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06秒, 共找到 508 筆資料,顯示第 101 到 2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Name Review Expertise Awards
魏乾任   「客家採茶戲」是一種在臺灣客家聚居區域流行的傳統戲曲劇種,最早的內容以「茶文化」為主,包含了大量「四縣腔」客家山歌和舞蹈,主要角色為「丑」和「旦」。清末時採茶戲為小戲,有「採茶唱」、「相褒」等演出方式,後來由於受到四平戲和亂彈的衝擊,方借鑒了其他劇種的優點而改良發展為大戲。故客家採茶戲根據歷史發展的過程,分為前期的「三腳採茶戲」和之後的「改良採茶大戲」。目前還不能確定,三腳採茶戲是自大陸客家區域由何阿文傳入的還是在臺灣自己發展出來的。但是根據已知的早期三腳採茶藝人師承關係的回溯,最後全都指向何阿文一人。曾先枝曾說,何阿文曾經好幾次往返大陸帶回很多傳本。所以何阿文被譽為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人。   何阿文有記載的教授採茶戲,在新竹寶山、苗栗頭份一帶,阿浪旦就是在新竹跟他學的旦角。除了採茶戲,阿浪旦也跟何阿文學說唱和八音。阿浪旦的徒弟魏乾任是個樂師,他向阿浪旦學三腳採茶戲丑角,會拉胡琴。魏乾任的外甥曾先枝從十多歲就開始跟隨舅舅學習三腳採茶戲。魏乾任有個女兒──採茶藝人魏炆燈,現已更名魏利云。魏乾任也把採茶戲傳給女兒,魏炆燈學的是旦角,目前為「松興戲劇團」團員,也常常參加「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演出。   採茶戲自從發展為改良大戲又受到電影電視的衝擊以後,就不再傳徒了。故此三腳採茶戲藝人到曾先枝這代以後就沒有再傳承。阿浪旦學的是旦角,他教給徒弟魏乾任的是三腳採茶戲的丑角,魏乾任又傳授給外甥。丑角在三腳採茶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需要工夫紮實才做得好,故此很難學。故此好的丑角並不多,而現在僅存的名丑就獨存曾先枝和張有財兩位了。 三腳採茶戲丑角,會拉胡琴。
林震蘭   林震蘭1935年生,南苗人。林震蘭藝名林香蘭,人稱「大箍蘭」。她出生於戲劇世家,父母都是「中明園」的藝人,父親林欽元是樂師,也能演前臺,母親林余玉妹是旦角。林震蘭的弟弟林煥明、弟媳黃春平、大姑林貴妹和其女兒女婿也都演戲。林震蘭十三歲起就在「中明園」的童伶班學戲,師從「中明園」的戲師傅蕭韻寶,學習外江曲和身段、武戲。也跟隨阿玉旦學唱山歌,向父親學習大曲、四平和山歌。剛開始演戲時,專攻小生,後轉演老生。「中明園」當時是內臺班,團長是苗栗人田火水,在全臺灣的客家庄戲院巡迴演出,每次十天,內容有採茶戲、唱山歌等。   林震蘭二十歲嫁給樂師徐榮華,同年轉入「勝春園」,跟隨戲老師蔡梅發學亂彈。蔡梅發是當時有名的戲老師,四平底,是很多老一輩著名客家戲藝人的老師,如張有財、林金枝、楊禮章、謝桂香、吳勉、林震蘭等。林震蘭跟著蔡梅發學習各種小生、老生的身段動作及唱腔,技藝獲得很大提高。之後林震蘭又先後搭過「勝義園」、「老永光」。她在「老永光」時又跟阿玉旦同團。林震蘭和阿玉旦的女兒黃秀滿是師姐妹,又是結拜的姐妹,兩個人常常演對手戲,林演生,黃演旦,常演的戲目有《梁山伯與祝英臺》。「老永光」賣團時,二十七歲的林震蘭進入苗栗中廣臺工作十幾年,製作各種戲曲節目。那時候電臺賣藥時代,出現過一批配合電臺和藥廠下鄉賣藥的三腳採茶戲,穿插了很多藥商廣告,林震蘭也唱過這類小戲。這段時期她和賴碧霞是中廣的同事,賴碧霞和林震蘭夫妻為彭雙霖錄製了大量唱片,林震蘭唱的主要內容是平板。   林震蘭現已退休,但仍表示如需要她錄製唱片一定會復出。 1.採茶戲專攻小生與老生 2.平板山歌
張玉妹   張玉妹,苗栗縣大湖鄉人,1935年出生。父母是跑江湖賣藥藝人,後來加入戲班。父親拉絃,母親唱採茶戲小有名氣。日治時期張玉妹在日本人開的學校念過三年書,十六歲時加入「金興社」學戲。當時「金興社」的團長金櫸聘請外省人趙福奎為教戲師傅,主要教平劇唱曲、劇情、身段等,張玉妹學了一年就開始上臺演戲,演出主角。她剛演戲時專攻苦旦,後來轉演丑角。十八歲始,先後加入田火水的「中明園」演內臺戲、關西人楊木生的「紫星班」演四平戲和採茶戲。   1961年張玉妹加入竹南天聲廣播電臺,後又轉入苗栗中廣臺,參加藥廠辦的「大中華歌劇團」。這段時間張玉妹演了很多戲,歷史劇現代劇都有,很紅。每天錄一、二小時戲,要連續好幾個月,錄過《孟姜女哭長城》等大戲,廣受歡迎。很多人每天按時收聽,有忠實的戲迷。在電臺上班的期間,中午現場轉播,晚上外出為藥廠宣傳,有空的時候還會被請出去演戲,工作比較繁忙。當時和她的一同演戲的藝人有鄭水火、葉香蘭、林香蘭、林震蘭等,當時鄭榮興還在唸書,也會去玩,那時他已經會鋸絃了。之後張玉蘭又轉入新竹臺聲電臺,不久回到戲班,演了三年外臺神明戲。神明戲就是所有和神明有關的演出,特別是神明誕辰、中元、七月半、八月半時在神明面前搭棚演的神戲,神明誕辰如農曆二月的土地公戲、三月的媽祖戲。打戲目有《王寶釧》、《楊貴妃》、《雪梅教子》、《孟麗君》等。   張玉妹唱採茶戲經驗豐富,善於唱平板調,演苦旦很有心得。她說苦旦唱起來較吃戲,花旦則較調皮,如果唱到少女的部份,還會唱到山歌子。   目前張玉妹在苗栗市開店兼做KTV生意。 專長 演戲專攻苦旦,後來轉演丑角,也擅長唱平板。 戲劇曲目 1.《孟姜女哭長城》 2.《王寶釧》 3.《楊貴妃》 4.《雪梅教子》 5.《孟麗君》
官寶月   官寶月為新月娥歌劇團固定班底之一,與其他成員如張文聰、陳秋玉、林黃平妹、古禮達、陳接技、田桂英、何玉水、官寶月、陳玉美、田銀妹、賴海銀等人皆在團主任范姜新堯的領導下,將其對於客家戲劇喜愛的心情在舞臺上熱烈展現,團主亦於其中擔任後場樂器演奏以及武場的腳色,將劇團經營的相當完善,憑藉著其豐富的演藝世家之背景,戲路逐漸擴增,人氣也愈漸累積,成為客家劇團中數一數二實力堅強、演出也很有看頭的戲班之一。   劇團在民國八十一年時接替小月娥歌劇團的戲籠成立,演出形式多半為神明戲、平安戲、收冬戲、扮仙戲、客家大戲、採茶戲等,其採茶戲的演出頗具特色,除新月娥劇團有於此領域鑽研琢磨之外,另外苗栗地區的榮興客家採茶劇團、金滿圓戲劇團、雲華園、金興社,新竹地區的新永光、龍鳳園、松興、慶美園,以及桃園地區的德泰、景勝、黃秀滿等劇團都相當活耀於此傳統戲劇的演出;各劇團的收支固定,而多以廟口、神明誕辰、廟會祭典等時間點為演出的主要場合,時有文化場(或稱為公演)的邀約,在較正式的社教館、學校或是文化中心等演出戲劇,以吸引在地更多的民眾前往觀賞,鞏固傳統戲劇的市場與品質,其中《桃園三結義》、《三戰呂布》、《關公斬顏良》、《過五關》、《張世貞下凡》等算是較常演出的劇目。   新月娥歌劇團與其他客家劇團在內臺戲最旺盛發展的時期接戲不停,博得熱烈迴響,但現今因應時代變遷以及觀賞者口味的更改,劇團營運日漸困難,新月娥劇團不得不轉賣給新樂園,旗下演員如官寶月等人也多轉往之下繼續在戲劇界闖蕩,或有改行的,或多以達高齡者更不在少數。新樂園因承繼眾家優秀演員而成,如貴鳳劇團、景勝劇團、松興劇團、金輝社劇團、雲華園劇團以及新月娥歌劇團等,每位演員都憑著其豐富的經驗與老練的技藝贏得觀眾喝采,然而這樣的組合亦時有摩擦,無法有效經營。客家戲劇與文化的保存需要各方層面的支持與維護,劇團得以生存,演員才能在無憂的環境下發揮實力,而有更精緻、更精采的戲劇演出。 客家戲劇 新月娥歌劇團得獎紀錄── 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導演獎(張文聰)(1992) 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女主角獎(陳秋月)、最佳花臉獎(古禮達)(1993) 第三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甲等獎(《楊門女將》)(1994)
邱春美   相對而言,客家人生性內向,不善表達,因而相對於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在臺灣尚屬於非主流文化。但是近年來客家文化熱逐漸延燒,加之憂心於一些早期資料和民間技藝日漸亡逸,很多客家學者漸漸投入客家歷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整編工作。邱春美副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邱春美生於1967年,1989年畢業於輔仁大學中文系。之後在六堆風雲雜誌任總編輯,歷時一年半。1991~1993年間,邱春美在逢甲大學中文所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籌備和發起逢甲大學「客家學社」。1993年在彰化師大修完教育學分後,邱春美獲高中教師證,而於苗栗大成高中任教一年。1997~2001年間,她在「六堆鄉土誌.藝文篇」任編撰。這段時間她為教育部主持了一些計劃,以臺灣民俗史源、民間文學、古典文學為中心展開。如「桃花女鬥周公故事發展之軌跡」、「臺灣文學之勸孝歌研究」、「清代八股文及試帖詩研究—以江上蓉作品為例」、「孟子的通假字補遺」等。   2000年開始,邱春美的研究計畫漸漸轉向「六堆」這一客家專題。她為教育部、客家委員會等機關主持以「六堆」為主題的計畫多達近二十項。其中有「早期的清代六堆文士之詩文研究、「六堆客家社會之發展與變遷研究」、「六堆邱國楨之情詩研究」、「六堆作品<<邀功紀略>>有關林爽文事件之詩文探討」、「六堆客家演藝團體之歌謠研究」、「六堆客家敬字文化之詩文聯研究」、「六堆客家攝影與劇本賞析、六堆上庄、下庄之藝文比較研究─寺廟文學為例」、「六堆客家之宗祠文學研究--以堂號、門對、棟對為例」、「六堆地區民間收藏文獻計畫」等,研究興趣自六堆的純文學內容漸漸發而廣大,至於民俗和生活多方面。除了「六堆」專題,邱春美還主持其他客家相關的專題研究計畫,如「客家童蒙視野中的雜字謠探討」、「客家美食之文學研究」、「客家文學與文化研究」等。   2001年,邱春美進入輔仁大學中文所,並於2004年獲博士學位。畢業後進入大仁科技大學任教。由於教績優異,被校方評為優良導師、遠距教學績優教師。      2006~2007年,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籌備且試營運,邱春美為之參與並主持了「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多媒體館-認識六堆活動展委託專業服務案文案」、「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試營運期間遊客滿意度調查研究」兩個項目。   目前邱春美擔任大仁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副教授,大仁科技大學客家研究中心主任和校內「話劇社」、「校刊社」指導老師;並在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邱春美作為一個中文科系出身的教授和學者,不僅能以優異的成績完成教學任務,並且致力於客家文化課題的各項研究,以長期認真嚴謹的工作為客家文化的整理、保留和繼承奉獻著自己的心力。 1997 「桃花女鬥周公」故事發展之軌跡 教育部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計畫主持人 邱春美 1998 臺灣文學之勸孝歌研究 教育部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計畫主持人 邱春美 2000 清代六堆文士之詩文研究 國科會(NSC89-2411-H-127.002)計畫主持人 邱春美 2000 清代八股文及試帖詩研究以江上蓉作品為例 教育部教師專題研究計畫計畫主持人 邱春美 2001 六堆客家社會之發展與變遷研究;藝文篇之ㄧ); 六堆文教基金會(86-90年) 邱春美 2001 孟子的通假字補遺 教育部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計畫主持人 邱春美 2004 六堆邱國楨之情詩研究 教育部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邱春美 2005 六堆作品邀功紀略有關林爽文事件之詩文探討 教育部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邱春美 2006 由《世說新語箋疏》探討其女性觀 教育部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邱春美 2006 六堆客家演藝團體之歌謠研究 計畫主持人 邱春美 行政院客委會 2006 客家藝文圖書資源計畫 計畫主持人 邱春美 行政院客委會 2006 客家童蒙視野中的雜字謠探討 計畫主持人 邱春美 行政院客委會 2007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試營運期間遊客滿意度調查研究 梁仲正、邱春美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2007 「祖堂密碼–互動書籤」展區之文案撰寫擔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之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多媒體館-認識六堆活動展委託專業服務案」文案 撰寫主持人邱春美 2007 六堆客家攝影與劇本賞析 六堆風雲雜誌社 主持人 邱春美 2007 客家文學與文化研究 文津出版社 主持人 邱春美 2007 客家美食之文學研究 社團法人六堆文化研究學會 主持人邱春美 2007 六堆客家社區藝文研究 客委會 主持人邱春美 2007 客家藝文圖書資源計畫 客委會 主持人邱春美 2007 教會在六堆地區之發展與變遷 教育部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葉香秀、邱春美 2007 六堆客家敬字文化之詩文聯研究 教育部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邱春美、許登芳 2008 六堆地區民間收藏文獻計畫 六堆文化研究學會 邱春美 參與長治鄉調查研究 2008 六堆客家之宗祠文學研究--以堂號、門對、棟對為例 邱春美、黃森松、許登芳 行政院客委會獎助計畫 2008 六堆上庄、下庄之藝文比較研究─寺廟文學為例 邱春美、黃森松 行政院客委會補助計畫 2008 文學與文化系列講座 邱春美、林爵士 行政院客委會補助計畫
林貴妹   林貴妹為阿玉旦同時代的老一輩採茶藝人,1914年生,目前已退休,和女兒女婿同住苗栗。她學戲頗早,1922年年方九歲就開始學三腳採茶戲,1925年就進入內臺採茶戲班演戲。小時候記憶力旺盛,林貴妹自述那時候不靠戲本,都用死記的,學過就可以演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林貴妹對採茶戲、南管、歌仔戲都精通,之後還入過京班,可謂全才。目前並無資料記載她的師承,但知演出三腳採茶戲時林貴妹與梁阿財、阿玉旦師徒同臺,反串丑角,這樣正好一旦二丑,做三人團的小戲演出。早年學戲並沒有固定的師承關係,往往一個藝人一生會跟幾個師父學戲,當時梁阿財是著名的採茶戲丑角,可以推測林貴妹也向梁阿財學了不少三腳採茶戲的丑角功夫。林貴妹說早期演客家戲的時候,一個月往往有十到二十棚,常常演到整年都沒辦法回家。那時候一有戲約來,小戲班就坐了兩臺牛車,載著簡單的戲臺道具趕赴演戲地點。   林貴妹參加過中壢客家內臺戲班「三義園」,那時候內臺戲都在南苗國際戲院這樣的戲院上演,有導演策劃劇情和演出,向演員說戲。這樣下午演一場三小時,晚上演一場四小時,連續演十天,正好一檔戲。演員人很多,有時達幾十人,常演的戲碼有《陳世美》、《釣蛤蟆》。女兒漸漸長大,林貴妹於是偕女加入「宜人園」京班,推測她們是在那裡遇到後來的女婿溫三郎的。溫三郎的武科功夫是班子裡的外省師父教的。後來林貴妹和女兒林金枝、女婿溫三郎一同進「金輝社」演戲。中壢的龍閣唱片找採茶戲班去錄製唱片,林貴妹一家也常常在列。   據「榮興採茶劇團」的資深演員張有財提供的資料,張有財本來學的是四平戲,後來跟隨林貴妹學三腳採茶戲,又和曾先枝切磋技藝,才能慢慢學會演採茶戲了。可見那個時代戲班子是最好的學戲地點,老一輩的藝人都是慢慢在演戲的實踐中互相學習和成長的。   林貴妹一直在戲班演戲到60多歲方才退休,張有財和很多戲班的藝人都常常去她家探望,常常門庭若市,可見一生是戲的老藝人結緣頗廣。 採戲、南管、歌仔戲都精通,常反串丑角、小生
林金枝   林金枝出生於1936年,從小就跟著母親林貴妹學唱歌,並且一同四處賣藥。自國民學校畢業後就開始學戲,專攻旦角。   她最早入的戲班是宜人京班,跟著外省戲師父學了紮實的身段底子和外江唱腔,之後她進入中壢的客家內臺戲班「三義園歌劇團」。那時候內臺戲都在南苗國際戲院這樣的戲園上演,有導演策劃劇情和演出,向演員說戲。這樣下午演一場三小時,晚上演一場四小時,連續演十天,正好一檔戲。演員人很多,有時多達幾十人,林金枝在團裡專演小旦。   林金枝後來還入過宜蘭河洛班演歌仔戲。五十年代電臺賣藥時期入過藥廠創立的「大中華歌劇團」演客家大戲,由於劇團很紅,幾乎每天都有戲要演要錄,也有忠實的聽眾和戲迷,這樣演了很多戲。之後她又入過內臺戲班「新永光」。目前林金枝和丈夫武生溫三郎都為「金輝社歌劇團」演員,溫三郎且擔綱導演。   外臺戲要做入莊演神明戲、扮仙,還要什麼都會演。觀眾點戲碼,不管是亂彈、採茶還是唱山歌甚至歌仔戲都要會唱,十分辛苦。雖然如此酬金也越來越少,一天兩三千的戲金幾十年不變,但當初吃一碗麵只需要幾角錢,更出現戲班之間不顧演出質量壓低價錢惡性競爭的狀況。收入差異太大,戲班的生存都受到影響。   林金枝演了快六十年戲,對客家戲極為詳熟,當年中壢的龍閣唱片找採茶戲班去錄製唱片,林金枝也隨常常母前往。一生從事於客家戲劇事業的老藝人眼看著客家傳統戲劇漸漸走向沒落一途,內心十分擔憂,唯一能做的只是繼續堅持在舞臺上表演幾十年如一日的老戲。 前場演員,專演小旦。
詹金龍   詹金龍會演幾乎所有的男角的戲,從文到武,從生到丑,在做醮時甚至還能反串旦角,連後場的曲譜牌子都耳詳能熟,戲路之寬在藝人中實為罕見。   詹金龍1940年生於戲劇藝人之家,母親是有名的反串小生。父母親都常年跟著戲班跑,詹金龍也從小生活在戲班裡,很自然地從七歲時就開始在「勝宜園歌劇團」學戲,師父是之前「陸光劇院」的戲師父張武林。剛開始搭戲班的時候,詹金龍都搭內臺班,除了「勝宜園」還先後入過「新永光戲劇團」、「龍發興」、「新樂社歌劇團」等戲班,長年跟著戲班在各地戲院巡迴演出。早期在內臺戲之前會加演四十分鐘左右的外省戲,因為外省戲武戲較多,開場演起來非常熱鬧。詹金龍演過的開場外省戲碼有<關公出生>、<觀音得道>、<販馬記>、<乞米養狀元>、<包公出世>、<楊家將>等齣,早期的客家文戲和苦情戲有<三娘教子>、<周成過臺灣>、<張子破棺>、<觀音收大鵬>、<孝子省親>、<忠義節>、<鐵弓緣>等。那時候內臺戲採茶較少,亂彈和四平居多。內臺戲紅火的時期,戲約以檔計,一檔十天,每天演下午晚上兩場。一檔演完,馬上要趕到另外一地去演另一檔,常常披星戴月地趕檔,沒睡醒就化妝,濃墨重彩準備下一場演出。戲約多,戲迷也多,大人小孩都愛看大戲,也捧紅了很多名角。熱門戲齣有<狸貓換太子>、<薛仁貴征東、征西>、<三國志>、<包公齣>、<呼家將>等。   三十多歲時詹金龍也搭過宜蘭閩南戲班「東龍歌劇團」和「長龍歌劇團」,演過一段時間歌仔戲,這期間他對後場產生興趣,開始自學。詹金龍在音樂方面並沒有拜師學過多少,都靠自己慢慢摸索,在實踐中邊演邊學,和同儕相互切磋,漸漸精熟。這也顯現了他的天資聰穎。   詹金龍也跑過賣藥的小戲班,圈個場子,七八人便服即出演,戲碼有<安安養雞>、<李不直釣蛤蟆>等,也曾參加電視臺的錄影,演出<駙馬斬大寶>,在有線臺播出。   現在詹金龍任「新永光」頭手鼓,武場樂師。演了一輩子戲,打鼓唱戲就是他的生活,戲臺就是他的家,詹金龍把一生的智慧和心血都奉獻給了客家戲。 專長 前場演員,擅演花臉、阿丑、生角。後臺樂師,頭手鼓。 演戲曲目 <關公出生>、<觀音得道>、<販馬記>、<乞米養狀元>、<包公出世>、<楊家將>、<三娘教子>、<周成過臺灣>、<張子破棺>、<觀音收大鵬>、<孝子省親>、<忠義節>、<鐵弓緣>、<狸貓換太子>、<薛仁貴征東、征西>、<三國志>包公齣、<呼家將>、<安安養雞>、<李不直釣蛤蟆>、<駙馬斬大寶>...等。
鍾燕林   鍾燕林也算是個「老」藝人,但是藝齡卻不長。他是獨無僅有,在客家戲臺前已經門可羅雀的時期、自己也已年過半百時,才開始學戲的。   鍾燕林生於1938年,他的哥哥是目前「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武場頭手鍾燕飛。鍾燕飛學戲很早,鍾燕林也很想學,十八歲時常去「勝美園」組佈景。但家裡已有鍾燕飛、葉丹妹兄姊當了藝人,父親不希望鍾燕林也去演戲。鍾燕林只好把學戲的夢擱置起來,幾十年的時間都在開鐵牛車、砂石車。   五十歲時,鍾燕林和朋友相邀去子弟班學戲,師從陳滿水。四個月後鍾燕林已經可以扮仙,並擔任頭手。老師中途離去導致散班,之後找不到機會繼續學戲,卻被找去「新永安歌劇團」幫忙演出。從打銅鑼、鐃開始,打了兩年,就開始擔任頭手了。頭手是戲班中最重要的,好似一家之主。鍾燕林一直待在「新永安」當頭手,後來戲班被賣給團員劉對妹,鍾燕林也沒離開,幾乎每場演出都有他在後臺打鼓,成為「新永安」裡待最久的團員。「新永安」常在頭份演戲,偶爾也有遠地的戲約,也會扮仙,基本上都是在廟前搭臺演出。常演的戲碼有《三國志》系列戲齣,另有《文王拖車》,《忠義堂》等。   後來鍾燕林進入苗栗的「新美蓮歌劇團」,擔任武場樂師至今。「新美蓮」演的戲種很多,但大多為採茶戲。常演戲齣有:《採花薄情報》、《雙姻緣》、《正德君》、《郭子儀征西》、《三星官》、《英交下山》、《錯配姻緣》等。   天生喜愛傳統戲劇的鍾燕林,有種不可阻擋的追夢勇氣。興趣加勤奮,使鍾燕林很快就走上了客家戲曲演藝之路。 作品 《山歌大會串》、《隨口交情歌》(月球唱片客家民謠第40、42集)、《鳳對凰》(月球唱片);《海鵝公討番鴨麻》、《過海尋夫》(美樂唱片);客家三腳採茶戲《糶酒》(水晶1995年出版)等專輯 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第一屆最佳主角獎、第二屆最佳導演獎、第四屆最佳配角獎(旦)。
徐秋香   小時候沒有機會唸書,不會讀書認字,但是四句押韻的歌詞說來就來,隨意就能連詞帶曲,連編帶演,把戲做出來;她是個秀氣的女生,卻有活潑且不服輸的個性,做了幾十年的武戲,年輕時可以連翻幾十個筋斗,令人咋舌。   徐秋香生於1942年,關西客家人,是知名藝人徐春香的妹妹。她四五歲就開始學戲,最初跟著父母學唱山歌和採茶戲,後來跟著外省戲師父學戲,學四平戲和京劇,並且練就了一身好武底。由於早期的戲班每場戲的前段要加演一段武戲,如<三國志,會讓頭陣十分熱鬧。據她說,小孩班出來,桌上還要翻五十下。十七歲時進入嘉義「新南光歌劇團」,唱歌仔戲,還以藝名「小玉秋」的身份演了好幾部電影,有演武旦,也有做替身代打的,作品有花木蘭、王寶釧薛平貴等。且隨團到菲律賓、新加坡等地演出。二十歲結婚,嫁給一個外省籍的軍人,暫時退出舞臺,兩年間只有跟隨康樂隊「從演」,巡迴演出歌仔戲給部隊看,戲碼有木蘭從軍、盡忠報國等古戲。二十二歲復出,進入「大中華歌劇團」,在苗栗中廣臺唱戲兼賣藥,後來轉過竹南天聲電臺。   徐秋香又待過「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和「新永光歌劇團」兩個著名的客家戲班。從內臺戲演到外臺戲,從古戲演到現代戲,喜歡武戲和巧戲,從精丑、花旦、武旦、武生到苦旦,無一不精。徐秋香是四平底的演員,直到五十歲左右演外臺才學的亂彈。為了演出現代戲裡面的酒家女和太妹,她還學會了抽菸。傳統戲藝人這種為了藝術不斷研習和奉獻的精神真是令人佩服。前幾年由於擅長「說四句」,還常被拉去幫忙助選。   民國85年徐秋香和另外六名團員代表「新永光」參加第五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甲等獎。   徐秋香認為會演「活戲」很重要,而現在學戲的方式都是死背戲本,她認為演員最怕演死戲。她的意見應該是老藝人內心共同的想法,他們演的戲是活生生的,和他們的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體現著當時社會大眾的趣味與倫理,還有詼諧樂觀的生活態度。 專長 從內臺戲演到外臺戲,古戲演到現代戲,喜歡武戲和巧戲,精丑、花旦、武旦、武生到苦旦,無一不精。 表演劇目 花木蘭、王寶釧薛平貴木蘭從軍、盡忠報國...等。 1996年,徐秋香和另外六名團員代表「新永光」參加第五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甲等獎。
劉雪子   老藝人劉雪子在「新永光」待了四十多年,常常隨團參加演出和比賽,為該劇團爭取了不少榮譽。   劉雪子生於1940年,公館人。十八歲到臺北幫人煮飯,因為愛看戲而意外與「紫星歌劇團」結緣,之後進入「紫星」學戲三年。「紫星」當時出演歌仔戲、亂彈和外江戲,劉雪子師從陳林達和賴彩雲夫婦,學習花旦、老旦和小生。現在她還保留著當時自己看演出記下來的手寫劇本,戲碼有<王文英>、<八角亭遇貴人>、<古天王>、<孟麗君脫靴>。劇本裡角色很多,她說因為內臺時代場面都比較大,現在演戲則要刪減很多了。出師後劉雪子離開「紫星」進入「小美園」,但小美園不久就散了。然後她又進入「新永光歌劇團」,一直待到退休,除了前臺演戲,還負責新永光的行政事務。。   在「新永光」的前幾年還是演內臺戲,但是後來電視出現了,連電影都被電視打敗。戲班如果不爭取外臺演出根本不能生存,於是「新永光」也開始演外臺,主要扮仙加上神仙戲,也有演字姓戲的。劉雪子說扮仙在客庄和閩南莊不同,客庄都是早上扮,而在閩南莊則是下午扮,扮完就演戲。客庄扮仙加演戲,往往要花從早到晚一整天。扮仙的錢比演戲少,時間也很短,只有十幾分鐘而已,但是如果要做蟠桃會,時間就會比較長。而閩南莊雖然不需要早上也做,但是扮仙的時間會在演戲的時間裡扣除,而扮仙酬金比較少,這樣賺的錢就比較少了。   劉雪子主要演旦角,花旦、老旦等,很少演小生,但有時會演武將。在舞臺上演戲幾十年,她很感慨現在戲約減少,戲班的生存很艱難。她認為和以前比起來,現在唯一的進步是戲服精緻多了。她的先生張興林以前也在「紫星」工作,負責舞臺布景和燈光。以張興林的感受來說,現在的舞臺佈置也比以前差了很多。因為外臺的限制,往往只有一張佈景,不像以前還能隨時變換成山景、廟景、花園景等等,甚至還能在空中吊鋼絲。 專長 前場演員,主要演旦角,花旦、老旦等,很少演小生,但有時會演武將。 手寫劇本 <王文英>、<八角亭遇貴人>、<古天王>、<孟麗君脫靴>…等。
