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12秒, 共找到 508 筆資料,顯示第 1 到 1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Name Review Expertise Awards
張日妹   張日妹女士為連月歌劇團成員之一,團主為林素月,因其演藝世家的家庭背景,從小在高雄縣時便跟著雲林麥寮拱華園團主的大哥以及多半演反派小生的二哥在旁學習歌仔戲的技巧、唱腔、身段,專攻小生一角,亦對花旦角色頗有研究,但還是以前者為本行,學成之後,在大哥的拱華園中至全臺灣各處的戲院中登臺演出內臺戲。民國五十五年,林女士遷移住所至桃園中壢,並待過當地的幾個戲班,繼續磨練演技、登臺演出,此時便漸漸有了獨立整班的想法;民國七十二年,客家籍的丈夫對於林女士的想法相當鼓勵,保持正向的態度,故在此推動之下成立了連月歌劇團,當時草建時期的營運不甚理想,接戲的數量只能與開銷持平,且沒有固定於團內演出的重點演員,多半於演出大型戲碼時向各界商借演員而得以正常出演,後期則轉為較趨穩定,團內成員與演員群也較固定,文場主要為陳火亮、邱日助兩人擔當,武場則由莊福龍、詹榮溪二人扮演,多數演員都為客家籍,故劇團改以走客家戲劇的演出形式為主,而與林女士幼時所學的歌仔戲班技巧略有不同。   林素月女士本人不諳客語,演出時多以歌仔戲調的演唱形式表演,並以閩南語的說白於戲劇中穿插輔助,可算是比較特殊的戲劇表演型態,融合閩、客兩種特色,在北部各客家庄演出戲碼,多在中壢地區,亦有在花蓮、高雄、金門等地,偶而也會表演康樂隊或牽亡,形式多樣。劇團演出的戲碼分日戲與夜戲,前者多演北管、四平、京劇等正戲,後者常以採茶調、歌仔調、流行歌或四平等形式演出。   現今由於環境變遷,演員又多已超過五十大關,紛紛轉往其他行業另闢成就,如張日妹女士等演員的資料至今多難以尋覓,加上連月劇團營運相對困難,不得不賣與在宜蘭頭城由劉阿對所領導的新永安劇團,與之合併共演,許多良好的演員也在現實的壓力下與戲劇界漸行漸遠。 客家戲劇
大丁旦   內臺戲班早期在露天戲院演出三腳採茶、相褒小戲等,後來愛看的人多了,逐漸發展出《梁山伯與祝英臺》、《陳三五娘》等演規模較大的戲碼出現。內臺開始興盛的時代裡,戲班數量增多,人數和演出質量都有提升。它們彼此競爭,戲碼越演越多,越演越長,漸漸發展成每個戲班都演連齣的大戲。日治時期的內臺戲大約四、五天為一個檔期。「皇民化」和禁鼓樂時期,戲班和戲院都受到壓抑,有的改行,有的倒閉。而等到1945年臺灣光復後,這些戲班、戲院又再紛紛開業。內臺戲的演出繼續數年前的活躍,甚而於1956年左右達到頂峰。   內臺戲最火紅的時期,戲院的戲約以檔計,一檔十天,通常這檔戲一演完就要趕到下一個戲院準備下一檔的演出,戲班常常披星戴月地趕檔,沒睡醒就化妝,濃墨重彩地準備下一場戲。演員長年跟著戲班在各地戲院巡迴演出,有時候演到整年都沒機會回家。那時候內臺戲都在南苗國際戲院這樣的戲院上演,有導演策劃劇情和演出,向演員說戲。每齣戲的演員都很多,有時達幾十人。這樣下午演一場三小時,晚上演一場四小時,連續演十天,正好一檔戲。因為當時沒有電影電視可看,戲院很風行,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很愛看大戲。戲約多,戲迷也多,也捧紅了很多名角。當時的著名藝人有「阿玉旦」、梁阿才、曾新財、「阿生丑」、「阿運丑」、「修金仔」、「阿荷姆」、「阿對妹」、「阿浪旦」、「巫安丑」、「巫運丑」、「彭登美」、「大丁旦」、「細丁旦」、「阿完妹」、「阿緞旦」、「阿楚旦」、「牛車順」、「阿梅丑」、「阿文丑」等。   大丁旦出生於約1910年,據說聲音極好聽,又很亮。她曾跟著「小美園」至廈門巡迴演出,專演採茶戲苦旦。大丁旦是日治時期內臺戲出身的,身段很好,常演主角,只有在和阿玉旦同臺時才會演配角。   光復後內臺戲迅速發展的十多年間,內臺戲班漸漸從兼演採茶、平劇、等各種戲種而轉向主要演出客家採茶大戲,有實力的戲班也常在內臺戲之前加演四十分鐘左右的外省武戲,開場演起來鑼鼓喧天非常熱鬧。同時野臺戲和扮仙戲則轉而成為亂彈和四平戲的天下。當時的採茶戲班有「新樂社」、「勝美園」、「玉美園」、「中明園」、「金龍」、「新興社」、「泰鵬」、「小月娥」、「新永光」、「金興社」、「義春園」、「金聲」、「華美園」、「永樂園」、「小美園」、「勝義」、「牛車順」、「新勝園」、「竹勝園」、「連進興」、「勝春園」、「明興社」、「嘉興社」、「紫星」、「南光」、「馮高山」、「義華」等。   大丁旦很年輕就過世了,確切時年不詳 採茶戲苦旦,聲音好聽且非常明亮。
阿荷嬤   知名藝人阿荷姆是和阿玉旦同期演戲的好友,約1906年生,但是三十歲前後就去世了。   阿荷姆出身娼家,母親是妓女,常常和繼父一起脅迫阿荷姆跟客人出場。阿荷姆前後生過兩個女兒,都生父不詳。   內臺戲班早期在露天戲院演出三腳採茶、相褒小戲等,後來愛看的人多了,逐漸發展出《梁山伯與祝英臺》、《陳三五娘》等演規模較大的戲碼出現。內臺開始興盛的時代裡,戲班數量增多,人數和演出質量都有提升。它們彼此競爭,戲碼越演越多,越演越長,漸漸發展成每個戲班都演連齣的大戲。日治時期的內臺戲大約四、五天為一個檔期。每年都在四處戲院巡迴演出,受歡迎的地方常常一年巡演三、四次。戲班的演員長年朝夕相處,年齡相近的很容易日久生情,很多男女演員因此而結為夫妻。但是阿荷姆的家庭背景卻使她沒有這樣順遂的命運。      阿荷姆外形美麗,擅用眼神傳情,唱採茶戲演起花旦來很有男人緣,她勾人的眼神在當時的戲劇界很有名。母親和繼父要她和一個有錢的男人出場,後來那人成為她的情人。但之後母親和繼父又命令她嫁給另一個更有錢的男人。阿荷妹的情人聞聽後無法釋懷,將她騙出一起遊玩,途中用毒藥放在飲料中將其毒死。命案發生後引起社會大嘩,當時同戲班有個深愛她的文場拉弦樂師阿章,曾因為窮而被阿荷妹的繼父禁止和她來往。阿荷妹被殺後,這個阿章深恨害她一生的人,於是用長刀刺死阿荷妹的繼父。阿章獲罪後被日本政府抓去關了很多年。      這個故事被阿玉旦改編成一齣採茶戲,後來東渡日本由哥倫比亞唱片公司錄製出版。戲中的阿荷姆由阿玉旦演出,林貴妹則飾演阿荷姆的媽媽。 前場演員,改良採茶戲飾演旦角
彭繡靜   彭繡靜幼時家貧,父親黃明亮為了家計,便舉家由大溪搬遷至苗栗大湖定居,然而父親的工作收入不多,要養活家中眾多子女實在不易,為了減輕自家的經濟負擔,彭繡靜15歲時便成為楊金水的養女,由於養父母都是「樂天社」的演員,這樣的際遇,也就讓彭繡靜和北管戲結下了不解之緣。      開始時,彭繡靜只是跟隨養父母在戲臺的後場幫忙做一些雜事,並沒有真的學做戲,因為彭繡靜是個女孩,人手不足時,戲班也就三不五時會讓彭繡靜上臺演些ㄚ環的角色,也許是因為荳蔻年華加上音色高昂,漸漸的,戲班開始有人覺得彭繡靜可以來演小旦,彭繡靜心想既然不能拒絕,那就順著大家意思,於是養父遂拜託「樂天社」的教曲先生呂木川教導彭繡靜如何扮演小旦,就這樣,在16歲那年,彭繡靜開啟了她的戲曲人生。   彭繡靜小時候喜歡看野臺戲,自然也會跟著戲曲哼上幾句,所以剛開始學戲時,彭繡靜便很快進入狀況,大家也都認為彭繡靜是有潛力,認為她天生就是吃這行飯的,其實彭繡靜對於自己學戲曲和上臺演戲這件事並沒有抱持著非常篤定的心情,起初,彭繡靜對於北管戲並沒有多大的興趣,有時會疑惑自己真否適合往亂彈戲發展,倒是旁人常說她演的小旦,稱讚她的眼神挺會勾人的,經由啟蒙老師呂木川的調教,加上自己虛心向前輩學習身段腳步,彭繡靜第一次公開演出是應國防部之邀前往勞軍,在《桃花女鬥周公》飾演桃花女一角,臺下觀眾掌聲如雷,由於有了這次成功的演出經驗,彭繡靜也愈來越有信心,也才越來越喜歡亂彈戲,從此奠定了日後的戲曲生涯。彭繡靜的演出讓臺下的觀眾看得如癡如醉,當彭繡靜聽到臺下觀眾也真切的報以熱烈的掌聲,她才更有信心的繼續往戲曲的路走下去。後因「樂天社」的演出機會越來越少,彭繡靜在十八歲那年,跟著養父母到了臺北「新全興」劇團,劇團有許多當時有名的演員,在這些前輩面前,彭繡靜更是虛心學習,謹守本分,十九歲的彭繡靜在臺北「新全興」已稍有名氣,當時有人上門說媒,但養父拒絕,旋即離開臺北。   養父母帶著彭繡靜回到新竹並加入「慶桂春」,跟著劇團到處演出,非常受到歡迎,隔年,彭繡靜回到苗栗大湖,便在祖父的媒妁下,和木匠師傅劉昭輝結婚,從此便專心扶養家計和相夫教子,直到二十六歲那年,彭繡靜為幫忙改善生活而復出戲班,正式加入「新美園」,向團長王金鳳學習正旦,一年之後,彭繡靜和潘玉嬌搭檔演出《鬧西河》,彭飾演番邦公主蕭翠英,一炮而紅。1989年新美園應文建會及兩廳院之邀,由團長王金鳳與彭繡靜等其他演員在國家劇院演出《黃金臺》,之後彭繡靜漸漸轉以教導戲曲為職志,為文化傳承默默奉獻。   由於時代變遷,電視普及,演出機會漸少,目前「新美園」已沒有演出,彭繡靜意識到傳統北管戲曲的漸漸式微,近年來,彭繡靜專心教導後輩戲曲,現在過著退而不休的生活,四處為傳承北管戲曲而努力,尤其在新竹城隍廟推動的傳習計畫成果最為顯著,就是希望將自己在北管戲曲積累的經驗和專業技巧傳承給下一帶的年青學子,現年70多歲的彭繡靜,以實際行動親自指導學生,期盼能為北管戲曲延續更長的生命。   二00八年,彭繡靜被列為新竹市百大藝術家之名,二00九年,新竹市北管戲曲更在彭繡靜女士十多年的用心付出與耐心指導下,登錄為新竹市無形文化資產,而竹塹北管藝術團也獲登錄為文化保存團體,彭繡靜女士實居功匪偉。   彭繡靜認為北管傳承的腳步要加快,否則北管戲將會隨著老一輩的亂彈師凋零而走入歷史,所屬的新美園劇團就是面臨如此困境而停止演出,彭繡靜對待學生就如同待自己的孩子一般無悔,就是害怕沒有人願意學,所以她心想,只要有人想學戲,她都願意教,因此都會固定前往新竹都城隍廟指導竹塹北管藝術團演員排演,並在大湖社區開班教授戲曲研習課程。   彭繡靜以傳承北管戲曲為己命,在她有生之年,要將傳統北管戲曲教給更多的人,她說要一直教到走不動為止,彭繡靜悲慨昔日的亂彈藝師與夥伴友人的漸日凋零,也感嘆己身心有餘而力不足,更是為北管戲曲即將面臨失傳而掛心。 專長: 北管戲曲前場演員,小旦、正旦、花旦 代表作:《王英下山》《鬧西河》《吳漢殺妻》《雙桂園》《紫臺山》《打春桃》《光武中興》《金水橋》 《白虎堂》《霸王卸甲》《延齡關》《桃花女鬥周公》《打金枝》《送妹》 專書著作:「彭繡靜」《臺灣的聲音》臺灣有聲資料庫 1999年《吳漢殺妻》劇中飾演正旦「王月英」一角,榮獲全省地方戲曲比賽最佳旦角獎。 2008年 列為新竹市百大藝術家之名
林國富   林國富出生三重,從小跟爺爺去三重的子弟曲館---南義社。七、八歲的時候就從下手開始玩,如:鈔、鑼、響盞等等。館先生是中部著名的北管藝師林清山先生,是當時候北部的四大仙之一(四大仙:林朝成、呂木村、林清山、陳思田),他和著名北管藝師邱火榮的父親林朝成先生(亂彈戲班的後場樂師),同屬豐原集成軒的同派師兄弟,中部軒派。(中部藝師遷來北部,在北部人稱四大仙)   林國富十四歲開始和叔公阿木師學打鼓和牌子樂曲,也開始學習一些扮仙戲曲排場如:三仙、醉八仙、封王..等,十六歲開始學北管嗩吶,同時在學校國樂科,學習國樂嗩吶。求學階段中,經常參與館閣活動和北管排場廟會等活動,例如:農曆正月初一(新年開正)、六月十一(老爺生)等。在那時候已經學會了許多三條宮和聯套牌子,如:起軍五牌(一江風、二凡、番竹馬、大瓶爵、玉芙蓉)十牌、倒旗、大監州、鬥鵪鶉、大報、玉麒麟(金沙灘)等等。扮仙戲曲如:三仙、醉八仙、新三仙會等。   考大學時則以主修鼓吹,,考取國立藝術學院傳統音樂系,從此進入學院派體制的北管教育。進入傳音系後,開始學牌子、戲曲、幼曲、絃譜。傳統音樂系請到的老師傅眾多,成為我多方學習的重心,大學四年師承:葉美景、王宋來、王洋一、邱火榮、張天培..等。大學時日累積不少曲目。戲曲:韓信問卜、斬瓜、奪棍、困河東、晉陽宮、三進宮、新王英下山..等;幼曲:昭君和番、烏盆、六月飛霜..等等;絃譜:上下四套、過場譜…等等。   大學時因與臺灣戲曲學院鄭榮興校長相識並被推薦參加苗栗著名的「陳家八音團」和「榮興客家採茶劇團」藝生培訓擔任樂師一職,也隨團參加許多舞臺和野臺型式的演出,以增加很多實務經驗,演奏的鍛鍊,還有北管音樂與客家戲曲相輔相成的訓練;大學時也受學者范揚坤教授的推薦,在2002年與國立藝術學院傳統音樂系學生成立北管樂團 -「北義軒」並錄製北管教學影音-「臺北市式微傳統藝術調查紀錄--北管」北管二三事, 同年也錄製彰化縣政府文化局出版的南北管的音樂世界「阿吉奇遇記」擔任卡通動畫人物「大嘴」配音。北義軒也在網路上架構一個網站,北義軒-傳統藝術文藝學苑 之『北管二三事』北管部落格,做為北管戲曲、音樂、學術交流的管道也結識不少各地對傳統藝術參與奉獻和有興趣的朋友。   大學時也曾受許多老師推薦任教許多學校、社團擔任音樂老師教授北管戲曲。就學時很榮幸能與王洋一老師結識,直到老師辭世這段歲月,經常到訪老師家中學習,學習了許多戲曲,如:掛金牌、架座、天官賜福會、蟠桃會、舊王英下山、打五關(鬧臺鑼鼓)等。畢業後透過王老師的推薦,到基隆雷成壇,向李戊己道長學習道教音樂,並擔任樂師一職。參加各類道教科儀式法會,基隆老大公廟、關鬼門、中元普渡、大小建醮法會等。增加很多實務經驗,演奏的鍛鍊,還有北管音樂與道教音樂相輔相成的練習,近年來林國富也曾多次參與北中南各地的北管排場與廟會;也結識不少來自各地不同館閣、派別的北管藝師與演奏家,並和他們參與演奏。國富就像金庸筆下的令狐沖,總是不斷的在一些特殊的際遇中結識了各路的英雄好漢也激盪出他更多元更深層的北管功夫。林國富期望北管技藝的傳承能在所有同好無私相受,以及政府的關注下,為這逐漸式微的文化共同奮鬥,延續這百千年的薪火相傳。 北管之各種樂器
劉蘭姝   劉蘭姝,1935年生,苗栗公館人,曾任職於省立苗栗高中的音樂老師長達12年,在多次的音樂比賽擔任評審的經驗中,有感於當時國內指揮人才太少,所以結婚後便到日本武藏的音樂學院繼續學習理論作曲,專攻指揮。劉蘭姝也曾擔任過臺北市客委會和世界客屬委員會的委員,但劉老師很快便發現自己的熱情在於教育不在政治,她便回歸到教育領域,她發現對於教育的熱情是發自骨子裡的血液,在那個年代,胎教還是個陌生概念時劉老師便已發現胎教的重要性,更身體力行的實踐著,老師治學治事嚴謹,教育卻強調順從小孩的天性並輔助其在自己的潛質能獲得最大的舒展,在那個盛行填鴨式教學的時代,劉老師的觀念卻屬異類且前衛。   38歲那年,在北一女中任教的先生便過世,當時她有兩個稚女和高齡母親,先生撫卹金被親戚騙盡,房舍被學校追討的惡劣環境中,她沒有時間悲傷,毅然辭去教職改做房地產只為多賺些錢,以便將沒有男人的家庭經營的比別人更好。無論物質或精神上,她都要將先生的精神在小孩的身上繼續延續與發揚,她是家人堅強的羽翼。事實上證明劉老師是非常成功的,她的兩個女兒都在他的教學方法下成為最專業的人士,謝鴻鳴與謝鴻鈞分別是國內知名的音樂家和畫家。   劉老師後來接觸到一種國內罕見的教學法,發現其精神與她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便深深為此著迷從此便一頭的投入這種教學法的推廣。「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 提出以「觀察、體驗、思考」為步驟的學習過程, 主張兒童的發展應是身心與道德並重,頭、手、心須同時被訓練。所以,達氏本著「以身體經驗形成音樂意識」一實驗基礎,對人類天賦的自然樂器-歌喉(聲音)與身體給予音樂基礎訓練,訓練學生的歌喉或身體成為一個充滿表達力的樂器,並讓知性(理論)與身體實際結合體驗後,做為日後更進一步的創作(即興)能力的準備,以及提昇將來在音樂、舞蹈與戲劇的表演能力。包括『音感訓練』、『聽力-節奏-動作』和『鋼琴即興』等三種課程。本教學法與其他音樂教學法不同之處,除了在於它用生動、立體的方法(非僅紙上作業)來作基本音樂要素的訓練,使得學生們具有完整的音樂理念及身體經驗,此透過身體經驗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幫助了解自己,且經由建立信心而達到開創自我的境地外;更在平常的課程中,涵蓋了多元化的肌肉覺、視覺、感覺等,知覺與識覺的整體統合,訓練學生如何使用高度的專注力、判斷力、記憶力及瞬間反應、肢體統合能力。由於不論任何樂器的演奏,都需透過肢體將心裡所想的呈現出來,因此肢體與意識想法的統合更是重要。所以學習達克羅士的學生們不僅在音樂上具有清晰的思考能力和鮮活的想像力,可無限拓展其創造力,更能培養自信、主動、機智、堅強與合群的領袖氣質之人格。   在劉老師及其女兒所教育出來的小孩,很多在小學時期不僅以能自如的彈奏樂器 更有許多人皆已是小小音樂創作者了。   劉蘭姝說,音樂是她的專業,培育卻是她的生命, 達克羅士讓她在她的專業裡生命得已精彩,她將繼續為培養下一代的音樂人而繼續精彩下去!
吳盛智   在吳盛智之前,臺灣可謂不存在客家流行音樂創作,客家歌曲的內容主要為山歌、小調,或者一些翻唱為客語的日本流行歌曲。1981年吳盛智創作並演唱的客家流行歌曲專輯<無緣>,成為臺灣客家流行歌曲創作的發端。<無緣>一曲更是廣為傳唱翻唱,並被雲門舞集選用成為「我的鄉愁我的歌」舞碼中的配樂歌曲。吳盛智的開創精神引領了一代客家流行音樂創作的浪潮。   在「陽光合唱團」彈唱的時期,吳盛智已是全臺灣職業樂團中公認的吉他第一好手。彈奏演唱作詞作曲俱佳的吳盛智,並非音樂專科畢業,完全靠自學成才,聽來實在不可思議。   吳盛智1944年11月12日生於苗栗縣大湖鄉大寮村,從小就和父親一起上山伐木維生。就喜愛音樂的他,從小就跟著唱片學習彈奏吉他,任何有空閑的時候都不停練習,以致小學畢業時他就已經彈得一手好吉他了。服兵役時加入了義工隊,並以一手彈奏最快速的吉他加入臺北縣蘆洲的「九三康樂隊」,開始了彈唱生涯。退伍後在臺南組織「陽光合唱團」,專門彈唱西洋歌曲,演唱足跡遍及當時北中臺各大提供美軍消費的夜店。吳盛智嫻熟的吉他演奏技巧,獨特嘹喨的唱腔,使「陽光」紅極一時,不僅常常被邀請上電視節目,還受邀赴星馬等國家演出。但是舞臺上的風光和榮耀並不能滿足吳盛智,開始嘗試作曲之後,作為客家人和音樂人,他內心盤桓著更為實在的音樂目標:創作客家自己的流行音樂作品。   越戰結束、美軍離臺後,「陽光合唱團」解散,吳盛智進入臺視「臺視大樂隊」擔任吉他手。在此之前,他已經和好友涂敏恆一起合作寫了第一首客語歌曲<捱係客家人>,並且決心創作一張純創作的客語歌曲唱片。可惜在他剛剛簽約為臺視歌星不久,不幸於1983年遇車禍身亡,時年僅39歲。   在吳盛智活躍於樂團的短短十多年間即已推出多張專輯,早期有1967年兩張西洋歌曲唱片、1979年一張自己創作的國語歌曲唱片等。其最重要的作品是後期於1981年創作並演唱李金守製作的專輯<無緣>。這個專輯收錄了吳盛智創作的《無緣》、《濃膠膠》、《永往直前跑》等三首客家新曲和多首他改編自傳統客家歌謠的歌曲,如《摘茶歌》、《問卜》、《跳月古人調》、《美濃調》等。1983年吳盛智打算和涂敏恆合作再推兩張新客語專輯,卻因車禍中斷。部份已完成的作品後來收錄於<大憨牯汽車>專輯。   吳盛智的國語作品也風光一時,他曾為當紅歌星恬妞、費玉清等國語歌作曲。在政治高壓尚未解除的情況下,他大膽推出客語作品,並在專業上努力嘗試和突破,實為一代優秀客家音樂人的典範。 西洋、國語流行歌曲彈唱;國語、客家流行作詞作曲暨演唱
陳建台   具有深厚中西純音樂造詣、多才多藝的客家音樂家陳建台,精通小提琴和多種民族樂器的演奏,且專精於指揮、作曲等領域。由他作曲的作品揉合了跨文化和樂種的精神內在暨表現手法,呈現出多元、豐富和格局宏大、結構細緻的特色,在在體現著陳先生博大精深的純音樂功底。 青少年時期   陳建台先生1948年11月28日生於高雄縣鳳山鎮。移居新竹就讀於新竹師範附小期間開始學習演奏小提琴、揚琴、古箏和古琴。之後,小提琴成為陳先生最喜愛和擅長的樂器,整個青少年時期不曾間斷地跟隨名師學習,如留日名師陳添桂和鄧昌國教授。 大學期間   1968年考入中國文化學院音樂系後,陳先生更是主修小提琴,師從德籍教授Prof. Wolframkonig。大學期間,陳建台的小提琴演奏已享譽樂界,他擔任了文化大學管弦樂團首席小提琴、「現代室內樂團」首席小提琴暨團長。 留美深造   1972年以第一名的成績大學畢業後,陳先生又於1975年秋進入美國愛阿華州肯特州立大學音樂研究所師從馬思宏攻讀小提琴,另隨Prf. Halim El-Dab和Dr. Watson學習作曲。1978年進入馬利蘭大學攻讀博士,並於1984年取得音樂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工作經歷   1984年,陳先生始在美國華盛頓甘迺迪中心擔任中美協會交響樂團指揮至1993年,1986年獲緬因州皮爾蒙德高級指揮研究證書,當年開始隨樂理大師Dr. Asher Zlotnik 和 Joseph Castaldo學習樂理和作曲。1991年陳建台先生加入美國MMB音樂出版公司Norruth Music Inc.,成為此公司旗下唯一的亞裔作曲家。1990年代,陳建台先生工作的重心漸漸轉回亞洲華人區域。他應聘出任香港浸會大學客席教授,也曾受聘臺灣清華大學擔任人文社會學院客席教授暨清華劇場主任。   目前陳先生僑居美國,擔任Sanglot Sounds音樂公司總監,並專心作曲。他的作品常在世界各地知名音樂廳演出。 作品的呈現   音樂作品往往比其他藝術形式的作品更能體現作者的內在精神。陳建台先生的作品於西洋純音樂的形制下流露著東方的精神內涵,他的寫作跨古典、現代和流行音樂領域,寫作態度皆嚴謹細緻,每一部作品,不論大型作品還是流行音樂單曲,都以最精緻優美的面貌呈現。大型音樂作品包括<食烹>、<武陵人>、<五弦禪>、<茉莉香片>、<西遊記>、<淡水>、<客家小提琴協奏曲>等。<西遊記>是為臺灣國家劇院的開幕季所作的管弦樂曲;鋼琴協奏曲<淡水>,呈現了臺灣印象;<客家小提琴協奏曲>則體現了客家人一千多年的顛沛流離和堅韌強悍的民族面貌。 專長 小提琴演奏。指揮。古典、現代純音樂作品暨流行音樂作品之作曲。 籌畫演出 1969年。伊朗第三屆西拉圖國際藝術節。揚琴獨奏會。 指揮或用小提琴演奏登臺參加過無數大型音樂會,作曲作品也常在世界各地知名音樂廳演出。
陳建中   2006年,陳建中先生從僑居二十多年的美國返歸臺灣,成為臺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首任全職音樂傳道人。他精力旺盛,經歷豐富,曾組建和加入過大大小小十數個國內外樂團,在許多教會、政府暨民間的音樂組織中擔任過要職,音樂生涯可謂豐富多彩。而他在中西音樂演奏、指揮、作曲等方面寬廣深厚的造詣,一直都顯現於客家音樂和聖樂的創作、融合與推廣實踐中。   1951年5月28日,祖籍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的陳建中生於臺灣省屏東縣屏東市。從小就跟隨名師陳添桂學習小提琴,小學即參加弦樂社和合唱團,此時已展現他對音樂活動的積極興趣。天資加上勤奮,陳建中獲新竹縣音樂比賽兒童組小提琴第一名。14歲時他就開始接觸教會工作,加入了教會唱詩班的服事,並在課餘時間跟隨老師學習聲樂及和聲。就讀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前身)期間,陳先生主修小提琴,先後師從陳暾初、司徒興城、陳秋盛、Wolfram Konig諸教授,課餘又隨陳蕾士大師學習古箏。此時他已憑藉優異的琴藝,擔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和臺視交響樂團的第一小提琴手。1970年,陳先生開始研究客家音樂文化,經常利用假期獨自下鄉蒐集客家民間音樂。同年,他參與組建「中國現代室內弦樂團」,演奏曲目多為中外現代音樂作品。1972年以絃樂組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於國立藝專音樂科。之後隨即入伍服役,期間他調入陸軍總司令部藝術工作大隊陸光樂隊擔任指揮和駐隊作曲,並完成了幾部大型作品,如《金門太湖》(歌舞組曲)、《前出塞》(弓箭舞組曲)等。   1974年退伍後,他擔任「青韻合唱團」指揮,並先後於臺北市音樂季、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中,指揮該團以客家話演唱客家民謠,極受嘉評。他亦曾擔任「臺灣客家民謠團」團長兼音樂指導,1975年率領該團赴日宣慰僑胞,深獲歡迎與好評。另外他與樂友還成立了「太極三重奏團」、「賦音室內樂團」等樂團。業餘時間他繼續精研民族傳統樂器,如胡琴和古琴。陳建中對於傳統樂器的喜愛愈發強烈,尤其是古箏。1977年他在中華國樂會於臺北市實踐堂舉行的首屆「古箏新曲欣賞會」上發表古箏獨奏新作《宮苑思春》,並親自演奏。8月他進入日本國東京都桐朋學園大學音樂學部,師從草野妙子學習民族音樂學,師從宮城慎三學習日本箏。1978年陳建中在日本北九州市,舉辦了一場「中國箏獨奏會」,受到當地樂壇讚賞。 1979年回國後七年間,陳建中參加了大量社會音樂活動。他進入中國廣播公司擔任音樂節目製作人、還擔任青韻、中廣、聯合之音合唱團指揮。早在初中時期,陳建中已經對客家歷史源流與傳統音樂產生興趣,開始採集、整理和研究客家民間音樂。1971年即完成了論文《漫談客家民系與其音樂》。1972年完成《客裔基督徒-孫中山》的研究著作。自日本歸國後,陳建中先是組織了「中國傳統樂會」,擔任會長,專門演奏粵曲、南管、江南絲竹等傳統音樂;之後陸續擔任中華民國聖樂促進會理事、常務理事、理事長(第六任)等要職,常常舉辦各類聖樂活動和作品發表會。此時的他絲毫未減對於整理研究客家音樂的興趣與使命,並走向將客家音樂風格和聖樂結合的獨特道路。1984年又成立了「客家福音詩歌團」,任指揮,曾率團在東南亞各地巡迴演出,並出版『客家聖歌集』歌本及卡帶。   1986年陳建中舉家移民美國加州,僑居橙縣爾灣市,擔任當地幾所基督教會的詩班指揮,並進入中華歸主神學院隨金希文教授研修作曲,於1993年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他以音樂事業傳播上帝福音和客家文化的志願取向日漸明朗,先後擔任了多所教會的聖樂主任和音樂傳道、音樂牧師。陳建中作為一名音樂牧師的獨特之處在於所選用的聖歌常常具有華人音樂和客家音樂的特色(常常選用自己創作的客家聖歌),同時國樂和西樂兼用的理念產生了悅耳又難忘的音樂效果。   2006年8月歸國定居,10月即參加在臺北市舉辦的第21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並在會中指揮大臺北地區客家基督徒百人詩班大合唱。2007年成立「客家聖樂團」,擔任指揮。2008年出版『普世頌揚』客語聖歌集精選第一輯音樂光碟及歌本。2009年率團前往香港、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演唱。2010年將出版客語聖歌集精選第二輯音樂光碟及歌本。   陳建中創作了大量客語聖歌,風格宛如民歌;他以客家話的聲調為基礎,並以客家傳統的音樂風格來創新,因此曲風平易近人又易琅琅上口,深受全球客家基督徒的歡迎,流傳甚廣,被譽為「客家聖樂之父」。其代表作品有《天地有位神》、《同來讚揚主》、《全世界都愛來向主讚美》、《敬拜上帝有智慧》、《頌主之歌》、《敬畏上主》、《主耶穌》、《日日充滿喜樂心》、《吾心愛讚美》、《上主啊!吾等仰望》、《上主介教示》、《救主保障歌》等等。 專長 1.擅長多種中外樂器;特別是小提琴、箏、胡琴、秦琴、揚琴等樂器。 2.教會音樂;尤其是華人聖樂。 3.指揮;特別是室內樂團、合唱團的指揮。 4.民族音樂;尤其是中國音樂。 5.客家文化;特別在客家歷史源流及客家音樂方面。 6.創作;多在客家聖樂的詞曲創作編寫。 歌譜著作 1.1985年1月。『客語聖歌集』。天恩出版社。 2.1987年。『客家頌主之歌』。臺灣教會公報社。 3.2008年10月。『普世頌揚』客語聖歌集精選第一輯《不同凡響的頌讚》。客家福音協會。 4.2010年底。『普世頌揚』客語聖歌集精選第二輯《主耶穌》。客家福音協會。 論文 1.1971年。《漫談客家民系與其音樂》。音樂藝術第五期 2.1972年。《客裔基督徒-孫中山》 3.1980年9月。《客家人與客家民歌》。臺北市音樂季「客家之夜」節目單及中央日報 4.1981年3月。《談客家民謠》。民俗曲藝第五期 5.5. 1981年7月。《美濃採風行》。空中雜誌第576期 6.6. 1981年11月。《從民歌的沒落看客家民歌的去向》。空中雜誌第580期 7.7. 1993年2月。《華人聖樂本色化的發展途徑》 8.8. 2006年1月。《天涯路客家聖樂相隨》。客家雜誌第187期 9.9. 2006年3~6月。《客家偉人:中山先生的家世與信仰》。客家雜誌第189~192期。 其他 重要演講 1.1982年10月16日,應邀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的文藝季『藝術講座』中,以「客家山歌之唱腔」為題作專題演講。 2.1986年7月29日至8月4日,應邀出席世界華人第八屆聖樂研習會,以「教會器樂人才的培養」為題作專題講座。 3.1986年8月6日至13日,應邀出席第三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在「聖樂與教會」的專題研討會中,以「華人教會的聖樂事工」為題作專題演講。 4.1994年暑期,臺灣客家教會第一屆客庄音樂營大會主講人。 5.2002年8月23、24日,擔任臺灣客家聖樂訓練營主講人。 6.2009年9月10日至12日,應邀在印尼雅加達召開的「全球客家福音行動大會」中,以「客家聖樂的發展」為專題,發表演講。 籌劃演出(列舉部分,因演出太多,不勝枚舉) 1975年2月,率領「客家民謠團」前往日本,在東京、大阪、熊本、廣島、名古屋等地,作十一場巡迴演出。 1977年.中華國樂會於臺北市實踐堂之首屆「古箏新曲欣賞會」。發表新作《宮苑思春》,並獨奏該曲。 1984年.成立「客家福音詩歌團」,擔任指揮。經常率團前往東南亞各地巡迴演唱。 2007年.成立「客家聖樂團」,擔任指揮。經常率團前往東南亞各地巡迴演唱。 屏東市立托兒所畢業時,榮獲【好寶寶】頭銜。(1957年) 新竹縣51年度全縣音樂比賽。兒童組【小提琴第一名】。(1962年) 臺灣省立新竹師範學校附屬小學畢業時,榮獲【服務努力獎】。(1963年) 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畢業時,榮獲馬熙程教授【絃樂獎】。(1972年) 指揮青介合唱團參加全國「中華民族歌謠」競賽,榮獲【金音獎】。(1982年) 製作「本國樂曲」節目,榮獲新聞局頒贈【金鐘獎】。(1984年) 中國文藝協會第44屆【文藝獎章】。(2003年) 為「打開客家的天空」節目:『客家歌謠』、『客家戲曲』、『客家聖樂介紹』音樂單元編撰文稿及音樂,該節目榮獲新聞局頒贈【金鐘獎】。(2007年)
林子淵 林子淵先生是一位年少得志、創作頗豐的作曲家,一生創作生涯僅20年,卻寫了400多首歌曲。   林子淵本名林庭筠,1956年2月12日生於苗栗頭份,青少年時期隨父遷居臺北市,成年之後多年定居中壢。能如林先生這般16歲開始作曲,18歲開始發表作品,退伍後即成為專業作曲家的天才音樂人可謂極罕見。   從小即在藝術方面表現出很高的天份,林子淵在音樂、美術、文學方面都悟性很強,小說還曾在校得獎。高中時代由於擔任學校樂隊隊長的關係,他接觸了各種樂器,並研習多種音樂風格,開始潛心自修樂理。18歲時作品即首次被唱片公司發表,開始了歌曲創作的生涯。   林子淵早期作品多為國語、閩南語。至後期有感於客家文化和母語面臨沒落的危機,並受到邱從容先生的影響,開始客家歌曲的詞曲創作。林先生創作的九十多首客語歌曲,已發表的有六十八首,其中自己作曲三十八首。這些客家歌曲旋律優美悅耳、清新動人,靈感來源皆自生活週遭,歌詞淺顯易動,尤能深入人心。   林子淵的創作不僅承襲了明顯的客家風味,更著重於創新和突破,給客家傳統文化注入一股新時代的生命活力。在歌詞題材的選擇、曲調編寫處理、唱腔的變化方面,都加入更多流行音樂元素和時代內容。隨著流行客家歌曲於媒體的大量播放和傳唱,帶領了一股客家文化復興的風潮。這些客語流行歌曲成為當時青年人和客家傳統文化精神之間的情感橋樑。林先生的作品屢屢獲獎,最有名的作品有國語單曲費玉清演唱的<大野英豪>、蔡琴演唱的<情鎖>、鳳飛飛演唱的<菊花>、千百惠演唱的<走過咖啡屋>,客語單曲〈一領膨線衫〉、〈細妹恁靚〉、〈一枝擔竿〉、〈皇天不負苦心人〉、〈細妹恁靚〉、〈一條花手巾〉、〈蛾眉月〉、〈十八歲的心情〉、〈一場遊戲〉、〈情殘夢碎〉、〈一領毛線衫〉、〈恁仔細,承蒙你〉、〈做個男人愛有志氣〉等,客語專輯蔡孟甫的「不一樣的人」、劉平芳的「十八歲的心情」、陳威的「行出自家的路」等。   1993年,為了擴大臺灣客家流行音樂的影響與增進兩岸客家文化的交流,林先生赴大陸廣東省指導「做個男人愛有志氣」專輯製作,不幸在梅州遇車禍亡故,得年僅38歲。天才音樂人的早夭實為臺灣樂壇和客家文化的巨大損失。 客家流行歌曲、福佬流行歌曲 1. 教育部七十年度文藝創作獎 2. 新聞局第四、五、六、七、八期優良歌曲獎。 3. 教師研習會徵選愛國歌曲優良作曲獎 。 4. 中視公司「愛的旋律」作曲獎 。 5. 臺北市扶輪社「贊頌父恩歌曲創作比賽」作詞獎 。 6. 民生報與明德基金會徵選「生活歌曲」作曲獎 。 7. 新聞局徵選「好歌大家唱」優良歌曲獎 。 8. 1991年與楊政道合作〈一枝擔竿〉,入圍第三屆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 9. 第一個入圍金曲獎的客籍男歌手鄧百成曾以林子淵作詞作曲的〈皇天不負苦心人〉入圍1991年金曲獎最佳男歌手。
蘇萬松   臺灣日治時代沒有流行歌曲搖滾樂,但是卻有「歌王」。他就是以客家說唱「勸世文」表演行走江湖兼賣膏藥的說唱表演藝人蘇萬松,也是臺灣第一個留下說唱有聲出版物的藝人。蘇萬松以一把小提琴行走江湖,四處賣唱,生活艱難可想而知,他卻依然不改詼諧風趣的本性,在歌中自我調侃道:「上坡不得半坡坐,手抱膝蓋唱山歌,人人說我風流子,命帶桃花又奈何。」   1899年蘇萬松生於苗栗縣西湖鄉三湖村三湖蘇屋,排行老六。蘇先生也算出身世家,父親為武秀才蘇發喜。十多歲的時候遷居大甲,開始四處下鄉為藥商作藥品宣傳。之後開始創作勸世文,自己用小提琴拉唱,很受民眾歡迎,他的創世文作品也廣為流傳。民間音樂題材總是體現著老百姓最質樸的道德風尚和社會教化,蘇萬松是如何選擇從事「勸世文」說唱的,已不得而知。然而從他的「勸世文」說唱作品,不僅可以體會到一股勸善去惡、滌污澄清的熱忱,而且具備了無師自通的歌詞編寫技巧和平易近人、朗朗上口的山歌風格。   蘇萬松的「勸世文」作品分為長短兩種類型。短篇勸世運用七言韻文,勸說世人遵守人倫規範,自覺自律,遠離惡行,已經犯過者要改過自新。並且動情說理地告誡人們盡忠盡孝,做好本分。代表作品有「報娘恩」、「阿片歌」、「青年行正勸改」等。長篇說唱會先說唱一段傳統戲曲裡面的故事,當聽眾被引人入勝的情節吸引,聽得津津有味之際,再將故事的重點歸引至忠孝氣節仁義等倫理理想,起到在潛移默化中教化社會的目的。長篇作品如「孝子堯大舜」、「救母菩薩」等。   蘇萬松唱腔獨特,於傳統的平板式唱腔中發展出自己的特殊變化體,哀怨動人,被稱為「蘇萬松調」,之後成為客家勸世文新的固定曲調,與老腔平板唱法並存。萬松調蘇萬松以其傳奇般的說唱功力,在日治時代的客家社群可謂家喻戶曉,被稱為「勸世奇人」。邱阿專、羅石金、胡泉雄、黃鳳珍皆能掌握萬松調的精隨,萬松調和大量作品由後人傳承下來,蘇萬松遂成為一代宗師。他的第子邱阿專、羅石金、賴碧霞,在說唱和民謠的領域都有優異的表現。   蘇萬松的作品最早在1930年由「日蓄公司」改良鷹標出版「報娘恩」、「青年行正勸改」,之後「日蓄公司」發展為「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又錄製了「孝子堯大舜」、「救母菩薩」、「阿片歌」、「奉勸青年去邪從正歌」等唱片。1957年「苗栗國際唱片行」重新整理並刻製其日治時期作品,名為「一代歌王蘇萬松傑作集」。 晚年的蘇萬松逐漸積富,投資於苗栗市開布莊,直至1961年逝世,享年62歲。 說唱勸世文
林德富   一生生活於客家山林的「山歌王」林德富,從小是個在牛背上即無師自通,大唱「滿山趖」的孩子。林家務農,世代在山園間耕作。林德富從小就喜愛唱歌,寂寞的掌牛時光因為唱山歌而變得優閒快樂。   林德富30歲開始參加山歌比賽,第一第二次都沒有斬獲。雖然他歌聲嘹亮,卻沒有和樂師配合的登臺經驗,也缺少名師指點,轉承啟合有許多問題,林德富於是決心拜師學藝。當時有名的客家音樂大師黃連添先生已搬到新竹,林德富於是上門求教。黃先生雙目失明,不能書寫,而林德富也沒上過學,只好把女兒秀蓮和兒子於千喊來,幫忙記下歌詞。這樣工夫不負有心人,漸漸地林德富得到黃連添先生的真傳,唱山歌、什唸、棚頭、演短劇、講笑科、寫山歌詞、隨來隨鬥等客家山歌技巧都熟稔精通。1966年林德富正式拜入黃連添門下,學習山歌和弦仔(黃連添傳授的是自創的大廣琴)。1967年林德富第三次參加竹東鎮公所舉辦的「慶祝農民節竹東區八鄉鎮第三屆山歌比賽大會」,得到有生以來第一個歌唱比賽冠軍:老山歌組冠軍。從此他上了癮,四處參加客家歌唱比賽,並且所到之處,冠軍非他莫屬。這樣近二十年間,他總共得到客家山歌比賽全省冠軍十八次。1978年,林德富組建「愛國客家民謠少女團」,成員包括家人和一些當地的歌謠好手,專跑喜慶宴會的場,偶爾也參加活動表演。林德富育有四男三女,除了大兒子外都是山歌好手。1983年他和兩個女兒去參加竹東文化局辦的山歌比賽,囊獲四個冠軍。常常包辦冠軍使林德富家被稱為「冠軍之家」。   林德富也曾參加唱片的錄製。1967年他參與錄製鈴鈴公司出品的「膨風三流浪記」笑科劇,大受歡迎,成為流傳最久的客家笑科劇。   傳統的客家山歌具有溝通的功能。客家山歌發源於盛產茶葉的丘陵地區,採茶男女以即興創作的山歌溝通甚至打情罵俏,濃情蜜意在山谷間乘著山歌流轉,歌聲嘹亮的甚至可以在數里間的距離溝通。然而晚近數十年間,山歌的表演功能已經替代了溝通功能而漸漸遠離日常生活,林德富這樣的博聞強記的山歌手已經少見。林德富積財不忘鄉親,造橋鋪路,好善樂施,善德廣傳。   2005年初,林德富創作了不少新歌詞,正打算在之後的活動和表演中一展歌喉,卻於7月1日不幸遇車禍身亡,享年71歲。 客家山歌:唱山歌、什唸、棚頭、演短劇、講笑科、造詞、隨來隨鬥等技巧 連續十八年獲得新竹客家歌謠比賽冠軍
