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12秒, 共找到 537 筆資料,顯示第 401 到 5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year title summary author graduation_school graduation_department graduation_date scholarship
97年 新竹峨眉地區的拓墾與社會發展(1834-1911) 本論文旨在說明1834-1911年,位於今新竹縣的峨眉地區,在金廣福墾號帶領下,其聚落社會的發展歷程。藉由移民拓墾的路線與聚落的發展可以得知,漢移民在本區設隘開墾的過程中,深受地理環境與物產資源的天然條件與背景的影響。本文從土地經營的方式、經濟生活型態與宗教信仰三個層面,論述逐漸形成之具有移墾特色的漢人社會。在瞭解了社會發展的背景之後,本文進一步透過《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中的鬮書以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典藏的族譜資料之量化分析,來討論峨眉地區的家庭結構與類型,以及影響家庭結構之「分家」與「繼承」的情況,藉以瞭解組成社會的基礎單位──「家庭」的組成與演變。最後,並以富興曾家、赤柯坪黃家與富興楊家為例,探討主導清代峨眉地方社會的家族形成,以及個別家族與地方社會的互動關係。 吳憶雯 逢甲大學 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 97.7 7
97年 住屋空間營造中的身體與生活空間互動之研究 本研究以桃園地區客家聚落的生活場域作為主要的研究範疇,探究人與環境交互作用下身體與環境在其生活場域中的實踐。根據客家地區特有的浣衣空間以及卵石駁坎探討其活動內容和功能所在;藉由身體感官經驗為導向,探究客家住屋營造中其自我身體實踐之生活歷程,將充滿創造與實作的空間美感利用過往的人文地景和空間經驗,創造成更為有機與人文的結合,並將其呈現出自發活動的多樣性和真實世界裡的自主性。浣衣空間可說是客家生活史的延伸,它拓展了人們的體驗與生活,浣衣婦女每日在其中生活、交談、勞動與創作,它一方面滿足了婦女們其生活機能、社交與勞動的需求,另一方面更展現了客家社會體系裡的社會文化價值與心理認同。除此之外,客家聚落中的生態卵石駁坎,更象徵著客家人在拓墾過程中的生命與活力,在在展現出人們在生活空間的自我營造、環境價值、認知以及創造力,建構出客家族群生活空間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據點。至今,客家聚落仍普遍存在由泉水所形塑出的浣衣空間,以及歷經數十年至百年歷史的卵石駁坎,其有著客家先民在其中身體勞動所磨合過的痕漬,而這也正是他們對自然環境的概念、對垂手可得資源的使用以及是如何地將自然的價值納入其既有的社會價值體系,提供了自然環境永續發展與生態環境的機會,並藉由空間中的使用價值以及時間持續的成長,展現出客家人在空間營造的過程中其身體與生活空間互動的豐富意涵,亦反映著在地的生活情景以及空間的記憶與生命。 鍾佩林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研究所 95.6 7
97年 台灣饒平客話音韻的源與變 台灣饒平客話音韻呈現多元面貌,在聲調方面南腔北調,每個方言點的連讀變調,不盡相同,各地饒平人自以為是,認為自己的話才是正宗。台灣饒平後裔離開祖地到今,亦達二、三百年之久,祖地也在變化,為了尋求台灣饒平客話的源和變而作此研究。本文繼碩士論文《台灣桃園饒平客話》之基礎,繼續調查了現在還說饒平話的聚落,新竹、卓蘭地區的十個方言點,依其最大差異的聲調、聲母、韻母特徵分成ABC三組。為了研究的準確性,依此三組的祖地往廣東饒平縣實地訪查,歷經兩年調查了饒洋等六個方言點。因為在語言三要素中,音韻是最重要的特徵,所以本文以音韻作為研究,以饒平與台灣各點比對為經,與中古音討論為緯,以探尋台灣饒平客話的源與變。本文共分七章,並附參考文獻、附錄三。第一章導論,述明研究動機和主旨、調查的區域和原則。第二章文獻探討,第三章為研究方法,第四、五章分別為廣東饒平地區和台灣三組的音韻系統。第六章台灣饒平客話音韻的源與變,為本文主軸,分四節,第一節討論聲母,第二節討論韻母,第三節討論聲調,第四節討論台灣饒平客話變的方向和結果。第七章為結論,提出本論文研究的成果和價值。結果顯示,台灣多元的聲調,才是饒平客話的源貌。饒洋地區的單字調,二、三百年來由多元逐漸統一,多元面貌保留在各地的連讀變調中。台灣的連讀變調,本來就在多元之下,又與周邊方言接觸受影響,於是變得更為複雜,呈現各點都不相同的面貌。聲母、韻母,饒平祖地較沒有改變,台灣變化較多。「溪」母由〔k’〕變〔h〕,以A組的芝芭、平鎮、興南變化最多,如:殼k’ok4→hok4。其次是古「精莊知章」四組聲母合成一套讀〔ts、ts’、s〕,如:針tsm1。再次是〔v〕聲母的掉落,A組的芝芭、平鎮、興南,B組過嶺、觀音,如:園ien5(平鎮)、ien5(過嶺)。〔v〕聲母保存最完整的是A組卓蘭和B組竹北、芎林。共同保存而屹立不搖的是「章」組少數擦音仍讀〔f〕聲母,如:睡fe7。韻母方面,變化最多的是古「止、深、臻、曾、梗四攝三等字」A組芝芭、平鎮、興南隨「精莊知章」四組聲母合成一套讀精組變成〔〕,如:指ts2。「效、咸、山、梗」四攝的四等韻端組主要元音為〔e〕,只有B組保存,如:點tem2,其他都有變成tiam2。「宕、江、梗、通」四攝清聲母或部分次濁聲母入聲,今讀沒有-k韻尾的「超陰入」,B組仍保存,饒平嶺腳地區已變為有-k韻尾。「古山攝三、四等韻幫、端、精、曉組沒有〔i〕介音,如:面men31、扁pen31、鐵thet2、 天then11、錢tshen53,只有A組卓蘭、B組新屋保存最多,卓蘭甚至比祖地上饒地區還多。本論文研究的成果及價值,能夠顯示台灣饒平客話一個真相,即是既保有饒平客話在聲調方面共同的源頭,一方面聲母、韻母又繼續在演變。祖地的饒平客話也在演變,因為是聚居,所以演變較慢,但新的特殊文白異讀,正逐漸向普通話和潮汕話靠攏。聲調的不易變,聲母的平行音變,在饒平客話可以見到。豐富的古擦音讀塞擦音,三等無〔i〕介音、四等為〔e〕,印證學者提出上古無〔i〕介音和四等為〔e〕的論點,在饒平客話中得到驗證。三等無〔i〕介音及古遇攝韻母〔iu〕也是畬族語言的特徵,饒平話也存有畬語的特徵,所以饒平客話是研究語言接觸,語音變化之有利橋樑,是語言的「活化石」。 關鍵詞 饒平客話音韻 攝等 源與變 對比 音變 徐貴榮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96.12 10
97年 渡海客家文化的研究—以台灣南部美濃鎮的土地伯公為例 筆者是出生於美濃鎮的客家人。客家人是中國漢民族的分支之一,從唐朝末期到元朝時期,客家人為了避免戰亂,從華北中原地區開始逐漸南下遷徙,他們主要居住在中國華南地區福建省、廣東省、江西省的三省交界區域;一部分的客家人從17世紀開始向海外移住,入墾台灣的客家人則被稱為「台灣客家」。  客家人遷徙至各地時,經常受到當地人的歧視與排斥,而引發對立及衝突,客家人為防禦外敵,蓋了如城堡般的建築,例如:福建省的「土樓」和廣東省「圍龍屋」等等大型的客家民居,像這樣大型民居的建築歷史背景和源流,形成與其他漢民族分支所沒有的建築特色;又因客家人長時間處在被孤立的環境中,因此也成為保有和繼承大量古代漢民族固有文化的一支集團社會;且這些文化傳承至今,已經變成客家文化的特色。 客家人的傳統文化觀念裡,土地神為最重要的守護神,客家人以客家話稱土地神為「伯公」,每當客家人遷徙到新的土地之後,隨著開墾的足跡在村落各處必先設立或建造土地伯公壇進行祭拜,為客家人特有的風俗習慣。而土地伯公的造型最初是利用大自然的大樹或石頭等等,作為祭拜的對象;之後改建為石塚(石堆)型祭壇,隨著時間的演進,更建築為小型、中型或大型廟宇。  筆者欲了解台灣客家人抱持何種思考方式及觀念來建造土地伯公壇及廟宇,建造的過程中是否有融入客家傳統建築風格、風俗習慣、宗教及風水觀等內涵,甚者,反映在不同的土地伯公祭祀過程中;因此在西元2003年至2007年五年間,共十五回(約四百天)在台灣各地及高雄縣美濃鎮進行田野調查,透過相關調查中得到的資料以及參考先前的文獻研究,以美濃鎮的土地伯公信仰及伯公壇、廟宇作為研究對象及基礎,考察美濃鎮土地伯公壇、廟宇之變遷過程,以了解村落的擴張和變遷與客家人對土地的敬仰之意,作為本論文的研究目的。 本論文除了序論,共分為六章,在本論文的序論中,主要闡述研究動機、客家研究的現況和文獻考察。 第一章主要闡述台灣的概略史及客家的開墾歷史,第一節為客家的起源及其集團社會形成的歷史;第二節是十六世紀中期開始,漢民族的台灣遷移過程和背景;第三節是台灣的客家遷徙史。 第二章主要闡述美濃鎮的客家開墾史及村落的形成,第一節為台灣六堆地區的形成及客家的遷徙史;第二節為美濃鎮的自然環境及經濟概要;第三節是美濃鎮的開墾及村落的形成;第四節為台灣的客家村落形成之考察。  第三章主要闡述美濃鎮客家村落的形成以及風水觀,第一節為風水的概略史及基本原理;第二節是美濃鎮客家村落的形成及風水觀的關係;第三節為美濃客家人的風水觀之考察。 第四章主要闡述美濃鎮客家人的土地伯公信仰,第一節為台灣的宗教概論;第二節是漢民族土地神信仰的起源及變遷;第三節是台灣土地神信仰概論;第四節為美濃鎮的歲時節慶及土地伯公的祭祀,包含依照古禮祭祀的「新年福」、「伯公生」、「二月祭」、「滿年福」;第五節為美濃鎮客家人的土地伯公信仰之考察。   第五章主要闡述美濃鎮的土地伯公分布及建築造型,第一節為美濃鎮土地伯公的種類及分布;第二節為美濃鎮客家的土地伯公壇及廟宇造型及變遷;第三節是閩南土地神與美濃土地伯公的差異;第四節是美濃鎮土地伯公的特徵及客家人與土地伯公的關係之考察。 終章為總結以上的考察內容,及主要?述21世紀的美濃土地伯公現況,客家傳統文化與美濃鎮的文化資源保存和今後的發展。  由於本論文內容繁多,因此提要裡,以第四章和第五章為重心進行闡述如下:   美濃鎮位於台灣南部高雄縣的東北部,亦為屏東平原的北部地區。美濃鎮的地形三面被海拔100公尺至800公尺的高山圍繞,內圍分布一些零散的丘陵地帶,其餘為平原地形,因此美濃鎮有廣大的農地,為其地理特徵;另有美濃河貫穿美濃鎮的平原及南部有荖濃溪流過,然從前僅有位於美濃河下游處有一條道路向外接通,此道路要通過閩南族群的居住區域-旗山鎮,因族群衝突,當時客家人與閩南族群對立,因此美濃鎮與其他區域的交流更顯缺乏,形成被孤立及封閉的區域。   約270年前,客家人由高屏溪溯溪而上,至美濃進行開墾,廣泛開墾美濃各處荒地,隨著地理位置的分佈及進駐美濃各處開墾的時期不同等因素,美濃被分為瀰濃、龍肚、竹頭角、中壇、南隆五大區域。   客家人為上述所敘在居住地及新開墾的土地上,有崇拜土地神的習慣;因此入墾美濃鎮的客家人,在開墾地、居住地、村落的出入口及各個重要的地方、或開墾荒地的時候,常會留下一棵大樹或大石頭,當作土地神,或是在一棵大樹下放置石頭當作土地神祭拜。 筆者根據內政部在西元1997年出版的美濃鎮地圖,2007年時在美濃鎮進行田野調查,共找到及查訪330間的土地伯公壇及廟宇,之中發現曾有12間伯公壇或廟宇因日本統治時期禁止本土信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黨農地改革政策等因素而消失,然12尊伯公的石碑仍存在,目前這些伯公石碑被分別存放在三間伯公壇或廟宇供奉。至今筆者在美濃鎮上已確認了342尊土地伯公,而有尚未確認的伯公壇及廟宇位在進入非常困難的地方或深山裡,其位置無法尋覓,考慮以上因素,筆者推斷美濃鎮的伯公數量超過四百間以上。   對客家人來說,將土地伯公視為如同家族中的長老般尊敬,也類似日本的氏神、產土神、地藏王菩薩般,是與百姓非常親近及貼近生活的神明。例如:村民每日早晨祭祖完畢或做完農事後,一定會到河川水圳洗淨手腳,用香和茶水供奉祭拜伯公,此為例行且重要的事項,絕對不會遺漏;客家的孩童也會被教育經過伯公面前,要停下腳步祭拜,這些日常的祭拜的形式,不只是為了祈求神明,而是已變為類似對親族長老早晚問安般的禮節。 在美濃鎮的各村落裡,廣場、村落的出入口、自家附近、農地中或周圍、橋頭處、水源地、灌溉水圳、墓地等重要場所都可看到土地伯公壇及廟宇。土地伯公的造型,被分為石碑和神像兩種。客家伯公的神像大多是有笑容,長的白鬍鬚,手上持如意棒或木拐杖,以坐的姿勢為主;而伯公的石碑上會刻「福德正神香座位」,然客家人不會因此用「福德正神」稱呼土地神,乃用「伯公」稱呼;而土地伯公壇的建築外觀在入墾早期時,大都為原始的大樹、大石,或石塚型的土地伯公壇,特別是在美濃地區,還存留許多石塚型的土地伯公壇,這是在台灣北部、中部及東部的客家地區比較看不到的特色。   追溯美濃鎮的石塚型土地伯公壇的由來,可以發現乃繼承中國古代的商、周時代的社祭信仰(土地祭祀)建築模式,古代人在土地上堆起小丘,以代表大地;種植樹木,放置原石,當作祭祀對象。而美濃鎮的土地伯公壇造型獨特,採用一般人建造風水(墳墓)的造型,不同的是僅在石碑上刻有「福德正神香座位」或「○○里社真官伯公香座位」的字體,加上香爐、供桌與祠坪,規模比閩南人的土地公廟更為樸實。考量土地伯公壇設立的位置,可追溯到於入墾初期,客家人十分重視風水,認為流經村落的水會影響村落的命脈,另一方面也認為水代表財運,故特別重視「水口」;「水口」意指水流的入口及出口,後專指水流出口,多位於村落的最低處,古人將其看作村落最重要之處,象徵村落的門戶及靈魂;因此客家人會選擇在村落水口處,建立「里社真官伯公祭壇」進行祭拜,希望能為村落保有財運;美濃鎮的瀰濃庄、龍肚庄、九芎林庄的里社真官伯公壇,便是建立在全村的水口,該處水流更是全村農作賴以維生的水源,也代表鎮守全村的財位,成為美濃鎮風土歷史最重要的標的,亦是全台灣獨有的風土歷史。   而建於清乾隆二年(西元1737年)之「龍肚水口里社真官伯公壇」位於美濃鎮龍肚里184縣道路旁,長年受到車輛往返震動地面,以及數年前擴張縣道的影響,其建築恐受破壞,幸而少數村民漸漸重視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得知此伯公廟不僅具有歷史悠遠的重要性,且在風水上,也具有掌管村落財運的意義;為此,一些村民及建築學者們發起保護運動,台灣最古老的石塚型土地伯公壇得以保存;因為這些保護運動,在1998年高雄縣政府將「龍肚水口里社真官伯公」及「美濃里社真官伯公」等三座土地伯公壇指定為高雄縣定古蹟,使客家先民開墾美濃的特殊風土歷史得以留傳。而在客家原鄉,即中國大陸本土,類似美濃鎮的石塚型土地伯公壇幾近消失,更突顯美濃鎮石塚型土地伯公壇古蹟文化留存的重要性。 台灣的土地公廟宇除了客家土地伯公壇以外,現在台灣大部分的人所看到的土地公廟宇幾乎都以閩南型態的為主,閩南型態土地公廟宇呈現華麗而色彩鮮艷的建築風格,相較客家石塚型的土地伯公壇,是看似較為樸實的祭壇,也突顯出承襲古代商、周時代土地信仰祭壇的原始風貌。   在日本統治初期時,台灣總督府在美濃鎮建設水力發電廠及全鎮的灌溉水圳,並教導村民栽培菸葉及指導耕作技術,因此美濃鎮的村落經濟開始富裕繁榮;在西元1970年代,美濃鎮開始興起將客家土地伯公壇重建為近似閩南型土地神廟宇,美濃鎮各處可見各式各樣被改建的土地伯公廟宇,從有未滿一公尺的小祠,到約4、5位參拜者可以進入的小廟,樣式十分多元;甚至近年來,客家土地伯公壇被改建成更華麗的大廟,這些祠廟的牆壁及屋頂上,使用色彩鮮豔的龍、鳳及神像裝飾,也雕刻建造有龍盤旋圍繞的石柱,筆者從美濃鎮土地伯公壇改建的歷史變遷推演中發現,近年來客家的土地伯公廟宇傾向被建造的愈來愈富麗堂皇。   筆者在進行田野調查時,訪問居住在被改建之土地伯公廟宇附近的村民,從中得知這些土地伯公廟宇原始的風貌,原本大多是大樹、自然石、或石塚型的祭壇;筆者至改建的廟宇查訪時也發現,在廟宇建築後方或廟宇的神像後面,,或神桌的下方等處,有從前祭祀用的舊石碑或自然石被保留,一同接受村民的供奉。   由於土地伯公在美濃鎮的農耕社會裡代表村落的守護神,同時也是百姓乞求五穀豐收的寄託對象,美濃鎮的客家村民為了希望村落和平及農作物豐收,會特地向土地伯公祈願及感謝,甚至熱心的村民會每天或每個月農曆初一及十五拿香燭和水果等供物到伯公壇等廟宇參拜;特別是美濃鎮的客家人,在自宅的祖堂神桌下會設置「土地龍神」(土地神)牌位,當作是夥房的守護神進行祭拜,形成代代相傳的祭祀習慣,現在這種風俗習慣只在台灣南部的客家地區才見的到,至今還在美濃客家人的生活中流傳下來。關於美濃鎮居民及伯公祭祀活動的關係在第四章第四節中有所闡述,筆者考察美濃鎮居民會於每日早晚對土地伯公進行祭拜,及於一年兩次的土地伯公生辰(俗稱「伯公生」)時,舉辦祭祀活動;另外?了感謝土地伯公,也在二月舉辦一連串的祭祀活動,俗稱「二月祭」;土地伯公信仰至今已經成為台灣客家人最主要的宗教信仰;筆者認為,主要因在開墾時期,客家人需面對入墾耕作條件非常惡劣的環境及抵禦外侮,為求生活平靜及不虞匱乏,因此特別渴求對土地的敬意和祈求神明的保護,自然形成對土地伯公強烈的信仰,也成為客家人面對生活困苦壓力時,心靈及精神上最重要的支持。   終章,筆者闡述客家特殊的土地伯公信仰及美濃鎮客家文化遺產-「石塚型土地伯公壇」的保存。筆者在美濃鎮的田野調查中訪查之330間的土地伯公壇和廟宇及342尊的土地伯公,在這之中還留存43間的石塚型土地伯公壇,占美濃鎮所有土地伯公壇和廟宇的1/8;然筆者也發現因美濃鎮上高度經濟發展因素,導致土地伯公壇和廟宇的改建非常頻繁,歷史悠久的石塚型土地伯公壇,和三座縣定古蹟「里社真官伯公壇」的保存並不完善;其實,土地伯公對村民有深遠的信仰意涵,少部分的村民亦有保護文化資產之觀念,然因並無文化資產維護之專業知識,而無從使力進行完整的保存及維護,若能更積極推廣加強村民對文化資產維護之觀念及知識,將更能保存傳承美濃鎮的文化資產及發揚客家傳統文化。 另於追溯客家起源之部分,有其他研究客家文化的大陸學者論述客家並非屬於漢民族,乃是中國南部少數民族或是混合這些少數民族的後代;然筆者根據美濃鎮土地伯公的調查,其中土地伯公壇大多數的建築風格,還保留和繼承中國古代商、周時代社祭信仰(土地祭祀)的石塚(石堆)型土地伯公壇樣式。由此可證明和推斷客家人為中原遷移到南方漢民族的子孫後代。從現代文化遺產觀點來看,亦可真正確立這些石塚型土地伯公壇為探討台灣客家的移民史非常貴重的資料,也是非常重要而值得保存的文化資產對象。 溫志維 大阪藝術大學 藝術研究所 97.3 10
97年 日治時期新屋范姜家族社會領導階層之探究 范姜姓是一個特殊的家族,他們的姓氏起源於新屋,縱使現在全世界皆有他們的足跡,但對范姜姓族人來說,新屋始終是他們最初的發源地。乾隆元年(1736)范姜家族的老祖先---范姜殿高,輾轉來臺,尋求發展,從下淡水(新竹縣南寮漁港)登陸後到現今的新屋地區開墾,之後更帶領其他家族成員至新屋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拓墾活動。新屋地區范姜家族於日治時期政權轉換之際,如何保持其社會領導階層的地位?其家族勢力與政權之間的關係為何?范姜姓族人積極配合日本當局的教育政策,因而獲得哪些實質上的經濟效益?對范姜家族的政治及經濟的發展有何助益?至於范姜家族如何統籌經濟、教育、政治與社會互動,而成為當時的第一大家族?這些議題將在本論文中予以探討與研究。范姜家族運用土地資本及配合日本總督府發展教育事業,因而進入新屋庄的行政體系裡運作,掌握新屋庄的政治命脈;之後獲得公營事業的特許權,成為新興實業家;接著以經濟上的財富,培育後裔成為新興的社會領導階層;最後則透過政治勢力的拓展,而再次獲得經濟上的厚植。范姜家族在經濟、教育及政治的整合過程裡,迅速的獲得勢力與財富的累積,在經濟、教育上的貢獻,促使著范姜家族從清領時期的地主身分逐漸轉換成新屋地區最負盛名的政治世家,且靠著日本當局政治權力的授予以及社會網絡的建立,而成為經濟、教育及政治統籌在身的社會領導階層。 張秀琪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7.1 5
97年 外省客家人的認同與文化:以廣東省五華縣籍為例 本論文以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員為研究對象,他們是1949年前後跟隨國府來台的移民,他們的原鄉是廣東省五華縣,也是台灣「四縣」客家人的原鄉之一。行政院客委會在調查全國客家人口時,卻顯示出以目前來說,這群「客家移民」並不能算是台灣客家人,因為他們是民國38年,隨著國民黨湧入台灣的「外省人」。建立在台灣主體論述下的客家論述,談論的是「新?客家人」而非「中原客家」;「新?客家人」強調的是,三百多年前來台的客家人,已從「中原客家」分支出來,擁有不同的情境故事與發展脈絡。雖說「外省客」不被列入客家族群,但「外省客」的在地適應及文化表現上,卻有族群相近文化的選擇。而代表移民文化象徵的同鄉會,以來自客家祖地的家族記憶來強化原鄉精神,與原鄉保有臍帶關係;只是,以台灣主體意識為前提下,「外省客」的政治移民身份其「政治界線」與「文化界線」沒有重疊,雖其主觀認同為「客家人」,卻仍被視作「外省人」,希望本文可以外省客的多元認同做為跨界客家族群研究的參考。 周璟慧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客家文化研究所 97.6 5
97年 中壢客家的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之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壢客家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的狀況,從「語言使用」的角度探討中壢市客家族群的福佬化程度,並探究福佬化現象形成的原因,在確認中壢福佬化的現況與形成原因後,進一步探討客家族群的福佬化現象是否會影響客家族群的認同狀況。在研究方法的選用上,本研究先採用文獻分析法探討族群同化與族群認同相關文獻;在對研究主題的背景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後,分析「中壢市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計畫資料庫中的量化與質化資料,從中瞭解中壢市客家族群之相關狀況;最後以深度訪談來掌握中壢客家族群的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現況發展。研究發現「福客通婚之三代同堂家庭」在純客家庭、福客家庭中,為受福佬化現象影響最深的家庭類型;而中壢客家福佬化現象形成的可能原因分成三部份份︰在個人方面與溝通方便、自利動機、客語難懂難學有關,在家庭方面與族群間的大量通婚、客語環境於家庭中的營造有顯著的正相關,在社會方面由於福佬文化為主流,民眾普遍使用福佬話,導致位於邊陲的客家文化,客語流失愈嚴重。在客家認同方面的表現上,「福客通婚下的三代同堂家庭」其認同表現較福客通婚之核心家庭與純客家庭來的低;最後,從Gordon 的同化理論來看,中壢的福佬化現象已發生且處於結構同化與婚姻同化之間。 范佐勤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97.1 5
97年 從客家雜誌分析台灣客家形象之變遷 客家族群被視為台灣社會中的隱形人,無論是在歷史詮釋、政府政策和媒體環境方面,都處於資源短缺的不平狀態,因此蒙上了刻板印象之冤,使得客家文化傳承不彰,族群意識缺乏。本研究以客家雜誌作為研究對象,從雜誌創刊的20年間,立意抽取438篇文章,以文本分析與八位學者專家的深度訪談等質性研究方法進行分析,並利用紮根理論的資料分析方式,歸類出勤勞節儉、義民論述、傳統精神、客家婦女美德和客家文化產業發展等五項特質,探討台灣客家形象之變遷;另外並歸類出客家語言與認同之喪失、傳統精神與藝術的流失以及客家文化與流行現象等當代台灣客家問題,做進一步之探討。研究結果發現,雜誌中的客家形象受到時間的更迭、客家運動的產生以及客家行政單位的成立而有所改變;在行政院客委會成立後,客家雜誌內容與客家形象的呈現有顯著改變,以文化產業的面向為重,而受到客委會的贊助後,雜誌內容也難免傾向政府政策傳聲,與早期的批判與社會運動精神有所不同。 林信丞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97.1 5
97年 日治時期南臺灣的山區開發與人口結構:以甲仙六龜為例 本文以日治時期甲仙、六龜地區之客家移民與樟腦業的開發為主軸,借用「殖民治理性」(colonial governmentality)、「地方菁英」(local elites)等兩種概念,來分析日本殖民當局的殖民政策,從有關臺灣山區的開發政策包括「移民」、「衛生」、「理蕃」、「樟腦」等要項著手,討論1895年之後,從新竹州(今桃竹苗地區)的客家移民進入甲仙、六龜地區的過程、移民規模及其與當地樟腦業發展之間的關係。甲仙、六龜地區的客家人相較其他高雄地區客家人的特殊性在於:日本政府因經濟上的需要,而有計畫性的將新竹州的客家人移入於此地區。殖民當局重視樟腦業、移民擁有開採樟腦的專業及資本、甲仙、六龜地區含有豐富的樟腦產量,三者之間相互連結的主要關鍵,即為「樟腦業」。甲仙、六龜地處山區,殖民當局為有效開發此區的樟腦業,必須克服兩大問題,便是「生番」與「衛生」。如何有效開發山地資源的關鍵工作,便在於與原住民的種種關係如何互動,以順利且有效取得所需的資源--「樟腦」;另外,日本移民渡台之初,水土不服,以致疾病叢生,正值壯年的勞動人口死亡率偏高,為改善台灣的衛生環境、增強內地人、本島人的免疫能力,以確保生產勞動力的充足,為總督府所要解決的重要工作。臺灣總督府在進行山區開發工作,在「移民」、「衛生」、「理蕃」、「樟腦」的推行上,充分表現出日本政府的殖民治理性。即殖民政權為有效取得樟腦資源,有計劃引入大量的勞動力(移民),並確保勞動力不至於因衛生環境的不佳而造成無謂的損失(衛生),以國家力量介入管理此區的衛生環境,加以改善,以便能夠有效的開發樟腦資源。有關新竹州的移民,在開發樟腦業的過程中,必須探討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透過政府政策到此區開發樟腦的移民有多少?而並非藉由政府政策,以私人名義移民來到此區開發樟腦的人又有多少?」若能解決此項問題,便可針對移民的原因作更進一步的分析。 移民與其後裔在樟腦業開發之後,逐漸成為地方社會的領導人物,二次戰後,甲仙鄉的歷任鄉長多為移民或其後裔擔任,客家人成為甲仙鄉的政治主力。另外,移民對於地方社會的文化,亦有深刻性的影響。移民當時所帶來的「義民爺令旗」之義民爺信仰,在戰後逐漸發展建廟為「甲仙義民褒忠亭」,成為地方公廟之一。而當時為解決腦丁食用蔬菜問題所帶來的「芋頭」,在戰後推廣種植,成為現今甲仙推動觀光文化的指標,即「甲仙芋頭節」。 王和安 國立中央大學 歷史研究所 96.1 5
