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全台客庄相關旅遊景點,提供給民眾作為旅遊參考資訊

縣市 鄉鎮 景點名稱 景點介紹 地址 連結網址
61082134 新竹縣 橫山鄉 豐田村之旅 村內位於油羅2鄰的鵝卵石屋,是客家先民張榮勝所所搭建,主體取自油羅溪河床上的鵝卵石,屋頂則為稻穀、蘆葦所鋪就,歷經幾十年來的日曬雨淋,雖已斑舊,斯人早已遠離,依傍在苦楝樹下的石頭屋,卻依然挺立不搖。 至於永豐休閒農莊,則從日治時代建造至今,是一座由紅磚、瓦片建成的典型客家三合院,已傳至第五代。正廳前有龍柱、禾庭,右邊為房間、左邊是廚房,頗符合「左青龍,右白虎」的地理風土之說。目前對外開放,遊客可來此欣賞主人精心收藏的各種老農具,比如:搗麻糬的臼、蒸鍋、火籠(暖爐)、扁擔、簑衣等等,一邊遙想當年先民生活的點點滴滴。 鵝卵石屋位置:新竹縣橫山鄉豐田村 農莊住址:新竹縣橫山鄉豐田村1鄰油羅2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06
61082135 新竹縣 橫山鄉 九讚頭之旅 九讚頭,即現今的新興村,位於大山背群山之中,得名由來,源起於墾荒初期,這裡放眼一片蠻荒,只有一棵九讚樹(學名石除)屹立在土地上,辛勤工作的墾民,中午時總是相約到樹下用餐,同時藉此清點人數,以防有人走失,久而久之,這個地方就被稱為九讚頭。 地方上最具話題的,首推歷史悠久的覡婆廟(又稱靈感堂),是全台獨一無二,祭拜覡婆(覡唸ㄒㄧ′,指接生的產婆)的廟宇,是為了紀念清朝時候,一位熱心幫人治病、幫婦女接生,並且救助許多貧苦的女子。至今,許多父母經常會到廟裡替小孩求取平安符,以保佑一家平安、身體健康。 為了保存客家文化,九讚頭文化協會成立了人文公社,希望藉由一個開放互動的空間,協助地方發展產業。裡面展示著用阿嬤年代使用的大花布,所製成的洋裝、手機袋、錢包、帽子、提袋等等。其中最特別的是手工縫製的「九娃娃」布偶,造型、神韻皆不同,與覡婆傳說結合,具有平安符的含意。 人文公社住址:新竹縣橫山鄉新興村1鄰2號(舊台3線) 覡婆廟位置:新竹縣橫山鄉新興村5鄰新興街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10
61082136 新竹縣 橫山鄉 內灣之旅 不妨搭乘小火車,行經鄉間田野來這裡尋夢。最好是慢慢走,因為這座因林、礦業而盛極一時的小山城,至今還可以見到古意的吊橋、建築群,值得用心體會;或者就且戰且走,因為五花八門的小吃美食、藝品店,林立的茶坊、咖啡屋,讓人逛得欲罷不能。 其中,由九讚頭文化協會,利用舊有的鐵路員工宿舍及庭園,所打造成的「劉興欽漫畫館」最為知名。劉興欽在30年前,所創造出來的大嬸婆、阿三哥、機器人等漫畫人物,如今已經被製成一尊尊塑像,成為橫山的親善大使。館內並設有漫畫主題館、特展區、禮品屋、觀景台等,以及礦坑隧道的動態體驗區。 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139-1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12
61082137 新竹縣 橫山鄉 內灣戲院.人文客家菜館 內灣戲院是全台碩果僅存,仍在運轉的木造戲院。原本荒置的地方,現任主人承租之後,保留戲院日式古意的原貌,蛻變成集柑仔店、藝文展覽、老電影播映、創意客家菜於一身的餐坊,把30來的台灣餐飲文化做一個傳承。 戲院內收集了不少金馬獎得獎作品,以及與內灣背景有關的電影海報,加上滿室的原木桌椅,一派的復古佈置,猶如走入時光隧道,勾起許多人的舊日情懷。 想知道,坐在濃得化不開的懷舊氛圍中享用客家佳餚,觀賞紅極一時的「雙林雙秦」時代的電影,賞玩兒時的玩意兒,是怎樣的美好?或許可從牆上高掛的對聯:「風華再現舊戲台,寧靜山中鑼鼓響」,獲得一些答案。 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中正路227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14
