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06秒, 共找到 740 筆資料,顯示第 1 到 1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講者姓名 服務機構 演講時間 演講題目 摘要 連結網址
謝豐舟 臺灣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前)教授/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2012-10-12 腦,演化,環境(The Green Brain) 生物在所謂「適存舞台」(fitness landscape)中,一路向上。然而,生物在「適存舞台」前進的同時,固然因突變及天擇而演化,但生物也會改變此一舞台上的環境,而被改變的舞台環境會再透過突變與天擇,影響該生物在適存舞台的前進路線。這種情形在人類尤其嚴重。由此,我們可知生物在適存舞台上的表現,應該是一種非線性的動態關係(nonlinear dynamics)。<br /> <br /> 要了解人,必須了解生物性及腦。生物性就是自我保守(self-preservation),無論如何要活下去,以傳宗接代。而活下去的方法就是「貪(greed)」 ,「貪」就是盡量佔有生存必需的資源。人因為有精密的腦,所以「貪」的方式無所不用其極,這也就是造就今日環境問題的癥結。<br /> <br /> 人腦的新皮質(neocortex)是人類心智所在,也是演化的最高產物。新皮質的演化雖然可以上溯到石炭紀的爬蟲類,但典型的新皮質具有層狀構造,其神經元呈柱狀排列,却是在三疊紀(Triassic period)及侏儸紀之間發生的小型哺乳類才正式出現。迄今發現的原始人類化石,我們只能看到空的頭骨,無法觀察其腦部組織,因此只能採用所謂「Evo-Devo(evolution-development,演化-發育)」的方法來探討人腦的演化,也就是從不同哺乳動物腦部發育的過程來了解人腦的演化。過去對腦部發育的研究多半是描述性的(descriptive),現在却有微陣列晶片等工具來研究發育過程中基因表現的變化。<br /> <br /> 演化。讓人產生了精密的腦,人因為有精密的腦,讓生物「貪」的本性發揮的淋漓盡致,「貪」的方式無所不用其極,導致人類對地球環境的大肆破壞 ,因此人類必須開始思考Green Brain的重要性。<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25.htm
邱求三 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 2013-11-20 環境保護與低碳生活 近年來全球極端氣候的出現頻率較往年增加,可能原因為地球均溫有上升的現象,所以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便需加以管制,而溫室效應氣體以燃燒煤、石油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為大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由工業革命前之280 ppm升高至現今的380 ppm。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降低可從減少排放及回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兩方面著手。在減少排放方面,除由民眾力行節能減碳生活外,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推廣亦為可行的方式。核融合的發電除可減碳外,亦為一可穩定提供能源的方式。回收空氣中二氧化碳,以植物進行的光合作用為最有效的方式,但植物其進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不高,且目前樹木面積亦有大量減少的趨勢,故以人為的方式進行光合作用,以回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頗具經濟效益。核融合及光合作用,目前人類還無法有效操作,故尚待年輕學子再接再厲,藉由科學的研發來突破光合作用及核融合的技術瓶頸,讓人類與地球的生態能永續經營。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4.htm
須文宏 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 2013-11-13 從食品安全談對食品的認知 食品安全一直是現代社會人們關心的問題,除了從保麗龍對環境和人體可能造成的影響談起,描述了免洗筷、油炸食物、塑化劑、塑膠碗盤、抗生素殘留、農藥殘留、基改食品、代糖、果寡糖、泡沫紅茶、高膽固醇、高普林、垃圾食物、色素香料、病死豬、毒奶粉、油切等現代食品問題,也從正面角度演繹科技在【食】上的重要變革,長途運輸技術、工業革命之大量生產、冷凍冷藏技術、新的烹調方法,如悶燒鍋、微波爐、電磁爐等的影響作陳述。當然,政府輔導管理方式的理解十分重要,演講中也簡述了臺灣食品管理的法規,以及相關的標章與規範的意義,同時也將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依為害程度大小將食品安全問題的分類做了描述,包含產毒及病原性微生物、營養不良、環境污染物、天然毒性成分、農藥殘留、食品添加物等。演講最後,以如何辦認安全的食品作結,從食品標示:日期、生產地、價格與添加物;知名廠商: 生產廠商、販售地點;和認證規範: GMP、HACCP、ISO、有機認證等,期待帶領聽眾理解現代食品環境下的飲食選擇依據與原則。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5.htm
黃朝曦 宜蘭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2014-03-07 看電影談物理 自然界中仍有許多我們至今還沒有能力觀測或理解的東西,而電影是充滿想像力的,電影情節經常就是陳述一些光怪陸離的事情(如此才會吸引觀眾),所以不必一定要以目前我們僅有的物理模型來解釋電影中的情節。看著電影來談一談物理也未嘗不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有趣方法。希望藉由「看電影談物理」的演講,能幫助提升同學們對於物理學門的學習熱情。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7.htm
陳裕文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學系教授 2014-03-26 小蜜蜂大學問 蜜蜂是一種奇妙的昆蟲,共產國家以她做為人民勞動的典範,科學家以她做為最佳的研究材料,許多園藝作物需要蜜蜂幫助授粉,社會大眾則享用蜜蜂送給人們的禮物—蜂蜜、花粉、蜂王乳、蜂膠等蜂產品。昆蟲學家中榮獲諾貝爾獎的von Frisch是一位蜜蜂學家,他以研究蜜蜂跳舞的行為而獲獎!<br /> <br /> 地球上目前已被命名的昆蟲已經超過100萬種,蜜蜂以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又具有高度的生態與經濟重要性,吸引眾多科學家深入研究,目前已發表的昆蟲類科學論文數量,蜜蜂居第二名,僅次於果蠅!<br /> <br /> 本演講介紹蜜蜂生物學知識、有趣的生態現象與行為,並說明蜜蜂對地球生態的重要地位,目前全世界的蜜蜂面臨神秘消失的危機,可能引起地球的生態危機,人類必須停止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才能永續生存。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3.htm
邱求三 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 2014-03-28 神奇的催化劑 催化劑又稱為觸媒、酶及酵素,其主要作用原理為改變化學反應的活化能,進而改變其反應速率。催化劑除了使用於石油化學或特用化學品等工業製程中,目前並已廣泛地應用在人類居家生活環境上,有效地改善人類居住環境品質。本次演講分別介紹光觸媒、光合作用、身體的酵素作用及汽車廢氣的觸媒轉換器等日常生活中常見催化反應,讓學生能初步瞭解這些催化劑的作用原理及其可能失效的原因,並瞭解催化劑的可能應用範圍,進而引發學生對催化劑的興趣,以創造出未來各種可行的催化劑,進一步改善人類生活。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8.htm
李敏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 2012-03-16 何能?核能! 19世紀初期,物理學上一連串的發現,使得人類可以將束縛在原子核內巨大的能量釋出。二次世界大戰後核能發電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在傳統的化石燃料與再生能源外,有了一項新的選擇。演講中將深入淺出的說明核分裂現象、輻射、核燃料、以及核能發電的原理。<br /> <br /> 核能發電從問世以來,就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問題。演講中將簡單的介紹能源使用的基本議題,將從能源使用的角度說明核電的優缺點。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0.htm
黃朝曦 宜蘭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2014-05-02 看電影談物理–能源議題 我們藉由行動裝置上的多媒體互動式的數位遊戲內容,將能源的基本常識融入到行動裝置的遊戲中,進而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意願。我們所設計的遊戲包含了核能、火力、風力、太陽能…等。並透過「看電影談物理–科普新體驗能源知識APP」的講座,前半場透過能量相關的電影引起學生的興趣,後半場則以研究者開發主題為能源議題的行動裝置電子遊戲APP做體感互動的實際體驗。在遊戲活動過程中,融入科學知識使參與活動的學員在遊戲過程中學習到科學知識,和體驗科學的科技成果。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65.htm
林育安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 副教授 2014-05-09 複製動物 生殖是一門很神秘的學科,以往人們認為只有低等生物才能以無性生殖的方式繁衍後代,而高等生物則必須以有性生殖的方式才可以。然而,1952 年時,Briggs 和 King 則開始以兩棲類進行複製動物方面的研究,並於 1955 年以蛙囊胚分葉細胞注入去核的蛙卵母細胞中,並成功發育出蝌蚪。30 年後,McGrath 和 Solter 於1983 年將此技術應用於小鼠方面的研究,終於能生出小鼠,陸陸續續有綿羊、牛、兔、豬、山羊等動物被複製成功。在此階段,科學家們認為惟有用未分化的胚核細胞才能複製出動物,但此觀念直到 1997 年 Wilmut 以綿羊胸腺體細胞成功地複製出桃莉羊後,除了引起全世界的譁然外,並也證實了已分化的體細胞亦能再回復未分化的狀態,重啟重組胚使其繼續發育成個體,打破了比往科學家的傳統觀念思想,並使得生殖科技又往前邁進一大步。之後,陸陸續續有許多動物被複製成功,諸如牛、山羊、豬、兔、猫和馬等。然而,複製動物的發展歷程、如何複製動物以及複製動物有何用途等,在本單元中將會告訴您,並帶您進入生殖科技領域,一同揭開生殖科技的神秘面紗。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66.htm
陳輝煌 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 2014-05-06 奈米科技與生活–小小奈米大不同! 在希臘文中,nano-意為「侏儒」,所以nanometer代表非常小的長度單位。1奈米為10<sup>-9</sup>公尺,亦即十億分之一公尺。奈米等級的物質到底有多小?地球的球徑約12,756公里,假設將地球縮小為十億分之一,為1.27 cm,大約為一顆玻璃珠的大小。著名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費曼博士(Richard P. Feynman),於西元1959年演講「寬廣的底層」(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時,提到操縱與控制微小物體是可能的,當物體被縮小後,在微小世界仍有許多的空間,因此反問大家:「為何不能把24冊大英百科全書的資料寫在大頭針大小的空間?」。這些概念引發了許多科學家投入奈米領域微細世界的研究,費曼博士也因此被尊稱為奈米之父。<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67.htm
陳裕文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教授 2014-10-15 小蜜蜂大學問 蜜蜂是一種奇妙的昆蟲,共產國家以她做為人民勞動的典範,科學家以她做為最佳的研究材料,許多園藝作物需要蜜蜂幫助授粉,社會大眾則享用蜜蜂送給人們的禮物—蜂蜜、花粉、蜂王乳、蜂膠等蜂產品。昆蟲學家中榮獲諾貝爾獎的von Frisch是一位蜜蜂學家,他以研究蜜蜂跳舞的行為而獲獎!<br /> <br /> 地球上目前已被命名的昆蟲已經超過100萬種,蜜蜂以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又具有高度的生態與經濟重要性,吸引眾多科學家深入研究,目前已發表的昆蟲類科學論文數量,蜜蜂居第二名,僅次於果蠅!本演講介紹蜜蜂生物學知識、有趣的生態現象與行為,並說明蜜蜂對地球生態的重要地位。目前全世界的蜜蜂面臨神秘消失的危機,可能引起地球的生態危機,人類必須停止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才能永續生存。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9.htm
林楚軒 東華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2014-10-04 太陽電池的點點滴滴 近年來,能源議題漸受注目,傳統石化能源會造成溫室效應,核能發電又有一定的風險存在,太陽能發電為替代能源中最受注目的領域。本演講從不同面相切入太陽電池,使得背景不同的人,都可以有簡單的了解,並有能力及興趣在各面相自行深入研究。首先介紹太陽電池的原理,利用簡單的半導體觀念切入,傳授基本的運作物理機制。接著介紹不同材料種類的太陽電池,讓大家在報章雜誌中見到各種類太陽電池時,可以知道其優勢與缺點何在。緊接著介紹太陽電池的系統,了解一個太陽電池系統需具備的設備裝置,以及不同系統形式分別合適在哪方面的應用,最後介紹台灣太陽能產業的概況與架設注意事項,以求更貼近聽眾的生活。<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0.htm
王金燦 宜蘭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2014-10-08 環境能源 由於人類文明快速發展,需要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以利工業使用,但長期、過量使用下,造成生態環境異常與汙染,因此,尋找新興的環境處理技術與潔淨的能源變得十分迫切。微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新興的環境處理與產能技術,除可利用微生物清除污水中的有機、無機物廢棄物外,更可將有機、無機物代謝轉為有價能源(產生電能),形成不同於其他綠色能源,僅以不造成廢棄物汙染為目的之新興技術。<br /> <br /> 近年來此技術已越來越受重視,各先進國家如美、日、韓國甚至中國大陸皆已相繼投入此技術之研發。此外,此技術還可以提供解決人類未來五十年將面臨的十大問題中的前四項問題:能源、水、食物、環境,並可達成一般能源技術所不能兼顧的三大面向–能源、環境處理與經濟的永續發展,因此除前瞻性與創新性外,其重要性亦清楚可知。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3.htm
邱求三 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 2014-10-29 神奇的催化劑 催化劑又稱為觸媒、酶及酵素,其主要作用原理為改變化學反應的活化能,進而改變其反應速率。催化劑除了使用於石油化學或特用化學品等工業製程中,目前並已廣泛地應用在人類居家生活環境上,有效地改善人類居住環境品質。本次演講分別介紹光觸媒、光合作用、身體的酵素作用及汽車廢氣的觸媒轉換器等日常生活中常見催化反應,讓學生能初步瞭解這些催化劑的作用原理及其可能失效的原因,並瞭解催化劑的可能應用範圍,進而引發學生對催化劑的興趣,以創造出未來各種可行的催化劑,進一步改善人類生活。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2.htm
黃朝曦 宜蘭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2014-11-12 看電影談物理 自然界中仍有許多我們至今還沒有能力觀測或理解的東西,而電影是充滿想像力的,電影情節經常就是陳述一些光怪陸離的事情(如此才會吸引觀眾),所以不必一定要以目前我們僅有的物理模型來解釋電影中的情節。看著電影來談一談物理也未嘗不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有趣方法。希望藉由「看電影談物理」的演講,能幫助提升同學們對於物理學門的學習熱情。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7.htm
黃朝曦 宜蘭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2014-11-19 物理很酷! 在英國,連續第五年唸A-level物理的學生人數增加,根據物理學會統計,唸A-level物理人數增加了6.1%,從2010年30,976增加至2011年32,860,物理科系申請也增加了17%,天文學增加了40%。增加的原因是學生認為這有利未來就業,但也可能是物理又變得很酷。物理屬於基礎科學,是高科技產業如光電、LED、奈米等的基礎及必備知識,物理的思考訓練被受業界重視。希望透過演講者個人學習物理的經驗、讀書方法、思考模式,多元學習和自行開發學習模式,帶給同學們對一個物理學習的新方式,並透過「物理很酷!」的演講,能幫助提升同學們對於物理學門的學習熱情和主動學習的精神。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8.htm
須文宏 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 2014-11-28 從食品安全談對食品的認知 食品安全一直是現代社會人們關心的問題,除了從保麗龍對環境和人體可能造成的影響談起,描述了免洗筷、油炸食物、塑化劑、塑膠碗盤、抗生素殘留、農藥殘留、基改食品、代糖、果寡糖、泡沫紅茶、高膽固醇、高普林、垃圾食物、色素香料、病死豬、毒奶粉、油切等現代食品問題,也從正面角度演繹科技在【食】上的重要變革,長途運輸技術、工業革命之大量生產、冷凍冷藏技術、新的烹調方法,如悶燒鍋、微波爐、電磁爐等的影響作陳述。當然,政府輔導管理方式的理解十分重要,演講中也簡述了臺灣食品管理的法規,以及相關的標章與規範的意義,同時也將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依為害程度大小將食品安全問題的分類做了描述,包含產毒及病原性微生物、營養不良、環境污染物、天然毒性成分、農藥殘留、食品添加物等。演講最後,以如何辦認安全的食品作結,從食品標示: 日期、生產地、價格與添加物;知名廠商: 生產廠商、販售地點;和認證規範: GMP、HACCP、ISO、有機認證等,期待帶領聽眾理解現代食品環境下的飲食選擇依據與原則。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9.htm
李家維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2011-04-22 性之初–生物界何時出現性趣? 性是世間的美好事,是生命演化的重要推手,浪漫、殘暴和私利交織成多樣的表相,然而其基底卻是單純的雌雄兩性。何以沒有第三性?性是單一起源嗎?缺了性的世界會是如何?性不該是禁忌,讓我們一起來談性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7.htm
