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全台客庄相關旅遊景點,提供給民眾作為旅遊參考資訊

縣市 鄉鎮 景點名稱 景點介紹 地址 連結網址
61081984 宜蘭縣 羅東鎮 林場肉火庚 開業已40多年的老店,以前的客人主要是在太平山工作、口袋麥克麥克的林場工人,現在,則是在地人,以及遊客們的最愛。這裡的肉火庚,選用前腿肉、再裹一層薄薄的魚漿,口感厚實卻軟嫩,再搭配濃醇的勾芡湯頭,風味絕佳。 宜蘭縣羅東鎮中正北路109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718
61081985 宜蘭縣 羅東鎮 奕順軒牛舌餅店 不同於一般傳統牛舌餅,吃進嘴裡的麵粉味比較濃重,這家店最受歡迎的牛舌餅,厚度更薄、咬起來更脆,咀嚼起來也更綿潤,不管是鮮奶、芝麻,還是起司口味,都讓人一口接一口,吃得欲罷不能。除此,這家店的手工米麻糬、鮮奶牛軋糖,也是店中的招牌商品。 宜蘭縣羅東鎮民權路160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719
61081986 宜蘭縣 冬山鄉 冬山鄉 冬山鄉,客家人口所佔比例雖不是最多,卻經常可見三山國王廟,它們已經成為各村落的庄頭廟,是當地的信仰中心。另外,鄉內則設立了許多結合了當地特產及觀光趣味的休閒農業區,比如:羅東溪、梅花湖、珍珠、中山、冬山河休閒農業區。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721
61081987 宜蘭縣 羅東鎮 北成庄有機體驗農場 座落於羅東鎮西郊的農場,區域內闢有:生產短期葉菜類為主的有機蔬菜栽培網室、種植根莖瓜果類蔬菜為主露天栽培區,以及生態荷田區。來此一遊,不但可以悠遊如詩如畫的田園風情、品嚐以有機蔬果為食材的美食,每年6~9月,更可以觀賞到紅花子蓮、廣東白蓮等數種蓮花丰姿綽約的身影。 縱使錯過了夏季,也不必擔心錯過與蓮花相濡以沬的機緣,因為早在豐收的時節,一朵朵鮮豔的蓮花早已被製成了蓮香酒釀加以保存。荷畔咖啡館的主廚,最擅長將浸製而成的蓮花加入雞湯中,烹調成荷花燉雞,或者加入話梅、水,做成香甜好喝的冰釀,有時,也會取乾燥的蓮花放在煮好的咖啡之中,無論哪種餐飲,都散發出一股怡人花香,十分引人入勝哩。 宜蘭縣羅東鎮北成路2段135巷55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709
61081988 宜蘭縣 羅東鎮 羅東夜市 位於羅東公園四周,包括了公園路、民生路、民權路,以及興東路方圓之內的小吃街,入夜之後,人潮匯集而來、逛夜市、嚐小吃,十分熱鬧。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711
61081989 宜蘭縣 羅東鎮 卜鴨 卜鴨?聽起來有點難懂,最淺顯的解釋就是炸鹽酥鴨啦!比較特殊處,在於醃鴨肉的醬料配方調配得宜,裹地瓜粉入鍋油炸的時間和火候,拿捏得恰到好處,炸出來的卜鴨外酥內嫩,可以直接當零嘴吃,也可以放入濃郁的湯汁,泡著吃,一鴨兩吃,各具風味。因此,開業30多年,上門的客人始終絡繹於途。 羅東鎮中山路三209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713
61081990 宜蘭縣 羅東鎮 張秀雄米台目 開業已50多年的老店,雖然位在羅東夜市旁,但是如果你等到入夜才來,只能望門興嘆了,因為它的營業時間只到中午哩,有時生意太好,不到十二點,東西就一掃而光啦!想要試試QQ的米台目,與甘甜爽口的湯汁,在嘴裡跳舞的滋味者,請早早來、請耐心排隊! 羅東鎮公園路136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716
61081991 宜蘭縣 礁溪鄉 礁溪鄉。宜蘭市。 從北部進入宜蘭縣,過了頭城鎮之後,往南依序便進入礁溪鄉和宜蘭市區,過去在開墾蘭陽地區的時候,這兩處便息息相關。 礁溪鄉之旅,建議不妨以溫泉區為中心,走訪各_頭的三山國王廟,接著從跑馬古道登高望遠,再回到市區拜訪吳沙故居、參觀北台灣知名的協天廟,下午前往寧靜的龍潭湖,晚上再回到礁溪飯店泡溫泉,洗去一身的疲憊。 宜蘭市之旅,建議逛逛三山國王廟,回到市區後品嚐小吃美食,順便再前往宜蘭老店的三源行,採買宜蘭三寶的鴨月賞喔!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579