97年 苗栗地方政治與族群關係之研究—以2008年單一選區兩票制立委選舉為例 客家族群佔了苗栗縣人口三分之二強,歷屆地方首長及民意代表多以客家族群為主,本研究乃在探究族群議題與地方政治發展的關連,藉由2008 年苗栗縣的立委選舉做一系統性的分析,以瞭解新的選舉制度以及新的選區劃分對苗栗族群關係的影響,同時探討各政黨的提名策略及候選人的競選策略是否會受到族群屬性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最後再從新的選舉制度來討論苗栗族群發展與地方政治之關係,以做為未來選制變革之參考以及供學術界日後在實證研究的檢證。本研究採取文獻分析法、內容分析法以及深度訪談法,總計訪談政黨主委、選委會專業人士、立委候選人以及政治人物等四類關係人,藉以瞭解苗栗選區劃分過程是如何形成。另外,藉由選舉公報、候選人的文宣以及報章媒體中探討政黨及候選人的競選策略,並藉由立委選票的結果分析閩客之間的族群關係。研究結果發現:苗栗選區劃分過程中族群以及人口比例是考量的重要原則,居多數的客家族群相當尊重少數的閩南族群,政黨相當重視候選人的族群身份。選舉結果顯示,關鍵少數族群是這次選戰中致勝的要素,首次成立的客家黨仍然大有可為,候選人的族群策略並沒有奏效,訴諸地域不再是票房保證,政黨已經凌駕在族群之上,投票結果已不受族群影響,苗栗政治板塊仍是藍大於綠現象,一閩一客的立委席次成形,票票等值的民主意涵更為彰顯。 彭志明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97.6 5
97年 都市客家的族群性—以台北市通化街為例 台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特別是在都會地區。然而在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環境中,對於族群文化的延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人文薈萃族裔龐雜的都會地區。以台北地區而言,由於都市化的過程以及快速的經濟發展所產生的磁吸效應,大量的人群往都市地區遷徙,客家族群便是其中之一。原本居住於桃園、新竹、苗栗甚至台中、高雄、花蓮的客家人也逐漸移居台北。移入都市的客家移民如何適應這個新環境,並且與當地原有的人群相處。而代表客家族群的文化表徵,又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運作。在過去族群互動的過程中,為了適應都市環境,有人策略性選擇將這些文化表徵隱藏起來,成為了「隱形族群」。對於都市客家而言,他們是如何看待自身的族群文化以及族群記憶。特別是在近年來整個大環境的改變,對於都市客家而言更是具有獨特的意義。本研究透過文化實作的觀察發現,隱形化或許只是為了因應過去的社會環境下所產生出適應過程,一旦這些不利於客家文化發展的因子除去後,隱形也就失去其持續的必要性。透過文化實作的觀察,發現所謂的隱形化並不等於消逝,只是一種暫時性過程。在通化街的個案中,發現客家文化仍舊是保存於私領域之中,即便在新一代客家人身上,部份文化實作的傳承已有斷層,但是他們主觀的認同卻未曾間斷。 廖晨佐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7.1 5
97年 移民與永興村的形成與發展—從日本移民到客家移民 本研究從意?自己身為客家一分子,卻?知客家事,到察覺東臺灣客家相關研究未被重視,進而?思自己能對花?客家做些?麼,而萌生進?客家研究的想法。本文以筆者從小生活的吉安鄉永興村為個案?研討,透過日治時期的戶籍調查簿、官方統計資?,及進?田野訪談,以考察一個位處後山花??端,由日本政府初創草分部?(今永興村),引進日本農業移民,?墾荒地、加以建設,到臺灣西部的客家人受原鄉當地推?與東部??而展開的二次移民,進入到永興村聚居並?與開發,並探究後?又是在?麼樣的時代演進下,使永興村轉而發展成一個小具規模的客家聚?。在研究後得出,1920?代以前,永興村內以日本移民為主,但1920?代以後,永興村內的客家移民人?開始呈現較大幅?成長,這都是因為日治時期較早進入移民村外圍的二次移民,發現可將西部原鄉賴以維生的農墾方式攜?應用,且日本政府政策改善東部地區交通、地方建設及獎?農業生產等影響?,讓移民們對於移入地的經濟產業發展有信心,因此讓?多西部的客家人聞訊前?。戰後,由於日本人?開,永興村內進??為??小的區域內?動,加上政府實施土地改革政策,吸引大批西部移民進入東臺灣,此階段除?大?的客家人之外,也有?少福佬人士進入,這讓永興村的聚?內部形成??同的族群網絡與社會關係,也使得我們現在在東部地區找?到全然的純客聚?,也看?到那麼典型客家傳統的風情,但有著移民開墾的故事與他群互動而激盪出具客家色彩的獨特信仰、文化。 黃桂蓉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鄉土文化研究所 97.7 5
97年 客家聚落之產業、地景與記憶變遷:以大湖草莓為例 集體記憶是一種社會性建構的概念,在以集體記憶做為地方性歷史脈絡研究的切入面向時,對於地方而言,最能迅速掌握其變遷脈絡,便是從地景來觀看。 放眼所及的「草莓」地景,並非是一種原始的自然景觀,而是由地方行動者所塑造出來的,故而本研究以此作為一個分界點,來注視地方在草莓出現前後的整個變遷過程。在地景的背後,我們發現在地的人文條件與在地的自然資源如何對地方經濟產生重要影響,而特定時空大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解讀地景必定得回溯至當時的脈絡裡頭來詮釋。草莓並非是傳統所認知的「客家文化」,然而草莓產業卻是大湖當地的客家族群花費近一甲子的時間所經營、用心打造出專屬於該地的「草莓文化」,也成為客家文化的另一種象徵意義。透過在地的客家族群之生活實踐,草莓確實地鑲嵌至在地生活當中,經過時間的沉澱和醞釀,逐漸形成「大湖客」的集體記憶,以及成為新興的客家族群產業。 劉憶萱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7.6 5
97年 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 多元文化主義的觀念帶動族群或社群建立擁有自己特色的博物館,以客家為例,在台灣,各個區域興建許多客家文物館來保存與傳承客家文化。然而,這些不同區域的客家文物館展演出的客家記憶是什麼呢?如何建構展演的客家記憶之內容?以及是透過什麼樣的溝通與討論才形成觀眾看到的客家記憶之展示?本研究為了瞭解各地客家文物館的狀況,先普查各地的客家文物館,然後從中挑出台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與高雄縣美濃客家文物館進行個案分析。研究發現歸納為以下幾點:首先,展示內容以書寫論述為依據,其提供記憶框架與記憶點,但是同時會受到經營理念、社區居民、族群、政治與經濟等的影響,策展人(公部門、學者專家、設計團隊,與製作團隊)有權力對記憶框架與記憶點作調整或維持。其次,客家文物館展演客家記憶的方式以物為主,缺乏以人為主的展演方式。在時間面向也以展演客家的過去為多,少部份有帶入現在的觀點。最後,客家文物館與社區結合的不多,然而,若與社區維持良好關係的客家文物館通常運作良好,不會呈現蚊子館的狀態。 吳詩怡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7.6 5
97年 屏東高樹大路關地區之拓墾與聚落發展之研究 移墾社會的探討,為研究台灣史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透過聚落之拓墾與發展的研究,可以詳細的深入了解聚落開發之歷程及社會組織之情形,亦可以對區域之研究有所助益。本文研究的區域大路關,為現今屏東縣高樹鄉廣興及廣福二個村落。大路關社(Taraquan)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十七世紀荷蘭人統治的時代,當時極有可能是魯凱或排灣族的聚落。隨著漢人移民之拓墾腳步,本地區約於乾隆初年,客家先民來到此地拓墾並建立一個聚落─廣福庄,為六堆組織右堆的一部份。咸豐三年(1853)閩南人聯合加蚋埔平埔熟番,包圍大路關,是為大路關之役,六堆組織亦發揮其團結互助之精神,由內埔及美濃居民組成的救緩部隊解救了大路關庄之危。咸豐七年(1857)武洛溪水氾濫,也造成本村的一大浩劫,大路關庄從此一分為二,舊大路關(廣福村),新大路關(廣興村)。至日治時代,日人為了解決水患,徵收部分民地以為築提,也造成本地居民的二次移民。由日治時期的堡圖、台灣地形圖、及國民政府時期的航照圖交叉比對,可以看出大路關地區這近百年來聚落的演變是呈現慢速發展的變化,而由日治時期戶口資料更可以看出其通婚情形的封閉現象,由以上的資料所呈現出來的大路關又是個典型的封閉的農村聚落,故綜觀大路關聚落的拓墾及發展史,正是一部由拓墾的移民聚落社會轉變為封閉的農村聚落的歷程。本研究的主要的目的在於,(一)試圖重建大路關地區由清初開庄拓墾歷經清朝、日治時期時至今日村莊聚落之發展歷程。(二)由拓墾史探索當地與鄰近村落的閩、客、平埔及高山族(排灣與魯凱族)之間的關係。(三)探索當地之社會組織、學校教化及婚姻關係。(四)探索當地的水利設施、產業結構及變遷。 (五)探索大路關之二次移民,即由大路關再遷徙至他處之移民。綜合上述之研究目的,期望對大路關地區─這客家拓墾之前線,建立一完整之論述。 莊青祥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客家文化研究所 97.6 5
97年 新加坡當鋪業與客家 本研究主要探討新加坡族群經濟與客家文化之間的關連性,透過二次戰前後新加坡當商法律的變遷與典當文化特殊性,探討新加坡典當業為什麼可以成為客家族群獨佔的族群經濟產業。新加坡的當鋪產業與大埔客家人關係密切,大埔客家人從原鄉移民到新加坡之後,開始從事許多傳統產業,並透過族群網絡關係,而拉近原鄉與新加坡之間的關係,1872年大埔客家人,開始進入新加坡典當業,並開始經營當鋪,透過網絡關係,讓更多原鄉客家人進入新加坡典當業,也開始了客家人百多年的族群產業,到了2008年的今日,新加坡的典當業大埔客家人依舊保有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經營權。不同族群的性格,影響其經營事業的態度,因此藉由本研究討論客家文化如何影響典當文化,而客家人如何利用本身的網絡關係與人力資源的掌控,使新加坡的典當業為客家人所獨佔,而形成專屬新加坡客家族群特有的文化特性。 林瑜蔚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97.7 5
97年 屏東地區閩客雙方言接觸現象—以保力、武洛及大埔為例 語言接觸是影響現代社會語言關係的重要因素,它?只會使相互接觸的語言產生變?、混合的現象,在文化意?上也會跟著有?委?。在方言混雜或交接的各個區域內,都能發現方言之間的一些區域特徵,這些區域特徵,如果只依靠各個方言自身的?史演變規?,往往無法找到合?的解釋。因此只有?繫方言之間相互影響的事實,才可能闡釋區域特徵形成的原因。屏東境內的武?、大埔與保?是幾個饒富興味的方言點,特別是在語音、詞彙還?有明顯的雙方言現象?是引人入勝,在台灣的閩客方言中是非常獨特的,適合進?語言接觸或其他社會語言學相關課題的研究。?過在研究的步驟上,必須要調查?種或?多種以上的方言,除?雙方言的調查之外,還要調查和雙方言相關的方言做比較,這樣才可以?確?的瞭解方言的共時變化,也才能夠具體的檢擇出有啟發性的研究材?。在?述篇章節?我們處??通過調查把武?客家話、萬華村大埔客家話和保?閩南話的音系整?出?、雙方言接觸語言變化的現象。針對雙方言的語音和詞彙滲透我們提出「全盤借用」、「語音拗折」、「閩客套用」、「曲折對應」等方式?明。嘗試從詞彙比較入手?探討移民地區的語言與文化,屏東地區閩客雙方言接觸社會因素分析。最後附上語?篇:《屏東地區客閩方言詞彙對照表》,提供三個地區的詞彙對照資?。 呂茗芬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 96.6 5
97年 屏東高樹大路關與內埔客家話比較研究 在地圖上遍尋不著的「六堆」,近年來與北部四縣腔客語,已逐漸劃分開來,然而同屬六堆客語區的各鄉鎮,卻又因時空環境而有語音、詞彙甚至是語法上的差異,目前大致可將內埔、美濃、萬巒、竹田、麟洛等分為一小片,高樹、長治、新埤、佳冬分為另一小片,本文旨在將分屬不同小片的高樹(以大路關為代表)與內埔,以調查訪談、描寫方法、及歷史比較法呈現共時的差異。本文第一章緒論說明了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方法以及六堆、高樹與內埔的歷史源流;第二章文獻探討主要呈現前人研究調查六堆語言的成果與問題討論;第三章詳細陳述了大路關與內埔的語音特點;第四章分從聲母、韻母、聲調、合音等探討大路關與內埔的音韻現象;第五章為大路關與內埔的詞彙與構詞的比較;第六章從借詞觀察、方言島比較進行初步的語言接觸問題研究;第七章為結論與建議部分。綜合比較結果,大路關在聲母方面,有v?b、f?hu的變異、顎化發展成兩套,而內埔相對趨於保守無變化;韻母方面,大路關單獨[I]出現時至今仍尚存摩擦現象、【I】音取代[I]音、名詞詞尾為【I】,而內埔都無此現象,與北部四縣腔一致;聲調方面,大路關陰平調為[33],內埔的[24]不同,且除了陰平變調外,大路關還多了陽平變調,並因年齡層不同而有不同的變調規則,而內埔除了維持與北部一致的陰平變調,另外還發現疊字詞的變調;在詞彙方面,兩地各有受閩南語接觸影響而產生變異的詞彙或借代詞,但也有保留梅縣說法的同源詞;在語法方面,透過比較可看出兩地受閩南語滲透而產生的變化。綜而觀之,大路關的語音詞彙受閩南語影響的程度較內埔深遠,可說明語言接觸的頻繁與競爭的激烈,但部份語音的特殊性、聲調的變化規則與部分詞彙的保守現象,則又透露大路關與內埔來自於不同祖籍所致。 賴維凱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語文研究所 97.4 5
97年 葉日松客語現代詩研究 傳統上客家人沒有用客家文字書寫的習慣,除了少許無名氏的口傳文學形式的客家山歌歌詞以外,少有專用客家文字的文學作品傳世。傑出的花蓮詩人葉日松是「客家人」,在勤耕文壇四十多年之後,於現代文學主流之外另闢蹊徑,嘗試客家文學中的童謠、歌詞和一般現代詩的創作。他用客家詞彙寫作,用客家母語思考,已經出版的客語詩作有(八本)二、三百篇之多。  本文第一章「緒論」,就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概況與範圍、研究方法作一說明。第二章探討葉日松的文學人生,分別敘述其人生歷程、文學情緣、美學信念和創作之路。第三章談葉日松和客語現代詩,因為他在儉樸無華的農村裡,度過了最窮苦貧困卻最奮發向上的童年時光,那段生活,可以說就是浸潤在「客家風俗習慣」裡,他的詩作中所呈現的「客家人的生活樣貌與內心感受」,以及「發揚客家文化的精神與內涵」的用心是深刻的,是懷抱著「使命感」的。他從生活中尋找詩的靈感,寫土地與鄉情、寫感懷與感恩等,在詩作中隨處書寫客家印象。第四章討論葉日松客語現代詩的內容,包括親情的浸潤與歌詠、生活的記實與記趣、自然的歌頌與抒懷、鄉土的頌讚與傳播、傳統節慶與民俗信仰等方面。近年來還致力於詩作與產業結合,用文化行銷花蓮特產和各地的風景名勝名產,以及描寫客家義民精神,以敘事詩作的形式,以文學為基礎,結合民間信仰。  第五章探討葉日松客語現代詩的形式結構,有單純採用三言、或三言與五言、或三言五言與七言,錯落雜用的特色;而其篇幅大多短小,有的詩篇一段四行或五行,有的兩三段八九行,超過三十行以上的詩篇佔的比例很少。另外,葉日松的客語現代詩中也有承襲「客家山歌」的語言風格的詩作,讓讀者對於客家山歌的文藝風格多一番認識。  第六章討論葉日松客語現代詩的聲情表現,其詩作中押韻者相當眾多,有「句句押韻」、「四句三韻」、「隔句押韻」的情形和主要元音和諧。至於第七章則探討意象呈現方面,從現代詩學理論可以架構出葉日松客語現代詩作中詠人感恩、詠物懷舊及敘事感懷的具體凝塑之呈現、活潑動感恬靜優雅皆俱的詩篇以及情感豐盈或是知性說理的詩篇,可以說是多元而豐富,也添增了客家文學的多面性。此外,本文於附錄將葉日松的客語現代詩作品(1998-2007),依筆畫順序、收錄詩集,以表格編列,以便查詢參考。其他關於葉日松之近照、書影、手稿、訪問記錄等亦一併收錄,以利完整呈現。 左春香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97.2 5
97年 客家數位學習推動成效之研究—以哈客網路學院與客語能力認證網為例 現在社會是資訊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e-learning為學習方式的新寵兒。而行政院客委會也致力推動客家數位學習,建置數位學習網站—哈客網路學院與客語能力認證網站,將客家語言、客家文化與意象,藉由全球資訊網(www)無遠弗屆的力量,傳達到全世界。本研究主要以內容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瞭解客家數位學習推動的動機、理念、成效、困境及未來展望。本研究發現,客家數位學習推動效能的提升,不只是網站建置內容的充實,更重要的是政府政策的規劃與執行;而研究建議,包括:1.對網站建置建議:(1)增加多國語言版瀏覽介面;(2)提供無障礙空間網站;(3)定期調查使用者對網站的意見;(4)設置內部客服人員管理回覆;(5)網站資料與多媒體擷取功能更加完善;(6)結合客家數位典藏與客家數位學習網站;(7)重視網站的內容深?及廣?。2.對政府推動建議:(1)加強宣傳;(2)設置即時回覆系統強化顧客服務;(3)與社區及學校單位結合資源互享。 翁貴美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97.6 5
97年 跨界地方認同政治:李永平小說(1968-1998)與台灣鄉土文學脈絡 《跨界地方認同政治:李永平小說(1968-1998)與台灣鄉土文學脈絡》主要處理跨界地方認同政治的運作與形構,並以李永平為切入點。李永平為馬來西亞客家人,並於八O年代入籍台灣。李永平的小說往往契合客家文學的書寫精神,不斷四處遷徙撒播,卻又漫漶濃郁的原鄉勾連,致使李永平前行研究多側重作家與原鄉(中國唐山、南洋婆羅洲)的不斷回返驅力,這樣的討論模式使得李永平的相關研究不出馬華文學論述所設下的典範框架(中國性、南洋性)。然而,近幾年,客家論述浮現擺脫以往「中原客家」的論調,挖掘「在地客家」認同與文化氛圍的成形,這本碩士論文便順著這個研究途徑,鎖定在李永平與新居地(台灣)的種種認同難題,以及作家如何突破認同難題的嘗試,討論跨界離散作家與在地社群地方界限的反覆協商,並如何驅動離散作家逐漸趨向地方的認同走向,試圖另闢作家研究新的向度,豐富客家論述於文學場域的在地演繹型態。本論文第二章關心《吉陵春秋》如何涉入台灣鄉土文學反西化的辯證,並拓展離散敘事與時間議題的辯證。第三章討論《海東青》、《朱鴒漫遊仙境》重層複雜的多元民族敘事如何標舉出作家的歷史想像位置,又如何形成與本土派有別的中國民族主義大河小說。第四章側重李永平來台後小說場景的驟變,如何呼應了小說家地方認同的焦慮和驅力,進而勾勒出以在地知識趨近地方的文本實踐,形構出跨界地方認同的特殊性:驅地論述。驅地論述主要概念有二:首先,在地性對異鄉人而言,具有一定程度的欲望焦慮來源,吸引異鄉人取得在地性認可;其次,在地性可透過在地知識的習得和展演加以贖回,這卻不表示在地性可以絕對取得;最後,源於以上兩點,跨界在地認同是一種看似接近又不斷延異的狀態,一種反覆進行的動態認同過程。簡言之,這是一本討論離散跨國主義的在地性如何生成之論文。此外,我在整本論文裡談的是離散作家由下而上的地方輸誠運動,隱而不發卻清楚指出來的是地方如何由上而下地透過機制運轉,將某種地方性強加於地方意識的凝聚:我表面說的是離散作家如何與地方協商,暗地裡說的,反而是地方如何去處理地方內文化差異的議題。文化差異是目前全球化時代人口快速且便利流動之下,勢必難以迴避,也必須處理的異己課題。 詹閔旭 國立清華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7.7 5
97年 印尼山口洋客家話研究 印尼山口洋(singkawang)是客家華人聚居的地區,此地的客家人來自大陸原鄉地區,由於與當地原住民長時間來往接觸,並受到荷蘭時期殖民的影響,逐漸形成其特有的音韻現象與詞彙使用習慣,成為今日的山口洋客家話。本文即以此為研究對象。   本論文主要分為七個章節,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方法、文獻探討、歷史背景概述。第二章介紹山口洋客家話的語音系統。第三、四章主要是山口洋客家話歷時和共時的音韻比較。分別就聲母、韻母、聲調部分來探討今日山口洋客家話自中古音以下的語音演變及發展。其次,將山口洋客家話與其他客語次方言做共時的比較,歸納山口洋客家話的語音特點。第五章為音類關係的考察。在相同韻攝中,由於聲母發音部位不同,使得韻母有不同的表現;在不同韻攝中,聲母的發音部位相同,韻母會有相同的表現形式。第六章介紹山口洋客家話的特殊詞彙。語言經過歷史變遷及長時間的使用而產生詞彙消失、融合、改變及創新的現象。第七章結論,透過研究比較後得知:山口洋客家話的音韻、詞彙有存古,也有創新的一面。 黃惠珍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語文研究所 97.6 5
97年 中譯:客語「打」字構式群:論元體現與及物性之檢測 本?文「客語「打」字構式群:?元體現與及物性之檢測」旨在運用Kay (1995)以及Goldberg (1995) 等學者所提出的構式語法觀點,對於客語中典型及物動詞「打」字極具廣泛的語意表徵、?元體現、以及其結構上之及物性程?與?道轉移現象進?檢視及探究。先前文獻普遍認為在動詞結構中,動詞是唯一可決定?元體現成分之主要角色。然而,藉由相關語言事實可以發現,除?仰賴動詞外,?元體現也必須靠結構?決定。這些由形式及語意組合而成的結構,亦各自帶有具區辨性之功能。後則採用Voorst (1996) 所提出的四種程?差?之及物性表徵,?進一步地對於詞組結構、?型結構、以及在言談中之?型變化進?討?。藉由檢視?法語意介面之結構?型,本研究將依據構式框架對於客語中「打」字結構群以及動詞「打」字在結構中的?元體現與及物性特徵提出完整縝密之分析。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prototypical transitive verb da2 (打) ‘hit’ in Hakka, this study, adopting the framework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proposed by Kay (1995) and Goldberg (1995),examine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structural types in Hakka da2 constructions. In addition, the facets of argument realization and transitivity which involves energy transfer and degrees of affectedness are probed into. In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a verb is the center responsible for the argument realization of the verbal construction. The relevant facts, however, suggest that the argument structure integrates both the verb and th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s —pairings of form and meaning — also carry their distinct functions. For a thorough consideration, the increasing level of closeness and intensity of transitivity offered by Voorst (1996) are applied to tackle not only phrasal but also sentential structures and the structural variations in discourse. In adopting these theories to examine the interaction of syntax and semantics,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constructional framework and attempts to capture both general and idiosyncratic properties with a fine-grained analysis for the family of da2 ‘hit’ constructions in Hakka. 葉秋杏 國立政治大學 語言學研究所 97.7 5
97年 幼稚園客語教學實施情形與其困境之研究 本研究旨在瞭解幼稚園客語教學之實施情形與困境,以及探討客家族群對於幼稚園客語教學之看法。研究方法以訪談為主,輔以觀察紀錄及各種文件資料作為檢證。研究者邀請桃園地區15所幼稚園參與本研究,其中包括幼稚園園長及主任共13位、7位幼稚園教師、9位家長,以及1位客家文化工作者接受訪談,受訪者皆具有客家背景。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一、幼稚園實施客語教學之動機包括有以下四點:參與客語生活學校以取得教學資源與經費補助、客家文化工作者的推動、客家地區擁有客家文化資源、對客家母語文化的認同。二、幼稚園實施客語教學之教學理念包括有以下三點:體驗多元文化社會以培養多元文化精神、增加親子情感交流溝通機會、傳承客家母語文化。三、幼稚園客語教學之實施情形可歸納為下列六點:幼稚園自行尋找客語教學之教師資源、幼稚園客語教學以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學內容為主、融入式客語教學帶來更深刻的客家文化體驗、多樣化的幼稚園客語教學資源、多方面展現幼稚園客語教學成果。四、客家族群對於幼稚園客語教學的看法有以下四點:客家文化必須向下扎根,相當贊成幼稚園實施客語教學;客語流失是必然的現象,幼稚園客語教學需視幼兒興趣;因應時代潮流社會競爭,幼稚園客語教學已是可有可無;造成幼兒學習上的負擔,幼稚園學客語總比國小來得好。五、幼稚園客語教學面臨以下六種困境:缺少客語使用環境,幼兒學無所用;幼稚園與家長重視程度不足,教學時間與內容無法突破;缺少親師溝通,無法瞭解客語教學的重要性;教學資源受限,影響客語教學成果;比賽與成果報告壓力沈重,影響客語教學實施意願;族群因素,影響客家族群對於鄉土語言教學觀感。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對政府、幼稚園,及未來研究提出下列建議:一、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對政府單位提出的建議包括有:培育幼稚園客語教學師資、召開幼稚園客語生活學校研討會、充實客家社區之文化資源。二、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對幼稚園提出的建議包括有:採用融入主題課程的客語教學、教育人員自我充實專業素養、教育人員與家長溝通客語教學重要性、幼稚園與社區建立暢通資訊管道、幼稚園營造友善母語環境。三、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對未來研究的建議:對幼兒進行客語教學之研究、發展幼稚園客語教學相關議題之量化研究。 劉于綺 國立嘉義大學 幼兒教育研究所 97.1 5
