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07秒, 共找到 537 筆資料,顯示第 101 到 2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year title summary author graduation_school graduation_department graduation_date scholarship
101年 臺北市客家文化治理策略之研究—以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為例 臺北市之客家族群大多屬於二次移民,因其位處都會區屬性,「隱形化」之趨勢一直被許多客家研究學者認為是客語能力流失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究臺北市客家族群遷移源流與發展,並依據臺北市客家文化政策論述其客家文化治理現況,且以2011年10月15日開園之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做為平臺,具體描述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與臺北市客家社團間協力互動之文化治理模式,透過此一文化治理模式,分析臺北市客家文化治理之方式與可行之策略。研究發現包括:(1)對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之「文化意象」、「文化建構」、「文化推廣」與「文化服務」治理看法態度上,不同族群間雖具有顯著之差異,但多抱持肯定之態度。(2)臺北市客家文化政策目標可透過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之空間實踐,並形成了臺北市推動客家文化政策與客家社團、所屬教育中心班別等協力合作之文化治理新模式。(3)以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流動之空間文化形式,貼近常民生活,使臺北市的居民們與這個空間重新產生關連,有效推廣客家藝文活動。(4)透過文化展演、研討會、主題活動等多元發展途徑讓更多的人認識客家,愛上客家,但唯有以客家文化為導向的文化形式再生與發展,才是讓整個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永續經營的關鍵。關鍵詞:客家文化、隱形化、客家文化治理、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臺北市客委會 邱郁芬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1.6 4
101年 《舞台上的文化、記憶與空間:台灣客家女性現代劇》(Culture,Memory,and Space on Stage:The Construction of Female Hakka Contemporary Theatre in Taiwan) Theatre is a location of cultures, the reflection of our daily lives, the present moment we are living. This thesis focuses on studying performances of the Hakka Contemporary Theatre created by female directors (Hakka and Non-Hakka) in Taiwan to observe how they combine western modern theatre forms with Hakka traditional and cultural elements and further transformed the specifics of Hakka culture on stage and represented various images of Hakka women. Through applying theories in relation to diaspora discourse, the hybridity of post-colonialism and postcolonial feminism and theatre study as the found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I attempted to critically examine the hybrid form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akka Contemporary Theatre to explore in depth the meaning of Hakka culture represented in theatre. In this thesis, I firstly offer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draw on hybridity discourse and feminism in relation to post-colonial study to discuss three elements: the interaction and negoti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Hakka women (including female directors and the Hakka actresses), Hakka culture, and modern theatre forms. Furthermore, as part of my research, I critically reflect upon a practical performance project I have undertaken to illustrate how Hakka culture could be presented as subject and be constructed as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Hakka ethnic group in post-colonial Taiwan. I hope that this thesis may encourage more Taiwanese to appreciate the value of Hakka culture and offer Taiwanese theatrical practitioners a practice of critical hybridity in associating ethnic and cultural issues of Taiwan in the future. 胡紫雲 "英國艾斯特大學 戲劇系 101.6 8
101年 建構服務淨值指標於客家傳統節慶活動之研究 近年來,愈來愈多的客家節慶活動相繼舉辦,如宗教慶典、地方特色、文化活動等,不但提供民眾觀光及休閒的機會,也帶動周邊產業商機與地方經濟成長。然而,節慶活動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有很多,包括活動主題具有吸引力、完善的活動規劃及獨特的文化特色等,除此之外,節慶活動期間的服務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行銷管理的角度而言,良好的服務品質可以讓遊客增加印象、持續吸引遊客參與節慶活動。因此,恰如其分的服務設計且使遊客感到滿意的服務內容是節慶主辦單位所要追求的目標。為了提升遊客滿意度,過去行銷管理的研究一直著重在品牌淨值或服務品質方面,然而在客家傳統節慶活動較忽略以品牌淨值或服務品質作行銷策略規劃。因此,本研究將以品牌淨值及服務品質之構面來探討客家傳統節慶活動的服務,建構客家傳統節慶活動的服務淨值指標。藉此瞭解遊客對客家傳統節慶服務知覺熟悉程度及知覺有用程度,並依據指標可以瞭解哪些服務已被過度重視或是需要加以推廣。本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及質性訪談的方式收集資料,並根據服務淨值指標分析結果,給予節慶主辦單位在節慶活動服務品質之建議。服務淨值指標採用矩陣視覺化的展現方式,使得節慶主辦單位容易理解,為客家傳統節慶服務提供了全面評估的好方法,並且可以避免浪費太多人力或社會資源,做為傳統節慶活動管理規劃及資源分配依據。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對節慶主辦單位提出以下建議,首先可針對不同年齡之遊客擬定客家傳統節慶服務策略,第二、維護節慶活動場所環境清潔,並提供定時清運垃圾服務,第三、設置安全防護設備、專人不定時巡邏,保障遊客活動安全,第四、體貼行動不便者或身心障礙人士,建設無障礙設施環境,第五、培養服務人員專業能力,提供優質人員導覽服務,第六、運用E化服務加強活動宣傳,以資訊科技提升服務品質,第七、加強行動服務的體驗及宣傳,提供遊客多元化的服務,最後,採用電子化視聽解說媒體取代傳統解說牌或解說摺頁的發放。關鍵字:客家節慶、服務淨值指標、SERVQUAL、服務品質 彭怡珍 國立聯合大學 資訊與社會研究所 101.6 4
101年 從小美園到雲華園(1922-2011):女伶視角下的客家戲班 本研究藉由深?訪談、參與觀察以及文獻史?之分析,建構出「小美園」與「雲華園」兩代戲班女伶之生命史,並以此女性史視角,觀察客家戲班經營與女伶的戲班生活。統整分析橫跨兩代的女伶故事,並以女性角度切入戲班研究後發現,大正年間客家改良戲的開始,完全是由男人主導創造,為了因應女班的潮流所需,掌控女性成了男性班主維持戲班經營的重要方法。而因為婚姻、收養或者是上一代的婚姻關係而踏上戲台的女伶們,卻也因為成為女伶,從此被限制了婚姻與人生選擇。隨著社經環境變遷,內台戲蕭條的民國五、六十年代,原本就不多的男性也離開戲班轉行,但緊密鑲嵌在社會結構中的外台酬神戲,仍須有演員和戲班予以滿足需求。於是,在原本的社會結構中已同時扮演其他角色的女伶們,才得以在演出戲金日漸微薄的條件下,以「半專業」的兼差方式,參與外台戲班的演出工作。而這樣不定期出外演出的需求,卻也提供女伶們一個合理外出結群的理由。隨著本土文化日益受到重視,客家戲的保存與發展在近年來也得到客委會與地方政府的支持,不少劇團亦開始積極投入政府單位所舉辦之比賽或徵選,在講求傳統與精緻並存的新展演條件下,躋身文化場公演行列,以增加演出機會並提升劇團知名度,是目前許多客家傳統劇團的發展目標。然而,這看似重返內台的機會,卻與這群老女伶的戲班無關,多由男性團主帶領的新型態戲班,其具備之能力與資源優勢,勢必在不久的將來取代高齡的外台戲班。女伶受限的人生與婚姻,是傳統社會框架下的束縛與壓迫,多半選擇順服於傳統的她們,卻也藉著演戲的本事,找到了中年之後的人生舞台,她們以結群演戲的方式突破生活中的限制,獲得情感的抒發、寄託以及短暫的自由。但也為了保有這樣的結群自由,她們克盡己力、分工合作維持了戲班的運作。女伶們面對人生與婚姻限制時的抉擇與掙扎,是客家女性真實情感與真實樣貌的書寫,她們的故事不同於以往的典型,也豐富了客家女性的樣貌。關鍵字:小美園、雲華園、客家戲班、生命史、婚姻、女性結群 黎育叡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0.12 6
101年 屏東六堆地區的稻米文化 我國加入WTO後,糧價受到影響,加上民眾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稻作變成夕陽產業。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探討稻米文化在屏東六堆客家社會的過去與現在隱含的精神意涵。本研究以20位居住在屏東六堆地區的居民為研究對象,採用質性研究,運用文獻分析法、深入訪談法和參與觀察法,收集當地居民與稻米、米食或粄類相關的個別記憶,利用集體記憶的???彙整六堆客家人對稻米的共同記憶。第一章說明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主要是提出研究者在屏東六堆地區的稻米文化中,所發現稻米和米食在客家社會象徵問題中之探討。第二章則對稻作的起源和流變、稻作文化等作一歷史性的考證與探討。第三章簡介屏東六堆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口分布,記錄過去傳統耕作方式以及和農作物相關的信仰。第四章是整理、歸納常民對米或粄與日常生活、歲時祭儀的記憶,進而分析其在飲食習慣和文化層面的實質意涵,最後則探討六堆客家俗諺語中稻米或米食的文化意涵。第五章是以稻米為探討核心,以婚姻禮俗、生育禮俗、喪葬禮俗等主題,來分析客家人與米所形成的文化形態。第六章將本論文作出歸納結論,並提出未來的展望與建議,以利後續研究者之參考與研究。 ii 研究結果發現,稻米在屏東六堆客家社會中有以下幾種文化功能:一、飲食面:在口味偏好上,老一輩客家人大都堅持三餐吃白米飯,不同的祭祀儀式的祭品─紅粄、龜粄、錢粄、紅粄仔,都賦予吉祥的意義,且有固定的製作材料與方法,表現出祭品的原則與口味的堅持。除此,客家人亦會配合植物的生長季和功能性,製作其他應景的粄類。二、祭祀面:多樣化的粄類表達對祖先、神明至高無上的敬意以及吉祥的表徵。稻農們祭拜田頭伯公和神農大帝,顯示客家人在靠天吃飯的年代裡對天地敬仰的畏懼與感恩。三、生活面:稻草當生活燃料,米糠可當營養品餵家畜,白米也被視為辟邪之物。四、教育面:從講求吃飯的規矩中,反映出客家人教養子女的態度。從六堆採集與米相關之俗諺語、歇後語,從而分析當時的社會背景,客家人重情義、刻苦的族群性格,務實的生活態度以及幽默的思維方式。五、禮俗面:稻米以不同的形式融入客家人的生命禮俗,穀種在婚姻、喪葬儀式都代表客家人重視傳宗接代,多子多孫多福氣的觀念。白米在生育禮俗中被視為是辟邪的萬靈丹,在婚姻禮俗中用來勉勵新人要同心,才能衣食無缺。白飯在喪葬禮俗中是盡孝道的詮釋。糯米飯用來期許所嫁之人事業有成,所生之子前途無量。此外,本研究建議有:一、以有機栽培、異業結盟的行銷方式,創造稻農的商機。二、將稻米文化的特色納入學校鄉土教學中。三、後續研究者以閩南或原住民族群的稻米文化為題,進行族群文化的比較研究。關鍵詞:米、粄、稻米文化、客家、集體記憶 劉秀俐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100.6 5
101年 客家敬字亭文化與運作—以新竹縣新豐扶雲社為例 本文研究新豐扶雲社之組織運作,透過先民對知識的傳承,產生對文字的尊敬愛惜,而興建敬字亭,焚燒字紙,進而組成惜字會,維持敬字亭的運作,客家地區對敬字亭的保存比較完整,這種敬字文化,為地方帶動了讀書風氣,提升了地方文化。敬字惜紙是漢文化對文字崇拜的表現,敬字亭則是文字崇拜的具體作為。對文字的敬畏,盼科考中舉光宗耀祖飛黃騰達,以及宗教的教化,都推波助瀾讓敬字惜紙更具正當性,也更為客家人接受且傳承。敬字亭的存在,見證客家人愛惜字紙的文化堅持。學者專家對惜字亭的研究,卻獨獨未見「新豐扶雲社孔聖亭」的討論,「新豐扶雲社孔聖亭」建亭一百三十餘年以來,從未間斷祭祀,且有全臺獨一無二的運作組織,殊為可惜。本文補足前輩學者未及探討的遺漏,為保存敬字惜紙的文化傳統留下見證。本文透過文獻爬梳,運用田野調查法,輔以親身參與及訪問法,對「新豐扶雲社孔聖亭」做一全面性的整理,從見證儀式的參與觀察,拍照記錄,進而訪談創社社員後裔及文史工作者,透過深度訪談,挖掘出僅在口傳之間的記憶,拼湊出更貼近真實的新豐扶雲社板塊,協助我們更深入的瞭解新豐扶雲社。我們將新豐扶雲社及孔聖亭的緣起、組織、運作情況一一補實。本文發現敬字文化是儒家知識傳承的載體,「新豐扶雲社孔聖亭」是全臺擁有土地,因地緣及業緣型態組成的客家敬字亭組織,有創亭以來不曾間斷的客家敬字亭運作,是傳嫡子的社團組織,擁有補助出席祭祀的交通車馬費,還因應法令規定,成了全國性的社團組織,因擁有客家敬字亭文化而影響地方文化。盡管時間、法令、人事更迭,唯一不變的是傳承敬字惜紙的傳統。【關鍵字】:敬字亭、惜字會、客家文化、扶雲社、新豐扶雲社 謝乾桶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0.6 4
101年 傳承的堅持與適應—以新竹地區客家八音藝人彭宏男及「關西祖傳隴西八音團」為例 客家八音為客家器樂曲的代表,在農業社會時期,客家族群不論在歲時祭儀或生命禮俗中,都可發現客家八音在其中的運用,對於客家族群的生活與信仰而言,客家八音代表著歡慶的重要時刻。由於社會環境轉變等因素,客家八音在許多方面產生變化,筆者以新竹地區「關西祖傳隴西八音團」及團長彭宏男為研究對象,來探討社會變遷下客家八音逐漸演變的脈絡。論文以現今和以往客家八音在歲時祭儀與生命禮俗當中的運用情形,來觀察客家八音發展的軌跡。並藉由記錄陳述「關西祖傳隴西八音團」的發展背景、演變和現今狀況,來了解客家八音團在社會環境改變下產生的轉變。同時研究團長彭宏男的技藝及其對於祖傳工尺譜的轉化與詮釋方式,並將彭宏男與其家族今昔傳習的情況做為對照,探討社會環境轉變對其傳習產生的影響,以及傳習內容中堅持與適應的部分。以傳習和技藝為主軸,了解彭宏男與其客家八音團如何在台灣社會變遷下因應而生的轉變歷史為縱軸,探討現今彭宏男堅持的傳統對客家八音變遷與適應的影響為橫軸來進行研究,從而了解客家八音在社會環境與文化影響下的呈現,也同時探究客家八音藝人、團體在面臨轉變時所採取的堅持、適應與調整。關鍵字:客家八音、傳習、客家器樂曲、彭宏男 謝聿蓁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民族音樂學研究所 101.6 6
101年 六堆客家人與臺灣本土黑豬之文化建構 根據全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呂學系的研究國隊利用細胞緣與粒緣質量 DNA 之遺傳訊息,經由分子被緣之分析,指出現今六堆客家人飼養的黑 毒者具有獨特的金海本主黑豬之遺傳特徽。因為全灣客家族群本著純棋勤 儉和係守的性格,封寄少數受海A京生黑豬係留在六堆客家庄,這些未被重 役的全灣本主黑豬,無論在文化吾吾儀或生活經濟上皆在客家文化中,扮 演重要角色,但至今,全灣本主黑毒者與客家人社祥生活相關的研究者 未 被提及。本研究主要以屏來縣、內瑜 、竹田地區曾券發通和正在發買車黑豬的客 家農民共 11 位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和深度訪談法 等質性技術探討金海本主黑豬在六堆客家村落中被保種與淘汰的可能因 素,探究兩者問互動所產生的文化,紀錄六堆客家人與黑豬共同的記憶 以作為六堆客家重要的文化資產,並在經管理念的建構上,輔以閩!有養 豬農民的訪談做簡單的比較。研究結果顯示:黑豬隨著客家移民來到全灣,是從前農民主要的創 業,不但可增加家庭的收入,還能提高農 t色的肥力,在農作文化上具代 表性。在飲食文化上,豬肉料理的「械、肥、香」是客家系最具代表的 特色。在學中巳文化上,黑豬是客家人信仰吾吾典的重要牲趟,豬攔伯公是 發豬農民的信仰。在經營理念上,因價格平穩、投資風險小等因素,符 合客家人保守的個性。黑豬飼養從副業轉做企業化經營,雖然經營方式 和文化已改變,但精神卻還在。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建議在文化層面上,蒐集黑豬之照丹和過去故事以作為史料收藏。在技術層面上,確立六堆種公豬之種原和遺傳資源, 做好配種管理、品牌認證及建置後續肉品加工的機制。在行銷層面上, 找出臺灣本土黑豬的利基市場,做出市場區隔,結合客家的文化背景, 以創出獨特的肉品市場。在其他層面上,結合農民的力量共同為黑豬產 業振興計畫盡一份心力,開創更大的產業利益。在後續研究上,期許未 來對臺灣本土黑豬的產業和民眾的觀成進行探究。以上建議,希望提供 六堆客家黑豬相關產業的業者及未來研究者做為參考。 關鍵詞:客家、臺灣本土黑豬、集體記憶、文化資產、種原保育 李芃蓁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99.6 4
101年 關西地區客家婚俗變遷之研究(1935-2010) 本研究的目的在瞭解關西地區客家婚俗之變遷概況,以關西地區為研究區域,運用滾雪球抽樣的方式,從中選取昭和十年(年)至民國年(年)間結婚的客籍夫妻作為研究對象。全文以時間為縱軸;以婚俗儀式及器物為橫軸作探討,根據社會經濟背景將整個婚俗變遷的過程分為三個時期,進行三個時期婚俗的比較,觀察該區婚俗變遷之脈絡,並分析其文化意涵。 客家傳統婚俗分為五個流程,即議婚、過定、送日子、迎親與轉門。依據調查結果,第一個時期(昭和十年 民國 年),婚姻方面仍然是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一時期男尊女卑及重視子嗣的思想觀念極深,婚俗禁忌也較另外兩個時期為多。第二個時期(民國 年),台灣的經濟情況逐漸好轉,此一時期的婚俗變化較多,但對於傳統倫理道德方面然相當重視及遵守。第三個時期(民國  年),此時期社會快速的變遷,凡事皆講求速度與效率,婚姻禮俗上也相同的追求簡單與快速,部分禮品器物改為折抵現金的方式贈送,婚俗儀節也顯得更為簡化。這個時期工商業雖然發達,生活水準也相對提高,但婚俗仍然相當具有客家及地方特色。 綜觀關西地區客家婚俗從年至年間的變遷,可歸因於經濟因素的影響、地域環境的影響、婚姻觀念的改變、文化傳播的影響及家庭結構的改變。即使婚姻禮俗的儀程、器物、禁忌有所變遷,但婚俗中仍存在許多文化意涵,例如:分離、過渡、結合的民俗意象,祭祖敬神、偏好雙數、喜用紅色、多用甜食、重子嗣等觀念以至今仍相當的重視。近年來客家人與其他族群通婚的現象日漸普遍今日的客家婚俗,在傳統禮俗的基礎上,發展出另一個適應當代的模式,融入更多其他不同族群的文化,而使原有的客家傳統婚俗產生更大、更深的改變,形成另外一種不同的風貌,後續的發展與變遷,值得再追蹤考察,深入探究。 關鍵字:關西地區、客家、婚俗 陳霖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班 99.7 4
101年 後(后)堆福泉堂關公民間信仰之研究 本研究主要討論內埔客家地區的關公信仰,以及后堆褔泉堂的關公信仰與聚 落發展,研究內容共分成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及其範圍和限制、 研究採取的方法和步驟以及前人的研究:第二章探討關公的形象、信仰的形成、 傳說、神格、封號誼號及客家原鄉的關公信仰;第三章討論在台客家的關公信仰, 還有鷺堂、恩主公、儒宗神教與關公信仰的關係。第四章探討內埔客家地區的關公廟宇一后堆褔泉堂、勸化堂、福善堂三座廟 宇的歷史治革和聚落之間的關聯,三座廟宇與信徒之社會關係,三座關公廟的特 點;第五章研究分析后堆褔泉堂關公廟宇的源流、廟宇空間結構、廟宇檻聯和經 費使用,及兩E神、祭祝活動,還有信仰的範圍與變遷、尋找出和聚落的關聯,后 堆褔泉堂的特色九獻禮、關聖帝君百首靈籤、復醒金歲六部。第六章本研究結論發現 :一為內埔客家地區三座關公廟宇的四項特點,分別 為起初不是以關公立廟、日治時期同時轉為關公信仰、警堂以儒教宣化眾生、關 帝當玉皇的傳說。二為南部客家建立關公廟宇的對象為平民百姓,與北部客家建 立關廟的對象為戒菸民眾,有所差異。三為后堆福泉堂春秋三祭九獻禮是特殊祭 儀、關聖帝君百首靈籤與復醒金鐵六部具有儒家思想。關公信仰經過歷史時間、空間的洗練,發展出適合本士的特色,期許后堆褔 泉堂將關公信仰文化保存與傳承發揚光大,在末來的歲月中,仍舊陪伴信眾,給 予最誠摯的精神依靠。 關鍵字 : 關公信仰、內埔客家、后堆褔泉堂、勸化堂、褔善堂。 李雪菱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學系 碩士班 100.2 4
101年 日據時期北客再次移民之發展歷程研究:以雲林縣林內鄉、莿桐鄉為例 客家人在台灣的開發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北客再次移民」從日治時期至光復前後,由於災變頻仍加上南北縱貫鐵路的開通,原居桃竹苗山區佃田耕作的北客們,為尋求更好的生活環境,在台灣島內四處尋覓合適的地區,其中一些人選擇在雲林附近的鄉鎮地區落腳,這些地區就是本文所要探討的範圍,以林內鄉的林北村、林中村、烏塗村及莿桐鄉六合村等村為主要研究重點區。 日治時期在大批北客移民潮中,許多家戶並非遷徙一次就定居,有些經過多次的遷徙才定居下來,也有來來去去再返回此地,也有少數因適應不良而轉回原居地。北客移民從桃竹苗的丘陵地遷移到濁水溪的平原地,由客語區進入到閩南語區,語言的隔閡常造成不便與摩擦,不同人群之間的調適問題,也是造成移民再次遷徙的另一項因素。 本文從探討雲林地區的地理環境、氣候土壤、歷史因素等連結,藉以瞭解移民過程與當地的地緣關係,以及墾拓河壩地的艱辛過程。並從原居地的生活方式,做橫面的剖析探討,藉以釐清北客們遷徙此地聚居的目的與地緣屬性,是否影響著他們所從事的產業,信仰的在地化、語言的流失和建築形式的改變。研究內容以口述訪談紀錄為主,作為文本的另一項真實的呈現。北客南遷於此,形成聚落的原因為何,是血緣的脈絡關係?還是親友的點狀網絡形成?聚居及散居的分布情況是否隨著「水」緣而居?在這兩鄉中的田調過程中,的確發現了不少連結關係。 研究的另一重點就是客家話,它不但是客家文化的命脈之一,也是過去客家的歷史軌跡,失去了語言,客家文化也將一點一滴的流逝。從田調過程中,已感覺這項隱憂,是否即將隨著歲月的流轉而消失殆盡,成為下一個世紀的另一群「福佬客」。 關鍵字:客家、客家話、北客南遷、再次移民、墾拓、河川浮覆地 謝惠如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客家文化研究所 101.6 5