蔡振家 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 2012-04-14 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 「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這句俗諺貌似玩笑,在跨領域研究者蔡振家教授看來,可能有不小的真實性!在這場演講中,蔡教授根據其研究藝術與大腦的經驗,以「另類閱聽」的角度,剖析表演藝術如何再現大腦疾病,從科學觀點理解劇中人的身心狀態。<br /> <br /> 藝術創作者的精神狀態往往與作品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19世紀時,罹患梅毒者不在少數,神經性梅毒患者的大腦受病菌侵襲,可能產生躁鬱症狀,最終導致麻痺性失智,但在這個悲劇發生之前,部分患者在躁期充滿喜悅,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才華。因此,有人把梅毒與天才的關係,比擬為魔鬼與浮士德的交易。<br /> <br /> 19世紀的作曲家沃爾夫(Hugo Wolf)即受神經性梅毒感染而導致躁鬱症。躁鬱症又稱為雙極型的情感性疾患,包含躁狂與憂鬱的兩面,當患者處於躁期時,感覺相當幸福,自信滿滿、說話快速,而且靈感泉湧,感覺萬物都充滿價值與意義;鬱期則剛好相反,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缺乏生活的興趣與動機。<br /> <br /> 當沃爾夫28歲經歷第一次輕躁期時,在短短的三個月中完成了43首傑出的藝術歌曲。好像作曲家的腦袋忽然打開,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格,他自述「我以一千匹馬力在工作,從清晨到深夜」。輕躁患者自我感覺良好的特徵也在沃爾夫身上一覽無遺,當Wolf完成《少女的第一首情歌》,他說「這是我至今最好的一首作品」,完成下一首又說「這比之前的作品還好上百萬倍」。<br /> <br /> 然而,情緒上的過度與不足是躁鬱症患者的宿命,心境高昂時擁有火山爆發一般的創作力,鬱期則失去活力,連正常生活都受到影響。憂鬱時的沃爾夫曾寫下:「我實在無法描述這種持續不斷的懶散於我有多難受」、「在這個生命與豐饒恣意伸展時,只有我像個旁觀者」等哀愁的字句,反映內心的孤苦寂寥。<br /> <br /> 著名腦神經科學家奧利佛‧薩克斯(Oliver Sacks)曾說:「大腦疾病患者是虛構傳說(myth)的航行者,前往一個如果沒有生病就無法了解的地方。」相較於一般人枯燥而重複的日常生活,虛擬的藝術天地似乎是一個非常不同的烏托邦世界。透過藝術作品,我們可以稍微連結兩個世界,如聽到沃爾夫創作《火焰騎士》一曲誇張的情緒表現,可以想像自己未曾體驗的極端狀態。<br /> <br /> 1988年的《雨人》是探討自閉症的著名電影,片中一再使用「常人」與「非常人」並置的手法。影片中,主角查理與自閉症患者哥哥重逢後,經由一段曲折的旅程,逐漸了解哥哥的內心世界,而觀眾也隨著查理的眼光,發現自閉症患者的不同面向,及「常人」與「非常人」互補扶持的關係。當時,這部片具有顯著的大眾教育功能,讓觀眾認識某些自閉症患者具有「專才症候群」─如算術、記憶、藝術上的特殊技藝。<br /> <br /> 當表演藝術試圖再現大腦疾病,如何做到「信、達、雅」,在真實呈現的同時,能表現娛樂效果,又不至於過度誇張,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蔡教授指出,表演藝術再現某些概念與現象時,呈現方式會影響觀者的認知,若把身心障礙者再現為特殊或奇怪的,反而可能加深了觀者的偏見或歧視,必須非常小心。《雨人》拍攝前,劇本曾遭到科學顧問大幅修改,讓故事更加真實可信,也有助於消除歧視與偏見,或許就是此片能夠引起共鳴與思索的原因。<br /> <br /> 最後,蔡教授再以舞蹈天才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為例,探討「扮演」的意義。尼金斯基是現代芭蕾的開創者,在他的舞作中,一反古典芭蕾優雅、伸展的姿態,以各種肢體和臉部表情的扭曲、模仿木偶或魁儡的怪誕姿態,呈現出病態的美感。<br /> <br /> 在舞蹈創作與表演上綻放亮麗的光芒後,尼金斯基在30歲前精神分裂症病發,在精神療養院度過餘生。曾有人猜測,他所創造的怪誕舞姿並不是憑空發明,可能來自去精神療養院探望親人時,看到腦性麻痺或帕金森氏症等病人展現出來的姿勢障礙而有所啟發。他曾自述,看到療養院中的病人時,他非常能夠同理他們的感受,這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前驅症狀已出現的徵兆,而他晚年的瘋狂,更可能是達到此表演境界的唯一選擇。<br /> <br /> 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人們生活越來越安穩、重複,失去了一些調劑或刺激的可能性,於是常人與非常人似乎產生某種互補關係,藝術作品則成為兩者之間溝通的橋樑。因此,蔡教授說,他始終對於表演藝術者懷抱著敬意,感謝他們燃燒自己,點燃他人生命中的光亮。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7.htm
魏澤人 東華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 2015-04-02 數學與電腦 我們介紹康托悲劇但革命性的發現,希爾伯特所謂的樂園是什麼又是如何破滅的。而另一方面,希爾伯特的無窮旅館,要如何應付層出不窮的挑戰?不斷超越無窮大的挑戰?然後我們要用對角線法則來創造希爾伯特旅館也無法應付的挑戰。而這個法則的影響還不僅僅如此。只幫不自己刮鬍子的人刮鬍子的理髮師,是如何影響了整個二十世紀人類的數學與觀念。說自己永遠說謊的人,到底有沒有說謊?同樣的方法,也應用在停機問題、希爾伯特第十個問題、哥德爾不完備定理上。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62.htm
鄭順林 成功大學統計學系副教授 2012-04-15 猜測的藝術–先請電腦幫忙猜猜看 您曾經買中大樂透嗎?想必很多人應該都是抱著「一券在手、希望無窮」的想法去買了好幾張來得到更多的希望。買一張樂透彩券,就像買了一個一夕致富的夢想。您可知道樂透中獎機率有多高嗎?電腦選號真的是隨機挑選的數字嗎?電腦究竟是怎麼幫我們來解決日常生活的一些機率問題?統計是什麼,能幫助我們了解那些事情呢?這些數據是從哪裡來的,這個現象是真的現象嗎?要怎樣找出「數據」呢?而這堆數據在說什麼?它對我們的生活上有什麼特別意義呢?101年04月15日,國立成功大學統計學系鄭順林教授,應邀於國立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 南館 國際演講廳,講解「猜測的藝術─先請電腦幫忙猜猜看」。<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htm
Rachel Webster professor of Dept. of Physics,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 2011-03-11 The First Quasar: Beginning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Supermassive Black Holes According to Professor Rachel Webster, black holes are some of the most extreme objects in the universe.  But what is a black hole and how do we know they exist?  This talk explores the objects that reside at the heart of most galaxies. In their active phase, these black holes are observed as quasars, but in some cases we can detect the presence of the black hole from its gravitational influence of the stars around it.  A spectacular example is the heart of our own galaxy, the Milky Way.  Finally, the new and planned experiments to observe the birth of the first quasars are described.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8.htm
翟建富 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 2011-10-28 微生物與你息息相關 人類漫長的演化的旅途中,不管在什麼的環境下,微生物如影隨形,不斷對人類文明發展做出衛偉大的貢獻。有時,它可以使我們生病,甚至死亡。然而,絕大部分的微生物對人類的健康以及進化,都一直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假若,世界上沒有微生物,恐怕我們也無法存活在這個世界上。<br /> <br /> 最近的研究指出:超過一千多種的微生物存在在胃、腸道中與我們共生,這些胃、腸道菌群不眠不休地替我們做消化以及吸收營養的工作,甚至提供我們多種賴以維生的必需維生素,同時也可以抑制胃、腸道中的致病細菌,以保持我們的健康。最重要的,這些有益菌群還可以喚醒我們的免疫系統,以防禦任何對身體有害的異物。<br /> <br /> 自古以來,人類已懂得利用微生物來理處食物,以增加食物的風味以及收藏期。中國古代已懂得利用發霉的豆腐來處理受細菌感染的傷口,經過數千年後的今天,我們才曉得,霉菌能產生青霉素等抗生素,因此可以做為殺菌之用。由於抗生素的發現,使人類免於細菌的感染,人均壽命因此得以延長。<br /> <br /> 廿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遺傳工程的興起。自始,人類有用的基因可以利用簡單的微生物做為生物生產器,以低廉的成本,大量產生有藥用價值的重組基因產品,因而人類的健康又增加了一大保障。在這次的演講中,翟教授以微生物對人類的正面價值加以詮釋,除了醫藥健康的價值外,教授還與大家討論有關微生物在食品工業,環境保護,以及在農業應用上對人類文明所做出的貢獻。希望藉此可挽回人類對細菌的錯誤觀念。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9.htm
賴文崧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2012-06-16 子非魚焉知魚樂?從動物到人類的社會學習與認知功能淺談心智運作 《莊子‧秋水篇》中描述,有一天莊子與惠子經過一座橋,莊子看到小魚悠游,說牠們看起來十分從容快樂。惠子回答:「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很快樂呢?」莊子再次反駁:「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很快樂呢?」於是開始一連串的辯論。這個故事大家耳熟能詳,究竟魚有沒有快樂的情緒?人類又要如何感知呢?臺大心理系賴文崧教授就由此出發,探究動物的心智功能。<br /> <br /> 賴文崧教授說,他從小就對「人和動物到底有什麼不同」很感興趣。有人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稀」,也有人認為「人是萬物之靈」。從生理條件來看,人在很多方面都比不上其他動物,身手不如羚羊迅捷、嗅覺也不如老鼠靈敏。不過,為什麼今天是我們到動物園去看動物,而非動物來餵我們吃飯呢?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人具備相對複雜的心智運作。<br /> <br /> 英文「mind」指心智或心靈,包含意識、思考、推理、知覺、學習與記憶等等複雜的面向。人類透過許多方式來得知別人心理在想什麼,除了語言之外,觀察他人的行為與表現,也是有力的判斷依據。例如,從梵谷〈星夜〉一畫呈現強烈的筆觸和色彩對比,人們得以猜測他的情緒狀態,想像畫家所見的夜晚與我們大不相同。<br /> <br /> 然而,動物無法經由語言或創作表達自我,我們該如何得知動物擁有哪些心智能力?事實上,透過動物表現在外的行為、或訓練動物作出某些行為,人類也能間接得知牠們在想些什麼。<br /> <br /> 科學家透過種種實驗方法,測試動物所擁有的認知功能。例如,京都大學Matsuzawa教授曾做一個實驗,當黑猩猩依照螢幕顯現的數字順序按螢幕按鍵,就可以得到食物,結果發現黑猩猩能達到高度的準確率。甚至,數字瞬間出現後,黑猩猩仍能記得數字的順序,快速按下記憶中的數字位置。<br /> <br /> 北美洲有一種鳥類,每年在夏秋季節,會把食物埋藏在地下,儲備冬天的存糧。驚人的是,每隻鳥可以埋藏超過三萬個位置,即便在冬天來臨,大雪覆蓋之後,仍能從完全改變的地貌辨認出自己埋藏的地點。因此,我們可以判斷某些動物具有一定的智力與記憶力,強項的認知功能更可能超越人類。<br /> <br /> 那麼,動物是否也擁有情緒呢?研究發現,動物和人類面臨危險時,大腦中的「杏仁核」都會有所反應,即便只是讓動物看恐懼或害怕的圖片,都能造成相同的反應。另一方面,動物也會表現出某些愛好。研究顯示腦中傳導物質「多巴胺」與快樂情緒相關,科學家曾設計實驗裝置,在大鼠壓桿時刺激多巴胺迴路,結果大鼠不斷主動壓桿,顯見多巴胺分泌時,所產生的是正向感受。<br /> <br /> 更有趣的是,動物也有「不打不相識」的情形!賴文崧教授的研究發現,倉鼠具有個體辨識的能力,兩隻打鬥過的倉鼠下回再相見,上次的輸家會馬上逃跑。由此可見,動物也經由社會互動產生學習與記憶,在經驗累積中幫助自己適應環境,增進生存的機會。<br /> <br /> 其他許多研究同樣顯示,不少動物懂得使用工具,部分動物如鸚鵡、黑猩猩,更能學習簡單的語言或符號,與人類進行溝通。仍有許多心智功能因動物種類而異,譬如,草原上的鹿在同伴遭到射殺時,仍泰然自若,在同伴的屍體旁吃草,顯示牠們並無「死亡」的概念。不過,曾有動物學家發現,象群季節性地前往親友逝世的地點,撫觸所識大象的骨骸,似乎大象具有「死亡感」,並發展出相應的行為。<br /> <br /> 綜上所述,心智運作非人類所獨有,動物具有某種程度的認知功能,且與人類有某些演化上的共通性。話說回來,人類擁有欣賞夜色的閒情逸致、懷抱探索宇宙的好奇心、能在藝術領域發揮創造力、追求生命的靈性層面……,這些特性目前未曾在動物身上發現,也展現了人類心智的奧妙。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8.htm
瑞秋‧偉柏斯特 澳洲墨爾本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主任 2011-03-11 第一個類星體–了解超大質量黑洞的第一步 2011春季「展望」系列的首場演講由澳洲墨爾本大學天文物理所瑞秋•偉柏斯特主任擔綱,她演講的主題是「第一個類星體—了解超大質量黑洞的第一步」。類星體是半個世紀以來,困擾天文學家的數種神秘天體之一,表面上看起來像是一顆普通的恆星,但是卻發出超過整個星系無比強大的能量,天文學家逐漸瞭解,這種天體其實是遙遠的星系,中心有個巨大的黑洞,正在吞吃周遭的物質!「黑洞」,是宇宙中極端天體的一種,然而什麼是「黑洞」?我們又如何得知星系中心巨大黑洞的存在?這場演講將帶我們探索大多數星系的核心天體。在星系核心活躍的階段,黑洞的存在使得星系中心成為「類星體」,但是在某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經由受黑洞重力影響的近處恆星,知道黑洞的存在。一個精彩的特例,就是我們所處的銀河核心。演講最後,瑞秋會介紹幾個新的觀測和實驗計畫,這些計畫的目的是要觀測第一代類星體的誕生。<br /> <br /> 在這場演講中,瑞秋•偉柏斯特主任試著解答以下幾個問題:宇宙早期的狀況像甚麼樣子?科學家如何得知黑洞的存在?我們又要怎麼找出第一個形成的恆星或類星體?<br /> <br /> 演講一開始,瑞秋花了比較多的時間,討論宇宙早期的狀況,我們知道,現在這個宇宙,開始於137億年的一次高溫大爆炸,在那次爆炸中,能量均勻散布在早期宇宙之中,宇宙不斷膨脹,使得宇宙早期的高溫輻射,溫度不斷降低,到今天我們能觀察到最早的宇宙訊息,就是已經降到絕對溫度3度左右的微波背景輻射。在 60 年代的時候,兩位美國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師,在測試電波通訊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四面八方都有一個固定的電波背景雜訊存在,他們以為是電波天線上的灰塵雜物所造成的影響,但卻不知道,他們所發現的這個均勻「雜訊」,就是離他們實驗室不遠的普林斯頓大學中的天文物理學家,費盡心機要找尋的宇宙大爆炸的證據。結果,這兩位工程師得了諾貝爾物理獎。<br /> <br /> 時至今日,天文學家對這個背景輻射做了詳細的測量,不但發現表面上看起來十分均勻的溫度,其實有非常小規模的溫度起伏,這個起伏的量大概在十萬分之一度左右;更藉由溫度起伏的分布與強度,發現宇宙不是只有正常物質,而是包含了大量的暗物質與暗能量!<br /> <br /> 瑞秋說,科學家按照觀測模擬,得出宇宙年齡約137億年,宇宙現在約有5%的組成是原子,23%是暗物質,72%是暗能量。當年宇宙中較密集的小區域今天已經形成了星系;據科學家了解,在宇宙生成初期,是高熱、高密度,同時充滿輻射的。在宇宙不斷膨脹的過程中,宇宙的溫度逐漸降低。大爆炸之後的30萬年,原子開始形成,1億年後,恆星開始形成,10億年後,才有星系和類星體產生。<br /> <br /> 瑞秋說,宇宙較早期的微波背景輻射出現在「黑暗時期」之前;當電子和質子結合形成氫原子,會吸收宇宙中的紫外光,使得紫外光無法順利穿透宇宙,就形成了「黑暗時期」。「黑暗時期」何時結束?就是在第一顆恆星及類星體出現的時候!這些天體放出紫外光,把原本電子和質子結合構成的氫原子游離,對於這些高能光子來說,宇宙這時才變成「透明的」!<br /> <br /> 類星體在1960年代被天文學家發現,這些天體在照片上看起來就像一般的恆星,但是經由光譜觀測,科學家卻發現它們是非常奇怪的天體。今天我們知道類星體其實就是遙遠的星系,中心可能有一個質量相當大的黑洞,正在吞噬周遭的物質,物質在掉進黑洞的過程中會釋放能量,讓這個星系的中心格外明亮,相形之下,星系周遭的盤面暗淡到看不到,使得這個天體遠看就像是一顆恆星,所以稱做「類星體」。天文學家已經發現,有許多遙遠星系中心都有巨大的黑洞存在,有些在吞噬物質,非常明亮,有些則已經把周邊能吃的物質吃完了,除在餓肚子的狀態,但因為這些黑洞有著巨大的重力場,所以如果黑洞周邊有恆星運行,這些恆星看起來好像在圍繞著一個「看不到」的東西旋轉;觀察了恆星繞行星系中心的軌道和速度,再利用克卜勒定律計算,就可以得知這些看不到的東西,擁有非常大的質量。<br /> <br /> 不是只有遙遠的星系中心才有巨大的黑洞,瑞秋放映了一段影片,是由1992至2006年的天文觀測數據組合而成。在這14 年中,天文學家觀測到銀河中心附近有幾個恆星,以橢圓形的軌道繞著一個偵測不到任何光波訊息的中心天體旋轉。瑞秋說:「因為可以經由物理定律測量中心天體的質量,所以我們知道銀河中心的確有一個大黑洞存在!」<br /> <br /> 瑞秋來自澳洲,她說目前在澳洲西部,科學家正在建造長波段電波望遠鏡陣列,當地為了維持無汙染的電波觀測環境,不允許做任何的手機通訊。天文學家希望藉著這個大型的地面電波望遠鏡,我們應該可以觀測到宇宙「再游離時期」的無線電波,希望能藉此找出宇宙中的第一代恆星和第一個類星體。<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8.htm
馬克‧迪森杜夫 新南威爾斯大學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0-11-12 如何破解溫室效應與再生能源的迷思? 本演講由新南威爾斯大學環境研究中心<u>馬克‧迪森杜夫</u>副主任擔綱,他所要講的主題是「如何破解溫室效應與再生能源的迷思?」。人類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可以說是 21 世紀對人類文明和生物多樣性最大的威脅之一。其影響包括海平面上升、許多動植物的滅絕、以及乾旱,熱浪,野火,洪水和強烈颶風發生頻率的增加。大部分的衝擊在某些程度上已經發生了,而最可憐的是,造成氣候變遷的人們,正在承受這樣的衝擊。<br /> <br /> 然而代表溫室污染的工業否認科學證據,或詆毀和阻止政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否認氣候變化者選擇少量且非典型的科學數據,忽略清楚的整體趨勢,並使用這些少量證據來證明地球沒有變得更溫暖。全球暖化的解決方案之一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生質能、地熱能、水能,和海洋資源。這些技術在過去20 年內發展迅速,但這是對溫室污染業者的威脅,因為他們拒絕再生能源同時否認氣候變遷。這場演講將會解釋和反駁那些否認氣候變遷與反對再生能源者所宣傳的迷思。<br /> <br />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環境研究中心<u>馬克‧迪森杜夫</u>副主任是應我國部會邀請,到台灣對政府相關機構演講目前世界對付全球暖化的各種方法。而馬克在澳洲就常常到各處演講,希望用科學證據來破除社會上一些懷疑全球暖化是否真實的迷思,同時釐清再生能源是否能成為下一代新能源的關鍵問題。我們希望藉著馬克來台訪問的機會,邀請他到「展望」系列擔任首場演講,一方面希望我們的聽眾能和國際接軌,聆聽國際級學者專家的演講;另一方面也希望我們的聽眾能夠培養科學的國際觀,瞭解世界各國如何面對人類當前的嚴重課題。希望我們都能做到立足台灣,放眼世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htm
