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rieved from http://data.hakka.gov.tw//od/detail?oid=32AC94BA-F039-4CB4-882E-12F22B8CCFA5 on Tue Feb 24 2015 15:53:09 GMT+0800 (CST) ; 資料集描述: 為系統蒐集、整合、保存、輔導客家音樂及戲劇相關人才名單、影像、作品等資料,,透過統整、資料庫建置方式,提供客家音樂類、戲劇類學識研究及人才資訊。 ; 資料集類型: 原始數據 ; 分類: 文化資產 ; 主要欄位說明: 姓名:name
人物介紹:review
專長:expertise
得獎紀錄:awards ; 資料提供機關: 客家委員會文化教育處 ; 資料量: ; 更新頻率: 不定期 ; 資料集來源網址: http://musicdrama.hakka.gov.tw/ ; 授權方式: 依客委會資料開放平台資料使用規範 ; 授權網址: http://data.hakka.gov.tw/ab/terms ; 編碼格式: UTF-8 ; 計費方式: 免費 ; 資料集提供機關聯絡人: 陳怡蓁 ; 資料集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 02-89956988#541 ; 資料集提供機關聯絡人電子郵件: ha0303@mail.hakka.gov.tw ; 備註: ; 資料集瀏覽次數: 95 ; 資料集下載次數: 60 ; JSON: http://data.hakka.gov.tw//od/data/api/14FBBD5D-4B11-4EFF-8D8B-C7F5341D300C?$format=json

Name Review Expertise Awards
19534563 彭勝雄   彭勝雄是勝拱樂歌劇團的團主,為一客家戲班,劇團在營運之始多半在桃園中壢登臺演出,同時也將表演開拓至中南部一代,勢力範圍愈漸擴增,其表演的內容與型態也就跟著各地方的風土民情有所變通與更改,依其當地人不同的喜好做適當的調整劇目,例如在南部地區時多半演京劇,在北部的桃園、中壢、苗栗一代就以客家大戲和採茶戲為主要部分。   到了民國七十九年之後,大環境的改變以及觀看傳統戲劇的觀眾逐漸減少,劇團不得不隨之削減在中南部地區的演出次數,而慢慢的將出演地點重心轉往北部,轉以客家戲劇為主要表演內容。民國八十三年,彭勝雄先生和宜蘭的建龍歌劇團聯手合作,企圖以互助的方式拓展劇團的發展,而能有更加順遂的演戲之途;建龍歌劇團負責人呂阿城肩負開拓戲路與接演戲劇的工作,彭勝雄先生則是負責整班帶團到宜蘭實地演出歌仔戲,之後兩團合併,呂茂根掛名團主,彭先生繼續劇團的營運,並有傳承客家戲劇的使命,劇團多次參與比賽榮獲獎項,可見其素質頗高。   彭勝雄先生對於劇團與演都相當用心且認真,確認演出日期和地點後都會抽空實際到場勘驗,並將戲籠等道具布景先行載到演出該處,做好萬全的準備工作,並請其兒黃建銘負責後臺布景與道具等的佈置與規劃,在演員到達前先將燈光、架子、武刀等辦妥以後,演員得以最快的速度適應場地,能夠安心的演出。   彭勝雄先生也常參與演出,劇團擅演三國故事,喜好營造出熱鬧之感,並在其中加入花俏場面與花招元素,頗受歡迎。 勝拱樂歌劇團得獎紀錄── 1.民國七十二年,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北區的優勝 2.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暨舞臺技術獎 3.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的甲等團隊獎 4.第三屆客家戲劇比賽的甲等團隊獎、李蘭香最佳生角獎
19534564 黃秀滿 黃秀滿女士出生於民國二十七年,從小便跟著母親阿玉旦學習戲藝,兩人常同臺演出,小時起隨著母親搭過數劇團,如「中明園」、「泰山歌劇團」、「勝春園」、「新永光」、「新勝園」等等,且曾經在苗栗的「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成立之始予以幫助;阿玉旦從黃玉滿女士小時起便嚴格的教授她關於戲劇的功夫與學問,造就了黃女士成為一位聲音厚實而又風流俊俏的小生,並從旦角唱到生角,其身段之美,體態之俐落有力,唱腔之高超技巧常令人為之傾倒,其觀眾的慕愛之心更是延續至今。   黃秀滿女士後自組「黃秀滿歌劇團」,成立至今大約已有十年之久,戲班裡的成員多為上乘之人選,個個身段皆很了得,如江碧珍、徐義妹、劉秀鳳、田秋香、何秋蘭等。劇團的演出型態以客家採茶戲為首,活動的範圍則遍部桃、竹、苗三縣的客家庄之中。劇團裡頭的演員能夠演許多不同類型的劇碼,例如《薛平貴征東》、《狄青征南》等故事,也因為演出的反應不錯,苗栗頭屋的「嵐雅傳播公司」便邀請劇團錄製一系列相關的錄影帶,以待時人能夠常常回味,包括《才人無貌,恍易多風)、《乞米養狀元 》、《小媳婦未來,不知大媳婦好)、《賢女勸夫》、《梁仙伯與祝英臺》等,可知劇團受到觀眾喜愛不減,戲約不斷,一年之中約有一半的時間能夠登臺演出。      黃秀滿女士非常熱愛演戲,即使目前已達七十一歲的高齡仍然活力十足,對於客家戲劇的熱情毫無削減且對各劇團的始末發展多親切的侃侃而談,她更加期待客家戲劇能夠轉往更好的發展,將這股熱切之情傳達予每個關注文化產業的人, 並且重新讓人認識客家戲劇最原始的原味之美。    黃秀滿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以《孫臏出世》一劇得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得最佳導演獎 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
19534565 林保木   林保木先生擁有十五年的演出經驗,擅長武生與小丑。隨著時代的變化,童年時劇團的光輝與燦爛已經消失無存,深感客家戲曲的沒落,為了將客家戲開創新局,故而成立「景勝客家劇團」。劇團演出時,前場與後場的協調安排,皆為親力親為,期許帶動年輕人的活力。   為了將客家戲曲開創新局,力求創新與突破,無論在編劇、導演、舞臺技術上,都能擺脫舊式客家戲的風格。符合現代人對於舞臺燈光效果需求,在舞臺上加入大型道具,甚至團員以吊鋼索方式演出,帶動戲曲的可觀性,國樂的優雅,西樂的震撼,將兩者不同領域的音樂結合起來,大大地增添感官的享受,服裝上更是創先以現代彩妝技術,融入傳統戲曲,消除原有與觀眾的距離感,使觀眾更貼近演出。並與團主江玉玲的努力下,秉著精益求精的信念,期盼能夠將客家戲曲的表演藝術,推廣到各階層。並積極的推廣客家藝術文化,拓展客家戲曲的欣賞人口。努力使客家傳統大戲在年輕一代中重新紮根。      林保木先生認為,薪火相傳四個字說來容易,要做卻是萬分的困難,在時代的洪流裡,這些傳統的老東西,漸漸地被遺忘在某個時空哩,好像不曾前進似的滯留在原地,慢慢的消失…。因此,劇團最大的願景,不敢說承先啟後,但求共襄盛舉,希望景勝客家劇團的努力有人看見,眼前的工作重點除了老戲曲新包裝的表演方式以外,還有新戲碼的編排,除了打破傳統的演出方式,景勝客家戲劇也願意去嘗試,更接近目前時代的演出,也希望培育出下一世代的新血輪,真的做到承先啟後,薪火相傳,讓美好的傳統戲曲發揚光大,為臺灣本土文化資產盡微薄之力。 1、94度客委會收冬戲徵選入圍 2、94年度帶領平鎮國中客家戲曲社參加全國中小學話劇比賽第三名 3、連續五年(94-98)獲選行政院客委會優良劇團
19534566 張文聰   張文聰先生為新月娥歌劇團成員之一,他負責武生一角,亦同時是當時臺灣早期聞名宜人京班──寶島第一京班之最後一批的「綁戲囝仔」,擁有相當充沛的功夫與實力;由於後來臺灣在戲曲領域逐漸興盛,常有因自身愛好戲劇的戲迷或者是對於戲班的生涯相當嚮往,因此有許多人皆於此時自願性的加入戲班學戲,但是近年來文化事業的轉變以及環境的變動,使得臺灣的傳統戲劇產業日漸式微,關於傳統的綁戲已很少再見到,而自主學戲的情況則幾乎沒有,這樣的情況演變到後來便會造成戲劇演員年齡漸大卻苦無新人加入劇團,得以傳承接續傳統戲劇的演出與文化,除了家庭戲般的緣由使得戲班得以暫緩無人接替的斷層現象,其他各戲班多陷入停滯不前的困境之中。   新月娥歌劇團的團主是范姜新堯,亦為家族戲劇的背景,從父親時代就開始組戲班,並培養學生演戲、唱戲、打擊,二哥也整頓過「藝光」和「新中興」兩劇團,四哥則負責新拱樂歌劇團,並繼續傳授所學技藝。范姜新堯從小便跟著父親學習後場樂器,隨後便在各家的採茶班與四平班擔任後場樂師的腳色;民國八十一年,他將陳月娥的「小月娥歌劇團」買併,並將團名更為「新月娥歌劇團」,至此成立。劇團的演員素質齊全,在各屆客家戲劇比賽多有所收穫。   張文聰先生於客家戲劇中頗有貢獻,他擅演淨角,武生腳色與導演都有所表現,亦憑著其優異的導戲能力獲得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的最佳導演獎,第五屆客家戲劇比賽導演獎及最佳淨角獎,其實力深獲肯定,之後劇團亦得多種獎項,在客家戲劇種團中亦占有一重要角色。 生角 武生 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導演獎 第五屆「客家戲劇比賽」導演獎、最佳淨角獎
19534567 陳秋玉   陳秋玉為新月娥歌劇團的主要演員之一,主攻旦角的角色,出身於三腳採茶戲的戲班,身段技巧皆因其訓練得當而有深厚的底子,不但深受觀眾對於其詮釋之美妙讚不絕口,更在第二屆的客家戲劇比賽中獲得最佳旦角獎,在戲劇界的地位更上一層。新月娥歌劇團主要以客家採茶戲為演出形式,像是《如雙姻緣》、《張世貞下凡》等皆是劇團常演出的劇目,而除了陳女士之外,還有其他如張文聰、陳秋玉、古禮達、黃春平、陳接枝、何玉水、陳桂英、田銀妹、賴海子等客籍演員於劇團中共同為客家戲劇奮鬥,其中張聰文先生即為陳秋玉女士的先生,兩人同在劇團裡扮演一淨一旦,默契極佳。   客家戲劇劇團的出路隨著時代的變遷愈發狹窄,單打獨鬥難以生存,即使擁有素質齊全的眾演員群如新月娥歌劇團亦難有更好的出路,遂產生了聯合各家劇團共同演出的想法,以互相合作的方式組成「客家戲劇班」,但這個想法直至民國九十二年,隨著新樂園戲劇團的成立才真正達成這個理想。聯合劇團成立後,各劇團內的優秀演員藉著合作的關係激盪出更多新奇美妙的火花,將全部的資本全投注於一,戲劇的品質明顯向上拉提,演員名聲也因此更加擴大,而漸漸培養出所謂的「明星演員」,同時也間接提升各團的知名度,觀眾對於這樣質與量兼相當優厚的戲劇演出重新有了觀賞的興趣與關注力,此一聯合劇團的作法獲得演員與觀眾兩方的支持,成為雙贏的新局面。   在新樂園歌劇團之中的明星演員群有葉香蘭、劉雪惠、張文聰、歐雲英、王雲蘭、劉秋蘭等,陳秋玉女士亦包括於其中,以其全心鑽研旦角角色征服更多觀賞者之心,並與其他眾多演員互拚演技,不少知名的資深藝人也受到劇團邀請而參與各大型公演,觀眾爭相目睹這些眾家實力派演員齊聚一堂的優質戲劇,使得客家戲劇的發展重新燃起一絲新的希望,期待未來的發展有更好的走向。 飾演旦角 武場 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最佳旦角獎
19534568 李國雄   李國雄為德泰歌劇團之創始人,他在少年時代因家境困乏便自願性的加入「勝美團歌劇團」,並在其中學習許多關於傳統戲劇的技藝技巧,以京劇為主,亦有客家採茶戲和歌仔戲。在「勝美」的奠基之下,又師承王雲亭、王永生等六人的教導與傳授,李國雄習得一身豐厚的文、武藝,尤以武生著名,在京劇與採茶戲等皆有所長,後更在電影界當了兩年武行,名氣頗大。青、壯年時期與「金興社」班主徐金舉之女徐秋子結婚,並共同於其中演出,長達二十年之久。民國七十九年,李國雄購買戲班演員、牌照、戲籠、樂師、道具等於桃園中壢自組劇團,遂為今日所見之「德泰歌劇團」,除參加廟會祭典的演出外,還盡力爭取電視表演機會以及各式公演與展演,演出內容多為《古城會》、《過五關》、《狸貓換太子》等傳統戲曲。   李國雄在民國八十五年作古後,由其子李正光繼承劇團,繼續發揚光大李國雄對於戲曲藝術的熱愛與熱情;由於演員多為家族成員或親戚組成,年紀多半較輕,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創造力、生命力,對於演出的形式與內容頗有想法與創意,結合新一代的舞臺技術,如吊鋼絲、變景等花式特技增添觀眾看戲之趣,更加入流行樂曲於戲曲之中參雜演出,使之更有現代感,同時亦不失去傳統風貌;在李正光的帶領之下,德泰歌劇團愈漸拓展,年演出約在一百五十棚的數量,演出地點遍及全臺北部、東部、南部客家庄與閩南庄,並於各屆客家戲劇比賽中成果豐碩,得獎紀錄不斷。   李國雄先生憑著對於傳統戲曲的喜愛,從小便習得一身好武藝,到處巡迴演出內臺戲;自組德泰歌劇團後亦繼續在各地演出,好評不斷,其子李正光在客家戲劇上發揮所長,將客家戲曲的美與藝術傳承下去。「德泰歌劇團」是一家庭劇團,每位成員都竭盡心力維護演出的質與量,以客家戲劇道出客家文化的昔與今,並藉此使更多人認識客家之美。 李國雄的武生基礎頗為深厚,文戲則是後來自己學的,後因年紀漸大,以花臉為主。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臺灣客家戲劇比賽戲劇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臺灣客家戲劇比賽甲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臺灣客家戲劇比賽優等獎及最佳技術獎 民國八十四年第四屆臺灣客家戲劇比賽甲等獎及最佳導演獎(王慶芳,已改行) 民國八十五年第五屆臺灣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甲等獎 民國八十六年第六屆臺灣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甲等獎及最佳生角獎(李正光) 民國九十三年客家傳統戲曲徵選榮獲優秀團體獎。