97年 印尼西加地區海陸客語接觸研究 由荷蘭學者商克(S.H.Schaank,或稱桑克氏)撰寫並在1897年由荷蘭萊頓大學出版的Loeh-Foeng-Dialect 《客語陸豐方言》是商克在印尼西加地區取得當地的客家口語資料所編寫,可以說是現存保留海陸豐客語最完整也最古老的資料,也可以說是第一部描寫海陸客方言的典籍。《客語陸豐方言》使用荷蘭語/客語對照方式,列舉出當時在舊三發縣地區流傳的客語口語對話及詞彙, 讓我們得以從中看到當時當地的客語大致樣貌。本文期望從橫向及縱向兩大方向分析: 一方面以這部《客語陸豐方言》為調查基礎,透過音系、構詞及語義分析,初步了解西加地區“海陸豐” 的大致語言組成。此外,透過詞彙對比,與潮州話、印尼話、台灣海陸豐客方言,以及印尼海陸原鄉客語作一比較,對比出印尼海陸和其他地區的共有詞及特徵詞,從中探究出西加海陸隨語言接觸及相互影響等所產生的變化,以致形成腔調特殊的山口洋或是三發客語。另一方面,經過作者親至西加地區將《客語陸豐方言》對比現在當地居民的客語使用,發現語言隨著長時間語言使用及歷史變遷所產生的辭彙消失、融合、改變及創新的等等現象。而調查這些現象的產生背後,更期望能從中窺析語言使用及演變背後當時的社會及文化背景。本論文共分六個章節。第一章序論說明動機、目的及研究方法,並介紹印尼西加里曼丹地區的客家社區整體歷史及語言使用背景。第二章對於海陸客語整個音系,包括聲母、韻母、音調、及基本聲韻搭配做一個介紹。第三章和第四章是關於詞彙的討論。首先是構詞和語義之間的關係,客語的特殊構詞在西加客語有些保存了下來,有些卻產生了改變,連帶的在語義上也形成語義擴大、縮小或是轉變的變異。再來用比較的方式分析西加陸豐構詞及詞義變化,顯示出在西加的特殊構詞及語義變化,並且透過跨語言之間的辭彙比較,對照西加客語及當地同時使用關係密切的潮州話、印尼話,大陸惠陽、揭西客語及在原鄉關係密切的閩南語及粵語,甚至同為陸豐方言使用區的台灣海陸,呈現地區性的共時變化。最後一章透過商克蒐集的客語會話,以及田調輔助,從中整理出西加基本語法及特殊的句法使用。 梁心俞 輔仁大學 語言學研究所 96.6 5
97年 台灣客家創作歌曲在客語教學上的運用:以陳永淘為例 本研究以陳永淘及其作品為研究對象,展開陳永淘創作歌曲和客語教學的分析,探討客語教師和學校行政人員運用陳永淘歌曲的現況,以及客語教師(未)選用陳永淘歌曲的原因。本研究採半結構式訪談,以新竹和苗栗地區共二十位客語教師和學校行政人員為訪談對象,進行訪談後,得知客語教師普遍將陳永淘創作歌曲運用在客語教科書之外的補充教學,而學校行政人員,則將之運用於推行客語生活學校、母語日的活動中,和培訓全國語文競賽客語朗讀組的參賽學生。接著,本論文以紮根理論法進行訪談紀錄的資料分析,透過開放編碼、主軸編碼及選擇編碼等三階段的編碼過程,歸納出客語教師運用陳永淘歌曲當作補充教材的緣起為「客語教學困境」,這些困境分別來自教師、學生和教科書;為了處理這個困境,必須對授課教材做調整。若調整得宜,客語教學的困境則得以紓解或排除;如調整不當以致教學成效無法提升時,教師則須重新診斷「客語教學困境」,這個過程即是本研究歸納的「客語教學困境與調整現況」。選擇運用陳永淘歌曲的教師,在「教材調整方式」階段,是選擇「現代性題材」中的「客家創作歌曲」。客語教師運用陳永淘歌曲的原因是由於「歌詞適合孩童閱聽」、「曲風適合語言學習」、「公共政策推力」,以及「符合學生主體性喜好」。最後,本研究根據上述結論,分別對師資、教科書、母語教育政策等三方面提出建議。 詹俐俐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社會與文化在職專班研究所 97.6 5
97年 花蓮玉里四海客家話研究 本論文主要對花蓮玉里地區的混合型客語進行研究,研究主體包含語音及詞彙兩部份,而於語音上著力較多。此四海客家話在音韻呈現上,聲母、韻母兼具四縣客語及海陸客語的音韻特色,但在聲調系統方面仍同於西部四縣客語,只在少數幾個詞彙出現不同的高調或低調,少數音讀與用詞也混有閩語與國語在內。 論文主體分為六章,內容簡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論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內容,探討相關文獻,並介紹玉里鎮的人文與語言接觸關係。第二章對於玉里四海話的聲母系統進行分析,分成四個主題加以探討:Z聲母的增生、見曉影組的音讀類型、唇音字的今讀音表現、精知莊章組的音讀呈現。第三章對於玉里四海話的韻母系統進行分析,分成五個主題加以探討:ui韻母與舌尖音的音韻表現、效流二攝的音韻變化、元音o:a的對比關係、客方言元音a與o系間的流變關係探討、韻尾的前化與後化。第四章對於玉里四海話的聲調系統進行分析,探討主題有三。第一個主題是將玉里四海與西部同處於混合地區的四縣客語進行調值比較;第二個主題是討論玉里四海話的變調;第三個主題是嘗試以浮游聲調的概念解釋高低變調。第五章是關於玉里四海話的詞彙系統,並兼及少量的句法探析,分成兩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是詞彙介紹;第二個部份是對〔e〕尾的語用進行分析與探究。第六章為結論,總結花蓮玉里四海話呈現的語言特色,並論述本論文的局限與開展。此外,文末附錄有〈玉里四海話同音字表〉以開尾韻、陽聲韻、入聲韻的順序排列,清楚表現玉里四海話的用字音讀。 何純惠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7.7 5
97年 台海兩岸海豐客語之變異及其研究 台灣客語「海豐話」與「海陸腔」之間是否存差異,是本文所要探討的目的。就「海豐話」於中國廣東海豐一地的定義而言,指的是當地的海豐閩方言,而非台灣所認知的客方言。台灣客語於客方言當中的歸類,《中國語言地圖集》將之歸類為「粵台片」當中的『嘉應小片』。此種分法似乎有不妥之處,在於台灣客語移民雖泰半來自廣東嘉應地區,卻未顧及來自『新惠小片』的海陸豐移民。本文調查的地點包含兩岸四個縣份,除了廣東海豐之外,大陸地區尚有其鄰近的惠東、紫金,以求在共時性當中,其語言接觸的可能性。台灣則是以新竹張屋(祖源地為海豐平東鎮)作為探討的對象;另外在前言的研究動機所談及苗栗的「海豐話」,其真實來源並非僅限廣東海豐。在論文的結構中,以「語音」、「詞彙」、「語法」,做為比較兩岸祖源皆為海豐的客語次方言,在歷經數百年之久的前提下,產生何種的改變。而在篇章當中,首章為「序論」,包含研究動機及目的、研究目的、文獻回顧、海陸豐客家語『半山客』。第二章為「海豐客語及其北片語音系統」,除了海豐一地之外,尚且顧及其北部的惠東、紫金,所可能帶給海豐客語的影響。第三章為「海豐客語之歷時音韻演變」,主要是與《廣韻》相比較,以求歷時性的改變。第四章為「兩岸海豐客語的語音現象考察」,從『聲母』、「韻母」、「聲調」三方面來做詮釋。第五章為「兩岸海豐客語之詞彙差異」,以《漢語方言詞彙》作為比較的底本。第六章為「兩岸海豐客語之語法差異」,以《客語語法》、《漢語方言語法調查手冊》作為例句取材的根本。第七章則為「結論」,綜合語音、詞彙、語法的結論。 張為閔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97.7 5
97年 涂敏恆客家創作歌謠研究(1981-2000) 本論文以涂敏恆客家創作歌謠為研究對象,以涂敏恆於1981~2000 年間所完成的客家創作歌謠為研究範圍。涂敏恆自1981 年開始投入客家歌謠創作,十九年間(1981~2000 年)共創作518 首作品,筆者按歌謠類型,將涂敏恆客家創作歌謠分成通俗歌曲、童謠、藝術歌曲、進行曲四類作研究。第一章探討客家創作歌謠之發展背景,查閱文字資料(包括期刊、書籍、論文等)、影音資料、網路資源等,敘述客家創作歌謠萌芽、興起、發展之情形,以年代作區隔,探究時代背景與發展沿革;第二章介紹涂敏恆生平,透過訪談其親友與合作夥伴,分三個時期作敘述,另蒐集涂敏恆作品手稿與唱片公司所出版之歌譜、專輯等資料,分類呈現其作品與出版品,統整歸納其作品總數;第三章至第六章,分析涂敏恆客家創作歌謠,分通俗歌曲、童謠、藝術歌曲、進行曲四類,從中共選出36 首代表性作品作曲調形式(包含音組織、拍子、曲體結構、音符、休止符、節奏音形、曲調特色等)與歌詞形式(包含歌詞大意與註解、類型、句式、押韻等)之分析。本論文透過實地調查、資料蒐集、文獻探討,以分析、歸納、比較、研究等方法完成,期盼透過各項資料之整理、分析,讓大眾對涂敏恆及其客家創作歌謠有更深入的瞭解,並對保存客家歌謠文化能盡一份心力。 蘇宜馨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音樂系 96.11 5
97年 閑聊(Gossip)中客家常民的歷史意識 本研究嘗試探究客家族群?頭?具有書寫權?的平凡大眾的?史意?。肯定客家常民作為主要的?史?動者,觀察人們如何在日常生活的實作(practice)中,透過每天的閑聊(gossip)互動,分享、交?彼此之間的情感與記憶,進而凝聚共同體的想像,建構自己的?史意?。並勾?客家常民在生活中所經驗、認同的客家生活的樣貌。研究發現所謂常民的?史意?並沒有一個具體的相貌,?史意?作為?動、變遷的意?,本?就沒有本質性的存在,同樣的,客家族群文化亦?是一種本質性的概?。每個?動者在時代的脈絡?,有他的思考與顧慮,也有他的期待,在生活?會因應社會的變遷、現實需求,隨之調整自己的思考模式與脈絡,展現在族群邊界的改變、或甚至是族群記憶的變遷。客家常民其實是在每天生活實踐中的瑣碎與平凡?經驗著客家,建構生活世界的過程?,同時建構著既融和也創新的客家?史意?。 張容嘉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7.7 5
97年 「詩」的權力網絡:日治時期桃園吟社、以文吟社的文學/文化/社會考察 傳統詩社的社員透過共同擁有的象徵符號─「詩」,在許多事件或場合?,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關係,形成如組織般的權?網絡。故可藉由析解傳統詩社的?史沿革、文學活動、實踐文化權?的策?,?還原其組成與運作時的多樣符碼。因此,詩社社員是如何取得或敘?自己的文化資本?又將之置於社會關係中,其權?展現的原因與方式為何?而傳統詩社又將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象徵符號與權?滲透的活??是以,本文除承接學界過去討?傳統詩社議題時,所善用的?史與文學書寫模式,深刻地梳?桃園吟社、以文吟社的發展?程與文學表現,?運用布迪厄「場域」??與之相映照,期望在取鏡於社會學??之下,觀看詩社社群投資和動員各式資本時,其權?秩序或顯或隱的變動過程,用以描繪日治時期桃園吟社、以文吟社在文學/文化/社會實踐中,展演「詩」權?網絡的樣態。因之,就本文研究結果而言,主要有七。(一) 已知與未知─桃園地區傳統詩社概況:本文?證桃園地區自清代即有傳統詩社成?的史實,並發現十一個學界未曾深究的詩社個案。然倘?將研究時間軸線延伸於戰後,且將文中所提的未刊詩稿予以專?,對此議題當?有所啟發。(二)承繼與深耕─日治時期的桃園吟社、以文吟社:藉由與桃園吟社、以文吟社相關之徵詩、課題、擊?、瀛桃竹三社?合會、中壢以文楊梅昭和?吟、五社?吟、全島詩人?吟大會等的探究,可將桃園吟社之所以為?臺灣詩脈的承繼者與以文吟社文化權?深耕之因,做一脈絡性的?解。(三)簡?與挑戰─「詩」的文化資本的取得與強化:隨著詩社活動的平民化,取得「詩」文化資本的困難?已逐漸?低,想要?斷地?積資本,以?獲取場域中較高位置的競爭?卻隨之增強。是以,擁有「詩」文化資本的生產者,因為詩會文化的日益普及,而使得其中社群的權?關係?為緊張。(四)合謀與競勝─「詩」的象徵資本之於政治、傳媒、文教場域:無?是詩人接受日本政府所賦予的職務、撰寫與政治相關的詩作、或對詩會的涉入、還是?與文教刊物的發?、甚且是詩會活動中伴隨孔教宣講儀式的進?,隱藏在這些與桃園吟社、以文吟社相應的文化權?實踐,皆強調「詩」象徵資本的重要性。(五)接納與排斥─傳統詩社與日本政府的關係:?宜僅就官方資??解?,應回歸於細繹詩人的生命?程或思想(如:未刊稿、日記之?的私人文件),才能如實呈現傳統詩人/詩社看待日本政權的心?本質。(?)名牌與時尚─人們積極擁抱「詩」的象徵資本:除?詩社社群外,?具社員身分的人,也透過提供詩會賞品、贊助詩稿發?等作為,換取進入「詩」權?網絡的機會;也可以發現社員、非社員將自己的事業公告於《詩報》末頁廣告?的現象。此等?加確?「詩」的象徵資本的確有著文學特質以外,而使人為之風靡的魅?。(七)凝止與?動─?有還無的閩、客傳統詩社疆界:南?桃園傳統詩社在擊?吟進??程、詩題取向方面較無差別;而經由祖籍認同?輯的催化下,比較明顯的特徵是,?閩南客的社員組成、吟唱的語言與曲調、及?吟對象的選擇,尤以最末者所表達族群因素對於傳統詩人網絡的影響,最為清晰。 陳欣慧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7.7 5
97年 日治時期客家地區鸞堂發展:以新竹九芎林飛鳳山代勸堂為例 本文旨在探討清末、日治初期自廣東??豐縣傳入一種藉由神意加上簡單藥方?抑制煙癮的方法稱為扶?戒煙法,施?於?堂,在日治時期於臺灣島內客家地區的傳佈情形。本文以新竹九芎?飛?山代勸堂作為個案研究,透過嘗會、?約文書、族譜、私人手稿等一手史?及日治時期各項調查及統計資?,?明客家地區?堂由?往南的發展概況。 扶?戒煙法傳入後,分別於日治初期在?臺灣及西?庵事件後在中南部掀起二波發展高?,尤其盛?客家地區。?臺灣?堂的發展,以新竹為起點,經由宜?喚醒堂、新竹九芎??善堂及代勸堂在此地的奠基後,各自再往?往南擴展,這時期是島內?堂蓬勃發展的第一階段,也是?生的養成期,但日警以活動太過盛?恐聚眾滋事為由進?取締,1901 ?秋後各地?堂幾乎消聲?跡。代勸堂是少??存下?且發展完善的?堂之一,它所依恃的條件是?麼,代勸堂自1899~1903 先後成??三個嘗會,嘗會是維繫宗教團體的存續及其分支的基礎,代勸堂在這樣的基礎下持續扶?著書至1907 ?止,可惜往後因嘗會造成內部失和進而影響?務,1908 ?後?再扶?,正?生楊福?暫?代勸堂重?教鞭且遊走各處,1915 ?西?庵事件發生,?臺再?遭禁,楊福?遂從日人習佛法、任新職。很快事件?幕,中南部如雨後春筍般堂開處處,形成第二波高?期,但第一階段養成的?生或歸家或退隱或?成凋謝有之,對於需才恐急的新??堂,楊福?重新有?舞台,此後他經常帶??生到各堂協助,或教經懺或訓?或協助造書,影響遍及新竹州、臺中州及高雄州等地客家區。 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筆者發現扶?戒煙法傳入後分別於閩、客地區各自開展,而客家地區由新竹州、臺中州及高雄州依次往南發展,與客家人口分佈的密?是相符的,換?話?全臺客家人最多的新竹州首先發展再依次是臺中州及高雄州。其次,本文所討?的客家地區?堂發展是以個案研究且是區域性的,有別於以往地區性的研究,藉此可一探客家地區?堂發展的樣貌。 鄭寶珍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7.7 5
97年 終戰前苗栗客家地區鸞堂之研究 本文以苗?地區為?,討?日治時期?堂信仰在苗?客家地區的傳布與發展,探究新竹?堂對苗?客家地區的影響以及苗??堂的多元發展。分析日治時期?堂運動對苗?關帝信仰的影響,並藉由區域研究討?文人仕紳在?堂中的角色,以及?堂信仰在社會變化下的因應。苗??堂主要分佈在客家地區,在日治時期?堂戒煙運動的風潮下,??於新竹地區的?堂信仰,透過文人網絡、族群與地緣關係,迅速在苗?客家地區傳開。在新竹三大?堂系統的交互作用下,苗??堂逐漸發展出自己的?堂體系,?但呈現?地區性的網絡傳布,也在外在社會變遷影響下呈現出多元的發展方向,並隨著日治時期客家族群的二次移民將?堂信仰傳布出去。?堂信仰吸納?儒釋道三教的思想觀?,透過積善成神的功過觀?,?堂信仰創建?一套神國官?系統的想像。在文人仕紳的主導下,?堂的規約、扶?儀式與敬惜字紙的觀?都充滿?濃厚的文人色彩。文人與?生是文人階層的?同面向,?堂信仰藉由文人的交遊網絡相互傳遞,文人仕紳在?堂中找到心?的慰藉與自身追尋的目標。?堂信仰在苗?客家地區的發展,在日治時期宗教政策的變化下呈現?民間宗教的彈性,與地方菁英在殖民統治下的柔性反動。從清代的?殖守護神到日治時期的恩主公,苗?的關帝信仰?斷加入新的元素,關帝廟宇也從?殖時期的點?分佈到日治時期風?客家地區的信仰網絡,反映出關帝神格的多元與民間信仰的活?與彈性。本研究的成果有四:第一,本文透過對苗??堂的區域研究,探討?日治時期?堂信仰在客家地區的傳布網絡與方式,並在建?苗??堂系統的同時,對新竹?堂的發展有?進一步的認?。第二,本文建??日治時期苗?客家地區的文人網絡,並驗證??堂文人結社的特質。第三,本文透過個案的討?,分析?堂信仰與家族、地方社會的關係。第四,本文藉由討?關帝信仰發展的?史進程,呈現?日治時期?堂信仰的發展對苗?客家地區的影響。 周怡然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7.7 5
97年 在醫療行政與醫學專業之間:邱仕榮及其同時代臺大醫院與臺灣醫學 本文以邱仕榮先生為核心,並探討其所處於同時代的臺大醫院與臺灣醫學之間彼此的關聯性。筆者大致分為三個方向,論述這段經歷:首先是「醫學專業」,專業的形塑是需要接受嚴格的審定標準,邱仕榮是早期少數接觸醫學教育的菁英,且其專長為婦產科醫學的「妊娠中毒症」,以醫學專業的角度觀察邱仕榮在戰後臺灣醫學史中的位置,則有助於釐清臺灣醫學發展的特質。其次是「醫療機構」,自1940年大學畢業後,邱仕榮就一直待在臺大醫院服務將近半個世紀,其中有近20年的時間擔任臺大醫院的領導要職,在醫院行政的發展脈絡中,邱仕榮確實影響戰後臺灣醫療行政的發展,而醫院的制度化、透明化、專業化都有助於醫病關係的提昇,以及改善醫療環境的品質,建立良好互動的醫療社會。第三是「醫學社群」,邱仕榮所處的年代仍屬於草創時期,許多醫學社群團體都尚未健全,因此邱仕榮才有機會參與創辦臺灣省醫學會、國際外科學院、中華民國婦產科醫學會、中華民國醫院行政協會、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臺大景福基金會等重要的醫學社群團體。社群的出現不僅提供專業知識的互動橋樑,且透過社群領導者的行政能力提出建言,改善臺灣醫療社會的現狀,增進國際交流合作的契機。 此外,本文也探討「專業」與「行政」的雙重權威特質,尤其是醫師最具有代表性,如何看待兩者間比重所延伸出的涵意,是值得加以探討的議題。過去討論醫學史總著眼於醫學學術專業強的價值觀,因此就忽略醫院行政中的領導能力與資源分配,醫院行政也應是醫學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主角。 劉鴻德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7.7 5
97年 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 本文以清代到日治時期南桃園地區中壢十三聯庄為研究主軸,探討聯庄網絡的形成與變化。本文從開墾背景、祭祀範圍、地方菁英與國家政權四大脈絡,分析此地區人群的活動情形。 開墾背景方面,中壢十三庄存在著閩業主客佃戶的現象。這個地區的閩籍人數較客籍人數稀少,但是卻握有大租權;然而自道光年間之後,板橋林家收購北臺灣的茶埔,其中也收購了中壢十三庄閩籍郭家業主的田地,造成郭家在當地威望衰退。中壢十三庄的客佃掌握了這個時機,開始透過血緣與語言的連結,在這個區塊相互聯繫以抵抗境內的閩籍大租戶,在一來一往之間挑起了這個地區的業佃衝突。祭祀範圍方面,當中壢十三庄日漸形塑之後,當地的客人透過宗教信仰的力量凝聚彼此的勢力,地方菁英們經由在地廟宇平鎮褒忠祠與中壢仁海宮的連結發展他們的權力網絡,到了日治時期更發展出一套全臺獨有的輪祀制度穩固彼此的向心力,今日中壢平鎮的發展會如此密切,就是受到這套輪祀制度的影響。地方菁英部分,當中壢十三聯庄形成之後,境內的地方菁英開始角逐權力,他們透過參與廟宇的活動來擴張他們的勢力,因此這批地方菁英是主導十三庄發展的主要推手,也是輪祀制度的推動者。國家政權方面,本文分析日治初期到末期,總督府在中壢十三庄推展的各項建設。其中,對這地區影響最大的是日治末期推行的寺廟整理政策,因為寺廟整理破壞了十三庄的輪祀制度,對當地百姓的生活造成衝擊。總而言之,本文從上述四大脈絡觀看中壢十三庄的發展,並透過大量的清代契約文書與日治時期的調查紀錄,還原中壢十三聯庄形成的時空背景。此外,經由開墾背景的分析與地方人群活動範圍的研究,也從旁解說了北臺灣義民信仰之所以有新竹枋寮十五聯庄與中壢平鎮十三聯庄兩大系統的原因。 陳雪娟 國立中央大學 歷史研究所 97.6 5
97年 原文為法文。 (中譯:從二月戲之儀式與音樂論美濃客家族群身分之建構) 本論文由導論、結論以及四個章節所構成。第一章以人為主,探討儀式中的福首制度、祭祀群以及客家八音樂團等組織之結構與運作模式。第二章以空間為主,按儀式階序分析儀式場域轉換與祭場空間配置的意義。第三章從「三獻禮」論證「二月戲」在客家祭祀系統中的正統性,以及從前典與後祭的「次要」儀式論「二月戲」足以作為美濃當地祭祀文化代表的合理性。第四章則為音樂分析,探討儀式中音樂符碼的問題以及音樂風格轉換與儀式內容的關係。結論部分除了對此論文作出總結外,亦從南部客家儀式中例如由女性擔任八音樂師、使用西洋樂器,或以錄音帶取代實際樂團等等被視為 「非傳統」卻日漸普及的現象,重新省思族群認同與文化「正統性」的問題。最後,在撰寫本論文時,無可避免使用多項專有詞彙,凡遇此情況作者則採取音譯做法,於每項音譯之後再加以翻譯說明,但為使讀者更便於掌握專有詞彙的查詢與了解,因此本論文於正文之後則附有名詞解釋以及詞彙索引。以下將針對正文部分逐章摘要說明。 第三部份:各章提要第一章 儀式組織本章共分成福首制度、祭祀群以及客家八音樂團等三大部分來論述。「二月戲」是個為期兩天的祭典,因其儀式的複雜性及涵蓋場域較廣而需要一個行政團隊來組織所有活動,因此便由十四位福首共同分擔。福首是信徒的代表,依據舊制,美濃鎮共有七里 ,為舉辦「二月戲」祭典,每年便從這七里中各選出兩位福首作為信徒代表。比對「二月戲」福首所代表的地理區域與十三個伯公廟所分布的範圍,實際上是有著些許落差,伯公廟群所涵蓋的範圍除了這七里外,還擴及至福安及祿興兩里。這個問題張二文在其論文中曾試圖從美濃人的開發史來尋求解答,他認為在1786年的閩客爭地中,客家人順利佔領了福首所代表的七里,因此,信徒們便以此為地理劃分作為「二月戲」推舉福首的地理標準。而在1853年,客家人才完全佔有其他兩里,因此將這兩里的伯公納入祭祀範圍,卻不增加福首成員。對於這樣的推論,個人以為仍有些許有待解惑之處,從伯公廟的碑文來說,祿興伯公廟的建立並不晚於其他七里,再者,即便在1853年前客家人並未完全佔有福安地區,然而,福安里的靈山開基伯公是美濃祖先開基的重要代表,以其重要性,何以在「二月戲」中,不見任何信徒代表?關於這些疑問,作者認為,依據普遍認為的二月初二土地伯公生的傳說,在二月祭祀土地神是一般民間習慣,美濃客家人應是很自然地遵循這樣的習慣。但「二月戲」已是一個複雜且具規模與系統化的祭典,我們雖然無從得知「二月戲」的確切起源年代,但在必須時時備戰爭地的年代,似乎很難有餘力完成規模較大且花費較多的祭典,這種聯合祭祀方式應是在居民生活安定以後才產生。至於福安與祿興在福首上的缺席,作者認為與居民的活動範圍有很大的關係。在農業社會時期,人民生活必須依水而生,就地理環境而言,「二月戲」福首所來自的七里主要集中於美濃河及其支流的交會處,反觀福安與祿興兩里則離水較遠,成為相對而言較屬「邊陲」的地帶,因此前者很自然地成為當地居民聚居及活動中心,既然福首是作為信徒的代表,那麼該區域便成為福首的來源地。雖然福安與祿興較遠離中心地區,然而,美濃人似乎在年年的祭典中,強化了族群在當地領土上的主權。而我們審視這些地理範圍及信徒成員,「二月戲」的參與者是以首批開墾美濃地區的客家後代為主,並不包含後來從台灣北部遷徙而來的客家後代居住區域。從社會層面來說,與廟堂的歲時祭儀不同,「二月戲」雖為年年舉辦的祭典,但由於它的祭祀對象是來自不同廟宇的伯公,再加上它都是在臨時搭起的祭壇舉行,因此,福首群僅在祭典前後負責相關事宜。這種短暫性的儀式行政團隊,並不獨見於「二月戲」,在獨立於廟堂外的祭典都可見到,但大多由福首與副福首兩位所組成,如「二月戲」一般由十四位福首組成的規模卻是罕見。而福首則如同一般的習慣,是個無償的職位。「二月戲」年年能夠得以順利舉行福首群扮演了關鍵的角色。由於祭典場域涵蓋範圍較大,八音樂師必須配合儀式進行而奔波於不同的祭場間,再加上戲劇演出的必須性,因此「二月戲」的支出金額較多,而這些費用便倚賴福首們在各里間對信徒的募款,當總金額不敷支出時,則由福首們自行捐款補足。我們由此可知,一般而言,福首在鄰里間都具有某種程度的威望與社經地位才足以勝任這樣的角色。反之,信徒的名單與捐款在祭典時將會一一明列於祭場外,對於信徒而言,既是一種參與祭典的具體表現,也是融入社群的象徵,但在祭典頻繁的季節時,有時也會造成家庭財務與社會習俗的平衡間小小的壓力。而儀式回饋給信徒和福首的則是透過禮生在祭典中的一一唱名使其獲得神明的庇祐。此外,福首雖然是一個自願性質的工作,但擔任福首一方面可以展現個人在群體中的主導地位,另一方面,在儀式中,他不僅是信徒與信仰對象間其中的一個中介角色,同時,他常常也是儀式執行者的一員,因而一般相信,可以獲得較大的福報。而「二月戲」中,很特別的是在祭典結束前,還有一個送福首的儀式,禮生與該任福首會攜帶祭品並由八音樂師伴奏前往下任福首的祖堂,一方面表示祝賀,也彰顯了「二月戲」福首的重要性。「二月戲」的福首看似單純為信徒代表,但我們從其所代表的區域、美濃開墾史以及福首與信徒的權利、義務與互動來看,不僅可以發現一個清楚且固定的區域範圍,也顯露了當地在居民間往來的一種社會網絡。「二月戲」的祭祀主要在於正典中三獻禮的舉行,而按照三獻禮的儀則必須要由祭祀群來共同完成。祭祀群當中,除了指導儀式的禮生外,一般而言則由福首中選取擔任。此處作者僅就基本的祭祀群作一提要說明。禮生,是儀式指導者,他是祭祀群中唯一獲得酬勞的職位。除了指導儀節外,他通常也擔任讀祝文生的角色,負責撰寫與宣讀儀式的表文與祝文。在客家社會中被視為知書達禮的知識份子,受到社群的敬仰。