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03秒, 共找到 100 筆資料,顯示第 1 到 1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作家 本名 其他別名 個人簡介 寫作風格
小野 李遠 天牛、湯新 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研究所,曾任陽明醫學院助教,紐約州立大學助教。大三時開始發表小說及散文,其後寫作不輟,熱衷於小說及編劇,曾獲聯合報小說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金筆獎、中華民國編劇學會編劇魁星獎、國軍文藝金像獎。其後投身電影工作,曾任中影企劃部副理,與友人共成立工作室,從事各種視覺媒體工作,也擔任過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及臺北電影節主席、臺視節目部經理、中華電視公司總經理(民國97年1月29日卸任)。九○年代重回文學創作,文學創作方向且朝向童話創作,另有親情散文、青少年小說等不同寫作方向,曾獲金鼎獎最佳著作獎,中國時報年度最佳童話獎,及被德國國際青年圖書館列為世界優良兒童讀物推薦。 小野創作文類以散文、小說為主,兼及詩、劇本、傳記與兒童文學。七○年代的小野,直接以小說來傳達自己的理念,「他把人物擺在一個價值絮亂的小社會裡,呈現一個執著於正面價值的人如何擇善固執」〈蔡源煌〉。八○年代的小野,實際參與電影工作,開始注意本土社會環境的變遷,並透過充滿愛與關懷的新電影,及〈尋找臺灣生命力〉等一系列批判性文章,來喚起臺灣人民對周遭生存環境的省思。九○年代的小野,回到文學創作的領域,開拓童話、青少年小說及親情散文等不同的寫作路線,影響了許多人的家庭教育觀念。近年來在創作之外,亦參與電視節目企畫、電視戲劇製作等工作。(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1)
王幼華 王幼華 王魯、黃克 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取得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民國94年)。曾受施淑、李元貞指導寫作,此後創作多發表於《中外文學》、《民眾日報》、《臺灣時報》等報刊。曾任教於苗栗南莊國中、君毅高中、竹南高中。主編過《臺灣文藝》、《三臺雜誌》,曾擔任「中國青年寫作協會」及「臺灣作家協會」理事等,期間受邀至各大學及全國性文藝營演講,並擔任各類文學獎評審工作,現任國立聯合大學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曾獲吳濁流文學獎小說佳作獎(民72年)、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民79年)、中山文藝創作小說獎(民81年)、第十二屆研究生臺灣論文獎(民82年)。 王幼華創作文類包括論述、散文及小說。在創作上有全面展現當代臺灣社會文化整體風貌及其演化變遷的宏大企圖,作品的主題,有三條比較明顯的脈絡:一是寫現代都市文明的畸零人心態,二是對被冷落的大陸移民的關注,三是對生命原罪的探尋。(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1)
六月 劉菊英 夏秋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英文《中國郵報》廣告主任、聯合報系中國經濟通訊社發行中心經理(民國63年至民國88年),退休後亦擔任文學獎評審、吳濁流文藝營講師、文學寫作講師等職,並充實建置「六月文學小花圃」個人網站,持續寫作。曾獲第二屆鳳邑文學獎創作獎散文類首獎、蕭乾源文化獎。著有《惜情》、《去玩》、《懷念的季節》、《回首》等散文。 六月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兼有小說之作。常懷著「與萬物為善」的心情寫作,寫的雖多是身邊之事,或對本土山川的描述,皆不離一個「情字」,文字力求親切、真實而不矯揉。(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1)
丘秀芷 邱淑女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三專編採科畢業,曾任豐原中學及豐原國中教員、《婦友》月刊編輯委員、新聞局國內處及公關室、新聞局顧問、中國婦女寫作協會理事長,現任世界女記者女作家協會臺灣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文藝協會理事、中國婦女寫作協會常務理事。民國五十一年開始寫作,從小說而散文、報導文學。曾獲中國文協臺中分會「自強獎章」小說獎(民國65年)、中國文協文藝獎章散文獎(民國66年)、中興文藝獎章小說獎(民國68年)、中山學術文藝基金會中山文藝獎(民國70年)、國家文藝基金會國家文藝獎(民國72年)、《剖雲行日 ─ 丘逢甲傳》獲中山文藝傳記文學獎、五四特別貢獻獎等。其夫為作家符兆祥,堪稱文壇佳配。 丘秀芷的創作文類包含散文、小說、報導文學、傳記及兒童文學。題材大都取自周遭發生的事物與鄉土紀實,筆調清新樸實,自然散發大地芬芳與人間情愛。李潼說:「她型塑多年的行文風格──貼身描繪、用心體觸、苦中作樂、坦白從寬和以小見大,俱見丘秀芷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充滿生命力的鮮活描繪。」丘秀芷除文學創作外,長期企劃、參與文壇活動及文教公益事項,並持續擔任文學社團負責人及主要幹部,積極、熱情做承先啟後的文藝傳承工作。(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1)
丘逢甲 丘逢甲 生於苗栗縣銅鑼雙峰山區的李家塾,因為是甲子年出生,被客家人認為大吉大利,因而被取名為「逢甲」。是第一個定居台灣的客家文人,客家文學中古典文學的代表作家。七歲能詩,十四歲應童子試,獲全臺第一,受知於學使丁日昌,自幼聰穎,有「東寧才子」之譽。1890 ?中進士,曾任臺南府義學崇文書院山長,與當時文人時常以詩唱和,臺灣詩學為之一興。日軍後來登台,丘逢甲率義軍反抗侵略,督率「新苗軍」客家義軍北上抗日。晚?居嘉應州,自號滄海君。著有傳統漢詩〈台灣竹枝詞〉、〈台灣移民定居?戶〉等,丘逢甲作品海內外皆知,輯為《嶺雲海日樓詩鈔,凡一千六百八十五首。
甘耀明 甘耀明 東海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曾任全人中學教師,擔任過小劇場編劇、記者,為新世代「小說家讀者8p」成員之一,民國九十五年暑假,與李崇建在台中市創立「千樹成林」作文班。現專事寫作。曾獲聯合報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寶島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宗教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等。作品曾連三年入選年度小說選(九歌版),並獲九十三年度小說獎(九歌版)。被評論家李奭學先生稱為「千面寫手」。 甘耀明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及散文。小說中可見對客家語言、文化、歷史與生活史的掌握,或用迷離絢麗的筆法,以童話技法網織民間傳說、習俗或俚語,將人性的純真善良,與動物的擬人情思,置入魔幻歡魅的場景。透過繁複的想像、歷史的刻痕,賦予小說語言藝術性,於題材涉獵與語言烘托上皆有可觀之處。散文則以許多精采的故事介紹臺灣唯一的體制外中學教育。(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1)
江上 江文雙 友三、將友三、文玨 省立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畢業,中等學校教員檢定考試合格,曾任國小中學教師(民國78年退休)、七燈出版社總編輯。任教期間,以江上、友三等筆名,在報章雜誌上發作品,其著作有《落葉集》、《下弦月》、《生命的甘泉》《明月照東山》等二十多本,並曾獲臺灣教育廳國校語文獎金賞等獎、自由青年散文獎、教育部廣播劇本獎,吳濁流文學獎、苗栗縣政府「文學傑出人才文藝獎」等。民國六十五年以後創作停頓,以日文翻譯為主。(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1) 江上的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及散文與兒童文學。小說以一種樸實的筆觸,寫出了一群帶著濃重鄉土味的小人物故事,將一些不為大眾所注意的社會動態納入筆下,直言而不加粉飾是他作品的特色。此外,他也從事日文作品之翻譯。(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1)
江昀 江秀鳳 江嵐 曾任律師助理、基金會秘書、美術團體聯合會秘書,台灣兒童文學協會、台中縣大里市客家委員會委員、台南市大成國小客語教師、台文網報客語顧問、聯頤文化創意公司『台灣文學館台文策展』客語顧問等職。現任台灣現代詩人協會理事、台文筆會、台灣客家筆會會員、客語老師、大學講師,於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開課擔任客語薪傳師(2010.03~),並持續客語文學創作等。2008年已取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中高級『客家能力認證考試合格證書』。曾獲台文通訊台語新詩首?、台中台語社台灣文學創作散文?、李江?台語文教基金會客語組小說優選、文建會地方文獻出版品評鑑?「綠川個人史文學?」第三名、第十五屆南瀛文學?現代詩創作首?(客語詩十首)、 府城文學?台語文學(客語)散文?、新竹市客語兒童文學散文?特優。著有詩集《逗點》、客語詩畫集《江嵐、采諭詩畫家鄉專輯》、客語詩集《曾文溪?歌聲》等作品。散文集《薰衣草姑娘》是第一本客家女性所寫的台語散文集,也是第一本客家人的台語文學集,並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優良出版品補助出版客語詩集《曾文溪?歌聲》(2010年)和客語散文集《生命?樓梯》(2011年)。
宋澤萊 廖偉竣 師大歷史系畢業,之後一直任教於彰化縣福興國中至2007年退休。大學時代開始小說寫作,畢業後五、六年期間,創作最為旺盛。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大葉大學文學授課駐校作家,現任彰師大台灣文學研究所短期授課作家。1980年後轉向參禪,有論佛著作出版,文學作品相對銳減。1981年應邀赴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寫作坊」研究,1985年以環保小說《廢墟台灣》復出,並獲選為當年度臺灣最具影響力的書籍之一。1986年創辦《台灣新文化雜志》,1995年和王世勳創辦《台灣新文學雜誌》,2001年結合林文欽、王世勳及台語文學陣營創辦《台灣e文藝》,致力臺語詩的寫作與推廣,是本土文化的重要推手。著有小說《廢園》、《打牛湳村》、《紅樓舊事》、《蓬萊志異》、《廢墟台灣》、《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詩集《福爾摩沙頌歌》、《一枝煎匙》、《普世戀歌》;評論集《誰怕宋澤萊?:人權文學論文集》;散文《隨喜》等。曾獲中國時報小說推薦獎(1978)、吳濁流小說及新詩首獎、聯合報小說獎(1979年)、吳三連文學獎小說獎(1997年)、東元科技人文獎(2001年)和磺溪文學獎(2005年)、巫永福文學評論獎等多項肯定。 宋澤萊創作文類以論述、小說為主,兼及詩、散文。宋澤萊自大學即開始文學創作,早期的小說自稱是搭上現代主義的末班車,多為個人內心世界的描繪。自發表「打牛湳村」系列小說起,開始關注臺灣農村和城鎮的環境及思想變遷。民國六十九年一度轉向參禪,小說創作銳減,但仍深刻思考臺灣當前的文學環境,發表〈文學十日談〉、〈給臺灣文學界的十封信〉等評論,民國七十四年以社會預警小說《廢墟臺灣》被評選為最具影響力的書,重返小說界,並兼及批判性的文學評論。除了多方創作外,宋澤萊同時相當關注臺灣本土意識與文化運動的推展,曾結合文學同志創辦《臺灣新文化》、《臺灣新文學》、《臺灣e文藝》等雜誌。(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1)
沙白 涂秀田 高雄醫學院畢業,日本國立東京大學牙醫學系研究、哈佛大學牙醫學院研究所肄業。曾任《現代詩頁》月刊主編、「阿米巴」詩社社長、「南杏」詩社社長、「大海洋」詩社社長、臺一社發行人、高雄市兒童文學寫作會理事長,亦曾參加「笠」詩社、「心臟」詩社、「布殼鳥」詩社,同時身兼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專科醫師暨研究員,曾留美波士頓大學植牙中心,回國後在高雄開設牙科診所。現為臺一、臺立牙科診所聯盟院長。曾獲高雄市文藝獎、中華民國新詩學會詩運獎、民國七十九年任首屆「世界華文兒童文學筆會」代表,積極參與世界華文兒童文學事業的開拓和建設。民國八十年被選為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至八十年獲世界詩人大會頒發「榮譽文學博士」。(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1) 沙白的創作文類以詩和散文為主。民國五十三年開始發表作品於《現代文學》,間亦從事翻譯、童詩、評論及畫評。沙白的新詩以純真的言語鋪述,並在水平邏輯上以無限的想像和童真來取代情感的堆砌,少有以理性美化的字句;其詩作是一種省察和悟澈發射出來的光芒,受二十世紀動亂的影響,面對「人的存在」之價值,企圖創造一個存在的新世界,意境傾向超現實,建立一種新的美學境界。沙白的詩,朱沉冬認為「沙白探求一種純美」,正與林煥彰所說「表達一個成人從現實世界裡,尋找到自己『心裡故鄉』」互相呼應。(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1)
