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06秒, 共找到 508 筆資料,顯示第 301 到 4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Name Review Expertise Awards
張慶光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家最早從事八音活動的紀錄考證,第十四世祖鄭乾龍可為第一人。   八音大師張慶光先生1917年出生於苗栗縣苗栗鎮,他的父親陳房是陳家八音團創始人陳招三的侄子,而一代八音大師陳慶松是他的親哥哥。陳房的妻子本是張家的媳婦,先夫張清秀很早就去世了,陳房後被招贅入張家。後來夫妻兩生了幾個孩子,除了陳慶松之外,其餘孩子都姓張。   張慶光從小就跟著父親陳房的八音班邊演奏邊學習八音,從打擊樂器到拉絃樂器,慢慢學習,十六歲方始學習嗩吶。一般八音藝人直到民國六十年代後八音沒落才開始學習道場音樂,張慶光卻不同,他學的技藝十分駁雜,十九歲就開始研究黑頭道士的道場音樂了。二十歲還參加陳李石的客家採茶劇團,演後臺,也演前臺小丑,甚至於在三腳踩茶丑行小有名氣。二十四歲又換搭臺中竹山「登義園」歌仔劇團,演後場。當時臺灣剛剛光復,內臺戲很興盛,全臺戲院除去電影院尚有兩百多家,很多採茶戲班和歌仔戲班都應邀參加各地的巡迴演出,很多藝人紅極一時。張慶光演後臺,跟著戲班全臺到處跑,雖然不像前臺主角這麼紅,卻是戲班子重要的藝人,這樣一演就是幾十年。   新竹竹北的「田屋八音團」,請過很多師父傳授技藝,也曾舉團北上到龍潭黃家學藝。而張慶光也曾經應團長年木水的邀請,當過「田屋八音團」前身「毅樂軒」的北管師父。   1969年張慶光回到苗栗創設「源德壇」,從此專事黑頭道場的工作。陳家子弟常常組織小型的八音班,互相支援演出。張慶光或許出於延續張家香火的關係,並未正式加入過陳家八音團。 擅於吹奏客家八音、道場音樂。 前場演員,飾演丑角。
田木水   成立於1989年的「田屋北管八音團」前身是北管社團「毅樂軒」,創立於日治時代,創立者是田阿九和數位田家宗親。田家位於竹北地區,該地居民以閩南族群為主,故此「毅樂軒」以北管技能的傳承為主。 田阿九之子田木水生於1925年,他自小即得到父親的真傳,後來常常應邀參加新竹柳應科先生指導的竹北豆子埔「竹樂軒」的演出活動。「竹樂軒」在當時小有名氣,田木水也因此因緣際會,邀請柳應科先生到「毅樂軒」傳授北管技藝。此外田家還請來芎林張鏡秋大師和另外幾位客籍師父教授北管曲牌。故此田家的北管技能也有得到柳應科先生和張鏡秋先生的傳授。「毅樂軒」這個名字後來很少人知道了,對於竹北田家的北管團大家都稱為「竹北田屋」。   光復後,「竹北田屋」的成員剩下五、六人。田木水個性豪邁樸實,他繼承了「竹北田屋」後,很想將其發揚光大,於是又吸收了數名宗親子弟入團,並且邀請有名的陳家客家八音師傅,陳房的兒子張慶光來教八音。當時人稱北部有三怪:楊梅賴維、龍潭黃新乾及新屋范姜文賢;田木水在廟會的演出中結識了其中之一──龍潭的黃新乾。出於對八音前輩的景仰和對更高境界技藝的追求,田木水身為團長「竹北田屋」率領宗親率領宗親田金聲、田阿爐、田深淵、田木貴、吳錦梁等十多人北上龍潭來向黃家求教八音,也因此成為黃新乾、黃登祥父子八音傳承的一枝,「田屋北管八音團」至此方正式成立。   田木水的兒子田文光從小就跟隨父親學習北管唱腔和各種樂器。後來還進入「新永光劇團」擔任文場頭手,也繼續跟隨兄長學習客家八音。十九歲學習道場音樂,師從「阿銅伯」。1989年開始他開班教授客家八音。田木水於1992年去世,享年67歲。父親去世後,田文光繼承父親和祖父田屋體系的傳統,和兄弟田文龍一起,於1999年正式登記成立「田屋北管八音團」,常常率團參加各類廟會慶典和民俗暨公演活動。 「田屋北管八音團」代表作 《清晨早》、《大團園》、《新一巾姑》、《大八板》、《糶酒組曲》、《冷泡茶》、《風入松》、《擊三鎗》、《新普天樂》、《掛金牌》、《羅成寫書》、《柴進寫書》、《擺渡》、《劉高得寶》、《蟠桃會》、《張仙送子》 2004年至2006年,「田屋北管八音團」榮獲新竹縣傑出表演團隊
田阿爐   成立於1989年的「田屋北管八音團」前身是北管社團「毅樂軒」,創立於日治時代,創立者是田阿九和數位田家宗親。田家位於竹北地區,該地居民以閩南族群為主,故此「毅樂軒」以北管技能的傳承為主。   田阿九之子田木水自小即得到父親的真傳,後來常常應邀參加新竹柳應科先生指導的竹北豆子埔「竹樂軒」的演出活動。「竹樂軒」在當時小有名氣,田木水也因此因緣際會,邀請柳應科先生到「毅樂軒」傳授北管技藝。此外田家還請來芎林張鏡秋大師和另外幾位客籍師父教授北管曲牌。故此田家的北管技能也有得到柳應科先生和張鏡秋先生的傳授。「毅樂軒」這個名字後來很少人知道了,對於竹北田家的北管團大家都稱為「竹北田屋」。光復後,「竹北田屋」的成員剩下五、六人。      田木水繼承了「竹北田屋」後,很想將其發揚光大,於是又吸收了數名宗親子弟入團,並且邀請有名的陳家客家八音師傅,陳房的兒子張慶光來教八音。當時人稱北部有三怪:楊梅賴維、龍潭黃新乾及新屋范姜文賢;田木水在廟會的演出中結識了其中之一──龍潭的黃新乾。出於對八音前輩的景仰和對更高境界技藝的追求,田木水身為團長「竹北田屋」率領宗親田阿爐、田金聲、田深淵、田木貴、吳錦梁等十多人北上龍潭來向黃家求教八音,也因此成為黃新乾、黃登祥父子八音傳承的一枝,「田屋北管八音團」至此方正式成立。   田阿爐和田木水算是堂兄弟,從小接觸的都是些北管曲牌。後來跟著田木水一起學藝,融會學習了黃添貴和陳慶松兩大八音系統。之後長期跟隨「田屋北管八音團」,參加各類廟會慶典和民俗暨公演活動,於實踐和演出中將兩大系統的八音特色融會貫通,呈現出「田屋八音」自己的特色。 「田屋北管八音團」代表作 《清晨早》、《大團園》、《新一巾姑》、《大八板》、《糶酒組曲》、《冷泡茶》、《風入松》、《擊三鎗》、《新普天樂》、《掛金牌》、《羅成寫書》、《柴進寫書》、《擺渡》、《劉高得寶》、《蟠桃會》、《張仙送子》 2004年至2006年,「田屋北管八音團」榮獲新竹縣傑出表演團隊
田金鍊   成立於1989年的「田屋北管八音團」前身是北管社團「毅樂軒」,創立於日治時代,創立者是田阿九和數位田家宗親。田家位於竹北地區,該地居民以閩南族群為主,故此「毅樂軒」以北管技能的傳承為主。   田阿九之子田木水自小即得到父親的真傳,後來常常應邀參加新竹柳應科先生指導的竹北豆子埔「竹樂軒」的演出活動。「竹樂軒」在當時小有名氣,田木水也因此因緣際會,邀請柳應科先生到「毅樂軒」傳授北管技藝。此外田家還請來芎林張鏡秋大師和另外幾位客籍師父教授北管曲牌。故此田家的北管技能也有得到柳應科先生和張鏡秋先生的傳授。「毅樂軒」這個名字後來很少人知道了,對於竹北田家的北管團大家都稱為「竹北田屋」。光復後,「竹北田屋」的成員剩下五、六人。     田木水繼承了「竹北田屋」後,很想將其發揚光大,於是又吸收了數名宗親子弟入團,並且邀請有名的陳家客家八音師傅,陳房的兒子張慶光來教八音。當時人稱北部有三怪:楊梅賴維、龍潭黃新乾及新屋范姜文賢;田木水在廟會的演出中結識了其中之一──龍潭的黃新乾。出於對八音前輩的景仰和對更高境界技藝的追求,田木水身為團長「竹北田屋」率領宗親田阿爐、田金聲、田深淵、田木貴、吳錦梁等十多人北上龍潭來向黃家求教八音,也因此成為黃新乾、黃登祥父子八音傳承的一枝,「田屋北管八音團」至此方正式成立。   田金鍊和田木水算是堂兄弟,從小接觸的都是些北管曲牌。後來跟著田木水一起學藝,融會學習了黃添貴和陳慶松兩大八音系統。之後長期跟隨「田屋北管八音團」,參加各類廟會慶典和民俗暨公演活動,於實踐和演出中將兩大系統的八音特色融會貫通,呈現出「田屋八音」自己的特色。 「田屋北管八音團」代表作 《清晨早》、《大團園》、《新一巾姑》、《大八板》、《糶酒組曲》、《冷泡茶》、《風入松》、《擊三鎗》、《新普天樂》、《掛金牌》、《羅成寫書》、《柴進寫書》、《擺渡》、《劉高得寶》、《蟠桃會》、《張仙送子》 2004年至2006年,「田屋北管八音團」榮獲新竹縣傑出表演團隊
田木貴   成立於1989年的「田屋北管八音團」前身是北管社團「毅樂軒」,創立於日治時代,創立者是田阿九和數位田家宗親。田家位於竹北地區,該地居民以閩南族群為主,故此「毅樂軒」以北管技能的傳承為主。   田阿九之子田木水自小即得到父親的真傳,後來常常應邀參加新竹柳應科先生指導的竹北豆子埔「竹樂軒」的演出活動。「竹樂軒」在當時小有名氣,田木水也因此因緣際會,邀請柳應科先生到「毅樂軒」傳授北管技藝。此外田家還請來芎林張鏡秋大師和另外幾位客籍師父教授北管曲牌。故此田家的北管技能也有得到柳應科先生和張鏡秋先生的傳授。「毅樂軒」這個名字後來很少人知道了,對於竹北田家的北管團大家都稱為「竹北田屋」。光復後,「竹北田屋」的成員剩下五、六人。   田木水繼承了「竹北田屋」後,很想將其發揚光大,於是又吸收了數名宗親子弟入團,並且邀請有名的陳家客家八音師傅,陳房的兒子張慶光來教八音。當時人稱北部有三怪:楊梅賴維、龍潭黃新乾及新屋范姜文賢;田木水在廟會的演出中結識了其中之一──龍潭的黃新乾。出於對八音前輩的景仰和對更高境界技藝的追求,田木水身為團長「竹北田屋」率領宗親田阿爐、田金聲、田深淵、田木貴、吳錦梁等十多人北上龍潭來向黃家求教八音,也因此成為黃新乾、黃登祥父子八音傳承的一枝,「田屋北管八音團」至此方正式成立。   田木貴和田木水算是堂兄弟,從小接觸的都是些北管曲牌。後來跟著田木水一起學藝,融會學習了黃添貴和陳慶松兩大八音系統。之後長期跟隨「田屋北管八音團」,參加各類廟會慶典和民俗暨公演活動,於實踐和演出中將兩大系統的八音特色融會貫通,呈現出「田屋八音」自己的特色。 「田屋北管八音團」代表作 《清晨早》、《大團園》、《新一巾姑》、《大八板》、《糶酒組曲》、《冷泡茶》、《風入松》、《擊三鎗》、《新普天樂》、《掛金牌》、《羅成寫書》、《柴進寫書》、《擺渡》、《劉高得寶》、《蟠桃會》、《張仙送子》 2004年至2006年,「田屋北管八音團」榮獲新竹縣傑出表演團隊
吳錦樑   成立於1989年的「田屋北管八音團」前身是北管社團「毅樂軒」,創立於日治時代,創立者是田阿九和數位田家宗親。田家位於竹北地區,該地居民以閩南族群為主,故此「毅樂軒」以北管技能的傳承為主。   田阿九之子田木水自小即得到父親的真傳,後來常常應邀參加新竹柳應科先生指導的竹北豆子埔「竹樂軒」的演出活動。「竹樂軒」在當時小有名氣,田木水也因此因緣際會,邀請柳應科先生到「毅樂軒」傳授北管技藝。此外田家還請來芎林張鏡秋大師和另外幾位客籍師父教授北管曲牌。故此田家的北管技能也有得到柳應科先生和張鏡秋先生的傳授。「毅樂軒」這個名字後來很少人知道了,對於竹北田家的北管團大家都稱為「竹北田屋」。光復後,「竹北田屋」的成員剩下五、六人。   田木水繼承了「竹北田屋」後,很想將其發揚光大,於是又吸收了數名宗親子弟入團,並且邀請有名的陳家客家八音師傅,陳房的兒子張慶光來教八音。當時人稱北部有三怪:楊梅賴維、龍潭黃新乾及新屋范姜文賢;田木水在廟會的演出中結識了其中之一──龍潭的黃新乾。出於對八音前輩的景仰和對更高境界技藝的追求,田木水身為團長「竹北田屋」率領宗親田阿爐、田金聲、田深淵、田木貴、吳錦梁等十多人北上龍潭來向黃家求教八音,也因此成為黃新乾、黃登祥父子八音傳承的一枝,「田屋北管八音團」至此方正式成立。   吳錦樑從小接觸的都是些北管曲牌。後來跟著田木水一起學藝,融會學習了黃添貴和陳慶松兩大八音系統。之後長期跟隨「田屋北管八音團」,參加各類廟會慶典和民俗暨公演活動,於實踐和演出中將兩大系統的八音特色融會貫通,呈現出「田屋八音」自己的特色。 「田屋北管八音團」代表作 《清晨早》、《大團園》、《新一巾姑》、《大八板》、《糶酒組曲》、《冷泡茶》、《風入松》、《擊三鎗》、《新普天樂》、《掛金牌》、《羅成寫書》、《柴進寫書》、《擺渡》、《劉高得寶》、《蟠桃會》、《張仙送子》 2004年至2006年,「田屋北管八音團」榮獲新竹縣傑出表演團隊
田金聲 <span style="color: #222222; font-size: 9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font face="新細明體">  成立於</font></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 'sans-serif'; color: #222222; font-size: 9pt">1989</span><span style="color: #222222; font-size: 9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font face="新細明體">年的「田屋北管八音團」前身是北管社團「毅樂軒」,創立於日治時代,創立者是田阿九和數位田家宗親。田家位於竹北地區,該地居民以閩南族群為主,故此「毅樂軒」以北管技能的傳承為主。 </font></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rial', 'sans-serif'; color: #222222; font-size: 9pt"> </span><span style="color: #222222; font-size: 9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font face="新細明體">  田阿九之子田木水自小即得到父親的真傳,後來常常應邀參加新竹柳應科先生指導的竹北豆子埔「竹樂軒」的演出活動。「竹樂軒」在當時小有名氣,田木水也因此因緣際會,邀請柳應科先生到「毅樂軒」傳授北管技藝。此外田家還請來芎林張鏡秋大師和另外幾位客籍師父教授北管曲牌。故此田家的北管技能也有得到柳應科先生和張鏡秋先生的傳授。「毅樂軒」這個名字後來很少人知道了,對於竹北田家的北管團大家都稱為「竹北田屋」。光復後,「竹北田屋」的成員剩下五、六人。   田木水繼承了「竹北田屋」後,很想將其發揚光大,於是又吸收了數名宗親子弟入團,並且邀請有名的陳家客家八音師傅,陳房的兒子張慶光來教八音。當時人稱北部有三怪:楊梅賴維、龍潭黃新乾及新屋范姜文賢;田木水在廟會的演出中結識了其中之一新細明體">龍潭的黃新乾。出於對八音前輩的景仰和對更高境界技藝的追求,田木水身為團長「竹北田屋」率領宗親田阿爐、田金聲、田深淵、田木貴、吳錦梁等十多人北上龍潭來向黃家求教八音,也因此成為黃新乾、黃登祥父子八音傳承的一枝,「田屋北管八音團」至此方正式成立。   田金聲和田木水算是堂兄弟,從小接觸的都是些北管曲牌。後來跟著田木水一起學藝,融會學習了黃添貴和陳慶松兩大八音系統。之後長期跟隨「田屋北管八音團」,參加各類廟會慶典和民俗暨公演活動,於實踐和演出中將兩大系統的八音特色融會貫通,呈現出「田屋八音」自己的特色。 「田屋北管八音團」代表作 《清晨早》、《大團園》、《新一巾姑》、《大八板》、《糶酒組曲》、《冷泡茶》、《風入松》、《擊三鎗》、《新普天樂》、《掛金牌》、《羅成寫書》、《柴進寫書》、《擺渡》、《劉高得寶》、《蟠桃會》、《張仙送子》 2004年至2006年,「田屋北管八音團」榮獲新竹縣傑出表演團隊
官青   客家八音是一種純音樂藝術,因為技術要求高,學藝所需年資久,又需要天份,而傳承不易。故八音技藝的傳承往往以家族承襲和授徒並重的方式以樹狀結構展開,在民間自成體系。以新竹地區為例,縣內客家八音最主要的傳承系統就包括:關西范家、龍潭黃家及芎林官家三大系統。   芎林官家祖籍新竹縣芎林鄉石碧(壁)潭,這支八音體系已知傳自官成和官青,兩人為堂兄弟。官成,生於1904年,他錄製的現存的有聲出版作品都具名為羅六成。官成和官青的八音傳承系統,授徒很廣。其一,官羅成的一個堂兄弟官德鋒(又稱官鋒),受藝自官成。官德鋒的一雙女兒寶珠、寶月,繼承了父親的八音事業。其二,官家曾經有很久一段搭過戲班,如官成和官德鋒。官成主要是拉胡琴,官德鋒還是有名的文武場。一些藝人也曾經求教,如知名客家女藝人賴碧霞就曾師從官成。其三,官家在南庄、北埔、竹東、關西、上坪等處都有授徒,其中南庄王榮豐、北埔的賴義發、姜義和竹東的劉榮富、許增榮都很有名;官成也會和徒弟合作演出。竹東黃新雲出自龍潭黃家體系,師從黃添貴。黃新雲和官成是親家,兩家常常搭檔。官成擅長拉弦,會唱曲,也會演奏多種樂器,但不擅長吹嗩吶;黃新雲的嗩吶吹得很好,故此兩人合作演出可謂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八音音樂的傳承,往往不是跟著一個師父學就能完成全部技藝的傳授。官家作為新竹八音重要的傳承系統之一,不僅直接傳授了很多徒弟,也間接和片段地在大量演出和技藝切磋中將八音技藝傳授給其他八音師傅和弟子,影響之廣可謂遍及竹、苗地區,頗有遍地開花之勢。 擅長客家八音
官德鋒   客家八音是一種純音樂藝術,因為技術要求高,學藝所需年資久,又需要天份,而傳承不易。故八音技藝的傳承往往以家族承襲和授徒並重的方式以樹狀結構展開,在民間自成體系。以新竹地區為例,縣內客家八音最主要的傳承系統就包括:關西范家、龍潭黃家及芎林官家三大系統。   芎林官家祖籍新竹縣芎林鄉石碧(壁)潭,這支八音體系已知傳自官成和官青,兩人為堂兄弟。官成,生於1904年,他錄製的現存的有聲出版作品都具名為羅六成。官成和官青的八音傳承系統,授徒很廣。其一,官羅成的一個堂兄弟官德鋒(又稱官鋒),受藝自官成。官德鋒的一雙女兒寶珠、寶月,繼承了父親的八音事業。其二,官家曾經有很久一段搭過戲班,如官成和官德鋒。官成主要是拉胡琴,官德鋒還是有名的文武場。一些藝人也曾經求教,如知名客家女藝人賴碧霞就曾師從官成。其三,官家在南庄、北埔、竹東、關西、上坪等處都有授徒,其中南庄王榮豐、北埔的賴義發、姜義和竹東的劉榮富、許增榮都很有名;官成也會和徒弟合作演出。竹東黃新雲出自龍潭黃家體系,師從黃添貴。黃新雲和官成是親家,兩家常常搭檔。官成擅長拉弦,會唱曲,也會演奏多種樂器,但不擅長吹嗩吶;黃新雲的嗩吶吹得很好,故此兩人合作演出可謂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八音音樂的傳承,往往不是跟著一個師父學就能完成全部技藝的傳授。官家作為新竹八音重要的傳承系統之一,不僅直接傳授了很多徒弟,也間接和片段地在大量演出和技藝切磋中將八音技藝傳授給其他八音師傅和弟子,影響之廣可謂遍及竹、苗地區,頗有遍地開花之勢。 擅長客家八音
徐興隆   徐興隆退伍後原在苗栗市五權街從事木工工作,年輕時曾開設全興木器行,為一木工師傅,原本對音樂一竅不通,會從事客家音樂這條路,也算是無心插柳,30餘歲時因緣際會下參與苗栗福星安瀾宮北管八音之學習,原本只是興趣,而後學會嗩吶、胡琴之樂器,後因鄭榮興老師之引荐下,加入了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亦變成另一份工作,在此前後,徐興隆之堂兄弟與表兄弟徐政權、詹招發、詹招騰等人亦紛紛加入為團員,好不熱鬧,而在加入陳家班之後的努力訓練之下,琴藝突飛猛進。   從事演奏樂師的工作,因都是跟著樂團演出,並沒有嚐試過獨自創作,最高興的是在參與陳家班北管八音團二十餘年來,曾經全省南北巡迴演出,更能在國家音樂廳演奏,實為生平之無上光榮。   現已年近70,現在唯一之喜好與工作就是客家八音音樂,除有工作之外,亦常常彈琴自娛,但深感客家傳統音樂斷層嚴重,年輕人大都只願學習西洋樂器,對傳統樂器不屑一顧,更甚者連自已的母語客家話都不會說,真是令人感到遺憾。   現聽說客委會要在苗栗銅鑼成立客家文化園區,實感興奮,政府真正對保存客家傳統文化有真正的作為,徐興隆覺得自己雖已年邁,但亦願為客家傳統文化,貢獻一已之長,今聽聞客委會為保存傳統客家音樂戲劇,要成立客家戲劇人才資料檔案,能有幸能被建置其中,深感榮幸,但也希望客家文化的保存,能長長久久,不要只是三分鐘的熱度,對客家文化的保存,才算是有真正的有幫助。
彭繡靜   彭繡靜幼時家貧,父親黃明亮為了家計,便舉家由大溪搬遷至苗栗大湖定居,然而父親的工作收入不多,要養活家中眾多子女實在不易,為了減輕自家的經濟負擔,彭繡靜15歲時便成為楊金水的養女,由於養父母都是「樂天社」的演員,這樣的際遇,也就讓彭繡靜和北管戲結下了不解之緣。      開始時,彭繡靜只是跟隨養父母在戲臺的後場幫忙做一些雜事,並沒有真的學做戲,因為彭繡靜是個女孩,人手不足時,戲班也就三不五時會讓彭繡靜上臺演些ㄚ環的角色,也許是因為荳蔻年華加上音色高昂,漸漸的,戲班開始有人覺得彭繡靜可以來演小旦,彭繡靜心想既然不能拒絕,那就順著大家意思,於是養父遂拜託「樂天社」的教曲先生呂木川教導彭繡靜如何扮演小旦,就這樣,在16歲那年,彭繡靜開啟了她的戲曲人生。   彭繡靜小時候喜歡看野臺戲,自然也會跟著戲曲哼上幾句,所以剛開始學戲時,彭繡靜便很快進入狀況,大家也都認為彭繡靜是有潛力,認為她天生就是吃這行飯的,其實彭繡靜對於自己學戲曲和上臺演戲這件事並沒有抱持著非常篤定的心情,起初,彭繡靜對於北管戲並沒有多大的興趣,有時會疑惑自己真否適合往亂彈戲發展,倒是旁人常說她演的小旦,稱讚她的眼神挺會勾人的,經由啟蒙老師呂木川的調教,加上自己虛心向前輩學習身段腳步,彭繡靜第一次公開演出是應國防部之邀前往勞軍,在《桃花女鬥周公》飾演桃花女一角,臺下觀眾掌聲如雷,由於有了這次成功的演出經驗,彭繡靜也愈來越有信心,也才越來越喜歡亂彈戲,從此奠定了日後的戲曲生涯。彭繡靜的演出讓臺下的觀眾看得如癡如醉,當彭繡靜聽到臺下觀眾也真切的報以熱烈的掌聲,她才更有信心的繼續往戲曲的路走下去。後因「樂天社」的演出機會越來越少,彭繡靜在十八歲那年,跟著養父母到了臺北「新全興」劇團,劇團有許多當時有名的演員,在這些前輩面前,彭繡靜更是虛心學習,謹守本分,十九歲的彭繡靜在臺北「新全興」已稍有名氣,當時有人上門說媒,但養父拒絕,旋即離開臺北。   養父母帶著彭繡靜回到新竹並加入「慶桂春」,跟著劇團到處演出,非常受到歡迎,隔年,彭繡靜回到苗栗大湖,便在祖父的媒妁下,和木匠師傅劉昭輝結婚,從此便專心扶養家計和相夫教子,直到二十六歲那年,彭繡靜為幫忙改善生活而復出戲班,正式加入「新美園」,向團長王金鳳學習正旦,一年之後,彭繡靜和潘玉嬌搭檔演出《鬧西河》,彭飾演番邦公主蕭翠英,一炮而紅。1989年新美園應文建會及兩廳院之邀,由團長王金鳳與彭繡靜等其他演員在國家劇院演出《黃金臺》,之後彭繡靜漸漸轉以教導戲曲為職志,為文化傳承默默奉獻。   由於時代變遷,電視普及,演出機會漸少,目前「新美園」已沒有演出,彭繡靜意識到傳統北管戲曲的漸漸式微,近年來,彭繡靜專心教導後輩戲曲,現在過著退而不休的生活,四處為傳承北管戲曲而努力,尤其在新竹城隍廟推動的傳習計畫成果最為顯著,就是希望將自己在北管戲曲積累的經驗和專業技巧傳承給下一帶的年青學子,現年70多歲的彭繡靜,以實際行動親自指導學生,期盼能為北管戲曲延續更長的生命。   二00八年,彭繡靜被列為新竹市百大藝術家之名,二00九年,新竹市北管戲曲更在彭繡靜女士十多年的用心付出與耐心指導下,登錄為新竹市無形文化資產,而竹塹北管藝術團也獲登錄為文化保存團體,彭繡靜女士實居功匪偉。   彭繡靜認為北管傳承的腳步要加快,否則北管戲將會隨著老一輩的亂彈師凋零而走入歷史,所屬的新美園劇團就是面臨如此困境而停止演出,彭繡靜對待學生就如同待自己的孩子一般無悔,就是害怕沒有人願意學,所以她心想,只要有人想學戲,她都願意教,因此都會固定前往新竹都城隍廟指導竹塹北管藝術團演員排演,並在大湖社區開班教授戲曲研習課程。   彭繡靜以傳承北管戲曲為己命,在她有生之年,要將傳統北管戲曲教給更多的人,她說要一直教到走不動為止,彭繡靜悲慨昔日的亂彈藝師與夥伴友人的漸日凋零,也感嘆己身心有餘而力不足,更是為北管戲曲即將面臨失傳而掛心。 專長: 北管戲曲前場演員,小旦、正旦、花旦 代表作:《王英下山》《鬧西河》《吳漢殺妻》《雙桂園》《紫臺山》《打春桃》《光武中興》《金水橋》 《白虎堂》《霸王卸甲》《延齡關》《桃花女鬥周公》《打金枝》《送妹》 專書著作:「彭繡靜」《臺灣的聲音》臺灣有聲資料庫 1999年《吳漢殺妻》劇中飾演正旦「王月英」一角,榮獲全省地方戲曲比賽最佳旦角獎。 2008年 列為新竹市百大藝術家之名
古美華   成長於中壢市的古美華,自小聽父親古永清(註)吹嗩吶與同好共奏八音,年少時對山歌的演唱也很有好感,一直到民國80年33歲時小孩就讀國中後,參加謝其國於瑞埔國小(楊梅鎮埔心火車站前)指導的歌謠班,學習唱山歌。其後參加山歌比賽屢獲佳績,經謝老師鼓勵轉樂師方向進修,轉而學習漢樂的鑼鼓。她回憶學藝過程,因為鑼鼓發出的聲響很大,不方便在家中練習,就只能抓緊課堂時間練習,其於時間就勤背鼓譜,一心跟著老師的進度學習。習藝過程中,古美華也曾遭遇瓶頸,像是難度高的鼓譜老背不好或是眼高手低,都曾令她萌生退意,學習的衝動與熱度一度因此退燒,但謝其國老師要她慢慢來不要急,這句話一路支持她。也感謝先生的支持,讓她無後顧之憂的追尋興趣。   民國88年左右開始客家歌謠的教學工作,古美華的教學經驗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桃園縣八德班,八德居民母語為閩南語者多,參加客家歌謠班有多位30-40歲的閩南學員,沒有客家話的基礎,學客家歌時特別認真,逐字逐字仔細的注音。如遇學生提問卻一時答不出時,會當面告訴學員課後將請教謝其國老師後再回覆,古美華不知時如實告之,大家互相切磋,也是讓學生知道一山還有一山高,學習是不分高低的。   鼓是山歌樂團裡的頭手(首席),掌握演奏旋律的快慢速度,鼓不像胡琴需要調音,但掌鼓者必須要有準確與穩定的節奏感。打鼓的技巧在於巧勁,有技巧的藉由鼓棒把力量傳導到鼓面而發出聲響,並不是使力的猛敲打,演奏時必須了解每一首曲的內容,所要表達的精神,也就是說,熟習樂曲的形式之外,還要掌握演奏的技巧。伴奏時則是要隨時注意歌唱者的神情,引領這個樂團與其歌聲搭配,才是稱職的伴奏樂師。   古美華說學唱山歌或是樂器和一般的學習一樣,越早固然好,但是「有興趣」是她認為最為重要的學習動機,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在遇到瓶頸困難時回想初衷,比較能夠帶領自己繼續邁向更高的學習層次。 (註)古永清(1935-2003)擅長製做及吹奏嗩吶,常與余玉瑞、鍾木錦、蘇瑞珠、曾兆堂&hellip;&hellip;等人搭配應聘八音演奏;徐木珍、鄭榮興&hellip;&hellip;等人曾向其訂製鎖吶。 客家歌教唱、漢樂鼓、弦樂師及指導老師。 專輯 參與《山歌大家唱》、傳承之歌、對唱專輯、傳統山歌標準伴唱音樂帶之錄音。 個人認為具代表性的比賽成績: 1994,臺灣區山歌比賽超級組冠軍。(龍潭) 1993,臺灣區客家歌謠比賽平板及小調冠軍。 1992,臺灣區客家歌謠比賽山歌仔冠軍。
彭金通   彭金通,生於民國45年(西元1956),是新竹的客家人。自小非常喜愛唱歌,常用客家方言唱傳統歌曲。他會的客家腔調很多,不管是平板、山歌子、老山歌、小調都非常精通。在他國小的時候,參加了全國客家(山)歌曲比賽,獲得第二名後,客家歌唱公司看中了他的好嗓音,便邀請他錄製客家音樂帶,從此便展開他的演藝之路。在那時,彭金通還自己去找老師來教導樂器,學習了那時很有名的那卡西(電子琴),奠定了以後教導他人客家歌謠的能力。   在彭金通將近四十年的演唱之中,他還曾代表了臺視前往巴西演唱客家歌曲,其功力深厚,可見一斑。他也出過數10捲的客家歌曲錄音帶,目前在市面上仍找得到相關的有聲資料,是個在客家歌曲界中非常有名的創作型歌手。而他不僅僅是在歌唱方面表現出長才,另一方面也在客家電臺&lt;寶島公司&gt;上,擔任了主持人的要職,用非常道地的客家語言說唱,幽默的風格頗受眾人好評。   而彭金通不僅是在演藝方面有了成就,他也在教導與傳承客家傳統的歌曲上面有所貢獻。他現在教導的中原民謠班已經成立了兩週年,其中教導的學生不乏有年輕的族群。據彭金通表示:「如果可以,在客家傳統的傳承上面,有必要更加積極。不管是在政府方面還是公開的傳媒方面,都應該更加努力。就好比客家電視臺全部使用客家語去傳播,若有必要也希望能夠國、客語互相參半。那假如能夠有更多的比賽,去吸引民眾們學習並且參與客家歌曲,不管是傳統的、流行的都應該更加鼓勵。而在比賽當中的評審,就應該有更客觀的態度去審視其他人的客家歌曲,不論是四縣腔,還是傳統小調,應該是以唱得好,有所韻味的選手作為獎勵。而非一再打擊不同於自己本身腔調的選手,這樣可能會有失公平性,更糟糕的是去打擊了傳承傳統客家的新一代。」 1.創作各式傳統客家歌謠 - 平板、山歌子、老山歌、小調 2.創作客家流行詞曲 3.主持客家節目 4.教導客家民謠 1.民國86年 客家節目主持獎 2.民國83年 愛心親子歌唱比賽 (客家流行歌) 優勝 3.第一屆 全國客家(山)歌曲 第二名