而早期在教育部普及的年代,習作禮生也是學習文字的一種管道。通生,是儀式的主持人,負責宣讀儀節名稱,節度儀式進行的速度,參與者依其指示而進退。引生,指引主祭與陪祭者行進止退的儀式人員。通生與引生必須對儀式非常熟悉,一般而言,都是由年紀較長者來擔任。主祭與陪祭,代表全體信徒執行儀式,由福首中選取兩位擔任。雖然主祭與陪祭在祭典中是首要的地位,然而,在客家社會中我們卻常常發現是由年輕的福首來擔任,這似乎是長者希望藉此達到儀式傳承的目的。執事,輔助祭品的傳遞。執事人數通常為雙數,他們立於祭壇左右兩側負責傳遞祭品。 我們從祭祀群簡要的說明可以看出,南部客家儀式之所以能夠有很好的傳承,除了與當地長者對於子孫們返鄉參與祭典的要求外,最重要的是在祭典中,無論是福首群或祭祀群的成員常常由長者與青年共同組成,長者是儀式指導與決策者,青年則是儀式執行者,這樣的運作機制延續著祭典旺盛的生命力。反之,客家八音則因年齡斷層以及環境變遷而面臨失傳的危機。關於四人組的美濃客家八音的人員組織與使用樂器在本篇論文及其他學者的相關研究中已有不少論述,此處不再做細部說明。由於「二月戲」中使用了所有常見的客家八音編制型態,了解二月戲的客家八音使用,便能了解當地客家八音在儀式中的運作機制,下列四種即為主要的八音編制型態。基本上,南部客家八音由嗩吶手、椰胡手、胖胡手以及打擊手四人組成。嗩吶手則須同時負責直簫的吹奏。在編制上有大吹、笛子調、弦索調與行路用的簡單四件組。「大吹」是由嗩吶加上打擊樂器,由四人共同完成,除嗩吶手外,其餘三人分掌不同打擊樂器,祭典中主要用於開始時的上香準備,而「三獻禮」中,亦以「大吹」型態作為儀式起訖的伴奏。「笛子調」主要用於祭祀者在祭典中的跪拜行為,由嗩吶手負責吹奏直簫,其餘樂手回歸本位負責各自所屬之樂器,然打擊樂器只使用一小鑼一通鼓。以「笛子調」型態來演奏時是嗩吶手稍微輕鬆的時刻,此時,旋律的推動主要由椰胡手負責。「弦索調」則是最完整的一種編制,由嗩吶、椰胡、胖胡及所有鑼、鼓、木魚等等打擊樂器共同演奏,是最能展現樂師能力的一種編制,在正典中並未被使用,但在儀節間的休息時刻則是受信徒歡迎的演奏形式。而行路用的四件組主要是方便儀式中不斷移動的情形,以嗩吶、椰胡、胖胡及一小鑼組成,用於主祭場之外的儀式伴奏。雖然出團時,嗩吶手因其首領地位得以支領兩份酬勞,但實際上四位團員缺一不可,尤其椰胡手在音樂進行時,常常成為音樂中的領導者,也是減輕嗩吶份量的主要樂器,其重要性與嗩吶不相上下。八音樂師雖長期合作,但並非固定成團,加上時代的變遷,八音的傳承已脫離以往的師承制度,因此,目前已有酬勞均分的趨勢。 我們在儀式中,從女性的缺席看見了顯著的性別差異,無論是儀式執行者或八音樂師都由男性來擔任,這非明文規定的嚴格禁忌,卻是在父系為尊的價值觀下自然而然的形成的普遍現象與標準。 第二章 儀式空間之建構從整體來看,「二月戲」有清楚的「請神」「祭神」與「送神」三大階段,作者用下表簡單呈現之: 儀式階段 前典 正典 後祭儀式內容 請伯公 祭河神、拜天公、行三獻禮祭伯公 送福首、送伯公 由於本論文中儀節過程有詳盡的描述,在此僅提出各階段於儀式空間建構層面上的特點。儀式由「請伯公」開始,福首們及禮生必須備妥十三份祭品,由鎮上臨時搭建的主祭場搭乘小貨車出發,依序前往十三處伯公廟迎請伯公。在這個過程中,八音樂團亦隨侍於側,並於路程中演奏樂曲。完成這個過程一方面是為了正典所做的準備,另一方面則是由儀式化的過程界定出祭典的場域,而音樂就像這個場域無形的籬笆一般,連結了定點與定點間的空隙。「二月戲」雖然是在臨時搭起的祭壇舉行正典,但並不因此而簡化祭壇結構,祭場的配置也有清楚的條理。基本上,正典又可分為三部分,在祭伯公之前必須先祭拜祭壇旁的河水伯公及曾於河中溺斃的亡魂,這是美濃祭祀的普遍習慣,以對提供人民生活的河神表達敬意並與意外死亡的孤魂維持和平共處之道。再者,因為天公在神職位階上是統領眾神的領袖,必須先朝外祭祀天公,此時必須搭起雙層的祭壇,上層祭天下層祭佛,祭品中最重要的就是全豬全羊的少牢之禮,待拜完天公後便進入最重要的正典部份,而原先用以祭拜天公的豬羊則轉向祭壇方向,以待信徒行「三獻禮」祭拜伯公。「三獻禮」的儀節內容在論文中有詳細的解釋,此處不再贅述。不同於祭河神及拜天公,伯公壇位上方搭有臨時的帆布棚,形成了內外之隔,一方面是祭典的習慣,另一方面應與儀節中所規定的走位動線有關。我們擷取論文中之場域圖來輔助說明祭場空間的配置:我們可從圖中看出不同的角色在祭場中都有專屬的空間,在儀式當中,雖無強制性的限定,但他們甚少跨越彼此的區域。此外,行為的方向則受儀式的目的與功能而決定。總而言之,無論是祭壇結構或祭場空間,我們都見到清楚上/下、內/外、天/地、神/鬼的二元相對觀。第二天的後祭在請回伯公前,禮生與現任福首則必須由八音陪伴前往新任福首的祖堂,將祭典中分割下來的豬肉祭品贈與新任福首,並一同上香稟明祖先,既有祝賀之心也有傳承之意,此一過程稱之為「送福首」。而田野中我們觀察到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嗩吶樂師總會在離去前,於祖堂中面對新任福首的祖先牌位再刻意演奏一些樂曲片段。待完成送福首後眾人再以類似請伯公的方式一一將伯公請回,此即為送伯公。整個後祭的過程呼應了前文所提福首的重要性,分送祭品對於福首而言是極為重要的,八音所服務的對象顯然是福首們的祖先,除了達到熱鬧的作用,音樂似乎也具備某種力量而能夠驅除穢氣同時帶來幸福喜氣。最後透過送伯公的過程,祭典有了明確的句點,加上祭壇的拆解,一切又從儀式的非常態回歸常態,村民也回到舊有的步調繼續往昔般的生活。 第三章 儀式正統性及儀式合理性之建立「三獻禮」成為了南部客家儀式發展的一個主軸,它將不同聚落及不盡相同的儀式統合在一個系統之下,這套祭法在紀錄周朝(西元前1121-256年)儀式的禮書《禮記》中的郊特牲篇已經出現相關的記載。經過各朝代的發展,「三獻禮」逐漸從初獻、亞獻、終獻三個基本儀節擴大發展成一套禮、樂、舞結合的行祭模式,並被皇室宮廷及貴族所採用,從史書上發現,它被廣泛用在五禮中除了凶禮外的軍、佳、吉、賓四禮中 。從清朝龐鍾璐所著之《文廟祀典考》可以得知,「九獻禮」(三獻禮的擴大)從北齊年間即被明定為祭孔之法,縱使政體早已有極大的改變,但這套祭法我們在目前年年舉辦的祭孔大典中仍可見之。作者在田野調查期間,南部客家人總是強調他們所行的祭法是儒教祭法,但從實際的儀式內容我們會發現許多佛、道的元素,因此關於客家的儒教說,個人認為還必須另外再作深入的思考與論證,但從「三獻禮」與祭孔間深長的淵源視之,客家藉此強調尊儒精神的意願顯而可見,他們捨棄儀節中的舞蹈部分,以自身的客家八音取代既有的祭祀雅樂,再於前後依儀式的目的內容加上其他儀節,使歷史上行於國家之祭的「三獻禮」被客家化與地方化。作者認為客家採用「三獻禮」作為自身的主要祭法,除了強調尊儒的用意外,在台灣民間閩文化為強勢的狀況下,再加上閩客間的競爭性,「三獻禮」為客家文化在中原文化的繼承上提供了強力的正統性,也使閩客在儀式上有了顯著的區隔。「二月戲」採用了「三獻禮」模式,說明了該祭典雖有高度聚落色彩,但它仍在南部客家祭儀系統當中,美濃人一方面強調「二月戲」的獨有性,一方面仍顯現其對客屬文化的認同。至於「二月戲」如何能作為美濃人的文化代表呢?在這部分我們可從前典與後祭來解釋之。在美濃,年年的歲末年初總會見到各里間為各自的伯公舉辦「滿年福」與「新年福」,前者是酬謝伯公一年來的照顧與辛勞,後者則是祈求伯公在新的一年繼續庇祐居民安康樂業。在這些祭典期間,各里間也會彼此邀約請他里的伯公來「作客」,接受祭典與祭品。其迎送的方式與「二月戲」中的請伯公與送伯公雷同,但迎請伯公的數量仍以「二月戲」為最多。其次,如同前文所提,後祭當中「送福首」與客家婚禮中的「敬外祖」在執行方式上是極度相似的。「敬外祖」是在婚禮前一天,新郎必須由長者陪伴,攜帶祭品與八音前往母系祖堂祭拜以示尊敬,「送福首」則是由禮生與現任福首帶領,以同樣的方式前往新任福首家中致意。由此觀之,「二月戲」可視為美濃客家祭儀的縮影,它突顯了當地的伯公文化,落實了「三獻禮」的模式,追憶了早期居民的開墾史,也強調了福首的制度與地位。雖然戲劇演出已成為一種形式,但演戲酬神的習慣並不見於南部客家聚落,相反地,它在閩人廟會中卻是極為普遍的現象,儘管族群對立曾是歷史的一部分,但文化融合卻也同時悄悄上演,酬神戲在「二月戲」中的演出即為一證。 第四章 音樂探討相較於樂器使用上必須遵循固定的法則而言,儀式中曲目的選擇似乎給予八音樂師更大的決定空間。以「三獻禮」為例,樂器的使用必須配合每個儀節而變換,例如,請禮生/大吹;擊鼓三通/擊鼓三段;鳴金三響/擊羅三下;奏大樂/大吹;奏小樂/笛子調;連三元/嗩吶訪號角三聲;行盥手禮/大吹;降神/笛子調;行上香禮/笛子調;行初獻禮/笛子調;讀祝文/嗩吶訪號角一聲;行亞獻禮/笛子調;行終獻禮/笛子調;各生分獻/笛子調;加爵祿/笛子調;化財望燎/大吹;辭神/笛子調;禮成/大吹。另外,就儀式行為與樂團編制的搭配來看,「笛子調」大多用於祭祀者的跪拜行進之間,而「大吹」則是用於祭典的起訖以及非跪拜的儀節中。再者,「笛子調」的曲目除了最後的加爵祿與辭神兩儀節必須使用〈留新娘〉及〈普安咒〉兩曲外 ,其餘皆可自由變換,但無論曲目固定與否,其多為不完整的片段。相反的,以「大吹」演奏時,樂曲因不受儀式行為的影響,因而皆為完整的樂段,其中最常使用的片段便是截取自〈小團圓〉一曲。對於熟悉儀式的信徒而言,聲響的變換已成為一種符碼,按照符碼的前後關係信徒便可推論出儀式的內容。八音這幾種主要的編製也呈現了幾種不同的風格,它們與使用的時機與功能也是互相呼應。舉例而言,由於「笛子調」主要是用在跪拜行為中,因此,作者以為,這是用於祭祀者的一種編制,音樂是作為伴奏使用,因而音響較為柔和;而「大吹」則不受行為影響,從儀式內容看來,它應該是作為塵世與神界的溝通,服務的對象似乎是受祭者,其風格自然而然較為嘹喨而明朗。至於「弦索調」雖不在儀式進行中使用,但由於它的樂器使用最齊全,表現力較強,因此它是最受信徒歡迎,也是音樂風格變化最多的一種編制。有慢版導奏,有以拉弦為主的樂段,有全部樂器同時使用的部份,在速度上也多為由極慢到極快的變化,很適合舞台表演。 結語本論文是作者嘗試以「儀式」與「音樂」作為處理族群身分建構與身分認同的研究結果。從文化系統的正統性與合理性而言,「二月戲」的確提供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祭典範例,無論在人、事、時、地等方面,整個祭典很有系統地慢慢建立其所屬的範圍。「二月戲」看似一個極為地方化的特殊祭典,然而在我們一一解構其內容後卻又發現,所有的儀式要素卻始終沒有脫離整個南部客家祭祀文化系統,當地信徒所強調的祭典專屬性透漏了即使在同為客家族群當中,聚落間仍然會努力表現「同中有異」的特殊性。然而,如同前文所言,祭祀環境已逐年有些許變化,例如女性八音樂師雖被視為非正統的現象,但從其受邀演出趨多之事實而言,所謂的文化「正統性」是否也隨之有所調整?而如今由於經費的考量,有越來越多的祭典採用錄音帶的方式取代實際的樂團做為儀式伴奏,這不僅將漸漸改變祭典的面貌,也使客家八音的存續受到嚴重的影響,較之祭典有很好的世代傳承機制與活絡的生命力,客家八音未來的發展將如何找出一個出路是值得研究者關注的議題。此外,南部客家所一直強調的儒教說,我們雖可從「三獻禮」的使用得到部分的支持,然而,在南部客家祭典的前典與後祭中的儀式,我們確實常見到佛道的元素,在儒佛道混雜的當中,我們如何給予儒教一個更清楚的定義也是有待研究者釐清的一環。 作者以此論文作為博士論文的「開基」,期待藉由與客家人最親密的伯公祭祀為起首,再拓及客家的天公祭祀與義塚祭祀,以期從天地人鬼的祭祀體現,探討台灣南部客家族群如何建立其自身的族群符號與身分認同。 柯佩怡 法國國立巴黎第八大學 音樂學研究所 97.2 5
97年 竹東地區客家山歌研究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鮮明標誌,又是客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心之所感,發而為聲。它最直接、真實地反映了人民的社會生活和思想感情,透過優美動人的旋律來傳達演唱者的情緒,同時也透過生動而貼近生活的語言來表現內容,表達各式各樣生活上的真實感受。為保存竹東地區客家山歌資料,筆者進行田野調查的工作,共採集了兩千四百餘首山歌詞,並以此為材料,探討竹東地區客家山歌的形式結構、詞彙運用、音韻安排、表現手法及修辭技巧等,以及客家山歌與竹東地區民俗風情、內容思想、地方特色等的連結。以下略述本文各章內容:首章為緒論,論述研究動機及目的、研究範圍及方法、文獻探討,並論述客家山歌的定義。第二章為竹東地區客家山歌的源起與發展,介紹竹東地區的地理沿革,並對竹東地區客家山歌的形成背景和發展狀況做一描述。第三章為竹東地區客家山歌的形式探究,探討客家山歌的形式結構、賦比興表現手法、豐富多樣的修辭技巧、音韻安排及詞彙運用。第四章為竹東地區客家山歌的內容探究,針對田野調查所得山歌詞內容做細部的分類討論,探析各類內容所涵蓋的範圍,以及客家山歌所反映的思想內涵。第五章為竹東地區客家山歌所反映的民俗,探討竹東地區客家山歌所反映的物質民俗、歲時節慶及民間信仰等。第六章就竹東地區客家山歌的區域特色分為地名特色、物產與名勝特色、竹東客家山歌比賽與文學特性等方面來探討。第七章為結論,回顧本文調查過程、呈現研究成果及對客家山歌未來的展望。至今有關此領域的探討,尚有很大的空間可供研究,期盼藉由此文,能夠拋磚引玉,希冀學者們重視此領域的發展,以帶來更豐碩的研究成果。 彭靖純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95.7 5
97年 從傳統到創新:臺灣客家服飾文化在當代社會的過渡與重建 這是一個關於傳統再造與文化重建的研究,在紮根理論的基礎上,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重新檢視客家服飾從傳統到創新的興替流變,目的是要發掘客家服飾文化的特色,並探索出它在當代社會過渡重建的策略。本研究從人類在各種脈絡中如何利用外觀管理塑造自我身分認同的服裝社會心理觀點出發,在分析上,視客家服飾為「客家人在特定脈絡中,集體選擇以創造客家文化,表達族群身分的符號體系」,先分析那些已經被認定為「客家傳統」的服飾的物質性特色,再將它置於客家的歷史、社會脈絡中探究其物質性特色所表現出的社會意義和文化精神,發現客家婦女簡潔樸實、富機能性的傳統服飾,同時反映並支持客家社會結構和秩序的建立,也表現並強化客家人的勤儉文化精神,進而發展出的「講求經濟實用,不虛華矯飾」的衣著觀,和簡約、自然、理性、素雅的審美偏好。然後,我們將視野轉移到當代,觀察客家服飾文化流變和發展的現象,追究傳統和再製客家服飾未能繼續沿用或普遍被認同、接受的原因,最後,再根據當代社會脈絡條件下,人們實際的衣著需求,提出形象服飾和時尚服飾雙管齊下的重建策略,甚至更進一步地,把客家服飾的文化精神、美學概念提煉、創建成客家美學風格,並將其轉換成時裝品牌精神長經營之,以達到重建並延續客家服飾文化的生命力的理想。 楊舜云 輔仁大學 織品服裝研究所 97.7 5
97年 探討宗教社群的組織活動與信仰特色:以中壢慈惠堂為例 慈惠堂信仰在台發展將近?十?,吸引眾多人們成為母娘的?子?。本研究將以社群研究作為??基礎,探討慈惠堂信仰作為一個宗教社群的同時,其?與者的歸屬感以及認同感之情形。筆者希冀對慈惠堂信仰的研究,能夠為新興宗教提供?同思考的新方向。研究地點上,擇以中壢慈惠堂透過組織活動、信仰服裝以及族群關係等面向進?深入探討,以能夠確?的對宗教社群有著全面性的掌握與?解。本研究發現,宗教社群內部的信眾藉以健全的組織和多樣性宗教活動,使得信眾能夠在?與廟宇活動時候,提升對於自我信仰的認同感。其次則是「青衣」服裝具有提高?與者對慈惠堂內部的歸屬感,無?是內部信眾之間、或是透過與非信眾的比較,都顯示宗教服裝是增強?與者對宗教社群認同感的重要元素。最後,田野期間對族群關係的發現,?與者藉由共同的信仰,使得彼此之間外在的族群差?性?低?,同時也受到?共同宗教經驗和宗教活動的影響之下,進而?低?族群差?性以及族群刻板印象,達到?宗教社群?加融洽的一面。 陳倚幼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7.7 5
97年 雲林詔安客家文化圈的歷史形成—以崙背、二崙兩鄉鎮為例 ?史上,詔安客家人因長期處在福佬人聚?之中,也使得他們的文化特性隱藏起?,沒有受到注意。本?文的研究對象—詔安客,他們的主要是聚居在?背、二?一帶,事實上,他們?但在台灣生活好幾百?仍然會使用其方言、甚至還能使用福佬話與詔安客家話?種語言,就?他們的宗教信仰、祖先崇拜也是相當獨特的文化。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詔安客的聚?開發、社會語言使用、宗教信仰以及祖先崇拜等面向,?用文化圈的概?,?突顯雲?詔安客的獨特文化特色。雲?詔安客如何保有其客家話的使用、以及許多傳統的風俗習慣,筆者認為是因為聚?相當集中的關係,這是他們仍保存其獨特的文化的一大關鍵。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要重新尋找雲?詔安客的文化特色,並且將詔安客視為一個獨?的群體??述。希望藉此研究所使用的文化圈的概?,可以幫助未?其他研究者在研究詔安客文化的?考資?。台灣的地方文化正?斷的在改變,未?詔安客文化會如何改變將是相當值得關注的焦點,也是很好的研究議題值得繼續探討。 許瑛玳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7.7 5
96年 台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 本論文依據二十世紀初期的人口統計資料,以臺灣竹塹地區為觀察重點,並結合關於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研究成果,發現當代臺灣的客家現象係以傳統的粵人認同為基礎。 竹塹地區的基本社會體系是包含「超自然、人文與自然」三個層面之宗族形式的共同體,這一共同體在十九世紀特定的政治經濟環境下,呈現出擴張形態。粵人這種擴張形式使其進一步往南側之中港溪上游、頭前溪中上游及北側的鳳山溪上游擴張。擴張的結果最終消融了竹塹社人,使得頭前─鳳山兩溪流域的祖籍人口分布形成閩人、粵人與原住民分據下、中、上游的形態。 筆者以當代族群論述所包含的族群意識、國家角色、相對弱勢、內部差異性及最大共同點等特徵檢視臺灣十九世紀的粵人,發現粵人其實亦合乎這一族群定義。因此,我們與其把當代客家現象視為之斷裂性鉅變,不如視之為臺灣內在族群律動面對二十世紀末期以來,社會解嚴等特定政治經濟環境下,族群重新畫定界限的結果。 這一以竹塹為核心的觀察顯示,竹塹模式係以地域社會為基礎,在臺灣特定的政治經濟背景下,地方士紳藉由義民信仰,在十九世紀中期確立了粵人認同;這一認同至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初,進一步以粵人為界限,將原來他稱的客人(kelang, 即guest people)轉化為客人(Kelang, Hagnging)之自稱。正當臺灣竹塹模式形成的十九世紀,兩廣地區「來土械鬥」或「土客械鬥」正方酣,長期影響所及,香港崇正總會便於1921年成立,起而駁斥「客家人為野蠻民族」的謬論,以維護客家人尊嚴,最終完成了1930年代的羅香林的客家論述。 總之,客家始於主客或土客之相對意義下的一般性分類,而且這個一般性概念遍及中國各地;至十九世紀時,兩廣完成了「客家論述」,臺灣則產生了「客人論述」;二十世紀中期以後,二者合流為客家論述;而全球性的客家論述便是這一合流在二十世紀最後三十年的傳播結果。 羅烈師 國立清華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 95.3 15
96年 「平埔客」之歷史探究:以道卡斯竹塹社廖姓為對象 臺灣由移墾社會進入到土著化(indigenization)的過程中,平埔族群同時也在進行著漢化,這一文化融合的歷史過程,是臺灣十八至十九世紀的重要現象。隨著對客家、平埔族群的研究越來越興盛,我們對族群融合過程的了解也越來越渴望,本研究擬透過道卡斯(Taokas)竹塹社中的廖姓家族歷史探究,理解其「客家化」成為「平埔客」的歷史過程與漢化內涵。 近年平埔族研究方興未艾,對竹塹社向來缺乏較深入的了解,直至一九九三年以後,張炎憲、王世慶和李季樺等學者對竹塹社祭祀公業、錢姓、衛姓家族做了突破性的史料蒐集和調查研究,才開始對竹塹社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但是對其中的廖姓卻始終受限於史料的闕如而缺乏進一步探考,且廖姓漢化的程度更深,早已融入客家族群當中,成為客家社會的一部分,因此更值得關注其家族的歷史過程。本文探索竹塹社廖姓家族歷史變遷,相較於其他竹塹社的研究,有別於許多學者的史學外部視野,本研究提供的是一種史學的內部視野,以時間為軸線,廖姓之家族變遷為命題聚焦,著眼於平埔家族、社群變遷的過程,以及這些變遷與歷史、社會環境變化的環扣關係,透過廖姓的觀察,裨能對今天客家族群中之「平埔客」能獲得更多的認識與了解。 楊毓雯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6.6 7
96年 家族記憶與族群邊界:以台灣彭姓祭祖儀式為例 本研究以新竹縣「北埔鄉彭家祠」及新竹市「南寮彭氏祖祠」的祭祖儀式作為研究個案,探討台灣彭姓族人於祭祖儀式的過程中如何透過祭祖儀式的展演,達成記憶「家族」之目的,並回答「祭祖儀式展演」與「族群邊界劃分」兩者的關係。在這樣的思考脈絡之下,本研究將回答幾個問題意識:首先,追尋台灣彭姓族人祭祖的歷史脈絡,那些社會與歷史背景造成北埔鄉彭家祠的祭祖儀式分為三層次(全台性祭祖、嘗會祭祖、開台祖祭祖)?再者,這些祭祖儀式所蘊含的記憶功能及族人之間的記憶點的關係又為何?最後,本研究嘗試從北埔彭家祠的祭祖儀式展演過程中,探究台灣彭姓族人如何在祭祖的儀式中,形塑「客家」與「福佬」族群邊界的流動界線。 為回答上述問題,筆者將著從田野現場觀察祭祖儀式,並配合口述訪談之方式採集資料,藉此陳述北埔彭家祠祭祖與南寮彭氏祖祠的過程與特性,並嘗試與「集體記憶」及「族群邊界」的相關理論進行對話,以突顯台灣彭姓族人儀式的特殊性,及其背後所蘊涵的深層社會意涵。 廖經庭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6.6 5
96年 新竹「饒平」與「海陸」客語音韻比較研究 在台灣,饒平客話的使用人口分布於台灣各地,因時間、空間等種種因素的影響,形成了許多饒平次方言的產生。本文將新竹地區的饒平客話與海陸客話的音韻系統,利用比較法對這兩種客家話做平面與歷史的分析,目的在於了解兩種客家話的不同和對應關係之後,能更進一步解釋客家話古今演變的過程和規律。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文獻探討,將與本論題有關的文獻做回顧。第三章是饒平海陸語音特點,分別將饒平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的語音特點做介紹。第四章是饒平海陸比較音韻,分別就聲母、韻母、聲調和特色來做平面共時之比較。第五章為饒平海陸音韻現象考察,分別將兩種客家話與《切韻》系韻書所代表的中古音就聲母、韻母、聲調部份及現象、演變與歷史來與中古音做歷時之比較。第六章為結論。通過比較,可以得到一個總結:饒平客家話的音韻特徵保守固定,所以饒平客家話比海陸客家話保守。 朱心怡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6.6 3
96年 族群、產業與社會資本:以屏東檳榔業「行口」為例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同的族群文化是否會影響其經濟?為?透過觀察屏東檳榔產業中閩客?口的經營方式與文化,比較出?同族群文化的經濟特性。在1980 ?屏東經濟社會背景之下,有一群閩客檳榔農由農轉商,開始從事大盤商(?口)的工作,本文要探討的是,這群檳榔農,由農轉商的過程中,需要?麼樣的資源??如創業資?、發展資?、經營知?、運作技術、人脈的網絡等等,這些資源又是如何取得? 換言之,?麼因素提供?一群檳榔農變成?口?而形成一個由農轉商的社會現象,同時在階層?動的過程中,運用?哪些社會資本?因此,本文透過對屏東檳榔?口的探討,?口的出現、?口的功能、?口的經營,從中分析閩、客檳榔農所運用的社會資本,及其展現的族群特性。然後,在交?檳榔的互動過程中,閩、客?口如何與檳榔農、?口與?口、?口與中盤商之間建?信任關係,作為?低風險以及經營策?的一種方式。 本研究選擇萬巒鄉1 位閩南?口與客家?口駐點觀察,以每?的4 月開始到9 月為觀察期,為期3 ?,期間以滾雪球的抽樣方式,針對這?個?口的交?網絡(包括往??口與檳榔農)作深?訪談(如附?2),總計30 位,藉此詳細觀察?同族群之間,?口的運作、?口的特性以及經營的方式。在文章?述方面,分成五個章節,第一章?述屏東檳榔產業中的族群文化與研究架構;第二章?述檳榔產銷的分工體系,以及「?口」在體系中的功能與運作方式;第三章?述屏東檳榔?口社會資本積?的文化特性;第四章由比較觀點,分析閩客?口的經濟?為與文化秩序的基礎。第五章從文化價值作為一種族群資源的觀點?述,分成四個小節,作為本文的結?。 林育建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96.6 5
96年 海陸客語語氣詞研究 語氣詞是人們用語言交往溝通時,除了詞彙意義外更細緻表現情感的另一種方式,由於語氣詞看似籠統無章,歷來客語語氣詞的研究相對於語音研究、甚至語法研究的其他領域而言,也相對顯得少量,故本文欲以文獻記載配合大量田野調查獲得的海陸客語語氣詞為基礎,企圖對海陸客語語氣詞做一詳實的探究。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與方法,並將語氣詞的定義及研究範圍做一描述,也就調查經過及受訪者做簡略的概述,再回顧語氣詞相關文獻;第二章將客語語氣詞做分類研究,依句首語氣詞、句中語氣詞、句末語氣詞分類,當中再細分為單音節與複音節語氣詞研究,並將各語氣詞依陳述語氣、疑問語氣、祈使語氣、感嘆語氣等概略地描述語氣詞的語用及語義;第三章為語氣詞的成因,就語氣詞的歷史發展和語氣詞生成的途徑-語音派生、實詞虛化等方式做進一步的分析;第四章探討語氣詞在語音、語用、語法三方面的特點;第五章則就數個客語特徵語氣做詳盡的分析;第六章為結論,期望透過這些分析與描述,能將海陸客語語氣詞的輪廓與脈絡呈現出來。 鄭嘉明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語文研究所 96.6 5
