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rieved from http://data.hakka.gov.tw//od/detail?oid=32AC94BA-F039-4CB4-882E-12F22B8CCFA5 on Tue Feb 24 2015 15:53:09 GMT+0800 (CST) ; 資料集描述: 為系統蒐集、整合、保存、輔導客家音樂及戲劇相關人才名單、影像、作品等資料,,透過統整、資料庫建置方式,提供客家音樂類、戲劇類學識研究及人才資訊。 ; 資料集類型: 原始數據 ; 分類: 文化資產 ; 主要欄位說明: 姓名:name
人物介紹:review
專長:expertise
得獎紀錄:awards ; 資料提供機關: 客家委員會文化教育處 ; 資料量: ; 更新頻率: 不定期 ; 資料集來源網址: http://musicdrama.hakka.gov.tw/ ; 授權方式: 依客委會資料開放平台資料使用規範 ; 授權網址: http://data.hakka.gov.tw/ab/terms ; 編碼格式: UTF-8 ; 計費方式: 免費 ; 資料集提供機關聯絡人: 陳怡蓁 ; 資料集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 02-89956988#541 ; 資料集提供機關聯絡人電子郵件: ha0303@mail.hakka.gov.tw ; 備註: ; 資料集瀏覽次數: 95 ; 資料集下載次數: 60 ; JSON: http://data.hakka.gov.tw//od/data/api/14FBBD5D-4B11-4EFF-8D8B-C7F5341D300C?$format=json

Name Review Expertise Awards
19534467 曾興魁   曾興魁先生於1968-1972 年就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自1977年獲教育部公費留學德國芙萊堡音樂院 (Musik Hochschule im Freiburg/Germany),師事K. Huber , B.Ferneyhough教授,1981 年獲藝術家文憑 (Pruefung der Kuenstlerische Reife)並返國任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暨音樂研究所。1986/87年獲法國政府獎學金於法國現代音樂暨音響研究中心(IRCAM)研究,同年並獲得巴黎師範音樂院(E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電影作曲文憑。   其作品曾在荷蘭高地雅慕斯音樂節 ( Gaudeamus Music Week,1981/84 ASKO Ensemble) 阿克瑪音樂節 (Alkmaar Music Festival1990)漢城亞太音樂節(Asia Pacific Music Festival1990) 日本仙臺亞太音樂節,美國、德國、法國 (Presents 1996 2E2M) 等地演出。1987年曾於巴黎「國際藝術家館」(Cite des Arts)、1998年於羅馬舉行個人樂展。2002年三月於新竹市立演藝廳、屏東文化局中正藝術館舉行個人合唱作品音樂會,2004年九月在新竹演藝廳舉行紀念九二一大地震五週年合唱作品音樂會,2005年四月在國家音樂廳「詩經的清明」音樂會中發表管弦樂作品「詩經蓼莪」,2006年接受國家交響樂團託完成為管弦樂與四聲軌電子音樂的作品「生命之歌」,於2007年五月由旅美指揮家陳美安指揮國家交響樂團在國家音廳舉行首演。   曾興魁先生於2002~3年美國傅爾布萊特訪問學者(Fulbright Schoolship),美國史丹佛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北德州大學訪問學者、客席作曲家。1999~2002年及2005~2007年榮膺二屆中華民國電腦音樂學會理事長。2005年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退休,獲聘任教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 2007年十月應邀在Copenhagen – Malmoe Festival 發表作品超級衝突及在瑞典Malmoe音樂院演講,2008年六月「綠島小夜曲綺想 」發表於法國電臺梅湘廳 (Salle Messiaen, Radio France)。並榮獲法國Ville D‘Avray 作曲比賽首獎(1984),第三屆國際管風琴作曲比賽第一大獎(1986)。 1.意難忘為鋼琴四手聯彈、電腦音樂及影像(或舞者),2003。 2.彷彿你真的未曾離去為人聲與電腦音樂Max/MSP,2003。 3.我們呼喚你,2004。 4.超超級突,2005。 5.綠島小夜曲綺,2007。 6.生命之歌,2007。 7.十面埋伏,2009。 8.耕田儕人混聲四部合唱,2009。 9.露珠與農夫的對話管樂隊,2010。 10.電腦互動音樂應用於教學以兒童數字跳格遊戲為例國科會NSC96-2524-S-009 -001,2007。 11.第五屆電腦音樂與音訊科技介討會成果報告書,2009,國科會NSC 98-2916-I-424-004-A1,2009。 法國Ville DAvray 作曲比賽首獎(1984)。 第三屆國際管風琴作曲比賽第一大獎(1986)。
19534468 林生祥   美濃子弟林生祥於1994年和他的樂團「觀子音樂坑」投入聲援家鄉反水庫運動的行列。1998年林生祥與美濃愛鄉協進會合辦「過庄尋柳」、「遊蕩美麗島」演唱會後,開始嚴肅地思考音樂的社會文化意義,而後決定回鄉,這也是他往後音樂生命旅程的重要起點。   走過反水庫的交工時期,以及與各界樂手合作的碰撞的時期,林生祥的創作廣度不斷跨越,濃度也持續增加。但他的關懷主題卻始圍繞著土地與農民──即是他的起點,也是他的養分。   2006年創作專輯《種樹》描述的是1990年後期出身美濃的農村青年自都市回鄉後,尋找出路、連結其他農民,一方面肯定農民對人生價值的質樸態度,一方面重新定位農業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存在價值,並指出其未來發展的可能出路。   2009春,與鍾永豐、大竹研發表的作品《野生》,試圖以新視角提出舊議題──相較於因政策不公與結構失衡而導致的農業問題,「野生」所聚焦的「女性」命運,揭示之「重男輕女」文化現象,更為古老地存在傳統農村宗族社會中。自上世紀以來,經受現代化與全球化劇烈衝擊,原該一生縛於家務與農事勞動的女性,初次轉型扮演「出外人」,在各場域迸發「在家是零星,出外像野生」的生命力。 《野生》之後,生祥繼續在「南」的溫度與溼度中創作,以鍾理和的文學場景為軸,與多位南方詩人展開對話。器樂上,生祥自2005年始,在吉他上探索傳統音樂,經歷節奏及簡單音樂線條的思考與實踐後,重新回到傳統樂器,以月琴及吉他交替音樂創作的思考。 專長 1.詞曲創作 2.歌手 3.吉他手 4.月琴手 專輯 1.《過庄尋柳》/觀子音樂坑(1997) 2.《游盪美麗島》/觀子音樂坑(1998) 3.《我等就來唱山歌》/交工樂隊(1999) 4.《菊花夜行軍》/交工樂隊(2001) 5.《臨暗》/生祥與瓦窯坑3(2004) 6.《種樹》/生祥與樂團(2006) 7.《野生》/生祥與樂團(2009) 演出經歷 1.臺北首屆世界音樂節(2000) 2.捷克布拉格Respekt音樂節開幕演出(2001) 3.比利時Gent民謠音樂節(2001) 4.比利時Brugge世界音樂節(2001) 5.法國巴黎New Morning演出(2001) 6.臺北流浪之歌音樂節開幕演出(2001) 7.香港澳門巡演(2002) 8.加拿大溫哥華演出(2002) 9.新加坡濱海劇院華藝節演出(2003) 10.臺北第三屆流浪之歌音樂節【臨暗】首演(2004) 11.【臨暗】全臺校園巡演(2004) 12.Water & Mud Pub Tour (與David Chen & Muddy Basin Ramblers) (2005) 13.德國Rudolstadt,TFF音樂節(2005) 14.德國Essen,GREND文化中心演唱會(2005) 15.捷克Colours of Ostrava音樂節(2005) 16.挪威Riddu Riddu音樂節(2005) 17.美國柏克萊大學Hertz Hall演唱會 (與平安隆、大竹研)(2005) 18.美濃秋豐音樂祭 (與平安隆、大竹研)(2005) 19.文化行春—草根之聲新演繹 (與平安隆、大竹研)(2006) 20.臺北第五屆流浪之歌音樂節【種樹】首演(2006) 21.【種樹-有機串聯】全臺巡迴演出(2006) 22.【每日‧種樹】中國大陸巡演(2008) 23.【野生】全臺巡迴演出─春天開唱/開講(2009) 24.【野生.南中國】中國大陸巡演(2009) 25.臺北第五屆流浪之歌音樂節【野生】演出(2009) 1.高中時參加臺南市救國團辦的民歌比賽,得到第一名 2.參加大學城全國大專青年創作歌謠比賽,拿到第一名以及最佳作詞獎(1992年) 3.金曲獎最佳作曲人(我等就來唱山歌/交工樂隊)(2000年) 4.金曲獎最佳製作人(我等就來唱山歌/交工樂隊)(2000年) 5.金曲獎最佳樂團(菊花夜行軍/交工樂隊)(2002年) 6.新新聞週刊、中時人間副刊、誠品好讀評選「面向2002,十位不可忽視的人物」(2002年) 7.第16屆金曲獎最佳樂團、最佳作詞人、最佳客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臨暗/生祥與瓦窯坑3)(2005年) 8.第18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最佳客語演唱人、最佳作詞人(種樹/生祥與樂團)(2007) 9.第21屆金曲獎入圍最佳專輯包裝獎(野生/生祥與樂團)(2010)
19534469 羅秋香   民國69年(1980年)開始師承胡泉雄、涂敏恆老師,從完全不會客家山歌開始學習,至今對客家歌曲的熱愛始終不減。學成之後在桃竹苗地區救國團、文化中心、婦女會、社區和學校擔任歌謠教唱指導的工作,至今已逾二十年。民國70年至80年間在臺北藝術季、國父紀念館、國立藝術教育館、受客屬團體之邀付美國、日本演出及主持。節目主持方面自民國80年開始,先後擔任臺視「鄉親鄉情」、中視「鄉親鄉曲」、公視、客家衛星電視臺的節目製作及主持工作。82年起公職退休後,偕夫婿程心祥一同指導客家歌謠,期間培養年輕一輩的客家歌唱人才,如:黃秀珠、賴春嬌、李晉媛、李勝祥等人,共同成立「苗馨客家音樂協會」,推動客家歌謠的傳唱。   早期客家歌謠的教唱工作,除了交通不便外,也常礙於各班級經費拮据,往往僅能支付一位講師的費用,為了使學員能夠有正確的唱腔,羅老師時常自掏腰包,遴聘樂師隨班伴奏,學生外出表演,經費不足時,也是由她出資贊助前往,她笑稱自己是「客家憨」。此舉為的是鼓勵年輕人,讓年輕人在傳揚客家的舞臺上也有發聲的機會。 客家文化不斷流失,實在是令人心急,羅老師認為所幸有客家電視臺和客家委員會的成立,專職輔導與製做客家節目,目前推廣上的最大困境之一還是經費的問題,年輕人培訓結業之後,還需要有一個就業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將興趣與工作相結合,專心的累積不斷的研客家。另一方面,鼓勵社區居民參與歌謠班,讓他們走出來投入展現客家,以寓教於樂的方式來推動也是很重要的。   對於客家文化的推廣期望,以苗栗縣來說,自劉政鴻縣長上任後,客家相關的班隊自三十多班,大幅成長到現今的六十多班隊,或許有人會說,這只是「量」的成長,但是,平心來說,民眾有踏出來參加,我們客家就有多一份的希望,如果沒有成立班隊,累積與傳播就相對的困難了,所以希望客委會和縣市政府,能夠持續的支持各班隊。   另一方面,建議客家電視臺的歌唱比賽節目,如「鬧熱打擂臺」節目,在評審的聘請上應該有一定的平衡性,專長於學術、藝術歌、身段、流行歌、說唱……各方面專長的老師,都應該平衡的邀請,不應偏廢只邀請某一種類的老師擔任評審。 專長 客家歌謠教唱、民俗舞蹈教學、節目製作、策畫及主持 詞創作 〈夢一場〉 〈唔使講按多〉 專輯出版 《客家歌謠大家唱》一套,程心祥、羅秋香 《再拼分人看》羅秋香.程心祥 合輯 2000,獲行政院頒發「客家歌曲薪傳」資深教師獎。
19534470 呂泉生   有一首臺語兒歌入選日本NHK電視臺「世界十大搖籃曲」,這首歌是這麼唱的:「嬰仔嬰嬰睏,一暝大一寸,嬰仔嬰嬰惜,一暝大一尺,搖子日落山,抱子金金看,子是阮心肝,驚你受風寒。…」幾乎每個臺灣人都聽過這首情深雋永的《搖嬰仔歌》,而它的作曲者就是「臺灣合唱音樂之父」、音樂教育家呂泉生。他一生創作、改編的閩南語歌謠和中文合唱曲達二百六十首。呂泉生先生創作頗豐,筆名也很多,如日治時期的呂玲朗,戰後的田舍翁、居然、鐵生、泉生、羅仙、明秋、長風等。   呂泉生先生祖籍福建詔安, 1916年生於臺中縣神岡鄉的一個基督教家庭。少時家庭富裕,父親呂如苞是自耕農,常常帶著兒子去教會,呂泉生因此聆聽了很多教會音樂,也喜愛上唱歌。1930年他進入臺中一中念書,開始跟隨陳信貞老師學鋼琴。1936年呂泉生先生東渡日本,進入東京音樂大學的前身──東京東洋音樂學校學習鋼琴,後來因為受傷而轉修聲樂。這一意外的轉變反而使呂泉生能夠從事於自小就喜愛的歌唱與歌曲創作事業。1939年畢業後,呂先生曾加入東寶日本劇場的聲樂隊,並兼職於NHK廣播電臺,擔任特約歌唱家。業餘時間他還跟隨母校的田為山教授學習理論作曲,勤學不輟。   1943年呂泉生先生返臺,進入臺北放送局文藝部負責歌唱指導、合唱指揮、編曲、作曲等工作。這段時期,呂先生結交了張文環、王井泉、呂赫若、王昶雄、陳泗治等人,常常在一起進行文化與創作方面的探討,這樣催生了著名的舞臺劇《閹雞》(由林博秋改編自張文環同名小說),並於臺北永樂座上演,頗受好評。呂泉生負責此劇的音樂策劃,他將一些臺灣民謠如嘉義民謠《六月田水》和《一隻鳥仔哮救救》編入其中。後來此劇的民謠部份遭到日方禁演,但是依然流傳下來。   光復後,呂泉生先生積極參加文化活動。他曾歷任臺灣廣播電臺演藝股長、中國廣播公司音樂組長、臺灣省文化協進會音樂委員、臺灣省教育會《新選歌謠》樂刊主編等職。他的指揮經驗非常豐富,先後指揮過 XUPA 「中廣」合唱團、「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今「臺灣省交響樂團」前身)合唱隊、「臺灣省文化協進會合唱團」等大型合唱團。1957年呂泉生先生接受辜偉甫先生的邀請,開始領導「榮星兒童合唱團」,之後二十多年的辛勤耕耘,使「榮星兒童合唱團」蓬勃發展,一度有「東方的維也納合唱團」之稱,常和國外音樂團體互相拜訪、交流演出。其間1958年開始呂泉生先生還擔任實踐家專音樂教師,1969~1977 年又擔任了該校音樂科首任主任職務。1987他自實踐家專退休,專職於「榮星」的工作與歌曲創作。   1991年,七十五歲高齡的呂泉生先生方始退休,赴美國定居。2008年3月呂泉生先生因病在美國辭世,享壽九十三歲。   呂泉生先生長期注重採集臺灣民間歌謠,由他編譜的民謠包括《丟丟銅仔》、《六月田水》、《一隻鳥仔哮救救》、《快樂的聚會》(邵族歌謠)等,都是臺灣家喻戶曉,廣為傳唱的歌謠。他創作的歌曲主要有《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杯底不可飼金魚》、《農村酒歌》、《飛快車小姐》、《將進酒》、《我愛臺灣我的故鄉》、《失落的夢》等,民謠般的作曲風格使作品朗朗上口,餘韻不歇。   呂先生很重視音樂教育。二戰後,呂泉生感到臺灣兒童歌曲匱乏,於是應邀擔任「新選歌謠」月刊徵選委員。此月刊共發行九十九期,發表了不少優秀的臺灣歌謠。此外,他還創作了大量兒童歌曲並且參與策劃審訂國民小學音樂教材。   1992年11月,呂泉生先生由於他對臺灣歌唱和音樂教育的長期努力,獲頒全國第四屆金曲獎特別獎。 策劃編輯和審訂了早期「一○一世界名歌集」中文版、九十九期「新選歌謠」月刊及國民小學音樂教材。《呂泉生歌曲集1》、《呂泉生歌曲集2》、《呂泉生歌曲集3》、《呂泉生歌曲集4》、《呂泉生歌曲集5》、《呂泉生歌曲集》。 《搖嬰仔歌》入選日本NHK電視臺「世界十大搖籃曲」 1992年11月,獲頒全國第四屆金曲獎特別獎。
