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04秒, 共找到 1058 筆資料,顯示第 901 到 10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NomemGenericum NomenSpecificum Assortment Chinesename Assortmentacy RiskID BusinessValue TargetableToxicity NonTargetableToxicity Attribute Memo Control
Rhizoctonia solani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立枯絲核菌 Basidiomycota門 Hymenomycetes綱 Ceratobasidiales目 Ceratobasidiaceae科 重要植物病原菌 【形態】擔子菌;本菌不形成孢子,但能形成褐色菌核;菌核為主要的存活構造及感染源;分枝菌絲起源處有明顯縊縮現象,並在不遠處有隔膜;新生營養菌絲均是多核;有明顯菌絲隔膜孔構造(Dolipore septum);菌叢呈褐色; 【生理生化特性】本菌通常以菌絲或菌核存活在介質中或種子上。其傳播利用雨水、灌溉水、農具。本菌引起之病害在中度潮濕之介質中較為嚴重,太乾或太濕均不適宜。環境不利於寄主之生長,發病率亦較高;寄主如能快速正常生長,即使濕度及溫度適於發病,通常亦能避過此病原菌之侵襲。 【生態】本病原菌可為害植株根、莖、葉,造成下位葉黃化,嚴重時,黃化現象向上蔓延,造成立枯病,也可在葉緣或葉鞘上造成不規則黃褐色條斑等病徵。
Pythium spp.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猝倒菌、腐霉菌 Oomycetes綱 Pythiales目 Pythiaceae科 P. ultimum與P. irregulare是引起植物倒伏 及根腐之病原菌; 【形態】卵菌綱(oomycetes)之一種;可產生游走孢子,為雙生鞭毛,後生一根呈索鞭狀,前生一根為茸毛狀鞭(tinsel-type);藏精器始終為側生(paragynous),有卵孢子。 【生理生化特性】但是有時可以攻擊活植物體行寄生生活,為害植物根部或幼苗,造成根部腐爛導致植株矮化、生育不良,嚴重時植株死亡或直接使幼苗死亡。 【生態】水生真菌;大部分時間在死亡的有機體上行腐生生活
Pyricularia oryzae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稻 熱 病 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Sordariomycetes綱 Magnaporthaceae科 重要植物病原菌 【形態】子囊菌;分生孢子柄單生,少分枝,細長,成束自病組織氣孔中伸出,暗色具2~4隔膜,每孢子柄上可產生1~20個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洋梨形或倒棍棒狀,底圓頂尖且具有二隔膜,有時於隔膜處稍有隘縮,淺橄欖色或無色,大小約7~9 * 19~23 μ,成熟時極易脫落;孢子發芽後可產生附著器,表面平滑,雙膜。 【生理生化特性】通常由植物氣孔侵入或由附著器所產生之侵入釘穿過寄主表面之角質層及表皮細胞進入植物體內,於葉面上產生紡綞病斑,病斑中央組織枯死,呈灰黑色,邊緣呈褐色或紅褐色;低溫高濕的環境有利分生孢子的發芽,通於於夜間進行。 【生態】菌絲及分生孢子可於稻桿及種子上過冬,於乾燥環境下可殘存1~3年。
Pyricularia grisea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Pezizomycotina亞門Sordariomycetes綱Magnaporthaceae科 "【形態】子囊菌;菌絲內生,分生孢子梗3~5根成束或單生,從病部氣孔或表皮伸出,大小112~456mm×3~4mm,不分枝,有2~8個隔膜,基部淡褐色,上端色淡,頂端陸續産生分生孢子5~6個,多的達9~20餘個;分生孢子梗頂端屈曲處,有分生孢子脫落的疤痕。分生孢子梨形,大小17~33mm×6.5~11.0mm,初無隔膜,成熟時通常有2個隔膜。【生理生化特性】發育溫度8~37°C,適溫26~28°C。分生孢子形成溫度10~35°C,適溫25~28°C。孢子萌發溫度與孢子形成相同,附著胞形成適溫24°C,28°C以上不能形成。病菌侵入適溫24~30°C。適溫下,孢子附在植株表面16~20h便可完成侵入。【生態】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老株或遺落在田間的病葉上越冬,翌年春暖後産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蔓延。"
Puccinia spp.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銹病菌 / Rust Basidiomycota門 Urediniomycetes綱 Uredinales目 Pucciniaceae科 植物病原 【形態】擔子菌;植物表面之銹斑為病原菌的夏孢子堆,當夏孢子堆成熟時,頂部就會破裂而散發出鐵銹般的粉末,是病菌的夏孢子(Urediniospore),夏孢子呈圓球狀,單胞,表面具有突刺,可藉風雨飛濺而傳播到其他葉片,孢子發芽侵入葉片組織後,又可造成相同的病斑,在溫度較低的季節,葉片也會出現黑褐色、突起的小斑點,為病菌的冬孢子堆(Telium),冬孢子堆是病菌越冬的組織,內有孢子囊,上面著生近棍棒狀的冬孢子(Teliniospore),其中間具有一橫隔膜。 【生理生化特性】絕對寄生菌,所需營養取自生命體,整個生活史亦於生命組織上完成。 【生態】夏孢子藉風、氣流傳播,於涼爽高濕之條件下易侵害植物。
Pichia spp. Yeast(酵母菌) 比齊酵母菌屬; 畢雪氏酵母菌屬 Ascomycota門 Saccharomycotina亞門 Saccharomycetes綱 Saccharomycetales目 Saccharomycetaceae科 降低BOD/COD; 為酒類醱酵之有害菌種 【形態】子囊菌;呈卵形至長筒形;有孢子酵母(子囊孢子酵母);易形成偽菌絲之產膜酵母可形成子囊孢子,每個子囊中含1~4個孢子;於釀造液表面會形成薄膜; 【生理生化特性】好氣性或兼性厭氧;此菌屬會消耗酒精,對糖有或無醱酵性;無法利用硝酸鹽(NO3-)通常於鹽漬物之液面形成皮膜。 【生態】啤酒或酒類中;為酒類醱酵之有害菌種。
Pichia pastoris Yeast(酵母菌) Ascomycota門 Saccharomycotina亞門 Saccharomycetes綱 Saccharomycetales目 Saccharomycetaceae科 【形態】子囊菌;呈卵形至長筒形;有孢子酵母(子囊孢子酵母);易形成偽菌絲之產膜酵母可形成子囊孢子,每個子囊中含1~4個孢子;於釀造液表面會形成薄膜; 【生理生化特性】好氣性或兼性厭氧;生長適溫35~36℃;此菌屬會消耗酒精,可存活於12%酒精濃度之環境中;對糖無醱酵性;通常於鹽漬物之液面形成皮膜。無法利用硝酸鹽。 【生態】啤酒或酒類中
Pichia membranaefaciens Yeast(酵母菌) 產膜比齊酵母菌 Ascomycota門 Saccharomycotina亞門 Saccharomycetes綱 Saccharomycetales目 Saccharomycetaceae科 清酒釀造 【形態】子囊菌;呈卵形至胡瓜形;有孢子酵母(子囊孢子酵母);易形成偽菌絲之產膜酵母可形成子囊孢子,每個子囊中含1~4個孢子;於釀造液表面會形成薄膜; 【生理生化特性】好氣性或兼性厭氧;生長適溫35~36℃;此菌屬會消耗酒精,可存活於12%酒精濃度之環境中;對糖無醱酵性;通常於鹽漬物之液面形成皮膜。無法利用硝酸鹽。 【生態】為本屬之典型菌株,存於榆樹流液;
Pichia farinosa Yeast(酵母菌) Ascomycota門 Saccharomycotina亞門 Saccharomycetes綱 Saccharomycetales目 Saccharomycetaceae科 【形態】囊菌;呈卵形至胡瓜形;有孢子酵母(子囊孢子酵母);易形成偽菌絲之產膜酵母可形成子囊孢子,每個子囊中含1~4個孢子;於釀造液表面會形成薄膜; 【生理生化特性】好氣性或兼性厭氧;生長適溫35~36℃;此菌屬會消耗酒精,可存活於12%酒精濃度之環境中;對糖無醱酵性;通常於鹽漬物之液面形成皮膜。無法利用硝酸鹽。 【生態】啤酒或酒類中
Pichia acaciae Yeast(酵母菌) Ascomycota門 Saccharomycotina亞門 Saccharomycetes綱 Saccharomycetales目 Saccharomycetaceae科 降低BOD/COD 【形態】囊菌;呈卵形至胡瓜形;有孢子酵母(子囊孢子酵母);易形成偽菌絲之產膜酵母可形成子囊孢子,每個子囊中含1~4個孢子;於釀造液表面會形成薄膜; 【生理生化特性】好氣性或兼性厭氧;生長適溫35~36℃;此菌屬會消耗酒精,可存活於12%酒精濃度之環境中;對糖無醱酵性;通常於鹽漬物之液面形成皮膜。無法利用硝酸鹽。 【生態】絲狀真菌,比齊酵母菌屬;可產生孢子;可以代謝糖類。
Phytophthora spp.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疫病菌 Oomycetes綱 Pythiales目 Pythiaceae科 植物重要病原菌 【形態】卵菌綱(oomycetes)之一種;菌絲無隔膜,能產生游走孢子囊、游走子、厚膜孢子及有性世代之卵孢子;游走孢子為雙生鞭毛,後生一根呈索鞭狀,前生一根為茸毛狀鞭(tinsel-type); 【生理生化特性】本屬菌株之生長與孢子發芽溫度範圍極廣;於高溫多雨之環境 下可產生大量之孢囊,隨風雨傳播,可侵害含水量較多之植物組織。 【生態】水生真菌;大部分時間在死亡的有機體上行腐生生活,但是有時可以攻擊活植物體行寄生生活;本病可藉由雨水或灌溉水為害,病勢發展頗為迅速,所以稱作【疫病】。本病原菌以卵孢子、厚膜孢子或植物腐爛
Phytophthora parasitica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木麻黃寄生疫病菌 Oomycetes綱 Pythiales目 Pythiaceae科 寄主範圍相當廣泛,引起植物疫病。 【形態】卵菌綱(oomycetes)之一種;本病原菌單一分離株不形成有性世代,屬於異宗配合。鑑定時,主要依據該病原菌在培養基形成之無性世代游走子囊的形態,其游走子囊球形至卵形,具乳凸且不脫落,大小為 40~50 * 28~49μ。可產生游走孢子,為雙生鞭毛,後生一根呈索鞭狀,前生一根為茸毛狀鞭(tinsel-type); 【生理生化特性】於高溫多雨之環境 下可產生大量之孢囊,隨風雨傳播,可侵害含水量較多之植物組織。 【生態】水生真菌;大部分時間在死亡的有機體上行腐生生活,但是有時可以攻擊活植物體行寄生生活;本病可藉由雨水或灌溉水為害,病勢發展頗為迅速。
