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本資料集主要提供臺南市古蹟資訊 ; tags: ["休閒旅遊"] ; description: ["「個案名稱」、「類別」、「級別」、「種類」、「歷史沿革」、「歷史沿革資料來源」、「登錄/指定理由」、「所屬主管機關(政府)」、「所在地理區域-縣市」、「所..."] ; detail: http://data.tainan.gov.tw//dataset/historicalmonument

個案名稱 類別 級別 種類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登錄/指定理由 所屬主管機關(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縣市 所在地理區域-鄉鎮市 地址或位置 經度 緯度 所在地地號 創建年代-帝號 創建年代-年號 創建年代(西元) 現狀 外觀特徵 室內特徵 使用情形 附近景觀 土地使用狀況 構造 材料 簡介 審查委員
35516957 海山館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明鄭降清,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翌年設臺灣府,下轄三縣。當時清政府為鞏固臺灣,在佈防上,派台灣鎮駐府城,台灣水師協駐安平,統轄中、左、右三營,並分別防衛各洲口。由於台灣府仍屬於福建管轄,所以各營官兵都由福建派駐的班兵,輪流戍守。安平水師班兵便是由福建水師提標及所轄各鎮、協、營等單位的兵士抽調而來。因此來自同鄉的不同班兵,便以部隊為單位,在安平建造廟館,做為供奉家鄉神祇及聯絡聚會的場所。當時這些班兵所建的廟館共有五座:一、福建水師提標班兵所建的「提標館」,二、福寧鎮標烽火門營班兵所建的「烽火館」,三、閩安協標班兵所建的「閩安館」,四、金門鎮標班兵所建的「金門館」,五、海壇鎮標班兵所建的「海山館」,合稱為「安平五館」。 資料尚未填寫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72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安平區 效忠街52巷7號 120.162602164479 23.0013819714402 安平區石門段(建:1208,1209,1232,1233地號) 清康熙年間 23年 1684 於民國98年修護完工。 清光緒21年 (西元1895年),臺灣割讓日本後,安平二館因為失去原本的功能而逐漸荒廢頹圮。二戰以後,海山館舊址改建民宅,屬於張長庚所有,而原來供奉的媽祖神像移至文朱殿,廟前一對蝙蝠石柱也移到妙壽宮,成為前殿的龍柱。 直到民國64年,臺南市政府為了慶祝「臺南觀光年」,特別議購這一座民宅,加以保存,並規劃為「安平鄉土館」,展示安平地區鄉土史料,以供國人追本溯源。 海山館的平面格局主要是二幢建築物所組成,分別是北側的三合院與南側的單伸手,且各自獨立並未緊密連接。左側的三合院分別有正廳和兩側廂房,正廳為三開間,步口的左右側牆設有拱門通往兩側,目前左側拱門因被鄰房新建牆體所阻擋,已無法通行。正廳的明間和次間在平面上都被木隔板隔成前後二室。此外橫跨前後次間並分成上下兩層,以活動式木樓梯連接。左側廂房目前閒置,而右側廂房目前作為管理員室使用。單伸手為安平地區民宅最具特色的平面形式,海山館的單伸手為「出右邊的伸手」。正廳為三開間,右側步口牆面設有拱門通往隔鄰巷道。 (一)牆門 海山館和安平其他地區的民宅一樣,牆門造形均以一層磚一層瓦,相繼疊砌,二側以尺磚切割,黏貼成葫蘆狀,其葫蘆形意義類似道家常使用的法寶,可以鎮邪。 (二)窗 1.木隔窗 三合院正廳格扇木雕精緻,飾以五蝠團壽與雙龍拱磬的吉祥圖案,窗櫺花樣變化精緻,門聯「鳳毛五色文章美,駿馬千金聲價榮」,廳堂楹聯「不知足時時苦海,能安分處處逍遙」恰成對比,卻也有消長互補作用。 2.八角窗 三合院和單伸手的廂房各有二樘八角木窗,其中三合院的左右廂房上框繪有花鳥彩繪,下窗台為磚牆面飾土朱色磚紋的裝修表面。八角窗是青藍色,鑲以朱紅色線條,四個角各有一個三角形,其主要象徵「八卦」,類似蜘蛛網,有天羅地網的寓意,代表驅魔避邪。 3.竹節書卷窗 在三合院大門入口的外圍牆上,左右各有一扇竹節書卷窗以陶土燒製成塑,白色和乳黃色窗框砌成書卷形狀,書卷的捲軸則是藍色,窗櫺是磚紅色。竹象徵君子高風亮節的典範;書卷代表知識、學問和功名,其勉勵後人有氣節、讀書明理和努力進取功名。 4.圓形花磚氣窗 海山館在山牆上位於懸魚附近,都有一個圓形氣窗,窗框以紅磚圍砌而成,窗櫺則由四個綠釉琉璃空花磚合併組成,而三合院正廳內的兩側圓形花磚氣窗,在室內還作有木製可關關的窗戶。這些氣窗除了能採光讓室內明亮外,還有通風散熱作用。 5.綠釉花磚窗 單伸手之廂房朝向效忠街的三樘窗,是由四個綠釉琉璃鏤空花磚合併組成,四周圍以突起的方框,窗的上方也有磚砌雨遮。這種窗簡單大方,充分發揮了陶瓷的實用和觀賞功能。 (三)山牆懸魚 1.獅頭書卷懸魚 獅頭書卷懸魚位於三合院的右側山牆上,有一明顯的獅頭裝飾,彩繪白色的額頭,淺藍色的臉頰,米黃色的鬃毛。獅頭下方有一幅展開的書卷,暗藍色的書卷中央是陶塑的假山奇石,二側是剪黏的黃花和白花,書卷軸中是鏤空的雲朵,外側有二隻浮雕的綠色蝙蝠拱護著書卷,背景是深藍色的半圓。 2.鳳凰花籃懸魚 單伸手右側緊鄰效忠街的山牆懸魚,有一剪黏所製成的鳳凰花籃,下面有一圓形綠釉空花磚氣窗。而鳳凰花籃都是以色彩鮮艷的玻璃剪黏而成,在藍色三角形背景的構圖下,十分具有特色。 (四)彩繪和泥塑剪黏 海山館的彩繪包含了內外部牆面,有色帶(如博風線、牆門屋頂、圍牆頂等)、連續圖案和花鳥圖案,而步口的木構件表面,也都有精緻的彩繪。 觀光、遊憩 安平老街 臺南市政府文化光觀處 磚木構造 磚木構造 海山館便是由福建海壇鎮標班兵建造的廟館,簡稱海壇館。又因海壇鎮的駐防地,有一座山叫海山,班兵建館後,基於思鄉情節,便以海山為名,而稱「海山館」。海山館主祀聖母媽祖,配祀五帝爺及五福爺,對於輪調班兵酌軍心具有穩定的作用。
35516958 西華堂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佛教建築中有寺、庵、堂等名稱;堂指的是齋堂,也就是信奉齋教的佛堂,俗稱菜堂。 齋教本是佛教信仰的一支,源於臨濟宗;以不削髮、不出家、在家吃齋頌經為主。台南的齋教分為龍華、金幢、先天等三派。明永曆10年(西元1656年),直隸永平府順聖縣人王佐塘,道號太虛,又號普明,脫離龍華派,創立金幢派。其後,門人又分金幢為蔡文舉支派及翁文鋒支派。西華堂屬於金幢派翁文鋒支派,清乾隆15年(西元1750年)由鍾、翁、吳、劉等四人發起,創建於當時的府治東安坊石營埔北側。其後,經嘉慶、同治、光緒以及二戰後等各代都有修建,因而規模逐漸擴大。 資料尚未填寫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71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北區 西華街59巷16號 120.210295756356 22.9995947585467 北區公園段(建:261,302號,祠:262號,道:263號) 清乾隆年間 15年 1750 西元1945年二戰後,建築與街市的景象仍大致維持日治時期的特色。隨後,著因於經濟力的復甦,都市現代化與多元化的特色日漸表現在城市的整體風貌之上,進入60年代之後,府城傳統的城鎮意象亦加速的消失在時代改革與流行風潮之中。在高樓林立的環境當中,仍舊保留傳統建築形態的廟宇,不是愈形顯得不起眼,就是隨付潮流而改建成現代化的廟宇。此外,都市計劃的擴大與施行、老舊街道的拓寬與新道路的開闢,更直接帶來現代化的城市風貌,也因此形成了我們今日所見的景象 西華堂為一座三開間的三合院寺廟,坐東朝西。與一般農村所常見的合院建築並無多大差異;中央主體建築前進為堂門兼拜殿,後進為本堂,面闊為三開間,第一進為頭門兼拜殿,中央入口退凹,除了雙扇中門外兩側各開單扇門,供日常出入之用。在頭門前原有單開間的拜亭,如今只留下與舖面不同的磉石。拜殿與正殿採用很長的搭牽樑連接,前後空間混然成一體。結構上除正殿中央四點金柱為石柱外,其餘均用木柱。前後殿山牆銜接,中間八卦月門以聯通左右廂房。本堂左右兩側為左右偏殿,偏殿內分為「末間」及「稍間」兩個開間,右側偏殿外則是廚房;連接偏殿的是左、右護龍,右側內護龍外並且有一三開間外護龍,兩者與廚房之間形成一天井(或稱「深井」)。西華堂的三合院建築形式,一方面符合了其教義及宣教的目的,另一方面其寬闊的庭院也為修行提供了鬧中取靜的良好環境 西華堂的裝飾並不繁巧,屋頂甚是節制,正面看來只是尊重各部分的組構關係及做法,呈現必要的線角、材料紋理、和簡單的的雕刻。最熱鬧的是凹壽部分金紅青綠的木作彩繪和楹聯。次間牆身以琉璃花磚為心的八角窗是視覺焦點,周以斗牆紋理,裙部為素平的石材,下施櫃台腳。惜磚牆為漆所覆,溝?處為白漆。有原來的圖案,而無斗砌牆真正的質感和神采。堂中保留了百年以上的石刻及大清光緒年間的石碑,頗有藝術價值。木作部分因為屢次髹漆,雀替、窗心之類透雕,雖然形體尚在,木雕的趣味略失,左側殿內有四季透雕隔扇一組,可以欣賞。最近一次整修為民64年,臺南春源畫室名師潘麗水先生負責,由門神到梁枋的人物、花鳥,以及門扇裙堵的寫意花鳥,雖然顏色略褪,仍有可觀之處 齋堂 巷道住宅 西華堂 磚木構造 木料、紅磚 西華堂前庭院寬廣,花木繁盛、清靜優雅,在繁囂的市街中,實為一塊難得的世外桃源。堂的正前方,茂密的樹林下,還有一塊由信士林潤堂、林益齋所立的「西華堂」石額,嵌在疊砌的老古石座上,造型古樸,誠如一塊述說著西華堂傳奇的紀念碑,令人徘徊與遐思。
35516959 台南興濟宮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位於舊時的鎮北坊大觀音亭右鄰,主祀保生大帝,相傳是荷蘭時期或明鄭時期所建的台南興濟宮,被認為是台灣建造最早的大道公廟。由於名稱上的不同,又叫真君廟或開山宮;不過一般都以頂大道公廟稱呼,以別於下大道公廟的良皇宮(位於臺南市府前路三四十號)。 保生大帝生時以醫術高明,道德高尚見稱;羽化後,又被奉為能治百病的醫神。清同治十三年牡丹社事件發生,欽差大臣沈葆禎奉命處理台灣防務,開山撫番成為後期防務的重點。而開山撫番深入蠻荒,終日與獐痞為伍,官兵如遇疫病滋生,都要前來府城祈求保生大帝靈祐。欽差撫部更飭令地方官應於初一、十五拈香,春秋二季致祭,於是興濟宮香火鼎盛,竟成為府城最熱鬧的大道公廟。 資料尚未填寫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70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北區 成功路86號 120.206304767177 22.998409410305 自強段(祠:273地號) 明永曆年間 1647 今日大觀音亭與興濟宮後方廟地由於二戰結束前已被人侵佔,搭蓋起無數的違章建築。儘管前幾年,廟方以管理委員會的名義收回部份土地,並將之作為停車場,然而停車場四周仍舊為違章建築所圍繞,因此都市景觀實難以配合,民國61年(西元1972年)中元節左右,趁兩殿重修之際,重新整理大觀音亭右側的小巷(成功路88巷) 興濟宮坐北朝南,與大觀音亭為鄰,為二開間三進式的廟宇建築。廟前原有寬廣的前庭,道路開闢後,前殿以階梯與道路緊臨。前殿有蟠龍石柱友石獅一對,雕工及造型非常特殊,與一般廟宇不同。正殿前雖有拜殿,卻與前殿結為一體,室內空間顯得陰森,無形中加強了保生大帝無上的威儀 興濟宮正殿主祀保生大帝,兩側則有大帝的徒弟江仙官、張信者分祀,傳說中為保生大帝所救而成為大帝之坐騎的虎爺,也在神案之下供奉而成所謂的「下壇將軍」。據民國48年(1959年)的寺廟調查記錄所載,上述這四尊神像皆由泥塑而成,或許即為創廟時的首批神像。正殿左側現為廟內辦公處所,由於殿中原有空間已多為祭物、法器所佔用,因此略顯狹隘、緊迫。殿中除了廟宇常見的擺設,如香爐、光明燈、賽錢箱、跪墊、供棹之外,專屬於保生大帝的藥簽顯然最本殿最大特色之一,現在殿內的藥簽又分成小兒科、內科、眼科、外科等項目,此和過去不分科的情況比較起來,過去的興濟宮就好像是普通的門診診所,而現在則猶如綜合病院一般,這也顯示的大道公廟因應社會的一種轉變。進入興濟宮之後最令人印象深刻、眼花撩亂的,便是步口後方及拜亭上方額滿了的歷代匾額。或許是香火鼎盛,或者是燈光的關係,又或許是匾額太多所造成的失序現象,實在已看不清楚額上的題款為何了 道廟、遊憩 市區街道 財團法人大觀音亭興濟宮 磚木構造 木料、紅磚 保生大帝為閩南地區民間信仰中流傳廣佈的道家神明。台灣早在荷蘭時期,因與漳泉人相互貿易,在臺南地區便有供奉。逍至鄭成功及其部將來臺,供奉逐漸增多。根據文獻記載,截至明鄭滅亡,台灣南部地區至少已有大道公廟七座以上。台灣納入清帝國版圖以後,保生大帝的崇祀更多。 康熙三十二年(西元一六九三年)興濟宮重修,並加建後堂。嘉慶二年西元一七九七年)台灣鎮總兵哈當阿、巡道劉大懿又率官民捐款修建。道光十一年(西元一八三一年)福建浙江水陸提督王得祿再率各部郊舖紳商加以修建,終於成為崴峨堂皇的廟貌。
35516960 大觀音亭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大觀音亭主祀觀世菩薩,或稱觀世音佛祖。觀音是法號,菩薩是梵語「莒提薩埵」的簡音,而佛祖則是民間對佛的尊稱。另外,也有稱觀音媽、南海觀世音、聖宗古佛、妙善夫人、聖觀音等。相傳觀世音菩薩的前身就是印度須彌山西興林國的三公主妙善,她原為天上仙女下凡轉世,所以長大後一心向佛,並立誓不嫁,國王非常生氣,想盡各種辦法逼她、折磨她,都無法使她就範,最後她自求一死,以免再惹國王動怒。死後魂遊地府,又以慈悲為懷,救助很多怒鬼超生。還陽後由太白星引領往香山修行,成了正果,先救度父母,再往各地救苦救難,普渡眾生。 資料尚未填寫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69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北區 成功路86號 120.206149566012 22.9984823952881 自強段(祠:274,275地號) 明永曆年間 32年 1678 今日大觀音亭與興濟宮後方廟地由於二戰結束前已被人侵佔,搭蓋起無數的違章建築。儘管前幾年,廟方以管理委員會的名義收回部份土地,並將之作為停車場,然而停車場四周仍舊為違章建築所圍繞,因此都市景觀實難以配合,民國61年(西元1972年)中元節左右,趁兩殿重修之際,重新整理大觀音亭右側的小巷(成功路88巷) 大觀音亭因建造年代久遠,廟內現存古匾較多。例如:咸豐元年 (西元1851年)台澎水師掛印總兵官恒裕沐手謹肅的「善慈靈應」、同治元年 (西元1862年)知台灣府事洪敏琛的「大觀在上」、光緒18年(西元1890年)賀換花翎陞授基隆同知權知台灣府事桐城方祖蔭的「佛刀婆心」。另外,嘉慶20年(西元1815年)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敬獻的楹聯一對、正殿內石柱珠、前殿凹壽壁上旗(祈)球(求)戟(吉)罊(慶)的泥塑等都是具有價值的古文物。 大觀音亭的三川殿的屋頂顧名及採三川脊形式,正中大脊除福祿壽三仙之外,另有雙龍、水草在旁,屋面則以綠色琉璃筒瓦鋪陳。屋身採用了和西華堂相同的火庫起建築形式,中間明間則採用退縮二步架的「凹壽」作法,第一步架退縮整個明間面闊,第二步架則稍減而形成一「凸」字形式,一般香客可由左右兩扇旁門進出 進入大觀音亭的三川殿,左右兩側分別供奉著佛教的護法尊者:韋馱尊者、伏魔尊者,由於聖座完成於民國54年(西元1965年)間,因此這兩座尊者亦應是於同一期間安設,此顯然和佛教寺院中常見的天王殿(於山門中設四大天王或四大金剛)的影響息息相關。山川門後方的拜亭與龍虎井和興濟宮有著相同的遭遇,從其材料看來,應是同時間改設才是。正殿中主祀本殿鎮廟之神觀音菩薩,菩薩位於神龕中的圓形蓮座之上,造型頗為特殊;神龕兩側分別是達摩始祖和註生娘娘;而前案之上除了各式觀音外,還供奉著大聖爺、月老等歷史悠久的神像。另外,殿中較具代表性的器物便是由西華堂出資修砌的磁貼供桌。通過正殿之後,即是清康熙年間添建的大雄寶殿,然從柱上隨處可見的落款年代看來,今日的殿貌顯然成於二戰後(西元1970年左右) 道廟、遊憩 市區街道 財團法人大觀音亭興濟宮 磚木構造 木料、紅磚 大觀音亭位於興濟宮(頂大道公廟)右側,創建於明永曆年間的府治正北方,歷年來雖經過多次重修輿重建,廟址未曾變更。整座廟宇採坐北朝南,其分三進,前埕已闢為道路,以階梯連接前殿。前殿為三開間,左右次間外壁均已改變為現代材料。第二進為正殷,是供奉觀世音菩薩神像的地方,前有拜殿,因前殿與拜殿之間無中庭,所以兩殿實際上已合而為一了。