蘇秀婷   蘇秀婷為臺灣省苗栗縣人,1995年自臺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因對於藝術的喜愛與興趣,決定投身於藝術研究的生活中,並考取了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考量自己從小就有看戲曲的經驗,研究戲劇的學術人才也較少,於是蘇秀婷決定將研究目標及方向鎖定客家改良戲與戲劇史,並找了對推動客家戲曲文化有很重要地位的鄭榮興校長做論文指導。   不是正統科班出身的他,在藝術戲曲研究的過程中,因為不需要上臺表演語練習,反而讓蘇秀婷更能在臺下做個欣賞的觀眾,了解更多戲劇發展的歷史、表演的方式、舞臺設計與唱腔文化等主題,對他的研究產生更多幫助。   在進行論文研究的同時,蘇秀婷有時會寫寫劇評,並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的客家戲科擔任教師,陸續教授學生「藝術欣賞」、「藝術行政」、「中國戲曲史」、「臺灣戲曲史」、「臺灣戲曲概論」等課程。近年來也於政大擔任通識課程講師,教授大學生古典戲曲,在教學時,讓大學生了解戲曲發展的方向,並走進劇場看戲,實際身歷其境感受劇場的視聽感受,融入劇情是蘇秀婷覺得學習戲曲最好的方式,進入戲院欣賞戲曲的趣味性與特色,了解戲曲的文本、演出及舞臺設計的美,才能帶領更多年輕人認識與欣賞古典音樂。   客家戲特別之處在於生活化、庶民化,娛樂性較強而教化性較小。這些市井人情的人生百態,與觀眾做更多分享,從戲曲中看見人情。對於客家文化的推廣,老師認為需要從生活中著手,如:母語教育、與客家文化相關的生活經驗連結等;至於戲曲的傳承,老師則認為需要多方面做規劃,包含: 1.戲曲正規教育的傳承:從戲曲學校所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提供多樣化的表演舞臺,如目前客委會所主辦的文化展演活動等;在推廣文化同時,若能同時思考軟硬體的配合,如人才、場地、活動等,會讓藝術工作的推廣比較順利。 2.生命史的撰述:對老藝人生命史的傳承撰寫,將生命經歷、表演心得及對音樂的熱情留下,傳承給更多藝術工作者。   曲譜錄音錄影的數位化出版:將戲曲譜數位化出版,並做出資料庫,將更容易保存口傳心授的曲調,對於專業人才的教育有幫助,而利用專業的教育體系,也能讓戲曲保留在民間流傳。 一、專書 1999,蘇秀婷,《臺灣客家改良戲之研究-以桃竹苗三縣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蘇秀婷、鄭榮興、劉美枝合著,「臺灣音樂館,資深音樂家叢書」《陳慶松-客家八音金招牌》 2005,蘇秀婷,《臺灣客家改良戲之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 2007,鄭榮興監修,陳運棟總編撰,蘇秀婷、范揚坤、李毓芳、林曉英、徐亞湘、孫芝君、高嘉穗、賴靈恩、劉美枝合著,《重修苗栗縣志卷二十九.表演藝術志》 2010,鄭榮興、蘇秀婷、陳怡君合著《賴碧霞客家民歌藝術》,臺中市: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二、期刊論文 1998,&lt;苗栗縣客家採茶戲初探--從藝人、劇團及戲劇內容探討之&gt;《藝術論衡》,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4:140-158 1999,&lt;臺灣客家改良戲的演出特色&mdash;以戲園為表演場域&gt;,《茶香戲孕&mdash;海峽兩岸傳統客家戲曲學術交流研討會實錄》,南投市:省文化處,208-229 1999,&lt;採茶戲藝人生活面面觀&gt;,《苗栗客家戲曲發展史》,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頁117-143 2002,&lt;採茶戲開鑼了-客家戲曲教學研究初探&gt;,《臺灣戲專學刊》,4:55-78 2003,&lt;客家改良大戲之形成-兼論客家戲曲與其他劇種之互動&gt;,《客家文化研究通訊》,6(2003.12):51-83 2005,&lt;由劇本文學及演出十件探討客家三腳採茶戲之風格形成&gt;,《臺灣音樂研究》,1 (2005.10):99-130 2005,&lt;媒材採借與藝術創造-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的採茶戲與八音活動之探討&gt;,《臺灣音樂研究》,19 (2005.6):14-23 2007,採茶戲詞條,輯入《苗栗縣表演藝術志》,苗栗市:苗栗縣政府,頁522-592 2009,&lt;《糶酒》與《扛茶》、《拋茶》&mdash;一段客家三腳茶戲變遷歷程考察&gt;,《戲曲學報》,6期(2009.12):173-202 2010,&lt;採茶戲金龜記劇目研究&mdash;兼論採茶戲與亂彈戲的交流、借引&gt;,《臺灣音樂研究》,10 (2010.10):81-106 碩士論文《臺灣客家改良戲之研究-以桃竹苗三縣為例》獲桃園縣文化局獎助撰寫
黃金鳳   黃金鳳本名蕭金鳳,花蓮人,於原生家庭中排行老么,因家境清寒無力扶養5女1男,在十月個月大時由黃家收養。養父黃連添因病導致雙目失明,外出時需要有人牽引指路,故從六歲開始每年寒暑假(註1),都隨著父親走遍花東地區各村落,以走唱賣藝為生,久之,對於各類說唱內容都耳熟能詳。   由於父親黃連添於1964年參加中國廣播公司苗栗臺舉辦第一屆全省性山歌比賽獲得冠軍,受到聽眾喜愛,在唱片公司的安排下搬遷至新竹縣竹東鎮定居,黃金鳳和弟弟黃少華隨父親一同搬家,此後黃金鳳課餘時間常與父親一同參加中廣新竹臺民謠小調、笑科劇等節目的錄製,因為父親熱衷為她報名各項歌唱比賽,對演藝工作耳濡目染的她,也時常獲獎, 1966年16歲時曾獲得第三屆全省山歌賽金像獎第一名。之後應傳播公司之邀,錄製客語流行歌曲、笑科劇、廣播劇多種有聲出版品,同時間也在新光遊覽公司擔任導遊工作。1972年22歲結婚後,離開導遊工作,也漸漸淡出歌唱界,僅少量的錄製有聲作品,又因個人生涯規劃與興趣,轉而創業投入鑽石模具(眼模)製造研發工作,更創設「威力鑽石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更是鮮少參與公開演出,1998年於職場退休。   談及客家,黃金鳳語重心長的說,客家圈和其他領域有著大同小異的問題,努力付出的人多,但那些自私喜歡互鬥的人,總是釋出干擾人的負面能量。提及父親的成就,她說當年父親一勁的蒐羅臺灣和大陸地區的客家古曲,以二胡重新編曲及填詞,向有興趣學習者教唱,但因為沒有著作權的概念,未曾積極的主張自己的著作權力,一心想寫詞作曲以饗大眾,導致現在父親的作品多散失,甚至又為他人所改編,雖有人建議黃金鳳依循法律途徑提告,但她認為好歌傳唱是必然的,錢財和名聲死後終究帶不走,就當作是為客家文化盡一份力吧!   開朗的黃金鳳對於自己歌唱方面的才華或是創業的成就,一向是謙虛又低調,每週末固定與家人同遊,與好友隨意的到郊外踏青爬山,含飴弄孫,享受退休生活,與友人積極參加各項社會活動 ,她眉飛色舞的說這才是最快樂的人生。 (註1)黃金鳳回憶就讀國小之後,寒暑假時牽引父親到各地賣藝演出,平日若要外出表演,多由不同人簽。後來搬到新竹後,學期中若無外出表演,則由她在上學時,先將父親牽至街上的「神機堂命相館」執業,安頓好父親之後,她再前往學校,放學時則是先去接父親,兩人在一同回家。 專長 民謠小調、笑科劇、客語流行歌曲演唱 專輯 代表作: 說唱劇:《何半仙勸善(1~6)》、《過海尋夫》、《金像獎冠軍專輯》、《周可仙磐穀》(笑科劇)、《快樂遇新年》(笑科劇) 客語流行歌、國語曲梅縣山歌小調專輯。 男女對唱:《鴛鴦枕上談愛情》、《憨鳥自有飛來蟲》、《半路得姻緣》、《耕山耕田耕菜園》、《客家風雲史》&hellip;&hellip;等等。 1966,獲第三屆全省山歌賽金像獎第一名。 多次參加歌唱比賽獲獎
吳雲   吳雲,民國23年出生於四川重慶,15歲那年隨國軍來臺後落腳於花蓮。因自幼喜愛戲曲,來臺不久即踏入戲界學藝,一開始是進入第十軍官戰鬥團並拜京劇名角周海山為師,學習京戲的身段與唱腔,聲音宏亮、身型高壯的他主攻老生。三年學成之後曾先後待過周麟昆京劇團、胡少安戲劇團以及竹勝園歌劇團等班,直到22歲入伍服役才暫停戲劇的演出。   24歲服完兵役後,因感演員收入不豐,先是到尖石當採礦工人,之後又轉而至亞洲水泥擔任水泥車司機,直到民國83年退休。在亞洲水泥工作期間已少有參與戲班演出,僅偶爾在放假時到妻子蕭春蓮胞姐的戲班「新美蓮」幫忙,退休後先與妻子一同經營快餐車的生意,後因「新美蓮」需人手幫忙,夫妻倆才又重新回到戲班演出的行列。 民國89年時因新美蓮團長蕭美蓮女士身體狀況不佳,急需接班經營之人,在蕭美蓮女士的請託下,夫妻倆沿用了新美蓮時期的大部分班底,承接下了戲班, 92年時更改團名為「雲華園歌劇團」,且登記團主為吳雲先生。 近年來雲華園的演出以桃、竹、苗地區各鄉鎮的酬神演出為主,是現存客家劇團中少數仍保留「古路戲」演出的戲班,吳雲先生對於雲華園仍保有演出「古路戲」的本事甚感驕傲,團中常演的戲齣有:「採花薄情報」、「雙姻緣」、「郭子儀征西」、「楊文廣招親」、「錯配姻緣」等。   目前全班的人數,包括文、武場有十二、三人左右,團員名單大致為:文場徐榮華;武場鍾燕林、黃火枝;演員有團主吳雲本人、蕭春蓮、王瑞秋、陳玉珍、詹梅英、邱玉嬌、王麗珠、范姜梅蘭、王月喜等,團員之中年紀最高者已81,最年輕者今年也已66歲,在老化嚴重的傳統戲班裡,雲華園的老邁團員們至今仍賣力地在每一場酬神戲中盡情演出著。
劉榮昌   劉榮昌的是一個在臺北市出生成長的新竹人,父親是客家人,母親是福佬人,高中時期開始聽客家流行歌曲,當時看到學長彈吉他覺得很帥氣,想要學來追女生,女生沒追到,卻開始喜歡上彈吉他唱歌這件事。大學時大量的接觸搖滾樂、流行音樂後,找不到歸屬感,於是接觸更多本土音樂,發現自己從血液裡帶著一種草根味(這也是他總戲稱自己劉阿昌的原因),開始有意識的學習客家話,同時寫國語流行歌參加創作比賽,一開始只是想要賺取比賽獎金,卻因此發掘自己創作的能量。曾經開過計程車、樂器行,在不斷的摸索中釐清自己真正喜歡的是音樂創作並且到處走唱。在偶然的機緣下,師陳明章學月琴,並且看到了真正的大師風範。   很多人對客家的印象是採茶、戴斗笠、花布,但這對臺北長大的劉榮昌來說是很遙遠。2007年他開始在客家歌曲創作比賽嶄露頭角,並認為自己是個「復育」的客家歌手,有許多客家傳統事物甚至語言都是必須透過接觸才能在心底發酵,所以有很多生活體驗需要「復育」一下。他第一張專輯《老樹新枝》是從臺灣客家的傳統音樂中,延伸出年輕人的想法,用新的觀點來詮釋客家族群的面貌。   「親情」一直是劉榮昌創作的目的和動力,年幼時和阿婆(奶奶)共同生活的經驗,對他的生命價值觀影響很大,當他試著用和阿婆講的客家話開始創作時,旋律隨著語言自然而然的流洩出來,他說:「我從來沒有想過想藉由創作客家歌曲來傳承客家文化傳承的意思,我的動機相當簡單,只想寫給我阿婆聽得懂的歌。」   與好友組成了林光中樂團,擔任吉他手和月琴,固定在臺北這個都市叢林紮根。他認為不論故鄉在哪裡,只要實踐一種回到心中故鄉的生活方式,在哪裡其實不是這麼重要,因此他認為他在臺北扎根,就像林生祥在美濃、阿淘哥在北埔一樣,都是與自己土地在一起。從兩廳院廣場唱到鄉下的廟埕,不管在哪裡,臺下聽眾眼神中的光芒是共同的難忘回憶。漫漫人生長路上,他自己與伙伴們冀希能收集沿途的風景,化成美麗的旋律獻給世界。   新世紀的客家需要文化的再造,讓客家文化呈現出當代的樣貌,透過音樂就是一個可行的方式。客家音樂的未來發展,劉榮昌認為可以藉由設置一個線上的數位音樂平臺,免費提供客家音樂,供所有對客家音樂有興趣者聆聽。各地方客家文化館,持續性舉辦相關活動,提供實體的文化平臺,讓音樂能與在地社區的結合,讓大家分享在地的價值,提升在地人的榮耀感。 專長 客家音樂及文化研究、吉他、Bass、月琴彈唱 專文 《客家音樂的變貌與形成》碩士論文 〈客家運動已經二十年了,客家後生的下一步呢介〉 個人專輯 2009,《種一蕊靚靚介花》 2007,首張專輯《老樹新枝》 2010,「二弦交會--新疆哈薩克民族音樂紀錄學習計畫」獲選行政院客委會「99年度築夢計畫」。 2009,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客語組首獎。 2007,臺北縣政府舉辦臺北縣第二屆客家歌曲創作比賽「薪傳客家歌曲組」冠軍。 2007,臺北市政府客委會主辦義民二十客語創作歌曲大賽第一名。 2007,臺灣原創音樂大賽客語組第二名。 2007,入圍第十九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演唱人及最佳客語專輯兩項獎項。 2005,獲桃園歌謠節-【最佳演唱】與【最佳創作】評審團大獎。 2002,獲鄧麗君歌謠創作大賽冠軍。 2001,獲鄧麗君歌謠創作大賽亞軍。 2000,MTV&amp;維京唱片新聲鬥陣賽創作組冠軍。
黃連煜   專輯製作人兼演唱者黃連煜先生在流行歌曲圈已有十六年之久,從90年代以新寶島康樂隊為團體,發行多張專輯,如多情兄、鼓聲若響、歡聚歌、一顆流星、大地等。黃連煜的作品,歌詞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尤其是一個歷經了人生大起大落、嘗盡人世間冷暖的大男人,寫出來的歌詞怎麼可能會不痛不癢,像自傳式的〈歐吉桑〉,以及用憤怒的腔調唱出的警世歌,累積了十年能量的歐吉桑一旦爆發出來果然令人不能小覦。   創作大體以娛樂性或趣味性的流行風格為導向,挾主流唱片公司資源,製作品質良好,黃連煜個人演唱實力亦佳,歌曲通俗流暢易學,頗受歡迎。秉持著對音樂、人生的看法-輕鬆揮灑、深刻描寫,勾勒出生命中鮮活的小人物、小情感的畫面;以現實社會作為舞臺,一幕一幕鋪陳出蘊含著喜怒哀樂,偶有淡淡懷舊或濃濃的酒場人生,偶有料理過程中反應紛亂的社會或冷酷的夜車中面對迷惘的前途。多樣的音樂元素和內涵,近乎全新的臺語歌派之風格,作為此專輯的註解實為恰當。   在「新寶島康樂隊」時期的作品帶著強烈的批判色彩和寫實性,最近則把這些特色隱藏起來,以更文學的形式,若隱若現的比喻手法呈現出來,並且帶進更開闊的視野,更寬容的筆觸,不過仍然可以感受到他對於所謂「都市」、「文明」的厭煩。   自吳盛智之後客家音樂再度出現在主流舞臺,確實值得記上一筆,1992年由陳昇主導的「新寶島康樂隊」發行首張專輯,客家流行歌登上主流舞臺,專輯中客語的份量並不輕,有黃連煜主唱的三首歌,和陳昇對唱的閩客混語歌曲兩首,其他才是陳昇主唱歌曲。然因陳昇的高知名度及樂團主導地位,觀眾的認定還是把焦點放在陳昇身上,不過有這樣的專輯出現,還是足以令人刮目相看,往後的三張專輯大體採同樣模式發行運作,雖不足以稱為客家專輯,舞臺表演黃連連煜和陳昇倒是從頭搭配到尾,就傳播效益來說,倒是讓許多非客族接觸到客家新音樂,也因此黃連煜的知名度也就大大超越一般客家歌手。 出版(書籍或專輯) 1992,新寶島康樂隊首張專輯《多情兄》發行 1994,新寶島康樂隊(二)《鼓聲若響》專輯發行。 1995,新寶島康樂隊(三)《歡聚歌》專輯發行。 1995,老寶島康樂隊《一顆流星》專輯發行。 1996, 新寶島康樂隊(四)《大地》專輯發行。 2007,首張客語專輯《Banana》發行 2008,閩南語專輯《only love》發行 2009,《十二月古人》發行 2010,《十二月古人》獲第21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最佳客語歌手獎提名。 2009,《客家小炒》入圍第九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編曲人提名。 2009,《only love》獲金曲獎最佳臺語專輯獎提名。 2008,獲第19屆金曲3項提名,獲得最佳客語專輯與最佳客語演唱人兩項大獎 2008,《Banana》獲得2008年度最佳十大專輯。
呂文慈   1962年3月5日,呂文慈老師出生於臺北市,從6歲開始學習鋼琴,16歲更加以學習長笛,在幼年良好的音樂基礎之下,從幸安國小、金華女中、到中正高中,一路考上東吳大學音樂系,並主修長笛。大二時,因為喜好創作、喜歡音樂,於是將主修由長笛改為作曲。   大學畢業之後,呂文慈老師於光仁小學音樂班任教,時常參與亞洲作曲家聯盟與現代音樂協會的活動,且於國內外發表作品。呂文慈老師於1989年赴美求學,進耶魯大學音樂研究所,學習理論與管弦樂法。在美國多元發展及自由的學術風氣中,呂文慈老師開始跟著感覺及情緒寫作,甚至嘗試以音樂寫日記,也開始在作品中加入有臺灣印象、景觀、自然等情感的概念。   1991年自美返回臺灣後,呂文慈老師即任教於文化大學西樂系,呂文慈老師熱衷於教學,並希望借由教學,帶給學生更多感受音樂的技巧與情感,在教學中,老師認為多元的音樂環境帶給學生許多接觸音樂的機會,所以學生對於嚴肅音樂並沒有那麼熱愛,在音樂的喜歡與學習上會有衝突,學習與生活比較沒有連結,老師會鼓勵學生多接觸,「先了解音樂再說喜好」是老師對音樂的態度,也是老師希望學生養成的態度,當你深入了解之後才能說喜好程度或討論藝術價值;教學相長,學生創意的小作品,也時常帶給老師不同的驚喜與創作靈感。在教學之餘,老師也致力於創作,藉著對藝術作品的想像與感動、對生活的感受及作品設計的技巧,老師所創作的作品經常於國內外演出。老師音樂創作重視結構,靈感來源常常都依附在藝術作品上,或生活上的心得感想,當需要特別具象的設計某些作品時,結構也是老師在設計音樂曲目時很重視的地方。從19歲創作起,近30年的時間,在創作上所面對的問題在於功能性和藝術性,考慮創作與觀眾間的互動與接受度,當作品越細越複雜化,鋪排及設計橋段越多往往會更需要時間慢慢去撰寫下來。   近幾年,呂文慈老師希望能在音樂中尋找更多生活化與實用性的可能性,因為自己是客家人,老師這幾年也開始研究傳統客家音樂的延續性和結構,如語言與唱腔的結合、音韻如何轉移到樂器上作結合,客家歌曲的特色在於生活化,歌詞的結構、文字與生活連結很多,所以老師在創作上曾經很受挫,認為客家歌曲藝術性不夠,幾經思考及努力,老師決定順應著客家的文化、意象、音樂的親民性創作與研究,老師認為客家語言如何紀錄、保存與發展,也許可以經過音樂的普遍及創作,讓下一代更能讓客家語言朗朗上口。 二、發表曲目: 曲 名 創作年代 編 制 為長笛、單簧管、中提琴、鋼琴室內樂 1985 室內樂 1986 五首鋼琴小品 1986 鋼琴 十六歲的花季 1986 三臺電子合成器( DX-7 )及絃樂四重奏 日月 1987 長笛獨奏曲 午後的和聲 1987 交響詩 卜算子 1987 絃樂四重奏 世間女子 1990 女高音、長笛、打擊、馬林巴琴 USA Today 1991 室內樂 緣起緣滅 1991 中音長笛 石頭與絳珠草 1991 鋼琴與擊樂 今天 1992 室內樂 HOL 1992 倍低音管與古箏 北臺灣風情畫 1995 雙鋼琴 下元賦室內樂曲 1995 室內樂 「昇」系列 -- 殿前歡、落梅風二首室內樂曲 1996 室內樂 遊戲 1999 即興音樂 奔 2000 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 美麗的島鄉 2000 雙鋼琴 葵花地 ---- 大提琴篇 2000 大提琴與女高音 葵花地 ---- 聲樂篇 2002 女高音、長笛、大提琴與鋼琴 芒鞋 2002 管絃樂團 風的顏色 2003 長笛團 南臺灣素描 2004 雙鋼琴 樹倒猢猻散 2004 擊樂六重奏 鋼琴上的貓 2006 豎笛與管樂團 葵花地 ----- 古箏篇 2006 古箏、敲擊與鋼琴 文建會創作徵選獎:《午後的和聲》、《日月》
吳正富 吳正富,客家知名山歌演唱家,1943年生,芎林鄉中坑村人,現居於芎林鄉文林村文山路上。      自幼即喜歡客家山歌,因十餘歲時因幫鄰居徐木珍家族務農而結識徐木珍,而徐木珍乃客家民謠界奇葩,周歲即已失明,7.8歲而無師自通學會管弦樂器,能唱出動人山歌,12歲時隨客家樂團表演,而精通各種國樂器,唱曲連福佬調,北管大曲都輕鬆自如,而最人讚佩的是其自拉自唱,即興創作,隨機應變,令人嘆為觀止,曾榮獲國家薪傳獎。   吳正富就在徐木珍的啟蒙下,開始認真的學習客家山歌,雖說而後從事建築業而未在幫徐木珍家族務農,然而還是三不五時請教徐木珍歌唱技巧,並且開始參加比賽,1979年新竹縣民俗表演賽優勝,1980年參加臺灣區第16屆客家民謠歌唱比賽平調組,山歌仔對唱組雙料冠軍,1981年臺灣區第17屆客家民謠歌唱比賽對唱組冠軍,同年又獲得建國70年臺灣省客家民謠歌唱比賽山歌仔冠軍,新竹縣客家民謠協進會第2屆客家民謠歌唱比賽冠軍。   1982年起,吳正富開始擔任評審工作,同時擔任文林.中坑社區客家民謠指導老師,1987年復擔任芎林鄉客家民謠研習班老師,對於教唱客家山歌與流行歌謠不遺餘力,近三年來因本身建築事業較為忙碌,且又參加了國術團,故暫時未再教唱。   雖說如此,但吳正富對客家音樂,還是有強烈的使命感,他認為最近這幾年雖然政府有較重視客家文化,成立了客家委員會、客家電視臺,客家電視臺上有客家節目,客家歌唱比賽,但以往客家地方上會舉辦的一些活動或比賽反而少了,所以從前是從下而上推廣客家文化,現在反而是由上往下,始終沒辦法連成一氣。 另外,吳正富對於客家歌曲有了許多新的改變,像搖滾、流行抒情、rap,他都覺得很好,表示客家音樂愈來愈多樣性,但是相反的傳統的客家曲調卻愈來愈式微,年輕人幾乎沒有人會唱,再過不久,大有絕跡之虞,政府文化單位必須要正視這個問題。 演唱「龍鳳連理結姻緣」、「考頭腦打擂臺」、「大相罵係有本事儘量噢」(愛華唱片客家民謠第25、17、29集) 1.68年新竹縣民俗表演賽優勝 1臺灣區第16屆客家民謠歌唱比賽平調組,山歌仔對唱組雙料冠軍 3臺灣區第17屆客家民謠歌唱比賽對唱組冠軍 4.建國70年臺灣省客家民謠歌唱比賽山歌仔冠軍 5. 新竹縣客家民謠協進會第2屆客家民謠歌唱比賽冠軍
賴義發 賴義發,民國24年出生,專攻胡琴與嗩吶,自幼出生於峨眉鄉石井村,家中務農,民國51年舉家遷至北埔。      因父親本身就有學習三腳採茶戲及北管,賴義發十餘歲時就利用農餘閒暇時,向父親學習嗩吶、二弦等樂器。賴義發17歲時,祖父聘請寶山鄉五華村余新明老師教授家族成員學習北管,並且組成了子弟班,打下了唱曲、鑼、鼓等基礎,接著又向北埔雷萬德學習。   後來子弟班解散,為了精益求精,便去寶山鄉溫阿木先生學習客家八音,首先學習二弦、嗩吶,一年後再學習胖胡與唱曲。退伍後,又向戴阿彩與戴佑學習客家八音,後來因戴阿彩的建議下再跟竹東的黃新雲學習,進一步進修八音中更艱深的曲目和表演技巧,因此功力也更上一層樓。而後來黃新雲也常帶賴義發演出,練習現場表演 ,到了民國60年代才讓其在外與其他班底一起演出,而有了獨當一面的機會。賴義發對於曾傳授予他音樂技藝的老師都有很高的敬意,他覺得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除了學習技藝外,老師人生的體會與領悟,更令人配服。   賴義發並沒有固定的八音班底,而是常與其他音樂社團合作,不過因常居北埔,而與永樂社常常配合演出,現已成為基本團員。民國70年代,賴義發也開始開班授徒,曾在頭份、峨眉、竹東授課過,目前與永樂社一些成員一起在北埔鄉大坪國小客家八音班授課,而且以傳統的宮字譜教學。   賴義發希望政府能正視傳統客家音樂的式微,能給一些在基層默默傳承的社團補助,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了經費才好辦事,從小學、國中及高中的傳統藝術教育能延續一貫化,才能真正保存客家音樂。
范泉   范泉祖籍廣東陸豐,新竹縣關西鎮人,1868年出生,卒年不詳。范泉是彭宏男的伯公。范氏祖先在大陸時期即熟習八音,遷居臺灣已七世(自其父范石秀那一代算起),世世皆習八音。   范泉可考的資料並不多,主要是從1897年其弟范琳健整理的祖譜中可看出一些端倪。范家目前僅可追溯至范泉、范琳健父親范石秀這一代。雖然祖譜上抄錄一至二十七世的傳承概況,但除人名及生卒年月外,並無太多資料。比較確定的是,范泉的父親范石秀那一代已居住於新竹關西,並傳承祖上的八音,依彭宏男保存的范琳健戶籍謄本記載:「亡父范石秀、貳男、笛吹」,此處的「笛吹」,指的應是「嗩吶」。范石秀育有三子,長子范泉、次子范琳健、三子則不詳。   范泉及范琳健兄弟二人是新竹地區自大陸來臺的客家八音的先輩,指導其范家子弟彭昌增、范揚能、彭昌維三兄弟及范天厚、范姜文賢、劉龍鳳、邱添福等桃園人,是桃園、新竹地區客家八音傳承的重要根源。(先期新竹地區客家八音藝人最重要的師承系統有關西范家范泉、范琳健一脈、余家余錫添一脈、芎林官家官青、官成一脈) 。 「隴西八音團」,全名為「關西祖傳隴西八音團」,即為「范家八音」,創辦者可說是范琳健、范泉兩兄弟,那個時代的八音團都無班名,習慣以團主的姓來稱呼,那時人稱「范家八音」,乃因范琳健、范泉兩兄弟的姓氏。但傳至第三代傳人彭宏男時,彭宏男改以彭家堂號「隴西」與團團址關西結合當作團名。此團精通嗩吶吹奏、拉弦、彈三弦、打揚琴、鑼鼓及唱曲,受聘於婚、喪、壽慶、廟會時演出。
范琳健   范琳健祖籍廣東陸豐,新竹縣關西鎮人,1870年出生,卒於1908年。范琳健是彭宏男的祖父。范氏祖先在大陸時期即熟習八音,遷居臺灣已七世(自其父范石秀那一代算起),世世皆習八音。   依彭宏男敘述:先祖父本系彭家望族,年輕之際,與先祖母(童養媳)曾有婚約,但未婚及因病而歿,而後先祖父(范琳健)與先祖母成婚後,生下先父四兄弟。先祖父於先父七歲時,就已作古,先父告知先祖父生平從師十五位,求學過程,可說歷盡千辛萬苦。   范琳健有子四人,其中長子彭昌增、二子范揚能、四子彭昌維都學習八音,三兄弟且曾受邀赴日本灌錄臺灣弟一張唱片。范琳健過世時,彭昌維尚年幼,所以其技藝是跟伯父范泉學習的。   范琳健二十八歲時,(1897年)記錄了自他開始的彭家傳承及家族親屬的生卒狀況,此抄本彭宏男仍保存良好。 范泉及范琳健兄弟二人是新竹地區自大陸來臺的客家八音的先輩,指導其范家子弟及范天厚、范姜文賢、劉龍鳳、邱添福等桃園人,是桃園、新竹地區客家八音傳承的重要根源。(先期新竹地區客家八音藝人最重要的師承系統有關西范家范泉、范琳健一脈、余家余錫添一脈、芎林官家官青、官成一脈) 。   「隴西八音團」,全名為「關西祖傳隴西八音團」,即為「范家八音」,創辦者可說是范琳健、范泉兩兄弟,那個時代的八音團都無班名,習慣以團主的姓來稱呼,那時人稱「范家八音」,乃因范琳健、范泉兩兄弟的姓氏。但傳至第三代傳人彭宏男時,彭宏男改以彭家堂號「隴西」與團團址關西結合當作團名。此團精通嗩吶吹奏、拉弦、彈三弦、打揚琴、鑼鼓及唱曲,受聘於婚、喪、壽慶、廟會時演出。
范阿能   范阿能,別名范揚能或范能,新竹縣關西人。生於1896年、卒於1964年。其母陳細妹原為彭家童養媳,因未嫁而其未婚夫已卒,故招贅范琳健。范琳健與陳細妹育有四子,范阿能為其次子。范氏祖先在大陸時期及嫺習八音,遷居臺灣已七世,世世皆傳習八音。范琳健有子四人,其中長子彭昌增、二子范揚能、四子彭昌維都學習八音。   1907年日本設立了第一家唱機唱片公司「日美蓄音器(留聲機)商會」, 1910年改名為「日本蓄音器商會」,簡稱「日蓄」,該公司同時在臺灣臺北城內設立出張所,由日人岡本先生承辦業務,此即後來的臺灣「古倫美亞唱片公司」。1908年起,臺灣報紙上已經有日本的留聲機及唱片廣告的出現。   「日蓄公司」的岡本先生,為了在臺灣推廣該公司所出品的留聲機業務,以臺灣人錄臺灣的音樂為前提下,在1914年4月帶領了林石生、范連生、何阿文、何阿添、黃芳榮、巫石安、彭阿增、等15名臺灣客籍藝人赴日本東京參觀「大正博覽會」及灌錄臺灣第一批唱片的行程,15人在「大正博覽會」會場亦見識了一座大型留聲機,留下終生難忘的經驗。   彭阿增等15位是第一批受邀到日本灌錄唱片的藝人,後來其弟范阿能也受邀到日本灌唱片,到日本的時候,為了稱呼方便,范阿能為團體取了名字「美樂音樂軒」。彭昌增、范揚能、彭昌維兄弟三人赴日本灌錄了很多唱片,當時在八音界可說是家喻戶曉,「范家八音」也名揚遐邇。   「關西祖傳隴西八音團」,即為「范家八音」,創辦者可說是范琳健、范泉兩兄弟,那個時代的八音團都無班名,習慣以團主的姓來稱呼,那時人稱「范家八音」,乃因范琳健、范泉兩兄弟的姓氏。但傳至第三代傳人彭宏男時,彭宏男改以彭家堂號「隴西」與團團址關西結合當作團名。范揚能的後代並無從事八音業者,其孫范明海現在住中壢。
柳應科   談起「柳應科」先生,根據臺灣音樂辭典描述:他是一位戲劇表演家,是新竹市北管「新樂軒」子弟團的臺柱,同儕還有謝旺和蕭清乞等。黎錦昌 (2005) 在新竹地區客家八音之研究 (以葉金河為例) 中也提及:當時的竹北田屋八音團,負責人為田文光,在日據時期田阿九和田家宗親組成「毅樂軒」北管社團,田阿九之子也就是田木水,曾參加新竹柳應科先生指導的竹北豆子埔「竹樂軒」的演出,後來也請柳應科先生教授北管。在客家籍的人士則以芎林張鏡秋最重要,和二、三位老師共同傳授北管牌子。   柳應科先生和新樂軒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新樂軒 (又稱為紳士軒),創立於清末民初位於新竹市的前布埔聖媽廟,創辦人就是柳應科先生和蕭清乞先生,他們兩個人是負責前場和後場的教授。新樂軒在全盛時期,光是頭手鼓就有三人以上的人才,嗩吶人才就有整整的一排,文場和武場的人才可以說是相當的整齊,並曾在各大寺廟演出,如:城隍廟、竹蓮寺、長和宮、關帝廟等地,並且均受到熱烈的歡迎。但是到外地表演時,又因為後場陣容堅強,所以就常與其他子弟團相互排場和較量。   柳應科先生創辦的新樂軒成員多為北門紳商,所以在早期新樂軒就有新竹北門商家支持,使得新樂軒雄厚財力,更是培育出相當多的人才。在日據時期設有軒長,軒館又設於長和宮、長義宮衡府大人宮。西元1943年曾分老年組、少年組、新進組競藝 (青少年組)。著名陣頭有喜(八美圖)喪(廿四孝)兩組,這兩組是全臺灣僅存的人力,不過在近年來新樂軒有改組過,即為新樂軒北管促進會,除此之外,還加設了館長和宮。 戲劇表演家 著名陣頭有喜(八美圖)喪(廿四孝)兩組
姜義和   姜義和自小家中務農,出生於新竹北埔,由於家族人口眾多除了務農外,17歲時即跟隨家中長輩與阿古師學習北管,首先學習打鑼鼓,偶爾會在喜慶迎神賽會中表演。   而後年紀於18歲時,祖父姜阿石聘請新竹芎林官成伯、官青伯、來家鄉北埔南坑村來教授北管牌子與唱曲以及鑼鼓,於是開始學習大嗩吶,小嗩吶,唱曲,因此學會了一些北管曲目。   19歲時到苗栗打醮演出後,表演機會愈來愈多,也感覺自己所學益發不足,而與鄰里戴阿彩的唱曲學習中,而首度知道有八音調,嗩吶吹奏後,感覺大不相同,請教官成伯後,也學習了八音、吹絃索、大調。由於天資聰穎加上後天努力,姜義和是學員中唯一學成八音的人。而在官成伯拜師學藝的五年中,也會與其他師父共同演出,而龍潭的黃新雲先生也在此期間中陸續向其學習八音小調的演奏。   約在民國5.60年,喪事也開始有樂班演出北管與八音,開始在北埔開班授藝,在約2年期間約有十幾位學員陸續學習,雖然最後解散了,但也培植了不少人才,為永興社打下良好基礎。姜義和除演出之外,一直持績於開班授藝,先後於北埔、峨嵋、新屋、楊梅、中壢、竹東等地傳授客家音樂,而於民國86年後在北埔鄉大坪國小客家八音班教授。   姜義和乃永興社承先啟後之關鍵人物,現努力傳授自己所學於下一代,而姜義和傳授的曲譜是傳統的官字譜,與現代方法記譜演奏有異,亦是傳承的困擾之一。他希望政府能重視目前傳統音樂的困境,將小學、國中及高中的傳統藝術教育能延續一貫化,減少學習斷層發生,發揮傳承的效果,使傳統客家音樂能永遠保存下去。
