕塑出穿透的線條,讓光穿過作品,讓視覺穿過作品而延伸。在多個作品的陳列上,他則經營彼此的呼應及組合的空間感。 蕭長正非常強調「線條」的絕對與存在,他說「在一個封閉的空間作有秩序的發展,例如以木頭來看,木頭等於是一個界定的封閉空間,一旦把它有秩序的排列出來,這所謂的空間感就會更清楚,更清晰」。 在藝術圈擁有好人緣的蕭長正,藝術家朱銘是這樣說的:「回想我與蕭長正之間三十多年,亦師亦友的情誼,其實,簡單的說,我倆倒像是勾肩搭背、無話不談的好友,平時我們之間無所謂矜持或保留,總是直接了當,率性以對。我極為欣賞他的才情,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所欠缺的藝術家豪邁、率真性情,而我也樂見他在創作歷程中,逐一達成夢想,邁向人生另一顛峰。」(摘自〈一個天生的藝術家—蕭長正,朱銘口述〉,2005《蕭長正》畫冊) 該次「蕭長正雕塑展」展出從1994年森林系列以來,以至2013年的最新作品總共二十多件,讓人對其創作歷程有更深度而全面的認識。該展將於10月5日( 六 )下午2點30分舉行開幕典禮,歡迎對雕塑藝術有興趣的民眾前來二樓生活美學空間共賞。 102/10/05 國立國父紀念館
53 「覃志剛書畫展」10月5日起在國父紀念館精彩展出 由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及臺北市兩岸人民交流服務協會、臺北市黃君璧文化藝術協會、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以及中國美術家協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書畫分會共同主辦之「覃志剛書畫展」,將於10月5日(六)至10月13日(日)止在該館3樓德明藝廊盛大展出。 覃志剛是北京當代著名的書畫家,對於繪畫、書法有著獨到的藝術見解和深厚的筆墨功底,他認為書畫同源,師古法而精創新,因而創作了許多優秀的書畫藝術作品,過去他曾來臺參訪並當場揮毫,「力透紙背、腕力生風」的功力,引發許多觀賞者的讚嘆。 是項展覽由總統府資政申學庸教授擔任總顧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及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提供學術支援,此展是覃志剛書畫藝術創作在臺灣的第一次大規模展出,期待能為兩岸文化交流帶來新的氣象,同時希望透過文化界的互相觀摩與學習,讓中華藝術更見光采,也讓文化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美麗的力量。 「覃志剛書畫展」訂於10月5日(星期六)下午16時在3樓德明藝廊舉行開幕儀式,歡迎各界先進蒞臨欣賞,相關資訊請至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gov.tw查詢 102/10/05 國立國父紀念館
54 「中華藝術攝影家學會高級會士聯展」10月5日起在國父紀念館隆重展出 由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及中華藝術攝影家學會共同主辦之「中華藝術攝影家學會高級會士聯展」,將於10月5日(六)至10月27日(日)止在該館2樓東西文化藝廊隆重展出。 隨著攝影數位影像科技的進步及電腦數位化的潮流演變,加上相機功能與畫數逐年提昇,改變了攝影創作者的理念,尤其攝影者融入超越時空的想像力,讓作品呈現多元化創新的思維,因此攝影創作應該有更寬廣的視野和開闊的胸襟去接納新世代的影像創意,並兼容傳統影像的基本架構。是項展覽參展的創作者皆為中華藝術攝影家學會的會員,他們挑選出一年來最具個人代表性的精心傑作參與展出,尤其歷經18年來的努力,可以看見會士們堅持原創精神,持續精研影藝並彼此砌磋,同時堅持自己的創作理念,該展參展作品風格獨具,顯現出攝影者的創作功力及攝影作品中豐富的樣貌。 「中華藝術攝影家學會高級會士聯展」訂於10月6日(星期日)下午14時30分在2樓文化藝廊舉辦影展開幕典禮。 102/10/5 國立國父紀念館
55 「半部論語創王品」戴勝益於國父紀念館暢談創業秘笈 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為豐富民眾多元性視野,開啟民眾對藝術、文化創意之想像,將恢復辦理周末「文化講座」,邀請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先生於10月19日下午2時30分在該館演講廳,與聽眾分享「半部論語創王品」之精闢講題。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先生以「把同仁當家人,把客人當恩人」的待人處事態度來說明王品集團的精神,鼓勵員工要如同孔子周遊列國般走訪百國、登百嶽,在多看、多學、多體驗中突破自我。也要走出商場常有的迷信之風,從「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名言中,談到王品旗下幾家店址原本皆是以訛傳訛、人人懼怕的鬼屋,許多人曾信誓旦旦地忠告風水不好,千萬別選那些地點,但在王品擇地展店後卻成了店王。這證明了人必須擁有自己的看法,不被他人的觀點、迷信所束縛,才能超越並創造出無比的成就。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戴董事長認為「誠實」是組織最大的資本,公司將所有財務公開透明地讓每名同仁查看分享,營造了「公司是屬於大家」的共識,這樣的開誠佈公為企業創造出員工齊心努力的文化,不只是為公司賺錢,更是為自己累積財富。戴勝益董事長的演講風格親和又詼諧,引用之故事例證深具吸引力,打破一般人對企業高階主管的刻板印象,精采可期,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參加。 102/10/16 國立國父紀念館
56 土耳其共和國國父凱墨爾生平及成就展 國父紀念館帶您進入歷史之旅 「土耳其國父凱墨爾先生生平特展」自102年10月22日至11月7日,將於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逸仙書坊及一樓東、西文化藝廊隆重推出。該展並將於11月10日上午於本館演講廳舉辦有關凱墨爾事蹟之學術交流研討會。 凱墨爾(1881-1938)是今日土耳其共和國的創建者,以及第一任總統,也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領袖之一。他誕生於當年尚在奧斯曼帝國境內的薩隆尼加,1905年畢業於伊斯坦軍校參謀學院,曾於1911年參加在利比亞的對義大利戰爭,以及隨後爆發的巴爾幹戰爭。1915年又在達達尼爾海峽擊退協約國部隊,奠定了他在軍事方面的聲望。 凱墨爾為了提高土耳其的國際地位而實施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婦女的選舉與被選舉權、以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字母的「文字改革」、廢除哈里發制度、以及促使人民穿著西式服裝的「服飾改革」。凱墨爾遵循和平的外交政策,他的主張:「國內和平,世界和平」,至今仍被奉為最高原則。 凱墨爾爭取獨立的奮鬥精神,已經成為許多被奴役國家的典範,他們在爭取獨立時亦皆採用同樣的方式。1934年,土耳其國會通過「姓氏法」,並且立法贈與凱末爾,意謂「土耳其人之父」的「阿塔圖克」(ATAT?RK)姓氏,凱墨爾於1938年11月10日逝世。 凱墨爾是土耳其共和國的創建者,孫中山先生則是我們中華民國的締造者。這兩個時代偉人生前未能碰面,今日透過各方努力,有關凱墨爾生平事蹟得以在中華民國的國父紀念館展出,別具意義。該展並將於10月22日下午4點在逸仙書坊舉行開幕典禮,歡迎愛好歷史文化之朋友蒞臨參觀。相關資訊,請至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gov.tw查詢。 102/10/18 國立國父紀念館
57 「李惠芳油畫展」 於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精緻開展-第2波新聞稿 由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主辦,資深藝評家王哲雄教授讚譽為「東方夏丹」的油畫家李惠芳,自10月5日展出以來,精緻的寫實畫風,作品充滿色彩與形式的美,散發一股神秘、幽靜又玄奧的氣質,深獲各界好評。 李惠芳出生於臺中縣沙鹿鎮,是揚名於國際的旅法藝術家,1983年參加日本京都美術館建館紀念展,初試啼聲即獲優等獎,之後遠赴歐洲接受西方藝術的薰陶,累積創作能量,融合東西文化特質,從而樹立獨特的自我風格。 臺灣畫壇的女畫家,以油畫揚名國際者鳳毛麟角,李惠芳堪稱當代奇葩,作品履獲法國、日本、美國與臺灣等地之公私立美術館、畫廊邀展與典藏,在各地的展出已逾二百場。李惠芳致力於靜物寫實的油畫創作,每幅畫作從構圖到色彩、光線的描繪,每個細節均精心雕琢。畫如其人,她以嚴肅的態度看待藝術創作,由於寫實耗時長,她的創作量並不多,每一幅作品似乎紀錄了她的生命歷程,都是嘔心瀝血之作,畫面上的每一個視角被視為主題在經營,展現鉅細靡遺的完整度,在虛實錯落交替之間,質感溫潤,作品自然有一種動人的力量。 該畫展皆為李惠芳各時期具代表性之經典畫作,歡迎民眾前來參觀展覽,細細品味東方哲思內涵。 102/10/18 國立國父紀念館
58 「2013華人新聞界藝術創作聯展」 媒體朋友將於國立國父紀念館大展才藝 「2013華人新聞界藝術創作聯展」將於10月26日起,於文化部所屬之國父紀念館地下室翠溪藝廊展出。該展在中華新聞記者協會袁天明理事長的積極催生,以及國立國父紀念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的大力支持下隆重推出,屆時歡迎大家前往觀賞。 中華新聞記者協會涵蓋報紙、廣播、電視、通訊社、雜誌、網站等六大新聞團體,其中不乏藝文人才,為使會員有正當的休閒,激發大家創作意願,並且與大陸、香港等華人新聞媒體進行藝術文化交流,特別與國立國父紀念館、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聯合主辦這次的藝術創作聯展,藉以互相觀摩,達到交誼之目的。 新聞界的先進們,平常忙於公務,在閒暇之餘,又寄情於藝術,在該次展示陳列的包括臺灣、大陸、香港等數十家新聞媒體、逾百件作品之中,不乏大師級的水準呈現,令人驚豔。總體而言,書法、國畫、西畫、攝影、雕塑等各擅勝場,俱見各位先進用心細膩、取材多元以及閒暇生活之多采多姿。相關資訊,請至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gov.tw查詢。 102/10/24 國立國父紀念館
59 「董翔飛大法官書法篆刻八十回顧展」在國立國父紀念?隆重展出 「董翔飛大法官書法篆刻八十回顧展」,將於10月25日起至10月30日止,在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3樓逸仙藝廊展出。 董大法官於民國22年7月出生於江蘇省阜寧縣碩集鎮董家舍,是一個世代務農的書香人家。38年隨家人來台。45年畢業於省立法商學院行政學系,59年取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法學碩士。曾擔任內政部民政司副司長、代司長、中央選舉委員會副秘書長、第二屆國民大會全國不分區代表。在內政部法規會期間,參與起草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提出選舉機關獨立化超然化主張,並力揭選舉區立法化。83年出任第六屆大法官,9年任期至92年10月1日屆滿退隱,50年公務歲月劃上圓滿的句點。 董大法官於任期內除參與及完成近200號解釋外,並對若干重大爭議性解釋提出18件不同意見及協同意見。曾獲頒一等司法獎章,展現了釋憲者應有之風範,並扮演了大法官維護人權、伸張正義以及捍衛自由民主基本秩序的憲政角色。 除了修憲、著書、誨人之外,在臺灣司法界和教育界亦享有很高的聲譽,自幼深受家庭環境的薰陶,酷愛書法藝術。在服務公職期間,一直保持使用毛筆的習慣,後又對金石篆刻產生濃厚興趣。董大法官以先賢為師、博采眾家之長,深究研玩,創作了大量精美的書法篆刻作品,閒來也刻幾方圖章自娛,累積60年來,已逾5、6百方圖章,人稱「五百石印富翁」,並多次於臺灣及大陸展覽。本次於該館逸仙藝廊展出,計有120餘幅作品,均為近年來新作,作品卓然創新,刻劃出至真至性的風格,極具藝術價值。 「董翔飛大法官書法篆刻八十回顧展」開幕式定於10月26日下午14時30分在3樓逸仙藝廊舉行,誠摯邀請各界愛好書法篆刻藝術的朋友,前往共襄盛舉!相關資訊,請至國立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gov.tw,或barryyou.net查詢。 102/10/24 國立國父紀念館
60 當代雕塑與生活美學之完美結合 「蕭長正雕塑展」在國父紀念館二樓隆重推出 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於10月5日至12月22日在二樓生活美學空間舉辦「蕭長正雕塑展」,展出蕭長正從1991年森林系列以至近年共21件作品。「順勢而為」是蕭長正抱持的創作態度,於是一切自然而成,大自然形成的規律亦如此,由於順勢而為,自然景物的形成便是那麼的「自然」,使我們看自然風景時心情也感到無比舒暢,即使奇特如桂林的山水,因為自然,所以我們讚嘆,所有人為的建設都應依循自然的規律,與自然之氣共感美景,無所阻隔。 在創作上蕭長正採取了極簡手法,以單純的三角型、方型、圓型的組合、變化,詮釋心中的自然山林。蕭長正認為,簡單的造型與線條,刻意保留了木材的紋路肌理是最自然最美的,就是「以線條切開來,把空間引進去」的概念。在單一作品上,他雕塑出穿透的線條,讓光穿過作品,讓視覺穿過作品而延伸。在多個作品的陳列上,他則經營彼此的呼應及組合的空間感。 蕭長正非常強調「線條」的絕對與存在,他說「在一個封閉的空間作有秩序的發展,例如以木頭來看,木頭等於是一個界定的封閉空間,一旦把它有秩序的排列出來,這所謂的空間感就會更清楚,更清晰」。 此外,該館為了讓民眾對當代雕塑藝術有更深度而全面的認識,特於11月2日下午2時在中山講堂舉辦座談會,以「當代雕塑與生活美學」為主題,邀請蕭長正與雕塑藝術家阮文盟、何俊賢、林賢俊、楊北辰、黎志文、劉俊蘭(依姓氏筆劃排序)等進行對談,歡迎民眾踴躍參加!「蕭長正雕塑展」相關資訊,請至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站 www.yatsen.gov.tw查詢 102/10/25 國立國父紀念館
