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rieved from http://data.hakka.gov.tw//od/detail?oid=813D2E0B-FFA0-4AB8-A656-E1AD3065B055 on Tue Feb 24 2015 15:53:06 GMT+0800 (CST) ; 資料集描述: 介紹本會歷年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 ; 資料集類型: 原始數據 ; 分類: 公共資訊 ; 主要欄位說明: 年度:year
論文標題:title
論文摘要:summary
作者:author
畢業學校:graduation_school
畢業系所:graduation_department
畢業年月:graduation_date
獎助金額:scholarship ; 資料提供機關: 客家委員會綜合規劃處 ; 資料量: 537筆 ; 更新頻率: 不定期 ; 資料集來源網址: http://www.hakka.gov.tw/lp.asp?ctNode=1583&CtUnit=683&BaseDSD=24&mp=1 ; 授權方式: 依客委會資料開放平台資料使用規範 ; 授權網址: http://data.hakka.gov.tw/ab/terms ; 編碼格式: UTF-8 ; 計費方式: 免費 ; 資料集提供機關聯絡人: 蕭敏君 ; 資料集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 02-89956988#519 ; 資料集提供機關聯絡人電子郵件: ha0286@mail.hakka.gov.tw ; 備註: ; 資料集瀏覽次數: 215 ; 資料集下載次數: 245 ; JSON: http://data.hakka.gov.tw//od/data/api/D0652502-4B76-486B-BDC9-CEA61957018C?$format=json

year title summary author graduation_school graduation_department graduation_date scholarship
19533477 101年 客家電視台年度電視劇之客家形象分析 當代的客家電視劇傳遞出哪些台灣客家族群的重要精神與形象呢?有鑑於過去客家影像研究集中在電影之上,甚少以電視劇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於是從客家電視台的戲劇節目中,選出三部年度電視大戲《大將徐傍興》、《十里桂花香》、《源》為指標個案,希望從電視劇的影像文本描繪中,找出客家族群的具體形象,並與客家族群學者的形象研究發現,互相參照。為此,本研究從敘事理論出發,藉由內容形式與表達形式兩個分析層次,釐清電視劇中角色類型、場景和情節等敘事要素意涵。研究發現,三部電視劇中的人物角色刻畫,可對應於Propp 的七種角色功能,電視劇中主角(英雄),追求人生目標(公主)時,面對阻礙者或敵對者(壞人)出現,經由周遭貴人、助手(贊助者),拉近專家(協助者)的關係,進一步解決問題,親人或長輩(派遣者),因看重英雄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可塑性,將心願或重責大任賦予英雄使命,英雄參與任務過程,會遇見經時間考驗,最終知難而退的假英雄角色;在場景部分,三部電視劇的場景設定在大陸原鄉,台灣地區的苗栗山區,到屏東內埔的客家庄村落;而三部電視劇故事發生的時間,則分別經歷清朝,日治時期、台灣光復後、台灣退出聯合國等社會事件;最後在情節敘事安排上,三部電視劇皆順應著敘事軸線,起初為穩定生活→困難的介入→貴人相助或信念克服→最終困境圓滿解決的結局。進一步比較,三部電視劇中敘事元素如客家語言、客家諺語、居住空間、客家婦女、飲食文化特色、神靈與敬祖信仰、客家山歌與童謠,所呈現的客家形象,也相當符合學者的論述。其中,又以客家語言、居住空間、信仰、客家婦女與飲食文化的建構,成為區別客家族群的故事與其他電視劇的差異,電視劇的敘事中,更加強調的是「社會變遷下的調適力強」、「世代差異與磨合」、「歷史上的族群對立、衝突」、「社會階級明顯」、「人道關懷的性格」等主題的形象建構,客台身為族群媒體緣故,加上電視劇有較長的故事時間鋪陳,因此,在建構客家形象上,從不同面向作細微的討論。整體而言,客台電視劇在客家形象的形塑上,藉影像內角色日常生活的表現與人物間互動,較一般媒介形塑形象描摹更廣泛且深入。本研究藉著電視劇的敘事分析,使讀者更能理解族群傳媒所建構的客家形象,反之也期望客家電視劇的生產,在客家形象的元素建構上能維持,並拓展客家影視文本的發展,使故事的細膩生動扮演文化教育的功能。關鍵字:客家族群、形象、客台、電視劇、敘事 張雅婷 國防大學 新聞學系 碩士班 101.6 4
19533478 101年 遊走在族群邊緣:一個客家聚落的經社變遷 苗栗縣泰安鄉清安村是客家人與泰雅族混居的村落,也是泰安鄉客家人集中且人數多於泰雅族的村落,而清安村的洗水坑豆腐街則是在以原住民居民為主的泰安鄉中客家人群聚的客家聚落,本研究調查的分析軸向與研究目的包括:(1)洗水坑客家聚落,在歷史的發展中族群邊際的維持與流動及族群互動的發展;(2)以原住民為主要居民成員的整體環境中,客家聚落的經濟與社會面向變遷與發展;(3)洗水坑豆腐街聚落的興、衰與再造過程中,對於當地文化特色的影響與形塑,以及未來發展定位。依據本研究所提出的研究問題,對公部門、在地民間組織、在地店家與居民,進行深入訪談,總共累積了16位受訪者資料,配合文獻分析,就街市聚落族群邊際的生成變化與特色分析得知:1.山林資源的競取,產生原客族群的利益衝突及其邊際推摩;2.土地資源有利於原住民而不利於客家人;3.政治參與政策,限定原住民領導;4.福利政策措施,造成客家人相對弱勢感受;5.食貨交易與交換互動,形成原客的社會交往關係;6.泰安鄉族群互動與族群語言的使用,北五村的原住民習於客家話的使用,南三村則以泰雅語為生活共同體的語言;7.在信仰文化與婚喪生命禮儀的差異區別,原住民是天主教儀式,而客家是傳統的客家習俗與民間道教信仰;8.泰安鄉的客家人和原住民的通婚相當少,原住民反而和外地的漢人通婚比較多。就洗水坑豆腐街生活共同體營造的發展變化分析,可得到下述的經驗特質:1.豆腐街成為地方特色產業的消費空間後,居民生活節奏速度加快,也改變了經濟生活型態;2.以豆腐為特色載體建構地方特色產業,與客家文化產生密不可分的連結關係。關鍵詞:客家聚落、族群邊際(界)、洗水坑豆腐街、地方特色產業 許占文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1.1 5
19533479 101年 地方社會的衝突調解—以苗栗縣獅潭鄉調解委員會為例 本文以客家地區苗栗縣獅潭鄉為研究對象,以地方社會的衝突調解為研究主題,探討調解制度變遷對客庄之影響、調解與民俗、民德、法律之關聯、調解是否成立與調解功能之關係、調解對衝突功能的作用、調解是否成立與衝突是否解決等內容。研究者任職獅潭鄉調解秘書工作,參與調解業務累積有12年的經驗,根據研究主題,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先透過文獻回顧,解析衝突與調解之關聯,調解制度與組織之規定與調解制度之變遷。其次分析研究地區調解案件之內容,並透過訪談法及參與觀察法,探討公部門鄉長、調解委員、調解秘書以及衝突當事人在調解過程中的參與,調解制度變遷對調解的影響,調解成立與否之因素,調解功能的發揮與衝突的解決。本研究之結果如下:一、調解制度變遷後,審核調解委員資格之機關由鄉民代表會移轉至法院,並未如預期能審核出更具有能力之調解委員,反而喪失了民意機關監督之功能。二、客庄地區之民俗、民德與相關法律對調解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以地方派系勢力涉入民俗實踐邏輯,對調解的運作影響最大。三、調解具顯著功能與隱藏功能,調解成立,發揮了調解的顯著功能;調解不成立,亦發揮了調解的隱藏功能,所以調解無論是否成立,調解功能均能發揮。四、調解成立,不表示衝突一定能解決;調解不成立,也不表示衝突無法解決,關鍵在於調解後,衝突當事人的態度與採取的行動。五、衝突發生後,產生正、負的功能,調解對衝突的正功能有強化的作用;對衝突的負功能有減弱的作用。關鍵詞:衝突、調解、調解制度、調解功能 王千道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1.6 4
19533480 101年 客家社團社會資本與組織發展關聯之研究—以新北市板橋客屬會為例 板橋客屬會是新北市最大的客家社團之一,成立至今有26年,在客家社團中具有代表性。本研究旨在探討「客家社團社會資本與組織發展之關聯性」,以新北市板橋客屬會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有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問卷調查法、社會網絡分析、深度訪談法。主要以深度訪談法為主,其它研究方法為輔。研究者也加入板橋客屬會,對社團活動也參與其中,並從中觀察、拍照並做記錄。首先針對社團成員共發放24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51份,以SPSS for Windows統計軟體進行量化分析,瞭解社團成員的背景資訊。再對社團決策單位、執行單位幹部發放社會網絡問卷,共發放53份,回收有效問卷53份,以UCINET 6 for Windows軟體進行分析,找出網絡中心性較高的成員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發現:(1)成員參與社團時間長、互動往來密切頻繁。(2)年輕人加入有助於活絡客家社團。(3)經費是影響社團發展及運作的重要因素。(4)課程以傳統性的課程為主,需積極創新。(5)社團活動由自辦走向與公部門協力合作。(6)社團由內聚型社會資本邁向橋接型與連結型社會資本。最後將研究結果,對新北市客家事務局、新北市客家社團、新北市板橋客屬會提出建議。關鍵字:客家社團、新北市板橋客屬會、社會資本社會網絡、組織發展 羅美香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1.6 4
19533481 101年 日治時期苗栗街聚落發展與變遷(1895-1945) 本研究選定日治時期苗栗街作為研究場域,採取歷史地理學的研究途徑,分別從國家力量、重大建設、產業發展三個面向,來探討不同面向對聚落發展所產生的影響。研究方法上以相關文獻資料的蒐集與分析為主,輔以不同時期的地圖判讀,並將研究需要的相關資料繪製成地圖,再加上田野實地調查,以分析聚落發展與變遷的過程。日治時期,本研究區的行政隸屬變化頻繁,共有八次之多。現今苗栗市的行政區域形成於大正9年(1920),之後一直維持到今日。其中除了1901~1908年的行政區域劃分,苗栗街為苗栗廳廳治所在地,其他時期都不是一級行政區的政治中心。當時苗栗廳的設置和廢除影響了苗栗街的商業氣氛和人氣,可見國家力量的運作對地方發展影響甚大。日治時期苗栗街(苗栗大字)是鄰近街庄的政治、經濟、交通等各方面的核心,當時在殖民政府的規劃下,各機關多集中在今中正路兩側,這些機關的設立與人員的移入,使得聚落進一步的擴大和繁榮。而北苗栗的社寮崗庄一帶,是因苗栗驛的設置才繁榮起來的新興區域,使南苗栗的街區由南向北擴展。日治時期苗栗街內有兩次市區改正,使聚落的型態改變,原有狹小街道被?寬,曲線變成直線,街道空間加大。建築物大半改建為洗石子巴?克兩層街屋,傳統街屋樣式逐漸消失。可惜苗栗街的市街規劃是比較消極的,除了將原有的道路拉直並稍加?寬之外,並沒有藉由市區改正計畫促使新興區形成。日治時期影響聚落發展最明顯的建設就是水利設施與交通建設。公路和私設輕便軌道,將苗栗平原地區生產的稻米、甘蔗等農作物,及鄰近山區生產的石油、樟腦、薪炭,運送到苗栗街買賣。鐵路則是對外運輸的一大動脈,苗栗驛的設置暢通了貨物的運輸,加快了的商業發展,因為交通的便利使得苗栗街的發展較鄰近地區來得繁榮。水利建設方面,將研究區內唯一的埤圳-龜山大陂圳加以整治和官有化,雖然農田面積沒有明顯的增加,但埤圳官有化的政策,解決私人經營埤圳之困難問題,使農業可以在取水無虞的情況下,稻米產量增加,土地贍養力提昇,而帶動整體聚落的發展。產業發展方面,本研究區境內從事「官公吏」和「商業」的戶數比例遠較鄰近街庄高,是當時周圍街庄的政治、商業中心。其中以苗栗街(苗栗大字)是當時研究區內最繁榮的區域。農業方面,作物種類不多,以稻米和甘蔗為最主要作物,因佔了苗栗平原精華區的優勢,稻米產量和周圍街庄相比並不算少。工業方面,並不興盛,除了苗栗糖廠和石油會社的煉油廠之外,其他只是小型農產品加工廠及民生消費用品工廠。商業方面,延續清代,日治時期最熱鬧的區域仍然是在南苗栗,而苗栗驛的設置,帶動北苗栗的商業繁榮。鄰近公館庄的出礦坑和造橋庄的錦水石油產業興起,讓社寮崗庄(社寮崗大字)興起了石油製品集散的優勢。日治初期苗栗地區因為平原有限,農產品產量不多,商業買賣始終不興盛。但中期後逐漸轉為熱絡,苗栗大字各會社、組合林立,是當時苗栗街的金融商業中心。整體而言,日治時期苗栗街因國家行政區劃,公路、鐵路、輕便軌道的建設,保持清治時期以來鄰近街庄的政治、經濟、交通中心的地位,產業發展因水利設施的整治和官有化,農作物產量上升帶動了商業的繁榮,聚落更為擴張,奠定了國民政府時期發展的基礎。關鍵字:日治時期、苗栗街、聚落、歷史地理學、聚落地理學 傅彩惠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班 101.1 4