19534471 官成   客家八音是一種純音樂藝術,因為技術要求高,學藝所需年資久,又需要天份,而傳承不易。故八音技藝的傳承往往以家族承襲和授徒並重的方式以樹狀結構展開,在民間自成體系。以新竹地區為例,縣內客家八音最主要的傳承系統就包括:關西范家、龍潭黃家及芎林官家三大系統。   芎林官家八音已知傳自官成和官青,兩人為堂兄弟。官成,生於1904年,新竹縣芎林鄉石碧(壁)潭人,後遷居至竹東老街。他錄製的現存的有聲出版作品都具名為羅六成。ㄧ說他給羅家做兒子,因而改姓羅;又說他本名官羅成,一般人稱他為官成。官成和官青的八音傳承系統,授徒很廣。其一,官羅成的一個堂兄弟官德鋒(又稱官鋒),受藝自官成。官德鋒的一雙女兒寶珠、寶月,繼承了父親的八音事業。其二,官家曾經有很久一段搭過戲班,如官成和官德鋒。官成主要是拉胡琴,官德鋒還是有名的文武場。一些藝人也曾經求教,如知名客家女藝人賴碧霞就曾師從官成。其三,官成在南庄、北埔、竹東、關西、上坪等處都有授徒,其中南庄王榮豐、北埔的賴義發、姜義和竹東的劉榮富、許增榮都很有名;官成也會和徒弟合作演出。   竹東黃新雲出自龍潭黃家體系,師從黃添貴。黃新雲和官成是親家,兩人常常搭檔。官成擅長拉弦,會唱曲,也會演奏多種樂器,但不擅長吹嗩吶;黃新雲的嗩吶吹得很好,故此兩人合作演出可謂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官成錄製過很多北管唱片,如鈴鈴唱片出品的民謠北管子弟戲西皮《三進宮》、電塔唱片出品的八音吹奏《九連環狀元遊金街 》(和黃榮泉合作錄製)、電塔唱片出品的北管子弟曲北管子弟曲 《哪吒下山》 《恭賀新年‧新婚‧新居‧鬧廳》(由官成‧黃榮泉領隊錄製)等。 專長 客家八音,擅長拉弦,會唱曲 作品 民謠北管子弟戲西皮《三進宮》(鈴鈴唱片) 與黃榮泉合作錄製八音吹奏《九連環狀元遊金街 》(電塔唱片) 由官成‧黃榮泉領隊錄製北管子弟曲北管子弟曲 《哪吒下山》、《恭賀新年‧新婚‧新居‧鬧廳》(電塔唱片)。
19534472 郭鑫桂   客家八音大師陳慶松的大弟子郭鑫桂留下的專文介紹資料不多,然而在客家八音發展史上卻時時可以發現他的名字。1957年他被師父派到大湖鄉小邦村去教北管子弟班「極樂軒」;根據陳慶松另一位入室弟子謝顯魁的回憶,他學藝期間,老師外出表演的固定班底基本上就是鄭水火、郭鑫桂和自己(當時謝顯魁正在邊學邊演的階段),人手不夠時才會調用其他人;1960年代,老一輩名藝人梁阿才和陳慶松相中郭鑫桂一起搭檔錄製了北管西皮《百壽圖》,由苗栗漢樂團伴奏,美樂唱片出版;而目前的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第二團,都是中青年弟子,有些就是由郭鑫桂授業的;1992年~1996年,苗栗縣立文化中心舉辦過一系列的「客家八音研習班」,曾邀請客家八音界資深藝師擔任指導老師,郭鑫桂也在內;…   郭鑫桂1938年生於苗栗縣苗栗鎮,現已過世。他十四歲開始就跟隨陳慶松學習客家八音,學藝的十數年間,他學習了各種地方戲的唱腔和八音樂器的演奏,尤其精於揚琴。入伍服役期間,他被調至康樂隊中演奏揚琴。退伍後研究佛場道場音樂,各能精通。師父陳慶松組建「陳家班北管八音團」並任團長,郭鑫桂成為主要成員,長期擔綱揚琴演奏,也常常演奏堂鼓。郭鑫桂個性沉穩敦樸,演奏風格也如其人,厚重嚴謹。他錄製過《柳花開」、《新一金姑》、《開金扇》、《六板》、《情不捨》、《懷胎曲》、《端茶》等八音樂曲,演奏的八音曲目包括福路曲牌《風入松》、西路曲牌《新番竹馬》、吹腔音樂《天官賜福》、崑腔音樂《六國封相》等。   郭鑫桂學藝穩健踏實,技藝精且廣,能於八音、北管、佛道教音樂,擅長演奏揚琴、嗩吶、胡琴、打擊等多種樂器。他能演會教,默默跟隨師父數十年,執著於完成一個傳承八音傳統的樂師份內的工作。直接或間接受教於他的弟子為數甚眾,有的在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第二團,有的在各縣民間子弟班當樂師,也有的在國小擔任八音活動指導老師。而郭鑫桂參與表演的陳家班客家八音團在許多「八音團」比賽中獲得優勝,並且於一九八七年榮獲教育部頒發「第三屆民俗藝術薪傳獎」。 專長 揚琴、嗩吶、胡琴、打擊等多種樂器。 技藝 八音、北管、佛道教音樂 專輯 1.《山歌子》,客家八音 2.《送金釵》,客家八音 3.《百壽圖》,北管西皮 4.《柳花開》 5.《新一金姑》 6.《開金扇》 7.《六板》 8.《情不捨》 9.《懷胎曲》 10.《端茶》 演奏曲目 1.北管─福路曲牌〈風入松〉 2.北管─西路曲牌〈新番竹馬〉 3.北管─崑腔音樂〈六國封相〉 4.北管─吹腔音樂〈天官賜福〉
19534473 張福營   知名客家山歌樂師張福營是新竹縣湖口鄉人,小時候念過書。張福營最擅長演奏的樂器是胡琴,有「客家神弦手」之稱。      民國五十三年,客家民謠研習會和中廣苗栗臺在苗栗縣立音樂臺聯合舉辦了「第一屆山歌、客家民謠比賽大會」,當時現場觀眾數萬,盛況空前,一時造成了山歌比賽熱,很多地區都舉行了大大小小的山歌比賽。那段時期,很多知名民間樂手都被比賽的主辦單位相中請去伴奏,黃榮泉這個「神弦手」當然也不會被錯過。他常常被請去幫山歌比賽伴奏,還擔任各種全國巡迴公演民謠團的伴奏。1969年,客籍留日華僑回國觀光團在苗栗縣家鄉通過層層選拔,徵選出湯玉蘭、賴碧霞、游春蘭及兩名樂師張福營和張順能前往赴日本五大城市巡迴演唱,宣慰僑胞。作為客家文化大使,赴日訪問團的表演常令老華僑們感動流淚,牽繫起強烈的思鄉之情,引起了熱烈的迴響。由於表演的成功超過了預期,訪問團的赴日演出又辦了第二次。民國六十年代,很多客家音樂新人湧現,他們好學求知,對繼承客家山歌文化展現了很大的熱誠。一些人就來向張福營討教,其中還有後來很知名的客家山歌歌手謝其國先生。山歌熱持續發燒,導致大量客家歌謠班的出現,張福營也被請去當歌謠班的山歌老師。   民國五十八年,雙琳唱片曾為赴日訪問團出了幾章唱片,伴奏由張福營和美樂國樂團合作。作品有《睡目莫想郎》(山歌仔)、《每日思念郎》(平板)、《石榴花開》(老山歌)、《初到東京心頭開》(平板)、《光照大河》(山歌仔)、《摘茶愛摘嫩茶芯》(老山歌)。另外月球唱片也請張福營和廖運生、周榮協共同錄製了《客家之歌》山歌專輯,目前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典藏室還收藏著這張專輯的黑膠唱片。 專長 擅長胡琴演奏 作品 《睡目莫想郎》(山歌仔)、《每日思念郎》(平板)、《石榴花開》(老山歌)、《初到東京心頭開》(平板)、日《光照大河》(山歌仔)、《摘茶愛摘嫩茶芯》(老山歌)。另外月球唱片也請張福營和廖運生、周榮協共同錄製了《客家之歌》山歌專輯
19534474 陳滿水   八音大師陳滿水(1918~2004)和陳慶松是堂兄弟,為苗栗客家人。父親能於八音,陳滿水自小就跟著父親學八音,六歲就由父親背著去挨家挨戶「噴新年」。可惜不久父親即去世,陳滿水八、九歲之後就入「宜人京班」,演的是京劇,陳滿水在後場擔任頭手鼓,九歲入「共樂園」演戲。「共樂園」的團長是日本人松田,原本在苗栗開糖廠,後來娶了個臺灣老婆。整戲班時就找十四、五個女孩子打契約,請先生教一年,之後就開臺演戲了。當時學的東西很雜,歌仔、南管、馬戲等等。幾年後陳滿水加入河洛人的基隆「得勝社」,演歌仔戲,也負責過平劇後場鼓佬。當時演得好的客家班很少,有苗栗田火水的一班,竹東的一班,只在客家庄演客家戲,不演歌仔戲,不像河洛班全省田庄都跑。陳滿水跟著戲班去過臺北、花蓮、澎湖、高雄,四處演戲。   高中畢業後,陳滿水靠自己摸索,學了一些西洋樂器。媽媽、姐姐、妹妹一起加入戲班,整年在基隆的劇院演戲。姐姐演主旦,很受歡迎,整年的晚場都擠滿人。日本人皇民化、禁鼓樂的時期,戲班子關了。戰爭快要結束時,陳滿水改行開了苗栗第一家自行車店,剛好光復,很多機關都去他的店裡買腳踏車,生意非常好,事業發展得滿大。當時內臺戲很紅,很多有錢人創了戲班,只要有會唱戲的,就借錢給他。當時一百塊可以買幾甲地,戲班主一借就是三五百,這樣演員就被綁在戲班裡演戲慢慢還。之後戲園沒落,內臺戲班倒了不少,電臺風行;然後是電影電視的時代,沒人要看戲了。陳滿水的腳踏車生意很好,但是個人興趣還是在八音,晚期又開始幫人吹八音兼教學。哥哥陳慶松四十五歲開始開班授徒,又是「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的團長,有人請做場子時會喊陳滿水一起做。後來陳慶松和張敬秋在苗栗市一起創辦「大苗栗客家八音團」,陳滿水也加入,成為主要的團員。1957年,陳滿水和兄長陳阿冉同組「八音班」,在苗栗鎮和頭屋鄉等第演出。   以前打八音很賺錢,一年就做春節那十天就可以休息半年。但是八音不是每個人都教得會的,天份很重要。陳滿水說只要教個兩天我就知道他能不能學。歷經日治、內臺戲時期、電臺賣樂時期和外臺戲時期,陳滿水對於八音和戲曲界的往事如數家珍。1999年2月,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出版了一套《內行與子弟~林阿春與賴木松的北管世界》,這套專輯可謂是北管精英的大集合,後場由苗栗陳家八音團與鼓王邱火榮負責,其中負責撥弦的就是陳滿水。 八音
19534475 陳忠雄   1996年元旦,研究、承傳與發展客家文化的民間機構,「客家戲曲學苑」由客家戲曲研究者鄭榮興先生集資,其學生陳忠雄先生獻地,集合了各方面人才,共同創立。這位陳忠雄先生目前是「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的成員。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為客家八音大師陳招三先生所創,迄今已有約一百多年的遠久歷史。目前團長是鄭榮興教授,團員約四十餘人,團員們擅長八音、北管、客家戲的吹奏。演出方面分為兩團,鄭榮興、鄭水火、陳忠雄、陳接枝、徐興隆、謝顯魁、彭玉坤、張士峰、陳德秀、鄭天送等人為第一團成員,第二團成員就都是年輕新秀。   陳忠雄是苗栗人,1943年生,原本家族裡只有叔叔會拉點胡琴。他的本業是木工裝潢,和八音一點關係都沒有。三十多歲時,由於常常幫寺廟做工,他發現當時廟會每年都要請八音師傅來吹奏,不僅要花錢,有時候還請不到人。廟裡就對陳忠雄等人說,請個八音師傅來教你們,你們不用付錢,但是學會了要免費為廟裡做表演。鄉下地方都認為學北管或八音的年輕人會專注音樂,所以不會動壞心眼做壞事,比較乖,所以是很不錯的選擇。就這樣他們請到當時的八音大師陳慶松來教,主要教鎖吶演奏,有<風入松>、<一江風>、<玉芙蓉>、<普天樂>等曲牌,還有一些北管戲曲唱腔、劇本等。這樣出師後,陳忠雄他們就開始每月三天,無報酬地幫廟裡做神仙誕辰(神生)。   後來陳忠雄跟著鄭榮興學八音,他說現在鄭教授教八音,資料都用影印的,一字不差。不像以前的老師傅教了,自己抄起來,往往音對字不對,這樣傳承下來的歌詞,往往都很奇怪,讓人看不懂。   加入「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之後,陳忠雄常常還用自己的木工手藝,幫忙同一體系的「榮興採茶劇團」搭臺、裝佈景、佈置場地。   陳忠雄為人熱情,樂於助人。常常四處教授八音,如和弟弟陳連枝一起去南河國教小學生、在苗栗縣視障協會教國內第一個盲人客家八音團。陳忠雄表示小學生比較無法持續地學習,因為三年級開始教,學嗩吶等樂器,剛剛教會,六年級又畢業了。而教盲人更辛苦,他們看不到動作,所以要很有耐心的教他們那些基本動作。   目前在「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所做的主要表演中,陳忠雄常常負責演奏大鈸。 專長 吹奏嗩吶等樂器 演奏劇目 《風入松》、《一江風》、《玉芙蓉》、《普天樂》、《神仙誕辰(神生) 》等。
19534476 謝顯魁   謝顯魁生於1943年。剛出生十個月,父親就被徵調去南洋當兵,沒再回來。三歲時母親改嫁,謝顯魁是由祖父母扶養長大的。祖父母很疼愛他,那時候盛行內臺戲,他每天都要跑去苗栗「國際」戲院看戲。   十三歲時祖父去世,謝顯魁從大同國小畢業後,進入苗栗「新樂軒」子弟班學八音,當時的老師是著名八音大師陳慶松,教的東西非常多:樂器有小抄、小鑼、大鑼、通鼓及北鼓,後來又學噠仔和鉅弦;音樂有「打牌子(嗩吶曲牌)」、扮仙等; 鼓名有《火炮》、《 三加二》、《滿臺》、《節節高》、《緊戰》、《老鼠尾》等;還學唱曲,當時謝顯魁學的是幼口(阿旦、小生的唱法),後來聲音變粗就放棄學唱曲了。謝顯晚上在子弟班學習,白天四處打工做學徒學手藝賺錢,後來學成可以出去做八音,就沒有再打工了。十五、六歲被選中,正式拜陳慶松為師,邊學邊跟著老師接場子。當時苗栗地區八音很盛行,每逢廟會、迎娶、入屋(新屋落成)、神明誕辰,都會請八音團去助興。陳慶松一個月有二十幾場的演出,他出門時的固定班底為鄭水火、師兄郭鑫桂和謝顯魁,需要更多人的時候再去徵調。後來八音沒落,到鄭水火的時候,還轉行拖過三輪車。   內臺戲沒落後,是電臺時期,戲班大多錄製採茶大戲節目然後在電臺播放。 謝顯魁搭「金龍」戲班,待過新竹臺聲電臺、苗栗中廣臺等,拿月薪。當時專心演內臺戲的戲班已經很少,藝人都被藥廠請去賣藥。有一種「郎中」,會直接跟藥廠以三折的價格批發藥材,然後自己賺兩成,另外的兩成給戲班賺:請戲班到鄉下,以落地掃的形式表演採茶戲,表演到一半就賣藥。那時候的人沒什麼娛樂,觀眾愛湊熱鬧,順便看戲,所以通常生意都不錯。謝顯魁白天錄節目,晚上賣藥,跟過的「郎中」有王敏壽、林德舉等人。那時候八音也沒落,喪事才有人請,因而陳慶松也轉到內壇(喪事後場),需要人手的時候也會喊謝顯魁去幫忙。   謝顯魁二十一歲入伍,兩年後結婚,後來又離婚。二十八歲娶了第二任妻子,幾年後祖母過世。退伍後謝顯魁搭過僅存的幾個內臺班,不久還是轉到外臺。當時演外臺收入較穩定,因為每個地方都慶祝不同的神仙誕辰,一定要請戲班演戲,所以戲約很多,幾乎每天都有檔。這段時間他待過的外臺班有「新永光」、「德泰」(跟現在的德泰不是同一班)。好景不長,國家提倡節日統一,變成節慶都在同一段時間,這樣各地需要請戲班演戲都在同樣的時間。大家都搶不到戲班,大節氣時尤其明顯,而平日戲班又沒戲演,戲班的生態和生計都大受打擊。     謝顯魁從四十多歲開始就長期在「新美蓮」,做文場樂師;又常常被「陳家八音團」徵調參加活動,還要出門教授八音,整年都很忙。1998年正月出車禍,謝顯魁的腳受傷,之後很少出門做活動。後來加入「陳家八音團」,專任文場樂師,是目前臺灣北部優秀弦手之ㄧ。 文場樂師,客家八音。