61081992 宜蘭縣 礁溪鄉 礁溪舊事 「礁溪」舊稱「旱坑」,指的是這裡為乾旱缺水的溪床地,在漢人尚未進入蘭陽平原開發之前,為原住民噶瑪蘭人的居所。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第一批漢人為福建漳州南靖的林元昱四兄弟,帶領家族進入淇武蘭港邊高地,與平埔族為鄰。清嘉慶元年(1796年),漳州人吳沙從頭城往南開墾,在遼闊的蘭陽平原上,自北向南墾殖並形成聚落,依開墾的先後順序,分別稱之為頭圍、二圍、三圍圪等,以及一結、二結、三結圪等。 當初隨著吳沙來到蘭陽開墾的漢人,以他的同鄉為大宗,泉州及漳州客屬(詔安、南靖等縣的客家人)為次。客家人最早是在頭圍(現今頭城)一帶擔任鄉勇,後來轉到礁溪的三民村和四結村,卻因為耕地有限、競爭激烈,各方人馬械鬥頻傳,客家人與泉州人聯手,還是打不贏漳州人,於是又漸漸退卻到了蘭陽溪以南、靠山邊的員山、大同、三星一帶,並與後來從事伐木和樟腦業的桃竹苗客家人,散居於宜蘭各地。 歷史小筆記 所謂「圍」,指的是為了自衛所興建的土製城堡;至於「結」,原指當初的拓殖團體,依結首來區分段數或者墾荒順序。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580
61081993 宜蘭縣 礁溪鄉 三山國王廟 凡走過必留下足跡,現今在礁溪鄉雖然找不到明顯的客家風情,然而在這裡卻留有4座客家人信奉的三山國王廟:其一位於林美村的客人城;其二位於吳沙村的三山國王廟,同祀的還有保生大帝;其三位於龍潭村的永興廟;其四位於二結的常興廟。另外,在十六結也有一座天農廟。然而,經過多年來的變遷,這些廟宇所供奉的神明變得相當多元,三山國王廟裡供奉的不只是三山國王,天農廟裡也非專祀神農大帝,這也許是因為信仰族群的改變,也許是民間「有拜有保庇、多拜多保佑」的心理影響?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581
61081994 宜蘭縣 礁溪鄉 吳沙故居 吳沙雖然並非最早來到宜蘭的人,但卻是對蘭陽開發貢獻最大的人之一,所以現今在宜蘭境內都有許多以吳沙為名的學校或地方。昔日吳沙居住於礁溪鄉,他的住所如今已規劃為吳沙紀念館,在百年的老宅中,供奉著吳沙的牌位和畫像。 宜蘭縣礁溪鄉北門巷39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582
61081995 宜蘭縣 礁溪鄉 跑馬古道 跑馬古道修築於清光緒年間,做為宜蘭通往台北的主要道路之一,其路線從礁溪猴洞坑溪谷,翻越山嶺經坪林、新店而抵台北。過去主要作為搬運木材的道路,因此又稱為「木馬路」,在二次大戰期間,日軍官兵經常騎著馬在此巡邏,於是居民又稱為「陸軍路」、「跑馬路」。現在規劃的跑馬古道,從入口往內走,可於北宜公路上新花園旁出來,沿途可清晰地遠眺蘭陽平原以及龜山島。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584
61081996 宜蘭縣 礁溪鄉 協天廟 奉祀關聖帝君的協天廟,創建於清嘉慶九年(1804年),原來只是三間茅草屋。據傳同治六年台鎮使者劉明燈巡查宜蘭時,部屬砍伐廟後方楓樹而致使所有部屬皆染疾病,劉明燈跪地膜拜才使得部眾痊癒,於是恭請皇帝頒敕廟匾,並改建為協天廟,建廟後當地疫情日趨和緩,因此香火也愈來愈旺。其後,更歷經多次重修擴建,才成為如今規模,是北台灣重要的關帝廟之一。 宜蘭縣礁溪鄉中山路一段51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585
61081997 宜蘭縣 礁溪鄉 龍潭湖 原名為大埤湖的的龍潭湖,距離龍潭村市區不遠,面積廣達17公頃,為礁溪鄉最大的天然湖泊。龍潭湖三面環山,過去因開發較少,讓天然美景不被過多的人工建設所破壞,為昔日蘭陽十二勝之一。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586