19533482 101年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新竹地區的客家社會統治:以《警友》雜誌為例 早期日人的客家認知主要沿襲清代臺灣方志及西方文獻的看法,對於客家印象來源概分為兩大類:一、為史料文獻,二、為實際接觸的經驗。日警依實際管理客家聚落的經驗有較完整的客家記錄。民間日人的客家認知原則上仍建立在官方論述的基礎下,但對於客家觀察的面向則較官方廣泛,期間報紙與雜誌對客家有深淺不一報導,顯示日人對於客家的生活、文化、產業等興趣。日人的臺灣客家社會印象則是由日本殖民者以選擇、形塑、收編等方式所形成的客家印象。新竹地方政府發行《警友》機關報的方式,投入地方事物報導與警察專業領域探討。作為試驗的先鋒性質刊物,除建構知識體系外,更可藉此訓練殖民官吏自身專業與地方瞭解,甚至形成政策。隨著總督府對臺深入的統治,沿山地區的客家族群也成為官方重視對象,如何建立客家知識將攸關日後地方統治之優劣,而客語學習成了客家知識體的重要架構。《警友》本身為地方政府刊物,其論述多為官方說法,在地方統治層面,可以窺探出當時地方官員對新竹地區的看法,以及政策如何影響地方。新竹地方政府管理新竹地區的兩大系統,主要以警察體係與街庄役場來動員或組織民眾,而警察可謂殖民政府治理臺灣的主幹,透過各項主兼辦業務來管理民眾。從《警友》的警察客語會話教材,?約的透露了殖民管理者細緻的操作痕跡,經由各項業務推動樹立了警察「文明」與「權威」的形象,這些形象來源基礎是來自於「知識」的掌握,透過對人的掌握與法規的運用,由上往下地對臺人進行規訓與改造。關鍵字:客家印象、清代方志、警察勤務、客語、客家義民祭、客家知識 陳俊安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1.6 6
19533483 101年 非營利組織與推廣地方文化活動之探討—以屏東縣五個客家社團為例 近年來,客委會甄選最具客家文化代表性的活動,透過地方政府結合民間團體,推展客家大型文化活動,行銷在地文化產業,打造創意客庄經濟效益。在客委會的輔導與支持下,經由地方團體的營造,發展出具有在地性的文化活動,藉由文化活動帶動地方文化觀光,活絡地方經濟活動。臺灣北部已有許多指標性的文化產業案例,尤其是桐花祭活動,成功的行銷客家文化產業,在南臺灣六堆地區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嘉年華」與「元宵尖炮城」活動,卻尚未能發展至足與桐花祭相抗衡的文化活動,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本研究以內埔、萬巒、竹田這一地區有地緣性五個地方團體為對象,以質性方法,運用參與觀察及深入訪談方式收集資料,整理紀錄社團組織的發展歷程,瞭解社團整體現況及所面臨的問題,探討非營利組織對推展地方文化活動的功能與價值,並且研擬規劃公部門與地方非營利組織為文化活動合作之機制,以提供政府相關部門作為未來推動之依據。本研究結果發現,未來文化活動的舉辦,其文化意義必須定位清楚,活動的目標必須明確,以促進文化行銷和活動行銷;其次文化活動必須有政策性、延續性的支持;再者,需透過大型的客家文化活動,並由公部門整合規劃活動,配合地方各社團參與,有效行銷在地文化與客家產 ii 業,活動結束必須落實檢討反省。本研究建議有二,在社團部分,應透過社團評鑑,獎助扶持優質社團,社團新血輪的招募與培養亟需加強。在公部門部分,應爭取更多資源,建全社團組織與資源整合,加強公部門與非營利地方團體組織的合作,共同推展客家文化的互動機制。關鍵詞:非營利組織、公部門、文化活動、客家、六堆 林功尉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100.6 4
19533484 101年 客家宗族與在地社會變遷—以新竹新豐鳳山崎何氏宗族為例 鳳山崎是位於大眉庄(竹北)、紅毛港庄(新豐)、大湖口庄(湖口)、新埔庄(新埔)等四區交界的邊陲地帶、生產力偏低的邊緣地方社會。清代采訪冊如此形容鳳山崎:山上一帶帄原,周廣三、四十里;地高而燥,率多荒園,庄內居民人口稀少,錯落結盧而居。可見到清代末期,鳳山崎的發展模糊,是一片乏人問津的荒埔之地。直到日治初期,鳳山崎才由望高樓、鳳山崎、竹高屋、寶斗屋等四個地理區塊發展成為一個「鳳山崎庄」,重要性開始逐步提升,而且這個提升不斷加速,到了戰後,因為湖口工業區的設置,使鳳山崎完全轉型為都市化的地理區塊,他逐漸擁更以自己做為一個村落為中心的地方。隨著一百年歷史的轉變,鳳山崎的地位甚至超越大湖口庄的老湖口與紅毛港庄的新庄子,長期來看,甚至更取代新豐鄉新庄子成為政教中心的趨勢。鳳山崎不再是湖口、新豐邊陲區,他更了屬於自己區域的自主性。先前的研究者,例如施添福、羅烈師、林玉茹等學者,是以清代為主要研究時間範圍,因此沒能正視這個上升或變遷的地方社會,我站在這些學者的研究基礎上,繼承這些學者的研究成果來補足這一塊論述。這篇論文研究中把何家收藏的古文書與土地申告書做了交叉比對,而發現何家是鳳山崎第二大業主,在鳳山崎發展的過程中,何家在地方上扮演一定的角色,發揮了一定的影響力。根據何家收藏的扶雲社會員證、分鬮書與捐地等地籍資料,可以發現何家透過捐地?與了地方的公共事務。例如清朝光緒年間何家和番仔湖的傅家合建「惜字亭」,民國38年以半買半送的方式捐地給地方政府,蓋貣了第一座公學校-山崎國民小學,這兩次捐地儀式?造出何家在地方上文教的地位。日治時期,何家捐地讓鳳山崎貣造了山崎火車站,這項公共建設影響了鳳山崎朝向都市化發展,?立鳳山崎經濟發展里程碑。民國58年何家捐地蓋貣了地方上第一座溪南觀音廟-鳳蓮宮,從鳳蓮宮原始樂捐簿的統計中發現何氏宗族是樂捐金額占全部樂捐姓氏排序的第一位,從鳳蓮宮第一屆?徒名冊統計中也發現何氏族人是所更?與廟務人數占最多的,可見何氏宗族透過公廟的運作,穩定了鄉 ii 族勢力對地方事務的領導與控制。這篇論文研究中也發現雖然鳳山崎面臨了劇烈的變遷,例如設置湖口工業區,土地被徵收,大量人口移入此區等,但是何氏宗族仍然有辦法維繫住傳統社會的宗族現象,他們一方面保留了的宗族祭祖儀式而把各家戶結合成宗族,形成村庄的次單位,參與了地方事務;一方面透過地方公廟的祭祀活動等神聖事務來達成凝聚何氏宗族的力量,形成在地的一個大宗族。這呈現出研究鳳山崎何家的意義是客家地區的客家宗族顯然有能力應付一定的社會變遷,不會簡單的隨著變遷而消失,而維繫宗族的力量是靠著參與了神聖事務,那就是宗族內部祭祀儀式與參與公廟的祭祀活動,這個個案研究呈現出傳統宗族在當代仍然具有意義。關鍵字:鳳山崎、客家宗族、地方社會、地方公廟、都市化 何瑞玲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1.6 5
19533485 101年 客家政策效益之實證研究—以桃園縣為例 本研究是以四個政策類型-文化節慶活動、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及公事語言、客語認證與客語生活學校及客家族群傳播及媒體,來分析客家政策的實施效益,探究目前所實施之客家政策對於客家族群現況認知及滿意度分析,以提供建議客委會及相關客家事務機構參考。研究發現政策的認知程度上明顯較為不足,在宣傳方陎尚需加強,而客語認證與客語生活學校的辦理最令客家族群滿意,除了提升客家的能見度,也讓客語的語言位階有提升之效用,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及公事語言則在實施滿意度較為低落,呈現出要讓客語成為公事語言尚有一段需要努力的空間;在母語使用提升上,客家族群傳播及媒體呈現較為顯著的影響,客家電視台母語推行及文化傳承受到大致的肯定;客家認同提升上,則客語認證與客語生活學校及客家族群傳播及媒體呈現較為顯著的影響。目前所推行的客家政策針對客家族群的滿意度、客語使用提升及客家認同提升,大致上都屬正陎的影響,代表著目前所推行的客家政策方向無誤,應該繼續推動,活化客家文化及母語的傳承。 關鍵詞:客家委員會,客家政策,政策效益,客家認同 廖中秋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1.6 4
19533486 101年 舞台展演者之女性主體性研究—以桃竹苗地區客家婦女為例 本研究主要探討客家婦?在?賽表演過程中的主體性變化,引用 Goffman 的戲劇??以及後結構?性主義?述,以及?考Foucault 的監控與規訓????明客家?性?與歌唱比賽後的性別意?與性別主體之建構。研究方法採取質性研究之深?訪談與?與觀察。研究對象為桃竹苗地區四十歲以上?加客家歌唱比賽之?賽婦?為主,總共訪談21 人,並至台?公視攝影棚及受訪者住家觀察研究對象。研究發現,對?賽客家?性??,爭勝的過程,包括上台前的準備、比賽當時的展現、比賽結果的心?應對等皆成為珍貴的??,並經由一次次的比賽而建構出自我新主體。而在日常生活當中,研究對象也可自生能動泉源,以勝任多元角色之需求,?動於各角色之間。研究對象在與表演結緣之後,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努?追尋平衡點與?者融洽相處的方式,在變與?變之間,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研究對象展現豐沛的?動能?,開創出自己兼容並蓄的新主體。關鍵字:表演、主體性、客家?性、後結構?性主義、監控 彭琋筠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100.6 4
19533487 101年 都市客家隱形化現象之析探—以中壢市為例 在經濟起飛時,許多離開原鄉來到中壢的客家人,他們都帶著濃濃客家原鄉味來到中壢市,塑造出創新、包容和傳統熱誠客家人本質的中壢市,也在中壢的發展史中留下許多客家的傳統文化。然而這些客家傳統的景緻或美食,隨著中壢的「都市化」「現代化」逐漸被流失或遺忘,希望透過本研究把這些流失的客家先人智慧和文化,一一找回來,最重要是透過全市社區民眾和關心客家人的社區民眾參與,讓中壢市民眾都了解到客家文化的美和客家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並且能提供行政機關在日後相關政策擬定與規劃時的參考,藉以減緩都市客家隱形化的情形日益嚴重,對於身為客家子弟的一份子,希冀能在客家文化的保存盡棉薄之力。研究結果發現中壢市目前有三種情況正在發生中:其一:客語的使用比例為最低、其二:年齡與客語使用的比例成正比,年齡越長,使用客語的比例則越高、其三:居住地區與客語的使用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影響不大,等三種具體結果。語言的使用是族群外顯的表徵,語言的消失等同就是一個族群的消失,應摒除自己內心那份隱形化的焦慮與無奈,勇敢的走出屬於自己的路。關鍵字:都市客家、隱形化、族群認同、客語使用 吳?蓁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1.6 4