61 不紙這樣─袁金塔水墨紙藝多媒材作品展」 於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創新展出 由文化部所屬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於10月31日至11月24日止,邀請國內中生代重量級水墨畫家袁金塔展出「不紙這樣─袁金塔水墨紙藝多媒材作品展」。袁金塔雖被定位為水墨畫家,但又不同於一般傳統的水墨畫家,他求新求變,不安於眼前成就。總在否定自我中,創造新的自己。他玩水墨,玩陶瓷,玩裝置藝術,這回玩得更多元。 袁金塔生於臺灣員林。1975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1984年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學位(M. F. A.);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主任、所長。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兼任教授與萬能科技大學創意藝術中心主任。 展出作品富含寓意,內容有「古籍新詮」、「社會省思」二大系列,為袁金塔近3年力作。尤其「古籍新詮」在媒材的應用上以傳統冊頁、手抄紙、陶瓷等多媒材呈現。結合現代設計、絹印版畫、挖洞透光、香燒鏤空文字透光的光影變化等手法,形塑立體空間綜合應用。「社會省思」系列以基因突變、幻化的昆蟲配以太陽、空氣、水,象徵生命、生存、平衡的生態關懷,以及以台灣社會的功利主義、消費文明、物化女性的身體、情色感光世界來省思兩性平權議題。袁金塔以其所處的時空及其感受,將人性情慾重新詮釋,特別是當今功利社會、物慾縱橫底下,人性情愛世界的種種面相,提供現代人對於生活周遭各類消費物品、消費現象的反省與思考。 該次展出為袁金塔近年來的大型個展,數量近百件,內容豐富多元值得大家前來觀賞細細品味。該展將於11月2日(六)下午3時舉行開幕典禮,相關資訊,請至國立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站 www.yatsen.gov.tw查詢。 102/11/01 國立國父紀念館
62 「國父誕辰日 相招來致敬」 國父148歲誕辰紀念活動 精彩登場 為紀念 國父孫中山先生148周年誕辰,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於11月12日(星期二)晚上7時30分在大會堂將舉辦「中山經典 正聲傳唱」紀念音樂會,預計邀請知名演出團體及優質歌手如:台灣竹樂團、舞思愛、視障鋼琴詩人王俊傑、小百合周月綺、Sirens 藍色警報人聲樂團及殷正洋等共聚一堂,為弘揚 國父「自由」、「平等」、「博愛」之理念傳唱。 為了讓老、中、青三代的聽眾都能重溫成長時代的回憶,本次音樂會在曲風的編排上,特別以竹樂演奏、流行歌曲、台語老歌、民歌演唱及經典老歌等各種不同類型曲風搭配演出,曲目包括竹樂演奏〈竹之聲、客閩組曲、原民之歌〉、瑪蘭姑娘、我要你的愛、鳳凰于飛、鼓聲若響、千言萬語、幸福佇佗找、海燕、魯冰花、再別康橋、望春風、外婆的澎湖灣、感動心台灣、守著陽光守著你、我願意、不了情等18首耳熟能詳、風行一時的經典名曲。歡迎社會大眾與我們一起高歌齊唱,共同慶祝 中山先生生日快樂! 國立國父紀念館期盼在莊嚴宏偉的大會堂,藉由這場紀念音樂會的進行,形塑另一種溫馨和諧的氣氛,以感念這位創建民國,擘劃國家發展的革命導師,同時進而發揚中山先生「博愛行仁,天下為公」的精神,為開創社會和諧、世界大同而努力。 「中山經典 正聲傳唱」-紀念國父誕辰148周年音樂會相關資訊,請至國立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gov.tw查詢。 102/11/06 國立國父紀念館
63 「土耳其國父凱墨爾逝世75週年紀念儀式」座談會 邀您一起探索土耳其文化 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於10月22日至11月7日在逸仙書坊及一樓東、西文化藝廊展出「土耳其共和國國父 凱墨爾生平及成就展」,其中一樓西文化藝廊將展出至11月10日,該展並訂於11月10日上午11時在該館一樓演講廳舉行「凱墨爾逝世75周年紀念儀式」座談會,當天土耳其貿易辦事處將邀請安卡拉大學教授Dr. Ne?e ?ZDEN主講凱墨爾的生平及土耳其共和時代的歷史。 該活動主講者?ZDEN女士,曾以客座學者的身份分別在圖茲拉和澤尼察大學(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聯邦;兩年)、塔林大學(愛沙尼亞;一學期)和政治大學(臺灣;一年)的歷史系與土耳其學系擔任教職。她的英語流利,同時也懂波士尼亞語和俄文。?ZDEN教授長期致力於現代土耳其和歐洲歷史的學術領域。她近期的著作包含土耳其政府政策、凱墨爾領導下的土耳其革命之全球意義、盎格魯-土耳其關係和最近的波士尼亞(二十世紀)南斯拉夫(1945-1980年)和現代巴爾幹研究。身為一位學者,她同時也是ㄧ些研究中心或是機構的顧問,如:土耳其革命歷史研究所,凱墨爾研究與教學中心(安卡拉大學)。 歡迎愛好歷史文化之朋友於11月10日上午11時蒞臨參加「凱墨爾逝世75周年紀念儀式」座談會,相關資訊,請至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gov.tw查詢。 102/11/06 國立國父紀念館
64 2013藝術與心靈之美巡迴展—國父群英小傳巡迴展 由文化部所屬機關國立國父紀念館主辦「2013藝術與心靈之美巡迴展—國父群英小傳巡迴展」,將於11月9日至20日在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展出。國父紀念館係為紀念中山先生之偉大人格及革命行誼,並發揚其思想學說而興建。除供海內外人士瞻仰 國父之外,兼具文化、藝術、教育、生活休閒及學術研究之功能。該館原隸屬臺北市政府,自民國101年5月20日起由教育部改隸文化部。業務推動以深化中山思想學術研究、加強 國父文物蒐集、陳展與深耕文化、加強兩岸及國際交流為目標。 國立國父紀念館歷年來與各地文化機關舉辦「藝術與心靈之美」活動,期透過藝文展覽,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弘揚中山思想及革命事蹟,並藉著巡迴展將館藏作品推廣至全省各縣市展出,積極擴大藝術、文化與教育發展活動。 該次展覽除展示「追隨 國父革命群英小傳」作品外,另以創新思維,規劃播放「天下為公之孫中山傳奇」影片,將中山先生革命建國之歷程,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傳達予民眾,歡迎大家踴躍蒞臨臺東生活美學館欣賞。相關資訊,請至國立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gov.tw查詢。 102/11/06 國立國父紀念館
65 「城市的記憶 南京民國建築老圖片展」 11/9在國父館呈現 「城市的記憶—南京民國建築老圖片展」,將於11月9日起,於文化部所屬之國立國父紀念館地下室翠溪藝廊展出。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推翻封建帝制,1912年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自1927年起,在所謂“黃金十年”期間,國民政府曾聘請美國建築師墨菲、古力治對南京進行重點規劃和建設,決心建設和打造一個“新南京”,於1929年12月完成。內容包括人口預測、城市功能分區(中央政治區、行政區、住宅區、文教區、工業區、商業區)、道路系統規劃及市政工程規劃等。最早的工程是西元1929年,為迎孫中山先生遺體奉安南下而修築的中山大道。同時興建行政建築、紀念性建築、文教建築、公共建築、里弄建築、新式住宅建築及宗教、學校和公益建築,亦建設外國使領館。按照計畫,一個現代化的南京藍圖已清晰的描繪出來了。 不論時代變遷,南京大多數民國建築仍完好的保存,成為南京最具特色的歷史文化載體,留給人們對過往之回憶與留念。從南京下關碼頭的中山大道兩旁現存的100多座風格獨具、功能不一的民國建築,一直到孫中山先生的陵寢—中山陵陵園,中山大道貫穿南京城。建築包含折衷主義和西方古典式建築、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新民族形式的建築及西方現代派建築,不同的建築形態,完整地呈現南京是座規模宏大的中國近代“建築歷史博物館”。 該次展覽以民國建築為軸線,與建築有關的人物和在建築中發生的事件為緯線,精選出圖片177張,透過這些照片的呈現,感受民國歷史風貌、建築背後的文化資訊和動人故事。當您欣賞中山陵的建築與山林之美時,可以緬懷孫中山先生;站在中山大道前,得以窺見當年奉安盛況和車水馬龍;矗立於中國歷史第二檔案館前,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等,透過此展,讓人們瞭解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相關資訊,請至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gov.tw查詢。 102/11/07 國立國父紀念館
66 「登高望遠——海峽兩岸百歲老人姚奠中、張光賓書畫展」11月9日起在國父紀念館經典展出 由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及中華民國書學會共同主辦之「登高望遠——海峽兩岸百歲老人姚奠中、張光賓書畫展」,將於 11月9日(六)至11月20日(三)止在該館2樓東文化藝廊經典展出。 姚奠中先生,生於1913年,年高101歲,為當代大陸著名國學大師、書畫大家及教育家,他是國學大師章太炎目前唯一在世的學生。姚奠中的詩、書、畫、印被譽為“四絕”;2009年曾榮獲中國書法最高獎—第三屆蘭亭獎終身成就獎。 張光賓先生,生於1915年,年高99歲,曾獲國家文藝獎及行政院文化獎。受業於當代著名書畫家傅抱石、潘天壽、豐子愷、李可染等人。曾任臺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處研究員,從事書畫鑒定工作十八年。在書畫創作、理論、鑒定等領域均有卓越成就。其書法成就卓越,除了致力於草書書法的研究和創作,同時精研“焦墨排點皴”的山水畫筆法,將中國山水畫轉化出新視野。 是項展覽特別精選姚奠中先生及張光賓先生的書畫作品共70件, 兩位百歲老前輩迄今仍然戮力創作,其書畫造詣和貢獻,影響書畫界至深,堪稱兩岸書畫家的典範。 兩岸書法界為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共同尊仰文化書藝界前輩,特別策劃於11月11日(星期一)上午9時30分,在該館3樓逸仙放映室舉辦開幕典禮,會後並同步進行百歲書畫大家研討會。 102/11/07 國立國父紀念館
67 紀念國父誕辰148周年音樂活動 合唱接力11月9日在國父館大車拼 為凝聚海內外同胞的向心力,並緬懷 國父德澤,由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民生建設基金會及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等主辦,財團法人台北市新合唱文化藝術基金會台灣合唱音樂中心承辦的「紀念國父誕辰148週年合唱接力音樂會」,訂於11月9日下午1時30分至5時在國立國父紀念館正門台階前舉行。 該活動由主辦及承辦單位繼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之「千人大合唱」之後,持續發動民間紀念國父誕辰之唯一合唱音樂會,該次活動計邀請國內新節慶合唱團等15個團體共同參加(請參閱參加團隊演出時間及曲目表),曲目動聽、氣勢雄壯,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紀念國父誕辰148週年合唱接力音樂會」相關資訊,請至國立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gov.tw查詢。 102/11/08 國立國父紀念館
68 國父誕辰紀念日 全民一起來致敬 11月12日熱烈展開 102年11月12日為國父148周年誕辰紀念日,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特別舉辦「國父誕辰日 相招來致敬」活動,凝聚海內外追憶中山先生之情。 為緬懷 國父建國之偉大行誼及其崇高人格,11月12日上午9時至下午17時止,在該館大廳舉辦「國父誕辰日 相招來致敬」活動,安排「國父分身」與民眾互動拍照、國父生日卡簽名及免費健康檢查等,讓大家緬懷偉人,快樂又健康地與國父紀念館一起作伴。 當日預約行禮致敬之團體非常踴躍,首批獻花致敬團體為: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水德先生率「紀念孫中山:華人文化與當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專家學者一行數十人,對國父致上最高敬意;緊接著是國民黨海外黨代,特別組團自海外歸國參與這項有意義的活動;與中山先生同源的台北市廣東同鄉會及世界中山同鄉會代表,亦率團參與這場盛會;新黨全國委員會代表、中華民族團結協會、中國青年救國團、中華民國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等,都將向中華民國的創建者孫中山先生獻上敬意。此外,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中、新北市醒吾高中等更是陣容浩大,預計千人師生團體到館向國父銅像行禮致敬;還有來自各地的親子、學校或民間團體,陸續預約申請中。 國父148周年誕辰紀念日活動,竭誠歡迎社會各界人士蒞臨參觀,共襄盛舉。相關資訊請至國立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tw 102/11/11 國立國父紀念館