謝俊逢  在80年代,客家人自從走上街頭之後,客家文化逐漸受到重視,開始蒐集客家有關的音樂、文化,陸續發表客家音樂、文化的作品及進行保存與推廣,也發表了很多的學術論文,其中包含客家傳統歌謠、老山歌、山歌、平版等客家音樂的研究。   對於創作歌曲方面,較偏向兒歌的創作,現在客籍的小朋友,對於學習客家話較沒有熱忱,如果能創作兒童喜愛的歌曲,讓兒童演唱進而琅琅上口,在無形中學習客家語言,進而讓客家語言、文化往下扎根,這也是大部分的時間從事客家兒歌創作的原因,主要的理念就是希望可以傳承客家的語言、文化。   此外,對於客家歌曲保存方面也作深入的研究,發表的論文如:臺灣客家音樂文化之精神與特質、從客家傳承音樂看客家人等,從這一些歌曲研究中發現,它包含客家人的信仰、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環境背景;等等,然後從這一些作品中了解客家、認識客家、如何保存與推廣,這是我學術研究的理念,從學術發表的當中,讓很多客家人認同客家人,不斷的從客家歌謠了解客家文化,因為不了解過去、不了解現在、就會不了解未來,所以個人的主張,讓現在的年輕人了解過去,讓客家的文化朝向更好的未來發展。   另外,我也不斷地強調客家民間音樂的傳承性,並非不重視其發展性和衍變性,其主要的原因是為了保留其根源,尤其是在此多元音樂文化之下,實在是面臨到嚴重的衝擊與繼續維繫不利情況所做的努力。民間音樂的繼續傳唱,不只是音樂單純的問題,它對族群的凝聚力、向心力,甚至歷史、文化的延續性,皆產生很大的作用。 1.79年1月,論文【客家民謠】,客家雜誌1期 2.79年2月,論文【客家德三腳採茶戲】,客家雜誌2期 3.79年3月,論文【客家的八音】,客家雜誌3期 4.79年4月,論文【客家音樂的民族性】,客家雜誌4期 5.79年5月,論文【客家語言的音樂性】,客家雜誌5期 6.79年6月,論文【臺灣客家老山歌與賽夏族矮靈祭歌研究】,復興崗學報第四十三期p359~ 7.79年7月,客家山歌研究書目,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集第三期p69~p70 8.80年8月,擔任第一屆客家文化夏令營總幹事,客家雜誌主辦:新竹縣義民廟 9.80年11月,專書【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中客家的音樂與文化,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p48~p68中書局出版 10.81年8月,論文【客家民謠歌唱比賽評審】,中廣新竹臺 11.82年12月,專書【臺灣客家人新論】中山歌與風土-傳唱民族樂音,臺灣客家人新論p131~p165臺北:臺源出版社出版 12.84年2月,專書【臺灣客家論文集】中客家話與童謠,臺灣客家論文集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13.85年5月,論文【臺灣客家音樂文化之精神與特質】,榮獲教育部臺灣方言民歌研究著作優等獎第一名 14.86年5月,新竹縣第一屆客語創新歌曲甄選比賽評審,新竹縣文化中心 15.87年5月,論文【臺灣客家民間音樂的再發現】,客家民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主辦單位: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16.89年10月,參加「亞太傳統藝術論壇學術研討會」並擔任評審,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17.89年12月,論文【從客家傳承音樂看客家人】,第四屆國際客家文學研討會論文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18.90年10月,受邀擔任「桃園縣語文競賽縣賽」評審委員,桃園縣政府 19.90年12月,受邀擔任「桃園縣九十年度學生鄉土歌謠比賽」評審委員,桃園縣政府 20.91年3月,受邀擔任「九十年度全國學生鄉土歌謠比賽」評審委員,全國學生鄉土歌謠比賽委員會 21.91年4月,受邀參加「客家音樂資料庫建置計畫」招標第一次評選會議,行政院客委會 22.91年4月,出席國民小學閩南語、客家語教學支援人員檢核考試口試委員,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23.91年5月,擔任國民小學鄉土語言教學支援人員檢核考試口試委員,教育部 24.91年6月,受邀參加「客家音樂資料庫建置計畫」招標第二次評選會議,行政院客委會 25.91年9月,擔任「中壢市九十一年鄉土語文競賽活動-演說」評審,桃園縣中壢市公所 26.91年9月,擔任「客家山歌的出現與其原初特性:以文化生態學的角度來探討」評審人,「第二屆臺灣客家文學研討會」籌備苗栗縣政府 27.91年9月,論文【臺灣客家流行歌詞的語藝分析】,第二屆客家文學研討會主辦單位:苗栗縣文化局 28.91年12月,擔任「桃園縣九十一學年度學生鄉土歌謠比賽」評審委員,桃園縣政府 29.92年8月,擔任「第十四屆全國客家文化夏令營」客語師資培訓營「客語歌謠製作與運用」課程指導,並發表「客語歌謠製作與運用」、「臺灣客家流行歌詞的語意分析」二篇論文,馨築文化基金會、客家雜誌社於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 30.92年10月,擔任「第二屆師韻獎~全國教師鄉土歌曲大賽(客語組)~全國初賽」評審,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彰化分臺 31.93年3月,24日擔任「2004桐花季-賞桐花、唱山歌」傳統山歌歌詞甄選評審委員,臺北:臺灣客家山歌 32.93年4月,14日擔任「九十二學年度全國學生鄉土歌謠比賽_團體組南區決賽」評審委員,全國學生鄉土歌謠比賽委員會(臺南社教館) 33.93年6月,15日擔任「九十二學年度全國學生鄉土歌謠比賽_個人組全區客機與戲決賽」評審委員,全國學生鄉土歌謠比賽委員會(臺東社教館) 34.93年8月,擔任「第十五屆全國客家文化夏令營」顧問,客家雜誌社、新竹小叮噹科學遊樂區 35.93年11月,25日擔任「九十三學年度全國學生鄉土歌謠比賽_團體組南區決賽」評審委員,臺北市吳興國小教育局 36.94年4月,7日受聘擔任教育部「93學年度全國鄉土歌謠比賽」評審委員,教育部 37.94年7月,7日應邀參加「基隆市94年度鄉土語言教師研習營」擔任「客家兒童詩歌介紹、賞析與教學」演講,基隆市政府 基隆市南榮國小 38.94年8月,7日應邀參加「第十六屆全國客家文化夏令營客家文化研習營」演講,客家雜誌社香格里拉 39.94年10月,1日擔任「臺灣客家音樂文化研討會-臺灣客語說唱藝術及其藝人探究」評論人,臺北縣政府文化局北縣客家文化園區會議廳 40.94年10月,25日擔任「北埔姜阿新故宅學術研討會-北埔客家歌謠的出現與變遷」評論人,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社會文化研究所 41.94年11月,19日應邀參加「多元語言、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擔任「論客家的”新婦”」討論人,臺北市教育大學 42.95年6月,28日應要擔任桃園縣客家文化館「鄧雨賢」與「鍾肇政」紀錄片審查委員,桃園縣客家文化館文化局傢俱博物館視聽室 43.95年6月,25日擔任基隆市95年度國民中小學鄉土語言教學支援人員認證資格考試口試委員,基隆市政府 44.95年8月,1日應邀參加「客家蓋論」撰寫計畫之撰述會議,行政院客委會 45.95年8月,7日應邀擔任臺中市95年度教師鄉土語言教學進階班研習「客家歌謠析論」主講人,臺中市政府四維國小 46.95年8月,22日應要擔任「2006新竹縣客家新曲獎」特殊貢獻獎評審委員,新竹縣文化局美術館 47.95年8月,29日應邀參加「臺灣客家研究概論」撰寫篇章討論會議,行政院客委會 48.96年5月,應邀參加臺北縣第二屆客家歌曲創作比賽籌備會議,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49.96年6月,專書【臺灣客家研究概論】中的「音樂篇」,行政院客委會出版「臺灣客家研究概論第三部分-語言、文學與藝術」 50.96年6月,應邀擔任第二屆客家歌曲創作比賽「薪傳客謠獎」評審委員,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51.96年7月,應邀參加「96年度客語現代童謠歌詞創作徵選」評審會議,行政院客委會 52.96年8月,應邀擔任「臺北一民20徵歌暨票選活動」評審,寶島客家廣播電臺 53.96年8月,臺灣客家兒歌的創作指導「96年客家語創意教學研習」,臺北縣客家與教師協會 54.96年10月,應邀擔任96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北區出賽評審,行政院客委會桃園縣政府 55.96年11月,應邀出席「客語歌謠選集」擔任出版編輯委員,行政院客委會 56.96年11月,應邀擔任「臺北市96年學年度師生鄉土歌謠比賽」評審委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57.96年11月,應邀擔任第三屆客語生活學校中區觀摩賽「客語歌唱表演類」評審,新竹縣政府 58.96年12月,應邀擔任「96學年度學生音樂比賽」苗栗縣出賽評審,苗栗縣政府 59.96年12月,應邀擔任「臺北縣第一屆客家歌謠觀摩賽(傳唱北縣、客來思樂)」評審團委員,臺北縣政府 60.97年4月,97年社區大學客家文學與文化研習社:客家音樂類型;主持人,桃園縣政府 61.97年4月,9應邀擔任「96學年度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類」評審委員,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62.97年8月,應邀參加「研商客語兒歌譜曲及推廣諮詢」會議委員,行政院客委會 63.97年9月,應邀擔任97年全國第八屆「總統盃」客家歌唱大賽「青壯流行組」評審委員,桃園縣客家傳播協會 64.97年9月,應邀擔任「客語兒歌曲譜徵選勞務採購案第一次評審會議」評審委員,行政院客委會 65.97年9月,應邀擔任第三屆客語歌曲創作比賽審查會議委員,臺北縣政府 66.97年10月,應邀擔任「苗栗縣97年度社團才藝競賽」評審委員,苗栗縣政府 67.97年10月,客家歌「憨癡妹」(同聲二部合唱):作詞,臺東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辦97年度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 68.97年10月,客家歌「快樂好運」(同聲二部合唱):作詞,臺東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辦97年度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 69.97年10月,客家歌「客家心聲」(同聲二部合唱):作詞,臺東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辦97年度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 70.97年10月,客家歌「憨癡妹」(混聲四部合唱):作詞,臺東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辦97年度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 71.97年11月,應邀參加「客家兒歌曲譜徵選」預備會議,行政院客委會 72.97年11月,應邀擔任「第四屆客語生活學校北區成果觀摩賽-歌唱表演中、高年級組」評審委員,行政院客委會 73.97年12月,應邀擔任「臺北市97學年度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類」評審委員,臺北市教育局 74.98年3月,鄧與賢音樂研習營:鄧雨賢流行歌曲譜之回顧與發展-以鄧雨賢的曲譜為例;發表人、主持人,桃園縣文化局 75.98年4月,應邀擔任「97年度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評審」,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76.98年6月,受邀出席客家兒歌合唱曲譜集第1次評審會議,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77.98年6月,受聘班任「桃園縣政府客家文化鄧雨賢音樂研習營-再造客家音樂生命力」主講人,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78.98年7月,受邀出席客家兒歌合唱曲譜集第2次評審會議,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79.98年7月,受邀出席客家兒歌合唱曲譜集第3次評審會議,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80.98/9-100/8,受聘擔任客委會諮詢委員,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81.98年9月,受聘擔任98年度社團才藝競賽歌謠組評審委員,苗栗縣政府 82.98年10月,受聘擔任「第五屆全國客語生活學果觀摩賽」北區出賽評審委員,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83.98年10月,應邀參加「客語兒歌曲譜徵選勞務採購案第一次評審會議」評審委員,行政院客委會 84.98年12月,客家歌「想你」;何石松作詞 謝俊逢作曲,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85.98年12月,客家歌「想念」;謝俊逢詞曲創作,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86.98年12月,客家歌「撩天穿」;何石松作詞 謝俊逢作曲,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87.98年12月,客家歌「柔情」;謝俊逢詞曲創作,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88.98年12月,客家兒歌「大氣」;劉芳郁作詞 謝俊逢作曲,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89.98年12月,客家兒歌「手機」;徐煥昇作詞 謝俊逢作曲,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90.98年12月,客家兒歌「毋好嗷」;傳統歌謠 謝俊逢作曲,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91.98年12月,客家兒歌「毛蟹」;吳聲淼作詞 謝俊逢作曲,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92.98年12月,客家兒歌「伯公伯婆」;傳統歌謠 謝俊逢作曲,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93.98年12月,客家兒歌「拍拍手唱唱歌」;傳統歌謠 謝俊逢作曲,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94.98年12月,客家兒歌「油菜花」;劉玉芳作詞 謝俊逢作曲,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95.98年12月,客家兒歌「阿鵲仔打環車」;傳統歌謠 謝俊逢作曲,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96.98年12月,客家兒歌「阿丑伯」;傳統歌謠 謝俊逢作曲,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97.98年12月,客家兒歌「銅花季」;鍾麗美作詞 謝俊逢作曲,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98.98年12月,客家兒歌「健保卡」;葉書羽作詞謝俊逢作曲,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99.98年12月,客家兒歌「細貓仔」;吳秀媛作詞 謝俊逢作曲,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100.98年12月,客家兒歌「陪陪坐唱山歌」;傳統歌謠 謝俊逢作曲,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101.98年12月,客家兒歌「楊蝶仔」;傳統歌謠 謝俊逢作曲,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楊佈光   個人音樂啟蒙方面,我的音樂啟蒙來自父親(楊兆禎),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受父親影響最為深遠,父親不僅是一位教育家,歌唱家、創作家尤其是客家音樂方面。除了傳授基本的樂理之外,小時後父親教我彈鋼琴,在彈琴時父親就將錢幣放在我的手背上,錢幣只要不掉下來,就算過關,這也是父親的一種獎勵,並啟發我一首首彈奏與學習,也促使我的音樂方面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在小學初中時代就在父親嚴格的督促下這樣過了,到大學的時候就順理成章就讀音樂系,在研究所的時候,與所長討論論文的題目,所長表示父親是臺灣光復後第一個撰寫「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研究」,希望我再延續父親精神,那時碩士論文題目就是「客家民謠之研究」,在論文其中一章論述客家小戲張三郎採茶的小戲,還有一章講到改良戲,等於是臺灣光復後,父親是第一個撰寫客家論文,而我的論文第一個談到客家戲曲方面,雖然只有單章論述,後續還有很多研究生開始撰寫論述客家戲方面的議題。所以背景環境是很重要,這是第一個,無庸置疑是受父親的影響,延續父親傳承衣缽,現在在教學崗位上也力致從事客家戲曲與客家民謠教學。在創作理念方面,本身不是學作詞作曲,除了在康軒國小課本寫過一二首兒歌之外,其他這一部份就較少著墨。   就藝術推動展望方面,新竹教育大學設有研究所,編制有表演組西洋音樂、鄉土音樂我們這一組是專門研究臺灣這一塊土地上的民歌說唱戲曲,樂器到祭祀音樂,以河洛、客家、原住民三大族群為對象,教學的領域包括,客家民謠、客家戲曲,客家八音、南北管等,這幾年的研究生雖然不是每位都研究探討客家相關議題,他們以這一塊土地相關音樂說唱戲曲來撰寫論文。我們有位學生到客委會當顧問,我指導他寫論文,他講海陸話的客家人,我就跟學生說客家人要認識自已的族譜,就請他們攜帶族譜過來,結果一看,發現他是饒平人,論文以撰寫饒平音樂研究為方向,這期間飛到大陸蒐集資料,海峽兩岸的音樂都進行探討與研究,現在臺灣饒平的專家很少,客委會就聘他當饒平組的專家,跟一著些耆老一起來作研究與討論,這也就是後浪推前浪,一代傳承一代,我父親影響了我,我影響了這一群學生,也就不愧從事這項工作,這也就是我的展望。   在客家文化保存期許方面,曾經在民國81年,許常惠先生主持下,替文建會製作賴碧霞女士的音樂,紀錄賴碧霞女士演唱的所有歌曲,並幫她記譜,這種保存是有意義的,音樂就是一種活的見證,當時間過了30年50年之後,別人看了父親的CD,聽了賴碧霞女的CD就會了解認識這二人的風格,如何演唱,聲音如何,我想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當然到現在科技更發達,之前是用CD作為傳承的工具,現在可以朝向影音或影像將這一些好的作品留下來,除了保存之外,另外可以配合各縣市的文化局、客委會進行推廣的工作,也可透過比賽,讓客家的孩子傳唱自已的歌,也讓非客家的孩童,也能夠品嘗這樣的音樂。文化就是包含歌詞、音樂、戲曲等等,客家文化保存是要持續且永久的進行,也需要推廣,希望能透過這一次專案把臺灣客家名人錄,不管是學術創作、演奏、演唱等人才有系統的彙整起來,這也是一種對客家文化的保存與貢獻,也讓後輩了解這個時代曾經有這些人創造歷史,值得人家借鏡,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專長 音樂學、兒童樂隊、直笛團組訓 專書著作 1.2005 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的研究。新竹縣政府。190。 2.2005 楊兆禎教授紀念專輯---九芎天籟杏壇薪傳。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3.2000 兒童樂隊曲集1。樂譜出版社(再版)。 4.2000 兒童樂隊曲集2。樂譜出版社。 5.2000 兒童樂隊曲集3。樂譜出版社。 6.1994 海峽兩岸客家民歌之比較。永薪打字行。 7.1994 兒童樂隊曲集1。文化圖書公司。 8.1983 客家民謠研究 碩士論文。 9.1993 賴碧霞的客家山歌(Lai-pi-hsia Taiwanese Hakka Mountain Song) 行政院文建會主持人,賴碧霞演唱,楊佈光採譜及著文。 論文 期刊 1.2004 淺談Aaron Avshalomov 與張福興兩位大師對中國及臺灣音樂之貢獻。國教世紀。210期。 2.2000 客屬劉三妹調之傳承。國教世紀。190期。 3.1997 淺談國民小學音樂課程中之樂器教學。國教世紀。 4.1996 客屬劉三妹調之流變。北市國樂。 5.1996 客屬劉三妹調之流變。北市國樂。 其他 籌畫演出 1.2005 楊兆禎紀念音樂會。新竹縣立演藝廳。 演講 1.2006 客家民謠簡介。客家宣教院。 2.2005 臺灣民謠簡介。元培科技大學。 3.2005 楊兆禎教授的音樂與生活哲學。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 4.2009臺北教育大學 臺灣文化研究所 客家民謠簡介 5.2010 臺北紙風車劇團 淺談客家民歌 6.2010 苗栗教育局研習營 論客家山歌 指導社團獲獎紀錄 1.2004 客家民謠介紹。輔仁大學音樂系系館。 2.指導社團獲獎紀錄: 2001 國樂社─全國國樂合奏,大專組優等。臺北。 3.2000 國樂社─全國國樂合奏,大專組優等。臺北。
楊兆禎   楊兆禎民國18年7月2日出生於新竹縣芎林的客家鄉鎮,從小即認真好學,學業名列前茅,在音樂方面尤其受到小學老師鄧雨賢先生諸多的啟發與影響。由於初中念的是農業學校,因此直至民國36年進入新竹師範學校就讀,始有機會正式接受音樂專業的訓練,楊兆禎曾師事李永剛、呂泉生、林樹興等老師,學習作曲、聲樂、鋼琴,並逐漸嶄露頭角。民國39年於新竹師範學校畢業後,接受分發至省立新竹師專附小擔任教職,並開始於《新選歌謠》月刊發表歌曲,曲目包括《搖船》、《耕作歌》、《農家好》、《農村四季》、《梅花》、《月姑娘》、《搖籃曲》等。   楊兆禎於民國47、48年先後以優異成績通過初中、高中師資檢定考試,並於48年獲聘於省立新竹師範學校服務,擔任地方教育指導員,民國51年晉升為教員,始由講師、副教授而後榮升為教授,期間該校歷經改制為師專、省立師院(76年)、國立師院(80年),楊兆禎曾於民國80年擔任訓導長, 81年擔任首任音樂系系主任,至83年退休。   功在竹師整整44年的楊兆禎,除了被大家認定為教育家之外,也是一位歌聲非常優美的男高音,早在民國53年就已在臺北國際學舍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曲目除中外藝術歌曲、歌劇選曲外,最難能可貴的是,他亦將客家山歌《山歌仔》以及呂泉生的福佬語歌曲《杯底不可飼金魚》納入節目單,在那個音樂會節目皆以西方音樂為主的年代,此舉雖是小小的一步,卻深具歷史性的意義。   於此之外,楊兆禎也曾積極投入客家民謠的田野工作,背相機、攜錄音機,跑遍全省各地,拜訪民間藝人,擔任山歌大賽評審,錄音記譜,積多年之研究,於民國63年完成了《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之研究》,這是臺灣第一本以客家民謠為主題的專書,對日後有關客家民謠之研究具有諸多的啟發與影響。   在音樂創作方面,除了校歌之外,楊兆禎寫作最多的是兒歌,題材方面生動豐富,例如《書包》、《健康》、《小螃蟹》、《月姑娘》、《到天空去》、《狐狸和葡萄》、《儲蓄樂》等,幾乎涵蓋了兒童視野中精彩的生活世界。音樂方面則優美易唱,不僅曲調動聽,旋律與歌詞的音韻配合也恰到好處,極易琅琅上口,《牽牛花》、《農村四季》、《搖船》等各曲便是很好的例子,這些也都被收錄於小學音樂課本,廣泛地傳唱。除此之外,楊兆禎也有相當多的作品有得獎記錄,例如《插秧》、《墾荒謠》、《玫瑰花》等幾首都曾分別榮獲第八屆全省作曲比賽不同類組的第一名,《植樹歌》曾獲救國團獎金,《將士真偉大》獲「軍友社」獎。此外膾炙人口的《農家好》,不僅曾膺選全省音樂比賽指定曲,也曾被選用於「農家好」電影主題曲。   同時身為作曲家與歌唱家,楊兆禎重要的記錄是陸續出版了《中國藝術民歌選》(1-3冊),《中國民謠精華》(1-2冊),《合唱歌曲精華》,《兒童歌曲精華》,《歌唱的理論與實際》,《楊兆禎歌曲集》、《音樂創作指導》等,並且灌製中外藝術歌曲以及客家山歌的CD。得獎方面包括「黃自作曲獎」,「臺灣省第一屆文化藝術創作音樂類獎」,「客家文化傑出貢獻獎」,「新竹縣客家金曲獎客家歌曲特殊貢獻獎」,「新竹之光終身成就獎」。   退休之後的楊兆禎有感於鄉土教育之重要,曾致力於鄉土語言研究及推廣鄉土音樂工作,民國86年並先後完成《閩南語諺語拾穗》以及《客家諺語拾穗》。民國89年12月,因身體不適發現腦部腫瘤,幸賴身為醫生的次子育仁引入美國新進療法,歷經9週終告痊癒,豈料91年再度因腦溢血住院,其健康情形雖經家人悉心照料而略有起色,但抵抗力仍有限,民國93年12月10 <日下午,因痼疾氣喘突發,溘然長逝,享年76歲。   身為客家子弟,楊兆禎無論在以優美的男高音傳唱客家歌曲,抑或於客家音樂資料的採集與研究,都有非凡的成就,並影響廣大。在音樂創作方面,其許多動聽且平易近人的歌曲,早已成為臺灣兒歌的經典,是臺灣近現代音樂文化中值得珍視的資產之一。楊兆禎之長子楊佈光,繼承其音樂工作,目前為新竹教育大學(原新竹師範學院)音樂系副教授,子承衣缽當為楊兆禎莫大的安慰,而父子先後任職竹師,在不同年代同為竹師的音樂推手,也成為樂界的美談。 專長 音樂類型:擅長「聲樂」、「作曲」、「山歌小調」,尤其以「男高音」聞名於全省。 專書著作 1. 1968年《歌唱的理論與實際》 2. 1971年《音樂創作指導》國內第一本音樂創作指導專書 3. 1974年《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的研究》臺灣第一本客家民謠專書 4. 1977年《閩南語諺語拾穗》 5. 1977年《客家諺語拾穗》 6. 1977年《日本諺語拾穗》 楊教授除了參與音樂教科書的編輯外,還編寫了許多書,如下: 一. 音樂類 (一). 創作類 1. 楊兆禎歌曲集 69.07.01 樂韻出版社 2. 中國民歌鋼琴曲集 74.04.01 理科出版社 (二). 樂譜編著 1. 臺灣民謠 臺灣文獻會 2. 客家民謠 73.06 天同出版社 3. 客家山歌專輯 83.03 理科出版社 4. 幼兒唱遊精華 80.01.05 文化圖書公司 5. 幼兒歌曲107首 6. 中國藝術名歌選(一) 68.01.01 文化圖書公司 7. 中國藝術名歌選(二) 71.05.05 文化圖書公司 8. 中國藝術名歌選(三) 81.01.05 文化圖書公司 9. 中國民謠精華(一) 64.05.01 文化圖書公司 10. 中國民謠精華(二) 76.01.05 文化圖書公司 11. 兒童歌曲精華(一) 67.07.01 文化圖書公司 12. 兒童歌曲精華(二) 68.01.01 文化圖書公司 13. 我喜愛的世界民歌 70.02.05 文化圖書公司 14. 普天同唱 69.08.05 文化圖書公司 15. 合唱歌曲精華 78.05 文化圖書公司 16. 合唱六十曲集 71.06 育英出版社 17. 鋼琴曲選 71.03.05 文化圖書公司 (三). 論文著述類 1. 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研究 63.06 育英出版社 2. 臺灣客家系民歌 71.09 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 歌唱的理論與實際 58.04.05 全音樂譜出版社有限公司 4. 中外音樂故事 75.01.05 文化圖書公司 5. 音樂創作指導 67.03.05 全音樂譜出版社有限公司 6. 音樂的故事 78.06.20 臺灣書店 二. 文學類 1. 智慧的燈盞 79.04.20 臺灣書店 2. 客家老古人言 83.07.02 文化圖書公司 3. 我的座右銘 68.01.01 竹師 4. 閩南語「諺語」拾穗 86 文化圖書公司,88.01 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5. 日本諺語拾穗 87 文化圖書公司 6. 客家諺語拾穗 86 文化圖書公司,88.01 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7. 茶餘飯後-幽默天地 82.03.20 天馬書局 8. 感人的故事 臺灣書店 1. 民國46年獲臺灣省音樂協進會主辦的音樂比賽作曲民謠組第一名 2. 民國46年獲臺灣省音樂協進會主辦的音樂比賽作曲童謠組第一名 3. 民國64年級65年獲教育部紀念黃自作曲獎兩次 4. 民國72年當選教育廳---鐸聲音樂教育特別獎 5. 民國76年當選教育部教授---教學特優獎 6. 民國82年榮獲第六屆「客家文化獎」 7. 民國82年獲田園鄉村歌曲徵曲獎 8. 民國87年獲臺灣省第一屆文化藝術創作音樂類獎 宋楚瑜頒 9. 民國90年獲客家文化傑出貢獻獎 陳水扁頒 10. 民國90年獲新竹縣客家金曲獎---客家歌曲特殊貢獻獎 林光華頒 11. 曾獲扶輪社音樂獎 12. 曾獲教育廳、中央日報等機關徵曲第一名
呂錦明   民國56年隨著民族音樂前輩史惟亮和許常惠,投入臺灣民族音樂的蒐集與研究,並從事中學音樂教職26年,教學期間發覺臺灣學校並無設置客家音樂相關科系,客家藝術歌曲也不常見,因此退休後就致力於客家歌曲教學並編寫客家合唱曲與創作客家歌曲。   早期臺灣並未有系統的保存客家歌謠,主要的傳唱途徑只靠口耳相傳,以及極少量的山歌詞手抄本或少數的客家八音工尺譜流傳,故傳承不易流失嚴重。至1974年楊兆禎先生所著「九腔十八調研究」曲譜問世之後,增加了傳統客家山歌受重視的層面。   1994年呂錦明參與留法民族音樂家鄭瑞珍先生的海峽兩岸客家音樂調查工作,更深入了解臺灣客家音樂。為使客家音樂能廣為推廣並邁向國際化,利用了西洋音樂的模式,將「原生態」客家歌謠改編為「次生態」的精緻合唱曲。展現客家山歌的豐富表現力。為了讓更多人能夠聽見並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近年來更是朝著音樂劇的模式邁進,目的讓客家歌曲與世界接軌並發揚光大。   編寫創作歌曲之餘,也需要培育新生代的客家音樂人才,因此在民國80年時與姜雲玉女士共同創辦了「臺灣客家山歌團」,積極的培訓人才並在國內各處表演。除國內展演活動外,亦曾多次舉辦兩岸客家文化交流,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民國93年帶領由「臺灣客家山歌團」所組成之文化訪問團,參與美國「2004全美臺灣傳統週」表演活動。巡迴美、加等地重要城市演出共13場次,所到之處均造成熱烈迴響,將客家音樂,介紹給美國社會,並提昇到國際舞臺。 l 2005年與臺北藝術大學吳榮順教授共同主持「客家樂籍資料相關法律問題調查研究計畫」 l 1999年參與留法民族音樂家鄭瑞珍先生的海峽兩岸客家音樂調查工作。發表論文「臺灣北部客家音樂」與「民俗曲藝120期」。 l 2006年帶領臺灣客家山歌團至廣州參加「盛世山歌唱和諧泛珠三角優秀客家山歌邀請賽」活動,獲得「組織獎」與「特別獎」等殊榮 l 2007年臺北永樂扶輪社頒發「傳揚客家文化傑出貢獻獎」 l 2008年帶領基隆雨韻合唱團參加中國福州「放歌海西─海峽兩岸首屆合唱節」,獲得廣大迴響。 l 2008年〜2010年創作客家山歌劇「義民禮讚」與「客家相三部曲」。 ● 致力於編寫了客家歌曲四部混聲合唱曲,對於的多元發展和提升藝術層次貢獻良多。 專長:合唱指揮、詞曲作家、演唱、音樂教育工作 1. 1995年發行個人演唱專輯《呂錦明 客家歌謠精選美聲集》 2. 1999年發表「臺灣北部客家音樂」與「民俗曲藝120期」。 3. 2006年 混聲合唱作品《義民禮讚》客家清唱劇於國家音樂廳首演。 4. 2007年與姜雲玉共同主編「臺灣客家山歌「祖公聲」─古版山歌曲集」 5. 2008年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製作發行《客家歌謠選集》擔任執行編輯委員。 6. 近年來有諸多作品「客家歌曲混聲合唱曲、兒童合唱曲」廣為傳唱。 7. 2010年創作客家山歌劇「義民禮讚」與「客家相三部曲」。 1.曾獲全國青年作曲比賽第一名,臺灣省教育廳甄選歌曲第二名與佳作等。 2.曾獲得王永慶甄選歌詞第二名。 3.臺北永樂扶輪社頒發「傳揚客家文化傑出貢獻獎」(2007)
胡泉雄   致力於客家歌謠的推廣已達35年之久的胡泉雄老師,是道地的客家人,從小在苗栗的農村長大,雖然家庭生活困苦,但長輩們時常叮嚀「寧賣祖宗田、毋忘祖宗語」的道理,家裡說的客家語是長樂話,在客家族群裡是較為稀少的腔調,而到現在胡泉雄仍保持著字正腔圓的長樂腔調,謹記長輩們對文化傳承的重視。   民國52年,胡泉雄進入新竹師範學校,畢業後,踏入為人師表的行列,服務三年後決定考大學。在他當兵期間不孜不倦的努力下,終於順利考取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後來因為對哲學的興趣不高,因此決定重考音樂系,音樂系畢業後進入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任職,在當時是不錯的出路。到了民國62年,為了就近照顧家庭,而返回家鄉擔任國中音樂老師,指導學校學生參加合唱團比賽得到了冠軍,因此還成立了苗栗縣唯一的國中國樂團,也是屢屢獲獎。胡泉雄老師的努力也讓他獲得了「臺灣省特殊優良教師」的榮譽。在苗栗待了9年後,兩度因為孩子求學的原因而移居新竹與臺北,在學校任職的25年歲月,期間常獲邀擔任客家山歌、歌謠的評審,因此在當時漸漸對客家音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退休之後,便開始致力於客家傳統民謠的創作,胡泉雄老師的創作理念是用客家的老古人言作為歌詞的內容,他強調一首好歌的詞要感人,曲要動聽才能為人所傳唱,因此胡泉雄老師創作的歌曲格外有意義且富有濃厚的客家元素。   胡泉雄老師期許客家文化能夠延續並且發揚光大,也希望身為客家子弟的年輕人能夠多了解客家藝術的美,不管是歌謠、戲劇或語言,不要讓客家文化產生老化的趨勢,任何一種文化如果看不到年輕人的努力就沒有未來了。現在有許多人的客家話都是「逐字翻譯」「照字念經」而非正統客家語言,與老一輩人的客家話不太一樣,因此也可能造成語言的隔閡。胡泉雄老師希望能藉由客家山歌、歌謠來推廣客家語言,運用歌曲的傳唱讓不懂客家話的人產生興趣,了解歌曲之後,學習客家話就輕鬆許多了。   以研究、改良及推廣山歌為一生志業的胡泉雄老師,對客家文化抱有很大的使命感,期許客家文化能夠生生不息的延續下去,也期許客家子弟能為客家文化做更多的努力來保存這份美好的藝術。 1.臺灣客家山歌130 2.臺灣客家山歌經典(1):客家山歌萬里揚 3.臺灣客家山歌經典(2):東邊落水西邊晴 4.臺灣客家山歌經典(3):茶香飄過九重天 5.臺灣客家山歌經典(4):萬古千秋唔斷情 6.臺北市「客語教育中心」共同教材--客家歌謠 老山歌 7.臺灣客家民謠精華-=山歌、小調、勸世文 8.客家山歌概述-=歌詞‧俚諺‧歇後語‧童謠 9.胡泉雄客語創作歌曲專輯 10.客家民謠與唱好山歌的要訣,臺北:育英出版社,1980年 11.客家山歌的意境,育英出版社,1981年4月 12.客家民謠精華,1981年4月 13.山歌萬里揚,育英出版社,1983年8月 14.客家民謠(錄音帶) 15.客家民謠的傳統與創新(錄影帶) 16.含淚與歡笑 1.臺灣省特殊優良教師 2.中國文化學院傑出校友 3.苗栗縣文藝傑出人才 4.臺灣省社教有功人員 5.臺灣省復興文化有功人員 6.新竹縣社教有功人員 7.教育部社教有功人員 8.教育部漢語方言研究著作獎 9.受行政院客委會之委託創作客家山歌詞【作品:油桐與油桐花】及歌曲【作品:油桐花之戀】 10.臺北縣第一屆客家歌曲創作比賽薪傳客詞獎入選【作品:臺灣算來是寶島】 11.新竹縣最佳客家創新歌曲獎佳作【作品:煞猛來打拼】 12.行政院新聞局95年臺灣原創音樂大獎入選【作品:有情不怕路頭遠】 13.臺北縣第二屆客家歌曲創作比賽薪傳客曲獎第二名【茶枝吞落肚】 14.臺北縣第三屆客家歌曲創作比賽薪傳客曲獎第三名【想妹想到狂】 15.新竹縣最佳客家創新歌曲獎佳作【作品:戴了笠麻莫擎遮】 16.第15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 17.指導臺北縣樹林市客家鄉親會「中華歌謠班」參加臺北縣及全國合唱比賽均得特優。
徐亞湘 1967年出生於新竹湖口的徐亞湘先生,十歲那年,隨著家人搬遷至桃園平鎮,在客家庄的成長環境薰陶下,對客家事物也就相當熟悉,因而致力於客家戲相關研究。   大學時期,就讀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主要學習西方戲劇與電影,碩士班就讀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為「臺灣地區戲神西秦王爺與田都元帥之研究」,開始對客家戲曲有初步的認識與興趣。   開始研究客家戲曲的重要契機是在民國84年(西元1995年),協助桃園縣文化中心調查「桃園縣戲曲暨音樂團體普查計畫」,此計畫乃針對全縣各戲曲劇種戲班和音樂團體進行全面性的普查,因此接觸了相當多客家戲班、音樂團體及藝人,該計畫隔年亦在洪惟助教授主持,徐亞湘協同主持下再進行了一年的資料蒐羅及錄影保存工作。   為客家戲曲文化而努力的徐亞湘先生,主要除了客家大戲的調查研究之外,亦旁及以客籍藝人為主的四平戲、本地京戲的相關研究,相關成果除張文聰、阿玉旦、黃秀滿的生命史撰述之外,亦與李國俊教授合著「桃園縣四平戲調查研究」一書及輯撰「消逝的風華----臺灣四平戲」DVD一片,另著有「客家劇藝留真:臺灣的廣東宜人園與宜人京班」一書。   隨著大環境生態的改變,客家戲曲已漸趨沒落式微,徐亞湘先生強調此乃時代演進之必然並不需過於擔慮,除了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的體制內藝術傳承之外,更重要的公部門尤指文建會、客委會該如何為客家戲曲進行保存與紀錄,不管是影音圖像資料收集、紀錄片拍攝、生命史戲班史撰述、曲本劇本數位化、文物保存...等等,皆為刻不容緩的工作,因為文化的生命是可以無限延續而傳承下去! 專長 1. 臺灣戲曲史 2. 中國戲曲史 3. 戲曲傳播 4. 戲劇理論 期刊論文 1. 「亂彈」探析,1997年6月 2. 四平腔之歷史源流探考,1998年12月 3. 日治時期來臺上海京班研究,1998年3月 4. 論日治時期來臺演出之福建戲班 ---- 以《臺灣日日新報》為分析範圍( 1899-1936 ),2000年7月 5. 日治時期臺灣內臺戲班考,2002年4月 6. 桃園縣傳統戲曲的發展與變遷,2002年6月 7. 試解「禁鼓樂」 --- 一段戰爭期的戲曲命運,2004年8月 8. 試論臺灣早期商業劇場 ---- 以日治時期臺北市淡水戲館(新舞臺)、艋舺戲園及永樂座為例,2004年12月 9. 日治時期臺灣戲曲的現代化探討,2006年1月 10.從廣東宜人園到宜人京班:一個本地京班的歷史考察----兼論京劇在臺灣之在地化問題,2007年1月 11.管制下的復甦 ----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的戲曲相關法規分析( 1945.11-1947.3 ),2009年9月 研討會論文 1. 日據時期來臺演出之中國戲班探析( 1899-1937 ),1999年7月 2. 臺灣劇運的奠基人 ---- 李曼瑰,2000年7月 3. 臺灣四平戲的發展與變遷 ---- 一個消失劇種的歷史回顧,2001年8月 4. 落地掃到戲園內臺的跨越 ---- 日治時期歌仔戲演出場域轉變之探討,2001年9月 5. 近代中國戲班在國外的傳播,2002年7月 6. 建構一塊臺灣戲曲研究基石 ---- 從《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彙編》談起,2003年10月 7. 知識份子眼中的歌仔戲圖像 ---- 以日治時期知識份子對歌仔戲的接受史為中心,2004年8月 8. 寬廣的論述視野----試論黃美序《戲劇欣賞》與《戲劇的味/道----從劇本到劇場 》,2005年6月 9. 戲劇表演教學中之戲曲元素運用舉隅,2005年10月 10.另類聽戲曲 ---- 從日治時期的臺灣戲曲唱片談起,2006年2月 11.三角作用:現代化、政治力與市場機制多層影響下的 20世紀臺灣戲曲,2007年1月 12.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之戲曲史料意義分析,2007年5月 13.臺灣四平戲發展的歷史考察,2009年4月 14.戲曲創作中媽祖形象的選擇分析 ----以國光劇團《媽祖》為例,2009年5月 專書 1. 臺灣地區戲神 ---- 田都元帥與西秦王爺之研究,1993年 2. 桃園縣四平戲調查研究,1996年 3. 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2000年 4. 臺灣日日新報與臺南新報戲曲資料選編,2001年 5. 長嘯 ---- 舞臺福祿,2001年 6. 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 - 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2006年 7. 史實與詮釋: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選讀,2006年 8. 客家劇藝留真:臺灣的廣東宜人園與宜人京班,2007年 給自己一個感受藝術與美的機會----一齣京劇的欣賞經驗分享,2008年