61082138 新竹縣 新埔鎮 新埔鎮。關西鎮。 新埔、關西,毗臨而立的百年小鎮,前者因獨特的九降風,向來有「柿餅之鄉」的稱號;而舊稱「美裏莊」的關西,則拜好山好水之賜,多的是平均壽命80歲以上的居民,贏得「長壽之鄉」的美譽,兩者同樣擁有青山綠水、沃野農園,同樣的客家風味濃厚。 走一趟,你會發現,老屋、宗祠、古蹟之美在這裡完整呈現,勤勞知足的生活哲學俯拾皆是,雖沒有傲人的大山大水,但人文與自然交織成的風情,卻雋永得引人神往。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15
61082139 新竹縣 新埔鎮 劉氏家祠 建於清同治3年(1864年),由渡海來台的劉氏族人齊力、出資興建,走過百年的家祠,歷經5年的整建修復,於去年重新啟用。一進三橫屋的三合院建築,格局方正,主要以石、磚、土埆疊砌而成,大量採用燕尾屋脊,華麗的風格與傳統的客家民宅相較有所不同,也因此人們稱劉祠有「三多」,除了「燕尾多」之外,還有祠堂內懸掛的「匾額多」、劉氏人才濟濟的「功名多」。 新竹縣新埔鎮和平街230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17
61082140 新竹縣 新埔鎮 潘宅 為一堂四橫的宅第,前有內外圍牆、中有牆門,形成雙重院落、有層次的三合院,彼此獨立又能互通是空間規劃上的一大特色。左右寬、前後短、對稱均衡的型態,形如螃蟹;屋頂捨去尖翹的飛簷燕尾,改採硬直的馬背山牆,呼應風水學上的「螃蟹吉穴」。在細部設計上,從牆面、窗櫺到氣孔,可見特殊的形疊磚手法,造型饒富變化。民國74年列為三級古蹟,為私人住宅,不對外開放參觀。 新竹縣新埔鎮和平街170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18
61082141 新竹縣 新埔鎮 劉氏雙堂屋 初建於清乾隆時期,於1919年重新擴建翻修,奠立現今「二堂六橫」的規模──即前(正廳)後(祖堂)兩進,兩側各三排橫屋構成ㄇ字型、左右對稱的宅第,展現鄉紳大宅的宏偉氣派與劉氏家族的人口興盛。整體結構上,燕尾、馬背山牆的對比,以及鵝卵石、紅磚、白灰刷牆的組合,表現客家簡約實用的建築特色;而迴廊與院落的設計、變化豐富的窗櫺和彩繪,皆為此宅增色不少。民國84年被評定為3級古蹟的劉宅,從立面到細部,蔚為建築美學的大作,值得細賞。 新竹縣新埔鎮上寮裏238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19
61082142 新竹縣 新埔鎮 新埔義民廟 位於枋寮的義民廟,面水靠山,廟前方有褒忠亭的牌樓及廣闊的廟埕,後方是清朝時,奮勇對抗林爽文一行盜匪的義勇軍其墓塚所在。屬於二進二廊二橫屋的四合院,飛簷翹脊、石柱石獅、木雕彩繪,雕樑畫棟的建築,是北台灣最具規模與特色的義民廟;周圍規劃了亭台、花園、水池等遊憩設施,也是知名的觀光勝地。每年農曆7月20日的「義民節」,由桃竹苗地區十五大莊輪流舉辦祭典,有「大神豬」的獻供及普渡儀式,自各地湧入的信徒和遊客,將平時即香火鼎盛、遊人如織的義民廟,帶進一個熱鬧歡欣的境地。 新竹縣新埔鎮下寮里義民路3段360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21
61082143 新竹縣 關西鎮 東安橋 橫跨牛欄河的東安橋,是關西歷史最久的石砌拱橋,早期原本是座木造便橋,但遇大水時便被沖毀,交通因而中斷,為了當地居民進出聯絡的便利,遂於1927年,修建完成這座羅馬式圓弧流線造型的五孔糯米橋,走過數十年歲月洗禮,更添古樸之美。 新竹縣關西鎮東安裏中山東路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46
61082144 新竹縣 關西鎮 牛欄河親水公園 經過整治後的牛欄河親水公園,優美的河岸風情,成為關西最具代表性的遊賞景點,雅致的庭園造景,小溪蜿蜒流過,層疊的小水瀑和轉動的水車,掩映岸邊垂柳青,構成一幅明媚的風景。白天,不少人喜歡在此垂釣、玩水;到了傍晚,涼風拂面,則成了賞景、散步、談情說愛的不二之選。閒步於石板小徑,眼裡看的是青山疊翠,耳畔聽的是淙淙水聲,空氣中散溢著一股閒適的氛圍,心情也隨之舒暢了起來。 新竹縣關西鎮東安裏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48