96年 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 北客可分為初期拓荒移民以及二次移民兩部份,關於初期拓荒的一次移民,依開發時間先後,可約略分為幾個時期:即雍正初年的開拓:竹塹(新竹市)新豐、南崁、新屋、觀音等鄉鎮。乾隆初葉的開拓:頭份、通宵、桃園、八德、平鎮等鄉鎮。乾隆中末葉的開拓:公館、西湖、卓蘭、新埔、關西、湖口、竹東、大溪、中壢、楊梅等鄉鎮。咸豐同治年間的開拓:南庄、三灣、大湖、橫北及北埔、峨眉、寶山三鄉鎮的大隘地區。 可見北部地區的開發順序,是從海線逐漸往山線漸進,所以濱海地區又擁有河港之利的南崁(南崁港)、新豐(紅毛港)、新竹(竹塹港)、頭份(中港)移民上岸,先在港口附近開墾拓荒,然後伸向台地平原地區,如桃園、八德、公館、新埔、湖口、竹東等地逐漸開發,最後才以武裝拓墾組織,進入原住民勢力範圍的南庄、大隘山區河谷平原拓墾。 至於二次移民部份,係在「推力」與「拉力」的配合下,北部客家族群只好別離家園,紛紛南下或遠赴後山尋找另一個希望。因此日治時期二次遷徙南下高雄縣市的北客,如今在高雄縣甲仙、六龜、美濃南隆地區、鳳山、仁武一帶,以及高雄市三民區等地,都有大批北客族群的蹤跡。 義民爺或稱義勇公、忠勇公、義民公,是一群在清代不同時期,為保鄉衛土而犧牲的平民百姓,受到當世或後人尊崇,而建亭、祠祭祀的陣亡義民。本研究有關義民的信仰淵源,主要是指清朝乾隆年間反清抗官的「林爽文事件」之由台灣中部蔓延至北部桃、竹、苗地區,該地區客籍人士為保衛鄉土,組織義民軍以資對抗之死難者的祭拜。乾隆53年(1788)全台林案亂事平定,由竹塹地方客籍人士建義塚收埋死難義民;同年清乾隆皇帝以「褒忠」二字頒匾褒揚,新竹地區士紳林先坤等人遂倡議建廟崇祀,而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由於義民爺的忠義精神而受到朝廷的冊封,遂成客家社區的信仰神明。 二次移民後義民信仰的擴張,隨著二次移民的發展,義民信仰也遍佈全台,諸如高雄縣市的義民分香廟,就分布在高雄市三民區、高雄縣旗尾和甲仙等地。 林秀昭 國立台南大學 台灣文化研究所 96.6 3
96年 台北縣立國民小學客語教學現況與成效之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國民小學客語教學實施之現況與成效,並分析背景因素及學校變項之影響,進一步嘗試建構客語教學模式及提出建議,以作為客語教學政策擬定及客語教學實施之參考。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客語教學實施現況與成效調查問卷以及焦點座談大綱。調查研究對象來自於台北縣370位教職員與290位學童,有效問卷分別為302 份與272 份。調查所得資料經編碼登錄後,應用SPSS/11.5 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分析,計使用了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以及卡方等統計方法。調查研究得到初步結果後即進行焦點座談,接受座談對象共5位,皆為客語教學支援人員。 戴秋雯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96.1 3
96年 新竹縣北埔鄉客家民族植物使用知識之研究 本研究主要是調查新竹縣北埔鄉客家民族植物,並探討該地區客家族群與植物間的相關性。同時利用稀釋曲線、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均勻度指數及共識因素四種分析方法,查明北埔鄉客家民族植物的運用情形。調查結果顯示65位報導者提及北埔鄉客家民族植物共80科173屬205種植物。205種植物使用可區分為食用、藥用、建築材料、工藝、清潔、禮俗、童玩、經濟、其他等9個類目。依植物用途類目排名,以藥用植物登錄的使用記錄數量最多有1434筆。依植物科別排名,禾本科為最多報導者談及。植物使用部位以葉子使用最多有84種。在使用類目中,以稻應用於7種類目最多。在登錄筆數的最大機率值中,以金劍草的登錄筆數最高值為52。資料分析方面,65位報導者的稀釋曲線已趨於平穩,顯示能完整分析北埔鄉客家族群在植物使用的狀況。Shannon值為H=2.18。共識因素分析的結果為禮俗、食用、藥用與清潔類目的FIC為0.90以上,表示此地居民對於使用的植物在這4類目共識較具一致性。本文記錄203種客家語語彙,有8種植物具有2種客家語語彙。 徐惠君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森林研究所 96.6 3
96年 恆春地區客家二次移民之研究─以保力村為例 本文以恆春地區客家二次移民為研究,而以保力村為例當作研究區域,針對客家二次移民聚落的開發,以及文化的變遷來探討。恆春地區地處偏僻,就地形而言,早期開拓時期與屏東平原幾乎隔絕,向以「盜賊之淵藪」著稱,清廷嚴禁移民。屏東平原的六堆地區客家人,在清朝時期陸續移民到恆春地區,恆春地區的清代客家移民,其聚落的建立與發展,符合人口遷移理論中「推拉理論」。客家人是農耕的族群,車城平原的保力地區,因其地理環境適合農業耕作,而且具備灌溉的水源,生存的條件與六堆地區甚至於原鄉相似,因此選擇此地生戶定居,然複雜的族群關係相互影響,因而產生了許多文化上的變遷。 首先了解在各時期恆春地區,客家二次移民的背景及發展,透過土地開發與水利灌溉的關係,以及複雜的族群生態作為討論,並以保力村客家移民為例,探討保力村移民的情形,以及舊地名對移民的關連性來比對。保力庄所在的土勢力範圍,是屬於瑯嶠十八社中的麻仔社與竹社所擁有,保力先民進入車城溪以南至保力溪間的土地墾拓,開墾的初期也經常遭遇當地原住民的抗拒,曾與其有激烈的爭鬥,但之後雙方約和並互結姻親,開墾才得以順利。 保力聚落的發展大約有二百多年,從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來台後各階段的發展,尤其日治後在地政、戶政、警政等各方面,都能有系統的建立,在研究上有諸多的參考價值,從族群關係、水圳籌建、農業發展、土地關係、牡丹社事件、聯莊自保、學校教化,到後期土地被政府徵收作為國防用地,以及客家意識的甦醒,來探討各時期的聚落發展與變遷。 保力聚落因受地理環境關係的影響,發展上仍屬封閉型農村社會型態。但是到了日治時期,褒忠路的開通讓保力村村民,生活圈與經濟活動,逐漸轉移到車城甚至到恆春,其中包含有郵政、商品的採購、警政關係、學生的就學、當然族群關係的擴展,以及婚姻的交流,促使保力村在語言與文化上的福佬化。 保力聚落是客家人移居恆春地區的第一站,也是恆春半島上唯一全村都是客家人的一個村落,客家聚落的社會組織有別於其他族群,其凝聚的力量較強。臺灣社會凝聚方式,其理想型的發展過程中,可以透過血緣關係、地緣關係、功能關係三項,是社會整合的重要原則。若以這些原則來探討保力村「二次移民」社會的社會組織。發現由於保力村的客家人移民歷史久遠,世代發展綿延,與六堆原鄉的關係密切,因此有血緣性組織,如祭祀公業的設立;以及地域性強、統整力較高的地緣性組織,例如村廟-三山國王廟的探討,以及其他區域性的廟宇;另外,從聚落中各姓氏家族的發展,與地方頭人對聚落的關係,和各姓氏家族婚姻的連結,可以探討功能性組織的關係。從墾拓時期各家族的發展、宗族組織、通婚的關係、神明的信仰,去了解移民社會的人群關係。 客家移民社會在面臨其他族群的衝擊,文化產生變化是必然的現象;從福佬客的概念,去探討保力村客家文化的變遷,語言的福佬化是最具體可察覺,因此從語言的福佬話情形,到風俗習慣的轉變,並以當地的婚俗、葬俗、拜新丁、民俗技藝與祭祀方式來了解,最後以客家建築及空間形式的改變,對保力村客家移民社會的文化變遷作一認識。 恆春地區在清末時期有許多客家的移民,因為族群的融合與複雜的人群關係,因而成為「福佬客」;保力移民聚落的發展,是恆春地區客家移民的縮影,如果在保力問村民:「你是客家人還是福佬人?」,大部分的村民會回答是:「客家人」;然而問到「你的母語?」,幾乎回答是:「福佬話」。保力是屬於福佬客,甚至於恆春地區的客家人都已經福佬化,福佬客的文化現象,展現出台灣多元族群融合的歷史痕跡,他們雖然隱身在台灣底層,但無論在語言使用、空間建築或宗教信仰等方面,仍然可見客家文化的殘跡。從保力村移民社會的聚落發展,及其文化變遷的脈絡,可以探究發現恆春地區,客家文化殘遺的絲絲痕跡。 黃啟仁 國立台南大學 台灣文化研究所 96.6 3
96年 臺灣美濃地區客語親屬稱謂詞之研究 本文以臺灣美濃地區客語親屬稱謂詞做為主要探討範圍。客語親屬稱謂詞是客家民族親屬關係和宗族觀念的外化符號,富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本研究遂以美濃地區客語中的親屬稱謂詞為範疇,進行探索,整理出臺灣美濃客家方言中親屬稱謂詞的特色及其語言變遷情形。本論文共為六章,首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方法等;接著分章論述美濃地區客語親屬稱謂詞的特色。內容主要有四個重點:其一,對美濃地區客語親屬稱謂詞的語形結構方式作一梳理,並得出其構詞特色。本章亦從林美容(1980)在《漢語親屬稱謂的結構分析》中所採用的語形結構分析法中得到啟發,以此方法找出美濃地區客語親屬稱謂詞的詞根,最後歸納客語親屬稱謂詞的語形擴展方式。其二,進行美濃地區客語親屬稱謂詞的語義分析研究,找出美濃地區客語親屬稱謂詞的義素。其三,透過早期客家文獻中關於親屬稱謂詞的記載,如民初羅翽雲(1972)《客方言》〈釋親屬〉中的親屬稱謂詞目,分析早期客家文獻與現今美濃客家話親屬稱謂詞的異同,得到客語親屬稱謂詞的源流及其歷時演變結果。其四,收集臺灣其他客語地區的親屬稱謂詞做為比較資料,藉此發現美濃地區客語親屬稱謂詞的與眾不同,並探究造成美濃地區客語親屬稱謂詞不同的因素,也就是語言變遷之原因。最後,歸納美濃地區客語親屬稱謂詞內部的文化意涵。 黃莉萍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 96.6 5
96年 「永不放棄」:李瑞麟教練領導棒球隊歷程之個案研究 本研究為個案研究,研究對象是李瑞麟教練,藉由球員的觀點,來敘說李教練從1974至1997年間,領導美和青少棒、青棒、陸光成棒及時報鷹職棒隊之歷程,深入探討其領導歷程對球員的意義,經歷三個月的資料蒐集,資料來源包括與五位研究參與者的正式訪談、非正式訪談、對他們的觀察,另外並加上研究者於研究期間撰寫研究者日誌,也蒐集與本研究之相關文件與紀錄等;研究參與者為當時期在各級球隊接受過李教練訓練與指導之球員。資料分析主要採用敘說分析,研究可信任性的建立包括參與者檢核、同儕檢核、表明研究者立場、撰寫研究歷程等等。本個案李瑞麟教練是屏東縣萬巒鄉客家人,臺北體專畢業後,不斷地吸收棒球的知識與資訊,一點一滴儲存領導棒球隊的教練經驗,以堅毅、不服輸的客家硬頸精神,努力耕耘棒球運動這塊園地;研究結果發現,該個案與球員們在棒球生命的起步、生活互動、訓練與指導、挑戰國內外比賽、球隊是大家庭、締造三冠王生涯的巔鋒、升任時報鷹職棒隊總教練、跌落生涯的谷底、堅強面對癌症病魔的挑戰、希望再重回球場,十大主要棒球生命脈絡,是以威權、仁慈、德行家長式領導風格領導球隊,李瑞麟教練領導棒球隊歷程中賦予球員的主題意義,就是在球賽及人生,都要堅持到最後「永不放棄」;經由球員的敘說建構了,李瑞麟教練以一致的嚴格與標準來規範球員的行為,以求新求變的訓練方式指導球員,比賽時激勵球員,不管誰贏誰輸,都要有堅持到最後的信念,發揮永不放棄的精神,挑戰技術與精神的極限,才能反敗為勝,創造出輝煌的成績;對球員生涯的規劃給予關懷與鼓勵,教導球員在面對困難與挫折時,要堅定的走下去,永不放棄,為主體情境的再重現,本研究結果提供了十堂棒球教練實境寶貴的教材,其中運動教練家長式領導理論與李瑞麟教練領導實務是相輔相成的,帶給運動教練在領導行為上,理論與實徵結合的知識。 鄭秀貴 國立台北市立體育學院 運動科學研究所 96.7 3
96年 美濃地區客家「還神」祭典與客家八音運用之研究 「還神」有寫作「完神」,「還神」有「祈福」「還福」,許願後「還願」之目的。本研究以「還神」之名稱之。在客家地區的歲時祭儀與生命禮俗中,舉凡結婚、喜慶、歲時節慶、神佛聖誕日,或是庄頭庄尾伯公在年初的新年福與年底的還福,都會以「拜天公」敬神與行「三獻禮」的「還神」祭典,來敬神與祭祖。 大家熟知的「拜天公」祭典,也就是客家人所謂的「還神」祭典之一。客家人的「還神」祭典,除了行「拜天公」的敬神儀式,還要行「三獻禮」的祭祀禮儀。完整的客家「還神」祭典,在傍晚時要「結壇」先向天神稟告,晚上準備「少牢」與「五牲」之牲禮行「拜天公」的敬神儀式,最後再行三獻禮的敬神或祭祖儀式。有些廟堂不結壇行「拜天公」的敬神儀式,改以請誥或誦經法會方式行之,最後再行「三獻禮」祭典,這些在美濃客家地區也都稱之為「還神」祭典。 晚上很晚了還聽到客家八音的聲音,可能是廟堂、伯公壇或祖堂在行「還神」祭典。「還神」祭典通常是在晚上十一點以後開始,現在會提早開始行禮,但是結束時還是要在晚上十一點以後。客家人的「還神」祭典要有客家八音樂團在旁,配合祭典之進行演奏客家八音音樂,美濃地區的客家八音團,一直堅持以傳統四人組型態演奏八音音樂。客家八音始終與客家人的生命禮俗、歲時祭儀活動無法分割,所以美濃地區的客家八音團團員,除熟悉客家八音曲調也要熟悉客家人的各項禮俗儀式,才能與各項祭典禮俗作完美的配合。客家八音活化了客家「還神」祭典,也賦予「還神」祭典生命力。 美濃地區「還神」祭典的儀式依中國傳統祭祀禮儀行之,敬奉品雖然不豐盛,簡單中每一項都隱含著極深厚的內涵、意義與目的存在。本論文以一步一腳印的方式,選擇摘錄高屏地區客家人各種不同性質之「還神」祭典,將祭典儀式與客家八音之運用情形忠實之呈現,一則可以從中了解當地或該禮生之行禮方式,也可互相比較對照,作為祭典之參考資料。 謝宜文 國立台南大學 台灣文化研究所 96.6 3
96年 想像與實踐─吉安鄉客家文化之再現 筆者從身為客家人的自我省思以及對花蓮客家認知的淺薄,萌生對客家文化的探究動機。既是客家子弟又是花蓮縣吉安鄉民,遂以花蓮縣吉安鄉客家文化再現的議題作為研究。嚴格說來,台灣東部縱谷地帶北段的吉安鄉客家族群大約只有百年歷史,大部份的客家耆老們,出生於日治時代的西部客家原鄉(桃竹苗、或是南部六堆、美濃等地),卻成長於東部後山,歷經政權交替,蓽路藍縷,代代相傳。那麼吉安的客家族群如何在異鄉落地生根?吉安的客家文化所呈現的又是何種意象的風華? 本文試圖檢視花蓮縣吉安鄉的客家族群文化再現活動時,如何詮釋吉安的客家文化、客又如何被統整、如何被/再創造、如何理解、表達與實踐,終而讓這個文化成為吉安客家族群的集體共識與活動。 研究目的主要是放置於客家運動的脈絡下及地域性的角度來探討,著重於呈現文化再現的論述機制及原因,也期許透過文化的展演能意識到文化再現的意涵與地方文化的特性;並透過客語的文化傳承機制,了解客家文化,建構客家認同。 陳妍容 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96.1 5
96年 屏東縣前堆地域的社會空間結構與變遷 清康熙四十年代後,客家移民大舉渡越下淡水溪,抵達今屏東縣長治與麟洛二鄉境試圖建立新的家園。面對康熙六十年的地方反動勢力,兩地民人與其他客家移民合作抵禦,逐漸發展成為六堆中的前堆地域。本文將客家堆制組織的研究視為地理問題,企圖經由社會空間結構的門徑,透過文獻舉證、地圖應用與田野調查等方法,為清代以來台灣南部相對強勢的客家堆制組織,建立系統性的理解架構。在相對尺度的概念下,本研究將客家堆制組織視為大小不等、層級各異的地域單元,並擇定組織結構最為複雜的前堆地域進行探究。基於「堆域民空間的建構與解構如何成為可能?」此一問題意識,本文在國家與環境的視角下,對前堆地域的探究獲致以下成果: 一、 清領時期的邊區: 此時期官治力量薄弱,環境威脅大,在求生存與保衛家園的需求下,百姓必須團結,社會的秩序乃取決於民間的自治。透過聯庄防衛行動,客家墾民逐步地建立堆域認同。堆組織吸納大租戶、小租戶與佃農的生產剩餘,將堆域內所有人民凝聚為生命共同體,創造出堆域民空間。在環境威脅下,傳統社會組織由於具有人力、物力動員的優勢,受到高度重視。在多個組織間交叉持股的堆民提高了彼此的整合程度。綿密的血緣與地緣網絡,遂在堆域民空間之內,建構出一種犬牙交錯的結構。堆域社會上層的管事,整合了下層的百姓,促使原鄉的社會關係逐步在地化,並實現領導階層的家族化,長期維持堆域上層的地位。透過仕紳的努力,前堆粵境的疆界變得模糊,最終促成社會空間的擴張,形成附堆組織。在這些現象的背後,耕作小農與福客紳商是彼此合作,各取所需,居間穿針引線的,很可能是「福佬客」的雙語能力。 二、日清政權交替時期: 前堆精英領導的抗日戰役失敗,民間武力已失,而國家統治實力未立。殖民政府為穩定政局,收編地方舊勢力,加速亂局的穩定。堆制組織也被收編,成為警察系統的末梢。不過,當局基於「閩粵比鄰和睦」的想法,在行政區域上刻意調整,瓦解了原本獨立自治的堆域空間。殖民政府經由土地調查等基礎事業所建立的地理空間系統和堆域空間並不一致,「堆」不再成為官與民思考和運用的對象。福客雙方的領導階層,則共同被納入到基層行政架構中,在清末的基礎上,展開更多實質的接觸與交流。 三、殖民政權穩定後: 國家相對強大,民間力量相對萎縮。當局的施政讓堆域民空間產生質變,以行政區域為基礎,逐漸地域化。傳統的社會組織在初期並未遭到打壓,仍能自主的參與公共建設,不過對於公共空間範圍的認定卻擴張到了堆外。大正九年行政區域調整後,當局使「閩粵比鄰和睦」的想法,進一步落實到「庄」,福客雙方得以經由公共事務的參與擴大彼此的交流。在當局逐漸貫徹施政的過程中,堆的自治領域漸趨模糊,取而代之的,是逐漸明朗的「街庄民」、「警察官」與「部落民」三層空間。地方仕紳在承接與貫徹統治者意志的過程中,發現了新的舞台,前堆客家領導階層開始悖離傳統務本的生活,轉而植蔗經商。傳統社會組織內部的矛盾逐漸激化,影響了組織的存續。不過,在舊時代仕紳主事的時期,領導階層以其雄厚的群眾基礎,圓融地將問題轉移到公學校的設置議題上,成功地在庶民和自身之間創造雙贏的局面。然而,隨著地方行政事務的運行與熟悉,協力者精英第二代逐漸能夠在行政框架內靈活的遂行自己的意志。以國家賦予的權力為後盾,這群新一代的領導者由於不再需要藉由群眾的認同來鞏固地位或維持利益,傳統社會組織的資源成了覬覦的對象,傳統社會組織的崩解,協力者精英第二代中的一部分人,可能責無旁貸。 利天龍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地理研究所 96.6 7
96年 族群通婚中的性別文化與權力配置 對早期世代的女性來說,「婚姻」是生活的主要重心,社會上傳統的性別意識普遍認為走入婚姻後的女性必須將心思放在丈夫與孩子的身上,扮演好太太、好媽媽,甚至是「男主外、女主內」的角色,家庭不僅是女性的領域,同時也是一份責任,對早期世代的女性來說,外出工作是不普遍的,主因是由於她們必須擔負育兒的責任,卻往往喪失了與外界溝通的機會,即使有些女性為了經濟而外出工作,她們的家庭責任卻不見減輕,在那個傾向男尊女卑的年代裡,來自丈夫的支持更形稀少,女性在默默地尋求家庭與工作的平衡之餘,自我內在的聲音也漸漸消逝在歲月的痕跡中。 這就是本研究欲採取女性觀點來看性別關係的緣故,女性扮演著家庭中文化的傳承者以及母職的再生產角色,可是不論在歷史研究或族群關係中,女性的聲音都一直是缺失的部份,而透過對女性生命記憶的傳述,可以從女性觀點的角度切入來觀察,因此本研究採取女性口述訪談的方式,想藉由女性講述日常生活以及家務的協商過程,來了解女性在族群通婚中所面臨的適應和性別分工的問題,並進一步分析族群內婚與通婚中的性別關係。 而以族群通婚作為研究的議題,來比較客家內婚與外省、客家通婚的兩類個案中,是否會因為族群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性別關係,這是因為台灣社會中一直以來對族群的性別文化存在著刻板印象,如「娶妻當娶客家妻、嫁夫莫嫁客家郎」等俗諺在台灣社會頗為流行,甚至有些媽媽會以此告誡女兒,不要嫁給客家的男性,否則日後一定會吃苦等等,都顯示即使在族群界線愈趨模糊的今天,這些族群的刻板印象還是深植人心,而究竟這些說法有沒有理論基礎呢?族群和性別是如何在族群通婚中互相交織,如何影響了通婚中女性的家庭生活呢?這是本研究欲探討的核心。 對早期世代的女性來說,族群通婚是不普遍的,而族群通婚的跨文化結合,除了可能是一種個人受到異文化的吸引、對家族的叛逆性表現(Breger & Hill 1998),也可能是受到來自所處的社會環境當中的族群、階級、經濟條件的限制下所選擇的婚姻型態(邱莉雯 2004)。因為族群通婚的受到較大的環境限制,其呈現的變動性與多樣性往往勝過族群內婚,因此對族群通婚的女性來說,她們要面對的是更多的壓力與環境的變動,尤其是早年擔任軍職的外省族群不僅薪資低,南遷北調的生活與世代定居的客家族群性格更是截然不同,因此從與外省族群通婚的客家女性的觀點來看族群的差異,除了觀察族群性別文化之外,也可以看出當時的族群關係。 鍾佳玲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6.6 3
96年 臺灣北管亂彈戲提弦伴奏研究─從謝顯魁所奏【二凡】曲腔看「托」的伴奏意涵 本篇論文,是一篇以臺灣北管亂彈戲曲腔【二凡】為例、謝顯魁先生為取樣對象,逕由「如何托」、「托得通」、「托得好」漸呈性的三個面向,分別探討「伴奏」這個音樂行為,所相對賦予琴師、前場藝師、後場樂師,以至於聽(觀)眾,相對不同的「伴奏」意義。 首先,我們將「托」視為在一個典型框架的結構下,所形成具有相對一致性的音樂伴奏行為;試圖從謝顯魁先生師承脈絡下的四十七個抄本書寫示例,對【二凡】曲腔曲文暨曲調框架的可然結構進行歸納,循線推想琴師「如何托」的操琴理路。再者,進一步對謝顯魁先生操琴的實錄聲響,進行分析;並從撣、揉、拈、墊、滑、虛、虛等複雜瑣碎的活奏技法,歸結得見琴師「托得通、的行弦規律。最後,對於伴奏現場中,操琴者、司鼓者、唱曲者、聽眾等不同立點,及其容又有別的互動關係,進行「伴奏」意涵的觀察分析、並從觀察中舉見,伴奏行為本身,即是一種以「音」達「意」為本性的對話傳譯,琴師能不能即席地掌握「字」韻、穩定「腔」格,在曲腔的可然結構下,藉由對聲音的或然選擇,將觀感訴諸於人,又實現自身心理定勢中,對聲音期待所依托的概然意向,這也就相對突顯琴師是不是「托得好」的伴曲功力。 謝佳佳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民族音樂研究所 96.1 7
96年 臺灣苗栗通宵客語研究 苗栗縣通霄鎮是多方言混居的鄉鎮,除了使用人數眾多的閩南語之外,客家次方言中的:四縣腔、海陸腔在本鎮仍是佔有一席之地。本文以田野調查為主,以文獻為輔,使用田野調查法、描寫語言法、比較音韻法,整理出目前的通霄鎮客家方言概況。一、通霄地區客話的聲母、韻母、聲調及其特色:(一)通霄地區客話分為四縣、海陸兩腔調,烏眉地區的客話並有五華客話的痕跡。(二)受閩南語的影響,使得後高元音強化:u→wu→vu→bu,四縣客家話中的﹝v﹞聲母,在城北、南和、福興、福龍地區,已經逐漸在消失,許多字已經不再發﹝v﹞聲母的語音,形成聲母v-與b-並存。(三)舌尖前音的顎化 當舌尖前音﹝ts、ts’、s﹞後接細音時,會產生顎化的現象,實際的音值為﹝?-、?’-、?-﹞,在城北、福興、南和、福龍,﹝i﹞﹝?﹞在許多字當中已經化成了同一個元音﹝i﹞,和楓樹的四縣腔相較,﹝?﹞韻開始丟失了。 二、通霄地區客話和苗栗四縣客話、新竹海陸客話及通霄地區閩南語的關係。通霄客話除了各方言點本身四縣、海陸既有的詞彙特色之外,受閩南語的影響日漸加深,外來語部分,於日治時期受日語的影響很大。 徐煥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96.1 3
96年 從動詞意義和結構的整合分析客語移除類動詞 本文以客語移除類動詞為研究對象探索語意和形式的關係。動詞的語義透過詞彙分解化、概念結構、詞彙化、框架語義和顯像等機制帶出。後以Goldberg(1995,2006)的構式理論為基礎,運用Iwata(2005a,b)建議的修正模式,對動詞和結構之間的整合,提出更精細、更詳盡的解釋。根據前述方法,我們初步將移除類動詞分為六個次分類,並呈現出他們在結構上被顯像的論元。最後帶入Iwata提出的模組,分析各次分類動詞和不同句子結構的結合情形和其後的語義表現。 廖珮筠 國立政治大學 語言學研究所 96.7 5
96年 客家話大埔音聲調之聲學研究 本研究主要研究兩個問題:(1)調查聲調在音韻學系統及其語音學上的表現之相關性; (2)調查聲調在一組連續發聲出來的雙字詞中,所產生的聲調聲學特徵的細微變化。 台灣目前有兩大客語系統:海陸腔及四縣腔,但除此之外,其實也還有許多其他的次方言。其中一種,是客家話大埔音,目前大約有六萬人會使用大埔客語,而這些人口目前主要分布在台灣的中部三鄉鎮:東勢,石岡及新社。不同的次方言是以不同的聲調系統或是用字來作區辨,然而,在之前文獻中所使用的大埔客語的聲調系統多是根據聽覺所標記出來的,而非根據聲學所計算出來的,最多只能呈現出一般人對此聲調系統的聽覺印象。 因此,本研究將從客觀之物理聲學角度來檢視大埔客語的聲調系統,透過單字詞與雙字詞,我們將分析大埔客語的本調調值及變調調值,另外,在雙字詞組中,我們也探索了本調調值在前字及後字的位置中,是否和在單字詞中所計算出來的調值有所不同。在重新檢視大埔客語的聲調系統之後,我們將緊接著探討聲調在一組連續發聲出來的雙字詞中,所產生的聲調聲學特徵的變化。「聲調連發」是指在一連串連續不斷的發音中,相鄰的聲調會因而產生的變化,這也是許多語音學家近幾年來研究的重點。而本研究將探討的是雙字詞的「聲調連發」現象,欲調查雙詞中的聲調在詞首及詞末會如何變化;此外,我們也將雙字詞組根據許毅(1994)的分類,將雙詞組的聲調組合分別歸類於調值相近或相斥的組合;接著,我們再細看調與調之間的相互作用。在探討「聲調連發」的過程中,我們也採用了許毅的「目標近似模型」,來看大埔客語中所發現的聲調變化現象。 為了回答我們所提出的兩個研究問題,本研究所量測的聲學特徵參數包含音節的起始點及終點的基頻,最大及最小基頻,以及整個音節包含子音部分的平均基頻、斜率及音長。而對於陽平調,我們也檢視了它「最小基頻」出現在「音節」部分的相對位置,因為這個參數將影響陽平調的調型。音節的起迄點及最小基頻將作為計算調值的參考點,而在探討「聲調連發」時,所有的參數都會用來調查聲調的聲學變化。在計算調值的公式上,我們將比較兩種不同的版本,一是馮怡蓁博士及江文瑜博士在1999年的研究中所採用的公式,另一方面,我們也採用了石鋒(1990)的對數公式來做比較。 透過公式的計算,我們發現,馮與江計算出來的調域是屬於非線性的,而石鋒的公式算出來的調域呈現接近線性的關係,因此,本研究中,我們將採計使用馮與江的版本所得到的結果。根據聲學觀察與計算的結果,大埔客語的聲調調值在單獨發音時應該修正為:陰平33,陽平313,上聲31,去聲53,超陰平34,陰入3,陽入4(底線表示促調);而在雙字詞中,我們發現根據此組資料計算出來的調值不適宜當作大埔客語聲調的調值。至於變調的調值,我們發現採用石鋒的公式所計算出來的調值反而比較符合統計的結果,其計算出來的陰平變調為324,陽平變調為323,而去聲變調為44。然而,變調的調值實際上已經受到了其相鄰聲調的影響,因此在之後調查「聲調連發」的研究中,對於變調調值,我們還是會採用在原本文獻中所使用的調值來做分類,這三個變調原本的調值分別是35,33,55。透過聲學的參數,我們發現陽平調實際上並非真正的平調,而是先降後揚的凹型調。大埔客語的七個主調,加上三個變調,總共有十個聲調,這十個聲調大多可配成對,若其中一個是屬於高頻區,那另一個則屬於低頻區。其中我們注意到兩個入聲調的調值非常接近,但統計結果顯示4比3的基頻來得高,而3的斜率比4來的陡峭,這個結果與張月琴在1995年根據苗栗四縣客語所做的研究結果相同。 在針對第二個研究問題「聲調連發」進行多種面向的探討之後,我們發現,除了上聲[31]及陰入[3]之外,其餘所有聲調在詞尾的調長都比較長,有「詞尾拉長」的情形出現,而上聲[31]及陰入[3]反而是在詞首的調長比在詞尾時來得長。在斜率方面,這兩個調在詞尾的下降斜率都比較大,有一種「突如其來的下降」的現象,或許也正是因為這種「突如其來的下降現象」造成調長的縮短;但超陰平[34]這個揚調的斜率,反而是在詞首的位置時顯的較為陡峭,表示揚調在詞首的位置有拉長的現象出現。陽平調[313]的調型則是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調型產生:在詞首,陽平調[313]會較接近降調,而在詞尾,它仍會是個凹型調,只是音節的起迄點略較單字詞時降低。 而在採用許毅的調值相容與相斥的聲調環境的分類法時,我們發現大埔客語其實還存在有一種特殊的聲調環境──調型相容,所謂的調型相容是指降調加上揚調,或是揚調加上降調這樣的組合。雖然我們所定義的調型相容對許毅而言,是屬於調值相斥的環境,但我們研究的結果發現,大埔客語中的調型相容的環境其實是類似於調值相容的環境,兩者對聲調的影響是類似的。另外,在我們分別看每一個聲調對其相鄰的聲調有何影響時,我們發現了三種聲調變化:(1)前字詞對後字詞造成目標近似的影響(持續保留的目標近似);(2)後字詞對前字詞造成目標近似的影響(預期的目標近似);及(3)後字詞對前字詞造成目標對比分化的影響(預期的目標對比)。第一類包含了陰平[33],陽平[313],去聲[53],及陽入調[4],第二類包含上聲[31],去聲[53]及陰入調[3],而陽入調的聲調變化其實囊括這三類所有的變化。在第一及第二類的變化當中,我們發現了前字詞的迄點調值與後字詞的起點調值之間,有正比的關係存在,這現象也可以用許毅的「目標近似模型」來解釋,也就是相鄰兩點的調值會互相接近。然而,第三類的聲調變化卻無法用此模型來解釋,因為這種變化是一種相鄰兩點的調值互斥的結果,這個互斥現象是為了顯現出兩個調之間的反差與對比。這種調與調之間的互斥現象其實早就存在於大埔客語的變調系統中,例如:陰平後面若是跟著一個上聲,則陰平[33]會變成上揚調[35],為的就是要拉開與後面上聲起點調值的距離以增強對比。我們相信,變調在音韻化之前,其實是長久以來的「聲調連發」的結果,當某個聲調因為連發時所造成的變化,已經大到可用聽覺直接歸類為另一個調時,音韻學上的變調便因此產生了。 總而言之,本研究透過聲調的聲學研究結果,發現了大埔客語聲調系統的兩個重要特性:亦即「和諧共存」與「反差對比」,這兩個特性也展現在客家人的「硬頸」精神中──那種為了融入新環境所做的努力,但同時又保留了客家人勤奮節儉的本色。 劉季蓉 國立台灣大學 語言學研究所 96.6 5