杜榮琛 杜榮琛 杜子、書呆子、杜痴 新竹師範專科學校(現改學院)畢業,「笠」詩刊社同仁,曾任教師、組長、主任、編輯、研究委員,身兼中國海峽兩岸文學研究會理事、楊喚兒童文學獎管理委員會委員等職。曾任教海寶國小教師、新竹教育大學通識課講師,現任僑委會越南華文教師。曾獲洪建全兒童文學童詩類創作獎,《民生報》「保護自然生態徵詩」第一名,教育部人文科學著作獎、全國社會優秀青年獎、第十一屆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及民國七十九年新竹師範學院傑出校友獎。 杜榮琛為兒童文學作家,以童詩教研知名,其詩作清新可感,並能融合童趣與詩意,讀之淡遠有味。其兒歌作品從孩子們的心性、生活出發,生動展現了童話世界的快樂情趣。(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1)
李永平 李永平 生於馬來西亞的婆羅州,中學畢業後來到臺灣就讀臺大外文系,畢業後留系擔任助教,並任中外文學雜誌執行編輯。後赴美深造,獲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及東吳大學英文系,現任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教授。曾獲「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吉陵春秋》一書入選)、中國時報文學推薦獎、聯合報小說獎、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中央日報出版與閱讀中文創作類十大好書等。《大河盡頭》(上卷:溯流)榮獲2010第三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專家推薦獎、2011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來臺之前,十八歲時寫的《婆羅州之子》即在婆羅州文化局的徵文中獲獎。大學時代寫的小說〈拉子婦〉,受到他的老師顏元叔的賞識,鼓勵他走上寫作之路。六十八年以〈日頭雨〉一文獲聯合報短篇小說首獎。而他歷時八年的力作《吉陵春秋》出版後,余光中更讚美他「為當代小說拓出了一片似真似幻的迷人空間」,本書獲七十五年時報文學獎小說推薦獎。李永平後辭去教職,蟄居四載埋首創作長篇小說《海東青》,以寓言方式敘述一則亙古的道德箴言,蘊含了預警和惕勵的時代意義。
李能棋 壹闡堤 新竹師範普通科畢業,曾任教中小學教師二十八年,兼任《臺灣文藝》總編輯,已自教職崗位(國立苗栗農工)退休,曾任教新竹聖經學院教授「臺灣文學」(84年度)、臺北師範大學「人文講師」(85年度)等校,期間也被選為第七任「臺灣筆會」會長。民國五十二年以短篇小說《苦水坑》榮獲「自由談」徵文首獎,從此更加熱中專注於文學創作,民國六十九年出版「寒夜三部曲」,促成其文學生涯登上高峰。曾獲第三屆臺灣文學獎(民57年)、第四屆吳三連文藝獎(民70年)、第十四屆「吳濁流文學特別獎」(民73年)、第十四屆「巫永福評論獎」(民82年)、「臺灣客家文化獎」(民82年)、臺美基金會1995年度「社會科學人才成就獎」(民84年)、鹽分地帶文藝營台灣文學貢獻獎、客家終身貢獻獎(民96年)等多項殊榮。作品《寒夜》由公共電視台改編為第一部客語文學連續劇(2002年3月播出),另一部作品《情歸大地》也被改編為首部客語發音的電影「一八九五」(2008年上映)。 李喬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及論述、散文。李喬曾自述作品的傾向「大多偏重在社會大眾生活面的描繪,為無告的小民作微弱的代言」,因此小說呈現了堅定不移的寫實風格,題材多觸及生命的痛楚和無奈。李喬小說寫作特色十分多元,有運用西方意識流、內心獨白等寫作技巧,帶有現代主義色彩,如〈人球〉、〈寂寞雙簧〉等;描寫臺灣人民在苦難時代下的掙扎與奮鬥,如〈蕃仔林的故事〉、〈山女〉等;批判工商社會造成人的心靈扭曲與異化,如〈恍惚的世界〉、〈老何和老鼠〉等;另外亦有描寫政治人物醜惡面貌的政治小說,如〈告密者〉等。後期則熱衷於長篇創作,呈現濃厚的寫實主義色彩,李喬自認為平生最重要的一部書是「寒夜三部曲」,包括《孤燈》、《寒夜》、《荒村》,是記述臺灣開發及歷史事件的小說,以日據為時代背景,深刻的凸顯了民族的苦難和人性的尊嚴,頗具史詩氣魄、母愛的光輝和人對土地的依戀,也是李喬在本書所要表達的主題。與鍾肇政一起獲頒首屆終身貢獻獎(民國九十六年六月)。(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1)
德亮 吳德亮 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系畢業,是土生土長的臺灣花蓮客家人,曾任《自由時報》綜藝版主編、《新臺灣新聞週刊》總編輯、超視「大腳ㄚ日記」節目總策劃、寶島客家電視台藝文節目主持人、原住民電視人才培訓教授報導攝影與節目企劃、金門數位攝影專任教授;交通部觀光局臺灣采風攝影大賽攝影評審委員、行政院退輔會攝影國家農場攝影大賽評審委員、明碁電腦中國時報真善美獎評審委員;以及《新新聞》、《新觀念》、《飲食雜誌》、《Look Taiwan》、《海峽茶道》等各大報刊專欄作家、臺灣省茶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顧問、2006臺北茶文化博覽會執行顧問、「全方位藝術家聯盟」召集人、宜蘭縣政府顧問、臺北縣政府客家諮詢委員會顧問、日本台灣茶協會顧問等多職,現為專業藝術家、「全方位藝術家聯盟」召集人。 吳德亮的創作文類包括詩、散文及報導文學。其詩風建立於富創造性的意象與語言上。洛夫將他歸類為知性的抒情詩人,認為他的詩並不以描寫社會現象為滿足,而是經由內審的過程,將詩思詩情投射於自我與社會產生關係後所引起的矛盾上。因擅繪畫,故在創作上將美術和文學結合,更見活潑。自民國八十七年起,吳德亮則將心力轉移至散文上,其中又以旅遊與報導文學為其關注的焦點。近年來更深入中國大陸,報導、探尋各類名茶,研究與茶相關之文化。(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1)
吳濁流 吳建田 饒? 少時受日語教育,漢學基礎來自公學校每週兩次的漢語課,畢業於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即台北師範學校)。做過教諭、小學教員,後因日本督學凌辱臺籍教員,抗議無效,憤而辭職,結束了近二十年之教師生涯。民國三十年,赴南京任《大陸新報》記者,一年後返回臺灣,先後任《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新聞》、《新生報》、《民報》記者,後轉任臺灣機器同業公會專門委員(民38年至54年)。曾參加詩社,民國二十五年開始寫作,吳氏為臺灣早期之鄉土文學作家,前期之小說以日據時代之生活為背景,代表作為《亞細亞的孤兒》;後期之作品以反映戰後臺灣社會為主,代表作有〈波茨坦科長〉、〈狡猿〉。除文學創作外,吳氏並創辦《臺灣文藝》雜誌(民53),設立臺灣文學獎(民58)、吳濁流文學獎(民58),獎勵後進,不遺餘力,民國六十五年逝世,享年77歲。 吳濁流創作文類包括論述、詩、散文、小說等。民國二十五年於《臺灣新文學》發表處女作日文小說〈水月〉。民國三十二年動筆寫長篇小說《胡志明》(原名《胡太明》,後易名《亞細亞的孤兒》),紀錄自己在臺灣、日本和大陸親眼所見的社會經歷寫實,透過主角胡太明,反映出日治時期臺灣人民在社會上遭受歧視以及精神上苦惱的情形,同時也呈現出殖民地底下臺灣人民認同糾結的問題,葉石濤稱這部小說:「不但寫盡了臺灣社會的諸樣相,道出了臺灣人的悲歡離合,迂迴曲折的命運,而更進一步的指出了臺灣人的意願,應走的路,未來的命運」,是臺灣文學史上第一部探索臺灣人歷史命運的著作。臺灣光復後,吳濁流開始嘗試中文創作,但並未放棄日文創作,完成了許多重要作品,如《黎明前的臺灣》、《無花果》、《臺灣連翹》等,以新聞記者敏銳的觀察和採訪時所見所得的內幕秘辛為本,描繪諸多政治亂象;另外戰後完成的〈泥濘〉、〈陳大人〉、〈波茨坦科長〉等作品,則是陳述社會上買辦、漢奸等人物對臺灣人民所造成的傷害。鍾肇政曾論及吳濁流的作品:「那是靠周詳的觀察,冷靜的分析,深刻的體會,憑一枝熱血奔騰的筆而解剖出來展示在讀者面前的社會病態的縮影。」(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1)
吳錦發 吳錦發 滄浪、倉浪 中興大學社會系畢業,曾任大眾電影公司助理導演、編劇五年,《臺灣時報》副刊主編兩年,電臺節目主持人,《民眾日報》副刊主編、藝文組主任、主筆,《臺灣日報》、《臺灣新聞報》主筆,客家電視臺節目主持人,文化總會副秘書長,行政院文建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同時也是政治評論家,現任電臺主播及實踐大學客座副教授。任職電影工作的經驗影響其小說創作,其小說中常見電影拍攝技法的應用,故其筆下人物生龍活現,鮮明生動。小說作品曾被翻譯成英文、德文、日文、越南文等,曾獲文豪小說獎(民65年)、時報文學獎佳作獎(民68年)、吳濁流文學獎佳作獎(民68、70、72年)及正獎。客家電視台製拍《菸田少年》即是改編其半自傳小說《青春三部曲》,作者並在劇中客串郵差一角。(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1) 吳錦發創作文類包含論述、詩、散文及小說,民國六十六年後以小說為主。吳錦發以社會學家犀利的眼光,透視臺灣社會已發生或即將發生的種種危機,故時而有歡笑悲傷的親情,時而有愛慾掙扎、纏綿悱惻的戀情,同時他的小說也見證了臺灣社會的變遷中,城鄉衝突與倫理的迷失,並強調本土歷史文化的自尊。小說內容銳利深刻,描寫人物內心世界細膩感人,擅長以電影手法處理小說場景,且有強烈的歷史感覺和濃厚的人道關懷。(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1)
吳鳴 彭明輝 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碩士、博士,曾任「聯合文學」執行主編、叢書主任,國立體育學院、國立政治大學講師、副教授。現任政大歷史學系教授。曾獲第四屆時報文學獎佳作、第五屆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第十八、十九、二十屆國軍新文藝金像獎、中國文藝獎章。 吳鳴的散文融合了歷史通識與人文關懷,擅於從日常瑣事中,將「學、情、思」三者安排到最妥貼的位置,以小說的結構,詩的語言和理性的思考融入作品中。
呂赫若 呂石堆 臺中師範學校、日本東京武藏野音樂學校聲樂科畢業,曾任教師、《人民導報》記者,民國二十四年,短篇小說處女作〈牛車〉載於日本《文學評論》二卷一號,曾獲第二回「臺灣文學賞」,民國四十年死於「鹿窟武裝基地事件」。 呂赫若的創作生涯可分為戰前、戰後兩階段,前期係指民國二十四年發表〈牛車〉至民國二十八年前往日本,係以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立場,來看那半封建、半殖民的社會,以自身遭遇的經驗及冷靜敏銳的觀察,揭露農民生活的疾苦及農村經濟破產的社會背景原因。民國三十一年,自日本歸來後,其創作手法、文學風貌都有更成熟的展現,主要關懷仍是封建家族下的道德危機和人性糾葛,以及決戰末期臺灣民眾在太平洋戰爭陰影下的徬徨及苦悶。光復初期,轉換語言改創作中文小說,內容主要以臺灣日據後期戰爭階段為背景,反諷殖民者要求臺灣人改姓名、對國語家庭的不合理待遇,流露出強烈批判皇民化運動與日本侵略戰爭的意識;另外〈冬夜〉則是描繪出戰後初期臺灣政治腐敗導致社會經濟凋敝、民眾生活不易的情況,顯示出其對於當時國府的抗議與失望。(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1)
呂紹澄 呂紹澄 國立彰化範大學輔導系畢業,曾任國小老師、主任、新竹縣國教輔導團語文領域諮詢委員,現任新竹縣博愛國小校長。曾獲洪建全兒童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灣省兒童文學創作獎、文建會兒歌一百、九歌少兒文學獎、台東大學文學獎等。著有《誰偷吃了雞蛋》、《創意神豬》、《最後一場戲》等。 呂紹澄創作以兒童文學為主,早期以適合成人閱讀的短篇小說為主,近年則以童話撰寫較多,偶而也兼及少年小說與童詩。
何石松 何石松 寶山國小、北埔中學、新竹師專、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博士。歷任桃園縣高遶國小教師、南勢國小教師、龍岡國中教師、中壢高商教師兼設備組長、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副教授兼課務組長、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副教授、教育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副教授,現任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副教授。研究主要以客家的民間文學為主,從客家諺語、詞彙中去發展更深入的研究。曾獲桃園縣國小教師組作文比賽第一名、台灣省國小教師組作文比賽第四名、北區六縣市社會組論文比賽第二名、中國語文獎章、教育部漢語方言研究著作獎佳作。著有《客家謎語》、《客語發音學》、《客諺一百首》等。
余玉照 余玉照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美國夏威夷大學博士。曾在美國東西文化中心、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與哈佛大學從事研究。曾任中興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並任教師大(英語研究所)、臺大、淡大、興大等校,新聞局顧問及資料編譯處處長、《光華》雜誌總編輯、立法院立法諮詢中心協調人、文建會第三處處長、教育部國際文教處處長、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新聞局駐紐約新聞處主任兼中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國立嘉義大學副校長暨人文藝術學院院長。現為嘉義大學名譽教授。 余玉照的散文體現生活的辛酸與悽苦,同時充滿亮麗醇厚的喜悅,融合感性與知性,筆觸簡潔樸實。作者的散文屬於繁縟體,介紹周延,細語絮絮,頗具親切感。