69 中山經典 正聲傳唱 紀念國父148周年誕辰紀念音樂會 為紀念 國父孫中山先生148周年誕辰,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於11月12日(星期二)晚上7時30分在大會堂將舉辦「中山經典 正聲傳唱」紀念音樂會,預計邀請知名演出團體及優質歌手如:台灣竹樂團、舞思愛、視障鋼琴詩人王俊傑、小百合周月綺、Sirens 藍色警報人聲樂團及殷正洋等共聚一堂,為弘揚 國父「自由」、「平等」、「博愛」之理念傳唱。 為了讓老、中、青三代的聽眾都能重溫成長時代的回憶,本次音樂會在曲風的編排上,特別以竹樂演奏、流行歌曲、台語老歌、民歌演唱及經典老歌等各種不同類型曲風搭配演出,曲目包括竹樂演奏〈竹之聲、客閩組曲、原民之歌〉、瑪蘭姑娘、我要你的愛、鳳凰于飛、鼓聲若響、千言萬語、幸福佇佗找、海燕、魯冰花、再別康橋、望春風、外婆的澎湖灣、感動心台灣、守著陽光守著你、我願意、不了情等18首耳熟能詳、風行一時的經典名曲。歡迎社會大眾與我們一起高歌齊唱,共同慶祝 中山先生生日快樂! 國立國父紀念館期盼在莊嚴宏偉的大會堂,藉由這場紀念音樂會的進行,形塑另一種溫馨和諧的氣氛,以感念這位創建民國,擘劃國家發展的革命導師,同時進而發揚中山先生「博愛行仁,天下為公」的精神,為開創社會和諧、世界大同而努力。 「中山經典 正聲傳唱」-紀念國父誕辰148周年音樂會相關資訊,請至國立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gov.tw查詢。 102/11/11 國立國父紀念館
70 登高望遠-海峽兩岸百歲老人姚奠中、張光賓書畫展開幕典禮 為加強兩岸書法界的文化交流,由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與中華民國書學會共同主辦之「登高望遠——海峽兩岸百歲老人姚奠中、張光賓書畫展」,於今日(11月11日)上午9時30分,在該館3樓逸仙放映室舉辦開幕典禮。 是項展覽邀請兩岸書法名家齊聚一堂,出席及致詞的貴賓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黃光男、中國書協副主席蘇士澍、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主席趙學敏、中國書法學會理事長沈榮槐、姚奠中先生家人等,會中特別邀請書畫大家張光賓先生致詞並與兩岸書畫家一同剪綵合影,會後同步進行百歲書畫大家研討會。 「登高望遠——海峽兩岸百歲老人姚奠中、張光賓書畫展」將於11月9日(六)至11月20日(三)止在該館2樓東文化藝廊隆重展出,誠摯歡迎各界喜愛書法藝術的朋友蒞臨欣賞。 102/11/11 國立國父紀念館
71 2013社區藝術巡迴展-鳥類生態攝影 在都市叢林間偶遇不知名的鳥類,或是日常生活中的蟲鳴鳥叫,都會讓我們心情愉悅,也提醒著我們這世界的美好。近年來,環境生態議題逐漸備受重視,因此文化部所屬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邁入第5年的社區藝術巡迴展活動,特別選定「鳥類生態攝影」為展覽主題,除了延續之前將藝術美學散播於社區或學校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加入「生態」元素,讓2013年度的社區藝術巡迴展更具綠能! 從5月份開始在屏東縣東港鎮開展以來,2013年社區藝術巡迴展走過了嘉義縣阿里山鄉、嘉義縣太保市、屏東縣內埔鄉、屏東市、嘉義縣番路鄉、台南市關廟區、台南市安定區及高雄市岡山區等9個社區,在11月23日至12月8日回到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辦理最終場的閉幕展,為年度社區藝術巡迴展劃下完美休止符!本次巡迴展覽邀請的三位野鳥生態拍攝達人,分別為林玉堂、郭東輝及張國樑先生。自稱是「追鳥人」的林玉堂,他豐富的野鳥生態攝影經驗,紀錄了許多鳥類的千姿百態;郭東輝則是擔任台南市野鳥學會總幹事及國際鳥盟亞洲理事會副主席,並參與多項生態研究;最年輕的張國樑亦參與多項鳥類研究調查,更曾獲2007年數位島嶼攝影比賽鳥類生態組第一名殊榮。三位除了在鳥類生態攝影深具專業性,更重要的是他們對台灣這片土地的關懷與熱愛,經由他們鏡頭與數位影像的紀錄,讓更多的民眾瞭解台灣鳥類生態之美,並進而更愛惜我們生長的環境! 根據研究指出,台灣鳥類約有六百多種,牠們分佈在高海拔針葉林、中海拔闊葉林、低海拔雜木林之山區及平原、湖泊、河口和沼澤濕地間,台灣目前擁有五十三處國際鳥盟認定的重要野鳥棲地,如此珍貴的生態資源,大多數人卻都不知道,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希望藉由此次辦理十場次的巡迴展覽及生態講座,讓更多人知曉台灣野鳥之美及環境生態之珍貴,這也是辦理社區藝術巡迴展更深層的真義! 102/11/18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72 「體驗設計-學員成果展」11月9日台南生活美學館開展 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訂於102年11月9日至12月15日在該館二樓生活美學展示中心展出「體驗設計—學員成果展」,11月9日(星期六)上午11時舉行開幕典禮,邀請展出學員與老師現場導覽解說,歡迎民眾踴躍前往觀賞。 「體驗設計—手感創作」課程,始於民國100年,每年均在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輔導區—南部七縣市開辦相關文創課程,藉以培育當地文創人才,扶植在地文創產業。體驗設計就是設計的本質,為讓民眾體驗設計的美學,強化美感訓練,加強社區居民設計技能,提升整體國民美感品味,故辦理「體驗設計—手感創作」課程。今年鑑於學習時間與學習成果的質量均到達一定程度,遂促成此次展覽,藉由展覽的平台,一方面展示學員成果,凝聚學員共識,增強學習動機,也進一步促進各區之文化交流。 此次共邀請八個單位,分別是台南市婦女會、高雄市立社會教育館、屏東縣生活美學社教協會、社團法人高雄市綠繡眼發展協會、嘉義縣生活美學協會、澎湖縣社區大學、臺南市生活美學協會、台南市後壁區墨林社區發展協會,展出的作品有竹編、版畫、拼布創作、造型手工皂創作、植物藍染、漂流木與雅石創意設計、毛線編織、棉紙撕畫、皮雕藝術創作、繩編創作藝術等,展出作品豐富多元,體驗創意在生活中的各類趣味。 102/11/6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73 善牧七友書藝聯展 侯儒、黃愛玲、陳政典、王麗?香、黃華堂、陳素珍、莊富雄等七位來自善牧堂結下翰墨緣的書法同好?,在府城碩儒張添?原老師多年的循循善誘指導下,將於102年11月6日至11月20日在文化部所屬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展出學習成果。這七位書友學習期長短不一;有些受教七、八年,有些則一、二十年之久,但相同的是他?們對古文字的喜愛,歡迎各界來到台南生活美學館,欣賞七位風格各異的書藝作品聯展。 善牧七友多年來在張添原老師悉心教導及薰陶下,舉凡篆、隸、甲、金、簡、楷、行、草均有涉獵,尤其是古文字的探源、著墨特多,因而深深瞭解漢字的演化,掌握了漢字書寫要領,提升了書法創作的境界,踏進了書法藝術之門,且成績斐然。其中黃愛玲、侯儒曾多次入選府城美展及國外展覽;陳素珍國內外展覽亦獲獎多次,作品亦承國父紀念館收藏;王麗香把書法藝術融入日常生活中,西畫及書法作品均入選府城美展;莊富雄學書法特別勤奮專注,因而豐富了退休生涯,作品亦曾入選臺南地方美展;黃華堂在古典詩詞創作、教學之餘,也因習書法而能教學相長,也豐富了詩詞表現的型態;陳政典在學習書法後,有所領悟,更在篆刻作品中配以五行術,印證人生起伏之道,而有所突破。 善牧七友於退休之齡,投入書法學習,踏進了古漢文字的殿堂,領受到中華古文字的雄奇奧妙,他們學習溯自商周時代的甲骨文、鐘鼎文、戰國楚簡,以至於秦代石鼓文、小篆、漢隸、漢簡等。基於對古文字的基本認識,再加上從文字學的角度,也認識了古今文字的意涵與演變,並加以運用在書藝的結構、筆法、體勢、章法創作上,表現出樸拙而自然的古?風;之後又研習通行於近代的楷、行、草及創意字體,也因師法古?風,書藝更得精進。希望藉由此次聯展,除了彼此相互觀摩切磋,豐富書藝創作內涵之外,亦盼拋磚引玉,歡迎各界書法同好共襄盛舉,提振書道研習?風氣。 102/11/1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74 南方‧生活美學設計競賽暨達人創作展評選結果出爐 11/2於臺南美學館舉行頒獎 由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主辦的「南方‧旅行生活美學設計競賽暨達人創作展」 評選結果出爐,訂於本(11)月2日(星期六)上午10時在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二樓大廳舉行頒獎典禮,各項得獎作品自11月2日起至17日止,在該館第3展室展出,歡迎民眾踴躍前往觀賞。 臺南生活美學館表示,舉辦本次競賽目的是希望藉由平面地圖作品的徵選,激發創意,結合親自體驗,傳遞腳踏實地的感動;而達人概念展呈現更多南方與旅行的想像,透過裝置概念表現與旅遊主題呼應。競賽分為平面組及美學達人組,平面組徵件以「主題性旅遊地圖」為題,針對南部七縣市(嘉義縣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澎湖縣、金門縣)為據點,設計各式各樣不同主題的地圖,美學達人組以甄選方式辦理,由設計界的美學達人,以「南方」與「旅行」二個概念進行策展。得獎名單如下: 金獎:佐貳廣告設計社。 銀獎:王開立、陳明瀅、楊淑真、吳其叡 銅獎:景文彥、曾宜雅、高怡林 優選:陳柔妤、陳以琳、黃翊寧、伍昭儀、黃品涵、郭明彰、吳于萍、 魏明崧、傅冠根、林莉娟、楊子衿、黃靖雯、徐晨雯、吳岱芸、 屠培瑜、邱季蓁、王子釗、陳月英、郭鴻福、吳姿儀、莊沛蓉、 劉穎庭。 入選:伍薏安、江奕呈、黃舜婕、林怡先、林育靚、黃嘉怡、黃雅琪、 徐郁倫、高子涵、蔡依庭、李可眉、黃宇萱、邱鳳珠、蔡明諺、 田育綸、李佳玲、楊詠裕、王孟媛、林庭、陳佳毅、白筑安、蔡易珊 陳學農、邱微淨、吳伊琳、周書瑩、洪千彗、林佳禾。 獲得本次金獎作品的佐貳廣告設計社以「森之旅」作品吸引諸位評審的目光,帶您進入屏東水蛙窟(月光之旅)、龍水(焰壓之旅)、里德(天空之旅)、社頂(小鹿斑比之旅),探索南方不一樣的美。銀獎「GOGO伴手」、「台南古城文化行旅圖」及銅獎「悠然- 散布台南綠帶地圖」、「一夜府城」則是針對台南文化古蹟、美食伴手禮、夜生活、市區及近郊的綠帶區域的旅行地圖,其中〈台南古城文化行旅圖〉便是記錄台南古城區內重要的歷史建築、宗教活動與人文景觀,透過插畫地圖的表現方式,呈現台南市豐富的人文資產與觀光價值。另外值得一提的,以離島澎湖為表現地點,樹德科大視傳系高怡林同學作品「菊島馬公遊袋著走」榮獲銅獎殊榮,該生選擇了自己從小到大最為熟悉的生長環境澎湖,製作觀光地圖,結合地圖與紙袋,不但方便旅遊者攜帶與觀看,同時能將隨身攜帶的小物品放置在提袋內,兼具兩種功能,紙袋兩側上方挖空做為手提口,也省去另外加裝手提線的步驟。 其他得獎作品各具特色,都是作者嘔心瀝血之作,台南生活美學館誠摯邀請您一起來觀賞,展出時間11月2日(六)至11月17日(日),每日上午9點至下午6點(週一休館),相關得獎作品與理念,詳見本活動官網。 http://www.codc.stu.edu.tw/2013design/ 102/10/31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75 張秀珠˙心靈美學˙油畫個展 藝術創作者張秀珠女士,本次個展以「心靈美學系列」為主題,除了題材本身內蘊的意義,更有創作者情思的移入,透過繪畫藝術的具體創作,以油畫彩繪的方式描繪體現出來,繪畫過程不斷加入新美學思維來提升「真善美」靈性和社會大眾分享,浪漫溫馨的作品傳遞張秀珠內心生活美學的真意,10月19日至11月3日將在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展出,歡迎各界踴躍參觀! 張秀珠對繪畫的創作形式,不斷的求變、求新,但其創作路線是有一貫主張與原則的,只是依存在時間與空間靈感的啟發:把眼睛所能看到的,心所能想到的,雙管齊下的去發揮,所要強調的是嚴予審察作品上富有絕對的統一畫面,做到像音樂一樣的有節奏為止,用畫筆畫刀與畫布接觸來譜出「律動美」的音符,這就是張秀珠對繪畫創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她一貫的主張與作畫風格。張秀珠的創作理念,是以冥想的心態來觀察和聆聽,內外在所有的活動,住於寂然無為的境界,復以「客觀」的態度、「理性」的思緒為起點,並以主觀的感性為終極目的,以寫生為基礎,寫意的內涵為創新,她不反對傳統,也不排斥現代,日常創作只是承先啟後,喜愛在「具象」與「抽象」的觀念之間研究探討,尋找答案追求完美,開創新意,表達自我。 曾獲海峽兩岸美展、南美展、台南市美展、全省美展、中部美展、桃城美展、屏東美展、大墩美展、金赫獎等無數獎項,且有多次展覽經驗的張秀珠認為,生命的靈性氣息延續流轉於日常生活之中,也都和主題息息相關無法切割,她以放鬆閒適的情調,用「心」寫出美學日記,讓觀者駐足賞藝展覽,並發現美麗與驚嘆都鑲嵌在作品浪漫詩情畫意裡,薰染隨處顯現高度的文化內涵,生活藝術的精神即是在此!歡迎來到張秀珠的心靈美學世界! 102/10/18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76 2013動漫生活美學主題展 2012年文化部所屬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以【動漫華爾滋】為題的動漫生活美學主題展活動,獲得各界熱列的迴響,整整兩大面的塗鴉牆與留言板上,有著許多不分男女老少、充滿純真童趣的筆觸與線條,讓人驚訝:「原來喜愛動漫的人這麼多?!」因此,2013年的生活美學主題展,延續了動漫主題的熱潮,再次與中華漫畫家協會規劃辦理【虛實‧再現】動漫美學主題展,於10月18日至12月1日再度於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開展,並訂10/19(六)上午10點30分辦理開幕式,將有cosplay表演及熱鬧的同人誌藝術市集等活動,期望為南部地區的民眾,再次帶來當代動漫畫的熱血與流行藝術饗宴! 2013【虛實‧再現】動漫美學主題展,以「台灣動漫作品虛實的對話」與「動漫文化延伸」理念進行設計,最重要的概念在於重新建構民眾對於臺灣動漫畫家、與國際多元動漫畫風格作品的認識,增加視覺的廣度,活動分為靜態與動態活動二大部份,活動場域除了本館第二展室外,還延伸至戶外同人誌藝術市集。