19533488 101年 臺灣客家運動之未來方程式:形成與發展(1987-2012) 本研究以社會運動的基本意涵及定義、西方社會運動理論、社會運動的發展歷程以及臺灣社會運動與臺灣客家運動間的關係來論述臺灣客家運動的形成與發展。本論文發現,臺灣客家運動的發生原因,一方面是對語言政策的迫害而反抗,另一個則是由於弱勢或少數族群文化身分意識的覺醒,因而激發參與者的客家意識。整體來看,因為語言的不平等和客家族群地位的邊陲化,讓客家族群早已積壓許多的不滿,1980 年代由於當時外在壓迫性體制轉變,政治情勢從戒嚴轉為解嚴,客家草根性組織如客家風雲雜誌社等大力推動下,客家意識也被建構起來,因而對當權者發出挑戰,藉著客家運動爭取母語的教育、傳播權,進而啟發客家人的認同和爭取應有之權益。在臺灣客家運動的發展上,本研究採取三階段的分期法,分別是發端期(1987 -1989 年)、集結期(1990-1999 年)以及制度化期(2000 年-現今)。發端期的重點就是以1987 年《客家風雲》雜誌創辦和1988 年「還我母語運動」為主;集結期則是經過1989 年後的運動能力衰退後,1990 年《客家風雲》雜誌改組為《客家》雜誌、1990 年「臺灣客協」的成立帶來一波運動高潮,1994-1995 年「寶島客家電台」抄臺風波,把動員力量再掀高潮;制度化期主要在2000 年以後,包括客家委員會的成立、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的成立、客家電視頻道的設立、客家知識體系的建構以及制定客家基本法,都是進入制度化期後的成果。另外,目前臺灣客家運動在進入制度化後未來的發展為:(一)臺灣客家運動、客家政策與客家研究應朝向「三合一」的發展;(二)客家研究方面:致力「客家研究」朝向「客家學」發展;(三)客語推廣和文化傳承方面:如何增加它的市場價值?(四)客家認同和想像方面:客家族群世代間的差異須調適;(五)臺灣客家運動存在與否方面:目前運動呈現消退趨勢,未來須朝向強化監督之責;(六)客家事務執行成效方面:過去客家運動訴求大致雖達到,但仍有許多進步空間;(七)保存客語和客家文化方面:成立客家自治區?(八)未來的族群關係方面:相互 II 競爭且相互尊重的弔詭關係(九)臺灣客家運動方面:朝向客家文藝復興或文化自覺運動。關鍵字:臺灣客家運動、《客家風雲》雜誌、還我母語運動、政治過程論 葉德聖 國立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101.6 6
19533489 101年 親密與衝突的母女關係:以客家女性論述傳承為例 每當論及客家女性,外界對於客家女性多會給予肯定,讚譽客家女性為好妻子、好母親,甚至是好媳婦;如「家頭教尾」、「田頭地尾」、「灶頭鑊尾」、「針頭線尾」等描述。「四頭四尾」集養育、農務、廚事、縫紉於一身的多重形象,來 肯定、讚譽客家女性的犧牲奉獻以及勤敏能幹;至今,傳統的客家社會依舊以此 標準,來做為教育下一代的規範準則。然而,這套客家女性論述是否影響著現代 的客家女性?當今的客家女性如何看待這套客家女性論述?在文化傳承和性別角色的養成中,家庭扮演很大的影響?,為性別提供社會 角色,使個體合乎社會文化中對該性別角色的期待,其中客家族群,客家女性扮 演著家庭中文化的傳承者與重要角色,於家庭的生活中繼續傳承於下一代。傳統 客家女性在客家文化傳承的脈絡之下扮演著文化傳承以及性別角色養成的重要 角色。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客家母親如何發展自己的家庭價值觀,以及她們如 何詮釋和處理客家傳統與現代的客家社會之間的緊張關係。研究發現,在與時代變遷過程中,年輕客家女性在現代社會中的經歷確實有 別於刻板印象中的傳統客家女性身影,表現於女性意識的發展與女性地位的提升 上,她們重新檢視與定義傳統美德的合宜性,且著重於突顯「自我」的主體和客 家女性的能動性。 關鍵詞:母女關係、客家女性、婚姻、家庭 蔡宜娟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101.6 5
19533490 101年 移動在兩個家庭之間:北台灣印尼客家女性的認同與情感民族誌 本文報導人在嫁入婚姻家庭後,面對不一樣的夫家生活,生命史中的點點滴滴告訴我們每個報導人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面對一個統稱「外籍配偶」、「印尼新娘」、「新移民女性」這些名詞,無形的刻板印象讓社會忽略了個人的存在。在社會學的領域裡,研究者重視著問卷之下大多數的答案比例,這些研究數據提供政府機構訂定同化、融合措施時對這些女性的初步了解。本文藉著與六位不同世代報導人的深度訪談及筆者的參與觀察,希望社會大眾看到新移民女性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在刻板印象中注入她們不一樣的生命歷程,在時間的流逝過後,能稍稍改變「印尼嬤」這樣的稱謂。女性是家庭裡的重要成員,大多數人掌管家中廚房料理傳承家裡的味道並且擔負教養與傳承的責任。張翰璧(2007:21-39)探討台灣、越南與印尼跨國婚姻社會價值觀的比較中,理解女性在跨國婚姻移動中本身文化親近性是婚配的考量因素之一。張翰璧提及從許多台越或台印的跨國通婚中顯示,通婚是文化接觸的開始、價值觀調適過程的啟動。女性是文化互動的主體而非配角,在家庭場域碰觸下的文化互動,有可能融入台灣文化也有可能發展出新的文化傳承。在本文印尼客家女性生命史中,看到母親影響力的存在、姓氏移動的情形以及男女受教權的平等性,這些現象在在與台灣客家印象是有所差異存在,不同區域客家互動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到客家在地化的情形。而這樣的兩地差異認知在台灣客家家庭場域的日常生活互動下,必然發展出新的文化傳承。本文以影響力來說明新移民女性在家中的地位,但弔詭的是這樣的影響力似乎也建立在先生信任的前提下,不容忽視原生家庭母親在家中的影響力也悄悄的在報導人家中呈現。在蕭昭娟(2000)研究中,新移民女性可能為了擁有先生信任而切斷與原生家庭的頻繁互動。這種結果說明家庭裡先生信任情形直接影響新移民女性與原生家庭的互動,當然兩個家庭良好的互動必然影響下一代對父母的認知,本文40、50、60世代報導人連結彼此婚姻家庭互動之外,她們與原生家庭成員約一年一次的互相拜訪,這樣的互動影響子女的成長經驗。 黃圓惠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1.6 5
19533491 101年 客家電視台旅遊節目滿意度指標之研究 近??社會環境結構改變,目前客家族群意識逐漸抬頭,促成客家電視台的成立,客家文化之優美,值得透過客家電視台的新聞與節目,讓台灣各族群人士得以欣賞,也在速食的現代社會中,將腳步放緩,重新省思傳統的意義,透過「深度認識台灣、走訪台灣鄉鎮,發展在地特色」,將各地代表台灣不同部落、村落的在地社區文化,活化利用既有的媒體空間等公共傳遞,擴大效益,結合地區性特色環境,產業文化、山川景觀、自然生態、人文遺產等資源,尋找客家文化存在的永續價值與新生命力,逐步發展成特色文化。在客家電視台的整體營運中,旅遊節目的品質以及傳遞之意象應是重要的指標,節目的品質將是直接影響到觀眾共同參與的體驗。探討旅遊節目的構成要素,在客家電視台的實際作法上,有時經費分配受限,一直難有較明確、客觀的評量方法。本研究以客家電視台所製播的旅遊節目為對象,?用文獻分析法配合深度訪談法以找出與客家電視台旅遊節目滿意度相關之面向及其項下之初始評量指標後,運用專家評價法之『德爾菲法』篩選指標,求得各構面要素,以做為客家電視台製播旅遊節目時之重要參考。關鍵字:客家電視台、旅遊、滿意度、德爾菲法 林慧欣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客家文化研究所 100.6 4
19533492 101年 客家地區醫療院所企業社會責任—以天晟醫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為例 策略性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延伸,其選擇適當的社會議題即有別於競爭者的獨特作為,降低成本並滿足消費者的行動來滿足社會要求。臺灣社會步入高齡化的階段,老化及各種慢性疾病已成為危害健康的因素,因此建構一個具健康促進觀念結合醫療服務的社會,是應注重的課題。由於企業社會責任有逐漸浮現的趨勢,本研究探討以企業社會責任來推動地區關懷,以天晟醫院所執行的社區健康營造計畫為例,著重在企業如何透過社會責任推動地區關懷,從社區健康營造的組成、協調、執行,到最後檢視社區健康營造的落實成效,並且在社區的前景規劃上,企業可以透過資源的支援培力社區成為自主性高的社區健康營造,以及探討企業領導人核心觀念帶動企業運作,瞭解身處於客家地區的醫療院所涵蓋的客家因素影響力。關鍵字:企業社會責任、策略性企業社會責任、社區健康營造、培力 徐千惠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與經濟研究所 100.6 4
19533493 101年 食物、日常經驗與族群互動:東河的客家與賽夏 本研究以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為研究場域,藉由對族群食物「客家粢粑」及「賽夏tinawbon(糯米糕)」的分析,了解客家人與賽夏族間的族群關係,一方面探討食物對人群關係界定和社會類別概念傳遞的作用;另一方面討論人們在運用食物過程中所衍生的日常經驗、具體意象和感官經驗,形成記憶與認同建構的基礎,詮釋食物在族群關係中的位置,並進而形塑族群界線。作為扣連儀式和日常生活的食物,在族際互動中緩和了族群張力、拓展社會關係,也在互動中微妙地維持了族群界線。關鍵詞:南庄東河、客家、賽夏、食物、日常經驗、族群邊界 羅雯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1.6 5
19533494 101年 從客語聖經翻譯看臺灣教會客家運動 「臺灣教會客家運動」是指一群客家基督徒為了突破客家在傳教上的困難,以組織的建立、聖經的翻譯、跨教派的連結等實際行動,逐漸形成的運動過程。而客語聖經的出版可以說是教會中客家人自立的成果展示,也是「臺灣教會客家運動」的一項重要成就,筆者以客語聖經翻譯歷程作為研究軸心,透過事件發展的爬梳,以此向外開展相關的議題。本文將以社會運動的角度分析「臺灣教會客家運動」的發展與影響,說明此運動不僅具有語言運動、族群運動的縮影,更隸屬於1980年代臺灣客家文化運動中的一環,筆者將以教會外部的觀察者,企圖陳述臺灣客家人在基督教體系中的邊緣與自立。關鍵字:臺灣客語聖經、臺灣客家文化運動、長老教會 沈曉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語文學系 碩士班 101.1 5