利玉芳 利玉芳 綠莎 內埔國小、內埔初中、高雄高商畢業,國立成功大學空中商專會統科肄業。婚後以家庭主婦的身分參加在南鯤鯓舉辦的鹽分地帶文藝營,認識了「笠」詩社的成員,因而加入成為「笠」詩社同仁。曾任電臺童詩撰稿與配音、教職、與任職農會的夫婿合力從事冷凍加工食品業,從事蘭花養殖,將夫家祖傳的舊瓦窯改建為「白鵝生態園區」,結合文學和生態教育,從事戶外教學及現代詩交流。曾獲吳濁流新詩獎、女詩人陳秀喜詩獎。著有《活的滋味》、《貓》、《向日葵》及《淡飲洛神花的早晨》。 利玉芳的創作文類從散文開始,直到民國六十七年加入「笠」詩社才從事詩的寫作。她的作品散見於《自立晚報》副刊與《笠》詩刊。林芳年曾評其詩:「形象大膽、造句清新、能打破一些古陋的格調,她不僅在修辭方面有凝鍊的成就,且在意境的表達也有跨步的進展」。近年來,利玉芳參與地方電臺「童詩欣賞」廣播節目的撰稿、編寫兒童文學讀物、鄉土教材,並為臺南縣下營鄉老人從事口述歷史等工作,積極為鄉土文化貢獻心力。(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1)
李源發 李源發 逢甲大學機械工程學士、美國Polytechnic university機械工程碩士、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博士,曾擔任中山科學研究院飛彈火箭研究所系統負責人、課長、副廠長、組長、主任工程師,歷任中國造船公司助理工程師、裕隆汽車公司助理工程師、中壢社區大學客家文學詩詞講座教授、客家電視節目顧問、客家地區社區文化發展協會顧問。2009年2月由中山科學院系統發展中心組長一職退休,在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出身於客家庄,期能為客家文化盡一份心力,因此習客家文字與客家詩謠創作,積極出席參與多項客家文化活動,擔任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邀稿專欄作家。著有客家七言詩《相思火炭》,曾獲2006年薪傳客詞獎。
林外 林鍾隆 林前、南星、林岳、鍾龍 臺北師範學院普通科畢業,通過教師檢定考試及高考,歷任國小、初中及高中教師,從事教職達三十年之久。民國六十六年,創辦及主編《月光光》兒童詩雜誌。在寫作上,大概可以稱之為全能型作家,寫作範圍涵蓋詩、散文、小說、童話、語文教育,著作等身。民國六十九年自教職崗位(中壢高中)退休後,家居中壢,專事寫作及指導中小學作文,推展作文教學,餘暇則從事登山活動。曾獲童詩月光光獎、金鼎獎(民國69年)、第一屆布穀鳥紀念楊喚兒童詩獎(民國70年)、中國時報童書獎、教育部優良著作獎、臺灣省教育廳金書獎等。病逝於心肌梗塞,享年79歲。 林鍾隆是臺灣戰後第一代作家,已出版的著作將近七十種,有論述、詩、散文及小說,更有作文指導、兒童文學及譯作等。早期以小說聞名,內容多架構在尋常生活中,描寫男女之間的情感互動。他具有詩人的浪漫情懷及縝密的思維,喜歡藉由一再試探人性韌力的方法,來表現人性的良善。彭瑞金認為他的筆「微妙、細緻、堪稱妙手」,帶領讀者進入人深層的內在探秘。林鍾隆創作成就更高的是兒童文學,鍾肇政評其少年小說「以文字簡鍊流暢,佈局明快緊湊,故事曲折動人取勝」。他除了從事童話故事和少年小說的寫作外,還改寫和翻譯了兒童讀物,創辦《月光光》雜誌兒童詩,積極投入兒童文學的推動,對臺灣的兒童文學貢獻良多。
林海音 林含英 生於日本,長於北平,畢業於北平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北平《世界日報》記者、編輯。光復後返回臺灣,任《國語日報》特約編輯、《聯合報》副刊主編(民42年至52年年)、《文星雜誌》兼任文學編輯,致力發掘優秀寫作人才,對臺灣現代文學的推展極有貢獻。編輯之餘,同時從事散文、小說、兒童文學之創作。並曾受聘於臺灣省教育廳及國立編譯館編輯兒童讀物與編寫小學國語教科書,於語文教育出力不少。民國五十四年應美國國務院之邀請,訪問美國,研究兒童讀物。民國五十六年,創辦《純文學》月刊(民國56年1月至61年2月),次年,創辦「純文學出版社」(民國57年至84年)。三十餘年,林海音與其作家丈夫何凡(夏承楹)從事編輯、寫作、出版三項工作,從未間斷,對臺灣現代文學的推展,深具影響。由於熱情好客,而有「林先生家的客廳就是文壇」的美稱。曾獲圖書主編金鼎獎、金鼎獎推薦獎、五四獎文學貢獻獎、中國文藝協會榮譽文藝獎章等獎項。2001年辭世,享年83歲。 林海音的創作文類主要以散文和小說為主,兼及兒童文學。林海音是北平第一位從事採訪工作的女記者,從民國四十四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冬青樹》迄今,林海音的寫作從未間斷。在散文創作方面,從記敘家庭瑣事、異國遊歷、故京憶往到歷數文壇典故,故事型散文的基調,頗具獨特風味,劉淑慧曾稱:「林海音的筆調清新流暢,文字平淺典雅,讀她的散文如見其人,爽朗的性情流露在文章裡是處事的樂觀與練達。」小說長於描寫婚姻家庭題材,作品從舊時代寫到新社會,對於轉型階段婦女在愛情與婚姻中的處境,有極深刻的理解和同情;由於她客觀的態度、細膩的觀察和收放自如的文字,使得她的故事「藝術性很強,感動人而不瑣碎」(齊邦媛)、「以清晰簡潔的筆墨,公正求實的態度和自由探索的精神,去勾勒筆下人物的面貌與心魂」(彭歌)。五○年代主編《聯合報》副刊期間,發掘鍾肇政、鍾理和、黃春明、七等生等優秀寫作人才;後創辦《純文學》月刊,主持純文學出版社近三十年,對臺灣現代文學的開展及文學出版的推展貢獻良多。八○、九○年代所寫的散文,在憶述中呈現了臺灣文壇的變貌,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此外,她也是個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家。
林清泉 林清泉 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畢業,曾任省立大甲中學教師、屏東縣立大同國中教師、屏東縣內埔國中,現已退休、專事寫作。從初中時代開始寫作,常有各類作品在報章雜誌發表,以新詩居多,曾被譯為英、日、韓等文,受專訪多篇,大幅報導,作品廣受推崇,是國內外頗負盛名的作家詩人,除了寫作,書法造詣亦深厚,曾獲日本書藝院、曾東書道會、臺灣書法比賽多項大獎、多次參加國父紀念館國際書法名家聯展,作品列入臺灣美術年鑑、臺灣當代藝術家辭典、世界華文美術名鑑、中國當代書畫家傳、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在國外,被列入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國際詩人名人錄、國際名人剪影、國際詩人學院院士;在國內,列入中華民國現代名人錄、中國語文獎章、第一屆師鐸獎領獎代表人、教育部兒童劇本獎、教育部教師著作優良獎、洪建全童詩獎、中學教師人文著作獎;在大陸,列入世界兒童文學事典作家名錄。著作有新詩集《寂寞的邂逅》、《心帆集》、兒童劇本《孤兒努力記》、童詩評賞集《遨遊童詩國度》等,其他作品多種正結集出版中。 林清泉創作文類包括新詩、小說、散文、評論、戲劇和童詩,以新詩居多,詩作簡潔明朗,淺近有力,語言運用靈活,內容多變,有自然的描寫、哲學的沉思、心理的分析、人生的經驗等。初中起就開始寫作,多年來致力於兒童文學的創作,尤其對兒童詩頗有心得。
林少雯 林少雯 長林 私立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畢業,曾任教師、中華民國作家協會理事、青溪新文藝協會理事、台北市文藝協會理事、華新電纜職員、編劇、特約撰述,現專事寫作。對綠化環境和水土保持等議題持續關注,因此被台灣文壇譽為「綠化天使」或「環保天使」。曾獲聯合報環保文學獎、中華日報短篇小說獎、中央日報文學獎、中山文藝獎、省新聞處短篇小說獎,作品曾多次入選「好書大家讀」及新聞局「優良讀物」。 林少雯以報導文學作品居多,主要內容為環境綠化及水土保持兩個方向,將台灣四十年來的水土保持,及綠化工作,以親切、真實的方式表達出來。
林壬雨 林壬雨 林芸、新雨、舒鈺、小羽 竹南國小、竹一女中、臺北女師專畢業,建安國小教師退休。曾獲六十一年度復興文藝營戲劇劇本第一名、六十二年度復興文藝營小說組第二名、宇宙光雜誌徵文比賽第二名、省政府新聞處七十七年度短篇小說佳作獎、聯合報文學獎等。著有《心葉片片》、《菩提樹的夏天》、《林芸散文集》、《紅色壇木盒》、《同林鳥》、《在春風裡》等作品。 致力於感性散文、短篇小說的寫作。年輕歲月裡,充滿幻想、憧憬,感觸較多,所以用筆來抒發內心的世界,勤勤耕耘。如今,飽嚐生活中的甜酸苦辣,由絢麗歸於平淡,進入生命的後半段,也開啟人生的另一扇門,在國標舞的世界裡,抓住青春的尾巴,享受舞出自己的快樂。
林柏燕 林柏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退伍後回新埔初級中學任教,後轉任高中部,此時期翻譯日文小說多種。52歲移居加拿大,一年後回臺,開始整編《新埔鎮志》,用心鑽研客家文化,自內思高工退休後,轉任職新竹縣文化局縣史館籌備處主任兼任編審,上任後創辦並主編《新竹文獻》,創刊號即獲「優良文獻優等獎」的肯定。民國九十年受任國立聯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中心顧問,可謂集教師、小說家、評論家於一身。因大腸癌併發敗血症病逝,享壽74歲。著有《文學印象》、《北國之秋》、《西線戰事》、《風飛沙》等作品。 林柏燕的創作文類有論述、散文、小說與兒童文學。幼年時期受日本殖民統治經驗與戰後初期經驗,都對他造成極大的影響,後來充分地流露在作品中。林柏燕的作品題材相當寬廣,有描述鄉土親情、戰亂變色的、異國情調的,場景廣闊而真實,並以人文議題為核心,旁及當代時空的勾勒。另外,林柏燕還從事文學批評的工作,主題偏向社會、政治批評,風格獨特。近年來,積極投入地方誌和文史工作。曾主編爾雅版《六十二年短篇小說集小說選》。
周伯乃 周伯乃 帆影、豐君 空軍通信電子學校機務科畢業,服務空軍多年,退役後轉入文化界工作,曾任香港亞洲出版社駐臺執行編輯、《中央月刊》、《中央日報》副刊編輯、《世界論壇報》副社長兼副刊主編、行政院文建會秘書、中國作家協會秘書長、《中國雜誌》英文版主編、中國文化大學董事會秘書、美國帝舜文化國際大學教授兼臺北代表、河南開封大學董事兼客座教授、中國詩歌藝術學會理事長,現任《實踐月刊》總編輯、道藩文藝中心副董事長兼主任、河南開封大學董事。民國四十六年開始寫詩和散文,著有詩集《荒城》、《濁流溪畔》、散文集《又是秋涼時節》、《晴窗小語》、《周伯乃散文集》等;後來興趣轉向文學理論及西方文藝思潮之研究。著有《廿世紀的文藝思潮》、《現代小說之研究》、《中國新詩的回顧》等,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國軍新文藝金像獎、教育部詩教獎、美國帝舜文學國際大學獎章等獎項。 周伯乃的創作文類有論述、詩、散文、小說和傳記。周伯乃認為寫文藝評論,必須冷靜、理性、客觀,並具有一種回顧與前瞻的自覺,寫詩要用情,寫散文要用愛,寫小說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其作品風格探討人性層面,饒富趣味,並具有幽遠獨特的文化內涵,發人省思。
邱一帆 邱一帆 新竹師專畢業,任教南庄國小。創作文類以詩為主,致力於客語詩的寫作,其客家詩作曾經入選苗栗縣夢花文學獎、李江卻台語文創作獎等,曾以《拜爺》獲1998年客台語短篇小說比賽第三名。著有《有影》、《田螺》等詩集。2008年獲客家台灣文化獎、2010年獲全國客家語字音字形比賽教師組第二名。
陌上塵 劉振權 基隆立德高工電子科畢業,曾任職基隆臺灣造船公司技工、中國造船公司高雄總廠技工、《今周刊》駐高雄記者、《南方快報》採訪記者,民國八十三年退休後曾擔任「謝長廷辦公室」新聞助理工作,現仍從事文字工作。15歲開始嚐試寫作,民國五十五年第一首詩〈春〉發表於苗栗教育雜誌社,同年第一篇小說〈逝者的愛〉發表於臺中市《民聲日報》。曾加入「暴雨」詩刊,擔任「綠地」詩社社長,參與「陽光詩社」小集的創辦(民國68年)。著有《玉香集》、《思想起》、《夢魘九十九》、《長夜漫漫》、《造船廠手記》等書。曾獲高雄縣第一屆鳳邑文學小說獎。 陌上塵的創作文類有散文和小說。早年寫詩,因工作環境所致,故有一系列描寫工人生活的〈黑手詩抄〉,推出後已逐漸建立起自己作品的風格。吳晟曾說:「年輕詩人中作品最能反映工人層面和精神內涵的,一是何炳純,一是陌上塵。」民國六十八年受李喬指導開始習作小說,此後便開始系列勞工小說之創作,其後小說作品,更被稱為「工人小說」,反映出勞工階級在工作、生活及內心的掙扎和需求。文風真實而不誇張、樸實而不華麗。
陌上桑 郭俊雄 若影、亞塵 省立臺中師範專科學校畢業,日本國立神戶大學中國現代文學、日本神戶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國際現勢與中國問題研究。曾任教員,曾與洪醒夫等人創辦《這一代》雜誌(民國54年10月至55年4月),民國五十九年復刊後任主編,並曾任《臺灣日報》駐日本特派員、《環球日報》總編輯、總主筆,《民眾日報》編譯組、藝文組主任、國外新聞組主任、主筆。現為政論專欄作家。著有小說《天涯若夢》、《滄桑之後》、政論《迷惘的日本》、翻譯小說《女人的小箱》等。 陌上桑的創作文類有論述、散文和小說。早年以從事文學創作的感性基礎,加上二十多年孜孜於媒體工作的理性認知,撰寫政治專欄,面對著社會上種種不完美的地方,寧願扮演一個不討人喜悅的烏鴉,下筆誠懇、率直,風格沉靜而厚實。小說創作以市井小民的生活為背景,描寫小人物的辛酸。
范文芳 范文芳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熱心參與客家母語創作、教學及從事客語寫作多年,現任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兼任教授。常常用客家話寫有關客家語言、歷史、歌謠等的學術性論文。最大的貢獻是主編台北市客台語課本,建立一套台灣音標系統。曾獲第十二屆「客家台灣文化獎」肯定(1999年),著有《頭前溪的故事》、《新竹縣的客家話》等。
涂春景 涂春景 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進修班結業。曾任國民中小學教師25年、客家雜誌編輯、寶島客家電台與中廣客語節目主持人、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客語講座、國小「客家語」教材編輯主任委員、行政院客委會諮詢委員。現任世新大學廣電系「客語正音」兼任教師。著有《罷免霸王》、《客語正音講義》、《聽算無窮漢--有韻的客家俚諺1500則》、《客家令兒一六八》、《客家小小筆記書:諺語篇》。
高翊峰 高翊峰 文化大學法律系畢業,曾從事酒保、舞蹈教學、電視編劇、廣告文案、《FHM》男性時尚雜誌編輯工作、《野葡萄文學誌》主編、《柯夢波丹》國際中文版雜誌副總編輯,2008~2010年前往北京,擔任《MAXIM》雜誌編輯總監,返台後,現為《GQ》國際中文版雜誌副總編輯。著有《肉身蛾》、《家,這個牢籠》、《傷疤引子》、電視劇小說《雪地裡的星星》等作品,2011年出版最新長篇小說《幻艙》。。曾獲聯合報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宗教文學獎、第41屆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編劇獎」(客家電視台,得獎作品《肉身蛾》)等。