19534569 葉玉妹   葉玉妹是葉黃李妹的女兒,其父即為葉雲保,自組一戲班名為「小玉春」,後來覺得名字不夠響亮,於是改成「文化歌劇團」,在民國六十九年再度更名為「新興社歌劇團」,劇團的演員們以唱四平、亂彈戲為主,後來葉雲保先生將戲班轉賣給彭玉招女士,彭女士將其改名為現在所見的「新興歌劇團」。葉黃李妹是葉雲保的妻子,她是苗栗客家人,也是「新樂社歌劇團」團長劉德水的養女,葉玉妹就是在這樣一個演藝家庭中長大,從小便在父親與母親的薰陶下成長、學習。   葉玉妹女士擅演苦旦角色,藝名又叫小金玉,她曾學習四平戲的技藝,亦曾經搭臺北戲班共同演出,因之而頗有名聲,現在在徐淑裕歌劇團(又稱新明歌劇團)中固定演出。徐淑裕歌劇團於民國八十三年成立,其團齡可說是現在眾多的客家劇團中最輕的一團,其團的班主徐淑裕因前夫的關係而與戲劇有了連結,開始學習演戲與唱戲的技巧花招,並曾搭多團演出,如金輝社歌劇團、德泰歌劇團、新美蓮歌劇團、雙美人歌劇團等,並在因緣際會之下有了暫管團務的機會,而有了自組戲班的念頭,終於到民國八十三年年底組成了徐淑裕歌劇團(後改名為新名歌劇團),並以此為出發點,到各處接演戲劇演出,多半中壢、竹東、瑞芳、高雄、花蓮演等地,閩南與客家戲兼演,型態多變,劇團常見的演出戲目計有《血海深仇》、《海公案》、《雙姻緣》、《鴛鴦樓》等。   葉玉妹女士從小時起就因其演藝世家的背景受到專業演藝技巧的磨練,其聲音、身段、唱腔皆有其實力,而在徐淑裕歌劇團中更將其所學發揮而出,其苦旦形象深植人心。 飾演苦旦
19534570 余德芳   余德芳先生於民國三十一年出生,他從事演戲、唱戲的事業至今已長達四十餘年,曾經扮演過丑角、武生、花臉等角色,現在則是專攻老生和淨角,其老生演來栩栩如生、非常有其韻味,常令觀賞者印象深刻;他曾經在戲院裡擔當電影技師的腳色,而其妻子則為戲劇演員,互相配合,但之後他卻放手電影技師之路而轉往鑽研客家戲劇的演藝事業,開始學藝,初時因其年齡較輕而專攻武生一角,到了年紀較大時則改往專攻花臉、老生等角色,皆有所詮釋的當之妙處。余德芳先生在表演時常可見其最大特色──口才絕佳,或唱或唸都相當清晰而毫不含糊,他的代表可算是飾演公末白鬚老生一角,其在初演時的表情詮釋的十分迷人,而又拿捏得當,現於龍鳳園戲劇團專職演戲末角一職。   余德芳先生除了在龍鳳團戲劇團中專職演出,他亦有在徐淑裕歌劇團固定演出,也曾在黃秀滿歌劇團參與戲劇表演,因耆老生一角十分了得,深為觀眾所喜愛。其中《康熙君造木橋》即有余先生的演出,故事情節大致為一男一女因偶然之關係被順治所拆散,女方進宮成為後宮妃子,男方則皈依佛門、拂袖而去。女方入宮之後生下男方親骨肉,之後也為順治生女,而轉眼間十八年後,順治與鄭芝龍征討鄭成功戰敗饋亡,女方此時已為太后,前往寺廟會見男子,康熙想暗自於候保護其母,卻不料看見母親的過往情夫,義憤之下殺了男子,後又發生一連誤解事件,故事含悲而終。簡言之,此劇的情節發展並非因著史實展演,但其新穎之處最為動人,余德芳先生於此劇中即是飾演鄭成功一角,其演技之自然、聲音之有力,實可見其功夫之深厚。 飾演丑角 飾演武生 飾演花臉 飾演老生 飾演淨角
19534571 田銀妹   田銀妹女士曾加入徐蘭妹組成的新永光歌劇團,徐女士在年少時對於客家戲劇相當喜愛,常上戲院看戲,有緣結識了來自苗栗的黃長妹,兩人有感情誼堅定而結為姐妹,並因而展開一連串與戲劇界有著緊密關聯的大半生涯;徐女士至民國五十一年自組新永光歌劇團,憑著其對於客家戲劇的熱情與獨到的欣賞眼光,將劇團領導的有聲有色,在早期電視還尚未普及的年代多半以內臺戲的演出為主軸,頗受觀眾歡迎,得到很大的迴響。後期電視開播以後,傳統產業受到很大的打擊,觀看內臺戲的群眾逐年遞減,劇團走向便轉往外臺戲的演出為重,到當時各地的寺廟與慶典表演,因著其一路累積的實力與名氣而邁向一個新的發展。新永光歌劇團自成立至今已有四十餘年,可算是眾家客家戲戲團中最資深的一團,儘管如此,劇團的演員與團隊並不與時消退,反而在各屆的客家戲劇比賽中屢獲佳績,其中田銀妹女士亦為劇團裡著名的小旦之一,她的唱腔可謂細緻,感情可謂豐富,身段可謂柔巧,演出時也得到多數觀眾青睞與稱賞。   田銀妹女士後來加入范姜新堯的新月娥歌劇團,此劇團擁有堅強的演藝背景,團主本身精通樂器,尤其是鼓和胡琴,長於後場任後場樂師之職;劇團的演出形式多為扮仙戲、客家大戲和採茶戲等,演出的劇目計有《桃園三結義》、《三戰呂布》、《過五關》、《楊門五將 》、《楊門女將》、《梁紅玉擊鼓退金兵》、《包公案》等,多數是以神明戲、平安戲、收冬戲的廟會祭典為主,團員十餘人皆為客籍,包括張文聰、陳秋玉、黃春平、何玉水以及扮演小旦的田銀妹等人,劇團素質整齊劃一,實力相當,在客家戲劇比賽中亦有所表現。   客家劇團的經營日益困窘,隨著娛樂型態的劇烈轉變,團內成員年事漸高而無新人可接替傳承,經費也隨之縮減,劇團難以維生,老演員們如田銀妹女士等縱使有滿身絕佳功夫也無處發揮,傳統產業在環境衝擊之下所造成的斷裂有待時間癒合、彌補,文化保存需要各方協助才可能完成。 飾演旦角 新永光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81年第一屆比賽獲甲等獎 民國82年第二屆比賽獲甲等獎 民國83年第三屆比賽獲優等獎 民國85年第五屆比賽獲甲等獎 新月娥歌劇團得獎紀錄── 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導演獎(張文聰)(1992) 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女主角獎(陳秋月)、最佳花臉獎(古禮達)(1993) 第三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甲等獎(《楊門女將》)(1994)
19534572 田秋梅   田秋梅與田秋香姊妹兩人是苗栗戲班「中明園」班主田火水的女兒,田先生在臺灣光復之後成立中明園歌劇團,當時鼎鼎有名的阿玉旦偕同入團演戲,於其中學會許多技藝,當時十歲的黃秀滿女士跟著母親一同演戲,而後姊妹倆皆加入黃秀滿女士組成的黃秀滿歌劇團,其關係與淵源相當深厚;田女士從小便跟著學習演戲以及各劇目的身段技巧,不只外貌相當姣好,臉蛋勻稱,唱戲的功夫更是自小磨練加上天生的柔美與清新,在黃秀滿女士的回憶之中,田秋梅可算是當時劇團的主要演員之一,尚還包括江碧珍、徐義妹、劉秀鳳、田秋香、何秋蘭等人,姊妹兩人皆各有其美與優之處,不分軒輊。   黃秀滿歌劇團前些時候還有演出,現已減少,因眾演員多半年事已高,或轉往別的行業發展,演出的形式多半屬於公演的性質,例如《三仙白》即有田秋梅女士的登臺場面,此戲有三仙、喜神、麻姑、財神等角色於其中,後接有《加官》和《金榜》。故事內容是永樂君微服出巡,欲往河南覓尋良臣,在旅途之中和船夫結識而如遇知音,到了目的地後,用賣自己作為他人之父來結遇有緣之人。王懷義將永樂君買下,卻因家世困乏而不能供養,只得含淚將兒賣與大臣招贅,永樂君得知王之慘況,將其帶於身上之夜明寶珠變賣成錢,並將信物通報大臣以贖回王之子,然因誤解之緣由,永樂君被捕,但後來向京城之將軍緊急求救而將危機解除,解決了所有的誤會與事端。經過諸事後,永樂君封王懷義為太子,從此君臣兩家相處愉悅,交往甚歡。   田秋梅女士於此劇之中飾演老實憨厚的王懷義一角,為了製造詼諧逗趣的效果,整場皆以海陸腔調發音,可看出田女士的功力之深厚,可惜她現以年歲高,兼以身體微恙,僅能從過去的資料與影帶之中回味其精采演出。 前臺演出 九腔十八調 黃秀滿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以《孫臏出世》一劇得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得最佳導演獎 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
19534573 江碧珍   江碧珍女士曾經搭過「三義園」,她是以苦旦的腳色著名,但對於文場也是十分的在行,外表姣好、身段與唱腔皆為上乘,尤獲黃秀滿女士對其演出與表演之讚賞,可算是黃秀滿歌劇團的臺柱之一,多演主角,樣樣皆能,於各戲之上多有相當好的表現,深得觀眾喜愛,雖然名氣不像黃秀滿本人那樣豐厚廣大,但對於她的細膩演出常讓觀眾留下一定深刻之印象;她在三義園演出的期間曾獲得第七屆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客家班組的最佳女主角獎,足見其實力之厚,身段之優,唱腔之美,頗受評審喜愛,此外,其弟王慶芳也在客家戲劇界方面頗富名氣,現於「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登臺演出,亦備受讚揚。   黃秀滿歌劇團成立後,各處囊括優良品質的演員群,其中江碧珍女士與田秋香、田秋梅姐妹兩人皆為其中重要演員之一,各有其耐人尋味之處與特殊的身段之展現,也正因為演員群本身的素質頗高,劇本與導演也夠優異,劇團屢次參加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都能勇創佳績,如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以《孫臏出世》一劇獲甲等獎,八十二年第二屆戲劇比賽則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獲優等獎、最佳文武場獎及最佳生角獎,八十三年第三屆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得最佳導演獎等、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等等,皆能看出劇團之實力堅強。   江碧珍女士曾演出《斬楊文廣》一戲(或名《包公斬楊家將》),其故事內容為描述南蠻常侵擾國界,宋營便立楊文廣為將帥,準備招募良將以抗敵,各立先鋒與副先鋒與番迎戰,屢戰屢勝,番王被先鋒所救,欲勸其降,然副先鋒卻想強佔勝王之功,企圖毒害先鋒,又欺主將真相,先鋒親眷被抄,其妻欲為丈夫報仇雪恨,弄清事實之後卻寬宏大量的不再追究,此事告一段落。後南蠻再度侵擾,降帥奉命征討,終於凱旋而歸。江碧珍女士於此戲中飾演反串的副先鋒一角,是為反派武生之角色,與以往的苦旦形象頗有落差,戲中常有甩髮、翻滾的場面,使觀眾對於江女士的演技詮釋有全然不同的新的感受,可見其技藝之妙。 三義園期間獲得第七屆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客家班組最佳女主角獎 黃秀滿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以《孫臏出世》一劇得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得最佳導演獎 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