展覽作品除了台灣外,還有十國漫畫創作者手繪原作及數位電繪輸出作品,特別的是今年增加動漫文創相關產品展出,與平面漫畫作品作一對應,透過年輕化的動漫微型產業的互動參與,讓動漫藝術和文創產業輻射出去,也讓想像的空間變得更繽紛寬廣;另外還設置一展區,展出虛擬科技動漫AR(擴增實境),將虛擬與實境結合,是一項新的嘗試做法!除此之外,展場亦播放台灣與大陸動畫公司或個人工作室風格及種類各異的長短動畫作品,讓觀者有著多元的動漫體驗。 45天的展覽期間,天天無休且有專人導覽,另外還有三場精彩有趣的講座以及三場互動體驗的DIY教學,都讓今年的動漫美學主題展更加多元豐富(相關活動訊息可至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網站查詢)!動漫畫是一個充滿想像與無限創意的藝術領域,希望藉由動漫生活美學主題展系列活動的辦理,讓南部民眾感受動漫國際多元與數位科技的視覺饗宴。 102/10/14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77 高聖傑師生水墨聯展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訂於102年10月2日至102年10月16日在該館第一展室展出「高聖傑師生水墨聯展」,102年10月6日(日)上午10:30在展覽室舉辦開幕式,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藝術創作者高聖傑,十年前因為一位遠從泰國嫁來臺灣的異國新娘想與他學習水墨,而開始了他的教學生涯,十年後,高聖傑與20位和他習畫的學員一同開展,而有了首次師生聯展,大家都盡心盡力準備,欲將此次師生聯展辦得有聲有色,歡迎各界踴躍參觀、指教! 原本從事建築事業的高聖傑,在四十歲正當事業巔峰期時,因受傷無法繼續工作而重拾畫筆,反而一圓從小想當畫家的夢想,期間與黃明賢老師習花鳥、張伸熙老師習山水,繼而進入長榮大學視覺藝術系所受教於蔡茂松、蘇峰男、董學武、沈政乾、李易弘、張權等多位名師指導,不僅精進畫藝,也參賽獲獎無數,如南瀛藝術獎水墨類優選、府城美展水墨類第一名並獲鳳凰獎等殊榮。面對這樣的生命轉折與變化,高聖傑歡喜接受,也認為一切都是因緣巧合。 此次參與展出的學員,除了有習畫長達十年之久的資深學員外,亦不乏近期加入的新學員,有老有少,其中部份成員在習畫過程並不順利,但是大家都堅持對繪畫的熱愛與興趣,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部分學員作品或許未臻成熟完美,但是這份熱忱與態度是值得稱許的。高聖傑認為,作畫的題材往往就在身邊,不需捨近求遠,他擅長從身邊的景物寫生入手,並透過技法的轉化創新,展現作品高妙的意境,因此他常帶領學員走訪台南古蹟、老街、濱海、公園等地。此次師生聯展,題材就是臺南在地的景物,作品也呈現出濃濃的鄉土情韻,希望藉由此次聯展,引起各方共鳴! 102/10/1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78 月津人青花瓷展 ???? 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訂於102年9月8日至10月31日在該館二樓生活美學展示中心展出「月津人青花瓷個展」,9月8日下午2時,邀請展出者林文昭老師現場導覽解說,歡迎民眾踴躍前往觀賞。 林文昭老師出身台南鹽水,自號「月津人」,多年前便結合茶藝投身於青花創作,除精於篆刻書畫外,更是開辦講座與社大教授的生活美學家。其瓷器作品具中國文人意象,藉由畫筆釉料呈現雅致的藝術調性,是青花瓷卻帶有水墨的暈染美感,將國畫技法與書道融入瓷繪中,塑造出迥異於傳統工藝的匠氣呈現,開創全新的青花風格。此次展出將以茶器引領民眾進入青花世界,從素胚到上釉與燒製溫度之控制,淺顯易懂的方式完整講述青花瓷製作的歷史與流程,手繪設計課程則邀請觀者一同體驗藝術創作的樂趣,品茗茶香之餘一窺全新的青花之美,望能激起瓷器欣賞的雅趣,更增添生活藝文美感。 近年來因應台灣文創產業的興盛與藝術市場之崛起,汝窯、天目、柴燒等特色陶瓷器掀起前所未見的流行風潮,然而青花之美似乎較少獲得主流青睞,但處於中國文化洪流中,那青花瓷所具備的獨特代表性,不僅是中華歷史強盛的見證、是異國眼中濃厚的東方情調,亦是文人浪漫的細柔情懷,冀望觀者能在此展中感受到青花瓷的特色魅力,在空閒時以青花壺沏一杯茶,插支小花,讓雅致詩意的生活蔓延開展。 102/9/6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79 2013台南市藝術家協會會員聯展 台南市藝術家協會是由一群熱愛藝術的同好,本著「藝海無垠好放舟,藝田無棘須勤耕」的理念,於民國87年成立。自創立以來,秉承府城優質傳統文化藝術的薰陶,結合170餘位會員的藝術特色及長才,不斷舉辦各項藝術活動,諸如寫生比賽、書法比賽、戶外教學活動等,除了讓會員彼此切磋外,並藉此推動落實本土藝術。也因為大家對藝術的熱愛與執著使得該會會務蒸蒸日上,堪稱為台南市陣容最龐大的藝術團體,8月31日至9月15日將在文化部所屬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展出會員年展,並訂9/1(日)下午2點半辦理開幕茶會,歡迎各界踴躍參加! 台南市藝術家協會會員們的資歷都很資深且豐富,作品涵括國畫、西畫、書法、漫畫、木雕、剪粘、陶藝、交趾陶、雕塑、紙雕、紙塑、紙黏土、刺繡、攝影、石雕、藝術彩繪、彩潑融墨、棉紙撕畫、押花、裝置藝術等,可謂多元豐富,均為會員們的精心傑作,有許多會員也曾得過國內外的各項大獎。該協會每年均會辦理大型的會員聯展,足跡遍及雲嘉南地區,同時也配合政府推動藝術活動,如配合台南市政府2006、2007年「藝術櫥窗」的展出,曾文水庫「曾文之眼」藝文展示區一年四檔期的展出,大家共同努力耕耘藝文園地的結果,深獲各界的肯定與好評! 在現任理事長也是水墨名家曾子川先生的帶領之下,積極推展會務及各項展覽活動,此次在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舉辦的會員聯展,均為會員的年度傑作,作品多樣豐富,歡迎各界踴躍前往參觀指導,會員們也希望藉由展覽活動,讓「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目標落實日常生活中! 102/8/29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80 『筆墨同心』-盧火旺、黃美惠書法聯展 「筆墨同心聯展」係由書法創作者盧火旺、黃美惠伉儷聯合展出,彼此化身筆與墨,同心創作,互相切磋,如同筆墨之間的關係,兩者交互方能展演奇觀。8月28日至9月11日將在文化部所屬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展出,歡迎各界踴躍參觀! 盧火旺自幼即喜塗鴉,在其臨摹的佛像圖中,可管窺其細膩筆法。高中時如願進入美工科就讀,接觸到素描、國畫等,感受藝術之魅力如同磁石,引領他深入探索,後追隨書法名家張添原老師研習書法至今二十餘年,持續鑽研書法藝術的奧妙。盧火旺先生在書法方面涉獵廣泛,不僅金、篆、隸、楷、行草等各體兼備,尚習篆刻,近年更在創作上自成一家,作品曾獲台南縣勞工書法比賽社會組第一名、94年度南部七縣市美術比賽書法類社會組入選。張添原老師曾說「觀其字即知其性」,從其作品可探知其處事細心之個性。 黃美惠則於婚後在丈夫盧火旺的潛移默化下,始領略書法之美。由於黃美惠個性開朗活潑,書法學習進程乃由行、草入門,爾後更獨愛大篆所流露出的自由奔放與瀟灑俐落之風,作品呈現渾然天成、不加矯飾之美,近來亦醉心於漢簡之隨心所欲、揮灑自如之妙。由於張添原老師潛心研究教授甲骨文,在張老師的耳濡目染下,初步嘗試幾幅甲骨文作品,意外獲得2011年府城美展優選,使黃美惠更增信心,在書法創作上篤志益堅。此次盧火旺、黃美惠夫妻聯展,歡迎各界賢達蒞臨觀賞,互相切磋交流! 102/8/26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81 國臺交與仙台國際小提琴大賽冠軍林品任首度合作 濃烈音韻張揚迴盪 每年10月至12月間,樂友們引頸期盼的NTSO國際音樂節,已堂堂邁入第七年,今年音樂節以「亞洲經典」為題,由亞洲一流的指揮家、獨奏家及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共同於北(臺北)、中(臺中、霧峰、南投)、南(臺南)臺灣,獻上五場包含大型交響樂及精緻小巧的室內樂演出,從亞洲作曲家的作品出發,呈現屬於亞洲的聲音。 首先,揭開音樂節序幕的是華裔作曲家周龍以英文創作的歌劇《白蛇傳》,該劇不但榮獲普立茲音樂獎肯定,更是普立茲音樂獎第一次將獎項頒發給歌劇類作品。此次國臺交將由藝術顧問水藍指揮,以音樂會形式首演這齣鉅作,帶領臺灣觀眾聽見在國際璀燦奪目的亞洲新作。 緊接著登場的還有臺灣作曲家蕭泰然的《來自福爾摩沙的天使》、泰國作曲家普朗查榮的《希望之光》、中國作曲家黃安倫的芭蕾舞劇《賣火柴的小女孩》、日本作曲家武滿徹與吉松隆的《弦樂安魂曲》及《適夢.非夢》,相信這些根植於土地而綻放光采的作品,能讓我們更加了解當代亞洲作曲家的思維,與他們如何面對世界的態度。 圍繞「亞洲經典」主軸,本系列節目廣邀臺灣(指揮陳美安、聲樂家林惠珍、林健吉、台北愛樂合唱團、小提琴胡乃元、黃俊文、)、韓國(小提琴張莎拉、大提琴鄭明和)、日本(中提琴今井信子、日本箏吉村七重)各地優秀音樂家共襄盛舉,亞洲精銳盡出,再度讓人看見飛騰躍動的亞洲新勢力。更多節目資訊請上國臺交網站www.ntso.gov.tw。 102/10/7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http://www.ntso.gov.tw/NTSO/Code/NewListContent1.aspx?id=b49fd39c-d694-419b-8db0-8d50a5a9289c
82 2013 NTSO國際音樂節 亞洲精銳集結 經典鉅作呈現 每年10月至12月間,樂友們引頸期盼的NTSO國際音樂節,已堂堂邁入第七年,今年音樂節以「亞洲經典」為題,由亞洲一流的指揮家、獨奏家及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共同於北(臺北)、中(臺中、霧峰、南投)、南(臺南)臺灣,獻上五場包含大型交響樂及精緻小巧的室內樂演出,從亞洲作曲家的作品出發,呈現屬於亞洲的聲音。 首先,揭開音樂節序幕的是華裔作曲家周龍以英文創作的歌劇《白蛇傳》,該劇不但榮獲普立茲音樂獎肯定,更是普立茲音樂獎第一次將獎項頒發給歌劇類作品。此次國臺交將由藝術顧問水藍指揮,以音樂會形式首演這齣鉅作,帶領臺灣觀眾聽見在國際璀燦奪目的亞洲新作。 緊接著登場的還有臺灣作曲家蕭泰然的《來自福爾摩沙的天使》、泰國作曲家普朗查榮的《希望之光》、中國作曲家黃安倫的芭蕾舞劇《賣火柴的小女孩》、日本作曲家武滿徹與吉松隆的《弦樂安魂曲》及《適夢.非夢》,相信這些根植於土地而綻放光采的作品,能讓我們更加了解當代亞洲作曲家的思維,與他們如何面對世界的態度。 圍繞「亞洲經典」主軸,本系列節目廣邀臺灣(指揮陳美安、聲樂家林惠珍、林健吉、台北愛樂合唱團、小提琴胡乃元、黃俊文、)、韓國(小提琴張莎拉、大提琴鄭明和)、日本(中提琴今井信子、日本箏吉村七重)各地優秀音樂家共襄盛舉,亞洲精銳盡出,再度讓人看見飛騰躍動的亞洲新勢力。更多節目資訊請上國臺交網站www.ntso.gov.tw。 102/10/21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http://www.ntso.gov.tw/NTSO/Code/NewListContent1.aspx?id=53131bbd-75e2-47ee-8ce1-1a7b7e958442
83 飛翔的心靈 國臺交與法務部矯正署以音樂充實少年收容人心靈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自101年3月起與法務部矯正署合作,派遣團內優秀且教學經驗豐富之管樂教師,於多所少年矯治機構進行管樂演奏輔導,去年舉辦之「奔向陽光‧撼動人心」聯合音樂會,即得到社會大眾之支持。 今年國臺交秉持相同理念,擴大教學標的,於高雄明陽中學、新竹誠正中學及彰化少年輔育院,提供其接觸音樂藝術的機會,繼續培植管樂人才。11月9日於國臺交霧峰演奏廳舉辦之「浴火鳳凰藝飛揚」音樂會,便是展現培訓成果,彰顯文化部與法務部跨部會合作的最佳舞臺。 法務部所屬明陽中學、誠正中學及彰化少年輔育院,透過學校教育輔導制度,矯正觸犯法律判處徒刑或感化教育的未成年青少年,並致力於各項藝文課程及活動,以藝術洗滌並充實少年收容人心靈。而參與本項「少年矯正機關管樂培訓」的收容人及孩子們,就如三校校長及院長所言,雖然他們具有難以控制情緒、挫折容忍度低、過度自我中心等特質,但透過音樂的薰陶,在練習中體驗真善美的感受,都讓他們有所成長,而練習也由一開始的彼此衝突到能夠相互合作,其行為之改變讓校方及院方有備感安慰,而孩子們除了企盼每次與老師上課的時光,更引頸期待聯合音樂會的演出。 音樂會將由謝北光老師擔任指揮,由國臺交附設管樂團、明陽中學管樂團、誠正中學管樂團及彰化少年輔育院女子薩克斯風合奏團,共四個樂團聯合演出。愛樂朋友們即日起可於本團服務臺索票免費票券入場,一同給曾在成長道路上迷失方向的孩子們正面的鼓勵,肯定他們的付出,在音樂廳用實際行動給他們按個「讚」。 102/10/22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http://www.ntso.gov.tw/NTSO/Code/NewListContent1.aspx?id=2159e3f2-a4b2-45e9-8220-5489dcb231ca