61082145 新竹縣 關西鎮 金勇DIY休閒農場 義大利有句俗語說:「蕃茄紅了,醫生臉就綠了。」可見多食用蕃茄,好處多多,連醫生都不用看了。想要一探蕃茄生機,大啖其美味,不妨前往結合了採果、美食和DIY體驗的金勇農場。農場規劃有蕃茄、草莓、甜椒、有機蔬菜等區域,也提供簡餐、花卉展售和DIY教學,一年四季全年無休,適合三五好友、親子們來此體驗不一樣的鄉野休閒。特別的是,光是蕃茄區就有26種之多,儼然一座「蕃茄聯合國」;從每年10月至隔年7月的產季,紅、黃、橙、綠、黑、白等五顏六色的蕃茄累累結實,相當討喜。除了採果,也有各種相關產品和現打果汁、冰品,走一遭,自是滿足而歸。 新竹縣關西鎮東光裏2鄰35-1號(台3線60K )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49
61082146 新竹縣 關西鎮 金發火龍果農園 占地3甲多,一大片火龍果沿著山坡生長,紅澄澄的果實,放眼望去,十分壯觀。園主是以雞蛋、蜂蜜、牛奶、海藻精等混合而成的有機肥料,經發酵3個月後,施放於果園土壤之中,所以產出的火龍果香甜多汁,粒粒渾圓飽滿,一吃就上癮。每年7??11月中的產季開放採果,但由於枝幹有刺,沒有掌握到竅門的遊客往往會被刺到,不妨直接在採摘完畢的籃子裡挑買,或是交由宅配,都能享受鮮甜好吃的火龍果。 新竹縣關西鎮南新裏13鄰53號(台3線64K )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50
61082147 新竹縣 關西鎮 幸春客家料理 這家餐廳開業已30多年,位在鬧區中的街坊裡,沒有華麗的店面,但講究食材新鮮,忠於原味,一手精湛的料理,深深抓住客人的脾胃。琳瑯滿目的菜單,清一色為客家菜,像是薑絲大腸,是每天早上以麵粉水剝除內膜,搓洗乾淨後,加入薑絲、客家米醋大火快炒,大腸的形狀一圈圈張得圓又大,爽脆有嚼勁的口感,配上獨特的酸醋香氣,吃上一口就讓人停不了筷;還可沾上店家特製的桔醬,中和嗆酸的味道,同樣美味。 其他的人氣料理包括客家小炒、仙草雞、梅乾扣肉、炒粄條、燜苦瓜(須事先預約)等,每一道特色各具、風味絕佳,不難理解,從午到晚,各地而來的饕客不辭勞頓,為的就是要來一嘗老闆娘的拿手菜。 新竹縣關西鎮中山路90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51
61082148 新竹縣 關西鎮 馬武督山莊 馬武督為關西的舊稱,在泰雅族語為「作夥、在一起」之意,由於緊臨馬武督溪,主人林祺華便以此為山莊之名。5年多前,本身從事建築業的園主,以親近自然、融於山水的理念為出發點,將老家的地重新整闢,一石一磚,親手打造成休閒度假民宿,大量使用紅磚、原木和石頭的天然元素,傳遞親和的台灣原味,要讓來訪的客人有回到家的溫馨親切。 除了10間小木屋,陸續完成烤肉、Spa、咖啡屋、露臺休憩等區域,在大片綠意景觀中,享受都市中難得的悠閒。入住於此,清風徐徐伴著清脆的蛙鳴蟬叫,在馨香的芬多精包圍中,一夜好夢到天明。 新竹縣關西鎮錦山裏4鄰49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52
61082149 新竹縣 芎林鄉 芎林鄉。 客籍先民入墾芎林,早在清朝乾隆年間,比如:來自廣東省潮州府大埔縣人劉承豪、惠州府陸豐縣人姜勝智,以及六張犁的林家,到了日據時期則有鍾沐環等人進駐,他們都曾經在本鄉留下足跡。至今,境內最不可錯過的客家區域,包括了芎林村、舊稱紙寮窩的文林村,以及舊稱鹿寮坑的華龍村等地。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53
61082150 新竹縣 芎林鄉 芎林村之旅 芎林於開庄後,由客家先民劉承豪、姜勝智等人倡導,與地方士紳共同集資創建了三山國王廟。到了咸豐二年,又集眾人之財力物力,把原本的小廟改頭換面為更具規模的大廟,並定名為廣福宮。光緒年間被日軍燒毀,隨後村民再度重建,並復興祭典。目前廟址所在為芎林最早的老街,不但見證了本鄉的開發,廟內更保存了許多文物,諸如同治年間的奉憲示禁碑、光緒年間的九芎林街前義渡碑,以及大正年間的義渡碑,都深具歷史價值。 新竹縣芎林鄉芎林村文昌街廣福巷43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54