Mark Diesendorf professor of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UNSW, AU 2010-11-12 How to Bust Myths about Greenhouse Science and Renewable Energy Solutions Global climate change, resulting from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by human activities, is arguably one of the biggest threats to human civilization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in the 21st century. Its impacts include sea-level rise, the loss of many species of plants and animals, and increased frequencies of droughts, heat waves, wild fires, floods and possibly strong hurricanes. Most of these impacts are already being experienced to some degree. The poor, who have least responsibility for causing climate change, will suffer most from its impacts.<br /> <br /> Citizens who care about th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justice are recognizing the threat, acting to reduce their own emissions and demanding that their governments take strong action. On the other hand, representatives of the greenhouse polluting industries are denying or minimizing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denigrating the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and working actively to stop or weaken government policies to cut emissions. These industries include coal, oil, electricity generation, motor vehicles, aluminium, steel, cement, forestry and agriculture.<br /> <br /> Climate change deniers take a range of positions. Some select small atypical bits of the scientific data and, ignoring the clear overall trend, use these bits to argue that Earth is not warming. Others accept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that global warming is occurring, but deny that human activities are responsible. Another group accepts the warming trend and its human cause, but denies it matters and claims that mitigation would be worse than inaction or adaptation. All these positions have been shown to be invalid.<br /> <br /> Potentially a major part of the solution to global warming is renewable energy, comprising solar, wind, biomass, geothermal, hydro and marine sources. These technologies have advanced rapidly over the past 20 years and some are already mainstream industries in Europe and PR China. Scenario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several countries for transitions to future global energy systems based predominantly or entirely upon renewable sources. This is threatening to greenhouse polluting industries, which are now supporting renewable energy deniers as well as climate change deniers.<br /> <br /> Renewable energy deniers claim incorrectly that renewable energy is too unreliable to replace fossil fuels; that renewable energy cannot supply base-load (24-hour) power; that renewable energy could not power an industrial society; and that renewable energy would be more expensive than other possible solutions to climate change. All of these claims are wrong. Renewable energies, together with efficient energy use, are the only zero-emission energy technologies and measures that could achieve large cuts i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efore 2020.<br /> <br /> This lecture will explain and refute some of the principal myths and fallacies being disseminated by both climate deniers and renewable energy deniers.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htm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 2012-04-22 為何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科學問題? 科學知識讓我們可以做各種事情,製造許多便利的工具,都是與社會大眾密切相關。然而,科學解決了我們許多問題如:工程設計、生態能源、醫療健康等,同時也浮現許多科學還沒辦法解決的問題。為何以現在科學還無法解決這些問題,還是有其他因素所左右?我們邀請到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林崇熙教授說明「為何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科學問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htm
吳文騰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教授 2012-04-27 生質能源之發展 近百年來,人類習慣於使用化石能源,造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燃料終就有用完的一天,好好地考慮再生能源的使用才是永續發展的途徑。生質能源是利用生質物來取得能源,此生質物是在短時間內可再生的。本演講以生質能之形態、生質能之原料、生質能源之製造技術、臺灣生質能源之概況等,來瞭解生質能源以及其發展的問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htm
王秀雲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 2010-04-11 科學研究與公民教育–近代科學史中的實驗室與博物館 現今談到實驗室,你會想到什麼呢?實驗室會是研究發展的出生地;那博物館呢?博物館是替人類過去、現在、未來的歷史最好的文物保留,那這兩者中有著什麼樣的共同點呢?你們知道在十九世紀時,實驗室和博物館都是人們交換訊息,獲取科學知識的重要場所嗎?想得知這些解答,就一定不能錯過王秀雲老師的演講喔。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01.htm
江安世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講座教授 2012-03-04 學習與記憶–基因與神經網路如何指揮行為? 人類的大腦是自然界最令人著迷的器官,其複雜錯綜的運作模式與驚人的適應性,一直是科學家們不斷探討的課題。大腦掌控著我們的學習能力及記憶,要如何才能增加我們的學習與記憶呢?透過基因與神經網路的結構探討,學習以及記憶的能力,是先天性決定一切?還是後天努力會有所改變呢?藉由觀察大腦神經網路系統,來了解大腦是如何指揮如此複雜的行為。<br /> <br /> 江安世教授的研究團隊成功完整的建立果蠅全腦「腦內嗅覺神經網路地圖」,人類很多疾病都和基因表達錯誤有關,有了這張地圖,便可以在任何時間,控制果蠅任一個基因,觀察基因表達路徑,藉以修補或消除,實驗出治療的藥物或方法。 其他人類行為如學習、記憶、求偶、攻擊行為、同性戀行為等,也在果蠅上有廣泛研究。我們邀請到國立清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 江安世教授,與大家共同探索「學習與記憶─基因與神經網路如何指揮行為?」的話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htm
吳志揚 中正大學校長 2013-04-21 現代人應具有的數學力 本屆演講第十一場(2013年04月21日)邀請中正大學吳志揚校長,告訴我們「現代人應具有的數學力」。在所有的科學都要依賴基礎課程,數學、物理、化學,而現代人對於數學能力是如何呢?從小學階段至大學階段,為什麼需要修習數學?在生活中應用數學及活用數學,是不需要艱深難懂的數學運算及公式,只要從觀念切入各個面向,將會體會到數學的有趣。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47.htm
鄭榮和 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 2012-03-30 又熱又渴又擠的世界與未來車的發展 21世紀最嚴重的兩個危機:全球暖化(熱)與能源枯竭(渴)。這兩個危機的主要原因是我們大量依賴(燃燒)石化能源,石化能源的主要成分是碳原子,也因此我們的文明可以說是「碳」文明。其中石油可以說是現代文明的血液。<br /> <br /> 20世紀是石油的世紀,充足便宜的石油造就了高度繁榮,人口眾多(擠)的世界。但是,這個榮景似乎無法永遠照此方式發展下去。當血液出現問題或很可能停止流動時,這個文明將如何存續,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最大挑戰。將危機轉變為機會也是這一代科學家與工程師的使命。這個演講將訴說一群勇敢的學生如何將這項挑戰變成夢想的故事,從太陽能車、氫燃料電池車、電動車、複合動力車一直到未來車,希望能夠為維持社會活動非常重要的「行」的需求提供一些可能的另類答案。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1.htm
歐耿良 臺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 2011-04-24 科學與醫學的結合–轉譯醫學 隨著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加進一步導致人工替代物之需求也隨之提升。目前常見的人工替代物如人工關節、人工植牙等,除了需要提升生物相容性之外,亦需於植體與組織間提供良好環境界面。這些看似醫學上的問題卻牽涉到科學的協助!歐耿良教授看到了此處的缺點,於是整合學校與附設醫院的資源與人力,串連基礎研究與臨床試驗能力,深耕臨床服務,與院內醫師共組研發團隊,開創出諸多創新研究,並將研發成果技轉於產業,不僅落實產官學研醫合作平台,亦為臺北醫學大學奪下第一位榮獲國科會「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之殊榮。讓我們一起整合科學與醫學,共同為轉譯醫學開創出臺灣的新趨勢!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3.htm
傑弗瑞‧馬西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 2009-05-22 搜尋宇宙中其他的地球與生命 400年前,伽利略使用望遠鏡指向夜空,把地球從宇宙中心移開。從那時開始,望遠鏡就逐漸幫我們找到了太陽系和銀河系在宇宙中的定位。科幻小說描寫的銀河系,充滿了高智文明,這些高智文明不斷從事星際探險。然而,實際上我們在宇宙中能否找到像地球一樣的行星以及外星生物,到現在仍然渺不可知。他們到底在哪裡?太陽系以外可居住的地球很可能非常稀少。今年三月,NASA從甘乃迪中心發射了克卜勒望遠鏡,目的就在於尋找類似地球的系外行星,一個搜尋可居住的外星環境以及地外生命的競賽即將開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5.htm
李旺龍 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 2015-11-25 創意的源泉-向自然學習 經過三十八億年來的漫長演化,自然界出現了許多勝利者,這些存活的生物在在跟我們展現他優異的­能力以及生存方式。在讚嘆之餘,理解其特異能力背後的機制,受其引發出的創意及設計理­念,都比現有的設計有趣且饒富啟發。向自然學習是要永續且長久與環境和諧相處,會理解­在很多漂亮口號如綠能等背後隱藏著多少破壞環境的不及格經濟學。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42.htm
劉秀枝 臺北榮民總醫院特約醫師 2011-04-29 生命如何面對阿茲海默症的挑戰 東西方的流行病學研究都顯示65歲以上的人約5%罹患失智症,且年齡越大患病的機率也越大。失智症的患者中六成是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是大腦退化性疾病,腦內有許多類澱粉蛋白斑塊的沈積,且神經元出現神經纖維纏節,造成患者的記憶力和其他認知功能減退,病程可達8至10年,終至需人照顧。雖然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已很清楚,但除了約5%的遺傳因素外,其真正病因仍不明。<br /> <br /> 阿茲海默症還不能根治,但新藥研發和藥物臨床試驗非常蓬勃,且目前的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和麩氨酸受體拮抗劑,約6成病患服藥後認知減退較慢。其他非藥物的治療能舒緩病人的情緒,改善和失智症相關的精神行為問題。阿茲海默症最大的危險因子是年齡,其他還有低教育、高血壓和糖尿病等血管性因子。因為無法確定何人會罹患阿茲海默症,也就是說當年紀漸長,人人都有機會。就是自己沒問題,配偶或年老雙親也可能罹患阿茲海默症,因此要如何面對阿茲海默症的挑戰?一是要瞭解疾病,心理有準備,曉得尋求醫療和社會資源的協助,到時就不會慌張。二是及早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類澱粉蛋白斑塊和神經纖維纏節在壯年時就開始在腦內沈積,當數目多到大腦不足以負荷時才出現臨床症狀,因此多動腦、控制危險因子等應從年輕就開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5.htm
王安琪 東吳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授 2013-12-13 馬克吐溫禁書變經典的歷程《赫克歷險記》 馬克吐溫(Mark Twain, 1835-1910),原名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生於密蘇里州的密西西比河畔小鎮,從小看著河上風光和蒸汽輪船,長大後終於取得領航員執照,筆名「馬克吐溫」即是領航員術語,水深兩噚輪船可以安全通過。12歲喪父輟學打工協助家計,憑一枝筆打拚天下,成為美國首位本土作家及世界級幽默大師,晚年獲英國牛津大學頒贈榮譽博士學位。一生饒富傳奇色彩,浪跡天涯閱歷豐富,嬉笑怒罵剖析人性,妙言雋語傳承久遠,隨處點出人生哲理。<br /> <br /> 「最深沉而博大的美國人」馬克吐溫之代表作品《赫克歷險記》是第一部以美國本土文化及方言為背景的美式幽默傑作,開創嶄新的敘事策略與文字風格,展現幽默大師馬克吐溫處處戲謔的效果。 《赫克歷險記》是描述赫克逃離文明社會的羈束,夥同逃離奴隸制度的黑奴吉姆,聯袂撐著木筏順流而下密西西比河尋求自由。表面上是一個無家可歸叛逆男孩離鄉背井四處流浪的故事,實際上是深入美國社會各階層文化的「意識型態批判」,以南北戰爭前沿岸鄉鎮村莊為縮影。從一個半文盲十四歲男孩的另類角度,旁觀成人的世故世界,運用「反諷」手法間接暴露其價值觀的荒謬虛偽,對人性的剖析諷刺尤其深入。<br /> <br /> 《赫克歷險記》當年是「禁書」,如今已成「世界文學經典」,今非昔比,見證「典律轉移」現象,更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賞,所謂「深者讀其深,淺者讀其淺」:兒童讀者讀取其捉弄大人自得其樂的趣味;成年讀者享受其重溫舊夢與創意想像;社會民眾附議其顛覆體制與影射時局;研究學者則鑽研其主題結構與技巧典故。<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0.htm
陳玉松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門副總經理 2011-02-27 鋼鐵與生活 中鋼一直以來在大家的眼中就是出產冰冷的鋼鐵,可是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在這些冰冷的鋼鐵出產前都是經過炙熱的高溫熔融而來的;出產後我們也是利用它來包覆住我們溫暖的家庭,建構出平穩的道路讓我們能安然通行。鋼鐵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許久,只是它都默默的躲在深層中支撐住我們的一舉一動。<br /> <br /> 陳玉松副總在中鋼任職已長達 37 年,一路從基層慢慢做起,憑藉著完備的鋼鐵專業知識,至今才會有現在的成果,他表示鋼鐵其實是最環保的產業,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使用期限最久,並且可以完全回收再製的產業,未來將會在綠色產業上發光、發熱。想知道我們的生活中隱藏多少你不知道的『鋼鐵』嗎?鋼鐵又是多麼的環保呢?請來聽演講。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8.htm
王大維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經中心經理 2011-10-21 個人化醫療的夢想與挑戰 1953年,DNA雙螺旋結構破解,開啟了第一波現代生物科技潮流,在發展近50年後,以美國為首的全球生物技術產業儼然成為了下世代主流產業的代表,愈來愈多的生技藥品上市,似乎正見證了生物技術產業引領的時代已來臨。2003年,在全球殷切期盼之下,人類基因體序列的解密,為基因科技時代的來臨揭開序幕,「基因科技」,一個曾是科幻小說中令人心生疑慮的科技,正一步一步影響著我們未來的日常生活,甚至於進一步改變新世紀的醫療行為。基因科技持續推動醫療體係的變革,個人化醫療、預防醫學、標靶藥物及疾病檢測等技術都會逐漸獲得突破。<br /> <br /> 基因科技的應用為人類追求健康的願景提供了一個夢想,讓無論是健康、亞健康或是發病的患者都有所期待。透過分析基因與性狀的關連性,可以用簡易的基因檢測技術就可以提供疾病預防上的參考資訊。除了可以改變現有的臨床治療診斷模式之外,也可以改善已知藥物療效,以及改善疾病的監控管理等。醫師也可以憑借著檢測產品的協助,在出現症狀後,依據個人不同的體質,設計出個人化的醫療療程而朝向「個人化醫療」的理想邁進。如同分子生物科學的研究為人類帶來了生技藥物的新產品概念,基因科技也為醫療應用開啟了全新的未來,新科技、新技術所創造出新式的分子檢測產品,或許未來只需個體的一滴血就可以快速檢測出病患的健康狀態,甚至得知個體、疾病與不同藥物之間的龐大資訊。<br /> <br /> 面對未來,您準備好了嗎?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0.htm
丹‧薛契曼 以色列理工學院暨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教授 2012-05-07 準週期材料的發現之旅 <span style="font-size: 12px">在傳統的晶體學中,晶體是由原子在三度空間中,沿著三個方向以固定的周期複製其排列結構,或直移對稱所構成的。傳統的晶體學認為,為了能以重複的原子結構把空間填滿,這些三度空間的晶體只可有一、二、三、四或六重旋轉對稱軸,其中並不包括五重與十重對稱。然而,一個二十面體的晶體模型能同時包含二重、三重與五重旋轉對稱軸,外表雖似充滿對稱,但這個模型並無法以相同的形狀與周期無限延伸堆疊填滿整個空間,因此稱為「準晶」。<br /> <br /> 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下,五重對稱與二重對稱軸結合成十重對稱的繞射圖形,這就是為什麼薛契曼博士觀察到的是十重對稱而非五重對稱。但薛契曼博士的研究結果一發表出來,就引起許多爭議與批評。面對主流學界的抨擊,薛契曼博士以超乎常人的韌性去證明他的觀點。<br /> <br /> 薛契曼博士利用了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的分析特長,在三度空間中旋轉鋁錳化合物(Al<sub>6</sub>Mn)晶粒,確認了二重、三重、五重旋轉對稱軸固定的角度關係。這位卓越的電子顯微鏡學家在對的時間與地點抓住了那個微小的晶粒,驗證了他的主張,成為第一位成功解答這個問題的偉大科學家,諾貝爾化學獎是他應得的榮耀。<br /> <br /> 薛契曼博士在演講的最後告訴在場的1700位高中與大學生,1982年以前未能發現準晶體的主要原因,除了因為當年有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設備的幫助,但更重要的是堅持自己的專業、毅力、信念、與勇氣才能在職涯中有所成就。他也留言勉勵學子,在自己所喜愛的領域中成為專家,就能一定能有美好的未來!<br /> <br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諾貝爾大師謝特曼教授科普講座」慨允提供</spa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2.htm