Phytophthora palmivora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Oomycetes綱 Pythiales目 Pythiaceae科 寄主範圍相當廣泛,引起植物疫病。 【形態】卵菌綱(oomycetes)之一種;可產生游走孢子,為雙生鞭毛,後生一根呈索鞭狀,前生一根為茸毛狀鞭(tinsel-type);孢子囊卵形,頂端有明顯之乳頭狀突起,大小約36~50 * 24~36μ,長寬比1.4~1.5; 【生理生化特性】於多雨且低溫(10~25℃)之環境 下可產生大量之孢囊;生長適溫12~36℃;可隨風雨傳播,可侵害含水量較多之植物組織。 【生態】水生真菌;大部分時間在死亡的有機體上行腐生生活,但是有時可以攻擊活植物體行寄生生活;本病可藉由雨水或灌溉水為害,病勢發展頗為迅速。
Phytophthora melonis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Oomycetes綱 Pythiales目 Pythiaceae科 可引起胡瓜、毛瓜、洋香瓜、香瓜、 越瓜、西瓜及冬瓜等葫蘆科作物之疫病。 【形態】卵菌綱(oomycetes)之一種;菌絲膨大,游走孢子囊無乳頭狀突起,大小44~92 * 30~63 μ;具串生現象,不產生厚膜孢子。可產生游走孢子,為雙生鞭毛,後生一根呈索鞭狀,前生一根為茸毛狀鞭(tinsel-type); 【生理生化特性】生長適溫為28~32℃。於高溫多雨之環境 下可產生大量之孢囊,隨風雨傳播,可侵害含水量較多之植物組織。 【生態】水生真菌;大部分時間在死亡的有機體上行腐生生活,但是有時可以攻擊活植物體行寄生生活;本病可藉由雨水或灌溉水為害,病勢發展頗為迅速。
Phytophthora infestans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Oomycetes綱 Pythiales目 Pythiaceae科 危害茄科作物 (馬鈴薯與蕃茄之晚疫病) 【形態】卵菌綱(oomycetes)之一種;可產生游走孢子,為雙生鞭毛,後生一根呈索鞭狀,前生一根為茸毛狀鞭(tinsel-type); 【生理生化特性】於高溫多雨之環境 下可產生大量之孢囊,隨風雨傳播,可侵害含水量較多之植物組織。 【生態】水生真菌;大部分時間在死亡的有機體上行腐生生活,但是有時可以攻擊活植物體行寄生生活;本病可藉由雨水或灌溉水為害,病勢發展頗為迅速。
Phytophthora capsici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Oomycetes綱 Pythiales目 Pythiaceae科 重要植物病原菌;可危害茄科、瓜類、豆科、十字花科與多種花卉等。 【形態】為卵菌綱(oomycetes)之一種;孢囊柄叢生,一孢囊柄著生一個孢囊;孢囊柄脫落時大多連著一小段孢囊柄,像尾巴狀為本菌之一大特徵。孢囊多為檸檬形,36~45 *55~66μ; 乳頭狀突起顯著,可產生游走孢子,為雙生鞭毛,後生一根呈索鞭狀,前生一根為茸毛狀鞭(tinsel-type)。 【生理生化特性】生長溫度範圍寬廣;12~32℃皆可生長,最適溫為28℃。 【生態】水生真菌;大部分時間在死亡的有機體上行腐生生活,但是有時可以攻擊活植物體行寄生生活;本病可藉由雨水或灌溉水為害,病勢發展頗為迅速。
Phytophthora cactor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Oomycetes綱 Pythiales目 Pythiaceae科 寄主範圍相當廣泛,引起植物疫病。 【形態】為卵菌綱(oomycetes)之一種;可產生游走孢子,為雙生鞭毛,後生一根呈索鞭狀,前生一根為茸毛狀鞭(tinsel-type); 【生理生化特性】於高溫多雨之環境 下可產生大量之孢囊,隨風雨傳播,可侵害含水量較多之植物組織。 【生態】水生真菌;大部分時間在死亡的有機體上行腐生生活,但是有時可以攻擊活植物體行寄生生活;本病可藉由雨水或灌溉水為害,病勢發展頗為迅速。
Physalospora piricola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Basidiomycota門Pezizomycotina亞門Sordariomycetes綱Xylariales目Hyponectriaceae科 "【形態】擔子菌;菌絲無色,分生孢子器扁圓形或橢圓形,具有乳頭狀孔口,直徑爲383~425μm,內壁密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棍棒狀,單細胞,大小爲18~25 * 2~4μm,頂端著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單細胞,無色,紡錘形或長橢圓形,大小爲24~30 * 6~8μm。子囊殼在寄主表皮下産生,黑褐色,球形或扁球形,具孔口,大小爲170~310 * 230~310μm,內有許多子囊藏於側絲之間。子囊長棍棒狀,無色,頂端膨大,壁厚透明,基部較窄,大小爲110~130μm~17.5~22μm。子囊內生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單細胞,無色,橢圓形,大小爲24.5~26μm * 9.5~10.5μm。【生理生化特性】發育最適溫度25—27℃,最適pH5.6—6.6。【生態】病菌存活期長達4—5a。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及子囊殼越冬。"
Phyllosticta osmanthicola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桂花褐斑病 Basidiomycota門Pezizomycotina亞門Dothideomycetes 綱Botryosphaeriaceae科 植物病原菌 【形態】擔子菌;分生孢子器(Pycnidia)黑色、近球形、有孔口、直徑100~150μ;分生孢子,長橢圓形或近梭形,無色,單胞,大小6.0~9.5×1.8~2.5μ。【生理生化特性】病菌發育最適溫度爲27℃左右。【生態】本病為桂花最常見之病害。高溫高濕的氣候,通風不良的環境,植株生長勢衰弱的情況下,發病較為嚴重。
Phoma asparagi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蘆筍莖枯病菌 Ascomycota門Ascomycetes綱Dothideomycetidae亞綱Pleosporales目 植物病原菌 【形態】子囊菌;柄子殼在表皮下,呈扁平皿狀,球形或不正常黑色革質,大小為120 ~ 200μ;柄胞子短小,單胞無色透明,橢圓形少數為紡錘形,具有10多個顆粒體及1 ~ 2個光輝體,發芽管由~端或兩端長出,柄胞子由胞子柄著出於子座。【生理生化特性】平均氣溫19.8~28.6℃爲發病盛期,生長最適溫度25℃。【生態】雨水、濃霧、露水及枝葉繁茂所造成高濕度均可使成熟的柄胞子由柄子殼中釋放出來傳播、發芽而侵入健全組織。風乾14個月後之病株上之柄子殼中釋放出之柄胞子尚具極高之發芽率。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白腐絲狀真菌 Basidiomycota門Hymenomycetes綱Aphyllophorales目Corticiaceae科 污泥/廢棄物減量(含廚餘堆肥);降低BOD/COD;可礦化五氯與其他人造有機物質如多氯聯苯、含氯苯胺類、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等。 【形態】擔子菌;菌絲體爲多核,~孢內隨機分佈多達15個細胞核,菌絲~般無隔膜,也無鎖狀聯合。分生孢子爲異核體,擔孢子是同核體。【生理生化特性】【生態】絲狀真菌;營腐生性;通常於植物殘體上形成鏽色外觀。
Pestalotiopsis theae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Pezizomycotina亞門Sordariomycetes綱Xylariales目Amphisphaeriaceae科 "【形態】子囊菌;病斑上的黑色小粒點即病菌分生孢子盤,直徑120—180um,初埋生在表皮下柵欄組織間,後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梗叢生,圓柱形。分生孢子紡錘形,多具4個隔膜,大小20一30×6—8(um),孢子頂部細胞具附屬絲3根,基部粗,向上漸細,頂端結狀膨大。【生理生化特性】病菌在高溫高濕:氣溫25—28℃,相對濕度85%一87%利於發病。【生態】容易在茶樹上見到,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病葉或病梢上過冬,隔春條件適宜時産生分生孢子。"
Pestalotia diospyri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Pezizomycotina亞門Sordariomycetes綱Xylariales目Amphisphaeriaceae科 【形態】子囊菌;分生孢子梗無色,纖細狀,分生孢子與尾端連結,分生孢子紡錘形5室,兩端無色透明,中央3室暗褐色,16~21x6.6~8.3um,孢子頂端著生2~3條鞭毛,鞭毛無色10~16x1.0~1.5um。【生理生化特性】病原菌發育最適溫為28℃左右。【生態】造成甜柿致病。
Peronosclerospora spp.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露菌病 / Downy mildew Oomycetes綱 Sclerosporales目 Sclerosporaceae科 植物病原菌 【形態】為卵菌綱(oomycetes)之一種;菌絲無隔膜,行細胞間生長,但會生出小橢圓形的吸器伸至細胞內吸收營養,孢囊柄細長,雙叉分枝呈銳角,孢囊直徑約為14~23 * 21~39μ;可產生游走孢子,為雙生鞭毛,後生一根呈索鞭狀,前生一根為茸毛狀鞭(tinsel-type);游走子靜止後直徑約為10~13μ。 【生理生化特性】絕對寄生菌,所需營養取自生命體絕對寄生菌,整個生活史亦於生命組織上完成;有自由水或重霧且10~28℃(最適15~19℃)適合本菌之生長。 【生態】水生真菌;冬季及早春高濕時,病原菌以卵孢子在病株殘體、土壤,或以菌絲在採種株上越冬。靠風力及水傳播,侵入健康植株。田間溫度約10~16℃,高溼度環境有利發病。