101年 農業體驗遊程之遊客滿意度及消費行為:以新埔鎮金漢柿餅教育園區為例 北臺灣的客家聚落新竹縣新埔鎮以柿子產業聞名全台。旱坑里一帶農民早年多以種植和販賣柿子營生,跠後為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與利潤,逐步演變為加工與外銷導向。新埔柿餅不僅僅是當地重要的經濟商品,更是重要的客家庄傳統美食。然而,隨近來中國大陸地區大規模栽種與低廉人力成本的柿子產品陸續進入市場,面臨沈重競爭壓力之下,新埔柿農與柿餅加工廠業者開始思考,以結合文化創意、休閒遊憩與體驗農業的方式,為新埔柿餅產業與新埔鎮的觀光轉型發展發展另覓出路,更亟待學術研究與產業推廣協助。本研究場域為新埔鎮「金漢柿餅教育園區」,因其獨特以彰顯柿餅之產業、工藝、歷史與人文的創新導覽解說服務,以及經由教育推廣作為主體來增加產業文化能量與產值的經營模式。研究期間為2010 年10 月至2011 年1 月的柿餅產季,以參加其園區內農業體驗遊程(柿子產業解說、柿染工藝體驗)遊客為研究對象,共計回收721 份問卷方式,從而分析其遊客特性、遊客滿意度,以及在參與體驗遊程後之消費行為各變項間的關聯性。研究結果發現: 1.「柿子產業解說」體驗遊程因子的滿意度達顯著差異,依序為「整體滿意」>「歷史人文」>「人員服務」>「農村產業」;2.「柿染工藝體驗」體驗遊程因子的滿意度達顯著差異,依序為「整體滿意」、「人員服務」、「農村產業」和「歷史人文」; 3.「柿子產業解說」及「柿染工藝體驗」都參加的體驗遊程因子滿意度達顯著差異,依序為「歷史人文」>「整體滿意」>「農村產業」>「人員服務」。4.多參與不同體驗遊程能提升遊客對體驗遊程的「整體滿意」;5.參與體驗遊程的遊客六成以上都會產生消費;6.參與「柿子產業解說」和「柿染工藝體驗」對遊客之重遊意願有正向影響;7.參與體驗遊程能有效增加遊客的重遊意願;8.體驗遊程滿意度對遊客的推薦意願具有正向效果。本研究以柿餅觀光遊憩為例,除希望能夠增加柿餅加工業者對遊客休閒遊憩與消費行為之掌握,協助其改善並創新以柿餅文化為主體的體驗遊程之外;更能從農業文化教育和體驗經濟發展角度,為臺灣其他以農業為主的客家鄉鎮和聚落,提供產業轉型與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參考。關鍵字:新埔柿餅、體驗經濟、遊客滿意度、消費行為 張筱君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0.11 4
101年 竹南龍鳳宮建大神像對宗教場域的影響 竹南地區的廟宇大約有四十四座,占全縣廟宇的兩成左右,廟宇所衍生的宗教活動也相當發達,和臺灣其他濱海港市一樣,竹南的民俗風情中,媽祖崇拜是最熱烈的信仰活動。現在來到竹南,會發現一個小小鄉鎮竟然有兩座大神像,分別由后厝龍鳳宮及竹南頭份造橋五穀宮所建造,其中由后厝龍鳳宮所建造的大神像,為家喻戶曉的海上女神媽祖,另一座由竹南頭份造橋五穀宮祀奉的大神像,則是坦胸露臂、手持稻穗的神農大帝。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廟宇蓋大神像的呢?蓋大神像的作用是什麼?蓋大神像有用嗎?這些都是本研究所關注的。本研究透過「民間信仰相關研究」、「宗教場域競爭」、「聖與俗」、「資本轉換」四個部份探討竹南龍鳳宮建大神像對宗教場域的影響,並利用質性研究中的檔案資料蒐集、深?訪談與?與觀察為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發現清代中港溪流域地域的開發與閩、客利益的競逐,使得竹南地區原本共同祭祀的地方廟宇,因祭祀的衝突及分類械鬥的影響而分裂,逐漸演變成跨鄉鎮及區域內相同信仰的族群界線;閩、客族群信仰上的爭逐,除了讓媽祖信仰分裂擴散,更形成竹南地區宗教場域內廟際間的競爭。其次,至今趨向式微的族群意識並沒有淡化廟際間的競爭,而是由廟宇間的族群競爭漸漸轉變為香火競爭。因此,廟宇必須運用各種手法,維持靈力,如:建大神像、舉辦地方活動,凝聚地域認同感、送日曆或參加吃福活動,加強與友廟交流、「招」進香團到廟裡進香,讓身處於神聖場域的信徒,在人氣旺盛的熱鬧祭祀活動中,在氣氛的感染下,對神明的靈力產生信心,覺得神明很有靈力。再者,后厝龍鳳宮以「最靈」、「正統」、「歷史淵源」,建立它的「神威顯赫」和「香火鼎盛」,凸顯媽祖和地方開發及歷史事件的關連,以提升媽祖在竹南地區這個場域中的地位,近年更加入由大甲鎮瀾宮主導的臺灣媽祖聯誼會,企圖凸顯廟宇的地位,讓后厝龍鳳宮愈是「香火興盛」或「靈驗遠播」,信眾來朝拜,爭取此場域內更多的香火。 人氣的匯聚在很大程?上要人去經營,神明人氣的匯聚相當大的程?上都是決定於人,人在靈驗事蹟的創造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說,?管是人氣的匯聚還是靈驗事蹟的創造,既要神也要人。 唐鶯妮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1.6 4
101年 文化保存與文化治理:以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為例(2005-2010) 新竹高鐵都市計畫的發生,寧靜的新瓦屋林姓傳統客家聚落被劃定為公園預定地,範圍內30 多棟老建物必須剷平,因地方陳情及公部門文化政策支持得以倖存、2005 年以都市計畫法劃設為全台第一座客家文化保存區。本論文以Tony Bennett 治理性(governmentality)概念出發,首先,關注在此文化保存過程中,公部門執行團隊如何在看似對立的中央與地方、傳統與創新文化、新舊居民及地方文史工作者不同期待的拉扯及政策限制下,形成經制度、程序、分析與計算的治理主軸,在文化技術執行上發揮能動性,並建構出客委會籌備處當下承載的客家文化政策脈絡。再者, Bennett 認為博物館的文化治理與展示是政府權力裝置的一環,透過長期參與觀察與深入訪談,細緻觀看此座博物館中各項展示爭議的發生場景,在此空間權力部署中,忠孝堂祖先公廳的保留、集會堂9 尺玻璃屋的興建到入口種植的樟樹,的確可以回應他所說展示的選擇如何作為提供權力的表述與工具,但是此外也發現,地方居民服膺的不只是權力的宰制,在籌備處遷離到縣府的接管、權力運作與政策混亂之下,已自成一格的發展出保存區自主運作的方式,建構起社區的自我認同。客家文化設施的討論議題經常單獨就政策或展示協商作為主題,本文期透過此微小卻細緻的保存歷程分析,回應Bennett 文化與政府治理間實踐對話的可能,同時也藉此視角尋求客家文化或明或隱的文化價值意涵如何鑲嵌其中。關鍵字:文化保存、文化治理、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涂美芳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1.1 5
101年 西螺溪下游地區宗教活動與人群關係—以西螺街媽祖信仰為中心 祭祀圈研究透過地方廟宇與人群關係的觀察,解釋臺灣漢人族群、地方社會與信仰文化的發展,這一方面的研究已經累積相當豐富的成果。儘管透過祭祀圈及信仰圈概念的運用,可以對當代或特定時間內的信仰狀況提供表象的解釋,但是就祭祀圈及信仰圈概念的本質而言,應該更進一步思索地方社會背後所蘊含的歷史、文化、經濟等因素,以及其社會網絡如何形成的問題。本論文〈西螺溪下游地區之宗教活動與人群關係── 以西螺街媽祖信仰為中心〉針對西螺溪(今濁水溪)下游地方社會作一貫時性的討論,一方面透過文獻研究,從歷史演變的過程,討論西螺溪下游地帶埔漢、閩粵族群關係,以及西螺地方社會發展的複雜性;另一方面輔以田野現況的調查,剖析西螺街媽祖信仰活動背後的人群、商業與交通網絡的形成,試圖全面性掌握人群、宗教與地方社會的形塑過程。換言之,本論文從地域史與族群關係史的觀點,透過古文書、廟宇碑記、地方士紳文集與日人宗教調查等資料,輔以田野調查與口述歷史,勾勒西螺溪下游的地方社會特色,從而考察現今西螺地區媽祖信仰之遶境活動範圍與村際網絡形成的歷史由來。本論文以西螺福興宮「螺陽迎太平」的媽祖遶境活動為例,考察遶境範圍何以集中於今日二崙、崙背、西螺、莿桐四鄉鎮。福興宮媽祖遶境範圍的形成,與清代西螺商業街肆的發展,以及西螺溪下游村落的互動關係皆有密切關聯。本論文透過漢人移民拓墾活動的討論,一方面由西螺街肆的成立,檢視交通網絡、交易活動與媽祖信仰傳播、擴散的關係;另一方面分析西螺地區以「詔安客」為主的漳人勢力的形成,以及其對地方社會發展,特別是福興宮、廣福宮信仰人群網絡的影響。根據本論文的研究可以得知:日治時期日人調查西螺溪下游所見「西泉東漳」的人群地理空間分布,為十八世紀以來逐漸形成、十九世紀上半確立的現象,而其中的漳人乃是以「詔安客」為主的人群。換言之,西螺地區「詔安客」優勢人群的出現,為十八世紀以來地方社會人群整合的歷史結果。本論文不僅釐清現今全臺最大「詔安客」人群分布形成的歷史由來,也討論「詔安客」中張廖、李姓宗族的收族方式,說明了西螺地方社會之宗族建構的策略不同,其對於地方影響力所出現的差異;並證明以詔安客為主的漳籍人群之社經地位,及其對於現今本地媽祖遶境範圍所具有的深遠影響。福興宮與廣福宮信仰範圍的形成,乃是西螺溪下游水陸交通、「詔安客」為主的漳籍人群網絡,以及西螺商業街肆發展的相互影響之結果,其表現在「謝平安」、請「頭香」與「貳香」等活動上,明顯地與麥寮街拱範宮為主的泉人勢力圈有所區隔。總之,西螺街媽祖遶境活動所反映出的,其實是「詔安客」為主的漳籍人群活動與西螺街肆商業發展的這一深層結構,以及兩者相互影響發展的歷史過程。關鍵字:西螺、詔安客、西螺社、?兒干社、媽祖信仰、族群關係 楊朝傑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碩士班 101.7 5
101年 釋教打血盆儀式的意涵、流變與傳承:以新竹縣橫山鄉春盛壇為例 本研究以新竹縣橫山鄉春盛壇啟建之喪葬拔渡法事為主要觀察對象,採用質性的文本分析法與田野調查法探討「打血盆」儀式的意涵、流變與傳承。論文包含兩大主軸,一為建立新竹縣釋教儀式專家的傳承系譜,另一則為描述打血盆的整體儀式過程,包含儀式場的布置與儀式角色,同時透過分析各家的血盆文本,據此討論打血盆的儀式意涵與流變。 關於儀式專家傳承方面,首先以口述訪談資料建立新竹縣主要釋教家族的師承系統,藉以梳理新竹客家地區釋壇彼此的關連性、分佈現況;其次,再加入除戶資料、科儀文本,進而探溯其傳承和源流。在打血盆儀式方面,本文分析自田野蒐集而來新竹地區春盛壇、萬盛壇、廣盛壇,苗栗地區源興壇以及中國大陸廣東豐順的血盆文本,同時觀察並記錄新竹縣橫山鄉春盛壇啟建之喪葬拔渡法事,聚焦於打血盆儀式,歷經遊獄宣經、目連請佛、土地公引路、開鬼門關、破獄門、拜血盆、飲血盆酒、團圓酒與贖燈碗八個階段。在這個歷程中,女性亡靈經由儀式專家帶領孝眷共同展演之儀式戲劇「目連救母」,至儀式最高峰之飲血盆酒、團圓酒結束後,得以解除血湖之罪,終獲拔渡。 本研究發現,在新竹縣釋教的傳承上,萬盛壇系統是分布最廣、派下人數最多的一個流派,換言之,多數釋教儀式專家的知識養成乃源自於萬興壇系統,並與大陸地區的香花佛事相承一脈。而透過儀式的觀察與文本的分析,歸結出新竹地區客家族群打血盆儀式所呈現出經血的文化乃是一元的特性:女性等同汙穢的宿命在血 II 盆儀式中不斷的被演繹與強調。另外,儀式中孝道包含「性別」,性別意謂著「汙穢」,這個汙穢必須透過子嗣去除,這也是打血盆儀式孝道的關鍵所在。 關鍵字:釋教、喪葬拔渡法事、打血盆、客家、香花和尚 劉美玲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0.6 6
101年 枋寮義民廟義民爺信仰之擴張與演變 本文以枋寮義民廟的21座分香廟為研究主軸,探討義民爺信仰由清領時期、經日治時期到戰後的變異,其發展機制、傳播媒介與傳播動力,而在在地化的過程中,保留了哪些義民爺信仰「原鄉」的內涵,又做了何種改變以適應大環境,希望能進一步呈現臺灣客家義民爺信仰多樣化的史實,以及此多樣文化形成的背景知識及其所體現的時代意義。影響分香廟在新移居地發展的因素,包括:北客是否為優佔群體、信仰人群如何處理祖籍神與聚落中其他神明的關係、靈媒(鸞生、乩童)及其辦事能力等。其中,乩童的有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做為締結北客、義民爺信仰與新移居地居民三者的關係間,具有穿針引線的功能,強化義民爺信仰的凝聚力。分香廟呈現義民爺信仰的演變方面,本文以枋寮義民廟為比較基礎,從義民爺牌位、神像、祭典活動與墳塚等方面進行討論研究發現,分香廟義民爺信仰的演變,仍是奠基於祖廟的模式之上,與祖廟相關的歷史事實、靈驗傳說、祭典儀式,都可能成為分香廟繼承、模仿,乃至於改造的元素。分香廟的信徒「創造」出諸多異於祖廟的信仰方式的原因,一方面是義民爺信徒與未信仰區居民間,長期的互動、交流的結果,一方面則牽涉到義民爺神格的曖昧性,分香廟信徒透過各種方式,不斷地提升義民爺神格,增強其神力與信徒的信仰力。 1980年代末期,客家文化社會運動興起,將義民精神與客家精神畫上等號,以及1999年褒忠義民廟聯誼會的組成,使原本分香廟獨自發展的義民爺信仰,加入變動因子。聯誼活動提供各義民廟間交流的舞台,其中上演著枋寮祖廟與分香廟、義民爺信仰大傳統與小傳統間的協商和對話。總之,義民爺信仰是因地制宜、與時俱進且持續在發展中的。關鍵詞:義民爺信仰、枋寮義民廟、分香廟、再移民、在地化、神格化 林柔辰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1.6 5
101年 「客家文化館運作之政策網絡分析: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與桃園縣客家文化館之比較」 在台灣社會逐漸重視多元文化的潮流之下,各種的文化館即背負傳承歷史文化、藝術、產業等文化再生的重要角色,而政府也在客家意識逐漸高漲之下,在台灣各地設立許多的客家文化館;其中,客委會也積極推動「客家文化振興計畫」來活化客家文化館。但根據相關研究顯示客家文化館普遍有資源不足且無法有效整合資源等問題存在。據此,本研究選擇中央級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與縣級的桃園縣客家文化館作為對照、比較的研究對象,並應用探討政策利害關係人之間資源相互依賴的互動關係為主的政策網絡理論建構出本研究的分析架構;在客家文化館內部資源部分,應用Rhodes(1988)提出能夠影響網絡成員間關係的權威、資金、正當性、資訊以及組織的五個資源面向,探討這五種資源對政策利害關係人的影響;而外部關係則是將Marsh & Rhodes (1992)整理出大多學者藉由政策網絡理論所探討的問題中,將網絡的整合程度、資源分配狀況、網絡成員的權力互動關係等進一步分成互動關係與協商共識兩種面向,探討政策利害關係人彼此間的資源交換之情形以及彼此的溝通意願、對互動結果或目標的共識程度等,藉以了解兩館在上述問題中有何異同之處以及其網絡治理成效。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屬於個案研究,並以次級資料與深入訪談來蒐集研究所需的資料;其中,訪談對象主要是依據滾雪球抽樣法逐步建立受訪者名單。研究結果發現,兩者除了經營管理、規模方面有所不同外,其他政策環境大致相同。其中,客家委員會、地方政府、社團與學界在兩者的涉入程度、資源以及資源依賴情形有部分差異存在;此外,桃園縣客家文化館政策網絡內政策利害關係人的共識程度較高;然而,造成上述差異的主因與管理者、資源、互動頻率的不同有關。最後,研究結果顯示政策利害關係人互動關係對館舍本身營運未有明顯影響,但對於政策目標的達成度則有部分影響,顯示欲達成政策目標的預期效果,的確需要政策利害關係人彼此之間良好的互動關係。關鍵字:政策網絡、政策利害關係人,客家文化館。 謝媄婷 國立中正大學 政治學系 碩士班 101.7 5
101年 體驗行銷、體驗價值與行為意向研究:以苗栗公館地方特色餐廳「紅棗食府」為例 隨著生活水準的進步,人們對於飲食的習慣也逐漸的改變,今日人們的消費不僅是注重商品本的實用性,而是追求進一步的內心情感、更多的刺激以及深入的體驗。本研究是以紅棗食府為研究對象,探討體驗行銷之體驗模組能否在紅棗食府之經營上有正面的效用。研究中將體驗行銷分為:感官體驗、情感體驗、思考體驗、行動體驗與關聯體驗等構面;體驗價值分為:消費者投資報酬、服務優越性、美感與享樂性等構面;行為意向分為:忠誠度與支付更多。將三者之相關性作探討。本研究透過便利抽樣的方式發放問卷,共計235份問卷,有效回收220份。資料分析則以線性結構模式方法為主,檢驗本研究所提出的理論模式,並利用AMOS統計軟體為本研究之分析工具,研究結果如下:一、 體驗行銷對體驗價值呈現顯著正向關係。二、 體驗價值對行為意向呈現顯著正向關係。三、 體驗行銷對行為意向呈現顯著正向關係。四、 人口統計變數對體驗行銷、體驗價值與行為意向有部分顯著差異。最後,本研究根據以上發現,對實務界及未來相關主題之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議。關鍵字:體驗行銷、體驗價值、行為意向、線性結構模式 莊郡?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1.6 4
101年 當前客家宣教之分析:以中壢地區客家教會與信徒為對象 近十多??受到?政院客家委員會的成?,客家社團、客家活動的舉辦,使得客家族群的客家意?逐漸抬頭。在教會當中,雖然因著普世宣教的概?將福音遍傳萬族萬民當中,且基督宗教傳入台灣已超過百?,有多位宣教師與差會投入客家宣教,但因著台灣客家族群固有文化以及大環境的影響,使得台灣客家族群信仰基督宗教之比?僅只有0.3%的人?。近十多??隨著政府部門與民間社團對於客家族群的重視,使得教會當中的牧者與信徒也開始看重客家族群的需要,致?於客家宣教之事工發展。台灣基督長?教會是最早投入客家宣教,且客家宣教組織與規模最多且最完善的教派;台灣崇真會的成?就是看重客家宣教之?象,為?客家族群的福音得著而成?的教派;中華聖潔會?台成?秉持著母會瑞典聖潔會的宣教精神,至最偏遠且福音尚未遍傳的鄉村從事宣教事工,而客家族群在當時的?代(1953 ?)看?即是處於偏遠地區且福音尚未遍傳之地,因此成為中華聖潔會從事宣教的對象。前述三大教派是目前全國從事客家宣教最主要的教派,本文的出發點在於許多教會團體對於客家宣教皆提出?同的宣教策?,且筆者?與過?同的教派的聚會也體會到?同的教派對於客家宣教所做的宣教策?皆?盡相同,筆者期望透過本文?探討當前的客家宣教之事工推展。本文運用田野訪談與?與觀察法做為研究之方法,??的探討是運用宣教學與族群??為本文的??架構,並且因著受訪者所闡述的內容而配合運用都市化、社會?帶以及?性選擇等相關概??做討??明。章節的安排共分為?章,第一章為緒?,主要是對於本篇?文的概述以及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的?明;第二章是文獻回顧,分別針對宣教、客家宣教以及族群??等本文所運用的??與概?,回顧前人所做過的討?,期望能夠有所啟發且運用到本文的研究當中;第三章是三大教派的比較以及三大教派所屬地方教會之比較;第四章主要是探討信徒的信仰?程;第五章以1.族群文化與基督教文化之詮釋;2.客家族群??信主因素探討等?個部份?分析受訪者所做的闡述;第?章是結?,藉由回應本文的待答問題?做綜合?明本研究之發現。研究發現,三大教派對於客家文化的認知有所?同,因此發展出?同的客家宣教策?,台灣基督長?教會因為注重語言的保存,因此認為客語的使用即是客家文化的展現,所以其宣教策?上多是以客語的使用為出發點;台灣崇真會則是看重客家人祭祖的孝道文化因此推廣敬祖事工等客家宣教策?;中華聖潔會對於客家文化沒有特別的著墨,但仍秉持瑞典聖潔會母會的宣教精神積極的向客家族群傳福音。整體?看,教派與所屬之地方教會對於客家宣教所衍伸出?的客家文化的認知有一套?述,是與傳統的客家文化有一段差距,而教會當中的信徒對於基督教文化與客家文化的詮釋又有?同的想法,在本文筆者皆有進一步的分析。關鍵字:宣教策?、客家宣教、文化詮釋、教會、祭祖、客家文化。 林恩銘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1.6 5
101年 三義客家飲食文化真實性之研究 飲食,是時代文化的?積;從飲食可以窺??史、社會文化變遷與傳承。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法及半結構式深?訪談法,探討三義客家飲食文化的真實性深層意涵,反思未?客家飲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文獻資?首以「5W1H」分析法萃取可能的客家飲食文化特徵,再透過詮釋結構模式(ISM)建構關?構造階層圖。最後以層級分析法(AHP)及局部灰關?法(LGRA)探究客家飲食文化準則及概?之排序。客家飲食文化真實性探討之結果,呼籲客家飲食文化最基本的特徵應予以保?並且朝向健康養生概?發展,將傳統值得保?的文化特徵傳承下去,改善有害健康的飲食習慣。【關鍵字】:客家飲食文化、真實性、5W1H、ISM、AHP、LGRA 黃怡雯 靜宜大學 觀光事業學系 碩士班 101.6 4
101年 竹南中港慈裕宮祭江洗港儀式的聖俗場域實踐 本文以竹南中港慈裕宮為研究範圍,使用質性研究方法,透過田野調查及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探討慈裕宮端午節舉辦的祭江洗港儀式,分析參加祭江活動的宮廟和社區的關係,並進一步探討與慈裕宮有交陪關係的廟宇所形成的空間場域,及進香團帶來的熱鬧對廟宇靈力的影響。竹南鎮中港地區早期為海港,在先民開墾過程中,媽祖信仰隨移民而來,因族群共處彼此生活習俗不同而產生衝突,間接形成頭份、竹南交界處就有四座媽祖廟,四座廟宇彼此又有分香的淵源。其中開發最早且歷史最久的竹南中港慈裕宮,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早期因先民渡海受難,在中港溪口設壇祭拜冤魂,之後歷經族群械鬥及觀鯨落海事件,演繹成今日大規模的祭江洗港儀式。儀式由來與地方歷史事件相結合,已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列為重要文化資產,具保留價值,也是全台唯一媽祖夏季出巡的活動,每年吸引大批人潮觀賞。本文透過Mircea Eliade聖與俗、神聖空間的產生,以及Pierre Bourdieu的場域(Field)觀點,剖析熱鬧的儀式活動仰賴廟宇間的交陪,儀式帶來熱鬧氣氛,對廟宇靈力的影響,及儀式背後蘊含靈力與資本的轉換。研究發現,參與慈裕宮祭江洗港儀式的宮廟,是跟廟方有交陪的友廟,且分佈在竹南、頭份地區,每年皆會參與,此種交陪關係有地域性的現象,顯示祭江洗港儀式是一種具有在地認同的「地域化」的表徵。利用每年定期舉行祭江儀式,將原本因工商社會而漸漸疏離的地緣人群關係,再度聚集起來。慈裕宮本來和社區關係緊密,之後和地方社區關係變淡之後,透過活動重新把廟宇和地方連結起來,是一種「再地域化」的現象。另一種進香團的交陪,使慈裕宮在假日時熱鬧非凡,不僅帶來人氣也帶來金錢,但進香團分佈在全台各地是「去地域化」的交陪,此方式讓廟宇除了固定祭典之外,也能維持熱鬧的景象。在宗教場域中,廟宇舉辦儀式活動仰賴眾多陣頭、神轎、人員,形成熱鬧氣氛,參與的人們藉由儀式進入神聖空間,沉浸在神明靈力護佑中,期望得到神明的保佑。在儀式背後,神明靈力的強弱,關係著廟宇的發展,神明要有靈力才能吸引更多信徒前來,但靈力是必須被生產的,靈力的生產需要人與金錢互相配合,儀式背後涉及靈力、權力的堆砌,俗語說:「也要神,也要人」,靈力與資本間的轉換,是一種循環,環環相扣,靈力強能使廟宇維持一定格局。廟宇在固定的節慶時間,以「再地域化」經營,把地方鄰里間不太熱絡的人氣聚集起來;假日時間,以「去地域化」經營,拉攏進香團到訪,使廟有很多人潮。廟方以「再地域化」固定祭典,及「去地域化」接待進香團,兩者並行經營廟宇,維持整體最大效益,也是現代廟宇的一種轉型。 羅金卿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1.6 4
101年 鸞堂型村廟的儀典與組織:以苗栗頭屋雲洞宮為例 關於鸞堂信仰的學者研究,大多著墨於鸞堂系統的發展、民間宗教信仰的轉變、鸞書呈現的儒教意識等話題。本文以文獻探討、田野調查與深度訪談研究,藉由雲洞宮天神良福、年中慶讚中元祭典、與年末最盛大的聖佛登龕紀念禳燈平安酬福禮懺法會的參與觀察、訪談與祭典儀式資料,鋪陳了雲洞宮的祭祀活動,藉此提供鸞堂研究的不同視野。筆者結合祭祀圈、祭祀組織、公廟、地域社會的概念,討論雲洞宮村廟祭典的地域特性、與職能日益擴大的管理組織,再由雲洞宮複雜且多元的祭典儀式,呈現鸞堂型村廟與公廟的變遷過程。同時,透過歷史文獻與雲洞宮的鸞書及廟史沿革,筆者回溯了雲洞宮的歷史軌跡,發現雲洞宮施勸堂由鸞堂到公廟的轉變。雲洞宮在地方仕紳與文人儒士的主導下,鸞堂呈現跨區域文人結社的特質。雖曾中斷鸞堂問事,但鸞堂的宗教信仰特質並未淡化。藉由管理委員會的積極運作,鸞務與問事不斷擴張;並於民國七十年代扶鸞著書《雲箴寶鑑》,成為近三十年來台灣極為稀少珍貴的鸞書,清楚呈現雲洞宮擴展成為跨區域公廟的強烈企圖心。總之,藉由雲洞宮鸞堂型村廟的儀典與祭祀組織,確實能?細膩地剖析以雲洞宮為信仰核心的祭祀圈現象;然而,本研究認為必須再增加信仰背後地方社會史之貫時性研究,才?足以解釋鸞堂歷史長期的變遷現象。關鍵字:鸞堂、祭祀圈、村廟、祭祀組織、鸞書 徐碧霞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0.6 5