徐仁修 徐仁修 屏東農專畢業,曾任臺灣省農林廳技士、駐尼加拉瓜農技團技師、《牛頓》雜誌攝影師,多次深入中南美、東南亞蠻荒探險,民國八十四年發起成立「荒野保護協會」,擔任該協會創會理事長。除了專業寫作,還舉辦過多次攝影展,尤其致力於自然生態保護,透過文字和圖片記錄臺灣大自然的原貌。著有《不要跟我說再見,臺灣》、《臺灣生活日記》、《荒地有情》、《WILDFORMOSA 福爾摩沙野之頌》等作品,曾獲聯合報小說佳作獎、吳三連報導文學獎、金鼎獎推薦優良圖書、吳魯芹散文獎、北臺灣人教授協會臺灣生態保育獎等。 徐仁修創作文類以報導文學為主,兼及小說、兒童文學。希望透過文字與攝影表達他對新環境、新事物的感受,提醒人們與大自然保持密切溝通,並維護大自然的秩序,文字簡鍊而精緻。民國六○年代,臺灣大自然開始遭到嚴重破壞時,呼籲保護自然生態,著手拍攝與紀錄臺灣大自然的原貌。
梁寒衣 梁麗蓉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高棉、越南難民營自願服務隊員、《世界地理雜誌》編輯、記者、《自由時報》副刊編輯、特約撰述,1999年開始,陸續於寺院、禪學中心弘講《六祖壇經》、《證道歌》等諸部,並擔任文學與禪學指導,常應邀講授文學及佛學,現專事寫作。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小說獎第二名(民國78年)、普門文學短篇小說獎(民國85年)、中國文藝獎章小說獎﹝民國98年﹞。 梁寒衣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及論述、散文及傳記。其所寫文體分為三類,一是具有魔幻寫實、新小說色彩的反主流實驗小說,以寫實為經緯,融合超現實主義、象徵主義和表現主義;另一則徹底剝離時空,將歷史、政治、哲學、宗教的思維喻意以一系列乖誕、荒謬的黑色寓言、童話,企圖直索靈魂的內在;其三,則以南、北傳佛法核心,詮釋禪學心靈,冀圖將宗教文學帶入現代文學領域的「佛化」創作。其文字每每呈現甚至連繪畫也難以企及的躍動,以及豐沛磅磚的色彩、聲音、圖像與意象。王德威說她的作品有現代中國小說裡很少見到的「嘲弄」、「犬儒」味。梁寒衣則斷言自己寫了一則「黑色童話」,與一般人習慣的寫實手法不同,因為她反對小說只是人生鏡面的折射,她要挖掘人的內在心象,「要投射人性裡的可能性」。
黃娟 黃瑞娟 臺北女子師範學校畢業,高等考試教育行政人員及格,曾任教職,歷任中學教師、北美臺灣文學研究會會長、北美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會長、海外華文女作家評審委員、北美洲臺灣婦女會、大華府區客家同鄉會、華府臺灣同鄉會等,現旅居美國專事寫作。曾獲扶輪社文學獎、吳三連文學獎、臺美基金會人文科學成就獎、吳濁流文學獎、臺灣文學家牛津獎、臺灣筆會好書特別獎、第12屆客家貢獻獎終身貢獻獎等殊榮。著有《楊梅三部曲》、《愛沙岡的女孩》、《政治與文學之間》等。 黃娟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及論述、散文、報導文學等。黃娟早期寫作即信守「生活化」的創作信條,其題材不論正面或反面,都站在人性不可扭曲或變造的嚴正立場。八○年代復出後,更將文學使命界定為「臺美人文學的角度」。以女性婉約、細膩的筆勾畫出在美臺灣人心靈世界的困境,驗證文學真有觀察人生、分析人生的特質。九○年代起,調好「臺美人看臺灣」的作品焦距,使其兼具反省和批判的距離。近年出版的《故鄉來的親人》、《楊梅三部曲》等長篇小說,更反映了臺灣人民血淚的歷史軌跡。
黃恆秋 黃子堯 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民國六十五年邀約鄭明助、李瑞鄺、墨君、洪喬創組「匯流詩展」,並編印《露點螢光》詩輯。民國七十年加盟「笠」詩社,七十七年與張國質、王志?等人改組《新陸詩刊》為《新陸現代詩誌》。民國八十二年創立客家文史工作室(臺北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前身),歷任《客家雜誌》總編輯、寶島客家電臺臺長、臺北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現任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著有《葫蘆的心事》、《我是鸚鵡》詩集,出版臺灣第一本客語詩集《擔竿人生》,編寫《客家臺灣文學論》、《臺灣客家文學史概論》。曾獲客家臺灣文化獎、教育部漢語方言著作佳作獎。致力客語詩的推廣與創作之餘,更積極推動各項客家文化活動。 黃恆秋的創作文類以詩為主,兼及論述。詩作對意象的捕捉頗為重視,題材則從小我的抒情,拓展到對環境的觀察與省思。近年除致力於「客語詩」的創作,其推動客家文學活動、客家文學及作品的研究,亦不遺餘力。
黃瑞田 黃瑞田 省立新竹師專畢業,中山大學中文系碩士,曾任國小教師、《國語日報》高雄語文中心創辦人兼總監。現任《國語日報》高雄分社語文中心教務主任、臺南大學語文教育系兼任講師。曾獲全國青年文藝競賽最佳小說獎,第五屆時報文學獎小說推薦獎,臺灣省教育廳文藝創作小說獎,教育部兒童文學創作散文獎、小說創作獎。 黃瑞田創作文類有論述、小說和兒童文學。作品經常給人驚異、懸疑的感覺,刻畫人生,解剖人性。碩士論文以黃海的科幻小說為研究對象,之後,就研究心得開設了「科幻與兒童文學」的課程,可見其對科幻文學研究的重視。
黃森松 黃森松 政治大學歷史系、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創辦臺灣第一份社區報紙《美濃週刊》,歷任報社主筆、記者、雜誌編輯等職。著有《寂靜的小鎮》、《露從今夜白》、《美濃人物臉譜》等、翻譯《行為科學導論》、《創作心靈的生活》、《救命食譜》等作品。
黃鼎松 黃鼎松 臺中師範學校畢業,從事中小學教育多年,曾任鶴岡國中主任、校長,並成立苗栗縣鄉土文化學會,推動客家文化保存,擔任客家雜誌「中原週刊」的「地方客家風物」專欄主筆,另專為客家與原住民子弟編寫鄉土教材、苗栗縣誌與鄉誌,辦原住民部落大學,是資深的客家文史專家,現任苗栗縣社區大學執行長兼教師、苗栗縣鄉土文化學會理事長。著有《苗栗史蹟巡禮》、《苗栗山水記事》、《苗栗開拓史話》等。2009年獲頒客家貢獻獎--傑出成就獎文史類(客委會主辦)。
黃榮洛 黃榮洛 新竹縣立桃園農業學校畢業;歷任教員、技佐、技士、農會總幹事等,曾自營米廠,現為地方文史工作者、作家。小鍾肇政1歲,兩人為莫逆之交。在早期以日文寫作年代,自稱「坐五望六」的年歲才開始學習中文寫作,全心投入客家文史研究,他靠著堅定的毅力,用紮實的田野調查經驗,與豐富的文獻考證,寫出一篇篇客家族群的文史記錄。著有《臺灣客家民俗文集》、《臺灣客家傳統山歌詞》、《鄉土點滴》、《渡台悲歌:臺灣的開拓與抗爭史話》、《北白川宮陣沒於新竹牛埔山上》、《鄉土史文集》,以客語撰文編譯《客家?竹塹?老照片—李增昌攝影集》等作品。2008年曾獲頒客家貢獻獎傑出成就獎。 客家在台灣之生活史,和鄉土有關文章,和採集鄉土文章。
黃永達 黃永達 台灣大學電機研究所畢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電機工程博士。曾任花蓮高工教師、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電機資訊學院院長,現任台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通識科教授。主持電台客語節目長達十五年,出任寶島客家公益電台創台台長,擔任各文化營、師資培訓班、鄉土文化講座、及大學通識科有關客家史地與文化客程十數年,長期關心客家文化的發展,致力於客家文化工作。常在報章雜誌發表有關媒體科技、宗族、客庄人文的互動與變遷,客家祠塔建築碑文之文藝美學等課題。曾獲北美客家台灣語言文化基金會等共同頒授的2004年「客家台灣文化獎」、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頒授的2007年「客家傑出貢獻獎」。著有《戀戀客家‧連連客庄》、《北迴線上:來去東客庄》,編有《臺灣客家讀本:臺灣客家史地、語文、社會、曲藝、建築》等書。歷時十年編寫《台灣客家俚諺語語典:祖先的智慧》一書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5年獎助出版之優良客家出版品。
黃火廷 黃火廷 初中未畢業,有25年的時間從事貨櫃司機的工作。業餘喜歡唱歌、寫作,也會作詞、作曲。對客家白話文有相當深的研究,2002年起在《六堆風雲雜誌》發表第一篇作品〈出門〉,之後也陸續發表了十幾篇客語鄉土短篇小說,在南部客家文化研習營被當作討論課題,深獲好評,其作品呈現豐富的客家文化和語言特色,鍾振斌一篇研究論文給予「轉運手作家」的頭銜。著有《黃火廷客語小說集:?神》。曾以〈拈戲腳?細人仔〉獲教育部97年「用咱的母語寫咱的文學」臺灣客語小說戲劇社會組佳作。 每個人的行事風格皆有所不同,寫作何妨不是如此?既便是作曲家亦復如此;有人善寫風花雪月,你儂我儂的情愛歌曲,亦有人喜愛鄉土、親情平實無華的曲調,如林生祥等。由於我喜歡用客語寫作,而我又是生長於高雄美濃的客家鄉村,為了真實感起見,我大部份作品莫不以最熟悉的場景、人物為書寫對象。這些人物、背景是樸實的,沒有一般城市裡的浮華外表。易言之,我的寫作風格應歸類為鄉土式,與我的同鄉林生祥的鄉村歌謠同屬一格。(撰文:黃火廷)
張典婉 張典婉 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畢業,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曾任「華視新聞雜誌」執行製作、《台灣日報》苗栗記者及副刊編輯、《民生報》記者、寶泉客家電視台經理、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員等職,現為電視製作人,並從事寫作。曾獲聯合報報導文學獎。 作品以散文、報導文學為主。散文從生活出發,書寫遠離城市、接近自然的郊居歲月,以及俯仰其間的家庭親情與生活點滴。此外,他亦關注女性議題,對於在各工作崗位上傑出表現的女性,也有深入報導。
張榮彥 張榮彥 童無忌、落山風 花蓮師範學院畢業。畢業後即回家鄉國小任教,1969年起轉任國中教師,歷任組長、主任、屏東縣新園國中教師等職,長期任職於教育界。在報刊雜誌發表數百篇短文,曾獲聯合報極短篇小說獎、中篇小說獎,教育部散文小說獎。著有《外曾祖母的故事》、《星星落下的那晚》、《牧鴨女》、《草地男孩》等書。 張榮彥創作文類包括散文、小說和兒童文學。筆調蘊藉,題材廣泛,從夫妻相處之道到父子親情,從故鄉人事到舊友故物,寓目所及,皆入文章,旨在體會生活之趣,品味生活之美,情感健康而真誠,於記憶中提煉純美之情懷。(
張芳慈 張芳慈 省立新竹師範專科學校畢業,臺北市立師範學院進修部美勞教育系畢業、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系碩士。曾任國小美勞教師、臺中市立文化中心英文館每週詩畫作家、亞洲現代詩會議邀請詩畫作家、臺中縣家扶中心兒童美術指導、臺中縣文化中心兒童美術指導、臺北縣地方美展邀請畫家、客林藝術文化工作室負責人。現為笠詩社編輯委員、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常務董事、「女鯨」詩社同仁,與數位客家女性創作者,成立「台灣客家女性創作聯誼會」,以女性觀點關懷客家事務。曾獲吳濁流文學獎、竹塹文學獎、陳秀喜詩獎。97學年度被錄取為客語輔導團團員。 張芳慈創作文類以詩為主。內容包括了對臺灣人文與土地的關懷,反映人生,表達細膩而真摯的情感。近年以客家語寫詩,並關心客家文化,是晚近客家詩人的代表。
陳寧貴 陳映舟 國防管理學校畢業。曾任國防醫學院人事官,也加入「主流」詩社、「陽光小集」詩社,歷任德華、大漢出版社、幼福視聽教育總編輯、傳燈出版社發行人、殿堂出版社社長、《新聞透視》雜誌副總編輯。現任彩神音樂製作中心企畫主任、香音企業公司經理、出版社總編。曾獲中國新詩學會詩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教育部詩獎及聯合報散文獎。(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2) 陳寧貴創作文類包括詩、散文與小說。嘗試從歷史故事中擷取題材,利用現代詩的語言與技巧表現,蕭蕭曾說陳寧貴詩的特色在於「戲劇意象與戲劇動感的創造」,涂靜怡稱許其「詩思敏捷,意象相當明確,含意很深,而富於情趣」。散文則有對故鄉的懷想,也有對社會萬象的追索,用詩人的心眼透視人生,使他的作品意蘊深沉而且寬廣。(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2)
陳雨航 陳明順 師大歷史系、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畢業。 曾任中學教師,中國時報報系副刊版面編輯、主編等職務,電影雜誌《四百擊》主編。1985年進入出版界,先後擔任時報出版公司和遠流出版公司副總編輯,主持文學編務,1992年與蘇拾平共同創辦麥田出版公司並擔任總編輯,2002年成立一方出版公司,兩年後結束營業。 2007年曾擔任東華大學駐校作家。 70年代從事小說寫作,著有短篇小說集《策馬入林》(1976年,1985年經改編為同名電影)和《天下第一捕快》(1980年)。〈去白雞彼日〉、〈黃昏出擊〉、〈最後一場演出〉三篇小說曾入選年度小說選。2012年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長篇小說專案創作補助,出版《小鎮生活指南》,該書獲選為2012開卷好書獎、 2013國際書展大獎,2013桃園之書、吳濁流文學獎等多個獎項。 陳雨航的小說內容涉及各種不同的角色,描述重心不在人物外在活動與事情經歷,而集中筆力探索人物內心的轉變,呈現行為底層的奧秘,因此「許多人物從他筆下流露出來,卻常常使人覺得並不熟悉」(亮軒)。此外,他也把「人性的溫湲、血緣的關係表現得相當真切」(朱炎)。