徐榮華   一隻小喇叭,成為徐榮華一生從藝的引子。   客家戲樂師徐榮華生於1931年,中苗人。就讀南國民小學(現大同國小)五年級時被選出來加入十幾人的小樂隊,專門吹奏一種無按鍵的小喇叭,供升旗時吹信號給全校行進時用。日本老師教他們一個旋律,吹奏時反覆進行。沒想到光復後,因國民黨70軍招募,十五歲的徐榮華北上臺北參加軍樂隊,又開始吹小喇叭。這次的小喇叭是按鍵式的,除了喇叭徐榮華還接觸了一些其他樂器。70軍去大陸打仗潰敗解散,徐榮華回到苗栗,正逢基隆要塞司令部軍樂隊隊長回苗栗,又介紹他入隊吹小喇叭,可領薪,十七歲的徐榮華進去當了班長,這樣又吹了兩年小喇叭。   徐榮華想要穩定的生活,於是回苗栗開始搭戲班。在「中明園劇團」遇到林震蘭,二十四歲時兩人結婚。結婚四個月被調去當兵,當了四個月兵又回來等緩徵,後來,弟弟又被調去當兵,我又緩徵,最後,就不用當兵了。徐榮華於進入「老永光」當了十幾年樂師。三十多歲他開始在中廣苗栗臺主持節目,主要是大中華歌劇團的客家大戲節目,主持了約十年。以前「大中華戲劇團」在客家班中間非常有名,也很特殊。它是大中華製藥廠董事長開的,每天都會錄製客家戲,在電臺播放,很多戲迷都按時收聽,從不錯過時間。過年過節出來公演,電臺都會預告,加上戲迷眾多,總是場場客滿。而最早「大中華」的老闆何禮飛本人很愛看戲,認識徐榮華後,請徐榮華幫忙找團員。而林震蘭、張玉妹、陳寶珠、蕭美蓮、黃鳳珍、田秋香、柯勝梅、葉香蘭、謝桂香這些名角都是徐榮華介紹給他的。從苗栗臺出來後,徐榮華又在其他電臺主持了四五年苗栗歌劇團節目。後來受到電視的衝擊,這類節目都停播了,徐榮華才又進入戲班當樂師。   在入電臺前,徐榮華只會吹奏樂器和彈琴,並不會拉弦。後來跟著岳父林欽元學,岳父給他講,他用五線譜記錄下來,這樣慢慢學會了拉弦。由於以前主持節目的時候做了很多戲,現在戲班演的戲他都瞭如指掌。「新永光」參加客家戲劇比賽,第一、第二屆得了甲等團體獎,第三屆獲得優等團體獎,第五屆得到甲等團體獎,這些比賽他幾乎都有參加。 吹奏小喇叭、拉弦 「新永光」參加客家戲劇比賽,榮獲第一、第二屆得了甲等團體獎,第三屆獲得優等團體獎,第五屆得到甲等團體獎。
彭燕珍   彭燕珍和酒家很有緣份。他幾十年時間都在酒家走唱,拉手風琴伴奏,長年展轉於臺北、桃園、中壢、新竹、楊梅等地,唱到後來總算可以穩定下來,五十歲開始自己開酒家。   彭燕珍生於1935年,是苗栗縣大湖鄉人。日治時代念了三年書,光復後也入過國民學校,卻因眼疾沒能繼續升學。十三歲開始在自家的農田辛苦工作,十七歲時決心離開這種單調辛苦的農家生活,因而北上基隆。彭燕珍從小即有心學習樂器,每次看到有人拉弦或吹奏都會很嚮往。於是他找到舅舅在軍樂隊的朋友梁炳桂,跟著他學習演奏小喇叭、黑管等樂器。梁炳桂後來進入「竹勝園」,彭燕珍也跟著他進去。這樣學了兩年,彭燕珍出師後即進入「中明園歌劇團」當文場樂師。這時候他遇到同團的張玉妹,兩人於1955年結婚。   彭燕珍對於樂器很有天份,僅靠自己摸索,二十二歲就學會了拉手風琴,過幾年又學會彈電子琴。能用電子琴伴奏在那時還是很少見的,並且他還會看會記五線譜,彭燕珍可算是臺灣最早用電子琴伴奏的樂師之一。彭燕珍因此被邀請去電臺工作了幾年,專門用手風琴和電子琴伴奏。後來彭燕珍開始在各大酒店走唱,流行的歌曲調子都會演奏,帶著一個手風琴走南闖北地討生活。這段時間裡,認識的戲班只要缺人手的時候都會調他過去幫忙演出,親友結婚或者登臺演出也都會拉他去伴奏。他和張玉妹生了八個小孩,四男四女,養育孩子的壓力很大,電臺和內臺戲被電視打垮後,在酒店走唱比搭戲團賺得多些,這樣一做就是幾十年。彭燕珍目前已經退休,八個孩子都沒有學戲。唯一會一點樂器的只有二兒子,小時候學過一點鋼琴,所以也會彈電子琴。
黃成忠   三腳採茶戲是自大陸客家區域由何阿文傳入的還是在臺灣自己發展出來的,目前還不能確定。但是根據已知的早期三腳採茶藝人師承關係的回溯,最後全都指向何阿文一人。曾先枝曾說,何阿文曾經好幾次往返大陸帶回很多傳本。所以何阿文被譽為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人。何阿文有五個重要的徒弟:阿才丑、何火生、梁阿才、阿浪旦和卓清雲。採茶戲弟子即以此為根基在臺灣樹狀展開。何火生有個弟子溫海,收徒黃成忠。   黃成忠民國二十二年生,新竹人氏。他十幾歲就開始進入弟子班跟著溫海學習八音,主要學習拉絃和吹噠仔,後來又學老式三腳採茶戲。溫海是何阿文之子何火生的老師,所以黃成忠算是何阿文的第三代傳人。黃成忠加入過「金興社」、「永光」、「新榮鳳」、「牛車順」、「連進興」、「勝美園」等戲班,隨班演出過四平戲、採茶戲甚至京戲。後來阿玉旦的女兒黃秀滿在中壢創立「黃秀滿歌劇團」,黃成忠便加入,長期負責文場。當時傳統戲劇已經開始受到電視電影的衝擊,很多劇團都接不到戲約,「黃秀滿歌劇團」由於藝人水準高,不僅戲約不斷,酬金也還不錯。「黃秀滿歌劇團」在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中獲得甲等團體獎,在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中得到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這些演出和獎項黃成忠可謂功不可沒。「黃秀滿歌劇團」於民國八十五年八月初,賣給新竹市的李永乾先生(現為「龍鳳園戲劇團」團長〉,黃成忠遂跟隨「龍鳳園」至今。   黃成忠從藝超過五十年,為劇團的老藝師,跟隨「龍鳳園」十數年間,參與各項表演和文藝活動,為劇團之興旺發展奉獻心力。 拉絃和吹噠仔、三腳採茶戲。 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最佳文場獎
徐春香   徐春香沒念什麼書,從小就是愛學戲。一生都專攻旦角,演了整整四十多年,歷經了客家戲的發展、內臺戲興盛時期和外臺戲衰退期。   1938年徐春香生於戲曲世家,關西客家人。父母都是搭戲班的藝人,妹妹徐秋香、詹蘭香也都學戲。十六歲開始入「勝美園」學戲,十七就上臺演主角,之後都主要演青衣、苦旦(平劇的青衣就是客家戲的苦旦)。學成以後待過好幾個歌仔班,在高雄、臺中、員林、宜蘭演戲。初期學過外江戲、四平戲、歌仔戲、亂彈戲、採茶戲、變調、山歌等等,後來又學平劇,搭到外省班又學「曲」,可謂多才多藝。那時戲班都是女藝人,不像早期的戲班,男角色有男藝人演。因為那時候都很保守,男女之間不好意思演出深情的戲碼,所以由女藝人反串男角色反而演得出深愛的感覺。徐春香二十七歲戀愛,但演戲之路很順遂,直拖到三十歲才結婚。之後入過「新永光歌劇團」,後又進入「大中華歌劇團」,在苗栗中廣臺演戲。徐春香聲音甜美嘹亮,唱起戲來很吸引人,演旦角曾經很紅。那時在竹東大禮堂、公館等場館公演,很大的禮堂座無虛席。電臺受到電視的衝擊,漸漸沒人要聽了,徐春香離開「大中華」轉入「新美蓮歌劇團」。客家劇團轉型期間,漸漸的開始演外臺戲,後來外臺戲也沒人看了,就只有給神明看。後來有的廟連戲班也不請了,只請人來演布袋戲。客家戲班動輒十幾二十人,布袋戲只需要一兩個人,幾千塊就夠了。徐春香在「新美蓮」待到1982年,之後搭過「新永光」、「龍鳳園」、員林劇團直至1991年底,轉入中壢「金龍歌劇團」至1997年初,又加入「金輝社」。   徐春香不識字,但很有見地。眼見戲約越來越少,戲班又後繼無人,她認為:客家文化要整理,給它發展;不然也要有個歷史,留下痕跡。時代會變,客家戲也會改。但是客家人就是要看客家的戲,好像閩南人要看歌仔戲,美國人要看美國戲。 外江戲、四平戲、歌仔戲、亂彈戲、採茶戲、變調、山歌等等,後來又學平劇,搭到外省班又學「曲」,可謂多才多藝。
陳振學   後臺樂師陳振學1926年生,苗栗人,父母在他很的小時候都已過世。他沒有唸書,青年少年時期都待在家鄉種田,一直到入伍當兵。   退伍後他已經二十四歲了,加入「小龍鳳」,開始學後場。「小龍鳳」接的都是外臺戲,戲籠要用扛的。就這樣扛著戲籠跑田庄,到各鎮去演出。   技藝漸長的陳振學後來加入內臺戲班「三義園」,做了兩三年,又搭「小美園」。在「小美園」遇到後來的妻子,團主王裕豐的大女兒王雲娥,不久兩人就戀愛結婚了。「小美園」主要演京戲,也會演一些採茶戲,全盛時期有五六十人。後來由於老闆娘去世,戲班漸漸沒落,1960年就散團了。陳振學夫妻轉入臺北的「金龍歌劇團」,做了一年多,感到收入沒有保障,就不再加入固定的戲班演出,戲班人手不足時才會過去幫忙。1960~1962年從戲班出來很多演員,去為藥廠賣藥、下鄉間演一些簡化又加入了廣告的三腳採茶戲。這段時間陳振學夫妻搬到屏東,常常去內埔、新北勢、美濃賣藥。那時候還沒有電視臺,大家都愛看這種熱鬧的小戲:演員先唱山歌,唱完就演一小齣戲,然後就賣藥給藥品做廣告,這種形式被稱做「唱山歌打採茶」。「打」是量身訂製的意思。   60年代初,電臺受到打擊,大家都去看電視,沒人聽廣播了,更沒人看大戲小戲了。1973年陳振學不再賣藥了,他在外獅潭搭了一個小戲班,團主叫陳天生,很器重陳振學,出去澎湖做神明戲的時候,還讓他帶班。但是演出機會不固定,陳振學為了可以有份穩定的生活,決定改行賣水果。五十二歲時,妻子去世了,陳振學的身體和聽力也漸漸不好,他感到不適合去戲班打鼓了。雖然一些有名的戲班都請過他復出,他都拒絕了。   陳振學感到演戲沒有出路,做工廠還可以有份養老金,演戲演到老,什麼保障都沒有,很多老藝人依然在被迫工作──他對政府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 後臺樂師 打鼓
林美蓮   客家戲藝人林美蓮1940年生,苗栗人。由於父親在戲班裡負責管理燈光電器,林美蓮常常去戲班玩,慢慢就玩出興趣。她並不像一般的女童,票給戲班或者賣給戲班才開始學戲,她沒有認師父,都跟在旁邊跟別人一起學。她有跟著義父「土生」去過「三義團」學戲,也去過父親工作的戲班「新樂社」,當時學的戲種很雜,採茶、歌仔、外江都有學。她十六歲開始演戲,入了「中明園」演內臺戲,戲碼有<梅香>、<旗軍>。十七歲時都演小孩子腳色,十八歲演採花。   之後就開始幾年換一個戲班,前後搭過「勝宜園」、「勝美園」、「金馬」、「金龍」等。「勝宜園」的團長是演小生的官義妹,她的丈夫不好意思演跟人求婚的角色,於是林美蓮又開始演武生。約1961起,林美蓮進入苗栗中廣臺,為「大中華歌劇團」演戲,每天都要錄一段戲,晚上還要出去賣藥,這樣持續了一年多。之後林美蓮因為結婚,跟著丈夫去了貢寮,遂停戲十年,直到搬回苗栗才又開始跟戲班。這時候電視已經出現,內臺戲已經很少了,所以林美蓮復出後待第一個戲班是演外臺的「承光」。戲班的演員有十人左右,林美蓮由於很會唱四句,被要求演「丟籃子」,就是把籃子用手巾綁好,扔出去接受觀眾的餅乾糖果,收回來後即興唱山歌子或者平板來答謝。在「承光」演了十年才離開,之後又搭過「德泰」、「新美蓮」、「金輝社」,1996才入「新永光歌劇團」。   演戲就是林美蓮一輩子的生活,和呼吸飲食一樣自然,故此她演的戲是活的,和所有老客家戲藝人中的優秀人物一樣,演出不是死背戲本,唱戲更是一種在每個環節上均饒有意趣又配合無間的創作。 前場演員,採茶、歌仔、外江...等。
江金蓮   江金蓮1927年生,臺中豐原東勢角(現東勢鎮)人。她是鄭榮興教授的伯母;丈夫是著名客家戲藝人張慶光,有名的樂師,也能演前臺。   江金蓮十三歲時被叔父江添有帶去河洛班(閩南班)學習歌仔戲、採茶戲,後來搭「三太班」。十九歲時在苗栗搭過陳就承的河洛班,認識了張慶光,兩人於二年結婚。後來夫妻倆一同加入「永光」,當時同戲班的還有阿玉旦、黃鳳珍父女。日治時期江金蓮入「日月園」,唱日本流行歌、演新劇,主要演花旦。江金蓮說演日本新劇不用技巧,會扭屁股花就行。當時這些劇團是演給臺灣人看的,算內臺班,一個戲班共有五六十人之多,跑的場子都在臺灣南部,臺南、高雄、嘉義。光復後搭過搭田火水的「中明園」、劉德水的「小美園」,演花旦。那時內臺戲盛行,座無虛席,大人小孩都愛看戲,也捧紅很多明星。江金蓮有個琴師丈夫,和她配合無間,會紅也是很自然的。唱戲琴師很重要,尤其需要和演員有長期的默契。那時戲班去哪裡就唱什麼戲,歌仔戲、採茶戲都要唱。江金蓮三十八歲就退休不演內臺戲了,最後搭的戲班在高雄。五十年代電臺賣藥的時期江金蓮夫妻也被喊去下田庄演三腳採茶戲賣藥。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三江金蓮都會被請去下豐原,迎錦棚。江金蓮兩夫妻演對手戲,加上一個女生、一個鋸弦仔、一個打鼓,五個人組成一個臨時的小戲班,做一棚三角採茶戲,還兼演一些不正式的扮仙,唱些簡單的亂彈內容。這樣陸續做到四十多歲就退休了。   張慶光後來加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做後臺樂師,現已過世。江美蓮學戲早,最早同戲班的老藝人很多已經過世。聊起戲劇,江美蓮興致很高,妙語如珠。無論臺上臺下,她的家族與生活都和戲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傳統戲曲一直都是她的生活重心,這樣走過大半個世紀的光陰。 前場演員,演歌仔戲、採茶戲,主要擔任旦角。
蘇添富   蘇添富在任何表演活動場合都會很忙,吹嗩吶、唱戲曲、打頭鼓、鋸二胡、擊揚琴,完全沒有空閑的時間。請他一個等於請了好幾個樂手,不僅經驗豐富老到,而且配合默契,不會有差錯。他在造橋鄉是無人不知的八音大師。   蘇添富在苗栗縣造橋鄉生活了一輩子,從民國二十六年出生起就沒有移居過。他有個會拉胡琴的父親,蘇添富有樣學樣,國小就學會了拉胡琴。他對樂器很有興趣,於是十四歲參加了梁阿才先生教的子弟班,學習牌子、打鼓、唱曲,也學一些八音。國小畢業後,蘇添富加入亂彈班「再復興」,師從蕭華(古連順)學了三年多牌子。「再復興」演的是野臺戲,十天一檔戲,演完就換地方。這樣足跡遍及南庄、大湖甚至嘉義。那時候沒有電影電視,人們都愛飯後拎著板凳來看古裝戲。常演的戲碼有<薛仁貴征東、封神榜等,蘇添富作為後場樂師和前場演員都能勝任。從「再復興」出師時才十九歲,他跟著陳慶松先生學了一點八音之後加入臺北的亂彈班「老新興」當嗩吶頭手。   二十歲因徵召入伍。一次他參加康樂競賽,編了一個節目,內容是一人劇團:一手打鼓、一手打鑼、腳打抄仔並吹奏嗩吶,還要拉胡琴、唱曲,共用了五種樂器加上自己唱戲,令人大開眼界。技壓群芳之下,他理所當然地拿下第一名,還獲頒國防部總政治部頒贈的錦旗。大隊長對他印象深刻,於是介紹蘇添富退伍後去竹南電臺上班。那時候竹南電臺的工作就是錄製戲曲加賣藥,不僅有月薪,還能拿賣藥分成,算很優渥。蘇添富於是做了四、五年。之後他加入中壢陳招妹的平劇班「新龍鳳」演外臺戲,劇種有平劇和採茶戲。戲約大多來自南部的河洛庄,通常都是廟方請戲,然後點戲碼,當時最熱門的戲碼是狸貓換太子、封神榜等。如果演的好,還會有人請加演。加入沒多久他就把平劇的曲調學起來了。   蘇添富離開戲班時已經四十歲,正逢陳慶松在苗栗縣各地教北管子弟班,他於是加入了陳慶松的八音團,擔任下手。後來他自己也組織了一個八音團,有工作就喊學生和同事一起做,一直到現在;平時更熱心於八音教學的工作,有收過徒弟,也有指導一些八音團體,如南投的「和樂軒技藝曲團」。   八音藝術的傳承,和所有的傳統戲曲藝術一樣,永遠面臨著一個時代變遷的問題。蘇添富的孩子都沒有繼承他的事業,一身好本事很期待可以後繼有人。 吹嗩吶、唱戲曲、打頭鼓、鋸二胡、擊揚琴
徐金舉   提到徐金舉,業內人都知道他是「金興社」的創始人,徐先亮的父親,演四平戲出身的。徐家和「金興社」有扯不清的緣分,目前「金興社」的主要演員幾乎都是徐家自己人。   「金興社」前身是「大榮鳳劇團」,最遲在1915年就已成立,是目前所知桃園縣最早的四平戲班,團長是南勢人王景永。劇團還曾包括小榮鳳大班、小榮鳳小班、大英社,具有不小的規模。徐金舉是中壢人,十八歲時加入「大榮鳳」,師從郭天奇,學習唱戲、翻筋斗、做小生和老生,學了三年四個月。當時團裡主要成員有徐金舉、阿對、阿雪、巫德明、蔡梅發、歐運和、阿英姨、王英、大侉林、鳳嬌、阿榮、大侉真、鄭長庚等,幾乎都是客家人。後來王老運年紀大了,徐金舉便從王老運手上買下劇團自己經營。日劇時代禁演臺灣舊戲,「大榮鳳」於是停止營運,徐金舉改行到山上去做木屐。   光復後徐金舉重組戲團,改名為「金興社」,供奉田都元帥。當時較為固定的團員有張玉梅(內臺出身、小生)、李國雄(老生、武生、花臉)、徐夏子(青衣)、徐金舉 (老生)、王成宗(拉絃)、徐金彩、巫德明、蔡梅發,徐太太陳九妹負責管衣箱,後場還有徐先亮打鼓。劇團初期都接演野臺戲,後內臺班時期,轉展於戲院舞臺。徐金舉常常帶團在中壢的大東戲院、大同戲院、銀宮戲院,臺北圓環的大中華戲院和彰化的樂舞臺等戲院演出,演出的戲種有北管、採茶等,觀眾反應熱烈。電影興起後,戲院蕭條,轉至桃園先聲廣播電臺錄製戲劇節目約六至七年。之後電臺又被電視打敗,「金興社」只能再度接演野臺戲。   徐金舉五十九歲時,因為健康原因,將「金興社」託給陳九妹管理,之後沒幾年就去世了。民國六十年代,陳九妹去世後,「金興社」由兒子徐先亮繼承。 前場演員,擅演小生、老生、武戲
王德循   早期的客家戲班是沒有女性參加演出的。大多數南方戲曲內容都以男女情愛為主要內容,採茶戲甚至加入更多詼諧逗趣的情愛戲,眉來眼去的場景在所難免,故此傳統觀念認為女性不適合演戲。但是後來臺灣的戲文化漸漸出現一個女班現象。這個源頭就在於1920年代,當時出現兩個現象:一個是上海的海派京班大量來臺演出,這些戲班子以女性居多,所到之處,香豔誘人,看客如潮,遂引起本土劇團的競相模仿;二是當時本土戲劇包括採茶和歌仔戲幾乎都在同時經歷著從小戲至大戲的轉變,戲班子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戲班主為了保證演員的來源,開始用綁約的方式,和一些小孩的父母簽約,這樣這些孩子〈女性居多〉就規定有幾年必須在戲班學戲以及演出,另外也有直接買女兒的,這樣女演員的數量便激增,造成後來的戲班子女多男少。   「小美園」就是這樣的一個戲班,團長是苗栗獅潭人王德循先生。   王德循生於1887年,原來是漢文老師。日本人禁止臺灣人教漢文,他只好改行,於1922年創立「小美園」。作為一個漢文老師要開始帶戲班,當然很缺乏這方面的人脈,他於是想辦法用綁約的方式,「綁」了獅潭地區十幾個客家小孩,然後請了好幾個教戲師父給他們教戲。當時有一批上海京班的戲師父留在臺灣教戲,王德循就去請來知名的藝人、前「上海上天仙京班」演員趙福奎,傳授京劇和武打功夫。據一些藝人回憶,趙福奎教武十分嚴厲,對學員要求很高,也因此教出不少後來知名的武生、武旦。戲班演出時,常常在演出前加演幾十分鐘的京劇,以武戲為主,看小孩在桌上翻筋斗,鑼鼓喧天,十分熱鬧。另外他還請了採茶戲老師和歌仔戲老師,使戲班在哪裡都可以演出觀眾看得懂的戲。王德循帶著「小美園」四處演野臺,在客家庄演採茶,在河洛庄演歌仔。為了戲班的成長,王德循也想找更有經驗的演員加入。後來他聘請了「廣東宜人園」的團員徐賢福、劉石樹(阿細妹)來搭班,「小美園」開始有能力演完全本的<三國誌>和<狸貓換太子>等京劇。   王德循團長請好多位教戲師父給學童全方位的戲劇教育,不僅僅對戲班有利,對受教的藝人未來發展也有極大的幫助。王德循在這方面的安排可以說是很有遠見的。1931年,四十四歲的王德循感到兒子王裕豐已經能獨當一面,於是將「小美園」傳給他。「小美園」在王裕豐的手上一直發展,在各個時期均有輝煌的得獎和演出事蹟,這樣順利經營到1981年,方因團長老邁而解散。 原為漢文老師,因日治時期禁止臺灣人教漢文,因而改行,在1922年創立「小美園」,為「小美園」創始人。1931年將「小美園」傳給兒子王裕豐。
王裕豐   王裕豐生於1907年,為苗栗獅潭人。父親王德循生以前是漢文老師,王裕豐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由於日本人禁止臺灣人教漢文,王德循遂改行,於1922年創立「小美園」戲班,幾年功夫,戲班漸漸闖出名號。1931年王德循感到兒子王裕豐已經能獨當一面,於是將戲班交給他經營。   「小美園」在王裕豐的手上一直發展,在各個時期均有輝煌的得獎和演出事蹟。1934年,曾赴閩南巡迴演出,到過的城市有廈門、漳州、汕頭等地,歷時三年方返回臺灣。皇民化運動時期,日本人以粗俗有傷風化的名義,禁止臺灣戲班演舊劇,「小美園」為了生存只好更名為「小美劇團」,改演《廖添丁》等新劇。   光復後,「小美園」恢復演出傳統劇目,專門在全省各大戲院巡迴演出十天一檔的內臺戲。1958年,「小美園」參加第七屆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客家班初賽,王裕豐的女兒王雲英演的小生獲得最佳男主角獎;1960年,她演的《忠貞報國》又得到第八屆客家班初賽第三名;1962年,王雲英再度拿下第九屆客家班初賽最佳男主角獎。   1951年,王裕豐為免和嘉義一同名的歌仔戲班混淆,將團名改為「真小美園」。1960年代內臺戲漸漸過氣,藥廠組了劇團在電臺賣藥唱戲,甚至在各地公演,不少內臺戲班流失很多名角,一些演員也不唱內臺戲了,自己組了小戲班下農莊唱三腳採茶戲賣藥。1964年,「小美園」應竹苗中廣電臺之邀,在電臺演採茶和京劇,之後展轉於竹南、美濃、內埔等各地電臺錄製戲劇節目。   1970年代受到電影電視的衝擊,已經很少人喜歡看戲了。「小美園」於是轉型為專演外臺神仙戲,從此演戲幾乎都只有神仙在看了。1981年,王裕豐感到老邁,將從父親手上繼承下來經營了五十年的戲班解散。   王裕豐帶著「小美園」走過臺灣戲劇的日治時期、內臺時期、電臺賣藥時期和外臺時期,看著傳統戲劇發展、成長、紅極一時、艱苦經營又漸漸退出人們的審美生活,戲班的關閉留給社會一個值得深思和回味的問題。時代變遷如此迅速,要怎樣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呢介畢竟傳統文化體現著一個社會真正的氣質和精神根源,是絕不可任其凋零的。 表演戲目 《廖添丁》、《忠貞報國》...等。
楊珍珍 楊珍珍-石岡媽媽劇團團長   楊團長珍珍,祖籍廣東梅縣,在臺南新營長大,嫁到客家庄,直到參加劇團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求學時期受到許多師長的關愛,那愛像水一樣填補了成長空缺的部分,因此才能健康幸福地長大,這輩子老師已常駐內心深處,是永遠的恩人。   民國88年9月21日百年大震重創家園,重建後72水災再次把土地家產沖得無影無蹤,十數年胼手胝足的成果毀了,與先生計畫於四十歲退休的夢想也瞬間破滅了!誠如楊團長所說:「失去土地家園的那種痛……一直不敢在家面前表現出來,那種痛像是一直在身體裡面……」,短短幾年連續重創,除了無語,只能選擇堅強。   幸好無情天地有有情來補,災後同胞愛如潮水般湧入,他們要用溫暖的大手撫平驚畏無助的心。89年4月「跨界文教基金會」組成「吹鼓吹災區藝文工作隊」來到石岡埔里雙崎等地區,「差事劇團」團長鍾喬先生在石岡透過媽媽教室及家政班號召婦女成立婦女戲劇工作坊,計畫每週兩次為期一個月的活動,結果梅子村土牛村有十數位媽媽參與,楊團長是其中之一。在鍾先生的帶領下,一系列的肢體遊戲軟化媽媽們勞累的身軀,也經由分享地震經驗及震後面對生活的談話,釋放辛酸而敞開心胸,觸動前所未有的自覺,而看到感動與期望。89年12月在「石岡人家園再造工作站」盧思岳先生及許多人的協助下「石岡媽媽劇團」成立了,團長就是楊珍珍小姐。   在基礎練習、自我啟發、相互討論及鼓勵之下,團員們學習自立編劇,第一齣戲就是「戲臺頂的媽媽」,從地震的經驗告訴大家對生命的感動,從89年5月15日第一場在石岡鄉土牛村活動中心演出,直到年底,媽媽們至各地表演接近十場,一場戲從討論編劇排演到演出,團長的心緊緊繫在每個相關的環節上:細心排練,叮嚀大家照顧身體,不要感冒不要受傷不要亂吃東西……,因為站上舞臺,每個人都無可取代,演出是無法NG的。   戲臺頂的媽媽下戲後,在現實中面對農務,遇到震後梨子豐收又滯銷,「石岡人家園再造工作站」從媽媽們那兒知道後,發起認購活動,獲得熱烈迴響,因而銷售10%的梨子產量,成功地制衡市場價格機制,從此媽媽們認清:農民應維護自己的權益,而不是任由行口控制。因而努力奔走,參與各種討論,籌組合作社,鄉中資深男性長輩也感受到女性突破傳統為大眾努力的力量,最後在民國90年5月26日,石岡果菜合作社成立了,大家同意石岡的梨子以「月姬梨」命名,以感謝劇團媽媽們為公眾利益的付出,此後媽媽們又退居幕後,讓男性掌管合作社的運作。   心中有夢想就努力去實現,有一天一位媽媽,從親族處獲得借用的土地,五位媽媽開始一磚一瓦打造心中的咖啡屋,在東豐綠廊邊成立「來園客家風味館」,這是姐妹相約喝咖啡的夢想再一次在現實中與大家分享,踏實忙錄幾年後,終因分身乏術而不得不停止營業,雖然不捨,卻也寫下石岡媽媽夢想的實踐。   屬於民眾戲劇性質的石岡媽媽劇團,媽媽們從參與中探到了女性的自我與社會議題層面,積極地在現實中活得更有意義,因此生活中每個片段都可入戲,每部戲緊扣著生命的告白、生活的議題,除了「戲臺頂的媽媽」之外,還有「媽媽的伙房」,「心中的河流」,「梨花」的戲碼,齣齣觸動人們的心弦,從社區到全國各社團機關,都可見媽媽們努力演出的身影,其中「梨花」更於2007年應邀至香港參與「2007 IDEA香港國際戲劇/戲劇教育聯盟」演出。   身為團長,除了在團體中自我成長,也維繫著團隊的成長,目前雖未有新戲碼,但團員定期舉行讀書會,因為團員都是媽媽,身負一家安定一家和諧的重任,民眾戲劇是從生活中出發,訴說生命經驗,因此她傳遞給大家一個理念:媽媽們終究要回歸家庭,做好自己的本分,安頓好家庭,才能演好一齣戲,戲中所學要用在生活中,除了自己成長也給家人子女一個面對生活的好榜樣,以達到提升自我、關懷社會的目標。目前,各機關社團只要有需要,石岡媽媽劇團一定會將十年來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因為這是一段令人感恩及成長的可貴經驗。 表演作品: 2001《戲臺頂的媽媽──差事劇團的另類重建》 2001媽媽的伙房 2002心中的河流 2004梨花
謝宇威   小學時,時常聽安迪威廉及披頭四的歌曲,同時也學鋼琴。中正高中美術班畢業後保送文化大學美術系西畫組,當時因為參加校內的詞曲創作社,使得原本想要從事美術創作及教育工作的謝宇威,一頭栽進音樂領域,體會到音樂的渲染力可以比繪畫來的普及,開啟了他的客家音樂之路。1990年大學三年級時他以一首融合國、閩、客三語的〈Made in Taiwan〉,獲得第五屆「青春之星」東南亞暨全國總冠軍和最佳編曲獎。隔年,大學四年級創作客語《問卜歌》一舉獲第九屆「大學城」歌唱比賽總冠軍、最佳作曲以及最佳演唱三項榮譽。其後,他正式學習作曲,師事顏志文。1995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直到現在我還不明白是我唯一的藉口」成為專職音樂工作者。   大學時期的謝宇威的創作動機有二:一是認為年輕一輩的客家子弟沒有屬於自己的歌曲;二是想要以本土的客家語言及創作顛覆當時年輕樂團一味模仿西洋樂團的型式,於是宇威以吉它、鋼琴加上嗩吶和二胡自組樂團發表創作。進入職業工作者領域之後的謝宇威,擅長將客家的傳統音樂,融入新的元素,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他的音樂隨著內容的取向兼及抒情與現代搖滾的風格,但整體的訴求卻是「美」,旋律美,情境美,意境美,因此在他獨特像「溫暖、大氣、山一樣的細膩的聲音」詮釋之下,總能令人感受到煦煦的溫暖。   除了音樂工作之外,謝宇威仍不忘情於繪畫創作,平日在電視節目中為來賓畫像之外,曾舉辦過兩次個展,2008年首次個展「歌中有畫 畫中有歌」於花蓮玉里客家生活館,2009年於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舉辦「畫筆下的歌詠-謝宇威40生活回顧展」,不論是音樂或是繪畫,他對創作的自我期許為:「忠實而細膩地記錄生命歷程的點滴」、「歌中有畫、畫中有歌」、「將愛、喜樂和溫暖散播出去」以及「用藝術愛人群、愛臺灣、愛地球」!   除了螢光幕前的表演工作之外,謝宇威也默默的在幕後推動有意義的事情,促使年輕人關心客家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夠以宏觀的視野與態度投入自己土地與文化。客家在客委會成立之後,在資源的分配與取得上,以不再是「弱勢」,我們不能總以弱勢的姿態自居,縱使客家文化的發展仍有許多不盡理想處,但我們應該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懷抱謙卑、感恩的心來運用這些資源。 專長 客家音樂創作人、電視節目主持及製作人、廣播 DJ、畫家 專輯 1995,《直到現在我還不明白是我唯一的藉口》專輯 1995,《我是謝宇威─你記得嗎》專輯 2003,《一儕、花樹下》專輯 2006,《五月雪》合輯 2007,《山與田》專輯 2009,《青春舞曲》專輯 2009,《ㄤ咕ㄤ咕》客家童謠專輯 1990,以《 Made in Taiwan 》獲第五屆「青春之星」東南亞暨全國總冠軍和最佳編曲獎。 1991,以《問卜歌》獲第九屆「大學城」歌唱比賽總冠軍、最佳作曲以及最佳演唱三獎項。 1995,首張個人專輯「直到現在我還不明白是我唯一的藉口」獲電臺雜誌95年十大年度創作專輯獎。 2004,「一儕‧花樹下」獲第15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流行歌手],另入圍最佳專輯製作人,和最佳客語演唱。 2007,《山與田》獲金曲獎最佳專輯、最佳歌手獎提名。 作品〈花樹下〉入選為中小學音樂教材。