19534574 徐義妹   徐義妹,出生於民國八年,她從十二歲便開始學習戲劇的技藝,並綁戲給「張相班」,其為新竹一內臺戲班,她在裡頭待了三年餘月,潛心鑽研演戲的技巧與身段以及各式唱腔,但可惜的是,徐義妹女士還沒在張相班裡頭出師,戲班就苦撐不下而完結了其營業,當然,徐女士也就隨著戲班的結束而離開,但她並沒有放棄演戲之路,繼續輾轉待過其他劇團和戲班,例如她在「勝春園歌劇團」與「新永光歌劇團」時,曾經和阿玉旦搭過班,彼此一起共同演戲豋場,另外,她也和阿生丑(他是客家戲劇界的有名丑角)以及梁阿才共同搭戲登臺演出;在以前的時代,劇團的主要演出形式是內臺戲,鮮少有外臺戲的出演機會,但她也在歌仔戲班中待過,後來她加入黃秀滿歌劇團整班之後,她便住在該團一直到現在。   徐義妹女士現在已達八十餘歲,算是現今客家戲界中還有持續演出的演員中,年事最高的一位,她的子女們並沒有繼承她的衣缽跟著學習戲劇的表演與技藝,因她認為這一行太過辛苦,她的子女們也一再反對她以高齡之姿繼續在戲劇界打滾,但是由於她的聲音相當高亢,又會演老生,故仍戀心於戲劇界,表演時喜唱「曲」,像是北管、四平之類的曲目。   徐義妹女士的演戲之路在黃秀滿歌劇團長達多年,與團主黃秀滿私下亦為好友,劇團到目前為止成立時間約莫長達十年,其班主原本應是黃秀滿女士,但黃女士對於掌管瑣碎事務不太在行,只想全心全力在舞臺上擁有最佳的演出,獲得觀眾的掌聲,並藉以宣傳對於客家戲戲傳承的使命感與熱愛之情,遂在民國八十五年將劇團轉賣給團主李永乾先生,由他繼續接管劇團的大小事務及營運方式,並持續演出各大劇目,兼囊括眾優秀演員於其中參予演出,如江碧珍、劉完妹、許春媚、洪金月、劉秀鳳、曾玉梅、鄒秀娥、黃桂香等人皆是,徐義妹於其中亦頗有表現,時有佳作。 黃秀滿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以《孫臏出世》一劇得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得最佳導演獎 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
19534575 陳月娥   陳月娥女士為新月娥歌劇團之前班主,之前原名小月娥歌劇團,組創於民國五十年,內、外臺戲皆有演出,在劇團成立之前,陳女士原來只是泰朋歌劇團的股東之一,創團人為朱盛芳,於民國六十二年成立,原名應為「泰朋」,卻因補發牌照時發生字誤的情況而演變成「泰明」,當時股東之一的陳月娥女士是負責為劇團載裝戲籠,但劇團當時遇上財務危機,其他股東只好轉向陳女士週轉,後她便將所有的股份買下,與朱盛芳一同管理劇團大小事務,演變至後來,陳女士成為「泰明」歌劇團名副其實的老闆,並將團名改為新泰鵬歌劇團(也有部分稱其為新泰平歌劇團,發音類似)。劇團內部的經營權與財務紛擾一直存在,影響所及,團內對外接演戲劇的機會相對減少,直至後來才慢慢趨向穩定。   陳月娥女士在管理戲班之外,也努力抽時間陪同其先生到其他縣市內做批發水果的零售生意,過著節儉而簡樸的生活,攢下不少資本。劇團主要的表演型態和宜蘭縣的其他職業歌仔戲劇團相比明顯不同且特殊,其演出的方式為當時極為風行的「胡撇仔戲」,而實際上又與一般胡撇仔戲不大相同,在戲劇之中以流行的歌曲和舞步穿插表演,陳女士的劇團並沒有拋棄古味十足的戲曲元素,反而以此為基調,只在表演的背景、服裝、燈光、造型、樂器、演出形式等等上面加入了流行的符號,例如將佈景改成流動式的,戲服的款式加入更多鮮亮的色彩,燈光多了旋轉式的腳燈,樂器則在文平時使用電子琴與殼仔弦,武平時使用西洋鼓和鑼,在視覺與聽覺上都有相當創新與新穎的感受。陳月娥女士將傳統現代融合而成的胡撇仔戲受到觀眾喜愛,不僅戲路更加開闊,也較符合現代人求新求變的口味。   陳女士班在經營戲班中本身亦跟著學習技藝,包括四平戲、京劇、歌仔戲和採茶戲等能演,於各種劇目上都能唱是一段,算是相當通才的演員。劇團後來賣給范姜新堯,改名為新月娥歌劇團,陳月娥女士則繼續在劇團中演出,將其對於客家戲劇的熱忱表現在舞臺之上。 胡撇仔戲 四平戲 京劇 歌仔戲 採茶戲
19534576 劉德水   劉德水先生為「新樂社」團主,劇團位置位於苗栗銅鑼,其出場表演的時間大致可從日治時期起,歷經光復以後到民國四十九年左右,當時主要的演員有何蓮英、王裕鼎等人,還有光復之後搭班的葉雲保和葉黃李妹夫婦。民國38年政府遷臺,隨行而至的京劇演員多加入客家劇團參與演出,其中也包括「新樂社歌劇團」,在相互激盪之下,客家戲班與京劇迸出更加新穎的火花;民國四十七年,葉氏夫婦遷移至桃園中壢,剛開始在葉佐凱的戲班「勝美園歌劇團」共同演出,但後因經濟負擔漸重,加上二人又年事漸長,搭班的收入狀況不佳,遂有了自己整班的想法,葉氏夫婦便組成「小玉春歌劇團」,團主由其子葉順宏掛名擔當,繼續在戲班中演唱四平戲以及亂彈戲,然而「小玉春歌劇團」的名號不夠響亮,整頓後將原班戲名改為「文化歌劇團」;民國六十九年,葉雲保先生再次重新申請,拿掉不相合適的「文化」二字,將劇團改為「新興社歌劇團」,並由其子葉日創以團主之位掛名;民國七十二年,葉雲保先生不幸作古,戲班便由葉黃李妹女士全心接管。民國七十八年,葉黃李妹年歲已高,不適合再費心管理劇團事務,於是便把戲籠和牌照等轉賣彭玉招女士。   葉黃李妹女士是為「新樂社」團長劉德水養女,苗栗客家人,她從小就耳濡目染,跟在劉德水先生身邊學習戲班技藝,曾加入苗栗銅鑼四平班,跟著添萬先先生學習。民國十七年,葉黃女士與同戲班葉雲保相識並結為夫婦,兩人同於劉德水先生的採茶戲班「新樂社」中演出。葉黃李妹女士於民國八十三年不幸中風後便一直臥病在床,靜心休養,無法再度登臺;其女葉玉妹亦學四平戲,並搭戲班演出而頗有名氣,其子葉順宏也曾學戲,但目前已脫離戲劇活動,另一子葉日創不曾學戲,也不從事戲劇活動,僅單純掛名為「新興社歌劇團」之班主。「新興社歌劇團」在內臺戲蓬勃發展的極盛期時曾拓展活動範圍北至臺北、南到潮州、萬巒,但隨著內臺戲逐漸蕭條,劇團轉往外臺戲,並以桃園縣境內為主要的活動表演範圍,當時劇團常演客家戲劇,並兼唱四平與亂彈戲目,可惜的是,新樂社歌劇團目前已遭解散,時人只能從遺留的殘稿中欣賞當時的興盛。 客家大戲 兼唱傳統戲曲 新樂社得獎紀錄── 民國四十六年,第六屆地方戲劇比賽增設「客家班」組。 民國四十九年,第九屆地方戲劇比賽「新樂社」演出《孝女救國》,獲得季軍。
19534577 張玉梅   張玉梅,一開始參與傳統戲劇的演出時,是在「金興社劇團」(原「大榮鳳歌劇團」)內,後來曾經與現任「金興社劇團」團長 徐先亮先生合股,共同經營「金興社」,但之後又退股,專心在傳統戲劇上的演出。在「金興社劇團」擔綱演出時,即是扮演小生,那時的合作的團員有:前場演出徐金彩、蔡梅花、巫德明、徐夏子、徐金舉還有之後的「德泰歌劇團」團主 李國雄先生;後場則有徐先亮、王成宗擔任樂師,其大都是客家人。當時演出的地點都以桃園、新竹、苗栗地區為主,不過,當時就有所謂的「雙聲帶」,在客家庄演出時即用客家話與腔調,在閩南庄時反之用閩南話與腔調。   而在張玉梅進入「德泰歌劇團」後,依然是擔任小生的角色,此時的張玉梅已經將小生演出的爐火純青,唯妙唯肖。在當時客家戲劇比賽獲得優勝的隊伍即可參加的公演裡,「德泰歌劇團」所推出的「顏世昌殺妻」(又稱為「活埋賢妻」)裡,即可見到張玉梅所飾演的主角小生「顏世昌」,公演時期,佳評如潮,頗得大眾的喜好,可見張玉梅扮演小生的功力深厚。不過,張玉梅就如同「德泰歌劇團」的其餘前輩一般,如今年事已高,不適合在外演出與參加比賽,老前輩的功力,就只能在書上或是紀錄影片裡窺知一二,無法親眼觀賞而得到感動了。   如今,「德泰歌劇團」所在的成員,都是新血注入,受到傳承的新生代所組成的,繼續在與保存傳統客家戲劇文化上,盡最大的努力。張玉梅期盼,在傳統戲劇中的客家文化能夠得到更多的幫助,讓年輕一輩有更大的動力與信心,繼續走下去。 傳統戲劇 小生演員
19534578 王景永   臺灣四平戲真正傳入的確切時代無法詳細掌握,然而從清朝同治、光緒年間就已經開始有四平戲班在各處演出的紀錄,到了日治時期更是四平戲發展的極盛期,並已達到高峰,而當時較知名的戲班分別為臺北復興鳳、中壢大榮鳳、小榮鳳、臺南新復興等。二戰爆發後到六零年代之間是四平戲發展的第二波高潮,於桃園、新竹的客家庄皆如雨後春筍般的蓬勃拓展與發揚,但終究無法抵抗外臺戲環境的遽變而逐漸瓦解、消失、解散,但這些流離失所的演員們後來都轉搭客家戲劇,在武打戲、袍帶戲的發展上有一定的程度與貢獻。   王景永為南勢人,他對於傳統戲劇頗富興趣,便招募一些演員為「大榮鳳」──即為桃園縣最早成立的四平戲班,據史料顯示,最晚至大正四年(1915)即已成立──、「小榮鳳」(大班)外臺廟會登臺演出,此外,他還整小榮鳳小班、大英社,總共四個四平戲班,團員據目前所知有徐金舉、莊榮利、鄭來福等人。   景永先生到了晚期因身心皆漸老態,遂將劇團賣給徐金舉先生,他在年輕時就參加「大榮鳳」,並在其中學習戲藝三年餘月;徐金舉買下劇團之後繼續沿用劇團原名,而主要的演出形式為外臺戲,此時期劇團比較主要的演員計有阿對姨、蔡梅花、大侉真、鄭長庚等人,同時持續保有的傳統劇目則有《乾隆關》、《天貝山》等。後來,戰爭爆發前夕劇團的契約到期,演員們便轉搭「大榮鳳」、「小榮鳳」(大班)、及「永光園」;戰爭爆發後,此三戲班便受到解團的無情命運,劇團被迫停止外臺戲的演出,紛紛改行以謀生。戰爭結束以至光復以後,王景永的孫子王年枕和陳冉順、廖阿財等人共同出資合股組四平班「小榮鳳」(登記為「中興劇團公司」),另稱「雜股仔班」,可惜兩年後各股東們皆有其他發展,僅陳冉順獨資整「小榮鳳」,至民國40年前都於臺南地區行藝演出,至此,「小榮鳳」解散。同一時段,徐金舉先生再度重組戲班,將劇團更名「金興社」,由其子徐先亮接手經營,至今已成立五、六十年,並已遷移至苗栗地區。 清朝武秀才,擅長武場
19534579 謝何秋蘭   謝何秋蘭女士是黃秀滿歌劇團成員之一員,她曾經在新樂社學習演戲的技巧與技藝,二十歲結婚,結婚後繼續在劇團中演戲,她的聲音受到團長黃秀滿女士的讚賞,在各個腳色上都有所表現,會演武旦、花旦,也會唱平劇調、歌仔調、山歌等,也會打高槍,於文於武都精通,樣樣皆行,算是相當優秀的演員之一。   在劇團的時候,多半由黃秀滿女士教導演戲技巧,因黃女士本身也在戲劇界頗有份量,本身的天分和後天的習藝都頗有所傳於其母親阿玉旦,故在教授團內演員時,亦本於耐心與傳承的心情把所有對客家戲劇有熱情的演員仔細磨練,造就黃秀滿歌劇團一個兼具質與量的好劇團,其優秀表現在各屆戲劇比賽中即清楚可見,在第一屆的客家戲劇比賽及拔得頭籌,獲得甲等團體獎,在這之後,分別於第二屆的比賽中獲得優等團體獎以及最佳文、武場獎,其名氣因之宣揚擴大,更有傳播公司力邀錄製一連串系列錄影帶,其中包括《才人無貌,恍易多風》、《乞米養狀元 》(為一齣名劇碼,多團曾公演之)、《小媳婦未來,不知大媳婦好》(此戲主角為小生,阿玉旦曾演出)、《賢女勸夫》(屬於客家傳統三腳採茶戲之一類,通常為說唱)、《梁仙伯與祝英臺》(早時便有演出此戲的紀錄,阿玉旦亦曾演出)等等,都可以看出黃秀滿歌劇團旗下演員的優異以及整體的優質。   謝何秋蘭現年已達七十二歲的高齡,並全家移往南非經營其他事業生意,但直至今日她都還會回國演出客家戲劇,仍然保有一顆對於戲劇的喜愛與對舞臺的眷戀之心,雖然客家戲劇目前遭遇到隨時代愈漸遞減、淘汰的危機與困境,謝何秋蘭女士還是將她的活力注入於客家戲劇的各表演與演出之中,並與時俱進,期待能使更多人了解客家戲劇的全貌。 飾演武旦 飾演花旦 演唱平劇調、歌仔調、山歌等 武場 黃秀滿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以《孫臏出世》一劇得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得最佳導演獎 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
19534580 李正光   李正光,生於1970年(民國59年),為德泰歌劇團(民國77年創立)第一代團主 李國雄之子,現為第二代團主。自小時候便看著父母親在戲臺上演出,到了22歲才開始正式學習客家大戲的唱腔與身法。在他辛勤的學習之下,不僅可以擔任前場的演員,還可以導演、編劇與編腔。除此之外,還曾參與臺視「中國民間故事」的演出,目前仍有在現代電視戲劇擔任演員。擅長演出各種戲碼,以「胡撇仔戲」較為出名。在客家戲臺上的演出時,以創新的聲光效果與舞臺技術結合傳統戲劇,頗受觀眾喜好。近年來,一直有在編製新的劇碼,以傳奇神怪類居多,希望能夠多多吸引民眾前來欣賞。   目前德泰歌劇團內,皆是李正光家族成員,李正光表示:「德泰歌劇團早已是家族傳承的一個劇團,現在已經在積極培養第三代的成員,希望能夠提早讓小朋友們都可以學習傳統戲劇的演出。希望德泰歌劇團,能夠一直傳下去,將客家文化發揚並且保存,不要因潮流而中斷了文化的傳承。」   德泰歌劇團已有數位青年演員在參與平時的演出,在家族中輩分最小的演員也正在讀國小,分別是李品蓉和李韋羽。他們兩位不僅在傳統客家戲上有擔綱演出,李韋羽甚至於在客家電視臺上也有演出重要的角色。李正光表示:「德泰歌劇團一直都很用心在傳統戲劇上的演出,在客家戲劇的傳承上也非常努力,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夠多多給予機會。例如,在舉辦相關比賽時,年輕演員應該多多給予鼓勵,而非一味的在批評其經驗不足。雖然是事實,但這樣就像是變相地,在打擊年輕演員的信心和興趣,只會使得傳承上更加受到阻礙。等到老一輩的無法演出時,該如何繼續保存文化介」   李正光希望他所帶領的德泰歌劇團,能夠繼續秉持著傳統與創新相互結合的方式,讓傳統戲劇能夠吸引人們來探索,也讓傳統戲劇能夠細水長流,一直保留下去。 1.客家大戲導演、演員、編劇、編腔 2.現代劇演員