19533495 101年 臺泰跨國婚姻文化適應現象:以南桃園客家庄泰籍妻子為例 本論文以南桃園客家庄內的泰籍妻子為研究對象,採用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的方式來了解泰籍妻子婚後在臺灣的文化適應狀況,所得結果如下:一、泰籍妻子的家庭背景非常重要,因為跨國婚姻的泰籍女性的社會階層背景,往往影響到他們來到台灣的各種生活適應問題,同時也可以呈現出臺泰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筆者將報導人分為兩大類:華裔與非華裔。華裔報導人的家庭經濟優良,生活品質很好,屬於中產階級,在都市的華裔報導人多從事貿易或為企業家,鄉下華裔報導人擁有大量的土地,因此經濟地位比當地非華裔的農業家庭高。有些非華裔報導人的娘家父母親為公家機關的雇員,她們的教育程度比農業家庭高,她們經濟地位也比來自農業家庭的報導人高。來自農業家庭的報導者,為了提升自己與家庭的經濟地位,大多數在高中畢業以後就遷移到大都市工作。這些原生家庭背景與婚前的教育程度、工作經驗等,均形成泰籍女性選擇締結跨國婚姻的條件基礎。二、不同於其他研究臺灣與東南亞的跨國婚姻具有商品化的現象,本研究的臺泰跨國婚姻的締結方式都是自由選擇的婚姻,雙方的婚姻建立在自由戀愛與有感情的基礎上,而非藉由仲介公司的介紹而結婚。這一點為本研究報導人的特色,特別是鮮少研究探討因自由戀愛而締結的臺灣與東南亞之跨國婚姻。在婚姻條件建立在全球化之人口流動的情況下,無論是女方遷移、男方遷移、或雙方都遷移的情況下,這些均是促成本研究報導人有機會認識結婚對象的主要因素,當他們互相認識之後,在交往的期間也會開始考量對方是否為自己的理想婚姻對象。本研究的泰籍妻子大部分考慮嫁給台灣人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泰國一般對台灣具有正面的刻板印象,她們有些來自泰國一夫多妻的家庭,因此大多希望自己未來的家是一夫一妻的理想家庭。 ii 三、若以全球化的角度來探討,婚姻市場內女性選擇比自己社會地位階級高的男性,稱為婚姻坡度理論中的上嫁,很多台灣男性無法娶到台灣女性,因此透過媒介公司締結娶得來自鄉下落後地區的東南亞女性為妻子,因此一般台灣人對東南亞女性跨國婚姻的看待是有經濟提升的觀念。但是本研究的發現未有任何報導人認為自己有經濟提升,因為夫妻之間的經濟背景或職業性質並沒有很大的差別,例如:在工廠工作的非華裔報導人,丈夫也同樣是工廠人員。反而有些泰籍華裔報導人的教育程度和娘家背景比丈夫優良。四、有些台灣人對於泰籍妻子保持有負面的印象,來自於媒體建構的負面廣播資訊包含:商品化、娘家貧窮、教育程度低、弱勢群體等錯誤的刻板印象。另外,南桃園為工業區,泰籍勞工人數多,少數泰籍勞工假日到酒店喝酒,酒後鬧事的行為,造成台灣當地人持有不安全及不信任的觀感,進而認為所有泰國人都是髒亂且不文明的,泰籍妻子卻因此被誤解而無辜背負著負面的刻板印象,並影響她們在台灣的生活調適。五、本研究泰籍妻子婚後在臺灣的生活調適狀況,華裔與非華裔的文化適應有很大的差別:華裔報導人由於娘家還保留一些華人文化,因此剛開始遷移到臺灣的生活調適狀況很好,可以在日常溝通使用流利的華語,也較容易找到薪資優良的工作,對夫家的宗教與祭拜方式,也不需要重新學習。但是華裔報導人對臺灣的族群歧視很敏感。因為她們認為自己的祖先和臺灣人同樣是華人,在泰國被認定為華裔,她們期望被接納為臺灣華人的一份子,因此,當她們被一般臺灣人排斥在外,並稱呼她們為「泰籍新娘」的時候,她們深深感受到在臺華人與東南亞華人的差別,也影響到她們對臺灣的認同與文化適應。非華裔報導人在語言適應方面是個很大的問題,雖然有些報導人先以勞工身分居留臺灣,但在工作期間是透過翻譯人員跟主管溝通,而婚後進入夫家,除了要懂中文之外,也要學會使用閩南或客家話溝通。在宗教信仰方面,由於非華裔報導人與華人的祭拜方式不同,她們也需要重新適應夫家的信仰及調適自己的祭拜方式。不過族群歧視方面比較不會影響非華裔泰籍妻子的生活調適,因為她們認為自己的祖先跟臺灣人不 iii 同,她們在臺灣交到的朋友也都是同鄉或其他東南亞配偶,因此非華裔報導人在族群歧視方面比較不在乎。六、臺灣社會存在族群多元化現象,筆者研究的南桃園為客家區域,本研究的泰籍妻子嫁入客家家庭的比例也最高。嫁入客家家庭的報導人,在夫家受到傳統男尊女卑之性別角色的影響,她們除了要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以配合夫家的需求,同時也要調整自己在夫家所扮演的女性角色(妻子、媳婦、與母親等)。在來自農業家庭的非華裔報導者的例子裡,有些可以接受客家婦女的角色期望與角色表現,因此客家文化可以幫助她們適應台灣社會。相較於生活品質較高的華裔報導者,部分例子無法適應客家婦女角色,而阻礙了她們對婚姻生活的調適。關鍵字:跨國婚姻、婚姻坡度、泰籍妻子、生活調適 覃培清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101.1 5
19533496 101年 應用ZMET技術探討客家電視台員工對於組織發展願景之研究 組織發展願景是許多非營?組織的核心價值與問題,也是導引組織未?發展方向的重要因素。將組織願景?實於組織成員之認知,並且組織能夠隨時反映環境變動與了解組織成員的期待,一旦組織成員認同組織文化,便很容易就會接受組織的導引,而形成個體的參與心理和態度,亦產生個體對組織的一種依附感與忠誠感客家電視台是台灣第一個專屬客家族群的族群頻道,也是全球唯一以客語發音的電視台。2007?1月1日客家電視台加入台灣公廣集團(TBS)運作後;但客家電視台之營運與預算,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每?依照採購法「標案」性質處理執行,然而在經費?源、法制未明的狀況下,未?的發展仍有變數。身為族群頻道,組織內每一份子對於其使命與榮譽感,關乎社會的影響?,與客家文化的傳承,故全體上下應對其願景清晰明確。尤其加入公廣集團後,因業務關係,重新招募許多的新成員,組織成員結構上有顯著的改變,在實際業務執行上,各部門內的新舊員工對於客家電視台的願景與熱誠,是不是有著相同的的認知與想法。本研究發現客家電視台員工對於組織有五大願景,分別為「安心」、「媒體自主」、「世界觀」、「追求多元」與「認同客家」,依照部門劃分,其結?分別如下: 1. 新聞部所認知較傾向:多元化的客家新聞報導,國際化的交流 2. 節目部所認知較傾向:節目創意不要受侷限,製作出多元風貌的節目 3. 行銷企畫部部所認知較傾向:透過影像包裝?呈現出多樣面貌的客家電視本研究結?挖掘出組織成員對其組織未?發展願景的深層想法與感覺,故藉由本研究之結果,將可提供其他族群頻道、非營?事業團體或其他產業界作為參考,構築一個由下而上、能符合員工期望的理性與感性需求的願景?圖。【關鍵詞】傳播管理、隱喻誘引技術、客家電視、願景、族群頻道 廖政期 世新大學 傳播管理學系 碩士班 101.1 4
19533497 101年 臺灣客家族群政策建構研究—國際視野下之發展策略 臺灣的客家族群,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被稱為社會的「隱形族群」,語言文化長期遭邊緣化,終致客家認同漸趨消逝、語言大量流失、文化傳承出現斷絕危機。及至1980年代末期,隨著臺灣政治民主化、本土化的情勢發展,客家人歷經幾波「去隱形化」的族群運動,進佔影響國內政黨競爭的關鍵地位,逐步建構出全臺的客家認同意識,並以集體力量爭取維護族群生命、保障語言文化永續發展之制度性機制。藉由這段客家族群意識啟動、發揮與轉化的過程,客家人追求集體權利的訴求終獲得國家的肯認,客家事務成為政府必須處理的重要公共政策項目,最後促成中央級客家行政專責機關的設立。國際間,1960年代以來,全球普遍產生「族群意識復甦」現象,少數族群紛紛開展自覺性的權益抗爭,引起西方學界重視並展開多元文化論述,探討各種解決少數族群問題之可能途徑;各國政府也體認族群問題的重要性,各項多元文化與權利保障的政治制度安排應運而生。在此國內外政治潮流變遷的背景下,本論文著眼於當代多元文化主義思潮下的族群議題,以臺灣的客家族群為研究主體,透過對客家族群過去及現階段之發展困境的瞭解,分析客家運動的意義、客家委員會法制化後的功能與影響,進而探討如何在多族群國家的環境中,建構肯認差異、維護少數群體之尊嚴與主體性的政治制度。本研究參酌國際理論與經驗,爬梳Iris Marion Young的「差異政治」、Charles Taylor的「肯認政治」、Will Kymlicka的「多元文化公民權」,以及強調權力分享的「協商式民主」模式,申明賦予少數族群特殊權利以保障其生存發展的民主精神;並以比利時、西班牙和中國大陸等三個國家的制度為參考,分析各該國家之族群問題與制度性解決途徑,再與臺灣現階段的族群關係相互參照。以國際視野的比較分析,著重政治制度的改革試驗,為臺灣客家族群之永續發展提出合理的策略建議。關切焦點包括:(1)在憲政層次上,應建立國內各族群共同為國家主人的制度安排,以族群平等、政治權力分享原則,落實多元文化主義之精神。(2)在法律層面強化對弱勢族群語言文化之保障,彰顯多族群國家對全體族群的承認與尊重。(3)主張在地方自治的合理範圍內,試行「客家文化基地」。關鍵詞:客家 客家族群 族群政策 多元文化主義 協商民主 彭鳳貞 文化大學 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 博士班 101.6 10
19533498 101年 六堆嘗會與地域社會:以瀰濃舊聚落為例(1736-1905) 本研究選擇以位於臺灣南部屏東平原北側美濃平原上的舊聚落為研究場域,試圖利用施添福教授「地域社會」的概念,即試圖從「維生」、「宗族」、「信仰」等面向進行剖析,建構「瀰濃舊聚落」所屬的「地域社會」。本文的研究課題有以下三點:美濃平原上的開發;宗族的形成與串聯及嘗會的設立;嘗會的運作。美濃平原,位在荖濃溪之北,為屏東平原最北端,是由美濃河流貫其上的小平原,土壤利於發展農業,但受到雨量形態的影響,旱季時水源短缺,雨季時雨量大且集中。在漢人尚未進入時,可能為搭樓社、武洛社(鳳山八社)以及內優六社(南鄒族與魯凱族)活動的範圍,在康熙末年成為「番界」邊緣,雍正、乾隆年間,漢人逐漸向屏東平原北側開發,其中粵籍客家人在乾隆27 年(1762)前,已大致上完成瀰濃四個舊聚落的開墾,並利用水利設施來適應雨量形態,雙冬稻作也逐漸在美濃平原上形成,其開發歷程中也多能發現嘗會的蹤跡。移墾初期,在屏東平原上所見採取季節性或週期性的方式,在瀰濃舊聚落開發時可能並不多見,多數人群可能已經在屏東平原上發展,才再轉往美濃平原上開發,或是藉著在屏東平原上已發展而成的「合約字」宗族來到美濃平原,以致於日治初期公業比例上相對較低,多數田業集中在私人家族,或是因家族「衍分」形成的「鬮分字」公業。因「融和」而形成的「合約字」公業,多數選擇遠祖或始祖為對象,並不單純侷限於男性祖先,以包容更多的人群,從現有美濃平原上可蒐集到的嘗簿,皆為來臺後才重組;因「衍分」而形成的「鬮分字」公業,多選擇來臺祖或壯大家業的祖先,有些是在分家產後形成,有些則是在祖先過世後。無論是「合約字」或是「鬮分字」,多透過土地作為經濟來源;在支出上除 ii 了應用在土地及祭祀的開銷外,還透過參與神明會、地方事務及公共事務,使得六堆內部人群更加緊密,也逐漸形成「瀰濃舊聚落」所屬的「地域社會」。關鍵字:瀰濃舊聚落、嘗會、公業、地域社會、六堆 劉于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史研究所 101.6 5
19533499 101年 地方有線電視客語新聞之閱聽人收視行為研究:以大苗栗客家話新聞為例 在主張媒體近用的社會和政治氛圍之下,近年來國內族群傳播受到重視與實踐,製播客語新聞節目絕對有其地方服務與族群凝聚的價值。苗栗地區的地方有線電視業者,吉元、信和有線電視台製播客語新聞已有16年,肩負著族群和地方媒體的雙重角色。但隨著產業環境的改變、經營競爭與收視率壓力,客家傳播研究應?加正視業者經營的實務問題。本研究以苗栗有線電台視的「大苗?客家話新聞」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人口變項與閱聽人收視行為、偏好、動機之間的關連和影響因素,共計完成1011份有效問卷。研究發現:(1)大苗栗客家話新聞的主要收視群為:中壯年(31~50歲)、中收入(每月2萬至5萬元)、大學院校學歷、服務業與軍公教人員,具備客語能力的客家人為多數。(2)受訪者收看大苗栗客家話的頻率以偶爾為多數,晚間時段收看,較喜歡生活新聞,主要動機以「關心地方議題」、「關心社區活動」資訊型與「支持客語文化」社交型為主。(3)收視行為、偏好、動機會因人口變項而有所不同;收視頻率、偏好與收視滿意之間存在正相關,與動機亦存在正相關;收視滿意與收視動機存在正相關。經由勾?出苗?地區客語地方新聞節目的閱聽人收視行為,本研究建議地方有線電視業者應:1、加強社區民生議題報導;2、增加專題製作以吸引不同收視族群;3、加強記者客家母語發音訓練;4、強化族群媒體內涵;5、善加尋求製作資源。研究結果除有助有線電視台、族群媒體經營者對市場需求的掌握,規劃新聞節目製播方向及效?;?從分析特定族群對非主?媒介的實際使用情況,增加學術上對地方客語新聞節目閱聽人的?解,?展國內族群傳播研究的完整性。關鍵字:客家、族群媒體、閱聽人研究、收視行為、使用與滿足、有線電視 黃雅欣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0.12 4
