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07秒, 共找到 508 筆資料,顯示第 101 到 2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Name Review Expertise Awards
彭勝雄   彭勝雄是勝拱樂歌劇團的團主,為一客家戲班,劇團在營運之始多半在桃園中壢登臺演出,同時也將表演開拓至中南部一代,勢力範圍愈漸擴增,其表演的內容與型態也就跟著各地方的風土民情有所變通與更改,依其當地人不同的喜好做適當的調整劇目,例如在南部地區時多半演京劇,在北部的桃園、中壢、苗栗一代就以客家大戲和採茶戲為主要部分。   到了民國七十九年之後,大環境的改變以及觀看傳統戲劇的觀眾逐漸減少,劇團不得不隨之削減在中南部地區的演出次數,而慢慢的將出演地點重心轉往北部,轉以客家戲劇為主要表演內容。民國八十三年,彭勝雄先生和宜蘭的建龍歌劇團聯手合作,企圖以互助的方式拓展劇團的發展,而能有更加順遂的演戲之途;建龍歌劇團負責人呂阿城肩負開拓戲路與接演戲劇的工作,彭勝雄先生則是負責整班帶團到宜蘭實地演出歌仔戲,之後兩團合併,呂茂根掛名團主,彭先生繼續劇團的營運,並有傳承客家戲劇的使命,劇團多次參與比賽榮獲獎項,可見其素質頗高。   彭勝雄先生對於劇團與演都相當用心且認真,確認演出日期和地點後都會抽空實際到場勘驗,並將戲籠等道具布景先行載到演出該處,做好萬全的準備工作,並請其兒黃建銘負責後臺布景與道具等的佈置與規劃,在演員到達前先將燈光、架子、武刀等辦妥以後,演員得以最快的速度適應場地,能夠安心的演出。   彭勝雄先生也常參與演出,劇團擅演三國故事,喜好營造出熱鬧之感,並在其中加入花俏場面與花招元素,頗受歡迎。 勝拱樂歌劇團得獎紀錄── 1.民國七十二年,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北區的優勝 2.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暨舞臺技術獎 3.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的甲等團隊獎 4.第三屆客家戲劇比賽的甲等團隊獎、李蘭香最佳生角獎
黃秀滿 黃秀滿女士出生於民國二十七年,從小便跟著母親阿玉旦學習戲藝,兩人常同臺演出,小時起隨著母親搭過數劇團,如「中明園」、「泰山歌劇團」、「勝春園」、「新永光」、「新勝園」等等,且曾經在苗栗的「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成立之始予以幫助;阿玉旦從黃玉滿女士小時起便嚴格的教授她關於戲劇的功夫與學問,造就了黃女士成為一位聲音厚實而又風流俊俏的小生,並從旦角唱到生角,其身段之美,體態之俐落有力,唱腔之高超技巧常令人為之傾倒,其觀眾的慕愛之心更是延續至今。   黃秀滿女士後自組「黃秀滿歌劇團」,成立至今大約已有十年之久,戲班裡的成員多為上乘之人選,個個身段皆很了得,如江碧珍、徐義妹、劉秀鳳、田秋香、何秋蘭等。劇團的演出型態以客家採茶戲為首,活動的範圍則遍部桃、竹、苗三縣的客家庄之中。劇團裡頭的演員能夠演許多不同類型的劇碼,例如《薛平貴征東》、《狄青征南》等故事,也因為演出的反應不錯,苗栗頭屋的「嵐雅傳播公司」便邀請劇團錄製一系列相關的錄影帶,以待時人能夠常常回味,包括《才人無貌,恍易多風)、《乞米養狀元 》、《小媳婦未來,不知大媳婦好)、《賢女勸夫》、《梁仙伯與祝英臺》等,可知劇團受到觀眾喜愛不減,戲約不斷,一年之中約有一半的時間能夠登臺演出。      黃秀滿女士非常熱愛演戲,即使目前已達七十一歲的高齡仍然活力十足,對於客家戲劇的熱情毫無削減且對各劇團的始末發展多親切的侃侃而談,她更加期待客家戲劇能夠轉往更好的發展,將這股熱切之情傳達予每個關注文化產業的人, 並且重新讓人認識客家戲劇最原始的原味之美。    黃秀滿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以《孫臏出世》一劇得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得最佳導演獎 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
林保木   林保木先生擁有十五年的演出經驗,擅長武生與小丑。隨著時代的變化,童年時劇團的光輝與燦爛已經消失無存,深感客家戲曲的沒落,為了將客家戲開創新局,故而成立「景勝客家劇團」。劇團演出時,前場與後場的協調安排,皆為親力親為,期許帶動年輕人的活力。   為了將客家戲曲開創新局,力求創新與突破,無論在編劇、導演、舞臺技術上,都能擺脫舊式客家戲的風格。符合現代人對於舞臺燈光效果需求,在舞臺上加入大型道具,甚至團員以吊鋼索方式演出,帶動戲曲的可觀性,國樂的優雅,西樂的震撼,將兩者不同領域的音樂結合起來,大大地增添感官的享受,服裝上更是創先以現代彩妝技術,融入傳統戲曲,消除原有與觀眾的距離感,使觀眾更貼近演出。並與團主江玉玲的努力下,秉著精益求精的信念,期盼能夠將客家戲曲的表演藝術,推廣到各階層。並積極的推廣客家藝術文化,拓展客家戲曲的欣賞人口。努力使客家傳統大戲在年輕一代中重新紮根。      林保木先生認為,薪火相傳四個字說來容易,要做卻是萬分的困難,在時代的洪流裡,這些傳統的老東西,漸漸地被遺忘在某個時空哩,好像不曾前進似的滯留在原地,慢慢的消失…。因此,劇團最大的願景,不敢說承先啟後,但求共襄盛舉,希望景勝客家劇團的努力有人看見,眼前的工作重點除了老戲曲新包裝的表演方式以外,還有新戲碼的編排,除了打破傳統的演出方式,景勝客家戲劇也願意去嘗試,更接近目前時代的演出,也希望培育出下一世代的新血輪,真的做到承先啟後,薪火相傳,讓美好的傳統戲曲發揚光大,為臺灣本土文化資產盡微薄之力。 1、94度客委會收冬戲徵選入圍 2、94年度帶領平鎮國中客家戲曲社參加全國中小學話劇比賽第三名 3、連續五年(94-98)獲選行政院客委會優良劇團
張文聰   張文聰先生為新月娥歌劇團成員之一,他負責武生一角,亦同時是當時臺灣早期聞名宜人京班──寶島第一京班之最後一批的「綁戲囝仔」,擁有相當充沛的功夫與實力;由於後來臺灣在戲曲領域逐漸興盛,常有因自身愛好戲劇的戲迷或者是對於戲班的生涯相當嚮往,因此有許多人皆於此時自願性的加入戲班學戲,但是近年來文化事業的轉變以及環境的變動,使得臺灣的傳統戲劇產業日漸式微,關於傳統的綁戲已很少再見到,而自主學戲的情況則幾乎沒有,這樣的情況演變到後來便會造成戲劇演員年齡漸大卻苦無新人加入劇團,得以傳承接續傳統戲劇的演出與文化,除了家庭戲般的緣由使得戲班得以暫緩無人接替的斷層現象,其他各戲班多陷入停滯不前的困境之中。   新月娥歌劇團的團主是范姜新堯,亦為家族戲劇的背景,從父親時代就開始組戲班,並培養學生演戲、唱戲、打擊,二哥也整頓過「藝光」和「新中興」兩劇團,四哥則負責新拱樂歌劇團,並繼續傳授所學技藝。范姜新堯從小便跟著父親學習後場樂器,隨後便在各家的採茶班與四平班擔任後場樂師的腳色;民國八十一年,他將陳月娥的「小月娥歌劇團」買併,並將團名更為「新月娥歌劇團」,至此成立。劇團的演員素質齊全,在各屆客家戲劇比賽多有所收穫。   張文聰先生於客家戲劇中頗有貢獻,他擅演淨角,武生腳色與導演都有所表現,亦憑著其優異的導戲能力獲得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的最佳導演獎,第五屆客家戲劇比賽導演獎及最佳淨角獎,其實力深獲肯定,之後劇團亦得多種獎項,在客家戲劇種團中亦占有一重要角色。 生角 武生 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導演獎 第五屆「客家戲劇比賽」導演獎、最佳淨角獎
陳秋玉   陳秋玉為新月娥歌劇團的主要演員之一,主攻旦角的角色,出身於三腳採茶戲的戲班,身段技巧皆因其訓練得當而有深厚的底子,不但深受觀眾對於其詮釋之美妙讚不絕口,更在第二屆的客家戲劇比賽中獲得最佳旦角獎,在戲劇界的地位更上一層。新月娥歌劇團主要以客家採茶戲為演出形式,像是《如雙姻緣》、《張世貞下凡》等皆是劇團常演出的劇目,而除了陳女士之外,還有其他如張文聰、陳秋玉、古禮達、黃春平、陳接枝、何玉水、陳桂英、田銀妹、賴海子等客籍演員於劇團中共同為客家戲劇奮鬥,其中張聰文先生即為陳秋玉女士的先生,兩人同在劇團裡扮演一淨一旦,默契極佳。   客家戲劇劇團的出路隨著時代的變遷愈發狹窄,單打獨鬥難以生存,即使擁有素質齊全的眾演員群如新月娥歌劇團亦難有更好的出路,遂產生了聯合各家劇團共同演出的想法,以互相合作的方式組成「客家戲劇班」,但這個想法直至民國九十二年,隨著新樂園戲劇團的成立才真正達成這個理想。聯合劇團成立後,各劇團內的優秀演員藉著合作的關係激盪出更多新奇美妙的火花,將全部的資本全投注於一,戲劇的品質明顯向上拉提,演員名聲也因此更加擴大,而漸漸培養出所謂的「明星演員」,同時也間接提升各團的知名度,觀眾對於這樣質與量兼相當優厚的戲劇演出重新有了觀賞的興趣與關注力,此一聯合劇團的作法獲得演員與觀眾兩方的支持,成為雙贏的新局面。   在新樂園歌劇團之中的明星演員群有葉香蘭、劉雪惠、張文聰、歐雲英、王雲蘭、劉秋蘭等,陳秋玉女士亦包括於其中,以其全心鑽研旦角角色征服更多觀賞者之心,並與其他眾多演員互拚演技,不少知名的資深藝人也受到劇團邀請而參與各大型公演,觀眾爭相目睹這些眾家實力派演員齊聚一堂的優質戲劇,使得客家戲劇的發展重新燃起一絲新的希望,期待未來的發展有更好的走向。 飾演旦角 武場 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最佳旦角獎
李國雄   李國雄為德泰歌劇團之創始人,他在少年時代因家境困乏便自願性的加入「勝美團歌劇團」,並在其中學習許多關於傳統戲劇的技藝技巧,以京劇為主,亦有客家採茶戲和歌仔戲。在「勝美」的奠基之下,又師承王雲亭、王永生等六人的教導與傳授,李國雄習得一身豐厚的文、武藝,尤以武生著名,在京劇與採茶戲等皆有所長,後更在電影界當了兩年武行,名氣頗大。青、壯年時期與「金興社」班主徐金舉之女徐秋子結婚,並共同於其中演出,長達二十年之久。民國七十九年,李國雄購買戲班演員、牌照、戲籠、樂師、道具等於桃園中壢自組劇團,遂為今日所見之「德泰歌劇團」,除參加廟會祭典的演出外,還盡力爭取電視表演機會以及各式公演與展演,演出內容多為《古城會》、《過五關》、《狸貓換太子》等傳統戲曲。   李國雄在民國八十五年作古後,由其子李正光繼承劇團,繼續發揚光大李國雄對於戲曲藝術的熱愛與熱情;由於演員多為家族成員或親戚組成,年紀多半較輕,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創造力、生命力,對於演出的形式與內容頗有想法與創意,結合新一代的舞臺技術,如吊鋼絲、變景等花式特技增添觀眾看戲之趣,更加入流行樂曲於戲曲之中參雜演出,使之更有現代感,同時亦不失去傳統風貌;在李正光的帶領之下,德泰歌劇團愈漸拓展,年演出約在一百五十棚的數量,演出地點遍及全臺北部、東部、南部客家庄與閩南庄,並於各屆客家戲劇比賽中成果豐碩,得獎紀錄不斷。   李國雄先生憑著對於傳統戲曲的喜愛,從小便習得一身好武藝,到處巡迴演出內臺戲;自組德泰歌劇團後亦繼續在各地演出,好評不斷,其子李正光在客家戲劇上發揮所長,將客家戲曲的美與藝術傳承下去。「德泰歌劇團」是一家庭劇團,每位成員都竭盡心力維護演出的質與量,以客家戲劇道出客家文化的昔與今,並藉此使更多人認識客家之美。 李國雄的武生基礎頗為深厚,文戲則是後來自己學的,後因年紀漸大,以花臉為主。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臺灣客家戲劇比賽戲劇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臺灣客家戲劇比賽甲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臺灣客家戲劇比賽優等獎及最佳技術獎 民國八十四年第四屆臺灣客家戲劇比賽甲等獎及最佳導演獎(王慶芳,已改行) 民國八十五年第五屆臺灣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甲等獎 民國八十六年第六屆臺灣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甲等獎及最佳生角獎(李正光) 民國九十三年客家傳統戲曲徵選榮獲優秀團體獎。
葉玉妹   葉玉妹是葉黃李妹的女兒,其父即為葉雲保,自組一戲班名為「小玉春」,後來覺得名字不夠響亮,於是改成「文化歌劇團」,在民國六十九年再度更名為「新興社歌劇團」,劇團的演員們以唱四平、亂彈戲為主,後來葉雲保先生將戲班轉賣給彭玉招女士,彭女士將其改名為現在所見的「新興歌劇團」。葉黃李妹是葉雲保的妻子,她是苗栗客家人,也是「新樂社歌劇團」團長劉德水的養女,葉玉妹就是在這樣一個演藝家庭中長大,從小便在父親與母親的薰陶下成長、學習。   葉玉妹女士擅演苦旦角色,藝名又叫小金玉,她曾學習四平戲的技藝,亦曾經搭臺北戲班共同演出,因之而頗有名聲,現在在徐淑裕歌劇團(又稱新明歌劇團)中固定演出。徐淑裕歌劇團於民國八十三年成立,其團齡可說是現在眾多的客家劇團中最輕的一團,其團的班主徐淑裕因前夫的關係而與戲劇有了連結,開始學習演戲與唱戲的技巧花招,並曾搭多團演出,如金輝社歌劇團、德泰歌劇團、新美蓮歌劇團、雙美人歌劇團等,並在因緣際會之下有了暫管團務的機會,而有了自組戲班的念頭,終於到民國八十三年年底組成了徐淑裕歌劇團(後改名為新名歌劇團),並以此為出發點,到各處接演戲劇演出,多半中壢、竹東、瑞芳、高雄、花蓮演等地,閩南與客家戲兼演,型態多變,劇團常見的演出戲目計有《血海深仇》、《海公案》、《雙姻緣》、《鴛鴦樓》等。   葉玉妹女士從小時起就因其演藝世家的背景受到專業演藝技巧的磨練,其聲音、身段、唱腔皆有其實力,而在徐淑裕歌劇團中更將其所學發揮而出,其苦旦形象深植人心。 飾演苦旦
余德芳   余德芳先生於民國三十一年出生,他從事演戲、唱戲的事業至今已長達四十餘年,曾經扮演過丑角、武生、花臉等角色,現在則是專攻老生和淨角,其老生演來栩栩如生、非常有其韻味,常令觀賞者印象深刻;他曾經在戲院裡擔當電影技師的腳色,而其妻子則為戲劇演員,互相配合,但之後他卻放手電影技師之路而轉往鑽研客家戲劇的演藝事業,開始學藝,初時因其年齡較輕而專攻武生一角,到了年紀較大時則改往專攻花臉、老生等角色,皆有所詮釋的當之妙處。余德芳先生在表演時常可見其最大特色──口才絕佳,或唱或唸都相當清晰而毫不含糊,他的代表可算是飾演公末白鬚老生一角,其在初演時的表情詮釋的十分迷人,而又拿捏得當,現於龍鳳園戲劇團專職演戲末角一職。   余德芳先生除了在龍鳳團戲劇團中專職演出,他亦有在徐淑裕歌劇團固定演出,也曾在黃秀滿歌劇團參與戲劇表演,因耆老生一角十分了得,深為觀眾所喜愛。其中《康熙君造木橋》即有余先生的演出,故事情節大致為一男一女因偶然之關係被順治所拆散,女方進宮成為後宮妃子,男方則皈依佛門、拂袖而去。女方入宮之後生下男方親骨肉,之後也為順治生女,而轉眼間十八年後,順治與鄭芝龍征討鄭成功戰敗饋亡,女方此時已為太后,前往寺廟會見男子,康熙想暗自於候保護其母,卻不料看見母親的過往情夫,義憤之下殺了男子,後又發生一連誤解事件,故事含悲而終。簡言之,此劇的情節發展並非因著史實展演,但其新穎之處最為動人,余德芳先生於此劇中即是飾演鄭成功一角,其演技之自然、聲音之有力,實可見其功夫之深厚。 飾演丑角 飾演武生 飾演花臉 飾演老生 飾演淨角
田銀妹   田銀妹女士曾加入徐蘭妹組成的新永光歌劇團,徐女士在年少時對於客家戲劇相當喜愛,常上戲院看戲,有緣結識了來自苗栗的黃長妹,兩人有感情誼堅定而結為姐妹,並因而展開一連串與戲劇界有著緊密關聯的大半生涯;徐女士至民國五十一年自組新永光歌劇團,憑著其對於客家戲劇的熱情與獨到的欣賞眼光,將劇團領導的有聲有色,在早期電視還尚未普及的年代多半以內臺戲的演出為主軸,頗受觀眾歡迎,得到很大的迴響。後期電視開播以後,傳統產業受到很大的打擊,觀看內臺戲的群眾逐年遞減,劇團走向便轉往外臺戲的演出為重,到當時各地的寺廟與慶典表演,因著其一路累積的實力與名氣而邁向一個新的發展。新永光歌劇團自成立至今已有四十餘年,可算是眾家客家戲戲團中最資深的一團,儘管如此,劇團的演員與團隊並不與時消退,反而在各屆的客家戲劇比賽中屢獲佳績,其中田銀妹女士亦為劇團裡著名的小旦之一,她的唱腔可謂細緻,感情可謂豐富,身段可謂柔巧,演出時也得到多數觀眾青睞與稱賞。   田銀妹女士後來加入范姜新堯的新月娥歌劇團,此劇團擁有堅強的演藝背景,團主本身精通樂器,尤其是鼓和胡琴,長於後場任後場樂師之職;劇團的演出形式多為扮仙戲、客家大戲和採茶戲等,演出的劇目計有《桃園三結義》、《三戰呂布》、《過五關》、《楊門五將 》、《楊門女將》、《梁紅玉擊鼓退金兵》、《包公案》等,多數是以神明戲、平安戲、收冬戲的廟會祭典為主,團員十餘人皆為客籍,包括張文聰、陳秋玉、黃春平、何玉水以及扮演小旦的田銀妹等人,劇團素質整齊劃一,實力相當,在客家戲劇比賽中亦有所表現。   客家劇團的經營日益困窘,隨著娛樂型態的劇烈轉變,團內成員年事漸高而無新人可接替傳承,經費也隨之縮減,劇團難以維生,老演員們如田銀妹女士等縱使有滿身絕佳功夫也無處發揮,傳統產業在環境衝擊之下所造成的斷裂有待時間癒合、彌補,文化保存需要各方協助才可能完成。 飾演旦角 新永光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81年第一屆比賽獲甲等獎 民國82年第二屆比賽獲甲等獎 民國83年第三屆比賽獲優等獎 民國85年第五屆比賽獲甲等獎 新月娥歌劇團得獎紀錄── 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導演獎(張文聰)(1992) 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女主角獎(陳秋月)、最佳花臉獎(古禮達)(1993) 第三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甲等獎(《楊門女將》)(1994)
田秋梅   田秋梅與田秋香姊妹兩人是苗栗戲班「中明園」班主田火水的女兒,田先生在臺灣光復之後成立中明園歌劇團,當時鼎鼎有名的阿玉旦偕同入團演戲,於其中學會許多技藝,當時十歲的黃秀滿女士跟著母親一同演戲,而後姊妹倆皆加入黃秀滿女士組成的黃秀滿歌劇團,其關係與淵源相當深厚;田女士從小便跟著學習演戲以及各劇目的身段技巧,不只外貌相當姣好,臉蛋勻稱,唱戲的功夫更是自小磨練加上天生的柔美與清新,在黃秀滿女士的回憶之中,田秋梅可算是當時劇團的主要演員之一,尚還包括江碧珍、徐義妹、劉秀鳳、田秋香、何秋蘭等人,姊妹兩人皆各有其美與優之處,不分軒輊。   黃秀滿歌劇團前些時候還有演出,現已減少,因眾演員多半年事已高,或轉往別的行業發展,演出的形式多半屬於公演的性質,例如《三仙白》即有田秋梅女士的登臺場面,此戲有三仙、喜神、麻姑、財神等角色於其中,後接有《加官》和《金榜》。故事內容是永樂君微服出巡,欲往河南覓尋良臣,在旅途之中和船夫結識而如遇知音,到了目的地後,用賣自己作為他人之父來結遇有緣之人。王懷義將永樂君買下,卻因家世困乏而不能供養,只得含淚將兒賣與大臣招贅,永樂君得知王之慘況,將其帶於身上之夜明寶珠變賣成錢,並將信物通報大臣以贖回王之子,然因誤解之緣由,永樂君被捕,但後來向京城之將軍緊急求救而將危機解除,解決了所有的誤會與事端。經過諸事後,永樂君封王懷義為太子,從此君臣兩家相處愉悅,交往甚歡。   田秋梅女士於此劇之中飾演老實憨厚的王懷義一角,為了製造詼諧逗趣的效果,整場皆以海陸腔調發音,可看出田女士的功力之深厚,可惜她現以年歲高,兼以身體微恙,僅能從過去的資料與影帶之中回味其精采演出。 前臺演出 九腔十八調 黃秀滿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以《孫臏出世》一劇得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得最佳導演獎 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
江碧珍   江碧珍女士曾經搭過「三義園」,她是以苦旦的腳色著名,但對於文場也是十分的在行,外表姣好、身段與唱腔皆為上乘,尤獲黃秀滿女士對其演出與表演之讚賞,可算是黃秀滿歌劇團的臺柱之一,多演主角,樣樣皆能,於各戲之上多有相當好的表現,深得觀眾喜愛,雖然名氣不像黃秀滿本人那樣豐厚廣大,但對於她的細膩演出常讓觀眾留下一定深刻之印象;她在三義園演出的期間曾獲得第七屆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客家班組的最佳女主角獎,足見其實力之厚,身段之優,唱腔之美,頗受評審喜愛,此外,其弟王慶芳也在客家戲劇界方面頗富名氣,現於「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登臺演出,亦備受讚揚。   黃秀滿歌劇團成立後,各處囊括優良品質的演員群,其中江碧珍女士與田秋香、田秋梅姐妹兩人皆為其中重要演員之一,各有其耐人尋味之處與特殊的身段之展現,也正因為演員群本身的素質頗高,劇本與導演也夠優異,劇團屢次參加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都能勇創佳績,如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以《孫臏出世》一劇獲甲等獎,八十二年第二屆戲劇比賽則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獲優等獎、最佳文武場獎及最佳生角獎,八十三年第三屆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得最佳導演獎等、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等等,皆能看出劇團之實力堅強。   江碧珍女士曾演出《斬楊文廣》一戲(或名《包公斬楊家將》),其故事內容為描述南蠻常侵擾國界,宋營便立楊文廣為將帥,準備招募良將以抗敵,各立先鋒與副先鋒與番迎戰,屢戰屢勝,番王被先鋒所救,欲勸其降,然副先鋒卻想強佔勝王之功,企圖毒害先鋒,又欺主將真相,先鋒親眷被抄,其妻欲為丈夫報仇雪恨,弄清事實之後卻寬宏大量的不再追究,此事告一段落。後南蠻再度侵擾,降帥奉命征討,終於凱旋而歸。江碧珍女士於此戲中飾演反串的副先鋒一角,是為反派武生之角色,與以往的苦旦形象頗有落差,戲中常有甩髮、翻滾的場面,使觀眾對於江女士的演技詮釋有全然不同的新的感受,可見其技藝之妙。 三義園期間獲得第七屆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客家班組最佳女主角獎 黃秀滿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以《孫臏出世》一劇得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得最佳導演獎 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
徐義妹   徐義妹,出生於民國八年,她從十二歲便開始學習戲劇的技藝,並綁戲給「張相班」,其為新竹一內臺戲班,她在裡頭待了三年餘月,潛心鑽研演戲的技巧與身段以及各式唱腔,但可惜的是,徐義妹女士還沒在張相班裡頭出師,戲班就苦撐不下而完結了其營業,當然,徐女士也就隨著戲班的結束而離開,但她並沒有放棄演戲之路,繼續輾轉待過其他劇團和戲班,例如她在「勝春園歌劇團」與「新永光歌劇團」時,曾經和阿玉旦搭過班,彼此一起共同演戲豋場,另外,她也和阿生丑(他是客家戲劇界的有名丑角)以及梁阿才共同搭戲登臺演出;在以前的時代,劇團的主要演出形式是內臺戲,鮮少有外臺戲的出演機會,但她也在歌仔戲班中待過,後來她加入黃秀滿歌劇團整班之後,她便住在該團一直到現在。   徐義妹女士現在已達八十餘歲,算是現今客家戲界中還有持續演出的演員中,年事最高的一位,她的子女們並沒有繼承她的衣缽跟著學習戲劇的表演與技藝,因她認為這一行太過辛苦,她的子女們也一再反對她以高齡之姿繼續在戲劇界打滾,但是由於她的聲音相當高亢,又會演老生,故仍戀心於戲劇界,表演時喜唱「曲」,像是北管、四平之類的曲目。   徐義妹女士的演戲之路在黃秀滿歌劇團長達多年,與團主黃秀滿私下亦為好友,劇團到目前為止成立時間約莫長達十年,其班主原本應是黃秀滿女士,但黃女士對於掌管瑣碎事務不太在行,只想全心全力在舞臺上擁有最佳的演出,獲得觀眾的掌聲,並藉以宣傳對於客家戲戲傳承的使命感與熱愛之情,遂在民國八十五年將劇團轉賣給團主李永乾先生,由他繼續接管劇團的大小事務及營運方式,並持續演出各大劇目,兼囊括眾優秀演員於其中參予演出,如江碧珍、劉完妹、許春媚、洪金月、劉秀鳳、曾玉梅、鄒秀娥、黃桂香等人皆是,徐義妹於其中亦頗有表現,時有佳作。 黃秀滿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以《孫臏出世》一劇得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得最佳導演獎 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
陳月娥   陳月娥女士為新月娥歌劇團之前班主,之前原名小月娥歌劇團,組創於民國五十年,內、外臺戲皆有演出,在劇團成立之前,陳女士原來只是泰朋歌劇團的股東之一,創團人為朱盛芳,於民國六十二年成立,原名應為「泰朋」,卻因補發牌照時發生字誤的情況而演變成「泰明」,當時股東之一的陳月娥女士是負責為劇團載裝戲籠,但劇團當時遇上財務危機,其他股東只好轉向陳女士週轉,後她便將所有的股份買下,與朱盛芳一同管理劇團大小事務,演變至後來,陳女士成為「泰明」歌劇團名副其實的老闆,並將團名改為新泰鵬歌劇團(也有部分稱其為新泰平歌劇團,發音類似)。劇團內部的經營權與財務紛擾一直存在,影響所及,團內對外接演戲劇的機會相對減少,直至後來才慢慢趨向穩定。   陳月娥女士在管理戲班之外,也努力抽時間陪同其先生到其他縣市內做批發水果的零售生意,過著節儉而簡樸的生活,攢下不少資本。劇團主要的表演型態和宜蘭縣的其他職業歌仔戲劇團相比明顯不同且特殊,其演出的方式為當時極為風行的「胡撇仔戲」,而實際上又與一般胡撇仔戲不大相同,在戲劇之中以流行的歌曲和舞步穿插表演,陳女士的劇團並沒有拋棄古味十足的戲曲元素,反而以此為基調,只在表演的背景、服裝、燈光、造型、樂器、演出形式等等上面加入了流行的符號,例如將佈景改成流動式的,戲服的款式加入更多鮮亮的色彩,燈光多了旋轉式的腳燈,樂器則在文平時使用電子琴與殼仔弦,武平時使用西洋鼓和鑼,在視覺與聽覺上都有相當創新與新穎的感受。陳月娥女士將傳統現代融合而成的胡撇仔戲受到觀眾喜愛,不僅戲路更加開闊,也較符合現代人求新求變的口味。   陳女士班在經營戲班中本身亦跟著學習技藝,包括四平戲、京劇、歌仔戲和採茶戲等能演,於各種劇目上都能唱是一段,算是相當通才的演員。劇團後來賣給范姜新堯,改名為新月娥歌劇團,陳月娥女士則繼續在劇團中演出,將其對於客家戲劇的熱忱表現在舞臺之上。 胡撇仔戲 四平戲 京劇 歌仔戲 採茶戲
劉德水   劉德水先生為「新樂社」團主,劇團位置位於苗栗銅鑼,其出場表演的時間大致可從日治時期起,歷經光復以後到民國四十九年左右,當時主要的演員有何蓮英、王裕鼎等人,還有光復之後搭班的葉雲保和葉黃李妹夫婦。民國38年政府遷臺,隨行而至的京劇演員多加入客家劇團參與演出,其中也包括「新樂社歌劇團」,在相互激盪之下,客家戲班與京劇迸出更加新穎的火花;民國四十七年,葉氏夫婦遷移至桃園中壢,剛開始在葉佐凱的戲班「勝美園歌劇團」共同演出,但後因經濟負擔漸重,加上二人又年事漸長,搭班的收入狀況不佳,遂有了自己整班的想法,葉氏夫婦便組成「小玉春歌劇團」,團主由其子葉順宏掛名擔當,繼續在戲班中演唱四平戲以及亂彈戲,然而「小玉春歌劇團」的名號不夠響亮,整頓後將原班戲名改為「文化歌劇團」;民國六十九年,葉雲保先生再次重新申請,拿掉不相合適的「文化」二字,將劇團改為「新興社歌劇團」,並由其子葉日創以團主之位掛名;民國七十二年,葉雲保先生不幸作古,戲班便由葉黃李妹女士全心接管。民國七十八年,葉黃李妹年歲已高,不適合再費心管理劇團事務,於是便把戲籠和牌照等轉賣彭玉招女士。   葉黃李妹女士是為「新樂社」團長劉德水養女,苗栗客家人,她從小就耳濡目染,跟在劉德水先生身邊學習戲班技藝,曾加入苗栗銅鑼四平班,跟著添萬先先生學習。民國十七年,葉黃女士與同戲班葉雲保相識並結為夫婦,兩人同於劉德水先生的採茶戲班「新樂社」中演出。葉黃李妹女士於民國八十三年不幸中風後便一直臥病在床,靜心休養,無法再度登臺;其女葉玉妹亦學四平戲,並搭戲班演出而頗有名氣,其子葉順宏也曾學戲,但目前已脫離戲劇活動,另一子葉日創不曾學戲,也不從事戲劇活動,僅單純掛名為「新興社歌劇團」之班主。「新興社歌劇團」在內臺戲蓬勃發展的極盛期時曾拓展活動範圍北至臺北、南到潮州、萬巒,但隨著內臺戲逐漸蕭條,劇團轉往外臺戲,並以桃園縣境內為主要的活動表演範圍,當時劇團常演客家戲劇,並兼唱四平與亂彈戲目,可惜的是,新樂社歌劇團目前已遭解散,時人只能從遺留的殘稿中欣賞當時的興盛。 客家大戲 兼唱傳統戲曲 新樂社得獎紀錄── 民國四十六年,第六屆地方戲劇比賽增設「客家班」組。 民國四十九年,第九屆地方戲劇比賽「新樂社」演出《孝女救國》,獲得季軍。