19534477 彭玉坤   他一輩子都很辛苦。養了六個小孩,但四十歲時太太因為過勞中風,後來還啞了,整整在床上病了十五年才去世。彭玉坤年輕時在中國石油公司工作,太太生病後,他要上班,要種田、要做豆腐、養豬去賣,還要作飯給孩子吃。生活費、藥費、學費都靠他一個人辛苦賺來,卻從沒借過錢,這樣辛苦幾十年,獨力把孩子養大。   彭玉坤1928年出生於苗栗縣頭屋鄉,日治時期念小學,學了六年日文。從十七八歲時就在中國石油公司工作,直到四十四歲。孩子們漸漸長大後,生活壓力比較小了,彭玉坤開始有空閑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從小就喜歡戲曲,尤其愛聽山歌。小時候村庄裏會請戲班來做戲,賣入場券,彭玉坤總是鑽在臺前不肯離去,最愛聽老生的唱腔。以前的學徒都要學滿三年四個月才能出師,彭玉坤認為是因為沒有設備可錄。老戲班子會出唱片,彭玉坤把陳慶松等老藝人的唱片用錄音機翻錄下來,跟著學。彭玉坤做什麼事情就是認真,從二十歲就開始,慢慢學慢慢磨,學會很多北管技藝。他幾乎會演奏所有的北管和八音樂器,拉三絃、吹噠仔、打揚琴,連電子琴也會彈,尤其精於唱曲,歌聲清亮而穩健。曾經參加過多次客家民謠和北管比賽,拿過冠軍。年輕時候就開始把北管作為副業,偶爾跑場子賺錢。五十歲以後正逢鄭榮興教授重組陳家八音團,他於是向鄭教授學八音,很多長年的問題和疑惑都得到了解答和修正,尤其是很多歌詞,早年他都用聽的學唱,所以常常音對了字卻不對。他最習慣用工尺譜,把曲調記下來,回去練習。這樣一輩子都愛聽好學,熟能生巧,就很能把握其中的訣竅。彭玉坤說唱山歌第一個字要正,七個字要有板(節奏),不然就不行。他現在常常跟著鄭教授去表演,或者做場子。   彭玉坤很講義氣,別人對他好他都想著要回報,不會佔人便宜。以前鄰居看他辛苦都會拿菜過去送他,他一定要回贈東西。做人實實在在,學藝也是這樣,認真鑽研,使彭玉坤這個辛苦的農家孩子能夠發展自己的興趣和專長,成為一個全才型的八音師傅。 演奏所有八音樂器,尤其精於唱曲。
19534478 羅石金   羅石金是蘇萬松三大弟子之一,專精於說唱勸世文和民謠,傳承了蘇萬松的「萬松調」,但演唱起來,其音質相當神似蘇萬松,也是以小提琴伴奏,惟「萬松調」的淒美唱腔特色較不明顯。他能演唱各種傳統曲調,尤其擅長平板調,有「平板調之王」的美譽。他除了傳承蘇萬松的一些說唱作品之外也另有編寫《石金勸世歌》等勸世文。   羅石金生於約1927年,以藝人身分活躍於世的時間約在1950年至1970年。有一子羅文龍,目前居花蓮,以中醫師為職,並未繼承父親的說唱事業。羅石金先後為鈴鈴、美樂、遠東唱片公司錄製民歌和勸世文唱片,但就其錄製的唱片作品來說,還是以民謠為主。包括《九腔十八調》,《收心歌》、《送郎歌》、《臭頭遊花宮》、《十八嬌蓮」、《初一開》、《苦裡娘》、《遊花間歌/十二月古人歌》、《病子歌》、《山上採茶》、《浪子回頭》、《石金勸世歌(上/下)》、《思戀歌》、《老山歌》、《送金釵」、《鴛鴦對風流歌》等專輯。   以《石金勸世歌》為例,羅石金的創作頗具當時的客家農村價值觀念特色,以歌詞來說,押韻平仄都有兼顧。他唱道:「勸朋友你愛知,風流○係好東西,幾多風流無了日,囑咐阿哥愛討妻,二勸朋友轉屋家,莫來賺錢去貪花,無病無痛無要緊,一朝病痛正知差,三勸朋友愛精神,在家敬奉兩雙親,你今風流正來愛想走,總愛夫妻家業成,…,九勸朋友轉家鄉,轉去家鄉敬爺娘,努力打拼成家業,日後正有好春光,十勸朋友敬爺娘,努力在家正正當,落花流水無到老,總愛夫妻正久長。」 專長 擅於演唱說唱勸世文、民謠、傳統曲調,有「平板調之王」的美譽。 專輯 《九腔十八調》,《收心歌》、《送郎歌》、《臭頭遊花宮》、《十八嬌蓮」、《初一開》、《苦裡娘》、《遊花間歌/十二月古人歌》、《病子歌》、《山上採茶》、《浪子回頭》、《石金勸世歌(上/下)》、《思戀歌》、《老山歌》、《送金釵」、《鴛鴦對風流歌》...等。
19534479 何阿添   目前還不能確定,三腳採茶戲是自大陸客家區域由何阿文傳入的還是在臺灣自己發展出來的;但是根據已知的早期三腳採茶藝人師承關係的回溯,最後全都指向何阿文一人。曾先枝曾說,何阿文曾經好幾次往返大陸帶回很多傳本。所以何阿文被譽為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人。何阿文有五個重要的徒弟:何火生、梁阿才、阿浪旦、阿才丑和卓清雲。何阿文在客家採茶戲歷史的歷史上極為重要,但是據說他最拿手的卻是客家八音。關於何阿文的八音師承系統較不詳實,目前所知他的徒弟梁阿才先生曾經在苗栗縣教過北管子弟班,教授牌子、打鼓、唱曲,也教一些八音。目前陳家八音團的蘇添富就曾經師從阿梁才先生。而另外一個徒弟何火生也精於八音。老一輩的八音大師曾標就曾經和何火生一起做過一場八音,記憶非常深刻。他說何火生嗩吶吹得非常好,是專門做八音的。   而另外有一位早期八音藝人何阿添,卻身份十分神秘。熟悉早期客家八音和戲曲資料的都會發現此人的名字常常和何阿文同時出現。例如,日治時期曾有過一件臺灣音樂戲曲史上的重要事件:日本日蓄飛鷹唱片於1914年邀請北部客家藝人共十五人遠赴日本東京錄製唱片,歷時數年,錄製共59張客家曲盤,包括八音、北管、山歌小調、三腳採茶戲、改良採茶戲等,留下珍貴的資料。而這臺灣第一代赴日錄音的十五位表演者的名單中,就有何阿文與何阿添的名字。這類資料不一而足。並且根據何阿文的後代提供的戶籍資料稱,何阿文生了五個孩子,三男二女,分別是長男何明泉、次男何明添、三男何阿順,長女何秋妹、次女何菊妹。綜觀現有資料,鄭榮興教授就曾作出合理推測,何阿添有可能是何阿文的次子何明添。而何明添後來娶妻范桂妹,生了個兒子名為何振光。   目前何阿添留下的有聲唱片作品有日蓄飛鷹出版的《一串蓮╱大開門》、《茶郎歸家》、《懷胎╱小開門》、《高山流水╱二錦》、《緊通╱大五對》、《漢中山╱十八摩》、《開金扇╱黃金娘》、《九連環╱算命歌》、《大開門舊╱十八摩》、《盤茶頭》、《海棠山歌對》、《八角日落》、《三仙會》、《病子歌》、《相罵歌》、《三伯英臺》、《小調╱五更鬧╱彩連歌》等專輯。REGAL利家唱片出版的《一串年》、《大開門》等。 作品 《一串蓮╱大開門》、《茶郎歸家》、《懷胎╱小開門》、《高山流水╱二錦》、《緊通╱大五對》、《漢中山╱十八摩》、《開金扇╱黃金娘》、《九連環╱算命歌》、《大開門舊╱十八摩》、《盤茶頭》、《海棠山歌對》、《八角日落》、《三仙會》、《病子歌》、《相罵歌》、《三伯英臺》、《小調╱五更鬧╱彩連歌》、《一串年》、《大開門》等專輯。
19534480 鄭美妹   鄭美妹,苗栗縣苗栗市人,1904年生。她和阿玉旦都是採茶戲第一代女藝人的代表。在她們之前,採茶戲由於常常有男女調情的情節,是不允許女性演出的,故此女性角色都由男藝人反串。鄭美妹五歲起就跟開始學戲,師父是三角採茶名丑阿梁才。阿梁才的師父是臺灣採茶戲第一人何阿文,這樣鄭美妹實為何阿文採茶戲第二代傳人。鄭美妹學戲的時代都為小戲,以三腳採茶戲為主。但是她成年後,臺灣的三腳採茶戲受到其他戲種的衝擊,漸漸轉型為改良大戲。故此鄭美妹跟戲班演出了不少大戲,闖出名號,人們出於對她的喜愛,將她和採茶戲劃上等號,人稱「採茶美」。   由於沒有兄弟,鄭美妹招贅了第一個丈夫,生下兒子鄭水火,但不多久丈夫過世。民國27年,鄭美妹招贅了陳慶松先生,兩人夫唱婦隨,同在戲班演戲。夫妻倆前後加入過「小美園」、「明興社」、「新榮鳳」、「南華陞」等戲班,還自組「賣藥團」巡迴各地演出三腳採茶戲維生。陳慶松是「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第三代傳人,在八音上的技藝極高,尤其擅長吹奏嗩吶。漸漸追隨學藝者甚眾,陳慶松於是專心傳授北管和八音,偕妻退出戲臺。臺灣光復後,鄭美妹意外染疾,病痛纏身,為了轉移注意力,夫妻二人組建「慶美園戲劇團」,租用「南華陞」的營業牌照及戲籠,演出採茶大戲。鄭美妹對於演出的高要求加上丈夫的人緣,使「慶美園」備受矚目,戲約不斷,其間還錄製了無數唱片。1962年,鄭美妹病重,「慶美園」不得不停止運作。長期痛病和服用大量藥物,致使鄭美妹罹患胃癌,並於1967年過世。   鄭美妹錄製的代表作品有美樂歌唱集《水蛙記》(鈴鈴唱片)等。 專長 擅演三腳採茶戲、改良大戲,有「採茶美」之稱。 代表作品 《水蛙記》等。
19534481 劉阿對   前「新永安歌劇團」團主劉阿對1938年生,十二歲左右就「綁」入「小美園歌劇團」學戲。當時內臺戲風行,「小美園」的特色是京班底,當時的戲先生事前「上海上天仙京班」的留臺演員趙福奎,專門傳授京劇和武打功夫。劉阿對學戲的路子專攻旦角。   從「小美園」出師後,劉阿對進入「新永光歌劇團」演內臺戲。那時內臺戲方興未艾,戲院裡總是座無虛席,大人小孩都愛看戲,也捧紅很多明星。十天一檔期的戲常常連著做,往往一年難得回家一次。劉阿對在「新永光」學了亂彈和採茶戲等客家劇種。後來電臺出現了,很多藝人都加入廣播電臺,下鄉賣藥,再後來電影電視出現了,連電影都被電視打敗。這個過程中,原來只演內臺戲的戲班如果不爭取外臺演出根本無法生存,於是「新永光」也開始轉型為外臺戲班。主要是扮仙加上神仙戲,也有演字姓戲的。   1970年劉阿對決心自立門戶,成立「新永安歌劇團」。劉阿對並不像早期的戲班主那樣有雄厚的資本,可以用債務綁住藝人,使劇團擁有固定班底。但是她用合演的方式,與「連月歌劇團」合作,集中兩個戲班的演員合演客家大戲。臺灣每年都要舉辦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不參加比賽往往就會失去繼續使用牌照的資格,所以每個劇團多少都要參加。「新永安」曾於1986年以<梁紅玉>一劇獲得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的歌仔戲組甲等獎。1999年,戲班的戲約樂來越少,一年只剩60~70棚的戲可做,劉阿對無奈下將戲班子轉賣給曾東成,之後曾東成將戲班改名為「新泰鵬歌劇團」,依然接演酬神戲,繼續營運至今。 專長 前場演員,專攻旦角。
19534482 徐蘭妹   徐蘭妹1928年生,新竹人。年輕時非常喜歡看戲,因戲有緣結識了來自苗栗的「老永光」團主黃長妹。徐蘭妹還熱心幫忙戲班賣票,和黃長妹漸漸情同手足,成為結拜的義姐妹。   1962年,她們兩人創立了「新永光戲劇團」,徐蘭妹當了「新永光」一團的團長,黃長妹則為「新永光」二團的團長。「新永光」一團成為新竹縣最早立案的職業演藝團體。長期看戲混戲班子的經驗,使徐蘭妹對組織劇團的日常營運相當熟悉。戲班子剛剛成立的時候,還沒有電視臺,內臺戲的熱潮尚未退燒。「新永光」演員陣容強大,調起人手來十分充裕,班內不乏當紅的明星,像葉香蘭、劉雪子、葉玉妹等都是當紅的旦角。因而戲檔幾乎整年排滿,十天一檔的戲結束後總要連夜趕場到下個戲院,整班人一年都難得回家一次。戲院裡滿滿的觀眾,大人小孩都愛看。演出的戲種有採茶、亂彈、歌仔戲等。   電視開播以後,內臺戲的人潮消失了,戲院凋零,「新永光」不得已改演外臺戲。當時演外臺的戲班還不多,加上「新永光」的口碑很好,戲約不斷,演員幾乎整年都在各地寺廟間奔波。「新永光」一團常常在客家戲劇比賽中獲獎。1992年第一屆比賽獲甲等獎,1993年第二屆比賽獲甲等獎,1994年第三屆比賽獲優等獎,1996年第五屆比賽獲甲等獎;當家小旦葉香蘭也曾榮獲兩次青衣獎。此外,劇團還曾為龍潭的龍閣廣播公司製作錄音帶,2003年起還在客家電視臺演出客家大戲,劇目有海公奇案、姜安送米、鑽石夜釵等。   目前野臺酬神戲約也漸漸少了,團員們也日見老邁。即便如此,她們還是努力編導新戲。眼見客家戲曲後繼無人,徐蘭妹和團員一起積極籌劃客家戲新人培育計劃。她為了心愛的戲曲事業奔波了半個世紀,無暇自顧,一直沒有機會組建家庭,只好領養妹妹的兒子,目前已有孫子輩繞膝承歡。 表演劇目 海公奇案、姜安送米鑽石夜釵...等。
19534483 李永乾   以客家人口居多的新竹市,六十年代共活躍著六個民間劇團在各地巡迴演出,目前只剩下「龍鳳園戲劇團」和「錦上花劇團」兩個老劇團,演出機會也明顯縮減中,其中「龍鳳園」也是目前新竹市唯一的客家採茶劇團。「龍鳳園戲劇團」在目前劇團界戲約減少、觀眾老齡化的局面下,是極少數和「榮興」一樣仍能舉行大型公演的採茶劇團之一,目前還有自己的排練場地與攝影棚。團長李永乾為了支撐劇團的運營,曾經賣掉自己的地,並在1980年代長年兼差以充實演出設備。他目前還身兼「黃秀滿歌劇團」老闆、臺灣省客家戲劇發展協會理事長、「新樂園戲劇團」顧問、新竹市東區柴橋里里長、新竹市客家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新竹市柴橋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以及新竹市柴橋社區巡守隊隊長等職務,還擔任客家電視臺家傳統戲曲節目製作人,如此多的職務和責任不是普通人可以勝任的。   李永乾1952年10月7日出生於新竹縣寶山鄉農家,小學四年級就愛上了戲劇,十八歲開始學戲,陸續學了戲曲前場、文武場和戲曲理論。1975年他進入「牛車順歌劇團」擔任樂師,1978年即創辦了「李劍鴻歌劇團」任團長。那時候戲約不斷,李永乾帶著團員演出走遍全臺灣,全勝時期甚至同時經營「龍鳳園」、「秀美樂」和「黃秀滿」三個劇團。劇團多次參加戲劇比賽獲獎,並演出大型客家戲,還對外開辦戲曲研習班,可謂為了推廣客家戲不遺餘力。但是電視和電影的普及給傳統戲劇造成太大的衝擊,「龍鳳園戲劇團」把傳統戲劇經過改良,嘗試將其演化為現代劇場表演藝術,並成功將其帶入校園,於1984年獲推薦參加新竹縣校園巡演。但是民俗的草根性才是客家採茶戲原汁原味的精神內涵,故此「龍鳳園」一直堅持民俗表演、酬神表演的傳統。   1995年,李永乾為了拓展客家戲的發展空間,成立了「臺灣省客家採茶戲劇發展協會」,擔任理事長。他數次帶領臺灣客家戲曲演員赴大陸的廣東梅州、梅縣及福建福州、泉州等地辦理兩岸文化交流活動,也邀請福州藝術團隊蒞臨臺灣做交流演出。1992年~1997年他協助臺灣省立新竹社教館辦理客家戲劇比賽,並於1994和2000年獲該館館長頒發的「熱心公益」、「績著社教」等獎牌。2003年7月他協助市政府籌設成立「新竹市客家文化會館」,又擔任客家電視臺家傳統戲曲節目製作人,並於2004年09月在新竹建造一棟一百多坪的客家戲曲錄影棚「東方錄影棚」,專門錄製客家戲劇。   李永乾精力旺盛、熱心助人,也協助政府的展覽等行政工作,為此2001年獲臺北市政府頒獎鼓勵,又自1999年起連續四年被新竹市政府表彰為環保模範里長。   李永乾對於新竹市的客家戲曲前途非常憂心。在電視和電影的衝擊下,傳統提著小板凳看戲的溫馨場面已經極為少見,觀眾和演員都趨於老齡化,戲團之間惡性削價競爭損壞演出品質,如果此時政府再不大力支持現有的劇團並提出積極培育傳統戲劇的長遠規劃,他們這些老劇團也將無法生存下去。他說一年只演五十場戲怎麼夠呢!他期盼新竹市政府也能重視文化,讓大眾瞭解我們的新竹不僅是科技之都也是文化之都。   李永乾的親民特質和大量的社會活動使他對客家戲的未來有既深遠且深慮的構思,他永遠都是個默默耕耘的實踐者,在客家傳統戲劇的傳承之路上持續努力著。 戲曲前場、文武場、戲曲理論、編劇、導演 1.1994年及2000年,接受臺灣省立新竹社教館館長頒獎表揚「熱心公益」、「績著社教」等獎牌。 2.2001年,因熱心公益接受臺北市政府頒獎鼓勵 3.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新竹市政府表揚為環保模範里長。