莊雲惠 莊雲惠 致理商專畢業後,即致力於新詩、散文和水彩畫創作,並寫散文、專欄,在創作上多方面發展。其工作仍屬文字領域,曾任職出版社、雜誌社主編、台灣新生報社秘書等職,亦曾受聘為國軍文藝金像獎巡迴文藝講座新詩組老師,擔任各類徵文評審。目前成立專業作文教室,從事作文教學。 曾榮獲中國新詩學會「優秀青年詩人獎」,中國文藝協會「新詩創作文獎章」、「水彩畫創作文藝獎章」,台灣省文藝作家協會「中興文藝獎章」,國際炎黃文化研究會「突出成就獎」,及青溪新文藝學會頒贈績效優異文藝狀。於民國九十三年名列「新竹縣芎村鄉志」藝文類人物誌。 著有詩集《紅遍相思》、《心似彩羽》、《歲月花瓣》、《莊雲惠中英文短詩選》、《歲月花瓣》、《莊雲惠詩選》;散文集《預約一生的溫柔》、《葉葉心心》;散文水彩畫集《花開的聲音》;新詩水彩畫集《綠滿年華》等著作。曾主編《中國詩歌選》、讀月畫會《與畫有約》畫集。並多次舉辦新詩水彩畫個展,及參與國內外水彩畫聯展,是一位能詩、能文、能畫的詩人畫家。 莊雲惠以亦詩亦畫的彩筆,描寫內涵豐富的心思,抒發優美的靈感,數十年來,以精湛的文學功力與藝術性想像,運用於新詩、散文及水彩畫上,充分展現清逸的人文氣質。她認為:藝術與文學表現了對生命的體悟與生活的發現,將真、善、美的心想付諸紙筆,把過程的艱辛與掙扎深藏心底,還諸歲月。在詩裏,傳達純美的思想、坦蕩的胸懷、及悠揚雅致的心境;在畫裏,描繪大自然秀麗的風貌、悠揚的氣韻。擺脫生命中的哀忿情緒,通過思想的沉澱、生活的洗禮,表達喜樂平和與健康向上的一面。
莊華堂 莊華堂 臺北市工業職業學校畢業,曾任耕莘寫作會總幹事、小說家、地方文史工作者、優劇場編劇兼行政總監、藝術總監,在汐止、萬華、文山等社區大學擔任講師。從事客家議題的記錄片製作(公視記錄片<後山平埔誌> <台灣福佬客>編導)。曾經主持桃園縣文化中心「客家文化館軟體規劃」與「桃園縣平埔族調查研究」專案,擔任新店國小鄉土教材老師、暑期兒童寫作營主任、教育部專案「汐止今昔」解說員培訓、青輔會『文學台灣之旅』營主任。著有《土地公廟》、《巴賽風雲》、《慾望草原》、《台灣的河流》及地方文史專書《平潭春秋》《土匪窟的故事》等。曾獲中央日報文學獎、臺灣文學獎、臺北縣文學獎等多項榮譽。 作者由鄉土人物寫到都市男女,由政治事件寫到情欲傳奇,包容各色題材,實驗不同風格的努力,在在可見,合而觀之,作者不僅襯托出八○年代末期,臺灣躁動不安的城鄉即景,也顯現作者置身其間,力求銘刻,定義各種變化的急切姿態。是近年頗受注意的新進作家之一。
雪眸 林國隆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中學國文教員、報社校對、出版社英日文助理編譯、雜誌社編輯、作業員、外購員,大同公司職員。現任《客家雜誌》總編輯。著有《明天》、《有情》、《擱淺在君懷》和《離愁》等小說。曾獲吳濁流文學獎小說佳作獎、西子灣副刊年度最佳作家小說佳作、巫永福文學獎。 創作以小說為主,常以心理佈局為重心,早期文字風格及敘述內容稍嫌枯澀,後期則漸趨明快,作品內涵也由唯美的境地,轉向更廣闊的各階層。彭瑞金對其文字有一番評論:「雪眸的文字舒緩而浪漫,總以冰冷的眼神凝視現實世界,但也最能掌握人物的內在生命,從冰冷到堅韌,他樹立的文學型態,顯示文學於他已不是熱情或興趣,而是一種信仰了。」
張捷明 張捷明 從事紡織廠工作,在工作之餘,為了響應行政院客委會及許多客家前輩推動母語教學;搶救孩童及青少年生活客語能力的苦心,他義務為客家子弟全力投入少年文學領域。從還我母語運動及寶島客家電臺創台緣起,重拾客家夢。他大量創作口語形式的現代客家少年文學, 以詼諧有趣的口語文學形式,加上詼諧有趣的口語文學形式,加上翻譯、解釋、拼音、錄音,使客家少年文學自成ㄧ系列,成為客家文學重要的一環。多年來創作及田野文學調查不間斷,持續在各重要客家平面及電子媒體,刊登各種類型的客家少年文學最新創作,迄今已發表百餘篇寓言、童話、小小說及小品等等。曾獲2006年第十八屆臺灣客家文化獎、2009教育部母語創作客語散文首獎、2010行政院桐花文學獎客語散文佳作。著有《客家少年》、《客家細老鼠同番豆》、《大哥畢?業旅行》、《下課十分鐘》等客語童話、故事等。
張致遠 張瑞恭 出生於頭份的教育世家,培養出對客家事務關心和客家文獻蒐集的積極理念。後任職傳播界,投入客家節目的主持與製作,參與企劃的有「風景線上」、「綠野仙蹤」、「福爾摩莎」、「鄉親鄉情」等節目,製作「鄉親鄉情」電視節目時,足跡更是遍及全台客家庄,堅持為客家文化留下寶貴的記錄。民國七十四年八月主辦《三台》雜誌,曾獲北美台灣人教育協會頒發「第一屆台灣客家文化獎」。 現任張致遠文化工作室負責人與財團法人荒野保護協會理事,該工作室的成立,可以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文化,展現其對客家文化推廣提倡的熱情不遺餘力。 著有《錦鏽「南庄全記錄」 ─ 老照片故事多》、《南庄鄉風土誌》、《真情記事致遠行》、《苗栗客家風情》上下冊、《文化探險 ─ 開拓客家新視野》、《四縣客音字典》上下冊等作品。 以照相機、錄影機及兩隻腳,爬格子,全無虛假的文章,屬於報導文學的範疇。
張俐雯 張俐雯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東吳大學中文博士。 曾任高雄工學院專任講師,現任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著有《時尚豐子愷 ─ 跨領域的藝術典型》、《八仙人物故事考述》,詩文集《流光似水》獲得客委會優良出版品贊助出版。 曾獲中央日報文學獎、大墩文學獎、懷恩文學獎、桐花文學獎等數十次文學獎。
陳運棟 陳運棟 省立新竹師範學院畢業,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教育行政高考及格。曾任國小、中學教師、苗栗縣私立大成中學教務主任及校長、中國文化大學兼任講師、國大代表、國立聯合大學駐校苗栗學家。現任苗栗縣鄉土文化學會理事長、行政院客委會委員、財團法人陳運棟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著有《客家人》、《頭份鎮志》、《台灣的客家人》、《客家禮俗之研究》等。曾獲第四屆客家台灣文化獎,2009年獲頒客家貢獻獎終身成就獎,2013年以《客家人》一書獲教育部「客家語組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
陳城富 陳城富 屏東師範四年制普師科畢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進修。初中暨高中歷史教師檢定考試及格,大學講師審核合格。曾任教省立屏師附小、縣立長冶中學、私立屏榮高商、屏東師範、私立美和高中(教師、訓育組長、註冊組長、設備組長、教務主任、人事主任)、美和護專(兼任講師副教授)等校,自教職退休後,擔任屏東縣生命線義務志工,學術顧問兼主任。精通英語、日語、福佬話、客家話,任教之餘,勤於寫作,2008年出版其作品精選《陳城富作品選》,是六堆客家著名的文學家、詩人。著有小說《寶島悲情記》、古典詩《城春詩草集》十一冊、遊記《萬里遊蹤-城春遊記》、史學《六堆忠義祠略》、散文《城春草芳》三冊、《春風涸筆》、《城春文集》、自傳《少年扶桑行》、《時光留彩影》、《陳城富作品選》等。曾獲九十七年屏東市「長青楷模」,撰詩千餘首,曾獲全國傳統詩學會金牌獎。
馮菊枝 馮菊枝 竹東中學、新竹師範專科學校美勞科畢業,曾任教於新竹市建功國小。現已退休,專事寫作。曾獲聯合報小說獎、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等獎項,散文創作《情深幾許》曾獲八十一年度國家文藝獎。(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馮菊枝創作文類包括散文和小說,偶有報導文學與兒童文學之作。早期作品以散文為主,後因專心教學,而休筆十多年;在放下教鞭後復出,以優雅細緻的散文和小說作品,為文壇矚目。散文作品多紀錄真情見聞,描寫接觸過的風土人物,人與自然的相互尊重,以及作者心底的溫柔敦厚。小說多寫世間痴情女子的心,掙扎的愛,透視芸芸眾生中的情愛糾葛,每一個故事,都留給讀者無限的省思空間,令人沉醉。(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馮輝岳 馮輝岳 省立新竹師範學校初等教育系、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暑期部畢業,曾任國民小學教師兼教務主任,參與民間版國語、客語教科書編撰,現已退休。曾獲六十一年全國青年學藝大競賽最佳小說獎,第十二屆中國語文獎章,第六屆吳濁流文學獎,青溪文藝金環獎及銅環獎,民國六十七年、六十九年、七十年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獎,第五、七、十二、十四屆洪健全兒童文學獎,六十九年聯合報短篇小說獎,七十年時報文學獎、第九屆中華兒童文學獎、國軍新文藝金像獎散文獎、客家臺灣文化獎等。著有小說集《一種玩笑》、《小鎮印象》,散文集《廳堂裡的歲月》,兒童詩集《大海的幻想》,兒歌集《小秘密》、茄子的紫衣裳》,童話集《大王夢》、《酒桶山》、《老鼠與戰事》,評論集《童謠探討與賞析》、《兒童文學評論集》、《兒歌研究》等。(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馮輝岳創作文類包括散文、小說及兒童文學。鄭傑光曾評其小說是「從一個平淡的故事,悲苦的生命中挖掘到人性的弱點,透過嚴密的結構,錘鍊的文字,精彩的生活寫實手法,展現了一個藝術的天地。」其散文不避俚俗、不琢飾文字,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極富人情味。其創作兒童文學,往事歷歷如繪,讓人興起似曾相識的溫馨感覺。(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吉禾 馮喜秀 屏東師範學院語教系畢業。服務教育界38年,並獲教育廳頒發師鐸獎,已從國立屏師附小退休。曾獲中國語文獎章(第十二屆)、屏東師院兒童文學創作獎。積極寫客家童詩,授課推展客家兒童文學。著有童話《希望鳥》、童詩《草地上的小麻雀》、《細人仔:客語童詩百首》等。
曾昭旭 曾昭旭 明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國文研究所博士班畢業,曾任教建國中學,中山女中,致理商專,臺北師專,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系講師、副教授兼所長,東海大學,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教與學》編輯雜誌,《鵝湖月刊》主編,現任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俞曲園學記》、《王船山哲學》、《情與理之間》、《人生書簡》、《從電影看人生》、《且聽一首棋歌》、《文學的哲思》、《在愛中成長》等書。近年來,對兩性關係及婚姻愛情的關注是其所致力寫作的方向。(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2) 曾昭旭的創作文類有論述和散文。曾昭旭擅於從傳統中,萃煉出活用於現代的人生智慧,嘗試以傳統哲學體系來探討文學與生命的本質,以現代眼光加以詮釋,而以雜文和評論的方式表現。散文以兩性研究為主軸,並將愛情和哲學結合,引導讀者去創造生活,體驗人生的意義。在著書研究之餘,亦參與電視訪問、報紙副刊專欄寫作及應邀之各社教機構與企業演講等活動,致力於傳承文化之責任。(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2)
曾貴海 曾貴海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文學界》雜誌創辦人之一,「笠」詩社同仁。歷任《文學臺灣》雜誌社社長、臺灣筆會會長、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住院醫師、高雄市立民生醫院內科主任、高雄信義基督教醫院副院長、臺灣社副社長(民國96年5月辭去副社長一職)、臺灣環保聯盟高雄分會會長、臺灣南社社長、衛武營公園促進會會長、高雄市綠色協會會長,現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就讀高醫期間,與同學創辦校園詩社阿米巴詩社,民國七十一年與葉石濤、鄭炯明、陳坤崙、許振江、彭瑞金等人,創辦《文學界》雜誌,民國八十年與文友創辦《文學臺灣》季刊並擔任社長。現自立診所開業,並為高雄信義基督教醫院顧問醫師。曾獲笠詩獎、吳濁流文學獎詩獎、賴和醫療服務獎、高雄市文藝獎等。著有詩集《鯨魚的祭典》、《高雄詩抄》、散文集《被喚醒的河流》等。 曾貴海的創作文類有論述、詩和散文,以詩為主。初期呈現浪漫主義風格,筆調濃厚抒情,後期則兼具自我省思和社會批判。此外,《原鄉˙夜合》描繪客家意象,是其土地和族群關懷的延伸。近年積極投入社會運動和環保運動。(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2)
曾信雄 曾信雄 曾門 省立新竹師範學院畢業,曾任教職二十餘年,《教育雜誌》及《桃園週刊》主筆、桃縣《國教與童軍》編輯、中央日報社特約記者,並多次應聘赴美國及東南亞擔任華文教學講座,民國六十六年取得國小校長候用資格後又陸續擔任桃園縣奎輝國小校長、桃園縣德龍國小校長、 桃園縣高原國小校長、桃園縣員樹林國小校長、桃園縣楊梅國小校長,於民國九十三年八月退休。曾獲教育部兒童劇本比賽優等獎(民國65年)、教育部兒童文學創作散文獎(民國65年)、北市社教館主辦全國論文賽首獎(民國66年)、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著作獎(民國67年)、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獎(民國67年)、救國團全國優秀青年獎章(民國67年)、曾氏宗親總會頒發傑出宗親獎(民國68年)、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獎(民國69年)、新聞局金鼎獎「全國社教論文首獎」(民國69年)、列入中華民國近代名人錄(民國72年)、任職高原國小該校榮登杏壇芬芳錄(民國78年)、中國語文獎章「教育學術團體著作獎」。 曾信雄的創作文類有論述、散文和小說。早期偏重鄉土小說的寫作,刻畫農村、林場之生活風貌,以社會底層人物為描述對象。民國六十三年以後,改寫兒童文學作品及教學參考用書;前者以樸實的文筆描繪孩子們的世界,後者則以作文教學的部份居多。(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2)