張玉梅   張玉梅,一開始參與傳統戲劇的演出時,是在「金興社劇團」(原「大榮鳳歌劇團」)內,後來曾經與現任「金興社劇團」團長 徐先亮先生合股,共同經營「金興社」,但之後又退股,專心在傳統戲劇上的演出。在「金興社劇團」擔綱演出時,即是扮演小生,那時的合作的團員有:前場演出徐金彩、蔡梅花、巫德明、徐夏子、徐金舉還有之後的「德泰歌劇團」團主 李國雄先生;後場則有徐先亮、王成宗擔任樂師,其大都是客家人。當時演出的地點都以桃園、新竹、苗栗地區為主,不過,當時就有所謂的「雙聲帶」,在客家庄演出時即用客家話與腔調,在閩南庄時反之用閩南話與腔調。   而在張玉梅進入「德泰歌劇團」後,依然是擔任小生的角色,此時的張玉梅已經將小生演出的爐火純青,唯妙唯肖。在當時客家戲劇比賽獲得優勝的隊伍即可參加的公演裡,「德泰歌劇團」所推出的「顏世昌殺妻」(又稱為「活埋賢妻」)裡,即可見到張玉梅所飾演的主角小生「顏世昌」,公演時期,佳評如潮,頗得大眾的喜好,可見張玉梅扮演小生的功力深厚。不過,張玉梅就如同「德泰歌劇團」的其餘前輩一般,如今年事已高,不適合在外演出與參加比賽,老前輩的功力,就只能在書上或是紀錄影片裡窺知一二,無法親眼觀賞而得到感動了。   如今,「德泰歌劇團」所在的成員,都是新血注入,受到傳承的新生代所組成的,繼續在與保存傳統客家戲劇文化上,盡最大的努力。張玉梅期盼,在傳統戲劇中的客家文化能夠得到更多的幫助,讓年輕一輩有更大的動力與信心,繼續走下去。 傳統戲劇 小生演員
王景永   臺灣四平戲真正傳入的確切時代無法詳細掌握,然而從清朝同治、光緒年間就已經開始有四平戲班在各處演出的紀錄,到了日治時期更是四平戲發展的極盛期,並已達到高峰,而當時較知名的戲班分別為臺北復興鳳、中壢大榮鳳、小榮鳳、臺南新復興等。二戰爆發後到六零年代之間是四平戲發展的第二波高潮,於桃園、新竹的客家庄皆如雨後春筍般的蓬勃拓展與發揚,但終究無法抵抗外臺戲環境的遽變而逐漸瓦解、消失、解散,但這些流離失所的演員們後來都轉搭客家戲劇,在武打戲、袍帶戲的發展上有一定的程度與貢獻。   王景永為南勢人,他對於傳統戲劇頗富興趣,便招募一些演員為「大榮鳳」──即為桃園縣最早成立的四平戲班,據史料顯示,最晚至大正四年(1915)即已成立──、「小榮鳳」(大班)外臺廟會登臺演出,此外,他還整小榮鳳小班、大英社,總共四個四平戲班,團員據目前所知有徐金舉、莊榮利、鄭來福等人。   景永先生到了晚期因身心皆漸老態,遂將劇團賣給徐金舉先生,他在年輕時就參加「大榮鳳」,並在其中學習戲藝三年餘月;徐金舉買下劇團之後繼續沿用劇團原名,而主要的演出形式為外臺戲,此時期劇團比較主要的演員計有阿對姨、蔡梅花、大侉真、鄭長庚等人,同時持續保有的傳統劇目則有《乾隆關》、《天貝山》等。後來,戰爭爆發前夕劇團的契約到期,演員們便轉搭「大榮鳳」、「小榮鳳」(大班)、及「永光園」;戰爭爆發後,此三戲班便受到解團的無情命運,劇團被迫停止外臺戲的演出,紛紛改行以謀生。戰爭結束以至光復以後,王景永的孫子王年枕和陳冉順、廖阿財等人共同出資合股組四平班「小榮鳳」(登記為「中興劇團公司」),另稱「雜股仔班」,可惜兩年後各股東們皆有其他發展,僅陳冉順獨資整「小榮鳳」,至民國40年前都於臺南地區行藝演出,至此,「小榮鳳」解散。同一時段,徐金舉先生再度重組戲班,將劇團更名「金興社」,由其子徐先亮接手經營,至今已成立五、六十年,並已遷移至苗栗地區。 清朝武秀才,擅長武場
謝何秋蘭   謝何秋蘭女士是黃秀滿歌劇團成員之一員,她曾經在新樂社學習演戲的技巧與技藝,二十歲結婚,結婚後繼續在劇團中演戲,她的聲音受到團長黃秀滿女士的讚賞,在各個腳色上都有所表現,會演武旦、花旦,也會唱平劇調、歌仔調、山歌等,也會打高槍,於文於武都精通,樣樣皆行,算是相當優秀的演員之一。   在劇團的時候,多半由黃秀滿女士教導演戲技巧,因黃女士本身也在戲劇界頗有份量,本身的天分和後天的習藝都頗有所傳於其母親阿玉旦,故在教授團內演員時,亦本於耐心與傳承的心情把所有對客家戲劇有熱情的演員仔細磨練,造就黃秀滿歌劇團一個兼具質與量的好劇團,其優秀表現在各屆戲劇比賽中即清楚可見,在第一屆的客家戲劇比賽及拔得頭籌,獲得甲等團體獎,在這之後,分別於第二屆的比賽中獲得優等團體獎以及最佳文、武場獎,其名氣因之宣揚擴大,更有傳播公司力邀錄製一連串系列錄影帶,其中包括《才人無貌,恍易多風》、《乞米養狀元 》(為一齣名劇碼,多團曾公演之)、《小媳婦未來,不知大媳婦好》(此戲主角為小生,阿玉旦曾演出)、《賢女勸夫》(屬於客家傳統三腳採茶戲之一類,通常為說唱)、《梁仙伯與祝英臺》(早時便有演出此戲的紀錄,阿玉旦亦曾演出)等等,都可以看出黃秀滿歌劇團旗下演員的優異以及整體的優質。   謝何秋蘭現年已達七十二歲的高齡,並全家移往南非經營其他事業生意,但直至今日她都還會回國演出客家戲劇,仍然保有一顆對於戲劇的喜愛與對舞臺的眷戀之心,雖然客家戲劇目前遭遇到隨時代愈漸遞減、淘汰的危機與困境,謝何秋蘭女士還是將她的活力注入於客家戲劇的各表演與演出之中,並與時俱進,期待能使更多人了解客家戲劇的全貌。 飾演武旦 飾演花旦 演唱平劇調、歌仔調、山歌等 武場 黃秀滿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以《孫臏出世》一劇得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得最佳導演獎 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
李正光   李正光,生於1970年(民國59年),為德泰歌劇團(民國77年創立)第一代團主 李國雄之子,現為第二代團主。自小時候便看著父母親在戲臺上演出,到了22歲才開始正式學習客家大戲的唱腔與身法。在他辛勤的學習之下,不僅可以擔任前場的演員,還可以導演、編劇與編腔。除此之外,還曾參與臺視「中國民間故事」的演出,目前仍有在現代電視戲劇擔任演員。擅長演出各種戲碼,以「胡撇仔戲」較為出名。在客家戲臺上的演出時,以創新的聲光效果與舞臺技術結合傳統戲劇,頗受觀眾喜好。近年來,一直有在編製新的劇碼,以傳奇神怪類居多,希望能夠多多吸引民眾前來欣賞。   目前德泰歌劇團內,皆是李正光家族成員,李正光表示:「德泰歌劇團早已是家族傳承的一個劇團,現在已經在積極培養第三代的成員,希望能夠提早讓小朋友們都可以學習傳統戲劇的演出。希望德泰歌劇團,能夠一直傳下去,將客家文化發揚並且保存,不要因潮流而中斷了文化的傳承。」   德泰歌劇團已有數位青年演員在參與平時的演出,在家族中輩分最小的演員也正在讀國小,分別是李品蓉和李韋羽。他們兩位不僅在傳統客家戲上有擔綱演出,李韋羽甚至於在客家電視臺上也有演出重要的角色。李正光表示:「德泰歌劇團一直都很用心在傳統戲劇上的演出,在客家戲劇的傳承上也非常努力,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夠多多給予機會。例如,在舉辦相關比賽時,年輕演員應該多多給予鼓勵,而非一味的在批評其經驗不足。雖然是事實,但這樣就像是變相地,在打擊年輕演員的信心和興趣,只會使得傳承上更加受到阻礙。等到老一輩的無法演出時,該如何繼續保存文化介」   李正光希望他所帶領的德泰歌劇團,能夠繼續秉持著傳統與創新相互結合的方式,讓傳統戲劇能夠吸引人們來探索,也讓傳統戲劇能夠細水長流,一直保留下去。 1.客家大戲導演、演員、編劇、編腔 2.現代劇演員
王雲蘭   王雲蘭女士在加入貴鳳歌劇團之前曾經待過「小美園」以及「新榮鳳」兩個歌劇團,後來也加入了榮英歌劇團,她的名聲在客家戲劇界非常響亮,其父親即為小美園的班主,自小便習藝學戲,功夫本事令人讚嘆,唱功、身段等相當細膩精緻,在目前的戲劇界之中很少有人能夠與之比擬,甚至有許多戲班想從中挖角,足見其名氣與實力之廣深。   王雲蘭女士現為貴鳳歌劇團之當家臺柱,與劇團團長陳鳳祺兩人皆為重要要角,陳女士亦為演藝世家的背景,其父即為新勝園歌劇團的團主陳昇虎,也是團中的武旦擔當,家族多數自幼便在戲劇界闖蕩多年,各個都有著真材實料,各憑本事在戲劇領域中占有一席天地;陳女士本身能演也能唱,又能寫本創作,領導劇團自有一套管理方法,但她仍然虛心受教,努力鑽研演技,其中她最常觀摩的對象就是王雲蘭女士扮演的小生角色,對於其動作、眼神、肢體、聲音都讚譽有佳,兩人長於舞臺上共同互飆演技,教學相長,使得貴鳳歌劇團的名氣更為遠播,受到廣大的觀眾喜愛,佳評不斷,更甚者,之前在與客家電視臺合作的《借屍還魂》一劇,使得電視臺在節目播出之後創下開臺以來所有傳統戲曲類節目收視的最高收視率,劇團的素質之高以及演員之優秀深獲大眾愛戴,劇團的發展也備受政府關注與補助,在各方業界皆大力支持之下,劇團本身也日益求精,期待能有更好的發展,邁向更加多樣化、現代化、豐富化、細緻化的戲路。   在民國五、六零年代,電視圈有了很大的轉變,客家戲劇多半由內、外臺戲轉為與傳播公司合作的電臺、電視演出,如1960年時小美園即受中國電視公司力邀請錄製採茶戲,其中演員亦包括當家演員王雲蘭女士,雖其後並未播出,但從各方面來看都足以了解王女士的演戲風采,以及劇團面對環境變遷時無所畏懼的強健生命力和對於傳統藝術傳承的執著。 九腔十八調 角色詮釋
蘇鳳英   蘇鳳英女士為黃秀滿歌劇團中的成員之一,而現在在劇團之中還算經常性出演的演員計有苦旦當家官寶珠、丑角的劉秋蘭、飾演老生的劉玉漢、劉玉全、藍香妹、陳玉、李月娥等等,在文場方面則大部分為李永乾負責,武場擔當則是以呂坤生以及蘇鳳英女士作為代表。   蘇鳳英女士與黃秀滿是親戚的關係,為黃女士的表姊,在她加入劇團之前是從事計程車司機以及公車司機一類的運輸行業,與劇團的工作和事務可以說是完全沒有關聯,一直到民國七十六年左右,在因緣際會的機會之下,她到了桃園中壢到黃秀滿歌劇團中演戲、幫忙,在裏頭發揮所長,並努力在各個工作領域中發展,擔任燈光、音響、武場等腳色;與之類似的是同樣是為武場擔綱的呂坤生以及黃女士的弟媳黃桂秀為,她也同時是鼎鼎有名的阿玉旦的養女之一,成為黃秀滿女士的童養媳,也跟蘇鳳英女士一樣在劇團中幫忙事務以及客串演出。劇團之中,除了文場、武場、檢場三種類別之外,其他的演員全由女性來扮演各要角,這也可算是黃秀滿歌劇團的特色之一,這是因為在客家族群的男人很少有把演戲當作畢生的志業,故男性演員相對較少,只好由女演員反串以完成各劇目所要呈現的感覺與畫面。   現今客家戲劇的收視族群大幅減少,內外臺戲接演請戲的數量與機會都不如以往盛況,大部分劇團中的成員們也只把演戲當作副業來經營,而無法只靠演戲維生,出團的人數大致是在六人至八人上下,若遇到人數不足或演員缺角的情形,則需要依靠各劇團或戲班互相援助、幫忙、合作,才能完成一齣品質兼優的好戲;目前客家戲劇逐漸蕭淡,多數眾家演員又已達高齡,觀賞的群眾日漸消退、流失,要如何在成本變薄、價格壓低、削價競爭而又不至於減低演出品質的情況下傳承客家戲劇,成為現在戲劇發展的最大困境。 舞臺設計 燈光設計 黃秀滿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以《孫臏出世》一劇得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得最佳導演獎 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
陳玉美   陳玉美女士出生於民國四十年,小名阿志,從小生長在一個戲班子的家庭裡,父親陳秀吟曾經成立過一團龍華興歌仔戲班,從那時起就開始與歌仔戲有了初步的接觸,而哥哥陳清海為「真英美歌劇團」團主,接替父親的歌仔戲團,旗下的十二位兒女也都為戲團團員,可謂為一歌仔戲家族。隨時間耳濡目染之下,她個人對於歌仔戲逐漸產生濃厚的好奇心以及興趣,也開始有了想要學戲的想法。   民國五十年,「新月娥歌劇團」成立,團主任范姜新堯亦是來生自演藝家庭,從小便看從父親范姜文賢成立「錦華軒傀儡班」,二哥范姜新鑫拓展「新中興掌中劇團」與「藝光歌劇團」,到四哥范姜新熹主掌「新拱樂歌劇團」,對於戲劇的認識頗有增長。他小時跟著父親學習亂彈和八音,但卻從來不參與戲劇方面的登臺,只有在戲班裡負責武場的腳色。「新月娥歌劇團」於客家戲劇中經營得當,人員充足,不用到處籌調演員,是難得能夠在年中大日子的演出中不須拆班的劇團之一;對於每次演出都有其堅持,曾演出大小內、外臺戲,尤以京劇與採茶劇為最常表演的型態,兼善演各類劇目,其實力之優渥可於各屆客家戲比賽中屢屢獲得佳績可見一斑。目前「新月娥歌劇團」的固定班底有張文聰、陳秋玉、田桂英、何玉水、官寶月等等,陳玉美女士亦為其中一員,後出師。   民國86年,陳玉美在臺南市整頓戲班,自組「進益歌劇團」,目前固定配合參與演出的團員約有9人,包括有李國舟、陳珠美等人。演出的時機與場合則與其他劇團類似,多半是在廟會活動或是祭拜、迎神的場合之中。劇團最常演出的劇目有古冊戲,包括《孟姜女》、《山伯英臺》、《薛丁山與樊梨花》、《王寶釧與薛平貴》、《趙子龍救阿斗》史》、《薛丁山與樊梨花》、《八仙傳奇─李鐵拐得道》等等。胡撇仔戲演出的劇目包括有《濟公鬥接列》、《華山救母》等,對於客家戲劇頗有貢獻。 武場 採茶戲 新月娥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年第一屆戲劇比賽甲等團體獎 民國八十一年、八十三年及八十四年第二、四、五屆分別均得優勝團體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四屆的最佳舞臺技術獎 民國八十四年第五屆的最佳文、武場獎
何玉水   何玉水為新月娥歌劇團團員之一,劇團演出的戲劇類型多以採茶戲為主,而客家傳統的採茶戲是以客家的茶文化為其主題,有歌有舞,以丑和旦兩者為戲之主角,結合客家的四縣腔語言以山歌、民謠的九腔十八調發展而成的戲劇。在中國清代時期即有採茶戲的演出,其後隨時演變發展,並添加許多不同的元素於劇中,分支亦多。到了日據時期,三腳採茶戲更與當時流行於客家地區的北管亂彈戲、四平戲相互截長補短,改良為與前期不同的大戲風格,演出地點多為外臺,後轉而與傳播公司合作,並受到政府的重視,到各處進行公演以推廣文化產業,保留傳統戲劇。除了新月娥歌劇團之外,還有其他分布於桃、新、苗三大客家縣市中的黃秀滿歌劇團、貴鳳歌劇團、德泰歌劇團、榮興客家採茶劇團、金興社歌劇團等等,繼續為客家傳統採茶戲班傳承和演出。   何玉水於新月娥歌劇團中多為飾演小生一角,並與其他團員目前團員如張文聰、陳秋玉、黃春平、田銀妹等人一同在劇團中打拚,時有佳作。   劇團常於公演正戲之前演出,如《三仙白》即是一例,故事內容大致為吳、越兩國的史事改編,吳王夫差由古禮達飾演,其無由越了越國之界進犯,張文聰飾演的越王句踐舉兵迎敵卻是大敗而回,旗下的君臣為敵方俘走,越國中一人獻計,欲以美色迷惑夫差以奪回被浮臣子,後的逞。句踐回月之後臥薪嘗膽而終敗夫差,報酬雪恥。在劇中何玉水即是扮演被俘之臣子文種一角,其身段和唱功可由劇中看出實力絕妙,詮釋絕佳;另外在劇中有相當多的武打場面,除了可以看出客家戲劇與京劇的元素融合之外,亦可看出新月娥劇團營造氣氛的功夫相當厲害,演員群的態度與素質亦多為中上之質,在客家戲劇界中是唯一有口皆碑、實力齊全的劇團。 飾演丑角 飾演旦角
田桂英   田桂英女士為新月娥歌劇團的團員之ㄧ,亦是其中固定基本班底之ㄧ。   新月娥歌劇團的團主范姜新堯從陳月娥女士的手中接管小月娥歌劇團而重新駔合成現在所見的新月娥歌劇團,范姜新堯憑藉著從小便耳濡目染的演藝家族的演藝背景,經歷過父親帶領的錦華軒傀儡班,跟隨其左右學著看戲與演戲,久而久之便培養出自己對於戲劇的興味,之後二哥亦經營過新中興掌中劇團與藝光歌劇團兩團,四哥也經手過新拱樂歌劇團,在各階段時期持續接觸戲劇相關的事宜,包括前場與後場音樂等,但不參與戲劇的登臺出演,而僅在團內擔當武場,發揮自幼起便跟著父親學習亂彈和八音之功夫,並持續劇團的經營之道,於各處接演戲碼以擴展劇團的戲路與勢力範圍,當時管理得當,演員群也相當優秀,不需要籌借調人填補缺空,而能完整有效的整團共同出演,可算是規模頗大的劇團之ㄧ,收入也相當可觀。   新月娥歌劇團憑著其內優異且充足的內外場成員們,於各屆客家戲劇比賽裡幾乎都有非常好的成果與收穫,於第一屆比賽起就獲得甲等團體獎,之後在第二、四、五屆比賽中也得到優勝團體獎,同時,分別在第四屆比賽裡得到最佳舞臺技術獎、第五屆獲得最佳文、武場獎,其團隊合作精神與各方表現都顯而易見,田桂英女士亦為劇團優秀演員之ㄧ員,實力也很堅強,與其他固定演出的演員如張文聰、陳秋玉、林黃平妹、古禮達、陳接技、何玉水、官寶月、陳玉美、田銀妹、賴海銀等皆有不錯的互動,彼此相互勉勵,以帶劇團走向更高、更好的發展,並希冀在現今逐漸惡劣的傳統產業日益消亡的環境中,能夠繼續將客家戲劇傳承下去,找回流失的群眾,接合傳統與現代產生的磨擦與裂痕。 客家八音 武場 新月娥歌劇團得獎紀錄── 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導演獎(張文聰)(1992) 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女主角獎(陳秋月)、最佳花臉獎(古禮達)(1993) 第三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甲等獎(《楊門女將》)(1994)
彭延和   已故的客家戲劇後場樂師,彭延和先生,自幼時便開始接觸客家戲曲,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自然而然的對於客家戲曲便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彭先生十四歲時,因一次的機緣巧合,進入了電臺進行弦樂器的拉奏演出;其所拉奏之音色優美動人,當時各個戲團都爭相邀請彭延和先生前往擔任後場樂師,蔚為風潮,也因此彭延和先生與許多劇團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後邀請彭延和先生擔任後場樂師的劇團分別有:金輝社歌劇團、連進興歌劇團、小榮鳳歌劇團、大榮鳳歌劇團、竹勝園歌劇團、勝春園歌劇團、德泰歌劇團等當時紅極一時的大小劇團。   在於數年「周遊列國」之後,彭先生在老前輩李國雄(前德泰歌劇團團主)先生的邀請下,彭延和先在找到了最終的歸宿,應邀成了德泰歌劇團後場樂師的固定班底。而德泰歌劇團,於民國77年創立至今;彭延和先生與德泰共同參與首四屆的客家戲劇比賽,自民國八十一年比賽以降,彭延和先與德泰歌劇團共獲得了第一屆、第二屆、第四屆的甲等團體獎、第三屆的優等團隊和最佳舞臺技術獎等亮眼的佳績。而當時的德泰歌劇團演員有:江福榮、賴紀康、吳漢初、江玉玲、張來粉、戴菊英等人,文場與武場各有二人,想當然耳,彭延和先生即擔任德泰歌劇團後場的樂師。   已仙逝的彭延和先生,於生前受邀與演奏過無數場次客家的戲劇音樂,千錘百鍊,可謂之為客家戲劇後場音樂大師也不為過,可惜的是在於國家文化資料庫、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中等國家級的文化機關,對於彭延和先生並無多加記載,實在令人感到惋惜。 音樂編曲、演奏
賴紀康   賴紀康,約生於民國30年代,為德泰歌劇團(民國77年創立)第一代團主 李國雄之女婿,與李國雄曾一起待在「連進興歌劇團」中擔任武行。此時的「連進興歌劇團」,主要演的是四平戲,但其實已混雜了其他戲碼。例如一日下午演出四平戲、大戲,但偶爾也唱外江戲,晚上則唱起當時的流行樂曲。故已培養了賴紀康的多所見聞,他處在「德泰歌劇團」時,就可以見識到賴紀康的功力。其生平演戲光陰五十餘年,多在桃園、新竹一帶演出,偶到外地客家庄或閩南庄擔綱演出。賴紀康在年輕時,主要擔任武打的演出,但隨著年歲增大,逐漸淡出武行轉向學習文戲,在「德泰歌劇團」時,即已擔任老丑的角色。在演出時,十足活靈活現,將丑角的肢體表現得生動逗趣,在傳統戲劇中是相當厲害的老演員,功力非常深厚。他在「德泰歌劇團」一到四屆的客家戲劇比賽皆有參加,於第一、二、四屆獲得甲等團體獎、第三屆優等團隊和最佳舞臺技術獎等等。當時共同擔當的演員有:江福榮、賴紀康、吳漢初、江玉玲、張來粉、戴菊英等人,但現已各分東西。   在民國50年代,此時是早期傳統戲劇十分興盛的時代,賴紀康在平時會有固定戲臺演出戲碼,而在逢婚喪喜慶、祭神拜祖或籌辦法會,都會受邀請搭建傳統戲臺演出。一年頭到年尾,約有九成時間都在演出,收入相當豐富。所演出的戲碼,皆依當時的需求而定,多以歷史傳奇為主。   在「德泰歌劇團」擔任演員後期,就以丑角為主要扮演角色的賴紀康,雖然功力深厚,但與得獎無緣,故沒有得獎的紀錄,但是提起傳統戲劇中的賴紀康,仍要為他的演出經驗感到佩服。然而,賴紀康本人現以退休,並離開了「德泰歌劇團」,沒有參與傳統戲劇的演出。相對的在保存傳統戲劇的方面,賴紀康無奈年歲已高,故現在只能在家頤養天年,憑藉著回憶與語言傳達客家傳統文化,也讓現在的人們惋惜,已經無法再欣賞到老前輩的精湛表演。 1.客家大戲表演 2.武行演出
湯慶煌   湯慶煌先生曾為建龍歌劇團之班底,而建龍歌劇團的前身則是長龍歌劇團,此劇團與東龍歌劇團的發音常發生混淆不清的情形,故兩團便協議合併,由莊進才、莊進旺兄弟二人買下,並更名為「建龍歌劇團」。   劇團建立之始有呂阿城、呂茂根等幾位股東投資,亦常常參與比賽,成果頗豐,但後來面臨到現實財務上、表演內容上以及演員方面的困境,便與勝拱樂歌劇團聯手合作,希冀能以此開展更寬廣的戲路;勝拱樂劇團初期活動時常在臺南演出,表演形式多為京劇和歌仔戲,初時並不以客家戲劇為主,而在劇中添加閩南語的口白,最喜演出《封神榜》、《三國演義》等以三國為主軸的故事,因其擅長醞釀、營造歡鬧的氣氛,並在戲劇之中加入許多花俏的筋斗與武戲場面,相當受到地方觀眾的喜愛,頗負盛名,風靡一時,劇團甚而與傳播公司合作,錄製一系列關於《封神榜》、《三國演義》等三國故事的錄影帶,戲路更為開闊。後來勝拱樂歌劇團的團主彭勝雄將整個戲班子遷移到桃園中壢,於此,劇團遂以客家戲劇為軸,轉變為眾客家劇團之ㄧ,與初期形成之戲路不盡相同,但也同樣持續穩定發展,且受到各處歡迎,湯慶煌先生於其中同林金龍皆為武場的重要演員之ㄧ員,憑藉著多樣且豐碩的演出經驗以及深厚的武功底子將這些歡慶的三國故事詮釋的相當生動、活潑,將傳統戲劇及客家戲劇表現的有聲有色。   而後勝拱樂歌劇團團長彭勝雄退出,建龍歌劇團再度面臨重整的景況,此時股東有呂阿城、廖初男、李炎坤、湯慶煌四位,不幸的是,湯慶煌先生先行往生,只留下史料得以回顧其精采與動人。 武場演員 勝拱樂歌劇團得獎紀錄── 1. 民國七十二年臺灣省北區七縣市地方戲劇比賽優勝 2.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暨舞臺技術獎 3.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獎 4.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獎、李蘭香最佳生角獎。
林金龍   林金龍先生於十餘歲時便開始學戲,他曾經加入竹勝園歌劇團,後進入勝拱樂歌劇團成為固定班底,演出經驗長達三、四十年,在武場方面技藝十分了得,由多年累積起厚實的武打底子與長年的舞臺經驗於演出中淋漓盡致的發揮,其身段與武功皆美,在以歡慶氣氛、武戲與筋斗等場面風靡全場觀眾的勝拱樂歌劇團中,彭勝雄擅長扮演關公的腳色,而其他成員年齡多半偏年輕,其中林金龍與湯慶煌二人皆為劇團中武場的角色。林金龍先生是不可或缺之一的重要武場演員,在傳統戲劇上亦頗有貢獻。   勝拱樂歌劇團成立於民國六十三年,由班主彭勝雄購入「正拱樂歌劇團」而改名組成,其活動範圍多在南部居多,多演京劇以及歌仔戲,初時並非以客家戲劇為主軸,表演時多輔以閩南語口白,後才轉入以客家戲劇為重,在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四地演出。最喜演三國故事,以京劇全本《封神榜》、《三國演義》為主要表演內容;由於表演方式生動、活潑,又多有熱鬧、歡愉之氣氛,加上表演型態中常有翻筋斗和武戲等花招技巧穿插其中,花俏的場面與熱烈的整體感受到當時全臺民眾歡迎,盛況空前。   民國八十年後,勝拱樂歌劇團繼續在客家戲劇上求新求變,更與龍閣傳播公司合作錄製一系列《封神榜》、《三國演義》錄影帶,然而由於時代的演進以及現代娛樂的普及,轉往與宜蘭的「建龍歌劇團」攜手合作演出,現今多在宜蘭一代演出歌仔戲等,而少於客家庄表演戲劇;雖於此,勝拱樂歌劇團仍舊在客家戲劇上努力經營,並於地方與客家戲劇比賽中多為常勝軍,足見其在戲劇與表演上的用心與隨時俱變。 負責武場 1.民國七十二年臺灣省北區七縣市地方戲劇比賽優勝 2.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暨舞臺技術獎 3.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獎 4.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甲等團體獎、李蘭香最佳生角獎。
張日妹   張日妹女士為連月歌劇團成員之一,團主為林素月,因其演藝世家的家庭背景,從小在高雄縣時便跟著雲林麥寮拱華園團主的大哥以及多半演反派小生的二哥在旁學習歌仔戲的技巧、唱腔、身段,專攻小生一角,亦對花旦角色頗有研究,但還是以前者為本行,學成之後,在大哥的拱華園中至全臺灣各處的戲院中登臺演出內臺戲。民國五十五年,林女士遷移住所至桃園中壢,並待過當地的幾個戲班,繼續磨練演技、登臺演出,此時便漸漸有了獨立整班的想法;民國七十二年,客家籍的丈夫對於林女士的想法相當鼓勵,保持正向的態度,故在此推動之下成立了連月歌劇團,當時草建時期的營運不甚理想,接戲的數量只能與開銷持平,且沒有固定於團內演出的重點演員,多半於演出大型戲碼時向各界商借演員而得以正常出演,後期則轉為較趨穩定,團內成員與演員群也較固定,文場主要為陳火亮、邱日助兩人擔當,武場則由莊福龍、詹榮溪二人扮演,多數演員都為客家籍,故劇團改以走客家戲劇的演出形式為主,而與林女士幼時所學的歌仔戲班技巧略有不同。   林素月女士本人不諳客語,演出時多以歌仔戲調的演唱形式表演,並以閩南語的說白於戲劇中穿插輔助,可算是比較特殊的戲劇表演型態,融合閩、客兩種特色,在北部各客家庄演出戲碼,多在中壢地區,亦有在花蓮、高雄、金門等地,偶而也會表演康樂隊或牽亡,形式多樣。劇團演出的戲碼分日戲與夜戲,前者多演北管、四平、京劇等正戲,後者常以採茶調、歌仔調、流行歌或四平等形式演出。   現今由於環境變遷,演員又多已超過五十大關,紛紛轉往其他行業另闢成就,如張日妹女士等演員的資料至今多難以尋覓,加上連月劇團營運相對困難,不得不賣與在宜蘭頭城由劉阿對所領導的新永安劇團,與之合併共演,許多良好的演員也在現實的壓力下與戲劇界漸行漸遠。 客家戲劇
阿茶姨   阿茶姨為連月歌劇團團員之一,其名為藝名,跟著演藝世家的團主兼小生擔當的林素月女士到各處出演登臺;由於林女士原籍為高雄縣的閩南人,本身並不大會說客語,從小學習的又是歌仔戲劇的技藝與唱腔技巧,與客家戲劇並無太大連結,直至與先生秋日助結識之後,輾轉遷移至桃園中壢的在地劇團餐與演出,並在其鼓勵之下,憑藉著自小便接觸各個劇團事務的熟練經驗組成了連月歌劇團,可惜現今因時機轉變,觀眾對於傳統戲劇的熱愛大不如前,在各方支持皆大量減少的情形之下,連月歌劇團只好轉賣其戲籠於新永安歌劇團,交由劉阿對團主營運。   連月歌劇團在初時成立時因名氣不夠響亮,演員又多半沒有固定,一年之中能接到的生意僅能糊口,戲路亦無法結此開通、擴展,然後到了中期之後,劇團漸漸累積實力與人氣,成員漸為固定,例如文、武場即由在陳火亮、邱日助莊福龍、詹榮溪四位擔任;劇團亦常到處於各處徵借他團演員共同初演戲目,多以客家戲劇為主要戲路演出之範圍,因其演出地點大部分在桃園中壢的客家庄以及閩南庄巡迴,但遠至宜蘭、花蓮、高雄甚至金門等地亦有請戲邀約,常演的戲碼為《趙匡胤走關西》、《五虎平南》、《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等,日場演唱的曲調多半以亂彈、京劇為主軸,到了夜場則改以歌仔、採茶、南管、北管、黃梅調、電視歌仔調以及流行歌曲調的形式交雜於各劇目演出之中,此外,為因應客家庄的觀眾喜好,也有扮仙戲的演出,劇目以《三仙》、《八仙》、《酒仙》等為主。   現今連月歌劇團的演員年紀都已偏高,能夠登臺出場的機會大幅減低,劇團走向不得不改以康樂隊、功德會或法事等形式,接戲的數量已在少數,演員們如阿茶姨等只好各奔東西,若想要重溫劇團當時之盛況,只能於回憶、口述及紙本資料之中觸及一二。 客家戲劇