王道一 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2013-04-13 用神經科學的手術刀,剖開經濟學的黑盒子–神經經濟學淺談 大多數人都知道民生經濟的重要,但對於經濟學可能就有些陌生,如果剛聽聞到經濟學與神經科學結合想必是不知其所以然吧?王道一教授於台大經濟系任教,其研究領域就是聽來新鮮的「神經經濟學」,為了讓聽講的民眾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入門此學科,本次講座將從傳統經濟學做引言,接著闡述神經經濟學為何物,並介紹藉由哪些現代的神經科學技術,為經濟學領域開闢新的研究疆土。<br /> <br /> 經濟學傳統定義上因資源有限,而研究聚焦在用來「生產」有價值的財貨,如何「分配」給不同人,滿足社會成員的需要與渴望。現今身處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學轉而研究與人類對制度與資訊的反應,意即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會有這樣的轉變,主要是人們對「誘因」有反應。制度是概略的統稱,舉凡市場機制、全民健保、社會規範等都可視為制度的個例。因研究範疇廣泛,有人認為經濟學如帝國般征討、入侵其他學科,如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等,但王教授覺得其實是經濟學領域與各學科的良性互動,激盪火花,增進彼此研究可能性。<br /> <br /> 王道一教授於現場實際執行「LUPI大樂透」遊戲,只要從1至100這些正整數中,選到最小且沒有其他人選的數字就得勝,藉此闡述經濟學問題。遊戲結束後王教授說明人們在遊戲中的普遍反應,通常一開始會有非常多人選擇「1」,但經過多次遊戲後選擇者「1」的人數會下降,因為民眾知道「1」雖然是最小正整數,但會因其他人選擇同樣的數字而喪失得勝的機會。如何挑選最小的正整數,又得確保沒有其他人的選擇與自己相同,這決策過程與結果就是經濟學問題,其中可討論:依循的規則、個人決策謀求最佳化、如何因應他人決策、理論預期與實證資料契合度、個別差異如何解釋等。然而從古老經濟學理論、理性選擇理論、行為修正版理論、廠商理論之中,卻發現經濟學家仍測量不出人們認定的「效用」為何,客觀價值與主觀感受有落差,神經經濟學則試圖以神經科學工具,討論不同腦區、認知控制、神經網路如何互動溝通,共同決定個人的行為,以探尋傳統經濟學研究中隱而未覺的因素。<br /> <br /> 有多種工具可協助研究神經經濟學,如fMRI(功能性磁振造影)有良好的空間解析度,但資料結果有許多雜訊;PET(正子掃描)可直接測量血糖流向,但卻因使用具放射性葡萄糖而有風險疑慮;研究腦傷病患可建立因果關係,樣本卻有限,可遇不可求;此外尚有TMS(穿顱磁刺激)、紀錄單一神經元、EEG(腦電波儀)、MEG(腦磁波儀)、GSR(膚電反映)與心跳等間接生理反應等,而王道一教授目前研究取向採用眼球軌跡追蹤技術,紀錄資訊蒐集過程與瞳孔放大反應,表示個人對誘因的反應。工具各有優勢與限制,但可在研究上截長補短,除了提供既有理論的證據,更可能指出其他能影響行為的因素。未來研究方向上,可思考多重思維模式的大腦模型是如何運作,甚至哪些神經科學證據會反過來影響行為。傳統經濟學只考量人們最終的「選擇」,但透過神經經濟學,或許我們能同時考量人的「決策過程」。<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35.htm
黃勝堅 臺灣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教授/附設醫院金山分院院長 2012-12-15 腦死了怎麼辦 我們知道人死不能復生,那麼「腦死」又是什麼意思呢?就字面上解釋,「腦死」意即腦整個器官完全地敗壞死亡,而「腦死」與「人死」又有何關聯,本場智慧巡禮講座由任職臺大神經外科,同時也是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的黃勝堅教授,帶領現場民眾一探究竟「腦死了怎麼辦?」<br /> <br /> 黃教授從「腦死」的定義談起,<b><span style="color: #0000ff">以神經學的角度來講,生命中樞「腦幹」如果死亡即「腦死」</span></b>。但每個國家和法律的認定基準不一,臺灣採英國系統,也就是腦幹死亡就是腦死;但美國則是全腦死亡才是腦死。但無論何種認定,腦死或稱腦幹衰竭表示有不可逆無自主呼吸的昏迷現象,自主性的呼吸和心跳皆停止,這與植物人不同,植物人雖無法與人溝通,或對外界環境刺激產生反應,但仍能自行呼吸。<br /> <br /> 有些疾病容易導致腦死的狀態,如腦部外傷、腦中風病患、或停止呼吸導致腦部缺氧等等。實際上,腦死是一種漸進式的過程,常見於加護病房中,病患需要維生系統(如呼吸器)來維繫生命,直到身體逐漸衰敗,有一法定測試程序決定是否腦死。首先進行腦幹測試無反應,於十分鐘內雖身體二氧化碳濃度上升仍無法自行呼吸;間隔二十四時後再測試仍無反應,即宣布腦死。因此,腦死是法律名詞,可能個體已無法自行呼吸,若不依賴維生系統在短期三至五天即會死亡,此時腦部以外器官仍是活的,個體要抉擇的,就是是否要遺愛人間。<br /> <br /> 話鋒一轉,黃教授從腦死談器官捐贈,臺灣目前法律以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暨有關規章來將兩者連結。雖然衛生署推行器捐已久,但礙於國人習俗而成效不彰。每年約有七千位病患等待器官移植手術,但,一年僅兩百人願意捐贈器官,可見器捐的需求,因此,選擇放棄急救同意書(DNR)或心肺復甦術(CPR)就有其重要性。若選擇DNR,腦幹衰竭時即可選擇是否將器官遺愛人間。然而選擇CPR,除了對溺水、電擊、車禍、心臟病等急性病人可挽回生命外,對加護病房的患者而言,加裝呼吸器、長時間藥物注射、使用葉克膜、血液透析等設備,對其只是折磨,成為往生室的前哨站。究竟面對死亡,是要用盡技術、用盡心力搶救,還是能從「心」照顧?於加護病房談器官捐贈,必定有許多困境和衝突,除了要站在家屬的立場思考,也得從病人的立場切入,如何才是生命的意義,能否讓病患帶有尊嚴地死去,值得深思。<br /> <br /> 目前選擇不實施心肺復甦術,主要推行文件為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個人可選擇在健保IC卡上註記意願書,並可依自行意願撤回。但,是否會因預立意願書而有枉死的風險?其實在各類急診困境中,可在生命末期的不同狀態下決定安寧往生或急救,並經充分討論後才撤除維生系統。而預立意願書,也是以同理心愛護親人的表現,進而能以有限的醫療資源拯救更多的生命。此外,也推行安寧緩和療護,用積極的介入方式,在病症有機會挽救時極力搶救,無機會時極力給予患者尊嚴,配合醫療團隊、親屬一路細心陪伴,使之沒有痛苦地善終。對於慢性之「末期病人」,如癌症末期、心、肺、肝、腎或腦功能嚴重器官衰竭、運動神經元萎縮末期的病人,建議放棄CPR才能尊嚴地離去。每個人應該都對自己有著預防性的概念,從健康促進、診斷、復健到優質生命末期照護,能提早做好打算,善終只會發生在有準備的人身上。<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2.htm
李銘仁 臺灣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 2012-10-27 神經纖維瘤–最常見的遺傳性神經疾病 電影《象人》主角外型的畸形令人印象深刻,卻容易將神經纖維瘤(NF)與此做出錯誤連結與想像,實際上這是兩種不同型態的疾病。2012年智慧巡禮系列講座的首場演講,就由臺大醫學院神經科李銘仁教授,帶領大家認識神經纖維瘤-最常見的遺傳性神經疾病。<br /> <br /> 神經纖維瘤是一種<span style="color: #0000cd">顯性遺傳且高遺傳性</span>的神經疾病,都會有家族性遺傳的腫瘤,在臨床上需要接受團隊治療。依照臨床表現和致病基因的不同,有以下幾種類型:神經纖維瘤第一型(NF1)、神經纖維瘤第二型(NF2)、結節性硬化症﹑von-Hipple Lindau 氏病等,都有不同的臨床症狀、不同的基因變異點,主要發病於神經外胚層,如中樞及周邊神經骨骼皮膚及血管等位置,共通點就是在神經上長出多發性的良性腫瘤。在過去,人們將象人與神經纖維瘤連在一起是不正確的,因為象人所患的疾病是普洛提斯症候群(Proteus Syndrome),而不是神經纖維瘤。<br /> <br /> 神經纖維瘤遺傳的比例約每3500位新生兒有一位,是體染色體顯性疾病,如果父母親當中有一人罹患此病,則其子女不管男女均有50 % 的機率會罹患此病,若患者並無家族史,這是因為患者中只有50%由父母遺傳得來,其他50%是由於自發的基因突變引起。神經纖維瘤有將近100%的外顯度(penetrance),並且在患者此生都會持續生長但若比較神經纖維瘤遺傳的狀況,會發現家族內及家族間會有個體差異。<br /> <br /> 要診斷患者是否遺傳神經纖維瘤,臨床表徵上至少符合兩個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診斷標準,症狀特徵是皮膚上6個或以上的咖啡牛奶斑、腋下及鼠蹊(腹股溝)的小雀斑、於皮膚上或身體較裏層(皮下組織)兩個以上的神經纖維瘤或一個叢狀神經纖維瘤、視神經膠質瘤、兩個或以上的虹膜斑塊(Lisch nodule)、骨頭或關節病變於脛骨或蝶骨,如果有一等親符合上述診斷也需注意。在患者生理與心理層面反映出諸多影響,如癲癇、容易頭痛、腦血管生成不良、有失明風險(因神經膠質瘤增生影響),外觀會有頭大身體小、皮膚表面的咖啡牛奶斑、腋下雀斑、長骨的假性關節、脊椎側彎、脛骨彎曲甚至容易折斷的情形,或長短腳等。<br /> <br /> 雖然可用基因診斷確之是否罹患神經纖維瘤,例如抽血,或孕婦在產期中抽羊水或採集絨毛膜細胞檢定,但確定為患者後,病症即註定依年紀增長而顯現。患者於學齡時期易有智能發展障礙,在學習上適應不良,易有自卑感,常會感到無助、無奈與憂鬱、講話會有障礙或失讀症,但大多在高中、大學時期能趕上一般學生的學習情形。<br /> <br /> 目前尚無藥物和外科手術可以根治神經纖維瘤,但適當的症狀治療也可以解決此病所引發的問題,例如矯型外科手術、化療、放射治療等等。李銘仁教授也提醒到,因進行手術切除會導致腫瘤更易增生,建議身體外部的腫瘤可用手術改善外觀與行動方便,但內臟部位的腫瘤則建議勿動手術以免器官功能惡化。每個神經纖維瘤患者,都應定期作詳細的身體檢查,以便監視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及早得到適當的治療,並照顧自己身體,減少有創傷如燒燙傷、大手術引發神經纖維瘤增生的風險。<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4.htm
鄭玲宜 臺灣大學心理系臨床實務教師 2013-06-22 發展遲緩和早期療育 「發展遲緩」是指兒童相較於同齡者,在知覺、認知、語言、動作和社會適應行為有能力發展落後的現象,包含一群病因、病理、功能不同、輕重程度不等的發展問題。本次講座由鄭玲宜教師從臨床實務經驗中,說明正常發展的特性與發展里程的概念與行為向度、發展遲緩的診斷方式與早期療育之道。<br /> <br /> 「發展」與「生長」的概念看似類近,實則不同。生長僅為生理性的成長,發展則代表行為功能由簡到繁的歷程。正常的行為功能發展有其先後順序,從頭到腳(例如依序會抬頭、挺胸、站立到走路)、且由近到遠(例如手部動作,從甩臂到手指的細部動作)。早期發展偏向生存能力的建立,晚期則為生物與環境搭配而發展的複雜行為。每一行為功能都是一個「跨距」,標定行為從「有人會」到「大家都會」的區間,也可視為常態分配,落在極端值兩端就是發展優先與發展遲緩者。<br /> <br /> 目前全世界廣泛使用美國「丹佛兒童發展量表」(DDST),標記各類行為功能發展的重要里程,成為了解孩童發展的關鍵指標。各類功能發展現象依孩童年齡,標記出25%、50%、75%、90%孩童展現的時間點,其中落在75% ~ 90%孩童展現功能發展的區間表示發展遲緩。國內也有自行研發發展篩檢工具「Taipei-II」,針對高危險因素檢核,而發展功能檢核則可分為90%正常孩童有,但發展遲緩者缺乏的「負性症狀」,也有正常孩童無,但發展遲緩者有此現象的「正性症狀」。<br /> <br /> 發展遲緩有遺傳性疾病因素,如X染色體脆折症、威廉氏症候群、小胖威利症等,也有後天影響如胎兒酒精症候群,需要對兒童從頭到腳仔細評估才可提早發現,然而更重要的是後天環境對發展的影響。研究發現,依孩童出生在社經地位由高至低,如專業人員家庭、勞工家庭至社福(弱勢)家庭,其語言字彙表現也隨之下降,就表面看來是由於社經地位差,導致發展受限,然而若將親職指標納入分析,則可解釋六成的變異量,社經地位僅解釋三成,顯現<span style="color: #0000cd">父母教養小孩的態度才是影響兒童發展更根本的原因</span>。鄭玲宜教師指出,一般兒童發展遲緩發生率約11%,但在國內偏鄉地區的孩童卻高達25%在語言能力上顯示為發展遲緩。由於國內升學考試需要語言能力比重高,這無形中成為孩童未來教育與工作發展上的限制,成為知識弱勢族群。<br /> <br /> 針對發展遲緩進行早期療育,為「發現、評估、治療」的連續過程,針對正在發生的疾病外在徵兆,用手術治療逆轉或減緩遲緩程度,提高預後表現。發展遲緩也有穩定、不可逆的病因,但除了上述醫療、復健等方式介入外,教育資源、協助家庭提升親職功能、因應危機與尋求資源的能力,都可以促發孩童潛能,減少發展遲緩對兒童與家庭的衝擊,提高生活品質。從此來看,發展遲緩並非完全是「運氣不好」、「不可預防」的。「<span style="color: #0000cd">孩童三歲以前做復健一年,勝過三歲以後做十年</span>」,鄭玲宜教師呼籲「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是幫助發展遲緩孩童的重要步驟。<br /> <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5.htm
謝松蒼 臺灣大學醫學院解剖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教授/附設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 2012-05-19 疼痛的面面觀 謝教授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後,1995年回臺大醫院解剖科擔任副教授,他在神經方面的基礎研究與臨床經驗都相當扎實豐富,再領域內有非常傑出的表現,曾多次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對於疼痛和神經有相當深入的研究。<br /> <br /> 試想,人在甚麼樣的情況下容易會有疼痛的感覺?感冒發燒的時候會喉嚨痛,意味著身體在跟你傳達一個訊息,你現在生病了!隨著看病吃藥病情轉好,疼痛的感覺也會慢慢消退。疼痛的原理,為什麼會痛? 痛雖然是不舒服的感覺,然而卻也是對正常人很重要的保護機制,藉由下意識的避開疼痛所產生的原因,可以使身體免於外在的傷害性刺激,像是燒傷、燙傷、割傷等等。我們人身體的周邊﹝皮膚、肌肉、骨骼﹞,都具有感知外界刺激的受體,所謂的感覺受體即是身體各式各樣的接收器,將冷熱、刺觸、壓力緊繃等透過不同體感覺系統傳達到我們的腦。<br /> <br /> 不過,在日常生活上,有些疼痛卻不易被我們察覺,可能完全看不見,但是它們是確實存在的。像是神經痛,它不僅持續的存在並讓我們不舒服。當神經受到損傷時,即便沒有任何外力刺激,仍然會有各式各樣的疼痛感覺,諸如電擊麻痺感、針刺感、燒灼感、手腳冰冷甚至四肢僵硬等沒來由的異樣情況,這些症狀除了持續不舒服,更會嚴重的打擾生活作息,無法好好睡覺,病友常常會有「苦不堪言、生不如死」之感慨。除了自身的不適感之外,在以往醫學觀念較不普及的年代,病友的周遭親友,因為無法了解這種神經痛帶來的感覺,有時會因為缺乏耐心覺得病友在無病呻吟,更甚者懷疑是否精神出了狀況抑或邪靈附體等,較為偏差的想法,使得病友身心得不到良好的支持,這是令人遺憾的事情。病理性的神經痛可以見於各種類型的神經疾病,如腦中風、脊髓損傷、周邊神經病變,特別是糖尿病、尿毒症與化學治療後所造成的周邊神經病變最為常見。<br /> <br /> 謝教授有實地放一些照片,是一些神經受到損傷或者是感覺系統出了毛病的患者,因為一些因素疼痛訊號無法順利傳到腦區,導致身體某些部位感受不到疼痛或者冷熱。可能再走路穿拖鞋時,不小心踢到甚麼東西卻沒有感覺,走一走才發現自己滿腳都是血;也有些患者洗澡怎樣都覺得水溫很低,習慣性的把溫度條很高,久而久之發現自己怎麼皮膚紅腫脫皮?這就是為何疼痛是我們趨吉避凶的珍貴資產,少了疼痛感,我們將不知道自己身處於多麼危險的狀態。臨床上的診斷與評估各種神經痛面臨的最大困難,在於上述所提到的症狀完全仰賴於病友的主觀敘述,缺少可以量化診斷工具,兼之有時候文化習性、個人特性也影響到我們對於疼痛的表達,比方說有些人秉持著「打落牙齒血吞」的硬漢精神,表達自己的疼痛感時就比較含蓄;反之有些精神容易緊張的人,可能只有三分疼痛,卻在敘述時過度誇大,這些都會影響到醫師的判斷。有鑑於此,臺大醫學院與臺大醫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評估系統,包括病理、生理與影像學的檢查,可以對神經痛提供全方位的診斷及研究,希冀在未來可以成為「個人化醫療」的堅實基礎。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6.htm
許晃雄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4-09-26 與氣候共舞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2007年發布第四份氣候變遷評估報告,以十分肯定的語氣發布警訊:「過去半世紀的暖化現象極可能是人造溫室氣體所造成的」,並推測到21世紀末,全球平均溫度會再上升攝氏1.1度到6.4度。2013/14年,IPCC發布第五份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更加確定人為的影響,且呼籲加速節能減碳,否則遏止不了脫韁的全球暖化趨勢。如同逐漸熱化的大氣層與消逝中的北極海海冰,人為全球暖化(或氣候變遷)的議題並未時過境遷,為人淡忘,反而深入人心,「全人類的共同危機」的共識逐漸形成。<br /> <br /> 面對未來全球暖化帶來的可能衝擊,通常不是過分悲觀,就是嗤之以鼻。前者給人末世的感覺,後者則漠不關心,不思作為。兩種反應都過分被動。所幸,化危機為轉機的正面思考,已逐漸成形。全球暖化的危機,就是人類的中年危機。在人類歷史中,從未像現在如此的富裕、科技如此發達,但也從未面臨如此全球化的環境危機。<br /> <br /> 綠色科技與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抒解全球暖化的壓力,也可以形成新的產業與經濟發展趨勢,同時解決環境與經濟問題。更好的是,還可以解決石油枯竭的問題。換句話說,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可以共存。如何在保有最佳的環境與生態情況下,經濟仍可以適度的發展,已經是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面對此一挑戰,不僅是綠色科技革命,新的思維與生活形態也勢必形成。能夠因應此一浪潮的個人、企業與國家,極可能是全球暖化趨勢下的最大獲益者。<br /> <br /> 一直以來,臺灣人好像是一群汲汲於經濟發展的工蟻,要緊的是把食物搬回窩內,在哪裡築窩無所謂。環境問題從來不是臺灣的優先選項之一,經濟發展才是重中之重,環境保護只是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我們渾然不覺,一個全新的「全球化」綠色思維,隱然形成。臺灣已然成為全球暖化浪潮中的「中流砥柱」,稍微不慎將成為化外之國。站在「全球暖化」的十字路口,臺灣何處去?面對新的挑戰,我們可曾認真想過?準確的掌握氣候變遷帶來的契機,說不定是臺灣脫胎換骨的機會。<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2.htm