35516961 臺南水仙宮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臺南水仙宮主祀水仙尊王,簡稱「水仙王」,也就是海神,由於早期台灣與中國之間的往來都靠船航行大海,對於自然現象的變化又無法預估或掌握,所以對於那些能化解海上危難的神明都敬之至誠,造成對「自然崇拜」的信仰,如山有山神、水育水神、風有風神等等。 目前民間的水仙王廟,大多是以大禹倣為主祀的神,配祀伍子胥、屈原、王勃、李白等四人,另有人說配祀的是伍子胥、屈原、項羽、奡王四人。大禹因為利用疏導的方法治平水患,造福白姓,大家咸認他封冰百治服的能力,紛紛以水神來奉祀他,另外配祀的四人,可能生平作為都以忠、孝、節、義為原則,卻都落得死於水裡的下場,所以也深為民間所感動而崇拜之。臺南的水仙宮就是除了主神大禹王以外,配祀的就是禹帝、奡王、楚王(項羽)、伍大夫(伍子胥)、屈大夫(屈原)等五位,俗稱「一帝二王二大夫」。 資料尚未填寫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68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中西區 水仙里神農街1號 120.198179654163 22.9966995335631 西區永樂段3小段(祠:17地號) 清康熙年間 42年 1703 廟宇為市場包圍難見全貌,由廟方自行經營管理。現今雖已逐漸沒落,但以水仙宮為中心的俗稱水仙宮市場菜市仔仍為府城極著名的市場之一。由海安路、民族路、宮後街、民權路所圍繞的街廓內,區內,曲折的巷道、傳統的建築、攤販的經營型態仍保留著五條港區特殊的空間意向及人文象。惟因攤販雲集、區內凌亂陰暗和缺乏公共設施的環境,均有待進一步的改善 目前,水仙宮是一座單殿單進的建築形式,坐北朝南,開二門,中門前的一對抱鼓石,離鋆樸實,門上不繪門神而改用門釘,橋下培仍留存耆早年建築的石料,斑駁芭意,令人激賞。唯歷來修建多次,部分精美的雕刻木作幸能保留於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文物館中。水仙宮位於長樂公有市場內,來往人潮熙攘,攤販林立,替整座廟宇平添了不少暄鬧的氣氛。 水仙宮為一兩進式的建築物,三川殿與正殿相連接,中間並未有廟庭分隔,此種空間格局在台南市的廟宇並不常見。整體空間可分廟埕和廟宇建築兩部份,前者成矩形,現為水仙宮市場的一部份,後者成縱長形,寬10.02公尺、深12.1公尺,整個建築面積為121.2平方公尺 以分金線為中軸線,左右對稱配置,正殿前檐廊兩側山牆各有一門分通左右,後面神龕兩側間各開一圓拱門通往後方,平面形式相當簡潔,為因深度過深使得內部呈現出幽暗的空間感。地坪由廟埕往後逐步抬高,正殿地坪較三川殿高出20公分,屋頂則高10公分,呈現出兩殿間以正殿為尊的位序觀,而地坪由前往後逐步抬高,塑造出神明深邃在上的空間感,配合兩側的柱列,裊裊上昇的香火,使整體空間呈現出莊嚴肅穆的宗教氣息 廟宇 市場 臺南市水仙宮管理委員會 磚木構造 木料、紅磚 水仙宮原建於當時府治的西安坊港口,是府城水陸交通必經之地,廟前有路經兌悅門接到安平海口,是從事貿易、商業的三郊人士最崇拜的,所以自康熙五十七年(西元一七一八年)第一次改建後,迭有增修。 乾隆二十年(西元一七八三年)北郊紳商再鳩工集資重修,並設郊商辦事處於此,加上台灣知府蔣允焄認為廟前河道淤瀆,已無法行船,遂下令填土成陸,使廟前擁有寬廣的前埕,廟貌更加顯得莊嚴開敞,香火也更旺盛。直到昭和十六年,日本人的市區改正計畫施行,將廟宇自前殿以後中、後兩殿拆除為防空用地,二戰後信眾合力重建而成今貌。
35516962 風神廟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臺南風神廟創建於清乾隆4年(西元1739年),位於當時南河港右安瀾橋邊。由巡道鄂善以臺灣地處外海,船隻往來的安危,繫於神明的保祐,所以奏請建廟專祀。當時的規模是前為頭門,內建正屋三楹做為官廳,廳後供奉風神牌位。後殿再奉大士。清乾隆30年(西元1765年)知府蔣允熹第一次重修,清乾隆42年(西元1777年)蔣元樞再修,並在廟的左側增構民居一所,做為公館,再加建石造牌坊於頭門前。根據《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風神廟位於西門旁,前育河橫流而過,官廳為二開間兩護龍的形式,廳後的風神廟前有拜亭,後有大士殿,屋頂曲線平緩,翹脊短又小,廟在左側有座公館,作為接待官員賓客的用途。頭門前左側有重擔頂石碑亭,右側為木造屋頂碑亭,整體規模寬廣,為清領時期八大廟宇之一。可惜,日大正7年(西元1918年),日人實施市區改正,因開闢道路(含民權蹈三段),而將官廳後面的殿、屋、公館全部拆毀,所供奉的神像遷移至官廳內。日大正13年(西元1924年)、西元1957年曾再加以重修,惟已不復當年規模。 第三級古蹟接官亭暨風神廟修復計劃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67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中西區 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 120.195748536597 22.9973174249699 西區永樂段3小段(祠:85地號) 清乾隆年間 4年 1739 由於台南市計畫道路開闢與該古蹟鐘樓衝突,才使該古蹟保存受到重視,進而個案變更為古蹟保存區。目前南面有接官亭古蹟,為一完整景觀據點 建築特色→建築體坐北朝南。日治時期,因開闢道路而將風神廟拆除過半,加上巷道取代河港,風神廟的地位不復當年。風神廟現有建物為日大正13年(西元1924年)所重建,平面格局為三合院式帶軒,即三間起的正殿前帶四柱式單開間秤亭。正面的護龍山牆延伸為圍牆,向內轉圓弧後與拜亭前點金柱相接,使拜亭兼具門樓的功能,並且略有凹壽式的意味。 廟內神像為府城寺廟神像藝術所罕見。風神高居殿堂之上,雍容華貴。陪侍的水神和火神,一青一紅,造型特別。 於正殿神案旁,左側供奉雷公,右側供奉電母,並於兩側牆上繪有昔時位於鎮渡頭後南河港右岸的接官亭彩繪。廟前立有兩個石亭,造型相同,但西邊為新作。 祠廟 五條港文化園區 風神廟管理委員會 閩式平房,三合院,磚牆木構造 紅板瓦、磚牆木構造 清乾隆4年(西元1739年)由巡道鄂善所創建,清乾隆43年(西元1778年),知府蔣元樞重修,採舊制依次為頭門、官廳、風神位正殿、大士殿、總側公館作為官員暫宿處。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開闢民權路沿線,只保留正殿並移至今址。
35516963 臺南景福祠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臺南景福祠創建於清乾隆15年(西元1750年),位於當時府治西定港的佛頭港邊,也是附近居民的土地神。清乾隆43年(西元1778年),里民們公議景福祠旁鄰的店舖不能改建增高,則將使街坊鄰居遭災禍,且由當年輪值的爐主負責勸阻,不聽則送官究辦,可見人們對於土地公信仰的尊敬與虔誠。可惜,清嘉慶12年(西元1807年)景福祠慘遭回祿,於清嘉慶18年(西元1813年)再次重建完竣,廟貌美侖美奐,再現光輝。 景福祠位於昔日五條港之一的佛頭港岸,其創建緣起係由此地民家讓出屋宇改建為祠(林衡道,1980:72),現今可見之碑文、方志等史料,並未見有明確的說明;然考其所在之位置,處於碼頭街市中,昔日之信徒亦以商家郊舖居多(由清乾隆45年之碑文中之捐題者可知),所以其創立應緣於當地商家為祈求生意興隆及庇佑平安而祀奉福德正神,而後由民家讓出空間,當地商家街民共同創建本廟,以為佛頭港的保護神。 本廟正式名稱為「佛頭港景福祠」,創建之初並不以「景福祠」為名,據清乾隆45年(西元1780年)的碑文所載,當時猶稱為「福德祠」,至清嘉慶16年(西元1811年)<重建景福祠碑記>始見「景福祠」之名稱,可知本廟由「福德祠」改稱「景福祠」。 台南市三級古蹟景福祠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66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中西區 普濟街四十四號 120.198430666844 22.9977038639896 西區永樂段1小段祠:98 永樂段2小段建:88-1 清乾隆年間 15年 1750 景福祠位於傳統市場內,商家皆比鄰而建,上午市集吵雜擁擠,下午回復平靜,不易觀得古蹟全貌。廟前商業功能依舊很盛,但街上的老住戶已紛紛他遷,由於住戶稀少,形成早上很熱鬧,午後很清寂,使得這個區域成為趕集式的攤販商業區 景福祠的建築型制極為簡單,僅拜亭、正殿而已,正殿兩側山牆各有大幅雕塑兩幅,左圖塑繪〔郭子儀問安〕,右幅則塑有〔程咬金獻瑞〕,祠內空間雖然狹隘,但卻香火鼎盛,前來祈福者絡繹不絕。 今日所見的景福祠,大體上仍維持西元1965年重建後建成的基本架構。其後雖歷經數次整修,唯新增添的工事,多是一些如彩繪、屋頂剪黏、洗石子及磁磚鋪面等外部的整修工程。 乾隆、嘉慶年間的〔佛頭港福德祠碑紀,重建景幅祠碑紀〕石碑立於廟前左側,碑中記載了當時廟前店家,因越築越高,使得街巷遭受回祿之災,於是眾議將高出廟宇的店屋改建拆低,使其與廟宇保持尊卑之別,不致有所冒犯,實為配合都市景觀的具體表現。儘管港岸景象不再,然而從石碑中的記載依稀可見當時的情景。 〔萬物資生〕匾額為重要匾額之一,拜殿簷柱旁有一日治時期留下的消防柱,柱上刻有〔消火〕、〔第八四消火組〕等字。建築特色→建築型制為閩式平房,屋頂為捲棚形式,二進,僅拜亭及正殿,磚石木構,極為簡單。 【石碑】正殿兩側山牆各有大幅雕塑,廟前街道左側牆上,崁有兩塊與景福祠建廟修廟有關之石碑:一為清乾隆45年(西元1780年)所立的『佛頭港福德祠碑記』,記述有關景福祠修廟之事,並明訂廟前店屋不得高築過廟,如不遵者,則送官嚴辦。另一為『重建景福祠碑記』,則為嘉慶年間。「萬物資生」匾為當時留下的重要史料 (一)廟前街巷 景福祠並無一般廟宇常見的廟埕,僅以廟前街巷直接作為出入廟內的通道,今廟前佛頭港街已和市內其它現代巷道並無兩樣,兩旁林立著隨處可見的高樓, (二)拜亭 今日所見的拜亭現況,為民國92年(西元2003年)間改造而成。改建之後的拜亭,其屋頂已改成一般廟宇常見的燕尾形式,屋頂之上則添加了福祿壽三仙、雙龍朝陽及其他屋脊之剪黏裝飾。 拜亭的內部構架為六架楹捲棚疊斗式構架方式(不包括出挑的挑檐枋),今日之拜亭有些構件已改成鋼筋混凝土構造,整體看來,平日因小貨車常於其中通過,其空間感略顯短促,因此步行其中常需躲避貨車之往來,頗感不便,若遇會車狀況,其窘狀則益加明顯。 (三)正殿 景福祠的正殿屋頂為硬山單簷燕尾式屋頂,據聞此為改建之後的結果,原來應為翹脊而且並未發現舊時照片可資佐證,僅由居民的訪談中略知一二。正殿的屋頂構造係由桷仔、望磚、座灰、瓦片、筒瓦及屋脊組合而成,正脊為大脊形式,採用高厚的「工」字形式,其上方有「雙龍搶珠」雕塑。 祠廟 五條港文化園區 景福祠管理委員會 閩式平房,二進,磚牆木構造 磚石木構 景福祠位於台南市中區普濟街44 號,創建於清乾隆15年(西元1750年),廟址位於當年五條港之一的佛頭港之港岸,故初名「佛頭港福德祠」,清乾隆、清嘉慶年間才改名為佛頭港「景福祠」,沿用至今。係由民間出讓家屋興建,主祀土地公,廟之規模較小。儘管建築的外貌曾因火災蟻害等修建、增建過,而祂保境佑民的風骨絲毫都未曾改變,因此景福祠才能有幸被列為三級古蹟。
35516964 臺南東嶽殿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東嶽殿主祀東嶽大帝,又稱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簡稱天齊王,另稱東嶽泰山神或泰山府君。因東嶽即泰山,相傳東嶽大帝就是職司泰山,權掌人間的福、祿、壽,懲惡罰奸,為陰陽十殿明王的首席,也是陰司地府的主神,所以東嶽大帝對作奸犯科、做惡多端的人都能明察秋毫、賞罰分明,深得民心,因而每逢嶽帝誕辰的十月初一,民間都虔誠膜拜,熱鬧慶祝。臺南東嶽殿又稱東嶽廟或嶽帝廟,創建於明永曆27年(西元1673年),位於當時的府城東安坊附近。 臺灣奉祀東嶽泰山神祇的廟宇,以府城嶽帝廟,即今臺南市東嶽殿最早。據傳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來台驅荷,所部官兵多以臺灣為瘴癘之鄉,多佩神祇香灰袋以護身,自然主人生死的嶽帝爺,亦是官兵祈求的主要神祇之一。 歷年來經過多次修建,直到日昭和17年(西元1942年),日本人因開闢道路,將鐘鼓樓及三川門拆除,門前石獅座也被移走,廟貌改變甚多。民國68年(西元1979年),再因拓寬廟前建國路為十五尺道路,拜殿又被拆除,廟門也被迫移到騎樓邊,正殿緊臨喧囂的道路,與原來有寬廣的廟埕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所幸,拆除的舊材料都儘量使用到目前的廟門上,總而觀之還頗為古典樸實。 臺南東嶽殿調查研究與修復計劃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65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中西區 民權路1段110號 120.209357350273 22.9905217922225 中區高砂段3小段70,76,77-1,77-2,77-3,186地號 明永曆年間 27年 1673 本廟面臨市街為台灣最早市街(大西門至大東門)之中段,街上經營香舖,佛具特多,皆與本廟有密切關係,惟近年社會型態改變,經營神具之商店漸趨沒落 廟內現存的文物不少,例如:清乾隆50年(西元1785年)造型古樸的石質香爐,清道光18年 (西元1838年)雕刻細緻精美的木質神桌,清乾隆43年(西元1778年)以及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的石柱,柱上分別刻楹聯,另外尚有清嘉慶14年 (西元1809年)、清嘉慶24年(西元1819年)、清道光19年(西元1839年)、清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分別由信士敏獻的數幀匾額,和清光緒8年(西元1882年)由艋舺營守備羅勝標敬獻的「善惡有報」匾。 建築特色→建築體三進兩廂、坐北朝南,目前只剩正殿及後殿仍維持舊貌,為承重牆及疊斗式木構架的混合構造。正殿中央為仁聖大帝的奉祀區,左右兩旁並排滿神像,依序為功德司、牛將軍、七爺、速報司、馬將軍及八爺。神像個個造型奇特,陰氣迫人,整個正殿氣氛陰森、凝重而肅殺,與陰間審判所之特質不謀而合。正殿與後殿間有天井,左右有過廊,其餘各殿還供奉各種的冥府神明,後殿由於高牆阻絕,光線不易射入,全廟充滿幽冥詭譎的氣氛,這是其他廟宇所少有的。 「天官賜福」浮雕→正殿後牆壁面上,設有「天官賜福」的浮雕,此浮雕因人物表情生動、色澤自然而常為風景明信片所取錄。 東嶽殿在格局上仍保有古廟的特色,這是因為其基本格局可能從清乾隆43年(西元1778年)以來幾乎沒有什麼更動,以現代的使用量似乎是稍嫌侷促狹小,而在這狹小的空間之中擁塞著許多清道光年間的供桌、神位、土製基座及古拙的神像,由於東嶽殿是陰廟,這種狹小、陰暗、煙煄,和人一樣大的神像,或長眉、或吐舌、或怒目直視、或手執利器,而給人陰森心悸的感覺,正是東嶽殿最大的特色。 現況良好 鄰近第二級古蹟城隍廟 東嶽殿管理委員會 閩式平房,四合院,三進,磚牆木構造。 磚牆木構造 東嶽殿,俗稱嶽帝廟,祀東嶽泰山之神,為第三級古蹟之一,也是臺灣奉祀東嶽大帝,即俗稱嶽帝爺的第一座廟宇。明永曆27年(西元1673年)建於城隍廟之南,日治時期後成為商業住宅區之一部分。為人死後,需先往東嶽大帝處報到,再視功過定奪,清嘉慶14年(西元1809年)於廟前增建鐘鼓樓,後日昭和17年(西元1942年)因開闢道路拆除。