19533500 101年 客家影像紀錄與族群傳播:以社區大學學員作品為例 受到紀錄片「市場熱潮」以及發現紀錄片「具有文化推廣」效益的影響,2003年起在客委會和文建會主辦之下,各地方之社區大學和縣市政府文化局,紛紛成立影像人才培育的課程,教導客家影像紀錄片實務的製作過程。本研究旨在探討客家影像紀錄片對族群傳播的影響,其是否有助於客家文化的傳遞,增進客家認同,強化客家意識;並且以公民新聞的概念,由民眾以主動的方式自己拍攝在地的社區故事,是否有助於提升客家族群的媒體權。本研究以客委會主辦,社區大學承辦之「客家影像人才培育計畫」學員所產製的作品,選取四部影片在五場焦點團體中播映,之後再以焦點訪談法之內容做歸納分析。研究發現客家影像紀錄片有助於再現客家歷史文化,建構客家認同;客家族群經由主動拍攝客家影像紀錄片,增加了在媒體上的能見度,跳脫主流媒體所呈現的刻板印象;客家傳統社會階層結構的改變,尤其是客家婦女角色的歷史包袱不再。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客家文化在年輕一代斷層嚴重,對客家傳統、歷史沒有共鳴;客家影像紀錄片仍有為數不少使用非客語發音。以上是未來改進的方向。關鍵字:客委會、社區大學、客家影像紀錄、族群傳播、媒體權、公民新聞學 涂淑芬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100.7 4
19533501 101年 客家族群都會隱形化與公民參與—以臺北市為例 「公民參與」在民主國家的治理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對於凝聚族群的共榮關係來說更是不可或缺。本研究係探究現階段臺灣民主發展已臻成熟的情形下,客家族群的公民參與的程度為何?有別於過去的客家文獻多探討在鄉村型客家庄、鎮區域,本研究聚焦於臺灣政治經濟的重心、人文薈萃的首善之都—臺?市,欲呈現客家族群隱形化現象下的公民參與情形。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法針對國內外理?的爬梳,以及問卷調查法分析409 份有效樣本,交叉驗證後發現:(ㄧ)臺?市客家族群慣性隱形於都會區:調查顯示五成的臺?市客家族群呈現被動顯性,亦即「被詢問才會告知客家身份」;(二)公民參與及客家都會隱形兩者有關連性:公民參與的「公共事務」、「社區團體」、「慈善志願」及都會隱形化的「表態程度」、「外顯程度」,構面間彼此存在「低度相關」的正向影響關係,亦即臺?市客家族群公民參與程度越高,對於表態與外顯客家身份的程度也越高;(三)臺?市客家族群的公民參與類型多集中在政治型與情感連結型:呼應客家族群扮演越來越明顯的政治性關鍵角色,以及客家社團的重要性。綜言之,有鑒於臺灣客家族群面臨都會隱形化的危機,本研究認為臺?市客家族群應該要從自身的社會參與開始積極做起,透過多元的社會參與與關係網絡的構築,累積客家族群在社會上的互惠性、依賴性與信任感,穩固客家族群在社會上的凝聚力,進而擺脫隱形化的姿態與身段,發揮客家族群的影響力。【關鍵字】客家族群、都會隱形化、公民參與、臺?市 賴彥澄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與經濟研究所 101.6 5
19533502 101年 族群型代表性行政機關課責之研究—以我國中央與地方客家行政機關為例 台灣社會是由許多族群所共同組合而成,包含了多元文化、語言、習俗與價值等,在公共資源分配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分歧的意見與衝突,為化解族群間之分歧與衝突,在政府層面上有兩個運作方式:第一,透過代議政治的代議士展顯其代表性;第二,增加行政機關在代表性官僚的比例。然而,以絕對多數決的代議政體,無法完全反映出多元社會中的各種少數族群、弱勢以及非主流團體的價值與保障其利益。另一方面,行政部門中也可能因為內部資源分配上的相互排擠,導致以服務少數族群、弱勢以及非主流團體的典型行政機關無法有所作為。基於上述兩點,近代各國政府在保障少數族群上,將代表性官僚機構化,設置族群行代表性行政機關,來確保少數族群的價值與利益。我國客家族群因歷史脈絡,於1987 年客家運動開始發展,促使客家社團、電台與電視節目等相繼成立,也是設置客家代表性行政機關的重要因素之一。經由13 年的努力,於2000 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成立運作,也是客家族群被國家體制首度來承認,奠定了往後地方政府相繼設置客家行政機關的基石。儘管代表性行政機關具有高度代表性以及特殊性,依然還是屬於政府體制中的一部分,必須受到民意機關、人民與媒體來監督,架構出一個課責的運作模式。只是過多與不適合的課責模式可能會造成代表性行政機關的代表性遭到侵害與削弱,如何能在課責及代表性中取得一個平衡點,正是本文欲研究的核心目的。因此筆者提出了有別於傳統課責模式的課責指標,以客家委員會與新北市客家務局為研究案例,嘗試去架構適合族群行代表性行政機關的課責模式,包含行政課責、政治課責以及社會課責三個面向,期望經由三種不同課責類型的組合,得以強化現有客家行政機關在課責運作上之不足,建構出一個完善的代表性行政機關,讓政府能達到善治的目標。關鍵字:族群型代表性行政機關、代表性行政機關、代表性官僚、課責 郭士國 國立中央大學 法律與政府研究所 101.6 4
19533503 101年 當代平埔族竹塹社的族群認同:以「祭祀公業竹塹社七姓公」成員為核心的探索 本研究以「祭祀公業竹塹社七姓公」這個祭祀組織的歷史發展過程、以及其相關成員的族群認同經驗為主要的探討對象,並且想要理解當代平埔族竹塹社族群認同的類型、以及形塑此一認同類型的動態機制。臺灣的南島民族,原是臺灣島上的唯一主人,從17世紀開始,在與漢族群的接觸與互動下,漸漸地被同化,到最後失去主人的身分。直到後解嚴時期新時代氛圍的來臨,有了發展的契機,藉著這個機會,竹塹社後裔趁勢而起,意欲重新喚起平埔意識,恢復平埔族身分。究竟平埔族竹塹社在過去幾個世紀的境遇為何?未來的發展又是如何呢?此為本研究探究的重點所在。本研究的主要發問有:一、竹塹社的歷史演變過程為何?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祭祀公業竹塹社七姓公」 成員在認同上的轉變為何?二、「祭祀公業竹塹社七姓公」/采田福地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就維繫竹塹社後 裔之向心力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又為何?三、當代竹塹社後裔透過深度訪談所呈現的「族群經驗」、或者和「族群」相關 的生命史敘事是什麼?四、以上述族群經驗為主要分析材料,這些受訪者的「族群認同狀態/類型」為 何?五、要用何種方式詮釋上述「族群認同狀態」,特別是平埔認同狀態的產生機制 呢?針對上述的研究發問,筆者將在第二章回答第1、2個問題;第三章回答第3個問題;第四章回答第4、5個問題。在研究方法上,利用文獻分析法,藉以瞭解竹塹社的歷史;採用深度訪談法,廣泛蒐集竹塹社後裔的「族群經驗」,藉以分析其族群認同;再透過參與觀察法,藉著竹塹社的祭祖活動,瞭解竹塹社後裔的祭祀公業組織與獨特文化,以期能全面性地回答上述發問。本論文的研究發現分為幾個面向說明:一、首先是竹塹社歷史的部分,簡單來說,從17世紀到20世紀,原住民在臺灣 社會中的權力位置,從唯一的主人、大部分主人、半個主人、少部分主人再 到完全失去主人地位的變遷歷程,1987年以後試著爭取少部分主人身分。二、「祭祀公業竹塹社七姓公」與采田福地其實是一體的兩面,「采田福地」是 清治時期收租的課館與祭祖的場所,日治時期成為祭祀公業所在地,具有保 留竹塹社後裔平埔族身分的功能。 II 三、透過深度訪談法,16位竹塹社後裔都知道自己「番」的身分,大多數都表 示同時具有平埔與客家的雙族群認同。但仍有為數不少的竹塹社後裔,因具 有平埔認同的汙名感,使得他們仍然隱形與不公開化,對外宣稱是客家人。四、經分析訪談資料顯示:四姓間祖先來源不同、支系不同,所面臨的環境也不 同,受訪者的族群認同在強度上有所差異,有些是客家認同大於平埔認同; 有些是平埔認同大於客家認同;有些則是平埔與客家認同並重;還有一些只 認同客家。若是以姓氏別的族群認同作比較,以廖豪邁派下、錢皆只派下、 三虎豹厘派下,此三者表現出最明顯的平埔認同。利用雙族裔認同之連續體模式分析「祭祀公業竹塹社七姓公」成員的族群認 同,歸納後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具有客家血統的平埔族、平埔/客家人、 具有平埔血統的客家人以及客家人。五、以社會運動之「政治過程理論」分析其平埔認同狀態的形成機制,在「鉅觀 的社會文化脈絡」下,其平埔族群認同建構始於1987年;「政治機會的擴張」 給予竹塹社提出正名訴求的契機;「內在組織的強度」,以「祭祀公業竹塹 社七姓公」與「新竹縣竹塹社錢姓宗親會」兩大組織功能較明顯;「認知解 放」後,竹塹社後裔從「隱形番」、「客家人」的自我宣稱改以身為平埔族、 道卡斯族為榮。關鍵字:竹塹社、平埔族、族群認同、祭祀公業竹塹社七姓公、政治過程理論 邱美玲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1.6 6
19533504 101年 農村體驗節慶推廣活動如何建構遊客地方依附:以2010年新埔鎮「新埔心‧照門情」節慶活動為例 新竹縣新埔鎮是個傳統客家農村聚落,居民以務農為主。面對傳統農業經濟衰退,青壯年人口外移,還有來自國外低價農產品進入本國市場的沈重壓力,在經濟部商業司和農委會協助下,新埔鎮公所與在地居民一同努力,結合了新埔鎮照門休閒農業區的農業資源和鎮內的地方傳統產業,透過節慶活動讓遊客體驗農村生活,藉此觀光發展模式迎向勞動力和收入雙雙不足的挑戰,希望營造出地方特色,開創出自己的道路。本研究以2010 年「新埔心‧照門情」的農村體驗節慶推廣活動為研究場域,活動期間為2010 年10 月30 日到12 月12 日的週末假日,遊客為研究對象,共計完成1092 份有效問卷,以調查法與質化訪談,嘗試以新埔農村體驗節慶推廣活動為案例,深入探索遊客屬性、體驗行為與地方依附,建構三個變項間的互動關係。研究結果除希望能增加新埔公部門與地方業者對於遊客遊憩需求與偏好之掌握,協助其改善並創新以農村地方文化產業為主體的體驗遊程設計之外;更期盼能從體驗活動建構遊客地方依附的角度,為臺灣其他農村提供轉型體驗觀光的參考,進而有助台灣農村的經濟發展和永續經營。本研究有以下四個發現:(1)遊客的功能性需求透過參與活動獲得滿足,並進而產生地方依賴感;(2)無論進行何種農村體驗主題,遊客都可能達到相同程度的地方依附,且整體依附程度上並無顯著差異;(3)體驗活動的設計和遊客與導覽人員、在地店家的互動對於提升遊客的地方依附與情感依附都相當重要;(4)在「新埔心‧照門情」農村體驗節慶推廣活動中所設計的「自然生態」體驗活動相較於其他體驗活動更受到遊客喜愛。另外,設計出受遊客喜愛的「歷史人文」體驗活動,可以讓遊客有較高的地方歸屬感。 劉貞鈺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班 100.11 4