林國富   林國富出生三重,從小跟爺爺去三重的子弟曲館---南義社。七、八歲的時候就從下手開始玩,如:鈔、鑼、響盞等等。館先生是中部著名的北管藝師林清山先生,是當時候北部的四大仙之一(四大仙:林朝成、呂木村、林清山、陳思田),他和著名北管藝師邱火榮的父親林朝成先生(亂彈戲班的後場樂師),同屬豐原集成軒的同派師兄弟,中部軒派。(中部藝師遷來北部,在北部人稱四大仙)   林國富十四歲開始和叔公阿木師學打鼓和牌子樂曲,也開始學習一些扮仙戲曲排場如:三仙、醉八仙、封王..等,十六歲開始學北管嗩吶,同時在學校國樂科,學習國樂嗩吶。求學階段中,經常參與館閣活動和北管排場廟會等活動,例如:農曆正月初一(新年開正)、六月十一(老爺生)等。在那時候已經學會了許多三條宮和聯套牌子,如:起軍五牌(一江風、二凡、番竹馬、大瓶爵、玉芙蓉)十牌、倒旗、大監州、鬥鵪鶉、大報、玉麒麟(金沙灘)等等。扮仙戲曲如:三仙、醉八仙、新三仙會等。   考大學時則以主修鼓吹,,考取國立藝術學院傳統音樂系,從此進入學院派體制的北管教育。進入傳音系後,開始學牌子、戲曲、幼曲、絃譜。傳統音樂系請到的老師傅眾多,成為我多方學習的重心,大學四年師承:葉美景、王宋來、王洋一、邱火榮、張天培..等。大學時日累積不少曲目。戲曲:韓信問卜、斬瓜、奪棍、困河東、晉陽宮、三進宮、新王英下山..等;幼曲:昭君和番、烏盆、六月飛霜..等等;絃譜:上下四套、過場譜&hellip;等等。   大學時因與臺灣戲曲學院鄭榮興校長相識並被推薦參加苗栗著名的「陳家八音團」和「榮興客家採茶劇團」藝生培訓擔任樂師一職,也隨團參加許多舞臺和野臺型式的演出,以增加很多實務經驗,演奏的鍛鍊,還有北管音樂與客家戲曲相輔相成的訓練;大學時也受學者范揚坤教授的推薦,在2002年與國立藝術學院傳統音樂系學生成立北管樂團 -「北義軒」並錄製北管教學影音-「臺北市式微傳統藝術調查紀錄--北管」北管二三事, 同年也錄製彰化縣政府文化局出版的南北管的音樂世界「阿吉奇遇記」擔任卡通動畫人物「大嘴」配音。北義軒也在網路上架構一個網站,北義軒-傳統藝術文藝學苑 之『北管二三事』北管部落格,做為北管戲曲、音樂、學術交流的管道也結識不少各地對傳統藝術參與奉獻和有興趣的朋友。   大學時也曾受許多老師推薦任教許多學校、社團擔任音樂老師教授北管戲曲。就學時很榮幸能與王洋一老師結識,直到老師辭世這段歲月,經常到訪老師家中學習,學習了許多戲曲,如:掛金牌、架座、天官賜福會、蟠桃會、舊王英下山、打五關(鬧臺鑼鼓)等。畢業後透過王老師的推薦,到基隆雷成壇,向李戊己道長學習道教音樂,並擔任樂師一職。參加各類道教科儀式法會,基隆老大公廟、關鬼門、中元普渡、大小建醮法會等。增加很多實務經驗,演奏的鍛鍊,還有北管音樂與道教音樂相輔相成的練習,近年來林國富也曾多次參與北中南各地的北管排場與廟會;也結識不少來自各地不同館閣、派別的北管藝師與演奏家,並和他們參與演奏。國富就像金庸筆下的令狐沖,總是不斷的在一些特殊的際遇中結識了各路的英雄好漢也激盪出他更多元更深層的北管功夫。林國富期望北管技藝的傳承能在所有同好無私相受,以及政府的關注下,為這逐漸式微的文化共同奮鬥,延續這百千年的薪火相傳。 北管之各種樂器
林金沐 林金沐,苗栗縣人,是頭份一帶的八音班,師承黃清雲。   談起「林金沐」,可從何阿文說起。追溯臺灣的採茶戲藝人時源頭皆會指向何阿文,他有三個兒子何明泉、何明添、何明順,除了長子何明泉在寶山務農外,其餘次男何明添、三男何明順皆學戲。三男何明順曾到苗栗內麻的戲頭家陳李石處學戲,後來,因為日本人在臺灣實施皇民化運動,禁止本土戲劇演出,故何明順則到山間教導子弟班。光復後,頭份地區有許多教北管子弟的師父,如陳學老、吳火、吳泉等人都是何明順的徒弟,其中包括林金沐也是何明順的徒弟的徒弟之一。   根據鄭榮興老師於「臺灣北部客家八音研究」書中提到,林金沐是頭份一帶較為著名的八音班家族,這家族裡有不少的人會八音,師承是由竹東黃清雲系統傳承下來的,就屬於竹東黃清雲系統系的一支。林金沐和弟弟林金德是一對會八音的兄弟,林金沐若還在世大約八、九十歲左右,林金德則為七、八十歲。林金沐兒子 (林繼宏) 並未跟著學八音,但是林金沐的孫子 (林錦琪和林錦賢) 兩人大約都是二十多歲的人,則都有學過客家八音。現在的生態與早年不同,所以兩人和一般會八音的人一樣,大多都是以跑單幫的方式跑喪事場合為多,純粹只出客家八音的機會就很少了。   而林金沐的弟弟林金德,有個兒子叫做林繼振,年齡大約三十多歲,也學過八音。林繼振曾經到苗栗縣立文化中心參加過八音班,當時鄭榮興老師擔任八音教學教師,剛好教過林繼振。有時林繼振也會參加彭玉坤的新興八音班演出。至於林錦琪、林錦賢和林繼振雖然有親戚關係,但平常並不會搭在一起表演,都是各自謀生為多。 客家八音
羅阿相   羅阿相是羅時星的祖父。根據鄭榮興老師於「臺灣北部客家八音研究」書中,提到苗栗地區所見樂團及其傳承關係,其中內灣地區的八音班就是以羅時星家族為主。內灣八音班家族以羅阿相起,羅阿相有二個徒弟 (陳細松和陳義伯)、三個兒子 (羅兆爐、羅兆寶和羅阿朝),羅兆寶有一個兒子羅時獻,羅阿朝有個兒子羅時星,及有弟子:彭進發、徐石祥、黃錦雲、陳阿土、古細昂、彭真發。   鄭榮興老師在「臺灣北部客家八音研究」書中,也提到羅時星家族原本以北管子弟起家,就是祖父羅阿相於苗栗頭份鎮流東里組成一個子弟班,人稱「水流東班」,成員為同宗親族或鄰居好友,包含其子羅阿朝、羅兆寶、羅兆爐、及鄰居陳義伯、陳細松等人。   羅阿相後來將技藝傳給羅阿朝,羅阿朝成為第二代傳人承繼父親傳下來的技藝,整一子弟班「答詔軒」,與弟弟羅兆寶培養第三代傳人。答詔軒成員,包含:羅時星、羅時獻、陳展鑑、陳展霖、陳展木、陳展生、鐘文光等人。後來羅阿朝又再苗栗縣三灣鄉內灣村一帶教授數班子弟班,談起習藝過程的部分,在羅家第三代人-羅時星四十多歲時,適逢苗栗陳慶松先生到頭份教授巧聖軒,羅時星便與師兄黃錦雲、彭進發、徐石祥等數人邀請陳慶松到內灣「和樂軒」教到八音,該班為師兄黃錦雲所成立,經過一年多的學習,羅家的北管子弟班將演出領域擴展到八音演奏。 客家八音
羅兆爐   羅兆爐是羅阿相的兒子。根據鄭榮興老師於「臺灣北部客家八音研究」書中,提到苗栗地區所見樂團及其傳承關係,其中內灣地區的八音班就是以羅時星 (羅阿相的孫子) 家族為主。內灣八音班家族以羅阿相談起,羅阿相有二個徒弟 (陳細松和陳義伯)、三個兒子 (羅兆爐、羅兆寶和羅阿朝),羅兆寶有一個兒子羅時獻,羅阿朝有個兒子羅時星,及有弟子:彭進發、徐石祥、黃錦雲、陳阿土、古細昂、彭真發。   鄭榮興老師在「臺灣北部客家八音研究」書中,也提到羅時星家族原本以北管子弟起家,就是祖父羅阿相於苗栗頭份鎮流東里組成一個子弟班,人稱「水流東班」,成員為同宗親族或鄰居好友,包含其子羅阿朝、羅兆寶、羅兆爐、及鄰居陳義伯、陳細松等人。   羅阿相後來將技藝傳給羅阿朝,羅阿朝成為第二代傳人承繼父親傳下來的技藝,整一子弟班「答詔軒」,與弟弟羅兆寶培養第三代傳人。答詔軒成員,包含:羅時星、羅時獻、陳展鑑、陳展霖、陳展木、陳展生、鐘文光等人。後來羅阿朝又再苗栗縣三灣鄉內灣村一帶,教授數班子弟班,談起習藝過程的部分,在羅家第三代人-羅時星四十多歲時,適逢苗栗陳慶松先生到頭份教授巧聖軒,羅時星便與師兄黃錦雲、彭進發、徐石祥等數人邀請陳慶松到內灣「和樂軒」教到八音,該班為師兄黃錦雲所成立,經過一年多的學習,羅家的北管子弟班將演出領域擴展到八音演奏。
羅兆寶   羅兆寶是羅阿相的兒子。根據鄭榮興老師於「臺灣北部客家八音研究」書中,提到苗栗地區所見樂團及其傳承關係,其中內灣地區的八音班就是以羅時星 (羅阿相的孫子) 家族為主。內灣八音班家族以羅阿相談起,羅阿相有二個徒弟 (陳細松和陳義伯)、三個兒子 (羅兆爐、羅兆寶和羅阿朝),羅兆寶則有一個兒子羅時獻,羅阿朝有個兒子羅時星,及有弟子:彭進發、徐石祥、黃錦雲、陳阿土、古細昂、彭真發。   鄭榮興老師在「臺灣北部客家八音研究」書中,也提到羅時星家族原本以北管子弟起家,就是祖父羅阿相於苗栗頭份鎮流東里組成一個子弟班,人稱「水流東班」,成員為同宗親族或鄰居好友,包含其子羅阿朝、羅兆寶、羅兆爐、及鄰居陳義伯、陳細松等人。   羅阿相後來將技藝傳給羅阿朝,羅阿朝成為第二代傳人承繼父親傳下來的技藝,整一子弟班「答詔軒」,與弟弟羅兆寶培養第三代傳人。答詔軒成員,包含:羅時星、羅時獻、陳展鑑、陳展霖、陳展木、陳展生、鐘文光等人。後來羅阿朝又再苗栗縣三灣鄉內灣村一帶,教授數班子弟班,談起習藝過程的部分,在羅家第三代人-羅時星四十多歲時,適逢苗栗陳慶松先生到頭份教授巧聖軒,羅時星便與師兄黃錦雲、彭進發、徐石祥等數人邀請陳慶松到內灣「和樂軒」教到八音,該班為師兄黃錦雲所成立,經過一年多的學習,羅家的北管子弟班將演出領域擴展到八音演奏。
徐仁昌   徐仁昌生於1933年(民國22年),因父親是地主,從小就很重視小孩的音樂素養,雖然日據時代無法接受完整的音樂教育,但父親自己請了傳統的客家八音老師教導自己的小孩,而束脩則以稻米代替,而自小在樂器的演奏上,徐仁昌一直是兄弟中表現最傑出的,故徐父也讓徐仁昌朝音樂之路發展。   而後師承黃星雲,徐仁昌除了從事八音演奏之外,也在戲班當後場樂師,或者當賣藥團後場,舉凡嗩吶、鑼鼓、胡琴、揚琴皆為他所專精,而表演活動範圍先前大致在高屏六堆地區的長治、美濃、佳冬、內埔等地,而後便至桃竹苗一帶表演。之後也開始外出教學教授八音或北管,而後搬至苗栗,亦曾向陳慶松先生請益,自組「大苗栗客家八音班」參加各類民間演出及公家單位主辦的公演活動,該班成員包含陳滿水、鄭天送、姜鳳美、徐仁信,該班成立至今有20餘年。不過現因年邁(現年77歲),行動不便 大苗栗客家八音班已少公開演出,只有自娛娛人而已。 在創作理念方面,因較少就此著墨,並無創作作品,但音樂生涯中教授過許多學生,亦傳承了客家八音文化,而個人除了全省演出外,多年前曾與龍潭之八音團至加拿大演出,頗獲好評。   在客家文化保存方面,徐仁昌認為客家八音樂團於目前實在是處於弱勢,徐仁昌因年邁,自覺貢獻有限,但他一生從事音樂工作,保有許多手抄本古譜,而許多古譜亦因未傳承而消失不見,他表示,若有有心團體願意保存這些傳統古譜,他願意大力支持,貢獻個人的微薄之力。
林賢喜   林賢喜苗栗頭份人,1948年生。大成高職畢。1985年開始學習北管與八音,擅長嗩吶、揚琴演奏,並組成東興新樂軒,成員中林裕成、林賢炎、林賢文與林賢喜四人是叔姪親戚關係,偶而也組成八音團外出表演。   林賢喜的父親也是從事八音演奏,但林賢喜並沒有一開始就選擇客家八音作為他職志,雖然從小耳濡目染,對於樂器並不陌生,但是林賢文鑒於當時的生活條件選擇了較為穩定的工作,沒有將父執輩所組成&lt;東興軒&gt;接手經營下去,直到40歲時,苗栗縣立文化局提倡客家文化,鼓勵學習傳統技藝,林賢喜有感客家傳統文化消逝,若沒有人接續保存客家人的傳統,以後客家人會失去其最珍貴的文化資產,於是號召鄉里,在1985年成立&lt;東興新樂軒&gt;,並邀請鄭榮興教授指導團員北管樂,教導北管唱腔、樂器,兩年後苗栗縣政府文化局亦開班授課客家八音,林賢喜跟隨鄭榮興教授前後共5至6年,期間林賢喜主要學習北管的後場樂器,擅長嗩吶、揚琴、之後又學習打擊,其組成東興新樂軒的團員並於苗栗縣文化中心禮堂及三灣國小發表演出,隨後也接受民間各地的邀約,經常和別團互搭成班演出,其演出形式以北臺灣的廟會為主。   客家八音是客家器樂音樂的代表,原是民間小型吹打樂的一種,隨著時代的變遷,功能逐漸擴展,常見於許多婚喪喜慶的場合,尤其是大型廟會。客家八音團總在一旁擔任背景音樂的伴奏,帶動現場氣氛,八音團表演樂器常以嗩吶及鑼和鈸為主,類似北管的表演,較為喧鬧。   而林賢喜擅長的嗩吶發音嘹亮尖銳,氣勢雄壯,高音時嘹亮如鐘,中音時明亮剛健。它是一種很有個性,極富地方風味和民間色彩的吹管樂器,也是一種抒發強烈感情、渲染悲歡氣氛的特色樂器。林賢喜的嗩吶音色清澈明亮,高音能表達熱烈歡騰情緒,低音又具有憂鬱黯淡的色彩。吹奏嗩吶是件十分費勁的事,音越高越費勁。嗩吶手吹奏時的換氣技巧,必須使用到臉頰兩邊肌肉鼓起用力憋嘴將氣鼓進吹嘴發出震動音響,就在臉頰 用力吹氣的同時,肺部反而是有空檔,可以由鼻子吸氣不間斷的循環吹出氣來了。   這個換氣技巧若長時間使用,臉頰與嘴唇肌肉會非常疲憊酸疼。但林賢喜不以為苦,勤奮練習,曾拿下吹奏嗩吶比賽的第三名,擅長的曲目有:九連環、桃花開、白牡丹。   林賢喜認為要提倡客家文化八音文化與傳承客家音樂應是從小培養,不論是培養欣賞能力或是演奏樂曲都應回歸到基本教育中來持續栽培,林賢喜憶及小時候,到處常常會聽到八音喧鬧出現,但現在能欣賞的人越來越少,而樂團沒有表演空間,自然無法支撐,若能透過國家層級舉辦大型演奏活動,帶動傳統文化的推行,號召更多有興趣的人來學習。林賢喜更希望可以進入校園推廣,培養孩童興趣,林賢喜提到自己本身十分有意願去義務教導校園的孩子,但是現今學校以課業為重,似乎對於民間傳統文化並非十分重視。 嗩吶 胡琴 二胡 京胡 揚琴 三絃 92年大漢之音一週年臺慶暨客家音樂嘉年華活動嗩吶組第三名
林賢文   林賢文苗栗頭份人,1949年生。1985年開始學習北管與八音,擅長嗩吶、揚琴演奏,並組成東興新樂軒,成員中林裕成、林賢炎、林賢文與林賢喜四人是叔姪親戚關係,偶而也組成八音團外出表演。 林賢文的父親也是從事八音演奏,但林賢文並沒有一開始就選擇客家八音作為他職志,雖然從小耳濡目染,對於樂器並不陌生,但是林賢文鑒於當時的生活條件選擇了較為穩定的工作,沒有將父執輩所組成&lt;東興軒&gt;接續經營,直到39歲時,苗栗縣立文化局提倡客家文化傳承,鼓勵學習傳統技藝,林賢文有感客家音樂的演奏人才漸漸凋零,若沒有人延續保存客家人的民間傳統,以後客家人會失去其最珍貴的文化資產,於是與其兄林賢喜並號召鄉里,在1985年成立&lt;東興新樂軒&gt;,特邀請鄭榮興教授親自指導團員北管樂,教導北管唱腔、樂器,兩年後苗栗縣政府文化局亦開班授課客家八音,林賢文跟隨鄭榮興教授前後共5至6年,期間林賢文主要學習北管的後場樂器,擅長嗩吶、揚琴、三絃,與東興新樂軒的團員並於苗栗縣文化中心禮堂及三灣國小發表演出,隨後也接受民間各地的邀約,經常和別團互搭成班演出,其演出形式及活動範圍以北臺灣的廟會為主。   客家八音是客家器樂音樂的代表,分成『鼓吹』、『絃索』兩種。一般所指的『客家吹場音樂』是民間傳統的吹打曲牌,是客家八音在開場或演奏結束時所吹奏的音樂。而『客家八音絃索』通常是指以一支嗩吶主奏,絲竹樂器的三絃、秦琴、胡琴及敲擊樂器伴奏的形式。『鼓吹』的曲目大部份是傳統曲牌,以北管曲牌居多,小部份南管及其他地方音樂的曲牌,一般曲目分引頭、慢板、緊板三部份,較著名的曲目有---福祿壽、大團圓等。『絃索』的曲目多為唱腔、民間小曲、傳統大曲等,著名的曲目有九連環、雪梅思君等。   客家八音的演奏時機,是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的。因而所具有的民俗社會功能,也就格外的意義深遠且影響久長。如歲時民俗的演出功能,從元旦開始,到初九的「天公生」,各廟裏的祝壽、元宵、清明、中秋、下元等,都有八音的出現,以增添各節令的情趣。 又如百姓在人生婚喪喜慶等大事上,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或酬神、或鬧廳、或家祭、或出殯等,八音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風俗民情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   林賢文擅長嗩吶與三絃,其中嗩吶發音嘹亮尖銳,氣勢雄壯,高音時嘹亮如鐘,中音時明亮剛健。而三弦音色獨特、鏗鏘有力,擅長演繹有強烈地方風格和富戲劇性的旋律,適合在熱烈歡樂的氣氛中擔當伴奏的角色。三弦在合奏中常用作充實中、低音聲部和加強節奏的效果,在演奏主旋律時亦有良好的效果。   林賢文認為要提倡客家文化八音文化與傳承客家音樂應是從小培養,不論是培養欣賞能力或是演奏樂曲都應回歸到基本教育中來持續栽培,林賢文回憶幼時,常常到聽到喧鬧的八音出現,氣氛十分熱鬧,但現在能欣賞的人越來越少,而樂團沒有表演空間,八音也就越來越沒落,若能透過國家層級舉辦大型演奏活動或是社區能多承辦一些活動,帶動傳統文化的推行,號召更多有興趣的人來學習。林賢文更希望可以進入校園推廣,培養孩童興趣,林賢文也期待能義務去教導校園的孩子,但是現今學校以課業為重,似乎對於民間傳統文化並非十分重視。 三絃 嗩吶
洪添福   洪添福先生 (民國九年八月初二生) 於新竹縣的小山城峨眉鄉富興村,洪家世代以務農為主,以種田、茶園、甘蔗及橘子園為主要作物,洪先生在八歲就入學了,但因生活困苦卻只能讀半學期的漢書。在十三歲,有人送他『四言雜字』,據哈客網記錄:洪先生當時獲得四言雜字就感到如獲至寶,反覆朗讀背誦到滾瓜爛熟,後來他又得到早期十八嬌連勸善歌及耕田歌,這時並無師自通的嘗試作竹工管拉弦,又開始嘗試學習其他樂器 (如吹簫和嗩吶),洪先生有過人的記憶、天資過人又加上興趣、和天生對音律的敏銳,學得了一身說、學、逗、唱的本領,亦會自填歌詞,也會自拉自唱山歌、小調、亂彈等,練就一身精湛的琴藝,是客家界難得一見的民間才華藝人。   根據楊寶蓮老師「臺灣客語說唱」提到:洪添福先生年輕時曾向潘石梅學過客家三腳採茶戲,同時曾和賴庭漢、梁阿才出門賣藥唱「撮把戲」;四十一歲至四十八歲之間常上中國廣播新竹電臺講古;四十七歲時得到新竹縣竹東鎮山歌比賽第三名,次年又得到第二名;民國七十三年,他又代表新竹縣參加臺灣省慶祝光復節老人才藝競賽,得到全省冠軍。不但如此,洪添福先生講古說書可是引經據典、出口成章、滔滔不絕,據說不論是男聲、女聲、老聲、童聲,時而清越、時而蒼老,甚或柔媚、激昂,都能恰如其分,掌握角色身分。   洪添福先生表演說唱是最拿手的絕活,曾演唱過《十歸空》、《學拳不離手學曲不離口》、在《珍愛客家˙洪添福音樂典藏》也收錄了許多他的表演如&lt;老婆棚頭學阿淘哥說唱;口述問卜;公揹婆-說的部分、公揹婆-唱的部分、補缸、福祿曲˙十八嬌蓮。提到洪先生表演內涵和情感,又分為:講古或講人生典故、唱山歌、採茶、小調、唱(北管、子弟班)亂彈戲曲、表演客語說唱、背誦歌謠、作詞 (講究押韻、喜用重疊詞、大量用方言俗語)。洪老先生也常會教基督教的小朋友唱客家歌謠,還有多方面的才華,除了會講客家古老的故事,還會彈唱山歌、亂彈、創作,若稱他為「研究客家民間文學者的活化石」是實至名歸的,而且他兼顧傳統又勇於創新、擅長講古和棚頭表演,是個很棒的客語說唱藝人。洪老先生滿肚子的戲文和童謠,如今四代同堂且含飴弄孫呢! 長篇山歌詞《臺灣風景名詞》 和哥哥洪阿添合錄《昔時賢文》錄音帶 《民俗藝師洪添福先生訪談錄》、《珍愛客家‧洪添福音樂典藏》 1966年 得到新竹竹東鎮第二屆山歌比賽第三名。 1967年 得到新竹竹東鎮第三屆山歌比賽第二名。 1984年 代表新竹縣參加光復節老人才藝競賽,得到全省冠軍。
蕭阿安   民國32年出生於新竹,小時候在客家村落裡,每年正月初九的天公戲及八月十三的平安戲,都有北管八音班的表演,增添熱鬧、共襄盛舉。那種民謠大調小調的吹奏,北管戲曲的唱腔、旋律及韻味非常優雅動聽,無形中覺得與普通流行歌曲不同,所以從小就對北管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民國53年隻身到臺北找工作,在北投一家陶瓷藝術中心擔任彩繪陶瓷的工作,是與藝術領域接觸的第一步,為了使彩繪藝術更精進,向國畫大師黃君璧先生學習國畫多年。23年後,陶瓷公司營運不良,工廠收掉而離開(當時擔任設計部總設計師),後來考進立法院,在院長辦公室做文書工作,後轉任院長的文書助哩,直到65歲屆滿退休。民國80年,進入立法院工作同時,也參加臺北市北區客家委員會新成立的北區北管八音研習班,直到今年9月教師節滿20周年。其實北管八音不好學習,尤其笛子、嗩吶之類的樂器,因聲音太過嘹亮,不能在社區的住家吹奏,必須到郊外練習,所以練習時困難較多,進步緩慢。   北管八音班的學習比民謠班困難很多,八音班浮浮沉沉,成員不停更換,20年來原有的成員只有蕭阿安留下來,有新成員加入後,慢慢將所學的及各種學習技巧都交給新人,經過許多波折。平時八音班都用晚上時間練習,但找年輕人換血不容易,所以班內大多以爺爺奶奶為主,最年輕的也都會60歲了。   約6年前,北管八音班申請了客臺北市政府客家委員會補助,被補助的團隊,每年都參加客委會的客家社團成果發表。除了成果發表的演出之外,每年一度的義民節,北管八音班都會參加迎神遶境及第二天的千人挑擔踩街嘉年華的遊行行列,有時候也會去校園表演。今年的花博是臺北市盛事,臺北市政府客委會也安排客語教育中心所屬的76個表演團隊,每周三、五輪流花博美術館展場演出,北區客家會的八音班也於民國100年3月9日(三)演出。   在立法院擔任文書工作時,蕭阿安每周六往返北投、板橋兩地,在板橋江之翠劇坊向北管大師邱火榮老師學習北管吹場、唱腔、打擊好幾年,也曾經粉墨登場,演出武家坡:薛平貴及別輔:胡壽廷角色。2008年,邱老師在客語教育中心開班授課,於是帶著北區客家會八管八音班同學們,一起向邱老師學北管音樂。今年四月,蕭阿安透過邱老師向臺北市客委會推薦為助教,協助老師教學。現在每周一、二蕭阿安都帶領北管八音班聚集在北投豐年里福德宮廟宇裡練習北管音樂及客家八音。平時就整理資料及曲譜,把自己會的留下來交給同學們。   每年客家音樂社團聚會或比賽時,創新改良以客語演唱北管戲曲,讓客語的傳承更徹底。多年來,吹奏八音之餘,尤其擅長北管唱曲,聲音充滿力量及劇情韻味,。只有二十多人的客家北管八音班,因為蕭阿安的努力,利用晚上,在偏僻的廟宇裡盡情吹奏、唱曲,多年不間斷,讓人看見日常生活中,真正的文化傳承。 國畫、書法、八音弦索吹奏、唱腔、頭手演奏 2010客家義民祭,客家音樂樂隊成果發表決賽,榮獲弦國樂組第二名
陳正航   陳正航先生(1978年出生)為桃園縣中壢客籍人,從小就喜愛音樂,偶像為知名歌手張雨生;就讀國中時,開始聽國外的音樂,如: 麥可或是其他歌手等;高中則參加音樂的社團為主;並大一時,與志同道合的幾位朋友組成神棍樂團。談起當初成立樂團的初衷,陳正航先生則表示:希望能做出與其它樂團不同凡響的感覺和音樂,而客家話是文雅的、好聽的,客家音樂也很特別,若將客語加入歌曲中就變得很精彩,令人耳目一新,所以樂團就從事客家音樂創作,除了客語外,樂團也包含國語歌曲。而客家音樂文字、語言方面不理解,陳正航就會與父親陳德峻討論和共同創作,著作曲如:流浪,並獲得行政院新聞局舉辦之[96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客語組第一名。   神棍樂團總舵網站(<a href="http://www.zenkwun.com">http://www.zenkwun.com</a>),有段簡介如:「神棍樂團結合西洋搖滾/嗩吶/二胡/鑼鼓/古琴/琵琶等中國樂器,南北管/佛道教/客家音樂等元素,創造華語音樂圈獨一無二的「乩童搖滾」。「萬佛朝宗」是一張用一年練習,三年創作,九年累積的概念專輯。超過一年的籌備期和錄音,打破所有華語唱片的規則,超出所有獨立樂團的高度,是今年度臺灣獨立音樂界最重要的專輯之一。」更有一些音樂人寫下對於神棍樂團的評語,如下: 「期待已久的魔幻寫實樂團」陳樂融 「融合國樂於西洋搖滾樂中,已非新鮮事。但如神棍樂團這般自在穿梭於類型(甚至是語言)之間,純熟流暢且叫人興味盎然的,堪稱同儕少見;且以專輯格局聽來,這幫青年企圖要各方「萬佛朝宗」,看來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La Vie專欄作家 / StreetVoice音樂頻道總監 小樹 「神棍的音樂充滿本能性的叛逆與質疑,滿載的暴發能量融合了傳統邊緣與現代演繹,是張力作」河岸留言負責人 林正如 「神棍給我們的音樂,不只是傳統民俗器樂與搖滾的交會;讓我真正感動的,是聽見音樂裡那份執著和熱血。衝著如此用心精美的設計包裝,其實就值得收藏了!」林曉培 「神棍通常是騙財又騙色,但是神棍樂團是讓你CD一放下去馬上心甘情願還會有點意猶未盡的那種爽!」中廣流行網DJ 左光平   神棍樂團近期的演出有:(1) 2010年11月7日 the wall live house、(2) 2010年11月20日臺中浮現 live house,皆是以創新的手法將國樂+西樂+客家北管融合於樂團中呈現。陳正航為客家領域中為不可多得的音樂人才,他談到未來他會在自己的音樂領域上做好基礎,並且還會繼續做客家音樂,理想將客家音樂年輕化,希望客家音樂不只老人和客家人在聽,而是要推廣到大家都能聽和能唱,其中作品如: 「把我的灰燼灑下」,則是為天災而創作,反思人類往生之後對周遭世界的貢獻,並安慰那些已逝的靈魂。如下: 詞:陳正航 曲:陳正航 編曲:神棍樂團 演唱:陳正航 電吉他:鄒松佑 貝斯:林奕勳 鋼琴:徐瑋廷 笛:黃博裕 二胡:徐瑋廷 古琴:廖芳芳 鼓:林宗衡 鑼鼓:陳正航、徐瑋廷 電子音效:陳正航 和聲編寫:欒克勇、陳正航 和聲演唱:陳正航、欒克勇、林奕勳 錄音:欒克勇、陳正航(吉聲錄音室)、戴建宇(臺北河岸音造錄音室) 混音:欒克勇(吉聲錄音室) 我從來就沒有什麼光芒 想要飛卻生不出翅膀 我很想擺出好看的模樣 期待你記住我的漂亮 人們有天終究會被渡化 也許唱低一點才是選項 等我們想卸下厚厚的妝 靈魂才會開始有重量 希望你把我的灰燼灑下 灑在戈壁的沙漠上 也許有天它會帶來希望 把沙洲變成天堂 希望你把我的灰燼灑下 灑在汩汩的河流上 也許它會找個地方發芽 把所有愛都解放 解~放 累的時候記得找人說話 撐不住的就大聲哭吧 也許人的心情需要流浪 男子漢也需要 肩膀 我不安份地咬著手指甲 等待終究把時間風化 如果你是最後一個倒下 告訴我未來是怎樣 流浪 神棍樂團官方網站:http://www.zenkwun.com">http://www.zenkwun.com 2006年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評審團大賞 2007年行政院新聞局舉辦之[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客語組第一名 2009年YAMAHA熱門音樂大賽冠軍
姜義森   姜義森1949年生,出生於新竹北埔,專攻揚琴、鑼、鈔,由於姜氐大家族人口眾多於南坑村上務農,因其父母於北埔街上開設雜貨店,故未與其他家族成員居住於山上。   因父親從事雜貨生意,故比其他家族成員生活較為富裕,當時其父親有擁有一座揚琴,當時極為少見,見其父親三不五時在演奏,到初中時也熟悉了揚琴,也能演奏一些流行音樂。   而真正接觸傳統樂曲,主要乃其祖父姜阿石聘請新竹芎林官成伯、官青伯、來家鄉北埔南坑村來教授北管牌子與唱曲以及鑼鼓,於是在回山上老家時,見伯、叔、堂兄在學習北管,不免也產生了好奇心。   上到初中時,因一向對音樂有興趣,乃參加了北埔中學西樂隊,而後甚至當上了隊長,專長小號與黑管。高中後在外求學,退伍一直在臺北工作,建築、木工、油漆、國貿等工作、在28歲時因肝炎回至故鄉養病。   民國66年時,堂哥姜義和在洋菇寮開班授課,姜義森也順勢成為了學員,且因自己本身已有音樂底子,進步相當快,再此期間也接手了家中的雜貨店,而除了揚琴外,也因練習時缺了頭手,而學會了鑼、鈔,如此過了4年多左右,原只是純興趣在學習而沒想到要表演,也因永樂社人手不足下也上臺表演,而後就成了表演的固定班底。 姜義森因年輕及見多識廣再加上本身也熱心公益,永樂社一些的行政也會幫忙處理,雖然揚琴在樂團中不是要角,但少了姜義森永興社可是會大大的受影響。   姜義森近年來除新竹縣北埔鄉大坪國小客家八音班教授八音外,也因熱心公益,參與了大隘社,並成為大隘社第一、二屆理事長,大隘社是北埔民間地方社團,主要乃推動地方產業、生態 、文化、歷史之保存。近年來,亦常出國表演音樂。
劉秋蘭 補齊中
何鳳美   何鳳美小時家境貧苦,沒有機會接觸到與音樂相關的領域,早期,臺灣在民俗節慶時,常常在廟口搭建臨時舞臺,演出一些忠孝節義的野臺戲,何鳳美小時家中沒有電視,每當有野臺戲演出時,就是何鳳美最開心的時候,在臺下觀看臺上演員的唱腔、身段、舞蹈,配上歌仔戲音樂曲調的伴奏,就是何鳳美小時候最喜愛的娛樂活動了,當時何鳳美就深深為民間戲曲著迷,夢想有一天能在臺上演出,但因家庭環境因素,何鳳美常常為了求三餐溫飽,而到處尋求工作來貼補家用,婚後,經營小生意,幾年過後,為了不要在外奔波並能在兼顧家事之由,便轉為服飾修改之業,這時的何鳳美,才有機會,重拾小時候的夢想。   起初,何鳳美抱著對音樂的熱愛而加入了國樂社,由當時的明新工專孫寶興擔任指導老師,何鳳美在音樂的起步算是比較晚的,40歲時,何鳳美才接觸到真正的音樂,由於學習認真,加上興趣驅使,何鳳美的國樂學得非常好,很快的就能熟悉樂器的演奏技巧,深得孫寶興老師喜愛,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又或也許是命運的安排,何鳳美被推薦到田文光老師的樂團協助演出,那次之後,田文光便將何鳳美收為田屋八音樂團團員,於是在民國八十九年,何鳳美由國樂演奏到北管,何鳳美說:剛開始很不習慣,因為演奏北管是要背譜的,北管的譜稱為&rdquo;工尺譜&rdquo;跟國樂的簡譜完全不同,需要耗費很多心思去將譜背的滾瓜爛熟,才能上場演奏,尤其是當何鳳美接觸北管已近五十,但何鳳美卻展現出她那令人讚嘆的毅力與企圖心,在演奏客家八音表現可圈可點,至今仍跟隨田屋八音團四處演出。   談到創作理念,何鳳美說自已只是喜歡音樂,享受演奏帶來的樂趣,對於北管,和鳳美表示自己只是半路出家,沒有受過正統的訓練,樂理自然也就不是非常了解,何況,北管八音的樂理較難,學習不易,所以目前仍是由田文光老師創作,並指導團員演奏,而客家八音重視演奏時的情境,更是需要團員們互相配合團隊默契。   關於藝術推動展望,何鳳美表示目前客家八音表演方式,大多停留在民間的民俗節慶和傳統活動而主導表演的單位也大多是民間團體,如寺廟私人的北管樂團,如今,一般人對客家八音的不了解與誤解,使得越來越少人懂得如何欣賞客家八音,總以為客家八音只是廟會或喪事的音樂,所以客家八音要讓大眾接受,一定要將這舊觀念扭轉,也許可以利用各種機會,創造更多客家八音的表演舞臺,向民眾打開知名度,比如大型的北管音樂會,或是客家音樂祭,讓更多的人看見不一樣的客家八音,了解客家八音的表演藝術與歷史價值,藉由某種包裝與行銷機會,提升客家八音的藝術性,消彌客家八音給人庸俗的民間印象,讓更多的人得以欣賞到客家音樂之美,也許進一步可發掘對客家音樂有興趣的人,甚至讓想學習的人懂得利用資訊以尋求學習的管道,客家八音目前的確面臨傳承的問題,主要是年青人不願意進入,因為學習北管似乎不是能當飯吃得行業,因此如何才能拓展客家八音的表演舞臺以及延續藝師的表演生涯,若沒有策略規劃,客家八音將面臨青黃不接以致沒落的窘境。   提及客家文化保存期許,希望成立網站或資料庫,廣收客家八音的表演實況,加以系統化整理,也或許可以放於網路供民眾欣賞,何鳳美表示,有一次,她的朋友告訴她說:「你上次表演的樂曲,我有在網路上有看到耶,那首曲子你彈得真好,我很喜歡聽!」因此何鳳美便認為如果能讓這些對客家八音有興趣的人,或是不了解但想進一步認識客家八音的民眾,有一種便利而隨手可得的資訊管道,並可將每個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客家八音,做一個完整而忠實的紀錄! 演奏樂器 國樂: 揚琴、秦琴、中阮、大阮、二胡 客家八音: 彈撥樂器