Peronophythora litchii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荔枝露疫病菌 Oomycetes綱Pythiales目Pythiaceae科 植物病原菌 【形態】孢囊梗寬5—7PyA,長92—1332μm。在玉米粉洋菜培養基上,孢囊梗極長,甚至長達l000μm以上,無色,有隔膜,頂部單分枝2—3次後,在分枝先端雙分叉,末小梗的頂端略尖,其上同時形成1個孢子囊。孢子囊檸檬形,無色或稍淡黃色,頂端有乳突,大小17—40×15—24(μm)。【生理生化特性】水生菌,卵菌綱;形成的孢子囊最多之適宜的溫度是22-25℃。在8-16℃及高濕的條件下孢子囊的萌發率最高。【生態】可存在於有水環境與土壤中。
Penicillium veridicat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Trichomaceae科 可引起動物之褐麴毒素中毒症(Ochratoxicosis) 【形態】子囊菌;菌叢呈青綠色或灰綠色,有時亦為灰白色、黃褐色甚至赤褐色;分生孢子柄先端不形成頂囊,直接分枝形成梗子排列呈掃把狀;具有色素之分生孢子,使其菌落呈藍綠之特徵;培養基背面通常呈黃色、桔色、紅色或紫色。 【生理生化特性】R.H. 80 % 以上可生長;可產生Ochratoxin A及B,以A毒性較高;產生毒素的條件:與黃麴毒素相似。 【生態】廣泛分佈於自然界中,行腐生,會造成許多物質腐破;為黃變米之原因;於低溫下,微量之營養供給即可生長。
Penicillium spp.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青黴菌屬、綠黴菌屬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Trichomaceae科 脫色;;降低BOD/COD;污泥/廢棄物減量(含廚餘堆肥);油品處理;幾丁質分解真菌( chitinolytic fungi );生產青黴素;可生產核酸分解酵素;可促進乾酪(cheese)與火腿(Hum)熟成;去除工業廢水中重金屬;分解酚類化合物; P. digitatum與P. italicum會造成種子、種球及果實表面軟化、腐爛, 產生白色及綠色黴狀物。 有些菌種會產生毒素或造成人體病害。 【形態】子囊菌;菌叢呈青綠色或灰綠色,有時亦為灰白色、黃褐色甚至赤褐色;分生孢子柄先端不形成頂囊,直接分枝形成梗子排列呈掃把狀;具有色素之分生孢子,使其菌落呈藍綠之特徵;培養基背面通常呈黃色、桔色、紅色或紫色。 【生理生化特性】R.H. 80 % 以上可生長;本屬菌種可產生核酸酶,可促進乾酪、火腿之熟成;部份菌株則可產生抗生素;許多菌株可形成毒素(例如:penicillic acid, peptide nephrotoxin, viomellein, xanthomegin, xanthocillin X, mycophenolic acid, roquefortine C & D, citrinin, penicillin, cyclopiazonic acid, isofumigaclavine A, penitrem A, decumbin, patulin citreoviridin, griseofulvin, verruculogen, ochratoxin, chrysogine, and meleagrin.等); 【生態】廣泛分佈於自然界中,行腐生,會造成許多物質腐破;為黃變米之原因。於低溫下,微量之營養供給即可生長;目前約有200種;分生孢子可藉由風與昆蟲加以傳播。
Penicillium roqueforti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羊乳酪青黴菌、 洛克福耳青黴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Trichomaceae科 乾酪製作之重要菌株 空氣中之孢子可能誘發人體過敏反應, 例如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uemonitis)、氣喘(Asthma)、過敏性鼻炎(Rhinitis)。 【形態】子囊菌;菌落呈綿毛狀綠色,老化後呈褐色;分生孢子柄先端不形成頂囊,直接分枝形成梗子排列呈掃把狀;分生孢子呈球形,直徑4~5μ;不產生被子器與菌核。。 【生理生化特性】R.H. 80 % 以上可生長;可分解酪蛋白而產生特異之香味;並使乾酪呈綠色斑點。 【生態】自羊乳自他種乳製造藍黴乳酸時所用之一種青黴素;分生孢子可藉由風與昆蟲加以傳播。 環保署公告之不列管微生物
Penicillium proteolytic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Trichomaceae科 空氣中之孢子可能誘發人體過敏反應, 例如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uemonitis)、氣喘(Asthma)、過敏性鼻炎(Rhinitis)。 【形態】子囊菌;菌叢呈青綠色或灰綠色,有時亦為灰白色、黃褐色甚至赤褐色;分生孢子柄先端不形成頂囊,直接分枝形成梗子排列呈掃把狀; 【生理生化特性】R.H. 80 % 以上可生長 【生態】廣泛分佈於土壤、植物殘體、有機堆肥中,可進行行腐生;分生孢子可藉由風與昆蟲加以傳播。
Penicillium notat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普通青黴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Trichomaceae科 glucose oxidase(脫氧、除葡萄糖); 生產青黴素 空氣中之孢子可能誘發人體過敏反應, 例如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uemonitis)、氣喘(Asthma)、過敏性鼻炎(Rhinitis)。 【形態】子囊菌;菌叢呈羊毛狀、青綠色或灰綠色,有時亦為灰白色、黃褐色甚至赤褐色,邊為白色成放線狀;分生孢子柄有分枝,小梗為柱狀;先端不形成頂囊,直接分枝形成梗子排列呈掃把狀;分生孢子呈青綠色,球形,直徑大小約2.6~3.3μ;不產生被子器與菌核;黃色色素會擴散於培養基中。 【生理生化特性】R.H. 80 % 以上可生長;最適生長溫度25℃;pH生長範圍4.5~6.5;有強的膠化能力,變成黃色同時酸變;可產生青黴素與Notatine。 【生態】為Fleming(弗萊明)發現最初之青黴素菌株,行腐生;分生孢子可藉由風與昆蟲加以傳播。
Penicillium marneffei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青黴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Trichomaceae科 RiskGroup2 可引起penicilliosis;為人體之伺機病原菌; 【形態】子囊菌;菌叢呈青綠色或灰綠色,有時亦為灰白色、黃褐色甚至赤褐色;分生孢子柄先端不形成頂囊,直接分枝形成梗子排列呈掃把狀; 【生理生化特性】R.H. 80 % 以上可生長;為一人體病原菌,常感染AIDS患者,造成死亡。 【生態】於空氣、土壤與榖物中分佈甚廣,行腐生;分生孢子可藉由風與昆蟲加以傳播。
Penicillium lute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Pezizomycotina亞門Eurotiomycetes綱Eurotiales目Trichomaceae科 空氣中之孢子可能誘發人體過敏反應,例如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uemonitis)、氣喘(Asthma)、過敏性鼻炎(Rhinitis)。 【形態】子囊菌;菌叢呈綠色略帶橄欖色;分生孢子為卵圓形,大小約1.4~2 * 2.3~3μ,表面平滑;可產生被子器,大小約1~2mm,但不產生菌核;分生孢子柄為雙輪生,小梗長而尖。【生理生化特性】R.H. 80 % 以上可生長;最適生長溫度37℃;可分解纖維;氧化硫而產生硫酸;膠之液化與單寧之分解力極強,可生成葡萄糖酸;【生態】於空氣、土壤與榖物中分佈甚廣,行腐生;分生孢子可藉由風與昆蟲加以傳播。
Penicillium javanic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爪哇青黴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Trichomaceae科 空氣中之孢子可能誘發人體過敏反應, 例如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uemonitis)、氣喘(Asthma)、過敏性鼻炎(Rhinitis)。 【形態】子囊菌;菌叢呈青綠色或灰綠色,有時亦為灰白色、黃褐色甚至赤褐色;分生孢子柄先端不形成頂囊,直接分枝形成梗子排列呈掃把狀; 【生理生化特性】 【生態】於空氣、土壤與榖物中分佈甚廣,行腐生;分生孢子可藉由風與昆蟲加以傳播。
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Trichomaceae科 油品處理 空氣中之孢子可能誘發人體過敏反應, 例如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uemonitis)、氣喘(Asthma)、過敏性鼻炎(Rhinitis)。 【形態】菌叢呈青綠色或灰綠色,有時亦為灰白色、黃褐色甚至赤褐色;分生孢子柄先端不形成頂囊,直接分枝形成梗子排列呈掃把狀; 【生理生化特性】R.H. 80 % 以上可生長 【生態】絲狀真菌,青黴菌屬;為不完全菌或子囊菌,廣泛分佈於自然界中,行腐生,會造成許多物質腐破;產生有色菌絲;分生孢子可藉由風與昆蟲加以傳播。