61081998 宜蘭縣 礁溪鄉 義眾小吃部 這家小店,以風味獨特的魚火庚,讓遊客皆聞香而來。從第一代老闆白手起家至今,已傳承到第三代,始終秉持傳統作法、堅持使用精良的鯊魚來製成魚漿,吃起來既Q又有口感。另外店內亦有礁溪的風味菜──溫泉黃金蛋,以溫泉煮熟鴨蛋,放冷後剝殼、浸泡於特製滷汁中,吃起來外嫩內滑。 宜蘭縣礁溪鄉中山路一段43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587
61081999 宜蘭縣 礁溪鄉 礁溪肉?店 在礁溪到處可見肉?店,然而如果你問當地人哪家最好吃,大都會推薦這家已經營15年的店。老闆堅持以最新鮮的豬後腿肉,加上獨特配方醃漬7小時,另外還使用較昂貴的紅色地瓜粉,讓肉?吃起來格外有咬勁。 宜蘭縣礁溪鄉中山路二段19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588
61082000 宜蘭縣 礁溪鄉 博士鴨 在宜蘭,幾乎到處都可以見到販售鴨月賞的店家,至於這家店,則強調承繼傳統作法,並且採用現代科技的真空包裝來加以保鮮,尤其因為所使用的肉鴨經過機器滾動按摩、再加特殊配方調味,所以吃起來香嫩多汁。除了各種鴨製品之外,這裡也販售鵝肝卷、鵝醬火腿,以及合鴨米,是遊客選購伴手禮的好選擇之一。 宜蘭縣礁溪鄉礁溪路5段6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589
61082001 宜蘭縣 礁溪鄉 中冠礁溪大飯店 礁溪鄉因地處火山帶,加上境內有7條河川,形成特殊的溫泉、瀑布、湖泊,以及山景等多樣的景觀地貌,也豐富了礁溪鄉的觀光資源。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礁溪溫泉,早在吳沙時期就被挖掘發現,並築圍沐浴,稱為湯圍。從日據時代,日本商人在這裡開設溫泉旅館至今,礁溪溫泉鄉的美名,始終響亮。 在競爭激烈的礁溪溫泉飯店中,2004年11月開幕的中冠礁溪大飯店,以濃厚的南洋風味裝置,大型的溫泉水世界,引發各方青睞。除了各種SPA按摩池、各式各樣的泡湯設備之外,這裡還有其他礁溪飯店看不到的5樓高空旋轉滑水道、3樓中型弧形旋轉滑水道,是遊客渡假放鬆的好選擇之一。 宜蘭縣礁溪鄉德陽路6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590
61082002 宜蘭縣 礁溪鄉 宜蘭舊事 在漢人未來之前,宜蘭舊稱「蛤仔蘭」,直到吳沙率眾進入,才算是有大規模的開墾,當時這裡稱之為「五圍」。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被納入清朝版圖,到了嘉慶十七年(1812年),清廷在此建城、設置了噶瑪蘭廳,隸屬於台北府,並在城牆四周廣植了九芎樹,所以有「九芎城」的稱呼。後來歷經日本、國民政府的政權,又陸續被改稱為本城堡、宜蘭街,到現今的宜蘭市,不管名稱為何,這裡一直都是蘭陽平原的政經文教中心。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591
61082003 宜蘭縣 礁溪鄉 三山國王廟 相對福佬人而言,清朝時期入墾的客籍人數並不多,20世紀初,有些人則因為在西部求生不易而二次移民至此,經過多年的族群融合,漸漸變成了不會講客家話的「福佬客」。 儘管客家人在宜蘭市,因人口較少而融入於閩南人的社會之中,不過來到這裡仍可從客家人所信奉的三山國王廟,尋獲到他們過往拓墾的足跡,比如在下七張的開興廟,以及進士里的鎮興廟,這兩座廟雖然昔日為客家人所建,但如今在這兩個地方,卻已無明顯的客家人蹤跡、廟中供奉的神明也非三山國王專祀,不過廟宇早已成為附近居民心靈上的寄託,也是鄉下老人家聚會的場所。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592