101年 臺灣客家與原住民民間故事之動物變形比較研究 民間故事透過大眾集體口頭創作,具有獨特而豐富的故事內涵,反映出一個民族的精神,對於文化的傳承,是最佳的一項途徑,在現代資訊發達、文明進步的社會,過去先人的智慧受到強力的衝擊,漸漸淹沒在時間的洪流,早期在茶餘飯後以口傳方式傳達禁忌、經驗、思想的故事,似乎不復為新生一代記存。客家人與原住民居住環境相類似,民間故事經常流傳互動而容易產生借用或影響,本研究以臺灣客家與原住民民間故事之動物變形為對象,試圖以文本分析、比較文學的方式,將蘊藏於兩族的文化特色及民族特性抽絲剝繭,分析其異同,同時依地區、種族之不同做內部差異的比較。本論文根據所收集的文本依區域、種族、變形類別、變形原因加以歸納整理,從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信仰與社會處世關係、女性形象來說明客家與原住民呈現的文化意涵。以文本呈現夫妻同心、感情失和、失去親人等面向來探討兩族夫妻關係之異同,發現客家夫妻間的不平衡關係,妻子角色的隱形化,而原住民妻子個性明顯強勢,表達方式較直接。再以文本呈現之親子衝突、家庭成員不合、父母懲罰、因果關係來比較兩族親子關係的文化特色,發現客家父母教養態度有兩極化現象,一為父母疼惜子女,另一為親子對立。原住民的教養觀也呈現不同,一種為動物託人類扶養子女,另一種冷漠不理睬,任其自生自滅。又以文本呈現之實現願望與造福鄉里、命運及風水、生活禁忌、生活教育分別看出兩族的民俗信仰與社會處世關係,客家族群受佛教、儒家思想影響,故事多以勸化、教導世人,行善行孝。原住民天性單純樸實,崇尚自然與祖靈崇拜,大自然萬物是平等、不分彼此的。最後以文本呈現之巧女形象、惡女形象、女性主義的發揚等分析兩族的女性形象,發現客家與原住民女性從小均須學習持家、製衣縫補、處理農事,兼備內外事務的技能使其能支撐家庭。筆者發現透過文字化的保存,可提供後人研究資料,相對的也容易產生單一化的情形,作者或說故事者基於某種緣故,挑選情節較吸引人的故事,改編或增減故事情節,忽略其他個人以為較不吸引人的故事,或尊重原有情節,漸漸故事的多樣多元性產生變化,語言、詞彙的使用,已失去民間故事的原味,期望在未來能繼續補其不足研究之。關鍵詞:臺灣客家、臺灣原住民、民間故事、動物變形、比較文學 鍾秀金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1.6 6
101年 客家傳統豆鼓產業的發展與未來:以屏東縣內埔鄉為例 客家族群在中國歷史上歷經多次遷移,為適應生存環境的惡劣和物質的匱乏,發展出以鹽醃製來保存食物的獨特文化,其中豆豉是最具有獨特風味的代表食物,既可單獨佐餐,也可作為調味料,更可與任何葷、素食材共同烹調,以提高食物的風味,形成客家族群的特殊飲食文化──即素、野、粗、雜的特色。在臺灣南部的六堆地區,早期客家人以務農為生,大量耗費體力,因此客家菜多秉持著傳統「鹹、香、肥」的三個原則,因此豆豉在客家族群中被廣泛利用,儼然成為客家飲食「鹹」的代表,而豆豉更經由日常飲食的傳承,已內化成為個人與族群生活中的記憶,在彰顯客家文化與族群性格中可成為一項重要的印記。早年製作豆豉是勤勞客家婦女必備的生活技能,在每年冬季大豆收割後,忙著製作豆豉,因此六堆鄉間到處可見曬豆豉的場景,豆豉足以代表客家的飲食文化特色,烙印在每個離鄉遊子的記憶中,成為他們口中的「阿婆的味緒」。為因應生活型態的改變與消費者的需求,在內埔地區於戰後,開始有農民兼營家庭式豆豉產業,約在1981~1986年時達到極盛時期,在新北勢一帶至少有十幾家豆豉工廠,蔚成當地客家人的 ii 族群產業。經過研究者一年多的參與觀察,新北勢豆豉的文化內涵,豐富多元,與豆豉相關產品,琳琅滿目,可謂全臺獨步。本研究旨在探討內埔鄉客家人從事豆豉產業的因緣,透過深度訪談讓業者記憶起豆豉產業發展與興衰過程,了解豆豉產業的形成;其次以豆豉工廠作為觀察的指標,對製作豆豉的設備與製法、產銷與通路進行歸納分析;最後配合文獻分析,思索產業沒落與傳承問題,以及豆豉產業轉型策略,永續及擴大客家豆豉產業之商機,進而打造豆豉成為具有族群特色的文化商品。關鍵詞:豆豉、客家、傳統產業、集體記憶、特色商品 鍾來金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101.1 4
101年 地方節慶活動行銷之策略研究—以苗栗桐花祭為例 面對全球化洪流與知識經濟高度發展下,「觀光」成為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一波「瘋節慶」浪潮席捲而來,各地方政府透過辦理觀光節慶活動,結合地方產業並配合觀光發展計畫,以達成行銷地方之目的。近年來,苗栗縣政府亦積極運用整合行銷策略及創新思維,推動各類型觀光節慶活動,其中就以桐花祭最為成功,舉辦至今已經第十年,年年都有創新創意的發想活動,不僅帶動觀光效益,也藉由桐花串起人們的文化意象。舉辦觀光節慶活動,除了要有足夠的經費,還得要有人力、物力等各項資源的配合。因此如何在琳瑯滿目的活動中,落實「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行銷理念,以有限資源,定位地方品牌,打響知名度,觀光節慶活動的行銷策略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本文旨在探討苗栗桐花祭這項兼有族群、產業、觀光、文化特色的節慶活動之行銷策略。以「行銷」為理論基礎,藉由文獻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深入了解苗栗桐花祭之發展現況。再輔以行銷5P策略組合與SWOT分析法進行交互分析,進而提出研究建議,以作為未來政策執行及發展上參酌之用。關鍵字:節慶活動、行銷策略、5P、桐花祭 黃蓓馨 銘傳大學 公共事務學系 碩士班 100.6 4
101年 客家飲食傳承與族群認同 臺灣自1980年代後期客家運動開始之後,有關客家的所有文化都逐漸的被國人所重新認識,包括客家過去的生活、穿著、使用器具、飲食…等。此時的臺灣正值政治氣候與社會氛圍的劇烈改變,「族群」的議題成為高度關注的議題,各種社會運動興起,推動族群文化的風潮因而快速湧現,客家飲食研究也在這樣的趨勢下逐漸被重視。但在全球化和飲食消費化的影響之下,現代人幾乎都以外食、異國飲食為主。近年來,客家委員會朝多元化、精緻化的方向深耕,特別在客家飲食方面。整個客家意識的抬頭,或客家論述當中,以族群邊界理論來看,客家菜有它重要的象徵意義,很重要的一塊是客家菜區隔了與閩南的差別,形成了一種族群邊界。客家飲食一方面被政府支持,變成一種消費化、客家餐廳、甚至變成一個客家節慶等等,而變得非常的重要;但在另一方面客家飲食在日常生活的傳承卻在流失。因此,客家飲食表面上好像是很聲勢浩大的,可是實際上它做為一個族群傳承的過程是有危機的。所以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要去理解,假設客家飲食是一個很重要的族群象徵的話,那它在當代的傳承狀況是什麼樣子?它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被傳承的狀態?世代之間對於客家的認同是否也在轉變?本論文的目的即是:一、客家菜在政府政策的影響及飲食商品化的狀態下,產生什麼轉變?二、客家菜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如何被傳承?及探討其中產生的族群邊界與族群認同。研究結果發現,客家飲食在日常生活中的傳承,它隨著權力的崩解、性別的角色轉變,而出現危機,但是透過客委會跟飲食消費的結果,客家菜卻變成一個新的符號意義,活躍在臺灣社會,所以客家菜它已經脫離一個日常生活的脈絡,變成一個新的消費的商品。客家飲食的傳承,已經從家庭進入到市場。家庭中客家菜烹調的技藝傳承可能在消退,但是客家的認同可能因為政府的宣傳、餐廳的大量增加,所以客家認同是上升的,因此客家菜的內涵與傳承模式已然改變。關鍵字:客家飲食、族群認同、族群邊界、傳承 黃鉯玲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1.6 4
101年 客家節慶活動旅遊效益之研究—以新埔義民節為例 節慶活動為一股替代傳統觀光的新浪潮,不僅能夠帶動地方發展,亦能增進地方民眾與遊客之關係。新埔義民節的文化是客家族群在信仰上所保留下來的共同習俗,也是生活的部分。亦保有當地的文化特色與傳統信仰的義民節可使客家文化產生附加價值的有效方法。除了有說不完的宗教信仰外,許多傳統活動也漸漸轉型節慶般的新意象,並且帶來利潤龐大的創意商機。本研究對象為新竹縣新埔鎮義民廟附近之參與遊客及商家為主。利用新埔義民節慶活動,取得第一手問卷資料,在問卷蒐集資料中得知參與者對義民節慶的旅遊認知、消費狀況、滿意度程度及基本結構資料等變數,運用SPSS18.0分析進行基礎資料分析。以新埔義民節慶旅遊效益評估而言,消費者至旅遊地的總旅遊成本反映消費者到此地所從事的遊憩活動的價格,利用問卷得知每個人的平均消費支出,利用TCM建立節慶活動的遊憩需求實證模型,並以STATA統計軟體估計節慶活動旅遊需求模型,進一步推估不同環境價值群體在環境保護認知與行為、價格彈性、所得彈性與遊憩效益之差異。統計數據並非用來論斷國人國內之觀光水準或發展的高低、優劣,而是藉其來推估觀光對於經濟的影響與貢獻,以做為整體產業發展或未來決 ii 策制定之參考。本研究以2011年新埔義民節慶活動估計帶來地方旅遊效益為新台幣256,140,000元,觀光效益顯著。關鍵字:旅遊效益、新埔義民節、客家節慶活動 張倩斐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與經濟研究所 101.6 4
101年 博物館展示中的地方知識:三義木雕的詮釋 因歷史契機,樟樹的樹根經人為修飾與險刻後,變成可銷售的木險品。地方產業經濟以此為基礎維持百年之久。現今則透過三義木險博物館推動產業的轉型,進一步將「三義木險」推向國際舞台。從朽木裝飾品、木險刻藝品到木險創作品的轉換,與之相關的文化再現也在不同層次上影響地方社會的實踐。本研究以詮釋人類學家C. Geertz的理論觀點,輔以博物館民族誌的田野調查與書寫,置身於在地脈絡中詮釋文化。透過三義木險、博物館展示與木險工作者互動所交織的意義之網,從在地描述與認知事物的文化邏輯,藉以再詮釋木險館展示中的地方知識為何,進而釐清展品在文化脈絡中的意義。通過三義木險的詮釋進行展示評論,得以理解展示中木險的演變與陳列,具體顯現出在地產業生態所隱含的實質性傳統,指導工作者與木險的互動方式,使得木險的風格詮釋產生歷時性變化。關鍵字?博物館展示、地方知識、三義木險、物件詮釋 陳奕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博物館研究所 101.1 4
101年 客家庄婚姻圈的流動—以日治時期萬巒鄉成德村為例 客家庄與豬腳是大多數人對萬巒的第一印象,萬巒在清領時期稱為先鋒堆,隸屬六堆之一。大武山下的萬巒,行政轄區共有14個村庄,其中屬於客家庄的有8個,其餘是閩籍或是閩埔共居的村落。萬巒鄉的人口結構包括四大族群,分別是客家人、閩籍、平埔族及原住民。現今人口以客家人和閩籍為大宗,約為各半。鄉內的歷任的行政首長,從日治時期、戰後官派鄉長、民選鄉長,幾由客家人擔任。成德村位於萬巒鄉最北邊毗鄰東港溪的上游,傀儡山的出入口,排灣族的佳平、萬安、筏灣在其東邊,南邊有閩埔共居的萬金、赤山村,西邊是五溝村,地名又稱「寮下」,是全鄉面積最大的村庄。成德村以客家人居多數,共有10個寮組成,清領時期(1892)屬鳳山縣港東上里日恭寮,日治時期(1901)屬阿緱廳潮州支廳,始稱成德庄。本文以萬巒鄉成德村為範圍,以保存於萬巒鄉戶政事務所的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除戶簿的第一手資料為工具,探討日治時期成德村民的婚姻關係,考察其婚配對象的族群別與地域別,即針對客家社群間、埔漢族群間的婚姻圈,進行族群網絡、地域關係的分析。客家人為何從原本生活領域遷徙他處?遷移路線為何?移民後生活如何?如何通婚?有無他鄉變故鄉?和故鄉來往如何?由於每個地方的族群所碰到的問題不同,因此出現不同的結果。有的是保留原汁原味的客家村,有的和其他 ii 族群混居,有的被福佬人同化等等,不一而足。而身處六堆先鋒堆的成德村,隔著東港溪和內埔鄉遙望,旁邊環伺著閩南、平埔和原住民,其婚姻圈、族群邊界是如何流動?這是我們要討論的方向。本文的研究方法有蒐集文獻資料、抄錄日治時期的戶籍舊簿,針對有疑義的地方做田野調查。研究結果發現成德村的客家人,婚配對象的地域性以同庄居多,鄰庄和本地次之,外地個案極少,除高雄州外,台東州、台南州、台中州都有婚配對象,最遠到達中華民國福建省的福州府。婚配對象的選擇上,以內婚制(endogamy)居多,婚配的模式上多為同質婚(homogamy),招贅婚與納妾比例高,也會和當時稱為「生番」的原住民結婚,但人數不多。究其原因應與日治時期交通不便,婚姻選擇機會不多,且經濟活動多為務農,需要較多幫手有關。關鍵詞:婚姻圈、日治時期、萬巒鄉、成德村。 蔚乙?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101.6 4
101年 清代枋寮義民廟廟產之擴增與經理人制度:《義民總嘗簿》之解讀與分析(1835-1894) 本文探討清代枋寮義民廟廟產之擴增與經理人制度之間的關聯,研究方法採用文獻分析法,利用枋寮義民廟林六吉收執的光緒二十年所抄錄《義民總嘗簿》為文本,透過重覆不斷整理總嘗簿裡近四千筆帳目資料,經過統計、分類、歸納各筆帳目後,發現義民廟的廟產逐漸累積,與經理人管理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經理人制度起於道光十五年,最初是由新埔街商號經管義民廟廟產,到了道光二十七年起換由的大湖口庄、五份埔庄、九芎林庄、新埔街等四大庄經理人輪流管理廟產,四大庄輪值經理人的制度延續至大正三年才結束。經理人制度對義民廟廟產的擴增有最明顯的助益,在於道光二十七年進入四大庄輪值經理人的時期開始,清楚發現廟產快速增加,而之所以能夠快速累積在於經理人經資金用於土地投資,透過購置田業可增加租穀收入,又將收入用於置產,如此不斷循環,使廟產日漸擴張。同時又因為經理人必須由各街庄輪流擔任,任期一到必須將任內的帳目、契約等清楚典交給新任經理人,減少由同一經理人連續擔任經理人可能產生弊端的機會,如此亦使義民廟在經理人輪值的過程中持續擴張規模。本研究經仔細分析、探究《義民總嘗簿》之後,獲得三項重要的研究成果:首先,重新分類整理並分析清代義民廟廟產收支帳目;其次,發現土地投資是義民廟廟產擴大的最主要原因;最後,這一土地投資係成就於輪庄經理制度,因些II 輪庄經理人實是義民廟廟產擴增的關鍵。關鍵字:枋寮義民廟、經理人制度、義民總嘗簿 張毓真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100.6 5
101年 日治以來彰南地區客家移民與竹塘醒靈宮之研究 本研究以宗教信仰為?入面向,觀察日治時期新竹州客家人受到三五公司源成農場的招募,大?遷移到彰化平原南部並建?醒?宮,日後成為客家人的信仰中心。試圖分析彰南客家人如何透過醒?宮建構「彰南客家共同體」進一步表達客家認同。研究結果發現,第一,醒?宮所認同的母廟玉虛宮,史?考據並無淵源關係,但藉由創造「新」的?史並組織寺廟?誼會,使得客家移民的思鄉情懷形塑集體記憶。第二,「內在團結」與「外在威脅」促使客家人建?醒?宮,成為彰南社會客家群體的象徵符碼。戰後的重建?是具體展現「彰南客家共同體」。第三,醒?宮的祭祀圈具有大、小角頭公義分擔祭祀經費的模式,目前雖有鬆動傾向,事實上則是?座角頭客家廟共同鞏固?「彰南客家共同體」。第四,宗教祭典周而?始的?繫客家族群,客家認同也經此?斷的重複體驗與再生產。第五,各種儀式須用客家話?執?,語言的永續使用與活化,是醒?宮建構及延續「彰南客家共同體」積極與堅持的原則,這是彰南客家人最容?找到的族群認同與關懷,亦是抗拒?佬化風潮最後一哩的族群底線。關鍵字:三五公司、源成農場、源成七界、愛久澤直哉、?堂、醒?宮、二次移民、祭祀圈、客家認同、?佬客 柯光任 逢甲大學 歷史與文物研究所 101.6 6
101年 客家飲食文化之建立與延續—以苗栗公館福菜為例 除了語言最能代表族群標誌外,飲食文化也蘊藏著文化符號的內涵。食物是記憶的線索,而特定的食物連結了個人的記憶及成長經驗,更能喚醒了群體的集體記憶,食物也界定了區域、劃分了人群分類、彰顯了階級、身分、地位。身處客家庄,日常飲食中總見福菜的身影,它看起來如此帄凡但味道卻很特殊,尤其搭配肉類時的甘味。為什麼它只在有客家人的地方才吃得到這類菜,是否只有客家人才有做福菜,所以它最能代表客家的象徵符碼?同樣的材料,芥菜,為什麼會有不同方式的做法、吃法?本研究以食物中最能代表客家菜的「福菜」,探討客家文化與精神內涵,以食物為象徵符碼,作為文化意象之建構,並探討和客家認同之關係。由食物的呈現連結記憶,也藉由飲食連結文化的物質與非物質層陎,以及福菜的製作、煮食和食用如何勾勒個人的記憶,發展出客家菜的文化標籤,並經由集體記憶凝聚對客家文化的認同。本文採用深度訪談法和參與觀察法,探討福菜在客家飲食的地位以及其中所蘊含之客家文化精神意涵。本研究發現鹹菜和福菜的製法不同,主要是多了三個製程步驟:曝曬、入甕擠瓶、倒覆。曝曬方陎:鹹菜反覆的曝曬至半乾燥狀態,這是福菜與鹹菜最明顯的差異點。入甕擠瓶:福菜是呈現半乾狀態,擠入瓶罐中不直接接觸空氣,可以保存較久。倒覆:把福菜瓶罐倒放,讓水份流出,阻絕空氣、雜質的進入,除了可延長保存期限外,也讓福菜散發濃濃的香氣,呈現不同的風味,酸、甘、甜的滋味。醃製類的食物大都是比較耐存放的,但是費工製作福菜不只是為了保存、也不能僅以「貧窮」解釋,像日本人也喜歡吃醃製類的食物,但並不能說他們也是很「貧窮」的。主要的是經過這樣製作出來的「福菜」所呈現出的特殊風味,才是最吸引人的,最能挑戰、刺激人們的味蕾,觸動人們對於食物中的味覺、嗅覺、觸覺的感動及記憶。關鍵字:福菜、客家認同、客家飲食、食物、飲食文化 邱玫瑩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1.7 4
101年 東勢地區三山國王信仰之淵源與流變 本研究以前輩學者的東勢地方史研究成果為基礎,一方面聚焦於探討東勢地區三山國王信仰的傳播淵源,一方面藉由廟內三山國王祭典舉行的情形,說明祭儀的獨特性與區域性。本文貢獻在於以各三山國王廟內三山國王以外之他神信仰祭儀,包含天神、媽祖、關公、土地公等,歸納整理出三山國王受他神影響而產生信仰流變。本研究首先回溯十八、十九世紀東勢地方開發史相關文獻,並加入田野調查訪得的三山國王廟的碑文或沿革文本,勾勒出東勢的開墾進程、開墾先祖來源與三山國王信仰三者間的聯繫。其次,以實際參與三山國王進香、繞境、犒將等祭典活動,所蒐集七間廟宇祭儀的相關資料,整理並比較其祭儀活動,進而歸納出三山國王祭典在東勢的普同性,以及因地理空間與聚落發展的因素,所呈現的差異性。本文發現三山國王的信仰越接近清代隘防線便越傳統,反之,清代保留區內,亦即當代街區之三山國王則變異與式微較多。最後,為理解這一分布趨勢的成因,本文從天神、媽祖、關公、土地公等祭祀活動中呈現的祭儀、信徒的參與、祭祀組織、祭典的時間等面向,分析三山國王廟內主神與他神共存的情形。本文認為東勢三山國王的主神地位之變遷實係受到其所處之多神競合關係中,來自於他神的影響。關鍵字:東勢、信仰、三山國王、天神、媽祖、關帝、伯公、客家 羅瑞枝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0.6 5
101年 龍潭鄉客家生態旅遊策略之分析 2002國際的生態旅遊年開始,強調利用生態恢復以及活動遊憩來減低環境承載量的休閒觀光產業在此開始產生,在少數人數控管的經營方式並透過當地居民對自然地景與當地文化結合導覽機制,讓旅客可以對當地產生一種歸屬感以及深度的在地體驗。本文研究範圍以龍潭鄉全區為研究範圍,龍潭鄉地區內以客家族群為主,客家文化氣息濃厚。同時盤點龍潭鄉境內生態旅遊資源,找尋適合發展生態旅遊的地點與方式並以策略分析結合生態旅遊,並歸納出永續客家生態旅遊的發展互動模式。最後依環境、文化、政治、經濟以及社會五個面向探討生龍潭鄉客家生態旅遊發展策略,藉由研究結論與建議,做為日後生態旅遊發展策略之?考。關鍵字:生態旅遊、客家文化、在地體驗、導覽機制 陳治瑋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與經濟研究所 100.6 4
100年 敬外祖與彌濃地方社會之型塑:圍繞一個臺灣六堆客家方言社群之姻親關係所展開的民族誌 人類社會經由建立姻親關係來達成結盟,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人群組織原則,漢人社會也不例外;然而,在一場婚禮前透過一般敬祖儀式來敬拜母方祖先牌位以強化姻親連帶,則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表現。在臺灣下淡水溪客方言群「六堆」則盛行此種婚俗儀式,稱為「敬外祖」,它反映的是當地特殊的族群互動與歷史環境。六堆是下淡水溪客方言群在清代形成的一個合力抗外的內聚組織聯合,而彌濃人(Mi-nong-ngin)是其最北端的一支。彌濃人的原籍主要是由下淡水溪南岸客民輾轉搬遷,亦有直接自廣東鎮平、梅縣渡海而來,在族群性上表現得極為突出,自我認同亦十分強烈,在清代即為重要的糖蔗與稻米產區,二十世紀六零至七零年代更曾締造臺灣種植專賣菸草面積最多之紀錄。彌濃社會在某些層面看起來仍具有許多「傳統」的特徵,其中反映姻親關係的敬外祖即是其中一個相當特殊的風俗。所謂敬外祖指的是一名成年男性在結婚前一日,依慣例前往母方(二至三代)家族祖堂敬祖。通常在敬外祖的行程中,也會至地區神明廟堂以及周圍土地伯公(福德正神)敬拜。此行程在早期農事繁忙時通常一個下午必須完成,現已可彈性自上午開始進行。全程須由八音引導,並執彩旗,並準備三牲及金香紙燭,每結束特定地點的敬拜即燃炮。敬外祖的啟動關鍵是一名「擁有子嗣的已婚女性」,而其採行的是前往母方家敬祖。地方社會中對於女性角色與功能的突顯重視,呈現了與明清以降漢人社會高度父權父系的不同。本文藉由參與觀察彌濃人的敬外祖風俗,討論何種地方社會對於形成並延續敬外祖風俗有密切的關連。文中詳細描述當代彌濃人實踐敬外祖的細節以及心理過程,並思考敬外祖的基本結構與強化親屬關係的文化邏輯,同時延伸進行歷史性的思考,認為下淡水溪客方言群在被圍困的危機意識之外,本身即擁有高度凝聚團結的動機與策略,以建構了其族群界限。本文將藉由敬外祖儀式中對於女性生養角色的期待,來分析彌濃最後一代傳統女性所承受的性別壓力以及她們如何將此價值內化。並指出這個內化的結果顯現女性有著對族群存續貢獻的自尊與骨氣。敬外祖另一方面亦對男性耕讀傳家精神氣質進行強化,透過由長輩帶領對村庄神明、土地伯公及外祖內祖進行敬拜,男性在儀式中確認了他日後賴以生活的信仰、空間與人群。建立在盛行敬外祖姻親連帶強化之下的彌濃社會,當她開始面對「國家」政策的介入,進而步向現代公民社會的過程中,「傳統」對現代社會變成一個可供利用的文化資源。論文最後以近二十年所發生的「美濃反水庫運動」為例,說明一場起於街頭的政治請願事件,如何經由社會文法的形成,延續為一個多元的社區運動,其中六十年代菸草種植所要求的迅速到位(時間觀),而讀書人自封閉的地理條件開展其區域視野(空間觀),加上具有強化姻親關係的走親戚互動模式(人群觀),彌濃地方社會藉以走入了廿一世紀。 關鍵詞:敬外祖、彌濃人、客方言群、姻親關係、族群界限 洪馨蘭 國立清華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 100.1 12