Penicillium italic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Pezizomycotina亞門Eurotiomycetes綱Eurotiales目Trichomaceae科 可用於檢查亞砷酸 空氣中之孢子可能誘發人體過敏反應,例如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uemonitis)、氣喘(Asthma)、過敏性鼻炎(Rhinitis)。 【形態】子囊菌;菌叢初呈綠色或灰綠色,但會因環境之改變而成為白色;分生孢子呈橢圓形,大小約2.3 * 3~5μ。【生理生化特性】R.H. 80 % 以上可生長;於含砷酸的培養基中可產生砷化氫之臭味。【生態】廣泛分佈於自然界中,常存於柑橘與檸檬果實之表面;分生孢子可藉由風與昆蟲加以傳播。
Penicillium implicat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Trichomaceae科 降低BOD/COD 空氣中之孢子可能誘發人體過敏反應, 例如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uemonitis)、氣喘(Asthma)、過敏性鼻炎(Rhinitis)。 【形態】子囊菌;菌叢呈青綠色或灰綠色,有時亦為灰白色、黃褐色甚至赤褐色;分生孢子柄先端不形成頂囊,直接分枝形成梗子排列呈掃把狀; 【生理生化特性】 【生態】絲狀真菌,青黴菌屬;為不完全菌或子囊菌,廣泛分佈於自然界中,行腐生,會造成許多物質腐破;產生有色菌絲;分生孢子可藉由風與昆蟲加以傳播。
Penicillium glauc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藍色青黴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Trichomaceae科 酒精生產 空氣中之孢子可能誘發人體過敏反應, 例如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uemonitis)、氣喘(Asthma)、過敏性鼻炎(Rhinitis)。 【形態】子囊菌;菌叢呈青綠色或灰綠色,有時亦為灰白色、黃褐色甚至赤褐色;分生孢子柄大小約200~400μ;先端不形成頂囊,直接分枝形成梗子排列呈掃把狀;菌叢原為白色直立後變為青色或綠色;分生孢子呈球形滑面,初為綠色,後為褐色;可生被子器與菌核,子囊孢子大小約4.5 * 5~6μ。 【生理生化特性】;R.H. 80 % 以上可生長;適溫為25℃,但溫度高至40℃時亦可生長;可於10% CuSO4溶液中生存;可產生多種酵素,如糖化酶、轉化酶與脂肪酶等;液化明膠之能力特強;亦可生產酒精。 【生態】為青黴菌中最普遍者;常生長於麵包、糕粿、漿糊與乾酪上,但對醬油、麥芽呈腐敗作用,因此為釀造食品業之有害菌;分生孢子可藉由風與昆蟲加以傳播。
Penicillium digitat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柑橘綠黴病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Trichomaceae科 重要植物病原菌;空氣中之孢子可能誘發人體過敏反應, 例如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uemonitis)、氣喘(Asthma)、過敏性鼻炎(Rhinitis)。 【形態】子囊菌;菌叢呈青綠色或灰綠色,有時亦為灰白色、黃褐色甚至赤褐色;分生孢子柄先端不形成頂囊,直接分枝形成梗子排列呈掃把狀; 【生理生化特性】R.H. 80 % 以上可生長,感染果皮產生柔軟水浸狀斑點,周圍是白色菌絲組成的寬帶,最外圍是界限不清的軟化部份。後期整個果皮軟化,佈滿青綠色的孢子。 【生態】平時生存於果園土壤中,行腐生;可經由傷口侵入植物組織中感染;分生孢子可藉由風與昆蟲加以傳播。
Penicillium cyclopi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Trichomaceae科 空氣中之孢子可能誘發人體過敏反應, 例如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uemonitis)、氣喘(Asthma)、過敏性鼻炎(Rhinitis)。 【形態】子囊菌;菌叢呈青綠色或灰綠色,有時亦為灰白色、黃褐色甚至赤褐色;分生孢子柄先端不形成頂囊,直接分枝形成梗子排列呈掃把狀; 【生理生化特性】R.H. 80 % 以上可生長 【生態】於空氣、土壤與榖物中分佈甚廣,行腐生;分生孢子可藉由風與昆蟲加以傳播。 環保署公告之不列管微生物
Penicillium cyano-fulv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Trichomaceae科 空氣中之孢子可能誘發人體過敏反應, 例如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uemonitis)、氣喘(Asthma)、過敏性鼻炎(Rhinitis)。 【形態】子囊菌;菌叢呈青綠色或灰綠色,有時亦為灰白色、黃褐色甚至赤褐色;分生孢子柄先端不形成頂囊,直接分枝形成梗子排列呈掃把狀; 【生理生化特性】R.H. 80 % 以上可生長 【生態】於空氣、土壤與榖物中分佈甚廣,行腐生;分生孢子可藉由風與昆蟲加以傳播。 環保署公告之不列管微生物
Penicillium citrin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枯青黴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Trichomaceae科 降低BOD/COD 空氣中之孢子可能誘發人體過敏反應, 例如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uemonitis)、氣喘(Asthma)、過敏性鼻炎(Rhinitis)。 【形態】子囊菌;菌叢呈青綠色或灰綠色,有時亦為灰白色、黃褐色甚至赤褐色;分生孢子柄先端不形成頂囊,直接分枝形成梗子排列呈掃把狀; 【生理生化特性】R.H. 80 % 以上可生長;常繁殖於變質米中生產致肝臟病之黃色素citrinin。 【生態】最初由泰國黃變米中分離,行腐生;分生孢子可藉由風與昆蟲加以傳播。 環保署公告之不列管微生物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產黃青黴; 金綠色青黴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Trichomaceae科 西元1928年英國佛來明(Sir Alexander Fleming) 無意中發現青黴菌能抑制細菌的生長從而製出青黴素。從此開啟醫藥界使用並研發各種抗生素來治療疾病, 空氣中之孢子可能誘發人體過敏反應, 例如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uemonitis)、氣喘(Asthma)、過敏性鼻炎(Rhinitis)。 【形態】子囊菌;菌落初為白色,轉為灰綠,且其色素會擴散至培養基中;分生孢子長在直立菌絲上,分生孢子梗平滑,分生孢子柄高約200~300μ,先端不形成頂囊,直接分枝形成梗子排列呈掃把狀;分生孢子卵圓形,2-3 微米,平滑,成串發生。 【生理生化特性】R.H. 80 % 以上可生長 【生態】於空氣、土壤與榖物中分佈甚廣,行腐生;分生孢子可藉由風與昆蟲加以傳播。
Penicillium charlesii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Trichomaceae科 降低BOD/COD 空氣中之孢子可能誘發人體過敏反應, 例如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uemonitis)、氣喘(Asthma)、過敏性鼻炎(Rhinitis)。 【形態】子囊菌;菌叢呈青綠色或灰綠色,有時亦為灰白色、黃褐色甚至赤褐色;分生孢子柄先端不形成頂囊,直接分枝形成梗子排列呈掃把狀; 【生理生化特性】R.H. 80 % 以上可生長 【生態】絲狀真菌,青黴菌屬;為不完全菌或子囊菌,廣泛分佈於自然界中,行腐生,會造成許多物質腐破;產生有色菌絲;分生孢子可藉由風與昆蟲加以傳播。
Penicillium camemberti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鬆軟乾酪青黴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Trichomaceae科 本菌如P. roqueforti能賦予 乾酪特殊風味,故為製作乾酪時之重要菌種。 空氣中之孢子可能誘發人體過敏反應, 例如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uemonitis)、氣喘(Asthma)、過敏性鼻炎(Rhinitis)。 【形態】子囊菌;菌叢呈青綠色或灰綠色,有時亦為灰白色、黃褐色甚至赤褐色;分生孢子柄先端不形成頂囊,直接分枝形成梗子排列呈掃把狀;分生孢子球形或卵形,大小約4.5~5.5μ;不產生被子器與菌核。 【生理生化特性】R.H. 80 % 以上可生長;生長適溫8~22℃;可液化動物膠,並可凝固牛乳。 【生態】於空氣、土壤與榖物中分佈甚廣,行腐生;分生孢子可藉由風與昆蟲加以傳播。
Paracoccidioides brasiliensis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巴西副球黴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Onygenales目 RiskGroup2 可引起球胞子菌病 【形態】子囊菌; 【生理生化特性】 【生態】為壤中之腐生性二形性真菌;可引起南美芽生黴菌病;主要流行於拉丁美洲。 synonym: Loboa loboi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Paecilomyces spp.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擬青霉屬 Ascomycota門Pezizomycotina亞門Eurotiomycetes綱Eurotiales目Trichocomaceae科 降低BOD/COD、除臭;微生物殺蟲劑(生物防治) 昆蟲病原菌 【形態】子囊菌;【生理生化特性】可寄生昆蟲,造成蟲體死亡,可應用於害蟲之生物防治,例如常見之P. javanicus、P.fumosoroseus(赤殭病菌)、 P. farinosus(黃殭病菌)、P. canadensis等。【生態】喜高溫潮溼 蟲生真菌孢子的萌芽及產孢過程,需要溫度及高溼度的完美配合,因此,蟲生真菌應用的成功案例多數使用於溫、網室及菊花的蚜蟲防治。