陳美雲   陳美雲女士於民國四十年出生,屏東人,在嘉義長大,她六歲時就會說唱一些簡單的民謠故事,七歲就加入拱樂社歌劇團中開始歌仔戲的生涯,天分過人,八歲起就成為劇團的童聲臺柱之一,十歲便獲得地方戲劇比賽的最佳童星獎,實力驚人,到了十六歲,她轉而扮演小生,後加入明光歌劇團,繼續她優異的戲劇人生;十八歲以後由於其名氣遠播,電視界亦多次邀請陳女士演出電視歌仔戲系列,在技巧與表演方式上都更加的熟練,觀眾也相當喜愛她的演出。   民國六十八年,陳美雲女士隨著民聲歌劇團遠渡重洋到菲律賓登臺演出,迴響極大,並於回臺後憑其實力和名聲組成了「陳美雲歌劇團」,直至今日亦陸續到各處巡迴演出;陳女士對於歌仔戲與劇團的要求很嚴格,堅持要保留傳統戲劇的原始風貌,呈現最完整、最精緻的劇劇演出,為此,她到處尋找優秀的演員,更極力於各地方戲曲比賽中力求表現,迄今已獲得各類獎項,上至團隊下至個人皆有所囊包。民國七十七年起,劇團開始出演於各大型舞臺,陳美雲女士為各劇目的第一主角,佳評如潮,更有受邀到總統府內演出紀錄,對於劇團來說,是為一極高的肯定與讚譽,團員皆共享這份榮耀,並持續為劇團努力耕耘,以期待有更好的表演。民國八十四年,陳女士演出兩岸實驗劇《李娃傳》,以此引起兩岸相當大的回應,之後又常率團到各國交流、學習,劇團勢力與戲路愈漸擴大,獲獎紀錄不斷,觀眾反應也十分熱烈,至今不減。   陳美雲女士的歌仔戲唱腔備受肯定,劇團的發展在民國八十六年時首獲政府合格認證的「國際扶植團隊」,隔年亦得到獲准,在官方的推動與輔助之下,陳美雲女士繼續在傳統戲劇的領域中精益求精,為吸引更多觀眾的胃口,她以傳統為基調,以其精湛的技藝、優秀的演員群,融合現代元素於各劇目之中,以期越來越多的觀眾能夠再度感受到歌仔戲的藝術之美以及特殊的韻味。 民國72年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總決賽第二名 民國74年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最佳導演獎(陳美雲)、最佳舞臺技術獎 民國79年臺灣省北區地方戲劇比賽最佳旦角獎(小文)、最佳女配角獎(陳金鳳)、最佳武場領導獎(陳能宗) 民國83年臺灣省北區地方戲劇比賽最佳導演獎(陳美雲) 民國89年臺北市藝術季『這一夜,我們來拼臺』榮獲『臺灣拼臺王』之美譽 民國89年臺北市地方戲劇(歌仔戲)比賽榮獲最佳團體優等獎、最佳導演獎(陳昇琳)、最佳生角獎(陳美雲)、最佳丑角獎(李月卿) 民國91年臺北市地方戲劇(歌仔戲)觀摩匯演之展演獲得團體獎第二名 民國93年臺北市歌仔戲觀摩匯演之展演榮獲優良個人獎(陳美雲) 民國94年外臺歌仔戲匯演歌仔戲東征風華再現獲選為表演團隊之一,並入選為前六名優選團    隊 民國95年臺北市歌仔戲觀摩匯演入選為優勝團隊獎,優秀演員獎(陳美雲)、(呂雪鳳) 民國97年臺北市年歌子戲觀摩匯演再度榮獲入選為優勝團隊獎、優秀演員獎(陳金鳳)、(陳素華)
黃木通   黃木通先生為貴鳳歌劇團團員之一包他原為新勝園歌劇團主,後將劇團轉賣於陳昇虎,並繼續於其中演戲,現已達高齡,與戲劇界漸脫離。劇團成立於民國九十一年中壢平鎮市,成立之後多半在北部的桃、竹、苗等客家庄地區出演,表演內容與形式獲得觀眾喜愛,劇團內有許多優秀的演員,因其堅持以客家傳統腔調演出各劇目,保留了早期最原始原汁原味,使得觀賞者得以細細品味曲調中四縣腔的特殊韻味,融古典於現代。   貴鳳歌劇團的現任團主是陳鳳祺,劇團前身則是相當有名的新勝園歌劇團,由其父陳昇虎為首,擅長打鼓,並兼演淨角,陳鳳祺整個家族幾乎都是戲劇界的,從祖父一代就開始是內臺戲班的演員,祖母專攻反派和苦旦角色,其妹為名角花旦,其弟陳昇琳則往歌仔戲界發展,三位姑姑都待過新勝員,多演小生或小旦,大姑丈為金輝社前班主,而家戶皆知、無人不曉的葉青亦為陳鳳祺的家族成員,其歌仔戲的小生裝扮更是風靡當時的街頭巷尾。   在這樣一個演藝世家長大的陳鳳祺從其中學習了不少戲劇方面的知識與技藝,貴鳳歌劇團在陳女士的用心經營之下,獲得許多掌聲與喝采,接演戲劇的演出相當穩定,劇團的戲路也很順遂;團內多演收冬戲,分日夜兩場戲,日戲多會有扮仙的場面,常於慶賀神明誕辰之喜日或是祭拜答謝神恩時演出,多為短劇,由請戲人的需求決定演出的形式與時間長短,戲碼多為八仙祝壽、醉八仙、蟠桃會或福祿壽三仙等熱鬧場面以開場暖戲;現在的傳統客家大戲與時漸進,慢慢更改為較符合現代人觀看的演出形式,於曲調上與腳本方面多半有所創新,但同時又要保留傳統的風味,如九腔十八調與傳統唱腔等。貴鳳歌劇團的眾演員們對於客家戲劇的未來發展有著正向的期望,如能藉著演員扎實到位的演技與老練的舞臺經驗來詮釋各個富有意義、又能引起觀眾共鳴的劇碼,則有助於現代人對於傳統戲劇的重視與喜愛,在傳統與現代中找到一個雙向的平衡點。 老生
鄭長庚   鄭長庚先生是桃園大溪人,生於民國二十五年,家裡可算是演藝世家,從十一歲開始便跟著父親鄭來福的大溪子弟班一起學習武場技藝,一代傳一代,習藝的學生很多,師徒制度頗嚴,用口述的方式演出劇目,在戲班中的各色各樣事物都要學習,不只演戲,還包括具備處理各種繁雜事物的能力,鄭先生從小接受嚴謹的訓練,到了十三歲時便已經能夠上臺演出,學成出師之後便轉戰到桃園中壢的戲班,繼續傳承技藝,教人演戲,但多以自己演戲為主,其妻亦跟著一起唱戲。   鄭長庚先生多半擔當頭手鼓的腳色,偶爾會客串前場的二路小生一角,擅長武場以及其音樂部分的後場演奏,演奏的樂器類型以鑼鼓、敲擊樂器等武場音樂為主軸。民國五十九年,鄭先生重新整頓組「正新興歌劇團」,但其後將牌照賣給了賴阿富,民國七十七年,他受到友人對於自己的推動,憑著對於客家戲劇的熱愛之心,組成了「金龍歌劇團」,並隨處到閩南庄登臺演唱歌仔戲,到客家庄則是唱採茶戲,劇團的戲路實則以閩南庄涉及的地區較為多數,所以整體的演出形式是以歌仔戲為主要部份。   鄭長庚先生為客家戲劇的發展與未來感到相當的憂心,早期唱戲較一板一眼,以口述的方式導演整齣劇目,但僅在說戲的部分較專精而不夠細膩,內容多半華而不實又太過形式化;現在的客家戲劇環境太小也太過稀少,真正喜愛演戲或唱戲的演員們沒有地方可以發揮,為生活而繼續傳承下去的又不若以前老一輩的演出精而細緻,樣樣專業,功夫亦皆到位。老演員們對於戲班有許多革命情誼與情感,然現實的窘迫使得傳統產業也停滯不前,難以經營生計;讓現代的觀眾重拾對於傳統戲劇的喜愛、熱愛、新奇之心才是最大的難題,科技衝擊傳統產業的同時,應該逐本溯源,使得客家戲劇的精髓得以繼續薪火相傳,重拾盛景。 武場與音樂
徐淑裕   徐淑裕女士生於民國三十二年,竹東瑞豐人,她在客家戲劇界的稱號是「馬場」,於年輕的時候就已有接觸客家戲劇的經驗,她從來沒有受過正規的師授技藝教導後,因前夫是竹東的「新永光歌劇團」文場樂師,在長期跟著丈夫身旁的耳濡目染之下,她學會了戲劇的基礎,並跟著其他學生一起學習技藝,而有一身的功夫底子,之後就開始隨新永光歌劇團於各地方登臺出演內臺戲,同時也在閒餘之時參與「孝女白瓊」、「五子哭墓」等型態的演出形式。前夫後因病逝世,徐淑裕女士再嫁,並繼續演戲之路,曾搭多團演出,包括金輝社歌劇團、德泰歌劇團、新美蓮歌劇團、正新興歌劇團、雙美人歌劇團等,演出經驗愈漸豐富。      徐淑裕女是在搭雙美人歌劇團演出的期間曾暫替團主接管劇團事務,遂而興起自組劇團的想法,並直至民國八十三年實際行動,向龜山的新明藝聲歌劇團買下牌照、戲籠,組成淑裕歌劇團,但有感於名字不符,又改名為新明歌劇團,成立至今算是目前眾家客家戲劇團中團齡最小的一團。劇團的活動範圍遍布臺北、中壢、竹東、瑞芳、花蓮、關西、高雄等地,在廟會活動、收冬戲或神明慶典時多會出團演出,劇團除了傳統了客家採茶調和山歌的演出之外,也包括四平調、閩南歌、流行歌等形式。      徐淑裕女士擅演老生,劇團的主要演員有一名小金玉的葉玉妹、龍鳳歌劇團團員之一的余德芳以及林三妹等人,多演《血海深仇》、《海公案》、《雙姻緣》等劇目。劇團在民國九十二年之後逐漸式微,因看戲的群眾大幅減少,難以營運得當,迫於現實壓力而收班,現只能從各紀錄中加以回味徐女士的風采。 採茶歌 客家山歌 代表作:《三國誌》、《關公過五關》、《斬四將》、《羅漢太子》、《觀音收楊柳枝》、《鴛鴦樓》、《海公案》、《雙王子》、《血海深仇》 展演紀錄:廟會慶典活動、收冬戲。
王國霖   王國霖先生是為「鴻蓮園戲劇團」現任的後場樂師兼武場鼓手,同時也與專攻電子琴的夥伴王明輝先生一同成立「天霖工作坊」工作室。兩人除了帶領全體人員,製作最優質音樂與創作外,在戲曲演出時,更是頭號的鼓手。而「天霖工作坊」與「鴻蓮園戲劇團」有著密切的關係;除了在維護保存傳統戲劇文化,同時也在目前科技化的社會中高度運用網路資源,進而與身處網路世代的人們交流,突破傳統戲劇的宣傳手法使的一般大眾更容易了解與認同傳統的戲劇文化。   「天霖工作坊」除了王國霖先生的武場鼓手外,主要負責混音伴奏(文場)的王明輝更是一員要角,其工作室主要的營業項目包含傳統戲劇中的(1)文武場出租(包含人力、樂器或是音樂歌曲)。(2)承辦舞臺佈景,燈光音響管理。(3)大小型公演,不論是在社區、學校或是社團…等承辦演出的統籌規劃。(4)劇本的編撰等等應有盡有。「鴻蓮園戲劇團」是近年來新創立的傳統劇團,於民國96年由王鳳連創立,近年來該團積極的參加文化場的演出,並參加客家電視臺錄影,都是為了提升劇團的演出品質。他們曾這麼說過:「我們雖沒有豪華的布景與大牌的演員,但我們有的是一群默默耕耘的工作者,俗話說認真的人最美麗,期許自己當個戲曲界中的小勇士。」      在「天霖工作坊」與「鴻蓮園戲劇團」的相輔相成激盪出的火花下,其經營方式與表演與表演方式,都各有所突破,他們使用絢麗的燈光特效與舞臺佈置加以提升舞臺技術,讓傳統野臺戲更加的吸引人;「天霖工作坊」甚至擁有自己的網路部落格,與許多喜好傳統戲曲的朋友們可以透果現在便利的科技而在網路上互動。就這樣的觀點看來,「天霖工作坊」與「鴻蓮園戲劇團」的關係就如同現代科技與傳統的戲曲的結合,創造出一種互利互惠情同手足的共生關係。 傳統戲劇樂師 鼓(武場)
陳鳳祺   團主陳鳳祺,於民國九十一年九月成立「貴鳳歌劇團」。貴鳳前身為著名的新勝園歌劇團,為陳鳳祺的父親陳昇虎所帶領;陳鳳祺在父親的帶領下,與陳日春、陳鳳慧都學了一身功夫;原本對於戲班放棄,但在前輩們期盼下,接下父親的衣缽,繼續劇團的經營。並開始嘗試創作新劇本、重整戲班,成為現今的「貴鳳歌劇團」   貴鳳歌劇團成立至今,獲得廣大的好評,發展相當穩定,甚至特別跨領域邀請樂文化工作室輔導行政,積極改造貴鳳歌劇團的性質。貴鳳歌劇團曾多次獲得媒體青睞、政府的支持以及民眾的肯定,積極的參與教學、公演等類似公開活動;「借屍還魂」這齣戲曲,正是創下各家電視開臺以來,收視最高的輝煌紀錄   收冬戲-一向被視為客家庄年度大事,一直以來都是傳統戲劇團堅守客家大戲一脈相傳的精神指標,然後這種情況卻也無法承受新時代所帶來的衝擊。當彩色電視普及、電影院、KTV等娛樂影音場所興起,傳統戲班受到相當大的衝擊,許多廟宇地方,酬神慶典開始啟用新崛起的節目、表演甚至大展演歌秀。新時代的娛樂產物徹底擊倒了傳統戲曲,擊敗了原有的歌劇團,使得歌劇團的未來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導致戲班演員被迫轉行、解散甚至改變原貌為了生存。傳統歌劇團逐漸沒落瓦解,客家戲曲隨著新時代的演進、日漸萎縮,靠著收冬戲慶豐年的盛況,已不復見,客家的戲曲文化出現斷層。   陳鳳祺在九一年重新號召舊班底,成立「貴鳳歌劇團」,由於自己不忍心客家戲曲,這種代表客家精神的文化記憶就此銷聲匿跡,才決定重組戲團。為了恢復傳統、積極爭取、彈性演出是「貴鳳」的未來措施,雖是創團至今時間不長,目前表現已逐漸得到各界肯定,戲路已趨穩定。農曆七月、八月是客家戲班演出的旺季,雖然貴鳳歌劇團已在桃竹苗地區擁有不錯的口碑,但團主陳鳳祺還會繼續提升表演的層次、不斷精進。 「97年度客家傳統戲曲徵選」-入選
李美君   李美君,生於1972年(民國61年),為德泰歌劇團(民國77年創立)第一代團主 李國雄之女兒,第二代團主 李正光之妹,現為第二代成員中的中生代。自小時候,便跟兄弟姐妹一同,看著父母親在戲臺上演出,之後參加家族事業學習客家戲的演出,成為一名傳統客家戲劇的前場演員。在許多的歌劇團中,德泰歌劇團力求變化,以多樣化的表演戲碼,搭配創新的聲光特效與舞臺技術,再結合傳統戲劇,吸引觀眾的目光。從第二代團主李正光接手德泰歌劇團之後,演出的戲碼大都偏向歷史傳奇與神靈精怪的方面居多,目的不僅僅是增加可看率,更希望能有效地吸引民眾前來觀賞。   目前,德泰歌劇團正努力培養第三代成員,不管是在戲劇的演出上,語言的教育以及文化的傳承上,都非常的努力。李美君的孩子已有參與客家戲臺和客家電視臺的演出,對於小朋友的培養,有著相當的用心,期望能夠繼續為了保存客家文化而努力。李美君的哥哥 李正光表示:「希望政府相關的單位,能夠有更多的機會給予正在努力培育新生代的他們,德泰歌劇團為了傳承傳統客家戲劇文化,已經很用心的在培育有興趣的小孩子。請多加鼓勵年輕一輩的戲劇人員,不要因為比賽的制式化,而變相地打擊年輕的演員,請讓他們有更多的信心和興趣能夠學習下去。」   引述上列李正光所說,李美君對於未來客家文化的保存,也是希望憑藉著德泰歌劇團,以家族事業的方式傳承下去,讓他們能夠繼續保持著對傳統戲劇的熱情,將傳統的客家戲劇表演給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能夠了解並且去探索客家文化的美麗之處。 客家大戲表演
江福榮   江福榮,生於民國32年(西元1943年),是苗栗客家人。自15歲時,進入<小美園歌劇團>學習傳統戲劇的演出,在學習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教導並且多次參與舞臺的演出。待在<小美園歌劇團>3到5年,進入國軍後,便脫離了<小美園歌劇團>。退伍後,江福榮曾一度沒有參與傳統戲劇的演出。直到他30多歲時,與妻子一同返回參與客家戲劇團的演出。之後多年在各個歌劇團中擔綱重要角色,其中以在「德泰歌劇團」時,在其中扮演丑角與反派角色相當出名,而在「德泰」擔任演員期間,也曾共同獲得無數的團體獎項,頗受好評。      而在民國九十一年,江福榮獨立在桃園地區建立了「榮英戲劇團」,並在桃園地區演出並招募新血,此時就已在各處展開公演的活動。直到民國九十五年,江福榮才正式在臺北縣政府文化局登記立案建立了「榮英客家戲劇團」。其戲劇團專門演出客家戲劇,包括了客家採茶戲、客家大戲…等。並且努力爭取在臺灣各地公演的機會,而在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所舉辦的「97年度客家傳統戲曲徵選」中,演出戲碼「寇珠遺恨」,並與其它七個客家戲劇團共同入選,獲得了肯定。      「榮英客家戲劇團」的團主 江福榮,因看到社會快速的變遷,傳統客家戲曲已逐漸不受重視並且衰敗,在觀賞傳統客家戲曲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而憂心。他認為,觀賞客家傳統戲曲並不只是老年人的娛樂,年輕人可以在欣賞傳統客家戲曲中,感受到客家戲劇文化的開闊與美麗之處。他期盼著用不同以往的思維方式,將傳統客家戲曲與現代藝術做結合,來讓客家戲曲擺脫老舊的風格印象,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夠接受並且欣賞。此外,「榮英客家戲劇團」從創立以來,一直都在努力的向下紮根,除了要繼續延續客家戲的傳統文化外,還要讓傳統的客家戲曲能夠在新生代當中蛻變,重生出嶄新的客家戲劇文化。      據江福榮表示:「在野傳統戲曲的式微下,劇團不管在經濟收入還是人才培育已經不如以往,傳統戲劇人員除了是一個職業外,更重要的還是一位保存文化的前鋒,期盼政府能夠提供更多的資源,去輔助與保留客家文化與培育年輕的人才,讓客家戲劇的品質、文化、水準都能夠提高。」 1.傳統客家大戲 丑角演員 2.擅長扮演 反派角色
古禮達   古達禮先生是新月娥歌劇團團員之ㄧ,劇團多以演出客家的傳統採茶戲為主,其活動範圍多半在桃園、新竹、苗栗等客家庄,早期傳統戲劇興盛時,一年內可接演大約九成天數的出演機會,生意相當可觀;劇團日場時多半以《三國志》等歷史人物相關又較為熱鬧的劇目為主,夜場則是轉以採茶戲為重,目前劇團內的固定前場演員有張文聰、陳秋玉、古禮達、何玉水、陳桂英、田銀妹等,都為客籍演員,表演實力皆相當豐實。    古達禮先生為桃園龍潭人,自小便習四平戲,加入王景永先生組成的四平戲童伶班「小榮鳳」,童伶中除了古先生之外,尚有陳油蛙、劉慶、張有才等九名男性,女性成員則有莊玉英、阿雪、阿笑、阿玉等共十八人,常演的劇目有《薛武飛吊印》、《粉妝樓》、《乾隆關》等;古達禮先生在其中受到相當程度的訓練,成就頗高,由各劇中皆可見其實力之優,至今已可算是經驗與演技皆相當了得的四平戲老藝人,例如他在《鴛鴦樓》一劇中飾郭元威一角,他與飾演高東海的林三郎即有多場武打的激烈場面,古先生憑著高齡仍顯其不凡之身手與靈活之表現,將四平戲的武戲特色表達的非常到位。   在另一齣《薛武飛吊金印》中,古禮達先生則是飾演薛武德一角,薛武飛則由劉玉森扮演,兩人亦有多場對手戲,是一相當精典且特殊的四平戲劇目之ㄧ;劇中,古先生將其所學發揮至極,武戲部分熱場十足,精采絕倫,表情與身手都揣測的相當飽實,唱功亦佳,自小時奠基起的實力於此可知,功力深厚,即使已步入高歲仍就將各角色演的有聲有色,始得古先生在客家戲劇界中佔有一席份量而無人能其右,並得到觀眾的關注與讚賞。 採茶戲 三國志
林煥明   林煥明為新月娥歌劇團團員之一,團員內人員充足,包括張文聰、陳秋玉、何玉水、田銀妹等人,素質相當齊全,在各屆的客家傳統戲劇比賽常常獲獎光榮而歸,是一實力優質的劇團。   由於社會風俗習慣逐漸與時改變,科技日益創新,加上網路發展快速,資訊流通方便,傳統戲劇產業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而不像以往受到觀眾對於內外臺戲的青睞與重視,多數演員只好另尋他處高就,只剩下小部分的劇團因執著於對傳統戲使命感繼續提升劇團品質,並積極參與各大比賽以鞏固團內的榮譽感,例如德泰歌劇團、貴鳳歌劇團新永光歌劇團等皆是以此為目標努力拓展,而已經算是老自字號的戲班新月娥歌劇團亦是於客家戲劇的成長與創新層面竭力經營,各處囊括、培養優秀人才,並使團員有共同的向心力、合作心以及積極正確的演戲態度,其實力在客家傳統戲劇中備受肯定,是一素質規劃整齊的劇團團隊。   林煥明亦為劇團優秀成員之一,團主范姜新堯憑著對於演藝事業的熟悉以及豐富的各地巡演經驗,於民國八十一年正式成立後便更加在客家戲劇方面下足功夫,常於廟會慶典或迎神時出演,劇碼多為扮仙戲、客家大戲、採茶戲,也常演出神明戲、平安戲、收冬戲等,最常演出的劇目則有《三國誌》、《桃園三結義》、《三戰呂布》、《關公斬顏良》、《過五關》、《包公案》、《雙姻緣》、《張世貞下凡》等,喜演三國或歷史人物的故事,並隨著演出的時間與地點之不同而調整變動演出形式。在團長用心營運以及團員們認真配合之下,新月娥歌劇團在極度興盛期可謂接演與好評不斷,活動出演更達北部、東部、南部更地之客家庄,範圍極廣。然而現在各客家劇團皆面臨到發展的困境,觀眾大量減少,傳統戲劇的收視群眾已為少數,劇團難以單靠此維生,又苦無年輕演員接班角色,劇團紛紛解散或遭致併吞命運,傳統戲劇的傳承之路有待有效方案解決,文化的保存更需要觀眾與官方的支持才能永續。 戲劇 新月娥歌劇團得獎紀錄── 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導演獎(張文聰)(1992) 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女主角獎(陳秋月)、最佳花臉獎(古禮達)(1993) 第三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甲等獎(《楊門女將》)(1994)
林黃平妹   林黃平妹女士為新月娥歌劇團成員之一,劇團班主范姜新堯是為一演藝世家的第二代,其父與兄長等都在傳統戲劇的產業上有所發產,且皆各自聞名,自組劇團或戲班,在地方上多小有名氣,新月娥歌劇團亦是一著名劇團,團內成員的素質與人都算充足,劇團實力堅強,曾獲得多屆客家戲劇比賽的殊榮,即可知該團質量兼具,表現良佳,團員在客家戲劇界中亦好評不斷。林黃平妹女士就是在這樣一個優秀的客家劇團中潛心學習關於戲劇的技巧與技藝,並在劇團的嚴格磨練之下愈漸熟煉,而後亦有所成就;她在劇團裡飾演的腳色多半是三花,並以丑角為最著名的角色,其活靈活現的表演天份以及生動活潑的肢體、語言、表情最為令人稱譽,林黃平妹女士更分別在第四屆、第五屆的客家戲劇比賽中皆獲得最佳丑角獎的榮譽,足見她在丑角這一領域的鑽研工夫之深,用心之厚,而能發揮所學,並善用所長。   林黃平妹女士亦曾搭貴鳳歌劇團出演登臺,劇團的班主是陳森虎,陳先生在臺灣內臺戲蓬勃發展的時期曾在苗栗多處演出,其角色多半是老生和淨,之後在民國五十二年左右於桃園內壢組成新勝園歌劇團,內外臺戲兼演;其子陳鳳祺小時便在傳統戲劇的環境下略有所接觸,父親退下後便傳接其劇團,但未登臺演戲,而是轉往康樂隊當主持人,發展與劇團不相類似的事業達十餘年之久。民國九十年時,陳鳳祺先生收掉康樂樂隊,重新回歸到父親傳接的劇團事務,重組戲班並將之名為貴鳳歌劇團,接手外臺戲的演出工作,並積極參與客家戲劇比賽,以擴展戲團戲路與發展。劇團團員現有二十多人,主要的演員包括本身飾演小生的陳鳳祺、演小旦的陳秋玉、淨角的張文聰、末角李金樺以及丑角的林黃平妹女士等。   林黃平妹女士在丑角之上相當有成就,除了獎項之外,亦可從劇團演出的劇目中略見一斑。 飾演丑角 第四屆「客家戲劇比賽」最佳丑角獎 第五屆「客家戲劇比賽」最佳丑角獎
唐山   客家人的本意就是在他鄉當客人,醒來方知身是客,客在他鄉念故鄉。但是客家子弟唐山卻有了全新的領悟,他感性地說:「只要有你所愛的人,其實何處也是家鄉。在找尋<日久他鄉是故鄉的故事同時,或許也在找尋自已的家鄉。」當時他正在籌備一個電視節目<日久他鄉是故鄉,依然圍繞著客家文化的主題展開。   唐山有一大堆頭銜:資深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暨製作人、詞曲創作、唱片製作人、歌手、期刊副總編輯,每個頭銜都展現著他的才華出眾。1956年出生的唐山本名林純銘,家在屏東萬巒鄉萬全村,父親是個水泥工。唐山小時候家裡很窮,他憑著聰敏和勤奮,不僅功課好,還發展了自己多方面的興趣,展現出廣泛的才能。國中高中他都擔任校樂隊指揮;經常參加各種比賽,拿了許多冠軍;在學校戲劇社他還能自編自導自演。從政戰學校畢業後,唐山在師大修了教育學分,隨後即於木柵高工、協和工商、祐德高中等校任教。   1984年唐山參加了嘉聯廣電錄影學苑的第一屆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班,學習廣播電視節目方面的製作。1991年,他從學校辭職,開始在中廣、正聲、復興、中華、民立、快樂等各大廣播電臺製作和主持以客家和鄉土議題為主的節目。如臺北正聲的「原鄉情」節目、中華及中廣的「有閒再來聊」節目等。之後更受邀在臺視、華視、中視主持「鄉親鄉情」、「原鄉情懷」、「臺灣風貌」、「世界心、客家情」等節目,其中「臺灣風貌」節目曾入圍1993年金鐘獎且參加坎城節目展。同時他還在中原衛星電視臺擔任節目總監。   四十多歲的唐山並沒有因為事業的順利而自滿,反而感到在客家文化方面的知識尚屬淺薄。為此他進入大陸河南省鄭州大學語文研究所客家學碩士班,潛心攻讀碩士學位。   做為客家子弟,唐山將傳承客家文化作為畢生的目標。唐山心中的客家文化,是格局非常大、以世界為家的客家文化。他率隊走遍大陸、臺灣各地,歷時3年,行程五萬多公里,採訪上千人士而完成了「我來自客家」八集的大型電視記錄片。此片收錄了大量的客家歷史文化素材,從多個視角立體地展現了客家人四海為家、落地生根的傳奇歷程。   歷史是文化的根,音樂就好比文化的靈魂。唐山有五年時間,業餘都忙於在客家山歌班義務教唱。無論何時,在唐山足跡所及之處,他必然注重收集客家山歌。從大陸到臺灣到東南亞的客家庄,他收集了大量客家民謠,親手錄製成四張客家歌謠CD專輯。他擔任主唱、主述和製作的專輯計有「行行出狀元」、「客諺今思」、「舊夢難尋」、「我來自客家」、「世代高唱好山歌」2張、「我是客家人」2張、「美濃山歌組曲」、「客家童謠-月光光」等。   2004年11月,唐山因其在傳媒界的長期優異工作榮獲廣播金音獎(本士文化特殊貢獻獎)。唐山不是唯一的得獎者,卻是其中唯一的客家人。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唐山以傳承客家文化為己任而盡展其能,令人羨慕並嘆服。 詞曲創作、唱片製作人、歌手 專輯 《行行出狀元》、《客諺今思》、《舊夢難尋》、《我來自客家》、《世代高唱好山歌》2張、《我是客家人》2張、《美濃山歌組曲》、《客家童謠-月光光》等 中視「臺灣風貌」製作、節目主持人(1993~1994年),入圍金鐘獎 2004年獲第二屆廣播金音獎(本土文化貢獻獎)
邱玉春    客家民間歌唱好手邱玉春,1949年生於新竹縣橫山鄉的沙坑。邱玉春和哥哥、姐姐年紀差很多,從小她常常聽嫂嫂和姐姐唱歌,也愛聽中廣的客家節目。那個時代聽廣播很流行,電臺常常播放客家採茶大戲,一齣戲播起來就演多天,邱玉春漸漸對老山歌、山歌子、平板和各種小調的山歌非常熟悉,自己也愛編詞來唱。小玉春非常喜歡當時新竹臺的女主持人黃杏,夢想著長大可以和她一樣在文藝界獨當一面。   年輕時代的邱玉春考入「新光遊覽公司」當遊覽小姐。工作中常常接觸到需要唱山歌熱場子的狀況,邱玉春的好嗓子受到客人的歡迎,歌聲伴著旅途真是莫大的享受。漸漸的邱玉春開始考慮要往歌唱藝術方面發展,於是她幾經周折,向當時的客家山歌大師黃連添學藝,和她一起學唱山歌的還有黃金鳳。黃連添教了她大量山歌的歌唱技巧和一些九腔十八調的唱法,如發音與節奏的掌握、作詞押韻的方法等等。   邱玉春的歌唱實力被發現,很多唱片公司都來找她錄製唱片,如月球、吉聲唱片公司都為她錄製了大量的山歌專輯。主要作品有和邱玉春在吉聲唱片合作錄製的<仙伯英臺遊西湖>、<耕田真快樂>、<山伯英臺遊西湖>、<金玉良言>等;和邱阿專、葉香蘭、李祥意、魏勝松、彭金昌、周榮協、何秀琴、徐木珍等在月球錄製的<娘親渡子>、<群星會>、<龍鳳鬥/情好甘如茶>、<嘆貧窮>、<青春戀>、<娛樂青年>、<環島觀光山歌>、<鳳對凰>、<落難時光/男女相罵>、<遊覽相褒歌>等,有山歌子、平板、多人對唱的採茶戲等數種。   1980年代,邱玉春開始開班收徒傳授山歌歌唱的技巧,欲將客家山歌的傳統傳承下去。邱玉春歌唱班的名字可謂金字招牌,學員的熱情鼓勵了她,之後她在湖口、竹北、新埔、關西、衡山、北埔、寶山都開辦了歌唱班。很多學生得到她的真傳,其中著名的有沈瑞堂、林秀香、徐錦蓮、徐美蘭等。 作品 《仙伯英臺遊西湖》、《耕田真快樂》、《仙伯英臺遊西湖》、《金玉良言》、《娘親渡子》、《群星會》、《龍鳳鬥/情好甘如茶》、《嘆貧窮》、《青春戀》、《娛樂青年》、《環島觀光山歌》、《鳳對凰》、《落難時光/男女相罵》、《遊覽相褒歌》
王順能   1992~1996年,苗栗縣立文化中心舉辦了數期「客家八音研習班」,邀請到的老師都是客家八音界大師級的人物,如郭鑫桂(歿)、鄭水火、鄭榮興、謝顯魁、王順能(歿)等人。結業的學員後來有的在民間「子弟班」當樂師,有的在國民小學當八音活動指導老師,為八音藝術的基礎教學和傳承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客家八音研習班」這幾位老師中,王順能資歷甚深。   1916年,王順能生於喜愛音樂的客家家庭。父親對音樂的愛好遺傳給了他,小時候就常常耳濡目染,接受傳統音樂的薰陶。王順能年輕時就拜入人稱「英才的老師」──飛龍道人門下,學習揚琴和胡琴的演奏。日據時期,王順能與吳紹基、黃阿妹等人一起在豐原市成立客家歌謠團體「同聲音樂會」。戰後,他又跟隨八音大師陳慶松先生研習客家八音。名師出高徒,作為兩位大師的嫡系傳人,王順能藝技高超,名聲漸響。1950~60年代,他常常外出跟著八音團跑演出活動,常跑苗栗、新竹、東勢等地的場子;也曾加入陳慶松老師領導的「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當時臺灣剛剛光復,沒有了異族統治的陰雲,客家民間風俗和戲曲都走向鼎盛時期,八音演出的機會也非常多,有時候一整年都沒有幾天空閒。   目前留下的有聲作品計有《新一金姑》、《開金扇》、《六板》、《情不捨》、《懷胎曲》、《端茶》等八音樂曲。他還和賴碧霞、陳慶松等合作錄製過唱片,由他拉弦伴奏的唱片作品有約民國五十八年苗栗美樂唱片公司出品的說唱採茶戲《趙五娘 ( 一 ) 忠孝節義》、《趙五娘 ( 二 ) 忠孝節義》等。 專長 擅長演奏揚琴和胡琴 作品 《新一金姑》、《開金扇》、《六板》、《情不捨》、《懷胎曲》、《端茶》、《趙五娘(一)忠孝節義》、《趙五娘(二)忠孝節義》