35516965 總趕宮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總趕宮,原名聖公宮,位於中樓仔街海防署前。乾隆年間改稱總管宮,道光年間又訛稱總趕宮,主祀聖公爺。聖公爺,姓倪,名已佚傳,民間多尊稱為倪聖公。由於生長海濱,熟諳港道,歿而為神,總管海舶,所以又稱總管爺,總管宮便是因此得名。臺灣與中國交通連繫只靠海運,聖公爺職司海舶,原為漳州舟人所奉,漳泉籍移民來臺,更敬祀為臺江濱海船舶的守護神,也是臺南府城獨育的神祇。總趕宮的創建年代,說法紛歧,有稱建於明永曆年間。不過,范咸的《重修臺灣府志》別說是清乾隆12年(西元1747年),由臺廈道高拱乾所建。其後經嘉慶、道光、光緒及二戰後等數度重修,廟貌有顯著的改變。 台南市第三級古蹟總趕宮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64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中西區 中南里中正路131巷13號 120.199725838829 22.9919947290505 中區永福段(祠:122地號 ) 明永曆年間 1647 總趕宮之創建年代未詳,據推應係於明永曆十五年間(1661)鄭成功來台以後創建,為台江海濱一連串廟宇之一。原名聖公廟,至清道光十五年重修,訛為總趕宮。主祀倪總管,傳係明鄭部將,主管海舶事業,歿而為神。 歷經數十年的滄海桑田,總趕宮現已成為繁華的中正路商業區內小巷中的祠廟,隱於繁華的中正路旁巷內,廟埕相對於廟體成寬闊的四方形,四周除東面的雜貨店、瓦斯行,北面的五瘟廟、電器行外,其餘皆為住宅,來人若非對此區地形地物熟悉,已不易發覺其所在。古蹟左右均緊鄰民宅,幸廟埕寬敞,由前庭眺望,景觀尚可。 (一)廟埕 目前總趕宮前埕寬21公尺,進深約為27公尺,除宗教性活動如迎神、賽會、進香、普渡、祭天、祈雨、建醮、演戲等等的儀式活動,每當神明誕辰日的慶典遊行,以廟埕為節點,環繞著大街小巷。另一方面,由於連接廟埕周圍的道路狹小,所以廟埕上經常停放有附近住家的汽機車以及地區性的商業的活動,即現存的攤販,到了中午時分,廟埕中央大樹下有固定攤販營業,攤位及桌椅佔據廟埕的西北角,形成廟埕的另一個社會性功能,但在整個廟宇的構成來說,基本上是屬於配角的地位,而居於活動元素之間的「場域」,才是主角。 (二)三川殿 三川殿面闊三開間,立於高約35公分的臺基上(以廟埕高程為基準點),為整座廟宇的門面,其屋頂形式為「三川脊」式。另廟宇整體在祭參拜的空間意義上而言,位於三川殿前面的外埕是民眾自外部空間遙拜崇敬內殿主神的位置,亦是展開廟宇各殿神明參拜過程中空間序列的起點。 (三)拜亭 總趕宮在三川殿與正殿間夾一拜亭,屋頂形式為歇山式,其山牆為土形馬背形式,正脊為小脊作法。以拜亭的實質功能性來說,位於祭祀序列中,作為祭祀儀典「人」的空間使用,並可延伸接續三川殿以至前埕,成為一連續性的祭祀軸線。拜亭地面與三川殿同高,為磨石子地坪,其與正殿間有一階的高差以突顯主從地位。今日所見之拜亭立四柱,為混凝土結構外加磨石子外皮的六角柱,佈局平穩,拜亭不論柱身及椼樑大小也較三川殿的為細。 (四)正殿 總趕宮的正殿屋頂同三川殿亦為三川脊,其中間部份為硬山單檐燕尾式屋頂,小港間則為小脊作法,但其山牆面為金形山牆,稜角分明,且均為素色泥塑,無剪黏,樸素雅致。其下正殿架構紋楹仔直接承於山牆之上,其中並無落柱及三通架構,因此正殿的面闊受到楹材長度的限制,形成通面闊為550公分的狀況。相對於狹小的面闊而言,總趕公的通進深為1080公分,進深較面寬大約兩倍,整體縱身空間益發顯得深邃。 (五)龍虎井 龍虎井或稱日月井,指的是宅院或廟宇中以房舍或房舍與圍牆所為成的露天空地。若以長條街屋物理環境來看,是符合了狹長基地的通風、採光及排水的各向功能性需求。一則解決了連棟街屋的中央段採光問題,二則提高了室內空間的換氣量。以總趕宮的龍虎井而言,是位於拜亭的兩側,而拜亭並與兩側山牆相連接形成一周遭封閉而頂部開放的虛體空間。 該廟建築為三開間二進一廂,廟埕上經常有地區性的商業的活動,黃昏後熱鬧雜亂,神人共樂,這也是在臺灣廟口常見的景象。 中正路商圈 總趕宮管理委員會 閩式平房,二進,磚牆木構造 木雕、彩繪 總趕宮之創建年代未詳,據推應係於明永曆十五年間(1661)鄭成功來台以後創建,為台江海濱一連串廟宇之一。原名聖公廟,至清道光十五年重修,訛為總趕宮。主祀倪總管,傳係明鄭部將,主管海舶事業,歿而為神。
35516966 臺南德化堂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祠堂 齋教又稱持齋教,或稱食菜教,為佛教的一支,屬於在家佛教。源自於明末北直隸州盛行的羅教,教主羅夢鴻,或名羅因,山東萊州府即墨縣豬毛城成陽社人。清乾隆年間,齋教更由中國傳入臺灣,形成龍華、先天與金幢三派。 德化堂為台南三座龍華派齋教廟堂之一。明憲宗成14年(西元1478年)山東萊州府即墨人羅因創立龍華派齋教,於清乾隆年間逐漸傳入台南。清嘉慶年間,福州府長樂縣漢陽堂孫德堂派盧普濤由興化府仙遊縣前來台灣弘法,由於聲勢壯大,信徒眾多,齋教因而廣為流傳。清嘉慶4年(西元1799年),信徒謝普爵在安平設化善堂;清嘉慶19年(西元1814年)又建德善堂;清道光14年(西元1834年),更在東安場馬公廟街建造了前後三落,坐北朝南的德化堂。 臺南德化堂調查研究與修護、臺南德化堂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63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中西區 府前路1段178號 120.206133680052 22.9891354792304 中區建業段(祠:19地號;建:19-4地號) 清道光年間 14年 1834 座落於商業區,該堂面臨道路,東西面高樓林立,且建物立面與古蹟本體形成強烈對比,廟埕狹小,幸圍牆外有寬約4公尺之人行道,稍可抒解些壓迫感。 德化堂和其他傳統齋堂一樣,採用民居外形。大門為凹壽形式,正堂供奉觀音佛祖及該教創始人羅因,後方則是捲蓬拜殿,現充做講堂使用。正殿之中供奉觀音佛祖兩尊,前方是本堂原有的觀音神像,另一尊則是屬於德化堂所有,觀音右側乃是本派祖師羅祖塑像,案前陳祀三公椅三張,分別代表龍華派羅、應、姚三位祖師。正殿左右各有洞門連通左右兩廂房。其中左偏殿現為祖先堂,右偏殿則是宗德詞,陳列了滿滿的神主牌位,都是本堂歷代堂主及齋友。 德化堂自從安平化善堂沒落之後,便逐漸取代南部龍華派齋堂的傳教中心。堂內匾額、楹聯甚多,如清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的惠普群生及清道光7年(西元1827年)的觀自在古匾均極為有名。堂中文獻除了教內的經纖寶卷外,尚有該堂鎮堂之寶三昄五戒牌與護道榜文。 【建築特色】採用民居造形,為兩進兩廂房的傳統建築,由於門廳、拜亭與正堂利用傳統減柱法連接,因此空間顯得寬敞疏闊,採光極佳。【門神】彩繪四大天王,手持法器,喻「風調雨順」。 院牆內的德化堂本體,源自初創時的兩進帶軒兩護龍式建築,呈橫向矩形平面,通?33.44公尺,通進深19.35公尺,寬深比1.73:1。建築物呈倒「山」字形配置,通面?九間,中央三開間稍寬,為第一、二進堂屋的所在,也是齋堂的主體。 【匾額、楹聯】各廳堂有不少清領時期匾額、楹聯,最出名的是清同治5年(1866年)台澎兵備道丁曰建所題「惠普群生」及清道光7年(1827年)的「觀自在」。 業經多次改建的德化堂,原創的裝飾特色已難從現況中完整的展現,目前所見的面貌,除一部份來自清領末期的遺存外,大多為日治時期大正12年(西元1923年)重修以後累積的結果。就臺灣傳統藝術建築而言,德化堂的裝飾給人的印象可以用「平實無華」來形容。換言之,裝飾構件不多是這座齋堂最好的說明。 原貌尚能保存 孔廟文化園區 德化堂管理委員會 閩式平房,三合院,二進,磚石牆木構造。 磚石牆木構造 清嘉慶十九年創建,屬福州齋教龍華派,主祀觀音,日治時期拓寬馬路,拆除前堂,二戰後重修,民國62年重修,民國86年再次重修,即今貌。
35516967 萬福庵照牆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萬福庵原係明鄭成功部將阮駿的府邸。阮駿,浙江會稽人,因善於水戰,敢為鄭氏所器重拔擢,掌管水師,常率船攻破敵艦,每逢海上交戰時,敵人均聞其名而心生畏懼。明永曆10年(西元1858年)阮駿鎮守舟山,誤中敵計,陣亡海中。到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來台驅荷。三年後,阮駿夫人與明宗室後裔、遺老等隨鄭經來臺,定居於府治鎮北坊寧靜王府一元子園後,以頌經禮佛、吃齋修行終其一生。逝世後,大家將真居所改為「阮夫人寺」,清嘉慶11年(西元1806年)重修,改稱「萬福庵」。民國61年,因改建為二樓式的新式廟宇,所以不列入古蹟,原來供奉的阮駿與阮夫人神位,則移至右側廂房。唯庵前的照牆,因係原建築物,具有保存價值。廟內尚保存著清道光22年(西元1842年)「感應昭誠」匾一方,清嘉慶8年(西元1803年),以及林朝英所題的三塊匾額等都是重要的歷史文物。 資料尚未填寫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62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中西區 竹翠里民族路2段317巷5號 120.202941538213 22.996192261235 中區臺段1小段(祠:175-1地號) 明永曆年間 1647 座落於商業區,與萬福庵相對應,牆體並不高大,給人「飽歷風霜,斑剝離析,亭立夕陽斜暉中,龍鍾古意,人見猶憐」之感,目前為廟方界定範圍的屏障,有祈福納祥之功能。 萬福庵前的照牆以紅磚為材料,採豎砌的方式,內百幾層紅磚成45度方同斜砌。屋頂為二重脊,屋角曲線平緩,一般的廟宇則是高高的燕尾翹脊,或單重、或雙重。目前的照牆外飾以白灰粉刷,破壞古蹟,了無古意。 【照牆】也叫做照壁,是傳統建築特有的入口屏障形式,具有阻擋邪氣的功能。萬福庵照牆內以紅磚為材料,外刷白泥,屋頂採燕尾脊端,雙重脊,分為中央及兩側,中央較高,屋簷飾以藍底之紋飾。 【猴靈樹王公】牆邊老榕樹樹瘤形似猴群,民眾稱為「猴靈樹王公」。 牆垣,為廟方界定範圍的屏障。 赤崁文化園區 國有財產局 磚土構造,東西向牆面已敷水泥,粉刷修護完成,簷飾彩繪,全長10公尺,高約3.5至4公尺。 磚土構造 清領時期建物,詳細年代不確,萬福庵原係明鄭成功部將阮駿的府邸,萬福庵之照牆為當時建物原件,照牆又稱照壁,即屏門之牆。為使他人不直接窺望或直進內屋,因此在建築物前面築一道牆,以為遮避或阻擋之用。
35516968 開基武廟原正殿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開基武廟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位於當時承天府西定坊關帝港口附近。所謂「港口」即「關帝港」之指稱,顧名思義,及取其臨接關帝廟口之意。又因其規模體制比祀典武廟小,俗稱「小關帝廟」。因為信奉關帝爺的民眾很踴躍,每日來廟膜拜參祀、抽籤求神的絡繹不絕,所以將廟前街道稱做抽籤巷,就連當地的文武官員逢到每月的朔望日也曾蒞廟頂禮拜祀,可見關公信仰的普遍與份量了。開基武廟創建至今,迭經多次重修,所需經費幾乎都由舖紳商家籌措,直到民國65年,決議購買廟後土地另建新廟,而將舊廟留存,以做為歷史見證。 台南市第三級古蹟開基武廟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61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中西區 新美街一一六號 120.200772903745 22.9964081690362 中區本段4小段(祠:42地號,建:42-1,27-1地號) 明永曆年間 1647 座落於商業區,與古稱抽籤巷為伍,亦顯昔日民間信仰的結合,景觀更具意義。儘管景物不再,但舊時的街道紋理及親切的街道空間尺度尚仍保留,相較於鄰近的其他現代巷道,基本上新美街仍具備一定程度的特色。 建築特色:建築格局為一磚石木構、三進之閩式平房,包括三川殿、過水廊、正殿。主祀關聖帝君,其中比較特別的是馬使爺及虎爺是供奉在三川殿右側牆上的小神龕中,這是因為廟地狹窄,為了節省空間的巧妙安排。 大門扇上是以凸起的巨大「門釘」取代門神,這是在文武聖廟或奉旨祀典的廟宇才准許裝設的,如天壇、祀典武廟等。 匾額:廟內匾額不少,從乾隆年間的「衡文天闕」、嘉慶年間的「行大道」到光緒年間的「立人極」,其中以優貢生黃本淵所題之對聯「漢代精忠耿耿日星並煥,臺城肇祀巍巍宮闕重新」最為著名。 神龕前的對聯:「入此廟當要出此廟,莫混帳磕了頭去;拜斯人便要學斯人,須仔細捫著心來」發人深省。 (一)三川殿 屋身為三開間七架楹混合式構造方式,屋頂為常見之三川脊式,脊上為民國65年(西元1976年)修建時之剪黏泥塑,中段明間部份為疊斗式構架方式,次間兩側則是半附壁式的疊斗構架形式,並以兩山的山牆承重。 (二)天井及過水廊 今日所見的天井及過水廊為2010年間所改造而成,不僅拆除原有的過水廊構架,改由鋼筋混泥凝土版取代,並將原有的天井封閉,改成一現代住宅常見的採光窗,下方並加裝兩具抽風機。 (三)拜殿 拜殿的屋身為六架楹混合式構造方式,屋頂原為硬山單簷燕尾式屋頂,此外構架上斗邊花草雕飾亦已損壞,檐柱兩側挑檐栱亦不可見,推測應為改建時,以鋼筋混凝土梁取代承椽枋時拆棄。 (四)正殿 開基武廟的正殿屋頂為硬山單簷燕尾式屋頂,其構造係由桷仔、忘磚、座灰、瓦片、筒瓦及屋脊組合而成,正脊為大脊形式,採用高厚的「工」字形式,而其上方有「雙龍護塔」雕塑,係屬改建後之作,與時下流行之泛品無異,相較以前之舊作,已大不如前。 (五)原後殿及前方天井與過水廊 開基武廟的原後殿及前方天井與過水廊皆於65年(西元1976年)改建時遭拆除,其建築形式已無法確切得知。 祠廟 赤崁文化園區 開基武廟管理委員會 閩式平房,三進,磚牆木構造。 磚牆木構造 開基武廟位於台南市中區新美街114號,創建於明永曆23年(西元1669年),為全臺灣第一座主祀關聖帝君的廟宇,故名「開基武廟」;其廟域與日後官方所建的祀典武廟(大關帝廟)相比,一大一小,故又名「小關帝廟」。傳鄭成功部將奉關帝金身來台,具三百多年歷史,香火鼎盛,廟前街巷曲折狹長,古稱抽籤巷,頗富古意。