61082004 宜蘭縣 礁溪鄉 瓜仔雞麵 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店面,其實卻是一家經營超過40年的老麵店,附近居民都是這家店的常客。老闆解釋說,每一碗瓜仔雞,都是先用一個個小盅,加入醬瓜、雞腿、水,用細火慢燉而成,完整保留了食材的鮮味,吃得到甘甜的醬瓜、有咬勁的腿肉,以及香濃的雞湯,因此極受歡迎。另外,他還特別推薦人氣指數也蠻高的什錦意麵,豐富的配料,搭配細薄卻又Q又有咬勁的意麵,趁熱吃最能體會箇中風味。 宜蘭市中山路158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593
61082005 宜蘭縣 礁溪鄉 廟口紅糟魷魚 每到華燈初上時分,媽祖廟前的這家攤子才擺了出來,然後一直要營業到凌晨,因此40多年來,已經成為許多宜蘭人深夜吃宵夜的好所在。來此,標準的程序是叫一碗熱騰騰的香菇粥,再搭配一盤炸得香酥、咬勁十足的紅糟魷魚,美食下肚,不只餵飽胃腸,也教人打從心底感覺到溫暖與滿足。 宜蘭市中山路(媽祖廟口攤子)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594
61082006 宜蘭縣 三星鄉 天送埤 位處於三星最西邊的「天送埤」,100多年前尚是平埔族的居住地。日據時代,日本人在此興建水力發電廠、開採太平山林木,吸引為數不少的桃竹苗客籍先民移入,大多從事電廠、林場的相關行業,隨著伐木、焗腦業走入歷史,有些人回到了西部的原居地,有些人則選擇留了下來,以種植銀柳、蔥、蒜、梨等農產維生。 目前,天送埤的居民大部分為客家後裔,80﹪為桃園平鎮宋姓,以及新竹關西的張、戴、徐姓等家族。然而,境內並無明顯的客家蹤跡可尋,只偶而可以在田園中、大樹下看見「伯公」,以及一些傳統的老屋。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690
61082007 宜蘭縣 三星鄉 三星蔥蒜 由於三星鄉雨水充沛,並有蘭陽溪上游無污染的水源,加上雲量多、日照少,相當適合種植蔥蒜等農作物,產期更幾乎長達全年度。所產的青蔥為日蔥,蔥白長、質地細緻、蔥味芳香,至於白蒜則柔白細長、辛香味美,是軟骨花蒜改良出來的品種,具有香、甜、脆、軟四種特性。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692
61082008 宜蘭縣 三星鄉 三星上將梨 號稱三星四寶之一的「上將梨」,採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將梨山新興梨的花苞,利用高接方式轉接在橫山梨樹枝上,讓花苞繼續成長為果實,所得的梨子汁液多、甜度高、果核細、口感脆,品質不遜於梨山的產品,因產地為三星,發想到三星官階上將,所以取名為三星上將梨,盛產季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694
61082009 宜蘭縣 三星鄉 長埤湖 位於三星鄉員山村的「長埤湖」,海拔高度約175至190公尺間,據說湖底有地下湧泉源源不斷流出,以致湖水終年不枯竭。湖泊四周環繞著亞熱帶次生林,茂密蒼鬱,寧靜優雅,豐富的自然生態,成為鳥類的度假天堂。遊客可沿著環湖步道,來一趟賞鳥行!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695
61082010 宜蘭縣 三星鄉 安農溪分洪堰風景區 安農溪分洪堰風景區又稱「湧泉公園」,占地約兩公頃,公園內時見多種飛禽棲息,也有罕見植物密佈,是處兼具賞景及研究自然生態的風景點。這裡也是安農溪泛舟的終點,夏季時,從天山村下湖橋開始泛舟,長達12公里的行程約2小時完成,河道由窄而寬,溪流時而湍急,驚險刺激,時而和緩,流經田埂、綠野阡陌、鄉間人家,豐富的景觀,為泛舟之行加分不少。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697
61082011 宜蘭縣 三星鄉 卜鴨莊鄉村小吃 近年來,以三星出名的蔥蒜作料理的「蔥蒜餐」逐漸打出聲名,許多餐廳也都推出了蔥蒜大餐,其中,開業多年的「卜鴨莊鄉村小吃」,雖沒有華麗的外觀,卻是當地人、美食老饕最常捧場的店家,口耳相傳之下,也吸引不少遊客前來。 蔥蒜大餐的菜色有:蔥香鱸魚、蒜丁卜鴨、蒜丁燴蹄膀等等。其中的卜鴨,是將蔥、蒜、辣椒等香料塞入鴨肚中,再滷至入味,最後將整隻鴨放入油鍋中炸酥,切盤上桌,酥脆的外皮與充滿汁液的鴨肉,讓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不過這道佳餚需要時間料理,得事先預訂才能吃到。 宜蘭縣三星鄉義德村中山路63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698