徐貴英   徐貴英出身於音樂世家,有記憶以來,只要父親拿起南胡彈奏,母親便會在一旁唱和,徐貴英從小便跟著大人哼哼唱唱,耳濡目染之下,建立起徐貴英對唱歌的興趣,也許是這樣的成長環境,使得徐貴英對於音樂比一般人更具敏銳度,徐貴英能唱也愛唱,對於唱客家山歌這件事,徐貴英在孩童時期就已經是駕輕就熟了,於是十歲那一年,便央求父親教她南胡,但母親卻認為,女孩子家唱唱歌怡情,是還不錯,但拉南胡有些不妥當,因當時演奏南胡多為男人,母親不免有些疑慮,但拗不過徐貴英對於音樂的喜愛與執著,父親成為她的啟蒙老師,漸漸的,徐貴英愈學愈多,也開啟了徐貴英對客家戲曲的大門。   就讀苗栗農工時,選為合唱團,當時流行唱愛國歌曲,合唱團也就常到學校或警察局前演唱愛國歌曲,鼓舞人心,畢業後,為考取幼教音樂老師資格,決心北上進入師院研習,當時老師十分嚴厲,要求甚高,常常一首曲子,要學生練到完美無瑕,有些學生,不堪負荷,因而落淚,徐貴英就在這位嚴師的高壓磨練下,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取得音樂教師資格。隨即順利在臺北的幼稚園擔任音樂老師,直至38歲那年,由於家庭因素與照護子女之因,遂遷回新竹縣竹北定居,專心照顧家庭,但有才能的人是不寂寞的,徐貴英在某個場合的演唱中,高亢的嗓音讓縣政府的何小姐驚為天人,便將她推薦給田文光老師,加入「田屋八音團」後,田文光老師極為賞識,於是極力發掘徐貴櫻更多潛能,並在客家戲曲中拔擢提攜徐貴英,直到目前,只要田文光老師邀請,徐貴英一定會全力配合出演。   徐貴英本身擅長唱客家山歌,關於創作與其理念,徐貴英表示,她就是單純喜歡唱歌,對於創作,沒有太多想法,因為那些既有的歌就非常好聽了。   問及對目前藝術推動展望為何,徐貴英表示,藝術推動方面,現今多是依靠民間的團體,自行尋找各種表演機會或是自發性的成立社團來教導學生,徐貴英表示,音樂的學習與藝術興趣的培養,應該是越早越好,尤其小朋友的吸收能力與記憶力是無可限量的,從小做起,那藝術累積的能量才會越龐大,所以政府應更加重視人才的培育,以新竹縣言,客家族群多在山區,地處偏遠且交通不易,讓有教學熱忱的客籍老師心生卻意,只有少部分的老師願意真正的下鄉,去教導客籍子弟傳統戲曲,若是政府能有補助津貼,也許能讓更多老師下鄉去教學,落實戲曲基層的人才培育,客家戲曲才不會面臨逐漸沒落的困境。另一方面,也希望藉由表演機會的拓展,增加客家八音或北管的曝光率,讓更多人能聽見客家的聲音。   至於客家文化保存期許的方面,徐貴英表示「客家電視臺」的出現,實在是非常好的作法,為那些已經遺忘母語的客家人,提供非常好的學習管道,重新了解自己的文化。而將客家的珍貴文化,透過資料的收集,檔案的建立,文史的保存,建立系統化的資料庫,徐貴英是非常贊同的,並十分肯定此次「客家音樂人才資料庫」的建構。徐貴英談到,客家母語應該要更有效地被學習,雖然目前小學生有將母語列為教學目標,但是時數太少,常常回到家與父母親改用國語交談,剛學的客家話又被忘記了,因此現在有許多客籍的青少年已經不會說自己的母語了,更別說那些老一輩才聽得懂的用語了,所以如何打造客語的學習環境,是保存客語的積極作法。 演奏方面 國樂: 彈撥樂器:三弦、中阮 北管八音: 拉弦樂器:小椰胡 彈撥樂器:三弦、揚琴、秦琴 演唱方面 八音: 客家小調、平板、山歌仔 苗栗縣客家歌唱比賽 第五名 新竹縣關西客家歌唱比賽 第二名
呂金燕   呂金燕,民國40年生,桃園楊梅客家人,現在住在中興新村任職國有財產局,她的口音有著一股濃厚新竹海陸腔,呂金燕雖然是客家人但從小並不喜歡客家歌謠,對客家音樂並無好感。因為在她生活經驗中客家歌謠等同於是一群在廟口前拉著胡琴五音不全的老人家,有很長一段時間,她聽到有人唱客家歌謠時 她會不舒服的全身起雞皮疙瘩。及至二十年前有次出差的機會回到了楊梅老家,無意間聽到對面楊梅育樂中心樓上傳來了優美的歌聲,那剎那她彷彿成了在愛琴海上聽到siren song而受到誘惑的希臘水手,無法抗拒,下意識的走向育樂中心的樓上,推開門看見了謝其國老師正在演唱客家山歌,她靜下來坐下聆聽著,這是她第一次發現原來客家歌謠可以是這麼美妙,好聽。   幾年後這歌聲仍不時在她腦海縈繞,客家歌謠的種子也隱然在她心田裡悄悄發芽。有次她的同事李清松主秘送給了她一片姜雲玉老師的CD,她被這美聲的客家歌謠徹底征服,深埋在她骨子裡的客家意識也被徹底的喚醒了。86年來自大陸的閩西客家藝術團來南投表演,受到刺激之後呂金燕決心為客家文化做些實質的貢獻,在一次專程到臺北國家音樂廳的朝聖之旅中,她認識了仰慕已久的姜雲玉老師,她得到將老師的賞識和支持,開始推動南投客家文化協會的成立, 她與彭國華,陳羅水等先進為籌立協會不斷的奔走,呂老師回想起這段過程,笑笑得說:喔,才知道什麼叫篳路藍縷。   而她自己則是不斷的學習,各種客家的歌謠, 舉凡童謠,小調,老山歌,平板,九腔十八調,採茶戲她都鑽研,甚至也自己寫劇本。呂老師說:人生走了一圈才重新的認識客家傳統文化之美,這次不會再錯過了。   功夫既已練成,則不斷的表演,不斷的開班授課,在南投這個客家文化的沙漠,老師用其源源不絕的熱情默默地經營著一塊綠洲。她不為個人名利,只是踏踏實實一步一腳印的為客家文化播種,她說只要是教客家的東西她就會很開心。老師連法鼓山邀請的歲末關懷都沒忘記表演客家的戲呢。   呂老師感謝這一路來在客家文化經營上互相扶持的朋友,她提到了呂錦明及姜雲玉老師,在很長一段時間,他們不遠千里的來到南投親自授課,帶給她和南投客家鄉親很多很多的收穫。還有很多一路過來一起打拼互相支持的老師和夥伴們。   呂老師對客家文化的關注是長期而堅實的,她還參與很多客家文化的基層扎根工作,她也在學校和社區大學教母語教學,她有南投縣鄉土語言(客家語)教師即客語薪傳師的資格,也曾帶領學校同學參加全國客語朗讀比賽。也擔任過全國語文競賽(客家語組)評審、命題委員。   老師特別喜歡帶領學生用客語吟唱唐詩三百首,用這古老的語言,古老的腔調,吟唱著這古老的文學,散發的是一種很優美很古典,現代人很陌生卻會一聽就愛上的美。   除了歌謠,呂老師還是個客家美食的大廚和老師喔!但很可愛的是,本來的呂老師是個連打火茶都會哭的女孩呢。因為從小在家是個排行中間的女孩,其隱性的老二性格加上父母的寵愛,所以她完全不會做家事,及至嫁作人妻,她依然不會煮飯,電鍋內外鍋分不清楚,這樣的新婚生活讓先生哭笑不得,有天先生一如往常,從公家宿舍提飯回來,說我再也不好意思去打飯了,才讓她痛下決心決定學烹飪。如今她已是頂著2006年客家美食大賽(社團組)-冠軍頭銜的金牌美食老師了。   呂金燕說:人生只有一次,我必須充分的利用這得來不易的生命,盡情的揮灑熱情才不致於後悔。 烹飪 客家歌謠 演講朗讀 2006年客家美食大賽(社團組)-冠軍
賴宜和 補齊中
杜翊菱   杜翊菱女士(1956年出生)臺灣新竹縣內灣的客籍人,從小聽到阿婆唱客家山歌、和阿爸演奏客家八音,就對客家歌曲相當有興趣。她並於民國80年開始和賴碧霞老師學客家民謠 (參加碧霞鄉土客家民謠樂團),同時又與謝其國老師學習拉胡琴及客家民謠,擔任客家歌曲中伴奏的角色。杜女士也常陪賴碧霞老師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導學生採茶戲劇和傳統客家音樂,並擔任伴奏的助教。   至從學習客家民謠開始,杜女士並參加多項比賽和活動,並皆拿到輝煌的成績。如:82年度參加桃竹苗客家民謠比賽,山歌仔組第一名;82年度「區運在桃園」臺灣區客家民謠比賽,對唱組第一名;臺灣區第六屆中興盃,對唱組第一名;臺灣省第三屆客家民謠比賽,超級組第一名;並在今年度以創作歌曲「維揚義民」,得到「新曲唱來響連天-2010年新竹縣客家新曲獎」最佳客家創新山歌詞獎,維揚義民歌詞如下: [第一首] 義民烈士情義忠,歌功頌德眾口同,今人未見古人事,忠義依舊萬事崇。 [第二首] 年年祭典維民風,百業尊敬廣庭中,競賽犧牲薦敬意,捧花獻果人氣融。   除此之外,杜女士早期還擔任新客家電臺節目主持人,與謝國其老師共同主持「山歌大家唱」節目;與賴碧霞老師一起參加客家民謠全省巡迴演出數十場,擔任伴奏樂師及獨唱部分;85年應陸委會邀請,與謝其國老師和楊熾明老師赴深圳參與兩岸客家文化交流音樂會,擔任伴奏樂師及獨唱部分;90年度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辦理在職教師進修活動,擔任伴奏樂師;在多次臺灣區客家民謠比賽,擔任伴奏樂師及評審;也曾任力行社區、北埔水穄村、桃園客家會、二重社區、慈文國小的客家民謠指導老師;現任則為三重社區、永興、坑尾社區、凱旋社區、平鎮福隆、天韻班的客家民謠指導老師。   可見得杜翊菱女士不僅長相氣質出眾、且具創作才華、歌藝過人,他教導客家歌謠經驗長達十年之久,雖然歌謠班皆以客家歌曲為主,但還是會教導學生閩語或國語歌曲,就是希望學生甚麼歌都要學、甚麼文化也要試著去了解,可以讓客家、閩南、外省,大家打破族群的藩籬,互相包容、互相學習。另外對於客家文化的音樂推廣,杜女士則認為客家人必須團結合作推廣客家音樂,例如:流行歌會有版權問題,而傳統的歌謠(自於古詩和古典類文句),牽涉的版權問題就沒有那麼多,教歌的時候,可以將傳統民謠加以運用和指導,但是流行歌因為會有版權問題就沒有辦法 (但是流行歌是時代的趨勢,卻一定需要教的)。所以她希望客家人能夠團結一點,不同的傳播公司可以一起合作,在歌曲上的選用或運用有個標準的機制,讓大家都可以容易、方便的一起學習客家歌曲。杜女士鼓勵大家多多推動客家歌曲,讓更多人去接觸,接觸後慢慢喜歡客家歌,並且進一步的去學習客家歌曲,客家文化或歌曲也能因此繼續傳承下去。 客家民謠、創作客家歌 98 年得到行政院客委會薪傳師證照 82年度參加桃竹苗客家民謠比賽,山歌仔組第一名 82年度「區運在桃園臺灣區客家民謠比賽,對唱組第一名 臺灣區第六屆中興盃,對唱組第一名 臺灣省第三屆客家民謠比賽,超級組第一名 「新曲唱來響連天-2010年新竹縣客家新曲獎」最佳客家創新山歌詞獎:維揚義民
戴淑枝   戴淑枝,1942年生,苗栗南湖人,戲曲世家出身的戴淑枝,小時候即跟隨母親廖月娥學戲,五歲時隨母親待在中壢「飛明園」戲班,是屬於河洛班,母親廖月娥可說是戴淑枝的老師,將學得的一身功夫教給戴淑枝,父親則是負責戲臺上燈光效果的特效師,後來「飛明園」戲班解散,九歲時隨母親轉往「新榮鳳」,屬於客家班,戴淑枝與「新榮鳳」的大摳林學戲,「新榮鳳」在當時專演內臺戲,十四歲時離開「新榮鳳」,轉往「老新興」的亂彈班,兩年後到「東興社」,待了一年後又回到四平班的「新榮鳳」,這時戲班也都轉作外臺戲,內臺戲因而消失。   戲院沒落,原來在內臺賣票演出的戲班改演外臺的酬神戲,有的變成賣藥團,藉表演客家三腳採茶戲招攬觀眾,再趁機推銷藥品,戴淑枝也受到張友財先生之邀,組成賣藥團,每到夜晚,賣藥團會擇一塊空地,利用竹竿,拉起電線,懸掛燈泡,鄉里的老少婦孺就會拿著椅凳過來,戴淑枝就跟其他演員一起在空地落地掃,演起賣茶郎的故事情節,演員的表演只是手段,賣藥才是終極目的,藥品本小利多,如果推銷得好,其收入足以支付賣藥團一行十幾人的酬勞。演員時而唱作俱佳的表演戲曲,時而高舉藥品,吆喝叫賣,就如電視,廣播節目裡的工商服務一樣。戴淑枝約有八年的時間跟著張友財先生,在各地廟會,夜市圍地,表演撮把戲,可說是個江湖藝人。戴淑枝與張有才在賣藥團時互有好感,二人結為連理,琴瑟和鳴,一路互相扶持至今。   之後,因外國藥品在臺開放,有些人去國外就會帶回藥品販賣,衝擊賣藥團的營運,於是戴淑枝在賣藥團解散後,再度回到客家戲班,戴淑枝小時學武旦,後待過許多戲班,為了吸引觀眾並配合劇團演出,接觸過許多角色行當,歌仔,四平,亂彈均有涉獵,戴淑枝生、旦、淨角均能擔演,唱作俱佳,舞臺演出經驗豐富,2005年受鄭榮興博士之邀,進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目前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演員及「客家戲曲表演人才培訓」特約教師。 武旦,小生,小旦
蘇揚俊   蘇揚俊,新竹湖口鄉人,因為興趣加上機緣的巧合,使他踏上了無悔的音樂人生,出過近10張的音樂專輯的蘇揚俊,從沒有停止唱歌,喜愛歌唱的他把唱歌當成事業,目前仍持續教學,竹東、平鎮、寶山、湖口、新屋、竹北、新埔、臺北、鶯歌,都有他的認真教學的身影,蘇揚俊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滿滿的,受學生歡迎的程度可見一般,更是擔任臺灣客家文化協會的活動組長,並且是海棠歌謠協會、新竹市客家歌謠協會、客曲薪傳協會的會員。   蘇揚俊說他並不是學音樂出身的,小時候只是愛跟著奶奶聽聽家中的收音機,收音機裡緩緩傳出電臺播放的客家山歌、蘇揚俊覺得有趣、便和奶奶,祖孫倆一搭一唱,愈唱愈有興趣,從此便愛上了唱客家歌。求學時期,蘇揚俊本著對美術的興趣和天分,順利進入國立藝專美工科就讀,畢業後,蘇揚俊選擇進入學校教書,當起了美術老師,有著服務熱忱的蘇揚俊還加入了青年救國團,活潑熱情又喜歡表演的蘇揚俊還是不忘情歌唱,也曾經向胡泉雄老師學習客家歌謠,也許是上天的巧安排,蘇揚俊在一次的救國團活動,優美的歌聲受到學員的喜愛和崇拜,學員便希望蘇揚俊能教他們唱歌,當時年僅23歲的蘇揚俊便一腳踏進了歌唱世界,期間也參加過許多的歌唱比賽,屢屢奪魁。   蘇揚俊說他會成為客語歌手,一路上有許多貴人相助和朋友的幫忙,有次,在飯局上認識了當時已是客家知名歌手的林展逸老師,知道蘇揚俊歌唱得很好,便邀他至友人家中的錄音室試音,林展逸極為賞識,遂將蘇揚俊推薦給唱片公司的老闆,蘇揚俊說一開始是九華唱片找他錄製專輯,於是在2000年發行了第一張個人客語專輯我的故鄉,2001年由上發傳播發行&lt;傳統客家山歌小調專輯,2002年發行重溫往日情專輯,隔年2003又發行人生舞臺專輯,2004年由吉聲傳播發行好姻緣專輯,2005至2008年龍閣文化傳播公司又為其發行四張專輯,分別是&lt;山下戀情、命運、臺北是我的故鄉、領蓬線衫。可以說是一年發行一張個人專輯,蘇揚俊細數錄製過的歌曲竟達百餘首,問及蘇揚俊這麼多首歌有沒有特別喜歡的,他不假思索的說,我覺得每一首都好聽,每一首都喜歡,2008年後沒有再推出新作,蘇揚俊表示最近沒有好作品,可見蘇揚俊對音樂的要求很高。      2001至2007年曾四度應邀至中國原鄉梅縣參訪並演出,蘇揚俊目前教學著重客語流行歌曲方面,也但願能延續傳統優良客家文化、創造客家文化新的生命力而積極參與客家文化傳承的事務,蘇揚俊為了教唱客家歌謠而不辭辛勞的四處奔波,就是希望透過母語,透過歌聲,來喚起日漸薄弱的客家意識與優質的客家文化內涵 。 客語流行曲演唱與教學 80年度 榮獲 文建會優良教師獎 兩度榮獲 新竹區全國客語流行歌曲比賽 冠軍
徐韻絜   生長於苗栗縣通霄鎮的徐韻絜,四歲開始模仿廣播節目唱歌,喜好音樂但成長過程中沒有機會學習樂器,於是在學校音樂課時特別認真,奠定了音樂的基礎,高中時為日後生計考量選讀了自己沒有興趣的商科,曾於百貨公司擔任專櫃小姐,因執著對音樂的愛好,乃一邊工作一邊到音樂教室學鋼琴,她回憶當時上班前、下班後的一小時都到琴房練習,難得的公休日更是整日泡在琴房至少4小時,每天總是想辦法擠出時間練習。   早婚又於26歲時恢復單身,因而得以重拾興趣發揮音樂所長,開始展開音樂及歌唱的生涯,曾在西餐廳駐唱,如西門町的「琴宮」西餐廳、松江路「論情」西餐廳&hellip;&hellip;等餐廳都有其自彈自唱的身影,因辛苦跑場、駐唱努力的開源節流,讓她在36歲時就繳清房貸。不料,無房貸壓力後卻令徐韻絜的生活重心頓失,為尋求人生的新方向,申請進入崇德基督書院就讀,扎扎實實的當了八個學期的全職學生,1997年40歲的她自大學畢業;回想自己在二十年來最大的收穫就是養成持續自我學習的習慣,這個習慣讓她往後的人生未曾再感到枯燥,也感覺個人品質的提升。認定自己46歲即退休的她,2002年起開始自己招生指導國語、閩南語和客家各類的歌唱班;2003加入由趙可莊老師所指導的「傑士三重唱」擔任女高音,自此獲得更多編曲及合音的技巧。把它代入客家歌曲的活潑運用,因此而在客委會所主辦的成果發表驗收比賽多次獲獎受到肯定。   徐韻絜將指導歌唱視為生活的調劑,她說歌唱班的學員多數為長輩,在這些長輩的身上可以獲得許多生命的寶貴經驗,而自己只是引導他們唱歌,教與學之間,收穫最多的卻是她。而有豐富的舞臺經驗的她,特別注重學員學習唱歌的心態,在她看來舞臺上的美姿美儀、歌唱的技巧固然重要,但是表演面對觀眾時,抱持謙虛而又自信的正面態度,是她最為重視的。她強調,舞臺是現實的,擁有觀眾緣的表演者,才能在舞臺上受到歡迎,而演出每每能夠感動觀眾,則是在舞臺站得長久的要訣。   演唱會、表演策劃經驗豐富的徐韻絜,將每次團體演出中有待改進的事項,彙整成「舉辦演唱會必備流程及事項」清單,除場地、燈光、主持等大項目之外,還特別提醒化妝室備衛生紙、贈禮莫隔日、發便當的時間點&hellip;等小細節,足見其細心周到之處。在團體表演的策劃上,她擅長將傳統的歌謠轉化為搖滾、DISCO的形式,如專為歌謠班學員設計表演時,在節目的安排上,就以表現團隊的凝聚力為原則,盡量少安排獨唱,期使參與表演者在籌備的過程中,交到朋友、生活有新的刺激,透過表演而獲得成就感。了解觀眾的口味,將表演成為一個好看的SHOW,讓外族群驚豔客家,是徐韻絜推動客家藝文的理念。   談及對客家文化的推動的期許,她說客家文化不是單靠一己之力可以傳播的,必須集結有志之士共同努力,在團體的相處中,「不計較」、「懂付出」、「態度大方」是相處融洽的基礎。而客家文化不是只有農耕生活,所以舞臺上的視覺設計也不應總是呈現農家樂的景象,比如在臺北都會的客家人,就應該適度的呈現都會的流行與時尚。策劃者就和大廚師一樣,挑選最好的材料,做出最好的料理,大宴小酌都精通。她說客家的傳統美德保留固然重要,但隨著時代的變遷與改變,創造中生代及年輕一代能接受的時尚風格,是當代音樂文化工作者的責任,如此更能提高傳播的效率。 專長 國、閩、客語演唱及教學;演唱會、活動節目策劃編排、主持及指導;表演訓練教學;廣播節目主持。 專輯 《山下戀情.夢中情緣》客家創新歌曲2,客家文經出版社。 《2008臺灣心、鄉土情.傑士三重唱感恩之夜》2008年9月11日社教館城市舞臺演出實錄。 2010,指導臺北市自強民謠班獲臺北市客家歌謠班觀摩比賽入圍。 2009,指導臺北市自強會創作表演獲臺北市客家歌謠班觀摩比賽特優獎。 2008-2009,指導臺北市龍興民謠班連續入圍臺北市客委會客家觀摩賽。
魏莉芸   資深採茶戲藝人魏炆燈生於民國四十年代,父親是知名後臺樂師魏乾任。魏乾任的師父是阿浪旦。早年臺灣三腳採茶戲鼻祖何阿文在新竹縣教三腳採茶戲,阿浪旦即是他最重要的五名徒弟之一。採茶戲中常常出現男女調情的場面,所以在早年民風純樸的時代,普遍認為女孩子不適合演戲,故此女性角色都是男藝人反串的,稱為「乾旦」。阿浪旦是光復前後最有名的「乾旦」。魏乾任的文戲師父是阿浪旦,武戲老師是著名的四平藝人郭天奇。魏乾任後又將採茶戲傳給外甥曾先枝和女兒魏炆燈。現在增先枝是「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導演兼編劇,魏炆燈則加入新生輩藝人林興松創立的「松興戲劇團」。   魏炆燈聲音嘹亮,又得到父親的真傳。父親傳給她三腳採茶戲唱腔和改良客家戲身段。她前後經歷了了光復後內臺戲興盛的時代,以及電臺賣藥時代和客家傳統戲劇沒落的時代。有感於客家戲日漸風光不再,魏炆燈受邀加入「松興戲劇團」,旨在扶植傳統的客家戲,能將之繼續傳承下去。「松興戲劇團」的團長林興松是六年級生的年輕人,從小喜愛客家戲,他畢業於華岡藝校,主修國劇身段,又跟隨一些客家老藝人自學客家戲,待過多家歌仔戲班和客家戲班。2003年,在母親的支持下,他創立了「松興戲劇團」,並邀請像魏炆燈、小月娥、賴宜和、呂芳富、謝菊元等資深演員加入。戲班演員普遍面齡老齡化的問題,客家傳統戲劇需要青年人的加入,魏炆燈等老藝人對於年輕團長林興松的邀請可謂意外又欣喜。加入「松興戲劇團」之後,他們對青年演員的好學總是願意傾囊相授。 前場演員,飾演花旦。 三腳採茶戲,胡撇仔。 代表作 《鳳凰淚》、《穆桂英》、《呂布與貂蟬》、《紙新娘》、《前生今世蝴蝶夢》
賴少奇   賴少奇,苗栗大湖人,幼時即喜歡看戲和聽廣播節目,雖對於戲曲有興趣,但是家中環境與志向的取捨之下,賴少奇選擇繼承家中世代務農之業,並習得木工裝潢之技以求改善原本的生活,只能將興趣當成平時休閒活動,直到苗栗縣大湖農會為發展農村文化,重新發掘居民祖先流傳的客家諺語、傳統戲曲歌舞,因而舉辦客家戲曲研習班,讓一般大眾得以進入戲曲廟堂,並邀請鄭榮興老師前來授課教學;賴少奇因而有機會接觸傳統北管戲曲,跟隨鄭榮興老師學習北管三年之久,期間也多次跟隨榮興客家八音團出場演奏,而國慶日也至總統府前表演吹奏嗩吶。之後,賴少奇也至大湖圖書館開設的八音團研習班學習八音演奏技法,1991年,賴少奇成立大湖農樂軒,以北管演出為主,團員約十多位,平時也接受婚喪喜慶的邀演。   臺灣亂彈戲可以分為福路與西路兩個系統,這大約是從聲腔上來分的。福路戲為亂彈腔系統(或稱「西秦腔」),主要伴奏胡琴是「提弦」(又稱殼仔弦);西路為皮黃腔系統,主要伴奏胡琴是「吊規仔」(近似京胡)。從聲腔上無法看出各種曲牌被歸類為福路或西路的原則,但可以從文場樂器與鑼鼓的打法來判斷該齣戲是福路戲抑或西路戲。賴少奇師承鄭榮興老師,前場唱腔及後場樂器均有學習,而北管中的西路與福路均有接觸。   福祿的領奏樂器是椰子殼作成的 『殼仔弦』(又叫做椰胡、提弦), 是屬於老梆子腔系統的聲腔,因傳入臺灣比較早,所以又稱『舊路』。常用的唱腔有平板、二凡、緊中慢、慢中緊等,旋律聽起來較激昂剛強。西皮的領奏樂器是以桂竹筒製成的『吊規仔』(也就是京胡),屬於皮黃腔、吹撥腔的系統,傳入臺灣較晚,又叫做『新路』。這兩個系統的最大差別,在於唱腔不同。常用的唱腔有西皮、 二黃、緊跺子、慢跺子等,旋律較福路平緩些,但是因為用吊規仔伴奏,賴少奇表示其唱腔接近京劇,許多對北管較陌生的人第一次聽到都會以為是在演唱京劇。   賴少奇對於客家戲曲與文化的傳承感到憂心,尤其是客家戲曲只有上了年紀的朋友們有興趣去觀賞或學習,想要將一身技藝傳遞下去,又苦無沒有教學空間與人才,若能配合國小教育,從小教起,培養興趣,並落實教學系統與能與每一個學制並行,甚而與大學學制接軌,才不會有浪費教學資源之遺憾,許多小朋友接觸北管樂,但因畢業後為順應國家教育的學制而放棄戲曲的學習,而戲曲的傳承於是中斷,無法持續;加上一般人對於戲曲的表演舞臺了解不多,只有非常大型的表演團體才有透過電視媒體大肆宣傳,許多鄉村之地無法感受,也許各鄉鎮也有推出民間戲曲活動,但在較為鄉下村莊卻是不知其訊息,若能透過更廣泛及強力密集的宣傳,讓更多人有機會觀賞到富有客家文化的戲曲,進而引起興趣,或能接觸學習客家戲曲。 後場:嗩吶、胡琴、二胡、打擊 前場:大花、小生
黃桃美   黃桃美女士 (本名:黃冉妹) 為新竹竹東客籍人,因為小時後看採茶戲時,發現自己有此方面的天份,並於國小畢業左右,開始學習客家傳統音樂和戲劇,具有天賦的她,人家一唱客家山歌她就會唱了,因此跨足了音樂和戲劇方面豐富的演出經驗,曾在客家八音、北管、採茶戲皆可見其演出的身影。   黃桃美女士17、18歲開始學習戲劇,曾從卓清雲學習三腳採茶,和曾先枝等戲劇團演出,大都扮演小旦和花旦。年輕時曾隨夫跑江湖賣藥(撮把戲),還參加五燈獎節目得到「五度五關」最高榮譽。除此之外,她還唱山歌、擅長八音及北管、出版相關作品、經營康樂隊,作品如: 北管(福路) <仙姬送子>黃桃美溫阿斗雅曲音響公司榮譽出品 <哪吒下山>黃桃美溫阿斗雅曲音響公司榮譽出品 客家平板 <新勸郎怪姬>黃桃美彭級發南國音樂帶 <青春桃花開>--溫通/黃桃美/陳寶蓮 (月球) <新桃花過渡> <吹牛三與雞該麻>--許秀榮/曾先枝/賴海子/黃桃美/詹玉珠 (月球) <青春桃花開> 山歌小調 男:桃花開來菊花(哪裡)黃,阿哥想妹身上兩三項。   一想阿妹鴛鴦枕,二想阿妹象牙床(呀得喲)。   妹正妹,三想阿妹救命(哪裡)方。 女:桃花開來菊花(哪裡)黃,阿妹身上哪有兩三項。   百貨店內正有鴛鴦枕,木匠店內有該象牙床。   哥正哥,藥店正有救命(哪裡)方(呀得喲)。 男:心肝阿妹仰般會恁戇,明明身上有該兩三項。   玉手伸出就係鴛鴦枕,阿妹介圓身就係象牙床。   心肝妹,兩人交情救命(哪裡)方(呀得喲)。 女:心肝阿哥仰會恁知,知得老妹有該好東西。   父母生吾三件(哪裡)寶,阿哥恁想,老妹介床借你。   哥正哥,千萬毋好傳了外人知(呀得喲)。 男:桃花開來菊花黃,三日吾無看妹心未安。   阿妹雖然別人介,隔夜吾看到心就安。   妹正妹,恰似寒天見到太陽(呀得喲)。 女:貼心阿哥恩兩儕,仰般恁好無共家。   三日無見情哥面,肉圓傍酒(註:吞未下)。   哥正哥,肉圓傍酒吞未下(呀得喲)。 合:大家生到差恁多,未得老妹唱山歌。   四句八節歌就到,拜託大家來指導,(好正好)拜託大家來指導(呀得喲)。 小旦和花旦 客家八音、北管 客家山歌 北管(福路) <仙姬送子>黃桃美溫阿斗雅曲音響公司榮譽出品 <哪吒下山>黃桃美溫阿斗雅曲音響公司榮譽出品 客家平板 <新勸郎怪姬>黃桃美彭級發南國音樂帶 <青春桃花開>--溫通/黃桃美/陳寶蓮 (月球) <新桃花過渡> <吹牛三與雞該麻>--許秀榮/曾先枝/賴海子/黃桃美/詹玉珠 (月球) 五燈獎節目得到「五度五關」
劉蘭姝   劉蘭姝,1935年生,苗栗公館人,曾任職於省立苗栗高中的音樂老師長達12年,在多次的音樂比賽擔任評審的經驗中,有感於當時國內指揮人才太少,所以結婚後便到日本武藏的音樂學院繼續學習理論作曲,專攻指揮。劉蘭姝也曾擔任過臺北市客委會和世界客屬委員會的委員,但劉老師很快便發現自己的熱情在於教育不在政治,她便回歸到教育領域,她發現對於教育的熱情是發自骨子裡的血液,在那個年代,胎教還是個陌生概念時劉老師便已發現胎教的重要性,更身體力行的實踐著,老師治學治事嚴謹,教育卻強調順從小孩的天性並輔助其在自己的潛質能獲得最大的舒展,在那個盛行填鴨式教學的時代,劉老師的觀念卻屬異類且前衛。   38歲那年,在北一女中任教的先生便過世,當時她有兩個稚女和高齡母親,先生撫卹金被親戚騙盡,房舍被學校追討的惡劣環境中,她沒有時間悲傷,毅然辭去教職改做房地產只為多賺些錢,以便將沒有男人的家庭經營的比別人更好。無論物質或精神上,她都要將先生的精神在小孩的身上繼續延續與發揚,她是家人堅強的羽翼。事實上證明劉老師是非常成功的,她的兩個女兒都在他的教學方法下成為最專業的人士,謝鴻鳴與謝鴻鈞分別是國內知名的音樂家和畫家。   劉老師後來接觸到一種國內罕見的教學法,發現其精神與她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便深深為此著迷從此便一頭的投入這種教學法的推廣。「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 提出以「觀察、體驗、思考」為步驟的學習過程, 主張兒童的發展應是身心與道德並重,頭、手、心須同時被訓練。所以,達氏本著「以身體經驗形成音樂意識」一實驗基礎,對人類天賦的自然樂器-歌喉(聲音)與身體給予音樂基礎訓練,訓練學生的歌喉或身體成為一個充滿表達力的樂器,並讓知性(理論)與身體實際結合體驗後,做為日後更進一步的創作(即興)能力的準備,以及提昇將來在音樂、舞蹈與戲劇的表演能力。包括『音感訓練』、『聽力-節奏-動作』和『鋼琴即興』等三種課程。本教學法與其他音樂教學法不同之處,除了在於它用生動、立體的方法(非僅紙上作業)來作基本音樂要素的訓練,使得學生們具有完整的音樂理念及身體經驗,此透過身體經驗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幫助了解自己,且經由建立信心而達到開創自我的境地外;更在平常的課程中,涵蓋了多元化的肌肉覺、視覺、感覺等,知覺與識覺的整體統合,訓練學生如何使用高度的專注力、判斷力、記憶力及瞬間反應、肢體統合能力。由於不論任何樂器的演奏,都需透過肢體將心裡所想的呈現出來,因此肢體與意識想法的統合更是重要。所以學習達克羅士的學生們不僅在音樂上具有清晰的思考能力和鮮活的想像力,可無限拓展其創造力,更能培養自信、主動、機智、堅強與合群的領袖氣質之人格。   在劉老師及其女兒所教育出來的小孩,很多在小學時期不僅以能自如的彈奏樂器 更有許多人皆已是小小音樂創作者了。   劉蘭姝說,音樂是她的專業,培育卻是她的生命, 達克羅士讓她在她的專業裡生命得已精彩,她將繼續為培養下一代的音樂人而繼續精彩下去!