19534484 徐先亮   「金興社歌劇團」是臺灣現存的客家戲班中歷史最久的劇團。團長徐先亮先生出生於戰時的1943年,為中壢的客家人,上有三個姊姊。   「金興社」前身是「大榮鳳劇團」,最遲在1915年就已成立,目前所知是桃園縣最早的四平戲班,團長是南勢人王景永,劇團還曾包括小榮鳳大班、小榮鳳小班、大英社,具有不小的規模。徐先亮的父親徐金舉十八歲時加入「大榮鳳」,學戲三年多,後來從王老運手上買下劇團,沿用舊名,日劇時代停止營運。光復後於1960年重組戲團,改名為「金興社」,供奉田都元帥。劇團初期都接演野臺戲,後轉於戲院舞臺。電影興起後,戲院蕭條,只能於桃園先聲廣播電臺約六至七年,之後再度接演野臺戲至今。徐先亮國小畢業進入戲團擔任收票員,十多歲開始學戲。從臺步、身段開始,漸漸參加前臺演戲,從跑龍套和扮仙到揣摩不同角色,技藝越來越純熟,尤其精於丑角。18歲時,金興社到苗栗頭份的斗煥坪演出,收了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張金蘭做學徒。張金蘭從雜物做起,努力學戲,漸漸生、旦、丑等不同角色都演得不錯,和徐先亮成為戲班裡的兩大臺柱,後來日久生情的兩人於1969年結婚。   1970年代起「金興社」與南屯萬和宮廟「字姓戲」頗有不解之緣。南屯12姓每年農曆三月開始都要進行酬媽祖神的字姓戲,為期70天,由當時的熱門劇團來競標。「金興社」總是可以得標,一來價格低,二來有同樣價格時媽祖娘娘的聖杯似乎也總是庇護著「金興社」。演字姓戲期間人潮洶湧,觀眾興致很高,甚至還有數個戲團在正棚不遠處搭設戲棚來「拼戲」的,可見那時北管的蓬勃。徐先亮夫妻認為,賺錢事小,有機會用感恩的心演戲給神明看更重要。所以他們一演就是幾十年,不管觀眾漸漸流失,熱鬧不再,他們對於演戲卻從不馬虎。   「金興社」後又轉向兼演採茶戲等客家大戲,現在於外臺戲已經屬於採茶戲班。團員約有近二十人,幾乎都是自家人。傳統庄頭漸漸瓦解,當時在農村物質貧瘠的年代,給普通人帶來娛樂的傳統戲曲也漸漸無人觀賞。戲約變少,酬金也縮水,徐先亮說請不起外面的師傅,所以一切都自己來,往往一人身兼數角。但是相較於其他戲班,「金興社」的平均年齡較低,孩子們自小生活在戲班,長大成家後帶著妻子或夫婿回到戲班,繼續過著四處演戲的游牧生活,將青春奉獻給傳統客家戲。本著內心對客家戲曲的堅持,徐先亮先生這家人努力堅持著「金興社」的傳統走下去。 字姓戲、採茶戲等客家大戲,擅演丑角
19534485 劉玉鶯   劉玉鶯是苗栗平埔族道卡斯族人,1936年出生於戲劇世家。她的兄長邱火榮為知名薪傳獎北管藝師;嫂子潘玉嬌是著名亂彈演員,人稱「亂彈嬌」;養父母是日據時期著名的「大花旺」劉明旺和「女老生」邱海妹。   劉玉鶯十歲就進入養父的「再復興」亂彈班學戲,十五歲就成為劇團的臺柱,扮相好又聰明,會演的戲種和角色甚多,從亂彈、歌仔戲、採茶戲到京劇,從生、旦、淨、丑到文武行當,都能唯妙唯肖、會意傳神,時人嘆服,譽為「戲狀元」。劉玉鶯曾入過亂彈班「永吉祥」、「慶桂春」;後嫁給出自四平戲世家的陳玉平先生,因此進了公公陳冉順自組的「小榮鳳」四平班;光復後隨夫婿進入「小月娥」採茶班,之後又先後入過羅東的「萬春」、臺北的「勝光」、「真明光」等歌仔戲班,可謂當時非常搶手的演員。民國八十年代她常參加「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新美園北管劇團」、宜蘭「建龍歌劇團」以及兄嫂創立的「亂彈嬌北管劇團」的演出,常常在國家劇院或隨團遠赴歐美演出。目前她是「榮興」的前場演員,多演老生或老旦。最近十年她投入大量精力於傳統戲曲的指導和教學,如指導板橋「潮和社」、臺大北管社及「蘭陽戲劇團」等演出子弟戲。   2005年5月「亂彈嬌北管劇團」於中山堂演出,節目名稱為「再現亂彈──北管藝人潘玉嬌、劉玉鶯七十風華」,演出曲目有《卓頭風入松》、古路戲《過秦嶺》、《下四套》和新路戲《黃鶴樓》選段,作為兩位戲劇藝術大師的七十獻禮。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有個「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即編輯出版《北管戲曲唱腔教學選集》,而現存的老北管藝人,就只剩下邱火榮、潘玉嬌以及劉玉鶯三人可以演出完整的北管戲。三位老人為了傳續北管香火一試再試,多次重錄,終於完成了《思將》、《過秦嶺》與《回窯》這三出重要的折子戲。   「2010傳統表演藝術節」特以「大師經典˙青春好戲」為主題。「大師‧經典」單元為向資深藝師致敬之意,亂彈名伶劉玉鶯等傳統戲曲藝術家在臺後推薦他們的藝生、子弟;而「青春‧好戲」系列節目,則是展現新生代優質演員融合了傳統戲曲的美好青春。創立於1987年的「延樂軒」還特邀邱火榮與亂彈名伶劉玉鶯兄妹在藝術節擔任指導及客串。     延續傳統,找到生存空間,再現客家傳統戲劇旺盛的生命力,是幾代戲劇表演藝術家公同的熱望。七十多歲的劉玉鶯為此仍不遺餘力地默默耕耘著。 擅演亂彈、歌仔戲、採茶戲到京劇,從生、旦、淨、丑到文武行當,且能唯妙唯肖、會意傳神,時人嘆服,譽為「戲狀元」。
19534486 吳勉   吳勉民國30年生,父母是後龍外埔的閩南人。由於舅姆沒有生育,所以給過繼給舅姆,遷往苗栗居住,和阿玉旦是鄰居。小時候念了一年書,就開始做手工賺錢。   十六歲時因為阿玉旦的關係,吳勉進入「新永光歌劇團」學戲,師從戲先生蔡梅發先生,學習刀槍、走馬、跳臺等身段動作和山歌、採茶的唱腔;同團的阿玉旦也教過她一些唱腔。二十歲的時候吳勉和同團的張阿來戀愛結婚。「新永光」演的是內臺戲,巡迴於各大戲院演出。那時候戲院很風行,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很愛看大戲。因為當時沒有電影電視可看。戲院的戲約都一檔十天,通常這檔戲一演完就要趕到下一個戲院準備下一檔的演出,整晚趕路,到下一個地點都已經天亮了。有時候演到整年都沒機會回家。在「新永光」待了六、七年之後吳勉夫妻和曾先枝一起做落地掃,整整四、五年。落地掃是一種簡化又穿插了藥品廣告的三腳採茶戲,主要目的是推銷藥品。戲唱得好,藥品療效也好,就會吸引人潮,銷量大增。吳勉夫婦後來又一起加入「新勝園歌劇團」,演出外臺戲,共演了約十三年。演外臺,什麼調都要會唱:像亂彈、四平、外江、山歌、採茶等。吳勉在「新勝園」就向同班的鍾金霖學會了亂彈和外江。1978年吳勉夫妻自立門戶,共組「德泰歌劇團」,營運約12年。丈夫去世後,吳勉將德泰賣給客家戲曲界有名的武生李國雄先生,並又再團一年。之後應鄭榮興先生的邀約進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至今,身兼演員及服裝管理,常演出旦角、反串老生。   吳勉隨團參加「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迭有佳績:得過第一屆的優勝團體及最佳文、武場獎;第三屆的最佳文、武場獎;第四屆的優勝團體獎、最佳劇本創作及最佳文、武場等各項大獎。   現已屆七十高齡的吳勉,整整演了五十多年的戲,目前戲劇生命依然旺盛,「榮興」的大部份演出中都能看到她扮演的角色在臺上鮮活亮眼。 前場演員擅演旦角、反串老生 隨團參加「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迭有佳績:得過第一屆的優勝團體及最佳文、武場獎;第三屆的最佳文、武場獎;第四屆的優勝團體獎、最佳劇本創作及最佳文、武場等各項大獎。
19534487 曾先枝    曾先枝出生於1932年,十一歲便由舅舅魏建英啟蒙,開始學戲。十六歲的時候,舅舅魏乾任開始教他三腳採茶戲。魏乾任是阿浪旦的弟子,也是當時有名的藝人。曾先枝十八歲學習四平戲,加入「新勝園」,向蔡梅發學習前後場。二十一歲,加入竹東「竹勝園」戲班,擅長採茶戲丑角。後又加入過「勝拱樂」、「錦上花」、「居順」、「小美園」等戲班。28歲開始和舊識陳火添夫婦一起靠唱山歌、走江湖賣藥為生。婚後和妻子賴海銀共組「永昌歌劇團」。45歲時和友人合組「小美園」戲班,為了每年的地方戲劇比賽,開始嘗試寫劇本,之後寫劇本的功力漸漸純熟。   目前曾先枝夫妻倆皆加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曾先枝擔任編劇、導演、演員,並負責培訓教學,妻子賴海銀為演員。曾先枝的演出經驗豐富,累計已達五十多年,能編能導,且是目前三腳採茶戲碩果僅存的小丑之一。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上演的大戲很多都是曾先枝編寫或改編的,在和鄭榮興先生的商榷中取得共識,將三腳採茶戲的戲謔風格和客家俚語加入採茶大戲中,於此中保留原汁原味的客家戲曲文化。   1998年6月,曾先枝和鄭榮興、謝一如、賴海銀一起,應邀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寫《客家戲曲人才培育計畫-客家戲曲身段教材基礎身段篇》一書,以為標準規制。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分第一團和第二團,第二團皆為年輕子弟,但兩團中皆有不少演員向曾先枝學戲或討教過。作為何阿文的第四代傳人,曾先枝先生以持續的演出實踐、編寫客家風情的劇本和諄諄教導傳承著客家文化採茶戲之命脈。   民國八十六年曾先枝榮獲客家戲劇比賽「最佳導演獎」。 專長 1.編劇 2.演員,擅演採茶戲丑角 著作 《客家戲曲人才培育計畫-客家戲曲身段教材基礎身段篇》 客家戲劇比賽「最佳導演獎」(1997年)
19534488 鍾燕飛   著名的鼓樂師鍾燕飛1933年生於彰化二林鎮,光復後12歲搬到苗栗,當時大姐在「勝美園」演戲,鍾燕飛十三歲也入此戲班,學了兩年戲。當時戲老師非常嚴厲,鍾燕飛一不小心就會挨打,同團的樂師李皇土先生鼓勵他堅持下去,並且還教他樂器,被他視為啟蒙老師。一年後鍾燕飛就學會了小抄和銅鑼。   十八歲鍾燕飛進入田火水團的「中明園」,擔任後場鼓師。三年後去當兵,期間「小美園」戲班找上家門,邀請他加入,還預付了訂金。這樣他退伍後就入了「小美園」演內臺戲,還遇見了李皇土先生。當時的「小美園」演京劇,也演採茶戲,主要劇目有《三國誌》、《封神榜》。民國四八、四九年,電影和歌舞臺興起,內臺戲便開始沒落了。電臺賣藥時期,鍾燕飛夫婦也下鄉賣藥,那時候組五、六人的小戲班,演出小戲齣的三腳採茶戲,如《張子破官》、《乞米養狀元》、《王懷義買阿爸》、《雪光歸天》等,角色包括阿旦、小生、苦旦,還有一司鼓、一拉絃;不用換裝,上個淡妝就唱戲。賣藥的利潤很高,所以很多藝人都去做,夫妻檔的也很多,比如陳振學夫婦、曾先枝夫婦。電視於五十一年出現,對客家戲劇界而言又是一次很大的衝擊。三十出頭的時候鍾燕飛加入「隆發興」,演了十年外臺戲。戲班裡面男演員少,鍾燕飛就演前場,扮老生、武生、花臉等。當時的一棚戲大概有十二人上場,規模雖然已經變小,但還是比現在大很多。他有一段時間在「新永安」搭班,團主要他排戲,他就排了一齣採茶戲《愛哭婆哭倒烏龜洞》,在頭份連演七晚,人山人海,大家都很愛看。現在還保存著以前的劇本。1992年鍾燕飛加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開始是打鼓,也演過前場,目前負責武場頭手。「榮興」幾乎是目前唯一能夠由野臺戲轉型至大型室內舞臺表演的客家劇團,常演的劇目有《借荊州》、《三娘教子》、《馬三才嫁阿母》、《古城會》、《送京娘》等;最常演出的扮仙戲是《三仙會》及《壽仙》。   鍾燕飛說,打鼓在一齣戲裡面非常重要,司鼓的打什麼曲調,演員就得唱什麼曲調。而不同的劇種,亂彈、四平、外江的蓋頭都不同,象亂彈就一定要先打火砲。司鼓手是後臺的靈魂,帶動著全場,鼓打得好,戲才能演得熱鬧,吸引人。 專長 後臺樂師,專打司鼓 前場演員,主要扮演老生、花臉 表演劇目 《三國誌》、《封神榜》、《張子破官》、《乞米養狀元》、《王懷義買阿爸》、《雪光歸天》、《愛哭婆哭倒烏龜洞》、《借荊州》、《三娘教子》、《馬三才嫁阿母》、《古城會》、《送京娘》、《三仙會》、《壽仙》...等。
19534489 巫森雄   胡琴好手巫森雄1944年生,苗栗人氏。他念書的時候音樂很差,連基本的音階都搞不清楚。但是向住在附近的李育欽琴師借胡琴來玩,卻玩得很有樣子,他感覺自己是天生就該拉琴的。李育欽發現他有天份,於是偶爾會指點他一些胡琴的技巧,就這樣,巫森雄幾乎是無師自通就會玩胡琴了。只要記得旋律,他就能用胡琴拉出調子來。十七、八歲他和朋友五至六人一起下鄉去賣藥,圍個場地就開始表演,時稱「撮把戲」。巫森雄負責拉胡琴伴奏,誰要唱什麼曲牌,要起什麼頭他就自然知道,可謂神奇。當時一起賣藥的還有葉香蘭等藝人,曲目都是些家庭戲,歌詞都是活的,演員可以隨意編詞,完全沒有戲本。   撮把戲做多了,巫森雄漸漸有了一些名聲,後來被邀請去好幾家廣播電臺演出撮把戲。但是電視開播後,沒人要看撮把戲了,巫森雄於是請李育欽介紹他進入「新永安」戲班,演內臺戲。內臺戲一演就是十天,每天都賺不少錢,他長年在外演戲,很少回家。   現在巫森雄是「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後場琴師,跟著「榮興」十多年,累積了相當多國內外大舞臺大戲的演出經歷。「榮興」將傳統客家三腳採茶戲帶入國家戲劇院,並多次在國內外公演。1992年「榮興」榮獲教育部頒發的「民族藝術薪傳獎」。巫森雄還隨劇團參加「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迭有佳績:劇團榮獲第一屆的優勝團體及最佳文、武場獎;第三屆的最佳文、武場獎;第四屆的優勝團體獎、最佳劇本創作及最佳文、武場等各項大獎。   巫森雄在後場當了一輩子琴師,五十年來默默拉著他的胡琴,支持著前場的耀眼奪目。 胡琴 1.1992年,「榮興」榮獲教育部頒發的「民族藝術薪傳獎」 2.隨團參加「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迭有佳績:劇團榮獲第一屆的優勝團體及最佳文、武場獎;第三屆的最佳文、武場獎;第四屆的優勝團體獎、最佳劇本創作及最佳文、武場等各項大獎。