35516969 陳德聚堂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陳德聚堂又稱陳氏宗祠,原為明鄭東寧總制使陳永華的府邸。具有三百多年歷的陳德聚堂,它的淵源可追溯開發臺灣初期,而背景的發生就在明鄭延平郡王反清復明前後。陳永華,字復甫,福建泉州同安人。平日處事果斷,為人木訥靜言,但說起國事大局,則侃侃而談、建言中肯,深為鄭成功所欣賞與器重。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來台驅荷,授以諮議參軍之職,凡軍國大事,鄭經必定與他商量諮議。 明鄭初期,陳永華施行駐兵屯田制度,教農耕講武事;建屋立廟設校講學,制保甲營貿易,將臺灣漸漸帶入豐衣足食、文風武制兼備的地步。明永曆28年(西元1674年),鄭經以克塽為監國,命永華為東寧總制使,並且興建總制使府在府治的西定坊統領街。明永曆34年(西元1680年)永華見部將們都安於衣食豐富的現況而無西志,因此鬱鬱憂心,不久就去逝了。清國統治臺灣後,陳氏後裔就將府邸改為宗祠,名為「德聚堂」,並塑像祭祀之。 臺南市陳德聚堂調查研究與修護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60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中西區 永福路2段152巷20號 120.202251662258 22.9942102454649 中區錦段2小段(祠:18,18-1,18-2地號) 明永曆年間 1647 座落於商業區,附近建築多為RC造高樓,但有廟埕與巷道作為緩衝,不失為都市環境中寧靜一隅。 陳德聚堂為三開間兩造兩廊兩護龍的建築形式,坐東朝西,屋頂曲線平緩,脊飾平實。第一進為明間退凹兩重的前殿,中央開一大門,門上額題「穎川陳氏家廟」,大門左右各開單扇小門。前殿與左右廂之間也設門通往天井。第二進由拜亭與德聚堂組成,是全建築物中體量最大,最?的空間。屋頂採用六架捲棚形式,由八柱撐起,地面則以高底差分劃,以五十五公分?緣石條與德聚堂空間區隔。 目前拜殿左右側壁上留有陳玉峰先生在民國50年重建時所繪的「舜耕歷山」,「龐德遺安」兩幅原作,正殿上則是他另繪的「郭子儀厥孫最多」圖和「王羲之弄孫自樂」圖,圖上人物生動,配以亦書亦畫的字,古色古香。而懸掛於牌位上方,由臺廈道陳濱在清康熙32年(西元1693年)所敬立的「翰藻生華」匾算是唯一歷經戰火浩劫後留存在堂內的古物。 門後?闊門廳,是聚集與分散人群的半開放空間,與左右牆廊及內埕連通。從這裡,可以一覽拜亭及德聚堂外觀,可以感受主體空間雕樑畫棟的精美,可以遠瞻正殿神龕上祖先神位的肅穆與莊嚴。 祠廟 孔廟文化園區 陳德聚堂管理委員會 閩式平房,二進,磚牆木構造。 磚牆木構造 陳德聚堂,位於臺南市中區永福路2段152巷20號,原是明鄭時期,鄭成功的部將陳澤追隨鄭氏來臺時所建的宅第,明永曆年間創建,奉祀明鄭參軍陳永華,址原為東寧總制使統領右先鋒陳澤府第,清領時期地方仕紳修建易為陳氏家廟,日治時期又改為祭祀公業,今為全台陳姓大宗祠所在。
35516970 臺南天壇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天壇現址傳說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2月,鄭成功來台驅荷後,奉明正朔,因地制宜,築壇祭告天地之所,故稱為天公壇〈另一說為非官設,由民間設壇者〉。在此東北側,利用原為中國醫館者充做救護站址處,並於同年4月,將其地改建為供奉明朝守護神玄天上帝的廟宇〈現在的北極殿〉,「以為此邦之鎮」。他們就是道教最尊崇的天公(天君)玉皇上帝(天公壇)及玄天上帝(上帝廟、真武廟、北極殿),最初奉祀於本市市中心最高地勢之?嶺小丘上形成的天公壇及大上帝廟。可知當時是利用廣埕作為露禱植福祭典之所,每年於玉皇上帝聖誕,設廠於埕西奉行祭祀;由官民合祭、公祀募捐應可足以建壇廟,但可能因已有大上帝廟,故一直以聖爐為壇,爐下輪流值東,供奉於附近的民宅而已。清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施琅攻佔臺灣後,府城人士困於政治環境,且贊成建壇廟的人又少,故均採以聖爐輪值方式管理。直到道光年間主事人為便於集中祭祀,暫時借用埕東吳姓民宅前堂,以安聖爐,雖可為香火一時之宜,但竟循為例行而忘卻建壇之事,甚至屢議不決而作罷,但仍為台灣天壇之肇始。一直到清咸豐4年(西元1854年)吳氏後裔欲出售其宅邸時,才由官民共同集資購置該宅地興建廟宇,並於同年8月動工興建,經過半年時間即完工。於民國72年(西元1983年)列入第三級古蹟,分別於民國92年(西元2003年)及民國95年(西元2006年),依序進行三川殿及正殿修護,為今日所見之天壇。 調查研究與修復計劃書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59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中西區 忠義路二段八十四巷十六號 120.203872948782 22.9937276821974 錦段一小段26號 清咸豐年間 4年 1854 古蹟位於巷內鄰近住宅,並於92年三川殿整修及95年正殿整修,將當時創建時文物加以重新彩繪及維護恢復當時的建築風格。 三川殿:連繫天壇裡外的主要空間,也是供人們進出的主要門戶,以牌樓面分隔內、外的前、後檐廊為其中主要空間,牌樓面開中港門及左右小港門三門;山牆主要以磚為材料,局部搭配石材砌築而成,前檐廊左右兩側的璧堵是以青斗石砌築而成,其裙堵上的石刻為清領時期所作。 正殿:地坪內殿處抬高40cm,以符合天壇高臺形式,上舖大理石,其為民國70年(西元1981年)改建所做;柱子共計16根柱子,其中檐柱為盤龍石柱,點金柱呈八角形,其他為圓柱;重簷歇山屋頂的太子亭,屋架分成上下兩層,四點金柱間的上簷部,前後金柱間共七架,柱外前後出檐一架「四通五瓜」疊斗式的大通,左、右各以「憨番」承接其上方的二通,大通下左、右各有一巨型鰲魚雀替;屋頂部分為紅色筒板瓦,正脊為燕尾形式,其上有「雙龍拜塔」剪黏,此為屋脊中位階最高的樣式。 三川殿:格扇以兩扇為一組,左右對稱的安排在中、小港門兩側,格扇上刻有大量的文字、人物、花草、走獸圖案,裙板上主要是刻有麒麟、獅子等瑞獸圖樣;在彩繪部分用色主要以黃色為主,藍色紅色為輔,用色素雅而不艷麗,其內容主要是在牌樓面上。 正殿:金柱間設有花罩,其上雕刻大量龍紋,表面並按金以呈顯其尊貴的位序,兩側的隔屏各設四扇格扇,其裙板上刻有富貴吉祥的花草圖案,格心上刻有八仙,上檻同樣刻有花鳥圖案,牌樓看架彩繪亦同。 祠廟 孔廟文化園區、原臺南測候所、陳德聚堂、北極殿 財團法人台灣省台南市台灣首廟天壇 閩式平房,三進,磚牆木構造。 磚牆木構造 臺南天壇肇史於臺南天公埕,為明永曆十五年十二月(西元1661年)鄭成功來台驅荷後,築臺祭告天地之所,為在台灣最早祭拜天公的場地。臺南市內香火最為鼎盛之天公壇,為台南市七寺八廟之一,依碑文記載,其最初以廟宇形式興建者竣工於清咸豐4年(西元1855年)。
35516971 擇賢堂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擇賢堂係報恩堂的分堂,於清光緒5年(西元1879年)由信眾共同出資3百圓創立。關於擇賢堂是報恩堂分堂的說法,大部分的論述皆記載是因為報恩堂信眾太多,於是由眾齋友的幫助而創立「擇賢堂」,擇賢堂的創始人主要包括葉昌貞、黃昌泰、古昌端三人。並由葉昌貞擔任第一任堂主,黃昌泰則在葉家昌辭世後接任第二任堂主。據堂內資料顯示,此三棟的地番分屬「末廣町一丁目四五番地」及「丙一O六」兩塊。由此證明,擇賢堂由報恩堂「分出」的說法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上述三人本來就是報恩堂的信眾。 擇賢堂的第二任堂主黃昌泰精通漢藥,因此,常教導堂眾親手製作漢藥膏和香燭到外地販賣,以籌措堂內之費用,並以堂所多餘資金陸續購地。後來報恩堂堂主溫昌賢,曾因急需金錢而以該堂阿蓮鄉的土地抵押,向黃昌泰借貸一百五十圓周轉,可見當時擇賢堂內的經濟狀況應該已逐漸好轉,據堂內的資料顯示在黃昌泰擔任堂主時,陸續購買多塊土地,其中包括日明治39年(西元1906年)7月9日向鄭祥氏購買民房一棟,其位址於「本町一一七六番地」(即今民權路地段);同年9月18日,向本堂的鄰居葉全購買民宅一棟,其地號為「末廣町一丁目四十四番地」和「丙一九七番地」兩塊,此家屋即是擇賢堂右方的民宅。 日昭和3年(西元1928年),本堂第三任堂主古昌端發起重建,於是在其帶頭捐金的情況下,共計籌得緣金九千六百七十四圓,作為改建佛堂的經費。今日所見的堂宇建築,即是在此次的建築中奠定基礎的,而後雖然再經數次的整修,然而都只是彩畫、壁磚和地磚等表面的裝飾粉刷而已。 現存殿宇乃日昭和3年(西元1928年)由普通民房改建而成。此次的改建過程,除了重建今日所見的佛堂之外,還包括佛像和九龍圍金的重新塑裝,這可從日昭和3年的【擇賢佛堂改築紀念】木匾二塊題款中發現。有關此次的改建工程,堂內還留有頂、下棹各一,以及「大雄寶殿」匾額,可為例證。值得注意的是,木匾中的捐款人士,除了本市的信眾之外,其餘大多數都是屏東內埔、萬巒、高樹、麟洛、新埤和高雄美濃一帶的客家人,此一情形若對照擇賢堂所提供的《信徒名冊》,可以發現這些捐緣人士大都在日大正14年至日昭和1年間(1925~1926年間)左右受度加入本堂,且與堂主古昌端同為美濃和六堆附近的客家人。可惜古昌端於堂宇落成不久之後即過世,遂由第四任堂主古昌新接任。二戰後不久,曾一度重新修繕堂宇屋頂。民國40年(1951年)古昌新辭世,同年由吳昌素發起重修堂宇,而後再於民國52年(西元1963年)提議重新油漆堂宇。 民國75年(西元1986年)左右,由於正殿內的地磚皆已老舊,而且在長年使用的情況下,擇賢堂方面決定更換地磚為今日所見白色尺磚式樣。同一時間變更的,還包括檐廊和拜亭的洗石子鋪面,而護龍的地坪也同時加以更換,並於民國93年(西元2004年)針對山門、拜亭、左、右護龍、簷廊、正殿加以修護及整修,成為今日的「擇賢堂」。 調查研究與修復計劃書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58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中西區 永慶里中正路21巷15號 120.203236685383 22.9913462674833 中正段一小段38號 清光緒年間 5年 1879 今日擇賢堂,大體上仍然維持日昭和3年(西元1928年)重建後的基本架構;其後雖歷經數次翻修,惟新增添的工事,除了多是一些彩畫、洗石子和磁磚鋪面等外部的裝修工程外,內部結構的部分基本上仍延續當年所完成的構架體系而未有重大的改變。 擇賢堂的空間格局和傳統民宅的三合院形式相似。正殿的祭祀空間為一正身加上兩側護龍的三合院形式,正殿的左後方為一提供住宿的二層樓現代式樓房。擇賢堂基本上就是由這二個主要建築群所組成。另外還包括正殿右方自始都是獨立使用的三合院民宅;附近的建築大都屬於合院式的建築組群,擇賢堂所有的這間三合院民宅就是個範例;此棟建築其正身有三開間,明間為廳位,廳後有二間小房,而左右次間各有二房,傳統民居的格局在此一目了然。 山門:由簡單的硬山屋頂與山牆構成,山門兩旁是約略人高的圍牆所構成,牆上的綠釉花磚成對,形塑了擇賢堂內外的空間關係。山門楣牆上有一橫匾,上面書有「擇賢堂」三字,其形制與報恩堂的門匾相同,形制雖小卻也塑造了擇賢堂格局的完整。 拜亭:二側的護龍,正殿居中構成了擇賢堂的主要供佛空間,與護龍間則以一檐廊相通,檐廊之前則是廟宇中常見的拜亭,護龍則是側在旁,形成一標準的三合院格局。 正殿:中間明間為「本殿」,左右次間之前同為「七祖廳」,其實本殿之中亦有前後之分,牌樓面之前為信眾活動的空間,後方則是供奉神佛的神龕。 山門:位於建築中軸線最外,為一懸山式建築形式,馬脊墀頭,屋脊則是以小脊收頭。內側構架屬六架楹做法,中楹由於門面磚牆的影響,才以二支楹附於磚牆之上,其形式與常見的屋頂和牆面交接處的做法相同。中開大門,門上書有一聯:「擇處祇園,賢名覺路」。 拜亭:屋頂為歇山式作法,圓形馬脊,仰合紅瓦頂,中脊上有花鳥的剪黏裝飾。構架為八架楹捲棚疊斗式構架(包括出挑的挑檐楹)。其構架基本上是先立木柱於柱珠之上,立柱珠之後,在四柱之上立六架楹以承屋頂,柱間橫向以壽樑連接,縱向二柱之間立大通,大通之上立木瓜筒,木瓜筒之上疊斗出栱以承四架楹,木瓜筒之中橫接二通,二通之上則木瓜筒之上疊斗出栱以承二架楹。坐斗之中則置斗、束、束、雞舌、雀替和托木以達連結各構架之效在構件中較為特殊的,除了雕琢精緻和造型炯炯有神的鰲魚雀替之外,應算是二通下方的雀替。 正殿:構造為十五架楹承重牆式的建築形式(包括出檐部挑檐楹),不同於其他齋堂中的混合式構造(磚木合造),明間和次間的構造體改以承重牆方式為之,中開一圓形洞門以連通正殿與左右二側殿。主要的木構都集中在步口檐廊、隔門與神龕牌樓面之上。在步口出檐處,要以正殿與拜亭的「複合式構架」較為特殊;步口挑檐部位採硬挑出栱以承十五架楹,出栱之下有關刀栱支撐,而支持這些構件的則是連通正殿與拜亭的樑。樑上一方以座草連接關刀栱,在拜亭一方則是由獅形座斗、束和雞舌直達挑檐楹。 護龍:雖為堂宇建築,然其外觀卻與民宅無異。其古蹟本體的二側護龍亦是如此。護龍的立面為二開間形式,主要入口由外側開間進入,從立面的形式便可以很清楚看出。除了入口開間具有略具繁雜的小木作隔扇門之外,整個護龍建築形式簡單、樸素,如同普通民家一般。 祠廟 總趕宮、台南州廳(國立台灣文學館)、孔子廟 擇賢堂 閩式平房,三合院,磚牆木構造,脊飾、剪黏平實,木刻神像、斗拱、獅座均為佳作,天井清爽,種花蒔草,構成齋堂恬靜氣息,雖四周大樓環繞,卻是鬧中取靜,不失為佛門境地。 磚牆木構造 擇賢堂,主祀觀音佛祖,是先天派的齋堂。所謂齋堂,乃是齋教的佛堂,俗稱菜堂。齋教是悌教的一支,源於臨濟宗,以不削髮、不出家、在家修性為主。臺南的齋教有龍華、金幢、先天等三派。先天派乃是康熙年間江西饒州府黃九祖創立的宗派,清咸豐11年 (西元1881年)由黃昌成傳入臺灣,初建報恩堂。清光緒5年(西元1879年),信徒古腰治、葉景清、黃泰等,見報恩堂空間不敷使用,乃在寧南坊中巷,創建本堂。
35516972 臺南報恩堂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清咸豐11年(西元1861年),先天派門人黃昌成自福建渡海來臺傳教,於臺灣府右營埔,即今署立臺南醫院院址,建一草葺小祠,後來派下漸增信徒改建為瓦房。日明治29年(西元1896年),日本政府為築臺南醫院乃被徵收。其補償費約三千日圓。於是遷建於未廣町一丁目貳番地,即是今日現址。清領時期,中國四川省西華堂每三年都派人來臺巡教三次。日治時期,被迫中斷,改由曹洞宗派僧侶布教。報恩堂負責管理人,日治時期是由派下齋友投票推選。其齋堂為三合院式,正堂拜亭的左廂為主持的起居室,後殿則是齋友的起居室。每年農曆一月八日、三月十四日、五月十四日、七月二十八日、九月十八日及十一月十八日是齋友的例祭日,於民國84年(西元1995年),針對漏水造成的木構架腐朽而塌陷變型的屋頂加以修護;及民國90年(西元2001年)針對後堂部分加以修復。 研究與修復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57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中西區 忠義路二段三十八巷八號 120.203491095884 22.9924779084656 錦段一小段98號.中正一小段2、2-1號 清咸豐年間 11年 1861 有著「臺南最美好的傳統木造建築物」的美稱,雖為齋堂修行場所,但其外型與一般民家相去不遠,不像一般寺廟般重視彩繪、雕塑等外在裝飾,是一座樸素的木構建築,屬傳統民居建築。主祀觀世音菩薩,為傳統建築的三合院,三進兩廂,前進為門廳、中進為正廳,祀觀音及教中先祖,後進為宅居。 臺南報恩堂為一座二進兩廂房的建築形式,坐東朝西。入口為單脊板瓦屋頂的有罩牆門,形式簡潔,門內為前庭,花木扶疏,環境清幽。第一進為前堂,第二進為正堂,供奉觀音佛祖與教祖,堂內木雕精緻,其是柱邊的花罩及八卦月門更是古色古香。堂前帶一座捲棚拜亭。第三進為後堂,供住居使用,堂後有院,院後再設後門,以供出入。報恩堂外圍有牆環繞,院落寬敞清靜,宛若世外桃源,確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門樓的門柱,門檻及門楣皆為泉州白石製品,地面舖石亦同,圍牆是壁磚平砌,牆頭作脊及洩水斜面,門樓前簷是以通樑出挑正拱;廳堂地面以舖泉州白石及尺磚為主,前牆臺度由石皮條堆砌,並作櫃臺角,其花紋簡潔,兩側為壁磚砌山牆,前牆也是磚砌,明間作穿斗式構架,採六柱五間式,後坡較長多一間,前後皆作出屣挑簷,柱頂以束木相牽,不出拱及雞舌;正堂為敞堂形式,前步口為通樑式,之後皆為穿斗式構架,中柱及前金柱間作八卦門,後側作板堵,柱間多做花罩為特色,材質及雕工有部分差異,可能是不同時期所作;後堂為承重牆式構造,除了前出屣外,沒有木構架。 祠廟 孔廟文化園區、鄭氏家廟、臺南天壇 報恩堂管理委員會 閩式平房,三進,磚牆木構造。 瓦石構造 報恩堂主祀觀世音菩薩,是齋教中先天派的一支,由派下弟子黃昌成傳入臺灣,首先建築佛堂於臺南。齋教是佛教的一支,主張不出家、不削髮、過一般市井俗人的生活,只須修身養性即可。臺南的齋教分:龍華、金幢、先天等三派,其中先天派則主張獨身主義,與其他支派略有不同。初入教的門生,必先在佛前拈香祭告,擲筊抽規,驗試誠意,通過後再授以修行要訣,門徒的階級分為八等,初入教者稱為眾生,最高級者稱為師位。