傅通貴   傅通貴先生為高雄美濃客籍人,日前從事印刷業,並為客家劇團主要演員,主演二胡手、老生、及反串女旦角等,也為兜搭劇團之創團者及現任團長。「兜搭劇團」成立於民國92年7月;基本團員包括:傅通貴、鄭怡真、孫婷婷、林喜華、高宇人、鍾月花、林燕美等;演出型態為現代舞臺劇;近期作品有:涼扇頂秋雨曲、勸郎怪姐、抽猴筋等。   根據劉惠月於民國95年11月12日訪問資料,「兜搭劇團」是一個綜合性的表演劇團,內容包括:兒童話劇、兒童歌舞音樂劇、兒童律動歌舞表演、說故事劇團 、人偶劇劇團等等表演形式。兜搭劇團也多次舉辦客家劇場研習班,以寫實劇場表演方式為主,更介紹客家傳統典籍資料,近來更以客家文學作品『涼傘頂秋雨曲』為題材,將客家三腳採茶戲與『涼傘頂秋雨曲』文學作品作一創新結合,改編成『涼扇頂』劇碼。」關於涼扇頂秋雨曲、勸郎怪姐、抽猴筋,如下介紹: 「涼扇頂秋雨曲」   是鍾肇政以臺灣民間傳說故事改編的鄉土系列小說之一,故事背景發生在「涼扇頂」,敘述兩個走江湖賣唱的乞丐兄弟,來到「涼扇頂」客棧的際遇,「涼扇頂」位於龍潭、楊梅、新埔三地交界,據當地耆老說法是其中一座山的崠頂形如涼扇,因而叫作「涼扇頂」,後又變成「涼傘頂」。 「勸郎怪姐」   亦是趣味十足別出心裁,劇中人不只是男扮女裝性別交換,劇碼也是貼近生活又有現代觀。 「抽猴筋」   客家習俗抽猴筋,為要勸人惜婚姻,且待打罵、鬧過,方才了悟恩義情。   若談起成立劇團的初衷,傅通貴先生則希望兜搭劇團,能將現代戲劇與客家傳統歌曲結合,如此一來使觀眾能重新認識客家的傳統戲曲,也能更進一步讓觀眾投入和學習,達到傳承客家文化的目的。而取名為:兜搭劇團(客語即意為團結、合作來完成一件事),就是希望客家子弟們可以團結合作完成特定任務或戲劇的演出,更期待客家文化能夠源遠流長傳承下去。 二胡手、老生女旦角
鄧維順   鄧維順先生,於國立藝專影劇科畢業,是位影視工作者 (導演),曾經擔任《原鄉人》、《飄零的落花》等電影的副導,近年來將重心轉向拍攝紀錄片,包括:《岩雕傳奇》、《追想安平》等。現任則為威迪影視有限公司負責人、擔任公視委製紀錄片&lt;臺灣福佬客&gt;導演,更是「火焰蟲客家說演團」的團長。   談起成立火焰蟲客家說演團的初衷,鄧維順先生表示:「他在民國 91 年間有感於客語流失的嚴重性,於是與多位舞臺專業演員構思如何重建客語生活環境,進而發揚客家文化,於是該年度特別培訓說唱藝術、話劇、舞蹈 &hellip;等專業之客家藝人。」而火焰蟲客家說演團基本團員,包括:徐明珠、古重禮、巫俊明、彭金通、范姜琳、 彭賢君、廖經華、廖郡玟、劉佳玟、黃 如、陳佾玄、陳家玟 等&hellip;;近期作品有:《起火做戲班》、《客家文化綜藝列車》、《過庄尋客系列巡迴等》&hellip;&hellip;;火焰蟲客家說演團還在2003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舉辦的藝術節中,展開全國 22 場客家文化綜藝列車巡迴演出,以活潑的說唱藝術、兒童話劇演出形式,巡演時還獲得當地客家子弟的熱烈迴響。   根據採訪人員劉惠月於民國95年7月11日資料顯示,火燄蟲客家說演團將在「戲說客家」的活動中,表演類似現代流行的Rap的《棚頭》,以及融合客家文化的說唱藝術,說、學、逗、唱集於一身的《打嘴鼓》,期待讓民眾體驗客家說唱藝術之美。除此之外,團裡還在全國各地舉辦「起火;做戲班」師資培訓營 ,該課程結合了社區開放創作表演空間,在夜晚人潮聚集的地方演出 10 場客家風情節目,課程分四個部分: 1. 棚頭:採茶戲的序場,類似 RAP 唱跳方式的演出。 2. 客家童謠:藉簡單的韻律舞蹈及帶動唱方式,來學會童謠。 3. 打嘴鼓培養老師們的機智與反應,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集說、學、逗、唱技藝於一身。 4. 客家短劇讓老師們瞭解製作短劇內容及學習經驗與心得分享。 93 年舉辦客語生活鄉鎮客語復興號活動,於桃園及南臺灣各鄉鎮演出 38 場; 93 年遠赴紐、澳宣慰僑胞; 94 年遠赴巴西參與「瀛海客來嘉年華」臺灣慶賀團表演活動; 94 年「客家文化綜藝列車」結合客家電視,以「過庄尋客」在北臺灣做 21 場巡迴演出; 94 年推出八 點檔戲劇「鴨嬤打孔翹」,首次將客家諺語、俚語、師傅話、童謠、棚頭、歌唱等舞臺表演模式,以多樣的劇情搬上螢光幕。   火燄蟲(依客語詮釋即為螢火蟲),螢火蟲有著微小的光芒,卻有堅毅的精神在草叢中穿梭著,火燄蟲客家說演團為此取名,就是希冀可依螢火蟲的精神,將客家文化散播出去,在各地生根發芽,並傳承更遠更廣。團員們具說唱藝術、話劇表演等專業能力,也嘗試不同的演出形式和舞臺表演模式,搬上電視螢幕,在未來裡,讓我們拭目以待由鄧維順先生帶領的火燄蟲客家說演團,更精采的演出。 《原鄉人》、《飄零的落花》等電影 拍攝紀錄片,包括:《岩雕傳奇》、《追想安平》、《臺灣福佬客-勤耕福田》 火焰蟲客家說演團,作品:《起火做戲班》、《客家文化綜藝列車》、《過庄尋客系列巡迴等》等 電視作品:尤老師的十二堂課、天天哈客、歡歡喜喜講客語、圓桌五士打嘴鼓、鴨嬤打孔翹、兩個銀角兒、榕的假期、95-99年製作生趣个ㄠ仔書-DVD客語教學帶
邱鳳嬌 邱鳳嬌,苗栗客家人,藝名白鳳玲,小時候,因為母親喜歡唱日語歌,白鳳玲也能跟著哼上幾句,兩歲時母親就開始教導白鳳玲唱些日語歌曲,白鳳玲甚有音樂天分,小學時期,學校老師也常推薦白鳳玲參加歌唱比賽,國中畢業後,因兄弟姊妹眾多,生活不易,為改善家中經濟,白鳳玲便北上至華隆公司工作。喜愛唱歌的白鳳玲,18歲時在一次歌唱比賽中,代表華隆公司參加勞工盃歌唱大賽,奪得季軍的亮眼成績;後因1983年因華隆公司的裁員風波轉至光寶公司服務,但所得薪資卻大不如前,一心想多掙取工資的白鳳玲便積極尋求機會;而當時的同事在臺北中和南勢餐廳當領班一職,餐廳剛好缺少一位駐唱人員,這位同事知道白鳳玲的歌唱實力,便推薦她到南勢餐廳駐唱,之後,也在一些民歌餐廳駐唱。 後因家庭因素,父親身體狀況不佳,白鳳玲為求就近照顧父親,便由臺北遷回苗栗,並開始組織康樂隊。白鳳玲將自己唱歌的興趣結合謀生的工具,發展成為接單的綜藝團、康樂隊,並成立傳播公司,本身擁有音響、燈光等設備,有時用一臺小貨車載運搭設舞臺的器材至活動現場,而近年則直接用貨櫃車改裝而成,四處表演歌唱,製作節目。為了迎合不同觀眾的需求,白鳳玲也開始學習客家山歌,起初她看到山歌的歌譜,於是照著樂譜,唱出音調曲子,但是後來聽到劉秀英唱山歌,才知道唱山歌不能只是照著歌譜吟唱,還有加入許多轉音,提升韻味以配合曲調旋律,於是好勝心強的白鳳玲開始研究山歌唱法,多聽錄音帶來調整唱功,賴碧霞老師的歌聲也伴隨著邱鳳嬌一段時日,之後還參與邱玉春老師主導得&lt;百善孝為先&gt;舞臺劇演出。 目前專心經營康樂隊,擔任主持與歌唱,通常,負責在現場從頭至尾帶動現場氣氛,讓場面活絡熱鬧的,就是依賴那個口齒流利、功力超凡、能把死的講成活的、上流講成下流的節目主持人,白鳳玲就是舞臺的串場靈魂和製造歡樂笑聲的源泉。 邱鳳嬌表示這幾年,客家人意識終於有抬頭的跡象,早期,有些客家人不敢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客家人,也不敢大聲說客家話,她在那個年代投入客家歌唱事業,需要有相當的勇氣,大家對客家歌有低俗不入流的負面印象,著實讓她吃了不少苦頭,也讓她常感失望挫折,但邱鳳嬌相信自己的選擇,熱愛己身文化,排除異樣演光,雖遭受無情批評卻能克服壓力,為保存客家傳統藝術而犧牲奉獻,一路走來,甘苦相伴,也由於有白鳳玲這樣的人才從事默默為客家文化的事業,開拓客家精神,客家音樂得以傳承,這些都是客家文化在歷史軌跡上不能抹滅的過程。 主持 演唱 代表華隆公司參加勞工盃歌唱大賽_季軍
余廣業   余廣業先生為臺灣桃園縣客家人,從小就喜歡看客家採茶戲劇團的表演,也常買唱片欣賞,客家語、閩南語、國語、英文和意大利文歌曲都聽,每一種不同族群的音樂他都很喜歡。余廣業先生畢業於文化大學音樂系理論作曲組,曾經師事侯俊慶教授、許常惠教授和林聲翕教授。學校畢業後, 在國立中壢高中擔任音樂科專任教師二十多年,現在是國語和客語歌曲作曲工作者、唱片製作人和出版者以及Taibei、FAI 和自然生態等攝影學會會員,他的音樂創作地叫做廣瀚音樂屋,個人客家語創作歌曲專輯名稱為尋一個庄下。   余廣業老師的客家語創作歌曲專輯--尋一個庄下,綜合古典藝術、鄉土民謠風、流行三種風格,余老師在尋一個庄下專輯中的序,寫道: 「2005 年夏天,我參加客家雜誌社舉辦的客家文化夏令營,看到客家詩人邱一帆先生的詩詞著作油桐花下的思念心中歡喜,當即購買一本帶回家細細欣賞。那次文化營活動中,還看到飽讀詩書的長者徐桂盛先生,即興為客家鄉親作姓名嵌字聯,進而知曉他擅長寫詩。」在這結識的機緣下,身為客家人的他,秉持著客家人要挺客家人、客家人要寫客家歌,因此採用客家詩人邱一帆、徐桂盛先生的詩詞著作,欣然為其中數首譜寫客家歌曲。   「尋一個庄下」專輯大部分的歌曲 其前奏、間奏和尾奏都是余廣業親自創作,例如:公車巴士、故鄉、油桐花下的思念、桐花頌、改竹筍、天公落水、尋一個庄下、多個朋友多條路。其中一首歌曲尋一個庄下 在描寫一個沒有受到廢氣廢水污染的鄉村,那些小動物自由活動,人們在此也很安閒自在,就如作詞者說的: 一個伯公也會笑微微的地方,歌曲意境恬適優美。余老師創作客家語歌曲的座右銘為: 自我要求曲調美感,曲調符合客家語調、及表達詩詞的意境,他希望大家欣賞歌曲的同時也能細細品味客家語言的鄉土味與美感。另外,他也表示他要創作更多作品、因為人們欣賞或練唱歌曲時,能引起學習客語的動機,對客家語言的傳承延續有幫助,因此期盼大家共同來推廣客家歌曲,為客家音樂盡心盡力。 客家語歌曲創作專輯--尋一個庄下,歌曲包含:公車巴士、故鄉、油桐花下个思念、油桐花下 桐花頌、改竹筍、天公落水、春个開始 秋月思鄉 尋一個庄下、多個朋友多條路。
馮新旺   馮新旺,藝名馮三郎 ,自幼愛好音樂,尤其熱愛臺灣民間音樂,19歲開始接觸樂器,曾向芎林八音大師官德鋒老師學習文場樂器,主要是吹拉彈各項民間樂器的技法。「文武場」是樂隊總稱,分指「文場」、「武場」,文武場不只有樂隊功能,需要配合劇情與演員互動。客家戲班的文武場一般各有二至三人,劇團文場主司管弦樂器;武場主司敲擊樂器。   明末清初,部分廣東農村的客家人,因為抗清,以及社會動盪,地理,氣候、生活等原因,遷移到臺灣與東南亞地區。而八音逐隨著客家人進入了臺灣各客族部落,依其民俗風情的需要,繼續的流傳與發展。 日前分佈在中壢、新屋、楊梅、龍潭,富岡、關西、新埔、竹東、芎林、頭份、苖栗、東勢、內埔等地,而新竹地區客家八音最主要的根源系統包括:關西范家、龍潭黃家及芎林官家三大系統;芎林官家這支客家八音傳自官成和官青,其中官德鋒是習藝自官成,是著名的文武場樂師,官德鋒廣為受徒,馮德旺就是其中之一。   馮新旺主要以文場樂器為學習方向,嗩吶、胡琴、阮琴......皆能演奏,但熱愛音樂的心是不分東西的,對於西樂,馮新旺也顯露高度的好奇心與學習力,吉他、喇叭,他也多有涉獵,於是19歲開始馮新旺便開始搭班演出,曾經搭過錦玉已歌劇團、隆發興歌劇團,鄭榮興戲劇團、文化歌劇團...等,擔任文場樂師。其中也經歷劇院演出的內臺戲式微,廟會酬神野臺戲取而代之的時期,退伍後,深思遠著未來之路,1960時期,電視、電影興起,當時臺灣電視業發展迅速,相對地,欣賞戲曲觀眾流失,加上天災頻繁,政府提倡節約,移風易俗,戲曲演出的機會大幅減少,內臺消失,演員紛紛轉業,馮新旺有識於此,人生也出現了轉折,轉向當時逢勃發展的建築業,另謀生機。   「樂不可以偽」,音樂本身其實是源自心裡最自然的流露,對於音樂始終無法割捨的馮新旺,45歲時自組康樂樂團,帶領同好四處表演,以接演婚喪喜慶活動為主要服務項目,直至47歲,馮新旺漸感戲曲文化流失迅速,許多劇團缺乏年輕人參與學戲,演出時常有人手不足的困境,於是重操舊業,正逢龍鳳園戲劇團招募人才,便加入劇團演出。馮新旺也點出客家戲發展的隱憂,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缺乏編劇人才,既有的傳統劇目,一演再演,了無新意,自然不能吸引觀眾興趣。 喇叭、吉他、胡琴、管弦樂器
羅思容   出生於苗栗的客家女兒羅思容,於1987年在一場愛戀中,生命主體意識啟蒙和覺醒。並開始詩文、繪畫創作。   1990年獨生女兒出生罹患癲癇症,舉家遷移新店水源保護區灣潭村落,學習種植與生活,陪孩子在大自然中成長,並與外子建構一套特殊課程(獲文建會專案補助)之後開設假日學校陪伴有特殊需要的孩子。   20餘年來持續詩文、繪畫、歌詩創作,以女性特有的幽微直觀,閱讀生活,凝視生存,書寫生命並記錄靈魂。詩作發表於《現代詩》、《臺灣文學季刊》、《笠詩刊》、《雙子星詩刊》及香港《呼吸詩刊》、人間副刊、臺灣日報副刊。   2002年為父親整理《羅浪詩文集》,閱讀阿爸的詩,感受客家人文、自然山川的美妙與親切,開始母語書寫及音樂創作。陸續以客語、閩南語及國語創作歌詩。她關切語言,並從獨特的語境中尋找富於文學性與音樂性的創作語彙。 羅思容客家詩歌創作理念:  ◎遵循歌謠歷史脈絡。發乎自然、情動於中的抒情傳統。追求歌謠的質性之美,建構現代的歌謠美學。  ◎以歌詩(即音樂和文學藝術)作為溝通交流之個體,以彰顯女性自覺、女性尊嚴和女性生命力創造力之人文精神樣態和省思。  ◎以直覺、性靈、素樸的感通力量,歌頌自然、人文、生命之美。  ◎通過音樂文學藝術之創作,關懷臺灣多元族群和諧共融的省思及生機。 一首歌詩 可不可以是 秋原上的一支芒花 一首歌詩 可不可以是 早春的一滴清露 一首歌詩 可不可以是 母親溫暖的子宮 一首歌詩 可不可以是 黑夜中召喚的愛 一首歌詩 可不可以是 靈魂休憩的一方天地 一首歌詩 可不可以是 一座橋、一條道路 一首歌詩 可不可以是 一個世界、一個信仰      在許多歌詩和歌謠中確實見證這些力量。 萬事萬物皆有源頭,透過聲音和文字去觸摸生命的本質和美的最初顫動。 羅思容持續創作並書寫創作札記(略舉數則)   傳統的山歌,歌者無需伴奏,無需舞臺,隨興所至、自由唱詠。就是回到生活、生命中最自然、真實,直接而樸實的元素。所謂︰山歌乃民間性情之響;每當自己唱詠山歌時,就越發感受那如山的靜定,如風的流蕩的氣韻。簡約的旋律在平淡之中悠轉、疊盪,一如初綻芽的枝椏,非得熨貼著呼吸和情感,方能一展情性幽微之美。   唐朝詩人白居易說︰「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意。」客家山歌賡續唐宋詩詞流風,七言四句詩體並注重平仄音律,以詩入樂,令詩與歌樂具天然結合之妙。如何唱作一首歌詩介如何傾聽一首歌詩介情感、語言、歌聲、意境涵融了每一首歌詩,而每一首歌詩就像宇宙的種子。   人是一種經驗的存在。客家歌謠通過生活的場域傳遞多元的生命經驗,不僅激發了客家族群的自我識別及身份認同;更進而灌溉滋養客家的生活土壤,使得客家文化得以傳承與創新。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滋長一個文化」在價值觀重整、兩性平等、性別多元化的新世紀裡,從土地和人所唱詠的歌謠將會是一座富饒而豐美的生命花園!客家人將透過歌謠音聲,迴盪出一闕闕真誠而動人的樂音。 專長 詩文、繪畫及詞曲創作、演唱 個人專輯及合輯 1.2005「臺灣之歌」合輯 2. 2005年佛光山「人間音緣」合輯 3. 2006佛光山「人間音緣」合輯 4.2007個人客語專輯「每日」 5.2008臺北詩歌節「擁抱、撫摸或測量」合輯 6.2008「四十六了字見性歌」EP 7.2009「僧之頌」EP
林汶奇   林汶奇先生 (本名: 林恩寶),臺灣新竹縣客籍人,為苗栗客家文化電臺客家新聞主播,是主持人兼採訪編輯。從民國81年與朋友合股從事展示工作,還花三個月的時間實地到美濃客家庄,除了賣產品之外,還學習美濃客家話和不同的風俗習慣;林汶奇先生踏入廣播界,於85年開始,在臺中的廣播電臺以華語賣2年多的產品;以及87年於新竹新農廣播電臺;88年3月1日於苗栗客家文化廣播電臺正式使用客語做廣播節目,客語節目還包括: 94年7月1日於大漢之音廣播電臺做節目,而大漢之音廣播電臺可以在網路上收聽,其頻道為:   頭份大漢之音廣播電臺 FM 97.1 中午12:00~15:00   苗栗客家文化廣播電臺 FM 91.7 下午15:00~17:00   除了廣播之外,林汶奇先生並於民國91年時,在龍閣文化傳播公司,以CD、卡帶、VCD、DVD形式發行第一張林汶奇VS邱金燕客語專輯--年年順利發財歌,常與妻子邱金燕小姐合唱,可稱為臺灣客家流行歌曲最佳组合,之後陸陸續續也在龍閣唱片公司出版了好幾張專輯,目前致力於主持廣播節目。   談到對於客家文化的期許,林汶奇先生則表示「客家語言」是相當重要的,老古人言說「能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能賣祖宗坑、莫忘祖宗聲」而書和專輯固然重要,但卻是附加在語言之下的產物,若是客家語言沒有繼續傳承下去,大眾聽不懂客家話後,應會將書和專輯送進博物館收藏,沒有客家語言就沒有客家文化。因此,政府應多獎勵說客家話,先鼓勵老師講客家話,老師進而鼓勵學生說客家話。而他也會繼續盡心於廣播節目,透過廣播節目推廣客家文化、山歌、客家習俗,希望將客家文化點點滴滴能傳播給社會大眾,源遠流長的將客家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客語廣播節目、海陸腔、四縣腔皆流利、苗栗臺客家新聞主播主持人兼採訪、編輯客家流行音樂人
古重禮   古重禮先生(1969年出生)客籍人 (小名: 小古),對唱歌和傳播業充滿憧憬、相當有興趣,是寶島電臺(93.7)的忠實聽眾,有天收聽寶島電臺時,感覺節目型態改變了,才知道是自己轉成新客家電臺 (93.5),於是在這因緣際會之下,應徵的新客家電視臺的業務人員,之後又再當時臺長宋菁玲推薦下,主持了「青春歡樂派」節目,從介紹客家歌曲開始,延伸多方面內容的廣播節目,至當時大約民國87年起,小古並和客家廣播和音樂結下了這緣分。   現今的小古為客家廣播節目資深主持人,主持過客委會委製的節目,內容包含: 生趣的客家話、探討客家字等,事前小古都會先做功課,節目中他會聽聽觀眾的聲音,與聽眾作互動,也因此很多忠實聽眾都會很照顧小古,給予很多回饋,還會送雞送鴨之類的到廣播電視臺。他還會藉由節目請教老一輩的人傳統客家話用法,藉此找回客家話的根源。聽眾年齡層很廣 (40-50歲居多),有時候阿公阿婆聽聽節目後,還會打電話到電臺請孫子練習客家話。由此可見,主持客家廣播是多麼有趣的一件事阿!   除此之外,小古還是客家流行歌曲的歌手、揚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唱片製作人,客語流行專輯製作,包括: 《阿咕咕》、《心手相連》、《大家夯共路》、《靚細妹》、《塵世人間》等。還曾獲得多項獎項: 第二屆客家新曲獎入選 (還捱中原)、第三屆客家新曲獎第三名 (理想有夢)、入選 (恁會早!鄉親)、2001年客家金曲獎最佳作曲入圍 (情戀)、2003年客家金曲獎佳作 (鴨麼打孔翹) 等獎項。   小古分享他的創作心境,他覺得寫歌有情境是很重要的,若是有靈感隨手就可以寫一首歌,而事後感覺不同也會修飾的更完美。但是對於推動客家音樂專輯來說,製作過程是很艱辛的,都得自己出錢出力去推廣客家音樂,有時還把唱片都當名片再發,偶而勉強打平就不錯了,有心要做客家傳承但是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希望大家可以支持正版唱片,讓音樂不要落後且占有市場競爭力,另外,也希望客委會、廣播、電視都可以加減補助專輯製作,支持推動客家音樂,若是靠大家團結共同努力,相信可以將客家音樂推到巔峰。最後,小古還提到: 做了這麼多唱片感想就是「不敢想」,他只能盡自己的能力、和該付出的,努力去做吧! 製作 《阿咕咕》、《心手相連》、《大家夯共路》、《靚細妹》、《塵世人間》 第二屆客家新曲獎入選 (還捱中原) 第三屆客家新曲獎第三名 (理想有夢) 入選 (恁會早!鄉親) 2001年客家金曲獎最佳作曲入圍 (情戀) 2003年客家金曲獎佳作 (鴨麼打孔翹)
林鈺婷   林鈺婷為臺灣新竹縣竹東客家人,英文名字: Margereta,簡稱則為: Rita (公主的意思)。果真人如其名,長相不但甜美、談吐輕鬆幽默、風格真誠、且歌藝過人,擁有百分百的活潑和親和力,有客家界辣妹之稱。從小在新竹竹東長大的她,說得一口流利又好聽的客家話,海陸腔和四縣腔皆難不倒她,一直到現在與家人溝通、聊天甚至撒嬌,還都是使用客家話。林鈺婷之後北上至文化大學念新聞系,大一機緣之下進入客家電視臺,主持兒童節目(小小客家變變變),也會在課餘時間去學習表演與肢體動作,此後開始接觸表演、主持、演戲、配音、唱歌 (國、客、閩三聲道兼具),近幾年也會嘗試客家歌曲的創作,可說是新生代女歌手中耀眼的一顆星。   林鈺婷創作歌曲如: 「Piano」。曲風簡單背後卻有相當感人的故事,是林小姐想念母親的心情寫照,是她創作專屬於母親的歌,林小姐曾說過:「拿起了筆,寫下我的記憶,寫下我的情緒。兒時抬頭看著美妙身影,讓我安心讓我憧憬。音符從指尖流竄溜進我的耳裡,總讓我走進夢想的光景。從那時起我就愛上的音樂,愛上了鋼琴。我的媽媽的歌聲很棒,讓我也愛上了歌唱。我很想很想知道,在天堂的她&hellip;&hellip;過得好不好介 還記得她要離開孩子時,雖然已無法說話卻擔心不捨到淚流滿面。不過,我也要請她放心,我長大了,我會很好的!」Piano的歌詞寫著:「小小的時候,我看妳彈著piano,小小的時候,我看妳總是唱著歌...,美妙的身影,讓我倚靠我的感情,溫暖的歌聲,句句融化我的心,對妳的思念,是這樣的..... 妳好嗎介 我很想要知道,我把妳藏在心裡面,妳不用擔心,我很好,請妳也不用擔心,因為妳愛的piano 就是我的力量。oh~~ I love you so~~~~~~」此首歌曲是林鈺婷創作的第一首客家歌,並且得到佳作,她感謝主!對她來說是很棒的禮物,林小姐也表示她會繼續創作、讓母語延續下去!   林鈺婷還有張個人客家專輯「幸福的家庭」,是由陳雙雄老師囊括詞曲創作及編曲,並邀請國寶級賴碧霞老師參與專輯寫作,來完成這張大碟。使用客家道地用語、俚語和多元的曲風,膾炙人口、傳唱客家,期盼可以延傳客家文化。專輯曲目:幸福的家庭、等郎、笑看人世間、情傷、青春年華、大海之戀、故鄉的河壩、珍惜姻緣、跌落的山下情、人生一棚戲、茶水情、衝破難關。目前的鈺婷還主持廣播節目: 客家恁靚,以每天不同主題和內容,豐富多元的呈現於觀眾,星期一到星期日的節目主題為: (一)健康、(二)親子、(三)客家產業、(四)美食、(五)旅行、(六)藝文、(日)客家音樂,希望可以和大家成為好朋友,在節目中以甜美的聲音,帶領著大家欣賞和了解生活資訊,甜甜溫暖所有人的心!   林鈺婷直到山狗大樂團成立後,並與顏志文先生和其他團員理念一致,且擔任樂團的團長後,從此堅定自己要走音樂路線,向顏志文老師學吉他,積極培養自己在音樂方面的技能,「山狗大-後生重唱」的部落格為: Blog:@yam.com/sgtyc,也即將發行專輯 (以環保議題為主)。除此之外,心懷感激的林鈺婷,常常感謝主! 讓她遇見了伯樂,她知道上帝的心意,秉持著信心和愛是不能缺乏,感謝這些機會,讓祂知道她要時間運用到哪裡,找到藍海林小姐也就知道自己該怎麼走。   林小姐認為學習客家話可從客家歌練起,從家庭裡醞釀和扎根。對於客家音樂推廣,林小姐則認為客家音樂是屬於世界音樂,期待有更多人玩客家音樂,客家音樂中的三大調 (山歌子、老山歌、平板) 是很美的,也是文化的根源,若將三大調加上小調後,會是特殊且永不消失可流傳下去的,並可加以沿用傳統歌曲做創新,或將藍調加上客家音樂或結合客家童詩來創作,若讓年經人更能接受,必然有人傳承,支持放手且自由創作,才能讓客家文化和歌曲茁壯。 作品 專輯曲目:「幸福介家庭」、「等郎」、「笑看人世間」、「情傷」、「青春年華」、「大海之戀」、「故鄉介河壩」、「珍惜姻緣」&hellip;等。
朱鈺洋   關於朱鈺洋先生的「語文著作」包含: (1)客家音樂戲劇與著作權法:敘述有關客家傳統音樂戲劇與客家現代音樂戲劇創作成果、表演與利用等行為與著作權法的關係。以及 (2) 客家美術視聽建築等與著作權法:敘述有關客家傳統美術視聽建築與客家現代美術視聽建築創作成果、展演與利用等行為與著作權法的關係。還有 (3)客家父親、母親等童謠、傳統歌詞數首。   而「視聽著作」也就是客家紀錄片,又包括: (1)客家母親:敘述屏東內埔三代女子撐起半天邊的故事。(2) 樂仙七七:敘述大陸廣東大埔女子六十歲才嫁給一九四九年來臺同鄉客家人作媳婦的奮鬥故事。以及(3) 北部客與印尼客:敘述北部客語印尼客在屏東開墾生活故事。 專長:智慧財產權 客家山歌演奏 客家人物紀錄片採訪 攝映 導演 製作 法律專題講演 專書著作/論文 民法概要(三民書局出版) 虛偽廣告與公平交易法(三民書局出版) 不動產經紀法規(三民書局出版) 家庭與學校常見法律問題(自版) 客家音樂戲劇美術視聽建築等與著作權法(客委會獎助計畫) 「客家母親」「樂仙七七」「北部客與印尼客」(自版) 「客家母親」:屏東文化處第二屆第二名 「樂仙七七」:全國社區大學首獎 「我讀的國小不見了」:全國社區大學首獎
彭嬿   彭嬿女士為新竹縣竹東北埔客籍人,家中以講海陸腔為主,剛開始接觸廣播界為: 考進國語和大陸發音廣播電臺 (當時有1200人考只錄取4個人,彭嬿還是4人當中唯一臺灣省籍的),但因為阿公、爸爸和家人都是講客家話,抱持推廣客家文化的使命感,轉至客家電臺發展。彭女士的興趣為聽歌、唱歌、熱愛工作,專長則為:製作電臺、電視或是舞臺節目等,整體而言她就是喜歡歌曲、主持和廣播,甚至可以說歌曲就是她的生命。   彭嬿女士從事歌唱、廣播、電視客語節目主持工作,還積極走入桃園與新竹地區中小學,指導學生客家歌謠演唱技巧及客家話,客家民謠研習班教唱、世界客家民謠比賽,從臺北光華電臺至中廣公司、臺廣關西電臺客語節目主持人、中原衛星電視臺副總經理等。她還出版了想子兒、難斷介戀情、東安橋、難回頭、客家本色、十七十八田庄女、天公落水、細妹仔按靚、皇天不負苦心人等十五張專輯,除此之外,她還是第一位女性入圍第十五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被譽為:客家歌謠介新娘,文學家--鄧榮坤先生曾經形容過彭女士: 【客家歌謠介新娘】 客家薪傳的歲月裡,走過風風雨雨的日子 彭嬿的堅持,是醒自大地的春雷 彭嬿的奔波,如一匹縱橫風雨的野馬 唯獨在傳唱客家歌謠的時候, 彭嬿才能沉潛下來,癡纏細膩, 音質純粹,像一則絕對的愛情神話 甘心,甘心,一輩子是客家歌謠各新娘   彭嬿女士為了客家文化可以永續傳承,常默默的為客家文化奮鬥打拼,即使有時候需要自掏腰包的付出,她依然無怨無悔往前衝,曾為客家族群注入相當多的元氣。談到關於客家文化的保存或期許,如今的彭嬿對於客家文化現況是感到相當心寒的,她還提到:客家文化的保存,她身為客家子弟是要有一份責任和義務,但她卻沒有權利和能力可以推動自己對客家文化的理想抱負。她期望客家電視臺,或是其他公眾的客家媒體,不要使用國語客家話發音,例如: 廚房和颱風常會說錯,要講標準的客家話,除了監製委員要謹慎之外,客語認證也要嚴謹,說客家話之前也可以多多去請教長輩。 春交情、訪友、捱介夢、菜子命、愛情夢、想子兒、愛情路、過新年、觀音像、異鄉客、客家子弟、油桐花開、毋知幾時、笑談人生、阿姆狐狸、天公落水、硬頸精神、孤枕難眠、一枝擔竿、再拼分人看、勞碌阿姆、難斷介戀情、秋風又吹來、難捨者款情、一條花手巾、等哥團員到奈年、客家真情、油桐花。 行政院新聞局第15屆金曲獎 (入圍最佳客語演唱人獎)