張福來   1929年1月23日的臺灣日日新報有一則新聞,說22日下午8點半起臺北放送局播放王滿良、張福來、陳木生三位臺灣音樂家用西洋樂器吹奏的臺灣音樂,曲目有活捉三郎、瓜子仁、;餞酒勸郎和勤儉歌。這一新聞非常有趣。其一,日本當局對於臺灣本土音樂的一向輕視,卻允許放送本土音樂。其二,從曲目看,採自臺灣的南北管、採茶戲和勸世說唱等戲曲形式,可見樂師的出身背景。其三,戲班子後場出身的樂師使用西洋樂器,做中西樂結合的嘗試,體現了一種當時戲曲界流行的「改良」風潮。   有關張福來的生平資料非常少,但是有聲作品卻很多。他和客家一代歌王、「萬松調」創始人蘇萬松是同一輩的藝人,生年約在上個世紀初。早期當紅歌手純純1930年進入剛成立不久的日本古倫美亞公司灌錄唱片,就是張福來和林泰山介紹的,當時張福來已經是著名的前輩樂師。   張福來在「小鳳園戲班」待過很久,同團的還有林泰山、張福來、劉清香(純純)、張旺榮、玉梅等知名藝人。「小鳳園」為柏野的改良鷹標灌錄了一些唱片。當時的臺灣唱片界,同樣經歷著「改良」風潮,出現了新式歐美風編曲、由西洋管絃樂伴奏的實驗戲曲作品,但是這類客家戲曲唱片賣得不如預期。柏野發現中西結合的怪異風格,客家鄉親聽不習慣。於是改良鷹標結束後,他專心經營古倫美亞公司,將編曲改回用漢樂伴奏,回復客家本土戲的原味。   古倫美亞公司與「小鳳園」繼續合作,灌錄了很多採茶戲的唱片。有趣的是,部分作品是用歌仔戲改編成的採茶戲。張福來、林泰山和劉清香在古倫美亞合作錄製了非常多的作品,如紅娘過渡、遊河南、浪子回頭、樵牧閒話、怕老婆等,內容包括採茶戲、京音小調、滑稽曲和笑科。張福來不僅會文武場,也能唱。古倫美亞在1933年在臺灣發行的山歌戲樵牧閒話,就是由張福來、林泰山和劉清香合唱的。 作品 《紅娘過渡》、《遊河南》、《浪子回頭》、《樵牧閒話》、《怕老婆》、《樵牧閒話》
梁阿才   「客家採茶戲」是一種在臺灣客家聚居區域流行的傳統戲曲劇種,最早的內容以「茶文化」為主,包含了大量「四縣腔」客家山歌和舞蹈,主要角色為「丑」和「旦」。清末時採茶戲為小戲,有「採茶唱」、「相褒」等演出方式,後來由於受到四平戲和亂彈的衝擊,方借鑒了其他劇種的優點而改良發展為大戲。故客家採茶戲根據歷史發展的過程,分為前期的「三腳採茶戲」和之後的「改良採茶大戲」。目前還不能確定,三腳採茶戲是自大陸客家區域由何阿文傳入的還是在臺灣自己發展出來的。但是根據已知的早期三腳採茶藝人師承關係的回溯,最後全都指向何阿文一人。曾先枝曾說,何阿文曾經好幾次往返大陸帶回很多傳本。所以何阿文被譽為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人。   何阿文有記載的教授採茶戲,在新竹寶山、苗栗頭份一帶,共有五個重要的徒弟:梁阿才,阿才丑、何火生、阿浪旦和卓清雲。梁阿才演採茶戲時常演丑角,所以也被觀眾稱為阿才丑,他還有個藝名叫麗聲。採茶戲第一代女旦角阿玉旦和鄭美妹都是他的弟子,而他的妻子許冉妹也是早年的知名藝人。電臺賣藥時期,梁阿才夫妻常常在鄉間賣唱,或者在南庄的永昌宮廟坪正戲演出前後賣唱兼賣藥。梁阿才是個全才型的藝人,從北管、採茶戲、小調、笑科劇、歌仔戲都能表演。以前的老藝人演的都是活戲,唱戲的時候一邊編詞一邊就演唱出來。除了前臺演出,梁阿才也會拉胡琴伴奏。   梁阿才從日治時期開始就錄製了大量的有聲唱片,後期還和鄭榮興合作過。從鄭榮興教授的回憶看,梁阿才為人和藹,詼諧逗趣,合作表演時很好相處。目前留下的有聲出版品有《父子會》、《秦瓊奪寶》、《鬧西河》、《劉秀過關》、《戲叔》、《吳漢殺妻》、《玉堂春》、《義方教子》、《二集義方教子》、《河妹慘史》、《包公審瑞草》、《後集包公審瑞草》、《長壽寺》、《夫婦評笑》、《新婚佳句》、《周成過臺灣》、《周成不認妻》、《周成毒殺前妻》、《活捉周成》、《綁傘尾》、《海棠委》、《賣茶郎回家》、《十二月古人歌》、《進妹房》、《說恩情》、《掛金牌》、《三本龍虎鬪》、《尋夫》、《渭水河》、《文王拖車》、《王英下山》、《出京別府》、《送京娘》、《送麟兒》、《百壽圖》、《賢女勸夫》、《茶郎歸家》等。   梁阿才的年紀和蘇萬松相仿,卒年約1960年代。 作品 《父子會》、《秦瓊奪寶》、《鬧西河》、《劉秀過關》、《戲叔》、《吳漢殺妻》、《玉堂春》、《義方教子》、《二集義方教子》、《河妹慘史》、《包公審瑞草》、《後集包公審瑞草》、《長壽寺》、《夫婦評笑》、《新婚佳句》、《周成過臺灣》、《周成不認妻》、《周成毒殺前妻》、《活捉周成》、《介傘尾》、《海棠委》、《賣茶郎回家》、《十二月古人歌》、《進妹房》、《說恩情》、《掛金牌》、《三本龍虎介》、《閒女勸夫》、《尋夫》、《渭水河》、《文王拖車》、《王英下山》、《出京別府》、《送京娘》、《送麟兒》、《百壽圖》、《介傘尾》、《賢女勸夫》、《茶郎歸家》等。
黃翠芳 「白白介花結樹頂,開佇山肚,開滿坪 紅色介心得人惜,開佇我心,永遠靚 啊!油桐花,啊!油桐花 時間一到,像白雪落下 麼人像你一生白淨 無霸佔舞臺,無貪求掌聲」   這悅耳動人的聖歌傳來,溫柔的情意和聖潔的信仰隨著歌聲盪漾開來,感動著人心。這首<油桐花>是黃翠芳的作品,獲得2010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桐花流行音樂創作大賽第二名。   基督信仰傳播入客家族群可謂已經時代久遠,但是客家福音詩歌的領域作品還是相對貧乏。語言是思維的載體,而母語更是最接近靈魂的聲音,用母語來歌頌神的恩典可說是最好的傳道方式。   新竹客家人黃翠芳是個基督徒,從小生長在傳統的客家家庭,有著與生俱來的歌唱天份和對音樂的敏感與興趣。由於家境不算富裕,所以黃翠芳少時沒有什麼機會專門學習音樂。高中時她進入教會想學英文,漸漸受到基督信仰的影響,後來受洗成為一名基督徒。信仰可以改變一個人,黃翠芳變得自信而開朗。她常常跟隨聖歌團在各地服事,也開始參加各種演講、歌唱比賽,並加入了活泉聖樂團。   黃翠芳在大學念英文專業,畢業後進入大時代英語補習班英文老師。作為客家人,深感客家聖歌的作品太少,朋友鼓勵她發揮自小而有的音樂天份,創作客語聖歌作品,黃翠芳於是走上客家福音詩歌創作的道路。黃翠芳的作品頻頻得獎,唱片公司也為她出專輯。憑藉著真誠執著為神奉獻的心,黃翠芳的作品日漸成熟,也廣受好評。2003年 <作得冇>獲新竹縣文化局客家新曲最佳作曲人獎第三名; 2004年<我們的故鄉像天堂>入圍第一屆客家流行歌曲創作比賽;2007年 黃翠芳創作並演唱的<新的事情會發生>入圍第十七屆金曲獎,獲最佳客語流行歌曲專輯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隨著創作和歌唱事業的日漸順遂,黃翠芳也開始主持各種音樂節目,目前她是遠東福音會節目製作暨主持人、新竹ic之音廣播電臺97.5主持人。   黃翠芳期盼將心中的感動,透過母語,透過音符傳達出來,以引起大家的共鳴。 客家福音詩歌創作人 2003年 作得冇獲新竹縣文化局客家新曲最佳作曲人獎第三名 2004年我們的故鄉像天堂入圍第一屆客家流行歌曲創作比賽 2007年新的事情會發生入圍第十七屆金曲獎,獲最佳客語流行歌曲專輯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 2010年油桐花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桐花流行音樂創作大賽第二名
張士峰   張士峰,苗栗人氏,1966年生。年輕時和葉杏年、賴紹奇等人一起,在苗栗縣大湖鄉的北管子弟團「農樂軒」學習北管音樂,學了不少北管唱腔和嗩吶、胡琴、打擊樂器的演奏技巧。之後他更想進一步學習難度較高的八音音樂,於是進入苗栗縣立文化中心學習,進步很快,頗受推崇。於是羅時星向鄭榮興教授推介,張士峰遂得以加入「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跟隨陳慶松的大弟子郭鑫桂學習八音,之後又師從鄭榮興教授。從此他和八音界大師為伍,常常共同演出,八音技藝漸漸臻於純熟。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該團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最近的兩次繁榮期為第三代領導人陳慶松活躍的時期(1945~1983年)和現今鄭榮興領導的時期。   臺灣光復後,客家民間風俗和戲曲皆走向鼎盛時期,八音界也現繁榮。陳慶松帶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四處授徒和演出,足跡遍及新竹、苗栗、高雄、屏東、花蓮等地,演出場次非常多。後來八音受到其他戲曲和表演型態的衝擊,市場漸漸變小。電影電視的出現,現代電子傳媒入鄉,部分農村也漸漸都市化,傳統的民俗文化生活更為萎縮,八音表演目前僅限於廟會、喪事以及純音樂的演出。鄭榮興教授以八音藝人兼文化學者的雙重身份,以廣博的傳統技藝和學識,長期積極的演出實踐與社會活動,帶著「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成功轉型。目前張士峰不僅隨團接民間表演的場子,還常常在國內外大型舞臺上表演,將客家傳統特色的音樂傳遞到世界各地。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現有團員共約四十多人,表演團隊分為二團。一團有鄭榮興、鄭水火、陳忠雄、陳接枝、徐興隆、張士峰、謝顯魁、彭玉坤、陳德秀、鄭天送等人;二團以年輕新秀為主,包括鄭如君、蔡晏榕、鍾佩蓉、劉堯淵、陳慧芩、林國復、吳承漢、傅源慈、劉佳佳等人。 北管音樂
陳阿冉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招三先生肇始而開了陳家八音傳承的先河,陳家子弟每一輩皆出八音樂師,為臺灣的傳統音樂傳承輸送了大量的音樂人才。陳阿冉即是陳家的八音藝術第三代傳人之一。   日治時期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陳阿冉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從小生活在吹吹打打的八音世家,家中的男性長輩大多都是樂師,陳阿冉也自然耳濡目染受到音樂的薰陶。從十六歲起,他就跟隨父親陳鼎房學習演奏打擊樂器和各種北管戲的唱腔,後來又學拉弦樂器。學不多久,陳阿冉就參加了父兄所組成的「八音班」,邊學邊演,在苗栗縣四處演出,累積了大量的演出經驗。昭和十三年(1938年)他跟著兄長遷陳阿慶居到三灣鄉,參加了那裡師兄弟自己組織的「八音班」。臺灣光復後,沒有了異族統治的陰雲,廣播和電視也還尚未出現;對於生活在田野庄頭的人們來說,傳統的民間音樂和戲曲是唯一能接觸到的娛樂節目,因而皆走向鼎盛時期。這段時間陳阿冉遷居到苗栗市,在提煉香茅油的工廠工作,一邊開始學習嗩吶的吹奏。1957年他和弟弟陳滿水同組「八音班」,在苗栗市和頭屋等地演出。   陳阿冉於1982年去世,享年74歲。   陳家子弟常常組織小型的八音班,互相支援演出。陳家八音班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
陳阿業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招三先生肇始而開了陳家八音傳承的先河,陳家子弟每一輩皆出八音樂師,為臺灣的傳統音樂傳承輸送了大量的音樂人才。陳阿業即是陳家的八音藝術第三代傳人之一。   日治時期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陳阿業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父親是陳番妹先生,堂弟陳慶松先生是一代八音大師。   陳阿業從小就生活在吹吹打打的八音世家,祖父、父親、叔父都是樂師,也自然耳濡目染受到很多薰陶。十四歲開始,陳阿業就跟著叔父陳阿火學習打擊樂器和各種北管戲的唱腔,稍晚又學拉弦樂器。十六歲就加入叔父和父親組的「八音班」,在苗栗縣四處演出。陳阿業非常會拉胡琴,在八音班裡是最好的胡琴手。臺灣光復後,沒有了異族統治的陰雲,廣播和電視也還尚未出現;對於生活在田野庄頭的人們來說,傳統的民間音樂和戲曲是唯一能接觸到的娛樂節目,因而皆走向鼎盛時期。「客家八音」演出場次非常多,陳阿火的「八音團」生意非常好,廣受歡迎,常常每天都有場子要演,一年下來沒有幾天空閒。   陳阿業1961年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一歲。   陳家子弟常常組織小型的八音班,互相支援演出。陳家八音班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最近的兩次繁榮期為第三代領導人陳慶松活躍的時期(1945~1983年)和現今鄭榮興領導的時期。   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因長期積極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演奏各種八音樂器,擅長拉胡琴
陳增育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該團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陳家子弟每一輩皆出八音樂師,為臺灣的傳統音樂傳承輸送了大量的音樂人才。陳增育即是陳家的八音藝術第三代傳人之一。   陳增育1938年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父親是著名的八音樂師陳阿火先生,堂兄是一代八音大師陳慶松先生。   陳增育從小生活在這樣一個樂師眾多的家族中,很小就受著八音音樂的薰陶。從十四歲開始,父親陳阿火就教他學習打擊樂器、拉弦樂器,還有各種北管戲的唱腔,到二十歲還開始學揚琴演奏。臺灣光復後,沒有了異族統治的陰雲,客家民間風俗和戲曲皆走向鼎盛時期。那個時期「客家八音」演出場次非常多,陳增育從十四歲初初學藝時起,就參加了父親和堂兄組的「八音班」,常常外出到銅鑼鄉各地表演。他的八音技藝日漸成熟,漸漸有八音弟子來向他請教。劉阿海就曾經在白沙屯向陳增育學習八音。電臺電視興起後,傳統戲曲漸漸沒落,八音的市場也漸漸萎縮,陳增育於是開始學習佛教梵唄音樂,以因應去寺廟做佛教道場的演奏。1949年陳增育搬到臺北,常在木柵指南宮和光華寺等寺廟做法會的「和經」演奏。除了傳統的國樂器,陳增育還會演奏電子琴,所以特殊的要求也難不倒他。之後他又遷居臺北縣永和市,成為專職的誦經伴奏樂師。   陳增育現在已經退休,搬遷至臺中豐原居住。 楊琴、胡琴、嗩吶、電子琴
陳增桂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該團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陳家子弟每一輩皆出八音樂師,為臺灣的傳統音樂傳承輸送了大量的音樂人才。陳增桂即是陳家的八音藝術第三代傳人之一。   陳增桂1946年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父親是著名的八音樂師陳阿火先生,堂兄陳慶松先生在他出生時已經帶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四處表演,技藝臻於純熟,儼然一代八音大師。   陳增桂從小就耳濡目染,生活在充滿八音音樂的環境中,學藝也頗早。從七歲開始,父親就開始教他學習打擊樂器和北管唱腔,稚嫩的聲音唱起北管戲來尤其悅耳,博得大家的賞識。臺灣光復後,沒有了異族統治的陰雲,客家民間風俗和戲曲走向鼎盛時期。那個時期「客家八音」演出場次非常多,陳增桂自童年時代起,就常常在父親和堂兄組的「八音班」表演,小小年紀就會演奏樂器,常常引來鄉親訝異和讚賞的目光。小學畢業後,陳增桂開始學習拉弦樂器、吹奏嗩吶、演奏揚琴。   作為一名八音樂師,常常需要到各種場合演奏,為了增廣自己的技能,陳增桂還努力學習佛教梵唄音樂。從1969年開始,他常去臺北光華寺給佛教的道場作伴奏。隨著演奏經驗的累積,他在佛教界的伴奏小有名氣。1973年他結婚後在臺北市南港開了一家豬肉店,業餘時間依然會去給佛教的道場伴奏,成為一名優秀的兼職「和經」樂師。 打擊樂器、北管唱腔、拉弦樂器、吹奏嗩吶、演奏揚琴
陳房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家最早從事八音活動的紀錄考證,第十四世祖鄭乾龍可為第一人。   清光緒元年(1875年),陳房生於苗栗縣西湖鄉。他是陳家八音團創始人陳招三的侄子,又是一代八音大師陳慶松的父親。陳慶松後來帶領陳家八音班走入一個繁榮期,陳房可謂是繼往開來的一輩。   陳房又名陳阿房,從小就喜愛音樂,十五歲開始跟著叔父陳招三學習,從開始的弦樂器演奏,到後來學習各種山歌唱腔、八音中的打擊樂器演奏等,技藝算是學的頗為齊全。陳房學八音和唱山歌純屬興趣,但是三十多歲後搬到苗栗市居住,因緣際會地也開始從事八音工作,常常跟著八音團外出表演,演奏打擊樂器和拉胡琴,也吹一點嗩吶。   陳房的妻子本是張家的媳婦,先夫張清秀很早就去世了,陳房後被招贅入張家。後來夫妻兩生了幾個孩子,除了陳慶松之外,其餘孩子都姓張。陳房的兒子也跟著他學習八音,除了陳慶松外,有名的還有張慶光。後來新竹竹北「田屋八音團」的八音技藝,就是由張慶光一脈相傳而就的。   陳房於日治時期的昭和六年(1931年)逝世,享年57歲。   陳家子弟常常組織小型的八音班,互相支援演出。陳家八音班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最近的兩次繁榮期為第三代領導人陳慶松活躍的時期(1945~1983年)和現今鄭榮興領導的時期。   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因長期積極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陳鼎房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家最早從事八音活動的紀錄考證,第十四世祖鄭乾龍可為第一人。   清光緒八年(1882年),陳鼎房生於苗栗縣西湖鄉,是三兄弟中的老大。他從小就跟著父親陳招三學唱山歌,十二歲開始學習八音中的打擊樂器,待稍年長又學習拉弦樂器和嗩吶及一些北管唱腔。陳鼎房二十歲時拜八音大師黃阿皇先生為師,研習八音音樂,使自己的技藝更為純熟。陳鼎房是個唱功和演奏俱佳的全才型藝人,在當代陳家傳人中可算是個佼佼者。他嗓音頗佳、演唱北管戲的唱功可謂爐火純青,人所難及。而他的嗩吶吹奏更是聲名遠播,不僅吹得好,還可以同時吹奏兩把或四把鎖吶,在鄉里傳為佳話,人人稱奇。陳鼎房搬到苗栗縣三灣鄉居住後,在當地開班授徒,教出了不少傑出的弟子;而後西螺和頭份的子弟班也請他去教八音。而陳鼎房的三個兒子陳滿水、陳阿冉、陳阿慶俱得父親的真傳。陳鼎房和兒子們組了一個八音班,接受鄉親和寺廟的邀請四處演出。可惜日治時期大正十四年(1925年),他在一次外出演奏的中途去世,享年44歲。   陳家子弟常常組織小型的八音班,互相支援演出。陳家八音班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最近的兩次繁榮期為第三代領導人陳慶松活躍的時期(1945~1983年)和現今鄭榮興領導的時期。   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因長期積極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唱功和演奏俱佳的全才型八音音樂藝人
陳阿火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家最早從事八音活動的紀錄考證,第十四世祖鄭乾龍可為第一人。   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陳阿火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么,和長兄陳鼎房相差十六歲。他出生時父親陳招三已經年過四十,開始在家中教授拉弦和山歌。陳阿火十六歲也開始跟著父親學習一些拉弦樂器和打擊樂器的演奏,十八歲學習吹奏嗩吶。日本大正十二年(1923年),家裡特聘亂彈班的藝人蕃薯來傳授北管唱腔和曲牌,家中兄弟都跟著學習。這樣從父親教的山歌唱腔、各種八音樂器的演奏到蕃薯教授的北管唱腔和曲牌,陳家兄弟皆已習得。陳阿火學成後就和兄長陳番妹自組八音團,團員還包括侄子陳阿業、鄰居盧子龍等。由於表演很有水準,常常被請去演奏,漸漸走遍苗栗各地。陳阿火不斷學習,以增廣技能。除了接喜事、遷屋等場子,他還去學習佛教的讚誨音樂,這樣八音團也開始接做佛教的法會。陳阿火從事幾十年的八音演奏,技藝可謂爐火純青,漸漸成為著名的八音樂師。年老時二湖村劉家莊還邀請他去教授八音,陳阿火因此傳了不少徒弟。民國六十七年,陳阿火去世,享年八十一歲。   陳家子弟常常組織小型的八音班,互相支援演出。陳家八音班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最近的兩次繁榮期為第三代領導人陳慶松活躍的時期(1945~1983年)和現今鄭榮興領導的時期。   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因長期積極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吹奏八音
陳招三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家最早從事八音活動的紀錄考證,第十四世祖鄭乾龍可為第一人。鄭乾龍的年代離開現在已經有近兩百年,他是大陸廣東梅縣人,帶著一身八音技藝來到臺灣,並將之傳承下去。   陳招三清咸豐八年(1858年)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高埔村,算是清末時代人,原名鄭細苟。母親劉員妹是陳家的媳婦,丈夫過世後又與入贅的鄭天喜結婚,生下鄭細苟。之後夫妻二人因為違背入贅的約定自立門戶,而將陳鄭細苟改姓陳以向陳家交代。故此陳家現傳的香火,都供奉鄭、陳二姓。   陳招三自幼在家中務農,他從小就向父親學會了拉胡琴,也喜歡唱歌,農餘時間常常自己拉著胡琴唱山歌。而立之年他始拜師學藝,學習嗩吶吹奏,幾年後即精於此道,名聲漸傳。大家都愛聽他吹奏山歌,久而久之他便開始授徒。第一批弟子都是家裡人,兒子、女兒以及家傭都跟著他學習。陳招三看到人手夠組團表演了,就組了一支以自家人為主的業餘「八音班」,開始外出表演。隨著演出經驗的累積,「八音班」也闖出了一點名氣。陳招三從事八音音樂表演直至年老,後於日治時代和六年(1931年)去世,享年七十四歲。   陳招三去世後,陳家的「八音班」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時斷時續延續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最近的兩次繁榮期為第三代領導人陳慶松活躍的時期(1945~1983年)和現今鄭榮興領導的時期。   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因長期積極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精於嗩吶吹奏
官寶月   官寶月為新月娥歌劇團固定班底之一,與其他成員如張文聰、陳秋玉、林黃平妹、古禮達、陳接技、田桂英、何玉水、官寶月、陳玉美、田銀妹、賴海銀等人皆在團主任范姜新堯的領導下,將其對於客家戲劇喜愛的心情在舞臺上熱烈展現,團主亦於其中擔任後場樂器演奏以及武場的腳色,將劇團經營的相當完善,憑藉著其豐富的演藝世家之背景,戲路逐漸擴增,人氣也愈漸累積,成為客家劇團中數一數二實力堅強、演出也很有看頭的戲班之一。   劇團在民國八十一年時接替小月娥歌劇團的戲籠成立,演出形式多半為神明戲、平安戲、收冬戲、扮仙戲、客家大戲、採茶戲等,其採茶戲的演出頗具特色,除新月娥劇團有於此領域鑽研琢磨之外,另外苗栗地區的榮興客家採茶劇團、金滿圓戲劇團、雲華園、金興社,新竹地區的新永光、龍鳳園、松興、慶美園,以及桃園地區的德泰、景勝、黃秀滿等劇團都相當活耀於此傳統戲劇的演出;各劇團的收支固定,而多以廟口、神明誕辰、廟會祭典等時間點為演出的主要場合,時有文化場(或稱為公演)的邀約,在較正式的社教館、學校或是文化中心等演出戲劇,以吸引在地更多的民眾前往觀賞,鞏固傳統戲劇的市場與品質,其中《桃園三結義》、《三戰呂布》、《關公斬顏良》、《過五關》、《張世貞下凡》等算是較常演出的劇目。   新月娥歌劇團與其他客家劇團在內臺戲最旺盛發展的時期接戲不停,博得熱烈迴響,但現今因應時代變遷以及觀賞者口味的更改,劇團營運日漸困難,新月娥劇團不得不轉賣給新樂園,旗下演員如官寶月等人也多轉往之下繼續在戲劇界闖蕩,或有改行的,或多以達高齡者更不在少數。新樂園因承繼眾家優秀演員而成,如貴鳳劇團、景勝劇團、松興劇團、金輝社劇團、雲華園劇團以及新月娥歌劇團等,每位演員都憑著其豐富的經驗與老練的技藝贏得觀眾喝采,然而這樣的組合亦時有摩擦,無法有效經營。客家戲劇與文化的保存需要各方層面的支持與維護,劇團得以生存,演員才能在無憂的環境下發揮實力,而有更精緻、更精采的戲劇演出。 客家戲劇 新月娥歌劇團得獎紀錄── 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導演獎(張文聰)(1992) 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女主角獎(陳秋月)、最佳花臉獎(古禮達)(1993) 第三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甲等獎(《楊門女將》)(1994)