84 「臺灣音樂憶像」 典藏作曲家-陳泗治、張昊、郭芝苑展覽暨音樂活動 陳泗治、張昊、郭芝苑,三位作曲家出生於二十世紀上半葉,歷經了人生不同的境遇,不約而同地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灑下了美麗的音樂花朵,在他們揮別人世之後,留下了珍貴的音樂手稿、書信、文字、剪報、節目單等文物。為了讓民眾深入認識三位前輩音樂家,親炙其手稿等文物,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特別委託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顏綠芬教授,策劃「臺灣音樂憶像:典藏作曲家-陳泗治、張昊、郭芝苑展覽暨音樂活動」,自11月4日至29日止,在臺灣音樂館和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廳,將三位作曲家深刻傑出的作品,以展覽、講座、音樂會等多種形式,重現於民眾面前。活動免費參加,歡迎民眾踴躍蒞臨觀賞。 傳藝中心方芷絮主任表示,這次活動的深層含義,應是臺灣音樂館對於作曲家的重視與完整規劃的展現。本次典藏作曲家中的張昊作品手稿已捐贈予臺灣音樂館,對臺灣音樂館而言,收到作曲家的手稿並非終點,而是一個重要的起點,透過這些珍貴的手稿,將接續進行數位化及典藏、樂譜製作出版、相關推廣音樂會及講座、重要曲目錄音出版、展覽等一系列後續工作,甚至寄望未來能搭建樂譜的管理平台,落實作曲家樂譜的授權機制。儘管哲人已遠,但是透過臺灣音樂館的種種作為,將使作曲家以音符、樂譜等各種不同形式重生在眾人面前。 本次展出的三位作曲家均是臺灣具代表性的前輩音樂家。陳泗治(1911-1992)身兼鋼琴家、作曲家、教育家及牧師,曾擔任淡江中學校長二十五年,全心投入教育樹人工作,他無論創作、興學,皆以宗教精神貫徹。作品主要涵蓋宗教聖樂和鋼琴曲,宗教與臺灣是他創作的兩大主題,洋溢著強烈的情感與鄉土色彩。陳泗治最令人耳熟能詳的作品,莫過於充份流露人心歡喜鼓舞之情的《臺灣光復之歌》,這首受當時教育部委託而作的作品,被選為國小音樂教科書教材;其他代表作如鋼琴曲《臺灣素描》,將大家熟悉的臺灣景象與風俗寫入音樂標題,如淡水、龍舞、阿美族等;鋼琴曲《幻想曲─淡水》則是以淡水為主題所寫的幻想風樂曲。 張昊(1913-2003)是華人音樂家中,最早留歐學習、並且創作出豐富作品的少數作曲家之一,他同時也是知名漢學家,長年在歐洲執教。他攜家來臺時,已近67歲,晚年幾乎都在臺灣度過,並且創作不輟,完成許多作品。他的重要代表作交響詩《大理石花》曾多次在歐洲各國演出及電臺廣播,1986年獲中山文藝創作獎;居住於陽明山時期的《華岡春曉》、《東海漁帆》、銅管五重奏《梅山舞》、《寶島環遊》等,都表現出他對臺灣這個最後故鄉的深情,甚至其德籍遺孀和女兒至今都居住在臺灣,並將張昊珍貴的手稿捐贈予臺灣音樂館保存。 而今年四月甫過世的郭芝苑(1921-2013)可說是臺灣現代民族音樂的先驅,在臺灣接觸西洋古典音樂之初,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他擁有多元而廣泛的創作類型與風格,包括藝術歌曲、歌劇、合唱曲、兒童歌曲、室內樂、協奏曲、鋼琴曲流行歌曲等,作品精緻典雅、結構紮實而富有創意,並充滿鄉土色彩,處處可聽聞到熟悉而感人的音樂。代表作有《紅薔薇》、《臺灣吉慶序曲》、《狂想曲「原住民的幻想」─為鋼琴與管弦樂》、《三首臺灣民間音樂》等。 臺灣音樂館年底的重頭戲-「臺灣音樂憶像」系列活動,是以展覽為主軸,再搭配專場音樂會、專題講座、巡演等周邊活動;其中展覽設於臺灣音樂館,以陳泗治、郭芝苑、張昊三位作曲家為主題,呈現他們的生平、學習、創作成果,及展現他們從臺灣這塊土地滋養出的作品,尤其將從作品中「樂、景、文」三個層面切入,看他們如何將臺灣傳統元素,包括可聽的樂、可見的景及可讀的文,轉換成一首首動人美妙的樂曲,展示品包括手稿、演出海報、剪報、節目單、書信、收藏、繪畫、攝影、文本等一手珍貴資料,難得一見。 此外,專場音樂會11月10日假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廳獻演,將演出陳泗治、郭芝苑、張昊、蕭泰然及賴德和等臺灣重要作曲家的代表作品,演奏者都是當前重量級音樂家,如蘇顯達、劉姝嫥、葉綠娜、鄧詩屏、何婉甄、葉青青等。至於專題講座,則是邀請陳冠州、盧易之、連憲升及顏綠芬等學者專家分別主講「陳泗治的鋼琴世界」、「音樂與詩篇─張昊的音樂風格」、「臺灣民族音樂之父─郭芝苑音樂的臺灣憶象」,陸續於11月9、16、23日假臺灣音樂館展開。 「臺灣音樂憶像」展覽暨系列活動自11月4日開跑,29日結束,所有活動均免費參加,歡迎愛好者一同前來觀賞與交流,詳細活動訊息請上臺灣音樂館官網查詢。 102/11/0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http://tmi.ncfta.gov.tw/TMI/Code/media_01.aspx?id=12c2b60f-04a2-4a9b-820e-dccbe52fd8ea
85 國光劇團秋季公演 【秋後算帳‧譴責負心】 唐文華 溫宇航父子檔主演《雷劈張繼保》 天津美麗時尚女花臉劉嘉欣來台扮包公鍘陳世美!11月8至10日 城市舞台 「天涼好個秋」,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卻推出主題竦動的傳統戲公演「秋後算帳、譴責負心」,集負心漢之大成,深秋登場!11月8至10日在城市舞台呈現《雷劈張繼保》、《王魁負桂英》、《包公鍘美案》、《鶯鶯西廂記》四齣以「負心」為主題的經典老戲,邀請觀眾朋友一起向劇中人「算帳」! 11月8日(週五)晚場19:30《雷劈張繼保》原名《清風亭》,又名《天雷報》,「負心人」為不孝之子張繼保,辜負的是收養他的張元秀老夫婦,是廿世紀前、中葉京劇馬(連良)派、麒(麟童)派都擅長的劇目,也是國光當家老生唐文華的老師,「台灣四大鬚生」之首胡少安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藝術總監王安祈更融合京劇與河南豫劇的部份精髓,重新大幅度修編。由當家老生唐文華與老旦羅慎貞主演張元秀老夫婦,小生溫宇航飾演不孝的張繼保,青衣王耀星飾演張繼保的生母。 11月9日(週六)午場14:30《王魁負桂英》的「負心人」是考上狀元不認舊愛的王魁,辜負的是青樓女子焦桂英,此劇為藝文界一代精神導師俞大綱先生編劇,郭小莊代表作,特別由新生代知名旦角黃宇琳主演。黃宇琳說:「決定我一生的人,是郭小莊!」幼年的黃宇琳看了郭老師的戲,當下著迷,就這麼下定決心學京劇!黃宇琳近年與國光合作《春草闖堂》與《百花公主》,皆出於藝術總監王安祈的量身打造,此次演出《王魁負桂英》,被王總監視為肩負京劇傳承重任的指標性演出,也特別得到郭小莊的加持鼓勵。王魁由小生汪勝光飾演,義僕王興由女老生王鶯華飾演。 11月9日(週六)晚場19:30《包公鍘美案》,又名《秦香蓮》,「負心人」是最具代表性的陳世美,考上狀元後入贅皇家,不認妻兒,竟還差人意圖殺害秦香蓮母子三人未果,秦香蓮一狀告上開封府,鐵面無私的包公終於將陳世美開鍘!包公特邀天津京劇院青年女花臉劉嘉欣主演,王安祈總監開玩笑說她「上網亂點,被名字吸引,以為是港星美女,點進去看了一段她榮獲青年京劇大賽花臉組冠軍的實況,又找了一段便妝清唱,確定不是港星,但一樣美麗,當下就決定邀她來台開鍘!」女主角秦香蓮由張(君秋)派青衣劉海苑主演,女老生鄒慈愛飾陳世美,當家老生唐文華特別主演丞相王延齡。 11月10日(週日)午場14:30《西廂鶯鶯傳》由當家旦角魏海敏主演崔鶯鶯、小生溫宇航主演張生、花旦朱勝麗主演紅娘。西廂記故事最早出現在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會真記》,張生對鶯鶯「始亂之,終棄之」,到了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雜劇改為張生得第回來與鶯鶯終成眷屬,反而成為大多數人印象中的故事結局。因此王安祈總監認為「譴責負心」可作兩面觀照:觀眾思緒若連結到唐人小說,負心漢便是張生;如果觀眾習慣性的想像高中團圓,其實還有個負心背義的崔老夫人。王安祈總監還特別指出:近幾年魏海敏在「新京劇」舞台上創造許多鮮活的人物,性格多元,當王安祈規劃傳統戲時,總想讓魏海敏回歸本色,以溫婉之姿唱唱本工青衣。本場次票券已銷售一空! 【秋後算帳‧譴責負心】演出地點為城市舞台(台北市八德路三段25號B1),票價400元、600元、900元、1200元、1500元、2000元,軍警、榮民、誠品之友、城市舞台之友、國泰世華卡、志願服務卡、YH國際青年旅舍卡、青年旅遊卡九折;身心障礙(連同一位陪同人員)、65歲以上5折;學生、套票(同時購買四場)8折;團體(20張以上)另有優惠,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02)3393-9888(www.artsticket.com.tw) 102/10/31 國光劇團
86 國光劇團秋季公演 【秋後算帳‧譴責負心】唐文華、溫宇航父子檔主演《雷劈張繼保》 新婚少婦黃宇琳扮索命女鬼探真情 天津美麗時尚女花臉劉嘉欣來台扮包公鍘陳世美! 《鶯鶯西廂記》票房滿座 「秋後算帳」!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推出四齣「譴責負心漢」的傳統老戲,天打雷劈不孝子、女鬼索命狀元郎、加上來自天津的時尚美女主演包公開鍘陳世美,主題竦動,內容豐富多樣!11月8至10日在城市舞台接連演出《雷劈張繼保》、《王魁負桂英》、《包公鍘美案》、《鶯鶯西廂記》, 帶領觀眾朋友一起向劇中人「算帳」! 11月8日(週五)晚場19:30《雷劈張繼保》原名《清風亭》,又名《天雷報》,「負心人」為不孝之子張繼保,辜負的是收養他的張元秀老夫婦,是廿世紀前、中葉京劇馬(連良)派、麒(麟童)派都擅長的劇目,也是國光當家老生唐文華的老師,「台灣四大鬚生」之首胡少安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藝術總監王安祈更融合京劇與河南豫劇的部份精髓,重新大幅度修編,也仔細鋪陳了張繼保價值觀逐漸扭曲的成長過程,全劇分為得子、尋子、趕子、失子、奪子、盼子、認子七個段落。由當家老生唐文華與老旦羅慎貞主演張元秀老夫婦,小生溫宇航飾演不孝的張繼保,青衣王耀星飾演張繼保的生母。 11月9日(週六)午場14:30《王魁負桂英》的「負心人」是考上狀元不認舊愛的王魁,辜負的是青樓女子焦桂英,此劇為藝文界一代精神導師俞大綱先生編劇,郭小莊代表作,特別由新生代知名旦角黃宇琳主演。黃宇琳說:「決定我一生的人,是郭小莊!」幼年的黃宇琳看了郭老師的戲,當下著迷,就這麼下定決心學京劇!此次新婚不久即卸下婚紗演女鬼,「一抹春風百劫身,難遣人間未了情」拿手的「鬼步」在恐怖形象中,更增添「探究人間真情」的淒美感。黃宇琳近年與國光合作《春草闖堂》與《百花公主》,皆出於藝術總監王安祈的量身打造,此次演出被王總監視為肩負京劇傳承重任的指標性演出,也特別得到郭小莊的加持鼓勵。王魁由小生汪勝光飾演,義僕王興由女老生王鶯華飾演。 11月9日(週六)晚場19:30《包公鍘美案》,又名《秦香蓮》,「負心人」是最具代表性的陳世美,考上狀元後入贅皇家,不認妻兒,竟還差人意圖殺害秦香蓮母子三人未果,秦香蓮一狀告上開封府,鐵面無私的包公終於將陳世美開鍘!包公特邀天津京劇院青年女花臉、榮獲青年京劇大賽花臉組冠軍的劉嘉欣主演,劉嘉欣外型亮麗,是位標準的時尚美女,台上、台下的形象反差非常大!另外秦香蓮與陳世美也分別由張(君秋)派青衣劉海苑與女老生鄒慈愛飾演,都是女生,只有當家老生唐文華特別主演丞相王延齡,萬紅叢中一點綠! 11月10日(週日)午場14:30《鶯鶯西廂記》由當家旦角魏海敏主演崔鶯鶯、小生溫宇航主演張生、花旦朱勝麗主演紅娘。王安祈總監特別指出:近幾年魏海敏在「新京劇」舞台上創造許多鮮活的人物,性格多元,當王安祈規劃傳統戲時,總想讓魏海敏回歸本色,以溫婉之姿唱本工青衣。小生溫宇航特別為這齣戲增添許多崑曲身段,增添書卷氣;朱勝麗才剛在上海演完朱宗慶打擊樂團的《木蘭》,氣質亮麗。表面看來負心背義的是崔老夫人,另一種詮釋則是張生赴試未歸,也是負心人。本場次票券已告售罄! 【秋後算帳‧譴責負心】演出地點為城市舞台(台北市八德路三段25號B1),票價400元、600元、900元、1200元、1500元、2000元,軍警、榮民、誠品之友、城市舞台之友、國泰世華卡、志願服務卡、YH國際青年旅舍卡、青年旅遊卡九折;身心障礙(連同一位陪同人員)、65歲以上5折;學生、套票(同時購買四場)8折;團體(20張以上)另有優惠,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02)3393-9888(www.artsticket.com.tw) 102/11/06 國光劇團
87 兒女英豪‧愛情喜劇 國光劇團《穆桂英》 12月7日、14日巡演花蓮、台東 國光劇團近年致力於將戲曲藝術文化向東海岸泥土扎根,日前「京‧采花東」系列活動甫告落幕,緊接著12月7日在花蓮縣文化局演藝廳、14日(週六)在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藝文中心演藝廳晚場19:30各推出一場《穆桂英》的演出,是一齣兒女英豪的愛情喜劇,也是曾於2003年受邀至俄國參加契科夫國際劇場藝術節的國光劇團經典傳統戲之一,穆桂英、楊宗保、楊延昭、佘太君、八賢王、焦贊、孟良等宋朝楊家將的傳說人物,都將活靈活現地出現在劇中,劇情熱鬧活潑,最終以「大破天門陣」的精采武戲結束。 國光劇團近年深度扎根花蓮、臺東,去年曾舉辦「京彩東行—京劇藝術花東行動專案」在花、東兩縣十多所偏鄉學校巡迴推動講座課程,在花蓮文創產業園區舉辦「藝享天開—花蓮101表演藝術節」。今年夏天響應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傳藝鄉見歡----偏鄉地方文化館活化計畫」,以「京‧采花東」為名,與花蓮縣松園別館、石雕博物館、東華大學、台東縣兒童故事館、台東表演藝術館、台東大學、台東故事館(誠品)等場館及地方團隊合作,以「立足傳統、跨界創新」的理念,舉辦音樂、舞蹈、戲劇等多項表演藝術,以演出、工作坊、講座、座談會、影音展覽等方式多元呈現。九月則與臺東生活美學館合作,以「青衣、花旦、刀馬旦──京劇舞台的女性角色」系列講座巡迴花蓮高工、花蓮女中,光復商工、玉里高中、臺東高中、關山工商、臺東女中、成功商水等八所高中、職校。12月再與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合作,「102年度生命與藝術創意體驗活動」邀請國光劇團於12月6日(週五)在花蓮縣文化局演藝廳、12月13日(週五)在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藝文中心演藝廳演出《美猴王》各一場。 全本大戲《穆桂英》故事輕鬆活潑、老少咸宜,非常適合闔家觀賞!外在背景是兩國交戰,內在故事卻是美眉與帥哥在戰場上看對眼,美眉還捉住了帥哥,主動要求成親!最後穆桂英加入楊家將,大顯神威攻破遼國佈下的天門陣。由劉珈后、陳長燕、凌嘉臨、戴心怡四位女演員前後分別主演穆桂英,汪勝光、張家麟飾楊宗保,鄒慈愛、王逸蛟飾演反對兒子陣前結親的父帥楊延昭,羅慎貞飾佘太君,王鶯華飾八賢王。 《穆桂英》花蓮、台東演出票價:200、300、500元,65歲以上五折,學生八折,軍警、榮民、志願服務卡、YH國際青年旅舍卡、青年旅遊卡九折;10張以上團體購票另有優惠。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www.artsticket.com.tw 102/11/05 國光劇團