李森墉 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2015-05-08 3D列印–工業革命4.0之一 李教授是三維噴印核心技術之研究發展計畫的主持人,成功開發了「單色與彩色之快速原型機(Rapid prototyping, RP)」,又稱「三維印刷成型機」,不僅具備了商業化潛力、高速度、高精度、低成本的有利條件外,所有零件皆可由國內自主開發,技術媲美世界。李教授在演講中會介紹這個領域的最近進展。他說:「歷次的工業革命都給人類的生活與文明帶來極大的衝擊與進步,而每次工業革命的產生也都有其相對應的時代背景。」<br /> <br /> 本講演先分析現今時代的背景與特色,進而介紹3D列印的科技。有別於傳統的切除加工技術,3D列印是一種以數位模型檔案為基礎的直接堆疊製造技術,幾乎只要可以建立三維電腦圖檔的,它都可以製造出與圖檔一樣的三維實體,這讓我們充滿了無限的創意空間。該技術在藝術創作、醫療、工業設計、工業製造、機械、航空航天、建築、珠寶、教育及其他領域都有很好的應用。在了解現今3D列印的科技的特色後,我們就可以一同展望未來。<br /> <br /> <b>講演內容綱要</b><br /> <br /> 五月八日晚間的第四場春季展望演講,是由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的李森墉特聘教授擔綱。李教授的演講主題是「3D列印-工業革命4.0之一」,他以歷史的角度切入,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起源開始談起,探討了三次工業革命的背景,再接到當紅的3D列印技術,並進一步闡述世界及臺灣在3D列印的各個競爭方向和目前的進展。<br /> <br /> 李教授回想當初會選擇3D列印為研究題材並非偶然:2000年,他剛接任國立成功大學機械系系主任時,為了帶領機械系開啟新的研究方向,他分析了新時代的潮流,歸納出三個時代特色—資訊網路、知識經濟,與國際化。為了順應這21世紀的時代趨勢,李教授主持了<三維噴印核心技術之研究發展計畫>,與12位教授創造出逾百項的發明專利,並發展出快速原型機、量產微奈米粉末,與大範圍快速精密定位等領先全球的工業技術。<br /> <br /> 李教授說:「我們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並向巨人學習。」當今3D列印技術並非一蹴可及,而是站在前三次工業革命的肩膀上,先從18世紀以機器代替手工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到電力廣泛應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除了紡紗機、蒸汽機、內燃機等改變生活的工具出現外,資本主義、殖民經濟、全球化等社會結構改變也對人類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而現在我們正經歷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享受電子、通訊、生化、原子能等科技對生活的助益外,轉過頭來審視,其實貧富差距、糧食危機、能源短缺等都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光芒下的陰影。<br /> <br /> 那第四次工業革命呢?有人說3D列印吹起了第四次工業革命開始的號角,李教授卻語帶保留,他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開始與否要待後人定論,但如果說到3D列印,現在的確是這個新創技術引領風騷的時代!<br /> <br /> 相較於以往的製造方式,3D列印顛覆了傳統以車床、銑床去除產品多餘部分的「減法」概念,而是以「加法」的「堆疊」方式生產。事實上,凡是能由電腦畫出3D圖檔的物品,都可以用3D列印的方式生產。<br /> <br /> 目前3D列印的方式主要分為六種:製作玩具模型的FDM、用刀子或雷射切割後再黏上去的LOM、運用紫外光照射光固化樹酯的DLP、立體平板列印的SLA、噴一層粉再噴一層膠的3DP,與目前主流以雷射照射後黏著的SLS。<br /> <br /> 隨著開發新材料與機械技術的成熟,3D列印需要的不只是技術方面的突破,更需要的是技術與智慧的結合。像是3D列印在醫學工程上的應用:以往車禍重建手術,所需的頭蓋骨要在茫茫的骨頭拼圖中找出合適傷口的骨頭。如今,3D列印技術結合電腦斷層掃描,讓醫生能在手術室為病人做出最適合傷口的頭蓋骨。除了醫療在骨頭、臉部重建,與義肢方面的應用外,工業產品像是模型、公仔、珠寶、樂器、時裝、飛機引擎等,都已經是3D列印機上的常客。<br /> <br /> 3D列印能製造的東西千奇百怪,像是微軟公司就利用3D列印製作青蛙的解剖模型;也有環保人士幫遭受環境破壞的寄居蟹製造新家。在未來,李教授希望3D列印能結合物聯網、行動裝置、機器人、大資料庫(Big Data)等當今的科技之星,讓3D列印能更上層樓。他笑著說,說不定以後爺爺奶奶都不用辛苦地到百貨公司買孫子的聖誕節禮物,只要一通電話,禮物就能藉由圖檔的方式,傳真到世界各地兒孫家中的3D列印機上,直接在現場列印出來。<br /> <br /> 李教授在最後仍不忘鼓勵台下的聽眾:「有夢、有創意最美,希望相隨」。身處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特色與機會,現在做不來的東西並不表示以後不可能。另外,成功沒有捷徑,要學習與團隊合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並隨時期許自己,在有生之年要不斷地創造與發明。<br /> <br /> 不過在詢問討論的最後部分,主持人孫維新教授提出了一個想法,目前大家在3D列印風起雲湧的狂熱中,不斷製作出許多不同的大小產品,無可避免地會產生許多塑膠質地的環保廢棄物,未來這些小玩意是否會成為另一場環保災難?孫教授建議往前想一步,未來若能發展機器,將3D列印的成品重新分解成為原始顆粒,可以用來再製別的產品,就可以避免3D列印的環保風暴了!<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43.htm
朱有花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所長 2015-05-15 臺灣躋身國際舞台 ─ 在無線電波天文學上的璀璨榮耀 春季系列的第五場演講由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朱有花所長擔綱,講題是「臺灣躋身國際舞台-在無線電波天文學上的璀璨榮耀」。<br /> <br /> 朱所長當年從臺大物理系畢業,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天文學博士,擔任過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天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是非常傑出的科學家,專業領域在行星狀星雲和超新星遺骸等星際物質的觀測與理論,對研究充滿無比熱忱。2014年接受中研院的徵召,回臺擔任天文所的所長,帶領天文所參與幾項國際重大天文研究計畫。<br /> <br /> 朱所長在演講中將介紹中研院天文所在國際參與上的最近進展。她說:為了解開宇宙的奧祕,臺灣參與了「次毫米波陣列(SMA)」、「宇宙背景輻射陣列(AMiBA)」、「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以及「格陵蘭望遠鏡(GLT)」等計畫,在硬體建置和軟體研發等方面陸續產出了卓越的貢獻:SMA的運作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現在仍然繼續用於尖端觀測;AMiBA正準備進行宇宙學上更具競爭力的實驗;ALMA於2013年開始運轉,臺灣天文學家在激烈競爭中獲得寶貴的觀測時間,並發表研究成果的科學論文;在GLT計畫中,中研院天文所正將一座天線改裝為格陵蘭望遠鏡,將與SMA和ALMA結合,組成「特長基線干涉儀(VLBI)」,將用於星系形成、星系結構、宇宙特性、黑洞等重大課題的研究。歡迎您前來聽講,體驗星空之美和宇宙之奇!<br /> <br /> <b>講演內容綱要</b><br /> <br /> 朱所長的演講從自身選擇天文觀測的經驗出發,輕鬆談論不同天文台和各個波段的觀測故事,並用ASIAA的發展歷程,詳敘臺灣在電波天文研究上最前沿的科學工作,與至今令人引以為傲的成就。<br /> <br /> 如果要將臺灣的天文發展擬人化,那他現在就像剛成年的20歲小伙子。在1990年初,科學界的前輩們討論要將哪個研究領域帶到世界舞台時,擁有許多研究優勢的<br /> 「天文學」便雀屏中選。從1993年中研院的天文籌備處到2010年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的正式成立,這短短的二十年,臺灣的天文學蓬勃發展,也在世界舞台上扮<br /> 演了重要的角色。<br /> <br /> 演講一開始,朱所長細數了曾經操作過的天文望遠鏡,並指出現在國內外天文望遠鏡觀測的波段很多,像是可見光、無線電波、紫外線,和紅外線等,但對於地面<br /> 觀測來說,可見光和無線電波段才是兩個地面可觀測的窗口,因為在這兩個波段外來光線被大氣層吸收的比例最低,可以作出有用的科學觀測。<br /> <br /> 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在前任所長們和現任朱所長的帶領下,參與了多項重要的電波陣列研究計畫,並獲得了璀璨的成果。像是國際間最大的天文合作計畫─ ALMA(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及次毫米波陣列),參與的國家和地區橫跨北美加拿大、歐洲、東亞等地,在智利的山上架設了66座電波望遠鏡,最大的天線分布範圍可長達18公里。而臺灣在這項計畫中有長足貢獻,憑藉著中山科學研究院先前卓越的科技成果,一共做了26套前段次系統,超過了原先預估的16套,因為別的國家進度落後,我們就乾脆自己拿來做。此外也建立了接收機前段整合測試中心,並製造了以臺灣國花及國寶「梅花」、「藍鵲」為名的前段維護特種車。<br /> <br /> 臺灣在參與ALMA上的良好表現,其實來自於這二十多年來參與各項國際天文計畫的經驗。從最先的研究生訓練計畫「BIMA電波望遠鏡干涉儀」,到世界第一個次毫米波(SMA)望遠鏡,再從夏威夷AMiBA天文台到ALMA,我們不只汲取他國的知識經驗,發展並提升儀器建造的能力,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參與中告訴世界「Made in<br /> Taiwan」就是品質的保證。朱所長舉例:有一回SMA望遠鏡陣列要觀測在南邊很低空的南天星系,當8座天線一起低頭往地平線觀察時,由於受力太大,壞了六座,而唯二能再次挺起身來的便是臺灣建造的7號和8號天線!<br /> <br /> 從望遠鏡解析度的公式,我們知道:解析角~波長/鏡面直徑。朱所長解釋為了要有更好的解析度,也就是更小的解析角,我們需要更大的鏡面直徑。但礙於技術與經費的限制,現在多利用小望遠鏡排成陣列(array)來增加鏡面面積。為此中研院天文所朱所長正積極進行由臺灣主導的格陵蘭天文望遠鏡(Greenland Telescope)計畫。結合多個天文所主導的觀測站,可以發展成超長基線干涉儀,所以如果格陵蘭的天文台順利落成,便可以結合原先在夏威夷的SMA與智利的ALMA天文台,形成一個橫跨太平洋的金三角,讓臺灣在天文觀測上更有本錢。<br /> <br /> 如果說研究浩瀚的宇宙猶如在漆黑的煤礦坑中前進,那目前臺灣參與、建造的望遠鏡就是黑暗中的火把,將帶領我們了解星團的形成、探訪恆星的搖籃,從黑洞的剪影揭開天文神秘的面紗。演講的最後,朱所長以在ALMA科學觀測提案的數據為例,說明我們提出觀測計畫被接受的比例遠較國際平均值為高!證明臺灣天文研究已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作出了臺灣在電波天文學上成就璀璨、國人可以深以為榮的結論!而身為一位傑出的女性科學家,朱所長也不忘鼓勵有志研究科學的女性,堅持夢想,把臺灣帶向國際的舞台。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46.htm
周建和 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副教授 2011-03-18 認識物理的第一步–街頭物理與科學普及 非制式的學習活動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們的學習,經過多年的經營發展,在台灣南部社區的科學普及獲得顯著成果。許多學校與社區經常會向實驗室要求舉辦各型科普活動。「街頭物理」系列活動,是藉著生活中常用到的物品,設計成有趣味性的科學動手做實驗,一般民眾可以親手操作,在10分鐘內通常可以達到80%的成功率。實驗素材也經過嚴選,人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材料DIY。本次演講從『街頭物理』探討科學普及之推動,演講進行中將穿插台上互動式實驗演示以及座位上觀眾動手操做,讓觀眾實際體驗感受,想知道日常生活中藏有多少科學秘密嗎?街頭物理秀等著你喔!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3.htm
周文豪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術副館長 2011-04-08 第一個腳印–談兩生類的出現 去年(2010)甫開春,英國自然雜誌(<i>Nature</i>)發表了世上最早的腳印化石,時間在3.95億年前。這個發現促使我們對生命從魚到陸棲脊椎動物的演化圖像必須重新思考。這些腳印是四足類(Tetrapods)所留下的,那會是什麼生物呢?會是現在所謂最早登陸生活的「魚石螈」嗎?幾個腳印留給科學家更多的問題。然而,經過將近四億年的演化,當時登上陸地的四足類絕對不會想到,在其之後兩生類發展出多樣的生命型式與生存策略,甚至還出現爬蟲類、鳥類與哺乳類;其中一種哺乳類擅於思考,卻也不甚深思熟慮,因此造成了諸多兩生類的滅絕危機。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4.htm
曾晴賢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 2015-11-06 生態與工程結合做保育 生態與工程結合做保育是最近熱門的議題,除了探索環境問題外,藉由了解工程原理和特性,發展出嶄新的動物保育方式。並透過曾教授的生態工法,幫助小魚們找到回家的路,深度探索魚類生態,學習和自然一起做工程。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43.htm
Geoffrey Marcy professor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09-05-22 Searching for Other Earths and Life in the Universe It was 400 years ago that Galileo gazed innocently toward the heavens with a telescope, displacing the Earth from its central pedastal. Since then, telescopes have placed our Solar System and our Milky Way Galaxy in their proper contexts within the universe. But profound questions remain about the commonality of other Earths and about life in the universe. Science fiction offers a model of our Milky Way Galaxy teeming with habitable planets populated by advanced civilizations that engage in interstellar travel and exploration. But in our real universe, Earth-like planets and alien life have proved elusive. Where are they? Habitable earths may be more precious than currently realized. This month, on March 6, NASA launched the Kepler telescope from the Kennedy Space Center, designed to carry out humanities' first search for Earth-like worlds around other stars. A wild race to discover habitable and inhabited worlds is about to begin.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5.htm
大衛‧麥林 澳洲英澳天文台榮譽研究員 2009-11-06 伽利略的傳奇 伽利略是第一位公認的現代科學家,他結合了自己所改進的新科技,以及仔細觀察和現有理論,徹底地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看法。他對世人展示他的發現,那都是令人震撼前所未見的天體面貌和現象。他毫無保留地宣揚他對自然現象和事物的各種看法,但卻忤逆了當時權勝一時的教會,終於導致了他受宗教審判和終身監禁的命運。<br /> <br /> 今天我們使用從伽利略當年的簡單儀器發展出來的太空和電波望遠鏡,可以獲致我們無法直接觀察的影像,讓我們知道今天的宇宙,遠比當年伽利略所能想像的來得更大和更令人驚訝。在今天的演講中,我會列出伽利略的發現,及其和現代觀測的關係,以顯示我們的已知,和將要探索的未知。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6.htm
David Malin Anglo-Australian Observatory (AAO) 2009-11-06 Galileo's Legacy Galileo was the first recognisably modern scientist, combining a new technology that he had improved himself with careful observation and existing theory to change the way we see the Universe. He also published quickly, and used striking images to carry his discoveries of previously unseen objects and phenomena to a wide audience. His outspoken views on matters that contradicted established dogma resulted in a protracted conflict with the established church, and eventually resulted in his imprisonment.<br /> <br /> Today, using telescopes in Earth orbit and radio telescopes on the ground that are direct descendants of Galileo's simple instrument we can make images and observations of things we can ever see directly, revealing a Universe much bigger and more astonishing than Galileo could have imagined. In this talk I will outline Galileo's discoveries and link them to modern observations, to show how much we have learned and how much remains to be discovered.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6.htm
嚴宏洋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2011-05-13 脊椎動物界的最大咖–地球的第一尾魚如何成為演化的大哥 現生脊椎動物大約有58,000+種,而魚類佔了超過半數以上的31,900+種。最原始的魚類起源於約5億4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在這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有許多魚種滅絕了,但也有新種持續的演化出來。從高山的湖泊到漆黑的深海,從沙漠到極地,都有魚類的分佈。魚類能利用棲地的多樣化,演化出獨特的生存策略,這是牠們得以在種類上凌駕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及哺乳類動物的主因。因為魚類是所有脊椎動物的祖先,即令是人類體內也留存著許多與魚類相似的解剖構造與生理機制。在本演講裡我們將探討魚類演化的歷程,以及我們體內的一條魚所代表的生命意義。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8.htm
陳志成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11-10-07 酸痛是怎麼一回事?–談痛覺分子生物學與酸的受體分子 酸是造成疼痛的主因之一,酸痛的問題困擾著許多人的日常生活。近15年來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已經發現痛覺神經元上,至少表現出15種以上不同類型的酸的受體分子。這些酸的受體分子對酸的敏感性與反應程度均不同,因而可讓身體感受到不同的酸痛感覺。其中幾個類型已經被各大藥廠當作治療慢性酸痛的標靶,正積極地進行藥物開發。然而有些酸的受體分子並不是只會引起酸痛,在動物實驗中,若將某一型酸的受體基因剔除,小鼠反而會對酸的刺激產生更敏感的反應。這些缺少某一類型酸受體分子的基因剔除小鼠,甚至有不正常的焦慮與社交行為。在這場演講裡,讓我們對「酸覺」產生全新的認識!<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9.htm
嚴宏洋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2011-10-21 為何鴨子會跟著勞倫斯走–神經行為學:腦功能的觀景窗 大腦的運作是人們很感興趣的議題,即令今天有了精密的儀器,可以偵測許多腦部的功能,但我們對腦的認知仍然有限。然而科學家們注意到可以從動物的行為表現上,去間接推測腦部所可能具有的功能。1973年諾貝爾獎得主之一的康拉德勞倫斯,令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張照片,顯示一群小灰雁將他當成媽媽而跟著他走,這是鳥類「銘印作用」的神經行為學研究的最佳寫照。在這個演講裡我們將就「螳螂躲避敵害」、「魚類求偶鳴叫」、「蟾蜍覓食蚯蚓」、「鳥類學唱歌」、「蝙蝠超音波定位」的五種神經行為反應,探討主導這些反應的腦部結構和功能,以及這些行為反應在演化上所代表的天擇意義。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0.htm