96年 台灣客家節氣諺語及其文化意涵研究 「客家」一直是漢族大家庭中色彩鮮明、特立獨行的族群。今日客家文化傳承之所以為客家人所熟知,其所恃者乃客家語言,而客家語言之精者,尤推客家諺語。因此,客家諺語的研究是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研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透過大量的客家諺語,可探索其深層的文化底蘊及族群特色。加上長期以來客家人主要以「農業」為生活形態,所以二十四節氣的節氣諺語可以涵蓋客家人的生活智慧,瞭解客家族群特殊的文化內涵,也可展現客家文化豐富的面貌。從不同的節氣諺語,可以看到客家人對人、對土地、對自然的關懷,這樣的關懷,也就是本文研究節氣諺語當中,最重要傳承給後人的一個目的,就是「不違農時」。「不違農時」主要是對這片我們生長的地方,投注關愛,用曆法上的「二十四節氣」,體現人事的變化,也從客家所傳承的諺語當中,去學習大自然的生命哲學。前四章主要是學術理論方面的研究,分別是第一章是「緒論」;第二章是討論「台灣客家族群的形成與發展」;第三章「台灣客家節氣諺語的分類」;第四章「客家節氣諺語的文化意涵」;而第五章「台灣客家節氣諺語的保存與傳播」研究者則企圖將學術理論的成果應用於實務層面去作分析與建議,分別就台灣客家諺語的保存-「數位內容」以及台灣客家諺語的傳播-「文化創意產業」等二方面作討論,後從台灣節氣客家諺語去看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最後在全球在地化與在地全球化的觀點下,看台灣客家文化傳承與發展新契機;第六章為「結論」。客家諺語的特色,即在傳承客家族群文化的特色,風格獨存,比起民居或食物,更能傳承客家文化的芬芳。所以客家諺語不僅傳承了客家諺語的源遠流長,而且,其中更是蘊含著許多至今仍然顛撲不破的生活哲學在其中。先民的遺產何其豐富,成長在這一代的人是何其幸運,幸運的是我們有各種管道去認識這些文化資產,進而將這些文化特質創意化、產業化,除了達到活絡經濟的效果之外,客家文化傳承的意義更是遠大。 熊姿婷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 95.1 5
96年 語料庫的建置與台灣客家語VP研究 本論文以建置一個單機型語料庫為主,做為嘗試規劃和發展一個WEB語料庫的基礎。第一章緒論,說明本研究的動機、目的和方法,說明語料的範圍和來源。本研究的目的在透過對客家語語料的分析,以面向語料庫加工處理為目標導向,主要目的有以下幾點: 1.建立一個適切而可操作的台灣客家語語料的分詞標準規範。 2.建立一個可驗證、可操作的台灣客家語語詞歸類操作標準。 3.建立一個台灣客家語「詞類劃分體系」與「詞類標記」的標記,以進行語料庫的加工工作。 4.分析台灣客家語的「短語結構」,並對各種結構予以「標記」,用以標記語料庫中的客家語語料的句法信息。本論文則進一步利用該語料庫針對客家語的動詞和動詞短語,透過分析與考察、以呈現客家語動詞短語內部和外部的結構。我們總計分析了總計602326個漢字的台灣客家語語料,其中432969個漢字,全部做了詞類標記,另162347個漢字的語料,我們做了結構分析。 第二章 文獻探討,說明有關客家語在構詞法、短語、詞類體系等三方面前人研究的成果與值得借鑒之處。第三章 「T3」語料庫的建置與設計,說明設計該語料庫的緣由,語料的取樣原則和方法,語料的整理與存儲形式。第四章 語料的分詞規範與說明,本章說明我們的分詞方法和定義,提出一個規範來作為操作的標準,並具體舉例說明切分的原則。 第五章 客家語詞類劃分與標記說明,本章說明劃分客家語的基本詞類為十八類,並為每一詞類建立詞類標記符號與示例,我們劃分客家語的詞計十八個基本詞類,分別為:名詞(/nn)、時間詞(/nt)、方位詞(/lc)、處所詞(/si)、動詞(/vv)、形容詞(/jj)、副詞(/rb)、數詞(/cd)、介詞(/pa)、感嘆詞(/ij)、連接詞(/cc)、擬聲詞(/on)、助詞(/ax)、區別詞(/dis)、量詞(/m)、語氣詞(/sf)、狀態詞(/zht)、代詞(/pn)。而基於標記的需要,對「名詞」劃分出「專有名詞(nr)」;對「數詞」,劃分出「序數詞(/od)」。另對「系動詞」單獨給予標記「/ vs」;領屬標記「介」單獨給予標記「/ kai」;外來語(_fw)、成語(_id);標點符號(/pu)等,總計我們採取了25個標記符號。同時提出每一詞類鑑別工作守則,做為標記時的操作標準。第六章 客家語短語結構分類與標記說明,本章說明劃分客家語的短語為二十二種類型,並為每一短語建立短語標記符號與示例。短語類型及標記符號如下:主謂短語(cp)、述賓短語(vp)、述補短語(vp)、連動短語(vp)、狀中短語(vp)、聯合短語(vp)、附加短語(vp)、聯合短語(np)、方位短語(np)、數量短語(np)、同位短語(np)、定中短語(np)、介(kai》字短語(np)、時間短語(np)、處所短語(np)、狀中短語(jp)、聯合短語(jp)、介(kai】字短語(jp)、形補短語(jp)、比況結構(jp)、介詞短語(pp)、副詞短語(rp)、 第七章 建立台灣客家語的剖析樹語料庫,本章說明採取Dotted Tag的方式,把客家語的語法單位分為「語素、詞、短語、子句、句子」五級單位,設計T3語料庫編輯程式和T3lan檢索軟體,透過對客家語的詞、短語、句子的層次標記,建立剖析樹語料庫(treebank)。第八章 「T3」語料庫語料統計與分析,本章針對已建置完成的語料庫語料統計與分析各詞類和短語的使用頻率。經過現有的語料的分析,我們一共得到1299個單音節動詞,而就詞類統計的結果,名詞佔最大一部份,有64.43%強,其次是動詞佔20.43%,兩者合計就佔去了84.86%強,再次是形容詞佔7.91%,其他各類詞僅佔非常小的比例。另針對短語加以統計結果,客家語的使用者,主要使用的是「動詞性短語」,佔52.74%,其中又以述賓(vo)、述補(vc)、狀中(zd)和附加(fg)為主,連動和聯合短語相對偏低。第九章 客家語動詞研究,本章說明抽取語料庫中所有客家語的動詞進行統計與分析的結果。就數量而言,客家語動詞是雙音節為主,但單音節詞動詞的使用總頻率卻遠高於雙音節動詞。雙音動詞中又以述賓式和述補式最為普遍。另就文本分析的結果,客家語有56個核心動詞,其中與現代華語不同的計23個:「講1、食1、分1、無、喊、愛1、係、知、行、噭、著1、轉1、走1、驚、徛、落、尋、loi53、做3、愁、、囥、嫽」,佔全部核心動詞的41.1%。這23個與現代華語不同的核心動詞總使用詞次為7850次,佔56個核心動詞總使用詞次的44.58%,高頻的現象,顯示這是核心中的核心,相對的穩定性也非常高。第十章 動詞短語(vp)的結構與關係判定,本章集中討論有關客家語的動詞短語(VP)的結構和結構關係的判定問題,歸納出台灣客家語各種動詞短語(VP)的類型,並以客家語的「分」為例,探討客家語PP VP VP序列切分的規則。我們就可以判定:(1) 若後一個VP可以和「分」字組合,整個結構是向右切分,構成 a、(PP )模式 (2) 若後一個VP不能和「分」字組合,整個結構是向左切分,構成 b、( VP)模式 (3) 若按a、(PP )模式切分,兩項VP之間可以是述補、聯合、連動三種結構關係,而述補和聯合關係都有嚴格的限制條件。 (4) 若按b、( VP)模式切分,整個結構可能是聯合或連動關係,但都有許多限制性條件。第十一章 結語,透過這個語料庫的建置,我們找出了1299個客家語的單音節動詞;詞類統計結果,名詞佔最大一部份,有64.43%強,其次是動詞佔20.43%;客家語的使用者,主要使用的是「動詞性短語」,佔52.74%,其中又以述賓(vo)、述補(vc)、狀中(zd)和附加(fg)為主;而客家語動詞是雙音節為主,但單音節詞動詞的使用總頻率卻遠高於雙音節動詞;同時我們描述了客家語VP的基本結構和分布面貌,並以PP VP VP的組合為例,考察被動式的「分」字和VP組合的各種條件限制。 謝杰雄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95.6 5
96年 外籍配偶與客家文化傳承 文化的內涵包含了行動者在日常生活中實作的累積,在客家庄裡的外籍配偶數量日益漸多的情形下,外籍配偶不僅僅扮演著生物再生產的角色,同時也肩負著客家文化再生產的重任,其儼然成為客家文化傳承過程中相當重要且不可被忽視的中堅份子,本研究旨在透過飲食烹調這一日常的文化實作場域來探討外籍配偶是否對於客家文化的傳承發揮某種程度的影響力,外籍配偶之間的異質性是否也會為客家文化傳承帶來不同的結果。 本研究發現歸納為以下幾點:首先,與公婆同住與否,亦即家庭結構的大小會是影響外籍配偶在傳承客家飲食文化時最重要的外在客觀條件,婆婆往往會透過日常的飲食操作教導外籍配偶家中的食物料理方式,至於外籍配偶自身飲食慣習的展現上,則受限於所謂的機會結構,亦即夫家對於異國料理的看法,上述皆會影響最終外籍配偶在客家飲食呈現上的結果。這同時也顯示了日常餐桌上的食物背後其實隱涵了婆媳位階的權力關係以及以夫為主的男性邏輯。此外,台灣夫家看待印尼飲食文化以及越南飲食文化的觀點上亦會因為印尼籍配偶(客家華僑)與越南籍配偶(非華僑)這兩種不同類型而有所差異。 張亭婷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6.6 7
96年 龍潭地區茶產業的行動者網路分析 茶業是龍潭的主要農作,但龍潭的茶產業發展在近年已進入一個發展瓶頸。龍潭自民國七十八年引入椪風茶並於民國九十三起舉辦椪風節活動。龍潭茶產業因此產生再發展的契機。本究目的在從龍潭鄉茶產葉的變遷過程中,探討茶產業文化跟此地區發展的關聯。 龍潭地區的茶產業歷史發展過程大致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紅茶、綠茶的外銷為主;第二階段以生產包種茶為主,由外銷轉向內銷;第三階段則轉向作椪風茶的生產,其生產結構以小農自產自銷為主。 本研究運用行動者網絡的觀點,以椪風茶為主要行動者,探究椪風茶引入後所連結與組成的新社會網絡關係。茶葉生產網絡透過網絡間的互動,產生信賴而造成知識及技術流動,並引起龍潭地區茶葉品質的轉向。同時在此一過程中形成龍潭與其他茶區跨區域分工的情形,進一步改變傳統社會中農村地理上的網絡權力關係。 余欣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研究所 95.6 3
96年 客語「放」及其同類動詞:框架語義與構式之互動 本論文「客語「放」及其同類動詞:框架語義與構式之互動」以Fillmore (1985)提出的「框架語義」以及Goldberg (1995)等學者提出的「構式語法」觀點為基礎,分析客語「放」字構式呈現的多義現象。客語「放」字涉及「使動事件」:空間位移與狀態變化。本文著重分析「使動結構」與客語「放」字在動賓、動補及句子等構式中語意-句法的互動。同時藉助隱喻與轉喻的強化,說明客語「放」字延伸語意之間的關聯性,並進一步闡述客語「放」字在動賓結構中詞彙化為複合詞的現象。此外,本文亦檢視客語其他放置類動詞:方向同類動詞、工具同類動詞、方式同類動詞,經由審視其詞彙化類型與框架語義之互動,說明其語意內涵與句法上的表現。因此,本論文經由分析詞彙化類型與探討事件架構中參與角色的展現與否,說明客語放置類動詞語意與句法間的相互關係。 羅婉君 國立政治大學 語言學研究所 96.7 5
96年 敘事與行動:台灣客家認同的形成 本文探討1990年代以來客家論述場域出現兩種對立的認同敘事類型為問題核心,研究以客家菁英社團—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的路線轉折、認同論爭為軸,探討本土化進程中的客家論述如何回應新興的台灣民族主義,而形成所謂的「台灣客家認同」開展其認同論述實踐。主要的社會過程乃解嚴後的政治情境與民族主義式政治動員,促使族群認同的論爭鑲嵌於國族認同政治脈絡之中。筆者並論證當代客家族群文化復興與身份認同建構的熱潮,其歷史軌跡乃延續近20年前的台灣客家認同的提出。 林吉洋 國立清華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96.7 7
95年 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研究 本文除前後之緒論、結論外,分作九章,有多位文士之綜合分析論述,也有重要詩人個別作品之專論,如六堆三進士之探討,亦有特殊作品之分論;有六堆人士之作、亦有非六堆人描寫六堆之情事。 全篇以「緒論」發端,共分三節,針對前人之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並予增補校正,如《六堆客家鄉土誌》(1973)及《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2001)等,而筆者田野調查也蒐羅不少作家作品集或合集等,皆予以綜合分析論述之。第一章為「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的形成與發展」。敘述六堆的由來與忠義亭之沿革、六堆之地理分布與其發展、及說明六堆教育文化機制等,並製作一「六堆客家古典文學年表」,以清眉目;其中包括六堆之詩文社初探,有概述與六堆直接相關之詩文社團,如六合吟社、旗美吟社、美友吟社、旗峰詩社等,亦論及間接相關之詩社,如屏東縣國學研究會,探究詩風消長之因與未來展望,並製作「六合吟社」徵詩情形一覽表,以概其要。第二章至第六章為作品綜合分析,分別作欽天、敬地、尊君、愛親、重師主題詩文之析論,試以網羅對天地間所有之關切,故能詠出世人之懷、反映社會之問題等;六堆古典文學作品有清麗亦有質樸,風格有高古亦有自然,然皆為真誠生活之展現,皆富有極高思想意義,人格特質亦自然呈現其中。質言之,這些作品在歷代文學發展史上有所繼承、有所創建與補充,故其地位在詩歌史上有繼承、有創建、有補充,不容漠視。第七章是以六堆三進士黃驤雲、張維垣、江昶榮之詩文作個別研究分析。第八章是六堆特殊主題作品分析;分節撰述有昌黎祠、忠義亭(祠)之相關詩文聯探討、及《邀功紀略》之探討及製作一事略表以明事件經過,又有邱國楨之百餘首情詩之探討。第九章是非六堆文士所寫有關六堆人事地物之作。分節撰述描寫六堆景物之作、弔輓、歌詠、贈答六堆人之作、記錄六堆戰役或事蹟之作。文末是「結論」。期透過本論文之爬梳,肯定此類作品之價值,並製作「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相關人物之生平事略表」,百餘位作家之綜合年表,諒必能增強台灣文學發展之多方理解。 邱春美 輔仁大學 中文研究所 94.1 15
95年 海陸客家話和閩南語構詞對比研究 本文乃為比較臺灣海陸客家話及閩南語的構詞特色而作,包括詞彙的語音、構詞、語法及文化部分,全文章節如下:第一章「緒論」部分說明研究動機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為「相關文獻」探討,由此可見雙方言研究之重要。第三章「客、閩關係」將對客、閩族群的歷史源流、地緣分佈及社會接觸現象作一概述。第四章「音韻比較」句在找出客、閩語之間語碼轉換的對應規律或客、閩詞彙古今音讀的演變脈絡。第五章及第六章的「構詞比較」論及客、閩詞彙的「分類形式」、「音節多寡」、「組合方式」及「語序前後」,期能由此多維角度找出客、閩語個別的「獨有特徵詞」及共有的「客、閩關係特徵詞」。第七章「語法比較」旨在觀察詞彙由「詞」入「句」後的動態表現,包括「體貌」及「句法」兩方面的討論。除此之外,本文第八章還將觸角延伸到「詞彙文化」部分,本章主要觀察客、閩語在「古雅詞彙」、帶「?」詞語、「禁忌詞」及「外來借入詞」這四類詞語中所反射出的文化現象。第九章則是全文的結論,包括全文結論及未來期許兩部分。衷心期盼在這新的世紀裡,臺灣語言研究能更加蓬勃發展,使台灣客家話和閩南語由「共存」走向「共榮」的美好境界! 邱湘雲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研究所 95.1 7
95年 西螺地區「張廖」宗族特色與在地歷史發展 「張廖」是所謂「生廖死張」,即「在世時為『廖』姓,去世時為『張』姓」,有「生廖死張」的規定須追溯至福建漳州詔安官陂的廖姓族人:當時張再輝入贅廖家,張再輝受到其岳父廖化重用,之後廖化深怕後世子孫百年後「忘廖歸張」,於是與張再輝當面發誓:「生時須從母姓『廖』姓,死後才歸為父姓『張』姓」,之後凡是張再輝的後裔子孫皆須遵守著「生廖死張」的規定,遂開啟「張」姓與「廖」姓合為一宗,也是本文所稱的「張廖」一族。 清朝時詔安官陂有不少張廖姓族人移民至廣東、南洋、臺灣等地,其中臺灣是張廖後裔繁衍最多之處。張廖姓開臺祖主要拓墾於雲林西螺、二崙、崙背、臺中西屯、豐原、大雅、桃園大溪、南投、臺北土城、新店、臺南南化等地,其中又以雲林西螺、二崙、崙背及臺中西屯的張廖姓族人最為聚集、人口數量較多。西螺地區是全臺張廖姓族人最聚集的地方,張廖姓族人在此繁衍眾多的後裔子孫,並且結合各村落張廖姓族人,建立宗祠,鞏固了張廖宗族的血緣意識。而且昔日西螺地區張廖宗族為了因應臺灣社會治安不良、盜匪猖獗的背景下,宗族因地緣關係聯合附近張廖姓族人,組成聯庄的防禦組織抵抗盜匪,並有共同崇奉鄉土神的迎神賽會活動,這些組織無形中更凝聚了張廖宗族團結意識,表現了宗族團結的力量。 昔日的聯防組織、祈安謝神的活動雖已瓦解消失,但是「七嵌(欠)」這個稱號仍然流傳於社會中,只是在歷史時空下轉化了其意思。因此筆者認為,「西螺七嵌(欠)」這一詞已在歷史時光下的轉化了,並失掉了地方時空感,成為地方上的一個符號。 另外本文亦探討西螺地區張廖宗族的族群特色,西螺地區張廖宗族是目前臺灣張廖姓族人少數保持住詔安客話的一群,因此更顯現西螺地區張廖宗族的重要性。而西螺地區張廖宗族在語言上因受到地域上不同地理環境、人文歷史的影響,使得宗族團體使用詔安客家話的差異;而在習俗表現的族群文化特色上,墓碑、祖先牌位上對過世女性先祖有「孺人」的稱呼、祖先牌位的形式、做客超渡法事方面,都表現了客家的特色,但已因受福佬化的影響,在族群特色上有福佬化的現象。 李佳潁 國立台南大學 臺灣文化研究所 95.7 7
95年 花蓮地區客群信仰的轉變—以吉安鄉五穀宮為例 本文主要討論民俗信仰的祭祀範圍變動及其意義。首先以花蓮地區客家人的信仰為例,探討三個不同歷史時期廟宇、神祇的變遷及其所代表的意涵。而後以 五穀宮為例,討論從家庭祭祀、建廟後祭祀社群的確立、到近年來祭祀範圍的逐 漸縮減等變化過程。本文認為五穀信仰從早期農業型態屬性轉變為今日客家認同 的凝聚,代表民俗信仰意義的變遷係受社會環境影響所致。 邱秀英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鄉土文化研究所 95.2 5
95年 全球化衝擊下鄉土教育深化之研究—一位美濃社區教師的詮釋 本論文是一位國小教師參與社區營造的『自我敘說』,除了紀錄一個農村對抗全球化浪潮的歷程,也是寫一個『生命』與美濃社會互動的故事。 故事從1992年(甚至更早)美濃反水庫運動開始熱烈展開。原本要流落異鄉的師專生,意外的分發到離家不遠的山村任教,因為家鄉面臨要建水庫的危機,焦慮地率先『上書』給鎮長,卻石沈大海,原以為要孤軍奮鬥的反水庫之路,兩年後美濃社會出現幾個返鄉青年,他們竟然和我有共同的目標—反美濃水庫。 和這群知識青年認識是我生命中的一個轉折,在『愛鄉』的引誘下,一步步調整人生的途徑與節奏。原本是孤單寂寥的反水庫路上,就在邂逅許多『愛鄉人』後,沿途變得的多彩而具挑戰。台灣社會一直籠罩在資本主義的價值觀體系下,農村的角色長期被邊緣化,愈是投入才發現,我們已不是單純在做『反水庫』一件事,而是想要活化這個兩百多年的古老農村,就是所謂的社區總體營造吧! 為了要深度參與社區運動,我調回家鄉的龍肚國小,從此我一面玩『鄉土教育』、一面玩『社區營造』,僵化的教育制度及貧瘠的校園文化,起初玩的乾澀無味,無意間將『學校』與『社區』搓和著玩,卻意外得到學生、同僚、家長、里長...的認同與參與,從這裡才真正體會到教育的『力量』。 原本喜歡鄉下,想要清平過日,參與家鄉反水庫運動後,開始去反芻過去的生活經驗與所受的教育訓練。從最初的旁觀者,到淺身再全身參與,從一場場的社區教育活動中,體認到社區所面臨的問題,每每回到學校教育崗位,便努力思索『社區教師』所能提供的力量---就是要規劃進行令兒童『感動』的教育活動。所幸,從參與社區運動中,所吸收的資源與經驗,成了我回校園推行鄉土教育活動的養分與能量。 故事的場景多在校園和社區,偶而也跳脫到台灣某個山區學校或日本的小鄉村,雖有我這個主角貫穿全場,但故事中與主角互動的返鄉青年、校長、龍肚國小同事、學生、美濃教育伙伴…因為與他們不斷研讀討論、相互慰藉、化解矛盾;從文化省思、凝聚居民意識、建構社區的主體性…才能創造出特有的美濃社區運動風格,也才使我的生命歷程更加豐富紮實。 回顧參與美濃社區運動的歷程,除了紀錄人與土地的對話,人與人的互動;尤其呈現出自己生命蛻變的衝突與喜悅,正是本論文的主要價值。 黃鴻松 樹德科技大學 建築與古蹟維護研究所 94.2 7
95年 萬巒鄉客家聚落嘗會之研究 本文是以「客家嘗會集中分布於萬巒鄉客家聚落中」的現象為主軸,藉著分析嘗會的集中現象,以了解萬巒鄉客家聚落的宗族發展與聚落關係。因此本文以討論「萬巒鄉客家聚落嘗會」為重心,透過嘗會組成方式,來了解當地聚落的發展情形,更建構出嘗會的發展過程,以及嘗會對萬巒鄉客家聚落所造成的影響。 萬巒鄉位於屏東縣轄的中部,東與瑪家、泰武、來義三鄉為鄰,西接竹田鄉、內埔鄉,南接潮州鎮、新埤鄉,東西寬約七公里,南北長約十公里。萬巒鄉的產業活動主要是以農業為主,在清朝已經為屏東平原的米倉之一,早期居民多從事水田的耕作,是個標準的傳統農村。觀察本鄉的地理環境,亦可發現,因為地理環境的條件,造成當地河流多、橋樑多、道路多的現象;而各村區域間的距離、間隔非常的明顯,多以檳榔或橋樑作為區隔的分界。 萬巒鄉共有十四個村落,其中萬巒、萬全、萬和、鹿寮、硫黃、泗溝、五溝、成德等八個村屬於以客家居民為主的客家聚落,佳佐、佳和兩村為福佬人為主的福佬聚落,新置、新厝、赤山、萬金則為說福佬話的平埔聚落。清朝康熙年間由於南部地區開發日漸飽和,客家移民相繼進入屏東平原進行墾拓。不久之後,有一部分移民即會同隨後而來的移民,越過東港溪,進入到萬巒地區開墾,利用此地豐沛的水泉,延續原鄉的維生模式,廣闢水田,從事稻作。 早期萬巒地區的客家移民多採「客籍傭工」的方式墾佃,為了加速開墾的人力與物力,以及面對族群衝突下的危機感,始採用「組織化」的方式,在萬巒地區進行開墾。故從原鄉移植嘗會組織來台進行開墾。萬巒鄉客家聚落的嘗會在此種背景下,由原鄉移植的祖先祭祀團體,在台灣轉變成客家移民「組織化」開墾土地的土地利用集團,到後來逐漸演變成地方上的自治單位,領導地方與聚落的發展,更進一步地帶動地方的繁榮,而萬巒鄉客家聚落成立嘗會也變成當地社會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也進而發展出屬於萬巒鄉嘗會功能的特殊文化意涵。 黃建德 國立台南大學 臺灣文化研究所 93.6 5
95年 臺灣三腳採採茶戲「棚頭」之研究—以《張三郎賣茶故事》「十大齣」為例 本論文以「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棚頭』」為主題,並以《張三郎賣茶故事》「十大齣」作為分析依據。筆者從文學角度出發,對客家戲「棚頭」議題進行較深入之探討,冀能對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棚頭」之文學面向,有更清楚且深入之認識與研究。客家三腳採茶戲在整個客家戲體系中有一定之地位,而「棚頭」又於客家三腳採茶戲表演系統中,佔有一席之地。且「棚頭」表演在客家三腳採茶戲演出中,具有相當之特殊性,甚至影響至客家大戲之發展,其研究價值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研究之目的,亦即研究結果在於:可以顯示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棚頭」之內涵與特色;可以建構完整之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棚頭」理論體系與知識架構;可以闡明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棚頭」之客家民間文學特性內涵及類別;可以凸顯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棚頭」之文學表現與文學特色等。 本文之撰寫試圖建立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棚頭」之理論體系與知識架構,並闡釋、凸顯「棚頭」之客家民間文學特色與價值等,進而界定其在民間文學史、客家文學及中國文學史上之地位。 莊美玲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民間文學研究所 95.5 5