Nomuraea rileyi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綠殭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Sordariomycetes綱 Hypocreales目 Clavicipitaceae科 微生物殺蟲劑(生物防治) 防治可可椰子扁金花蟲、 甜菜夜蛾、紋白蝶。 【形態】子囊菌; 【生理生化特性】 【生態】昆蟲病原真菌 蟲生真菌孢子的萌芽及產孢過程,需要溫度及高溼度的完美配合,因此,蟲生真菌應用的成功案例多數使用於溫、網室及菊花的蚜蟲防治。
Neurospora spp.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紅麵包黴屬;神經孢子菌屬;麵包菌; Ascomycota門Pezizomycotina亞門Sordariomycetes綱Sordariales目Sordariaceae科 有機廢物之處理;分解酚類化合物; 【形態】子囊菌;大部份為雌雄異株,可營有性生殖;其被子器(perithesinium)呈褐色或黑色,內含有4~8個子囊孢子均呈圓筒狀子囊平列並排。【生理生化特性】中溫真菌【生態】通常生長於麵包上且呈橙紅色而得名。
Neotyphodium spp.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Sordariomycetes綱 Hypocreales目 Clavicipitaceae科 【形態】子囊菌;麥角菌科內生真菌屬,為Epichloe之無性世代;菌絲不會呈現分枝狀,以迴旋型為主,通常在草坪草的葉鞘、再生莖桿及種子可見菌絲的分佈。 【生理生化特性】其菌絲是存在於草坪植物的細胞間隙中,造成典型的“阻塞病(Choke disease)。內生真菌以異營為主,但它們通常只需從寄主體內吸取少量的養分,且不會在寄主表面產生任何病徵。內生真菌具有毒性的原因是因為它們會產生一些化學物質,稱為真菌毒素(mycotoxin),真菌毒素大部分屬於生物鹼,包括ergopeptine alkaloids、indole-isoprenoid lolitrems、pyrrolizidine alkaloids 和pyrrolopyrazine alkaloids 等,具抗蟲性。 【生態】在溫帶草坪草種主要內生真菌;菌絲可穿透草坪草種子。當寄主植物由營養生長期進入生殖生長期時,內生真菌會隨著寄主頂端的分生組 織漸漸移至花序,再隨著花序的發育進入種子。 原為Acremomium屬
Myrothecium spp.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Pezizomycotina亞門Sordariomycetes綱 Hypocreales目 去除工業廢水中重金屬 【形態】子囊菌;不完全菌;可產生絲狀菌絲。【生理生化特性】M. roridum、M. prestonii、M. penicilloides、M. masonii、M. leucorrichum、M. einctum、M. striatispoium 、M. verrucaria等應用以去除水中之重金屬。【生態】土壤與水中常見之真菌
Mucor spp.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毛黴菌屬 Zygomycota門 Zygomycetes綱 Mucorales目 Mucoraceae科 污泥/廢棄物減量; (含廚餘堆肥);除臭;降低BOD/COD 空氣中之分生孢子可能引發 人體呼吸道過敏 【形態】接合菌;孢子囊柄(sporangiophore)由菌絲發育而成,表面覆有細刺,呈黃色或略帶青色;菌絲分支但無隔膜構造,外壁無色,內部則帶褐色;孢子為黑色或棕色,外表平滑;菌叢外觀呈毛狀,不生假根;可產生接合孢子,但於人工培養基中甚少產生接合孢子;於液體培養中呈分節狀,可產生裂生孢子; 【生理生化特性】菌絲生長需R.H. 93 % 以上;對食物的破壞力極大;本屬中有部份菌株可分泌強力之澱粉酵素 【生態】行腐生,常存在於土壤、肥料、蔬菜及果實等含有澱粉的食物中。
Mucor rouxnus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勞克斯白黴菌; 魯克斯毛黴; Zygomycota門 Zygomycetes綱 Mucorales目 Mucoraceae科 降低BOD/COD; 澱粉糖化;生產草酸; 空氣中之分生孢子可能引發 人體呼吸道過敏 【形態】接合菌;孢子囊柄(sporangiophore)由菌絲發育而成,表面覆有細刺,呈黃色或略帶青色;菌絲分支但無隔膜構造;孢子囊無色至黃色,球形,大小約50μ;孢子為橢圓形、無色,大小約5 * 2.5μ;不產生接合孢子;菌叢為黃色而孢子囊柄約1公分左右; 【生理生化特性】生長適溫30~40℃;菌絲生長需R.H. 93 % 以上;對澱粉有很強的糖化能力;並具有醱酵能力,可生產多量甘油與乳酸、草酸。 【生態】存在我國與越南酒麴中。 又名M. rouxii
Mucor racemosus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葡萄狀白黴菌 Zygomycota門 Zygomycetes綱 Mucorales目 Mucoraceae科 酒精生產;轉化酶之生產 空氣中之分生孢子可能引發 人體呼吸道過敏 【形態】接合菌;孢子囊柄(sporangiophore)由菌絲發育而成,表面覆有細刺,呈黃色或略帶青色;菌絲分支但無隔膜構造;菌叢呈白色,孢子囊柄高約0.5~3公分,呈不規則之房狀分枝;孢子囊呈黄褐色或黃色球狀,大小約50μ;雌雄異體,接合孢子呈黃色至黃褐色球形,大小約70~80μ。 【生理生化特性】生長適溫20~25℃;菌絲生長需R.H. 93 % 以上;可轉化蔗糖;強酒精醱酵能力,可產生7%之酒精。 【生態】存於果實、朽木、土壤、麥芽、腐敗水果與酒麴等,分佈甚廣。
Mucor pusillus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微小毛黴 Zygomycota門Zygomycetes綱Mucorales目Mucoraceae科 空氣中之分生孢子可能引發人體呼吸道過敏 【形態】接合菌;孢子囊柄(sporangiophore)由菌絲發育而成,表面覆有細刺,呈黃色或略帶青色;菌絲分支但無隔膜構造;【生理生化特性】菌絲生長需R.H. 93 % 以上;生長溫度20~50 ℃;【生態】病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在糧食和水果上尤爲多見,通過空氣、塵埃和飲食而散播。
Mucor pusilis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Zygomycota門Zygomycetes綱Mucorales目Mucoraceae科 空氣中之分生孢子可能引發人體呼吸道過敏 【形態】接合菌;孢子囊柄(sporangiophore)由菌絲發育而成,表面覆有細刺,呈黃色或略帶青色;菌絲分支但無隔膜構造;【生理生化特性】菌絲生長需R.H. 93 % 以上;【生態】病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在糧食和水果上尤爲多見,通過空氣、塵埃和飲食而散播。 環保署公告之不列管微生物
Mucor mucedo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霉白黴菌 Zygomycota門 Zygomycetes綱 Mucorales目 Mucoraceae科 降低BOD/COD、 生產凝乳酵素(milk clotting enzymes)與豆腐乳(chinese cheese) 空氣中之分生孢子可能引發 人體呼吸道過敏 【形態】接合菌;孢子囊柄直立而不分枝,長達2~15公分;孢子囊為球形,呈橙色至黑色,大小約100~200μ;菌絲分支但無隔膜構造;菌叢灰白色至褐色;孢子為橢圓形,小大約12~18 * 16~17μ;會形成接合孢子,為雌雄異體,表面刺狀、90~250μ。 【生理生化特性】適合生長溫度30℃以下(20~25℃);菌絲生長需R.H. 93 % 以上;具有能分解蛋白質與油脂之能力;惟酒精生產能力微弱,可用以生產凝乳酶與豆腐乳。 【生態】為毛黴屬中最常見之一種;行腐生,常存在於堆肥、朽木、土壤、肉類、麵包、蔬菜與水果,馬糞上的灰白色毛黴多為此菌。
Mucor miehei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Zygomycota門 Zygomycetes綱 Mucorales目 Mucoraceae科 空氣中之分生孢子可能引發 人體呼吸道過敏 【形態】接合菌; 【生理生化特性】菌絲生長需R.H. 93 % 以上; 【生態】 環保署公告之不列管微生物
Mucor mandschuricus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滿洲白黴菌 Zygomycota門 Zygomycetes綱 Mucorales目 Mucoraceae科 酒類製造 空氣中之分生孢子可能引發 人體呼吸道過敏 【形態】接合菌;於蒸米上培養時其孢子囊柄(sporangiophore)高約3公分,初呈直立,後則上半部彎曲而垂折;孢子囊灰褐色,球形,18~60μ,表面覆有細刺,呈黃色或略帶青色;孢子無色,卵圓形,大小約3~4μ;菌絲分支但無隔膜構造; 【生理生化特性】菌絲生長需R.H. 93 % 以上;可醱酵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而不能醱酵蔗糖與乳糖;適溫29~30℃。 【生態】可由我國酒麴中分離
Mucor javanicus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爪哇毛黴 Zygomycota門 Zygomycetes綱 Mucorales目 Mucoraceae科 降低BOD/COD; 澱粉糖化生成酒精 空氣中之分生孢子可能引發 人體呼吸道過敏 【形態】接合菌;菌叢密集且直立,可達1~3mm,菌絲體呈白色或黃色;孢子囊柄分枝,孢子囊呈青白色或黃褐色球形,大小約18~50μ;子囊孢長形及球形,大小約4~5 * 5~7μ;菌絲為雌雄異體,會產球形接合孢子,大小約10~50μ。 【生理生化特性】菌絲生長需R.H. 93 % 以上;生長適溫37℃;可使澱粉糖化並生成酒精;可液化動物膠; 【生態】可由印尼的酒麴中分離