賴碧霞   現代人有人說四縣、有人說海陸、有人說閩南、更有人說北京話,都成為三合一的四海一家親。故人說:夫樂者,樂也。故所以,人不能無樂。有生命的動物就能用聲音來表達感情及喜、怒、哀、樂。唱歌是人的本能,也代表各族群的精神,民族的的文化與語言關聯最為密切,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從詩、歌、謠、音樂開始。賴碧霞老師從17歲就學習客家山歌,師承胡琴師傅官羅成,以及三腳採茶戲藝人賴庭漢,也跑遍全臺請教對山歌有涉獵的人。1953年起開始灌錄客家歌謠、廣播劇唱片,並登臺演出。之後便持續為各大電臺擔任節目製作與主持人,推廣客家歌謠。   在藝術領域中以戲劇、歌謠,與人生之關係最為審切,且戲劇歌謠為綜合藝術,從參與戲劇歌謠活動的過程中可體驗出重要的教育意義及美學觀念,建立知識之傳授,創造潛能的開發等,因此賴碧霞老師以「戲劇營造」歌聲、詞意,善用空間,建立且開發出屬於客家歌謠獨特文化,念唱語言及唱腔的強、中、弱、表情、身段等,但因賴碧霞老師年事已高,恐這苦心編寫的短劇歌本教唱,沒有續傳之慮,故感恩客委會能助以完成此心願續傳下去,使客家老、中、青代都了解自己文化之美,加入客家文化傳承工作,為自己的文化及尊嚴多費心、多加油。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達,衣食住行生活均在改變,惟國家之強盛,人民之安居樂業,均有賴民族意識之優越表現,方有所成。表現客家文化優美的固有歌謠、戲劇是代表客家民族性很重要的一個資產,不能在這一代斷層失傳,為此賴碧霞老師在民國八十二年成立《碧霞鄉土客家民謠劇團》旨在落實保存、發揚客家固有文化,盡棉薄之力,如何讓客家鄉親,男女老幼多懂得客家固有歌謠、戲劇詞曲之美,使客家族群均能唱出純正傳統的歌謠,也能了解老祖宗所留下的寶貴音樂歌詞之含意,才是真正達到傳承的目的,《碧霞鄉土客家民謠劇團》計劃「創家客家歌劇」讓熱心的客家朋友有展現學習之歌藝,此可帶動所有客家族群,對自己優美的客家歌謠去學習,延續客家文化的種子,全員去維護,才能代代相傳,才能永遠留傳下去,茁壯在每個世紀中。 賴碧霞女士指定取自於「創新客家歌劇」之編者的話 1.離別相勸歌(五洲唱片) 2.A勸世金言B勸世孝道(鈴鈴唱片) 3.A孝順雙親(老山歌)B勸世夫妻(平板採茶)(鈴鈴唱片) 4.收心歌(鈴鈴唱片) 5.送郎歌(鈴鈴唱片) 6.A遊花間歌B十二月古人歌(鈴鈴唱片) 7.A思蓮歌B拾想交情歌(鈴鈴唱片) 8.臭頭遊花宮(鈴鈴唱片) 9.茶山情歌(上、下)(鈴鈴唱片) 10.A1孟姜女十二月花吟(上)B1孟姜女十二月花吟(下)B2十想摘茶歌(鈴鈴唱片) 11.(牛尾調)風流相褒歌(鈴鈴唱片1964再版) 12.笑科病子歌(鈴鈴唱片) 13.A1拾想思歌郎B1斷情歌B2枉心機(鈴鈴唱片) 14.A送親人B明月花開 望哥來(鈴鈴唱片) 15.打海棠(鈴鈴唱片) 16.酒場大會串(鈴鈴唱片) 17.遊茶山對答歌劇(鈴鈴唱片) 18.(山歌子)怨斷情(鈴鈴唱片) 19.男女對答採茶歌(鈴鈴唱片) 20.孝順雙親(吉聲唱片) 21.A十八嬌蓮(一) B十八嬌蓮(二)(遠東唱片1962出版) 22.中國民俗音樂專輯 第十四輯-賴碧霞的客家民謠A綁傘尾腔等B問卜等(第一唱片1982出版) 23.賴碧霞客家民謠演唱第一音樂帶 24.賴碧霞客家民謠演唱A農家樂等B病子歌等第一音樂帶 25.勸郎怪姐(美樂唱片1966年) 26.九腔十八調第一集十八摸、思蓮歌(美樂唱片1960年) 27.九腔十八調第二集送金釵、賣酒(美樂唱片1960年) 28.九腔十八調第三集剪剪花、桃花過渡(美樂唱片1960年) 29.九腔十八調第四集初一朝、病子歌(美樂唱片1960年) 30.姑嫂看燈(美樂唱片1968年) 31.賴碧霞歌唱集A訪日演出開場白、思想起、雨夜花、杵歌、望春風B摘茶歌、三想妹子、五更進妹房(美樂唱片1969年) 32.A新十八嬌蓮(上)B新十八嬌蓮(下)(美樂唱片1970年) 33.A趙五娘(忠孝節義)B趙五娘(忠孝節義)(美樂唱片1969年) 34.A趙五娘(忠孝節義)B趙五娘(忠孝節義)(美樂唱片 35.A趙五娘(忠孝節義)B趙五娘(忠孝節義)(美樂唱片 36.A一樣米養百樣人(上)B一樣米養百樣人(下)(美樂唱片1972年) 37.勸郎怪姐(美樂唱片約1966出版) 38.茶樹開花美樂唱片1967年) 39.快樂過新年(一)~(四)(美樂唱片 40.歌才比賽記(美樂唱片 41.A十勸大家B四季茶花開(美樂唱片1970年) 42.A新婚旅行記(一)B新婚旅行記(二)(美樂唱片1970年) 43.A新婚旅行記(三)B新婚旅行記(四)(美樂唱片1970年) 44.茶園山頂和山歌上發影視第30集 45.賴碧霞薪傳之歌CD1平板專輯CD2卡拉專輯(樂韻雷射唱片2000年) 46.賴碧霞薪傳之歌-小調知足常樂、上山採茶之一、上山採茶之二、海採茶、船夫歌、半山遙郎之一、半山遙郎之二、十八嬌嬌三歲郎、妹剪花、農家樂、繡香包、下南調、平板、山歌子(樂韻雷射唱片2000年) 47.賴碧霞 臺灣客家山歌 小調姑嫂看燈、月有情、送郎君、農家樂、下南調、妹剪花、瓜子仁、繡香包、開金扇、洗手巾、剪剪花、鬧五更、八月十五、梳妝樓、十八摸(樂韻雷射唱片2002年) 48.賴碧霞三大調老山歌、山歌子、平板樂韻(雷射唱片2002年) 49.賴碧霞的臺灣客家山歌月清古賢人(月有情)、挑擔歌、十二月古人、八月十五、開全扇、賣酒、瓜子仁、姑嫂看燈、採茶調、洗手巾、十八摸、送郎歌、老山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雷射唱片2001年) 50.臺灣客家說唱-忠孝節義 趙五娘琵琶記CD1~CD7(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06年) 51.賴碧霞客家山歌演唱會拜新年、農家樂、繡香包、賣酒、桃花開、蛤蟆歌、十八摸、月情古賢人、瓜仔仁、海採茶、挑擔歌、老山歌、山歌子、平板調(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出版錄音帶 1988年) 52.客家老師傅系列報導賴碧霞專訪(客家新聞雜誌出版VCD 1995年) 53.傳奇人物第十五集賴碧霞專訪(華頌衛星VCD 2000年) 54.2002夏客風演唱會-大家共下來唱歌 明清古賢人、海採茶、挑擔歌、上山採茶之一、二、船夫歌、十二月古人、八月十五、開全扇、賣酒、瓜子仁、姑嫂看燈、採茶調、洗手中、繡香包、送郎歌、山歌子、老山歌、十八摸、平板(行政院客家委員會VCD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VCD 2002年 1992年) 55.民族藝術薪傳錄 第3集客家山歌之后賴碧霞(公共電視小組監製VCD 1989年) 56.中國民間音樂:第1輯第一屆民間樂人音樂會選粹(收錄福佬系民謠(陳冠華),恆春調說唱(陳達),客家系民謠(賴碧霞) (許常惠主編VCD 1978年) 57.賴碧霞的臺灣客家山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VCD 1992年) 58.客家人客家歌 第1集南北老山歌(公共電視臺VCD 2001出版) 59.客家人客家歌 第6集山歌會(公共電視臺VCD 2001出版) 60.龍潭三坑仔/陳永淘/茶山情歌(公共電視臺監製VCD 2001出版) 61.大禾埕 第2集 苗栗公館/顏志文/賴碧霞(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製作VCD 2000出版) 1. 西元1986年 榮獲第二屆薪傳獎得獎人。 2. 西元2001年 榮獲陳總統親頒客家文化傑出獎。 3. 西元2001年 榮獲林光華縣長親頒客家歌曲貢獻獎。 4. 西元2008年 榮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終身貢獻獎。
姜雲玉   畢業於國立藝專國樂科,主修聲樂,以及國立臺灣藝術學院,音樂舞蹈系專攻民歌演唱。是一位極具素養的「民歌藝術演唱家」。尤對「客家歌謠」之演唱更具獨特的見解與風格,不論是教學、演唱或廣播節目主持皆有傑出表現,是第一位在國家音樂廳舉辦「客家歌謠」獨唱會的演唱家。客家界更一致推崇她為「金嗓歌后」,以及最具公信力的「歌唱比賽評審」。   新竹縣北埔鄉,是一個典型的「客家莊」,擁有民風淳樸、文風鼎盛的優良傳統、同時也充滿了客家的藝術寶藏。出生在此客家鄉的姜雲玉女士,就浸潤在那樣的環境裡成長,自幼即喜愛音樂,天賦嗓音圓潤甜美,國小、國中階段是學校的合唱團員。高中時期便經常參與藝術歌曲獨唱比賽,以及各種文藝演唱活動。其後考進國立藝專國樂科(主修聲樂),民國1981年畢業後,曾多次前往大陸地區採集民謠、請教名家,對於民歌、地方戲曲以及民間曲藝等皆有深入之研究。尤對「客家歌謠」之演唱更具有獨特的見解與風格,深受各界之肯定與讚賞,舞臺表演極為自然、流暢,十足地掌握民間歌謠的樸實感與親和力。   她以民族音樂學的角度去探討各地風土民情、歌謠、舞蹈,深切的體會到這些民俗歌謠的精髓和其形成的背景,包括地理環境、語言、風俗習慣,乃至於宗教信仰等的種種差異,都是直接影響民歌形式與風格的要素,要從這些要素上實實在在的去作了解,才能對民歌的真正內涵一窺究竟。越是深入去探索,越是肯定客家歌謠在「世界音樂」中的重要地位。   深入鑽研民歌之後,對於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農耕生活與大漠跑馬的游牧生活,之間的差異有了深深的體悟,同時也回顧自己、反問自己「我是誰介我屬於何方介」   體認到身為一位客家子弟的責任與使命感,於是決心投入更多的心力來研究及推展客家文化的精華──「客家歌謠」,因緣際會中,認識了同為客家子弟的呂錦明先生,也是位優秀的歌唱家、作曲家,在志同道合下於民國1991年共同創辦了「臺灣客家山歌團」,為著共同理想─客家歌謠的傳承、推廣、教學,以及表現形式而努力,也為著將客家歌謠表演藝術提升到國際舞臺共同打拼!   姜雲玉女士是位極具素養的表演藝術演唱家,不僅專精於民族歌謠的演唱,在客家界裡成為了眾人皆知的「金嗓歌后」,並擅長於教學技術,且積極為培育新生代客家音樂人才努力不懈,更被推崇為及最具公信力的「歌唱比賽評審」。 1.姜雲玉客家歌謠精選─美聲集(1995) 2.姜雲玉臺灣客家山歌小調曲集(1995) 3.姜雲玉客家歌謠獨唱會 (國家演奏廳) (1997) 4.參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錄製「本土音樂的傳唱與欣賞(客家音樂)」有聲CD書。(2000) 5.與呂錦明共同主編「臺灣客家山歌「祖公聲」─古版山歌曲集」(2007) 6.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製作發行「客家歌謠選集」擔任執行編輯(2008) 7.與林桃音教授 林珀姬教授共同著作:「唱歌唸曲解憂悶」(2009)
陳雙雄   幼年時的牧童生涯中,同伴的山歌、茶園裡的對唱、日本童謠、臺灣民謠滋養了陳雙雄心中的音樂種子。在新竹高商求學間,習得管樂、打擊樂器及指揮,奠定了音樂的基礎。高三時因父親驟然過世,因而在課餘時參加輕音樂隊,穿梭婚喪喜慶場合中演奏,使得原本只是興趣的音樂成了承擔家計的良方。   新竹高商畢業之後,曾經到高雄擔任過會計工作,雖說是學以致用,但因人生地不熟,又無喜好音樂的同伴,並且深感會計工作與個人興趣格格不入,因而提前入伍。在軍中服務期間,考入「陸軍總部軍樂隊」以第一名畢業,後曾被調派到「陸軍合唱團」、「陸光歌劇隊」支援,兩年的服役期間,接受樂理、演奏技巧的嚴格訓練,並用餘暇時間鑽研作曲、編曲、合聲......等方面,自此陳雙雄老師確定自己從事音樂工作的志向。   自退伍到民國71年間,曾應聘於「陸軍第二軍團司令部龍吟藝工隊」、「警總白雪藝術工作大隊」擔任演出組長、音樂指導、編導等工作。軍中離職後,曾在臺北市與桃園的歌廳、西餐廳、夜總會彈唱,獨資經營東門傳播公司、合資經營金生傳播有現公司,公司主要業務是訓練歌星、培訓職業琴師、綜藝節目製作、歌星的經紀等工作。後因大環境經濟衰退,公司遂結束經營。後來適逢新竹縣政府在民國86年起舉辦客家新曲獎比賽,陳老師連續參賽三年,作品受肯定獲得各獎項,開始了他詞曲創作及歌謠教學的新人生。   陳雙雄認為「承載與發揚文化的源流和精神」是詞曲音樂創作的本質,文化透過歌曲的傳唱,代代相傳,因此一首好歌的價值在於能夠讓大眾朗朗上口。基於這樣的理念,陳老師的創作面向除流行歌曲外,還包含客家竹板歌、童謠和佛教歌曲。   對於客家文化的推展,陳老師認為應注重品質與著作權的釐清。過去有不少的出版,只著重於銷售業績,重量不重質,現在大眾的樂聽水準普遍提升了,音樂出版品的水準也應有所提升。另一方面,過去大家並不很注重著作權的權利歸屬問題,導致常有版權使用的官司與糾紛,全臺有那麼多的歌謠班及演出,運用各式的音樂材料,應該讓教師及學員對著作權有一個基礎的認識,讓創作人的心血結晶獲得尊重。 專長 詞曲創作、編曲、唱片製作、歌謠教唱及編導。 出版 1999,《音樂叢書第四集》,龍閣傳播。 2000,《音樂叢書第六集》,龍閣傳播。 2001,《音樂叢書第七集》,龍閣傳播。 2003,《音樂叢書第九集》,龍閣傳播。 2004,《陳雙雄創作流行曲集》,吉聲影視音傳播。 2005,《音樂叢書第十集》,龍閣傳播。 2006,《音樂叢書第十二集》,龍閣傳播。 2006,《客家竹板歌專輯》,陳雙雄、徐桂盛,客家文經出版社。 2007,單曲發行〈出門經〉,客家文經出版社。 2008,單曲發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客家文經出版社。 2008,《客家創新童謠歌曲》專輯,陳雙雄,客家文經出版社。 2008,《客家創新童謠歌曲》專集一、二,陳雙雄,客家文經出版社。 2009,《客家創新歌曲》三、四、五、六集,陳雙雄,客家文經出版社。 以上包含歌本、CD、KCD、VCD、DVD。 2001,〈恭作褒忠義民爺歌曲〉,客家雜誌,10月號,70-71。 2010.5.3,〈談客家流行歌曲之創作〉,第一屆客家文化傳承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 2010.6.13,陳雙雄客家創新歌曲暨論文發表會。 1973,獲軍中戲劇工作績優人員獎。 1997,新竹縣第一屆客家新曲獎首獎(「掌牛郎」詞曲),「摘茶細妹」、「撥風落大水」得佳作。 1998,新竹縣第二屆客家新曲獎第二名(「秋夜想爺娘」詞曲,第一名從缺) 。 1999,新竹縣第三屆客家新曲獎佳作(「茶山姻緣」詞曲)。 2001,全球客家文化節「客家金曲獎」入圍(「褒忠義民爺」詞曲)。 2001,全球客家文化節「客家金曲獎」最佳編曲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曲)。 2001,全球客家文化節「客家金曲獎」最佳作詞獎(「介亥 蕃薯」)。 2003,佛光山星雲大師弘法50年佛教歌曲徵曲,以客語版「念佛歌」在17參賽國家中獲首獎(星雲大師獎)、佛光緣獎(觀眾票選第一名)。 2003,獲板橋市客屬會頒發「客家師鐸獎」。 2004,以客語「好自在」四部合唱,於19參賽國家中,獲評審特別獎、佛光緣獎第二名。 2005,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貢獻獎。 2007,北港朝天宮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媽祖紀念歌」徵曲獲「錄用獎」第一名、「最具特色獎」觀眾票選第一名。
蘇凡凌   蘇凡凌教授在臺灣作曲界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僅僅因為她是女作曲家,更是一位客籍音樂人。雖然蘇教授在以前的求學過程中都是接受西方古典音樂的教育,但是在創作音樂上,她並沒有執著於古典音樂,反而是求新求變,且作品內容多樣豐富,也沒有忘記身為客家籍為臺灣本土音樂譜下一曲。在這次的訪談中,教授說明了她在音樂創作中的理念以及她對客家文化保存的期許。   蘇教授認為,現在有很多人漸漸關注於客家文化保存的議題,如何讓小眾文化持續存留下來,最重要的就是發揚它以及建立完善的保存制度;然而,制度的健全還有賴於政府與公家機關的配套措施。要如何發揚客家文化,則不侷限於僅由政府來實施,民間的客家文化團體也需要盡一份心力,而雙方必須考量到如何將客家文化推行到最完善的一面。   客家人雖然是從大陸遷徙來臺的,但是若能以臺灣為中心將客家文化與客家音樂藝術推展至世界,讓其他民族與世界上的人也能夠了解出「客家文化」不僅有異於於他國的文化,也是一個值得我們去深入、去體會甚至視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來關心的獨特文化與藝術之一。一個文化要能夠傳承下去,在語言的學習上有很大的影響,客語在臺灣不比閩南語分布來的廣,而在客家圈這區塊還是有許多人對自己的母語不了解,這樣又如何能讓不了解客家文化與客家音樂藝術的人也能認同呢介所以在客語的教育與傳承上實為當務之急。   除了語言上的傳承外,打造具客家特色的城市及鄉村也是推展客家文化的方式之一,因為如此一來就可以馬上感覺到客家文化的特色,每個人自身的感覺很重要,這也就是一種文化認同感,要建造屬於客家文化特色的鄉鎮(城市),讓每個想認識客家的人不再陌生,而是感到親切與認同。
彭月春   彭月春的父親是彭煥堂、母親是張敏妹,彭煥堂先生是臺北客家界的熱心人士,除戮力於義民祭典大小事外,還在民國78年創立長春歌謠班,因此彭月春自幼即隨父母參加各式的客家活動並且參加長春歌謠班。在長春歌謠班期間,受業於賴碧霞、楊熾明、胡泉雄、賴仁政、曾明珠等老師,學習客家傳統及創新歌謠的演唱與詮釋。其後參加歌唱比賽,錄製音樂專輯,大約於民國89年開始擔任長春歌謠班指導老師,至今已有十年之久。   民國86-93年間,任職於中國廣播公司客家頻道,同時也廣播節目的主持工作,引領彭月春進入廣播界的前輩是戴美玉(吳伯雄夫人)、張鎮(資深廣播人、客語正音教師)和鍾惠文(現任寶島客家電臺臺長),因為有廣播主持的經驗,活潑的臺風,加上甜美的外型,而有「客家璩美鳳」的外號。   謙稱自己的歌謠教學是「帶動唱」的方式,讓學員歡喜的來唱歌,教唱歌曲均為中老年學員能接受的樂曲節奏,教學過程中首重咬字及學員的臺風,每一次上課均要求學員一一上臺演唱當天所學歌曲,一次次的練習,讓原本怯於上臺、拿麥克風會手抖的學員,磨練出表演的膽量與能力。   除了歌謠教唱之外,彭月春還是一位專業的客語配音員,進入配音界的領門人是袁碧雯,配音作品有卡通「真善美」和「小英的故事」、偶像劇「極速青春」、連續劇「望鄉」、兒童節目「水果奶奶」,她認為配音員的工作可以挑戰自己聲音的可能性,配音雖是幕後的工作,但是和幕前的表演一樣,必須要放得開,身心放鬆投入劇中情節當中,才能配出好的作品,同時配音和唱歌相同,要有恰當的聲音感情展現。   身為客家文化工作的年輕一輩,彭月春十分感嘆現代客家活動參與者的高齡化,她認為除了年輕一輩應多多主動參與之外,老年人也有責任,將自己家裡的年輕一輩,帶出來一同參加各項活動,否則老人們只是不停「動口」惋惜與感概自己文化的流失,卻沒有積極的「動手」引領下一代來傳承,在這樣下去,可能過十年二十年,客家歌謠班一定萎縮。   對於目前市面上客家音樂作品的多元化,彭老師認為這是欣欣向榮的好事,各年齡層可以各取所需,老年人應該多多包容和鼓勵,雖然像「拷秋勤樂團」的音樂,對老人家來說,感覺很吵鬧,卻是年輕人的潮流,應該多鼓勵。各種比賽出身的年輕世代,也需要有表現的舞臺,否則年輕人容易因為現實生活的壓力,放棄對客家文化的探尋。   另外,以彭月春歷年來所見,不少長輩本身積極參與客家,但自己的客語家庭教育卻是不及格的,被動的引頸期盼政府的各項政策,絕對是緩不濟急的方式,她呼籲,至少!至少應該在家裡說客語。「身為客家人要憨憨做,唔使想要賺大錢。」彭月春說淡淡又堅定表示,這是身為一個客家文化工作者的基本認知。 專長 客語配音、活動主持、客家歌謠演唱 專輯出版 《年輕就是本錢》個人專輯,上發影視有限公司 《相思夢》個人專輯,上發影視有限公司 《打拼一定贏》個人專輯,吉聲影視音公司 《第一屆客家新曲獎精選》合輯,新竹縣政府 《第二屆客家新曲獎精選》合輯,新竹縣政府 《心手相連》合輯,揚笙文化傳播公司 《世界名曲故事歌》合輯,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獲竹東鎮85年中秋節歌唱比賽客語組第二名。 獲臺灣區第六屆客家歌謠歌唱比賽山歌子組亞軍。 獲新竹縣客家音樂發展學會臺灣區第二屆客家音樂比賽超級組優等。 獲大臺北區第二屆客家歌謠比賽創新流行歌曲組亞軍。 獲新竹縣第一屆客家金曲獎客語歌曲入圍最佳女演唱人獎。
曾梅穀   從小就喜歡音樂,就讀苗栗縣頭份鎮斗煥國小時,課餘時間常溜進音樂教室,彈奏風琴複習音樂課所學的樂曲,在老師的鼓勵之下,奠定了學習音樂的興趣與志向,甚至為了專心音樂之路,省立新竹師範畢業後,放棄保送師大教育系的機會,而就讀省立臺北師專音樂科。   學校畢業後,又參加「臺灣省中等學校音樂科教師」檢定,檢定合格後任教於臺北市大理女中擔任音樂教師工作二十年,也負責指導校內合唱團,該合唱團曾經十二個年度獲得臺灣區合唱冠軍。期間數次率團赴美國、日本及東南亞各國巡迴演唱。為了鼓勵更多像曾老師一樣的喜愛音樂的小孩持續在音樂路上開花結果,他在民國79年退休時,將部分退休金提撥成立「曾梅穀老師音樂獎」,提供大理高中國中部音樂資賦優異的畢業生獎學金,這樣的用心,和當初鼓勵他走向音樂之路的老師如出一轍。   民國81年起擔任臺北市苗栗同鄉會總幹事,後於民國86年時創立苗栗歌謠班,參與團員多為旅居臺北的苗栗鄉親,因為具合唱團的豐厚教學經驗,有鑒於客家歌謠中適合作為合唱的曲譜並不多,因而擇客家三大調及新創歌曲,改編成教學非營利專用的合唱曲,目的是為了提升客家歌謠班的合唱水準。   在客家歌謠的合唱方面,曾梅穀認為,從前鄉下農忙期間,「掌牛郎」和「摘茶妹」常常是兩相扯嗓門拼山歌的對唱方式,但若要在音樂廳這樣精緻的空間演唱時,我們可以善用丹田的力量,以美聲的方式來演唱,一方面保護喉嚨,一方面呈現文化中的精緻優雅面向,這是曾梅穀所秉持的教學核心。他認為學習歌唱必須是循序漸進的,先學呼吸、發聲練習、咬字以及口型,這些基本功夫紮實之後,個人唱歌的品質就會提升,學員個別的聲音都穩固後,才能夠開始練習合唱中的合聲和分部,如果沒有這樣的訓練過程,一個合唱團有幾個團員就會出現幾個聲部,那就不叫合唱團了。   曾老師對客家文化保存的期許是「大家說客語」,一個文化的承續中,最重要的就是語言,唯有語言能夠使我們的文化延續下去,如果下一代不會說客語,那麼現在看似發展興盛的客家歌謠班,很快就會面臨解散的命運,所以當務之急,是向下扎根,在國小甚至幼稚園,用任何方式進行客家語言或歌謠的教學,家庭教育是更重要的,客家話無法依賴學校每星期零星的幾堂課來達成最有效的傳承,這樣的課程效果從我們國人的英文程度,可以得到印證,我們在學校學好幾年的英文,但我們仍無法有流利的英語會話能力。語言是我們的「根」,我們不能讓客家話斷在自己的這一世代。 專長 音樂教學、合唱教學、客家歌謠教唱。 創作 〈客家山歌真簡單〉詞曲創作 〈我們是中華兒女〉曲創作。 合唱編曲(教學非營利用途) 三大調:〈客家山歌真簡單〉、〈苗栗頌〉、〈擔歌〉三大調二部合唱及小調三部合唱、〈千年榕樹共條根〉、〈拜新年〉。 創作新曲:〈新的客家人〉、〈 係你人〉、〈分 多一集愛〉、〈憨人有憨福〉、〈打拼一定贏〉、〈 老屋庄〉、〈田寮村係故鄉〉、〈 教你唱山歌〉。 〈我們是中華兒女〉獲臺灣區愛國歌曲作曲比賽第三名。 指導臺北市大理女中合唱團獲臺灣區合唱冠軍十二年度。 指導苗栗歌謠班、真善美歌謠班屢獲臺北市客家歌謠比賽特優及優等獎。 率苗栗歌謠班代表臺北市參加2009年全國第一屆客家社團歌謠合唱比賽獲得優等。
曾桂英   娘家在頭份鎮斗煥坪的曾桂英,成長於電視不普遍的年代,當時全庄只有兩臺電視,最大的娛樂是在家裡的大禾埕聽長輩唱山歌,日久也就對三大調也就耳熟能詳,14歲參加比賽初次奪冠,是由李逢香先生,他當時在衛生所上班人稱「大老伯」,由李先生擔任小提琴伴奏。年紀稍長時的比賽,則多以詩人賴江質作詞作品參賽。高商畢業之後,曾在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記帳工作。工作期間,從林訪汝習鋼琴和發聲、赴新竹師範向楊兆禎學發聲、又向姚雅芳學電子琴。民國59年成為天聲廣播電臺基本歌星,為使歌唱技巧更上一層樓,於民國61年,考入臺視歌唱訓練班。民國65年1月16日結婚,婚後專心擔任家庭主婦的工作,同時輔佐先生開設藥局的生意、閒暇時的喜好是十字繡和唱歌。民國69年身懷老三時,應傳播公司邀請開始錄製唱片。自民國80年開始,當三個小孩都已就讀小學,曾桂英方才應歌謠班邀請擔任教唱的工作,至今已有19年之久。   「我們人,眼睛一閉,什麼都沒有,快樂最好,平淡就是福」是曾桂英的人生哲學,這樣的思維在她的學思歷程和個人簡經歷中充分展現,除了電影演出和唱片的出版經歷之外,曾老師謙虛得不願意批露個人豐富的教學與表演經歷,在訪談過程中可以充分感受她「生活平淡與家庭兼顧好」的核心價值。   曾桂英授課範圍主要在苗栗縣,臺北市大安民謠班是在臺北市唯一授課班級,上課時一律要求學生購買傳播公司發行的歌本,她認為使用者應該使用正版並付費,這是學習應付出的成本,除了尊重智慧財產權之外,對經濟也會有正向的循環,傳播公司才會有財源繼續出版新的歌曲,這是對創作人最直接的支持與鼓勵,不斷有新歌曲可聆聽,人們的休閒娛樂生活也才會有不一樣的面向。   現教授的學生當中以客家人為多,其中也有閩南人和外籍配偶,教課時首重發音與咬字,客家學生發音咬字不清處多為「意」與「義」、「畫」與「劃」、「在」、「盡」、「顏」等字,而母語為閩南語的學生則多是「花」與「華」、「頭」的音較無法正確發音,另外,有時字的念音必須要隨文句有不同的念法,這是課堂中,必須花時間一一校正的部分,曾桂英強調清楚的咬字是講話與歌唱的基礎。   客家文化必須要有年輕人的加入,向下紮根是當務之急,而眼下客家歌謠的傳承場域多在歌謠班,但歌謠班的成員中少有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一輩,因此目前客家傳統山歌的傳承,不是師資短缺,而是學員斷層的問題,針對此,曾桂英認為,當今學校的音樂課裡面,應當要選入適當比例客家傳統三大調的歌謠,不能只有創新的童謠或改編歌曲,因為那樣無法拓展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視野,永續除了創新之外,也要讓下一代有承接傳統的能力。   對於近年來政府為了「輔導」山歌班,每年固定舉辦「歌謠評鑑」,曾老師認為立意雖好,但學院派評審的偏好,往往會引導歌謠班的教學,致使歌謠班的成果呈現出規格化的情形,她表示歌謠班的成員多為五十歲以上,每星期上課二小時,家中有事缺席,老師也不能強制出席,學習的時間實在有限,但因為評鑑成績卻又攸關一個班的補助金,若評審一昧的將歌謠班當作是學校合唱團來看待,那麼,為了達到評審的要求,在有限的集會時間中,為充分熟練比賽歌曲,那麼一年內的學習的歌曲可能只有幾首,如此,有失客家山歌原本即興的趣味本質,也與學員的入班動機不符,致使壓力過大,反而促使學員流失。另外,在評鑑的評審方面,應當要區分演出類型,歌謠班、歌唱班、舞蹈班、國(弦)樂班、鼓陣班、讀書會...等應分開評比。其實歌唱是一種生活情趣,最好是讓各班以交流觀摩的方式呈現學習成果,展現客家歌謠生趣之所在,透過觀摩吸引更多人來傳唱客家歌。 專長 客家歌謠演唱及教學 專輯出版 《六月酒-曾桂英精選專輯》,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新年來新年到-曾桂英精選輯》,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客家創新歌曲專輯1》,客家文經出版社。 《爺娘恩》,上發傳播公司。 《雨中情、等妳回鄉、人生路》,上發傳播公司。 《愛情六月天、月下戀情》,上發傳播公司。 《平板:結婚喜慶》,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曾桂英客家流行歌曲5》,上發傳播公司。 《硬頸精神、情絲牽兩地》,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上山採茶、繡香包》,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夜路、相思夢、思念愛人》,上發傳播公司。 《金玉良言》,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曾桂英客家小調》,吉聲影視音。 《平板、小調: 李秋霞、曾桂英專輯》,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平板、山歌仔: 曾桂英小調專輯》,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老山歌、瓜子仁: 曾桂英專輯(8)》,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採茶情歌,十二月古人,平板: 曾桂英專輯》,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歌詞創作 〈青春價〉曾桂英詞,羅榮河曲。 〈食酒上高樓〉曾桂英詞,羅榮河曲。 〈無情的心〉曾桂英詞,鑾克勇曲。 〈月夜想君郎〉曾桂英詞,鑾克勇曲。 1972,新竹縣新豐鄉全省第一屆客家民謠比賽平板組冠軍。 1968,首次參與客家歌謠比賽,獲冠軍。 1966,桃園縣第一屆山歌比賽平板組冠軍及該屆總冠軍。 兒童與少年時期參加比賽屢獲獎項。
張雪英   張雪英女士於民國四十一年出生,十二歲加入「文化歌劇團」學習改良戲、現代戲,演唱客家山歌,在三角採茶戲中專門演出花旦。曾經待過新晨光、新永光、龍鳳園、新美蓮等劇團。雪英女士的嗓音高亢,韻味濃郁,唱工特佳,曾經多次受邀到香港、日本等地演唱客家民謠以及三角採茶戲,演出受到激賞。   臺灣早期影音發展未發達的時期,張雪英女士即錄製了兩張個人的流行歌曲專輯,共二十多首歌曲,不過並未出版發行。張雪英女士年輕時與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鄭榮興教授的爺爺鄭來福先生有多次合作經歷,輾轉待過龍發興等劇團,最後加入了「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為該團的創團團員之一。傳統戲曲演員在其他戲班有演員的需要時,會不定時支援其他戲團的演出,而張雪英女士加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之後,便不再接其他劇團的演出工作。   張雪英女士在榮興劇團內與團員共同錄製了山歌腔等專輯,以推廣北管戲曲音樂,並在復興劇校(現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時期便開始擔任該校教職,現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曲科以及「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戲曲人才培訓教師,教授課程主要為旦角的唱腔、念白等技藝。張雪英女士認為現在戲曲學院的許多學生為閩南人與原住民,語言方面的障礙造成學生剛開始要演出客家戲曲時相當辛苦,因為唱腔完全不對,甚至連新一代的客家人在說客家話時,發音與咬字方面都不標準,許多學生只能模擬咬字,硬背戲稿,張雪英女士便在教戲以外的時間,多利用平時與學生溝通,帶領學生導讀劇本、校正語文咬字,提升個人技巧,以期望團員在舞臺上能念唱出原汁原味的客家腔臺詞與歌曲。
黃鳳珍   黃鳳珍女士1949年生,六歲即隨父母學習改良戲,十四歲進入「金龍歌劇團」學藝表演,在臺灣過去傳統內臺戲盛行的時代即開始活躍於舞臺上。黃鳳珍女士的嗓音渾厚,唱腔圓潤,曾搭過「金龍」歌劇團,後來因為臺灣廣播業的興起,傳統戲曲的舞臺表演漸漸沒落,鳳珍女士便在許多客家電臺演唱過,經歷過大中華、苗栗、竹南、天聲、新竹等客家廣播電臺,擔任過小旦、小生、丑角等角色演出,也在苗栗中華電臺錄過廣播劇,戲齡超過五十年,最後加入了「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黃鳳珍女士早期是以演出旦角為主,後來轉演小生,曾演出「三娘教子」等戲碼,加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之後,專攻丑角,曾在臺北市社教館演出「乞丐養狀元」;1995年榮獲臺灣省客家戲曲比賽第四屆最佳配角獎(小生獎),1995年「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在國家戲劇院演出「婆媳風雲」,黃鳳珍女士在戲中扮演婆婆的角色,首場演出便造成爆滿的盛況,從南臺灣北上而來的十臺遊覽車觀眾只能待在場外,無法進入。   黃鳳珍女士目前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以及「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客家戲曲人才培訓教師,擔任國中部一至三年級,以及高中部一、二年級學生的丑角教唱。目前一般教師在課堂上普遍使用國語教學,家長、同學與朋友之間也不會以客家話對談,因而學生缺乏了練習客家話的環境,造成許多年輕一代的學生不會說客家話,或是發音與用詞不正確,黃鳳珍女士在授課中,便特別強調客家話正確發音的教學,校正學生說、唱客家話的咬字、腔調和用詞;在戲曲表演方面,教學的重點主要強調紮實的平板腔調,訓練學生演出丑角時,與現場觀眾互動的技巧。 1995 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第四屆,最佳配角獎(淨/花臉)。
王慶芳   王慶芳先生於1939年(民國28年)生,本名江慶芳。生父江玉寶、生母黃蘭菊為分別為京戲、採茶戲演員。1941年三歲時,過繼給養父王進、養母潘清金後,隨養父姓改名為王慶芳。三歲起常跟隨養父母待戲班,六歲即能上臺演出,七歲開始學習亂彈戲,8歲進入南中港亂彈班「慶桂春」學戲,初學丑,後來改演小生、老生等角色,十六歲便能導戲,亂彈沒落後改搭客家戲班。   王慶芳先生一生中搭過眾多劇團:南華陞、永吉祥、老新興、再復興、東亞歌劇團(歌仔戲班)、永昌、新龍鳳、金興社、德泰、新永安、新永光等戲班,1995年加入「榮興客家採茶歌劇團」。其中慶桂春、老新興、再復興、新龍鳳等劇團為亂彈班,永昌、金興社、德泰、新永安、新永光等劇團為客家戲班,在加入「榮興客家採茶歌劇團」之前,王慶芳先生待過時間最長的是「老新興」劇團與「新榮鳳」劇團,曾於1951年與1962年兩度進出「老新興」劇團,在該劇團前後總共待了十二年的時間;在「新榮鳳」劇團則待了十年;王慶芳先生於1970加入的「東亞」歌劇團則為歌仔戲班;1971年王慶芳先生加入「永昌」歌劇團時,該團的團主為有「客家戲國寶級演員」之稱的曾先枝先生,曾先生亦為臺灣三角採茶戲的前輩演員。   王慶芳先生的戲齡超過六十年,演出經驗豐富,於1994年與1995年參加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連續兩年榮獲第三屆與第四屆的最佳配角獎(淨/花臉),並於1995年加入「榮興客家採茶歌劇」團至今。王慶芳先生目前為「榮興客家採茶歌劇團」的團員、導演與客家戲曲人才培訓教師。 1994 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第三屆,最佳配角獎(淨/花臉)。 1995 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第四屆,最佳配角獎(淨/花臉)。
劉晏良 一生從事音樂教育、作品總是帶著濃濃客家味的劉晏良先生生於1931年4月1日,原名劉汝兆,為苗栗市客家人。   劉晏良先生自幼即對音樂十分喜愛,雖然沒有機會學習音樂,從事教職的父親也提供了不錯的生活條件,使他可以從收音機和唱片中汲取音樂養分。劉晏良最早擁有的樂器是口琴和笛子,對音樂的喜愛使他口不離器地研習。學校的風琴給了他更寬裕的想像空間,激發他開始最初的作曲創作。劉先生的少年時代是在對音樂的憧憬中度過的。   1946年劉晏良先生考入臺灣省立新竹師範學校(相當於現在的專科或高職),他如願以償地選修了音樂科,開始正式學習音樂。從基礎的琴法到作曲、聲樂、鋼琴彈奏的學習,劉先生的天分加勤奮令他深得師長們的器重,經常獲邀於各種音樂活動中演出。他和同學組成三重唱,於娛樂和切磋中累積合唱經驗。   自師範學校畢業後,劉先生曾任教於苗栗市大同國小和空軍總司令部附設空軍子弟學校,之後分別通過了初高中音樂教師檢定考試,1961年應聘入省立苗栗高中擔任音樂科專任教師至1979年退休。   劉晏良自小生活在產茶客鄉,對各種客家民謠耳熟能詳,採茶歌、山歌、平板、小調等客家民謠的形式都是劉先生最熟悉的,對於這些母親音樂懷著赤子之情,使他的創作大多以客家民謠和客家歌曲為中心展開。同時身為佛教徒的關係,他也創作了不少佛曲。劉先生持續自學以提升作曲能力,同時也向竹師的老師求教,一邊學習,一邊不斷創作、投稿和參加比賽,作品獲得很多獎項和肯定。   劉晏良致力於推廣傳統客家民謠,他為民謠配上鋼琴伴奏,使客家民謠不再侷限於胡琴、鑼鼓等傳統樂器,更便於傳唱。有改良也有保留,對於團體演唱中合唱的部份,他對傳統難寫的混聲四部合唱十分堅持,認為這是不可流失的傳統特色。他還寫了大量客語流行歌曲和佛曲,並為兒童歌曲編寫四手聯彈和雙鋼琴曲。劉先生的作曲作品大多廣為傳唱,並被大量編撰收錄為教材,實屬罕見。他的作品,以西洋大小調作曲法為依據,縈繞著客家的山歌小調韻味。1982年,劉晏良先生因其多年的創作努力和豐碩的成果獲得臺灣省音樂協進會音樂特殊獎。劉先生的創作在臺灣客家音樂的推廣和音樂教育的推廣兩個領域中皆有深遠的影響。 1998年劉先生因肝病去世,享年67歲。 專長 客家民謠、客家歌曲、兒童歌曲、佛曲 專書著作 1.1990四手聯彈鋼琴曲。 2.1994客家歌謠研習教材。臺灣省音樂協進會苗栗縣分會。 3.1997客家歌謠研習教材(下)。苗栗文化中心。 籌畫演出 1.1969舉辦創作客家民謠獨唱曲及合唱曲音樂會。苗栗高中大禮堂。 1. 1956年《航海》獲軍中文藝獎 2. 1969年《衣食住行》獲教育廳歌曲獎 3. 1973年《懷鄉曲》獲教育部黃自歌曲獎 4. 1974年《故園情》獲教育部黃自歌曲獎 5. 1977年《苗栗縣歌》獲苗栗縣政府公開選定 6. 1982年獲得臺灣省音樂協進會音樂特殊獎