郭乃瑋 臺灣拜耳股份有限公司作物科學事業群事業發展部代表 2013-06-16 保留植物之美–標本製作DIY教學 2013北市圖『科學到民間』系列演講,第7場次是由臺灣拜耳股份有限公司作物科學事業群事業發展部代表郭乃瑋老師帶來的植物保存科學專輯:「保留植物之美–標本製作DIY教學」 。<br /> <br /> 本場次演講,郭老師將以自身在科博館學習的植物標本保存技術,帶領大眾一窺植物標本保存之奧妙,敬邀對植物之美充滿­好奇心的大朋友小朋友一同來參與!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51.htm
高涌泉 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2015-12-29 原子的故事 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原子說,古人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有類似的概念,然而真正能夠「眼見為憑」,不過是區區一百年前的事。本次講座帶您飛掠原子論發展的漫漫長河。<br /> <br /> <b>講演綱要</b>(撰文|高英哲)<br /> <br /> 理查.費曼在 1961 年,於加州理工學院大一普通物理的第一堂課,丟出一個問題:「如果發生了一場大災難,所有的科學知識都銷毀了,只能留給後代一句話,要用最少的字包容最多的訊息,那句話會是怎樣?」他給的答案是:「所有的東西都是由原子構成的,而原子是不停在運動的小粒子,分開遠一點時彼此有吸引力,但非常靠近時卻又會互相排斥。」他說只要用上一點點想像跟思考,就能從這句話推知出非常多的知識。<br /> <br /> 原子的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臘人提出,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認為萬物是由原子跟空無所構成,而原子是形狀跟大小永恆不變的最小粒子;我們所觀察到的事物變化,都是原子在空無中運動跟重組所造成的結果。到了十九世紀,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甚至認為,無論是人的身體還是靈魂,都只是原子在空無之中運動所產生的現象,沒有別的。這樣的原子概念是哲學性的,並沒有任何實證基礎,能夠支持原子確實存在,並描繪出它的樣貌。<br /> <br /> 哲學上的原子論一直要到十七世紀,才第一次有科學上的論述。羅伯特.波義耳對原子的看法,跟古希臘人大同小異,但他把原子的概念僅限於物質世界,並不接受古希臘人用原子解釋形上層面的說法。牛頓則是在波義耳的原子認知上,再加上慣性的概念;不過要注意的是,牛頓對原子的看法雖然可用來解釋實驗結跟我們的生活經驗,卻仍然沒有實證基礎。<br /> <br /> 為現代原子論奠下雛形的,是在一百多年後,由英國化學家道耳頓提出的化學原子論:他認為每個元素都是由獨特的原子所構成,而化合物則是由兩個以上的不同原子結合而成,我們所看到的化學反應,實際上就是原子重新排列組合的結果。他這個論述非常簡潔有力,也能夠用來解釋定比定律;然而跟牛頓一樣,道耳頓也沒有可證明原子確實存在的實證結果,因此即使化學原子論本身的解釋力很強,但仍然無法證明原子確實存在。<br /> <br /> 在科學上真正以實證確認原子的存在,則要歸功於二十世紀初期幾位傑出的科學家。愛因斯坦透過布朗運動,確認了微小粒子的存在;約瑟夫·湯姆森證實了電子是一種次原子粒子;拉塞福則以碰撞實驗發現了原子核。千百年來許多哲學家與科學家信誓旦旦,卻始終虛無縹緲的原子,總算實實在在地呈現在世人眼前;科學的探索也得以在紮實的基礎上,繼續往更為深邃的未知鑽探。<br /> <br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a href="http://case.ntu.edu.tw/scisalon/">http://case.ntu.edu.tw/scisalon/</a><br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44.htm
陳竹亭 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2015-12-29 近代化學的房角石 法國拉瓦錫(Antoine Lavoisier)譽為現代化學之父。他在十八世紀晚期,精密測量了化學反應中物質的重量,重覆操作普利斯力(Joseph Priestley)的水銀和氧氣反應,以「元素的概念」錨定了現代化學第一塊房角石。英國道耳呑(John Dalton)在十九世紀初期,細心測量氣體的密度,比較氣體物質的重量,確立了「原子論」為建構物質世界殿堂的第二塊石頭。究竟拉瓦錫和道耳吞的「實驗」和歷代鍊金術有何不同?「實驗」是如何成為知識的試金石? 如何使科學從玄學的滾滾濁流中脫穎而出? 科學畢竟是知識文明的涓涓清流嗎?<br /> <br /> <b>講演綱要</b>(撰文|高英哲)<br /> <br /> 撐起現代化學的兩大柱石,是元素論跟原子論;然而元素的概念,卻是始自於哲學而非科學。為什麼近代科學可以接受人無法眼見為憑的東西,作為理性的基石呢?且讓我們回到理性思維最初的源頭,從化學的角度出發,探究科學精神的發展脈絡。<br /> <br /> 單一元素說是由古希臘的愛奧尼亞學派首度提出,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企圖對世界的多樣性,提出一種「理性的說明」。承襲這個講究理性論述的傳統,留基伯(Leucippus)便提出了原子的概念,認為世界是由不可分割的粒子組成;他的學生德謨克里特(Democritus)進一步主張,世界存有無數不斷運動的原子,其形狀、大小、重量、熱度都不同,而世界就是這些原子不斷組合的結果。<br /> <br /> 古希臘人對元素的看法,在亞里斯多德集其大成,他接受了自然是由地、水、火、空氣等四元素組成的概念,而四元素各有其品質,世間萬物都是受到四元素及其品質的影響。雖然亞里斯多德在諸多學科成就斐然,然而他對元素的見解,始終沒能擺脫他的老師柏拉圖的形而上概念。不過我們也不需要以今非古,小看古希臘人理性推論的能力,他們總是企圖在可理解的世界中,儘量去尋求證據,而不是草率地人云亦云,或是用無可追究的說法自圓其說。雖然他們確實犯了不少錯誤,卻提供了人類一套反思與覺悟的最佳方法。<br /> <br /> 若我們說古希臘形上學的方法論,是科學日出前的序曲,那麼隨著文藝復興而起的科學革命,無疑就是日出之時。伽利略率先倡導,要恢復柏拉圖主張的數學之美,他認為很多乍看之下不可能的事,只要用上一點理性分析,就能揭露那大道至簡的真理之美;隨後有培根、霍布斯、笛卡兒等人,突破天主教會的宇宙觀,提出了機械哲學。<br /> <br /> 發現氣體壓力與體積成反比定律的波以耳,是第一個將「鍊金術」(alchemy)改名為「化學」(chemistry)的人,他相信元素是不可以再分解的,甚至堅信元素具有粒子的性質,可以串接合成不同的物質,也就是化合物。雖然他並沒有真正捐棄鍊金術的窠臼,但他對於化學甚至整個科學發展有個絕大貢獻,那就是確立了以簡易有序,可以重複的方式,進行經過設計的實驗方法,從而建立了實驗要有清楚記錄,並且可以檢驗結果的研究典範。之後布萊克發現二氧化碳,普羅斯特發現定比定律,都是在波以耳的實驗架構上,得到的確切科學結果。<br /> <br /> 不過真正使為近代化學奠下基礎,使其猶如旭日東昇般發展的,則是被稱為現代化學之父的拉瓦節。拉瓦節雖然不是第一個發現氧氣的人,但他的貢獻比發現單一物質還要大得多:他把氧氣、燃燒、化學反應、元素、化合物、混合物、以及化學反應質量守恆,透過具體設計的實驗,將所有這些事物整理在一個正確的理論系統下。有了拉瓦節的理論系統,道耳頓才得以發展出原子論,爾後給呂薩克的氣體反應體積定律,以及亞弗加厥提出分子假說,都是沿襲道耳頓的原子論發展而成的。<br /> <br /> 科學的進展也許日新月異,但我們確實可以看到其中一脈相承,環環相扣的關聯性。大家真的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夠看得更遠一點。<br /> <br /> 科學史沙龍官方網站:<a href="http://case.ntu.edu.tw/scisalon/">http://case.ntu.edu.tw/scisalon/</a><br /> 科學史沙龍facebook粉絲頁:<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https://www.facebook.com/scisalon/</a>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45.htm
熊怡 臺灣大學物理學系特聘教授 2015-12-18 從極小粒子看極大宇宙-談大亞灣微中子實驗 虛無縹緲的微中子(Neutrino),在宇宙大爆炸之後就流竄於宇宙間,全然不受電磁引力的影響,僅有弱作用力及萬有引力有機會與其發生作用。大多數時間能不受阻礙地穿透物質,包含人體、建築物或者地球。捕捉微中子對物理學家來說是一項艱鉅的挑戰,這激發了大亞灣實驗團隊的好奇心,並且於2006年起著手設計與推動實驗。<br /> <br /> 大亞灣微中子振盪實驗於2012年春,首次發現微中子新的一種振盪模式:量測微中子於運行過程中轉換為另類微中子的機率。此項研究結果開啟通往物理新知的大門,未來可望能進一步解釋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的奧秘。<br /> <br /> 今(2015)年的諾貝爾物理獎肯定了當代科學家對微中子研究的貢獻!但到底什麼是微中子?12月18日晚間的第七場秋季展望演講,是由臺灣大學物理學系熊怡特聘教授擔綱,熊教授以「從極小粒子看極大宇宙─談大亞灣微中子實驗」為題,不僅深入淺出地讓大家認識微中子的奧秘,更暢談了大亞灣研究的經驗與成果,讓大家感受到物理世界的玄妙與豐富!<br /> <br /> 自宇宙大爆炸之後,早期產生的微中子就竄流在宇宙之中,微中子不僅可在超新星的爆炸中大量產生,鄰近的太陽核心每秒就可放出2 x 10<sup>38</sup>個微中子,這些四面八方高速射出的粒子,在抵達地球後,每秒每平方公分還能接收到約400億個微中子!微中子對我們來說,是無所不在,但卻因為微中子不帶電,質量也非常小,幾乎鮮少跟其他物質作用,僅有弱作用力和萬有引力有可能讓它現身,所以對科學家而言,就像尋找宇宙「隱身人」一樣,也像是以魚網撈水,縱使水就在面前,想撈起也是一項極艱鉅的挑戰。<br /> <br /> 在捕捉虛無缥緲的微中子之前,如何知道微中子有幾種?熊教授指出,早在90年代瑞士日內瓦電子與正電子對撞機所作的實驗,即可由Z玻色子的頻寬量測而得到可能結果。因Z玻色子為中性,衰變符合費米子與反費米子成對機制,因此掃描出了相當直接的進階證據,也知道了微中子分為三種,包含電子微中子(νe)、緲微中子(νμ),以及濤微中子(ντ)。<br /> <br /> 熊教授也介紹了加拿大SNO實驗室偵測太陽微中子的重水實驗成果,在對比日本超神岡實驗(Super Kamiokande)大氣層電子微中子、渺子微中子的測量數據後,可以看見微中子從太陽出來後的「變性(變臉)」現象,即從微中子總合中發現,只有三分之一的數量是以電子微中子的形態存在。而日本的梶田隆章教授在1998年,就藉由蒐集宇宙射線與地球大氣層反應過後所產生的微中子,發現當大氣層的微中子進入日本的超級神岡探測器的過程中,會經過味(flavor)的轉換,目前科學家普遍接受的模型是:移動中的電子微中子(e)會轉變成渺子微中子(μ)與濤微中子(τ),而這種現象就稱為「微中子振盪」。今年諾貝爾物理獎就是表彰了他與加拿大教授研究微中子震盪,進而推論微中子帶有質量的成就!<br /> <br /> 熊教授解釋了振盪需要有質量後,就進一步展開了廣東大亞灣的微中子實驗,由臺灣(台大、交大、聯大)、中國、香港,以及歐美等地跨國合作,從2006年就開始推動大亞灣的微中子實驗。實驗地點為何選在廣州深圳大亞灣核電廠旁?因為這個實驗不是針對太陽微中子,也不是針對超新星微中子,主要是希望偵測來自核電廠反應堆的微中子!<br /> <br /> 在緊鄰花崗岩的山腳下,實驗團隊在三個實驗大廳中架設了八個微中子偵測器。當中每個微中子偵測器都是一個三層鐵桶,中間的鐵桶中裝有許多二十吋的光電倍增管,並在光電倍增管外灌以大量的純水,以偵測微中子的存在。此外,在偵測器上方也有輻射校正器,可以作為粒子偵測的校正。由於站在許多前沿研究的肩膀上,從2011年聖誕節前夕才開始收集數據的大亞灣微中子實驗計畫,居然在2012年蒐集到第三類微中子震盪的證據,為微中子模型拼湊出更完整的輪廓,這個實驗結果也有助於說明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的奧妙!<br /> <br /> 近年來微中子的研究不斷地為物理界投下震撼彈,但這些只是微中子謎團的初步線索,熊教授最後提出了大亞灣實驗未來的願景,和全新探測器的設計規劃,相信不管是日本的超級神岡探測器,或是大亞灣微中子實驗的新計畫,我們都可以期待科學家持續探索未知,將藉著觀測微中子的各項本質特性,幫助人類還原出宇宙形成時的第一現場!<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46.htm
楊延光 成功大學醫學院精神學科教授 2011-10-14 壓力調適與身心保健–神經及生理的觀點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臨大大小小的各種壓力,在大部份的情況中我們的身心均能適如其所的渡過,然而在某些情況中可能會當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縱然如此,到目前為止,社會大眾對於環境、壓力、生活習性對人身心的影響所知仍不多。其實許多人對個人身心的保護是蠻重視的,例如會買最好的護髮產品、護膚、面膜、防曬用品,甚至有機食品,作為養生保健之用,然而關於掌管靈魂的中心-大腦的保養呢? 本次之講演將談及環境、生活事件、人際關係、生活習性對人腦的影響,以當成身心保健的參考。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1.htm
苑舉正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2012-02-19 為什麼我要學科學? 科學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學科學?它和我們的生活又有什麼密切的關係?學習科學難道只是為了讀書、考試,給父母一個交代嗎?其實,科學絕對不是要嚇唬人的困難學問,它讓我們了解宇宙萬物最基本的原理,並且由已知的原理為出發點,進而去了解宇宙和萬物的結構與形態,除了這些,在這過程中還能體會到哪些更深層的涵義呢?我們邀請到臺灣大學哲學系苑舉正教授,探討「為什麼我們要學科學?」的話題。讓我們與苑舉正教授一同,以哲學的觀點來討論學科學對個人本身所獲得的好處,並延伸科學對社會的重要性。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2.htm
許政賢 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暨科技法律研究所 助理教授 2010-03-07 理性的詩篇–科學家的人文故事 許多科學家的重要發現或發明背後,常常有一個耐人尋味又有趣的故事,例如阿基米德在浴缸發現浮力原理;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的重力實驗;牛頓因為掉落的蘋果發現重力;富蘭克林的風箏與閃電;瓦特因為壺蓋的啟示發明蒸汽機,開啟人類的現代文明。古今中外還有多少科技與人文的聯動關係,還有多少科學家饒富興味的人文故事呢?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204.htm
余樹楨 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 2011-12-18 從奈米尺度解讀晶體的奧秘 自然界處處可見的沙粒,為何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從房屋建築材料到高科技3C產品,竟然只是我們隨手可得的沙子,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鑽石人人愛不釋手,而火爐旁黑壓壓的木炭,它們卻是一對孿生兄弟,究竟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呢?你知道自然界的礦物如何形成的嗎?它們的幾何造型千變萬化,而且僅憑肉眼並無法發現它的神奇特性,究竟這些礦物還隱藏那些不為人知的祕密?想要了解更多有關於晶體的性質,請讓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的余樹楨教授,為大家從奈米尺度解讀自然界晶體的奧秘。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4.htm
李俊璋 成功大學公共衛生暨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 2011-11-13 生命的隱形殺手–環境荷爾蒙 「塑化劑」這三個字,相信大家現在想起來都還餘悸猶存。在這次塑化劑爆發後,人們對於環境荷爾蒙的警覺,又再度的被挑起。目前已知的環境荷爾蒙多達70餘種,分為農業及公共衛生用藥、工業用化合物,與生活用品添加物等用途,所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無可避免的會接觸到環境荷爾蒙的商品,尤其是影響最廣的「塑膠產品」,由於國人對它的依賴實在是太深太廣,長久以來,積少成多之下,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侵蝕人體的健康,這些危害可能造成性早熟、孕婦體內胎兒性徵雌性化,甚至出現癌症。正因它的毒性較低,使得一般大眾降低對它的警覺。<br /> <br /> 因為環境賀爾蒙對人類的危害日趨增加,已在國際間成為關注的焦點,而環保署也在2009年,針對環境賀爾蒙,啟動跨部會的環境荷爾蒙短、中、長期的管制計畫。究竟這些無所不在的隱形殺手,到底是透過何種機制危害人體健康的呢?又該如何防範於未然呢?請讓成大的李俊璋教授告訴大家,如何遠離環境荷爾蒙的威脅!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6.htm
陳倩瑜 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2013-12-20 機器學習與生命科學交會之際 機器學習是一門設計與開發演算法的學科,目的是讓電腦可以根據所蒐集的龐大資料進行學習,過程中整合專家的意見,逐步提升智慧型裝置自動判讀各種情境的準確率。近年來,拜新穎生物科技發展之賜,生命科學領域終日累積大量的基因序列與生物系統量測資料,這使得機器學習與生命科學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重要研究領域,開始發生不可思議的交互作用,此跨領域研究為基礎生命科學和各種生物、醫學以及農業等重要應用帶來了契機與全新的樣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3.htm
洪萬生 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 2011-11-06 利用數學小說學數學 「數學」,一直以來,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學習過程中的夢靨,也認為數學的學習是要有天份的,的確,依據洪萬生教授說法確實是如此,但是,洪教授也指出數學的學習需要正確的教育來引導,因為正確的教育就如同給予學習者更精良學習的工具,它教會我們不要拘泥事情的表象,簡單的答案就藏在其中,只要你用對工具就會發現。<br /> <br /> 剛開始看到本次的演講題目是「利用數學小說學數學」,一定心中滿腹疑惑,小說與數學怎麼會連在一起呢?殊不知近年來,好多數學小說在國際間大賣,這些書到底有何魔力?其實說穿了,數學小說,即是將難以理解的數學題目,利用遊戲,或透過說故事等等其它方式,而不是單純講述數學題目如何講題,來引導對數學有興趣的人學習數學。<br /> <br /> 想知道如何利用數學小說來學數學呢?就讓臺師大的洪萬生教授帶領大家,進入未來的數學主流─「數學小說」的世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7.htm
陳文屏 中央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研究所教授 2010-12-03 小心,外星人就在你身邊?–談生活中的怪力亂神 生物學家逐漸解開生命之謎,瞭解適合生命存在的環境,而天文學家則在太空中尋找這些環境,廣大的時空當中,應該也有別的生物存在。可是他們來過地球嗎?如果有,在哪裡?如果沒有,為什麼?媒體中看到的外星生物為何長得與人類相似?人類尋找外星生物是找救星,還是找麻煩?宣稱外星人來過地球的證據有哪些?百慕達三角?月球背面?金字塔是外星人製造的嗎?麥田圈是怎麼回事?這些問題可能有答案嗎?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0.htm
白明奇 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副教授 2011-10-28 忘川流域–失智症船歌 老人失智症是一個社會問題,也可能攸關國力,你不能不知道!像偷喝了忘川的水一樣,失智症病人忘了現在,也忘了過去。<br /> <br /> 以阿茲海默氏症為首的失智症,已經成為你我必須了解、無法閃躲的議題。老人失智症是一種大腦器官的疾病,不是自然的老化現象,雖然有些可檢視的病理變化,其病因卻不清楚;有可供診斷的症狀,卻不是很精確;有一些治療藥劑,卻只能減緩惡化。<br /> <br /> 隨著科技發展,臨床醫師與科學家日以繼夜地研發藥物,好讓失智症延緩發生,或讓疾病退化減速。透過世代研究,健康行為不斷地被推廣,先前難治的疾病紛紛受到控制,所以人類平均壽命因此延長,但卻使失智症的盛行率大幅攀升!近年來針對失智症的生物標記相繼問世,早期診斷的觀念逐漸改變,預知你我若干年後即將發生失智症的可能性大增,對於仍處於正常階段的人而言,要不要知道或如何被告知,已經成為另一個難題!<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htm