61082012 宜蘭縣 三星鄉 天送埤味珍香卜肉店 在三星鄉有個出名的小店,每日店門外幾乎常看到客人排隊等著用餐,原來這是一間「卜肉店」,卜肉是取里肌肉去筋及油脂部位後,切成條狀,再沾麵糊油炸而成,外皮香脆,肉質滑嫩,可灑些芝麻、胡椒鹽味道更佳,搭配店中的酸辣湯,即是美味又平價的小吃。 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七段305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700
61082013 宜蘭縣 羅東鎮 羅東鎮 羅東鎮,是宜蘭縣最熱鬧的地方。根據史實指出,早在19世紀時,就有一些客家移民來到現今的北成社區開墾;20世紀初時,這裡則成為太平山的林木集散中心,當時,從桃竹苗等地遷入,從事相關行業的客家移民也不少。但至今,無論是遷出,或者被同化,比較難以尋找到客家人的聲音和身影。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701
61082014 宜蘭縣 羅東鎮 北成「客人城」 穿過熱鬧的羅東鎮市中心,接敬業路轉北成路,只見路旁一塊大石頭上書寫著「客人城」,我們細讀其下的碑文:「北成,臨廣興溪,為羅東西郊之地,地勢低窪泉水豐沛,19世紀初,漢人拓殖力進入羅東,其時先有粵籍移民因走避漳籍人士之驅趕,向北渡蘭陽溪而定居,此後,漳泉移民紛至沓來,粵籍自成一區,獨特有別,故以客人城呼之。如今三山國王舊祠尚存,北成一地景觀人文大異往昔,民人多已不知其由來,今幸留舊名,為本地之開拓史實,明白標記。」 如今,客家人開拓北成地區的史實,被記錄在這塊石碑上,徒留下「客人城」的舊稱呼,只留下對面的興安宮依舊矗立。現居當地的村民約略知道:這座廟裡奉祀著三山國王,以前,是客家人拜的山神,現在,則是他們的保護神,是庄頭的信仰中心。廟公說:「有拜有保庇」,是誰蓋的都一樣啦!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703
61082015 宜蘭縣 羅東鎮 羅東運動公園 占地47公頃的運動公園,由日本知名設計公司「高野景觀建築株式會社」所負責規劃,滿足了人們對綠地踏青、親水趣味,以及運動休閒的需求,不但成為當地人最愛流連的後花園,更是遊客必定造訪的景點。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705
61082016 宜蘭縣 蘇澳鎮 朝陽社區 位於蘇澳鎮東南方,境內80%都是山巒,因南澳溪經過,將設區分為娜娘及海岸兩個村落。  朝陽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團隊執行長李順義表示,他的祖、父輩是在日據時期,從新竹移民過來的客家人,當時跟他們一樣的客籍人家相當多,主要從事伐樟焗腦的行業,或者在日本人開辦的銅礦、水晶礦,以及海岸的青石礦、台灣玉礦等礦區工作,後來樟腦事業風光不在,礦產也陸續關閉,只的轉型為農民、漁民。  然而這裡山多平原少、耕地有限,再加上當時還沒有專屬的漁港,漁民不是的靠舢舨驚險的搶灘登陸,就是得借助東澳粉鳥林港靠岸,出海捕魚的風險極高,因此,越來越多人選擇離開,以致於至今居民只剩下800多人:閩南籍457人、客籍326人、噶瑪蘭90人。 隨著時代變遷,朝陽社區的老房子大多已改建,許多的客家後裔,雖然還知道自己的祖籍,但也都不會說客語了。因此,為了文化傳承,社區成立了[娜娘文化工作室],希望藉由靜態的[客家文物]展覽,以及舉辦客家布馬竹轎迎親古禮、製作原用來嚇阻原住民的古竹炮,讓年輕一代的人了解先民艱辛的開創歷史。 另外,位於社區活動中心旁的天后宮,是本地的精神信仰中心,創設於1924年,原起於新竹縣關西的徐紅人士移民來此時,隨身攜帶的一面媽祖令旗,以保佑深入山林砍伐樟樹時不會被瘴癘所害,果然令旗一出,不但本人連帶地村莊大小皆平安順利,村民感念所受到的恩澤,共同籌資興建了這座媽祖廟,幾經重建整修而成為今日所見規模。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784