劉劭希   劉劭希自小愛畫畫,對音樂並沒有特別的興趣,但因為母親是音樂老師,成長的過程中他得以大量的聆聽古典音樂。少年時期因病在課業、身、心靈方面飽受煎熬,大學三年級時發現音樂可以紓解病症的不適,而全心投入音樂,學作曲記錄腦中翻滾的音符,習搖滾和爵士鋼琴的彈奏法,研究樂器數位介面、鑽研電子合成器。1988年退伍,開始職業音樂生涯。   在幕後音樂人的工作生涯中,他自許為「瘋爵士」,曾應邀擔任知名歌手演唱會鍵盤手,為風格獨特之編曲家,配樂作品多不勝數,與他合作過的著名藝人即包括優客李林、李翊君、范曉萱、天心、于冠華、徐世珍……等人,;然而他對主流樂界過於重包裝的商業手法,漸漸無法認同。在一次回到東勢探親時,驚覺家鄉不再充斥客語,而為國語與福佬語所替代,那份失落感夾雜著「獨立製作」的理想,終於使得劉劭希萌生創作客語歌曲的念頭,並於2001年推出首張專輯「嬉哈客」。   面對傳統客家文化,劉邵希表示自己對傳統的客家歌曲都不太熟悉,雖然成長於都是客家家庭,只有跟長輩談話時才講客家話,一直到長大後,開始反思自己的過去,才想到要把東勢大埔腔客語保留下來。他說:「在創作上,我不把意識型態放在優先位置,而是以音樂為主。我認為可以用客語來嘗試從事音樂創作,並非刻意要保留客家文化而做。所以我是在一種蠻封閉的狀態下進行創作的,只是很單純地開闢音樂的一種可能的取向。」   劉劭希在創作上特別注重音樂的律動,他認為只要擁有優質律動的音樂,所以他將爵士、搖滾、電音、古典自由的運用在樂曲中。在歌詞的意境上不強調悲情意識,因為他希望自己多元化的音樂風格,能讓聽眾聆聽時是自在放鬆的。   在投身客家新音樂運動數年之後,劉劭希認為目前臺灣的中壯年客家人將成為最後一代能夠流利使用客家話的「末代客」,遂於《大墩文化》發表〈請給客家音樂人公平的舞臺吧!〉一文,並以一曲〈末代客的最後一場戲〉傳達客家語言逐漸消亡的無奈。「如果你是客家人,就應該跳下來作自己的客家音樂」,這是他在金曲獎的頒獎臺上,對音樂圈中的客家人呼籲。 專長 音樂創作人、音樂製作人、客語歌手、音樂節目主持人 個人專輯 2001,《嬉哈客》。 2003,《八方來客》。 2003,《無知者的理想》。 2004,《21世紀病發症候群》。 2006,《果果臺客》。 2008,《唬客船長》。 2003,金曲獎「最佳製作人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 2006,金曲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
楊政道   楊政道,苗栗縣公館鄉人,是位客家詞曲創作人、客家唱片製作人與作家。曾經創作過許許多多的流行客家歌曲與童謠百餘首。   日治時期的臺灣,由於外國各地的音樂引進,客家傳統歌曲受到強烈的沖擊,而且編曲人才的凋零,使客家歌曲面臨薪火無法相傳,優良的族群精神無法繼承的窘境。所幸的是有一些推動客家文化的有心人士開始改編和創作了少量的現代客家歌曲,但是並未對客家社會產生多大的影響。甚至因為之後的國語政策實行、解嚴後閩南語的普遍流通和閩南語歌曲的速度發展,種種的原因導致客家語快速流失,甚至造成客家歌曲停滯不前。   直到民國七零至八零年代,開始了有一批承先啟後的創作人,為了客家音樂,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而楊政道先生更是其中一位重要的創作人之一。楊政道先生從高中時期(一九八七年,民國七十六年)便開始創作客家流行歌曲,之後擔任影視傳播節目製作以及客家歌謠的教唱與詞曲創作工作,另外,目前楊正道先生還擔任中華客家文化傳播協會理事長一職,並依然致力於客家流行音樂的創作、發揚客家文化。   除了不斷地創作客家歌曲外,楊政道先生在擔任中華客家文化傳播協會理事長一職時,也致力於各式各樣地活動,提供一般民眾參與客家文化的傳播與發揚,響應政府加強社區總體營造施政方針及心靈改革運動,結合地方人力及社團與地方客家民俗文化技藝表演團隊,以客家音樂歌謠與舞蹈做為媒介體,共同研習及推展地方客家傳統民俗技藝與文化,甚至能與各種大小機關合作,加強宣導,提升民眾的生活品質;透過相互交流觀摩之活動,以傳承及保存客家傳統民俗技藝之薪火,並落實本土文化之延續,培養新生年輕一代演藝人才。 專長: 客家詞曲創作人、客家唱片製作人與作家 創作作品: 「一枝擔竿」、「大牛牯」、「恁仔細承蒙你」、「人生一盤棋」、「公婆緣」、「乾杯」、「彩虹」、「有量正有福」等多首歌曲
武顯貴   現任於桃園縣國立中壢高級中學的一個音樂教師、同時也是許多大型樂團顧問的音樂推廣人,更是一位推動客家音樂文化的實踐家 ─ 武顯貴。   生活在桃園縣內的武顯貴,為了能在培育音樂人才,曾擔任過多所學校的音樂教師,以在現任的中壢高中成就最高。在中壢高中的音樂班內擔任專任教師的武顯貴,培養許多優秀的音樂人才,而每年均有在中壢藝術館、中央大學、中原大學或各地文化中心舉辦公開演奏會,每每場次皆有良好的表現,頗受好評。   他在桃園縣內協助成立了多個樂團,在桃園各地的文化中心、藝術館、學校裡舉辦公演。最為知名的是在民國81年成立了國內代表性客家樂團 ─ 武顯貴絲竹室內樂團。其成立宗旨是為了展現客家文化藝術建設成果、參與推展桃園縣成為重視客家文化大縣、及推展中華傳統藝術文化工作及客家傳統藝術文化工作。在武顯貴絲竹樂團成立至今,曾有多項公開活動。包括在桃園巨蛋落成時,舉辦「桃園有喜」音樂會,共有一千多人參與演出,兩萬多人欣賞表演。九十年應邀前往南京大學演出,九十二年及九十三年應邀前往雲南民族大學,以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等各種活動。   武顯貴在客家音樂文化的保存上,希望以大量的公開演出會來增進一般民眾的興趣,藉此推動民眾能夠了解並欣賞客家音樂文化,以及對於保存客家音樂文化提供支持。武顯貴表示:「希望能夠在臺灣的桃園地區成立「定幕劇」的演出地點,使得客家音樂文化能夠有穩定的展示地點,並且與世界各地進行文化上的交流。不僅能夠保存客家音樂文化,也能夠帶動觀光產業的發展,讓世界能夠知道客家的音樂文化。 長笛吹奏 1.六十五年臺灣區音樂比賽成人個人組吹管類獨奏第一名 2.八十一年獲頒桃園縣社會優秀青年 3.八十二年並曾當選桃園縣特殊優良教師
徐千舜   徐千舜,是一位來自於苗栗「草莓之鄉」大湖的客家人,也是臺灣新生代的客家童謠音樂創作家與演唱家。如草莓般的甜美嗓音與詞曲,令人聽了印象深刻。   從小時候就開始學習鋼琴與繪畫的徐千舜,創作的詞曲常帶給聽眾美好的想像。她創作的詞曲大都取材自於童年時的回憶,以及對大自然的關懷,故在她所創作的音樂中,常可感受到滿滿的愛與充沛的生命力。徐千舜有非常豐沛的創作力,在四年期間已經創作了150多首的兒童歌曲,以及個人全創作的「月光華華」與「團團圓圓來作客」專輯中的封面、插畫、圖文。她也得到過無數的獎項,包括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舉辦的2006年客家MV創作大賽,以「禾嗶仔」獲得全國最佳編導與人氣獎,2007年的臺北縣文化局客家歌曲創作比賽童謠組,她的「月光華華」獲得冠軍,更以「團團圓圓來作客」入圍第二十一屆金曲獎最佳兒童專輯獎。除此之外,她還參與過文建會的九二一大地震災後重建工程,用愛心製作了自創曲「新故鄉之歌」,希望將愛與關懷傳送給更多的人。   徐千舜深深的覺得,客家文化要能夠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獲得保存,就必須要向下扎根,故以兒童的歌謠音樂為出發點,吸引小朋友去學習並且讀說客家語言。她將自己所學的音樂創作與設計能力,製作了將客家文化、音樂、動畫與教育結合而成的音樂MV,希望讓大家觀賞音樂MV的同時,也可以產生出保存與維護客家文化的意願。   她不斷的在思考與嘗試,是否有更多更好的方法,讓大家都更加容易了解客家文化。在未來,她希望能夠繼續保持創作客家音樂的動力,並且讓更多人看見客家文化的美麗之處。 專長: 1.音樂創作、音樂演唱 2.平面視覺設計、插畫創作 3.動畫設計 4.主持 專書著作: 1.2010「月光華華」徐千舜個人全創作音樂繪本專輯發行 2.2009兒童客語專輯「團團圓圓來作客」(圖、文、設計、演唱、部分詞曲) 3.2009我的寶貝---貓熊枕邊音樂專輯(詞、曲、演唱、設計) 1.2010「團團圓圓來作客」入圍第二十一屆金曲獎最佳兒童專輯獎 2.2008行政院客家mv創作大賽獲得最佳創意獎 3.2007 客家公仔設計比賽佳作 4.2007臺灣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MV創作大賽月光華華獲得佳作與人氣獎 5.2007臺北縣文化局客家歌曲創作比賽童謠組月光華華冠軍 6.2006臺灣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MV創作大賽禾嗶仔獲得全國最佳編導與人氣獎 7.2006臺北縣文化局客家歌曲創作大賽流行音樂組想你全國第四名 8.2005育秀盃創意網頁設計製作入圍 9.2004銘傳大學校內合唱比賽全校伴奏第一名
阿玉旦   阿玉旦,本名為黃莊玉妹,桃園觀音人。她是相當有名氣的採茶戲劇演員,亦是現在黃秀滿歌劇團的團長黃秀滿的母親。   早期客家採茶戲的女性角色大部分是由男性反串演出,鮮少有女性演員登臺,一直到民國左右,阿玉旦和鄭美妹(鄭女是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團長鄭榮興之祖母)等參與採茶戲的演出之後,這第一批女演員的加入才慢慢使客家採茶戲有了轉變。1922年阿玉旦因為個人對於戲劇的喜愛進入「阿神伯」內臺戲班,剛開始從三腳採茶小戲演起,是屬於傳統的客家戲曲,三腳指的是一丑兩旦三個角色,她的扇花與對答都詮釋很好,但都是一些小戲的演出,直至戲班後來穩定下來才嘗試演出大戲。1924年,阿玉旦演出《拉尿嬤》一砲而紅,在客家庄一舉打響「阿玉旦」的名號,1926年,她與同戲班裡頭的文場樂師傅黃鼎富,黃先生主要負責文場,阿玉旦則負責演戲(多為花旦的演出)、編劇、編辭、導演。阿玉旦的名聲愈漸擴大,她的九腔十八調相當了得,韻味十足,當時的日本哥倫比亞公司便邀請她與名氣同樣響亮的丑角梁阿才共同前往錄製黑膠唱片,此一赴日,更加奠定了阿玉旦在當時客家戲劇界中的地位,人人皆知,無人不曉,她的名號當時傳遍大街小巷,可算是客家戲劇中名氣與地位皆崇高的人物之一。晚期,阿玉旦因中風暫緩熱愛的戲劇演出生涯,幾年後因胃病過世。   阿玉旦在客家戲劇界留下輝煌的紀錄,其聲音、身段、演戲、出臺、下臺都相當逼真與活靈活現,最厲害的便是她的九腔十八調,可說是最傳統也最完整的一套;在指導其女黃秀滿時亦非常嚴格,也就是這樣嚴謹的態度造就她個人的高峰,現僅能從黃秀滿女士的口述中回憶當時阿玉旦的風光景況。 客家山歌 飾演花旦 九腔十八調
彭勝雄   彭勝雄是勝拱樂歌劇團的團主,為一客家戲班,劇團在營運之始多半在桃園中壢登臺演出,同時也將表演開拓至中南部一代,勢力範圍愈漸擴增,其表演的內容與型態也就跟著各地方的風土民情有所變通與更改,依其當地人不同的喜好做適當的調整劇目,例如在南部地區時多半演京劇,在北部的桃園、中壢、苗栗一代就以客家大戲和採茶戲為主要部分。   到了民國七十九年之後,大環境的改變以及觀看傳統戲劇的觀眾逐漸減少,劇團不得不隨之削減在中南部地區的演出次數,而慢慢的將出演地點重心轉往北部,轉以客家戲劇為主要表演內容。民國八十三年,彭勝雄先生和宜蘭的建龍歌劇團聯手合作,企圖以互助的方式拓展劇團的發展,而能有更加順遂的演戲之途;建龍歌劇團負責人呂阿城肩負開拓戲路與接演戲劇的工作,彭勝雄先生則是負責整班帶團到宜蘭實地演出歌仔戲,之後兩團合併,呂茂根掛名團主,彭先生繼續劇團的營運,並有傳承客家戲劇的使命,劇團多次參與比賽榮獲獎項,可見其素質頗高。   彭勝雄先生對於劇團與演都相當用心且認真,確認演出日期和地點後都會抽空實際到場勘驗,並將戲籠等道具布景先行載到演出該處,做好萬全的準備工作,並請其兒黃建銘負責後臺布景與道具等的佈置與規劃,在演員到達前先將燈光、架子、武刀等辦妥以後,演員得以最快的速度適應場地,能夠安心的演出。   彭勝雄先生也常參與演出,劇團擅演三國故事,喜好營造出熱鬧之感,並在其中加入花俏場面與花招元素,頗受歡迎。 勝拱樂歌劇團得獎紀錄── 1.民國七十二年,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北區的優勝 2.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暨舞臺技術獎 3.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的甲等團隊獎 4.第三屆客家戲劇比賽的甲等團隊獎、李蘭香最佳生角獎
黃秀滿 黃秀滿女士出生於民國二十七年,從小便跟著母親阿玉旦學習戲藝,兩人常同臺演出,小時起隨著母親搭過數劇團,如「中明園」、「泰山歌劇團」、「勝春園」、「新永光」、「新勝園」等等,且曾經在苗栗的「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成立之始予以幫助;阿玉旦從黃玉滿女士小時起便嚴格的教授她關於戲劇的功夫與學問,造就了黃女士成為一位聲音厚實而又風流俊俏的小生,並從旦角唱到生角,其身段之美,體態之俐落有力,唱腔之高超技巧常令人為之傾倒,其觀眾的慕愛之心更是延續至今。   黃秀滿女士後自組「黃秀滿歌劇團」,成立至今大約已有十年之久,戲班裡的成員多為上乘之人選,個個身段皆很了得,如江碧珍、徐義妹、劉秀鳳、田秋香、何秋蘭等。劇團的演出型態以客家採茶戲為首,活動的範圍則遍部桃、竹、苗三縣的客家庄之中。劇團裡頭的演員能夠演許多不同類型的劇碼,例如《薛平貴征東》、《狄青征南》等故事,也因為演出的反應不錯,苗栗頭屋的「嵐雅傳播公司」便邀請劇團錄製一系列相關的錄影帶,以待時人能夠常常回味,包括《才人無貌,恍易多風)、《乞米養狀元 》、《小媳婦未來,不知大媳婦好)、《賢女勸夫》、《梁仙伯與祝英臺》等,可知劇團受到觀眾喜愛不減,戲約不斷,一年之中約有一半的時間能夠登臺演出。      黃秀滿女士非常熱愛演戲,即使目前已達七十一歲的高齡仍然活力十足,對於客家戲劇的熱情毫無削減且對各劇團的始末發展多親切的侃侃而談,她更加期待客家戲劇能夠轉往更好的發展,將這股熱切之情傳達予每個關注文化產業的人, 並且重新讓人認識客家戲劇最原始的原味之美。    黃秀滿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以《孫臏出世》一劇得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得最佳導演獎 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
林保木   林保木先生擁有十五年的演出經驗,擅長武生與小丑。隨著時代的變化,童年時劇團的光輝與燦爛已經消失無存,深感客家戲曲的沒落,為了將客家戲開創新局,故而成立「景勝客家劇團」。劇團演出時,前場與後場的協調安排,皆為親力親為,期許帶動年輕人的活力。   為了將客家戲曲開創新局,力求創新與突破,無論在編劇、導演、舞臺技術上,都能擺脫舊式客家戲的風格。符合現代人對於舞臺燈光效果需求,在舞臺上加入大型道具,甚至團員以吊鋼索方式演出,帶動戲曲的可觀性,國樂的優雅,西樂的震撼,將兩者不同領域的音樂結合起來,大大地增添感官的享受,服裝上更是創先以現代彩妝技術,融入傳統戲曲,消除原有與觀眾的距離感,使觀眾更貼近演出。並與團主江玉玲的努力下,秉著精益求精的信念,期盼能夠將客家戲曲的表演藝術,推廣到各階層。並積極的推廣客家藝術文化,拓展客家戲曲的欣賞人口。努力使客家傳統大戲在年輕一代中重新紮根。      林保木先生認為,薪火相傳四個字說來容易,要做卻是萬分的困難,在時代的洪流裡,這些傳統的老東西,漸漸地被遺忘在某個時空哩,好像不曾前進似的滯留在原地,慢慢的消失…。因此,劇團最大的願景,不敢說承先啟後,但求共襄盛舉,希望景勝客家劇團的努力有人看見,眼前的工作重點除了老戲曲新包裝的表演方式以外,還有新戲碼的編排,除了打破傳統的演出方式,景勝客家戲劇也願意去嘗試,更接近目前時代的演出,也希望培育出下一世代的新血輪,真的做到承先啟後,薪火相傳,讓美好的傳統戲曲發揚光大,為臺灣本土文化資產盡微薄之力。 1、94度客委會收冬戲徵選入圍 2、94年度帶領平鎮國中客家戲曲社參加全國中小學話劇比賽第三名 3、連續五年(94-98)獲選行政院客委會優良劇團
張文聰   張文聰先生為新月娥歌劇團成員之一,他負責武生一角,亦同時是當時臺灣早期聞名宜人京班──寶島第一京班之最後一批的「綁戲囝仔」,擁有相當充沛的功夫與實力;由於後來臺灣在戲曲領域逐漸興盛,常有因自身愛好戲劇的戲迷或者是對於戲班的生涯相當嚮往,因此有許多人皆於此時自願性的加入戲班學戲,但是近年來文化事業的轉變以及環境的變動,使得臺灣的傳統戲劇產業日漸式微,關於傳統的綁戲已很少再見到,而自主學戲的情況則幾乎沒有,這樣的情況演變到後來便會造成戲劇演員年齡漸大卻苦無新人加入劇團,得以傳承接續傳統戲劇的演出與文化,除了家庭戲般的緣由使得戲班得以暫緩無人接替的斷層現象,其他各戲班多陷入停滯不前的困境之中。   新月娥歌劇團的團主是范姜新堯,亦為家族戲劇的背景,從父親時代就開始組戲班,並培養學生演戲、唱戲、打擊,二哥也整頓過「藝光」和「新中興」兩劇團,四哥則負責新拱樂歌劇團,並繼續傳授所學技藝。范姜新堯從小便跟著父親學習後場樂器,隨後便在各家的採茶班與四平班擔任後場樂師的腳色;民國八十一年,他將陳月娥的「小月娥歌劇團」買併,並將團名更為「新月娥歌劇團」,至此成立。劇團的演員素質齊全,在各屆客家戲劇比賽多有所收穫。   張文聰先生於客家戲劇中頗有貢獻,他擅演淨角,武生腳色與導演都有所表現,亦憑著其優異的導戲能力獲得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的最佳導演獎,第五屆客家戲劇比賽導演獎及最佳淨角獎,其實力深獲肯定,之後劇團亦得多種獎項,在客家戲劇種團中亦占有一重要角色。 生角 武生 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導演獎 第五屆「客家戲劇比賽」導演獎、最佳淨角獎
陳秋玉   陳秋玉為新月娥歌劇團的主要演員之一,主攻旦角的角色,出身於三腳採茶戲的戲班,身段技巧皆因其訓練得當而有深厚的底子,不但深受觀眾對於其詮釋之美妙讚不絕口,更在第二屆的客家戲劇比賽中獲得最佳旦角獎,在戲劇界的地位更上一層。新月娥歌劇團主要以客家採茶戲為演出形式,像是《如雙姻緣》、《張世貞下凡》等皆是劇團常演出的劇目,而除了陳女士之外,還有其他如張文聰、陳秋玉、古禮達、黃春平、陳接枝、何玉水、陳桂英、田銀妹、賴海子等客籍演員於劇團中共同為客家戲劇奮鬥,其中張聰文先生即為陳秋玉女士的先生,兩人同在劇團裡扮演一淨一旦,默契極佳。   客家戲劇劇團的出路隨著時代的變遷愈發狹窄,單打獨鬥難以生存,即使擁有素質齊全的眾演員群如新月娥歌劇團亦難有更好的出路,遂產生了聯合各家劇團共同演出的想法,以互相合作的方式組成「客家戲劇班」,但這個想法直至民國九十二年,隨著新樂園戲劇團的成立才真正達成這個理想。聯合劇團成立後,各劇團內的優秀演員藉著合作的關係激盪出更多新奇美妙的火花,將全部的資本全投注於一,戲劇的品質明顯向上拉提,演員名聲也因此更加擴大,而漸漸培養出所謂的「明星演員」,同時也間接提升各團的知名度,觀眾對於這樣質與量兼相當優厚的戲劇演出重新有了觀賞的興趣與關注力,此一聯合劇團的作法獲得演員與觀眾兩方的支持,成為雙贏的新局面。   在新樂園歌劇團之中的明星演員群有葉香蘭、劉雪惠、張文聰、歐雲英、王雲蘭、劉秋蘭等,陳秋玉女士亦包括於其中,以其全心鑽研旦角角色征服更多觀賞者之心,並與其他眾多演員互拚演技,不少知名的資深藝人也受到劇團邀請而參與各大型公演,觀眾爭相目睹這些眾家實力派演員齊聚一堂的優質戲劇,使得客家戲劇的發展重新燃起一絲新的希望,期待未來的發展有更好的走向。 飾演旦角 武場 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最佳旦角獎
李國雄   李國雄為德泰歌劇團之創始人,他在少年時代因家境困乏便自願性的加入「勝美團歌劇團」,並在其中學習許多關於傳統戲劇的技藝技巧,以京劇為主,亦有客家採茶戲和歌仔戲。在「勝美」的奠基之下,又師承王雲亭、王永生等六人的教導與傳授,李國雄習得一身豐厚的文、武藝,尤以武生著名,在京劇與採茶戲等皆有所長,後更在電影界當了兩年武行,名氣頗大。青、壯年時期與「金興社」班主徐金舉之女徐秋子結婚,並共同於其中演出,長達二十年之久。民國七十九年,李國雄購買戲班演員、牌照、戲籠、樂師、道具等於桃園中壢自組劇團,遂為今日所見之「德泰歌劇團」,除參加廟會祭典的演出外,還盡力爭取電視表演機會以及各式公演與展演,演出內容多為《古城會》、《過五關》、《狸貓換太子》等傳統戲曲。   李國雄在民國八十五年作古後,由其子李正光繼承劇團,繼續發揚光大李國雄對於戲曲藝術的熱愛與熱情;由於演員多為家族成員或親戚組成,年紀多半較輕,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創造力、生命力,對於演出的形式與內容頗有想法與創意,結合新一代的舞臺技術,如吊鋼絲、變景等花式特技增添觀眾看戲之趣,更加入流行樂曲於戲曲之中參雜演出,使之更有現代感,同時亦不失去傳統風貌;在李正光的帶領之下,德泰歌劇團愈漸拓展,年演出約在一百五十棚的數量,演出地點遍及全臺北部、東部、南部客家庄與閩南庄,並於各屆客家戲劇比賽中成果豐碩,得獎紀錄不斷。   李國雄先生憑著對於傳統戲曲的喜愛,從小便習得一身好武藝,到處巡迴演出內臺戲;自組德泰歌劇團後亦繼續在各地演出,好評不斷,其子李正光在客家戲劇上發揮所長,將客家戲曲的美與藝術傳承下去。「德泰歌劇團」是一家庭劇團,每位成員都竭盡心力維護演出的質與量,以客家戲劇道出客家文化的昔與今,並藉此使更多人認識客家之美。 李國雄的武生基礎頗為深厚,文戲則是後來自己學的,後因年紀漸大,以花臉為主。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臺灣客家戲劇比賽戲劇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臺灣客家戲劇比賽甲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臺灣客家戲劇比賽優等獎及最佳技術獎 民國八十四年第四屆臺灣客家戲劇比賽甲等獎及最佳導演獎(王慶芳,已改行) 民國八十五年第五屆臺灣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甲等獎 民國八十六年第六屆臺灣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甲等獎及最佳生角獎(李正光) 民國九十三年客家傳統戲曲徵選榮獲優秀團體獎。
葉玉妹   葉玉妹是葉黃李妹的女兒,其父即為葉雲保,自組一戲班名為「小玉春」,後來覺得名字不夠響亮,於是改成「文化歌劇團」,在民國六十九年再度更名為「新興社歌劇團」,劇團的演員們以唱四平、亂彈戲為主,後來葉雲保先生將戲班轉賣給彭玉招女士,彭女士將其改名為現在所見的「新興歌劇團」。葉黃李妹是葉雲保的妻子,她是苗栗客家人,也是「新樂社歌劇團」團長劉德水的養女,葉玉妹就是在這樣一個演藝家庭中長大,從小便在父親與母親的薰陶下成長、學習。   葉玉妹女士擅演苦旦角色,藝名又叫小金玉,她曾學習四平戲的技藝,亦曾經搭臺北戲班共同演出,因之而頗有名聲,現在在徐淑裕歌劇團(又稱新明歌劇團)中固定演出。徐淑裕歌劇團於民國八十三年成立,其團齡可說是現在眾多的客家劇團中最輕的一團,其團的班主徐淑裕因前夫的關係而與戲劇有了連結,開始學習演戲與唱戲的技巧花招,並曾搭多團演出,如金輝社歌劇團、德泰歌劇團、新美蓮歌劇團、雙美人歌劇團等,並在因緣際會之下有了暫管團務的機會,而有了自組戲班的念頭,終於到民國八十三年年底組成了徐淑裕歌劇團(後改名為新名歌劇團),並以此為出發點,到各處接演戲劇演出,多半中壢、竹東、瑞芳、高雄、花蓮演等地,閩南與客家戲兼演,型態多變,劇團常見的演出戲目計有《血海深仇》、《海公案》、《雙姻緣》、《鴛鴦樓》等。   葉玉妹女士從小時起就因其演藝世家的背景受到專業演藝技巧的磨練,其聲音、身段、唱腔皆有其實力,而在徐淑裕歌劇團中更將其所學發揮而出,其苦旦形象深植人心。 飾演苦旦
余德芳   余德芳先生於民國三十一年出生,他從事演戲、唱戲的事業至今已長達四十餘年,曾經扮演過丑角、武生、花臉等角色,現在則是專攻老生和淨角,其老生演來栩栩如生、非常有其韻味,常令觀賞者印象深刻;他曾經在戲院裡擔當電影技師的腳色,而其妻子則為戲劇演員,互相配合,但之後他卻放手電影技師之路而轉往鑽研客家戲劇的演藝事業,開始學藝,初時因其年齡較輕而專攻武生一角,到了年紀較大時則改往專攻花臉、老生等角色,皆有所詮釋的當之妙處。余德芳先生在表演時常可見其最大特色──口才絕佳,或唱或唸都相當清晰而毫不含糊,他的代表可算是飾演公末白鬚老生一角,其在初演時的表情詮釋的十分迷人,而又拿捏得當,現於龍鳳園戲劇團專職演戲末角一職。   余德芳先生除了在龍鳳團戲劇團中專職演出,他亦有在徐淑裕歌劇團固定演出,也曾在黃秀滿歌劇團參與戲劇表演,因耆老生一角十分了得,深為觀眾所喜愛。其中《康熙君造木橋》即有余先生的演出,故事情節大致為一男一女因偶然之關係被順治所拆散,女方進宮成為後宮妃子,男方則皈依佛門、拂袖而去。女方入宮之後生下男方親骨肉,之後也為順治生女,而轉眼間十八年後,順治與鄭芝龍征討鄭成功戰敗饋亡,女方此時已為太后,前往寺廟會見男子,康熙想暗自於候保護其母,卻不料看見母親的過往情夫,義憤之下殺了男子,後又發生一連誤解事件,故事含悲而終。簡言之,此劇的情節發展並非因著史實展演,但其新穎之處最為動人,余德芳先生於此劇中即是飾演鄭成功一角,其演技之自然、聲音之有力,實可見其功夫之深厚。 飾演丑角 飾演武生 飾演花臉 飾演老生 飾演淨角
田銀妹   田銀妹女士曾加入徐蘭妹組成的新永光歌劇團,徐女士在年少時對於客家戲劇相當喜愛,常上戲院看戲,有緣結識了來自苗栗的黃長妹,兩人有感情誼堅定而結為姐妹,並因而展開一連串與戲劇界有著緊密關聯的大半生涯;徐女士至民國五十一年自組新永光歌劇團,憑著其對於客家戲劇的熱情與獨到的欣賞眼光,將劇團領導的有聲有色,在早期電視還尚未普及的年代多半以內臺戲的演出為主軸,頗受觀眾歡迎,得到很大的迴響。後期電視開播以後,傳統產業受到很大的打擊,觀看內臺戲的群眾逐年遞減,劇團走向便轉往外臺戲的演出為重,到當時各地的寺廟與慶典表演,因著其一路累積的實力與名氣而邁向一個新的發展。新永光歌劇團自成立至今已有四十餘年,可算是眾家客家戲戲團中最資深的一團,儘管如此,劇團的演員與團隊並不與時消退,反而在各屆的客家戲劇比賽中屢獲佳績,其中田銀妹女士亦為劇團裡著名的小旦之一,她的唱腔可謂細緻,感情可謂豐富,身段可謂柔巧,演出時也得到多數觀眾青睞與稱賞。   田銀妹女士後來加入范姜新堯的新月娥歌劇團,此劇團擁有堅強的演藝背景,團主本身精通樂器,尤其是鼓和胡琴,長於後場任後場樂師之職;劇團的演出形式多為扮仙戲、客家大戲和採茶戲等,演出的劇目計有《桃園三結義》、《三戰呂布》、《過五關》、《楊門五將 》、《楊門女將》、《梁紅玉擊鼓退金兵》、《包公案》等,多數是以神明戲、平安戲、收冬戲的廟會祭典為主,團員十餘人皆為客籍,包括張文聰、陳秋玉、黃春平、何玉水以及扮演小旦的田銀妹等人,劇團素質整齊劃一,實力相當,在客家戲劇比賽中亦有所表現。   客家劇團的經營日益困窘,隨著娛樂型態的劇烈轉變,團內成員年事漸高而無新人可接替傳承,經費也隨之縮減,劇團難以維生,老演員們如田銀妹女士等縱使有滿身絕佳功夫也無處發揮,傳統產業在環境衝擊之下所造成的斷裂有待時間癒合、彌補,文化保存需要各方協助才可能完成。 飾演旦角 新永光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81年第一屆比賽獲甲等獎 民國82年第二屆比賽獲甲等獎 民國83年第三屆比賽獲優等獎 民國85年第五屆比賽獲甲等獎 新月娥歌劇團得獎紀錄── 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導演獎(張文聰)(1992) 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女主角獎(陳秋月)、最佳花臉獎(古禮達)(1993) 第三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甲等獎(《楊門女將》)(1994)