19534581 王雲蘭   王雲蘭女士在加入貴鳳歌劇團之前曾經待過「小美園」以及「新榮鳳」兩個歌劇團,後來也加入了榮英歌劇團,她的名聲在客家戲劇界非常響亮,其父親即為小美園的班主,自小便習藝學戲,功夫本事令人讚嘆,唱功、身段等相當細膩精緻,在目前的戲劇界之中很少有人能夠與之比擬,甚至有許多戲班想從中挖角,足見其名氣與實力之廣深。   王雲蘭女士現為貴鳳歌劇團之當家臺柱,與劇團團長陳鳳祺兩人皆為重要要角,陳女士亦為演藝世家的背景,其父即為新勝園歌劇團的團主陳昇虎,也是團中的武旦擔當,家族多數自幼便在戲劇界闖蕩多年,各個都有著真材實料,各憑本事在戲劇領域中占有一席天地;陳女士本身能演也能唱,又能寫本創作,領導劇團自有一套管理方法,但她仍然虛心受教,努力鑽研演技,其中她最常觀摩的對象就是王雲蘭女士扮演的小生角色,對於其動作、眼神、肢體、聲音都讚譽有佳,兩人長於舞臺上共同互飆演技,教學相長,使得貴鳳歌劇團的名氣更為遠播,受到廣大的觀眾喜愛,佳評不斷,更甚者,之前在與客家電視臺合作的《借屍還魂》一劇,使得電視臺在節目播出之後創下開臺以來所有傳統戲曲類節目收視的最高收視率,劇團的素質之高以及演員之優秀深獲大眾愛戴,劇團的發展也備受政府關注與補助,在各方業界皆大力支持之下,劇團本身也日益求精,期待能有更好的發展,邁向更加多樣化、現代化、豐富化、細緻化的戲路。   在民國五、六零年代,電視圈有了很大的轉變,客家戲劇多半由內、外臺戲轉為與傳播公司合作的電臺、電視演出,如1960年時小美園即受中國電視公司力邀請錄製採茶戲,其中演員亦包括當家演員王雲蘭女士,雖其後並未播出,但從各方面來看都足以了解王女士的演戲風采,以及劇團面對環境變遷時無所畏懼的強健生命力和對於傳統藝術傳承的執著。 九腔十八調 角色詮釋
19534582 蘇鳳英   蘇鳳英女士為黃秀滿歌劇團中的成員之一,而現在在劇團之中還算經常性出演的演員計有苦旦當家官寶珠、丑角的劉秋蘭、飾演老生的劉玉漢、劉玉全、藍香妹、陳玉、李月娥等等,在文場方面則大部分為李永乾負責,武場擔當則是以呂坤生以及蘇鳳英女士作為代表。   蘇鳳英女士與黃秀滿是親戚的關係,為黃女士的表姊,在她加入劇團之前是從事計程車司機以及公車司機一類的運輸行業,與劇團的工作和事務可以說是完全沒有關聯,一直到民國七十六年左右,在因緣際會的機會之下,她到了桃園中壢到黃秀滿歌劇團中演戲、幫忙,在裏頭發揮所長,並努力在各個工作領域中發展,擔任燈光、音響、武場等腳色;與之類似的是同樣是為武場擔綱的呂坤生以及黃女士的弟媳黃桂秀為,她也同時是鼎鼎有名的阿玉旦的養女之一,成為黃秀滿女士的童養媳,也跟蘇鳳英女士一樣在劇團中幫忙事務以及客串演出。劇團之中,除了文場、武場、檢場三種類別之外,其他的演員全由女性來扮演各要角,這也可算是黃秀滿歌劇團的特色之一,這是因為在客家族群的男人很少有把演戲當作畢生的志業,故男性演員相對較少,只好由女演員反串以完成各劇目所要呈現的感覺與畫面。   現今客家戲劇的收視族群大幅減少,內外臺戲接演請戲的數量與機會都不如以往盛況,大部分劇團中的成員們也只把演戲當作副業來經營,而無法只靠演戲維生,出團的人數大致是在六人至八人上下,若遇到人數不足或演員缺角的情形,則需要依靠各劇團或戲班互相援助、幫忙、合作,才能完成一齣品質兼優的好戲;目前客家戲劇逐漸蕭淡,多數眾家演員又已達高齡,觀賞的群眾日漸消退、流失,要如何在成本變薄、價格壓低、削價競爭而又不至於減低演出品質的情況下傳承客家戲劇,成為現在戲劇發展的最大困境。 舞臺設計 燈光設計 黃秀滿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以《孫臏出世》一劇得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得最佳導演獎 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
19534583 陳玉美   陳玉美女士出生於民國四十年,小名阿志,從小生長在一個戲班子的家庭裡,父親陳秀吟曾經成立過一團龍華興歌仔戲班,從那時起就開始與歌仔戲有了初步的接觸,而哥哥陳清海為「真英美歌劇團」團主,接替父親的歌仔戲團,旗下的十二位兒女也都為戲團團員,可謂為一歌仔戲家族。隨時間耳濡目染之下,她個人對於歌仔戲逐漸產生濃厚的好奇心以及興趣,也開始有了想要學戲的想法。   民國五十年,「新月娥歌劇團」成立,團主任范姜新堯亦是來生自演藝家庭,從小便看從父親范姜文賢成立「錦華軒傀儡班」,二哥范姜新鑫拓展「新中興掌中劇團」與「藝光歌劇團」,到四哥范姜新熹主掌「新拱樂歌劇團」,對於戲劇的認識頗有增長。他小時跟著父親學習亂彈和八音,但卻從來不參與戲劇方面的登臺,只有在戲班裡負責武場的腳色。「新月娥歌劇團」於客家戲劇中經營得當,人員充足,不用到處籌調演員,是難得能夠在年中大日子的演出中不須拆班的劇團之一;對於每次演出都有其堅持,曾演出大小內、外臺戲,尤以京劇與採茶劇為最常表演的型態,兼善演各類劇目,其實力之優渥可於各屆客家戲比賽中屢屢獲得佳績可見一斑。目前「新月娥歌劇團」的固定班底有張文聰、陳秋玉、田桂英、何玉水、官寶月等等,陳玉美女士亦為其中一員,後出師。   民國86年,陳玉美在臺南市整頓戲班,自組「進益歌劇團」,目前固定配合參與演出的團員約有9人,包括有李國舟、陳珠美等人。演出的時機與場合則與其他劇團類似,多半是在廟會活動或是祭拜、迎神的場合之中。劇團最常演出的劇目有古冊戲,包括《孟姜女》、《山伯英臺》、《薛丁山與樊梨花》、《王寶釧與薛平貴》、《趙子龍救阿斗》史》、《薛丁山與樊梨花》、《八仙傳奇─李鐵拐得道》等等。胡撇仔戲演出的劇目包括有《濟公鬥接列》、《華山救母》等,對於客家戲劇頗有貢獻。 武場 採茶戲 新月娥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年第一屆戲劇比賽甲等團體獎 民國八十一年、八十三年及八十四年第二、四、五屆分別均得優勝團體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四屆的最佳舞臺技術獎 民國八十四年第五屆的最佳文、武場獎
19534584 何玉水   何玉水為新月娥歌劇團團員之一,劇團演出的戲劇類型多以採茶戲為主,而客家傳統的採茶戲是以客家的茶文化為其主題,有歌有舞,以丑和旦兩者為戲之主角,結合客家的四縣腔語言以山歌、民謠的九腔十八調發展而成的戲劇。在中國清代時期即有採茶戲的演出,其後隨時演變發展,並添加許多不同的元素於劇中,分支亦多。到了日據時期,三腳採茶戲更與當時流行於客家地區的北管亂彈戲、四平戲相互截長補短,改良為與前期不同的大戲風格,演出地點多為外臺,後轉而與傳播公司合作,並受到政府的重視,到各處進行公演以推廣文化產業,保留傳統戲劇。除了新月娥歌劇團之外,還有其他分布於桃、新、苗三大客家縣市中的黃秀滿歌劇團、貴鳳歌劇團、德泰歌劇團、榮興客家採茶劇團、金興社歌劇團等等,繼續為客家傳統採茶戲班傳承和演出。   何玉水於新月娥歌劇團中多為飾演小生一角,並與其他團員目前團員如張文聰、陳秋玉、黃春平、田銀妹等人一同在劇團中打拚,時有佳作。   劇團常於公演正戲之前演出,如《三仙白》即是一例,故事內容大致為吳、越兩國的史事改編,吳王夫差由古禮達飾演,其無由越了越國之界進犯,張文聰飾演的越王句踐舉兵迎敵卻是大敗而回,旗下的君臣為敵方俘走,越國中一人獻計,欲以美色迷惑夫差以奪回被浮臣子,後的逞。句踐回月之後臥薪嘗膽而終敗夫差,報酬雪恥。在劇中何玉水即是扮演被俘之臣子文種一角,其身段和唱功可由劇中看出實力絕妙,詮釋絕佳;另外在劇中有相當多的武打場面,除了可以看出客家戲劇與京劇的元素融合之外,亦可看出新月娥劇團營造氣氛的功夫相當厲害,演員群的態度與素質亦多為中上之質,在客家戲劇界中是唯一有口皆碑、實力齊全的劇團。 飾演丑角 飾演旦角
19534585 田桂英   田桂英女士為新月娥歌劇團的團員之ㄧ,亦是其中固定基本班底之ㄧ。   新月娥歌劇團的團主范姜新堯從陳月娥女士的手中接管小月娥歌劇團而重新駔合成現在所見的新月娥歌劇團,范姜新堯憑藉著從小便耳濡目染的演藝家族的演藝背景,經歷過父親帶領的錦華軒傀儡班,跟隨其左右學著看戲與演戲,久而久之便培養出自己對於戲劇的興味,之後二哥亦經營過新中興掌中劇團與藝光歌劇團兩團,四哥也經手過新拱樂歌劇團,在各階段時期持續接觸戲劇相關的事宜,包括前場與後場音樂等,但不參與戲劇的登臺出演,而僅在團內擔當武場,發揮自幼起便跟著父親學習亂彈和八音之功夫,並持續劇團的經營之道,於各處接演戲碼以擴展劇團的戲路與勢力範圍,當時管理得當,演員群也相當優秀,不需要籌借調人填補缺空,而能完整有效的整團共同出演,可算是規模頗大的劇團之ㄧ,收入也相當可觀。   新月娥歌劇團憑著其內優異且充足的內外場成員們,於各屆客家戲劇比賽裡幾乎都有非常好的成果與收穫,於第一屆比賽起就獲得甲等團體獎,之後在第二、四、五屆比賽中也得到優勝團體獎,同時,分別在第四屆比賽裡得到最佳舞臺技術獎、第五屆獲得最佳文、武場獎,其團隊合作精神與各方表現都顯而易見,田桂英女士亦為劇團優秀演員之ㄧ員,實力也很堅強,與其他固定演出的演員如張文聰、陳秋玉、林黃平妹、古禮達、陳接技、何玉水、官寶月、陳玉美、田銀妹、賴海銀等皆有不錯的互動,彼此相互勉勵,以帶劇團走向更高、更好的發展,並希冀在現今逐漸惡劣的傳統產業日益消亡的環境中,能夠繼續將客家戲劇傳承下去,找回流失的群眾,接合傳統與現代產生的磨擦與裂痕。 客家八音 武場 新月娥歌劇團得獎紀錄── 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導演獎(張文聰)(1992) 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女主角獎(陳秋月)、最佳花臉獎(古禮達)(1993) 第三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甲等獎(《楊門女將》)(1994)
19534586 彭延和   已故的客家戲劇後場樂師,彭延和先生,自幼時便開始接觸客家戲曲,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自然而然的對於客家戲曲便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彭先生十四歲時,因一次的機緣巧合,進入了電臺進行弦樂器的拉奏演出;其所拉奏之音色優美動人,當時各個戲團都爭相邀請彭延和先生前往擔任後場樂師,蔚為風潮,也因此彭延和先生與許多劇團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後邀請彭延和先生擔任後場樂師的劇團分別有:金輝社歌劇團、連進興歌劇團、小榮鳳歌劇團、大榮鳳歌劇團、竹勝園歌劇團、勝春園歌劇團、德泰歌劇團等當時紅極一時的大小劇團。   在於數年「周遊列國」之後,彭先生在老前輩李國雄(前德泰歌劇團團主)先生的邀請下,彭延和先在找到了最終的歸宿,應邀成了德泰歌劇團後場樂師的固定班底。而德泰歌劇團,於民國77年創立至今;彭延和先生與德泰共同參與首四屆的客家戲劇比賽,自民國八十一年比賽以降,彭延和先與德泰歌劇團共獲得了第一屆、第二屆、第四屆的甲等團體獎、第三屆的優等團隊和最佳舞臺技術獎等亮眼的佳績。而當時的德泰歌劇團演員有:江福榮、賴紀康、吳漢初、江玉玲、張來粉、戴菊英等人,文場與武場各有二人,想當然耳,彭延和先生即擔任德泰歌劇團後場的樂師。   已仙逝的彭延和先生,於生前受邀與演奏過無數場次客家的戲劇音樂,千錘百鍊,可謂之為客家戲劇後場音樂大師也不為過,可惜的是在於國家文化資料庫、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中等國家級的文化機關,對於彭延和先生並無多加記載,實在令人感到惋惜。 音樂編曲、演奏
19534587 賴紀康   賴紀康,約生於民國30年代,為德泰歌劇團(民國77年創立)第一代團主 李國雄之女婿,與李國雄曾一起待在「連進興歌劇團」中擔任武行。此時的「連進興歌劇團」,主要演的是四平戲,但其實已混雜了其他戲碼。例如一日下午演出四平戲、大戲,但偶爾也唱外江戲,晚上則唱起當時的流行樂曲。故已培養了賴紀康的多所見聞,他處在「德泰歌劇團」時,就可以見識到賴紀康的功力。其生平演戲光陰五十餘年,多在桃園、新竹一帶演出,偶到外地客家庄或閩南庄擔綱演出。賴紀康在年輕時,主要擔任武打的演出,但隨著年歲增大,逐漸淡出武行轉向學習文戲,在「德泰歌劇團」時,即已擔任老丑的角色。在演出時,十足活靈活現,將丑角的肢體表現得生動逗趣,在傳統戲劇中是相當厲害的老演員,功力非常深厚。他在「德泰歌劇團」一到四屆的客家戲劇比賽皆有參加,於第一、二、四屆獲得甲等團體獎、第三屆優等團隊和最佳舞臺技術獎等等。當時共同擔當的演員有:江福榮、賴紀康、吳漢初、江玉玲、張來粉、戴菊英等人,但現已各分東西。   在民國50年代,此時是早期傳統戲劇十分興盛的時代,賴紀康在平時會有固定戲臺演出戲碼,而在逢婚喪喜慶、祭神拜祖或籌辦法會,都會受邀請搭建傳統戲臺演出。一年頭到年尾,約有九成時間都在演出,收入相當豐富。所演出的戲碼,皆依當時的需求而定,多以歷史傳奇為主。   在「德泰歌劇團」擔任演員後期,就以丑角為主要扮演角色的賴紀康,雖然功力深厚,但與得獎無緣,故沒有得獎的紀錄,但是提起傳統戲劇中的賴紀康,仍要為他的演出經驗感到佩服。然而,賴紀康本人現以退休,並離開了「德泰歌劇團」,沒有參與傳統戲劇的演出。相對的在保存傳統戲劇的方面,賴紀康無奈年歲已高,故現在只能在家頤養天年,憑藉著回憶與語言傳達客家傳統文化,也讓現在的人們惋惜,已經無法再欣賞到老前輩的精湛表演。 1.客家大戲表演 2.武行演出