曾寬 曾富男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廣電科畢業,曾任屏東民立廣播電臺記者、屏東潮州國中教師、高雄市百盛出版社總編輯。現已退休,並為屏東社區大學講師,擔任《文訊》雜誌駐屏東特派員。曾獲省教育廳特殊優良教師。著有小說《天一方》、《畫翼天使》、《出堆》、《紅蕃薯》;散文《陽光札記》、《田園散記》、《河濱散記》;報導文學《南台灣產物》、《走過檳榔平原》等作品。 曾寬創作文類含括為散文、小說、傳記、報導文學及兒童文學。作品重寫實,長期關注地方文學的發展,忠實地反映時代與鄉土生活,期以作品改造讀者心靈,並為社會文化、人類活動留下痕跡。長篇小說《出堆》以抗日的三大戰役為背景,描述客家人的生存的奮鬥歷程,呈現深遠的客家歷史文化,富有濃厚的尋根意味。(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2)
彭瑞金 彭瑞金 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系畢業,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暑期研究班結業。曾任左營高中教師、真理大學副教授、吳濁流文學獎評審委員。現任靜宜大學臺文系副教授、臺南神學院兼任副教授,並為《文學臺灣》主編、臺灣筆會秘書長、鍾理和文教基金會董事兼創會秘書長。曾獲巫永福評論獎、臺灣新聞報文學獎、教育部中小學教師研究著作獎、賴和文學獎、行政院文耕獎等獎項。著有《臺灣文學史論集》、《臺灣文學50家》、《臺灣新文學運動》等。(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2) 彭瑞金的創作文類以論述為主,兼及傳記。以深厚的文學素養與文學史觀,透過大量的舉證和分析,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完整而有系統的架構出文學評論的諸種面向。對臺灣文學的探索,主要是屬性及定位問題的討論。他從本土的觀點詮釋臺灣文學的歷史發展,自有其清晰的脈流;面對作家與作品,他的剖情析采,還原到作家的書寫意識,掌握作家的觀點與關懷。(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2)
彭小妍 彭小妍 國立政治大學西語系畢業,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副研究員,現任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研究員。編有《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楊逵全集》等。所寫小說《斷掌順娘》曾被改編成膾炙人口的電視劇。 寫作文類包括文學評論與小說創作。其文學評論以現代小說為主,小說創作題材以家族故事與少數族群故事為主,關注新舊時代交替之際,女性的際遇與精神,文字風格古典醇雅。
曾喜城 曾喜城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碩士。曾在奎山小學、五股國中、屏東美和高中、穀保高中、羅東高工、泰山高中、永春高中等校任教,之後於實踐大學、台北師院、台北體院兼任講師、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現任美和技術學院文化事業發展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早年在《民生報》和《自由時報》寫評論,在《師友月刊》和《今日教育》寫教育問題,在《臺灣畫刊》和香港《旅行雜誌》寫鄉土報導,也擔任過《臺灣時報》記者。教學之餘也主持屏東民立電台鄉土文化節目,籌組屏東平原鄉土文化協會,推動社區文化教育工作。曾獲大武山文學獎散文首獎、長篇小說獎、第22屆中國語文獎章、教育部家庭教育散文創作獎、臺灣省新聞處散文優選獎、臺灣省第一屆文學獎、臺北市第一屆POWER教師,主編<蘭陽青年月刊>獲全國最佳期刊獎。著有《民生主義休閒生活教育之研究》、《六堆客家傳統建築之研究》、《春蠶》、《萬巒妹仔沒便宜》《早安台北人》(此書獲國家文藝基金會獎勵)、《鄉間小路、《教育動脈》、《象山之美》、《祖先的科學智慧》、《歸鄉》等多本作品。
彭欽清 彭欽清 政大西洋語文學系、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英文言究所碩士班。曾任大湖國中教師、政大公企中心語言訓練組主任兼英文秘書、政大英文系副教授、民族系(客家文化研究專題)兼任副教授及英文系主任、中央警官學校兼任講師 、台灣技術學院兼任副教授、美國加州州立大學Chico分校華語教師、臺北市公務人員訓練中心客語教師、苗栗社區大學教師、人事行政局委辦公務英文教師、東南技術學院應用英語系副教授、經濟部公務英文教師 、考試院外事小組英文教師 、新竹師院台語文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等。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兼任師資(副教授)。從事客家文化推動已超過30年,曾擔任《客家風雲》雜誌社副社長,專長為客家語言與文化、客語辭典編撰、客語教科書編撰等。曾獲政大特優教學楷模獎、教育部優秀教育人員獎、行政院一等獎章。
焦桐 葉振富 葉剛、陳瘦白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畢業,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班肄業,曾習戲劇,編、導過舞臺劇於臺北公演。歷任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兼任講師、《商工日報》春秋副刊執行編輯,《文訊》雜誌主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述委員,《中國時報》副刊組副主任,為臺灣文學協會常務理事。現為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世界華文媒體集團」編委會顧問、臺灣飲食文化協會理事長、年度餐館評鑑評審團召集人。二魚文化事業群(二魚文化公司、美麗殿文化公司、《飲食》雜誌)創辦人。著有《失眠曲》、《我邂逅了一條毛毛蟲》、《完全壯陽食譜》、《焦桐詩集》、《暴食江湖》等多樣形式作品,並主編多種文選。曾獲第二、三、六屆全國學生文學獎,第三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敘事詩優等獎,聯合報文學獎等獎項 焦桐的創作文類包括論述、詩、散文及兒童文學。作品中有山居讀書的思索體悟、都市生活的觀察實踐、田園高山的行吟歌詠、現實人生的同情批判。其散文,片斷的思想,鱗爪的觀察,皆從細微處著眼,文字溫柔敦厚,審查世界又內視良心。並曾編導舞臺劇《老唐的舊布鞋》於臺北公演。近年來對飲食文化頗下功夫,創辦《飲食》雜誌,並策劃、發表許多飲饌美食的活動及文章。(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2)
傅銀樵 傅銀樵 除了自身寫作還有豐富的編輯經驗,是一位資深文化工作者,歷任《教育》、《春風》、《愛書人》、《出版家》、《年青人》等文學雜誌主編多年、財經和貿易雜誌總編輯,建國黨創黨發起人及黨刊百合台灣主編,也擔任過臺灣全民反迷信協會秘書長,現任和鑫紙製品行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著有《紫葡萄》、《落葉》、《六腳蛤蟆》等小說集。
楊鏡汀 楊鏡汀 曾任新竹縣五龍國小校長、內豐國小校長、元智大學兼任講師、教育部鄉土語言教師認證委員會委員、客家雜誌社副社長、客家台灣文化學會理事長。對新竹縣地區客家歷史文化語言研究多年,著作豐富,對客家母語教學,尤其在國小或國中之教材編輯及教學觀摩更是不遺餘力。退休後仍投入文史研究。著有《北埔事件史蹟文獻探考》、《被扭曲的台灣史》、《新竹縣舊地名探源》、《海陸客語教學指引》、《重估北埔事件的歷史評價》、《客家教育學術論文集》、《世紀大選看客家》,主編文史古書十餘冊。
葉日松 葉日松 省立花蓮師範專科學校畢業,臺灣師範大學中等學校國文科結業。從事中小學教師四十年,歷任世界華文詩人協會理事、青溪學會理事長、花蓮青年寫作協會會長、《東潮文藝》社長、記者、《花蓮青年》主編、臺灣省文藝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花蓮女中社團指導老師、文化中心諮詢委員、編審委員、國立花蓮師院客家社指導老師、國立花商文藝社指導老師、花蓮花崗國中國文教師、花蓮縣文化基金會董事,並曾代表我國出席中韓作家會議、亞洲詩人大會、世界詩人大會,作品被譯成韓文、日文、英文。著作被新聞局及臺北市新聞處評選為中小學課外優良讀物。曾獲警總青溪文藝金環獎五次、中國語文獎章、全國優秀青年獎章、國軍新文藝金像獎、中國詩運獎、教育部兒童文學詩歌獎、第四屆中興文藝獎、民國八十七年第一屆臺灣省特殊優良文化藝術創作文學類獎、內政部詩運獎、全國教育奉獻獎、中國文藝協會新詩獎章等。服務中學教育四十年,自花崗國中提早退休之後,繼續在教育界及文藝界以文藝義工之精神作播種的工作,現於花蓮教育大學文藝社團任指導教師,並透過電臺、電視臺和講臺,不遺餘力地教化民眾和學子。除了致力兒童詩的創作之外,也對客家詩付出相當的心力,獲得大家一致的肯定。2009年獲頒第三屆客家貢獻獎傑出成就獎(文學類)。 葉日松創作文類包括論述、新詩、散文及兒童文學。新詩多以鼓舞人生向上為主旨,散文則以自然田園之美和遊記為重點,評論則強調實用價值為依歸,兒童文學以簡短流暢、押韻自然的活潑方式呈現。近年來在「客語詩」的創作及推廣上,貢獻不少心力。(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詹冰 詹益川 日據時代省立臺中一中、日本明治藥專畢業。曾任藥師、苗栗縣卓蘭國中理化科教師二十五年。民國三十二年起在日本《若草》詩刊發表作品;民國三十七年參加張彥勳、朱實、許世清等人組成的「銀鈴會」,並在其刊物《潮流》發表作品;民國五十三年與林亨泰等十二人合組「笠詩社」,創辦《笠》詩刊。著有詩集《血球》、《實驗室》以及兒童詩集《太陽、蝴蝶、花》,曾獲洪健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兒童詩組首獎、聯合報極短篇獎、教育部散文獎、教育廳兒童劇本獎、教育部兒童文學獎、中國兒童歌曲創作首獎、童詩月光光獎、苗栗縣政府傑出文藝工作者獎(民國70年)、臺中市資深優秀文藝作家獎(民國79年)、臺灣新文學貢獻獎(民國83年)、大墩文學貢獻獎(民國89年)、榮後臺灣詩人獎(民國91年)、第七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民國92年)。歌劇劇本《牛郎織女》在國內多場演出,也前往法國巴黎公演獲好評。童詩《插秧》曾被編入國小教科書。亦曾代表臺灣參加第十二次世界詩人大會(韓國漢城)。病逝台中。(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詹冰創作文類包括詩、散文、小說、劇本、兒童文學及歌詞。早期的創作以日語為主,戰後才逐漸學習中文,是為「跨語言的一代」作家之一。早期詩作傾向實驗性質濃厚,頗具現代主義色彩,如其注重意象的圖像詩,晚期則轉為注重人文與現實的關懷。詹冰認為詩人的詩心應發揮誠實、高雅、善良、和諧、美感的光芒,並以淺易明瞭的語言書寫,如此讓愛詩的人看得懂才是好詩。詹冰提到:「詩人如小鳥任憑自然流露的情緒來歌唱的時代已過去,現代的詩人應將情緒予以分析後,再以新的秩序和型態構成詩,創造獨特的世界。」李魁賢曾評論說:「在本質上,詹冰是一個典型的知性詩人。」(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鄒敦怜 鄒敦怜 甘如之 臺北市立師專、私立淡江大學中文系、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曾任康軒國語課本編撰,並為教育廣播電台「兒童劇坊」撰寫劇本、中國廣播電臺、臺北電臺、及寶島客家電臺客語主持人。現任北市國語實驗國小教師,是國內國語文教材撰寫人員,同時也編寫美加地區華語課本、香港地區中文教材。著有《鄒敦怜極短篇》、《無翼彩蝶》、《信是有緣》、《我是大明星》、《不怕鬼的書生》、《月亮來的代課老師》等作品。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散文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極短篇獎、九歌少兒文學獎、台灣省兒童文學獎、陳國政兒童文學獎等。 作品方向多元,寫過小說、散文、詩歌、語文教學專書,也專注於為小朋友寫的童話、小說、童詩、劇本等。 對鄒敦怜來說,「創作」是上天的禮物,從很年輕一直寫到現在,已經成為習慣。作品總是呈現不同的人性切片,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作品依舊有敏銳的觀察,但整個敘述脈絡,卻變得比年輕時溫和許多。 創作的動機很單純,僅僅是抒發自己對人對事對物的感動。沒有固定的寫作模式,總是不斷的嘗試對自己來說是「新」的寫作筆法。作品中會刻意塑造故事該有的空間、場景、人物等,期待讀者讀過之後,對於已被封印在作品中的事件,也能如同作者一樣,輕輕的嘆一口氣,並且成為心裡的掛記。
解昆樺 解昆樺 中正大學中文系碩士班畢業,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曾任亞東技術學院、龍華科技大學、臺灣科技大學兼任講師、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講師,現任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曾獲文建會臺灣文學獎、苗栗縣夢花文學獎、新竹縣吳濁流文藝獎、文建會現代文學研究獎助等。
潘芳格 潘芳格 杜潘芳格 新竹新埔客家人,現居桃園中壢。臺北女高、新竹女中畢業,臺北女師專肆業。結婚後,協助丈夫醫業之餘,一邊自由寫作及擔任插花老師,曾任臺灣文藝社長、女鯨詩社社長,民國56年一場車禍後,開始積極參與在客家地區傳播基督教福音的工作。潘芳格為「笠」詩社同仁,亦為「跨越語言的一代」的詩人,約在民國五十七年左右開始出現於詩壇。六十六年曾出版中日文雙語詩集《慶壽》,七十五年又出版詩集《淮山完海》,作品曾入選《亞洲現代詩集》第二集。曾獲第一屆陳秀喜詩獎、首屆客家?獻獎傑出貢獻獎(民國96年6月)、第十二屆台灣文學家牛津獎(民國97年11月)。 潘芳格是活躍於臺灣文壇的女詩人,曾經在三種不同國籍之下生活,日治時代以日文寫作,戰後嘗試用中文創作,近年並投入客語詩的書寫。以平淡、嚴肅、批評的知性風格來表現詩,尋找永恆的真理。人與人的關係、自然的風景、孩子的笑靨都是創作的素材。