張鈞翔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主任 2015-05-22 從澎湖原人談起 ─ 臺灣第四紀哺乳動物群的特色 春季系列的第六場演講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張鈞翔主任擔綱,講題是「從澎湖原人談起 ─ 臺灣第四紀哺乳動物群的特色」。張主任在今(2015)年年初,發布重要科研成果,展示了澎湖水道海域所發現具有直立人特徵的澎湖原人(Penghu 1)下顎骨化石,經過跨國耗時四年的研究,發現這不但是臺灣迄今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也是直立人在亞洲的分布與型態的關鍵研究標的。這一項重大發現,在今年初登上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通訊(<i>Nature Communications</i>)」。<br /> <br /> 張主任在演講中將會介紹澎湖原人研究的最近進展。他說:澎湖原人的發現,再次牽動臺灣第四紀哺乳動物的起源發展爭議!在冰河時期,有過多次週期性的海平面上升與下降,為動物群打開遷徙的路徑,卻也隨後阻絕其返家之路!動物的大遷徙是為開拓新樂園?偏居一隅?抑或走入滅絕困境?人類的演化歷程錯綜複雜,澎湖原人的出現帶來了什麼樣的訊息?與大家耳熟能詳的北京原人、爪哇原人又有什麼關係?我們且讓化石來說故事!<br /> <br /> <b>講演內容綱要</b><br /> <br /> 張主任5月22日的演講,主題是「從澎湖原人談起─臺灣第四紀哺乳動物群的特色」,他以自然科學博物館隆重開展的「鼎立三十」為起點,分享博物館的豐富<br /> 內涵,以及個人求學與研究工作上的寶貴經驗,並從最近公開的澎湖原人大發現,帶我們穿越時空,從化石一窺幾十萬年來搬遷和居住在臺灣的哺乳動物群的生態環境。<br /> <br /> 今年一月初,張主任對澎湖原人的研究成果<The first archaic homo from Taiwan>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i>Nature Communications</i>》。澎湖原人的發現,有兩個重要的意義:第一,這是臺灣首次發現直立人的化石;第二,化石打撈的澎湖水道,是目前亞洲直立人分布最東的據點。這重要的發現,不但使各國學者持續關注,也對臺灣第四紀哺乳類群的研究帶來新的契機。<br /> <br /> 臺灣主要的哺乳動物群化石有三處-澎湖水道、左鎮菜寮溪,與墾丁石灰岩洞穴。這次澎湖原人是由澎湖水道經漁民打撈發現。在這之前,漁民就常從澎湖水道撈到各式各樣的化石,但因為漁村習俗認為從海中撿到的骨頭帶有晦氣,又不能扔回海中,所以這些化石就被堆放在廟庭廣場,最終被私人收藏家撿拾或購買收藏。張主任說,這次澎湖原人的標本原屬於一位臺南的私人收藏家,但因為收藏家覺得這個化石非比尋常,才請張主任著手研究。<br /> <br /> 澎湖水道的位置特殊,在更新世第四紀的冰河時期,因海平面下降,水道深70 ~ 80公尺處都露出海中成為地面,不只與大陸相連,還是當時閩江的出海口。由於位海口,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吸引許多大型動物在此活動,也因此水道中擁有許多生物的化石,像是似浣熊貉、老虎、棕熊等食肉動物。從食物鏈的角度來看-在非洲如果看到一頭獅子,就表示當地應該有1,000隻草食動物,如牛羚或斑馬,才養得活這隻獅子-可見澎湖水道為當時哺乳動物群演化的舞台。<br /> <br /> 張主任說:「研究化石就像警察辦案,化石到哪裡就研究到哪裡。」將澎湖找到的化石與大陸的化石比較,發現澎湖的動物與華南的動物有差別,但是卻與華北的物種較類似,特別是淮河動物群,所以推測是冰河時期原在華北的動物沿著海岸線南下,遷移到臺灣,因為海岸邊地形平坦,不需要翻山越嶺,所以來臺灣的反而是華北的動物!<br /> <br /> 但由於化石是打撈上岸的緣故,所以無法藉由地層位置來判斷化石所屬的年代,因此目前是藉由化石中的放射性元素來定年。而澎湖原人經鈾的放射性定年發現所屬的年代為19 ~ 40萬年前,為更新世的最晚期。張主任說,由於標本只有一件,加上化石中鈾的含量太少,所以化石真實的年代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br /> <br /> 為了讓大家一睹澎湖原人標本的樣貌,張主任向大家展示澎湖原人標本的復刻模型。從模型上我們可以看到,相較於現代人的下顎前凸(戽斗),澎湖原人的下顎前端平滑向下。此外,澎湖原人的牙齒為圓柱形臼齒,咬合力強。這都是由於直立人尚未學會用火,且食物較為粗糙,所以需要粗壯的臼齒與寬大的下顎骨。目前雖因為只有發現下顎骨而無法判斷性別,但可以推測這澎湖原人可能只有160公分,且從牙齒的使用情形推測並非孩童。<br /> <br /> 除了澎湖水道的研究外,張主任也和大家分享了這二十年他在菜寮溪與墾丁洞穴的研究,他說臺灣因為有多樣的氣候、豐沛的雨量,與良好的食物來源,最終演變為大陸動物的避難所。而這讓他想到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像是在臺灣發現的鬣狗化石比華北的鬣狗保有更多原始的特徵,就像是桃花源中的古人,因為「先世避秦時亂」,而「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仍過著秦朝般的生活。<br /> <br /> 最後,張主任放了幾張與學生在菜寮溪和墾丁洞穴採集化石的照片,他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考古的行列,並期許未來能以臺灣為出發,連結大陸、日本,了解亞太區域間動物演化的關聯性。<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50.htm
張榮森 中央大學光電研究所及生命科學研究所合聘教授 2015-05-29 侏羅紀公園再現–世界最早的恐龍胚胎及有機體的發現和研究 張榮森教授為「早期恐龍與其古生物環境整體性研究」計畫主持人,共同參與了國際恐龍胚胎化石研究,並將最新奈米光學技術導入生物考古學中,不僅開啟「恐龍胚胎學」新學門,其研究成果還榮登《<i>Nature</i>》雜誌封面。張主任在演講中介紹了恐龍胚胎學的研究進展。他說:侏羅紀公園能再現嗎?早期恐龍與其古生物環境整體性研究計畫給了部分答案,侏羅紀公園再現不是由琥珀中蚊蟲的恐龍血,而可能是出於此計畫發現的世界最早恐龍胚胎化石中的有機體!我們從脫散的骨骸中分析出胚胎發展的接續圖,我們也應用了同步輻射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儀做精細分析。相對於以前用去鈣化骨頭萃取有機殘留物的研究,我們能在原處針對某組織進行非接觸式的探測,這種檢驗的方法不會受到微生物或人為污染,未來也許可以發現DNA的片段。<br /> <br /> 本次演講介紹兩億年前恐龍骨床現場還原成活生活現恐龍巢穴的有趣過程,並且也介紹了現代光學工具如何應用在古生物的研究上。<br /> <br /> <b>講演內容綱要</b><br /> <br /> 五月二十九日晚間的第七場春季展望演講,由國立中央大學光電研究所及生命科學研究所的 張榮森 教授擔綱。張教授的演講主題是「侏羅紀公園再現-世界最早<br /> 的恐龍胚胎及有機體的發現與研究」,他從侏羅紀公園的故事出發,一步步的解釋電影情節中的恐龍研究工作,並連結現實中他的團隊在恐龍考古的經驗,說明化石研究的發現過程,進而還原恐龍在胚胎及生長時期的樣貌,展現出恐龍研究多采多姿的面向!<br /> <br /> 「在雲南找恐龍化石時,看著茂密的樹都把天遮住了…,越看恐龍越使心靈擴大」,當張教授提到恐龍時眼睛閃閃發亮,從言談間就能感受到他對恐龍的熱愛與重視。回想當初會研究恐龍,是因緣際會想到使用尖端科技來研究古早化石,而科技部也給予支持,所以就主持了「早期恐龍與其古生物環境整體性研究」這個計畫。張教授參加的研究團隊,拿著相對國外微薄許多的研究經費,在發現恐龍胚胎化石的短短幾年間,以驚人的研究成果登上世界頂尖期刊《<i>Nature</i>》的封面,並獲選2013年科學成就獎第四名!<br /> <br /> 為何恐龍胚胎化石的發現,對自然科學研究有這麼深遠和震撼人心的影響?張教授說,這次恐龍胚胎化石的發現打破了「DNA和有機體只能存在十萬年」的定律。藉由紅外線光譜的檢測,證實胚胎中發現的胺基酸來自於一億九千五百萬年前的那個時代。<br /> <br /> 這次恐龍胚胎的研究,主要針對中國雲南發現的「祿豐龍」。祿豐龍身長五公尺,有著粗壯的尾巴,是目前中國境內發現最早的恐龍。研究團隊分析200多根不同胚胎時期的恐龍骨頭,並建構出恐龍胚胎發育的變化過程。其中最有趣的就是觀測到恐龍胚胎大腿骨的生長情形,經過分光顯微鏡的觀察與結構重建,發現祿豐龍大腿骨成長快速,而且在蛋中會激烈地動來動去,類似現代鳥類的發育。<br /> <br /> 除了恐龍胚胎學的發展,臺灣團隊最大的貢獻就是利用新竹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精密紅外線光譜系統,在恐龍胚胎大腿骨中發現「有機殘留物質」!經過研究,推測該物質就是古老的膠原蛋白纖維,可說是目前發現最早的蛋白質。相較於傳統化學使用破壞性的檢測方法,臺灣團隊利用光譜儀器分析恐龍胚胎,不只可以更精確地了解其有機結構,也更完整地保存恐龍胚胎化石。<br /> <br /> 在演講中,張教授播放了經典的恐龍電影-「侏羅紀公園」的片段。當看到電影中使用琥珀中蚊子的血來抽取恐龍DNA進行重建時,張教授說這個實驗在真實世界不太可能成功,因為在琥珀中的恐龍血還是會被氧化,甚至會遭受細菌的侵入,如果真的要拿到不受汙染的DNA,可能要在有琺瑯質保護的牙齒或骨頭中尋找。不過他也說,以現在的生物技術,我們的確可以藉由DNA來製作蛋白質,然後進一步重建出當時的物種。<br /> <br /> DNA的發現除了可以重建當時的生物外,也常運用其分子鐘的功能來定年。在實驗前,需經過高溫滅菌、PCR平行比對等步驟,來確認所取的DNA是否受到汙染。當所拿的DNA確定是來自被研究的生物後,就可利用活體生物中胺基酸含量的L值,比上死亡後生物體中胺基酸含量的D值計算出生物所存的年代。張教授說其實這個分子鐘的概念老祖宗早就知道,因為經過現代研究發現神經細胞要七天才會完全分解,所以人死亡時要到七天之後才會感受不到疼痛,而這或許就是為何有七天後才下葬的習俗吧!<br /> <br /> 張教授認為恐龍的滅絕可能是因為二氧化碳的變化,當人類當前因為環境變遷面臨第六次生物滅絕時,他說侏羅紀公園電影中經典的台詞-「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現象可能會再次發生。而當我們不再是這個星球的霸主時,或許聰明的章魚、老鼠、猩猩可以成為未來的接班人。所以現在研究恐龍也是讓自己更謙虛,從了解恐龍滅絕的過程中進一步更加認識自己。最後,張教授也不忘提醒要用愛來感化這個世界,放下心中成見,才能讓這個世界更美好!<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52.htm
徐爵民 科技部部長 2015-04-20 成大主播會客室專訪徐爵民部長 成功大學法律系104級鄒宓同學專訪科技部徐爵民部長,談科技部對我國科技產業發展與人才培育的願景與具體作為。<br /> <br /> <b>本專訪錄影蒙成大主播會客室同意轉載,謹此致謝。</b>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58.htm
劉景寬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 2011-12-04 腦的奧秘:認知與行為功能 腦才是決定行為的地方,看起來十分聳動的一句話,卻是事實,例如:閱讀障礙、自閉症、過動症、阿茲海默症、中風、躁鬱症……等等這些疾病,正因為人的知覺、記憶、語言、學習與思考這五大認知領域都與大腦有直接的關係,所以不了解腦是不可能了解行為的意義的,也就無法針對疾病做治療,或者減緩症狀。<br /> <br /> 由此可知,「腦」這個黑盒子,決定人的一生。大腦終其一生不斷的接受外在環境的刺激而改變內在的連接,外在的經驗甚至能改變大腦的結構。誠如洪蘭教授說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人決定自己的命運,良有以也!」<br /> <br /> 當我們聽到「你只使用你10%的大腦」這句話,其實是用來說,一個人不善用大腦思考,只想依賴別人。但我們真的只用了10%的大腦嗎?是迷思還是事實呢?想了解認知與行為功能如何相互影響的你,請讓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的劉景寬院長,來為我們解開腦的奧秘!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9.htm
吳金洌 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11-12-02 水產生物技術之前瞻發展 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生物技術在水產養殖上的應用推動,將促成水產養殖產業的型態漸從傳統的養殖和捕撈,轉型成為優質種苗開發與品種改良的新型產業。臺灣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加上發展極為完善的沿近海、遠洋捕撈及內陸、海面養殖漁業,更應致力於水產生物技術的發展,未來養殖產業發展策略將利用基礎研究成果配合育種與生產,建立完整的水產養殖研究、發展、生產、行銷的健全網絡,成就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生物技術產業是一種高度知識密集的產業,必須結合新穎的技術、專業的人才與充裕的資金,搭配正確的生產標的及明確的市場需求,才能成就一個體質完善的生技產業。水產養殖生物技術的研究,是我國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計畫的重點項目之一,更是帶動我國生技研究有利的領域。由於我國在漁業總體環境及研究上,已居國際領導地位,再經由政府、學術與研究單位以及民間業者共同推動水產生物技術的研究與發展,相信不久一定能把臺灣水產養殖業推上另一高峰,維持我國科技產業的永續競爭力。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0.htm
賀端華 中央研究院院士/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所長 2011-11-18 基因改造植物面面觀 近年常看到食品加註「非基因改造」的標籤,到底基因改造是什麼?其安全性需要顧慮嗎?農業是人類社會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機能,八千多年來,農業憑藉著人類生物知識增長而逐漸發展,而農業技術近年來的發展非常多元,包括育種、農業機具、栽培技術、防昆蟲及防病害等,但最有潛力也最具爭議性的莫過於基因改造農作物的發展。<br /> <br /> 基改作物不只是為「吃」及「穿」而已,它們也可以作為生物反應器,以產製工業原料、醫藥用蛋白藥物及抗體。近年來石油價格飆漲,因此由基改作物合成且可被生物分解的塑料,逐漸成為熱門話題;基改塑料製成品好用,也容易自然降解,不會在垃圾堆中百年不化,比石油衍生物製作的塑膠產品更為環保;還有更多基改作物已經上市或研發中,例如加拿大的油菜、荷蘭的花卉,都因基改技術而有更好的品質;此外,基改作物「黃金米」可以提高對胡蘿蔔素衍生物甲種維生素的攝取,有效降低第三世界幼童罹患夜盲症的機率。<br /> <br /> 台灣目前雖然沒有種植基改作物,但是絕大多數國民已經常食用基改作物製成的食品,如豆漿、豆腐等。既然我們已經多年使用進口的基改作物及其產品,可以合理的推論台灣社會應該不反對使用基改作物,目前國內許多研發單位也正大力發展特殊基改作物,政府正建立一套控管機制。正如同資訊、核能、疫苗等其他新興科技,作物基因改造科技也需要顧及利與弊的考量,毫無疑問的,基改作物對未來農業、工業及醫學有其重要性,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審慎研判基改作物對生態及健康的影響。因此,如何發展出對台灣真正有特殊價值的基改作物,不只需要科學家在實驗室與田間的研究,也需要政府及人民的積極參與及討論。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1.htm
吳德榮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前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 2011-10-16 天氣預報–不確定性與風險管理 第九屆「週日閱讀科學大師」講座的第一場次由前任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現任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的吳德榮教授開場。他告訴我們為什麼現今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情況下,氣象預報卻常和實際情況不一樣?這之中難道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br /> <br /> <b>講演內容綱要</b><br /> <br /> 大家看到「不願面對的真相」都以為是地球暖化,其實真相是預報不確定性。<br /> <br /> 因為地球暖化可能會改變,變成冰河期;但是預報不確定性不會變,永遠無法非常準確,否則就不叫預測了,這才是真相。所以專家因為氣象預報不準,被眾人口水批鬥、被迫請辭下台,其實是挺無奈的。<br /> <br />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子呢?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觀測資料不足,二為數學與物理上的極限。我們先看資料不足的部分,通常天氣資料都在陸地上;海面上的話,我們沒有辦法廣設觀測站。地球表面的陸地頂多占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所以地球表面上有相當大範圍是資料不足的。可是地殼運動偏偏是流體,所以倘若有一大塊區域沒有完整資料的話,就會影響到整個預報的結果。<br /> <br /> 以大西洋的海域做例子,我們來看觀測情形:一個那麼強的颶風在那裏,可是沒有資料的話,要怎麼做預報?你用超級電腦去運算它,超級電腦沒有看到颱風,就沒辦法算出結果。現在美國派出很多飛機在海面上蒐集資料,有穿越型,也有繞著颱風走的;或是利用衛星,從衛星雲的運動中繁衍出來的資料,來估計颱風的風向、風速。透過衛星的協助,資料看起來增加許多,可是其實從高空中看雲,無法精準地鑑別出四千或五千公尺高的差別,不同的高度,風速也會跟著不同,誤差便由此產生。結果造成颱風的結構分析不夠精確,環境氣流的準確性亦有疑慮,這不光是台灣有這樣的問題,世界各國也都苦於無法解決資料不足的問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3.htm
張祥光 清華大學物理系系主任 2011-05-06 第一個伽瑪射線爆–宇宙中自大霹靂以來最激烈的爆炸事件 就像在宇宙中有人四處隨意施放煙火一般,天文學家大約每天都會發現一兩個伽瑪射線爆事件。伽瑪射線爆無預警地出現在某個時刻、某個方向。它們大部份都很短暫,僅持續幾毫秒到幾秒的時間。它們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天文學家。經過四十多年的努力,天文學家們終於有了一些線索。在這個演講裡,我們將聊一聊第一個伽瑪射線爆被發現的故事,我們會進一步敘述伽瑪射線爆在其他電磁波段的面貌,介紹現在天文學家們對於伽瑪射線爆本質的認識以及各項進行中的觀測計畫,然後我們要一起想想宇宙中真正的第一個伽瑪射線爆,以及它在星球演化與元素形成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5.htm
王為豪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助研究員 2011-04-29 尋找宇宙的第一道光–談星系的創生 宇宙在距今約140億年前從大霹靂中誕生後,隨著自身的膨漲,大霹靂的餘輝不斷冷卻降溫,卻沒有能量來源可以產生新的輻射,於是宇宙經歷了數億年漫長而黑暗的時期。之後,宇宙中第一代的天體因自身的重力而成形,並放出強烈的輻射,終結了黑暗時期,引領宇宙演化成我們今日看到的模樣。這些在宇宙中綻放出第一道光芒的天體是什麼?無數恆星聚集的原始星系?還是質量達太陽百萬倍的超大黑洞?它們何時開始出現?它們對宇宙後續的演化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這些是尖端天文觀測正企圖回答的問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6.htm
劉正彥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 2010-12-10 地震是否能被預測?–地震電離層前兆與同震 自古以來,人們曾經發現大地震前水井噴湧或乾枯、鳥獸飛奔、奇雲出現、地光發生,和磁場異常等奇異現象。然而一般的自然現象沒有詳細清楚之量化數據,以致無法進行統計研究、建立模式,進而從事預測工作。近年來人類利用雷達和人造衛星觀察地球環境,意外發現大地震前後高層大氣之電離層電子濃度會急劇改變。地震會引起地球表面劇烈振動,因此同時發生電離層振動似乎理所當然。但是在地震前大地寧靜時期,電子濃度出現異常增減實在令人難以置信。然而大量統計資料卻說明大地震前電離層似乎會有某種異常變化。人類是否能藉此一窥未來地震發生之可能?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9.htm