61082017 宜蘭縣 蘇澳鎮 蘇澳冷泉 日據時代,日本人在蘇澳發現了水質即為清澈、含有細微天然氣泡、常年維持在攝氏21度的低溫礦泉水,於是用它作為主原料,創立了工廠生產彈珠汽水,以及特調[羊羹],就此打響知名度,至今,一提起蘇澳,許多人立即聯想到的就是這樣兩樣特產。 在炎炎夏日,浸泡在低於體溫的冷泉裡,再加上溶解在水中的一氧化碳所產生的天然氣泡,不斷地冒出、極輕極柔地按摩全身,感覺真是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如果還不過癮,還可以咕嚕咕嚕灌一大杯冷泉汽水,保證讓你從頭涼到腳底。 宜蘭縣蘇澳鎮冷泉路4~6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97
61082018 宜蘭縣 蘇澳鎮 南天宮 位於南方澳漁港底端,原是創建於日據時期的小廟,民國39年時曾重建,並於民國79年加以擴建,因為其間發生諸多媽祖顯靈的神蹟事件,再加上裡面奉祀一尊金身媽祖神像、由大陸著名雕刻師傅所塑造的立姿媽祖,以及五尊從湄洲恭迎來此安座的媽祖,名氣極為響亮,不但吸引許多人前來朝拜,更是當地最重要的信仰中心。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98
61082019 宜蘭縣 蘇澳鎮 南方澳漁港及南方澳大橋 南方澳第一漁港興建於日據時代,三面環山、一面向海、是東部地區最重要的漁港,除了各式的漁獲外,也曾經是採集珊瑚的大本營,後來珊瑚量銳減而風光不再,又回到單純的漁港歲月。至於橫跨其間的南方澳大橋,全長896公尺、寬15公尺、距離海平面18公尺,則是亞洲第一座單梁懸吊橋,主架構以鋼骨建造、極富彈性,具有耐抗震7級的實力,可隨著震源(比如載重量極高的卡車)輕微擺動,藉此抵消掉壓力。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999
61082020 宜蘭縣 蘇澳鎮 鳳鳴蘇澳羊羹本舖 鳳鳴蘇澳羊羹本舖,這家創業至今已有百年歷史的老店,所推出的羊羹,結合了蘇澳當地特產的冷泉、石花菜(天然海草,可提煉洋菜膠),以及特選豆沙轉化成的糖漿、麥芽糖,並遵循傳統做法、獨家秘方研製而成,因為甜位適中、吃起來又香又滑又Q,再加上原味、綠茶、烏龍茶等多種選擇口味,即受到當地人,以及海內外遊客喜愛。 宜蘭縣蘇澳鎮中山路18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3000
61082021 宜蘭縣 蘇澳鎮 廟口廖榮川米糕 廟口廖榮川米糕,位於南天宮旁,是一家老字號的名店,最熱賣的商品就是米糕。首先在小碗裡盛滿炊到恰到好處的香Q米糕,淋些細火慢熬的肉燥、加點每日從漁港採買新鮮魚肉做的肉鬆,以及切絲的清爽小黃瓜,就成了一道兼具香味及口感的小吃,再搭配一盅燉的軟嫩、原汁原味的排骨蘿蔔湯,真是幸福滿分的用餐經驗。 宜蘭縣蘇澳鎮南方澳江夏路9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3001
61082022 宜蘭縣 蘇澳鎮 南方澳肉圓、肉火庚 南方澳肉圓、肉火庚,位於廖榮川米糕對面的集中市場,是一家開業已40幾年的老攤子,以堅持傳統作法、精選食材而聞名。老闆做的肉圓,外皮Q勁十足,內餡的豬肉及麻竹筍則調味的又香又有口感。至於肉火庚則是用豬的?管仔肉?,裹上自製的魚漿,每一口咬下,嘴裡滿溢著豬肉的豐腴及魚肉的鮮甜,叫人印象深刻。 宜蘭縣蘇澳鎮江夏路臨時攤販集中場19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3002