田秋梅   田秋梅與田秋香姊妹兩人是苗栗戲班「中明園」班主田火水的女兒,田先生在臺灣光復之後成立中明園歌劇團,當時鼎鼎有名的阿玉旦偕同入團演戲,於其中學會許多技藝,當時十歲的黃秀滿女士跟著母親一同演戲,而後姊妹倆皆加入黃秀滿女士組成的黃秀滿歌劇團,其關係與淵源相當深厚;田女士從小便跟著學習演戲以及各劇目的身段技巧,不只外貌相當姣好,臉蛋勻稱,唱戲的功夫更是自小磨練加上天生的柔美與清新,在黃秀滿女士的回憶之中,田秋梅可算是當時劇團的主要演員之一,尚還包括江碧珍、徐義妹、劉秀鳳、田秋香、何秋蘭等人,姊妹兩人皆各有其美與優之處,不分軒輊。   黃秀滿歌劇團前些時候還有演出,現已減少,因眾演員多半年事已高,或轉往別的行業發展,演出的形式多半屬於公演的性質,例如《三仙白》即有田秋梅女士的登臺場面,此戲有三仙、喜神、麻姑、財神等角色於其中,後接有《加官》和《金榜》。故事內容是永樂君微服出巡,欲往河南覓尋良臣,在旅途之中和船夫結識而如遇知音,到了目的地後,用賣自己作為他人之父來結遇有緣之人。王懷義將永樂君買下,卻因家世困乏而不能供養,只得含淚將兒賣與大臣招贅,永樂君得知王之慘況,將其帶於身上之夜明寶珠變賣成錢,並將信物通報大臣以贖回王之子,然因誤解之緣由,永樂君被捕,但後來向京城之將軍緊急求救而將危機解除,解決了所有的誤會與事端。經過諸事後,永樂君封王懷義為太子,從此君臣兩家相處愉悅,交往甚歡。   田秋梅女士於此劇之中飾演老實憨厚的王懷義一角,為了製造詼諧逗趣的效果,整場皆以海陸腔調發音,可看出田女士的功力之深厚,可惜她現以年歲高,兼以身體微恙,僅能從過去的資料與影帶之中回味其精采演出。 前臺演出 九腔十八調 黃秀滿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以《孫臏出世》一劇得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得最佳導演獎 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
江碧珍   江碧珍女士曾經搭過「三義園」,她是以苦旦的腳色著名,但對於文場也是十分的在行,外表姣好、身段與唱腔皆為上乘,尤獲黃秀滿女士對其演出與表演之讚賞,可算是黃秀滿歌劇團的臺柱之一,多演主角,樣樣皆能,於各戲之上多有相當好的表現,深得觀眾喜愛,雖然名氣不像黃秀滿本人那樣豐厚廣大,但對於她的細膩演出常讓觀眾留下一定深刻之印象;她在三義園演出的期間曾獲得第七屆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客家班組的最佳女主角獎,足見其實力之厚,身段之優,唱腔之美,頗受評審喜愛,此外,其弟王慶芳也在客家戲劇界方面頗富名氣,現於「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登臺演出,亦備受讚揚。   黃秀滿歌劇團成立後,各處囊括優良品質的演員群,其中江碧珍女士與田秋香、田秋梅姐妹兩人皆為其中重要演員之一,各有其耐人尋味之處與特殊的身段之展現,也正因為演員群本身的素質頗高,劇本與導演也夠優異,劇團屢次參加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都能勇創佳績,如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以《孫臏出世》一劇獲甲等獎,八十二年第二屆戲劇比賽則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獲優等獎、最佳文武場獎及最佳生角獎,八十三年第三屆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得最佳導演獎等、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等等,皆能看出劇團之實力堅強。   江碧珍女士曾演出《斬楊文廣》一戲(或名《包公斬楊家將》),其故事內容為描述南蠻常侵擾國界,宋營便立楊文廣為將帥,準備招募良將以抗敵,各立先鋒與副先鋒與番迎戰,屢戰屢勝,番王被先鋒所救,欲勸其降,然副先鋒卻想強佔勝王之功,企圖毒害先鋒,又欺主將真相,先鋒親眷被抄,其妻欲為丈夫報仇雪恨,弄清事實之後卻寬宏大量的不再追究,此事告一段落。後南蠻再度侵擾,降帥奉命征討,終於凱旋而歸。江碧珍女士於此戲中飾演反串的副先鋒一角,是為反派武生之角色,與以往的苦旦形象頗有落差,戲中常有甩髮、翻滾的場面,使觀眾對於江女士的演技詮釋有全然不同的新的感受,可見其技藝之妙。 三義園期間獲得第七屆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客家班組最佳女主角獎 黃秀滿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以《孫臏出世》一劇得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得最佳導演獎 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
徐義妹   徐義妹,出生於民國八年,她從十二歲便開始學習戲劇的技藝,並綁戲給「張相班」,其為新竹一內臺戲班,她在裡頭待了三年餘月,潛心鑽研演戲的技巧與身段以及各式唱腔,但可惜的是,徐義妹女士還沒在張相班裡頭出師,戲班就苦撐不下而完結了其營業,當然,徐女士也就隨著戲班的結束而離開,但她並沒有放棄演戲之路,繼續輾轉待過其他劇團和戲班,例如她在「勝春園歌劇團」與「新永光歌劇團」時,曾經和阿玉旦搭過班,彼此一起共同演戲豋場,另外,她也和阿生丑(他是客家戲劇界的有名丑角)以及梁阿才共同搭戲登臺演出;在以前的時代,劇團的主要演出形式是內臺戲,鮮少有外臺戲的出演機會,但她也在歌仔戲班中待過,後來她加入黃秀滿歌劇團整班之後,她便住在該團一直到現在。   徐義妹女士現在已達八十餘歲,算是現今客家戲界中還有持續演出的演員中,年事最高的一位,她的子女們並沒有繼承她的衣缽跟著學習戲劇的表演與技藝,因她認為這一行太過辛苦,她的子女們也一再反對她以高齡之姿繼續在戲劇界打滾,但是由於她的聲音相當高亢,又會演老生,故仍戀心於戲劇界,表演時喜唱「曲」,像是北管、四平之類的曲目。   徐義妹女士的演戲之路在黃秀滿歌劇團長達多年,與團主黃秀滿私下亦為好友,劇團到目前為止成立時間約莫長達十年,其班主原本應是黃秀滿女士,但黃女士對於掌管瑣碎事務不太在行,只想全心全力在舞臺上擁有最佳的演出,獲得觀眾的掌聲,並藉以宣傳對於客家戲戲傳承的使命感與熱愛之情,遂在民國八十五年將劇團轉賣給團主李永乾先生,由他繼續接管劇團的大小事務及營運方式,並持續演出各大劇目,兼囊括眾優秀演員於其中參予演出,如江碧珍、劉完妹、許春媚、洪金月、劉秀鳳、曾玉梅、鄒秀娥、黃桂香等人皆是,徐義妹於其中亦頗有表現,時有佳作。 黃秀滿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以《孫臏出世》一劇得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得最佳導演獎 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
張玉梅   張玉梅,一開始參與傳統戲劇的演出時,是在「金興社劇團」(原「大榮鳳歌劇團」)內,後來曾經與現任「金興社劇團」團長 徐先亮先生合股,共同經營「金興社」,但之後又退股,專心在傳統戲劇上的演出。在「金興社劇團」擔綱演出時,即是扮演小生,那時的合作的團員有:前場演出徐金彩、蔡梅花、巫德明、徐夏子、徐金舉還有之後的「德泰歌劇團」團主 李國雄先生;後場則有徐先亮、王成宗擔任樂師,其大都是客家人。當時演出的地點都以桃園、新竹、苗栗地區為主,不過,當時就有所謂的「雙聲帶」,在客家庄演出時即用客家話與腔調,在閩南庄時反之用閩南話與腔調。   而在張玉梅進入「德泰歌劇團」後,依然是擔任小生的角色,此時的張玉梅已經將小生演出的爐火純青,唯妙唯肖。在當時客家戲劇比賽獲得優勝的隊伍即可參加的公演裡,「德泰歌劇團」所推出的「顏世昌殺妻」(又稱為「活埋賢妻」)裡,即可見到張玉梅所飾演的主角小生「顏世昌」,公演時期,佳評如潮,頗得大眾的喜好,可見張玉梅扮演小生的功力深厚。不過,張玉梅就如同「德泰歌劇團」的其餘前輩一般,如今年事已高,不適合在外演出與參加比賽,老前輩的功力,就只能在書上或是紀錄影片裡窺知一二,無法親眼觀賞而得到感動了。   如今,「德泰歌劇團」所在的成員,都是新血注入,受到傳承的新生代所組成的,繼續在與保存傳統客家戲劇文化上,盡最大的努力。張玉梅期盼,在傳統戲劇中的客家文化能夠得到更多的幫助,讓年輕一輩有更大的動力與信心,繼續走下去。 傳統戲劇 小生演員
王景永   臺灣四平戲真正傳入的確切時代無法詳細掌握,然而從清朝同治、光緒年間就已經開始有四平戲班在各處演出的紀錄,到了日治時期更是四平戲發展的極盛期,並已達到高峰,而當時較知名的戲班分別為臺北復興鳳、中壢大榮鳳、小榮鳳、臺南新復興等。二戰爆發後到六零年代之間是四平戲發展的第二波高潮,於桃園、新竹的客家庄皆如雨後春筍般的蓬勃拓展與發揚,但終究無法抵抗外臺戲環境的遽變而逐漸瓦解、消失、解散,但這些流離失所的演員們後來都轉搭客家戲劇,在武打戲、袍帶戲的發展上有一定的程度與貢獻。   王景永為南勢人,他對於傳統戲劇頗富興趣,便招募一些演員為「大榮鳳」──即為桃園縣最早成立的四平戲班,據史料顯示,最晚至大正四年(1915)即已成立──、「小榮鳳」(大班)外臺廟會登臺演出,此外,他還整小榮鳳小班、大英社,總共四個四平戲班,團員據目前所知有徐金舉、莊榮利、鄭來福等人。   景永先生到了晚期因身心皆漸老態,遂將劇團賣給徐金舉先生,他在年輕時就參加「大榮鳳」,並在其中學習戲藝三年餘月;徐金舉買下劇團之後繼續沿用劇團原名,而主要的演出形式為外臺戲,此時期劇團比較主要的演員計有阿對姨、蔡梅花、大侉真、鄭長庚等人,同時持續保有的傳統劇目則有《乾隆關》、《天貝山》等。後來,戰爭爆發前夕劇團的契約到期,演員們便轉搭「大榮鳳」、「小榮鳳」(大班)、及「永光園」;戰爭爆發後,此三戲班便受到解團的無情命運,劇團被迫停止外臺戲的演出,紛紛改行以謀生。戰爭結束以至光復以後,王景永的孫子王年枕和陳冉順、廖阿財等人共同出資合股組四平班「小榮鳳」(登記為「中興劇團公司」),另稱「雜股仔班」,可惜兩年後各股東們皆有其他發展,僅陳冉順獨資整「小榮鳳」,至民國40年前都於臺南地區行藝演出,至此,「小榮鳳」解散。同一時段,徐金舉先生再度重組戲班,將劇團更名「金興社」,由其子徐先亮接手經營,至今已成立五、六十年,並已遷移至苗栗地區。 清朝武秀才,擅長武場
謝何秋蘭   謝何秋蘭女士是黃秀滿歌劇團成員之一員,她曾經在新樂社學習演戲的技巧與技藝,二十歲結婚,結婚後繼續在劇團中演戲,她的聲音受到團長黃秀滿女士的讚賞,在各個腳色上都有所表現,會演武旦、花旦,也會唱平劇調、歌仔調、山歌等,也會打高槍,於文於武都精通,樣樣皆行,算是相當優秀的演員之一。   在劇團的時候,多半由黃秀滿女士教導演戲技巧,因黃女士本身也在戲劇界頗有份量,本身的天分和後天的習藝都頗有所傳於其母親阿玉旦,故在教授團內演員時,亦本於耐心與傳承的心情把所有對客家戲劇有熱情的演員仔細磨練,造就黃秀滿歌劇團一個兼具質與量的好劇團,其優秀表現在各屆戲劇比賽中即清楚可見,在第一屆的客家戲劇比賽及拔得頭籌,獲得甲等團體獎,在這之後,分別於第二屆的比賽中獲得優等團體獎以及最佳文、武場獎,其名氣因之宣揚擴大,更有傳播公司力邀錄製一連串系列錄影帶,其中包括《才人無貌,恍易多風》、《乞米養狀元 》(為一齣名劇碼,多團曾公演之)、《小媳婦未來,不知大媳婦好》(此戲主角為小生,阿玉旦曾演出)、《賢女勸夫》(屬於客家傳統三腳採茶戲之一類,通常為說唱)、《梁仙伯與祝英臺》(早時便有演出此戲的紀錄,阿玉旦亦曾演出)等等,都可以看出黃秀滿歌劇團旗下演員的優異以及整體的優質。   謝何秋蘭現年已達七十二歲的高齡,並全家移往南非經營其他事業生意,但直至今日她都還會回國演出客家戲劇,仍然保有一顆對於戲劇的喜愛與對舞臺的眷戀之心,雖然客家戲劇目前遭遇到隨時代愈漸遞減、淘汰的危機與困境,謝何秋蘭女士還是將她的活力注入於客家戲劇的各表演與演出之中,並與時俱進,期待能使更多人了解客家戲劇的全貌。 飾演武旦 飾演花旦 演唱平劇調、歌仔調、山歌等 武場 黃秀滿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以《孫臏出世》一劇得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得最佳導演獎 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
李正光   李正光,生於1970年(民國59年),為德泰歌劇團(民國77年創立)第一代團主 李國雄之子,現為第二代團主。自小時候便看著父母親在戲臺上演出,到了22歲才開始正式學習客家大戲的唱腔與身法。在他辛勤的學習之下,不僅可以擔任前場的演員,還可以導演、編劇與編腔。除此之外,還曾參與臺視「中國民間故事」的演出,目前仍有在現代電視戲劇擔任演員。擅長演出各種戲碼,以「胡撇仔戲」較為出名。在客家戲臺上的演出時,以創新的聲光效果與舞臺技術結合傳統戲劇,頗受觀眾喜好。近年來,一直有在編製新的劇碼,以傳奇神怪類居多,希望能夠多多吸引民眾前來欣賞。   目前德泰歌劇團內,皆是李正光家族成員,李正光表示:「德泰歌劇團早已是家族傳承的一個劇團,現在已經在積極培養第三代的成員,希望能夠提早讓小朋友們都可以學習傳統戲劇的演出。希望德泰歌劇團,能夠一直傳下去,將客家文化發揚並且保存,不要因潮流而中斷了文化的傳承。」   德泰歌劇團已有數位青年演員在參與平時的演出,在家族中輩分最小的演員也正在讀國小,分別是李品蓉和李韋羽。他們兩位不僅在傳統客家戲上有擔綱演出,李韋羽甚至於在客家電視臺上也有演出重要的角色。李正光表示:「德泰歌劇團一直都很用心在傳統戲劇上的演出,在客家戲劇的傳承上也非常努力,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夠多多給予機會。例如,在舉辦相關比賽時,年輕演員應該多多給予鼓勵,而非一味的在批評其經驗不足。雖然是事實,但這樣就像是變相地,在打擊年輕演員的信心和興趣,只會使得傳承上更加受到阻礙。等到老一輩的無法演出時,該如何繼續保存文化介」   李正光希望他所帶領的德泰歌劇團,能夠繼續秉持著傳統與創新相互結合的方式,讓傳統戲劇能夠吸引人們來探索,也讓傳統戲劇能夠細水長流,一直保留下去。 1.客家大戲導演、演員、編劇、編腔 2.現代劇演員
王雲蘭   王雲蘭女士在加入貴鳳歌劇團之前曾經待過「小美園」以及「新榮鳳」兩個歌劇團,後來也加入了榮英歌劇團,她的名聲在客家戲劇界非常響亮,其父親即為小美園的班主,自小便習藝學戲,功夫本事令人讚嘆,唱功、身段等相當細膩精緻,在目前的戲劇界之中很少有人能夠與之比擬,甚至有許多戲班想從中挖角,足見其名氣與實力之廣深。   王雲蘭女士現為貴鳳歌劇團之當家臺柱,與劇團團長陳鳳祺兩人皆為重要要角,陳女士亦為演藝世家的背景,其父即為新勝園歌劇團的團主陳昇虎,也是團中的武旦擔當,家族多數自幼便在戲劇界闖蕩多年,各個都有著真材實料,各憑本事在戲劇領域中占有一席天地;陳女士本身能演也能唱,又能寫本創作,領導劇團自有一套管理方法,但她仍然虛心受教,努力鑽研演技,其中她最常觀摩的對象就是王雲蘭女士扮演的小生角色,對於其動作、眼神、肢體、聲音都讚譽有佳,兩人長於舞臺上共同互飆演技,教學相長,使得貴鳳歌劇團的名氣更為遠播,受到廣大的觀眾喜愛,佳評不斷,更甚者,之前在與客家電視臺合作的《借屍還魂》一劇,使得電視臺在節目播出之後創下開臺以來所有傳統戲曲類節目收視的最高收視率,劇團的素質之高以及演員之優秀深獲大眾愛戴,劇團的發展也備受政府關注與補助,在各方業界皆大力支持之下,劇團本身也日益求精,期待能有更好的發展,邁向更加多樣化、現代化、豐富化、細緻化的戲路。   在民國五、六零年代,電視圈有了很大的轉變,客家戲劇多半由內、外臺戲轉為與傳播公司合作的電臺、電視演出,如1960年時小美園即受中國電視公司力邀請錄製採茶戲,其中演員亦包括當家演員王雲蘭女士,雖其後並未播出,但從各方面來看都足以了解王女士的演戲風采,以及劇團面對環境變遷時無所畏懼的強健生命力和對於傳統藝術傳承的執著。 九腔十八調 角色詮釋
彭延和   已故的客家戲劇後場樂師,彭延和先生,自幼時便開始接觸客家戲曲,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自然而然的對於客家戲曲便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彭先生十四歲時,因一次的機緣巧合,進入了電臺進行弦樂器的拉奏演出;其所拉奏之音色優美動人,當時各個戲團都爭相邀請彭延和先生前往擔任後場樂師,蔚為風潮,也因此彭延和先生與許多劇團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後邀請彭延和先生擔任後場樂師的劇團分別有:金輝社歌劇團、連進興歌劇團、小榮鳳歌劇團、大榮鳳歌劇團、竹勝園歌劇團、勝春園歌劇團、德泰歌劇團等當時紅極一時的大小劇團。   在於數年「周遊列國」之後,彭先生在老前輩李國雄(前德泰歌劇團團主)先生的邀請下,彭延和先在找到了最終的歸宿,應邀成了德泰歌劇團後場樂師的固定班底。而德泰歌劇團,於民國77年創立至今;彭延和先生與德泰共同參與首四屆的客家戲劇比賽,自民國八十一年比賽以降,彭延和先與德泰歌劇團共獲得了第一屆、第二屆、第四屆的甲等團體獎、第三屆的優等團隊和最佳舞臺技術獎等亮眼的佳績。而當時的德泰歌劇團演員有:江福榮、賴紀康、吳漢初、江玉玲、張來粉、戴菊英等人,文場與武場各有二人,想當然耳,彭延和先生即擔任德泰歌劇團後場的樂師。   已仙逝的彭延和先生,於生前受邀與演奏過無數場次客家的戲劇音樂,千錘百鍊,可謂之為客家戲劇後場音樂大師也不為過,可惜的是在於國家文化資料庫、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中等國家級的文化機關,對於彭延和先生並無多加記載,實在令人感到惋惜。 音樂編曲、演奏
賴紀康   賴紀康,約生於民國30年代,為德泰歌劇團(民國77年創立)第一代團主 李國雄之女婿,與李國雄曾一起待在「連進興歌劇團」中擔任武行。此時的「連進興歌劇團」,主要演的是四平戲,但其實已混雜了其他戲碼。例如一日下午演出四平戲、大戲,但偶爾也唱外江戲,晚上則唱起當時的流行樂曲。故已培養了賴紀康的多所見聞,他處在「德泰歌劇團」時,就可以見識到賴紀康的功力。其生平演戲光陰五十餘年,多在桃園、新竹一帶演出,偶到外地客家庄或閩南庄擔綱演出。賴紀康在年輕時,主要擔任武打的演出,但隨著年歲增大,逐漸淡出武行轉向學習文戲,在「德泰歌劇團」時,即已擔任老丑的角色。在演出時,十足活靈活現,將丑角的肢體表現得生動逗趣,在傳統戲劇中是相當厲害的老演員,功力非常深厚。他在「德泰歌劇團」一到四屆的客家戲劇比賽皆有參加,於第一、二、四屆獲得甲等團體獎、第三屆優等團隊和最佳舞臺技術獎等等。當時共同擔當的演員有:江福榮、賴紀康、吳漢初、江玉玲、張來粉、戴菊英等人,但現已各分東西。   在民國50年代,此時是早期傳統戲劇十分興盛的時代,賴紀康在平時會有固定戲臺演出戲碼,而在逢婚喪喜慶、祭神拜祖或籌辦法會,都會受邀請搭建傳統戲臺演出。一年頭到年尾,約有九成時間都在演出,收入相當豐富。所演出的戲碼,皆依當時的需求而定,多以歷史傳奇為主。   在「德泰歌劇團」擔任演員後期,就以丑角為主要扮演角色的賴紀康,雖然功力深厚,但與得獎無緣,故沒有得獎的紀錄,但是提起傳統戲劇中的賴紀康,仍要為他的演出經驗感到佩服。然而,賴紀康本人現以退休,並離開了「德泰歌劇團」,沒有參與傳統戲劇的演出。相對的在保存傳統戲劇的方面,賴紀康無奈年歲已高,故現在只能在家頤養天年,憑藉著回憶與語言傳達客家傳統文化,也讓現在的人們惋惜,已經無法再欣賞到老前輩的精湛表演。 1.客家大戲表演 2.武行演出
湯慶煌   湯慶煌先生曾為建龍歌劇團之班底,而建龍歌劇團的前身則是長龍歌劇團,此劇團與東龍歌劇團的發音常發生混淆不清的情形,故兩團便協議合併,由莊進才、莊進旺兄弟二人買下,並更名為「建龍歌劇團」。   劇團建立之始有呂阿城、呂茂根等幾位股東投資,亦常常參與比賽,成果頗豐,但後來面臨到現實財務上、表演內容上以及演員方面的困境,便與勝拱樂歌劇團聯手合作,希冀能以此開展更寬廣的戲路;勝拱樂劇團初期活動時常在臺南演出,表演形式多為京劇和歌仔戲,初時並不以客家戲劇為主,而在劇中添加閩南語的口白,最喜演出《封神榜》、《三國演義》等以三國為主軸的故事,因其擅長醞釀、營造歡鬧的氣氛,並在戲劇之中加入許多花俏的筋斗與武戲場面,相當受到地方觀眾的喜愛,頗負盛名,風靡一時,劇團甚而與傳播公司合作,錄製一系列關於《封神榜》、《三國演義》等三國故事的錄影帶,戲路更為開闊。後來勝拱樂歌劇團的團主彭勝雄將整個戲班子遷移到桃園中壢,於此,劇團遂以客家戲劇為軸,轉變為眾客家劇團之ㄧ,與初期形成之戲路不盡相同,但也同樣持續穩定發展,且受到各處歡迎,湯慶煌先生於其中同林金龍皆為武場的重要演員之ㄧ員,憑藉著多樣且豐碩的演出經驗以及深厚的武功底子將這些歡慶的三國故事詮釋的相當生動、活潑,將傳統戲劇及客家戲劇表現的有聲有色。   而後勝拱樂歌劇團團長彭勝雄退出,建龍歌劇團再度面臨重整的景況,此時股東有呂阿城、廖初男、李炎坤、湯慶煌四位,不幸的是,湯慶煌先生先行往生,只留下史料得以回顧其精采與動人。 武場演員 勝拱樂歌劇團得獎紀錄── 1. 民國七十二年臺灣省北區七縣市地方戲劇比賽優勝 2.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暨舞臺技術獎 3.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獎 4.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獎、李蘭香最佳生角獎。
林金龍   林金龍先生於十餘歲時便開始學戲,他曾經加入竹勝園歌劇團,後進入勝拱樂歌劇團成為固定班底,演出經驗長達三、四十年,在武場方面技藝十分了得,由多年累積起厚實的武打底子與長年的舞臺經驗於演出中淋漓盡致的發揮,其身段與武功皆美,在以歡慶氣氛、武戲與筋斗等場面風靡全場觀眾的勝拱樂歌劇團中,彭勝雄擅長扮演關公的腳色,而其他成員年齡多半偏年輕,其中林金龍與湯慶煌二人皆為劇團中武場的角色。林金龍先生是不可或缺之一的重要武場演員,在傳統戲劇上亦頗有貢獻。   勝拱樂歌劇團成立於民國六十三年,由班主彭勝雄購入「正拱樂歌劇團」而改名組成,其活動範圍多在南部居多,多演京劇以及歌仔戲,初時並非以客家戲劇為主軸,表演時多輔以閩南語口白,後才轉入以客家戲劇為重,在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四地演出。最喜演三國故事,以京劇全本《封神榜》、《三國演義》為主要表演內容;由於表演方式生動、活潑,又多有熱鬧、歡愉之氣氛,加上表演型態中常有翻筋斗和武戲等花招技巧穿插其中,花俏的場面與熱烈的整體感受到當時全臺民眾歡迎,盛況空前。   民國八十年後,勝拱樂歌劇團繼續在客家戲劇上求新求變,更與龍閣傳播公司合作錄製一系列《封神榜》、《三國演義》錄影帶,然而由於時代的演進以及現代娛樂的普及,轉往與宜蘭的「建龍歌劇團」攜手合作演出,現今多在宜蘭一代演出歌仔戲等,而少於客家庄表演戲劇;雖於此,勝拱樂歌劇團仍舊在客家戲劇上努力經營,並於地方與客家戲劇比賽中多為常勝軍,足見其在戲劇與表演上的用心與隨時俱變。 負責武場 1.民國七十二年臺灣省北區七縣市地方戲劇比賽優勝 2.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暨舞臺技術獎 3.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獎 4.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獎、李蘭香最佳生角獎。
阿茶姨   阿茶姨為連月歌劇團團員之一,其名為藝名,跟著演藝世家的團主兼小生擔當的林素月女士到各處出演登臺;由於林女士原籍為高雄縣的閩南人,本身並不大會說客語,從小學習的又是歌仔戲劇的技藝與唱腔技巧,與客家戲劇並無太大連結,直至與先生秋日助結識之後,輾轉遷移至桃園中壢的在地劇團餐與演出,並在其鼓勵之下,憑藉著自小便接觸各個劇團事務的熟練經驗組成了連月歌劇團,可惜現今因時機轉變,觀眾對於傳統戲劇的熱愛大不如前,在各方支持皆大量減少的情形之下,連月歌劇團只好轉賣其戲籠於新永安歌劇團,交由劉阿對團主營運。   連月歌劇團在初時成立時因名氣不夠響亮,演員又多半沒有固定,一年之中能接到的生意僅能糊口,戲路亦無法結此開通、擴展,然後到了中期之後,劇團漸漸累積實力與人氣,成員漸為固定,例如文、武場即由在陳火亮、邱日助莊福龍、詹榮溪四位擔任;劇團亦常到處於各處徵借他團演員共同初演戲目,多以客家戲劇為主要戲路演出之範圍,因其演出地點大部分在桃園中壢的客家庄以及閩南庄巡迴,但遠至宜蘭、花蓮、高雄甚至金門等地亦有請戲邀約,常演的戲碼為《趙匡胤走關西》、《五虎平南》、《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等,日場演唱的曲調多半以亂彈、京劇為主軸,到了夜場則改以歌仔、採茶、南管、北管、黃梅調、電視歌仔調以及流行歌曲調的形式交雜於各劇目演出之中,此外,為因應客家庄的觀眾喜好,也有扮仙戲的演出,劇目以《三仙》、《八仙》、《酒仙》等為主。   現今連月歌劇團的演員年紀都已偏高,能夠登臺出場的機會大幅減低,劇團走向不得不改以康樂隊、功德會或法事等形式,接戲的數量已在少數,演員們如阿茶姨等只好各奔東西,若想要重溫劇團當時之盛況,只能於回憶、口述及紙本資料之中觸及一二。 客家戲劇