19534588 湯慶煌   湯慶煌先生曾為建龍歌劇團之班底,而建龍歌劇團的前身則是長龍歌劇團,此劇團與東龍歌劇團的發音常發生混淆不清的情形,故兩團便協議合併,由莊進才、莊進旺兄弟二人買下,並更名為「建龍歌劇團」。   劇團建立之始有呂阿城、呂茂根等幾位股東投資,亦常常參與比賽,成果頗豐,但後來面臨到現實財務上、表演內容上以及演員方面的困境,便與勝拱樂歌劇團聯手合作,希冀能以此開展更寬廣的戲路;勝拱樂劇團初期活動時常在臺南演出,表演形式多為京劇和歌仔戲,初時並不以客家戲劇為主,而在劇中添加閩南語的口白,最喜演出《封神榜》、《三國演義》等以三國為主軸的故事,因其擅長醞釀、營造歡鬧的氣氛,並在戲劇之中加入許多花俏的筋斗與武戲場面,相當受到地方觀眾的喜愛,頗負盛名,風靡一時,劇團甚而與傳播公司合作,錄製一系列關於《封神榜》、《三國演義》等三國故事的錄影帶,戲路更為開闊。後來勝拱樂歌劇團的團主彭勝雄將整個戲班子遷移到桃園中壢,於此,劇團遂以客家戲劇為軸,轉變為眾客家劇團之ㄧ,與初期形成之戲路不盡相同,但也同樣持續穩定發展,且受到各處歡迎,湯慶煌先生於其中同林金龍皆為武場的重要演員之ㄧ員,憑藉著多樣且豐碩的演出經驗以及深厚的武功底子將這些歡慶的三國故事詮釋的相當生動、活潑,將傳統戲劇及客家戲劇表現的有聲有色。   而後勝拱樂歌劇團團長彭勝雄退出,建龍歌劇團再度面臨重整的景況,此時股東有呂阿城、廖初男、李炎坤、湯慶煌四位,不幸的是,湯慶煌先生先行往生,只留下史料得以回顧其精采與動人。 武場演員 勝拱樂歌劇團得獎紀錄── 1. 民國七十二年臺灣省北區七縣市地方戲劇比賽優勝 2.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暨舞臺技術獎 3.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獎 4.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獎、李蘭香最佳生角獎。
19534589 林金龍   林金龍先生於十餘歲時便開始學戲,他曾經加入竹勝園歌劇團,後進入勝拱樂歌劇團成為固定班底,演出經驗長達三、四十年,在武場方面技藝十分了得,由多年累積起厚實的武打底子與長年的舞臺經驗於演出中淋漓盡致的發揮,其身段與武功皆美,在以歡慶氣氛、武戲與筋斗等場面風靡全場觀眾的勝拱樂歌劇團中,彭勝雄擅長扮演關公的腳色,而其他成員年齡多半偏年輕,其中林金龍與湯慶煌二人皆為劇團中武場的角色。林金龍先生是不可或缺之一的重要武場演員,在傳統戲劇上亦頗有貢獻。   勝拱樂歌劇團成立於民國六十三年,由班主彭勝雄購入「正拱樂歌劇團」而改名組成,其活動範圍多在南部居多,多演京劇以及歌仔戲,初時並非以客家戲劇為主軸,表演時多輔以閩南語口白,後才轉入以客家戲劇為重,在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四地演出。最喜演三國故事,以京劇全本《封神榜》、《三國演義》為主要表演內容;由於表演方式生動、活潑,又多有熱鬧、歡愉之氣氛,加上表演型態中常有翻筋斗和武戲等花招技巧穿插其中,花俏的場面與熱烈的整體感受到當時全臺民眾歡迎,盛況空前。   民國八十年後,勝拱樂歌劇團繼續在客家戲劇上求新求變,更與龍閣傳播公司合作錄製一系列《封神榜》、《三國演義》錄影帶,然而由於時代的演進以及現代娛樂的普及,轉往與宜蘭的「建龍歌劇團」攜手合作演出,現今多在宜蘭一代演出歌仔戲等,而少於客家庄表演戲劇;雖於此,勝拱樂歌劇團仍舊在客家戲劇上努力經營,並於地方與客家戲劇比賽中多為常勝軍,足見其在戲劇與表演上的用心與隨時俱變。 負責武場 1.民國七十二年臺灣省北區七縣市地方戲劇比賽優勝 2.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暨舞臺技術獎 3.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獎 4.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獎、李蘭香最佳生角獎。
19534590 張日妹   張日妹女士為連月歌劇團成員之一,團主為林素月,因其演藝世家的家庭背景,從小在高雄縣時便跟著雲林麥寮拱華園團主的大哥以及多半演反派小生的二哥在旁學習歌仔戲的技巧、唱腔、身段,專攻小生一角,亦對花旦角色頗有研究,但還是以前者為本行,學成之後,在大哥的拱華園中至全臺灣各處的戲院中登臺演出內臺戲。民國五十五年,林女士遷移住所至桃園中壢,並待過當地的幾個戲班,繼續磨練演技、登臺演出,此時便漸漸有了獨立整班的想法;民國七十二年,客家籍的丈夫對於林女士的想法相當鼓勵,保持正向的態度,故在此推動之下成立了連月歌劇團,當時草建時期的營運不甚理想,接戲的數量只能與開銷持平,且沒有固定於團內演出的重點演員,多半於演出大型戲碼時向各界商借演員而得以正常出演,後期則轉為較趨穩定,團內成員與演員群也較固定,文場主要為陳火亮、邱日助兩人擔當,武場則由莊福龍、詹榮溪二人扮演,多數演員都為客家籍,故劇團改以走客家戲劇的演出形式為主,而與林女士幼時所學的歌仔戲班技巧略有不同。   林素月女士本人不諳客語,演出時多以歌仔戲調的演唱形式表演,並以閩南語的說白於戲劇中穿插輔助,可算是比較特殊的戲劇表演型態,融合閩、客兩種特色,在北部各客家庄演出戲碼,多在中壢地區,亦有在花蓮、高雄、金門等地,偶而也會表演康樂隊或牽亡,形式多樣。劇團演出的戲碼分日戲與夜戲,前者多演北管、四平、京劇等正戲,後者常以採茶調、歌仔調、流行歌或四平等形式演出。   現今由於環境變遷,演員又多已超過五十大關,紛紛轉往其他行業另闢成就,如張日妹女士等演員的資料至今多難以尋覓,加上連月劇團營運相對困難,不得不賣與在宜蘭頭城由劉阿對所領導的新永安劇團,與之合併共演,許多良好的演員也在現實的壓力下與戲劇界漸行漸遠。 客家戲劇
19534591 阿茶姨   阿茶姨為連月歌劇團團員之一,其名為藝名,跟著演藝世家的團主兼小生擔當的林素月女士到各處出演登臺;由於林女士原籍為高雄縣的閩南人,本身並不大會說客語,從小學習的又是歌仔戲劇的技藝與唱腔技巧,與客家戲劇並無太大連結,直至與先生秋日助結識之後,輾轉遷移至桃園中壢的在地劇團餐與演出,並在其鼓勵之下,憑藉著自小便接觸各個劇團事務的熟練經驗組成了連月歌劇團,可惜現今因時機轉變,觀眾對於傳統戲劇的熱愛大不如前,在各方支持皆大量減少的情形之下,連月歌劇團只好轉賣其戲籠於新永安歌劇團,交由劉阿對團主營運。   連月歌劇團在初時成立時因名氣不夠響亮,演員又多半沒有固定,一年之中能接到的生意僅能糊口,戲路亦無法結此開通、擴展,然後到了中期之後,劇團漸漸累積實力與人氣,成員漸為固定,例如文、武場即由在陳火亮、邱日助莊福龍、詹榮溪四位擔任;劇團亦常到處於各處徵借他團演員共同初演戲目,多以客家戲劇為主要戲路演出之範圍,因其演出地點大部分在桃園中壢的客家庄以及閩南庄巡迴,但遠至宜蘭、花蓮、高雄甚至金門等地亦有請戲邀約,常演的戲碼為《趙匡胤走關西》、《五虎平南》、《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等,日場演唱的曲調多半以亂彈、京劇為主軸,到了夜場則改以歌仔、採茶、南管、北管、黃梅調、電視歌仔調以及流行歌曲調的形式交雜於各劇目演出之中,此外,為因應客家庄的觀眾喜好,也有扮仙戲的演出,劇目以《三仙》、《八仙》、《酒仙》等為主。   現今連月歌劇團的演員年紀都已偏高,能夠登臺出場的機會大幅減低,劇團走向不得不改以康樂隊、功德會或法事等形式,接戲的數量已在少數,演員們如阿茶姨等只好各奔東西,若想要重溫劇團當時之盛況,只能於回憶、口述及紙本資料之中觸及一二。 客家戲劇
19534592 陳美雲   陳美雲女士於民國四十年出生,屏東人,在嘉義長大,她六歲時就會說唱一些簡單的民謠故事,七歲就加入拱樂社歌劇團中開始歌仔戲的生涯,天分過人,八歲起就成為劇團的童聲臺柱之一,十歲便獲得地方戲劇比賽的最佳童星獎,實力驚人,到了十六歲,她轉而扮演小生,後加入明光歌劇團,繼續她優異的戲劇人生;十八歲以後由於其名氣遠播,電視界亦多次邀請陳女士演出電視歌仔戲系列,在技巧與表演方式上都更加的熟練,觀眾也相當喜愛她的演出。   民國六十八年,陳美雲女士隨著民聲歌劇團遠渡重洋到菲律賓登臺演出,迴響極大,並於回臺後憑其實力和名聲組成了「陳美雲歌劇團」,直至今日亦陸續到各處巡迴演出;陳女士對於歌仔戲與劇團的要求很嚴格,堅持要保留傳統戲劇的原始風貌,呈現最完整、最精緻的劇劇演出,為此,她到處尋找優秀的演員,更極力於各地方戲曲比賽中力求表現,迄今已獲得各類獎項,上至團隊下至個人皆有所囊包。民國七十七年起,劇團開始出演於各大型舞臺,陳美雲女士為各劇目的第一主角,佳評如潮,更有受邀到總統府內演出紀錄,對於劇團來說,是為一極高的肯定與讚譽,團員皆共享這份榮耀,並持續為劇團努力耕耘,以期待有更好的表演。民國八十四年,陳女士演出兩岸實驗劇《李娃傳》,以此引起兩岸相當大的回應,之後又常率團到各國交流、學習,劇團勢力與戲路愈漸擴大,獲獎紀錄不斷,觀眾反應也十分熱烈,至今不減。   陳美雲女士的歌仔戲唱腔備受肯定,劇團的發展在民國八十六年時首獲政府合格認證的「國際扶植團隊」,隔年亦得到獲准,在官方的推動與輔助之下,陳美雲女士繼續在傳統戲劇的領域中精益求精,為吸引更多觀眾的胃口,她以傳統為基調,以其精湛的技藝、優秀的演員群,融合現代元素於各劇目之中,以期越來越多的觀眾能夠再度感受到歌仔戲的藝術之美以及特殊的韻味。 民國72年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總決賽第二名 民國74年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最佳導演獎(陳美雲)、最佳舞臺技術獎 民國79年臺灣省北區地方戲劇比賽最佳旦角獎(小文)、最佳女配角獎(陳金鳳)、最佳武場領導獎(陳能宗) 民國83年臺灣省北區地方戲劇比賽最佳導演獎(陳美雲) 民國89年臺北市藝術季『這一夜,我們來拼臺』榮獲『臺灣拼臺王』之美譽 民國89年臺北市地方戲劇(歌仔戲)比賽榮獲最佳團體優等獎、最佳導演獎(陳昇琳)、最佳生角獎(陳美雲)、最佳丑角獎(李月卿) 民國91年臺北市地方戲劇(歌仔戲)觀摩匯演之展演獲得團體獎第二名 民國93年臺北市歌仔戲觀摩匯演之展演榮獲優良個人獎(陳美雲) 民國94年外臺歌仔戲匯演歌仔戲東征風華再現獲選為表演團隊之一,並入選為前六名優選團    隊 民國95年臺北市歌仔戲觀摩匯演入選為優勝團隊獎,優秀演員獎(陳美雲)、(呂雪鳳) 民國97年臺北市年歌子戲觀摩匯演再度榮獲入選為優勝團隊獎、優秀演員獎(陳金鳳)、(陳素華)
19534593 黃木通   黃木通先生為貴鳳歌劇團團員之一包他原為新勝園歌劇團主,後將劇團轉賣於陳昇虎,並繼續於其中演戲,現已達高齡,與戲劇界漸脫離。劇團成立於民國九十一年中壢平鎮市,成立之後多半在北部的桃、竹、苗等客家庄地區出演,表演內容與形式獲得觀眾喜愛,劇團內有許多優秀的演員,因其堅持以客家傳統腔調演出各劇目,保留了早期最原始原汁原味,使得觀賞者得以細細品味曲調中四縣腔的特殊韻味,融古典於現代。   貴鳳歌劇團的現任團主是陳鳳祺,劇團前身則是相當有名的新勝園歌劇團,由其父陳昇虎為首,擅長打鼓,並兼演淨角,陳鳳祺整個家族幾乎都是戲劇界的,從祖父一代就開始是內臺戲班的演員,祖母專攻反派和苦旦角色,其妹為名角花旦,其弟陳昇琳則往歌仔戲界發展,三位姑姑都待過新勝員,多演小生或小旦,大姑丈為金輝社前班主,而家戶皆知、無人不曉的葉青亦為陳鳳祺的家族成員,其歌仔戲的小生裝扮更是風靡當時的街頭巷尾。   在這樣一個演藝世家長大的陳鳳祺從其中學習了不少戲劇方面的知識與技藝,貴鳳歌劇團在陳女士的用心經營之下,獲得許多掌聲與喝采,接演戲劇的演出相當穩定,劇團的戲路也很順遂;團內多演收冬戲,分日夜兩場戲,日戲多會有扮仙的場面,常於慶賀神明誕辰之喜日或是祭拜答謝神恩時演出,多為短劇,由請戲人的需求決定演出的形式與時間長短,戲碼多為八仙祝壽、醉八仙、蟠桃會或福祿壽三仙等熱鬧場面以開場暖戲;現在的傳統客家大戲與時漸進,慢慢更改為較符合現代人觀看的演出形式,於曲調上與腳本方面多半有所創新,但同時又要保留傳統的風味,如九腔十八調與傳統唱腔等。貴鳳歌劇團的眾演員們對於客家戲劇的未來發展有著正向的期望,如能藉著演員扎實到位的演技與老練的舞臺經驗來詮釋各個富有意義、又能引起觀眾共鳴的劇碼,則有助於現代人對於傳統戲劇的重視與喜愛,在傳統與現代中找到一個雙向的平衡點。 老生