欒克勇   欒克勇老師(1970年出生)非客籍人,但盡心於客家音樂領域。欒老師的媽媽是閩南籍歌手,遺傳至媽媽的音樂天分,就讀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系時,加入吉他社擔任副總幹事,從此展開歌唱生涯。曾參與中壢地區紅番、非人類、百年神仙、紅河谷、書香門第鋼琴、天秤座、木吉他的民歌餐廳民歌手。他在木吉他民歌餐廳當民歌手時,巧遇一位老吉他師父,帶領他走向不同的領域,因此進入桃園富貴人家鋼琴連鎖西餐廳。   踏入西餐廳的他,進入了不同音樂領域發展,陸續經歷如:桃園福珍酒樓琴師、桃園公爵歐式西餐廳琴師、桃園貝多芬歐式西餐廳琴師、新竹吉普賽民歌餐廳民歌手、中壢貴族雅宴鋼琴西餐廳歌手、音圓電腦點唱機歌曲MIDI編曲老師、點將家電腦點唱機歌曲MIDI編曲老師、音霸電腦點唱機 歌曲MIDI編曲老師、興康AIOK大歌大點唱機歌曲MIDI編曲老師、米迪電腦點唱機歌曲MIDI編曲老師、衛星電視和廣播電臺CF編曲製作、天堂階梯工作室編曲製作老師等。   欒老師不侷限自己只當歌手,志願當個製作人,也在此領域努力。並在龍閣傳播公司唱片部經理共兩年,製作客家個人專輯錄音,證明了當時的素人也可以出唱片。另外,客語唱片專業製作人暨編曲老師、音圓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音樂部編曲老師、揚笙文化傳播公司音樂總監。現任則是欒生音樂工作室責負人,以及吉聲影視音有限公司音樂總監,他跨足了國語、客語和閩南語界,可說是音樂領域上舉足輕重的製作人。   欒老師當完兵後,西餐廳和民歌餐廳都倒光了,人事已非,國語專輯唱片變得沒有市場,而客家音樂依然是有展望性的,從此踏入客家音樂領域的他,盡心為客家音樂努力,很多歌手的夢想幾乎都綁在欒老師身上,他也為多位歌手量身製作多張客家專輯。但他還是更期望客家歌手們能夠團結一致、互相合作,共同為客家音樂努力和傳承,若是如此客家音樂是指日可待的! 劉平芳「人生一盤棋」專輯 (漢興傳播唱片發行) 主打歌曲編曲 李貴盛創作專輯「福爾摩莎」(水晶唱片發行) 製作、編曲 客家山歌班名師 賴碧霞、何易峰、曾桂英、林展逸、張光生、王美蓉、賴仁政、傅秋英、彭鈺雯、李秋霞&hellip;&hellip;&hellip;等專輯 製作、編曲、錄音、混音 陳淑芳「變心」專輯 (龍閣傳播發行) 編曲、錄音、混音 古重禮首張專輯「恁會早鄉親」專輯 (揚笙傳播發行) 製作、編曲 「心手相連」古重禮、劉平芳、徐子雁、彭月春 合輯 (揚笙傳播發行) 製作、編曲 古重禮「大家夯共路」專輯 (揚笙傳播發行) 製作、編曲、錄音、混音 徐筱寧「靚細妹」專輯 (揚笙傳播發行) 製作、編曲、錄音、混音 (金曲獎得獎) 李貴盛童謠創作專輯「幼幼客家」專輯 製作、編曲、錄音、混音 (金曲獎入圍) 陳雙雄老師童謠創作專輯 (客家文經出版社發行) 編曲 劉秀暐「簡單介歌」專輯 (吉聲公司發行) 製作、編曲、錄音、混音 (金曲獎入圍) 柔 均「寫乎你的歌」臺語專輯 (吉聲公司發行) 製作、編曲、錄音、混音 溫金龍「二胡演奏」專輯1-8 (吉聲公司發行) 混音後製 王鳳珠「快樂恩倆儕」客家精選專輯 (吉聲公司發行) 製作、錄音、混音 劉秀暐「紅塵有夢」專輯 (吉聲公司發行) 製作、編曲、錄音、混音 陳 威「聽捱介愛」專輯 (吉聲公司發行) 製作、編曲、錄音、混音 王鳳珠「心 燈」專輯 (吉聲公司發行) 製作、編曲、錄音、混音 熊家甄「決心愛你」專輯 (吉聲公司發行) 製作、編曲、錄音、混音 陳正航「流 浪」專輯 (吉聲公司發行) 製作、編曲、錄音、混音 劉榮昌「老樹新枝」專輯 (吉聲公司發行) 錄音、混音後製 (金曲獎入圍) 徐筱寧「2008青寧心曲」專輯 (吉聲公司發行) 製作、編曲、錄音、混音 (金曲獎入圍) 王鳳珠「王鳳珠的山歌戲」專輯 (吉聲公司發行) 製作、錄音、混音 (金曲獎入圍暨得獎) 劉秀暐「心介對話」專輯 (吉聲公司發行) 製作、編曲、錄音、混音 客家電視臺「客家音樂廳」節目片頭曲作曲、編曲 客家電視臺「十分客家」節目片尾曲作曲、編曲 及 節目音效配樂 &amp; 執行製作 客家電視臺「流行原創客」節目片頭曲作曲、編曲 及 節目音效配樂 &amp; 執行製作 羅文聰老師 臺語專輯「愛情流氓」(福茂唱片發行) 單曲&rdquo;墜落情海&rdquo;編曲 蔡義德 臺語專輯「生命的情歌」(華特唱片發行) 主打歌作詞作曲 (三立&rdquo;天下第一味&rdquo;主題曲) 彭立 臺語專輯「勇敢的愛」(乾坤唱片發行) 歌曲 編曲、錄音、混音、母帶後期處理 神棍樂團「萬佛朝宗」國語創作專輯 (吉聲公司發行) 製作、錄音、混音 徐千舜「團團圓圓來作客」童謠專輯 (吉聲公司發行) 製作、編曲、錄音、混音 (金曲獎入圍) 施文彬 臺語專輯「離別酒杯」(華特唱片發行) 收錄歌曲作詞作曲 (無緣的人無緣的愛) 2010 海峽兩岸媽祖歌唱大賽紀念專輯 主題曲2首 編曲、錄音、混音、母帶後期處理 徐千舜「月光華華」童謠全創作專輯 (吉聲公司發行) 製作、錄音、混音 「2010新客新聲」客語流行創作歌曲合輯 (吉聲公司發行) 製作、錄音、混音 得獎經歷作品: 第一屆客家新曲獎作曲入選 (鴛鴦夢) 第一屆客家新曲獎第二名 作品編曲 (想故鄉) 第一屆客家新曲獎第三名 作品編曲 (福爾摩莎) 第二屆客家新曲獎第二名 作品編曲 (四畝田) 第二屆客家新曲獎童謠第二名 作品編曲 (捱會做最好) 第二屆客家新曲獎佳作 作品編曲 (蛇哥來了) 第三屆客家新曲獎第二名 作品編曲 (相思夢難圓) 第三屆客家新曲獎第三名 作品編曲 (理想有夢) 第三屆客家新曲獎佳作 作品編曲 (喝好水) 第三屆客家新曲獎入選 作品編曲 (恁會早!鄉親) 2001年客家金曲獎最佳編曲入圍 (媽媽) 2001年客家金曲獎最佳編曲入圍 (萬丈高樓飆等上) 2001年客家金曲獎最佳編曲入圍 (蝴蝶) 2001年客家金曲獎最佳編曲入圍 (人生路) 2003年客家金曲獎最佳創新歌曲入圍 (情不自禁) 2003年客家金曲獎最佳創新歌曲入圍偉大介媽咪編曲 2003年客家金曲獎最佳作曲入圍作品鴨麻打孔翹編曲 2005年金曲獎最佳客語新人 徐筱寧專輯 製作編曲 2005客家電視臺&rdquo;客家音樂廳&rdquo;電視節目 音樂總監 2006年金曲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入圍 劉秀暐專輯 製作編曲 2006年第一屆臺北縣創作歌謠大賽流行組入圍作品&rdquo;紅塵有夢&rdquo; 2006客家電視臺客家音樂磁場&rdquo;電視節目執行製作 暨 音樂總監 2007新客家廣播電臺&rdquo;客家音樂磁場&rdquo;廣播節目 製作人 2007客家電視臺&rdquo;十分客家&rdquo; 電視節目執行製作 暨 音樂設計編曲 2007 行政院主辦 96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 客語組首獎歌曲&rdquo;流浪&rdquo;現場鍵盤手 2008 客家電視臺&rdquo;十分客家&rdquo;電視節目現場樂手 2008 客家電視臺&rdquo;流行原創客&rdquo;電視節目執行製作 暨 音樂總監 暨 現場樂手 2008行政院主辦 97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 客語組貳獎歌曲&rdquo;失落介夜&rdquo;製作、錄音、混音 2009 臺北縣『族群融合、好客北縣』民謠演唱會 音樂總監 暨 現場樂手 2009 客家電視臺六週年慶 演唱會 音樂總監 暨 現場樂手 2009 臺北縣『客家經典音樂‧歌舞之夜』 演唱會 音樂總監 暨 現場樂手 2009 客家電視臺『快樂來唱歌』節目 音樂總監 暨 現場鍵盤手 2009 第二十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入圍 徐筱寧專輯 製作、錄混音、編曲 2009 第二十屆金曲獎 以製作『王鳳珠的山歌戲』專輯榮獲 最佳傳統歌樂專輯獎 2010 第二十一屆金曲獎 以製作『團團圓圓來作客』專輯入圍 最佳兒童音樂專輯獎
成建國   成建國先生(1974年)出生,臺東市非客籍人,但與客家家庭卻有深厚的淵遠。成先生與家人在國中就來北部發展,後來娶了李曉玲小姐,而李曉玲的母親為知名戲劇演員李金樺 (月娥) 女士,成建國先生就因此成為客家人的女婿,他表示進入客家人的家族中,適應上無太大的不同,若要真的比較就是吃的方面較為不相同,其他都是大同小異的。從小就喜歡看戲的成建國先生,無論是客家戲、閩南戲、或是歌仔戲等都會欣賞,也在進入客家家族的此種機緣下,他並開始接觸了客家傳統戲曲。   岳母李金樺女士的家族是40~70年代時叱吒臺灣的連進興戲劇團,當年各地大大小小廟宇、不論是閩南庄或客家庄都能見到連進興戲劇團的身影,但隨著時代的改變下,劇團也逐漸沒落。李金樺女士想將連進興戲劇團繼續傳承下去,而其女李曉玲和女婿成建國也贊同此想法,並再加上成建國先生專職為舞臺燈光音響設備,因此在民國95年開始籌備組團之事宜,他們以「樂昇」這個團名重新出發,繼續傳承客家傳統戲曲文化。   樂昇劇團於民國96年4月在桃園縣政府文化局登記立案,正式成立劇團,「樂」字為演出前先播放音樂,以吸引觀眾;「昇」字則有期望劇團步步高昇之意。樂昇樂團大部分演員仍是連進興戲劇團班底,所以有時候也會以連進興戲劇團之名演出,但是劇團還是以申請公演和培養年輕演員為基本發展主軸,而非走傳統野臺戲路子。代表作如: 《桃園三結義 大破黃巾賊》、《三家店》,劇情大綱如下參考。 《桃園三結義 大破黃巾賊》   東漢中,由於宦官長期鬥爭,以至朝政腐敗,且天災不斷,民不聊生,盜賊四起,其中又以張角(自號天公將軍)所領導的「太平道」勢力最為龐大。某日一個平凡小村莊(高家莊),劉備、關羽、張飛巧遇,義結金蘭,並投身軍旅,奉命討伐黃巾賊。 《三家店》   大唐年間,程咬金、徐勛大反山東,聚義瓦崗;奸賊楊林,怒提秦瓊至登州問罪,秦瓊由羅洲押解赴登州,夜宿三家店。瓦崗寨上程咬金特派史大奈前往搭救。夜間,解官羅周發現秦瓊與羅成關係時義勇挺出。經由史大奈與店家朱大昌、竇芙娘夫妻自三家店救出秦瓊後,與等人商議定計,約定八月十五日 ,點火為號,一起攻打登州。   成建國先生覺得不僅是客家文化,每一個文化都應該加以保存,他並期許自己盡力做好份內的工作,而樂昇劇團有許多的想法在傳統的客家戲曲中,他們認為什麼角色就該找什麼人來演,小孩和母親年紀一定有差別,小孩的角色就該年輕化,所以劇團以培養年輕演員為發展的主軸,團裡也有許多戲劇科出生的年經人,就像成建國先生的大女兒即就讀戲劇學校四年級。樂昇劇團擁有無限創新的潛力,將此客家傳統戲曲發揚光大,樂昇劇團未來表演將是眾人所期待的。 專長舞臺、燈光、音響設備
彭兆宏   彭兆宏,1959年生,新竹縣關西鎮北斗里〈鹹菜甕〉人,今年的「新曲唱來響連天,2010年新竹縣客家新曲獎」,其中最佳客家創新歌曲獎參獎〈好得阿爸〉及最佳客家創新山歌詞獎貳獎〈桐花思想起〉的得獎人,皆為同一人獨得,彭兆宏先生。彭兆宏早已是新竹縣客家新曲比賽的常勝軍,今年更一舉囊括曲、詞兩獎項之最佳成績,令人十分激賞。   彭兆宏的爸爸擅長拉胡琴,從小耳濡目染,自然也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彭兆宏非常喜歡唱歌,對自己的歌喉很有信心,也很有天份,享受唱歌帶來的樂趣;而酬神慶典看大戲更是彭兆宏兒時的快樂時光。彭兆宏年幼時,家境並不富裕,小時候就開始出去打工貼補家計,工廠會播放廣播電臺,彭兆宏跟著工廠裡的婆婆媽媽一起聽廣播,透過收音機裡的廣播節目學唱山歌。   雖然彭兆宏愛唱歌,可是家無恆產,由於父親工作的關係,長年不在家中,所以彭兆宏總是看見母親辛勞勤奮的工作,彭兆宏知道要靠自己的一雙手支撐起這個家,決心習得一技之長,以求溫飽,於是選擇汽修這個行業為自己開創未來人生之路。   但是,英雄是不會寂寞的,唱歌還是彭兆宏閒暇之餘最愛的娛樂,二十多年前,臺灣客家歌謠大師胡泉雄老師在關西開班授課,應朋友邀約一起去民謠班上課,孳孳不倦的他還買了一套錄音帶回家聆聽,反覆練習;就這樣胡泉雄成了彭兆宏的啟蒙老師,彭兆宏重拾興趣,也因此愛上客家歌謠;他也喜愛臺灣山歌歌后賴碧霞老師的山歌,這兩位前輩都是彭兆宏學習唱歌的典範,1987年,彭兆宏初試啼聲,參加竹東穿日歌唱比賽,獲得平板組優勝。彭兆宏信心大增,從此征戰各大客家歌曲比賽場合;經過比賽的考驗,歲月的淬湅,一路走來有第三名、第二名、第一名;屢獲佳績的彭兆宏不畏強敵,勇於接受挑戰,1994年參加客家電視臺舉辦鬧熱打擂臺,經過重重難關,終於成為25關的得主。歌藝與膽識過人的他,得獎似乎已是家常便飯,1995年還曾得到臺視五燈獎客家歌曲比賽四度五關的衛冕佳績,而客家歌曲項目卻於此時取消了,比賽節目也停播。   1997年彭兆宏獲邀參加前林光華縣長帶領的全球客家文化訪問團,到美國為海外的客家鄉親演出,一解思鄉情愁,獲得海外鄉親的肯定讚許。之後,在一次全身檢查中,醫生告知自己得了血癌,突如其來的噩耗,妻子難過痛哭,彭兆宏卻是冷靜的安慰妻子,相信自己一定不會被打敗。接受治療的期間,他總懷著愉悅的心情,帶著一臺錄音機,彭兆宏用歌聲伴他度過抗癌的苦楚。直至今日,病情獲得良好的控制。   2001年,彭兆宏開始創作歌曲,平時就喜歡隨意哼唱,在汽修工作中的敲敲打打,靈感也隨著鋼鐵碰撞聲浮現,日積月累,一首歌就此誕生。因父親長年外出工作,彭兆宏與母親的關係也特別的親密,他的創作靈感常來自於母親。透過自己創作的詞曲,記錄母親與自己甜蜜幸福的互動。。2003年彭兆宏首次參加新竹縣客家新曲獎,獲得個人創作類最佳創新歌曲第一名,之後兩年也都獲得第三名和第二名的佳績。   彭兆宏擅長客家流行歌曲,也嫻熟傳統三大調的山歌。其歌聲柔美婉轉,清亮悅耳,有客家界的費玉清之美稱。除了唱歌,彭兆宏還有一項鮮為人知的技能,在某次機緣,他看到一位藝術家的作品,他的創作欲望頓時被激起,於是他利用最熟悉的鐵為材料,打造出形態各異的貓咪,生動活潑,唯妙唯肖!彭兆宏不僅僅是傳統藝術類的客家歌手,也是流行音樂類的詞曲創作者與演唱者;而雙手萬能的他不只會修車,更能製作出令人驚喜的貓咪藝術品。 1.傳統藝術類的客家歌手 2.流行音樂類的詞曲創作者與演唱者 3.汽修 見附件(一)
李蘭香   李蘭香女士(1953年出生)苗栗銅鑼客籍人,9歲就開始參加臺中拱樂社學戲,當時的拱樂社大約有七位是客家人、其餘20位是閩南人,而李蘭香擅長演生角和武打旦,其他角色也都能勝任。   李蘭香女士為麥寮「拱樂社」戲劇學校畢業,曾參與「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婆媳風雲》的演出,也參加過「松興戲劇團」,幫助他們起班之後就轉向宜蘭地區發展,現在則在「建龍歌劇團」,演唱歌仔戲,較少出現在客家莊,各種角色皆可以揣摩,有關閩語跟客家戲劇也都會演,是客家戲劇團裡資深的演員之一。   他也曾榮獲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第三屆最佳配角獎(生),以及第三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中得最佳生角獎,都有優秀的成績。 目前的李蘭香女士在宜蘭定居,偶而參與她妹妹的建龍歌劇團演出。 生角和武打旦 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 第三屆最佳配角獎(生) 第三屆「臺灣省客家戲劇比賽」中得最佳生角獎
莊曉含   蘇麗華(莊曉含)的母親莊春嬌,人稱『河洛嬌』,是客家戲有名的苦旦,蘇麗華自小在內臺戲班長大的,,十歲就跑江湖賣唱,十七歲開始學客家戲和京劇、歌仔戲,由於學習過許多劇種,融合各類劇種的優點,截長補短,發展出屬於自己獨特的表演方式,蘇麗華平日也喜歡鑽研戲服和化妝技巧,企圖在傳統的客家戲中找到突破點,演出時豪華耀眼的戲服和美麗動人的妝容,獲得臺下觀眾極大的歡迎。曾榮獲第五屆客家戲劇比賽最佳生角獎,目前為龍鳳園劇團的基本演員。   蘇麗華自小就跟著母親去戲班,可說是在內臺戲班成長,蘇麗華天生一副好歌喉,三歲時就非常會唱歌,五歲時就登臺演出話劇,蘇麗華幼時家境清苦,加上兄弟姊妹眾多,生活不易,喜愛唱歌的蘇麗華十歲就趁著寒暑假跟著許秀榮賣藥團的歌劇團四處跑江湖賣唱,在早期盛行的都是內臺戲,也就是在各地都會有當地的戲臺,戲班會巡迴各地,當時的內臺戲表演採售票方式演出,需要花錢買門票才能進場觀看,客家地區內臺戲的舞臺十分多,在內臺蓬勃發展時期,採茶、歌仔、亂彈、四平、京劇等什麼都演,每當正戲搬演結束,觀眾經常不願散去,而商人見此情景,便利用客家三腳採茶戲吸引觀眾,進行廣告賣藥,是賣藥跑江湖的商人招攬客戶的方式,另外在野臺戲淡季時,常會有客家戲藝人組團賣藥,以增加收入。蘇麗華一直到十四歲開始加入康樂隊 ,除了跟過許秀榮康樂隊外,也搭過曾先枝的賣藥團,以及李永來的康樂隊,到處表演賣藥,並在勞軍活動中演出。   後來,蘇麗華一度厭倦四處為家的走唱生活,也曾去紡織廠做女工,撐起全家的經濟,但遇到石油危機,經濟來源頓失,母親遂力說蘇麗華回來做戲,於是蘇麗華十七歲時才開始學習客家戲和京劇、歌仔戲,由母親在家中口述唱腔和口白,並教身段,一次下雨天的野臺演出,觀眾較少,母親便力排眾議,舉薦蘇麗華上臺扮演苦旦,包公探陰山飾演主角柳金蟬,由於蘇麗華的高音非常清亮,從此展露頭角,專攻苦旦,蘇麗華說自己二十四歲才開始學習武戲,雖然她出身戲班,但從沒有真正拜師學戲,是後來在宜蘭西北劇團裡請來京劇名武生張遠廷和張義鵬來教武戲,並向邱火榮老師學習亂彈戲,蘇麗華學習心旺盛,對於專精的人才一定虛心求教,因為學過許多劇種,集各家之大成,去蕪存菁,精粹成為自己的獨有的技巧。蘇麗華是拿手劇目是&lt;駝背新娘、樊梨花掛帥等。   蘇麗華在野臺戲時期,曾待過許多劇團,小月娥、新竹牛車順歌劇團、電臺錄音,葉麗珠歌劇團(歌仔戲)、黑面園、羅東萬春(歌仔戲)、宜蘭新東興(亂彈班)、宜蘭英歌劇團(四平戲),二十四歲時到宜蘭西北歌劇團、羅東建龍,二十七歲後到處搭班,搭過臺北宏聲,一心,新琴聲,王阿鼎三姊妹,愛國,榮興、龍鳳園,新永光、德泰、興松,三十歲時勤跑康樂隊,接演喜慶活動及工地秀,三十至四十以康樂隊表演為主,客家戲的演出於是減少。   蘇麗華說從小被耻辱歧視,說我們戲子沒讀書沒水準是文盲,為了這句話,立志一定要讀到大學畢業,蘇麗華發憤圖強,重拾學生身分,從小三的學歷開始一路念到大學畢業,而對於最愛戲曲也在重拾書本的學生生涯中選擇了臺灣戲曲專科學院,重新找回自己的最愛。蘇麗華的女兒目前也在臺灣藝術大學修讀客家戲曲,是客家戲曲的年輕輩,蘇麗華對於提攜後輩不遺餘力,希望能為客家戲注入優秀的新血,未來也希望能以己畢生之所學,傳承給對客家戲曲有興趣的後進。   蘇麗華說早期的劇團的藝人幾乎是全才,需要因應各地觀眾口味,文戲武戲亂彈歌仔京戲都要精通,客家戲沒落後,全才的藝人也愈來愈少,實為可惜。客家戲應該要讓觀眾喜歡看,有觀眾才會有存在的價值,希望讓客家戲走入精緻化、大眾化,客家戲曲的表演方式還有許多地方要能順應時勢潮流,才能創造更多的觀眾群。蘇麗華也認為客家文化的基礎是語言,要能講正確的客家話,才能完整保存客家文化的精神,有許多被扭曲的客家話公開地在電視臺播放,會造成學習上的誤導,這是應該重視的事情。 苦旦 武旦 花旦 第五屆客家戲劇比賽最佳生角獎
唐銘良 唐銘良      新竹客家人卻長大於南方艷陽的屏東潮州,黝黑的皮膚不像個客家倒有幾分原住民的味道,也許這也隱約中呼應了他一個文化上兼容並蓄的個性和信仰。阿良接觸音樂的開始並不是個振奮人心的故事,他高中時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加入了穿著亮麗整齊有著自己隊徽並且永遠在早會時站在女生班級前的軍樂隊,但這個看似不太正經的決定卻如啟動尋寶遊戲的那個鎖鑰一般,讓他從此陷入音樂世界無法自拔。在軍樂隊時期他負責小喇叭,專注的男人總會讓人無法忽視,姊姊看見了他的認真,所以用了一筆很大的花費送給了他一支薩克斯風,他說,在音樂的道路上我最感謝的就是我的姊姊。   有了薩克斯風的他每天日夜的隨興吹奏著,而這段時間的經驗也成日後開始創作的基礎。 1997年由上華唱片舉行的「Pub英雄會」中,由康康擔任主唱、唐銘良擔綱鼓手的「阿甘合唱團」在全國106隊的激烈競爭下,脫穎而出拿下第一名。有10多年PUB駐唱的豐富經驗,豐富的唱歌經驗。在主流市場中阿良是個狂野的鼓手。但阿良對自己母語對自己的文化的根,和客家音樂都有著一種莫名的使命感,於是他在94年參加行政院母語大賽並獲得佳績後,阿良便開始投身於客家歌曲音樂創作。   阿良說:我看到韓劇、港劇,年輕人都會唱裡面的歌,但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我想客家歌也可以這樣做,所以我用比較流行的方式去寫客家歌。阿良希望用一種庶民的方式,流行的元素來推廣客家語言和客家文化。阿良希望客家的流行歌曲有朝一日也能有國語流行歌或臺語流行歌一樣的充滿蓬勃能量,而被大家廣為接受和傳唱。   阿良在95年推出第一張客語專輯「作伴」。專輯中他用渾厚的嗓音唱出濃濃搖滾風。原來客家歌也可以這麼的搖滾,這麼拉丁。阿良用搖滾豐富了古老的客家音樂的生命,他以實際的行動來實踐他說的客家音樂需要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元素。這張專輯也讓阿良得到了入圍金曲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的肯定。   阿良得了獎出唱片了,但也因為這樣賣了房子來清償出片的債務,這是臺灣許多音樂人在現實與理想中所存在的無奈。   阿良是個唱現場的高手,在高雄長期駐唱他幾乎沒有在PUB或活動中炒不起來的場,不過他並非為迎合觀眾而唱歌,他總是在每個演唱的場合唱一些客家歌,觀眾在阿良的帶領下聽客家歌,他們從狐疑,驚訝到慢慢能接受到懂得欣賞,最後都知道主動要求阿良唱客家歌是一種福利了。阿良說:「能有機會能讓別人與自己的母語接觸,學會欣賞,自己又能繼續音樂創作與學習母語,是他最快樂的事了」。   現在阿良出了第二張客語專輯,拉丁搖滾客,他希望在客語音樂歌手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客家音樂有一日也能成為流行音樂的主流。 唱歌,鼓,薩克斯風,小喇吧,貝斯,現場主持 入圍第18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演唱
薛能章   薛能章,生於1952年(民國41年),是客家民謠的專家。他已過世的父親薛乾標先生,是擅長拉奏胡琴與唱客家山歌、民謠的能人。他從小便在父親的客家傳統音樂的薰陶之下,對於客家民謠與山歌有著相當的熟悉。薛能章傳承了父親甚至於更年長一輩的客家傳統音樂,在創作與演奏、演唱方面,更勝年長一輩。   而他在服完兵役之後,專心於父親的傳統客家音樂學習,且致力於培養演奏與演唱能力,之後便參加了多項比賽,也獲得了多項獎項之後逐漸有了名氣。此時便有音樂公司-嵐雅影視傳播請他錄製音樂帶,以及拍攝音樂MV。此時較為出名的是,&lt;大家來乾一杯&gt;、&lt;無法度&gt;...等客家流行歌曲,之後轉向於上發客家影視音公司。薛能章到了五十多歲的時候,便開始在致力於創作上,不管是編詞或是編曲都有相當的實力,寫了20多首的客家民謠與數10首的客家流行音樂,其中&lt;阿母介雙手&gt;、&lt;人生舞臺&gt;都是非常有名的客家動人歌曲。2010年(民國99年)更以創作&lt;桐花&gt;獲得了新竹縣客家新曲獎最佳客家創新山歌詞獎的佳作。   目前薛能章不僅僅致力於客家音樂的表演,更擔任了多處的客家歌謠的指導老師,在客家文化的傳承上不遺餘力。據薛能章表示:「政府培養客家傳承的腳步還不夠積極,在對於傳統客家文化上的資金運用希望能夠更有力地支持;而在另一方面,由於本人有在積極從事客家音樂的光碟錄製發售,發覺盜版的情形非常嚴重。大家都使用了音樂軟體的錄製,將音樂光碟變成了網路上可供人分享的MP3,在這種情況下,利益受到了衝擊,久而久之就會沒有經費再從事客家音樂的創作。」對此希望政府能夠有更強力的手腕去扶持客家文化的保存與發展。 1.客家歌謠詞曲編寫、演唱 2.客家流行歌曲 詞曲編寫、演唱 3.鑼鼓演奏 2010年新竹縣客家新曲獎 最佳客家創新山歌詞獎 &lt;桐花&gt;佳作 2007 臺北義民20徵歌暨票選活動比賽 評審團佳作
黃千芳   黃千芳女士 (1961年) 本名:黃瑞雲,生於山明水秀之竹東小鎮為客籍人,受到媽媽的影響,從小就喜歡聽歌和唱歌,大約在五、六歲就跟著媽媽常常登臺演唱,並參加大大小小的比賽 (媽媽還曾得過竹東歌唱比賽,全省冠軍)。她在念書的時候,唱歌還一直是興趣,收集許多音樂卡帶,也都有持續參加各種比賽。她在復旦高級中學畢業後,幸由客語歌謠前輩-黃連添和徐木珍先生、賴碧霞女士等之啟蒙與指導,因此與客家歌謠和綿長的客家文化終生結緣。   黃千芳女士個人經歷如:民國64年11月出版在月球唱片公司與徐木珍先生灌錄客語歌謠黑膠唱片;民國67年在樂城唱片公司與黃連添先生、徐木珍先生及賴碧霞女士組成少女歌謠團宣揚客家藝術文化;民國72年經徐木珍先生推薦,於全成唱片公司(即現今之上發影視傳播公司錄製客家傳統歌謠,目前市售點唱機金嗓、音圓版本內許多客家歌謠即為她的主唱範本;民國76~80年受邀參與文建會藝術下鄉活動,由賴碧霞老師領導全省巡迴表演;民國78~81年錄製錄影帶;客家三百年擔任製片及幕後主唱;民國80~81年受邀參與胡泉雄老師領導全省巡迴表演;民國81~82年在臺灣電視公司主持客語節目鄉情鄉曲;民國82年在博視資訊臺主持客語薪傳節目;上發影視傳播公司錄製『客家傳統中九腔十八調』更獲熱烈回響,等等,可見得黃千芳在客家音樂界有極高的活躍程度。   黃千芳女士也曾擔任臺灣電視公司客語節目鄉情鄉曲主持人、中原電視臺客語節目鄉親舞臺主持人、博視資訊臺客語節目客曲薪傳主持人、南桃園有線電視大贏家主持人、76~80年文建會特邀藝術下鄉全省巡迴演唱、 87年大陸兩岸文化交流。現職則為:國泰人壽、鶯歌鎮鳳翔里歌唱班教唱、鶯歌鎮永吉社區發展協會,靖山社區發展協會教唱、山林合唱團唱歌,並在新屋東明國小教學生客家歌謠等。她個人的作品包括: 天穿日 (新竹縣文化局傳統歌詞佳作)、農夫(平板)和遊山玩水(平板) (參加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比賽入圍),也曾得過: 72年平鎮鄉歌唱比賽『平板組』冠軍、73年平鎮鄉歌唱比賽『男、女』對唱冠軍、73年全成『現為上發影視公司』歌謠九腔十八調錄製等。   除此之外,她於客家多年的歷練中,榮獲各電視臺邀約主持了鄉情鄉曲、鄉親舞臺、客語薪傳、大贏家&hellip;等,也隨團至廣東梅縣做文化交流,將臺灣客曲文化傳回大陸。若談到客家音樂期許與推廣,黃千芳表示傳統型的音樂風格會與她的較為相同,她認為客家有流行歌推層出新很好,但反而客家的味道沒有那麼明顯,不要一下子就變得太流行,會顯得搞怪些,如傳統的押韻是很重要的則不可忽略,要慢慢演進,將客家音樂發揚光大不是沒有希望的,所以她期許自己繼續寫創作歌曲,希望客家詩詞可以傳承下去,源遠流長,而也要記得傳統的東西是不能丟,因為真的很美! 天穿日 (新竹縣文化局傳統歌詞佳作) 農夫(平板) 遊山玩水(平板) (參加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比賽入圍)。 72年平鎮鄉歌唱比賽『平板組』冠軍 73年平鎮鄉歌唱比賽『男、女』對唱冠軍 73年全成『現為上發影視公司』歌謠九腔十八調錄製 天穿日 (新竹縣文化局傳統歌詞佳作) 指導新屋東明國小客家歌謠-獲得甲等
李圖南   客家音樂在臺灣50年代前,盛行範圍僅限北部桃竹苗、南部六堆及花東零星鄉野地區,之後才在眾客家音樂前輩大老們不餘遺力大力推動下,漸漸蓬勃發展,及至今日各大學音樂系所或各地音樂會廳,均以之為標的,視為顯學推展,研究成果非凡。   本人的教學、演藝與學術研究、創作恭逢其盛,故矢志投身心力,從赴法學習音樂學,以客家音樂為範疇,浪得巴黎大學博士後,陸續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系所(專任),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音樂系與客家文化研究所(兼任)執教,並開設「客家音樂研究」培養下一代接棒人才。   教學之暇為客家音樂社團(高雄市鄉音合唱團、屏東兒童合唱團、屏東大夥房八音團等)創作或指導、顧問,為各地研習會演講,為期刊(國教月刊、六堆雜誌)撰寫客家音樂相關論題,也為各地大小山歌比賽擔任評審。   客家音樂時下因著政府的有心推展,地方大力配合,電視媒體推波助爛,不管歌唱、器樂或戲劇,均呈現一片美好的景象,若欲更上層樓,則廣泛大力鼓勵推新創作實為不二法門,也才能立足現在走向未來,立足臺灣走向國際,願與大家共勉之。 專長: 嚴格對位法 發聲法研究 客家山歌曲調與聲調的關係研究
林保奎 聲聲入耳.絲絲入扣      林保奎出生於新竹縣芎林鄉,在讀新竹師範學院期間,依循著自己因音樂而存在的感覺,選讀了音樂組,這期間他受當代名師楊兆禎老師的啟蒙,並追隨陳榮光、蔡中文老師繼續精進自己的歌唱技巧與琴藝。當其他組的同學下課後自由活動時,他仍必須每個禮拜固定的到臺北上課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畢業後投入基層教職,歷任龍潭、美華國小音樂教師,並指導合唱團。之後在北勢國小升任校長,並歷任長興、 圳頭、新勢、信義國小校長。在學校指導合唱團期間他曾帶領龍潭國小合唱團勇奪全國合唱比賽第一名。   林校長對於聲樂有著濃厚的熱情,他籌組過林保奎合唱團,也和邱月榮、周梅珍等老師籌組過師友合唱團,其中師友合唱團由桃園地區同樣愛好歌唱的教育界朋友共同參與。雖然經費非常有限, 但卻非常活躍,幾乎所有跟客家有關的客家比賽,藝術節或相關活動他們都會參與。師友合唱團曾數次應邀演出及灌錄音樂帶,出國訪問演唱等,頗受各方好評。近年更連續榮獲縣內音樂比賽第一名,鐸聲獎第一名及省音樂比賽優等諸多成果。而校長本人的嗓音渾厚、清亮、穩定,主要負責團中的中高音。校長光說話就有一種吸引人的磁性,也擅長指揮,還編寫合唱譜,這樣全方位的能力使他有更多的機會更深入的投入到合唱團運作,也因此成為合唱團的靈魂人物。   因為師友合唱團隸屬於桃園,成員中不乏客家人,所以他們也經常演唱客家歌曲,並以客家歌曲參與各大小比賽。雖然傳統的山歌多以對唱形式呈現,也有一定唱腔,包括咬字問題,這些先天的侷限都不太讓客家歌容易以合唱方式呈現。但校長很有技巧的將客家歌謠融入到美聲和合唱的唱法裡。平板山歌、客家山歌子、山歌組曲、客家本色,九腔十八調都可以讓他們唱得很美聲喔。   聽著林校長的歌聲,雖有著高亢的美聲唱腔,卻有著暖暖的,很舒服很安全,令人想睡覺的感覺。 最後校長說:他們有著獨唱和合唱的資源,他們有長期訓練的堅實基礎,只要客家有需要他們,給他們機會,他們必定就會像無敵鐵金剛一樣的義無反顧趕去支援! 獨唱 合唱 指揮 龍潭國小合唱團勇奪全國合唱比賽第一名 鐸聲獎藝術歌曲第一名
吳靜宜 國際性的音樂必源自國家性;國家性的音樂必源自民族性;民族性的音樂必源出人民地域的土根性。   吳靜宜出生於高雄美濃,一個充滿客家風情的油紙傘故鄉,客家的文化本來就是她生命的養分,不像如今時下的年輕人多不熟悉自己的母語,吳靜宜就是在客家語言中度過她歡樂的童年。直到上了小學接觸了當時推行的國語文運動,被罰錢罰怕的她開始努力學習北京話,而這段讓她記憶深刻的過程也因此讓她發現了自己語言的天分。因為天生的好嗓子所以當然的在國小和國中時期都是合唱團的成員,直到考上了高雄女中後,她面臨了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選擇,就是該走著一條別人眼中第一學府的優等生該走的一般學系科考之路,或者,依循自己的心走上一條別人眼中未知的路。然而總是這樣的,只要願意順從自己的心,勇氣就必然一路伴隨。所以很快的她做了選擇,往後當其他同學在結束繁忙的課程後趕往補習班補習英數同時,她卻是在另一條街上的教室裡專注的彈著黑白鍵。   接下來的輔大音樂系生活更厚實了她的音樂基礎,但真正讓她開了眼界的卻是在美國的時候,那時她第一次接觸了這麼這麼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奇才,呼吸到這麼開闊而自由的空氣,她像海綿般吸收著專業的知識,心卻任性而自在的無限伸展著。也是在這時候吳靜宜確立了自己人生熱情之所在。   回國後投入教職,在作育英才之餘更參與各種音樂會的演出。吳靜宜一直專注在將聲樂的美以各種形式和機會介紹給臺灣的民眾,所以她以德英義法的語言不斷的演唱著。然後她想起了自己生命的泉源,客家。出於一種客家弟子當仁不讓的使命感,她思索著能如何為這個母親做些什麼,於是她大膽的嘗試將西式美聲的方式融入了客家歌謠。她希望以顛覆的方式呈現這千百年來不變的傳統歌謠,她希望以推動客家歌謠藝術化的方式來豐富客家音樂可能性,吳靜宜就像拿著剛從市場買回來的準備煮牛肉麵的材料,她腦海中浮現的卻已是另一套懷石料理的菜單了。 於是這幾年她不斷的將這樣的方式在各種音樂會,藝術季中將它們呈現。而2005年她在客家電視臺主持了臺灣情客家歌節目介紹客家歌謠來源和人文特色,該節目並隨後入圍金鐘獎。   結束一場音樂獨唱會的吳靜宜,最近更開始投入了另一種新的嘗試,就是音樂文字化,因為她知道人是感官的動物,但是每個人感官的敏銳度所在不同,有些人只要聽到旋律就能輕易的融入情境中,有些人則需要經由文字的導引才能被感染,就像有些人死背了一句成語,但卻一直到了有天他知道了這成語的故事起源,他才會開始對這句話有了感覺。   就為了一份對音樂的執著和熱情,讓她思索著如何讓音樂能更深耕,更普及,如何讓各種類型的人都更接近音樂的天堂,感受那來自音符的悸動,吳靜宜開始了她的音樂導引的文字寫作,讓我們一起為她加油,也拭目以待吧! 專長 德英義法客家藝術歌曲及歌劇演唱 論文 論述客家歌曲之美