鄭煥 鄭煥生 日治時期臺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畢業,民國三十年曾於《文藝臺灣》發表處女作。曾任《臺灣養雞》雜誌編輯、主編(民國58年),《現代養殖》(民國62年11月~89年5月)與《養魚世界》雜誌社(民國66年4月~)社長、創刊人,現已退休。曾獲皇冠最佳小說獎、中央月刊小說獎、文壇小說獎、自由青年小說獎等獎項。(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鄭煥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是戰後第一代最具代表性的農民文學作家。在務農期間,嘗試以農村為題材,從描摹農民與土地的依違關係,到農民的思想和感情世界,以及農民世界特有的價值觀,表現出純粹的農民文學質素。〈長崗嶺的怪石〉、〈渡邊巡查事件〉等篇,將日治時期臺灣農民及戰爭經驗融入小說當中,作家鍾肇政曾提及:「在鄭煥的筆下,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種真實的農夫,他們一身的牛騷味、汗臭、泥土臭,彷彿從鄭煥血的書的字裏行間撲向我們的面孔。」另外〈猴妹仔〉、〈狗尾草〉等篇,則是在偶然的機緣下,接觸到原住民與平地人混居的村落,觀察山村居民對土地的強烈情感,以及原住民的特異民情習俗後,所寫下山地風情故事的作品。後期的作品,雖然不再限定寫山野鄉村,卻也仍充滿早期那種充滿樸素的土地與人的故事。(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鄭丞鈞 鄭丞鈞 包包福 臺大歷史系畢業,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兒童雜誌編輯,現任臺中市育仁小學教師。著有《我的麗莎阿姨》、《帶著阿公走》、《爸爸的超級任務》等作品。曾獲臺灣省兒童文學創作獎、文建會兒童文學獎、及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首獎、行政院文建會特別獎、好書大家讀入選圖書。 創作內容常見作者對弱勢族群的關懷,也有對客家族群的文化自覺。2009年出版的《好客啊!》展現了客家文化活潑面貌,自序中提到:「客家話對我來說,不單單是一種母語、一種語言,它還是一種鄉愁、一種鄉情,它被包覆在童年回憶裡,成為我想念故鄉、懷念童年的一種芬芳味道。每當有機會回故鄉,我會想再看看小時所見的山和樹,或老廟和街道,也會很想聽聽故鄉的人們所說的客家話──那種『大埔腔』的客家話,全臺灣只有在故鄉才聽得到。」作者希望藉由這類作品書,讓更多介紹客家文化的作品問世。
鄧榮坤 鄧榮坤 遠遠、風塵老衲、楓影、楚雲深、司馬風、鄧勝豪、李少白、陸雲、魯川、思盈盈、楊梅老衲、鄧綾、鄧玢 私立臺北醫學院醫技系畢業,曾任教師、報章專欄作家、有線電視臺新聞主編及企劃部經理、執行副總經理,桃園縣政府縣長室秘書、桃園週刊、自由日報、自立晚報、青年日報記者,以及中壢週刊、「向心力」雜誌、「風格」雜誌、友情、新潮女性雜誌總編輯等,目前除了特約的報社新聞採訪與兼差的出版編輯工作,還兼任「沈筠文史工作室」和「狀元坊藝文工作室」的文字撰寫與美術設計。曾獲國軍新文藝金像獎、青溪文藝金環獎、第一屆石韻新詩首獎、第十三屆聯合報短篇小說獎、八二年台灣區運會會歌歌詞首獎、客家新曲獎、省政新聞報導獎等多項榮譽。著有《有線電視解讀》、《客家話順口溜》、《下午茶》、《胭脂歲月》、《台北咖啡》、《乙未,第三十二首》、《一隊火把向紫禁城移動》等作品。 鄧榮坤寫作文類包括新詩、散文、小說,亦有童話之作問世。其寫作主題及主要風格傾向,在散文方面,試著透過紙與筆記述人世間的悲歡,以菩薩普渡之情懷,寫下生命中的警覺與痛感;極短篇善於揭露人性晦暗的一面, 期能以銳利的眼光,透視人間萬象;至於詩作則對景物的描繪,對事的分析,貼切而適中。
蔡詩萍 蔡詩萍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學士、政治研究所碩士,台大國家發展所博士班肄業,台大管理學院EMBA研究所商學組。歷任「中國論壇」月刊總編輯、聯合晚報副總主筆、世新大學新聞系講師、聯合文學社顧問,現任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基金會執行長。同時主持有線電視的談話節目及廣播節目,分別入圍過電視、廣播金鐘獎。也參與過舞台劇演出。著有《不夜城巿手記》、《三十男人手記》、《男迴歸線》、《你給我天堂,也給我地獄》等書。 蔡詩萍的創作以論述及散文為主,由於出身於政治學的訓練,其散文或述或論或多或少帶有新聞報導題材的痕跡。創作題材方面,多描寫臺灣現代化的問題,如臺灣民主化過程的種種問題、省籍問題、都市文化、兩性文化等。作者精確周密的觀察,真實呈現現代人多變的心靈基調。
劉慕沙 劉惠美 新竹女中畢業,曾任國小教師,救國團文宣幹事,《高縣青年》編輯,三三合唱團負責人,現專事翻譯與寫作。民國四十五年三月,第一篇小說〈沒有炮戰的日子裡〉獲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徵文第二名。七十年獲聯合報「我的三十年」徵文佳作獎。著作除短篇小說集《春心》為個人創作之外,其餘皆為譯作,尤以日本文學翻譯出名。其夫婿為名作家朱西甯,女兒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等亦各承衣缽,寫出不少引人矚目的作品。 劉慕沙的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取材自生活經驗,鄉土氣息頗重,肯定人性向善和求知的良能,珍視人間有愛,熱情勇敢、寬厚包容。劉慕沙除《春心》短篇小說集為個人創作外,從事日本文學譯作達三十年,譯筆行文流暢,且能達信、實要件。除《日本現代小說精選》、《芥川獎作品集》等,另有翻譯日本文學名家菊池寬、志賀直哉、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等代表作品三十餘種。(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劉洪貞 浩浩 生長在純僕的客家庄,從小喜愛文學的她從學生時期即開始投稿,並多次獲得各報刊徵文獎。婚後仍兼事寫作,也時有受邀演講。 已出版《坐看雲起時》、《微溫的蔥油餅》、《未上好的袖子》、《媽媽的扁擔》、《紙傘美友情濃》等書,另有〈霓虹燈下的省思〉、〈客家村裡溫情多〉、〈定叔公〉、〈菜根香〉等文章,被編入高雄縣國中、國小文學教材,文采樸實,溫馨感人。 曾以〈花生情事〉一文獲耕莘文學獎的散文組首獎、《紙傘美友情濃》獲高雄縣文藝作家作品集甄選獎。 從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只要是樂觀的、溫馨的、感人的、有益身心的,不管是人、事、物、地,或是情緒上的喜、怒、哀、樂,它的點點滴滴都是我寫作的題材。 一直以來都以嚴謹的態度、炙熱的心、客觀、和諧的筆觸,去記下每個心情故事,希望人間多些溫暖,生活多些快樂。(文字來源:作家 劉洪貞)
龍瑛宗 劉榮宗 劉春桃、彭智遠 日治時期臺灣工商學校畢業。光復前,曾任職臺灣銀行南投分行、《臺灣日日新報》編輯、《文藝臺灣》雜誌編輯委員,加盟日本《文藝首都》雜誌。光復後,歷任《中華日報》日文版主編(直到停刊止)、省合作金庫稽核室主任等職,創辦《中華》雜誌(民國卅五年1月~?),並主編《合作界》雜誌。民國廿六年以處女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入選日本《改造》雜誌小說徵文的佳作推薦,即在文壇嶄露頭角,爾後陸續有小說、詩、隨筆、文藝時評發表。民國廿九年加盟「臺灣文藝家協會」,民國卅一年,辭掉銀行工作,專任《臺灣日日新報》編輯,同年10月,與張文環、西川滿、濱田隼雄四人同獲「第一回大東亞文學者大會」的臺灣地區代表。光復後,仍以日文從事創作,著有中篇小說〈媽祖宮的姑娘們〉、長篇小說〈紅塵〉等;民國六十九年起,透過苦修與磨練,終於以中文寫出首篇小說〈杜甫在長安〉,次年又發表中文小說〈勁風與野草〉,再度引起文壇的注意,此後大量創作以中文書寫的小說、雜文與評論,多達百餘篇。民國八十八年因肺癌病逝臺北市仁愛醫院。(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龍瑛宗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另有評論、新詩、劇本、隨筆等。在近一甲子的寫作生涯中,龍瑛宗展現了一個作家迂迴曲折的心路歷程。如在日本統治時期,以日式教育的知識份子觀點,反映出日據末期在殖民統治及封建習俗深刻化的摧殘下,臺灣人的衝突、挫敗及哀傷,特別關懷臺灣女性的悲劇命運。〈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描述一位努力向上的知識份子,在醜惡且殘酷的現實環境之下,讓他的理想幻滅,最終藉由酒精來逃避現實、走向頹廢,反映出殖民體制下知識份子的苦份與無奈。我們體察龍瑛宗的小說,往往會發現一般無可奈何的惆悵與苦悶。葉石濤曾說:「到了龍瑛宗以後,臺灣的小說裏才出現了心理的挫折、哲學的冥想以及濃厚的人道主義」。戰後初期的〈青天白日旗〉則是以光復前後為對比,真實描繪出臺灣人面對光復時的複雜心情,同時也呈現出龍瑛宗對光復後的臺灣社會充滿著光明希望。《紅塵》為龍瑛宗唯一長篇小說,內容以商場上的利害糾葛為情節,曝露出爆發戶不正常的心態,呈現出臺灣社會價值觀、道德觀的淪喪。(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賴和 賴河 癸河、懶雲、甫三、安都生、走街仙、灰 小時曾入私塾小逸堂從黃倬其先生習漢文,現存漢詩手稿有兩千多首,可見其舊文學根柢之深厚。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臺灣大學醫學院前身)畢業,曾於嘉義醫院擔任抄寫員和翻譯的工作,因受不合理待遇而辭去,民國六年(24歲)返彰化創立賴和醫院,民國七年(25歲)曾赴廈門博愛醫院工作,兩年後返臺。除行醫外,並加入臺灣文化協會,當選理事,從事抗日活動與文學創作,擔任《臺灣民報》文藝欄編輯,積極推展臺灣新文學運動,為日本殖民政權所不容。民國十二年12月16日因「治警事件」首次入獄,民國三十年12月8日又以「不明其原因」再度被拘禁。兩次入獄,賴和仍不屈服,在獄中寫〈獄中日記〉,後因體力不支未能續寫,民國三十一年病重出獄,三十二年因心臟病去世,享年50歲。(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賴和的創作文類以詩、小說為主。賴和的漢詩作品,一方面正面歌頌自由、平等、理性、博愛的重要,一方面則對強權的壓迫、階級的矛盾、思想的落後、行為的墮落等進行批判。賴和一生活在臺灣新舊文學的更替之間,他吸收五四新文學與西洋文學的精髓,而以寫實的手法反映弱小民族被壓迫者的血淚,同時也以反諷的技法暴露出帝國主義統治者跋扈橫暴的嘴臉。賴和積極推行白話文學,希望藉由文學來啟發民智,他的小說對當時社會造成不小的震盪,從其早期的〈鬥鬧熱〉和晚期的〈善訟人的故事〉中可看出社會、人性的矛盾與衝突,他始終是站在被壓迫、被蹂躪的臺灣同胞之立場,控訴日寇政治迫害、人權摧殘以及經濟榨取。他的小說可說是日據下真實反應臺灣同胞苦難群眾最深刻的「鏡子」,影響後來者很大,可以說是臺灣文學的奠基者,被尊稱為「臺灣新文學之父」。(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賴江質 賴江質 (號) 綠水 苗栗中學園畢業。在英才書院跟從漢文先生吳慶才及鍾建英學習漢文。 曾任臺灣軌道會社雇員、經營布裝行、臺糖苗栗廠推廣技手、鎮公所稻作增產技手、縣議員、鎮民代表、苗栗鎮農會理、監事主席,民國68年以製鋼廠主任職退休。議員任內下鄉考察,深諳縣內地形、人文、物產,對縣歌、竹枝詞寫作有苗栗縣文化先見之稱。20歲時,在法雲寺從覺力法師習作詩文,21歲加入「栗社」,開始投入傳統漢文詩詞的創作行列,曾任「栗社」第七任社長(1978年),直至86歲高齡去世,吟詩作對長達65年,苗栗縣內不少廟宇、祠堂、家塚、墓園楹聯的對聯、山歌歌詞皆出自其手筆,尤其對聯多達數千首,苗栗縣無人出其右,「台灣文藝」雜誌社期間,曾以一首聯吟詩榮獲第一名。對古典漢詩的發展有其舉足輕重的地位,享有「苗栗詩仙」、「桂冠詩人」的尊號。 曾應教育局之邀創作七十首「苗栗竹枝詞」,後付印成書,詩集自題《綠水詩集》,身後由長公子賴松峰與黃鼎松先生集結選錄約七百多首詩作出版,集名《綠水閒鷗集》。 詩作風格多元活潑,雅俗供賞,用字平易近人。可歸類為:一、古漢詩與教育;二、歌詠地方風情;三、傳承客家古韻;四、用字譴詞平易;五、生命義蘊真切;六、心繫中華文史;七、重視人倫情誼;八、關懷社政時局;九、社會生活紀實;十、參機佛禪妙道;十一、濃漁田園自然;十二、地方建設入;十三、作品風流雅俗共賞;十四、域零拾隨筆等。 竹枝詞:既有對山川風光的禮讚,地方產物的介紹,有貼切的歌頌,是地方傳世之作。(文字資料:錄自《台灣詩人賴江質及其古漢詩》,謝京恩(淡江大學中文系博士生))