35516973 臺南鄭氏家廟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創建於明永曆17年(西元1663年),位在當時承天府寧南坊的鄭氏家廟,原是鄭經所建,用以奉祀延平郡王鄭成功的專祠。清領以後,忌諱官府,改為家廟。直到乾隆23年(西元1758年),由宗親奉直大夫等人集資贖回重修,改稱「鄭氏大宗祠」。日人治台之後,於日明治36年(西元1903年)進行土地調查,有族人鄭加將家廟佔為己有,經宗親訴諸公道而討回。日大正8年(西元1919年),日人進行台南市區改建,祠屋前的五帝廟街開闢為九公尺寬的道路,鄭氏家廟之門前部分逐遭拆除。家廟歷年為人所侵占,於是鄭老得、鄭玉記先生等於日昭和5年(西元1930年)利用日人舉辦「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的機會,發起組織台南鄭姓宗親會,募款九千日圓重修,二年後修建完成。歷經多年於在民國72年(西元1983年)及88年(西元1999年)時,再加以修護為今日所見的「鄭氏家廟」。 調查研究與修護計劃書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56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中西區 忠義路二段三十六號 120.203022696135 22.992583420875 白金段一小段14-1.14號 明永曆年間 17年 1663 鄭氏家廟坐東朝西,位於忠義路和忠義路二段三十八巷的交叉口上,為一座三開間三落式硬山頂的建築,附近廟堂林立,右有三官廟,後有報恩堂,民國72年(西元1983年)臺南市政府拓寬忠義路時重加修建,並於民國88年(西元1999年)時,木構架修護及彩繪工程修護,成為今日的廟貌。 地坪地面舖設正方形仿古紅磚,但尺寸卻不一致,前步口為尺二紅磚而後步口為尺四紅磚;牆身部分之正面牆身在兩側邊間設圓型陶瓷花格窗各一座;木作部份於民國88年(西元1999年)時,已修護完成為今日現狀。 於前後檐口處的彩繪構件及三川門兩側板璧上擁有彩繪圖案 祠廟 國立台灣文學館、孔廟文化園區、武德殿、台南神社事務所 台南鄭氏宗祠管理委員會 閩式平房,二進,磚牆木構造,所奉鄭成功像造型特別,石刻建材亦屬佳作。 磚牆木構造 日人治台之後雖對台灣史蹟下了一番功夫整理,但鄭氏家廟依然不受重視。此外,鄭氏家廟曾多次為官吏或宗親所侵奪,更使其由歷史價值貶低到經濟價值;所幸二戰後,鄭氏家廟又逐漸為人重視,目前被列為第三級古蹟,使本廟的歷史價值受到肯定。
35516974 妙壽宮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在安平古堡的南方,是中國移民來臺的渡頭之一。約當清乾隆20年(西元1755年),渡頭邊建造了一座美侖美奐的廟宇,供奉保生大帝,配祀朱、李、蘇三府王爺及土地公。由於明永樂17年 (西元1419年)時,大帝的封號是「恩主昊天醫靈妙惠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因此取名「妙壽宮」。 據傳清領時期由唐山渡臺者到本宮參拜,見兒童常成群嬉戲於廟埕,便稱廟為「囝仔宮」。保生大帝是舊時同安人的守護神,俗稱大道公或吳真人,原名吳本(音滔),字華墓,號雲沖,福建泉州同安縣自礁鄉人(經後人研究修正為漳州龍溪縣青礁人,即含廈門市集美區海滄鎮青礁村),生於北宋太平興國4年(西元979年),卒於宋仁宗景祐3年(西元1036年),享年五十八歲。吳本自幼家境貧寒,鑑於母親患病無力延醫而死,乃立志學醫,救濟世人,成為一位民間的草藥醫生。由於醫術高明,道德高尚,遂為人們所景仰。逝世後,在歷代帝王的晉封下,逐漸演化而成為民間祭祀廣泛的神明,素為術士、藥商和醫師們所崇奉。 妙壽宮,座北朝南,原是一座三開間兩進兩廂房式的廟宇建築,廟的右側在清同治6年(西元1867年)建「金萬安」號王船室。可惜在民國69年(西元1980年),國勝路開闢時,右廂房及王船室被迫拆除,民國74年(西元1985年)加以修護成為今日的面貌。前殿入口一對蝙蝠石柱,不僅造型特殊,上面還刻有清道光16年 (西元1836年)水師提督王得祿敬撰的楹聯。這兩根石柱,原是安平水師五館之一的「海山館」所有,日治以後,海山館功能變異,才移入妙壽宮的。而清嘉慶11年(西元1876年)為安平守城剿賊有功諸義士而立的「欽命義懷誠忠」匾,則是較具古意的名匾。 安平管理委員會〈妙壽宮沿革〉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55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安平區 國勝路26號 120.161681771239 22.9996459543362 妙壽段1151、1152號 清乾隆年間 20年 1755 妙壽宮從清領時期創建至今仍然香火鼎盛,國勝路開闢後,路旁成了小吃攤集中之地,廟埕更是老人聚會閒聊之所在,頗具典型廟宇之風格。 山牆天際線東西兩向測立面之山牆天際線,由前殿、拜殿、正殿一氣呵成,勾劃出柔和優美之線條,其比例、弧度極為出色。 蝙蝠石柱上的雕飾、雀替、前殿獅座 祠廟 運河、安平古堡、延平老街 妙壽宮管理委員會 原是一座三開間兩進兩廂房式的廟宇建築,廟的右側在清同治6年(西元1867年)建「金萬安」號王船室。可惜在民國69年(西元1980年),國勝路開闢時,右廂房及王船室被迫拆除,民國74年(西元1985年)加以修護成為今日的面貌。 磚牆RC木構造 在安平古堡的南方,是中國移民來臺的渡頭之一。約當清乾隆20年(西元1755年),渡頭邊建造了一座美侖美奐的廟宇,供奉保生大帝,配祀朱、李、蘇三府王爺及土地公。由於明永樂17年 (西元1419年)時,大帝的封號是「恩主昊天醫靈妙惠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因此取名「妙壽宮」。
35516975 臺南開基靈祐宮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開基靈祐宮主祀玄天上帝,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因規模小於本市民權路的北極殿(也叫大上帝廟),所以稱為「小上帝廟」。 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位於當時府城鎮北坊赤嵌街後的開基靈祐宮,在清嘉慶2年 (西元1797年)、清道光15年 (西元1835年)、清咸豐6年(西元1856年)都曾加以修繕。目前鑲嵌於前殿在側山牆上的是日大正3年(西元1914年)再次重修時,士紳合捐銀錢的「重修靈祐宮碑記」。開基靈祐宮,原本坐西北朝東南,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擴充其近鄰的明治公學校(今成功國小前身)校舍,於是將整座建築180度的轉向(將正殿反向遷移於三川門前),成為今日坐東南朝西北的建築。直到民國74年(西元1985年)重建成今日的規模。而於民國93~94年(西元2004~2005年)「開基靈祐宮」再次修復成為現貌,於本次修復過程中在前殿後步口發現原為日治時間前步口的清水磚框、垂花、短柱目前已填塞磚塊之遺跡,是「開基靈祐宮」日治時期建築轉向的有力證據,這些歷史證據保留在現地進行展示。 調查研究與修護計劃書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54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中西區 民族路2段208巷31號 120.203726045408 22.9980735468475 中區成功段3小段(祠:97-1,97-2,97-4地號) 明永曆年間 25年 1671 目前開基靈祐宮是一座兩殿兩廊式的建築,開三門,中門前有一對抱鼓石,所雕的花鳥圖案,根莖葉脈線條鮮明,刀法柔膩;前殿正殿間有一中庭,地面鋪著磁磚,充滿現代感。正殿屋脊曲線平緩,兩側脊邊略有剪黏,中間則以鏤空的紅磚舖排。正殿中壁畫有三十六官將圖象,個個栩栩如生,色澤古典。 現今的靈祐宮為三開間兩進兩廊帶拜殿平面配置,依中軸做左右對稱的配置,計由前埕、前殿、內埕、左右牆廊、拜殿及正殿等空間組構而成。第一進前殿計開三門,是聯繫台南開基靈祐宮裡外的主要空間。 正殿中壁畫有三十六官將圖象,個個栩栩如生,色澤古典。主祀的玄天上帝神像面貌慈祥和藹,垂眼下望眾生,神態自然親切;內部匾額甚多,但多為近期文物,現存最早的神龕兩旁鑲有清道光9年(西元1829年)的對聯,以及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的「赫曹濯靈」匾,清咸豐6年(西元1856年)的「天樞北極」匾。 整修後屋頂粉刷過於豔麗,加裝的鐵杆亦破壞古蹟風貌。 赤嵌樓、祀典武廟、大天后宮 台南開基靈祐宮管理委員會 開基靈祐宮是一座兩殿兩廊式的建築,開三門,中門前有一對抱鼓石,所雕的花鳥圖案,根莖葉脈線條鮮明,刀法柔膩;前殿正殿間有一中庭,地面鋪著磁磚,充滿現代感。正殿屋脊曲線平緩,兩側脊邊略有剪黏,中間則以鏤空的紅磚舖排。 磚牆木構造 開基靈祐宮,原本坐西北朝東南,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擴充其近鄰的明治公學校(今成功國小前身)校舍,於是將整座建築180度的轉向,成為今日坐東南朝西北的建築。平面呈矩形縱深配置,計由前埕、前殿、內埕、左右牆廊、拜殿及正殿等空間組構而成。在開基靈祐宮中主祀玄天上帝,因規模比民權路的北極殿小,所以也叫做「小上帝廟」。
35516976 臺南法華寺 古蹟 直轄市定古蹟 寺廟 李茂春,字正青,福建龍溪人,是明隆武2年(西元1645年)的舉人,也是鄭經的諮議參軍陳永華的好友。明永曆18年(西元1664年),追隨明鄭軍隊及宗室由廈門來到台灣,寓居於夢蝶園,終日誦經養性,生活灑脫飄逸。李茂春去世以後,茅舍被僧人們改為陶瓦,規模略加擴大,更名「準提庵」。第一任台灣知府蔣毓英於清康熙23年(西元1184年)到任時,又改為佛寺,供奉釋迦牟尼佛。清康熙47年 (西元1708年),鳳山知縣宋永清鑑於火神崇祀的重要,在重修時,便把前殿改為火神廟,中殿供奉大士,後院另設禪房,並將佛寺取名為法華寺。清乾隆29年(西元1764年)法華寺已成為都城的名勝,台灣知府蔣允熹為了使人能在這裡陶情養性,特別加建圍牆。翌年,又在寺前挖了一座可以供端午節競渡的大池塘,命名為「南湖」,因為形狀像半月,所以也叫「半月池」,池的南邊還建了一幢榭台叫「半月樓」。池的外圍,構築學書講堂,成為後世弟子誦習詩書的場所。可惜,這樣壯大的盛景和規模,在人為環境不斷的變化中,都已消聲匿跡,不見蹤影。尤其日昭和20年(西元1945年),台灣遭受盟機轟炸,法華寺的大雄寶殿、南極殿、天王殿等都被炸毀,只有清乾隆57年(西元1792年)台灣知府楊廷理所建,後代續修的關帝廳、日大正7年(西元1918年)所建的功德堂、日昭和1年(西元1926年)所建的納骨塔及聚賢堂前橋亭和庭院等尚稱完好。民國48年(西元1959年)重建後的法華寺,已改為水泥仿木結構建築,平面由三座殿宇並排而成,面臨狹窄的法華街。並於民國53年(西元1964年)及民國62年(西元1973年),重建關帝殿及重修納骨塔附近圍牆拜亭。 調查研究與修復計劃書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53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市 臺南市 中西區 法華街100號 120.209471341917 22.9838854890759 南寧段228號 清康熙年間 23年 1684 中央三進,左右兩殿前有歇山山門,內外兩進;堂前院設放生池,池上架木橋亭一座,名延壽橋,橋板用花崗石板鋪築,相當具古意。圍牆前後,立著〈夢蝶園記〉、〈李茂春之墓〉等甚具價值。 範圍廣大,本體面可分為:天王殿、拜亭、大雄寶殿、拜亭、觀音殿、左右路建築群及附屬建築,但目前除廟前廣場之外其餘外部空間無完整之規劃使用;寺前留設外埕、廣場及庭園:外埕為紅磚舖面,周圍並繞以鐵欄杆界定其範圍;再外圍則為廣場,以小卵石舖設誠同心圓樣式。 建築為「三落五殿、一埕七院」的平面佈局,由正立面看去,天王殿居中,兩翼各有山門,屋頂各自獨立,宛若三座廟宇並立,因此將法華寺建築群分為中軸及左右路建築群。 天王殿:面寬三開間,進深亦為三開間,開三門,入口為「塌壽」型式,進深用四柱,平面呈現長方形型;天王殿左右各有耳房夾護,耳房為單開間,進深與天王殿相同,有獨立的出入口與後面庭院相通,為一獨立的空間格局。 大雄寶殿:面寬三開間,進深亦為三開間,前後用四柱,但其總面寬較天王殿小,進深者較深,為四方型的平面格局,前後皆設有出入口;左右有單開間耳房夾護,耳房前後皆有設置出入口,平時大雄寶殿不開放時作為大雄寶殿及觀音殿之間的通道。 觀音殿:為主軸建築群的最後一道,面寬進深皆為三開間,但其平面格局較大雄寶殿稍小以凸顯主殿的主從之分,前步口兩側設有圓拱門可直接通往左右路建築群;在觀音殿中亦設有左右有單開間耳房夾護,耳房為木結構承重牆建築,除前方之出入口外,後方另設有單扇門通往後院。 左右路建築群:緊鄰主軸建築兩旁而建,是為左右對稱的三進式建築。 附屬建築群:1、功德堂:為一獨立空間系統,前方由獨立院門與外埕相通,在建材方面使用傳統木結構建築,面寬與進深皆為三開間,前後用三柱,設有附璧柱,共用十二柱;2、祖堂及懿範堂:平面亦為三開間,其座向朝向東北向,與本寺多數建築朝向不同。 法華寺石側納骨塔前的圍牆上,還保存著不少石刻碑記,如:陳永華的「夢蝶園記」碑,堪稱重要文物,值得參考。 台南大學、台南女中、台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 財團法人台灣省台南市法華寺 左右兩殿前有歇山山門,內分兩進。左面殿祀文武聖帝,後殿奉福德正神;石前殿供奉火德星君;後進為聚賢堂,主祀夢蝶園主人李茂春神位。堂前院落設放生池一口,池上架木質橋亭一座稱為延壽橋,橋板全用花崗石鋪築,古意盎然。 木構架,磚牆石RC結構 位於台南市區東南的法華寺,屬於佛教的曹洞宗,與開元寺並稱為台南兩大古剎。法華寺原是明鄭遺老李茂春的故居,舊名「夢蝶處」,由於「竹籬茅書,若在世外,閒花野草,時供枕席」,所以又稱「夢蝶園」。