95年 龍鳳園戲劇團研究—兼論台灣客家採茶戲的發展與演變 本論文以「龍鳳園戲劇團」為研究對象,藉由龍鳳園戲劇團的興起與發展、營運與管理、劇目與演出、來看台灣客家採茶戲的發展與演變。全文除緒論及結論外,共分四章論述。緒論闡述筆者的研究動機、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與文獻回顧。第二章論述龍鳳園的興起與發展,敘述團長李永乾的成長環境與戲劇淵源、龍鳳園的成立與發展、龍鳳園的現況與困境、龍鳳園的未來與展望。第三章論述龍鳳園的營運與管理,說明龍鳳園的營運方式、團長李永乾的劇團管理、李永乾與台灣省客家戲劇發展協會、建立龍鳳園有效營運的行動方案。第四章論述龍鳳園的劇目與演出,敘述龍鳳園的劇目與戲文、龍鳳園的演出本分析。將龍鳳園的《野花不比家花香》、《金龜記》、《目連救母》三部演出本,分「劇本來源」、「情節與曲調安排」、「人物分析」、「戲劇意念」四個部分,逐一分析探討。第五章論述台灣客家採茶戲的發展與演變,敘述從龍鳳園看台灣客家採茶戲的發展與特色、台灣客家採茶戲的與歌仔戲的關係、從龍鳳園看台灣客家採茶戲的現況與未來展望。 結論是:從龍鳳園戲劇團來看台灣客家三腳採茶戲和台灣客家採茶大戲的發展與演變,筆者把客家三腳採茶戲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把客家採茶大戲的發展分為六個階段。龍鳳園戲劇團以演外台戲為主,偶爾兼演一些文化場,一年只演出五十幾場,李永乾認為龍鳳園的經營已經淪為副業,他是基於傳揚客家文化的使命感而決心繼續維持劇團的經營。李永乾也表示他兼任多項職務對劇團業務的推展並無多大幫助,他認為劇團團長應該專職,較能發揮功能。不過龍鳳園戲劇團仍有其特色,如演員經驗豐富,擅長即興演出、擅長演出客家三腳採茶戲、擅長演出傳統歷史戲與家庭戲等。如果龍鳳園戲劇團能夠引進幾位優秀的年輕藝人來擔任主角,並且更新佈景服裝道具,加強精緻化,相信仍然大有可為。最後並臚列八點具體經營策略與行動方案提供龍鳳園及有關單位參考。至於對政府的建議方面,除了希望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能夠成立「客家戲曲振興與研究小組」、規劃興建多功能的「客家戲劇館」、在客家文化園區與遊樂區規劃客家戲曲展演區等,以加強對客家採茶戲的調查、研究、保存、傳承、推廣等工作。另外關於政府協助劇團維持營運,可以法國政府對劇團的協助與津貼做為「他山之石」,並由此得到啟發。關於台灣省客家戲劇發展協會的經營,建議李永乾能夠定期開會,依法改選理監事與理事長,讓會務運作更加正常,為客家劇團與演員們積極爭取權益與福利。 徐進堯 國立台北大學 民俗藝術研究所 95.6 5
95年 中堆客家聚落文化景觀的圖式與重構 本論文主要以探討台灣南部客家聚落文化景觀(Cultural Landscape)為主題並由兩大主要內容所組成,第一部分以田野訪查、測繪與蒐集相關史料文獻的方式,經由文化景觀中對歷史與地理歸納與演繹的步驟,探討屬於中堆(JungDuai)客家聚落之心理圖式(Schema),第二部分則以「回憶」作為塑造聚落氛圍的主題,將聚落心理圖式轉化成聚落文化景觀的重構。 研究過程中紀錄中堆聚落拓墾與遷徙,以及在時間的變遷過程中所產生的聚落故事,並深入了解在生活的變遷當中,人與土地之間的倫理觀;經由歷史脈絡的剖析與空間的重建可以歸納出「信仰」、「產業」、「社群」等三種就是文化景觀澱積的範疇,其所相應的場所「伯公」、「藍帶」、「公嘗」即傳達出客家先民的天地人合一的「共生宇宙觀」。但是拓墾而產生的團體情感也隨著人群的分割與土地的破碎而逝,對土地的價值觀也隨著社會風氣的轉變而低落,包括人與地的互動疏離化、人與地的組織商品化、人與地的依存功利化。 研究結果顯示要重塑聚落內人與土地之間的倫理價值,進而達到人與環境良性互動的循環,必須藉由實質環境的營造與景觀意義的傳達來達到地景與居民記憶串聯的目的,利用指南、牽引、敘事等手法垂直面的歷史記憶串聯與水平面的人群聯繫聚落內的居民,創造出共同生活記憶,強化居民對地方的認同。由聚落內整體氛圍的營造到點線面的文化景觀重構,以當地居民為主要對象所設計的文化地景導覽,讓聚落居民可以從週遭環境了解客家文化景觀澱積的來龍去脈,讓聚落內的故事在伙房內持續的傳承。 蔡淑真 東海大學 景觀研究所 95.6 5
95年 客籍國中小校長的領導風格、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討客籍國中小校長的領導風格、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的現況與相關,以及不同背景變項的客籍校長的領導風格、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是否有顯著差異,以期獲得客觀的實徵資料,作為本研究的結論,並提出建議作為客家莊的客籍校長、教育行政機關、以及研究的進一步建議與省思的參考。 本研究係透過文獻探討、問卷調查的方式,來蒐集及分析資料。本研究的第一階段是整理及分析客家的文化與教育、國內外的領導風格、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的相關研究,以編製本研究測量工具,並進行建構專家內容效度。第二階段進行預試,以建立正式問卷之信效度。第三階段進行正式問卷施測,共計發出10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860份,可用率為86%,並採用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典型相關與逐步多元迴歸等來進行研究假設之統計分析。 經統計分析,本研究得到結論如下:一、客籍校長領導風格,以「人際關懷」最為突出。二、客籍校長的教師組織承諾,以「努力意願」最為突出。三、客籍校長的學校效能,以「教師教學品質」最為突出。四、國小、兼任行政工作、主要母語是客語、小型學校、偏遠或特偏,有較明顯的領導風格、教師組織承諾、學校效能的傾向。五、客籍校長展現愈高的人際關懷的領導風格,則教師組織承諾愈高。六、客籍校長呈現越積極的領導風格,則學校效能越高。七、客籍校長的教師組織承諾越高,則有越佳的學校效能。八、校長的領導風格與教師組織承諾對「整體學校效能」有顯著預測力,其中以「組織認同」具有最佳預測力。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國民中小學校長、教育行政機關、以及未來從事相關研究人員等參考。 黃怡雯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教育研究所 95.5 5
95年 透過閩南人與客家人文化之比較考察臺灣社會─清朝閩客「分類械鬥」起 臺灣有各種豐富的語言,多采多姿的文化和複數的族群。之中分為本省人,外省人及原住民。而本省人又分為閩南人與客家人。從人口的比率來看大概是閩南人(74.5%),客家人(13.2%),外省人(9.9%), 原住民(2.4%)。 有三百多年移民歷史的臺灣,要?大部分是由閩南人與客家人所創造出來的也不為過, 從人口的比率來看若閩南人與客家人能同心協力,團結一心的話,便可以對牽動臺灣社會發揮極大的作用。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閩客所描繪出的歷史軌跡絕對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和平,相反地,有許多波折和摩擦。之中有排斥,迫害,反目以及鬥爭。我常在思考同樣一起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為什麼閩客會反目成仇呢?到底是什麼原因,這原因又該如何解決而閩客又應該如何共同攜手走向未來呢? 也因為如此,我便決定在我的碩士論文裡以文化的觀點,客觀的角度來研究臺灣的閩南人與客家人並透過這兩族群考察臺灣的成立過程。 「分類械鬥」是兩者存在最顯著最具象徵性的爭鬥。我試著在論文裡查明分類械鬥為什麼發生,發生的過程,發生的原因和當時的歷史背景。因為若能查明、分析出分類械鬥所發生的原因、所帶來的影響及案例,也許閩客兩者長久存在的各種問題就能找出解決的方法。今後閩客應該如何克服歷史上的隔閡並和平共處在臺灣這塊土地上,雙方又應該朝什麼方向努力,這些都是閩客應該正視的課題。 三百多年前,閩南人與客家人渡海移民來臺,在臺灣這塊土地上開墾、聚居、落地深根、繁衍後代,兩者往來通婚,文化上「和而不合」共生共存於臺灣。雖說兩者有著絕大部分相同的文化生活但是卻有著不同的文化特質。在論文裡除了研究分析閩客分類械鬥外我還試著透過兩族群的文化特質更深一層了解臺灣的社會。 莊文曲 日本國麗澤大學 言語教育研究所 95.3 7
95年 創作型搖滾樂團結合傳統音樂素材之研究─以好客樂隊為例 本文以研究創作型搖滾樂團為基礎,進一步以好客樂隊為主題,探討在台灣為少眾所接受的搖滾樂團,結合了亦是為台灣少眾所認識的客家音樂,在音樂創作上將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好客樂隊」性質特殊難以歸類,又同時與搖滾和客家音樂息息相關的樂團;很令人好奇這樣的團體在創作上是否能夠有不同的突破,或對傳統客家歌謠的保存、創新上能有所貢獻?本文對好客樂隊以田野調查、訪問、錄音與網路資料匯整的方式,同時進行研究。研究內主要除了音樂內容的分析與對照之外,樂團成立的歷史與人員更替的轉換過程、與社會運動間的互動、及每一位團員的生長背景、音樂學習歷程等都是研究的重點,因為這些每一個要素都將是影響整個樂團發展的關鍵。 緒 論 有關筆者接觸創作型搖滾樂團的歷程,及目前國內所見之創作型搖滾樂團的重要文獻與全文研究範圍之概述。 第一章 先以總合的方式介紹,將這個客家創作型搖滾樂團,從1992年到2006年整體歷史,第一章分成三節。第一節從好客樂隊的前身觀子音樂坑時期,開始介紹這三個時期的成立與創作以客家音樂為基礎的音樂內容,其輾轉脫胎的過程介紹;第二節將交工與好客所正式出版過的唱片為主,從唱片分析客家搖滾的精神與思想及樂曲與器樂的運用,做完整的文字描述;第三節以分別訪談的方式訪問,紹及團員的基本資料。 第二章 主要是以音樂分析為主,在好客樂隊出版的第一張專輯【好客戲】中,運用到客家八音曲牌的《大團圓》與傳統歌謠《桃花開》,這兩首樂曲做傳統與現代的對照分析。 第三章 同樣是以音樂分析為主,在好客樂隊出版的第一張專輯【好客戲】中分以運用到客家音樂的歌唱曲,老山歌《惜緣》與山歌子《叫我唱的歌》,尋找此兩首客家搖滾歌曲的傳統與創新後樂曲之差異。第四章 其經過好客的改編後的搖滾版客家歌是否更能被社會大所喜愛眾,並以客家搖滾與社會的聯結關係為主,探討有關創作樂團參與社會運動的歷史,好客樂隊的前身參與社會運動之經過;好客音樂之美學思想,與大眾對好客樂隊之觀感以及這樣的客家創造型搖滾樂對現代之影響。 林宜欣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民族音樂研究所 95.6 7
95年 臺灣戰後客語詩研究 臺灣戰後客語詩寫作和客家意識的覺醒有關,也和客家運動的發起有很大的關係。從八○年代末以來,許多詩人開始積極投入客語詩創作,客語書寫因而得以落實於文字化,開啟創戰後後臺灣客語詩寫作的新局面。 本論文嘗試從客語詩在文學史的源流、語言的書寫實踐以及詩作內容的文本研究等三個層面來研究。本論文共為七章,第一章為緒論。 第二章首先將臺灣「客家文學」與「客語文學」定義予以釐清,回顧從客家運動到客語詩的發展,爬梳客語文學書寫在臺灣的發展歷程,並探討戰後客語詩大量出版的原因。 第三章則從語言學切入,分析客語詩的用字與書寫問題,探討以漢字書寫和以羅馬字書寫的不同處,以及大量使用漢字書寫的原因和羅馬字推行不易之因,並分析客語的語音、詞彙及語言特殊性。 第四章藉著客語詩中的客家女性書寫,探討客家女性的心緒表現、社會地位、以及從傳統走向現代,客家女性的轉變如何?詩人們如何藉由書寫客家女性來展現對客家社會及土地、族群之關懷? 第五章重點放在客家移民來台墾拓的歷史過程;鄉村與都市對客家社會所造成的差異性;客家人徘徊在離鄉與歸鄉之間的心情;客家社會的兒時回憶與客家童謠創作;並探討客語詩中的原鄉省思。 第六章分析影響客語詩創作的環境因素,包括客家庄的人文地理、詩中的動物名稱及自然風光的借喻與意象。 第七章結論。本論文最後的附錄,包括客語詩人及其重要作品、戰後客語詩作索引年表、客語主要音標聲母符號對照表、客語詩人訪談紀錄等四部分。 徐碧霞 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4.6 3
95年 客家聚落三坑子水空間文化地景的地域性 本研究以桃園縣龍潭鄉三坑子客家聚落的水空間作為文化地景地域性研究的對象,三坑子因時間的演進而形塑了許多具有豐富自然及人文特徵的水空間,故本研究以文化地理學及地域主義等文化地景的相關理論為基礎架構,從三坑子的溪流、灌溉水渠、耕作水田及生活用水等各種水空間的形成與變遷,進行文獻回顧、現況調查、測繪、訪談以及空間觀察等田野調查基礎資料的建立,以作為觀察和分析居民與水空間的互動關係,藉以閱讀三坑子水空間的地域特質;並依據理論的建構將三坑子的地域特質區分為時間、機能、場所與美學等四個面向進行探討。 研究發現由於在自然環境長時間的演替下以及居民與環境的互動過程中,三坑子的水域狀態衍生出各自不同的水空間特色,亦呈現了在時間面向中,居民對於水空間的營造並非屬於保守或鄉愁式的態度,而是處在一種不斷演變與進步的地域特質。從場所面向中的地形、方位、邊界、領域性及人群的分析中,則可閱讀到三坑子的人—水—土地三者之間所呈現的情感依存狀態;且在美學面向上亦呈現出三坑子水空間豐富的感官知覺經驗以及屬於地方性的空間美學。透過研究發現,期能將三坑子水空間地域特質的詮釋作為往後三坑子城鄉風貌改造時實踐與發展三坑子文化地景地域性的參考方向。 林盟凱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95.1 3
95年 兩岸客家研究與客家社團之政治分析─以「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為中心 本論文題目為「兩岸客家研究與客家社團之政治分析-以『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為中心」,筆者發現到「客家」作為一個群體名稱,用以鑑別與他族人之不同時,這個大家都稱之為「客家」的這群人,其內部就有許多跨地域性、跨行政區界上的不同。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台海兩岸客家人,在「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上所進行的政治角力,並探討引起這政治角力的原因。 本論文所採用的研究途徑為歷史研究途徑和政治學研究途徑,在兩岸不同政治發展的時間與事件脈絡下,首先探討兩岸客家研究的政治性格,繼而探究客家社團與政治的關係,再切入客家研究如何與「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搭配,兩岸客家社團又如何在「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展現既聯合又鬥爭的互動形式。 資料來源上,因為筆者長期參與客家事務,對客家事務與相關之文獻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採用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及深度訪談法三者互為佐証運用。在客家研究、客家社團與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三者的學術與實務上,務求達至一個由政治面向的角度來探討這發展的關係與模式。 本論文的主要研究發現是:客家研究與客家社團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也要小心一些偽文獻的誤導,客家社團的轉型也是面對現代化社會過程中,在組織功能上必須面對的挑戰。當前世界各地有多個以客家為名的大會與社團組織。足證明,「客家」儼然成為一股跨越國界的勢力。為各區域間或國家內部所重視。 葉日嘉 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大陸研究所 95.6 5
95年 台灣客語政策評估之研究─以桃園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 本研究旨在瞭解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的客語生活學校計畫在桃園縣的實施現況,據此再進行回應性評估並提出政策建議。本文以桃園縣境內南、北區內一般地區和偏遠地區曾經參與本計畫1到3年不等的小學為研究對象,依文獻分析、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制訂頒佈的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補助作業要點和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生活學校督導評核要點,歸納建構出五項評估指標和十七個評估標準,五項評估指標為(一)目標計畫達成度;(二)政策設計適當性;(三)顧客滿意度;(四)參與率;(五)客觀公正性。研究方法以對行政人員、老師、家長和學者專家的深度訪談為主,著重政策利害關係人的訴求、關切、爭議等回應性觀點。 研究發現師資和教材是學校最迫切需要協助解決的問題,北桃園非客家地區學校的參與率遠低於南桃園客家地區,以九十四年度的情況來看,全縣小學的參與率是15%。政策利害關係人對本計畫大多給予正面的評價,然鑑於輔導、評鑑和溝通聯絡機制均未臻完善,計畫也未普及到最需要推廣客語的非客家地區,本研究最後依據評估結果分別提出建議以確保計畫能真正有效的落實,並達成預期的效益。 周雅雯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5.6 7
95年 李喬《寒夜三部曲》人物研究 文壇大老李喬,著作等身,包括長篇小說、短篇小說並兼及文學評論、文化論述,是台灣本土創作量最豐富的作家之一。他早期的作品幾乎都是短篇,樸厚真淳地書寫故鄉、童年,並挖掘人性及心理變貌,技法巧黠多變化。某些長篇則有寫史的企圖,文化評論也鞭辟入裡。李喬擁有「大河小說家」的美譽,他的代表作《寒夜三部曲》,紮根土地,關懷族群,有血有淚,充滿文字的質感、密度與歷史的深度,概括了日據台灣五十年,祖孫三代,關涉墾拓、殖民和太平洋戰爭相關史事,堪稱史詩般的作品。與鍾肇政的《台灣人三部曲》、東方白的《浪淘沙》同為見證日據時代台灣歷史的大河小說。這部書所強調的土地、抗爭及歸返原鄉等主題意涵豐富,是全台灣,甚至全人類所共同關注的。除此之外,書中許多人物的性格、心理、形貌塑造也很有特色。希望藉此研究,讓更多人親炙台灣歷史,探析人性底蘊,領略作者多樣寫作手法及作品所呈現的文學美感與藝術成就。 本論文以李喬長篇小說《寒夜三部曲──寒夜、荒村、孤燈》為主要範圍,旁參短篇小說相關作品及評論,再以批評方法、心理學理論加以分析。關於人物之心理描寫及外在型塑,另以小說理論、技巧或文學評論分析探討。首先就主題,做整體性的觀照,《寒夜》是對土地的苦戀;《荒村》重在被殖民者的災難與抗爭;《孤燈》則是戰亂傷痛與鱒魚返鄉。其次藉由榮格「分析心理學」相關理論,針對此書幾位關鍵靈魂人物做深入心理狀貌探討,接著再佐以小說理論,從人物外在形象描繪,檢視重要角色之型塑。最後則從小說結構、敘事觀點,結合人物內在心理,外在形貌,及各種角色在小說中的配置份量與方式,探究人物在小說中的位置與功用,並如何敷演情節去表達故事,呈現主題,完成小說家所賦予之使命與任務。 綜觀全書,李喬以「母親」形象結合「土地」,統攝全書;母親、土地和生命本體關係密切,母親為樞紐,結合土地和生命,三者往復循環不息。以彭阿強建構苦戀土地主題;用阿漢、明鼎主演抗爭主題;再用燈妹、明基兩線建構傷痛與回歸主題;最終再用「體香」、「銀戒」、「光」所代表的母親及「鱒魚」為總體造型,完成回歸總主題。 盧翁美珍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文研究所 94.6 5
95年 原客通婚的族群邊界與位階:地域、世代的比較分析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於探討花?地區原客族群邊界/位階與原客通婚的交互影響。依時間脈絡,研究者將原客族群通婚分為:通婚的成因、婚姻的適應及族群認同的維持與轉變三大部分展開。原客族群關係的特殊性在於邊界與位階的相似性,如地?邊界的相近、社經地位的接近,因此,原客族群關係,有其特殊性。通婚是族群深?接觸的指標之一,由原客族群通婚作為原客族群關係的?入點,?得以使抽象的族群關係藉由具體的事件呈現,所以原客通婚有其研究的價值。 本研究以24 位原客通婚者作為研究對象,並以世代、地域作為設計變項。由於「客男原?」與「原男客?」的婚姻組合有?同的意義,限於篇幅,本研究以通婚比?高出?倍的「客男原?」作為原客通婚模式,其中客家男性,包含客籍的原客雙族裔者,原住民?性包含阿美族、太?閣族?性。由受訪者的親屬關係、成長背景與學?,研究者以1945 ?作為世代的區隔。1945?以前出生者,為原客通婚第一代,多受過日式教育,學?多為小學。1945?以後出生者,為原客通婚的第二代,均受到國民政府教育,學?多為高職,且部份通婚者的上一代,即為本研究的原客通婚第一代。地域方面則以族群的混居程?分為「聚居型」與「混居型」,聚居型代表原客各自於?同村莊群居的居住型態,混居型代表原客相互混居於同一村莊的居住型態。藉由世代與地域的區隔,?得以掌握?史、地?等?同時空背景下的族群關係對族群通婚的影響性。 本研究發現,影響原客族群通婚的成因主要在於族群間相互的意象,於是族群婚者必須突破結構性的限制,才得以跨越族群的鴻溝。婚後的適應則是嫁入的原住民婦?必須面?的問題,如語言溝通、宗教信仰、性別分工的差?性,以及婆媳的問題。族群身分的認定與認同的轉變,則與政治法?、優惠政策以及族群意象的轉變息息相關,並具體呈現於原住民婦?、原客雙族裔身分維持與轉變的動態過程上。 彭尉榕 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95.6 7
95年 儀式中身份的轉化─以客家拜新丁為例 本研究是以屏東縣佳冬鄉昌隆、豐隆二村的拜新丁儀式為研究對象,從裡頭拜新丁儀式的展演,以及其交換新丁粄的交換行為,來分析在客家社會新生兒身分的建構過程。本研究是透過深度訪談法以及參與觀察法進入田野現場,從參與觀察中可以知道儀式的展演過程,以及在儀式中人與人的互動;而深度訪談則是實際對於交換新丁粄的交換過程,可進行深度的了解。 本研究大致上分成兩個部份來論述:第一個是以廟中準備儀式事宜的狀況、以及儀式的展演過程,儀式作為身份轉化的機制,他是如何在儀式中轉化,儀式在漢人社會代表了何種意涵?除了儀式的觀察是為本研究的焦點所在,另外一個部份是家戶間、與社區間、與跨社區間的交換行為為觀察對象,他所呈現的交換新丁粄的狀況,可以了解到新生兒身分藉由交換新丁粄再確認;也可以從發送新丁粄的交換當中,觀察出團體的界線改變的與否,以及觀察出發送者的人際網絡關係。 戴正倫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5.6 15
94年 靈力經濟與社區再生產:漢人民間信仰與台灣地方社會之建構 有關台灣民間信仰與地方社會之關係的研究通常會關注到兩個問題,一是民間信仰如何發揮建構社會關係的功能,另一則是民間信仰如何促成?人們的地方團結與認同。關於前者,過去的研究大都從團體的層面著手,從結構功能?的角度來談村莊作為一個團體透過祭祀儀式而獲得團結,或者村莊之間依靠共同祭祀同一神明而結成聯盟。關於後者,一般的觀點是認為村莊透過神明祭祀而凝聚?村民對村莊的地方認同。這二者都對我們瞭解台灣地方社會有很大的幫助,不過如果我們想要瞭解各種??如何在民間信仰場域中進?交換,各自取得他們的利益,因而以民間信仰場域為中心而形成一個複雜的社會關係網絡,那麼過去的結構功能論式觀點就無法勝任,我們需要的是一個關於民間信仰場域的交換??。「靈力經濟」就是一個關於人們如何在民間信仰場域中進?交換的實踐??,討?的是人與人以及人與神之間如何在此進?交換,以獲取??以及各種經濟、社會與象徵資本。由於神明的??是這個場域中實質的與名義上的人們的核心關懷,因此理解「靈力」成為?解人們的實踐?輯的主要概?。從靈力的生產、消費著手,我們首先看到「熱鬧」、「心意」等人們慣習中的?動?輯,因而?解到「靈力」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從信仰的角?出發,社會關係是因應??生產的需要而被創造。從社會的角?出發,靈力的生產是人們用以再生產其社會關係的藉口;其次我們也發現「生產就是消費」這個靈力場域的深層結構,而能夠探討「靈力」與「經濟」之間的關?,基本上神明靈力的大小反應的是社區動員人?與募集?錢的能?;然後我們也?進一步認知「婉飾」在民間信仰場域中的必要性,人們?動中所包含的神聖與世俗雙重動機必須藉由婉飾?加以中介,這個場域才能順?運作。 本研究分?個部分,第一部份進?的是民間信仰實踐??的建構,基本上是一種關於人們的地方知?的分析,因此是以人們的敘述為分析基礎,再佐以人口與經濟資??加以?證;第二部分則是關於清代彰化平原地方社會結構與地緣認同意?的討?,以社會網絡的角??描述清代彰化平原的社會結構,其中神會體系是這個網絡的主幹。而地緣意?的討?則以土地所有權的轉變、械鬥?再造成遷徙為外在背景,從神明與祖先祭祀中所涉及的意義體系?進?詮釋。 陳緯華 國立清華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 94.7 5