呂金守   憑著對流行音樂天生的敏感和對客家大眾情感生活的內在體認,呂金守先生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客語流行歌曲和福佬歌。不曾進入專科學習過音樂的他卻展現出在流行樂界強韌綿延的生命力和創作天份,不僅令人意外,更可說是個奇蹟。   呂金守先生1935年1月3日生於高雄鹽城地區,10歲遷居屏東後才開始進入客語環境,學習和使用客家話。青少年時代即以修理自行車維生,之後開店、成家、服兵役。當兵期間由於文書工作的關係,開始對古文學萌發興趣;一些外國電影優美的主題曲也激發了他對音樂的熱愛。這些都為他之後的詞曲創作埋下了伏筆。退伍後沒多久呂金守便收了店,來到臺北。他晚上打工,白天參加歌唱比賽,不斷觀摩學習,也由此認識了當時寶島唱片公司作曲人林春木、陳木和歌手郭金發等人。之後呂金守進入鈴鈴唱片公司(原寶島唱片公司)任壓片一職。他默默學習背譜採譜,老闆洪傳興發現他的才能,將他提升為錄音師,又要求他譜寫客語歌。於是呂金守將已翻唱為國語歌的日本歌旋律填上客語歌詞,這樣將<心愛的馬等12首客語歌填寫完成,並擔任主唱,錄製了鈴鈴唱片公司的第一張客語流行歌曲專輯。由於銷量不錯,又連出了五張客語流行歌曲專輯。之後呂金守也開始填寫福佬歌和作曲。1963年呂先生離開鈴鈴唱片公司,欲入亞洲唱片公司未果,轉而加入南星音樂教室。一張呂金守製作的福佬歌專輯,主題曲為<舊皮箱的流浪兒(呂金守填詞,林峰演唱),大賣破百萬張,呂金守因而聲名大噪。   1970年代,呂金守為好友黃俊雄的布袋戲團作曲、填詞,並製作主題曲。他填詞、主唱和製作的醉彌勒和由他填詞、製作,由葉啟田主唱的;冷霜子,都很受歡迎,唱片大賣。   相較於作為以「敏郎」為藝名的客語歌手,呂金守的流行歌曲填詞作曲天份更為突出。呂金守創作的歌曲風格廣泛,以實用為前提,能配合歌手聲音和個性特質,或優美,或活潑,或悲傷,或詼諧,可謂量身訂製。他填詞作曲的客語歌、福佬歌總數超過200首,市場反應都不錯。重要客語作品有1982年發表的相思苦問蒼天;春夢難再圓、等你等斷腸友情的可貴恩愛的夫妻一心等待你難以相投的緣分,1983年的媽祖生、農夫印崗戀情做人難又難怨嘆自家難有一封信,1997年的無緣的人,和最近十多年間寫的懷舊的皮箱;斷線的紙鷂;北風;情投意合;等。 本世紀初,呂老先生自組臺灣唱片公司,目標是將臺灣福佬流行歌曲打入大陸流行歌曲市場。 客家流行歌曲、福佬流行歌曲 《故鄉新希望》。獲客家新曲獎
林傑富   林傑富成長於竹北六家,自幼耳濡目染喜愛拉弦、哼唱山歌自娛,偶而受雇八音演奏。因擔任演奏樂師的收入比工廠上班高、時間也較自由,引起他以此為業的想法,大約三十歲時,和七、八位同好共同出資聘請田木水先生(「田屋八音團」團主田文光之父)教授八音和唱曲,每日工作之餘必定聚首練習,林傑富當時習得拉弦、嗩吶和北管唱曲,一年多後即應聘赴外演奏,由於八音演奏時沒能看樂譜,樂譜必須熟記腦海,當時僅三人學成出師。四十多歲時,他經常和黃榮泉先生一同受聘演奏,在多次的相處切磋中,受黃先生啟發學會八音弦索與北管曲。林傑富近年較常演唱的曲目為〈哪吒下山〉、〈蟠桃會〉、〈掛金牌〉、〈放雁〉、〈柴進寫書〉…等。   除八音、北管、客家大戲的樂師外,林傑富也擔任教學的工作。他表示平板、山歌仔、老山歌這三大調當中,以平板變化多屬難度最高,老山歌的訣竅在於中氣要足。歌聲方面,不同的性別、年齡在表現上應有合適的對應,如男音要低沉、女音要調高;在國民教育未普及的年代,林傑富的教學並不要求「視譜」,他要求學員在課堂上反覆記誦歌詞並熟悉前奏、間奏的節拍,他認為不忘詞、不搶拍是歌唱的重要基本功。   年輕時曾參加竹東天穿日、臺視五燈獎…等比賽,屢獲佳績,但林傑富並不熱衷參加比賽,他認為推廣與傳承是影響力更大的工作。民國86年與林飛虎(時任縣長秘書)等友人,共同發起成立「中原文藝建設促進會」,第一任理事長為邱鏡淳(時任省議員),之後九年由林傑富擔任理事長,每兩年舉辦客家歌謠比賽,民國87年時曾有四百多人報名參賽的盛況,此組織目前更名為「新竹縣客家文藝促進會」。   在錄音、播音設備發達的今天,八音團的受雇狀況大大不如從前,連帶的學習者也銳減,林傑富認為惟有補助與獎勵有興趣者,才能維繫八音人才的養成。歌謠的傳唱部分,也應提高教育工作者、主管的學習興趣,如此可達事半功倍之效。 八音(胡琴、嗩吶)樂師、北管唱曲、客家山歌教學、山歌對唱能一人分飾男女聲。 多次參與全國客家歌唱比賽獲冠軍。 1990,臺灣省政府「發揚客家文化」獎 1983,竹北鄉文教活動月客家民謠歌唱比賽第一名。 天穿日山歌比賽獲「獨唱」、「對唱」雙料冠軍 1977,頭份鎮光復節重陽敬老歌唱聯歡大會亞軍,其後再參加獲冠軍。
張福營   知名客家山歌樂師張福營是新竹縣湖口鄉人,小時候念過書。張福營最擅長演奏的樂器是胡琴,有「客家神弦手」之稱。      民國五十三年,客家民謠研習會和中廣苗栗臺在苗栗縣立音樂臺聯合舉辦了「第一屆山歌、客家民謠比賽大會」,當時現場觀眾數萬,盛況空前,一時造成了山歌比賽熱,很多地區都舉行了大大小小的山歌比賽。那段時期,很多知名民間樂手都被比賽的主辦單位相中請去伴奏,黃榮泉這個「神弦手」當然也不會被錯過。他常常被請去幫山歌比賽伴奏,還擔任各種全國巡迴公演民謠團的伴奏。1969年,客籍留日華僑回國觀光團在苗栗縣家鄉通過層層選拔,徵選出湯玉蘭、賴碧霞、游春蘭及兩名樂師張福營和張順能前往赴日本五大城市巡迴演唱,宣慰僑胞。作為客家文化大使,赴日訪問團的表演常令老華僑們感動流淚,牽繫起強烈的思鄉之情,引起了熱烈的迴響。由於表演的成功超過了預期,訪問團的赴日演出又辦了第二次。民國六十年代,很多客家音樂新人湧現,他們好學求知,對繼承客家山歌文化展現了很大的熱誠。一些人就來向張福營討教,其中還有後來很知名的客家山歌歌手謝其國先生。山歌熱持續發燒,導致大量客家歌謠班的出現,張福營也被請去當歌謠班的山歌老師。   民國五十八年,雙琳唱片曾為赴日訪問團出了幾章唱片,伴奏由張福營和美樂國樂團合作。作品有《睡目莫想郎》(山歌仔)、《每日思念郎》(平板)、《石榴花開》(老山歌)、《初到東京心頭開》(平板)、《光照大河》(山歌仔)、《摘茶愛摘嫩茶芯》(老山歌)。另外月球唱片也請張福營和廖運生、周榮協共同錄製了《客家之歌》山歌專輯,目前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典藏室還收藏著這張專輯的黑膠唱片。 專長 擅長胡琴演奏 作品 《睡目莫想郎》(山歌仔)、《每日思念郎》(平板)、《石榴花開》(老山歌)、《初到東京心頭開》(平板)、日《光照大河》(山歌仔)、《摘茶愛摘嫩茶芯》(老山歌)。另外月球唱片也請張福營和廖運生、周榮協共同錄製了《客家之歌》山歌專輯
陳滿水   八音大師陳滿水(1918~2004)和陳慶松是堂兄弟,為苗栗客家人。父親能於八音,陳滿水自小就跟著父親學八音,六歲就由父親背著去挨家挨戶「噴新年」。可惜不久父親即去世,陳滿水八、九歲之後就入「宜人京班」,演的是京劇,陳滿水在後場擔任頭手鼓,九歲入「共樂園」演戲。「共樂園」的團長是日本人松田,原本在苗栗開糖廠,後來娶了個臺灣老婆。整戲班時就找十四、五個女孩子打契約,請先生教一年,之後就開臺演戲了。當時學的東西很雜,歌仔、南管、馬戲等等。幾年後陳滿水加入河洛人的基隆「得勝社」,演歌仔戲,也負責過平劇後場鼓佬。當時演得好的客家班很少,有苗栗田火水的一班,竹東的一班,只在客家庄演客家戲,不演歌仔戲,不像河洛班全省田庄都跑。陳滿水跟著戲班去過臺北、花蓮、澎湖、高雄,四處演戲。   高中畢業後,陳滿水靠自己摸索,學了一些西洋樂器。媽媽、姐姐、妹妹一起加入戲班,整年在基隆的劇院演戲。姐姐演主旦,很受歡迎,整年的晚場都擠滿人。日本人皇民化、禁鼓樂的時期,戲班子關了。戰爭快要結束時,陳滿水改行開了苗栗第一家自行車店,剛好光復,很多機關都去他的店裡買腳踏車,生意非常好,事業發展得滿大。當時內臺戲很紅,很多有錢人創了戲班,只要有會唱戲的,就借錢給他。當時一百塊可以買幾甲地,戲班主一借就是三五百,這樣演員就被綁在戲班裡演戲慢慢還。之後戲園沒落,內臺戲班倒了不少,電臺風行;然後是電影電視的時代,沒人要看戲了。陳滿水的腳踏車生意很好,但是個人興趣還是在八音,晚期又開始幫人吹八音兼教學。哥哥陳慶松四十五歲開始開班授徒,又是「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的團長,有人請做場子時會喊陳滿水一起做。後來陳慶松和張敬秋在苗栗市一起創辦「大苗栗客家八音團」,陳滿水也加入,成為主要的團員。1957年,陳滿水和兄長陳阿冉同組「八音班」,在苗栗鎮和頭屋鄉等第演出。   以前打八音很賺錢,一年就做春節那十天就可以休息半年。但是八音不是每個人都教得會的,天份很重要。陳滿水說只要教個兩天我就知道他能不能學。歷經日治、內臺戲時期、電臺賣樂時期和外臺戲時期,陳滿水對於八音和戲曲界的往事如數家珍。1999年2月,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出版了一套《內行與子弟~林阿春與賴木松的北管世界》,這套專輯可謂是北管精英的大集合,後場由苗栗陳家八音團與鼓王邱火榮負責,其中負責撥弦的就是陳滿水。 八音
陳忠雄   1996年元旦,研究、承傳與發展客家文化的民間機構,「客家戲曲學苑」由客家戲曲研究者鄭榮興先生集資,其學生陳忠雄先生獻地,集合了各方面人才,共同創立。這位陳忠雄先生目前是「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的成員。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為客家八音大師陳招三先生所創,迄今已有約一百多年的遠久歷史。目前團長是鄭榮興教授,團員約四十餘人,團員們擅長八音、北管、客家戲的吹奏。演出方面分為兩團,鄭榮興、鄭水火、陳忠雄、陳接枝、徐興隆、謝顯魁、彭玉坤、張士峰、陳德秀、鄭天送等人為第一團成員,第二團成員就都是年輕新秀。   陳忠雄是苗栗人,1943年生,原本家族裡只有叔叔會拉點胡琴。他的本業是木工裝潢,和八音一點關係都沒有。三十多歲時,由於常常幫寺廟做工,他發現當時廟會每年都要請八音師傅來吹奏,不僅要花錢,有時候還請不到人。廟裡就對陳忠雄等人說,請個八音師傅來教你們,你們不用付錢,但是學會了要免費為廟裡做表演。鄉下地方都認為學北管或八音的年輕人會專注音樂,所以不會動壞心眼做壞事,比較乖,所以是很不錯的選擇。就這樣他們請到當時的八音大師陳慶松來教,主要教鎖吶演奏,有<風入松>、<一江風>、<玉芙蓉>、<普天樂>等曲牌,還有一些北管戲曲唱腔、劇本等。這樣出師後,陳忠雄他們就開始每月三天,無報酬地幫廟裡做神仙誕辰(神生)。   後來陳忠雄跟著鄭榮興學八音,他說現在鄭教授教八音,資料都用影印的,一字不差。不像以前的老師傅教了,自己抄起來,往往音對字不對,這樣傳承下來的歌詞,往往都很奇怪,讓人看不懂。   加入「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之後,陳忠雄常常還用自己的木工手藝,幫忙同一體系的「榮興採茶劇團」搭臺、裝佈景、佈置場地。   陳忠雄為人熱情,樂於助人。常常四處教授八音,如和弟弟陳連枝一起去南河國教小學生、在苗栗縣視障協會教國內第一個盲人客家八音團。陳忠雄表示小學生比較無法持續地學習,因為三年級開始教,學嗩吶等樂器,剛剛教會,六年級又畢業了。而教盲人更辛苦,他們看不到動作,所以要很有耐心的教他們那些基本動作。   目前在「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所做的主要表演中,陳忠雄常常負責演奏大鈸。 專長 吹奏嗩吶等樂器 演奏劇目 《風入松》、《一江風》、《玉芙蓉》、《普天樂》、《神仙誕辰(神生) 》等。
謝顯魁   謝顯魁生於1943年。剛出生十個月,父親就被徵調去南洋當兵,沒再回來。三歲時母親改嫁,謝顯魁是由祖父母扶養長大的。祖父母很疼愛他,那時候盛行內臺戲,他每天都要跑去苗栗「國際」戲院看戲。   十三歲時祖父去世,謝顯魁從大同國小畢業後,進入苗栗「新樂軒」子弟班學八音,當時的老師是著名八音大師陳慶松,教的東西非常多:樂器有小抄、小鑼、大鑼、通鼓及北鼓,後來又學噠仔和鉅弦;音樂有「打牌子(嗩吶曲牌)」、扮仙等; 鼓名有《火炮》、《 三加二》、《滿臺》、《節節高》、《緊戰》、《老鼠尾》等;還學唱曲,當時謝顯魁學的是幼口(阿旦、小生的唱法),後來聲音變粗就放棄學唱曲了。謝顯晚上在子弟班學習,白天四處打工做學徒學手藝賺錢,後來學成可以出去做八音,就沒有再打工了。十五、六歲被選中,正式拜陳慶松為師,邊學邊跟著老師接場子。當時苗栗地區八音很盛行,每逢廟會、迎娶、入屋(新屋落成)、神明誕辰,都會請八音團去助興。陳慶松一個月有二十幾場的演出,他出門時的固定班底為鄭水火、師兄郭鑫桂和謝顯魁,需要更多人的時候再去徵調。後來八音沒落,到鄭水火的時候,還轉行拖過三輪車。   內臺戲沒落後,是電臺時期,戲班大多錄製採茶大戲節目然後在電臺播放。 謝顯魁搭「金龍」戲班,待過新竹臺聲電臺、苗栗中廣臺等,拿月薪。當時專心演內臺戲的戲班已經很少,藝人都被藥廠請去賣藥。有一種「郎中」,會直接跟藥廠以三折的價格批發藥材,然後自己賺兩成,另外的兩成給戲班賺:請戲班到鄉下,以落地掃的形式表演採茶戲,表演到一半就賣藥。那時候的人沒什麼娛樂,觀眾愛湊熱鬧,順便看戲,所以通常生意都不錯。謝顯魁白天錄節目,晚上賣藥,跟過的「郎中」有王敏壽、林德舉等人。那時候八音也沒落,喪事才有人請,因而陳慶松也轉到內壇(喪事後場),需要人手的時候也會喊謝顯魁去幫忙。   謝顯魁二十一歲入伍,兩年後結婚,後來又離婚。二十八歲娶了第二任妻子,幾年後祖母過世。退伍後謝顯魁搭過僅存的幾個內臺班,不久還是轉到外臺。當時演外臺收入較穩定,因為每個地方都慶祝不同的神仙誕辰,一定要請戲班演戲,所以戲約很多,幾乎每天都有檔。這段時間他待過的外臺班有「新永光」、「德泰」(跟現在的德泰不是同一班)。好景不長,國家提倡節日統一,變成節慶都在同一段時間,這樣各地需要請戲班演戲都在同樣的時間。大家都搶不到戲班,大節氣時尤其明顯,而平日戲班又沒戲演,戲班的生態和生計都大受打擊。     謝顯魁從四十多歲開始就長期在「新美蓮」,做文場樂師;又常常被「陳家八音團」徵調參加活動,還要出門教授八音,整年都很忙。1998年正月出車禍,謝顯魁的腳受傷,之後很少出門做活動。後來加入「陳家八音團」,專任文場樂師,是目前臺灣北部優秀弦手之ㄧ。 文場樂師,客家八音。
何阿文   何阿文,1858年8月10日生於新竹縣寶山鄉,族譜名文鬱,因為「一醜二旦」的三腳採茶戲的關係,通常稱之為“阿文醜”。何阿文祖籍福建餘杭,父親何清芳自福建來臺擔任新竹衙門竹塹營武官。何清芳在福建有元配陳氏,來臺後又娶李氏女勸妹為妻,生下阿苟、阿文兩兄弟。   何阿文13歲就開始入叔父戲班學戲,但他最精通的是客家八音。根據藝人曾先枝口述回憶,何阿文當初經常往返中國大陸收集採茶戲資料並帶回臺灣。目前對於臺灣採茶戲是本地起源,還是由何阿文自大陸傳入的還不能定論,但何阿文為臺灣本土戲劇第一人的地位卻是確定的:臺灣老一輩採茶戲藝人的師承關係都追溯至何阿文,而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代藝人卻只有何阿文一人;又據考證,歌仔戲也極為可能是於民國初年在宜蘭自採茶戲發展而來,採茶戲由於方言口音多樣的關係有九腔十八調的變化,而歌仔戲可能源於用閩南語表演的採茶戲。   何阿文生平詳情難考,只知他長相英俊,年輕時候演「乾旦」,年長始演醜角。他演戲太吸引人,種田人都不願意工作,整天看戲,以致農務受到影響,俗諺採茶入莊,田地放荒因而流傳。他除了在故鄉演戲,還有一半時間常在宜蘭,此為歌仔戲源自採茶戲又添一證。何阿文27歲時娶張甘妹為妻,生三男二子。之後妻子亡故又再續弦,娶謝冉妹為妻。   阿文醜傳承的弟子有梁阿才、何火生、阿浪旦、阿才丑、卓清雲等,為臺灣採茶戲第二代藝人,時年為日據時期至光復初期。之後傳承愈廣,流傳更深,「三腳採茶戲」也慢慢發展變化,出現許多改良戲種,演員也突破了一醜二旦的限制,之後都通稱為「採茶戲」了。   何阿文於1914年應日本日蓄飛鷹唱片的邀請,和其他北部客家藝人共十五人遠赴日本東京錄製唱片,歷時數年,錄製共59張客家曲盤,包括八音、北管、山歌小調、三腳採茶戲、改良採茶戲等,留下珍貴的資料。另外現傳的三腳採茶戲腳本都來自卓清雲的手抄本,也皆源自何阿文口傳。何阿文的主要作品有;懷胎、小開門;一串年;大開門茶郎歸家;等。 至日回臺後數年,何阿文於1921年5月9日辭世,享年63歲。 客家八音,三腳採茶戲
陳運通 1924年生於廣東省蕉嶺縣的客家人陳運通先生,祖父陳信郎(即廷駿,字瑞成)、父親陳炳盛(字蔚琴)都是前清秀才,從小即因家學淵源熟讀四書五經,又喜愛國樂和書法,會拉胡琴和彈三弦。13歲即離開家鄉出外求學,最後就讀中央警官學校正科第13期畢業,可謂文武雙全。陳運通於民國34年即在重慶獲得全國警察學術攷課警察學生組音樂競賽特等第一名(胡琴演奏冠軍)。音樂天資聰穎的他一生浸淫於國樂之樂。民國35年,陳運通先生被奉派到臺灣,擔任屏東潮州警察分局分局長,娶留日歸國的臺灣客家女鍾玉梅(祖籍廣東蕉嶺)為妻,從此就把家安定在臺灣了。 來臺不久,陳先生即成立中興國樂社,還幫舞蹈家李彩娥伴奏;遷居新竹後,又成立韻聲國樂社,宿舍長年音樂不斷,四個兒子陸續出生,從小耳濡目染,都迷上了音樂。他讓建臺、建中拜名師陳添桂學小提琴,並且為了孩子的學業,他放棄警界升遷機會,安心於充斥了音樂藝文的生活。   陳運通先生先後擔任了「中華國樂會」常務理事、「漢唐樂府」和「中國琴箏研究會」名譽會長,常常和樂壇人士於鄉間合奏切磋交流。後由於其長年對國樂發展交流的持續關注與推動,曾獲中國文藝協會第34屆文藝獎章與全國民族音樂奉獻獎。他的書法也堪稱一絕,筆風甚為灑脫飄逸,曾獲全日本書道展最高獎。退休後,陳先生致力於寫作,先後寫出《運通小語》、《客家書畫》、《談琴說樂》、《客家菁英》、《運通書舍》等著作。   陳運通先生對臺灣樂壇的貢獻更在於他培育了四個大音樂家。他的四個兒子建臺、建中、建華、建安,後來都持續不斷地在音樂事業上學習和開拓,成為中外聞名的音樂家。四個兒媳中有一位是音樂科班,其他三位也習樂,孫子輩有兩位是美國的名校音樂系畢業的高才生,其他四個孫兒孫女也都會玩奏音樂。一家團圓之際,音樂成為最好的溝通橋樑。   陳運通先生目前(2010年)86歲高齡,依然身體硬朗,和妻子一起,以書樂和太極頤養身心,並常去大陸和美國與子孫共享天倫之樂。 專長 警政、國樂、書法 專書著作 《運通小語》1998、《客家書畫》1999、《談琴說樂》2002、《客家菁英》2005、《運通書舍》2007。 其他:重要提案 一、警察節 在臺灣陳運通首先提出建議制定「警察節」。(詳見民國54年11月16 日警光雜誌) 二、客家節 民國87年(1998年)10月6~8日第14次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中,世界客屬總會籌創會委員陳運通提議,每年11月12日國父孫中山誕辰紀念日定為「客家節」,立即獲得出席34個國家地區62個團體(2172人)一致通過。 1. 民國34年。重慶。第五屆全國警察音樂競賽特等第一名(胡琴演奏)。 2. 民國44年度。當選臺灣省「好警察」。 3. 民國54年12月。內政部警察獎章。 4. 考試院、行政院教育部。學術獎章各一枚。 5. 民國57年11月12日。當選第十屆「好人好事代表」。 6. 民國66年獲全日本書道展特選最高獎。 7. 民國67年8月8日。當選全國「模範父親」。 8. 民國82年6月26日。中華民國國樂學會頒贈「樂教成就獎」。 9. 民國82年。榮獲中國文藝協會第34屆文藝獎章「中華國樂」獎章。 10. 全國民族音樂奉獻獎。 11. 民國90年11月24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榮譽狀。 12. 民國96年1月10日。客家雜誌社感謝狀「熱心服務獎」。 13. 民國97年5月28日。中華民國著作權人協會頒發藝創家榮譽博士頭銜。
江文也   很少有人知道,亞洲第一個獲得國際音樂大獎的音樂家來自臺灣,他的名字叫江文也。   1910年,江文也出生於日治時代的臺北,原名文彬,家族世代都是讀書人。日本人統治臺灣後,江家陸續移居廈門。江文彬就讀於僑校「旭瀛書院」,會寫不錯的日文詩,被稱作少年詩人。他還常常去鼓浪嶼的三伯家,在那裡認識了一些洋人和傳教士,接受他們的西洋文明的啟蒙,接觸了很多西洋樂器。母親病逝後,江文彬被父親送往日本上田中學唸書,各科成績優異。之後順父意考入武藏野高等工業學校電機科,課餘時間他總算可以去上野音樂學校夜間課外部進修自己喜愛的聲樂與音樂基礎理論等課程,師從作曲老師橋本國彥。但是父親不願意支持文也的音樂追求,而斷絕了對他的經濟支持。文也只能一邊靠走唱和兼任歌手來打工賺錢,一邊堅持學習和創作。憑著天份和努力,江文彬漸漸在日本音樂界展路頭角。1932、1933年,他連獲兩屆日本音樂比賽聲樂獎。1933年加入藤原義江歌劇團擔任男中音,始步上音樂生涯。1934年在該團的第一次公演中,演出普契尼的「波希米亞人」。1930年代,江文也作曲的作品在日本屢屢獲獎。他的管弦樂「白鷺的幻想」、「盆頌主題交響曲」、「賦格序曲」分獲數屆日本音樂比賽的作曲組獎項。   1934年,文彬正式創作第一部作品----描繪臺北的「城內之夜」鋼琴曲。為了慶祝作曲生涯的展開,遂把名字改為江文也。這一年江文也隨臺灣留日學生組成的「鄉土訪問音樂團」返臺公演,他特別為故鄉創作了「臺灣舞曲」,並四處蒐集臺灣的原住民歌謠。1936年管弦樂曲「臺灣舞曲」在德國柏林舉辦的地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文藝競賽中獲得二等獎,這是亞洲音樂家獲得的第一個國際音樂大獎;此曲並榮獲大指揮家溫格納爾銀牌獎。1938年江文也所作的「鋼琴斷章小品集」在威尼斯舉行的第四屆國際音樂節,榮獲作曲獎。文也的才華擄獲了上田市長女兒龍澤信子的芳心,兩人不顧女方家長的反對,於1934年結婚。   1938年秋,江文也受邀去北平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理論作曲,第二年,他結識了後來成為第二房夫人的吳蕊真(後改名為吳韻真)。1938~1945年間,由於在北平工作,江文也有機會研究中國古代和民間音樂,他的作品量激增,風格也愈發優美且富於中國民族色彩。這段時間的主要作品有「春曉」、「靜夜思」、「春夜洛城聞笛」、「漁翁樂」等,這些樂章多次在日本演出和廣播。1945年二戰結束,江文也由於曾為日本人作曲而被國民政府關入監獄十個月。獄中他不以為苦,改為研習針灸,深獲獄友好評。出獄後,他創作了一些中國風格的天主教聖歌。   1950年,江文也開始在天津中央音樂學院任作曲系教授直至文革,這段期間他依然努力工作和創作。但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江文也由於是臺灣人的關係,被定為右派,並於三年後接受勞改直至1976年平反。1978年他被恢復教授級別,但此時已經身心交瘁,癱瘓在床。他開始創作交響樂「阿里山的歌聲」,卻沒能完成,即於1983年病逝。   江文也一生歷盡時局的動盪和不同文化圈之間的猛烈衝突,內心平和的他對音樂和愛情始終都有著強烈而真摯的追求,他也不曾放棄過學習與創作、放棄過對民族音樂的研究與探索。這位在國際上獲獎無數,不願苟且於亂世,集天才、誠懇和堅韌於一身的前輩音樂家實在令人景仰。 專長 作曲。男中音演唱。 專書著作 1. 1935年.鋼琴曲「小素描」、「鋼琴小品」、「三舞曲」收集於「齊爾品收藏曲集」 ,東京龍吟社出版。 2. 1936年11月1日.管弦樂「臺灣舞曲」。東京春秋社出版。 3. 鋼琴曲「斷章小品」、聲樂曲「生番四歌集」收集於「齊爾品收藏曲集」。東京龍吟社出版。 4. 鋼琴曲「人形芝居」(布袋戲)。由日本白眉社出版。 5. 1937年.「臺灣山地同胞歌」和「長笛鳴奏曲」實況演出,日本勝利唱片公司錄音發行。 6. 1938年.「中國名歌集」收集於「柯政和選輯」。東京龍吟社出版。 7. 「北京萬華集」。東京龍吟社出版。 8. 1939年.合唱曲「中國民歌合唱曲」。北京新民音樂書局出版。 9. 1942年.詩集「北京銘」、「大同石佛頌」(日文版)。日本東京青梧堂出版。 10. 論著「上代支那正樂考」。東京三省堂出版。 11. 1947年.「聖詠歌曲集」、「第一彌薩曲」、「兒童聖詠歌曲集」。北京方濟堂出版。 12. 1982年.管弦樂曲「臺灣舞曲」、小提琴奏鳴曲「頌春」。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 論文 其他 籌畫演出 1. 1934年6月7日至8日。藤原義江歌劇團第一次公演。演出普契尼的「波西米亞人」。 2. 1934年8月11日至19日。留學日本的臺灣習樂學生組成的「鄉土訪問音樂團」。赴臺公演。 3. 1935年12月24至26日。藤原義江第五次公演。演出普契尼的「托絲卡」。 4. 1936年6月。「現代日本作曲節」。管弦樂曲「第一組曲」由齊藤秀雄指揮新交響樂團演出。 5. 1937年.巴黎電臺廣播「臺灣山地同胞歌」和「長笛鳴奏曲」實況演出。 「四首高山族之歌」在德國BARDEN、瑞士日內瓦、美國紐約卡內基廳、法國巴黎萬國博覽會演出。 6. 1940年。舞劇「香妃傳」。東京高田舞蹈團演出。 7. 分別於1940年3月及8月。管弦樂曲「孔廟大成樂章」。江文也指揮日本新交響樂團演奏。東京放送局向中國、南洋、美國等地廣播。 8. 1942年。舞劇「香妃傳」於北京演出。此後1943、1944在北京每年都有演出。 9. 1943年7月8日。交響詩「為世紀神之頌歌」在東京日比谷公會堂。由山田和男指揮東京新交響樂團演出。不久又由山田耕筰指揮在N.H.K播出。 10. 1944年2月16、17日。管弦樂曲「北京點點」在東京。由羅生許託客(ROSENSTOCK‧J) 指揮新交響樂團演出。 6月7、8日。管弦樂曲「白鷺鷥的幻想」在東京。由山田和男指揮新交響樂團演出。 管弦樂曲「在藍色天空響鳴的鴿笛」。由山田耕筰指揮日本新交響樂團初演。 11. 1945年6月21、22日。在北京舉行江文也個人獨唱會,演出「中國歷代詩詞歌曲」及中國民歌編曲。 12. 1948年4月3日。在北京舉行音樂會演出「臺灣山地同胞歌」、「小素描」及「中國民歌編曲」。 13. 1949年。合唱曲「更生曲」參加北京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之慶祝演出。 14. 1981年。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播放江文也作品。 1. 1932、1933年。日本第一、第二屆音樂比賽。聲樂獎。 2. 1934年3月。管弦樂「白鷺的幻想」。日本全國第三屆音樂比賽作曲組第二名。 3. 1935年。管弦樂「盆踊主題交響曲」。日本全國第四屆音樂比賽作曲組第三名。 4. 1936年。管弦樂曲「臺灣舞曲」。德國柏林舉辦的第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文藝競賽。二等獎。 5. 1936年。管弦樂曲「臺灣舞曲」。大指揮家溫格納爾銀牌獎。 6. 1937年。管弦樂曲「賦格序曲」。日本全國第六屆音樂比賽作曲組第二名。 7. 1938年。「鋼琴斷章小品集」。威尼斯舉行的第四屆國際音樂節。作曲獎。 8. 1943年。管弦樂曲「在藍色天空響鳴的鴿笛」。勝利唱片公司管弦樂甄選。第二名。 交響詩「為世紀神之頌歌」。東寶主辦之電影音樂作曲比賽會。第二名。 9. 1983年。美國臺美基金會。人文科學獎。
盧炎   用最真摯的內心面對音樂,以作曲抒發情懷,一生淡泊名利,醉心音樂之路的東吳大學教授暨著名作曲家盧炎先生於2008年因病辭世,留下了大量現代音樂作品和異於常人的人生故事。   盧炎1930年生於南京,少年時代隨著父母躲避戰亂遷至江西。母親喜好音樂,會彈多種樂器,盧炎從小培養了對音樂的興趣。之後他在蘇州聖光學校度過了小學和中學時期,接觸到教會音樂和抗戰音樂,同時在家中自修樂理知識和作曲。1949年他考入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學習鋼琴和聲樂。畢業後他先後任教於北市的建國中學和國立藝專。當時他在藝專教授和聲和對位法,教過的學生包括日後的作曲家李泰祥、溫隆信、馬水龍、戴洪軒等。   33歲時,盧炎決心出國深造。此時臺灣的現代音樂創作正掀起一股熱潮,他的一些同學和學生已經在音樂界嶄露頭角,發表作品,他卻正要開始求學生涯。盧炎進入美國密蘇里州的東北師範學校攻讀音樂教育碩士,之後於1965年轉入紐約的曼尼斯音樂學院,從大學部念起,跟隨猶太籍老師專William Sydeman學習作曲,接觸大量現代音樂大師的作品。1967年盧炎創作了第一部以非調性、多音彩為特色的作品<七重奏>並於次年發表。1971年畢業前,還創作了《四重奏1968》、《四重奏1970》、《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等作品。1972年,盧炎又進入紐約市立大學的市立學院,選修作曲和電子音樂。老師Mario Davidovsky精簡嚴謹的作曲風格對他影響至深。在老師的鼓勵下,他開始將東方美感融入作品中,完成了作品《浪淘沙》。1976年同學許常惠邀請他回東吳大學教課,一年期滿後他又回到美國,進入賓州大學,師從George Rochberg和George Crumd兩位美國著名作曲家。老師以拼貼、機遇音樂、新浪漫主義等現代藝術流派的技巧和創作手法啟發了盧炎,並使他領悟到音樂創作必須忠於自己的理念。1979年盧炎獲碩士學位並回國定居。   時年49歲的盧炎回到東吳大學任教,教授理論作曲。他長年深居簡出躬於教職和創作,作品日增。1980年之後,他的作品風格也漸漸變化,從早期注重多線條推進而更增添了對和聲色彩氛圍和音響效果的思考。大量作品中《四首聯彈鋼琴小曲》獲得新聞局最佳音樂出版金鼎獎,《海風與歌聲》獲頒第十八屆國家文藝獎。2000之後盧炎發表了《大瓠》、《臺北協奏曲》(長笛與絃樂團)、以及《臺北組曲》(二十一人大型室內樂團)。   盧炎的求學生涯比任何人都要開始得晚,持續得久,直到年近半百方止。他不惜端盤子打工,籌措學費,長年旅居國外,也要學好音樂創作,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實在不可思議。而他的感情世界更是開花結果得晚。2006年盧炎和相戀數載的女友程思綺喜結連理,在此之前程思綺已經多年照顧他的起居,管絃樂曲「綺思曲」正是取名自她的名字。桃李滿天下的盧炎和妻子在眾多學生和親朋好友的簇擁下美滿成婚。 專長 聲樂曲、室內樂、管弦樂等的現代音樂作曲。 籌畫演出 1968年。《七重奏》。曼尼斯音樂學院學生作曲發表會上演出 1.《四首聯彈鋼琴小曲》。新聞局最佳音樂出版金鼎獎。 2.《海風與歌聲》。第十八屆國家文藝獎。 3.1998年。國家文藝獎。 4.2003年。東元科技人文獎。
康謳   要問臺灣音樂教育第一人的地位有誰當得起介或許非康謳莫屬。雖然並非土生土長的臺灣人,這位音樂家和教育家將自己一生最好的年華奉獻給了臺灣音樂暨教育事業,創作和翻譯了大量音樂作品和音樂理論和教育書籍,又帶領臺灣作曲家團體跨海出國交流。臺灣光復後音樂界的學生,無一不外地學習他主編、撰寫或翻譯的教材、音樂理論書籍、音樂辭典和作品集。   1914年,康謳是出生於生於福建省長汀縣的客家人,自幼就喜愛音樂。小學時喜歡上音樂課,中學時開始玩小提琴。1930 年康謳進入上海濱海中學高中部,課餘的時間就跟從上海音樂學院學生學小提琴。1933 年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音樂組,主修理論作曲。 1936 年畢業後,任上海市教育局音樂視察兼編輯,輔導中小學音樂教學;業餘時間在上海音專旁聽黃自的音樂理論課程。黃自典雅簡潔並注重民族元素的風格對康謳一生的音樂創作啟發很大。1939年康謳加入位於重慶的中央廣播電臺管弦樂團;1940 年加入國立音樂院實驗管弦樂團,擔任第一小提琴手。他參加演出「秋子」、「蘇武」、「荊軻」、「紅梅」等歌劇,擔任第一小提琴手或指揮,獲益良多。之前只創作歌樂的他在1940年寫了三首弦樂四重奏。1945年康謳擔任上海滬濱中學校長;同時籌組上海正聲合唱團,任團長與指揮。   1949年,他舉家遷到臺灣,獲聘任教於臺北師範學校音樂科,開始了他在臺灣音樂教育事業長達三十餘載的辛苦耕耘。期間他並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任教、參與樂團演奏、籌設音樂家組織、擔任中國現代音樂協會會長、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理事長等,並多次獲教育部、教育廳作曲獎。1972年趁有一年休息時間,康謳還遠赴美國紐約茱麗亞音樂院進修,一年內選修了數種理論音樂課程,包括現代和聲學、樂曲分析、作曲法、指揮法等。   1980年康謳退休,定居加拿大溫哥華,仍持續筆耕與創作直至2003年去世。   康謳一生創作和著作不可勝數,直接或間接受他教益的學生更是多如繁星。他的作品永遠注重教化甚於裝飾,作為一個民族現代音樂的創作者和傳承者,他將「中國風格和聲」時時體現於優美的作品中,展現了東方特色的浪漫情懷。 專長 小提琴演奏、樂團指揮、現代音樂作曲、音樂教育寫作 專書著作 1. 樂學通論(上下兩冊,1953,正中書局) 2. 基礎和聲學,1959,正中書局 3. 鍵盤和聲學,1961,正光書局 4. 復興中國音樂文化芻議,1960,臺灣藝專學報 5. 音樂教學法論叢,1970,臺灣書店 6. 鍵盤和聲技巧研究,1970,臺北師專學報 7. 現代和聲學,1970,天同出版社 8. 廿世紀曲調的應用,1974,臺北師專學報 9. 應用鍵盤和聲學(上、中、下三冊),1974-1978-1999,大陸書店 10. 音樂科課程修訂重點及新舊內容比較,1975 11. 音樂教材與教學實施研究,1970,臺灣教育月刊 12. 音樂教材教法與實習,1975,天同出版社 13. 歐美樂壇漫步,1975,中華學術院 14. 音樂風格與形式的演變,1975,臺北師專學報 大陸來臺音樂家— 康謳研究 15. 開拓理想的作曲環境,1976,師大音樂系刊樂苑 16. 懷念史惟亮教授,1977,幼獅雜誌 17. 音樂發展的途徑,1968,中國一週 18. 有創造性的音樂教學,1969,音樂教育月刊 19. 真實的畫像,1966,中央日報副刊 20. 我怎樣寫華夏頌清唱劇,1968,節目演出說明 21. 談音樂學習心理,1970,音樂教育月刊 22. A Research for Chinese Modal Harmonic,1978,臺北師專學報 中國調式和聲研究(中英文分別發表),全音音樂文摘 23. 音樂教科書的檢討與建議,1980,臺灣教育月刊 24. 音樂創作的主張與展望,1974,全音音樂文摘 25. 主辦亞洲作曲家聯盟第四屆大會有感,1978,全音音樂文摘 26. 中華民國音樂發展史,1982,現代出版社 27. 和聲學(多種和聲法詮釋),1982,臺灣商務書館 28. 主譯世界音樂名著:和聲學、對位法、曲式學、音樂欣賞、音樂美學、廿世紀作曲法、配器法、音樂的結構與風格等,1973-1981,大陸書店 29. 主編大陸音樂辭典,1977-1979,大陸書店 30.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建校百年有感,1996,臺北師院特刊 論文 1.1954年3月。<怎樣實施視唱法教學>。國民教育月刊。 2.1955年12月。<音樂教學課程的研究>。國民教育月刊。 3.1958年4月。<國校音樂科測驗方法的改進>。國民教育月刊。 4.1959年。〈音樂測驗方法的研究〉。「中華民國音樂學會」第三次會員大會。 5.1960年3月。<音樂教學實際問題>。國民教育月刊。 6.1960年。〈復興中國音樂文化芻議〉。《國立臺灣藝專學報》。 7.1961年5月。<怎樣指導兒童認譜>。國民教育月刊。 8.1962年9月。<兒童合唱教學研究>。國民教育月刊。 9.1968年。〈我怎樣寫華夏頌〉。 10.1969年11月。<音樂作業活動指導研究>。國民教育月刊。 11.1969年12月。省北師專輔導區五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國民小學三年級音樂科課程實驗研究報告。國民教育月刊。 12.1969年12月。省北師專輔導區五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國民小學四年級音樂科課程實驗研究報告。國民教育月刊。 13.1970年。〈音樂教材與教學實施研究〉。臺灣教育月刊。 14.1971年10月。省北師專輔導區五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國民小學五年級音樂科課程實驗研究報告。國民教育月刊。 15.1973年。〈歐美樂壇漫步〉。 16.1973年12月。<鍵盤和聲技巧研究>。北師學報。 17.1974年12月。<二十世紀曲調的應用>。北師學報。 18.1975年12月。<音樂風格與形式的演變>。北師學報。 19.1976 年,<中國調式和聲研究>。「亞洲作曲家聯盟第四屆大會暨亞洲音樂節」。 20.1977年10月。<音樂科課程修訂重點與實施方法>。國民教育月刊。 21.1977年12月。<中國調式和聲研究>。北師學報。 22.1979年4月。<兒童合唱的指導法>。國民教育月刊。 23.1979 年。<迎接美化生活的音樂季>。第一屆「臺北市音樂季」。 24.1979年12月。<論音樂教師的修養>。北師學報。 25.1990年。<音樂教科書的檢討與建議>。臺灣教育月刊。 其他 期刊 1. 《音樂教育》 籌畫演出
邱阿專   蘇萬松的徒弟邱阿專,是「萬松調」的第一代傳人。關於他的生平資料很少,相關的只有他的兒子和四弟以及賴碧霞的隻言片語有載於文字資料。   邱阿專生於1912年,新竹州三灣庄人(一說出生於1930年,為桃園縣龍潭鄉人),排行老大。三個弟弟阿錢、阿聲、阿德都以挖煤為生,老年時才開始唱山歌、打八音。只有老大邱阿專十八歲就開始跟著蘇萬松學藝,拉著小提琴彈唱。之後阿專跟著外號「新竹師」的江湖郎中一起四處賣外傷藥暨彈唱勸世文;三十多歲開始參加採茶戲班的演出,常演出丑角。邱阿專的專長在於民謠、「萬松調」勸世文的說唱和採茶戲的演出。由於行腳生活,居無定所,常常搬來搬去,直到約民國35、36年才定居於中壢。日據時代,他曾為月球、遠東唱片公司錄製過許多唱片。民國七十七年,邱阿專於中壢中山堂參加採茶戲演出時發生火災,未能逃出而身故,享年76歲。   他錄製的有聲說唱作品有《大舜耕田/丁蘭刻木/孟日紅娘親》、《郭巨埋兒/姜安送米/吳猛飼文》《十殿閻王》、《臺灣光復歌》、《十月懷胎/勸話姊嫂、勸話兄弟/人心百百種》、《勸君要出嫁》、《勸君莫花色》、《妯娌莫吵架》、《勸君莫娶細姨》、《勸勿偷竊》,參與錄製的採茶戲和民謠作品有《娛樂青年》、《愛國獎券歌》、《男帶桃花》、《女假有情》、《婦娘姐》、《孝子感動天》、《周成過臺灣》、《石平貴招親》、《石平貴別窯》、《石平貴回窯》、《良山伯祝英臺》、《孟日紅》、《笑科》、《石平貴取軍糧》、《梅月姑》、《大失心招親》、《孟姜女》、《八角水晶牌》、《秦世美棄妻》、《偷龍轉鳳》、《丁蘭刻木奉娘親》、《方桂香磨麥》。    邱阿專錄製的唱片保留了大量珍貴的客家說唱作品和採茶戲、民謠之史料。 客家民謠、說唱、採茶戲
湯玉蘭   客家山歌自清末就開始在臺灣客鄉流傳,最早的山歌為老山歌。山歌又有九腔十八調的變化,在採茶戲中不同的調子有不同的用法。客家山歌是客家音樂的靈魂和泉源。 傳統山歌,包括老山歌、山歌子、平板等,都注重即興的創作,不僅僅是在歌詞的韻、拍,連音調都會應歌詞意義的不同,而有豐富的變化。   38年國民政府來臺後,客家文化走向復興,漸漸出現專門的雜誌和電臺、協會等機構。1962年第一屆全省客家歌謠(山歌)比賽於苗栗舉行,數萬人與會,盛況空前。此後客家民謠比賽風行一時,湧現了大量山歌好手、歌王、歌后。湯玉蘭即是其中一位。   湯玉蘭1939年生,為桃園縣中壢市客家人。她生長於農家茶鄉,從小過著放牛採茶的生活。她愛唱山歌很出名,常常為了唱歌牛也跑了,採茶也忘了,飯也燒糊了。對興趣的專注使她越來越擅長於山歌的歌唱技巧,尤其能於即興的山歌子。那時候客家音樂漸漸滲透入城市,在一些交際應酬的場所如茶樓、酒樓會有常駐的藝妲,客人吃喝聊天時在旁邊唱些客家民謠助興,湯玉蘭也是當時走紅的藝妲之一。1968年新竹縣湖口舉行山歌比賽,湯玉蘭技壓群雄獲得冠軍。她隨口就能唱出富於變化的歌詞和調子:「老妹今年三十零,面皮打紮白毛蠶。十字街頭叫歌轉(歸),句句伯母吾(爾)先行。」之後她應月球、美樂唱片的邀請錄製發行過多張專輯唱片,稱為「歌后」實不為過。作品有老山歌《石榴花開》,山歌子《睡目莫想郎》, 平板《每日思念郎》、《花有清香》,客家小調《懷胎》、《好家風》、《孤單妹一人》等專輯。     1969年,客籍留日華僑回國觀光團在苗栗縣家鄉透過層層選拔,徵選出湯玉蘭和另外兩位歌后賴碧霞、游春蘭及兩名樂師張福營和張順能,前後兩次往赴日本五大城市巡迴演唱,宣慰僑胞。作為客家文化大使,她們的歌聲所到之處常令久在異國他鄉的老華僑們感動流淚,牽繫起強烈的思鄉之情,藉此在日本華僑中宣揚客家文化和客語的傳統。 專長 客家民謠 籌畫演出 1969年應客籍留日華僑回國觀光團邀請,和另外兩名歌后和兩名樂師前往日本五大城市巡迴演唱。 1968年。湖口鄉山歌比賽。冠軍