35516977 台南地方法院 古蹟 國定古蹟 衙署 臺南地方法院建於日大正1年(西元1912年),為臺灣總督府營繕課所設計,臺灣日治時期所建之各地地方法院都已拆除或改建,臺南地方法院為臺灣現存唯一一棟日治時代大型地方法院建築,十分珍貴,已由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二級古蹟,其址位原為清領時期馬兵營遺址。在式樣上,臺南地方法院具有巴洛克風格,應用了甚多從巴洛克以來西方常見之造型語彙;在空間組織上則非對稱處理,有兩個入口,面寬甚大,有市雜之風。從舊建築落成至今,該棟建築不僅僅與「總統府」、「國立台灣博物館」並列為日治時期臺灣三大建築,更見證了臺灣重要司法歷史,例如著名的礁吧哖事件,日本當局即在此審理,還有白色恐怖、戒嚴後期的民眾抗爭等等,都在此見證,更是許多碩彥名流,出入的重要場所。而原址於明鄭時期稱「馬兵營」,是軍營之所在,更使本體攜帶許多的特殊訊息;從軍事的角色,轉化為地方法律秩序的象徵,更將該地帶入歷史變遷與發展的脈絡中。此外,在回溯到荷蘭時期,荷人已在熱蘭遮城設法院、法庭,赤崁之普羅民遮城亦設法庭,因此,臺南府城是見證深遠臺灣司法歷史的最佳場所。另一方面,該棟建築興建年代雖與鄰近的臺南州廳非常接近,但是臺南州廳的屋頂曾毀於二次大戰,無法見證原始莊重的馬薩頂建築形式,而本法院建築的屋頂卻仍維持原有的馬薩頂莊嚴形貌,除了塔樓曾經因為結構上的危險而遭拆除甚為可惜外,整棟建築之原始形貌、結構與構造都沒有經過大改變,保持了原貌更是彌足珍貴。 在利用先期規劃書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52條綜合評定之 文化部 臺南市 中西區 府前路1段307號 120.200988443081 22.9895174873611 建興段189.189-1.189-2.202.202-1號 日大正年間 01年 1912 目前的原臺南地方法院為整修狀態 在式樣上,臺南地方法院具有巴洛克風格,山牆部份,楣樑與額枋並沒有分野,形成一體,只有在角落部份略為突起。山牆之主體部份並無裝飾,但開一眉形開口,由二短柱分成三部份。穿過門廊則為正門,門框亦為西方古典形式,有繁複的裝飾紋樣,並且有一代表日本皇家的勳章飾,正上方則為一平拱拱心石,門廊之天花有藻井處理,大門之內則為此建築最華麗的大廳空間。 屋面分為八部份,各有牛眼窗處理,整個圓頂可以算是臺灣日治時期建築中最精緻富動力感的一個。 三角形山牆處理則甚為簡單,內無裝飾,開眉形窗一座,挑簷之下與屋楣部份則均有珠飾處理。穿過門廊則為次入口,門罩處理與正門類似,但無勳章飾,其上則有小窗一座,由二根托次坎短柱分割,天花部份則為格子樑形式,亦作藻井處理。 門廳內中心部份有十二根柱子,每三根為一組立於一基座之上,柱頭為標準之複合柱式,上承蓋盤。柱身分上下兩段,上段為凹槽,下段為勳章飾。蓋盤之上為一鏤空藻井式圓頂,以類似拜占庭建築之弧三角接於蓋盤之上,弧三角部份亦有華麗之裝飾。除了中心部份之十二根柱子外,大廳與其他空間相接之處,尚有與門廊類似之柱,如有開口則為獨立圓柱。如為壁面則為半圓壁柱,上皆承托蓋盤,蓋盤之上則為圓拱圈,拱圈內為勳章飾,而所有位於大廳與其他空間相接之開口部亦都有古典形式之門罩處理。 大廳之上在外觀上為巴洛克風格之圓頂,鼓環(drum)部份為八角形,角隅部份為巨大之渦卷牛腿飾,正向之部份則為巴洛克武之拱圈,內為帕拉底歐式之分割為中央圓拱及兩側較小之方窗,圓拱之上為巨大之拱心石,而兩側則各有一對方體突緣短柱,柱頭為托次坎形式,鼓環之上之圓頂本體亦分為八角形。 次要入口位於正向西面,亦有古典形式之門廊,門廊亦有八柱,左右三柱各成一組,由一根方柱及二根圓柱組成,中央為獨立圓柱。柱式為托次坎形式,上接楣樑,楣樑上為額枋,額枋上為三槽石及小間壁,三槽石之下並有珠飾。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國民政府於同年11月1日接收臺灣總督府高等法院,並改名為臺灣高等法院。同年12月21日接收臺南地方法院,改名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孔廟文化園區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孔廟、臺灣文學館、武德殿 門廳內中心部份有十二根柱子,每三根為一組立於一基座之上,柱頭為標之上為一鏤空藻井式圓頂,以類似拜占庭建築之弧三角接於蓋盤之上,弧三角部份亦有華麗之裝飾。除了中心部份之十二根柱子外,大廳與其他空間相接之處,尚有與門廊類似之柱,如有開口則為獨立圓柱。如為壁面則為半圓壁柱,上皆承托蓋盤,蓋盤之上則為圓拱圈,拱圈內為勳章飾,而所有位於大廳與其他空間相接之開口部亦都有古典形式之門罩處理。大廳之上在外觀上為巴洛克風格之圓頂,鼓環(drum)部份為八角形,角隅部份為巨大之渦卷牛腿飾,正向之部份則為巴洛克武之拱圈,內為帕拉底歐式之分割為中央圓拱及兩側較小之方窗,圓拱之上為巨大之拱心石,而兩側則各有一對方體突緣短柱,柱頭為托次坎形式,鼓環之上之圓頂本體亦分為八角形。屋面分為八部份,各有牛眼窗處理,整個圓頂可以算是臺灣日治時期建築中最精緻富動力感的一個。次要入口位於正向西面,亦有古典形式之門廊,門廊亦有八柱,左右三柱各成一組,由一根方柱及二根圓柱組成,中央為獨立圓柱。柱式為托次坎形式,上接楣樑,楣樑上為額枋,額枋上為三槽石及小間壁,三槽石之下並有珠飾。三角形山牆處理則甚為簡單,內無裝飾,開眉形窗一座,挑簷之下與屋楣部份則均有珠飾處理。穿過門廊則為次入口,門罩處理與正門類似,但無勳章飾,其上則有小窗一座,由二根托次坎短柱分割,天花部份則為格子樑形式,亦作藻井處理。次入口門廳之上原有高塔一座與主入口之圓頂形成一種不對稱之平衡,可惜於民國五十年代因龜裂被鑑定為危險建築而拆除。除圓頂之外,此棟建築其他部份採馬薩式屋頂,屋瓦為魚鱗形式,上開牛眼窗。整座建築基本上為磚造,但已初步運用鋼筋混凝土。在開口部方面,則是外側以平拱處理但有凸緣柱之窗框,內庭以圓拱處理為多。除了二個門廳之外,有些法庭內亦有華麗之壁柱。 磚造、鋼筋混凝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舊建築自1912年興建至今已超過100年,年代已久遠,雖歷經數次修繕,然而仍不敷公務使用,有過於狹小之問題,原擬拆除重建,於民國80年04月02日經內政部列為國家二級古蹟,同時,也在臺南市五期重劃區覓得土地興建法院大樓,至民國90年正式搬遷至新舍後,舊址即呈閒置狀態,惟該座具有古蹟身份之重要建築,實應妥為思考在在賦予適當角色,予以在生。
35516978 四草砲臺(鎮海城) 古蹟 國定古蹟 關塞 臺灣府城西側,安平大港外海,原有沙洲一線,南北環連洪抱,形成臺江內海。中央有缺口一道,俗稱「安平口」,將沙洲分成南、北汕。南汕以舊稱「一鯤身」的安平為起點,向南延伸,高低起伏,像一個挨著一個的魚身,串聯成七個鯤身嶼;北汕以「四草」為首,向北伸展到海翁線。南、北汕西瀕大海、東護臺江,是府城出入的門戶,也是臺灣海防的要衝。 清道光3年(西元1823年),臺江淤塞,安平與府城接壤,形成了「四草」與「鯤身」南北兩個鹹水湖。清道光20年(西元1840年)清英鴉片戰爭發生,臺灣道姚瑩為了防止英軍窺伺臺灣,在四草湖北岸建造四草?臺,與南岸二鯤身的五座?臺互為犄角,形成拱衛臺灣府城及據守安平大港的重要防禦設施。當時的規模是:建有總長三十丈的?墩十座,墩外挖濠溝,寬一丈二尺、深一丈、長四十丈;濛溝內釘有防止敵人涉水的竹籤二萬枝;濠溝外另備釘桶八百筒,釘板八百塊,鐵蒺黎兩萬枚。?城上所安的?位,有一千五百斤?二位、一千斤?三位、八百斤?二位。整個?臺由守軍八十九名,鄉勇兩百人鎮守,由於地理形勢險要,建築固若金湯,因此人們都稱它為「鎮海城」。 清道光以後,到清光緒20年 (西元1894年 )甲午戰爭的45年間,四草湖不僅具有險要的軍事地位,同時也是洋船停泊的重要通商口。乙未割臺之後,日人貿易形態改變,洋行生意一落千丈,加上安平大港淤塞,四草地區逐漸失去了它早年的天險地位與商業價值。不僅「四草湖」成為歷史名詞,連四草?臺他失去了拱衛府城的軍事功能,而成為永久的歷吏見證。 今天的四草?臺,由於地形變異、事過境遷,與國校為鄰,僅留下一道長118.6公尺,寬約1.62公尺,厚1.25公尺的牆垣,供人憑弔。牆垣一側是黑白相間的卵石堆壘,另一側則是以井然有序的花崗石條丁順砌成;牆垣上開有圓形的磚砌牆洞十三個,牆洞間、牆頂上,古榕盤錯,根莖交集,盎然古意,刻劃著時間的痕跡,也道盡了歷代捍衛臺江的血淚和心酸。 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書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51條綜合評定之 文化部 臺南市 安南區 顯草街1段381號 120.134986487186 23.0185904713358 四草段134號 清道光年間 20年 1840 今天的四草?臺,由於地形變異、事過境遷,與國校為鄰,僅留下一道長118.6公尺,寬約1.62公尺,厚1.25公尺的牆垣,供人憑弔。牆垣一側是黑白相間的卵石堆壘,另一側則是以井然有序的花崗石條丁順砌成;牆垣上開有圓形的磚砌牆洞十三個,牆洞間、牆頂上,古榕盤錯,根莖交集,盎然古意,刻劃著時間的痕跡,也道盡了歷代捍衛臺江的血淚和心酸。 拱衛臺灣府城及據守安平大港的重要防禦設施 此古蹟無室內特徵 關塞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 台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 磚造 花崗石、卵石 四草?臺建於清道光20年(西元1840年)清英鴉片戰爭發生之後,臺灣道姚瑩在四草海口北岸所建海口防禦?臺,與南岸二鯤身的五座?臺互成犄角,形成拱衛臺灣府與據守安平大港的重要防禦體系。在?城上安置的?臺,有一千五百斤?二尊、一千斤?三尊、八百斤?二尊,共計七尊。整個?臺由守軍八十九名,鄉勇兩百人鎮守,由於地理形勢險要,建築固若金湯,因此人們都稱它為「鎮海城」。
35516979 兌悅門 古蹟 國定古蹟 城郭 清道光16年(西元1836年)興建的兌悅門,俗稱?時城門。在地理區位上,始於在清雍正13年(西元1735年),經總督郝玉麟等題准,自小北門起至南水門止,盡植刺竹。然而『西面一帶,逼臨海濱,潮汐往來,難以種竹』,所以改建大砲臺兩座,並設敵臺、城門、望樓等設施。清乾隆40年(西元1775年)?時街西側外的兌悅門現址附近新建的為敵樓,北邊為窩舖,南邊為砲臺,城源自北而西種植著刺竹,但在兌悅門附近已無種植,因均為水域之故。 清道光03年(西元1823年),臺江浮覆,府城西面濱海之地漲高成陸地,無險可守。清道光12年(西元1832年)張丙之亂,引起府城的治安恐慌,城防被迫變更。清道光13年(西元1833年),閩浙總督程祖洛在(酌籌臺灣善後事宜摺)中,建議在府城西側擴建外城。同年,知府周彥倡在城紳士鳩捐添築子城六座、砲臺七座。又小西門起至小北門止,一帶沿海外城數百丈,以次蕆功。 清道光13年(西元1833年),閩浙總督程祖洛抵臺處理善後,12月回任,乃仿舊例,奏酌籌臺灣善後事宜二十條,其中與府城城防關係最密切者為第六條:『修建城牆、竹圍、砲臺,並增設月城、兵防,以資捍衛也。府城為全臺根本重地。西門外地方,與鹿耳門、安平鎮互相犄角,實郡城之咽喉,亦米糧財貨積聚之所。從前四面濱臨內海而險可恃,故未包羅入城。清道光3年(西元1823年)以後,內海之濱,沙日淤墊,北自嘉義之曾文溪,南至郡城小北門外四十餘里,東自洲仔尾海岸,西自鹿耳門內十五、六里,俱已漲成陸埔。由此路長驅直至埔尾,撩兵而涉,即屬西門外地,無隘可守,無險可據。上年逆匪滋事,人心驚惶,遷移入城者有之,爭舟欲渡者有之,茍非臺灣道府及城內紳商調度倡率,首圍籓蘺,安定人心,鮮有不為逆匪所掩襲。臣因督鎮道及地方紳士相度形勢,該城環繞東南北三面而弦其西,形如半月,擬於城之西北以迄西南擴大-外城,將西門外市集、民居悉行圍繞在內,擇要建造砲臺,並於各城門添設月城,城上各垛增蓋兵房。惟需費約十餘萬,且恐沿海沙多土少,並有地勢低漥,潮汐可到之處。正在籌議試辦間,據舉人鄭朝蘭等呈請民捐民辦,先行審定地勢,開挖壕溝,並修濬舊有水關,取土以實低漥處所。壕溝以內,栽種刺竹為城,分段建造砲臺。仍酌留捐項,發商生息,為按年修理之費。如捐項充裕,徐議添建月城、兵房。並據紳士黃化鯉首先倡捐銀一萬兩,蘇建勳、吳國棟各倡捐銀二千兩。』又『臣查該紳士等聞風慕義,共效干來,殊標嘉尚』應墾俯如所請,准其將必應興辦之臺灣府及嘉義縣城工,民捐民修,以遂其急公報效之忱。』 外城部份,蔡牽之役時,曾建小西門至小北門的木柵,但已過久坍壞不能用。此次修城時,大體依原址改建為土城,並修建城門,但有兩處與原來柵址略有不同。一為南廠至牛磨後之間的城垣,因臺江浮覆的關係,海岸已退至海安路以西一帶,修建時也在海安路以西建造土城。另一為三處西門外城的城門中,小北門外的拱乾門,小西門外的奠坤門等二門,均在原址重建。惟中門則由鎮渡頭移至新港港邊,以?時建造城門一座,即為兌悅門。由其門上石匾所題的清道光16年(西元1836年),可知即此一城門及整座外城完成的年代。 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書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50條綜合評定之 文化部 臺南市 中西區 忠信里文賢路與信義街122巷交叉口 120.194367749974 23.0007511428658 永安段2091.2178號 清道光年間 16年 1836 到日治及二戰後,由於實施市區改正及都市計畫,大多數的府城門,在自然或人為的外力下逐漸破壞,大西門外的奠坤門和拱乾門早已盪然無存,惟有兌悅門仍然屹立,當年的老古石街孔道,今天仍為信義街的出入關口,是至今唯一仍在穿越使用的城門,也是滄海桑田府城向外擴展的明證。 屬於外城邊的兌悅門,又稱為子城、甕城,城門牆寬度僅在30~60公分間。在城門處下為3.18公尺,上寬為3.12公尺城門的總寬度在向西一面為2.8公尺,向東一面同樣為2.8公尺,僅在西面半圓拱為兩圈,東立面透視為三圈實為二圈半圓拱之縱列發卷,其上又有橫列發卷。同樣於圓拱,隅角為花崗石板其他為咾咕塊平舖。整體城門為白灰粉刷面完成。拱洞內部平頂以石拱支撐,石梁約24㎝×16㎝×320㎝,下支石門臼,石平頂板上舖石,其上在舖砌紅磚,垛牆高85~40公分。城牆型式和大小東、南、西、北八門不同之處在於城門部份的外表及結構體,兌悅門幾乎為外表白灰粉刷面內為紅磚造,臺度為?時,而其他八門均為石造砌石,一圈圓拱貼石片,上為垛牆及鎗口才為砌紅磚。其他部份的城牆為砌磚或石塊勾縫為石灰+黏土+砂+牡蠣殼粉末拌合而成。 無室內特徵 由於年久失修,壁面根莖攀爬。 五條港文化園區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磚造、老古石 城門基座用老古石砌造,故俗稱老古石甕城(甕城是外郭或月城的俗稱)。門高約四公尺,厚三公尺。城門洞寬三公尺,上做半圓拱形,用紅磚砌築。圓拱上方有石刻橫額一方,落款為"清道光拾陸年元月建」,題"兌悅門」三字。 兌悅門為當時府城大西門的外城。當時與小西門的外城「奠坤門」和小北門的外「拱乾門」,共同築成一道外城,抗禦海盜騷擾。目前僅遺留此門和部份城桓,偏隱在老街古巷裡,蒼榕斜陽,乃有清領時期城門之風。