100年 現代臺灣社區運動的地方社會學-高雄縣美濃鎮社會運動、民主化與社區總體營造 本論文以社會運動、民主化與社區總體營造為關鍵詞,以高雄縣美濃鎮(現高雄市美濃區)為例,探討民主化、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以及社會運動互動,並討論社會運動在它所紮根的地方社會與地方政治的定位.論文架構於序章中提出.首先,本論文提出開發中國家之社運特色:在開發中國家,社運可動員的資源比先進國家有限,要仔細討論社運的背景「環境」,即政治,經濟以及傳統社會網絡等等總體脈絡,才能了解開發中國家社運.再來,本論文整理有關台灣社運研究情況:過去20年台灣社會運動研究有三個方向:民主化/審議民主、台灣民族主義以及公民社會.但是,與上述開發中國家社運研究相較之下,台灣社會運動制度化的內涵,以及社會運動如何在地方社會脈絡中發展,兩者鮮少被經驗研究所檢視.因此,本研究引進日本地域社會學長期推動的「中範圍理論」,探討地方社會裡各層次政治如何發生,如各種開發政策所帶來的亞政治,再來,誰參與這些政治.此觀點被台灣社會學術界忽視,但台灣地方社會現場需要這種社會總體分析架構.第二,本研究也討論地方社會整體發展,而分析這些地方社會如何產生社會運動.第三,本研究分析社區總體營造補助如何改變社會運動性質,社會運動又如何影響社區總體營造補助政策.第一章簡單的回顧台灣社會運動歷史.隨著蔣經國所推動的「本土化」、台灣民間社會高度經濟成長以及民主化,1980年代台灣各種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從超黨派運動到與民進黨(或黨外)密切結合的運動.1987年解嚴後,各種社會運動激烈抵抗國民黨非主流派backlash,進行串聯與多元化.到1993年,李登輝重新掌握主導權,國民黨做為執政黨所進行的民主化,為了透過選舉保持自己的(統治)正當性,某種程度採取社會運動要求.同時,社會運動也避開街上激烈衝突,開始走向制度化.美濃反水庫運動以及後續社區運動在上述全國社運脈絡中發生.第二章以美濃地方政治體制(local regime)與社會變遷為主,探討美濃地方社會脈絡如何產生反水庫運動以及後續社區運動.首先,現有地方政治研究鮮少探討何謂選舉政治之外的「政治性議題」,以及它如何隨著社會變化擴大其範圍與性質,因而本論文提出地方政治體制概念及其構成因素,討論社會變化所帶來的地方政治性質變遷歷史,再來,誰參與這些政治.光復後,美濃地方政治體制保留望家體制,然而,當地方派系開始運作,1950年代地方政治體制轉移為地方派系體制.同時,美濃菸葉為農民帶來穩定收入,美濃居民為了加強菸葉現金收入,透過姻戚關係安排免費「交工」勞動力.但透過內婚加強的美濃居民團結力被地方派系壟斷,地方派系所造成的社會日常對抗關係引起美濃居民不滿.1970年代,台灣達成高度工業化之後,農業與菸業逐漸夕陽化,美濃人對現況產生危機感,尋找解決方法與恢復鎮民團結.因此,美濃人1980年代動員其密切血緣關係,選出一個美濃代表立委或中央民意代表,展現團結力,以克服地方派系分裂.然而,實際上,這些中央民意代表所採取的措施並未解決美濃農村衰退問題,無法解決美濃農民不滿.美濃反水庫運動因而循以上脈絡發生.第三章試圖結合第一章所述的脈絡以及第二章所述的脈絡,分析1990年代席捲整個台灣的美濃反水庫運動.首先,本章討論水利法變遷歷史以及水利政策巨變所帶來的亞政治(subpolitics)擴張.1963年台灣水利法修正,將水利開發權限於中央政府,因此擴大了亞政治範圍.封閉而不民主的水利政治在1990年代帶來「興建美濃水庫」問題.面對這個政治問題,美濃愛鄉協進會不但挪用1990年代席捲全台灣的民主化、台灣客家以及環保運動論述,而獲得全台灣多方面的奧援,還利用協會高學歷背景建構學術論述.除了這些全國脈絡之外,本論文還發現二個地方性原因,即「環境」,導致美濃反水庫運動成功:第一,由於公共工程帶來的「小機會」以及全台灣地方派系瓦解,當時美濃地方政治體制也正在流動中,因此,提出單一議題而被當做選舉議題較容易.第二,協會利用傳統社會資源:例如,1980年代以來每逢選舉動員起來的血緣關係,再利用長幼秩序,而獲得超黨派鄉親支援.第四章探討反水庫運動所發展的社區運動如何利用社區總體營造政策補助進行制度化以及卓越化.首先,本章分析社區總體營造之前的社區發展政策,以對照於社區總體營造.1970年代以來,社區發展政策為解決社區原子化,充實社區硬體設施以及加強現有統治組織.相對地,1990年代社區總體營造目的為展現具體台灣地方文化.當時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國民黨政府為了與這些社會運動妥協,以免它走向激烈化甚至轉為大力支持民進黨,於是將政策補助從原本的投給現有統治機關,轉而投給社運團體.其次,美濃愛鄉協進會拿到政府補助,按照政府補助供給邏輯,累計補助案成績再引進下一個補助而制度化,甚至另外創設社運團體,如社區大學與南洋台灣姊妹會.但拿中央或縣政府補助而制度化過程當中,他們都用高度學術化的文化論述,因此這些社運團體從地方社會居民的政治網絡卓越化,也就是說:當他們拿的補助款是地方基層政治所控制不到的範圍時,他們已脫離地方政治網絡.第五章討論,如前所述,從地方社會居民卓越化的社運如何重新參與地方政治.首先,本章探討,地方政治體制為何需要社會運動:地方政治人物經歷過地方派系瓦解與個人化之後,一方面尋找新興資源進行剝削,如跨縣投資與房地產投資,一方面2002年台灣加入WTO以後,全台灣地方政治體制被迫互相競爭如何回饋地方社會.為了回應這個要求,地方政治人物需要社區運動所累計的經驗.其次,本章也探討社運為何參與地方政治:由於美濃愛鄉協進會事業漸漸深入居民生活,不得不踏入工程領域,與地方政治人物溝通.再來,本章討論社運方面與地方政治人物方面互相需要對方之後,二者如何開始互動.雙方年輕員工都有同年代的默會知識,再來,年輕人相對地較不顧慮團體面子,因此雙方年輕員工很容易建立個人溝通窗口.因此,社運逐漸藉由農會、鎮公所擁有的地方政治體制公權力,推動各種專案,如提升農民公正收入、利用閒置傳統空間、調查社區資源等.社運拿著中央或縣政府補助,與地方政治體制分享這些案子成就,地方政治體制也與社運分享自己公權力來賦予社運在地方社會做事的正當性.如此一來,社運同時參與地方政治與中央政府政治,形成了社運「參與兩個政治」的現象。一方面,由於社區總體營造補助2000年代以來逐漸重視社運與地方政治體制合作,因此,社運藉由地方政治體制公權力進行各種社區事業,不但賦予地方社會正當性,還會受政府單位的肯定,引進下一個補助.另一方面,社運透過拿中央、縣政府補助,與地方政府體制保持距離,以免過度被捲入被地方派系壟斷的地方政治網絡.然而,社運「參與兩個政治」現象顯示,社運拿社區總體營造補助,難以在地方社會建立正當性,還要尋找與地方政治體制共生共存的方法.終章提出幾個論點與今後研究課題.第一,在日本,接近地方政治體制的人們,如鎮公所員工與工商會共同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相對的,在台灣,是脫離地方政治體制的社運團體拿社區總體營造補助從事社區運動,這顯示台灣獨特的地方文化政策所帶來的社運政治參與型態.第二,開發中國家地方社會在發展當中,擴大了其亞政治範圍,在面對全球化、民主化衝擊下,地方社會體制經歷巨大變化,甚至讓新興社運來參與地方性議題.此種觀點不限於台灣,還可以應用到其他的開發中國家. 關鍵字:民主化、社會運動 星純子 日本東京大學 綜合文化研究所博士班 100.4 8
100年 離散、回鄉與重新誕生:三位客家女性的相遇與構連 這是一篇關於客家女性主體書寫的論文。我,作為一個論文書寫主體,同時也是一位客家女性,帶著自身鑲嵌在歷史/社會/文化處境中的生命經驗,深深相信「人就是敘說」的本體論立場,並以「互為主體」的認識論視野,採用「生命敘說」的研究取徑,來進行從客庄原鄉遷移到台北都會區客家女性的生命敘說探究,期望能透過這樣以客家女性為主體的論文書寫,呈現出這些散居又隱形於台北都會區客家女性多元而真實的「在地」樣貌,並在過程中創造客家女性之間的社會文化性連結。在整理客家女性的勞動相關論述,並與之進行對話之後,我在論文中大膽地從「文化精神分析」的角度提出對過往客家女性勞動養成的可能性解釋,以擴充從經濟生存條件、歷史文化或是客家源起的角度來進行解釋的視野。也就是從身體的最初感官經驗——「味覺」的角度出發,用「鹹」來推論客家女性在味覺、身體、勞動與情慾之間的可能性關聯,並提出客家女性除了具有保存的文化性格(節儉)、與勞動的文化性格(堅忍與刻苦耐勞)之外,還可能出現保守固執而無味的文化性格、以及堅持受苦的受虐文化性格,並強力呼籲客家女性要在這樣「美德」作為一種社會心理缺陷的掩飾中,發展出生命的覺察與能動性,以重新建構客家女性的主體性格。在重構客家女性的主體性格上,本論文以三位客家女性的相遇與構連來說明之。從客庄原鄉出生與成長的客家女性,在遷移到外地之後,往往傳承著社會文化的規範與價值,在這篇論文中的三位客家女性:菊子、思淇與我,雖各自不同,但卻共同鑲嵌於某種政經/文化/體制化的社會關係脈絡中,透過深刻的客家情感得以相遇、以及在客家母親勞動經驗與勞動記憶中的相互構連,並相伴於「生活中的女人」,「我們」得以在差異中相互辨識與看見彼此,並依著自身的社會條件與社會位置,長出不斷向前挪動並進行在地生命實踐的能耐。菊子在客庄農村家庭中習得了一身家務勞動的好本領,雖然在家庭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狀況下,無法繼續升學;同時又傳承並複製著母親的規訓——「做人的媳婦要認份」,讓她在婚姻生活中不斷陷溺於角色規範的要求,然而,菊子卻在生命的磨練與生活的處境中,透過台北都會區社區資源的挹注,發展出強而有力得以不斷翻轉的生命力道,與不斷向內自我修練的功夫。思淇是個很有現代客家美感的女人,在「離家」、「創作」與「愛情」的社會關係中,長出自身的生命主體性,並透過身體的歌詠、歌詩與畫畫的創作,創造與客家文化相互反哺滋養的空間,以及與社會連結的生命實踐。我則相互參照地在客家女性的書寫中,重新看見那糾結壓縮被名之為「模糊」的客家情感以及追求階級翻轉下的身體勞動樣貌,而得以更清楚地站在教育工作者以及客家女人的社會位置上向前推進。在這樣的相遇與構連中,這篇論文同時也提出「離散作為一種可能」的主張。也就是說,「離散」作為這些從客庄原鄉遷移到台北都會區客家女性的指稱,在望向原鄉的同時,除了有機會重新看待自身的地方(客庄)認同以及交疊著人與時空的童年記憶之外,客家女性在「離散」與「混雜」的交融之間,往往產生了重新與舊有文化連結、並創造新文化的生命實踐可能性。最後要極力強調的是,發現並建構客家女性「在地」樣貌的重要性,也是這篇論文極欲顛覆與重新建構的,客家女性的相關論述應該從刻板化的單一勞動美德論述走出來,重新建構客家女性的多元真實樣貌;而強調「互為主體」的生命敘說研究取徑,恰恰提供了一條極佳的路徑,使得作為敘述主體、書寫主體與生命主體的客家女性得以展現其多元而真實、鑲嵌於歷史社會文化中的「在地」樣貌。 關鍵字:客家女性、離散、相遇、構連、生命敘說、「在地」樣貌 李文玫 輔仁大學 心理所 100.6 12
100年 臺灣客家運動與《客家基本法》 本論文以國際人權法及全球民主化浪潮所驅動的臺灣民主化與臺灣社會運動,及多元文化主義投射出之差異政治(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及制度肯認(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為基礎,來論述臺灣族群運動。臺灣客家運動是臺灣族群運動的一環,是受到臺灣原住民運動的刺激。本論文解析了臺灣客家運動興起原因及其內涵、重點;並進一步將臺灣客家政策分為三階段(1987 年至2000 年、2000 年至2008 年、2008 年迄今),從憲法、法律、政策三層次加以析論。本論文比較行政部門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及立法委員提案等三個《客家基本法草案》版本,來解析《客家基本法》立法過程及其內容。並進一步就《客家基本法》所架構之母語權、文化權、客家文化創意產業、客家知識體系加以檢視。最後,則反思《客家基本法》之實踐及發展,並提出相關建議。本論文之研究創見為:(1)建構「意識形態與語言政策光譜」以分析語言政策;(2)客家事務專責機構二軌制:設置「客家行政法人」;(3)明確化「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之發展方向。至未來政策建言則有:(1)落實「臺灣客家運動的三層次發展策略」:臺灣應積極推動修憲,增訂「多元族群專章」;(2)「臺灣客家運動/客家政策/客家研究」三合一模式:促使「客家研究」(Hakka Studies)朝向「客家學」(Hakkaology);(3)以制度面及教育面機制復振客家母語;(4)以「客家文化創意產業」強化客家族群經濟權:繁榮客家庄以連結老、中、青客家人在客家庄永續發展;(5)積極建構客家知識體系:促使客家學成為獨立學門。 關鍵字:臺灣客家運動;客家基本法;客語;文化創意產業;知識體系 王保鍵 國立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100.6 8
100年 臺灣現代客家流行音樂女性創作者生命史之研究-以羅思容為例 本論文以曾入圍金曲獎「最具潛力新人獎」,臺灣現代流行音樂女性創作、演唱者羅思容為研究對象,以訪談及口述史法為研究方法,對其個人的生命史和音樂作品,以及臺灣客家流行音樂界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整理與研究,試圖了解女性創作者,創作客家流行音樂的來龍去脈,以及身為客家女性,羅思容如何用音樂唱出她的想法與感受,為客家的女性發聲,以及對於客家文化的重新詮釋。在研究中發現,羅思容的創作作品很多都是回應她在過去的生命中所面臨到的問題,經過與大自然的相處後,她以詩、畫或是音樂創作來回答自己過去的疑問,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生長的母體文化。又,客家婦女雖然在客家族群中的地位一直是勞力與生育的工具性質,但她們對於下一代的影響反而是比男性更深刻。另外,關於客家音樂的女性演唱創作者較男性為弱勢的部份,透過文獻探討,進而發現此為一全球性、不分時代的問題,在世界各地都有學者正在進行此一問題的研究,希望能有更大的空間及更進一步的發展。 關鍵詞:臺灣客家、客家流行音樂、客家婦女、個人生命史。 劉映暄 國立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100.4 5
100年 以公私協力推動客家文化發展之研究-平鎮客家書院之經驗 平鎮客家書院係由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所創設之非正式組織,融合了學術研究單位、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三者之特質,如何整合資源的運用,以達最有效率及效能的實踐,是為治理中最為重要的研究問題。平鎮客家書院的組織乃透過整合公部門的客家經費、場地;學術研究單位厚實的理論依據,共同委託非營利組織以公私協力執行推動客家文化,有何具體成效,是否可以達到『綜效效果』(synergy)?這個新型態的組合,會碰到什麼困境、可能解決方法等作為其他客家書院或其他推動客家公共事務之參考,是為研究目的。由於研究者服務於公部門,採用參與(Participation)、觀察(Observation)法,實地參於平鎮客家書院之執行工作,對於客家有熱烈的情感,且長期沉浸在推動客家文化相關活動的現場觀察,也參與相關之會議討論。透過公私協力的文獻蒐集與研究主題作為交互檢核與驗證。向參與客家書院活動之學員發放問?調查,分析學習成效及滿意度。以深度訪談為核心研究方法,以開放式訪談,採質化資料分析—MAXQDA 軟體的應用,分析訪談資料,以獲得可靠貼近真實的結論。深入瞭解公私協力的理念與現況,關切客家書院未來方向及願景。研究發現:平鎮客家書院以公私協力推動客家文化的發展分為四個面向,一、政策組織面:(1)推動客家公共政策,必須具有公權力、政治力。(2)組織間有共識性,責任心、及強烈使命感,才能創造共贏。(3)組織間應具規範法制化、角色應具責任確認原則。(4)運作應確實達到資源整合、跨部門協力合作,自主專責能力。(5)慎選具有執行能力、財務透明、使命必達之合作單位。二、實際執行面:(1)執行上的困境:經費困窘,領導者心態或更迭、推動政策無法延續,師資不足。(2)協力執行的成效。(3)朝經濟力、推廣力、及影響力而努力。三、社會回應面:(1)深獲社會認同及高度肯定(2)注意因素及改善方向。四、發展願景面:(1)公共性、現代性、及創新性。(2)在活動設計上具建設性及教育性;有深度、有廣度。(3)多元性、普遍性、全面性、永續性、結合地方?業發展(4)、善用公私協力的功能。(5)設定近程、中程、長程性目標,以文化貢獻回饋社會。 關鍵字:公私協力、客家文化、客家書院 劉銀丹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0.6 4
100年 家族、茶廠與地方派系:以苗栗縣獅潭鄉北四村為例之探討 本文以「家族、茶廠與地方派系:以苗栗縣獅潭鄉北四村為例之探討」為題,以清末開墾獅潭家族為研究起點,探究地方家族發展、地方產業、地方派系之間的面貌。首先在清領時期,獅潭豐富的山林資源,吸引著開墾者不畏艱辛前來開墾,早在大批漢人開墾獅潭之前,就有一批後龍新港社人和漢人已先行開墾獅潭,與泰雅、賽夏族分別盤據獅潭,之後政策與樟腦之利吸引大批漢人開墾,其中以黃南球、劉緝光最為著名。清末到日治時代,領導獅潭的黃南球、劉緝光家族在事業重心轉移外地後,只留下少數後代在獅潭生根發芽,此時樟腦市場萎縮,產業轉換為茶產業,提供其他家族發展機會,其中黃棋信家族後裔黃天生族人,為維持家族勢力,採用雙軌經營方式,除配合產業轉換開設茶廠外,也積極投資在地方政治上,獅潭「黃家幫」之名也因此不徑而走,獅潭鄉也曾因此被外界冠上「黃家鄉」的名稱,在民國八十年代茶產業萎縮後,依然能靠著地方政治勢力,在黃家鄉稱號中風光多時。茶產業市場萎縮後,兩股外來政治勢力依賴地方菁英快速深入獅潭,這提供獅潭人另一個投資的方向。雖然外來政治試圖藉著地方勢力由上到下控制地方社會,然而地方人民卻仍遵循著長久以來的地方生活方式來決定地方政治勢力,因此在推選候選人時,外來政治勢力不得不尊重獅潭人民的決定。獅潭人民一再強調派系對立的問題只出現在少數人身上,事實上獅潭人早已為了生存而被地方派系影響,而這也只是人民為求生活而產生的結果,也許在未來某一天,當地方政治勢力對人民而言已不是唯一投資時,獅潭的地方社會也許又呈現另一種光景。 關鍵字:家族、茶產業、地方政治、獅潭鄉 黃郁舒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在職專班研究所 100.6 4
100年 乙未戰役中桃竹苗客家人抗日運動之研究 1894 年至1895 年間,肇始於朝鮮東學黨事件的甲午戰爭中日本取得勝利後,於簽訂馬關條約時確定了臺灣割予日本一條。此後,5 月間日軍前往接收臺灣時遭遇了反對割臺的臺灣官民的抵抗。這是場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的抗日戰爭,一般稱之為乙未戰役。居住於桃竹苗地區的閩南人、客家人及原住民對於日軍的據臺有著不同的肆應態度。南進的日軍在桃竹苗地區遭逢客家義民軍激烈的抵抗,相對於客家人抗日的態度,閩南人與原住民卻選擇順從的態度。造成各族群間肆應態度的迥異,這可說是深受自清代以來的在臺經濟活動模式與族群關係的影響所致。本文以族群關係的角度觀察,在1895 年乙未戰役中無論是客家人抗日或是閩南人及原住民順日,都與藉此確保自身的既得利益有關。換言之,乙未戰役不但使異民族日本成為臺灣新的統治者,也反映了臺灣內部各族群的立場以及利益。 關鍵字:抗日運動、乙未戰役 吳昭英 國立政治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碩士班 99.7 4
100年 石岡客家婦女九二一災後生命歷程的民族誌 本?文探討石岡客家婦?面對九二一地震災後現實生存的需要,選擇與突破伙房社會的規限,通過傳統美食工作的展演,詮釋?性角色與主體生命實踐的意義。相對於心?學者對於災後創傷的討?,本研究以人?學民族誌為??與方法的基礎,針對石岡傳統美食小鋪婦?於921 災後的生活進?深?訪談、觀察、?與體驗。透過婦?口述與實踐的方式,?解婦?災後的生命?程。本研究發現客家婦?體驗災後生命的變化,選擇生存的策?,承轉生命的可能性。特別是客家伙房婦?展演的多元角色,在災後困境展現彈性。婦?以傳統廚藝為基礎,透過?性群組的方式,體認群己關係與自我實踐的可能性,進而?解?性生命的價值,建構客家婦?所蘊含的多樣性。本?文的第一章首先通過描述石岡地區特有的伙房與父系繼嗣群體,鋪陳這群?大埔客家方言婦?的日常生活。第二章探討在強震的破壞下,如何引發婦?心?的變化與生存的危機。第三章接著敘述一群石岡婦?迫於震災之後家庭與家屋重建的需要,選擇務實的生存策?,她們以家屋內傳統客家食物的廚房手藝出發,轉換生命的舞台。第四章為本?文的核心章節,我採取實踐的??視野,觀察與描述石岡美食小鋪婦?所經?的形成、解散、重組的過程。從中我們可以具體的觀察到這群石岡客家地區的?性,災變後結群的特殊性。延續前一章,第五章分析這群災後客家婦?的生命變化,以此?討??性自我認同與主體生命價值的意義。最後,在結?章我嘗試以這個民族誌個案與災變研究、客家與性別研究,進?對話。 關鍵詞:九二一,客家婦?,伙房,傳統廚藝,?性群組 劉宏釗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在職專班研究所 100.6 6
100年 被遺忘的外省客家移民-戰後河婆客的集體記憶與認同之分析 目前臺灣的族群分類,並未考慮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四大族群內部的歧異性,因此,以均質化的方式進行族群研究,往往無法解釋現存的現象。1945年之後由大陸各省市遷臺的外省客家人,既被外省人研究所忽略,也完全不在客家研究的視野之中。透過回溯河婆客家移民的移民過程,發現戰爭與天災是促使他們移民的推力;觀察他們在臺灣生活的適應情形,則移民網絡既是牽引他們移民臺灣的因素,也是生活適應上的重要社會支持;客家語言的保存與擂茶飲食習慣的延續,不但連結了祖籍地認同,強化了客家認同意識並使客家文化得以長存;宗親會與同鄉會則在凝聚移民力量與協助生活適應與增強族群認同均起?積極且正面的作用,祖廟在廣東省揭陽河婆鎮的三山國王信仰,則成為河婆客家移民信仰的中心,藉由每年元宵節三山國王遶境的?王爺儀式,河婆客家移民得以進行公開宣示,且藉此凝集、振奮並重現與原鄉連結的集體記憶,三山國王信仰與?王爺儀式且成為整合在地人與河婆客家移民進行在地化的媒介與途徑 ;而最主要的是經由語言、飲食、宗親會、同鄉會以及三山國王信仰與?王爺儀式而得以不斷地以身體的實踐來再現以及增強集體記憶,又透過集體記憶增進凝聚使認同意識強化。河婆客家移民兼具外省與客家雙重的族群身分。研究發現無論是在族群認同取向,遷臺後的在地化過程,自謀生活的河婆客家移民因為擁有客家族群身分提供了融入在地的捷徑,在族群認同上則趨向於客家認同而非外省人認同,與其他外省人因為有國家機器的庇護反而較難以融入地方社會,在族群認同上內部差異極大其他外省人卻以外省人為自稱,兩者之間出現相當大的差異;國家認同上河婆客家移民與其他外省人較接近,即呈現強烈的祖籍地認同以及自稱大陸人具有中國意識的臺灣人,而非本省人比較高選擇率的臺灣人認同。本研究以河婆客家移民這種既是外省人又是客家人的雙重游移身份,凸顯了目前臺灣慣常以均質化的方式論述外省人或客家人的缺失。 關鍵字:客家、外省人、外省客家人、集體記憶、族群、認同、移民、三山國王、河婆客家移民、在地化 藍清水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文化研究所 100.1 5
100年 小農的地方知識與變遷適應:旗美社區大學「有機」實踐之敘事分析 本研究以高雄縣旗美社區大學的「有機」實踐為主題,探討這場發生於21世紀初在美濃客家農村的新嘗試,其發動的文化根源以及參與者的變遷適應。因對「綠色革命」慣行農法的反省,加上當地社區力量在1990 年代社運時期的集結,返鄉讀書人在面對環境與農村議題時,選擇以非營利組織做為社區運動的推動平台,並積極引入新的觀念與資訊,希望對邊緣化的臺灣農村提出另類發展的可能性。就在「有機」相關課程與公共論壇在社區大學相繼展開時,開始觸發返鄉務農青年的合作,之後更激起傳統小農轉型嘗試的勇氣。然而,小規模從事「有機」種植所要面對的客觀困境與主觀限制,都使得這場實踐在組織化的過程中,產生程度不等的拉扯,但這項研究卻注意到小農文化對於這個傳統客家農村存在的意義,在這一波中央政府倡議的「農村再生」中,並沒有被強調與重視。美濃的客家文化原本即建築在廣大的小農經濟體上,一旦小農社群逐漸萎縮與瓦解,當地的客家文化也就失去沃養生命觀的載體。本文最後以呼籲重視小農的堅持與柔軟,期待客家文化的保存與發揚工作,應對客家農村的小農社群勞力互助文化有更多的瞭解與發揚,同時亦做到維護臺灣農村與農業的生機。 關鍵字:社區大學、小農、客家、有機 張正揚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客家文化研究所 99.6 6
100年 跨文化溝通與客家文化之再生產:以苗栗客家地區新住民女性配偶為例 本研究目的主要探討跨國婚姻下之東南亞籍新住民?性在客庄的生活適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進?客家文化的再生產。同時也探討新住民?性在各種場域中如何使用傳播資源、建?人際網絡、學習客庄生活文化習俗,並將這些學習予以?積及轉化,進而為自己建構?豐富的資本。本研究引用Bourdieu的??,藉由習性、場域與資本概?,探討新住民?性如何挾帶原生文化資本及習性,並結合所習得與獲取之客家資本以融入客庄家庭與社會,同時探討她們如何運用策?、展現能動?,在日常實踐中?與客家文化。本研究採取深?訪談,研究對象包括印尼籍、泰國、越南、菲?賓籍共計11 位新住民?性,以及6 位家人,受訪者總計17 人。研究發現新住民?性對於客家文化在家庭之傳承與再生產情形有幾點:一、家庭的人口組成,特別是有無公婆一起住,影響新住民?性的學習與傳承,其中有公婆同住的新住民?性較能?與客家文化的傳承;二、新住民?性在客庄生活之文化實踐及表現,與先生態?及觀?之開放與否有相當關係;三、新住民?性在生活操作上會運用多項策?,去學習、適應與建構自己的各項資本,並會將原生文化逐漸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尤其在飲食、母語、下一代教養觀?等方面尤為明顯。 關鍵字:客家、跨文化溝通、新住民?性、文化再生產 謝淑芳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100.6 5