袁久閔   袁久閔先生(1979年出生)為桃園縣客籍人,是傳統客家八音的「和成八音團」創團者袁明瑛的兒子。和成八音團以袁氏家族為主軸,以袁明瑛先生論起,與妻子李麗蘋共有三個兒子袁久貴、袁久閔、袁久琪,而袁久閔即為二兒子。由於袁明瑛在年輕時就加入地方上八音團的演奏工作,所以袁久閔從小就耳濡目染在客家八音團中的環境長大。憶起當時,袁明瑛是先讓袁氏三兄弟學習打花鼓,直到國中左右才讓他接觸客家八音,並學習客家八音中的各種樂器: 嗩吶、胡琴、打擊等,在客家八音團中,除了尚未學習唱腔之外,其餘皆會,可說是十八般武藝兼具的客家八音演奏人。   袁久閔先生是年經一輩的客家八音演奏者,他表示和成八音團成立於1994年5月4日,剛成立的時候只有一團、三年後成立二團、又在三年後成立三團,因為學習客家八音一定要從基本功夫學起,不能偷吃步,所以和成八音團的學員個個皆苦練才能略有所成,然而他們每天晚上7~10點都會練習,就連寒暑假都要加緊利用,有時候連過年和颱風都得練。之所以如此,袁氏兄弟們對於客家八音各演奏樂器皆瞭若指掌,可以互相替換,不但熟練所有樂器、樂曲的演出節奏,也擁有獨當一面、可掌控演奏的情境。目前要養家活口的袁先生,客家八音為他的副業,但是客家八音已經成為他們兄弟間的興趣,在他們偶而工作之餘會一同練習新譜、互相切磋。   袁久閔先生對於自己家族的客家八音團有些期許,他認為水準較低的人不要加入團內,反而會拉低團裡的水準,他也提到客家八音團和客家八音團之間未達共識是不能合奏的,光是不同體系學習成功後,所演奏的技巧、指法、音質、就有很大的差別,而他們之間出場也會討論互相論好壞,但若邀請和成八音團去演奏的,他們也都會盡心盡力、全力以赴去表演。另外,袁先生覺得客家八音團已經不如以往了,以前團裡至少有50、60人、現在則略減為20多人,客家八音的團員們也是要生活,生活不下去只能從事別的行業,去做別的工作賺錢了,袁先生光是看自己團裡的人漸減就非常感嘆,可見得若再將其推廣下去的力量是相當薄弱。他期望政府、桃園縣市政府、或是有關單位可以擬定補助、或是適當的鼓勵方式來推動客家八音,例如: 按照公務員制度比照辦理,讓這些客家八音的人才能無後顧之憂的研究傳統音樂。 嗩吶、胡琴、打擊等 和成八音團- 參加2006年桃園客家文化節&#39;創意踩街暨開幕式活動順利 參加2007年平鎮藝術季創意踩街暨開幕式活動順利 2007年桃園客家文化節活動熱心參與 95年11月7號蒞臨本校進行客家文化藝術教學活動 協助推展傳統曲藝,拓展學生視野,增進民俗文化知能 於百家爭鳴,萬管齊唱--北管拼戲活動擔任本會顧問
吳川玲   吳川鈴老師,師承卓清雲,目前為客家歌謠界的翹楚,如今仍秉持先師的遺命,堅持教授傳統山歌。曾創作多首客語歌曲,錄製多張的客語歌曲專輯,並在各地教唱客家民謠,數十年如一日。   吳川鈴不辭勞苦,奔走各地教唱客家民謠,她認為身為客家人的一分子,將優美的客家旋律傳下去,是應當的義務。除了教唱客家民謠以外,吳川鈴還嘗試詞曲創作,目前她編寫的客語歌曲,已經超過上百首,錄製的客家傳統、創新歌謠專輯有20多張,也參與客家音樂的調查、研究案,有不少的客家音樂、戲劇的著作。經常到各機關、學校做客家文化、音樂之演講。   民國85年得到薪傳獎的肯定,榮獲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對於客家藝文發展,有相當大的貢獻。同一年她成立了世客文化藝術團,為世客文化藝術團負責人。帶領團員到國內外表演,十幾年來無怨無悔的為團犧牲奉獻,得到團員的肯定與感動。   為了世代交替,前幾年主動卸下團長的棒子,轉任藝術總監與指導老師的職務,雖然她現在不再掌管團務了,不過她還是盡心盡力,做好教唱的工作,對推廣客家音樂的熱情,依然沒有減少。 1.民國89年:臺北市客家自強會「會歌」作詞。 2.民國92年:錄製客家創新歌謠「最後一定贏」專輯。 3.民國93年:錄製C D傳統客家山歌及小調「兩張」專輯。 4.民國94年:錄製歌劇「阿專頭」影片。 5.民國94年6月:編著「客家語短劇精選(一)」。 6.民國94年12月底: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劃,「桃竹苗客家山歌、民謠採 集調查研究」和黃瑞枝教授共同著作。 7.民國95年:客家話短劇精選(一)和廖金明老師共同著作。 8.民國95年:「六堆客家演藝團體之歌謠研究」和邱春美教授等共同著作。 9.民國95年6月:著作「客家歌謠大家唱(一)(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優良出版品補助。) 10.國96年12月行政院客委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桃竹苗客家歌謠(民間)較學調 查」共同研究,榮獲獎助。 11.民國95年12月:和林招吟共同著作「客家歌謠大家唱第(二)集。(獲屏東縣政府補助出版) 12.民國96年:「前堆演藝團之發展及藝人調查研究」 和邱春美等共同著作。 13.民國97年10月和鍾年修共同著作「客家歌謠大家唱」第三集。(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優良出版 品補助。) 14.民國97年11月著作「客家語廣播&amp;舞臺戲短劇」(第一集)。(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優良出 版品補助。) 15.民國98年5月著作(客家語廣播&amp;舞臺戲)短齣劇本(第二冊)。(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優良出 版品補助。) 16.民國99年6月著作(客家語廣播&amp;舞臺戲)短齣劇本(第三冊)。(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優良出 版品補助。) 論文發表: 1.民國98年5月7日,大仁科技大學第二屆客家藝文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臺灣客家三大調與演唱淺析>發表地點:屏東大仁科技大學。 2.民國98年6月21日,論文共同發表<火燒庄的民間信仰>《火燒庄村史》。 3.民國98年8月14日,第二十屆全國文化夏令營<客語文劇本編劇>於高雄國軍英雄館。 4.民國98年10月26日,論文發表<臺灣客家撮把戲與三腳採茶>發表地點:屏東教育大學客研所。 5.民國99年5月3日,論文發表《原鄉採風錄-以大陸參訪與田調考察為例》發表地點:屏東教育大學客研所。 1.民國85年榮獲中華民國資深青商總會第四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 2.民國87年榮獲「世界客屬文化傑出人士獎」。 3.民國89年榮獲北市「客家自強會歌作詞獎」。 4.民國91年:榮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發揚客家「文化獎狀」。 5.民國92年:榮獲臺北市客家委員會主辦,第八屆客家文化節音樂徵選傳統.客家歌謠作詞,審核「優勝獎」。 6.民國92年:榮獲臺北市客家委員會主辦,第八屆客家文化節音樂徵選傳統.客家歌謠有聲出版,審核「優良獎」。 7.民國94年:參加行政院客家認證初、中級合格。 8.其他:臺北市客家自強會,新店市客屬會,世界客屬屏東分會,臺北市龍興社區發展協會,臺北縣粵東褒忠義民協會頒獎等。 9.民國94年12月行政院客委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桃竹苗客家山歌民謠採集調查」共同研究,榮獲獎助。 10.民國96年12月行政院客委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桃竹苗客家歌謠(民間)較學調 查」共同研究,榮獲獎助。 11.民國97年6月通過大仁科技大學外審、內審校評會技術講師。 12.民國97年10月「客家歌謠大家唱」第三集榮獲優良出版品補助。 13.民國97年10月「客家語廣播舞臺戲短劇」(第一集)榮獲優良出版品補助。 14.民國98年10月,通過行政院客委會「客語(歌謠類)薪傳師」資格。 15.民國99年4月,通過行政院客委會「客語(戲劇類)薪傳師」資格。
袁久琪   袁久琪先生(1981年出生)為桃園縣客籍人,是傳統客家八音的「和成八音團」創團者袁明瑛的兒子。和成八音團以袁氏家族為主軸,以袁明瑛先生論起,與妻子李麗蘋共有三個兒子袁久貴、袁久閔、袁久琪,而袁久琪即為小兒子。由於袁明瑛在年輕時就加入地方上八音團的演奏工作,所以袁久琪從小就耳濡目染在客家八音團中的環境長大。憶起當時,袁明瑛是先讓袁氏三兄弟學習打花鼓,直到國小五年級才讓他接觸客家八音,並學習客家八音中的各種樂器: 嗩吶、胡琴、打擊等,在客家八音團中,除了尚未學習唱腔之外,其餘皆會,可說是十八般武藝兼具的客家八音演奏人。   袁久琪先生從國小五年級開始學習客家八音,在一路走來伴隨著課業上的壓力,常會有老師希望他不要再學習客家八音,怕他功課會退步、希望他專心唸書,幾乎在都沒有老師的支持聲浪下。袁先生依然不放棄客家八音、堅持學習下去,成為如今客家八音團中最年輕的演奏者,和兄弟們不但對各演奏樂器皆瞭若指掌,還可以互相替換,不但熟練所有樂器、樂曲的演出節奏,也擁有獨當一面、可掌控演奏的情境。當時他只是抱持著好玩的心態去玩樂器,剛開始接觸花鼓,國中和高中才開始吹嗩吶,直到念完中壢高商和當完兵後,才開始對客家八音有興趣,只要偶而到外地念書或是工作,在異鄉和異地聽到客家八音,就會思念起故鄉,他表示:或許這就是一種家鄉味。   袁久琪先生談起和成八音團,感嘆團裡資深演奏者皆已年老、甚至去世了,若是袁家三兄弟沒有參與演出,其實會大打折扣、表演品質也會降低,如今缺乏更多年輕的學子來傳承也是一大隱憂。他認為政府、桃園縣文化局、或是有關單位,可以多一些補助或幫忙,多多注重客家八音,可以協助民間團體完成計畫案的提出,或是協助輔導申請提案子、提活動、或是文化級的演出。對於客家文化的保存和期許,袁久琪先生很有責任心的表示:他要自己先存有一筆錢,可以養家活口後,再進一步的推廣客家八音。另外,曾在范揚坤老師的鼓勵下,他會繼續深造於傳統音樂,讓他本身有足夠的背景或學術地位、也可以擴充人脈關係,進一步將客家文化、傳統客家八音發揚光大,他認為客家文化是會流失但是不會不見的,就得看我們年輕一輩的客家子弟如何用心的去保存和興盛。 嗩吶、胡琴、打擊等 和成八音團- 參加2006年桃園客家文化節&#39;創意踩街暨開幕式活動順利 參加2007年平鎮藝術季創意踩街暨開幕式活動順利 2007年桃園客家文化節活動熱心參與 95年11月7號蒞臨本校進行客家文化藝術教學活動 協助推展傳統曲藝,拓展學生視野,增進民俗文化知能 於百家爭鳴,萬管齊唱--北管拼戲活動擔任本會顧問
陳冠宇   陳冠宇先生(1971年出生)中壢客籍人,於西元1993年左右開始從事客家相關事務,掀起了身為客家人做客家事風潮。他在大學期間玩音樂社團,秉持著「想做自己民族驕傲的事情」理念,就開始為母語創作寫歌。而喜歡土地、種植、生命的他,成立好客樂隊以及愛吃飯創作合作社,他不但是位音樂工作者,更是一位特別的生活藝術家。   陳冠宇先生為好客樂隊的團長,曾任交工貝斯手、製作人與錄音師、文化大學國樂系錄音工程講師,得獎紀錄為: 2000年獲金曲獎最佳製作人獎,2002年獲金曲獎最佳樂團獎。陳冠宇先生也曾經出過<好客戲(客庄繞境篇)>和<愛吃飯>專輯,介紹如下: <好客戲> 誰說pub才有搖滾,以農村與工廠為舞臺的客家搖滾。 類型: 跨界‧搖滾‧世界音樂 語言: 客語 製作人: 陳冠宇‧鍾成達 歌手: 好客樂隊 曲目: 彈唱、七朝歌、惜緣、心光、大團圓、窮苦人、叫我唱的歌、嘎啷啷之戀、桃花開、好客戲 <愛吃飯> 萌芽自花東田野的樂活心民謠,簡單唱、唱得你身心鬆爽 類型: CD華語非主流音樂 唱片編號: TCD-9193 發行日期: 2008年11月28日 專輯簡介:   2006年好客樂隊的主唱陳冠宇,離開喧囂的城市,走進臺東池上的有機稻田,開始了耕田計畫。捲起衣袖褲管,一腳一腳踩入田裡黑泥,在山風、露水、稻穗的滋養下,冠宇與阿美族民謠歌者、影像工作者和音樂好友們組成「好客愛吃飯」,創作出遊走在FOLK和BOSSA NOVA之間、輕鬆自在的田園有機音樂。   他總有種堅持生活的態度,透過音樂的軟性力量,引領大家共同感受、重新思考我們、天空、大地、農人的關係。他在愛吃飯創作合作社出的<愛吃飯>專輯中,他提到「從自己吃的那碗飯開始。」又說:「這種對土地跟身體的感動,在以前的音樂創作中是沒有過的。」對於土地是充滿情懷的他、跨越不同文化之地的說: 「這裡是池上鄉萬安客家村,橋過去就是阿美族村落,距離不過幾百公尺而已。我也很想在我的歌裡搭一座橋,跨越不同文化,不同生活型態。」冠宇先生以本土意識嘗試以新的音樂形式轉換傳統聲音樣貌,希冀形成客家音樂復興之風潮,讓我們期待他的創作。 <好客戲> 誰說pub才有搖滾,以農村與工廠為舞臺的客家搖滾。<愛吃飯> 萌芽自花東田野的樂活心民謠,簡單唱、唱得你身心鬆爽。 2000年獲金曲獎最佳製作人獎 2002年獲金曲獎最佳樂團獎
謝宣圻   謝宣圻於1982年出生在桃園縣新屋鄉,從小跟著長輩們聽老歌長大,也喜歡聽聽唱唱。念書時,受西洋嘻哈音樂文化影響,開始對音樂創作產生興趣,不生於音樂世家,也沒有什麼樂理基礎,憑著對嘻哈音樂的喜愛,開啟音樂創作的路。      雖然是客家人,但最初的創作卻是以國語歌為起點,二專時便創作出第一首國語嘻哈樂曲,在創作的過程中,慢慢自己摸索樂曲的曲風、節奏,並自學吉他、鋼琴等等樂器,喜愛跳國標舞的父母,也常常放出跳舞時的音樂,告訴他這些音樂的曲風和節奏,成為他學習音樂的老師。   2006年,謝宣圻的同學拿出一張客家歌曲創作比賽的DM給他,既然這麼喜歡創作音樂,又是客家人,為甚麼不參加比賽試試看呢,因緣際會之下,開啟了謝宣圻創作客語嘻哈音樂的路;雖然是客家人,但客語歌詞創作和平時說話用語畢竟不同,在創作中遇到許多困難,但謝宣圻還是不懈怠,常常請教家中長輩與許多客語流行音樂的前輩及老師,他希望能藉由客語流行音樂的推廣傳播,作為許多年輕人的榜樣,不要怕說客語、不要怕唱客語,因為客家文化需要年輕人一起維護、發揚。 2006臺北縣第一屆客家歌曲創作比賽薪傳客曲獎佳作(學客家) 2006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賽佳作 、最佳作品表演獎(客嘻哈) 2007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賽佳作(grateful) 2008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賽三獎(春夏秋冬) 2010桐花之星流行音樂創作比賽入圍 2010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賽二獎 (Noodle)
林錦棠 退休是追求另一個熱情人生的開始   林錦棠年生於苗栗市,在懵懂年少時一如時下年輕人並未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國中時加入學校管樂隊,是他接觸和貼近音樂的開始。聯考時以些微分數之差未進入第一志願,臺中一中,遂放棄普通高中之路。改讀中部地區高工的第一志願,臺中高工,但本科是機工科的他卻發現了自己真正熱情之所在,就是音樂。林錦棠加入了國樂社後開始學習拉胡琴,他突然有了我拉琴故我在的感覺。於是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不隨著別人競相在本科再進修攻讀大學或進入職場的腳步,他很有勇氣的為自己畫出一條特立獨行的道路,接下來他靠自己努力的學習著,學習別人眼中典型不務正業的學科。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林錦棠隨後考上了國立藝專(今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樂科,林錦棠除了開始在胡琴琴藝上更加精進外,更對群聲之祖,萬樂之師的古箏產生濃厚興趣。從此林錦棠便一頭栽進了變化萬千的古箏音符世界中了。   藝專畢業後林錦棠便在國中任教,他的教學生涯中歷任了苗栗縣獅潭,濰真國中,臺北縣新埔,樹林國中。皆以音樂教學為其職志,老師擅長用管弦樂嚴謹的樂風來詮釋胡琴和古箏,訪談中面對這抽像的描述老師很熱情的捲起袖子,彈奏起一首曲子:草原雄鷹。在挑勾,托勾,撮音,刮奏的指法不斷交錯下,在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音符旋律中,聽者不自覺得的融入情境,眼前似乎有了一幅栩栩的畫面,只見一隻高空滑翔的飛鷹,眼前是一片的遼闊,時而迎著風,時而拍翅急竄,時而悠閒滑翔,時而縱身俯躍,因花香而開懷,時而孤獨而冷冽。最後在漸漸消失的音符中飛出了畫面。我想,能讓對音律完全不懂的人,也能清楚的感受到表演者甚至是原創作者所要傳達的意象,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嚴謹樂風,才能精準的描繪出的!這樣的音樂也才有感染心靈的能力吧!   林老師在教學之餘,仍不甘於只是個單純的表演者,他也試圖在古老而簡單的曲目中,重新加以更精緻的譜曲,賦予古樂譜更靈活靈現的生命,他甚至自己創作。老師所著的絲竹新聲,胡琴新聲,古箏的藝術等就是胡琴古箏界傳誦而必備的教材。   林老師如今已經從國中教師退休,但他說,現在才是他熱情的開始。他將以更多心力投入中國古樂的研究和發揚。並加以把自己的所長融入客家的戲劇和音樂中。我們將有更多的機會可以欣賞林老師的琴音了。 專長 胡琴 古箏 演奏與創作 專書著作 臺灣的客家胡琴音樂 古箏的藝術 胡琴新聲 絲竹新聲 論文 臺灣客家山歌及平板的伴奏 1989年苗栗獅潭國小胡琴班 得苗栗市國小組第二名 1995至2004年 完成二十餘首客家民謠國樂合奏並以平板一曲得2001年中區音樂比賽社會組優等第二名
邱盛元   本人於78-88年期間認識了臺北三興客家歌謠班,陸陸續續有參與歌謠班的演出,81年加入經營臺灣客家山歌團,正式投入客家文化傳承的行列。83年臺灣山歌團邀請大陸山歌精英團來臺在各縣市巡迴演出,本人隨臺灣團與大陸兩岸做客家文化藝術交流,讓大陸客家活動表演團隊對臺灣留下深刻印象,為客家藝術推動又往前邁進一大步。   89年從臺北回到我的故鄉屏東,積極推展客家文化,在屏東縣佳冬鄉.新埤鄉、萬巒鄉、內埔鄉、潮州鎮、竹田鄉、麟洛鄉、長治鄉---等各鄉鎮,近20社區或農會、長青學苑交唱客家歌,成立無數歌謠班,教育學子近千人。   會推動客家歌謠的原動力是感覺臺灣50年代到80年代客家文化漸漸被外族文化侵略,客語不被重視將客家的精神被外族稀釋介於零界點,65年遷居臺北時時感覺客家人應該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因為有太多的年輕人不會說客語,便四處尋覓屬於自己的熟悉的東西,終於在臺北客家崇正會宗親會.客屬會等地方,找到屬於自己的棲身之地,亦曾經參加美濃鄉親在臺北國父紀念館【還我母語】活動遊行到立法院,勵行推動客家之精神。 從那ㄧ次的活動中讓我知道,「隨著客觀環境和人民生活型態的改變,臺灣客家山歌已逐漸失去它原有的舞臺,加上人才的凋零和流失,而逐漸沒落。」的事實,但這是客家人的祖先,以往生活艱困的寫照,和他們在生活中表現文化的方法和工具,也是祖先留給我們最珍貴的遺產,不能看著它就此消失,希望藉此機會喚起有心人士,勇於學習並傳承下去,讓更多人甚至不同族群的人,一同來參與和分享,有朝一日也能發光發熱。   81年隨臺北三興客家歌謠班至內埔國小推動【客家歌謠萬人活動】展開對客家傳統山歌與改良山歌及客家流行歌的推動,讓我逐步邁向客家歌曲創作與教學的人生最高點。   研習至今年歲近半百事業逐漸平穩,只希望在客家文化保存上貢獻自己微薄之力,隨著臺灣歷史,走出自己的特色。生為客家人,雖年事已漸高,對客家文化認知有限,但也覺得應該盡己之力,略盡棉帛,希望藉我對客家歌謠的喜好,能帶動像我一樣年紀的朋友或小朋友,進入客家歌謠這美麗的世界。
陳雲紅 創新 分享 服務 陳雲紅,新竹縣人,新竹女中東吳音樂系畢業,1991年她以特優成績畢業於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院指揮系, 歸國後致力於合唱表演藝術,往後幾年之間陳雲紅個人與其帶領的臺北市內合唱團及臺北世紀合唱團屢屢在國內外合唱大賽中獲獎,享受過無數掌聲與鎂光燈焦點的陳雲紅,這時發現自己並不是個只因自己有成就會滿足的人,她發現分享和傳承能帶給她的快樂遠大於個人的榮耀,於是背著一身的活力與熱情1998年她再赴美國西敏合唱音樂院專攻合唱音樂教育,並取得碩士學位。 2004年帶領華新合唱團赴德國參加「國際合唱奧林匹克2004」決賽得到「合唱藝術組」銀牌及「伴奏民謠組」金牌。2005年帶領臺北市內合唱團參加德國「第四屆布拉姆斯國際合唱比賽」得到民謠組及藝術組金牌,個人則得到最佳指揮。 2006年帶領臺北室內合唱團赴匈牙利參加「第二十二屆巴爾托克現代合唱國際比賽」並獲總冠軍,人則獲得最佳指揮,2008年便獲邀為該比賽評審。 其他如2007年臺北室內合唱團受邀於「香港國際-亞太現代音樂節」演唱現代合唱音樂, 赴義大利參加「第十九屆歐洲六大國際合唱大賽總冠軍聯合音樂會。同年她本人更受邀赴法國擔任「第三十六屆Floril&egrave;ge Vocal de Tours國際合唱比賽」評審且入選德國出版合唱名人錄「Who is Who in Choral Music,2007」。2004年,與華新兒童合唱團赴德國榮獲「國際合唱奧林匹克2004」決賽「合唱藝術組」銀牌及「伴奏民謠組」金牌2002年,與臺北世紀合唱團榮獲愛沙尼亞「第四屆國際合唱音樂節」無伴奏民謠比賽冠軍等等,其他還有非常多關於陳雲紅老師的獎項和經歷實在多到不勝枚舉&hellip;對於這樣的獲得全世界一致肯定的專業者,我們再去討論或描述她的指揮專業時,是否只會顯得多餘而不敬呢介 而可以想像登上世界高峰的人,在人生似乎很完美,一切似乎都不缺的時候,接下來他們會思考些什麼介 應該是一種追求心靈完全,而真實的喜悅之境界吧! 陳雲紅老師說: 身為合唱指揮的我,站在舞臺上接受觀眾熱烈掌聲的時刻,內心絲毫不再有任何的漣漪。努力於教育工作的我,看到學員因解惑而愉快的時候,內心卻十分興奮,所以我開始深思著「什麼是永久的分享與傳承,什麼才是永恆、永恆&hellip; 無私的奉獻與分享&hellip; 全世界共同的分享&hellip; 無時間限制的分享&hellip; 永久不滅的分享&hellip;。 於是她決定用畢生的心力建架營運一個完善的合唱音樂網站,於是她捐出僅有的財力,負責網站建構所有的花費,開始策劃臺灣合唱音樂中心官方網站<a href="http://www.tcmc.org.tw/">http://www.tcmc.org.tw/</a>與藝術節網站的改版。只為尋求------- 接軌全球文化的創新 全人類無障礙的共同分享 永恆的用心服務 【創新 分享 服務】 因為創新而無設限 因為分享而珍貴 因為服務而偉大 為此打造一個全球最完善、最豐富的「中文」合唱音樂網站,也期望未來能夠推展為多國語文的服務,企圖打造建構一個全球最完善的合唱服務網站與「全球合唱烏托邦」,歡迎且期盼各位志同道合,愛好合唱也歡喜於奉獻的朋友們共同加入吧! 語末引用陳雲紅的話:追求和諧之道是永無止盡的,然而,只要主動地虛心學習,提昇自我的欣賞能力,不斷砌磋研究,相信假以時日,必可創造出更美好的合唱與更和諧的人生!別忘了──trust yourself, you can make it! 合唱如此,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 l 合唱指揮
羅筱蕓   羅筱蕓(1980年出生)桃園新屋客籍人,從小由阿公阿婆養大,阿婆和媽媽喜歡唱客家山歌,而在國小時,媽媽就讓她跟隨曾老師學習客家歌和合唱團,當時共有12位小朋友跟隨曾老師一起學習的,時常到各地比賽,還曾灌過吉聲唱片四五張專輯。與客家音樂結緣的羅筱蕓,從此踏上音樂生涯,她在11歲時學鋼琴、國中讀音樂班、以及就讀國立藝專的國樂科和文化大學音樂系研究所,目前則擔任合唱團老師:關渡國中、林口文欣國小等客語生活學校,教導學生唱客家鄉土歌謠,以及參加大大小小的活動和比賽,並還在全國學生音樂大賽(專攻國、外語歌謠比賽),突破性的帶領學生以客家歌謠參賽呢!   羅筱蕓還曾被客家音樂前輩-涂敏恆和林子淵老師指導過,每段人生的際遇都讓她收穫十足。也因為身為客家人又對音樂有興趣,故在研究所的論文裡,就以客家音樂為主軸,請姜雲玉老師指導,個人獨奏會中,以半場外文歌、半場客家歌演出,後來她也參加姜雲玉老師的臺灣客家山歌團,臺灣客家山歌團是將山歌戲劇化,包括: 歌、劇、舞。後方是合唱團,前方則是類似於默劇類的戲劇演出,是有情境的客家三腳戲或採茶戲,故事也是有脈絡的,屬於複合式的歌劇舞團。另外,羅筱蕓還活躍於客家電視臺,有客家靚細妹和客家甜心之稱,她常將客家傳統歌曲詮釋的相當動聽,演唱起傳統歌曲可說是韻味十足。   談起客家音樂的期許和推廣,他則認為客家人應該要團結一致,不要太在乎個人的發展,要以群眾為考量,共同將客家文化或音樂建立起指標後,才能思考個人部分,不要將自己自限於哪些範圍內,而是要以付出無私為出發點推廣客家文化,她也希冀客家音樂會有所突破,建立完整的基礎得以代代相傳。
沈隆順   沈隆順,斗南人,國中畢業後,當時臺灣尚處於農業社會,但沈隆順家中無田可種,便思學藝之途,於是進入姐姐當時整班的日月團綜藝團幫忙,全臺四處巡迴演出,為習得一技之長以謀生,17歲時沈隆順進入樂隊,就從西洋樂器開始學,專攻薩克斯風,服役時,由於學有專長,在藝工隊服務,負責樂隊、譜曲、演奏,樣樣都要會才行。退伍後,20多歲時便到多間酒店吹奏樂器以賺取生活所需,其一是在臺北景西街的清月酒店的樂隊中,負責吹奏薩克斯風,並接任領班一職,五年之後,也經歷過那卡西的走唱生涯,北投、嘉義、苗栗、鹽水...等各地,都有沈隆順的足跡。   「那卡西」原是日文「流唱」的意思,意思是指像水流動的行業,走唱於各旅館、酒店間。北投是臺灣那卡西的發源地,在日治時代,到北投泡湯的日本人,引進日本本土的那卡西,盛行於當時。那卡西的樂器由早期的二(三)線弦,樂師自彈自唱,轉變為富西洋風的手風琴、吉他、鼓等小型樂團,隨著科技發達,演進為電子琴或電吉他,近幾年日本合成樂器更大行其道,樂師只要有一臺合成樂器,就可製造出所需的音效,加上一歌手,就是那卡西了。當時北投的那卡西樂師素養很高,雖然看不懂日文,聽不懂日語,卻個個能唱出一首首字正腔圓的日本歌,常令到北投飲酒作樂的日本客人嘆為觀止。沈隆順不用看譜,就能自彈自唱,但會為客人準備歌詞歌譜,隨客人聲調高低而換音調,使客人盡興高歌。沈隆順學習樂器與樂理是無師自通,自我努力,也常買唱片回家練習琢磨,在加上環境的耳濡目染,成就高超琴藝。   沈隆順靠著精湛的技藝,走唱十多年,也因而認識她現在的太太張雪英,張雪英是榮興的基本演員,青衣,專攻唱曲,以九腔十八調為最,由於與張雪英相識,進而接觸到榮興劇團,沈隆順雖是樂師,那卡西在臺灣音樂界不被認同,常被貶為次級音樂;那卡西的樂師,雖不乏臥龍藏虎的高手,但卻常被人用異樣眼光看待。幸而,榮興劇團當時欠缺後場樂師,四十多歲的沈隆順便進入榮興劇團至今。   沈隆順目前在榮興劇團擔任鋼琴,電子琴伴奏,樂隊中負責低音部,以配合整體音域的協調性,也跟隨張雪英至國立臺北戲曲學院兼任伴奏老師,張雪英唱曲,沈隆順一旁伴奏,婦唱夫隨。 薩克斯風 鋼琴 電子琴
胡茂松   胡茂松先生 (1959年出生) 為苗栗客籍人,家中祖傳事業「益揚軒客家北管八音團」,由祖父胡集海先生創辦,從小他在其環境中耳濡目染成長,大約在六、七歲就開始實際接觸,他父親(胡煥祥先生)師承他的祖父(胡集海先生)和陳慶松老師,他則向父親和鄭榮興老師學習。胡茂松先生在求學期間以學業為主,客家八音則為副學習,亦不間斷的跟隨祖父和父親到苗栗縣各地,參加客家八音表演工作。所以他從小至今,對客家八音依然抱持極高的興趣,以及具傳承客家八音的使命感。   胡茂松先生為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成員,會演奏嗩吶、洋琴、打擊、鑼、胡琴等樂器,常常在世界各地巡迴表演:臺中、廈門、福建文化節等活動。他也在社區活動中心從事客家八音相關教學,教導學生彈、唱、打擊等,學生的年齡層極廣,包含:老、中、青輩皆有 (老至65歲、小到國小四年級,較年長學習者不缺席且參與度很高呢!),看來客家八音不僅是胡茂松先生的興趣,更是讓他全心投入參與,他希望他能將所長繼續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   胡茂松先生也曾教導視障八音團,視障八音團是苗栗縣視障協會成立了國內第一個盲人客家八音團,是為了協助視障朋友的就業發展,一期為六個月,由於打擊技巧要看手勢,視障學員們只能透過觸覺摸索及敏銳的聽力反覆練習、苦記背譜、訓練過程極為辛苦,靠毅力和耐力克服視力上的障礙,過程中老師們也都壓力很大且分開指導。最後欣慰的是視障學員們反應相當熱烈,得到相當大的迴響,這就是另類並且有意義的客家八音傳承。   對於客家文化推廣和期許,胡茂松先生也希望相關單位可以多多舉辦活動,推動政府地方傳統文化,以公演的方式進行,若是越多公演和表演活動,就會有越多人注意此方面訊息,也會有越多人接受客家文化,無形間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廣告方式,還可傳承客家文化。 客家八音 92年大漢之音,桃竹苗嗩吶演奏冠軍
衛國屏   父母為新竹客家人.因工作關係於屏東定居,我出生於屏東市.主要藝術教育學程在臺北,居家時父母不忘本的定要說客家話。成長過程中週遭接觸者外省人、閩南人各半,故比一般單一母語者多知兩種語言。   長年來致力於音樂.歌唱教學上,客語是我母語,除客家歌唱團體教唱客家歌曲外,其他歌唱團體也會選擇若干首客家歌曲教唱,由於受專業的音樂教育訓練下,使用較正確健康的發聲方式授課,起初一般大眾由於對語言上的隔閡,不易接受客語歌曲,但久之,也能喜歡上客家歌曲,不敢言在宣揚客家文化上有所助益,但至少在工作上可讓一般大眾接觸到客家歌曲之美。   臺灣本島上多族群文化,且各自為政,族群的交融著實不易,身為客家人,也僅能藉由工作添加些有關客家因素,潛移默化中能讓大眾接觸的到,甚能接受喜歡。
林瑞堂   林瑞堂先生(1963年出生)為臺灣苗栗客籍人,出生於戲劇家庭,祖父母、父親(林青容)都是從事戲劇相關工作,由於父親是打鼓老師,他從國中開始就跟著學習後場樂器,後來祖父母將戲班賣掉後,父親就跑出去跟其他戲劇班,於是常把他帶在身邊,他並在30幾年就開始擔任客家戲劇後場演員,主攻下手和大小鑼,跟過大大小小的戲劇團,甚至南部和花蓮皆有跑過。   現今則多為協助榮興戲劇團,協助較多廟會的野臺戲活動,但基於生活要顧、也要先養家活口,所以目前客家戲劇為他的副業。林瑞堂先生感嘆傳統戲劇和現今戲劇有很大的不同,傳統戲劇可說是包羅萬象,如:閩、客、西錄、京劇,自然而然的他的演奏也都要學,才能配合不同種的戲劇。但是現今戲劇很簡單都是可以配奏的,又多為野臺戲,傳統學習的樂器反而就發揮不了功效,極為可惜。   不過客家傳統戲劇是客家文化的國寶,如果不想辦法精進就會失去市場競爭力,而導致沒落甚至是失傳,現今的戲劇沒有到味,不像傳統客家戲是真正的客家戲,我們或許可以像閩南人看齊,「保持原味,做到創新」,客家戲劇演出的演員們心態也要調整,不要只是想賺個外快,要花時間去研究去創新,更要用心的保存傳統的戲劇文化。 下手和大小鑼