94年 苗栗卓蘭客家話研究 苗栗縣卓蘭鎮是多方言混居的鄉鎮,其中客家次方言包括四縣腔、饒平腔、大埔腔和海陸腔,此外還有閩南語及國語。卓蘭市區以大埔客家話最強勢,閩南語也很普遍,在這樣多方言接觸的區域,卓蘭的語言現況如何,的確是有趣又富挑戰性的問題。 本文調查了公館四縣腔、卓蘭四縣腔、饒平腔、大埔腔和海陸腔等客家次方言的音韻系統,並透過其他地區客家次方言的比較,了解卓蘭鎮語言接觸的影響並不是引起異化作用產生變異,而是大埔腔和饒平腔聲韻母相似或相近的成分語言接觸後,相互影響而產生了強化和固化作用,經過類推衍生之後,有更多詞彙的語音朝相同的趨勢發展,例如e/en/et韻的衍生擴張等。可見在多方言接觸的區域,音變的方向會以各方言間同質性高的語言特徵為方向進行演變,這種語言接觸變化的趨勢雖然不明顯,但在語言演變的過程中也不能忽略其影響力。 卓蘭各次方言語用的態度不同,也會影響卓蘭語言的發展。饒平人對自己母語堅持的態度穩固了饒平腔的特性,不容易和其他次方言混合。卓蘭大埔腔客家人對母語的使用堅持度較低,容易接受其他次方言混用,這是產生大埔腔和四縣腔混合體「卓蘭混合腔」的因素之一。 「卓蘭混合腔」是語言接觸而形成的四縣腔及大埔腔混合體,聲韻母特徵和聲調以大埔客家話為基礎,但大埔腔的陰平33調變成了四縣腔的13調,變調規則也由大埔腔的陰平不變調變成和四縣腔一樣陰平變調,/13/? /11/ ∕ {/13/、/55/、/5/}。可見卓蘭多方言的接觸已產生深層的融合,發生了語言的質變。 卓蘭混合腔是變遷中的混合性方言,其語音、聲調的發展尚未穩定,仍是混合語萌芽的階段。詞彙方面則有大量的借詞,分別來自不同的次方言,一個詞彙常有不同的說法,所以詞彙也是處於競爭中。 徐瑞珠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 94.6 5
94年 屏東縣內埔地區客家民居類型平面格局之編碼研究 民居建築是一民族於自然與文化環境下發展出的產物,也是構成實質環境之主要元素,具有地方性,可視為當地文化的呈現。民居所呈現的建築形式複雜且多樣,並非僅由單一清楚的脈絡所發展出來,也難以用籠統的概念予以描述完備。正因如此,民居的研究必須處理眾多複雜瑣碎且難以連貫的資料,也使得民居的研究常流於片段的而非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即試圖理解民居平面格局之內在構成邏輯,建立系統化描述架構,並進而建立編碼系統。 本文透過建築類型學的觀點及方法,以屏東內埔地區客家聚落之傳統民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透過「類型描述架構」與「編碼系統」以進行平面格局之探討。「類型描述架構」是將「平面格局」透過空間單元與單元之組合關係,由「整體至單元」進行逐次分解,並作一系統性分析與描述,是一個呈現知識架構的工作;「編碼系統」的建立是以描述架構為基礎,是知識表現以及推演的方法。此兩個部分彼此交互作用,簡化了民居平面格局的複雜性,以利於觀察、理解、記錄以及演算。系統知識的建立將有助於使地區性之民居研究更趨於完備,以及建立六堆客家民居整體研究的基礎。 傳統民居的研究向來多專注於其歷史背景、宗族制度等取向,常忽略民局格局的深層結構。編碼系統的建立與演算的機制是以一種新的研究角度,可展開不同的研究課題,為民居研究帶來不同的解釋與理解的機會。本研究之成果除了學術性的價值之外,也具有其實用發展的可能性,可應用於不同的空間層次,以及藉由此系統協助龐大民居資料的處理,以及民居研究的開展。 黃憶苓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空間設計研究所 94.7 7
94年 現代客語詩的寫作技巧 論文主要以現代客語詩的表現形式為研究對象,從客家歷史、社會、語言、文化、精神等角度來分析。首先,探究現代客語詩在承襲客家山歌並吸取養分的脈絡源流;其次,析論現代西方理論流派對創作現代客語詩的影響;最後,在鑑賞藝術性的同時,也凸顯現代客語詩在客家文學占有的重要性與無可取代性。 本論文分八章進行討論,第一章為緒論,概述論文主、客觀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再探討現代客語詩的研究現況和選材原則,最後為本論文所採用的研究方法作說明。第二章為客家文學中的現代客語詩,先對客家文學的涵義與範疇作一界定,再歸納現代客語詩的源流,對眾多名稱統整定名,最後,介紹著名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為「現代客語詩的創作取材方向」,探究客家詩人的創作動機,以古今客家人的生活體現、情感心緒作為分類依據,以重構族群的精神文化為表現方式。第四章為「現代客語詩的母語詞彙融入」,從語譯與特殊母語詞彙的角度,來看現代客語詩無可取代的特性,並省思母語文字化的難題及其因應辦法。第五章為「現代客語詩的句法結構表現」,探討現代客語詩中詞彙結構與句型結構,包含詞序相反、動詞形容詞重疊所代表的意義,還有在承襲山歌音樂曲式的部分,有何新舊差異。第六章為「現代客語詩的音樂節奏特色」,探究現代客語詩如何在修辭技巧、自然音韻、句式變化、意象跳躍等技巧方面,呈現出特有的音樂性與節奏性。第七章為「現代客語詩的敘事技巧手法」,用寫實主義的視角來觀察現代客語詩,在敘事技巧中的形象/塑造、真誠/詳盡、細瑣/鋪排、關懷/思理等方面的表現。 第八章為結論,總結之前的論述,並歸納現代客語詩在文化、社會、語言、文學、教育上的價值,以及分享筆者的研究成果與願景。 林櫻蕙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台灣文學研究所 94.7 7
94年 屏東內埔客語的共時變異 本文以六堆地區的內埔為代表,研究不同年齡層間的「共時變異」。研究目的在了解本地的語音特色及語音的演變趨勢,從中歸納出某些語音的演變規則,並提出合理的解釋。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選取具有客語特色的語音,尤其是內埔地區特有的語音現象,編成調查表,深入內埔客家村調查不同年齡層之間的語音差異,加以統計、分析,繪製演變趨勢圖,部分變體進行聲譜分析,最後歸納及解釋。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 一、內埔地區特有的小稱詞增音現象逐漸消失詞根為元音[a、o、e]的小稱詞原來有增音現象,但此現象從老年層到少年層消弱了一半,預測此特有的現象會逐漸消失。 二、[f/v]聲母有明顯的詞彙擴散現象從變體[hu/w]變成聲母[f/v]的詞彙擴散方向是:和元音[i]結合的詞彙,音變速度最快;和元音[u]結合的詞彙音變速度最慢。 三、韻母[-ian/-iat]的底層形式以緩慢速度變化韻母[-ian]、[-iat]的底層形式,在前接零聲母和舌根聲母時都能保留,但遇到其他聲母時則會變成[-ien]、[-iet]。但隨著年齡層降低,受到「低元音升高原則」的影響,[ien/iet]的比例漸漸增加。 四、[ioi]、[iai]韻快速消失,[ie]韻還可保留客語的[ioi]、[iai]、[ie]韻違反漢語結構中「介音和元音韻尾不可相同(*GiVGi)」及「元音異化限制」,因此,雖然是常用語但也在快速變化中。 五、特殊語音「犯法」[fam55 fap3 ]一詞在少年層已經完全消失 [fam55 fap3 ]一詞受到唇音異化和塞音弱化原則的影響而產生變化。變化軌跡是[fam fap]→[fan fap]→[fan fat]→[fan fak]→[fan fa]。從這些研究結果中的確可看出內埔地區的語言特色,而所有的音變趨勢都可以得到語言普遍性的解釋。 鍾麗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 94.6 5
94年 新屋水流軍話與海陸客語雙方言現象研究 本文所要探討的是在台灣桃園縣新屋水流地區,發現一支羅姓宗族所說的家庭語言,是一種以方言島形式存在,即將消失的「水流軍話」系統,周圍所通行的優勢語言為海陸腔的客語次方言,這是目前台灣地區首次發現軍話的方言點。當兩種不同的方言接觸時,容易產生雙言或雙方言的現象,而雙方言產生的現象中,以方言島形式出現的雙方言現象,是較為特殊的雙方言發展類型。一般提及的軍話面貌多不相同,多是以“方言島”的形式處於各種語言和優勢方言包圍之中,惟其呈現的軍話語音系統的成分不盡相同,筆者推測水流軍話形成的歷史應是一脈相承的共性,並且使用軍話的人口中,在不同時代遷徙的過程中與各地的方言接觸之後,產生不同時空的變異,因而呈現目前所見的情況。本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和調查經過,並介紹方言調查點的背景及語言情況。第二章為相關文獻的回顧,介紹相關方志、軍話研究相關資料及有關雙方言現象文獻等。第三章為語音系統,從平面角度介紹水流軍話語音系統,分聲母、韻母、聲調三方面描述。經過初步歸納整理,水流軍話共有21個聲母、66個韻母以及6個聲調音位,其中 ? 韻母的平行對應是其顯著的特色,還有平聲不分陰陽、沒有變調情形,也是水流軍話特別之處。第四章為音韻比較分析,透過時間(歷史)為縱軸,以空間(跨方言、次方言)為橫軸,歷時與共時的角度交叉分析比較,依聲母、韻母、聲調三部分來討論。歷時方面的比較,水流軍話主要與中古音(廣韻)比較,並將近代音(中原音韻、洪武正韻)的語音特點作一簡略的比較;共時方面的比較,以水流軍話與青塘軍話的比較為主,與各地軍話的比較為輔,而與海陸客語、四縣客話的比較為次。除了將各地軍話的共時音韻作一簡略比較之外,透過與客語次方言參照的比較,以期了解共時接觸的相異程度。此外通過歷時與共時的比較,了解水流軍話與海陸客話之間聲韻差異之處,並從與近代音比較之後,發現水流軍話與洪武正韻皆是「平聲不分陰陽」,而與中原音韻聲母系統相近,疑是同源相承的關係。另外與各地軍話簡略的共時比較,我們發現各地軍話聲母總數的差異,在於f- 、v- 的有無,以及齒音的分化情況而定。 第五章為新屋水流軍話特色,本文先從軍話的歷史源流初探、水流軍話可能形成的緣由以及各地軍話分布情形與周遭的方言情況等情況作一概說,後敘水流軍話語音特點,分別以聲母、韻母、聲調的特點說明,初步整理之後發現,聲母的特點有:濁母清化(多數不論平仄皆送氣,少數平聲送氣、仄聲不送氣)、精莊系合流與知二知三照系對立、古溪母一部份開口韻念h、疑母歸泥、聲母與海陸客話同。韻母的特點有:[?]韻平行對應、魚模分立、宕江合流、效攝的混讀、韻尾保存完整。聲調的特點有:平聲不分陰陽、部分次濁上歸陰平、濁上歸去、調值平去相對、入聲趨同。其次揀選出水流軍話的特有詞彙,如:?(na33)、崽、春、粑粑等詞彙,最後將水流軍話與海陸客話的詞彙差異,分類列表呈現,凸顯水流軍話的詞彙特色。第六章為水流軍話與海陸客話雙方言現象,首先從雙方言界定、雙方言的成因、水流軍話的雙方言類型等前提說明,其次說明語音影響情形有音值的趨同、音類的合併等現象,而詞彙滲透情形分為混同套用、借用替代、拗折混合等方式敘述。水流軍話與海陸客話在雙方言作用下,語音上所產生的音值趨同現象,表現在平去相對的情況,以及入聲音值相同。而水流軍話除了本身 ?韻平行對應之外,並無增加新的音類,在與自身的語音系統不衝突下,使用與海陸客話語音系統中相同的音類,維持語音簡化的原則。然而水流軍話的韻母,除了自身語音系統的韻母之外,基於語音簡化原則,同時與海陸客話的密切接觸影響,並無超出兩者之外的新音類,而維持語音系統的平衡性。其次,水流軍話與海陸客話經過雙方言接觸之後,詞彙構詞方式與海陸客話幾乎一致,其中聲母部分與海陸客話完全相同,因此詞彙的表象差異上,僅是韻母、聲調不相同,其實水流軍話詞彙透過與海陸客話長期接觸之後,已融合成不同於原先軍話的面貌,顯然詞彙已融合成一種混同現象本文發現此種詞彙轉換的方式,是水流軍話借用海陸客話的詞彙構詞方式,將符合水流語音系統的語素,加上海陸客話的語素,拼湊混用因而產生現今的水流軍話樣貌,相信此種型態的混同方式,就是雙方言接觸下最自然的轉換方式。水流軍話借用大量海陸客話詞彙,許多詞彙在聲韻上大致相同,僅聲調上能辨別不同。借詞方式中多出現屬於客語特徵的詞彙,因為此類借用替代情況普遍,所佔比例頗高,而所借進來的詞彙音讀將替代原有軍話詞彙的音讀。水流軍話借用海陸客話的構詞方式,差異僅聲調不同,顯然詞彙已趨同化現象,這在35類的詞彙中,佔有相當比例,倘若這種借用方式比例愈高,顯示水流軍話受到海陸客話的同化影響愈深。或者雖用客家話詞彙,但是語素的音讀是按照水流軍話語音系統來拗折,這裡顯示出滲透的語音不一定是照搬外來方言的音,而是盡量在原來方言的音系範圍內,去吸納某些外來成分的構詞,來調整本身詞彙的不足,從水流軍話來找出相應的詞來對譯,這種仿造的詞彙,是從語義的對譯角度來思考。 第七章為結語,除了回顧調查過程,並簡述本文的研究成果、研究價值,最後說明後續發展方向。如今水流軍話在新屋水流當地社會生活中,已使用海陸客話替用水流軍話,已經不需要水流軍話與外界接觸,使得社會功能消失,逐漸走向消亡之路,然而趨向消亡的方言島在消亡之前,一般要經過雙言階段,即島民兼用島內外方言,經過這個階段以後,島內原有方言再向高齡層次退縮,漸至湮滅,島民們完全轉而使用單一的島外方言。這一類經雙言階段以後漸消亡的方言島大都是狹義的方言島,因此水流軍話在雙方言的發展階段,已從水流軍話、海陸客話的並用型過渡到完全以海陸客話的替用型,若是語言並未傳承持續發展下去,水流軍話的雙方言情況在長者凋零之後,即將走向消亡的階段,從此消失在台灣的土地上。 楊名龍 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94.12 5
94年 新竹地區客家八音之研究─以葉金河為例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竹地區以葉金河(1936~)為中心,及其相關客家八音團隊的師承系統與發展情形;彙整藝師對於客家八音發展的建議;了解客家八音社團在國民中小學的推展現況;分析新竹地區客家八音音樂的內涵,以提升客家八音的學術價值。 筆者探討葉金河的生平事紀,查得其學習客家八音的經過與師承系統,進而得知新竹地區與葉金河相關客家八音藝人的師承情形。從訪問葉金河及其相關藝人的口述記錄中,統整藝師們對客家八音發展的建議;從進入學校校園訪談中,提出學校推展客家八音社團的困境及建議,期望政府與民間社會各界一起來重視。筆者也將葉金河所收錄的手抄工尺譜及演奏版本譜例,與其他藝人作對應比較,並進行音樂元素分析,以了解其對客家八音的認知與詮釋,得知以葉金河為例之新竹地區客家八音音樂的樂風和特色。 黎錦昌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進修部音樂教學碩士班 94.7 7
94年 台灣客籍作家長篇小說中女性角色研究 本文以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鍾理和《笠山農場》、鍾肇政《濁流三部曲》及《臺灣人三部曲》、李喬《寒夜三部曲》為主,其他作品為輔,探討日治時期(1895-1945年)及其前後的女性人物。研究目的有四:一、適切評價文本中的女性人物。從語言、行動和心理去剖析小說人物,並按類型去探討人物形象及特色。二、明瞭客籍女性人物的性格特徵。比較小說人物和客籍相關文獻中提及的客家婦女,並分析形成這些特色的原因。三、探討女性人物的社會宰制及對應態度。在日治時期「性別、階級、父權」三重宰制的社會結構中,女性如何自處和對應,客籍婦女的地位和其他族群相較,又有何差異。四、剖析作家創作的心理意識。探究作家的成長環境和創作年代的氛圍對小說塑造有何影響,並分析人物的外在塑造技巧,加以比較。 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探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架構、文獻探討、研究範圍與限制等。第二章到第五章論述小說中的女性,將她們區分為「生命源頭的母親」、「蓬草飄飛的童養媳」、「勞動階層的女性」、「知識階層的女性」,其中母親和童養媳皆屬勞動階層的女性,因形象特殊,故單獨成章,深入論述。各章安排上,除了童養媳人物增加「童養媳的歷史演變」外,其他各章第一節或第二節以人物主要性格分類,探討女性的心理層面和行為特徵。各章的第二節或第三節,以日治時期獨特的多重社會權力結構出發,論述女性人物對自身境遇的理解和反應。第三節或第四節,探討作家的創作意識,瞭解客籍作家創作女性人物的特色及技巧,並歸納人物的共相和殊相,以分析客籍作家是否存在「集體無意識」的創作心態。第六章結論,總結全文,從人物的性格、外在塑造、社會宰制及對應態度,作一統整,論述作家的創作特色,並與同樣描述日治時代的作品相互比較,分析客籍作家和非客籍作家間的差異。 劉奕利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94.7 6
94年 逃不開的人情網絡?─從客家婦女的志願性服務工作探討社區公共溝通中的人情網絡與親密關係 本文的研究焦點是:在什麼條件下,何種社會網絡中的集體情感狀態、信任與互惠,可以幫助社區成員參與和進行公共議題的溝通。 筆者以人類學的「人情關係網絡」和社會學的「社會資本」兩個概念,分析和討論客家婦女的社區參與和溝通經驗,特別將研究對象放在客家婦女是為了凸顯與捕捉客家婦女的公共參與、溝通和動員的經驗。筆者在2004年6月到2005年3月之間,以參與觀察的方式參加靈泉社區的各項社區活動,並以深度訪談和焦點團體方式訪談其中十位社區女性志工,取得研究資料。 目前的研究發現,這群客家婦女的社區參與和動員經驗,對Habermas以白人男性資產階級和理性論述辯論為基礎的古典公共領域概念,以及以此為出發點,探討臺灣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的研究文獻,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地方性的公共參與和公共溝通之所以能夠開展,是因為人情關係網絡的存在,這種以個人為中心、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和累積的人際關係,經過社區發展協會加以組織,形成了濃密的社會資本,保障了社區動員的可能性。也就是,社會資本是以人情關係網絡為基礎所編織出的社區網絡,這種充滿濃濃情意並具倫理性的社會人際網絡、以及網絡中所培養的感情、信任和互惠成為支持和強化客家婦女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實際力量,幫助客家婦女走出家庭和職場的限制,長期地參與社區志願服務工作。但人情關係網絡也有其侷限性,網絡領導人的權力控制使得由人情關係網絡所構成的社會資本限制了公共溝通和社會運動的能量與效果。 曾鈺琪 國立清華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94.6 6
94年 閩客族群邊界之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之影響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閩客通婚的?性對於族群認同的看法,並且從?性的族群記憶觀點?分析閩客族群邊界?動的過程。近??台灣的客家研究逐漸受到重視,這樣的轉變與閩/客概?之區辨有關,加上閩客通婚的情形非常普遍,閩南與客家族群的族群認同觀與閩客族群之間的互動也受到關注,對於每天徘徊在閩客邊界上生活的通婚?性而言感受將?為深刻,因為?性文化再生產的角色對一個族群的建構是重要關鍵,而從閩客通婚?性的角?探?她們的族群記憶與族群認同,以發現閩客族群邊界?動的多樣性,將對未?的族群研究具有意義。 本研究以24 位閩客通婚的?性作為口述訪談的研究對象,並以世代、族群、婚姻作為設計變項,將研究對象設定為55~67 歲與28~40 歲?組,並從這?組中設定各6 位閩南族群嫁給客家族群或客家族群嫁給閩南族群的?性,進?婚前與婚後族群記憶的比較,尤其是婚後情境改變對受訪對象族群認同與記憶的影響。本研究在??觀點部分,分別從族群認同??、集體記憶??作為基礎,並且檢閱族群通婚與客家族群認同的研究文獻。在經驗研究方面,則藉由受訪的24 位?性對閩客族群記憶的口述訪談資?,首先分析她們自己本身在族群通婚前後於日常生活實踐的?同層面上,?如祖先祭祀、家事處?、語言使用或族群意象等,所面?閩客族群記憶與族群認同的改變過程,再者則從她們對下一代族群記憶與認同觀的傳承,?間接反應她們對於閩客族群相?的認同與記憶的承載,進而探究閩客族群邊界在?性生活世界中?動的多重變化。 本研究認為族群邊界的?動,應當考?社會結構的族群關係和家庭結構的性別關係,同時應當從日常生活的細緻文化實作面向?討?族群記憶與認同,尤其是?性角色對族群記憶延續與保存的重要性。本?文發現?同族群、世代的閩客通婚?性在?同情境下的族群記憶與認同改變過程相當多元,族群邊界的?動方式也是多重變化,因此未?客家族群認同的研究應從多方面進?考?,而通婚?性在文化實作表現的族群記憶,將為客家研究提供新的思考與發展方向,致使族群認同觀可以?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 王雯君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4.6 8
94年 跨界、遷徙與文化身份:廣東梅州女子於台灣南部客家庄的生活展讀 本論文乃針對從廣東梅州嫁到台灣南部客家庄的大陸配偶所進行的研究。廣東梅州女子來自台灣高屏地區客家人的原鄉,她們具有與夫家當地人相近的語言、客家文化以及習俗等背景。只是兩岸客家人因為歷史情境而致時空分離近兩百年,所以發展出了地域性的客家文化差異,因此本研究欲關注的除了兩岸客家通婚外,還有廣東梅州女子如何以將原鄉的性別文化規範帶入台灣南部客家庄並且融入,融入過程中婚姻移動主體又會引發怎樣的情緒問題,她們要如何調適自我,這個部分作為研究的主軸。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有兩個面向:第一點是台灣南部客家人與廣東梅州的兩岸客家通婚現象中具有高度族群文化親近性因素、親家的關係比商品化婚姻中所呈現的人際網絡更為緊密。台灣南部客家人與廣東梅州的兩岸客家通婚,不似東南亞外籍配偶的商品化婚姻理論中所言的人際關係疏遠,雖然兩岸客家通婚也有商品化的性質,但是人際關係卻較東南亞商品化婚姻多了許多結親戚的過程與禮物交換關係。第二點是弱勢處境的梅州女孩卻身負「看不見」的責任-傳遞客語與延續客家性別文化的無形工作。梅州女孩因為大陸配偶的污名化身分,使得她們的社會位階低落,難以彰顯其價值,但是,卻也因為她們進入客家社會,使得逐漸式微的客語傳承工作,得以保存與傳遞。同時,身為性別文化中弱勢角色的她們,卻擔任傳統性別價值觀與文化模式的傳遞者。 林瑞珍 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94.7 7
94年 關西客家話混同關係研究 關西地區客家話是屬於四海話的一個區域,海?客家話與四縣話接觸後,相混而生的混同關係,?是本篇?文的重點,透過田野調查,記?下現今關西地區客家話的發展概況,此外,一些非常具有「土風」的客家詞彙是這次?文極大的收穫。此篇碩士?文《關西客家話混同關係研究》共分五章?分析、討論:第一章 緒? 闡明研究關西客家話混同關係的動機,並?明研究的進?、前人研究的成果,末以介紹各個調查點的發音人。 第二章 關西地區客家話的音韻系統分別介紹海陸客家話與四縣客家話的語音系統,再??及平面混同的關係。 第三章 關西地區客家話的?史考察首先概述客家話的語音特色,再比較關西海?客家話與中古音,次之為關西海陸客家話與四縣客家話的差?,是為歷時方面的混同關係。 第四章 關西地區的詞彙色彩此章探討的是詞匯上的差?,以及詞綴“子?的混同,最後為修辭上的特色。 第五章 結? 張素玲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94.5 5
94年 台灣客家現代劇團及其劇本研究─以加里山劇團與歡喜扮戲團為例 本論文主要簡述客家戲劇自台灣清末至今的發展,並溯源客家現代戲劇發展脈絡,再以歡喜扮戲團與加里山劇團作為研究對象,呈現兩個劇團如何開創客家現代戲劇新風貌,以及其展演內容與表現手法之特殊處。並且透過戲劇文本的分析,考察除表演以外,劇作家使用文字書寫的企圖與所欲傳達的概念。期望透過本論文的討論,開拓台灣客家戲劇表演的新視野;並且更深層的呈現在客家戲劇領域中,除了一般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傳統採茶戲之外,融合現代劇場表演手法所呈現的不同面象。 胡紫雲 國立成功大學 中國文學系 94.6 6
94年 大木司傅葉金萬、徐清及其派下之研究 傳統營建體系在今日的社會中漸漸消失,其中各種工匠系統技藝的傳承更趨式微。在建構臺灣傳統建築史的領域中,我們不能忽略司傅所佔的重要性,何況,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的人、事、物皆漸漸消失,也讓我們對於探究過去的歷史更加困難。以往大木司傅的研究主要成果皆為閩南聚落出身之司傅,對於客家聚落的大木體系僅有少數書籍述及,仍未深入的瞭解。 本文以日治中期著名大木司傅葉金萬、徐清及其派下的傳承體系為對象,探討葉派大木司傅體系的發展及作品。若說葉金萬是日治中期最重要司傅之一,則徐清堪稱將葉金萬技藝發揚光大的重要人物,並經由其徒弟將作品擴及全台,在閩南語系與客家語系之間皆有不小的影響。其木構之精彩、嚴謹程度,值得深入探討。葉金萬本身祖籍福建同安,其作品卻以客家聚落為主,且所傳之徒弟徐清也是關西地區之客家人,自第一代葉金萬在客家地區生根發展,並由第三代司傅徐茂發及梁錦祥將作品向客家語系外之地區發展,也確立了這一支大木體系在台灣司傅界的重要地位。文中以目前可以確定之作品來作分析,試圖找尋於葉派中大木技藝的傳承體系及作品風格,以釐清葉派司傅之傳承系譜,進而作為將來研究客家籍司傅的起步。 劉敬明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藝術研究所 94.1 5
94年 台灣苗栗與廣東興寧客家話比較研究 在台灣,我們將興寧話以「四縣話」來概括它,然而四縣包括了興寧、五華平遠、蕉嶺,外加梅縣。以這種方式來看待興寧話,容易把興寧話就認為和苗栗話如出一轍,毫無差別。本文分別從語音、詞彙、語法三方面比較台灣苗栗與廣東興寧的異同。 本文主要調查了興寧從北到南五個方言點(包括台灣一個),就興寧內部而言,音韻上大致分為南北兩種類型,北部羅浮接近贛南,山攝、臻攝元音複化(at→ait、ut→uit、ot→oit)的情形也與贛南相差無幾。南部複化情形不如北部嚴重。音韻上,興寧在輔音韻尾的類型上接近江西(-n/t,-/k),苗栗的輔音韻尾則保持完整。興寧有兩套滋絲音,苗栗合併為一套。從語音演變的邏輯過程中,我們推測苗栗也曾經有過捲舌聲母,今天卻消失。深攝在苗栗是開口三等,興寧走的卻是合口三等,可見深攝在客家話具有雙線發展。興寧在流攝上產生元音高化的現象,苗栗卻仍然不為所動。 詞彙上興寧、苗栗在親屬「母親、伯母、舅母」的稱呼相差甚遠。興寧常用「雞春」、「發狂」不用「發癲」,用「眼」多於用「目」。興寧的詞彙有趨於簡化並與北京話靠攏的趨勢,苗栗則較為保守,變化較小。兩者的差異有的是語音上的演變或者是送氣與否的差別。語法上,代詞的種類上,苗栗較少,興寧有些發生聲母脫落或元音高化產生不同面貌的變體。興寧在程度副詞的種類上相當多樣化,結合能力有強有弱。名詞後綴(suffix)「兒」的分布,在興寧讀北部多讀「呧」(ti31),南部多讀「哩」(li31)。石馬、水口卻以讀「子」(ts31)著稱,苗栗以「欸」(e31)為其特色。句法方面針對兩地的「比較句」、副詞「唔曾」(m11 tien11)所形成的疑問句與否定句加以比較。 邱仲森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94.11 5