61082151 新竹縣 芎林鄉 紙寮窩之旅 位於文林村第九鄰,舊名由來源於早年本地竹林密布,可提供造紙原料,因此成為新竹縣金銀紙類的主要產地之一,業者多數是劉姓家族,當年所建的劉家三合院落,至今仍保存良好,簡單素雅的型式和風格,極具客家特色。 然而,隨著造紙技術進步,紙寮窩的傳統手工造紙業也隨之沒落,近年來,本村居民為了重現當地產業特色,建造了「傳老亭」,其間放置了傳統的製紙工具如石輪、石臼、紙簾等,讓年輕一代也能眼見為憑地了解昔日造紙的過程。 新竹縣芎林鄉文林村第九鄰16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55
61082152 新竹縣 芎林鄉 鹿寮坑之旅 鹿寮坑山區,包括了五龍村與華龍村,其中又以華龍村內的鍾家老屋、三元宮(三界廟),以及九丁榕樹下、茄苳樹下的伯公廟,最值得一遊。??????? 鍾家老屋,創建者為來自廣東省梅縣、十三世祖鍾沐環,100多年前來到此處開山闢地、種植茶葉維生,後來擁有的茶園面積愈來愈大,於是聘請了許多長工來協助種茶、採茶,為了解決眾多人口的住宿問題,在民國初年,於原來住屋的右側,依山勢興建了高達兩層樓的土造廂房,直到1950年左右,才又重建改為目前所見的紅磚屋。至今,悠游其間,還可以看見正廳門楣上書寫著「穎川堂」的堂號。?????? 村內重要的精神信仰中心,有奉祀堯、舜、禹,或稱天官、地官、水官的三界廟,以及茄苳樹和九丁榕樹下的兩座伯公廟,前者位於華龍村製茶廠附近,後者在鹿寮坑驛棧附近,兩棵樹的樹齡據說都有300多歲了,至於廟都不大,卻獨具客家庶民風情。 三元宮住址:新竹縣芎林鄉華龍村209號 鍾家老屋住址:新竹縣芎林鄉華龍村214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56
61082153 新竹縣 新埔鎮 義順手工冰店 隱身於後街巷弄裡,是一家堅持以傳承古法製冰、所有原料絕不加人工色素的老店,開業超過80年,是許多新埔人童年裡最甜美的記憶。目前有10多種口味,如綠豆、紅豆、花生、四果、糯米、金桔等,連最單純的清冰都有,一冰在手,解渴也解饞。小小的10元冰棒,造型再簡單不過,但每一口咬下,都能吃到自然的清甜,這種在地的古早味,可一定要親嘗的。 新竹縣新埔鎮成功街99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30
61082154 新竹縣 新埔鎮 新埔柿餅 新埔地區位處丘陵地,加上農曆9月的東北季風(九降風)、雨少等自然因素,符合柿餅製作過程的曝曬、風乾、脫水等要件,造就了「柿餅飄香」的傳奇。每年秋風乍起,走進新埔旱坑裏,家家戶戶的前庭後院,盡是一簍簍、一筐筐曬柿餅景象,一大片的柿子在湛藍的天空下閃耀著金紅的光芒,勾勒出秋日午後最豔麗、豐收的畫面。 新竹縣新埔鎮旱坑裏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34
61082155 新竹縣 關西鎮 鄭氏祠堂 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於民國80年列為三級古蹟。格局屬於「正身帶左右橫屋」,正屋5開間,中央三間後牆向後凸出,有祖先在後庇佑子孫之象徵;建材主要為紅磚和卵石,外牆以穿瓦衫保護,防止雨水侵蝕牆身;前庭禾坪用卵石鋪地,有地氣上達的寓意,是典型的客家三合院。 新竹縣關西鎮北斗裏明德路56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34
61082156 新竹縣 關西鎮 范家老屋 座落於南和裏的範家老屋,依山傍水,為範氏家族於道光30年(1850年)來台所興建,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正廳匾額題有「餘慶室」,取「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之意,左右護龍,以及寬敞的前庭,古樸中透出不凡的氣派,是關西鎮上極具特色,且保存良好的一座客家老宅。 新竹縣關西鎮上林裏坪林(竹16鄉道)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39