Mucor hiemalis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冬令白黴菌 Zygomycota門 Zygomycetes綱 Mucorales目 Mucoraceae科 生產果膠(pectin)分解酵素 空氣中之分生孢子可能引發 人體呼吸道過敏 【形態】接合菌;孢子囊柄(sporangiophore)由菌絲發育而成,高約1~2cm;孢子囊為卵圓形,大小約28~48μ,表面覆有細刺,呈黃色或略帶青色;孢子呈長圓形或豆形,大小約7 * 3μ;會形成接合孢子,為雌雄異體,球形面粗糙;菌絲分支但無隔膜構造;菌叢呈雪白色, 【生理生化特性】菌絲生長需R.H. 93 % 以上;生長適溫為30℃;可醱酵葡萄糖但不能醱酵蔗糖;具有相當強之果膠分解能力。 【生態】於麻莖與其他腐敗之纖維上常可發現
Mucor circinelloicles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聚纖狀白黴菌 Zygomycota門 Zygomycetes綱 Mucorales目 Mucoraceae科 降低BOD/COD 空氣中之分生孢子可能引發 人體呼吸道過敏 【形態】接合菌;孢子囊柄(sporangiophore)由菌絲發育而成,表面覆有細刺,呈黃色或略帶青色;菌絲分支但無隔膜構造; 【生理生化特性】菌絲生長需R.H. 93 % 以上; 【生態】絲狀真菌,白黴菌屬;藻菌綱之一屬。頸部呈圓形,與酒麴菌屬相似,接合菌,菌絲分支但無隔膜構造;行腐生,常存在於土壤、蔬菜及糞便中。
Mortierella spp.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包被黴菌屬 Zygomycota門Zygomycetes綱Mortierellales目Mortierellaceae科 幾丁質分解真菌( chitinolytic fungi ) "【形態】接合菌;在單獨的孢子囊柄或是分枝上具有矮小纖細孢子囊且無頸。孢子囊內含有一個或多個孢子。孢子囊孢子為單細胞,球形或橢圓形並且具有厚膜分生孢子。【生理生化特性】幾丁質分解真菌( chitinolytic fungi )【生態】菌株分離來源除了土壤外還包含蔗糖、受損的牧草及蔬菜仔。在我們的實驗室偶爾也可在塵埃中發現此株菌。"
Monilia spp.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Leotiomycetes綱 Helotiales目 Sclerotiniaceae科 降低BOD/COD 【形態】子囊菌; 【生理生化特性】 【生態】不完全絲狀真菌,有機會和人類或動物中的病原體共生,在植物、土壤或水中也會被分離出來。
Monascus spp.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紅麴菌屬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Elaphomycetaceae科 澱粉糖化;紅色素生產; 天然著色劑(紅色 【形態】子囊菌;菌落薄而擴展於培養基上;可產生鮮紅色或紫色之菌絲色素,菌絲分枝狀無隔膜;能以有性生殖方式於菌絲前端形成被子器形狀如孢子囊,內部充滿呈卵形之子囊孢子,雌雄同體。 【生理生化特性】對澱粉糖化能力強,可形成紅色素,有微弱之酒精醱酵能力。 【生態】本菌最初係由閩南紅麴中分離,廣泛存於木頭、土壤及糞便中。
Monascus purpureus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紫紅麴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Elaphomycetaceae科 降低BOD/COD; 製作紅露酒或紅豆腐乳(red chinese cheese) 【形態】子囊菌;菌叢呈紅色至褐色,菌絲體中含有顆粒,老化時呈紅褐色,菌絲為紅色,寬約3μ;分子孢子球形或卵形,大小為 5~10μ;於菌絲頂端形成被子器,子囊果由一層或二層之擬護膜包圍,子囊為球狀,子囊孢子為橢圓形,呈白色,大小約2~3μ。 【生理生化特性】生長適溫25~30℃,38℃以上不生長;對澱粉糖化能力強,可形成紅色與黃色色素;可醱酵果糖、葡萄糖、麥芽糖產生酒精與少量之有機酸。 【生態】存在於木頭、土壤及糞便中。
Monascus anka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紅麴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Eurotiales目 Elaphomycetaceae科 降低BOD/COD; 製作紅露酒或紅豆腐乳(red chinese cheese);天然著色劑(紅色) 【形態】子囊菌;菌絲初為無色,後為鮮紅色,不產生氣生菌絲;可產生被子器,大小約30~40μ(直徑);子囊孢子為白色,橢圓形,大小約2~3μ;於菌絲側枝頂端可產生2~3個連接之分生孢子,大小約5~12μ。 【生理生化特性】生長適溫33~35℃;果膠酵素能力強;可凝固牛乳,無動物膠液化能力,可醱酵果糖、葡萄糖、蔗糖、麥芽糖、甘露蜜糖與澱粉產生琥珀酸與乳酸等 【生態】存在於木頭、土壤中。
Microsporum spp.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小孢黴菌屬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Eurotiomycetes綱 Onygenales 目 Arthrodermataceae科 RiskGroup2 【形態】子囊菌;於短的分生孢子柄(conidiophore)上可著生大孢(macroconidia)與小孢子(microconidia),其中大分生孢子無色透明、具多個隔膜,形態差異甚大,呈紡綞狀至卵形,大小約7~20 * 30~160 um,具厚壁,其大小形態與細胞壁特性為種間分類之依據;小孢子無色且單細胞,梨形至棒棍狀,具平滑壁,大小約 2.5~3.5*4~7 um。 【生理生化特性】皮廯菌群(dermatophytes)之一種;可侵犯動物之角質化組織例如皮膚與毛髮等,引起錢癬,但不感染指甲, 【生態】廣泛分佈於自然界,尤其土壤。
Metarhizium spp.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黑殭菌屬 Ascomycota門Pezizomycotina亞門Sordariomycetes綱Hypocreales目Clavicipitaceae科 微生物殺蟲劑(生物防治) 【形態】子囊菌;【生理生化特性】可感染昆蟲,造成蟲體死亡,例如M. anisopliae(黑殭菌)可感染Spittle bug與Cockroach ;M. anisopliae var. anisopliae(綠殭菌)可感染Spittle bug與Cockroach 。【生態】昆蟲病原真菌; 蟲生真菌孢子的萌芽及產孢過程,需要溫度及高溼度的完美配合,因此,蟲生真菌應用的成功案例多數使用於溫、網室及菊花的蚜蟲防治。
Humocola minima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形態】子囊菌; 【生理生化特性】 【生態】
Humocola grisea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形態】子囊菌; 【生理生化特性】 【生態】
Humicola minima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形態】子囊菌; 【生理生化特性】 【生態】 環保署公告之不列管微生物
Humicola grisea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形態】子囊菌; 【生理生化特性】 【生態】 環保署公告之不列管微生物
Histoplasma farcinimos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Ascomycetes綱 Onygenales目 Onygenaceae科 RiskGroup3 【形態】子囊菌; 【生理生化特性】 【生態】
Histoplasma capsulat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莢膜組織胞漿菌 Ascomycota門Ascomycetes綱Onygenales目Onygenaceae科 RiskGroup3 為空氣中之感染性真菌,利用孢子進行傳播,可引起人類之組織包漿菌病(Histoplasmosis) "【形態】子囊菌;微小卵圓形,類酵母菌。溫度在25℃時,菌落生長較慢呈白色至土黃色,表面是棉絨狀的質感,底部則是淡黃褐色。其他的菌落則是無光澤或是凸起狀的,若是以一紅色色素加以染色,則更明顯。顯微鏡檢可觀察到在短小透明狀的分生孢子柄上形成大分生孢子,形體較大直徑約8-14μm,卵圓形單一細胞;小分生孢子較小直徑約2-4μm呈圓形或梨形,生長在菌絲端上或是菌絲的短小分枝上。在37℃培養的brain heart infusion(BHI)agar 上發育為乳白色、濕潤、類酵母菌菌落,鏡檢可見許多卵圓形的類酵母菌發芽細胞,大小約為3-4×2-3μm。【生理生化特性】好氣性或兼性厭氧;生長在活體組織或是培養在37℃時會形成類酵母細胞的出芽,當在土壤中或是培養溫度低於30℃時就是黴菌形式。【生態】為壤中之腐生性二形性真菌,常存於鳥糞中;主要感染網狀內皮系統, 引起人類之組織包漿菌病。" 環保署公告之不得含有微生物
Helminthosporium spp.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長蠕孢屬 "Ascomycota門Ascomycetes綱Dothideomycetidae亞綱Pleosporales目Pleomassariaceae科" "【形態】子囊菌;長蠕孢屬會產生菌絲、分生孢子柄及分子孢子。菌絲有分隔,分生孢子柄呈咖啡至深咖啡色,當分生孢子在其頂端形成,則分生孢子柄即停止生長。分生孢子是由6個以上的細胞叢構成,大小約有9-40μm,形狀為單一的棒狀,顏色是淺至深咖啡色,他們位在分生孢子柄的一側,並且廣佈於分生孢子柄的末端。長蠕孢屬菌落生長快速,至成熟約需5天即可。菌落質地是光滑而模糊狀。菌落的顏色表面是呈橄欖綠色而底部成黑色。【生理生化特性】菌絲生長需R.H. 90 % 以上;【生態】Helminthosporium無臨床上的意義,並且常被認為是自土壤和青草分離得到的污染物。"