35516980 臺灣府城隍廟 古蹟 國定古蹟 寺廟 城與隍是古代神話中用來守護城池的神明。周朝時規定,天子要祭祀八種神,其中第七種叫水庸,水就是隍,而庸就是城,這便是必隍是祭祀的起源。隨舊都市的發展,大部分的城,都建在水邊,城與水漸漸結為一體,而水神與庸神也合而為一,成為守護城池的城隍神。所以遠在西元239年,三國中的吳國,便有建城隍廟的記錄。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對於城隍信奉虔誠,封京師城隍為帝,開封、臨濠、東和、平滁等地為王,在府稱公,在縣稱侯洪武3年(西元1370年)雖然去除封號,但已有府、川、縣城隍的稱呼。清朝以後,不僅各都、府、川、縣的官著附近都設百城隍廟,而且地方自新上任,要先到城隍廟舉行奉告典禮,然後才能赴任。而民間則認為城隍爺是護國祐民之神,也是賞罰分明的司法神,能「司陰陽,察善惡,辨是非,定功過」。 臺灣府城隍廟,相傳建於明永曆23年(西元1669年),在當時東安坊郡署的右側。根據清乾隆43年 (西元1778年)臺灣知府蔣元樞的《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所繪,城隍廟原是一座四殿兩廂房式的廟宇建築。除第一進頭門外,依次是正殿、後殿及大士殿。大士殿的右側,設有紀念臺灣知府蔣毓英的蔣公祠。頭門目前並建有稍高的戲臺一座。平面上看,已較《重修城隍廟圖》碑上所刻的規模寬大。 今天所見的臺灣府城隍廟,坐北朝南,是歷經多次修建的紀果。廟前原有寬廣的廟埕,日治時期實施市區改正,劃為道路用地;民國71年(西元1982年),青年路拓寬為十五公尺的道路,使得前殿緊臨道路,成為臨衝的廟宇。目前的平面配置為二開間的三殿兩廂房形式。前殿與正殿間有拜亭連接,除亭的兩側狹窄的天井可以採光外,兩殿幾乎已成為一體。從中央大門入口檯頭仰望,高懸的匾額上題有碩大的「爾來了」三個字,象徵著城隍爺無上的權威,也是臺灣府城三大名匾之一。進了大門回首仰望,又見超大型的算盤高高地掛在門楣上方,用來算是非,昭天理,觀人棄惡為善的。 研究與修復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9條綜合評定之 文化部 臺南市 中西區 青年路133號 120.209075144836 22.9920146045813 清水段二小段35.35-1~35-7號 明永曆年間 23年 1669 今天所見的臺灣府城隍廟,坐北朝南,是歷經多次修建的結果。廟前原有寬廣的廟埕,日治時期實施市區改正,劃為道路用地;民國71年(西元1982年)青年路拓寬為十五公尺的道路,使得前殿緊臨道路,成為臨衝的廟宇。從中央大門入口抬頭仰望,高懸的匾額上題有碩大的「爾來了」三個字,象徵著城隍爺無上的權威,也是臺灣府城三大名匾之一。進了大門回首仰望,又見超大型的算盤高高地掛在門楣上方,用來算是非,昭天理,觀人棄惡為善的。 山門:地階高三級,階緣為花崗石板收邊,階內地坪為磨石子飾之拼花地磚,山尖處以剪粘泥塑作出「羽鶴迎春」吉祥圖案的脊墜裝飾,博風及壓簷疊澀並施彩繪裝飾,惟作工不甚精緻。 正殿:屋頂為單脊燕尾造型的硬山板互屋面,脊上座落雙龍寶塔的剪粘裝飾;在後坡天溝處泥塑豹型的洩水口 後殿:屋面採單脊馬背式的簡單造型,除正脊中段作有金錢花磚的裝飾外,垂脊等處皆僅塗粉飾。 迴廊:東西迴廊位於正殿與後殿之間,沿院牆立柱搭設而成。為方形斷面的磚柱上接圓形短木柱,柱間架三界通樑,通上置惹草飾的補間斗座,承疊二斗接雙脊桁而為捲棚的形式。 正殿:是廟宇建築群中最主要的祭祀性空間,因此,在形制上皆以恢宏莊嚴的空間氣度取勝,而避免輕佻之奢華巧飾。正殿面闊三開間,方正的格局因深度不足,導致後金住並為神龕架柱,以省略後步柱的減柱作法,而原縱橫各四柱列即減成十二柱式的規模。 後殿:後殿共八柱,分二列四排,乃缺少檐柱所致;地階與兩廊同高,階前與單墀高差一級,地坪作法與正殿同。於前簷兩側山牆各社甬門可通翼殿併用之承重隔間牆面。 拜亭:由四柱獨立組構而成,又可稱之為「四腳亭」。拜亭共由四柱及六架屋楹所組構而成。柱身採接柱的型態,下段柱身及柱珠皆飾以磨石子,斷面呈圓形,柱頭圓斗承接桁木,並有斗眼。柱間五界大通樑及三界二通樑上並置象斗座,其上層疊二斗承雙脊桁,而為捲棚的形式。 深具價值,民國74年11月被內政部列為二級古蹟。 東區古蹟、清水寺、臺南神學院、大人廟 臺灣府城隍廟管理委員會 1.「爾來了」三個字,象徵著城隍爺無上的權威,也是臺灣府城三大名匾之一。 2.平面格局為居中的殿堂三進帶雙護龍。 3.殿堂三進由前至後依序為山門、正殿與後堂,面闊三間,山門與正殿間座落一座川堂式規制的軒亭 4.東西兩護龍面闊八間 木構架 清領時期,改稱臺灣府城隍廟。城隍廟位於臺南市青年路133號,創建於明鄭時期,為全台最早興建的城隍廟,也於民國74年被內政部指定為第二級古蹟。
35516981 開基天后宮 古蹟 國定古蹟 寺廟 開基天后宮、主祀天后,亦稱天上聖母、媽祖或媽祖婆,是臺灣民間信仰最虔誠也最普遍的神明。傳說中的媽祖,原名林默,祖籍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湄州嶼。關於她的生卒,史載紛紜,比較一致的說法是,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西元960年),卒於宋太宗雍熙4年(西元987年),享年二十八歲,媽祖自幼諳水性,有生以救助海上人家而聞名。羽化,經常顯靈,為航海人指引方同,被漁民們尊為航海之神。早期臺灣的墾拓先民,自中國閩粵渡海而來,經常與驚濤駭浪為伍,生命安危繫之於天,故多奉迎媽祖神像同行,析求平安,化險為夷。安然抵達後,為感念媽祖的庇佑,又在海邊或河海港口建廟祭祀,並析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開基天后宮,俗稱小媽祖廟,是對應於西走坊寧晴王府邸改建的大媽祖廟而稱的。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位於當時鎮北坊德慶溪出口南岸的水仔尾,是本市最早興建的媽祖廟,故以開基冠稱。清乾隆30年(西元1765年),知府蔣允君捐修。蔣元樞任知府時,再加修建,規模擴大。嘉慶以後至日治時期屢有修茸,二戰結束前,遭盟機轟炸,嚴重破壞。民國37年(西元1948年),境眾大修。民國60年(西元1971年)及民國62年(西元1973年),士紳境民募款重修,廟貌煥然一新。 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書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8條綜合評定之 文化部 臺南市 北區 自強街十二號 120.202585761093 22.9996296736991 自強段1642號 明永曆年間 37年 1647 現有的開基天后宮,是一座二進縱深式建築,坐東朝西。第一進為前殿,第二進為帶拜亭的正殿,但因拜亭與前殿之間,沒有內埕分隔,混然成為一體。正殿供奉媽祖神像,在右配祀千 里眼、順風耳兩將軍神像,第三進為後殿,祀觀世音菩薩。天后宮內存有古匾數方,如清乾隆44年(西元1779年)「海天福主」、清嘉慶13年(西元1808年)「慈慧」以及清道光20年(西元1840年)「天上福星」等,其中尤以文苑晝畫家一峰亭林朝英手書,筆力勁秀,最為人稱道。此外,殿內一對石雕蟠龍柱,以三爪降龍為紋,樸拙簡練,刀法渾厚有刀,不僅是天妃時期的代表,也是石雕藝術的佳作。 開基天后宮的基本格局為狹長式的街屋形式。主體建築則依序為廟外埕、內埋、三川門、拜亭與龍虎井、正殿、後拜殿、後殿。此外,廟宇左方亦有前、後兩護龍,護龍之間為一內庭,可由後拜殿之八卦門及三川門左側通道進出,廟宇後方則是兩落的民房住屋,由後方臨接坊的沿街面進出。 三川殿:屋身為三開間七架楹式的混合式構造方式,中段明間部分為疊斗式的大木構架方式,次間兩側則是半附璧式的抬樑式構架形式,並以兩山的山牆承重。較具特色的應是兩山墀頭上的「憨番」 正殿:屋身為十三架楹承重牆式的構造方式,兩側山牆頂部各開一八卦形式高窗,兩山下方除了有大形「忠」、「義」、「節」、「孝」題字外,並有大幅雕塑兩幅,期間並有一燈樑橫置於三架楹下方,神龕責配置於後坡七架及九架楹之間,並於前方兩側各開小門以連接右側戶外及左側護龍,門板上方則分別提有「龍吟」、「虎嘯」等字樣。 拜殿:歇山式屋頂,其特色包括山牆為銳形馬脊形式,正脊則是小脊作法,採仰合瓦屋面等特點,可以說此類形式做法常見於台南市各個拜亭之中。屋身而言,為六架楹捲棚式,並採用台樑式的構造形式。 後殿:屋身為九架楹承重牆式構造方式,其中七架楹下方施作曲形壽樑一道,兩旁為具有蝙蝠紋樣的隔扇門,壽樑下置有草形雀替。 道廟 鎮北坊文化園區、三山國王廟、三老爺宮、元和宮 開基天后宮管理委員會 二進縱深式建築,坐東朝西 木構架 位於台南市北區重光里自強街12號,主祀天后﹝亦稱天上聖母、馬祖或祖婆﹞。其相對於清領時期官府所建的大天后宮,而俗稱小馬祖廟。
35516982 臺南三山國王廟 古蹟 國定古蹟 寺廟 創建於清乾隆7年,是一座保有完整潮州風格的廟宇,原是廣東潮州府揭陽縣霖田都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山之神,屬於潮州地方的鄉土神,具有強烈的地域性神格。關於三山國王信仰的起源,元人劉希孟與明人勝端明在《明貺廟記》及《三山明貺廟記》中有詳盡記載。三山國王廟的信仰得以由潮州移植臺灣,主要在於移民勢力擴張。潮州籍民入臺可溯明鄭時期,而這些潮民便與臺南三山國王廟的建立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清初渡海禁令的限制,移臺者大多單身,為了旅途平安,便先在家鄉的三山國王廟中求得爐香,做為保佑的精神支柱。出來臺灣的移民居無定所,南遷北徒,因而帶動了信仰的傳播。在臺南,三山國王廟僅有一座,主要的原因在於臺南開發甚早,潮民所能拓張的勢力範圍十分有限,當然也因而保留了潮州地區早期的完整建築風格。文獻上有關臺南山三國王廟的記載,首見於清乾隆17年(西元1752年)魯鼎梅主修、王必昌的《重修臺灣縣志》為依據。直到日昭和13年(西元1938年)日本人前島信次在《科學的臺灣》〈臺南的古廟〉一文中,對於建廟時間提出了質疑。前者以清雍正七年為建廟時間,前島者根據前殿所立清乾隆九年的匾額推測應為清乾隆七年。不過在《三山國王廟的調查研究書》中認為比較合理的說法是:「草創於清雍正7年(西元1729年),清乾隆7年(西元1742年)由臺灣支線率粵東諸商民修建」。有感同鄉人士,前仆後繼、離鄉背井、孤獨無靠,因而闢廟一角,供鄉親來往寄居。 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書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7條綜合評定之 文化部 臺南市 北區 西門路三段100號 120.20296557085 23.0013216011428 自強段1794號 清乾隆年間 7年 1729 外觀樸實無華,青灰色的板瓦與筒瓦,綠釉的瓦當與滴水以及粉白簡潔的外牆,給人莊重肅穆的感覺。 臺南三山國王廟為一座三進三祠的廟宇建築,建築物坐東南朝西北,廟前有寬闊的廣場,兩策略有圍牆外,正面向廟埕開敞。正面通寬九開間,廟分三部分:中央祠宇三開間,屋脊及屋面皆稍高,兩側各倚三開間祠宇一座,屋脊及屋面較中央低,整體看來宛若緊相依靠的三座祠宇;大木結構以抬樑式為主。強調垂直與水平的結構力感為主要特徵。閩南建築中的弧形月樑多被透雕的隨材取代;兩柁、三柁下的隨樑枋,多化為類似雀替的雕花材;材料方面為磚、土、石、木等混和構造,實磚疊砌承重牆體,表面白灰粉刷,正面入口花崗石門框,屋面用黑瓦,瓦縫並用青灰做成類似筒瓦的瓦隴,再第一進前殿正面隴身並可見塑成如芹菜莖的灰梗縱紋,即仰瓦灰梗。 保持了粵系建築的精神而無該系的浮華。大木結構經清理後在正殿向明間的主要構架可見保存完整的包巾彩繪,瓜柱則著以墨線山水人物圖案,其他空間的構件多按原形施彩;連繫柱樑結構束材則用透雕,在施加彩繪。屋脊堵以灰泥為底,泥塑為體,凸面黏貼色磁碗片,利用曲度,擬花鳥人物。瓷片的色彩以鮮豔的原色為主,包括、紅、粉紅、褐、黃、藍、綠、白等色,依題材的部位不同,用色互有差異。 道廟 鎮北坊文化園區、開基天后宮、三老爺宮、元和宮 三山國王廟管理委員會 臺南三山國王廟,坐東朝西,為三殿三進式建築。正面看來就像三座三開間的殿宇並排,中央屋頂較高,兩側較低,正面各開三門。中央正殿供奉中山、明山、獨山三神。神的面立著三位國王夫人。右殿是供奉韓昌黎的韓文公祠;在殿為供奉天后聖母的媽祖祠,均為清乾隆37年 (西元1772年)添建。清乾隆41年(西元1776年)叉加達第三進的客房,並以狹長形的後埕與左右牆門相通,成為會館的獨立出入口。位於昔時小北門鎮北防水仔尾,也叫大鎗街的三山國王廟,是一座大不雕飾相當精美的建築,前殿採用柱廊式結構,步通架於檐柱頂上,站出挑至挑檐桁下的吊筒外,步通上用雙到逐層承接衍檁。沒有光滑的束材,只有鏤雕精細的月。 兩側山牆內側壁面浮列仿不結構棟架,充分表現潮州式建築的基本風貌。 木構架 為臺灣唯一純粹廣東式的建築,為清領時期旅臺的廣東潮州官民所聚資興建,祀三山之神。在臺灣寺廟建築史、美術史上都具有珍貴的地位。
35516983 開元寺 古蹟 國定古蹟 寺廟 明永曆34年(西元1680年)三月鄭經因為海戰失利而退守臺灣,復明之志逐漸消失,隨著故老親信陳永華、楊英、柯平的相繼去世,不覺心灰意冷,終至不臨政事。開元寺原為鄭成功嗣子鄭經同年選擇邑治北方的洲仔尾,建造園亭,稱之為北園別館,清領後因乏人管理而逐漸荒廢,清康熙29年(西元1690年),總鎮王化行、臺廈道王效宗有鑑於臺灣未有佛寺,因而就北園別館故址改建為寺宇,稱之海會寺,即為開元寺之初始肇建。開元寺自肇建至今,寺名屢經更改,初始稱之為海會寺,在清康熙33年(西元1694年)高拱乾修的臺灣府志和清康熙49年(西元1710年)周元文的重修臺灣府志中均以海會寺稱之;開元寺一名最早出現在清康熙59年(西元1720年)陳文達修的臺灣縣志中,而後一直到清乾隆12年,史書中均以海會寺及開元寺稱之;清嘉慶01年(西元1796年),臺灣掛印鎮總兵哈當阿重修時,將海會寺改名為海靖寺,其後因本寺規模宏大,為臺灣之冠,因此至遲在咸豐09年重修時,孝廉陳乃嘉所作「代募官修郡北開元寺序」即以開元寺稱之,而後即均以開元寺稱之。 調查研究與修護計劃書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6條綜合評定之 文化部 臺南市 北區 北園街八十九號 120.222555890561 23.0112343246727 北區開元段(祠:582地號;雜:581地號) 清康熙年間 29年 1690 開元寺佔地遼闊,環境清幽,新舊殿宇櫛比鱗次為台灣最具歷史之古剎。目前寺廟除山門外,計分三進。前殿為彌勒殿,主祀彌勒佛,左右配祀四大天王。正殿為大雄寶殿,供奉釋迦佛。左側旁祀鄭成功夫婦神位,兩側並四十八羅漢。後殿為大士殿,主祀牽手觀音菩薩。寺內有名井一口,稱為(鄭經井)。寺後種(七弦竹)一叢,為鄭經母親董氏手植。此外,在功德堂內,還保存不少鄭經時期的古物,這些對於開元寺而言,都是具有相當深刻的意義。 開元寺佔地甚廣,由鳥瞰照片可以看見,緊鄰古蹟本體的內廂房覆蓋紅瓦和古蹟本體結為一體;在空間格局方面為前後五進,左右各兩道廂房,五進順序依次為外山門、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及大士殿,各進間以庭院相分隔,在整體空間組織嚴謹,院落間層次分明。 山門:在建築修護得最精美,尤其正立面下過功夫。橫向為五開間六立柱式,前廊有步口及出簷,前後兩柱靠近相距在1.4公尺左右約對稱之間隔,但後面無門窗而開放為室內空間。門楣上使用板狀墊木及彎枋透雕;兩側內強在前廊之上段繪彩畫為佛教的故事;中下段均為彩繪之泥塑、浮雕;正立面共有六面門神。 彌勒殿:和大雄寶殿同樣為具大跨距的空間,但因彌勒殿分隔為前廊、前廳、後廳、面闊三名間,中央放置彌勒佛座,左右又置四大金剛,兩側室又分隔為地藏王菩薩及延平郡王殿,後室均為禪房。 大雄寶殿:與彌勒殿稍寬進深的大雄寶殿,整體橫向原為五開間六立柱式,20年前修護時改為三開間前簷柱四柱而室內僅四金柱而已。 寺廟 鎮北坊文化園區 開元寺管理委員會 建築物計由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大士殿依次排列而成 木構架 開元寺四周涵括範圍內的土地使用包括了寺院、禪學院、老人會館、新禪房、幼稚園、醫院等,屬於佛教、禪學教育、收容老幼、出家人修養,居住之場所,寺內環境清幽寧靜,是附近居民休憩的良好場所,庭院花園,為數不少的古樹、七弦竹等亦具保存價值。