100年 以劇場理論研究地方文化館-以苗栗臉譜文化生活館為例 本文以苗栗縣三義鄉山板樵臉譜文化生活館作為研究範圍與對象,從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間透過?與觀察法,進入地方文化館做更深入的觀察與探討。與臉譜生活文化館經營相關人士進行訪談,更利用參與觀察機會,跟遊客與雙潭社區的居民進行訪談,查蒐集資料並分析;本研究以Goffman劇場理論當中的劇班情境定義與角色經營,分析地方文化館的發展歷程與特色定位;並以區域的概念,分析地方文化館的臺前區域、臺後區域與局外區域關係;並利用不協調角色,來分析公私部門與地方文化館角色關係;除了運用劇場理論在營運經驗的分析詮釋之外,也嘗試在地方文化館的實務經營方面,提出後續定位發展的參考。 本研究的結果如下: 臉譜文化生活館經歷多次的外在環境的影響,從木雕工作室到有機農場再到自己熟悉的木雕教學,並利用SARS期間繪製的國劇臉譜成立以國劇臉譜為主題的地方文化館。因臉譜文化生活館人力與資金不足,館主常有一人身兼多角的狀況出現。在表演內容方面,適時將客家藍衫與桐花等客家元素融入表演,讓遊客除了彩繪臉譜以外,還可以體驗在地的客家文化。 臉譜文化生活館對於工作的前台與休息的後台沒有明顯的區分。員工對於休息的後台,需依當時情境來自我認定,後台的管理也成了地方文化館管理極為重要的課題。館主將表演舞臺延伸到局外區域,舉辦社區活動,發揮社區博物館的功能。 本研究發現在地方文化館出現的不協調角色中的專家學者與公部門希望能將原本表演內容,融入客家與在地文化,以符合地方文化館的形象。為了使地方文化館的表演更為流暢,配合廠商提供專業的資源以增加地方文化館表演豐富性,導遊適時洩漏表演內容讓表演更為流暢,曾經來過地方文化館的遊客也將表演內容發表於自己的經營的BLOG,受訪的社區居民認為地方文化館太過熟悉;而同為地方文化館的木雕博物館,利用合作關係提升地方文化館遊客人數,因此互動情境與角色關係的掌握也成為地方文化館經營極重要的課題。 關鍵字:苗栗地方文化館、劇場理論、Goffman、不協調角色、服務業管理、劇班 陳正浩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0.7 5
100年 後龍溪上游地域社會之形成:以獅潭鄉竹木村南衡宮為核心之研究 本研究以祭祀圈、祭祀社群、地域社會和地方自性等??觀點為基礎,藉由苗?縣獅潭鄉竹木村南衡宮當代的關帝、媽祖、天神、問事及圓堂集福等五項祭祀活動,探討南獅潭地域社會之建構過程;同時,又?進一步結合前輩學者在?獅潭與?大湖的研究成果,總述後?溪上游地域社會之建構。本研究首先以田野調查及?與觀察,蒐集當代南衡宮祭祀活動相關資?,依祭祀圈指標,及祭祀社群觀?,劃出南衡宮關帝、媽祖與天神三個主神信仰所形成的?同祭祀範圍。結果一方面發現這三者之間有高?的重疊性,似與祭祀圈概?相近。這一現象如以祭祀社群概?觀察,在地的天神、關帝、媽祖三個祭祀團體,團體成員身分具有高重疊性,且與?與祭典活動的互動性高,這一社群強?極高的祭祀社群,也因此使竹木村民成為一個地域共同體。然而,三者未重疊之部份,卻隱涵?深刻的??意義,亦值得探?。其次,本研究因此而轉以文獻研究法,回溯十九世紀末以?緝光為首的?永昌?墾史,乃得以透過?墾組織與祭祀組織的?結,建構出?以南衡宮為核心地域社會的建構過程。這一建構過程可為四期:第一期為?墾初期(1884~1897),?墾組織緊密的?結?人與土地的關係;第二期為信仰形成時期(1897~1917),南衡宮天神、關帝、媽祖信仰地方上的信仰,文化界限超越?地?界線,此時的祭祀範圍約等同於第一時期的?墾範圍,亦是今日的媽祖祭祀圈。第三期為?政區域重劃時期(1918~1920),國家??介入將原有的地域分屬二個?政單位,加上?墾組織影響?的減弱,正視?地?界線,關帝祭祀圈於焉形成;第四期則是民國?、七十?代前後之天神?合併,這意謂著地域內聚?之整合,此地域即為南衡宮地域社會中最核心且最整合的部份。總之,藉由祭祀社群觀?,確實能?細膩地剖析以南衡宮為信仰核心的祭祀圈現象;然而,本研究認為必須再增加?史地?學之地域社會視野,才?足以解釋祭祀社群長期的變遷現象。 關鍵字:後?溪上游、地域社會、獅潭、祭祀圈、祭祀社群、地方自性 陳嘉惠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在職專班研究所 99.6 4
100年 客家花布的符號消費與族群認同 自客委會成立以來,積極舉辦各項客家文化與經濟的活動,藉以提高客家族群的經濟與能見度,花布於此過程中被建構成「客家花布」,因而成為客家族群的象徵符號之一。 為了瞭解客家花布在建構過程中的文化認同,本文先了解客家花布成為客家符號的建構過程,再進一步分析客家花布在客家族群中的符號消費現象與族群認同情形。本研究透過便利抽樣從300份有效樣本中針對224份客家族群樣本進行量化分析,並且結合深度訪談的質化研究做對應。 研究結果發現:(1)客家花布首先是透過客委會的提倡,加上社區、產業與媒體的使用建構而成。(2)花布記憶變遷至今日,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展現客家生活美學的涵養,同時也創造了花布的文化新價值。(3)強調符號消費的現付社會中,花布已成為客家族群的象徵符碼。(4)客家花布在近付社會中獲得高度的族群認同。 本研究對客家花布推展的建議為:提升客家花布商品的價值品味、商品感性與故事性,並且加強客家文化的意涵。此外對於未來研究客家花布的研究者可以進行不同族群間的比較。 關鍵字:客家花布、符號消費、族群認同 張素惠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0.6 4
100年 客家非營利組織與地方互動關係之研究-以東勢義渡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 臺灣歷經四百多年的歷史演變,在經濟發展與民主化的過程中,造就了多元的社會文化,也成了族群融合的舞台。客家族群在臺灣的歷史舞台,和其他族群一樣,努力為臺灣寶島的繁榮進步貢獻心力。非營利組織在二十世紀末蓬勃發展,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增加動力,客家族群在臺灣的非營利組織領域,更有不容忽視的貢獻。本研究以「東勢義渡社會福利基金會」作為個案探討的對象,探究其與地方的互動關係,及其對地方的影響。採用質性研究方法,經由文獻分析、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等,理解東勢義渡基金會之緣起,分析其變遷與轉型。並將焦點置於此一客家非營利組織,在發展過程如何與地方互動。並以溝通接觸與資源依賴兩個面向,援用Kuhnle 與Selle 的四個互動類型,分析東勢義渡基金會初創、日據到轉型與地方之互動,發現其關係從「整合依賴」、「整合自主」到今日之「分離自主」。另外,就社會資本中網絡、信任與規範三個主要概念,檢測東勢義渡基金會與地方的互動關係,理解東勢義渡基金會,初創時期從地方及地方政府獲取資源,創設之後則扮演回饋社會之角色,再製社會資本。「東勢義渡基金會」具有濃厚之客家特質,是社會資本也是文化資本,它不但照亮客家,也為臺灣的非營利組織領域增添風采。 關鍵詞:東勢義渡基金會、客家非營利組織、義渡、社會資本、網絡、信任、規範 田姝榛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0.6 4
100年 以情感理論的觀點探討社區參與和角色互動歷程-以頭屋鄉獅潭社區為例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社區中情感對人際互動造成什麼影響,以及在面對資源利益時,情感的力量會如何影響社區決策,主要參考Turner的情感理論,以參與者的期望、自我證明、獲益、群體歸屬、信任等概念,了解參與者何以從參與社區活動中得到正向情感。並且以Goffman的劇場理論,觀察在不同情境中,參與者是否因為體驗到不同的情感,而表現不一樣的互動。本研究採用參與觀察法及訪問法,並於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到獅潭社區進行訪談觀察紀錄。研究發現,以情感理論的觀點,可將啟動與持續參與社區的原因有兩類:可體驗正向情感與避免體驗負向情感。社區參與的類型有專案參與和志願參與,依照承擔社區事務的責任大小,選擇從事個人事務或是參與社區活動。有些離開或是退出社區職務的人,仍願意繼續協助社區事務。不論是平時的或是每年固定舉辦的活動,居民從參與社區活動可體驗到歸屬感、娛樂感,並且能獲得自我證明,實現自己的期望,如此正向情感提升。不同時期參與者的行動經驗與情感體驗也有變化,1993年~2003年藉由小活動聯繫居民情感提升正向情感,2004年~2009年依參與者專長分配工作獲得成就感,2010年~2011年核心幹部具專業能力撰寫計畫書,其他參與者只是協助的角色,沒有體驗到正向情感,過多的活動造成疲累感。參與者依照不同的情境,呈現互動的方式也不一樣,社區為了日後申請經費順利,配合補助單位的要求降低收費,臺後則抱怨補助單位將活動價錢壓力,讓社區獲得的利益低。 關鍵詞:情感理論、獅潭社區 賴書琦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0.7 4
100年 地方文化行銷策略研究-以新竹縣新埔鎮客家古蹟文化為例 本研究以新竹縣新埔鎮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目的係探索新埔鎮八處古蹟的歷史,藉此瞭解這些古蹟在客家區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其對於客家族群的意義與價值。並以地方文化行銷理論為基礎,同時參考國內外文化古蹟行銷之經驗,探討地方政府如何運用其古蹟資源,結合當地客家文化來規劃地方未來行銷的發展定位。基此,本研究主要採取三種研究方法,包括文獻探討法、深度訪談法以及SWOT分析法,探析其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進一步研擬新竹縣新埔鎮客家文化古蹟之地方文化5P行銷策略,包含產品(Product)、價格(Price)、通路(Place)、推廣(Promote)、公私夥伴(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並從短期、中期、長期三期程提出政策建議。本研究發現:一、古蹟價值受到政府重視;二、地方未凝聚共識;三、府際溝通未暢通;四、公部門與古蹟所有權人對古蹟修繕態度不一;五、缺乏整體性之地方文化行銷策略。 關鍵字:客家、文化古蹟、地方文化行銷、SWOT分析、新竹縣新鋪鎮 曾昭儒 國立臺北大學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100.6 5
100年 客家高齡婦女之成功老化感知探討 隨著生命預期的延長、生育率降低、及少子化的影響,台灣早在1993年底就邁入聯合國所定義的高齡化社會,且高齡化趨勢日益劇增。如何幫助台灣老人能擁有好的老年生活,成功老化的倡議便顯得十分重要,而在促進之前,瞭解老人主觀所欲追求的理想老年元素為必要的第一步。雖有學者指出人們對於成功老化的想法會隨著文化而不同,但相關的研究並不多,是以,本研究以Torress 提出的成功老化文化相關理論為理論架構,以了解客家高齡婦女之成功老化感知,其研究問題有二:(1)客家高齡婦女認為成功老化包含哪些要素?(2)客家文化如何形塑客家高齡婦女對成功老化的感受與看法?本研究以新竹縣竹東鎮為研究場域,深度訪談十位客家高齡婦女後發現:客家高齡婦女所欲的成功老化之要素包含:(1)身體健康、(2)足夠的經濟能力、(3)被孝順的感受、(4)家庭圓滿、及(5)善終。再者,本研究也發現:客家文化中存在的四種價值觀:(1)強調勤勞的社會規範、(2)重視家庭的核心價值、(3)以子為中心的孝道觀、及(4)傳統與現代文化交纏形塑出對善終的期望,形塑客家婦女對成功老化的觀點。 關鍵字:成功老化、高齡女性、客家文化 鄭鈺靜 國立成功大學 老年學研究所 100.1 4
100年 臺灣客家女性諺語中的文化意涵研究 諺語從文學角度來論,是屬於民間文學的一環,若以文化層面來剖悉,諺語則是先人生活的智慧結晶,其背後不傴隱含族群特色,同時也保存該族群大量語音,而且語言又是族群的文化載體,失去語言,如同族群文化失去根基。 以客家族群來論,客家社會中的女性具有舉足輕重角色,近年來針對客家女性的研究環繞在文學形象及訪談與區域調查;鑑此,本論文選擇以客家諺語與女性作為研究主體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客家諺語本身具有濃厚文學性;另外則是客家女性方面,本文希望能結合文學與區域女性研究,進一步對客家社會中的女性做全面性探討,也尌是透過歷史文化及文學語言的角度,對客家女性做一番詳細研究。 本論文總共分成六個章節,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者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相關文獻探討、研究範疇、研究方法及研究侷限性。第二章客家社會中的女性,先對台灣客家歷史以宏觀角度探究,瞭解何謂客家人;之後進一步分析,在客家社會裏,「宗族觀」對女性的制約模式;而這些女性又是如何與客家社會產生互動,並且先利用「?」字,來對客家女性有概括瞭解。第三章客家女性諺語中的分類,按照女性生命史,依序是親子與手足、男女性別、婚姻配偶及婆媳與姻親。第四章細妹、心舅、家娘—女性三部曲,女性在「四頭四?」的制約下,會形?出何種人格特質?而女性在不同的角色階段又會面臨何種問題。第五章從客家女性諺語反思族群的「靜與動」,藉由剖析男女諺語中彼此的差異性,進一步瞭解該族群的整體文化特色與轉變。最後將各章重點進行歸納總結,完成最後的結論。 關鍵詞:客家女性/婦女、客家諺語、客家人、宗族觀 劉敏貞 臺北教育大學 臺灣文化研究所 99.12 4
100年 從地方治理觀點析探土城桐花節 行政院客委會自2002年起,每年4、5月間辦理「客家桐花季活動」,經由這項節慶活動,不僅為客庄地區帶來了經濟效益;尤其現今,只要提到桐花,國人便聯想起客家,足證客委會在推動「客家認同」的信念與「繁榮客庄」的目標方面,確有其政策推行的成效。而1997年時,臺北縣土城市即以「土城朝山桐花節」獲文建會評比為全國文藝季活動的第一名,並且持續推動迄今幾未中斷,而初始迄今未具客家意涵的這項地方節慶活動,亦獲得土城居民的高度認同。本研究藉由文獻分析、參與觀察以及深度訪談等方法,從地方治理觀點析探此一同樣以桐花為主題,卻始終並未加入客家桐花祭的地方節慶活動,其治理的主體是誰?此一節慶活動對土城的都市發展產生了哪些影響?地方居民對土城桐花節的主體觀點是什麼?而在臺北縣改制為新北市後,本文亦試圖就資源整合及不失地方文化主體的觀點下,對於土城桐花節未來是否應加入客家桐花祭,提出政策建議。研究發現,土城桐花節的籌備過程中,公民參與仍屬不足;惟其確實形塑地方住民的主體認同;此外,遊客數雖然連年暴增,卻因文創產業的未能深化以致無法促進地方商機,加上諸多客觀因素下,使得此項地方文化活動似有轉趨文化大拜拜的傾向,因此本文亦提出加強公民參與、延伸活動場域以促進地方商機,以及與客家桐花祭合併等政策建議。 關鍵字:地方治理、文化治理、客家桐花祭、土城桐花節、文化資本 祝養廉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0.6 5
100年 2002-2010年臺灣主要報紙對客家桐花報導之研究 近年來,隨著「桐花」的興起,桐花相關議題也逐漸受到新聞媒體之關注,是以,本研究旨在探究2002-2010年間臺灣主要報紙之桐花議題走向、分布趨勢與發展情形。研究方法上採用內容分析法與紮根法,並以中國時報、聯合報及自由時報為分析樣本,統計報紙類別、報導形式及年份等基本資料,同時,尌其刊載內容探究桐花相關議題涵蓋之概念,以此理解桐花於台灣社會發展之現況、脈絡及其影響之意義。 本研究採質、量並重之方式分析,以質詮釋內涵,以量分析趨勢。尌其分析結果顯示,桐花相關新聞中,「廣而告知」之訊息所佔比例甚重,並受政治氛圍之影響,且最後於新聞報導出現之概念,彙整歸納出之核心範疇為文化與符號意象、社會與族群、政治與政策、產業經濟效益、自然與實體環境、地方與節慶特徵,以及學習與永續機制等七大類。 總歸媒體對桐花議題發展之關注,乃歸結於土城市公所舉辦之桐花節及客委會舉辦之桐花祭而起,進而吸引社會大眾之注意力,在桐花意象深植人心的同時,各層陎也相互交錯的影響著,並在多方陎實質的具體作為上,逐漸出現連帶效果,帶動著「桐花」朝向一個系統性、永續性的架構之中。 關鍵字:桐花新聞、媒體報導、內容分析、紮根法 連卜慧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100.6 5
100年 臺灣客家族群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以泰國臺灣客家同鄉會為例 洛德.伊薩克(Harold R. Isaacs, 2004)認為族群是集體認同,以「內在」族群的共同文化歷史來源(有共同語言、歷史和文化),和「對外」的表現,兩者之間的互動形成。Linda Basch (1994) 在世界體系理論的全球觀點上,建立跨國主義的理論,認為「跨國」是一種流程,由移民建立和維持多線的社會關係,將他們的原鄉和定居的社會連結。 台灣政府以文化政策促進台灣客家文化的發展,建構新台灣客家人的文化認同。根據台灣客家事務委員會對海外客家文化政策的發展,推動台灣客家為世界客家文化中心,「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與台灣客委會建立密切的往來關係,並把台灣客家文化與認同想像的內涵帶到泰國,影響「泰國客家」的建構。 本研究將以「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的經驗出發,探索他們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情形,將研究目的預設為:一、「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的成立與其他組織的互動,主要是與泰國當地老客、泰國政府、中國政府與台灣政府的互動。二、台灣客家文化與泰國當地客家的互動如何形成台灣客家跨國文化與認同?如何應用客委會的客家文化政策推廣泰國客家文化的發展? 三、「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的跨國文化活動對泰國客家族群的影響是如何?客家認同是否上升?是否增加更多客家文化的瞭解? 本論文以混合研究方法(mixed methods)為主,其最簡的定義是質化研究和量化研究方法的結合。從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和問卷調查,設為研究方法的四步驟。研究發現,台灣客家族群的建構有兩個因素:第一,泰國台灣客家的跨國文化,依據客委會促進台灣客家文化發展的影響。第二,泰國台灣客家的認同,與老客互動適應和調整影響的結果。呈現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是泰國與台灣文化橋梁的重要角色。從泰國台灣客家的認同,可發現台灣客家的雙重認同:一方面,他們強調客家族群的認同;另一方面,他們也強調台灣國族認同。泰國當地客家受到跨國新台灣客文化傳承的影響,也開始推動客家文化的傳承。 關鍵字:跨國文化、客家社團、客家研究、泰國研究、族群認同。 陳瑞珠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0.6 4
100年 西湖賴家與苗栗沿山地區之拓墾 本文討論主題為苗栗西湖鄉賴氏家族的開發過程,進而探討家族與地方發展之關係,藉由古文書、家族族譜及田野訪談的方式,將相關資料加以整理分析,希望夠重現家族歷史原貌,進而瞭解地方拓墾的發展脈絡。賴氏家族自廣東省五華縣平南鎮黃坑村移墾臺灣苗栗通霄港,並在後?經營米穀生意致富後,沿打哪叭溪至西湖鄉五湖地區開拓家族事業,進而拓墾苗栗沿山地區,包括石圍牆、銅鑼灣及三叉河流域地帶,因苗栗沿山地帶番害嚴重,漢人藉由隘寮的建立繼續前往山區進行土地開墾,賴家成員亦成為高三湖隘首,除此之外,也加入「吳琳芳拓墾集團」及「金華生墾號」,藉由「合股自墾」的方式拓墾土地資源。賴氏家族除土地拓墾有成外,在政治上亦具有相當影響力。賴家第十五世賴志達協助清朝平戴潮春之亂獲得政治地位,協助官府徵收屯租,其政治勢力亦影響地方而介入總理之爭;直至日治時期賴家在政治上依然活躍,有多位家族成員擔任地方庄長、庄協議會員,文教部分,成立崇文廣義團並加入栗社,對地方教育貢獻良多;戰後仍維持地方政治之影響力。從賴氏家族整修家廟群、族譜編纂,組織宗族嘗會並成立祭祀公業法人,可看出客籍移民賴氏家族對祖先之崇敬,透過家廟或祠堂維繫家族凝聚力。本篇論文對於苗栗西湖賴家的研究,可作為苗栗沿山地區開墾家族研究之開端,透過不同面向來析解清代、日治至民國以後,賴氏家族與地方的互動過程與社會網絡關係。 關鍵字:打那叭溪、石圍牆、賴維信、合股自墾、祭祀公業 賴怡瑾 國立中興大學 歷史學系 100.6 4
100年 利用行動者網絡理論檢視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以美濃黃蝶翠谷為案例 本研究運用行動者網絡理論 (Actor Network Theory, ANT) 的觀點,以美濃黃蝶翠谷之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 (Public Participation GIS, PPGIS) 案例為主要分析個案,建構以 ANT 為主體的 PPGIS 檢視方法,並以1992-2007 年美濃社區發展的相關文獻及2007-2008 年間黃蝶翠谷 PPGIS 工作坊中的群眾討論記錄為文本,檢視社區在不同階段的行動者網絡組成。本研究嘗試結合權益關係人與行動者的概念,配合政治尺度概念來建構社區發展議題中的行動者圖像,並利用:控制、技能、資金與資訊等四個向度,作為各階段的轉譯分析基礎,同時以資源提供者 (input resources)、權責行動者 (accountable Actors) 與接受方(recipients) 等概念,用以區分不同行動者的互動關係,釐清各階段社區行動者網絡之轉變,共獲得以下三點結論:一、由於ANT 能夠突顯PPGIS 運用於社區時的網絡化特徵,對於PPGIS 的進行所促成之社區賦權進行細緻的分析。二、ANT 以行動者的概念來描述與分析在社區網絡中非人單元的影響,協助研究者清楚地界定PPGIS 網絡中的?動者的角色、動能與互動關係。三、透過分階段的行動者網絡比較,ANT 清楚地描繪了PPGIS 作為社區OPP角色與附帶的轉譯協商機制,及其所促成的新社區決策網絡。 關鍵字: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行動者網絡理論、美濃黃蝶翠谷、社區發展 鍾明光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班 99.6 4
100年 發展客庄聚落文化與生態觀光策略之研擬以-「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社區為例」 近??受到全球化影響,地方傳統文化與資產逐漸被邊緣化而面?危機。我國在2005 ?重修文化資產保存法,期望透過社區營造以保存文化資產與傳統聚?,進而?甦社區經濟。傳統聚?代表著?史足跡以及地方獨特文化資產,透過當地居民共同?與,進?社區營造活動,?育該社區特有的產業及文化,整合社區原有的?史景觀、生態資源及民情風俗,使得背負?史的社區能夠透過改造而再次活絡起?。本研究以台灣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客家社區-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客庄聚?保存與結合生態觀光?遊。2008 ?政府依文化資產法指定五溝水為「客家傳統聚?」,它是第一個通過聚?登?的村?,也是政府規劃第一個要保存的客家聚?,對於客家傳統聚?的保存與延續深具意義。該社區??前即開始規劃發展,居民?續?與,但因意?分歧,加上法?尚未完善,因此進?速?緩慢。本研究從文化資產與聚?保存之價值探討?入,深入?解該社區之?史軌跡、文化資產現?、生態資源盤點、居民?與現況、支持與反對之看法、法?造成之障礙等。其中探討重點之一是社區開放生態觀光所帶?的人為干擾與破壞。生態?遊仍屬?遊範疇,其相關活動及遊客消費?為可提高當地社區經濟收入,關鍵在於如何掌握生態與經濟的平衡,方能漸漸導入「永續價值」的觀?。本研究以實地觀察、深?訪談、公部門資?檢視、居民資?檢視等方式進?五溝水社區第一手資?收集彙總,再經過SWOT 分析,將研究對象通過評價找出其內部的優勢、弱點,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然後進?分析並藉以制定相對應的發展策?並提出可?性之建議,期望能藉由逐步保存五溝水客家文化資產,得以增強客家文化傳承,促進地方觀光,並提升居民之生活品質與社區產業經濟,達到永續生存與發展之目標,讓客家文化得以代代相傳。對於未?是否要將五溝水推展為重要聚?,成為特定專業區,這是非常專業之問題,對居民權?義務之影響也非常大。因此,也是後續研究的重要課題,必需總體審慎評估居民之意向。五溝水聚?保存之最高原則是文化資產保存,但背後要有各方能?之支撐,否則無法達成目標。 關鍵詞:社區營造、聚?保存、文化資產、生態觀光、SWOT 江覲文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100.6 4