88 國光劇團【京‧采】花東 10月26日 臺東表演藝術館《拾玉鐲》、《打城隍》 劃下美好句點 12月14日《穆桂英》 再訪臺東藝文中心演藝廳 國光劇團依循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傳藝鄉見歡----偏鄉地方文化館活化計畫」,今年以「京‧采花東」為名,再度將藝術文化向東海岸泥土扎根, 10月26日將在臺東表演藝術館呈現兩齣活潑可愛的京劇《拾玉鐲》、《打城隍》,為長達四個月的系列活動劃下美好句點。 《拾玉鐲》、《打城隍》分別是由小花旦與小丑主演的生活小戲,內容活潑逗趣!《拾玉鐲》的少女孫玉姣在音樂伴奏中表現養雞、刺繡等虛擬動作,非常便於一般觀眾入門欣賞,主演的花旦蔣孟純私底下更是一位「大正妹」,九月份曾與臺東生活美學館合作校園講座,巡迴臺東高中、關山工商、臺東女中、成功商水四所學校。《打城隍》是許多戲曲劇種都流行的劇目,舞台上五位演員都是丑角,出場各有一段表現口齒伶俐的「數板」表演,三個無賴漢為了逃避徭役分別改扮城隍爺、判官和小鬼,主謀者每次都弄巧成拙被打,逗得觀眾大笑不已!《拾玉鐲》、《打城隍》26日(週六)下午四點在臺東表演藝術館演出結束後,晚上七點半再於臺東生活美學館演出,皆為免費自由入場。 「京‧采花東」在臺東縣的活動從7月25日張基義副縣長主持的「活化地方文化館以形塑文化生活圈」座談會開始,陸續邀請周先生與舞者們、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花蓮秋野芒劇團、臺東劇團、雲門舞集舞蹈教室等輪番上陣,為臺東帶來活潑的表演藝術風氣。 國光劇團近年深度扎根臺東,去年10月曾以藝術講座巡迴臺東關山、都蘭、海端、泰源等國小,讓校園師生們留下深刻印象。今年應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102年度生命與藝術創意體驗活動」之邀,將於12月13日在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藝文中心演藝廳演出《美猴王》。 12月14日(週六)晚場七點半國光再於藝文中心演藝廳推出《穆桂英》,是一齣兒女英豪的愛情喜劇,曾受邀至俄國參加契科夫國際劇場藝術節演出, 宋朝楊家將的楊宗保、穆桂英、楊延昭、佘太君、八賢王、焦贊、孟良等傳說人物,都將活靈活現地出現在劇中,劇情熱鬧活潑,最終以「大破天門陣」的精采武戲結尾。《穆桂英》票價:200、300、500元,65歲以上五折,學生八折,軍警、榮民、志願服務卡、YH國際青年旅舍卡、青年旅遊卡九折;10張以上團體購票另有優惠。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www.artsticket.com.tw。 102/10/26 國光劇團
89 蒙古樂舞 再現草原上的離散史詩 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系列講座壓軸獻藝 每年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亞太傳統藝術節」,今年以「原鄉客居—當代亞太藝術的跨境與跨界」為題,將透過四大境域的文化脈絡,邀請八個族裔演出團隊,採兩兩成對的型式,呈現政治分裂所導致「原鄉」及「客居」之間在文化上的二元對應。為了讓民眾更瞭解今年度藝術節的主題內涵及活動特色,傳藝中心自8月23日起,在臺北誠品信義店陸續舉辦3場系列講座;即將在10月4日晚間7點半登場的第3場講座「一部史詩兩樣情:喀爾瑪克與阿爾泰蒙古人的離散游牧複音」,由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系主任吳榮順教授主持導聆,不僅要介紹蒙古民族因政治遷徙而衍生的文化樣貌,也安排阿爾泰蒙古藝術團(Mongol Altai)及喀爾瑪克鬱金香藝術團(Kalmyk Tulip)等兩組蒙古團隊進行示範演出,以樂舞述說蒙古民族的離散史詩。 阿爾泰蒙古藝術團是來自蒙古共和國的團隊,由分別來自蒙古西部及阿爾泰山附近科部多省(Khovd)的藝術家組成。阿爾泰山地理區舊稱為喀爾喀蒙古,意為「漠北蒙古」,涵蓋了現今蒙古共和國西部、新疆東北部及圖瓦共和國;地處該地理區內的蒙古共和國科部多省,現有13支蒙古民族居住,由於位置偏遠,與蒙古都市地區的發展保持相當距離,因此保存了最完整的傳統遊牧生活及傳統藝術,其中極具代表性演出活動包含了蒙古長調、史詩吟唱、馬頭琴及拉弦樂演奏、世界非物質文化資產—呼麥演唱,以及節奏明快的阿爾泰蒙古舞蹈。 喀爾瑪克鬱金香藝術團則來自位於裏海邊的喀爾瑪克共和國,該國的組成民族與蒙古共和國系出同源,卻歷經極為曲折的建國歷程。喀爾瑪克人在十七世紀時因不堪蒙古族內戰而橫越哈薩克大草原,西遷至俄國境內的伏爾加河下游;但十八世紀因飽受沙皇壓迫,決定再東遷至現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定居;遷移過程中死傷無數,部份族人也遺憾地滯留俄國,在兩次大戰中飽受荼害,直至1956年才終於建國。如今喀爾瑪克人分散兩地而居,除了以蒙古族的長調、馬頭琴、呼麥演唱、騎馬舞承繼原鄉文化,也因昔日的遷徙,在樂舞中融入了藏傳佛教梵唱及俄羅斯波卡舞曲。 10月4日的講座及示範演出地點為誠品信義店3樓Forum,民眾可免費入場。透過吳榮順教授解說的歷史背景、樂舞導聆,以及傳承相同蒙古文化的兩組團隊所帶來同中有異的演出,欣賞蒙古族裔這數百年來因歷史洪流導致彼此離散,曾經飄泊,如今恬然的多變文化風情;此外,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在講座的次日也將正式展開,歡迎民眾藉由參與本次講座及示範演出活動,搶先體驗本次藝術節的活動特色及文化深度。 有關講座訊息,請至誠品活動網頁http://go.eslite.com/Event.aspx?id=8627查詢,或洽傳藝中心:03-9705815及進入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活動官網瞭解,網址為http://www.ncfta.gov.tw/events/asia_pacific2013/index.asp;亦可搜尋FB 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掌握最新動態。 102/10/0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http://www.ncfta.gov.tw/ncfta_ce/c05/c05020510.aspx?E=SWRlbnRpdHlJRD04MTUmUGFnZUluZGV4PQ==
90 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原鄉客居-當代亞太傳統藝術的跨境與跨界」10/5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盛大登場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在10月5日盛大開幕,今年透過四大境域主題、八個族裔演出團隊,以歌舞、戲劇、器樂的多元組合,百餘人的大型編制、專家學者的深入解說,帶領民眾一覽亞太傳統藝術於當代展延的精緻風采。 積累豐厚文化經驗,邁向第12屆的亞太傳統藝術節,近年陸續介紹東亞、東南亞、北亞、絲路版圖等主題,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不同以往,將探索傳統於當代的「流動、游移」,窺視在主題框架下,藝術在社會脈絡的多元衍生,因此特以「原鄉客居:當代亞太傳統藝術的跨境與跨界」為題,經由原鄉、他鄉的二元對應,審視文化藝術於區域衝擊下的多重差異。 本屆亞太傳統藝術節共計有八個國際演出團隊、超過110位國際表演藝術者與工藝師受邀來台,規模之大,是歷屆首見。藝術節共計9天,表演團隊分為兩階段輪番登場。八個族裔與四個境域主題分別是:「四物傳響舞太平:南韓與朝鮮族的古典情深 」、「一部史詩兩樣情:喀爾瑪克與阿爾泰蒙古人的離散游牧複音」、「戀戀阿陶:北越民謠與廣西防城三島京族的琴韻繞繚」、「胡旋曼陀:烏茲別克與新疆維吾爾的虔敬對歌」,將再現南韓與大陸延邊朝鮮族的古典樂舞、喀爾瑪克與蒙古共和國的變調雙音呼麥與民間歌舞競技、北越的民歌與廣西防城三島京族的吟詠、新疆維吾爾族的木卡姆藝術與烏茲別克的虔敬詠頌,透由歌舞、戲劇、人聲、器樂的多元組合,以及專家學者的深入解說,將盡覽亞太傳統藝術於當代展延的精緻風采。 而八個國外團隊將包括第一階段(10/5-10/9)的韓國南道國立國樂院(Jindo National Gugak Center)、 延邊大學藝術學院(Yanbian University College of Arts)、阿爾泰蒙古藝術團(Mongol Altai)、喀爾瑪克鬱金香藝術團(Kalmyk Tulip),以及第二階段(10/9-10/13)的越南越竹藝術團(Vietnam Thang Long Traditional Bamboo Ensemble)、廣西京族三島傳統藝術團(Guangxi Jingzu 3 islands traditional arts)、烏茲別克諾蒂拉五人組(Nodira Pirmatova Quatuor)、新疆藝術學院(Xinjiang Institute of the Arts)。 5日開幕式當天上午,主辦單位特?邀請宜蘭在地【宜蘭縣龍獅技藝協會】舞獅群與大鼓隊帶領第一梯次的國外表演團隊在園區中進行精彩的踩街鬧場,為即將展開的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盛開歡愉的熱鬧氣氛。上午11時的室內開幕式則透過雙邊競演的呈現方式,由第一梯次抵臺的【韓國南道國立國樂院】與【延邊大學藝術學院】再現南韓與大陸延邊朝鮮族的古典樂舞,【喀爾瑪克鬱金香藝術團】與【阿爾泰蒙古藝術團】則詮釋喀爾瑪克與蒙古共和國的變調雙音呼麥與民間歌舞競技。這些幾經風霜歷練與歷史沉積的亞太藝術家們,將以最深情幽微的藝術情韻,透過樂舞的表現,為臺灣的民眾訴說境域主題的迷人風采,並刻劃亞太文化遷徙的深刻情感。 傳藝中心主任方芷絮表示,本屆亞太傳統藝術節期間,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不僅將有多達40場次的音樂舞蹈演出,在工藝展示部份,特以看似主體相同卻左右各異的「鞋藝」為主題,策動「經緯織間‧鞋藝精工示範」,貼切傳達一個藝術母體的雙重衍生,與多國表演藝術的跨境交相輝映。因此,將邀請國內外各方傳統製鞋藝師齊聚一堂,如韓國無形資財繡花鞋藝國寶黃海逢、國內傳統繡花鞋藝師楊雲峰、白米社區木屐造型與電燒藝師,以及蒙古、越南等多位傑出藝術家,以不同的形制、表現手法,共同體現在經緯織間的設計巧思,也進一步透過臺灣鞋藝與亞太地區重要傳統鞋藝工藝師共同競藝、雙向對話,提供另一種文化的反思與交流。透過共同現場示範,瞭解臺灣與亞太其他民族工藝美學的共通點。 此外,亞太傳統藝術節向來不只在傳藝中心進行,每年更行腳至其他城市,或進入社區,或進入校園,透過演出、示範等多樣型式,與更廣大的群眾進行各種層次的互動,累積豐富的亞太文化交流成效。而基於共通的活動理念及演出元素,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演出團隊分別受邀參與已進入第20屆的「關渡藝術節」及第10屆的「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更透過串聯這三個在10月份進行的重要藝術節慶,期盼藝術節之間相互輝映、生動串聯,亦讓亞太傳統藝術節得以自寶島發聲、有機開展、延燒亞太。 「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將自10月5日起至13日止,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隆重登場!另為歡慶藝術節的到來,熱情招待新住民朋友以及持有居留證之在臺外籍人士,藝術節期間享受入園門票免費優惠。相關演出資訊請洽傳統藝術中心:(03)9507711,或請上傳統藝術中心網站查詢:www.ncfta.gov.tw。 102/10/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http://www.ncfta.gov.tw/ncfta_ce/c05/c05020510.aspx?E=SWRlbnRpdHlJRD04MTYmUGFnZUluZGV4PQ==
91 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深度交流特別企劃-「秋夜吹來韓流風-臺灣與韓國傳統音樂的對話」 這個秋夜,臺北吹來韓流風!由文化部指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今年很不一樣!7日晚上主辦單位特別在臺北紅館規劃辦理「秋夜吹來韓流風-臺灣與韓國傳統音樂的對話」的特別音樂會,由韓國【南道國立國樂院】、大陸東北地區【延邊大學藝術學院】以及臺灣重要國家級樂團【臺灣國樂團】三組團隊,進行三邊音樂交流、分享與對話,氣氛溫馨愉悅,充分展現跨越國界的藝術交流情感。 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表示,積累豐厚文化經驗,成功邁向第12屆的亞太傳統藝術節,近年陸續介紹東亞、東南亞、北亞、絲路版圖等主題,已於10月5日開幕的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不同以往,將探索傳統於當代的「流動、游移」,窺視在主題框架下,藝術在社會脈絡的多元衍生,因此特以「原鄉客居:當代亞太傳統藝術的跨境與跨界」為題,經由原鄉、他鄉的二元對應,審視文化藝術於區域衝擊下的多重差異。 而為強化本項活動全國性之議題與焦點,拓展該藝術節的文化影響力,傳藝中心特於臺北規劃「秋夜吹來韓流風-臺灣與韓國傳統音樂的對話」深度交流特別企劃活動,藉由藝術層面的深度交流、分享與對話的型式,並以本屆四大境域主題之一「南韓與朝鮮族的古典情深」進行延伸,邀請韓國【南道國立國樂院】、大陸東北地區【延邊大學藝術學院】以及臺灣重要國家級樂團【臺灣國樂團】三組團隊。 除了進行三邊音樂交流、分享與對話,透過策展人吳榮順教授的深刻詮釋,臺灣國樂團藝術經理黃正銘先生、韓國南道國立國樂院玄璟彩教授以及延邊大學藝術學院張翼善教授的介紹導聆,傳藝中心更邀請駐臺北韓國代表部與國內傳統音樂領域重要專家學者包括盧亮輝、黃鈞人、錢善華、陳中申、潘皇龍、陳裕剛、吳宗憲與李英等人共同與會並交換意見,以傳統音樂的族內觀點參與,更深刻強化該藝術節對於推動亞太文化交流的實質效益。 交流音樂活動不但由三組團隊各自演繹其代表性節目,音樂會壓軸更由三團共同演奏韓國民謠《阿里郎》,在不同的器樂與表現方式上,各自表述、又充分融合,為此臺灣與韓國傳統音樂的對話,畫下精彩而完美的句點。 102/10/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http://www.ncfta.gov.tw/ncfta_ce/c05/c05020510.aspx?E=SWRlbnRpdHlJRD04MTgmUGFnZUluZGV4PQ==