61082023 宜蘭縣 蘇澳鎮 建華冰店 建華冰店,位於蘇花公路的起點,是一家近60年的老店,現已傳至第三代,店內所製造的冰品,可都是出自日據時代流傳至今的製冰機器呢!至於素材,則是採用當地所生產的各種水果,比如:百香果、檸檬、火龍果等,做出來的冰品不含人工味劑,而是帶著濃濃的水果香,口感綿密、清爽而有餘韻。其中最教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傳教士冰?,是昔日往來宜蘭、花蓮傳教士最愛,他們喜歡一次加上紅豆、大紅豆、花豆、綠豆、花生等配料,再加上一顆生雞蛋黃,料好實在、美味又營養! 宜蘭縣蘇澳鎮蘇花公路2段419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3003
61082024 宜蘭縣 蘇澳鎮 蘇澳鎮 蘇澳鎮,是蘇花公路的起點,更是日據時代客家人遷移到後山的中繼站,有些人翻山越嶺而來,有些人則乘火車到基隆再搭船抵達,聚集於此之後,部分人選擇陸路或者水路繼續南下花東,部分人則留了下來,主要在南端的大南澳當礦工、伐樟焗腦,直到礦場關閉、樟腦業沒落了,他們就轉型為農民、漁民。至今,在境內的朝陽社區,不但尋訪的到昔日客家移民的蹤跡,還成立一座客家文物館。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764
61082025 宜蘭縣 蘇澳鎮 蘇澳舊事 蘇澳古稱港口、東港、施八港。據說,從明代開始就陸續有海盜、西班牙、荷蘭人等先後再此登陸。至於較具規模的漢人移民,則是出現在清朝嘉慶時期,他們從宜蘭的北方開始,逐漸往南方推進,蘇澳位於最南端,也就成為最晚開發的地區之ㄧ,當時最知名的拓墾首領為來自泉州的蘇士尾,後人為了紀念他,把他的姓?蘇?與港灣的?澳?結合,稱這個地方為?蘇澳?。  日據時期,日本人循著清朝時期修築的蘇花古道興建了蘇花公路,並且開闢南方澳漁港、創辦各種礦廠,更在大南澳經營樟腦事業,這些建設都需大量勞力,因此,不但增加了宜蘭當地漢人的就業機會,也吸引其他縣市鄉鎮的漢人紛紛湧入,這其中也包括了從桃竹苗二次移民的客家。  在宜蘭大部分的地區,漳州人為漢人移民的主流,在蘇澳則以泉州人為多數,客家人在這些地方都沒有缺席,然而卻是相當的少數,經過多年的族群融合,客家色彩已被?稀釋?,只能從新城、隘丁、港邊、聖湖的四座三山國王廟,以及朝陽社區的客家文物館,找到客家人到此墾荒的確切證據。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778
61082026 宜蘭縣 礁溪鄉 黑店冰店 宜蘭市區老字號的黑店冰店其實一點都不「黑」,所有冰品一大杯只要30元。強調真材實料的黑店冰店,不管哪種口味,皆可吃到食材的顆粒,然而口感卻相當綿密、味道更是濃郁。最熱賣的首推花豆冰,就是用大紅豆為食材製作的冰品,十分值得一嚐! 宜蘭市神農路二段63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778
61082027 宜蘭市 三源行 來到宜蘭一定不可錯過宜蘭四寶:鴨賞、膽肝、金棗、羊庚。 三源行創立於民國25年8月,是由林木源先生與林游菊女士在日據時代於宜蘭市北館市場內創立木源露店開始,台灣光復後更名為三源食品行至今已有七十多年歷史,是一家溫馨老店,產品更是令人回味無窮。鴨賞更名列民國90年的總統國宴菜單而出盡風頭! 來此,可不要錯過肉質軟嫩、帶著甘蔗香氣的鴨賞,以及鹹香入味、帶著煙燻風味的膽肝,再加上不含防腐劑原汁原味的金棗,都是極佳的伴手禮。 宜蘭市昇平街46號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12656&ctNode=1922&mp=1914
61082028 宜蘭縣 員山鄉 員山鄉 員山鄉位於雪山山脈南端,因為境內有個圓形孤立小山丘而得名。日據時期,這裡建有宜蘭神社,許多重要的慶典也都在此舉辦。至於本地的客家族群,則主要散居境內的山區,以及雙連埤一帶。 員山鄉是個典型的農業鄉,境內盛產桂竹筍、柑橘、楊桃等農產品,物產豐富。近年來,更發展觀光休閒農業,比如枕山休閒農業區、大湖休閒農業區等,結合了生態教育與旅遊的樂趣,是全家老少周休二日的絕佳去處。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657