鍾年修   祖父經營製材所,家裡開設有八音子弟班,叔叔伯父和父親都會鋸弦,住家裡附近常有老人聚會唱山歌,聽客家歌和音樂是鍾年修生活的一部分。就讀頭份初中第一屆時加入校內合唱團與管樂隊,學習小喇叭;南亞技術學院時,由於同學張正德(時任國中音樂老師)籌組小提琴社,而開始學習小提琴,並擔任社長。喜好音樂的雅興因為畢業就業而中斷,直到退休後,為尋求生命的第二春,在民國82年(1993年)開始加入臺北市光復歌謠班,期間參與各項客家活動,還應邀主持廣播節目。民國88年(1999年)從涂敏恆學習做詞作曲,隔年,又拜師學電子琴,其後全力投入客家歌謠班的教學工作,成功開創人生第二春。   鍾年修選擇以客家文化工作為人生第二春,是因為對音樂的熱愛。至今創作有26首詞曲中,以「勵志」與「勸善」兩大類為主,因為,長期製作及主持寶島客家電臺FM93.7「客話之美」和中廣客家頻道AM747「大鑊小鑊跑跑滾」,節目中搜集了很多客家的金言良句,給了他很多的正向啟示,他期許自己能夠「服務人群、廣結善緣」;作品中沒有「情歌」的創作,他笑說是因為自己不擅表達情感,太太曾說他的情書像公文。 任教歌謠班至今十年,對於音樂藝術的推廣,鍾年修認為新創歌曲的歌詞和曲風,應該適度與傳統結合,現在不少快節奏的曲風、跳躍式思維的歌詞,不容易被歌謠班學員接受,也就增加了傳唱的難度。客家音樂非主流且市場小,給人才更多的通路和培養人才同要樣重要,客家音樂被公認為最能代表客家文化,但是現在就連客家電視臺製播的音樂節目也不多,客家歌手的出路堪憂啊!   客家文化不是只有唱山歌和打粢粑,美食和歌謠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嚴格來說,犁、耙、碌碡也不是客家文化專有的特色,農業社會的所有人,都是依賴那樣的農具從事生產。我們要維護和傳承的客家文化應當包含禮俗、語言和客家人的生命價值觀。常言道:「母語滅、文化亡」,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母語傳承中最重要的角色應當是家庭而不是學校,家長不要怕麻煩,應當和小孩講客語,讓他能夠有足夠的母語能力來銜接客家文化。家庭、學校、政府、媒體各單位環環相扣成為一個完善的文化通路,如此客家才可綿延不絕。 專長 國貿實務、客家歌謠詞曲創作、演唱、節目主持 創作 〈錢〉,吳川鈴作詞、鍾年修作曲,龍閣傳播公司。 〈心好命就好〉,鍾年修詞曲,龍閣傳播公司。 〈老山歌-恩故鄉好風光〉,鍾年修作詞、古曲,龍閣傳播公司 〈山歌子-恩故鄉好風光〉,鍾年修作詞、古曲,龍閣傳播公司。 〈平板-落葉喬木罌子桐〉,鍾年修作詞、古曲,龍閣傳播公司。 〈人要人打落〉,鍾年修詞曲,龍閣傳播公司。 〈隨緣介路〉,鍾美鳳作詞,鍾年修曲,龍閣傳播公司。 〈罌子桐〉,鍾年修詞曲,龍閣傳播公司。 〈夢〉,鍾年修詞曲,龍閣傳播公司。 〈單相思〉,鍾年修詞曲,龍閣傳播公司。 〈四季想郎〉,徐桂盛作詞、鍾年修曲,龍閣傳播公司。 〈客家文化萬年長〉,徐桂盛作詞、鍾年修曲,龍閣傳播公司。 〈客家精神〉,徐桂盛作詞、鍾年修曲,龍閣傳播公司。 〈秋情〉,鍾年修詞曲,龍閣傳播公司。 〈禮數〉,鍾年修詞曲,龍閣傳播公司。 〈烏嘴狗〉,鍾年修詞曲,龍閣傳播公司。 〈好春景〉,鍾年修詞曲,龍閣傳播公司。 〈廣結善緣〉,鍾年修詞曲,龍閣傳播公司。 〈人生一場戲〉,鍾年修詞曲,龍閣傳播公司。 〈人生像行棋〉,鍾年修詞曲,龍閣傳播公司。 〈共行快樂路〉,鍾年修詞曲,龍閣傳播公司。 〈 來講你知〉,鍾年修詞曲,龍閣傳播公司。 〈隨和莫惹人〉,鍾年修詞曲,龍閣傳播公司。 〈做好事講好話〉,鍾年修詞曲,龍閣傳播公司。 〈有緣人自然來〉,鍾年修詞曲,龍閣傳播公司。 〈不認輸〉,鍾美鳳作詞、鍾年修曲,吉聲影視音公司。 個人專輯 2007,《鍾年修小調精選專輯》,龍閣傳播公司。 出版 2009,《廣結善緣鍾年修---客語流行創作歌曲16》,龍閣傳播公司。 1963,臺灣區音樂比賽管樂組第一名。
傅秋英   幼年時常聽長輩唱山歌,當時並不覺得好聽,覺得粗俗甚至排斥,民國75年時因母親從賴仁政老師學唱山歌,協助母親謄寫歌詞的過程中了解、認識到客家歌謠的內涵,反轉了對客家歌的印象。民國78年起拜賴仁政為師開始學習傳統鑼鼓點、鑽研客家山歌的演唱,學習的六年之間,每天至少接觸與練習6個小時,仔細的蒐集、整理資料,大約在民國83年開始,在苗栗縣開班授課。   傅老師說自己怎麼也沒想到會成為傳統客家歌謠的老師,甚至成為幼教工作之外的第二專長。客家歌謠的教唱工作,甚至有紓解白天幼教工作壓力的功效。俗於說:「老人三歲子」,幼教的教學經驗始傅秋英在面對民謠班年長的學員時,有多ㄧ分的從容。而在民謠班長者身上學習到的人生經驗和民俗諺語,同樣也能在幼教的課堂中,和幼稚園學生分享。雖然白天和晚上面對不同年齡層的學生,但傅老師身處其中,覺得彼此之間有相輔相陳的緊密關聯。她用四句話來描述自己的志向和生活: 在幼教生涯中,我找到生活的目標; 在主持舞臺上,我得到肯定的掌聲; 在教唱歌謠中,我獲得寶貴的經驗; 在傳承文化中,我認清了該走的路。   客家歌謠班的指導者,不能只是把教學的工作當作是一個糊口的工作,必須不斷的吸取新知,鑽研傳統文化元素。由於山歌班的學員年齡大多為50歲以上,參與山歌班是學員重要的社交休閒重心,因此相對年輕一輩的傅秋英,在授課之外,常和學員們分享時事、開導學員的觀念,例如:有學員的稱讚老師穿細肩帶很好看,傅老師會順勢帶領大家探討年輕一代的穿著、長輩可以如何看待媳婦的穿著等話題。又如和成家的兒子的相處與份際,都是傅秋英在歌唱教學之餘,樂於和學員探討的生活議題,她認為學員的觀念也必須隨時代改變。   在客家文化的保存上,傅秋英認為應該將傳統與創新區分開來,創新固然要鼓勵,但也不可偏廢傳統,傳統部分更應該要加速的去進行保存的工作,因為老藝人隨時間不斷的凋零,應該由客委會這樣有人才,有資源的單位,來針對各門各派不管是學術的或者民間的藝人的學說及音樂詮釋的方法,作一個紀錄以及辯證,一定要避免一言堂或者是只重學術界的情形,讓客家文化百花齊放,是傅秋英對於客家文化保存的期望。 專長 鑼鼓、客家歌謠表演及節目主持人 創作 <客家姑娘>,賴仁政、傅秋英作詞,吉聲公司出版。 <藍身顯影>,傅秋英作詞。 出版 2002,《客家傳統歌曲》專輯,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版。 2001,《四季花開望哥來》專輯,龍閣文化傳播公司出版。 2000,《愛情路》專輯,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版。 1996,錄製「客家流行歌曲教學影帶」,吉聲影視音傳播公司出版。 1994,創作客家流行歌曲《安樂仙》合輯,吉聲影視音傳播公司出版。 1993,《客家傳統歌謠教唱帶》一套,賴仁政,松亞傳播公司出版。 2007,指導公館國小附幼參加「提聲幼兒體能」計劃-「兒歌我最棒」唱遊觀摩賽一般組第二名。 2006,擔任「2006第二屆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初賽中區客語戲劇類幼稚園(含托兒所)及國小低年級組」獲優等成績。 2005,指導學生參加「2005第一屆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總決賽客語演說類」獲冠軍。 2005,第一屆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初賽中區客語演說類成績特優。 2005,獲苗栗縣「教師才藝show一下」競賽第一名。 2004,獲公館鄉九十三學年語文競賽客語言說組第一名。 2003,指導公館附幼參加九十二學年幼兒健身操觀摩表演賽獲甲等成績。 2003,指導公館附幼參加九十二學年幼教客家童謠觀摩賽獲第三名。 2003,獲臺北市客家文化節音樂徵選「傳統作曲類」作品「心手相連揚芬芳」優勝獎。 2003,獲臺北市客家文化節音樂徵選「現代流行客家歌曲作曲類」作品「藍身顯影」優勝獎。 2002,獲公館鄉九十一學年語文競賽客語言說組第一名。 2002,全國語文競賽苗栗縣複賽,客語演說小學教師組,第二名。 2000,行政院頒發「客家歌曲薪傳」資深教師獎。 1998,獲苗栗縣政府「熱心公益感謝狀」。 1983,獲苗栗縣苗栗區國語文競賽社會組朗讀第一名。
賴仁政   由於家中父執長輩們喜愛唱山歌,加上阿姨開戲院,經常可以看戲、撮把戲,叔叔是八音子弟班的樂師,賴仁政在此環境下耳濡目染,養成對客家音樂藝術的喜好。1974年軍中退伍,正式拜師學藝。先拜胡泉雄老師門下,成為其第一屆弟子。1981年,在胡老師的鼓勵下出道開始在自己家鄉開班教唱客家山歌。後又從莊木桂(阿文師派下卓清雲先生之子)先生學習三腳採茶,學習唱腔、口白,和胡琴。曾經向大中華歌劇團阿梅丑學唱山歌;向陳慶松的弟子李存財學打鑼鼓;2004年五十歲時,拜入彭宏男門下學習八音,成為關西隴西八音團的第八代弟子。有感於客家山歌音樂是一門深沉的學問,賴仁政傾力鑽研,期間雖曾被人質疑學山歌的出路問題,但他仍樂此不疲,一有機會則向各路藝人、樂師請益。   教學生涯至今(2010)即將屆滿30年,教學的對象從幼稚園、國中小到成人,對於現今客家傳統音樂的傳承,懷抱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欣慰的是客家山歌班、歌謠班如今的蓬勃發展;但是對於教學品質則感到憂心忡忡,不少人在課程中摻雜教唱日語、國語和閩南語歌曲,在賴仁政看來這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他認為身為一位歌唱老師,不是會唱歌就可以開班授課,應該不間斷的進修,鑽研客家山歌中「即興」的精髓,將這個精髓傳授下去,否則山歌很快的就會成為樣板,徒具形式,至使山歌原來的意義與價值面臨流失的危機。   針對師資問題,賴仁政認為應當由客委會來統籌,將目前的「薪傳師」制度,予以分層分級,主動遴聘資深優秀的藝人與相關工作者擔任資深薪傳師,由資深高階的薪傳師來培訓薪傳師,落實薪傳師的在職進修,以確保文化傳承師資的專業素質及師承倫理。   對於下一代的客家音樂傳承,賴仁政強調應該從小(幼稚園)開始,就應該加入客家音樂的欣賞,不論是傳統或是創新的可以,讓下一代對客家山歌不致陌生,進而培養其進一步研究的興趣。目前擔任苗栗縣銅鑼鄉中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在社區內推廣山歌、三腳採茶、公背婆、八音…等客家音樂戲曲表演不遺餘力。 「客家音樂是我的生活,傳承客家山歌是我的使命,捨我其誰。」是賴仁政老師為自己音樂人生的註解。 專長 二胡、三腳採茶戲、傳統歌謠(填詞)、流行歌(詞曲創作)、山歌演唱、說唱。 演唱 <這是一封限時專送>,吉聲公司出版。 <風清夜靜露水重>,吉聲公司出版。 創作 <客家介姑娘>,賴仁政、傅秋英作詞。 <藍身顯影>,賴仁政作曲。 <笑談人生>,賴仁政詞曲。 專書 1993,《客家傳統歌謠教唱帶》一套,賴仁政,松亞傳播公司。 2003,《臺北市傳統客家歌謠教本》,賴仁政編,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出版。 2007,獲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舉辦的「臺北、義民、20」徵選歌曲,暨票選活動的「最佳作詞」、「最佳作曲」、「最佳人氣」等獎。 2003,獲臺北市客家文化節音樂徵選「現代流行客家歌曲作曲類」作品「藍身顯影」優勝獎。 2000,獲行政院「客家薪傳獎」 1998,獲苗栗縣頒發「社教有功獎」獎牌乙座。
何火生   「客家採茶戲」是一種在臺灣客家族聚居區域流行的傳統戲曲劇種,最早的內容以「茶文化」為主,包含了大量「四縣腔」客家山歌和舞蹈,主要角色為「丑」和「旦」。清末時採茶戲為小戲,有「採茶唱」、「相褒」等演出方式,後來由於受到四平戲和亂彈的衝擊,方借鑒了其他劇種的優點而改良發展為大戲。故客家採茶戲根據歷史發展的過程,分為前期的「三腳採茶戲」和之後的「改良採茶大戲」。目前還不能確定,三腳採茶戲是自大陸客家區域由何阿文傳入的還是在臺灣自己發展出來的。但是根據已知的早期三腳採茶藝人師承關係的回溯,最後全都指向何阿文一人。曾先枝曾說,何阿文曾經好幾次往返大陸帶回很多傳本。所以何阿文被譽為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人。   何阿文有記載的教授採茶戲,在新竹寶山、苗栗頭份一帶,阿浪旦就是在新竹跟他學的旦角。何阿文還有另外四個重要的徒弟:何火生、梁阿才、阿才丑和卓清雲。何火生據說是何阿文親生兒子(也有人說是“侄子”),但他和何阿文之間確切的身分關係還需要進一步實查。有資料說目前「龍鳳園歌劇團」文場樂師黃成忠的師父溫海曾經跟隨何火生學戲。   丑角在三腳採茶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詼諧逗趣,帶動戲場氣氛,但是類別很多,分為精丑、憨丑、文丑、武丑、和神經丑等。表演的時候,演員的身段和表情皆須非常誇張,身段的種類雖然不多,但都需要工夫紮實才做得好,故此很難學。故此好的丑角並不多。早期的何阿文的五名重要徒弟中,除了阿浪旦,其餘四位皆為當時有名的丑角。而現在僅存的名丑就獨存曾先枝和張有財兩位了。   據說何阿文最拿手的還是八音,這點或許可以從何火生精湛的八音技藝獲得證實。老一輩的八音大師曾標就曾經和何火生一起做過一場八音,記憶非常深刻。他說何火生嗩吶吹得非常好,是專門做八音的。 採茶戲丑角
阿浪旦   阿浪旦原名吳乾應,又偏名吳錦浪, 1899年生於新竹縣橫山鄉,為吳家收養。早年何阿文在新竹縣北埔鄉的南埔教三腳採茶戲,吳乾應成為他最重要的五名徒弟之一。採茶戲中常常出現男女調情的場面,所以被認為不適合女孩子加入演戲。最早的採茶戲班並沒有女性,女性角色都是男藝人反串的,稱為「乾旦」。阿浪旦據說個子不高,膚色白,長相算英俊,或許如此被認為適合反串旦角,因而成為專演乾旦的男演員,久之大家都直呼他阿浪旦。   除了採茶戲,阿浪旦也跟何阿文學說唱和八音。之後他跑江湖賣些腸胃藥、外傷藥,一邊拉絃說唱招攬客人,所到之處皆被簇擁,足跡遍及新竹、桃園、苗栗,甚至花蓮。後離婚又再婚,娶林珍妹。妻子跟著他奔走,還幫他打打鑼鈸。阿浪旦創作過不少「勸世文」,更從何阿文那裡學了不少說唱的本子,如《三娘教子》、《十八嬌蓮》、《娘親渡子》、《山伯英臺》等。日治時期,阿浪旦曾和苗栗人蘇萬松、桃園阿玉旦、新竹寶山鄉的梁阿才等人曾遠赴日本灌製唱片。民國五十年後,收音機開始風行,很多藥廠資助電臺播放改良採茶大戲,也鼓勵機動性強的三腳採茶戲入鄉做戲兼賣藥,一時造成採茶小戲的復興。戲班子一邊四處演戲,一邊在戲中穿插廣告賣藥。阿浪旦有自己的戲班,又廣受歡迎,所以生意很好。阿浪旦會寫山歌詞、劇本,四十多歲開始吃齋念佛、畫國畫。可惜他的作品都沒有留下。只留下一些何阿文從大陸採集來的傳本,如《梁山伯祝英臺》說唱本。   阿浪旦的徒弟魏乾任是個樂師,他又把採茶戲傳給外甥曾先枝。曾先枝演丑角,現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演員。比起何阿文的另外兩位徒弟何火生和阿才丑,阿浪旦算是後繼有人,也起到了將採茶戲這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的作用。 採茶戲乾旦、客語說唱、勸世文、八音
涂敏恆   客家流行樂壇一代宗師涂敏恆一生創作了2300多首歌曲,其中客語歌曲1500多首。三天寫一首歌算正常,一天寫三首也常見,如此豐產地創作,卻又能保持優質的功力,實屬江湖獨步。更為可貴的是,他將大部分的創作精力都奉獻給市場狹小的客語歌曲,為客家流行音樂開闢了一片天地,被稱為「客家歌謠教父」。   涂敏恆生於1943年2月12日的苗栗縣大湖鄉大寮村的書香門第。祖父涂長興畢業於日據時代的臺北師範學校,精於小提琴演奏和繪畫、寫作;叔父涂輝璋先生在小學教音樂數十年。涂敏恆的父親當過警察和公務員,辛苦撫養八個孩子。涂敏恆排行老六,從小喜歡音樂,會吹葉笛,國小就會自己做笛子,國中便開始自修樂理。考進政治作戰學校音樂系開始接受正式音樂教育不久,他就開始作曲。涂敏恆喜愛古典文學,飽覽詩書,造詣很深,這為他的歌詞創作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功底。自政戰學校畢業後,他當過民生報的文字記者,後來專心音樂創作。涂敏恆的作品,早期都是軍歌和藝術歌曲。1980年他為費玉清寫的《送你一把泥土》成為金曲,紅遍華人世界,遂開始流行歌曲的創作。而有感於客家音樂的逐漸式微,他將創作重點放在客語流行歌曲。認識客家歌手吳盛智後,兩人決心共同創作客家歌曲。然而1983年吳盛智不幸遇車禍過世,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兩人於短短數年間,合作了多首膾炙人口的客語歌曲,如《捱係客家人》,這首歌由涂敏恆作詞,吳盛智作曲,池秋美主唱,發行後廣受歡迎。客語歌曲第一次以朗朗上口的流行姿態出現,突破人們對客家音樂只有山歌小調的印象,令人耳目一新,也震撼了當時以改編日本歌曲填入歌詞為主的臺灣流行音樂界。   涂敏恆為客家鄉親創作大量作品,校歌、隊歌、會歌等,常常不收費用。他的音樂靈感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流派,作曲不拘泥於某種風格,歌詞內容採自生活週遭,使他的作品總是真情流露,深入人心。重要作品有:《總講恩無緣》、《客家本色》、《捱係中國人》、《隨意就好莫乾杯》、《相思曲》、《等妹團圓到奈年》、《月光光》、《紅梅》、《乾杯》、《昔時賢文》、《客家進行曲》、《月光光秀才娘》、《南庄細妹》、《相思苦問蒼天》、《大憨牯汽車》、《太陽也哭泣》等。其中《客家本色》,更幾乎是客家人祖祖輩輩相傳的民族心曲:「唐山過臺灣,無半點錢,剎猛打拼耕山耕田,咬薑啜醋幾十年,毋識埋怨,世世代代就恁樣勤儉傳家,兩三百年無改變,客家精神莫豁忒,永遠永遠……」。   涂敏恆在各地的客家歌謠班、育幼院、慈善機構,義務教唱客家歌曲,並於1999年成立客家詞曲創作中心「客家樂府」,免費教授客家山歌。可惜為時不久,他即於2000年3月14日因車禍驟逝,年僅57歲。   最近客委會決定將他的故宅整建為紀念館,以紀念這位不世出的音樂奇才和熱誠勤勉的客家創作巨子。 代表作: 1.〈送你一把泥土〉(1980年) 2.〈捱係中國人〉,吳盛智共同製作(1981年) 3.〈客家本色〉,現已成為客家的「國歌」(1989年) 4.〈死河壩〉 創作歌曲: 〈月光光〉、〈紅梅〉、〈乾杯〉、〈感謝〉、〈昔時賢文〉、〈總講恩無緣〉、〈客家進行曲〉、〈涂敏恆專輯〉、〈太陽也哭泣〉、〈大憨牯汽車〉、〈相思苦問蒼天〉、〈月光光秀才娘〉、〈南庄細妹〉、〈夜夜青海〉、〈苦澀的呢喃〉、〈我是客家人〉等達2300多首。 專輯: 1.《捱係中國人》,吳盛智共同製作(1981年) 2.《大憨牯汽車》(1987年) 3.《阿啾剪、尾佗佗》等四、五張客家童謠專輯 1.獲全球祝國父百年誕辰作曲第一名(1965 年) 2.獲中視金曲獎,同年為陸軍所寫《陸軍十大新觀念》一曲,風行多年(1972年) 3.《羅福星烈士頌》八樂章清唱劇,獲教育部黃自紀念獎(1974年)
顏志文   隨著客語的漸漸沒落,客家的傳統歌謠戲劇也漸漸遠離年輕人的生活,走向沒落一途,出現老藝人演唱給老觀眾欣賞的狀況。一些有遠見的客家音樂人不再只著眼於保存和保護音樂傳統,而更期待為客家音樂注入現代音樂元素和生命力,讓其隨時代發展而發展,程前啟後,與客家社會共同成長,而不被主流語言歌曲淹沒。顏志文即是這樣的創作者。   顏志文1954出生於屏東新埤。他考入師大美術系西畫組後,出於對音樂的嚮往,大三開始師從爵士音樂家翟黑山先生學習爵士吉他與現代和聲、編曲等。1984年他遠赴波士頓留學,就讀於恩師曾就學的柏克里音樂學院,主修現代編曲和吉他演奏,並獲現代音樂學位。在學期間他領悟到藝術不是技巧,而是生活,這是其他社群的人無法替代的。   1987年歸國後顏志文就投入流行歌曲的教學和創作,年底正逢新聞局主辦的「好歌大家唱」比賽,他首次發表和投稿的兩首作曲作品皆入選,因而成為業界注意的焦點。從此顏志文正式踏入唱片界,專心於編曲的工作。他為一些歌手的專輯作曲,如高金素梅、殷正洋、溫金龍,還為作家製作有聲書籍。1995年他為侯孝賢執導的電影《好男好女》配樂並演唱客語片尾曲,廣受國際好評,片尾曲尤其感動了大量觀眾,引起廣泛關注與共鳴。之後他一直思索的音樂與生活的關係問題更是縈繞於心頭。作為客家人,感受著其他社群無法深入理解的客家生活,他認為有責任進行局外人無法替代的客家音樂創作。他開始研究客家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現況和處境,思索著客家音樂的未來。1997 年顏志文成立「山狗大樂團」,擔任團長、主唱兼吉他手,前後至今共製作了五張客家創作歌曲專輯,有《好男好女》電影配樂、《係,麼人佇介唱山歌》、《山狗大》、《阿樹哥介雜貨店》、《紙鷂》。專輯頻頻在國內外音樂界獲獎,樂團也兩次受邀赴美演出,好評如潮。顏志文純樸的唱腔抒發了客家風格的內心感悟,吟唱著生活週遭的心情故事,真摯動人。 專輯 1.係,麼人佇,唱山歌(1997) 2.山狗大(1998) 3.阿樹哥介雜貨店(2000) 4.紙鷂(2002) 5.心的搖籃(2004) 演出經歷 1.山狗大樂團成立,發行首張專輯,並獲得音樂人交流協會推薦為六月份之最佳專輯既年度銀牌獎,1997年。 2.山狗大樂團接受臺加文化協會邀請參加溫哥華臺灣文化節,做三場演出和一場講座,並參加溫哥華電視臺晨間新聞專訪及現場演出,1998年。 3.受全美客家聯合會邀請,第二度出國於美國洛杉磯、舊金山、休士頓、芝加哥等四個城市表演,非客籍的北加州臺灣同鄉會以「嘆為觀止」來形容這次的演出。,2002年。 4.為行政院客委會在北臺灣舉辦的桐花祭演出,2003年。 1.首張專輯『係,麼人佇,唱山歌』,音樂人交流協會推薦為六月份之最佳專輯既年度銀牌獎。1997年 2.獲得『北美客家公共事物協會』、『全美客家臺灣文化基金會』、『北美客家臺灣語言文化基金』共同頒發「臺灣文化獎」。1999年 3.個人第二張專輯『山狗大』入圍金曲獎最佳方言演唱人獎。1999年 4.第四張專輯「紙鷂」出版,入圍第14屆金曲獎客語演唱人獎。2002年 5.山狗大和古典演奏界名家合作組成跨領域樂團,推出「跨界樂集」,並入圍金曲跨界音樂獎。2004年
陳永淘 同麼人借來介命(這是向誰借來的命介) 落秤比風還輕 (放在秤子上竟然比風還輕) 問神明神明無聲(問神明神明沉默不語) 同麼人借來介命(這是向誰借來的命介) 風雨苦寒無時恬(風雨苦寒的日子從來沒有一刻平靜) 半夜醒來 著驚(半夜醒來 想到這種命運 心驚不已) 不管天地情無情(不管天地對我有情還是無情) 莫愁血汗潑哪位(不擔心自己的血汗潑向何方) 行絕路向天比膽(既然走上絕路 就是得跟老天比膽量) 尋 自由所在(找一個自由的天地) 想 燒暖人情(渴望有溫暖的人情) 等 大落大晴(等待大雨滂沱後的晴空) 濛煙散盡(迷霧散盡的日子) ------<天問>歌詞   他鄉作故鄉,旅人身是客,訴盡了客家人數百年滄桑,自內心問天的感慨。一首接一首地聆聽這張2003年推出、名為《水路》的專輯,創作者和演唱者陳永淘用他多變的歌聲、被認為難以入歌的海陸調,吟唱傾訴著歷史的沉積和自然與生命的合諧交響。整張碟好似從內心發出的哼唱,完全沒有技巧和製作的痕跡,自然純樸,正如腳下的泥土和大地,孕育著新生,吐著芬芳。   陳永淘生於1956年2月1日新竹縣關西鎮,幼年過著矮厝臨水、自然環境優美的農村生活。祖父母都愛唱歌,時常載歌載舞,家中氣氛歡快和諧,給他留下美好的記憶。家裡有唱盤,陳永淘自小就聆聽西洋、古典、日本民謠等各種音樂。高中時陳永淘開始玩吉他,至服兵役時期,吉他技法臻於成熟。陳永淘於是開始編寫校園歌曲,練習彈唱。退伍後陳永淘進入世界新專編導科晚班就讀,畢業後任職於聯合報系《野外雜誌》企畫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使他這段時間完全沒有接觸音樂創作。   1991年陳永淘辭掉工作,在臺北縣三芝鄉成立「金屬解放工作室」,專門創作拾荒雕塑,抒發地球的感嘆;家人也都陸續搬來共同生活。家的溫暖喚醒了他童年的美好回憶,促使他開始歌曲創作;後來爺爺重病,陳永淘更想為爺爺寫歌。陳永淘感情豐富細膩,胸懷開闊,愛好聆聽自然與生命和諧的聲音,感受親情的溫暖,故此他的創作幾乎是旋律自內心自然流出,更似早已配好了客語歌詞。歌曲在他的腦海流轉,他只要撥動吉他和弦加以伴奏,便能吟唱出來。這樣,陳永淘創作了一首又一首耐聽又感人的客語歌曲,並以他自己的方式演唱出來,題材有童年的快樂、客家人的心聲、回歸自然的路等等。1997年認識顏志文後,他的作品得以錄製製作;另由於客家主持人鍾仁嫻的大力推崇,陳永淘的歌在電臺播放,獲得廣泛的共鳴。於是他推出了第一張個人專輯「頭擺的事情」。同年陳永淘移居北埔,並於「老頭擺」客家餐廳駐唱。此外他還和顏志文的「山狗大樂團」策劃合作了一系列的演唱會,演出都很成功。各方面的努力掀起一股客家熱。但喜愛自由的陳永淘還是更喜歡用吟遊的方式唱歌,之後他常在廟坪上自在地演唱,偶爾也會唱出一些不曾發表過的新作,引起當地人潮和媒體的注意。這段時間他推出了第二張專輯「離開臺灣八百米」。   2000年陳永淘移居峨眉,推動「峨眉客家兒童合唱團」的成立,他更開始為小朋友寫歌。年底他和九名國小學生合作完成專輯《下課啦》,各種兒童生活中的自然元素化為客語發音充斥於這張專輯中,更有學者期待可以以此模式界定「新客家童謠」。2000年10月,陳永淘作為春水出版社客家創作歌手,應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邀請參加第三屆臺北藝術節,於臺北重慶圓環作大型個人專場演出,2007年夏天又客委會邀請前往舊金山聖荷西市表演,均獲好評。2007年並推出專輯「水路」,更是包括了《天問》、《花樹下》、《高山花紅》等主題不一、意韻深遠的歌曲。客腔海陸調一直被認為不入歌,因此採茶戲也多為四縣調,而陳永淘卻把大多數歌曲都用海陸調來演繹,並且成功地演繹出特殊的遊唱韻味;曲風則不拘,多結合民謠搖滾和藍調等傾向自由隨興的形式。   2008年夏天陳永淘在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開設音樂教室,並且成立「後生合唱團」。他接受四方捐贈以維持教室的運作,自己也將音樂出版收入的一半捐出,旨在讓更多客家後生學會用母語唱出好聽的歌。 專長 創作曲風以民謠搖滾、藍調等形式為主,深具遊唱詩歌的特色。 專輯 1.《頭擺的事情》,1997年 2.《離開臺灣八百米》,2000年 3.《下課啦》,2000年 4.《水路》,2003年
游春蘭   游春蘭小姐,1938年生,是苗栗縣苗栗鎮客家人。她以無師自通會唱山歌並紅遍苗栗歌壇而聞名,所有老一輩的苗栗人對游春蘭這個名字都非常耳熟。自幼愛唱歌的她會唱各種不同的調,尤其會唱老山歌。老山歌是客家山歌最歷史悠久的調,出自原野山林的客家生活,早年用來此呼彼應地傳遞信息,也最難唱。因老山歌沒有固定的拍子和歌詞,需要即興發揮,唱出每行七言、每小節四行的押韻歌詞。這麼難的即興創作與演唱,對游春蘭小姐來說卻易如反掌。天生聰穎的她憑著甜美動聽的嗓音、咬字清晰和流暢多變的曲調,常在歌唱比賽中獲獎,展現了天賦異稟的歌唱才能。1962年中原雜誌社和中廣苗栗臺聯辦的山歌比賽中,游小姐獲得冠軍。   1960年代,美樂唱片多次邀請游春蘭錄製山歌獨唱集,由張福營和美樂國樂團為之伴奏,指揮者為彭雙琳。作品有<九腔十八調第五集>、<初到東京心頭開>、<月光照大河>、<摘茶愛摘嫩茶芯>、<思戀歌>、<桃花開>、<糶酒>等專輯。看她隨興唱出的歌詞:「新買扇子七寸長,一心買來送情郎,囑咐情郎莫跌撇,兩人兼身好撥涼。」歌詞韻腳工整,朗朗上口。如此這般天生的作詞功力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1969年,客籍留日華僑回國觀光團在苗栗縣家鄉透過層層選拔,徵選出游春蘭和另外兩位歌后賴碧霞、湯玉蘭及兩名樂師張福營和張順能前後兩次往赴日本五大城市巡迴演唱,宣慰僑胞。作為客家文化大使,她們的歌聲所到之處常令久在異國他鄉的老華僑們感動流淚,牽繫起強烈的思鄉之情,藉此在日本華僑中宣揚客家文化和客語的傳統。 專長 精於山歌演唱,尤其以「老山歌」最為擅長。 專輯 1.《九腔十八調第五集》 2.《初到東京心頭開》 3.《月光照大河》 4.《摘茶愛摘嫩茶芯》 5.《思戀歌》 6.《桃花開》 7.《糶酒》 1.1962年榮獲中原雜誌社和中廣苗栗臺聯合舉辦山歌比賽冠軍
溫隆信   1975、76年,臺灣客籍作曲家溫隆信的作品《現象II》風靡北歐、日、韓:1975年10月8日在荷蘭鹿特丹市首演,榮獲荷蘭哥德姆斯(Gaudeamus)現代作曲比賽獎。同年在馬尼拉以及漢城的「第一屆中韓現代音樂交流發表會」再度演出。1976年,日本「國際藝術祭」活動中,《現象II》又在京都發表。   《現象II》中所蘊含的中國味是來自於書法的「氣、韻、力、飛」四大要素之啟發,分別影響著樂曲中的氣勢、韻味、力度和走向,而中國的文人書畫文化,更是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一脈傳承的精髓。將這一東方書法文化的境界納入現代西洋章法的音樂作曲中,充實了現代音樂的精神內涵,受到廣泛迴響。   溫隆信先生1944出生於臺北的農家,唸書、放牛的農村生活造就了他自然純樸的個性。父親學的是藥劑,但是會拉小提琴,溫隆信從小就受到音樂方面的薰陶。但是父親怕他吃苦,反對他走音樂這條路,溫隆信只好偷聽唱片,默默地聆聽著大量音樂作品。15歲時在母親的支持下,溫隆信開始正式學習音樂。他先後跟從楊蔭芳、作曲家張貽宗、作曲家許常惠學習音樂理論和作曲。之後他考入國立臺灣藝專作曲科,並於1968年畢業。   溫隆信曾創辦音樂團,並長期貼補樂團開銷,最後不敷支出還是關閉。他的早期的作品主要為室內樂和管弦樂。創立了晶音唱片公司後,公司的目標是推廣兒童的音樂教育,為此他也創作和出版了大量兒歌和幼兒音樂專輯。他的作品也包含民歌、電腦音樂等。溫隆信自1966年起即開始發表作品,之後作品的數量和質量均不斷提高,常常在國內國際的音樂活動和比賽中獲獎。   不論作品屬於何種音樂類型、是否用於商業用途,溫隆信先生均持以嚴謹專注的創作態度。在保證作品水準的同時,歡愉的個性也把持著作品的性格走向,使聽眾在聆聽中感受到音樂之於心靈的啟迪。   1992年溫隆信應邀赴巴黎擔任 CIDT 藝術總監,1995年舉家移居美國, 1997年應邀於紐約大學( NYU )擔任駐校作曲家。這段期間他展開大量跨國藝術交流,並不斷創作和發表新作。   2004年溫隆信先生在國家音樂廳推出個人樂展,將自己最好的作品呈現給故鄉臺灣。 2010年,為了慶祝溫隆信進入專業作曲五十週年,國家音樂廳為他發表四首新作的首演。作品的題材有探討統一性與非統一性的樂器四重奏,有爵士、舞曲,甚至探討「刺青」文化解讀的作品,體現作者大跨度的創作領域。他作品中常注重的中國傳統風味的音質效果為其作品展露獨特的東方風格。 專長 1.作曲家,擅長現代音樂作曲 2.小提琴教育家 3.畫家 作品類型 1.童謠 2.民歌 3.室內樂 4.管絃樂 5.電腦音樂 作品 1.現象II 2.電影「雲深不知處」所作的插曲 3.說唱童年 4.綺麗童年 5.孩童詩篇 6.第四號弦樂四重奏 7.交響協奏曲(一石二鳥) 8.女人秀別傳 9.分享 10.弦樂四重奏第五號 11.爵士風幻想曲 12.舞曲風組曲 13.刺青上 演出活動 1.「漢聲舞集」團長黃麗薰曾運用國人作曲家之音樂編舞,如馬水龍《孔雀東南飛》、溫隆信《童話》、李泰祥《龍舞》等樂曲。 2.國泰交響樂團(臺北愛樂交響樂團)參與臺北市音樂季演出,表演溫隆信《層迴》(1979年9月12日) 3.國家音樂廳舉辦「分享─溫隆信樂展2004」(2004年) 4.溫隆信樂展---50週年新作發表(2010年5月12日) 1.第一屆中國現代音樂比賽第一名,1971年 2.《十二生肖》(為小提琴與預置鋼琴)獲荷蘭〔高地幕斯國際現代音樂作曲比賽〕入選,1972年 3.《現象II》獲荷蘭〔高地幕斯國際現代音樂作曲比賽〕第二名,1975年 4.榮獲第十三屆十大傑出青年獎,1975年 5.榮獲吳三連文藝獎,1982年 6.榮獲全國文藝獎章,1983年 7.電影「雲深不知處」所作的插曲,榮獲金馬獎的最佳音樂獎,1983年
林興松   客家戲班的團長一般都超過四十歲,年輕族群中很少有人看客家戲,更不用說投身客家傳統戲劇的事業了。但是也有例外,如目前所有客家戲般團長中最年輕的團主林興松,他1978年生,現年只有32歲。   林興松從小就愛看戲。這個電視電影充斥的現代社會,他卻迷上客家戲曲,常常在戲棚下看戲,真是和傳統戲劇有緣。於是他從青少年時期就決心要往戲劇方面發展。高中考進華岡藝校,主修國劇身段。高二就開始進入傳統戲班,學戲並演出,先後待過「勝珠歌劇團」(現在的飛鳳儀歌劇團前身)以及「楊梅新永光戲劇團」等歌仔戲班,學到很多演出技巧。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林興松於是自立門戶,3年之後結束,新永光從新找演員,擔起傳承客家傳統戲劇的責任,於2003年12月31日組成了「松興客家戲劇團」。   「松興客家戲劇團」主要演出客家戲「亂彈」、「西皮」以及「胡撇仔」。劇團會申請全省巡演,就是巡迴在全省各廟宇前搭臺表演。日常的演出包括每年的農曆大月的氣節應景演出(如七月的中元普渡,九、十月的收冬戲等)以及一些媽祖和土地公等神衹的戲劇。由於注重表演品質,「松興戲劇團」數次獲邀至客家電視臺錄製演出,如2006年的《呂布與貂蟬》、《紙新娘》,2007年的《斷指奇案》,2008年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並獲邀在各大戲劇節、文化祭和各種節慶廟會演出,頗受好評。林松興在「胡撇仔」中加入流行歌曲,在閩南人多的地方改用閩南話演出,因為他發現,因應觀眾的喜好和要求,並加入時代流行元素,這樣才能使傳統戲劇更能被觀眾接受。   林興松感到客家戲這一傳統戲劇要傳承下去頗有壓力。第一是政府補助很少。第二是維持人才不易。這樣戲班在低酬勞和維持表演藝術水準兩者之間很難抉擇。第三則是現在的年輕客家人很少接觸傳統戲劇。以圈內人來說,他不僅僅是最年輕的戲班主,連在自己的戲班中他也是年紀最小的。畢竟戲還是要年輕人愛看愛演才會有未來,這一年齡斷層讓他對傳統客家戲劇的傳承感到非常憂心。 演出戲種 1.亂彈 2.西皮 3.胡撇仔 演出劇目 1.《轅門斬子》(2004年) 2.《前生債‧今世情》(2005年) 3.《風雪奇緣》(2006年) 4.《一夜化三鬚》(2006年) 5.《四美圖》(2006年) 6.《前生債‧今世情》(2006年) 7.《大拜壽》(2007年) 8.《一夜化三鬚》(2007年) 9.《陰陽界~柳家店》(2007年) 10.《大拜壽》《朱洪武》(2007年) 11.《周公鬥法桃花女》(2008年) 12.《皇帝的秘密》(2008年) 13.《情定棋盤山》(2009年) 14.《孟麗君》(2009年) 曲目 1.《呂布與貂蟬》《紙新娘》(2006年) 2.《斷指奇案》(2007年) 3.《梁山伯與祝英臺》(2008年)
阿才丑   「客家採茶戲」是一種在臺灣客家族聚居區域流行的傳統戲曲劇種,最早的內容以「茶文化」為主,包含了大量「四縣腔」客家山歌和舞蹈,主要角色為「丑」和「旦」。清末時採茶戲為小戲,有「採茶唱」、「相褒」等演出方式,後來由於受到四平戲和亂彈的衝擊,方借鑒了其他劇種的優點而改良發展為大戲。故客家採茶戲根據歷史發展的過程,分為前期的「三腳採茶戲」和之後的「改良採茶大戲」。目前還不能確定,三腳採茶戲是自大陸客家區域由何阿文傳入的還是在臺灣自己發展出來的。但是根據已知的早期三腳採茶藝人師承關係的回溯,最後全都指向何阿文一人。曾先枝曾說,何阿文曾經好幾次往返大陸帶回很多傳本。所以何阿文被譽為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人。   何阿文有記載的教授採茶戲,在新竹寶山、苗栗頭份一帶,阿浪旦就是在新竹跟他學的旦角。何阿文還有另外四個重要的徒弟:阿才丑、何火生、梁阿才和卓清雲。阿才丑本名曾新財,被喚阿才。他專門跟從何阿文學習丑角,所以人稱阿才丑。他和何火生一樣,沒有留下徒弟的記載。(另梁阿才也常被稱為阿才丑,但與他並非同一人。)丑角在三腳採茶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詼諧逗趣,帶動戲場氣氛,但是類別很多,分為精丑、憨丑、文丑、武丑、和神經丑等。表演的時候,演員的身段和表情皆須非常誇張,身段的種類雖然不多,但都需要工夫紮實才做得好,故此很難學。故此好的丑角並不多。早期的何阿文的五名重要徒弟中,除了阿浪旦,其餘四位皆為當時有名的丑角。而現在僅存的名丑就獨存曾先枝和張有財兩位了。 三腳採茶戲,擅長擔任丑角
彭玉坤   他一輩子都很辛苦。養了六個小孩,但四十歲時太太因為過勞中風,後來還啞了,整整在床上病了十五年才去世。彭玉坤年輕時在中國石油公司工作,太太生病後,他要上班,要種田、要做豆腐、養豬去賣,還要作飯給孩子吃。生活費、藥費、學費都靠他一個人辛苦賺來,卻從沒借過錢,這樣辛苦幾十年,獨力把孩子養大。   彭玉坤1928年出生於苗栗縣頭屋鄉,日治時期念小學,學了六年日文。從十七八歲時就在中國石油公司工作,直到四十四歲。孩子們漸漸長大後,生活壓力比較小了,彭玉坤開始有空閑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從小就喜歡戲曲,尤其愛聽山歌。小時候村庄裏會請戲班來做戲,賣入場券,彭玉坤總是鑽在臺前不肯離去,最愛聽老生的唱腔。以前的學徒都要學滿三年四個月才能出師,彭玉坤認為是因為沒有設備可錄。老戲班子會出唱片,彭玉坤把陳慶松等老藝人的唱片用錄音機翻錄下來,跟著學。彭玉坤做什麼事情就是認真,從二十歲就開始,慢慢學慢慢磨,學會很多北管技藝。他幾乎會演奏所有的北管和八音樂器,拉三絃、吹噠仔、打揚琴,連電子琴也會彈,尤其精於唱曲,歌聲清亮而穩健。曾經參加過多次客家民謠和北管比賽,拿過冠軍。年輕時候就開始把北管作為副業,偶爾跑場子賺錢。五十歲以後正逢鄭榮興教授重組陳家八音團,他於是向鄭教授學八音,很多長年的問題和疑惑都得到了解答和修正,尤其是很多歌詞,早年他都用聽的學唱,所以常常音對了字卻不對。他最習慣用工尺譜,把曲調記下來,回去練習。這樣一輩子都愛聽好學,熟能生巧,就很能把握其中的訣竅。彭玉坤說唱山歌第一個字要正,七個字要有板(節奏),不然就不行。他現在常常跟著鄭教授去表演,或者做場子。   彭玉坤很講義氣,別人對他好他都想著要回報,不會佔人便宜。以前鄰居看他辛苦都會拿菜過去送他,他一定要回贈東西。做人實實在在,學藝也是這樣,認真鑽研,使彭玉坤這個辛苦的農家孩子能夠發展自己的興趣和專長,成為一個全才型的八音師傅。 演奏所有八音樂器,尤其精於唱曲。