19534594 鄭長庚   鄭長庚先生是桃園大溪人,生於民國二十五年,家裡可算是演藝世家,從十一歲開始便跟著父親鄭來福的大溪子弟班一起學習武場技藝,一代傳一代,習藝的學生很多,師徒制度頗嚴,用口述的方式演出劇目,在戲班中的各色各樣事物都要學習,不只演戲,還包括具備處理各種繁雜事物的能力,鄭先生從小接受嚴謹的訓練,到了十三歲時便已經能夠上臺演出,學成出師之後便轉戰到桃園中壢的戲班,繼續傳承技藝,教人演戲,但多以自己演戲為主,其妻亦跟著一起唱戲。   鄭長庚先生多半擔當頭手鼓的腳色,偶爾會客串前場的二路小生一角,擅長武場以及其音樂部分的後場演奏,演奏的樂器類型以鑼鼓、敲擊樂器等武場音樂為主軸。民國五十九年,鄭先生重新整頓組「正新興歌劇團」,但其後將牌照賣給了賴阿富,民國七十七年,他受到友人對於自己的推動,憑著對於客家戲劇的熱愛之心,組成了「金龍歌劇團」,並隨處到閩南庄登臺演唱歌仔戲,到客家庄則是唱採茶戲,劇團的戲路實則以閩南庄涉及的地區較為多數,所以整體的演出形式是以歌仔戲為主要部份。   鄭長庚先生為客家戲劇的發展與未來感到相當的憂心,早期唱戲較一板一眼,以口述的方式導演整齣劇目,但僅在說戲的部分較專精而不夠細膩,內容多半華而不實又太過形式化;現在的客家戲劇環境太小也太過稀少,真正喜愛演戲或唱戲的演員們沒有地方可以發揮,為生活而繼續傳承下去的又不若以前老一輩的演出精而細緻,樣樣專業,功夫亦皆到位。老演員們對於戲班有許多革命情誼與情感,然現實的窘迫使得傳統產業也停滯不前,難以經營生計;讓現代的觀眾重拾對於傳統戲劇的喜愛、熱愛、新奇之心才是最大的難題,科技衝擊傳統產業的同時,應該逐本溯源,使得客家戲劇的精髓得以繼續薪火相傳,重拾盛景。 武場與音樂
19534595 徐淑裕   徐淑裕女士生於民國三十二年,竹東瑞豐人,她在客家戲劇界的稱號是「馬場」,於年輕的時候就已有接觸客家戲劇的經驗,她從來沒有受過正規的師授技藝教導後,因前夫是竹東的「新永光歌劇團」文場樂師,在長期跟著丈夫身旁的耳濡目染之下,她學會了戲劇的基礎,並跟著其他學生一起學習技藝,而有一身的功夫底子,之後就開始隨新永光歌劇團於各地方登臺出演內臺戲,同時也在閒餘之時參與「孝女白瓊」、「五子哭墓」等型態的演出形式。前夫後因病逝世,徐淑裕女士再嫁,並繼續演戲之路,曾搭多團演出,包括金輝社歌劇團、德泰歌劇團、新美蓮歌劇團、正新興歌劇團、雙美人歌劇團等,演出經驗愈漸豐富。      徐淑裕女是在搭雙美人歌劇團演出的期間曾暫替團主接管劇團事務,遂而興起自組劇團的想法,並直至民國八十三年實際行動,向龜山的新明藝聲歌劇團買下牌照、戲籠,組成淑裕歌劇團,但有感於名字不符,又改名為新明歌劇團,成立至今算是目前眾家客家戲劇團中團齡最小的一團。劇團的活動範圍遍布臺北、中壢、竹東、瑞芳、花蓮、關西、高雄等地,在廟會活動、收冬戲或神明慶典時多會出團演出,劇團除了傳統了客家採茶調和山歌的演出之外,也包括四平調、閩南歌、流行歌等形式。      徐淑裕女士擅演老生,劇團的主要演員有一名小金玉的葉玉妹、龍鳳歌劇團團員之一的余德芳以及林三妹等人,多演《血海深仇》、《海公案》、《雙姻緣》等劇目。劇團在民國九十二年之後逐漸式微,因看戲的群眾大幅減少,難以營運得當,迫於現實壓力而收班,現只能從各紀錄中加以回味徐女士的風采。 採茶歌 客家山歌 代表作:《三國誌》、《關公過五關》、《斬四將》、《羅漢太子》、《觀音收楊柳枝》、《鴛鴦樓》、《海公案》、《雙王子》、《血海深仇》 展演紀錄:廟會慶典活動、收冬戲。
19534596 王國霖   王國霖先生是為「鴻蓮園戲劇團」現任的後場樂師兼武場鼓手,同時也與專攻電子琴的夥伴王明輝先生一同成立「天霖工作坊」工作室。兩人除了帶領全體人員,製作最優質音樂與創作外,在戲曲演出時,更是頭號的鼓手。而「天霖工作坊」與「鴻蓮園戲劇團」有著密切的關係;除了在維護保存傳統戲劇文化,同時也在目前科技化的社會中高度運用網路資源,進而與身處網路世代的人們交流,突破傳統戲劇的宣傳手法使的一般大眾更容易了解與認同傳統的戲劇文化。   「天霖工作坊」除了王國霖先生的武場鼓手外,主要負責混音伴奏(文場)的王明輝更是一員要角,其工作室主要的營業項目包含傳統戲劇中的(1)文武場出租(包含人力、樂器或是音樂歌曲)。(2)承辦舞臺佈景,燈光音響管理。(3)大小型公演,不論是在社區、學校或是社團…等承辦演出的統籌規劃。(4)劇本的編撰等等應有盡有。「鴻蓮園戲劇團」是近年來新創立的傳統劇團,於民國96年由王鳳連創立,近年來該團積極的參加文化場的演出,並參加客家電視臺錄影,都是為了提升劇團的演出品質。他們曾這麼說過:「我們雖沒有豪華的布景與大牌的演員,但我們有的是一群默默耕耘的工作者,俗話說認真的人最美麗,期許自己當個戲曲界中的小勇士。」      在「天霖工作坊」與「鴻蓮園戲劇團」的相輔相成激盪出的火花下,其經營方式與表演與表演方式,都各有所突破,他們使用絢麗的燈光特效與舞臺佈置加以提升舞臺技術,讓傳統野臺戲更加的吸引人;「天霖工作坊」甚至擁有自己的網路部落格,與許多喜好傳統戲曲的朋友們可以透果現在便利的科技而在網路上互動。就這樣的觀點看來,「天霖工作坊」與「鴻蓮園戲劇團」的關係就如同現代科技與傳統的戲曲的結合,創造出一種互利互惠情同手足的共生關係。 傳統戲劇樂師 鼓(武場)
19534597 陳鳳祺   團主陳鳳祺,於民國九十一年九月成立「貴鳳歌劇團」。貴鳳前身為著名的新勝園歌劇團,為陳鳳祺的父親陳昇虎所帶領;陳鳳祺在父親的帶領下,與陳日春、陳鳳慧都學了一身功夫;原本對於戲班放棄,但在前輩們期盼下,接下父親的衣缽,繼續劇團的經營。並開始嘗試創作新劇本、重整戲班,成為現今的「貴鳳歌劇團」   貴鳳歌劇團成立至今,獲得廣大的好評,發展相當穩定,甚至特別跨領域邀請樂文化工作室輔導行政,積極改造貴鳳歌劇團的性質。貴鳳歌劇團曾多次獲得媒體青睞、政府的支持以及民眾的肯定,積極的參與教學、公演等類似公開活動;「借屍還魂」這齣戲曲,正是創下各家電視開臺以來,收視最高的輝煌紀錄   收冬戲-一向被視為客家庄年度大事,一直以來都是傳統戲劇團堅守客家大戲一脈相傳的精神指標,然後這種情況卻也無法承受新時代所帶來的衝擊。當彩色電視普及、電影院、KTV等娛樂影音場所興起,傳統戲班受到相當大的衝擊,許多廟宇地方,酬神慶典開始啟用新崛起的節目、表演甚至大展演歌秀。新時代的娛樂產物徹底擊倒了傳統戲曲,擊敗了原有的歌劇團,使得歌劇團的未來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導致戲班演員被迫轉行、解散甚至改變原貌為了生存。傳統歌劇團逐漸沒落瓦解,客家戲曲隨著新時代的演進、日漸萎縮,靠著收冬戲慶豐年的盛況,已不復見,客家的戲曲文化出現斷層。   陳鳳祺在九一年重新號召舊班底,成立「貴鳳歌劇團」,由於自己不忍心客家戲曲,這種代表客家精神的文化記憶就此銷聲匿跡,才決定重組戲團。為了恢復傳統、積極爭取、彈性演出是「貴鳳」的未來措施,雖是創團至今時間不長,目前表現已逐漸得到各界肯定,戲路已趨穩定。農曆七月、八月是客家戲班演出的旺季,雖然貴鳳歌劇團已在桃竹苗地區擁有不錯的口碑,但團主陳鳳祺還會繼續提升表演的層次、不斷精進。 「97年度客家傳統戲曲徵選」-入選
19534598 李美君   李美君,生於1972年(民國61年),為德泰歌劇團(民國77年創立)第一代團主 李國雄之女兒,第二代團主 李正光之妹,現為第二代成員中的中生代。自小時候,便跟兄弟姐妹一同,看著父母親在戲臺上演出,之後參加家族事業學習客家戲的演出,成為一名傳統客家戲劇的前場演員。在許多的歌劇團中,德泰歌劇團力求變化,以多樣化的表演戲碼,搭配創新的聲光特效與舞臺技術,再結合傳統戲劇,吸引觀眾的目光。從第二代團主李正光接手德泰歌劇團之後,演出的戲碼大都偏向歷史傳奇與神靈精怪的方面居多,目的不僅僅是增加可看率,更希望能有效地吸引民眾前來觀賞。   目前,德泰歌劇團正努力培養第三代成員,不管是在戲劇的演出上,語言的教育以及文化的傳承上,都非常的努力。李美君的孩子已有參與客家戲臺和客家電視臺的演出,對於小朋友的培養,有著相當的用心,期望能夠繼續為了保存客家文化而努力。李美君的哥哥 李正光表示:「希望政府相關的單位,能夠有更多的機會給予正在努力培育新生代的他們,德泰歌劇團為了傳承傳統客家戲劇文化,已經很用心的在培育有興趣的小孩子。請多加鼓勵年輕一輩的戲劇人員,不要因為比賽的制式化,而變相地打擊年輕的演員,請讓他們有更多的信心和興趣能夠學習下去。」   引述上列李正光所說,李美君對於未來客家文化的保存,也是希望憑藉著德泰歌劇團,以家族事業的方式傳承下去,讓他們能夠繼續保持著對傳統戲劇的熱情,將傳統的客家戲劇表演給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能夠了解並且去探索客家文化的美麗之處。 客家大戲表演
19534599 江福榮   江福榮,生於民國32年(西元1943年),是苗栗客家人。自15歲時,進入<小美園歌劇團>學習傳統戲劇的演出,在學習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教導並且多次參與舞臺的演出。待在<小美園歌劇團>3到5年,進入國軍後,便脫離了<小美園歌劇團>。退伍後,江福榮曾一度沒有參與傳統戲劇的演出。直到他30多歲時,與妻子一同返回參與客家戲劇團的演出。之後多年在各個歌劇團中擔綱重要角色,其中以在「德泰歌劇團」時,在其中扮演丑角與反派角色相當出名,而在「德泰」擔任演員期間,也曾共同獲得無數的團體獎項,頗受好評。      而在民國九十一年,江福榮獨立在桃園地區建立了「榮英戲劇團」,並在桃園地區演出並招募新血,此時就已在各處展開公演的活動。直到民國九十五年,江福榮才正式在臺北縣政府文化局登記立案建立了「榮英客家戲劇團」。其戲劇團專門演出客家戲劇,包括了客家採茶戲、客家大戲…等。並且努力爭取在臺灣各地公演的機會,而在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所舉辦的「97年度客家傳統戲曲徵選」中,演出戲碼「寇珠遺恨」,並與其它七個客家戲劇團共同入選,獲得了肯定。      「榮英客家戲劇團」的團主 江福榮,因看到社會快速的變遷,傳統客家戲曲已逐漸不受重視並且衰敗,在觀賞傳統客家戲曲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而憂心。他認為,觀賞客家傳統戲曲並不只是老年人的娛樂,年輕人可以在欣賞傳統客家戲曲中,感受到客家戲劇文化的開闊與美麗之處。他期盼著用不同以往的思維方式,將傳統客家戲曲與現代藝術做結合,來讓客家戲曲擺脫老舊的風格印象,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夠接受並且欣賞。此外,「榮英客家戲劇團」從創立以來,一直都在努力的向下紮根,除了要繼續延續客家戲的傳統文化外,還要讓傳統的客家戲曲能夠在新生代當中蛻變,重生出嶄新的客家戲劇文化。      據江福榮表示:「在野傳統戲曲的式微下,劇團不管在經濟收入還是人才培育已經不如以往,傳統戲劇人員除了是一個職業外,更重要的還是一位保存文化的前鋒,期盼政府能夠提供更多的資源,去輔助與保留客家文化與培育年輕的人才,讓客家戲劇的品質、文化、水準都能夠提高。」 1.傳統客家大戲 丑角演員 2.擅長扮演 反派角色
19534600 古禮達   古達禮先生是新月娥歌劇團團員之ㄧ,劇團多以演出客家的傳統採茶戲為主,其活動範圍多半在桃園、新竹、苗栗等客家庄,早期傳統戲劇興盛時,一年內可接演大約九成天數的出演機會,生意相當可觀;劇團日場時多半以《三國志》等歷史人物相關又較為熱鬧的劇目為主,夜場則是轉以採茶戲為重,目前劇團內的固定前場演員有張文聰、陳秋玉、古禮達、何玉水、陳桂英、田銀妹等,都為客籍演員,表演實力皆相當豐實。    古達禮先生為桃園龍潭人,自小便習四平戲,加入王景永先生組成的四平戲童伶班「小榮鳳」,童伶中除了古先生之外,尚有陳油蛙、劉慶、張有才等九名男性,女性成員則有莊玉英、阿雪、阿笑、阿玉等共十八人,常演的劇目有《薛武飛吊印》、《粉妝樓》、《乾隆關》等;古達禮先生在其中受到相當程度的訓練,成就頗高,由各劇中皆可見其實力之優,至今已可算是經驗與演技皆相當了得的四平戲老藝人,例如他在《鴛鴦樓》一劇中飾郭元威一角,他與飾演高東海的林三郎即有多場武打的激烈場面,古先生憑著高齡仍顯其不凡之身手與靈活之表現,將四平戲的武戲特色表達的非常到位。   在另一齣《薛武飛吊金印》中,古禮達先生則是飾演薛武德一角,薛武飛則由劉玉森扮演,兩人亦有多場對手戲,是一相當精典且特殊的四平戲劇目之ㄧ;劇中,古先生將其所學發揮至極,武戲部分熱場十足,精采絕倫,表情與身手都揣測的相當飽實,唱功亦佳,自小時奠基起的實力於此可知,功力深厚,即使已步入高歲仍就將各角色演的有聲有色,始得古先生在客家戲劇界中佔有一席份量而無人能其右,並得到觀眾的關注與讚賞。 採茶戲 三國志