61082157 新竹縣 關西鎮 羅氏宗祠 羅姓是關西的大姓,「豫章」為其堂號,老屋及家祠分佈各鄰裏,其中以位於北斗裏的宗祠最具代表性。祠堂所在地據說是立於關西臺地的正脊,為堪輿學上的寶地,有庇佑子孫的意涵。建築為傳統的客式三合院,格局比例方正,正廳匾額「源遠流長」書體渾厚,精細的雕作和文趾陶的牆飾,流露典雅古樸之風;周圍林蔭扶疏,環境幽靜。 新竹縣關西鎮北斗裏豐德街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41
61082158 新竹縣 關西鎮 水車 過去農村年代,用來調整水位落差、灌溉田地的水車,顯見於阡陌沃野間,到了今日,隨著科技水利工程的進步,真正的水車已愈來愈少見。沿著竹16鄉道往南和裏,在橋旁、田野的一隅,可找到現今難得一見的水車,雖隱身於路旁的雜樹林,高約2公尺的水車,葉片汲水、引水不停歇運轉的畫面,吸引來往行人佇足觀看。 新竹縣關西鎮南和裏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42
61082159 新竹縣 新埔鎮 九芎湖休閒農業區 地處於照門裏的山坳處,境內溪流潺潺、綠林蔥鬱,環境清新寧靜。規劃有各式健行步道、觀景亭、農場、庭園造景、景觀水塘、餐飲等,是一處兼具產業生態和休閒觀光的園地。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23
61082160 新竹縣 新埔鎮 箭竹窩休閒觀光區 占地200公頃,坐落於山谷中的箭竹窩,是凝聚社區居民的力量,共同規劃完成的生態休閒區。區內設有三條各具特色的健行步道:飛鳳步道,自然原始;懷祖步道,可挑戰體力和腳力;中坑步道則貫穿全區,可以眺望阡陌交錯的全村景致。遊賞秀麗的風景之外,這裡有各種果樹、植物、昆蟲生態可觀賞,還有客家文化的DIY體驗,當然還有美味的客家菜餚,一年四季前來都有不同的樂趣。 新竹縣新埔鎮照門裏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25
61082161 新竹縣 新埔鎮 豫章坊休閒餐廳 4年多前,豫章坊將舊有的三宅院重新改建,並延續本家羅姓的堂號為名,轉變成現今古意盎然、占地廣闊的餐廳,主要提供道地且傳統的客家風味料理,除此,也有不少改良創新的絕妙好菜。主人不但精挑食材,還會配合時令,以自家果園所產的水果入菜。 坐在古色古香的三合院裡,一邊品味著用料紮實、配色豐富、盛盤講究的佳餚,一邊欣賞遠方青山綠林,十足享受。 新竹縣新埔鎮新北里12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27
61082162 新竹縣 峨眉鄉 藤坪山莊 坐擁山林 獨享靜謚Rattan Cafe得到充份的放鬆,除了美麗景觀外,更少不了一杯好咖啡,迷人的香氣與豐富的口感,沒有令人不悅的酸與苦,更沒有多餘的調味...來此的客人都是來品嘗手工單品咖啡最多,也順便來一份現做的Pizza或墨西哥薄餅,它們各有特色,此刻於藤坪山莊的別有洞天咖啡廳讓您享受就從這裡開始…Rattan House是一個可以身心鬆弛,內裝採用現代感顏色,主要營造一個可以與家人及朋友遠離城囂,渡過歡樂時光的舒適氣份.清雅古董陳設像是一個中西合壁,懷柔古今.藤坪山莊就如作家城老所寫的: 主人示客 莊主懷志闢幽園,近悅遠來藤坪會,紅塵閒者品啡香,世外騷人話詩情,客去暫離莫嘆息,主人常駐亦是客。 油桐花 藤坪山莊週邊處處油桐樹林,綻放純白色的花海,小徑上,枝頭嬌弱的油桐花,一陣風過,白色花朵從天而降,就如同飄雪一般,到達露台上可由上而下觀看油桐花之嬌美。.藤坪山莊位於新竹縣竹41號公路5.5公里處,距獅山遊客中心600公尺,早期為藤坪村因人口外移,目前只剩7戶人,群山環抱山莊 前後為石子溪上游,潺潺流水聲,林相原始,生態完整多樣。 週邊景點 六寮古道:沿六寮溪而上可欣賞溪流之美,聽聽虫鳴鳥叫聲,舒解緊張繁瑣之心靈。細茅埔吊橋:昔時興建峨眉湖時,修築五處吊橋方便兩岸往來交通,現今只剩下細茅埔吊橋供人憑弔,橋上可一攬峨眉湖波光粼粼,更可遠眺獅頭山,五指山,鵝公髻山,風景極佳。.峨眉湖:舊名大埔水庫,民國49年完工,是首座由國人自行設計興建之水庫.峨眉湖溫柔婉約湖水迷濛蕩漾,對映青翠遠山近林,依四季運轉,晴雨涼暖各有特色;湖畔漫步,風徐境幽,陪伴身旁的是小白鷺、鸕鶿、黑頭鶴、夜鷺及冬候鳥......還會不巧遇上五色鳥,紅嘴黑鵯,大冠鴆。 新竹縣峨嵋鄉七星村18鄰藤坪2號藤坪山莊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3419