陳美雲   陳美雲女士於民國四十年出生,屏東人,在嘉義長大,她六歲時就會說唱一些簡單的民謠故事,七歲就加入拱樂社歌劇團中開始歌仔戲的生涯,天分過人,八歲起就成為劇團的童聲臺柱之一,十歲便獲得地方戲劇比賽的最佳童星獎,實力驚人,到了十六歲,她轉而扮演小生,後加入明光歌劇團,繼續她優異的戲劇人生;十八歲以後由於其名氣遠播,電視界亦多次邀請陳女士演出電視歌仔戲系列,在技巧與表演方式上都更加的熟練,觀眾也相當喜愛她的演出。   民國六十八年,陳美雲女士隨著民聲歌劇團遠渡重洋到菲律賓登臺演出,迴響極大,並於回臺後憑其實力和名聲組成了「陳美雲歌劇團」,直至今日亦陸續到各處巡迴演出;陳女士對於歌仔戲與劇團的要求很嚴格,堅持要保留傳統戲劇的原始風貌,呈現最完整、最精緻的劇劇演出,為此,她到處尋找優秀的演員,更極力於各地方戲曲比賽中力求表現,迄今已獲得各類獎項,上至團隊下至個人皆有所囊包。民國七十七年起,劇團開始出演於各大型舞臺,陳美雲女士為各劇目的第一主角,佳評如潮,更有受邀到總統府內演出紀錄,對於劇團來說,是為一極高的肯定與讚譽,團員皆共享這份榮耀,並持續為劇團努力耕耘,以期待有更好的表演。民國八十四年,陳女士演出兩岸實驗劇《李娃傳》,以此引起兩岸相當大的回應,之後又常率團到各國交流、學習,劇團勢力與戲路愈漸擴大,獲獎紀錄不斷,觀眾反應也十分熱烈,至今不減。   陳美雲女士的歌仔戲唱腔備受肯定,劇團的發展在民國八十六年時首獲政府合格認證的「國際扶植團隊」,隔年亦得到獲准,在官方的推動與輔助之下,陳美雲女士繼續在傳統戲劇的領域中精益求精,為吸引更多觀眾的胃口,她以傳統為基調,以其精湛的技藝、優秀的演員群,融合現代元素於各劇目之中,以期越來越多的觀眾能夠再度感受到歌仔戲的藝術之美以及特殊的韻味。 民國72年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總決賽第二名 民國74年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最佳導演獎(陳美雲)、最佳舞臺技術獎 民國79年臺灣省北區地方戲劇比賽最佳旦角獎(小文)、最佳女配角獎(陳金鳳)、最佳武場領導獎(陳能宗) 民國83年臺灣省北區地方戲劇比賽最佳導演獎(陳美雲) 民國89年臺北市藝術季『這一夜,我們來拼臺』榮獲『臺灣拼臺王』之美譽 民國89年臺北市地方戲劇(歌仔戲)比賽榮獲最佳團體優等獎、最佳導演獎(陳昇琳)、最佳生角獎(陳美雲)、最佳丑角獎(李月卿) 民國91年臺北市地方戲劇(歌仔戲)觀摩匯演之展演獲得團體獎第二名 民國93年臺北市歌仔戲觀摩匯演之展演榮獲優良個人獎(陳美雲) 民國94年外臺歌仔戲匯演歌仔戲東征風華再現獲選為表演團隊之一,並入選為前六名優選團    隊 民國95年臺北市歌仔戲觀摩匯演入選為優勝團隊獎,優秀演員獎(陳美雲)、(呂雪鳳) 民國97年臺北市年歌子戲觀摩匯演再度榮獲入選為優勝團隊獎、優秀演員獎(陳金鳳)、(陳素華)
黃木通   黃木通先生為貴鳳歌劇團團員之一包他原為新勝園歌劇團主,後將劇團轉賣於陳昇虎,並繼續於其中演戲,現已達高齡,與戲劇界漸脫離。劇團成立於民國九十一年中壢平鎮市,成立之後多半在北部的桃、竹、苗等客家庄地區出演,表演內容與形式獲得觀眾喜愛,劇團內有許多優秀的演員,因其堅持以客家傳統腔調演出各劇目,保留了早期最原始原汁原味,使得觀賞者得以細細品味曲調中四縣腔的特殊韻味,融古典於現代。   貴鳳歌劇團的現任團主是陳鳳祺,劇團前身則是相當有名的新勝園歌劇團,由其父陳昇虎為首,擅長打鼓,並兼演淨角,陳鳳祺整個家族幾乎都是戲劇界的,從祖父一代就開始是內臺戲班的演員,祖母專攻反派和苦旦角色,其妹為名角花旦,其弟陳昇琳則往歌仔戲界發展,三位姑姑都待過新勝員,多演小生或小旦,大姑丈為金輝社前班主,而家戶皆知、無人不曉的葉青亦為陳鳳祺的家族成員,其歌仔戲的小生裝扮更是風靡當時的街頭巷尾。   在這樣一個演藝世家長大的陳鳳祺從其中學習了不少戲劇方面的知識與技藝,貴鳳歌劇團在陳女士的用心經營之下,獲得許多掌聲與喝采,接演戲劇的演出相當穩定,劇團的戲路也很順遂;團內多演收冬戲,分日夜兩場戲,日戲多會有扮仙的場面,常於慶賀神明誕辰之喜日或是祭拜答謝神恩時演出,多為短劇,由請戲人的需求決定演出的形式與時間長短,戲碼多為八仙祝壽、醉八仙、蟠桃會或福祿壽三仙等熱鬧場面以開場暖戲;現在的傳統客家大戲與時漸進,慢慢更改為較符合現代人觀看的演出形式,於曲調上與腳本方面多半有所創新,但同時又要保留傳統的風味,如九腔十八調與傳統唱腔等。貴鳳歌劇團的眾演員們對於客家戲劇的未來發展有著正向的期望,如能藉著演員扎實到位的演技與老練的舞臺經驗來詮釋各個富有意義、又能引起觀眾共鳴的劇碼,則有助於現代人對於傳統戲劇的重視與喜愛,在傳統與現代中找到一個雙向的平衡點。 老生
鄭長庚   鄭長庚先生是桃園大溪人,生於民國二十五年,家裡可算是演藝世家,從十一歲開始便跟著父親鄭來福的大溪子弟班一起學習武場技藝,一代傳一代,習藝的學生很多,師徒制度頗嚴,用口述的方式演出劇目,在戲班中的各色各樣事物都要學習,不只演戲,還包括具備處理各種繁雜事物的能力,鄭先生從小接受嚴謹的訓練,到了十三歲時便已經能夠上臺演出,學成出師之後便轉戰到桃園中壢的戲班,繼續傳承技藝,教人演戲,但多以自己演戲為主,其妻亦跟著一起唱戲。   鄭長庚先生多半擔當頭手鼓的腳色,偶爾會客串前場的二路小生一角,擅長武場以及其音樂部分的後場演奏,演奏的樂器類型以鑼鼓、敲擊樂器等武場音樂為主軸。民國五十九年,鄭先生重新整頓組「正新興歌劇團」,但其後將牌照賣給了賴阿富,民國七十七年,他受到友人對於自己的推動,憑著對於客家戲劇的熱愛之心,組成了「金龍歌劇團」,並隨處到閩南庄登臺演唱歌仔戲,到客家庄則是唱採茶戲,劇團的戲路實則以閩南庄涉及的地區較為多數,所以整體的演出形式是以歌仔戲為主要部份。   鄭長庚先生為客家戲劇的發展與未來感到相當的憂心,早期唱戲較一板一眼,以口述的方式導演整齣劇目,但僅在說戲的部分較專精而不夠細膩,內容多半華而不實又太過形式化;現在的客家戲劇環境太小也太過稀少,真正喜愛演戲或唱戲的演員們沒有地方可以發揮,為生活而繼續傳承下去的又不若以前老一輩的演出精而細緻,樣樣專業,功夫亦皆到位。老演員們對於戲班有許多革命情誼與情感,然現實的窘迫使得傳統產業也停滯不前,難以經營生計;讓現代的觀眾重拾對於傳統戲劇的喜愛、熱愛、新奇之心才是最大的難題,科技衝擊傳統產業的同時,應該逐本溯源,使得客家戲劇的精髓得以繼續薪火相傳,重拾盛景。 武場與音樂
徐淑裕   徐淑裕女士生於民國三十二年,竹東瑞豐人,她在客家戲劇界的稱號是「馬場」,於年輕的時候就已有接觸客家戲劇的經驗,她從來沒有受過正規的師授技藝教導後,因前夫是竹東的「新永光歌劇團」文場樂師,在長期跟著丈夫身旁的耳濡目染之下,她學會了戲劇的基礎,並跟著其他學生一起學習技藝,而有一身的功夫底子,之後就開始隨新永光歌劇團於各地方登臺出演內臺戲,同時也在閒餘之時參與「孝女白瓊」、「五子哭墓」等型態的演出形式。前夫後因病逝世,徐淑裕女士再嫁,並繼續演戲之路,曾搭多團演出,包括金輝社歌劇團、德泰歌劇團、新美蓮歌劇團、正新興歌劇團、雙美人歌劇團等,演出經驗愈漸豐富。      徐淑裕女是在搭雙美人歌劇團演出的期間曾暫替團主接管劇團事務,遂而興起自組劇團的想法,並直至民國八十三年實際行動,向龜山的新明藝聲歌劇團買下牌照、戲籠,組成淑裕歌劇團,但有感於名字不符,又改名為新明歌劇團,成立至今算是目前眾家客家戲劇團中團齡最小的一團。劇團的活動範圍遍布臺北、中壢、竹東、瑞芳、花蓮、關西、高雄等地,在廟會活動、收冬戲或神明慶典時多會出團演出,劇團除了傳統了客家採茶調和山歌的演出之外,也包括四平調、閩南歌、流行歌等形式。      徐淑裕女士擅演老生,劇團的主要演員有一名小金玉的葉玉妹、龍鳳歌劇團團員之一的余德芳以及林三妹等人,多演《血海深仇》、《海公案》、《雙姻緣》等劇目。劇團在民國九十二年之後逐漸式微,因看戲的群眾大幅減少,難以營運得當,迫於現實壓力而收班,現只能從各紀錄中加以回味徐女士的風采。 採茶歌 客家山歌 代表作:《三國誌》、《關公過五關》、《斬四將》、《羅漢太子》、《觀音收楊柳枝》、《鴛鴦樓》、《海公案》、《雙王子》、《血海深仇》 展演紀錄:廟會慶典活動、收冬戲。
王國霖   王國霖先生是為「鴻蓮園戲劇團」現任的後場樂師兼武場鼓手,同時也與專攻電子琴的夥伴王明輝先生一同成立「天霖工作坊」工作室。兩人除了帶領全體人員,製作最優質音樂與創作外,在戲曲演出時,更是頭號的鼓手。而「天霖工作坊」與「鴻蓮園戲劇團」有著密切的關係;除了在維護保存傳統戲劇文化,同時也在目前科技化的社會中高度運用網路資源,進而與身處網路世代的人們交流,突破傳統戲劇的宣傳手法使的一般大眾更容易了解與認同傳統的戲劇文化。   「天霖工作坊」除了王國霖先生的武場鼓手外,主要負責混音伴奏(文場)的王明輝更是一員要角,其工作室主要的營業項目包含傳統戲劇中的(1)文武場出租(包含人力、樂器或是音樂歌曲)。(2)承辦舞臺佈景,燈光音響管理。(3)大小型公演,不論是在社區、學校或是社團…等承辦演出的統籌規劃。(4)劇本的編撰等等應有盡有。「鴻蓮園戲劇團」是近年來新創立的傳統劇團,於民國96年由王鳳連創立,近年來該團積極的參加文化場的演出,並參加客家電視臺錄影,都是為了提升劇團的演出品質。他們曾這麼說過:「我們雖沒有豪華的布景與大牌的演員,但我們有的是一群默默耕耘的工作者,俗話說認真的人最美麗,期許自己當個戲曲界中的小勇士。」      在「天霖工作坊」與「鴻蓮園戲劇團」的相輔相成激盪出的火花下,其經營方式與表演與表演方式,都各有所突破,他們使用絢麗的燈光特效與舞臺佈置加以提升舞臺技術,讓傳統野臺戲更加的吸引人;「天霖工作坊」甚至擁有自己的網路部落格,與許多喜好傳統戲曲的朋友們可以透果現在便利的科技而在網路上互動。就這樣的觀點看來,「天霖工作坊」與「鴻蓮園戲劇團」的關係就如同現代科技與傳統的戲曲的結合,創造出一種互利互惠情同手足的共生關係。 傳統戲劇樂師 鼓(武場)
陳鳳祺   團主陳鳳祺,於民國九十一年九月成立「貴鳳歌劇團」。貴鳳前身為著名的新勝園歌劇團,為陳鳳祺的父親陳昇虎所帶領;陳鳳祺在父親的帶領下,與陳日春、陳鳳慧都學了一身功夫;原本對於戲班放棄,但在前輩們期盼下,接下父親的衣缽,繼續劇團的經營。並開始嘗試創作新劇本、重整戲班,成為現今的「貴鳳歌劇團」   貴鳳歌劇團成立至今,獲得廣大的好評,發展相當穩定,甚至特別跨領域邀請樂文化工作室輔導行政,積極改造貴鳳歌劇團的性質。貴鳳歌劇團曾多次獲得媒體青睞、政府的支持以及民眾的肯定,積極的參與教學、公演等類似公開活動;「借屍還魂」這齣戲曲,正是創下各家電視開臺以來,收視最高的輝煌紀錄   收冬戲-一向被視為客家庄年度大事,一直以來都是傳統戲劇團堅守客家大戲一脈相傳的精神指標,然後這種情況卻也無法承受新時代所帶來的衝擊。當彩色電視普及、電影院、KTV等娛樂影音場所興起,傳統戲班受到相當大的衝擊,許多廟宇地方,酬神慶典開始啟用新崛起的節目、表演甚至大展演歌秀。新時代的娛樂產物徹底擊倒了傳統戲曲,擊敗了原有的歌劇團,使得歌劇團的未來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導致戲班演員被迫轉行、解散甚至改變原貌為了生存。傳統歌劇團逐漸沒落瓦解,客家戲曲隨著新時代的演進、日漸萎縮,靠著收冬戲慶豐年的盛況,已不復見,客家的戲曲文化出現斷層。   陳鳳祺在九一年重新號召舊班底,成立「貴鳳歌劇團」,由於自己不忍心客家戲曲,這種代表客家精神的文化記憶就此銷聲匿跡,才決定重組戲團。為了恢復傳統、積極爭取、彈性演出是「貴鳳」的未來措施,雖是創團至今時間不長,目前表現已逐漸得到各界肯定,戲路已趨穩定。農曆七月、八月是客家戲班演出的旺季,雖然貴鳳歌劇團已在桃竹苗地區擁有不錯的口碑,但團主陳鳳祺還會繼續提升表演的層次、不斷精進。 「97年度客家傳統戲曲徵選」-入選
李美君   李美君,生於1972年(民國61年),為德泰歌劇團(民國77年創立)第一代團主 李國雄之女兒,第二代團主 李正光之妹,現為第二代成員中的中生代。自小時候,便跟兄弟姐妹一同,看著父母親在戲臺上演出,之後參加家族事業學習客家戲的演出,成為一名傳統客家戲劇的前場演員。在許多的歌劇團中,德泰歌劇團力求變化,以多樣化的表演戲碼,搭配創新的聲光特效與舞臺技術,再結合傳統戲劇,吸引觀眾的目光。從第二代團主李正光接手德泰歌劇團之後,演出的戲碼大都偏向歷史傳奇與神靈精怪的方面居多,目的不僅僅是增加可看率,更希望能有效地吸引民眾前來觀賞。   目前,德泰歌劇團正努力培養第三代成員,不管是在戲劇的演出上,語言的教育以及文化的傳承上,都非常的努力。李美君的孩子已有參與客家戲臺和客家電視臺的演出,對於小朋友的培養,有著相當的用心,期望能夠繼續為了保存客家文化而努力。李美君的哥哥 李正光表示:「希望政府相關的單位,能夠有更多的機會給予正在努力培育新生代的他們,德泰歌劇團為了傳承傳統客家戲劇文化,已經很用心的在培育有興趣的小孩子。請多加鼓勵年輕一輩的戲劇人員,不要因為比賽的制式化,而變相地打擊年輕的演員,請讓他們有更多的信心和興趣能夠學習下去。」   引述上列李正光所說,李美君對於未來客家文化的保存,也是希望憑藉著德泰歌劇團,以家族事業的方式傳承下去,讓他們能夠繼續保持著對傳統戲劇的熱情,將傳統的客家戲劇表演給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能夠了解並且去探索客家文化的美麗之處。 客家大戲表演
蔡梅發   已故的著名採茶戲班戲老師和戲導演蔡梅發,1890年代生,演戲是四平底,主要教採茶戲和歌仔戲。他是很多老一輩著名客家戲藝人的老師,如張有財、林金枝、楊禮章、謝桂香、吳勉、林震蘭等。   蔡梅發最早是在外臺戲班「小榮鳳」的囝仔班學的戲,後來在「大榮鳳」和「新錦鳳」當前臺演員。「大榮鳳」是桃園中壢的四平戲班,是目前可考第一個進入戲園商業演出的四平戲班。蔡梅發在「大榮鳳」演的是大花臉,又稱蔡梅花。當時同班的有不少知名藝人,如徐金舉、阿對、阿雪、巫德明、歐運和、阿英姨、王英、大侉林、鳳嬌、阿榮、大侉真、鄭長庚等人,蔡梅發在「大榮鳳」累積了演出經驗和技巧。他在「新錦鳳」的時候專演小生。   三十歲之後蔡梅發長期受聘於客家戲班當戲老師,教授採茶戲、歌仔戲的各種身段、唱腔甚至拉絃。目前可考的資料有,其一,張有財和林震蘭在「勝春園」學戲的時候,戲老師都是蔡梅發;其二,曾先枝1950年入「新聖園」歌仔戲班,在戲班教戲的老師是蔡梅發,曾先枝跟著他學習身段、唱念、拉絃等前後場;其三,謝桂香約1955年進入「新永光歌劇團」學戲,戲老師是蔡梅發;其四,吳勉1957年進入「新永光歌劇團」學戲,師從戲先生蔡梅發,學習刀槍、走馬、跳臺等身段動作和山歌、採茶的唱腔。   根據謝桂香的回憶,蔡梅發什麼角色都會做,做什麼都很像。他還能演新劇, 演牛頭、癲狗,人家看到會怕。但是他不是京劇出身,不太會演京戲。吳勉說蔡梅發每天早上都要教戲,要做拗腰,雜腿等基本動作,下午就做內臺,小孩子也要上臺演小角色練膽量。   蔡梅發一直在客家戲班當戲先生教戲教了三十年,最後待的戲班是「新永光歌劇團」。1960年代開始,內臺戲班漸漸沒落,之後他就沒有再教戲了。 採茶戲、歌仔戲、唱腔和拉絃
江福榮   江福榮,生於民國32年(西元1943年),是苗栗客家人。自15歲時,進入<小美園歌劇團>學習傳統戲劇的演出,在學習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教導並且多次參與舞臺的演出。待在<小美園歌劇團>3到5年,進入國軍後,便脫離了<小美園歌劇團>。退伍後,江福榮曾一度沒有參與傳統戲劇的演出。直到他30多歲時,與妻子一同返回參與客家戲劇團的演出。之後多年在各個歌劇團中擔綱重要角色,其中以在「德泰歌劇團」時,在其中扮演丑角與反派角色相當出名,而在「德泰」擔任演員期間,也曾共同獲得無數的團體獎項,頗受好評。      而在民國九十一年,江福榮獨立在桃園地區建立了「榮英戲劇團」,並在桃園地區演出並招募新血,此時就已在各處展開公演的活動。直到民國九十五年,江福榮才正式在臺北縣政府文化局登記立案建立了「榮英客家戲劇團」。其戲劇團專門演出客家戲劇,包括了客家採茶戲、客家大戲…等。並且努力爭取在臺灣各地公演的機會,而在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所舉辦的「97年度客家傳統戲曲徵選」中,演出戲碼「寇珠遺恨」,並與其它七個客家戲劇團共同入選,獲得了肯定。      「榮英客家戲劇團」的團主 江福榮,因看到社會快速的變遷,傳統客家戲曲已逐漸不受重視並且衰敗,在觀賞傳統客家戲曲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而憂心。他認為,觀賞客家傳統戲曲並不只是老年人的娛樂,年輕人可以在欣賞傳統客家戲曲中,感受到客家戲劇文化的開闊與美麗之處。他期盼著用不同以往的思維方式,將傳統客家戲曲與現代藝術做結合,來讓客家戲曲擺脫老舊的風格印象,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夠接受並且欣賞。此外,「榮英客家戲劇團」從創立以來,一直都在努力的向下紮根,除了要繼續延續客家戲的傳統文化外,還要讓傳統的客家戲曲能夠在新生代當中蛻變,重生出嶄新的客家戲劇文化。      據江福榮表示:「在野傳統戲曲的式微下,劇團不管在經濟收入還是人才培育已經不如以往,傳統戲劇人員除了是一個職業外,更重要的還是一位保存文化的前鋒,期盼政府能夠提供更多的資源,去輔助與保留客家文化與培育年輕的人才,讓客家戲劇的品質、文化、水準都能夠提高。」 1.傳統客家大戲 丑角演員 2.擅長扮演 反派角色
古禮達   古達禮先生是新月娥歌劇團團員之ㄧ,劇團多以演出客家的傳統採茶戲為主,其活動範圍多半在桃園、新竹、苗栗等客家庄,早期傳統戲劇興盛時,一年內可接演大約九成天數的出演機會,生意相當可觀;劇團日場時多半以《三國志》等歷史人物相關又較為熱鬧的劇目為主,夜場則是轉以採茶戲為重,目前劇團內的固定前場演員有張文聰、陳秋玉、古禮達、何玉水、陳桂英、田銀妹等,都為客籍演員,表演實力皆相當豐實。    古達禮先生為桃園龍潭人,自小便習四平戲,加入王景永先生組成的四平戲童伶班「小榮鳳」,童伶中除了古先生之外,尚有陳油蛙、劉慶、張有才等九名男性,女性成員則有莊玉英、阿雪、阿笑、阿玉等共十八人,常演的劇目有《薛武飛吊印》、《粉妝樓》、《乾隆關》等;古達禮先生在其中受到相當程度的訓練,成就頗高,由各劇中皆可見其實力之優,至今已可算是經驗與演技皆相當了得的四平戲老藝人,例如他在《鴛鴦樓》一劇中飾郭元威一角,他與飾演高東海的林三郎即有多場武打的激烈場面,古先生憑著高齡仍顯其不凡之身手與靈活之表現,將四平戲的武戲特色表達的非常到位。   在另一齣《薛武飛吊金印》中,古禮達先生則是飾演薛武德一角,薛武飛則由劉玉森扮演,兩人亦有多場對手戲,是一相當精典且特殊的四平戲劇目之ㄧ;劇中,古先生將其所學發揮至極,武戲部分熱場十足,精采絕倫,表情與身手都揣測的相當飽實,唱功亦佳,自小時奠基起的實力於此可知,功力深厚,即使已步入高歲仍就將各角色演的有聲有色,始得古先生在客家戲劇界中佔有一席份量而無人能其右,並得到觀眾的關注與讚賞。 採茶戲 三國志
林煥明   林煥明為新月娥歌劇團團員之一,團員內人員充足,包括張文聰、陳秋玉、何玉水、田銀妹等人,素質相當齊全,在各屆的客家傳統戲劇比賽常常獲獎光榮而歸,是一實力優質的劇團。   由於社會風俗習慣逐漸與時改變,科技日益創新,加上網路發展快速,資訊流通方便,傳統戲劇產業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而不像以往受到觀眾對於內外臺戲的青睞與重視,多數演員只好另尋他處高就,只剩下小部分的劇團因執著於對傳統戲使命感繼續提升劇團品質,並積極參與各大比賽以鞏固團內的榮譽感,例如德泰歌劇團、貴鳳歌劇團新永光歌劇團等皆是以此為目標努力拓展,而已經算是老自字號的戲班新月娥歌劇團亦是於客家戲劇的成長與創新層面竭力經營,各處囊括、培養優秀人才,並使團員有共同的向心力、合作心以及積極正確的演戲態度,其實力在客家傳統戲劇中備受肯定,是一素質規劃整齊的劇團團隊。   林煥明亦為劇團優秀成員之一,團主范姜新堯憑著對於演藝事業的熟悉以及豐富的各地巡演經驗,於民國八十一年正式成立後便更加在客家戲劇方面下足功夫,常於廟會慶典或迎神時出演,劇碼多為扮仙戲、客家大戲、採茶戲,也常演出神明戲、平安戲、收冬戲等,最常演出的劇目則有《三國誌》、《桃園三結義》、《三戰呂布》、《關公斬顏良》、《過五關》、《包公案》、《雙姻緣》、《張世貞下凡》等,喜演三國或歷史人物的故事,並隨著演出的時間與地點之不同而調整變動演出形式。在團長用心營運以及團員們認真配合之下,新月娥歌劇團在極度興盛期可謂接演與好評不斷,活動出演更達北部、東部、南部更地之客家庄,範圍極廣。然而現在各客家劇團皆面臨到發展的困境,觀眾大量減少,傳統戲劇的收視群眾已為少數,劇團難以單靠此維生,又苦無年輕演員接班角色,劇團紛紛解散或遭致併吞命運,傳統戲劇的傳承之路有待有效方案解決,文化的保存更需要觀眾與官方的支持才能永續。 戲劇 新月娥歌劇團得獎紀錄── 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導演獎(張文聰)(1992) 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女主角獎(陳秋月)、最佳花臉獎(古禮達)(1993) 第三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甲等獎(《楊門女將》)(1994)
林黃平妹   林黃平妹女士為新月娥歌劇團成員之一,劇團班主范姜新堯是為一演藝世家的第二代,其父與兄長等都在傳統戲劇的產業上有所發產,且皆各自聞名,自組劇團或戲班,在地方上多小有名氣,新月娥歌劇團亦是一著名劇團,團內成員的素質與人都算充足,劇團實力堅強,曾獲得多屆客家戲劇比賽的殊榮,即可知該團質量兼具,表現良佳,團員在客家戲劇界中亦好評不斷。林黃平妹女士就是在這樣一個優秀的客家劇團中潛心學習關於戲劇的技巧與技藝,並在劇團的嚴格磨練之下愈漸熟煉,而後亦有所成就;她在劇團裡飾演的腳色多半是三花,並以丑角為最著名的角色,其活靈活現的表演天份以及生動活潑的肢體、語言、表情最為令人稱譽,林黃平妹女士更分別在第四屆、第五屆的客家戲劇比賽中皆獲得最佳丑角獎的榮譽,足見她在丑角這一領域的鑽研工夫之深,用心之厚,而能發揮所學,並善用所長。   林黃平妹女士亦曾搭貴鳳歌劇團出演登臺,劇團的班主是陳森虎,陳先生在臺灣內臺戲蓬勃發展的時期曾在苗栗多處演出,其角色多半是老生和淨,之後在民國五十二年左右於桃園內壢組成新勝園歌劇團,內外臺戲兼演;其子陳鳳祺小時便在傳統戲劇的環境下略有所接觸,父親退下後便傳接其劇團,但未登臺演戲,而是轉往康樂隊當主持人,發展與劇團不相類似的事業達十餘年之久。民國九十年時,陳鳳祺先生收掉康樂樂隊,重新回歸到父親傳接的劇團事務,重組戲班並將之名為貴鳳歌劇團,接手外臺戲的演出工作,並積極參與客家戲劇比賽,以擴展戲團戲路與發展。劇團團員現有二十多人,主要的演員包括本身飾演小生的陳鳳祺、演小旦的陳秋玉、淨角的張文聰、末角李金樺以及丑角的林黃平妹女士等。   林黃平妹女士在丑角之上相當有成就,除了獎項之外,亦可從劇團演出的劇目中略見一斑。 飾演丑角 第四屆「客家戲劇比賽」最佳丑角獎 第五屆「客家戲劇比賽」最佳丑角獎
唐山   客家人的本意就是在他鄉當客人,醒來方知身是客,客在他鄉念故鄉。但是客家子弟唐山卻有了全新的領悟,他感性地說:「只要有你所愛的人,其實何處也是家鄉。在找尋<日久他鄉是故鄉的故事同時,或許也在找尋自已的家鄉。」當時他正在籌備一個電視節目<日久他鄉是故鄉,依然圍繞著客家文化的主題展開。   唐山有一大堆頭銜:資深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暨製作人、詞曲創作、唱片製作人、歌手、期刊副總編輯,每個頭銜都展現著他的才華出眾。1956年出生的唐山本名林純銘,家在屏東萬巒鄉萬全村,父親是個水泥工。唐山小時候家裡很窮,他憑著聰敏和勤奮,不僅功課好,還發展了自己多方面的興趣,展現出廣泛的才能。國中高中他都擔任校樂隊指揮;經常參加各種比賽,拿了許多冠軍;在學校戲劇社他還能自編自導自演。從政戰學校畢業後,唐山在師大修了教育學分,隨後即於木柵高工、協和工商、祐德高中等校任教。   1984年唐山參加了嘉聯廣電錄影學苑的第一屆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班,學習廣播電視節目方面的製作。1991年,他從學校辭職,開始在中廣、正聲、復興、中華、民立、快樂等各大廣播電臺製作和主持以客家和鄉土議題為主的節目。如臺北正聲的「原鄉情」節目、中華及中廣的「有閒再來聊」節目等。之後更受邀在臺視、華視、中視主持「鄉親鄉情」、「原鄉情懷」、「臺灣風貌」、「世界心、客家情」等節目,其中「臺灣風貌」節目曾入圍1993年金鐘獎且參加坎城節目展。同時他還在中原衛星電視臺擔任節目總監。   四十多歲的唐山並沒有因為事業的順利而自滿,反而感到在客家文化方面的知識尚屬淺薄。為此他進入大陸河南省鄭州大學語文研究所客家學碩士班,潛心攻讀碩士學位。   做為客家子弟,唐山將傳承客家文化作為畢生的目標。唐山心中的客家文化,是格局非常大、以世界為家的客家文化。他率隊走遍大陸、臺灣各地,歷時3年,行程五萬多公里,採訪上千人士而完成了「我來自客家」八集的大型電視記錄片。此片收錄了大量的客家歷史文化素材,從多個視角立體地展現了客家人四海為家、落地生根的傳奇歷程。   歷史是文化的根,音樂就好比文化的靈魂。唐山有五年時間,業餘都忙於在客家山歌班義務教唱。無論何時,在唐山足跡所及之處,他必然注重收集客家山歌。從大陸到臺灣到東南亞的客家庄,他收集了大量客家民謠,親手錄製成四張客家歌謠CD專輯。他擔任主唱、主述和製作的專輯計有「行行出狀元」、「客諺今思」、「舊夢難尋」、「我來自客家」、「世代高唱好山歌」2張、「我是客家人」2張、「美濃山歌組曲」、「客家童謠-月光光」等。   2004年11月,唐山因其在傳媒界的長期優異工作榮獲廣播金音獎(本士文化特殊貢獻獎)。唐山不是唯一的得獎者,卻是其中唯一的客家人。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唐山以傳承客家文化為己任而盡展其能,令人羨慕並嘆服。 詞曲創作、唱片製作人、歌手 專輯 《行行出狀元》、《客諺今思》、《舊夢難尋》、《我來自客家》、《世代高唱好山歌》2張、《我是客家人》2張、《美濃山歌組曲》、《客家童謠-月光光》等 中視「臺灣風貌」製作、節目主持人(1993~1994年),入圍金鐘獎 2004年獲第二屆廣播金音獎(本土文化貢獻獎)
邱玉春    客家民間歌唱好手邱玉春,1949年生於新竹縣橫山鄉的沙坑。邱玉春和哥哥、姐姐年紀差很多,從小她常常聽嫂嫂和姐姐唱歌,也愛聽中廣的客家節目。那個時代聽廣播很流行,電臺常常播放客家採茶大戲,一齣戲播起來就演多天,邱玉春漸漸對老山歌、山歌子、平板和各種小調的山歌非常熟悉,自己也愛編詞來唱。小玉春非常喜歡當時新竹臺的女主持人黃杏,夢想著長大可以和她一樣在文藝界獨當一面。   年輕時代的邱玉春考入「新光遊覽公司」當遊覽小姐。工作中常常接觸到需要唱山歌熱場子的狀況,邱玉春的好嗓子受到客人的歡迎,歌聲伴著旅途真是莫大的享受。漸漸的邱玉春開始考慮要往歌唱藝術方面發展,於是她幾經周折,向當時的客家山歌大師黃連添學藝,和她一起學唱山歌的還有黃金鳳。黃連添教了她大量山歌的歌唱技巧和一些九腔十八調的唱法,如發音與節奏的掌握、作詞押韻的方法等等。   邱玉春的歌唱實力被發現,很多唱片公司都來找她錄製唱片,如月球、吉聲唱片公司都為她錄製了大量的山歌專輯。主要作品有和邱玉春在吉聲唱片合作錄製的<仙伯英臺遊西湖>、<耕田真快樂>、<山伯英臺遊西湖>、<金玉良言>等;和邱阿專、葉香蘭、李祥意、魏勝松、彭金昌、周榮協、何秀琴、徐木珍等在月球錄製的<娘親渡子>、<群星會>、<龍鳳鬥/情好甘如茶>、<嘆貧窮>、<青春戀>、<娛樂青年>、<環島觀光山歌>、<鳳對凰>、<落難時光/男女相罵>、<遊覽相褒歌>等,有山歌子、平板、多人對唱的採茶戲等數種。   1980年代,邱玉春開始開班收徒傳授山歌歌唱的技巧,欲將客家山歌的傳統傳承下去。邱玉春歌唱班的名字可謂金字招牌,學員的熱情鼓勵了她,之後她在湖口、竹北、新埔、關西、衡山、北埔、寶山都開辦了歌唱班。很多學生得到她的真傳,其中著名的有沈瑞堂、林秀香、徐錦蓮、徐美蘭等。 作品 《仙伯英臺遊西湖》、《耕田真快樂》、《仙伯英臺遊西湖》、《金玉良言》、《娘親渡子》、《群星會》、《龍鳳鬥/情好甘如茶》、《嘆貧窮》、《青春戀》、《娛樂青年》、《環島觀光山歌》、《鳳對凰》、《落難時光/男女相罵》、《遊覽相褒歌》