蘇鳳英   蘇鳳英女士為黃秀滿歌劇團中的成員之一,而現在在劇團之中還算經常性出演的演員計有苦旦當家官寶珠、丑角的劉秋蘭、飾演老生的劉玉漢、劉玉全、藍香妹、陳玉、李月娥等等,在文場方面則大部分為李永乾負責,武場擔當則是以呂坤生以及蘇鳳英女士作為代表。   蘇鳳英女士與黃秀滿是親戚的關係,為黃女士的表姊,在她加入劇團之前是從事計程車司機以及公車司機一類的運輸行業,與劇團的工作和事務可以說是完全沒有關聯,一直到民國七十六年左右,在因緣際會的機會之下,她到了桃園中壢到黃秀滿歌劇團中演戲、幫忙,在裏頭發揮所長,並努力在各個工作領域中發展,擔任燈光、音響、武場等腳色;與之類似的是同樣是為武場擔綱的呂坤生以及黃女士的弟媳黃桂秀為,她也同時是鼎鼎有名的阿玉旦的養女之一,成為黃秀滿女士的童養媳,也跟蘇鳳英女士一樣在劇團中幫忙事務以及客串演出。劇團之中,除了文場、武場、檢場三種類別之外,其他的演員全由女性來扮演各要角,這也可算是黃秀滿歌劇團的特色之一,這是因為在客家族群的男人很少有把演戲當作畢生的志業,故男性演員相對較少,只好由女演員反串以完成各劇目所要呈現的感覺與畫面。   現今客家戲劇的收視族群大幅減少,內外臺戲接演請戲的數量與機會都不如以往盛況,大部分劇團中的成員們也只把演戲當作副業來經營,而無法只靠演戲維生,出團的人數大致是在六人至八人上下,若遇到人數不足或演員缺角的情形,則需要依靠各劇團或戲班互相援助、幫忙、合作,才能完成一齣品質兼優的好戲;目前客家戲劇逐漸蕭淡,多數眾家演員又已達高齡,觀賞的群眾日漸消退、流失,要如何在成本變薄、價格壓低、削價競爭而又不至於減低演出品質的情況下傳承客家戲劇,成為現在戲劇發展的最大困境。 舞臺設計 燈光設計 黃秀滿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一年,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以《孫臏出世》一劇得甲等獎 民國八十二年,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優等、團體獎及最佳文、武場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三屆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得最佳導演獎 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區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陳玉子獲得最佳旦配角獎
陳玉美   陳玉美女士出生於民國四十年,小名阿志,從小生長在一個戲班子的家庭裡,父親陳秀吟曾經成立過一團龍華興歌仔戲班,從那時起就開始與歌仔戲有了初步的接觸,而哥哥陳清海為「真英美歌劇團」團主,接替父親的歌仔戲團,旗下的十二位兒女也都為戲團團員,可謂為一歌仔戲家族。隨時間耳濡目染之下,她個人對於歌仔戲逐漸產生濃厚的好奇心以及興趣,也開始有了想要學戲的想法。   民國五十年,「新月娥歌劇團」成立,團主任范姜新堯亦是來生自演藝家庭,從小便看從父親范姜文賢成立「錦華軒傀儡班」,二哥范姜新鑫拓展「新中興掌中劇團」與「藝光歌劇團」,到四哥范姜新熹主掌「新拱樂歌劇團」,對於戲劇的認識頗有增長。他小時跟著父親學習亂彈和八音,但卻從來不參與戲劇方面的登臺,只有在戲班裡負責武場的腳色。「新月娥歌劇團」於客家戲劇中經營得當,人員充足,不用到處籌調演員,是難得能夠在年中大日子的演出中不須拆班的劇團之一;對於每次演出都有其堅持,曾演出大小內、外臺戲,尤以京劇與採茶劇為最常表演的型態,兼善演各類劇目,其實力之優渥可於各屆客家戲比賽中屢屢獲得佳績可見一斑。目前「新月娥歌劇團」的固定班底有張文聰、陳秋玉、田桂英、何玉水、官寶月等等,陳玉美女士亦為其中一員,後出師。   民國86年,陳玉美在臺南市整頓戲班,自組「進益歌劇團」,目前固定配合參與演出的團員約有9人,包括有李國舟、陳珠美等人。演出的時機與場合則與其他劇團類似,多半是在廟會活動或是祭拜、迎神的場合之中。劇團最常演出的劇目有古冊戲,包括《孟姜女》、《山伯英臺》、《薛丁山與樊梨花》、《王寶釧與薛平貴》、《趙子龍救阿斗》史》、《薛丁山與樊梨花》、《八仙傳奇─李鐵拐得道》等等。胡撇仔戲演出的劇目包括有《濟公鬥接列》、《華山救母》等,對於客家戲劇頗有貢獻。 武場 採茶戲 新月娥歌劇團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年第一屆戲劇比賽甲等團體獎 民國八十一年、八十三年及八十四年第二、四、五屆分別均得優勝團體獎 民國八十三年第四屆的最佳舞臺技術獎 民國八十四年第五屆的最佳文、武場獎
何玉水   何玉水為新月娥歌劇團團員之一,劇團演出的戲劇類型多以採茶戲為主,而客家傳統的採茶戲是以客家的茶文化為其主題,有歌有舞,以丑和旦兩者為戲之主角,結合客家的四縣腔語言以山歌、民謠的九腔十八調發展而成的戲劇。在中國清代時期即有採茶戲的演出,其後隨時演變發展,並添加許多不同的元素於劇中,分支亦多。到了日據時期,三腳採茶戲更與當時流行於客家地區的北管亂彈戲、四平戲相互截長補短,改良為與前期不同的大戲風格,演出地點多為外臺,後轉而與傳播公司合作,並受到政府的重視,到各處進行公演以推廣文化產業,保留傳統戲劇。除了新月娥歌劇團之外,還有其他分布於桃、新、苗三大客家縣市中的黃秀滿歌劇團、貴鳳歌劇團、德泰歌劇團、榮興客家採茶劇團、金興社歌劇團等等,繼續為客家傳統採茶戲班傳承和演出。   何玉水於新月娥歌劇團中多為飾演小生一角,並與其他團員目前團員如張文聰、陳秋玉、黃春平、田銀妹等人一同在劇團中打拚,時有佳作。   劇團常於公演正戲之前演出,如《三仙白》即是一例,故事內容大致為吳、越兩國的史事改編,吳王夫差由古禮達飾演,其無由越了越國之界進犯,張文聰飾演的越王句踐舉兵迎敵卻是大敗而回,旗下的君臣為敵方俘走,越國中一人獻計,欲以美色迷惑夫差以奪回被浮臣子,後的逞。句踐回月之後臥薪嘗膽而終敗夫差,報酬雪恥。在劇中何玉水即是扮演被俘之臣子文種一角,其身段和唱功可由劇中看出實力絕妙,詮釋絕佳;另外在劇中有相當多的武打場面,除了可以看出客家戲劇與京劇的元素融合之外,亦可看出新月娥劇團營造氣氛的功夫相當厲害,演員群的態度與素質亦多為中上之質,在客家戲劇界中是唯一有口皆碑、實力齊全的劇團。 飾演丑角 飾演旦角
田桂英   田桂英女士為新月娥歌劇團的團員之ㄧ,亦是其中固定基本班底之ㄧ。   新月娥歌劇團的團主范姜新堯從陳月娥女士的手中接管小月娥歌劇團而重新駔合成現在所見的新月娥歌劇團,范姜新堯憑藉著從小便耳濡目染的演藝家族的演藝背景,經歷過父親帶領的錦華軒傀儡班,跟隨其左右學著看戲與演戲,久而久之便培養出自己對於戲劇的興味,之後二哥亦經營過新中興掌中劇團與藝光歌劇團兩團,四哥也經手過新拱樂歌劇團,在各階段時期持續接觸戲劇相關的事宜,包括前場與後場音樂等,但不參與戲劇的登臺出演,而僅在團內擔當武場,發揮自幼起便跟著父親學習亂彈和八音之功夫,並持續劇團的經營之道,於各處接演戲碼以擴展劇團的戲路與勢力範圍,當時管理得當,演員群也相當優秀,不需要籌借調人填補缺空,而能完整有效的整團共同出演,可算是規模頗大的劇團之ㄧ,收入也相當可觀。   新月娥歌劇團憑著其內優異且充足的內外場成員們,於各屆客家戲劇比賽裡幾乎都有非常好的成果與收穫,於第一屆比賽起就獲得甲等團體獎,之後在第二、四、五屆比賽中也得到優勝團體獎,同時,分別在第四屆比賽裡得到最佳舞臺技術獎、第五屆獲得最佳文、武場獎,其團隊合作精神與各方表現都顯而易見,田桂英女士亦為劇團優秀演員之ㄧ員,實力也很堅強,與其他固定演出的演員如張文聰、陳秋玉、林黃平妹、古禮達、陳接技、何玉水、官寶月、陳玉美、田銀妹、賴海銀等皆有不錯的互動,彼此相互勉勵,以帶劇團走向更高、更好的發展,並希冀在現今逐漸惡劣的傳統產業日益消亡的環境中,能夠繼續將客家戲劇傳承下去,找回流失的群眾,接合傳統與現代產生的磨擦與裂痕。 客家八音 武場 新月娥歌劇團得獎紀錄── 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導演獎(張文聰)(1992) 第二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優等獎(《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最佳女主角獎(陳秋月)、最佳花臉獎(古禮達)(1993) 第三屆客家戲劇比賽榮獲戲劇甲等獎(《楊門女將》)(1994)
卓清雲   「客家採茶戲」是一種在臺灣客家族聚居區域流行的傳統戲曲劇種,最早的內容以「茶文化」為主,包含了大量「四縣腔」客家山歌和舞蹈,主要角色為「丑」和「旦」。清末時採茶戲為小戲,有「採茶唱」、「相褒」等演出方式,後來由於受到四平戲和亂彈的衝擊,方借鑒了其他劇種的優點而改良發展為大戲。故客家採茶戲根據歷史發展的過程,分為前期的「三腳採茶戲」和之後的「改良採茶大戲」。目前還不能確定,三腳採茶戲是自大陸客家區域由何阿文傳入的還是在臺灣自己發展出來的。但是根據已知的早期三腳採茶藝人師承關係的回溯,最後全都指向何阿文一人。曾先枝曾說,何阿文曾經好幾次往返大陸帶回很多傳本。所以何阿文被譽為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人。   何阿文有記載的教授採茶戲,在新竹寶山、苗栗頭份一帶,阿浪旦就是在新竹跟他學的旦角。何阿文還有另外四個重要的徒弟:卓清雲、梁阿才、阿才丑和何火生。卓清雲(1889~1977)是苗栗客家人,據一說: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的腳本都出自來卓清雲的手抄本,而卓清雲的手抄腳本是在苗栗頭份,由何阿文口傳給他的。而卓清雲又將這些傳給兒子和徒弟,樂師莊木桂。但是阿梁才的徒弟阿玉旦,她有女兒接受採訪時卻又說莊木桂的資料全部是跟阿玉旦拿取的。所以卓清雲在保存採茶戲腳本這一事件上所起的作用尚不明。   丑角在三腳採茶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詼諧逗趣,帶動戲場氣氛,但是類別很多,分為精丑、憨丑、文丑、武丑、和神經丑等。表演的時候,演員的身段和表情皆須非常誇張,身段的種類雖然不多,但都需要工夫紮實才做得好,故此很難學。故此好的丑角並不多。卓清雲自己也組過一個三腳採茶戲班,是當時著名的丑角。   卓清雲不僅僅能於三腳採茶戲,也是優秀的山歌和說唱藝人。兒子莊木桂聲音不好聽,所以後來成為有名的樂師,也是跑江湖賣藥為生的。卓清雲除了把技藝傳給莊木桂之外,還有類似林炳煥這樣的弟子,林先生在1949年拜卓清雲為師,之後跑江湖賣藝累積了大量經驗,後被譽為客家表演藝術的活字典。 專長 1.三腳採茶戲丑角,精於「棚頭」段的內容 2.山歌 3.說唱藝人 作品 卓清雲手抄本,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的腳本出處
張福興   已故的音樂家,張福興,是一位偉大的臺灣本土藝術家,獲得許多「第一」的音樂成就,他憑藉著對音樂的堅持與臺灣鄉土情懷,將「音樂」轉化為「生命」成為終生的志願,並加以實踐與推廣。素有「臺灣新音樂之父」的稱號。張福興一生的音樂際遇,就像是一部臺灣歷史的縮影,基於時代因素與大環境,最終使他成為集演奏、指揮、學術、作曲於一身的全方位音樂家。   張福興生於西元1888 年2月1日,父親張桂曾於清同治年間從故鄉嘉應州來臺定居頭份,其父張桂曾非常注重教育,因此張福興與四位兄長進入當地的私塾唸書,學習傳統儒家教育;1899 年頭份公學校成立後,張福興進入就讀,開始了他日語教育的基礎;頭份公學校畢業後,考取當時臺灣人所能就讀的最高學府,並於1908 年,獲得推薦而保送東京上野音樂學校,是臺灣首位官方公費的留日音樂系學生;1910 年畢業返臺後,執教於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音樂科,並活躍於舞臺的演奏,致力於音樂教育的傳播與推廣與積極培養本土音樂家。   張福興生於1920 年組成與友人組成臺灣第一個音樂團體「玲瓏會」管絃樂團,不定期舉行公開演奏會,積極參與音樂活動,致力於提升臺灣社會的音樂素養。1922 年,他受臺灣教育會邀請,前往日月潭水社採集原住民傳統音樂,爾後集成第一個從原住民音樂的採集紀錄《水社化蕃杵音及歌謠》一書。1922 年後,張福興開始從事中國戲曲樂譜翻譯的工作,於1924 年《出版臺灣民間音樂工尺譜》與五線譜對照的樂譜《支那樂東西樂譜對照女告狀》。1935 年,張福興應聘於日本勝利蓄音器株式會社,負責文藝部,縱橫臺灣流行歌壇,是為當代歌曲的製作水準提升的莫大功臣。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張福興仍繼續從事音樂推廣及教育,擔任省立師範學校音樂系教授,並主編《國民小學音樂課本》。1950 年之後直至1954年辭世為止。張福興回歸田園鄉野,轉為佛曲的採集,這是他晚年投注最多心力的音樂事業。他最常去的是獅頭山的廟宇,採集的對象多為以早、晚課時之唱誦的修行者與客籍人士,內容有《佛寶讚》、《爐香讚》、《稀數皈依》、《大九尊》、《香讚》等課誦,集結成4冊,共計67首,以「外江韻」為多,其曲韻有特殊的客家風味。   張福興一生的音樂成就,憑藉著他對音樂的熱愛與執著,在那個西洋音仍處於啟蒙階段的年代,他的創作不可小覷,「音樂」對於張福興而言,不只是一項工作,是生命與教育的實踐,他不但是臺灣第一位音樂家,更是一位充滿鄉土情懷的藝術家! 專長 從事音樂推廣及教學。 著作 1.1922 《水社化蕃杵音及歌謠》 2.1924 《臺灣民間音樂工尺譜》 3.1924 《支那樂東西樂譜對照——女告狀》 4.1945 《國民小學音樂課本》 5.1950 《佛寶讚》、《爐香讚》、《稀數皈依》、《大九尊》、《香讚》等,集結成4冊,共計67首。 其他 現存創作曲大多為校歌之類,有《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校歌》、《大同學校校歌》、《桃園縣立楊梅初級中學校歌》等。
林展逸   林展逸自小對音樂就有興趣,就讀頭份初中時參加管樂隊、歌詠隊,踏入社會後,曾經從事商務貿易和餐廳經營工作。因熱愛歌唱音樂,民國75年在一個機緣中認識涂敏恆,認識涂敏恆,經涂老師引進客家文化音樂界,但基於當時生涯規劃,未應邀,後於民國78年應涂敏恆之邀演唱〈客家本色〉、〈死河壩〉,同時也師承涂敏恆學習做詞作曲。民國79年,苦於當時就讀小學的三個孩子都不會說客語,為促使他們學客語,遂答應讓二位千金林涵和珍安錄製《伯公伯婆》專輯,專輯錄製完成後,三個小孩都會講客家話,是林展逸認為參與客家的最大收穫。   歷年來教過的學生中,年青一輩的有:王羽馨、楊咩咩、黃玉姬、陳威、陳紫苑、徐佩琪、徐芷頎、珍安、林怡涵、林姿綺、吳勇濱、黃宇軒、徐佩儀、黃喧喧、黃韻如、黃森霖、黃馨惠、蔡宜云……,其中黃玉姬擅長做詞;也培養了多位教學老師,如王羽馨、黃玉姬、楊咩咩、黃馨惠、黃麗玲……,而林展逸對客家文化的內涵熟稔,以及多年的教學經驗,講課足跡遍及臺北縣市、桃竹苗、臺中大里,因民國88年赴大陸經商,使得教學生涯暫時中斷,直到89年結束生意後回臺,此後全力投入客家歌曲的教唱行列,及編寫新歌曲。   創作以簡單為原則,強調將日常生活經驗和厘俗諺語融入歌曲中,可以說是林展逸的歌曲特色。回憶自己的創作歷程,先是民國82年受到上發傳播公司黃義桂老闆的鼓勵,後又在民國83年因張致遠、張秀美夫婦一席話:「你唱了那麼多歌,風格大同小異,何不自己寫歌呢介」,因而開始創作,第一首創作歌曲是〈英雄淚〉於84年出版、至今創作超過200首,代表作品尚有〈英雄淚〉、〈涯介老屋莊〉、〈涯介心聲〉、〈客家舞臺〉、〈客家土樓〉、〈客家母親河〉、〈頭擺又頭擺〉……,每每出版均轟動世界各地的客家界,林展逸笑稱這些歌曲能夠讓客家人朗朗上口的原因,乃盜版猖獗之故,同時他也認為一首歌的價值在於是否有人傳唱,歌詞貼近日常簡單明朗,口語化並注重押韻,才能長久傳承傳唱下去。   林展逸認為電視是傳播文化的最快速的管道,因此對於17頻道的客家電視臺,他認為應該提高音樂類型節目的比重,相關節目所邀請的評審、來賓,也要注意年齡層的比例,文化的演進是長久且持續進行,非一蹴可幾,因此資源的分配上固然要鼓勵年輕一輩,但仍要重視中生代以上的藝人,要給傳統藝人發揮的舞臺,例如:以收視年齡層來製作現代及傳統中生代節目,使客家文化傳承能更精確的傳達給目標觀眾。 電視劇演出: 客家英雄傳、山歌情緣。 唱片專輯: 《英烈千秋義民爺》專輯,龍閣唱片公司出版,2008。 《一枝草一點露》專輯,吉聲唱片公司出版,2004。 《藍 杉 影》專輯,吉聲唱片公司出版,2004。 《客家英雄》合輯,吉聲唱片公司出版,2004 《牛嬤唔見咧》合輯吉聲唱片公司出版,2003。 《客家群星》合輯,吉聲唱片公司出版,2003。 《英雄淚》專輯,吉聲唱片公司出版,2002。 《放眼滿天下》專輯,吉聲唱片公司出版,2002。 《媒人個鴨嬤嘴》合輯,吉聲唱片公司出版,2001。 《山歌姻緣》合輯,龍閣唱片公司出版,2000。 《磨粄歌》專輯,龍閣唱片公司出版,1999。 《皇天不負苦心人》專輯,龍閣唱片公司出版,1995。 《男人大丈夫》專輯,龍閣唱片公司出版,1992。 《客家本色》專輯,吉聲唱片公司出版,1990。 《客家本色》合輯,漢興唱片公司出版,1989。 《死河壩》合輯,上發唱片公司出版,1989。
黃桂志   黃桂志的音樂之路自幼即開始,至今沒有間斷過。鋼琴啟蒙於母親林雪英,後曾受教於林樹興、盧俊政、劉淑美、宋允鵬。聲樂啟蒙於聲樂家楊兆禎,大學時受教於陳榮貴學習西洋歌劇發聲法。畢業後曾拜姜成濤先生學習大陸民歌唱腔。和聲對位受教於戴洪軒和馬水龍。指揮受教於徐頌仁、鄭思森。這一路的學習,於民國82年(1993年)開花結果,黃桂志以自己為名成立黃桂志客家合唱團開始創作與表演客家新音樂。民國90年(2001年)全新創作的輕歌劇「山歌一唱心花開」,於臺北市社教館公演,該節目並曾受邀於總統府前廣場演出。除專心創作客家新音樂外同時亦是「臺北歌劇場」的主要男高音,曾巡迴各地文化中心演出《稻草人與小偷》歌劇中主角阿華。亦曾擔任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之歌劇《西施》劇中大反派-伯嚭一角。   大學畢業後有十年的時間,黃桂志參與過「茶花女」、「棋王」、「熱碧亞」、「魔彈射手」…等歌劇演出,三十歲的時候決定回頭份定居,希望能將所學貢獻鄉里,開了幾場音樂會之後,赫然發現在臺北奪得滿堂彩的表演模式無法在家鄉複刻。氣餒之餘,他反覆思索父親的建議-認識自己。從「我是誰」這個問題開始出發,回溯家族史和個人的生命史,在這歷程中他獲得再出發的動力,同時成立「黃桂志客家合唱團」,以客家傳統為本,現代音樂結構為體,積極發展新一代的客家音樂。合唱團所演唱的客家歌曲,都經過團長黃桂志,及特約作曲家李泰祥精心創編。而新創編的客家歌舞劇,如「山歌一唱心花開」則結合了客家三腳採茶戲的反串反諷、西方輕歌劇的亮麗節奏、及美國百老匯的載歌載舞以一新耳目,顛覆一般人對客家音樂 L .K .K的刻板印象,希望成為一個指標,實在的引領年輕輩進入客家文化。   就黃桂志的觀察,發現西洋歌劇不受鄉親親睞的原因在於,表演所呈現的內容與鄉親們的生活無關,劇情再怎麼精彩,都感動不了他們,因為那無法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產生共鳴,就像異國料理若沒有經過廚師的巧思改良成臺式口味,是不易為顧客接受的。其後,他以頭份鎮人人皆知的「阿婉姐」為藍本,創作「鍾火盛與阿婉姐」的故事,用在地的語言講在地的人物故事,觀眾開始認同這樣的形式與內容,於是黃桂志確立了自己的音樂路線-以西洋歌劇的形式說在地的文化。   「能夠透過作品和觀眾互動產生共鳴,讓觀眾的歡笑和淚水中,暫時忘卻人生的苦痛,創作人的作品才有存在的價值」,這是黃桂志的創作動力,因此,他堅信學習西洋音樂的人有一個重大的責任,就是要把所學「轉化」,翻譯成自己同胞能理解的語彙,這就是音樂人要耕作的田地。他說:「觀眾如果看不懂你的作品,不是他沒水準,是你的作品沒有感動到他」。   文化要推展要傳承的不二法門,就是耳濡目染,自小就要給孩子習慣自己的文化,不要崇洋媚外。要吸引年輕人願意接觸客家文化,應該思索把客家的音樂表演型式創新,讓年輕人覺得有趣,在他們熟悉的西洋音樂中加入客家,這是需要學習和累積的,常有人說「你是客家人,那你就會唱山歌;那請問,會說國語就會唱京劇嗎介」,不是會看譜就能夠把歌唱好,更不是會講客家話,就能把文化傳承下去。表演的內容必須要優雅、歌詞和臺詞要以徐志摩新詩的水準來要求自己,歌詞的用法.寫法要改變,才不會被年輕人嫌棄,對不懂客家話的人來說,即使是看不懂漢字的外國人,也可以在熟悉的西洋音樂曲調中,感受所要表達的意境,而有感動,當作品達到中外皆能共賞時,當作品一演再演時,表示感動不斷的不同的觀眾心中發酵,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逐夢!逐夢!人生幾何介為有築夢〉,新竹中學校友會會刊,2010.2.1。
李秋霞   成長於新竹縣竹北地區農家的李秋霞,幼年時家裡沒有電視,最大的娛樂就是聽收音機,最喜歡聽「大中華戲劇團」的大戲節目,日久對歌詞內容也熟悉甚至能夠隨著廣播跟唱。由於父親李森山會演奏胡琴和寫山歌歌詞,叔伯輩會打鑼鼓,家中長輩閒暇時常聚集在禾埕唱山歌,她眉色飛舞的回憶道:「良時,鑼鼓一響,弦一鋸,大家山歌就駭上天」,年幼的她時唱在旁邊跟著旋律唱,一回父親看到,鼓勵她在眾親友面前表演,在父親的發掘下開啟了李秋霞的歌唱之路。往後,父親時常帶她南征北討參加各種的客家歌謠比賽,也常代表學校參加歌唱競賽,拿下許多傲人的獎項。   年紀小小即嶄露歌唱天賦的李秋霞,在民國58年(1969年)16歲時,應算命先生同時也是客家藝人的黃連添先生之邀,到苗栗美樂唱片灌錄個人第一張黑膠唱片《天上七姑星》。隔年(1970年)考上赴美宣慰僑胞訪問團,但是因為夢見墜機加上父親耳聞當時有人蛇集團的新聞,最後未如期隨團赴美表演,不過仍參與受訓,當時共同受訓的資深藝人有邱玉春、羅石金…等人,為期半年的紮實訓練,奠定了舞臺表演的能力。高商畢業後,學以致用,在工廠當了幾年的會計,1988年世界客屬總會訪問團的團員又招考,當時一個縣市只徵選三名,再次徵選上之後,隨團赴美、日、東南亞宣慰僑胞,僑胞們聽到鄉音淚流滿面的情景,至今還深深映在李秋霞的心中。   此次的巡迴,回國後,應許金亮先生(現任臺北縣美聲協會理事長)之邀,巡迴全臺公演,後又獲臺北市社團之邀與團員何易峰、吳川玲、賴仁政、曾明珠等人,分別指導各社團的山歌歌謠班,開啟教唱歌謠之路,也陸續的灌錄唱片、投入表演的舞臺中,〈娘親渡子〉為其演唱代表作。   臺北市的客家歌謠班的成立,讓都會地區習慣隱蔽身份的客家人慢慢的走出來現身,當時各班的老師們不斷的鼓勵大家勇於表明自己客家人的身分。時至今日,我們的下一代不再隱藏客家人的身分,但是他們的客語程度卻讓我們很憂心,這樣的現象,其實是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為什麼呢介李老師分析,長輩之間都習慣用客家話交談,但常常一轉頭和小孩溝通時,卻使用國語(北京話),是我們沒有將客家話傳下去,不見得是孩子們不願意學。「母語斷,文化滅」,傳承客家話是推廣與永續客家文化的根本之道。   在客家歌謠的教學中,李秋霞強調咬字與換氣,她認為「咬字」是唱歌的基本,而「氣」則是影響歌曲的韻味,另外若上臺表演時,服裝、臺風和儀表,也是老師十分注重的,不時叮嚀學生:「整理好情緒,在舞臺上呈現最好的一面」。   在現今的客家音樂圈中,李秋霞十分讚賞願意投入的年輕客家音樂人,她認為年輕人的加入,不管是搖滾、藍調或是RAP,都值得鼓勵,雖然中老年人比較難接受年輕世代快節奏的音樂,但是,這樣的音樂可以向同樣是年輕世代的客家人來傳播,如此老中青各享所好之音樂,客家的文化資產就得以不斷的累積。而傳統的部分,應當著重老藝人的記錄與出版,像還在世的林炳煥、曾先枝、賴碧霞…等前輩,他們一身的技藝是我們文化中寶貴的資產,是後人往前尋根時的重要依據。 專長 客家電視臺演員、歌手、及節目主持人、電臺節目主持、歌謠教唱 發行專輯 《山歌仔 正月牌:李秋霞客家傳統山歌專輯》,李秋霞演唱,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版。 《平板小調:李秋霞、曾桂英專輯》,李秋霞、曾桂英,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版。 《把握後生時,英雄淚: 李秋霞專輯(18)》,李秋霞 演唱,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版。 《李秋霞平板山歌仔專輯(10)》,李秋霞 演唱,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版。 《李秋霞客家山歌仔專輯 (三)》,李秋霞 演唱,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版。 《李秋霞客家平板專輯(5)》,李秋霞 演唱,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版。 《嘆煙花大埔調: 李秋霞CD山歌專輯(32)》,李秋霞演唱,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版。 《娘親渡子(三)五更鼓.嘆煙花.洗手巾.賣酒歌.大埔調》。 《把握後生時》 《迴想》
陳清台   他錄製過一百二十多張山歌唱片,驚人的數字簡直好像批量生產。要知道推出一張山歌唱片,要策劃、要作詞作曲、要挑選出優秀的作品匯編成集、要演奏演唱、要製作,不是這麼簡單的。僅以創作的產量來說,山歌創作第一人的地位真是非他莫屬,他就是公認的客家山歌全才陳清台。   陳清台先生是新竹縣竹東鎮客家人,生於1952年,從小即熱愛山歌。十八歲開始跟隨客家山歌前輩黃連添先生學習,不管是老山歌、山歌仔、平板還是各種小調,陳先生均習得精髓。與一些民間樂師熟識之後,互相切磋技藝,好學的他也漸漸擅長於演奏。具備了長期山歌習唱的經驗和天生的文學天份,陳清台二十五歲就開始創作山歌,由他作詞作曲的山歌小調日漸豐富成熟,創作速度之快,種類之多,無人可出其右,因而被譽為「吟詩作對文章庫,雲雨淋浪著作家」。   作為山歌全才,他創作的山歌各類曲調類型都有囊括,不僅能承襲老山歌的傳統唱腔和歌詞創作,且小調富於客家原鄉的風味。陳清台嗓音渾厚清亮,富於情感,能有穿透的表現力,又對山歌中的微妙韻味和細膩的情感掌握得淋漓盡致。他的作品以其質和量兩個方面對客家傳統山歌的傳承和推廣起到巨大的作用。三十多年的辛勤耕耘,使陳清台成為當代客家山歌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有《真真山歌對》、《真真大相罵》、《小調對唱》、《爺娘渡子歌完集》、《客家曲調恭賀新喜》、《國語曲江南山歌小調》、《耕山耕田耕茶園》、《鄉之根土風光好》、《講古講笑講生趣哈哈哈吹牛皮》、《花燈賽》、《桃花過渡》、《十送金釵》、《哥妹看花燈》、《客家風雲史》等專輯。2001年,由陳清台演唱的山歌專輯《花燈賽》入圍第12屆金曲獎最佳民族樂曲專輯獎。 專長 擅於創作、演唱及演奏山歌歌曲 代表作品 1.《真真山歌對》(愛華唱片客家民謠第6集) 2.《真真大相罵》(愛華唱片客家民謠第9集) 3.《小調對唱》 4.《爺娘渡子歌完集》 5.《客家曲調恭賀新喜》 6.《國語曲江南山歌小調》 7.《耕山耕田耕茶園》 8.《鄉之根土風光好》 9.《講古講笑講生趣哈哈哈吹牛皮》 10.《花燈賽》 11.《桃花過渡》 12.《十送金釵》 13.《哥妹看花燈》 14.《客家風雲史》 山歌專輯《花燈賽》入圍第12屆金曲獎最佳民族樂曲專輯獎
徐煥藏   民國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為臺灣客家山歌比賽的旺季,各客家人聚居的縣市皆舉辦了大大小小的歌唱比賽,也湧現了一批山歌好手和冠軍、歌王。這些山歌人才中很多人組織了民謠隊四處演出,或者受唱片公司委託,錄製了許多有聲唱片,因而保留和創作了大量傳統客家山歌集,也興起了一股客語和客家音樂熱潮。徐煥藏即是其中的一位山歌冠軍,他自歌唱比賽展露頭角,而後轉向山歌創作,並為唱片公司錄製了大量平板調有聲作品。   徐煥藏出生於1942年,是新竹縣竹東鎮人。1966年他進入郵局工作,1970年他第一次參加山歌比賽──竹東鎮山歌比賽,便拿到「平調組」(「平調」即「平板」)冠軍。初嘗勝果的他開始陸續參加各種山歌比賽,都有不錯的表現,獎項不斷。竹東鎮將當地的歌唱好手集中起來,組成「竹東後備軍人客家民謠隊」,常於全省各客家鄉鎮巡迴演出,徐煥藏也是其中之一。當時同隊的還包括隊長李天德、樂師黃榮泉、彭登科及歌手徐木珍、魏勝松、陳寶蓮等。   徐煥藏除了演唱山歌,還會為傳統的山歌調填寫歌詞,尤其精於平板調的作詞。在那個思想控制的年代,母語受到壓抑,月球唱片公司原本以出版客語歌曲唱片起家,因銷量不錯而持續投注於客家音樂市場,成為民國六、七十年代出版客家歌謠的主力廠商。其中有幾張徐煥藏作詞的平板山歌集,如《落水調》、《送哥情淚》、《十想尋夫》、《相勸歌》等。除此外他早年還曾為南國和旭美唱片公司錄製過專輯。在那個時期的有聲出版作品中,徐煥藏作詞的作品在平板調山歌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專長 1.演唱山歌 2.以傳統的山歌調填寫歌詞,擅於使用平板調的作詞 專輯 1.《落水調》 2.《送哥情淚》 3.《十想尋夫》 4.《相勸歌》 參加竹東山歌比賽嶄露頭角,平調組(即「平板組」)的冠軍(1971年)
曾興魁   曾興魁先生於1968-1972 年就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自1977年獲教育部公費留學德國芙萊堡音樂院 (Musik Hochschule im Freiburg/Germany),師事K. Huber , B.Ferneyhough教授,1981 年獲藝術家文憑 (Pruefung der Kuenstlerische Reife)並返國任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暨音樂研究所。1986/87年獲法國政府獎學金於法國現代音樂暨音響研究中心(IRCAM)研究,同年並獲得巴黎師範音樂院(E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電影作曲文憑。   其作品曾在荷蘭高地雅慕斯音樂節 ( Gaudeamus Music Week,1981/84 ASKO Ensemble) 阿克瑪音樂節 (Alkmaar Music Festival1990)漢城亞太音樂節(Asia Pacific Music Festival1990) 日本仙臺亞太音樂節,美國、德國、法國 (Presents 1996 2E2M) 等地演出。1987年曾於巴黎「國際藝術家館」(Cite des Arts)、1998年於羅馬舉行個人樂展。2002年三月於新竹市立演藝廳、屏東文化局中正藝術館舉行個人合唱作品音樂會,2004年九月在新竹演藝廳舉行紀念九二一大地震五週年合唱作品音樂會,2005年四月在國家音樂廳「詩經的清明」音樂會中發表管弦樂作品「詩經蓼莪」,2006年接受國家交響樂團託完成為管弦樂與四聲軌電子音樂的作品「生命之歌」,於2007年五月由旅美指揮家陳美安指揮國家交響樂團在國家音廳舉行首演。   曾興魁先生於2002~3年美國傅爾布萊特訪問學者(Fulbright Schoolship),美國史丹佛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北德州大學訪問學者、客席作曲家。1999~2002年及2005~2007年榮膺二屆中華民國電腦音樂學會理事長。2005年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退休,獲聘任教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 2007年十月應邀在Copenhagen – Malmoe Festival 發表作品超級衝突及在瑞典Malmoe音樂院演講,2008年六月「綠島小夜曲綺想 」發表於法國電臺梅湘廳 (Salle Messiaen, Radio France)。並榮獲法國Ville D‘Avray 作曲比賽首獎(1984),第三屆國際管風琴作曲比賽第一大獎(1986)。 1.意難忘為鋼琴四手聯彈、電腦音樂及影像(或舞者),2003。 2.彷彿你真的未曾離去為人聲與電腦音樂Max/MSP,2003。 3.我們呼喚你,2004。 4.超超級突,2005。 5.綠島小夜曲綺,2007。 6.生命之歌,2007。 7.十面埋伏,2009。 8.耕田儕人混聲四部合唱,2009。 9.露珠與農夫的對話管樂隊,2010。 10.電腦互動音樂應用於教學以兒童數字跳格遊戲為例國科會NSC96-2524-S-009 -001,2007。 11.第五屆電腦音樂與音訊科技介討會成果報告書,2009,國科會NSC 98-2916-I-424-004-A1,2009。 法國Ville DAvray 作曲比賽首獎(1984)。 第三屆國際管風琴作曲比賽第一大獎(1986)。
林生祥   美濃子弟林生祥於1994年和他的樂團「觀子音樂坑」投入聲援家鄉反水庫運動的行列。1998年林生祥與美濃愛鄉協進會合辦「過庄尋柳」、「遊蕩美麗島」演唱會後,開始嚴肅地思考音樂的社會文化意義,而後決定回鄉,這也是他往後音樂生命旅程的重要起點。   走過反水庫的交工時期,以及與各界樂手合作的碰撞的時期,林生祥的創作廣度不斷跨越,濃度也持續增加。但他的關懷主題卻始圍繞著土地與農民──即是他的起點,也是他的養分。   2006年創作專輯《種樹》描述的是1990年後期出身美濃的農村青年自都市回鄉後,尋找出路、連結其他農民,一方面肯定農民對人生價值的質樸態度,一方面重新定位農業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存在價值,並指出其未來發展的可能出路。   2009春,與鍾永豐、大竹研發表的作品《野生》,試圖以新視角提出舊議題──相較於因政策不公與結構失衡而導致的農業問題,「野生」所聚焦的「女性」命運,揭示之「重男輕女」文化現象,更為古老地存在傳統農村宗族社會中。自上世紀以來,經受現代化與全球化劇烈衝擊,原該一生縛於家務與農事勞動的女性,初次轉型扮演「出外人」,在各場域迸發「在家是零星,出外像野生」的生命力。 《野生》之後,生祥繼續在「南」的溫度與溼度中創作,以鍾理和的文學場景為軸,與多位南方詩人展開對話。器樂上,生祥自2005年始,在吉他上探索傳統音樂,經歷節奏及簡單音樂線條的思考與實踐後,重新回到傳統樂器,以月琴及吉他交替音樂創作的思考。 專長 1.詞曲創作 2.歌手 3.吉他手 4.月琴手 專輯 1.《過庄尋柳》/觀子音樂坑(1997) 2.《游盪美麗島》/觀子音樂坑(1998) 3.《我等就來唱山歌》/交工樂隊(1999) 4.《菊花夜行軍》/交工樂隊(2001) 5.《臨暗》/生祥與瓦窯坑3(2004) 6.《種樹》/生祥與樂團(2006) 7.《野生》/生祥與樂團(2009) 演出經歷 1.臺北首屆世界音樂節(2000) 2.捷克布拉格Respekt音樂節開幕演出(2001) 3.比利時Gent民謠音樂節(2001) 4.比利時Brugge世界音樂節(2001) 5.法國巴黎New Morning演出(2001) 6.臺北流浪之歌音樂節開幕演出(2001) 7.香港澳門巡演(2002) 8.加拿大溫哥華演出(2002) 9.新加坡濱海劇院華藝節演出(2003) 10.臺北第三屆流浪之歌音樂節【臨暗】首演(2004) 11.【臨暗】全臺校園巡演(2004) 12.Water & Mud Pub Tour (與David Chen & Muddy Basin Ramblers) (2005) 13.德國Rudolstadt,TFF音樂節(2005) 14.德國Essen,GREND文化中心演唱會(2005) 15.捷克Colours of Ostrava音樂節(2005) 16.挪威Riddu Riddu音樂節(2005) 17.美國柏克萊大學Hertz Hall演唱會 (與平安隆、大竹研)(2005) 18.美濃秋豐音樂祭 (與平安隆、大竹研)(2005) 19.文化行春—草根之聲新演繹 (與平安隆、大竹研)(2006) 20.臺北第五屆流浪之歌音樂節【種樹】首演(2006) 21.【種樹-有機串聯】全臺巡迴演出(2006) 22.【每日‧種樹】中國大陸巡演(2008) 23.【野生】全臺巡迴演出─春天開唱/開講(2009) 24.【野生.南中國】中國大陸巡演(2009) 25.臺北第五屆流浪之歌音樂節【野生】演出(2009) 1.高中時參加臺南市救國團辦的民歌比賽,得到第一名 2.參加大學城全國大專青年創作歌謠比賽,拿到第一名以及最佳作詞獎(1992年) 3.金曲獎最佳作曲人(我等就來唱山歌/交工樂隊)(2000年) 4.金曲獎最佳製作人(我等就來唱山歌/交工樂隊)(2000年) 5.金曲獎最佳樂團(菊花夜行軍/交工樂隊)(2002年) 6.新新聞週刊、中時人間副刊、誠品好讀評選「面向2002,十位不可忽視的人物」(2002年) 7.第16屆金曲獎最佳樂團、最佳作詞人、最佳客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臨暗/生祥與瓦窯坑3)(2005年) 8.第18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最佳客語演唱人、最佳作詞人(種樹/生祥與樂團)(2007) 9.第21屆金曲獎入圍最佳專輯包裝獎(野生/生祥與樂團)(2010)
羅秋香   民國69年(1980年)開始師承胡泉雄、涂敏恆老師,從完全不會客家山歌開始學習,至今對客家歌曲的熱愛始終不減。學成之後在桃竹苗地區救國團、文化中心、婦女會、社區和學校擔任歌謠教唱指導的工作,至今已逾二十年。民國70年至80年間在臺北藝術季、國父紀念館、國立藝術教育館、受客屬團體之邀付美國、日本演出及主持。節目主持方面自民國80年開始,先後擔任臺視「鄉親鄉情」、中視「鄉親鄉曲」、公視、客家衛星電視臺的節目製作及主持工作。82年起公職退休後,偕夫婿程心祥一同指導客家歌謠,期間培養年輕一輩的客家歌唱人才,如:黃秀珠、賴春嬌、李晉媛、李勝祥等人,共同成立「苗馨客家音樂協會」,推動客家歌謠的傳唱。   早期客家歌謠的教唱工作,除了交通不便外,也常礙於各班級經費拮据,往往僅能支付一位講師的費用,為了使學員能夠有正確的唱腔,羅老師時常自掏腰包,遴聘樂師隨班伴奏,學生外出表演,經費不足時,也是由她出資贊助前往,她笑稱自己是「客家憨」。此舉為的是鼓勵年輕人,讓年輕人在傳揚客家的舞臺上也有發聲的機會。 客家文化不斷流失,實在是令人心急,羅老師認為所幸有客家電視臺和客家委員會的成立,專職輔導與製做客家節目,目前推廣上的最大困境之一還是經費的問題,年輕人培訓結業之後,還需要有一個就業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將興趣與工作相結合,專心的累積不斷的研客家。另一方面,鼓勵社區居民參與歌謠班,讓他們走出來投入展現客家,以寓教於樂的方式來推動也是很重要的。   對於客家文化的推廣期望,以苗栗縣來說,自劉政鴻縣長上任後,客家相關的班隊自三十多班,大幅成長到現今的六十多班隊,或許有人會說,這只是「量」的成長,但是,平心來說,民眾有踏出來參加,我們客家就有多一份的希望,如果沒有成立班隊,累積與傳播就相對的困難了,所以希望客委會和縣市政府,能夠持續的支持各班隊。   另一方面,建議客家電視臺的歌唱比賽節目,如「鬧熱打擂臺」節目,在評審的聘請上應該有一定的平衡性,專長於學術、藝術歌、身段、流行歌、說唱……各方面專長的老師,都應該平衡的邀請,不應偏廢只邀請某一種類的老師擔任評審。 專長 客家歌謠教唱、民俗舞蹈教學、節目製作、策畫及主持 詞創作 〈夢一場〉 〈唔使講按多〉 專輯出版 《客家歌謠大家唱》一套,程心祥、羅秋香 《再拼分人看》羅秋香.程心祥 合輯 2000,獲行政院頒發「客家歌曲薪傳」資深教師獎。