邱春美   相對而言,客家人生性內向,不善表達,因而相對於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在臺灣尚屬於非主流文化。但是近年來客家文化熱逐漸延燒,加之憂心於一些早期資料和民間技藝日漸亡逸,很多客家學者漸漸投入客家歷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整編工作。邱春美副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邱春美生於1967年,1989年畢業於輔仁大學中文系。之後在六堆風雲雜誌任總編輯,歷時一年半。1991~1993年間,邱春美在逢甲大學中文所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籌備和發起逢甲大學「客家學社」。1993年在彰化師大修完教育學分後,邱春美獲高中教師證,而於苗栗大成高中任教一年。1997~2001年間,她在「六堆鄉土誌.藝文篇」任編撰。這段時間她為教育部主持了一些計劃,以臺灣民俗史源、民間文學、古典文學為中心展開。如「桃花女鬥周公故事發展之軌跡」、「臺灣文學之勸孝歌研究」、「清代八股文及試帖詩研究—以江上蓉作品為例」、「孟子的通假字補遺」等。   2000年開始,邱春美的研究計畫漸漸轉向「六堆」這一客家專題。她為教育部、客家委員會等機關主持以「六堆」為主題的計畫多達近二十項。其中有「早期的清代六堆文士之詩文研究、「六堆客家社會之發展與變遷研究」、「六堆邱國楨之情詩研究」、「六堆作品<<邀功紀略>>有關林爽文事件之詩文探討」、「六堆客家演藝團體之歌謠研究」、「六堆客家敬字文化之詩文聯研究」、「六堆客家攝影與劇本賞析、六堆上庄、下庄之藝文比較研究─寺廟文學為例」、「六堆客家之宗祠文學研究--以堂號、門對、棟對為例」、「六堆地區民間收藏文獻計畫」等,研究興趣自六堆的純文學內容漸漸發而廣大,至於民俗和生活多方面。除了「六堆」專題,邱春美還主持其他客家相關的專題研究計畫,如「客家童蒙視野中的雜字謠探討」、「客家美食之文學研究」、「客家文學與文化研究」等。   2001年,邱春美進入輔仁大學中文所,並於2004年獲博士學位。畢業後進入大仁科技大學任教。由於教績優異,被校方評為優良導師、遠距教學績優教師。      2006~2007年,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籌備且試營運,邱春美為之參與並主持了「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多媒體館-認識六堆活動展委託專業服務案文案」、「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試營運期間遊客滿意度調查研究」兩個項目。   目前邱春美擔任大仁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副教授,大仁科技大學客家研究中心主任和校內「話劇社」、「校刊社」指導老師;並在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邱春美作為一個中文科系出身的教授和學者,不僅能以優異的成績完成教學任務,並且致力於客家文化課題的各項研究,以長期認真嚴謹的工作為客家文化的整理、保留和繼承奉獻著自己的心力。 1997 「桃花女鬥周公」故事發展之軌跡 教育部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計畫主持人 邱春美 1998 臺灣文學之勸孝歌研究 教育部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計畫主持人 邱春美 2000 清代六堆文士之詩文研究 國科會(NSC89-2411-H-127.002)計畫主持人 邱春美 2000 清代八股文及試帖詩研究以江上蓉作品為例 教育部教師專題研究計畫計畫主持人 邱春美 2001 六堆客家社會之發展與變遷研究;藝文篇之ㄧ); 六堆文教基金會(86-90年) 邱春美 2001 孟子的通假字補遺 教育部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計畫主持人 邱春美 2004 六堆邱國楨之情詩研究 教育部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邱春美 2005 六堆作品邀功紀略有關林爽文事件之詩文探討 教育部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邱春美 2006 由《世說新語箋疏》探討其女性觀 教育部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邱春美 2006 六堆客家演藝團體之歌謠研究 計畫主持人 邱春美 行政院客委會 2006 客家藝文圖書資源計畫 計畫主持人 邱春美 行政院客委會 2006 客家童蒙視野中的雜字謠探討 計畫主持人 邱春美 行政院客委會 2007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試營運期間遊客滿意度調查研究 梁仲正、邱春美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2007 「祖堂密碼–互動書籤」展區之文案撰寫擔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之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多媒體館-認識六堆活動展委託專業服務案」文案 撰寫主持人邱春美 2007 六堆客家攝影與劇本賞析 六堆風雲雜誌社 主持人 邱春美 2007 客家文學與文化研究 文津出版社 主持人 邱春美 2007 客家美食之文學研究 社團法人六堆文化研究學會 主持人邱春美 2007 六堆客家社區藝文研究 客委會 主持人邱春美 2007 客家藝文圖書資源計畫 客委會 主持人邱春美 2007 教會在六堆地區之發展與變遷 教育部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葉香秀、邱春美 2007 六堆客家敬字文化之詩文聯研究 教育部教師專題研究計畫 邱春美、許登芳 2008 六堆地區民間收藏文獻計畫 六堆文化研究學會 邱春美 參與長治鄉調查研究 2008 六堆客家之宗祠文學研究--以堂號、門對、棟對為例 邱春美、黃森松、許登芳 行政院客委會獎助計畫 2008 六堆上庄、下庄之藝文比較研究─寺廟文學為例 邱春美、黃森松 行政院客委會補助計畫 2008 文學與文化系列講座 邱春美、林爵士 行政院客委會補助計畫
蔡梅發   已故的著名採茶戲班戲老師和戲導演蔡梅發,1890年代生,演戲是四平底,主要教採茶戲和歌仔戲。他是很多老一輩著名客家戲藝人的老師,如張有財、林金枝、楊禮章、謝桂香、吳勉、林震蘭等。   蔡梅發最早是在外臺戲班「小榮鳳」的囝仔班學的戲,後來在「大榮鳳」和「新錦鳳」當前臺演員。「大榮鳳」是桃園中壢的四平戲班,是目前可考第一個進入戲園商業演出的四平戲班。蔡梅發在「大榮鳳」演的是大花臉,又稱蔡梅花。當時同班的有不少知名藝人,如徐金舉、阿對、阿雪、巫德明、歐運和、阿英姨、王英、大侉林、鳳嬌、阿榮、大侉真、鄭長庚等人,蔡梅發在「大榮鳳」累積了演出經驗和技巧。他在「新錦鳳」的時候專演小生。   三十歲之後蔡梅發長期受聘於客家戲班當戲老師,教授採茶戲、歌仔戲的各種身段、唱腔甚至拉絃。目前可考的資料有,其一,張有財和林震蘭在「勝春園」學戲的時候,戲老師都是蔡梅發;其二,曾先枝1950年入「新聖園」歌仔戲班,在戲班教戲的老師是蔡梅發,曾先枝跟著他學習身段、唱念、拉絃等前後場;其三,謝桂香約1955年進入「新永光歌劇團」學戲,戲老師是蔡梅發;其四,吳勉1957年進入「新永光歌劇團」學戲,師從戲先生蔡梅發,學習刀槍、走馬、跳臺等身段動作和山歌、採茶的唱腔。   根據謝桂香的回憶,蔡梅發什麼角色都會做,做什麼都很像。他還能演新劇, 演牛頭、癲狗,人家看到會怕。但是他不是京劇出身,不太會演京戲。吳勉說蔡梅發每天早上都要教戲,要做拗腰,雜腿等基本動作,下午就做內臺,小孩子也要上臺演小角色練膽量。   蔡梅發一直在客家戲班當戲先生教戲教了三十年,最後待的戲班是「新永光歌劇團」。1960年代開始,內臺戲班漸漸沒落,之後他就沒有再教戲了。 採茶戲、歌仔戲、唱腔和拉絃
葉國道   葉國道是日治時代最有名的京班「廣東宜人園」歷任班主之一。   「廣東宜人園」最早是廣東戲班,在民國初年即已活躍。當時的班主楊梅壢庄人范姜新露用綁約的方式,集合了幾十個漂亮的女孩和男孩,請了幾位有名上海京班戲師父張玉順、金有倫、科振奎等來教戲。「廣東宜人園」遂改演京戲,不久後就以能演全本的《狸貓換太子》、《三國誌》等劇目而聞名。   葉國道繼任「廣東宜人園」的班主,但此戲班於1941年一度解散。葉國道於是與人另組戲班「勝美園」,將原「廣東宜人園」的部份演員和戲老師也帶入「勝美園」,改演客家採茶戲,還兼演京劇及歌仔戲。戰後,「廣東宜人園」復班,改名為「宜人園」,以合股的方式經營,班主還是葉國道。這樣,葉國道同時整兩個戲班。1946年,「宜人園」又更名為「宜人京班」,班主改為李榮興,葉國道且於1948年退出「宜人京班」的所有股份,專心經營「勝美園」。葉國道退出「宜人京班」後,由於受到本土戲劇的衝擊,該班經營漸漸困難,後於1961年散班。   「勝美園」有陣容強大的固定班底,包括戲老師那老師,以及著名演員白毛枝、李國雄、葉黃李妹、葉雲保夫婦和葉國道的養女葉香蘭等。   葉國道念及自己老邁,遂將「勝美園」交給兒子葉佐凱整班演出,在全臺各地戲院唱內臺戲。   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從第一屆開始,很少有客家戲班參加,因為沒有客家戲曲的比賽項目。但是由於不參加比賽就會失去經營資格,客家班也開始參加比賽,主要是參加歌仔戲的比賽。1956年第五屆地方戲劇比賽歌仔戲組,楊梅「勝美園」拿下當年度歌仔戲組冠軍,演出劇本《光武中興》還拿下最佳劇本獎,令人跌破眼鏡。 《狸貓換太子》、《三國誌》等
林榮煥   「客家採茶戲」是一種在臺灣客家聚居區域流行的傳統戲曲劇種,最早的內容以「茶文化」為主,包含了大量「四縣腔」客家山歌和舞蹈,主要角色為「丑」和「旦」。清末時採茶戲為小戲,有「採茶唱」、「相褒」等演出方式,後來由於受到四平戲和亂彈的衝擊,方借鑒了其他劇種的優點而改良發展為大戲。故客家採茶戲根據歷史發展的過程,分為前期的「三腳採茶戲」和之後的「改良採茶大戲」。目前還不能確定,三腳採茶戲是自大陸客家區域由何阿文傳入的還是在臺灣自己發展出來的。但是根據已知的早期三腳採茶藝人師承關係的回溯,最後全都指向何阿文一人。曾先枝曾說,何阿文曾經好幾次往返中國大陸帶回很多傳本。所以何阿文被譽為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人。   何阿文還有五個重要的徒弟:卓清雲、何火生、梁阿才、阿浪旦和阿才丑。卓清雲將三腳採茶戲傳給兒子莊木桂。可惜莊木桂聲音不好聽,成為知名的拉絃手,但是他會教,後來傳了幾個徒弟,其中就包括林榮煥和徐進堯。   林榮煥先生從1999年起,連續數年較指導新竹縣客家三腳採茶戲發展學會霓雲社客家三腳採茶戲團的學員們排練客家三腳採茶戲的「十大齣」。現在大多數採茶戲藝人都只能演出零星的幾齣三腳採茶戲,像這樣全本的演出非常少見。這「十大齣」包括《上山採茶》、《挷遮尾》、《糶酒》、《酒娘送茶郎》、《賣茶郎回家》、《討茶錢》、《十送金釵》、《問卜》、《桃花過渡》、《夫妻相駁》。   林榮煥先生已經七十多歲了,依然過著白天打小工,晚上去教三腳採茶戲班的生活,孜孜不忘於三腳採茶戲的傳承。林榮煥唱起三腳採茶戲來,聲音相當具有地方本土味,頗具鄉土感染力。他的三腳採茶戲大部分沿用師傅的真傳,但也有自己順應時代審美趣味的改變而作的小小改良,具有他自己獨特的歌唱風格。(目前已退休) 擅演三腳採茶戲、客家山歌演唱 表演曲目 《上山採茶》、《挷遮尾》、《糶酒》、《酒娘送茶郎》、《賣茶郎回家》、《討茶錢》、《十送金釵》、《問卜》、《桃花過渡》、《夫妻相駁》等。 1、竹東山歌比賽冠軍。 2、2008年參加客家電視臺「鬧熱打擂臺」等獲擂臺主。
徐進堯   「客家採茶戲」是一種在臺灣客家聚居區域流行的傳統戲曲劇種,清末時採茶戲為小戲,受到四平戲和亂彈的衝擊,方借鑒了其他劇種的優點而改良發展為大戲。採茶戲根據歷史發展的過程,分為前期的「三腳採茶戲」和之後的「改良採茶大戲」。但是根據已知的早期三腳採茶藝人師承關係的回溯,最後全都指向何阿文一人,所以何阿文被譽為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人。   何阿文還有五個重要的徒弟:卓清雲、何火生、梁阿才、阿浪旦和阿才丑。卓清雲將三腳採茶戲傳給兒子莊木桂。可惜莊木桂聲音不好聽,成為知名的拉絃手,但是他會教,後來傳了幾個徒弟,其中就包括林榮煥和徐進堯。   徐進堯,新竹縣人,畢業於新竹師專國校師資科音樂組,1978年曾獲得臺灣區音樂比賽拉弦類國樂器獨奏第三名,而後在國小任老師、主任,2000年起擔任校長職務。由於對傳統藝術的強烈興趣,他孜孜不倦於學業,又先後進入臺灣教育學院輔導系、彰化師大輔導研究所和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學習。2006年6月,徐進堯先生以碩士論文「龍鳳園戲劇團研究-─兼論臺灣客家採茶戲的發展與演變」畢業於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並獲得碩士學位。   1999年11月14日,徐進堯於新竹縣竹東鎮創立了「新竹縣客家三腳採茶戲團」,目標是將師父傳給自己的客家三腳採茶戲,以結合傳統與創新的形式推廣並且傳承下去。戲團目前有團員20多人,常常參加各種活動和演出,並且應邀至國外公演,和當地的文化團體進行交流活動,將原汁原味的客家三腳採茶戲傳播到世界各地。該團成立十餘年來,常常參與客家文化活動和比賽,使民俗戲曲和客語教學相結合,擴大客家文化的影響力。 1981年,「南胡小輯」 1984年,「客家三腳採茶戲的研究」 2001年,「客家三腳採茶戲CD專輯」 2002年,「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與客家採茶大戲」 2007年,「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第一集DVD 1978年,臺灣區音樂比賽拉弦類國樂器獨奏第三名
李盛發 屏東縣內埔鄉東勢村人李盛發,早年畢業於臺東師範學校。他服務於國小教育四十多年,其中先後在霧臺鄉阿禮國小、廣興國小、光春國小、萬巒國小與內埔國小當校長共計二十四年。 李盛發一慣以繼承和推廣客家文化為目標。於萬巒國小校長任內時,他把萬巒國小做為客家母語教育的示範國小。作為一名客家語文研究專家,他經常投入各種資源於客語文化的推廣,並且參與研究組織編寫了大量客語教材和有聲書籍。1992年他主辦「屏東縣第一屆客家節」,在客家鄉親的通力合作下,各類表演和展示均獲好評,獲得蘇縣長的大力表揚。2000年李盛發因病退休,痊癒之後更是積極從事於各項客家母語和文化的推廣活動與工作,現任「李文古歌劇團」團長、行政院客家委員諮詢委員、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語能力認證基本詞彙初級/中級/中高級編輯委員、內埔燈籠花社區協進會常務理事和六堆文化研究學會顧問暨出版編審委員,職務很多,日常事務繁忙。 而「李文古歌劇團」也是李盛發於客語表演藝術上的一個創舉。李文古是明末清初的一個廣東人落第秀才,玩弄筆墨兒戲考場,生性聰明機智,玩世不恭,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有趣傳說。這些故事隨著客家移民來臺而廣泛傳播,也為客家說唱戲曲編撰成長篇笑科劇作品,在客鄉流傳。 作為口傳文學的李文古笑科劇,實為推廣母語和客家戲曲的好教材。李盛發有感於李文古笑科劇的感染力,將三十多位同好集合起來,改編和練習「李文古的故事」,經過他的詮釋,詼諧逗趣的說唱戲中人鮮明活躍地出現在觀眾面前。試演成功後,李盛發於2003年5月正式登記組成「李文古歌劇團」,一個集歌唱、舞蹈、戲劇於一身的新型歌劇團,目標是把客家說唱藝術推廣到臺灣各社區,且能在國際舞臺上演出,進行客家文化和異國文化的交流。「李文古歌劇團」表演的節目計有三十多齣,以戲劇為主,歌唱、舞蹈為輔。 長年致力於客家語言和文化的推廣工作,李盛發獲得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李盛發心中只有一個願望,就是濃濃的客家鄉音好似載舟,載著客家文化駛向更深遠的歲月中去。 【個人出版著作】 客家話讀音同音詞彙(屏東縣政府出版)1997年1月 客家話諺語、歇後語選集(安可出版社出版)2000年6月 屏東縣客家話讀本一、二冊(屏東縣政府出版)1992年4月、1993年 古文客讀(屏東縣政府出版)2004年8月 籌劃演出 1.全國巡迴演出達84場次。其中2004年11月、2005年11月、2006年11月於花連縣,2005年9月、2006年9月於高雄縣,有DVD將成果函報客委會。 客家電視臺錄影,屏東縣竹田驛站及元坩文物館。
劉金英   內臺戲時代的旦角劉金英女士生於1936年,苗栗人氏。十八歲進入「小美園」開始學戲,專攻旦角。當時的「小美園」演京劇,也演採茶戲,能演出全本《三國誌》和《封神榜》。劉金英在「小美園」遇見了後來的丈夫著名樂師鍾燕飛先生,兩人於數年後結婚。二十多歲時劉金英進入葉國道整的「勝美園」學戲演戲,「勝美園」是內臺戲班,在全臺各地戲院公演,主要演客家採茶戲,還兼演京劇及歌仔戲。之後劉金英改搭大姑葉丹妹成立的內臺戲班「勝拱樂」。   民國四八、四九年,電影和歌舞臺興起,內臺戲便開始沒落了。電臺賣藥時期,鍾燕飛夫婦也下鄉賣藥,那時候組五、六人的小戲班,演出小戲齣的三腳採茶戲,如《張子破官》、《乞米養狀元》、《王懷義買阿爸》、《雪光歸天》等,角色包括阿旦、小生、苦旦,還有一司鼓、一拉絃;不用換裝,上個淡妝就唱戲。賣藥的利潤很高,所以很多藝人都去做,夫妻檔的也很多,比如陳振學夫婦、曾先枝夫婦。下鄉賣藥的這種小戲非常辛苦,但收入還不錯,故此劉金英、鍾燕飛夫婦一賣就是十多年。   電視於五十一年出現,對客家戲劇界而言又是一次很大的衝擊。劉金英隨丈夫一起加入「隆發興」,演了十年外臺戲。之後夫妻二人又一起加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鍾燕飛負責武場頭手,劉金英演旦角。「榮興」幾乎是當時唯一能夠由野臺戲轉型至大型室內舞臺表演的客家劇團,常演的劇目有《借荊州》、《三娘教子》、《馬三才嫁阿母》、《古城會》、《送京娘》等;最常演出的扮仙戲是《三仙會》及《壽仙》。   1997年底從劉金英「榮興」退休至今。 表演曲目 《三國誌》、《封神榜》、《張子破官》、《乞米養狀元》、《王懷義買阿爸》、《雪光歸天》、《借荊州》、《三娘教子》、《馬三才嫁阿母》、《古城會》、《送京娘》、《三仙會》、《壽仙》等。
古蘭妹   客家戲劇界名旦葉香蘭女士1944年生於新竹縣橫山鄉,原名古蘭妹。   古蘭妹十多歲就進入「勝美園」戲班學戲,專攻旦角,也演小生,後被「勝美園」的班主葉國道收養,因而改姓葉。舊時戲班主收養女兒培養成演員的事屢見不鮮,幾乎成為組成戲班子固定班底的一種主要演員來源。養父葉國道是前「宜人園」的戲班主,「宜人園」關閉後才轉而與人合創「勝美園」。   電臺賣藥時期,葉香蘭女士曾加入苗栗中廣臺的「大中華歌劇團」,白天參加客家戲劇節目的錄製演出,晚上也隨劇團下鄉賣藥。之後她又搭過一些戲班,演出野臺戲。1986年鄭榮興教授建立「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後,邀請葉香蘭加入,後來她成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當家旦角。「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前身是「慶美園」,由鄭榮興教授的祖母鄭美妹所創,後一度關閉。鄭榮興重新建立戲班,以圖重振客家傳統採茶戲。但新的劇團不同於老的戲班,鄭教授邀請了一些菁英演員組成劇團,以「精緻、傳統」的理念為基準,將客家戲曲推入國家戲劇院,甚至到國外巡迴演出,進行國際文化交流。葉香蘭女士不僅僅常常隨團在國內外公演,還和劇團中的客家戲曲前輩們一起,長年致力於客家民謠戲曲的教學工作。   由於演出經驗豐富,嗓音嘹喨甜美,常常在戲曲比賽中獲獎,主要獎項有: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第一屆最佳主角獎、第二屆最佳導演獎、第四屆最佳配角獎(旦)。   2000年後,古蘭妹加盟「新永光」,現為「新永光歌劇團」一團的當家旦角。   葉香蘭歷年來錄製的有聲唱片有《山歌大會串》、《隨口交情歌》(月球唱片客家民謠第40、42集)、《鳳對凰》(月球唱片);《海鵝公討番鴨麻》、《過海尋夫》(美樂唱片);客家三腳採茶戲《糶酒》(水晶1995年出版)等專輯。 作品 《山歌大會串》、《隨口交情歌》(月球唱片客家民謠第40、42集)、《鳳對凰》(月球唱片);《海鵝公討番鴨麻》、《過海尋夫》(美樂唱片);客家三腳採茶戲《糶酒》(水晶1995年出版)等專輯 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第一屆最佳主角獎、第二屆最佳導演獎、第四屆最佳配角獎(旦)。
劉秀鳳   臺灣光復後,沒有了異族統治的陰雲,客家民間風俗和戲曲走向鼎盛時期。但是盛景不長,隨著電臺和電影電視的出現,現代電子傳媒進入人們的生活,部分農村也漸漸都市化,傳統的民俗文化生活更為萎縮。很多戲班經歷了從內臺戲到演外臺野戲、到最後接戲收入太少導致無法營運而關閉。到本世紀初以老牌方式經營而尚存的戲班已經寥寥無幾,而且普遍出現老人家演戲給老人家看的現象。傳統戲曲如何在民間走下去是個普遍又嚴峻的問題。   有趣的是,在這樣不容樂觀的局勢下,2003年卻有個客家小戲班在竹北創立,它就是「新樂園戲劇團」,而創立者還是個六年級的小女生,她就是劉秀鳳。   看一下「新樂園」創立後的短短幾年間,已經榮獲了好幾項殊榮,如2005年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徵選為客家戲曲優良團隊、2006年獲新竹縣文化局扶植團隊、2006年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徵選為客家戲曲優良團隊、2007年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徵選為客家戲曲優良團隊…   劉秀鳳是怎麼做到的介幾年來「新樂園」不僅沒有萎縮,還漸漸壯大,越來越顯現出活力。一切都源自一顆喜愛傳統戲曲的心。   劉秀鳳不是藝人出身,沒有唱過戲也沒拉過弦,她本是個從元培醫專畢業的醫護人員。從小就喜愛傳統戲劇的她,看著戲班子漸漸沒落,十分擔憂。她了解新生代的生活方式,認為戲班的演出模式需要因應時代的生活而轉型。於是在創立「新樂園」之初,她就確立了劇團要以「精緻化」、「劇場化」、「多元化」為目標發展。   現在的「新樂園」老、中、青俱備,一來可以留住老觀眾;二來可以讓老演員將民間互動演出的靈活經驗傳承給青年學院派演員;三來也可以吸引年輕族群的觀眾。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一個具有「在地的」、「民間活力」傳承精神,且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型劇團。   「新樂園」不僅參加各種演出活動,到電視臺錄製節目,還積極展開戲曲人才培育計畫。劉秀鳳還把自己十歲的兒子郭亦維也培養成一個樂手,擔任後場鑼鈸手的演出。   在「新樂園」的舞臺上,從三腳採茶戲、改良大戲到自己編排的新戲都透露著客家戲的原味,讓觀眾看得投入又忘情。
陳居順   1959年,臺灣電力公司的電線桿慢慢延伸至濱海和山區,電力傳播媒體開始進入普通人的生活。1960年代大多數人都愛聽電臺,有能力買收音機的一定要添置一臺,也因此興起了很多電臺。像苗栗中廣臺、新竹臺聲電臺等等。後來很多電臺和藥商合作,藥商組織戲班幫電臺做節目,電臺就拿時間給藥商做藥品廣告。這樣一來一去都賺很多錢。   苗栗中廣臺主要是和大中華製藥廠的老闆合作,當時的大中華戲班是最有名的賣藥劇團,還時常公演,很多著名藝人都曾經加入過。而和竹南天聲臺合作的戲班則是「牛車順歌劇團」,曾先枝、莊玉英等知名藝人曾搭過此班。   號稱牛車順的團長名字叫陳居順,是閩南人氏,最早他是從事駕駛牛車的工作,所以被稱為「牛車聲」,而「牛車順」則是「牛車聲」的諧音。以前鄉間的基礎建設水準很低,連碎石路都沒有,常常只有連接著「牛車路」,是趕牛的車子常常經過而壓出的泥路。陳居順早年拜師學了三腳採茶小戲,而「牛車順歌劇團」存在的年頭比電臺賣藥時間還要早個幾年。1950年代末,「牛車順歌劇團」常常在大湖鄉地區的小劇場做小型公演,看的人很不少,由於接近湖口營區,很多阿兵哥閒暇時也愛來這看戲。   電臺賣藥時期,陳居順便成了中盤商,一邊向藥廠批發中藥品,一邊經營歌劇團,在竹南天聲臺錄製採茶戲和歌仔戲節目。當時戲班子白天錄節目播放,晚上就下鄉間演三腳採茶戲,演戲的中間都會穿插各種妙口生花的藥品廣告,賣藥的利潤演員都可以分紅。「牛車順歌劇團」分唱歌仔戲的歌仔戲班和唱採茶戲的客家班,規模不小,錄音還要分批。當時民間娛樂少,每逢賣藥都會興起一堆熱鬧,很多愛看戲或者看熱鬧的人都會聚集起來,生意於是非常好。演員領月給,薪資是每月六百,加上下鄉去做戲賣藥,一個月可以賺兩千五百元左右,算是薪資優渥。「牛車順」也做「齣仔戲」,是像連續劇一樣要連演很多的採茶戲,下午、晚上各一齣,演一段時間,戲布簾就會放下來開始做賣藥廣告,大家愛看戲,賣藥生意就自然好。陳居順賺了很多錢,「牛車順歌劇團」被稱為一代賣藥天團。   但是賣藥熱沒有持續很久,劇團發生命案,陳居順被抓去關了十五年。出獄後他重整「牛車順歌劇團」,但是已經是個小戲班了,甚至後來還改演過雜技。陳居順後來還賣過錄音帶。當年的榮景不再,老戲迷們現在只能在電臺的懷舊節目中聽到「牛車順」當年錄製的節目了。 「牛車順歌劇團」班主