王順能   1992~1996年,苗栗縣立文化中心舉辦了數期「客家八音研習班」,邀請到的老師都是客家八音界大師級的人物,如郭鑫桂(歿)、鄭水火、鄭榮興、謝顯魁、王順能(歿)等人。結業的學員後來有的在民間「子弟班」當樂師,有的在國民小學當八音活動指導老師,為八音藝術的基礎教學和傳承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客家八音研習班」這幾位老師中,王順能資歷甚深。   1916年,王順能生於喜愛音樂的客家家庭。父親對音樂的愛好遺傳給了他,小時候就常常耳濡目染,接受傳統音樂的薰陶。王順能年輕時就拜入人稱「英才的老師」──飛龍道人門下,學習揚琴和胡琴的演奏。日據時期,王順能與吳紹基、黃阿妹等人一起在豐原市成立客家歌謠團體「同聲音樂會」。戰後,他又跟隨八音大師陳慶松先生研習客家八音。名師出高徒,作為兩位大師的嫡系傳人,王順能藝技高超,名聲漸響。1950~60年代,他常常外出跟著八音團跑演出活動,常跑苗栗、新竹、東勢等地的場子;也曾加入陳慶松老師領導的「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當時臺灣剛剛光復,沒有了異族統治的陰雲,客家民間風俗和戲曲都走向鼎盛時期,八音演出的機會也非常多,有時候一整年都沒有幾天空閒。   目前留下的有聲作品計有《新一金姑》、《開金扇》、《六板》、《情不捨》、《懷胎曲》、《端茶》等八音樂曲。他還和賴碧霞、陳慶松等合作錄製過唱片,由他拉弦伴奏的唱片作品有約民國五十八年苗栗美樂唱片公司出品的說唱採茶戲《趙五娘 ( 一 ) 忠孝節義》、《趙五娘 ( 二 ) 忠孝節義》等。 專長 擅長演奏揚琴和胡琴 作品 《新一金姑》、《開金扇》、《六板》、《情不捨》、《懷胎曲》、《端茶》、《趙五娘(一)忠孝節義》、《趙五娘(二)忠孝節義》
張福來   1929年1月23日的臺灣日日新報有一則新聞,說22日下午8點半起臺北放送局播放王滿良、張福來、陳木生三位臺灣音樂家用西洋樂器吹奏的臺灣音樂,曲目有活捉三郎、瓜子仁、;餞酒勸郎和勤儉歌。這一新聞非常有趣。其一,日本當局對於臺灣本土音樂的一向輕視,卻允許放送本土音樂。其二,從曲目看,採自臺灣的南北管、採茶戲和勸世說唱等戲曲形式,可見樂師的出身背景。其三,戲班子後場出身的樂師使用西洋樂器,做中西樂結合的嘗試,體現了一種當時戲曲界流行的「改良」風潮。   有關張福來的生平資料非常少,但是有聲作品卻很多。他和客家一代歌王、「萬松調」創始人蘇萬松是同一輩的藝人,生年約在上個世紀初。早期當紅歌手純純1930年進入剛成立不久的日本古倫美亞公司灌錄唱片,就是張福來和林泰山介紹的,當時張福來已經是著名的前輩樂師。   張福來在「小鳳園戲班」待過很久,同團的還有林泰山、張福來、劉清香(純純)、張旺榮、玉梅等知名藝人。「小鳳園」為柏野的改良鷹標灌錄了一些唱片。當時的臺灣唱片界,同樣經歷著「改良」風潮,出現了新式歐美風編曲、由西洋管絃樂伴奏的實驗戲曲作品,但是這類客家戲曲唱片賣得不如預期。柏野發現中西結合的怪異風格,客家鄉親聽不習慣。於是改良鷹標結束後,他專心經營古倫美亞公司,將編曲改回用漢樂伴奏,回復客家本土戲的原味。   古倫美亞公司與「小鳳園」繼續合作,灌錄了很多採茶戲的唱片。有趣的是,部分作品是用歌仔戲改編成的採茶戲。張福來、林泰山和劉清香在古倫美亞合作錄製了非常多的作品,如紅娘過渡、遊河南、浪子回頭、樵牧閒話、怕老婆等,內容包括採茶戲、京音小調、滑稽曲和笑科。張福來不僅會文武場,也能唱。古倫美亞在1933年在臺灣發行的山歌戲樵牧閒話,就是由張福來、林泰山和劉清香合唱的。 作品 《紅娘過渡》、《遊河南》、《浪子回頭》、《樵牧閒話》、《怕老婆》、《樵牧閒話》
梁阿才   「客家採茶戲」是一種在臺灣客家聚居區域流行的傳統戲曲劇種,最早的內容以「茶文化」為主,包含了大量「四縣腔」客家山歌和舞蹈,主要角色為「丑」和「旦」。清末時採茶戲為小戲,有「採茶唱」、「相褒」等演出方式,後來由於受到四平戲和亂彈的衝擊,方借鑒了其他劇種的優點而改良發展為大戲。故客家採茶戲根據歷史發展的過程,分為前期的「三腳採茶戲」和之後的「改良採茶大戲」。目前還不能確定,三腳採茶戲是自大陸客家區域由何阿文傳入的還是在臺灣自己發展出來的。但是根據已知的早期三腳採茶藝人師承關係的回溯,最後全都指向何阿文一人。曾先枝曾說,何阿文曾經好幾次往返大陸帶回很多傳本。所以何阿文被譽為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人。   何阿文有記載的教授採茶戲,在新竹寶山、苗栗頭份一帶,共有五個重要的徒弟:梁阿才,阿才丑、何火生、阿浪旦和卓清雲。梁阿才演採茶戲時常演丑角,所以也被觀眾稱為阿才丑,他還有個藝名叫麗聲。採茶戲第一代女旦角阿玉旦和鄭美妹都是他的弟子,而他的妻子許冉妹也是早年的知名藝人。電臺賣藥時期,梁阿才夫妻常常在鄉間賣唱,或者在南庄的永昌宮廟坪正戲演出前後賣唱兼賣藥。梁阿才是個全才型的藝人,從北管、採茶戲、小調、笑科劇、歌仔戲都能表演。以前的老藝人演的都是活戲,唱戲的時候一邊編詞一邊就演唱出來。除了前臺演出,梁阿才也會拉胡琴伴奏。   梁阿才從日治時期開始就錄製了大量的有聲唱片,後期還和鄭榮興合作過。從鄭榮興教授的回憶看,梁阿才為人和藹,詼諧逗趣,合作表演時很好相處。目前留下的有聲出版品有《父子會》、《秦瓊奪寶》、《鬧西河》、《劉秀過關》、《戲叔》、《吳漢殺妻》、《玉堂春》、《義方教子》、《二集義方教子》、《河妹慘史》、《包公審瑞草》、《後集包公審瑞草》、《長壽寺》、《夫婦評笑》、《新婚佳句》、《周成過臺灣》、《周成不認妻》、《周成毒殺前妻》、《活捉周成》、《綁傘尾》、《海棠委》、《賣茶郎回家》、《十二月古人歌》、《進妹房》、《說恩情》、《掛金牌》、《三本龍虎鬪》、《尋夫》、《渭水河》、《文王拖車》、《王英下山》、《出京別府》、《送京娘》、《送麟兒》、《百壽圖》、《賢女勸夫》、《茶郎歸家》等。   梁阿才的年紀和蘇萬松相仿,卒年約1960年代。 作品 《父子會》、《秦瓊奪寶》、《鬧西河》、《劉秀過關》、《戲叔》、《吳漢殺妻》、《玉堂春》、《義方教子》、《二集義方教子》、《河妹慘史》、《包公審瑞草》、《後集包公審瑞草》、《長壽寺》、《夫婦評笑》、《新婚佳句》、《周成過臺灣》、《周成不認妻》、《周成毒殺前妻》、《活捉周成》、《介傘尾》、《海棠委》、《賣茶郎回家》、《十二月古人歌》、《進妹房》、《說恩情》、《掛金牌》、《三本龍虎介》、《閒女勸夫》、《尋夫》、《渭水河》、《文王拖車》、《王英下山》、《出京別府》、《送京娘》、《送麟兒》、《百壽圖》、《介傘尾》、《賢女勸夫》、《茶郎歸家》等。
黃翠芳 「白白介花結樹頂,開佇山肚,開滿坪 紅色介心得人惜,開佇我心,永遠靚 啊!油桐花,啊!油桐花 時間一到,像白雪落下 麼人像你一生白淨 無霸佔舞臺,無貪求掌聲」   這悅耳動人的聖歌傳來,溫柔的情意和聖潔的信仰隨著歌聲盪漾開來,感動著人心。這首<油桐花>是黃翠芳的作品,獲得2010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桐花流行音樂創作大賽第二名。   基督信仰傳播入客家族群可謂已經時代久遠,但是客家福音詩歌的領域作品還是相對貧乏。語言是思維的載體,而母語更是最接近靈魂的聲音,用母語來歌頌神的恩典可說是最好的傳道方式。   新竹客家人黃翠芳是個基督徒,從小生長在傳統的客家家庭,有著與生俱來的歌唱天份和對音樂的敏感與興趣。由於家境不算富裕,所以黃翠芳少時沒有什麼機會專門學習音樂。高中時她進入教會想學英文,漸漸受到基督信仰的影響,後來受洗成為一名基督徒。信仰可以改變一個人,黃翠芳變得自信而開朗。她常常跟隨聖歌團在各地服事,也開始參加各種演講、歌唱比賽,並加入了活泉聖樂團。   黃翠芳在大學念英文專業,畢業後進入大時代英語補習班英文老師。作為客家人,深感客家聖歌的作品太少,朋友鼓勵她發揮自小而有的音樂天份,創作客語聖歌作品,黃翠芳於是走上客家福音詩歌創作的道路。黃翠芳的作品頻頻得獎,唱片公司也為她出專輯。憑藉著真誠執著為神奉獻的心,黃翠芳的作品日漸成熟,也廣受好評。2003年 <作得冇>獲新竹縣文化局客家新曲最佳作曲人獎第三名; 2004年<我們的故鄉像天堂>入圍第一屆客家流行歌曲創作比賽;2007年 黃翠芳創作並演唱的<新的事情會發生>入圍第十七屆金曲獎,獲最佳客語流行歌曲專輯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隨著創作和歌唱事業的日漸順遂,黃翠芳也開始主持各種音樂節目,目前她是遠東福音會節目製作暨主持人、新竹ic之音廣播電臺97.5主持人。   黃翠芳期盼將心中的感動,透過母語,透過音符傳達出來,以引起大家的共鳴。 客家福音詩歌創作人 2003年 作得冇獲新竹縣文化局客家新曲最佳作曲人獎第三名 2004年我們的故鄉像天堂入圍第一屆客家流行歌曲創作比賽 2007年新的事情會發生入圍第十七屆金曲獎,獲最佳客語流行歌曲專輯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 2010年油桐花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桐花流行音樂創作大賽第二名
張士峰   張士峰,苗栗人氏,1966年生。年輕時和葉杏年、賴紹奇等人一起,在苗栗縣大湖鄉的北管子弟團「農樂軒」學習北管音樂,學了不少北管唱腔和嗩吶、胡琴、打擊樂器的演奏技巧。之後他更想進一步學習難度較高的八音音樂,於是進入苗栗縣立文化中心學習,進步很快,頗受推崇。於是羅時星向鄭榮興教授推介,張士峰遂得以加入「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跟隨陳慶松的大弟子郭鑫桂學習八音,之後又師從鄭榮興教授。從此他和八音界大師為伍,常常共同演出,八音技藝漸漸臻於純熟。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該團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最近的兩次繁榮期為第三代領導人陳慶松活躍的時期(1945~1983年)和現今鄭榮興領導的時期。   臺灣光復後,客家民間風俗和戲曲皆走向鼎盛時期,八音界也現繁榮。陳慶松帶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四處授徒和演出,足跡遍及新竹、苗栗、高雄、屏東、花蓮等地,演出場次非常多。後來八音受到其他戲曲和表演型態的衝擊,市場漸漸變小。電影電視的出現,現代電子傳媒入鄉,部分農村也漸漸都市化,傳統的民俗文化生活更為萎縮,八音表演目前僅限於廟會、喪事以及純音樂的演出。鄭榮興教授以八音藝人兼文化學者的雙重身份,以廣博的傳統技藝和學識,長期積極的演出實踐與社會活動,帶著「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成功轉型。目前張士峰不僅隨團接民間表演的場子,還常常在國內外大型舞臺上表演,將客家傳統特色的音樂傳遞到世界各地。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現有團員共約四十多人,表演團隊分為二團。一團有鄭榮興、鄭水火、陳忠雄、陳接枝、徐興隆、張士峰、謝顯魁、彭玉坤、陳德秀、鄭天送等人;二團以年輕新秀為主,包括鄭如君、蔡晏榕、鍾佩蓉、劉堯淵、陳慧芩、林國復、吳承漢、傅源慈、劉佳佳等人。 北管音樂
陳阿冉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招三先生肇始而開了陳家八音傳承的先河,陳家子弟每一輩皆出八音樂師,為臺灣的傳統音樂傳承輸送了大量的音樂人才。陳阿冉即是陳家的八音藝術第三代傳人之一。   日治時期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陳阿冉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從小生活在吹吹打打的八音世家,家中的男性長輩大多都是樂師,陳阿冉也自然耳濡目染受到音樂的薰陶。從十六歲起,他就跟隨父親陳鼎房學習演奏打擊樂器和各種北管戲的唱腔,後來又學拉弦樂器。學不多久,陳阿冉就參加了父兄所組成的「八音班」,邊學邊演,在苗栗縣四處演出,累積了大量的演出經驗。昭和十三年(1938年)他跟著兄長遷陳阿慶居到三灣鄉,參加了那裡師兄弟自己組織的「八音班」。臺灣光復後,沒有了異族統治的陰雲,廣播和電視也還尚未出現;對於生活在田野庄頭的人們來說,傳統的民間音樂和戲曲是唯一能接觸到的娛樂節目,因而皆走向鼎盛時期。這段時間陳阿冉遷居到苗栗市,在提煉香茅油的工廠工作,一邊開始學習嗩吶的吹奏。1957年他和弟弟陳滿水同組「八音班」,在苗栗市和頭屋等地演出。   陳阿冉於1982年去世,享年74歲。   陳家子弟常常組織小型的八音班,互相支援演出。陳家八音班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
陳阿業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招三先生肇始而開了陳家八音傳承的先河,陳家子弟每一輩皆出八音樂師,為臺灣的傳統音樂傳承輸送了大量的音樂人才。陳阿業即是陳家的八音藝術第三代傳人之一。   日治時期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陳阿業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父親是陳番妹先生,堂弟陳慶松先生是一代八音大師。   陳阿業從小就生活在吹吹打打的八音世家,祖父、父親、叔父都是樂師,也自然耳濡目染受到很多薰陶。十四歲開始,陳阿業就跟著叔父陳阿火學習打擊樂器和各種北管戲的唱腔,稍晚又學拉弦樂器。十六歲就加入叔父和父親組的「八音班」,在苗栗縣四處演出。陳阿業非常會拉胡琴,在八音班裡是最好的胡琴手。臺灣光復後,沒有了異族統治的陰雲,廣播和電視也還尚未出現;對於生活在田野庄頭的人們來說,傳統的民間音樂和戲曲是唯一能接觸到的娛樂節目,因而皆走向鼎盛時期。「客家八音」演出場次非常多,陳阿火的「八音團」生意非常好,廣受歡迎,常常每天都有場子要演,一年下來沒有幾天空閒。   陳阿業1961年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一歲。   陳家子弟常常組織小型的八音班,互相支援演出。陳家八音班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最近的兩次繁榮期為第三代領導人陳慶松活躍的時期(1945~1983年)和現今鄭榮興領導的時期。   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因長期積極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演奏各種八音樂器,擅長拉胡琴
陳增育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該團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陳家子弟每一輩皆出八音樂師,為臺灣的傳統音樂傳承輸送了大量的音樂人才。陳增育即是陳家的八音藝術第三代傳人之一。   陳增育1938年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父親是著名的八音樂師陳阿火先生,堂兄是一代八音大師陳慶松先生。   陳增育從小生活在這樣一個樂師眾多的家族中,很小就受著八音音樂的薰陶。從十四歲開始,父親陳阿火就教他學習打擊樂器、拉弦樂器,還有各種北管戲的唱腔,到二十歲還開始學揚琴演奏。臺灣光復後,沒有了異族統治的陰雲,客家民間風俗和戲曲皆走向鼎盛時期。那個時期「客家八音」演出場次非常多,陳增育從十四歲初初學藝時起,就參加了父親和堂兄組的「八音班」,常常外出到銅鑼鄉各地表演。他的八音技藝日漸成熟,漸漸有八音弟子來向他請教。劉阿海就曾經在白沙屯向陳增育學習八音。電臺電視興起後,傳統戲曲漸漸沒落,八音的市場也漸漸萎縮,陳增育於是開始學習佛教梵唄音樂,以因應去寺廟做佛教道場的演奏。1949年陳增育搬到臺北,常在木柵指南宮和光華寺等寺廟做法會的「和經」演奏。除了傳統的國樂器,陳增育還會演奏電子琴,所以特殊的要求也難不倒他。之後他又遷居臺北縣永和市,成為專職的誦經伴奏樂師。   陳增育現在已經退休,搬遷至臺中豐原居住。 楊琴、胡琴、嗩吶、電子琴
陳增桂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該團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陳家子弟每一輩皆出八音樂師,為臺灣的傳統音樂傳承輸送了大量的音樂人才。陳增桂即是陳家的八音藝術第三代傳人之一。   陳增桂1946年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父親是著名的八音樂師陳阿火先生,堂兄陳慶松先生在他出生時已經帶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四處表演,技藝臻於純熟,儼然一代八音大師。   陳增桂從小就耳濡目染,生活在充滿八音音樂的環境中,學藝也頗早。從七歲開始,父親就開始教他學習打擊樂器和北管唱腔,稚嫩的聲音唱起北管戲來尤其悅耳,博得大家的賞識。臺灣光復後,沒有了異族統治的陰雲,客家民間風俗和戲曲走向鼎盛時期。那個時期「客家八音」演出場次非常多,陳增桂自童年時代起,就常常在父親和堂兄組的「八音班」表演,小小年紀就會演奏樂器,常常引來鄉親訝異和讚賞的目光。小學畢業後,陳增桂開始學習拉弦樂器、吹奏嗩吶、演奏揚琴。   作為一名八音樂師,常常需要到各種場合演奏,為了增廣自己的技能,陳增桂還努力學習佛教梵唄音樂。從1969年開始,他常去臺北光華寺給佛教的道場作伴奏。隨著演奏經驗的累積,他在佛教界的伴奏小有名氣。1973年他結婚後在臺北市南港開了一家豬肉店,業餘時間依然會去給佛教的道場伴奏,成為一名優秀的兼職「和經」樂師。 打擊樂器、北管唱腔、拉弦樂器、吹奏嗩吶、演奏揚琴
陳房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家最早從事八音活動的紀錄考證,第十四世祖鄭乾龍可為第一人。   清光緒元年(1875年),陳房生於苗栗縣西湖鄉。他是陳家八音團創始人陳招三的侄子,又是一代八音大師陳慶松的父親。陳慶松後來帶領陳家八音班走入一個繁榮期,陳房可謂是繼往開來的一輩。   陳房又名陳阿房,從小就喜愛音樂,十五歲開始跟著叔父陳招三學習,從開始的弦樂器演奏,到後來學習各種山歌唱腔、八音中的打擊樂器演奏等,技藝算是學的頗為齊全。陳房學八音和唱山歌純屬興趣,但是三十多歲後搬到苗栗市居住,因緣際會地也開始從事八音工作,常常跟著八音團外出表演,演奏打擊樂器和拉胡琴,也吹一點嗩吶。   陳房的妻子本是張家的媳婦,先夫張清秀很早就去世了,陳房後被招贅入張家。後來夫妻兩生了幾個孩子,除了陳慶松之外,其餘孩子都姓張。陳房的兒子也跟著他學習八音,除了陳慶松外,有名的還有張慶光。後來新竹竹北「田屋八音團」的八音技藝,就是由張慶光一脈相傳而就的。   陳房於日治時期的昭和六年(1931年)逝世,享年57歲。   陳家子弟常常組織小型的八音班,互相支援演出。陳家八音班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最近的兩次繁榮期為第三代領導人陳慶松活躍的時期(1945~1983年)和現今鄭榮興領導的時期。   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因長期積極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陳鼎房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家最早從事八音活動的紀錄考證,第十四世祖鄭乾龍可為第一人。   清光緒八年(1882年),陳鼎房生於苗栗縣西湖鄉,是三兄弟中的老大。他從小就跟著父親陳招三學唱山歌,十二歲開始學習八音中的打擊樂器,待稍年長又學習拉弦樂器和嗩吶及一些北管唱腔。陳鼎房二十歲時拜八音大師黃阿皇先生為師,研習八音音樂,使自己的技藝更為純熟。陳鼎房是個唱功和演奏俱佳的全才型藝人,在當代陳家傳人中可算是個佼佼者。他嗓音頗佳、演唱北管戲的唱功可謂爐火純青,人所難及。而他的嗩吶吹奏更是聲名遠播,不僅吹得好,還可以同時吹奏兩把或四把鎖吶,在鄉里傳為佳話,人人稱奇。陳鼎房搬到苗栗縣三灣鄉居住後,在當地開班授徒,教出了不少傑出的弟子;而後西螺和頭份的子弟班也請他去教八音。而陳鼎房的三個兒子陳滿水、陳阿冉、陳阿慶俱得父親的真傳。陳鼎房和兒子們組了一個八音班,接受鄉親和寺廟的邀請四處演出。可惜日治時期大正十四年(1925年),他在一次外出演奏的中途去世,享年44歲。   陳家子弟常常組織小型的八音班,互相支援演出。陳家八音班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最近的兩次繁榮期為第三代領導人陳慶松活躍的時期(1945~1983年)和現今鄭榮興領導的時期。   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因長期積極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唱功和演奏俱佳的全才型八音音樂藝人
葉國道   葉國道是日治時代最有名的京班「廣東宜人園」歷任班主之一。   「廣東宜人園」最早是廣東戲班,在民國初年即已活躍。當時的班主楊梅壢庄人范姜新露用綁約的方式,集合了幾十個漂亮的女孩和男孩,請了幾位有名上海京班戲師父張玉順、金有倫、科振奎等來教戲。「廣東宜人園」遂改演京戲,不久後就以能演全本的《狸貓換太子》、《三國誌》等劇目而聞名。   葉國道繼任「廣東宜人園」的班主,但此戲班於1941年一度解散。葉國道於是與人另組戲班「勝美園」,將原「廣東宜人園」的部份演員和戲老師也帶入「勝美園」,改演客家採茶戲,還兼演京劇及歌仔戲。戰後,「廣東宜人園」復班,改名為「宜人園」,以合股的方式經營,班主還是葉國道。這樣,葉國道同時整兩個戲班。1946年,「宜人園」又更名為「宜人京班」,班主改為李榮興,葉國道且於1948年退出「宜人京班」的所有股份,專心經營「勝美園」。葉國道退出「宜人京班」後,由於受到本土戲劇的衝擊,該班經營漸漸困難,後於1961年散班。   「勝美園」有陣容強大的固定班底,包括戲老師那老師,以及著名演員白毛枝、李國雄、葉黃李妹、葉雲保夫婦和葉國道的養女葉香蘭等。   葉國道念及自己老邁,遂將「勝美園」交給兒子葉佐凱整班演出,在全臺各地戲院唱內臺戲。   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從第一屆開始,很少有客家戲班參加,因為沒有客家戲曲的比賽項目。但是由於不參加比賽就會失去經營資格,客家班也開始參加比賽,主要是參加歌仔戲的比賽。1956年第五屆地方戲劇比賽歌仔戲組,楊梅「勝美園」拿下當年度歌仔戲組冠軍,演出劇本《光武中興》還拿下最佳劇本獎,令人跌破眼鏡。 《狸貓換太子》、《三國誌》等
林榮煥   「客家採茶戲」是一種在臺灣客家聚居區域流行的傳統戲曲劇種,最早的內容以「茶文化」為主,包含了大量「四縣腔」客家山歌和舞蹈,主要角色為「丑」和「旦」。清末時採茶戲為小戲,有「採茶唱」、「相褒」等演出方式,後來由於受到四平戲和亂彈的衝擊,方借鑒了其他劇種的優點而改良發展為大戲。故客家採茶戲根據歷史發展的過程,分為前期的「三腳採茶戲」和之後的「改良採茶大戲」。目前還不能確定,三腳採茶戲是自大陸客家區域由何阿文傳入的還是在臺灣自己發展出來的。但是根據已知的早期三腳採茶藝人師承關係的回溯,最後全都指向何阿文一人。曾先枝曾說,何阿文曾經好幾次往返中國大陸帶回很多傳本。所以何阿文被譽為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人。   何阿文還有五個重要的徒弟:卓清雲、何火生、梁阿才、阿浪旦和阿才丑。卓清雲將三腳採茶戲傳給兒子莊木桂。可惜莊木桂聲音不好聽,成為知名的拉絃手,但是他會教,後來傳了幾個徒弟,其中就包括林榮煥和徐進堯。   林榮煥先生從1999年起,連續數年較指導新竹縣客家三腳採茶戲發展學會霓雲社客家三腳採茶戲團的學員們排練客家三腳採茶戲的「十大齣」。現在大多數採茶戲藝人都只能演出零星的幾齣三腳採茶戲,像這樣全本的演出非常少見。這「十大齣」包括《上山採茶》、《挷遮尾》、《糶酒》、《酒娘送茶郎》、《賣茶郎回家》、《討茶錢》、《十送金釵》、《問卜》、《桃花過渡》、《夫妻相駁》。   林榮煥先生已經七十多歲了,依然過著白天打小工,晚上去教三腳採茶戲班的生活,孜孜不忘於三腳採茶戲的傳承。林榮煥唱起三腳採茶戲來,聲音相當具有地方本土味,頗具鄉土感染力。他的三腳採茶戲大部分沿用師傅的真傳,但也有自己順應時代審美趣味的改變而作的小小改良,具有他自己獨特的歌唱風格。(目前已退休) 擅演三腳採茶戲、客家山歌演唱 表演曲目 《上山採茶》、《挷遮尾》、《糶酒》、《酒娘送茶郎》、《賣茶郎回家》、《討茶錢》、《十送金釵》、《問卜》、《桃花過渡》、《夫妻相駁》等。 1、竹東山歌比賽冠軍。 2、2008年參加客家電視臺「鬧熱打擂臺」等獲擂臺主。
徐進堯   「客家採茶戲」是一種在臺灣客家聚居區域流行的傳統戲曲劇種,清末時採茶戲為小戲,受到四平戲和亂彈的衝擊,方借鑒了其他劇種的優點而改良發展為大戲。採茶戲根據歷史發展的過程,分為前期的「三腳採茶戲」和之後的「改良採茶大戲」。但是根據已知的早期三腳採茶藝人師承關係的回溯,最後全都指向何阿文一人,所以何阿文被譽為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人。   何阿文還有五個重要的徒弟:卓清雲、何火生、梁阿才、阿浪旦和阿才丑。卓清雲將三腳採茶戲傳給兒子莊木桂。可惜莊木桂聲音不好聽,成為知名的拉絃手,但是他會教,後來傳了幾個徒弟,其中就包括林榮煥和徐進堯。   徐進堯,新竹縣人,畢業於新竹師專國校師資科音樂組,1978年曾獲得臺灣區音樂比賽拉弦類國樂器獨奏第三名,而後在國小任老師、主任,2000年起擔任校長職務。由於對傳統藝術的強烈興趣,他孜孜不倦於學業,又先後進入臺灣教育學院輔導系、彰化師大輔導研究所和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學習。2006年6月,徐進堯先生以碩士論文「龍鳳園戲劇團研究-─兼論臺灣客家採茶戲的發展與演變」畢業於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並獲得碩士學位。   1999年11月14日,徐進堯於新竹縣竹東鎮創立了「新竹縣客家三腳採茶戲團」,目標是將師父傳給自己的客家三腳採茶戲,以結合傳統與創新的形式推廣並且傳承下去。戲團目前有團員20多人,常常參加各種活動和演出,並且應邀至國外公演,和當地的文化團體進行交流活動,將原汁原味的客家三腳採茶戲傳播到世界各地。該團成立十餘年來,常常參與客家文化活動和比賽,使民俗戲曲和客語教學相結合,擴大客家文化的影響力。 1981年,「南胡小輯」 1984年,「客家三腳採茶戲的研究」 2001年,「客家三腳採茶戲CD專輯」 2002年,「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與客家採茶大戲」 2007年,「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第一集DVD 1978年,臺灣區音樂比賽拉弦類國樂器獨奏第三名