19534490 魏乾任   「客家採茶戲」是一種在臺灣客家聚居區域流行的傳統戲曲劇種,最早的內容以「茶文化」為主,包含了大量「四縣腔」客家山歌和舞蹈,主要角色為「丑」和「旦」。清末時採茶戲為小戲,有「採茶唱」、「相褒」等演出方式,後來由於受到四平戲和亂彈的衝擊,方借鑒了其他劇種的優點而改良發展為大戲。故客家採茶戲根據歷史發展的過程,分為前期的「三腳採茶戲」和之後的「改良採茶大戲」。目前還不能確定,三腳採茶戲是自大陸客家區域由何阿文傳入的還是在臺灣自己發展出來的。但是根據已知的早期三腳採茶藝人師承關係的回溯,最後全都指向何阿文一人。曾先枝曾說,何阿文曾經好幾次往返大陸帶回很多傳本。所以何阿文被譽為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人。   何阿文有記載的教授採茶戲,在新竹寶山、苗栗頭份一帶,阿浪旦就是在新竹跟他學的旦角。除了採茶戲,阿浪旦也跟何阿文學說唱和八音。阿浪旦的徒弟魏乾任是個樂師,他向阿浪旦學三腳採茶戲丑角,會拉胡琴。魏乾任的外甥曾先枝從十多歲就開始跟隨舅舅學習三腳採茶戲。魏乾任有個女兒──採茶藝人魏炆燈,現已更名魏利云。魏乾任也把採茶戲傳給女兒,魏炆燈學的是旦角,目前為「松興戲劇團」團員,也常常參加「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演出。   採茶戲自從發展為改良大戲又受到電影電視的衝擊以後,就不再傳徒了。故此三腳採茶戲藝人到曾先枝這代以後就沒有再傳承。阿浪旦學的是旦角,他教給徒弟魏乾任的是三腳採茶戲的丑角,魏乾任又傳授給外甥。丑角在三腳採茶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需要工夫紮實才做得好,故此很難學。故此好的丑角並不多,而現在僅存的名丑就獨存曾先枝和張有財兩位了。 三腳採茶戲丑角,會拉胡琴。
19534491 林震蘭   林震蘭1935年生,南苗人。林震蘭藝名林香蘭,人稱「大箍蘭」。她出生於戲劇世家,父母都是「中明園」的藝人,父親林欽元是樂師,也能演前臺,母親林余玉妹是旦角。林震蘭的弟弟林煥明、弟媳黃春平、大姑林貴妹和其女兒女婿也都演戲。林震蘭十三歲起就在「中明園」的童伶班學戲,師從「中明園」的戲師傅蕭韻寶,學習外江曲和身段、武戲。也跟隨阿玉旦學唱山歌,向父親學習大曲、四平和山歌。剛開始演戲時,專攻小生,後轉演老生。「中明園」當時是內臺班,團長是苗栗人田火水,在全臺灣的客家庄戲院巡迴演出,每次十天,內容有採茶戲、唱山歌等。   林震蘭二十歲嫁給樂師徐榮華,同年轉入「勝春園」,跟隨戲老師蔡梅發學亂彈。蔡梅發是當時有名的戲老師,四平底,是很多老一輩著名客家戲藝人的老師,如張有財、林金枝、楊禮章、謝桂香、吳勉、林震蘭等。林震蘭跟著蔡梅發學習各種小生、老生的身段動作及唱腔,技藝獲得很大提高。之後林震蘭又先後搭過「勝義園」、「老永光」。她在「老永光」時又跟阿玉旦同團。林震蘭和阿玉旦的女兒黃秀滿是師姐妹,又是結拜的姐妹,兩個人常常演對手戲,林演生,黃演旦,常演的戲目有《梁山伯與祝英臺》。「老永光」賣團時,二十七歲的林震蘭進入苗栗中廣臺工作十幾年,製作各種戲曲節目。那時候電臺賣藥時代,出現過一批配合電臺和藥廠下鄉賣藥的三腳採茶戲,穿插了很多藥商廣告,林震蘭也唱過這類小戲。這段時期她和賴碧霞是中廣的同事,賴碧霞和林震蘭夫妻為彭雙霖錄製了大量唱片,林震蘭唱的主要內容是平板。   林震蘭現已退休,但仍表示如需要她錄製唱片一定會復出。 1.採茶戲專攻小生與老生 2.平板山歌
19534492 張玉妹   張玉妹,苗栗縣大湖鄉人,1935年出生。父母是跑江湖賣藥藝人,後來加入戲班。父親拉絃,母親唱採茶戲小有名氣。日治時期張玉妹在日本人開的學校念過三年書,十六歲時加入「金興社」學戲。當時「金興社」的團長金櫸聘請外省人趙福奎為教戲師傅,主要教平劇唱曲、劇情、身段等,張玉妹學了一年就開始上臺演戲,演出主角。她剛演戲時專攻苦旦,後來轉演丑角。十八歲始,先後加入田火水的「中明園」演內臺戲、關西人楊木生的「紫星班」演四平戲和採茶戲。   1961年張玉妹加入竹南天聲廣播電臺,後又轉入苗栗中廣臺,參加藥廠辦的「大中華歌劇團」。這段時間張玉妹演了很多戲,歷史劇現代劇都有,很紅。每天錄一、二小時戲,要連續好幾個月,錄過《孟姜女哭長城》等大戲,廣受歡迎。很多人每天按時收聽,有忠實的戲迷。在電臺上班的期間,中午現場轉播,晚上外出為藥廠宣傳,有空的時候還會被請出去演戲,工作比較繁忙。當時和她的一同演戲的藝人有鄭水火、葉香蘭、林香蘭、林震蘭等,當時鄭榮興還在唸書,也會去玩,那時他已經會鋸絃了。之後張玉蘭又轉入新竹臺聲電臺,不久回到戲班,演了三年外臺神明戲。神明戲就是所有和神明有關的演出,特別是神明誕辰、中元、七月半、八月半時在神明面前搭棚演的神戲,神明誕辰如農曆二月的土地公戲、三月的媽祖戲。打戲目有《王寶釧》、《楊貴妃》、《雪梅教子》、《孟麗君》等。   張玉妹唱採茶戲經驗豐富,善於唱平板調,演苦旦很有心得。她說苦旦唱起來較吃戲,花旦則較調皮,如果唱到少女的部份,還會唱到山歌子。   目前張玉妹在苗栗市開店兼做KTV生意。 專長 演戲專攻苦旦,後來轉演丑角,也擅長唱平板。 戲劇曲目 1.《孟姜女哭長城》 2.《王寶釧》 3.《楊貴妃》 4.《雪梅教子》 5.《孟麗君》
19534493 林貴妹   林貴妹為阿玉旦同時代的老一輩採茶藝人,1914年生,目前已退休,和女兒女婿同住苗栗。她學戲頗早,1922年年方九歲就開始學三腳採茶戲,1925年就進入內臺採茶戲班演戲。小時候記憶力旺盛,林貴妹自述那時候不靠戲本,都用死記的,學過就可以演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林貴妹對採茶戲、南管、歌仔戲都精通,之後還入過京班,可謂全才。目前並無資料記載她的師承,但知演出三腳採茶戲時林貴妹與梁阿財、阿玉旦師徒同臺,反串丑角,這樣正好一旦二丑,做三人團的小戲演出。早年學戲並沒有固定的師承關係,往往一個藝人一生會跟幾個師父學戲,當時梁阿財是著名的採茶戲丑角,可以推測林貴妹也向梁阿財學了不少三腳採茶戲的丑角功夫。林貴妹說早期演客家戲的時候,一個月往往有十到二十棚,常常演到整年都沒辦法回家。那時候一有戲約來,小戲班就坐了兩臺牛車,載著簡單的戲臺道具趕赴演戲地點。   林貴妹參加過中壢客家內臺戲班「三義園」,那時候內臺戲都在南苗國際戲院這樣的戲院上演,有導演策劃劇情和演出,向演員說戲。這樣下午演一場三小時,晚上演一場四小時,連續演十天,正好一檔戲。演員人很多,有時達幾十人,常演的戲碼有《陳世美》、《釣蛤蟆》。女兒漸漸長大,林貴妹於是偕女加入「宜人園」京班,推測她們是在那裡遇到後來的女婿溫三郎的。溫三郎的武科功夫是班子裡的外省師父教的。後來林貴妹和女兒林金枝、女婿溫三郎一同進「金輝社」演戲。中壢的龍閣唱片找採茶戲班去錄製唱片,林貴妹一家也常常在列。   據「榮興採茶劇團」的資深演員張有財提供的資料,張有財本來學的是四平戲,後來跟隨林貴妹學三腳採茶戲,又和曾先枝切磋技藝,才能慢慢學會演採茶戲了。可見那個時代戲班子是最好的學戲地點,老一輩的藝人都是慢慢在演戲的實踐中互相學習和成長的。   林貴妹一直在戲班演戲到60多歲方才退休,張有財和很多戲班的藝人都常常去她家探望,常常門庭若市,可見一生是戲的老藝人結緣頗廣。 採戲、南管、歌仔戲都精通,常反串丑角、小生
19534494 林金枝   林金枝出生於1936年,從小就跟著母親林貴妹學唱歌,並且一同四處賣藥。自國民學校畢業後就開始學戲,專攻旦角。   她最早入的戲班是宜人京班,跟著外省戲師父學了紮實的身段底子和外江唱腔,之後她進入中壢的客家內臺戲班「三義園歌劇團」。那時候內臺戲都在南苗國際戲院這樣的戲園上演,有導演策劃劇情和演出,向演員說戲。這樣下午演一場三小時,晚上演一場四小時,連續演十天,正好一檔戲。演員人很多,有時多達幾十人,林金枝在團裡專演小旦。   林金枝後來還入過宜蘭河洛班演歌仔戲。五十年代電臺賣藥時期入過藥廠創立的「大中華歌劇團」演客家大戲,由於劇團很紅,幾乎每天都有戲要演要錄,也有忠實的聽眾和戲迷,這樣演了很多戲。之後她又入過內臺戲班「新永光」。目前林金枝和丈夫武生溫三郎都為「金輝社歌劇團」演員,溫三郎且擔綱導演。   外臺戲要做入莊演神明戲、扮仙,還要什麼都會演。觀眾點戲碼,不管是亂彈、採茶還是唱山歌甚至歌仔戲都要會唱,十分辛苦。雖然如此酬金也越來越少,一天兩三千的戲金幾十年不變,但當初吃一碗麵只需要幾角錢,更出現戲班之間不顧演出質量壓低價錢惡性競爭的狀況。收入差異太大,戲班的生存都受到影響。   林金枝演了快六十年戲,對客家戲極為詳熟,當年中壢的龍閣唱片找採茶戲班去錄製唱片,林金枝也隨常常母前往。一生從事於客家戲劇事業的老藝人眼看著客家傳統戲劇漸漸走向沒落一途,內心十分擔憂,唯一能做的只是繼續堅持在舞臺上表演幾十年如一日的老戲。 前場演員,專演小旦。
19534495 詹金龍   詹金龍會演幾乎所有的男角的戲,從文到武,從生到丑,在做醮時甚至還能反串旦角,連後場的曲譜牌子都耳詳能熟,戲路之寬在藝人中實為罕見。   詹金龍1940年生於戲劇藝人之家,母親是有名的反串小生。父母親都常年跟著戲班跑,詹金龍也從小生活在戲班裡,很自然地從七歲時就開始在「勝宜園歌劇團」學戲,師父是之前「陸光劇院」的戲師父張武林。剛開始搭戲班的時候,詹金龍都搭內臺班,除了「勝宜園」還先後入過「新永光戲劇團」、「龍發興」、「新樂社歌劇團」等戲班,長年跟著戲班在各地戲院巡迴演出。早期在內臺戲之前會加演四十分鐘左右的外省戲,因為外省戲武戲較多,開場演起來非常熱鬧。詹金龍演過的開場外省戲碼有<關公出生>、<觀音得道>、<販馬記>、<乞米養狀元>、<包公出世>、<楊家將>等齣,早期的客家文戲和苦情戲有<三娘教子>、<周成過臺灣>、<張子破棺>、<觀音收大鵬>、<孝子省親>、<忠義節>、<鐵弓緣>等。那時候內臺戲採茶較少,亂彈和四平居多。內臺戲紅火的時期,戲約以檔計,一檔十天,每天演下午晚上兩場。一檔演完,馬上要趕到另外一地去演另一檔,常常披星戴月地趕檔,沒睡醒就化妝,濃墨重彩準備下一場演出。戲約多,戲迷也多,大人小孩都愛看大戲,也捧紅了很多名角。熱門戲齣有<狸貓換太子>、<薛仁貴征東、征西>、<三國志>、<包公齣>、<呼家將>等。   三十多歲時詹金龍也搭過宜蘭閩南戲班「東龍歌劇團」和「長龍歌劇團」,演過一段時間歌仔戲,這期間他對後場產生興趣,開始自學。詹金龍在音樂方面並沒有拜師學過多少,都靠自己慢慢摸索,在實踐中邊演邊學,和同儕相互切磋,漸漸精熟。這也顯現了他的天資聰穎。   詹金龍也跑過賣藥的小戲班,圈個場子,七八人便服即出演,戲碼有<安安養雞>、<李不直釣蛤蟆>等,也曾參加電視臺的錄影,演出<駙馬斬大寶>,在有線臺播出。   現在詹金龍任「新永光」頭手鼓,武場樂師。演了一輩子戲,打鼓唱戲就是他的生活,戲臺就是他的家,詹金龍把一生的智慧和心血都奉獻給了客家戲。 專長 前場演員,擅演花臉、阿丑、生角。後臺樂師,頭手鼓。 演戲曲目 <關公出生>、<觀音得道>、<販馬記>、<乞米養狀元>、<包公出世>、<楊家將>、<三娘教子>、<周成過臺灣>、<張子破棺>、<觀音收大鵬>、<孝子省親>、<忠義節>、<鐵弓緣>、<狸貓換太子>、<薛仁貴征東、征西>、<三國志>包公齣、<呼家將>、<安安養雞>、<李不直釣蛤蟆>、<駙馬斬大寶>...等。
19534496 鍾燕林   鍾燕林也算是個「老」藝人,但是藝齡卻不長。他是獨無僅有,在客家戲臺前已經門可羅雀的時期、自己也已年過半百時,才開始學戲的。   鍾燕林生於1938年,他的哥哥是目前「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武場頭手鍾燕飛。鍾燕飛學戲很早,鍾燕林也很想學,十八歲時常去「勝美園」組佈景。但家裡已有鍾燕飛、葉丹妹兄姊當了藝人,父親不希望鍾燕林也去演戲。鍾燕林只好把學戲的夢擱置起來,幾十年的時間都在開鐵牛車、砂石車。   五十歲時,鍾燕林和朋友相邀去子弟班學戲,師從陳滿水。四個月後鍾燕林已經可以扮仙,並擔任頭手。老師中途離去導致散班,之後找不到機會繼續學戲,卻被找去「新永安歌劇團」幫忙演出。從打銅鑼、鐃開始,打了兩年,就開始擔任頭手了。頭手是戲班中最重要的,好似一家之主。鍾燕林一直待在「新永安」當頭手,後來戲班被賣給團員劉對妹,鍾燕林也沒離開,幾乎每場演出都有他在後臺打鼓,成為「新永安」裡待最久的團員。「新永安」常在頭份演戲,偶爾也有遠地的戲約,也會扮仙,基本上都是在廟前搭臺演出。常演的戲碼有《三國志》系列戲齣,另有《文王拖車》,《忠義堂》等。   後來鍾燕林進入苗栗的「新美蓮歌劇團」,擔任武場樂師至今。「新美蓮」演的戲種很多,但大多為採茶戲。常演戲齣有:《採花薄情報》、《雙姻緣》、《正德君》、《郭子儀征西》、《三星官》、《英交下山》、《錯配姻緣》等。   天生喜愛傳統戲劇的鍾燕林,有種不可阻擋的追夢勇氣。興趣加勤奮,使鍾燕林很快就走上了客家戲曲演藝之路。 作品 《山歌大會串》、《隨口交情歌》(月球唱片客家民謠第40、42集)、《鳳對凰》(月球唱片);《海鵝公討番鴨麻》、《過海尋夫》(美樂唱片);客家三腳採茶戲《糶酒》(水晶1995年出版)等專輯 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第一屆最佳主角獎、第二屆最佳導演獎、第四屆最佳配角獎(旦)。