19533505 101年 曾文忠繪畫藝術之研究 本文係以台灣畫家曾文忠之繪畫藝術為探討主題, 針對曾氏繪畫藝術形成之背景、繪畫??、畫風演變?程與其在藝術上或其他方面的貢獻進?分析和探討。為?達成此研究目的, 筆者主要運用訪談法、?史研究法及造形風格研究法等方法?進?研究, 期望能重塑曾氏繪畫藝術之全貌與脈絡, 進而得到較為客觀而完整的結?。曾文忠一生繪畫致?於闡揚客家文化精神, ?喚醒人們保存自身文化的?思。曾氏接受台灣戰後第一代藝術師範教育, 畢業後除?創作?致?於小學及中學藝術教育, 將其所學全?貢獻給基層教育。 1989 ?退休後,?全?投入繪畫創作的工作,以及推廣客家文化的活動,1990 ?代?組成「美濃愛鄉協進會」致?於保護鄉土的反美濃水庫運動,2000 ?開始??斷捐贈國中、國小校園壁畫,以及擔任大學院校駐校藝術家, 全面性的貫徹其藝術教育??。曾氏憑藉著對藝術創作?懈的努?,對故鄉文化的熱愛,與深耕藝術教育的熱忱,在2009 ??榮獲?政院客家委員會頒贈「客家藝術傑出成就貢獻獎」。曾氏的繪畫作品早期大多是以水彩媒材為主, 中期曾經涉?過油畫媒材, 在晚期則是水彩、油畫與壓克?彩的作品紛呈。而在早期( 1951-1969 ?) 初學水彩時, 風格與技法呈現出多方嘗試與學習的?確定風格。中期( 1970-1989 ?) 經過幾乎長達廿?的時間?, 曾氏在水彩作品已具備完整而成熟的表達能?, 輕快爽?的英式水彩風格極適合表現秀?明媚的美濃鄉情, 較為可惜的是作品中的個人風格尚?明顯。直到後期( 1990-)曾氏?經社會活動的?與,把他所感所悟充分表達於其作品中, 後??投入大型壁畫的創作。除?在技法上融合?水彩與油畫特性的壓克?媒材特性之外, ?配合地方特色與學校, 展現其鼓吹在地文化發展的壁畫作品, 與推廣美術教育合而為一的貢獻。曾氏繪畫作品的主要題材始終圍繞著美濃地區的田園風光, 與客家傳統風俗文化內涵為主。曾氏的繪畫作品無時無刻???出身為客家人的驕傲, 也隨時提醒著保護家園與傳統文化價值的?想。企圖透過家鄉美景的呼喚, 重新喚起即將被現代化口號所淹沒的客家精神。這樣的精神除?是其繪畫作品的主?價值, ?在曾氏所?與社會活動的?為中得到印證, ?親自體現?一個藝術家?與社會活動的積極性意義與價值。這些事件除?可?是曾氏的成就與影響之外, 對於藝壇與社會?是一種貢獻。最後, 根據上述研究提出結?, 並簡述筆者在研究中所獲得之啟示與心得, 另就本研究?足之處, 提出個人尚待努?之方向, 以供後繼者研究之?考。關鍵詞: 曾文忠、水彩畫、客家文化、反美濃水庫運動、校園壁畫 郭謙民 中華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碩士班 100.6 4
19533506 101年 客家文化內涵形塑空間形式之探討 台灣客家先民因地制宜之生存智慧,漸漸發展出來台先祖未曾想像的客家新風貌。然而隨著客觀環境和人民生活型態的改變,已逐漸失去它原有的精神價值,身為客家子弟有深入的探觸。如何呈現客家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從傳統脫胎展翅新樣貌精神,豐富其內涵表現為主要議題。本研究欲針對客家傳統建築內部空間進行探究,依客家人的生活、??、信仰、自然及風水觀等相關事項,討論其傳統相關的倫理價值與精神意涵,進而建立其客家文化空間格局描述及論證基礎。研究分為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透過文獻回顧了解客家歷史、文化與空間特徵等相關知識並予以整理:第二階段以「立意抽樣」方法,進行案例分析探討,依建築內部空間形式加以檢證;第三階段將無形的「文化符碼」抽離擷取,並將所得資料分析歸納,作為空間創作構型的主導因素,以「試驗性質的方式」運用3D 模型,進行空間的形塑,體現客家文化內涵與精神。藉此提供設計工作者,從事現代客家傳統建築內部空間設計相關工作之參考依據,並達到客家文化延續與傳承之意義。關鍵字:立意抽樣、案例分析、文化符碼、試驗性質的方式 黃俊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設計研究所 設計創作班 100.6 5
19533507 101年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吹場音樂之研究 客家八音過去曾活絡於臺灣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經過數十年,客家八音的樂曲與表演方式漸漸遠離了一般人民的喜好。客家八音能否成為目前台灣民眾所願意接受的娛樂,端視八音是否能加入新的材料以及調整風格,發展合乎當代社會口味的表演方式,能夠引起民眾的興趣才能開拓新的市場。未來的活動訊息的傳佈可以多利用網路、新聞訪談等低耗資的路徑加強傳播效率。本篇論文藉由探討吹場樂的節奏與音型等樂曲的細部因素,分析並歸納出吹場樂的特性,期望能吸引更多專精於八音音樂的學者投入客家八音的領域,為客家八音創造傳統音樂生命的第二春。 劉正懋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碩士班 101.3 4
19533508 101年 高雄市夜合客家文化藝術季之文化治理與權力脈絡 「高雄市夜合客家文化藝術季」是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近年來藉以治理客家文化最重要的活動,此活動合併先前兩個客委會主要活動,並於2010 與2011 兩年被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納入「客庄十二大節慶」。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高雄市夜合客家文化藝術季在文化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分析高雄市夜合客家文化藝術季規劃與執行中的權力脈絡。 本文應用Foucault治理與權力的觀點,以及消費社會的符號學為理論觀點,採取質化取向,以官方文獻、深度訪談與田野調查為蒐集資料的方法。對資料的分析顯示,夜合客家文化藝術季的內容不脫現代消費社會的本質:熱鬧、消費者取向、大眾化。「管理」、「行銷」與「產值」這些現代管理學上的概念,無時無刻不出現在看似傳統古典的客家文化推廣上面,幾乎可以說是以客家為表、現代世界的經濟法則為裏的運作。此外,相當吻合文化治理的批判觀點,高雄市客家文化的定義與治理乃是操於少數的社會菁英手中。儘管如此,在其後還是站著消費社會這個最大的權力者。 夜合代表客家婦女的意象與現代社會的價值觀並不符合,夜合的象徵已經成為一個logo而具有自己的生命。選定夜合的決策過程雖似浪漫,但皆為男性社會菁英,權力的壟斷是一個官方詮釋民間、強者詮釋弱者,同樣也是一個男性詮釋女性的過程。最後,尚未廣泛種植的夜合,在夜合成為一種象徵的情境之下,與其研究夜合的意涵,不如直接跳到研究媒體整合公關與行銷的探討。這整個客家文化的治理,其實也是現代商業化社會的縮影。關鍵字:夜合客家文化藝術季、文化治理、權力脈絡、符號消費。 郭旭芳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100.6 4
19533509 101年 新竹縣「客家聚落」的歷史變遷—以竹東鎮軟橋里為例 漢人拓墾的足跡,從竹塹地區,沿著河谷平原,一路往內山前進。施添福在竹塹地區的拓墾史中,將竹塹地區劃分為三個人文發展地理區:漢墾戶拓墾區(簡稱漢墾區)、平埔族保留區(簡稱保留區)和隘墾戶拓墾區(簡稱隘墾區);樹杞林(竹東鎮舊名)就位在隘墾區內,而軟橋里位在樹杞林隘墾區內靠近內山的位置。清領時期,內山豐富的資源,產生一股強大的「拉力」,客家墾民面對生存競爭的壓力,形成一股「推力」,面臨環境衝擊之下,軟橋客家先民是如何在此地落地生根,開枝展葉,漸漸形成客家聚落,是本研究探討的重點之ㄧ。位在最靠近內山河谷平原地區的軟橋,具有重要的邊關地位,是漢蕃交易的重要處所,為何在歷史的發展過程當中,軟橋卻漸趨沒落,其發展歷程和新竹沿山聚落發展的過程中有何不同?然而,軟橋客家聚落的發展對竹東和新竹地區有何重要影響?都是研究探討的重點。本研究嘗試從經濟活動、族群互動、交通建設及政治力量等不同面向來作探討,了解軟橋發展的歷史變遷。關鍵詞:客家聚落、族群互動、族群邊界、竹東圳、軟橋發電廠 麥桂齡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9.6 4
19533510 101年 應用手持式行動導覽裝置之遊客體驗設計評估研究:以新社商圈為例 「新社」是一個位於台灣中部,擁有閩、客、原文化融合的一個傳統農業小鎮,民風純樸的居民以務農為主。然而,面對經濟環境的轉變,農業衰退,青壯人口外流,地震天災的衝擊,經濟收入日漸衰退。在經濟部商業司、農委會、台中縣政府和新社鄉公所等單位以及當地業者的資源整合、共同合作,動員民間的力量,配合農業政策的推動,逐漸從傳統農業轉型發展成為觀光旅遊景點。並且自2010年開始,順應時代趨勢,運用科技服務,以創造品牌形象、引領潮流的姿態迎向眾人的目光,希望能夠藉由科技的創新運用,凸顯地方的獨特性與差異化,創造新的競爭優勢。本研究以新社商圈為研究場域,新社商圈提供的手持式行動導覽服務(新社樂活嚮導)為研究標的,參與使用新社手持式行動導覽服務的遊客為研究對象,自2011年4月至2011年9月,為研究期間。研究方法主要採用量化問卷調查方法,輔以質化訪談,探究在旅遊服務模式中,遊客對於新科技的接受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結果如下:1.「績效期望」、「付出期望」、「社會影響」與「使用意願」存在正相關。2.「體驗者個人屬性」、「旅遊經驗、動機與特性」、「科技經驗與介面互動」對「績效期望」、「付出期望」、「社會影響」、「促成環境」與「使用意願」達顯著影響。3.「績效期望」對使用意願的關連,女性比男性顯著。4.科技旅遊體驗的配套機制會影響「使用行為」。依據研究發現,本研究建議如下:1.加強基礎建設,簡化介面設計,讓科技系統設計與科技旅遊整體規劃可以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增進消費者持續使用的機會。2.強化配套服務,落實科技體驗環境的完備性。如:廣設租借地點,提升體驗便利性。3搭配活動與社群網路,加強宣傳與推動效果,使跨領域結盟,資源的整合利用,達到最高效益,進而達到為商圈加值的目標。關鍵字:體驗、行動導覽、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介面設計、人機互動 黃雅蕙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班 100.12 4
19533511 101年 臺灣中部東勢地區客家山歌之研究 縣市合併之後的大臺中市之客家族群,主要居住在東勢、石岡、新社、和平等以東勢為中心的區域。東勢地區客家居民所使用之客語,屬於大埔腔系統。由於,臺灣講大埔腔客語的人口明顯少於講海陸腔、四縣腔之客語,因此長年以來居於文化弱勢。近年來,有關大埔腔客語的相關研究逐漸獲得重視。然則,在此地區的客家傳統歌謠研究,卻付諸闕如。大埔腔客語與一般所熟知的四縣、海陸等腔調之客語相比較,所使用的詞彙與海陸腔類似,在聲調部分則與四縣腔較接近。通見民歌的演唱與語言聲調息息相關,因此本論文以東勢地區客家傳統山歌為主要探討對象,並試從音樂學角度探討語言聲調與山歌曲調之聯繫。本文首先就東勢地區的歷史進行回顧,並探討、搜集、整理與本文研究主題相關的各種文獻,最後再以東勢地區採集所得之客家傳統山歌進行採譜與分析。此些歌曲內容包含:《臺中縣客語歌謠》(2003 年)出版計畫所採得的錄音資料以及筆者於2010 至2011 年間在東勢地區調查所得之客家山歌,即【老山歌】、【山歌子】、【平板】等山歌三大調;東勢地區特有之山歌調【滿山趖】;以及其他小調歌曲。進而根據趙元任的五度標音法,以探討客家傳統山歌中語言聲調與曲調構成之相關因素。由於近期在東勢地區傳承客家山歌的師傅多來自新竹、苗栗一帶,從研究結果更可以明顯看出此對於東勢地區客家傳統山歌之影響甚大。若從東勢地區客家居民講大埔腔客語之本質面來看,其所演唱的山歌調應與運用其他聲腔演唱之客家山歌有所差異。除了在詞彙、字音念法有所不同之外,在聲調方面亦有不小差異。此外,將距今九年之前於2003 年的錄音資料與筆者近期在東勢地區的採訪所得進行比對後,可以發現前者在曲式及唱腔等方面較為自由,而充分凸顯客家傳統山歌的質樸韻味。相較之下,後者之演唱在音準、音色各方面均有較整齊的表現,溯其原因應與歌謠班教師之制式教學模式有關,導致向公式化演唱傾斜之偏頗現象,而失去了客家山歌應有的本質面貌。關鍵詞:東勢、客家山歌、大埔腔、三大調、滿山趖。 賴建宇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碩士班 101.1 5