61082163 新竹縣 竹南鎮 天仁茶文化館 天仁茶文化館以台灣茶為中心,深入淺出的展示內容以及體驗活動,讓您在輕鬆趣味中了解茶的奧妙與台茶優勢,適合親子同遊體驗。預計五月下旬開幕,屆時將有全台最大桐花茶香包登場及免費祈福桐花茶香包大方送等活動。 天仁茶文化館 地址:竹南鎮中華路422號 洽詢專線:02-27765580*160 陳先生 竹南鎮中華路422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3287
61082164 新竹縣 湖口鄉 大窩口玻璃 大窩口地區經過多年的社區總體營造,不僅重新賦予老街新生命,也帶動了整個湖口鄉的觀光產業。大窩口玻璃便是在社區重塑計畫中,突出的典範。店主在以出產玻璃製品聞名的新竹開設了大窩口,提供玻璃彩繪的教學課程與工具,讓大小朋友從彩繪玻璃的過程中,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和成就感;同時提供從「吹燒」開始,為期十六個小時的完整課程,讓有興趣的人更深刻認識玻璃製作過程。二○○六年大窩口以客家文化為發想,設計出油罐、客家傳統服飾、客家花布等相關作品,希望能夠將客家文化融入地方特色中,以最自然的方式傳遞給大家。 新竹縣湖口老街138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25423
61082165 新竹縣 竹東鎮 意念工房 接下木藝家業之後,科班出身的范家兄弟幾經摸索,終於找出自己想走的一條路,他們將通俗市場的需求拋諸腦後,盡情將從小到大所受的生活教化融入作品當中,創造出帶有濃厚道家與自然風味的作品。在混合機器與手工的製作方法中,范家兄弟希望能不經刻意修飾地展現木頭的原貌與生命,在生活中表現天人合一的自然美學。 新竹縣竹東鎮中豐路三段632號(台三線78.8K)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25424
61082166 新竹縣 芎林鄉 金雞蛋休閒農場 佔地15甲的金雞蛋休閒農場,是全台唯一一座以「蛋」為主題的農場,農場主人原為蛋農,在台灣加入WTO後,便將蛋雞場轉型從事休閒農業,農場內規畫了許多與蛋相關的活動,諸如彩繪雞蛋、撿雞蛋與DIY製作鹹蛋等,此外還設有一座蛋之藝博物館,館內展示蛋雕作品,精巧雕工引人稱奇。 新竹縣芎林鄉水坑村3鄰73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57
61082167 新竹縣 芎林鄉 鹿寮坑驛棧 2005年7月甫開幕的驛棧,是由鹿寮坑的社區居民所共同經營,前身為已有數十年歷史的新聯茶廠,在茶廠關閉後,社區居民集資開設了這間驛棧,為遠道而來的遊客提供歇腳處,所供應的客家料理,菜色雖然不多,但口味道地頗受好評,而餐廳內部空間則仍保留茶廠原本的紅磚牆面與木質樑架,流露濃濃古早味。此外,驛棧並提供鹿寮坑文史導覽,遊客可於一周前預約。 新竹縣芎林鄉華龍村五和街260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58
61082168 新竹縣 北埔鄉 北埔鄉。峨眉鄉。寶山鄉。 道光十四年,(西元1834年),官方有鑑於山區的拓墾,漢人與原住民衝突日益嚴重,於是任命客家人姜秀巒與閩南人周邦正為首,合組「金廣福墾號」,帶領粵閩兩籍壯丁,進入北埔、寶山與峨眉的山區,一邊設隘防守,一邊屯田開墾,終於有成,因此這三個鄉舊稱為「大隘」。 走訪昔日為墾號行政中心的北埔,處處得見珍貴的歷史遺跡,而寶山、峨眉也有許多客家先民的墾拓蹤跡可循。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59