19534601 林煥明   林煥明為新月娥歌劇團團員之一,團員內人員充足,包括張文聰、陳秋玉、何玉水、田銀妹等人,素質相當齊全,在各屆的客家傳統戲劇比賽常常獲獎光榮而歸,是一實力優質的劇團。   由於社會風俗習慣逐漸與時改變,科技日益創新,加上網路發展快速,資訊流通方便,傳統戲劇產業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而不像以往受到觀眾對於內外臺戲的青睞與重視,多數演員只好另尋他處高就,只剩下小部分的劇團因執著於對傳統戲使命感繼續提升劇團品質,並積極參與各大比賽以鞏固團內的榮譽感,例如德泰歌劇團、貴鳳歌劇團新永光歌劇團等皆是以此為目標努力拓展,而已經算是老自字號的戲班新月娥歌劇團亦是於客家戲劇的成長與創新層面竭力經營,各處囊括、培養優秀人才,並使團員有共同的向心力、合作心以及積極正確的演戲態度,其實力在客家傳統戲劇中備受肯定,是一素質規劃整齊的劇團團隊。   林煥明亦為劇團優秀成員之一,團主范姜新堯憑著對於演藝事業的熟悉以及豐富的各地巡演經驗,於民國八十一年正式成立後便更加在客家戲劇方面下足功夫,常於廟會慶典或迎神時出演,劇碼多為扮仙戲、客家大戲、採茶戲,也常演出神明戲、平安戲、收冬戲等,最常演出的劇目則有《三國誌》、《桃園三結義》、《三戰呂布》、《關公斬顏良》、《過五關》、《包公案》、《雙姻緣》、《張世貞下凡》等,喜演三國或歷史人物的故事,並隨著演出的時間與地點之不同而調整變動演出形式。在團長用心營運以及團員們認真配合之下,新月娥歌劇團在極度興盛期可謂接演與好評不斷,活動出演更達北部、東部、南部更地之客家庄,範圍極廣。然而現在各客家劇團皆面臨到發展的困境,觀眾大量減少,傳統戲劇的收視群眾已為少數,劇團難以單靠此維生,又苦無年輕演員接班角色,劇團紛紛解散或遭致併吞命運,傳統戲劇的傳承之路有待有效方案解決,文化的保存更需要觀眾與官方的支持才能永續。 戲劇 新月娥歌劇團得獎紀錄── 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導演獎(張文聰)(1992) 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女主角獎(陳秋月)、最佳花臉獎(古禮達)(1993) 第三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甲等獎(《楊門女將》)(1994)
19534602 林黃平妹   林黃平妹女士為新月娥歌劇團成員之一,劇團班主范姜新堯是為一演藝世家的第二代,其父與兄長等都在傳統戲劇的產業上有所發產,且皆各自聞名,自組劇團或戲班,在地方上多小有名氣,新月娥歌劇團亦是一著名劇團,團內成員的素質與人都算充足,劇團實力堅強,曾獲得多屆客家戲劇比賽的殊榮,即可知該團質量兼具,表現良佳,團員在客家戲劇界中亦好評不斷。林黃平妹女士就是在這樣一個優秀的客家劇團中潛心學習關於戲劇的技巧與技藝,並在劇團的嚴格磨練之下愈漸熟煉,而後亦有所成就;她在劇團裡飾演的腳色多半是三花,並以丑角為最著名的角色,其活靈活現的表演天份以及生動活潑的肢體、語言、表情最為令人稱譽,林黃平妹女士更分別在第四屆、第五屆的客家戲劇比賽中皆獲得最佳丑角獎的榮譽,足見她在丑角這一領域的鑽研工夫之深,用心之厚,而能發揮所學,並善用所長。   林黃平妹女士亦曾搭貴鳳歌劇團出演登臺,劇團的班主是陳森虎,陳先生在臺灣內臺戲蓬勃發展的時期曾在苗栗多處演出,其角色多半是老生和淨,之後在民國五十二年左右於桃園內壢組成新勝園歌劇團,內外臺戲兼演;其子陳鳳祺小時便在傳統戲劇的環境下略有所接觸,父親退下後便傳接其劇團,但未登臺演戲,而是轉往康樂隊當主持人,發展與劇團不相類似的事業達十餘年之久。民國九十年時,陳鳳祺先生收掉康樂樂隊,重新回歸到父親傳接的劇團事務,重組戲班並將之名為貴鳳歌劇團,接手外臺戲的演出工作,並積極參與客家戲劇比賽,以擴展戲團戲路與發展。劇團團員現有二十多人,主要的演員包括本身飾演小生的陳鳳祺、演小旦的陳秋玉、淨角的張文聰、末角李金樺以及丑角的林黃平妹女士等。   林黃平妹女士在丑角之上相當有成就,除了獎項之外,亦可從劇團演出的劇目中略見一斑。 飾演丑角 第四屆「客家戲劇比賽」最佳丑角獎 第五屆「客家戲劇比賽」最佳丑角獎
19534603 唐山   客家人的本意就是在他鄉當客人,醒來方知身是客,客在他鄉念故鄉。但是客家子弟唐山卻有了全新的領悟,他感性地說:「只要有你所愛的人,其實何處也是家鄉。在找尋<日久他鄉是故鄉的故事同時,或許也在找尋自已的家鄉。」當時他正在籌備一個電視節目<日久他鄉是故鄉,依然圍繞著客家文化的主題展開。   唐山有一大堆頭銜:資深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暨製作人、詞曲創作、唱片製作人、歌手、期刊副總編輯,每個頭銜都展現著他的才華出眾。1956年出生的唐山本名林純銘,家在屏東萬巒鄉萬全村,父親是個水泥工。唐山小時候家裡很窮,他憑著聰敏和勤奮,不僅功課好,還發展了自己多方面的興趣,展現出廣泛的才能。國中高中他都擔任校樂隊指揮;經常參加各種比賽,拿了許多冠軍;在學校戲劇社他還能自編自導自演。從政戰學校畢業後,唐山在師大修了教育學分,隨後即於木柵高工、協和工商、祐德高中等校任教。   1984年唐山參加了嘉聯廣電錄影學苑的第一屆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班,學習廣播電視節目方面的製作。1991年,他從學校辭職,開始在中廣、正聲、復興、中華、民立、快樂等各大廣播電臺製作和主持以客家和鄉土議題為主的節目。如臺北正聲的「原鄉情」節目、中華及中廣的「有閒再來聊」節目等。之後更受邀在臺視、華視、中視主持「鄉親鄉情」、「原鄉情懷」、「臺灣風貌」、「世界心、客家情」等節目,其中「臺灣風貌」節目曾入圍1993年金鐘獎且參加坎城節目展。同時他還在中原衛星電視臺擔任節目總監。   四十多歲的唐山並沒有因為事業的順利而自滿,反而感到在客家文化方面的知識尚屬淺薄。為此他進入大陸河南省鄭州大學語文研究所客家學碩士班,潛心攻讀碩士學位。   做為客家子弟,唐山將傳承客家文化作為畢生的目標。唐山心中的客家文化,是格局非常大、以世界為家的客家文化。他率隊走遍大陸、臺灣各地,歷時3年,行程五萬多公里,採訪上千人士而完成了「我來自客家」八集的大型電視記錄片。此片收錄了大量的客家歷史文化素材,從多個視角立體地展現了客家人四海為家、落地生根的傳奇歷程。   歷史是文化的根,音樂就好比文化的靈魂。唐山有五年時間,業餘都忙於在客家山歌班義務教唱。無論何時,在唐山足跡所及之處,他必然注重收集客家山歌。從大陸到臺灣到東南亞的客家庄,他收集了大量客家民謠,親手錄製成四張客家歌謠CD專輯。他擔任主唱、主述和製作的專輯計有「行行出狀元」、「客諺今思」、「舊夢難尋」、「我來自客家」、「世代高唱好山歌」2張、「我是客家人」2張、「美濃山歌組曲」、「客家童謠-月光光」等。   2004年11月,唐山因其在傳媒界的長期優異工作榮獲廣播金音獎(本士文化特殊貢獻獎)。唐山不是唯一的得獎者,卻是其中唯一的客家人。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唐山以傳承客家文化為己任而盡展其能,令人羨慕並嘆服。 詞曲創作、唱片製作人、歌手 專輯 《行行出狀元》、《客諺今思》、《舊夢難尋》、《我來自客家》、《世代高唱好山歌》2張、《我是客家人》2張、《美濃山歌組曲》、《客家童謠-月光光》等 中視「臺灣風貌」製作、節目主持人(1993~1994年),入圍金鐘獎 2004年獲第二屆廣播金音獎(本土文化貢獻獎)
19534604 邱玉春    客家民間歌唱好手邱玉春,1949年生於新竹縣橫山鄉的沙坑。邱玉春和哥哥、姐姐年紀差很多,從小她常常聽嫂嫂和姐姐唱歌,也愛聽中廣的客家節目。那個時代聽廣播很流行,電臺常常播放客家採茶大戲,一齣戲播起來就演多天,邱玉春漸漸對老山歌、山歌子、平板和各種小調的山歌非常熟悉,自己也愛編詞來唱。小玉春非常喜歡當時新竹臺的女主持人黃杏,夢想著長大可以和她一樣在文藝界獨當一面。   年輕時代的邱玉春考入「新光遊覽公司」當遊覽小姐。工作中常常接觸到需要唱山歌熱場子的狀況,邱玉春的好嗓子受到客人的歡迎,歌聲伴著旅途真是莫大的享受。漸漸的邱玉春開始考慮要往歌唱藝術方面發展,於是她幾經周折,向當時的客家山歌大師黃連添學藝,和她一起學唱山歌的還有黃金鳳。黃連添教了她大量山歌的歌唱技巧和一些九腔十八調的唱法,如發音與節奏的掌握、作詞押韻的方法等等。   邱玉春的歌唱實力被發現,很多唱片公司都來找她錄製唱片,如月球、吉聲唱片公司都為她錄製了大量的山歌專輯。主要作品有和邱玉春在吉聲唱片合作錄製的<仙伯英臺遊西湖>、<耕田真快樂>、<山伯英臺遊西湖>、<金玉良言>等;和邱阿專、葉香蘭、李祥意、魏勝松、彭金昌、周榮協、何秀琴、徐木珍等在月球錄製的<娘親渡子>、<群星會>、<龍鳳鬥/情好甘如茶>、<嘆貧窮>、<青春戀>、<娛樂青年>、<環島觀光山歌>、<鳳對凰>、<落難時光/男女相罵>、<遊覽相褒歌>等,有山歌子、平板、多人對唱的採茶戲等數種。   1980年代,邱玉春開始開班收徒傳授山歌歌唱的技巧,欲將客家山歌的傳統傳承下去。邱玉春歌唱班的名字可謂金字招牌,學員的熱情鼓勵了她,之後她在湖口、竹北、新埔、關西、衡山、北埔、寶山都開辦了歌唱班。很多學生得到她的真傳,其中著名的有沈瑞堂、林秀香、徐錦蓮、徐美蘭等。 作品 《仙伯英臺遊西湖》、《耕田真快樂》、《仙伯英臺遊西湖》、《金玉良言》、《娘親渡子》、《群星會》、《龍鳳鬥/情好甘如茶》、《嘆貧窮》、《青春戀》、《娛樂青年》、《環島觀光山歌》、《鳳對凰》、《落難時光/男女相罵》、《遊覽相褒歌》
19534605 王順能   1992~1996年,苗栗縣立文化中心舉辦了數期「客家八音研習班」,邀請到的老師都是客家八音界大師級的人物,如郭鑫桂(歿)、鄭水火、鄭榮興、謝顯魁、王順能(歿)等人。結業的學員後來有的在民間「子弟班」當樂師,有的在國民小學當八音活動指導老師,為八音藝術的基礎教學和傳承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客家八音研習班」這幾位老師中,王順能資歷甚深。   1916年,王順能生於喜愛音樂的客家家庭。父親對音樂的愛好遺傳給了他,小時候就常常耳濡目染,接受傳統音樂的薰陶。王順能年輕時就拜入人稱「英才的老師」──飛龍道人門下,學習揚琴和胡琴的演奏。日據時期,王順能與吳紹基、黃阿妹等人一起在豐原市成立客家歌謠團體「同聲音樂會」。戰後,他又跟隨八音大師陳慶松先生研習客家八音。名師出高徒,作為兩位大師的嫡系傳人,王順能藝技高超,名聲漸響。1950~60年代,他常常外出跟著八音團跑演出活動,常跑苗栗、新竹、東勢等地的場子;也曾加入陳慶松老師領導的「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當時臺灣剛剛光復,沒有了異族統治的陰雲,客家民間風俗和戲曲都走向鼎盛時期,八音演出的機會也非常多,有時候一整年都沒有幾天空閒。   目前留下的有聲作品計有《新一金姑》、《開金扇》、《六板》、《情不捨》、《懷胎曲》、《端茶》等八音樂曲。他還和賴碧霞、陳慶松等合作錄製過唱片,由他拉弦伴奏的唱片作品有約民國五十八年苗栗美樂唱片公司出品的說唱採茶戲《趙五娘 ( 一 ) 忠孝節義》、《趙五娘 ( 二 ) 忠孝節義》等。 專長 擅長演奏揚琴和胡琴 作品 《新一金姑》、《開金扇》、《六板》、《情不捨》、《懷胎曲》、《端茶》、《趙五娘(一)忠孝節義》、《趙五娘(二)忠孝節義》
19534606 張福來   1929年1月23日的臺灣日日新報有一則新聞,說22日下午8點半起臺北放送局播放王滿良、張福來、陳木生三位臺灣音樂家用西洋樂器吹奏的臺灣音樂,曲目有活捉三郎、瓜子仁、;餞酒勸郎和勤儉歌。這一新聞非常有趣。其一,日本當局對於臺灣本土音樂的一向輕視,卻允許放送本土音樂。其二,從曲目看,採自臺灣的南北管、採茶戲和勸世說唱等戲曲形式,可見樂師的出身背景。其三,戲班子後場出身的樂師使用西洋樂器,做中西樂結合的嘗試,體現了一種當時戲曲界流行的「改良」風潮。   有關張福來的生平資料非常少,但是有聲作品卻很多。他和客家一代歌王、「萬松調」創始人蘇萬松是同一輩的藝人,生年約在上個世紀初。早期當紅歌手純純1930年進入剛成立不久的日本古倫美亞公司灌錄唱片,就是張福來和林泰山介紹的,當時張福來已經是著名的前輩樂師。   張福來在「小鳳園戲班」待過很久,同團的還有林泰山、張福來、劉清香(純純)、張旺榮、玉梅等知名藝人。「小鳳園」為柏野的改良鷹標灌錄了一些唱片。當時的臺灣唱片界,同樣經歷著「改良」風潮,出現了新式歐美風編曲、由西洋管絃樂伴奏的實驗戲曲作品,但是這類客家戲曲唱片賣得不如預期。柏野發現中西結合的怪異風格,客家鄉親聽不習慣。於是改良鷹標結束後,他專心經營古倫美亞公司,將編曲改回用漢樂伴奏,回復客家本土戲的原味。   古倫美亞公司與「小鳳園」繼續合作,灌錄了很多採茶戲的唱片。有趣的是,部分作品是用歌仔戲改編成的採茶戲。張福來、林泰山和劉清香在古倫美亞合作錄製了非常多的作品,如紅娘過渡、遊河南、浪子回頭、樵牧閒話、怕老婆等,內容包括採茶戲、京音小調、滑稽曲和笑科。張福來不僅會文武場,也能唱。古倫美亞在1933年在臺灣發行的山歌戲樵牧閒話,就是由張福來、林泰山和劉清香合唱的。 作品 《紅娘過渡》、《遊河南》、《浪子回頭》、《樵牧閒話》、《怕老婆》、《樵牧閒話》