19534497 徐秋香   小時候沒有機會唸書,不會讀書認字,但是四句押韻的歌詞說來就來,隨意就能連詞帶曲,連編帶演,把戲做出來;她是個秀氣的女生,卻有活潑且不服輸的個性,做了幾十年的武戲,年輕時可以連翻幾十個筋斗,令人咋舌。   徐秋香生於1942年,關西客家人,是知名藝人徐春香的妹妹。她四五歲就開始學戲,最初跟著父母學唱山歌和採茶戲,後來跟著外省戲師父學戲,學四平戲和京劇,並且練就了一身好武底。由於早期的戲班每場戲的前段要加演一段武戲,如<三國志,會讓頭陣十分熱鬧。據她說,小孩班出來,桌上還要翻五十下。十七歲時進入嘉義「新南光歌劇團」,唱歌仔戲,還以藝名「小玉秋」的身份演了好幾部電影,有演武旦,也有做替身代打的,作品有花木蘭、王寶釧薛平貴等。且隨團到菲律賓、新加坡等地演出。二十歲結婚,嫁給一個外省籍的軍人,暫時退出舞臺,兩年間只有跟隨康樂隊「從演」,巡迴演出歌仔戲給部隊看,戲碼有木蘭從軍、盡忠報國等古戲。二十二歲復出,進入「大中華歌劇團」,在苗栗中廣臺唱戲兼賣藥,後來轉過竹南天聲電臺。   徐秋香又待過「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和「新永光歌劇團」兩個著名的客家戲班。從內臺戲演到外臺戲,從古戲演到現代戲,喜歡武戲和巧戲,從精丑、花旦、武旦、武生到苦旦,無一不精。徐秋香是四平底的演員,直到五十歲左右演外臺才學的亂彈。為了演出現代戲裡面的酒家女和太妹,她還學會了抽菸。傳統戲藝人這種為了藝術不斷研習和奉獻的精神真是令人佩服。前幾年由於擅長「說四句」,還常被拉去幫忙助選。   民國85年徐秋香和另外六名團員代表「新永光」參加第五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甲等獎。   徐秋香認為會演「活戲」很重要,而現在學戲的方式都是死背戲本,她認為演員最怕演死戲。她的意見應該是老藝人內心共同的想法,他們演的戲是活生生的,和他們的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體現著當時社會大眾的趣味與倫理,還有詼諧樂觀的生活態度。 專長 從內臺戲演到外臺戲,古戲演到現代戲,喜歡武戲和巧戲,精丑、花旦、武旦、武生到苦旦,無一不精。 表演劇目 花木蘭、王寶釧薛平貴木蘭從軍、盡忠報國...等。 1996年,徐秋香和另外六名團員代表「新永光」參加第五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甲等獎。
19534498 劉雪子   老藝人劉雪子在「新永光」待了四十多年,常常隨團參加演出和比賽,為該劇團爭取了不少榮譽。   劉雪子生於1940年,公館人。十八歲到臺北幫人煮飯,因為愛看戲而意外與「紫星歌劇團」結緣,之後進入「紫星」學戲三年。「紫星」當時出演歌仔戲、亂彈和外江戲,劉雪子師從陳林達和賴彩雲夫婦,學習花旦、老旦和小生。現在她還保留著當時自己看演出記下來的手寫劇本,戲碼有<王文英>、<八角亭遇貴人>、<古天王>、<孟麗君脫靴>。劇本裡角色很多,她說因為內臺時代場面都比較大,現在演戲則要刪減很多了。出師後劉雪子離開「紫星」進入「小美園」,但小美園不久就散了。然後她又進入「新永光歌劇團」,一直待到退休,除了前臺演戲,還負責新永光的行政事務。。   在「新永光」的前幾年還是演內臺戲,但是後來電視出現了,連電影都被電視打敗。戲班如果不爭取外臺演出根本不能生存,於是「新永光」也開始演外臺,主要扮仙加上神仙戲,也有演字姓戲的。劉雪子說扮仙在客庄和閩南莊不同,客庄都是早上扮,而在閩南莊則是下午扮,扮完就演戲。客庄扮仙加演戲,往往要花從早到晚一整天。扮仙的錢比演戲少,時間也很短,只有十幾分鐘而已,但是如果要做蟠桃會,時間就會比較長。而閩南莊雖然不需要早上也做,但是扮仙的時間會在演戲的時間裡扣除,而扮仙酬金比較少,這樣賺的錢就比較少了。   劉雪子主要演旦角,花旦、老旦等,很少演小生,但有時會演武將。在舞臺上演戲幾十年,她很感慨現在戲約減少,戲班的生存很艱難。她認為和以前比起來,現在唯一的進步是戲服精緻多了。她的先生張興林以前也在「紫星」工作,負責舞臺布景和燈光。以張興林的感受來說,現在的舞臺佈置也比以前差了很多。因為外臺的限制,往往只有一張佈景,不像以前還能隨時變換成山景、廟景、花園景等等,甚至還能在空中吊鋼絲。 專長 前場演員,主要演旦角,花旦、老旦等,很少演小生,但有時會演武將。 手寫劇本 <王文英>、<八角亭遇貴人>、<古天王>、<孟麗君脫靴>…等。
19534499 徐榮華   一隻小喇叭,成為徐榮華一生從藝的引子。   客家戲樂師徐榮華生於1931年,中苗人。就讀南國民小學(現大同國小)五年級時被選出來加入十幾人的小樂隊,專門吹奏一種無按鍵的小喇叭,供升旗時吹信號給全校行進時用。日本老師教他們一個旋律,吹奏時反覆進行。沒想到光復後,因國民黨70軍招募,十五歲的徐榮華北上臺北參加軍樂隊,又開始吹小喇叭。這次的小喇叭是按鍵式的,除了喇叭徐榮華還接觸了一些其他樂器。70軍去大陸打仗潰敗解散,徐榮華回到苗栗,正逢基隆要塞司令部軍樂隊隊長回苗栗,又介紹他入隊吹小喇叭,可領薪,十七歲的徐榮華進去當了班長,這樣又吹了兩年小喇叭。   徐榮華想要穩定的生活,於是回苗栗開始搭戲班。在「中明園劇團」遇到林震蘭,二十四歲時兩人結婚。結婚四個月被調去當兵,當了四個月兵又回來等緩徵,後來,弟弟又被調去當兵,我又緩徵,最後,就不用當兵了。徐榮華於進入「老永光」當了十幾年樂師。三十多歲他開始在中廣苗栗臺主持節目,主要是大中華歌劇團的客家大戲節目,主持了約十年。以前「大中華戲劇團」在客家班中間非常有名,也很特殊。它是大中華製藥廠董事長開的,每天都會錄製客家戲,在電臺播放,很多戲迷都按時收聽,從不錯過時間。過年過節出來公演,電臺都會預告,加上戲迷眾多,總是場場客滿。而最早「大中華」的老闆何禮飛本人很愛看戲,認識徐榮華後,請徐榮華幫忙找團員。而林震蘭、張玉妹、陳寶珠、蕭美蓮、黃鳳珍、田秋香、柯勝梅、葉香蘭、謝桂香這些名角都是徐榮華介紹給他的。從苗栗臺出來後,徐榮華又在其他電臺主持了四五年苗栗歌劇團節目。後來受到電視的衝擊,這類節目都停播了,徐榮華才又進入戲班當樂師。   在入電臺前,徐榮華只會吹奏樂器和彈琴,並不會拉弦。後來跟著岳父林欽元學,岳父給他講,他用五線譜記錄下來,這樣慢慢學會了拉弦。由於以前主持節目的時候做了很多戲,現在戲班演的戲他都瞭如指掌。「新永光」參加客家戲劇比賽,第一、第二屆得了甲等團體獎,第三屆獲得優等團體獎,第五屆得到甲等團體獎,這些比賽他幾乎都有參加。 吹奏小喇叭、拉弦 「新永光」參加客家戲劇比賽,榮獲第一、第二屆得了甲等團體獎,第三屆獲得優等團體獎,第五屆得到甲等團體獎。
19534500 彭燕珍   彭燕珍和酒家很有緣份。他幾十年時間都在酒家走唱,拉手風琴伴奏,長年展轉於臺北、桃園、中壢、新竹、楊梅等地,唱到後來總算可以穩定下來,五十歲開始自己開酒家。   彭燕珍生於1935年,是苗栗縣大湖鄉人。日治時代念了三年書,光復後也入過國民學校,卻因眼疾沒能繼續升學。十三歲開始在自家的農田辛苦工作,十七歲時決心離開這種單調辛苦的農家生活,因而北上基隆。彭燕珍從小即有心學習樂器,每次看到有人拉弦或吹奏都會很嚮往。於是他找到舅舅在軍樂隊的朋友梁炳桂,跟著他學習演奏小喇叭、黑管等樂器。梁炳桂後來進入「竹勝園」,彭燕珍也跟著他進去。這樣學了兩年,彭燕珍出師後即進入「中明園歌劇團」當文場樂師。這時候他遇到同團的張玉妹,兩人於1955年結婚。   彭燕珍對於樂器很有天份,僅靠自己摸索,二十二歲就學會了拉手風琴,過幾年又學會彈電子琴。能用電子琴伴奏在那時還是很少見的,並且他還會看會記五線譜,彭燕珍可算是臺灣最早用電子琴伴奏的樂師之一。彭燕珍因此被邀請去電臺工作了幾年,專門用手風琴和電子琴伴奏。後來彭燕珍開始在各大酒店走唱,流行的歌曲調子都會演奏,帶著一個手風琴走南闖北地討生活。這段時間裡,認識的戲班只要缺人手的時候都會調他過去幫忙演出,親友結婚或者登臺演出也都會拉他去伴奏。他和張玉妹生了八個小孩,四男四女,養育孩子的壓力很大,電臺和內臺戲被電視打垮後,在酒店走唱比搭戲團賺得多些,這樣一做就是幾十年。彭燕珍目前已經退休,八個孩子都沒有學戲。唯一會一點樂器的只有二兒子,小時候學過一點鋼琴,所以也會彈電子琴。
19534501 黃成忠   三腳採茶戲是自大陸客家區域由何阿文傳入的還是在臺灣自己發展出來的,目前還不能確定。但是根據已知的早期三腳採茶藝人師承關係的回溯,最後全都指向何阿文一人。曾先枝曾說,何阿文曾經好幾次往返大陸帶回很多傳本。所以何阿文被譽為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人。何阿文有五個重要的徒弟:阿才丑、何火生、梁阿才、阿浪旦和卓清雲。採茶戲弟子即以此為根基在臺灣樹狀展開。何火生有個弟子溫海,收徒黃成忠。   黃成忠民國二十二年生,新竹人氏。他十幾歲就開始進入弟子班跟著溫海學習八音,主要學習拉絃和吹噠仔,後來又學老式三腳採茶戲。溫海是何阿文之子何火生的老師,所以黃成忠算是何阿文的第三代傳人。黃成忠加入過「金興社」、「永光」、「新榮鳳」、「牛車順」、「連進興」、「勝美園」等戲班,隨班演出過四平戲、採茶戲甚至京戲。後來阿玉旦的女兒黃秀滿在中壢創立「黃秀滿歌劇團」,黃成忠便加入,長期負責文場。當時傳統戲劇已經開始受到電視電影的衝擊,很多劇團都接不到戲約,「黃秀滿歌劇團」由於藝人水準高,不僅戲約不斷,酬金也還不錯。「黃秀滿歌劇團」在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中獲得甲等團體獎,在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中得到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這些演出和獎項黃成忠可謂功不可沒。「黃秀滿歌劇團」於民國八十五年八月初,賣給新竹市的李永乾先生(現為「龍鳳園戲劇團」團長〉,黃成忠遂跟隨「龍鳳園」至今。   黃成忠從藝超過五十年,為劇團的老藝師,跟隨「龍鳳園」十數年間,參與各項表演和文藝活動,為劇團之興旺發展奉獻心力。 拉絃和吹噠仔、三腳採茶戲。 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最佳文場獎
19534502 徐春香   徐春香沒念什麼書,從小就是愛學戲。一生都專攻旦角,演了整整四十多年,歷經了客家戲的發展、內臺戲興盛時期和外臺戲衰退期。   1938年徐春香生於戲曲世家,關西客家人。父母都是搭戲班的藝人,妹妹徐秋香、詹蘭香也都學戲。十六歲開始入「勝美園」學戲,十七就上臺演主角,之後都主要演青衣、苦旦(平劇的青衣就是客家戲的苦旦)。學成以後待過好幾個歌仔班,在高雄、臺中、員林、宜蘭演戲。初期學過外江戲、四平戲、歌仔戲、亂彈戲、採茶戲、變調、山歌等等,後來又學平劇,搭到外省班又學「曲」,可謂多才多藝。那時戲班都是女藝人,不像早期的戲班,男角色有男藝人演。因為那時候都很保守,男女之間不好意思演出深情的戲碼,所以由女藝人反串男角色反而演得出深愛的感覺。徐春香二十七歲戀愛,但演戲之路很順遂,直拖到三十歲才結婚。之後入過「新永光歌劇團」,後又進入「大中華歌劇團」,在苗栗中廣臺演戲。徐春香聲音甜美嘹亮,唱起戲來很吸引人,演旦角曾經很紅。那時在竹東大禮堂、公館等場館公演,很大的禮堂座無虛席。電臺受到電視的衝擊,漸漸沒人要聽了,徐春香離開「大中華」轉入「新美蓮歌劇團」。客家劇團轉型期間,漸漸的開始演外臺戲,後來外臺戲也沒人看了,就只有給神明看。後來有的廟連戲班也不請了,只請人來演布袋戲。客家戲班動輒十幾二十人,布袋戲只需要一兩個人,幾千塊就夠了。徐春香在「新美蓮」待到1982年,之後搭過「新永光」、「龍鳳園」、員林劇團直至1991年底,轉入中壢「金龍歌劇團」至1997年初,又加入「金輝社」。   徐春香不識字,但很有見地。眼見戲約越來越少,戲班又後繼無人,她認為:客家文化要整理,給它發展;不然也要有個歷史,留下痕跡。時代會變,客家戲也會改。但是客家人就是要看客家的戲,好像閩南人要看歌仔戲,美國人要看美國戲。 外江戲、四平戲、歌仔戲、亂彈戲、採茶戲、變調、山歌等等,後來又學平劇,搭到外省班又學「曲」,可謂多才多藝。
19534503 陳振學   後臺樂師陳振學1926年生,苗栗人,父母在他很的小時候都已過世。他沒有唸書,青年少年時期都待在家鄉種田,一直到入伍當兵。   退伍後他已經二十四歲了,加入「小龍鳳」,開始學後場。「小龍鳳」接的都是外臺戲,戲籠要用扛的。就這樣扛著戲籠跑田庄,到各鎮去演出。   技藝漸長的陳振學後來加入內臺戲班「三義園」,做了兩三年,又搭「小美園」。在「小美園」遇到後來的妻子,團主王裕豐的大女兒王雲娥,不久兩人就戀愛結婚了。「小美園」主要演京戲,也會演一些採茶戲,全盛時期有五六十人。後來由於老闆娘去世,戲班漸漸沒落,1960年就散團了。陳振學夫妻轉入臺北的「金龍歌劇團」,做了一年多,感到收入沒有保障,就不再加入固定的戲班演出,戲班人手不足時才會過去幫忙。1960~1962年從戲班出來很多演員,去為藥廠賣藥、下鄉間演一些簡化又加入了廣告的三腳採茶戲。這段時間陳振學夫妻搬到屏東,常常去內埔、新北勢、美濃賣藥。那時候還沒有電視臺,大家都愛看這種熱鬧的小戲:演員先唱山歌,唱完就演一小齣戲,然後就賣藥給藥品做廣告,這種形式被稱做「唱山歌打採茶」。「打」是量身訂製的意思。   60年代初,電臺受到打擊,大家都去看電視,沒人聽廣播了,更沒人看大戲小戲了。1973年陳振學不再賣藥了,他在外獅潭搭了一個小戲班,團主叫陳天生,很器重陳振學,出去澎湖做神明戲的時候,還讓他帶班。但是演出機會不固定,陳振學為了可以有份穩定的生活,決定改行賣水果。五十二歲時,妻子去世了,陳振學的身體和聽力也漸漸不好,他感到不適合去戲班打鼓了。雖然一些有名的戲班都請過他復出,他都拒絕了。   陳振學感到演戲沒有出路,做工廠還可以有份養老金,演戲演到老,什麼保障都沒有,很多老藝人依然在被迫工作──他對政府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 後臺樂師 打鼓
19534504 林美蓮   客家戲藝人林美蓮1940年生,苗栗人。由於父親在戲班裡負責管理燈光電器,林美蓮常常去戲班玩,慢慢就玩出興趣。她並不像一般的女童,票給戲班或者賣給戲班才開始學戲,她沒有認師父,都跟在旁邊跟別人一起學。她有跟著義父「土生」去過「三義團」學戲,也去過父親工作的戲班「新樂社」,當時學的戲種很雜,採茶、歌仔、外江都有學。她十六歲開始演戲,入了「中明園」演內臺戲,戲碼有<梅香>、<旗軍>。十七歲時都演小孩子腳色,十八歲演採花。   之後就開始幾年換一個戲班,前後搭過「勝宜園」、「勝美園」、「金馬」、「金龍」等。「勝宜園」的團長是演小生的官義妹,她的丈夫不好意思演跟人求婚的角色,於是林美蓮又開始演武生。約1961起,林美蓮進入苗栗中廣臺,為「大中華歌劇團」演戲,每天都要錄一段戲,晚上還要出去賣藥,這樣持續了一年多。之後林美蓮因為結婚,跟著丈夫去了貢寮,遂停戲十年,直到搬回苗栗才又開始跟戲班。這時候電視已經出現,內臺戲已經很少了,所以林美蓮復出後待第一個戲班是演外臺的「承光」。戲班的演員有十人左右,林美蓮由於很會唱四句,被要求演「丟籃子」,就是把籃子用手巾綁好,扔出去接受觀眾的餅乾糖果,收回來後即興唱山歌子或者平板來答謝。在「承光」演了十年才離開,之後又搭過「德泰」、「新美蓮」、「金輝社」,1996才入「新永光歌劇團」。   演戲就是林美蓮一輩子的生活,和呼吸飲食一樣自然,故此她演的戲是活的,和所有老客家戲藝人中的優秀人物一樣,演出不是死背戲本,唱戲更是一種在每個環節上均饒有意趣又配合無間的創作。 前場演員,採茶、歌仔、外江...等。