19533512 101年 〈姜紹祖抗日歌〉研究 本篇?文以〈姜紹祖抗日歌〉為研究主題,?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名詞釋義、文獻探討、研究方法。第二章為〈姜紹祖抗日歌〉的創作背景,從抗日?史的背景、移墾社會的背景、創作者的背景等三方面?探討〈姜紹祖抗日歌〉的時代背景。第三章為〈姜紹祖抗日歌〉反映的文化內涵,從歌詞的內容?瞭解當時客家族群在生活層面、社會層面表現出的文化內涵。第四章為〈姜紹祖抗日歌〉的語言研究,進?各種版本的比較,再探討〈姜紹祖抗日歌〉呈現的客語語法及修辭。第五章為結?,歸納前面篇章,?述〈姜紹祖抗日歌〉的價值與意義。關鍵詞:姜紹祖,抗日,歌謠,客家文化,客家民間文學 黃筱婷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 碩士班 99.8 4
19533513 101年 宗教型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與社會資本之關係—以新埔義民廟為例 我國非營利組織自解嚴後蓬勃發展,為國家社會注入一股活水,其中較特別者為宗教型非營利組織,其一方面乃是非營利性質,另一方面乃是基於對此宗教信念的理念認同而結合,因此相較一般非營利組織更能獲取資源與人力。新埔義民廟為政府登記立案之財團法人非營利組織,它是全台灣客家族群信仰的總廟,其如何有效經營管理累積龐大社會資本,是本文主要研究動機。本文研究目的為探討新埔義民廟之:經營管理、社會資本內涵、對組織經營管理與社會資本累積之建議、與對宗教型非營利組織之啟示與建議。本文理論採用:修正CORPS 模式為MCORPS 模式、與社會資本理論。本文研究方法採用:文獻分析法、個案研究法、參與觀察法、與深度訪談法。主要研究結論如下:一、 新埔義民廟能有今日之成功,最重要之因是核心使命不變與外圍使命創新。二、 新埔義民廟經營管理所累積之社會資本是持續性的,不論是過去、現在、或是未來。三、 新埔義民廟與信眾間之社會資本信任、規範、網絡,在某些經營管理面,值得檢討增進。四、 宗教型非營利組織,必須認清其最重要的核心使命,經營管理亦須健全,以獲得信眾的社會資本信任、規範、網絡。關鍵詞:CORPS 模式、社會資本、宗教型非營利組織、客家、義民廟 張添群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碩士班 101.1 4
19533514 101年 文字/電子時代的口傳技藝展演—以客家婚禮場域的四句聯為例 當代是屬於文字/電子時代,但有一群人過去是在屬於口語文化下的環境中成長的,他們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是否會有不同的知識取得方法,在展演四句時,是不是也會有不同於文字/電子時代人的展演方式,像是即興演出亦或是背誦,甚至是照著小抄來唸誦,這是研究者想透過本研究來瞭解的。本研究是以客家婚禮作為研究觀察之場域,主要研究對象是在婚禮場域中,口說客家四句的展演者。研究的主題是探討這些口說四句展演者的展演方式以及知識取得的方法。研究的重點是展演者的展演方式,是口傳文化中之即興展演形式,亦或是文字/電子文化中的逐字逐句記憶,再以逐字逐句口說或看稿逐字逐句口唸的形式展演。再者,對於展演者的知識取得方式也是比較重點,將就口傳文化人與文字/電子文化人的知識取得方式來探討。最後再以文化偏向的概念,將這些展演者在展演方式以及知識取得方式做一歸類。關鍵字:口語文化 展演 客家婚禮 口傳文化 四句聯 羅宜青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101.6 4
19533515 101年 客家山歌之節奏研究 客家山歌「節奏」內容涵蓋文學與音樂兩個不同領域,藉由文學和音樂的搭配,來瞭解客家山歌的文學美和音樂美。當前研究趨勢是跨領域探索,音樂與文學雖是不同的領域,因為立基於「節奏」變化的規律,從節奏的角度切入,彼此是可以相通互為詮釋的,表現出共同的藝術本質。本論文內容共九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文獻探討。第二章客家山歌的起源與發展,包含客家山歌的定義、客家山歌的起源、客家山歌起源的傳?、客家山歌的研究概況。第三章節奏的定義,包括節奏的概述、節奏在語文的表現、節奏在音樂的表現。第四章客家山歌的音韻節奏,從韻協的布置、平仄之別、音節形式、音節要素的節奏解析四方面論述。第五章客家山歌的辭格節奏,從增加文字形成節奏、減少文字形成節奏、重複文字形成節奏、文字順序變化形成節奏說明。第六章客家山歌的章法節奏,內容包括章法概述、客家山歌章法的節奏表現、客家山歌章法的節奏意涵闡述。第七章客家山歌的音樂節奏,包括:客家山歌曲調分類與分析說明、客家山歌曲調分析、結語。第八章客家山歌語言與音樂的節奏研究,有同歌詞不同曲牌的研究、和同曲牌不同歌詞的研究二方面。第九章結論,本論文研究的結果如下:節奏在各領域間的共同點是:具有「一定時間」、「週期性」和「反複」的特色。客家山歌韻協布置以句尾韻為主,一二四句押韻最多。句句押韻的節奏最緊湊,一四句的押韻較鬆弛,節奏也不明顯。辭格節奏效果,主要是「增字、減字、重複字、字序改變」造成語言急促與鬆弛的節奏變異效果。章法以簡單節奏的「結構單元」移位最多。從曲式結構發現樂句結構、樂段具有規律的反複節奏,與辭格節奏、章法節奏一脈相通。關鍵詞:客家山歌、節奏、辭格、章法、曲調 曾瑞媛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教育學系 博士班 101.6 10
19533516 101年 常民文化與隱喻:臺灣客家山歌的植物意象之研究 植物意象是臺灣客家山歌的重要素材,它呈現了客家常民文化的內容,更塑造了臺灣客家山歌「藉彼喻此」的隱喻性語言,反映了客家人從個人生活到整個族群的理想、感情和願望。 以語言表達的觀點來看臺灣客家山歌中的植物意象,其實是以隱喻的結構性語言來理解抽象的概念,而植物意象的隱喻性語言之運作,是以人們日常生活為基礎,來陳述對於抽象的概念之部分瞭解。植物意象作為來源域的隱喻素材,多半是以植物的生長週期作為攝取角度,尤其是開花、結果等意象,因其外在特徵明顯,並與人們的生活經驗密合,因而與歌詞的喻意產生極為密切的連結。 從語言的認知層面來看植物意象所形成的隱喻性語言,可以發現山歌的歌詞反映出一個文化裡的價值觀中,所強調與所忽略的各個層面。亦即臺灣客家山歌的植物意象,其隱喻性語言的攝取角度與部分映射的特性,反映出臺灣的客家族群之思維模式,也顯現出客家族群日常的行動和決定。 臺灣客家山歌的植物意象所反映有關客家人在物質、精神、社會等常民文化的內容,是人對環境適應及利用的具體呈現,而客家人選擇特定的植物意象以隱喻的方式詮釋抽象的概念,其認知的基礎同時也是深受到物質、精神、社會等常民文化所影響。 關鍵詞:臺灣客家山歌、常民文化、植物意象、隱喻 范姜淑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語文學系 碩士班 101.6 5
19533517 101年 客家流行歌曲的產製與宣傳方式之初探 本論文以曾經入圍或得過金曲獎的客家流行歌曲創作者為研究對象,以深度訪談法的方式,探究客家流行歌曲的產製過程以及行銷方式,並進一步探討介於流行與獨立之間的客家流行歌曲所處的灰色處境。本研究一共訪談十位受訪者,將訪談資料整理後,將客家流行歌曲的產製與宣傳分為兩種方式討論:全自助DIY模式以及音樂廠牌運作模式。全自助DIY模式以創作者為中心而發展出的一連串音樂產銷流程,屬於獨立音樂的產銷方式;音樂廠牌運作模式則是創作者和唱片公司合作,創作者專心於創作,唱片公司則負責表演宣傳事宜。最後本研究歸納出七種客家流行歌曲常用的宣傳方式,並發現校園宣傳是最有效的宣傳方法。而客家流行歌曲必須在流行與獨立音樂的模糊地帶中,找出屬於自己的定位。關鍵字:客家、流行歌曲、產製、宣傳方式 吳岱穎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101.5 4
19533518 101年 花蓮地區客家義民信仰的發展與在地化 本研究主要以花蓮地區客家族群的義民信仰為討論主題,並分別介紹花蓮地區義民信仰的分佈與狀況,包涵義民信仰公廟與私廟的歷史沿革、當地族群關係與祭祀活動等,並試圖勾勒出花蓮義民信仰在地化的現象。然而,為何會有義民廟,其形成之歷史為何?臺灣客家人為何會有此一獨特之義民信仰?對客家人而言,有何獨特的文化意涵?花蓮地區客家族群的義民信仰與西部地區有何異同?義民信仰在地化的現象從何瞭解?這正是本研究旨趣所在。義民信仰為客家民間信仰之一,因清代民變而產生的義民,經由官方倡導與民間崇拜下,逐漸「偶像化」,在義民多為客籍且與客家精神與文化相結合後,又逐漸「神格化」,在客家族群之中佔有一席之地,成為最具獨特性與代表性的客家民間信仰。花蓮地區二次或三次移民的客家族群,為因應生活環境的壓力以及獲得心靈的慰藉,便將義民信仰由西部帶至東部,使得義民信仰在花蓮地區得以發展起來。在花蓮地區義民廟宇共十一間,其歷史背景、發展沿革、文物及傳說故事、慶典儀式與宗教服務等,均呈現不同的樣貌。花蓮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及多元豐富的族群關係,也影響著義民信仰在花蓮地區有著與臺灣西部地區相異的發展。本研究嘗試從宮廟沿革與組織規模、主神來源與形像、神蹟傳說、祭典儀式來析論花蓮地區義民信仰在地化的發展;另外也討論義民信仰與集體記憶的關聯,原來義民信仰在臺灣西部社會中不完全屬於客家群族的民間信仰,藉由田野訪談與文獻資料可知,到了東部後卻成為客家族群所特有的民間信仰。這些二次或三次移民的客家族群,在新天地胼手胝足打拼之下,亦藉由義民信仰聯繫著彼此間的集體記憶。關鍵字:花蓮、客家族群、義民信仰、在地化、集體記憶 姜禮誠 國立東華大學 臺灣文化學系 碩士班 101.6 4
19533519 101年 新移民女性在客家庄創業之研究 新移民女性來台已久,在地方上能看到路上開了一間又一間的越南小吃、印尼小吃等等的小吃店,本研究在瞭解她們如何在客家地區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並好奇來台選擇創業,其背後因素為何?因此本研究欲進一步探討的研究問題如下:(一)受僱於他人與創業抉擇之轉變 。(二)新移民女性創業及「社會資本」 。(三)新移民女性創業後的角色與轉變。本研究在探討新移民女性的自行創業心路歷程、困境、資本累積,以及創業歷程中如何去與他人互動、家人支持共同分擔照顧角色等。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式進行,透過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直接的互動,並藉由田野工作方法、參與觀察、傾聽及深度訪談分享研究對象的創業心路歷程,來蒐集所需的研究資料並加以分析歸納整理。文本資料即透過田野參與紀錄、研究者訪談、觀察記錄及各種社區既存文件檔等,所收集到的記錄或資料。非文本資料則指研究過程中所收集到的聲音、影像資料。研究發現社會資本及文化資本的累積對新移民創業者來說是重要的,有這些文化因素及社會資本才能使她們能夠創業,販賣異國料理運用的是原生國的文化資本與台灣文化揉雜後的再生產,或是藉由社會資本當中的人力資源開創自己的創業之路。微型家庭創業不僅可以兼顧家庭照顧與經濟收入,對新移民創業者來說更是找到屬於自己新天地。來台後的生活與原本期待來台灣過好生活的想像有所落差,但是從弱勢的角色逐漸提昇甚至成為家庭的支柱,是料想不到的事,當中可以看出新移民女性的權力與地位在移動當中。關鍵詞:新移民女性、微型家庭創業、客家庄 鍾蕎憶 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101.1 4