黃瑞鈺   黃瑞鈺,又名黃秀嬌,十歲時,進入戲班學戲,曾經向戲老師蔡梅發學戲,半年後為苗栗的黃鼎富收為養女,其養母為客家戲已故名旦阿玉旦;阿玉旦本名黃楊玉妹,民國前六年生,桃園觀音人。十六歲時因興趣進入「阿神伯」的內臺戲班演戲,起初由三腳採茶小戲演起,擅長扇花與對答,在戲班略具規模後,才慢慢嘗試大戲的演出。十八歲,「阿玉旦」以一齣《拉尿嬷》出了名,在客家莊打響了知名度;在二十歲那年,嫁給「阿神伯」戲班的文場樂師黃鼎富,「阿玉旦」在名聲極大時,還會和當時有名的丑角梁阿才(苗栗縣南庄鄉人)受邀同赴日本灌唱片,在當時的客家戲界來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      黃瑞鈺便跟著養母學習客家山歌與採茶戲,13歲即上臺飾演童子一角,在養母嚴厲的教導下,黃瑞鈺生、旦、淨角均能擔演,並到處搭班演出,那是還是內臺戲興盛的時期,黃瑞鈺也待過許多劇團,如新永光戲劇團...等,多在桃竹苗一帶的客家庄演出,而自己平時也會研究如何讓角色演來更活靈活現,而揣摩花旦角色,都是靠著自行摸索,黃瑞鈺聲音渾厚宏亮,其扮相唱作俱佳,舞臺演出經驗十分豐富。但隨著電影興起,黃瑞鈺也歷經採茶戲被迫從戲院「內臺戲」,轉成酬神的「外臺戲」的考驗。後受鄭榮興博士之邀,至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演出。   演藝世家的黃瑞鈺,其女詹巧雲從小也對戲曲產生興趣,國小時即拜師學歌仔戲,進入新合興擔任小生、丑角的角色,也曾赴美國巡迴演出。 生、旦、淨角
陳志明   曾經以一首「印崗戀情」唱紅客家歌壇的陳志明,早期曾於高雄藍寶石歌廳駐唱,在藍寶石大歌廳駐唱期間專唱日本歌與閩南歌謠,後來有感於自己是客家人,有著本土的感情,對客家文化有個責任感,於是改唱客家歌曲。   除了演唱客家歌曲,陳志明也專注於客家歌謠的創作,「我个故鄉」更是許多客家人愛唱、必唱的客家歌,此曲唱來令在外之遊子更懷念故鄉,陳志明自己創作客家歌謠也演唱客家歌謠,曾經出了三張客家歌謠專輯,早期在歌廳駐唱時認識當時的當紅歌星謝雷,彼此也成為好朋友,也製作一張謝雷的客家歌專輯。   陳志明一直為客家歌謠、客家文化盡心盡力,經常熬夜創作客家歌謠,97年底有天深夜他正在埋首寫詞填譜創作客家歌謠時,突然中風傷害到身體,現在身體不便經濟陷入困境,其父母也年紀大身體又有恙,整個家庭更是雪上加霜,陳志明一直執著為著客家文化客家歌謠奉獻努力期精神令人敬佩。 客家歌謠演唱 客家歌謠創作
邱真如   內心充滿著客家人硬頸精神的邱真如,從臺東縣調回屏東縣明正國中服務以後,在學校教學時指導學生合唱團演唱客家歌謠,為了推展客家音樂,自行成立社區合唱團或樂舞團,以及到各社區指導學生演唱客家歌謠。   為了推展客家音樂,別人的一天是24小時,她的一天48小時還不夠,看看她擔任屏東兒童樂舞團團長、屏東客家樂舞團音樂總監、屏東縣藝術與人文教育輔導員、屏東歡喜兒童合唱團指揮、六堆兒童合唱團副團長兼指揮、屏東教師合唱團指揮、屏東縣產業協會理事、屏東縣母語協會理事這些工作都在她擔任教師之課外工作,所以邱真如的閒暇時間幾乎奉獻在客家樂團,他的學生年齡層從八歲到八十歲都有。除此之外,她還創作許多的客家童謠歌詞歌曲,並製作出四張的客家童謠曲譜與CD專輯,例如「這位介故事真好聽」專輯等。   邱真如訓練的屏東兒童樂舞團,每年都會受到國外的邀請出國巡迴表演,曾經到過德國、瑞士、澳洲、西班牙、法國等國家做客家歌謠的巡迴表演,邱真如為了客家音樂真的好像在拼命一般。 合唱指導、指揮 客家童謠詞曲創作
林蕭吉紫   世客屏東八音樂團負責人,民國48年師範學校畢業,從事國民教育工作32年,期間在民國61年時榮獲特殊優良教師獎,受到總統召見,民國67年擔任主任後更積極從事音樂工作,指導學生合唱團屢獲佳績,民國80年年滿五十歲時申請退休。   退休後更積極從事社區合唱團,成立佳冬鄉婦女合唱團、佳冬客家歌謠班、佳冬客家山歌班等,也受聘到新埤鄉婦女合唱團、枋寮鄉婦女合唱團指導,民國84年薪傳獎得主-林彥香先生創立「佳冬鄉八音樂團婦女團」。由蕭吉紫老師擔任團長,團員有60多人。民國八十九年三月一日核准登記為屏東縣業餘演藝團體,並更為名為「世客屏東八音樂團」,演奏的形式為團體合奏或分組合奏,演奏內容有經典民族樂曲、各地民謠、流行歌曲、客家民歌、世界名曲之合奏等,自立案以來演出已逾200場, 90、91、92、95、96、99年榮獲屏東縣政府傑出演藝團隊。   民國89年受到藍群傑博士、林瑞輝團長、趙萬昌老師邀請加入「屏東客家樂舞團」,並擔任副團長一職,「屏東客家樂舞團」海內外演出已逾200場,也成立「屏東兒童樂舞團」這些團隊都有良好的佳績表現。為了「屏東兒童樂舞團」練習演唱的歌曲,林蕭吉紫自己作詞作曲創作客家歌謠、客家童謠,並曾出版四個專輯、教材,作為客家文化傳承之教材。   民國97年六堆文教基金會標得「六堆客家兒童合唱團」之籌組訓練,一年三個月的時間已把「六堆客家兒童合唱團」訓練成頗具知名度之客家兒童合唱團,但卻於98年底停辦,正當萌芽要茁壯時卻夭折了,想起令人不勝唏噓。   林蕭吉紫退休後積極從事社區的客家音樂工作,也常受聘擔任學校客家歌謠之指導老師,為客家文化積極努力、盡心盡力,真是退而不休快樂的音樂人。 客家歌謠創作 1. 懶ㄕ麻古唸謠(蕭吉紫作曲) 2. 面帕粄(蕭吉紫作詞作曲) 3. 蟾蜍囉愛唱歌(蕭吉紫作詞作曲) 4. 腳踏車(蕭吉紫作詞作曲) 5. 耕田人(林瑞輝作詞蕭吉紫作曲) 6. 彩雲(林瑞輝作詞蕭吉紫作曲) 7. 大魚食小魚(林瑞輝作詞蕭吉紫作曲) 世客屏東八音樂團榮獲屏東縣政府90、91、92、95、96、99年傑出演藝團隊
吳阿梅   吳阿梅本名吳招鴻又叫吳鳳財,民國25年生。自12歲起開始學習客家八音團中所需使用的各樣樂器,二十歲創立新興八音團,出團地區除了整個六堆客家地區,甚至包括閩南語區。   吳阿梅的嗩吶師父為父親吳炳魁,也是六堆地區屏東以南林阿番傳承教授過七位學徒之一,當時這七位學徒為了要得到他的真傳,紛紛委身林阿番家做長工三年,才得以出師學習作場。當時林阿番教過的七位學生分別是吳父吳炳魁、林阿田(四溝水)、陳君松(二崙)、林文石(萬金)、蕭加里(田頭),以及兩位閩南人。林阿番的八音是以一套完整的工尺譜來傳習,所有的學徒都得背誦好一曲工尺譜之後,才開始吹奏。在六堆地區是唯一而較有規則傳承客家八音的系統。這一個系統之下,目前仍擁有客家八音團的只有七位學徒中的其中兩位後代:萬金林文石的兒子林金川為首的「萬金林金川客家八音團」,以及內埔吳炳魁的兒子吳招鴻為頭手的「內埔吳阿梅客家八音團」。其中又以「內埔吳阿梅客家八音團」組成樂手最穩定,所保存的客家八音曲目,以及目前還能完整吹奏出的曲目,以六堆地區來說是最多,同時也是最完整的一個客家八音團。   吳阿梅自十二歲起開始學習八音,雖然師承自父親吳炳魁,但吳炳魁並沒有縱容他,反而是以教授學徒的態度來教育他,學習八音該有的基本練習樣樣少不得,從開始學習簡單的打擊樂器、練習吹氣、習唱工尺譜,到拉弦、吹奏嗩吶,每一樣都扎扎實實的教給了他,目前下六堆地區的客家八音藝人中,沒有人具有像他一樣完整的學習歷程,他所學到的客家八音曲目較為完整,吳阿梅在三年後十五歲即「出師」,出師前做其父親的「下手」--打鼓。十六歲時由父親手中領到第一份薪水,但在此之前,他已跟著父親出去做場多次,人們常因他年紀小就會吹嗩吶而感到很新鮮。吳炳魁除了教吳阿梅吹嗩吶以外,還教他打擊樂器、洞簫及拉二弦等八音團中所需使用的樂器,吳炳魁教吳阿梅的大多是傳統客家八音的曲目,約有五十首之多。   吳阿梅所學習的音樂種類很多,包括客家八音、布袋戲後場、北管、道士後場、西樂樂器等,他可以將這麼多的音樂種類融會貫通,在各種場合中,視各地民眾的味口隨時做不同的組合,因此他的演出頗受民眾的歡迎,做場機會不斷,最近因為中風手腳不便因而不再接場演奏了。
陳思朋   陳思朋,1982年生於新竹,幼時喜歡傳統戲曲表演,十歲時,受兄長影響,進入復興劇校就讀京劇科,從此踏上演藝之路,陳思朋師承多位老師,戲曲唱腔與身段師承劉玉鶯、王慶芳及黃鳳珍,在學期間被視為重點培養學生,並多次參與對外公演,復興劇校畢業後,加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並隨團巡迴公演,大學就讀文化大學戲劇系演劇組,期間主修文丑,多年來累積了扎實的戲曲基礎,目前在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藝術研究所就讀。表演身段與唱腔口白均十分活潑逗趣,為客家戲曲界深具潛力的新生代之一。   原本學京劇的陳思朋在國中時期受到同學李文勳之請,利用假日至李文勳家中的客家劇團幫忙,參與當時的外臺戲演出,因此接觸到客家戲劇。這樣的機緣也影響陳思朋之後會進入榮興採茶劇團的選擇,陳思朋認為在劇校中與劇團的表演模式,差異最大的就是劇團中承接的野臺戲演出,客家野臺演出時常沒有劇本,是即興演出的「活戲」。所謂的「活戲」就是沒有既定劇本、沒有事前排練,僅靠前輩在表演前針對劇情、場次、對白、角色與結局做簡單說明,正式演出後,全憑演員及文武場彼此間的舞臺經驗、腹內功、臨場反應與默契,在戲臺上展現即興創作表演。相對於「活戲」,有固定劇本、唱念的,就叫做「死戲」,而陳思朋在劇校中學得也都是屬於「死戲」,需要經過反覆嚴格的練習,才得以上場演出。   內臺的丑角表演以身段、口白、唱腔、臨場反應兼重,丑角表演並無規定限制,外臺表演是建立自內臺累積的表演基礎,外臺表演場更強調「立即性效果」,劇團運作與演員皆需更敏銳地察覺觀眾的反應與需要;口白流暢度,表情的豐富、身段的靈活,沒有特殊的規定限制,但以口能說唱最為重要;而在外臺丑角必須承擔吸引過往觀眾目光的壓力,加上外臺戲採用活戲創作模式,以戲劇能接續得下去為優先考量。這樣的活戲創作模式下,表演能力強的演員,於舞臺上容易脫穎而出,演員也會磨練得越來越強。陳思朋在外臺戲演出常與國寶級客家戲前輩同臺競藝傳統戲曲,例如與資深客家戲演員曾先枝老師同臺,前輩透過活戲得演出協助發展演員的表演能力,將所遇到的舞臺經驗傳承,陳思朋於是邊演邊觀察學習如何精準揣摩丑角,,所以曾先枝老師可說是陳思朋在客家戲的啟蒙老師。   陳思朋經過多位老師的指導,表演身段與唱腔口白均十分活潑逗趣,詼諧逗趣的演出也極獲觀眾的讚賞,&lt;大宰門&gt;、&lt;錯無錯&gt;,滑稽幽默的身段與唱腔有精湛的表現,觀眾常常被逗得捧腹大笑。陳思朋也積極的傳承客家戲曲而努力,目前在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科兼任教師、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客家戲曲表演人才培訓」特約教師。陳思朋希望政府能夠積極扶植客家劇團,進而成立國家客曲劇團,以改善演藝人員的生活,讓客家劇團的演藝人員有明確的前途與未來,並由國家協助劇團擴展戲路,增加演出的機會,或至全臺灣巡迴演出,甚而赴國外交流演出或宣慰僑胞 。而客家戲曲目前也面臨青黃不接,後繼無人的窘境,若能夠扭轉「父母無聲勢,送子去學戲。」的傳統觀念,找回年輕人的認同感,讓民眾願意將子女送到戲專或劇團學習客家戲,吸收更多的年青人才投入客家戲,這樣獨具特色的客家戲才會能繼續傳唱下去。 文丑
楊徐戊妹   楊徐戊妹撮把戲大師楊秀衡老師的夫人,從小在客家劇團演出,擔任花旦,是桃園龍潭「勝宜園」客家戲班當家花旦,與楊秀衡認識結婚後退出劇團回到南部美濃,孩子陸續出生,楊秀衡退伍後,為著生活兩人一起走江湖賣膏藥去表演「撮把戲」。   「撮把戲」分成說唱音樂表演,融合客家山歌、客家車鼓、客家小戲等歌舞劇的「文套」表演。以及拳術、武打、木劍斷竹功夫、魔術雜耍等技藝表演的「武套」表演。演出節目會依當時的情境、觀眾的反應,隨機機動的文武場穿插演出。楊徐戊妹從小在客家劇團演出,文套的演出是其拿手,演出苦情戲劇時常會有人深感可憐而掏錢,赚人熱淚也賺人錢財。   「撮把戲」的生活看似多采多姿,卻是萬分的辛苦,養家活口還要照顧團員,到各地表演有時還要拜地頭,真是有苦難言。興盛時期,收入較好,一個地方可以連續演出好幾天,但生活不正常,連孩子都要跟著餐風露宿。 電視出來後,「撮把戲」受到極大的衝擊,看「撮把戲」的觀眾少了,生意難做,只好辭掉夥計,自己一家人繼續走江湖「撮把戲」,靠微薄的收入勉強過生活。先生以前拜師學藝學到的功夫,除了在「撮把戲」可以表演,現在就在自家開「楊家國術館」作為另一個維生的功夫。 客家歌謠演唱 客家戲劇演出
彭賜招 東方美人   以前行駛省道經過新竹一帶總會看到招牌寫著碰風茶,心裡總想這茶名字真怪,及見其茶發覺這茶葉瘦小營養不良,便覺還是家鄉的高山茶等級較好.長大後稍長見識才知椪風茶瘦小其來有自,因為一種名為綠葉蜉塵子的蟬咬噬過後,其葉便不再肥大但卻有著一股其他茶業沒有的果香味,而且因為不能施打農藥,所以這一切的美好都是純天然的。   彭賜招生於新竹縣峨眉鄉,一個典型客家的村落,從小就幫著家裡採收椪風茶,小女孩的快樂來自深深著迷的各種戲劇,舉凡野臺戲、歌仔戲、電視裡的京劇,甚至廣播裡沒有畫面的客家採茶戲,都能令她魂入劇中神遊而去. 彭賜招念新竹女中時加入了國劇社,之後更確立了往後的人生方向,她偷偷買了跟升學沒關的戲劇類書籍,偷偷自我學習,聯考後便隻身帶著一身的不諒解負笈北上到文化大學戲劇系展開她的大學生涯.一如往常的她又加入了戲劇社團,地方戲劇研究社,在那裏她認識了李天祿大師,她與眾多師兄姐開心的嬉戲著布袋戲,也到處下鄉表演布袋戲。他的師兄姐後來都成立了像微宛然,中宛然,山宛然等&hellip;宛然系列的布袋戲團。   至國小當老師其間,適逢政府正在推行母語教學政策,對於客家文化非常有使命感的她有了可以發揮的舞臺,承蒙校長的信任,她常常擔負起學校課語教學的責任,彭老師經常領團帶著學生們參加全國的語文競賽,就像98年全國客家語朗讀比賽她率團代表修德國小就得到了三名。更重要的是曾經有全國性的比賽共有三十幾支隊伍,但只有她帶的團堅持用客語演出,彭老師對推廣基層客語教育的熱情和執著由此可見一般。   彭老師延續著一直來對客家傳統戲劇的熱情,課餘時間更參與許多客家戲劇團的演出。她認為客家大戲是客家人重要的文化傳統,為了維繫這項重要的藝術傳統並使其生生不息、繼續創新,是非常需要被重視的,而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是否有不斷的新劇本被推出來,於是她個人以身作則地投入劇本創作,九十五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所舉辦的客家傳統戲曲劇本創作大賽,就由彭賜招與范揚青共同創作的「白石戀」獲得優選獎。之後彭老師更陸續創作了許多劇本,像碧血芙蓉,茶山情緣,大隘風雲,雌雄之爭,夯雞臂山歌班,鮮鮮河水,仰結煞,上課去,上客趣,智慧的老人守候陽光。其中有電視劇本、舞臺劇本、還有話劇劇本,彭老師的劇本創作可說是全面而多樣的! 不僅寫劇本,彭老師更身體力行的參與各種客家戲劇的演出呢!   彭老師不愛施胭脂,身體因為有著病痛還顯露出些許倦容,清瘦的身子扮起小生來還需要墊著肩,但她的隨和待人,和對生命的熱情卻是一股遮掩不住的清香,我想起了她老家種的那株東方美人茶。 是的,她就是東方美人,她是自然的,不顯眼的,卻異常珍貴的。   在修德國小的彭老師的網頁中,首頁就可以看見會持續更新的客家諺語,從這小地方就可以看見彭老師對客家語言和文化的傳承和播種是如此的用心良苦與細膩.讓我們一起祝福彭老師能早日康復,健康快樂。 專長 專書著作 l 白石戀 碧血芙蓉~舞臺版2.5小時~與先生合編 碧血芙蓉~電視版20小時~與先生合編 茶山情緣 大隘風雲~舞臺版~與先生合編 編導客語親子話劇 雌雄之爭(臺北市南區第三名) 夯雞臂山歌班(臺北市南區第四名) 鮮鮮河水(臺北市南區第二名) 仰結煞~客家歌劇 上課去,上客趣~客家歌劇 2001全國小學教師組客家語演說第4名 2004全國小學教師組客家語演說第2名  2007行政院客委會傳統戲劇劇本創作白石戀優等 2007臺北市小教組客語朗讀第二名 2008行政院客委會傳統戲劇本創作茶山情緣佳作  2008臺北市小教組客語朗讀第一名 2008全國小學教師組客語朗讀第六名 2009臺北市小教組客語朗讀第二名     全國小學教師組客語朗讀第三名
溫福仁   1940年出生的溫福仁,人稱「小番仔」,吹奏嗩吶已有五十多年,對嗩吶的運用已出神入化,對客家傳統八音曲目的演奏讓人動容。以前有次接到喜事場,行進時要吹奏,可是放嗩吶的吹嘴的盒子卻不見了,沒有吹嘴就無法吹奏嗩吶,他靈機一變,摘下一片樹葉吹奏起來,嗩吶就拿著做樣子,外人都沒發現他是吹樹葉,真是一絕,那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一個小插曲。   溫福仁當兵前十九歲時開始學習客家八音的嗩吶,拜師美濃埤頭下曾亮英(亮擺),當時學習一館(一期四個月)要一千四百斤稻穀的拜師學藝費,但老師只敎兩個月就沒敎了,後來曾喜乾曾經指導過他,溫福仁老家原來是在美濃,小時候全家就搬到杉林定居了。   學習客家八音各種樂器都必須要學習,溫福仁主要演奏的樂器是嗩吶,客家八音的鑼鼓與胡琴都能夠上手。 客家八音嗩吶、胡琴、鑼鼓
陳芝后   陳芝后,1981年生,新竹人,幼時喜歡傳統戲曲表演,十歲進入復興劇校就讀京劇科,在校期間主修刀馬旦,陳芝后京劇師承多位老師,例如:李華齡老師、白明鶯老師、樓秀梅老師、郭繡華老師,其中樓秀梅老師啟發了陳芝后的表演慾望,廣泛的開展角色的表演,還推薦陳芝后赴中國表演,白明鶯老師更在陳芝后的青春時期耐心指導她許多事,在校期間被視為重點培養學生,並多次參與對外公演,陳芝后曾赴北京參賽藍島杯,並至上海劇校學習京劇,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畢業後,進入文化大學就讀戲劇系演劇組主修小旦,目前在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藝術研究所就讀。   陳芝后為開拓演藝之路,文化大學京劇畢業後進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客家戲劇師承鄭榮興老師,常與臺灣當代京劇藝術家和國寶級客家戲前輩同臺競藝傳統戲曲,為當今臺灣新生代客家戲曲演員之翹楚,大宅門,春草闖堂、楊家心臼,優美的身段與迴蕩的唱腔都有精湛的演出,皆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傳統戲曲的表演,文戲注重唱唸口白,細膩的身段,武戲情節熱鬧,有精彩的武打動作。陳芝后文戲武戲皆擅長。文戲感人,武戲精彩。現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科兼任教師、客家戲曲學苑的「客家戲曲表演人才培訓」特約教師。   目前客家戲曲存在一個隱憂,就是缺乏編劇人員,所謂劇本,正是一劇之本,傳統戲曲中的演出劇本,不只是表演的基礎,更是提升傳統戲曲演出水準的關鍵,但是在戲劇的相關教育中,完全沒有劇本創作的課程,使現今創作人才的缺失和流失情況更嚴重,出現斷層,而目前演出的劇本,主要仍來自演出團體本身創作經驗的傳承,陳芝后認為訓練新的本土客家戲編劇人才,實為當務之急,培養後起之秀,使得客家戲曲演出可以更貼近臺灣的人民的生活經驗,引起更多的共鳴,藉以創造更多的觀眾。陳芝后希望政府能夠積極扶植客家劇團,進而成立國家客曲劇團,讓客家劇團的演藝人員有明確的前途與未來,並由國家協助劇團擴展戲路,增加演出的機會,或至全臺灣巡迴演出,甚而到中國大陸交流演出、赴國外演出宣慰僑胞。 在日新月異的娛樂刺激下,客家戲也應重新尋求新的定位,藉由更多元的表演模式,融入新興娛樂媒體,一方面保留客家文化在歷經時代變遷的歷史價值,也讓傳統戲曲藝術永續發揚。 刀馬旦、花旦 北京藍島杯-表演獎
劉鎮連   劉鎮連,民國36年生,屏東縣高樹鄉人,高樹鄉隔著荖濃溪眺望著美濃,兩個客家的聚落隔著溪相望,畢業後劉鎮連到臺中發展, 當時適逢臺灣經濟起飛的時期,在人生前半段的劉鎮連,就如當時的一般人,一樣的每天為了家計而奔走著,拼經濟,他在臺日合作鐘錶零件廠上班也開早餐店。   可是這時他發現一件事,就是從小如空氣般自由而充滿的客家語言竟在他生活中消失。他看不見客家文化的表演聽不見客家歌, 他甚至發現臺中不是沒有客家人,而是就算是客家人自己在一般場合也不再講客家話了,客家 彷彿就從這地球表面蒸發了一樣,這對來自客家庄的他異常的不安,他也因此深刻體會到客家文化確實即將亡佚的危險。他體認到了若這樣下去,縱然賺再多錢,也不過是株失根的蘭花罷了。   12年前他退休,從小記憶中一直來迴繞腦海的一句諺語: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莫忘祖宗聲,使他決定了,職業生涯的結束是另一個奮鬥的開始,他要確確實實時為保留客家文化盡份心。剛開始他加入大屯客家協會,在那裏他認識了許多的客家鄉親,彼此建立感情,他們經常聚會交流想法,終於他們決定開始籌組一個臺中地區第一個客家表演藝術的團體,就是大屯客家藝術團。宗旨即是以推廣本土文化、延續母語及以客語說唱表演,他們開立歌謠班 ,固定禮拜六聘請老師培訓他們,他們在經費有限的狀況下自己製作道具,自己掏腰包出交通費,往往為了要去一趟幅員遼闊的臺中縣另一頭表演。不管是東勢,大甲,大里..客家,非客家地區 只要有他們表演的空間,就一定要去演出因為他們是如此強烈的試圖透過戲劇表演,將學校教育與社會脈絡間做密切的連接,進而落實的客語生活教育,強化其社會關懷,而達到客語傳承之目地。   好比「2006年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大屯客家藝術團&rdquo;即以是中部第一個業餘的表演團體,由團長劉鎮連熱心帶動與羅玉秀老師精心策劃、自編自導,還有陳廷全老師參與演出的,一齣充滿客家庄鄉村情懷與感情的『撐船姻緣』,該劇中融合了客家三大調:老山歌、山歌仔、平板和小調,每首都充滿了純樸的鄉野原音,同時也在描寫一段故事,故事高潮迭起,讓觀眾不只是在享受優美的客家原音洗禮,同時也在聆聽一段有內容的音樂故事。其逗趣、創意的表演,呈現客家文化生動活潑的一面,與會人士皆肯定其是國內極具特色的展演團體。他們不斷的創作新的劇本,排演新的戲。   為了能更有效率的傳承客家藝術,大屯客家藝術團也十分常以三腳採茶(即一丑兩旦)的戲碼或歌謠,或童謠等,以人數較少組合便能呈現一個完整演出的說唱藝術方式到各種婚宴喜慶場合或機關活動場合來進行表演,他們認為經常的讓客家文化被看見其文化普及和扎根的效用會遠大於久久的一場耗資巨大的演出。   臺中畢竟非首善之區,資源有限,大里地區也非客家人的聚落,但有一群在這樣環境條件下仍不計較付出的和回報的課和回報的客家人為了自己的文化這樣專注和努力著,應該是這地區一幅最美麗的風景吧! 專長 專書著作 ◎低音銅管樂器教材研究及德奧交響樂團組織與運作(民國87年) 滿面春風四季紅─鄧雨賢傳(民國87年) 長號演奏技巧(民國91年) 參訪德國、匈牙利專業樂團營運管理及品牌經營報告(民國95年) ◎獲文化建設基金會學金赴德奧地區研究樂團行政(民國87年) ◎臺灣管樂協會管樂大賽連續三年第一名及最高榮譽冠軍金龍旗指揮獎 (民國90年~92年) ◎教育部彰化社教館社教有功人員(民國92年)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傑出校友(民國93年)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模範公務員(民國94年)
劉富昌   住在美濃金瓜寮的劉富昌,父親劉寬煥是美濃地區有名的西樂師,自組西樂團為婚喪喜慶演奏音樂,劉富昌從小就接觸音樂,也喜歡音樂,從小就會玩玩各種西洋樂器,尤其是爵士鼓更是拿手。   當兵退伍後,開始到各西餐廳、PUB演奏,回來美濃時也學習客家八音,客家八音的打擊樂很快就上手了,也學習吹嗩吶、拉胡琴,閒暇也寫寫創作一些客家音樂。   有機會去作場演奏時,會跟美濃客家八音團、劉富喜八音團出去做場演出,平時還是以務農為主業。 爵士鼓、西洋樂器 客家八音鑼鼓打擊
江彥瑮   江彥瑮(1978年出生)臺灣苗栗客家人,九歲就與戴綺霞老師學戲,十歲入復興劇校就讀京劇科,在校期間學習青衣和花旦,後來至文化大學戲劇系國劇組,畢業後繼續進修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系所,為客家戲曲界頗負盛名的優秀演員之一。   目前江彥瑮致力於教學工作: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高職技術及專業教師;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客家戲科,兼任技術及專業教師;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客家戲科,國小兼任教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客家戲曲人才培育計畫』傳習教師;苗栗縣建功國民小學客語生活戲劇教師;苗栗縣富田國民小學客語文化傳習戲劇教師等。在西元1999年至2010年,於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中演出經驗相當豐富,2010年近期演出如:參與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精緻客家大戲巡演活動「真假狀元」,劇中擔任女主演申月霞;參與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於客家電視臺錄製之客家戲曲「蓮帕記」劇中擔任女主演蓮花以及九姨娘;「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劇中擔任主要角色徐文姑;「冬夏之戀」劇中擔任主要角色李冬梅;參與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於臺北新舞臺演出之客家傳統戲曲「雙花緣」,劇中擔任重要角色王氏 (其餘演出可參考表演經歷)。江彥瑮友有許多關於客家戲的作品,包括:劇團作品、學校作品、CD、DVD等 (其餘作品可參考作品資料)。   談起客家文化期許和保存,江彥瑮則認為各單位不能厚此薄彼,演出時間要公平、補助也要有明確的規章、客家薪傳也要持續推動。另外,身為客家人他最心痛的是,在客家的戲中,閩南團佔有很大的場次,他希望在客家戲團的表演時間中,能多一點客家劇團的表演,而不是閩南劇團佔有頗長的時間,希望客家人不但要團結一致,更要支持自己的劇團。 論文 臺灣客家戲劇團之經營管理研究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為例 劇團作品 2008擔任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精緻客家大戲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精緻客家大戲巡演活動「緣繫花燈」、「鴛鴦榜」導演。 擔任客家電視臺客家戲曲,景勝歌劇團《趙五娘》;德泰歌劇團《竇娥冤》;松興戲劇團《梁山伯與祝英臺》;新樂園戲劇團《天機》;景勝戲劇團《三更冤》;景勝戲劇團《秦香蓮》等劇導演。 2009 擔任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精緻客家大戲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精緻客家大戲巡演活動《巧配姻緣》、《節義雙全》導演。 2010 擔任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精緻客家大戲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精緻客家大戲巡演活動《真假狀元》導演。 擔任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於客家電視臺錄製之客家戲曲《蓮帕記》副導演;《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導演。 擔任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於客家大戲美加巡演《錯無錯》導演。 擔任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於臺北新舞臺演出之客家傳統戲曲「雙花緣」副導演。 學校作品 2001 擔任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第一屆客家戲科學習成果展演《緣定三生》主排老師。 擔任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第二屆客家戲學系畢業製作《錯冇錯》主排老師。 2009 擔任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第三屆客家戲學系畢業製作《李阿三嫁阿姆》主排老師。 擔任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第四屆客家戲學系畢業製作《花為媒》主排老師。 CD 2002 傳統客家歌謠及音樂小調系列》一套(5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03 三腳採茶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04《傳統客家戲曲 錯冇錯》財團法人慶美教基金會 2005 《傳統客家戲曲 大宰門》(上、下集)財團法人慶美教基金會 DVD 2006 《客家採茶大戲 羅芳伯》財團法人慶美教基金會 2008 臺北客家好精彩《緣繫花燈》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2009 《精緻客家大戲、採茶小戲 仙遊記、姊妹過渡、賢女勸夫、豆腐夫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曾招勤   個人現為國營公司專業工程師,對音樂投入甚多,尤其是客家音樂,藉社團運作方式或是指導學員比賽等傳播發揚客家音樂。個人在樂器方面,二胡、電子琴、吉他稍有涉獵,是對客家音樂傳承與推廣工作有所助益。   個人也寫說唱劇本以及客家山歌歌詞,惟未收集成冊,個人認為踏入客家音樂領域時間尚淺,仍在學習吸收消化階段,待更為豐富成熟後再以各種方式展現成果。 客家現代、傳統歌謠演唱 客家說唱劇編寫 2006年參加高雄市客委會主辦之客音飛揚歌唱比賽現代組第一名 2009年指導真情綜藝團參加「客音飛揚」歌唱比賽,現代組第二名 2009年指導真情綜藝團參加臺北縣主辦「第一屆全國客家歌謠合唱比賽」獲甲等 2010年指導真情綜藝團參加竹東鎮主辦「第一屆全國傳統客家歌謠合唱比賽」獲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