鄭榮興   民國四、五十年代是客家音樂戲曲的興盛時期,大大小小的八音班、戲班常穿梭於各種喜慶廟會的場合。鄭榮興先生就是出生於這段客家音樂戲曲文化在民間尤其活躍的時期。   作為傳統的客家音樂戲曲家庭,鄭榮興從小就深受客家音樂薰陶,跟隨祖父母學習各種民族樂器,包括嗩吶、二絃、揚琴等,五、六歲就開始跟隨祖父的陳家八音團演出。由於音樂天份出眾,鄭榮興成年後的學習取向都是以音樂科系、音樂研究所為目標,甚至遠赴法國巴黎第三大學東方語言學院博士班深造。留學歸國後,鄭榮興開始致力於推廣客家戲劇,他的恩師許常惠教授成立了「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因緣聚會要榮興回家鄉邀請舊時的慶美園成員重組「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參加臺北市藝術季演出造成轟動,因此獲頒八音與客家戲兩項薪傳獎的殊榮。   早期政府對客家民間傳統文化還不曾有保存上的規劃,當時的文建會對於客家傳統戲曲也沒有任何補助款項,但鄭榮興先生已先於當局,自覺地開始重振八音與採茶戲計畫。「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在各地演出獲得迴響後,他便想趁勢開班授徒,卻獨缺資金。在他與許多關心客家文化人士的極力爭取下,文建會才同意客家採茶戲的藝生傳習計畫,也因此培育出上百位優秀的藝生,得以在國家劇院與各地巡迴演出。除此之外,鄭榮興亦投入各類客家民間音樂的演化和發展的研究工作,此類著作有《臺灣客家八音的變遷》、《苗栗縣客家戲曲發展史》、《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研究》、《臺灣客家改良戲音樂初探》、《臺灣客家音樂》、《苗栗地區客家八音音樂發展史》...等。另外鄭先生也專心於客家音樂的創作,另有多部音樂專輯作品及戲曲音樂創作作品發表。   現任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教授的鄭榮興,一直努力挽救逐漸凋零的客家傳統文化。他認為客家音樂的八音其實是很寶貴的,並且八音沒落後很多樂師失去了可生存的發展空間。鄭榮興也感慨義民祭的祭典沒能好好保存,許多客家人甚至不了解義民祭的各項祭典所代表的意義為何,如果能回復傳統,以原有的面貌並結合客家音樂與戲劇舉辨祭典活動,將會是臺灣獨一無二的珍貴傳統文化資產,對於客家文化的自我認同和發展旅遊業極為有益。而客家採茶戲因為臺灣的經濟、文化和老百姓的心理需求導向,發展成為現在的「改良大戲」,是臺灣真正「土生土長」的戲劇,與大陸的山歌劇已完全分野。鄭榮興先生期許客家文化能針對其獨特性好好規劃發展,如此將能找回民國四、五十年代的客家民間戲曲的風光,重現客家傳統風俗文化的人情趣味和生命力。 1.81年 5月 民族音樂叢書畫(第三輯)---潘玉嬌的亂彈戲曲唱腔 2.83年 3月 臺灣客家戲劇的現況與展望(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3.86年 8月 民族音樂叢書畫(第八輯)---邱火榮的北管後場音樂 4.87年 4月 淺談臺灣客家採茶戲之「棚頭」(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 5.87年 4月 臺灣民俗技藝之美(三臺灣客家的音樂 6.87年 6月 客家戲曲身段教材(基礎身段篇) 7.87年 7月 論文「羅生門演出的話」 8.88年 1月 論文「從傳統走來」 9.88年 5月 論文「臺灣北部客家八音的變遷─從陳家八音班的家族記憶與個人經歷說起」 10.88年 5月 臺灣客家八音的變遷 11.88年 6月 苗栗縣客家戲曲發展史/田野日誌、論述稿 12.88年 6月 客家三腳採茶戲身段教材(旦角身段基礎篇) 13.88年 6月 論文「重燃戲曲教育的聖火」 14.88年 9月 彈音論樂-客家音樂的「管路」與「線路」(音樂演出與音樂研究學術會議論文集) 15.89年 1月 民族音樂之傳承與推廣 16.89年 4月 苗栗地區客家八音音樂發展史:由苗栗陳慶松家族的民俗曲藝探討之「論述稿」 17.89年 4月 客族曲藝--苗栗地區客家八音音樂發展史:田野日誌 18.89年 10月 臺灣北部客家八音的包容性 19.89年 12月 臺灣採茶小戲及其特色 20.89年 12月 客家戲基礎唱腔選 21.89年 12月 客家三腳採茶戲選讀 22.89年 12月 客家大戲選讀 23.90年 2月 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研究 24.90年 8月 論三腳採茶戲十大齣(客家文化月) 25.91年 2月 傳統音樂之美 26.91年 7月 臺灣客家改良戲音樂初探 27.91年 7月 論文「開創戲曲教育的新天地」 28.91年 7月 論文「巴黎第三大學,索邦學術研究核心」 29.91年 10月 傳統客家歌謠及音樂系列(採茶腔、山歌腔、小調、客家八音、客家亂彈戲曲唱腔) 共五輯 30.92年 3月 論文「百年歌仔新風貌」 31.92年 9月 論文「臺灣歌仔戲藝術教育—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歌仔戲科概況報告」 32.92年 10月 客家三腳採茶戲十齣共五輯CD 33.92年 12月 鄭榮興音樂專輯(壹、客家八音系列;貳、嗩吶唱歌仔戲)共二輯CD 34.93年 1月 論文「劇場藝術的宏觀視野」 35.93年 5月 臺灣客家音樂 36.93年 9月 臺灣傳統戲曲 37.93年 10月 客家電視臺人才培育與節目品質管理(以傳統戲曲表演人才培訓為例) 38.93年 12月 鄭榮興音樂專輯(參、客家八音系列;肆、嗩吶唱歌仔戲)共二輯CD 39.93年 12月 傳統客家戲曲《錯冇錯》(上、下兩集) 40.93年 12月 臺灣客家族群史【學藝篇】 41.94年 12月 「從苗栗發聲」專輯音樂CD採茶大戲篇客家《郭華郎買胭脂》戲曲(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42.94年 12月 鄭榮興音樂專輯(伍、客家八音系列;陸、嗩吶唱採茶戲)共二輯CD 43.94年 12月 傳統客家戲曲《大宰門》(上、下兩集) 44.95年10月 論文「臺灣戲曲學院成立‧傳統戲曲教育啟新頁」 45.95年12月 鄭榮興音樂專輯(柒、客家八音系列;捌、新三仙會)共二輯CD 46.95年12月 傳統客家戲曲《人魚傳說》(上、下兩集) 47.98年 4月 論文「從臺灣戲曲學院到一般學校培育學生藝術專長芻議」 1.「76年,分別獲得教育部頒發「民族藝術薪傳獎」音樂類及戲劇類獎項 2.81年,分別獲得教育部頒發「民族藝術薪傳獎」音樂類及戲劇類獎項 3.81年,獲教育部頒發社會教育有功人員「參等教育文化獎章」 4.84年,獲教育部頒發「保存發揚客家文化深具貢獻獎」 5.88年,獲全美客家臺灣文化基金會及北美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頒發「一九九八年客家臺灣文化 獎」 6.88年,獲美國加州政府教育局頒發「教育文化交流貢獻獎」 7.89年,以「苗栗縣客家戲曲發展史」圖書二冊獲行政院新聞局頒發「金鼎獎」藝術生活類獎項 8.92年6月,獲教育部九十二年度優秀公教人員(機關首長) 9.92年,獲行政院新聞局金曲獎入圍 10.93年,獲行政院新聞局金曲獎入圍 11.94年8月5日,獲行政院謝長廷院長頒發戮力推動客家事務、發揚客家文化感謝狀 12.94年8月7日,獲陳水扁總統頒發教育百人團獎座 13.97年,獲行政院新聞局第19屆金曲獎入圍
范連生   日治時期曾有過一件臺灣音樂戲曲史上的重要事件:1914年日蓄唱片公司臺北出張所的岡本太郎先生,邀請北部客家藝人共十五人遠赴日本東京錄製唱片,歷時數年,錄製共59張客家曲盤,包括八音、北管、山歌小調、三腳採茶戲、改良採茶戲等,留下珍貴的資料。而這臺灣第一代赴日錄音的十五位表演者的名單中,有一位范連生,出自著名的關西「范家八音」(即現在的「關西祖傳隴西八音團」)。   當時日本人並不很分得清楚閩南話和客家話,這些客家曲盤中也混有一些閩南戲曲,如「點燈紅」,就是一張閩南車鼓陣的唱片。車鼓表演是由丑和旦表演的歌舞,兩人互相對答,即興演出,有鼓樂伴奏。這張「點燈紅」一開頭就用閩南語唱道:「正月點燈紅,點阿點燈紅……」。參加錄製的藝人是林石生、范連生、何阿文、何阿添等。   范連生是八音高手,也能唱採茶戲。目前可見他參與錄製的作品有《一串蓮╱大開門》(八音)、《茶郎歸家(上)(下)》(傳統的三腳採茶戲)、《懷胎╱小開門》、《高山流水╱二錦》、《緊通╱大五對》、《漢中山╱十八摩》、《開金扇╱黃金娘》、《九連環╱算命歌》、《大開門舊╱十八摩》、《盤茶頭(上) (下)》、《海棠山歌對(上)(下)》、《八角日落(上)(下)》、《三仙會(上)(下)》(北管)、《病子歌(上) (下)》(山歌小調)、《相罵歌(上) (下)》、《三伯英臺(其一)~(其四)》、《小調╱五更鬧╱彩連歌》(山歌小調)(日蓄飛鷹)…等專輯。   赴日錄音歸來以後,范連生沉寂了一段時間,直到弟子的「范家八音」1939年在美樂和勝利唱片錄音,才又復聽見他出現在唱片中。 作品 《一串蓮╱大開門》(八音)、《茶郎歸家(上)(下)》(傳統的三腳採茶戲)、《懷胎╱小開門》、《高山流水╱二錦》、《緊通╱大五對》、《漢中山╱十八摩》、《開金扇╱黃金娘》、《九連環╱算命歌》、《大開門舊╱十八摩》、《盤茶頭(上) (下)》、《海棠山歌對(上)(下)》、《八角日落(上)(下)》、《三仙會(上)(下)》(北管)、《病子歌(上) (下)》(山歌小調)、《相罵歌(上) (下)》、《三伯英臺(其一)~(其四)》、《小調╱五更鬧╱彩連歌》(山歌小調)(日蓄飛鷹)…等專輯。
陳寶蓮   民國五十三年,客家民謠研習會和中廣苗栗臺在苗栗縣立音樂臺聯合舉辦了「第一屆山歌、客家民謠比賽大會」。這場劃時代的歌唱比賽,現場觀眾數萬,盛況空前。之後一時間造成了山歌比賽熱,很多地區都舉行了大大小小的山歌比賽,出現了很多山歌冠軍和好手。陳寶蓮即是1960年代在竹東的山歌比賽中獲得過冠軍的女歌手。   陳寶蓮是1940年代出生於新竹北埔的客家人。在獲得冠軍後不久,她加入了竹東人成立的「竹東後備軍人客家民謠隊」,主要成員都是竹東山歌比賽優勝者,當地一些有名的山歌好手都有參與,如彭登科、徐木珍、魏勝松、黃榮泉等,有的歌手同時也是著名樂師。歌謠隊在全省的客家庄巡迴演出,所到之處大受歡迎。   成立於1959年的月球唱片公司是客家歌謠出版界的主力廠商,老闆是閩南人,主要出版的有聲產品包括國語流行歌曲及傳統之南管、北管、八音等。客家山歌熱延燒之後,月球唱片看到客家歌謠唱片市場的潛在利潤,在1975~1981年間,推出客家音樂相關的唱片一百多張。內容包括山歌和三腳採茶戲、改良採茶戲,大多賣得不錯。山歌唱片的部份,很多都是找當時熱門的山歌比賽冠軍和好手們錄製的,陳寶蓮也是其中之一。      月球唱片公司出版的客家民謠系列裡即有陳寶蓮的作品,如《青春桃花開》、《十想無錢歌》(客家民謠第57、59集),還有之後出的「客家歌仔戲」系列,陳寶蓮參加錄製的有《老山歌》、《相罵歌》、《相褒歌》、《十勸郎歌》等專輯。另外愛華唱片也為陳寶蓮錄製過作品,如《才女寶蓮會木珍》、《談情交情唱愛情》(客家民謠第5、8集)。 作品 《青春桃花開》、《十想無錢歌》(客家民謠第57、59集),還有之後出的「客家歌仔戲」系列,陳寶蓮參加錄製的有《老山歌》、《相罵歌》、《相褒歌》、《十勸郎歌》等專輯。另外愛華唱片也為陳寶蓮錄製過作品,如《才女寶蓮會木珍》、《談情交情唱愛情》(客家民謠第5、8集)。 1960年,在竹東的山歌比賽中獲得冠軍
彭阿增 彭昌增別名彭阿增,因時人多稱呼其為「彭阿增」;又別名「范阿增」,因戶籍謄本誤繕為「范阿增」,後彭昌增後代於鳳林鎮公所工作時,又把彭姓回歸做范姓。 彭昌增之母陳細妹原為彭家童養媳,因未嫁而其未婚夫已卒,故招贅范琳健。范琳健與陳細妹育有四子,彭阿增為其長子。范氏祖先在大陸時期及嫺習八音,遷居臺灣已七世,世世皆傳習八音。 范琳健有子四人,其中長子彭昌增、二子范揚能、四子彭昌維都學習八音,三兄弟且曾同時受邀赴日灌錄唱片。 1907年日本設立了第一家唱機唱片公司「日美蓄音器(留聲機)商會」, 1910年改名為「日本蓄音器商會」,簡稱「日蓄」,該公司同時在臺灣臺北城內設立出張所,由日人岡本先生承辦業務,此即後來的臺灣「古倫美亞唱片公司」。1908年起,臺灣報紙上已經有日本的留聲機及唱片廣告的出現。 「日蓄公司」的岡本先生,為了在臺灣推廣該公司所出品的留聲機業務,以臺灣人錄臺灣的音樂為前提下,在1914年4月帶領了林石生、范連生、何阿文、何阿添、黃芳榮、巫石安、彭阿增等15名臺灣客籍藝人赴日本東京參觀「大正博覽會」及灌錄臺灣第一批唱片的行程,15人在「大正博覽會」會場亦見識了一座大型留聲機,留下終生難忘的經驗。 第一批的第一張,便是這張一串年,也從這裡開始,揭開了臺灣唱片發展的序幕。臺灣出現的第一張唱片是客家的,這是客家人引以為傲之處。這批客家藝人為客家唱片及臺灣的唱片留下了珍貴的歷史紀錄,更為臺灣帶入留聲機唱片的時代。 這15位客家藝人共陸續錄製了59張客家曲盤(唱片),其中包括客家八音「一串年」、「大開門」 …、北管「三仙會…」、山歌小調「病子歌」、「五更鬧」…、傳統的三腳採茶戲「茶郎歸家」,及改良採茶戲「三伯英臺」…等,範疇甚廣,雖然唱片圓標僅列出7位,但依據當時報紙對此活動的報導,可知有15位藝人赴日錄音,而且全是男性。 在1914-1925年間,市面上僅有這15人所灌錄的59張飛鷹唱片而已,可見其在臺灣音樂史的重要性。 彭昌增後來搬到花蓮,聽說在那兒有教學生,好像叫彭細枸,班名印象中叫「鳳林八音班」。
林春榮   江湖賣唱藝人林春榮1930年生,屏東新埤人氏,偏名林貴水。父名林子祥,母親名林梁玉妹,家族中並無習音樂的長輩。林春榮二十歲時娶了賣藥老闆黃阿康的女兒黃阿梅,幾年後遷居苗栗。林春榮除了向岳父討教一些唱山歌的技巧,還專門拜師學藝,他的老師是有名的江湖藝人陳火添。陳火添很會唱平板調,教了林春榮很多勸世文的唱腔技巧,也傳給他一些拉胡琴的技巧。林春榮自此開始和妻子一起賣唱兼賣藥,過起跑江湖的生活。   五十年代初,電臺開始流行,幾大電臺都和藥廠老闆合作賣藥,除了做廣告之外,還組織了「大中華戲劇團」等戲班,聘請了當時很多當紅的藝人,白天在電臺錄製節目,晚上下鄉演野臺戲賣藥,因而在戲劇界興起一股賣藥的風潮。還有一些藝人自行組小戲團下鄉演戲的。但這些都不同於林春榮的賣藥賣唱方式。他和妻子黃阿梅夫妻倆以做「撮把戲」的方式,也唱些採茶小戲和勸世文,主要賣外傷藥、補藥酒、正露丸等,夫妻倆個過著這樣的賣藥生活前後共有二十五年之久。   五、六十年代,客家山歌比賽風行,林春榮也去參加了很多比賽,他嗓音高亢嘹亮,令人印象深刻,故得獎無數。當時很多唱片公司都找歌唱比賽得獎的參賽者去錄製唱片,林春榮也在列。他錄製了不少作品,主要有勸世養子歌、醒世修行歌>上下集等,近年發行的<傳統客家歌謠及音樂──採茶腔系列中亦收錄他唱的「平板」、 勸世文和說恩情。   林春榮共有七個孩子,目前孫子輩有二十多人,可謂多子多孫,現在他已經退休,住在苗栗縣三義鄉安享晚年生活。 勸世文的唱腔技巧以及胡琴
黃清雲   自廣東省來臺的客家先民將北管帶入臺灣以來,民間自己組織起來的北管社團就伴隨著民俗活動而普遍存在。在開發較早的區域,伴隨著廟宇的興盛而組建的業餘北管子弟團眾多,很多社團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有固定的團址和定期的練習、祭祀、演出活動。全盛時期一個縣域即有五、六十個這類北管團體,而隨著電臺、電影、電視、電腦網路等現代傳媒的相繼出現,鄉村生活也漸漸城市化,人們的娛樂生活內容已經非常多元,傳統的戲曲表演漸漸沒落。目前仍有持續在活動的民間北管子弟團也非常少見了。   桃園市的北管子弟班「鈞天社」的歷史即非常悠久,早在1899年就已創立,目前的社長是黃清雲先生。   黃清雲生於民國二十四年,年輕時向林青山學習北管。他很早就加入了「鈞天社」,從前任社長蔡棋手上接下這個子弟班。「鈞天社」最早是徐朝金與徐阿炎發起組織的,創立的目的是為了景福宮的慶典活動,因此「鈞天社」的活動都設在景福宮內部。黃清雲接下「鈞天社」後,長期擔任社員的北管教學工作。目前社員有一百多人,平均年齡在五十歲,有老齡化的現象。每天晚上社館都有開放給社員練習,而每天只要有社員來,黃清雲都會教。民間的北管活動漸漸減少後,「鈞天社」的演出也不再包括前場部份,黃清雲也不再教北管唱腔了。目前的社員練習內容都僅限於樂器的演奏。黃清雲教的曲牌有《三仙》、<鬧虎彩>、<慢風入松>、<緊風入松>、<浪淘沙>、<月眉詞>、<普天樂>、<雙鳳記>、<玉芙蓉>、<金葫蘆>、<大甘州>、<甘州歌>、<尾犯詞>等。   現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七日迎「景福宮」開漳聖王、三月三日中壢慶典、六月二十四日西秦王爺聖誕、七月十四日放水燈遊街、十一月二十六日水醮,黃清雲都會帶著社員,把老一輩熟悉的北管音樂再次送上街頭。 表演曲目 《三仙》、《鬧虎彩》、《慢風入松》、《緊風入松》、《浪淘沙》、《月眉詞》、《普天樂》、《雙鳳記》、《玉芙蓉》、《金葫蘆》、《大甘州》、《甘州歌》、《尾犯詞》等。
蔡晏榕   蔡晏榕是個很特別的女孩。一般演戲的場子,後場都是些男性樂師。蔡晏榕不僅僅是個後場女樂師,而且還擔任武場頭手鼓。要知道一齣戲唱的好不好,頭手鼓是個關鍵。蔡晏榕目前是「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新一代樂師中的佼佼者。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前身是「慶美園」,由鄭榮興教授的祖母鄭美妹所創,後一度關閉,1986年方由鄭榮興重新建立,以圖重振客家傳統採茶戲。但新的劇團不同於老的戲班,鄭教授邀請了一些菁英演員組成劇團,以「精緻、傳統」的理念為基準,將客家戲曲推入國家戲劇院,甚至到國外巡迴演出,進行國際文化交流。   蔡晏榕不僅僅是「榮興劇團」的後場頭手鼓,而且還是「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的樂師,長期隨團作各項民間演奏活動和純音樂演出,在年輕一輩中算是經驗非常豐富的。   蔡晏榕畢業於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的傳統音樂科,學了好幾年揚琴和中國戲劇音樂。自學校畢業後她又考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主修北管的鼓、吹。出於對傳統戲曲藝術的執著精神和濃厚的興趣,她進入榮興劇團學習後場和各種樂器的演奏,成為榮興劇團「客家戲曲人才培訓計畫」的第一期藝生。目前她除了常常參加「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和「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的演出之外,還是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客家戲科的培訓教師,也兼任「榮興劇團」的客家戲曲人才培訓教師。   在從事傳統戲曲的藝人普遍老齡化的時代,也有如蔡晏榕這樣以投身傳統戲曲藝術為樂的新一代人才,這對傳統藝術界來說,真是意味著傳承和繁榮的希望。 後場女樂師,擔任武場頭手鼓
陳德秀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招三先生肇始而開了陳家八音傳承的先河,陳家子弟每一輩皆出八音樂師,為臺灣的傳統音樂傳承輸送了大量的音樂人才。陳德秀已是陳家的八音藝術第四代傳人了。   日治時期昭和11年(1936年),陳德秀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三歲時隨著父親陳阿慶和叔叔陳阿冉遷居三灣鄉。從小時候起,家中的叔伯、來往的朋友大多數都是八音樂師,茶餘飯後的話題也都圍繞著八音團的中心展開,吹吹打打的音樂構築了陳德秀的童年生活。陳德秀自小就學習演奏一些簡單的樂器和北管戲唱腔,十二歲就參加父親所組的「八音班」,和很多叔叔一起外出表演,負責打擊樂器和唱北管戲。十五歲後才開始學吹嗩吶和拉胡琴,長期跟著八音團演出。後來電影、電視出現,現代電子傳媒入鄉,部分農村也漸漸都市化,傳統的民俗文化生活萎縮,傳統的八音市場也受到很大的衝擊。1972年陳德秀開始研習本土宗教音樂,如黑頭道士和佛教梵唄的道場音樂,之後就轉而從事道場音樂演奏。1979年,陳德秀遷居竹東鎮五豐里,之後就專門從事黑頭道士的音樂伴奏。   目前陳德秀是「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第一團的成員,常常隨團參加民間的活動和演出,還會參加國內外的八音純音樂表演,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將客家傳統特色的音樂傳遞到世界各地。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因長期積極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目前有團員共約四十多人,表演團隊目前分為二團。一團有鄭榮興、鄭水火、陳忠雄、陳接枝、徐興隆、張士峰、謝顯魁、彭玉坤、陳德秀、鄭天送等人;二團則以年輕新秀為主。
陳接枝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該團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   自1960年代起,電影電視的出現,現代電子傳媒入鄉,部分農村也漸漸都市化,傳統的民俗文化生活更為萎縮,八音表演目前僅限於廟會、喪事以及純音樂的演出。鄭榮興教授以八音藝人兼文化學者的雙重身份,長期積極從事演出實踐與社會活動,帶著「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成功轉型。目前「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不僅僅堅持接民間的場子以保持八音的民間特色,還常常在國內外的大型舞臺以純音樂表演的方式做文化交流,將客家傳統特色的音樂傳遞到世界各地。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現在已經不僅僅是家族性質的樂團,更是收納了很多外族、外姓的優秀樂師。陳家班歷年來廣為講學、四處授徒,因而學徒甚眾,其中的部分優秀者於是進入「陳家班」從事八音演奏的工作。   陳忠雄和陳連枝兄弟就是這樣加入陳家班的。陳連枝生於1958年,比哥哥小十五歲,目前住在苗栗市。開始接觸八音是因為哥哥在廟裡子弟班教學,他也一起去學習。後來連他自己也在廟裡教八音了。最開始的時候學一些北管唱腔和嗩吶演奏,但在子弟班的學習只是能學點皮毛,要真正學好八音還是要進一步研習。於是陳連枝就參加了參加過政府辦的苗栗縣立文化中心客家研習班,當時上課的老師是八音大師鄭榮興。這樣陳連枝經過長年不懈的努力,終於在八音演奏上達到了一定的水準。之後陳連枝隨哥哥加入「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一團,常常隨團四處演出。   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因長期積極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這個獎是陳家班全體藝人共同的榮譽。   「苗栗陳家班」目前有團員共約四十多人,表演團隊目前分為二團。一團有鄭榮興、鄭水火、陳忠雄、陳接枝、徐興隆、張士峰、謝顯魁、彭玉坤、陳德秀、鄭天送等人;二團則都以年輕新秀為主。 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鄭水火   在臺灣音樂世家出生的鄭水火先生,父母親為日據時期風靡一時「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團主陳慶松先生和客家採茶戲名伶「採茶美」鄭美妹女士。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成長環境,鄭先生從小就學習各種八音樂器的演奏與戲曲唱腔,如打擊樂器、弦樂器、嗩吶和北管戲唱腔...等等,並隨著父親在各地喜慶廟會到處演出。   青少年時期的鄭水火四處學習和工作,深入很多行業的基層生活。初期在家族企業之一學習焊接工藝,之後又在鐵路局與機場工作過,也曾擔任過郵差。在當時,八音班與戲班表演可謂相當頻繁,演出收入也十分優渥,加上家中人手不足,父親經常會要求他請假回家幫忙。種種壓力下,鄭先生索性辭去了工作,專心輔佐父親經營樂團與戲班。   鄭先生由於其精湛的胡琴與打擊樂器彈奏技藝,在當時人稱「頭手絃」,名號響極一時。但隨著時間流逝,八音戲劇市場逐漸萎縮,一些劇團面臨結束營業的窘境,鄭先生為了討生活也去兼任搭戲班、踩三輪車等工作,雖然從事過的副業不勝枚舉,卻始終不曾離開「陳家班北管八音團」。   鄭先生晚年時,認知到客家文化的沒落,遂開始致力於客家文化的推廣與發揚,創立了「財團法人慶美園文教基金會」,並擔任八音研習、客家戲曲人才培育與民間鄉土計劃的指導老師。在早期臺灣劇團登記執照是由教育局發照,規定登記團長須高中畢業才能通過,所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與「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才由鄭榮興先生登記為團長,但是實際運作的人皆為鄭水火先生。   鄭水火先生晚年身體狀況一直不錯,但一次親自登臺演出時忽覺頭暈,去醫院檢查發現竟已是癌症末期。西元2008年12月鄭先生與世長辭,享壽80歲。先生的辭世對客家戲曲與八音文化傳承實是一大損失。   鄭水火先生在世時領導「慶美園文教基金會」、「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與「榮興客家採茶劇團」,致力於推動客家戲曲藝術的興盛與傳承,對於後輩子弟能夠以此為借鏡,繼續傳承客家文化寄予厚望。他對客家八音北管和採茶戲等傳統音樂戲劇藝術的保留與傳承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為時人所景仰。 音樂類型 1.客家八音 2.北管戲」 樂器 1.胡琴 2.大椰胡 3.嗩吶 4.打擊
張陳相   日治時期十分有名的內臺採茶戲班「明興社」又名「張相班」,在當時屬於規模很大的客家戲班。「明興社」曾兩度停止營運,第一次發生在1930年代初,然而僅僅數年內卻又重整旗鼓,成為動輒七十餘人出演的大型內臺班。   班主張陳相是新竹新埔人,生於約1990年前後。他最初用綁戲約的方式綁了一些戲童,請來戲先生教,早期的演員男性居多。而後受到上海來的京班和歌舞班的影響,至1930年前後「明興社」訓練的少年藝人幾乎都是女性了。徐義妹即參加過當時的「明興社」,只是沒有出師戲班即已停止營運。   1936年1月24日的臺南日報有一則新聞,說榮昌座聘請新竹明興社來演。該社一行男女七十餘名,俱皆一流名優。而開演藝題各本,連續且皆俱趣味。榮昌座是當時嘉義縣的一座大戲院,建於1933年,是目前嘉義縣唯一倖存的老戲院了,在當時這種用鋼筋水泥興建的大型戲院非常難得。榮昌座請來演戲的都是非常有名的大戲班,而「明興社」的規模和水準正適合在這樣的戲院表演。當時受到上海來臺演出京班的衝擊,臺灣的戲班必須有能力演出全本「正音」京劇才更受歡迎,「明興社」、「小美園」、「新樂社」、「中明園」、「勝美園」、「勝宜園」等劇團就是當時以此更為走紅的客家戲班。張陳相整班著重於兩點:一是演員的培養要有紮實的京劇基礎,包括武戲和唱功,才能保持競爭力;二是連續齣回的採茶戲最能留住觀眾,讓人看得過癮。因而「明興社」一直巡迴於各大戲院,下午演出正劇,晚上則演客家改良大戲,分別迎合當時人喜歡正音戲和客家大戲的喜好。   「明興社」的第二度停止營運發生在日治末期。當時日本政府推行「皇民化」和禁鼓樂政策,很多臺灣戲院戲班紛紛關閉,「明興社」也不能倖免。直到戰後,張陳相又復出,重建「明興社」,仍登記為內臺戲班。1957年,張陳相帶領「明興社」作為客家戲班參加第六屆地方戲劇比賽冠軍,以《雙官誥》一劇獲得團體冠軍。 1957年,張陳相帶領「明興社」作為客家戲班參加第六屆地方戲劇比賽冠軍,以《雙官誥》一劇獲得團體冠軍。
陳玉平   著名的客家戲劇藝人陳玉平1935年生於桃園縣中壢市的戲劇之家,父親陳冉順是有名的「小榮鳳戲劇團」班主。從小就向父親學四平戲,算是四平底的藝人,後來跟著蔡梅發學過歌仔戲,主要演各種生角。   陳玉平退伍後,「小榮鳳」已經沒有在經營中,他搭後龍的「再復興」亂彈戲班。「再復興」白天演亂彈晚上演歌仔戲,陳玉平不會演亂彈,就白天跑龍套,晚上演主角武生。二十六歲時他和名伶劉玉鶯結婚,當時父親陳冉順五十多歲,陳玉平想將「小榮鳳」再整起來,卻因妻子反對而作罷,而「小榮鳳」因為沒有參加戲劇比賽而被取消牌照。   之後夫妻倆連續五年搭中壢的陳油蛙的「小月娥」採茶戲班,這一階段內臺戲漸漸沒落,戲班都接演外臺戲,且為了生存戲班之間的競爭激烈。根據請主的要求,戲班什麼都要會演,從採茶、歌仔戲、亂彈到平劇、四平戲等,甚至還要唱流行歌曲。期間陳玉平也曾入「日月光歌劇團」當戲老師,教身段表演。夫妻二人之後還和莊玉英一起入過竹南電臺的「牛順車戲劇臺」賣藥,白天錄製採茶大戲和歌仔戲節目在電臺播放,晚上隨團下鄉賣藥,既有月給薪水,還有賣藥分紅收入,獲利頗豐。在五十年代後期,夫妻倆改搭中壢陳招妹的「新榮鳳」平劇班,兩年多都在臺南演出;之後在臺北鬍鬚伯的「福星」歌仔戲班待了一年多。   六十年代他們夫妻又換搭了好幾個戲班,演外臺戲直到1994年陳玉平過世。陳玉平享年六十歲。   陳玉平和劉玉鶯有五個孩子,都在戲班出生長大。夫妻倆為了養育孩子數十年如一日,四處奔波,辛苦演戲工作。一位名伶的去世,給後代留下了記憶中杳杳未絕的戲劇之聲。 前場演員,擅演各種生角。
陳冉順   臺灣歷史上有兩個「小榮鳳」客家戲班。一個創立於日治時期,班主是名伶莊玉英的祖父王景永。他創立的「大榮鳳」、「小榮鳳」兩個戲班都是四平戲班,「小榮鳳」還有囝仔班,又稱「小榮鳳小班」,專門綁約男女兒童,請了戲老師教戲,稍一能演就上臺公演。小班培養的演員長大後很多成為後來的名角。另一個「小榮鳳」是光復後由四平戲世家出身的藝人陳冉順整的,是個外臺戲班,最初也演四平戲,後來又兼演閩南歌仔戲。   陳冉順1909年生,是新竹州中壢郡客家人,小時候曾在王景永的「小榮鳳」學戲。最初的戲班很少有女演員,一起學戲的大多數都是男孩,陳冉順長相不錯,老師便教他演小旦。光復後陳冉順和莊玉英的丈夫等組人成「十股仔班」,也稱「小榮鳳」;陳冉順擔任班主,他是最大的股東,且提供戲籠,王年枕則負責記帳。陳冉順也是請了戲老師來教囝仔班,學戲的孩子幾乎都是女性,包括了陳冉順的兩個女兒陳美珠與陳美雲,而陳冉順自己自開始整戲班後就沒有再演戲了。「小榮鳳」專接外臺大戲,演了很多年,後來常常接演「海口戲」,沿著東北海岸,在各處漁港演媽祖戲。由於信仰的關係,受到漁民的歡迎,所到之處非常熱鬧,大家都拿出食物給戲班吃,據說要吃完才有好運。   1960年陳冉順的兒子陳玉平和名伶「戲狀元」劉玉鶯結婚,婚後劉玉鶯還向陳冉順學四平戲。但那時陳冉順已經疲倦於外臺戲四處奔波的演出生活,四平戲又漸漸沒落,戲約變少。「小榮鳳」已經幾乎很少接戲演了。兒子陳玉平想將「小榮鳳」再整起來,劉玉鶯卻很反對,因為整戲班非常辛苦,陳玉平遂作罷。後來「小榮鳳」因為沒有參加戲劇比賽而被取消牌照;陳玉平夫妻也去搭別的戲班演戲。 前場演員,擅演四平、採茶和歌仔戲