61082029 宜蘭縣 員山鄉 永廣廟、碧仙宮 客籍先民在境內幾乎都是山地的員山鄉開墾,早在清朝時期。至今順著山腳從北到南,還可以見到許多座三山國王廟,較為知名者有永廣的永廣廟,以及內員山碧仙宮。前者,廟內保存了清代的古匾和楹聯,同祀的還有三宮大帝、神農大帝;後者,則是蘭陽溪以北,許多三山國王廟的祖廟,後來因為境內人口愈來愈多,開始往溪南遷移,信眾還曾將大王和二王帶走,直到1993年才又重塑大王及二王的金身。 目前這些地方,客家人或因遷出,或已被同化,客家色彩並不濃,當地人也多半不會講客家話了,然而,卻依舊保留了在每年11月15日舉行秋收平安戲的傳統。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658
61082030 宜蘭縣 員山鄉 雙連埤 位於台九甲省道上、湖西村的雙連埤,海拔約500公尺,屬於內陸湖泊,埤底堆積了深厚的腐植質,周邊更形成幾塊草澤浮島,由此孕育出極為多樣的生物群,尤其是多達90幾種的水生植物,種類之多更位居台灣濕地之冠,因此,成為許多熱愛自然的人們,觀察濕地生態的最佳據點。 雙連埤除了是國內知名的濕地,也是尋訪客家蹤跡不可錯過的一站。根據學者的研究,早在清朝末年,就有來自竹東、北埔、橫山,以及桃園龍潭的客家人,因為原居地遭逢天災、耕地不足,想到花東謀生,後來卻因路途遙遠,部分人前往三星鄉,部分人則一路越過隘勇線進入雙連埤開墾,當時這裡是泰雅族的漁場,兩方族群時起紛爭,直到日據時期,日人壓制住了泰雅族勢力,才有更多的客家人遷入。 然而,雙連埤位居群山環繞之中,部分物資需仰賴外面的福佬生活圈,久而久之,就形成對外說福佬話,對內時則說客家話的情形,時間再久一些,年輕一代的人既不會說客語,也都在外求學、工作,地廣人稀的境內,只看見一畦畦的生薑、紅鳳菜田,以及在其間工作的老人家,並不容易僅從「外觀」找到明顯的客家蹤跡。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659
61082031 宜蘭縣 員山鄉 庄腳所在教育農園 位於枕山休閒農業區內,是一座結合了生態教育與旅遊趣味的農園,也是宜蘭縣政府所核發的第一家合法民宿。有營造背景、農村成長經驗的主人,從城市回歸到了鄉間,闢建了一座原打算作為自家人渡假使用的園地,後來,才在眾親友的要求下開放為民宿。 為了讓來此的遊客體驗到庄腳所在的魅力,農場設置了戲水區、庭園咖啡區,並提供「鐵馬」任君輕騎簡出,自在地穿梭田野小徑。此外,還特別設計了套裝行程,比如焢窯及DIY彩繪。多元的設施和活動,讓白天行程滿檔!入夜之後,則可以坐在池畔靜聽蛙鳴蟲叫,抬頭仰望滿天星斗,再配上主人精心烹調的家常菜,真是人間一大樂事! 宜蘭縣員山鄉枕山村波城路69-9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660
61082032 宜蘭縣 員山鄉 枕山庄休閒農場 以民宿為主的休閒農場,位在枕山休閒農業區的主要道路旁,四周種植著各種果樹,一年四季皆可品嚐到甜美的水果:4月下至5月中旬有水密桃、6月中旬至12月是百香果產季、7月至10月中旬可見火龍果,12月至1月則是金棗收成期。 為了讓遊客體驗農村的田園風光,這裡也準備了自行車,免費提供給房客騎往附近景點兜風。此外,寬廣的庭園,鋪滿綠油油草坪,設有人工小河貫穿其間,並種滿各式各樣的花草樹木,讓城市鄉巴佬有機會來一趟植物知性之旅。 宜蘭縣員山鄉枕山村波城路18-18號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664
61082033 宜蘭縣 大同鄉 大同鄉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大同鄉是個典型的原住民鄉,然而,境內松羅部落的玉蘭社區,曾經是太平山林業興盛時期的鋸木場,如今則是一處多族群共榮並存的地方,居民裡有泰雅族人、客家人、福佬人,以及退役的榮民,他們攜手同心地將「玉蘭茶」打出極響亮的知名度!近年來,周休二日風氣正盛,玉蘭茶園也名列國民旅遊的熱門去處,不妨來此,欣賞茶園風光、品嚐茶餐,看看這個寧靜的山中村落。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CuItem=12674
總共 828 筆,顯示第 151 到第 20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