呂泉生   有一首臺語兒歌入選日本NHK電視臺「世界十大搖籃曲」,這首歌是這麼唱的:「嬰仔嬰嬰睏,一暝大一寸,嬰仔嬰嬰惜,一暝大一尺,搖子日落山,抱子金金看,子是阮心肝,驚你受風寒。…」幾乎每個臺灣人都聽過這首情深雋永的《搖嬰仔歌》,而它的作曲者就是「臺灣合唱音樂之父」、音樂教育家呂泉生。他一生創作、改編的閩南語歌謠和中文合唱曲達二百六十首。呂泉生先生創作頗豐,筆名也很多,如日治時期的呂玲朗,戰後的田舍翁、居然、鐵生、泉生、羅仙、明秋、長風等。   呂泉生先生祖籍福建詔安, 1916年生於臺中縣神岡鄉的一個基督教家庭。少時家庭富裕,父親呂如苞是自耕農,常常帶著兒子去教會,呂泉生因此聆聽了很多教會音樂,也喜愛上唱歌。1930年他進入臺中一中念書,開始跟隨陳信貞老師學鋼琴。1936年呂泉生先生東渡日本,進入東京音樂大學的前身──東京東洋音樂學校學習鋼琴,後來因為受傷而轉修聲樂。這一意外的轉變反而使呂泉生能夠從事於自小就喜愛的歌唱與歌曲創作事業。1939年畢業後,呂先生曾加入東寶日本劇場的聲樂隊,並兼職於NHK廣播電臺,擔任特約歌唱家。業餘時間他還跟隨母校的田為山教授學習理論作曲,勤學不輟。   1943年呂泉生先生返臺,進入臺北放送局文藝部負責歌唱指導、合唱指揮、編曲、作曲等工作。這段時期,呂先生結交了張文環、王井泉、呂赫若、王昶雄、陳泗治等人,常常在一起進行文化與創作方面的探討,這樣催生了著名的舞臺劇《閹雞》(由林博秋改編自張文環同名小說),並於臺北永樂座上演,頗受好評。呂泉生負責此劇的音樂策劃,他將一些臺灣民謠如嘉義民謠《六月田水》和《一隻鳥仔哮救救》編入其中。後來此劇的民謠部份遭到日方禁演,但是依然流傳下來。   光復後,呂泉生先生積極參加文化活動。他曾歷任臺灣廣播電臺演藝股長、中國廣播公司音樂組長、臺灣省文化協進會音樂委員、臺灣省教育會《新選歌謠》樂刊主編等職。他的指揮經驗非常豐富,先後指揮過 XUPA 「中廣」合唱團、「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今「臺灣省交響樂團」前身)合唱隊、「臺灣省文化協進會合唱團」等大型合唱團。1957年呂泉生先生接受辜偉甫先生的邀請,開始領導「榮星兒童合唱團」,之後二十多年的辛勤耕耘,使「榮星兒童合唱團」蓬勃發展,一度有「東方的維也納合唱團」之稱,常和國外音樂團體互相拜訪、交流演出。其間1958年開始呂泉生先生還擔任實踐家專音樂教師,1969~1977 年又擔任了該校音樂科首任主任職務。1987他自實踐家專退休,專職於「榮星」的工作與歌曲創作。   1991年,七十五歲高齡的呂泉生先生方始退休,赴美國定居。2008年3月呂泉生先生因病在美國辭世,享壽九十三歲。   呂泉生先生長期注重採集臺灣民間歌謠,由他編譜的民謠包括《丟丟銅仔》、《六月田水》、《一隻鳥仔哮救救》、《快樂的聚會》(邵族歌謠)等,都是臺灣家喻戶曉,廣為傳唱的歌謠。他創作的歌曲主要有《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杯底不可飼金魚》、《農村酒歌》、《飛快車小姐》、《將進酒》、《我愛臺灣我的故鄉》、《失落的夢》等,民謠般的作曲風格使作品朗朗上口,餘韻不歇。   呂先生很重視音樂教育。二戰後,呂泉生感到臺灣兒童歌曲匱乏,於是應邀擔任「新選歌謠」月刊徵選委員。此月刊共發行九十九期,發表了不少優秀的臺灣歌謠。此外,他還創作了大量兒童歌曲並且參與策劃審訂國民小學音樂教材。   1992年11月,呂泉生先生由於他對臺灣歌唱和音樂教育的長期努力,獲頒全國第四屆金曲獎特別獎。 策劃編輯和審訂了早期「一○一世界名歌集」中文版、九十九期「新選歌謠」月刊及國民小學音樂教材。《呂泉生歌曲集1》、《呂泉生歌曲集2》、《呂泉生歌曲集3》、《呂泉生歌曲集4》、《呂泉生歌曲集5》、《呂泉生歌曲集》。 《搖嬰仔歌》入選日本NHK電視臺「世界十大搖籃曲」 1992年11月,獲頒全國第四屆金曲獎特別獎。
官成   客家八音是一種純音樂藝術,因為技術要求高,學藝所需年資久,又需要天份,而傳承不易。故八音技藝的傳承往往以家族承襲和授徒並重的方式以樹狀結構展開,在民間自成體系。以新竹地區為例,縣內客家八音最主要的傳承系統就包括:關西范家、龍潭黃家及芎林官家三大系統。   芎林官家八音已知傳自官成和官青,兩人為堂兄弟。官成,生於1904年,新竹縣芎林鄉石碧(壁)潭人,後遷居至竹東老街。他錄製的現存的有聲出版作品都具名為羅六成。ㄧ說他給羅家做兒子,因而改姓羅;又說他本名官羅成,一般人稱他為官成。官成和官青的八音傳承系統,授徒很廣。其一,官羅成的一個堂兄弟官德鋒(又稱官鋒),受藝自官成。官德鋒的一雙女兒寶珠、寶月,繼承了父親的八音事業。其二,官家曾經有很久一段搭過戲班,如官成和官德鋒。官成主要是拉胡琴,官德鋒還是有名的文武場。一些藝人也曾經求教,如知名客家女藝人賴碧霞就曾師從官成。其三,官成在南庄、北埔、竹東、關西、上坪等處都有授徒,其中南庄王榮豐、北埔的賴義發、姜義和竹東的劉榮富、許增榮都很有名;官成也會和徒弟合作演出。   竹東黃新雲出自龍潭黃家體系,師從黃添貴。黃新雲和官成是親家,兩人常常搭檔。官成擅長拉弦,會唱曲,也會演奏多種樂器,但不擅長吹嗩吶;黃新雲的嗩吶吹得很好,故此兩人合作演出可謂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官成錄製過很多北管唱片,如鈴鈴唱片出品的民謠北管子弟戲西皮《三進宮》、電塔唱片出品的八音吹奏《九連環狀元遊金街 》(和黃榮泉合作錄製)、電塔唱片出品的北管子弟曲北管子弟曲 《哪吒下山》 《恭賀新年‧新婚‧新居‧鬧廳》(由官成‧黃榮泉領隊錄製)等。 專長 客家八音,擅長拉弦,會唱曲 作品 民謠北管子弟戲西皮《三進宮》(鈴鈴唱片) 與黃榮泉合作錄製八音吹奏《九連環狀元遊金街 》(電塔唱片) 由官成‧黃榮泉領隊錄製北管子弟曲北管子弟曲 《哪吒下山》、《恭賀新年‧新婚‧新居‧鬧廳》(電塔唱片)。
郭鑫桂   客家八音大師陳慶松的大弟子郭鑫桂留下的專文介紹資料不多,然而在客家八音發展史上卻時時可以發現他的名字。1957年他被師父派到大湖鄉小邦村去教北管子弟班「極樂軒」;根據陳慶松另一位入室弟子謝顯魁的回憶,他學藝期間,老師外出表演的固定班底基本上就是鄭水火、郭鑫桂和自己(當時謝顯魁正在邊學邊演的階段),人手不夠時才會調用其他人;1960年代,老一輩名藝人梁阿才和陳慶松相中郭鑫桂一起搭檔錄製了北管西皮《百壽圖》,由苗栗漢樂團伴奏,美樂唱片出版;而目前的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第二團,都是中青年弟子,有些就是由郭鑫桂授業的;1992年~1996年,苗栗縣立文化中心舉辦過一系列的「客家八音研習班」,曾邀請客家八音界資深藝師擔任指導老師,郭鑫桂也在內;…   郭鑫桂1938年生於苗栗縣苗栗鎮,現已過世。他十四歲開始就跟隨陳慶松學習客家八音,學藝的十數年間,他學習了各種地方戲的唱腔和八音樂器的演奏,尤其精於揚琴。入伍服役期間,他被調至康樂隊中演奏揚琴。退伍後研究佛場道場音樂,各能精通。師父陳慶松組建「陳家班北管八音團」並任團長,郭鑫桂成為主要成員,長期擔綱揚琴演奏,也常常演奏堂鼓。郭鑫桂個性沉穩敦樸,演奏風格也如其人,厚重嚴謹。他錄製過《柳花開」、《新一金姑》、《開金扇》、《六板》、《情不捨》、《懷胎曲》、《端茶》等八音樂曲,演奏的八音曲目包括福路曲牌《風入松》、西路曲牌《新番竹馬》、吹腔音樂《天官賜福》、崑腔音樂《六國封相》等。   郭鑫桂學藝穩健踏實,技藝精且廣,能於八音、北管、佛道教音樂,擅長演奏揚琴、嗩吶、胡琴、打擊等多種樂器。他能演會教,默默跟隨師父數十年,執著於完成一個傳承八音傳統的樂師份內的工作。直接或間接受教於他的弟子為數甚眾,有的在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第二團,有的在各縣民間子弟班當樂師,也有的在國小擔任八音活動指導老師。而郭鑫桂參與表演的陳家班客家八音團在許多「八音團」比賽中獲得優勝,並且於一九八七年榮獲教育部頒發「第三屆民俗藝術薪傳獎」。 專長 揚琴、嗩吶、胡琴、打擊等多種樂器。 技藝 八音、北管、佛道教音樂 專輯 1.《山歌子》,客家八音 2.《送金釵》,客家八音 3.《百壽圖》,北管西皮 4.《柳花開》 5.《新一金姑》 6.《開金扇》 7.《六板》 8.《情不捨》 9.《懷胎曲》 10.《端茶》 演奏曲目 1.北管─福路曲牌〈風入松〉 2.北管─西路曲牌〈新番竹馬〉 3.北管─崑腔音樂〈六國封相〉 4.北管─吹腔音樂〈天官賜福〉
莊紅如   莊紅如出生於新竹縣峨眉鄉幼時隨父母居住基隆,七歲時搬回新竹縣峨眉鄉就讀國小,至國小三年級時因祖父母的教育才略懂海陸腔客家話。當時常聽祖父哼唱山歌,卻對山歌毫無好感,因熱愛山歌的祖父,總是哼唱苦情的調,讓她一度將山歌與悲情畫上等號。成長至二十多歲時,同樣喜好山歌的父親聘請山歌團和賴碧霞老師到家中為病中初癒的祖父表演,才使她見識到客家山歌優美的一面,當時賴碧霞老師一度誤認為她是男孩,莊紅如回憶道:「賴老師送我一卷卡帶,她說:『你聽聽看,如果不喜歡就都丟掉』,半信半疑的接受下來,沒想到越聽越入迷,在家自學一個月,並時常三更半夜打電話請教老師指導唱腔,之後參加民國82年全省客家歌謠比賽,得到老山歌組的冠軍」,從此踏上客家演藝之路的她視賴碧霞老師是領門及提攜的恩師。   得獎後因緣際會受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校長鄭榮興教授指導與鼓勵,鼓勵她除歌唱外應該要多元化學習與虛心學習客家音樂與戲曲的傳承,故從鄭榮興學習客家戲曲音樂及身段,更於30歲時與文化大學國樂系畢業的蔡筱婷老師學習揚琴、31歲從徐慶章,銀西平,黃逸樵,宋金龍老師學習胡琴,更拜師黃慶光老師學習山歌鼓;40歲(民國96年)時和女兒一同苦讀,雙雙考入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音樂學系就讀,並於98年6月畢業,現年43歲的莊紅如認為學習永遠不嫌晚,她強調「人只要勤學也要虛心學習就會有成長」。 除了個人的表演之外,莊紅如還成立「新竹紅如國樂團」、「臺北客藝樂團」,樂團編制12人,包含鍵盤手1人、爵士鼓1人、貝斯手1人、柳葉琴1人、琵琶2人、笛子與嗩吶2人、胡琴2人、笙1人、揚琴,主唱則為團長莊紅如本人擔任。之所以組成樂團的理念為「愛樂者能共聚一堂玩音樂,並讓年輕人有一個延伸所學的舞臺」,和傳統國樂靜態的表演相較,與觀眾的互動是新竹紅如國樂團演出時特別著重之處。   除了表演,莊紅如也應邀擔任歌謠班指導老師及到大華技術學院擔任客家山歌之美的講座講師,教學上她要求學員必須學會看簡譜並理解基本樂理,她認為學會看簡譜以及了解基礎樂理之後,才能在課餘時間練習,持續的保持正確的歌唱方法,一首傳統山歌短短的二十八個字就是一個故事,若是沒有熟練的技巧,唱歌很容易就變成「七月半的鴨子」(趕拍子)般讓旁人受不了,不但沒有傳達文化的優美,若讓人因此對客家留下壞印象,反而得不償失。   除了賴碧霞老師之外,莊紅如也十分感謝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前省主席林光華、立法委員呂學樟,前新竹市長林政則、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校長鄭榮興教授、臺北市客家文經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憶萍…等人的支持與鼓勵,使她和紅如國樂團有機會赴各國表演,宣揚客家音樂與文化傳承的工作藉此累積能量讓團員能有機會展演一技之長與專業到各個舞臺,更希望能在競爭激烈的臺灣樂團界佔有一席之地。因此,她呼籲政府與各界在安排表演活動時,可以多考慮小樂團,小樂團往往雖無名氣但卻都是臥虎藏龍,多邀請小樂團表演,「挖到寶」之時亦為眾人之福。 揚琴、胡琴、鼓、演唱、主持 2006~2009獲頒新竹市政府頒發最佳藝文團隊獎。 2004,臺視客家電視臺「熱鬧打擂臺」社青組二十關衛冕成功。 1994-1997,參加臺廣、中廣、苗栗、竹東、龍潭、臺北各區所舉辦之客家流行歌、小調、平板、山歌仔、老山歌、男女對唱組冠軍。 新竹縣客家音樂發展協會主辦「臺灣區第一屆客家音樂比賽」親子三代組亞軍。 1994,臺灣區八十四年客家歌謠歌唱比賽,超級組第三名。 1994,竹東鎮中秋節歌唱比賽國語個人組優勝。 1994,新埔義民廟省長盃全省客家民謠比賽超級組總冠軍及最佳臺風獎 1993,臺灣區客謠比賽老山歌組總冠軍。
徐頌仁   徐頌仁的父親是出身於龍潭的牧師,母親為新埔人。由於父親所主持的禮拜在唱聖歌時總面臨無人司琴的狀況,年幼的他想幫忙,但當時不會看譜,就以「聽彈」的方式學習音樂,還沒進幼稚園就會彈奏音樂了。他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寫曲子,利用看譜的方法,把想到的東西寫成曲子,每年外公生日時,他總會譜一首新曲讓前來祝壽的親人同唱共享歡樂。由於父親調換教區之故,小學三年級時的徐頌仁離開花蓮鳳林隨父母移居新竹,就讀新竹中學時曾擔任合唱團伴奏,管樂團指揮,也在演奏會時彈鋼琴。大學第一年就讀師大物理系,課業之餘跟隨許常惠、史惟亮、鄧昌國等三人,從事彈鋼琴作曲的音樂活動,後來因為學業繁忙排擠彈琴時間,於是在第三年時重考,進入臺大哲學系就讀,期間曾多次舉行鋼琴演奏會。鋼琴師事毛克禮夫人及金保萱女士的徐頌仁回憶大學時期,每天練琴再加上學校的課業,音樂與學業兩者都須兼顧,生活過得很辛苦,但回想起來覺得很充實。大學畢業服兵役,退伍後到新竹中學任教,1968年赴德國留學,先在雷根斯堡習天主教音樂一年,之後獲西德國家獎學金轉赴六年科隆國立音樂院主修作曲、鋼琴和指揮,1974年畢業後曾在多特蒙及卡斯魯歌劇院指揮巴蕾舞和歌劇表演。1976年35歲時回臺任教於東吳大學音樂系,並擔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指揮,1993至今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   被譽為是國內教父級指揮家的徐頌仁的音樂之路上,一向是自己作曲,自己演奏,他說:「西方音樂有一個傳統,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都是同一個人,三位一體是很傳統的路,我就是走這條路,我在臺灣被音樂界評論是傳統保守的人」。小學時無意間聽到古典音樂的美好經驗,開啟了他的音樂追尋之路,因此,傳送及喚起聽眾聆聽好音樂的經驗,成為他個人音樂工作的價值核心,他說:「所以我今天指揮什麼交響曲,什麼曲子,都是為了達到那個目的--讓他們覺得是我第一次聽到好音樂的經驗。那不得了,有了這個經驗,一輩子很難忘,我就是要喚起他們的這個可能性」,基此理念,他也發表多首自己創作的鋼琴曲、小提琴奏鳴曲及管弦樂作品。   在音樂的推動展望方面,徐頌仁將音樂的聆賞概略的分為「感官」和「思想」兩個面向,感官指的是聽覺的刺激,例如流行音樂的學習,可以藉由耳濡目染;而音樂思想則意指思路,音樂思路是一種抽象的形容,經過訓練者,可以一窺古典音樂的聖堂奧妙。我們音樂推動應該致力的目標是提升「音樂思想」,因為音樂思想和哲學一樣,可以跨越時代持續引領人類的思想大幅前進。   談及客家藝術與文化的保存,徐頌仁建議參考日本、韓國的經驗,由國家成立專職機構,對客家音樂進行學術與應用的研究,他認為學術的研究應致力於保存傳統樂曲、山歌的原樣,讓一代代人知道客家音樂的演變,同時,反應當代常民生活的流行音樂,也同樣需要記錄。 作曲、鋼琴、指揮。
陳春霖   陳春霖父親為世居桃園縣觀音鄉之福建漳洲閩南人,22歲時移居花蓮;母親為新竹芎林客家人,為焗腦工作移居花蓮。因母親不會說閩南語,所以陳春霖的父親為愛妻學了一口流利的四縣客語,陳春霖本人則是閩南語和四縣客語雙聲帶。出生成長於花蓮瑞穗的他,在認同的議題上有自己一套流暢的詮釋:「籍貫是隨父親,所以我是觀音人不是花蓮人;血統上,父親是閩南人,那我當然是閩南人;但在文化方面,我是客家人。」   成長於花蓮,因家境因素,未能完成初中學業,輟學後在家務農,29歲退伍完婚後,為尋更好的經濟生活,於32歲時偕妻、子移居臺北,以承攬室內油漆工程為生計,一路打拼到52歲,二子二女成人後,開始有餘力追尋個人的興趣。民國84年,偶然間聽聞謝其國老師應聘至臺北縣授課,為了得到上課資格,而加入「臺北縣中原客屬協會」(時任理事長為謝德炫),接下來七年的時間,陳春霖專心的跟隨謝其國習傳統山歌、胡琴和鑼鼓,餘暇時勤練習;民國87年時又參加呂錦明指導的合唱團。隔年,山歌班同學偷偷幫他報名參加桃園縣新屋鄉縣長盃第二屆客家歌謠歌唱比賽,他一舉拿下老山歌組第一名的佳績。其後因緣際會應聘至南投客家協會弦鼓樂班任指導老師。   從84年開始學習到演出與教學,陳春霖認為學習的心法在於「勤」,同時不論演奏或唱歌,他認為掌握「氣韻」最為重要;在教學方面,他強調的「和諧」,每位學員的學習速度不一,指導老師必須取一個折衷點,以維持課程的進度,陳春霖認同謝其國老師以全班80%學員達同一程度時即進下一單元,因此他也沿用此法來指導學員。他希望學員不論是想學成一家,或只是單純的想增添生活的娛樂,都可以在客家的音樂中,除了尋求一個心靈的寄託外,能夠提升生活品質與個人素養。   對客家藝文的推廣,陳春霖認為客委會應當然執起龍頭的角色,多多挖掘人才、開發新的題材,讓客家文化豐富多元,不論哪一種文化,一成不變就是退步。 客家傳統、流行歌曲演唱及教學,胡琴、鑼鼓演奏及教學。 2003,臺灣區九十二年客家歌謠歌唱比賽「男女對唱組」第二名(與陳淑姬搭當)。 1999,桃園縣新屋鄉八十八年縣長盃第二屆客家歌謠歌唱比賽老山歌組第一名。
吳榮順   吳榮順先生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及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授,又是傳統音樂系系主任,曾任北藝大學務長。在教、事務繁多,幾近日理萬機的狀況下,他仍為客委會、政府和唱片公司主持了大量客家暨原住民音樂的發掘、保存、發展方面的計畫,並出版了大量民族音樂方面的著述、論文。他長期注重田野調查和民間音樂蒐集工作,並將這一重要工作的經驗方法傳承給學生。由他製作的原住民音樂唱片及客家音樂多次榮獲金鼎獎、入圍和榮 獲金曲獎。他在民族音樂研究領域的才華和貢獻令人欽佩。   吳榮順教授出生於花蓮玉里鎮的客家家庭,在客語環境中長大,繼承了客家人踏實謙和、刻苦耐勞的性格。日後他考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後又考入同校音樂所,並取得碩士學位。之後吳教授遠赴法國,進入巴黎第十大學攻讀民族音樂學,並獲得博士學位,成為第一位在巴黎第十大學獲得民族音樂學博士學位的臺灣音樂人。歸國後,他就到國立藝術大學音樂系、所任教。   吳教授受到許常惠教授的影響很大,非常重視田野調查和民間音樂蒐集。對於原住民的生活和音樂,他是個紀錄者和採集者,長年帶領學生,深入原住民山區,跑遍全臺灣,以留下寶島最珍貴的聲音。吳教授因而擁有大量原住民和客家民族音樂的有聲資料,他將這些資料保留下來,傳播給社會。他製作了很多張原住民音樂唱片,獲得很多音樂獎項,也為多項政府單位的文化推進計劃提供豐富的音樂資料,如文建會的「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置工作。此外他還為客委會研擬了「客家音樂發展」的五年計畫,使客委會在這方面的工作有了藍圖。吳教授有非常深厚的民族音樂基礎,長年接觸原住民生活和音樂的實踐促進了他在民族音樂方面的研究。多年來吳教授這方面的論述極多,在使臺灣社會認識原住民音樂的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客家八音是客家傳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藝術形式,然而隨著傳統生活漸漸為現代城市生活方式所取代,客家八音也日少耳聞,客家八音的研究和記錄工作越來越重要。臺灣北部客家八音的研究和有聲資料保存工作比南部領先許多。吳教授有鑑於此,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持了南部客家八音調查及研究計畫和南部客家八音紀實系列出版計劃,共計採集錄製出版了48CD的南部客家八音有聲作品,填補了南部客家八音研究和有聲資料匱乏的缺口。此外,客家戲劇不僅有其傳統的藝術形式,如何在傳統中發展出現代風格的戲劇形式,也是一大課題。2006、2007年,吳教授主持了客家歌舞劇福春嫁女的展演計畫,演出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造成巨大的迴響。   保存和研究傳統客家文化、發展和衍生新的客家藝術形式,是吳教授作為一名客家子弟多年來研究和實踐的目標。 客家音樂、原住民音樂、福佬音樂、世界音樂(如複音音樂等方面)的研究。 音樂製作。 1992:(布農族之歌)/榮獲金鼎獎推薦優良唱片、中時晚報年度最佳製作人獎。 1993:(阿美族的複音音樂)/榮獲唱片出版金鼎獎。 1994:(泰雅族之歌)/榮獲唱片出版金鼎獎。 1995:(排灣族之歌)/榮獲唱片出版金鼎獎。 1997:(Bunun Tu Sintusaus布農音樂)/ 獲教育部86年度獎助原住民文化著作優等獎 1998:(美濃人美濃歌)/榮獲金曲獎最佳民族樂曲唱片及最佳唱片製作人獎。 1998:(高雄縣六大族群傳統音樂)/獲教育部87年度獎助原住民文化著作優等獎 1999:(平埔族音樂紀實系列)/獲金曲獎最佳民族樂曲唱片及入圍最佳唱片製作人獎。 1999:(平埔族音樂紀實系列)/獲教育部87年度獎助原住民文化著作優等獎 2003: (日月潭邵族非祭怡性歌謠)/ 獲教育部92年度獎助原住民文化著作佳作獎
羅石金   羅石金是蘇萬松三大弟子之一,專精於說唱勸世文和民謠,傳承了蘇萬松的「萬松調」,但演唱起來,其音質相當神似蘇萬松,也是以小提琴伴奏,惟「萬松調」的淒美唱腔特色較不明顯。他能演唱各種傳統曲調,尤其擅長平板調,有「平板調之王」的美譽。他除了傳承蘇萬松的一些說唱作品之外也另有編寫《石金勸世歌》等勸世文。   羅石金生於約1927年,以藝人身分活躍於世的時間約在1950年至1970年。有一子羅文龍,目前居花蓮,以中醫師為職,並未繼承父親的說唱事業。羅石金先後為鈴鈴、美樂、遠東唱片公司錄製民歌和勸世文唱片,但就其錄製的唱片作品來說,還是以民謠為主。包括《九腔十八調》,《收心歌》、《送郎歌》、《臭頭遊花宮》、《十八嬌蓮」、《初一開》、《苦裡娘》、《遊花間歌/十二月古人歌》、《病子歌》、《山上採茶》、《浪子回頭》、《石金勸世歌(上/下)》、《思戀歌》、《老山歌》、《送金釵」、《鴛鴦對風流歌》等專輯。   以《石金勸世歌》為例,羅石金的創作頗具當時的客家農村價值觀念特色,以歌詞來說,押韻平仄都有兼顧。他唱道:「勸朋友你愛知,風流○係好東西,幾多風流無了日,囑咐阿哥愛討妻,二勸朋友轉屋家,莫來賺錢去貪花,無病無痛無要緊,一朝病痛正知差,三勸朋友愛精神,在家敬奉兩雙親,你今風流正來愛想走,總愛夫妻家業成,…,九勸朋友轉家鄉,轉去家鄉敬爺娘,努力打拼成家業,日後正有好春光,十勸朋友敬爺娘,努力在家正正當,落花流水無到老,總愛夫妻正久長。」 專長 擅於演唱說唱勸世文、民謠、傳統曲調,有「平板調之王」的美譽。 專輯 《九腔十八調》,《收心歌》、《送郎歌》、《臭頭遊花宮》、《十八嬌蓮」、《初一開》、《苦裡娘》、《遊花間歌/十二月古人歌》、《病子歌》、《山上採茶》、《浪子回頭》、《石金勸世歌(上/下)》、《思戀歌》、《老山歌》、《送金釵」、《鴛鴦對風流歌》...等。
何阿添   目前還不能確定,三腳採茶戲是自大陸客家區域由何阿文傳入的還是在臺灣自己發展出來的;但是根據已知的早期三腳採茶藝人師承關係的回溯,最後全都指向何阿文一人。曾先枝曾說,何阿文曾經好幾次往返大陸帶回很多傳本。所以何阿文被譽為臺灣三腳採茶戲第一人。何阿文有五個重要的徒弟:何火生、梁阿才、阿浪旦、阿才丑和卓清雲。何阿文在客家採茶戲歷史的歷史上極為重要,但是據說他最拿手的卻是客家八音。關於何阿文的八音師承系統較不詳實,目前所知他的徒弟梁阿才先生曾經在苗栗縣教過北管子弟班,教授牌子、打鼓、唱曲,也教一些八音。目前陳家八音團的蘇添富就曾經師從阿梁才先生。而另外一個徒弟何火生也精於八音。老一輩的八音大師曾標就曾經和何火生一起做過一場八音,記憶非常深刻。他說何火生嗩吶吹得非常好,是專門做八音的。   而另外有一位早期八音藝人何阿添,卻身份十分神秘。熟悉早期客家八音和戲曲資料的都會發現此人的名字常常和何阿文同時出現。例如,日治時期曾有過一件臺灣音樂戲曲史上的重要事件:日本日蓄飛鷹唱片於1914年邀請北部客家藝人共十五人遠赴日本東京錄製唱片,歷時數年,錄製共59張客家曲盤,包括八音、北管、山歌小調、三腳採茶戲、改良採茶戲等,留下珍貴的資料。而這臺灣第一代赴日錄音的十五位表演者的名單中,就有何阿文與何阿添的名字。這類資料不一而足。並且根據何阿文的後代提供的戶籍資料稱,何阿文生了五個孩子,三男二女,分別是長男何明泉、次男何明添、三男何阿順,長女何秋妹、次女何菊妹。綜觀現有資料,鄭榮興教授就曾作出合理推測,何阿添有可能是何阿文的次子何明添。而何明添後來娶妻范桂妹,生了個兒子名為何振光。   目前何阿添留下的有聲唱片作品有日蓄飛鷹出版的《一串蓮╱大開門》、《茶郎歸家》、《懷胎╱小開門》、《高山流水╱二錦》、《緊通╱大五對》、《漢中山╱十八摩》、《開金扇╱黃金娘》、《九連環╱算命歌》、《大開門舊╱十八摩》、《盤茶頭》、《海棠山歌對》、《八角日落》、《三仙會》、《病子歌》、《相罵歌》、《三伯英臺》、《小調╱五更鬧╱彩連歌》等專輯。REGAL利家唱片出版的《一串年》、《大開門》等。 作品 《一串蓮╱大開門》、《茶郎歸家》、《懷胎╱小開門》、《高山流水╱二錦》、《緊通╱大五對》、《漢中山╱十八摩》、《開金扇╱黃金娘》、《九連環╱算命歌》、《大開門舊╱十八摩》、《盤茶頭》、《海棠山歌對》、《八角日落》、《三仙會》、《病子歌》、《相罵歌》、《三伯英臺》、《小調╱五更鬧╱彩連歌》、《一串年》、《大開門》等專輯。
鄭美妹   鄭美妹,苗栗縣苗栗市人,1904年生。她和阿玉旦都是採茶戲第一代女藝人的代表。在她們之前,採茶戲由於常常有男女調情的情節,是不允許女性演出的,故此女性角色都由男藝人反串。鄭美妹五歲起就跟開始學戲,師父是三角採茶名丑阿梁才。阿梁才的師父是臺灣採茶戲第一人何阿文,這樣鄭美妹實為何阿文採茶戲第二代傳人。鄭美妹學戲的時代都為小戲,以三腳採茶戲為主。但是她成年後,臺灣的三腳採茶戲受到其他戲種的衝擊,漸漸轉型為改良大戲。故此鄭美妹跟戲班演出了不少大戲,闖出名號,人們出於對她的喜愛,將她和採茶戲劃上等號,人稱「採茶美」。   由於沒有兄弟,鄭美妹招贅了第一個丈夫,生下兒子鄭水火,但不多久丈夫過世。民國27年,鄭美妹招贅了陳慶松先生,兩人夫唱婦隨,同在戲班演戲。夫妻倆前後加入過「小美園」、「明興社」、「新榮鳳」、「南華陞」等戲班,還自組「賣藥團」巡迴各地演出三腳採茶戲維生。陳慶松是「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第三代傳人,在八音上的技藝極高,尤其擅長吹奏嗩吶。漸漸追隨學藝者甚眾,陳慶松於是專心傳授北管和八音,偕妻退出戲臺。臺灣光復後,鄭美妹意外染疾,病痛纏身,為了轉移注意力,夫妻二人組建「慶美園戲劇團」,租用「南華陞」的營業牌照及戲籠,演出採茶大戲。鄭美妹對於演出的高要求加上丈夫的人緣,使「慶美園」備受矚目,戲約不斷,其間還錄製了無數唱片。1962年,鄭美妹病重,「慶美園」不得不停止運作。長期痛病和服用大量藥物,致使鄭美妹罹患胃癌,並於1967年過世。   鄭美妹錄製的代表作品有美樂歌唱集《水蛙記》(鈴鈴唱片)等。 專長 擅演三腳採茶戲、改良大戲,有「採茶美」之稱。 代表作品 《水蛙記》等。
劉阿對   前「新永安歌劇團」團主劉阿對1938年生,十二歲左右就「綁」入「小美園歌劇團」學戲。當時內臺戲風行,「小美園」的特色是京班底,當時的戲先生事前「上海上天仙京班」的留臺演員趙福奎,專門傳授京劇和武打功夫。劉阿對學戲的路子專攻旦角。   從「小美園」出師後,劉阿對進入「新永光歌劇團」演內臺戲。那時內臺戲方興未艾,戲院裡總是座無虛席,大人小孩都愛看戲,也捧紅很多明星。十天一檔期的戲常常連著做,往往一年難得回家一次。劉阿對在「新永光」學了亂彈和採茶戲等客家劇種。後來電臺出現了,很多藝人都加入廣播電臺,下鄉賣藥,再後來電影電視出現了,連電影都被電視打敗。這個過程中,原來只演內臺戲的戲班如果不爭取外臺演出根本無法生存,於是「新永光」也開始轉型為外臺戲班。主要是扮仙加上神仙戲,也有演字姓戲的。   1970年劉阿對決心自立門戶,成立「新永安歌劇團」。劉阿對並不像早期的戲班主那樣有雄厚的資本,可以用債務綁住藝人,使劇團擁有固定班底。但是她用合演的方式,與「連月歌劇團」合作,集中兩個戲班的演員合演客家大戲。臺灣每年都要舉辦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不參加比賽往往就會失去繼續使用牌照的資格,所以每個劇團多少都要參加。「新永安」曾於1986年以<梁紅玉>一劇獲得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的歌仔戲組甲等獎。1999年,戲班的戲約樂來越少,一年只剩60~70棚的戲可做,劉阿對無奈下將戲班子轉賣給曾東成,之後曾東成將戲班改名為「新泰鵬歌劇團」,依然接演酬神戲,繼續營運至今。 專長 前場演員,專攻旦角。
徐蘭妹   徐蘭妹1928年生,新竹人。年輕時非常喜歡看戲,因戲有緣結識了來自苗栗的「老永光」團主黃長妹。徐蘭妹還熱心幫忙戲班賣票,和黃長妹漸漸情同手足,成為結拜的義姐妹。   1962年,她們兩人創立了「新永光戲劇團」,徐蘭妹當了「新永光」一團的團長,黃長妹則為「新永光」二團的團長。「新永光」一團成為新竹縣最早立案的職業演藝團體。長期看戲混戲班子的經驗,使徐蘭妹對組織劇團的日常營運相當熟悉。戲班子剛剛成立的時候,還沒有電視臺,內臺戲的熱潮尚未退燒。「新永光」演員陣容強大,調起人手來十分充裕,班內不乏當紅的明星,像葉香蘭、劉雪子、葉玉妹等都是當紅的旦角。因而戲檔幾乎整年排滿,十天一檔的戲結束後總要連夜趕場到下個戲院,整班人一年都難得回家一次。戲院裡滿滿的觀眾,大人小孩都愛看。演出的戲種有採茶、亂彈、歌仔戲等。   電視開播以後,內臺戲的人潮消失了,戲院凋零,「新永光」不得已改演外臺戲。當時演外臺的戲班還不多,加上「新永光」的口碑很好,戲約不斷,演員幾乎整年都在各地寺廟間奔波。「新永光」一團常常在客家戲劇比賽中獲獎。1992年第一屆比賽獲甲等獎,1993年第二屆比賽獲甲等獎,1994年第三屆比賽獲優等獎,1996年第五屆比賽獲甲等獎;當家小旦葉香蘭也曾榮獲兩次青衣獎。此外,劇團還曾為龍潭的龍閣廣播公司製作錄音帶,2003年起還在客家電視臺演出客家大戲,劇目有海公奇案、姜安送米、鑽石夜釵等。   目前野臺酬神戲約也漸漸少了,團員們也日見老邁。即便如此,她們還是努力編導新戲。眼見客家戲曲後繼無人,徐蘭妹和團員一起積極籌劃客家戲新人培育計劃。她為了心愛的戲曲事業奔波了半個世紀,無暇自顧,一直沒有機會組建家庭,只好領養妹妹的兒子,目前已有孫子輩繞膝承歡。 表演劇目 海公奇案、姜安送米鑽石夜釵...等。
李永乾   以客家人口居多的新竹市,六十年代共活躍著六個民間劇團在各地巡迴演出,目前只剩下「龍鳳園戲劇團」和「錦上花劇團」兩個老劇團,演出機會也明顯縮減中,其中「龍鳳園」也是目前新竹市唯一的客家採茶劇團。「龍鳳園戲劇團」在目前劇團界戲約減少、觀眾老齡化的局面下,是極少數和「榮興」一樣仍能舉行大型公演的採茶劇團之一,目前還有自己的排練場地與攝影棚。團長李永乾為了支撐劇團的運營,曾經賣掉自己的地,並在1980年代長年兼差以充實演出設備。他目前還身兼「黃秀滿歌劇團」老闆、臺灣省客家戲劇發展協會理事長、「新樂園戲劇團」顧問、新竹市東區柴橋里里長、新竹市客家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新竹市柴橋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以及新竹市柴橋社區巡守隊隊長等職務,還擔任客家電視臺家傳統戲曲節目製作人,如此多的職務和責任不是普通人可以勝任的。   李永乾1952年10月7日出生於新竹縣寶山鄉農家,小學四年級就愛上了戲劇,十八歲開始學戲,陸續學了戲曲前場、文武場和戲曲理論。1975年他進入「牛車順歌劇團」擔任樂師,1978年即創辦了「李劍鴻歌劇團」任團長。那時候戲約不斷,李永乾帶著團員演出走遍全臺灣,全勝時期甚至同時經營「龍鳳園」、「秀美樂」和「黃秀滿」三個劇團。劇團多次參加戲劇比賽獲獎,並演出大型客家戲,還對外開辦戲曲研習班,可謂為了推廣客家戲不遺餘力。但是電視和電影的普及給傳統戲劇造成太大的衝擊,「龍鳳園戲劇團」把傳統戲劇經過改良,嘗試將其演化為現代劇場表演藝術,並成功將其帶入校園,於1984年獲推薦參加新竹縣校園巡演。但是民俗的草根性才是客家採茶戲原汁原味的精神內涵,故此「龍鳳園」一直堅持民俗表演、酬神表演的傳統。   1995年,李永乾為了拓展客家戲的發展空間,成立了「臺灣省客家採茶戲劇發展協會」,擔任理事長。他數次帶領臺灣客家戲曲演員赴大陸的廣東梅州、梅縣及福建福州、泉州等地辦理兩岸文化交流活動,也邀請福州藝術團隊蒞臨臺灣做交流演出。1992年~1997年他協助臺灣省立新竹社教館辦理客家戲劇比賽,並於1994和2000年獲該館館長頒發的「熱心公益」、「績著社教」等獎牌。2003年7月他協助市政府籌設成立「新竹市客家文化會館」,又擔任客家電視臺家傳統戲曲節目製作人,並於2004年09月在新竹建造一棟一百多坪的客家戲曲錄影棚「東方錄影棚」,專門錄製客家戲劇。   李永乾精力旺盛、熱心助人,也協助政府的展覽等行政工作,為此2001年獲臺北市政府頒獎鼓勵,又自1999年起連續四年被新竹市政府表彰為環保模範里長。   李永乾對於新竹市的客家戲曲前途非常憂心。在電視和電影的衝擊下,傳統提著小板凳看戲的溫馨場面已經極為少見,觀眾和演員都趨於老齡化,戲團之間惡性削價競爭損壞演出品質,如果此時政府再不大力支持現有的劇團並提出積極培育傳統戲劇的長遠規劃,他們這些老劇團也將無法生存下去。他說一年只演五十場戲怎麼夠呢!他期盼新竹市政府也能重視文化,讓大眾瞭解我們的新竹不僅是科技之都也是文化之都。   李永乾的親民特質和大量的社會活動使他對客家戲的未來有既深遠且深慮的構思,他永遠都是個默默耕耘的實踐者,在客家傳統戲劇的傳承之路上持續努力著。 戲曲前場、文武場、戲曲理論、編劇、導演 1.1994年及2000年,接受臺灣省立新竹社教館館長頒獎表揚「熱心公益」、「績著社教」等獎牌。 2.2001年,因熱心公益接受臺北市政府頒獎鼓勵 3.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新竹市政府表揚為環保模範里長。
徐先亮   「金興社歌劇團」是臺灣現存的客家戲班中歷史最久的劇團。團長徐先亮先生出生於戰時的1943年,為中壢的客家人,上有三個姊姊。   「金興社」前身是「大榮鳳劇團」,最遲在1915年就已成立,目前所知是桃園縣最早的四平戲班,團長是南勢人王景永,劇團還曾包括小榮鳳大班、小榮鳳小班、大英社,具有不小的規模。徐先亮的父親徐金舉十八歲時加入「大榮鳳」,學戲三年多,後來從王老運手上買下劇團,沿用舊名,日劇時代停止營運。光復後於1960年重組戲團,改名為「金興社」,供奉田都元帥。劇團初期都接演野臺戲,後轉於戲院舞臺。電影興起後,戲院蕭條,只能於桃園先聲廣播電臺約六至七年,之後再度接演野臺戲至今。徐先亮國小畢業進入戲團擔任收票員,十多歲開始學戲。從臺步、身段開始,漸漸參加前臺演戲,從跑龍套和扮仙到揣摩不同角色,技藝越來越純熟,尤其精於丑角。18歲時,金興社到苗栗頭份的斗煥坪演出,收了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張金蘭做學徒。張金蘭從雜物做起,努力學戲,漸漸生、旦、丑等不同角色都演得不錯,和徐先亮成為戲班裡的兩大臺柱,後來日久生情的兩人於1969年結婚。   1970年代起「金興社」與南屯萬和宮廟「字姓戲」頗有不解之緣。南屯12姓每年農曆三月開始都要進行酬媽祖神的字姓戲,為期70天,由當時的熱門劇團來競標。「金興社」總是可以得標,一來價格低,二來有同樣價格時媽祖娘娘的聖杯似乎也總是庇護著「金興社」。演字姓戲期間人潮洶湧,觀眾興致很高,甚至還有數個戲團在正棚不遠處搭設戲棚來「拼戲」的,可見那時北管的蓬勃。徐先亮夫妻認為,賺錢事小,有機會用感恩的心演戲給神明看更重要。所以他們一演就是幾十年,不管觀眾漸漸流失,熱鬧不再,他們對於演戲卻從不馬虎。   「金興社」後又轉向兼演採茶戲等客家大戲,現在於外臺戲已經屬於採茶戲班。團員約有近二十人,幾乎都是自家人。傳統庄頭漸漸瓦解,當時在農村物質貧瘠的年代,給普通人帶來娛樂的傳統戲曲也漸漸無人觀賞。戲約變少,酬金也縮水,徐先亮說請不起外面的師傅,所以一切都自己來,往往一人身兼數角。但是相較於其他戲班,「金興社」的平均年齡較低,孩子們自小生活在戲班,長大成家後帶著妻子或夫婿回到戲班,繼續過著四處演戲的游牧生活,將青春奉獻給傳統客家戲。本著內心對客家戲曲的堅持,徐先亮先生這家人努力堅持著「金興社」的傳統走下去。 字姓戲、採茶戲等客家大戲,擅演丑角
劉玉鶯   劉玉鶯是苗栗平埔族道卡斯族人,1936年出生於戲劇世家。她的兄長邱火榮為知名薪傳獎北管藝師;嫂子潘玉嬌是著名亂彈演員,人稱「亂彈嬌」;養父母是日據時期著名的「大花旺」劉明旺和「女老生」邱海妹。   劉玉鶯十歲就進入養父的「再復興」亂彈班學戲,十五歲就成為劇團的臺柱,扮相好又聰明,會演的戲種和角色甚多,從亂彈、歌仔戲、採茶戲到京劇,從生、旦、淨、丑到文武行當,都能唯妙唯肖、會意傳神,時人嘆服,譽為「戲狀元」。劉玉鶯曾入過亂彈班「永吉祥」、「慶桂春」;後嫁給出自四平戲世家的陳玉平先生,因此進了公公陳冉順自組的「小榮鳳」四平班;光復後隨夫婿進入「小月娥」採茶班,之後又先後入過羅東的「萬春」、臺北的「勝光」、「真明光」等歌仔戲班,可謂當時非常搶手的演員。民國八十年代她常參加「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新美園北管劇團」、宜蘭「建龍歌劇團」以及兄嫂創立的「亂彈嬌北管劇團」的演出,常常在國家劇院或隨團遠赴歐美演出。目前她是「榮興」的前場演員,多演老生或老旦。最近十年她投入大量精力於傳統戲曲的指導和教學,如指導板橋「潮和社」、臺大北管社及「蘭陽戲劇團」等演出子弟戲。   2005年5月「亂彈嬌北管劇團」於中山堂演出,節目名稱為「再現亂彈──北管藝人潘玉嬌、劉玉鶯七十風華」,演出曲目有《卓頭風入松》、古路戲《過秦嶺》、《下四套》和新路戲《黃鶴樓》選段,作為兩位戲劇藝術大師的七十獻禮。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有個「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即編輯出版《北管戲曲唱腔教學選集》,而現存的老北管藝人,就只剩下邱火榮、潘玉嬌以及劉玉鶯三人可以演出完整的北管戲。三位老人為了傳續北管香火一試再試,多次重錄,終於完成了《思將》、《過秦嶺》與《回窯》這三出重要的折子戲。   「2010傳統表演藝術節」特以「大師經典˙青春好戲」為主題。「大師‧經典」單元為向資深藝師致敬之意,亂彈名伶劉玉鶯等傳統戲曲藝術家在臺後推薦他們的藝生、子弟;而「青春‧好戲」系列節目,則是展現新生代優質演員融合了傳統戲曲的美好青春。創立於1987年的「延樂軒」還特邀邱火榮與亂彈名伶劉玉鶯兄妹在藝術節擔任指導及客串。     延續傳統,找到生存空間,再現客家傳統戲劇旺盛的生命力,是幾代戲劇表演藝術家公同的熱望。七十多歲的劉玉鶯為此仍不遺餘力地默默耕耘著。 擅演亂彈、歌仔戲、採茶戲到京劇,從生、旦、淨、丑到文武行當,且能唯妙唯肖、會意傳神,時人嘆服,譽為「戲狀元」。
魏勝松   魏勝松七八歲時常聽父親在家奏北管,常聽家裡採茶工及茶工廠製茶工人唱山歌、再加上喜愛看採茶戲和撮把戲,在這些不經意的耳濡目染中,養成了他對傳統歌謠的濃厚情感與興趣,稍長陸續就教於黃榮泉、黃連添和賴碧霞…等前輩,郵局工作餘暇時也常和徐木珍、李祥意等人相互切磋。25歲時(民國56年)擅長平板的魏勝松,開始參加各類山歌比賽,屢獲佳績,29歲開始應邀擔任評審工作。   喜好唱山歌的魏勝松,只要聽聞有山歌比賽或是歌友聚會,都盡可能前往參加,在現場聽聞哪位歌者唱的不錯,便會前去請教,雙方相互研究唱法,鑽研「傳統的唱法和韻味」,是魏勝松最大的研究議題,他認為山歌的精隨在於即興和韻味,即興創作的歌詞表現歌唱者的生活與價值觀,而韻味可以使歌曲有更多的樣貌。   擔任過許多客家歌唱比賽評審,魏勝松認為比賽只是一種手段,比賽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客家山歌的水準,參賽者以歌會友,互相切磋歌藝,增加生活情趣。他建議想要挑戰的歌唱者,應當多參加竹東天穿日的客家歌唱比賽,吸收眾高手的優點與長處,若能夠在這個比賽中獲得等第,就表示具有相當程度的客家歌唱技巧。   對於客家歌謠的發展,魏勝松建議由行政院客委會邀集各界好手,錄製編匯成教材,供入門初學者學習;對於高階的學習者,則必須著重其即興與創作的能力。另外,他認為客家語言的流失使得山歌的傳續雪上加霜,生活會話都不流利,要怎麼唱即興成分這麼高的山歌呢介更不要說即興的對唱了。   回想自己年輕時得到前輩們的指導,長年來和同好們不斷的切磋交換的經驗,魏勝松十分樂於將經驗與後輩分享,他說年輕人有心肯努力想學,如果可以幫上一點忙,助年輕人一臂之力,能夠分享所學、把經驗傳下去讓他覺得很光榮。 山歌演唱、教學