19534505 江金蓮   江金蓮1927年生,臺中豐原東勢角(現東勢鎮)人。她是鄭榮興教授的伯母;丈夫是著名客家戲藝人張慶光,有名的樂師,也能演前臺。   江金蓮十三歲時被叔父江添有帶去河洛班(閩南班)學習歌仔戲、採茶戲,後來搭「三太班」。十九歲時在苗栗搭過陳就承的河洛班,認識了張慶光,兩人於二年結婚。後來夫妻倆一同加入「永光」,當時同戲班的還有阿玉旦、黃鳳珍父女。日治時期江金蓮入「日月園」,唱日本流行歌、演新劇,主要演花旦。江金蓮說演日本新劇不用技巧,會扭屁股花就行。當時這些劇團是演給臺灣人看的,算內臺班,一個戲班共有五六十人之多,跑的場子都在臺灣南部,臺南、高雄、嘉義。光復後搭過搭田火水的「中明園」、劉德水的「小美園」,演花旦。那時內臺戲盛行,座無虛席,大人小孩都愛看戲,也捧紅很多明星。江金蓮有個琴師丈夫,和她配合無間,會紅也是很自然的。唱戲琴師很重要,尤其需要和演員有長期的默契。那時戲班去哪裡就唱什麼戲,歌仔戲、採茶戲都要唱。江金蓮三十八歲就退休不演內臺戲了,最後搭的戲班在高雄。五十年代電臺賣藥的時期江金蓮夫妻也被喊去下田庄演三腳採茶戲賣藥。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三江金蓮都會被請去下豐原,迎錦棚。江金蓮兩夫妻演對手戲,加上一個女生、一個鋸弦仔、一個打鼓,五個人組成一個臨時的小戲班,做一棚三角採茶戲,還兼演一些不正式的扮仙,唱些簡單的亂彈內容。這樣陸續做到四十多歲就退休了。   張慶光後來加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做後臺樂師,現已過世。江美蓮學戲早,最早同戲班的老藝人很多已經過世。聊起戲劇,江美蓮興致很高,妙語如珠。無論臺上臺下,她的家族與生活都和戲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傳統戲曲一直都是她的生活重心,這樣走過大半個世紀的光陰。 前場演員,演歌仔戲、採茶戲,主要擔任旦角。
19534506 蘇添富   蘇添富在任何表演活動場合都會很忙,吹嗩吶、唱戲曲、打頭鼓、鋸二胡、擊揚琴,完全沒有空閑的時間。請他一個等於請了好幾個樂手,不僅經驗豐富老到,而且配合默契,不會有差錯。他在造橋鄉是無人不知的八音大師。   蘇添富在苗栗縣造橋鄉生活了一輩子,從民國二十六年出生起就沒有移居過。他有個會拉胡琴的父親,蘇添富有樣學樣,國小就學會了拉胡琴。他對樂器很有興趣,於是十四歲參加了梁阿才先生教的子弟班,學習牌子、打鼓、唱曲,也學一些八音。國小畢業後,蘇添富加入亂彈班「再復興」,師從蕭華(古連順)學了三年多牌子。「再復興」演的是野臺戲,十天一檔戲,演完就換地方。這樣足跡遍及南庄、大湖甚至嘉義。那時候沒有電影電視,人們都愛飯後拎著板凳來看古裝戲。常演的戲碼有<薛仁貴征東、封神榜等,蘇添富作為後場樂師和前場演員都能勝任。從「再復興」出師時才十九歲,他跟著陳慶松先生學了一點八音之後加入臺北的亂彈班「老新興」當嗩吶頭手。   二十歲因徵召入伍。一次他參加康樂競賽,編了一個節目,內容是一人劇團:一手打鼓、一手打鑼、腳打抄仔並吹奏嗩吶,還要拉胡琴、唱曲,共用了五種樂器加上自己唱戲,令人大開眼界。技壓群芳之下,他理所當然地拿下第一名,還獲頒國防部總政治部頒贈的錦旗。大隊長對他印象深刻,於是介紹蘇添富退伍後去竹南電臺上班。那時候竹南電臺的工作就是錄製戲曲加賣藥,不僅有月薪,還能拿賣藥分成,算很優渥。蘇添富於是做了四、五年。之後他加入中壢陳招妹的平劇班「新龍鳳」演外臺戲,劇種有平劇和採茶戲。戲約大多來自南部的河洛庄,通常都是廟方請戲,然後點戲碼,當時最熱門的戲碼是狸貓換太子、封神榜等。如果演的好,還會有人請加演。加入沒多久他就把平劇的曲調學起來了。   蘇添富離開戲班時已經四十歲,正逢陳慶松在苗栗縣各地教北管子弟班,他於是加入了陳慶松的八音團,擔任下手。後來他自己也組織了一個八音團,有工作就喊學生和同事一起做,一直到現在;平時更熱心於八音教學的工作,有收過徒弟,也有指導一些八音團體,如南投的「和樂軒技藝曲團」。   八音藝術的傳承,和所有的傳統戲曲藝術一樣,永遠面臨著一個時代變遷的問題。蘇添富的孩子都沒有繼承他的事業,一身好本事很期待可以後繼有人。 吹嗩吶、唱戲曲、打頭鼓、鋸二胡、擊揚琴
19534507 徐金舉   提到徐金舉,業內人都知道他是「金興社」的創始人,徐先亮的父親,演四平戲出身的。徐家和「金興社」有扯不清的緣分,目前「金興社」的主要演員幾乎都是徐家自己人。   「金興社」前身是「大榮鳳劇團」,最遲在1915年就已成立,是目前所知桃園縣最早的四平戲班,團長是南勢人王景永。劇團還曾包括小榮鳳大班、小榮鳳小班、大英社,具有不小的規模。徐金舉是中壢人,十八歲時加入「大榮鳳」,師從郭天奇,學習唱戲、翻筋斗、做小生和老生,學了三年四個月。當時團裡主要成員有徐金舉、阿對、阿雪、巫德明、蔡梅發、歐運和、阿英姨、王英、大侉林、鳳嬌、阿榮、大侉真、鄭長庚等,幾乎都是客家人。後來王老運年紀大了,徐金舉便從王老運手上買下劇團自己經營。日劇時代禁演臺灣舊戲,「大榮鳳」於是停止營運,徐金舉改行到山上去做木屐。   光復後徐金舉重組戲團,改名為「金興社」,供奉田都元帥。當時較為固定的團員有張玉梅(內臺出身、小生)、李國雄(老生、武生、花臉)、徐夏子(青衣)、徐金舉 (老生)、王成宗(拉絃)、徐金彩、巫德明、蔡梅發,徐太太陳九妹負責管衣箱,後場還有徐先亮打鼓。劇團初期都接演野臺戲,後內臺班時期,轉展於戲院舞臺。徐金舉常常帶團在中壢的大東戲院、大同戲院、銀宮戲院,臺北圓環的大中華戲院和彰化的樂舞臺等戲院演出,演出的戲種有北管、採茶等,觀眾反應熱烈。電影興起後,戲院蕭條,轉至桃園先聲廣播電臺錄製戲劇節目約六至七年。之後電臺又被電視打敗,「金興社」只能再度接演野臺戲。   徐金舉五十九歲時,因為健康原因,將「金興社」託給陳九妹管理,之後沒幾年就去世了。民國六十年代,陳九妹去世後,「金興社」由兒子徐先亮繼承。 前場演員,擅演小生、老生、武戲
19534508 王德循   早期的客家戲班是沒有女性參加演出的。大多數南方戲曲內容都以男女情愛為主要內容,採茶戲甚至加入更多詼諧逗趣的情愛戲,眉來眼去的場景在所難免,故此傳統觀念認為女性不適合演戲。但是後來臺灣的戲文化漸漸出現一個女班現象。這個源頭就在於1920年代,當時出現兩個現象:一個是上海的海派京班大量來臺演出,這些戲班子以女性居多,所到之處,香豔誘人,看客如潮,遂引起本土劇團的競相模仿;二是當時本土戲劇包括採茶和歌仔戲幾乎都在同時經歷著從小戲至大戲的轉變,戲班子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戲班主為了保證演員的來源,開始用綁約的方式,和一些小孩的父母簽約,這樣這些孩子〈女性居多〉就規定有幾年必須在戲班學戲以及演出,另外也有直接買女兒的,這樣女演員的數量便激增,造成後來的戲班子女多男少。   「小美園」就是這樣的一個戲班,團長是苗栗獅潭人王德循先生。   王德循生於1887年,原來是漢文老師。日本人禁止臺灣人教漢文,他只好改行,於1922年創立「小美園」。作為一個漢文老師要開始帶戲班,當然很缺乏這方面的人脈,他於是想辦法用綁約的方式,「綁」了獅潭地區十幾個客家小孩,然後請了好幾個教戲師父給他們教戲。當時有一批上海京班的戲師父留在臺灣教戲,王德循就去請來知名的藝人、前「上海上天仙京班」演員趙福奎,傳授京劇和武打功夫。據一些藝人回憶,趙福奎教武十分嚴厲,對學員要求很高,也因此教出不少後來知名的武生、武旦。戲班演出時,常常在演出前加演幾十分鐘的京劇,以武戲為主,看小孩在桌上翻筋斗,鑼鼓喧天,十分熱鬧。另外他還請了採茶戲老師和歌仔戲老師,使戲班在哪裡都可以演出觀眾看得懂的戲。王德循帶著「小美園」四處演野臺,在客家庄演採茶,在河洛庄演歌仔。為了戲班的成長,王德循也想找更有經驗的演員加入。後來他聘請了「廣東宜人園」的團員徐賢福、劉石樹(阿細妹)來搭班,「小美園」開始有能力演完全本的<三國誌>和<狸貓換太子>等京劇。   王德循團長請好多位教戲師父給學童全方位的戲劇教育,不僅僅對戲班有利,對受教的藝人未來發展也有極大的幫助。王德循在這方面的安排可以說是很有遠見的。1931年,四十四歲的王德循感到兒子王裕豐已經能獨當一面,於是將「小美園」傳給他。「小美園」在王裕豐的手上一直發展,在各個時期均有輝煌的得獎和演出事蹟,這樣順利經營到1981年,方因團長老邁而解散。 原為漢文老師,因日治時期禁止臺灣人教漢文,因而改行,在1922年創立「小美園」,為「小美園」創始人。1931年將「小美園」傳給兒子王裕豐。
19534509 王裕豐   王裕豐生於1907年,為苗栗獅潭人。父親王德循生以前是漢文老師,王裕豐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由於日本人禁止臺灣人教漢文,王德循遂改行,於1922年創立「小美園」戲班,幾年功夫,戲班漸漸闖出名號。1931年王德循感到兒子王裕豐已經能獨當一面,於是將戲班交給他經營。   「小美園」在王裕豐的手上一直發展,在各個時期均有輝煌的得獎和演出事蹟。1934年,曾赴閩南巡迴演出,到過的城市有廈門、漳州、汕頭等地,歷時三年方返回臺灣。皇民化運動時期,日本人以粗俗有傷風化的名義,禁止臺灣戲班演舊劇,「小美園」為了生存只好更名為「小美劇團」,改演《廖添丁》等新劇。   光復後,「小美園」恢復演出傳統劇目,專門在全省各大戲院巡迴演出十天一檔的內臺戲。1958年,「小美園」參加第七屆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客家班初賽,王裕豐的女兒王雲英演的小生獲得最佳男主角獎;1960年,她演的《忠貞報國》又得到第八屆客家班初賽第三名;1962年,王雲英再度拿下第九屆客家班初賽最佳男主角獎。   1951年,王裕豐為免和嘉義一同名的歌仔戲班混淆,將團名改為「真小美園」。1960年代內臺戲漸漸過氣,藥廠組了劇團在電臺賣藥唱戲,甚至在各地公演,不少內臺戲班流失很多名角,一些演員也不唱內臺戲了,自己組了小戲班下農莊唱三腳採茶戲賣藥。1964年,「小美園」應竹苗中廣電臺之邀,在電臺演採茶和京劇,之後展轉於竹南、美濃、內埔等各地電臺錄製戲劇節目。   1970年代受到電影電視的衝擊,已經很少人喜歡看戲了。「小美園」於是轉型為專演外臺神仙戲,從此演戲幾乎都只有神仙在看了。1981年,王裕豐感到老邁,將從父親手上繼承下來經營了五十年的戲班解散。   王裕豐帶著「小美園」走過臺灣戲劇的日治時期、內臺時期、電臺賣藥時期和外臺時期,看著傳統戲劇發展、成長、紅極一時、艱苦經營又漸漸退出人們的審美生活,戲班的關閉留給社會一個值得深思和回味的問題。時代變遷如此迅速,要怎樣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呢介畢竟傳統文化體現著一個社會真正的氣質和精神根源,是絕不可任其凋零的。 表演戲目 《廖添丁》、《忠貞報國》...等。
19534510 楊珍珍 楊珍珍-石岡媽媽劇團團長   楊團長珍珍,祖籍廣東梅縣,在臺南新營長大,嫁到客家庄,直到參加劇團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求學時期受到許多師長的關愛,那愛像水一樣填補了成長空缺的部分,因此才能健康幸福地長大,這輩子老師已常駐內心深處,是永遠的恩人。   民國88年9月21日百年大震重創家園,重建後72水災再次把土地家產沖得無影無蹤,十數年胼手胝足的成果毀了,與先生計畫於四十歲退休的夢想也瞬間破滅了!誠如楊團長所說:「失去土地家園的那種痛……一直不敢在家面前表現出來,那種痛像是一直在身體裡面……」,短短幾年連續重創,除了無語,只能選擇堅強。   幸好無情天地有有情來補,災後同胞愛如潮水般湧入,他們要用溫暖的大手撫平驚畏無助的心。89年4月「跨界文教基金會」組成「吹鼓吹災區藝文工作隊」來到石岡埔里雙崎等地區,「差事劇團」團長鍾喬先生在石岡透過媽媽教室及家政班號召婦女成立婦女戲劇工作坊,計畫每週兩次為期一個月的活動,結果梅子村土牛村有十數位媽媽參與,楊團長是其中之一。在鍾先生的帶領下,一系列的肢體遊戲軟化媽媽們勞累的身軀,也經由分享地震經驗及震後面對生活的談話,釋放辛酸而敞開心胸,觸動前所未有的自覺,而看到感動與期望。89年12月在「石岡人家園再造工作站」盧思岳先生及許多人的協助下「石岡媽媽劇團」成立了,團長就是楊珍珍小姐。   在基礎練習、自我啟發、相互討論及鼓勵之下,團員們學習自立編劇,第一齣戲就是「戲臺頂的媽媽」,從地震的經驗告訴大家對生命的感動,從89年5月15日第一場在石岡鄉土牛村活動中心演出,直到年底,媽媽們至各地表演接近十場,一場戲從討論編劇排演到演出,團長的心緊緊繫在每個相關的環節上:細心排練,叮嚀大家照顧身體,不要感冒不要受傷不要亂吃東西……,因為站上舞臺,每個人都無可取代,演出是無法NG的。   戲臺頂的媽媽下戲後,在現實中面對農務,遇到震後梨子豐收又滯銷,「石岡人家園再造工作站」從媽媽們那兒知道後,發起認購活動,獲得熱烈迴響,因而銷售10%的梨子產量,成功地制衡市場價格機制,從此媽媽們認清:農民應維護自己的權益,而不是任由行口控制。因而努力奔走,參與各種討論,籌組合作社,鄉中資深男性長輩也感受到女性突破傳統為大眾努力的力量,最後在民國90年5月26日,石岡果菜合作社成立了,大家同意石岡的梨子以「月姬梨」命名,以感謝劇團媽媽們為公眾利益的付出,此後媽媽們又退居幕後,讓男性掌管合作社的運作。   心中有夢想就努力去實現,有一天一位媽媽,從親族處獲得借用的土地,五位媽媽開始一磚一瓦打造心中的咖啡屋,在東豐綠廊邊成立「來園客家風味館」,這是姐妹相約喝咖啡的夢想再一次在現實中與大家分享,踏實忙錄幾年後,終因分身乏術而不得不停止營業,雖然不捨,卻也寫下石岡媽媽夢想的實踐。   屬於民眾戲劇性質的石岡媽媽劇團,媽媽們從參與中探到了女性的自我與社會議題層面,積極地在現實中活得更有意義,因此生活中每個片段都可入戲,每部戲緊扣著生命的告白、生活的議題,除了「戲臺頂的媽媽」之外,還有「媽媽的伙房」,「心中的河流」,「梨花」的戲碼,齣齣觸動人們的心弦,從社區到全國各社團機關,都可見媽媽們努力演出的身影,其中「梨花」更於2007年應邀至香港參與「2007 IDEA香港國際戲劇/戲劇教育聯盟」演出。   身為團長,除了在團體中自我成長,也維繫著團隊的成長,目前雖未有新戲碼,但團員定期舉行讀書會,因為團員都是媽媽,身負一家安定一家和諧的重任,民眾戲劇是從生活中出發,訴說生命經驗,因此她傳遞給大家一個理念:媽媽們終究要回歸家庭,做好自己的本分,安頓好家庭,才能演好一齣戲,戲中所學要用在生活中,除了自己成長也給家人子女一個面對生活的好榜樣,以達到提升自我、關懷社會的目標。目前,各機關社團只要有需要,石岡媽媽劇團一定會將十年來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因為這是一段令人感恩及成長的可貴經驗。 表演作品: 2001《戲臺頂的媽媽──差事劇團的另類重建》 2001媽媽的伙房 2002心中的河流 2004梨花