Helminthosporium sesami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Ascomycetes綱Dothideomycetidae亞綱Pleosporales目Pleomassariaceae科" "【形態】子囊菌;分生孢子梗單生不分枝,大小150-240×6-8(μm),分生孢子倒棍棒形,常彎曲,褐色,有5-9個隔膜,大小46-68×8-11(μm)。【生理生化特性】生長溫度約25-28℃,相對濕度高於80%。【生態】常見於芝麻植物。"
Hansenula sydowiorum Yeast(酵母菌) Ascomycota門 Saccharomycotina亞門 Saccharomycetes綱 Saccharomycetales目 Saccharomycetaceae科 污泥/廢棄物減量 (含廚餘堆肥)、除臭 【形態】子囊菌;橢圓形或長形,會形成菌絲及假菌絲體;有孢子酵母(子囊孢子酵母); 【生理生化特性】好氣性或兼性厭氧;可利用硝酸鹽;於釀造物表面形成薄膜; 【生態】常見於枸類水果及葡萄製品中 synonym: Ogataea ; Hansenula ;Yamadazyma
Hansenula spp. Yeast(酵母菌) 韓生氏酵母菌屬; 漢生氏酵母菌屬 Ascomycota門 Saccharomycotina亞門 Saccharomycetes綱 Saccharomycetales目 Saccharomycetaceae科 降低BOD/COD 【形態】子囊菌;與pichia相同均為產膜酵母;孢子形態亦類似;係卵圓形或長圓錐形細胞,有假菌絲體,孢子為弧雌生殖或藉異配子結合,呈半圓形或圓形具環帶,每八裂子囊含2~4個孢子,係氧化型; 【生理生化特性】好氣性或兼性厭氧;可利用硝酸鹽;使酒精生成酯的能力很強;於釀造物表面形成薄膜; 【生態】常見於枸類水果及葡萄製品中 synonym: Ogataea ; Hansenula ;Yamadazyma
Hansenula lynferdii Yeast(酵母菌) Ascomycota門 Saccharomycotina亞門 Saccharomycetes綱 Saccharomycetales目 Saccharomycetaceae科 污泥/廢棄物減量 (含廚餘堆肥);除臭 【形態】子囊菌;橢圓形或長形,會形成菌絲及假菌絲體,氧化型;有孢子酵母(子囊孢子酵母); 【生理生化特性】好氣性或兼性厭氧;可利用硝酸鹽;於釀造物表面形成薄膜; 【生態】常見於枸類水果及葡萄製品中 synonym: Ogataea ; Hansenula ;Yamadazyma
Hansenula ciferrii Yeast(酵母菌) Ascomycota門 Saccharomycotina亞門 Saccharomycetes綱 Saccharomycetales目 Saccharomycetaceae科 污泥/廢棄物減量 (含廚餘堆肥)、除臭 【形態】子囊菌;橢圓形或長形,會形成菌絲及假菌絲體;有孢子酵母(子囊孢子酵母); 【生理生化特性】好氣性或兼性厭氧;可利用硝酸鹽;於釀造物表面形成薄膜; 【生態】常見於枸類水果及葡萄製品中 synonym: Ogataea ; Hansenula ;Yamadazyma
Hansenula anomala Yeast(酵母菌) 韓生氏酵母菌 Ascomycota門 Saccharomycotina亞門 Saccharomycetes綱 Saccharomycetales目 Saccharomycetaceae科 降低BOD/COD; 清酒後熟酵母; 【形態】子囊菌;橢圓形或長形,會形成菌絲及假菌絲體,有孢子酵母(子囊孢子酵母),容易形成帽子形之孢子; 【生理生化特性】好氣性或兼性厭氧;可利用硝酸鹽;於釀造物表面形成薄膜;使酒精生成酯的能力很強; 【生態】自然界中分佈廣,常見於枸類水果及葡萄製品中 synonym: Ogataea ; Hansenula ;Yamadazyma
Glomerella lagenaria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Pezizomycotina亞門Sordariomycetes綱Phyllachorales目Phyllachoraceae科 "【形態】子囊菌;分生孢子盤産生在寄主表皮下,熟後突破寄主表皮外露。分生孢子梗無色,單胞,圓筒狀,大小20-25×2.5-30um。分生孢子單胞,無色,長圓或卵圓形,一端稍尖,大小14-20×5.0-6.0um,多數聚結成堆後呈粉紅色。分生孢子盤上著生一些暗褐色的剛毛,長90-120um,有2-3個橫隔。【生理生化特性】孢子萌發的適溫爲22-27℃,4℃以下不能萌發。病菌生長適溫爲24℃,30℃以上10℃以下即停止生長。孢子萌發除濕度外,還需要有充足的氧氣。【生態】為黃瓜之常見疾病"
Gibberella spp.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Sordariomycetes綱 Hypocreales目 Nectriaceae科 降低BOD/COD 【形態】子囊菌; 【生理生化特性】 【生態】絲狀真菌,有些菌種帶有植物病原性。
Geotrichum spp. Yeast(酵母菌) Ascomycota門 Saccharomycotina亞門 Saccharomycetes綱 Saccharomycetales目 Dipodascaceae科 脫色 人體伺機病原菌; 【形態】子囊菌;菌絲(3-6 μm wide)無色、分枝且具隔膜,每一個膈膜有單一的中心氣孔;菌絲可直接斷裂進而產生成串之關節孢子(arthrospores),為單細胞,桶狀或長方形,大小約 6~12 * 3~6 um;並不會產生芽生孢子(blastoconidia)、分生孢子柄(conidiophores)與偽菌絲(pseudohyphae);並不會產生芽生孢子(blastoconidia)、分生孢子柄(conidiophores)與偽菌絲(pseudohyphae)。 【生理生化特性】類酵母菌;最適生長溫度25℃;大部份菌株於37℃生長不良。 【生態】廣泛分佈於土壤、水、污泥、植物表面與乳製品中,同時亦可能存在於動物體唾液與排泄物中。
Geotrichum marinum Yeast(酵母菌) Ascomycota門 Saccharomycotina亞門 Saccharomycetes綱 Saccharomycetales目 Dipodascaceae科 油品處理 人體伺機病原菌; 【形態】子囊菌;菌絲(3-6 μm wide)無色、分枝且具隔膜,每一個膈膜有單一的中心氣孔;菌絲可直接斷裂進而產生成串之關節孢子(arthrospores),為單細胞,桶狀或長方形。 【生理生化特性】類酵母菌;最適生長溫度25℃;大部份菌株於37℃生長不良;並不會產生芽生孢子(blastoconidia)、分生孢子柄(conidiophores)與偽菌絲(pseudohyphae)。 【生態】廣泛分佈於土壤、水、污泥、植物表面與乳製品中,同時亦可能存在於動物體唾液與排泄物中。
Geotrichum candidum Yeast(酵母菌) 白色土毛菌;珠白地絲菌; Ascomycota門 Saccharomycotina亞門 Saccharomycetes綱 Saccharomycetales目 Dipodascaceae科 人體伺機病原菌; 【形態】子囊菌;菌絲(3-6 μm wide)無色、分枝且具隔膜,每一個膈膜有單一的中心氣孔;菌絲可直接斷裂進而產生成串之關節孢子(arthrospores),為單細胞,桶狀或長方形;具有白色結實之氈狀團塊,係一種分佈極廣之普通黴菌。 【生理生化特性】類酵母菌;最適生長溫度25℃;大部份菌株於37℃生長不良。 【生態】見於乳酸、乾酪、奶油、酸乳、醃漬蔬菜中,為促進某些乾酪之成熟所必需,但可產生不良味道,也為引起乳腐敗之因素。 環保署公告之不列管微生物
Ganoderma weberian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Basidiomycota門Hymenomycetes綱Aphyllophorales目Ganodermataceae科 去除工業廢水中重金屬 可能引發人體呼吸道過敏 【形態】擔子菌;菌蓋扇形至具殼形,寬達13 cm,表面黑褐色至紫藍色,有似漆樣光澤。孔口近圓形,污白色至淡褐色。菌柄側生偏生或無柄。三次元菌絲,生長菌絲具扣子體。擔孢子卵形或頂端平截,雙層壁,外壁無色,平滑,內壁細小刺,淡褐色,大小6-8.5×4.5-6μm。 【生理生化特性】【生態】絲狀真菌,靈芝菌屬;通常生於腐殖質和樹幹上,子實層為光滑狀,鋸齒或不規則表面,有時形成管狀隔板。"
Ganoderma resinace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Basidiomycota門Hymenomycetes綱Aphyllophorales目Ganodermataceae科 去除工業廢水中重金屬 可能引發人體呼吸道過敏 【形態】子實體一年生。無柄,木栓質至木質。菌蓋半圓形或扇形。菌肉上層淡木材色,接近菌管處褐色至黑褐色至肉桂色。孢子卵形,頂端多平載,雙層壁,外壁透明,平滑,內壁有小刺。淡褐色。有明具油滴。【生理生化特性】【生態】絲狀真菌,靈芝菌屬;通常生於腐殖質和樹幹上,子實層為光滑狀,鋸齒或不規則表面,有時形成管狀隔板。"
Ganoderma australe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南方靈芝根基腐病 Basidiomycota門Hymenomycetes綱Aphyllophorales目Ganodermataceae科 可能引發人體呼吸道過敏 【形態】擔子菌;菌蓋半圓形,上表面黑褐色至灰褐色,無似漆樣光澤。孔口近圓形,淡黃色。三次元菌絲,生長菌絲具扣子體。擔孢子卵形或頂端平截,雙層壁,外壁無色,平滑,內壁小刺清楚,淡褐色至褐色,大小7.5-8.5×4.5-5.5μ。【生理生化特性】【生態】本病原屬於擔子菌,子實體多年生,無柄、木栓質至木質。"
Ganoderma applanat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Basidiomycota門Hymenomycetes綱Aphyllophorales目Ganodermataceae科 去除工業廢水中重金屬;油品處理; 可能引發人體呼吸道過敏 【形態】擔子菌;Pores 4~6 per mm, white, quickly bruising brown when injured, fading to pale yellowish~buff when dried; tubes multi~seried, 4~13 mm long, brown, each layer separated by a thin layer of tissue; tubes and pores blackening in KOH;Spores 6~9.5 x 5.7 µm, broadly elliptical, blunt at the distal end, thick~walled, ornamented with minute spines; spores brown in deposit.【生理生化特性】【生態】絲狀真菌,靈芝菌屬;通常生於腐殖質和樹幹上,子實層為光滑狀,鋸齒或不規則表面,有時形成管狀隔板。