19534607 梁阿才   「客家採茶戲」是一種在臺灣客家聚居區域流行的傳統戲曲劇種,最早的內容以「茶文化」為主,包含了大量「四縣腔」客家山歌和舞蹈,主要角色為「丑」和「旦」。清末時採茶戲為小戲,有「採茶唱」、「相褒」等演出方式,後來由於受到四平戲和亂彈的衝擊,方借鑒了其他劇種的優點而改良發展為大戲。故客家採茶戲根據歷史發展的過程,分為前期的「三腳採茶戲」和之後的「改良採茶大戲」。目前還不能確定,三腳採茶戲是自大陸客家區域由何阿文傳入的還是在臺灣自己發展出來的。但是根據已知的早期三腳採茶藝人師承關係的回溯,最後全都指向何阿文一人。曾先枝曾說,何阿文曾經好幾次往返大陸帶回很多傳本。所以何阿文被譽為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人。   何阿文有記載的教授採茶戲,在新竹寶山、苗栗頭份一帶,共有五個重要的徒弟:梁阿才,阿才丑、何火生、阿浪旦和卓清雲。梁阿才演採茶戲時常演丑角,所以也被觀眾稱為阿才丑,他還有個藝名叫麗聲。採茶戲第一代女旦角阿玉旦和鄭美妹都是他的弟子,而他的妻子許冉妹也是早年的知名藝人。電臺賣藥時期,梁阿才夫妻常常在鄉間賣唱,或者在南庄的永昌宮廟坪正戲演出前後賣唱兼賣藥。梁阿才是個全才型的藝人,從北管、採茶戲、小調、笑科劇、歌仔戲都能表演。以前的老藝人演的都是活戲,唱戲的時候一邊編詞一邊就演唱出來。除了前臺演出,梁阿才也會拉胡琴伴奏。   梁阿才從日治時期開始就錄製了大量的有聲唱片,後期還和鄭榮興合作過。從鄭榮興教授的回憶看,梁阿才為人和藹,詼諧逗趣,合作表演時很好相處。目前留下的有聲出版品有《父子會》、《秦瓊奪寶》、《鬧西河》、《劉秀過關》、《戲叔》、《吳漢殺妻》、《玉堂春》、《義方教子》、《二集義方教子》、《河妹慘史》、《包公審瑞草》、《後集包公審瑞草》、《長壽寺》、《夫婦評笑》、《新婚佳句》、《周成過臺灣》、《周成不認妻》、《周成毒殺前妻》、《活捉周成》、《綁傘尾》、《海棠委》、《賣茶郎回家》、《十二月古人歌》、《進妹房》、《說恩情》、《掛金牌》、《三本龍虎鬪》、《尋夫》、《渭水河》、《文王拖車》、《王英下山》、《出京別府》、《送京娘》、《送麟兒》、《百壽圖》、《賢女勸夫》、《茶郎歸家》等。   梁阿才的年紀和蘇萬松相仿,卒年約1960年代。 作品 《父子會》、《秦瓊奪寶》、《鬧西河》、《劉秀過關》、《戲叔》、《吳漢殺妻》、《玉堂春》、《義方教子》、《二集義方教子》、《河妹慘史》、《包公審瑞草》、《後集包公審瑞草》、《長壽寺》、《夫婦評笑》、《新婚佳句》、《周成過臺灣》、《周成不認妻》、《周成毒殺前妻》、《活捉周成》、《介傘尾》、《海棠委》、《賣茶郎回家》、《十二月古人歌》、《進妹房》、《說恩情》、《掛金牌》、《三本龍虎介》、《閒女勸夫》、《尋夫》、《渭水河》、《文王拖車》、《王英下山》、《出京別府》、《送京娘》、《送麟兒》、《百壽圖》、《介傘尾》、《賢女勸夫》、《茶郎歸家》等。
19534608 黃翠芳 「白白介花結樹頂,開佇山肚,開滿坪 紅色介心得人惜,開佇我心,永遠靚 啊!油桐花,啊!油桐花 時間一到,像白雪落下 麼人像你一生白淨 無霸佔舞臺,無貪求掌聲」   這悅耳動人的聖歌傳來,溫柔的情意和聖潔的信仰隨著歌聲盪漾開來,感動著人心。這首<油桐花>是黃翠芳的作品,獲得2010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桐花流行音樂創作大賽第二名。   基督信仰傳播入客家族群可謂已經時代久遠,但是客家福音詩歌的領域作品還是相對貧乏。語言是思維的載體,而母語更是最接近靈魂的聲音,用母語來歌頌神的恩典可說是最好的傳道方式。   新竹客家人黃翠芳是個基督徒,從小生長在傳統的客家家庭,有著與生俱來的歌唱天份和對音樂的敏感與興趣。由於家境不算富裕,所以黃翠芳少時沒有什麼機會專門學習音樂。高中時她進入教會想學英文,漸漸受到基督信仰的影響,後來受洗成為一名基督徒。信仰可以改變一個人,黃翠芳變得自信而開朗。她常常跟隨聖歌團在各地服事,也開始參加各種演講、歌唱比賽,並加入了活泉聖樂團。   黃翠芳在大學念英文專業,畢業後進入大時代英語補習班英文老師。作為客家人,深感客家聖歌的作品太少,朋友鼓勵她發揮自小而有的音樂天份,創作客語聖歌作品,黃翠芳於是走上客家福音詩歌創作的道路。黃翠芳的作品頻頻得獎,唱片公司也為她出專輯。憑藉著真誠執著為神奉獻的心,黃翠芳的作品日漸成熟,也廣受好評。2003年 <作得冇>獲新竹縣文化局客家新曲最佳作曲人獎第三名; 2004年<我們的故鄉像天堂>入圍第一屆客家流行歌曲創作比賽;2007年 黃翠芳創作並演唱的<新的事情會發生>入圍第十七屆金曲獎,獲最佳客語流行歌曲專輯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隨著創作和歌唱事業的日漸順遂,黃翠芳也開始主持各種音樂節目,目前她是遠東福音會節目製作暨主持人、新竹ic之音廣播電臺97.5主持人。   黃翠芳期盼將心中的感動,透過母語,透過音符傳達出來,以引起大家的共鳴。 客家福音詩歌創作人 2003年 作得冇獲新竹縣文化局客家新曲最佳作曲人獎第三名 2004年我們的故鄉像天堂入圍第一屆客家流行歌曲創作比賽 2007年新的事情會發生入圍第十七屆金曲獎,獲最佳客語流行歌曲專輯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 2010年油桐花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桐花流行音樂創作大賽第二名
19534609 張士峰   張士峰,苗栗人氏,1966年生。年輕時和葉杏年、賴紹奇等人一起,在苗栗縣大湖鄉的北管子弟團「農樂軒」學習北管音樂,學了不少北管唱腔和嗩吶、胡琴、打擊樂器的演奏技巧。之後他更想進一步學習難度較高的八音音樂,於是進入苗栗縣立文化中心學習,進步很快,頗受推崇。於是羅時星向鄭榮興教授推介,張士峰遂得以加入「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跟隨陳慶松的大弟子郭鑫桂學習八音,之後又師從鄭榮興教授。從此他和八音界大師為伍,常常共同演出,八音技藝漸漸臻於純熟。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該團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最近的兩次繁榮期為第三代領導人陳慶松活躍的時期(1945~1983年)和現今鄭榮興領導的時期。   臺灣光復後,客家民間風俗和戲曲皆走向鼎盛時期,八音界也現繁榮。陳慶松帶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四處授徒和演出,足跡遍及新竹、苗栗、高雄、屏東、花蓮等地,演出場次非常多。後來八音受到其他戲曲和表演型態的衝擊,市場漸漸變小。電影電視的出現,現代電子傳媒入鄉,部分農村也漸漸都市化,傳統的民俗文化生活更為萎縮,八音表演目前僅限於廟會、喪事以及純音樂的演出。鄭榮興教授以八音藝人兼文化學者的雙重身份,以廣博的傳統技藝和學識,長期積極的演出實踐與社會活動,帶著「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成功轉型。目前張士峰不僅隨團接民間表演的場子,還常常在國內外大型舞臺上表演,將客家傳統特色的音樂傳遞到世界各地。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現有團員共約四十多人,表演團隊分為二團。一團有鄭榮興、鄭水火、陳忠雄、陳接枝、徐興隆、張士峰、謝顯魁、彭玉坤、陳德秀、鄭天送等人;二團以年輕新秀為主,包括鄭如君、蔡晏榕、鍾佩蓉、劉堯淵、陳慧芩、林國復、吳承漢、傅源慈、劉佳佳等人。 北管音樂
19534610 陳阿冉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招三先生肇始而開了陳家八音傳承的先河,陳家子弟每一輩皆出八音樂師,為臺灣的傳統音樂傳承輸送了大量的音樂人才。陳阿冉即是陳家的八音藝術第三代傳人之一。   日治時期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陳阿冉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從小生活在吹吹打打的八音世家,家中的男性長輩大多都是樂師,陳阿冉也自然耳濡目染受到音樂的薰陶。從十六歲起,他就跟隨父親陳鼎房學習演奏打擊樂器和各種北管戲的唱腔,後來又學拉弦樂器。學不多久,陳阿冉就參加了父兄所組成的「八音班」,邊學邊演,在苗栗縣四處演出,累積了大量的演出經驗。昭和十三年(1938年)他跟著兄長遷陳阿慶居到三灣鄉,參加了那裡師兄弟自己組織的「八音班」。臺灣光復後,沒有了異族統治的陰雲,廣播和電視也還尚未出現;對於生活在田野庄頭的人們來說,傳統的民間音樂和戲曲是唯一能接觸到的娛樂節目,因而皆走向鼎盛時期。這段時間陳阿冉遷居到苗栗市,在提煉香茅油的工廠工作,一邊開始學習嗩吶的吹奏。1957年他和弟弟陳滿水同組「八音班」,在苗栗市和頭屋等地演出。   陳阿冉於1982年去世,享年74歲。   陳家子弟常常組織小型的八音班,互相支援演出。陳家八音班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
19534611 陳阿業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招三先生肇始而開了陳家八音傳承的先河,陳家子弟每一輩皆出八音樂師,為臺灣的傳統音樂傳承輸送了大量的音樂人才。陳阿業即是陳家的八音藝術第三代傳人之一。   日治時期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陳阿業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父親是陳番妹先生,堂弟陳慶松先生是一代八音大師。   陳阿業從小就生活在吹吹打打的八音世家,祖父、父親、叔父都是樂師,也自然耳濡目染受到很多薰陶。十四歲開始,陳阿業就跟著叔父陳阿火學習打擊樂器和各種北管戲的唱腔,稍晚又學拉弦樂器。十六歲就加入叔父和父親組的「八音班」,在苗栗縣四處演出。陳阿業非常會拉胡琴,在八音班裡是最好的胡琴手。臺灣光復後,沒有了異族統治的陰雲,廣播和電視也還尚未出現;對於生活在田野庄頭的人們來說,傳統的民間音樂和戲曲是唯一能接觸到的娛樂節目,因而皆走向鼎盛時期。「客家八音」演出場次非常多,陳阿火的「八音團」生意非常好,廣受歡迎,常常每天都有場子要演,一年下來沒有幾天空閒。   陳阿業1961年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一歲。   陳家子弟常常組織小型的八音班,互相支援演出。陳家八音班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最近的兩次繁榮期為第三代領導人陳慶松活躍的時期(1945~1983年)和現今鄭榮興領導的時期。   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因長期積極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演奏各種八音樂器,擅長拉胡琴
19534612 陳增育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該團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陳家子弟每一輩皆出八音樂師,為臺灣的傳統音樂傳承輸送了大量的音樂人才。陳增育即是陳家的八音藝術第三代傳人之一。   陳增育1938年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父親是著名的八音樂師陳阿火先生,堂兄是一代八音大師陳慶松先生。   陳增育從小生活在這樣一個樂師眾多的家族中,很小就受著八音音樂的薰陶。從十四歲開始,父親陳阿火就教他學習打擊樂器、拉弦樂器,還有各種北管戲的唱腔,到二十歲還開始學揚琴演奏。臺灣光復後,沒有了異族統治的陰雲,客家民間風俗和戲曲皆走向鼎盛時期。那個時期「客家八音」演出場次非常多,陳增育從十四歲初初學藝時起,就參加了父親和堂兄組的「八音班」,常常外出到銅鑼鄉各地表演。他的八音技藝日漸成熟,漸漸有八音弟子來向他請教。劉阿海就曾經在白沙屯向陳增育學習八音。電臺電視興起後,傳統戲曲漸漸沒落,八音的市場也漸漸萎縮,陳增育於是開始學習佛教梵唄音樂,以因應去寺廟做佛教道場的演奏。1949年陳增育搬到臺北,常在木柵指南宮和光華寺等寺廟做法會的「和經」演奏。除了傳統的國樂器,陳增育還會演奏電子琴,所以特殊的要求也難不倒他。之後他又遷居臺北縣永和市,成為專職的誦經伴奏樂師。   陳增育現在已經退休,搬遷至臺中豐原居住。 楊琴、胡琴、嗩吶、電子琴
總共 508 筆,顯示第 101 到第 15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