謝霜天 謝文玖 畢業於淡江大學中文系,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暑修班結業。曾任教於臺北市立啟聰學校,現已退休。民國五十七年正式寫作,作品以散文居多,小說其次,已出版文集計有《綠樹》、《夢迴呼蘭河傳》、《渡》等十餘種。民國六十五年以《梅村心曲》榮獲第二屆國家文藝獎;翌年,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七十年,獲頒第二十二屆文藝獎章;七十三年,獲頒第十九屆中國語文獎章。(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謝霜天的創作文類包括散文和小說。在小說方面,以獨特的客家生活經驗和鄉土情懷抒發而自成格局,特別是她的長篇小說《梅村心曲》,不僅是客家女性鄉土生存歷史的真實寫照,更在族群經驗發掘的意義上豐富了客家文學創作;《夢迴呼蘭河》是她介紹三○年代大陸著名小說家蕭紅一生事蹟的紀傳體小說,葛浩文曾稱譽此書是描寫蕭紅最好的一部作品,也是當代極為出色的一部長篇小說。在散文方面,尹雪曼曾稱其「文字靈巧,而且表現真實感情。」謝霜天自述其寫作主題及風格為表現鄉土、關懷社會、尊重生命、崇敬自然。(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鍾理和 鍾理和 鍾錚、江流、鍾堅、禾里 生於民國四年九月二十九日(農曆)。日據時代高小畢業,再加上一年半的漢文私塾教育。民國二十七年隻身前往中國東北,到遼寧省瀋陽市去做駕駛汽車的工作。民國二十九年回臺灣娶鍾平妹為妻──因犯上同姓通婚大忌,三十年移居北平。三十五年再回臺灣,回臺後染上肺病,從此不離病榻。他一生沒有固定的職業,把全付的精力用在寫作和自修上,生前著作無法得到重視,直到病逝後遺作「故鄉四部」才被發表於《臺灣文藝》(第一卷第五期)。刊登他作品最多的林海音說他是「苦命又狂愛寫作的作家」。曾獲中華文獎會國父誕辰紀念長篇小說第二獎(民四十五年)。民國四十九年八月四日因病逝世,得年46歲。 鍾理和創作文類包含散文、小說等。因客觀環境不允許,只能在創作中尋找人生的出路,晚年對生活絕望,對文學感到無力,生前雖一再告誡家人「不得再有從事文學者」,然而在備嘗人間疾苦之後,仍執著於文學創作,不改其志,具現了作家追求理想的精神,陳火泉稱之為「倒在血泊中的筆耕者」,是對其不朽形象最傳神的寫照。鍾理和小說中往往帶有濃厚的自傳性色彩,《夾竹桃》為其赴北平期間的經歷縮影,描述貧困與破敗的生活黑暗面;《笠山農場》則是以作者自身在高雄時的親身經歷,描寫了同姓婚姻的困境以及反應農民的勞動生活;《故鄉》系列更是描繪出一幅幅臺灣農村痛苦生活的景象,表達了對於農民生活的關注與同情。婚姻、貧窮和疾病則是三個相互糾結的主題,成為鍾理和作品中的基本題材,葉石濤評論其小說:「一向不以社會性觀點來處理題材,倒用美學和人性來安排情節,使得他的小說細膩動人有高度的藝術成就。」(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鍾肇政 鍾肇政 鍾正、路家、九龍、趙震 日據時代畢業於淡江中學、彰化青年師範學校,光復後一度就讀臺灣大學中文系,未幾因故中途輟學。因受日文教育長大,光復後才開始學習中文,民國四十年開始嘗試中文寫作迄今。曾任小學教師(達三十年之久)、東吳大學東方語文學系兼任講師(民國63年~67年)、《臺灣文藝》主編及社長、《民眾日報》副刊主編(民國67年)、總統府資政、臺灣筆會會長、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董事長。目前專事寫作,並擔任寶島客家廣播電臺董事長。是著名的客屬鄉土文學作家,作品之一《臺灣人三部曲》被評論家視為第一部為臺灣人尋找歷史定位的作品,是臺灣大河小說的開山祖。《魯冰花》曾拍成電影,頗受好評。民國八十八年獲頒「臺灣文學家牛津獎」,也是首屆客家貢獻獎終身貢獻獎得主(民國96年6月),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臺灣文學獎、教育部小說創作獎、嘉新新聞獎基金會小說創作獎、吳三連文學獎、國家文藝獎、二等景星勳章、總統文化獎百合獎、二等卿雲胸章等獎項。 鍾氏所著以長篇小說為主,兼及論述、散文、傳記。小說的規模格局雄偉宏大,主要在呈現臺灣人在歷史的各階段裏被虐待、被壓迫的生活現實,開創臺灣大河小說的發展方向。鍾肇政創作數十年來,著作等身,民國五十年發表《濁流三部曲》,為開啟臺灣「大河小說」創作的第一人。他的長篇小說,可分為兩大系列,一是以《濁流三部曲》為代表的自傳體小說,以終戰前夕一個知識青年的成長,反映了整個時代、社會蛻變的軌跡;一是以《臺灣人三部曲》為代表的歷史素材小說,呈現五十年淪日史的真正面目,另外,寫霧社事件的《馬黑坡風雲》、《高山組曲》,也可歸屬此一系列。他的短篇小說則顯現了勇於接受新事物、不斷成長的特色,彭瑞金曾做深入分析:「《殘照》、《輪迴》時期的鍾肇政短篇,對生命的奧祕,對人際的悲歡離合,對人心靈深處隱晦的情欲愛恨,多所窺探。」「從〈中元的構圖〉到〈白翎鷥之歌〉,作家悲天憫人的胸懷不但逐層展露出來,而且漸深漸廣,作家的心靈人格在這裡完成。」民國四十六年發起的《文友通訊》,為戰後第一份作家聯誼性的通訊媒介。民國五十四年編選《本省籍作家作品選集》及《臺灣省青年作家叢書》,具有其文學史價值。另有翻譯日本文學及日據時代臺灣作家等作品多部。(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鍾延豪 鍾延豪 鍾延豪之父即臺灣文學前輩作家鍾肇政先生。臺灣師範大學夜間部國文系畢業。曾任教職於開南工商,民國六十九年起擔任《臺灣文藝》主編工作,七十年並與乃父成立臺灣文藝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開始發表小說作品,以〈高潭村人物誌〉獲得中國時報文學獎小說佳作獎,並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出版他的第一本小說集《金排附》,民國六十九年獲吳濁流文學獎小說創作獎。七十四年十二月一日,因車禍逝世。民國八十一年前衛出版社編印之《臺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戰後第三代》收錄有《鍾延豪集》。(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鍾延豪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大學時即開始創作,被視為當時文壇上極具創作潛力的青年作家。他特別喜愛杜思妥也夫斯基的作品,尊崇其間所呈現的人道主義情操,並懷以史學家的態度寫作小說。因此,鍾延豪的作品,雖然文筆含蓄而壓抑,但仍然隱含著評估與隱喻的意味,以及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構成了鍾延豪個人作品獨異的風格。(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鍾鐵民 鍾鐵民 是本省名作家鍾理和的長子。父母旅居中國大陸期間,在當時滿洲國的奉天(瀋陽)彌月後便隨父母遷北平,至民國35年夏天始還臺灣故鄉。在美濃受中小學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後,即在故鄉省立旗美高中任國文老師,歷任《純文學》雜誌校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員、高雄縣文化基金會董事、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民國85年8月起,鍾鐵民舉辦「笠山文學營」,並配合高雄縣府建造鍾理和雕像及臺灣文學步道計畫,作規劃推動事宜,民國87年8月,鍾理和雕像暨臺灣文學步道舉行落成典禮。民國90年1月,擔任高雄縣社區大學主任,親手打造臺灣第一個農村型社區大學。退休後,擔任鍾理和紀念館館長、鍾理和文教基金會董事。其自幼受父親影響,熱愛文學,父親去世後更發憤以文學為職志,民國50年高中畢業後即開始有短篇小說發表,大學期間是創作數量最多的時期,先後得過臺灣文學獎、聯合報最佳小說獎、吳濁流文學獎、洪醒夫文學獎、賴和文學獎、省府文耕獎等,民國96年6月獲頒首屆客家貢獻獎傑出貢獻獎。民國100年8月上旬因心肌梗塞住進高雄長庚醫院加護病房,期間數度傳出命危,8月22日下午在美濃家宅病逝,享年70歲。 鐘鐵民的創作文類以小說、散文為主,兼有兒童文學及電視劇本。創作內容多以客家農村為背景,描寫臺灣農民的生活、感情;隨著農村社會及農業結構的遽變,鍾鐵民也逐漸從個別農民的身上,轉而關注整個農村命運的去向,並對現代社會農村所遭遇的問題作系列探討,以寫實主義手法,作人道關懷。除了農村之外,亦對臺灣教育問題有深切的關懷。編有《鍾理和全集》(六卷)。(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鍾喬 鍾政瑩 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畢業,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碩士。曾任《人間》雜誌主編、跨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大學講師,1997年成立「差事劇團」,現為差事劇團團長。曾獲新聞局優良劇本獎。 寫作文類包括詩、散文、小說與劇本。早期以詩文面對苦難的歷史、受傷的土地及堅貞的友誼;近期投入苦難與掙扎現場的報導文學,揭露臺灣各種社會現象及各式人生樣貌。作者一貫以寫實與想像結合的敘事風格,呈現他對人民、土地、社會與歷史的關懷。
鍾怡雯 鍾怡雯 高中畢業後,到臺灣唸書,先後取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國文所碩士、博士。曾任《國文天地》主編,現任元智大學中語系教授,曾獲頒傑出教學獎。作品曾獲吳魯芹散文獎、中國時報散文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散文獎、九歌年度散文獎、新加坡金獅獎(散文)、星洲日報花蹤文學獎(散文推薦)、梁實秋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華航旅行文學獎等。著有《聽說》、《河宴》、《垂釣睡眠》、《飄浮書房》等。 鍾怡雯的作品以散文為主,她道出自身對歷史、生命、生活的感思與體悟,非僅記錄真實的存在,而且重組片斷的經驗重現各類風景。敘述手法靈動自然,帶有詩意。 早期的創作常見詩語言的豐富表情,以複義語言抒情和議論;擅長比擬,以小見大,以及抽象思考。她很少正面寫愛情和親情,少數觸及這兩個主題的散文,皆出之以嘲諷和感傷,死亡和逃避是她的主旋律,疏離和冷淡則是她早期的創作風格。她的散文有一種低調的強悍,以及旺盛的生命力,充滿對宇宙的好奇和觀物之細膩。萬物皆似她豢養的宇宙,她是命名者和統治者。這種特質是她一貫的風格,儘管進入《我和我豢養的宇宙》以後,詩語言被收納進小說敘事體,大體而言,她仍擅長穿透表象進行抽象演繹。《野半島》則是打開鍾怡雯的鑰匙,她是陰影和陽光的綜合體。
藍博洲 藍博洲 私立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曾任職於《南方》雜誌、《人間》雜誌、《自由時報》及創造出版社、時報出版公司「臺灣民眾史」特約主編、中央大學「新銳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TVBS「臺灣思想起」節目製作人。民國九十四年曾答應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邀請擔任駐校作家。目前專事創作,為夏潮聯合會會長。曾獲時報文學獎小說評審獎、臺北文學獎,〈幌馬車之歌〉並獲推薦洪醒夫小說獎。 藍博洲創作文類有小說、報導文學和傳記,近年則投注心力於報導文學上。兩者都紀錄戰後知識份子理想的挫折與幻滅,並對五○年代的荒蕪歲月展開探索工作。小說透過文學作為歷史見證的方式,反映出當時知識份子政治信仰和當代社會思想的多元性;報導文學方面,開拓了他思想的領域,也鍛鍊了採集資料與觀察事件的視野,筆調沉穩。藍博洲的作品再現了臺灣眾多以生命為代價追求社會主義理想的共產黨人和進步青年的事跡。作者以大量的史料和當事者的證言還原歷史面貌,構建歷史真實與充實自己的歷史意識。曾主編日據時代《臺灣社會運動史》、《臺灣民眾史》。(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羅任玲 羅任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國文研究所碩士。歷任國中教師,中央日報「文心藝坊」版主編、中央日報編輯、聯合報記者,先後加入《地平線》、《曼陀羅》詩社。現專事寫作。曾獲第三屆師大文學獎新詩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師大文學獎新詩獎首獎、耕莘寫作會杰出會員獎,及多次耕莘文學獎等。作品曾多次入選年度詩選、年度散文選,並收入《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及《新詩三百首》,著有《台灣現代詩自然美學》、《逆光飛行》、《光之留顏》等作品。 創作以詩與散文為主,其寫作主題以探求人性、事理、存在、生死等種的現象為標的。張默曾評其風格:「以犀利的觸覺、把各種題材的框框打破、重組,選擇一些比較恆久的,耐人低迴的,甚至發人深省的酵素,然後以一幅幅新穎的,不同的畫面,把那些令人如夢初醒的感覺一起呈現在讀者眼前。氣氛森冷,風格新異、輕巧地直探事物核心,擊襲眾生思維。」
羅肇錦 羅肇錦 輔仁大學畢業後,進入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及博士班,因體悟到家鄉文化的危殆,其碩博士論文皆以客家文化為主題。曾任教於新竹師範學院、臺北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系主任、彰化師大國文系副教授、臺灣語文學會副會長,之後擔任中央大學客語學院語言所所長,更是積極推廣客家文化,長年關注母語教育,撰寫不少客家文化的論著,對客語研究深入。著有《講客話》、《台灣的客家話》、《語言與文化》等。
羅浪 羅洁平 苗栗東國民學校高等科肄業。戰後曾與黃靈芝合編日文詩誌。曾任職苗栗地政事務所與金融機構。現已退休。早期以日文寫詩,六○年代學習中文後,始從事譯介日本現代詩、詩論,著有《羅浪詩文集》。 羅浪的創作文類以詩為主,兼及散文與翻譯,屬於臺灣戰後「跨越語言的一代人」,早期以日文寫詩,有手抄日文詩集《牧場之歌》;六○年代學習中文後,始從事譯介日本現代詩、詩論。其作品數量不多,善於用周遭生活入詩,淡泊雅緻,傾向以抒情的手法創作,而流傳於世的少作中,其獨特的三段詩法使其詩別有一番況味。《羅浪詩文集》更將早年的日文詩及相關文字書寫與繪畫收錄,呈現詩人完整的創作面貌。(資料來源:《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3)
羅秀玲 羅秀玲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客家語組畢業。 擔任臺北縣客家語支援教師。作品散見於《客家雜誌》、《六堆雜誌》﹑《六堆風雲》、《 巴西客家親》、《湠根母語文刊》《笠詩刊》、《掌門詩刊》、《 台文罔報》,另有客語詩網站:客語信望愛(蘭軒小築)、樂多日誌 (相思 落一地泥)。 著有客語作品集《相思落一地泥》,以純正客語書寫小說、散文、劇本。 曾獲李江卻台語文創作獎、客家電視台新詩創作大賽優選、全國客語童詩大賽佳作、新竹市第一屆客語兒童文學獎成人組小說甲等、教育部用恩兜?母語寫恩兜?文學創作獎等多項榮譽。
龔萬灶 龔萬灶 淡大中文系畢業後即回鄉任教,曾任導師、主任職務,民國71年轉任苗栗農工教師,參加「中原客家研究會」,編印《客語辭典》、《客語字音辭典》、《客語實用手冊》等書,民國92年參與重修苗栗縣志的編纂。為復甦客語,除了在苗栗社區大學及客語研習班授課外,還遠赴外縣市傳授客語文化。2008年獲頒語言文史類客家傑出成就獎。著有《阿啾箭?故鄉》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