Fusarium spp.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鐮胞菌、 梭黴菌屬、 新月菌屬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Sordariomycetes綱 Hypocreales目 降低BOD/COD;砷的去除; 紅黴病菌(F. graminerarum)、 亞麻立枯病(F. lini)為植物病原;引起Trichothecene中毒症。 【形態】子囊菌;菌絲生長速度快,可產生大量之氣生菌絲;菌絲顏色因種之不同而有差異,顏色可能為白、棕、淡粉紅與淡紫色;菌落呈桃紅色至紅紫色;可能產生大、小分生孢子與厚膜孢子等存活構造,其中大孢子為透明,由2個以上細胞組成,紡綞狀具厚壁;小孢子則為透明、梨形,1至2個細胞。 【生理生化特性】部份菌株可產生Trichothecene毒素,種類包括T-2,HT-2,DAS及嘔吐毒素,引起Trichothecene中毒症;產生毒素的條件包括:低溫多濕(<20°C)、冬天收成的穀物、低溫儲藏的穀物。 【生態】廣泛存在於熱帶與亞熱帶植物表面與土壤中;目前約有50~70種,部份菌種為人體之伺機病原菌;部份菌株為重要之植物病原菌;可藉由空氣、水與昆虫進行傳播。
Fusarium solani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Sordariomycetes綱 Hypocreales目 砷的去除; 可引起傷口之感染 【形態】子囊菌;菌絲生長速度快,可產生大量之氣生菌絲;菌絲顏色因種之不同而有差異,顏色可能為白、棕、淡粉紅與淡紫色;菌落呈桃紅色至紅紫色;可能產生大、小分生孢子與厚膜孢子等存活構造,其中大孢子為透明,由2個以上細胞組成,紡綞狀具厚壁;小孢子則為透明、梨形,1至2個細胞。 【生理生化特性】需要高濕度(Aw=0.86-0.91)才可生長;可引起人體傷口之感染 【生態】廣泛存在於熱帶與亞熱帶植物表面與土壤中;可藉由空氣、水與昆虫進行傳播。 同義名:F. javanicum;F. eumartii;F. illudens;F. javanicum;F. tumidum;F. ventricosum;
Fusarium semitect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Sordariomycetes綱 Hypocreales目 砷的去除; 【形態】子囊菌;菌絲生長速度快,可產生大量之氣生菌絲;菌絲顏色因種之不同而有差異,顏色可能為白、棕、淡粉紅與淡紫色;菌落呈桃紅色至紅紫色;可能產生大、小分生孢子與厚膜孢子等存活構造,其中大孢子為透明,由2個以上細胞組成,紡綞狀具厚壁;小孢子則為透明、梨形,1至2個細胞。 【生理生化特性】需要高濕度(Aw=0.86-0.91)才可生長; 【生態】廣泛存在於熱帶與亞熱帶植物表面與土壤中;可藉由空氣、水與昆虫進行傳播。 同義名:F. roseum
Fusarium proliferat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Sordariomycetes綱 Hypocreales目 【形態】子囊菌;菌絲生長速度快,可產生大量之氣生菌絲;菌絲顏色因種之不同而有差異,顏色可能為白、棕、淡粉紅與淡紫色;菌落呈桃紅色至紅紫色;可能產生大、小分生孢子與厚膜孢子等存活構造,其中大孢子為透明,由2個以上細胞組成,紡綞狀具厚壁;小孢子則為透明、梨形,1至2個細胞。 【生理生化特性】需要高濕度(Aw=0.86-0.91)才可生長;會產生Fumonisins毒素,會引起人體之食道癌(oesophageal cancer); 【生態】廣泛存在於熱帶與亞熱帶植物表面與土壤中;可藉由空氣、水與昆虫進行傳播。 同義名:F. moniliforme;F. moniliforme var. intermedium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西瓜蔓割病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Sordariomycetes綱 Hypocreales目 砷的去除; 重要植物病原菌 【形態】子囊菌;可產生三種孢子:大孢子呈新月形、無色,3~5隔膜,大小約3~4.9 * 32~42μ。小孢子呈紡綞形至橢圓形,無色,單胞,大小約3.2~4.0 * 6~10μ;厚膜孢子呈圓形,色深壁厚,直徑8~12μ。 【生理生化特性】本菌生長適溫24~28℃,4℃以下或38℃以上無法生長;濕熱55℃下可耐40分鐘;pH 4.5~6.5 適合本菌生長;本菌可經由種子或土壤危害西瓜之各期植株,於幼苗期可使地基部褐變而夭折,病株莖基部縱切或橫切內部維管束有明顯的 【生態】主要存活構造為厚膜孢子,於土中不易發芽但接觸到西瓜根即可發芽並進行侵入;施用石灰、草灰、硝酸鉀或尿素發病較少;可藉由空氣、水與昆虫進行傳播。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elonis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香蕉黃葉病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Sordariomycetes綱 Hypocreales目 砷的去除; 重要植物病原菌 【形態】子囊菌;可產生三種孢子:大孢子呈新月形、無色,3~5隔膜,大小約3~4.9 * 32~42μ。小孢子呈紡綞形至橢圓形,無色,單胞,大小約3.2~4.0 * 6~10μ;厚膜孢子呈圓形,色深壁厚,直徑8~12μ;生理小種有四種,本省普遍出現者為race 4; 【生理生化特性】本菌生長適溫24~28℃,4℃以下或38℃以上無法生長;濕熱55℃下可耐40分鐘;最適生長pH4.5;適合生長於質地輕、微酸性與排水不良之土壤中 【生態】主要傳染源為厚膜孢子,本病原亦可寄生於果園附近的雜草而當作傳染源;可藉由空氣、水與昆虫進行傳播。
Fusarium oxysporum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蘭花黃葉病菌;尖胞梭黴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Sordariomycetes綱 Hypocreales目 砷的去除;油品處理;砷的去除; 【形態】子囊菌;可產生三種孢子:大孢子呈新月形、無色,3~5隔膜,大小約3~4.9 * 32~42μ。小孢子呈紡綞形至橢圓形,無色,單胞,大小約3.2~4.0 * 6~10μ;厚膜孢子呈圓形,色深壁厚,直徑8~12μ;生理小種有四種,本省普遍出現者為race 4; 【生理生化特性】本菌生長適溫24~28℃,4℃以下或38℃以上無法生長;濕熱55℃下可耐40分鐘;適合生長於質地輕、微酸性與排水不良之土壤中;可導致植物病株老葉變黃,先由葉緣處轉變為鮮黃色,然後向內往中肋延伸,很快致整株植株變黃;內部病徵為微管束褐變;土壤含鈣量高與施用腐熟之有機肥可減少本病之發生。 【生態】在經濟上重要的絲狀真菌,存在於土壤及腐爛的有機物上。可引起多種植物之病害。主要傳染源為厚膜孢子,本病原亦可寄生於果園附近的雜草而當作傳染源。 同義名:F. angustum;F. lini
Fusarium moniliforme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Pezizomycotina亞門 Sordariomycetes綱 Hypocreales目 砷的去除; 【形態】子囊菌;菌絲生長速度快,可產生大量之氣生菌絲;菌絲顏色因種之不同而有差異,顏色可能為白、棕、淡粉紅與淡紫色;菌落呈桃紅色至紅紫色;可能產生大、小分生孢子與厚膜孢子等存活構造,其中大孢子為透明,由2個以上細胞組成,紡綞狀具厚壁;小孢子則為透明、梨形,1至2個細胞。 【生理生化特性】需要高濕度(Aw=0.86-0.91)才可生長;會產生Fumonisins毒素,會引起人體之食道癌(oesophageal cancer); 【生態】廣泛存在於熱帶與亞熱帶植物表面與土壤中;可藉由空氣、水與昆虫進行傳播。 同義名:F. proliferatum;F. verticillioides;F. fujikuroi ;F. verticillioides
Fonsecaea pedrosoi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Ascomycota門 RiskGroup2 可引起傷口或皮下組織之感染 (Chromoblastomycosis);冷血動物病原菌; 【形態】子囊菌;菌絲生長緩慢,成熟菌落約需14天(PDA);菌落之正面與背面均呈橄欖色至棕黑色;分生孢子大小約1.5~3 * 2.5~6 μm; 可產生4種形態之分生孢子,包括:primary blastoconidial、secondary blastoconidial、blastoconidial與phialidic conidial等;於植物體上可產生sclerotic body,但於實驗室僅會產生絨毛狀菌落。 【生理生化特性】好氣性;腐生性; 【生態】主要存在於土壤與腐敗植物殘體上。 目前本屬共有二種菌即F. compacta與F. pedrosoi。
Fomes pinicola Filamentous Fungi(絲狀真菌) Basidiomycota門Hymenomycetes綱Aphyllophorales目Coriolaceae科 "【形態】擔子菌;菌蓋無柄或平伏而反卷,扁平,扁半球形至馬蹄形,木質。4~14×7~24cm,厚2.5~8cm,罕有23×40×18.5cm,初期有紅色膠狀皮殼,後期變&#29234;灰色至黑色,並有寬棱帶,邊緣厚薄不一,由類白色漸變&#29234;淺黃色至赤栗色。下側無子實層,菌肉近白色至木色,木栓質至木質,有環紋,厚0.5~2cm,菌管每年增長3~5mm白色,每毫米3~5個。孢子顯微鏡下觀呈卵形至橢圓形,無色,光滑。【生理生化特性】【生態】生長在松、雲杉、落葉松等針葉樹的立木、枯立木、原木和倒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