楊禮章   資深客家採茶戲藝人楊禮章生於1927年,是桃園中壢人。他十歲左右就師從阿運丑、阿浪旦一起唱三腳採茶戲,行走江湖賣唱為生。阿浪旦又名吳乾應,是臺灣客家採茶戲第一人何阿文的高徒,在光復前後以演旦角聞名,故人稱阿浪旦。阿運丑也是著名的丑角演員,他的師承不詳,但是在內臺戲時代很紅。根據楊禮章的描述,他們當時唱的三腳採茶戲尚屬相褒戲的階段,這種方式常常使用在廟會中隨陣而行。楊禮章師徒的唱法,是走到一間店,就一直唱給店家和路人聽,直到有人賞錢,再繼續走唱,直到下一家店。這樣從南苗到北苗,再繞一圈下來,唱遍整個苗栗。兒童時代的楊禮章演出滿妹的角色,唱作逗趣,看熱鬧的人很多,他也因此累積了演出經驗。   楊禮章二十二三歲方進入戲班正式學戲。第一個入的戲班是「勝春園」,當時的戲老師是蔡梅發。蔡梅發是很多知名老藝人的師父,如如張有財、林金枝、楊禮章、謝桂香、吳勉、林震蘭等,楊禮章跟著他學採茶戲和歌仔戲的身段、唱腔,轉攻生、丑角。之後楊禮章又加入張陳相的內臺戲班「明興社」。當時內臺戲很風行,電影電視還沒出現,各地戲院都很風行,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很愛去戲院,很多上班族週末唯一的嗜好就是上戲院看戲。戲約很多,楊禮章跟著戲班在全臺各大戲院巡迴演出。之後他又入過「竹勝園」、「龍發興」、「永光」、「金輝社」等知名戲班,演藝生涯的後期都演外臺戲了。幾年前應弟子李永乾的邀請,楊章禮加入「龍鳳園戲劇團」。目前他在「龍鳳園」專演生角,也負責教戲。 前場演員擅演生、丑角
李育欽   著名文場樂師李育欽生於1928年,是苗栗市人。   李育欽年輕時以做工為生,二十歲進入北管子弟班學北管戲,老師是余昆鄰先生。出師後,他感到子弟班學到的很有限,又進入「東社班」、「老新興」等外臺戲班,跟著戲班東奔西走於各地演出,邊演邊學亂彈戲。   光復後內臺戲復興,李育欽進入關西的「紫星歌劇團」演內臺戲,也是做後臺樂師。內臺戲最火紅的時期,戲院的戲約以檔計,一檔十天,通常這檔戲一演完就要趕到下一個戲院準備下一檔的演出,戲班常常披星戴月地趕檔,沒睡醒就化妝,濃墨重彩地準備下一場戲。演員長年跟著戲班在各地戲院巡迴演出,有時候演到整年都沒機會回家。每齣戲的演員都很多,有時達幾十人。這樣下午演一場三小時,晚上演一場四小時,連續演十天,正好一檔戲。因為當時沒有電影電視可看,戲院很風行,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很愛看大戲。   廣播電臺賣藥時期,李育欽加入苗栗中廣臺的「大中華戲劇團」演出了十多年的客家採茶大戲。每天錄一、二小時戲,要連續做好幾個月,很多人每天按時收聽,有忠實的戲迷。在電臺上班的期間,中午現場轉播,晚上外唱野臺戲賣藥,工作比較繁忙,但是收入很多。戲班的藝人都拿月薪,晚上外出賣藥還有分紅,故此很多知名藝人也紛紛加入賣藥的行業。內臺戲沒落後,電臺也受到電視的衝擊,漸漸沒人要聽了。李育欽於是轉行作生意,大約十年都沒有演戲。1993年左右,他進入外臺戲班「新永光歌劇團一團」,專司文場,吹嗩吶拉胡弦。演出的劇目有:《吳漢殺妻》、《劉秀復興》、《斬太保》、《彭公案》、《莊子戲妻》等。 演出劇目 《吳漢殺妻》、《劉秀復興》、《斬太保》、《彭公案》、《莊子戲妻》等。
彭盛文   多才多藝,於道家、戲劇界甚至政界自在遊走的戲班主彭盛文先生,一生頗有傳奇色彩。   彭盛文是新竹縣竹東人氏,生於1944年。他從少年時代就展現出特殊的管理事務的能力和親民特質,十幾歲開始就在竹東上坪廣惠宮管理廟務。他同時還是天師派紅頭道士,屬於文道士。二十一歲開始就能主持承辦婚喪喜慶的各項儀式,至今承辦過的會場超過兩百多場。   二十四歲起,彭盛文先生開始整內臺戲院。那時內臺戲已經沒落,但是他就可以整一個露天戲院,當仲介,或者給各班尋找戲源。他也會當武場樂師,常被邀請去電臺幫忙錄製客家戲節目。   彭盛文先生二十八歲當選里長,由於深得人心,從此連續服務鄉里十八載,為鄉親們主辦各種康樂節目,請來戲班演戲。地方集會場所常常熱鬧非凡,客家戲和山歌總是時有耳聞。   1990年,彭盛文買下客家戲班「金輝社」,當時戲班已經非常難整,戲約少不說,還沒有穩定的營收,競爭激烈。藝人心裡都認為這一行已經做不久,老的老,改行的改行,下一代極少有人繼承戲劇事業。彭盛文憑藉著對傳統戲劇長年的熱愛與關切,硬是在這個時候把戲班買下來。買下戲班以後,他還投資幾百萬,給戲班買行頭、添燈光、畫佈景、弄音響,把金輝社的硬體設施整成外臺戲班中最好的。看起來血本無歸的投資彭盛文卻花得不手軟,他認為既然出於使命感決定整戲班,就要整好。於是從此,只要有演出他一定會到場,忙著打點瑣事、做武場、監督演出等等,演出品質永遠是他最堅持的部份。為了演出品質,他放棄賺更多的錢,堅決不分班演出;為了品質他跟著戲班監督整場從不懈怠;為了品質,他敢投資最好的硬體只求完美的演出效果。目前金輝社擁有固定的演員班底十多人,另有文場李文珍、劉麗華;武場何木山、李慶詮和偶爾客串的彭盛文,主要演外臺戲,演出劇目注重傳統和時代精神的結合,日唱古路,夜演新劇,以精緻和原汁原味的詼諧客家味而聞名。在第三屆「客家戲劇比賽」中,金輝社得到甲等評鑑。   彭盛文業餘時間會給人算個命、辦個法會,做點功德。他還擔任竹東上坪廣惠宮的主任委員,幾十年如一日,打點廟中事務。多少帶點神秘色彩的彭盛文似乎分身有術,他以一顆傳統和虔誠的心帶領著「金輝社」登上一個又一個滿是掌聲的舞臺。 武場樂師 第三屆「客家戲劇比賽」中,金輝社得到甲等評鑑
王莊玉英   四平戲老藝人王莊玉英1922年生於桃園中壢的戲劇之家,她的祖父王景永是「大榮鳳」、「小榮鳳」兩個四平班的班主,父親莊榮利除了幫祖父整班以外,自己也是後臺的鼓手。王莊玉英在日治時期念過三年書,但是不識漢字。十一歲時,祖父整了一個「小榮鳳」囝仔班,又稱「小榮鳳小班」,請了有名的戲先生「杏心仔旦」與他的女婿「秋林仔旦」來教,父親莊榮利就把莊玉英送去學戲。當時不僅學四平戲,還學四平的扮仙戲。學戲的幼童中莊玉英聲音最好,那時就唱《大拜相》中的皇帝,此後莊玉英就一直攻演生角。   十六七歲時她一直在祖父王景永的內臺班演戲,直到二十歲和王年沈結婚。婚後莊玉英一家搬到瑞芳,丈夫從事礦工工作,直到光復前搬回中壢娘家。光復後,丈夫王年沈和外公陳冉順等合股組成「十股仔班」外臺戲班,也稱「小榮鳳」,王莊玉英在這個「小榮鳳」演了很多年戲,常常沿著東北海岸演媽祖戲。1960年「小榮鳳」收班,王莊玉英進入新竹臺聲電臺陳居順的「牛車順」演了四五年採茶大戲,白天錄製大戲節目,晚上跟團下鄉賣藥。這段時期因為有領月薪和賣藥分紅,收入很好。之後王莊玉英又參加過不少戲班,還曾於1993年榮獲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第二屆最佳配角獎(淨)   四平戲消失數十年後,1997年7月至1998年6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曾委託中央大學中文系李國俊教授進行「四平戲錄影保存計畫」,找一些早年的四平老藝人錄製了很多齣四平戲,王莊玉英以75歲高齡參加此次的錄製工作,演出老生。其中《乾龍關》是四平戲的傳統劇目,為小生征番的故事。現在的傳統藝術主題知識網還能在線觀賞到王莊玉英這齣戲的表演。 前場演員,專攻文小生 1993年,榮獲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第二屆最佳配角獎(淨)
梁月孆   早期的臺灣,客家戲曲表演長期活躍在各種劇場,從1950年代的戲院,一直延伸至廟宇前的戲臺,客家戲曲可說是當時人民的生活重心。電影、電視興起後,戲曲表演逐漸走向失傳的窘境。因而,為了保留這項珍貴傳統,使那些曾經風糜臺灣大街小巷中的作品得以重現,成為「慶美園戲劇團」創作的核心。   藝術是梁月孆女士生命的信仰。藉由誠摯的心來觀察與省思,關於生命解放的主題。創作是她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她的生活裡有戲,戲中有生活。創作也是梁月孆女士對過去的一種省思、對現在的期望、和對未來的一個夢想。   由於從事文化藝術多年,梁月孆女士深深體會到文化藝術工作是永不枯竭的泉源,挖掘不盡的寶藏。秉持著這個信念,她努力以赴。鑑於民間的本土戲曲活動,在時代與社會形態的快速變遷以及西方文明的衝擊下,逐漸被人們所忽視淡忘,又面臨著客家戲表演人才老化凋零現狀,梁月孆女士希望找回年輕觀眾,於是結合新竹地區資深、優秀之演員籌組了一個客家採茶劇團「慶美園戲劇團」以傳承客家文化,保存傳統文化。「慶美園戲劇團」根植於傳統並結合現代劇場藝術創作,致力推廣本土客家戲劇藝術文化,期望能保存先民對生活最純樸、自然、原始的體悟,承傳客家先祖的生活智慧與藝術經驗。   團長梁月孆女士本著傳承與發揚傳統客家戲劇的前提,希望能承繼1950年代的臺灣人,那種熱愛戲劇表演藝術文化的精神,特地在新竹地區結合資深傑出藝人,及有志於客家戲曲表演的後起之秀,共同創立「慶美園戲劇團」,推廣客家族群最足以自傲的客家傳統文化及藝術。在現今弱勢的資源環境中,期望能以優質的表演技藝、年輕化的演出陣容、精采的劇情及細緻的音樂搭配,讓更多的鄉親重新引燃對於客家戲曲的熱情,進而支持、與這批喜好客家文化藝術的表演者,再創另一個屬於客家人的表演藝術新象,繼而讓更多的有心人士參與振興整個傳統客家文化的工作。 專長 藝術行政 籌劃演出 ※歷年重要演出: 一九九九年五月參加「臺灣省八十八年度客家藝術季-戲說客家本色」於竹東育樂公園展演《八仙過海》。 二000年一月參加「傳統藝術再創新機活動」於中壢宋屋義民廟廣場展演《鬧八仙》。 二000年四月參加2000臺北傳統藝術季於新舞臺展演《茶山樂韻》。 二000年七月受桃園縣立文化中心之邀展演《雙鳳姻緣》。 二000年七月受新竹縣立文化中心之邀於「新竹縣藝術下鄉-客家戲曲之夜」演出《姻緣冇亂配》四場。 二000年八月應北美客家文化會邀請參加「2000年全美臺灣客家文化夏令營」活動,赴加拿大多倫多演出《龍門客棧》、《桃花過渡》、《問卜》。 二00一年九月受邀參演新竹縣政府主辦的「二00一全球客家文化節」活動,於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展演客家大戲《老樹開嫩芽》。 二00一年十月參加文建會主辦「樂舞百戲傳鄉里-九十年度表演藝術團隊巡迴基層演出」活動,於峨眉鄉衛生所廣場展演客家大戲《姻緣沒亂配》。 二00一年十月參加文建會主辦「樂舞百戲傳鄉里-九十年度表演藝術團隊巡迴基層演出」活動,於龍潭農工活動中心展演客家大戲《姻緣沒亂配》。 二00一年十月受邀參加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濃情新世紀-臺灣多元族群嘉年華」活動,於臺北二二八公園廣場,展演客家大戲《八仙過海》。 二00一年十一月參加文建會主辦「樂舞百戲傳鄉里-九十年度表演藝術團隊巡迴基層演出」活動,於新埔鎮褒忠亭義民廟廣場展演客家大戲《姻緣沒亂配》。 二00一年十一月參加國立新竹社會教育館主辦「九十年度藝術下鄉巡演」活動,於銅鑼火車站前廣場展演客家大戲《老樹開嫩花》。 二00一年十一月參加國立新竹社會教育館主辦「九十年度藝術下鄉巡演」活動,於關西鎮東安國小展演客家大戲《老樹開嫩花》。 二00一年十一月參加國立新竹社會教育館主辦「九十年度藝術下鄉巡演」活動,於新豐鄉鳳蓮宮展演客家大戲《老樹開嫩花》。 二00一年十二月參加新竹縣政府主辦「慶祝縣長就職」活動,於竹東鎮農產品展示中心,展演客家大戲《姻緣沒亂配》。 二00二年四月受邀參加國立新竹社會教育館主辦「歡喜來看戲」歌仔戲巡演活動,於竹南慈裕宮,展演《八仙鬧東海》。 二00二年五月受邀參加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主辦「園區九十一年敦親睦農活動」於竹東鎮五穀宮廣場展演《八仙過海》。 二00二年五月辦理「新竹縣文化局九十一年度傑出演藝團隊徵選與扶植」計畫。 二00二年七月參加「桃園縣九十一年度連花季系列活動—水蜜桃月臺北饗宴」活動,於國父紀念館廣場展演《逛廟會》《麻姑獻壽》。 二00二年八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主辦「九十一年度藝術歸鄉-慶祝義民節中元普渡」活動,於竹中火車站廣場展演客家大戲《八仙過海》。 二00二年十月受邀參加竹東鎮公所主辦「精緻客家大戲-緣訂三生」展演活動,於竹東鎮農產品展示中心展演客家大戲《緣訂三生》。 二00二年十二月受邀參加新竹縣政府主辦「新竹縣九十一年敦親睦農歲末聯歡活動,於竹東鎮二重埔五穀宮展演客家大戲《三娘教子》。 二00三年三月受邀參加新竹縣文化局主辦「客家大戲《八仙鬧海》展演活動」,於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展演。 二00三年三月參加新竹縣芎林鄉華龍村「鹿寮坑之愛-石爺石娘婚禮」慶祝活動,展演客家大戲。 二00三年四月參加新竹縣新豐鄉山崎國小「五十三年校慶暨活動中心落成慶祝活動」,展演客家大戲《八仙鬧海》。 二00三年五月辦理「新竹縣文化局九十二年度傑出演藝團隊徵選與扶植」計畫。 二00三年八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辦理「2003義民文化祭」活動,於芎林果菜市場廣場展演客家大戲《三借芭蕉扇》。 二00三年九月參加「第三級古蹟新埔上枋寮劉宅修護工程落成典禮」活動,於新埔上枋寮劉宅廣場展演客家大戲《龍鳳呈祥》《八仙獻壽》。 二00三年十一月參加新竹縣「北埔國中五十週年校慶」活動,於北埔鄉北埔國小禮堂展演客家大戲《錯冇錯》。 二00三年十一月新竹縣文化局「九十二年度演藝團隊徵選與扶植」成果展演,於湖口鄉三元宮前廣場,展演客家大戲《錯冇錯》。 二00三年十二月臺北六福客棧「客家美食展」宣傳活動,於六福客棧展演客家小戲《豆腐夫妻》、《鬧渡》。 二00三年十二月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客家大戲《義節雙全》寺廟巡演」活動,於峨眉鄉隆聖宮展演客家大戲《義節雙全》。 二00四年五月辦理「新竹縣文化局九十三年度傑出演藝團隊徵選與扶植」計畫。 二00四年九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辦理「2004義民文化祭」活動,於竹東中興河道廣場展演客家大戲《仙旅奇緣》。 二00四年十一月辦理「客家戲曲藝術下鄉」活動,於新埔照東國小展演客家大戲《紅孩兒釣魚》。 二00四年十二月辦理「客家戲曲藝術下鄉」活動,於竹北天后宮展演客家大戲《紅孩兒釣魚》。 二00五年一月辦理客家大戲《紅孩兒釣魚》展演活動,於橫山鄉永昌宮展演客家大戲《紅孩兒釣魚》。 二00五年七月參加科學園區管理局主辦「傳統大戲展演」活動,於竹南科學園區活動中心旁廣場展演《春去春回穆桂英》。 二00五年八月參加財政部臺灣省北區國稅局竹東稽徵所主辦「客家傳統戲曲大賞」活動,於竹東鎮樹杞林文化館展演客家大戲《錯冇錯》。 二00五年八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主辦「2005新竹縣傳統戲劇季」活動,於北埔鄉彭家祠堂廣場展演客家大戲《龍井奇緣》。 二00五年九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主辦「2005新竹縣傳統戲劇季」活動,於關西鎮太和宮廣場展演客家大戲《龍井奇緣》。 二00五年九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主辦「2005新竹縣傳統戲劇季」活動,於芎林鄉廣福宮廣場展演客家大戲《龍井奇緣》。 二00五年十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主辦「2005新竹縣傳統戲劇季」活動,於新豐鄉池和宮廣場展演客家大戲《春去春回穆桂英》。 二00五年十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主辦「2005新竹縣傳統戲劇季」活動,於竹東鎮樹杞林文化館展演客家大戲《龍井奇緣》。 二00五年十月參加新竹縣政府環保局主辦「月光環保活動暨客家戲表演」活動,於湖口鄉顯聖宮廣場展演客家大戲《龍井姻緣》。 二00五年十月主辦「精緻客家大戲【龍井姻緣】展演活動」於橫山鄉橫山國小展演客家大戲《龍井姻緣》。 二00五年十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主辦「2005新竹縣傳統戲劇季」活動,於寶山鄉新城玖龍宮廣場展演客家大戲《龍井奇緣》。 二00五年十月參加新竹縣政府環保局主辦「月光環保活動暨客家戲表演」活動,於新埔鎮新埔國小展演客家大戲《龍井姻緣》。 二00五年十月主辦「精緻客家大戲【龍井姻緣】展演活動」於竹東鎮二重五穀宮廣場展演客家大戲《龍井姻緣》。 二00五年十一月主辦「精緻客家大戲【龍井姻緣】展演活動」於竹北市天后宮廣場展演客家大戲《龍井姻緣》。 二00六年八月參加2006「新竹縣義民文化節」於新埔鎮義民廟廣場展演客家大戲《風吹桐花香》。 二00六年八月參加2006「新竹縣義民文化節」於新埔鎮義民廟廣場展演客家大戲《錯冇錯》。 二00六年八月參加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精緻客家大戲《狐仙報恩》展演活動」於芎林廣福宮廣場展演客家大戲《狐仙報恩》。 二00六年十月新竹縣文化局「藝術歸鄉活動」於竹東鎮二重五穀宮廣場展演客家大戲《錯冇錯》。 二00七年四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主辦「96年傳統戲曲歸鄉巡演活動」於新埔鎮照門國小展演客家大戲《桐花之戀》。 二00七年四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主辦「96年傳統戲曲歸鄉巡演活動」於關西鎮太和宮展演客家大戲《白鯉傳奇》。 二00七年四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主辦「96年傳統戲曲歸鄉巡演活動」於橫山鄉沙坑國小展演客家大戲《白鯉傳奇》。 二00七年六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主辦「96年傳統戲曲歸鄉巡演活動」於竹東鎮五穀宮展演客家大戲《白鯉傳奇》。 二00七年九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主辦「客家大戲《白鯉傳奇》展演活動」於該局演藝廳展演客家大戲《白鯉傳奇》。 二00八年十月參加新竹縣政府主辦「2008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活動,於竹北市新瓦屋民俗公園展演客家大戲《趙昱收七怪》。 二00八年十月參加新竹縣政府主辦「2008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活動,於竹北市新瓦屋民俗公園展演客家大戲《趙昱收七怪》。 二00八年十二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辦理「97年度新竹縣傑出演藝團隊下鄉巡演」活動,於竹東鎮二重埔五穀宮廣場展演客家大戲《趙昱收七怪》。 二00八年十二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辦理「2008客家大戲《鴛鴦榜》展演」活動,於該局演藝廳展演客家大戲《鴛鴦榜》。 二00九年九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辦理「新竹縣傑出演藝團隊藝術下鄉」於芎林鄉廣福宮展演客家大戲《趙昱收七怪》 二00九年十一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辦理「國際花鼓節」於竹北市展演客家大戲《單挑小梁王》 二0一0年一月參加臺灣省文化基金會主辦客家大戲展演於竹東樹杞林文化館演出《真假王富岡》 二0一0年四月參加新竹縣文化局辦理「新竹縣傑出演藝團隊藝術下鄉」於竹東鎮柯湖里福龍宮展演客家大戲《狄青傳》。 1.民國70年獲臺灣省政府頒【藝文獎】 2.民國78年獲臺灣省教師第九屆【鐸聲獎特別獎】 3.創立以來,劇團已多次獲得新竹縣文化局頒發的「傑出演藝團隊」獎。
卓通妹 卓通妹生於1950年,新竹縣人,現住竹北,是當地有名的客家山歌老師。 童年時代起,卓通妹就常常聽電臺播放三腳採茶戲的音樂。鄰居的大叔會用擴音器把廣播播放給大家聽,卓通妹從小在充滿了傳統的客家歌謠的環境中成長,對各種山歌曲牌都很熟悉。1991年,新竹縣政府舉行音樂晚會,其中有流行歌曲和傳統歌謠節目,卓通妹很愛聽,從此喜歡上了唱山歌。後來她報名參加了縣政府開設的山歌研習班,跟著老師胡泉雄學習傳統客家歌謠。 卓通妹把老師教的山歌錄回去邊放邊學,這樣使她的丈夫黃炳基也對山歌產生了興趣。唱山歌要會唱,還要會即時作歌詞,歌詞是類似絕句的押韻七言詩,需要深厚的文學功力才能唱得好;這麼有內涵的「歌詩」令夫妻倆著迷了。1994年,在黃炳基和李陳洋等多名熱心人士的籌備下,成立了「新竹縣客家音樂發展學會」,目的是推廣客家歌謠,並推動對客家歌謠的研究工作;也藉此推廣母語,以保存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 唱山歌的歌手往往來自民間,缺少專業的音樂素養,尤其缺基本樂理方面的基礎。吉聲影視公司為了提升歌手的素質,在新埔義民廟開設研習班,請楊兆禎、賴碧霞、涂敏恆等著名的音樂暨戲劇大師教授基本西洋樂理,卓通妹聞聽消息馬上報名參加。卓通妹認為舊時學山歌的主要方法就是聆聽加模仿,應該進一步學習基本樂理,才會獨立學習、記譜。課程結束後,卓通妹還建議「新竹縣客家音樂發展學會」的會長李陳洋在學會開辦基本樂理課程。 1995年,卓通妹報名參加了義民廟的客家音樂比賽,獲得優異成績。此後她屢次在歌唱比賽中獲獎,隨即開始客家歌曲的創作。1998年,卓通妹獲得新竹縣政府主辦的客家歌曲比賽創作組第三名。 卓通妹長年在新竹市數個社區擔任山歌研習班的老師,用胡琴和電子琴伴奏。每天晚上她都忙於教學工作,期待以自己認真踏實的工作給客家歌謠注入生命的活力。 傳統客家歌謠 1998年,榮獲新竹縣政府主辦的客家歌曲比賽創作組第三名。
陳慶松 民間音樂的影響力總是深植於平民百姓最質樸的生活中,每逢作壽嫁娶,祭神廟會,深入民心的樂聲便會響起,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寬厚的平民性。「客家八音」是一種最富有客家特色的純音樂藝術,一種以鼓吹樂為主的樂器合奏,又稱「鑼鼓班」,常以民間音樂的形式出現在客家生活的各個場合。而陳慶松則是八音界公認的一代大師。 陳慶松(1915-1985)為苗栗市人,從小就因為家庭的關係,跟隨父親學習吹奏小嗩吶、絲絃(胡琴)、打擊樂器,以及北管曲目和九腔十八調的唱腔。他五歲就會製作小嗩吶,十歲開始隨八音團工作,之後十多年吹打彈唱、深入客庄的生活更使他累積了大量的演奏經驗。二十一歲時拜入黃鼎房先生門下,學習八音音樂和佛教音樂。入贅鄭家後,與妻子「採茶美」鄭美妹一起,共組採茶戲班。日據時代「禁鼓樂」,陳慶松依然自行苦練,隨師公黃阿皇學習「洋裁」和<鳳凰鳴>曲。1945年臺灣光復後,陳慶松作為陳家班八音團的第三代傳人,開始傳授門徒,並以家班的形式在各地演出,足跡遍及新竹、雲林、苗栗、高雄、屏東、花蓮、臺東等地,是當時苗栗客家地區的金字招牌,好評如潮;陳家班八音團更多次奪取八音比賽的優勝,八音團進入鼎盛時期。 陳慶松將畢生精力都投注於八音藝術的傳承和闡發。他不僅傳承了大量客家八音的傳統曲目,並且吸收融合北管曲目和其他地域音樂如外江戲和廣東音樂,還進行部份的創作與改編。他高超的嗩吶吹奏技術更為一絕,以能同時吹奏四把鎖吶著稱。(其中兩把嗩吶需要有另一經過良好訓練的表演者幫忙手扶。)其反管技巧和寬廣的音域等特色使其演奏技術自成一格,令人難及項背。陳慶松更是一個改良者,他不斷探索樂器的表現力和樂隊編制的合理性,並進行去蕪存菁的改良。 陳慶松四十五歲後常於各地八音班傳授技藝,成為「客家八音」傳承並興盛歷程中功不可沒的重要人物。1987年,陳家班八音團榮獲教育部頒發的「民族藝術薪傳獎」。 音樂類型: 1.客家八音 2.北管戲曲 3.九腔十八調 4.吹場音樂 樂器: 1.胡琴 2.打擊 3.嗩吶 4.可以鼻孔吹奏兩把「嗩吶」 1.1988年,陳慶松榮獲教育部頒發的「民族藝術薪傳獎」。
陳阿慶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招三先生肇始而開了陳家八音傳承的先河,陳家子弟每一輩皆出八音樂師,為臺灣的傳統音樂傳承輸送了大量的音樂人才。陳阿慶即是陳家的八音藝術第三代傳人之一。   陳阿慶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從小生活在吹吹打打的八音世家,耳濡目染中受到音樂的薰陶。陳阿慶從小一邊務農,一邊在田邊溪頭哼唱山歌小調。他從十八歲起跟隨父親陳鼎房學習八音,不僅學習演奏各種打擊樂器,還學唱各種北管戲的唱腔。學不多久,陳阿慶就參加了父親和叔父陳阿火所組建的「八音班」,在苗栗縣四處演出,累積了大量的演出經驗。昭和十三年(1938年)他帶著弟弟陳阿冉遷居到三灣鄉,繼續務農,並且和師兄弟一起組織了「八音班」。這一團除了自己的兒子陳德秀外,都是同輩人,有陳阿冉、陳鍾來、饒阿恩和宋庚運,演出的區域集中在頭份地區。臺灣光復後,沒有了異族統治的陰雲,廣播和電視也還尚未出現;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傳統的民間音樂和戲曲是唯一能接觸到的娛樂節目,因而走向鼎盛時期。這段時期陳阿慶的「八音班」生意非常不錯,雖然是非專職的演出團體,卻有著相當不錯的水準,演出邀約不斷。陳阿慶從事八音工作一輩子,直到1955年去世。   陳家子弟常常組織小型的八音班,互相支援演出。陳家八音班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