郭城孟 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2012-09-28 臺灣的前世今生 臺灣是位於歐亞大陸邊緣的大陸島,形成島嶼之後的數百萬年間,臺灣仍和大陸有數次陸連,因此陸上的動植物種類受歐亞大陸影響甚鉅。其次由於北方南來的親潮和南方北流之黑潮,會有許許多多的生物順流至此,而留置島上。北方的大陸氣團、南方海洋氣團也同樣地挾帶著各式各樣的動植物來島上落腳,這些自然力量使得臺灣生物的種原非常龐雜,加上地處亞熱帶而有近4000公尺高低起伏的山巒,使得這些南下北上的,以及在冰河時期避難至此的生物,能在島上安然生存,並繁衍後代。<br /> <br /> 細緻而多樣化是臺灣的重要生態特色,她的地質史、氣候、地理位置等背景,共同塑造出今天這樣獨一無二、變化多端的臺灣。對於臺灣的每一個角落而言,都是與眾不同的,每一地方的發展,都應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道路。任何其他地區的發展經驗,都無法照單全收,僅能作為參考、借鏡。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7.htm
李承龍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警察科助理教授 2013-12-22 愛麗絲夢遊CSI奇境探索犯罪現場的迷思 上回離開的匆忙,這次回到花園就是為了抓到偷走餡餅的犯人,救出被冤枉的紅心武士。愛麗絲請求紅心國王重新審問此案,並且願意擔任檢察官的職務,替紅心武士聲張公理正義。愛麗絲有如此自信乃因之前拜訪過刑事警察科李承龍教授,請教些辦案方法,相信可以拿出科學鑑識證據,讓紅心皇后心服口服,無法濫殺無辜。本屆第八場於102年12月22日邀請到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警察科李承龍教授,傳授愛麗絲一些辦案技巧,就讓我們歡迎李承龍教授的到來。<br /> <br /> <b>演講大綱</b><br /> <br /> 人證與物證何者重要?眼見為真是真的嗎?案發一瞬間,會不會看錯、記錯、可不可能說謊?目擊證人指證歷歷,錯誤的比例有多高?真實世界的犯罪現場勘察工作,不如「CSI」影集裡的緊湊、精采,但科技的運用,卻也相差不遠,如何善用 DNA、指紋、槍彈、血跡等跡證,可以讓重大案件水落石出,甚至讓含冤者得以沉冤昭雪是科學辦案的精神。<br /> <br /> 利用科學的方法,從事犯罪現場調查、蒐集犯罪證據的目的,決不僅在偵破案件、緝獲真凶;最重要的是要學習經驗,防範類似的犯罪再次發生。講者近二十年來從事第一線犯罪現場調查工作,處理案件時發現國人,對「犯罪」的基本觀念普遍不足、毫無危機意識,不幸受騙或遇害,才怨天尤人,不知所措。每件刑案偵查的背後,都是被害人血淋淋的教訓,甚至付出寶貴生命的代價,希望藉由案例的分享,教導聽眾如何面對社會常見的犯罪類型,如何事前防範、面對危機如何應變、如何蒐證、保護自己,懂得學習「別人慘痛的經驗」,不要等自己遇害才想學習的「聰明人」,本講座將帶給聽眾對犯罪現場有全新的體驗,更期待全民擁有正確的安全觀念。<br /> <br />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384.htm
陳定信 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特聘講座教授 2011-06-10 與肝炎奮戰–臺灣肝炎防治的回顧與展望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臟器,主司代謝、合成、轉化、排泄以及解毒等功能。一旦肝功能產生異常,肝臟無法正常的發揮功能,隨著程度漸漸嚴重,將會造成人體內部嚴重的傷害,甚至引發死亡。所謂的肝炎,即是指肝臟被破壞,可以是由於病毒、化學物、藥物或飲酒過度所導致,當罹患肝炎時,肝臟的功能便會受到影響;大部份的肝病都無明顯的症狀,大都須靠檢驗才能知曉。<br /> <br /> 臺灣人好發肝病,最早的研究見諸日治時期的病理解剖,但原因一直不明。1965年Blumberg發現澳洲抗原,後來證實此抗原事實上是B型肝炎病毒的外套成分,經過研究知道B型肝炎在臺灣人非常猖獗,正常成人80 ~ 90%都感染過,15 ~ 20%帶有病毒。更重要的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細胞癌的病人80 ~ 90%是由於慢性B型肝炎感染所引起的,而第二號殺手,C型肝炎病毒,也蠢蠢而動。因此如何防治B、C型肝炎顯然是我們最重要的健康課題。1984年7月起我國開始大規模的B型肝炎疫苗接種,成果斐然,2003年起對慢性B型及C型肝炎的治療給於給付,造福這些病患,其成果也在顯現中。<br /> <br /> 針對肝炎防治,B型肝炎疫苗預防接種還要繼續實施,期使肝癌的減少趨勢延伸到成人。針對肝炎研究,目前還有許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包括:急性感染為何會變成慢性、慢性帶原和環境因子互動、肝臟纖維化的發生機轉與治療,及肝癌的有效治療等。展望未來,21世紀中葉以後臺灣人的肝病會與現在大為不同,詳情將於演講中述明。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4.htm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1-04-10 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育 海洋魚類是人類最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特別是具有海岸的開發中國家。海洋漁業也是許多國家的重要產業。五十年前,人們仍認為浩瀚海洋的恢復力強,人類不可能去改變她,漁業資源亦不會枯竭。<br /> <br /> 半世紀後,大家都同意由於過漁、棲地破壞、污染、外來入侵種及全球氣候變遷等人為因素的破壞,已使得漁業資源匱之,因過漁所引起的連鎖反應也使得海洋生物多樣性大幅衰退。如果我們再不積極採取行動,四十年後人類將無海鮮可以享用。最有效的保育措施應是建立海洋保護區、生態系漁業管理及採取預防原則等。此外,加強宣導教育,包括生態標章、限漁、慢漁和落實海洋保護區的管理等亦最為廹切有效。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8.htm
白果能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2011-04-08 獵殺癌細胞的新世代科技 自1982年起,癌症即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儘管近年來醫學有傲人的進步,但部分癌症例如肺癌的療效仍令人非常失望,因為許多肺癌病患在就診時,已屬於晚期。由於癌症的診斷與療效評估,主要依賴不十分靈敏的影像法,如X光或電腦斷層掃瞄,以致癌腫瘤被發現時通常癌細胞已轉移。癌細胞轉移與抗藥性一直都是威脅癌症病患存活的主要因素。人體的免疫系統有許多機制與免疫細胞可以去除外來或損壞的細胞,然而癌細胞有許多巧妙的偽裝與武器可以逃脫免疫細胞的追殺並且四處流竄。經由人類基因體計畫的完成,不僅解開人類的基因密碼同時也產生許多新科技。<br /> <br /> 這些新科技包含癌細胞偽裝的辨識、新型標靶藥物的發展、具高度專一性可去除致癌基因與癌轉移基因所產生之訊息核醣核酸的各種核酸藥物。這些新藥物可有效的殺死癌細胞,然而為了避免副作用的產生,抗癌藥物必須能夠精準殲滅癌細胞而避免傷及無辜的正常細胞。目前已有一系列具癌細胞專一性的藥物輸送方法正在發展中,可減低藥物副作用讓病人有絕佳的生活品質。除了前述經由生物醫學研究所產生的癌細胞獵殺新方法,醫學工程學的快速進展,亦產生許多治療癌症的新科技,例如分子影像方法的成功發展,可以早期檢測出癌症的發生,並精準地標定腫瘤的位置。經由核子醫學的發展,目前已成功研發出以質子或重子來消滅癌細胞的低副作用治療方法,並且已實際應用中。藉由生物醫學與醫學工程的持續快速發展,在不久的將來,癌症可望不再是令人聞之生畏的絕症。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49.htm
王駿發 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2011-03-27 橘色科技之研究與挑戰 根據色彩學,紅色與黃色所組合出的橘色,代表著明亮健康、幸福溫馨,因此以橘色所命名的健康照護相關科技代表著以人本、人道關懷為中心的系統產業。率先提出「橘色科技」的王駿發教授說明,台灣已漸漸進入高齡化社會,所衍生出來的各項銀髮族的議題將逐漸受到重視,包含生理、心理、醫療、日常生活需求以及健康照顧上的相關產業都相當被看好。橘色科技所講求的是人性化與科技化,在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都彼此相互連結,因此建構出有系統的照護與服務是不可或缺的。如何享受幸福的科技?怎麼讓現今的科技更人性化?什麼是代表老年照護的橘色科技呢?讓我們一起邁入新的領域,尋求出新興的照護產業!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0.htm
張峰義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長 2010-12-24 氣候變遷與傳染病 人類經濟活動快速成長,化石燃料燃燒後產生大量二氧化碳(CO<sub>2</sub>)氣體及其它空氣汙染物,正以空前的速度改變大氣結構,人為溫室效應使得地表溫度增加,氣候變遷亦有逐漸顯著的現象。氣候變遷所引起的氣象條件變化,經常以極端氣候表現(如風災、水患及旱災等),進而影響各類傳染病的流行規模與分布範圍。<br /> <br /> 氣候變遷相關傳染病大致可歸類為「水媒相關傳播疾病」及「病媒相關傳播疾病」兩類,我國地處熱帶與亞熱帶環境,原本就適合傳染病致病原、病媒的生存與繁殖,在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環境下,原本存在東南亞地區之熱帶傳染病,如登革熱及屈公病等疾病,流行疫情有趨於嚴峻的現象。加上近年來風災、水患發生頻率增加,更有利於傳染病的發生與擴散,例如98年莫拉克風災、99年凡那比風災過後,於南部地區造成類鼻疽與鉤端螺旋體病的病例群聚,影響了國人的健康與生命安全。<br /> <br /> 如何防範氣候變遷相關傳染病,是我們當前重要的課題。衛生單位必須持續落實衛教宣導,提昇國人對氣候變遷相關傳染病的正確認知,更應持續整合災後傳染病應變體系,提供國人更為迅速及有效率之應變服務。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5.htm
林杰樑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歿) 2011-03-25 鉛對腎臟病的影響 根據美國國家腎臟資料系統2009年報,臺灣在洗腎人口發生率與盛行率連續五年都是世界第一,臺灣是世界洗腎發生率及盛行率最高的國家。依據美國國家腎臟資料系統2009年報指出,臺灣每年每100萬人中就會新增加415人洗腎,且平均每100萬人中就有2,228人長期洗腎。2005年臺灣接受透析治療者約為5萬人;預估2016年將有230萬人罹患慢性腎炎,其中又有10%可能發生尿毒症洗腎!民國97年臺灣洗腎費用已高達330億,佔健保費用4,400億的7.5%,這些病人常因合併症必須住院,致使將近11%的健保總額費用被使用在尿毒症病人身上。因此如何預防正常人腎臟病的發生,治癒早期慢性腎臟病人,並使大多數無法治癒的慢性腎臟病人能延緩病情發展至洗腎,都是當務之急。<br /> <br /> 在醫學上慢性腎臟病的治療,除了控制血壓,低蛋白飲食及使用腎素阻斷劑(ARB, CEI)外,並無特殊的治療法。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即使一般人只暴露環境中低濃度鉛,血中鉛濃度正常仍會影響腎功能,使其惡化。經過二十年的研究,我們發現校正各項因素後首度證實,即使身體鉛負荷總量正常,仍會不斷傷害腎臟。腎臟病人如果鉛負荷量偏高,給予鉛解毒劑治療,減少身體鉛負荷總量後,則可有效的減緩慢性腎臟病的惡化,並改善腎功能。如此不只可節省許多醫療花費,且可改善腎臟病人的健康。當然一般人如能平時減少鉛暴露,亦將有助於慢性腎臟病的預防。<br /> <br /> 林杰樑醫師(1958年6月30日-2013年8月5日)臺灣嘉義縣朴子鎮(今朴子市)人,知名醫師暨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長期專攻於毒物學與腎臟科,是腎臟醫學、毒物學與臨床毒物科的權威。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1.htm
朱記民 臺灣電力公司發電處組長 2010-12-17 電力是乾淨的嗎?–從科學的角度探討乾淨電力的代價 節能省碳是目前最夯的議題,電動車是ㄧ個解決城市空氣污染的利器,高鐵及捷運均標榜著使用乾淨的電力,但是「電力」是完全潔淨無污染的嗎?我們通常不會問電是如何提供的,事實上電力系統包含發電、輸電,及配電,在生產過程中,透過各種能源轉換,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不同程度之污染。目前常採用的發電能源有燃煤、燃油、天然氣,及核能等,各有不同的環境污染問題存在,各種再生能源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環境影響問題,必須付出代價來進行改善。讓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探討如何在可靠穩定的電力及減少環境污染與電價間取得平衡,瞭解乾淨電力的代價。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6.htm
李玲玲 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所教授 2010-12-10 氣候變遷下的生物多樣性保衛戰 氣候變遷所導致的全球暖化、降雨模式改變、兩極與高緯度地區冰層縮減、海平面上升、異常氣候發生的頻度與強度增加、海水酸化等現象,不僅加速生物多樣性的流失,更危及生物多樣性提供人類延續生存與發展的諸多服務與功能。然而生物多樣性非僅被動地受氣候變遷的影響,也能主動地藉由回饋反應降低溫室效應,或是幫助對抗氣候變遷的衝擊。但要讓生物多樣性發揮這些功能的前提是避免生物多樣性繼續流失。為此,生物多樣性公約與世界各國及我國都做了相當多的努力,我們每一個人也都可以參與,共同保衛全球的生物多樣性。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58.htm
郭鴻基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所)講座教授 2010-11-28 氣候變遷與莫拉克颱風 『五風十雨』─五日一風、十日一雨這是說明風調雨順的意思!天氣的變動始終都有著週而復始的規律變化,但也有許多難以預測的變異。近年來氣候所帶來的災害頻傳,這是自然變異?還是氣候變遷呢?解答或許可以在觀測資料的解讀,以及嚴謹的數學模式與計算中來分析了。<br /> <br /> 颱風,是台灣「氣象災害」中最嚴重的侵入者,在近年環境的變化慢慢地影響我們的生活,災害也慢慢的變大,所以我們面對颱風要有「如臨大敵」的心態,因為小颱風也可能造成大災害的,像是八八風災、莫拉克颱風這些刻印在我們心中的恐怖名詞,誰能預料到它們會造成這麼慘重的災情呢?。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1.htm
林志勳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經中心能源研究組組長 2010-11-26 用不完的石頭–新能源的機會 因應人類活動繁榮,對於傳統能源(如石化燃料)需求與日遽增,也因此造成全球溫室效應加劇。繼續使用現有之傳統能源,除了加深溫室效應造成的±2℃ 問題,還必須面對全球能源蘊藏量日益減少。未來情境的詭譎變化,新能源的選項即為全球積極投入的解決方案。各類新能源如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生質燃料、燃料電池、地熱及海洋能等選項,全球投入過程均有不同的挑戰及布局藍圖,商機與效益則是新能源投入之決勝關鍵。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2.htm
陳陸宏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2010-11-26 食品究竟安不安全?–衛生標準與健康風險 媒體上的食品議題常引起很大的注意,例如美國牛肉、三聚氫胺、油炸油、真空包裝豆乾,和乾麵等。食品安全管理是要確保所有的食品在生產、調理、儲存、加工,及販賣過程中符合安全規定,所訂出的衛生標準常被用來作為安全與否的指標,但實際上衛生標準只是就無法避免的污染,或基於加工需要而添加者予以限量的規定,並不是健康危害的分界線。行政處理標準的數值通常訂得很低,一旦超出這個標準政府就需採取行動,以免達到健康危害標準。食品安全的責任在於業者,政府扮演稽查的角色,消費者扮演監督的功能,這樣才符合WHO對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旨。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3.htm
蕭樑基 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 2010-11-19 無藥可救?臺灣真的有超級細菌嗎? 自古以來,人類與微生物之間關係密切,從發酵食品的產生到現今引起全球恐慌的超級細菌,都與微生物習習相關。人類在有了抗生素之後,才開始具有對抗細菌感染的法寶。但因為抗生素的濫用,造成大量抗藥性細菌的誕生,人類繼而研發更新型的抗生素以消滅新的問題,但假以時日又會有更新的抗藥性細菌誕生。最近檢驗出帶有NDM-1的超級細菌,據信將使人類無藥可用,台灣也檢驗出了本土第一例!然而這種超級細菌是否真的那麼「超級」?本土「超級細菌」是否早已存在?這都值得深入討論。人類到底要對病菌趕盡殺絕還是和睦相處,就要考驗人類的智慧了。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4.htm
吳成文 國家衛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中研院院士 2010-11-14 解開生命的奧妙–21世紀生命科學的挑戰 生命是什麼?生命從哪裡來?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自從有人類以來,就一直想解答這些問題。20世紀中葉,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生命科學革命。由於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的誕生以及生物技術的發展,人類揭開了生命的物質基礎與必要條件之謎。21世紀生命科學的突破直接挑戰了人的價值,並帶來了空前倫理、法律與社會的衝擊。未來的生命科學可能控制生、老、病、死的生命大權,改變人類的智能與心靈,使性行為不成為生殖的條件,選擇人類的後代,以及縮短演化的時程。科學的發展,將導致人類的未來是更美麗的幸福或更危險的災難?人類有何因應之道來永續發展科學?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5.htm
李羅權 中央研究院 院士 2012-10-14 地震預報與太空科技 本屆演講第一場(2012年10月14日)由前國科會主委李羅權院士開場,為我們講解地震的議題;俗話說,人禍易躲,天災難防,在大自然的面前,才讓人發現自身的渺小!不管是氣候還是地震總是難以捉摸,地牛何時要大翻身能夠預報嗎?民間流傳一段順口溜:「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而太空科技可以運用到地震預測嗎?如此才能做好防範措施。我們相當榮幸邀請到太空科學專家李羅權院士,以太空科學角度分享地震形成及地震預測。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6.htm
王道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8-10-24 人的腦子是作什麼用的? 所謂「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強調人類與動物的差別在於道德修養。而從生理解剖來看,人類的腦部構造跟其他哺乳動物還真的沒有甚麼太大的不同。腦除了掌控基本生理功能之外,現在的科學家們發現腦也主司溝通、思考等功能。有趣的是在演化的過程中,人類的大腦是如何從基本生理功能的控管,擴展到各種更複雜的思考能力呢?人類之所以異於禽獸是因為腦功能有所差異的關係嗎?本次講座邀請在科普書籍翻譯、人類學等領域極具盛名的中央研究院王道還助理研究員主講,歡迎您一起來探索這個有趣的課題。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67.htm
翁啟惠 中央研究院院長 2011-12-23 生技研發與經濟發展 一個國家的科技研究與產業發展息息相關,也是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利用科研成果帶動產業發展更是提昇國家競爭力的主要策略。本演講將以生物技術研發為例,著重於如何從基礎研究所產生的結果,進一步進行創新的轉譯研究以發展對傳染性疾病及癌症的早期檢測及治療方法。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12.htm
黃永勝 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系 2009-04-24 揭開膽固醇的多元面貌 膽固醇是體內的一種脂質,有和脂肪酸結合的酯型和各別分離的游離型兩種,合稱為總膽固醇。膽固醇在血管的強化和維持上擔任重要的任務,同時也是製造副腎皮質荷爾蒙及性荷爾蒙,消化酵素的膽汁酸之材料,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但是,如果太多,就會造成動脈硬化等成人病,究竟膽固醇影響生理到什麼程度?如何了解並控制?本次講座邀請國立中興大學食科系黃永勝教授主講,透過黃教授深入淺出的分析並講解,讓大家一起擺脫膽固醇妹妹!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Lectures/C/0/50/3/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