61082169 新竹縣 北埔鄉 金廣福公館 名列國家一級古蹟,建築外觀極為素樸,內部則有待整建,是昔日開墾大隘地區時的收租及辦公處。 「金廣福」三字透露了當年的開拓背景,據說:「金」是代表出資的官方,或「吉祥」之意;「廣」是以姜秀巒為首的粵籍墾民,主要擔任第一線守隘、督墾的工作;「福」則是周邦正所率領的閩南人,主要從事行政與會計等事務。在族群紛爭頻傳的那個時代,這樣的墾民組成別具意義。 新竹縣北埔鄉中正路6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60
61082170 新竹縣 北埔鄉 天水堂 位於金廣福公館旁,是姜秀巒故居,建於道光年間,為一堂六橫的三合院形式,在風水上十分講究,屋前開闊、屋後倚秀巒山,正符合「前敞背實」的風水原則,是北埔規模最大的一座,也彰顯姜家身居墾戶之首的地位。 天水堂至今保存完好,姜家後代也仍居住其中,只能隔著圍牆約略窺見格局的宏大,想見昔日的昌盛。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61
61082171 新竹縣 北埔鄉 姜家二房 姜秀巒開墾北埔後,歷經世代繁衍,到了光緒末年,家族人口眾多,原本的天水堂已不足容納,於是在天水堂的西側另建新的屋宅,當地人稱姜家二房。 同為三合院形式,一堂八橫的建築,不僅規模可觀,從木雕裝飾、斗子磚砌牆面、燕尾屋脊等建築細部,均可見其講究,也顯見家族的不凡氣勢。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62
61082172 新竹縣 北埔鄉 開基義友塚 位於邦正公園內。當年先民入墾北埔之際,周遭都是原住民聚落,墾民與原住民發生數次衝突,不少先民因而犧牲。同治年間,居民將戰死的勇士遺骨埋葬於此,建了這座「開基義友塚」,墓前題有「義並山河憑勇智,友存氣節奠封疆」,以追念先民。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63
61082173 新竹縣 北埔鄉 忠恕堂 建於1922年的忠恕堂,為秀才曾學熙的故居,建築屬一堂二橫的格局,規模雖不大,但建築細部留有不少巧思,諸如圍牆上以紅瓦拼成的圖形、山牆上的歐風紋飾等,但最為當地人津津樂道的,是忠恕堂大門原設計為南北向,正對姜氏家廟的燕尾,犯了風水中的泥尖煞,因而改為西南向,好避開此一禁忌。 曾家可說是北埔的書香世家,不僅出了一位秀才,其後代也有許多人從事教職,許多北埔人小時候都是在這裡接受老師的課後輔導。不過此番景象,隨著曾家子孫遷居外地、故宅荒廢,已不復見。 新竹縣北埔鄉公園路20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64
61082174 新竹縣 北埔鄉 姜阿新故宅 是北埔少見的氣派洋樓,以製茶發跡致富的姜阿新,於1946年興建這麼一座洋式建築,以接待外國客戶,採用的是當年時興的巴洛克樣式,不僅雕刻紋飾繁複精細,並以洗石子、磨石子與斬石子等多種材質營造不同的視覺效果。現今,這座宅邸為金廣福文教基金會的辦公場所,並不開放入內參觀。 新竹縣北埔鄉北埔街10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65
61082175 新竹縣 北埔鄉 慈天宮 慈天宮是北埔聚落的中心,創建於清朝道光年間、19世紀初期,當時的閩粵兩籍墾民,為求精神倚託,便興建簡陋廟宇奉祀觀音菩薩,後來歷經多次重修改建才有今日的規模,廟內除了奉祀觀音,也供奉媽祖、三官大帝與三山國王,融合了閩南、客家的信仰,由此可見當時兩籍人民的和睦。 慈天宮建築雖講究,卻不俗麗,其中最具特色的則是龍柱為「升龍柱」,在全台廟宇中十分少見。 新竹縣北埔鄉北埔街1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66
61082176 新竹縣 北埔鄉 北埔老街 北埔老街位於慈天宮正前方,是清代道光年間,由閩客墾民所建的重要聚落,歷經時代演變,已可以見到不少新式建築交錯其間,然而彎進右邊的迷你巷弄,還是可以發現當年為了躲藏和防禦敵人,刻意在迂迴曲折的排水巷道中,間隔式地鋪上一兩塊鬆垮的石板,外人不察,就會踩到,並且發出叮咚聲響,鄉民一聽就知道有外人侵入、群集起來應敵,因而稱之為「叮咚橋」!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67