19534531 謝宇威   小學時,時常聽安迪威廉及披頭四的歌曲,同時也學鋼琴。中正高中美術班畢業後保送文化大學美術系西畫組,當時因為參加校內的詞曲創作社,使得原本想要從事美術創作及教育工作的謝宇威,一頭栽進音樂領域,體會到音樂的渲染力可以比繪畫來的普及,開啟了他的客家音樂之路。1990年大學三年級時他以一首融合國、閩、客三語的〈Made in Taiwan〉,獲得第五屆「青春之星」東南亞暨全國總冠軍和最佳編曲獎。隔年,大學四年級創作客語《問卜歌》一舉獲第九屆「大學城」歌唱比賽總冠軍、最佳作曲以及最佳演唱三項榮譽。其後,他正式學習作曲,師事顏志文。1995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直到現在我還不明白是我唯一的藉口」成為專職音樂工作者。   大學時期的謝宇威的創作動機有二:一是認為年輕一輩的客家子弟沒有屬於自己的歌曲;二是想要以本土的客家語言及創作顛覆當時年輕樂團一味模仿西洋樂團的型式,於是宇威以吉它、鋼琴加上嗩吶和二胡自組樂團發表創作。進入職業工作者領域之後的謝宇威,擅長將客家的傳統音樂,融入新的元素,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他的音樂隨著內容的取向兼及抒情與現代搖滾的風格,但整體的訴求卻是「美」,旋律美,情境美,意境美,因此在他獨特像「溫暖、大氣、山一樣的細膩的聲音」詮釋之下,總能令人感受到煦煦的溫暖。   除了音樂工作之外,謝宇威仍不忘情於繪畫創作,平日在電視節目中為來賓畫像之外,曾舉辦過兩次個展,2008年首次個展「歌中有畫 畫中有歌」於花蓮玉里客家生活館,2009年於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舉辦「畫筆下的歌詠-謝宇威40生活回顧展」,不論是音樂或是繪畫,他對創作的自我期許為:「忠實而細膩地記錄生命歷程的點滴」、「歌中有畫、畫中有歌」、「將愛、喜樂和溫暖散播出去」以及「用藝術愛人群、愛臺灣、愛地球」!   除了螢光幕前的表演工作之外,謝宇威也默默的在幕後推動有意義的事情,促使年輕人關心客家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夠以宏觀的視野與態度投入自己土地與文化。客家在客委會成立之後,在資源的分配與取得上,以不再是「弱勢」,我們不能總以弱勢的姿態自居,縱使客家文化的發展仍有許多不盡理想處,但我們應該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懷抱謙卑、感恩的心來運用這些資源。 專長 客家音樂創作人、電視節目主持及製作人、廣播 DJ、畫家 專輯 1995,《直到現在我還不明白是我唯一的藉口》專輯 1995,《我是謝宇威─你記得嗎》專輯 2003,《一儕、花樹下》專輯 2006,《五月雪》合輯 2007,《山與田》專輯 2009,《青春舞曲》專輯 2009,《ㄤ咕ㄤ咕》客家童謠專輯 1990,以《 Made in Taiwan 》獲第五屆「青春之星」東南亞暨全國總冠軍和最佳編曲獎。 1991,以《問卜歌》獲第九屆「大學城」歌唱比賽總冠軍、最佳作曲以及最佳演唱三獎項。 1995,首張個人專輯「直到現在我還不明白是我唯一的藉口」獲電臺雜誌95年十大年度創作專輯獎。 2004,「一儕‧花樹下」獲第15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流行歌手],另入圍最佳專輯製作人,和最佳客語演唱。 2007,《山與田》獲金曲獎最佳專輯、最佳歌手獎提名。 作品〈花樹下〉入選為中小學音樂教材。
19534542 劉劭希   劉劭希自小愛畫畫,對音樂並沒有特別的興趣,但因為母親是音樂老師,成長的過程中他得以大量的聆聽古典音樂。少年時期因病在課業、身、心靈方面飽受煎熬,大學三年級時發現音樂可以紓解病症的不適,而全心投入音樂,學作曲記錄腦中翻滾的音符,習搖滾和爵士鋼琴的彈奏法,研究樂器數位介面、鑽研電子合成器。1988年退伍,開始職業音樂生涯。   在幕後音樂人的工作生涯中,他自許為「瘋爵士」,曾應邀擔任知名歌手演唱會鍵盤手,為風格獨特之編曲家,配樂作品多不勝數,與他合作過的著名藝人即包括優客李林、李翊君、范曉萱、天心、于冠華、徐世珍……等人,;然而他對主流樂界過於重包裝的商業手法,漸漸無法認同。在一次回到東勢探親時,驚覺家鄉不再充斥客語,而為國語與福佬語所替代,那份失落感夾雜著「獨立製作」的理想,終於使得劉劭希萌生創作客語歌曲的念頭,並於2001年推出首張專輯「嬉哈客」。   面對傳統客家文化,劉邵希表示自己對傳統的客家歌曲都不太熟悉,雖然成長於都是客家家庭,只有跟長輩談話時才講客家話,一直到長大後,開始反思自己的過去,才想到要把東勢大埔腔客語保留下來。他說:「在創作上,我不把意識型態放在優先位置,而是以音樂為主。我認為可以用客語來嘗試從事音樂創作,並非刻意要保留客家文化而做。所以我是在一種蠻封閉的狀態下進行創作的,只是很單純地開闢音樂的一種可能的取向。」   劉劭希在創作上特別注重音樂的律動,他認為只要擁有優質律動的音樂,所以他將爵士、搖滾、電音、古典自由的運用在樂曲中。在歌詞的意境上不強調悲情意識,因為他希望自己多元化的音樂風格,能讓聽眾聆聽時是自在放鬆的。   在投身客家新音樂運動數年之後,劉劭希認為目前臺灣的中壯年客家人將成為最後一代能夠流利使用客家話的「末代客」,遂於《大墩文化》發表〈請給客家音樂人公平的舞臺吧!〉一文,並以一曲〈末代客的最後一場戲〉傳達客家語言逐漸消亡的無奈。「如果你是客家人,就應該跳下來作自己的客家音樂」,這是他在金曲獎的頒獎臺上,對音樂圈中的客家人呼籲。 專長 音樂創作人、音樂製作人、客語歌手、音樂節目主持人 個人專輯 2001,《嬉哈客》。 2003,《八方來客》。 2003,《無知者的理想》。 2004,《21世紀病發症候群》。 2006,《果果臺客》。 2008,《唬客船長》。 2003,金曲獎「最佳製作人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 2006,金曲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
19534559 楊政道   楊政道,苗栗縣公館鄉人,是位客家詞曲創作人、客家唱片製作人與作家。曾經創作過許許多多的流行客家歌曲與童謠百餘首。   日治時期的臺灣,由於外國各地的音樂引進,客家傳統歌曲受到強烈的沖擊,而且編曲人才的凋零,使客家歌曲面臨薪火無法相傳,優良的族群精神無法繼承的窘境。所幸的是有一些推動客家文化的有心人士開始改編和創作了少量的現代客家歌曲,但是並未對客家社會產生多大的影響。甚至因為之後的國語政策實行、解嚴後閩南語的普遍流通和閩南語歌曲的速度發展,種種的原因導致客家語快速流失,甚至造成客家歌曲停滯不前。   直到民國七零至八零年代,開始了有一批承先啟後的創作人,為了客家音樂,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而楊政道先生更是其中一位重要的創作人之一。楊政道先生從高中時期(一九八七年,民國七十六年)便開始創作客家流行歌曲,之後擔任影視傳播節目製作以及客家歌謠的教唱與詞曲創作工作,另外,目前楊正道先生還擔任中華客家文化傳播協會理事長一職,並依然致力於客家流行音樂的創作、發揚客家文化。   除了不斷地創作客家歌曲外,楊政道先生在擔任中華客家文化傳播協會理事長一職時,也致力於各式各樣地活動,提供一般民眾參與客家文化的傳播與發揚,響應政府加強社區總體營造施政方針及心靈改革運動,結合地方人力及社團與地方客家民俗文化技藝表演團隊,以客家音樂歌謠與舞蹈做為媒介體,共同研習及推展地方客家傳統民俗技藝與文化,甚至能與各種大小機關合作,加強宣導,提升民眾的生活品質;透過相互交流觀摩之活動,以傳承及保存客家傳統民俗技藝之薪火,並落實本土文化之延續,培養新生年輕一代演藝人才。 專長: 客家詞曲創作人、客家唱片製作人與作家 創作作品: 「一枝擔竿」、「大牛牯」、「恁仔細承蒙你」、「人生一盤棋」、「公婆緣」、「乾杯」、「彩虹」、「有量正有福」等多首歌曲
19534560 武顯貴   現任於桃園縣國立中壢高級中學的一個音樂教師、同時也是許多大型樂團顧問的音樂推廣人,更是一位推動客家音樂文化的實踐家 ─ 武顯貴。   生活在桃園縣內的武顯貴,為了能在培育音樂人才,曾擔任過多所學校的音樂教師,以在現任的中壢高中成就最高。在中壢高中的音樂班內擔任專任教師的武顯貴,培養許多優秀的音樂人才,而每年均有在中壢藝術館、中央大學、中原大學或各地文化中心舉辦公開演奏會,每每場次皆有良好的表現,頗受好評。   他在桃園縣內協助成立了多個樂團,在桃園各地的文化中心、藝術館、學校裡舉辦公演。最為知名的是在民國81年成立了國內代表性客家樂團 ─ 武顯貴絲竹室內樂團。其成立宗旨是為了展現客家文化藝術建設成果、參與推展桃園縣成為重視客家文化大縣、及推展中華傳統藝術文化工作及客家傳統藝術文化工作。在武顯貴絲竹樂團成立至今,曾有多項公開活動。包括在桃園巨蛋落成時,舉辦「桃園有喜」音樂會,共有一千多人參與演出,兩萬多人欣賞表演。九十年應邀前往南京大學演出,九十二年及九十三年應邀前往雲南民族大學,以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等各種活動。   武顯貴在客家音樂文化的保存上,希望以大量的公開演出會來增進一般民眾的興趣,藉此推動民眾能夠了解並欣賞客家音樂文化,以及對於保存客家音樂文化提供支持。武顯貴表示:「希望能夠在臺灣的桃園地區成立「定幕劇」的演出地點,使得客家音樂文化能夠有穩定的展示地點,並且與世界各地進行文化上的交流。不僅能夠保存客家音樂文化,也能夠帶動觀光產業的發展,讓世界能夠知道客家的音樂文化。 長笛吹奏 1.六十五年臺灣區音樂比賽成人個人組吹管類獨奏第一名 2.八十一年獲頒桃園縣社會優秀青年 3.八十二年並曾當選桃園縣特殊優良教師
19534561 徐千舜   徐千舜,是一位來自於苗栗「草莓之鄉」大湖的客家人,也是臺灣新生代的客家童謠音樂創作家與演唱家。如草莓般的甜美嗓音與詞曲,令人聽了印象深刻。   從小時候就開始學習鋼琴與繪畫的徐千舜,創作的詞曲常帶給聽眾美好的想像。她創作的詞曲大都取材自於童年時的回憶,以及對大自然的關懷,故在她所創作的音樂中,常可感受到滿滿的愛與充沛的生命力。徐千舜有非常豐沛的創作力,在四年期間已經創作了150多首的兒童歌曲,以及個人全創作的「月光華華」與「團團圓圓來作客」專輯中的封面、插畫、圖文。她也得到過無數的獎項,包括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舉辦的2006年客家MV創作大賽,以「禾嗶仔」獲得全國最佳編導與人氣獎,2007年的臺北縣文化局客家歌曲創作比賽童謠組,她的「月光華華」獲得冠軍,更以「團團圓圓來作客」入圍第二十一屆金曲獎最佳兒童專輯獎。除此之外,她還參與過文建會的九二一大地震災後重建工程,用愛心製作了自創曲「新故鄉之歌」,希望將愛與關懷傳送給更多的人。   徐千舜深深的覺得,客家文化要能夠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獲得保存,就必須要向下扎根,故以兒童的歌謠音樂為出發點,吸引小朋友去學習並且讀說客家語言。她將自己所學的音樂創作與設計能力,製作了將客家文化、音樂、動畫與教育結合而成的音樂MV,希望讓大家觀賞音樂MV的同時,也可以產生出保存與維護客家文化的意願。   她不斷的在思考與嘗試,是否有更多更好的方法,讓大家都更加容易了解客家文化。在未來,她希望能夠繼續保持創作客家音樂的動力,並且讓更多人看見客家文化的美麗之處。 專長: 1.音樂創作、音樂演唱 2.平面視覺設計、插畫創作 3.動畫設計 4.主持 專書著作: 1.2010「月光華華」徐千舜個人全創作音樂繪本專輯發行 2.2009兒童客語專輯「團團圓圓來作客」(圖、文、設計、演唱、部分詞曲) 3.2009我的寶貝---貓熊枕邊音樂專輯(詞、曲、演唱、設計) 1.2010「團團圓圓來作客」入圍第二十一屆金曲獎最佳兒童專輯獎 2.2008行政院客家mv創作大賽獲得最佳創意獎 3.2007 客家公仔設計比賽佳作 4.2007臺灣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MV創作大賽月光華華獲得佳作與人氣獎 5.2007臺北縣文化局客家歌曲創作比賽童謠組月光華華冠軍 6.2006臺灣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MV創作大賽禾嗶仔獲得全國最佳編導與人氣獎 7.2006臺北縣文化局客家歌曲創作大賽流行音樂組想你全國第四名 8.2005育秀盃創意網頁設計製作入圍 9.2004銘傳大學校內合唱比賽全校伴奏第一名
19534562 阿玉旦   阿玉旦,本名為黃莊玉妹,桃園觀音人。她是相當有名氣的採茶戲劇演員,亦是現在黃秀滿歌劇團的團長黃秀滿的母親。   早期客家採茶戲的女性角色大部分是由男性反串演出,鮮少有女性演員登臺,一直到民國左右,阿玉旦和鄭美妹(鄭女是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團長鄭榮興之祖母)等參與採茶戲的演出之後,這第一批女演員的加入才慢慢使客家採茶戲有了轉變。1922年阿玉旦因為個人對於戲劇的喜愛進入「阿神伯」內臺戲班,剛開始從三腳採茶小戲演起,是屬於傳統的客家戲曲,三腳指的是一丑兩旦三個角色,她的扇花與對答都詮釋很好,但都是一些小戲的演出,直至戲班後來穩定下來才嘗試演出大戲。1924年,阿玉旦演出《拉尿嬤》一砲而紅,在客家庄一舉打響「阿玉旦」的名號,1926年,她與同戲班裡頭的文場樂師傅黃鼎富,黃先生主要負責文場,阿玉旦則負責演戲(多為花旦的演出)、編劇、編辭、導演。阿玉旦的名聲愈漸擴大,她的九腔十八調相當了得,韻味十足,當時的日本哥倫比亞公司便邀請她與名氣同樣響亮的丑角梁阿才共同前往錄製黑膠唱片,此一赴日,更加奠定了阿玉旦在當時客家戲劇界中的地位,人人皆知,無人不曉,她的名號當時傳遍大街小巷,可算是客家戲劇中名氣與地位皆崇高的人物之一。晚期,阿玉旦因中風暫緩熱愛的戲劇演出生涯,幾年後因胃病過世。   阿玉旦在客家戲劇界留下輝煌的紀錄,其聲音、身段、演戲、出臺、下臺都相當逼真與活靈活現,最厲害的便是她的九腔十八調,可說是最傳統也最完整的一套;在指導其女黃秀滿時亦非常嚴格,也就是這樣嚴謹的態度造就她個人的高峰,現僅能從黃秀滿女士的口述中回憶當時阿玉旦的風光景況。 客家山歌 飾演花旦 九腔十八調
總共 508 筆,顯示第 51 到第 10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