余玉瑞   余玉瑞幼時家中無電視,最大的娛樂是聽收音機,當時她最喜聽流行音樂,對於爺爺喜愛聽的採茶戲只覺得「吵」,但對於曾祖父生日時,應聘來家中表演的八音,卻又莫名的好感。婚後偶然機緣和先生一同前往山歌比賽現場觀看,勾起幼時聽採茶戲和八音的點滴記憶,開始在工作之餘學藝,先是民國69年時向賴碧霞學習唱山歌,之後又從莊木桂老師學唱三腳採茶(註1),民國70年師事范姜新熹學習八音中的通鼓及唱曲、向陳萬全學三弦,又向張福營學胡琴,回想學習的過程,余玉瑞說當時夫家經營水果店,白天她顧店,晚上就到住家附近的伯公廟練習,三個兒子就由先生照料,就這樣不分晴雨,每日勤練習,大約一年半之後,開始應聘外出表演,目前應聘八音演奏則以唱曲和彈三絃為主。   余玉瑞表示,過去八音團多在迎親、生日,或廟會等喜慶場合表演助興,現在則以喪事場合為主。過去每次出陣可領一千五百元,現在出團一次則是領三千五百元。出團地點,以桃園、新竹較多,也曾出團至花蓮、屏東等較遠的地方,現在這一、兩年因經濟與社會環境變遷,較少應聘出團。一般會出團的地點,包含客家庄和閩南庄。常合作的夥伴有:鍾木錦(嗩吶)、蘇瑞珠(鑼鼓)、古永清(嗩吶)(註2)、曾兆堂(鑼鼓)(註3)。常用曲牌有《九連環》、《剪剪花》、《一更姑》、《王大娘》。桃園地區的八音樂手有感於八音逐漸沒落,於民國90年共同發起成立「桃園縣客家八音協進會」,最初的主要發起人有范姜新熹與弟子陳盛和、范姜淡、林秀珠、李阿伍、余玉瑞……等,每年在西秦王爺生日時會殺豬公祭拜,並演奏八音。   除八音的演奏之外,余玉瑞也教授八音,她說學成八音的難度比學唱山歌高,必須付出時間練習,熟背曲譜及口白,有毅力有耐心的反覆練習。她個人學習遭遇瓶頸時,也曾萌生退意,但前輩和同好的激勵下學成。八音的演奏中要能掌握節奏、拿捏旋律之間「緊中慢」的訣竅。   現代播音的設備進步了,加上學習者銳減,八音團逐漸沒落,余玉瑞認為學習者多展演的舞臺就會興旺,奉勸有心學習者應云出時間經年累月有毅力的練習,若是再加上政府在經費方面多予補助,減輕學習者的經濟壓力,相信可以促進大眾的學習動機。 (註1) 當時同們學習者有:吳川鈴、賴仁政、曾明珠、林榮煥、彭滿妹、李玉英等。 (註2) 古永清之女為古美華。 (註3) 曾兆堂為余玉瑞之夫。 專長 客家山歌演唱、八音演奏與教學 專輯 錄製山歌專輯二張 2006,獲選桃園縣中壢市模範母親表揚。 1981,觀光節桃園地區客家民謠歌唱比賽平板組優勝。 1980,建國七十年臺灣區客家歌謠比賽老山歌組冠軍。
陳正雄   陳正雄小時候就常跟在父親陳國治身邊,看著父親在臺上表演的身影加上音樂演奏時所營造出來的氛圍,陳正雄不禁深深被這情境所吸引,國小畢業後,為了賺錢,先是去當學徒,但還是無法抹滅對戲曲的興趣,於是當時,白天替人蓋房子,晚上則是到地方性的北管子弟班學習戲曲,陳正雄表示以前北管戲曲叫作亂彈,傳到臺灣演變至今才正式稱為北管。   (編按:清中期以前,宮廷崇雅斥俗,上演的傳統戲多是用昆曲演唱,雅部即崑山腔;花部為京腔、秦腔、弋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簧調,統謂之亂彈。」乾隆末年,亂彈已成為崑山腔以外,地方諸腔的泛稱。道光年間,戲曲按雅俗劃分為雅部和花部,雅部是指崑曲和弋陽腔,花部則為亂彈)。   以「北管」與「亂彈」兩個詞彙的關係來說,「北管」泛指早期傳入臺灣,所有以官話(正音)演唱的各種聲腔,以及非閩南、非客家語系的各種音樂,均統稱為「北管」:因此,北管戲曲的內容非常龐雜,凡是福佬、客家以外的所有樂曲,都被歸為「北管」的範疇,而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亂彈」戲曲。因此臺灣民間所稱的「北管」多專指「亂彈」,也就是說,臺灣的北管包括花部亂彈與雅部崑曲,狹義的北管專指「亂彈」;而廣義的北管,還包括崑曲、四平腔和其他非福佬、非各家系統的各種聲腔。   這些在戲班學戲的子弟被稱做憨子弟(臺語),因為鑼鼓的聲音聽起來是 空空,(有腦袋呆呆的意思),陳正雄表示一開始學戲是為了興趣,,年輕時在新竹的慶春團向許桔老師學戲,許桔老師素有:「金蓮腿」之稱,以前教戲的老師非常嚴格,只要是不認真學戲或是不專心,便會以棍棒伺候,陳正雄表示,早期學北管子弟者,以男性為主,有傳男不傳女的傳統,因為北管戲屬大戲,女性有生理不便之處,所以早期北管子弟見不到女性身影,但由於臺灣社會型態的轉變,大家都有工作,不像以前務農時尚可於農暇時從事子弟,學習北管的人漸漸變少,之後又有國民教育實施,功課學業的好壞便成了家長的第一考量,為了北管傳承,也開始招收女性加入學習。   陳正雄20多歲時正式上臺公演,也開啟了他的戲曲人生,當時隨著社團到處公演,後又被延攬至「趙大人宮」隨團四處公演,由廟宇招攬香客並出資至全臺各廟宇巡迴演出,北港,新港,埔子,臺南大天后宮,陳正雄都曾登臺演出,所到之處,無不造成轟動,陳正雄表示,由於早期沒有電視,晚上沒有娛樂可以消遣,而民俗慶典總是熱鬧非凡,加上北管樂曲多是喧囂歡樂,便能吸引許多人觀看,早期看戲還得要自己帶椅子去,因為只要是晚一點到,全場一定是座無虛席啊!   陳正雄一路從常樂軒,國樂軒,和安義軒,振樂軒(北管促進會),經過許多社團,直至11年前,由於振樂軒經費拮据,加入了由新竹城隍廟贊助支持的~竹塹北管藝團,平時則在慶典時演出扮仙戲,並積極吸收子弟以盡傳承之責,訪問陳正雄時,巧遇年青學子排演,一問之下,原來是新竹城隍廟為傳承北管藝術,在暑假期間,免費招收對北管戲有戲趣的大學或研究生學子來學習,聘請專業有教學熱忱的老師指導教學,並免費提供食宿,目的是要藉由年輕一輩的加入,為北管注入新血,讓北管戲能延續。而這些學子正為了一年一度的成果展而努力排演,聽陳正雄說每年的農曆7月19號將會在新竹城隍廟前的龍鯉廣場演出。   陳正雄希望政府能多多重視北管戲曲並給予鼓勵支持,讓北管文化能持續綿延下去,因為以新竹地區來說,社團由早期的一二十團,現今只剩下竹塹北管社團在運作,竹塹北管社團能持續至今,依靠新竹城隍廟的經費來源,一旦有不同政策的考量出現時,竹塹北管社團也會面臨傳承的危機,如果有政府從後推動振興與鼓勵補助,例如能舉辦全國性的交流,或是進入國家劇院演出,或許能激發榮譽心,讓教學能夠相長,否則以目前社團情況,老成漸凋謝,新血難加入,北管文化勢必隨著時間而凋零。   早先遇有民俗節慶時,因民間宗教信仰之由,出資者總是大方慷慨,廟宇難得有慶典,當是鼎力支持,但近年來,社會型態變遷加上經濟日漸衰退,大方出資者已不復見,連帶影響社團經營,由於演出機會越來越少,社團經費也相對縮減,導致社團支持無力,間接阻斷北管文化的延續,以目前地方性社團消失的狀況,北管戲曲正一步步沒落歷史洪流中,陳正雄說眼睜睜的目睹北管由興盛走到衰敗,實是叫人惋惜。 北管: 前場演員_老生
張玉葉   張玉葉女士,民國二十八年生,為苗栗人。張玉葉女士可說是出生在的戲劇世家中,爺爺和父親都是唱客家八音的、母親也在12歲就學了戲劇。從小耳濡目染之下,張女士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演小旦了,說起小時候,她表示家裡沒有什麼錢,沒辦法念書也沒有技能,雖然對於唱戲沒有興趣,但還是必須學戲劇。   因為爸媽皆在玉美園戲劇團,最初學戲劇時並在玉美園學習客家改良戲;在18歲時跟妹妹兩個人來到臺北發展;19歲就在雙英歌劇團學習河洛戲;20歲演出小生但因為客家戲劇唱的不習慣就回到苗栗家鄉;於是在苗栗竹南的電臺唱2年多的小生;25歲就到閩南班唱戲劇,當時是基隆和臺北兩邊跑場;26歲時在陸光康樂隊服務,陸光康樂隊有時候還必須去屏東服務,做軍隊的車到兵營演出;27歲則以唱閩南語的外臺戲為主,在福星樂戲劇團待了18年之久;鄭榮興老師就請張玉葉去唱客家戲劇,所以又在民國91年進入榮興劇團,幫忙鄭老師打理和掌管等事宜。   張玉葉女士為前場演員,以旦、淨角見長,演出舞臺經驗豐富,身段唱腔也均佳,她從年經到現在都有在戲團裡,管理衣服和帽子等 (福星和秀枝戲劇團);目前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演員及「客家戲曲表演人才培訓」特約教師,演出經驗可說是豐富和多元。說起唱戲,張玉葉女士表示:唱戲是要靠腦袋反應的,尤其是外臺戲反應就是要快,在戲劇學校學的是理論基礎,外面演戲的實務經驗才是重要的,導演只會跟演員說大概的劇情,演出角色的快樂或傷悲都要靠自己去抓住那些菁華和主軸、必須自己去揣摩,例如:你現在正要出門會遇到甚麼遭遇、可能會遇到小偷 (要自己做出跑和害怕)、或是看到小生 (要自己演出救我的感覺)、之後面對心愛的公子 (要偷看和害羞)。將戲演得好重點就是不要怕、不要怕上臺、不要怕忘詞,就是要牢記你演出角色的菁華和主軸即可。   張玉葉女士也提到:她以人與人之間相處和氣為主,不會去想與他人爭些什麼,量力而為唱好自己的戲,會唱甚麼就唱甚麼,導演希望她演甚麼她就演甚麼,但是她還是會推掉大角色,如果辦不到的她就不演,因為唱不出來還會被笑的。對於客家文化的保存,張玉葉女士覺得還是要靠國家和客委會的培養、幫忙、支持,最後她還希冀客家人不要勾心鬥角,要同心協力團結起來,才能共同齊心的保存客家文化。 旦、淨角
李文珍   李文珍先生為桃園縣中壢市人,從小就喜愛西洋的音樂,如:爵士等。之後他遇到啟蒙教師何木山先生,何先生希望李文珍若是能學就多學一些,並給予他許多鼓勵。李文珍也因為愛音樂的心使然,就跟隨著老師學習漢樂,如:胡琴等。最先開始進入新興社歌劇團,後來則到金輝社歌劇團擔任文場人員彈奏胡琴。「金輝社歌劇團」班主為彭盛文,講究野臺演出,野臺的佈景是客家劇團中最精美,本班人數大約十多個人,文場:李文珍、劉麗華;武場:何木山、李慶詮;固定的演員有十人。   目前李文珍先生則到松興歌劇團彈奏胡琴,「松興歌劇團」團長是林興松,為目前客家歌劇團中最年輕的團長,是位有衝勁、年輕有為的團長,他曾帶領歌戲團進軍客家電視臺表演以外,還到上海和新加坡觀摩客家或閩語戲劇,並帶回當地戲服回臺灣,也不斷融入新的想法在客家劇團中。在他的帶領下,李文珍和團裡成員20多人皆有一股與團長相同理念,他們將音樂、服裝都做了改進,要讓松興歌劇團有不同凡響的風貌,但卻存有傳統的客家原味。松興歌劇團在新埔和竹東各地演出,皆呈現爆滿的活動場面,代表松興歌劇團已經成功吸引了觀眾前往欣賞。   李文珍先生說到閩語劇戲和客語劇戲最大不同就是唱腔不一樣,客家音符較少、範圍較廣、變化也很多,雖然現代人變化很多,但是傳統的客家味一定要保留,客家戲劇不能是死戲,要將它活躍並靈活一些,並與臺下互動打成一片,讓表演者和整場戲劇可以融為一體。談起客家文化保存期許,李文珍先生表示:雖然客委會有活動客家文化就會提升,但是還是不免擔憂客家戲劇無法保留最傳統的風味、也擔憂胡琴會後繼無人學習傳承。最期盼有年經一輩的,能來學習和傳承客家戲劇,包括:演員、文和武場等。 胡琴 嗩吶 西樂 薩克斯風 常以歌劇團的團體名義得到獎項
陳永清   陳永清先生為新竹縣關西鎮人,1975年畢業於省立臺北師專音樂科〈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隨即考入國防部示範樂隊,並於1976年任職臺灣省交響樂團首席中提琴;1980年任職臺北市立交響樂團;1981年赴日本武藏野音樂大學主修中提琴,師事磯良男及Ulrich Koch 等教授,學習室內樂及指揮法,並參加日本新交響樂團經常至各地演出;1984年畢業返國,舉行中提琴獨奏會,任教於國立藝專,並擔任該校實驗管弦樂團首席中提琴;1984年至1986年任臺北弦樂四重奏中提琴,首開國內室內樂演奏風氣之先;1986年至1993年任新古典弦樂四重奏中提琴,期間兩度受文建會、僑委會之邀赴美國、加拿大等地演出;1989年至1993年任臺北獨奏家室內樂團中提琴;1993年指揮中興國中管弦樂團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演出、指揮桃園地區200人聯合管弦樂團於區運會開幕典禮演出;1993年至1995年三度應高雄市交響樂團之邀,客席指揮該團演出;1995年應維也納教育局之邀,指揮中興國中管弦樂團於維也納KONZERT HAUS莫札特廳演出;1996年指揮中興國中管弦樂團於臺北社教館演出「柴科夫斯基之夜」;1997年指揮中興國中管弦樂團於美國洛杉磯演出兩場、指揮新明國中管弦樂團於日本演出兩場、指揮俄羅斯管弦樂團聯合桃園地區學生樂團於巨蛋演出、並創辦春之聲管弦樂團 (以上資料參考:新世界交響曲-春之聲管弦樂團-指揮簡介)。   春之聲管弦樂團就在陳永清先生熱愛音樂下誕生了,從此開啟了這條逐音樂夢的路。春之聲管弦樂團延攬縣內及鄰近縣市優秀人才,希望可以以長久的訓練計畫培育高水準的樂團,分為A、B、C團,團員有音樂老師、各大學音樂科系、高、中小學音樂班及非音樂班學生,大家為了理想而共同努力。陳先生表示春之聲管弦樂團並不屬他個人,而是屬於大家的樂團。除此之外,春之聲管弦樂團也參加多項表演活動,如:2006年於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演出、與韓籍鋼琴家金廷娥協奏演出聖賞第二號鋼琴協奏曲;2007年於東莞玉蘭大劇院演出;2009年於國家音樂廳演出柴科夫斯基之夜。多年來,春之聲管弦樂團的表現,不但深獲樂友們的肯定,也受到大眾們支持。   陳永清先生除了奉獻心力於春之聲管弦樂團之外,個人在音樂界也是有極豐富的表現,他於2001年指揮俄羅斯愛樂室內樂團演出四季協奏曲、指揮新明國中管弦樂團於日本東京、宮崎、神戶等地演出、擔任中華民國中提琴協會會長、指揮新明國中管弦樂團於日本名古屋豐橋市演出;2004年於日本名古屋參加世界業餘管弦樂團聯盟會議並擔任理事;2005年指揮中興國中管弦樂團於美國北德大學演出,並與俄級鋼琴家Sergey Kuznetsov 協奏演出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2006年應臺捷文化交流協會之邀,指揮敦化國小管弦樂團於捷克布拉格演出兩場、指揮新明國中管弦樂團於東莞臺商子弟學校及廣州實驗中學演出;2007年應東莞臺商協會之邀於年度大會及新舊任會長交接典禮中演出,並擔任全場活動之音樂串場;2008年指揮敦化國小管弦樂團於上海音樂院賀綠汀廳演出,可說是相當優秀的音樂人才、也是最佳的樂團指揮。   身為客家人的陳永清先生表示:如果有人邀請他們春之聲管弦樂團為客家文化演奏,他一定義不容辭。陳永清先生曾在1998年應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之邀,演奏客家藝術系列音樂會,也曾在1999年1月錄製客家音樂CD。談起客家文化方面,陳先生覺得:若是將客家歌曲融入西洋音樂演奏雖然可行,但卻會失去客家文化傳統的特色,所以不禁感嘆推廣客家的藝術文化是相當不容易的。 中提琴 管弦樂指揮 從事音樂教育工作三十餘年來,指揮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弦樂、管弦樂團參加全國音樂比賽,屢獲優等、特優得獎無數。另外指導學生參加小提琴、中提琴獨奏、室內樂比賽也成績斐然,得獎不勝枚舉。
陳淑姬   陳淑姬成長於苗栗縣獅潭鄉的一個喜愛客家戲曲的家庭,祖父是戲迷,對劇情瞭如指掌倒背如流,時常收聽大中華製藥廠的採茶戲廣播節目,當時妹妹放學回家丟下書包,第一件事就是問阿公「今天做(演)到哪裡了!」有一年做平安戲,晚上演一齣客家小戲(註1),祖父在臺下當眾提議要換做一齣大戲,才有看頭!(註2),此事成為庄仔茶餘飯後的趣談;父親陳滿彩是北管子弟班「新興社」的業餘演員,二十歲就粉墨登場反串旦角(註3),能唱、能演、能彈、能拉、能打。也因家住義民廟附近,過年、正月半接媽祖以及收冬戲時從廟裡傳來鑼鼓喧天鬧八音唱大曲,或是廟坪的撮把戲、三角採茶戲,再加上祖父、父親常在家裡和鄰居父執輩談論戲劇,如此耳濡目染深深影響了陳淑姬和弟弟(註4)日後的學習、表演基礎。   陳淑姬學業、工作一路順遂,直到42歲那年,有一次回娘家看到大弟參加客家歌謠比賽成果豐碩,讓她心生羨慕,激起學習客家歌謠的動力, 43歲那年踏入臺北市客家界的活動後,才知道臺北市有如此多的客家歌謠班活絡於各社區,於是先後向涂敏恆、呂錦明、賴碧霞、徐木珍、姜雲玉、賴仁政老師……學習。1999年參加了人生第一次的歌唱比賽獲得到第一名,增加了唱客家歌的信心與興趣,之後不斷地參加臺灣區具有指標性的的客家歌謠比賽,藉此磨練歌唱實力與臺風,2004年5月發行首張個人專輯。   有感於數位化時代的來臨,為使客家文化透過網路更加普及,陳淑姬在2003年與丈夫陳憲治共同建構「客家世界網」,搜集客家語言、歌謠、歷史、人文、美食、論述、著作、教學、活動…等內容,以平面及影音的方式呈現在網站中,將全世界的客家人、客家事、客家文化『網』羅在這個網站裡面,成為通往全世界客家的主要窗口,透過網際網路的連繫,將全世界的客家人凝聚在一起,目前每年有超過30萬人次上網瀏覽。   環視客家大環境,陳淑姬認為近年來政府對於大力提倡新創音樂,相對的排擠客家傳統音樂的舞臺,創新不會是憑空而生,傳統是眾人的根本,多元多樣的文化環境之中絕不可將傳統漏勾。對於教學方面,她有感而發的表示,學習語言是枯燥的事,更別說非主流的客家話,如果沒有很大的誘因,年輕人不想學客家話,就如他任教在中正社大客語課程,學員中有一半以上非客家中年人,他們想學習客家歌謠才來上課的,但因為配合客委會要提高客語能力認證報考率的政策,而刪除歌謠的課程,使得學習者學習的動機與需求未獲滿足,實在可惜。   在藝術傳揚方面,陳淑姬希望官方多扶植民間團體,讓臺灣特有的客家傳統歌謠文化,不只有常民的趣味也能有精緻的藝術層次,喜愛山歌的人口多,客家語言的延續就更有希望。 (註1)小戲為三角採茶戲。 (註2)此是為陳淑姬聽鄰居楊長鎮先生轉述。 (註3)陳淑姬首張專輯《念舊情懷 陳淑姬客家小調精選輯》封面底圖之旦角即為父親陳滿彩之劇照。 (註4)陳天樂為陳淑姬大弟,從謝其國、湯興財學客家弦,專長唱歌、拉弦、吹嗩吶,參加八音團及伴奏樂師。 專長 客家歌謠演唱與教學、客家語言教學、節目主持、採編、文編、網站網頁製做。 取得行政院客委會客語薪傳師歌謠類 證照。 取得客語能力認證中高級證書。 專輯 《念舊情懷 陳淑姬客家小調精選輯》雙CD(2004年5月發行) 2009,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主辦客語朗讀比賽獲第四名。 2005,臺灣區94年客家歌謠歌唱比賽(竹東天穿日)得男女對唱組 冠軍。 2005,臺灣區94年客家歌謠歌唱比賽(竹東天穿日)得山歌仔組 第三名。 2004,臺灣區93年客家歌謠歌唱比賽(竹東天穿日)得男女對唱組 第二名。 2004,教育部 第三屆『師韻獎』客語組 全國決賽獲季軍。 2003,臺灣區92年客家歌謠歌唱比賽(竹東天穿日)獲平調組冠軍。 2003,臺灣區92年客家歌謠歌唱比賽(竹東天穿日)獲男女對唱組第二名。 2001,臺灣區90年客家歌謠歌唱比賽(竹東天穿日)獲小調組冠軍。 2001,新竹縣『客家金曲獎』客語歌曲組入圍女演唱人獎。 2001,臺北縣樹林族群和諧團結杯三種語言歌唱比賽獲客家語組冠軍。 2001,臺北縣樹林族群和諧團結杯三種語言歌唱比賽得國閩客語組總冠軍。 2000,臺灣區客家歌謠比賽獲小調組冠軍。 2000,中廣747客家頻道第一屆歌謠比賽獲傳統客家歌謠社會組冠軍。 1999,臺北縣樹林第一屆客家傳統創新歌謠比賽得創新歌謠社青組冠軍。
鄧百成 鄧百成,本名鄧進田,是臺灣第一位入圍金曲獎的客家流行歌手。   1990年(民國79年)鄧百成以「我自遠方來」(楊政道、林子淵作詞作曲)入圍第二屆金曲獎「最佳男演唱人獎」(漢興傳播有限公司)(同年入圍的有洪榮宏、張雨生、張信哲、童安格),在當時未受語言政策保護的年代,鄧百成是第一位入圍金曲獎的客家流行歌手,受到媒體的大幅報導,為客家流行歌曲開拓了更廣大的市場;更於隔年1991年(民國80年)以「皇天不負苦心人」 (林子淵作詞作曲)入圍第三屆「最佳方言歌曲男演唱人獎」(同年入圍的有王識賢、李茂山)。   1962年(民國51年)出生於新竹市的鄧百成,為家中的老么上頭有8個姊姊、1個哥哥,從小就備受寵愛,於新竹市區長大的他,左鄰右舍都是外省人或閩南人,所以他從小除了與家人講客語外,出外都是說閩南語及國語,他的玩伴們都不知道他是客家人,直到有一天他的母親來找他,叫了一聲客語的「阿田」,大家才知道原來他是客家人,所以其實除了客語外,他對於國語及閩南語的歌曲演唱也都相當的熟識。   鄧百成由於家庭成員都愛音樂的氣氛下,從小學便加入學校的合唱團,一路從小學唱到了五專,對於歌唱這件事可說是駕輕就熟,使得他擁有不錯的音樂底子,但也由於這樣的背景,鄧百成對於歌曲的要求及自身的演唱表現也非常的嚴格,他表示「寧缺勿濫」這是他對於歌唱的堅持;當時為什麼會開始他的演藝事業,純粹是因為在同學家邊彈邊唱而被發掘,進而結識了林子淵老師,就此開始他的演唱事業,但亦隨著他的伯樂-林子淵老師的逝世(1993年3月8日),他的歌唱事業也就這樣停滯了;發行過2張個人專輯的鄧百成表示,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算不算是個藝人。   目前除了偶爾上節目通告外,鄧百成受僱於擔任琴師的工作,他認為政府推動客家文化比起當年他發聲的那個年代,算是小有成就,他是開頭先鋒,現在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極度推崇「漢興傳播公司」的老闆邱從容先生,認為他是真正的為了客家文化保存而盡心盡力,也希望政府於推廣客家文化保存中,留給客家藝人更多發聲的舞臺及空間,才能讓客家文化與精神源遠流長。 專長 客家流行歌曲演唱 專輯 1、「鄧百成 放勢拼」/吉聲影視音有限公司發行 2、「爸爸交代介話」 演唱歌曲 1、單相思 2、愛情系麼介東西 3、放勢拚 4、你像一陣雨 5、皇天不負苦心人 6、細妹仔恁靚 7、打嘴鼓講笑 8、恁樣社會 9、一支擔竿 10、又見桃花開 11、懶尸嬤懶尸妹 12、莫嫌涯 13、限時專送 14、問花 15、阿妹低頭等情哥 16、一腳踢死麒麟 17、想起故鄉會心焦 18、憨憨過一生 19、反形世界 20、纏生纏死偲兩儕 21、阿哥想妹長江水 22、初戀印象 23、涯細中國人 24、馬面不知幾長 25、開一開錢就滾滾來 26、客家真情 27、愛你心已冷 28、油桐花 29、爸爸交代埃話 30、北風 31、看透透 32、阿舍公子 33、飛走介鳥 34、茶山情歌 35、茶山姻緣 36、酒色財器 37、純情人 38、單身哥仔 39、人各有所長 40、妹(哥)心博博飆 41、風流莫下流 42、細人時代 43、撥風落大水 44、謊話一牛車 45、涯陪你到天明 46、輸贏不在一時 47、靠自己本能 48、思君 49、中原頌 50、涯愛人就係你 51、捱在你右左 52、出外靠朋友 53、人善分人欺 54、雞公相打胸對胸 55、來生纏綿 56、紅梅 1990年(民國79年)以「我自遠方來」(楊政道、林子淵作詞作曲)入圍第二屆金曲獎「最佳男演唱人獎」(漢興傳播有限公司) 1991年(民國80年)以「皇天不負苦心人」 (林子淵作詞作曲)入圍第三屆「最佳方言歌曲男演唱人獎」
陳阿火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家最早從事八音活動的紀錄考證,第十四世祖鄭乾龍可為第一人。   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陳阿火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么,和長兄陳鼎房相差十六歲。他出生時父親陳招三已經年過四十,開始在家中教授拉弦和山歌。陳阿火十六歲也開始跟著父親學習一些拉弦樂器和打擊樂器的演奏,十八歲學習吹奏嗩吶。日本大正十二年(1923年),家裡特聘亂彈班的藝人蕃薯來傳授北管唱腔和曲牌,家中兄弟都跟著學習。這樣從父親教的山歌唱腔、各種八音樂器的演奏到蕃薯教授的北管唱腔和曲牌,陳家兄弟皆已習得。陳阿火學成後就和兄長陳番妹自組八音團,團員還包括侄子陳阿業、鄰居盧子龍等。由於表演很有水準,常常被請去演奏,漸漸走遍苗栗各地。陳阿火不斷學習,以增廣技能。除了接喜事、遷屋等場子,他還去學習佛教的讚誨音樂,這樣八音團也開始接做佛教的法會。陳阿火從事幾十年的八音演奏,技藝可謂爐火純青,漸漸成為著名的八音樂師。年老時二湖村劉家莊還邀請他去教授八音,陳阿火因此傳了不少徒弟。民國六十七年,陳阿火去世,享年八十一歲。   陳家子弟常常組織小型的八音班,互相支援演出。陳家八音班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最近的兩次繁榮期為第三代領導人陳慶松活躍的時期(1945~1983年)和現今鄭榮興領導的時期。   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因長期積極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吹奏八音
陳招三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家最早從事八音活動的紀錄考證,第十四世祖鄭乾龍可為第一人。鄭乾龍的年代離開現在已經有近兩百年,他是大陸廣東梅縣人,帶著一身八音技藝來到臺灣,並將之傳承下去。   陳招三清咸豐八年(1858年)出生於苗栗縣西湖鄉高埔村,算是清末時代人,原名鄭細苟。母親劉員妹是陳家的媳婦,丈夫過世後又與入贅的鄭天喜結婚,生下鄭細苟。之後夫妻二人因為違背入贅的約定自立門戶,而將陳鄭細苟改姓陳以向陳家交代。故此陳家現傳的香火,都供奉鄭、陳二姓。   陳招三自幼在家中務農,他從小就向父親學會了拉胡琴,也喜歡唱歌,農餘時間常常自己拉著胡琴唱山歌。而立之年他始拜師學藝,學習嗩吶吹奏,幾年後即精於此道,名聲漸傳。大家都愛聽他吹奏山歌,久而久之他便開始授徒。第一批弟子都是家裡人,兒子、女兒以及家傭都跟著他學習。陳招三看到人手夠組團表演了,就組了一支以自家人為主的業餘「八音班」,開始外出表演。隨著演出經驗的累積,「八音班」也闖出了一點名氣。陳招三從事八音音樂表演直至年老,後於日治時代和六年(1931年)去世,享年七十四歲。   陳招三去世後,陳家的「八音班」歷經清末、民國初、日治時期、臺灣光復,時斷時續延續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幾經低潮和繁榮,縱使在異族統治時期,也在民間延續著八音傳統的代代傳承,可謂罕見。最近的兩次繁榮期為第三代領導人陳慶松活躍的時期(1945~1983年)和現今鄭榮興領導的時期。   1987年,「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因長期積極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精於嗩吶吹奏
吳勉   吳勉民國30年生,父母是後龍外埔的閩南人。由於舅姆沒有生育,所以給過繼給舅姆,遷往苗栗居住,和阿玉旦是鄰居。小時候念了一年書,就開始做手工賺錢。   十六歲時因為阿玉旦的關係,吳勉進入「新永光歌劇團」學戲,師從戲先生蔡梅發先生,學習刀槍、走馬、跳臺等身段動作和山歌、採茶的唱腔;同團的阿玉旦也教過她一些唱腔。二十歲的時候吳勉和同團的張阿來戀愛結婚。「新永光」演的是內臺戲,巡迴於各大戲院演出。那時候戲院很風行,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很愛看大戲。因為當時沒有電影電視可看。戲院的戲約都一檔十天,通常這檔戲一演完就要趕到下一個戲院準備下一檔的演出,整晚趕路,到下一個地點都已經天亮了。有時候演到整年都沒機會回家。在「新永光」待了六、七年之後吳勉夫妻和曾先枝一起做落地掃,整整四、五年。落地掃是一種簡化又穿插了藥品廣告的三腳採茶戲,主要目的是推銷藥品。戲唱得好,藥品療效也好,就會吸引人潮,銷量大增。吳勉夫婦後來又一起加入「新勝園歌劇團」,演出外臺戲,共演了約十三年。演外臺,什麼調都要會唱:像亂彈、四平、外江、山歌、採茶等。吳勉在「新勝園」就向同班的鍾金霖學會了亂彈和外江。1978年吳勉夫妻自立門戶,共組「德泰歌劇團」,營運約12年。丈夫去世後,吳勉將德泰賣給客家戲曲界有名的武生李國雄先生,並又再團一年。之後應鄭榮興先生的邀約進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至今,身兼演員及服裝管理,常演出旦角、反串老生。   吳勉隨團參加「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迭有佳績:得過第一屆的優勝團體及最佳文、武場獎;第三屆的最佳文、武場獎;第四屆的優勝團體獎、最佳劇本創作及最佳文、武場等各項大獎。   現已屆七十高齡的吳勉,整整演了五十多年的戲,目前戲劇生命依然旺盛,「榮興」的大部份演出中都能看到她扮演的角色在臺上鮮活亮眼。 前場演員擅演旦角、反串老生 隨團參加「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迭有佳績:得過第一屆的優勝團體及最佳文、武場獎;第三屆的最佳文、武場獎;第四屆的優勝團體獎、最佳劇本創作及最佳文、武場等各項大獎。
曾先枝    曾先枝出生於1932年,十一歲便由舅舅魏建英啟蒙,開始學戲。十六歲的時候,舅舅魏乾任開始教他三腳採茶戲。魏乾任是阿浪旦的弟子,也是當時有名的藝人。曾先枝十八歲學習四平戲,加入「新勝園」,向蔡梅發學習前後場。二十一歲,加入竹東「竹勝園」戲班,擅長採茶戲丑角。後又加入過「勝拱樂」、「錦上花」、「居順」、「小美園」等戲班。28歲開始和舊識陳火添夫婦一起靠唱山歌、走江湖賣藥為生。婚後和妻子賴海銀共組「永昌歌劇團」。45歲時和友人合組「小美園」戲班,為了每年的地方戲劇比賽,開始嘗試寫劇本,之後寫劇本的功力漸漸純熟。   目前曾先枝夫妻倆皆加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曾先枝擔任編劇、導演、演員,並負責培訓教學,妻子賴海銀為演員。曾先枝的演出經驗豐富,累計已達五十多年,能編能導,且是目前三腳採茶戲碩果僅存的小丑之一。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上演的大戲很多都是曾先枝編寫或改編的,在和鄭榮興先生的商榷中取得共識,將三腳採茶戲的戲謔風格和客家俚語加入採茶大戲中,於此中保留原汁原味的客家戲曲文化。   1998年6月,曾先枝和鄭榮興、謝一如、賴海銀一起,應邀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寫《客家戲曲人才培育計畫-客家戲曲身段教材基礎身段篇》一書,以為標準規制。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分第一團和第二團,第二團皆為年輕子弟,但兩團中皆有不少演員向曾先枝學戲或討教過。作為何阿文的第四代傳人,曾先枝先生以持續的演出實踐、編寫客家風情的劇本和諄諄教導傳承著客家文化採茶戲之命脈。   民國八十六年曾先枝榮獲客家戲劇比賽「最佳導演獎」。 專長 1.編劇 2.演員,擅演採茶戲丑角 著作 《客家戲曲人才培育計畫-客家戲曲身段教材基礎身段篇》 客家戲劇比賽「最佳導演獎」(1997年)
鍾燕飛   著名的鼓樂師鍾燕飛1933年生於彰化二林鎮,光復後12歲搬到苗栗,當時大姐在「勝美園」演戲,鍾燕飛十三歲也入此戲班,學了兩年戲。當時戲老師非常嚴厲,鍾燕飛一不小心就會挨打,同團的樂師李皇土先生鼓勵他堅持下去,並且還教他樂器,被他視為啟蒙老師。一年後鍾燕飛就學會了小抄和銅鑼。   十八歲鍾燕飛進入田火水團的「中明園」,擔任後場鼓師。三年後去當兵,期間「小美園」戲班找上家門,邀請他加入,還預付了訂金。這樣他退伍後就入了「小美園」演內臺戲,還遇見了李皇土先生。當時的「小美園」演京劇,也演採茶戲,主要劇目有《三國誌》、《封神榜》。民國四八、四九年,電影和歌舞臺興起,內臺戲便開始沒落了。電臺賣藥時期,鍾燕飛夫婦也下鄉賣藥,那時候組五、六人的小戲班,演出小戲齣的三腳採茶戲,如《張子破官》、《乞米養狀元》、《王懷義買阿爸》、《雪光歸天》等,角色包括阿旦、小生、苦旦,還有一司鼓、一拉絃;不用換裝,上個淡妝就唱戲。賣藥的利潤很高,所以很多藝人都去做,夫妻檔的也很多,比如陳振學夫婦、曾先枝夫婦。電視於五十一年出現,對客家戲劇界而言又是一次很大的衝擊。三十出頭的時候鍾燕飛加入「隆發興」,演了十年外臺戲。戲班裡面男演員少,鍾燕飛就演前場,扮老生、武生、花臉等。當時的一棚戲大概有十二人上場,規模雖然已經變小,但還是比現在大很多。他有一段時間在「新永安」搭班,團主要他排戲,他就排了一齣採茶戲《愛哭婆哭倒烏龜洞》,在頭份連演七晚,人山人海,大家都很愛看。現在還保存著以前的劇本。1992年鍾燕飛加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開始是打鼓,也演過前場,目前負責武場頭手。「榮興」幾乎是目前唯一能夠由野臺戲轉型至大型室內舞臺表演的客家劇團,常演的劇目有《借荊州》、《三娘教子》、《馬三才嫁阿母》、《古城會》、《送京娘》等;最常演出的扮仙戲是《三仙會》及《壽仙》。   鍾燕飛說,打鼓在一齣戲裡面非常重要,司鼓的打什麼曲調,演員就得唱什麼曲調。而不同的劇種,亂彈、四平、外江的蓋頭都不同,象亂彈就一定要先打火砲。司鼓手是後臺的靈魂,帶動著全場,鼓打得好,戲才能演得熱鬧,吸引人。 專長 後臺樂師,專打司鼓 前場演員,主要扮演老生、花臉 表演劇目 《三國誌》、《封神榜》、《張子破官》、《乞米養狀元》、《王懷義買阿爸》、《雪光歸天》、《愛哭婆哭倒烏龜洞》、《借荊州》、《三娘教子》、《馬三才嫁阿母》、《古城會》、《送京娘》、《三仙會》、《壽仙》...等。
巫森雄   胡琴好手巫森雄1944年生,苗栗人氏。他念書的時候音樂很差,連基本的音階都搞不清楚。但是向住在附近的李育欽琴師借胡琴來玩,卻玩得很有樣子,他感覺自己是天生就該拉琴的。李育欽發現他有天份,於是偶爾會指點他一些胡琴的技巧,就這樣,巫森雄幾乎是無師自通就會玩胡琴了。只要記得旋律,他就能用胡琴拉出調子來。十七、八歲他和朋友五至六人一起下鄉去賣藥,圍個場地就開始表演,時稱「撮把戲」。巫森雄負責拉胡琴伴奏,誰要唱什麼曲牌,要起什麼頭他就自然知道,可謂神奇。當時一起賣藥的還有葉香蘭等藝人,曲目都是些家庭戲,歌詞都是活的,演員可以隨意編詞,完全沒有戲本。   撮把戲做多了,巫森雄漸漸有了一些名聲,後來被邀請去好幾家廣播電臺演出撮把戲。但是電視開播後,沒人要看撮把戲了,巫森雄於是請李育欽介紹他進入「新永安」戲班,演內臺戲。內臺戲一演就是十天,每天都賺不少錢,他長年在外演戲,很少回家。   現在巫森雄是「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後場琴師,跟著「榮興」十多年,累積了相當多國內外大舞臺大戲的演出經歷。「榮興」將傳統客家三腳採茶戲帶入國家戲劇院,並多次在國內外公演。1992年「榮興」榮獲教育部頒發的「民族藝術薪傳獎」。巫森雄還隨劇團參加「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迭有佳績:劇團榮獲第一屆的優勝團體及最佳文、武場獎;第三屆的最佳文、武場獎;第四屆的優勝團體獎、最佳劇本創作及最佳文、武場等各項大獎。   巫森雄在後場當了一輩子琴師,五十年來默默拉著他的胡琴,支持著前場的耀眼奪目。 胡琴 1.1992年,「榮興」榮獲教育部頒發的「民族藝術薪傳獎」 2.隨團參加「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迭有佳績:劇團榮獲第一屆的優勝團體及最佳文、武場獎;第三屆的最佳文、武場獎;第四屆的優勝團體獎、最佳劇本創作及最佳文、武場等各項大獎。
陳月娥   陳月娥女士為新月娥歌劇團之前班主,之前原名小月娥歌劇團,組創於民國五十年,內、外臺戲皆有演出,在劇團成立之前,陳女士原來只是泰朋歌劇團的股東之一,創團人為朱盛芳,於民國六十二年成立,原名應為「泰朋」,卻因補發牌照時發生字誤的情況而演變成「泰明」,當時股東之一的陳月娥女士是負責為劇團載裝戲籠,但劇團當時遇上財務危機,其他股東只好轉向陳女士週轉,後她便將所有的股份買下,與朱盛芳一同管理劇團大小事務,演變至後來,陳女士成為「泰明」歌劇團名副其實的老闆,並將團名改為新泰鵬歌劇團(也有部分稱其為新泰平歌劇團,發音類似)。劇團內部的經營權與財務紛擾一直存在,影響所及,團內對外接演戲劇的機會相對減少,直至後來才慢慢趨向穩定。   陳月娥女士在管理戲班之外,也努力抽時間陪同其先生到其他縣市內做批發水果的零售生意,過著節儉而簡樸的生活,攢下不少資本。劇團主要的表演型態和宜蘭縣的其他職業歌仔戲劇團相比明顯不同且特殊,其演出的方式為當時極為風行的「胡撇仔戲」,而實際上又與一般胡撇仔戲不大相同,在戲劇之中以流行的歌曲和舞步穿插表演,陳女士的劇團並沒有拋棄古味十足的戲曲元素,反而以此為基調,只在表演的背景、服裝、燈光、造型、樂器、演出形式等等上面加入了流行的符號,例如將佈景改成流動式的,戲服的款式加入更多鮮亮的色彩,燈光多了旋轉式的腳燈,樂器則在文平時使用電子琴與殼仔弦,武平時使用西洋鼓和鑼,在視覺與聽覺上都有相當創新與新穎的感受。陳月娥女士將傳統現代融合而成的胡撇仔戲受到觀眾喜愛,不僅戲路更加開闊,也較符合現代人求新求變的口味。   陳女士班在經營戲班中本身亦跟著學習技藝,包括四平戲、京劇、歌仔戲和採茶戲等能演,於各種劇目上都能唱是一段,算是相當通才的演員。劇團後來賣給范姜新堯,改名為新月娥歌劇團,陳月娥女士則繼續在劇團中演出,將其對於客家戲劇的熱忱表現在舞臺之上。 胡撇仔戲 四平戲 京劇 歌仔戲 採茶戲
劉德水   劉德水先生為「新樂社」團主,劇團位置位於苗栗銅鑼,其出場表演的時間大致可從日治時期起,歷經光復以後到民國四十九年左右,當時主要的演員有何蓮英、王裕鼎等人,還有光復之後搭班的葉雲保和葉黃李妹夫婦。民國38年政府遷臺,隨行而至的京劇演員多加入客家劇團參與演出,其中也包括「新樂社歌劇團」,在相互激盪之下,客家戲班與京劇迸出更加新穎的火花;民國四十七年,葉氏夫婦遷移至桃園中壢,剛開始在葉佐凱的戲班「勝美園歌劇團」共同演出,但後因經濟負擔漸重,加上二人又年事漸長,搭班的收入狀況不佳,遂有了自己整班的想法,葉氏夫婦便組成「小玉春歌劇團」,團主由其子葉順宏掛名擔當,繼續在戲班中演唱四平戲以及亂彈戲,然而「小玉春歌劇團」的名號不夠響亮,整頓後將原班戲名改為「文化歌劇團」;民國六十九年,葉雲保先生再次重新申請,拿掉不相合適的「文化」二字,將劇團改為「新興社歌劇團」,並由其子葉日創以團主之位掛名;民國七十二年,葉雲保先生不幸作古,戲班便由葉黃李妹女士全心接管。民國七十八年,葉黃李妹年歲已高,不適合再費心管理劇團事務,於是便把戲籠和牌照等轉賣彭玉招女士。   葉黃李妹女士是為「新樂社」團長劉德水養女,苗栗客家人,她從小就耳濡目染,跟在劉德水先生身邊學習戲班技藝,曾加入苗栗銅鑼四平班,跟著添萬先先生學習。民國十七年,葉黃女士與同戲班葉雲保相識並結為夫婦,兩人同於劉德水先生的採茶戲班「新樂社」中演出。葉黃李妹女士於民國八十三年不幸中風後便一直臥病在床,靜心休養,無法再度登臺;其女葉玉妹亦學四平戲,並搭戲班演出而頗有名氣,其子葉順宏也曾學戲,但目前已脫離戲劇活動,另一子葉日創不曾學戲,也不從事戲劇活動,僅單純掛名為「新興社歌劇團」之班主。「新興社歌劇團」在內臺戲蓬勃發展的極盛期時曾拓展活動範圍北至臺北、南到潮州、萬巒,但隨著內臺戲逐漸蕭條,劇團轉往外臺戲,並以桃園縣境內為主要的活動表演範圍,當時劇團常演客家戲劇,並兼唱四平與亂彈戲目,可惜的是,新樂社歌劇團目前已遭解散,時人只能從遺留的殘稿中欣賞當時的興盛。 客家大戲 兼唱傳統戲曲 新樂社得獎紀錄── 民國四十六年,第六屆地方戲劇比賽增設「客家班」組。 民國四十九年,第九屆地方戲劇比賽「新樂社」演出《孝女救國》,獲得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