92 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第二梯次團隊抵臺,展現越南與中亞境域風情!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之「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原鄉客居-當代亞太傳統藝術的跨境與跨界」,已於10月5日盛大開幕,第一梯次團隊包括南韓、大陸東北延邊地區、蒙古、喀爾瑪克藝術家精彩的樂舞表現,無畏風雨,演出幾乎場場滿座,已在傳藝園區掀起亞太藝術風潮;10月10日起,第二梯次團隊陸續登場,將帶來迥然不同的亞太族裔主題藝術風情。 第二梯次邀演團隊一樣聚焦在「原鄉客居」的主題中,其境域主題分別為:「戀戀阿陶:越南民謠與廣西防城三島京族的琴韻繞繚」、「胡旋曼陀:烏茲別克與新疆維吾爾的虔敬對歌」,邀請的演出團隊分別為「越南越竹藝術團」與「廣西京族三島傳統藝術團」,以及「烏茲別克諾蒂拉五人組」與「新疆藝術學院」,他們將透過歌舞、戲劇、人聲、器樂的多元組合,以及專家學者的深入解說,讓民眾一覽亞太傳統藝術於當代展延的精緻風采,也展現原鄉、他鄉的二元觀點文化藝術型式。 來自越南的「越南越竹藝術團」(Vietnam Thang Long Traditional Bamboo Ensemble)是一個集結嘲劇、民歌、舞蹈的國家級藝術樂團,將為亞太傳統藝術節綜合展演越南境內最典雅精緻的表演節目,其中包括嘲劇、宮廷音樂、巫歌、獨弦琴演奏、越南竹琴獨奏以及北寧民歌等,曲目豐富,充份展現越南音樂的多樣性;另一個與之對應的是「廣西京族三島傳統藝術團」(Guangxi Jingzu 3 islands traditional arts),不同於「越南越竹藝術團」精緻越南藝術的表現,該團是一個以京族漁民為主、自發成立的民間藝術團體,其成員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京族獨弦琴藝術的代表性傳承人—蘇春發琴師,此次演出將帶來在原鄉「哈節」所演唱的「哈歌」,以及《進香舞》、《花棍舞》、《天燈舞》等舞蹈,還包括獨弦琴獨奏、民歌演唱等多首京族傳統曲目。兩組團隊的對照演出,充分展現越南文化經過遷徙後變異的藝術型式。 另一個主題則邀請來自土耳其斯坦的兩個土耳其藝術團隊:「新疆藝術學院」(Xinjiang Institute of the Arts)以及中亞「烏茲別克諾蒂拉五人組」(Nodira Pirmatova Quatuor)。「新疆藝術學院」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是西北地方唯一民族特色濃郁、專業性較強的藝術學府,此次將帶來時代和地域交織滲透、渾然天成的十二木卡姆,以及從歌舞中吟詠新疆生活的美好;另外中亞的「烏茲別克諾蒂拉五人組」由歌手Nodira Pirmatora所創,在18歲時即贏得木卡姆藝術的演唱大獎,師承於Abdurahim Hamidov大師,是目前享譽歐美的傳統歌手,多次受邀至法國音樂城Cit? de la Musique,2012年並於倫敦奧運擔任演出,此次還將帶來膾炙人口的非物質遺產Katta Asula(大歌)與Shashmakam(莎什木卡姆)。橫跨歐亞地區的土耳其藝術,一方面吸取鄰近的阿拉伯與波斯文化,另一方面傳承自身的藝術形式,成為今日融合東西方特點的重要中介區域。 而「經緯織間-鞋藝精工示範」第二梯次的工藝示範藝師特別邀請來自越南的傳統木屐藝師-Ha Trong Nghia先生,以木屐的工藝演變述說殖民過程的種種時光,並將與宜蘭在地白米社區木屐館的藝師們聯合展示、交流,在異同之間,流轉歲月色澤;而宜蘭在地的繡花鞋藝師-楊雲峰,承繼父業,不畏旁人以男性持針繡花的異樣眼光,精細摸索繡花之道,同時無懼市場的洪流吞噬,依舊堅持手工,不論繡花鞋、戲鞋、神明鞋等,在他一雙巧手的創思下,都能活靈活現,再展姿態,同時也象徵蘭陽繡花的堅毅性格與錦繡人生。 「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活動期間自10月5日起至13日止,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隆重登場!歡迎民眾把握最後幾天的機會前往觀賞,一覽亞太文化遷徙過程中流轉的藝術之美。相關演出資訊請洽傳統藝術中心:(03)9507711,或請上傳統藝術中心網站查詢:www.ncfta.gov.tw。 ?2013/10/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http://www.ncfta.gov.tw/ncfta_ce/c05/c05020510.aspx?E=SWRlbnRpdHlJRD04MTkmUGFnZUluZGV4PQ==
93 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10/13溫馨閉幕,並預告2014年精彩主題!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之「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原鄉客居-當代亞太傳統藝術的跨境與跨界」,於10月13日順利溫馨閉幕,第二梯次表演團隊分別展現越南與中亞境域風情;主辦單位並在閉幕式上宣告2014年藝術節主題,帶來下一波藝術節活動的驚喜與期待。 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方芷絮在致詞中表示,2013年亞太傳統藝術節,以「原鄉客居-當代亞太傳統藝術的跨境與跨界」為題,藉由歌舞、戲劇、人聲、器樂的多元組合,以及專家學者的深入解說,讓民眾一覽亞太傳統藝術於當代展延的精緻風采。這也是傳藝中心辦理亞太傳統藝術節十二年以來,首度擴大單一團隊演出的模式,在節目設計上以兩組不同族裔演出團隊同台演出,透過具體的舞台表現,對照兩組不同文化體的藝術表現,以詮釋經由「原鄉、他鄉」二元對應的當代亞太傳統藝術經時空遷徙、變異的足跡與過程。而她也表示,除了感謝這些演出團隊對於亞太傳統藝術節的支持外,她亦興奮在此屆的藝術節中,得以經由這樣的呈現模式,感受到文化交流真正的溫度與情感。 此外,她指出,為讓亞太傳統藝術節更具延續性,2013年、2014年的主題,都將以傳統之於當代的「流動、游移」為核心,探索於主題框架下藝術在社會脈絡的發展:2013年探討以政治或疆域的分裂,形成傳統藝術於當代的多元衍生,因此以「原鄉客居-當代亞太傳統藝術的跨境與跨界」為題,經由原鄉、他鄉的二元對應,展現文化藝術於社會衝擊下所造成的差異;2014年策展則以日本學人藤井知昭所提出的「照葉樹林文化帶」為主要規劃方向,以「吟遊詩人:少數民族的城市隨想」為主題,讓亞太傳統藝術節更具主題張力並更能深入探討核心價值。 策展人吳榮順教授特別說明,所謂照葉樹林,就是以橡樹、樟樹、山茶樹等暖溫帶常綠闊葉樹為主的東亞特有樹種,因為樹葉有光澤,故名照葉樹林;在照葉樹林帶中醞釀與成長的文化十分相似,譬如:吃發酵過的食物、喝綠茶、使用竹器、生漆、走婚、干欄式建築、男女對唱情歌、使用踏歌與歌垣等。而照葉樹林文化帶擁有豐沛多彩的少數民族群,其中以「走唱對歌」最為世人驚豔,這些吟遊詩人遊走在世界各地中,以吟唱詩歌或是自己本身的創作來表達自我的一種處世觀,或是對某個人、事、物甚至是對這世界的感想,用貼近人們的手法來傳達。於是,2014亞太傳統藝術節將特別以「少數民族」與「城市」的關係來譬喻傳統藝術的微小化與主流化之對應,藉以觀察它的紐帶張力與關係。 閉幕式的演出中,四組團隊分別使出渾身解數,展現其藝術精華:來自越南的「越南越竹藝術團」、中國的「廣西京族三島傳統藝術團」,透過典雅與民間化的對照型式演出,展現越南文化經過遷徙後變異的藝術色彩;而來自土耳其斯坦的兩個藝術團隊-「新疆藝術學院」以及中亞「烏茲別克諾蒂拉五人組」,則深刻表現了橫跨歐亞地區的土耳其藝術,一方面吸取鄰近的阿拉伯與波斯文化,另一方面傳承自身的藝術形式,成為今日融合東西方特點的重要中介區域。 閉幕式活動最後在四組團隊的聯合謝幕中溫暖結束,為超過四十餘場的2013亞太傳統藝術節畫下完美的句點。表演團隊之間亦互道珍重,期望有機會能再同台與會,一起交流、競藝。 102/10/1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http://www.ncfta.gov.tw/ncfta_ce/c05/c05020510.aspx?E=SWRlbnRpdHlJRD04MjAmUGFnZUluZGV4PQ==
94 「臺灣豫劇一甲子~梆聲‧掌聲‧天涯共和」專書發表會 臺灣豫劇團60歲了! 為了慶祝臺灣豫劇一甲子團慶,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特別策劃出版「臺灣豫劇一甲子~梆聲‧掌聲‧天涯共和」專書,於昨(21日)辦理新書發表會,並邀請藝文界貴賓與戲迷們齊聚臺灣豫劇園區,以溫馨的戲曲演奏與別緻的豫劇表演慶祝新書發表。 臺灣豫劇60年,包含了無數青春歲月的投入,與篳路藍縷走來而今柳暗花明的諸多精采情節,為了慶祝一甲子團慶,臺灣豫劇團從年初的公演大戲《巾幗.華麗緣》即以埋下重量級的伏筆,於年底豐收慶賀的同時,也推出豫劇薪火相傳的劇目《楊金花》、《三打陶三春》、《梅龍鎮》,由新生代演員擔綱演出,如:豫劇小天后蕭揚玲、豫劇辣旦張瑄庭、豫劇王子劉建華、豫劇美聲公主謝文琪等,並特別出版介紹臺灣豫劇歷史的專書與圖史展示,讓民眾更貼近這個臺灣獨一無二的劇團生命歷程。 臺灣豫劇團自1953年以來奮鬥60年的故事豐富了臺灣文化,早已是臺灣文化的命運共同體!走過動蕩年代、危機四伏的荊棘險境,從河南、越南輾轉遷徙至臺灣,在高雄左營落腳生根以後並非從此順遂,洋洋灑灑的功勳偉績,皆出自不向命運低頭的頑強生命力! 豫劇在臺灣一步一腳印、堅苦卓絕的歷史軌跡,呼應了民間戲曲刻苦耐勞的樸實特性,也呈現出臺灣多元族群的文化包容力。近年來,在老幹新枝胼手胝足、貼近生活的重重探索下,一方面扎根泥土,一方面也以多樣化的題材展現新世紀的丰姿,從歷史傳說、本土故事到改編莎劇的綺思妙想,作品的呈現多元、不拘雅俗、題材融貫中外,可以傳統也能前衛,既是古典又別具特色,一新觀眾耳目。 為了延續使命,從豫劇皇太后張岫雲大師建立的基礎上一路前進,接續有豫劇皇后王海玲承接薪傳之火,如今更有新秀努力看齊,全體同心維繫這歷史命脈,不斷挑戰創新的演出型式、尋找本土創作題材、與臺灣藝術家合作、與藝文界分享資源、出國遠訪歐美、韓國、新加坡等、致力兩岸文化交流推廣……,活躍的表演動能,也將藝術種子傳播到外島馬祖及偏鄉。 走過一甲子的歲月,豫劇在臺灣的深耕奮鬥有了安身立命基地,放眼未來,臺灣豫劇團在南臺灣扮演的重要角色,是在專業表演之外,兼容與地方藝文產業同榮共生,擴展社群民眾與傳統藝術的融合互動,成為南部戲劇文化資源的共享平台。期盼臺灣豫劇團以一甲子卓越之姿,再創下一個奇蹟! 102/10/2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http://bangzi.ncfta.gov.tw
95 「臺灣豫劇一甲子~梆聲‧掌聲‧天涯共和」 臺灣豫劇團60歲了! 為了慶祝臺灣豫劇一甲子團慶,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特別策劃出版「臺灣豫劇一甲子~梆聲‧掌聲‧天涯共和」專書,於昨(21日)辦理新書發表會,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陳副主任兆虎主持發表會儀式,他於致詞時表示,新任彭宏志團長是一位腳踏實地認努力的團長,在臺灣豫劇60週年慶這一年選任他來擔任團長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未來的一年當中彭團長將肩負劇團園區整修的重任,期待他能持續目前「以團為家」的拼勁,讓臺灣豫劇團能在南臺灣散發藝術的光與熱。他提到勞苦功高的藝術總監韋國泰,職場生涯中就有30多年在豫劇團渡過,精神可嘉。 豫劇皇太后張岫雲致詞時更爆料說了一些海字輩豫劇明星的小八卦,例如8歲進團老是尿床的豫劇皇后以及偷吃冰棒的豫劇小生,勾起了與會貴賓許多當事者的回憶,歷任隊長們如許承志隊長曾賢政隊長等也紛紛前來祝賀,藝文界貴賓與戲迷們及南戲小鎮夥伴齊聚臺灣豫劇園區,以溫馨的戲曲演奏與別緻的豫劇表演慶祝新書發表。 臺灣豫劇60年,包含了無數青春歲月的投入,與篳路藍縷走來而今柳暗花明的諸多精采情節,為了慶祝一甲子團慶,臺灣豫劇團從年初的公演大戲《巾幗.華麗緣》即以埋下重量級的伏筆,於年底豐收慶賀的同時,也推出豫劇薪火相傳的劇目《楊金花》、《三打陶三春》、《梅龍鎮》,由新生代演員擔綱演出,如:豫劇小天后蕭揚玲、豫劇辣旦張瑄庭、豫劇王子劉建華、豫劇美聲公主謝文琪等,並特別出版介紹臺灣豫劇歷史的專書與圖史展示,讓民眾更貼近這個臺灣獨一無二的劇團生命歷程。 臺灣豫劇團自1953年以來奮鬥60年的故事豐富了臺灣文化,早已是臺灣文化的命運共同體!走過動蕩年代、危機四伏的荊棘險境,從河南、越南輾轉遷徙至臺灣,在高雄左營落腳生根以後並非從此順遂,洋洋灑灑的功勳偉績,皆出自不向命運低頭的頑強生命力! 豫劇在臺灣一步一腳印、堅苦卓絕的歷史軌跡,呼應了民間戲曲刻苦耐勞的樸實特性,也呈現出臺灣多元族群的文化包容力。近年來,在老幹新枝胼手胝足、貼近生活的重重探索下,一方面扎根泥土,一方面也以多樣化的題材展現新世紀的丰姿,從歷史傳說、本土故事到改編莎劇的綺思妙想,作品的呈現多元、不拘雅俗、題材融貫中外,可以傳統也能前衛,既是古典又別具特色,一新觀眾耳目。 為了延續使命,從豫劇皇太后張岫雲大師建立的基礎上一路前進,接續有豫劇皇后王海玲承接薪傳之火,如今更有新秀努力看齊,全體同心維繫這歷史命脈,不斷挑戰創新的演出型式、尋找本土創作題材、與臺灣藝術家合作、與藝文界分享資源、出國遠訪歐美、韓國、新加坡等、致力兩岸文化交流推廣……,活躍的表演動能,也將藝術種子傳播到外島馬祖及偏鄉。 走過一甲子的歲月,豫劇在臺灣的深耕奮鬥有了安身立命基地,放眼未來,臺灣豫劇團在南臺灣扮演的重要角色,是在專業表演之外,兼容與地方藝文產業同榮共生,擴展社群民眾與傳統藝術的融合互動,成為南部戲劇文化資源的共享平台。期盼臺灣豫劇團以一甲子卓越之姿,再創下一個奇蹟! 102/10/2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http://bangzi.ncfta.gov.tw