陳番妹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家最早從事八音活動的紀錄考證,第十四世祖鄭乾龍可為第一人。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陳番妹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他天生體質虛弱,父母很擔心,於是依照風俗給他取了個女孩的名字,希望這樣比較好養。陳番妹從小即在家務農,也跟著父親學唱山歌。日本大正十二年(1923年),父親陳招三特聘亂彈班出身的竹東藝人蕃薯來傳授北管唱腔和各種曲牌,家中兄弟都跟著學習,陳番妹也參加了這類課程。從各種唱腔到拉弦樂器的演奏,他都認真學習。學成後陳番妹就和弟弟陳阿火自組八音團,團員還包括兒子陳阿業、鄰居盧子龍等。由於表演很有水準,常常被請去演奏,漸漸走遍苗栗各地。陳番妹身體不算好,五十多歲時有一次出去演出,主人沒有招待好,晚上休息的地方條件很差,陳番妹很不高興。對多年的四處奔波感到厭倦,他決定從此不再跟著八音班跑場子演奏。陳番妹後於民國五十三年去世,享年七十四歲。   陳家子弟常常組織小型的八音班,互相支援演出。陳家八音班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最近的兩次繁榮期為第三代領導人陳慶松活躍的時期(1945~1983年)和現今鄭榮興領導的時期。   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因長期積極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彭宏男   彭宏男的先祖母與彭家望族曾有婚約(童養媳),但其未婚夫因病而歿,而後招先祖父「范琳健」入贅。范琳健生下四子,其中三子彭昌增(彭阿增)、范揚能(范阿能)、彭昌維在當時之八音界家喻戶曉,三人曾受邀赴日本灌錄臺灣第一張唱片。彭宏男為彭昌維之六子。   彭宏男憶及:民國三十四年至三十五年間,本人可說混沌初開(年約四、五歲),某日,先父召集眾兄長們在大廳上日常訓誨,兼且順便傳授「授業」,其間,因昔時科技不發達,火、電、音訊器材(如電話、收、錄音機、電化製品...等)尚未問世,先父只好土法煉鋼方式教導(即先父唸一句,兄長們跟著唸一句;唱一段,跟著唱一段…),如此,週而復始,不知唱唸幾遍。兄長們被先父唱唸得不知是一知半解抑或是懵懂不知介 總而言之,當先父要求兄長們背誦時,不是忘了,就是唸唱不全,正當此時,忽聽得房內似乎有人小聲脫口而出,正好替兄長解圍了。先父當時至為訝異,問曰:「適才誰人在唸介」眾兄長們面面相覷,最後只好答曰:「老六」!從此,本人也因此注定走入江湖賣藝之途。   先父首先教導胡絃,而後唱、打、彈、吹,因嗩吶學習不易,最後才傳授,故而,本人與兄長們,個個先學會拉、唱、彈、打,而後吹。本人虛歲五歲可以自拉自唱。在當時,很多人皆不相信,也不能接受,經反覆聽聞見證,證實無假後,打賞的小費,卻較全班一天的工資,高出好幾倍,故此,七歲時,已是獨當一面(即當時「頭手吹」之意)之嗩吶手,兄長們出場時也各司拉、唱、彈、打、吹之技,配合先父、與先伯父輩們,共同演出時,常被冠以「父子兵」或「細人班」之「關西祖傳八音團」。   全盛期,連續出場次每月最多達到三十一天次,(按:一個月三十天,為何三十一天次介)因為日以繼夜的日夜趕場方式,全係壽誕、婚嫁、入新居、做彌月、廟會、齋醮、慶讚中元普渡…等「喜事場」(昔時喪事無人請八音),又因當時交通不便,出場必須跋山涉水,迎親、迎禮(做壽時需雙人抬、扛禮品之擔架),八音必須全程迎送,本人與兄長們因當時年幼,長途跋山涉水受不了,因之,只好靠先父輩們輪流背著走。   如此,週而復始,不覺過了學齡期,及齡無法也可說無時間去上學,及至十么歲之年,方與幼妹兩人同入小學一年級,自入學至初中畢業,一直是班長的頭銜,也因當時環境之不允許,本人初中畢業後,未再投考高中,幼妹也未讀初中,差堪告慰的是:眾兄弟、姊妹們中,本人唯獨以最高學歷(初中畢業)稱冠。   思之再三,先父母已惠我良多矣!求學期間,只要先父領有場次,一定先到學校向師長告假,爾後,學校師長們只要看到先父身影,就無條件的放牛吃草,放我回家出場,故此,國小時,幼妹是經過師長們特意安排同班,而且,本人當班長,幼妹正是副班長不二人選,如此,「半工半讀」方式,一直到初中畢業,總算矇混過關,不過,本人並未辜負先父母的期望:幸好,兩個學校均以名列前茅,成績功德圓滿畢了業,不曾留校察看。然而,時局變化無常,本欲克紹箕裘,天不從人願,好景不常,傳統八音眼看日漸沒落、式微,也漸趨失傳之境。   時至今日,偶爾更深人靜、萬籟俱寂之際,回想這樣一頁充滿坎坷人生、與戰亂無奈之辛酸史,真乃不堪回首,亦不足為外人道也!   然而,無可諱言,本人並非泥古不化,只因擇善固執,反觀時下,少數人昔日之傳統八音,諸多曲、調、吹奏、彈、打,甚至變音、走樣,似是而非,不一而足,至為痛心疾首,也徒呼負負,以我人微官輕與微末之技,欲想獨挽狂瀾去保存或改革,真是談何容易介更妄想達到登峰造極之境!   臺灣社會從農業發展到工商業,只經歷了四十到五十幾年的時間,這麼快速的社會變遷,難免會產生問題,需要一段時問進行調適,我們的傳統文化又何嘗不是在轉型期上空轉介雖然並不表示我們的社會已經解體,多數人還是秉持著明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有些人行為舉止標新立異,甚而走偏鋒,不管音樂也好,人生喜惡或傳統也罷,總喜歡以一知半解或過度膨脹之方式,表現於現今社會上,殊不知會損害後世青年學子「知」與「學」的權力介!   有鑑於此,本人雖不敢謂之守成不易,但先賢所創傳統技藝,殷切期望政府有關單位,重視時下:「藝者」日漸埋沒,與傳統「技藝」轉趨「凋零與流失」。   因而,本人也無時無刻,不遺餘力地從事努力:珍惜我們客家傳統文化之傳承與改革,時時記著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之宗旨,雖不全然照本宣科,仍本著先賢所創,作為準繩,發揚光大,庶幾無愧:以堅忍不拔毅力與長才,對於貴子弟與眾團員們技藝拓展,相信綽綽有餘,並殷切期盼:加強培養他們:「更上一層樓」!   先賢曰:「學然後知不足」,又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些銘言,請勿小覷它!它不是唾手可得與虛有其表者之座右銘,應該是超群絕倫與超凡入聖者,夢寐以求之最高境界,願與大家共勉之!   躬逢其盛,值此 成立「傳統藝術和成八音團」之際,本人不揣冒昧,卻之不恭、受之有愧,不敢妄自尊大、也不敢妄自菲薄,走筆至此,感觸尤深,千言萬語,「語重心長」,仍殷切至望:貴子弟、重團員們「個個菁英、人人超群」,如日中天,發揚去蕪存菁之精神,勇往生生不息發揚光大之境拓展與邁進!繼往開來!庶幾有成也! 出版記錄: 2003 客家八音CD (花鼓、懷胎、壹經姑、鳳陽歌) - 吉聲出版 2003 客家八音CD (黃大娘、白牡丹、九連環、老大夫調、親晨早、剪剪花) - 吉聲出版 2003 客家八音CD (新壹經姑、十八摸、四大金剛、看月樓) - 吉聲出版
黃登祥   黃登祥1934年生於桃園縣龍潭黃泥塘,是著名八音大師黃添貴的孫子。   龍潭黃家是臺灣北部八音師承體系中的重要支派,黃添貴有三個主要的傳人:兒子黃新乾和兩個同宗祧子弟湖口黃順德、竹東黃新雲。第二代傳人中,黃順德的嗩吶吹得最好,兒子黃新乾較差。但黃新乾之子黃登祥,卻學藝頗精,嗩吶功力凌駕父親黃新乾之上。   龍潭黃家八音在黃新乾之時聲名遠播。今「田屋八音班」的前身「竹北田屋」的田木水,年輕時因為善於北管唱奏而出名,成為團長後還率領宗親十多人北上龍潭來向黃家求教八音,也因此成為黃新乾、黃登祥父子八音傳承的一枝。   黃家傳人中,黃登祥的嗩吶功力是數一數二的。他不僅可以吹奏出絕妙的嗩吶曲調,還可以同時演奏揚琴。這樣一心二用,一手嗩吶一手揚琴的功夫實在無人能及。比起他的師叔──嗩吶高手黃順德可以一邊吹嗩吶一邊抽菸更是略勝一籌了。   黃添貴三個傳人中,黃順德技藝最佳,黃新雲次之,這二人皆廣為授徒,傳承頗多。而兒子黃新乾只有傳藝給黃登祥。   新竹黃家和苗栗陳家交情不錯,每有演奏對場,皆因技藝高明而互為相惜。黃添貴就很提攜晚他一輩的陳慶松;而陳慶松每遇黃登祥,也回以其祖提攜之情。這種良性競爭、互為關注的同行情誼,實有助於民間八音界良好風俗的養成。   黃登祥和陳慶松首徒郭鑫桂同年,卻很早就去世了,一身八音功夫未及傳人,實在可惜。卒年1976年,年僅四十有二。龍潭黃家從此沒有嫡系傳人。   而黃添貴的徒弟黃順德、黃新雲兩支脈則門徒廣佈於新埔、芎林、竹東、北埔及苗栗等地。 八音,嗩吶最精
吳炳明   吳炳明是光復前後的知名內臺戲藝人,和黃秀滿同輩,約1930年出生在客家戲劇世家。母親是知名老生阿梅姑,曾經跟著「小美園」戲班去廈門巡迴演出,父親是「小美園」班主的親戚。吳炳明從小就在「新樂社」學戲,專攻生角,後來專演老生,演得非常好。   內臺戲最火紅的時期,戲院的戲約以檔計,一檔十天,通常這檔戲一演完就要趕到下一個戲院準備下一檔的演出,戲班常常披星戴月地趕檔,沒睡醒就化妝,濃墨重彩地準備下一場戲。演員長年跟著戲班在各地戲院巡迴演出,有時候演到整年都沒機會回家。那時候內臺戲都在南苗國際戲院這樣的戲院上演,有導演策劃劇情和演出,向演員說戲。每齣戲的演員都很多,有時達幾十人。這樣下午演一場三小時,晚上演一場四小時,連續演十天,正好一檔戲。因為當時沒有電影電視可看,戲院很風行,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很愛看大戲。戲約多,戲迷也多,也捧紅了很多名角。內臺戲班演出的劇種漸漸從兼演採茶、平劇、外江等劇種轉變為主要演出客家採茶大戲,有實力的戲班也常在內臺戲之前加演四十分鐘左右的外省武戲,開場演起來鑼鼓喧天非常熱鬧。同時野臺戲和扮仙戲則轉而成為亂彈和四平戲的天下。   後來「新樂社」老闆身體不好,收了戲班,吳炳明遂於二十多歲進入內臺戲班「小美園」,遇到正在學戲的彭金定。兩人結婚時吳炳明二十七歲,彭金定二十歲。妻子的戲約還沒滿,公公出錢幫她還完約金。十年後妻子去世,不久吳炳明又娶第二任妻子──小他十歲的羅碧蓮。當時羅碧蓮正和「日月光」戲班綁約,兩人結婚後生了兩個兒子。吳炳明搭「隆發興」的時候曾和黃秀滿同臺,黃秀滿演主角苦旦,吳炳明演生角,他老婆彭金定演配角。   吳炳明一生健康狀況都不好,四十七歲就因肝癌去世了。 前場演員,專攻生角,後來專演老生
廖阿立   廖阿立和阿玉旦同輩,是早期的老藝人。他是外臺戲班出身,學的是四平戲後場,很會打鼓,還會打客家八音。   光復後廖阿立專整內臺客家戲班,創立「勝春園」。他很會寫文章,常常自己寫海報,用漂亮的毛筆字書寫廣告詞,如「由阿玉旦母女一行帶領」等。「勝春園」剛剛開班時,他就高價聘請阿玉旦來演主角。   光復後的十幾年是內臺戲最火紅的時期,戲院的戲約以檔計,一檔十天,通常這檔戲一演完就要趕到下一個戲院準備下一檔的演出,戲班常常披星戴月地趕檔,沒睡醒就化妝,濃墨重彩地準備下一場戲。班主們常年帶著戲班在各地戲院巡迴演出,有時候演到整年都沒機會回家。那時候內臺戲都在南苗國際戲院這樣的戲院上演,有導演策劃劇情和演出,向演員說戲。每齣戲的演員都很多,有時達幾十人。這樣下午演一場三小時,晚上演一場四小時,連續演十天,正好一檔戲。因為當時沒有電影電視可看,戲院很風行,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很愛看大戲。戲約多,戲迷也多,也捧紅了很多名角。內臺戲班漸漸從兼演採茶、平劇、等各種戲種而轉向主要演出客家採茶大戲,有實力的戲班也常在內臺戲之前加演四十分鐘左右的外省武戲,開場演起來鑼鼓喧天非常熱鬧。同時野臺戲和扮仙戲則轉而成為亂彈和四平戲的天下。當時的採茶戲班有「新樂社」、「勝美園」、「玉美園」、「中明園」、「金龍」、「新興社」、「泰鵬」、「小月娥」、「新永光」、「金興社」、「義春園」、「金聲」、「華美園」、「永樂園」、「小美園」、「勝義」、「牛車順」、「新勝園」、「竹勝園」、「連進興」、「勝春園」、「明興社」、「嘉興社」、「紫星」、「南光」、「馮高山」、「義華」等。   廖阿立的幾個兒子都沒有演戲,讓他們去讀書。有一個後來還當選過立法委員。 客家八音,後場打鼓
大丁旦   內臺戲班早期在露天戲院演出三腳採茶、相褒小戲等,後來愛看的人多了,逐漸發展出《梁山伯與祝英臺》、《陳三五娘》等演規模較大的戲碼出現。內臺開始興盛的時代裡,戲班數量增多,人數和演出質量都有提升。它們彼此競爭,戲碼越演越多,越演越長,漸漸發展成每個戲班都演連齣的大戲。日治時期的內臺戲大約四、五天為一個檔期。「皇民化」和禁鼓樂時期,戲班和戲院都受到壓抑,有的改行,有的倒閉。而等到1945年臺灣光復後,這些戲班、戲院又再紛紛開業。內臺戲的演出繼續數年前的活躍,甚而於1956年左右達到頂峰。   內臺戲最火紅的時期,戲院的戲約以檔計,一檔十天,通常這檔戲一演完就要趕到下一個戲院準備下一檔的演出,戲班常常披星戴月地趕檔,沒睡醒就化妝,濃墨重彩地準備下一場戲。演員長年跟著戲班在各地戲院巡迴演出,有時候演到整年都沒機會回家。那時候內臺戲都在南苗國際戲院這樣的戲院上演,有導演策劃劇情和演出,向演員說戲。每齣戲的演員都很多,有時達幾十人。這樣下午演一場三小時,晚上演一場四小時,連續演十天,正好一檔戲。因為當時沒有電影電視可看,戲院很風行,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很愛看大戲。戲約多,戲迷也多,也捧紅了很多名角。當時的著名藝人有「阿玉旦」、梁阿才、曾新財、「阿生丑」、「阿運丑」、「修金仔」、「阿荷姆」、「阿對妹」、「阿浪旦」、「巫安丑」、「巫運丑」、「彭登美」、「大丁旦」、「細丁旦」、「阿完妹」、「阿緞旦」、「阿楚旦」、「牛車順」、「阿梅丑」、「阿文丑」等。   大丁旦出生於約1910年,據說聲音極好聽,又很亮。她曾跟著「小美園」至廈門巡迴演出,專演採茶戲苦旦。大丁旦是日治時期內臺戲出身的,身段很好,常演主角,只有在和阿玉旦同臺時才會演配角。   光復後內臺戲迅速發展的十多年間,內臺戲班漸漸從兼演採茶、平劇、等各種戲種而轉向主要演出客家採茶大戲,有實力的戲班也常在內臺戲之前加演四十分鐘左右的外省武戲,開場演起來鑼鼓喧天非常熱鬧。同時野臺戲和扮仙戲則轉而成為亂彈和四平戲的天下。當時的採茶戲班有「新樂社」、「勝美園」、「玉美園」、「中明園」、「金龍」、「新興社」、「泰鵬」、「小月娥」、「新永光」、「金興社」、「義春園」、「金聲」、「華美園」、「永樂園」、「小美園」、「勝義」、「牛車順」、「新勝園」、「竹勝園」、「連進興」、「勝春園」、「明興社」、「嘉興社」、「紫星」、「南光」、「馮高山」、「義華」等。   大丁旦很年輕就過世了,確切時年不詳 採茶戲苦旦,聲音好聽且非常明亮。
阿梅丑   目前還不能確定,三腳採茶戲是自大陸客家區域由何阿文傳入的還是在臺灣自己發展出來的;但是根據已知的早期三腳採茶藝人師承關係的回溯,最後全都指向何阿文一人。曾先枝曾說,何阿文曾經好幾次往返大陸帶回很多傳本。所以何阿文被譽為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人。何阿文有五個重要的徒弟:何火生、梁阿才、阿浪旦、阿才丑和卓清雲。何阿文在客家採茶戲歷史的歷史上極為重要,所傳授的徒弟有梁阿才、何火生、阿浪旦、阿才丑、卓青雲等,再下一輩的知名藝人則有阿玉旦、鄭美妹、阿梅丑等。   阿梅丑,原名邱雙喜,苗栗人,演三腳採茶戲出身,過了多年演戲賣藥的生活,後又入內臺戲班演改良採茶大戲,專演丑角。   光復後內臺戲最火紅的時期,戲院的戲約以檔計,一檔十天,通常這檔戲一演完就要趕到下一個戲院準備下一檔的演出,戲班常常披星戴月地趕檔,沒睡醒就化妝,濃墨重彩地準備下一場戲。演員長年跟著戲班在各地戲院巡迴演出,有時候演到整年都沒機會回家。那時候內臺戲都在南苗國際戲院這樣的戲院上演,有導演策劃劇情和演出,向演員說戲。每齣戲的演員都很多,有時達幾十人。這樣下午演一場三小時,晚上演一場四小時,連續演十天,正好一檔戲。因為當時沒有電影電視可看,戲院很風行,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很愛看大戲。戲約多,戲迷也多,也捧紅了很多名角。當時的著名藝人有「阿玉旦」、梁阿才、曾新財、「阿生丑」、「阿運丑」、「修金仔」、「阿荷姆」、「阿對妹」、「阿浪旦」、「巫安丑」、「巫運丑」、「彭登美」、「大丁旦」、「細丁旦」、「阿完妹」、「阿緞旦」、「阿楚旦」、「牛車順」、「阿梅丑」、「阿文丑」等。   電臺賣藥期間,阿梅丑進入「大中華戲劇團」,依然演小丑。「大中華戲劇團」在客家班中間非常有名,也很特殊。它是大中華製藥廠董事長開的,每天都會錄製客家戲,在電臺播放,很多戲迷都按時收聽,不會錯過時間。過年過節出來公演,電臺都會預告,加上戲迷眾多,總是場場客滿。阿梅丑白天錄製節目,晚上跟著戲班下鄉賣藥,可以領分紅。後來他自己整小採茶戲班下賣藥,直到1980年代中風去世。 前場演員,擅演丑角
阿荷妹   知名藝人阿荷妹是和阿玉旦同期演戲的好友,約1906年生,但是三十歲前後就去世了。   阿荷妹出身娼家,母親是妓女,常常和繼父一起脅迫阿荷妹跟客人出場。阿荷妹前後生過兩個女兒,都生父不詳。   內臺戲班早期在露天戲院演出三腳採茶、相褒小戲等,後來愛看的人多了,逐漸發展出《梁山伯與祝英臺》、《陳三五娘》等演規模較大的戲碼出現。內臺開始興盛的時代裡,戲班數量增多,人數和演出質量都有提升。它們彼此競爭,戲碼越演越多,越演越長,漸漸發展成每個戲班都演連齣的大戲。日治時期的內臺戲大約四、五天為一個檔期。每年都在四處戲院巡迴演出,受歡迎的地方常常一年巡演三、四次。戲班的演員長年朝夕相處,年齡相近的很容易日久生情,很多男女演員因此而結為夫妻。但是阿荷妹的家庭背景卻使她沒有這樣順遂的命運。   阿荷妹外形美麗,擅用眼神傳情,唱採茶戲演起花旦來很有男人緣,她勾人的眼神在當時的戲劇界很有名。母親和繼父要她和一個有錢的男人出場,後來那人成為她的情人。但之後母親和繼父又命令她嫁給另一個更有錢的男人。阿荷妹的情人聞聽後無法釋懷,將她騙出一起遊玩,途中用毒藥放在飲料中將其毒死。命案發生後引起社會大嘩,當時同戲班有個深愛她的文場拉弦樂師阿章,曾因為窮而被阿荷妹的繼父禁止和她來往。阿荷妹被殺後,這個阿章深恨害她一生的人,於是用長刀刺死阿荷妹的繼父。阿章獲罪後被日本政府抓去關了很多年。   這個故事被阿玉旦改編成一齣採茶戲,後來東渡日本由哥倫比亞唱片公司錄製出版。戲中的阿荷妹由阿玉旦演出,林貴妹則飾演阿荷妹的媽媽。 前場演員,改良採茶戲飾演旦角
阿生丑  阿生丑,本名黃永生,是苗栗公館鄉人,出生於1920年代,三腳採茶戲出身。  內臺戲班早期在露天戲院演出三腳採茶、相褒小戲等,後來愛看的人多了,逐漸發展出《梁山伯與祝英臺》、《陳三五娘》等演規模較大的戲碼出現。內臺開始興盛的時代裡,戲班數量增多,人數和演出質量都有提升。它們彼此競爭,戲碼越演越多,越演越長,漸漸發展成每個戲班都演連齣的大戲。日治時代的內臺戲大約一檔四、五天。「皇民化」和禁鼓樂時期,戲班和戲院都受到壓抑,有的改行,有的倒閉。而等到1945年臺灣光復後,這些戲班、戲院又再紛紛開業。內臺戲的演出繼續數年前的活躍,甚而於1956年左右達到頂峰。 阿生丑是光復前後內臺戲時代有名的丑角。他個子很高,小臉,說話快的時候嘴唇會發抖,好像一朵花開,容貌非常逗趣,引人發笑。他常與阿玉旦、黃秀滿母女同臺演出大戲,如在「勝春園」演出的&lt;天女散花&gt;戲齣,是講天女和凡間書生的女兒被後娘欺負,由家奴帶著上京去找趕考的父親的故事,阿生丑飾演家奴,黃秀滿演女兒。阿生丑在臺上不僅僅會演戲,還常常穿西裝打領帶唱山歌和流行歌曲。內臺戲最火紅的時期,戲院的戲約以檔計,一檔十天,通常這檔戲一演完就要趕到下一個戲院準備下一檔的演出,戲班常常披星戴月地趕檔,沒睡醒就化妝,濃墨重彩地準備下一場戲。演員常年跟著戲班在各地戲院巡迴演出,有時候演到整年都沒機會回家。那時候內臺戲都在南苗國際戲院這樣的戲院上演,有導演策劃劇情和演出,向演員說戲。每齣戲的演員都很多,有時達幾十人。這樣下午演一場三小時,晚上演一場四小時,連續演十天,正好一檔戲。因為當時沒有電影電視可看,戲院很風行,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很愛看大戲。戲約多,戲迷也多,也捧紅了很多名角。當時的著名藝人有「阿玉旦」、梁阿才、曾新財、「阿生丑」、「阿運丑」、「修金仔」、「阿楚丑」、「阿荷妹」、「阿對妹」、「阿浪旦」、「巫安丑」、「巫運丑」、「彭登美」、「大丁旦」、「細丁旦」、「阿完妹」、「阿緞旦」、「牛車順」、「阿梅丑」、「阿文丑」等。</span> <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imes, serif">  電臺賣藥時期,阿生丑常常下鄉去賣藥,有一天騎機車下鄉賣藥,經過湖口附近時發生車禍去世。</span> 三腳採茶戲出身,擅演丑角
鍾肇政   1951年第一篇文章『婚後』,刊登於《自由談》雜誌,燃起寫作興趣,從此勤奮筆耕,1960年第一部長篇小說《魯冰花》發表於《聯合報》,次年又發表《濁流三部曲》大河小說──「濁流」、「江山萬里」、「流雲」,開啟臺灣大河小說創作第一人。1964年起撰寫另一部大河小說《臺灣人三部曲》──「沉淪」「滄溟行」「插天山之歌」,歷時十年。另外還有《高山組曲》《怒濤》等大河小說,是臺灣首位完成大河小說作家,也是唯一完成三部者,連其它作品共有長篇小說23部。   鍾氏雖常被刻板印象視為「鄉土文學」作家,早期確也有不少鄉居作品,但他曾說:「我心中唯有文學、臺灣文學而已,故對『鄉土文學』四字毫無興趣。」實際上他對於情慾的描寫亦周到,也是鍾氏作品中常見的部份。其在2002年更以七旬高齡著手寫作《歌德激情書》,以描繪德國文豪歌德內心的情慾世界。 鍾氏本人為福客混血,父親為桃園龍潭客家人,母親為桃園中壢福佬人,幼年並曾在臺北度過一段福佬人生活。但年長後客家意識崛起,除寫作外並極力爭取客家族群權益,包括「還我客家母語運動」,以及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寶島客家電臺的設立皆與其大力推動有關。﹝註﹞1     1988年鍾肇政先生參與發動客家運動,組織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客協」並出任創會會長,2年後又連任一次,協會宗旨是從事客家文化運動,說客家語言、不隱藏自己是客家人的身分,保持客家人的尊嚴,。鍾肇政先生曾經擔任總統府資政,替陳水扁先生助選助講。   像中、日戰爭時代,日本排斥西洋教育,音樂也是,因此就曾被教導日本音樂「能劇」的文化,現今因身體之故不太動筆,寫些隨筆之類的作品在《文學臺灣》季刊(三個月出一次)一年發表3篇,《鹽分地帶文學》隔月刊上投稿,興趣來了即塗塗寫寫。   鍾肇政先生盼望客家音樂文化諸如山歌、戲劇、大戲能藉客家戲曲專科學校得以保存和發揚光大,客家山歌除了能在民間表演及演出外,客家電視臺莫不是背後的推手,而這客家文化需要細水流長的存續,例如現今的一些卡通、連續劇利用客語配音,除了能引起一般觀眾欣賞戲劇的興趣之外,還可以知道客家話怎麼講,這個現象是很好的。 1.作品由桃園縣文化局印出「鍾肇政全集」,總共有38本,每本大約600頁 2.書法。在龍潭大池東岸中段,有石子鋪成的地板,寫著「望春風碑」 1.1960.臺北市西區扶輪社文學獎 2.1966.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小說創作獎 3.1967.教育部文學創作獎 4.1968.嘉新小說獎 5.1979.吳三連文藝獎(第二屆) 6.1986.臺美基金會成就獎 7.1990.鹽分地帶文藝營文學貢獻獎(第十二屆) 8.1992.客家臺灣文化獎(第五屆) 9.1999.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第三屆) 10.1999.文學臺灣基金會臺灣文學獎 11.1999.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牛津獎 12.2001.中國文藝協會榮譽文藝獎章文學類獎 13.2003.總統文化獎的百合獎項(第二屆) 14.2005.第一屆桃園奉獻獎「功在客家」 15.1993.臺灣筆會「怒濤」 16.1999.第三屆臺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類貢獻獎 17.2007.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終身貢獻獎 授勛 1.2000.二等景星勳章(李登輝總統) 2.2004年二等卿雲勳章(陳水扁總統)
范姜運榮   范姜運榮先生為桃園縣新屋鄉人,民51年畢業於新竹師範學校,之後服役,又於民57年畢業淡江大學經濟合作科系,67年就讀臺北師專,74年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所41學分班結業,期間職於小學的教職,後為龍潭國小的校長,今已退休。   在小學教學時期就有寫出劇本&lt;小放牛、夜大媽、鄉下姑娘進城,為了戲劇寫出劇本,加入繁忙現代生活的元素,班上學生演出後讓人哈哈大笑!另外范姜先生還有指導學生對口相聲;他推廣客家音樂在行政工作上,於鄉土教育開辦「客家山歌研習」的課程,范姜校長認為客家音樂音色優美,諸如:三腳採茶、客家大戲、採茶戲、撮把戲,皆帶給他對客家民謠山歌的熱情。曾被賴碧霞老師指導,合唱文建會的典藏CD,對唱了5、6首客家民謠小調,那時已任國小校長,教職從山上調至平地,他參加母語客家音樂的推廣,指導小朋友唱客家音樂和指導桃園縣的教師絲竹合演,致力推動社區發展協會,之後就常有人來請范姜先生指導山歌。曾經令他感到印象深刻的是指導團員演出器樂部份,大家都很賣力地練習和演出,每一次都有不同的進步,讓他心中微笑許久。   其實客家山歌並不僅止於歌,還可應用在客家戲、短劇上,范姜先生就曾指導學生演出棚頭在客家電視臺演出。他感慨客家山歌是否能做出什麼突破,然後能吸引到年輕後輩,傳統山歌應該要加入一些新元素,從傳統到創新,例如將山歌的節奏轉變為爵士等,另外客家的戲劇不僅是用客家話發音,一些客家俚語皆可加入,服裝可多樣化,使演出氣氛充滿活潑的色彩,今有賴客家電視臺將客家戲劇、音樂加以展現,使更多人能識得客家文化之美。 客家山歌的演唱 客家戲劇的劇本「三叔婆的客家粄圓」 客家山歌的演唱多為表演性質,並未得到什麼獎,但曾經指導學生得過獎。 民91年以來指導學生參加項目: 社會組/平板 總統盃冠軍 社會組/山歌仔 總統盃亞軍 臺灣/山歌區 冠軍 客家電視臺pk打擂臺 亞軍、總冠軍皆有 (有一學生為龍潭國小的吳政迪,即有參與魯冰花電視劇演出的小朋友)
鄧雨賢 一、童年時期(1906 ~ 1920 )   鄧雨賢先生,生於1906 年7 月21 日桃園縣龍潭鄉客家子弟,出身於「一門三秀才」的漢學之家,父親鄧旭東,原擔任於龍潭鄉龍元宮公學校教職,復應聘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的漢文老師,因而在三歲時舉家遷居臺北艋舺,幼年時期就讀「艋舺公學校(今臺北市立老松國小)」,致使鄧雨賢接觸並學習閩南語,而且閩南語也成為居家生活溝通談話中的語言之一。 二、青少年時期(1920 ~ 1929 )   二十歲時(1925 年)鄧雨賢自臺北師範學校(今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本科畢業,隨即被分發至臺北日新公學校(今之臺北市立日新國小)擔任教職,隔年經媒妁之言與畢業於三高女(今中山女高)之鍾有妹結婚。 三、專職創作時期(1929 ~ 1940)   二十四歲時(1929 年)因著對音樂的嚮往,毅然辭去教職,隻身前去日本遊學,潛心研習作曲理論等音樂創作之相關專業課程,返臺復適逢1930 年經齊大蕭條之復續影響,造成大環境不適合音樂創作之發展,經友人推薦至臺中地方法院任通譯約二年時間,二十七歲時(1932 年)於文聲唱片以「大稻埕行進曲」和「挽茶歌」嶄露頭角,次年獲古倫美亞(columbia )唱片公司所賞識,成為專屬作曲家,開始他專職創作的音樂人生。 四、芎林任教時期(1940 ~ 1944 )   因中日戰爭在即,當時的廣播媒體被當時日本政府廣泛用於政令宣導;唱片業者因無法有效運用相關媒體做行銷活動,而嚴重影響唱片業之生存,因此多數唱片業被迫結束營業,鄧氏所屬之古倫美亞唱片公司亦不例外,原本鄧氏擬至日本本土尋求另一發展機會,不久因接獲女兒病逝之訊息隨即返臺;並遷居新竹芎林,在芎林公學校任教期間,因日本推行「國語家庭」,被迫改為日本姓氏「東田曉雨」。除授課外,亦到竹東訓練樂團,若遇學校遊藝會活動,也會特別為小學生的表演創作音樂、譜曲,甚至也配合當時的郡守,因糧食缺乏擬雅廣栽種改良的地瓜撰寫的時局歌詞譜曲。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前夕,鄧雨賢因病去世。育有子四人,孫五人。長子鄧仁輔、次子鄧仁侃、三子鄧宰輔、四子鄧健作。其堂姪鄧仁艾為桃園縣議員。 音樂作曲 作曲曲目同上
莊木桂   「客家採茶戲」是一種在臺灣客家聚居區域流行的傳統戲曲劇種,最早的內容以「茶文化」為主,包含了大量「四縣腔」客家山歌和舞蹈,主要角色為「丑」和「旦」。清末時採茶戲為小戲,有「採茶唱」、「相褒」等演出方式,後來由於受到四平戲和亂彈的衝擊,方借鑒了其他劇種的優點而改良發展為大戲。故客家採茶戲根據歷史發展的過程,分為前期的「三腳採茶戲」和之後的「改良採茶大戲」。目前還不能確定,三腳採茶戲是自大陸客家區域由何阿文傳入的還是在臺灣自己發展出來的。但是根據已知的早期三腳採茶藝人師承關係的回溯,最後全都指向何阿文一人。曾先枝曾說,何阿文曾經好幾次往返大陸帶回很多傳本。所以何阿文被譽為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人。何阿文有五個重要的徒弟:阿浪旦、阿才丑、何火生、梁阿才和卓清雲。   莊木桂是卓清雲的兒子,約生於1911年,苗栗客家人,從母姓。卓清雲所學甚廣,從說唱到採茶戲,都很精通。而莊木桂天生嗓音並不好,但是很會教戲,而且胡琴拉得很好。莊木桂後來傳了幾個徒弟,包括林榮煥和徐進堯。他還曾和曾先枝先生一起跑江湖賣藥。目前所傳的採茶戲腳本,一說是莊木桂從父親卓清雲那裡繼承的手抄本,一說是莊木桂為了跑江湖,而去阿玉旦夫婦那裡拿的,而阿玉旦的腳本是傳自師父梁阿才。   莊木桂和許多早期名藝人合作過,如黃桃美、陳寶蓮、許秀榮、賴海子、詹玉珠等,為他們伴奏錄製了大量採茶戲唱片。他繼承了大量腳本,並傳給弟子林榮煥先生,林先生的嗓音很好,非常有本土味,他的唱腔和風格都是繼承自莊木桂。 擅長拉胡琴,且很會教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