19533520 101年 客家釋教喪葬儀式及其音樂之研究—以苗栗縣「廣福壇」之午夜公德儀式為例 死亡是人生必經之?,它代表?生命的終結,在處?人的「身後大事」時,有著繁複的儀式、音?與禁忌,藉著宗教儀式的舉?,好讓往生者能夠好好走完這一程。因時代的變遷,在科技進步的衝擊下,許多繁複的儀式與音?,已經慢慢簡化,傳統的喪?儀式正面?考驗,儀式音?也簡化許多。臺灣人在處?喪葬事宜時,有著慣?的?程,客家人一向重視孝道,在喪葬?程中,最重要的一項步驟就是「做功德」,屬於前場的功德科儀由法師進?,後場音?必須要配合前場的誦唸及儀式進?,搭配其吟誦、唱腔。本研究試圖從實地田野工作及口述內容中,將「午夜儀式」的內容及音?作紀?與分析,讓珍貴的儀式文化能夠正確的保?下?。?文分為?章,第一章為緒?,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回顧、研究方法與架構、研究範圍與限制以及名詞解釋。第二章為客家源?、客家民風習俗、客家人宗教信仰及客家的喪?。第三章為苗?人文地?的介紹、做功德的起源與發展、釋教及其功德儀式及?述作齋和誦經團。第四章為廣福壇的民族誌,包含組織與運作、壇主吳盛湧先生的生命史及午夜儀式的內容。第五章為午夜儀式的音?分析,內容包括?器、唱腔、旋?…等,以及音?特性、可變性。第?章為結?,為本文之總結及後續相關發展及反思。客家釋教在客家喪葬儀式「做功德」中佔有一席之地,科儀內容中所蘊含的意義是深遠的,在目前對於客家釋教的相關研究是?足的,此一研究只是個開端,或可為後續的研究者,提供可資?考的建議與方向。【關鍵詞】:客家、釋教、午夜功德、作齋、廣福壇、吳盛湧 余惠媛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音樂教學碩士班 100.7 4
19533521 101年 客庄全景導覽與虛擬博物館整合應用—以新竹縣地方展館為例 遠離衛星都市的中心,彷彿城鄉差距如同半徑距離被遠遠拋之在後,這些偏遠鄉鎮,雖然都市機能欠缺,所擁有的人文景點、自然生態、文化資產往往豐厚 獨特。利用「專業球形全景」及「Photosynthh拼接」兩種全景攝影技術及 VRR影像技術相互搭配整合,以發展數位典藏,涵納新竹客家庄聚落的地方媒材,將其加值應用做為數位學習教材,並把地方展場做區域性統籌成為「虛擬博物館」。在預算有限狀況下,製定標準化流程,簡化複雜的技術,重新設計教案,以融入社區活動課程,誘發當地居民、學生的積極學習態度,強化其學習動機,並尋求成本效益最佳化,藉以弭平數位落差,為研究目的之所在。關鍵詞:全景照、Photosynth 、數位典藏、參與式影像、虛擬博物館 徐仁清 國立聯合大學 資訊與社會研究所 100.7 4
19533522 101年 從技術創新與文化鑲嵌看苗栗地區梨作轉型 本文以苗栗縣梨產業作為研究對象,以技術創新對梨作擴散分布與經濟轉化影響為研究主題,探討苗栗縣梨作的栽培起源與技術啟蒙的關係,客家文化特質與梨作技術發展的關係,梨作擴散的原因與經濟轉化之樣態。本文透過文獻蒐集比對、分析以及梨農的訪談,試圖描繪出苗栗地區梨作栽培脈絡。台三線特殊的風土、氣候、客家文化特質交織形成特殊的梨作技術,一樣的橫山梨樹上產出「春梨」、「冬梨」、「高接梨」等殊異的產品,三個鄉鎮同中有異的技術創新、擴散模式,恰似音樂的三重奏,高低起伏,各有巧妙變化,卻又環環相扣,交織出台三線上特殊的梨作樂章。本研究結果如下:一、梨是承接茶葉、香茅、香蕉等作物,成為台三線上重要經濟作物,新的作物栽培型態與技術應運而生。二、梨作技術形成係客家族群的坡地耕作型態,善於觀察自然界意外現象,勇於嘗試新的栽培技術,樂於交流分享經驗,形成專精的梨作栽培技術,一種新作物與客家文化特質結合形成「文化鑲嵌」的創新作物栽培技術。三、梨產業中專業知識技術來源與勞動力來源方面,由整體觀察推測,關係性鑲嵌比結構性鑲嵌明顯;由梨產業的風險承擔觀察,不同於一般人對客家族群重視穩定、個性保守的刻板印象。四、梨產業得以擴散成長,係因技術創新,創造經濟效益;物質資源轉化利用,提昇產品品質、意象,帶動經濟轉化,梨穗自日本進口,由農產品轉為國際貿易的商品,配合資源轉化的契機,梨的經濟加值。五、梨作勞動圖象呈現以技術為導向,技術密集勝於勞力密集,呈現勞心大於勞力的特殊勞動樣貌。關鍵字:梨產業、技術創新、擴散、經濟轉化、文化鑲嵌 古雪雲 國立聯合大學 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101.6 5
19533523 101年 區域保存之實踐:以桃園縣客家生活體驗園區為例 近年來區域型的保存方式,成為維護文化資產的重要觀念,各地方之地方文化館也漸與周邊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結盟,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形成文化網絡。因此如何在地域內運用「生態博物館」與「文化資產保存」觀念,以形成整體性的保存便是個重要的論題。本研究便透過瞭解「生態博物館」與「文化資產保存」觀點之保存價值觀,及其相輔關係,建構一個可為區域完整保存的概念。文中以桃園縣客家文化生活體驗園區為探討案例,分析其運作情況與各層級之參與模式,檢視該場域中的保存實踐與文化資產詮釋,並以整合的區域保存觀念加以分析、討論及導引出研究結果,再為區域保存之實踐及桃園縣客家生活體驗園區提出改善建議。經研究歷程,得出以下論題:一、「文化資產保存」與「生態博物館」領域之保存觀點在執行層面上呈現出必要的互補關係。二、地域內所選用的保存方式將影響地域內整體生活面貌的呈現;所採取的遺產詮釋方向亦對地方生活樣態帶來影響。三、以區域保存為目標之「生態博物館」觀點及「文化資產保存」觀點中,在地社群皆扮演了保護文化資產及持續傳承的關鍵性角色,對地方的整體形塑亦有正向幫助。四、從事區域保存時,需有一個具體且整合的保存觀念,地域內之整體脈絡方可被完整的呈述。關鍵字:區域、保存、文化資產、生態博物館 許舒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101.1 4
19533524 101年 地方產業的創新與行銷—獅潭鄉兩個案的分析 本研究以苗栗縣獅潭鄉深耕在地久遠,並與在地資源、產業歷史與文化息息相關的兩間地方產業為研究對象,分別為「仙山仙草」與「泉明生態教育蠶業農場」。透過「產業變遷」、「轉型與創新」、「行銷傳播策略」、「地方文化呈現」四大主軸探討地方傳統產業於邁入「夕陽產業」危機時,透過哪些面向的創新再造產業價值;以目標市場、定位以及行銷4P 等行銷工具探討產業的行銷傳播策略與推廣情形;並從中觀察產業與在地文化結合的情形及其呈現方式。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並於2010 年6 月到2011 年12 月到進行訪談紀錄。研究發現仙山仙草與泉明生態教育蠶業農場均結合了地方資源與文化創造出其產業價值。如仙山仙草運用了獅潭鄉在地純淨仙水源製作產品,發展出多款仙草創意料理。仙山仙草結合客家美食文化,推出多樣客家風味產品,並將客家意象鮮明的桐花符號帶入產品設計。於食用環境上,利用了客家意象擺飾品,塑造出客家文化氛圍空間;台灣桑蠶產業是日治初期至民國80 年代苗栗縣大湖鄉與鄰近鄉鎮當地許多客家族群所仰賴經濟之一,在地客家人的重要家計來源。而泉明完整保留了當地桑蠶產業的歷史與文化,並透專業技術與蠶業知識的教育傳遞,創造出產業價值。轉型後經營型態的改變,連帶影響了產業的行銷策略。仙山仙草的整體行銷計劃為產業塑造良好品牌形象,成功於網友部落格間達到口耳相傳的傳播效果;泉明則以自產自銷經營模式開發相關桑蠶產品,以蠶業生態教育推廣為目地,透過官網設置與導覽體驗行銷產品。總結由仙山仙草與泉明生態教育蠶業農場二個案的研究發現,可提供相關地方產業效法的建議有:1.由在傳統經營朝向精緻化產業的方式經營2. 透過文化創意商品及體驗行銷可增加產業產值,並展現地方的文化特質3. 規劃產業的整體行銷傳播策略,善用網路及口碑行銷,有助產業拓展品牌知名度並建立形象 4. 產業創新帶動利潤成長,產業經營者還須顧及社會創新。關鍵詞︰蠶絲、仙草、地方產業、創新、行銷策略 黃郁鈞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101.1 4
19533525 101年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 本研究之對象是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本研究目的乃探討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所扮演的角色,包含保存、傳承並發揚六堆客家文化;提供六堆地方觀光資訊;帶動地方經濟,最重要的是在這些執行時所遭遇到的問題與難題是什麼。本研究以體驗行銷理論為基礎,並採取三種研究方法,包括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以及問卷調查法。本研究之訪談對象包含官、學與民間團體的人士(共7人)。利用所蒐集來的資料,針對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之現況與問題,各項體驗媒介與體驗行銷運用之情況及遊客對於園區內部展覽與活動之體驗,進行分析。本研究發現:一、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的經費來自於政府計劃性經費,並且園區人力不足,府際與官民溝通是二大問題,而遊客型態以親子與家庭旅遊為主。二、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目前在客家文化的展覽與表演活動辦得較為出色外,其客家文化研究與文資典藏的工作尚未展開,其並未提供足夠的六堆旅遊資訊。三、遊客的五項體驗分數為4分左右,並且五項體驗分數與重遊意願呈正向關係。依據量化與質化的實證結果,針對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進行討論。最後透過體驗矩陣中各單元之間的四種:強度、廣度、深度與連結,提出政策建議。關鍵字: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體驗行銷;客家文化 劉信呈 國立臺北大學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碩士班 101.1 4
19533526 101年 物、家族與時間觀:以臺中縣土牛客家文化館展示為例 一場天災,讓一間具有百年歷史的客家老夥房塌毀。在家族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四年前(2006)這棟家屋以「土牛客家文化館」與「劉家夥房」的雙重身份再生。土牛客家文化館的發展與成型過程,呈現出特定地方文化對於博物館的展示觀的獨特理解,讓館舍不同於其他博物館,而是以「活的客家文化館」來定義自己。在此脈絡下,文化館展示所呈現與再現的時間觀,也異於一般博物館展示中討論策展人所架構的議題。更進一步說,土牛客家文化館的時間觀探討涉及是地方族群的社會文化,時間觀是廣泛的蘊含於劉家人的祭祖儀式與祭品、夥房建築或世系表-眾多形式的「物件」中,所再現的是地方對於過去、歷史與自我身份的不同詮釋與對於時間的界定。土牛客家文化館展示的時間觀與社群的宇宙觀、人倫觀、史觀相互關聯。夥房建築的開工動土、入屋、牌位安坐,以至於夥房與墓穴的風水也體現著人與天地和諧平衡的宇宙觀,尋求人與自然時間的和諧點。空間組織也延伸於人倫次序的時間軸上,人於居住空間的位置分配、祖先牌位的相對次序,以及祭祀祖先時間點的選擇需依照左右、上下、陰陽、高低的宇宙與人倫價值觀而論。正因為對於祖靈的強調,不但從祭品中傳達此一特質,更體現自然時間的轉換與家族歷史脈絡。物件所透露了社群對於過去(地方、家族與個人)的觀點,涉及時間觀與史觀的體現。懸掛於公廳的世系表、於特定時間被毀壞的家族水缸以及印記於家族記憶的祖墳風水傳說,物件本身的生命時間捲入發展成為地方或家族時間的接合點,巧妙的連結起不同範圍的歷史,構成不同層次的身份認同,共同的時間也讓彼此創造認同的基礎。博物館展示文本經常以線性的時間觀來書寫歷史,或以無時間性的觀點看待他者文化。土牛客家文化館中所展示的時間觀探討,是藉由此視角省思物件於社會文化中所呈現的地方、族群特性,以更多元的觀點理解時間交織於文化中的表現及其意涵。關鍵字:文化展示、時間觀、土牛劉氏家族、物件研究、客家文化 李美儀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博物館研究所 99.6 4
總共 537 筆,顯示第 51 到第 10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