李盛發 屏東縣內埔鄉東勢村人李盛發,早年畢業於臺東師範學校。他服務於國小教育四十多年,其中先後在霧臺鄉阿禮國小、廣興國小、光春國小、萬巒國小與內埔國小當校長共計二十四年。 李盛發一慣以繼承和推廣客家文化為目標。於萬巒國小校長任內時,他把萬巒國小做為客家母語教育的示範國小。作為一名客家語文研究專家,他經常投入各種資源於客語文化的推廣,並且參與研究組織編寫了大量客語教材和有聲書籍。1992年他主辦「屏東縣第一屆客家節」,在客家鄉親的通力合作下,各類表演和展示均獲好評,獲得蘇縣長的大力表揚。2000年李盛發因病退休,痊癒之後更是積極從事於各項客家母語和文化的推廣活動與工作,現任「李文古歌劇團」團長、行政院客家委員諮詢委員、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語能力認證基本詞彙初級/中級/中高級編輯委員、內埔燈籠花社區協進會常務理事和六堆文化研究學會顧問暨出版編審委員,職務很多,日常事務繁忙。 而「李文古歌劇團」也是李盛發於客語表演藝術上的一個創舉。李文古是明末清初的一個廣東人落第秀才,玩弄筆墨兒戲考場,生性聰明機智,玩世不恭,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有趣傳說。這些故事隨著客家移民來臺而廣泛傳播,也為客家說唱戲曲編撰成長篇笑科劇作品,在客鄉流傳。 作為口傳文學的李文古笑科劇,實為推廣母語和客家戲曲的好教材。李盛發有感於李文古笑科劇的感染力,將三十多位同好集合起來,改編和練習「李文古的故事」,經過他的詮釋,詼諧逗趣的說唱戲中人鮮明活躍地出現在觀眾面前。試演成功後,李盛發於2003年5月正式登記組成「李文古歌劇團」,一個集歌唱、舞蹈、戲劇於一身的新型歌劇團,目標是把客家說唱藝術推廣到臺灣各社區,且能在國際舞臺上演出,進行客家文化和異國文化的交流。「李文古歌劇團」表演的節目計有三十多齣,以戲劇為主,歌唱、舞蹈為輔。 長年致力於客家語言和文化的推廣工作,李盛發獲得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李盛發心中只有一個願望,就是濃濃的客家鄉音好似載舟,載著客家文化駛向更深遠的歲月中去。 【個人出版著作】 客家話讀音同音詞彙(屏東縣政府出版)1997年1月 客家話諺語、歇後語選集(安可出版社出版)2000年6月 屏東縣客家話讀本一、二冊(屏東縣政府出版)1992年4月、1993年 古文客讀(屏東縣政府出版)2004年8月 籌劃演出 1.全國巡迴演出達84場次。其中2004年11月、2005年11月、2006年11月於花連縣,2005年9月、2006年9月於高雄縣,有DVD將成果函報客委會。 客家電視臺錄影,屏東縣竹田驛站及元坩文物館。
劉金英   內臺戲時代的旦角劉金英女士生於1936年,苗栗人氏。十八歲進入「小美園」開始學戲,專攻旦角。當時的「小美園」演京劇,也演採茶戲,能演出全本《三國誌》和《封神榜》。劉金英在「小美園」遇見了後來的丈夫著名樂師鍾燕飛先生,兩人於數年後結婚。二十多歲時劉金英進入葉國道整的「勝美園」學戲演戲,「勝美園」是內臺戲班,在全臺各地戲院公演,主要演客家採茶戲,還兼演京劇及歌仔戲。之後劉金英改搭大姑葉丹妹成立的內臺戲班「勝拱樂」。   民國四八、四九年,電影和歌舞臺興起,內臺戲便開始沒落了。電臺賣藥時期,鍾燕飛夫婦也下鄉賣藥,那時候組五、六人的小戲班,演出小戲齣的三腳採茶戲,如《張子破官》、《乞米養狀元》、《王懷義買阿爸》、《雪光歸天》等,角色包括阿旦、小生、苦旦,還有一司鼓、一拉絃;不用換裝,上個淡妝就唱戲。賣藥的利潤很高,所以很多藝人都去做,夫妻檔的也很多,比如陳振學夫婦、曾先枝夫婦。下鄉賣藥的這種小戲非常辛苦,但收入還不錯,故此劉金英、鍾燕飛夫婦一賣就是十多年。   電視於五十一年出現,對客家戲劇界而言又是一次很大的衝擊。劉金英隨丈夫一起加入「隆發興」,演了十年外臺戲。之後夫妻二人又一起加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鍾燕飛負責武場頭手,劉金英演旦角。「榮興」幾乎是當時唯一能夠由野臺戲轉型至大型室內舞臺表演的客家劇團,常演的劇目有《借荊州》、《三娘教子》、《馬三才嫁阿母》、《古城會》、《送京娘》等;最常演出的扮仙戲是《三仙會》及《壽仙》。   1997年底從劉金英「榮興」退休至今。 表演曲目 《三國誌》、《封神榜》、《張子破官》、《乞米養狀元》、《王懷義買阿爸》、《雪光歸天》、《借荊州》、《三娘教子》、《馬三才嫁阿母》、《古城會》、《送京娘》、《三仙會》、《壽仙》等。
劉竭欽   「阿欽」客家電臺主持人,民國66年就取得歌星證,可算是第一個取得歌星證的客家歌手。從民國60幾年一直就在全國各大歌廳、西餐廳駐唱表演與主持工作二十多年,直到民國88年回到故鄉美濃,回來後發現客家語的流失危機,美濃年輕一輩的許多人都不會講客家話,於是與幾位朋友商討挽救客家語消失的方法,想到在美濃設立客家廣播電臺的構想,付諸實行設立客家廣播電臺後一段時間,遇到許多問題,不得已客家廣播電臺暫停。95年客家歌手陳志明回美濃,兩人又提到客家電臺的事,「阿欽與志明」又再度把客家廣播電臺「搞」起來,經過一年,陳志明回北部,剩「阿欽」一人扛起客家電臺的主持工作,後來找「阿福子」一起共同主持美濃客家「中原廣播電臺」。   現任除了擔任客家電臺(中原電臺)臺長、主持廣播節目,有些大型、小型的活動、晚會都會請「阿欽」擔任主持人或演唱。他一直希望年輕一輩的要重視客家語,客家話不要繼續流失,心裡一直有著這個責任感。 國、臺、客、日語流行歌謠演唱。
古蘭妹   客家戲劇界名旦葉香蘭女士1944年生於新竹縣橫山鄉,原名古蘭妹。   古蘭妹十多歲就進入「勝美園」戲班學戲,專攻旦角,也演小生,後被「勝美園」的班主葉國道收養,因而改姓葉。舊時戲班主收養女兒培養成演員的事屢見不鮮,幾乎成為組成戲班子固定班底的一種主要演員來源。養父葉國道是前「宜人園」的戲班主,「宜人園」關閉後才轉而與人合創「勝美園」。   電臺賣藥時期,葉香蘭女士曾加入苗栗中廣臺的「大中華歌劇團」,白天參加客家戲劇節目的錄製演出,晚上也隨劇團下鄉賣藥。之後她又搭過一些戲班,演出野臺戲。1986年鄭榮興教授建立「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後,邀請葉香蘭加入,後來她成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當家旦角。「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前身是「慶美園」,由鄭榮興教授的祖母鄭美妹所創,後一度關閉。鄭榮興重新建立戲班,以圖重振客家傳統採茶戲。但新的劇團不同於老的戲班,鄭教授邀請了一些菁英演員組成劇團,以「精緻、傳統」的理念為基準,將客家戲曲推入國家戲劇院,甚至到國外巡迴演出,進行國際文化交流。葉香蘭女士不僅僅常常隨團在國內外公演,還和劇團中的客家戲曲前輩們一起,長年致力於客家民謠戲曲的教學工作。   由於演出經驗豐富,嗓音嘹喨甜美,常常在戲曲比賽中獲獎,主要獎項有: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第一屆最佳主角獎、第二屆最佳導演獎、第四屆最佳配角獎(旦)。   2000年後,古蘭妹加盟「新永光」,現為「新永光歌劇團」一團的當家旦角。   葉香蘭歷年來錄製的有聲唱片有《山歌大會串》、《隨口交情歌》(月球唱片客家民謠第40、42集)、《鳳對凰》(月球唱片);《海鵝公討番鴨麻》、《過海尋夫》(美樂唱片);客家三腳採茶戲《糶酒》(水晶1995年出版)等專輯。 作品 《山歌大會串》、《隨口交情歌》(月球唱片客家民謠第40、42集)、《鳳對凰》(月球唱片);《海鵝公討番鴨麻》、《過海尋夫》(美樂唱片);客家三腳採茶戲《糶酒》(水晶1995年出版)等專輯 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第一屆最佳主角獎、第二屆最佳導演獎、第四屆最佳配角獎(旦)。
曾榮妹   曾榮妹女士 (1948) 為新竹縣關西客籍人,現任為揚聲八音團指導老師。曾女士應丈夫的表哥邀請在二十一年前就學習唱客家民謠了,幾個月後就從此培養出對客家音樂的喜好和興趣,唱客家山歌兩年後就有人邀請去學習客家八音,曾女士表示起初學習客家八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剛開始還是聽不太懂,但是有天份的她對客家八音上手,並且還上臺表演呢! 不愧在20年前曾榮妹女士加入客語歌謠班時,就被范揚城老師發覺了美聲,她嗓亮的歌聲與八音北管可說是絕配。   曾榮妹女士現任為揚聲八音團指導老師,臺北市新竹縣同鄉會的揚聲八音團,在北臺灣頗富盛名,創立時間超過19年餘,是一個專業的傳統音樂表演團體。創辦人即為范揚城老師,就是在范老師深愛胡琴和嗩吶所演奏出客家古樂之美,於是「以樂會友」,廣招學員,成員大都住在臺北地區。揚聲八音團又稱為客韻八音團,分場合使用團體的名稱,「揚聲八音團」:通常屬於一般性和客委會相關活動; 「客韻八音團」: 街頭藝人 (客家鄉韻萬里揚,韻音悠揚天下知)。無論是以揚聲八音團或是客韻八音團出場,皆參加過許多婚喪喜慶的活動,例如: 大會開幕、五股鄉嘉年華會、迎神廟會、應邀花蓮巡迴演唱客家電視隨行錄影數天,足跡踏入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和鳳林鎮,深獲好評。   曾榮妹女士對於揚聲八音團可說是別出心裁,通常傳統的客家八音團都是在角落表演並且圍著圓桌,曾有次表演她就顛覆了客家八音團的排場方式,不要圓桌、不要在角落、上臺演唱還會加上肢體動作(即為有身段的演出)、她還提議製作制服和旗幟,感覺就與其他客家八音團體不一樣,是要求上臺的品質的,評審還曾經說過:這是有國際水準的表演團體,揚聲八音團排場就是與其他團體不同,走多元化路線,並於99年10/14會在花博演出、11/10和11/26也皆有大型的表演,可說是客家八音的第一團。除了對於團體的用心外,曾女士對本身的要求也是求品質的,她會將工尺譜轉成簡譜廣泛教導學生,她也從不背歌詞,如:「哪吒下山」要唱一個小時也都不用背歌詞。   曾女士提到客家八音包括:匏、土、革、木、石、金、絲、竹 八種材質所製作的樂器乃八音,以及鑼、鼓、响盞、梆子、胡琴、嗩吶、洋琴、笛等八種樂器,學客家八音耳朵要聽、嘴要動、敲敲打打、還得默念口訣,學會客家八音是不會老年癡呆的,而慕名客家八音而學習的人很多,都還從中壢到臺北、龍潭去學。曾女士免收未滿20歲以下的人學習八音的學費,鼓勵年經人學習,而對於客家文化的推廣方面,她則認為有關單位要補助適當的經費以外,還要幫忙宣傳,就像年紀越小學習能力越強,所以可以在學校推廣,例如: 五點下課留下來學習,或是利用假日練習,以不要礙於唸書時間即可。她還認為客家八音的學習要有天份,不是立即就上手,也不比山歌民謠和流行歌容易,但是還是期望可以有更多的年輕人願意來學習,並可將客家八音加以傳承,才不至於造成延續上有斷層問題產生。 客家八音演奏 客委會,18般才藝比賽 (特等) 唱山歌,苗栗客家歌對唱 (第二名) 大臺北地區老山歌中組 (優等) 北管龍虎榜,漢聲震天下 (優等) 公共電視果果、恰恰,才藝比賽連得3次冠軍
游兆棋   游兆棋先生,為客籍人士,住居桃園縣中壢市。小時後就對音樂有濃厚的喜愛,小學時期學習五年古典鋼琴,國高中開始嘗試新詩類的寫作,高中時期與志同道合的同學組合唱團,擔任鍵盤手,直到大專時期開始嘗試歌曲創作,專科時參與北區大專詞曲創作比賽獲得到詞曲創作第一名 (在學校時,與同校歌手游鴻明一起合作,當年游兆棋獲得到詞曲創作第一,游鴻明則演唱游兆棋先生的創作曲獲得到演唱組第一名),從此游兆棋先生並踏上音樂之旅,並加入民歌西餐廳演唱近十餘年,目前則轉為幕後詞曲創作,他的創作歌曲收錄在個人首張客家創作專輯《雪狼人》,以及知名客家歌手劉平芳(客家流行歌曲小天后)、蕭寶鐶、徐紫淇、陳威、沈建豪(閩語歌手)等人的專輯中。   游兆棋先生早期以國語、閩南語創作歌曲,後來他認為老天讓我們來到這世上,會有一些責任存在 (例如: 照顧小孩就是一種傳承),所以游先生深感自己身為客家人,應該為母語發展盡點心力,開始創作客語流行歌曲,至今已完成二百餘首,發表作品四十餘首,以情歌為主。游兆棋先生個人首張客家創作專輯為《雪狼人》,此張專輯共有12首歌,以情歌概念去創作,每一首歌中都隱涵有意涵故事,他甚至在專輯中以客語譜寫佛曲 (永恆),當游先生唱著「永恆」的詩偈:「從佛相僧容裡,見到自己本來的面目…從靜夜明月中,緊緊把握永恆的未來。」讓我們這些聽眾有種心靈的平靜和祥和,他並以《雪狼人》專輯入圍第18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   游兆棋先生創作及演唱實力皆在水準之上,詞曲內涵偏向通俗流行音樂取材,投入音樂工作自客家開始,並與龍閣吉聲等7家唱片公司工作過,詞曲創作經驗豐富,過去活動領域偏重桃、竹、苗等客家地區,近年來比較積極的參與外縣市演唱活動,推動個人的音樂想法。游兆棋先生現為臺灣藝能總工會--客家事務委員會執行長、也曾任職於客家廣播公司節目部主任、新客家廣播電臺、臺北電臺、衛星電視節目主持人。並曾參與臺北、桃園、新竹、苗栗等各縣市政府舉辦的演唱數百餘場。   談起對於客家音樂的期許與保存,游先生有自己獨樹一格的想法。他身為臺灣藝能總工會--客家事務委員會執行長,總不辭辛勞為客家音樂發聲,秉持是在做「客家音樂工程」的信念推廣客家音樂文化:好比將音樂比喻成蓋房子般就是工程,從打地基開始、一步一步的蓋起高樓、甚至是裝潢,紮實的做好客家音樂的工程。游先生對於客家音樂抱持高度的期待,他認為客家音樂甚至比國語歌曲還要高水準 (金曲獎評審也曾提過,所以我們要有意識和信心),而在臺灣客家人只佔全世界客家人口的三十分之一,但是創作客家流行音樂卻佔有全世界的百分之98的比重,持續努力於客家音樂創作的詞曲創作者不過數十位,政府更應該加以重視正在寫客家歷史的這群客家文化工作者、加強協助客家音樂人才的培育,將這30人培育變成300人,將300人再擴增為3000人,這樣才能有效的將客家文化、音樂的保存及傳承、繼續下去。   對於客家文化,游先生是站在理想、夢想、或是為歷史文化保留角度都好,他認為他有責任和使命感繼續堅持做客家音樂,甚至他還到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繼續深研,期待將產、官、學結合,並督促建議政府、成立「世界客家流行音樂中心」。朝客家音樂工程三大重點努力著手:客家音樂影音、流行音樂創作、傳統音樂新生命再造的方向進行,希望可以在舊有的文化發展模式當中,找出新的路線,例如:走的是整個策略,自己本身是製造、生產和銷售者,也就是自製自產自銷。至於客家文化的保留看法,游先生則認為客家文化應該著重於文化面的生活記錄,而不是單一的緬懷歷史紀錄再記錄。「文化面」:目前正在寫歷史的客家風俗習性,如客家音樂的延續、推廣、創新、輔導等;「歷史面」:是過去的,如客家文物、文化館之類,這些預算不宜太過,反倒會擠壓而忽略了當下正在寫歷史的客家文化工作者。應重視文化面,並且將客家文化、音樂加以創新,讓其形成價值,造就相當市場機制、市場格局,自然的客家文化就能順利存於社會,不致有式微淘汰之虞,當市場機制形成,商業就有無限大的價值存在,如:客家桐花季系列活動的成功,就是最好的範例。   游先生堅信客家音樂、絕對是臺灣音樂工業再起的一個希望,日後他將秉持「客家音樂工程」的信念、繼續堅持推廣客家音樂文化、期待未來、客家音樂能上世界音樂的舞臺。 1990年劉平芳(兩情相悅--客語專輯唱片製作人) 2006年蕭寶鐶 (掌中印--客家創作專輯唱片製作人) 2007年游兆棋《雪狼人》個人客語創作專輯 2010年徐紫淇閩語專輯;單曲客語歌曲創作 2010年沈建豪閩語專輯多情吳耀一閩語單曲創作 2010年蕭盈昕(只有清醒時閩語專輯唱片製作人) 北區大專創作比賽詞曲創作第一名 林務局創作歌曲比賽第2名 新竹薪曲獎創作歌曲比賽—第3名 《雪狼人》專輯入圍第18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
林桃英   林桃英女士(1944年出生)苗栗縣頭份鎮客籍人,從小就喜歡哼哼唱唱,甚麼歌都會唱,包括姊姊學校所教歌曲,以及當代的電影插曲;遺憾的是當時不知道有客家山歌!雖然父親在年輕時被街坊鄰居稱之為山歌王,但得知時其父已高壽一百,無法傳授其絕技了。高中就讀於新竹師範學校,對於音樂的熱愛勝過其他功課,高二時選組即選了聲樂,由楊兆禎教授啟蒙。民國51年新竹師範畢業後,在苗栗縣尖山國小服務3年又3個月;隨即北上中國文化學院音樂系就讀,主修聲樂,師事申學庸教授,畢業後留在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系擔任助教、講師、以及副教授,民國98年退休,在母校整整服務了四十年。   林桃英女士在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系,任教聲樂、漢語正音以及中國歌謠研究等課程,四十年來她除了為文化大學之專任副教授,認真教學之外,業餘參加中央合唱團仍不停的學習,演唱會時經常擔任獨唱,曾至德國、紐西蘭、澳洲、關島、東南亞各國、臺灣本島各大小城市及澎湖、金門等地演唱,頗受好評。林女士曾任中央合唱團之副團長、團務委員、聲樂指導以及幼獅合唱團之聲樂指導。   林桃英女士的著作包括: 《中國藝術歌曲唱法之研究》、《人聲樂器的製造過程及其運用之研究》,以及近期與林珀姬、姜雲玉合著《唸歌唱曲解憂悶—依字行腔自學秘笈》中之第一篇淺談國語歌曲的咬字吐音。他並在民國66年獲文藝協會頒贈音樂類聲樂獎,次年當選華岡傑出校友,民國88年當選新竹師範學院傑出校友。   林桃英女士退休後,在一個機緣下,參加福智文教基金會所辦之廣論研討班,潛心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觀功念恩,代人著想]是她的座又銘。若談到客家文化的保存與期許,林女士則表示客家語言的聲韻很美,目前,我們必須更加了解客家語言的腔調,無論是作曲者或歌者都必須將歌詞熟讀至旋律自然流出,充分掌握海陸腔和四縣腔的語言特性,才能表達美妙而樸實的客家歌謠本色。另外,她至誠地希望客家傳統文化的保留及發揚能被同等的看待,各地客族不同的文化特色更應完整蒐集並保存。 著作 《中國藝術歌曲唱法之研究》 《人聲樂器的製造過程及其運用之研究》 《唸歌唱曲解憂悶—依字行腔自學秘笈》-林桃英、林珀姬、姜雲玉合著 民國66年獲文藝協會頒贈聲樂獎 民國67年當選華岡傑出校友 民國88年當選新竹師範學院傑出校友
蔡孟甫   蔡孟甫先生(1964年出生)為臺東人,雙親皆為客籍人士(父親為苗栗公館、母親則為高雄美濃),後來隨祖父母遷移至臺東居住,並在臺東發展,家中使用四縣腔的客家話。又在蔡孟甫十一歲時,隨爸媽離開東部老家北上定居臺北市。從小就喜歡哼哼唱唱的他,在國中時代就迷上西洋音樂如:搖滾、藍調、流行歌曲…等等,還曾組過搖滾樂團擔任主唱,蔡孟甫喜歡天馬行空的創作歌曲,常創造出不同凡響的音樂,可說是當今客家流行樂壇創作歌手裡頭的佼佼者。   蔡孟甫世界新專五專印攝科肄業,離開學校後曾接觸過電影及電視拍攝助理工作,旋即入伍。退伍以後在學長任職的廣告公司擔任配音工作,在一次因緣際會下幫學長的客家朋友錄製客家歌曲音樂試聽帶,從此在音樂領域發揮所長,並簽約於漢興傳播有限公司。他一開始接觸音樂是從廣告歌曲以及電臺jingles的配唱開始,之後轉入創作客家音樂,1991年由漢興唱片公司發行個人客家專輯「無共樣介人(不一樣的人)」,專輯中由詞曲葉慶煌、黃連煜、蔡孟甫以及知名音樂製作人(賈敏恕、陳柔錚及羅明立等人)共同創作及製作,整張為客語發音、並以創新、反傳統、顛覆客家文化的曲風為主,並符合當時市場調性,因此受到各界的矚目。   蔡孟甫以渾厚的嗓音,在專輯中收錄動聽、且充滿現代感的歌曲,令人印象深刻,個人演唱代表歌曲有:無共樣介人、該情像砂子歌曲等;另外,也曾在1995年和包小松先生為客語歌手林展逸、林涵、王羽馨及邱大宏等人量身填詞譜曲製作的合輯歌曲如:迷人的花香、你正經盼得分捱來失望、牽我的手來牽、以及細妹仔恁趣…等客語歌曲;也為當代閩南語歌曲歌手如:施文彬、陳亞蘭等歌手的專輯跨刀填寫詞曲(無情介伊作伊無情、情砂),正屬於新臺灣音樂運動時期(1990~1995) 之音樂代表。在此特別為大家介紹”無共樣介人”專輯裡頭蔡孟甫自己創作的一首鋼琴曲風的歌曲,歌詞如下: 歌名:隨風飛去 表演者:蔡孟甫 詞曲:蔡孟甫 歌詞: 做麼介愛想妳 妳傷捱介心恁深 做麼介愛想妳 妳傷捱介自尊 捱知捱做唔著(不對) 喔 捱知捱做唔著 妳做麼介愛僗捱分開 隨風飛去 啦啦啦啦啦 隨風飛去 啦啦啦啦啦 隨風飛去 妳做麼介愛這般對捱 捱知捱做唔著 喔 捱知我做唔著 妳做麼介還愛僗捱分開 隨風飛去 啦啦啦啦 隨風飛去 啦啦啦啦 隨風飛去   蔡孟甫熱愛音樂,本身接受多元的曲風,倡導”有聽無類”欣賞好音樂的理念,舉凡:當代流行、古典甚至民謠及地方戲曲…等音樂,只要是好聽的音樂都會試著去聆聽、欣賞並且學習創作。目前蔡孟甫自己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在他未來的創作不光只是要為自己所演唱的歌曲來寫歌而已,有機會他也願意為其他歌手量身打造詞曲與製作,期盼自己做的音樂能讓鄉親朋友輕輕鬆鬆就朗朗上口哼哼唱唱。蔡孟甫認為客語是很美的語言,而且客家歌曲的旋律也充滿著韻味,希冀個人將來能為自己的母語創作出更多動人的歌曲音樂並廣為流傳。 創作歌曲: 隨風飛去、小姑仔安介名、牽捱介手來牽、你正經盼得分捱來失望、相思盡艱苦及香人介花香等等
劉俊明   劉俊明先生屬客籍,苗栗客家人。剛畢業就考取到歌星證 (當時的歌星都是要有歌星證才能登臺演唱),但是劉先生的母親不讓他在演藝圈發展,於是他苦讀英文到圓山大飯店考取客房人員,但是客房人員要先從工友開始做起,還必須念完一整本英文書才能參加考試,劉先生以不屈不撓的精神考進圓山大飯店,不但如此,因為在圓山大飯店表現良好,還遇到貴人將他提攜到機場服務,到了機場後依舊自行苦讀英文和日文,在機場服務的晚上才到電視臺兼差。   劉俊明先生從事由賣錄音帶、對嘴拍MV、電視主播、主持、配音、演戲、唱歌等音樂類型工作,最著名的作品為:「李文古笑科劇三集」、「劉三妹與貂秀才」這兩部戲劇 (上發傳播公司)。除此之外,他還硬著頭皮並且自己出錢買時段到廣播AM中華之聲推廣音樂,起初從唱客家民謠開始,慢慢的有上臺的活動 (如: 晚會等等),就有機會可以發表自己的民謠歌曲,在80年代開始唱流行歌,也曾在臺北、竹東、臺中等三地拿到音樂的獎盃。劉先生是兼具教導國語、客語、閩語三聲道的歌謠老師,現在則在劍潭國小教授客家歌謠,教導學員們唱傳統山歌、平板、小調,與班長陳憶萍女士有著相同的信念,希望讓客家文化藉由音樂的傳揚達到永續傳承目的,也讓客家山歌之美能攝人心弦。   劉俊明先生不僅在客家文化、演藝圈有相當名氣的發展,他還自行開創了柔的戀美妝系列產品、開了宇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宇淞影視傳播有限公司,當初開創的初衷來自於劉先生認為:教歌教到最後還是教歌、唱廣播唱的最後還是唱廣播,他想留點東西給家人和小孩,於是開始研究化妝品,目前柔的戀美妝系列產品包括:洗顏霜、面膜、去角質、卸妝、除皺紋的、撫紋霜、BB霜等,劉先生並在FM97.1的大漢之音~快樂人生和FM89.9勞工之聲~勞工一級棒做節目,劉先生對於做節目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秉持著親切感且據說服力,讓老一輩的人家會自然而然相信他,而且做節目不要用抓的,是要用撈的,從中間年齡層30到40歲開始往上撈,除了撥客家山歌,偶而也要年輕的流行歌,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內容,不僅可以留住老顧客也可以吸引高級知識分子收聽。   對於客家文化方面的保存和藝術的推廣,劉先生覺得:要記得飯不是一個人需要去吃,不要吝嗇分給別人,老一輩的要不吝嗇的教導年輕一代的,也讓年輕人看到前途在哪,才會肯來學,也才會繼續傳承下去,另外,不可以將客家文化交由客家話講不正、也不懂客家文化根本的人。在音樂方面,客家民謠應該要簡化,好比歌仔戲一樣前奏和間奏都不長,客家歌曲簡化就要像歌仔戲般,間奏和前奏都縮短,這樣一來要表達的東西會越多,也會更符合現代化。在文字方面,客家文化如果要保存,不要創造文字,要統一相同的文字,如:通用於繁體字,不管閩南語、客家語、或是國語都是使用繁體字,採用相同的文字只是有不同的發音,如此一來可讓客家文化平實且淺而易懂,並且達到傳承的成效。 英文、日文、閩語、客語 客家歌謠、閩南歌謠 客家流行歌曲 臺北、竹東、臺中等三地拿到音樂的獎盃
劉秀鳳   臺灣光復後,沒有了異族統治的陰雲,客家民間風俗和戲曲走向鼎盛時期。但是盛景不長,隨著電臺和電影電視的出現,現代電子傳媒進入人們的生活,部分農村也漸漸都市化,傳統的民俗文化生活更為萎縮。很多戲班經歷了從內臺戲到演外臺野戲、到最後接戲收入太少導致無法營運而關閉。到本世紀初以老牌方式經營而尚存的戲班已經寥寥無幾,而且普遍出現老人家演戲給老人家看的現象。傳統戲曲如何在民間走下去是個普遍又嚴峻的問題。   有趣的是,在這樣不容樂觀的局勢下,2003年卻有個客家小戲班在竹北創立,它就是「新樂園戲劇團」,而創立者還是個六年級的小女生,她就是劉秀鳳。   看一下「新樂園」創立後的短短幾年間,已經榮獲了好幾項殊榮,如2005年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徵選為客家戲曲優良團隊、2006年獲新竹縣文化局扶植團隊、2006年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徵選為客家戲曲優良團隊、2007年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徵選為客家戲曲優良團隊…   劉秀鳳是怎麼做到的介幾年來「新樂園」不僅沒有萎縮,還漸漸壯大,越來越顯現出活力。一切都源自一顆喜愛傳統戲曲的心。   劉秀鳳不是藝人出身,沒有唱過戲也沒拉過弦,她本是個從元培醫專畢業的醫護人員。從小就喜愛傳統戲劇的她,看著戲班子漸漸沒落,十分擔憂。她了解新生代的生活方式,認為戲班的演出模式需要因應時代的生活而轉型。於是在創立「新樂園」之初,她就確立了劇團要以「精緻化」、「劇場化」、「多元化」為目標發展。   現在的「新樂園」老、中、青俱備,一來可以留住老觀眾;二來可以讓老演員將民間互動演出的靈活經驗傳承給青年學院派演員;三來也可以吸引年輕族群的觀眾。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一個具有「在地的」、「民間活力」傳承精神,且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型劇團。   「新樂園」不僅參加各種演出活動,到電視臺錄製節目,還積極展開戲曲人才培育計畫。劉秀鳳還把自己十歲的兒子郭亦維也培養成一個樂手,擔任後場鑼鈸手的演出。   在「新樂園」的舞臺上,從三腳採茶戲、改良大戲到自己編排的新戲都透露著客家戲的原味,讓觀眾看得投入又忘情。
陳居順   1959年,臺灣電力公司的電線桿慢慢延伸至濱海和山區,電力傳播媒體開始進入普通人的生活。1960年代大多數人都愛聽電臺,有能力買收音機的一定要添置一臺,也因此興起了很多電臺。像苗栗中廣臺、新竹臺聲電臺等等。後來很多電臺和藥商合作,藥商組織戲班幫電臺做節目,電臺就拿時間給藥商做藥品廣告。這樣一來一去都賺很多錢。   苗栗中廣臺主要是和大中華製藥廠的老闆合作,當時的大中華戲班是最有名的賣藥劇團,還時常公演,很多著名藝人都曾經加入過。而和竹南天聲臺合作的戲班則是「牛車順歌劇團」,曾先枝、莊玉英等知名藝人曾搭過此班。   號稱牛車順的團長名字叫陳居順,是閩南人氏,最早他是從事駕駛牛車的工作,所以被稱為「牛車聲」,而「牛車順」則是「牛車聲」的諧音。以前鄉間的基礎建設水準很低,連碎石路都沒有,常常只有連接著「牛車路」,是趕牛的車子常常經過而壓出的泥路。陳居順早年拜師學了三腳採茶小戲,而「牛車順歌劇團」存在的年頭比電臺賣藥時間還要早個幾年。1950年代末,「牛車順歌劇團」常常在大湖鄉地區的小劇場做小型公演,看的人很不少,由於接近湖口營區,很多阿兵哥閒暇時也愛來這看戲。   電臺賣藥時期,陳居順便成了中盤商,一邊向藥廠批發中藥品,一邊經營歌劇團,在竹南天聲臺錄製採茶戲和歌仔戲節目。當時戲班子白天錄節目播放,晚上就下鄉間演三腳採茶戲,演戲的中間都會穿插各種妙口生花的藥品廣告,賣藥的利潤演員都可以分紅。「牛車順歌劇團」分唱歌仔戲的歌仔戲班和唱採茶戲的客家班,規模不小,錄音還要分批。當時民間娛樂少,每逢賣藥都會興起一堆熱鬧,很多愛看戲或者看熱鬧的人都會聚集起來,生意於是非常好。演員領月給,薪資是每月六百,加上下鄉去做戲賣藥,一個月可以賺兩千五百元左右,算是薪資優渥。「牛車順」也做「齣仔戲」,是像連續劇一樣要連演很多的採茶戲,下午、晚上各一齣,演一段時間,戲布簾就會放下來開始做賣藥廣告,大家愛看戲,賣藥生意就自然好。陳居順賺了很多錢,「牛車順歌劇團」被稱為一代賣藥天團。   但是賣藥熱沒有持續很久,劇團發生命案,陳居順被抓去關了十五年。出獄後他重整「牛車順歌劇團」,但是已經是個小戲班了,甚至後來還改演過雜技。陳居順後來還賣過錄音帶。當年的榮景不再,老戲迷們現在只能在電臺的懷舊節目中聽到「牛車順」當年錄製的節目了。 「牛車順歌劇團」班主