100年 移動的家園:南投縣神木村遷村的民族誌研究 本文主旨在於討論南投縣神木村的客家族群,在災後家園意義轉變的過程。土石流衝毀了神木村的農田、道路、橋樑與住宅,而政府則在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後重新提出了遷村的政策,欲將居民遷移至安全卻遠離家園的永久屋園區。本文將藉著遷村空間的觀察與地方歷史的進程,顯示遷村過程中地方知識與政府科學知識間的衝突與矛盾,呈現現代國家深刻影響著地方社會的統治方式。據此,本文將從探討地區的歷史與神木村客家族群的發展脈絡著手。一方面,日治時代從北部一帶遷移至此的神木村客家族群發展出具客家特性的聚落,客家性根植在宗教、儀式、親屬關係與地方政治社會上。另一方面,在統治方式與經濟環境變遷下,神木村客家族群也不斷的創造、融合出新的客家性與地方知識。傳統農業社會被認為根著於家園與土地,然在臺灣客家歷史發展與災難脈絡下家的意義開始改變,本文所要說明的,正是神木村居民從根植(root)到路徑(route)的兩個範疇。在此,居民以親身的災難經歷去回應政府的遷村政策,家園的概念也牽繫著當地居民,這些故鄉與家的經驗被轉化為行動,也成為神木村居民在遷村事件上的回應。最終,透過神木村客家族群的案例,本文將重新思考客家族群性與災難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災難、遷村、客家研究、地方、家園感 高婉如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 100.6 6
100年 客家廣告中的俗民生活再現與操作-以客家文化節慶廣告為例 本研究以客家廣告中的俗民生活再現與操作為題,運用Robert Cantwell 的俗民模仿(Ethnomimesis)作為主要的理論基礎。試圖瞭解客家文化節慶廣告,經由何種影像風格進行客家俗民文化的詮釋。同時,探討廣告創作者,是如何利用客家俗民元素進行客家文化節慶的想像。並且,進一步地探討這些廣告影像的產製操作因素。在研究樣本的選取上,以客家桐花祭、客家美食嘉年華、台灣客家博覽會與六堆嘉年華共計十二部廣告作為文本分析的樣本,援引巴特的符號學分析作為取徑。在操作的分析上,則是以廣告創作者與廣告代理商進行深度訪談。本研究認為,客家文化節慶的廣告文本,以旅遊休閒的影像敘事,作為再現客家的形式。同時在廣告中,各式客家文化節慶的內涵,分別展現出「都市」和「鄉鎮」的客家文化特色,進一步使客家文化元素產生影像區辨的規則。並且,在廣告影像中的文化節慶,則是將傳統的客家元素進行異國風情的營造,試圖以精緻的影像手法突顯在地的客家文化產業。在廣告操作的面向中,客家文化節慶廣告的創作,因受限於政府與政策之權力操作,而具備了文化消費的性質。同時,在廣告中的客家文化節慶,亦呈現出連結政府形象、吸引都市居民和表現現代客家生活與精神的特徵。其次,廣告運用「新」與「舊」的客家文化元素進行創作,像是顛覆舊有客家意象的影像創新,與沿用舊有客家元素作為一種象徵和連結。最後,在廣告影像中,大量地出現客家特色商品,並以商品美學的手法作為廣告影像的表現模式。因此,本研究的結論指出,客家文化節慶廣告,適時地展現客家族群的正面形象,如純淨、潔白、好客與活力等特徵。但卻因為廣告所出現的各式商品,而模糊了客家文化的特色。在客家文化節慶廣告的創作過程中,則是間接地展現政府所欲塑造的客家文化,成為工具性的媒介特徵。 關鍵字:客家廣告、客家文化節慶、俗民生活、再現、操作 羅原廷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99.7 6
100年 從語言接觸之觀點探討客家聚落的族群互動關係-以新屋鄉笨港村為例 笨港村位於桃園縣新屋鄉境內西側濱海的一個小村落,也是新屋鄉沿海地區最具有客家風情的傳統客家聚落。有很多人都認為沿海地區是閩南人生存聚集的場域,但卻很少人知道其實靠海的笨港村是個不折不扣的客家聚落。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笨港村語言接觸與族群互動關係的狀況,針對笨港村閩客族群語言使用的程度與狀況予以探討,並探究經過語言接觸後,閩客族群長期互動的結果所形成福佬客家化的現象,且進一步探討笨港村泛客家化現象是否會影響閩客族群對客家文化的認同。另外本研究使用文獻分析法來探討語言接觸、族群互動以及族群認同等相關文獻,並根據計畫資料庫中量化與質化的資料進行分析,從中瞭解笨港村語言接觸與族群互動的關係。研究發現「不同年齡層與族群背景」在語言能力、使用狀況以及語言接觸中,確實呈現不同層次上的落差;而笨港村閩客兩族群經過長時間接觸、互動下,受到龐大的客家人口包圍、客語為?地主要溝通語言、閩客族群大量通婚以及時空背景與環境的變化等因素,使得在笨港?地的閩南族群呈現較為特殊的福佬客家化現象。然而笨港泛客家化的現象,也促使客家族群與閩南族群對於客家認同的狀況,皆能夠表現正面積極的態度。 關鍵字:笨港村、語言接觸、族群互動、族群認同、福佬客家化 連梓鈞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100.6 4
100年 「莫忘祖宗言!」:「後客運世代」面臨的「客家性」要求 台灣自1980年代以來,興貣了一波波的社會運動風潮,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下,族群運動成為其中的一環。客籍菁英有感於自身語言文化所處的不利地位,乃透過社會運動的方式,提出訴求。二十多個年頭過去了,這些運動所造成的後果,可見的部分是官方族群政策的擬定與執行,不可見的部分則在於對於客家族群認?的文化要求。這類的文化期待隱含著血緣與認?的合一性,並且對於「怎麼做才合乎客家族群身份」,也有著本質化的想像。首當其衝的便是陎對這些要求的客家年輕人。 然而,本文並不預設客家年輕人「天生」尌應該有客家認?,或者應該要對客家「建立」認?感,而是以一種社會建構的觀點,詴圖去理解已經觀察到的經驗現象?社會中對於客家的文化想像,是如何被建構貣來的?而時常被這些客家文化框架要求的後生客家人,作為被框架要求的主體,他們如何去理解自身的客家經驗?透過本研究,我們發現後客運世代的客家人正處於某種歷史現實之中。他們的客家身份或輕或重地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不等的影響,而他們的客家文化認?,也沿著世代、地域的軸線而產生分歧,然而,他們現階段所陎對的客家文化期待,除了是一種?質化的文化要求,?時也是一種強調傳統卻又包含突兀創新的客家建構。這些要求所形成的文化框架,脫離了日常生活的層次,也窄化了人們對於客家的想像。因此,本文認為,唯有對客家抱持著開放性的文化想像,將差異納入思考,對於後生客家人也才能有更為務實的理解。 關鍵字:客家認?、客家性、客家文化運動、世代差異、認?建構 廖慧娟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99.12 5
100年 戰後臺灣客家政治案件之研究-胡海基案之個案分析 胡海基是目前國內唯一以民間力量,捐地興建民主英烈公園與臺灣民主英烈祠,以玆紀念於「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時期千千萬萬的受難者,安慰冤怨烈士之英魂,進而完成「轉型正義」工程的客家籍人士。本論文的研究問題有三:(一)日治時代臺灣政治史與戰後臺灣政治史的研究出現斷層,事實上,日治時代臺灣政治思想與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是具有歷史的連續性,然而,這項史實並未受到臺灣歷史及政治學界的重視,因此,吾人試圖利用史料探討日治時代臺灣政治思想與戰後臺灣政治案件之關係。(二)在白色恐怖時期,為數不少的客家籍人士因政治迫害而入獄。本論文希望能夠在目前所知的客家籍人士政治案件,在李筱峰及張炎憲的戒嚴時期政治案件類型分類上,增加「客家政治案件」乙類。(三)以胡海基為個案,說明長達38年威權統治時期,對於胡海基個人本身的政治思想與政治行為有何影響(what)?另外,由於胡海基是日治時代出生,為何於戰後參加反政府組織(why)?於是吾人認為日治時期的臺灣政治思想會延續至戰後光復時候臺灣政治思想,進而爆發政治上的衝突(how)?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民族自決」在全球引起民族主義浪潮,如朝鮮的「三一運動」、中國的「五四運動」,並在日本國內引發「大正民主主義運動」,以及俄國的「馬克思主義」崛起,皆影響臺灣政治思想,亦導致臺灣人的抗日運動改採取非暴力的政治運動。在臺灣產生民族主義思想、自由主義思想、共產主義思想以及臺灣獨立思想等政治思想。這些政治思想到了戰後日本戰敗,臺灣回歸至中華民國版圖之內,繼續發酵,並在臺灣威權體制下引起另一起波瀾。臺灣被日本統治半世紀,對於總督制深惡痛絕,卻沒有想到「光復」回歸「祖國」,卻又落入比日本總督制度更惡劣、更專制的行政長官公署桎梏之中,臺灣人從希望到失望、甚至絕望,於1947年2月爆發「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的影響主要有三:第一是打壓臺灣追求民主的自由、第二是重拾臺灣獨立運動的道路、第三是進行共產主義地下的工作。 本論文的客家政治案件,吾人主要建構在「族群」(ethnic group)概念之上,客家政治案件,正是擺脫過去只重視「省籍差異」的論述,不再只是關注政治事件的「外省人」加害與「本省人」被害的關係之上,是以客家人為主體性,強調在白色恐怖時期,客家人的犧牲奉獻,以及為臺灣民主的付出貢獻。吾人定義「客家政治案件」主要有兩項特徵:第一為政治案件中,受難者以客家人多數為主、第二是政治案件中,領導階層以客家人主導。而客家政治案件是以「族群」作為類型,與張炎憲所定義的21種政治案件類型,並無衝突之處,原因在於張炎憲以判決書內容作為分類依據,以判決理由作為分類標準。在建構客家政治案件之後,將客家政治案件分類為四類:一為與中國共產黨有關的匪諜案,屬於紅色政治案件;二為與臺獨有關的叛亂案,屬於臺獨政治案件;三為與選舉有關的政治案件;四為與美麗島事件有關的政治案件。 吾人主張為過去之威權體制下白色恐怖留下歷史的見證,毫無疑問地會受到正、反兩極的批判或支持。批判的是事件已經過去,且政府已經釋出善意、著手補償,甚至公開道歉,亦有人認為國民黨實行白色恐怖的舉動是應當的,主張若沒有白色恐怖,在中共覬覦下的臺灣將不保,因此,認為沒必要在傷口上灑鹽、再揭瘡疤,應該「向前看」,甚至認為是挑起族群對立與妨礙社會重建。而支持的是認為歷史經驗必須記取教訓,在那動盪的年代,多少人民被國民黨逮捕、刑殺,更多人的是長期被囚禁監獄中,甚至誠如葉石濤所言:「把國民黨統治時代的整個臺灣看作是一個大監獄。當然這個大監獄裡有無數的小監獄囚禁著臺灣人的菁英份子。不管是小監獄或監獄,臺灣人沒有自由,活在噩夢之中卻是一樣的。」那是生命沒有保障的年代,那些倖存者幸運地存活下來,若沒有人為其留下記錄,就沒有人知道他的經歷,是極為可惜的,也極不公平的事,因為他們是國民黨無人道暴行下僅活存的歷史見證人。 本論文藉由敘述胡海基個人的政治思想、政治行為及一生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政治案件中的人物是臺灣熱血青、年知識分子,在日治時代到國民黨時代的轉折中,尋找臺灣的前途過程中,有不同的思考、思維,抱持理想、理念是渴望自由民主與臺灣人做主的社會。再者是臺灣人當時的處境相當可憐與無助,他們尋求的不論是自己的獨立、自主、自由、民生,面對外來政權都是弱勢的。最後為當時人權觀念的薄弱,閱讀社會主義思想的書籍便是犯罪,在民主國家中簡直是笑話。各類思想的書籍在人權高度獲得保障的國家是可以流通的。更可悲的是,若是受難者上訴的話,其罪行反而更重,由此可知當時法治、人權觀念之薄弱!邁向二十一世紀的臺灣,早已歷經政治、社會、文化、經濟等面向脫胎換骨的變化。民主、自由成為今日臺灣人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但今日人民的安定生活是昔日英烈的犧牲奉獻所爭取的,撫今追昔,臺灣的進步是建立在對於過去歷史的尊重與珍惜上,而對於過去歷史傷痕的關懷與反省,將有助於我們以更寬廣的心胸營造出更具有包容祥和的臺灣社會。 關鍵詞:胡海基、客家政治案件、轉型正義、威權體制、臺中武裝工委案、李建章案、彭新貴案 陳建傑 東海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100.6 5
100年 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協力治理之研究-以桃園縣中平國小布馬陣活動為例 本研究旨在探討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協?治?現況和符合程?,從背景變項的差?,?探討?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計畫在桃園縣的實施現況和成效,以提供桃園縣國中小推展客語生活學校教學與活動之?考。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問卷調查法、深?訪談法並重,文獻探討為輔。問卷調查法分成?部份,第一部份施測對象為桃園縣98 ??實施客語生活學校50 所國民小學的承辦人員中的校長、主任、組長、級任或科任為範圍,共發出210 份問卷,回收可用問卷186 份,問卷可用?達88.5%,研究工具為「桃園縣國民小學辦?客語生活學校之成效評估」問卷;第二部份施測對象為實施客語生活學校南桃園地區中平國民小學選修客語一至??級的學生為範圍,共發出548 份問卷,回收可用問卷507 份,問卷可用?92.5%,研究工具為「桃園縣中壢市中平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之成效」問卷。回收調查所得的資?彙整、編碼登?後,應用SPSS 17.0 版統計套裝軟體進?分析。深?訪談法部份,以南桃園地區?續5 ?辦?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協?治?成功為典範的中平國小布馬陣活動之校長、主任、組長、教師、學生、家長、社區文史工作者或耆?以及桃園縣政府教育局客語生活學校的?位訪視委員為對象,分別進?訪談。本研究之結?歸納如下:一、桃園縣國小實施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協?治?現況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協?治?最成功的範?,首推南桃園地區中平國小布馬陣的活動為典範,讓社區組織進入校園,並?合社區、民間、政府機關的資源,共構客家文化及客語教學,有效結合家庭-學校-社區,共同實現客語生活學校的環境。二、桃園縣客語生活學校之成效從客語生活學校問卷的前測中,?政運作、教學與活動規劃、社區資源結合運用、學生客家文化成長等四個構面分析,很多學校在辦?活動時無法充分運用社區資源,有失?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生活學校的初衷外,其他構面情況?好且獲得親師生、社區的肯定,因此社區資源的運用是學校辦?客語生活學校各項活動的方向。三、客語生活學校學童客語能?現況小朋友學習客語之後,使用客語的比?有越?越好,有逐漸上升趨勢,家長也普遍認為客語教學的成效在於?斷的鼓?、推動、喚起學生主動學習客家的認同,有助於改善親子間語言隔閡,增進感情交?和文化保存。依據文獻探討和本研究分析結果,本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供往後辦?客語生活學校的?政單位、縣政府教育局承辦人員?考,以期提升整體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社區資源的合作,並藉以提升對?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生活學校的滿意?和成效。 關鍵字:社區組織協?治?、社區資源、布馬陣 彭成億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0.6 4
100年 戰後臺灣客家運動之研究-以《客家風雲雜誌》與《客家雜誌》為中心 客家人從明清時代遷臺,由於人數較少,在政治、經濟上比不上福佬人,因而自信心喪失,在都市中成為隱形人,也造成母語的流失,為了生存不得不忍氣吞聲。隨著戒嚴令的解除,臺灣社會呈現多元發展,《客家風雲雜誌》便在此背景下創立,客籍知識份子洞悉社會脈動,發動「還我母語」大遊行,至此展開臺灣客家運動的先頁。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分析從1987-2008年《客家風雲雜誌》與《客家雜誌》總共245期所有的篇章,觀察客家雜誌與臺灣客家運動的關聯性。從研究中發現,《客家風雲雜誌》政治性較強,內容風格以具批判的社會運動性為主,《客家雜誌》以歷史民俗文化為主,社會運動性較弱,行政院客委會成立後,客家運動性降低,批判性相對減弱。《客家風雲雜誌》在客家運動是扮演一種於開創者、拓荒者、奠基者的角色,具有火車頭的功能,鼓動風潮提倡臺灣客家意識,發動還我母語大遊行。《客家雜誌》在接續《客家風雲雜誌》之客家香火後,與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寶島客家電臺並肩作戰,共同推動客家運動,以客籍知識菁英作者群記載客家運動過程,作為客家運動的智庫,提供策略方向思考。 關鍵詞:客家、客家運動、還我母語運動、社會運動、客家意識、客籍知識菁英 陳康宏 國立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98.9 4
100年 客家文化意象的想像與建構:以勝興國際桐花村為例 為形塑客家認同、找回族群尊嚴,客委會自2001年成立以來即以「促進客家文化的現代化」做為施政主軸,其所推動的「客家桐花祭」及周邊桐花商品,亦成為客家文化意象的新興符碼。儘管客家文化意象藉著「桐花」的符號順利打入消費市場,並試圖形塑新的族群想像,但此種偏離客家常民生活的消費文化意象根基是否穩固?當桐花退燒或者有新的文化勢力興起之際,客家文化是否也會隨之凋零?本研究由桐花祭出發,企圖透過釐清現代客家文化的想像與建構過程,探索現代客家文化的發展方向與爭論:究竟文化商品化策略是否可行,抑或有其他策略? 在此問題脈絡下,本研究以苗栗勝興「國際桐花村」的客家文化意象的創造與轉化過程,提供一個社會學式的田野觀察與分析。之所以選擇此一地區,係有鑑於勝興經常成為全國「客家桐花祭」之主祭場,在客家文化現代化過程中具有指標性地位。而以勝興作為分析全球化衝擊下的客家文化自我重整的場域,無論在理論層次或政策面均有重大意義,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在於:勝興原本只是台鐵舊山線上的一個小站,但後來卻演化成為國際桐花村,古老懷舊的鐵道山城意象,如何與「國際桐花村」的現代意象銜接?事實上,透過勝興由懷舊鐵道逐步演變為客家文化地標的過渡,可發現其中充滿媒體、政府、當地業者與社造團體之間的利益折衝,也呈現出族群認同與商業力量間的緊張與拉鋸。 關鍵字:客家、文化意象、勝興、桐花祭 林錫霞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99.7 5
100年 客家雜誌如何建構族群意識-以Toulmin論辯理論為分析架構 本文旨在探討《客家雜誌》透過哪些情境資源,建構客家人不平等的處境?在歷時十五年的論述中,不同階段的論述策略是否有差異?訴求內容有何不同?以及欲達成什麼目標?此外,在族群意識的建構基礎上,客家存在於與其他族群的互動中,那麼其反映出的族群關係又為何?本研究透過「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進行資料處理,再以Toulmin 的論辯模式(argument analysis)做語藝分析(rhetorical analysis),得到的研究結果發現,《客家雜誌》最常使用的論證策略有三種,分別為因果/情境論證(circumstance argument )、定義/類屬論證(definition argument)、以及動機論證(motivational argument)。在四個論述階段中,研究者歸類出每個階段的主要宣稱:第一階段有兩組主要宣稱,分別為「重建合諧的語言生態」、及「開放客語廣電節目」;第二階段為「實施母語教學」、「客語也是『台語』」;第三階段為「公平分配廣播頻道」;第四階段強調「客家人之主體性」。而《客家雜誌》主要呈現的族群關係,多著墨於與閩南人的關係上,大致以霸道、福佬沙文主義、獨尊、強勢等終極詞彙(ultimate trems)形容之。對於外省族群,則多以獨尊、一元化、霸權、專制、統一形容。至於原住民族,其採取中立的立場,大多將原住民與客家族群歸類為被外省人及閩南人欺壓下的弱勢群體。 關鍵詞:客家雜誌、族群意識、語藝分析、Toulmin論證結構 曾淑珠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98.6 4
100年 公私協力輔助客家傳統聚落保存之研究-以屏東縣五溝水聚落為例 隨著「文化資產保存」之重視,聚?與傳統建物的保存也成為新世代的重要課題。公部門自2006 ?開始,為保存五溝水聚?之傳統客庄風貌,透過公部門跨部會的合作,期望能將五溝水聚?塑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客庄聚?。而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村也於2008 ?5 月8 日獲屏東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通過聚?保存登?,成為全台在新的《文化資產保存法》實?後,第一個通過聚?登?的南台灣客家聚?。因此,本研究擬透過公部門資源之應用,探討五溝水聚?保存工作之推動情形。且藉由地方團體及居民?與之?況,?解其居民?與聚?保存之意願、對聚?之認同感,及對於聚?保存工作之認知。並探討公私協?之間的??如何運作,以輔助五溝水聚?保存工作之發展。透過田野觀察、訪談及問卷調查,本研究發現,五溝水聚?之公私協?,應以居民為主,以地方團體為橋?,加強居民與公私部門的溝通平台,三者之間建?雙向溝通之管道。且公部門及地方團體,應積極帶動五溝水聚?活動之氣氛,?實居民?與計畫案之各個階段;而地方團體也應資源整合,相互融合,以各盡所能並發揮於五溝水聚?保存之工作;此外,公部門除?經費之補助以外,增加公部門與居民溝通之機會,以貼近居民之想法,並以公私協?互助方式,才能有效發展五溝水聚?保存之工作。 關鍵詞:文化資產、聚?保存、五溝水、聚?、公私協? 邱怡亭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學系 100.1 4
100年 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組織定位與治理模式之研究 桃園縣因人口特性形成「南客北閩」的族群群聚生活型態,歷任縣長均極為重視客家文化建設,俾能重建居民歷史文化記憶、凝聚集體情感及提昇族群文化交流之場域,並積極規劃興建代表客家意象、信仰的客家文化館。然而館舍營運的過程中,在組織定位未明及人力、經費與規模等資源不足的情形下,面臨治理困境,基於此治理概念,對於館舍營運決策模式、與社區互動的機制、社區的公民及社會團體參與營運、績效衡量及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等議題,值得研究探討。本研究從質的方面廣泛及深入的角度觀察桃園縣客家文化館與社區生活現象,接著進行深度訪談,訪談對象區分為公部門、社區組織、社團及產業等三種類型,以了解彼此之間治理網絡互動關係,並有效搜集及分析衍生社區治理問題影響因素。客家文化館的經營管理性質,較屬於非營利推展文化性質,為求館舍的永續經營,即開始思考尋求何種最適合的經營管理模式,而在委外經營的不可行,而政府部門經營又必須耗費鉅額經費的情況下,因此,結合社區組織,建立公私協力夥伴關係,並透過社區組織的參與治理,形成與地方文化館共同治理的經營管理模式之可行性。 關鍵詞:客家文化館、社區治理、公私協力夥伴 陳憲炎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0.6 4
100年 新北市客家社團公民社會化之研究:CIVICUS公民社會指標的初探 隨著公民社會組織日益增多、重要性日益增強的現狀,能夠建立對各國以及地區的公民社會狀況進?評價的體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公民社會指標則是能夠滿足這種需求的評價工具,它透過對具體指標的設計、評價和匯總,反映某地區公民社會的狀態。然而,客家議題在臺灣的討論與重視逐漸提升,客家社團也互動也由結合型社會資本轉向橋接社會資本,並擴張為連結型社會資本,獲取資源,在2010年客家基本法通過之後,更是開啟多元文化發展之里程碑。 有鑑於此,本研究以新北市客家社團作為探討對象,利用全球公民參與聯盟(CIVICUS)所建立第二階段公民社會指標,透過德菲法以及層級分析法修改適合成為測量客家社團之指標,以及各指標之權重,隨後對於新北市客家社團發放問卷,從四大構面,外部環境、公民參與、組織運作、實質影響,評估客家社團公民社會現狀。 而研究發現,新北市客家社團在四大構面表現算是平均,且正向(3.72至3.85,滿分5分),公民參與以及組織運作方面表現略優於其他兩構面,外部環境與實質影響表現較弱,而本研究亦發現,公民社會指標結果與問卷填答者之社團任職情況、參與社團所屬?政區以及社團主要使命類別上有顯著差異。最後,本研究建議未來亦可採取跨?政區之研究,並加入質性研究方法,增加客家社團研究視野,彼此學習與借鑒。 關鍵字:公民社會、公民社會指標、客家社團 陳樺潔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100.6 4