61082177 新竹縣 北埔鄉 秀巒公園與大隘紀念廣場 位於秀巒山,境內擁有許多珍貴老樹,可循著完善的環山步道,一邊呼吸芬多精,一邊健行,抵達頂點時,還可以在「秀巒亭」內俯望市街全景,稱得上是北埔人的社區森林。另外,在公園入口附近的大隘紀念廣場,設立了一座「開闢百年紀念之碑」,是為了紀念大隘開墾百年所建。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68
61082178 新竹縣 北埔鄉 北埔冷泉 北埔冷泉位於內大坪,距北埔市街約7公里,泉溫約攝氏20度,屬碳酸硫磺共生泉,據說對於腸胃病、皮膚病有所助益。冷泉從大坪溪底湧出,為了方便遊客,近年已建有冷泉池,自溪底引入泉水,遊客可在此輕鬆享受冷泉的清涼,同時欣賞周遭景致,冷泉所在的大坪溪谷,因攔沙壩而形成一座人工瀑布,以及兩岸的吊橋、石砌拱橋,都是遊客的視覺焦點。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69
61082179 新竹縣 北埔鄉 北埔紅屋民宿 主人莊氏夫婦,在10餘年前回到故鄉北埔定居,眼見北埔遊客眾多,但住宿設施卻不敷需求,且大多位於山區,往來老街不便,才在友人的鼓勵下,於一年多前將自宅開放為民宿。 紅屋民宿位於中山路上,步行即可抵達老街,除了位置上的優勢,更重要的是主人的用心,為了讓住客能安心入住,主人十分重視環境的潔淨,此外也考慮到集體出遊的學生族群,特別規畫了可容納10人的通舖,因此雖然營業僅僅1年,已累積了不少口碑。 新竹縣北埔鄉中山路223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70
61082180 新竹縣 北埔鄉 北埔擂茶總店 擂茶是客家的傳統茶點,將茶葉、花生、米與芝麻等五榖和堅果類,放入擂缽後研磨,再沖入沸水調和均勻,由於營養價值高,除了作為飲料,更可當做正餐。不過,客家人原本只將擂茶視為自家的家常小點,鮮少有店家販售擂茶,直到北埔擂茶總店創設之後,擂茶的獨特口感、結合手持擂棍的DIY擂茶樂趣,讓擂茶成為大受歡迎的飲品,北埔現在已有數十家擂茶館,蔚為特色。 北埔擂茶總店除了擂茶之外,也供應客家菜色,好讓遊人在造訪客家鄉的同時,也能以味覺體驗客家風情。 新竹縣北埔鄉中興路42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71
61082181 新竹縣 北埔鄉 番婆坑客棧 「番婆坑」為北埔、峨眉交界處的礦區,由於早年在客家先民入墾後,當地的原住民女性移居至此,因此得名。番婆坑客棧的老闆就來自於番婆坑,在北埔開設這間客棧,除了提供道地客家口味的餐飲之外,也期望以此地為遊客認識北埔的管道,店內裝潢以木質桌椅營造古早風情,牆面上也以圖文介紹北埔的人文風情。 客棧最具特色的莫過於「坑口飯」,這是店老闆回憶起兒時,番婆坑的礦坑口總有礦工的親人送來「碗飯」,於是便將這場景應用於菜單設計上,大大的碗裡盛滿白飯、油雞、客家小炒、坑口炸蛋等,就像是從前慰勞礦工辛苦的「碗飯」,讓人吃得飽足。 新竹縣北埔鄉城門街76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72
61082182 新竹縣 峨眉鄉 峨眉鄉舊事 境內湖光村的大埔水庫,當地人稱之為「峨眉湖」,也是本鄉得名之由來。湖泊所在地的十二寮,從古至今就是蔬菜產地,這幾年則已規畫為休閒農業區,除了讓遊客親身採摘、體驗農園生活之外,也有不少咖啡館、餐坊進駐其間;至於位在峨眉湖北岸的富興村,由於境內多山,加上水氣豐沛,十分適合種植茶樹,從古至今,都是重要的茶葉生產地,其中又以東方美人茶最為聞名遐邇。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73
61082183 新竹縣 峨眉鄉 峨眉湖 為了農業灌溉所需,人們將湖潭加以闢建而成為今日所見的「大埔水庫」。據說當時曾經修造了5座吊橋,方便往來交通,目前則僅存細茅埔吊橋,為峨眉湖增添了些許舊時韻致。由於湖畔環境大多維持原始自然,綠意圍繞、清新怡人,因而成為散步賞景的好去處。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174
總共 828 筆,顯示第 301 到第 35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