35516984 二鯤鯓砲臺(億載金城) 古蹟 國定古蹟 關塞 二鯤身砲臺,舊稱安平大砲臺,是對應於不遠的安平小砲臺而得;又因入口城門上方有沈葆楨題額:「億載金城」,故俗稱億載金城。清同治13年 (西元1874年)各類型不同的?臺建築便如雨後春筍,一座挨著一座的建造出來,充分說明了清政府在加強海防上的決心,就在這個同仇敵愾、方興未艾的自強運動發展期的開始,奉命來臺辦理臺灣等處海防的欽差大臣沈葆楨,也在安平的「三鯤身」一帶建造了規模龐大、固若金湯且名閒遐邇的仿西式?臺-(二鯤身?臺)。約當清同治10年(西元1871年)琉球籍漁民六十九人,因風漂流到臺灣南部瑯橋一帶(今桓春附近),其中三人溺斃,五十四人被牡丹社原住民殺害,悻免於難的十二人,經人由鳳山縣送到府城,再轉往福州經督撫從優撫恤後,遣回琉球。居心不軌的日本,妄稱琉球為它的保護國,於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發兵,以剿番為由進犯臺灣。當時清政府一面向日本提出嚴辭抗議,一面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辦理臺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續極治理臺。沈葆楨到臺灣以後,勘定安平地勢險峻,奏請建造仿西洋式砲臺一座,並延請洋匠法國人帛爾陀設計,以防守海口阻遏日軍。後來因應實際的需要,改為向海一面設阿姆斯脫郎前膛大砲五尊,其餘各面安二十磅及四十磅,」小砲各四尊。由廠兵二百七十二名配以洋槍隊駐守。砲臺建造的方式,是下用磚石砌基腳,上壘土垣,內側築三臺土城壁,周圍設馬路一圈,供橫向聯繫。砲臺下方,四周圍建言糧房、房、伙食房及彈藥庫等設施。中央留出空地,做為兵士的操演場。砲臺外圍掘有壕溝一道,以防敵人攀登土垣。正門入口是紅磚砌造的矩形城門,中央用圓拱形的隧道式城門洞連通砲臺內。門外以木橋跨越護城壕,不橋靠城門的一段,用懸吊式橋板,平時供補給通行使用,遇有狀況,只要將橋板昇起,便能遲滯敵人。可惜木橋結構,年久失修,日治時期毀壞,改為鋼筋混凝土橋,沿用至今。民國64年(西元1975年)剛好是億載金城建城一百週年,臺南市政府訂為觀光年,大肆修復億載金城,帶動各項觀光產業。民國70年(西元1981年),臺南市政府開發安平新市區,開馬路、建橋樑、填魚塭,億載金城隨著交通的便捷,再度成為觀光寵兒。民國72年(西元1983年)內政部公告指定為第一級古蹟,更加肯定億載金城的歷史地位。 二鯤身?臺(億載金城)之調查研究與修護計劃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4條綜合評定之 文化部 臺南市 安平區 光州路三號 120.159617907833 22.9880337118747 金城段41號 清同治年間 13年 1874 關塞 二鯤身砲臺的建築,是仿造西洋幾何形營壘的作法,所建造而成的方形稜堡式砲臺,角凸出,中央凹入。凸出的稜堡安放大炮,做為遠攻之用;凹入的牆面,列洋槍隊,以防止近撲;周圍砌築磚牆及四面砌設磚墩壕溝,對岸砌外磚牆長253丈有奇;周圍砌築磚墩,共用600萬塊,以外竹、木、石灰稱之。 牆內以三合土填實建造 參觀、休憩 安平港國家風景區 台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 磚造、三合土 紅磚 這俗稱「億載金城」的海口防禦?臺,曾經以捍衛疆土,發揮了十足的威力,而令日寇聞之喪膽;早年由於地處安平海口,地理形勢險要,景色優美、風景怡人,日治時期便一直成為觀光遊覽的勝地。
35516985 北極殿 古蹟 國定古蹟 寺廟 北極殿主祀玄天上帝,又稱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開天大帝、元武神,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是北極星人格化的崇拜屠宰業奉為專祀的神祇;一般婦女認為玄天上帝是保護孩童的,所以每逢農曆三月三日上帝爺誕辰的那天,都帶著小孩一起去祈求平安。另有一說,元朝末年,朱元璋在鄒陽湖打了敗戰,逃到一座上帝公廟躲藏,祈求上帝公保佑他渡過劫難,後來,逃過元兵搜索的明太祖,在統一天下後,為了報答神思,遂於原處建新廟,重塑神像,並冊封為玄天上南,御賜「北極殿」匾。目前,民間所崇拜的玄天上帝像,是披髮赤腳,手持寶劍,腳踩龜、蛇各一,象徵真君仗劍伏二妖的傳說。臺南北極殿俗稱大上帝廟,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位於當時的府治鷲嶺臺地,因地勢高亢,更顯現廟宇的壯觀魏峨。其後,歷經多次重修,其中還因桐山營兵聚居於廟內,顯得雜亂,前於清嘉慶7年 (西元1802年)在廟後闢建公館,供營兵及同鄉暫住,故也稱桐山營曹館。明治40年(西元1907年)日本人因施行市區改正,闢建道路,而將廟前拆除,到了民國53年(西元1964年),又因市政府拓寬民權路為十五公尺道路,再度被拆。目前的前殿只得做成騎樓形式,再上七級石階才是入口,為三開間,門內的拜亭是民國60年(西元1971年)重新改建的,正殿供奉玄天上帝神像的神龕華麗繁複、金碧輝煌,由四根金柱頂住層層出挑的到栱,宛如大建築中的小建築。 調查研究與修護計劃書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5條綜合評定之 文化部 臺南市 中西區 民權路二段八十九號 120.204712899725 22.9944888429422 本段二小段150號 明永曆年間 25年 1671 正殿供奉玄天上帝神像的神龕華麗繁複、金碧輝煌,由四根金柱頂住層層出挑的到栱,宛如大建築中的小建築。 北極殿建築外觀由前往後可分為:三川殿、中庭、正殿拜亭、正殿(含後檐廊)、後殿拜亭、左右廂房、龍、虎井、後殿。 三川殿:面闊三開間,為整座廟宇的門面,同時具有面向外部環境與面向中庭的兩個主要立面,左右向立面。三川殿空間格局可分三個部分:1.三川殿騎樓部分;2.階梯與三川殿排樓部分;3.三川殿後檐步廊部分。 中庭:「庭」和「天井」同屬廟宇建築中之外部空間,需寬深適中,層次分明,方得風水形家「藏風納氣」的要點。 正殿:面闊三開間,計寬二丈七尺七寸,整個正殿在形制上屬於大型廟宇建築。 後殿拜亭:為四柱造、獨立形制的的後殿拜亭。 後殿:面闊三開間,整棟屋架採對稱中軸配置,四點金柱、前檐柱與左、右兩側的承重山牆、後方的後檐牆共同組構而成後殿主要結構。 三川殿:屋頂下的前檐騎樓部分是東北向立面陰影最深的部分,前檐龐大屋面的陰影效果分布於逐級上升的山門牌樓面上,在明亮高聳的屋頂坡面對比下更顯得山門凹入,強烈的製造出廟宇「入口」的意象。 正殿拜亭:堂中唯一使用方形點金柱的空間,位於中庭之後、正殿之前,雖緊鄰正殿卻獨立於正殿屋坡之外。其具四根點金柱、四根半圓附壁柱和兩坡落水的「暗厝」屋面。 正殿:殿內尚保存著一方本市最古老的匾額,為明寧晴王朱術桂於明永曆23年 (西元1669年)敬獻的「威靈赫奕」,還有清康熙52年(西元1713年)臺廈道陳濱的「辰居星拱」匾。另外,雕刻拙樸的石柱礎和嵌在牆壁上的數塊碑記,都是具有參考價值的珍貴文物。 後殿:大通上雖然有架置燈粱,但並無對祭祀空間進行更為明確的實質形式劃分。 道廟 孔廟文化園區、原臺南測候所、臺南公會堂、吳園 北極殿管理委員會 木構架 木構架 為國定第二級古蹟。北極殿主祀玄天上帝,又稱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開天大帝、元武神,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是北極星人格化的崇拜屠宰業奉為專祀的神祇;一般婦女認為玄天上帝是保護孩童的,所以每逢農曆三月三日上帝爺誕辰的那天,都帶著小孩一起去祈求平安。另有一說,元朝末年,朱元璋在鄒陽湖打了敗戰,逃到一座上帝公廟躲藏,祈求上帝公保佑他渡過劫難,後來,逃過元兵搜索的明太祖,在統一天下後,為了報答神思,遂於原處建新廟,重塑神像,並冊封為玄天上南,御賜「北極殿」匾。
35516986 赤崁樓 古蹟 國定古蹟 衙署 位於臺南市赤崁街與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嵌樓,原為荷蘭人所建。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也把這座城樓叫做紅毛樓,亦稱番仔樓。西元1598年西班牙人佔領臺灣未成,西元1622年荷人佔領澎湖,明天啟02年(西元1622年)荷人佔領澎湖,受明政府派兵驅離後,西元1624年移居佔領大員,展開了規畫周詳之殖民地統治,首先建造熱蘭遮城以鞏固統治權,西元1652年發生郭懷一抗暴事件,於西元1653年荷蘭人在此築城石命名為普羅民遮城,而當地人士因其係建在赤崁地方,乃稱之為赤崁城。鄭成功自北伐南京失利後,欲取臺灣為反清復明之新基地,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以兵力守備較弱之赤崁樓為征伐第一目標,歷經八個月之久,荷人出降於同年陰曆12月13日撤離臺灣,結束了荷人對臺灣三十八年來的統治與壓榨。清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施琅領軍擊敗鄭軍,結束了鄭氏治臺時期,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赤崁樓仍沿明鄭之用以儲藏軍械火藥之倉庫。清康熙60年(西元1721年)以朱一貴為首之明鄭遺民大張反清復明知旗幟,首當將赤崁樓正門鑄有荷文四字鐵鑄門額拆掉,以此鐵才鑄造兵器;於是赤崁樓門戶開始起變化,自始首開赤崁樓遭破壞先例,從此破壞不斷。直到清乾隆15年(西元1750年)知縣盧鼎梅將縣署移建於赤嵌樓右側,加以修護管理,定時開放供人參觀,而有府城八景之一「赤嵌夕照」的美名。同治初年,供奉觀音佛祖的信徒們,在城樓上建造大士殿。清法戰爭時期,劉銘傳命臺灣知縣沈受謙拆毀荷蘭時期的城樓,人士殿因而受到波及。清光緒12年(西元1886年)沈知縣為了振興文教,在赤嵌樓北側建蓬壺書院,同時,將赤嵌樓樓基填平,在高臺上建造文昌閣、五子祠及海神廟。 赤崁樓調查研究與修復計劃書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3條綜合評定之 文化部 臺南市 中西區 赤崁里民族路2段212號(包括蓬壺書院) 120.202478426198 22.9975160953868 台段58.59號 明永曆年間 07年 1653 民國49年福康安定林爽文的九座晶匾碑,移至海神廟臺基邊排列展示。民國54年赤嵌樓做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移除了不少朽木,卸換上許多鋼筋水泥的柱樑。 現今赤崁樓外觀特徵為現今尚存海神廟、文昌閣兩建築及荷式之遺跡,外圍的一組三開間格局乃由正背之四支檐柱連線通過中央四支金柱構成,此一組面寬三開間之格局;金柱與檐柱間尚有一磚牆及附璧柱。 文昌閣:延伸其上層檐柱至底層地板,然後比較此一假想柱與下層檐柱所形成之空間型態,而其形成之空間型態可分為三種:1.正面之檐廊空間;2.背面之樓梯空間加檐廊空間;3.兩側之局部次間加檐廊空間。此三種介於上檐柱與下檐柱之間的空間類型變化,表達了傳統建築結構系統在空間塑造上變化的彈性。 參觀、休憩 祀典武廟、開基武廟、大天后宮、赤崁文化園區 台南市政府文化觀處 閩式 混凝土 赤嵌是古臺南府城發展起源地,三百餘年前當地憑藉著海權時代之時機、明帝國與荷蘭人之政治角力與臺江內海之天然港灣條件,促成荷蘭人佔領臺灣、開始西式都市規劃之普羅民遮市街建設,爾後繁華榮景達數百年之府城,赤崁樓最初稱為「普羅民遮城」,即是以普羅民遮市街為中心、向外擴展所發展而成的。
35516987 臺南孔子廟 古蹟 國定古蹟 寺廟 明永歷19年(西元1665年)勇衛陳永華創建的先師聖廟是屋三進及兩廡,旁設置明倫堂。清康熙22年(西元1683年),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分巡臺廈兵備道周昌及知府蔣毓英,鑑於明鄭草創的聖廟形制簡陋,因此各捐銀百兩,加以修建,並改稱「先師廟」,懸清康熙御書「萬世師表」聖匾於正殿中,於是廟貌煥然,大別於前。清康熙51年(西元1712年),分巡臺廈兵備道陳璸又大規模修建,內容除了大成殿、啟聖祠外,在櫺星門左右,改置文昌祠、土地祠;外設禮門、義路、大成坊及牆垣。明倫堂前兩廊分到六藝齋;明倫堂後建教官薢舍及齋廚,東邊則建朱子祠,孔子廟總算規模初員。清乾隆14年(1749年),巡臺御史楊開鼎第二次大修孔廟,也成全臺衿士之踴躍急公合力捐修,可想見臺灣府學已獲得普遍的重視。清乾隆42年(西元1777年)臺灣知府蔣元樞「將大成殿東西兩廡及五王殿(即崇聖祠)虔加修整」,清光緒13年(西元1887年),臺灣議准建省,臺灣府更名臺南府,兩年後臺灣府學也改稱臺南府學。日本領臺後,孔子廟充當日軍屯駐所及公學校等,以致遭受嚴重破壞。大正6年(西元1917年),日人採解體修護方式就大成殿、明倫堂、東西康、崇聖祠、東西大成坊、禮門、義路、文昌閣、泮池以及浮宮坊加以重建。至於文昌祠、朱文公祠、明倫堂兩側廂房、萬仞宮牆及欞星門則不再復建,然而於民國68年時(西元1979年)文昌閣重建,並於民國74年(西元1985年)時,展開近期內最後一次大修,並於民國78年(西元1989年)時完成驗收。 臺南市孔子廟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書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38條綜合評定之 文化部 臺南市 中西區 永慶里南門路2號 120.204102645892 22.9902053720727 幸段二小段48號 明永曆年間 19年 1665年 為三進兩廂支三合院建築,依「左學右廟」、「前殿後閣」之傳統規制興建而成,正門為東大成坊,更為國內唯一立有泮宮坊的文廟,但坊與廟之間已被南門路劃開與之相望。 建築物以祭祀孔子的先師聖廟為主體,旁設明倫堂,以設學延師,舉賢取士;不僅成為臺灣創建最早的孔子廟,同時也開啟了臺灣儒學的先聲,敢又稱「全臺首學」。 大成殿內屋頂為重檐歇山之形式;正殿粱上懸有自清康熙以降歷任皇帝與國家元首所贈之匾額。 祠廟 孔廟文化園區、國立臺灣文學館、府中街、武德殿、原臺南神社事務所、山林事務所、臺南測候所、臺南府城大南門 台南市文廟管理委員會 第一進為柱廊式的大成門,又稱戢門,門的兩側分立名宦祠及鄉賢祠。第二進是獨立式殿堂帶露臺的大成殿,也是整座建築的主體,殿內主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牌位,採用莊嚴肅穆的歇山重檐式屋頂。第三進為崇聖祠,左右與兩廂連接。兩廂由東西康和禮器庫、樂器庫組構而成。文廟左側與名宦祠相連的是入德之門,後便是帶單開間抱廈的明倫堂;堂的左後方,屹立善三層樓閣式的奎閣,一層平面為方形,二、三層則轉換為八角形,造型頗為特殊。 木構架 臺南孔廟於明鄭時期鄭經採用諮議參軍陳永華的提議所建,於明永曆19年 (西元1665年)動工,創設的地點在當時的承天府鬼仔埔,翌年完工的聖廟。清乾隆年間,擴建使得孔廟規模達全盛時期,「左學右廟」、「前殿後閣」的規模直至完美。文廟為臺南市保存最為完整之傳統建築群,這種禮制格局時可作為體驗清領時期傳統建築空間之最佳選擇。
總共 131 筆,顯示第 101 到第 131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