100年 戰後客家流行音樂的發展與形構 台灣客家流行音樂有幾個特色,首先是傳統音樂元素的保留,其次是詞作強調族群特色,以及自成一格的市場發展。到底客家流行音樂究竟是如何發展現在的模樣的?本論文將1981 年迄今的客家音樂發展當作書寫重點,將台灣唱片業及政治力這兩個背景因素理出,,試圖分析作用於客家流行音樂的力量,並建構客家流行音樂生產場域的生產慣習,討論生產慣習如何形構客家流行音樂。為此訪談許多音樂工作者以及從業人員,發現此場域內的生產慣習隨時改變。在時代變遷下,客家音樂工作者因為自己的出身背景有不同方式來面對環境的改變,並且找出方法持續在客家流行音樂場域中競爭資源。 關鍵字:客家、族群、流行音樂、慣習、場域。 劉榮昌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0.6 4
100年 臺灣客家納骨葬法與墳墓體系 臺灣客家勤於祖墳的祭掃與維護,這樣的風俗慣?雖然有?自於葬俗與風水操作,乃至殯葬改革與審美意?的影響,但是應有必要回歸到挖壙掩土、格局配置、?面繁飾等以澤枯骨及堆土為記的墓作葬法上,給予??「墳墓」與「安葬」此一主題的?解。本文將?傳在臺灣客家地方的墳墓、葬法與墓作,進?現地調查資?為主的及相關文獻與近人著作為輔的研究,並?解其長期存在的意義。基於掩土安葬與遷改葬的需求,而被應用且盛?在臺灣客家地方的眾多傳統墳墓,本文針對此一回應納骨葬俗的?傳物(?berlieferung/Tradition),進?探究進而在保存意?與眾多墳墓之間的?繫關係上給予整體的?解。?述架構上,在第一章緒言中?明研究對象、方法與?述架構,第二章就安葬思想與傳統墳場擇址經驗的普遍性概?,先?從文化脈絡上進?回顧與一般認?。其次,針對墓作技術的多樣發展以及與藏屍納骨作業與葬俗的?繫,在第三至五章中分門別?的從地表下的挖壙掩土、地表面的格局配置、與地表上的景觀?面等三方面,將實務所需的墓作應用之脈絡乃至現況,經由掩土、格局與?面等墓作的特徵與生成背景、墓作技術與表現、在臺灣客家地方的衍化?況加以梳?。然後,在第?章中通過臺灣客家墳墓的維護經驗、與時俱變的風俗、墳墓?型與分化等動態經驗進?瞭解。最後,在第七章中以納骨葬法為基礎的經由整體指認客家墳墓的體系、墓作應用、多種典範與文化焦點,並對臺灣客家墳墓體系所運作的?續性的晉級過程,及其?傳至當代與適用的發展給予敘述。臺灣客家是藉由藏屍納骨的墳墓應用、興築與反覆的修護或遷改建的墓作,從實務上回應厚葬傾向與重視先人枯骨保存的葬俗傳統。也能適時的與適地的以舉凡「晉塔」、「陰塔」或「家塚」、火化土葬及講究彰顯祖德的繁飾巧作等新作法,以及「大?」(初葬)、「寄巖」、「吉墳」(正式墳墓)、「陰塔」等因應遷改葬俗的墳墓?型與應用,回應葬地?足與墓而會族的社會需求。據此長期?傳於臺灣客家地方的此一特定事物或文化焦點(cultural focus),眾多的臺灣客家墳墓並?是無關?的集合排?,而是將客家遷改葬俗與地方性墓作供應給予?繫的一?續性(continuous)的或接近風俗稱之具晉塔意?的整體關係,在客家地方上形成具特殊性、地方感、持續應用的、以及被眾多祖墳的後裔所認同的文化?傳現象與文化景觀。 【關鍵詞】:墳墓、葬法、客家、納骨、體系、風水 廖倫光 中原大學 設計學研究所 98.6 12
100年 從族群關係看清代臺灣桃竹苗地區義民信仰區域差異-以清代苗栗堡為觀察中心 以往,北臺灣客家史常被視作「鐵板一塊」地論述,而其論述焦點之一往往也著重在枋寮義民信仰,此或會使人以為北臺灣客家人都崇敬義民信仰。然本文從清代北臺灣族群關係史角度,提出以下觀點:一、 苗栗義民廟歷史幾與新竹枋寮義民廟同樣悠久,然今日其祭祀圈卻僅三里大,並未如枋寮義民廟般發展為當地一大區域信仰,其主因與清代苗栗堡境的閩客械鬥風氣不發達有關。清代苗栗堡境西側的「北大肚山系」,與東側的「關刀山山脈」,對於當地族群關係演變的意義,在於「北大肚山系」山勢雖不如「關刀山山脈」般險峻,但該山系卻相對使苗栗堡客、閩兩族群的接觸機會,未如枋寮義民祭祀圈十四大庄,或中港堡、吞霄堡、「南桃園東側」等地區來得多,故不易使苗栗堡的客、閩兩族群,發生大規模接觸與衝突的機會。這也造成清代苗栗客家人的族群意識,在林爽文事變後百餘年間,隨世代交替而逐漸降低。是故苗栗義民信仰並未同於枋寮義民信仰般,有因為閩粵械鬥氛圍較濃厚的歷史背景來發展「區隔粵閩」、「強調粵人忠義精神」之族群認同符號,而成為一大區域信仰。二、 在清代苗栗義民信仰中,有一重要制度為「苗栗義民祀327 位會友」制,其為清代苗栗地方人士,可藉由出資金來加入「苗栗義民祀」會友,且其會友身分不但可世襲,百餘年來又不斷有新會友加入,最終成為清晚期的「苗栗義民祀327 位會友」制。又「327 會友」制,並沒有歷史需求發展為「區分會友間階級高低」,與重視「神牌位序差異」之模式,「苗栗義民祀327 位會友」都在該廟左偏殿,以一面木牌陪祀,即可代表清代苗栗義民廟「327 會友」在該廟信仰者心中之歷史貢獻。此外,苗栗義民信仰也主祀真正殉難於林爽文事件的「義士眾姓諸公」、淡水廳幕僚壽同春、與淡水廳同知程峻之模式,也是不同於枋寮義民信仰之處。三、 清代苗栗堡西境地勢較為高聳的「關刀山山脈」,在清中期時,隘線分佈於此山脈西麓,故當時該山脈尚是非常重要的「區隔漢原」之地理形勢。但約在清中後期之際,因苗栗客家人往東越過該山脈開墾樟腦利益,也使「後龍溪上游區」,即今獅潭鄉與大湖鄉等地,最終成為客庄。而其中較重要的漢人拓殖勢力,有獅潭、南湖等庄的黃南球勢力,與大湖吳定新家族勢力,以及拓出桂竹林一帶的劉緝光等勢力,而「後龍溪上游區」有無義民信仰,也與這三勢力分佈有關。清晚期的黃南球,其前半生經歷較少與苗栗堡有淵源,?與枋寮義民信仰分佈區域較有關係,故黃南球拓殖出獅潭與南湖二庄後,也在二庄各置一間義民廟,其皆分香自枋寮義民廟,以祀奉死於漢原械鬥的骨骸。而清晚期吳定新家族勢力,雖也為大湖庄帶來義民信仰,但其他大湖庄民不見得都信之。故清代大湖庄民初建大湖義民廟時,很可能已被該庄人視為陰廟,而將該廟設在遠離大湖庄市街中心外的「下坪仔」。又該廟石製主神牌,同時書寫「萬姓同歸.褒忠義民」,是雜揉了枋寮義民信仰,與漢人社會常視為「陰廟」的萬善爺性質。大抵而言,「後龍溪上游區」的獅潭、大湖、南湖等三間義民廟,是?應清晚期當地漢原關係緊張下的歷史產物,因此也在清代北臺灣族群關係史的意義上,與本為區隔閩粵為主的枋寮義民信仰有所差異。四、 枋寮義民信仰乃清代嘉、道以來,竹塹當地「城╱閩」與「郊╱粵」的閩粵械鬥風氣下之產物,「郊區」的枋寮義民祭祀圈內之粵人,係藉此突顯「粵人忠義於朝」精神,期盼朝廷能對當時弱勢的臺灣粵人聲張正義。而約自嘉、道以降,枋寮義民信仰祭祀圈的粵人,又逐漸透過枋寮義民信仰十四大庄制度,讓該區粵人能被組織於各大庄的公號頭家,與枋寮義民廟方各大姓家族之領導下,以凝聚共同的粵人族群共識與力量,來與淡水廳政經中心在的竹塹城閩人相抗衡。而清代北臺灣閩粵械鬥同樣激烈情況者,至少尚含「南桃園東側」與清代中港堡境內之客庄。可是「南桃園東側」與清代中港堡客家人,一開始並未出現特別崇敬義民信仰的氛圍,至少在中港堡的頭份義民廟方面,該廟乃遲至清代光緒11-13 年左右,才由當地客家人自枋寮義民廟分香引進。清代頭分庄客家人引進義民信仰的歷史背景因素之一,自與從嘉、道以降的閩客械鬥風氣氛圍有關,然其引進之時間點之所以遲至光緒朝,則是與金廣福勢力拓墾大隘地區成熟畢,使中港堡與竹塹「郊區」兩地粵庄交通風險相對降低有關。關鍵字:清代苗栗、族群關係史、客家義民信仰、北臺灣客家史、桃竹苗地區、區域史個案研究 張正田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99.7 12
100年 臺灣客家美濃油紙傘文化及其圖像視覺之研究 提起美濃即聯想到油紙傘,「美濃油紙傘」已成為美濃的另一個連結代號,近年來因工藝藝術逐漸受到重視,使得油紙傘演變為美濃的工藝藝術標章。政府一直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文化保存最更價值之所在乃在於永續發展,台灣客家美濃油紙傘文化具更濃厚的人文意涵,是一項很特殊的傳統文化產業,引發本研究探究動機。 本研究以美濃油紙傘為探討研究主軸,研究重點乃在於了解台灣客家美濃油紙傘的文化意涵與圖像傳達意涵、發展演變與製作技術之演進、色彩表現與傘陎圖像視覺設計、油紙傘的圖像彩繪表現及油紙傘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採用內容分析法、田野調查法與訪談法,經由文獻探討整合資料,實地訪談美濃專業畫傘師、經營油紙傘產業的業者及相關專家,並透過田野調查深入美濃鎮,實地拍攝美濃油紙傘傘圖共140張作為本研究之樣本圖,進行質性的研究分析與?化的統計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油紙傘的贈與,象徵團圓、圓滿、早生貴子、多子多孫等文化意涵,其傘陎圖像傳達意涵也大部分與傳統文化更非常密切的關係,如牡丹代表富貴卲祥,梅花象徵梅開五福,都是傳統文化的代表意象。油紙傘由早期的遮風避雨的實用?能,轉型為文化創意(藝術)產業,製作技術也更所變革。美濃油紙傘之傘陎色彩以茶色為最多,呈現出古色古香韻味,油紙傘傘陎手工彩繪各種圖像,已是現今美濃油紙傘最常用以表現的形式,其中以中國傳統繪畫的「花卉」彩繪圖像及具更美濃當地文化特質的「美濃地景」如菸樓、敬字亭、東門樓、中正湖等彩繪圖像最為欣賞者或收藏者所喜愛,它們皆能傳達客家美濃油紙傘文化之特色。油紙傘畫師創作的圖像元素大部分仍依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其中以花卉圖像彩繪較多,圖像彩繪技法以寫意彩繪為主。客家美濃油紙傘在美濃生根發展,帶給美濃人及台灣客家油紙傘文化近百年的生命史,是文化商品、工藝、藝術等的綜合產物,它也是美濃具更其獨特性的文化創意產業。研究結果期可供後續研究者或設計師在從事美濃文化創作與研究的?考題材,亦期望藉由本研究思考鄉土傳統文化之關懷,喚起再一次重視與珍惜可能隨時失傳的鄉土文化產業。 關鍵詞:美濃、油紙傘、圖像視覺、文化創意產業、客家文化 林宥涵 臺南應用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 100.6 4
100年 臺灣六堆客家地區三獻禮儀式之研究 客家人為漢民族支系,自古以來深受漢文化的影響,且具有重禮、敬神、崇祖的特質,舉凡喪葬、歲時節慶,均有大小等級不同的祭祀活動。幾千年來,祭祀活動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更成了人們的精神寄託,撫慰了人們不安的靈魂。故客家先民自原鄉渡海來台時,也將其傳統的祭祀模式與信仰延續到台灣這片土地上。這些祭祀活動的進行大多有一定的禮儀形式,其中以三獻禮儀式的使用最為頻繁。因此,本研究以六堆客家地區的三獻禮儀式為主,研究內容共分五章:第一章在探討前人的研究成果與釐清研究範圍與限制等;第二章從經史籍中追溯並探討三獻禮的淵源與流變以及其對客家族群的意義,研究得知三獻禮源自周朝古禮中的「三獻」儀式,以初獻、亞獻、終獻等三次進獻為主軸,自漢代以來,一直作為國家祭典的主要儀式。「三獻禮」一詞最早見於《隋書》,書中記載後齊時已有「三獻禮」名稱的出現,降至明清,三獻禮的使用除作為官方祭祀禮制外,更深入民間,成為敬天崇祖、祭祀鬼神的主要儀式。第三章與第四章則分別從台灣六堆客家聚落中歲時、慶典與喪禮儀式等祭祀活動所使用的三獻禮儀式進行觀察研究,除了將儀式的進行加以記錄整理,並把現場空間佈置繪製成圖,使三獻禮儀式能做一完整呈現,章節末尾還試析其與古禮之差異性。第五章則是本研究的結論,研究結論發現:六堆客家地區所使用的三獻禮確實淵源於中原古禮,相似度高達七成以上,但因年代流傳久遠、行禮的禮生師傳背景等個人因素以及佛教、道教文化與閩南習俗等外在文化因素的影響,使得三獻禮的儀式產生歧異。然世代的交替與耆老的凋零,傳統的三獻文化正逐漸流失中,如何將此儀式文化保存與傳承下來,期盼未來能有更多熱心於客家事務與文化保存者參與推廣三獻文化,使三獻文化得以保存與流傳。 關鍵詞:客家、六堆、三獻禮、喪禮、祭禮 廖聖雲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 98.12 5
100年 祭祀社群、儀式與祭品-平鎮東勢建安宮個案分析 本文從平鎮市的歷史發展與信仰分布為起點,了解東勢建安宮在當地特殊重要性,並透過東勢建安宮的源流、組織、例年性祭祀活動,以及盛大的開漳聖王聖誕神豬神羊敬獻活動,進而詮釋出東勢建安宮的祭祀社群的特徵。經由實地參與準備工作,從東勢建安宮開漳聖王誕辰六年輪值的豬羊敬獻過程,詮釋輪值區的居民,如何在豬的飼養、閹割、比賽、敬獻、獻祭到分福的圓滿反覆過程,以豬為象徵物,讓敬獻者能調和他性格中的矛盾成份,獻祭了自己的心,達到了「和解」的狀態,透過豬的導引,把飼主、家族、廟宇、親戚與鄰居之間完成社群建構歷程,並經由廟方例年性的工作、輪值者祭品週年性準備,所架構出的時間文化基礎,讓飼主不僅在日常生活時間與神聖時間做最佳的調和,發展出體驗時間的重要性,跳脫個人與廟宇分別,交互融合而產生新的時間性循環。 關鍵字:平鎮、東勢建安宮、神豬、獻祭、祭祀社群、開漳聖王 曾齡祺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在職專班研究所 98.6 4
100年 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 在以往漢番關係的?述?,熟番與漢人接觸以後,熟番向?被認為「漢化」於漢人社會而消失。其實?然。以竹塹地區的竹塹社??,乾??間設?的「采田福地」,一直以?透過每?儀式祭典的舉?,?維繫竹塹社自身的族群認同。日治時期,竹塹社成?祭祀公業組織,從中所衍生出?的派下員,使得竹塹社後裔的認定有?依據。竹塹社與漢人的接觸,並沒有因為「漢化」而消失,而是以「客家化」的形式,生活在這個社會。在個案的選擇上,本研究之所以以竹塹社七姓?面的錢皆只派下做為探討的對象,主要是由於錢皆只派下,自乾??間起,?長期擔任通事、土目與屯務要職;日治時期,還曾擔任竹塹社祭祀公業的管?人。這是竹塹社的?史發展中,一個很重要的家族。另外,官方檔案與?約文書,均有許多關於錢皆只派下的史?,但學者對於這個家族的研究,卻並?多;仍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在族群分布方面,竹塹社所在的竹塹地區,自雍正?間起,清廷鼓?漢人前?開墾以後,?有許多粵籍墾民?到這?從事開墾工作。這些粵籍墾民除?向竹塹社請墾土地,同時也教導竹塹社學習漢人的耕種技術;在雙方各方面長期的接觸下,促使竹塹社逐漸走向「客家化」。?管是文化、風俗習慣、信仰、語言…等各方面,均與客家人無?。所以,由於竹塹地區為全臺最多客家人的地區,而且仍然能夠透過一些特殊的方式,找到竹塹社後裔;使得「熟番客家化」這樣的族群現象,也就因此在竹塹地區最為顯著。 關鍵字:熟番客家化、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竹塹地區、文化轉變、認同變遷 廖志軒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0.6 6
100年 戰後臺灣北部客家茶產業經營性格 ?部臺灣?市場的通?、產品販賣權通常受洋?、?商所操控的產業結構,當市場轉變或新的?產品出現,使得原先位居生產、製造為主的客籍製?業者,特別是製?工廠,其得以有新的機會,在某些資源與條件許可下,另外成?一個?同台??商組織的製?公會組織。在?部臺?演進的?史過程中,整個生產、製造、銷售的垂直關係上,曾有過?同族群分工模式,亦即生產、製造集中在客家地區,而銷售市場中心則集中在大稻程的福佬籍的?商。位於客家地區的同族群的製?業者,包括?廠與?農,在?同時期有?同程?與範圍的族群資源與族群網絡被拿?使用。雖從現今?看?廠間並未有很明顯的族群因素作用其中。族群性變得重要是為?與台??商有區隔,因此使同族群身分與社會位置結合,亦即他們皆為「做?」者的認同,在種種條件許可下,得以團結在一起的而發揮??的組織。另外,透過?部?產業案?中,本研究重新檢視客家族群經濟中「保守」特質,並?是一個予生俱?的特質,從在台??史發展?看,這群客籍業者而是在有限資源與環境所展現出?的經濟?為特質,其經營保守性格也是反應其在社會階級的邊陲位置。 關鍵字:客家?產業、台灣區製?工業同業公會、製?業者、族群性、保守性、邊陲位置 徐幸君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0.1 4
100年 〝客家花布〞?〝臺灣花布〞?的設計文化現象研究 有著艷麗的色彩以及充滿歡樂的節日氣氛,它是台灣花布,更是台灣人共同的視覺文化記憶,陪伴無數的人童年時的回憶。近年來台灣花布被廣泛運用在客家文化活動上,因此轉化成為客家文化的代言意象,透過文化的轉借運用再次成為當下流行的文化特徵。本研究首先從歷史學研究的角度,探討花布如何受到文化背景的轉換、融合以後,成為客家文化的代言意象,並以訪談法來實際採訪台灣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花布藝術家,對有花布的歷史及應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台灣花布受到外國的文化影響,產生新的混種文化設計,在此將台灣的花布設計與歐洲1925 年的裝飾派藝術(Art Deco)時期的布料,以及現今的布料設計圖騰,做資料交叉分析及比較,並提供後續文化設計及發展上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理論上,使用混種理論(Hybridity)和拼貼理論(Bricolage)。透過混種理論可以分析出台灣目前的花布設計,受哪些外來文化的影響下,混種後產生現在充滿獨具台灣特色的花布視覺意象。接著運用拼貼理論探討花布的視覺設計,從中研究出台灣花布究竟透過哪些不同文化,進而交融誕生出現今的布花圖案。期望經由本研究,可將台灣花布的集體記憶和過去的情感做視覺圖像分析,並且做為設計師在未來設計時的參考及依據,讓代表台灣的花布視覺圖像有更好的延伸及發展,進而轉換成能夠代表本土特色的表徵。 關鍵字:文化的轉換與借用、台灣花布、歷史學研究、現象圖視學、混種理論、拼貼理論 陳右欣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創意生活設計系 100.6 5
100年 苗栗縣國小舞龍運動的傳承、轉化與創新推廣 本文以苗栗縣國小為研究對象,以舞龍的傳承轉化與創新推廣為研究主題,探討舞龍從融入民俗儀式的節慶活動舞台,進入配合競技規則的運動賽事場域。舞龍是如何導入國小校園、過程轉化、創新及擴散推廣;舞龍在苗栗的多元活動,是否與客家文化有關連等內容。筆者從事苗栗縣國民小學的舞龍訓練,對舞龍的教育推廣,有長久的參與經驗;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首先透過文獻回顧,解析客家文化與舞龍的關聯性,再透過訪談法與參與觀察法,探討家長、公部門、校長及學校舞龍教練,在舞龍運動推廣過程中,如何形成競技龍的交流往來網絡;分析舞龍競技在學校推展擴散的進退成敗情勢,以及不同接納者各自抉擇考量的過程與影響因素。本研究的結果如下:一、舞龍在苗栗的發展,是從漢人舞龍燈的傳承中,逐漸變異成苗栗火旁龍,在公部門經營下,加以行銷與推廣,建構出火旁龍與客家庄的關連性,成為客庄十二大節慶之一。二、童年「迎龍」的記憶,配合公部門的經費支援,啟動苗栗校園舞龍的推動種子,透過教育圈凝聚的推動團隊及成立學校藝團的動機,建構苗栗國小的舞龍網絡,讓舞龍得以在苗栗的校園、區域到國際進行不同層次的創新擴散。三、舞龍的發展逐漸從神聖走向世俗化:隨著校園競技龍興起,讓具神聖性質的瑞獸神性、點睛祭祀、糊龍禁忌及儀式性動作…等的傳統龍,變成結合舞蹈、體操、國術與舞龍的複合型體育競技,讓舞龍變成精緻化及藝術化的體育項目。四、苗栗縣校園舞龍的擴散優勢在於擁有熱心舞龍活動的教育團隊,及願意提供舞龍展演舞台、經費及創新機會的公部門。整體而言,舞龍的擴散困境則需透過公部門的資源統整、學校舞龍團隊的技術傳承、體育大學的教材研發與師資培訓,及舞龍協會的目標整合等因素才能克服。 關鍵詞:民俗舞龍、競技龍、體育、運動、苗栗火旁龍 徐國寶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0.7 5
100年 「六堆鬧熱季」-六堆客家文化創意設計 台灣是多元種族融合的地方,政府近幾年大力推廣各項地區性的文化創意產業活動來振興地方經濟,各地區的文創商品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本創作研究為將六堆客家文化特色,除分析相關文獻、影像記錄之外,同時以客委會大力推廣的成功的案例「客家桐花祭」做個案研究分析,了解該活動的特色、優缺點,六堆是台灣客家的發源地,南北客家生活文化因時間、地域因素逐漸發展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在創作研究上除了突顯客家文化風貌之外,也要呈現六堆客家文化與北客家風貌之差異處,區分本創作研究活動與客家桐花祭不同之特色印象。本研究創作目的為1.瞭解六堆客家文化,建構六堆文化特色,突顯文化價值。2.創作六堆客家文化活動,並規劃活動識別、活動海報、活動文宣,塑造南部客家文化新形象。創作歷程以六堆各個鄉鎮風貌進行分析,從中尋找六堆客家文化特有元素,訂定「六堆?熱季」做為此文化活動的名稱,將整理所得之特有元素融入活動識別設計與海報的創作。研究範圍限定在六堆鄉鎮, 位置橫跨高雄、屏東兩縣,創作成果以平面方式呈現,然而「六堆鬧熱季」之行銷推廣成果與活動內容設計則不在本研究範圍。綜合本創作研究與相關文獻分析後,提出以下結論: 1.以客家意象做為創作題材才能展現客家特色。 2.運用客家特有意象所呈現的文化創意商品才更具特色。 3.創作技法融合客家文化元素,更能突顯客家形象。 4.經文獻與資料整理之意象,可供未來研究與文創商品作創意參考。在研究創作之後體認到六堆客家文化的推廣必需突顯獨特風貌,才能讓客家文化能延續、壯大。 關鍵詞:六堆、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視覺設計 謝易?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視覺設計學系 99.7 4
100年 徐松榮及其客家風格音樂作品之研究 一、徐松榮的創作具有濃厚的鄉土風格研究中發現徐松榮之客家音樂作品,具有濃厚中國五聲音階的元素。研究中並發現松榮之客家音樂中,使用了其特有的作曲法,即將西方音樂手法或流行音樂的手法內化成客家音樂風格的技巧。此外,論文中參考了徐松榮之作品目錄手稿,將徐松榮之音樂創作一一羅列並分類製成表格。 徐松榮本身為道地的客家籍音樂家,對客家音樂的風格韻味能掌握得恰如其分,徐松榮為文中表現出憤慨與求好心切的態度,也不斷直陳他對客家人漠視自己文化的痛心。由此我們不難觀察出他對客家文化傳承之憂慮,而這應也是他創作客家歌曲不遺餘力的主要原因。 二、音樂家之作品風格型態與社會文化之間有密切的互動關係本論文研究中找出徐松榮之作品風格型態與社會文化互動的關係,其中包含作曲家本身積極參與社會團體的活動之情形;徐松榮以樂會友及與藝文界的互動;為了推廣兒童音樂教育,大量創作合唱/直笛/兒童樂隊的樂曲。透過生命史的探究,我們除了可以在音樂作品中認?音樂家,更可以透過音樂家的生命史與當時的文化脈絡聯結。 江怡臻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音樂教學碩士班 98.11 6
100年 流域與區域: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史 年鑑學派Braudel強調亙古時間對歷史所產生的影響性,因而提出長時段「結構」、中時段「趨勢」與短時段「事件」作為探究歷史發展的幾個概念。本文即是以「結構」與「趨勢」作為立論基礎,探討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史,進而歸納出四個發展分期:「流域拓墾時期」、「開港通商時期」、「縱貫鐵路通車時期」、「輕便軌道貫通時期」。 自然地貌存在已久,人類生存於自然之中,必然得面對地貌所產生的種種限制,以年鑑學派Braudel的觀點,即是長時段「結構」;而清朝日治兩個時代的交通情況,則具有時代的「趨勢」性。鳳山溪亙古以來的河川特性,以及流域的地形樣貌,對於津渡、港口、古道、官路,以及日治時期的輕便軌道、汽車路線,產生結構的限制,而交通除了遵循結構進行發展外,還有「突破結構限制」的功能,進而使鳳山溪流域聯外與內聚的交通網絡得以成形。 關鍵字:年鑑學派、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 徐于舜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9.6 4