鄭榮興   民國四、五十年代是客家音樂戲曲的興盛時期,大大小小的八音班、戲班常穿梭於各種喜慶廟會的場合。鄭榮興先生就是出生於這段客家音樂戲曲文化在民間尤其活躍的時期。   作為傳統的客家音樂戲曲家庭,鄭榮興從小就深受客家音樂薰陶,跟隨祖父母學習各種民族樂器,包括嗩吶、二絃、揚琴等,五、六歲就開始跟隨祖父的陳家八音團演出。由於音樂天份出眾,鄭榮興成年後的學習取向都是以音樂科系、音樂研究所為目標,甚至遠赴法國巴黎第三大學東方語言學院博士班深造。留學歸國後,鄭榮興開始致力於推廣客家戲劇,他的恩師許常惠教授成立了「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因緣聚會要榮興回家鄉邀請舊時的慶美園成員重組「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參加臺北市藝術季演出造成轟動,因此獲頒八音與客家戲兩項薪傳獎的殊榮。   早期政府對客家民間傳統文化還不曾有保存上的規劃,當時的文建會對於客家傳統戲曲也沒有任何補助款項,但鄭榮興先生已先於當局,自覺地開始重振八音與採茶戲計畫。「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在各地演出獲得迴響後,他便想趁勢開班授徒,卻獨缺資金。在他與許多關心客家文化人士的極力爭取下,文建會才同意客家採茶戲的藝生傳習計畫,也因此培育出上百位優秀的藝生,得以在國家劇院與各地巡迴演出。除此之外,鄭榮興亦投入各類客家民間音樂的演化和發展的研究工作,此類著作有《臺灣客家八音的變遷》、《苗栗縣客家戲曲發展史》、《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研究》、《臺灣客家改良戲音樂初探》、《臺灣客家音樂》、《苗栗地區客家八音音樂發展史》...等。另外鄭先生也專心於客家音樂的創作,另有多部音樂專輯作品及戲曲音樂創作作品發表。   現任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教授的鄭榮興,一直努力挽救逐漸凋零的客家傳統文化。他認為客家音樂的八音其實是很寶貴的,並且八音沒落後很多樂師失去了可生存的發展空間。鄭榮興也感慨義民祭的祭典沒能好好保存,許多客家人甚至不了解義民祭的各項祭典所代表的意義為何,如果能回復傳統,以原有的面貌並結合客家音樂與戲劇舉辨祭典活動,將會是臺灣獨一無二的珍貴傳統文化資產,對於客家文化的自我認同和發展旅遊業極為有益。而客家採茶戲因為臺灣的經濟、文化和老百姓的心理需求導向,發展成為現在的「改良大戲」,是臺灣真正「土生土長」的戲劇,與大陸的山歌劇已完全分野。鄭榮興先生期許客家文化能針對其獨特性好好規劃發展,如此將能找回民國四、五十年代的客家民間戲曲的風光,重現客家傳統風俗文化的人情趣味和生命力。 1.81年 5月 民族音樂叢書畫(第三輯)---潘玉嬌的亂彈戲曲唱腔 2.83年 3月 臺灣客家戲劇的現況與展望(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3.86年 8月 民族音樂叢書畫(第八輯)---邱火榮的北管後場音樂 4.87年 4月 淺談臺灣客家採茶戲之「棚頭」(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 5.87年 4月 臺灣民俗技藝之美(三臺灣客家的音樂 6.87年 6月 客家戲曲身段教材(基礎身段篇) 7.87年 7月 論文「羅生門演出的話」 8.88年 1月 論文「從傳統走來」 9.88年 5月 論文「臺灣北部客家八音的變遷─從陳家八音班的家族記憶與個人經歷說起」 10.88年 5月 臺灣客家八音的變遷 11.88年 6月 苗栗縣客家戲曲發展史/田野日誌、論述稿 12.88年 6月 客家三腳採茶戲身段教材(旦角身段基礎篇) 13.88年 6月 論文「重燃戲曲教育的聖火」 14.88年 9月 彈音論樂-客家音樂的「管路」與「線路」(音樂演出與音樂研究學術會議論文集) 15.89年 1月 民族音樂之傳承與推廣 16.89年 4月 苗栗地區客家八音音樂發展史:由苗栗陳慶松家族的民俗曲藝探討之「論述稿」 17.89年 4月 客族曲藝--苗栗地區客家八音音樂發展史:田野日誌 18.89年 10月 臺灣北部客家八音的包容性 19.89年 12月 臺灣採茶小戲及其特色 20.89年 12月 客家戲基礎唱腔選 21.89年 12月 客家三腳採茶戲選讀 22.89年 12月 客家大戲選讀 23.90年 2月 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研究 24.90年 8月 論三腳採茶戲十大齣(客家文化月) 25.91年 2月 傳統音樂之美 26.91年 7月 臺灣客家改良戲音樂初探 27.91年 7月 論文「開創戲曲教育的新天地」 28.91年 7月 論文「巴黎第三大學,索邦學術研究核心」 29.91年 10月 傳統客家歌謠及音樂系列(採茶腔、山歌腔、小調、客家八音、客家亂彈戲曲唱腔) 共五輯 30.92年 3月 論文「百年歌仔新風貌」 31.92年 9月 論文「臺灣歌仔戲藝術教育—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歌仔戲科概況報告」 32.92年 10月 客家三腳採茶戲十齣共五輯CD 33.92年 12月 鄭榮興音樂專輯(壹、客家八音系列;貳、嗩吶唱歌仔戲)共二輯CD 34.93年 1月 論文「劇場藝術的宏觀視野」 35.93年 5月 臺灣客家音樂 36.93年 9月 臺灣傳統戲曲 37.93年 10月 客家電視臺人才培育與節目品質管理(以傳統戲曲表演人才培訓為例) 38.93年 12月 鄭榮興音樂專輯(參、客家八音系列;肆、嗩吶唱歌仔戲)共二輯CD 39.93年 12月 傳統客家戲曲《錯冇錯》(上、下兩集) 40.93年 12月 臺灣客家族群史【學藝篇】 41.94年 12月 「從苗栗發聲」專輯音樂CD採茶大戲篇客家《郭華郎買胭脂》戲曲(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42.94年 12月 鄭榮興音樂專輯(伍、客家八音系列;陸、嗩吶唱採茶戲)共二輯CD 43.94年 12月 傳統客家戲曲《大宰門》(上、下兩集) 44.95年10月 論文「臺灣戲曲學院成立‧傳統戲曲教育啟新頁」 45.95年12月 鄭榮興音樂專輯(柒、客家八音系列;捌、新三仙會)共二輯CD 46.95年12月 傳統客家戲曲《人魚傳說》(上、下兩集) 47.98年 4月 論文「從臺灣戲曲學院到一般學校培育學生藝術專長芻議」 1.「76年,分別獲得教育部頒發「民族藝術薪傳獎」音樂類及戲劇類獎項 2.81年,分別獲得教育部頒發「民族藝術薪傳獎」音樂類及戲劇類獎項 3.81年,獲教育部頒發社會教育有功人員「參等教育文化獎章」 4.84年,獲教育部頒發「保存發揚客家文化深具貢獻獎」 5.88年,獲全美客家臺灣文化基金會及北美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頒發「一九九八年客家臺灣文化 獎」 6.88年,獲美國加州政府教育局頒發「教育文化交流貢獻獎」 7.89年,以「苗栗縣客家戲曲發展史」圖書二冊獲行政院新聞局頒發「金鼎獎」藝術生活類獎項 8.92年6月,獲教育部九十二年度優秀公教人員(機關首長) 9.92年,獲行政院新聞局金曲獎入圍 10.93年,獲行政院新聞局金曲獎入圍 11.94年8月5日,獲行政院謝長廷院長頒發戮力推動客家事務、發揚客家文化感謝狀 12.94年8月7日,獲陳水扁總統頒發教育百人團獎座 13.97年,獲行政院新聞局第19屆金曲獎入圍
范連生   日治時期曾有過一件臺灣音樂戲曲史上的重要事件:1914年日蓄唱片公司臺北出張所的岡本太郎先生,邀請北部客家藝人共十五人遠赴日本東京錄製唱片,歷時數年,錄製共59張客家曲盤,包括八音、北管、山歌小調、三腳採茶戲、改良採茶戲等,留下珍貴的資料。而這臺灣第一代赴日錄音的十五位表演者的名單中,有一位范連生,出自著名的關西「范家八音」(即現在的「關西祖傳隴西八音團」)。   當時日本人並不很分得清楚閩南話和客家話,這些客家曲盤中也混有一些閩南戲曲,如「點燈紅」,就是一張閩南車鼓陣的唱片。車鼓表演是由丑和旦表演的歌舞,兩人互相對答,即興演出,有鼓樂伴奏。這張「點燈紅」一開頭就用閩南語唱道:「正月點燈紅,點阿點燈紅……」。參加錄製的藝人是林石生、范連生、何阿文、何阿添等。   范連生是八音高手,也能唱採茶戲。目前可見他參與錄製的作品有《一串蓮╱大開門》(八音)、《茶郎歸家(上)(下)》(傳統的三腳採茶戲)、《懷胎╱小開門》、《高山流水╱二錦》、《緊通╱大五對》、《漢中山╱十八摩》、《開金扇╱黃金娘》、《九連環╱算命歌》、《大開門舊╱十八摩》、《盤茶頭(上) (下)》、《海棠山歌對(上)(下)》、《八角日落(上)(下)》、《三仙會(上)(下)》(北管)、《病子歌(上) (下)》(山歌小調)、《相罵歌(上) (下)》、《三伯英臺(其一)~(其四)》、《小調╱五更鬧╱彩連歌》(山歌小調)(日蓄飛鷹)…等專輯。   赴日錄音歸來以後,范連生沉寂了一段時間,直到弟子的「范家八音」1939年在美樂和勝利唱片錄音,才又復聽見他出現在唱片中。 作品 《一串蓮╱大開門》(八音)、《茶郎歸家(上)(下)》(傳統的三腳採茶戲)、《懷胎╱小開門》、《高山流水╱二錦》、《緊通╱大五對》、《漢中山╱十八摩》、《開金扇╱黃金娘》、《九連環╱算命歌》、《大開門舊╱十八摩》、《盤茶頭(上) (下)》、《海棠山歌對(上)(下)》、《八角日落(上)(下)》、《三仙會(上)(下)》(北管)、《病子歌(上) (下)》(山歌小調)、《相罵歌(上) (下)》、《三伯英臺(其一)~(其四)》、《小調╱五更鬧╱彩連歌》(山歌小調)(日蓄飛鷹)…等專輯。
陳寶蓮   民國五十三年,客家民謠研習會和中廣苗栗臺在苗栗縣立音樂臺聯合舉辦了「第一屆山歌、客家民謠比賽大會」。這場劃時代的歌唱比賽,現場觀眾數萬,盛況空前。之後一時間造成了山歌比賽熱,很多地區都舉行了大大小小的山歌比賽,出現了很多山歌冠軍和好手。陳寶蓮即是1960年代在竹東的山歌比賽中獲得過冠軍的女歌手。   陳寶蓮是1940年代出生於新竹北埔的客家人。在獲得冠軍後不久,她加入了竹東人成立的「竹東後備軍人客家民謠隊」,主要成員都是竹東山歌比賽優勝者,當地一些有名的山歌好手都有參與,如彭登科、徐木珍、魏勝松、黃榮泉等,有的歌手同時也是著名樂師。歌謠隊在全省的客家庄巡迴演出,所到之處大受歡迎。   成立於1959年的月球唱片公司是客家歌謠出版界的主力廠商,老闆是閩南人,主要出版的有聲產品包括國語流行歌曲及傳統之南管、北管、八音等。客家山歌熱延燒之後,月球唱片看到客家歌謠唱片市場的潛在利潤,在1975~1981年間,推出客家音樂相關的唱片一百多張。內容包括山歌和三腳採茶戲、改良採茶戲,大多賣得不錯。山歌唱片的部份,很多都是找當時熱門的山歌比賽冠軍和好手們錄製的,陳寶蓮也是其中之一。      月球唱片公司出版的客家民謠系列裡即有陳寶蓮的作品,如《青春桃花開》、《十想無錢歌》(客家民謠第57、59集),還有之後出的「客家歌仔戲」系列,陳寶蓮參加錄製的有《老山歌》、《相罵歌》、《相褒歌》、《十勸郎歌》等專輯。另外愛華唱片也為陳寶蓮錄製過作品,如《才女寶蓮會木珍》、《談情交情唱愛情》(客家民謠第5、8集)。 作品 《青春桃花開》、《十想無錢歌》(客家民謠第57、59集),還有之後出的「客家歌仔戲」系列,陳寶蓮參加錄製的有《老山歌》、《相罵歌》、《相褒歌》、《十勸郎歌》等專輯。另外愛華唱片也為陳寶蓮錄製過作品,如《才女寶蓮會木珍》、《談情交情唱愛情》(客家民謠第5、8集)。 1960年,在竹東的山歌比賽中獲得冠軍
彭阿增 彭昌增別名彭阿增,因時人多稱呼其為「彭阿增」;又別名「范阿增」,因戶籍謄本誤繕為「范阿增」,後彭昌增後代於鳳林鎮公所工作時,又把彭姓回歸做范姓。 彭昌增之母陳細妹原為彭家童養媳,因未嫁而其未婚夫已卒,故招贅范琳健。范琳健與陳細妹育有四子,彭阿增為其長子。范氏祖先在大陸時期及嫺習八音,遷居臺灣已七世,世世皆傳習八音。 范琳健有子四人,其中長子彭昌增、二子范揚能、四子彭昌維都學習八音,三兄弟且曾同時受邀赴日灌錄唱片。 1907年日本設立了第一家唱機唱片公司「日美蓄音器(留聲機)商會」, 1910年改名為「日本蓄音器商會」,簡稱「日蓄」,該公司同時在臺灣臺北城內設立出張所,由日人岡本先生承辦業務,此即後來的臺灣「古倫美亞唱片公司」。1908年起,臺灣報紙上已經有日本的留聲機及唱片廣告的出現。 「日蓄公司」的岡本先生,為了在臺灣推廣該公司所出品的留聲機業務,以臺灣人錄臺灣的音樂為前提下,在1914年4月帶領了林石生、范連生、何阿文、何阿添、黃芳榮、巫石安、彭阿增等15名臺灣客籍藝人赴日本東京參觀「大正博覽會」及灌錄臺灣第一批唱片的行程,15人在「大正博覽會」會場亦見識了一座大型留聲機,留下終生難忘的經驗。 第一批的第一張,便是這張一串年,也從這裡開始,揭開了臺灣唱片發展的序幕。臺灣出現的第一張唱片是客家的,這是客家人引以為傲之處。這批客家藝人為客家唱片及臺灣的唱片留下了珍貴的歷史紀錄,更為臺灣帶入留聲機唱片的時代。 這15位客家藝人共陸續錄製了59張客家曲盤(唱片),其中包括客家八音「一串年」、「大開門」 …、北管「三仙會…」、山歌小調「病子歌」、「五更鬧」…、傳統的三腳採茶戲「茶郎歸家」,及改良採茶戲「三伯英臺」…等,範疇甚廣,雖然唱片圓標僅列出7位,但依據當時報紙對此活動的報導,可知有15位藝人赴日錄音,而且全是男性。 在1914-1925年間,市面上僅有這15人所灌錄的59張飛鷹唱片而已,可見其在臺灣音樂史的重要性。 彭昌增後來搬到花蓮,聽說在那兒有教學生,好像叫彭細枸,班名印象中叫「鳳林八音班」。
劉金宏   劉金宏出生於屏東,後遷至苗栗頭份,從小就非常喜歡唱歌,家人也支持他參加比賽,中學時就展現歌唱方面的長才,常常參加地區性及全國性的歌唱比賽,屢次奪冠,可說是歌唱比賽的常勝軍,大大小小比賽至今已經得過上百支獎盃,輝煌的獎績,實在是很少人能望其項背。   劉金宏就讀潮中中學時,因興趣而參加歌唱比賽,竟得到冠軍,因此產生了信心,在好勝心的驅使下,也開始研究歌唱的技巧,當時的劉金宏並沒有拜師學習,全都是靠自己多聽多學,從基礎開始學習,鑽研歌唱高手的長處,並且到處比賽,增加臨場演唱經驗與舞臺的表演經驗,為其歌唱實力打下扎實的根基。也許是興趣加上天賦使然,還有劉金宏的強烈的求勝心,讓他贏得了三立臺灣電視臺舉辦的 21世紀新人歌唱排行榜的冠軍。   劉金宏退伍後,進入高雄煉油廠,服務3年後轉至中油石化頭份廠,於是舉家由南部搬遷至苗栗頭份客家庄,朋友知道他喜歡唱歌,便邀他四處比賽,當時擔任領班的劉金宏,常利用休假,和朋友一行人至臺北,花蓮,屏東全省各地比賽,劉金宏表示經過這些大型的比賽場合,豐富了他的舞臺經驗,也贏回許許多多的獎座。由於是歌唱比賽的常勝軍,只要參加比賽,一定抱回大獎,劉金宏認為應該把機會讓給後輩,提攜後學,於是近年來幾乎不參加比賽,如此讓賢的精神實為難得。   劉金宏的愛女劉平芳小姐是客家流行歌曲小天后,她從小就聽父親劉金宏唱歌,耳濡目染之下,也對於唱歌有興趣,於是劉金宏決心栽培劉平芳,請來歌手陳盈潔、陳小雲的老師李文通先生教導劉平芳,對歌唱也頗有研究的劉金宏,也藉此學習李文通老師擅長的歌唱技法。某天,從廣播電臺聽到三立電視臺 舉辦新人歌唱比賽,劉金宏心想參加過這麼多比賽,電視臺的比賽不如也去試試看身手。比賽時,劉金宏說他是客家人,堅持要以母語參賽,當時評審一聽之下,為之驚艷,意想不到客家歌曲竟可以這樣好聽,不僅歌藝受到評審的肯定,堅持演唱母語的精神更是獲得評審的讚許。經過嚴苛的12關挑戰,屢屢遇到實力強勁的挑戰者,劉金宏皆從容應對,終於抱回 <21世紀新人歌唱排行榜>的冠軍。之後加入三立電視臺成為基本歌星,雖然也有唱片公司有意替劉金宏出唱片,但都被劉金回絕,退休後的劉金宏將生活的重心轉至教導歌唱的領域。   劉金宏認為人與人之間能用歌聲打動對方,無形之間就能拉近感情。人人都喜歡唱歌,也許因時間無法配合或種種的因素無法如願,但願喜歡歌唱的朋友在百忙當中抽出一點時間,無論男女老幼,劉金宏老師都很樂意的去教,願能讓歡樂充滿人間。只要有人邀請劉金宏老師教唱,劉金宏都會全力以赴,也希望可以把他一身所學,與自己研究得來的成果,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對唱歌有興趣,喜歡唱歌的人。 客家流行曲 演唱與教學 竹東客語流行歌曲比賽 冠軍 國語流行歌曲比賽 冠軍 82年三立電視臺 21世紀新人歌唱排行榜 冠軍
林春榮   江湖賣唱藝人林春榮1930年生,屏東新埤人氏,偏名林貴水。父名林子祥,母親名林梁玉妹,家族中並無習音樂的長輩。林春榮二十歲時娶了賣藥老闆黃阿康的女兒黃阿梅,幾年後遷居苗栗。林春榮除了向岳父討教一些唱山歌的技巧,還專門拜師學藝,他的老師是有名的江湖藝人陳火添。陳火添很會唱平板調,教了林春榮很多勸世文的唱腔技巧,也傳給他一些拉胡琴的技巧。林春榮自此開始和妻子一起賣唱兼賣藥,過起跑江湖的生活。   五十年代初,電臺開始流行,幾大電臺都和藥廠老闆合作賣藥,除了做廣告之外,還組織了「大中華戲劇團」等戲班,聘請了當時很多當紅的藝人,白天在電臺錄製節目,晚上下鄉演野臺戲賣藥,因而在戲劇界興起一股賣藥的風潮。還有一些藝人自行組小戲團下鄉演戲的。但這些都不同於林春榮的賣藥賣唱方式。他和妻子黃阿梅夫妻倆以做「撮把戲」的方式,也唱些採茶小戲和勸世文,主要賣外傷藥、補藥酒、正露丸等,夫妻倆個過著這樣的賣藥生活前後共有二十五年之久。   五、六十年代,客家山歌比賽風行,林春榮也去參加了很多比賽,他嗓音高亢嘹亮,令人印象深刻,故得獎無數。當時很多唱片公司都找歌唱比賽得獎的參賽者去錄製唱片,林春榮也在列。他錄製了不少作品,主要有勸世養子歌、醒世修行歌>上下集等,近年發行的<傳統客家歌謠及音樂──採茶腔系列中亦收錄他唱的「平板」、 勸世文和說恩情。   林春榮共有七個孩子,目前孫子輩有二十多人,可謂多子多孫,現在他已經退休,住在苗栗縣三義鄉安享晚年生活。 勸世文的唱腔技巧以及胡琴
黃清雲   自廣東省來臺的客家先民將北管帶入臺灣以來,民間自己組織起來的北管社團就伴隨著民俗活動而普遍存在。在開發較早的區域,伴隨著廟宇的興盛而組建的業餘北管子弟團眾多,很多社團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有固定的團址和定期的練習、祭祀、演出活動。全盛時期一個縣域即有五、六十個這類北管團體,而隨著電臺、電影、電視、電腦網路等現代傳媒的相繼出現,鄉村生活也漸漸城市化,人們的娛樂生活內容已經非常多元,傳統的戲曲表演漸漸沒落。目前仍有持續在活動的民間北管子弟團也非常少見了。   桃園市的北管子弟班「鈞天社」的歷史即非常悠久,早在1899年就已創立,目前的社長是黃清雲先生。   黃清雲生於民國二十四年,年輕時向林青山學習北管。他很早就加入了「鈞天社」,從前任社長蔡棋手上接下這個子弟班。「鈞天社」最早是徐朝金與徐阿炎發起組織的,創立的目的是為了景福宮的慶典活動,因此「鈞天社」的活動都設在景福宮內部。黃清雲接下「鈞天社」後,長期擔任社員的北管教學工作。目前社員有一百多人,平均年齡在五十歲,有老齡化的現象。每天晚上社館都有開放給社員練習,而每天只要有社員來,黃清雲都會教。民間的北管活動漸漸減少後,「鈞天社」的演出也不再包括前場部份,黃清雲也不再教北管唱腔了。目前的社員練習內容都僅限於樂器的演奏。黃清雲教的曲牌有《三仙》、<鬧虎彩>、<慢風入松>、<緊風入松>、<浪淘沙>、<月眉詞>、<普天樂>、<雙鳳記>、<玉芙蓉>、<金葫蘆>、<大甘州>、<甘州歌>、<尾犯詞>等。   現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七日迎「景福宮」開漳聖王、三月三日中壢慶典、六月二十四日西秦王爺聖誕、七月十四日放水燈遊街、十一月二十六日水醮,黃清雲都會帶著社員,把老一輩熟悉的北管音樂再次送上街頭。 表演曲目 《三仙》、《鬧虎彩》、《慢風入松》、《緊風入松》、《浪淘沙》、《月眉詞》、《普天樂》、《雙鳳記》、《玉芙蓉》、《金葫蘆》、《大甘州》、《甘州歌》、《尾犯詞》等。
蔡晏榕   蔡晏榕是個很特別的女孩。一般演戲的場子,後場都是些男性樂師。蔡晏榕不僅僅是個後場女樂師,而且還擔任武場頭手鼓。要知道一齣戲唱的好不好,頭手鼓是個關鍵。蔡晏榕目前是「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新一代樂師中的佼佼者。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前身是「慶美園」,由鄭榮興教授的祖母鄭美妹所創,後一度關閉,1986年方由鄭榮興重新建立,以圖重振客家傳統採茶戲。但新的劇團不同於老的戲班,鄭教授邀請了一些菁英演員組成劇團,以「精緻、傳統」的理念為基準,將客家戲曲推入國家戲劇院,甚至到國外巡迴演出,進行國際文化交流。   蔡晏榕不僅僅是「榮興劇團」的後場頭手鼓,而且還是「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的樂師,長期隨團作各項民間演奏活動和純音樂演出,在年輕一輩中算是經驗非常豐富的。   蔡晏榕畢業於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的傳統音樂科,學了好幾年揚琴和中國戲劇音樂。自學校畢業後她又考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主修北管的鼓、吹。出於對傳統戲曲藝術的執著精神和濃厚的興趣,她進入榮興劇團學習後場和各種樂器的演奏,成為榮興劇團「客家戲曲人才培訓計畫」的第一期藝生。目前她除了常常參加「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和「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的演出之外,還是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客家戲科的培訓教師,也兼任「榮興劇團」的客家戲曲人才培訓教師。   在從事傳統戲曲的藝人普遍老齡化的時代,也有如蔡晏榕這樣以投身傳統戲曲藝術為樂的新一代人才,這對傳統藝術界來說,真是意味著傳承和繁榮的希望。 後場女樂師,擔任武場頭手鼓
陳德秀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招三先生肇始而開了陳家八音傳承的先河,陳家子弟每一輩皆出八音樂師,為臺灣的傳統音樂傳承輸送了大量的音樂人才。陳德秀已是陳家的八音藝術第四代傳人了。   日治時期昭和11年(1936年),陳德秀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三歲時隨著父親陳阿慶和叔叔陳阿冉遷居三灣鄉。從小時候起,家中的叔伯、來往的朋友大多數都是八音樂師,茶餘飯後的話題也都圍繞著八音團的中心展開,吹吹打打的音樂構築了陳德秀的童年生活。陳德秀自小就學習演奏一些簡單的樂器和北管戲唱腔,十二歲就參加父親所組的「八音班」,和很多叔叔一起外出表演,負責打擊樂器和唱北管戲。十五歲後才開始學吹嗩吶和拉胡琴,長期跟著八音團演出。後來電影、電視出現,現代電子傳媒入鄉,部分農村也漸漸都市化,傳統的民俗文化生活萎縮,傳統的八音市場也受到很大的衝擊。1972年陳德秀開始研習本土宗教音樂,如黑頭道士和佛教梵唄的道場音樂,之後就轉而從事道場音樂演奏。1979年,陳德秀遷居竹東鎮五豐里,之後就專門從事黑頭道士的音樂伴奏。   目前陳德秀是「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第一團的成員,常常隨團參加民間的活動和演出,還會參加國內外的八音純音樂表演,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將客家傳統特色的音樂傳遞到世界各地。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因長期積極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目前有團員共約四十多人,表演團隊目前分為二團。一團有鄭榮興、鄭水火、陳忠雄、陳接枝、徐興隆、張士峰、謝顯魁、彭玉坤、陳德秀、鄭天送等人;二團則以年輕新秀為主。
陳接枝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該團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   自1960年代起,電影電視的出現,現代電子傳媒入鄉,部分農村也漸漸都市化,傳統的民俗文化生活更為萎縮,八音表演目前僅限於廟會、喪事以及純音樂的演出。鄭榮興教授以八音藝人兼文化學者的雙重身份,長期積極從事演出實踐與社會活動,帶著「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成功轉型。目前「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不僅僅堅持接民間的場子以保持八音的民間特色,還常常在國內外的大型舞臺以純音樂表演的方式做文化交流,將客家傳統特色的音樂傳遞到世界各地。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現在已經不僅僅是家族性質的樂團,更是收納了很多外族、外姓的優秀樂師。陳家班歷年來廣為講學、四處授徒,因而學徒甚眾,其中的部分優秀者於是進入「陳家班」從事八音演奏的工作。   陳忠雄和陳連枝兄弟就是這樣加入陳家班的。陳連枝生於1958年,比哥哥小十五歲,目前住在苗栗市。開始接觸八音是因為哥哥在廟裡子弟班教學,他也一起去學習。後來連他自己也在廟裡教八音了。最開始的時候學一些北管唱腔和嗩吶演奏,但在子弟班的學習只是能學點皮毛,要真正學好八音還是要進一步研習。於是陳連枝就參加了參加過政府辦的苗栗縣立文化中心客家研習班,當時上課的老師是八音大師鄭榮興。這樣陳連枝經過長年不懈的努力,終於在八音演奏上達到了一定的水準。之後陳連枝隨哥哥加入「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一團,常常隨團四處演出。   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因長期積極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這個獎是陳家班全體藝人共同的榮譽。   「苗栗陳家班」目前有團員共約四十多人,表演團隊目前分為二團。一團有鄭榮興、鄭水火、陳忠雄、陳接枝、徐興隆、張士峰、謝顯魁、彭玉坤、陳德秀、鄭天送等人;二團則都以年輕新秀為主。 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