96 傳藝鄉見歡高雄說明會暨 兩岸豫劇聯演記者會 大陸河南省濟源市戲劇藝術發展中心豫劇團 蒞台獻演《王屋山的女人》與梆聲揚千里-折子 臺灣豫劇團辦理「傳藝鄉見歡-傳統戲曲觔斗雲」活動,運用地方文化館現有館所特色,以傳統戲曲為主軸,安排專業團隊展演,10月份壓軸好戲便是邀請遠從大陸河南省來的濟源市戲劇藝術中心豫劇團,蒞臨寶島獻藝,他們將與臺灣豫劇團聯合演出,喜愛豫劇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 濟源市豫劇團是第一次來臺演出,他們將演出的是甫獲26屆大陸戲劇梅花獎的現代豫劇《王屋山的女人》,製作陣容十分堅強:一級導演張平、一級編劇陳湧泉及王國毅、張克鵬,梅花獎豫劇明星劉雯卉領銜主演。 王屋山是「愚公移山」寓言典故中,所移走的兩座山之一;這兩座山是太行山與王屋山。王屋山的女人闡述的是發揚愚公移山鍥而不捨的精神,以勇氣、信心、毅力、誠信,追求幸福美滿與理想的故事。此劇在臺灣僅應邀參加樹德科技大學橫山藝術季演出1場,將於10月23日19:00假該校大禮堂演出(索票)。 此外兩岸豫劇聯演的「梆聲揚千里」折子戲匯演,分別是濟源市戲劇藝術中心豫劇團的《穆桂英掛帥》之〈出征〉(劉雯卉主演)、《乾坤福壽鏡》之〈失子驚瘋〉(張潔、馮笑笑主演)、《司文郎》之〈闖地府〉(李甲主演)、《血濺烏紗》之〈夜審〉(王磊磊、劉梅霞主演)、《馬前潑水》之〈癡夢〉(苗丹丹、李甲、張潔主演),以及臺灣豫劇團的《白蛇傳》之〈盜仙草〉(王海玲、朱海珊主演)。 「梆聲揚千里」折子戲匯演共將演出3場,分別是10月24日19:30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中正堂(索票)、10月25日19:30鳳山開漳聖王廟(戶外免票)、10月27日14:00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索票),各場次除合辦單位提供索票服務外,臺灣豫劇團(高雄市左營區實踐路102號,電話07-5828753轉54)亦接受索票。 「傳藝鄉見歡-傳統戲曲觔斗雲」是臺灣豫劇團以立足高雄,發展南方的觀點,聯合高雄、台南、屏東地區表演團隊成立「南戲小鎮」,藉由不同劇種的演出,提供民眾親近民間傳統技藝與戲曲藝術。以傳統戲曲及偶戲兩類為主軸,安排由專業團隊展演、戲曲體驗坊及戲曲美學講座三種方式,活用在地資源。 該活動將於11月中旬落幕,歷時近半年的活動包括戲曲藝術展演、戲曲體驗坊、戲曲美學講座等三大項,分別假屏東縣戲曲故事館、旗山文化園區與鳳山地方文化館辦理,此次特邀遠自大陸來臺獻藝的濟源市戲劇藝術中心豫劇團演出,為讓更多觀眾能分享精彩的演出,特別情商鳳山地方文化館附近的開漳聖王廟提供廣場搭臺演出戶外場,讓觀眾們在地方文化館參觀過後,相約來看戲! 臺灣豫劇團今年歡度60週年大慶,除已於今年4月推出由豫劇皇后王海玲主演的年度大戲《巾幗‧華麗緣》獲得好評之外,下半年11月更推出豫劇一甲子新生代薪傳好戲《楊金花》《三打陶三春》《梅龍鎮》,該團在這些亮眼的成績之外,對於兩岸文化交流亦是不遺餘力,不僅在舞台上與來自大陸的優秀演出者切磋學習,更不忘為戲迷們提供最精彩的戲劇演出,期待這一檔2013兩岸豫劇臺灣聯演,所安排的節目能讓觀眾們盡情享受豐盛的豫劇饗宴。
97 臺灣豫劇歡慶60特別公演一甲子的愛情故事:《楊金花》《三打陶三春》《梅龍鎮》 臺灣豫劇團為慶祝60週年慶,將於11月15-17日及11/29-12/1分別假高雄市大東文化藝術中心與臺北城市舞台推出臺灣豫劇一甲子特別公演,由豫劇皇后王海玲薪傳弟子們擔綱演出《楊金花》《三打陶三春》《梅龍鎮》,展現臺灣豫劇甲子傳承的實力! 這一檔名為「一甲子的愛情故事」,精心挑選了「經典再朔」3齣好戲,要讓臺灣豫劇皇后王海玲嫡傳弟子們在舞台上一字排開,展現臺灣豫劇傳承佳績!從揭櫫家國大愛的《楊金花》,乃至號稱大宋馴夫記的《三打陶三春》,甚至於甜滋滋浪漫純情的《梅龍鎮》,由臺灣豫劇團傳承60載最優秀之青春演員,蕭揚玲、張瑄庭、謝文琪、劉建華擔綱,王海玲及2位排練指導-朱海珊與殷青群,亦以資深演員身份參與主演。 《楊金花》由蕭揚玲飾演楊金花;《三打陶三春》由張瑄庭飾演陶三春、殷青群飾演鄭子明;《梅龍鎮》由劉建華飾演正德皇帝、謝文琪飾演鳳姐。 《楊金花》是一齣充滿浪漫理想的愛國故事,當年由當家花旦王海玲一唱成名,成了「飛馬豫劇隊」的招牌戲,此時推出,對臺灣豫劇團而言格外具有歷史意義,由大弟子-豫劇小天后蕭揚玲掛帥上場,自是不二人選。 《三打陶三春》-打出來的愛情(志同道合),由張瑄庭擔綱,堪稱是豫劇60年意外的驚喜,京劇科班的「莎莎」,擁有一副能飆豫劇的好嗓子,深得王海玲老師喜愛,順理成章的成了「玲的傳人」-辣旦接班人。 《梅龍鎮》-稗官野史遊龍戲鳳之愛,劇中充滿了人們對愛情的憧憬與遐思,由知名劇作家羅懷臻執筆,才女導演戴君芳細膩詮釋,豫劇王子劉建華與豫劇美聲公主謝文琪主演,絕對不同凡響。 王海玲憶及她16歲,那時躬逢「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的時空,一場陽明山中山樓十全大會《楊金花》獻演,台上唱著「叫一聲眾三軍…」,台下全體觀眾們便自動高喊:「有!有!有!」,團員們氣如虹,成功營造出「楊金花旋風」;也讓「楊金花」,這位巧奪帥印的奇女子,與豫劇團當年的生死存廢,產生命運的連結。如今,臺灣豫劇團歡慶一甲子,選擇這齣富含劇團歷史情境的《楊金花》,果然是意味雋永,甲子情長……;在這一檔《楊金花》及《梅龍鎮》當中,王海玲分別客串扮演佘太君與皇太后,在台上伴著學生演出的滋味,真是既欣慰又緊張啊! 人生本是一齣五味雜陳的大戲,謹於臺灣豫劇一甲子吉慶,熱誠邀請觀眾們一起來細細品味這3齣好戲,且讓我們在劇場中開心分享更寬廣、更有趣的戲劇人生吧! 購票資訊: 臺北 票價:400, 600, 800, 1000, 1200, 1600, 2000 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02-33939888 http://www.artsticket.com.tw 臺灣豫劇團官方網站http://bangzi.ncfta.gov.tw 臺灣豫劇團臉書http://www.facebook.com/TaiwanBangZi 102/11/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http://bangzi.ncfta.gov.tw
98 吾心吾景─黃媽慶木雕創作展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即將於102年11月15日起至12月15日止,於工藝傳習所2館2樓推出「吾心吾景─黃媽慶木雕創作展」,邀請曾榮獲民族工藝獎的黃媽慶先生展出精選作品25件,讓民眾得見傳統木雕工藝創作的魅力風采。 黃媽慶先生出生於鹿港鎮,自14歲時拜名家王錦宣為師,學習傳統神龕、神桌、日式欄間等工藝技巧,奠定深厚的雕刻技法基底,迄今40餘載仍保持熱愛木雕創作的初心,早期創作延續傳統圖像符號的詮釋,之後著意於與自然生活的對話,多以苦瓜、絲瓜、荷花荷葉等自然景物,透過細膩如生的雕刻,以及中國書畫中的留白餘味,使其作品深富簡潔清明之襌意。如本次展覽中展出的《律動》即將花朵隨風飄逸的優美動感停格於木雕創作中、《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則在看似衰微、毫無生機的枯葉當中,驚見生生不息的奧妙精采。 本次展覽以「吾心吾景」為主題,引領大家看見黃媽慶先生,在現今匆忙的現代生活中,堅持不隨波逐流的靜諦沉思,以及對自然萬物的真情,值得你我放慢腳步,用心感受創作者「吾心吾景」的廣袤情境。本展自11月15日起,每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傳藝中心誠摯邀請您蒞臨欣賞。 102/11/1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http://www.ncfta.gov.tw/ncfta_ce/c05/c05020510.aspx?E=SWRlbnRpdHlJRD04MjQ=
99 陳列《躊躇之歌》新書座談會 在歷史與詩之間 陳列《躊躇之歌》新書座談會 為傳承人權教育,10月28日下午2時於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舉辦陳列《躊躇之歌》新書座談會,新書座談會現場來了百餘位與會者,陳列夫人李翊青也至現場,陳列在會中一開始,表達三個衷心感謝人權館主動籌畫此活動,臺灣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積極協助,以及在座受難者前輩與現場所有人的參與。 作家陳列甫於今年八月出版《地上歲月》、《永遠的山》、《人間.印象》、《躊躇之歌》四本精裝套書,本次人權館邀請陳列回到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原為景美軍法處看守所,在此他與政治受難者楊逵孫女暨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楊翠副教授進行《躊躇之歌》新書對談。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沈長在副主任於新書座談會中致詞提到,陳列書中描述獄中室友及獄中情境,以及出獄後的心境,是人權館教育推廣重要教材,同時人權館亟須更多受難者前輩支持後續的業務推動。 陳列本名陳瑞麟,1946年生於嘉義農村,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後前往花蓮任職國中教師二年,由於課堂中回答學生的發問,說出:「反攻大陸是不可能的事」遭檢舉。生命中曾經歷三次逮捕,前兩次於偵訊後釋放,第三次則被送往景美軍法處看守所,遭起訴定罪,因「為匪宣傳」判刑七年,但關了四年八個月,其中在景美看守所三年三個月,曾擔任縫衣工廠的外役,在仁教所一年五個月,1976年出獄。陳列出獄後開始寫作,楊翠提到「黑暗有多大量,陽光就有多大量。」是她閱讀《躊躇之歌》後的總結感想。座談會主持人彭瑞金介紹王拓前主委也親臨現場,不同的是王拓入獄前已是知名作家,陳列26歲入獄,30歲出獄,出獄後開始寫作成為知名散文家,實屬不易。 座談會中陳列特別點出白色恐怖的本質,出獄後,不少人被排除在社會外,這是最可怕的地方。像他離開仁教所時須簽切結書,不能提監獄之事,恐嚇會被再關,在經歷這些事後,心中默默認為是可能的。 《躊躇之歌》要傳達的是人與自身的關係,描述陳列從在佛寺準備研究所考試、被抓、從政至回歸鄉野之路。陳列回應自身喜歡安靜與大自然,但從政是團體活動,須與許多人互動;寫作則是與自己對話,可一直修改。但楊翠則指出陳列這樣具涉入者與局外人的特性,使他的文章具有獨特批判性,以及關照女性角色,陳列母親的愛,鼓勵他不要因這樣的經歷,而成為一個?用的人。 座談會在熱烈的討論下,以不要成為時代的人質,迎向黑暗,陽光的力量就有多大,與大家共勉。 102/10/28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http://www.nhrm.gov.tw/NHRM/Code/
100 人權講堂第一場圓滿完成,第二場由張炎憲教授開講 人權講堂第一場圓滿完成,第二場由張炎憲教授開講 由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辦,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承辦的《白色年代的盜火者──人權講堂》系列活動,在10月25日正式展開,首場演講由王建國教授主講〈探照臺灣政治監獄文學〉。王建國教授將台灣政治監獄文學的流變做了深入淺出的勾勒,從日治年代治警事件的監獄詩文談到白色年代的監獄書寫,透過的珍貴圖像與文字,讓聽者對於因政治入獄的「盜火者們」事蹟有更深入的了解與感動。他在結語部分引用了Dietrich Bonhoeffer的詩句「你的光正引導我們,走向我們渴求的團聚/即使是最黑暗的夜,你也能把它照亮」,巧妙點出了這次人權堂命名為《白色年代的盜火者》的寓意。感謝王建國教授以這場精彩演講為未來八場人權講堂做了意義深重的開場。 系列講座第一場演講當晚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張新仁校長、人文藝術學院顏國明院長和臺灣文化研究所何義麟所長都親臨開幕式致詞,表達對人權講堂的重視。現場來賓還有詩人趙天儀教授、張良澤教授,白色年代的經歷者胡子丹前輩、蔡焜霖先生暨夫人、曹永洋前輩等,以及百多位入場的聽眾,他們表現出對於人權議題的重視與關心,一齊感念眾多為台灣民主、自由與人權而敢於向威權者盜火的勇者,隱然承接前輩們的火炬。 接下來第二場次將在11月8日星期五晚間七點展開,地點是國北教大至善樓國際會議廳,由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主講「白色恐怖的口述訪談與歷史真相」。張炎憲教授長年投入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時代的口述歷史訪查工作,記錄受害者或家屬的第一手訪談資料,將為本系列講座展開從未想見的歷史面貌。本場次將由國北教大臺文所李筱峰教授主持,兩位研究臺灣史的大師會為人權議題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報名請至:http://goo.gl/vR9VgP,電話:(02)27321104轉62231,讓我們持續關心人權,將火炬傳接下去。本系列講座皆可累計教師研習時數,另有酷卡集點活動,集滿8點就有精美禮物送給您! 102/11/07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http://www.nhrm.gov.tw/NHRM/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