100年 金漢柿餅文化產業園區經營策略研究 本文研究目的主要是在探討金漢柿餅的經營現況與經營策略,並作經營策略分析,針對分析結果提出建議,作為金漢柿餅未來經營策略與環境規劃的參考方向。在文獻探討上分別從?柿子與常民生活關連性、文化產業的內涵與意義、休閒農業的?能與價值、企業經營策略相關學理、休閒文化農業企業化經營策略分析模式等五大陎向來著手。使用的研究方法有:一、深入訪談法?實地到金漢柿餅作深入訪談,以文字、錄音、錄影方式紀錄該研究對象,作結構式的訪談,以瞭解金漢柿餅的發展歷史與經營策略。 二、關鍵成?因素探討?採用關鍵成?因素找出金漢柿餅經營成?之道。 三、採用休閒文化農業經營與管理中的外部環境分析與內部資源分析模式,來分析金漢柿餅之經營策略。 四、根據外部環境分析與內部資源分析結果,採用SWOT分析法歸納出金漢柿餅各項表現,以作為金漢柿餅未來規劃與運作方向之參據。 依據研究目的,所得到的研究成果如下:一、金漢柿餅園區的經營可分為經濟陎、知識陎、藝術陎三種。 二、金漢柿餅的成立,並不是在於利益而已,除了有追本溯源精神之外,亦致力於柿子文化的推廣。 三、探討出金漢柿餅經營關鍵成?因素有下列四點: (一)具備柿子專業知識與表達能力,經由教育解說方式來讓遊客認識柿子。 (二)著重在柿餅產業的發揚與推廣,不以利益為前提,善盡社會責任。 (三)以服務的客人的心態為出發點,讓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四)具有前瞻與創新精神,將柿餅函工製造由一、二級產業轉向三級產業。 四、經由經營策略分析,擬定金漢柿餅未來經營策略,主要可朝四大陎向去著手: (一)行銷策略的函強。 (二)民俗藝術的導入。 (三)產業觀光與社區總體營造。 (四)休閒農業的發展。 關鍵詞:休閒農業、文化產業、經營策略、柿子、柿餅 黃慎智 國立臺北大學 民俗藝術研究所 100.6 5
100年 香茅產業的興衰與發展-以苗栗縣大湖鄉為例 本研究透過「產業變遷」、「族群分工」、「市場交易」、「轉型經營」四大主軸探討香茅產業,透過歷史文獻蒐集及訪談法進行研究;以創新擴散理論,論述香茅從引進至擴散的過程;透過鑲嵌觀點,探討客家人在香茅產業中角色功能所形成的關係與特色;並以市場理論分析國際市場下的香茅產業及其交易行為;最後論述現階段香茅產業的轉型經營。 本研究發現在香茅產業中的勞動情形,因區域條件的差異,區分為自己搭建香茅寮焗油的家戶生產及委託香茅油蒸餾工廠焗油。香茅產業的族群分工,在傳統家戶生產上,山區為客家茅農雇用學老雇工,平地一帶多為客家族群彼此換工;而委託工廠焗油,則是雇主與雇工皆為客家族群。 香茅油的交易方式表現出客家人從事香茅產業的交易特色;產地市場,以現金交易、寄存方式、香茅油抵借款三種交易方式;批發市場,分現貨及期貨交易。香茅油交易不需明訂契約即可成交,茅農以寄存方式販賣香茅油,產地油商則將事先購得的香茅油,待價高時再行賣出,倘若交易量龐大又未能清楚掌握價格趨勢,可能導致產地油商的經營以倒債收場;因此香茅交易是具有風險的經濟行為,而客家人表現在香茅產業的經濟行為,非如一般傳統對於客家族群的論述—保守、傳統。 因特殊的交易方式以及香茅油期貨買賣,導致香茅油市場紛亂,使國家選擇介入市場;在市場穩定時,透過政策獎勵香茅產業;當市場不穩定時,藉由補助措施,平衡香茅油價格。在1950、1960年代,臺灣的香茅油約占國際市場總供應量的百分之七十,在國際市場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國家試圖扮演穩定市場的角色,然而處於生產底層的茅農,對於政府的獎勵及補助措施感受並不強烈。 香茅產業經歷了一段輝煌的時光,1968年人工香料的開發,導致傳統香茅油的產製逐漸被取代,現階段香茅產業的經營透過轉型、觀念的轉換,將原有的產業文物進行改造,將客家元素融入轉型經營;業者透過重建香茅寮、焗油故事的傳遞、導覽解說、體驗焗油的勞動情形等轉型經營,延續現存經過時代變遷與經濟淘汰而留存下來紮根於地方的香茅產業。 關鍵詞:香茅產業、客家族群、族群分工、鑲嵌、轉型 邱嬿誼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100.1 6
100年 遠渡重洋的美食-臺灣客家擂茶的流變 自古以來,飲食一直是人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食,最基本的功用就是在延續身體機能,除了食用的功能外,食物背後也隱藏了不同的象徵及意涵,通常最容易辨認的是屬於不同國籍或是特定族群的料理,在食用的同時,我們也無形中進入該飲食的歷史與文化脈絡中。而在大陸地區的「擂茶」即是一種流傳悠久的飲食文化。本研究蒐集了擂茶的相關文獻資料,以文獻來看,大陸地區的擂茶與臺灣的客家擂茶,最明顯的差異性在於對於擂茶的稱呼,大陸地區是以區域性來命名,而臺灣則是標示著族群飲食的特色。在相較之下,關於擂茶的的內容及材料部分也是因地區不同而有所差異。本研究透過文獻的蒐集,比較不同地區的擂茶內容及形製,以及實際訪問臺灣保有擂茶文化的家庭,梳理出擂茶在家庭中的飲食記憶的變化以及擂茶的轉變。自1998 年開始,在地方產業、本土文化意識的抬頭以及社區營造等政策的興起,在家庭中的擂茶被搬上客家飲食文化的舞臺,透過消費行為的模式成為「客家擂茶」。從本研究的觀察中,擂茶到客家擂茶,擂茶飲食文化流傳與轉變,呈現了客家擂茶在地化發展的面向,而這個流變也一直在持續運作當中。 關鍵字:飲食文化、集體記憶、客家擂茶 黃智絹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0.6 5
100年 苗栗公館泥坡子陳立富家族在臺的拓墾與發展 本論文主要是探討一個小地區家族的發展歷史,透過對一個小家族的研究,瞭解臺灣地方一部分的發展陎相,也是累積臺灣史研究資?的一項基礎工作。 本論文所探討的家族為公館泥坡子地區的陳立富家族。論文之重點將著重在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陳氏家族的遷徙歷史,主要分布於第二章及第三章;第二部分為陳氏家族定居於泥坡子之後生活發展,主要分布於第四章及第五章。 泥坡子為今苗栗公館仁孜村的一個土名,在附近有一個叫做「陳屋(陳莊)」的地名,居民主要為陳姓,多是?自於廣東陸豐的陳立富家族。陳立富家族原是居住於惠州府陸豐縣的客家人,在清付雍正年間渡海?臺尋找新的生活空間。?到臺灣之後經由梧棲港登陸,初在沙鹿拓殖,後因林爽文事件而遷離沙鹿地區。在臺歷經兩次遷徙終於在嘉慶年間?到泥坡子地區,此後至今約兩百年的時間尌在此地生活發展。 除了對土地開墾的描述,也探討陳氏家族是如何在公共事務的?與上與地方建立關聯。家族是個人於社會生活最重要的支持根本,而家族要能繼續發展,有賴家族成員有共識地共?維持。為了維持家族的凝聚?,最敧遍的尌是透過族譜的修訂、宗祠與祖塔的建立,以及一般客家族群大多會成立的嘗會組織運作,?連繫宗族情感、維持家族?量。除此之外,陳氏家族在臺定居之後的這兩百年期間,也曾返回原鄉硜仔樓祭祖,並協助原鄉宗親重修祖祠與祖墳,與原鄉宗族的多次連繫實為泥坡子陳氏家族的一大特色,將在本論文章節中詳細敘述。 本論文除了族譜及僅存不多的第一手資?之外,也輔以耆老訪談方式補充家族歷史的闕漏部分,並佐以現有的文史資?如清付時期《淡新檔案》或古文書,以及日治時期整理的《土地申告書》等官方資?,?證實家族歷史的真實性。盼能以家族史的研究結合地方開拓歷程,對於臺灣史發展能有進一步的認知與瞭解。 關鍵字:泥坡子、陳立富家族、客家、嘗會、土地申告書 陳嬿羽 國立中興大學 歷史學系 100.6 6
100年 客家民俗節慶的蛻變:以臺中東勢新丁粄節為例 本文透過參與觀察及非結構式訪談,及以問卷調查方式,對於東勢新丁粄節活動作脈絡式的研究,研究設計以東勢新丁粄文化歷史進化軌跡及傳統與現代的轉化為主。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導論,敘明本研究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並對於研究的方法、架構、研究範圍及研究所遭遇的限制作概要性的敘述。第二章文獻探討,本文從有限的文獻中,應證東勢新丁粄節慶文化的歷史進化過程,探討新丁粄文化與當地區域祭祀圈的連結關係。第三章論述「新丁會」的祭祀組織,及趣味性的「賽丁粄」活動;從早期、中期到後期,從傳統到現代作一完整敘述。第四章則論述傳統的地方節慶活動,在公部門政策引導下,主導地方活動的進行,透過實證調查來分析,分別從文化、社群、經濟、政策各項層面,剖析東勢新丁粄的變與不變。第五章則對本文作一個總結與建議。研究發現,東勢新丁粄節從傳統到現代的歷史轉變當中在文化層面上,仍保留純樸的敬天地、崇自然、重人倫的精神。社群層面上則顯示出本項民俗已由個人領域走入社群的共同參與。經濟層面上,活動在知名度的提升後,所帶來的人潮商機,讓當地產業經濟明顯活絡。在政策層面上,因為公部門的參與及重視,讓客家文化與產業聯結,在地資源與傳統資產,藉由文化經濟發展的概念,透過具體商品行銷與意義的論述,呈現客家文化符號建構與體驗,但同時也因為民主社會的蓬勃發展,導致文化節慶活動的現場成為政治人物的宣傳舞台。 關鍵字:儀式、新丁會、祭祀圈、賽丁粄、政策行銷 魏瑞伸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0.6 4
100年 浮羅山背的豆蔻產業與客家族群 檳榔嶼在1786年正式訂約讓與英國,在1796年到1802年間,以及1810年到1816年間,英國人兩度佔領了?時所謂的「香料群島」;就在這段期間,豆蔻樹被引進到馬來亞,最初就是傳至檳榔嶼,並獲得大規模的種植,也因為栽培有方而有大量的收成。 檳榔嶼的山上─浮羅山背(Balik Pulau),在這個聚落中聚居於此的大多是客家人,他們多務農,種植各式常見的作物,然而卻與台灣傳統務農村莊所種植的作物有很大不同,在這裡他們種植榴槤、豆蔻、橡膠、丁香…等熱帶植物,而浮羅山背其中尤以豆蔻為著名。在這個聚落中,發現在此地種植豆蔻的絕大多是客家人,並且在?地收購豆蔻、銷售豆蔻的工廠也大多是由客家人所經營的。在移民的社會中,人際關係、親屬關係這樣的社會關係網絡結構是十分重要的,初到的移民如何發展其產業,是必須靠許多關聯性的,因此也就創造了屬於他們的獨特性。 因此本研究想要了解,將豆蔻產業放置在族群經濟的概念裡,族群在此產業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經濟活動鑲嵌於社會結構之中,而在這樣特殊的一個客家聚落中,族群是否會影響網絡的進行?本研究採用田野調查法,進行實地的訪談以及資料蒐集,並佐以相關文獻來進行回顧探討。 關鍵字:馬來西亞、浮羅山背、豆蔻、客家、族群經濟 湯九懿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0.1 6
100年 新竹金山面聚落產業變遷之研究 「金山面」是個古地名,原為一個傳統客家聚落,後來台灣首座科學園區成立於此。隨著科技產業的興盛,人們都知道新竹科學園區,但多數人卻未必知道園區所在位置的「金山面」。而金山面從傳統到現代所出現的產業轉變,可視為台灣產業發展過程的縮影。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金山面聚落地方環境與居民生計活動之間的關係:從早期的傳統聚落到今日的科技園區,而聚落的產業則從最傳統的產業轉變至最尖端的高科技產業,再從自然環境、人口、技術、組織、文化與外部環境等影響因子,探討造成金山面地區從傳統產業、工業化到高科技產業變遷的過程。 從研究發現可得知隨著時經濟發展越盛,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就越來越薄弱,從原本共生關係轉換成了宰制關係,也因這樣的改變而造成了產業變遷現象。傳統產業時期人與土地關係是貼近的,利用既有自然資源發展產業;工業化產業時期,人與土地的關係,已不如前一階段但尚處平衡狀態;高科技產業階段,因為政策的制定、科技技術的進入,讓土地需重新配置,人的力量凌駕於土地之上。 關鍵字:人地關係、金山面、產業變遷 游明潔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100.1 5
100年 苗栗樟腦產業的鑲嵌與轉型:以東華樟腦廠為例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苗栗樟腦產業發展變遷的脈絡,從而比較分析樟腦產業於客家族群經濟社會結構鑲嵌下的集體勞動到個體建構轉型下的企業經營管理轉變,及其所呈現的客家族群互動分工內涵。戰前樟腦產業鑲嵌在經濟社會結構脈絡的族群經濟發展消長,乃由專賣、資源、族群分工等面向來探討;續而觀察戰後樟腦產業衰退後,仍舊留在樟腦產業場域的企業經營如何被建構與轉型。研究方法以歷史比較法、個案研究法與訪談法作為主。歷史比較法的運用在於比較不同經營背景脈絡下的生成變化;其次,以個案研究法針對東華樟腦廠作詳盡的經營脈絡探討;再以訪談方式獲取東華樟腦廠相關經營背景的資訊。透過「制度鑲嵌」、「轉型建構」、「族群分工」三大面向探討樟腦產業發展變遷脈絡與客家族群經濟,研究發現歸納如下:(一)樟腦從功能尚未被發跡轉變為競爭掠奪目標產品時,引發國家施行專賣與外國資本勢力介入,形塑其獨特的鑲嵌特性。當此鑲嵌環境改變,且不再有高度支配性及既有市場萎縮時,樟腦產業轉變為企業經營型態;(二)當樟腦產業走向夕陽化,國家不再介入,外國資本勢力也不再干涉,供需秩序改變,樟腦產業不再以鑲嵌為主時,樟腦業者需自行建構市場,而在企業經營夕陽化時業者需要透過轉型獲取永續經營的機會;(三)觀察東華樟腦廠的企業經營與轉型過程發現,其三代經營者的經營型態因經營環境背景迥異而有所不同,而其轉型類型是以「管理過程」、「政府政策相關聯」、「產品有突破性發展」為主;(四)族群分工於採樟之初就已存在,當樟腦產業市場萎縮與臺灣總督府教化原住民後,為了經濟利益而發生衝突的情況減少,族群分工的情形日漸不顯著;(五)在企業經營時,樟腦企業的客家文化內涵表現在桐花祭的參與以及產品設計、空間擺設上,但並非每家所呈現的客家文化層次是一樣的。 關鍵字:樟腦產業、客家、族群分工、鑲嵌、轉型、個案研究、東華樟腦廠 賴怡瑾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99.7 5
100年 體驗行銷導入鐵道文化遺產營運之研究-以舊山線復駛為例 一九六○年之後進入了後工業的資訊時代,人們開始反省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後遺症,而在面對資訊革命百家爭鳴所帶來的衝擊,鐵道文化再生更有其各種意識型態的交錯。本研究乃依相關文獻整理分析舊山線的發展延革以及發掘了現今所面臨的課題為何?進而再透過文化遺產、體驗行銷的理論概念的應用,配合對政府單位、招商團隊、專家學者、行銷輔導團隊、熱衷鐵道民間社團及當地人士等文化遺產、鐵道、行銷領域之專家進行深度訪談(Depth interviews),運用SWOT分析舊山線現況並歸納出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鐵道文化遺產之體驗?銷考量因素,然後以分析階層體系法(AHP)問卷分析來進行重要性評估,提出舊山線鐵道文化遺產之體驗行銷建議。 關鍵詞:鐵道文化遺產、體驗行銷 黃智群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99.9 4
100年 客家產業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 從政策施行以來,「客家特色產業輔導計畫」之計畫目標年年達成,受輔廠商也遠超過目標,在「量」上無庸置疑的是有所成長,但在「質」上是否有辦法如原預期的將客家文化與產業結合,深植在當地特色之中,抑或是提升民眾對於客家產業之觀感,皆是有待探討的問題。據此,本研究目的為:(一)探究政策利害關係人對於客家特色產業發展計畫想法、認知及其合作情形;(二)探討客家特色產業輔導計畫實施之必要性,及其實施之後的發展成效與困境;(三)透過層級分析法歸納出「客委會推動客家特色商品輔導計畫之成效評估指標相對權重體系」以作為日後政策修正之參考。故本研究主要係先從田野中認識研究問題的本質;接著透過文獻蒐集與分析來了解研究本體,並且從理論中尋找可行的研究方法,由於政策執行與成效評估涉及層陎廣泛,故本研究從多元陎向進行指標建構,然後分別以深度訪談法與層級分析法進行操作研究。研究結論包含:(一)通路輔導帶來高度商機但缺乏長期性;(二)計畫內容備受肯定但期程設計限制其成效;(三)預算編列與委外策略規劃尚未完備;(四)彈性輔導與回應機制的需求關係;(五)審核機制受利害關係人關注;(六)文化相關指標的重視程度甚高;(七)計畫成效評估指標重量不重質。 關鍵詞:客家特色產業、政策評估、政策指標、層級分析 游靖宇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100.6 5
100年 地方產業通路建構之網絡治理探討:公館鄉紅棗產業為例 從事紅棗產業研究,主要在於地方產業藉由通路行動者的專業能力互補,有助於地方產業的發展。使用通路建構和網絡治理的概念來分析紅棗產業通路建構的過程,行動者的互動是否有助於地方產業發展。因此本研究目的有四點:一、紅棗產品或商品與通路建構的關聯性;二、透過網絡治理觀點探討紅棗產業通路建構過程;三、探討公部門、私部門與非營利組織互動對紅棗產業通路角色功能;四、探討公館鄉客家文化與紅棗產業關係以及未來發展。本研究使用質化研究,將透過文獻資料回顧,瞭解以影響通路建構和網絡治理互動概念進行訪談。使用深度訪談對公部門、營利組織以及第三部門行動者進行訪談,瞭解紅棗產業通路建構過程中的互動狀況。在研究當中,也向地方文史工作者進行訪談,更能夠得知紅棗產業的發展概況,以及影響紅棗產業通路建構之因素。故此研究訪談人數15位,公部門2位、營利組織6位、非營利組織2位、棗農2位、地方文史工作者3位。最後整理三個部門之間互動層面,再與文獻理論對照,提出紅棗產業通路網絡建構研究發現與建議。研究發現,紅棗產業通路建構過程,受到大陸紅棗乾進口影響,使得紅棗產業轉型觀光果園市場,從主要乾果市場轉變成為鮮果市場,產品銷售給予消費者或者中盤商不同,也建構不同的通路。然而通路建構過程之網絡,公部門、營利組織以及第三部門行動者互動,專業能力以及資源的分享,於鮮果通路銷售時建立運銷制度以及產品篩選,而在乾果部分對產品進行創新、研發,轉變成為商品,而公部門是以政策補助,第三部門成為三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議平台,成為建構通路過程中的橋樑。最後,客家文化與紅棗產業的結合,在紅棗本身與客家飲食層面是很難搭配的,而是導入客家元素於整體黃金小鎮休閒農業區環境,或者在紅棗相關體驗活動,結合客家意象進入,更能夠使消費者瞭解紅棗產業與客家文化的關聯性。 關鍵字:地方產業、通路、網絡治理、公館鄉、紅棗、客家文化 黃宏至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99.7 4
100年 聚落、祭祀與禮生-以杉林區莿仔寮祭祀活動為觀察中心 ?政院客委會在 2009 ?全國客家會議中宣言,沒有文化,族群就形同滅絕,然而客家民俗文化長久以??被忽?,面?著文化傳承的困難。本研究以文獻分析、?與觀察及訪談等研究方法,對杉?區莿仔?及鄰近客家聚?的?生與其主持的祭祀活動進?全面性觀察與探討,輔以田野資?的收集,進??同層次的祭祀活動觀察。客家傳統祭祀活動之進?大多有一定的?儀形式,因此,本研究以「祭祀圈」為??基礎,藉由杉?區莿仔?的祭祀與?生的?個面向,探討客家聚?傳統祭典與儀式的文化涵義。研究內容共分七章,第一章為緒?。第二章則探討祭祀圈的概?與源由、客家的傳統祭典(祈?、還?、普渡)儀式、三獻?與九獻?的淵源及?生、地?先生的職掌。第三章是本研究?文之研究設計與實施方法。第四章是關於莿仔?聚?的發展與聚?內?生的探討。第五章則是紀?莿仔?聚?內的祭祀活動,特別從?生所主持的三獻?等儀式實施觀察研究,將儀式的進?加以紀?整?。第?章則是對莿仔?祭祀活動的特色進?深?分析,第七章則是提出結?與建議。研究發現,莿仔?庄聚?內祭祀活動有以下的特點:一、從祭祀活動的?與中表現對聚?的認同與關懷;二、在客家傳統祭祀活動中扮演著祭祀文化主導者的?生,及由?生主持的三獻?,均面?後繼乏人的困境;三、關懷孤魂、求?庇佑的敬義?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動;四、莿仔?庄與鄰近莿桐坑庄、板產庄的祈?、還?遶境範圍重疊。形成由?同地域組織的人群各自舉辦相同祭祀活動(祈?、還?),是超村?性卻又信奉同一?明(伯公)的祭祀活動,顯示該聚?居民的認同意?較為複雜,既有客家認同,又有地緣認同,還有?堂信仰的認同。整體而言,莿仔?庄聚?祭祀活動表現庄民祈求?明保佑,重視孤魂的敬義?和普渡的祭祀儀式,維持聚?間?好情誼,並且展現對家鄉族群之認同。 關鍵詞:聚?、祭祀、?生、三獻?、祭祀圈 林貴珠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100.6 4
100年 由古書契論北淡地區客家移墾-以汀州客江、潘二氏為例 淡水可是臺灣?部最早開發之地區之一,今日尚存於淡水地區的鄞山寺,是清代客籍移民曾駐足於此區的重要標的,至今此廟仍由居住在大台?地區的客籍移民們所掌?,持有鄞山寺股份中最主要的江姓家族,定居在淡水以?的三芝地區,而該區正是現今台?縣市汀州籍移民最多的地區,且以三芝鄉八?溪正巧為?海岸地區漳州與泉州福佬的分界點(或稱之為緩衝區),形成鮮明的聚?區隔。本文試著透過蒐集?淡區文獻資?,並逐一訪查?淡區各客家家族,根據其所提供之家譜與古?書,將其分?、考訂與驗證,由諸多家族中,篩選出?淡區最具代表性,文獻史?亦最為豐富之三芝江姓與石門潘姓,做為本文?述之要角,初步勾?出?淡區早期客家移民的型態。本?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陳述研究之動機、目的,以及選取的研究範圍、對象的過程,最後是研界步驟、研究?程的?明。第二章為主研究範圍-?淡地區相關文獻的評述,以及曾針對此區從事古文書的相關研究綜述第三章討?清代以及清以前?淡地區的開發情形,以及形成清代番漢聚?的?史背景因素,其中包含有十七、十八世紀台灣稅制形成的過程。第四章由筆者所收集之古書?、族譜,搭配古地圖及前人之研究,分別由三芝江氏、石門?氏?看清代?淡區客家移民的遷徙、定居,並融入在地的?程。第五章總結?淡區移墾社會的發展?程,?明本文?有未逮之處,並提供未?可能延伸的研究途徑,供學者們?考。 關鍵詞:淡水、三芝、石門、?淡、汀州客、福佬客、三芝江氏、石門潘氏、鄞山寺、古文書、古書?、客家、客家移墾、客家家族 黃詩涵 淡江大學 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 100.1 6
100年 客家義民形象及義民爺信仰的建構-文獻與影視的交融互證 清代臺灣移墾社會的特質,以及清廷對臺控制的低效,造成變亂叢生,以泉州和客家為主的義民團體乃應運而生,成為民變和會黨的一大剋星,在歷次民變中扮演輔助性的平亂角色。不少學者根據歷來民變的閩粵漳泉對抗現象提出「分化說」,強調清廷對待義民的採取的是「分化利用」的態度,有意識地區隔漳人和泉粵兩籍人民。大致而言,分化政策雖非清廷治臺的一貫政策,而且部分治臺大吏如孫爾準等對分類現象採試圖化解的態度,然而也不乏皇帝及治臺官員將分化策略視為社會控制或平亂的手段,甚至採積極鼓勵的態度,只是在實際運作及時機拿捏上以巧妙的方式遮掩,避免露餡造成相關族群的疑慮或反彈。從清廷對於歷來分類械鬥事後的種種處置觀之,也只是在避免事端擴大動搖統治根基,而非積極化解分類械鬥現象,更遑論在處理民變等重大統治危機時,放棄分化策略的運用。此外,義民選擇和官方合作「相聚保境」,乃是立基於族群及地方意識的的務實選擇,而非基於國家意識或國家認同。即使其中少數出任官職的義民首可能有國家意識,但不宜擴大解釋。清領以來生產關係的緊張,加之客家人的義民角色以及朝廷刻意的分化,過去民變時結下的仇怨,像一道伏流暗潮,不時啃嚙撕扯族群傷口。1981年拍攝的《大湖英烈》電影中,即出現福佬人吳覺民認為閩粵是對立的,所以一直無法接受客家人羅福星的邀請一同加入抗日行動,堅持靠自己力量抗日等情節,反映日治甚至《大湖英烈》編導所處時代,閩客族群心結仍深的情事。有關義民爺是否為孤魂野鬼的論爭,筆者認為孤魂說除立論破綻遠大於非孤魂說外,其主要爭議之處在於局限在「本質論」的角度,忽略義民爺信仰神格不斷提升的動態發展事實,陷入僵化凍結的「文化」觀。基本上文化是?動的,可被建構,?非一成?變,義民爺的屬性亦可作如是觀。就義民爺信仰的源起及演變過程而言,「功烈英靈說」顯然較「厲鬼說」更接近實際歷史情狀。簡單的說,義民爺乃是生前有功績,死後有顯靈的正神,並非厲鬼。十九世紀以來,義民爺神格地位不斷上升,香火甚至已凌駕拓荒時期的原鄉守護神三山國王。客家祭祀圈轉換過程(尤其臺灣北部)過程透露了對客家族群而言,捍衛鄉土的土著化意識已凌駕原鄉意識,以致捍衛鄉土有功的義民爺神格不斷上升,聯庄祭典規模也越來越大,隨著政經社會變遷而原本日漸疏離的客庄社區意識及宗族意識也重新被喚起及強化。十九世紀中葉以來客家祭祀圈競逐過程牽動的絕不只是宗教信仰層面,也涉及地方家族的盛衰及在地意識的深化。此外,義民及義民爺信仰的「忠義」正面論述不斷被重構及強化、凝塑成為義民精神(客家精神)的背後似乎也突顯集體的歷史記憶乃是選擇性的形塑或再建構,在某種程度上呼應民族或族群乃是「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es)之說。 關鍵詞:義民、客家、劄付、義民爺信仰、分化說、孤魂說、影視 孫連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00.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